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4 17:18: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西餐摆台实训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教学模式;一体化教学;模块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8-0094-02
《餐厅服务》是酒店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笔者从事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已有十多年,在《餐厅服务》课程教学中尝试了不同的教学方法。不管采用什么教学方法,总体来看,教学模式一直没有脱离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的套路。教师往往从自身主观愿望出发,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成为只能受教师训导和教诲的对象。在课堂上以教师讲析为主,过于强调“灌输”,要求学生“静听”,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违背了“教学应以学生为本”的新的教育思想。生硬地向学生灌注知识,压制了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抑制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精神,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导致了课堂教学沉闷的局面。同时,这种教学模式,无法或很难体现中职专业学科的特点,难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因此,建立融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为一体的“理论与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整合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形成模块化课程体系,成为中职学校的重点。
模块化理论可以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提供理论依据。教师运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将一门课程的全部内容按照层次和递进关系划分成模块,使理论内容、实训和技能训练在一个小模块中融为一体,使多个模块有机组合,最终形成连贯、系统和完整的教学体系。这种模块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使教学内容更有针对性,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真正实现一体化教学。下面以酒店管理专业《餐厅服务》课程为例,对“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改革教学内容,构建课程新体系
课程改革的设计思路 为了培养具有一定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酒店人才,我校一直致力于探索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目标,我们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参照当前现代酒店发展的需要,设计与实施餐厅服务新课程。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餐饮企业的基本作业程序为依据,以餐饮企业真实工作为载体,以实际工作流程为脉络展开教学。在课程设置上将理论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体现了以实训内容为中心、以任务驱动为依据、以模块教学为导向、以课堂设计为目的、加强实训后总结提高环节的设计思想。
课程模块化的建立 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工作流程导向课程的思想,我校将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分解设计成三个不同项目——仪容仪表训练、餐厅基本操作技能训练、综合性训练,创设相应的工作情境,以项目为单位组织教学,采用并列与流程相结合的结构展示教学内容,通过情境创设、仿真模拟、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以具备餐饮企业真实工作环境的中餐厅、西餐厅为上课场所,教学做三者结合,强调学生在“做”中“学”,使学生在技能训练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践
教学内容一体化 根据酒店餐饮管理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结合餐饮企业的实际需要,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毕业生需具备知识、能力和素质,我们以实训为中心构建了理论实训一体化的模块体系,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项目实训模块组成。教师根据各模块的要求综合教学内容,重新组织课程,将理论教学融入到实践教学中,讲授与实践教学时数比为38∶122,将教学的切入点始终定位在全程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上。
教学组织一体化 为了更好地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在多年的一体化教学中,我校积累、摸索、总结出了“七步教学法”,即师生共同准备所用的资料和所需的设施设备、教师讲解、教师演示、学生模仿、教师咨询、师生评价、师生总结。“七步教学法”主要由师生互动参与共同完成,而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是主角,其行为占主导地位,教师是配角,起辅助、咨询、把握教学节奏的作用。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根据已确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第一阶段重点训练学生的仪表仪容,如站姿、走姿等。第二阶段重点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如托盘、折花、摆台、上菜分菜、撤换餐具等,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操作要领,及时纠正某些不规范操作,使基本操作规范化,达到熟练要求。第三阶段适当安排部分综合性实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将理论和实际工作相结合,解决餐厅服务过程中诸如宾客投诉、跑单、菜单设计等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强化训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材编写一体化 本课程的教材主要由主讲教师编写,体现了一体化教学思路。教材编写过程中按完成工作项目的要求和岗位操作程序,结合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要求,将餐厅服务这个专业项目分解成仪容仪表训练、餐饮服务基本技能、中餐服务、西餐服务、餐饮产品推销、菜单设计、宾客投诉等若干个典型活动,如表1所示。编写过程中采用任务引领、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设计了一些结合岗位任务、有吸引力的课堂教学活动,例如托盘端托服务技能的练习中以小组为单位,每人托3瓶啤酒、2瓶饮料,进行接力比赛;餐巾折花技能练习中设置4组宴会场景,要求每组根据不同场景完成相应的餐巾折花造型等等,寓教于乐,充分体现“在做中学”的教学方法。同时,活动的设计内容突出主题,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注重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和提高学生参加活动的兴趣。由于中职学生的知识水平普遍较低,为了符合其认知水平,提高其学习兴趣,教材编写应以学生为本,内容展现时图文并茂,文字表达简明扼要,特别是餐巾折花、中餐摆台、西餐摆台等内容。教材编写时还应注重内容的实用性,重视将本专业最新的服务方法及时纳入教材,例如,现如今提倡环保,公共场合不允许吸烟,所以中、西餐摆台中不再摆放烟灰缸,这样使教材更贴近专业发展和实际需求,符合现代社会和国际餐饮服务的发展趋势。教学设计见表2。
教师队伍一体化 一体化教学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是“双师型”教师,理论和实践均需过硬,能够把理论讲解与实践指导结合在一起,既要博学多才、经验丰富,又要专业技术熟练,得心应手。我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师队伍90%以上达到了“双师型”要求。
考核方式一体化 为适应一体化教学方式,应提倡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法,体现以就业为导向,重视实践考试,重视能力考核。我校《餐厅服务》课程学生总成绩计算方法如下:学期教学评价=过程评价×80%+阶段评价×20%。其中过程评价主要包括课堂参与程度占50%、课堂提问占10%、作业占10%、课堂纪律占10%;阶段评价主要是期末笔试考试。以往单凭一张考卷考核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显然不符合实际,只有通过现场操作才能客观地做出评价。
通过在《餐厅服务》课程教学中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到动手主动创造,在愉快的气氛中去获取知识,明显提高了本专业的教学质量,学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学校也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办学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治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于“校工厂”实训课程的探索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2(7).
[2]李丹丹,胡丽琴,刘雪梅.“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0(13).
[3]赵元金.浅谈一体化教学模式[J].职业,2012(5).
[4]王佳满.浅析一体化教学[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6).
[5]姜广政.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27).
[6]李丹丹,胡丽琴,等.教学做一体化在高职《工业分析》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2(13).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 全真实训“一体化”实训室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7C-0049-02
随着整个社会对人才尤其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社会对劳动者的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职教育应适应现代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迫切要求,坚持以就业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推行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中初级专门人才。酒店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要想更快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必须建立适应教学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训基地。本文以广西城市职业学院“景阳楼宾馆”全真实训基地为例进行探讨。
一、建立全真实训基地的必要性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点,建立必要的校内校外实训基地是保证实训教学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基础,且根据现阶段酒店行业的基本情况以及酒店行业的发展趋势,酒店管理类人才既要求具有优秀的思想素质和职业素养,又要全面掌握现代酒店经营管理的理念、方法和手段,熟悉酒店各管理部门的管理知识,掌握各项酒店业务、酒店服务的基本操作技能。为了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酒店管理专业队伍和技能人才,促进理论学习和实践较好结合,使培养出来的人才理论够用、技能突出,我们应建立一个或多个质量优良、功能齐全、设备完善的全真酒店管理实训基地(本文所指的全真实训基地是相对于仿真、模拟实训基地的特定称呼),使学生不出校门就能完全按真实的工作环境效果进行实训实习,这样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知识的系统性,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达到从理论到实践,从知识向能力的转化,真正做到“纸上谈兵练真功”。因此,广西城市职业学院在建立了区内外等8所校外星级酒店为实训基地的同时,在校内已有一个客房实训基地、一个餐饮实训中心以及一个导游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再设立了一座校内三星级宾馆——景阳楼宾馆。宾馆拥有多种类型的客房共35套,餐饮包厢、茶餐厅、咖啡厅及大小会议室等。在实现其生产性社会功能的同时,可以为酒店管理专业实现“课堂学习—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践教学—课堂学习—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实习—课堂学习—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的“学训相间,能力递进”的教学模式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全真实训室在实训教学中的利与弊
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训教学模块是按照酒店管理岗位群来设置的,包括有餐厅服务岗位群以及客房服务、餐饮服务、康乐服务等岗位群,开设有“餐厅服务与管理”、“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等核心课程,开发了“前厅服务、中餐宴会服务、西餐宴会服务以及现代饭店客房业务”等实践课时,并将专业课程设置成以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情景式教学的模式。因此,这就需要各个实训基地能按照酒店管理岗位群提供进行实训教学的设备和条件。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教学总结证明,全真实训基地相对于仿真实训基地而言,在实际的实训教学中存在以下利与弊:
(一)具备了真实的职业环境,但无法完全兼顾实训教学的需要。景阳楼宾馆全真实训基地营造一个与酒店管理与服务第一线工作现场基本相一致的真实的职业环境,并具备了一定的星级酒店管理的规范性、先进性和实效性。从酒店设施设备、服务标准、管理水平以及人员和岗位配置等方面基本和职业环境一致。并且借鉴现代酒店的管理运作模式,与学校的文化产业以及文化特色相融合,特别重视学生的文化水平尤其是对传统文化水平的提升以及职业素质训导。通过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实训、作业答疑、实习、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等)的合理安排,构建以实践动手能力为主体,按职业道德素养、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层次,循序渐进地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将实践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具体落实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学到的不是片面的、部分的、无序的内容,而是应用型高等技术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完整的、系统的技能。
景阳楼宾馆等校内实训基地应实施全方位开放运行,以确保满足学生实训为主要构建目的,从空间到时间都要向学生和教师全面开放。即学生随时可以根据实际教学安排和需要到实训基地开展实训。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实训步骤,处理和分析实训过程。这样可以充分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有利于学生独自安排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但广西城市职业学院本身为3A级旅游景区,这就决定了其在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提供实训教学的同时,校内全真实训基地的另一主要功能之一是供餐饮与住宿、休闲与旅游服务,即其本身承担了生产与社会服务、提高学校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社会功能,因此,当其社会功能需要最大化的时候就有可能与实训教学需要相冲突,不能完全确保实训教学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林芝;旅游;课堂效果
前言
旅游业是林芝地区的重点产业。目前,此行业人才紧缺。而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就是为了培养与本地区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技能型、实用型、创造型旅游专业人才。从市场需求来看,本地区中职类院校的培训任务还有待加强,从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看,旅游专业课堂教学需要改革、创新,不断提高教学效果,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一、增强职业道德,锤炼道德品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服务体系和服务规范,社会对旅游服务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技术型、实用型、创造型旅游专业人才,我们就应更进一步重视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一)加强新生入学引导。在每学期开学初,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组织专业教师向新生进行专业介绍,企业参观,岗位认知。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团队合作精神等综合素质。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在课堂教学时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进行教学。我校有模拟前厅实训室、3D导游仿真模拟实训室、形体训练房、中餐模拟实训室、西餐模拟实训室、藏餐模拟实训室、酒吧模拟实训室、插花实训室、茶艺室、客房铺床实训室单间、标间、套房模拟实训室等10个实训室。相关课程都是在实训室中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更深刻的记忆理论知识,同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黑板、教室的教学模式。同时丰富学生对的自然、历史、地理、民情风俗等文化知识的认识,掌握规范的服务礼貌用语和服务技巧与方法。
二、抓竞赛,强技能,突出学生的一技之长
普教有高考,职教有竞赛。中职学生在社会立足的根本就是有“一技之长”!校内组织的技能大赛,每个专业也有专业之间的技能比赛。旅游专业每学期组织学生进行铺床、摆台、讲解员等技能大赛,也积极参与地区及本地区的企业组织的相关竞赛。这种比武形式的竞赛不仅能促进学生重视技能的学习,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而能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使得学生更多施展才能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导游技巧和酒店服务意识的提高。同时,让其树立信心,体会成功的喜悦,也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
三、走出去,请进来,开拓视野
走出校门,进入企业,开拓视野。边学边工作,工学结合,促进与企业岗位对接。地区的职业教育要放眼全国,与兄弟学校联合办学,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综合素质的现代化技能人才。本校与林芝地区43家酒店和景点进行了教学与专业的合作。旺季时节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并由企业的兼职教师指导操作。教师也在暑假时间到企业实践,增强自身的教学能力及操作能力。让学生在社会中锻炼自己,在实践中增长见识,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不断提高,为林芝地区旅游业的人才需要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总结
为林芝地区旅游业提供人才保障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该不断探索,不断学习,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方法与技巧,创新教学模式,理论与实操相结合。学生具备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和协作精神,还有过硬的技能,才能够较快适应旅游服务者的角色,更快更好地胜任旅游服务接待工作。为林芝地区的旅游服务做出更大的贡献,从而最终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徐漫.论如何促进中职旅游专业学生就业工作[J].现代教育管理,2014,(9):281-283.
关键词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 实训基地 实习监控
1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训问题的分析
1.1实训基地建设的问题
旅游类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旅游类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安排,要体现以基本素质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国外先进的旅游职业院校,如瑞士洛桑旅游学院,十分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其实训教学模式是“前台后室”即将教室一分为二,前半部分为教室和讲台,后半部分为实训操作室。学生学做合一,每个流程、每道工序都要求学生反复操练,直到技能娴熟才能毕业。然而据相关调查,目前我国部分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校内实训场所普遍存在条件差、功能有限、方法陈旧,缺乏针对性,不能很好地与专业技能训练有效对接等问;校外实习基地又因种种原因导致稳定性不够,合作不紧密,严重影响实习效果。由此可见,如何规划和建设好旅游类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创新旅游实习监控管理模式,已成为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必须面对和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
1.2实习监控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影响
首先从企业方面来讲,星级酒店从节约成本,保证实习员工及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出发,希望学校成批地、不间断地派遣实习生,一般要求采取集中实习模式,而单个的旅行社或景区(点)规模小,接纳的实习生人数相对较少,且旅行社不接收没有取得导游证的学生,一般只能采取分散见习或实习的模式;其次从学校方面来讲,为了便于管理和保证实习质量,学校强烈要求或鼓励采取集中实习模式,但由于上述单个旅行社、景区(点)对实习生需要少,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只能采取分散型实习模式,这就加大了实习管理和监控的难度。第三,从学生方面来讲,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学校组织的集中实习有人身安全保障和经济保障,同时由于大多数学生几乎没有社会关系,自己无法落实实习单位,而愿意采取集中实习模式。
2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训基地与实习监控的创新举措
2.1加强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创新举措
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必须保证认知认会的基础训练。旅游管理专业认知认会的基础训练一般应在校内实习基地完成。其认知认会能力主要包括导游讲解与服务技能,旅行社计调、外联、旅游产品开发与营销等技能技巧。酒店管理专业认知认会能力主要包括,前厅服务和管理、客房服务、中西餐饮摆台、会议会务设计与安排、酒吧宴会服务、插花、调酒与茶艺、酒店产品开发与营销等技能技巧。这些专业的技能技巧必须依托专门的校内实训基地或实训环境进行多个循环的实训操作才能熟练地掌握。
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必须满足适岗应岗的素质拓展训练。为达到素质拓展技能训练目标,旅游管理专业必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与旅行社、景区(点)签订双方互惠互利的实习、实训协议,根据旅游黄金时段的特点和用人单位的需要,利用课余和假期时间分期分批组织学生进行岗位见习或顶岗实习。酒店管理专业必须与涉外星级酒店签订实习协议,组织学生进行岗位见习或顶岗实习,让学生在真实的实训环境中锻炼提高其综合素质。上述实训课程也可以直接搬到旅行社或酒店进行现场授课。
2.2加强实习教学监控管理的新举措
严格规范实习教学各环节、高职旅游类专业是实线性很强的专业,严格按制度规范、落实实习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因此,学校应高度重视实习教学环节的监控管理。为加强对旅游类专业实习教学环节的管理,使学习教学环节管理更加规范,学校首先应建立健全一整套有效实习教学环节的管理文件和教学文件。在实习过程中,实习带队教师应根据实习地点的不同,实行定点定人跟踪管理,制订实习工作计划。在实习结束时进行实结。实习指导教师要按照实习教学大纲、岗位见习和毕业顶岗实习指导书的要求,认真组织学习教学的全过程,为确保实习教学质量做好制度保障。
创新校企合作教育运行机制、按照高职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要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校必须建立一种新的校企合作教育运行机制。主要的做法有以下三种:
(1)尊重企业的需求,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实训方式。对于到涉外星级酒店实习的学生,在严格考察、选定实习点的基础上,签订实习合同,根据学生自愿选择的原则,严格采取集中见习、实习模式;对于到旅行社实习的持证学生而言,也可采取上述方法;对于没有取得导游证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而言,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到景区实习。
(2)与旅游企业合作办学,实行订单式培养的专业实训模式,共同培养学生。学生采取双向选择的办法确定,企业派出指导教师免费给学生上课并安排顶岗实习,负责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
(3)与旅行社企业共营共管,在共同参与中加强实习合作。旅行社可聘请有实际带团经验的、已经过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培训并取得旅行社总经理资格证的系领导或教研室主任担任旅行社副总经理等职务,参与旅行社的经营管理,并聘请部分教师参与旅行社的员工培训指导,组织有证的学生参与带团、跟团和踩线活动,优秀学生可以利用自己所学知识与旅行社管理人员一起开发设计新的旅游产品。
3总结
加强高职高专旅游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是对旅游类专业学生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保障,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应进一步深化产学合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专业结合,更加强化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以达到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静.高职旅游酒店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构想[J].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
正如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所言,职业学校要“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而‘动’,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而‘走’,围绕企业人才需要而‘转’,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而‘变’。”入主北京市第一七九中学后,于文平在总结学校过去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果断地提出“开放、灵活、适合市场,求实、创新、突出特色”的指导思想,调整学校战略方针,确定了“高端、精品、特色”的发展定位,同时明确了“用一流的专业、一流的师资、一流的设施、一流的理念、一流的管理,去培养一流的职场人才”的办学目标和“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的培养目标。依靠准确的办学定位、鲜明的办学特色、科学的专业设置及与社会需求相吻合的培养目标,一七九中学成功地为社会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适应性强、应用水平高、思想品德优良的实用技能型人才。
在服务中找准学校的发展定位
“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大背景。做职业学校的校长,要有大教育观,要重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否则孤立静止地办学肯定影响教育效果。这就要求学校了解政府的经济发展规划,掌握区域产业发展的状况,摸准企业发展的脉搏,主动出击,主动服务。”于文平校长如是说。鉴于此,一七九中学明确提出,学校要服务社会、服务经济、服务企业、服务学生,从服务中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机会。
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增强社会服务功能——一七九中学的办学思路因此被打开了。学校的改革也在围绕着这一点,从社会需求、师资、实训、校企合作等方面统筹考虑,以特色专业建设为总抓手,将科学知识体系转变为技能培养体系,全面推进各项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此同时,一七九中学立足于首都经济发展,强化专业对社会的适应性和针对性,并逐步实现与企业接轨、与行业接轨、与国际接轨、与高职接轨,以适应社会需求和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保证学生就业、升学、创业等多元化教育目标的实现,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目前,学校开设了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中餐烹饪、西餐烹饪、酒店服务与管理、美术设计与制作等专业。其中,计算机应用专业是北京市骨干特色专业,电子技术应用和烹饪专业及实训基地建设是北京市重点建设项目,美术设计专业定向和艺术类大专接轨。
在非学历教育方面,一七九中学是教育部批准的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NIT)考点,也是原劳动部批准的职业技能鉴定所,具有初中级计算机操作员、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等工种的鉴定资格。2008年,学校还与新加坡布鲁克斯商学院、南洋现代管理学院签订了“友好学校”协议,互派学生进行长短期教育交流,为学生提供去新加坡学习、培训、就业的机会。此外,学校还与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合作办学,为学生进一步升入高等职业院校学习搭建平台……一七九中学的办学之路越走越宽,探索出了一套更加贴近市场、更加符合行业需求、更加完善的职业教育办学机制。
在改革中提升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职业教育,是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类型的教育;其培养对象,是适合于应用性学习方法的人群;其培养目标,是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输送多层次、多规格的岗位技能型人才。因此,职业教育必须摆脱传统的普教模式,从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办学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不断向职教自身规律靠拢。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调查显示,在“做”中学,比单纯地听、看学习的效率要高60%~70%,而且对知识、技术的价值观能够得到同时培养。采访中于文平校长强调:“职业教育既然是一种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模式,教学的最终目的无非就是让所学知识能够‘用得上’。”基于这种认识,一七九中学不仅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还根据企业用人需求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将职场“实战”融入教学的全过程之中。“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已经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的“制胜法宝”。
以烹饪专业为例。一七九中学明确了烹饪专业课程改革思路:针对岗位设计课程,针对岗位标准实施考核;增强学生的适岗性、适应性和实用性;对接市场、对接企业、对接岗位、对接技能,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项目教学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改革思路。
具体而言,烹饪专业的改革紧紧把握住市教委倡导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方向,制定了校级课改实施方案,实行了“1+X”的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革,即“1”为核心骨干课程,“X”是围绕骨干课程的相关知识、相关技术。在整体设置课程方面,一七九中学注重课程的综合化、整体化。过去理论课课时偏多,各科内容多有重复,造成课时浪费,部分科目与烹饪实际脱节,学习收效不大。新的课程模式是“构建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模式,强调课程整合,即理论课与技能课的整合。如改革后的中式刀工综合实训课:是中式刀工技术课与原料加工课的综合课,压缩了原料加工技术理论课的课时,将原料加工技术知识高度集中,根据企业实际需要,依据中式烹饪师初、中级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确定教授内容。同时,根据企业的需要,学校要求烹饪专业教师将“三课教育”贯穿到实训课的始终,即“安全操作教育课”、“卫生清洁规范课”、“职业行为养成课”,使学生毕业后能够符合企业的用人要求。这样的改革成效十分明显,仅以“2010年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烹饪专业技能大赛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天煌杯烹饪技能大赛选拔赛”为例,参与的学生一举夺得四个一等奖,并且有3名学生代表北京市参加了6月份在天津举行的全国总决赛,均获得三等奖。
不仅仅是烹饪专业,目前,一七九中学的各个专业都在积极地以改革为切入点,着力提升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学校秉承着“技能要靠训练来提高,能力要靠做事来培养”的理念,加大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先后建成了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室、苹果机房、电子排版实训室、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实训室、视频技术实训室、灯光音响实训室、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基地,以及颇具时尚风味的中西餐烹饪、酒店服务、调酒、茶艺实训室等,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实习实训。
在赏识中激发学生的发展潜能
有个不争的事实,职业教育的对象中绝大多数是中考的“弱势群体”。面对这样的群体,一七九中学的教育者们树立起了一种信念:“职业教育是成功教育、大众教育,不是淘汰教育;只要努力,每个学生都是能教好的。”正如于文平校长所强调的:“教育的价值不再仅是培养少数精英,而在于能否为各种不同潜能的人提供平等的、能最大限度的开发自己才能的机会和途径,把成才之路铺在每个人的脚下。我们要承认学生的差异、承认学生的智能类型不同,同时要承认每一个学生身上都存在着成功的潜质、每一个学生都是有着无限可能的技术人才。要通过我们的努力,给孩子一个未来,给家长一个希望。”
为此,一七九中学还特别引入了市教科院的一个市级课题“赏识教育”的实践研究,作为中央教科所整体构建学校德育的实验校,几年来通过这一课题研究,改变了教师的观念,提高了德育管理的实效性,涌现了一批热爱学生、师德高尚的教师典型。学校通过班主任的赏识评语、学生作业的赏识评判,让赏识教育走进课堂;并要求教师换一种视觉看学生,多一把衡量学生的尺子,用放大镜寻找学生的闪光点,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进步与成长。
在赏识的同时,一七九中学注重“成功”教育。自信心是学生潜力的“放大镜”。每年一七九中学的各个专业都要进行职业技能大赛活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进行电子装配技术、音频信号线制作专业技能竞赛;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平面设计、网页制作、网络布线专业技能竞赛;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进行中餐宴会摆台、茶艺和英式调酒专业技能竞赛;烹饪专业进行食品雕刻、刀工和抻面专业技能竞赛。通过竞赛提高了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也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实训室是高职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条件,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资源保障,也是各高职院校中重要的资产。如何提升学校中实训室的使用率,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是困扰众多高职院校的难题,本文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上,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分析实训室利用率不高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酒店管理;实训室;利用率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尤其是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迎来了又一个春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实训设施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保障,也是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的重大区别,为了实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目标,各院校纷纷加大实训室投入,新建或改扩建了许多实训室,这为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笔者所在的重庆旅游职业学院是一所年轻的公办旅游类高职院校,拥有3D模拟导游实训室、园林实训室、中餐实训室、西餐实训室、酒吧实训室、三星级酒店实训楼等四十余个校内实训室,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训室及其设施设备是学院的重要资产,学校斥巨资建立实训室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充分发挥实训资源,使学生在校就能模拟职场就业环境,为顶岗实习和今后就业打下基础,做到学校与社会的无缝对接,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实训室的使用和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也是许多职业院校共同面临的,其中一个就是实训室使用率较低。针对高职实训室的管理问题,国内已有诸多研究,其中也有专门针对实训室的使用率问题,例如胡晓峰等人就从实训室的规划阶段、使用阶段和管理阶段对提高实训室的使用率进行了宏观的探索,李胜明,刘颖,李强等学者从开放实训室的角度或者借鉴国外的一些先进经验,都做了许多富有意义的探索,也提出了一些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实训室利用率问题也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1利用率低下的表现及原因
实训室对于实践教学、科研创新、技能大赛等各方面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现实情况是许多实训室的利用率严重不足,为研究实训室闲置问题,笔者在研究以往文献的基础上,也专门调研了重庆工业职业学院、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南宁职业技术学院,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等高职院校,这些学校无论文理科实训室,都存在实训室利用率不足的问题,其表现主要在以下方面:
1)实训设备型号性能落后,不满足实践教学需要而闲置,由于是政府采购资产,也不能轻易报废处理。
2)实训室在上课时间就开门使用,下课后就关门,在课余时间和假期处于长期的闲置状态,这种情况是较为普遍现象。
3)一些场地仅仅用于展示或者迎接领导检查及评估才短暂开放,平时都是处于闲置状态,根本不能创造价值。针对这些现象,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主体担心安全责任。这是实训室使用率低下的最主要的原因。安全稳定压倒一切,如果在学校内出现安全责任事故,从校长到教师都会被追责。实训室中存在众多安全隐患因素,如中餐烹饪操作间,有大量的刀具、天然气等危险品,一些实训室含有有毒有害化学试剂,一些实训室配备了昂贵的精密仪器,尤其是在将实训室对外开放,这种安全风险就更高,为了避免承担相应的责任,尽量少使用实训室是“简单有效”的办法。
2)实训室管理人员工作性质。通常情况下,高职院校的实训室管理人员是由学校的教师专职或兼职担任。他们多数是与学校工作期间的作息时间一致的,下班后就会关闭门窗水电离开,这导致了在晚上或者放假期间,实训室也无法使用。如果要实现24小时有人值守,则需要更多的人员编制,这又会增加成本。
3)单次使用成本高,管理维护资金筹措困难。实训室使用过程中必将产生损耗,如烹饪操作过程中的原材料,摆台过程中的酒杯、餐具,3D实训室的投影机灯泡损耗等。这些损耗费用一般是从教学实训费用中开销,如果开销过大,也没有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针对一些较大的开支,学校也不舍得投入。
4)实训教学人员的技能水平不够,不能完全发挥实训设施设备的潜力。这种情况在一些工科实训室中比较常见,如某学校物流专业花费80余万购买了日本物流机器人,但是学校缺乏编程技术人员,所以除了基本演示功能外,无法发挥这种机器人的潜力。
5)缺乏统一领导,各自为政。通常情况下,实训室的真正管理是与专业教学系挂钩,如3D导游模拟实训室是由旅游管理系负责日常管理(通常由导游专业教研室负责),中餐实训室是由酒店管理系负责,这种管理模式的优点在于能明确管理主体,落实责任,但却不能形成一个资源的有效整合。
6)学校财务管理制度严格,对外开放面临身份困境。学校多数是由财政全额拨款,学校内部没有财政权,如果要对外经营,必将产生经济来往,学校作为非营利性组织的身份就成为了障碍。
2提升实训室利用率的实施对策
其实,各院校也也并非愿意将这些资源闲置。学校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实训室,不仅能够提升校内学生的实践技能,还能发挥社会效益为当地社区提供服务,甚至可以为学校创造经济效益,以实现各方共赢的状态。为实现实训室利用率的提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解放思想,提高认识。使全校上下认识到提升实训室利用率对人才培养和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管理层要形成统一认识,支持和推动此项工作。
2)大力引进“校企共建”和“校校共建”的实训室建设模式。校企共建的常见模式是由学校出地,企业出资出设备,实训室成果由校企分享。例如重庆工业职业学院的汽修专业是学校的王牌专业,该校汽车实训室就是与长安集团共建,企业投资可以减少学校资金压力,而且实训场地还可以为企业的在职培训提供场所和设备提高利用率;校校共建模式可以由距离较近的学校共同出资新建实训室,协商确定双方的使用时间、产权归属、出资比例、管理责任等。
3)统一实训室管理,尝试建立法人化的管理主体。为改变以往各自为政的局面,可以借鉴高校后勤集团的模式,将实训室资源打包成立法人组织,单独进行财政收支管理,学院每年按照学生使用频次统一付费,法人组织在对外经济往来上也能名正言顺,为社会提供实训室服务,并承担相应法人责任。
4)提升专业教师的技能水平。要提升实训室的使用率,实训室教师的技能水平必须要达到行业标准。将专业教师送到企业挂职工作,或者到专业培训机构进行实实在在的培训。只有真正具备技能水平后才能胜任高标准实训教学指导工作,否则也发挥不出实训设施的潜力。
5)改革实训室管理人员事业制编制工作模式,规范管理。现有的管理模式下实训室管理人员的薪资与实训室利用率无关,所以他们是不愿增加自己工作时间的,如果改革成为类似于企业性质的岗位,把薪资与实训室效益挂钩,将增强他们的积极性。同时对每个实训室的设施操作流程、安全卫生标准、物品盘点制度、报损程序等各项制度严格落实到实训室管理人员,提升实训室的管理水平,避免出现脏乱差现象。
6)提升实训室软硬件水平,承接社会培训或技能鉴定考核。在寒暑假期间,由于学生离校,实训室长期处于闲置状态,可以充分利用寒暑假承接行业培训或者相关技能鉴定培训及技能鉴定考核,例如中式烹调师考试、导游资格证考试等。实施走出去战略,一方面可以能带来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在培训过程中,专业教师的技能水平也能有较大的提升,还可以提升学校在当地社区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
3总结
实训室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并非只需采购设备就能实现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在新形势下,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吃透高职教育精神,不断提升教育管理水平包括实训室管理水平,本文调研是在各兄弟院校相关教师的支持下完成的,由于作者能力有限,未能面面俱到,提出的一些思路,希望能为我国高职院校的实训室利用率的提升提供一些启发。
【参考文献】
[1]胡晓峰,周备峰,俞晓富.论高职院校提高实训室利用率的有关问题[J].教育教学论坛.2012(36).
[2]李胜明.高职院校实训室开放管理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2(8).
关键词:中职学校;旅游管理;教学研究;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1;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9-0045-01
在现行教育体系中,中职教育是实用型人才培养的摇篮,各行各业急需的人才在中职学校脱颖而出。当前旅游业成为了各地竞相发展的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大量旅游资源被开发利用,也带动了旅游行业的发展,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炙手可热。作为中职学校而言,面对大好的市场形势,更应当抢抓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强化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创新,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更好地履职尽责。
一、着眼社会发展需求,致力培养一专多能人才
随着社会的发展,分工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往往一个岗位的工作涉及到许多领域的内容,旅游管理行业也是如此。一个合格的旅游业管理人才需要熟悉天文地理,知晓人文风情,懂得政治、历史、礼仪、交际,还要熟练掌握计算机、英语以及许多方面的动手操作技能。这样的形势发展对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学校教育管理层面还是教师教学层面,都要深刻了解这一发展变化,将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在一专多能方面。专就是指专业过硬,与旅游管理相关的专业技能扎实、专业知识丰富,多能就是指与岗位相关的各方面知识都要充足,各方面能力都要过硬。
二、注重教学方法创新,切实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非常宽泛,细分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以及实践课程,教师要重视对教学方法的创新,打破陈旧落后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在语文、数学、法律常识等基础课程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启发引导,要求学生自主学习、相互研究。要让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获得知识和能力。在专业课程学习中,教师要通过演示大量信息、鼓励学生自主搜集资料,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分析研究的能力,从而为教学目标的实现奠定扎实基础。例如,在旅游概论学习中,教师要重视鼓励学生搜集信息,了解旅游业相关的发展背景、前景,提高职业自信心。在旅游公共礼仪等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角色互换的方式,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尝试,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强化素质考核导向,引领教学更加贴近实践
教学考核的内容与方向直接引领着整个教学工作的导向。对中职旅游管理专业而言,教师绝不能凭着一张试卷就判定学生的整体学习状况,一定要全方位进行考察了解,要强化考核的素质化导向,让教学工作和行业实际、岗位要求贴得更为紧密。在语文、数学、法律常识等课程的考核中,可以采取书面测试为主的方式。对食品营养、餐饮服务、客房管理等教学内容,要采取理论测试与实践考查相结合的方式。卷面测试占有一定比例,要将实践检验特别是情境模拟作为考试的另一个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具体表现由学生和教师组成评委组共同打分,最终以理论加实践的形式确定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的成效。这样的考核导向体现了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实践水平的检验,有助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
四、重视教学空间拓展,构建内外结合的教学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除了校内进行模拟之外,还要强化与实体单位的联系,相互合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饭店管理概论的教学过程,既需要师生在课堂上探讨研究,也需要带领学生深入到酒店进行实地考察,了解饭店管理的基本内容、程序规则,便于学生对照自我、强化薄弱环节的锻炼与学习。在餐饮服务与管理教学环节,教师应当安排学生到酒店跟班学习,实地了解餐饮部门的职责以及组织构架、运行模式,对餐饮服务与管理人员的能力要求、岗位职责有更为直观具体的认识。中西餐摆台实训、化妆知识等可以到具体的工作单位,在实践环境下开展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发挥团队合作功能,帮助学生实现拾遗补缺
当今社会各行各业都要强化团队合作意识,个人融入到了团队之中,可以互通有无、团结协作,提高攻克难点的能力。在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鼓励学生团结起来,共同进步。例如,在化妆知识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组成小组共同探讨,相互化妆并且进行点评,总结成功的地方,也总结失败的原因。教师还可以将学生组织起来进行实践模拟,扮演不同的角色开展表演,还可以通过即兴表达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职业素养。另外,学生相互之间还要开展知识交流、能力的相互指点,每一个人都要从其他同学的身上学到更多的优点,同时也不断改正自己的不足,更好地提升能力素质。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必须始终坚持创新,紧跟时展的潮流,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为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2.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6-0130-02
一、“现代学徒制”的内涵与发展
“学徒制”是一种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以师傅的言传身教为主要形式的职I技能传授形式,通俗地说即“手把手”地教,这是传统意义上的学徒制的界定[1],从广泛意义上看,二战后出现的以德国“双元制”、英国“现代学徒制”、澳大利亚“新学徒制”等为典型,适应现代经济与社会需求,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纳入国家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学徒制形态都是现代学徒制[2]。在我国,2011年提出了现代学徒制,2014年国家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使现代学徒制在我国有了实质性的发展。
二、现代学徒制下的校企合作内容
(一)校企合作联合招生方式
结合当地酒店管理专业招生入口窄、生源有限问题,企业和学校共同制定招生宣传方案,通过邀请学生参观企业,并充分发挥企业在昌吉州酒店协会中的作用,调动酒店协会成员宣传招生。学生在入学注册学籍后,与学校和企业签订“现代学徒”培养协议,学生在成为我院学生的同时成为天沐园林酒店管理集团的一名学徒,由学校和企业联合来完成学徒培养工作。
(二)典型工作任务化的课程体系
按照“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路径,由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组建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专业指导委员会,确定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并通过分析工作岗位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来确定相对应的理论通识性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技能课程和拓展课程,从而形成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三)校企深度融入的渐进式教学过程
校企合作双方根据学生能力培养与发展需要设置了校内――校外三阶段式循序渐进深度融合的渐进式教学过程。
校内专任教师理论教学:第一阶段(第一学期、第二学期前八周):一方面,通过学习通识性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培养学生从业所需要的职业文化素养;另一方面,通过参观合作酒店,让学生对企业有个直观的感性认识;第二阶段(第三学期):进行专业技能课程学习,重点掌握酒店各个岗位工作技能和基层管理知识;第三阶段(第五学期):进行专业拓展课程学习,进行理论提升,为学生以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四)进行“二元制”的实习管理
所谓二元制,就是在认知实习、综合实训、和毕业顶岗实习过程中,为每名学生指定一位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师傅。企业师傅参照岗位职责内容(或标准)和“师带徒”培训方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标准化培训,而校内教师主要负责酒店餐饮服务、前厅服务等专业课程,在企业现场教学的顺利进行,在学习结束后,校企合作通过“以证代考”的形式来对学生的理论与技能学习进行考核。
三、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实证分析
(一)现代学徒制运行情况介绍
按照校企制定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任务进程表”,2015级酒店管理班学生,在第二学期后8周到企业进行校外认知实习。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企业实习,在实习前,企业选派相应的工作人员主要围绕企业文化、酒店各岗位操作流程和基本技能在学校对学生进行了为期10天的培训。
(二)企业“师带徒”考核管理办法
1.成立企业师带徒执行小组。企业成立了“师带徒”执行小组,由企业副总经理任组长,全面负责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推选“师带徒”师傅人选;组员由企业各部门经理、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和培训专员组成,全面制订和执行“师带徒”培训计划;人资部负责人协助各部门负责人做好师徒配对、评定、考核、实习补贴发放等;培训专员负责培训宣传、推广、跟进、记录等。
2.确定“师带徒”师傅遴选标准。作为师傅在思想上,要品德高尚、遵守职业道德、团结同事;在业务技能上,要处于所在部门平均水平以上,工作务实、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和沟通能力;在师带徒指导内容方面,要言传身教,按照岗位标准对徒弟进行全面的技能指导,帮助徒弟开展工作,提升对宾馆的认识,提高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
3.完善层级管理与监督体系。为有效促提升徒弟技能及业务知识,特制定了“师带徒”完整的管理与监督体系,具体内容如下:第一,师傅指导徒弟从业务知识点、疑问、困难工作及后续需协助的内容等方面认真填写“师带徒”跟进表,并负责监督徒弟每天将跟进表交至所属部门负责人处;第二,部门负责人认真批阅跟进表,及时掌握本部门“师带徒”进展情况,并于每周五召开师带徒总结会;第三,培训专员制作详细的月“师带徒”培训档案,并将相关信息上报至人资部,由人力资源部按照各部门《“师带徒”培训开展时间推进表》定期进行层级督导,并对督导结果予以公布。
4.制定有效的考核评定与奖惩管理办法。为了保障“师带徒”工作的顺利进行,企业制定了相应的奖惩管理办法。由部门对师傅进行考核,徒弟在入职培训转正后,工作表现良好,则给予师傅100~300元/月的奖励;若徒弟业务技能考核不过关,则对师傅进行20~100元/次扣款。由师傅对徒弟进行考核,对业务技能达标,综合日常表现优秀的徒弟给予100元奖励,同时每对表现优秀的徒弟可获得“企业之星”主题活动参与权,参加月度主题活动。
(三)现代学徒制践行中取得的效果及问题分析
1.现代学徒制践行中取得的效果。第一,通过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开展,学生技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有助于解决学生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不匹配的问题,部分学生通过短暂的企业师傅指导,在高效率完成岗位工作任务的同时,在企业参加的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中,代表企业参加了酒店客房服务、中西餐摆台等技能大赛,并获取了较好的成绩。第二,有助于学生提高技能,增强学生对企业的认可度。第三,提高了学校教师教学科研能力。
2.现代学徒制校企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虽然在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推行之前,校企双方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但实际管理中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如下:第一,企业对学生的培训不够系统;第二,企业对学生没有制定完善的三年职业岗位规划;第三,在薪资待遇方面,企业给予学生的实习工资与正式员工差距太大,导致学生产生心理不平衡,出现消极情绪;第四,缺乏与现代学徒制相对应的教学培训资料。
3.解决措施。针对在专业认知实习“师带徒”中出现的问题,校企双方就解决方案进行了及时的交流座谈会,其方案如下:第一,定期举行职业愿景及就业选择论坛会,帮助同学们了解酒店的发展及园林发展状况,培养学生们酒店职业意识及喜好,让学生们尽早感知职业压力及就业方向;第二,职业规划需要进一步详细,酒店应依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岗位规划,以便将来学生就业时选择自己合适并胜任、喜欢的岗位;第三,实习生薪酬体系设计需要改变,结合酒店的薪酬体系设定实习生薪酬,运用激励政策让学生们爱岗敬业、提升技能;第四,学校与企业合作成立教材编写组,根据岗位能力要求,以典型任务引领,重构课程教学内容,编写校企共建教材,完善岗位考核标准、学生学习评价记录手册、教师评价记录手册、师傅评价记录手册。
总之,通过对酒店管理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有助于解决职业教育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提高学生对企业的忠诚度,解决企业的用工需求。
参考文献:
[1] 耿荣,韩冬梅.职业教育中现代学徒制的发展研究[J].科研,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