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园林调查报告

园林调查报告

时间:2023-01-05 19:09: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园林调查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园林调查报告

第1篇

关键词: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

引言:随着房地产业蓬勃发展,对城市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水平也要求越来越高。园林景观设计已不再是简单的一个中心绿地加上宅前绿化,单纯满足绿地率就可以了,而是要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更好的结合在一起。在设计方面,还追求个性化,突出设计灵魂。

一、住宅小区环境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对小区景观环境设计已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目前小区景观设计依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1.1小区绿化模式和植物种类单一

有一些小区绿化模式比较单一:基本上是大片草坪点缀少量乔、灌木的绿化方式。从种植模式上很难看到其地域特点;再者,植物种类也比较单调,大多囿于常用的几类品种。如此的绿化模式造成小区植物结构层次单一,绝大部分为乔草两层或灌草两层,难以形成有效的乔灌草复式绿化结构,失去了物种的多样性。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之一是承包商的急功近利。仅仅为了达到所要求的绿地率和节省资金,未在小区景观设计和绿化施工管理上有更大的投入。

1.2绿地率不高

没有形成组团效应现象,虽然对小区的绿地率有规范标准和要求,但在城市中心区特别是老城区,受开发面积的限制,没有布置绿化或只是零星点缀在小区的各处,不能形成相应的组团效应,景观效果大打折扣。

1.3草坪铺设和种植比例过大

在住宅区的绿化上,目前有一种过分追求大面积草坪的倾向。单一大规模进行草坪铺设并不科学、也是不经济的。因为在草坪生长旺盛的季节,每3天要进行一次浇水,15天左右要对草坪进行修剪,由此产生的的养护管理费用是一般乔、灌、草组合绿地的3至5倍。

1.4园林景观小品体量小,缺乏艺术性

户外活动是住宅小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户外活动的场所也是小区环境的重要组成空间。园林景观小品作为它的主要载体,在景观设计中普遍存在配套设施布置不全、设计不合理、缺乏艺术性等弊端。小品是设计的亮点,应结合小区的景观设计综合考虑,在设计上应注重人文内涵,创造充满自然情趣的生活游憩和欣赏空间,同时满足小孩嬉戏,老人活动以及居民体育健身等功能。营造出令人赏心悦目、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生态环境。

2、景观的艺术观赏性和文化性不能很好体现

首先是不重视多方向观赏效果,多数园林景观与建筑外立面相谐调,注重其室外观赏效果。对于住户来讲,在室内欣赏室外的风景的感受也非常重要,但是在调研的很多小区内室内观赏效果非常不让人满意,主要是鸟瞰效果、色彩搭配、植物组合布局等方面。许多是草草处理景观和道路、停车位的关系,导致混乱一片,视效果较差的景观,规划师和园林景观设计师需要合理布局绿地、合理解决好停车功能、活动集散功能,同时同林景观设计师和建筑师合理解决景观观赏角度、观赏层次,使作出的景观设计才能达到园林上良好的俯视效果和立体效果。

其次是有些小区园林景观设计滥用园林雕塑小品,园林雕塑小品的使用在住宅小区园林景观中很普遍,在景观设计中,合理的设置一些雕塑小品,往往能起到点缀和组织空间,烘托主题、意境的作用。有一些住宅小区内泛滥园林小品,或者设置过于密集,没有主次节奏;或者与环境格调不相融合,造成了人们心理上的割裂感。

3、“虎头蛇尾”的设计误区

住宅区的景观设计对销售有很大的影响,一些开发商在一期时,会把园林做得很好,但随着销售的好转,二期,三期会减少投资,园林景观越做越差,形成了“虎头蛇尾”的设计误区,其实这种设计思路是不正确的,因为楼盘的景观没有注重整体性和连贯性,至使一二期之间的设计断层,导致楼盘整体景观质量下降,或呈现出一种“狗尾续貂”的效果。

这种对后期园林景观的不重视,是得不偿失的。园林景观不仅仅是小区的形象,更是对住户的一种承诺,因为住户会这么认为,后期的房价高了,而园林景观下降了,这是一种对住户不够负责的表现。开发商应有大局观念,不能图眼前利益而忽视了后期的景观设计,其实,在二、三期工程建设中,继续继承一期的设计风格,保证园林景观效果,对开发商来说,不仅可以得到住户的信任,更有利于提高社区的知名度与公司品牌的打造。例如广州推出的“时代廊桥”楼盘,该楼盘在园林设计上就从整体把握了设计的风格及连贯性,强调东南亚风情,除了首层全部架空4-6米,令楼盘更为通风外,还选用了可降温的大面积水景,在水中修建了11座形状各异的带顶廊桥,为业主营造了一种放松舒适,又别有风情的“家”的感觉,使得该楼盘从开始销售就呈现出火爆的卖场,全面房屋很快就销售一空。这不仅仅是销售,是信任,更是品牌。

二、城市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一些建议与方案

通过上面所分析设计误区或不足之处,以下将根据实际情况,针对其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和建设的特点,在设计流程和设计方法方面提出以下应对方案。

1、实现功能价值

园林景观的设计往往会出现重形式而忽略内容的情况,一个合理科学的园林景观设计,首先就应当充分考虑到功能的需求,应该在设计中很好的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创造符合现代住宅形式,适合不同人群行为及心理需要的住宅小区休闲活动场所和交往空间。

首先,要在设计前制定空间使用调查报告,根据前面的分析研究,作出详细的居民空间使用情况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以上研究中所提到的主要内容,主要是社会和行为心理需求而产生使用要求;还有当地居民生活的环境,包括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气候等因素。通过这样的调查报告,再结合设计的小区的人口密度、居民数、面积、容积率等,安排设计空间的内容和这些内容应当把握的数据。

其次,小区园林景观的总体平面布局应合理,虽然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没有像规划设计那样有许多控制参数,但容量的控制依然至关重要。比如,根据每个小区个体的特点,整体上把握开敞与私密空间的比例,每个空间中软硬质景观的比例,这样才能促成功能的合理。此外,需实现不同规模的景观空间的合理分布,避免空间尺度过大或过小而带来的诸多问题(过大无法形成有精神的场所,并且在艺术和功能上无法控制,造成浪费;过小无法驻留,缺乏意义。保证各空间的独立性及连贯性,避免相互干扰以及避免空间的滞涩。另外,还要保证使用者的健康,比如对外界噪音、污染等不利环境的隔离,设计合理的健身运动场地。

2、提升观赏价值

在满足住宅小区的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园林景观就需要在文化与艺术的美学的层面上进行创造,这个创造的过程应当是贯穿于整个设计的,并且一直处于主导的地位。因为园林景观最终是为人的使用和欣赏而服务的,如果住宅小区的景观缺乏观赏价值,得不到认同感,那么园林景观也就失去了活力和动力,无法吸引人们向往。对于如何的提升园林景观的观赏价值,需要从整体和细节上全方面着手去考虑。

首先,要创造多层次的美感体验;美是人类居住生活永恒不变的主题,人在景观中的审美体验是多层次的。在多层次美感体验中最为首要的考虑因素就是视觉体验。住宅小区中的不同位置,比如室内或室外,高处或低处,视觉感受都是不同的,除了要考虑室外处于环境中的审美角度外,还要考虑在楼上外望的效果。

其次,要注重景观单体的艺术化处理;景观单体是实现景观效果的基本元素,因此细节上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景观单体由于其涉及范围广,具有一定复杂性,在如何达到与整体环境风格统一又不失个性上,是需要慎重考虑的。景观单体在设计上首先应当贯穿着环境所具有的品性,与环境协调统一,如天津万科水晶城中的入口雕塑,通过以传统材质为主表达空间归属感和空间意义,又结合现代的样式暗示高品味的住区生活。

3、要保证生态平衡和保护环境

作为人们生活主要场所的住宅小区,对于环境的要求就更高,保证住宅小区生态效益的均好,内部物质流动的良性是至关重要的。住宅小区中的生态设计要考虑不同地域特点的通风、采光、生物多样性等问题,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必须适应场所的自然条件,将场所中的阳光、地形、水、风、土壤、植被等自然因素结合在设计之中,从而维护场所的生态,并尽可能地将场地的材料循环使用,最大限度发挥材料的潜力,减少生产、加工、运输而消耗的能源,保留当地的地域性特点。通过这些手段维护居住者身体健康、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的绿色生态美,实现住宅小区自然系统和谐共生、持续协调发展的局面。

三、结束语

住宅小区作为人们在工作之外接触最多的场所,其景观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景观设计的一些手法,在小区建筑群所形成的虚空间中合理地把握绿化系统、道路系统、户外空间结构等方面,不仅实现对住宅小区建筑与景观的视觉延续,也对城市的生态人文环境起到健康的作用。

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住宅小区景观系统作为城市生态大系统的子系统,应该本着尊重自然的态度,从实际地形地貌出发,进行有效的规划设计,使得城市中的住宅小区既能体现城市的同一性又能各具特色,实现住宅小区的多样性,满足住宅区的功能要求,创造环境优美,能够完善城市居民住宅及城市生态系统,提高城市住宅区环境的质量。建造一流的绿色居住环境,从而为丰富城市风貌,推动城市景观系统进程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夏建华.浅谈住宅小区绿化设计理念[J].科技信息,2010(3):342-343.

第2篇

关键词:丽阳门公园;问卷调查报告;环境心理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环境心理学是一门将心理学引进建筑或环境,一门跨两个领域的边缘性学科。一方面研究建筑环境对人的心理影响;另一方面研究人的心理需求对建筑环境提出的要求,进而根据人的心理需求调整改善提高环境质量。本调研报告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基本作用,通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该公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可供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1 公园简介及周边环境分析

丽阳门公园是1个综合性公园,它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始建于1993年6月[1],南临罗马步行街,西至中山街,北到丽阳街,东至城东路,总占地面积20930m2,主要由园林建筑、时光隧道、硬质铺装以及绿地等组成[1]。

丽阳门公园主要由广场区、绿地区、休闲活动区、儿童游乐区和成人锻炼区这五部分组成,主要景点有主副广场、凉亭、时光隧道、弧形廊亭、儿童游乐区和成人锻炼区。

中心广场地势最高,与副广场一前一后用两条台阶相联。中心广场呈圆形,圆中心是一座城雕,圆圆的莲座上有代表着丽水在乘风破浪前进的不锈钢造型,高耸尖尖的一高一低两个角刺向空中,阳光下熠熠生辉,这是县级丽水市的城标。副广场由石板铺垫着,整体也呈圆形。

广场区四周为绿地,用矮墙隔着,但有缺口和通道联接,各区块高度不一,错落有致,呈立体感[2]。

在休闲广场区有凉亭、相框组成的时光隧道、弧形廊亭。闲来无事的时候,老人们可以坐在凉亭里下棋、喝茶、聊天。凉亭的左前方就是所谓的“时光隧道”,它的顶由多个斜三角形组成,下面是一条由石子铺成的河,河上有成排的大方石,人们可以踏着大方石通过这条河,同时也穿越了“时光隧道”。再往东边一点,就是供人们休息的弧形长廊了。它的顶是蓝色的,由多根圆柱子支撑着,具有圆形的艺术美。长廊的旁边是1个圆形大水池,里面种着类似于睡莲的植物。人们可以在长廊凳上休息,同时能欣赏水池里美丽的花,别有一番滋味。

2 问卷结果

本次问卷共发放了40份,男、女各占50%,其中问卷中各年龄段各发放了10份,回收率100%。

问卷结果显示:大多数的游客认为公园基础设施比较完善。而在各种基础设施中,桌凳最受大家的欢迎。同时,从问卷中我们知道丽阳门公园的环境有待改进(问卷结果见表1和表2)。

3 结果分析

3.1 休息坐凳

该公园的休息坐凳很多,随处可见,这不仅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游客休闲娱乐的要求,还成为外地游客暂时停靠和交流的平台。坐凳不仅多而且形式多样。有没靠背的、有靠背的。其中没靠背的有石质长条的、有石质正方形的、有石质圆形的、有木质的,有靠背的有木质的长条型的,还有木石结合的。更有甚者,是老人们从家里带来的。坐凳的摆放位置也很多样独特。有在园路边上的,有在树篱间的、有在门旁的、有在广场周边围1圈的。其中,我最欣赏的是在树篱间的(如图1)。把坐凳融入于环境中,让游客更加亲近自然,更加体现生态性,同时也满足了人们对于私密性空间的需求。

3.2 广场

丽阳门公园有很多广场,有中心广场、连接中心广场的副广场和入口广场等,这些广场是人们休闲娱乐和举办大型活动的场所。人们在这里组织各类娱乐节目,能够引起其他游客的围观行为(如图2)。这为有共同兴趣的人们提供了主动交流机会,使围观者通过认真观察活动的进行情况而产生旁观式参与的愉悦感。

3.3 环境

3.3.1 设施破旧

公园靠城东路的区域显得太过破旧,有些砖块年代已久,而且已经生出了苔藓(如图3)。这或许与该公园多年失修有关。最近1次修建在2002年[1],距现在已有10a时间。

3.3.2 环境脏

植物叶子上有厚厚的灰尘,让人不敢触摸。地面有很多植物落叶没人清扫(如图4),椅子的后面是大面积的枯黄竹叶,没人敢坐在这里。

3.3.3 植物种类不多,四季花色不明显

走进公园,我们只能看到清一色的绿色,其他的颜色很少。没有色彩的丰富度,满足不了人们对视觉色彩上的需求。

改进措施:政府出资修复公园靠城东路的区域;政府出资请环卫工人来打扫公园的卫生,以保公园环境的整洁;补种一些四季植物花卉,丰富公园的色彩感。

4 总结

丽阳门公园地处市中心,是1个综合性公园。它满足了人们很多的需求,如休息、聊天、健身、娱乐。它的许多地方很有特色,比如时光隧道、弧形长廊;它有令市民满意的基础设施,如坐凳、广场;同时,它也有需改进完善的地方,如环境。

参考文献

[1] 金敏华.丽阳门公园环境改造方案探讨[J].安徽建筑,2007(4):42-43,52.

[2] 生态人.我与丽阳门公园[EB/OL].2012-01.

第3篇

关键词:传统园林要素;重要度;现代中式园林;运用实例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3)06-0000-00

继承传统的正确方法应该是对传统进行现代视角的解释之后将之应用于现代设计之中,而不是全面模仿来再现传统〔1〕。在世界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国家和民族的区域性在逐渐消失,文化差异逐渐减小。在这种形势下,园林、建筑及其他领域都纷纷思考如何继承和保留自己的传统文化。对此,园林领域的倾向是――分析传统空间的结构和作用并以现代方式进行解释,而后应用到现代中式园林中,但尚需找到正确的继承传统的方向和方法论,传统不仅体现在以视觉特性为主的形态结构上,还体现在组成要素的内涵得以表达〔2〕。

造园要素通常可以分为建筑、水体、山体、植物等“可视性的景观构成要素”和风水、文化思想等“非可视性的景观构成要素”〔3〕。本文主要以可视性的景观构成要素”为研究对象,为“在园林领域中继承传统”提供理论依据,而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指出了传统园林要素的重要程度。

1 研究方法

1.1 调查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主要分为对传统要素重要性认识影响较大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年龄等4个方面〔4〕。在职业分类中的专业人员主要是以浙江农林大学园林专业的本科生为主。

1.2 问卷设计

根据研究目的自行设计问卷,该问卷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造园的四大要素在体现中式风格时的重要程度和9种传统工程要素的重要度排序等三个方面(表1)。

1.3 问卷统计方法

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为自变量,四大造园构成要素和所选取的9种传统造园工程要素为因变量,利用EXCEL 2003和spss16.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在重要度顺序分析中选择排在第一至第五的要素,分别计算其权重之和(第一要素的权重为5分,依次递减排在第五要素的权重为1分)。

2 结果分析

2.1 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25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46份,将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见表2。

2.2 传统造园要素的重要度分析

传统造园要素的重要度分析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对四大园林构成要素和在现代中式园林中出现率较高的9种传统园林工程要素――亭、廊、假山、植物、水体(湖泊、池塘)、墙(漏窗、洞窗)、桥(拱桥、曲桥)、铺装、门(洞门、牌坊)进行排序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1)在园林构成的四大要素中,大多数的被调查者认为建筑(52%)对中式风格的体现是最重要的,其次是植物(22.4%)、山体(14.6%)、水体(11.0%);2)9种传统工程要素体现中式风格时的重要度权重之和顺序是:亭(831)、廊(679)、假山(402)、墙(396)、植物(319)、水体(314)、门(285)、桥(270)、铺装(194)。在此,可以得知园林构成的四大要素和9种传统园林工程要素中在体现中式风格上最重要的要素分别是建筑和亭廊,可以看出建筑对园林风格的形成具有主导作用。

2.2.1 不同人群对传统造园要素的重要度分析 本次研究中不同人群分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专业。在现代空间展现中式园林风格上,传统造园要素的重要度主要根据不同人群评价每个要素的权重之和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传统要素的权重之和由大到小的顺序是(表3):

1)不同性别

男性:亭(380)、廊(297)、假山(201)、墙(197)、植物(196);

女性:亭(451)、廊(382)、假山(201)、墙(199)、门(177)。

2)不同年龄

20-29岁:亭(617)、廊(483)、假山(297)、墙(294)、植物(242);

30-39岁:亭(169)、廊(147)、水体(89)、墙(84)、桥(80);

40-49岁:廊(44)、亭(43)、水体(28)、假山(25)、植物(24)。

3)不同文化程度

大学:亭(711)、廊(593)、假山(349)、墙(349)、植物(287);

硕士:亭(107)、廊(78)、水体(59)、桥(53)、假山(52)。

4)不同职业

园林专业:亭(407)、廊(333)、假山(211)、墙(197)、植物(157);

非园林专业:亭(424)、廊(346)、水体(216)、墙(199)、假山(191)。

由于50岁以上人群(年龄)和高中人群(文化程度)所占的比例过小,对此不作分析。

由此可见,大部分人群认为在现代中式园林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亭和廊,其次是假山和墙,各自排为1至4位。但是40-49岁和硕士以上、非园林专业人群共同认为水体是第三重要的要素。这能够说明体现传统园林风格最重要的要素是建筑和假山,其次是水体。并且,与韩国传统园林要素调查报告的结果相对一致。韩国大邱大学造景学科研究生Yun,JC指出,在韩国传统园林要素中,除了古道之外,亭和墙的重要度排位领先〔5〕。园林构成的四大要素中,植物对体现传统风格的作用不是很大,但是有研究报告指出植物对景观喜好度的影响比较大〔6〕,所以也是不能忽视的重要要素之一。大部分人群认为最不重要的要素是门和铺装,分别排在第8和9位,但是铺装在传统园林中多追求诗情画意的境界,在现代中式园林中也可以考虑利用铺装表达中国园林特有的内涵。

2.2.2 不同人群对传统园林要素重要度认知的差异 为了探讨不同分组人群对传统园林要素重要程度的影响,以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作为分组变量,传统园林要素的重要程度作为检验变量,进行one-way ANOVA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人群对传统园林要素重要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3. 关于“重要度”运用的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人群认为传统园林要素中最重要的是建筑要素――亭和廊,其次是假山和墙。足够说明建筑要素在形成园林风格时起着重要作用,也可以通过建筑感受到独特的传统园林艺术氛围。在现代中式园林中,不同性别人群对传统园林要素的重要度分析结果的影响较大,存在显著差异(P0.05)。即传统园林要素重要度的顺序,除了性别不受其他社会属性的影响。传统园林要素的重要度顺序在不同人群中相对一致,因此传统园林要素的重要度是现代中式园林今后设计中须加以考虑的重要内容之一。传统园林的继承工作需要不断地努力学习、体会,才能真正将园林打造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才会使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发扬光大,使艺术风格独树一帜。

参考文献:

1任光淳,金太京. 论传统的概念及继承传统的方法――以中国和韩国为中心J.中国园林, 2009, 25(164): 31-34 .

2Hong GP. 传统构造物及设施中祖先的智慧J.韩国环境与造景, 2003(65): 92- 95.

3大韩住宅公司住宅研究所. 体现传统园林要素的住宅景观构成研究M.首尔:大韩住宅公司住宅,1988.

4Yi YK. Review on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in Landscape Preference and EvaluationJ. Korea Institut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1994, 2(22): 1-12.

第4篇

关键词:城市绿地;功能

1 组织城市空间的功能

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发展是历史、物质和自然发展过程的总和,如同物种演替进化一样,有其必然的生态作用的表现和规律(刘青浩,1995)。城市空间结构是否合理,取决于组成城市各要素之间的矛盾调和是否达到平衡,在城市空间形态形成、发展、演变和调整过程中,城市绿地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1969年,麦克哈根《设计结合自然》一书对城市规划的巨大影响,都说明了城市绿地在城市布局中重要作用。在城市生态环境日趋严峻的今天,城市绿地在构建城市形态方面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在世界各大城市中都依据各自的地理特点,规划设计了相应的绿地空间格局,如:大伦敦的绿带与农村环带,界定了伦敦中心城区与周围卫星新城,形成大伦敦的格局;巴黎地区在两条城市带之间建立和保留大量绿地,以提供休憩的场所和维持生态平衡。

2 生态功能

城市绿地是城市中自然环境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城市生态平衡、改善城市生活质量、提高城市自净能力、提高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 游憩功能

城市绿地的主体是由公园、游园和风景名胜等组成的,供居民游憩休闲,提供健康、舒适的休闲环境是城市绿地建设的根本目标之一,也是早期城市绿地建设的初衷。

4 文化(历史)功能

城市的文化特色是城市历史发展积累、沉淀、更新的表现,同时,也是人类居住活动不断适应和改造自然特征的反映。它是城市景观,城市社会行为、观念、城市性质的总体反映。在城市文化特色中,城市绿地是城市文化特色的自然本底,是塑造城市文化特色的基础。同时,城市绿地是人为干预的自然系统,其中必然包含了社会文化因素,具体体现在参与形成历史景观地带(古树名木、外来树种)、建立城市景观特色(乡土树种和地带性植被)、营建纪念性场所(植物的拟人化、人格化)、体现城市文化个性等(园林设计特色和植物造型等)。

5 教育功能

在城市中,特别是大型城市中,人们真正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较少,尤其在对青少年的教育中,绿地是进行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知识教育的良好、方便的室外课堂,绿地生动地演示的自然的奥秘和自然规律,激发人们热爱自然、致力于保护环境的自觉行动,开展有效的生态教育。同时,公园内举办的各种科学普及宣传,可以收到积极的教育效果。

6 社会功能

城市绿地的社会职能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喧嚣的城市硬质景观中,它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放松身心、缓解生活压力、安静的休息场所。另一方面,城市绿地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交往的机会,城市绿地对促进社会交往和社区健康发展发挥着相当重要的职能。

第5篇

“天价游”挡不住三亚置业热潮

当三亚“天价游”在全国范围内演变成一场大讨论的同时,春节黄金周期间三亚游客人数以及旅游收入却依旧全线飘红。据三亚市旅游委透露,2012年春节黄金周,三亚接待游客48.4万人次,同比增长12.95%;旅游总收入33.2亿元,较2011年增长70.35%。

而另据报道,1月23-29日(大年初一至初七)海南新建商品住宅成交272套,比2011年同期的396套下滑31.3%,仅有海口、三亚、琼海及五指山四地达成网签交易。而三亚市以255套新房交易量、均价26524.41元/平方米成为量价交易的最大赢家,占据海南整体楼市93.8%的交易量。在全国重点城市春节楼市一片冰冻的情况下,三亚无疑带来更多惊喜,也足见“天价游”丝毫没有影响到春节三亚楼市的火爆。

天价“游”三亚不如置业“住”三亚

尽管“天价游”让三亚身处风口浪尖,旅游度假环境备受指责,但三亚热带岛屿自然资源的稀缺性确是不争的事实。明显的淡旺季区分,对旅游业的良性健康发展提出了挑战。春节黄金周短短7天的时间,全国48.4万人涌进小小的三亚市,可是三亚的社会资源和环境资源毕竟有限。

全球顶级的旅游胜地马尔代夫,今年春节中国游客达到10%以上,大量前去旅游的国人为追求异国情调而相互躲避。游客多了,旅游品质自然会相应的打折扣。

对于热爱三亚的人们来说,如何能享受这里独特的资源,而又取得一个合理的性价比?“天价游三亚不如优价置业住三亚”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海南安第二个家,可随时享受三亚最精髓的阳光沙滩,感受极度放松的度假之旅,最重要的是可以错开旅游旺季,避开汹涌而来的游客,尽情享受空间充足的品质旅游。

置业长住三亚这一观点也得到网友们的认可,在海南乐居的网络调查中,超过一半的网友有在三亚置业的计划,他要么用来自住,要么用来孝敬父母,给父母养老度假,可见在三亚置业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调查

4成网友拒“裸婚” 认为结婚须先有房

中国指数研究院、中国搜房网数据监控中心近日“婚房”网络调查报告。报告称,中国内地近四成受访网友拒绝“裸婚”,80万元人民币以下总价的婚房价格为其心理选择主流。

今年是个有双春闰月的龙年,调查显示,很多即将结婚的年轻人计划在龙年生“龙宝宝”。47.6%的网友表示自己的婚期安排在一年内,12.4%的网友选择在半年内,另有12%的网友计划在最近3个月内。报告称,39.53%的网友认为须有房才能结婚,也有34.39%的网友可接受先租房再买房。

而《中国婚博会产业调查中心普查报告》表示,2012年有近1000万对新人结婚。据中国搜房网数据监控中心网络调查报告显示,41.6%的网友表示在今年内会购置婚房,但随着现阶段房价开始进入下行通道,购房者对楼市的观望气氛浓厚,觉得房价下调空间还没到自己的心理价位,也有40.8%的网友表示相信调控政策,房价会继续走低,等等再出手。

调查针对“能够接受的婚房总价范围”结果显示,58.75%的网友选择在80万元以下;23.11%的网友选择价格范围在80万元至100万元之间。

休假式治疗风靡网络

海南等您来休假

每一个网络词汇的风靡,背后都有一段故事。由重庆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其官方微博上的重庆市副市长王立军正接受“休假式治疗”的消息,让“休假式治疗”成为网友各种调侃的潮流用语。而说到“休假式治疗”,还有比海南更好的地方吗?这里有椰风海浪、蔚蓝的天空和洁白的沙滩,当北国进入寒冬,这里依旧是迷人的夏天。要“休假式治疗”,请来海南岛!

雅居乐•清水湾

推荐理由:12公里海滩,走在上面脚下会发出“咯吱咯吱”银铃般清脆的“唱歌声”。在清水湾,每一颗沙粒,都是一个美妙的音符,这里被誉为“会唱歌的沙滩”。目前世界上只有3个地方的沙滩会有如此奇异的特质:一处是美国夏威夷海滩,一处是澳洲的黄金海岸,还有一处就是中国海南的清水湾。

  项目价格:洋房均价20000元/平米,欧式别墅750万元/套

最新动态:目前在推77平米和98平米的酒店式公寓,蔚蓝高尔夫组团的别墅和洋房,以及碧海帆影组团的洋房和别墅。洋房均价20000元/平米,别墅40000元/平米,带装修;酒店式公寓均价28000元/平米,带4000元/平米装修,做到真正的拎包入住。现推优惠政策:蔚蓝高尔夫组团8.9折,瀚海银滩酒店式公寓8.8折,欧式别墅8.6折。

海航国际广场

推荐理由:海航国际广场地处海口金融商贸核心区域,位于城市枢纽滨海大道与世贸东路交汇处,是海岛建设集团倾力打造的海口市地标级城市综合体项目。项目规划用地约2.2万平米,总建筑面积约21万平米,物业形态涵盖五星级酒店(希尔顿酒店)、5A级写字楼、高档酒店式公寓、时尚购物中心和高端商务休闲会所。

项目价格:起价18000元/平米

最新动态:海航国际广场 1-3居室精装房源在售,起价18000元/平米,买一套送一套,即购买A栋110-140平米送B栋46平米房源。

美锦熙海

推荐理由:位置优越,位于风景优美的西海岸,拥有600米私属海滩,稀缺一线海景。设计精良,集酒店、公寓、别墅于一身,景观是包括温泉海水泳池、SPA、水上花园及海滩浴场和Bar为一体的五星级都市海岸温泉度假村。

项目价格:起价16500元/平米

最新动态:预付5万元可享受公开发售折扣基础上两个点的优惠。一期外立面已经做好,现在做小区的内部配套,目前公开认购中,主推1居室,户型大小在56-70平米,全款9.8折,按揭9.9折。

首创芭蕾雨逸景

推荐理由:项目占地1500亩,位于万宁莲花村,紧邻兴隆旅游度假区、神州半岛旅游度假区、日月湾等丰富旅游资源。居住环境绝佳,独特的东南亚园林景观,配合海南的热带休闲风格。

项目价格:洋房均价9000元/平米

最新动态:首创芭蕾雨逸景于2010年3月1日开工建设,物业类型有小高层公寓、多层花园洋房、别墅等。项目精装交房,洋房精装标准1500元/平米,别墅精装标准3000元/平米。

海南之心二期彼岸

推荐理由:项目位于新埠岛,畅享城市核心区位价值。建筑风格融合热带海岛特色,展现出独特的新东南亚风格,拥享海南之心一期示范区高端配套。东南亚风格,一岛双湾,依江望海。

第6篇

【关键词】管理;档案;业务

我国地(州、市)、县(市、区)级城乡建设工作机构承担着城乡建设任务,在开展城乡设计、楼房建筑、拆迁安置、管网、道路、园林、河渠等工程建设中,形成了大量的业务技术档案。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来看,各级城建部门对这部分本应构成城乡建设业务档案主体的档案采取的管理模式各不相同,有的是采用科存档案馆(室)存目录,有的则分散在科室,或由固定人员管理,或分散在个人手中。

一、城乡建设业务档案两级管理的原则

城乡建设业务档案两级管理是指在城建单位档案工作管理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将城建单位形成的技术档案分为馆级、科级两级管理。

(一)将城建单位业务档案纳入馆级档案工作管理体系。同其他门类的档案一样,业务档案的管理也应接受馆级档案工作管理委员会的统一领导,由馆级档案室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二)将业务档案分为馆科两级。对业务活动中形成的大量城乡设计、建筑、管网、道路、园林、河渠等工程档案分别为馆级业务档案和科级业务档案两个层次。

(三)馆级业务档案管理。凡划归的馆级管理的业务档案,由各科兼职档案员负责收集、整理、立卷,定期向馆档案室归档,交由馆档案室统一保管和提供利用。

(四)科级业务档案管理。凡划归为科级管理的业务档案,交科保存,由各科兼积档案员负责收集、整理、立卷,并负责保管和提供利用。

二、馆科两级档案范围的确定

馆级动物防疫业务档案的划分及范围。在确定馆级业务档案的范围时,应本着总体性、综合性、分析性及学术性的原则对档案进行划分。即要将那些反映主要业务工作的总体水平的材料以及在基础监督监测上形成的综合性、分析性并具有一定学术价值且保管期限长的材料确定为馆级档案,以确保馆存业务档案能够全面反映和概括本机构业务活动及工作水平。总体来看,馆级业务档案的范围有以下几个方面:1.业务工作法规、标准及技术方法的研究档案。包括有关证书、技术报告、编制说明及验证报告等。2.年度或跨年度的城乡设计、楼房建筑、拆迁安置、管网、道路、园林、河渠等工程建设等。3.年度或跨年度的总结城乡设计、楼房建筑、拆迁安置、管网、道路、园林、河渠等工程建设分析。4.楼房建筑、拆迁安置、管网、道路、园林、河渠等工程建设调查处理的有关材料包括调查报告及现场调查记录及有关的行政处罚材料等或年度综合性分析总结。

三、两级管理的实施

(一)建立健全档案工作网络。两级管理是通过档案工作网络层层的管理而实现有序的实施。因此,建立健全档案工作网络是档案两级管理的组织保障。建立档案工作网络即在馆一级设立由主管馆长牵头、各科主任参加的全馆档案工作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馆包括业务档案在内的档案工作的领导、规划,提出业务档案工作的总体要求,并协调解决在实行两级管理中的各种困难。馆综合档案室则依据馆档案管理委员对业务档案的总体要求,具体制定业务档案的各项管理制度,除管理馆级业务档案外,还要对科级业务档案管理进行督促指导。各科设兼职档案员,在馆档案室的指导下进行馆级业务档案的归档及科级业务档案的管理。这样的档案工作网络使业务档案由无序变为有序地管理。

(二)建立切合实际的城乡建设业务档案管理制度。对种类繁多、形式各异的业务档案,要实行科学规范的管理,就必须建立切合实际的业务档案管理制度。首先,在制定动物防疫业务档案归档范围和归档制度时,馆档案室人员应深入各科室,了解各科主要业务活动,经与各科密切协商,具体确定符合业务实际的各科馆级和科级业务档案的归档范围。其次,对于各科的科级业务档案也要同馆级业务档案一样,提出统一的立卷要求,以确保科级档案立卷的规范,但可使用不同的卷皮,以示区分。第三,严格科级档案的保管及利用制度,任何个人不得将档案据为已有。

(三)加强对兼职档案员的培训和指导。各科兼职档案员大多熟悉本科室的业务,档案知识相对贫乏。因此,要做好业务档案的立卷归档,就必须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和指导。档案室可定期举办档案业务培训班,并将档案业务学习列入兼职档案员继续教育的学习内容,进行学分评定,以提高他们学习档案业务的积极性。同时,档案室人员也要主动指导科室立卷和编目。

(四)推行责任制,加强考核。各级档案馆在推行工作目标责任制时,应将业务档案的立卷归档也明确列入管理中,制定相应的考核指标,定期对各科进行考核,与绩效奖挂钩,这是确保两级管理实施的十分重要的措施。此外,应将城乡设计、建筑、管网、道路、园林、河渠工程等业务材料的归档列入全馆业务人员年终考核评分标准中,从而真正确保业务档案的收集归档。

综上所述,将城乡建设业务档案实行两级管理,是档案馆贯彻我国档案集中统一管理基本原则而建立的一种档案管理模式,它符合城乡建设业务工作的特点和需要,随着城乡建设业务档案管理实践的发展,它将会更加完善,一定会为各级档案馆业务工作的开展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第7篇

苏州博物馆调查报告:

一、 调查时间、地点

时间:

地点:苏州博物馆

二、 调查指导教师 ***************

三、 实习内容及要求

1、了解建筑空间环境组成: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

2、了解空间功能构成:功能关系、流线组织;

3、体验空间:空间属性、空间限定、空间组合方式、空间的穿插与贯通;

4、体验建筑:建筑的基本形体、构成关系; 5、了解建筑技术:建筑的结构、设备、材料等。

四、调查目的

通过参观城市建筑,让学生在建筑空间中体会和深入理解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的基本原理;了解专业发展的新动向。通过建筑实习对城市及其建筑的发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理解城市的建筑文脉,体会建筑发展的历史环境,分析其空间形式组合特点,借鉴、吸收其中的成功经验,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素养得到一定的充实和提高。

五、 调查报告内容

8月21日一早抵达苏州后,我们先参观了拙政园,然后就去了苏州博物馆。在这里着重介绍苏州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简介

苏州博物馆成立于1960年元旦,是一座苏州地方综合性历史艺术博物馆。馆藏文物3万余件,其中一级文物236件,二级文物1146件,三级文物13657件,珍贵文物数量占到文物收藏总数的一半以上。此外还收藏有古籍善本720种3121册,普本28501种91754册,为全国首批古籍保护工作试点单位之一。馆藏文物以历年考古出土文物、明清书画、工艺品见长,是苏州地区文物收藏、研究、展示、教育的中心。馆址忠王府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内保存至今最完整的一组历史建筑物。1999年苏州市委、市政府邀请享誉世界的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2006年10月6日,苏州博物馆新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 近半个世纪来,苏州博物馆多次被评为省、市文明单位和市文明服务示范窗口,各项业务基础工作规范有序,学术研究硕果累累。借助新馆建设契机,苏州博物馆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2008年对公众免费开放后,苏州博物馆年接待海内外观众达百万人次,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建筑空间环境组成

苏州博物馆卫星图

苏州博物馆主入口

苏州博物馆位于苏州市东北街,1960年建立,2006年10月建成新馆,设计者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馆址为忠王李秀成王府遗址。面积8000多平方米,分东、西、中3路,中路立体建筑为殿堂型式,梁坊满饰苏式彩绘,入口处侧门,有文征明手植紫藤,内部东侧有古典舞台等。

建筑室内空间

建筑室外环境

博物馆的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博物馆的主庭院等于是北面拙政园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版的诠释。

博物馆空间功能分析

A东北街大门

B主入口庭院 C中央大厅 D莲花池 E塔放瑞光 F晨光熹微 G争伯春秋 H锦绣江南 I都会流韵 J宝藏虎丘 K书斋长物 L陶冶之珍 M攻玉巧技 N文芳雅事 O锦绣浮生 P草堂墨戏 Q庭院竹子 R主庭院 S现代艺术厅 T紫藤茶室 U二层走廊 V吴门书画 W吴门书画 X临展厅

苏州博物馆平面图

该建筑群坐北朝南,主要分为三部分。中心部分是入口处、大厅和博物馆花园;西部为展区;东部为现代美术画廊、教育设施、茶水服务以及行政管理功能等。地下室设有新石器时代和吴文化文物的展厅,影视厅、多功能厅、卫生间,藏品储藏库等。

体验建筑空间组合方式与基本形体

为充分尊重所在街区的历史风貌,博物馆新馆采用地下一层,地面一层为主,主体建筑檐口高度控制在6米之内;中央大厅和西部展厅安排了局部二层,高度16米,未超出周边古建筑的最高点。新馆正门对面的 步行街南侧,为河畔小广场,杨柳依依, 苏州博物馆侧视。桃花灿灿。小广场两侧按修旧如旧原则修复的一组沿街古建筑, 古色古香,成为集书画、工艺、茶楼、小吃等于一体的公众服务配套区。简洁的几何体、现代的建筑工艺,却有着古朴的建筑外形,未入大门,抬头所见的建筑体,粉墙黛瓦,灰色线条与白色墙面,以及用菱形几何体组成的屋顶,用钢结构为支撑的大门,感觉有些新意,但是总觉得有点另类。用混凝土浇注的屋顶,直接浇注出瓦片形状,省去了中式的瓦片,远看像黛瓦结构,近看确是几何体的组成,在功能上确保了博物馆的安防问题,也减少了渗雨漏水现象对展品的破坏。几何体的简洁形成的现代感,让每一个准备来参观历史的人,在尚未踏入大门就感到了我们是从历史中走来的,是带着现代的心,去回顾历史。

建筑屋顶设计,加入了江南民居及江南园林的元素,很好的传承了当地的文脉。

屋顶

在走廊边上设一个六边形的框子,采用框景的手法,把;是框景的真实写照;当进入苏州博物馆的时候,顿时觉得凉爽宜人;百叶窗;我们都知道人们的身高一般在1.9米之内;出风口;把外围空间与内部空间之间安装一个空调出风口,空调;阻热墙;众所周知,我们古代的建筑多为木结构,因此,椽隼结;观略差;构,让简练变得繁,让他们共同形成了新的现代艺术的;色调,无一不体现出屋顶;错落

在走廊边上设一个六边形的框子,采用框景的手法,把远处的小亭子及绿化树木包含在内,使人的视线高度集中在远处的小亭子上,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显得更加美好。恰似一幅镶嵌于镜框中的图画,增加了景色的深度,产生了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就像杜 甫的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就是框景的真实写照。 走廊窗子 建筑的结构、设备、材料。当进入苏州博物馆的时候,顿时觉得凉爽宜人。习惯性的向上张望希望看到空调出风口。可是,我转了一圈也没有看见一个空调出风口。而屋顶的百叶窗却让屋内异常透亮。而为外面35度高温飘洒热度的太阳,却没有随着光线进入屋内,毫不令人拍案叫绝。

百叶窗

我们都知道人们的身高一般在1.9米之内。也就是说地上2米是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而屋顶的部分我们是不用考虑降温的。虽然冷空气重量较大。会下沉到地面。但是在上面冷却的温度却浪费了能源。于是,让本身就有空气动力的冷空气直接在人类活动范围循环,会降低能耗。简单的道理,却常被忽略,而这里却没有。

出风口

把外围空间与内部空间之间安装一个空调出风口,空调的自然风,在这里形成了一道空气墙,通过这个隐形墙割断了外界空间和内部空间的温度关系,确保留了人们的视觉需要。

阻热墙

第8篇

作为遗址的元上都

元上都遗址分为城址与墓葬区两大部分。其中城址由宫城、皇城、外城和关厢四大部分组成。宫城呈长方形,东西宽570米,南北长620米,主墙体用黄土版筑而成,外侧以石条为地基,以青砖包砌,现存城墙高约5米。宫城内的主要建筑大安阁、穆清阁、水晶殿、香殿、宣文阁、仁春阁等建筑遗迹清晰可辨。皇城呈正方形,每边长1400米,城墙用黄土版筑,表面用石块包砌,墙体残高约6米,建有高大的角楼。乾元寺、大龙光华严寺、孔庙和道观等宗教建筑分布其中。外城为正方形,每墙皆长2220米。城墙用黄土版筑,现存高约5米。外城北部是皇家园林,称为“北苑”,当时这里有“高榆矮柳,金莲紫菊”,是皇家豢养珍禽异兽、培植奇花异草和举行小型射猎活动场所,著名的“棕毛殿”就建在这里,也是举行大型宴会“诈马宴”的所在。西部是“西苑”,内有忽必烈汗所建的行宫,是皇帝的避暑地区。

元上都现存有13个城门。其中宫城分别为东、西、南“丁”字三街相对的东华门、西华门和御天门,元诗:“东华、西华南御天,三门相对腻池连”即指的是这三个城门。皇城南门为明德门,北门为复仁门,皇城六座城门均建有瓮城,在皇城和宫城墙体外侧,建有护城河环绕。

上都城的东、西、南、北都设有关厢区。关厢内建筑分为粮仓,大型院落,小型民居和临街店铺等几大类,建筑布局整齐划一。在西关发现的东西向主干街道两侧,有成排的临街店铺遗迹,此类建筑均连有后院及成排的住房,应是元上都的商业区。东关因靠近皇城,地势空旷,遗迹较少,为王公贵族觐见皇帝之处,也是帐幕云集之所。元代有“西关轮舆多似雨,东关帐房乱如云”的诗句,即指的就是元上都东关、西关当时的场景。南关遗址为酒肆、客栈一类的建筑遗存,因靠近滦河,故元诗有“滦水桥边御道西,酒旗闲挂暮檐低”的描述,也有“滦河美酒斗十斤,下马饮酒不计钱”的感叹。北关为屯兵之所。在北关,发现了建筑规模较大的并列的两处整齐划一的建筑遗迹,应是驻军的院落遗址。

在元上都城址西北外侧还保存一处完整的防洪设施,这就是著名的铁幡竿渠,是由郭守敬于大德二年(1298)实地勘查设计的。目前堤身与沟渠仍然保存完好,全长6千米,堤身用褐色粘土夯筑、外用石砌。每当雨季来临,洪水暴发,铁幡竿渠至今仍在发挥着作用。

在元上都城址周边较远的地区还分布有羊群庙祭祀遗址和砧子山、卧牛石、一棵树墓葬区。羊群庙祭祀遗址位于元上都西北3.5公里处,由4处祭祀遗址组成。祭祀遗址均由石围墙、祭台、汉白玉石雕像和建筑基础及供祭遗存组成。汉白玉石雕像雕刻精美,人物端坐于靠背圈椅之上,形象逼真。史载元文宗时,太平王燕铁木儿祭奠先人石橡,“像琢白石,在滦都西北七十里地,日旭泥白。负重台架小室贮之,祭以洒湮,注彻,则以肥脔周身涂之。从祖俗也”(见许有壬《陪右大夫太平王祭先太师石像》《至正集》卷一六),从中可以窥到羊群庙祭祀遗址的具体性质。砧子山墓葬区位于上都城东南的砧子山的东南和西北两侧的山坡上,共有500余座墓葬,多数都有石砌方形茔墙。卧牛石墓葬区位于元上都西北,墓葬地表均用自然石块叠砌一凸字形墓茔,有砖椁墓、木椁墓和竖穴土坑墓三类。一棵树墓葬区位于元上都古城西北的另一处山坡之上,墓葬地表形制多为石圈状,主要为竖穴土坑墓与木椁墓两类,根据出土遗物与埋葬方式判断,一棵树墓地应为元上都城内部分蒙古人的墓地。

考古调查发掘揭示

真实的元上都

元上都遗址的考古调查与研究工作,最早始于20世纪30年代,日本东亚考古学会原田淑人一行对元上都进行了考古调查、测绘,其调查报告《上都一蒙古多伦诺尔元代都城址调查》首次把元上都分为内城、外城与外苑城三部分。1973年,内蒙古大学历史系贾州杰、李逸友等学者对元上都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调查与测绘,并发表《元上都调查报告》一文。此次调查将元上都遗址按都城的建制划分为宫城、皇城、外城三大部分,确定了大安阁、穆清阁、华严寺、御天门、明德门、龙岗、御苑、广积仓、万盈仓、铁幡竿渠的具置。1990年至2003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元上都明德门遗址、大安阁遗址、皇城东城墙、砧子山墓地、一棵树墓地、卧牛石墓地及羊群庙祭祀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基本上摸清了元上都遗址重要建筑的基本形制及地下文物的埋藏情况,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首次对元上都遗址进行了航空遥感摄影调查,这对于准确地判断元上都遗址遗迹分布与组成状况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8年至2011年,根据元上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的总体要求,文物考古研究所完整地测绘了元上都城址及相关建筑遗迹,并结合测绘进行大规模的考古勘探工作,对城址的关厢地带、大龙光华严寺、乾元寺等建筑基址进行了考古勘探,同时考古发掘了明德门、御天门、大安阁、穆清阁等重要建筑基址。考古测绘完整地绘制出城址布局、建筑基址的分布、关厢范围、护城河、铁幡杆渠及城址周边山地的全貌。大龙光华严寺、乾元寺是此次考古勘探工作的重点。大龙光华严寺,始建于元宪宗八年(1258年),位于皇城西北角,按八卦属“艮”位。该建筑以中院为主,东西两配院相连,东西宽325米,南北长200米,中部有一35米见方的大型夯土台基,是其主体建筑。遗址内曾出土有佛像残块、龟趺和华严寺六代主持“皇元敕赐大司徒筠轩长老寿公之碑”,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乾元寺又称“大乾元寺”,建于至元十一年(1274年),位于皇城西北角的“乾”位,在元上都的寺庙建筑中地位最为重要。元朝国号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是建造乾元寺之本意。该建筑主体为前后两院的长方形,南北长265米、东西宽132.5米,中间尚存45米见方的大型夯土台基,曾出土有汉白玉螭首等重要文物。

考古发掘工作主要针对元上都城中轴线分布的重要建筑基址,重点是明德门、御天门、大安阁、穆清阁4处。明德门为皇城的南门,有瓮城,正门道长24米,宽5.7米,残高2.7米,有高达7米的城门楼残迹。瓮城呈正方形,东西63米、南北51米,墙体宽12米,残高7米。瓮城门道长12米,宽3.8米。此次考古发掘完整地揭示出了明德门的具体建筑结构,出土了一批重要文物。明德门为元上都城的前门,与御道相连,也是由上都到大都驿路的起点,非常重要。“明德门千万骑过”、“偶因试马小盘桓,明德门前御道宽”是其真实场景的写照。御天门为宫城的南门,考古发掘清理了西门洞、门跺及部分瓮城,发现瓮城与城墙多次修补的状况,厘清了侧门洞、城墙与瓮城的关系。御天门为皇城南门,文武百官在此听宣侯旨,皇帝政令也多由此发出,是故元诗有“御天门前百官多”、“御天门前闻诏书,驿马如飞到大都”的描写。

第9篇

关键词:高职;应用写作;教学改革

一、应用写作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根据岗位群和专业岗位的需要,解构学科型课程体系,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的适合行动导向教学的新课程体系,并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评价机制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应用写作》作为一门高职教育的公共课程,它培养的是各专业学生能力结构中一项重要的职业通用能力--学生将来工作和生活实践所必备的基础素质和技能,它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这门课程目前还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课程目标过于模糊,缺少职业针对性。应用写作课程教学目标通常表述为:“使学生能够较全面、系统地掌握有关应用写作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应用写作的规律和要求,提高学生正确、科学地运用应用写作知识规范制作各类公文和常用事务文书的能力。”这样的教学目标对文秘专业尚可,对于其他专业则不行,一是不可能,二是没必要。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结合专业特点,关注学生实际情况,根据职业岗位要求、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生涯发展规律来确定课程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教学更具有职业针对性,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并收到较好的实效。

2.教材编写仍然呈现较强的学术化特征。应用写作教材长期以来存在大而全、过于强调知识系统性的倾向,内容包罗万象、华而不实。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忽视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生涯发展规律。尤其是教学用的例文远离学生生活,因跳跃太大,缺少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过渡内容,学生难以适应。我们应该以学生现有基础为依据,以学生现实生活为参照,安排贴近学生生活、易为学生理解接受的学习内容,并逐步体现从学校生活向社会生活的延伸和拓展。

3.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效率低下。多数教师一般按照先理论后实践的模式教学,学生学习理论没有兴趣和动力,动手实践更是应付了事。虽然也有不少教师施教时对教材进行了一定的整合,并采用了活动中心教学模式、交往教学模式、项目本位教学模式等新教法,但由于没有建立在基于工作过程和行动导向教学的职教理念上,也没有联合专业课教师配合教学,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整合经验、知识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效果仍很有限。

4.教学评价的严重滞后。教学评价仍停留在以理论知识考查和终结性评价为主,过程性评价缺失,对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力度还不够。因此,教学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难以真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增强教学实效性。

由此可见,《应用写作》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应用写作教学改革的尝试

我们针对应用写作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着重从重新确定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模块),以及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评价改革四个方面进行了课程教学改革的尝试。

1.教学目标的确定。为了改变旧的课程目标缺少职业针对性和过于模糊的特点,我们根据我院学生的职业要求重新设定新的课程目标。

总的来说,学生学习应用写作的目的是为了办事,为了办好事,因此我们把课程的直接目标定位为培养“以文办事”的能力。把课程的总目标定位为在“以文办事”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学生求职竞争能力,增强学生职业长远发展能力。其涵义有两层:一是要求学生能写出格式规范、能办实事办好事的应用文,这是课程的结果目标;二是重视过程目标,即:师生共同创设教学情境,围绕办事活动,以学生乐于办理之事吸引学生“办文”,以“办文”的要求指导学生开展相关活动,通过各种相关活动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相关的素质。比如,通过集体制定“班级计划”的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论辩能力、会议记录能力、综合别人意见提出有益建议等能力。

培养“以文办事”的能力的最大特点是突出了教学的职业针对性和应用性。因为“以文办事”贯穿一个人的整个职业生涯,求职阶段的求职信、个人简历,职业生涯中的计划、通报、专用书信、函、通知、调查报告等等,无不需要应用写作,无不涉及“以文办事”。

2.教学内容的确定

我们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要求并在社会实践活动或者说具体的职业岗位活动中产生正迁移发挥积极作用的知识、智能、技能和态度等方面的能力,作为课程内容的主导取向。以学习者的经验为核心整合学科知识,谋求概念原理知识与写作过程方法知识的统一,谋求过程方法与岗位需求和职业发展的统一,谋求教学过程与职业素养和职场行为习惯养成的统一。据此,我们对应用写作课程的内容进行了重新设计。

(1)课程内容结构。根据上述课程价值观以及应用写作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我们把应用写作课程内容分为三个层面:应用文及其相关文种的基本知识、运用文体知识写作的方法和技能、与专业特点相关的核心知识和能力素质的培养(专业核心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培养、职业素养和职场行为习惯的养成)。我们把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生涯发展规律作为课程内容的主线,以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实际的作为追求目标。(2)根据我院专业设置并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教学内容:①公共模块。各专业毕业生都必须掌握人才需求调查报告、计划、竞聘演说辞、日常应用文、新闻、求职信、求职简历、专用书信以及行政公文中的通知、通报、函等常用应用文文种的写作。②专业模块。该模块根据专业教学的核心内容和核心能力来确定。这是教学改革的关键步骤。核心能力就是,能制约专业水平发挥,甚至影响职业生涯成败的能力,与之相关的知识、方法就是教学的核心内容。比如,经贸类毕业生的核心能力应该是市场调查能力、经济合同写作等,因此,与之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习实践就是其教学的核心内容。

我们确定的专业模块内容如下:

园林专业重点培养工程建设招投标书、建设工程合同等的写作能力。

经贸类各专业重点培养市场调查报告、经济合同(如买卖合同,供电、水、气合同,贷款合同)等的写作能力。

环境艺术设计的室内设计、城市雕塑设计、环境景观设计、展示设计等专业,重点培养工程建设招投标书写作、建设工程合同等的写作能力。

汽车和机电类各专业重点培养广告文案写作、加工承揽合同、建设工程合同的写作能力。

综合考虑以上情况,我们拟定的校本教材内容如下:

公共模块(以学生入学到走向社会为序,立足学生实际,并向就业岗位拓展)

项目一认识专业任务:人才市场需求调查、调查报告写作

项目二制定行动计划任务:个人学习计划、班工作计划

项目三参与竞选(聘)任务:竞选演讲辞写作、模拟演说

项目四学写日常应用文任务一:条据;任务二:启事

项目五学做宣传工作任务:新闻

项目六步入职场任务一:求职信;任务二:求职简历

项目七做好行政事务工作任务一:介绍信、证明信;任务二:通知;任务三:通报;任务四:函

专业模块(教学内容和教学实施要体现专业特点,以及职业素养、职业道德以及良好职场行为习惯的养成)

项目八投身市场竞争任务一:经济合同;任务二:招标书、投标书

项目九巧做商品销售任务一:商业广告;任务二:营销策划书

3.教学方法改革。教改思路及措施:借鉴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法,以应用为导向,促进学生应用写作能力形成。(1)借鉴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法,突出实际运用。①改变传统教学先系统学习理论知识,讲析例文,然后学生思考练习的教学模式,通过设置情境来吸引学生参与,以较多的应用写作来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只有在以文办事的过程中,学生才能充分认识到应用写作的重要性,直接功用性,他们才会有自主学习的动力,才会自觉地多练多写。比如,以为班级献计献策为目标,推动学生写班级工作计划;结合班干部或学生会干部竞选活动,布置和指导学生撰写竞聘(选)演讲辞;结合求职活动,要求学生练习求职信和求职简历的写作等等。②结合具体工作任务,让学生以职业人的身份进行写作。譬如提供材料要求学生以部门工作人员的身份编写会议简报,或对本部门人员写作的文书(病文)进行修改。围绕实际工作任务进行写作,学生觉得既有吸引力又有压力,只有这样他们才会真正懂得应用写作要“方便办事、有利于办事”的写作理念,他们的学习内驱力才能得到较大程度的激发。(2)配合专业课教师,进行专业应用文学习。专业应用文写作是许多教师不敢涉足的领域,因为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是不很懂专业的,这无可厚非。但,是不是专业应用写作就可以回避呢?也不尽然。我们应该配合专业课教师进行专业应用文教学,首先要设置好专业学习情境,然后让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专业指导的作用,写作教师则侧重从格式、语言与写法的角度指导学生,通过二者的密切配合来真正提高学生专业应用文写作的能力。(3)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生活,来学习应用写作。比如,为了让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及专业岗位群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给自己准确定位,确定好将来要从事的具体岗位工作。入学初,我们就配合系部专业认识教育要求学生进行本专业的人才市场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为了让学生学会条据的写作,我们要求学生平时借钱、借物时一定要写作相应条据。配合班级野炊活动,要求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等。

这种强调应用的写作活动,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真正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在这一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相关职业素养和职场行为习惯。这样的写作训练,其意义已远不止于写作范畴了。

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角色扮演法、演示法、多媒体演示、四步教学法、六步教学法、练习法、张贴板教学法、引导文法等等。

4.教学评价改革。科学的教学评价能起到一种导向作用,能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尽快提高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这是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和总要求。

(1)由传统的注重理论考试和结果性评价,转向既关注学习结果更关注学习过程,既考理论更重视考查以文办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学要“以生为本”,掌握学生学习动态,建立学生学习评价档案,以此来反映学生学习、进步、成长的趋势和过程。

第10篇

关键词:未来教室;交互应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5)09-0078-03

当代教育中的课堂教学信息化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计算机、投影机和幕布组成的多媒体教室,在多媒体教室里使用PowerPoint幻灯片进行教学。第二阶段则是以交互电子白板教室为代表,实现了教师和学习者之间在显示介质上与教学资源进行交互。由于交互式电子白板中使用最多的是PPT教学,白板更多是被当成另一个昂贵的幕布。第三阶段则是教室的信息化,最大程度实现助教与助学,教室信息化的关键是为教师提供充分自由的工具。未来教室的适时推出充分汲取了前两种模式的优势,并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实现传统黑板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完美融合,将板书、演算、推理、标注等传统课堂活动回归现代课堂,达到“随处可写,随时可写”的效果。

在未来教室的环境中,最吸引我们的其实就是学生PAD与教师端的交互功能,如何发挥其交互应用,实现课堂的互动呢?首先,教师端和学生PAD必须分别通过有线和无线网络连接到同一网段。打开学生PAD,单击打开“交互式课堂程序”后,点击下方工具栏连接服务器按钮,在弹出的窗口中输入教师端的IP,输入分组号和姓名后,单击“登录”,如果此时按钮亮起,则说明登录成功。

连接成功后,就可以进入互动模式实现教师端与学生PAD的互动操作。笔者在教学中尝试了以下五种模式应用。

交互式应用一:教师下发屏幕内容,学生在PAD手写答案,回传给老师

例如:在教师端中播放制作好的PPT,在屏幕上呈现数学题“数数图形中有几个角”,通过工具栏上的下发图标,直接将屏幕呈现的内容通过发送功能发给学生,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自己的PAD上看到这道题,学生就直接在自己的PAD上手写答案,通过点击学生PAD工具栏上的上传图标,上传自己的答案到教师端。教师端就可以在学生列表中查看,其中,带有绿色的图标就是有学生已经回传答案,这时,教师可以单击打开这个学生上传的画面,进行批改和点评。同样的方法还可以使用在连线题、填空题、选择题中。

交互式应用二:教师端下发题目画面,学生通过虚拟答题器回传答案

通过交互式应用一的方法可以很方便地使用PPT制作一个习题页面,并将题目发送到学生PAD端让学生互动答题,但是这个答题方法并不具备统计功能,也不清楚是哪些学生选择哪个选项。所以,利用虚拟答题器功能,不仅可以知道各个选项回答的人数,还可以知道是哪个学生回答的。

例如:在PPT中呈现一道选择题:图中有几个三角形,选项有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此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利用PAD端交互式课堂工具栏中的虚拟投票器来进行选择答题,然后发送给教师端。可以将虚拟投票器上的ABCD投票按钮用来作为选择题的ABCD选项使用,学生PAD端打开虚拟投票器后,选择相应的选项再点击发送,教师端就可以通过统计图,清楚地看到各个选择的选择人数,用于判断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师还可以通过单击工具栏上的显示学生答题情况,来显示哪些学生选择哪个选项,方便教师进行重点辅导。

交互式应用三:制作习题实现交互应用

习题编辑器是未来教室软件平台中的一个重要工具,通过习题制作器可以实现学生交互式答题的统计判断。需要事先通过习题编辑器进行习题的编辑整理,并将课程中需要用到的习题导出。然后在未来教室的课件制作工具中通过“添加活动”――“添加文档”并使用附加功就能将导出的习题附加到课件中。

在课件展示时,单击附加按钮后,编辑好的习题就出现在屏幕上。此时,教师通过下发功能将习题下发到学生PAD端,学生接收后直接做题就可以回传给老师了。教师端接收学生的习题后,可以显示各选项的答案统计,也可以像应用二中显示哪些学生选择了哪个选项。此方法与应用二相比,增加了一项自动进行对错判断的功能。

交互式应用四:拍照交互功能

利用摄像头拍摄课堂实验内容,直接发送到教师端。例如:在上科学课的《做水的张力》一课时,学生就可以利用拍摄功能拍摄到水杯中加入了多枚硬币后水平面升高,且没有溢出的画面。

交互式应用五:第三方软件的使用

其实,有很多第三方软件,可以协同工作。如初一信息技术课《研究报告制作》一节的学习过程中,笔者就利用了WPS云文档的使用,通过云存储实现PAD端与教师端的互动。

首先,第一课时在计算机教室上准备内容。笔者以苏州园林为主题,让学生选出一个“圈主”,通过电脑上WPS轻办公新建WPS圈子。然后在第二课时,在未来教室中就能借助云文档的功能实现互动。具体步骤如下。

(1)“圈主”打开WPS轻办公,选择QQ账号登录。

(2)填写QQ账号密码,授权并登录。

(3)登录后,选择左侧的“新建圈子”(如图1)。

(4)这里,建立一个以“苏州的历史名人”为主题普通圈子,这个级别的圈子是免费的,能容纳10个成员,足以能够开展小组协作。

(5)圈子建立成功后,“圈主”就可以邀请同一小组的成员加入圈子,单击“立即添加成员”按钮。

(6)在新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复制”按钮,将邀请链接和密码复制下来(如图2)。

(7)“圈主”登录自己的邮箱,将邀请链接和密码复制发送给“圈友”。

(8)“圈友”收到邮件后,点击邮件中的超链接,就会弹出加圈的登录界面。

(9)点击“登录”后,“圈友”同样用自己的QQ号授权并登录,输入刚才收到的邮件中的圈子邀请码,单击“马上加入”即可加入到圈子,实现共同讨论和协同工作。

(10)加入圈子后,就可利用未来教室将PAD保存的文档保存到WPS云文档中。保存时选择“我的圈子”,找到刚才加入的“苏州的历史名人”圈,再单击“保存”,这样文档就保存云端“苏州的历史名人”圈子中,同一个圈子里的同学就都能看到,以实现协同互动的操作(如图3)。

(11)此时在PAD上打开移动版的WPS。

(12)单击左上角的按钮。

(13)单击“登录WPS”。

(14)这里使用刚才加圈时使用的QQ号登录。

(15)单击“设置完成”。

(16)设置完成后,就可以单击“打开”选项卡,选择云存储部分的“WPS云文档”。

(17)可以看到加入的“苏州历史名人圈”,单击打开这个圈(如图4)。

(18)进入“苏州的历史名人”圈,可以看到同一圈子里的圈友保存的文档(如图5)。

(19)通过未来教室里联网PAD的环境,可以打开圈友的文档,使用复制粘贴等编辑功能,通过小组合作来协同完成一份调查报告。

(20)完成调查报告后,通过保存到云文档的方式让文档存放在云端,就直接能在教师端打开学生的作品并让其呈现在双板上,展示给全班。

第11篇

1. 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聚居形式,如村寨、坞堡、城邑、都市等;

2. 各种类型的古建筑单体或组群,如:宫殿、陵墓、寺观、塔幢、园林、宅第、石窟、祠庙等;

3. 建筑材料及加工和结构技术。如:土工、木工、砖石工;基础、沟渠、城垣、高台等构筑技术;防火、防洪、防雷、防鼠、防蚁等技术;

4. 室内设计、装饰、陈设、帘幕、家俱、照明灯具、音响、通风等;

5. 各种装饰工艺如雕刻(木雕刻、砖雕刻、石雕刻)、采画、裱贴、鎏金、镶嵌、油漆粉刷、泥塑等技术;

6. 著名匠师和建筑文献典籍;

7. 社会文化背景如宗教、家族观念、伦理制度、审美观、风水思想、封建等级制度、社会习俗对建筑的影响;

8. 风格特色,即地区特色,民族特色,中国和外国建筑文化的交流和相互影响。

我们说的古代,是指1840年以前的氏族社会时期、奴隶社会时期和封建社会时期,而以封建社会时期的建筑作为研究的重点,又分为:

1. 战国(475B.C-221B.C)至秦汉时期(221B.C-220A.D)。有人主张自周代开始(1027B.C)到三国时代(220A.D-265A.D)为止。

2. 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265A.D -907A.D)0有人主张三国时期列入此期。

3. 五代、宋、辽、金、元时期(907A.D-1368A.D)

4.明清时期(1368A.D-1840A.D)

1840年以后,中国进人近代时期,但古建筑体系的活动仍有延续。

1949年以前,在中国从事古建筑的调查和研究的,除了个别的业余受好者外,唯一的专门组织,便是正式成立於1930年的中国营造学社。创办人和社长是朱启钤,社中主要人物是法式组主任梁思成和文献组主任刘敦桢。学社的历史不长,前在北方诸省(河北、河南、山西、山东)作调查研究,主要集中力量於大木结构方法,特别是围绕宋〈营造法式〉的研究。战争时期在西南的云南、四川两省调査和研究。大约至1945年基本停止活动。学社取得十分重要的成绩:为中国古建筑的调查和研究奠定的基础,积累了经验,建立了体系,培养了骨干。1949年以后中国古建筑的调查和研究,可以说直接间接继承了学社的传统。

1949年以后,中国古建筑的调査和研究,无论范围,类型,数量和深度,都远远超过营造学社时期。不仅有专业机构,也有不少业余爱好者,不仅有中国人,也有不少外国人参加了研究。可以说,已经成为一门显学。就研究的专业队伍和相关学科而言,可分为四方面系统:

1. 文物部门:中央有国家文物局,其下设文物保护技术研究所和古建筑专家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列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古建筑(单体或组群)作全面测绘记录,逐年重点拨款维修。省文物局(或文化局)除管理保护本省境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外,还负责调查、记录、保护、维修省内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下还有市级、县级的文物保护单位。这些保护单位中,古建筑占有很大比重。北京故宫博物院下设古建部,专门测绘、研究、保护故宫建筑群。国家文物局又多次举办不同层次的古建筑培训班,培养各省地方古建筑调查和保护工作的人员。他们比较侧重古建筑技术方面的知识。

2. 考古部门:中央有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国内重点地区如隋唐长安城址,洛阳汉魏故城址设考古站,专门从事地下发掘。一些文物集中的省,如陕西、河南,则於省文物局(文化局)设考古工作队,从事本省考古发掘。他们发掘的遗址如陕西西安半坡遗址,浙江馀姚河姆渡遗址,四川广元三星堆遗址;古城址如湖北盘龙城、河南西毫和陵都、汉长安、汉魏洛阳、邺城、隋唐长安等;古墓葬如安阳商代妇好墓、中山王墓、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唐乾陵拊葬墓、明定陵等。这些资料,也是古建筑研究的重要内容。

3. 高等院校:1953年,华东建筑公司委托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刘敦桢教授创办中国建筑研究室,主要从事民居、园林和长江以南古建筑的调查研究。该室有许多重要发现和收获。例如闽西客家土楼住宅、徽州明代住宅和祠堂、河南窑洞民居、馀姚保国寺大殿、福州华林寺大殿、秦宁甘露寺大殿等,1956出版了〈中国住宅概说〉、〈苏州的园林〉及若干调查报告。1956年,清华大学梁思成教授则受中国科学院委托,在清华大学创设建筑历史研究室。梁先生自己另有一个小组专门从事〈宋营造法式〉的研究诠释和图解。

其他一些大学的建筑系,设有中国建筑史课,教师也从事调査研究,依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条件许可而各有重点。如天津大学长期调査清东西陵和北京、承德的范围,清华大学长期研究颐和园和北京的古建筑(包含故宫)以及元大都、明清北京城,南京工学院长期调查测绘曲阜孔庙孔府等建筑,同济大学多在苏州、杭州、杨州一带调查民居和园林,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则长期调查研究四川地区的古建筑和民居,华南工学院则重点在岭南地区。

4. 建设部门。1958年,中央建筑工程部曾於所属建筑科学研究院下设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室,后来改为研究所,有人员一百余人,当时是中国最大的古建筑研究机构。但时间不久,至1977年重新组建为中国建筑发展中心建筑历史研究所,人员20人左右,已不再充当主力。而许多省市的建筑设计部门则积极展开当地的古建筑特别是民居和少数民族建筑的调查研究,规模愈来愈大,成绩可观。

以上几个方面虽然各有职责范围因而各有重点和特长,但也曾各尽己能、通力合作,进行编写中国建筑史的工作。1962年,由建筑工程部长亲自召集组成了包括上述四方面人员共35人的中国建筑史编辑委员会,讨论大纲,分工撰稿,於1964年编写完成〈中国古代建筑史>,1979年出版。是到当时为止的中国建筑史研究工作的全面总结。1977年,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主持,由几方面人士40个单位80多人参加编写的《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又总结了新的研究成果、开阔新的领域,有较大突破。最近,由高校和研究部门合作的《中国建筑通史多卷集〉和《建筑民族志〉仍在进行写作,尚未竣工。

近年来,各种中国古建筑领域的研究机构学术团体风起云涌,出版很多专门著作、图集和学术刊物,举办专题研讨会,大大促进中国古建筑的研究和交流。例如中国建筑学会所属建筑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中国文物学会所属古建筑园林学会,中国传统民居研讨会,古建筑保护技术研究会,圆明园学会,长城学会,古都学会,历史名城研究会等,均在活跃发展。相信会有更丰富多采,更高水平的成果出现。

此外,在外国也有一些对中国文化、中国古建筑感兴趣的人士,他们也进行考察,撰写专著或论文,并进行中外文化的比较研究,也有许多成果。对此,我们深表欢迎和感谢。

现在,对中国古建筑的研究成果,按几个大项加以概括叙述。

1.中国古代遗址、城址及陵墓:主要由进行发掘的考古部门整理研究,出版专著或於〈考古〉、〈文物〉杂志。古代城市的研究,除考古界人士(如宿白、马得志、徐萍芳、王仲殊等)之外,还有以历史地理学家如侯仁之、谭其骧为代表的古都学会的研究。建筑学家的研究,则有同济大学董褴泓主编的〈中国城市建设史>,贺业钜的〈考工记营国制度研究〉。此外,还有日本学者村田治郎的〈中国四帝都〉和美国学者NancyShatzmanSteinhardt的〈ChineseImperialCityPlanning〉(中国都城规划)。清华大学吴良镛的〈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则是由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旧城相结合改造的实践和总结,具有典型指导意义,该工程获联合国1993年世界人居奖。

陵墓和墓葬除考古部门的发现和研究之外,东南大学调查测绘的河南巩县宋代陵墓,天津大学调査测绘的清代东陵(河北遵化)和西陵(河北易县),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和渖阳博物馆合作调査研究的清代辽宁三陵均为重要成果。陈明达的〈四川汉阙〉则是对四川汉墓墓阙形制的研究。英国巴拉丹夫人(MrsAnnPaludan)所著的(TheMingTombs〉(明十二陵)和〈TheChineseSpiritRoad〉(中国陵墓神道)则是她根据自己的调查而研究的成果。

2. 古建筑技术:中国古建筑技术以木结构建筑占主要地位。宋代元代以前的古建筑,绝大部分在山西境内,其中宋以前的有106座,包括唐代4座,五代3座,宋辽金99座。山西省文物局的古建筑研究所多年来调查、研究、保护,多数已测绘记录存档。其中有不少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除了陈明达的〈应县木塔〉一书,其他古建筑尚少专著介绍,只有单体个别的分析论文,尚无全面的分析研究。

关於〈宋营造法式〉的研究,原是中国营造学社在成立时即定为重点研究的历史名著,可以认为是中国古建筑研究的核心之一。梁思成领导下的小组,於梁去世后整理出版了〈宋营造法式注释〉上册,至大木制度为止。以后部分预计在下册发表,但迄今已十余年,尚无消息。陈明达的〈营造法式大木作研究〉,则详细分析了材分制度统一关键问题。傅熹年材分制度推广於建筑群的平面布局,并又推广於研究日本的古建筑中去。张十庆亦有类似论文。

在长期调査研究的基础上,加以现代科学技术方法的应用,古建筑特别是北方大木结构的年代判断上已相当准确。古建筑断代是研究和评价的基础。祁英涛的<怎样褴定古建筑〉是集多方面经验之大成的著作。砖石建筑以佛塔为代表,则有罗哲文和张驭寰的著作。石窟研究方面较突出的有萧默的〈敦煌石窟建筑〉。

3. 民居,或称乡土建筑,主要指各地区的住宅和地方特殊风格。最早的民居研究是中国营造学社於1940年前后在云南、四川的调查。刘致平据此写了〈昆明一颗印〉,并据长期积累的资料,写〈中国居住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1990年出版)。刘敦桢主持的中国建筑研究室,以调查民居为重点,於1957年出版了〈中国住宅概说〉和(徽州明代住宅〉。1959年,中国建筑科学院以浙江为重点开展调査研究,以后形成专著{浙江民居〉。嗣后各地陆续出版了〈吉林民居>(1985)、<云南民居>(1986)、〈福建民居>(1987)、〈丽江纳西族民居>(1988)、〈窑洞民居〉(1989)、《广东民居>(1990)、〈桂北民间建筑>(1990)等。全国性的民居研讨会,已召开过6次年会和一次国际讨论会,出版了会议论文集。

此外,还有香港大学龙炳颐(DavidLung)的(中国传统民居建筑〉(ChineseTraditionalVernacularArchitecture,1991)、同济大学陈从周等的〈中国民居>(1993)。中国广大乡镇的地方性民居建筑是十分丰富的宝库,民居研究方兴未艾。

4. 园林:在中国,最早研究园林的童雋於1937年即写成〈江南园林志〉,至1962年才正式出版。刘敦桢於1953年开始收集苏州园林资料,1956年发表〈苏州的园林〉。同年,陈从周也出版了专著〈苏州园林〉。一时园林引起广泛兴趣,谈论园林的文章接踵而来,形成热点。刘敦桢继续深入研究,彻底调查,重写了〈苏州古典园林>,这是园林研究的典范之作。

许多机构尝试创作新的建筑与传统园林相结合。建筑科学研究院的园林组,以桂林为试验点;广州的莫伯治则运用岭南园林手法於新建筑之中,如广州白云山庄、东方宾馆、白天鹅宾馆中的传统园林手法。自此,世界多处建有中国传统风格的园林。皇家苑囿的调查和研究则有天津大学对承德避暑山庄和故宫乾隆花园的调查研究,出版了〈承德古建筑〉;又有清华大学对北京颐和园的测绘与研究。园林方面综合性研究,则有清华大学周维权的〈中国古典园林史〉(1990)和英国詹克斯夫人(Mrs.MaggieJencks)的〈ChineseGardens)(中国园林)。

中国的林业科学界也有研究传统园林者多人。北京林业大学汪菊渊主持〈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卷〉中的园林部分的编写,该校并承檐〈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中的园林技术一章。南京林业大学陈植著有〈园冶注释〉。东南大学童离曾为外国读者用英文写作了〈东南园墅〉(AGlimpseofGardensinSontheasternChi¬na)0已由汪坦先生译成中文,将编入〈童离文集>。

5. 少数民族建筑。1958年,曾派许多工作组赴各地调查少数民族地区的建筑。如内蒙古蒙古族(张驭寰等),云南贵州少数民族(郭湖生等),新疆维吾尔族(刘致平等),青海藏族(陈耀东等)。中国民族有56个之多,各民族建筑内容丰富,意义重大,弓丨起多方面注意。但调查研究成果发表不多,仅出版了〈内蒙古古建筑>(张双寰)、〈丽江纳西族民居〉(朱良文)、〈中国伊斯兰建筑>(刘致平)、〈四川藏族住宅〉(叶其焱)。日本学者与贵州省设计院联合调查的黔东南侗族、苗族村寨建筑的论文以及日本浅川滋南写成的〈住圭V、(D匕乇乃周边〉一书,则於日本发表。同济大学主持的〈民族建筑志〉计划按省区分章,又按各省区的不同民族分别立志,规模庞大,尚在继续进行中。

6.近年来,中国古建筑的研究方向,向室内外环境、风水思想、民俗等文化深层次以及中外建筑文化交流岔接等方面进行。已取得不少成果。重要的如家俱方面,已出版王世襄的〈明代家俱珍赏〉、〈明式家俱研究〉,而他积稿数十年的〈中国家俱史〉,不久也将问世。风水方面,则有天津大学王其亨等编写的〈风水理论研究〉及东南大学何晓昕的〈风水探源〉可为代表。儒学建筑方面,有东南大学编写的〈曲阜孔庙建筑〉,湖南大学的〈岳麓书院研究〉等可作为代表。在中国建筑文化的研究方面,有高介华、杨慎初、巫纪光等人发起的中国建筑文化讨论会,已召开过多次会议,出版了论文集,并举办国际讨论会(1996年)。清华大学陈志华教授等人对浙江乡土建筑的研究,已获重要成果。

第12篇

我国是农业大国,高等农业职业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各项事业还处于发展起步阶段,尤其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细化程度还不是很高。在农业高职院校中,《植物和植物生理》是作物生产技术、园艺技术、园林技术、景观设计、生物技术等专业都要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那么,在这些不同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该如何突出不同专业的特点,调整教学内容,体现高职院校技能训练为主的要求呢?这个问题对《植物与植物生理》教学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总结了一些园林技术专业的植物与植物生理教学的特点,与大家共同探讨。

植生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大多数农业高职院校由原来的农业中专校升格建立,植生教学不管在课程设置还是教学内容上都基本延续了中专教学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的课程针对性不强;二是实验与实践环节薄弱,不能满足职业技能教学的要求。2006年,我院的《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被确定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应该说这门课程的建设水平位于全国先列,但是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新问题,即这样一门精品课程是不是对各专业的学生都适用呢?对不同专业学生,在具体教学内容上该如何进行调整呢?

高职院校园林专业旨在培养工作在园林绿化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毕业生将来主要从事绿化设计、园林工程施工与监理、绿地养护、花卉苗木技术、植物造型、园林场所管理等工作。《植物与植物生理》是其最主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可以为学生今后从事专业工作提供丰富的植物学知识和实践技能。但由于多数农业高职园林专业是从农学或园艺等专业转化或分化而来,研究的内容和要求发生了变化,专业针对性不强、实践技能不明确的问题还很突出。

结合专业特点,调整教学内容

选用园林专业专用教材 我院于2000年编写的农业部高职规划教材《植物与植物生理》理论知识适中、实践应用可行、适用性广泛,被很多农业高职院校的相关专业选用。但此教材中实践应用部分都选用农作物作为例子讲解,对园林专业的学生来说很不适用。我院唐蓉教授针对这种情况编写了一本园林专业专用的《植物与植物生理》教材,其中实践内容结合园林专业实习内容,可以推荐大家参考使用。

制定园林专业教学大纲 《植物及植物生理》由植物形态结构、植物分类和植物生理三大部分组成。由于各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同,本门课程的讲授重点不能完全相同,应各有侧重。园林专业的学生需要对园林树木、观赏花卉、草坪植物和花圃杂草的分类特征及生长发育特性有所了解和熟悉。针对园林专业特点,我院植生教研室编写了园林专业《植物与植物生理》教学大纲。本课程重点应放在植物形态结构和植物分类部分,重点了解植物各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常见园林植物的类型。课时应向植物形态结构和植物分类两部分倾斜,课程一学期完成,一般在第一学年开设,总课时64学时,植物学部分36学时,生理部分28学时,其中现场教学12学时,实践教学14学时。采用理论知识考核与实践项目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成绩考核。理论知识考核又包括平时考核(含出勤、课堂提问等)和期末闭卷考试方式;实践项目考核采用平时考核与专项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平时考核主要是每一次实验实训后完成实验报告,专项考核指园林专业的3项技能考核。

选用适当的教学内容 《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是为后续职业技术课程服务的,其主要服务的课程对象包括组织培养、花卉生产技术、树木学、盆景与插花、园林植物保护、遗传育种、园林规划设计等,教学内容的选择需要针对以上职业技术课程来选择。我们的经验是植物学部分注重形态识别,减少显微观察;植物生理部分注重实践应用,减少理论原理。因为现在学生的高中生物基础都比较好,植物学的细胞部分内容用4学时复习一下即可。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要详细讲授并做好有关观察和实验,最主要的是让学生在自然条件下对这些基本的植物外部形态结构有感性认识,显微解剖结构不宜过分强调。植物分类部分只把应用性较强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作为重点介绍,主要通过学生课后自学来增强教学效果。植物生理部分内容比较枯燥,要选择贴近园林生产实际的应用性部分讲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只要求他们初步了解一些理论原理,重点要说明这些理论原理在实践应用中的作用。例如讲述水分代谢时,只讲水势的概念、水流方向的判断,不讲水势的物理公式及其推导,要强调植物体内水分平衡的重要性,特别是园林上常用的树木移栽时如协调水分平等,提高移栽成活率。以大树移栽为例说明增大根部土球可以保护根系,及时吸收水和无机盐供应地上部分的需要,保证植物移栽后能正常生长。如果损伤根系,根系不能正常吸收水和无机盐,会使植物萎蔫;再结合蒸腾作用说明在移栽时要修剪枝叶,或用物品遮盖,减少植物体内水分的蒸腾;最后,说明如何及时灌溉,根部堆土、配置支架和灌排水管道等,提高移栽成活率。讲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时要略讲机理,结合生产实际讲通风透光、合理密植的要求,介绍温室植物栽培时如何调控环境因素保证物质积累和消耗的平衡。讲光周期时结合花期调控,讲激素时结合树木、花卉株型调控、切花保鲜技术等。这些与园林专业实践密切相关的内容,可以为学生今后上好专业课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明确园林专业的考核技能 对园林专业的《植物与植物生理》实践技能考核内容进行调整,以往的园艺、农学专业,显微结构识别考核是一项重要内容,我们认为这对于园林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不必要的。(1)可以将考核的内容转换成外部形态认别考核,如皮孔、芽鳞。(2)植物种类识别考核不要求学生递交植物标本,要求进行实物抽签识别。(3)完成一份周边地区园林植物调查报告,要求注明名称、科名、主要识别特征,根据内容进行评分。

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训练

增强现场与实践教学效果 本课程共安排了26学时的现场与实践教学,植物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每个器官都安排了现场与实验教学。我们的做法与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卞勇教授的做法一致,即将理论与实验实训融为一体。把理论知识和每一次相应的实验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效果良好。如讲解植物叶时,教师先在教室里把一些关于叶的基本概念和结构罗列出来,但并不做具体讲解。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和学生一起到校园内观察,看到有关的内容再逐一讲解。在校园里再让学生观察双子叶植物叶的正反面有何不同,单子叶植物叶又何如。在下一节课,就让学生带着这些植物叶回实验室看显微镜,观察一下叶的内部结构。这样的教学灵活生动,动静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使学生了解理论知识之后,马上实验观察,提高对知识的掌握效率。特别是像皮孔、芽鳞痕、叶痕、叶迹、腺点等比较难认的结构,一定要在自然条件下让学生亲眼看到、亲手摸到才能达到教学效果。显微结构理论不宜拓展或讲得过深,最关键的是要与实物位置形态相结合。例如,维管形成层是一个很重要的结构位置,以后嫁接的时候要做的是形成层对接。很多学生在显微观察的时候能够在显微镜下准确地指出形成层位置,但拿到实物枝条却不能找到位置。这时,如果让学生亲手把枝条上的韧皮部和木质部分离一下,他们就会恍然大悟。

提高多媒体手段的教学效果 近十多年来,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非常普及,许多课程都制作了比较全面的课件,但并不是应用了多媒体课件就会有好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要适时适量,才能保证效果。在《植物与植物生理》教学过程中,植物形态部分主要是现场和实验教学,可适当结合多媒体图片加深印象。分类学部分则主要依赖多媒体课件,因为园林植物种类繁多,教学时间有限,在课堂上可多介绍几种植物类型,课后再让学生慢慢自学消化。我院国家级精品课程的植物生理部分多媒体课件包含从水分、光合、呼吸直到逆境等,这些内容虽然十分完善,但有些对园林专业并不适用。因此,植物生理部分不能过多依赖传统教学课件。相反,由于生理部分的讲解更多地倾向于园林方向的实践应用,这部分的课件大多在专业课中才会出现,如前面提到的大树移栽、温室调控等。因此,在教学上需要和相关专业课教师沟通,适量补充,保证不同课程对同一问题讲解的前后一致性。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充分利用课程网站 高职教育中不可忽视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植物与植物生理》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一些问题需要学生课后自己消化。另外,高职教育更加注重技能实践,理论课教师不会介绍得很详细,科研领域的发展也不是授课的重点。那么,当学生在今后工作中或继续深造时需要这些理论知识时,学生应该有能力自己去获得这些知识。课程网站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平台。建设一个完备的《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网站,提供与本课程相关的教学内容、考核测试及研究前沿等信息,对任何专业的学生都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