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4 13:46: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钢琴实训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指导思想
为适应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紧紧围绕培养21世纪合格幼师人才的目标,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德育为先,在做中教,做中学,大力推进行动导向任务引领的教学模式改革,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钢琴配弹”的专业技能,提升专业素养,造就合格的幼儿教师。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键盘和声与即兴伴奏》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发展趋势的有关精神,体现了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着力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大胆渗透新方法,采用集体课及分级管理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推动教学改革。全书共分六个项目。结合《幼儿歌曲弹唱教程》教材,选用当今幼儿园流行的幼儿歌曲为配弹练习曲目,大力提高学生边弹边唱的职业能力。
三、学情分析
c278 279 280的学生来自各个的地方,基本上都是零基础,通过一年半的琴法学习,掌握了一些钢琴、电子琴的演奏技巧,接触了不同风格的钢琴作品.不足之处是:演奏水平有差距,少数同学的手指基本功比较差,需要不断地加强基本功练习,还有识琴谱能力较弱,都要长期进行练习,才会得到全面提高.乐理和声知识欠缺,需要从零开始学习歌曲配弹知识,边弹边唱的能力非常欠缺。
四、教学目标
1.充分发挥音乐的美育作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陶冶高尚情操,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2.培养学生热爱音乐、享受音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
3.教育学生爱惜钢琴等设施设备,培养学生安全卫生意识。
4.提高学生钢琴演奏水平,能运用钢琴、电子琴等键盘为儿童歌曲配弹,大力提高边弹边唱的能力,提高儿童歌曲即兴伴奏的水平,发展学生的专业能力。
5.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勤奋好学的良好品质。
6.培养学生善于沟通、与人协作的专业素养。
7.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音乐艺术,热爱并献身幼教事业。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和弦基础与初步伴奏的知识及应用
2.常见歌曲伴奏音型的处理与弹奏
3.钢琴、电子琴的演奏技巧
4.幼儿歌曲的即兴弹唱
教学难点:
1.歌曲配弹的和声知识掌握
2.各种不同伴奏音型的双手配合
3.幼儿歌曲的边弹边唱
六、具体措施及教学方法
具体措施:
1.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丰富课堂形式,运用实训教室和多媒体教学
4.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创设活跃的课堂气氛
5.分层教学,做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6.用归纳比较法,帮助学生发现规律,总结规律,掌握科学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
1.运用任务驱动法、演示法、归纳比较法、讲解法、分析法等教学方法。
2.运用现代化设备,打击乐器为课堂增添色彩。
3.面向全体学生,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多培养学生的听力,演奏能力。
4.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弹、唱、演的能力,提高职业能力。
七、考核方式
考核方法:理论+实操
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考核成绩
改进回课检测交作业的方式,探寻多种形式的综合运用,如:个人展现,小组展现,开演奏会等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
本学期总课时 、周课时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第一周 大调中正三和弦的连接与应用(一) 3
第二周 大调中正三和弦的连接与应用(二) 3
第三周 和弦外音 3
第四周 大调中二级和弦的连接与应用 3
第五周 大调中六级和弦的连接与应用 3
第六周 小调和弦的连接与应用 3
第七周 乐段、乐句、终止式 3
第八周 幼儿园歌曲伴奏常用和弦与音型 3
第九周 属七和弦及终止四六和弦的应用 3
第十周 进行曲风格歌曲伴奏 3
第十一周 抒情性歌曲伴奏 3
第十二周 舞蹈性歌曲伴奏 3
第十三周 歌曲分析及民族调式和声应用 3
第十四周 弹、唱、演实训 3
第十五周 弹、唱、演实训 3
第十六周 弹、唱、演实训 3
第十七周 弹、唱、演实训 3
第十八周 期末检测 3
第十九周
1 实验室建设的应用
实训室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环节得以实施的一个重要场所,实训室建设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学生职业水平和职业素养的基础。J学院是一所具有独立颁发国家承认专科文凭资格的全日制省属民办高校。学院累计投资3亿元,校舍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在校生6000名。学院开设建筑、机电、经、管、文、法等门类专业共25个。学院建有78个校内实验实训室,总建筑面积达31125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3245.87万元,紧密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46个。根据相关专业培养计划以及课程安排,钢琴基础、声乐基础、乐理、视唱练耳、幼儿歌曲弹唱编配、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等课程需要在音乐实训室中进行教学。这些课程是该专业的基本技能技巧课,属于专业技能必修课,旨在使学生掌握键盘乐器演奏的技能和技巧,了解钢琴的基本演奏方法;钢琴和声的基本知识;掌握弹奏钢琴的基本技能,并达到一定的级别,增强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以及读谱方法、音乐听觉、唱歌准确性等方面能力的训练,使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原理、音高记谱法则、音程和弦的构成、调式调性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学习音乐的基本方法和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音乐科目打下基础的必修课程。学生在校期间需要在音?肥笛凳抑薪?行不间断学习和练习,所以音乐实训室是J学院必要的以及迫切需要建设的项目。J学院没有上级财政拨款,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学生交学费,自筹资金一切盈亏自负。因此,作为一个投入产出系统,音乐实训室建设过程中需要知道各项投入产出了什么样的成果、是否达到了自己的预期目标、是否有必要继续投入以及是否需要改进投入的方向。J学院各专业又具有很强的专业特点,相互融合,紧密为一体,实训基地建设必须实现整体优化并提高。因此,如何在满足教学、学生技能提高等要求和学院投入建设经费有限的情况下,确保音乐实训室投资的合理使用、产生最大效益,如何测算实训室建设的投入产出率,各种绩效评价体系如何确定,这些都是J学院音乐实训室建设的重要课题。
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目前关于实训室建设绩效评价方面的研究,主要从实训室的建设和管理、实训室的功能以及高校实验实训室项目绩效考评体系等方面进行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章进行检索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对于实验实训室进行定义方面,有的学者是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对实训基地进行定义的,有学者认为实训基地即是实训教学过程实施的实践训练场所,它可使学生接触受训所需要的各种软、硬件要素,即技术、人员与设备支持;有学者从功能进行定义的,指出实训基地应具有“教学功能、职业培训功能、科研和技术研发功能。教学功能是最基本和最主要的功能,其他功能都是教学功能的延伸和扩展”。
在实验实训室项目建设的作用方面,有的学者探讨了分析了实验室建设人文因素,信息源因素,符号因素,评估因素等四点影响因素,从实训室建设的硬件软件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研究实训室的工程建设,另一方面从实训室的人员管理、评估体系等入手;有的学者讨论了大学实验室与教学实训室建设的特点、必要性,并从教学改革、队伍建设等方面给出了具体的建设方案,最后用实践证明实验实训室的建设能够更好地满足教学实践的要求。
对于实验实训室建设绩效考评的实践方面,有的学者首先对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实验实训室绩效考评方面经验进行分析,找出可借鉴因素。美国国家实验室隶属不同部门,管理机制并不一致,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实验室管理机制,其绩效评价方法也不尽同。不少发达国家虽然开始针对高校教师的教学工作逐步实施绩效评价工作,但在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方面则没有具体的、较强实施性、普遍适用性、系统的论述。国内有些学者通过改进的数据包络分析法进行分析,利用SPSS软件和OEAP2.1对数据模型求解,得出重庆16所重点实验室样本的完全排序,并对实验室科研绩效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有些学者专门对医学科研重点实验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在高职院校实验实训绩效评价研究方面,有的从职业教育实际和训练系统的基础出发,通过结合学院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实践教学系统,提供了相关教学方法与理念或通过介绍虚拟现实可以用来进行知识与技巧的训练,结合了目前的实训情况与现代教育科技的基础,虚拟实训室的建设势在必行。训练室的设计与布局必须经过全面的考虑。同时,各类硬件必须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以便于提高训练的质量与效率。周福萍等学者通过比较研究分析了广州某职业学院实验实训室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建立科学的实验实训室系统、完善运行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实验实训室安全与环境保护和服务地方经济方面,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黄世瑜等以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为基础探讨了对高等职业院校在当今社会需求下建立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等内容。
不管从实验实训室定义及功能方面,实训室建设方面,还是从实验实训室特别是高职院校绩效评价体系研究等已有的资料来看,国内外的大部分研究多数集中在实验实训室项目的设计和建设等方面,则少有对项目绩效评价系统的研究,且相关论述停留在普遍的分析层面上,得到的结论大都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普遍的真理,而考虑到J学院是民办高职院校,具有其特殊性。特别是适用于民办高职院校音乐实训室建设项目绩效评价的方法则少之又少。
3 J学院音乐实训室绩效评价的思考
3.1 绩效评价的内容
根据江苏省民办高职院校及J学院发展现状,综合考虑财政费用有限及实训基地投入产出效果等诸多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明确J学院音乐实训室建设的运行机制和评估体系,构建一套较为完善的适合实训基地绩效评价体系,形成一套资金使用效益考核办法,为民办高职院校在今后的实训室建设工作中提供决策依据,促使建设资金的使用更加规范、科学,使实训基地建设产生更好的投资效益,达到其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3.2 绩效评价的方法
根据实训室特点,构建实验实训室绩效评价考核体系,用定量与定性的办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研究,专家访谈,个案研究以及模糊综合评判以及理论和实证分析方法对实训室建设项目进行考核与评价。主要采用方法及内容如下:
①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
本论文本质上属于项目管理模式的应用性研究,以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为主,实证研究方法为辅。从定性方面对该实训室建设项目问题以及具体模式方案设计实施做相应的论述,定量分析则主要对项目绩效考评体系进行优化和评估。
②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方法相结合
归纳总结相关学术文献,进行理论分析推导,为后面的实训室建设项目绩效考评体系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搜集有关类似民办高职院校实训室绩效评价体系的理论资料和实际操作经验资料。进行资料分析对比,借鉴别人的经验教训,然后再利用一般性研究和特殊性研究相结合,对J学院实训室建设项目进行个案实证分析。
③通过专业人士访谈
通过对实训室建设等方面的许多专业人士以及相关的受益群体人士访谈,记录他们对J学院实训室建设项目绩效评价体系的合理化建议等。
④层次分析法、熵权值法等方法建立绩效评价模型
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模糊性是指概念外延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繁荣思维判断的不确定性。这种理论最早是由美国控制论专家查德(L.A.Sade)于1965年提出的。
⑤根据绩效评价模型,对J学院的音乐实训室建设情况进行绩效评价,找出校内实训室建设具体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从而为其他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室建设发展和运行管理提供决策模型。
3.3 评价的实施方法
实训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交流活动,最终是理解和感受语言传达出的潜在信息。传递和接受的效果,受制于教学双方对语言等媒体的感性体验、理性分析水平、教学环境等诸多因素,存在着相当程度的模糊性。模糊综合评判法就是运用精确的数学方法,描述模糊的概念合成的原理,?⒁恍┍呓绮磺澹?不易定量的因素定量化,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它是模糊数学在自然科学领域和社会科学领域中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模糊综合评判的四个要素(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等级的模糊尺度集合、指标的权重、单因素评价隶属度向量),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方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权重,决策层可以设置为:体制管理、实训教学、实训教材、实训仪器等四类。其中体制管理分为管理机构、建设规划、制度、档案管理、实训考核等五个指标。在建立递阶层次结构后,构建各层次判断矩阵,运用公式计算各矩阵权值向量,最后进行层次排序的一致化检测,得出定量的综合评价结果,从而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
钢琴教学儿歌伴奏能力教学实践一、钢琴教学中学生儿歌伴奏能力培养的价值分析
传统的教学法以教师为中心,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将钢琴伴奏以一种固定的模式教给学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老师的讲解无法理解,只能反复练习。学生在实际弹奏的过程中生硬不灵活,出现了弹唱的不和谐。而现代意义的钢琴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那么对于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来说,就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视奏、读谱以及弹奏的能力和技能,讲授相关的专业知识,让学生了解儿歌中比较常见的伴奏音型。例如,柱式和弦、分解和弦、半分解和弦、琶音的掌握,要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和弦及转位的指法以及触键的方法,因此作为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除了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掌握钢琴弹奏的基础之外,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应该以简练、实用的方法,培养学生巩固运用知识弹奏儿童歌曲的能力。学生在弹奏的过程中主要以儿歌为主,因此只有培养了学生的儿歌节奏感,才能使钢琴伴奏与演唱保持一致。
二、钢琴教学中学生儿歌伴奏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分析
1.掌握钢琴演奏技术及技巧是弹好钢琴伴奏的前提条件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授课的时候,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要让学生懂得掌握钢琴演奏技巧是弹好钢琴伴奏的前提条件。例如,在钢琴弹奏过程中多样性的手指触键;合理运用踏板的程度,演奏的速度以及节奏;钢琴伴奏中力度的控制,快速掌握儿歌的能力,识别曲调的能力,等等,这是儿歌钢琴伴奏的必备条件,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不断地渗透,尽可能通过生动的语言让学生理解。传统的钢琴教学主要以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的教学方法,学生无法弹唱结合,没有创新。因此,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要通过引领,让学生熟练地弹奏24个大小调的和弦、琶音、音阶,熟练地掌握和弦连接八度技巧并能快速移调,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让学生在所掌握的技能和技巧的基础上自由发挥,反复练习手、眼的配合,反复构建和声的编配,在心里构想,在键盘上弹奏,用耳朵听辨,在钢琴教学中渗透伴奏技巧。
掌握多变的触键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懂得丰富多彩的音色是通过不同的触键方法实现的,通过训练使学生获得手掌、手臂、手腕和手指的相互配合能力。伴奏对手指触键的方法及音色的要求非常细致,让学生知道伴奏不仅要兼顾自身的音乐效果,而且还要更多地兼顾合作者。让学生通过手指和手腕的变化,达到最佳伴奏的效果。
熟练运用踏板。踏板的恰当运用,使钢琴演奏更加富有生气,充满了生命力和表现力,教师在钢琴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踏板。例如,在作品上标记踏板的踩法,加深对儿歌的理解,等等。面对不同的琴和场合,善用听觉去调整等;不同的音乐风格,踏板的使用也各不相同,弹奏连贯优美的旋律时用切分踏板;弹奏情绪坚定饱满的歌曲时,踏板要收放干净,就连使用踏板的长短及深浅度上,我们都要考虑到作品的风格及钢琴上音区、音色的不同。
把握速度,控制好节奏。速度和节奏是音乐中的基本要素,儿歌也有不同风格、不同节奏的类型。因此,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强调学生在演奏过程中既要控制好自己的速度和节奏,也要兼顾表演者的节奏。在平时的训练中,教师要有意地引导学生对不同风格的儿歌进行欣赏,并利用实训的方式进行巩固。
2.钢琴教学实践中注重技巧培养,用创新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儿歌伴奏能力
首先,钢琴分组教学,使课堂高效。在钢琴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让学生懂得钢琴伴奏要紧紧围绕唱,即钢琴伴奏服务于歌曲演唱,但是学生的接受能力各不相同,因此在钢琴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讲究策略,分层教学是最能达到效果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将层次高的与层次低的分开分别辅导,这样更容易达到钢琴教学目标。通过分组教学,让学生准确领会儿歌的节奏、儿歌的力度、儿歌的风格、调号、变音记号,等等,帮助她们快速地理解音乐,并注重启发。
其次,钢琴试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掌握了弹奏的基本技巧之后,钢琴教师可以大胆地尝试试验教学,就是利用其他学科的优势进行交叉教学。这样,教师既重视了演奏的技艺,又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所需要的不仅仅是钢琴技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够在教师的弹奏过程中发挥想象,体验音乐带给她们的愉悦。因此,在钢琴教学中,我们要启发学生找出最美的伴奏音型,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和音乐想象能力。例如,我们在钢琴教学中面对C大调的儿歌应该让学生首先判断出I、IV、V级音构成的和弦,等等,在这个听辨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理解,找出不同的钢琴伴奏方法,通过比较,学生就能在创造中独立地为儿歌选择和弦、音型并且能够把握和弦连接。
再次,钢琴实践练习,培养学生的合理运用钢琴伴奏技巧的能力。实践教学可以检验儿童所学理论和技能的熟练程度,增强现场表演的钢琴即兴弹奏能力。例如,我们可以给学生一首儿歌,让学生自己分析歌曲的类型,选配适合的伴奏音型,通过开展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团队的合作能力。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即兴表演、合作练习的方法,让学生感受钢琴伴奏的魅力。
3.良好的音乐修养和兴趣爱好是钢琴伴奏的基础条件
钢琴弹奏具有很高的美感享受,学生对弹奏好听的歌曲具有极强的欲望,在钢琴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过度地强调技巧,强调训练的强度,学生就会失去兴趣,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处于被动的地位。因此,教师应该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基础,尊重学生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修养。通过活动,让学生感悟音乐的魅力,在欣赏音乐的活动中感受到钢琴伴奏的美感与震撼。让学生养成正确认识和鉴别音乐美的能力。
1构建“多维度”的实践教学体系目标
《专业标准》对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能方面提出具体要求,这些具体标准的践行在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中应得以重视。以《专业标准》作为引领,学前教育实践教学应分为总目标和分目标两层体系。总目标应从认知、情感、能力三个维度进行构建:
1.1认知目标
激发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强烈动机,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加以运用、体悟、修正、创新,开拓学生视野,加深学生对学前教育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促进缄默知识的获得。通过实践体悟,引导学生在实践反思中有理论的提升。
1.2情感目标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前教育价值观、儿童观、保教活动观等观念;培养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对从事幼教事业的自豪感、自信心;培养学生在工作中的责任心、爱心、耐心、细心以及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敬业精神。
1.3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从事幼教事业所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包括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能力、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能力、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能力、环境的创设与利用能力、激励与评价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反思与发展能力等。在实践总目标的构建基础上,各具体的实践教学分目标应根据实际实施特点进行制定。
2贯穿“全学程”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全学程的实践教学理念,从时间上看应贯穿于大学生涯的始终,从内容上看应渗透至各类型的教育教学活动,从方位上看应拓展至校内校外多个实训场所。幼儿教师所应具备的各种能力的获得,都需要通过各种类型的实践教学来实现。
2.1新生专业教育
专业教育是新生入学教育中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系部领导系统详细的介绍,引领新生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就业形式等专业特色有清晰的认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明确今后学习与努力的方向。高年级学长与新生就学习体会、学习方法等进行交流沟通,从学生角度解答新生入学来的各种不解与困惑,使学生对于专业学习与生活有深入了解,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通过参观琴房、画室、儿童行为观察室等实训基地,观摩幼儿园等校外实习实践基地,使学生对专业获得初步的感性认知。邀请幼儿园园长、幼教专家、一线教师等就幼儿教育发展现状、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等问题开展专题讲座,坚定学生投身幼教事业的决心与信心。
2.2课程教学实践
课内教学是实现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前提与基础。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等各种类型的教学,按相关课程性质与要求,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安排与实际操作环节。《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幼儿园游戏》、五大领域教学法等学科应结合各门课程的内容和特点,在课程讲授同时或者课程结束后1~2周安排教学实践,旨在培养学生的保教能力、教育教学组织能力、环境创设能力、教具玩具制作能力、一日生活各环节的组织管理能力、家园沟通合作等幼儿园教师的基本素质能力。如五大领域教育课程可以以说课、试讲等形式在多媒体课堂、综合活动室等场所进行。钢琴、舞蹈、美术、手工制作等艺术技能课程,与教师口语、计算机、健美操等素质课程的教学,应将学生实际训练与理论讲授紧密结合,在日常课程教学同时贯穿实践环节的训练。
2.3教育观摩见习
针对不同学科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关观摩主题,制定下园观摩计划与实施方案。明确观摩任务,联系对口的幼儿园或早教机构,结合课程安排定期观摩。组织学生做好观摩记录,撰写观摩体会。利用实习实践基地,每学期安排一周的集中见习,具体了解幼儿园一日生活安排,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幼儿园保育工作等。在学期末进教育教学观摩的讨论、反馈活动,有利于使学生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观摩中的所看、所感、所悟有机结合,增强课程教学的实用性,丰富专业学习的体验性,学生从幼儿园真实情境中获得大量直观、鲜明的专业理念与实际感悟。
2.4技能考核竞赛
一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应具备弹、唱、画、舞、写、说、讲、做、演、玩等多种职业技能。在职前阶段应采取课程训练、专门训练、综合训练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技能水平。每位学生通过技训练,掌握幼儿教师的基本技能,同时在1~2门技能上有突出优势,有利于学生在今后实际工作中发挥自身特长,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制定相应的技能考核标准,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水平与自身特点,结合自身优势项目,给予技能综合考核。同时,以赛促训,通过创设多样的技能竞赛平台如儿童故事创作大赛,儿童舞蹈创编比赛、简笔画比赛、手工作品展览、童话剧比赛、教学PPT制作大赛等,增强学生学习动力,提高学生技能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同时给予有优势才能的学生展示和表现的机会。
2.5第二课堂实践
除课内校内实践教学环节之外,鼓励学生走下课堂,走出校园,在社会大实践中锻炼学习。第二课堂实践主要在周末或寒暑假进行,主要内容是社会调查与社会服务。特别是与本专业能力拓展相结合的实践活动,如到农村幼儿园义务支教、自制玩教具捐赠到民办幼儿园和福利院、协助幼儿园大型演出的策划组织、儿童早教机构业务拓展等。学生在社会大实践中得以锻炼,体现了学有所用的价值,同时在实践中对自身专业知识与能力有了验证与反馈,更好促进他们的专业成长。
2.6毕业教育实习
教育实习是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引导学生有效的利用最后一学年集中安排的6~8周时间,全身心投入幼儿园实际的工作环境中。在实习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做到实习前有明确的实习计划和目标,实习过程中有经验反思,实习结束后有总结反馈,以保证实习的效果。顶岗实习作为教育实习的补充形式,多安排在最后一学期,以就业为导向,组织有意愿的学生到相应的幼儿园或早教机构,以准教师的身份承担保育和教育的任务,将理论与实践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的得以融合,真正实现实践能力的提升,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7科研训练实践科研能力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技能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培养的幼儿教师具有较高的科研能力,这是与原本中师培养的幼儿教师之间的主要差别。科研实践主要包括课程论文、调研报告、毕业论文、参与老师科研教研课题等形式。特别是毕业论文的撰写,从检索查找资料、选题、写作大纲的敲定、论文写作基本规范的实际运用、论文答辩等多个环节的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论文写作质量,规范科研意识。
3落实“宽覆盖”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为达成实践教学的目标,保障全程化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实施,应积极落实实践教学保障体系。主要包括管理运行保障、师资保障、基地保障三个方面。
3.1管理运行保障
完善实践教学各种管理制度。将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实践环节所占课内教学时数以及实践教学所占学分比例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得以凸显。制定实践教学各方面的管理办法、措施,如实习实训大纲、实践环节考核标准、毕业论文工作管理办法等,实行规范化管理,保证实践教学有序高效进行。
3.2师资保障
高校学前教育师资力量是保障实践教学环节有效实施的重要因素。学前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但高校教师往往没有在学前教育机构一线工作的实际经验,许多专职教师也缺乏长期深入的下园实践的动力与支撑。他们若担任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必须对他们进行多形式多途径的进修培训,深入幼教一线定期观摩、调研。通过强化专业技能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另外,在具体的见习实习环节,可以聘请幼教一线有丰富经验的幼儿园教师作为实习实训指导教师,以充实和丰富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优化师资结构,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
3.3校内外基地保障
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践基地是实践教学组织实施的重要保障。不断改善校内实训条件,整合资源,优化管理,建设好钢琴教室、舞蹈房、画室、作品展览室、儿童行为观察室、心理实验室、模拟儿童活动室等多个校内实训室,以满足学生各种技能的培养需求。建设一批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实习教育基地,不仅能满足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观摩、实训要求,帮助学生掌握系统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从课堂到岗位之间零距离适应,而且能促进高校与幼儿园的深入沟通与合作,双方资源共享、互赢互利,共同发展。进一步拓展实践基地实习、科研、就业的三大功能。
4建立“多元化”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规范、完整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对实践教学具有导向作用。应建立规范的评价管理制度,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每次实习实训都应有实习实训报告、总结或成果,由专业指导教师评定成绩并做好记录,按实践教学学时占总学时数的比例记入课程成绩。实践教学评价主体应多元化,可以是任课教师、校外实践基地指导教师、或是学生小组,综合不同评价主体的评定意见,给学生公平客观的评价。评价形式也应多元化,将原有的终结性评价扩展为过程性评价,重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考评。
作者:潘滨 潘怡 单位:1.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十美堂中学 2.上海市松江区泗泾第五幼儿园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Z].2011(12).
【关键词】学前教育双训职业技能
正文:
我校学前教育专业于1990年开设。经过近年来的建设,学前教育专业建有专业电钢琴室、多功能舞蹈室、音乐教师、风琴室、手工制作室、形体训练室、心理咨询室、电子阅览室等功能室,教学条件和设备能够满足教学和教研的需要。无论在师资队伍、办学条件,还是在课程建设、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提升,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
先后有毕业生近千名(中职和成人),基本就业于射洪县及周边市、县公立和公办幼儿园,2013年该专业顺利通过“国家中等职业教育与发展示范学校”重点建设专业验收。
在幼教专业建设过程中,我们多次进行了行业调研,经过分析、研究,我们对能力目标要求作了一些调整,即“具有一定的幼教组织能力,制定编写教学计划、教案的能力,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与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又将音乐、舞蹈、琴法、讲故事、普通话、简笔画与手工等六项基本技能明确纳入其中,还要求基本掌握制作课件和给幼儿简易化妆的技能。音乐课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我作为音乐专业课教师,研讨、论证了音乐课如何培养中职学生职业技能,与同事们摸索出了双训的学前教育专业育人新模式。所谓“双训”,即训练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基本技能(说、唱、弹、跳、画、做);训练学生的教育教学技能,即学生作为未来幼儿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也有人将它称为教育活动能力,本文就通过音乐课如何培养中职学生职业技能,即强化“双训”为途径作如下阐述:
(一)强化学前教育学生的六项基本专业技能
1、明确六项基本技能的具体要求
六项基本技能是指学生在“说”、“唱”、“弹”、“跳”、“画”、“做”等方面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在课程设置中,我们将“说、唱、弹、跳、画、做”等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六项基本技能,占总课时的35%以上。所谓“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语音、语法、词汇上说规范的普通话,标准力争达到二等甲级;二是能对小朋友进行流利得体的口语指导;三是会讲故事。“唱”,能唱至少五十首儿歌,具有胜任幼儿唱歌课的实际教学能力。“弹”,能初步掌握钢(风)琴的基本弹奏方法,指法正确、娴熟,能弹奏常用的音阶、琶音、和弦,具有伴奏和自弹自唱儿童歌曲的能力。“跳”,能掌握一般民族、民间舞的基本手型、脚型、手位和脚位,能掌握身体基本姿态的训练方法,具有柔韧、力度、弹跳等素质,能跳二十个左右的儿童舞蹈,初步具备幼儿舞蹈创编和舞蹈欣赏能力。“画”是指能娴熟地画简笔画和卡通画。“做”指的是手工制作动、植物类教具与玩具。
2、强化训练专业基本技能方面的几点作法。
(1)、鼓励师生考取专业技能等级证
为适应专业技能教学要求,我们十分注重“能说会做”的“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鼓励教师在现有基础上考取更高级别的技能等级证。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市县组织的专业技能竞赛活动,并在晋职评优中给予量化支持。师高才能弟子强,在教师的影响带动与指导下,幼教专业学生根据相关的专业技能量化指标,刻苦训练,积极提升。已毕业的学生中,除普通话二甲等级外,已有30%的学生拿到钢琴、电子琴、舞蹈等方面的技能等级证。因而形成了师生皆重视专业技能学习的氛围,有效提高了专业技能教学的质量。
(2)、让专业技能训练落至实处
在教学过程中,专业课教师大力践行我校自创的实训课七字环节教学法――即“备(教学准备,课前完成)、组(组织教学)、讲(精讲)、范(示范)、训(训练)、评(展示和评价)、理(课后进行设备与场地的清洁与归位整理)”。其中,以“训练”为重点环节,占教学时间的60%,在这个环节中以学生练习为主,教师也要进行指导和辅导。并结合项目教学法,将专业技能设置成若干个项目,再将一个项目分解成一个个子项目。这样就抓住了专业技能训练的要点,且落到了实处,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自我构建和实践智慧的动态养成。
(3)、我校鼓励承担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骨干教师,组织学生成立了锻炼各种专业技能的“课外技能兴趣小组”,重点加强对学生的琴法、舞蹈、简笔画和手工等技能的训练。同时,针对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的状况,还分层次开设了“技能提高班”。
(4)、在专业技能课训练中十分重视“小先生”的作用。一堂课中,教师在同一时间能关注的对象是很少的。为了让实践课中每个学生都能实实在在地得到训练指导,促进学生技能提升,老师们通过培训“小先生”,让“小先生”通过课外兴趣小组、专业自习辅导等形式对实践内容先期学习、实训,掌握操作要点及指导方法等。在实训课中,教师讲解示范之后,学生就按课前分好的小组,在各组组长和“小先生”们的安排和指导下进行实践训练,教师则巡回指导,对学生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进行指导和课堂分析总结,并及时纠正。这样,虽然教师不能全面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实践训练,但在“小先生”们的协助下,实现全面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进步就成为了可能。
【关键词】钢琴弹奏;手指训练
一、钢琴训练的现状
近些年,不管是艺术类专业还是师范类专业,都对钢琴的教育教学十分重视,钢琴课已经成为大学课程中的一门基础必修课。钢琴课除了学习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熟练地弹奏各种各样的乐曲。目前,钢琴学习者参差不齐,有的学生接触时间较晚,多数没有基础,有的仅仅是浅尝辄止,丰富课余兴趣而已,但是无论他们的对象和目的如何,作为教师的最高教学目的始终是一致的,那就是把学生培养成未来的钢琴演奏家。许多钢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对学生在音准、速度和节奏等方面的训练,往往忽视了最基础的手指训练。
二、手指训练的重要性
随着音乐创作的不断深入和日益丰富,艺术家们对音色和音质的要求愈来愈高,钢琴不仅能够弹奏出或强或弱的音调,还能够发出不同音质的声音,很好的满足了艺术家们的声乐需求。它是一种敲击类乐器,琴锤通过敲击琴弦发出声音,琴锤是靠人的手指来敲击的,利用机械物理的原理,手指就是发力点。这也是钢琴这门学科强调手指的作用的原因。
手指是弹奏钢琴直接触及琴键的部位,手指的力量就是制造声音的力量。有人说,钢琴家要练就“会说话的手指”,要想手指会说话就必须拥有良好的手指基础训练,这就像一个伟大的建筑必须打好地基一样,手指练习的过程就是打地基的过程。掌握好手指训练这一基本功,才能游刃有余地完成弹奏任务。
三、手指训练的主要内容
在练琴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到姿势端正,情绪饱满,注意力集中。其次要明确内容,总结方法,善于思考和完善。手指训练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手指在琴键上的支撑能力
人的手指天生就有支撑的力量,那么在琴键上手指该如何发挥这种支撑力量呢?很简单,手指的第一关节要抓住琴键,使得手指从指尖到拿关节更加稳固,手臂的力量很自然的通过手指弹到键底。
对于初学者而言,要了解自己的十个手指在钢琴弹奏上表现出来的特殊属性。
1、 拇指。拇指的最基底关节是掌腕关节,不像其它手指那样放在指掌关节,这是它最重要的特点。因此,拇指的支撑点在掌腕关节。大家知道,拇指比较结实有力,具有横向动力的优势,能够使手指顺利完成连续不间断演奏的键盘转移。但是,拇指也有一些劣势:首先,拇指不能自如地在琴键上垂直上下混动动作,这是它的弹奏钢琴上的先天缺陷;其次,拇指不太灵活,显得比较笨拙;还有,拇指只有两个节,力量支撑点必须伸延到掌腕关节。这些不足使得拇指的弹奏缺乏真正的力量支撑,而这不仅会影响拇指弹奏出的声音,还会造成许多技术上的障碍。
2、食指。食指是所有手指中支撑力量最强的,它具有较好的独立性与灵活性。它在力量支撑及独立动作等方面的优势得益于本身的修长和位置。但是,由于训练相对侧重弱指,因此很少关注食指甚至忽略,以致食指经常出现一种不自觉的惰性,这在练琴者中几乎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最后,当我们检查某些快速经过的毛病或障碍的时候,问题往往出这个手指上。这说明,手指训练中也要重视食指,否则会导致不利后果的产生。
3、中指。这个手指居中间位置,“地理”位置非常有利,相对结实,有极强的支撑力,独立性好,有很强的爆发力。但是要注意在支撑训练中,中指的第一关节不牢固,容易凹陷。
4、无名指。凡是弹钢琴的人都能明显地感觉到,无名指的独立性很差,灵活性也不好,常常显得软弱无力,当然这是由于人的生理特征造成的。要想克服这种先天性的不足,就需要特殊的训练和不懈的坚持。
5、小指。小指是比较瘦弱的,承受力不是特别强,缺乏灵敏性。但是,它在钢琴弹奏中的作用巨大。不仅要担任外声部的演奏任务,还要完成居音列中最高点音的演奏任务,因此训练小指具有特殊的意义。
手指的上述属性决定了手指训练的基本方向,即手指的放松状态、独立性、灵活性、均匀性及控制力度等方面。
(二) 随时保持放松状态
许多钢琴弹奏的教材中会提及到这方面的内容,认为弹钢琴是手指要自然放松地搭在琴键上,手腕不可过高,也不可过低。当然这里所说的放松,一方面是指手指在敲击琴键前的状态是放松的,因为一旦用力,琴键反而不会发声,没有音源。另一方面,要在敲击琴键后放松,此时的琴键已经敲下,再用力也没有任何意义了。此时,整只手保持支撑的状态,手指放松即可。
(三)重视手指独立性和灵活性训练
要想使钢琴演奏达到较高的水准,就必须让手指适应钢琴弹奏并掌握其中的技巧。训练手指的独立性和灵活性至关重要,指头和指头之间有相对的独立性,左右手拇指、食指、中指的弹奏不受其他手指的影响,无名指是相对弱的手指,上行时弹无名指,小指可以帮忙,使无名指抬到一定的高度,下行时弹无名指,中指可以帮忙。钢琴弹奏需要十个手指协同作战,很难想象一个不能灵活运用十个手指的人如何能清晰地弹出琴的旋律。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们经常出现拇指和小指弹奏重心的偏离,该怎样克服这个问题呢?笔者认为,首先要求学生在练琴时把放松和高抬手指作为前提,找到最佳发力点,有爆发力地下键,下键后手指要立住,有适当的支撑力;其次要发挥大脑的作用,控制每个手指的独立性,不能相互粘连。初学者如果不能较好的掌握手指的独立性,就很容易造成手指的速度和力度控制不好,导致节奏不均。运用好手指的独立性可以弹奏出更加活跃的曲子。训练手指的灵活性可以使弹奏的动作更加灵巧、敏捷和富有弹性,从而有了快速弹奏的效果。
(四)注重手指均匀度练习
钢琴的琴键共有八十八个,人的左右手对称,手指只有十个,所以指法要配合到位。二十四个大小调音阶是由七个音在不同音组间联结形成的,要想将有限的手指把音阶上下形连接成线,就需要用到大拇指的转换技术。要想使弹奏的过程更加自然而连贯,需要手腕和手臂的积极配合。通常情况下,人的左手均匀性不如右手.需要多加练习。
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对手指均匀度的练习。把握好手指的均匀性,可以使弱拍和强拍有控制地奏出均匀、统一的音色。有的学生弹出的声音很不平均,一些硬,一些虚,有的轻重不一致,有的速度不均匀,导致这类问题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手指缺乏独立控制能力。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是要踏实训练;二是要注重方法,让每个手指都得到锻炼。
(五)音阶、琶音及和弦的训练
音阶、琶音及和弦的练习是钢琴训练中另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学生每天练琴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音阶弹奏的形式有同向四个八度、平行三度、双三度、六度、十度练习等。琶音弹奏有短琶音和长琶音练习。练习弹奏音阶、琶音时要注意手指的主动动作和手腕关节的灵活放松,达到控制手指运行方向的目的。和弦弹奏主要包括三个和弦、加八度音三和弦以及半音阶和弦等,在弹奏中上身要往前送力,手腕要灵活,指尖要快速移动,弹出的和弦才会自然、饱满。
有些老师在训练学生时,常常把音阶、琶音及和弦的训练孤立在一边,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相反,要把这门技术作为音乐表现的一种方式、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应该从音乐的内容为出发点,指导学生进行音阶、琶音及和弦方面的训练,把音乐的目标、方式及手段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的演奏技巧能够更好地表现出音乐的丰富内涵。
当然,除了对手指的训练,也要充分运用手腕和手掌的能力,毕竟钢琴的弹奏任务不是手指就能完成的。在弹奏中,手腕的放松是关键,因为手腕是连接手掌和手臂的纽带,力量是相通的,就很容易把手臂的力量传递给指尖,其中就必须通过手腕这一关节,若手腕过高或者过于僵硬,力量就会停留在小臂上,使声音干瘪,不结实。因此适当的手腕和手掌训练很有必要。
四、训练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一)最大的问题是练琴时十分浮躁,不能静下心来,总想在最短时间内学好。我所教的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存在这样的心理,没有时间,感觉练琴很枯燥,有的说手指都弹肿了。著名钢琴家郎朗在10岁时每天都要完成8个小时的训练,才成就了今天的业绩,可想而知,除了天赋,后天的努力也非常重要。钢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相信“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大家都明白,一开始不端正学习态度接下来的学习就会陷入被动的局面。
(二)很多父母只知道孩子每天花了多长时间练琴,但不知道练琴的质量和效果如何。熟能生巧是大家都认同的,但是如果平时练习中不注重细节的纠正和培养,就会使弹奏的效果“差一点点”,在艺术领域,艺术家追求的是更加完美,显然这样是行不通的。
(三)忽视对弱指的强化训练。由于无名指和小指的天生缺陷,造成他们的独立性很差,正所谓“笨鸟先飞”,越弱的就越要提前训练。因此,在平时训练的时候,可以单独对无名指和小指进行专门训练,起到一定的强化作用。
(四)不能随意选取练习教材。不同的学习对象应该选择不同的教材,有一定基础的可以尝试不同调式的音阶、琶音、三度、六度等各种分解和弦,没有基础的就应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曲目进行训练。有的学生直接“一锅端”,认为只要是练习钢琴用的书就要买,看得杂了反而在训练中不知所措。我们既然认定了钢琴弹奏中最重要的是手指训练,就应该对症下药,选取适合的训练教材。法国著名钢琴教育家哈农的《钢琴练指法》是笔者推荐的,它强调手指敏捷、独立灵活、坚实有力以及平均发展,是提供给初学者的优秀教材。
五、提高训练质量的方法
在经过一定的基础练习后,就要逐步加快练习的速度了。随着程度的加深、级别的提高,对弹奏中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许多学生演奏时照本宣科,缺乏创造性和感染力,像原地踏步似的,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
(一)对待任何作品都要保持认真的态度。第一个要做到的是慢练,快弹的基础是慢练,要把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都主动灵活地运用在练习中,保证每个弹奏出的声音清晰而富有弹性,在练好这一步的基础上继续下一步的练习,切不可拔苗助长。
(二)充分运用手腕的协调力量。这是一再强调的内容,弹琴时,手指要与手腕、手臂协调配合、共同作业,即使是在单独的手指训练时,也不可忽视手腕的某些动作。无论是进行强劲有力的演奏,还是柔软流畅的演奏,手腕的协调都是不可或缺的。
(三)用心感受和把握乐曲或乐段的节奏律动。可以根据乐谱上标明的符号,感受其分句,并根据音律的高低起伏,作出自然合理的、或强或弱的表情倾向,来增加音与音的灵动感。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将对音乐的流畅很有帮助。
(四)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方式方法,可以适当采取一些激励机制。比如,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观摩交流,相互取长补短,提出建议和意见。也可以开展一些比赛活动,激起学生的竞争意识,这样无形中可以提高学生练琴的兴趣和动力。
提高手指训练质量的方法有很多种,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情况不同,其解决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我们要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从学生的平时练习中发现问题,根据实际及时解决问题,才能更好地培养这方面的专业性人才,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潜质。
六、结语
手指能力的训练,是钢琴弹奏中最根本、最基础的技术。要重视和加强手指训练,提高学生的手指能力,打好钢琴弹奏的基础,从而提升学生的演奏水平,使学生能够弹奏出更加高水准的乐曲,谱写钢琴乐在中国音乐史上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甘小凤. 浅析钢琴弹奏中有效慢练的作用[J]. 学周刊,2012,34:167.
[2]赖群. 论钢琴弹奏中的手指训练[J]. 四川戏剧,2013,03:119-121.
[3]陈子华. 论钢琴弹奏中手部之“微调”[J]. 钢琴艺术,1996,06:18-21.
[4]马惠敏. 钢琴弹奏中放松与手型的训练[J]. 大舞台,2013,08:34-35.
[5]张慧. 浅议钢琴弹奏中手指的能力与训练[J]. 安康师专学报,2006,06:76-77+99.
[6]邸立红. 浅谈钢琴弹奏中的力度[J]. 北方音乐,2012,07:92.
[7]张贺达. 钢琴弹奏中关于手指力量的训练[J]. 成才之路,2008,25:68-69.
【关键词】学前教育音乐课程 问题 革新
学前教育音乐课程的改革究竟应该走专业化的道路,还是应该向综合化的方向发展,是确定课程革新方向的前提。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获得《幼儿教师资格证书》,必须通过幼儿教师资格考试。当前只有对音乐课程设置、教学设计和模式进行革新,才能满足幼儿教师实际教学的需要,也才能符合考取《幼儿教师资格证书》的要求。
一、考取《幼儿教师资格证书》对音乐技能的要求
近期笔者学习了有关考取《幼儿教师资格证书》的相关材料,从中提炼总结了以下关于音乐技能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相关内容。
(一)《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大纲》(面试部分)中的“技能技巧方面”明确提出考生必须要“具有弹唱、画、跳、讲故事、手工制作等基本技能”。也就是说,音乐课程中的弹唱技能,仍然是幼儿教师获得资格认定的一项重要技能,在实际教学当中仍然是重中之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弹唱技能的训练,仍然是音乐教师需要坚持的授课原则之一。
(二)《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在“基本素养”模块明确提出考生要“具有较好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在“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中明确提出考生要“掌握幼儿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教育的基本知识和相应的教育方法”。也就是说,就音乐课程来说,考生不仅要具备音乐技能的实践弹唱能力,同时还要具备精神层面更高层次的音乐修养和审美能力,并且还要掌握与音乐相关的教育基本理论知识和在实际幼儿教师工作中实施于幼儿音乐课的教学方法。那么,具体到我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的教学中来讲,音乐教师不仅要重视弹唱技能的训练,同时要注重提高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与审美能力。而要将所学更好地融入幼儿音乐教学中,就必须要掌握音乐教育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方法。也就是说,只有“弹唱技能、音乐修养与审美、教育知识与教学方法”三个方面面面俱到,才符合幼儿教师资格考试的要求。
(三)《幼儿园教师资格证教学能力测试内容及评分标准》在“教学技能”模块提出:“音、体、美学科问题情境呈现、动作示范或演示准确、恰当,共15分。”对于问题情境,美国教育家杜威曾提出,问题情境的教学过程一般模式为“设置问题情境―确定问题或课题―拟定解决课题方案―执行计划―总结与评价”。也就是说,问题情境其实是一个教学过程的逻辑步骤,而考生在参加教学能力测试的时候,要将这一教学过程按照问题情境的教学步骤来完善实施,同时还要娴熟地进行动作示范和演示。只有达到这样的要求,才能够符合幼儿教师资格证教学能力测试的评分标准。
二、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音乐技能方面的学习现状
可是,当前有很多学校培养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音乐技能方面的学习情况与考取《幼儿教师资格证》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以某省级幼儿示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学生弹唱技能水平有待提高,尤其是配奏能力水平比较差;弹奏与演唱的水平无法支撑即兴伴奏弹唱的要求;音乐基础理论知识薄弱,学习音乐技能事倍功半。
其次,音乐修养与审美能力有待提高。其中,中西音乐史、音乐鉴赏、音乐美学的一些相关理论知识明显不够,甚至根本没有涉及。没有这些理论基础做支撑,提高音乐修养与审美就是空谈。
最后,学生没有掌握足够的教育知识,教学方法缺失,实践教学不够,导致幼儿音乐教学实践能力、组织游戏活动的能力有限。
总而言之,学生对音乐课程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不强,音乐素质有待提高。
三、引发上述学习现状的原因及其相应的解决策略
导致学生出现上述学习现状的主要原因在于音乐课程的设置、教学设计和模式存在诸多问题,音乐课所需设施有待完善。
第一,教学资源不足与课时量不够是基本原因。以钢琴教学为例,没有充足的钢琴与专门的音乐教室,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练琴的效果,影响到学生的钢琴技能掌握水平。而课时量不够,音乐教室不得不压缩教学内容,导致音乐教学无法正常有序地进行,使得学生无法学到该学的知识。并且,采用班级整体授课的方式直接影响教师对每一位学生学习情况的把握。因此,学校要为音乐教学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适当调整课时安排,教师要适当调整授课方式,以满足音乐教学的需要。
第二,不重视理论基础的学习。虽说要掌握音乐技能,就不得不加强实践,但是和所有的实践性课程一样,必须要以理论为基础。只有理论基础扎实,实践效果才能事半功倍。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是切实提高学生音乐修养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从而能够为学生更好地进行实践提供有效指导。总之,理论基础的学习与实践一样应该被重视。尤其在考试中,应该广泛涉及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内容,并降低难度。
第三,音乐教学内容单一,落后。时代在发展,音乐只有顺应时代的发展才能保持活力。幼儿教育改革在不断深化和完善,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也要摒弃陈旧的内容,与时俱进,吸收新的歌曲、乐曲。只有这样,学前教育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才能与幼儿园音乐实际教学相结合,共同发展。
第四,体现音乐技能课程的幼教化和综合化。从学前教育专业的角度来说,学前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综合性、实用性很强的教育。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与学前教育专业的性质相一致,它与音乐专业音乐课程是有区别的。幼儿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丰富幼儿的情感,培养他们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而不是要幼儿掌握精湛的音乐技能。所以从教学内容上来说,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要选择体现幼教特点的内容,不能过于专业化。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是一个综合体,课程内容涉及理论知识、视唱练耳、声乐、钢琴、即兴伴奏、儿歌弹唱、儿歌表演唱等方面,但是每项内容的程度都是初级。即学前教育专业重在学科知识的整合,并不要求学生每项内容都达到专业水平。相比之下,音乐专业的音乐课程分类更细,对学生的要求非常高,要求学生达到专业水平。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就不能像训练音乐专业的学生那样来教学,从教学内容上到教学方法上都要有所区别,尤其是在教学内容上,不能只是追求精、广、深,而是要着力于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建立起一种更广泛的、综合性的音乐课程体系。综合化又是实现幼教化的一个途径,把一些相关内容进行综合化分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实践,比如声乐综合课、钢琴综合课等。以钢琴综合课为例,就是把一部分理论知识与钢琴课综合起来学习,将视唱与声乐进行综合学习,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即时联系整合,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另外,还可以广泛开设一些特色课程,比如幼儿打击乐、幼儿合唱排练等。由于学生有了一定的音乐理论基础,因此学习特色课程将不会很费时间,而且能够强化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丰富他们今后的教学生涯非常有帮助。
第五,在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上,如今的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开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为理念,以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为主导。换句话说,就是教师讲的相对少,学生练的要更多。可以在此基础上完善评价机制,想办法让学生重视练习,勤于动手。只有打好理论基础,勤于练习,才是学好音乐课程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教学评估 高校院(系)管理体制 绩效管理水平 策略研究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是提高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地方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学校改善办学条件,规范教学管理,增强本科教学实力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发展和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四川文理学院是一所典型的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为提高绩效管理水平,将管理重心下移,推行二级绩效管理,理顺学校与院(系)的管理权责,提升办学内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使学校管理从静到动,由细到精地规范高效内部运行机制。
一、以院(系)为中心,促进教研室、教师教学管理运行机制的形成。
院(系)承担着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方面的职能,在地方高校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办学的核心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高质量的关键是教师,教师的素质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教师整体教学水平在教学实践,实践运行管理在教研室一级基层管理机构。以四川文理学院音乐系为例,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各项指标的具体要求下,音乐系充分发挥教研室的作用,营造出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竞争向上的教学氛围,提高了教师队伍素质,促进了本科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教研室以活动为载体,开展“内树信心,外树形象”活动,增强教师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树立良好师德师风,认真履行教师职责。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明确教研室主任岗位职责,规范了《教研室工作手册》,涵盖了教研室工作计划、活动开展、教师备课,教学进度,质量控制和工作总结等检查,使教学环节常态化。
教研室以团队建设为中介,开展“向课堂要质量”活动,提高教师整体教学水平。教研室定期开展“老教师上示范课,中年教师上公开课,青年教师创优质课”活动,公开评课,相互探讨,在研讨与交流中融汇,在法与内容上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切实提升教学水平,确保教育教学质量。
教研室发挥团队作用,加强教师教改、教研和科研工作,着力提高教师队伍的科研能力,形成了钢琴教研室、声乐教研室、舞蹈教研室、青年教师创新教学团队、青年教师科研团队等优秀团队。声乐教研室被学校授予“优秀教学团队”称号。
二、以专业建设为驱动,促进内涵式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
专业建设是院系绩效考核的重点项目之一,根据对院(系)专业建设水平进行考核和评价,加大对新专业建设经费投入力度,同时,还对新专业给予指导,并给新专业适当的优惠政策,切实达到加强新专业建设的目的。以四川文理学院音乐系为例,从2007年来,以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为依托,为适应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需要,紧紧围绕“强专业、育通才、广就业”的办学特色,在师范教育中融入非师范教育,在师范性素质教育基础上体现社会舞蹈表演专业的个性教育,注重川东巴渠民间音乐的开发和应用研究,贯穿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始终。随着专业建设的加强,新专业实验室建设逐步完善,师资队伍数量和结构趋于合理,支撑课程体系形成,人才培养方案大胆创新,带动办学内涵的整体提升。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讨:
1.紧密联系专业实际,展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讨论,形成科学规范的课程体系。地方高校音乐本科专业由于办学历史较短、资金缺乏、师资队伍素质发展不均衡等客观原因,普遍存在生源素质较差,课程体系建设基础薄弱等现象。其教学现状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明显差异。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切合自身实际制订了《音乐学专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并展开对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的核心内容“四个促进”①、“三个基本”②、“两个突出”③、“一个引导”④的学习讨论,反复就专业的培养目标、学生的学习定位、教材的选购、实践基地的建立以及课程设置的科目、开设的时间、学分安排等内容是否对人才培养方案起到了真正的评价标准和激励作用进行论证,从而形成既稳定又富地域特色的课程体系,开创人才培养新格局。并将教学计划中的课程创新为“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分为专业学科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地方特色课程、学生自主课程、艺术实践课程等。以专业基础课程为基础平台,以专业学科课程为专业平台,以专业选修课程为专业发展模块,以地方特色课程为专业特色模块,以学生自主课程、艺术实践课程等为实践教学模块,实现强化实践育人,主动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为城乡综合一体化建设基层、服务社区培养“定岗式”应用型音乐艺术人才。
2.重视教材选用评估,自编教材初显成效。制定教材选用与评估制度,严格教材选用程序,重点选用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教育部推荐、面向21世纪音乐专业教材、自编教材、实用性强和得到师生广泛认可的教材。在所使用的教材中,师生评价优良的教材达94%。教材编写也有了较大突破,至2012年教师主编教材3部,主编教学参考书3本。
3.注重队伍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得到不断提升。加大对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增加教学管理人员培训、进修、交流、学习的机会,使教学管理人员不断开阔视野,更新观念,促进新建应用型高校教学保障体系的研究,学习和借鉴国内外质量保障体系先进理念,并将“教育即服务”的理念贯穿于内部质量保障的各环节,充分体现以育人为本,以学生成才和发展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改变单一依靠监督检查进行质量监控的状况。自觉地把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理论运用于工作,提高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和工作执行力之中。制定了《教学管理文件汇编》、《学生手册》、《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手册》等教学方面的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保证了教学过程的正常运行,效果良好。
4.构建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确保教学质量提高。为确保教学的中心地位,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主要分为校、院系两级。校级监控体系包括领导听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务处质量科;院系级监控体系为:听课评课、教学督导小组和教研室。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明确具体,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健全,建立教学质量评估制度、专业教师评议制度、学生意见反馈制度、教学督导制度等,不断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同时,按照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的相关要求,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教师分类管理、分类评价办法,学生评价、教师互评、领导评价和社会评价相结合,在评价方法的运用上做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对教学评价的结果及时运用于教师职称评聘、项目申报、评先选优和绩效工资分配,激发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的工作热情。
5.学习风气渐浓,建设效果明显。通过近年来持续有效的工作,校园学习风气日渐浓厚,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图书馆、实训室,图书借阅量增长,自觉到实训室做练习的学生日益增多,学生遵守校纪校规,学习主动性增强。2007年以来,共有8名学生被评为省优秀大学毕业生,66人被评为校级优秀大学毕业生,168人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6人次获得国家奖学金,105人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1055人次获得国家助学金,350人次获得学校奖、助学金。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硕士研究生的报考率和录取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
三、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逐步提高。
地方高校本科人才培养定位于应用型人才。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地方和社会所需的各类应用型人才,追求现代大学“构建主动适应地方和社会对职业能力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涵,便成了首要工作。制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以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从实践教学入手,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为学生搭建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通过各种艺术表演形式的实训排练,国际交流、校内外交流表演、毕业专业汇报、艺术创作表演等舞台实践,学生熟练掌握了各种专业技能,建立了牢固的文艺建设体系,形成了服务意识,从而达到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目的。
1.改善实训场地条件,保证实训实习时间。为进一步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学校制定并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实践育人工作的实施意见》,依托地域和专业优势,积极加强与艺术团体合作,引进社会力量,共建共享教育资源,积极探索合作办学、合作育人模式。通过教学评估,配置了琴房、多媒体教室、舞蹈教室、数码钢琴教室、MIDI教室、排练厅、实训室、音乐广场等教学场所,从而满足了音乐学专业学生学习实践的需要,确保实训实习的时间。建立稳定的教学实习实践基地15个,其中,人文艺术合作育人创新基地1个,国际文艺交流中心1个。与四川省交响乐团合作签订了“人文艺术合作育人创新基地”协议,在丽江合作打造了一台具有典型云南民族特色的节目,形成合作培养音乐与舞蹈艺术人才的模式。与地方教育部门和中小学合作,加强新课改合作研究和培训,服务地方基础教育改革。与此同时,积极向海外拓展合作办学空间,与俄罗斯皇家芭蕾舞、韩国草堂大学等开展国际合作交流。
2.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将社会实践纳入音乐本科教学计划,设置2个学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主要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法,学生参加各种层面的社会实践活动,均按照学校的有关规定折算成学分,纳入课程考核。学校重在引导和鼓励学生深入农村、企事业、社区、中小学校等,感受社会的发展变化,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每年暑假或集中组织学生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分赴基层,开展文化、艺术活动和帮扶活动;或分散要求学生回家就近开展社会调查,每学年提交社会调查报告;或利用周末深入社区、留守儿童之家、义务演出、关爱留守儿童等活动。院(系)还组织学生参加地方大型文艺演出,发挥当地的文化引领作用,使学生在演出中得到舞台锻炼,音乐系参加历届大学生艺术节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如舞蹈《大巴山抬工汉》获全国一等奖;舞蹈《红色记忆》获四川省一等奖;舞蹈《麻麻辣俏幺妹》获四川省二等奖;合唱《红色歌谣不变调》、《火龙舞之歌》获四川省二等奖;表演唱《打双麻窝子送》、《巴山妹子》获四川省三等奖。
3.规范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强化专业综合训练。音乐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主要采用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音乐会相结合的方式。各阶段要求明确,流程清晰,管理规范,对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开题、撰写、指导和答辩等环节均有具体要求,每年举行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观摩和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选。按规定确定指导教师,明确指导教师工作职责,大部分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结合社会实际,来自艺术实践、实习和社会调查的毕业论文(设计)比例不断增加。2011届本科专业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来自实践环节的比例平均达到了53%。近三届毕业生有72篇被评选为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通过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的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职业技能得到了全面锻炼,达到了培养要求。
四、紧密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促进办学定位的逐步明晰。
“服务地方,与地方互动”是对院(系)办学定位绩效考核的基本要求,也是地方本科院校的职责和突破点。近年来,各院(系)积极“找路子”,紧密围绕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合作共建活动。四川文理学院音乐系紧紧围绕学校“立足川东,服务全川,辐射周边省市”的办学思路,突出专业特色,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提出“立足地方,面向基层,服务城乡经济文化建设”的办学定位,狠抓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积极引导学生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提高专业实践技能,繁荣了地方文化市场,提高了达州市民的文化艺术修养。近年来,独立承办的各种类型的演出已有数百场,在达州及周边县市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比如,2008年参加四川省第十届运动会开幕式“火之歌”;2009年达州市第十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现场会文艺演出;2010年参加达州市元九登高节“大巴山民歌会”;2011年独立承办“巴国情韵”——纪念李依若诞辰100周年文艺晚会等。多次为“留守儿童基金”举行募捐公益演出,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依托地方与服务地方相结合,避免了办学定位的“大而空”,初步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特色。
总之,实施绩效管理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提高院(系)教学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该校实行绩效考核以来,取得了一些成效,积累了一定经验。我们应当把绩效管理及考核作为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管理实践中不断改进调整,使考核指标更加科学合理、成效考核更加明显,努力实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
注释:
①“四个促进”是指促进教学建设,促进经费投入,促进管理规范,促进质量提高。
②“三个基本”是指教学条件基本达标,教学管理基本规范,教学质量基本保证。
③“两个突出”是指突出服务地方(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突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
④“一个引导”是指引导参评学校构建并逐步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形成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顾南宁,刘茄.基于绩效管理的高校二级单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现代教育管理,2010,(9):67.
[2]王峰,涂宝军.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院系教学工作目标管理[J].黑龙江教育,2009(10):51.
[3]李宝元.绩效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关键词专业综合改革 课程改革 音乐创编
我国目前具有国家计划招收音乐专业资质的音乐院校共计三百余所,各院校在音乐创编课程教学上传承了几十年来沿袭的做法。扩招后,各院校进行了一系列课改,但大都停留在课型的设计、技法的改善与语言情感表达等层面,而对音乐创编本质特点、课程教学目标和当下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三者之间的交融思辨、研究鲜有触及。教育部推进实施的本科教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以实践教学为基础,在改革原有教学理念的基础之上,在探索人文发展的基础之上,找寻系列课程及相关特点与应用型人才需求的最佳契合点。湖南理工学院音乐学院“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获得教育部批准后,音乐创编课程教学也呈现出了一些崭新的变化。
一、音乐创编课程的建设背景
1、时代背景。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文凭工匠”型人才已很难适应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应试教育教学模式的背后,应用型和创意型人才需求的缺口正在不断地暴露和放大。作为一个原本由教育问题升级的社会问题,如何解决?根源肯定是在教育上。为此教育部、国内各大高校和不计其数的专家学者也正在不遗余力地寻找该问题的解决方案。而从国内普通高校音乐类专门人才的培养与就业现状不难看出,其也受到此瓶颈的困扰。
2、现实背景。传统音乐学研究音乐的所有理论学科,其学科特点及课程体系本身就先天重理论轻实践,加之受到以“应试型”、“教师主导型”和以理论技术研究为平台的“精英化”为主的传统教学思维和模式的影响,教与学的过程中出现片面的、孤立的对待学科各课程就已成定论。因此,学生在缺乏应用思维与应用训练的学习环境下,基本无法或很难具备音乐创编能力,学生音乐创编素质普遍低下。
3、研究现状。目前,对于普通高校音乐学专业学生创编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①关于音乐创编的本质与音乐教育。早在1991年,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就在《音乐创作的本质及其过程》一文中,对音乐创编在音乐艺术实践中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从某种程度上讲,音乐创作反映了音乐艺术发展的基本面貌。2009年,裘斐在《让音乐创作回归本质》一文中指出:音乐,是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之一,在人的发展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最大优势即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然而,在目前的音乐专业课堂教学中,音乐创编还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他们的分析研究为如何通过实训教学提升学生音乐创编能力,从音乐与音乐创编的本源角度为音乐学科教学指明了音乐的应用方向。②关于音乐创编技术理论课程的研究。当前,关于普通高校的音乐创编的教研研究,多集中在创编技术理论课程的设计与教学改革上,许多措施与建议均停留在有关传统“四大件”(和声、曲式、复调与配器)的“分与合”及教学内容等方面。③关于数字媒体技术介入音乐创编的研究。随着教育科技的发展,数字媒体技术介入音乐创编教学领域,对在数字媒体技术平台下为如何提升学生音乐创编多元化技术能力提供了有力参照。
二、加强大学生音乐创编能力的意义
1、音乐创编有助于提升音乐学科建设内涵。“音乐创作,是音乐艺术实践环节之一;从某种程度上讲,音乐创编反映了音乐艺术发展的基本面貌”。传统的本体特征赋予了其音乐本体创作、基于音乐本体的表演技法创作和基于表演技法基础上对音乐本体的二度创作三层含义。随着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时代赋予了音乐创作以新的内涵――音乐创编,除传统意义上的音乐创作外,以应用为主的音乐编曲、编配、素材采集与合成等都已纳入到此范畴。
根据音乐学学科的特点,结合历年来国内普通高校音乐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总结与分析,不论是技能课程(声乐、器乐、钢琴等)、理论课程(乐理、和声、曲式、复调、配器等)还是历史人文类课程(中、西方音乐史、音乐美学、民族音乐概论等)都在基于音乐本质的基础上直接或间接地围绕着音乐创编。可以说:音乐创编成就了音乐史;音乐史就是音乐创编史;而音乐创编更是推动音乐发展的核心动力。这种史学研究方法或许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但它至少说明了音乐创编在整个音乐艺术实践中所占的绝对重要的地位。因此,把音乐学学科教育的核心目标等同于音乐创编能力的培养,是有利于学科的学习研究与发展建设的。
2、音乐创编有利于技术理论与技术应用课程的融合。探索音乐创编核心系列课程与实践应用教学有效整合的教学模式,其重心就是在此平台下完成技术理论与技术应用相结合的创编实训过程。音乐创编技术理论类包括视唱、练耳、乐理、和声、曲式、复调、配器等;音乐创编技术应用类包括练耳、乐理、和声、曲式、复调、配器、歌曲写作、电脑音乐、录音艺术等。
在此基础上,音乐创编课程有助于厘清“教与学”、“学与用”双向逆变交叉的辩证关系,调整教学手段,加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突出学科系列课程的应用性,改善课程的片面化、孤立化现状;提供为基于专业综合改革工作平台下的音乐创编系列课程与实践教学模式的整合教学训练的实施方案。
3、音乐创编有助于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是教育部正积极推进的一项本科教学工程项目。该项目以实践育人和合作育人为理念,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归宿,以期培养出社会急需且具有实践能力和综合知识素养的复合型人才为目的的一项系统的高校本科人才培养工程,是目前为止最为全面、最为符合社会人才需求的教育改革工作平台。加强音乐创编课程建设,能够在多元实践模式中,为学生营造应用思维的学习环境,加强学生对学科课程的开拓性的认识,引导学生建立学科内知识综合交叉应用意识;训练学生对学科内知识技能的应用能力,激发学生的音乐创编欲望;通过相关数字媒体技术的介入,提升学生的数码影音设备操作能力,为学生实施音乐创编活动开拓思维和提供实现平台;加强学生音乐创编的整体操作性训练,提升学生的音乐创编能力。
三、专业综合改革背景下音乐创编课程建设思路
1、课程建设现实基础。2012年,随着湖南理工学院音乐学院“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的申报成功,将如何突破传统思维模式,改善当下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之间的供需矛盾作为改革工作的重心,通过如培养目标的调整、特色课程体系的设置,实践创新平台的建立及校内外本科“双导师制”等改革内容与手段,以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为目标进行了全方位革新尝试。可以说,不仅为新时期的普通高校音乐学科教育和改革构建了一个崭新的平台,更重要的是大胆地从思想的根源上打破了长久以来束缚音乐学科教育改革的学院派桎梏。尤其是其实践创新平台的建立,为改善学生音乐创编能力过低的现状提供了较佳的改善机遇与途径。
2、课程改革目标。音乐创编课程改革主要内容包括:①音乐创编实践教学目标的定位(基于专业综合改革工作平台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②音乐创编实践教学内容的有机组合(决定训练内容是关键);③音乐创编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培养目标实现的途径);④音乐创编实践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与最终评价(培养目标实现的表现)。
课程改革的目标:①在此课题的教改工作平台上,努力探索、创新音乐技术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训练方案,以实现学生在实践实训中能主动将音乐技术理论的元认知转化为音乐创编的能力素质为教学训练目标,对音乐技术理论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②该课题能有效推进音乐学专业“音乐创编”系列课程的设计与构建;③该课题将针对目前音乐技术理论课程教学与音乐创编实践相脱节的现状,改革教学思路与教学体系;实现“学以致用”的素质教育训练目标,激发学生们的音乐创编应用操作热情。
课程改革的技术路线:区域音乐人才需求研究提出音乐创编人才培养对策音乐创编实训教学目标的确定音乐创编实训教学内容体系音乐创编素质教育理论音乐创编实训教学训练体系音乐创编教育教学实践音乐创编实训教学与素质教育联动实施方案(补充调查、优化对策)。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紧密围绕学校党政工作要点,以进一步健全完善“333”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为主题,以创新、创意、创造、创业意识与能力培养为基础,实现专业与通识、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的三融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
一、树规矩,创新创业管理制度逐步健全
完善建章立制树规矩。一方面协助西安市教育局起草创新创业方面文件。另一方面内部修订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
协助市教育局起草相关文件,提升工作影响力。起草《三明市关于深化市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意见》《三明市建设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方案》(高校版)。加强内部管理,修订出台管理文件。修订印发三明学院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及奖励办法(试行)》文件,从政策方面加强引导。
二、明方向,创新创业调研开展扎实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走出去,迎进来”开学初我们从内到外开展了扎实调研,做到了了解创新创业教育前沿,明确了我们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现状和未来努力方向。
围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现状、大创、学科竞赛、互联网+、激励措施等热点和焦点问题在校内各二级学院和市级主管部门开展了调研。同时对校内各二级学院开展创新创业工作开展调研,把需求和问题一一梳理反馈,做好全校双创工作的管理及服务。接待了区雁塔区科创中心、教育厅及其他兄弟院校的来访,共同探讨创新创业的教育模式,也为我们的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路。
围绕众创空间管理运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设情况、学科竞赛管理方法,激励措施、创新创业类竞赛,特别是互联网+大赛辅导机制,辅导机构,支持方式,激励措施等调研主题,我们选取了中国创新创业TOP100的北京和江浙一带同类型高校,赴北京、杭州、宁波、合肥等地开展创新创业工作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了解创新创业教育前沿,明确了我们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现状和未来努力方向。
三、突重点,高层次创新创业成果显著
积极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计划,2019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校级立项111 项,省级立项85 项,国家级立项27 项,均比2018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全年学生获高层次科技创新成果、学科竞赛成果较上年增长10%。2018年全年学生获高层次科技创新成果、学科竞赛成果共计175项。2019年度全年学生获高层次科技创新成果、学科竞赛成果共计225项(2018、2019年数据统计不含团委第二课堂部分)。比2018年增长28.6%,每百名学生有 项高层次成果,超额完成2019年目标任务。据《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白皮书》统计,我校在2014-2018年大学生竞赛状态数据排行榜(本科)榜单中平均排名553位,2018年在榜单中排名407位,在整体榜单(1118所)中属于中游位置,位居省内同类院校第一名。我校竞赛贡献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赛事: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在我校学科竞赛A类目录中的竞赛。
互联网+大赛。我校共有280项创新创业项目报名参加校赛,参与人次达到1298人次。学校推荐7个项目参加省赛,最终《钢琴线上综合服务平台》《梦之园儿童剧》《三明曲艺》获得省赛铜奖。
四、抓课程,专创融合成效初现
进一步深化我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不断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
建设94门创新创业试点课程。根据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年初每个学院专业都报了各自的试点课程。目前94门试点课程都完成了教学大纲。
启动专创融合试点教程编写工作。按照学校学科门类,分师范教育、电子信息、生物化工、智能制造、文化创意、商贸物流、社会治理、康养服务等八个专业集群研发创新实训教程。同时编写创新创业实训教程,最终完成创新创业课程体系“1+X”。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以《地方高校“三递进、三融合、三协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为题申报了2019年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五、办活动,创新创业氛围日趋浓厚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意思维和创业能力,弘扬和传播校园文化精神,展示学校形象,打造富有校园文化特色的产品,从而开发出系列拥有学校自主知识产权、体现我校文化发展底蕴、表达文理情愫的校园文化创意产品,形成学校名片,展示学校风采的校园文化创意产品,我们举办了西安文理学院首届校园文化创意产品原创设计大赛。围绕大赛我们安排了三场专题报告《文创的破逼思维》《无创意,不生活,创意源于生活,生活享受创意》《短视频创新趋势及大学生原创视频市场潜力》。
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文化沙龙和圆桌探讨活动,不仅有大咖的专题讲堂,还有校友讲堂,以文理学院校友亲身的创业的经历,进校园分享给在校的有创业想法的学弟学妹们。
开发校园纪念品。从设计到开发再到生产销售全由我校在校学生和校友完成。目前已开发出茶具礼盒、抱枕T恤系列,融入了校园的文化元素和创新理念,相继投入校园市场,备受学院及全校师生的欢迎和认可。
主办了2019 全国高校行暨青年电竞论坛活动的第四站竞赛活动,受到广大师生的关注和好评。
六、谈合作,创新创业资源有效拓展
与千里马伯乐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千里马创投分别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与相关政府和企业签订战略合作意向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未来几年,三方将从空间打造、运营服务、创业支持、人才交流、项目孵化、创业学院、政策支持等多个方面共同打造校园文创科教空间。目前三方正在协商正式协议的签订。
开展创新创业师资培训。由学校主办,通道教育(新安新区) 科技有限公司承办,举办了创新创业思维训练与专创融合金课建设
师资培训。
邀请董国华教授开展“商业计划书撰写”专题培训,我校100名师生参与了培训,为2020年互联网+大赛打下了基础。
七、精孵化,创新创业项目落地开花
开展了项目遴选,共有39个团队进行了项目路演,通过5位校内外创业导师对项目进行评审,10个项目团队成功入孵。并且均已注册成立公司,法人均是我校在校学生。
一年来,全体教职员工团结协作、共谋发展,学校发展定位日渐清晰、党建工作不断深入、改扩建工程持续推进、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德育管理日益强化。现将一年来工作总结如下。
一、巡察整改工作基本完成
一年来,学校持续对未完成的问题进行整改落实,虽然在前期回访检查过程中还存在个别问题,但通过努力,其中 34个问题已得到整改,其他3个问题因受学校层面、上级政策、历史遗留等客观原因限制在限期内一时难以解决,其中1个问题年底内完成,还有2个还需逐步推进。
二、整合提升工作持续推进
一是改扩建工程前期工作进展顺利。项目自今年3月份正式启动以来,在市文广旅游局的大力支持下,着手对一期基建遗留问题进行整改,并积极与市级有关部门对接,为一期部分建筑拆除做好准备。在市交司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现已顺利完成了项目立项、项目选址、用地预审、可研报告审批以及初步设计方案审批等工作,目前正在办理概算审批和土地征用相关工作。全年已累计完成投资额170万元,计划于年底前正式动工建设。二是学校五年发展规划基本完成。根据年前规划论证专家组的意见并结合文旅融合的发展趋势,学校五年发展规划现已基本定稿,学校发展定位和专业建设方向等进一步明确。
三、党建引领作用不断发挥
学校党总支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把党建工作与学校教学、德育、安全等工作相结合,严密部署,职责到人。党总支班子成员和党小组自学和集中学习原文原著并交流心得体会;认真落实书记专题党课活动和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开展校领导班子下基层“推门听课”走访调研活动,并对书面征求和座谈征集的22条意见建议进行专题研讨,主动检视问题,抓好整改落实。
深入开展廉政风险排查、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召开廉政专题民主生活会等“廉政教育月”系列活动。继续深化党员结对教育活动的“1234”行动计划,积极开展强化“三服务”戏曲进校园、文化惠民下基层演出、进社区开展垃圾分类、五水共治入户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
严格落实主题党日和党课学习活动。一年来,先后面向全体教职员工开展“学习詹文锴先进事迹”、党性教育体验等主题党日活动和《弘扬胆剑精神,参于担当作为——八项规定精神再学习》、《不忘初心,做新时代合格答卷人》、《不忘初心教好书,牢记使命育好人》等党课学习活动。推荐申报市级“党员先锋岗和“先锋标兵”各1个,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文旅融合有新举措
今年是绍兴文旅融合的开局之年,学校积极发挥专业优势,挖掘推广绍兴本土音乐素材,组织开展传统文化的校内外展演活动。一年来先后举行了流行音乐专场音乐会、钢琴专场音乐会、民族打击乐专场音乐会和戏曲文化进校园进广场等普及推广活动。为庆祝70周年,又在绍兴大剧院举办了“新时代、新征程”民乐专场音乐会,规模之大,影响深远,取得了领导的肯定和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起草完成了音乐推广与普及的相关建议方案和戏曲校本教材《绍剧板胡曲集》样稿。组织召开2次表演艺术专业的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对如何为文旅融合发展培养专门人才进行专题研讨。此外,还积极配合参与公祭大禹陵典礼等重大旅游文化活动,做好省部级领导观摩《沈园之夜》的接待演出、央视《记录东方》拍摄非遗专题“水乡社戏”演出、绍兴国际马拉松比赛展演以及“活力绍兴 智引全球”人才综合推介会展演等重要活动,并协助拍摄完成越剧电视《兰亭记》。
五、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一年来立足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终身发展,学校创新教学管理与教师培训,组织开展系列基于“校本研修”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活动,取得了成效。
(一)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优化了外聘教师队伍,开展了一系列教师资格证考试的专题辅导培训与服务工作,全年又有4名教师完成教师资格证注册登记,未持证教师参加资格考试达90%以上;培养教师入选绍兴市中职各学科教研大组成员7名,市中职语文教研大组副组长1名,浙江省语文信息化教研组成员1名,“戴智敏省网络名师工作室”学科带头人1人,市级优秀指导教师1名;累计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发展研讨培训99人次,开展师德师风、教学与科研能力提升专题校本培训8次,组织骨干教师参与校级交流及省市级学科交流40多人次,组织骨干教师参加专业教学培训及技能大赛教学能力赛前培训10人。
(二)教科研建设方面:完成了2019级音乐、舞蹈、戏曲三大专业的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方案修改、专家论证和有序实施。组织校本研修专家、名师讲座7次。组织开展2次教学反思读后感评比活动和为期2周的第四届主题教研活动周,累计展示各类公开课24节、推门听课30节,教师听课率达95%。本年度市级课题结题5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立项课题1个。组织教师参加省市中等职业学校职业能力大赛、职成教优秀论文评比、市中职工美教师作品展评、成长导师比赛、中小学艺术节“艺术作品”评比等活动,获省级优秀案例论文2篇,优秀舞台作品1个,获得市级一等奖4个,二等奖7个,三等奖14个,在省级刊物15篇,参编教材(微课程)4本。完成校本教材4本(共6册)。完成原创音乐舞蹈作品6个并已面向社会公演。
(三)高考和实训管理方面:高考升学率和重点艺术院校录取率再创辉煌,高考升学率达86%,重点艺术院校本科上线 55人,录取26人,录取率达47.2%。组织选拔4位同学参加市、省、国家级技能大赛获省二等奖3名和三等奖1名,总成绩位列全省第三,晋级国赛并获1个二等奖。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毕业季展演、艺校好舞蹈、抖音舞比赛、声乐、钢琴专场实践音乐会14场,师生艺术作品对外展2场。
六、德育管理再上台阶
一年来,继续以创建“以美辅德,德艺并修”为核心的德育品牌为目标,坚持立德树人、活动育人、以文化人。一是坚持开展德育教育月月有主题活动。如上半年的“养成教育月”、“学雷锋月”、“我爱阅读月”、“职业规划月”,下半年的“美形象,行为规范月月”、“爱祖国,运动健身月月”、“展技艺,校园文化月月”、“爱生命,校园安全月月”等。同时组织开展“告别陋习”集体签名承诺、学雷锋献爱心义卖募捐、首届读书节、“班班有歌声”合唱比赛、趣味运动会、校园艺术节等寓教于乐的活动,促进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二是加强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以现有2个名班主任工作室为平台,积极开展班主任工作经验分享以及班主任工作交流活动,不断提升班主任管理水平。同时继续做好校内“名师”、“名班主任”建设和“学生心目中最喜爱的老师”评选活动,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三是为学生身心健康保驾护航。通过“阳光加油站”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咨询团队的组建,确保学生心理健康。成立校园防诈骗宣传小组、并结合住校生会议、黑板报、主题班会等形式,开展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形成和谐校园,创建平安校园的良好氛围。开发完成并正式启用德育校本教材——《修德本》第二册;继续开展绍兴艺术学校第四届感动艺校十大学生评比活动。四是积极发挥团组织作用。学校团委认真做好入团积极分子的培养和新团员发展工作,不断创新团支部团员组织生活模式,积极开展团员学生干部“五亮”行动(即亮身份、亮职责、亮形象、亮承诺、亮业绩),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荣誉感。全年校团委组织开展爱心义卖(共募集善款14188.4元)和爱心捐衣活动(共收到170件衣物),并为身患重疾的学校职工募集医疗款10余万元。
七、招生就业有新突破
为确保2019年招生工作顺利开展,结合文旅融合发展的实际,学校适当进行了专业结构调整,突出艺术表演类专业,停办美术三年制,缩小学前教育规模,积极与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绍兴文理学院、绍兴职业技术学院的中高职一体化合作办学,顺利完成2019年新生招生录取相关工作,瑞安越剧订单班也顺利开班。
与此同时,学校通过举办毕业生供需见面会,让用人单位“看活儿挑人”,除了大部分高考升学外,35名高职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已全部达成初步就业意向。
八、服务社会获好评
学校在培养专业人才的同时,也主动承担起服务社会的职责。1年来,先后组织参加了2019公祭大禹陵典礼、第六届全市职业教育成果展、省部级领导来绍调研接待演出以及文广系统青年文艺汇演、绍兴“水乡社戏”、绍兴马拉松比赛路演等重要活动,均得到了相关领导的肯定。同时依托实验艺术团,走进社区、学校、广场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已达15场次,既提高了艺术实践能力,又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一、听觉素养培养研究的意义
对于音乐艺术专业的学生,听觉素养能力是最基本的技能,也是重要的工具。对于从事音乐职业教育的教师来说,探索一个全新的科学的具有实效性的听觉素养培训模式,具有积极的意义。基于此,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音乐教研室开展了对音乐专业学生音乐听觉素养培养的研究,通过理论与实践研究,以期获得一个全新的听觉素养训练理念,更新教育理念,规范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类学生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建立完善的听觉训练课程体系。建构一个全新的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听觉素养课程建设方案,建成适应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特色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特别在课程中艺术教育课程资源的整合,新艺术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对全面提高艺术类学生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有着现实而深远的意义,整个项目的研究对于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艺术教育建设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二、现状分析
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传媒系坚持以市场为主导的办学思路,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各类全国技能大赛的需要,努力探索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狠抓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专业水平,为社会输送了大量德艺双馨的音乐表演、音乐制作技能型人才。艺术传媒系拥有师资力量雄厚,共有校内专兼职教师14名,校外兼职、兼课教师6名,其中副教授1名;双师素质教师9名,省级先进教育工作者1名,省级教学能手1名,省级师德标兵1名,国家级优秀指导教师4名。2名教师加入海南省音乐家协会;本系还聘请了4位音乐界的一线专家担任客座教授、兼职教授。本系教师在公开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核心刊物2篇),有数篇论文在院级及省级论文评比中获奖;主持并参与海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研项目1项;主持及参与院级课题1项。艺术传媒系教学设施完善、拥有省内一流灯光音响的演出大厅1个,音乐教室9间,钢琴房118间,多媒体电子琴教室1间,手风琴教室1间,多媒体音乐教室2间,舞蹈练功房1间,中西乐器100余件,设备价值106.16万元。建有5家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
三、提高学生听觉素养能力的培训建议
(一)提高对学生听觉素养培养的重要性认识
要创新研究,首先要改变观念,以前忽视学生的听觉素养等基本技能的观念要彻底改变。听觉训练是视唱练耳专业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实际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在音乐方面拥有成就的音乐家,首先具有敏锐的音乐感听能力,甚至有些卓有成效的音乐大师天生就具有这个天赋才能。音乐教学不仅仅要让学生学会音乐,会唱一些歌,会弹一些曲,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拥有创造音乐的能力,欣赏音乐的能力,以及对音乐形式的二次加工的能力,而这一切前提条件是学生拥有对音乐良好的感知能力,也就是听觉素养。传统观念忽视学生的听觉素养的培养,机械地传授一些音乐的基本知识,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没有从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而课堂教学是落实教育任务的主要场所,我们要想提高学生音乐教育的实际效果,必须转变观念,不在一味地传授一些技巧技能,而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重视学生的听觉素养能力的提高,追求学生获得实质性的发展与进步。
(二)科学合理精选教学内容学校课堂是学生培训的主要场所,教学内容的选取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未来学习的实际效果,传统的教材,课程体系并没有对学生的听觉培养体现出一定的侧重考虑,那么我们就要积极改进。重新拟定训练艺术类学生听觉素养的一套完整的、科学的、适合音乐艺术类学生的课程体系。一方面随着现在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资源应用的广泛;另一方面随着学生身体逐渐成长,心理逐渐成熟,学习的自主性逐渐建立,一些兴趣和爱好逐渐稳定,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选择最佳的培训素材,例如目前我院艺术传媒系开始增设《真音模唱》课程,其培养目标就是系统地提高学生听觉素养。课程已进行半个学期,从教学效果上来看有明显提高,值得总结分析和进一步研究。
(三)加强听觉素养教材与多媒体的多元互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