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16 15:03: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古琴文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古琴艺术;汉服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3-0166-01
一、对传统文化的发扬
古琴是我国汉族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也是中国历史悠久、最具民族精神和审美情趣的传统乐器。几千年来,古琴一直是中国文人修身养性的工具和完美人格的象征,并以其文献浩瀚、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而为世人所珍视,其遗存之丰硕堪称中国乐器之最!近年来,尤其是在2003年中国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古琴艺术呈现出春意盎然的发展态势,实为琴坛之喜。
而汉服,即华夏衣冠,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又称为汉装、华服。在古代时期,琴人们弹琴,自然而然地穿着汉服弹奏古琴。所以,在我们现在看到的许多古装片里,弹古琴者都是着汉服的。由此说明,汉服与古琴同源于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当今舞台上都活跃着汉服的身影,相声、昆剧、京,传统戏曲等。这些舞台文化承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作为服饰文明,不论古今中外,男女老少,个人国家,都与其息息相关,所以是最易于普及和被人们所接受的。所以在中国文化复兴的今天,衣冠琴礼等古琴文化,理应受到人们(包括琴人)的关注与重视。许多琴人在弹古琴时纷纷按照琴学古籍的要求,穿着宽松潇洒的汉服,戴冠、巾、帽等。通身透着远古人文气息的古琴高古的境界,实现了“汉服、古琴的完美结合”。当然,也有人不以为然,认为“只要琴弹得好,穿什么并不重要,不值得在这些细枝末节上花费这么大工夫。汉服抚琴只是一种在表观形式上模仿古华夏风貌,没有什么高深的。”其实,着汉服弹古琴,本身就是传播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古琴礼仪的外化
儒家创始人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此言“文”,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指内在的仁德,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格,同时又能合乎“礼”地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子”。也就是说,没有合乎礼仪的外在形式(包括服饰),就像个粗俗的凡夫野人,但如果只有美好的合乎“礼”的外在形式,能掌握一种符合进退俯仰的,给人以庄严肃穆的美感的动作(包括着装礼仪),而缺乏“仁”的品质,那么包括服饰在内的任何外在虚饰,都只能使人感到像是个浮夸的史官。孔子以为服饰要合乎“礼”的要求,只有着装适度才能体现出社会制度的有序和本人的综合修养,也才能符合社会规范。文与质的关系,亦即礼与仁的关系。于此一则体现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则反映了其一以贯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张偏胜于文,亦不主张偏胜于质;当不偏不倚,执两用中,而做到过点且属不易。“子曰:虞夏之质,殷周之文,至矣。虞夏之文,不胜其质;殷周之质,不胜其文;文质得中,岂易言哉?”因此,在孔子的眼中,作为教化人伦的乐器――古琴,古琴自然更加重视衣着了。
在传统的士大夫眼里,弹古琴不是一个简单的娱乐项目,而是一个修养身心与净化自我的过程。在他们眼中,古琴不仅是一件乐器,更是一件参禅悟道的法器。所以对弹琴的时间、地点、场地、环境以及心境都有许多的要求与禁忌。现代人往往把这些要求与禁忌看作仅仅是追求形式上的一种风度,其实这些表面的形式是有它深刻的内涵的,因为弹琴与现代社会的一些乐器表演有着本质的不同。琴有十疵中提到“坐席不正、衣冠不雅、容貌不庄”。古人有“不衣冠不弹”,是因为操琴是心灵艺术。既为心灵之体现,自然要郑重自然、清净洒脱。为了利于达到这样的心理状态,琴家操琴时,往往要洁净身心,穿着宽松舒适的衣服(汉服是最佳选择)。明代杨表正在《弹琴杂说》中说“如要鼓琴,先须衣冠整齐,或鹤氅、或深衣,要知古人之象表,方可称圣人之器。然后与水焚香,方才就榻,以琴近案”。《绿绮新声》中也写到:“衣冠不肃、毁形异服”不宜弹。
仪表本身就是琴文化的一部分,可以说是一种弹琴礼仪,而衣冠则是古琴礼节仪表的重要组成。可见仪表在琴文化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这种仪表不仅是穿什么衣服的问题,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一种礼仪的规范,即“琴仪”。杨表正在书中又写道:“琴本衣冠严肃,体貌端庄,仁德相称为之……毁形异服而抱鼓者,辱圣人之乐,大不宜也”。可见,衣冠不仅是古琴礼仪的一部分,更是琴德的外在表现。
身着汉服可展示传统礼仪。“诸形于内,必形于外。”著名古琴演奏家、音乐教育家杨青先生也强调“雅韵华章”的表演形式,即穿中国人的服饰(汉服),奏中国人的乐曲(古琴),更能体现中华文化与人为善、人与自然和谐的精神。
三、舞台演出的需要
音乐与服饰,犹如双生之花,曼妙的音乐需要备色服饰相伴才能沁人心脾;而绚丽多彩的服装则在音乐声中迷倒众生。音乐会上的燕尾礼服,时装秀上的感性韵律,音乐与服装和谐共生,呈现一场“视觉盛宴”。然而,我们看到,在正规场合下,钢琴家在演奏钢琴时,通常是穿燕尾服或晚礼服的,若身着牛仔服弹钢琴,就会给人一种不入流的感觉,那么有着五千年文化传统的古琴在仪表方面的要求难道还不如钢琴吗?琴者,禁也。作为“圣人之器”的琴,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平常抚琴尚且如此,作为舞台专业演出应更加重视。
古琴演奏中的汉服是古琴演奏外在形式的完美表达,是琴德修养的外在表现,与古琴文化相得益彰,与古琴演奏构成了一个完美的整体。
参考文献:
【关键词】古琴 非遗 保护
古琴,即中国古人所称的“琴”,也有人以名琴代指,例如绿绮、蕉尾等。古琴音乐是中国古代雅乐和雅文化的代表,深受古人尤其是士人们的喜爱。中国古琴艺术是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一,并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划分在“民间音乐”类。对于古琴艺术的保护应当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般原则,而鉴于古琴艺术的特殊性,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保护。
一、保持原真性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古琴音乐是雅乐,历朝皇家和贵族朝会、祭祀、举行典礼时无不用到。“琴”多次出现在《诗经》中,如“窈窕淑女,琴瑟友之”①,“琴瑟在御,莫不静好”②,至少在春秋时期,古琴已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乐器。随着历史的发展,弹奏古琴逐渐成了古代士人必须具备之能以资修养,并位列“琴、棋、书、画”之首。士人们把琴作为修心的“圣器”,视古琴音乐为“正音”,古琴音乐寄寓了中国士人的正统思想,古琴音乐是一种是原生文化,是“在历史上创造并以活态的形式传承至今的、未经任何刻意干预、修改过的传统文化……它保留有大量的历史信息与文化信息”③。
古琴音乐的琴谱为减字谱,将指法名称与弦、徽位相结合,以 为例,弹奏时左手大指按住六弦七徽处,右手食指挑六弦。图1是琴曲《平沙落雁》的部分曲谱,和现代所常用的五线谱和简字谱都不同,减字谱中没有表示音长时值的符号,现代琴人为了传承古琴艺术,把西方记谱方法用于古琴记谱,的确方便了艺术的传承,但是同时也导致古琴音乐渐渐失去原貌。例如,《酒狂》原本有很多版本,不同的琴人根据对琴曲的理解弹奏出自己的风格,但以现代记谱法传承的结果是,所有人演奏的《酒狂》都是一样的,不仅失了古琴音乐的原貌,还抹杀了它的多样性,这就得不偿失了。
二、鼓励独特性
古琴艺术的独特性除了表现在它有专用的记谱方法外,还表现在它的演奏和欣赏。弹过古琴的人都知道,古琴音乐讲究声韵的结合和气韵生动,华丽深情、悦耳激昂的琴曲本就很少,如《酒狂》《广陵散》之类并不为琴人推崇,琴人弹奏《酒狂》只为备其一格,《广陵散》失传是因为它杀伐之音太重。
文化的多样性对于人类极为重要,古琴艺术的多样性对于传承者也同样重要,近几年很多琴人为保护古琴音乐,从《秋风词》《酒狂》入手教学习者,把减字谱固定为简字谱或者五线谱,究其原因,无非是这一类曲子接近现代音乐,流利中听,符合大众口味,改成现代记谱法能更便利地传授琴曲。只是这样做有一个隐患,易导致古琴音乐失去独特性。中国古琴的音乐品格是清、和、淡、雅,寄寓着文人的风凌傲骨和高士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一味追求乐曲的好听恰恰会背离古琴艺术,岂不闻有琴人说,若嫌琴音不华丽,可以去弹筝,若嫌琴曲不婉转,可以去跳舞。古琴史上也从不认为两人演奏不同的《秋江夜泊》,其中一个人是错的,而把琴谱固定为五线谱之后,所有人的依谱演奏就没什么不同了。
三、坚持活态保护
现今存见年代最久的琴谱是南北朝的《碣石调幽兰》,从南北朝至清代琴谱不下百余种,琴曲3000余首,遗存大量关于琴制、琴艺、琴家、琴论的文献。然而,“判断一个民族或是一个国家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技艺是否流传了下去,所依凭的不是看它保留有多少文物,而是历史上所创造的那些技术和技艺能否以活态的形式完整地传承下来”④。
保护古琴艺术并非是把传世的古琴和琴谱收藏起来,定期展览出来,也并非是灌制成千上万的唱片发到每个中国人手中,普及古琴音乐,而应该采取活态保护的方法。随着现代化的步伐,受西方音乐影响的中国新音乐逐渐形成音乐文化的主流,古琴音乐在主流音乐语境中显得格格不入,虽如此,仍有不少琴人主动传承这一艺术。对于古琴艺术来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保护并传承老琴人的琴艺和琴曲,避免人去艺亡的遗憾。另一方面便是遵循古琴音乐的规律,先继承后创新。
古琴艺术的传承应该走原来的路,老琴家怎么教,新琴人就怎么学,忌学了一点皮毛就追求创新,更不能因为它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在传承方法上勉强和国际接轨。在现代音乐的影响下,不免会有一部分人在演奏古琴时追求跌宕起伏的旋律,用现代音乐的模式处理琴曲,这并不是古琴音乐的现代化或古琴艺术的创新,这种做法会使得很多琴曲走了样变了味儿,会导致古琴艺术的变异甚至消亡。
四、注重整体保护
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不仅应该保护非遗项目本身,还应全方位保护非遗项目的生存空间。古琴艺术不单指古琴的演奏,还包括各琴派的传承人、古琴技法、古代琴谱、斫琴法式、琴学研究等方面,每个方面又包括极为丰富的内容,忽略了哪一个方面,都无法实现有效传承。
在不同地域生活的人生活习惯不同、性格气质也有差别,古琴流派的划分有着鲜明的地域特点。例如,唐朝的时候有蜀吴两大琴派,蜀地琴人往往弹奏出激浪奔腾、激流勇进的意味,而吴声尚清婉,如同长江流水一般,绵延不断、逐渐消失。到了明清,古琴流派就很多了,广陵派、浙派、川派、中州派、诸城派、闽派、虞山派、金陵派争奇斗艳、异彩纷呈。在保护古琴艺术的过程中不能厚此薄彼,以某一流行琴派为标准,其他琴派依例而行,只要这一琴学流派有传承的价值,就应进行保护。
古琴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华夏的文化环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也包括对其生存环境的整体保护。古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还有赖于传统文化的提倡,古琴艺术所承载的不仅仅是演奏技法和制琴工艺,更重要的是中华文化和文人精神,如果传承古琴艺术的人没有接受过传统文化的熏陶,脱离了古琴艺术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社会环境,他所学到的技法只能徒具其形。
注释:
①②周振甫.诗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2,109.
关键词:当代;古琴音乐;社会定位;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J609文献标识码:A
在传统音乐理论中,我们将古琴音乐定位为文人音乐,因从其历史看来,古琴与文人及其相关文化是水融、不可分割的。在延续了两千多年的文人传统中,古琴成为文人表达深邃内心情感之器,古琴音乐也因之遁入“琴道”之境。甚至有观点认为古琴音乐在近现代之所以衰落,与文人群体的解体、士文化的消解有密切联系。那么,当主体消失后,这个影子又应以什么身份存在?失去了欣赏及演奏主体的古琴艺术,要想在现代社会中生存与传承,在重估自身的文化价值之时,必然还要重新进行社会定位。
当代古琴音乐的社会定位问题,一直以来倍受各家关注,因为明确的社会定位决定了古琴未来的命运和发展方向。由什么人弹琴、怎样弹琴、弹给谁听,可以说是古琴音乐在当代传承中面临的最大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与认识,虽可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梳理、归纳起来,主要还是两种相对立的观点:一种主张当代古琴音乐定位于大众化、艺术化;另一种则主张当代古琴音乐定位于独特化、人文化。这两种观点从不同角度出发,各自强调了古琴音乐传统构成体系中的某个方面,且一直以来采取彼此互不接受的、甚至是对立的态度。在此,笔者有必要先对这两种观点先做一些简要述评。
“当代古琴音乐应定位于大众化、艺术化”――这种认识主要着眼于古琴音乐的器乐演奏形式和音乐特性,主张在现代社会中,将古琴视为一种器乐音乐艺术,像推广二胡、古筝似的普及古琴音乐及其演奏艺术,让更多的人认识古琴、了解古琴、喜爱古琴。龚一先生在其文《对准时代之需要――我对发展古琴音乐的认识》结语中写到:“我们坚信古琴艺术既有着发展的过去,就必定会有着发展的今天和将来。它一定会循着音乐艺术发展的共同轨迹,加速自身的发展。这是大众需要的,也是古琴家需要的,更是时代需要的。”[1]
如同上述诸位琴家倡导,在古琴近年的发展中,越来越多的琴人、琴家不断努力拉近古琴与大众的关系,重视古琴与现代社会的有机结合。持这种观点的琴人,都会从琴史中挖掘与古琴音乐社会性相关的材料,作为立论的基础并进行实践;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在相关地区,职业琴人越来越多,学习古琴的儿童越来越多,数人甚至数十人的古琴齐奏登上了舞台,古琴考级也开始热了起来……
从音乐艺术传播角度来看,古琴音乐的大众化、艺术化不是坏事,如果没人会弹古琴、没人喜欢古琴、没人能看到古琴,传承和保护都只是空话。从古琴的音乐特性入手,进一步彰显其音乐艺术魅力,使其得到大众的认可,是保护和发展的前提。而且,从古琴音乐的作为音乐艺术传播的现状来看,其大众化、艺术化也的确取得了相当的进展。目前,国内各音乐专业院校大多设立了古琴演奏专业,已经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古琴演奏人才。各地的琴社、琴馆纷涌而起,规模及社会影响日益增大。随着他们的活动,古琴音乐开始更多地直面观众,走进剧场、走向舞台,被更多人了解和熟悉。
“当代古琴音乐应定位于独特化、人文化”――这种认识主要着眼于古琴音乐的人文内涵和文化特性。主张在现代社会中,应该一如既往地坚持传统的文人琴乐特征,突出古琴音乐的高雅和独特,不能使其简单等同于一般的普及型乐器。持这种观点的琴人认为,鉴于古琴的雅文化特征,只有具有较高传统文化修养的人,才可能品味古琴音乐并延续琴道传统,应该把古琴音乐局限在一个相对的“文化人”小圈子中。吴门琴家汪铎先生在一次“雅集琴会”中,作了题为“古琴传承之我见”的发言,其中讲到:“……应该把古琴最原始、最本质的东西,也就是它所包含的文化内涵,继承下来,而不能把古琴当作一件乐器。”[2]王政先生在其文《古琴文化与未来社会》中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其观点:“古琴音乐是我国音乐文化的精粹,它从社会功能到演奏观念均不同于一般意义的音乐。面对这样一种音乐文化,我觉得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改变其文化特性。一般意义上的音乐数量很多,再将古琴融入其间,只不过一般音乐家族中又增加一种乐器罢了,但却毁灭了一种优秀的音乐文化模式。”[3]
显然,执此观点的琴家更多地注重古琴音乐的文人传统,及其丰厚文化价值,强调在现代社会的古琴音乐传承中,应着重突出其文化特性。在这种思想的主导下,出现了不扩大古琴音量,采用传统丝弦演奏,坚持“雅集琴会”而不在舞台上表演的主张和传承方式。持这种观点的琴人、琴家,除琴技演习外,更重视对传统琴乐文化的学习和自身文化修养的提升,参悟琴道、修身习性成为其追寻的理想状态。
由于不主张古琴音乐的大众化传播方式,这些琴人、琴家往往显得较为低调,但他们的观点对于琴文化的传承也颇有价值。因为,在传统文人眼中,古琴的音乐性一直以来都是次要的,他们甚至有意忽略其音乐性,不愿为技所累,强调“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这也是古琴音乐作为雅文化区别与俗文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古琴音乐的深层结构和文化内涵来看,文人文化是其基础,也是其核心。若非有文人文化的支撑,她也不可能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而受到文化界和文化部门的特殊关注。因此,在当代古琴音乐的社会定位中,其文人文化特性不容忽视;否则,丧失其特有文化价值的古琴音乐,将有可能逐步俗化。
从立论原则、立论依据、音乐实践上看,这两种观点均有其合理性,但两种观点又都过于极端。笔者认为,如果偏于两端只执其一,难免会产生观念甚至行为上的对立,这都不利于古琴的发展。单纯将古琴定位为音乐艺术肯定有很大的缺失,因为深厚的文化传统才是古琴能传承至今的主要原因;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留给我们的绝不仅是单纯的音乐技能。反之,仅坚持文人琴乐传统也是不现实的,且不说当今已根本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文人及其阶层,仅让一小部分有传统文化基础和修养的人弹琴,而且这小部分人中多数人,可能相对缺乏专门的音乐基础训练和对精湛演奏技艺的追求,久而久之,只能让古琴越来越“不中听”,离现实的艺术生活越来越远,这有悖于我们对这一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之初衷。
在当代音乐文化环境中,古琴这种身上背负着如此厚重文化传统的古老乐器,关于其社会定位、如何保存与发展,产生以上两种有分歧的观点和作法是不可避免的。这一分歧和相关问题的讨论,其实不单是出现在古琴的保护、传承与发展领域,我们所有的传统文化项目和传统艺术项目,在现代社会的保护、传承与发展问题方面,都面临着同样的尴尬和两难抉择。
这里,我们暂且搁置上述两种相异观点和不同认识的讨论,从历史呈现事实开始,对这一问题略做考察。从古琴音乐发展史的角度来看,虽然文人是琴文化的主体,但古代弹琴者也绝非仅为文人。刘承华先生在其文《文人琴与艺人琴关系的历史演变――对古琴两大传统及其关系的历史考察》中,曾做过准确而精辟的论述:“文人琴家,大都是从艺人琴家那里习得琴艺与琴学的;而艺人琴家,也总是从文人琴家的琴学中,获取其精神与理念的。可以这么说,在这一合流中,文人琴为整个古琴艺术提供了基本的精神和灵魂,艺人琴则以丰富的技法和高超的表现力,为古琴艺术提供了鲜活的生气和血脉。”[4]这就是说,在古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就存在着“文人琴家”和“艺人琴家”两类琴人,经过历史的漫长积淀,最终走向了融合。为什么在我们继承这种传统的今天,却又对历史呈现的事实视而不见?上述两种观点,从琴文化的不同角度着眼,本质上也都是为了古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为什么一定要将其割裂甚至对立呢?一部分人着意于追求和发展古琴的音乐性,另一部分人着意于追求和发展古琴的文化性,在不同的人文环境和社会生活中,互融互补、相依相存,才是传承和发展古琴音乐应该有的态度。
此外,古琴在现代社会的功用转化,也是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社会功用与社会定位密切相关。历史上的文人是站在传统文化核心位置,来接受“琴、棋、书、画”这一文化洗礼的,“琴人”并非其第一身份,“文化人”才是他们的标榜,他们在浓重的传统文化氛围中习琴、乐琴、醉琴以至琴人合一。但目前传统文化已经不可能在开放的社会中保持其纯粹性,儒、道、释不再是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传统意义上的文人群体也就不复存在,当传统文化的核心位置被现代文化取代时,古琴的社会功用必然随之发生转变。在当代社会音乐文化情境中,我们如果一味要求古琴只身去背负如此厚重的传统文化,这“三尺枯桐”必然力不从心。是否可以换一个角度,将古琴视为走向传统文化的一条途径,而非纯粹只是其载体,通过琴的大众化过程让更多人接受她,当人们已经对她有普遍了解及认识之后,再由一部分“前行者”进一步探求其精深的文化内涵,通过对古琴音乐的更深体验和有效传承,进一步达到保存和发展传统文化之目的。以这种视角来重新审视古琴音乐在当代的社会定位问题,我们的视野才会更宽阔。
据此笔者认为:在两种观点互补、互融的基础上,当代古琴音乐应该遵循“以大众化、艺术化为基础,以独特化、人文化为归宿”的保护和发展策略。
首先,进一步推进古琴的大众化、艺术化,让它逐步、更多地走进人们的视线,走进现代社会生活;但是,将古琴变为古筝不是我们应走的道路,在进行大众化、艺术化的同时,必须自觉地认识到,古琴文化最终所要追寻的文化精神和哲学理念,清醒地认识到我们通过古琴的传承,能带给大众的最终还是古琴文化。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让古琴在现代社会走一条由俗致雅之路,实为明智之举。在具体的传承和实践中,两者关系也许并不十分难于把握。让每个琴人在弹琴时都知道为什么弹琴?怎么样弹琴?自己跟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是笔者期望通过本文写作达到的目的。只要有一个明确的态度和清晰、准确的定位,我们的实践就不会毫无意义,就会有实在的成果和收获,也就可能真正有效地传承和发展博大精深的古琴文化遗产。
随着社会形态的巨变,传统意义上的文人已经离我们远去,他们留下了丰厚的古琴音乐文化遗产,同时也使古琴音乐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中迎来空前的挑战。文化和思想的传承与创新是历代文人至高的追求,他们的风骨永远留在精深的古琴音乐之中。接下文人之琴,在传承和创新原则下,充分尊重和理解历史传统,在古朴醇厚的琴声引导下,让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传播得更深、更广。
参考文献:
[1]龚一 .对准时代之需要――我对发展古琴音乐的认识[J],音乐研究,1995(4):56.
[2]/vd207513/blogcon・userid=pegasos&file=1094133103.
关键词:古琴构造 古琴底蕴 古琴传承
古琴是我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在其产生的3000多年间,流传不曾中断。在古代,古琴是文人墨客必须学习的“四艺”之一,古琴在当时具有很高的地位,在当时,没有学好古琴,就不配做一名合格的书生。
一、观形
古琴,也叫做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在孔子时期就已流行。周朝诗歌总集,《诗经》中多次提到一样乐器,就是古琴。《诗经》里的琴是一种与各阶层人士生活息息相关的乐器。
古琴大约在西汉中期到汉末三国之际,随着相和歌的兴起,琴成为相和歌、相和大曲的一件重要伴奏乐器。古琴最早是依凤身而制成的,琴腹内,有“舌穴”和“声池”,尾部也有暗槽,与龙池、凤沼相对应的是“纳音”。发声时,“声欲出而隘,徘徊不去,乃有余韵”。琴弦特别长,振幅大,具有余音绵长等特点。琴的各部构造合理,便于演奏和携带。
二、品韵
古琴是一件浑身上下都是韵味的乐器,无论是它的形制还是琴音,都会使人有徘徊不去的感觉。古琴,似乎不是一件单纯的“乐器”,古琴就像一种精神物质,深深地植根于每个爱它欣赏它的人的心中,最早的古琴主要为文人雅士所用,修身养性、学习交流、陶冶情操,代表的是一种文化,是读书人必备的技能,似乎在那个时代,只有会古琴,才是品格完整、优雅高尚的人。
先从古琴的外观谈起,“琴头”上部称为“额”。额下为“岳山”。古琴中部较大的音槽称为“龙池”,尾部较小的称为“凤沼”。腰以下,还有“琴尾”。琴尾镶有刻有浅槽的硬木“龙龈”, “龙龈”两边又有“冠角”。琴面上的十三个琴徵象征的是一年十二个月和一个闰月。古琴的音响壁较厚,相对比较粗糙,所以她的声音则更具韵味和独特的存在感。
从琴的各个部分的名称以及形状上来说,古琴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古琴的三种音色,泛音、按音、散音,代表的是天、地、人合。古琴所反映的儒家思想内涵以及和谐的思想文化,不仅在当时深受帝王将相的欣赏,在现代,它所代表的意义也和我们的时代主题相适应,和谐、以礼相待。
三、思情
古琴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乐器,3000多年的风风雨雨,它的存在,是古代文人墨客给我们现代人留下的一份礼教和一份特殊的感情。作为21世纪的今天,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人们对个人精神文化世界的充实也开始慢慢重视。
在琴学专著徐青山的《溪山琴况》,总结的二十四况,“和、静、清、远、古、恬、淡、逸、雅等”。这二十四个字,其中就包括古琴的技法,这些美学思想的确立,也是佛教思想与儒、道思想相融合的代表。在当时,古琴是陶冶人灵魂的乐器,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琴可以起到沟通融合的作用,最能表达音乐真性情的乐器是琴。
古琴文化,不同于现代世界上的其他文化,从炎黄到春秋、再到百家争鸣、秦皇汉武,直至魏晋南北朝、宋元明清,古琴文化在经历这么多时代交替、历史洗涤中,她欲加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儒家、道家、佛教思想深深融合在琴中,琴文化不单单是简单的修身养性、是天人和谐统一的修行,是深切的艺术之美,古琴就像历史带给我们的窗户,透过她我们可以看到历史的沧桑、以及古代学者文人的心灵体会。古琴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深深镌刻在每个文化人的骨子里。
现代人的生活,身处水泥铸成的高楼大厦之间,人们为了生活奔波,身心疲惫,很少会有人停下来,去领悟生活带给我们的意义,艺术带给我们的启发。在纷扰的世界里,现代人更多的是一份焦虑和紧张。人为食而奔波,修身养性则被放之脑后。与现代人的紧张和焦虑形成对比的是,古琴艺术的恬静淡逸。古琴带给我们的情,就像连接现代与历史的桥梁,在这座桥梁里,我们需要慢下脚步,在舒缓的曲调、深沉旷远的音色、古朴宁静的意境中,让我们的精神世界沉淀。
四、传承
古琴凝铸的文化是中国文化、人性的代表。在中国万古更变的历史长河中,古琴文化是隽永的,它包罗的是和谐、顺乎自然的艺术之美,是中国人智慧的积累。古琴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种吸引力和凝聚力,是中华民族价值取向的代表。
古琴音乐的代表人物嵇康,他以老庄的道家思想为基础,汲取融合了儒家音乐思想的成分,并且在‘声无哀乐’思想的影响下,强调物我两忘、自然和谐的意境。而后还有魏晋时期的阮籍、左思等。由于西方教育体系的侵入,人们追求西洋音乐的高雅却将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古琴文化放置一边,古琴音乐文化的传承迫在眉睫。虽然现代人的物质世界得到极大满足,人们在安逸幸福的生活环境里,精神世界渐渐被吞噬,精神危机是我们没有看到的,在西方音乐以强大浪潮侵袭来的同时,古琴的发展空间已完全被压缩。重视古琴文化,重新审视古琴音乐教育,这是必要的。古琴的音乐教育,需要得到我们的认同,也许周围的钢琴、小提琴、大提琴等让你沉醉,但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灵魂需要以谦虚的姿态沉淀,以严谨的态度面对生活,不要让古琴衰落,作为拥有丰厚文化内涵的中华民族,不要以虚有自己的文化外壳为掩饰,不然我们则可能成为一个精神世界空虚,没有文化内涵的个体。
对于以古琴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我们要认同它的审美观,传承它的底蕴。加强古琴的学习,是我们促进文化传承的最直接手段,培养和谐的中国音乐文化思维。多了解音乐文化,特别是古琴音乐文化,弘扬古琴艺术,这是现代人必要的责任,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剂精神良药。
[关键词] 古琴;古韵;华语电影;电影艺术
电影是一种视听结合的艺术形式,在欣赏电影的过程中,人们更加留意的是画面而往往忽略电影中运用的音乐,但是这些音乐能够推动电影为观众带来的视觉冲击,增加电影作品的感染力和氛围,在没有喧宾夺主的前提下使观众对电影的理解又能提上一个新层次。作为中国传统艺术之一的古琴艺术,在现代电影中发挥着所有电影音乐能够发挥出的作用,而且表现得毫不逊色,无论是在渲染气氛、抒发感情还是在暗喻和绘景以及画面的连接上面都能在优秀的电影制作团队手里表现得恰到好处,而且能够为电影带来与其他音乐形式所不同的别样情怀,通过古琴的运用,观众能够体会到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能够体会到一种独到的韵味与意境,从而带给观众更加完美的视听享受。在古琴艺术使电影表现得更加完美的同时,电影也将古琴这种古老而传统的乐器以及它独到的艺术魅力展现在观众的面前,使观众能够更加直观、更加近距离地来接触和认识这种曾经盛极一时的中华文化精髓。电影作为当代社会一种重要的媒介,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的视听体验与享受,而古琴也同样是一种媒介,它承载着文化与历史并在当今的电影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现代人有必要认识与了解电影作品中的古琴,也有必要了解华语电影中对古琴的运用而为电影本身带来的独特情怀。
古琴艺术的内涵
中华古琴文化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它的生命力与丰富性是其他乐器难以比拟的。古琴又称瑶琴、七弦琴,对于古琴的发明者有着很多的传说但是又没有可靠的考证,所以也不必深究。在古代所有的乐器统称为琴,是因为琴从某种意义上代表了中国古代音乐的原因。而古琴之所以“古”是出于今天对七弦琴的定义,是为了区分于钢琴等现代琴的区别,然而古诗文中也有“古琴”一说,是指年代久远的琴,与当今的“古琴”应当区别而论。
古琴是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的乐器,居于四艺即琴棋书画的首位,属于一种室内的娱乐。而古人追求的并不完全是“古琴”这一乐器,更多的是将古琴作为一种象征,作为一种所要标榜的志向,通过古琴来塑造个人的修养,正如是“琴者,禁也,禁止于邪,以正人心”。(汉·《白虎通》)古琴饱含儒、道二家的思想,无论是在音色、音阶还是曲目中都表现出来一种清和淡雅、优雅恬静的风格,这种风格塑造出一种闲适、幽远的意境,同时也是文人墨客所一直追求的境界,这种境界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就如弦外之音、言外之旨,也正是因为古琴艺术的这些内涵,才能够在被电影合理运用后为电影表现出这种意境,从而为电影带来一种富含古韵的情怀。
华语电影中古琴的运用
古琴在华夏文明发展的长河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凭借自身独特的音韵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得到了普及并深受人们的喜爱,同时也有很多人们至今仍然能够耳熟能详的优秀作品流传下来,即使在如今这样一个快节奏的生活时代里,古琴仍旧具有比较深刻的群众基础,这些都为电影与古琴的联姻奠定了可能性。古琴艺术无论是从其发展还是其内涵都具有中华民族的特色和烙印,所以运用古琴艺术的电影以华语电影为代表是必然的。虽然电影的历史与古琴的历史毫无可比性,但是华语电影中仍旧能够找出几部融合古琴艺术的经典之作。
(一)《山水情》
《山水情》是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在20世纪80年代制作的一部以古琴为主题的水墨动画片,主要讲述了一位渔家少年收留了一位在归途中病倒的老琴师,这位老琴师在病情得到舒缓后拿出古琴开始弹奏,此时古琴所散发出的魅力将这位渔家少年深深地吸引并决定要拜老琴师为师来学习古琴艺术,老琴师也十分欣慰并努力将自身的技艺传授与少年,当少年琴技略有成就之时,老琴师仍旧希望少年在古琴技艺上更加精进,于是带领少年驾舟出行,历经高山大川,少年深受启发。老琴师与少年临别之时将自己的爱琴赠予少年,少年看着恩师逐渐消失的背影,独自盘坐于悬崖之上,奏起了送别恩师的琴曲。
这部以古琴为载体的水墨动画片《山水情》被誉为是我国水墨动画的巅峰之作,同时也被称为是中国动画彻底商业化之前的最后一部艺术精品,从观众对《山水情》的认知中可以看出《山水情》的艺术价值是非常高的。在《山水情》中出现了两种十分具有我国历史文化特色的元素,即水墨与古琴。作为一部水墨动画片,在人物的刻画上十分鲜明且具有明显特点,在对景色的刻画上寥寥数笔便出现了潺潺的流水与巍峨突兀的山峰,大片的留白与模糊的轮廓更是留给了观众更多想象的空间,使观众在观看影片时除了赞叹便是发自内心的意犹未尽的感觉。虽然这是一部水墨动画片,但是水墨只是给出了影片的“形”,影片的灵魂则是通过古琴表现了出来,所以这部水墨电影也可以视为一部古典音乐电影,在故事的发展中,古琴始终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线索。在《山水情》中,古琴能够叙述事物与环境,随着悠扬的古琴曲,观众更多体会到了山水的柔美与壮丽,若隐若现、波澜起伏的感觉随着琴声的节奏表现了出来。古琴在《山水情》中也体现出了一种意境,是与道家思想相似的天人合一,追求恬静、自由的生活,并在塑造这种意境的同时赋予了影片更多的诗意以及充满中国历史文化特色的韵味。
关键词:传统;古琴;大学;诸城派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
古琴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乐器,也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弹弦乐器之一。在其三千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不但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记谱法、乐律理论、演奏手法和传承方式,也由于长期作为文人雅士们修身冶情的途径而被寄寓了丰富的情感和精神内涵,并由此形成独有的美学体系。自近代以来,工业化生产方式逐步确立,包括古琴在内的许多古老文化现象赖以生存的农耕经济基础发生着剧烈的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审美观念等也在不断更新,这导致了“古琴艺术主要依托的文人士大夫群体消失”的危机,因此尽管古琴的传承至今并未形成断层,却也与其它传统艺术一样面临着时代的挑战。针对这一严峻形势,建国以来有关部门对古琴音乐的采集和整理做了大量工作,并于2003年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评审。在当前诸多有关古琴的保护措施之中,“古琴进大学”是颇具成效的一种。
一、“古琴进大学”的源起
探寻“古琴进大学”的历史渊源,要把时间回溯到19世纪初叶。这时期,山东诸城人王溥长(1807―1886,字既甫)、王雩门(约1807―1877,字冷泉)在借鉴虞山、金陵等近代琴学流派的基础上创立了诸城琴派。王既甫之子王作祯(1842―1921,字心源),受业于其父,然琴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与王-冷泉并称为“诸城二王”。20世纪初,王心源的门生王露(1878―1921,字心葵)琴艺享誉齐鲁琴坛,与王心源、王冷泉齐名,人称“诸城三王”或“琅琊三王”。另外,王冷泉的学生王宾鲁(1867―1921,字燕卿)也是一位杰出的琴家。通过诸城诸王的演奏、授徒等活动,一时间山东地区琴家荟萃、雅集成风,景象蔚为壮观。
1911年,王燕卿经康有为介绍到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古琴,这是我国近代史上关于“古琴进大学”的最早记载。在南京教学期间,王燕卿成功地培养了徐立荪、邵大苏、孙宗彭、程午加等著名琴家,影响很大。又由于他在演奏时敢于改革创新,最终在艺术实践中形成了一种新的古琴流派――梅庵派。无独有偶,1918年5月,王露应之邀在北京大学举办古乐演奏会,创“民族器乐演奏家在我国近代高等学府中举办个人古乐演奏会的开山之举”,同年6月又被聘为“北京大学乐理研究会”国乐导师,从事古琴、琵琶等民族乐器的教学,成为我国近代音乐史上第一位被高等学府正式聘请的国乐导师。1920年王露因病告假回山东后,由弟子张友鹤代其传艺。
山东琴人王燕卿的南下和王露的北上,开启了古琴进入高等学府的先河,也将古琴纳入了近代专业音乐教育的轨道。
二、“古琴进大学”的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山东乃是“古琴进大学”的策源地,诸城派琴家对于古琴与近代高等教育的结合有着筚路蓝缕之功。王露年轻时曾赴日本学习音乐,他对当时的新式教育在传统音乐继承中的促进作用无疑有着充分的认识;而王燕卿作为旧式琴人,在将传统音乐与新学的结合中,不仅扩大了教学规模,也成功地锻造了全新的流派风格。据此可以认为,借助近代高等教育是上述琴家取得高度艺术成就的原因之一。因此,近百年前源起的“古琴进大学”活动,不仅为传统音乐与近现代教育之间搭建了沟通的桥梁和融合的契机,也为以古琴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保存、传播和发展开辟了一条有效的新途径。
大学是进行文化传承的主要部门,将古琴引入高等学府,有助于突破以往艺匠师徒式传承造成的封闭状态、扩大教学规模并保证教授活动的稳步进行。大学具有多学科共存的优势和先进的创新机制,古琴在高等学府中的存活,既可以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对其进行保存与整理,又有利于借鉴其它自然或社会科学中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研究方法、提高其教学效率与研究水平。可以说,“古琴进大学”为古琴找到了稳定的、适宜的发展环境。
古琴进入大学校园,不仅是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客观需要,也是提高学生文化艺术修养、培养学生健康的艺术趣味、塑造学生完美人格的重要环节。首先,古琴音乐悦耳动听,可以提高学生对旋律美的感知能力;琴曲意境深邃高远,为发挥学生的艺术想象提供了充足空间,还能使欣赏者处于和谐自然的心理状态、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人格的自我优化和完善。其次,古琴琴体各部位的名称、各种琴式和指法手势的名称以及传统曲目的来源往往与历史典故、神话传说、文化名人、自然物象等紧密联系,传世琴歌的歌词通常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历代文人所留有关古琴的诗文、美学论著更是浩如烟海,因此,对古琴的全面了解是大学生接触祖国传统文化、增长历史和文学知识的良好渠道。再次,传统琴曲中体现着古人的爱憎悲欢、品德操守、爱国思想等,在给学生带来美感享受的同时,能够帮助其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通过向学生展示祖国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化还可以激发其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三、“古琴进大学”的具体措施
大学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地,而古琴作为中华艺术之瑰宝理应进入大学校园、步入青年学生的艺术视野。使大学生认识和熟悉古琴,激发他们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接受民族艺术熏陶的自觉性,这是当代传统音乐工作者、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所应承担的重要职责。而如何真正落实“古琴进大学”工作,又是我们应该认真探讨和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一)大力培养古琴专业人才。早在1919年王露与其同仁们发起组建“北大音乐研究会”时就已把古琴归入专业科目之列,20世纪50年代中叶中央、上海等音乐学院设立古琴专业,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这项工作进展的十分缓慢。时至今日,培养专门古琴演奏人员和教育师资已得到应有的重视,全国许多音乐院校都开设了古琴专业或古琴课程,但教学规模和社会影响仍有待于进一步扩大。
(二)打破单一的院校式教学模式,鼓励专业学生深入民间进行文化采风。一个世纪前汲取民间旋律而成的诸城派琴曲《关山月》至今广为流传,建国以来吴景略、李祥霆、喻绍泽、龚一等著名琴家都尝试着把民歌旋律移植为古琴曲或以民间风格为素材创作新曲,也受到古琴爱好者的普遍欢迎。历史经验提醒我们:古琴在大学中寻求生存空间,要避免形成封闭、僵化的发展局面,不能割断它与民间音乐的血脉联系。
(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继承观念,在保存和整理文化遗产的同时不忘以此为基础进行改造与创新。查阜西先生曾在《今虞琴刊・发刊词》中提出:“宜如何以前进之方法,对准时代之需要为之修饰整理,发扬而光大之”,对此,龚一先生认为:传统琴乐应“能表达今天人们的思想感情,贴切地参与今天的社会生活”。他强调“反映现实题材的新琴曲的创作,……正因为有了古代琴家的创作,才有了今天三千首的积累,才有了古琴家们各家各派丰富的保留曲目。……所以,创作新琴曲于今于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尽量多给非专业学生提供接触古琴音乐的机会,以利于古琴知识的普及。可以在艺术院校其他专业中设立古琴选修课、在综合院校或非艺术院校中设立古琴演奏和琴曲欣赏通选课;可以聘请校外琴家来校演出、讲学或担任客座教授;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组建古琴研究会、定期举行雅集,以便提高大学生研究传统音乐的自主能力(这在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等学校中已经成功地实施)。
(五)我国近代音乐教育建立在借鉴西方音乐教育体系的基础上,因此在古琴教学中应将传统记谱法、唱名法、教授法等与学生所熟悉的西方模式作相应结合,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他们更快地掌握。建国以来刊印的各种古琴乐谱中于减字谱之上标附简谱或五线谱作为对照,就起到了方便教学的良好效果。现代诸城派琴人朱子易(师从著名琴家詹澄秋)改革传统古琴教学直接从曲目人手、以减字谱和口传心授相结合的方式,设计了一套高度浓缩的基本指法练习,并将一些耳熟能详的民歌小曲编配成练习曲来引导学生入门,也是值得借鉴的经验。
四、结语
八音之中惟丝最密,而琴位之首。琴之言禁也,君子守以自禁也。大声不震哗而流漫,细声不堙灭而不闻。八音广博,琴德最优。古者圣贤玩琴以赏心。——桓谭《新论》
古琴与儒家思想之间有着其他乐器无法比拟的象征意义与神秘感,而古琴的发展历史也打上了凝重的政治色彩和儒家文化的烙印。琴从诞生之日起就与三皇五帝的明圣德、治天下有关。《史记》云:“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夫南风之诗者生长之音也,舜乐好之,乐与天地同意,得万国之欢心,故天下治也。”又如《南风》辞曰:“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唯修此化,故其兴也勃焉,德如泉流。”
古琴之所以被尊为“国乐之父”、“圣人之器”是因为古琴自古就属于文人士大夫阶层修身养性的雅玩,极少把持在职业艺术者手中。要演奏好古琴,文化修养的功底要大于机械性的技巧训练,由此古琴文化的特性自然就会朝着适应非职业化演奏的要求发展,也正因为这一点,
古琴与中国文人关系密切,一首首琴曲也沉淀了中国文人的艺术与人生的终极追求与价值观。“君子之近琴瑟,以怡节也,非以慆心也。”(《左传·昭公元年》)
琴棋书画是中国传统士人的艺术化生活内容。琴乐的传习,关键不是技术、技艺的传授,首先与操琴行为的道德息相关,即形成了琴德、琴道首为重要的教化传统。对于音乐的形而下的技艺层面,儒道两家都表示出相似的淡漠,二者都排斥音色技巧的物化形式的过度发展。如《琴操》记述的伯牙老师成连先生,将伯牙一个人放在海岛上,让他领略惊涛骇浪、呼啸山林之自然百态,让伯牙锻炼琴外的功夫,伯牙在此中产生了灵感,创作了《水仙操》。
古琴成为“士”群体的重要伴侣,伴随他们人生的跌宕起伏和仕途的潮起潮落,文人士大夫们始终愿意用古琴音乐来抒发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淡泊名利、普济天下苍生的政治理想。可以说没有士阶层就没有古琴的传承土壤,如唐代的古琴艺术在外来音乐的冲击下一度被社会所冷落,但在宋代古琴音乐又迅速恢复了在“士”群体 中的正统地位。
儒家礼乐思想的教化,道家逍遥哲学的追崇,加之琴棋书画的传统风雅,使古琴成为修身、正心、言志、抒情的精英文化载体。中正平和,温柔敦厚是儒家思想对于古琴的影响。轻微淡远,平易恬淡是道家思想对古琴的影响。清静贞正,明心见性是佛教思想对于古琴的影响。
儒家的入世思想讲求中庸、和雅、道德,反映在音乐上就是对雅乐、德音的推崇。雅乐的特色正在于其平和雅正、温厚含蓄,因而可移风易俗、导人向善,其风格是含蓄的、平静的。道家超世的思想讲求自然、逍遥和超脱世俗的羁绊,反映在音乐上则为老子“大音希声”的思想,追求的是一种达于“大道”境界的音乐,而琴乐清微远淡的风格和意境正是道家思想的反映。佛教中,“静”、“空”乃是一种宇宙间的大智慧,一种苦寂心境的提升。弹琴需要清明的心静,非清心不能尽古琴之妙。古琴之音天然能与佛家相容通,反过来佛家的境界又加深了古琴的审美倾向。古琴以其自身的特质和品格,契合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儒、道、释三家的哲学理念,才使得它在审美意向上有极强的包容性。
用琴来追求天人之际、天人合一固然无错,也由此诞生出高水流水似的平和端庄的名曲,因古琴是能够两全帝王业和隐士心的。但是还是有异类的,《酒狂》是古琴谦谦君子之风中的一个异端,侠骨多于仁风。
一床刻有“乾隆御赏”方印的明代“月露知音”琴,在今冬以2184万元成交,创出明代古琴拍卖新纪录。槌声刚落,中国古琴大家吴景略经年珍藏的三床古琴也将在京付拍。仅仅三床琴,撑起一个专场。
作为“虞山吴派”的开创者,吴景略先生不仅在演奏、教学、打谱和古琴本身的革新上均卓有成就,还为中央音乐学院买到了不少好琴。其子吴文光上世纪80年代留学美国,回国后中西融通的理念在古琴界独树一帜。因此,吴家藏琴,首重音质。
在这之前,拍卖场上出现的古琴,大多侧重文物价值。而古琴作为中国传统乐器,音质乃是鉴定的最重要内容。保持音质的最好方法,就是要时常弹奏,不断调整。我们今天听到的《吴景略古琴艺术》全套传世唱片,多系此次首推的“太古遗音”琴(年代晚唐至北宋)所奏;而吴文光为香港艺声公司所录的立体声磁带,则多是在“龙升雨降”琴(年代宋)上张以丝弦演奏的。
吴文光回忆说,“太古遗音”琴是上世纪50年代初期,其父吴景略在上海得此琴消息,当晚即动身赶往苏州,以重金购得。由于南方天气湿冷,为不使琴受损,吴老索性抱着琴睡觉,足见珍视程度。
说起我们的古琴文化,中国人的自豪不是一星半点儿。1977年,古琴曲随着美国发射的“航行者”号太空船上天,如著名的管平湖,著名的《流水》。2003年,也就是王世襄夫妇旧藏唐代“大圣遗音”琴以890万元夺魁拍场的同一年,古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波澜壮阔的演奏,为传统琴乐光环添色颇多。
时下,古琴已然成为传统文化在当代复兴中的一个重要符号。京沪两地新一代 “名媛”们学琴成了时髦,非名家不跟。15年前,找北京著名琴家李祥霆学琴的价格,老外是每小时200元,普通白领每小时100元,大学生每小时50元;现如今,随便一个音乐学院的大学生教琴,每小时也得两三百元,名家则需四五百元,价格直追钢琴、小提琴等考级培训。据粗略估算,北京有大概150人在教古琴,学琴的则有两三万人。
然而,古琴的市场价格,显然与其文化价值并不相称。2184万元的明琴,和354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400万元)的小提琴一比,就显得不那么硬气了。再想想约合人民币2.28亿元的元青花、7000万元的徐悲鸿油画、5000万元的清乾隆粉彩……
翻看近年拍卖记录,自2003年“大圣遗音”之后,虽也有赵孟、郑板桥等名人收藏的唐代、明代古琴付拍,却鲜有高价,大多在300万元至400万元之间。正因如此,吴文光和匡时拍卖公司负责人均表示,将这三床珍藏古琴拿出来拍卖,其文化意义远大于经济意义。
古琴在市场上遭遇的大多数尴尬,都可以归结到“文化”二字:懂的人太少,曲高和寡。由此引发出琴友间流传的一种担忧:“很多学琴的人都想拥有一床老琴,且不说什么唐宋的,就算民国的也好。可是这价钱却不是我们所能承受的。而买琴的是些什么人呢?我们并不知道。”言外之意,有钱买琴者,是否也能有心善待琴?
在艺术品收藏圈,的确有过太多“虐待”的案例:买完古画不进家门,直接放进库房准备下次出售;买完精美的官窑瓷器锁进保险箱,秘不示人;买完名家紫砂壶束之高阁,不盘不养。艺术品被等同于钱,不谈艺术,不谈历史,不谈文化――这样的艺术品,其价几何?
琴是要弹的。今年年初,有幸从朋友那里得到一张《古殿传奇》CD,包装设计极其精美,打开一看,惊呆了:所演之琴,是两年前以493.6万港元成为当时古琴拍卖第二高价的北宋黑漆“虞廷清韵”官琴!此琴据称为宋朝皇帝御笔题名,历近千年音质依然完美。藏家买到琴后,请了以浪漫风格著称的当代名家陈雷激先生弹奏,精选曲目,录音细腻,限量制作了1000张,在同好中流传。不久前,又听说当年买走“大圣遗音”的藏家也在积极预备,借2010年世博会之机,请名家弹奏此琴,录成CD,将中华的遗音传扬出去。
周报评点
“击缶而歌”但无“歌”为之一憾。以笔者浅见:2008位击缶手齐声高唱,“四言八句”而创作一首或赞颂中华之文明,或赞颂奥运之精神的歌曲,岂不妙哉!弘哉!何其壮哉!
北京第29届奥运会的开幕式令人赞赏,是一场高水平、高境界、更是一场张扬中华文化的开幕式。
开幕式的第一声是古琴音乐,可谓音韵盎然,意寓深邃。古琴和古琴音乐以其源远流长,内涵深奥,形制独特,曲目丰厚而构成别具一格的古琴文化。她集儒家之“中正平和”,道家之“天人合一”――“琴人合一”和释家的“超凡脱俗”之大成,体现了中华人的哲学理念,美学原则和人文思想,是最具代表中华音乐的精髓。开幕式以古琴音乐为第一声,可见策划者的用心良苦,以我为主,出手不凡而境界高尚。憾者,长期以来,古琴和古琴音乐不仅在民众中被称为“听不懂”而有不可向迩之憾,即是在中国音乐界(民族音乐界)也少有人涉足而遭冷遇,在“民族乐团”中,不把古琴作为常规乐器使用,被称作“民族”的音乐会也很少有古琴和古琴音乐的展示。笔者一直以为:没有古琴和古琴音乐的“民族音乐会”是一场有些缺憾的音乐会。相比之下,开幕式的第一声的古琴音乐更具茹古涵今、音韵长绵,更见策划者的高境界、大手笔,且怀揣一颗滚烫的中华民族之心。对宣扬古琴和古琴文化或许是揭开了新的一页。
“击缶而歌”。秉呈春秋礼乐,展现中华文化。构思巧妙,形式新颖。2008人同时击缶,气势恢宏,声响铿锵,把“鸟巢”震荡得几近动摇。也把某些国人中的一些理念、思潮撼动的应该清醒一点了。
“击缶而歌”但无“歌”为之一憾。以笔者浅见:2008位击缶手齐声高唱,不仅创造了舞台合唱艺术(人数)之最,或许也可为此档节目增添不少气势。若再以《周易》之理念――“八卦”、“一阴一阳谓之道”和以《诗经》的格式――“四言八句”而创作一首或赞颂中华之文明,或赞颂奥运之精神的歌曲,岂不妙哉!弘哉!何其壮哉!此其一。其二,开幕式用的“方缶”,是采用了湖北曾侯乙墓中的“青铜冰鉴缶”的制式未尝不可,但非典型。史料所载之“缶”大多如《说文解字》之“缶,瓦器,所以盛酒浆”。其形制多为:“一种大肚子小口的瓦器”(《辞海》)《诗经・宛丘》:“坎坎击缶”,注云:“缶,瓦乐器,可以击节”。故瓦缶其声谓“铛铛”,而非“咚咚”。
歌曲《我和你》,大概是“见仁见智”了。作者说:“‘小声说话’才最有说服力”。(见《今晚报》2008年8月13日第10版)而笔者一位邻居(自称不懂音乐)说:“是催眠曲”。在“更高、更快、更强”奥运会的精神和全人类最具激烈竞争活动中,还是多一些鼓励,激励人们的拼搏精神,向着奥运会的宗旨冲锋为好。所以音乐还是应该激昂、向前、向上并具煸动性,为使“啦啦队”声震“鸟巢”,使运动员热血沸腾而出好成绩,如果都“小声说话”,其氛围、其结果、实在难以想象。此其一。其二,歌曲《我和你》称“使用了中国传统的‘五声调式’”,“是人类最原始的时候发出的声音”,“此较有中国特色”。此说大约尚须商榷:“五声调式”不仅是“中国特色”――中华在9000年前(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有了七孔“骨质乐管”。(骨龠,有人称骨笛)“这支骨笛的音阶结构至少是六声音阶,也有可能是七声齐备的、古老的下徵音阶”。(黄翔鹏)2400年前的曾侯乙编钟,中间一段音区已具备完整的十二律,唐朝的《敦煌琵琶曲谱》和宋朝姜夔的自度曲都是七声音阶的;被称作中国音乐的“活化石”并留存至今的《福建南音》《西安鼓乐》等也不仅是“五声音阶”了。“五声”是中华音乐结构之一,并非“很典型”的。
世界经济一体化,信息网络化而资源共有,世界范围的有识之士批判了某些阻碍艺术发展的理念和思潮――“欧洲文化中心论”和“一元化的进化论”,(不是所有的人)逐渐认识到文化的自主性和自我尊严以及价值取向,认识到各民族独一无二的艺术(音乐)文化,所以被他人尊重,主要在于它的特质而有其不可替代性。同质文化不仅被认为是世界性的危害,也使具特质的文化被湮灭。
北京奥运会上的中华传统文化艺术表演已为国人和世界人民首肯和称赞。此次奥运会对中华(音乐)文化的展演或许是一次契机,升华国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念,认知并升腾,也未可知。
■
“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过来感受一下我这把唐朝的古琴。”于是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一条长队迅速排起,大家陆续亲身体验和聆听千年琴音。这是成公亮先生。
“给男同志签名我就用个草书的繁体字,给女孩子签名我就认真地写个简体字。”于是无论是在书上,还是各式的笔记本上,留下不同的笔迹。这是龚一先生。
“我不是大师,没有大师,大师都是吹的。”成公亮先生说。
“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过来感受一下我这把唐朝的古琴。”于是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一条长队迅速排起,大家陆续亲身体验和聆听千年琴音。这是成公亮先生。
“给男同志签名我就用个草书的繁体字,给女孩子签名我就认真地写个简体字。”于是无论是在书上,还是各式的笔记本上,留下不同的笔迹。这是龚一先生。
“我不是大师,没有大师,大师都是吹的。”成公亮先生说。者。偶有古琴声悠悠响起,款款沁人心脾的琴音顿时为听者送来徐徐清爽。
这一天,国家图书馆为人们安排了两堂关于纪念古琴申遗十周年的公益讲座,上午是成公亮先生的《我的演奏,我的创作》,下午是龚一先生的《一枝极美丽的古代花朵》。
他们两人在古琴界均是德高望重的老者,同时也是中国古琴艺术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忘忧和秋籁
成公亮先生学琴、操琴、吟琴、传琴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在他的生命之中,古琴已成为不可割舍的一部分。忘忧和秋籁是两张琴的名字,也是他的心爱之物。如果说古人说的“琴者,情也”意思是琴可以充分表达思想感情的话,那么,这句话在成公亮先生这里显然又多了一层深意。
诚如钢琴之于西方被称为乐器中的国王一样,古琴在中国历史上也一直是种极高贵的乐器。在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中,“琴”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风俗通》曰:“琴者乐之统,与八音并行,君子所常御。”所以,琴在一定程度上就成为仁人君子和圣贤骚客的象征物。
一张明代的名叫“忘忧”的古琴,或者会让你浮想联翩。
成公亮先生的人生之路并不平坦,生活的艰辛与磨难给予了他对古琴超过常人的理解。他独自一人将乖巧可爱的女儿抚养成人并送到国外深造,又在白发苍苍的老母身边膝前尽孝并养老送终。他常笑着对别人说,我没有他们说的那么勤奋,我这人爱玩。末了,还要加一句,我爱放风筝。他的淡定与从容似乎只有在双手弹拨忘忧琴弦中得到最好的表达。成公亮不会用这张琴随意弹奏任何一首曲子,在他看来,只有《潇湘水云》和《昭君怨》才能与这张琴合二为一。在烟波浩渺的云水之间,一位壮志难酬的配剑志士仰望星空,思接离乱山河,内心的忧患与伤感涌上心头。这不正是《潇湘水云》的意境么?汉家才女,离子之痛,大漠风烟,阻隔归程;凄迷与幽怨,柔弱之肩怎堪?这不正是《昭君怨》的写实么?成公亮不可能回归那个时代,但生活的经历早已使他触摸到时空之外的真实。忘忧,忘何之忧?成公亮可穿越时空的琴声中悠悠地传出了每个人心中不同的答案。
生活在距今近一千三百年前的李靖大约不会知道,陪伴他当年戎马倥偬的“秋籁”如今正在一位名叫成公亮的先生手中弹奏出撼人心灵的天籁之音。当年的李靖可能称不上是位琴家,而如今“秋籁”在一位琴家之手,正伴着中国道家的哲思将这千年古音传送到世界各地。“秋籁”,成公亮先生的另一心爱宝物。当他挥洒自如地用这张古琴将中国传统的古琴名曲《渔樵问答》《平沙落雁》《酒狂》《渔舟唱晚》等等在欧洲名城的广场上奏响时,游者驻其足,群鸽绕空旋。此情此景,人与自然合二为一因指尖与琴弦的触碰而成为真实,因而也浸润着异域他乡人们的情怀。
《文王操》及其他
当年,孔子向鲁国乐师师襄子学琴,由琴音而知曲意,由曲意而知作曲之人,他对师襄子说,这是周文王所作的《文王操》,此事令师襄子惊叹不已。这是《韩诗外传》中的一段记载。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电视连续剧《孔子》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特别是其中的古琴曲《文王操》――一首少见的古老而博大真诚的儒家音乐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然而鲜有人知,《文王操》的打谱者正是成公亮先生。数年来,成公亮先生已打出了诸如《凤翔千仞》《遁世操》《孤竹君》《忘忧》等古代名曲,每首曲子他都努力追寻着古人的情境和足迹,以及他们深邃的哲思。
正所谓“琴者,禁也,所以禁止邪,正人心也。”古人的总结也正是古时仁人君子的高尚情操的高度概括。传说中的文明开创者伏羲便是琴的最早制造者,把琴声传播于华夏大地的是大舜,孔子,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同时也是一位琴学家,东晋诗人陶渊明,谁能说他的采菊东篱下没有琴声相和呢?琴,与生俱来便与德高品洁联系在一起。
某年,成公亮先生应邀到香港演出,曲终之后,观众争相与他留影。就在这时,一位女士提出想摸一下他的琴――那张制于唐开元三年的古琴――秋籁。也
许是这位女士担心遭到拒绝,故而声调有点发怯。成公亮先生听到后立即想到,想必她也是爱琴之人,否则她不会提出这个小小的要求,想必她曾经就相同的要求被人拒绝过,否则她不会在提出这个要求时是这种神情。他应允了。其实对于爱琴之人他是有深刻体会的。前几年有家拍卖公司要拍卖一张名为“大圣遗音”的古琴,本来几乎就不出席商演的成公亮先生破例了,多少年来他就特别想用这张琴弹奏一首曲子,他不想放过与这张琴通过指弦相触、心神相通的机会,所以他参加了这次活动。
有人在网上记录了成公亮先生的这样一个片段:在武汉音乐学院的一次演出活动结束后,有不少学生和音乐爱好者上台为艺术家献花,离台口最近的成公亮先生却无一人献花。然而令人惊叹的是,本以为成公亮先生会有所不快,但成公亮先生却满面微笑,含而不露,看不出有丝毫不快之意。也许是站在成公亮先生旁边的琴家发觉这个细节,便把手中的花束递给成公亮先生,先生很自然地接过来,依然面带微笑。这位记录者最后感慨道:琴之大家,莫过于此啊!
正吟与养和
正吟与养和分别是两张古琴的名字,也是两个人的名字。
正吟琴是以我国著名琴家张正吟的先生命名的;养和琴则成为当代在国内外具有很大影响的青年琴家陈雷激的儿子的名字。
张正吟先生是龚一先生的恩师,龚一先生则是张正吟先生的高足;龚一先生是陈雷激先生的恩师,陈雷激先生则是龚一先生的高足。
是琴将他们联系到了一起,也因琴世间多了一段佳话。
龚一先生对张正吟先生的感恩与敬重之处,不仅在于张正吟先生的琴艺,更在于张正吟先生的品行。张正吟先生是龚一先生的第一个老师,有感于少年龚一的聪慧与勤奋,张正吟先生在教了龚一大半年之后,对龚一说,在琴艺上我所能教你的都已教给你了,现在也教不了你了,我把你介绍给琴艺更高的老师,让他们来教你。也就在这时,龚一认识了琴界名家夏一峰、王生香等先生。对此,龚一先生感慨道:“现在很多人不如我们的前辈,当张三听说自己的学生跟着李四去学琴了,就心生怨恨。这是不对的。”
多年后,张正吟先生将自己珍藏多年的一张古琴传赠给了龚一先生。这张古琴经鉴定是南宋词人李清照的遗物。龚一先生感念自己的老师,便经过张正吟先生的同意,将这把琴命名为正吟琴。在这张琴上,有当年张正吟先生所作的一首诗,将这首诗写于其上的是当年与郭若先生具有同等社会地位的文化名家高二适先生,刻于其上的是我国篆刻家徐石桥先生。现在正吟两个字,刚是由我国书法家丁曦康先生写上去的。一张古琴,在龚一先生这里包含了更多的涵义。
数十年间,龚一先生培养出了不少琴界佼佼者,陈雷激便是其中之一。陈雷激九岁师从龚一先生,多少年来,师徒之情大有父子之感。在陈雷激毕业出国时,龚一先生在谆谆叮嘱之时取出了自己珍藏的一把古琴交于陈雷激。这是一张清代的古琴,上有铭文,曰养和。陈雷激感激之情溢于言表。那年陈雷激娶妻生子,仍感念于恩师龚一先生的培育教导之情,征得龚一先生的同意,便将儿子的名字定为陈养和。在龚一先生看来,弟子的做法也正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思维的表达。
传承和发展
十三徽,七条弦,勾挑间无限美妙的泛音和散音让欣赏者感受到久违的返朴归真;减字谱,太古音,传递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古琴的声音是非常独特的,一般人听到琴音都会有安静悠远之感。正如琴家所言,古琴有三种音,散音、泛音和按音。泛音象天,可达天地宇宙之理;按音如人,可状人情之思;散音则同如人语,可拟心神交会之情。故称之为天地人三籁。
在传承和发展的问题上,龚一先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要尽可能地还原原曲作者的精神、风貌和内容。他反对现在一些人想怎么弹就怎么弹的想法和作法。“必须要根据原曲的注释,这注释不是我来注释,古人早就注释好了。从唐到清,几乎每一首乐曲它前面都有一些注释。告诉你怎么理解,它的思想是什么,那你为什么违背呢?”“你不能把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一个亲生母亲离别自己骨肉的切肤之痛弹成你个人的兴趣。”
龚一先生在很多场合下都强调,弹琴时一定要做到心中有古人眼前有今人。古琴的传承与发展同样如此,既要兼顾传统同时也要富于创新。在对待艺术的态度上,他不落窠臼,更倾向于不拘一格。他说,粗犷是我设计出来的粗犷,而细腻也是我要求出来的细腻。但这并不影响他对古琴艺术应有的敬畏。传统名曲《酒狂》是龚一先生的拿手曲目,对于此曲,很多人都是按三拍弹的,但龚一先生认为,古人喝酒,特别是魏晋时期的文人,像竹林七贤,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他们的饮酒不可能是温文尔雅的,而应当是非常放荡不羁的。故而在他的指尖之下,我们听到的便是散板的拍子。
对于古琴打谱工作,用龚一先生的话说,打谱就是古琴音乐的考古,考古就不能随心所欲,必须一丝不苟。他举例说,如果在明代的一个墓葬里放进去清代的瓷器,那就是贻笑大方,大逆不道了。而他同时也认为,古人记谱时也有弄错的时候,对于错的地方,就要修正过来。但在古代音乐特性面前就应当尊重古人,如果我们按照五声音阶的概念,很容易误认为古人错了,如果改了,正好改掉的是古人的地方音乐特色。
链接:关于古琴
古琴在一些优秀的很有影响力的华语电影中闪亮登场,古琴与电影的结合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为剧中人物之抒情咏志所用。二是为整部影片的配乐锁定基调,通过古琴音乐刻画出影片营造的人文情怀。
通过电影这一现代媒介的传播,古琴这件古老的乐器为越来越多当下的人所认识、了解并喜爱,古琴音乐及其琴道思想所承载的传统文化内涵也逐渐被揭开历史的面纱,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中来。
电影中利用古琴来表现“四维空间” 是一个功德之举,即通过现代的传媒技术手段推广和宣传传统音乐文化。在多元化的世俗化和娱乐化为主流的现代生活中,古琴和影视艺术的联手也许是一个能够传播古琴音乐艺术的良好途径。
《英雄》
影片一个场景中,无名与长空两大武林高手在棋亭对决中,大雨滂沱,有一位老年琴师, 神情泰然自若,孤傲地抚琴相伴,两大英雄精彩绝伦的意念之战也随着古琴声展开,酣斗愈烈。突然一声绝响,七弦俱断,长空被无名一剑击倒。在影片中饰演盲人琴师的是浙派古琴大师徐匡华先生,曲子主要采用了《流水》、《梅花三弄》、《酒狂》等古琴名曲中的一些片段,然后拼接结合而成。
徐匡华:“观众肯定看不出来电影里那张古琴是假的,它比真的古琴要短,上面的弦都是尼龙线。琴弦一般都是一根根断的,而电影要断一把。所以在拍弦断时,有一个人专门躲在角落里,看时机到,就跳出来,拿出一把锋利的刀,把尼龙琴弦迅速割断,然后再躲起来。而这个人在电影上是看不到的。”
《秦颂》
周晓文1996年执导,该片围绕嬴政和高渐离的友情、高渐离和栎阳公主的爱情展开。由于高渐离是一个精通音律的乐师,因此很多镜头中都出现了演奏古琴的画面,电影配乐也以琴曲为主要内容。为片中音乐操刀的是赵季平,演奏部分则由琴家李祥霆完成。李祥霆根据每个场景的不同气氛即兴演奏了多段琴乐,时而中正平和,谦虚淡静,时而方正含蓄、清微淡远,时而疾急高亢、激越昂扬,浑厚如钟,透明如珠,松脆如铃,明亮如磬,柔和如歌,纤细处如吟。令闻者于不动如山之中或感受心如止水、清灵隐逸的出尘脱俗之境,或体味错落疾徐、沉降升腾的回肠荡气之意。这种即兴式的音乐创作也揭示了古琴不同于一般乐器的审美风格。
《山水情》
20世纪80年代末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拍摄的一部少有的以古琴为主要载体的水墨动画片。琴乐和水墨画同属于中国传统艺术范畴,体现了同宗同源的中国传统哲学思维。影片描写了以撑船摆渡为生的渔家少年搭救了乘船时突然病倒的老琴师,两人虽然素昧平生,但少年却对老人照顾备至,老人康复之后,授以少年古琴作为报答,最后一老一少在相处之中逐渐成为知音并结为师徒的故事。诗情画意的画面加上古朴飘逸的琴乐,仿佛步入非凡仙境,配乐为金复载创作的同名琴曲《山水情》,龚一演奏。
日前,我国著名古琴演奏家、教育家龚一 先生来大连白云书院立雪堂举行古琴演奏表演及讲座,那委婉、悠扬的琴声,仿佛把人带进了古人优雅的文化世界。看着他演奏时那飘逸潇洒的神态,人们立即感受到他是一位生活情趣盎然、儒雅的老人。
龚一,1941年出生,曾任上海民族乐团团长,现受聘为上海音乐学院客座教授,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近年来先后两次应邀赴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奏,经常演奏的曲目有《广陵散》、《阳关三叠》等。
一生演奏、研究古琴的龚一先生,退休后将古琴艺术的传播当成了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它既能弘扬民族文化,又能陶冶情操。”如今龚一先生对古琴演奏又赋予了修身养性的功能,“古往今来,人们常用‘琴棋书画’无所不能来形容人的素质高,这里的琴指的就是古琴,经典古琴曲中孕育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每回演奏都是对我心灵的一次净化!” 龚一先生说,演奏古琴曲看似轻柔、飘逸,实则是需要先将思想融入到古曲描绘的境地中,再化做内在力量拨动琴弦,将精、气、神有机地凝聚到一起才能弹出韵味,对手、眼、脑、耳的协调是很有好处的。“退休后继续自己的艺术追求,徜徉在动听的古曲中,对社会是贡献,对自己是养生,总比整天打牌、搓麻将对身体有益。”
平日里龚一先生为人随和,喜欢交朋友,经常会找时间约上三五好友,品茗交流、谈天说地,“人上了年纪,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难事、烦心事,大家在一起说说心里话,互相谈谈看法,心情就会开朗许多,用一句时髦的话说这也叫心理疏通。人如果遇到不顺心的事老自己憋屈着对身体肯定不好。”
听琴品茶赏花,这是很有品位的雅兴。或许是与古琴为伴的关系,龚一先生一直喜欢喝茶,他认为喝茶对身体是十分有益的,他不仅对茶的品质很有鉴别能力,对茶的保健功效也了如指掌。他说喝茶对老年人非常有好处,茶叶中含有丰富的茶多酚、维生素C、氟等多种物质,它们有活血化瘀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可以降低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病率,特别是乌龙茶对蛋白质和脂肪有很好的分解作用,能降低胆固醇和血脂;氟离子与牙齿的钙质有很大的亲和力,可以提高牙齿防酸抗龋能力,减少牙齿的病患……如今,喝茶对于龚一先生早已超过了单纯的喜好,每天平心静气地品一壶茶,已经成为他保健养生的“必修课”。
2003年11月,我国古琴艺术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龚一先生感到责任重大,觉得应该为这门古老艺术的传承、发展尽到自己的一份力量,于是开始奔波于祖国各地,为年轻人讲课、传艺,这对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来说并不轻松。现在他拨动琴弦时依然力道很足,上百首古曲依然能随手拈来,“我有如此体力和记忆力,与注意保健养生有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