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6 05:44: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交流教师发言材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交流研讨是学生在实践体验的基础上,与他人分享实验所得的信息,交换彼此的看法,实现共同建构科学概念的重要环节。但是在我们的科学课堂上,交流研讨还存在着“蜻蜓点水”、效率低下等问题。
1.1 流于形式,以偏概全
科学课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研究,不同小组之间的实验结果可能是不同的。这本是促使学生进行交流研讨的契机,但如果流于形式,忽视了学生在交流研讨中的发展需求,那么就会出现“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现象。有教师在执教《食物在体内的旅行》一课时,虽然组织了交流活动,但目的仅仅是为了通过学生的汇报,能够让教师画出食物所经过的消化器官简图。交流并没有使学生关注其他组的研究情况,更没有在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消化器官之间的功能区别和联系。
1.2 责任不明,低效研讨
在课堂学习中,各个小组大多都是根据座位而组合的。如果教师没有对小组成员进行交流指导,各成员之间没有明确分工,那么各小组的组内研讨效值肯定是不高的。在讨论时,有些小组的成员都没有参与交流研讨,就等着教师宣布交流结果、出示正确答案;有些小组从开始讨论到汇报总结,只有个别学生发言;还有的小组人人都抢着发言,根本没有遵循交流研讨的基本方法,到最后也难以达成共识。
1.3 虎头蛇尾,顾此失彼
在教学环节的安排上,教师由于担心学生出错,不能完成实验,因此将时间过多地用于实验前的布置,减少了交流研讨的时间。这样的设计是不可取的。有教师在执教《光和影》一课时,把实验前的指导交代得很详细。当学生完成实验后,教师发现课堂时间所剩无几,于是匆匆结束课程,将结论强行灌输给学生。试问:这样的教学过程能够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吗?事实上,这只会淡化学生的实证意识和求真精神,让科学实验活动失去了本身的意义。
1.4 忽视特殊,回避分析
交流研讨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得出实验结论。笔者发现教师总是有意识地请那些记录了有利于获得正确结论的数据的小组上来汇报,一旦出现不符合研究结论的实验数据和意外发现,就往往以实验存在误差为借口蒙混过去,很少关注实验研究过程中的精彩发现。如《摆的研究》一课中,10个小组中有8个小组的数据支持“摆锤的重量与摆的快慢无关”,另外2个小组的数据却不能支持。教师只关注了那8个小组的数据,对其他数据刻意回避,可能是担心这样的数据分析交流会干扰课堂教学的节奏,因此急于让学生得出正确结论。
2 提升研讨效值的策略
面对以上种种不和谐的现象,解决交流研讨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交流研讨的效值,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去引导,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交流,帮助学生去挖掘现象背后的本质。
2.1 适时精准提问,使研讨更深入
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常用的一种互动交流方式。如果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适时追问,就能够促使学生有意识地整理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据,解释自己的观点,展现思维的全过程。
在《我们来造“环形山”》一课中,教师请学生将造好的“环形山”拿到讲台上来进行展示,并说说本小组造的“环形山”有什么样的特点?是否与真实的情况较为接近?当学生讲述支持“撞击说”的证据时,教师和其他学生可以一起追问:“有深有浅的环形山是怎么形成的?‘环中有环’是怎么造成的?撞击后的陨石去哪里了?”从而促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对自己的实验发现进行解释。
教师在模拟实验之后,让学生上台展示证据,就是为了引发学生对环形山的前概念与科学概念之间的冲突。而通过教师的追问,学生在交流研讨中,串联起了证据链,从而更好地建构了科学概念。
2.2 丰富交流形式,让研讨更多样
交流研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研究内容可以灵活地采用不同的呈现方式。
2.2.1 重视科学记录
科学记录是科学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科学记录单是实验过程、思维和结果的载体,起到了加深学生科学理解的作用,在交流研讨的过程中能够使学生条理更清楚,表达更清晰。
在教学《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一课中,教师为每位学生准备了一张记录单。学生可以用画图或者图文结合的方式来记录自己在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时的发现。在之后的汇报中,学生就能够把自己的观察发现描述得更具体且富有逻辑性了。
2.2.2 增设交流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把交流研讨只局限在说和写上。但如果我们换一种思路,在其中融入图绘、表演等多样化的交流研讨方式,那么学生的参与度就会大大提高。
在《维护生态平衡》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更加形象地认识到生态系统中各成员之间那种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关系,教师采用了表演剧的交流方式:学生分别扮演一种生物,展示该生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联系。用表演的方式来交流更有新意,更符合学生的心理,也就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3 搭建交流平台
有些交流研讨活动看起来热闹有效,但学生其实是处于被教师牵着走的状态。而这种围绕着教师进行的被动交流,对提高学生的交流研讨能力是不利的。
搭建科学讨论会这样的交流平台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交流研讨。各小组派代表陈述小组观点,其余小组进行补充,并适时地提出意见和问题,教师在其中只需扮演协调者的角色即可。
《我们来造“环形山”》一课中的交流研讨就可以采用科学讨论会的形式展开。请各个小组上台展示造好的“环形山”模型,介绍本小组在模拟实验中发现的证据和产生的疑问,与同学们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共同分享研究的成果。
3 培养交流习惯,使研讨更规范
良好的交流习惯,可以使课堂研讨更加规范,从而提升交流研讨的效值。那么在交流研讨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培养学生怎样的交流习惯呢?
3.1 收好材料
在小学生的眼中,材料往往比教师更吸引人。如果教师在实验活动结束后没有让学生收拾材料,而是直接进入交流研讨环节,学生就容易受到材料的干扰,他们在交流研讨时仍会悄悄地对材料进行“研究”,置交流研讨于不顾。因此,在交流研讨时教师一定要采取措施,尽量让学生远离材料的干扰。对于一些收发比较简单的材料,可以在实验活动结束时,及时放置在一个集中的地方;有些材料不方便取走时,可以将实验室设成探究区和研讨区,分地点进行,保证学生不受材料的负面影响。
3.2 榜样示范
每个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水平是有差异性的。学生在作品展演、展示汇报或者是口述交流的过程中,其表现力也有不同。教师可以在之前的巡视过程中,事先了解哪些小组操作较好、记录单填写较完整,先请这一部分学生做示范。通过生生互动,带动其他学生了解交流的过程和形式,更好地开展集体研讨。
3.3 学会倾听
在交流实验成果时,学生应具有善于倾听、批判性地接纳他人正确意见的科学品质。如何教学生学会倾听呢?
首先,要培养学生乐于倾听的心态。小学生表现欲强,绝大部分学生喜欢别人听自己说,没有耐性去听别人说。针对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玩“传话”游戏,认识到“听”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学会“听”是件了不起的本领。
其次,要优化倾听的指导。细化要求,要学生边听边想。掌握“听”的方法:一听表达的大致过程,从总体上把握别人发言的要点;二听别人的思维过程,采用的思考方法;三听别人表达的内容是否缜密,如何进行质疑或补充。
第三,教师要做好倾听的表率。为了让学生学会倾听,教师在课堂上要真正沉下心来倾听学生的发言,不随意打断学生的发言;用充满期待的眼神注视发言的学生,以学生的角色去听。通过倾听,表达对学生人格的一种尊重,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4 关注概念生成,让研讨更出彩
许多教师都有这样一种感受,实验后的研讨很难做到深入浅出,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如果实验现象明显且一致,那么学生就很容易得出结论。如果实验现象不一致,就会使交流研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面对这些不确定性,如果教师每次都视而不见,以误差或课后探究为借口,不了了之,怎么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呢,以后学生还会勇于表达不同见解吗?
因此,教师绝对不能忽略这样的不确定性,要关注那些有价值的“特殊”事件,并且进行有针对性的研讨,让实验后的交流研讨更出彩,产生更高的教育价值。
一位教师在执教《磁铁的磁性》一课中对于“特殊”事件的处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当学生结束实验活动之后,这位教师请学生说说自己的研究结果。许多学生都说条形磁铁的磁性是中间弱,两边强。但是有一位学生告诉教师,他的磁铁是有一头强一些,有一头弱一些的。教师让学生拿着他的磁铁到讲台上进行演示。结果这块磁铁真的是一头强一些,一头弱一些。很明显,这对学生得出统一的实验结论是不利的。教师首先肯定了这个孩子的发现:“你的研究很重要。原来这里有一根条形磁铁的磁性是一头强一些,一头弱一些的。”然后,教师请学生自己总结研究成果,自己补充完善,最后达成一个共识:“我们这里大多数的条形磁铁是中间弱、两头强的,还有一块是两头不一样强,一头稍微强一点,一头稍微弱一点的。这是很重要的发现。我们不能忽视它。”
1.营造良好氛围,引导学生愿讲
教师应为学生的讲解发言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在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做到态度和蔼,平易近人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沟通,跟学生交朋友,主动关心学生的生活、学习。二是从居高临下的“圣坛”上走下来,与学生平起平坐,平等对话。三是注意教学平等,面向全体施教,对学生一视同仁。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愿意讲解、愿意交流,并感受到课堂学习的快乐。
2.创设讲解活动,引导学生能讲
在学生愿意讲解的基础上,教师就应给学生提供讲解的“舞台”,给学生讲解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把自己能讲的都讲出来,从而获得新知。对此,我主要创设小组讲解和探究讲解等活动,让学生能够讲解。
(1)小组讲解。在学生课堂的自主学习后,我一般首先安排学生进行小组交流,相互讲解。在这一环节,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能讲清楚,引导已经学懂的学生向同伴进行讲解。同时教师要参与小组讲解,尤其要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小组,引导他们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还要鼓励学生提出仍未讲明白的模糊点、难点等。如在教学“财政及其作用”时,通过小组内的讲解,学生懂得了“财政的含义、作用”。但是部分学生提出了“在经济增长滞缓时政府为什么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在经济过热时政府为什么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的疑问。此时我鼓励并引导学生问学生、学生教学生,进一步打开了学生的思路。
(2)探究讲解。对学生提出的有共性的疑难问题,教师不能马上就题论题地提示,或讲讲答案了事。教师要沉得住气,善于“踢皮球”,把学生的质疑交给学生解决,如开展探究学习,使学生之间、小组之间产生更高水平的交流讲解。在上一环节中,对学生提出的两个问题,我引导学生解释了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的含义。并将这两个问题进行分解,要求学生结合课本中的情境材料探究下列问题:为什么经济不景气时要增发长期国债和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经济增长过热时为什么要减少财政赤字和长期国债?组员积极探究,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小组长则作好记录,并归纳整理伙伴的发言,形成本组的意见。然后请小组代表在全班展示讲解,其他小组补充。最后我用“经济生活”的语言由浅入深地给学生进行了简要总结。在这一环节,教师要用具有逻辑性、形象生动性的规范术语对学生“启”“导”,还要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给学生“搭台阶”,“诱”学生一步一步“上台阶”,促使学生效法、悟道、解惑。
3.实施积极评价,引导学生敢讲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讲解发言给予积极的鼓励性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进取的力量。首先要以欣赏的眼光对待每一个学生的讲解,让学生明白,只要能站起来讲解就是很棒的,应为自己敢于讲解而自豪。其次要保护学生讲解发言的热情。教师的评价应持一种商榷的口吻,而不是居高临下的定论。再次要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对讲解发言不是很好的,也应予以鼓励。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能心情舒畅,才敢积极主动地讲解,才敢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见解。
4.训练指导,引导学生会讲
学生要会讲解发言,更要会用规范语言、专业术语进行讲解发言,这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学习中形成的。为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对学生的讲解发言进行训练和指导。首先要创造机会,鼓励学生多讲多说。如在上课前,我每节课用3分钟让一个学生上台讲小故事、笑话或时事新闻等,锻炼学生在众人注视下发言的胆量。其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讲解发言交流的习惯。要求学生讲解发言时姿态大方、声音响亮,要把话讲完整,讲准确,讲清楚,尽量用规范的语言讲解发言。如指导学生试着运用政治教材中的概念、原理、观点,把话讲得具体、生动。再次要紧扣问题,启发、鼓励学生自己讲解。
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一种组织形式,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数学课堂学习任务,按照明确的责任分工进行的互学习的一种社会型学习模式。当今课堂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然而,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若要想较为全面的实现教学目标,课堂应出现互助互动、协同合作、师生共融的场景方可将学生引入到学习情境之中去,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自身的探究获得数学过程和结果的感受、体会与理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师生共同求得能力的提升与综合素质的增强。要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小学数学 合作性学习
一、对小组合作学习概念的理解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的组织形式,于上世纪70年代率先兴起于美国。它强调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它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是: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期望所有的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的解决组内冲突;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新课改提倡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上的一种教学方式,即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集体教学中师生的单向交流,破除了教师垄断整体课堂的信息源而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局面,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因此得以充分的发挥。
二、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把“强迫”合作变为“需要”
合作在以往很多的课堂教学中,我看到许多这样的合作交流:上课前,教师已经安排好讨论人员、讨论时间和讨论内容。如在教学实际测量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好必要的测量工具,让学生自己对学校操场、围墙、教学楼等进行测量。在这里老师没有花时间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由于学生有测量的需要,但一个人的力量有限,无法完成,自然而然就进行小组合作,从而使小组合作不流于形式,真正发挥了它的作用。为了更好的实现新课标的教学目标,我们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发展。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的自主意识、合作与竞争意识及创新意识不断增强。
三、认真备课,为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准备材料
荷兰著名数学家和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有指导的再创造的过程。”当前学生要学习的数学知识是前人已经发现的,但这对于学生来说仍是全新的、未知的,需要每个人再现类似的创造过程来形成。在小学数学教材中,里面很多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材料。教师不能把这些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去经历这个再创造的过程。我们教师在备课中要树立“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对每一个新的知识点,均应从“知识建构;情感态度;学习的反馈与控制”等方面入手,积极为学生准备合作学生的材料。
四、转变教师角色,让学生学会合作交流的方法小组合作交流应包括两个方面:
表述自己的思想;倾听别人的诉说,在倾听中做到理解与辨析,从而给予正确评价。我曾在不少公开课中见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出示一个有合作交流价值的材料后让学生小组合作,然后在全班交流。这时很多学生争先举手发言,唯恐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老师。通过一番“热烈”的发言,发表过意见的人洋洋得意,不再积极思考;未能发言的学生垂头丧气,拒绝参与,那些一点都不懂的学生更是高枕无忧,在一旁看热闹。这样的小组合作只是一种形式,表面上热闹非凡,实质上事倍功半,学生在交流中只注重自己的见解,不管别人听不听,他们只在意老师的评价,他们的交流只指向教师。当学生养成了这种习惯后,他们就不会耐心倾听别人的见解,更不会对他人的发言进行评价。是什么造成这种现状呢?这实质上就是教师的角色未能完全转变,教师在教学中还带有权威性、指令性,教师并未真正成为学习交流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教师扮演的还是一个能给出现成真理的人。所以学生的交流只指向教师,学生间就不会交流了,小组合作学习也就成了一种形式。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要以“指导者”代替“权威者”,把学生推向合作交流的前台,在尊重学生主体的前提下,指导学生进行交流。在学生交流活动中教师要有所为也有所不为,让学生体验到表达给大家听才 是一种享受,得到大家的评价才是一种进步。适时表扬赞赏在合作学习中表现得认真和敢于怀疑、否定别人观点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完全放手,对学生放任自流。而要作为指导者、组织者甚至参与者。教师首先要向学生明确教学中的目标、重点和难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来组织学生合作讨论。如:学生思考陷入困境;问题解法多样, 寻求最佳解法;学生的意见不一致时。教师在出示讨论题后,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
总之,在学生进行合作讨论、操作时,教师要行间巡视,及时与学生沟通,及时调控。学生合作交流的过程也是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现了合作学习社会化的一面。另外,合作学习的最终目的并非要达成共识,而是扩大视野,促进发展。既然学生对外部世界的理解可以是各异的,合作学习成果的也应是开放的,我们不能强求学生在经过合作讨论和交流后一定要形成一致的看法或解题策略,结果虽然重要但过程本身更重要,我们更注重应是合作过程而不是结果,允许多种结果的存在。
一 关注心理,创设氛围
良好的倾听氛围可以使师生的关系融洽。教师首先要弄清学生的倾听心理:(1)胆怯心理。具有这种心理的人,常常在公众场合,羞于说话。(2)冲动心理。有些孩子由于在父母面前耍惯了脾气,自我控制能力差,易冲动。当他们发现发言者的错误时,无法自控,会直接说出是非对错。
只有在教学中形成了良好的倾听氛围,每个孩子才会忘我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我常常教育学生:“倾听别人发言是对他人的尊重、有涵养的表现。他人说话时,我们应该认真倾听,不打断他人说话,等他人说完后再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果有学生在走神儿,我会提醒他并让每个学生都能集中精力倾听别人说话,使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能看到别人认真倾听的表情。
二 确定目标,引导倾听
小学生好动,表现欲强。多数学生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话,而没有耐心去听别人说话。教师应该给学生确立倾听目标,在“听”中让学生发现发言者的话中出现的问题,在“听”中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
在课堂教学中,我不断强调:听与说同样重要。在课堂学习中,我对学生的倾听提出目标要求,让学生带着目标去倾听他人的发言。(1)听清楚老师提出的问题。(2)认真聆听同学的发言。(3)思考同学的发言与老师提出的问题有什么关联?(4)我认为该同学的发言好在哪里,差在哪里?我的观点是什么?
当学生带着这些目标要求去倾听时,他们就会全神贯注地倾听对象的发言,倾听的能力也相应得到了提高。
三 榜样示范,仿效倾听
要求学生学会倾听,教师在课堂上必须是一名合格的倾听者。首先,老师要有耐心,无论学生发言对与错,是否流利,教师都应该耐心地去听,中途不要随便地打断学生的发言。在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教师可适当点拨。对于一些说话总是跑题的学生,不光是倾听,教师应该提醒他们注意回答问题的方向,而不能敷衍了事。其次,老师要深入到学生中间去,成为他们的一员。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进而激起他们更大的学习热情。作为教师,既要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更要引导学生如何去倾听。如:“你能不能把你听到的说给大家听?你明白他的意思吗?他的意见好在哪里?”
四 授以方法,善于倾听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细心,无论是老师讲课、布置作业,还是同学发言都要细心听,并努力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清说者意图。同学发言时,自己会的问题听一听别人是怎样回答的;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听一听别人是怎样说清楚的。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同学发言,都要听清楚老师或同学说的每一句话;耐心,不随便插嘴,听别人把话说完,才发表自己的见解;虚心,当别人提出不同的意见时,要虚心接受,边听边完善自己的观点;用心,如大家都在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有同学先回答,听听他的答案有没有道理,和自己的答案相比,有什么可取之处。
五 强化训练,养成习惯
倾听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需要学习和训练的。在教给学生倾听方法后,我结合小学中年级语文学科的特点,安排相应的训练。
1.听说训练
这种训练可以强化暂时神经联系,加深接受信息印痕,防止遗忘;同时也可以积极调动有意听记,提高倾听素质。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先听后说的方法来检测学生课堂倾听能力。我常常请学生站起来复述前一个同学的发言,说出老师刚刚讲过内容的关键点,可以是一个词语、一句话,也可以复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课堂教学中可以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让更多的同学有交流倾听思考的锻炼机会,让他们主动地将自己听后所得的思考与同伴交流。有少数同学性格内向,不愿在小组内表述,我与家长取得联系。通过有意识地训练,学生从被动倾听转化为主动倾听,逐渐养成倾听习惯。
2.听写训练
听写训练可以培养听知注意力、听知记忆力和耳、脑、手三者并用的能力。
我们可以选用课文中的美文让学生听写,着重训练学生对字词句的快速反应能力、正确书写的能力。听是写的前提,写是听的结果。只有认真听,才能写得正确。首先我采用了听写词句的方法。首先选择了课文中一些生词进行听写训练。当学生逐步适应后,我再选择课文中写得优美的句子让学生听写。过一段时间后,我再让学生听写课文中写得好的语段。这样持之以恒地训练,使学生养成了专注倾听的习惯。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和正确的竞争意识、竞争能力,因此说,合作交流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核心。但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仍有相当一部分课堂中的合作交流仅停留在形式上。往往是教师一宣布小组合作交流,学生就迅速围坐在一起,小组里每个人都在张嘴说,谁也没用心听别人在说些什么;几分钟后,教师一喊“停”,学生立即安静下来。而站起来发言的学生一张口就是“我认为”“我觉得”,学生关注的仍然是“我怎样”,而不是“我们小组认为怎么样”,因此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合作”;老师对学生的发言也往往是用“很好”“说得不错”等语言进行浅显的评价,缺乏将问题引向深入、能引发进一步思考的引导性问题。那么,思想品德课如何才能有效地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分享呢?
一、要做好小组成员的合理分工,明确各自的职责
首先,一定要选好学科组长(或小组长)。学科组长负责本小组同学思想品德课程合作学习时的检查、指导和讨论的组织,选定小组发言人、纪录员等,是小组活动开展的基础,因此要选择对思想品德课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担任,以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可以说,组织分工是合作学习的前提条件。
二、要有明确的学习主题和时间要求
明确、具体的学习(或讨论)主题(任务要求),可以使学生学习(或讨论)时有的放矢,减少无效劳动,提高学习效率。而对学习(或讨论)提出明确的时间要求,则给学生以必要、适度的紧张感,培养其效率意识。一般的,学习(或讨论)时间最好控制在1~5分钟,最好是3分钟左右。思想品德课的思考(或讨论)应该从问题入手,采用探究的方法,因此要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动脑,让学生探究。
三、要把握好学习成果呈现的时机和形式
学习成果一定要以小组呈现,这要求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时进行有效指导,提出学习成果交流时的基本要求,如认真听各小组发言人的发言,补充完善本组的发言,向其他小组提出问题等。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言(回答),学生发言(回答)后,要问一声“说(回答)完了吗?还有补充吗?”等语鼓励学生发言(回答),并向全体学生提出“还有其他观点吗?谁还有补充?这个问题还可从哪些角度设问?与这个问题形式相似、本质相同但所用材料不同的有哪些?”等引发学生发散思维,深入思考。
四、要关注生活,力争多才多艺
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关心政治,关注时政,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课堂上要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组织教学,做到思想品德课教学与时事相结合,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这是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从而使思想品德课更加活泼、开放,更加贴近生活,更加生动有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交流;品质;行之有效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而且指出,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能有效地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学习,并对学生的终身学习有重要帮助。可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不仅是课程改革的要求,而且还是学生自主、和谐发展的需要。然而我们经常看到在课堂上,教师提出一个问题,立即宣布小组讨论,同学们马上围在一起,教室里嗡翁之声不绝于耳,谁也听不请别人在说什么,一部分学生趁机玩耍。几分钟后,教师喊“停”,学生马上安静下来,被叫到的发言的学生当然很高兴,没叫到发言的学生或唉声叹气或急于发言,根本不去听别人在说什么,那么合作交流就失去了其意义。如何使合作交流在数学课堂中行之有效呢?
一、学生的合作品质是使“合作交流”成功的前提
合作交流是一个交往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能独立思考,表达自己的意见,倾听同伴的发言,还要会提出问题,大胆质疑。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这些合作品质的培养,是合作交流学习方式取得成功的基础和前提。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品质。合作交流必须建立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如果没有独立思考,那这个学生在合作中就会显得盲目、被动,根本就无话可交流。学生只有在经过充分的独立思考,对问题有了自己的想法,觉得有话可说,才会产生交流、表达的欲望。
2.培养学生交流的胆量。由于学生的思维与个性存在差异,在合作交流中,常有能力强的学生唱独角戏,而思维慢、不自信的学生做观众的现象。我们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排除害怕出错的心理,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参与交流。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合理搭配合作伙伴,制定规则,创设机会,都能获得合作成功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每个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交流的兴趣和能力,提高合作交流的质量。
3.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现在的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自我表现欲望强烈,要他安静耐心地先听别人发言,难!在低年级的公开课上,就往往会看到学生因争枪发言而导致合作失败、不欢而散的场面。因此,要使合作成功,首先要使学生学会倾听,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培养:①晓之以理,使学生认识到学会倾听对自己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②创设情境,使学生体会到被别人倾听、受人尊重的喜悦。③精心设计,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训练倾听能力的活动。如在集体中介绍同伴的想法,玩“数字传话”游戏等。
4.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朱熹曰:“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合作交流就是一个可以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相互提问、相互探讨、相互补充,从而使大家的认识更加丰富、深入、完善的活动形式。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在交流中敢于对老师或同伴进行质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一个好的问题,往往会成为点燃学生的思维,激活课堂教学的导火线,大大提高合作交流的教学效果。
我们在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的同时,还应鼓励学生善于发现、欣赏别人的见解,培养同伴的情感,使学生感受到合作的乐趣,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积极互动,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师的灵活运用是使“合作交流”行之有效的关键
1.选择恰当的合作交流形式。一谈到合作交流,有些教师马上想到分小组,其实合作交流的本质是互动和交流,可以 小组合作,也可以同桌合作;可以小组交流,也可以全班交流。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一般情况下,宜采用同桌合作交流的形式,而像“算二十四”、“有趣的拼搭”这样的实践活动课,可以分小组活动。在学生合作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如提醒玩耍的学生参与合作交流,也可以参与某一小组的交流。
2.把握好合作交流学习的时机。教学实践证明,合作交流的形式并不是多多益善的。如果随意地、过多地运用,就会浪费课堂教学的时间,甚至产生副作用,得不偿失。经过实践探索,发现在以下几种情况较适合组织合作交流的教学形式。当教学内容具有挑战性,学生独立解决有困难时,可以提供材料,组织合作交流。如,在教学重难点处,就可以给予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操作中一起自主探索,在积极的交流中相互启发,经历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过程,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还可获得探索与成功的积极情感体验。比起教师的直接教给,可以说是效果显著,一举多得。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 地理合作学习 指导策略
[作者简介]赫兴无(1976- ),男,湖北枝江人,新乡学院教育科学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地理课程与教学论。(河南 新乡 45300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2-0189-02
当前,高等师范院校课程教学改革提倡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以合作交流为基本特征,具有明确个人责任的一种互助学习活动。随着高师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已为广大高师地理教师普遍接受,并尝试运用于高师地理教学中,几乎在所有高师地理教师的课堂上,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因此,加强地理合作学习的指导,提高地理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是时代对高师地理教师的客观要求。
一、安排组建合理的地理合作小组
学习小组是地理合作学习必要的组织形式,是地理合作学习展开和实施的前提和基础。组建合作小组时需要考虑小组的规模、小组的构成以及组内成员的分工。
1.小组规模。小组规模是组建合作小组首先要考虑的环节。小组的规模应大小适宜。小组规模过大,每个成员参与的机会就会减少;反之,则达不到合作的效果。小组规模大小可以依据班级规模、任务的性质、小组成员的合作技能、所能提供的时间而定。一般而言,班级规模越大、任务越复杂、成员合技能越好,小组合作的时间越长,小组规模应越大;反之,小组规模应越小。一般情况下小组规模以4~6人为宜。
2.小组构成。如何分组是组建合作小组的关键。分组应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组内异质”就是学习小组内各成员要有差异性和互补性,为互助合作提供环境;“组间同质”指各小组的总体水平要基本一致,为保证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平竞争创造条件。分组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性格特点、家庭背景、生源分布、男女生间的比例等。①
3.小组角色分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需要进行角色分工,以明确各自的职责。这样既保证了小组活动的职责明确、进展有序,又能使个人的工作真正与小组的总体工作相协调。每个小组的分工,根据目标、任务的不同具有差别,但组长、主持人、记录员、报告员等几个基本角色是学习小组所必须具备的。组长负责召集小组活动,发放材料,对小组成员进行角色分工;主持人负责引出讨论主题,激励各组员积极参与活动,要求小组成员各抒己见;记录员负责如实全面记录小组成员的个人发言;报告员负责代表小组向教师和全班同学作汇报。下次小组讨论时,角色轮换,以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增加学生的角色体验。
二、选择有合作价值的地理学习任务
所谓有合作价值的地理学习任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地理合作学习的任务应该是集体任务,而不是个体任务,即任务所要求的资源(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地理信息、地理材料等)是单个学习者不可能全部具有的。另一方面,地理合作学习的任务最好是结构不良的地理问题,那些具有争议性或开放式的、答案不唯一的地理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参与讨论交流的欲望和热情。
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地域性和实践性特征使很多地理学习内容都适合开展合作学习。例如,地理标本采集与制作、地理模型制作、地图绘制、地理教具与学具制作等,这类地理制作类活动单个学习者很难完成,小组合作学习自然成为最佳选择。还有一些地理实验、地理观测、地理墙报编辑、地理野外考察、地理社会调查、地理规划设计等实践活动也可以进行合作学习。地理课堂上的合作学习有小组讨论、小组辩论、角色扮演等,最常用的就是小组讨论。小组讨论能让学生通过思维碰撞互相启发,使他们能多角度、全方位地认识某一地理问题,从而得出综合性、更全面、更完美的答案。小组讨论的地理问题的选择和设计应遵循以下要求:一是具有针对性。地理教材各部分内容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并不都是一样的,总是存在主要和次要、难学和易学的不同,即总有重点、难点的部分。因此,地理教师在设计讨论题目时,要力求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地方设问。如“我国区域划分的方法有哪些?”“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二是具有挑战性。较复杂、综合的具有挑战性的地理内容,才有必要进行小组讨论,从而能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共同解决问题。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是什么?中国应该向日本学习哪些经验?”“印度经济落后的原因是什么?中国应从印度汲取哪些教训?”“非洲经济贫困的原因及发展对策?”等。三是具有争议性。如果地理问题的答案或学生对地理问题的看法出现分歧,可让学生在小组内去讨论争议,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如“当前全球气候是变暖还是变冷?”“针对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的局面,计划生育的国策还应不应该坚持?”等。四是具有开放性。如果地理问题的答案或者地理试题的答案具有开放性或者答案不唯一,可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以开阔思路,改善学习效果。如“河南省人口超生严重的原因及对策?”“我国春运现象形成的原因及解决措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
为了使地理合作任务具有价值性,地理教师必须深入钻研地理文本,把握地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并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精心设计地理问题。
三、协助制定地理小组合作规则
为了使小组讨论顺利进行,必须制定小组讨论规则。地理教师可先让每个学生拟定一份小组讨论规则,由教师汇总、整理,形成初稿;然后把初稿提交全班学生讨论,根据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对初稿做一定修改和完善,形成试行稿;最后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对试行稿进行不断的修改和完善,最终形成正式稿。由于小组讨论规则是由师生双方共同制定,学生乐于接受,并能自觉遵守。②一般而言,小组讨论应遵循如下规则:每个小组成员都有权利和义务参与小组讨论发言;未经允许,不得发言;每个小组成员在发言时应控制好自己的时间,做到简明扼要;每个小组成员在发言时应注意自己的音量,做到既不影响其他小组的讨论,又能让小组内其他组员听见;当小组某个成员发言时,其他组员应认真倾听,不插嘴,等他人发言结束后,才能进行评价和补充;不讨论与主题无关的内容;在请教教师前,应先向小组其他成员求助;当某个小组成员代表小组向全班同学汇报后,小组其他组员有义务进行补充、修改和完善。
四、教给学生合作技能
学生是否掌握必要的人际交往技能和小组合作技能,对地理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如因为陈述者的表达不甚明白,有一个学生对他说:“算了吧,你自己都不知道要讲些什么!”这样的行为会导致怎样的结果,我们可想而知。假如学生这样说:“你刚才说的我不太清楚,能不能请你再详细说明一下?”结果会是另外的一种情况。③由此可见,地理教师除了要诱导学生的合作意向外,还要指导学生学会倾听和评价、支持与扩充、表达和争辩、建议和接纳、求助与帮助、协作等,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行为习惯。
五、合作学习过程中进行调控指导
地理教师在呈现讨论题目后,主要任务是当听众,要认真聆听,尽量少说话,把更多的发言时间让给学生,让学生从讨论中得到较多的收获;当教师必须对小组讨论做出评价时,应做到言简意赅、客观公正,不要带有个人感彩和偏见。地理教师在讨论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学生的讨论情况,并做讨论笔记,对学生及时指导和调控。如有学生提出疑问和困难,应尽力进行解答和提供帮助。如果发现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教师可以进行必要的全班指导。讨论过程中,由于学生不熟悉小组讨论规则、缺乏讨论技能等原因,往往出现一些妨碍讨论进行的特殊情况,教师应及时予以处理,这些情况主要包括:第一,违反小组合作规则。如小组发言的声音过高,干扰其他小组的讨论;某个学生发言时间严重超时;某个学生在别人还在发言时插嘴打断别人的发言;小组讨论的内容与主题无关等,此时教师应给予必要的提醒和制止。第二,没有人发言。这时教师应注意启发学生的思路。如当教师提出问题“非洲经济贫困的原因及发展对策?”后无人发言时,应提示学生从历史原因、自然原因、社会原因等方面入手分析。第三,个别人发言过多或不参与讨论。对发言过多者,要求其概括主要观点,而后转问别人的意见;对没有参与发言者,先问及一个事实问题,而后追问解释性或评价性问题,启发其发表看法。④第四,出现了事实上或逻辑上的错误。这时教师应及时指出错误。第五,出现争执。当学生之间出现争议时,教师可采取如下策略:不偏向任何一方;提醒学生讨论的主题;引导学生认识到双方的一致之处;概括双方观点,提出共同面临的问题,把讨论引向深入;运用幽默化解双方观念冲突。⑤
六、合作学习后组织汇报交流并进行总结和评价
小组讨论后,地理教师应安排各组报告人围绕讨论主题向全班学生作汇报,同时要求每个小组对汇报内容做记录,把讲错、没讲清楚或特别精彩的观点记录下来,待某一小组的汇报结束后,本小组成员可以做必要的补充,其他小组的评价人可以进行评论,也可以进行小组之间的辩论。对某些有争议的问题,教师可以适当点拨;对比较分散的观点,教师可以适当归纳。
在组间交流结束时,地理教师应对整个讨论进行总结。讨论总结分为内容总结和方法总结。内容总结是指教师要对讨论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概述,对于正确的观点,要给予肯定和强调;对于错误的、片面的观点,要及时指出,并分析造成错误与片面的原因,帮助其纠正;对于学生没有涉及的观点,教师要补充完整。对于意见不统一的问题,教师应提出自己的基本观点,供学生思考、借鉴或与学生切磋、交流。方法总结是指教师要对学生在讨论准备、讨论过程、汇报交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给予方法上的指导。如对于“世界地理”课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是什么”的讨论主题,教师可总结如下:第一,国内原因。有利的自然条件,国防开支少,政治稳定,民主化改革,较好的工业基础,掠夺了大量被侵略国家的财富,采取有效的经济政策,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大力引进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重视科技与教育,奋发图强的民族精神与强大的民族凝聚力。第二,国际原因。国际市场原料燃料充足廉价,工业品价格偏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刺激;美国的资金援助。
在讨论总结后,地理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小组讨论时间长短、遵守讨论规则的情况、合作交流的情况、发言的质量、提出不同意见的情况,以及讨论结果交流汇报情况等,对每个小组进行评价。除了教师评价外,还应鼓励小组成员进行自评和小组之间进行互评。在评价方式上,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可以是定量评价,也可以是定性评价。
[注释]
①段玉山.地理新课程教学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54-155.
一、预习是前提(先学)
老师编印讲学稿指导学生预习,难度大的课节通过专门的预习课指导学生预习。不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课外学习的主要任务就是预习。学生在预习学案指导下自主完成三个步骤的任务:①阅读教材解决基础知识,理清历史线索;②完成预习检测题(基础性知识);③查阅资料探究预习疑难,进一步详细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及影响,补充课堂展示材料。
二、课堂操作流程
第一步是学习任务分组,学生合作交流。教师复习提问和导入新课后,把知识分解成几部分,各大组分配一个学习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力争透彻理解,人人掌握,并做好下一步为全班同学讲解展示的准备。学生领到任务后立即进行小组合作。为了在展示中能深入出色地表现小组和个人,每个成员都会积极主动参与小组的讨论,努力贡献自己的智慧,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合作交流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①考点、重点;②疑难点;③知识易混淆点和易错点;④新旧知识联系点;⑤知识与生活的结合;⑥要补充的课外知识;⑦知识怎么讲解或以何种方式呈现。合作小组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交流探讨,使小组成员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清晰深刻,展示的任务进一步明确。这一阶段时间约5分钟。
第二步是课堂展示。老师重新组织课堂,让各组结束交流,全班围坐(站)在第一个任务前,倾听第一组的同学给全班讲解。负责讲解的小组几乎要人人发言,他们使出浑身解数,从不同角度层面让同学理解。其他组的同学允许站起来质疑、纠正或补充提问。展示发言的时候,学生不用举手,谁先站起来说就谁先发言,同时几个人抢着发言时嗓门大的优先,说完了就直接坐下或退后。讲解时原则上每位学生每次仅限一个问题,保证有更多同学的发言机会。内容顺序先讲基础知识和基本线索,再补充和质疑。需要地图、图片说明的必须利用实物展台设备或TTP,可以用语言讲解,也可以用小品、唱歌、讲故事等形式展示,总之力求历史新知识展示的方式要简洁直观、既多样性又富有创造性,展示的结果要有助于其他同学理解和接受。要求展示发言的学生解说不超过两个问题,面向大多数同学,讲解要落落大方侃侃而谈,朗读要铿锵有力有滋有味,演唱要角色投入体验深刻,小组发言要争先恐后。倾听的学生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保持安静,教师在这一环节退下讲台,站在学生当中,一边对各组发言表现打分评价,一边以学生身份提问、质疑、补充、纠正。学生展示环节的时间一般20-30多分钟。
学生展示完后教师走上讲台进行总结,重点是历史线索和前后知识之间的因果联系,重大历史事件的补充解说和评价,亦或提出更有深度思考意义的问题让学生讨论。教师讲解配以TTP课件做辅助,力求讲解简练、形象、生动,切中学生学习要害,时间约5-8分钟。
第三步是检测反馈。
课堂最后几分钟时间,老师布置同步练习题,规定时间让学生当堂独立完成,以检测学生课堂学习质量。检测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如抽查几个小组、点名抽查部分学生、全班抽查或小组交换批阅,这也是整个课堂教学的目的和归宿,算是课堂最后一关——学习质检关。
预习—展示—反馈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中预习环节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展示环节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反馈环节是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这种模式具有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的特点:
立体式———目标任务三维立体式,任务落实到人、组,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充分展示。
大容量———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演绎、提升,课堂活动多元,全体参与体验。
快节奏———单位时间内,紧扣目标任务,周密安排,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预期效果。
三、实践和完善“预习·展示·反馈”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感悟
1. 教师最重要的作用不是讲,而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我们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讲是教师的工作和权利,我们沉醉于我们的特讲能讲,然而学生在课堂上听得如何,效果怎样我们很少去追问。有的学生听了一学期,考试时却一无所知,答非所问,这难道不是对我们讲授式教学效果的拷问?我们应该围绕学生的学不断改革我们的教法,努力去发现和创新那些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突出学生主体性,发展学生个性、能力的教学方法。教师不仅要充当课堂的讲授者,还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研究者。
2. 说的解放能引发学习的解放,要让学生尽可能多说。只要老师给学生搭建好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表现的潜能是令老师惊讶的。学生在课堂上说得越多越会说,越会说就越想说,说得越多越高兴。学生个性气质和学习状态也得到了改变。所以“多让学生说”的意义重大,它让学生感受到的是快乐、自信、激情。只有展示才有发现,只有发现才有发展,潜能就是在这一过程中突现并丰富和发展出来的。我们应该多研究学生课堂展示的方式,训练学生课堂的展示方法,给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更富活力,课堂才可能真正还给学生。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讨论式教学
一、重视讨论式教学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讨论式教学是一种合作学习与教师引导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相互交流信息,从而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它为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具体来说,优点有:其一,它给每位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供他们自由思考,畅所欲言的学习空间、体验空间、感悟空间和氛围。让学生由感性认识,通过分析、研究、讨论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其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扮演了更为积极主动的角色。这种方式从归纳的角度而不是从演绎的角度展开某一专题的学习,让学生高度投入事先安排好的一系列精巧设计的讨论之中,学生在分析、讨论过程中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三,师生相促,教学相长。
讨论式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尤为重要,它将改变原有的“板书、课件、单一讲解”的枯燥方式,在每章创设多个问题情境,指导学生思考,并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提出新问题、新设想,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悟、有所感、有所为,使他们更好地掌握课堂理论知识,同时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认真设计讨论式教学方案
(一)认真选取教学内容
高校思政课教材是教育部召集众多专家学者经过反复研讨,不断修改,最终制定下来的,是他们多年研究成果的结晶,也是集中、全面和正确地反映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重要教材。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把握和处理,不仅直接显示了教师的文化素养、教学观念、教学基本功,而且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成效。从理论上说,完整、全面的向大学生传播党的思想政治理论是思政课教师的基本职责。但是,面对厚大的教材和众多的教学知识点,课堂教学时间又如此有限的矛盾,教师必须精心选取教学内容,取舍有度。教学要遵循“三贴近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同时,要能够抓住重点、难点,并且“以点带面”,最大限度的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二)认真筛选讨论式教学材料
以《道德与法》课程为例,运用讨论式教学,每一章都可以找到众多的新闻背景材料。教师在选取素材时要注意:首先,教学材料要为教学目标服务,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取舍;其次,教学材料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再次,教学材料要紧跟时代、结合社会热点,注意案例的时效性;最后,教学材料要有利于开展教学活动。
例如,在第二章《爱国主义》的教学中,选取“问题与当前的爱国主义”为讨论题,学生们踊跃发言,然后通过教师的引导,完成“理国”这一教学目标。
三、讨论形式可以多样
在现代教学改革中,很多人都提出过讨论式教学,并且将之作为教学改革的首选。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所谓讨论式教学,不是单纯的请几个学生课堂发言,而是认真设计讨论式教学的具体方案、流程,并且讨论的形式可以多样,让学生的学习落到实处,有所收获,不是单纯的走形式。可以运用的讨论方式有:
1.个人发言。针对教学内容中的小问题、简单问题,可以请同学自愿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要提醒其他同学学会倾听,因为与人交换一种思想,你将多一种看问题的角度。
2.分组讨论。针对涉及到全章的重点难点问题,将学生分为几个讨论小组,任命组长和记录员。小组讨论的过程需要学生相互合作、相互解释和相互协调,学会准确地与他人交流,向别人解释自己的观点,并倾听他人的想法以审视自己的观点,获得更正确的认识。在小组讨论结束后,由讨论组推举一名学生代表本组发言。讨论结束后,教师请学生评出本次讨论的优胜小组,并给他们年终考核加分和一定的物质奖励。这些奖品并不贵重,但学生们觉得很开心很光荣,提高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3.辩论赛。对于一些涉及道德困境的问题或争议性的话题,可以请学生分为正方反方参与辩论。
四、重视课堂引导与讲解
(一)通过追问与反问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
在讨论式教学中,教师做为主持人,可以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幽默的点评,或及时的追问和反问。这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例如《道德与法》第四章关于“道德与经济、市场经济的关系”,有学生阐述的观点是道德高低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比,教师反问“今天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但很多人怀念时代,认为当时人们表现出比较高的道德水平。你如何解释这种经济与道德背离的现象?”有学生认为,经济发展会造成道德滑坡,市场经济对道德起着负面作用。教师也可追问“那你如何解释欧美发达国家,它们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但是社会秩序井然,人们也热于助人,它们的道德水平并不见得比我们差?”有的学生被问得哑口无言,感叹的说,好犀利。其实这种追问和反问,是为了引发学生深层的思考,让他们学会辩证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并有兴趣在课后继续研究这个问题。教育的重要一面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的兴趣,我们认为,多元的教学方式,能够从不同角度击中学生的兴奋点,让他们对原本枯燥的思政课保持良好的兴趣。
(二)通过点评与讲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传统教学往往是教师“一言堂”,从头讲到尾。但是我们也应该反对另一个极端,将课堂教学时间完全交给学生。所以,实行讨论式教学要注意演绎和归纳的关系,学生可以“各抒己见”,但教师的引导同样重要。我们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1/2~2/3的学时由学生讲,其间会有教师的追问与点评,剩余近一半的时间,教师将对本次讨论的内容进行系统点评,阐明自己的观点,并补充其他知识点。如在第五章《社会公德》部分,在学生讨论了《老人摔倒扶还是不扶》这一话题之后,教师将集中讲解以下内容:1.社会公德的概念、内容——这是本次课的理论基础。2.对于当前是否还要助人为乐,要认识以下几点:用良知呼唤良知;相信善良始终是主流;可以适当注意方法;社会也要建立相应的救济和保障机制——这是帮助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思维方式。3.大学生社会公德的现状及个人公德的养成——这是本次教学的落脚点,理论联系实际,将道德观念最终外化为学生的道德行为。
在讨论式教学中,只有运用这样“总—分—总”的教学方式,才能真正完成教学目标,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五、教学实践证明,讨论式教学优于传统的教学方式
2012年上半年,笔者在所带的班级中,选取某些课堂做讨论式教学试点,其他课堂继续原来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进行教学效果的对比。几个星期下来,很明显的发现,学生更喜欢讨论式教学,他们愿意参与,也有热情,讨论时气氛活跃,讨论后教师的点评与讲解,他们能听得进,而且觉得很有启发。
在讨论式教学试点的班级,每次下课后,总有学生“意犹未尽”的围着老师,希望能够继续探讨刚才的问题。此外,通过手机短信、QQ、邮箱,他们与老师的交流也很多,在这些交流中,他们不仅讨论课堂内容,向老师提出教学建议(如提前将下次讨论的主题告诉他们,让他们可以准备得更充分),而且向老师倾诉在学习中、生活中甚至情感上的烦恼,将思政课教师当做自己的朋友和知心人。能够被学生如此信任和承认,这是作为教师的最大成就。
相对于讨论式教学,传统教学方式不仅教师辛苦,学生也萎靡不振,同时,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思政课无法真正的“深入心灵”。通过教学实践与对比,我们深深的感受到,讨论式教学将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困境”发生大的改观,它将推动思政课的教育教学,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六、讨论式教学可以与其他教学方式相结合
(一)讨论式与案例型教学相结合
例如在第五章关于社会公德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预设以下情境,层层深入。1.假设情境:晚上,偏僻的路边,有电动车撞伤行人后逃逸,伤者昏迷,你骑着电动车随后而来,你是否会救援伤者?——伤者醒来后可能会误以为你就是肇事者,现场也无证人。如果救人,你很可能会陷入麻烦之中。这时你救还是不救?2.假设情境:你帮助别人,扶起摔倒的老大爷,但结果你被赖上了,你会怎么办,如何处理此事?通过层层追问,让学生明白自己的道德境界,了解正确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式。
(二)讨论式与自学引导式相结合
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第四章,教师可以尝试用自学引导式完成教学任务。提前一周,教师提出与本章教学内容相关的五个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和思考。同时,教师采取了两个措施:其一、自学后完成习题。并且根据学生对五个题目的完成情况,给出相应的平时成绩,以保证每个学生都做了相应的准备,避免敷衍或走过场。其二、学生讲解。教师请学生上台讲解自己选取的题目,并且根据学生的讲解做进一步的评析。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讨论练习不但能够帮助学生较好的完成学习目标,也是一种有效培养学生思维的过程。和睦、宽容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在阅读之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心得、表达内心的感受,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更好地洞悉学生的心理。不同的文章,学生会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心得和不同的情绪波动。在课堂中一直保持平稳的情绪,也会使课堂缺少活跃的气氛,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中,教师必须掌握好课程节奏,根据教材的感情的起伏,不断对学生的情感进行引导,感情得到是适当的积淀后,开始进行自主讨论,让学生的情感与文章产生共鸣。教师需要明白,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不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引导、教授的主要负责人,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文章的感情或悲伤或高兴,学生在阅读之后都可以充分的表达自身的感受。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可以有多种形式,可以是课外杂志也可以是外国名著。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主体进行课堂引入点,运用自身的阅读经验,引导学生更好地交流和学习。
二、选取适合的阅读作品
素质教育在现在的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新的课改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所以,从阅读作品的选取上来看,应寻找适应现在社会形势的、传播积极向上的健康能量。为营造一个适合学生阅读理解的环境,为了促进新标准课堂的实行,教育部也颁布了相关要求。比如,有一个要求是要对相关书籍进行阅读。在这种新的要求和学习目标环境下,也是对小学生有了新的要求。学生需要在有限的文字认知能力下阅读好的阅读材料,不断提高文化欣赏能力。阅读理解不是简单的认识更多的汉字,而是通过教师的不断引导,提高自身与外界的交流和沟通能力。可以用三个过程来形容学生的阅读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的成果”,讨论并不是简单的说一说,而是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之下,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沟通能力的提高。选取良好的阅读材料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阅读材料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巨大,作者的生活背景、写作背景以及写作方法都会影响学生的观点和写作能力。目前,学生受到电视以及网络的影响,大多阅读材料偏重于趣味性阅读,不能很好的掌握阅读精髓,阅读质量逐步降低,很多中外好的阅读作品的不到真正价值体现,学生的阅读材料更偏向于特定的放心,缺乏广泛性。通过对大量阅读材料的阅读和讨论,渐渐形成了自己的写作手法。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可以介绍作者的背景,写作手法,接下来为学生一一介绍好的名词和句子,总结文章,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
三、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表达能力和交流技巧
在自主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辅助工具把自己的感受、理解以及自己认为好的词语和句子进行记录,文字的记录和语言的锻炼,都能够很好的展现情感,讨论交流是一个表达的过程。自主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辅助工具进行记录,如讨论提纲、快速笔记以及集体讨论、阅读日志等,在小组或者同桌之间展开讨论。在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倾听其他同学的观点,阅读能力得到了提高,表达能力自然而然也在提高。交流是信息逐渐被表达、形成、传播和接受的过程,小学语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讨论方式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讨论的内容也是关键。科学地运用交流讨论方法,不但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提高交流能力,也是提高讨论质量的关键。在自主讨论活动中,提出问题、倾听他人、作出回应为三种最为基本的讨论技巧,因此,学生和教师在实际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对这三种讨论技巧进行全面掌握,再加之以面部表情、目光、体态等非语言交流技巧,从而促进讨论活动朝着高质量、高效率的方向发展。
四、制定严格有序的秩序和规则
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年龄群体,年龄相对来讲比较小,所以在课堂上进行讨论的过程中,积极性会很高,但是在讨论中会容易出现随心所欲表达的情况,如果在讨论过程中,出现意见不一致,更是容易出现课堂的混乱,讨论的主题也会逐渐被其他话题引开。所以,在自主讨论的学习中,教师需要制定严格的纪律和课堂规则,特别是发言的时间、发言的顺序以及发言的内容需要明确指出,但是,教师在制定这些规则的过程中,必须依照教学目标、学生状态以及阅读材料进行,每进行一次完整的自主讨论,都是在严格有序的规则和秩序下完成的。在整个讨论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控制好讨论的节奏和方向。科学、合理、有序的课堂必然是一堂好的讨论课,也能够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学生丰富情感的基础上,自主讨论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表达能力,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通过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和讨论,最终以个人阅读水平和表达能力作为教学目标,这是一种科学良好的教学手段。自主讨论过程中,学生适宜小组为单位进行的交流,以阅读材料为讨论中心,在教师的正确帮助和引导下,不断加深对阅读的理解,不断提高写作能力、丰富自身情感以及提高表达能力。这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法,提高了学生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作者:刘亚玲 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老山头中心校明德小学
一、缺少交流使现代中学生交际能力弱化
长期以来,课堂交流就是,师问生答;即使有讨论,也是由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教师和教参垄断了语文课堂,随之就有了阅读垄断、认识垄断、鉴赏垄断、感悟垄断等,语文课成为一些教师灌输知识的“一言堂”。叶圣陶先生曾经慨叹:“疲惫、厌倦,像两道纠缠无已的绳索,紧紧捆住学生的身心。”(《枯坐听讲》)本应充满生命激情和思维活力的语文课堂却往往因为话语垄断而差不多成为一潭死水。学生从缺少交流的学习活动中体验到的只是紧张、恐惧和折磨,久而久之自然视上课为畏途。现在,有很多学生不敢、不能、不善交流,被动或主动放弃对话的权利,践行“沉默是金”的古训。有不少的学生不能完整、准确、流畅、生动地叙述一件事,不能就身边的人和事、国内外时事发表一己之见,更不要说在交往中得体大方、出语不俗了。
利物浦大学语言学教授罗宾邓巴说,我们担心的问题不仅是人们语言能力在日渐降低,还关系到我们这个星球的命运。是的,由于缺乏应有的语言交际能力,不善思考和辩论,使越来越多的学生放弃理解和影响自己周围世界的打算,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尤其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更要把课堂交流放到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语文课堂交流要从“单口”走向“群口”
课堂交流有别于一般的“提问应答”。应答只是对发问的反馈,往往具有针对性、简明性、单纯性和相似性等特点。而课堂交流是围绕某一中心或要求,谈自己的认识体会。它大致具有以下特征:个体的自主性:学生树立个体自主交流的意识,具有展示自我的自信和他悦,敢于用自己的话表达认识,而没有传统提问被动接受“拷问”的心态。多向的交互性:交流各方产生互动效应,或者唤起认同,或者触动联想,或者产生争议,或者激发疑虑,交流内容趋于丰富、生动、全面、准确和深刻;内容的完整性:如要说清楚“我是怎样认识的”、“我这样认为有什么根据”、“我还有什么新发现或新问题”等,这就需要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有理有据。
语文课堂要讲究交流艺术,使学生想说、能说、多说,“言”思泉涌,口若悬河;若搞一言堂,堵塞课堂交流渠道,学生则不敢说,不会说,就会“言”路不畅,噤若寒蝉。因此,语文教学要营造交流型课堂氛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从单纯的“听者”、“答者”的角色中走出来,成为“思者”、“问者”和“论者”,使他们学会读书、学会感悟、学会表达、学会运用。
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双向活动的过程,也是师生合作、对话、沟通,教学相长的交流过程,语文课堂上不能搞“单口”,而要倡导“群口”。所谓“单口”,是指教师和教参在课堂内的“一言堂”,或者只有几个学生在发出“少数声音”;所谓“群口”,则是指全体学生参与交流。教师立足于全体,为学生创造多元参与的契机,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以一定数量的课时为单元,促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扩大学生参与交流的广度、信度和效度。
如何实现“群口”交流,使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交流呢?
《语文新课程标准》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考虑到学生语言和身心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我们应据此确定阶段目标,确定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交流策略。自主是交流的个性张扬,合作是交流的组织形式,探索是交流的主旋律,创新是交流的精华所在。具体化到课堂操作,有如下八个方面。
1.转换角色。教师是学生探索知识的组织者、启发者、引导者、支持者、帮助者和参与者。在组织和指导交流时,要把自己摆在一个与学生共同发展的位置上,而不是权威;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鼓励学生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要努力营造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文化氛围,当好主导角色。
2.引导探究。苏格拉底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产生。”语文教师在备课阶段要设计好教学交流的全部环节,在“最近发展区”设置目标,为学生创设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创设提问题的课堂情境。问题一要多解,不求统一答案;二要有创意,能“催生”学生新见;三要有开放性。让学生有问题要问,从而拓宽思维,提高兴趣,增加语言输入量,丰富联想,激发出表情达意的强烈愿望。
3.延迟判断。对有难度的问题,不必要求学生当即作出判断和阐述,要让学生体验到提问过程中的无穷乐趣,使学生在不断提问中发展思维、获得新知,逐步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4.横向处理。把学生提出的问题留给学生自己解决。交流时的多种形式,可以充分地体现出课堂交流的教学价值。互补式:让学生顺承另一方的意思补充、深化;正反式:双方从正反两方面说,使交流内容相互衬托,交相辉映;相映式:各说一件事,各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而又能和谐地统一于一个题旨之中;争辩式:对另一方批评和否定,提出完全不同的观点,引发争论。
5.插问导引。学生在作交流时,如有表述不清、内容不全的情况,教师应以插问的形式提供帮助,让学生有信心说下去。插问的话语应顺着学生交流的语境提出,不打断学生的思路和语流,简短明快。插问还应带有暗示、启发的成分,具有亲和力和鼓励性,避免生硬。
6.应和“链接”。学生在课堂上交流研读心得,这是一种主体性学习行为。教师不要“理直气壮”,无端打断,而应当以简短的话语,如“听懂了”、“说得好”、“妙极了”、“真棒”或“嗯”、“噢”一类的叹词,包括以微笑、点头的体态语言,给学生的发言以鼓励,避免交流冷场。当学生在发言中“卡壳”时,教师要用片言只语搭桥“链接”,从而使交流“柳暗花明”。
【中图分类号】 G6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16―0119―01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的,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实验活动则是探究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认真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在实验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观察、实验等学习活动中去,亲自感知实验所产生的各种现象和变化,提高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那么,如何搞好科学实验呢?
一、和学生一起搜集实验材料
教学时,虽然有现成的实验仪器,但教师还是需要根据教学所需,准备多种多样而且有结构的材料,才能更好地进行实验教学。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资源和力量,每上一个单元前,开出一张材料清单,让学生提前去收集,学生无法准备的材料则由教师收集。
如,教学“电磁铁”一课时,笔者先向学生讲解制作电磁铁所要用到的材料,然后让学生找来有绝缘层的导线、铁钉、电池和大头针,让学生按照课本介绍的步骤制作电磁铁。由于有了可做实验的材料,学生就能“真刀实枪”地做科学。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动脑进行实验后,就能自己获得知识,比传统教学的效果好上十倍。
二、合理地构建合作小组
课堂上教师应提供恰当的合作时机,构建合理的合作小组形式,并确定每个小组成员的分工。如,“主持人”、“记录员”、“材料员”、“汇报员”等。并采取轮换制,可以定时间轮换,也可以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不定期轮换。教师要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学会倾听,不随便插嘴打断;学会发言,要学会独立思考并围绕中心话题发言,看法要有理有据,语言要清晰。对别人提出的质疑,要耐心解释;学会帮助,帮助他人要热情耐心,要善于启发他人思考。教师还要给学生提供充分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在合作学习之前,还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因为只有学生有了自己的看法,交流讨论时才会有话可说。
三、自主地设计实验内容
在学生明白一节课的实验目标后,教师应注重突出实验主体的自主性,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制订实验方法和步骤,选择实验材料。
例如,在学习“磁铁的磁性”一课时,为了弄明白条形磁铁各部分的磁力大小,笔者安排学生在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个人研究等不同形式中积极参与设计方案。设计中,学生的思维不仅不会局限于设计的本身,更会考虑到实验材料的选择、变量控制、步骤先后等。
四、实验时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做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进行探究,从而获得科学知识。科学教材中实验部分大多为探究性实验,在实验中应鼓励、引导学生大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