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一新生德育论文

大一新生德育论文

时间:2022-03-23 20:09:15

大一新生德育论文

第1篇

关键词:新时代 高校 大学生 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a)-0245-01

21世纪是科技发展的时期,是人才培养的世纪,而科技和人才大多是由高校培养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培养人才依照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因此高校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学生,而德智体美劳中“德”是第一位的。

1 当代高校的德育方向

当代高校不仅只重视和增强对大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而且也应与时俱进,完善合理的德育教育内容和方法,加强对大学生德育的教育,致力于培养和促进大学生“德才兼备”。当代大学生自身不仅只重视知识、能力的学习,还应加强自身德育建设,努力实践,努力做到“有德有才”。

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1]高校应以此作为大学生成长长才的行动指南,以此科学理论作为德育的指导思想。高校在对大学生德育教育方面,应改变传统观念,由传统德育向现代德育转变。学校应根据当代大学生新的时代特点和需求,审时度势的调整大学生德育教育体系,因材施教,致力于提升大学生道德修养道德行为水平。

“德”是大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成才的前提,是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先决条件。大学生的“德”育是一个全面的、长期的、经常性的培养过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违心的假装出来的,而是自然而然自身素养的真实映射,大学生真正的“德”应是“德在平时”“德在身边”。

2 当代大学生的德育内容

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包括有:理想信念的教育、爱国主义的教育、自身素养的教育(诚实守信、责任心、创新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教育等。理想信念教育即是教育大学生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坚定地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并且有自己的远大理想、有自身坚定地信念。爱国主义教育即是培养大学生热爱民族热爱祖国的情操,拥保家卫国的情怀,为国家为民族献出自身的一份力量。自身素养教育即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全面的教育[2],即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促进大学生诚实守信、有责任心、增强大学生健康心态(敢于面对困难和挫折、勇于挑战困难和挫折)等各方面的教育。人文素养教育是培养大学生优秀的文化素养,促进大学生人格、意志、情感的完善,以引导大学生实现自身人生价值及促进全面发展。[3]

因此,大学生德育教育应充分发挥:理想信念教育是前提,爱国主义教育是核心,自身素养教育是动力,人文素养教育是催化剂的功能,全面促进大学生“德”的形成。

3 新时代高校的德育潜在问题

在对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德育现状的观察中发现,个别高校依然走着传统的德育步伐,没有及时调整以适应时代步伐,甚至将德育教育边缘化。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大学生中出现了一些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诚信、没有责任心、缺乏爱心、自私、等德育问题,需要一些高校重视德育教育、更新德育内容、改善德育教育方法、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德育的警钟已敲响,德育需要进一步加强,这就要求高校居于时代背景,进一步探索如何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养。[4]

(1)高校应努力抓好并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利于大学生思想觉悟的提升,高校应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学校“必修课、考试课”,安排优秀的专业教师成员负责,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改善教育方法,以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努力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学校的特色课程之一。

(2)每周安排一定课时的形式政策课教育。形式政策课有利于学生接触掌握最近最新的社会形式变化与国家动态、国际动态等。高校应安排每周固定时间、固定课时、不固定的教师专家、形式多样的课堂主题的形式政策课,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甚至校外实践等。打造形式政策课“周周学、周周新”,成为学校的特色课程之一。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生会建设、社团建设等的完善,它们都具有潜在的德育功能。高校应重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优化学校的教育环境,加强校园附有人文气息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其环境优美、舒适宜人,大学生身临其境、感染熏陶,这样的硬件设施建设也就渗透了“硬德育”的潜在功能。高校还可以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积极有益的社团活动、各种比赛及学术活动,促进大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交流,这样也就渗透了“软德育”的潜在功能。“软硬兼施、互相结合”更有利于对大学生良好的德育教育。

(4)顺应时展,运用现代网络技术,通过网络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5]高校组织专门网络人才加强校园网络建设,运用网络进行德育教育如:通过校园网络表彰先进个人事迹、传播校园文化建设动态、展现国家、社会最新事件、最新成就、前沿新闻、国际动态等,也可以开展网上辩论赛、组织各种网上文化交流活动和网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活动等,运用网络带动德育教育更新颖、更便捷、更全面。

(5)大学生自身应自觉自律,好学习勤思考,积极参加各种活动,积极互动交流,转变旧的陈腐的思想观念,不急功近利、不自负、不轻浮、不争强好胜,加强自身辨别能力、自身社会适应能力,“树德于心,施德于身”。

总之,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德育教育应不断探索、不断前进、不断更新、不断完善,顺应时展、遵从教育规律、利用内容丰富多方面的德育手段,传“德之正能量”于学生,并用于实践,让学生“德在平时”“德在身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

[2] 邱伟光.新世纪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之再认识[C]//明德:邱伟光德育文集.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6:12.

[3] 袁昌兵.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浅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4):248-250.

第2篇

关 键 词 德育理论与实践;大德育;华山中学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5)01-0012-03

笔者所在的华山中学位于南疆小城库尔勒市,隶属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是一所十二年一贯制省级示范性中学,目前拥有两个校区,师生员工近八千人。十多年来,学校全面推行“大德育”改革,努力构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在生源和师资条件均不理想的情况下,获得了考试成绩和素质培养的双丰收,教育质量大步跨入全疆先进行列,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兵团德育示范学校”等系列荣誉。

学校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管理者理性选择路径的过程。在寻求理论指导的过程中,笔者深切体会到,只有正确把握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关系,寻求系统的理论指导,把学校德育置于时代的背景下去寻找提升学校德育水平的路径,才能获得成功。以下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正确把握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关系

当前学校德育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这使得学校德育该如何去做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话题。尽管理论工作者的探讨如火如荼,实践工作者也在努力探索出路,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之间仍然明显地彼此疏离,存在人们所说的“两张皮”现象。在理论层面,似乎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厌倦了德育实践的进展缓慢,而选择寻求更多的理论创新,以致各种新理念和新观点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而在实践层面,受教育体制和自身素质的影响,依然有不少学校德育工作者对德育理论的重要性视而不见,习惯于埋头拉车,自说自话。要想扭转这种局面,要求双方学会正确理解和把握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之间的关系,既“眼望星空”,又“脚踏实地”。作为理论工作者,要有深入实际的勇气,要接上地气;作为实践工作者,要有寻求帮助的诚意,要接上灵气。理论与实践的相互靠拢固然需要媒介或途径,但最根本的出路还在于双方的主动接触和互相需要。作为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学校方面应表现得更为积极和主动。

在“大德育”改革中,我们充分意识到这方面的问题,并通过不断的“走出去”和“请进来”,寻求德育理论的支持和帮助,从中获益良多。学校的德育科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学校成立了教育研究所并下设专门的德育研究室,集中学校德育方面的优秀人才,外聘德育专家,共同抓好德育课题的立项与实施。我们对德育研究的要求是:既要有前瞻性,要能够把握德育的正确方向,又要有务实性,要能够切实解决自身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为此,学校特别重视与德育理论工作者的沟通交流,我们每年都会利用召开校长论坛的机会,定期邀请知名德育专家来学校举办专题讲座、开展实地调研和面对面的探讨交流,其中有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石河子大学、中小学德育杂志社、兵团党校和天津教科院等单位的知名专家,还包括美国和澳大利亚的一些资深校长。除此以外,不定期的专家到访也很多。对于德育课题的立项,我们基本参照国家相关的研究管理制度,通过竞争性申报程序,确定等级,签订合同,拨付费用,跟踪管理,到期验收。目前,学校已经结题和在研的德育课题超过二十个,内容涉及学校德育的诸多方面,包括教职工现状调查、班主任队伍建设、学困生转化、德育与学科教学整合、家校关系等等,学校已为此累计拨付研究经费三十余万元。

正是时时注意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学校德育工作才会取得突破性发展。

二、主动寻求系统思维与方法的指导

笔者以为,当前的学校德育并不缺少基本的理论指导,尤其是原理性的德育理论。伴随教育研究的不断进步,学校德育已经发展成为相对成熟的学科体系,可以说,学校德育的基本理论问题已经比较好地得到了解决。因此,对当前学校德育理论指导问题的探讨,不需要纠结于我们有没有合适的理论指导,以及到底该以什么样的理论作指导的问题。可以用来指导我们的理论已经存在,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应该通过怎样的思维和方法才能将这些理论更好地落实到实践中去。也就是说,我们最需要的应该是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的,有关德育实践的思维和方法的理论性指导。众所周知,系统论是解决复杂性问题的科学方法论,我们认为,要牢牢抓住德育自身的系统性,用系统思维理解学校德育,并通过系统性的方法加以实践,才能取得成功。我们不乏具有十分完善的系统思想和系统论述的德育理论之作,这些理论对于指导我们当前的学校德育已经足够,而要想将这些系统性的理论运用和落实到实践中去,就必须尊重这些理论自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除了老老实实采用系统性的思维和方法加以实践,没有别的捷径,否则,这些理论的作用就一定无法得到有效发挥,而这可能恰恰就是当前学校德育进展缓慢的主要症结所在。由此也想提醒那些依旧热衷于德育理论创新的人们,恐怕并不存在那么多的理论创新可能和创新需要,且真正的理论创新也绝非如想象的那般轻而易举,不如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方面,在这方面的突破将更有意义。

华山中学的“大德育”改革之所以能够取得一定效果,在我们看来,也并非因为在德育理论方面有了什么新突破,主要还是得益于我们用系统性思维来理解德育,并通过系统性的方法分析和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重在实践与实干。

学校所理解的“大德育”,是指建立在德育体系整体意义之上的德育工作,具有全面性、全程性、全时性和全员性的特点。全面性是指德育涵盖了教育的所有方面,要通过一切可能的德育途径,让受教育者达成全方位的心智建构;全程性是指德育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呈现在每一个具体环节当中;全时性是指德育随时都在进行,与时代相统一,与每一个人的言行举止相伴;全员性是指德育的参与者包括所有人,没有绝对意义上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区分。这样的“大德育”一定是广义上的德育概念,具有系统性的德育理论指导和与之相衔接的系统性的思维方式、实践方法和具体途径。因此,我们将自身的“大德育”改革界定为对传统学校德育的一种系统性变革。

在这样整体性思考的基础上,学校提出并推行了“玩在华山”的办学模式,以高效课堂为先导,以校本课程为支撑,以完善服务为保障,以艺体教学为辅助,以实践活动为依托,以内向研究为指引,目的在于协调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让师生更多地投入到各种文体活动和综合实践中,以切实推动应试思维的真正转变,逐步有序地落实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玩在华山”模式立足于教育发展的多元性、连续性和完整性,以素质目标解读德育目标,实现了二者的有机融合,为“大德育”理念的落地提供了内容、方法、途径等多方面的现实保障,充分展现了“处处有教育、事事皆学问、人人是教员”的“大德育”观念,德育的渗透效果日益显现。

可见,只有在整体性思维的引领下,学校德育才会收获实效。

三、站在时代、社会和文化的高度理解学校德育

学校德育必然与我们所处的时代、社会和文化背景密切相关。这就要求我们,无论面什么样的德育理论,都要与自身实际相结合,不应该也不可能脱离这些背景去思考德育问题,否则,就容易陷入争论或空谈。当前,时展神速,社会复杂多变,文化兼容并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理论再正确,也不可能得到百分之百的落实,而必须面对现实作出适当的变通。正如英国近代著名政治家约翰・莫雷(John Morley)在其名著《论妥协》(On Compromise)中所说:“在实践中,为了真理本身,有必要采取适应环境的措施。”这样的原则在当下的学校德育中也同样适用,而最好的适应措施就是抛开狭义和封闭思想,杜绝空喊口号的做法,抛弃抵触和对抗心态,将学校德育置于时代、社会和文化大背景当中,让德育工作经受现实的磨砺和考验。在这个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并强化学校自身的文化基础,要让学校变成富有生命力的文化主体,其核心在于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的提倡和培养,既包括对个人、家庭和学校的责任与担当,也包括对国家、民族和整个人类社会的责任与担当。因为,只有这样的文化基础,才有可能让师生更好地获得文化自觉和人格独立,才有可能让德育理念更彻底地变成他们内生性的成长需要和发展目标,也只有经过这样的学校德育培养起来的人,才能够更适合成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苏霍姆林斯基语)。

第3篇

关键词:德育答辩;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德育评价体系;

作者简介:张立忠: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党委书记,副研究员河北石家庄050018

多年来,高等学校坚持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等全方面教育,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相对于智育、体育的评价手段与体系而言,德育的评价体系相对薄弱。如何评价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效果,是长期以来摆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问题。

为了对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进行全面考核,检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效果,完善学生德育的评价体系,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开展了德育答辩活动。实践表明,德育答辩不失为构建大学生德育评价体系的重要平台,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益探索。

一、德育答辩的实施过程

德育答辩是指应届本科毕业生将自己在大学学习生活中接受政治、思想、品德、法纪、心理等教育的效果,按照规定的格式,以总结报告的文体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形成个人德育状况论文,并以班级为单位,通过答辩会的形式,向班级的同学、答辩委员会成员宣读,同时接受提问,回答问题,由同学和答辩委员会就其德育表现作出评价。

(一)精心组织、严格要求,确保德育答辩教育效果

为了上好德育答辩这堂“课”,理工学院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了德育答辩实施方案,成立了由院领导、学工部(团委)负责同志、学部书记、辅导员、“两课”教师为成员的毕业生德育答辩委员会。按照学院的总体部署,德育答辩分为撰写论文、审核评阅、现场答辩三个阶段。

撰写论文阶段。学院要求每个毕业生认真回顾自己四年的学习、生活,对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进行全面总结,寻找并弥补不足,调整发展方向,达到树立正确价值观的目的。2010届2196名毕业生全部撰写了德育论文。

论文评阅阶段。学院专门安排了德育答辩论文导师,对毕业生德育论文进行指导、审核、评阅,并写出评阅意见。大部分学生结合自身实际,从思想认识、道德品质、人际关系、未来发展等方面做了认真总结,写出了有质量的论文。

现场答辩阶段。在德育答辩会上既有毕业生们的真情告白,也有献给学校建设发展的合理建议。学院毕业生德育答辩委员会成员分组深入各学部,听取学生陈述,进行现场提问,根据德育答辩评分标准评定现场答辩成绩。

(二)根据学生在校思想政治表现,评定德育答辩教育成绩

学生德育答辩的成绩由现实表现、书面总结、现场答辩、毕业离校期间表现四部分成绩组成。其中,现实表现的成绩占50%(辅导员打分)、德育论文的成绩占20%(指导教师打分)、现场答辩的成绩占30%(答辩评委打分)。

德育答辩的成绩分为四个等级:优(90分以上)、良(75分以上)、合格(60分以上)和待考察(60分以下)。对于成绩评定为待考察的学生,指导教师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进行二次答辩;二次答辩不及格的,按结业处理。

2010届有2196名毕业生,其中有248名毕业生因工作需要(顶岗实习)不能回校答辩(但均提交了德育论文),在校答辩1948人,占毕业生总数的89%;有81名学生第一次答辩成绩不合格,进行了二次答辩。

(三)发动低年级学生参与,延伸德育答辩教育效果

现场答辩阶段,学院鼓励低年级学生旁听。对于毕业生本人来说,这是对自己大学四年的总结和人生的升华,而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这是最好的心灵鸡汤,为他们的大学之路指明了方向。答辩结束之后,德育答辩委员会评选出优秀德育论文,将其集结成册,提供给在校学生阅读,进一步扩大德育答辩的影响力。同时,学院围绕德育答辩成果开展新生入学教育,使毕业教育和入学教育首尾相连,把优秀毕业生在德育答辩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感悟传递给新生,进一步促进了学院优良学风、校风在高低年级间的传承。

二、德育答辩的实际成效

实践证明,德育答辩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德育工作的有效方式,是对大学德育实施效果的全面检验,是对毕业生在高校学习阶段的最后一个综合性、总结性的考核评价环节,是对学生在校期间思想状况的全面考核,是大学毕业生德育状况评价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一)德育答辩成为加强毕业生离校教育工作的有力方式

相对于专业答辩,德育答辩形式更加灵活,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因此更具吸引力。这种新颖的毕业教育方式在毕业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位毕业生的感触颇具代表性:“在离校前夕,能有这么一个机会与教育、帮助、关心我们四年的老师进行一次坦诚的沟通,实在是很难得。老师们不仅帮我分析了优缺点,还给了不少中肯的建议,对我走向社会大有益处。”

通过德育答辩,学校全面考核了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政治表现,进一步掌握了学生的成长轨迹,全面检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效果,进一步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学校德育答辩工作还吸引了其他专业课教师和“两课”教师,德育答辩的过程成为师生真情话别共叙情谊的过程,进一步密切了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增强了教育的感染力和亲和力,及时疏导了离校前学生中存在的各种不良情绪,2010届毕业生成为历年来毕业离校期间表现最好的一届毕业生。

(二)德育答辩成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为学生提供一个量身定做的教育环境是德育答辩工作的出发点之一。按照教育规律,大学教育是通过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相互作用,最终以学生自我教育来实现的。而毕业生德育答辩活动的形式特点是,它从毕业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出发,充分反映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答辩会的时机、内容及形式为毕业生的思想教育提供了一个个性互动的教育环境。学生有机会自我总结、交流、答辩、阐述,使学生在浓郁的人文氛围中自觉地投入。经过学生入脑、入心的理智思考获得的心灵体验、思想升华的效果是任何灌输式、说教式的教育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同时,学校注重将德育答辩理念加以推广,发动低年级学生现场旁听毕业生德育答辩,以德育答辩成果开展新生入学教育,使德育答辩成为贯穿所有年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纽带,成为学校德育教学和学生德育实践的载体,成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有效途径。

(二)德育答辩成为构建大学生德育工作体系的重要载体

如果说专业答辩是学生完成学业的检验,那么德育答辩就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的综合考核,是学习期间思想状况的展示和总结。通过德育答辩,学校增加了一道“出口”检验关,改变了以往学生重专业、轻德育的思想。与专业答辩相比,德育答辩更多的是一种思想与实践的总结和展示。通过这种“出关”,更增强了大学生理性思考的能力,更增添了大学生毕业走向社会的信心。

按照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的安排,在2010年毕业生德育答辩的基础上,已组织新生结合入校以来的所感所想,在辅导员和个人成长导师的指导下,撰写德育论文开题报告,认真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为自己4年的大学生活打下基础,也为学习4年后的德育论文答辩积累资料。从入学教育时的“德育论文开题”到毕业教育时的“德育论文答辩”,毕业教育和入学教育首尾相连,同时辅以二、三年级德育论文的阶段答辩,一个完整的本科生德育工作体系正在该校逐步形成。

事实表明,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以德育答辩为载体,以学校德育理论教学和学生德育实践活动为核心,以学校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为支撑的模式,成为评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平台,“下得去、上手快、用得上、留得住”,成为学院毕业生的普遍特点。学院2010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4%,受到社会、同行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广泛肯定。

三、德育答辩的实践启示

科学合理的德育评价对于高校优化育人过程、提高育人效果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然而,目前不少高校的德育评价缺少人性化、动态化和多元化,影响了评价结论的客观性、全面性、合理性和公正性,进而影响了德育的实效性,高校德育评价体系亟待改革。河北科技大学德育答辩工作的实践表明,德育答辩正是实现高校德育评价体系改革的重要平台。

(一)德育答辩能够实现德育评价的人性化

重视人的差异性,突出人的主体性,这是人性化评价理念的基本要求。德育答辩认可了个体的差异性,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德育论文的开题报告、中期答辩、毕业答辩组成一个完整的道德评价过程。这个过程立足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通过评价前、评价中、评价后的全过程跟踪管理,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积极性,提高他们自我检查、自我分析、自我教育的能力,促使学生由对德育的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的动力,促使评价活动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调节的有效载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评价的导向功能、调节功能、启动功能和激励功能,实现德育评价育人育才的真正意义。

(二)德育答辩能够实现德育评价的动态化

长期以来,高校德育评价注重静态取向,重视的是评价的判断和鉴定功能,并进一步异化为片面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作用,以终结性评价结论来区分学生道德素质的高低,而忽视了大学生的心理与生理还处于成长的动态过程中。因此,教育者必须以发展的目光、前进的观念来看待每位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与行为表现,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看最终结果,而应关注其成长过程中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指引他们看到自己发展过程中的成功方向。通过对学生阶段的、单元的和局部的道德发展水平评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全面发展,也能对德育工作进行不断调整,改进德育体系及其手段方法,甚至重新构建。这样,在学生自我发展和学校德育评价的互动中,学生不断取得进步,德育工作目标也能够最终实现。

(三)德育答辩能够实现德育评价的多元化

第4篇

[关键词]高校德育; 实效性; 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G6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1 — 0164 — 02

德育人文关怀,就是在德育过程中,以大学生为本,从他们的实际情况出发,尊重大学生主体的需要、个性和自由,通过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其成为具有崇高境界和人格魅力的真正主体,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和谐统一。为了进一步在德育的价值系统中确立起人文关怀价值的核心地位,建构与时展、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相一致的德育目标,必须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革新德育理念,关注大学生个体的价值需要。

“一切道德规范的设立,必须合情合理,切实可行。不能过于理想化,格调太高,或甚至于不合情理,强人所难。否则,人是人,道德是道德。”①班华教授指出:“新世纪的德育走向如何,与社会转型有关,与我们具有怎样的德育理念,怎样进行德育改革有关。德育理念是德育的根本指导思想,提升德育理念是德育深层次改革的需要,是德育改革的最高境界。”②为了进一步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必须顺应时代的变革,革新德育理念,从大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关注大学生个体的价值需要。

(一)树立高校德育以学生为本的核心思想,确立和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主体性和创造性,而且要有团队合作能力;不仅要有良好的工作能力,而且要有必备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要德才兼备,德慧双馨。与时展要求相适应,我们的学校德育,既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学生个性与特长的发挥。当前大学生尤其是90后大学生,他们的个人意识和主体意识很强,追求自由和平等,他们对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使德育深入学生内心,让学生在充分的自我得到体验中发展其道德认知、道德判断、道德选择和自我教育能力,德育的主体应该从教师转向学生。实际工作过程中,进一步按照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发挥教师引导教育作用方式,树立高校德育以学生为本的核心思想,确立和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大学生的积极性、主观性,满足学生自我学习、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需求。彻底改变学生机械被动地接受教育的现象,注重引导,通过课堂一系列相关的环节,让外部的规范行为与学生的内在需求有机地统一起来,把学生纳入德育体系,将正确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政治信念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二)树立“三全育人”的工作理念,形成齐抓共管的新格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大力支持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全党全社会共同关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合力。”这就对新时期高校育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形势下,高校应该树立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的办学理念,构建起高校“三全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③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大育人工作格局,即高校进一步深化对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认识,积极动员一切相关人员,包括学校各级领导、政治理论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等学生管理人员参与德育工作,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把德育工作融合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课堂内外、实践实训各个方面都体现德育的具体要求,形成德育时时有处处有的良好局面;按照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坚持德育发展的原则,按照“教育引导、文化引领、管理矫正”的德育工作序列,构建德育工作新体系,形成齐抓共管的新格局,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形成教育合力。

二、完善德育内容,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

一方面,当代高校德育要着眼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社会主义大学的培养目标。根据党中央关于德育意见的要求,要在进行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同时,坚持开展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教育、法制和社会公德教育和心理卫生教育。这属于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这部分内容可以用纲要的形式规定下来,以保持德育内容的系统连贯性、根对完整性和稳定性,保证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成效性,防止和克服德育工作中的主观随意性、低效性,甚至负效性。

另一方面,要根据当前形势任务和学生品的实际不断增加学校德育的内容,这一部分是具有针对性和可变性的,由教师根据当时形势任务和学生具体品德情况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地加以确定,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从而保证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具体来讲,新世纪新形势下,为培养新世纪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高校德育内容还应包括培养创新意识、生态意识、责任意识等方面。

(一)创新意识的培养。

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统领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全线,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途径。创新学习是以求真务实为基础,采取创造性方法,追求创造性成果的学习。体现在学习过程中,就是不拘泥于课本,不迷信权威,不依循于常规,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结合当前的实践,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有所发现、发明和创造。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要把创造性思维渗透到学习中去,跳出惯性思维的窠臼,获得新知识,从新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解决;把知识与创造有机结合,把知识内化成能力;逐步养成创造性思维的习惯,为将来打好基础。

(二)生态意识的培养。

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是一项战略任务,并倡导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并且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因此,高校德育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加强对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通过合理的生态文明教育机制,普及生态生态文明的科普知识内容,增强大学生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生活、学习乃至今后工作的各个层面,引导大学生自觉树立生态文明观,逐步养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时适时引导,在实践活动中接受教育,把观念要内化成行为,比如倡导少用或者不用一次性塑料袋、在食堂践行“光盘行动”等等,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三)责任意识的培养。

现在的大学生相当一部分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受成长环境的影响,从小就以自我为中心,这种优越性使这一部分大学生对自我的要求低而对他人的要求高,权利意识强而责任义务意识弱。同时受多种思潮的影响,大学生在价值观上出现了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职责。美国教育社会学家帕森斯认为,教育的“社会化功能可以概括为个体责任感和能力的发展, 这些责任感和能力对于他们未来的角色扮演是基本的前提。”①责任意识包括对自己、对他人、对民族、对国家的责任感,乃至对世界、对人类的责任感。在德育过程中,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现在和未来负责;通过正确恋爱婚姻观的教育,引导学生对恋人、对配偶负责;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对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未来负责。

三、改进德育方法,增强德育工作实效。

德育的目的是要以外在的行为规范要求当做切入点,通过实际中的反复训练,加强对德育目的和意义的理解,从而使德育要求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并内化为行为习惯。要达到这一目的,德育工作必须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渗透人文关怀。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注重学生价值引导,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日常教育的过程化,建立师生对话互动的关系,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心理疏导,使之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一)改进教学方法,发挥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

在高校德育过程中,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作用毋容置疑。因此,需要政治理论课教师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内容,以适应学生的要求,进而与时代、社会需求相一致。基本的原理性的东西一定要讲,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就需要用现实中积极正面的事例进行教育,对社会消极的现象加以抨击,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得出结论。

(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找准高校德育落脚点。

德育要尊重学生成长和认知规律,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解决学生们遇到的具体问题。这样才能打破过去高校德育工作与现实脱节的被动局面,更好地健全高校的德育职能。

尤其是新时期,除了传统的座谈会、主题讨论意外,德育工作者更应该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网络与学生进行交流,掌握大学生平时不愿意吐露的情绪、心意,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对各种问题迅速地做出反应。建立一个依托心理健康平台的咨询中心,扩大咨询的范围与内容,如爱情、就业问题,对大学生遇到的难题、困惑、情感等进行矫正、疏导、关爱。

〔参 考 文 献〕

〔1〕 伍揆祁.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3〕 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9.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 车彤. 困惑与突破:新时期高校德育方略〔M〕. 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

〔6〕 欧阳教.德育原理〔M〕.台湾:文景出版社印行,1985年第8页。

第5篇

Abstrac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uch as the teaching contents are not specific, the teaching method is simple, focusing on theory education rather than practice, which results in the poor effectiveness of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o that the content of moral education cannot be or difficult to translate into a student's idea. Thus,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s necessary.

关键词: 高校德育;创新;对策

Key words: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nnovation;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3-0304-02

――――――――――――

作者简介:阴颖(1975-),女,河南郑州人,西安财经学院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图书馆学。

0 引言

面对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高校德育教育也要与时俱进,改变如今不注重实践的现状,加强对大学生文明素养的培养,从而增强德育效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1 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

1.1 教育目标单一,德育效果弱化 我国高校教育目标长期以来都存在模式固定和定位太高的缺陷,如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脱离学生实际、期望值过高等。这两大缺陷造成了教育功能的错位,严重影响了高校德育教育的效果。

1.2 德育内容空泛,理论教育与实践不衔接 学习思想政治课程是高校德育的主要方式,教师在课堂中所讲的很多理论太空泛,缺乏现实实例的印证。这些学生实际和社会现实的空泛理论非但没有理想的教学效果,反而使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德育内容的不具体和德育方式的单一化使高校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长时间以来都处于萎靡状态。

1.3 德育方法机械灌输,导致了德育实效被削弱 高校德育方法因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方法上缺乏创新,教师普遍采用课堂内的学习方式而忽视了学生在生活中的体验,只进行条条框框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对教育对象一刀切而忽视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而学生也只是进行纯理论的机械学习而忽视了精神方面的需要。像这样因缺乏实践的德育方式,与当今大学生的思想格格不入,也不符合规律,从而使得德育教学的内容很难转化为学生的思想观念。

1.4 滞后的德育评价体系,德育的知与行脱节 目前对大学德育的评价体系仍然停留在“只看分数”,以成绩定高低的教育模式上。学生成绩便是该体系的唯一尺度,而忽视了学生的道德修养。这种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降低了大学德育教育的时效性,使学习与实践严重脱节,从而产生了“知而不行”、“己所不欲必施与人”等脱节现象。

1.5 德育工作队伍建设需要加强 高校德育教师的缺乏、结构的不合理和地位和作用得不到重视,使得德育教师的工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导致了高校德育教师队伍不稳定和普遍缺乏责任感。而且,受市场经济冲击,教育行业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教师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的形象也被层出不穷的校外兼课、兼职现象所掩盖。在这种赢下下,教师无心致力于学校教学,对能够表明教学成绩和科研成果的方面盲目追求而忽视了学生的行为规范。传统的师道尊严思想严重,教师缺乏良好的素质,在学生中很难起到示范作用和榜样作用。

2 高校德育创新之对策新探

2.1 德育观念创新,树立“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理念 德育的理念是以人为本,要改进德育工作就必须抓住以“以人为本”这一核心思想。对人性的唤醒和尊重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目的,因为它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人的积极因素,激发了人的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教师要全方位关心、爱护,尊重学生,从而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及道德终极价值的实现;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学生的想法与利益,才能起到让学生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让教师善于激发每个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进而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以人为本”思想真正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得到体现,使教师与学生成为良师益友,教师能够准确了解学生问题,学生也能够积极主动地向健康的思想道德的方向发展。

2.2 德育目标创新,追求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教育的一切价值,最终都要靠所培养的人来实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又是我国社会主义人格教育的最终目标与根本要求。因此,新时期德育目标创新必须要以培养社会主义理想人格为前提,既要重视和满足人的价值需要,又要追求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2.3 德育内容创新,突出主旋律教育 要突出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为主旋律和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就要对高校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培养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够体现高校德育教育的灵魂和核心,才能构建大学生的精神支柱,使他们通过理论的学习武装自己的头脑,从而掌握正确的观察分析能力和主动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素质教育要求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培养。职业道德教育要求德育工作者对接受教育者进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和奉献社会的教育。完备的德育内容体系,既拓宽了德育视野,又可促进大学生正确“三关”的形成。

2.4 德育模式创新,促进德育教育的转型 要想从根本上对德育教育模式有所创新,更好地促进德育教育的转型,就必须贴近现实,强调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的统一;就必须注意个体差异和个案教育,促进德育的个性化;就必须让学生发挥自我教育的优势,让教育者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把他们看作是认识主体、教育主体、管理主体和评价主体;就必须全面开放、全面渗透,重视德育效益,加大德育实践的分量;就必须采用多种手段的教学模式。

2.5 德育教育要理论联系实际 要改变时效性差和教学方式单一的高校德育模式,德育教育就必须要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化教育,从而使德育内容转化为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指导大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德育既要“源于现实”,更要“高于现实”,要让新时期的大学生敢于追求远大理想,又要让他们学会处理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与此同时,还要教育学生,让他们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敢于面向世界的宽怀。

2.6 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和公德、传统美德教育 高校德育需要强化形势政策教育,要引导大学生认清国际和国内的形势与环境,自觉地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同时还要增强他们的危机感、忧患意识和参政意识。在这一过程中,要提高大学生的政治修养和道德境界,强化基本功和传统美德教育。只有加强对大学生的形势政策教育,才能使高校德育和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参考文献:

[1]李仁山主编.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与就业指导.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郭广银,陈延斌等著.伦理新论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道德建设.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第6篇

论文关键词:行政系统;德育管理体制;新主体论

中共中央在1994年8月发出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都要加强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不管学校实行何种领导体制,校长都要对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负责,在党委(总支,支部)的统一部署下,学校都要建立和完善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德育管理体制。要把德育贯穿在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在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的各个环节上”。接着,原国家教委又在1995年5月颁布实施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中要求:“党委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核心,应研究德育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任务和重要问题,主持制定德育的总体规划与实施计划,定期分析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和德育工作状况。在党委的统一部署下,建立和完善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德育管理体制,校长对学生德、智、体全面负责。”

以上两个文件都十分明确地规定了学校德育管理体制应当是在党委(总支、支部)的统一部署下,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这一规定,对长期以来实行的党组织既部署又实施的德育管理体制,应当说是一项重大改革。其中对“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新概括,是新中国学校德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是以学校德育管理体制理论新突破为依据的新主体论

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关键在于党的正确领导与科学管理。wWw.133229.CoM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学校德育工作,并且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强党对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逐步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领导制度和管理体系,把各方面的力量统一起来,形成合力,加强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为提高德育效果发挥了重大作用。可以说,每前进一步,都要求学校德育管理体制理论的突破与之相适应,而《意见》和《大纲》突出强调的“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正是在总结新中国50多年来德育管理体制改革经验基础上,以德育管理体制理论新突破为依据的新主体论。

第一,“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是对传统的一元化领导管理体制予以否定的主体论。新中国建立以后,随着党的组织在大学内公开化和学校党委的建立,学校党建工作得到加强,一些党员干部走上学校领导岗位,使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作用得到实现,党的政治核心地位得到保证。进入60年代后,党对国内外的政治形势估计得过于严重,在党的工作中确立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指导思想。教育部门的一些负责同志也过分夸大了大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在德育领导体制上更加强化党组织的领导作用。1964年以后,一些学校根据中共中央批转的《高等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政治工作和建立政治工作机构试点问题报告》的精神,设立了政治部,作为行使学校党委职能的工作机构和学校主管政治工作的行政机构,实际上进一步消解了校长和学校行政对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使学校德育管理体制逐步走向“一元化”的领导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的弊端主要是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削弱了行政及教学系统的德育责任,导致了德育与业务工作彼此游离的“两张皮”现象。

第二,“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是重新赋予德育管理体制新含义基础上的主体论。长期以来,我们把德育领导等同于学校党委领导,即使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为首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的领导体制,基本上强调的仍然是党委的领导作用,形成了党委对思想政治工作和学校行政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的工作格局,即形成了党委领导、党委负责,党务系统和党的基层组织负责实施的领导管理体制。《意见》和《大纲》强调要全面认识德育管理体制的新含义,认为“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和必须按照高等教育的规律来建设高等学校德育领导体制,要把德育贯穿在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在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的各个环节上。如果说党委领导注重政党的优势,发扬党的战斗力,控制力和影响力的作用,重点是从性质把握德育主导地位,那么“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新体制,重点则是从德育效绩出发,着力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形成齐抓共管、齐心协力的局面。

第三,“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是充分体现德育管理体制构建渗透性原则的主体论。“人是教育和环境的产物”。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每时每刻都受到社会和学校的“快”、“慢”变量的作用和影响。渗透性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科学的方法将道德教育的功能目标以一定的载体渗透到受教育者可能接触到的一切事物和活动之中,通过在受教育者周围有意识地设置一定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巧妙地借助语言、文学、体育、艺术等工具,开展丰富多彩并为受教育者喜闻乐见的群体活动,对他们进行熏陶感染,寓教育于文化、科技、娱乐、管理、教学活动之中,开发心智,培养能力,塑造性格,陶冶情操,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使之在一种不知不觉的愉快的情绪和环境中,自我感受和领悟“为什么”和“怎么办”,通过量的积累,引起思想发生质的变化,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讲,“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实质上是在管理体制中建构以影响力和渗透力增强为前提的主体论,而不是过去那种依靠政党行为的控制力——党委“包打天下”的主体论。

二、“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是着力增强高校道德教育的科学性的新主体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迫切要求高校德育在继承以往德育工作优良传统和经验的基础上增强道德教育的科学性,更新德育观念,充实新的德育内容,拓宽德育渠道,对德育的各个环节进行改进和创新。建立以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德育管理体制正是增强德育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管理载体的体现。

第一,它着力于更新德育观念。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构建德育管理新体制,必须首先更新传统的德育观念。一是转变德育的功能观,确立政治功能,人文功能和开发功能统一的新观念。当今世界的各种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素质的竞争,在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问题上,德育除发挥它的政治功能外,还应致力于研究探索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开发作用,以实现德育的政治、人文价值、思想道德和开发功能的综合效应。二是转变“封闭”、“单干”的小德育观,确立“开放”、“全方位”的大德育观念。我们面临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学校道德教育不能脱离社会,必须树立开放观念,走向社会,在全社会形成育人的合力,促进学生的不断全面进步。

第二,它着力于丰富德育内容,变单一型为综合型。德育不仅仅是思想品德教育,而是要把提高一代人的素质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德育管理新体制有利发挥行政系统的优势,不断丰富内容,提高人的素质。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积极影响,引导、强化适应市场经济的时间、效率、竞争、开放等观念,提高学生竞争、交往、变通的能力,自主教育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道德选择和价值判断的能力。

第三,它着力于拓宽德育渠道,变单线型为网络型。现代道德教育要求学校德育与广泛的思想教育相结合,形成一个即有党委、政府、共青团、妇联、关心下一代协会参与的纵向德育工作体系,又有学校和家庭、社会相配合的横向德育体系。行政系统实施的机制有利于学校道德教育围绕培养“四有“新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构成多经纬、多渠道、多方位的德育网络,从而把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德育系统与其他部门的教育结合起来,推动全员德育格局的形成。

第四,它着力于更新德育手段,变传统型为现代型。现代高科技已经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拓宽了学生学习、生活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生活的内容,提高了学习生活的质量,如果德育还使用“我讲你听”的传统教育方式,已不适应时代的需要。以校长为主实施的体制有利于加大德育经费的投入,更新德育设备,促进德育的信息化,综合化和科学化,实现收集处理德育信息手段现代化,创造新的道德教育感化方式。

第五,它着力于改革德育考评,变阶段性为经常性。传统的德育考评都是学期末或学年末进行一次,虽然对促进学生的进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就整体而言未免失之粗放。以行政系统为主实施机制就将阶段性考评改变为记实考评,以学生的行为记实为依据,评定相应的等级和名次,作为奖惩的依据,使德育变成“硬杠杆”“实指标”,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并激励学生奋发进取。

三、“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是注重在德育实现形式多样化上创新的新主体论

在全面认识德育科学涵义的基础上,提出德育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的理论,将进一步丰富“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内涵,大大增强学校德育运行新机制的活力。

第一,德育决策体制与德育实现形式的双重完善是“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运行机制的内在活力。由于道德教育特殊的社会属性,高校道德教育不仅依赖于德育决策体制的力度,同时还依赖于德育实施形成的多样性的支撑作用,“党委的统一部署”就是德育的决策机制,而“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运行机制则是德育实现形式的表现。

其一,德育决策机制与德育实现形式是可以分开的,并且德育决策机制相对稳定,德育实施形式相对活跃,变化较快。

一般而言,任何一种德育的决策机制及其实现形式,都要适应社会性质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发生适应性变化,但是变化的程度、形式、节奏却明显不同。一定性质的社会建立起来之后,在社会性质根本改变之前,作为最能体现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德育及其决策机制,由于包含着十分明确的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不会也不能轻易改变。但德育的实现形式作为一种德育决策体制的具体承担者和实施者,为了灵敏地适应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以及切实执行德育内涵的丰富性和层次性,其实施形式必须经常变换,即在高校德育实施过程中德育实现形式一定要多渠道和全方位,既需要有政治的、行政的手段,也需要有教育的方式。可见,高校道德教育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并不会改变德育的政治属性,而只是党政密切配合,各有侧重,形成一个整体,来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就是说,德育实现形式的多样性不可能改变德育的基本社会属性。

其二,任何德育在一定社会形态下的效果的有效发挥,总要依赖于德育实施机制的不断变化和完善。如,儒学作为中国封建社会道德教育的主流社会意识,经历了述而不作——独尊儒家——科举制八股文的考试等各种方式,足见封建社会道德教育实现形式的多样化,这不但没有改变封建社会道德教育的性质,反而从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封建社会道德教育的自我调节,自我完善,强化了自身的主体地位。可以说,道德教育实施形式作为一种变化的载体,从某种程度上会促进一定社会占主导地位德育决策体制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应是德育决策体制发生质变前的一种普通存在的现象。

第二,重新塑造新的德育实现形式是优化学校德育资源配置的重要举措和关键所在。德育资源优化配置是实现高校德育目标,落实德育内容的关键举措。从一般意义看,高校德育资源可有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涉及德育教学的德育教师、设施、课程等;二是涉及面向学生的党、团和学生管理方面的工作和活动;三是学生在学期间接受德育所需的时间、空间、信息及校内外提供的环境与设施,如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基地等。应该说,学校的德育资源并不贫乏,但总是有限的,主要表现在:从教育者的角度看,能够投人的时间、精力、人力和财力是有限的;从受教育者的角度看,在学期间接受道德教育受一定时间、空间和精神上的限制。有限的德育资源以及加上受教育者发展的社会性实现条件,与社会要求存在很大的距离,要缩小这种距离,客观上要求调整高校德育工作格局,不断创新高校德育的实现形式,使学校德育资源得到最为充分,最为有效的利用。可以说,以行政系统为主实现形式的创新将有助于德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并将成为一个突破口,有助于目前各种德育工作问题的解决。

四、“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是落实德育首位的新主体论

实行党委统一部署,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德育管理体制是高校德育运行机制的一项深刻的变革。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德育机制,并不意味着党委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削弱了,而是旨在理顺领导体制,明确职责,继续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发挥德育首位优势。

第一,从德育的属性拓展德育的内涵。高校德育目的的最终实现必须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从而才能真正切实保障德育的导向、动力,保证作用的实现。要使以行政系统为主的德育实施体制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最重要的是克服“两张皮”现象的客观存在,使德育实施方式走渗透性和党政密切配合之路,而非德智和党政“分江而治“的道路。特别是改变德育“无所不包”、“包打天下”的格局,而转向为加强和改进党对德育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的控制力和引导力。因此,以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体制对于落实德育首位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

第7篇

关键词:学校德育;中西方比较;启示

当今世界,风云变幻,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社会领域的急剧变迁,引发出的一系列伦理道德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因此,学校道德教育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课题。通过中西方学校德育的差异分析,找出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借鉴西方先进的德育经验,这对于加强和改进我国学校德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西方学校德育的差异分析

1.德育概念上的差异

“德育”,顾名思义,是“道德教育”的简称。西方国家的“德育”的确指的是道德教育,而我国则认为这只是狭义的德育,广义的德育则包括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甚至还包括心理教育、法制教育等等。我们知道,人类最初的道德规范同其他社会意识方面的规范是浑然一体,融于习俗之中的。西方“德育”一词(拉丁语mores)原意即近于习俗,因此道德教育最初即为“习俗教育”,也即“社会意识教育”。到了近代,西方社会随着生产领域及社会生活领域的分化,社会关系日趋复杂化,浑然一体的社会意识渐次分化,形成政治、法律、宗教、道德等相对独立的社会意识形态。道德规范成为独立的社会意识形态后,一方面同政治规范、法律规范、宗教规范并存,另一方面又渗透着政治、法律、宗教的成分,与此相应,西方的道德教育,一方面从社会意识教育中独立出来,与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宗教教育相互并行,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渗透着政治、法律、宗教教育的成分。中国则不然。我国古代就以“道德”囊括各种社会意识,近代社会意识虽在分化中,但分化不充分,传统影响甚大,以致至今仍以“德育”包容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教育。

2.德育内容上的差异

应该肯定,中西方学校德育内容都是极为丰富的,但其侧重点不同。相对来说,中国重视家庭伦理教育,而西方重视社会公德教育,产生这种差别是因为双方的社会结构不同。在中国,“家庭”“宗族”的地位特别突出,而“社会”意识却非常淡薄,人们往往把“社会”等同于“国家”或“家庭”,甚至把“家”与“国”也等同起来。家庭生活道德规范与社会生活道德规范相通而融为一体,因此,中国德育的内容中家庭伦理成分多一些,“家庭伦理外化”、“社会公德弱化”现象也比较严重,而西方社会中个人和团体的地位比家庭和宗族的地位要高,所以他们特别重视社会公德教育。

3.德育方法上的差异

我国有着悠久的德育传统。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学校德育比较重视向学生传授系统的道德知识和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并强调学生自身的“内省”和“了悟”,因此,在德育方法上比较常用说服教育、榜样示范、情感陶冶、实际锻炼、修养指导等。而西方社会由于受民主、自由、尊重人格尊严等价值观的影响,在认知发展道德教育理论、存在主义道德教育理论、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理论、价值澄清理论等指导下,更加注重对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道德敏感性的培养,从而比较推崇道德讨论、案例研究、角色扮演、价值澄清等德育方法。

二、西方学校道德教育对我们的启示

1.合理界定“德育”概念

德育即道德教育,扩大德育的外延,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甚至法制教育、心理教育都纳入进来,这对以上各方面的实施都是不利的。品德的形成、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确立、政治觉悟的提高、法制观念的明确、心理的发展各属于不同层面的问题,其过程与机制相差甚大,不能以一样的手段、方法,通过一样的途径,遵循一样的原则来实施。如教育实践中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被冠以“品德问题”处理,不但无效,反而有害。相对而言,道德教育的研究比较深入,理论建树也比较多,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却几乎还是一片空白,在概念上若把它们混为一谈,这既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和理论建设,也不利于道德教育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此外,我国使用的是“大德育”概念,而西方国家使用的是“小德育”概念,这也不利于我国与西方国家进行交流和对话,不利于我们充分地从西方国家的德育研究成果上吸取有益的经验教训。

2.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精华

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繁衍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无论是海内外新儒家,还是阿尔多诺·汤因比、赫尔曼·卜尔等世界著名的思想家,他们都认为这种道德文化能够促进国家乃至世界的健康发展。新儒学的勃兴,除了本身在理论上进一步的深化和完善以外,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富于儒家文化血统的日本、新加坡、韩国以及香港地区、台湾地区“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从而使新儒家在论证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对经济现代化起促进作用时,获得了最有利的证明。李光耀在总结自己治理新加坡40年的经验时指出,在新加坡的总人口中76%是华人,华族文化注重五伦,他们把社会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而不接受美国人那种无限的个人主义;他们坚信教育和学业成就能为个人、家庭和国家带来好处,因此都主张培养子女,让他们接受训练和教育。这样,新加坡变成了一个凝聚力更强的社会,培养了技术和知识与日俱增的人民,有了一批最富才智、办事能力强的精英分子,加入参政治国的行列,从而加速了经济增长,使新加坡成为一个有秩序、犯罪率低的社会,这和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是—致的。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发展成就,也使新儒家为自己的观点找到了新的论证材料。新儒学思想由海外波及国内,并同国内新儒学思想彼此呼应而风靡全国,归根结底也是因为顺应了国内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振兴经济的大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把儒家经典作为幼儿道德启蒙教材,可见儒家道德文化在人们心目中已重新受到青睐并有重振雄风之势。

3.吸收和借鉴当代西方德育理论、方法、模式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说:“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式。”西方道德文化中的优秀成分无疑是人类社会创造的文明成果,所以我们应当积极地吸收到民族道德文化结构和民族道德心理结构中去。西方是在多元化政治、多元化政党和多元化信仰的社会背景下形成了以自由、平等、尊重、法制、人权等价值观为核心的稳固道德价值体系的。虽然道德教育理论派别林立,虽然也有社会危机和社会动荡,但这个体系始终没有被冲垮。我们只有在继承和发扬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西方道德中对我们有用之处,才能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稳固的德育体系。

当代西方学者在对道德教育现象进行微观研究时提出了许多道德教育理论,如存在主义道德教育理论、认知发展道德教育理论、价值澄清理论、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理论、体谅关心道德教育理论等等,这些理论不仅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提出了道德教育的基本原理,而且还设计出具体的操作模式。例如柯尔伯格等人主张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道德讨论以促进学生道德判断力的逐步提高;拉斯思等人设计了丰富多彩的问题情境帮助儿童价值澄清;麦克菲尔、诺丁斯等人主张尊重儿童人格,引导他们设身处地地去体谅他人、学会关心,动之以情地开展道德教育;谢佛提出要形成一种与儿童道德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道德气氛;纽曼设计的社会行动模式以培养学生作用于事物、影响他人和开展公务活动的能力。

总之,当今学校德育的重心应从单纯传授系统的道德知识和训练良好道德行为习惯转向注重培养适应当代价值多元特点的道德判断力、道德敏感性、道德行为能力,从重视直接的道德教学转向强调间接的道德教育,从封闭的学科性教材转向开放的情景性教材,从以教师的教导、说服、劝诫为主转向以学生的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社会实践为主。

参考文献:

[1]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朱永康.中外学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第8篇

关键词:学校德育;中西方比较;启示

当今世界,风云变幻,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社会领域的急剧变迁,引发出的一系列伦理道德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因此,学校道德教育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课题。通过中西方学校德育的差异分析,找出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借鉴西方先进的德育经验,这对于加强和改进我国学校德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西方学校德育的差异分析

1.德育概念上的差异

“德育”,顾名思义,是“道德教育”的简称。西方国家的“德育”的确指的是道德教育,而我国则认为这只是狭义的德育,广义的德育则包括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甚至还包括心理教育、法制教育等等。我们知道,人类最初的道德规范同其他社会意识方面的规范是浑然一体,融于习俗之中的。西方“德育”一词(拉丁语mores)原意即近于习俗,因此道德教育最初即为“习俗教育”,也即“社会意识教育”。到了近代,西方社会随着生产领域及社会生活领域的分化,社会关系日趋复杂化,浑然一体的社会意识渐次分化,形成政治、法律、宗教、道德等相对独立的社会意识形态。道德规范成为独立的社会意识形态后,一方面同政治规范、法律规范、宗教规范并存,另一方面又渗透着政治、法律、宗教的成分,与此相应,西方的道德教育,一方面从社会意识教育中独立出来,与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宗教教育相互并行,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渗透着政治、法律、宗教教育的成分。中国则不然。我国古代就以“道德”囊括各种社会意识,近代社会意识虽在分化中,但分化不充分,传统影响甚大,以致至今仍以“德育”包容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教育。

2.德育内容上的差异

应该肯定,中西方学校德育内容都是极为丰富的,但其侧重点不同。相对来说,中国重视家庭伦理教育,而西方重视社会公德教育,产生这种差别是因为双方的社会结构不同。

在中国,“家庭”“宗族”的地位特别突出,而“社会”意识却非常淡薄,人们往往把“社会”等同于“国家”或“家庭”,甚至把“家”与“国”也等同起来。家庭生活道德规范与社会生活道德规范相通而融为一体,因此,中国德育的内容中家庭伦理成分多一些,“家庭伦理外化”、“社会公德弱化”现象也比较严重,而西方社会中个人和团体的地位比家庭和宗族的地位要高,所以他们特别重视社会公德教育。

3.德育方法上的差异

我国有着悠久的德育传统。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学校德育比较重视向学生传授系统的道德知识和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并强调学生自身的“内省”和“了悟”,因此,在德育方法上比较常用说服教育、榜样示范、情感陶冶、实际锻炼、修养指导等。而西方社会由于受民主、自由、尊重人格尊严等价值观的影响,在认知发展道德教育理论、存在主义道德教育理论、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理论、价值澄清理论等指导下,更加注重对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道德敏感性的培养,从而比较推崇道德讨论、案例研究、角色扮演、价值澄清等德育方法。

二、西方学校道德教育对我们的启示

1.合理界定“德育”概念

德育即道德教育,扩大德育的外延,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甚至法制教育、心理教育都纳入进来,这对以上各方面的实施都是不利的。品德的形成、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确立、政治觉悟的提高、法制观念的明确、心理的发展各属于不同层面的问题,其过程与机制相差甚大,不能以一样的手段、方法,通过一样的途径,遵循一样的原则来实施。如教育实践中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被冠以“品德问题”处理,不但无效,反而有害。相对而言,道德教育的研究比较深入,理论建树也比较多,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却几乎还是一片空白,在概念上若把它们混为一谈,这既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和理论建设,也不利于道德教育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此外,我国使用的是“大德育”概念,而西方国家使用的是“小德育”概念,这也不利于我国与西方国家进行交流和对话,不利于我们充分地从西方国家的德育研究成果上吸取有益的经验教训。

2.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精华

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繁衍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无论是海内外新儒家,还是阿尔多诺·汤因比、赫尔曼·卜尔等世界著名的思想家,他们都认为这种道德文化能够促进国家乃至世界的健康发展。新儒学的勃兴,除了本身在理论上进一步的深化和完善以外,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富于儒家文化血统的日本、新加坡、韩国以及香港地区、台湾地区“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从而使新儒家在论证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对经济现代化起促进作用时,获得了最有利的证明。李光耀在总结自己治理新加坡40年的经验时指出,在新加坡的总人口中76%是华人,华族文化注重五伦,他们把社会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而不接受美国人那种无限的个人主义;他们坚信教育和学业成就能为个人、家庭和国家带来好处,因此都主张培养子女,让他们接受训练和教育。这样,新加坡变成了一个凝聚力更强的社会,培养了技术和知识与日俱增的人民,有了一批最富才智、办事能力强的精英分子,加入参政治国的行列,从而加速了经济增长,使新加坡成为一个有秩序、犯罪率低的社会,这和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是—致的。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发展成就,也使新儒家为自己的观点找到了新的论证材料。新儒学思想由海外波及国内,并同国内新儒学思想彼此呼应而风靡全国,归根结底也是因为顺应了国内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振兴经济的大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把儒家经典作为幼儿道德启蒙教材,可见儒家道德文化在人们心目中已重新受到青睐并有重振雄风之势。

3.吸收和借鉴当代西方德育理论、方法、模式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说:“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式。”西方道德文化中的优秀成分无疑是人类社会创造的文明成果,所以我们应当积极地吸收到民族道德文化结构和民族道德心理结构中去。西方是在多元化政治、多元化政党和多元化信仰的社会背景下形成了以自由、平等、尊重、法制、人权等价值观为核心的稳固道德价值体系的。虽然道德教育理论派别林立,虽然也有社会危机和社会动荡,但这个体系始终没有被冲垮。我们只有在继承和发扬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西方道德中对我们有用之处,才能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稳固的德育体系。

当代西方学者在对道德教育现象进行微观研究时提出了许多道德教育理论,如存在主义道德教育理论、认知发展道德教育理论、价值澄清理论、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理论、体谅关心道德教育理论等等,这些理论不仅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提出了道德教育的基本原理,而且还设计出具体的操作模式。例如柯尔伯格等人主张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道德讨论以促进学生道德判断力的逐步提高;拉斯思等人设计了丰富多彩的问题情境帮助儿童价值澄清;麦克菲尔、诺丁斯等人主张尊重儿童人格,引导他们设身处地地去体谅他人、学会关心,动之以情地开展道德教育;谢佛提出要形成一种与儿童道德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道德气氛;纽曼设计的社会行动模式以培养学生作用于事物、影响他人和开展公务活动的能力。

总之,当今学校德育的重心应从单纯传授系统的道德知识和训练良好道德行为习惯转向注重培养适应当代价值多元特点的道德判断力、道德敏感性、道德行为能力,从重视直接的道德教学转向强调间接的道德教育,从封闭的学科性教材转向开放的情景性教材,从以教师的教导、说服、劝诫为主转向以学生的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社会实践为主。

参考文献:

[1]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朱永康.中外学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第9篇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大学生德育;德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02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作为新媒体主要成员的网络已遍及高校的每一个角落,并迅速改变了阅读、写作、运算和信息交流的传统方式,这一变化不仅改变了教育教学的时间、地点和方式,同时也影响着作为高校教育根基的高校德育。本文拟结合新媒体环境的特点,在分析新媒体对高校大学生德育的影响的基础上,探讨高校大学生德育功能的多样化。

一、新媒体环境的特点

关于新媒体内涵的表述甚多,但目前没有一种被学界所普遍接受。归纳众多表述,是从时间的相对性、技术的数字性以及传播的互动性三方面特征来解释新媒体的,即: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我们认为,移动多媒体(手机短信、彩信、游戏、电视、报纸等)、网上即时通信工具、虚拟社区、电子信箱、门户网站、播客、微博、户外LED等,都属于新媒体的范畴。

(一)多种新媒体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上互联网迅速发展,逐渐形成了以网络为基础的新媒体环境。各形态的传播媒介发挥所长弥补所短,同其它媒介互补形成一种配合优势。如今大多传播媒介都是以网络信息传播媒介为基础,形成了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整体。

(二)新媒体提供多元文化环境。以往媒体传播的信息很单一,有一定局限性。首先信息的传播者是固定的,导致信息的内容很局限。其次,信息的接收者也是确定的,而且以往媒体传播受时空限制,以上原因导致以往媒体营造的并非是一个多元的文化环境。随着科技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信息传播者和信息内容变得多元化,信息接收者接收信息变得不受时空限制,信息接收者变得不确定。新媒体的出现丰富了信息内容,增强了信息的开放度,这就意味着新媒体为现代社会提供了多元文化环境。

(三)新媒体带来的不可控性和虚拟性。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主要依靠互联网,互联网方便快捷,但是也使得传播的控制度降低。网络技术使以往统一传播、统一内容、统一接收的信息时代一去不复返,同时也使政府对言论和信息的控制能力下降。另外,网络技术的时空特征使网络传播具有虚拟性,使网络主体有更强的自主性,这样会导致不真实的信息产生,并且没有有力的机制进行监控。因此,新媒体特征使信息传播更加复杂,其复杂性使得舆论导向的控制更加困难。

二、新媒体对高校大学生德育的影响

新媒体自身特点及其不断发展变化不仅影响着现代教育的各个领域和环节,更影响着高校大学生德育现状。我们从四个方面来阐述新媒体对高校大学生德育的影响。

(一)新媒体使德育主体的“灌输”能力下降。现代科技之下媒体传播的信息内容丰富多彩、传播的形式各种各样、传播迅速及时以及涉及范围广,特别是自由交流的功能,使大学生更容易接受新媒体带来的影响和教育,更排斥教育主体的理论灌输,这样就削弱了高校大学生德育的效果。其次,由于政府监控信息的力度不够使得媒体上出现了超越道德范围的信息,从而德育主体的权威受到挑战。高校大学生通过新媒体获得大量信息,不自觉地接受到了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和观念,逐渐对德育主体“灌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排斥或抗拒,因此削弱了高校德育的效果。

(二)新媒体使德育客体的思想行为发生变化。以网络为基础的新媒体传播具有不可控性,一些不良思想观念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慢慢侵蚀着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大学生正值身体、心理和思想塑造和成熟的阶段,形成的三观还不稳定,有些大学生缺少自控能力,好奇心强,易冲动,在这种情况下极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很可能被错误思想误导,被腐朽文化侵蚀。更有一些高校大学生沉迷于网络,被网络的虚拟世界所迷惑,道德意识淡薄,最后迷失在人生道路上。

(三)新媒体使德育环体多元化。现代媒介让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村”里,大学生的视野不仅仅局限于身边的事、国内的事,外面的世界对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方便快捷的网络让如今的大学生见多识广,视野开阔,但是信息的多元化导致大学生价值取向不明确,多元文化的碰撞导致价值冲突加剧。高校大学生面对多元的文化和多元的价值观,产生矛盾心理和迷茫心态。

(四)新媒体促使传统德育方式改变。新媒体视野下的高校德育方式受到挑战。以网络为基础的新媒体传播信息内容之广泛、信息承载量之大、信息传播速度之快是德育教育必须面对的挑战,高校大学生通过网络可以浏览各种新闻,查阅需要的资料,自由的进行网络交流,在这过程中他们会形成自己的思想观念。大学生接受德育主体的灌输,但不愿意接受陈旧的德育教育方式。

三、新媒体视野下高校大学生德育功能多样化

面对新媒体的各种特征,德育应与时俱进、主动变革,并且发挥自身在教育领域的主导作用,因此,在新媒体背景下应充分发挥高校德育的功能。

(一)德育引导思想意识的功能。在新媒体环境的影响下,大学生的思想更加活跃,言论更加开放,高校德育的导向功能更难充分发挥。在这种相互冲突的多元化状态下,高校德育的引导功能显得更加重要,其价值更加突显。

“高校德育在多元化的价值趋向中突显主旋律,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现代媒介环境中的主导地位,用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思想来武装大学生的头脑;要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提倡的道德规范来教育广大青年学生,使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以直观形象的或间接抽象的,语言或非语言的,简单的或复合的多种方式影响大学生,并促使大学生在与其他社会成员交往过程中,”“通过一系列心理活动把外部这些功能转化为认识性的、情绪体验的和意志性的经验”,只有这些道德规范转化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准则,这些道德规范才具有社会主义导向性和规范性。

高校德育应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各种优越条件,更好地发挥德育功能。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德育可以利用网络的生动性、快捷性和开放性建立有关德育的网站,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弘扬主流思想,使这些思想观念深入大学生心中,从而进一步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他们逐渐成熟的道路上进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此外,高校德育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转变德育教育方式为更生动更灵活的方式。现代网络技术已与高校大学生密不可分,大学生都积极主动地接受现代网络媒体传播的大量多元化信息,德育主体的灌输权威受到挑战,因此,德育主体更需要发挥引导功能。

(二)德育传授道德知识的功能。德育传授道德知识的的功能是指在新媒体环境下通过德育向高校大学生传授道德知识以及培育他们道德能力时所发挥的功能。有学者称其为“中介功能”,即“当我们把它作为环境影响人的素质的中介因素的时候,我们主要强调道德教育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和提高他们运用道德知识分析判断道德领域中发生的问题的能力。”

在科技进步网络发达的时代,高校大学生德育深受新媒体影响,这种影响不仅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如果大学生缺乏道德知识和道德判断力,那么就可能做出错误选择。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越来越不可控制、越来越不可预测,信息的多元化使大学生愈来愈难做出价值判断。因此,德育应发挥作用,向大学生传授德育知识培养德育能力,使得大学生面对积极的和消极的信息时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显现新媒体带来的积极影响,回避消极影响。在高校德育中,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把道德知识和道德理论生动巧妙地展现出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传授德育理论知识。同时,在新媒体环境下利用网络技术相互沟通,引导大学生正确分辨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三)德育创设环境的功能。在现代网络技术环境下,大学生对外部世界的了解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现代媒体,由于社会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与媒介环境具有高度一致性,所以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深受新媒体影响。因此,为了完善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就需要发挥高校德育功能,改善大学生道德形成与发展的环境。

在新媒体环境下,利用现代媒介进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内容丰富的德育环境建设,创设更有利于道德知识和道德理论深入大学生心中的德育环境,同时加强建设有关德育的网站,优化德育的媒介环境。在新媒体视野下,只有充分发挥德育功能,才能提高高校大学生的德育水平。

参考文献:

[1]邓香莲.新媒体环境的信息传播特征[J].编辑学刊,2011,(2):14-17.

[2]杨红梅.论现代媒介环境下高校德育的功能[J].孝感学院学报,2004,24(4):93-96.

第10篇

一、新形势下高职生思想新特点对德育工作提出新要求

高职生成长于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对外环境和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使得高职生在思想、价值、行为等方面呈现出许多新特点。

(一)思想上积极向上,但也有一些消极倾向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社会经济成分、利益关系、分配方式、生活方式等日益多样化,这些新变化影响着高职学生的思想。一方面,高职学生思想积极向上,政治意识较高,关注国家大事,每当涉及国家荣誉、民族根本利益和前途命运的重大事件发生时,他们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高职生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追求,积极奋斗,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们也具有较高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遵守社会公德,在个人品质方面也表现出较好的品性。

但高职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其思想也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比如部分高职生诚信缺失严重,考试弄虚作假、投机取巧等。过分追求经济利益,表现出明显的拜金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利己思想明显。

(二)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思想的解放,社会的发展,中西文化的碰撞,传统价值观已不再独领风骚,当代高职生的价值观已由单一走向多元。比如,在价值标准上,有的“唯书”,有的“唯上”,有的“唯实”;有的以社会利益为标准,有的以个人利益为标准。在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上,有的重钱,有的重义,有的重享乐,有的重事业,有的重权力……。当代高职生价值观多元化使得社会现象生活异彩纷呈,但也可能引起思想的混乱和社会的无序。但从总体上看,高职生价值取向的主流是积极的,健康向上的,他们有理想,有追求,有强烈的成才意识、参与意识,充分体现了时代气息和创新精神,对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执行力不高

一方面,高职生追求理想,但在处理具体问题上追求实惠,想的太多,付出很少,结果就是理想与现实渐行渐远。理想与现实的脱节,必然会造成心理上的巨大落差,容易导致颓废思想。另一方面,高职生道德行为落后于道德认知。高职生具有较高的道德认知,他们都知道什么是社会所提倡的,什么是社会所摒弃的。他们唾弃社会上一些道德败坏影响社会风气的事情,但一旦他们是事件的当事人,他们也会按照他们原先鄙夷的方法去做,他们会认为这是迫不得已,是社会逼迫他们这样做的。他们追求社会公平与平等,注重公开竞争,批判社会中的“暗箱操作”,但一旦他们是此类事件的受益者时,他们也会毫不犹豫的这样去做。因此,高职生一定要克服“敏于思而拙于行”的弱点,要提高执行力,让行动作为自己的统帅,真正做到知行统一。

二、“三位一体”德育模式的特点

在把握高职生的思想新特点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新模式。所谓的“三位一体”德育模式,指的是从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和德育环境这三个方面创新德育模式。它是在承认学生是“具有潜在性和现实性的特定人格”的前提下,适应社会发展,推进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改革的需要,具有以下特点:

(一)科学性

我国高职院校德育模式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遵循学生思想、行为发展的规律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建构起来的德育模式,它体现了学校内部德育、智育之间的本质联系以及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教育与自我教育之间的本质联系,较好地适应了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社会需要,因而具有很强的科学性。

(二)开放性

高职院校的德育模式不仅强调要抓好学校内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学校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而且强调德育要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入实践,走进家庭,把学校教育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的理论教育同以社会实践为大课堂的实践教育结合起来,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做好学生德育工作,把新时期的学生德育工作置于对内对外开放的大环境中来进行,使德育从校园内部相对封闭的状态走向面向社会、面向世界的开放状态。所以,高职德育模式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是一种开放型德育。

(三)民主性

高职院校德育模式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上,十分强调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地位的平等性,强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新型的平等的同志式关系,是一种教学相长的关系,教育者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一点充分体现在高职院校德育模式上十分重视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上。教育者要教育、帮助受教育者,受教育者也可自己主动地对自己进行教育,把自己变成教育主体,并且反过来对原来的教育者进行影响。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不再是那种我说你服、一方凌驾于另一方之上的关系,而是完全平等的、民主的关系。可见,高职院校德育模式又具有突出的民主性。

(四)实践性

高职院校德育模式不仅强调运用多种途径教育和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而且强调加强德育的实践环节。这突出体现在不仅通过社会实践来对学生进行教育,而且体现在通过社会实践把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法治观念转化为自身正确的行为。因此,高职院校德育模式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三、“三位一体”德育模式的实施途径

(一)德育内容的创新

德育的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公民教育和道德教育。就我国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高职生开展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高职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职学生的必修课,对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等方面有着一定积极的作用。但是这两门课在对高职生进行政治教育、公民教育和道德教育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在政治教育方面,不仅要开设专门的政治教育课程,还要通过历史课、公共安全课等间接地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向高职生传递政治知识,培养政治意识。笔者认为,高职院校里,历史课也应列为每个学生的必修课。因为历史课政治性和理论性也比较强,如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外交法制史等。高职院校的历史老师在讲授中国外交史时,可以专门讲“中国梦”。所谓中国梦,就是从历史角度论述“中国梦”的由来。

在公民教育方面,西方国家开展得很普遍,我国高职教育没有明确地提出来,仅仅是渗透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中宪法的相关内容里。宪法规定,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自然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公民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称谓,还是一种意识。作为一名合格公民,应该具有这样一些基本意识。第一,主体意识。所谓主体意识,就是主人翁意识。第二,权利意识。权利意识是公民意识的核心。公民要有强烈的权利意识,要关心自己的权利,要维护自己的权利。第三,平等意识。就是说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第四,责任意识,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五,规则意识,要遵守规则。因此,高职院校要大力进行公民教育,要培养高职生具有这些公民意识。

在道德教育方面,既有专门的道德教育课,同时,在人文社会学科的教学中,也注意贯穿道德教育的内容。人文社会科学一般是指对社会现象和文化艺术进行研究的学科,包括哲学、美学、语言学、文艺学等。人文社会科学作为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重点培养高职生理解道德的性质,意义和原理。如文学课程中包括“文学名著”,重点让学生理解名著的中心思想,特别注意使学生受到道德上的熏陶。美术和音乐课有时还包括舞蹈和影视,通过“艺术”的语言,让学生受到形象的教育,以达到扬善去恶的目的,使学生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

(二)德育方法的创新

目前,常见的德育方法有理论教育法、实践教育法、情感教育法、典型教育法和管理教育法。笔者主张按照社会的实际生活进行教育,反对与社会脱离的、知行脱节的传统灌输,要遵循学生自身德行发展的规律、结合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进行,故提出探究式讨论法和活动式训练法。

探究式讨论法,主张对道德问题的“探究、商量和讨论的方法代替强制和灌输”。教师可以将现实中的道德疑难提供给学生,以激发学生对道德问题的思考,引起学生对道德问题的探究式讨论,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思维和判断能力,促使其道德的发展。探究式讨论的目的不是使学生获得正确的答案,知道去做什么,而是使学生学会如何去决定做什么。这可以避免传统教育的强制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主精神和合作精神并激发其内在动因。

活动式训练法,根据知行统一的德育特点和个体品德形成的规律,更重视道德行为的训练。这种方法,强调从经验中获得并检验的知识才更有道德意义。为此,高职院校道德教育应以一种“主动作业”活动的方式代替学生“静听”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这种从作业活动中得到的知识和经验不仅是学生品德形成也是其各方面得到发展的载体。

第11篇

【论文摘要】新时期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既有机遇,又有挑战;要抓住重点,注重创新,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的重要战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确保培养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目标的实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和突出课题。

一、高职院校德育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当前,我们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人们的思想活动呈现出多元性、独立性、多变性、差异性和选择性等新特点。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

1、改革开放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活动呈现的新特点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几乎实行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作为新时代的骄子,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活动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思想的影响和冲击,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如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带来他们思想活动的多元性;就业形式的多元化,带来他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社会实践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带来他们思想的多变性;社会生活环境和国际环境的复杂化,带来他们思想活动的差异性;现代科技传媒的多样化,带来他们思想活动的选择性。

2、新时期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变化异常活跃,他们热切关注市场经济的进程和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独立地观察社会、审视人生,他们对绝对化、结论性的观点常常产生怀疑,他们大多是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乐于接受新思想。正是受这种崇尚个性、崇尚自主的自我意识的驱动,大学生日益表现出思想主体化特征。可以说社会转型、价值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张扬个性、突显自我价值的舞台。而我国大部分高校仍沿用强制式的德育方法,忽视了学生强烈的主体需要,阻碍了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道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必将越来越多地感受到国际政治因素的制约,特别是境外资本介入教育市场后,必将使我国的教育处于冲突与融合、对峙与整合的矛盾状态之中。伴随着文化产品的输入,西方价值观方面的影响将明显地存在于文字和图象的消费中,也潜移默化地存在于人的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一切都将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深刻的影响。

3、新时期德育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

当前,对德育的错误认识普遍存在。如认为德育是务虚的,在当前大环境下难有实效;德育就是政治教育或道德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摆设,德育投入可有可无,能省则省等等。所有这些,使不少高校的德育工作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况,结果是“领导空喊,学校偷懒,学生反感”。现有的道德教育,从授课到考核,无不侧重于知,而很少讲行,或者很少讲如何去行,忽视了道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存在教书意识强、育人意识弱的问题,淡化了德育教育的功能。特别是对于高职院校来讲,问题更为突出,高职院校的教育主体——学生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呈现一些新的特点,学生学习、生活的个性化趋势比较明显,自发形成的多样性群体越来越普遍,获取社会信息的渠道越来越直接和迅速,这就使得德育工作显得更加重要。

二、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新途径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针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我们要把德育工作放在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视野中去认识、去思考、去把握,明确其方向,确定其目标,拓展其空间,选准突破口,抓注重点,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1、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切实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德育工作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我们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大学是青年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我们一定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切实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德育工作,为培养面向新世纪合格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2、注重德育创新,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德育工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边性、差异性明显增加,正确的思想和错误的思想相互交织,进步的观念与落后的观念相互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做好新时期的德育工作,既要讲科学又要讲艺术,要发扬好的传统,同时又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不断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把做学生思想工作与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既讲道理又办实事,在办实事中贯穿德育工作。要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进行自我教育,使德育工作的要求变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努力做到生动活泼,学生喜闻乐见,切忌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切忌简单生硬。

3、深化德育教学改革,提高德育教学效果

要按照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并依据大学生所处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确立德育工作的重点内容。要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坚持乐教结合,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由于德育工作的性质和特点,使其工作的方式往往会简单单调,流于形式,因而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新形势下,德育工作应当根据学生思想活动的需要,改变传统的方式和方法。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做到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明白道理、接受道理,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目的。

5、切实加强德育理论研究和制度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德育工作队伍

要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就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德育理论研究,理论研究既要注重战略性和预见性,又要注重对策性。要深入到教育教学第一线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要注意理论成果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着力提高运用理论研究成果来知道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通过研究,逐步建立起适合实际的科学制度。要通过培训和锻炼,大力提高德育工作者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水平。我们要把一些好的经验和我们自己的教育对象紧密集合起来,加以创新,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德育工作是一项非常崇高的事业,是一个系统工程。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是我们全面推进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我们一定要在继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努力开创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第12篇

关键词:学校德育;中西方比较;启示

当今世界,风云变幻,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社会领域的急剧变迁,引发出的一系列伦理道德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因此,学校道德教育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课题。通过中西方学校德育的差异分析,找出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借鉴西方先进的德育经验,这对于加强和改进我国学校德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西方学校德育的差异分析

1.德育概念上的差异

“德育”,顾名思义,是“道德教育”的简称。西方国家的“德育”的确指的是道德教育,而我国则认为这只是狭义的德育,广义的德育则包括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甚至还包括心理教育、法制教育等等。我们知道,人类最初的道德规范同其他社会意识方面的规范是浑然一体,融于习俗之中的。西方“德育”一词(拉丁语mores)原意即近于习俗,因此道德教育最初即为“习俗教育”,也即“社会意识教育”。到了近代,西方社会随着生产领域及社会生活领域的分化,社会关系日趋复杂化,浑然一体的社会意识渐次分化,形成政治、法律、宗教、道德等相对独立的社会意识形态。道德规范成为独立的社会意识形态后,一方面同政治规范、法律规范、宗教规范并存,另一方面又渗透着政治、法律、宗教的成分,与此相应,西方的道德教育,一方面从社会意识教育中独立出来,与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宗教教育相互并行,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渗透着政治、法律、宗教教育的成分。中国则不然。我国古代就以“道德”囊括各种社会意识,近代社会意识虽在分化中,但分化不充分,传统影响甚大,以致至今仍以“德育”包容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教育。

2.德育内容上的差异

应该肯定,中西方学校德育内容都是极为丰富的,但其侧重点不同。相对来说,中国重视家庭伦理教育,而西方重视社会公德教育,产生这种差别是因为双方的社会结构不同。

在中国,“家庭”“宗族”的地位特别突出,而“社会”意识却非常淡薄,人们往往把“社会”等同于“国家”或“家庭”,甚至把“家”与“国”也等同起来。家庭生活道德规范与社会生活道德规范相通而融为一体,因此,中国德育的内容中家庭伦理成分多一些,“家庭伦理外化”、“社会公德弱化”现象也比较严重,而西方社会中个人和团体的地位比家庭和宗族的地位要高,所以他们特别重视社会公德教育。

3.德育方法上的差异

我国有着悠久的德育传统。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学校德育比较重视向学生传授系统的道德知识和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并强调学生自身的“内省”和“了悟”,因此,在德育方法上比较常用说服教育、榜样示范、情感陶冶、实际锻炼、修养指导等。而西方社会由于受民主、自由、尊重人格尊严等价值观的影响,在认知发展道德教育理论、存在主义道德教育理论、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理论、价值澄清理论等指导下,更加注重对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道德敏感性的培养,从而比较推崇道德讨论、案例研究、角色扮演、价值澄清等德育方法。

二、西方学校道德教育对我们的启示

1.合理界定“德育”概念

德育即道德教育,扩大德育的外延,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甚至法制教育、心理教育都纳入进来,这对以上各方面的实施都是不利的。品德的形成、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确立、政治觉悟的提高、法制观念的明确、心理的发展各属于不同层面的问题,其过程与机制相差甚大,不能以一样的手段、方法,通过一样的途径,遵循一样的原则来实施。如教育实践中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被冠以“品德问题”处理,不但无效,反而有害。相对而言,道德教育的研究比较深入,理论建树也比较多,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却几乎还是一片空白,在概念上若把它们混为一谈,这既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和理论建设,也不利于道德教育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此外,我国使用的是“大德育”概念,而西方国家使用的是“小德育”概念,这也不利于我国与西方国家进行交流和对话,不利于我们充分地从西方国家的德育研究成果上吸取有益的经验教训。

2.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精华

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繁衍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无论是海内外新儒家,还是阿尔多诺·汤因比、赫尔曼·卜尔等世界著名的思想家,他们都认为这种道德文化能够促进国家乃至世界的健康发展。新儒学的勃兴,除了本身在理论上进一步的深化和完善以外,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富于儒家文化血统的日本、新加坡、韩国以及香港地区、台湾地区“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从而使新儒家在论证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对经济现代化起促进作用时,获得了最有利的证明。李光耀在总结自己治理新加坡40年的经验时指出,在新加坡的总人口中76%是华人,华族文化注重五伦,他们把社会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而不接受美国人那种无限的个人主义;他们坚信教育和学业成就能为个人、家庭和国家带来好处,因此都主张培养子女,让他们接受训练和教育。这样,新加坡变成了一个凝聚力更强的社会,培养了技术和知识与日俱增的人民,有了一批最富才智、办事能力强的精英分子,加入参政治国的行列,从而加速了经济增长,使新加坡成为一个有秩序、犯罪率低的社会,这和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是—致的。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发展成就,也使新儒家为自己的观点找到了新的论证材料。新儒学思想由海外波及国内,并同国内新儒学思想彼此呼应而风靡全国,归根结底也是因为顺应了国内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振兴经济的大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把儒家经典作为幼儿道德启蒙教材,可见儒家道德文化在人们心目中已重新受到青睐并有重振雄风之势。

3.吸收和借鉴当代西方德育理论、方法、模式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说:“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式。”西方道德文化中的优秀成分无疑是人类社会创造的文明成果,所以我们应当积极地吸收到民族道德文化结构和民族道德心理结构中去。西方是在多元化政治、多元化政党和多元化信仰的社会背景下形成了以自由、平等、尊重、法制、人权等价值观为核心的稳固道德价值体系的。虽然道德教育理论派别林立,虽然也有社会危机和社会动荡,但这个体系始终没有被冲垮。我们只有在继承和发扬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西方道德中对我们有用之处,才能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稳固的德育体系。

当代西方学者在对道德教育现象进行微观研究时提出了许多道德教育理论,如存在主义道德教育理论、认知发展道德教育理论、价值澄清理论、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理论、体谅关心道德教育理论等等,这些理论不仅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提出了道德教育的基本原理,而且还设计出具体的操作模式。例如柯尔伯格等人主张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道德讨论以促进学生道德判断力的逐步提高;拉斯思等人设计了丰富多彩的问题情境帮助儿童价值澄清;麦克菲尔、诺丁斯等人主张尊重儿童人格,引导他们设身处地地去体谅他人、学会关心,动之以情地开展道德教育;谢佛提出要形成一种与儿童道德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道德气氛;纽曼设计的社会行动模式以培养学生作用于事物、影响他人和开展公务活动的能力。

总之,当今学校德育的重心应从单纯传授系统的道德知识和训练良好道德行为习惯转向注重培养适应当代价值多元特点的道德判断力、道德敏感性、道德行为能力,从重视直接的道德教学转向强调间接的道德教育,从封闭的学科性教材转向开放的情景性教材,从以教师的教导、说服、劝诫为主转向以学生的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社会实践为主。

参考文献: [2]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朱永康.中外学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