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15 15:35: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德育毕业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德育答辩;医科院校;人才培养;价值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6-0023-03
多年来,中央高度重视并把德育作为学校办学育人的首要根本任务。作为培养医药人才重要基地的医科院校,其培养的人才关乎人民生命健康。要提高医药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做人操守,必须抓住其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即学校教育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和改进医科院校德育工作,无疑具有极端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和改进医科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现实性
目前,多数学者肯定德育的功能。中国教育学会德育学术委员会理事长檀传宝教授从多方面论述了德育的教育功能,社会性功能以及个体性功能。他指出德育功能认识对德育实际的意义和影响不仅是一种理论分析,也是我国德育理论与实践的历史线索之一。德育答辩是高校德育的一种形式,其功能和意义也受到了很多学者的关注和肯定。高博从道德认知的尝试与解读中探讨德育答辩的理论和意义,他认为“道德认知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需要认知主体的参与,也需要制度化的程序设计,高校德育答辩是道德认知新的尝试。它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有效系统地参与道德认知过程”。也有不少学者认为高校开展的德育工作以及整个德育体系缺少人性化、动态化和多元化,影响了评价结论的客观性、全面性、合理性和公正性,进而影响了德育的实效性,无论是其形式和内容,还是体系和定位都有待逐步完善,深入拓展。实践证明,德育答辩是实现高校德育评价体系改革的一个重要平台。
2003年,北京理工大学首次开展德育答辩,这次新的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者魏俊兴认为德育答辩是毕业生走向成熟的良方,是引导教育学生将被动接受教育转化为主动进行自我教育的方式”,这种教书与育人同步运行的教育方式,不仅符合教书育人的主旨,且收到了良好效果。为了对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进行全面考核,检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效果,完善学生德育的评价体系,2013年云南中医学院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本科毕业生德育答辩工作,经过三年的实践,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当前,我国医疗行业现状,存在医患关系持续恶化,究其原因,有医疗体制不健全、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医院过于功利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患者维权意识高等因素外,还有一部分原因是部分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和做人操守较低。
医德作为一种职业道德,“是调整医务人员与病人以及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作为培养医药人才重要基地的医科院校,其培养的人才关乎人民生命健康。要提高医药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做人操守,必须抓住其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即学校教育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和改进医科院校德育工作,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云南中医学院本科毕业生德育答辩工作实践
为确保德育答辩教育效果,更好的提升德育水平,云南中医学院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德育答辩具体实施细则,成立了由校党政领导牵头,学工部、团委、宣传部、思政部、教务处等部门组成的毕业生德育答辩指导委员会,全面负责毕业生的德育答辩工作,并投入专项工作经费为德育答辩的顺利开展提供资金保障,同时按照学院德育答辩的具体工作安排,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实施,分为宣传准备、撰写论文、审核评阅、现场答辩、总结整理五个阶段。
在宣传准备阶段,云南中医学院要求各学院结合实际制订周密、详尽、可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并通过各种途经,向本科毕业生阐述德育答辩的目的、意义以及撰写答辩论文的基本要求及答辩方式。引导毕业生妥善处理好求职就业、毕业综合考试、实践技能考试、职业资格考试与德育答辩的关系,集中必要的时间精力做好德育答辩准备。落实好每名毕业生德育论文指导教师。
在撰写论文阶段,要求每位毕业生回顾大学历程,认真梳理生活、学习思想成长过程及对人生的感悟,全面总结成功的经验和挫折的教训,找准差距和不足,明确努力方向,撰写符合本人实际情况、个性化的德育总结答辩论文。
学生在撰写德育论文前,先与指导教师充分交换意见基础上,拟订德育总结的论文提纲,成稿后先在班级内部互评修改,再根据指导教师审阅意见反复修改完善,经指导教师审核签字通过后,按规定格式打印装订,经本院“毕业生德育答辩评审委员会”审核同意,方可提交答辩。
在现场答辩阶段,各二级学院“毕业生德育答辩评审委员会”组织毕业生以班级为单位,严格按照学校本科毕业生德育答辩规程组织答辩,要求每位毕业生必须参加,并安排低年级学生代表现场观摩。毕业班级的答辩由“毕业生德育答辩评审委员会”指定评审小组具体负责,答辩评委应不少于3人,要求严格按照学校本科毕业生德育答辩成绩评分细则进行评分,并指定专人负责记录。
现场答辩结束后,各学院综合每名毕业生平时成绩、论文成绩、答辩成绩,计算最终成绩,填写《云南中医学院毕业生德育答辩评审登记表》。按答辩人数5%的比例推荐“德育优秀论文”报学工部,同时在对撰写毕业生鉴定中使用好德育答辩评审意见。
整个德育答辩过程中,云南中医学院坚持德育与专业教育并重、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既注重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又切实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强化毕业生对自身思想道德的内省和行为的自律。
通过三年的实践,云南中医学院在本科生中推行的德育答辩,应该说达到了预期目标。2013年、2014年、2015年全校分别有1288名、1415名、1445本科毕业生参加德育答辩,且全部都通过德育答辩,其中综合优秀的比例达到90%以上。从实施过程以及最后结果看,云南中医学院德育答辩从制度上确保了德育论文答辩的强力推行。事实也有力证明,德育答辩制度不仅较好地丰富完善了德育工作体系,而且还取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成效。
三、云南中医学院德育答辩成效和经验
通过三年来的实践证明,实行德育答辩对把德育落到实处、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德育答辩有效引导学生德育知行合一
高校德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通过确定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以及课程的教学安排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将一定的思想理论、社会道德传递给受教育的青年一代,以促使大学生政治思想品德由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使青年学生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的系统活动过程。”德育答辩是德育过程中的一个有机部分,通过宣传教育、引导以及论文的撰写影响学生的思想,其过程的基本要素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手段构成的。德育答辩其实质是通过制度设计,由学生完成建构内心道德境界、发展道德知识直至指导自身行为、激发道德情感的过程,使学生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动之以情,由外在的强制内化为内心信念及准则,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二)德育答辩有效把握人才培养薄弱环节
德育答辩正值毕业生毕业之际,他们渴望理解与沟通,希望心灵得到关切,渴望困惑的问题得到明确的答案。德育答辩通过对大学生活的回顾,总结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其思想动态,是大学生心路历程的反应,能很好地呈现大学生内心世界与心灵成长的轨迹。高校德育工作的主题之一就是研究和回答学生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帮助他们解疑释惑,提高认识,其过程实际上是“德育对象在道德等方面的建构的过程,是环境与成长的统一,价值引导与个人价值建构的统一。”
通过德育答辩,教师能了解到个体成长中的困惑问题以及学生内心世界成长轨迹,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引导激励学生走向至善。发展学生良好的思想观念是德育目标之一,同时还要改造学生已经形成的错误观念并建构学生内在的良好思想道德境界及行为习惯。德育答辩通过论文的撰写,德育指导教师一对一的引导,促使毕业生感情、意志、智力和能力得到完善。
德育答辩过程可以说是毕业生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的过程。无论对个体还是对学校、老师都具有显而易见的作用。就德育主体而言,开展德育答辩可以引导其回顾在校成长、成才历程,总结收获,找准缺失,增强学生主体自觉意识。就学校办学育人实践而言,通过德育答辩,可以全面深入地掌握学生成长轨迹,检验人才培养和德育实施效果,总结得失,改进工作。
(三)通过德育答辨,充实毕业教育内容
德育答辩正值毕业生进入实习求职阶段,群体分化明显,班集体难以统一组织活动,毕业生处于松散状态,极易诱发事端。“德育不是“回归”生活,而是“建构”生活;德育不是建构“所有生活”,而是建构“道德生活”。德育不仅关注道德“生活内容”,而且关注“道德生活方式”。开展德育答辩,旨在激发“潜藏的自我意识,使毕业生更为热爱生活、体验生活,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养成德性,而非脱离现实生活,在虚无缥缈的世界中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同时,增强毕业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密切师生、同学关系,疏导离校前的各种不良情绪,引导毕业生珍惜时光,顺利度过大学的最后宝贵时光。
(四)通过德育答辨,促进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通过德育答辩系统工作,一是加强毕业生教育管理,既考核其思想道德素质,又依据学生个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指导和帮助,强化学生对其自身思想道德的内省和行为的自律;二是要求教师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发挥主导作用,从与学生充分交流思想,到指导论文选题、撰写审改,强化对学生成才的理性指导,有效弥合高校新校区显示存在的师生时空距离疏远的不足。三是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榜样示范作用,带动和鼓励在校生学习成长,传承优良校风学风。
(五)通过德育答辩,全面衡量人才培养质量
云南中医学院对本科毕业生知识能力和学术水准的评判,已经有成熟完整的考查、考试、答辩制度,但对于其思想品质和道德素养的评判,尚未形成和建立一套系统性、痕迹化、规范化和总结性评价体系。通过开展德育答辩,为云南中医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德育创新、新生教育、全面衡量和改进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实证材料。
德育答辩是云南中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中一种新颖而积极的尝试,旨在加强毕业生教育与管理,既考核其思想道德素质如何,又依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强化学生对自身思想道德的内省和行为的自律。旨在增强毕业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密切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疏导离校前学生中的不良情绪,增强毕业生的爱校情绪。旨在深入掌握学生成长轨迹,检验学生在校期间人才培养和德育工作的实施效果,总结得失,改进工作,进一步提高育人工作的实效性。旨在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榜样示范作用,带动和鼓励在校学生学习成长,传承优良校风学习。它需要认知主体的参与,也需要制度化程序的设计,其形式与内容,体系与定位都需要逐步的完善,深入和拓展。
一、 调动和激活德育工作组织体系,狠抓学生的后期教育
⑴面对毕业班后期管理的复杂性和突发性的实际情况, 年级通过与学校协调及时迅速的调动和激活德育工作组织体系,形成了年级主任主管,年级德育副主任分管,德育干事及班主任具体负责,全体任课老师参与,学生会自治管理的组织体系并明确了分工,做到德育工作时时有人管,事事有人管,不留管理真空。
⑵针对本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我们继续狠抓以文明礼貌、勤学善思、团结互助为主题的学生养成教育。从不说脏话,不打架,不骂人,不破坏公物;到作业及时独立完成,集会快、静、齐;从不乱扔垃圾,不吃零食,到爱护环境,保持公共卫生,保持仪容仪表的得体。我们都有专门人员督促落实,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成人意识。
二、强调过程更加重视结果,继续加强常规管理
⑴纪律。防止和严禁出现迟到和旷课现象,督促值日班干做好《班级日志》的记录,出现突发事件迅速向班主任汇报,及时解决把事件的影响降到最低赢得 时间。
⑵卫生。本着谁承担谁负责的原则,无论是教室卫生还是担当区卫生都有专人负责。卫生委员及副班长负责本班的卫生工作的督促落实,做到有监督就有反馈,有扣分就有事实依据。并且每天检查结果都及时公布,做到公平公正。
⑶安全教育。安全问题是德育的核心问题,特别是初三下学期,学生经过在学校三年的学习和生活,什么心态都有;再加上即将毕业,所以很容易出现一些突发事件。针对这些具体情况,年级将通过黑板报、宣传材料、告家长书等加强学生的自律意识和安全教育。重点强调了个人安全、个人财物的安全、公物的安全、上下楼的安全、就餐及早操和体育课过马路的安全,并拿出了相应的措施。
⑷注重大型活动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充分利用活动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的言行。比如开学典礼、体育艺术节、预填中考志愿、体育加试、中考动员会、每周 的班会等。
⑸学生毕业离校前,有针对性的分时段、重策略地开展一些文明离校活动。
三、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针对毕业班学生学习压力过大的现状,年级将积极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引导。充分利用班会课、政治课等有德育功能的课程对学生进行润无细无声的引导,使他们确立对中考的信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人生规划,树立正确的、切合自身实际的学习目标,化压力为动力,寓学于乐,坦然的面对毕业及中考的到来。
四、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实现教育的有效性。针对上学期的工作实际,总结工作中的得失,我们初三年级下学期的具体做法如下:
1、坚持“联动管理,个别突破为主;亲情互动,人格魅力感化为辅“的治班策略。多与学生谈心,多给学生机会,多抓教育契机,争取十分明显的效果;
2、细化管理方式、方法和确立重点对象,建立每位问题学生的动态档案, 加强家校互动。力争做到抓好一个,稳住一片;
3、严格落实相关纪律,亮出班级管理的上线和底线,通过典型事件和典型人告诫学生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进一步改善管理的方式与方法,做到宽严有度,既严格又灵活富有人情味,使学生在接受处理时能心悦诚服。受到处分的学生布及时发表感言,以此引导和告戒其他同学;
4、进一步抓纪律、卫生等工作的常规要求,逐步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以此带动学生学习上的改善;
5、加强班级学生集体荣誉感的培养,使学生学会与人合作与交流,在合作 交流中体验成功的喜悦,逐步树立信心;
6、帮助学生做好理想、职业人生的规划,并引导他们为之不懈的努力。加强学生的责任感教育,并在具体的生活小事、学习中培养他们的责任感意识;
7、协调处理好其他班级学生、老师、与本班的关系。每一位学生的成材消 除外部产生的不利影响;
8、充分利用各种涉及升学、毕业的考试,信息的采集等机会不断地对个别学生进行思想震慑,使这些学生始终处于高压之下,使他们有所怕头,有所顾忌,不敢太放肆;
德育教育中等职业学校师德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已扩大到各类技能型人才;技工学校,这类学校主要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培养目标是中、初级技术工人;职业高级中学,这类学校是在改革教育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部分由普通中学改建而成,一般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也有2年和4年的。培养目标与中专和技工学校类似,以生产服务一线的操作人员为主。成人中等专业学校,这类学校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发展起来的,最早定位是把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成年人培养成中等技术人员。由于形势的变化,其招生对象已经以应届初中毕业生为主。学制2年或3年。
今后,传统的这4类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逐步趋同,办学形式也日益接近,国家已决定通过改革、布局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等方式,逐步打破部门界限,推动它们走向融合。
一、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现状和教学现状的分析
近年来,从职业学校录取的学生中考分数较低的情况看,结合学生进校后的实际来考察,可以说,学生整体素质不高。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对象以初中毕业生和部分高考成绩不太理想的高中毕业生为主,这部分学生中考、高考成绩分数较低,生源锐减,生源素质差。
职业学校,特别是职业学校中相当一部分中专学校,教学方法、内容上,由于中专的“专”字等历史原因的影响,比较偏重理论教学,注重知识的记忆,倚重书本教学,联系实际不够。理论教学内容多,强化职业技能教学不足,实用性的实训教学少。在重视学生的职业技能教育的同时,忽视了职校学生的德育。办学指导思想还不够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是否端正,这是影响和制约职业教育道德教学质量的首要因素。实事求是地讲,目前有很多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指导思想还不是十分明确和端正,归纳起来有以下表现:
教育观念上存有错位和偏差。其主要表现是:只认识到职业教育与其它教育的共同之处,而对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及特殊性认识不够,因而习惯于过去的普通教育的思维定式,而不能适应职校教学;并且错误地认为,职业教育是一种“不正规”“低层次”的教育,因而从自身降低了对教学质量的要求,忽视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包括职业道德教育。
二、如何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
职业教育是职业学校的主要任务之一,科学地完成这项任务,是保证职教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上述种种情况都说明,如今的中等职业教育,特别是德育,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下面,笔者从学生和师资两方面,谈谈如何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围绕一个工作目标,即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打造德育工作品牌。
学校各部门要紧密围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打造德育工作品牌”的工作目标,形成齐抓共管、常抓不懈的良好局面,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宽基础,高技能,复合型,高素质”的新型技能人才。要认真总结本校德育工作的成功经验,积极创新德育工作的方法,走出一条适合本校德育工作的新路子,打造属于本校德育工作品牌。
在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中,“班主任、辅导员和德育课教师”“学生干部”两支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一系列教育活动的开展,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全体教职工要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担负起德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形成全员参与,言传身教的作用。
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要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运用多种方法,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想,规范他们的道德行为。班主任要更新教育观念,采取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要深入学生,深入班级,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班主任要通过深入细致的教育引导工作,及时发现、纠正和解决学生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德育课教师要发挥德育课主渠道作用,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对学生进行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等理论知识的讲授;要探索德育课教学新方法、新途径,工作务实求新。其他课程教师应结合课程特点,充分发掘德育因素,有机地渗透德育内容。教育对象的差异性,决定了德育工作要分层次教育。养成教育、成才教育、创业教育等三个层次很好地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特点结合起来。思想道德建设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针对每个学校学生的特点,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和主题教育活动。要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通过灌输教育、模范激励、活动陶冶、情感凝聚等方式方法,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貌习惯和卫生习惯,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我们学校的校训就是:“以德为行,以学为上”。学校建立了长久的有效的德育机制。具体做法如下:
一、健全德育组织
成立了以校长郝兴军为组长、副校长孟庆全为副组长、各年级主任为组员的德育领导小组。认真研究部署学校的德育工作,树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学校德育工作。
二、学科育人:主要以道法课为主,把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安全教育、心理教育落实到教育的各个环节、落实到人,各教学科目必须渗透德育思想,做到全员育人、共同育人。加大德育课教师的考核力度,单独奖惩德育教师。
三、学校健全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格局
1. 成立振兴中学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会,开放校园,校长接待日等活动,做到家校共育。
2. 聘请茌平区公安局治安大队何涛为学校法制副校长,定期到我校举办法制报告会,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
3. 定期举办:“五老进校园”“戏曲进校园”“书法进校园”“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等活动做到社会育人。
四、管理育人
1.严格落实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我校制定了《振兴中学学生管理条例》,《振兴中学班级工作评比条例》,《振兴中学学生素质评定制度》,包含了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学生在校时间段,各项工作都有评比。这些制度维持着学生的日常管理。对规范学生的行为,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思想品德的塑造,对阳光学生的培养起了很大的作用。
2.学校的卫生都是学生自己打扫,校园内干干净净,自行车排放的整整齐齐。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责任感有很大帮助。每周评选卫生、大课间、眼保健操、自行车的排放等方面的流动红旗,全校通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每周一通报,一月一总结,纳入班级考核,和班主任津贴挂钩,促进班级管理。
五、班主任队伍建设
一个好的班主任,就会有一个好的班集体,一个好的班集体,才能培养品德优秀的学生。所以学校狠抓班主任队伍的建设。
1.每年开学前精心挑选精兵强将组建班主任队伍。
2.抓好班主任培训
学校每学期开两次班主任培训会,既学习先进经验,也通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 选派优秀班主任、青年班主任外出学习,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先后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衡水二中、烟台鲁东大学,潍坊广文中学、昌乐二中、东营建文中学、齐河二中等地学习,让老师开阔眼界、提高管理水平。
六、活动育人(各项活动课程化)
1.《开学课程》每新学年开始,初一新生军训一周,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和服从意识,规则意识。
2.《开学典礼 》狠抓学生入口教育。
3.《法制报告会》每学期定期召开一次。
4.《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培训。
5.《文明礼貌月活动》(学生倡议书或手抄报)
6.《重大传统节日》系列活动
7.《毕业课程》 每年毕业季搞大型的毕业感恩系列活动
8.《升国旗仪式》 每周一举行升旗仪式并国旗下讲话
9.《社团活动》
10.《中华传统文化大讲堂》
11.《经典诵读》 晨读弟子规 、阳光阅读大课堂
12.《心理关爱》学生心理疏导女生工作专题报告
七、环境育人
1.每班打造自己特色的班级文化,让学生自己动手,布置自己的学习环境,政教处定期对班级文化大检查,评选优秀班级。
2.打造校园育人环境
打造阳光教育品牌,花草树木整整齐齐,《中国精神》《警钟长鸣》文化长廊、宣传栏,宣传牌、电子屏内容丰富多彩。
3.坚持了几年的特色窗口形象镜:
把发生在校内外的先进事迹和发生在校内的不良现象拍下来,配上诙谐幽默的文字,好的表扬,差的批评,很受学生的喜欢和关注。起到了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教育作用。
总之,学校一切活动都是为育人服务,培养阳光学子为目的,几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
一、通过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来开展德育教育
中职生的学习状态中,普通存在诸如学习方向感不强、发展目标模糊、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坚持力不够等问题,而且每个学期都会出现不同的状况。我尝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为自己设定学习目标,并与学生一起制定具体操作、考核方法,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意识和能力。
中职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后,大多数学生会选择就业,极少数学生会继续接受高等教育。于是教学中借助于介绍学校推荐就业的管理规章制度,让学生明确眼前的学习目标就是:至少保证各科成绩及格,可以正常毕业和参加就业推荐。也借助于高年级不能正常毕业和参加就业推荐的个例说明,引起学生的重视。而且这项教育内容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时不时地提一次,提醒学生不要忘记学习,否则导致了三年后不能正常毕业和正常参加就业推荐,将悔之晚矣。再加上课堂上的教听学练,课后的耐心辅导,认真的作业批改和点评,都可以不断帮助学生巩固学习的信心。当学生们设定了学习的目标,校园生活中就有了一项重要的任务,就不会“无事生非”了,既没有闲暇时间网络上瘾,也没有时间看口袋小说了,而且拥有了良好学风的班级自然拥有了良好的班风,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通过自身的影响力来开展德育教育
当代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明显提高,再加上网络的流行,人际直接接触减少,家长不能很好地照顾孩子等原因,学生们的人际交往问题越来越突出,出现了不敢交往、不善交往和畸形交往的问题,严重影响到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在中职生中也不乏出现此类问题,于是我尝试着教给学生有关人际交往的基础知识,培养和锻炼他们的交往能力,帮助学生们为自身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和谐做好思想意识和能力的储备。从课堂上师生间的问候和告别,到课堂上听课的状态,从路上见到老师要问好到帮老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从课堂回答问题的姿势到课后请教问题的态度,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中引导学生养成尊重老师的习惯。
主动与学生们普遍聊天,加强沟通,加强理解,互相接纳,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效果。于沟通中逐渐消融师生间的对立情绪(包括学生与我、与其他老师间的对立情绪),帮助学生们解决对于老师下达的命令,理解和执行间的关系,即理解了最好,乐于执行;不理解也要先执行,在执行中理解,而不能不理解就不执行,培养学生的执行力。这也是走入社会首先要做到的行为准则。
教学生讲究言行,注意说话场合和说话方式,多用文明用语不说脏话;讲究公德,不随意动用别人的东西,不影响别人的正常生活,不背后说三道四;讲究配合,互相帮助,平和心态,等等,以此引导他们勇于和善于建立起平等友爱、互帮互助、开放宽容、诚实守信的良好人际关系,友善同学,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对于学生间发生的小摩擦、小矛盾,见到了就帮忙解决掉,公平公正,不偏不向,也指导学生培养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生亲近家长。中职生中有一部分学生与家长的关系非常紧张,甚至于连最寻常的沟通都做不到,有回到家里跟家长没话的,有多长时间也不跟家长联系的。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利用老师、家长的双重身份,积极引导学生亲近家长,比如,给学生讲我在养育儿子过程中的喜悦和烦恼;教学生回家前给家长打电话请求接站,返校后给家长打电话报平安;记住家长生日和各种节日,主动给家长打电话问候,送些小礼物;假期时与家长一起完成学期总结和新学期计划,做点家务事等等,在实际生活中推动学生与家长的亲近,教学生学会感恩,学会交流。
施行“无意识”教育,“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至心头。在教学中,我结合教学内容,渗透养成教育,以身作则在教学中养成,使学生在实现全面发展目标的过程中,进入养成“角色”。
三、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开展德育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采取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或者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些方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更重要的是共享一个了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四、从帮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入手开展德育教育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继续秉承"夯实基础,提升内涵,巩固成果,扎实推进"的工作理念,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创新思路,为实现中国梦、强国梦,努力培育和造就"爱祖国,讲诚信,明礼仪,重养成,有爱心,怀梦想"的朝小优秀学子。
二、工作重点
1、扎实做好《吉林朝小德育目标、年段德育工作实施要点》的学习、宣传和落实工作。上一学期,德育部按照顶层设计、自下而上的程序和原则,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了学校德育目标、内容体系。本学期学校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大学习、宣传和实践力度,使"目标和内容"成为我校德育工作的行动纲领和准则。德育部将把"目标和内容"的学习贯彻工作作为考核班级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1)、班主任首先要对"目标和内容"理解透彻,再组织学生学习。
开学第一周为班主任温习时间,事先做足做好备课。
开学第二周重点组织学生学习。重点学习、诠释"新目标和内容",要逐条、逐句、逐字组织学习,并提出明确、严格的要求。
(2)、提高重视,突出重点。各年级组、各班要切实以新的目标和内容为指导,结合班级特点,本着"对学生现在负责,对下一年段负责,对将来负责"的高度,做到"打基础,不欠债,一脉相随,着眼未来".
低年段重点开展好礼仪学习、实践活动,在总结、反思的基础上,六月份要归纳出"校园礼仪细则及实施办法"和"家庭礼仪评价手册";
中年组重点要开展好诚信教育活动,六年份要归纳出"校园诚信教育细则及实施办法";
高年段要重点开展爱校、感恩系列教育活动,六月份前要归纳出"爱校、感恩教育细则及实施办法".德育部在各组的基础上,结合新目标和内容,要推出《学校礼仪、诚信、爱校、感恩教育细则及实施办法》。
(3),加强顶层设计,注重措施方法。在推进"新目标和内容"过程中,要继续重点以培养良好国民习惯为目标,大力推进养成教育力度,使学生拥有良好的品质和习惯。
一是继续重点推进"无声走廊和安静教室"创建工作,力争本学期完成创建工作,使85%的学生真正形成八条良好习惯;加强礼仪内涵教育,让学生真正做到"诚信礼仪、真诚礼仪",在此基础上要关注家庭礼仪,引导学生和家长将校园礼仪好习惯带到家庭当中。
二是积极创设活动情境,通过行之有效的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爱国、奉献、明礼、诚信、爱心的价值目标;
三是加大检查和督导工作,指导和帮助各班尽快形成学习落实"新目标和内容"的良好的工作氛围;
四是要制定《学校礼仪、诚信、爱校、感恩教育细则及实施办法》草案。
五是学期末要评选出一定比例的学习落实"新目标和内容"优秀班级。评比规格可略等同于月优秀班级。
2、按照市教育局"【2015】6号"文件精神,切实开展好"争创新三好·校园之星"系列评选活动。通过活动,注重挖掘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学生兴趣爱好,让每个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处处能自信,在自信中求发展,从而实现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具体实施方案另发)
3、继续以"面向社区(会)、重在体验实践、旨在服务提升"为原则,在"三贴近"宗旨下,开展形式多样的体验教育、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提升德育针对性和主动性。基于此,本学期将重点组织好以下活动:
(1)、三月份组织二年级赴敬老院开展"童心辉映夕阳红" 尊老敬老志愿服务活动;
(2)、四月份开展清明系列教育活动;
(3),五月份组织四年级开展消防安全体验教育活动;积极促成"开心农场"江城晚报小记者体验活动。
(4),六月份组织4—5年级学生赴沙河子教育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拟组织2—6年级学生赴省青少年影视文化教育基地——长影世纪城开展"体验科技魅力科普行"活动,达到科普教育、寓教于乐同步;(红领巾心向党迎六一长影世纪城)
(5),开展好毕业年级"感恩母校,美好印记"系列教育、实践和体验活动。
一是拟开展好"体验科技魅力科普行"长影世纪城夏令营活动;
二是设计并组织实施"母校一天生活体验"活动;
三是开展"爱心义卖,胸怀母校"活动;
四是策划、组织好毕业式活动。
五是开展好毕业年级、一年级"大手牵小手,共育希望树"活动
(6)组织好"金鸡百花电影节"小记者选拔工作。
(1)加强常规检查,完善考评机制,搭建成长平台。德育部、大队部、值周生要加强日常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提出要求,明确责任;对共性的问题,德育部要采取措施,分析研究,对问题的成因要分析透,要拿出科学合理的办法加以解决。
完善班主任和班级考评机制。引导、督促班主任在业务学习和工作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水平和治班能力;积极为班主任、辅导员的发展搭建成长平台,认真开展班主任能力展示活动,组织班主任参评各项优秀课(案)例、经验交流、班队活动的评选或展示。
(2)积极做好培训工作,进一步提升班主任综合素质。
一是发挥好专业培训交流作用,2月份拟进行一次综合性的班主任培训、交流活动。培训分为基层班主任经验分享、国家名师案例分析、观摩优秀文体(大课间)活动展示、班级博客交流四部分。培训力争体现出专业性、心理性、指导性、实践性和探究性五大特点,为做到资源共享,将编印我校《礼》丛书;
二是有效发挥常规培训作用,充分利用好每月一次的班主任例会,做到"以会代训".
三是通过"走出去"的形式,积极学习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通过实地学习、交流,不断提升德育工作者的工作水平和能力,所于五月份组织参观学习活动。
四是强化"德育名师"培养工作,发挥名师引领和辐射作用。拟试点开展"德育名师"培养(师徒结对子)系列活动;开展"名优班主任讲堂"活动,本学期拟邀请全国优秀班主 任金七仙老师做一次家教大讲常。
(3)充分发挥好少先大队、社团、值周生、校园广播站等群众性组织和媒介的作用。
一是继续重点指导少先大队如何进行少先队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和总结,提高少先大队的活动组织能力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
二是充分利用好"红领巾广播之声",使之成为宣传学校正能量的有效平台;
三是加强值周生的培训力度,大力提高值周生的工作和服务能力,保证值周生工作公平、公正和客观;
四是充分发挥好社团组织作用,使其更好的发挥引领和表率作用,本学期社团工作重点是:一是扩充社团组织,招募新成员;二是新成立小记者社团、语言(主持人、讲解员)社团;三是加强社团常规指导和教学;四是搭建平台,为社团成长创造更多机会。
5、按照市教育局"【2015】9号"文件精神,深入开展好中华传统民族文化传承教育活动和"校训解读"活动。通过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形成文明、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具体实施方案另发)
一是总结好假期的民族文化实践活动;
二是开展"我的中国梦——学习民族传统文化"系列活动,积极做好印制"民族文化教育画册"的各项准备工作;
三是将民族文化融入到活动之中,重点考虑将民族传统(体育)游戏项目纳入班级阳光体育活动之中;
四是开展好民族文化实践体验活动。
五是继续大力开展好礼节教育实践活动。
6、发挥班级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切实提升班级文化育人效果。本学期要继续培育和完善以"班级特色、班级博客、课前一歌和班级发言人"四位一体的班级文化格局和内涵。使班级文化更具特色、更具凝聚力,更具影响力,更具育人性。进一步提升班级文化的品位。
在班级特色上,各班要紧紧围绕班名、班训、班歌和班微,打造班级集体。使班级特色、班集体建设和班级文化互通交融。
在博客使用和管理上,要重点突显功能和作用的发挥上。
首先要积极调动学生和家长主动的参与到博客中来;其次要丰富博客的页面;第三要及时丰富博客内容;第四要讲究方法和策略,使博客成为班级、学生和家长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使博客管理尽快成熟,学校将出台班级博客管理使用规定、并以月为单位,对各班博客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并开展优秀博文、优秀留言、爱心回复、感人相册、动人视频等系列评选活动。
在课前一歌上,要实行常态化,要不断丰富歌曲的内容和形式。本学期要至少学一首朝鲜民谣,通过课前一歌,要切实使班级的凝聚力、向心力,学生的责任感、荣誉感,师生的团结力、进取力等文化内涵得到很好的体现。
在班级发言人培养上,要体现出发言人的角色。要多为他(她们)提供机会,搭建平台,使其更好的宣传班级和学校。本学期,从学校层面,重点要做好四项工作:
一是拟成立相关社团组织并与博物馆开展互动活动;
二是结合"红领巾广播之声"开展活动;
三是开展班级板报解说活动(两月一次);
四是参与到学校的大开型活动中来。
7、加强生命安全教育。本学期要继续利用多种形式和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生命安全教育,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并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认识、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正确对待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态度,学会欣赏和热爱自己的生命,进而学会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关怀和欣赏,树立积极的人生观。此项工作在全员基础上将着重向毕业年级、留守学生、和问题学生倾斜。
8、加强体育艺术工作。本学期体育、艺术工作将继续本着增强学生体质,体验阳光快乐,提高艺术修养、培养审美情趣为原则,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体育艺术素养。
体育工作:将紧紧围绕争创"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组织好两年一次的大型运动会为重点开展好各项工作:
(1)、三月份进行校园棋类擂台赛。
(2)、四月上旬,一年级队列、广播操验收;
(3)、全力以赴,有条不紊的做好全国校园足球特色校创建工作。
(4)、五月份开展校园足球赛。
(5)、扎实抓好"大课间"活动。
(6)、开展好足球社团活动。
艺术工作:将以积极备战"全市第十一届艺术节"和下半年校园"花蕊"艺术节为重点,做好各项工作:
(1)、切实做好参加"全市第十一届艺术节"活动的各项准备和组织工作。
(2)、1—5年级,做好新校本舞学习、普及、验收工作。
(3)、完善和丰富"课前一歌"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本学期至少教一首朝鲜民谣。
(4)、开展好艺术社团活动
(5)、提前准备,为下一学期的校园大型"花蕊"艺术节活动做好储备。
9、继续做好留守学生关爱、问题生教育和贫困生帮扶工作。
此三项工作是我校关注民生的重要大事、实事。责任重大,也是我校德育工作多年以来的一个难点和亮点,长期以来,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素材,今年要继续做好巩固和发展工作,本学期将在原有基础上侧重做好问题生教育管理工作。
10、密切家、校、社区(会)联系,构建三维德育网。以"创建人民满意学校"为契机,形成共同抓好德育工作的合力,有效提高德育教育效果。为此,今年将充分利用好家长学校、家教讲堂、家长开放日、德育基地和社会教育资源,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服务和体验活动。
三、月份工作安排
二月份:
2、班主任学习、培训、交流会议。(2月26日)
3、德育工作调研(2月27)
4、组织学生新学期报到工作。(2月27日)
5、全体值周生培训(2月27日)
三月份:
1、学习德育新"目标和内容。第一周班主任学习,第二周班任利用班会时间,集中组织学习新的德育目标和内容。(3月9日前)
2、加强安全教育。(开学第一周)
3、上报假期部分德育作业,以上要在开学式上进行表彰。(3月5日前)
4、解读德育工作计划,布置三月份和新学期德育工作任务。(3月12日)
5、开学仪式。(表彰全市最美班级和特色班集体)(3月10日)
6、棋类擂台赛(3月份)
7、一年级普及队列、广播操。(3月份)
8、各班上交民族文化假期体验实践相片、新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3月16日前)
9、家长学校开课——家教讲堂(3月末)
10、招募社团成员(3月份)
11、安全疏散逃生演练。(3月末)
12、出台德育部"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新三好·校园之星、校训解读"三个活动实施方案。
13、做好"金鸡百花电影节"小记者选拔工作。
四月份:
1、开展好清明主题系列教育活动,五年级代表学校参加清明祭扫。(4月上旬)
2、一年级队列、广播操验收。(4月10日)
3、消防安全体验教育活动(4月28日)
4、班级发言人培训、上岗、实践。
5、毕业年级、一年级开展"大手牵小手,共育希望树"活动
6、开展学雷锋主题系列教育活动,组织二年级赴敬老院开展"童心辉映夕阳红" 尊老敬老志愿服务活动。(4月中旬)
五月份:
1、1—5年级验收校本舞。(5月15日)
2、组织江城晚报小记者开展"开心农场体验"活动(5月中旬)
3、参加省艺术节比赛。(5月13—15)
4、足球比赛。
5、2—6年级开展迎六一"体验科技魅力科普行"长影世纪城夏令营活动;一年级单独安排相关活动。
六月份:
1、低、中、高组分别上交"校园礼仪细则及实施办法"和"家庭礼仪评价手册"、"校园诚信教育细则及实施办法"、和"爱校、感恩教育细则及实施办法".(6月10日)
2、开展好毕业年级"感恩母校,美好印记"系列教育、实践和体验活动。
3、组织4—5年级学生赴沙河子教育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6月上旬)
4、学期总结准备工作;假前安全教育,致家长一封信;安排假期工作。
根据高职生源结构的特殊性,突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高职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同属高等教育,但其生源结构不同,他们所面对的社会影响因素也不同,因此高职学生有别于普通高校学生。目前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普通高中毕业生;二是五年一贯制高职录取未成年人的初中毕业生;三是对口升入高职的三校生(技校毕业生、职业高中毕业生与普通中专毕业生)。其中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学习成绩好的,但由于家境因素或高考失利或其他原因进入高职院校;另一类是不愿意在学业上用功,按成绩自然进入高职学习。这一特殊群体,一般都在十八九岁至二十一二岁之间,正处于人生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高职学生普遍对自己所受教育的特点与目的还十分模糊,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在心理上都有比较大的落差。根据高职院校生源结构上的特殊性,遵循高职学生成长、成才、成人规律,尤其要突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首先,针对学生在校学习的不同阶段和不同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确立德育工作的重点和内容。高职一年级是以适应高职教育为目标的成长阶段,是学生在思想、学习、心理等各方面实现由中学或中职向高职转变的过渡阶段和转型期。在这个阶段德育的重点应以职业意识和基本道德规范养成为核心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态度、集体观念、法制观念、职业观念和人生目标。高职二年级是以成才为目标的全面发展阶段,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创新意识、自主意识、自立能力、社交能力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德育的重点应以职业道德和健康职业人格塑造为核心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高职三年级是走向职业岗位前的准备阶段,是学生的思想日趋成熟,思想品质、人生目标、政治信仰等诸方面由感性向理性升华的重要阶段。同时,由于面临毕业,即将步入社会,又是择业观、创业观和职业道德观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德育的重点应以就业、创业和发展教育为核心内容,引导学生认清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和就业趋势,牢固树立高职学习的价值观,进一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和自主择业的自觉性。
其次,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突出高职德育教育特色。高职德育内容应包括各类高校德育要求的共同内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心理健康教育,把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全面发展教育贯穿始终。高职院校应在此基础上,突出高职德育教育的特色,在德育目标、内容和要求上与高职教育的目标要求贴近,与将来的职业行为相联系,这对于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献身于职业岗位的应用型人才至关重要。因此,高职院校要遵循高职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紧密联系形势的发展变化和高职学生的思想实际,使学生在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技能的基础的同时,重点加强以培养正确职业观为导向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以提高自主就业能力为目标的创业能力教育,加强以培养开拓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创新意识教育,引导学生自觉以社会导向、职业导向修正自己的奋斗目标,主动适应社会需求,自谋职业出路,求得自身发展并服务于社会,实现自身价值。在道德素质教育方面,要突出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与艰苦奋斗精神、团队合作与奉献社会、爱岗敬业与诚实守信的品质。在心理素质教育方面,要突出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与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自信心与适应职业岗位变化的能力。在人文科学素质教育方面,要突出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根据高职培养层次的特殊性,突出德育工作的创新性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与中职学生、普通高校毕业生相比,高职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技术水平比中职生高,职业能力比普通高校毕业生强。高职教育层次的定位和毕业生就业的压力,给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德育工作必须顺应时代要求,与时俱进,大力推进德育创新,积极探索高职德育工作的新模式,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高职德育工作的创新,是指高职德育工作者观念创新,德育内容的创新,以及德育教育手段、途径的创新。一方面,高职德育工作者必须转变观念,树立新的人才观,着眼于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加强对高职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借助于社会各种德育资源,营造德育氛围,对学生进行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教育。因此,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德育发展观,着眼于提高德育的广度和深度,构建高职新型德育模式――
情感化教育模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情感投入。只有从以情感人入手,才能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要把德育工作个体化、咨询化的特点同服务学生结合起来,从关心学生、服务学生的角度满足其需求,做学生的朋友,帮助他们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困难,服务于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
隐形化教育模式。从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建设到社会实践,要充分地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发挥各方面的作用,把适应学生的思想心理特点与先导性、引导性结合起来,使德育工作隐形化的特点在内容上、形式上具有广泛性,对学生形成一种无形的约束力量,对他们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诸多方面起到春风化雨的积极作用。
氛围化教育模式。德育不能仅靠说理教育,要优化校园育人环境营造育人的优良环境。在校园中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和浓厚氛围,其中包括教师教书育人的主导作用,严明的校风校纪,各种弘扬主旋律、高品位、多层次的校园科教文体活动等,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去思考、感悟、理解,净化灵魂,健全人格,完善自己。
职业化教育模式。高职教育不能脱离职业教育环境,必须把走进企业的职业实践活动作为培养学生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有效途径。同时根据专业和行业的特点,制定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选择教育途径,形成独具特色的职业化教育模式,从而增强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个性化教育模式。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教育是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方向。德育工作不能把学生作为客体的、被动的教育对象,而应从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考虑,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有尊严、能自主选择且有创造活力的人。个性化教育的本质是把社会道德内化、转化为个体的品德,强调以个性心理教育为基础,遵循学生的个性特点,引导学生发展个性和潜能,实现其人生价值。
整体化教育模式。在开展高职德育过程中,既要承认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的不同作用,又要重视其一致性的作用。家庭对学生的思想品质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社会对学生思想品质具有自发的影响作用,学校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具有自觉的影响作用。要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大德育体系,整合德育教育力量,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延伸的整体化德育教育模式,避免德育工作“学校教育几年不如走上社会几天”的被动局面。
根据高职培养目标及过程的特殊性,突出德育工作的实践性
高职教育的实践性特点,要求在德育过程中将实践环节所蕴含的教育要素渗透在学生身上,使学生的思想道德在实践中得到提高和升华。因此,根据高职培养目标及培养过程的特殊性,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和突出德育工作的实践性,始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情感、贴近学生思想实际、贴近职业教育的原则,做到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品德养成与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努力使学生达到“知”与“行”的统一。
强化德育实践教育,是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和重要环节
首先,开设综合德育实践课,其中有课程实践、社区服务实践、社会实践及劳动技术教育等,将其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计划,使学生在系列综合实践课程中,既强化职业技能、提高其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也是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职业意识、敬业精神、职业纪律、职业责任感教育和促进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同时提供必要的经费,确保德育工作的组织实施、考核检查、总结表彰。其次,积极探索和构建学生社会实践的保障体系和长效机制,确保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年级、年龄的差异,注重紧密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确定社会实践的形式和内容,力求做到把社会实践活动与学生的成长成才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社会服务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使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构建符合高职学生成长规律的社会实践体系和长效机制。
要重视发挥企业在高职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企业在学生德育教育方面的优势。高职教育的办学方向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与企业密切联系,使各种教学任务的落实,尤其是实训、实习在企业完成。与此同时,学校也要在产学结合的过程中,重视和发挥企业在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优势,加强实训、实习阶段的德育教育,为实现高职培养目标服务。特别是一些现代化程度较高的企业,是高职院校开展学生德育教育的宝贵资源。学校要充分利用其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企业的质量意识、竞争意识、团队精神影响和教育学生,让学生在企业实习现场更多地领悟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职业道德要求,并通过企业严格规范的管理,增强学生养成优良行为习惯的自觉性。目前已有许多高职院校与企业开展了“订单”培养实用人才的合作办学模式,为充分发挥企业在学生德育教育方面积极而又不可代替的作用,学校可以主动与企业协商,在“订单”培养协议书中增加合作开展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并将这些企业纳入高职院校德育基地的范围,使校企联合育人的模式经常化、制度化。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职业道德师资建设
一:对中等职业教育现状的分析
(一)对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1.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及现状
福州船政局1866年附设的船政学堂,1867年上海江南制造局附设的机械学堂,形成我国职业教育雏形。1917年5月,由黄炎培先生联合教育界,实业界知名人士,梁启超,张謇,宋汉章等48人,在上海创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开创了我国职业教育新纪元。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也在相应调整其教学制度,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中等职业教育体制。进入21世纪,各国之间形成了无形的竞争,渐渐演变成为科技与教育的较量。作为社会与学校的“中间站”,中等职业教育具有其独特的作用与意义。
2.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共有四类:
(1)中等专业学校(简称“中专”)。这类学校以招初中毕业生为主,学制三年或四年。传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中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小学教师。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培养目标已扩大到各类技能型人才。
(2)技工学校。这类学校主要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培养目标是中、初级技术工人。
(3)职业高级中学(简称“职业高中”)。这类学校是在改革教育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部分由普通中学改建而成,一般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也有二年和四年的。培养目标与中专和技工学校类似,以生产服务一线的操作人员为主。
(4)成人中等专业学校(简称“成人中专”)。这类学校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发展起来的,最早定位是把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成年人(在职人员为主)培养成中等技术人员。由于形势的变化,其招生对象已经以应届初中毕业生为主。学制二年或三年。
21世纪后,传统的这四类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逐步趋同,办学形式也日益接近,国家已决定通过改革、布局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等方式,逐步打破部门界限,推动它们走向融合。
(二)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1.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现状和教学现状的分析
(1)学生现实状况
从近年来职业学校录取的学生中考分数较低的情况看,结合学生进校后的实际来考察,可以说,学生整体素质不高。其原因,初步分析有以下几点:
1)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对象以初中毕业生和部分高考成绩不太理想的高中毕业生为主,这部分学生中考、高考成绩分数较低,生源锐减,生源素质差。
1999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滑坡。据统计,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占整个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的比例由1996年64.7%下降到1999年的33.4%,尤其是1999年比1998年下降了5.8个百分点。2000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形势更为严峻,很多职业学校报名人数不及计划招生的一半。劳动力市场形势的严峻,中专毕业生自身素质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就业观念保守,毕业生就业困难,到今年为止,此种状况仍未有一个明显的改进。究其原因可归纳如下方面:
首先:独生子女的父母对子女受教育程度要求提高,家长望子成龙成凤,并带有一种“补偿心态”,希望子女读大学,读好书。
其次:由于“普高热”的日益升温,使中等学校的生源锐减。为了维持生存,各中等职业学校面临“饥不择食”的境地。只要有人报名,就被录取入校。生源素质参差不齐,造成了上课睡觉,打闹,逃课等不良现象。
(2)部分学校教学状况
职业学校,特别是职业入学校中相当一部分中专学校,教学方法、内容上,由于中专的“专”字等历史原因的影响,比较偏重理论教学,注重知识的记忆,倚重书本教学,联系实际不够。理论教学内容多,强化职业技能教学不足,实用性的实训教学少。在重视学生的职业技能教育的同时,忽视了职校学生的德育。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办学指导思想还不够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是否端正,这是影响和制约职业教育道德教学质量的首要因素。实事求是地讲,目前有很多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指导思想还不是十分明确和端正,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缺乏对职业道德教育在过去、现在特别是将来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所发挥的重大作用,以及职业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认识,把举办职业教育视为一种“副业”。
其次,把举办职业教育视为权宜之计,把主要精力放在普通教育上,认为只要把普通教育的教学质量搞上去就行,而把职业道德教育看作是“次等教育”
同时,忽视对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规律、性质、模式、特点以及专业设置、教材、教学目标等的深入研究,对教学的基本条件也不注重改善和提高。
2)师资队伍还不适应职业教育的需要。
教育观念上存有错位和偏差。其主要表现是:只认识到职业教育与其它教育的共同之处,而对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及特殊性认识不够,因而习惯于过去的普通教育的思维定式,而不能适应职校教学;并且错误地认为职业教育是一种“不正规”、“低层次”的教育,因而从自身降低了对教学质量的要求,忽视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包括职业道德教育。
“双师型”教师亟缺。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十分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即成为“双师型”教师。一般来说,中等职业学校大部分现任专业教师,都是从学校到职校,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难以完全胜任职业教育对技能培训的要求。
二:如何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
职业教育是职业学校的主要任务之一,科学的完成这项任务,是保证职教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上述种种情况都说明,如今的中等职业教育,特别是德育,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下面,笔者从学生和师资两方面,谈谈如何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
(一)德育的内容
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应该包括以下部分:
1.基本理论教育
2.党的基本路线和形势政策教育
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常识教育
4.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
5.纪律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6.国情、厂(场、店)情教育
7.专业思想教育
8.劳动生产教育
9.职业道德教育
10.身心健康教育
(二)德育工作思路
1.围绕一个工作目标: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打造德育工作品牌。
学校各部门要紧密围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打造德育工作品牌”的工作目标,形成齐抓共管、常抓不懈的良好局面,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宽基础,高技能,复合型,高素质”的新型技能人才。要认真总结本校德育工作的成功经验,积极创新德育工作的方法,走出一条适合本校德育工作的新路子,打造属于本校德育工作品牌。
2.建设两支骨干队伍:德育师资队伍和学生干部队伍。
在学生德育工作中,“班主任、辅导员和德育课教师”、“学生干部”两支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一系列教育活动的开展,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全体教职工要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担负起德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形成全员参与,言传身教的作用。
毕业季,一些学生即将升入高一级学校或就此踏上社会舞台。中小学校长不能忽视最后一项收官之作———毕业典礼。
毕业典礼也是课,也会产生巨大的、其他形式不可替代的育人作用。
一、毕业典礼不是可有可无的“鸡肋”
笔者上了十几年学,工作了二十几年,年年都见证学生毕业,但令人遗憾的是,举行过毕业典礼的学校却少之又少。对于毕业典礼,不少校长认识程度不够,怕影响备考,不愿举行;怕学生闹出事,不敢举行;或者只是安排班级内举行,草草了事。其实,这是极端错误的。学生经历了3年、6年或9年的时光,经过毕业典礼这个活动形式,每一位学生都会产生“今非昨日”的成熟感、成就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恩、团结等品质教育,自然会收获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所以,毕业典礼是总结反思、自我成长的契机,非常重要,绝不是食之无味的“鸡肋”。
二、毕业典礼应由毕业生自主策划
现实中很多学校的毕业典礼全由学校一手包办,学生只是“听客”,丝毫体现不出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并且年年如此,毫无新意。“我的青春我做主”,校长不妨“放权”给学生,把毕业典礼的事宜全部交给毕业生来安排。“导而弗牵,开而弗达”。校长、老师只做宏观上的指导,以生为本,相信学生的能力、潜力。给学生一缕阳光,学生定会还你一片灿烂。
三、毕业典礼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加油站
不论小学、中学还是大学、研究生,毕业了,这只是成长过程中一个小小的驿站,需要停下匆匆的脚步,细细地反思总结一下。毕业典礼就是给所有经历者回味总结的一个机会。学校需要总结,这一届毕业生,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哪些成绩,有无经验教训;老师需要总结,几年的辛苦换来了怎样的果实,留没留下遗憾;学生更需要总结,人生韶华,是否虚度,留下哪些美好回忆。感谢母校,一路走来,有母校相随;感恩老师,一路走来,有恩师相伴;感谢学友,一路走来,有学友同行。毕业典礼就是很好的思想总结,毕业典礼是学生成长的加油站。
四、毕业典礼是学生接受洗礼的重要契机
德育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润物无声”的渗透,是学生在生活中、活动中将感悟内化的过程。毕业典礼对于在校生和毕业生都是难得地教育契机。不论是会场的氛围、反复播放的感恩学校老师的歌或毕业歌,还是校长致辞、教师代表讲话、学生代表讲话、毕业生代表讲话,还是精彩的文艺演出,都使全校师生沐浴在欢乐、祥和、依依不舍的情境中。置身此情此境,你不产生情感共鸣都不可能。一切的美好将定格在师生的记忆中,一切的教育都在这不言中。
五、毕业典礼留下大量丰富珍贵的档案资料
档案是一个单位或个人历史的真实的全面反映,是一个单位规范管理的基础,是积累和传播知识的重要载体。毕业典礼后留下大量的档案资料,这些珍贵的档案材料必将为学校未来的发展积累经验素材,将这些资料整理好,作为历史封存在学校档案室里,是一份难得的珍贵资料,校长要重视并充分利用好。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职业道德师资建设
一:对中等职业教育现状的分析
(一)对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1.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及现状
福州船政局1866年附设的船政学堂,1867年上海江南制造局附设的机械学堂,形成我国职业教育雏形。1917年5月,由黄炎培先生联合教育界,实业界知名人士,梁启超,张謇,宋汉章等48人,在上海创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开创了我国职业教育新纪元。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也在相应调整其教学制度,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中等职业教育体制。进入21世纪,各国之间形成了无形的竞争,渐渐演变成为科技与教育的较量。作为社会与学校的“中间站”,中等职业教育具有其独特的作用与意义。
2.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共有四类:
(1)中等专业学校(简称“中专”)。这类学校以招初中毕业生为主,学制三年或四年。传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中级技术人员、治理人员和小学教师。改革开放以来,非凡是近年来,培养目标已扩大到各类技能型人才。
(2)技工学校。这类学校主要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培养目标是中、初级技术工人。
(3)职业高级中学(简称“职业高中”)。这类学校是在改革教育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部分由普通中学改建而成,一般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也有二年和四年的。培养目标与中专和技工学校类似,以生产服务一线的操作人员为主。
(4)成人中等专业学校(简称“成人中专”)。这类学校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发展起来的,最早定位是把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成年人(在职人员为主)培养成中等技术人员。由于形势的变化,其招生对象已经以应届初中毕业生为主。学制二年或三年。
21世纪后,传统的这四类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逐步趋同,办学形式也日益接近,国家已决定通过改革、布局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等方式,逐步打破部门界限,推动它们走向融合。
(二)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1.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现状和教学现状的分析
(1)学生现实状况
从近年来职业学校录取的学生中考分数较低的情况看,结合学生进校后的实际来考察,可以说,学生整体素质不高。其原因,初步分析有以下几点:
1)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对象以初中毕业生和部分高考成绩不太理想的高中毕业生为主,这部分学生中考、高考成绩分数较低,生源锐减,生源素质差。
1999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滑坡。据统计,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占整个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的比例由1996年64.7%下降到1999年的33.4%,尤其是1999年比1998年下降了5.8个百分点。2000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形势更为严重,很多职业学校报名人数不及计划招生的一半。劳动力市场形势的严重,中专毕业生自身素质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就业观念保守,毕业生就业困难,到今年为止,此种状况仍未有一个明显的改进。究其原因可归纳如下方面:
首先:独生子女的父母对子女受教育程度要求提高,家长望子成龙成凤,并带有一种“补偿心态”,希望子女读大学,读好书。
其次:由于“普高热”的日益升温,使中等学校的生源锐减。为了维持生存,各中等职业学校面临“饥不择食”的境地。只要有人报名,就被录取入校。生源素质参差不齐,造成了上课睡觉,打闹,逃课等不良现象。
(2)部分学校教学状况
职业学校,非凡是职业入学校中相当一部分中专学校,教学方法、内容上,由于中专的“专”字等历史原因的影响,比较偏重理论教学,注重知识的记忆,倚重书本教学,联系实际不够。理论教学内容多,强化职业技能教学不足,实用性的实训教学少。在重视学生的职业技能教育的同时,忽视了职校学生的德育。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办学指导思想还不够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是否端正,这是影响和制约职业教育道德教学质量的首要因素。实事求是地讲,目前有很多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指导思想还不是十分明确和端正,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缺乏对职业道德教育在过去、现在非凡是将来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所发挥的重大作用,以及职业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熟悉,把举办职业教育视为一种“副业”。
其次,把举办职业教育视为权宜之计,把主要精力放在普通教育上,认为只要把普通教育的教学质量搞上去就行,而把职业道德教育看作是“次等教育”
同时,忽视对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规律、性质、模式、特点以及专业设置、教材、教学目标等的深入研究,对教学的基本条件也不注重改善和提高。
2)师资队伍还不适应职业教育的需要。
教育观念上存有错位和偏差。其主要表现是:只熟悉到职业教育与其它教育的共同之处,而对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及非凡性熟悉不够,因而习惯于过去的普通教育的思维定式,而不能适应职校教学;并且错误地认为职业教育是一种“不正规”、“低层次”的教育,因而从自身降低了对教学质量的要求,忽视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包括职业道德教育。
“双师型”教师亟缺。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十分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即成为“双师型”教师。一般来说,中等职业学校大部分现任专业教师,都是从学校到职校,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难以完全胜任职业教育对技能培训的要求。
二:如何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
职业教育是职业学校的主要任务之一,科学的完成这项任务,是保证职教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上述种种情况都说明,如今的中等职业教育,非凡是德育,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下面,笔者从学生和师资两方面,谈谈如何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
(一)德育的内容
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应该包括以下部分:
1.基本理论教育
2.党的基本路线和形势政策教育
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常识教育
4.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
5.纪律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6.国情、厂(场、店)情教育
7.专业思想教育
8.劳动生产教育
9.职业道德教育
10.身心健康教育
(二)德育工作思路
1.围绕一个工作目标: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打造德育工作品牌。
学校各部门要紧密围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打造德育工作品牌”的工作目标,形成齐抓共管、常抓不懈的良好局面,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宽基础,高技能,复合型,高素质”的新型技能人才。要认真总结本校德育工作的成功经验,积极创新德育工作的方法,走出一条适合本校德育工作的新路子,打造属于本校德育工作品牌。
2.建设两支骨干队伍:德育师资队伍和学生干部队伍。
在学生德育工作中,“班主任、辅导员和德育课教师”、“学生干部”两支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一系列教育活动的开展,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全体教职工要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担负起德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真正做到教书育人、治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形成全员参与,言传身教的作用。
(1)建设一支以班主任、辅导员和德育课教师为主体的高素质德育师资队伍。
班主任是基层的德育工作者,是德育工作具体实施者。学生治理部门要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教职工担任班主任。学生治理部门要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加强对班主任的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积极帮助班主任提高德育工作水平。
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要坚持教育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运用多种方法,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想,规范他们的道德行为。班主任要更新教育观念,采取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要深入学生,深入班级,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班主任要通过深入细致的教育引导工作,及时发现、纠正和解决学生成长中碰到的问题,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德育课教师要发挥德育课主渠道作用,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对学生进行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等理论知识的讲授;要探索德育课教学新方法、新途径,工作务实求新。其他课程教师应结合课程特点,充分发掘德育因素,有机地渗透德育内容。
3.抓好三个层次教育:养成教育、成才教育、创业教育。
教育对象的差异性,决定了德育工作要分层次教育。养成教育、成才教育、创业教育等三个层次很好地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特点结合起来。
4.利用四种教育方式:灌输教育、模范激励、活动陶冶、情感凝聚。
思想道德建设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针对每个学校学生的特点,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奇、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和主题教育活动。要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通过灌输教育、模范激励、活动陶冶、情感凝聚等方式方法,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貌习惯和卫生习惯,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灌输教育:通过开展“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三德”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五心”(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
教育、法制纪律教育、艰苦奋斗教育、行为规范教育、诚信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一系列教育,塑造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模范激励:要运用各种方式向广大学生宣传介绍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道德楷模和先进典型,激励他们崇尚先进、学习先进,激励学生更好的开发自己的潜力。
活动陶冶:根据学生特点和需求,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奇、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和主题教育活动,寓教于乐,使学生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的活动(技能大赛、田径运动会、球赛、文化艺术节以及通过各社团组织开展的日常活动)让学生增长才艺,陶冶情操。
情感凝聚:坚持以人为本,实施情感凝聚教育,着力培养广大学生尊重人、关心人、宽容人的态度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广大学生养成高尚的品格和健康的人格。
针对学生心理成长的需要,大力实施“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工程”,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的个性品质得到健康发展、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提供坚强保证。
3.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是全体教师的任务,因此,他们的职业德育的养成直接关系着职业德育工作的成败。
(1)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道德要求融入了以生为本的理念、终身学习的理念,使教师的身教重于言教落在实处。
(2)教师需终身学习,是学习性社会的基本要求,即使是相对稳定的职业道德规范,也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提出新要求,如电子商务,同样是讲求诚信的,同时也有了新要求—严格守时。自觉学习、把握职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建立职业道德平台,要学习并且养成良好的师德,师德是教师职业的道德规范,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养成的。
职校教师要在终身学习的理念指导下,要把师德和相关职业的道德规范融合在一起,构建起教师的道德平台,以次作为起点,在教育学生中教育自己,自觉成为职校德育的对象。
综上所述,在我国现有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中等职业学校应该把德育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的任务来抓。教师与学生都是职校教育的对象,是德育新理念的新熟悉。教师既教学生,也教自己;学生既接受教育,也要影响教师;在教学相长和自己教育自己的德育氛围中,师生共同完善着自己的职业道德规范,促使自己成为一个职业道德高尚的职业人。必须明确职业德育的特点,使职业德育的预期结果,成为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的方向,以争取最优的教育效果。作为职业教育者,应摆正自己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思想熟悉,达到人教合一,为国家培养更多素质全面的全方位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职业教育学》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刘合群主编
2.《北京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北京教育出版社马学平耿学超刘志
【关键词】中职学校 主题班会 德育工作 作用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9-0181-01
主题班会是中职学校实施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是班主任管理班级、学生展示自我和锻炼的平台。但是,目前中职学校主题班会普遍存在内容不具体、缺乏创新、缺少特色、德育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如何充分发挥主题班会在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技术人才,这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课题之一。
一 主题班会在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在中职学校的诸多德育工作形式中,主题班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通过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班集体成员可以进行更广泛的思想交流,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其次,学生在主题班会上的交流、讨论和对活动的参与,有利于锻炼他们的组织能力、思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素质。最后,主题班会可以有效弥补学科素质教育的不足。中职学校教育大纲里的德育课,受学科本身的局限性和教学目标的需要,缺乏针对性和综合性。而主题班会一般是由班主任主持召开的且具有较强针对性的主题教育,相对于学科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具实效性。
二 当前中职学校主题班会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存在形式主义倾向
虽然绝大多数中职学校都将主题班会列入德育工作计划中,但内容不具体,针对性较差,甚至相当一部分主题还是沿用中学的方式,主题的确立随意性很大。在抓主题班会的落实上缺乏制度保障,从而导致班主任的重视程度不够。许多主题班会课走形式、走过场,除了布置工作外,往往缺乏一个目的性和针对性强的班会主题,因而常出现无话可说、无事可讲的尴尬局面,这样的主题班会效果与学校的德育目标相差甚远。另外,主题班会主要是由班主任或辅导员进行指导,学生组织实施。但中职学校的班主任或辅导员多是年轻教师,存在着经验不足,没有系统学过心理学、教育学的缺陷,许多人对主题班会的认识模糊,难以对主题班会进行精心设置和科学有效的指导。
2.主题缺乏自身特色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是成人教育。中职学校的大部分学生毕业后面临的是就业。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的主流模式要突出以就业为导向,其德育形式要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能力为主线。这也就需要有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适应职场和如何适应变化的外部环境的主题班会。中职学校的许多主题班会没有根据自身的特点来设计班会的主题,主题班会没有特色。学生并不欢迎这样的主题班会。
三 积极开展中职学校主题班会活动的对策和建议
第一,一年级的学生开以遵守校规校纪为主题的班会和以职业理想教育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通过班会懂文明、懂礼貌,树立本职业学习的榜样的目的。如可事先给学生题目,让学生准备召开主题班会,让学生们把一些不文明现象编排成小品并在课堂上演出来,五人一组,每组都演,演完后全班评论,评比哪一组演得最好。最后得出结论自己应该怎么办,要求每个人制订一个行动计划,在下次班会上,将自己的行动在班级进行汇报。
第二,二年级的学生开以感恩和博爱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通过班会达到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感恩家长,感恩学校,为社会作奉献的目的。如召开以“自己的色彩”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通过活动达到认识自我,喜欢自我。要想让学生尊重别人,首先要让学生学会自尊,只有做到自尊才能得到别人尊重。让学生谈谈如何作一个自尊的人。重点在于活动的设计,可让学生自画像,或画一幅画来表述自己。然后,让学生思考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最后小组活动,向别人介绍自己,通过小组成员来表述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通过别人认识自己,从而让全班同学对自己有个大概的印象。让学生学会利用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对自己的优缺点进行总结,谈谈在家长眼中的我是什么样子。请个别家长来参加班会课,事先让每一名家长给自己的孩子写一个纸条,当时发给学生,让学生了解父母眼中的我。最后通过自己眼中的我、小组眼中的我、全班眼中的我、家长眼中的我,让学生学会合作、交往、沟通,更早地融入社会,更易实现社会化。
第三,三年级的学生可以召开以就业观念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通过班会能够正确认识职业,正确认识企业,正视自己的能力,在选择企业时不心高气傲,能着眼自己脚踏实地。班主任还可以给学生讲一些优秀毕业生的事迹,帮助学生确立在企业中的位置,加速社会人向职业人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嵇怡.扮演好班主任在主题班会中的角色[J].才智,2013(14):76
摘要:本文针对中职学校德育课的现状,提出全面教育、和谐发展的观念,将情感元素加入教学活动中,引导和激发学生情感,进而提炼和升华。教师要对学生倾注感情,启发学生的思维,这样才能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 :德育课情感教学现状问题
现在,很多中职学校的德育教学都存在一些新的情况、现象和问题,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明显不再合适。中职学校学生的来源十分复杂,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不高,存在厌学思想,这就增大了德育课教学的难度。所以,要用策略性的眼光重新审视德育课教学的重要性。
一、德育课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问题
一是中职学生有一种普遍的自卑感,明显缺乏自信心。二是社会中的用人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职业教育和地方经济的衔接也并不十分紧密,很多时候学生没有用武之地。三是当前的市场没办法吸收全部的人,造成许多专业人才难以找到对口的工作。四是社会对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还存在偏见和歧视,诸多原因使学生的身心得不到充分的成长和发展,慢慢地变成了别人眼中的“异类”。
很多中职学生没有清晰的目标和远大的理想,思想上不求上进,对自己的前途失望、茫然,认为在中职学校上学不会有出息,忽视学习,没有目的也没有动力,对今后自己的职业发展也没有方向,觉得在学校中学到的不一定有用,所以出现了厌学心理,混日子,等毕业的现象。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父母宠溺,疏于教育。种种因素造成了中职学生意志消沉、生活混乱、懒惰安逸,甚至得过且过。
中职学生还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也没有持之以恒的信心。很多学生做事常常是开头容易,结束难,做事遇到困难就会退缩,半途而废。一些学生缺乏劳动能力,追求玩乐,不体谅父母的经济压力,玩乐为上,视学习为次要的事情,学习不上进,厌学心理严重,迟到早退见怪不怪,不交作业习以为常。
中职学生处在青少年或青年初期阶段,缺乏道德分辨能力,也无法正确分辨一些是非问题。很多时候,学生不能明确地分辨是非美丑、真假善恶,没有建立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容易将讲义气视为正义感。学生常常是站在自身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自身出发解决问题,往往对自己的行为结果缺乏深入、细致的思考,行事多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甚至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这些问题常具体表现为蓄意破坏公物、打架骂人、惹是生非、抽烟喝酒等。
二、解决问题的应对之策
在学生入校的时候,对学生的职业理想进行强化教育,实行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就业指导。在学生初入学校的时候就开展目的教育,第一部分是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这部分教学的首要内容就是培养学生将职业理想教育放到首位;第二部分是进行省市级中职学生职业设计比赛,通过这些赛事可以让学生对就业的环境进行剖析,发现并总结自身的优点和缺点,为学生确定职业目标搭建平台,为学生实现职业目标进行具体的规划。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找准自己的定位,找到发展方向,并树立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的信心。这些就业、创业的教育也许就是学生今后叩响事业成功大门的敲门石。
对劳动观念差、总是指望家里支持、做惯了月光族的学生,在德育课教学活动中可以以活动为载体,创建适合育人的场景,让学生在特殊的环境中对性情做出调整,让学生受到感化,进而改变行为。
校园文化是监督的一种方式,要重点关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行为规范,它能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学校要全体总动员,齐抓各项事务,将学校的荣誉和每个学生的荣誉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在管理中,学校要着重培养学生干部,塑造出一批品德优良、富有责任心的干部。通过信息化平台,将学生的日常学习和行为规范等信息统一进行规范和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强化学生的集体意识。
德育教育孕育在生活中,也要运用到生活中;德育教育不应局限在校园,要贯穿于社会中,这样既是对教育效果的强化,也是对教育成果的检验。
三、小结
现在的中职学校德育课虽然面临种种问题和困境,但是正因为学生处在成长的关键期,所以才更容易引导,将学生引导到正确的成长方向。总而言之,中职德育课的教学任重而道远,教师所肩负的责任十分重大,只有努力做好德育工作,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淑艳,赵仕英.论情感教育在高校德育中的运用[J].大连干部学刊,2011(4).
[2]颜志奎.问题引领——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新课程学习(上),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