时间:2022-02-17 10:14: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心理课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设置理应从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教学模式也应从大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心理特点出发,使大学生通过课堂学习,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然而近年来,现今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升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文章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理论实践与思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现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路径作进一步思考。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
据最近一项研究调查表明,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认为最迫切想解决的问题是“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优化自我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克服自卑心理”、“控制不良情绪”等方面的问题,调查结果进一步明确了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课程的首要目的是为了解决他们现存的心理不健康问题。目前,现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教材编排上侧重于心理发展规律及理论知识方面的学习,与高校大学生平时学习生活明显脱节,与大学生实际心理需求产生错位。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往往存在“脱钩”,教学内容实用性不强、内容陈旧等问题逐步凸显。
1.2课程设置单一化
课程设置单一化,即是指众多大学只在大一新生班级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在其他年级如大二、大三、大四等则未设置、开设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而导致整个大学的心理健康知识在大一已经全部讲授完。然而,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有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大一新生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完成的首要任务是寻找自我和调节心态;大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更多的是“健全人格”和“适应社会”;大三学生教学目标更多的是职业生涯规划、求职心理、就业压力等,然而现今大部分高校仅在大一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立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年级特点、学生的实际需要,目标设置不具体、不明确。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不能针对大二、大三、大四等不同年级分别设立针对性、具体化的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课程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泛”而“空”,不具体不明确。
1.3教学方法缺乏多样性
通过作者对长沙理工大学、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等众多高校的现场实地调研,并结合自身多年的心理健康教学经验,不难发现,现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主要采用讲授法,而讲授法受学生的欢迎程度却比较低,因此常常出现学生厌学、逃学、“隐性逃课”等问题,导致教学效果极不理想。从目前的课堂情况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授课形式主要是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方式过于传统,为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听课注意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紧迫。
1.4课程考核单一化
通过作者对长沙理工大学等五所高校现场实地调研,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考核方式,其中开卷考试、撰写主题论文是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考核采纳的主要方法,虽然有平时成绩如作业提交、考勤、到课率、旷课率等方面的考核,但是很多流于形式,对实施全方位、全角度、全维度地评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瓶颈。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2.1课程设置多元化
高校领导和心理健康教师应高度重,根据学生的年级特点和不同心理需求,对课程设置实施全面改革,可实施“对症下药、量身定制”课程设置,实施课程设置多元化,教学目标具体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大学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在针对大一新生开设的基础上,还应针对不同年级的心理需求作为公共选修课“对症下药、量身定制”开设一些心理健康课程,采取“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的课程设置模式。公共必修课应涉及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本教学目标和基本心理需求,公共选修课则针对大二、大三、大四学生开设不同主题或不同类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分年级、分主题进行,设置系列化的课程,如学习心理学、恋爱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工作心理学、异常心理学、团体心理辅导等,为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针对每个年级的需求不同“对症下药”、“量身定制”课程,针对性、具体性解决大学生每个年级阶段的心理问题,推动课程设置多元化、教学目标具体化,避免一次课堂教学目标“泛”而“空”,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注意力,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2.2教学内容实用性
针对心理健康课程的教材及教学内容、章节的选择,高校与心理健康教师团队应通过众多本科、高职院校实地调研,在遵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进行实地学情分析,通过问卷、调研、访谈等形式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通过调研、问卷与实地访谈与调查,了解大学生针对心理健康教学目标以及大学生现存的问题,喜欢教师“讲什么、怎么讲、如何讲、什么方式讲”等问题,然后根据学生的需求“量身定制”、“对症下药”教学内容与教学计划,强调教学内容的时效性与实用性的统一。有调查研究显示,60.5%的大学生不喜欢老师讲复杂难懂、理论性高的教学内容,这进一步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传授、选择应避免复杂难懂,应考虑到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实际接受的程度,应遵循“量体裁衣、对症下药”的法则,教学内容强调实用性,能解决孩子们的实际问题。
2.3教学方法多元化
针对心理健康教师课堂上教学方法单一、方式过于传统、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师应突破传统教学模式,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体验活动、小组讨论、行为训练等形式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堂参与度、体验度,引导同学们进行积极的师生互动。学习心理学理论提出:成人学习80%是由于自身体验而获得成长的。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由传统的“我讲你听”的教学方法改为“你做我听”,引入互动体验式教学,教与学形成一种积极地互动,通过互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和统一。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是一门填鸭式的灌输课,而是一门体验性、参与性、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体验课程。在课堂上,教师应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并重视大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增强课堂授课形式的灵活性,强化授课方式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目的。
2.4课程考核方式多样化
为全方位公平、公正地考核、评估大学生的课程教学效果和大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考核方式在设有撰写课程主题论文、开卷考试、问题解答的基础上,应采取活动展现、案例讨论、比赛答疑等多种考核方式,对全面、综合性地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奠定基础。
2.5注重优秀师资队伍的培养与选拔
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学工作的主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师要建设一支以专职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为骨干,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应坚持少量、精干的原则,在按比例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基础上,高校还应鼓励、积极推荐高水平的、有丰富实战经验心理学理论背景的教师参与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去。另外,学校应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培养,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方法讨论,参加心理健康学术讲座、学术研讨以及教育教学培训等活动,全方位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师资队伍水平,为保证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提供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高职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研究综述
现代意义上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并逐渐在美、欧、中等国家发展起来。可以说,心理素质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的主潮流之一。笔者对目前现有资料进行梳理发现,关于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关于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研究;二是关于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研究。而本课题“将项目化教学引用到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理论成果相对比较少。综述如下:
一、关于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研究
关于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的研究,朱营周(2001)提出,应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及方法等四个方面构建科学的教育体系。龙晓东(2003)提出构建以课程教学为主渠道,以多种活动方式为载体、以实证性调查和分析为依托,教学、咨询、研究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体系。总体来看,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某一方面为对象进行的研究,深入、具体,操作指导性强,值得借鉴。
二、关于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研究
近十多年来,我国学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1994-2012)中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题名,只检索到115篇文献,其中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文献只有不足7篇。通过分析已查阅的有关文献,我国学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层面:
理论研究层面:潘柳燕等(2007)从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原则入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进行了整体构建。杨民和杨立红(2006)认为,当前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应建立一种以“自我反思性评价”为核心的新的评价体系。学者们认为应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目标和内容,这是学者们的共识,但在课程体系构成以及课程内容选择方面,学者们的观点不尽相同。
实践研究层面:段鑫星等(2004)总结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经验,实践1+5教学法,即“课堂教授+新概念作用+心理影片+心理调适+网上辅导+学年论文”;潘柳燕等(2007)认为,应围绕“一个中心、三个特性、四个延伸、五个结合”教学模式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课;韩丹(2007)探讨了团体咨询在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从已查阅的国内有关文献看,现有的研究多集中在课程内容研究和课程实施模式探索与总结两个方面,这反映出学者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研究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但在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等重大问题上还未达成共识。
三、关于项目化教学引入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研究
将项目化教学的理念和方法运用于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新课题,目前有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运用项目教学的必要性以及如何运用两个方面。
(一)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项目教学法的必要性研究
关于项目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的意义:倪海珍(2010)认为,将项目教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引入心理健康教育领域,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手段和方法的创新。朱佳雯(2012)认为,项目教学的价值理念和方法值得心理健康教育借鉴。
(二)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如何运用项目教学理念和方法的研究
关于项目教学法的运用,有人认为应根据项目教学法的类型,分别探讨项目课程目标、内容和方法三个方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还有的学者认为应针对大学生各个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侧重点的不同,运用项目教学法开展活动。
综上所述,关于项目教学法引入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已有一定的研究基础,是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课题,目前相关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此进行深入研究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主要表现在:一、现有研究虽全面但不够深入。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项目化教学理念和方法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论证比较多,但是关于具体方略运用的探讨比较模糊和薄弱;二、研究成果虽丰富但不够新。文献检索表明,已有的有限的相关研究成果重复严重,有些文章内容相近甚至大体相同,同一成果往往被多人引用;三、现有成果理论阐述多,而实证研究较少,特别是对于项目化教学在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运用的探索研究,较少有具体的实证研究。当然,尽管如此,这些研究成果还是为本文提供了研究资料和一定的理论借鉴,本课题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这一课题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项目化教学在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倪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与探索[J].青春岁月,2012(1).
[2]孙福兵.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8).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社会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就社会实践这一问题,通过分析社会实践的心理效应,探究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积极影响,从新的视角提出如何更有效的利用社会实践来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而使纸上谈兵的教育体系更具有时效性。
关键字:社会实践,大学生,心理健康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意义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大学生处在读书生涯与社会生涯的转型阶段,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更为值得关注,而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主动了解社会,正确认识社会,从而不断调整自己态度,行为,摆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把社会实践与心理健康工作相结合,对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人才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二、因缺乏社会实践而引起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在当前大学生群体中存在许多心理问题,诸如学习压力,情感困惑,人际关系紧张,理想与现实冲突,考研与就业焦虑,经济困难等等,但因缺乏社会实践而引起的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自我意识冲突
进入大学以后,学生个体的自我意识逐步增强,虽然如此,因只有学习经历少有生活实践经历的中学毕竟对人生的认识较浅,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有些大学生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稳固形象,自我意识不够稳定,在这一时期内,他们会经常产生一些自我意识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的冲突。第二,独立的我与依附的我的冲突。一方面,进入大学离开了父母还存在依赖心理,另一方面,不断成熟的自我渴望独立。同时,自己对自己有理想与规划,从单一的学习价值评价体系变成到综合的能力价值评价体系,大学生对生活的憧憬与现实还存在距离。
2、人际关系问题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大学生只学习,不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较为封闭,人际交往能力较弱。一方面,渴望交朋友,希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不能正确的摆正心态,缺乏人际交往技巧,这都容易使他们陷入人际交往误区。正是因为这种高期望值与低成就值,造成心理巨大落差,使得人际失调,嫉妒,自卑等心理问题频频出现。久而久之,容易形成了社交恐惧症等各种心理疾病。
3、就业心理问题
高年级学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在求职道路上一片空白,没有明确的职业方向,没有合理的自我定位,面试时回答问题没有思路等,导致找工作频频受挫,出现自我矛盾和迷茫,自尊心受伤,就业焦虑等心理。许多学生表现出经验不足,承受能力差等问题,稍遇挫折就容易走上极端之路。
三、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离不开社会实践的作用,大学生对自我的心理定位也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社会实践可以帮助大学生找到人生目标
进入大学以后,脱离了异常忙碌的高中学业生涯,进入了可以自由支配很多时间的大学生活,很多人突然迷失了方向。大学生活的迷茫,理想我与现实我的模糊不清。如果参加社会实践,能够了解在社会上有什么职业适合自己,能创造社会价值,自己最感兴趣,自己在专业领域还欠缺什么技能。从实际经验中找到自我定位,明确自我方向和目标,给未来的自己做个设计,及时弥补专业上的不足,大学生活就此丰富多彩起来。
2、社会实践可以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长的溺爱和学校的过度保护让他们带着对社会的渴望和恐惧走进校园,他们不知道自己将来会在社会中扮演什么角色,也不知道社会中会有怎样的挫折等待着自己。正因为如此,他们有的缺乏自信,没有勇气从事自认为不能完成的事情,即使一点点难度也会将他们吓跑,有的又盲目自信,认为没有什么事情可以难倒自己,低估了事情的难度导致失败。社会实践是建立真实自信的最好武器。在实践中大学生能找到自己的长处,认识自己的不足,及时商讨补救措施。有了对社会的认识,有了对社会的实践经历,学生就不再会对社会感到恐慌,对自己充满不信任了。
3、社会实践可以帮助大学生减少情感障碍和社交恐惧
要想改善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减少人际交往困惑,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就是多与他人接触,交流和沟通,而社会实践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在社会实践中,经常是小组开展活动,小组成员必须相互交流,分工协作,这都是他们有了交往的空间和自由。为了使实践顺利进行,成员之间必须互相配合,遇到矛盾和分歧必须协商达成一致。这样有助于正确处理情绪矛盾,减少情感障碍。同时,社会实践的经历,增强了大学生与人交往的情景,增强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耐受性。由于在社会实践中,不是为了交往而交往,而是为了活动内容而交往,可以使注意力转移到活动上,不至于是交往过于紧张。在此过程中也可以学到其他人的交往方式,提高社交能力,减少对社会交往的恐惧。
4、社会实践有助于缓解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
求职的过程也是学生认识社会和适应社会的一个过程,通过大学期间的认识和改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大学生乐观自信的心理品质,增强抗挫能力,减缓就业压力。大学生就业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抗挫折能力差,因此提升抗挫能力就是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关键。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可以磨练大学生的意志,在实践中寻找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办法,从而培养大学生面对挫折的自我调节能力,提高挫折承受力。同时专业性很强的社会实践,可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久而久之,今后面对招聘单位方可信心十足。
5、社会实践有助于磨练大学生的意志品质
意志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成功指标,而今我国大学生的意志品质不容乐观,除了没有清晰的目标以外,不能持之以恒,是最突出的问题。社会实践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意志品质,建立大学生完善的人格。
四、如何通过社会实践更好的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服务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立足于大学生服务于大学生,能更好的为大学生就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实质帮助和有利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让其更好的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
1、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不仅仅是专业的社会实践,更是大学生寻找自我缺陷,完善自己人格的一个途径。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发现自己能力和性格上的缺点,然后针对这些缺点,在实践中有针对性的锻炼自己,通过社会实践来更好的完善自己的人格。
2、丰富大学生第二课堂,充分开展学生会工作与社团活动
校园是一个小社会,完成从校园到社会的过度,需要从校园社团活动开始。在学生会与社团活动中,每个同学通过自我定位,竞选,工作实践找到自己适合做的学生干部岗位,也是提高适应能力的一个过程。同时,学生会与社团活动中,锻炼的组织协调能力,交际能力也锻造了一个人的心理素质,为将来走上社会打下坚硬的基础。
3、学校组织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月、周
学校是多元文化的聚集地,除了各种形式的第二课堂,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习活动,社会实践月、周等,也更能直观的使学生们提前进入社会,进行实际操作阶段的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从实践中正确认识社会,正确自我定位,发现自我价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社会观有着积极的影响。
4、学校开设社会实践与就业指导课
除了实践和第二课堂以外,学校可以开设社会实践与就业指导课,从理论上分析社会现状,专业情况,社会实践与就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如何解决的途径。帮助大学生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康德说,有知觉无概念是茫的,有概念无知觉是空的”只有有理论知识,才能更好的指导实践,实践也更需要理论知识来总结拔高。通过社会实践与就业指导课,明确理论目标,有更清楚的认识,从宏观上把握自己,更好的适应社会。
论文摘要: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课程开设不系统,忽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渠道单一,队伍建设缺乏专业化等问题。为此,要努力使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要系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要加快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信息化建设步伐,要灵活运用多种教育方法,要注重专业化师资培养工作。
2001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各省市也相应地做出了规定,明确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要求。各学校也都把心理健康教育确定为继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之后的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了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内容。但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须认真加以解决,以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
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主要表现为用心理健康教育代替思想政治教育,或用思想政治教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一是认为有了心理健康教育,就应取消思想政治教育;二是认为既然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就不应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在这种思想主导下,要么用心理健康教育代替思想政治教育,出现泛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倾向;要么用思想政治教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地处理大学生的心理困惑和心理疾病,甚至用大道理的灌输和说教去面对学生焦虑、抑郁、悲观、厌世等心理问题,只会加重学生的心理问题。
2.心理健康教育主渠道缺失
当前,部分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只是把心理健康教育看作是政治理论课的一部分,在高校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只是在各个版本的“思想道德修养”教材中作为一章或一节来讲解。在课程改革之后,在全国通用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这部分内容也仅仅是在第三章中有所体现。虽然有些高校后来单独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但学时很少,教师很难将心理健康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课堂讲授的内容脱离实际,重理论,轻实践,缺乏吸引力,教学效果差强人意,无法真正解决学生心理健康中的实际问题。
3.心理健康教育出现“网络空白”
随着校园网的普及,校园周边网吧遍地开花,我国大中小学生也产生了与之相关的心理障碍。有学者视之为因特网综合症(AD),表现为健忘、沮丧、烦燥、头昏脑胀、胸闷气短、经常走神、心情压抑等症状。在大学生中,主要有网络恐怖、网络依赖(上瘾)、网恋、人际关系淡漠、厌学逃课等,有的学生甚至因上网成瘾而精神失常、自杀。这些新问题已引起了学校和家庭的关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无疑应认真研究网络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占领网络阵地,让网络为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4.方法、渠道单一
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中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一线辅导员更多的被视为“消防员”,常常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在教育方式上,方法单一,手段落后,轻视对重点群体心理危机的主动介入疏导;在体制机制上,缺少一整套稳固长效的心理问题排查、心理异常学生管理、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心理危机干预、跟踪、评估的工作机制,亟须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综合体系,进一步协调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因素共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强大合力,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5.队伍不齐且缺乏专业化
由于受到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复杂多样,这就要求高校一方面要配备齐全专职的心理学专业教师、心理咨询工作者和医务人员,另一方面,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应掌握系统的心理学基本知识和心理咨询的技巧,从而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许多高校缺乏一支高素质的、专业的、专兼职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当前,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大多数是由非专业人员兼任的。由于他们心理学及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不足,又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使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没有产生应有的效果,有的误导了该工作的发展方向,甚至,有的还给学生增加了心理负担。在未来的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教师将逐步实现专业化。
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相应对策
1.充分认识和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通过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等方式引导和帮助大学生优化心理品
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教育活动。 转贴于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各自的侧重点。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大学生的思想层面,更多地关注大学生思想动机、人生态度、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等方面的研究,注重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为目的;心理健康教育则偏重于人的心理活动的研究,它从学生的立场出发,更关心学生合理的内在需求,更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和体验,更强调在社会规范许可的条件下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内在需要。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可以修正以往单纯通过灌输说教而忽视通过人的心理活动来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的做法,有助于从大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全过程,引导他们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为接受正确的思想教育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使教育手段更具科学性。
2.系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高校应正确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要地位,充分发挥课程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建议高校系统地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避免出现挤占或挪用心理健康教育课学时的现象,充分保障课程的学时和学分,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有效开设提供必要的软硬件设施。要大力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课堂教学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其中,分析自身和同学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在课程的考核中,不仅要看学生的成绩,更要看学生从课程中收获了什么,使学生真正通过课程学习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和自我调节技能,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实现。学校也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外实践活动,使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有机结合,达到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目的。
3.加快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的步伐
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软件进入课堂,可缓解专业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提高了教学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水平。比如,学生心理档案实现微机储存、管理和运用,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心理测量软件的使用,使测量更快、更准确。另一方面校园心理咨询网络和其他心理咨询网站可以更便捷地为学生提供指导;学生可以实现远程心理求助或专家求助;可以在网上实现与其他同学沟通聊天;可以构建学校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家系统,会诊疑难病症,全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在网络上对从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等等。
4.灵活运用多种教育方法
高校系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不意味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从思想政治教育中孤立出来,而是要更好地体现二者的互补和统一。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思想和心理问题经常是交织在一起的,仅靠单一的教育方式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互相渗透,有机结合,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因素有机结合,共同加强学生的心理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到大学生中去,通过谈心、咨询等活动,指导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和生活等方面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引导学生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获取知识和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既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又为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良好的心理条件。另一方面,要改进过去心理咨询坐等大学生上门的方法,主动、公开、广泛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联系实际,防患于未然。可以采用校园网络平台、学术讲座、团体咨询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学生心理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5.注重专业化师资培养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心理教师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系统地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得心应手,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学生管理工作者尤其是学生辅导员,更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和心理健康教育学习,要从思想和心理方面,了解学生,克服工作方式的单一性、教育过程的简单化等问题,特别是对“问题学生”,不能简单粗暴地加以批评。我们的教育实践证明,学生的思想问题不少源于心理问题。加强心灵的沟通,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找出问题的根源,再从思想上加以引导教育,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举措。但目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性普遍较低,制约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能的真正提升。建构一个教学、辅导、监护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可以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大学生自身潜能进行开发教育,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积极生活态度,培养大学生自觉地、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按照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大学生政治、思想、道德以及心理、文化素质是一个相互连接的有机整体,而其中心理素质是人的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全面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保证。[1]
一、课程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主渠道
课程教育以班级为单位,学生人数一般达一百人以上,是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的数十倍、数百倍,可以极大地扩展受益的学生数,有效降低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本,使有限的投入发挥最大的效益。要确保课程教育的有效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课程目标的正确确立
以往众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目标是预防性的,以预防和矫治各种精神疾病以及适应不良行为为目标,是为了解决大学生日益突出的心理问题。工作的重心仍然放在对心理危机的干预和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上。这种课程目标致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和范围受到局限,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不够显著。笔者认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心理发展教育与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上,而不是对心理疾病的治疗。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是一项普及性教育,要求在校的每一个大学生都要接受这一教育,让学生掌握系统、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新理念:了解自我、保护自我、健康自我;在学生中树立一种“健康的人也需要心理保健与心理咨询”的观念。它的目标应定位于“面向全体,重在发展学生的潜力,促进全体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优化、健全人格的形成和个人的积极成长上”。遵循此目标,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
2.课程内容的改变
以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是以补救性为主,主要是采用消极心理学的模式,即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当成是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有效方式,当成是解决或帮助极少具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的有效手段。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不是针对少数人在局部范围开展教育的工作,而是要将教育渗透到每个学生当中,激发学生本身内在的力量和潜能。因此,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面向全体大学生,采用积极心理学的模式,重视学生固有的、实际的及潜在的力量,激发人自身内在积极的心理品质,学会宽容、尊重、分享等,让学生学会创造幸福,体验快乐,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塑造积极向上的美好心灵。具体教学内容包括学习辅导、生活辅导、人际交往辅导、人格发展辅导、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和性心理及婚恋观辅导等。[2]
3.教学方法的改进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大忌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纯文化课程教学。走近学生、准确地把脉学生心理、适时地调适和有针对、预见性地指导学生,挖掘学生固有的潜能和力量,这是本课程的活力根基和意义所在。笔者认为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应摆脱学院式的知识传授,要立足于学生的个人成长,侧重操作性的内容,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采用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自我探讨,以达到促进学生个人成长的功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体验与互动,通过多媒体、室外活动等形式,强调学生个人的心理感受,提高学习兴趣,营造和谐的气氛。把团体心理辅导的技巧借用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的角色应该是一个引导者、辅导员,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样的教学必定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的探讨
纵观国内相关文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大都集中于实践操作模式的探讨和方法、途径实施的探索上,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结果的评价标准的研究却鲜有涉及。杨民和杨立红(2006)认为,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性较低与缺乏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有关。因为缺少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制约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能的真正提升,应建立一种以“自我反思性评价”为核心的新的评价体系。[3]但迄今为止,我国各高校尚未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且操作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指标体系,这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应该采用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强调过程情境性。即对学生结果的评价应建立在情境化的操作任务上,提倡采用“真实性评量”和“操作评量”等多元化的方法,使学生能认识自己,判断自己的进步。
二、个体心理辅导和团体心理辅导及心理拓展训练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必要补充
1.个体心理辅导
个体心理辅导主要是针对大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由于所面临的任务、矛盾和个别差异而产生的心理问题,为学生提供帮助,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疏导心理障碍,防治心理疾病,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解决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措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大部分属于青年期的成长心理问题,但又因人而异,因事而异,视其刺激源的性质、压力大小、挫折程度、伤害轻重,以及个人的承受力和康复力的强弱而有不同。这些问题有可能通过心理辅导教师的个别辅导,使其本人得到合理的发泄、转移、升华,逐渐平静、淡漠,恢复正常。 转贴于
2.团体心理辅导及心理素质拓展训练
相关研究表明,单纯进行心理健康教学、咨询和讲座不能显著地从整体上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4]而团体辅导及心理拓展训练则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团体辅导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学帮助与指导的重要方式,它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使个体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团体辅导创造了一个类似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成员在团体中的改变容易迁移和拓展到日常生活中去。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发展性、适应性和人际沟通问题,举办专题的团体心理辅导,可以使学生在团体心理训练过程中习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拓展训练是全球规模最大和历史最悠久的户外体验式教学模式,[5]是让学习者通过亲身体验经历,从根本上改变原有认知,并在习惯和行为上有一个新的改进和突破。其特点是以项目体验为载体,以态度训练为主旨,以行为改变为方向。素质拓展训练在20世纪90年代初进入我国,主要应用于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在各大高校中应用得还比较少,仅有部分高校在个别院、系对部分学生开设拓展训练课程。[6]目前国内的素质拓展训练主要采用场地、水上和野外三种培训方式。高校的校园环境、体育场可以作为培训的场地;游泳池可以作为水上项目的培训场地。高校完全有条件拓宽拓展训练的渠道,使素质拓展训练的形式更加丰富多样。
三、建立完整的学生心理健康监护系统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保证
高校必须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由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负责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给在校的每一位学生建立心理档案。每个系应配备心理部长,组织开展各系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一个完整的学生心理健康监护系统还应包括学生的自助机制,因此高校应挖掘学生自身资源,倡导自主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的重要保证。例如可以班级和宿舍为单位,建立班级心理委员和心理联络员制度,其主要任务是立足本班、本宿舍,收集、传递心理健康信息,能够让他们在第一时间给身边的同学提供心理支持。
四、建立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核心
师资队伍的专业化程度也是制约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原因。许多高校采用专兼方式组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多数兼职教师是“虚岗”,履职很困难。学生的心理是多发的,而教师的岗位是虚的,结果不言自明。还有一些高校由思政干部充当心理健康教师,这类教师虽然工作经验丰富,工作责任和能力较强,但毕竟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跨度大,专业理论要求高,他们也很难胜任教学。所以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是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核心问题。
参考文献
[1]黄洁,等.国内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比较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1999,(6).
[2]郑祥专.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3]杨民,杨立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刍议[J].文献资料,2006,(5).
[4]盛义岭.拓展训练课在高校开展的可行性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7,(5).
[论文关键词] 高校心理健康 教育课程 教学效果 评价
[论文摘要] 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是高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进行探索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增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效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从教师教法、学生学法、教学效果评价三个方面论述了高校心理教育课程的教学,旨在通过该课程教学的探讨,进一步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进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随着高校心理事件的激增,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根据教育部于2001年颁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很多高校纷纷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1],并以此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不能仅停留在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理论,而是要落实到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上,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一门体验性、实践性、互动性很强的课程,这也造成了该课程的教法、学法及教学组织存在诸多争议。故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进行探索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增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效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
1.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综合性、应用性特点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社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及思想道德修养、职业生涯规划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同时,它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依据心理学、教育学和团体动力学的有关原理,把抽象的心理知识和生动活泼的操作实践结合起来,强调学生将课堂体验所得向生活情境迁移,进而提高心理素质、增进心理健康,具有应用性特点。
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实施活动化的特点。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活动课程的互动性与开放性,强调以活动课程的形式组织实施课程内容。通过各种各样亲身参与的活动,学生能够获得丰富而真实的感悟、体验和反思,进而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情感与行动重新考察,并以更深刻的方式重建经验和重新解释,提升自我感和价值感,不断内化那些经过活动中的交互作用而培植的观点,最终达成人格和谐发展之目标[2]。
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教学组织预设生成化的特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学科领域,要服从学科课程的目标,具有学科课程的计划性、系统性。在具体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教学计划,依据教材内容进行备课,形成预设式的教学安排。与其他传统学科相比,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以传递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为宗旨,而是强调学生在活动情境中体验、分享,所以教学安排并不严格地按照预设的程序进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利用学生互动分享的生成性资源组织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实现学生自我觉察、自我教育,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增进心理健康、开发心理潜能。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是一个预设生成式的教学安排,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大纲的框架下借助于现实活动而协作的过程。
4.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师生关系平等协作化的特点
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尊重的关系有助于课堂形成安全的气氛,促进学生产生新的体验和感受,实现不合理认知和行为的转化,进而提高心理素质。后现代课程理念也强调教师与学生是学习社区里平等的成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全部运作应贯穿一个基本原则:师生双方在民主平等上的协作。随着课程的进展,师生关系愈加融洽,双方的协作也不断地向纵深发展[2]。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法的探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学科教育,它关注的是学科知识的内化和各种心理调控技能的完善。教师教学的重点不是引导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和抽象的理论,而是把学生引导到心理健康知识的真正应用上[3]。具体的教学方法可归纳为:
1.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在课堂中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教师对案例的选择。因此在选取案例时力求选用的案例具有现实性、代表性、生动性。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最关注、最渴望解决的问题,综合成典型案例呈现给学生。同时,教师可以根据所要讲授的内容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最后教师做出小结,并将有关的心理学理论知识浓缩进去,传授给学生。概括起来,此方法的操作程序是:案例导入——思考讨论——总结提高。
2.团体心理辅导法
团体心理辅导的过程是一个借助于成员之间的互动而获得自我发展的学习过程。它非常重视学生的主动学习、自我评估、自我改善,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教育。它可以通过团体成员的自我体验,成员间的相互分享,改变其行为模式,达到使团体成员成长和发展的目标。团体心理辅导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方式,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运用这一教学方法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民主参与性原则。教师作为团体的领导者和团体成员之间是平等、尊重的关系,应使团体保持一种安全、信任的基调。(2)活动性原则。教师应根据团体目标,选择设计团体活动,诱发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3)潜力开发原则。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启发,激励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相信学生是有发展潜力的。(4)灵活性原则。教师课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理论、技术、团体程序等,取得辅导效果的最大化。
3.心理测试法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讲授内容插入心理自测量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教师应注意心理测试的指导语和对测试结果的解释。例如,在讲自我意识这一章时,教师可采用自尊量表评定学生对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总体感受。在施测前教师应给学生科学的指导语,说明测试的结果没有好坏对错之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作答。在对结果解释时,教师应向学生说明自尊在心理学上的界定,以免学生受日常生活观念的影响而误解了其科学含义,说明测试只是帮助自己进行自我认识和问题评估的工具,学生应结合自己平时的行为表现去思考,而不能根据结果随意给自己贴标签。 转贴于
4.行为训练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应以行为训练为核心使学生有效地实现从知到行的转换。行为训练是以行为学习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定的程序,学习并强化适应的行为、纠正并消除不适应行为的一种心理辅导方法。[4]教师在运用这一教学方法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从易到难的原则。教师可将行为训练的总目标分解为多个简单的子目标行为,并且从较容易训练的子目标行为开始,遵循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吸纳复杂的目标行为的学习。(2)示范性原则。为了避免学生在行为训练时获得负性经验,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行为示范,供学生模仿。(3)及时强化的原则。教师对学生表现出的适应性行为给予及时地肯定和认可,以增进行为在实际情景中呈现的可能性。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生学法的探索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 因此,教学本身要让学生不但学会,而且会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学生本位的课程,学生如何将课堂习得经验转化为日常行为,进而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掌握本门课程正确的学法显得尤为重要。本门课程的具体学法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1. 体验
体验性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学生只有在情感交流和思维碰撞中产生深刻情绪、情感体验,才能促进学生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的发展。故体验是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重要学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营造安全、无条件接纳的心理环境,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达到教学心理相容。同时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运用语言艺术,促进学生产生内心体验。
2.团体讨论
团体讨论是团体心理辅导的一个技术,它是指团体成员围绕一个共同的话题,发表各自的意见,并听取他人的意见,及时修正自己原来的看法,互相进行合作、深入的探讨。团体讨论的目的不在于讨论之后的结论,而在于借助讨论过程促使成员充分地参与。它可以帮助学生清楚地认知自己的和他人立场的差异点和共同点,培养尊重他人的习惯,促进学生从多个角度理性的思考问题并做出有效选择,这对于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是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必不可少的学法。教师在团体讨论中应注意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对于学生意见不予批评,使学生自始自终保持轻松自由的心态。
3.课外阅读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要以教材为基础。通过课堂专题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但任何教材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对于课堂教学的不足,学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进行弥补,这是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重要学法。教师可以根据课堂讲授内容,为学生提供心理学书籍杂志、心理电影、心理学网站。这些生动活泼的形式,更容易帮助学生体验、学习、接受课堂学习的知识和理论,进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的探索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养的最终目的,所以该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不仅仅是检查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更多的是关注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否促进其心理认知的发展、心理品质的提升和心理问题的矫治。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评价的目标体系和评价的方式方法都直接影响着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和课程功能的落实。鉴于此,依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目标及学习内容,我们建立了如下的评价目标:(1)学科基础知识: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2)能力方面:掌握人际交往、情绪管理、压力管理、自信心培养等方面的技能,能够对自身状况和问题有所了解,有效应对各种突发性事件及负性情绪,维持自身良好的心理状态。(3)心理素质方面: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观点,并能将其与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紧密联系,有效地进行自我调节。
该课程的评价方式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平时的练习作业进行评定,着重分析学生各章节知识的内化程度。终结性评价指期末测试,通常以案例分析、影评或开放式问卷的形式进行,旨在鼓励学生超越教材,强化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认真的总结、反思,并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要求及具体目标的达成情况,寻找差距,分析原因,真正有效地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郭名询.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全书[M].北京:银声音像出版社,2004.
[2]程迪.后现代课程范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构[J].2005,1:37-39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在大学校园里,心理疾病已成为大学生休学、退学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大学新生适应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严重地危及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如何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已提到高校教育的重要议事日程,各高校已在采取不同形式和措施开展这项工作,本文就如何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如下探讨。
一 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指导和帮助他们全面健康发展, 但是如何使这项工作真正到位,能够取得实质性的效果,就需要我们有计划有目标的开展这项工作,而不是盲目的或是走走形式.根据目前现状,要想做好这项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应通过学校各种宣传渠道进行宣传普及教育, 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开设心理学课程,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大学生对培养良好的自身心理素质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人格的建全发展和完善,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同时针对少数存在轻度心理问题的大学生,运用心理咨询等方式方法,积极帮助学生摆脱心理困难,防止轻度心理障碍“恶化”发展,提高这部分大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增强心理健康水平。
二 学校对大学生分阶段地进行心理测试
由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刚刚起步,许多心理教育机构和制度很不完善,学校生源又不断扩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多,而人力物力的严重不足,客观上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和诸多不便,致使工作难以到位,有心理问题或疾患的学生不能及时发现,更谈不上解决问题。所以学校应设立专门心理测试机构,从新生入学开始就进行一次全面测试普查,以后每年一次。开展这项工作的重要作用在于将有问题的学生及早排查筛选出来,梳理登记,然后采取措施集中精力做好心理有问题学生的工作,必要时联系家长共同疏导和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难.采取这样的方法,一方面能够达到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目的,使有问题的学生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把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并向好的方向转化,另一方面还可以缓解工作人员不足的问题.
三 丰富课余文化生活
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大学生的生活,而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通过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活动,一方面培养大学生的多种兴趣,发展业余爱好,一方面大学生在参加各类活动的同时,可以发挥各自的潜能,从而振奋精神,缓解紧张情绪,维护身心健康。第三是通过各类集体文化活动,也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使他们在相互交往中实现思想交流,开拓视野,丰富内心世界,有利于心理保健。
四 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关系到一个人的人格高低、涵养深浅、思维愚智等。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追求、完备的知识基础、优秀的思维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在校园人文氛围的营造方面,可通过经常性地邀请校内外专家开设讲座,论文竞赛、辩论赛的举办以及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来活跃校园人文氛围。教师们也要以身作则,以自身人文修养的水准,在授课和平时交流中,为学生树立良好的精神形象,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五 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经过努力的拼搏和激烈的竞争,告别了中学时代、跨入了大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天地。但是他们突然离开父母难以适应独立自主的生活,而上大学前,在他们想象中的大学犹如“天堂”一般,浪漫奇特,美妙无比。上大学后,紧张的学习,严格的纪律,生活的环境,使他们难以适应。因此,我们应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他们尽快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积极主动适应大学生活。
六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工作面广量大,没有相应的专门机构和一批懂专业、有经验、乐于助人的专、兼职队伍是很难满足教育辅导的需要。高校要站稳心理教育辅导的脚跟,发展高校心理教育辅导的规模和水平,就应下决心突出心理教育辅导的独立功能和地位,把它作为学校教育的专门机构,选配一批专职人员,发挥兼职人员的作用,确定工作目标,加强培训考核,提高教育效果。另外,学校应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加强对专、兼职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从而有的放矢地为学生服务。
作者单位:石家庄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郑航. 社会变迁中公民教育的演进―兼论我国学校公民教育的实施[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4.
论文摘要:本文论述了特困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障碍及其危害,分折了造成特困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引导特困大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的主要对策。
特困大学生主要是指高校中那些来自老、少、边、穷地区和城市下岗职工家庭或灾区且生活费低于150元的贫困学生。资料表明,高校特困大学生约占18 %。作为当今大学校园里特殊的一群,特困大学生在经济方面已经得到学校、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大力资助。但是特困大学生精神上的困惑和心理上的障碍,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方面的调查和研究还开展得很不够。由于生存状态的艰难等原因,特困生中相当一部分人心理上存在着这种或那种障碍,这些心理障碍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和顺利成才。‘“物质的贫困影响人一时,精神的贫困影响人一生”,从某种意义上说,关注特困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引导他们正确看待暂时的经济困难,克服心理障碍,形成健康的人格心理。比物质援助显得尤为重要和急切。
1特困生中常见的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是指影响个体正常行为和活动效能的心理因素和心理状态。据调查,特困大学生主要存在着自卑心理、依赖心理、封闭心理、攀比心理、嫉妒心理等五种心理障碍,它们不同程度地对特困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等方面产生着消极影响。
第一,自卑心理。俗话说:“人穷志短”。特困大学生因为经济条件、物质生活不如其他同学,内心里都或深或浅地有自卑感,这是特困生中最普遍的心理障碍。正是由于自卑心理,他们对于贫困相当敏感,他们的自尊容易受到伤害。南京某高校一特困新生在日记中写道:“我孤单单地穿着一身皱巴巴的衣服,手拎两只旧塑料包,整个就像‘流浪汉’,充其量也是被人看作‘打工仔’。看到有的新生在父母和亲人们的簇拥下个个像进宫殿的小皇帝那样趾高气扬,我顿时脸上火辣辣的,慌乱地低下头,像做错事似的靠着路边走。”自卑感较强的特困生,一般不会主动与老师和同学交往,更不用说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中锻炼和表现自我了。可以说,自卑感的存在,极大地阻碍了特困生的充分发展。
第二,依赖心理。面对困难,有的特困生过分地依赖于学校和社会,并在心理上坦然接受学校和社会的帮助,缺乏发扬自立自强精神。湖南某高校98级90%以上的特困生向学校有关部门递交了困难补助和勤工助学申请书,其中有一个写道:“家里实在太贫穷,我自己是没有办法,恳请学校和老师能给我一些困难补助和安排一个勤工助学岗位。”对学校和社会的依赖,由此可见一斑。由于依赖心理作怪,特困生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坐等机会,这种状况极不利于他们的早日成长。
第三,封闭心理。这类特困生不愿意让老师和同学知道自己的贫穷和困难,还想方设法加以掩盖,靠自己的忍受和个人的努力度过难关。由于没有得到必需的援助,这些特困生把日常开支压到最低标准,营养跟不上,既影响了身体也影响了学业。太原某高校一特困女生,离家时跟母亲学会了腌咸菜的技术,人学后自己偷偷地在寝室用塑料袋腌咸菜。每天她行色匆匆地在食堂买回馒头,躲在别人很难发现的地方用咸菜完成她的一日三餐。终于有一天,因为身体极度虚弱,她昏倒在厕所里……。对于这些特困生,要让其相信学校、社会的关爱和力量,及时得到适当的援助,保证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第四,嫉妒心理。由于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家庭,大学生之间确实存在着经济条件悬殊的现象,这很正常。个别特困生不能正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贫富差距,对于经济条件较好的同学存在着嫉妒心理,严重影响了同学之间应该亲如兄弟姐妹的人际关系。上海某高校一特困男生出于嫉妒心理,经常背着班上一条件优越的同学说些风凉话,导致两人大打出手,最后同时受到纪律处分。
第五,攀比心理。个别特困生没有把精力用在学习上,看到条件较好的同学穿名牌、下馆子,就盲目攀比。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不顾经济困难的实际,也想穿得潇洒、玩得痛快,这是极其有害的。特困生在物质生活方面盲目攀比,既会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又分散了学习精力,甚至可能挺而走险。某高校一特困生,用跟老乡借来的钱买上名贵的西装后,又想配呼机,没处借钱便去偷,结果被保卫部门抓住,面对一纸退学通知单,只能留下悔恨的泪水。
2造成特困生心理障碍的原因
造成特困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1主观原因
一方面,是因为部分特困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不强。一般说来,当前在校特困生学习、升学都比较顺利,他们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多少社会实践经验,也没有遇到过什么大的挫折,更没有接受过挫折教育。因此,他们难以承受经济压力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困难和不便。另一方面,不能正确看待暂时的经济困难,甚至爱慕虚荣,这些都是部分特困生出现心理障碍的思想根源。
2.2客观原因
首先,经济拮据是造成特困生心理障碍的根本原因。由于近年来高校实行缴费上学,每年交数千元的学费,对于来自老、少、边、穷地区和城市下岗职工家庭或灾区的特困生来说就是个天文数字,更不用说高校较高的生活费用。一进校,特困生就必须面对沉重的经济压力。同时,我国教育部门目前实行的“奖、贷、助、补、减免”等资助措施还不完善,还不能保证每一个特困生学习期间有稳定的经济保障。其次,滞后的心理知识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是特困生出现心理障碍问题的重要原因。在我国高校,除了对师范类、医学类、政法类、军事类等院校少数专业的学生开设了专门心理学课程外,对其他众多专业的学生则没有开设任何心理学课程,造成了大学生的心理知识匾乏,出现心理障碍后不能通过自我调节解决;同时,心理咨询工作虽然近年来引起了部分高校的重视,但因为心理学师资力量缺乏等原因开展得还不够规范,特困生还不能借助心理咨询途径解决心理障碍。再者,不断增大的社会压力是造成特困生心理障碍的又一原因。由于时代不断进步、竞争不断加剧,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迅速提高,特困生也不例外地面临着激烈的学习竞争和巨大的学习压力;另一方面,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实行“自主择业”制度,特困生更不能高枕无优,必须面对择业竞争和就业压力。因此,特困生不但要与其他大学生一样承受学习压力、就业压力,还要承受较大的经济压力。这种情况下,对心理上还没有完全成熟的特困生来说,出现这种或那种心理障碍也就不足为奇了。
3引导特困生克服心理障碍的对策
3.1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这就要求特困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和乐观主义精神,将个人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时刻意识到肩上的责任,正视眼前暂时的经济困难,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心理承受能力。同时,特困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动脑筋,多想办法,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来减轻经济压力和改善生活质量。这方面的成功例子很多,据《南方周末)报道:武汉大学的特困生们纷纷走出校门,迈向社会,他们当中有一边求学一边做家教的,有利用星期天出去做推销的,有靠自已的文字功夫赚取稿酬筹集费用的,也有几个同学联合起来集资做生意的……。正是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或一技之长,这些特困生既解决了自已的困难,也得到了杜会的尊重和认可。
3.2发挥学校、政府和社会的主导作用
第一,高校、政府和社会应重视特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间题。近年来,许多高校专门成立了诸如“勤工俭学科”、“勤工助学服务中心”等管理机构来负责解决特困生的勤工助学问题,有的省、市如湖南省专门设立了“优秀特困大学生奖励资金”,不少企业也在高校设立了种种“特困大学生奖学金”,这些都表明,特困大学生已经引起了学校、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然而,这些都集中在对特困生的经济援助方面,对特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间题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专门针对特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和研究还没有开展起来,采取的对策也很少。因此,这方面的工作应大力加强。
第二,教育部门应尽快完善和落实奖、贷、助、补、减免等资助措施,这是解决特困大学生心理障碍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如前所述,导致特困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最根本原因是经济原因,经济上的后顾之优解决了,心理上的障碍也容易克服。目前我国教育部门已出台了不少资助措施和制度,但是还没有完全落到实处,因此,健全和落实各种资助措施和制度特别是贷学金制度尤为必要。
第三,高校应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及心理学知识,帮助特困大学生掌握心理调节办法。“心病还须心药医”,高校应将针对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安排为实用的课程,使大学生(包括特困大学生)从中学到必要的心理卫生知识,了解其身心发展规律,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最终树立起稳定的情绪,乐观、进取的态度和健康成熟的心理。同时,各高校应进一步规范心理咨询工作,充实心理学师资,开设针对特困生的心理咨询热线和心理咨询信箱,帮助特困生及时解决心理的困惑。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挫折教育;必要性;途径与方法
一、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挫折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素质教育的需要适应社会生存的需要。我国已将挫折教育的内容纳入心理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当中,学生健全心理素质的培养更需要对大学生进行抗挫折能力培养。目前,我国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还不是太乐观,许多学生在挫折面前不能独立思考,冷静下来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而是采取一种消极回避或者过于激进的行为,这样往往会使他们产生埋怨、悲观、失望,甚至轻生的念头等消极情绪,这些不当的处理方式进一步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因此,要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就必须重视学生受挫能力的培养,而挫折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的必要而有效的途径。素质教育是是每个教育阶段都倡导的教育理念,它除了包含常规教育理念上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体育素质、文化素质和科研素质之外,还包括抗挫素质培养。我国的学校教育重智育轻德育,重书本讲授轻综合能力的培养,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综合能力不高,受挫能力不强,导致毕业后走上社会不能更好的服务社会,这也是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的造成的结果。因此,加强和提高大学生挫折教育能力,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和学校素质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大学生在校期间不能很好进行抗挫折能力教育培养,一旦步入社会,发现与大学校园环境相差极大,只看到了社会的复杂面和阴暗面,不能正确处理,那么会给大学生带来极大的不适应感。因此,给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能力,求得自身发展的需要。
二、大学生遇挫原因分析
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其原因也多种多样。
(一)人际交往不适应导致的挫折。进入大学前,学生主要精力和任务是学习,学习成绩好就行。进入大学校园后,生活丰富多彩,人际交往频繁,有些同学因为缺乏与人交往经验,不善与人交往,长期以往会产生与人交往的困难感,形成自闭,内向的性格,产生压抑感和挫折感。
(二)学习方式和特点不同导致的挫折。大学生学了上课,学习全凭自觉,所以自主学习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大学阶段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大多数学生高中毕业前,习惯了靠教师手把手教,家长看着,填压式学习方式。这些学生一旦进入大学,如没有养成良好的自觉性和学习习惯,遇到考试突然乱了阵脚,往往成绩并不理想,自信心大打折扣,长期以往,厌学、逃课等不良习惯严重滋生,造成了挫折感。
(三)恋爱观不成熟导致的挫折。大学生谈恋爱已成为现今校园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对于高校我们既不反对,也不提倡,但是不少大学生对爱情观缺乏正确的理解和慎重的态度,不能摆正爱情的位置,因恋爱受挫已不争的成为大学生面临的诸多问题之一。
(四)就业困难和压力导致的挫折。现今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是大学生个人的问题,更是国家和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就业难已成为在校大学生一个切实存在的心理负担,特别是面临就业的毕业生,对就业难,求职过程中挫折不能正确对待,从而产生诸多不良情况和沉痛的教训。
三、大学生挫折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利用“两课”, 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
“两课”教育是现代高校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而开设的人生成长课程。高校必须在“两课”教育中,发挥主导功能,教育学生正确认识挫折,培养其勇于应对挫折的能力,不断提高抗挫能力。高校应将“挫折教育”纳入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控制、自我识别和快速适应环境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帮助学生正确、理性的对待情感等问题,不断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困境;成因;疏解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11-117 -03
最富有朝气、最充满活力、最活跃、最敏感的知识所有者非大学生莫属,他们也是最能敏锐地感受到各种变化冲击的人。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人格发展、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面临着人生一系列重大的决定,如情感、人际关系、毕业就业、学习压力等等。但由于其身心发展尚未成熟,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复杂的自身和社会问题,再加上新媒体的崛起,网络成瘾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而这些非常容易导致大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理冲突,也因为对心理健康知识认识不足进而产生心理问题,如果没有及时排解甚至会演变成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而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更是对当前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更高的标准,面对这样的情况,很多大学生都出现了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能否处理好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一、大学生心理困境的现状表现
(一)适应新环境能力较差
适应是一项最基本的心理健康标志,更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心理素质。从表面上看,由高中升入大学,只是从一种生活环境变迁到另外一种生活环境,实际上就是心理学上的适应过程。人只有在不断地调整自己,适应周围环境变化的过程中才能实现个人的成长。
现如今的大学生正是思想最活跃、最开放的90后们,他们标榜着自己以改造社会为己任,对于最基本的应该先从适应社会开始的意识却并不具备,尤其是当自己的要求与现实社会环境出现冲突的时候,往往产生不安、不满的情绪,有些甚至容易走向极端,造成严重后果。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往往容易产生较多的心理问题。
(二)手机网络成瘾现象严重
如今,网络成瘾已不单单指网络游戏成瘾,手机APP的快速发展,如微信聊天、朋友圈的不断刷屏导致一大部分大学生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手机,“手不离机,机不离手”的现象非常普遍。各个高校针对手机扰乱课堂秩序现象,启用了手机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大学生手机成瘾现象,但是仍有一部分同学通过购买手机模型、备用机等来蒙混过关,企图掩盖携带手机的事实。即便有些同学上交了手机,但是上课时摸不到、看不见手机,整节课如坐针毡,焦虑现象十分明显。前不久,浙江一高校学生在上课时间玩手机,任课教师发现后,将手机扔出窗外,被新闻媒体报道后,引起了社会的热烈讨论。从这一事例中不难看出,大学生手机网络成瘾现象非常严重。
(三)人际交往关系不和谐
诚如手机网络成瘾现象所说,大学生的主要人际交往都通过手机网络聊天工具进行,离开了手机就不会与人进行正常的交流与沟通。同宿舍的同学需要什么不是直接交流而是通过手机QQ或者微信留言给对方,哪怕就是在隔壁,一句话的事情。出现这样的情况,不得不说是教育的失败。通过大量的研究表明,人的心理问题的产生很多就是由人际交往不和谐造成的。合理利用网络进行交流是必要的,但是如果过分依赖网络交流是远远不行的。一旦出现突发状况,根本无从解决,从而产生诸多的心理情结,不加以干预很容易造成心理问题。
(四)是非判断能力欠缺
很多大学生在面临实际问题时,常常表现为束手无策、无法应对、敏感焦虑或人云亦云等现象,缺乏对是非问题的判断能力。有些学生不敢在现实生活中予以辩驳讨论,而是到网络上发表一些一吐为快的过激言论,有些时候甚至造成以讹传讹而不自知,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我们对学生的教育,更会造成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扭曲,引发众多心理健康问题。
二、大学生心理困境的成因探析
(一)社会因素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科技进步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更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水平往往成为各大企业关注的第一要素,很多毕业生进入企业面试都会接受心理知识方面的测试,而社会竞争对高校大学生们提出的更高要求,往往会使他们在校期间就产生过分的焦虑现象。面对纷繁复杂的外部环境,由于缺乏更多的辨别能力,情绪上很容易产生冲动行为,甚至出现一些过激行为。每年在临毕业前夕,各个高校都会出现一些学生因为找工作、撰写毕业论文等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而无法承受一定的心理压力产生偏激行为。
(二)学校因素
目前,国内的教育环境依然是应试教育,各个学校评价学生好坏的标准依然看学习成绩,这就造成学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过分地看中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的培养。很多中小学极少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不谈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在初高中阶段就有苗头,如果能够尽早地干预,很多问题可以避免在大学阶段产生。高校的扩招,造成各个高校并没有配备充足的专业心理咨询师,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能得到及时地干预与解决。应该说从上到下,学生的心理问题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高校好于高中,高中好于初中、小学,但是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连贯的过程,不可能通过一蹴而就的教育就可以很好地把这些问题解决。所以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从上到下引起重视,把教育能够很好地衔接、跟踪起来,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功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很多父母并没有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有些家长甚至一味地认为孩子既然送到了学校,就是学校、老师的责任,出了问题,把责任全部推向学校和老师。殊不知,家庭氛围、经济状况、家庭结构、父母的养育方式、家庭的幸福指数等等这些因素,都是影响学生成长和人格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与部分学生交谈,家长和父母在一起很少有沟通,基本是人手一部手机,很多都是家长、孩子通过手机各自玩各自的。随着80、90后结婚生子,这样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如果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没有重视家庭教育,平时缺乏对孩子心理上的关心、沟通和交流,完全交由学校,学生以后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将会大大增加,而且不容易根除。
目前在校的大学生以独生子女为主,虽然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可以得到更多的关心,成长环境也相对轻松,但是很多家庭对独生子女过分溺爱的现象也很普遍。有些性格上的缺点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不易发现,一旦进入大学,面临着独立生活、与同学相处等问题时很容易爆发。有些是诱发严重心理问题的重要诱因。
家庭经济情况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通过研究发现,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家庭经济良好的学生。很多贫困生因为经济拮据,在日常用度、眼界视野等方面表现欠缺,因为一时无力改变,会产生敏感、自卑,甚至出现抑郁、焦虑、人际关系紧张等现象。
家庭气氛越不和谐、幸福指数越低,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家庭氛围不和谐易对家庭成员的情绪、情感、个性等产生不良影响,易导致冷漠、孤独甚至自我封闭,在处理人际交往关系时会表现得无所适从。
(四)个人因素
大学生还处在青春期,这一时期的学生最富有朝气、最充满活力、最活跃、最敏感,同时也是最能敏锐地感受到各种变化冲击的人。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人格发展、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面临着人生一系列重大的决定,如情感、人际关系、毕业就业、学习压力等等。但由于其身心发展尚未成熟,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复杂的自身和社会问题,这些都非常容易导致大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理冲突,从而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而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更是对当前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更高的标准,面对这样的情况,很多大学生都出现了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再加上心理健康知识匮乏,出现问题不能及时得到专业的解答,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
三、大学生心理困境的疏解研究
(一)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环境
首先,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每年的“3.20”“5.20”“5.25”等代表特殊意义的时间段内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这样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可以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其次,学校构建优秀的校风和学风,提供优越的教学条件,拥有优良的师资队伍,建设和谐的校园环境,都能使大学生获得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快的情绪,使大学生的精神需求与人格得到升华。
(二)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观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已得到各大高校的高度重视,基本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这一点值得肯定。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在一部分学生身上仍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把心理问题看成是精神疾病,甚至有些人视它为洪水猛兽。作为校方,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绝对不能将其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无休止地说教或者放任不管。除了必要的课程开设,在平时的各类教学活动中,要广泛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有条件的高校,应该在每个特殊的时期内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教育。比如针对人际关系不和谐的情况开展人际关系交往教育;针对学生受挫承受能力差开展挫折教育;针对大学生恋爱问题开展爱的教育及必要的性知识教育。定期对专业课教师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座谈会,让他们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也插入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导学生学会处理常见心理问题的方法,提高处理能力。此外,校方应定期邀请心理学专家举办系列讲座,放映相关影片,开展大型咨询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出现心理问题后能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能够找到相关的老师或部门及时排解,不让其演变为心理疾病。
(三)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
大一新生一入校就应该进行必要的就业教育,将就业危机意识前置,督促他们认真学习,不至于到毕业的时候因为缺乏相关的理论指导而出现严重的就业心理问题。必要的职业心理准备、人生职业规划、职业生涯教育,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明晰的职业意识和积极的就业心态。到大四时,再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讲座,教授他们“就业、面试心理技巧”,应聘技能训练,帮助他们认清就业形势,及时调整就业心理需求,最终找到合适的工作,成功走入社会,并适应各种社会就业能力。
(四)加强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
纵观各高校,因为学生人数众多,心理健康教师师资匮乏,很难配备充实的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绝大多数高校都是从班主任以及其他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教师、辅导员教师中培养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在这一培养队伍中尤其以辅导员老师为主力,当然,他们也确实是与学生接触最多并最了解他们的人。然而,这支辅导员队伍却并不具备专业的知识,这就需要高校派遣大批辅导员参加专业的心理健康方面的培训,只有开展规范、系统的心理学培训,形成一支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教育人员队伍,才能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良好效果。
总而言之,关心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对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应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积极探索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新方法、新途径。
参考文献:
[1]杜长冲.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困境的成因与干预机制研究[J].教育探索,2014,(12):138-139.
[2]徐季红,谢彦红.大学生心理焦虑的成因及自我调适[J].教育与职业,2007,(30):174-175.
[3]甘霖.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网络的优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3,(10):94-96.
关键词:专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特点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2
近年来,我国国民收入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但是还有一部分家庭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经济收入不高,生活比较困难。生长在这些家庭中的大学生成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又称贫困大学生,简称贫困生)。有学者调查发现,在全国1000多所高校中,贫困大学生的比例为20%,特困生的比例在5%一l0%之间,且二者还有上升的趋势[1]。李春山等人通过调查发现贫困大学生在大学生总数中所占比例逐年提高[2]。笔者所在的学校每年提出申请并被评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至少是20%。
陈菊珍[3]、陈秋莉[4]、蔡雨沁[5]、张静[6]、李海星[7]、陈雯[8]、李锐[9]等人的多项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贫困大学生是心理问题高发人群,且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非贫困学生。但是,也有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如邓硕宁等人发现大一新生中贫困生某些方面心理健康水平略高于非贫困生[10]。
笔者曾经从事过大学生资助管理工作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此过程中接触了不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为该群体的学生具有一般大学生的特点,同时又具有特殊的特征。为了更好的了解这一群体的心理行为特点,笔者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管领导、在校大学生、辅导员、心理社团成员、心理学任课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辅导教师等进行了深入访谈,并使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大学生人格问卷(UPI)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并结合个体咨询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如下:
一、访谈资料分析
笔者在访谈过程中,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不少人性格开朗,自强不息,学习刻苦,独立性强,有恒心、有毅力,力争靠自己的双手摆脱贫困,但是也有些同学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心理困扰,可以说是人格特征的优劣并存。对访谈资料与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整理后,总结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具有以下心理、行为特点。
(一)学习压力大,紧张焦虑情绪多
贫困生比普通学生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求学过程中有着更大的期望和更大的心理压力。许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看重学习成绩,认为好好学习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在重压之下,许多贫困生在学业上存在明显的焦虑情绪,这一情绪又会对学习产生干扰,导致学习成绩不佳,进而学生深感痛苦、自责,对学习更充满焦虑,从而陷入恶性循环。有的学生理论课成绩较好,但操作性、实践性科目(如计算机操作、外语听力等)成绩不佳,可能与经济条件有限无力购买相应的学习用品有关。也有的学生因为生活窘迫,为了生活而选择做兼职,这又会占用他们大量的学习时间,不能全身心投入学习之中。
在学习上,贫困生除了学习压力大,紧张焦虑情绪多之外,还存在某些与学习相关的行为问题,如挂科、沉迷于网络、旷课、考试作弊等,不少贫困生因学业不良而重修甚至无法正常毕业。
(二)自强自立,挫折经验多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许多贫困生从小生活在贫困的环境中,他们的自理能力、生活能力强,尽量在生活、情感、学习等方面独立支撑,不给家长添负担。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各种挫折不可避免,而贫困生又得不到或者得到很少来自家庭的支持,挫折经验比普通学生多的多。许多贫困生陷入无助、无奈的状态。有的学生变得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学习的动力降低;也有的学生变得怨天尤人、愤世嫉俗,甚至有少数学生可能出现行为。
(三)身心俱疲
贫困生对现实的不满、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使其具有发奋图强的动力,但是现实中又会遇到衣食住行的诸多障碍,有的学生因物质方面匮乏导致影响不良,生了病也没有钱接受治疗,心理上紧张焦虑、无助无望,身体与心理的双重压力常使他们的身心俱疲,甚至有的贫困生表现出心身疾病的症候。
(四)人际交往方面渴望关怀又消极退缩
贫困生内心渴望得到温暖的关怀,希望大学生活五彩缤纷,享受美好的情感生活,也希望通过参加多种活动展示自己的才华和青春活力。但是贫困生却很少参加集体性活动。因为各种集体活动、社交活动有时需要额外的开销,许多贫困学生日常生活都难以为继,面对此类活动只能消极退缩;此外,许多贫困生因家庭贫困而自卑,并且认为别人会因此而瞧不起自己。但作为一个即将踏上社会、自我意识已经成熟的个体,他们又有强烈的自尊要求。因此,许多贫困生对某些事情非常敏感,容易形成情绪和感情上的强烈波动,处理人际关系问题时容易带来矛盾和冲突。此外,许多贫困生在文艺、体育等方面自幼缺乏锻炼机会,常常“自惭形秽”而与普通同学保持一定距离,时间久了就慢慢脱离了集体,疏远了同学,把自己退缩在自我的小圈子里,情绪低落、抑郁,从而给人以孤僻、不合群的感觉。这又会导致普通同学不敢主动靠近,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五)羡慕与嫉妒同在,感恩与不满并存
在大学校园中,形形的消费项目越来越多,贫富差距也明@显现出来。在社会流行的影响之下,校园里不时泛起的各种消费热潮让贫困生开了眼界,也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许多贫困生羡慕家境好的同学可以衣食无忧、追逐时尚,但有的贫困生“羡慕不成成嫉妒”,甚至产生了“仇富”心理。还有少数贫困生由于贪图虚荣,打肿脸充胖子,用为数不多的生活费或助学金大肆摆阔,最终陷入欠债累累的局面。大多数贫困生对社会、学校、老师的帮助心存感恩,但有些贫困生认为,自己家境贫寒,就应该得到学校、老师的照顾,“等、靠、要”思想较严重,而一旦别人的照顾不够,心里就会不满意、不痛快,烦恼、哀叹甚至不满、愤怒的情绪和心理也随之而生。
二、心理测验结果分析
笔者从本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随机选出445人,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随机抽取445人,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一)SCL-90y验结果分析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从数据统计结果来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总分及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等10个因子分均高于非贫困生(见表1)。从该数据中可以看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二)UPI分析结果
利用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表(UPI)进行测查,调查发现“有明显心理问题,须尽快进行心理咨询”的学生为101名,占22.8%(见表2)。这一比例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没有显著差异(p>0.05)。
(三)个体咨询案例分析
在研究期间,本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共接待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个体咨询128人次。在个体咨询的过程中,发现寻求心理援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主要问题为就业,学习(含升学)、恋爱、情感,人际交往(含家庭关系),经济压力,其他。详细分布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单纯因经济压力大而前来咨询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并不是很多,但是家庭经济困难所带来的影响会体现在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不可忽视。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贫困生身上存在的心理特点主要是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因经济困难可能导致学习、生活、交往等其他方面的困难。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我们身边,不乏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他们变压力为动力,成为其他学生和社会的榜样和楷模。因此,政府和高校在设法解决贫困生生活困难的同时,更应在提升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其压力管理能力,端正其对贫困的正确态度,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等方面做些实事。各高校都有大批优秀和健康的贫困学生,说明贫困并不必然导致心理问题,这也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留下了有所作为的空间。需要我们每一位高校教育工作者认真地研究和解决贫困生身上出现的心理特点,加强沟通与交流,共同撑起他们的一片蓝天。
参考文献:
[1]胡建文.用系统原理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新思路[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8):178-179.
[2]李春山,等.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自尊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7).
[3]陈菊珍.株洲高职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以湖南工业大学冶金校区为对象[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47-149.
[4]陈秋莉,修丽娟,陈玲燕,吴燕燕,静进.某医科大学贫困生自我和谐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7(1):66-67.
[5]蔡雨沁.贫困和单亲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6,5.
[6]张静,汤雅婷,等.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及人格特征分析[J].中国校医,2006,20(5):479-481.
[7]李海星,等.大学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9(6):424-425.
[8]陈雯,陈新,王国平,廖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6).
[9]李锐.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4):385-387.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各级各类学校都在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探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大量的教学探索和实践发现,将团体心理辅导应用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很好的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提供认识自我、成长自我的心理环境,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好更快的发展。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景下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辅导方式,即由辅导老师根据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通过共同商讨、训练、引导等,促进学生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适应的助人自助的过程。
一、团体心理辅导在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中的应用
所谓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是指以团体心理辅导及其相关理论与技术为指导,以解决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为目标,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心理辅导活动形式。辅导老师以同龄段学生成长需要为基础,在活动中发现问题,通过共同参与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并及时鼓励,表达对学生的欣赏和肯定,以此来营造集体气氛,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在辅导活动中营造宽松、真诚、和谐的氛围。
二、团体心理辅导在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在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重视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积极探索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团体心理辅导的应用,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师自身的心理成长,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团体心理辅导可以让教师一方面调节自身心理状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另一方面可以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将心理教育融入到各科课堂教学中。
辅导员是学校教师队伍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与一般任课教师相比,工作压力更大,情绪困扰更多,因此在对辅导员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时,辅导目标的确立以及活动方案的设计都必须考虑到辅导员群体的特点。除了按照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形成团体、建立团体信任、学会团体合作、结束团体外,应重视情绪管理、爱心训练、班级管理、学生观等几个方面,比如可以利用循环沟通宣泄情绪并学会倾听,进而学习合理情绪理论;可以根据潜意识理论,在放松训练之后,输入爱心信念,并组织“信任之旅”,让成员体会和感悟爱心;可以利用脑力激荡或热座,发挥团体力量解决班主任在班级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扰;可以利用积极赋义,给所谓的“差生”的缺点赋以积极的意义,使自己从感情上接纳他们,进而理性全面的认识和理解他们。辅导员团体心理辅导,可以为他们提供面对自己的机会,使他们发现了内隐的自我,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同时让辅导员更多的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引导辅导员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导师,更好的与班级德育工作相结合。
三、团体心理辅导在学生团体中的应用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由于人数较多,辅导老师很难充分关注每一个成员,尤其是一些较为深层的问题,单靠班级辅导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作为班级团体心理辅导与个别辅导的重要补充,必须重视发挥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作用。 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应用范围很广,新生入学、消除自卑心理团体、消除考试焦虑团体、学生干部领导团体等,根据不同的团体,设定相应的辅导方案,都可以取得良好的辅导效果。 可以组织学生干部领导能力提升团体,形成团体后,通过活动,重点训练学生的组织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处理不同意见的能力等。
团体心理辅导的特色在于培养人的信任感和归属感,由对团体的信任到信任周围的其他人,由对团体的归属感扩大到对学校、社会及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随着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心理咨询事业的发展,可以肯定团体心理辅导将会在学校教育领域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清华大学出版,1996.1-3,58-92.
[2]王强,肖玲君,诸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策略[J].井冈山学院学报(自然科学) ,2006.27(2):67-69.
[3]马建青.大学生生理卫生[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2.
[4]王登峰,张伯源.大学生心理卫生与咨询[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2.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