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职校企合作

高职校企合作

时间:2022-03-29 22:04: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职校企合作,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职校企合作

第1篇

关键词:人理论;逆向选择;道德危机;新制度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6-030-03

现阶段,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进一步深化了校企合作。然而,当前校企合作的相关文献,大多倾向于某一专业校企合作实施现况、评价与考核,或者从教师的经验等入手,较少关注到校企合作的主体与客体之间如何进行资源交换及权利的竞逐。而大学师生关系的研究也常常局限于课堂辅导层面的阐释,基本上没有从教师及服务对象的视角关注师生之间的互动。

从新制度经济学(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NIE)的人理论(Principal-Agent theory)来看,在校企合作的关系中,学校委托企业接收学生参与工学结合的实践,可视为委托人(principal)的角色,企业则是被授权的人(agent),校企之间就形成了委托人与人的关系。而在校园内,指导教师的身份又变成了学校的委托人,他必须组织学生团队平稳地完成企业设计的工作计划。而在实施计划过程中,企业师傅的身份变成了企业的人,对学生具体业务技能进行指导与管理。在整个校企合作中,可能存在多重委托的关系。在以往的校企合作过程中发现,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校企合作时,双方常常会因信息的不完备或者学生个人目标与职业生涯规划或自身实际情况不一致,而产生人理论所阐明的“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与“道德危机”(moral hazard)问题。例如,部分学生认为实习待遇不好或偏低出现能力怠工,或者企业指导教师将学生视为“廉价劳力”进而损害学生们的权益,因而减低了工学结合的品质。基于上述背景与动机,本研究拟采用人的观点来审视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深入理解校企合作中的重要关系人及其行为,为高职校企合作提供一项另类的观察视角。

一、新制度经济学的人理论

1 人理论的含义。人理论来源于Ross 1973年所提出的观点。他指出,假设大部分的社会互动中,分工是有益的,每个不同的个体都有其不同的工作优势,通过分工可以提升效益。在这种环境下,人们常成为他人的人,为达到别人的某种目的而努力工作。当人们在“委托人_人”环境中通过分工合作,实现固定利益时,委托人就要想办法通过诱因结构、奖惩制度与有效监控来降低人成本。人理论有四个基本假设:其一,人性假定——假定组织的参与者是自利(self-interest)、有限理性(bounded-rationality)以及风险规避(risk-aversion)的;其二,组织假定——假定委托人与人之间彼此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组织的参与者之间就会有目标冲突(goal-conflict),而效率是衡量组织效能(effectiveness)的指标;其三,讯息假定——将讯息视为可购买的产品;其四,契约问题——在契约方面强调风险分担(risk-sharing)问题与(agency)问题,而委托人与人问题就是契约问题,因此,委托人与人之间会存在报酬、规范、领导、管理等风险偏好的关系。

2 人理论的核心观点。人理论来自于新制度经济学中的理性选择(rational choice),强调个人的理性思考会导致集体的不理性结果。如果行为个体间的利益与成本不对称时,制度的演化与变迁可能就会产生冲突。冲突的原因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其一,目标不一致。委托人或契约所有者的目标是财富的最大化,他要求人以最大的行动努力来实现这个目标。但人一般并不会这样做,因为他们的目标往往是物质报酬、社会地位、荣誉、增加闲暇时间或避免风险。人只有在有利于自己的情况下,才会同时兼顾委托人的利益。因此,产生了经营者与所有者激励不相容的问题。其二,讯息不对称。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管理者拥有各种收入、费用以及其他方面的实际信息。而委托人或契约所有者由于不参与企业实际经营,因而无法获知相关讯息。委托者与者的讯息不对称最容易产生者的投机与偷懒行为。其三,风险偏好不同。有时者努力工作,但可能得不到相应的回报,他们没有必要为实现企业最大化利益化而工作,因此,常常会选择放弃获利机会好但风险高的项目。而委托者更偏向于选择能促进企业利益最大化的项目。其四,契约不完善者与委托者双方在签订契约时不可能完全预测到未来所有的情境,也无法完全规范各种情况下双方的责任。不完善的契约使谋求其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者有机可乘。当委托人无法具体掌握人的行为时,后者就有可能不按照契约所规定的条款进行工作。

二、高职校企合作中师生的委托关系

从人理论来看,校企合作中的委托关系包含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学校与企业间的委托关系。学校委托企业接收学生并参与人才培养,企业再安排有一定资历的员工作为师傅委托培养。因此,企业和参与培养学生的师傅形成了委托关系,企业是委托人,把教学、生产、服务等目标转移给师傅,师傅必须代表企业和学校做好企业与学校之间的校企合作计划,并完成计划中所制订的相关任务。换句话说,在校企合作活动中,企业师傅可视为企业与学校的双重委托人,学生可视为学校与企业的双重人。第二层次为学校与学生问的委托关系。在高职院校方面,如果学校与企业合作成功,就交由相关专业教师来共同执行合作关系。如果学生愿意参与校企合作,则意味着他愿意接受学校的。换句话说,当学生参与了校企合作,接受教师的安排,无形中便形成了委托关系,但从知识生产的角度看,学生是高职教育机构的顾客,也是产品,学生缴费入学,希望在大学学习。这时,学生就成为委托人,学校变成了人。学校安排师资教给学生知识,教师又成为学校的人。因此,在校园里可能存在多种委托关系。

三、师生互动中的逆向选择与道德危机问题

1 讯息缺失与逆向选择。由于教师所掌握的讯息多于学生所掌握的讯息,在讯息传输的过程中出现偏差,导致学生无法获取合作企业的完整讯息,因此,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讯息不对称的情形,从而产生讯息缺失问题。逆向选择是讯息优势方在校企合作签约前的行为。人在接受雇佣时,往往宣称自己具有某项能力或资格条件,而委托人会因讯息的不完整无法有效辨别人的能力,发生了错误的选择。在校企合作活动中,教师或学生一方因为获取的讯息不完全,或双方沟通不畅,相互之间存在风险认知差异,导致所选择企业的表现和订立契约之前所了解的情形以及预期的情形不一致。

2 能力隐藏行为与道德危机。能力隐藏行为与道德危机一般发生在契约签订之后。由于讯息不对称且人刻意隐藏,委托人无法有效监督人履行契约。在履行契约过程中,按照契约要求,投入产出取决于人在工作中的配合程度,而通过可量化的指标很难确定是否存在欺骗行为。道德危机是由个体自利行为所产生的。按人理论,组织里的成员都是自利且理性的。在校企合作中,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与精力,但如果他们认为实习待遇不好(偏低),成果不如预期,或对论文、毕业、未来就业没有帮助的话,有可能产生逃避责任、能力怠工或偷懒等行为。这就是校企合作可能产生的道德危机。

四、师生互动中的逆向选择与道德危机产生的原因

1 学生和教师目标不同。委托人或人之间常常会有目标冲突的情况。在校企师生互动中,学校希望学生在企业能按照专业培养方案的相关要求完成技能的学习与迁移,实现平稳毕业,进而让业界认可学校的办学成果;教师希望获得评高一级职称的条件、升迁、产生纵横向课题;而学生希望的却是顺利毕业,增加就业的筹码。

2 学生与教师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学生之所以参与校企合作可能是学校的惯例,也可能来自于家庭压力或个人要求。在指导过程中,指导教师会按照自己个人的要求进行指导。受到有限理性及信息不对称的干扰,学生可以选择得过且过或者认真投入。

3 学生和教师的风险偏好不同。对企业来讲,校企合作是存在风险的。千辛万苦投入的物力、人力可能无法得到应有的效益;对教师而言,如果校企合作不成功,事后可能终止个人进一步的横向合作关系;但对于学生而言,合作成功与否对他们的影响不大。三者的风险偏好不一样。

4 学生的权利及义务契约的规范缺失。校企合作契约通常都是由学校与企业签订的,几乎没有学生与企业或校方签约的情况。由于没有契约的保障,学生的权利与义务很难用契约去规范。学生在校企合作活动中涉及的职场安全、经济权益、住宿条件等问题,通常是由指导教师代表学校与企业协调解决的,但效果往往不甚理想,导致学生产生抵触心理。

五、解决师生互动中逆向选择与道德危机的途径

1 通过现代传媒传递的讯息或实地考察,减少师生的逆向选择。由于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讯息不对称,师生双方常常产生逆向选择的问题。为了避免学校在寻找人(企业)、企业寻找人(学生)时,因信息不整而选择不到合适的对象,可以借用现代传媒和实地考察的方式来降低风险。例如,学校在选择企业时,可以通过实地考察企业办公环境、老总的素养、员工的组成、企业的发展历程及远景规划等要素来确定合作;企业在选择学生时可以按照以下流程进行:企业相关信息、现场宣讲、现场报名、现场面试、预录用、企业培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双向选择。这些措施有助于增加师生双方讯息互动,有效减少逆向选择。

2 利用目标结合降低师生的道德危机。为了避免师生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因为目标不一致、风险偏好不同而发生不投入或怠工行为,应设计互利互惠的诱因加以化解,通过精神、物质激励获取师生的认同。具体的激励方式包括:第一,对参与校企合作的学生,要尊重其人格,共同享受劳动成果,按照学生投入的精力及贡献的大小给予不同的奖励或补助;第二,对参与校企合作的教师或师傅,在经济待遇、评先评优、晋升等事关切身利益的问题给予优先考虑;第三,运用聚餐、竞技娱乐等活动凝聚师生情感与共识。通过这些激励措施,最大限度减少道德危机。

3 校企合作应强化师生的专业对口与协调服务。随着校企合作活动的深入开展,学校相关院系有必要依托校企合作办推广或提供师生基本的专业实践服务,使师生更加熟悉专业技术流程;企业有必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定期组织师生实施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等方面比学赶超活动并给予相应奖励。

4 制定保障校企合作师生互动的相关规范。目前,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受教育部门政策影响较大,而企业校企合作受政府部门的影响较小。大部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是基于企业自身发展要求进行的。因此,政府应该加强调研,借鉴国内外发达地区的经验教训,协调教育部门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制定切合地方实际的校企、师生互动的规范,以未雨绸缪。

六、高职校企合作中师生互动的启示与反思

1 在消费主义语境下,学生是付费上学的,是有成本的。因此,在高职校企合作师生互动中,需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增加信息透明度,让学生充分了解信息,减少逆向选择。

第2篇

【关键词】中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9C-0011-02

随着经济转型调整日益深化,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对高素质职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中高职院校需要通过多种模式来加快人才的成功培养,校企合作就是其中较为普遍且成功的方式。中高职院校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借用优势企业教育环境,实现学校课堂学习与企业实际生产的有机结合,达到人才技能知识、实践能力、就业发展三者全面培养的目的。实施校企合作培养高质量人才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当前我国需进一步强化中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创新方法,提升技能实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本文通过对中高职校企合作模式和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加强校企合作改善的对策,以期为中高职校企合作发展,促进高质量、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帮助。

一、中高职校企合作办学的现有模式

伴随蓬勃发展的职业教育,中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上已有相当的经验,因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背景、教育资源、学校环境、专业课程等方面的差异,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尚未形成规范,校企合作的途径、内容、形式也不尽相同,从企业与学校在合作上的地位层次来划分,中高职校企合作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一)互动合作模式

互动合作模式是企业和学校把握到共同培养人才的结合点,寻找到双方都受益的办学模式,达到互惠、互利、互补的持续发展效果,实现有生命力的良性循环办学。对企业需要的转型升级、技术创新、产品研发、技能人才,高职院校提供基础资源,企业借助学校优势实现员工素质提升、技术突破、经营管理进步,企业问题得以解决;企业则帮助高职院校改善办学条件,提供实践平台。双方通过优势的互动,实现积极性的极大调动及各自需求的满足,从而达到合作共赢。

(二)企业配合模式

配合模式下企业是配合角色地位,按照学校计划要求,主要协助完成实践教学培养任务,通过教育资源提供方式,给予资金和设备协助院校创建校内实训基地,企业自身创建校外实训基地。该模式下由学校制订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承担主力培养及管理任务。企业配合模式契合了中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中高职教育思路,因而当前国内中高职院校通常以企业配合模式为主要人才培养模式。

(三)实体合作模式

实体合作模式是一种企业全方位、深层次、整体性参与高职人才培养的模式,企业通过资金、场地、设备等形式入股中高职院校,开展合作办学,企业作为主角之一直接参与,履行决策、组织、计划、协调等管理职责,实行管理一体化,承担办学风险分享收益。企业将参与高职人才培养办学作为企业经营工作的任务,企业的主动性、责任感、创造性在这种模式下会明显体现。

(四)培训培养模式

校企培训培养模式又分为两部分。一是建设培训中心。企业在中高职院校内建设人才培训基地,利用中高职院校现有的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教学资源,对本企业员工开展在职培训,企业投入一定培训费用给学校,实现企业人才的再度成长,可以有计划地学习系统知识,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技术知识,提升团队整体素质和企业竞争力,企业受益匪浅。学校也有更充裕的资金加大投入,改善教育条件,锻炼师资力量,达到更高水平的办学质量。二是采用订单培养。企业根据自身实际需要的用工岗位,与学校签订培养协议,制订针对性的培养计划,学生合格毕业后企业直接录用,实现人才培养与就业的一站式对接。订单培养模式可以直接地满足企业需求,但因需一定培养周期,对长期稳定合作形成阻碍。

二、中高职校企合作办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国家支持鼓励下,经过各方不懈努力实践探索,我国中高职校企合作办学取得很大进步。中高职校企合作办学作为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当前合作开展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社会各界齐心向前,创新开拓,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开创新局面。

(一)校企合作政策支持有待健全

首先,国家虽然出台了关于校企合作办学的政策文件,但多停留在宏观指导要求与建议上,缺乏具体规范和刚性条款,难以深入贯彻执行或执行存在折扣,致使校企在办学的责权利分工分配方面多有不清,制约深度、长效发展。其次,政府对于校企合作办学政策引导与财政支持也未形成系统化,尚未关注到企业利益,出现企业对于校企合作办学的积极性不高、高职院校单方面热心的状况。再次,在校企合作办学协调及问题解决上未有明确的部门或专门机构,未深入挂职具体负责规划、监督和管理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办学工作。

(二)校企合作企业参与热情有待提高

企业对于校企合作办学的参与积极性和办学热情不高。一是企业思维未转变,积极性不高。当前企业方面合作教育思想尚不成熟,主要方向仍然较多停留在选择人才上,认为人才培养的责任在学校。二是企业利益驱使,合作意愿不强。企业目标为创造价值获取利润,在开展校企合作办学方面,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财力、人力,从短期发展来看是种不小的负担。同时,校企合作办学培养出的学生与企业需求很难达成一致,再加上企业自身有限的培训能力,企业人员有技能却少有水平能讲授传达,实践培训效果不佳。三是中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影响企业深度参与。由于中高职自身力量因素有限,难以有效满足企业员工培训或创新技术的需求,未有实质性利益成果,企业参与热情低落。

(三)校企合作主体发挥有待升级

中高职院校是校企合作办学的主体,中高职在校企合作办学中责任要承担得更多,然而在实际运行当中中高职主体作用的发挥仍有待进一步升级。一是对于校企合作办学信息反馈机制,中高职院校未有效主导建立完善。这使得学生在企业的成长状况未能及时反馈至学校,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未能有效让企业得知。二是对学校、企业、学生三者的监督评价体系,中高职未有效主导建立完善,学生在学校和企业的学习未能实现对接,出现管理真空或重复交叉管理。三是中高职未有效引导学生了解企业文化。学校是一种育人文化,侧重教育、学术、知识;企业是一种经营文化,侧重团队、制度执行与竞争,文化的差异使得学生在两者之间未能顺畅转换,同时也影响知识的有效融合。

三、加强中高职校企合作办学的对策与建议

(一)政府做实校企合作办学指导扶持工作

政府要统筹规划,一是加大对中高职院校的投入,把握社会教育与人才发展趋势,集中力量打造精品中高职院校和特色专业,吸引学生入学,吸引企业合作办学。二是科学落实企业合作办学具体政策,提升企业办学利益,对于参与校企合作企业在产业发展、融资、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扶持政策,提升企业参与积极性。三是积极引导行业协会做好校企合作媒介与监督职能,政府通过转移相应权力和责任,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实现第三方的帮衬,促进中高职院校与企业的沟通、联系问题的协调解决,达到全面办学、深入办学的目标。

(二)企业增强校企合作办学长效合作意识

企业要着眼长远发展,充分意识到合作办学培养人才对企业团队建设的重要意义,积极寻找校企合作利益共同点,深挖潜力。可借用中高职优势资源,齐心协力开展校企深度合作。企业可以为学生培养提供奖学金,也可以尝试在学校建立小型的生产线,企业派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的技术指导,共同开发研究项目。同时,在落实学生顶岗实习、教师挂职实践、实训基地建设、职业技能鉴定等方面也可以给予必要协助。

(三)高职做优校企合作办学主体职能作用

中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与机制的建设完善,拓宽合作渠道,实施多样化校企合作办学,积极推进校企一体化进程,大力发展人才培养职教建设;进一步优化主体作用发挥,构建科学合理的合作办学信息反馈机制和学生监督评价考核体系,实现共同办学的透明、优质、高效;进一步加强师资建设,打造高水平的师资团队,深度引导学生融会贯通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独立思考、悉心钻研的精神;进一步加强科研投入,增强学校教育实力、科研水平及服务质量,树立口碑,打造精品职业教育,增强吸引力。

中高职教育发展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重要途径,开展中高职校企合作办学是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步骤。新时期做好校企合作办学,需要政府、院校、企业等社会各界的通力协作,群策群力,积极探索,建立更加符合实际的有效办学机制,推动高职教育实现持续、健康、优质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佳佳,孙翠香.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以部分首批骨干高职院校为例[J].职业教育研究,2015(2)

[2]丁建军,樊祥富,张虹薇.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现状及改进对策[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5)

[3]李衔.关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11)

第3篇

[关键词]校企合作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合作共赢

[作者简介]邵斌(1966-),男,九江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系主任,副教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营销管理、高职教育理论;江铃(1979-),女,九江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办公室副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理论。(江西九江332007)张清(1965-),男,江西萍乡人,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安装工程造价、工程设计。(江西南昌33003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高职校企合作的企业参与动力机制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0ZD067)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0-0029-02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是我国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的客观要求,实践证明校企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是培养高职学生实践技能的一条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随着示范校、骨干校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正在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也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高职院校的广泛实践。但是,由于体制和机制的滞后,校企合作仍然处于“行政驱动、学校主动、企业被动”的境况,企业参与的热情并不高。因此,探索如何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和深化校企合作的模式和途径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校企合作的理论回顾

校企合作是教育领域的一个世界性课题。国外的校企合作实践中形成了不同特色的校企合作模式,如“CDIO”工程教育模式、德国“双元制”模式、澳大利亚TAFE学院制等。国外关于校企合作的理论研究也较为深入。Levine和White认为企业资源的短缺性导致了组织间的交易与合作,说明资源的稀缺性是合作的基础。Derek Watling认为校企合作实际上是一种异质组织之间的合作,是为了实现各自的资源优势互补。施莫克乐等提出了“市场拉动(market-push)”的观点,罗森伯格等又提出了“技术推—市场拉”的综合作用观点,斋藤优则提出了5N-R模型,揭示了校企合作的动力来源于技术、资源的优势互补。

国内的校企合作实践起步较晚,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处于尝试和探索阶段,校企合作的理论研究也相对滞后。徐秋儿指出了校企合作的重要性,认为校企合作有助于实现企业经营能力与效益的提高,使得生产经营、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获得智力支持。国内学者对目前高职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和根源也有一定分析,如张静岩认为有必要对怎样激励企业主动参与校企合作进行研究与探索。也有不少学者分析了校企合作的困难和原因,陈水生认为目前企业对合作缺乏积极性,不利于合作的内部机制和外部条件的健全与完善;蒋茂东认为现实中工学结合难在企业缺乏动力;安立华等认为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原因在于学校同企业的目标冲突;陈建民认为高职院校只有充分关注企业利益,才能实现校企深层次合作。但是,关于我国校企合作的内在动力来源并未见研究,更没有从资源的优势互补角度探讨学校与企业之间应如何加强和深化校企合作的。

二、校企合作的现状及合作主体的优势

(一)校企合作的现状及困境

虽然国外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成功模式很多,但因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教育体制、文化传统等特性,无法完全复制国外的模式,只能走中国特色的校企合作之路。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观念的引导以及示范校和骨干校建设的深入开展,我国高职校企合作已取得了初步成就,涌现出不少校企合作的成功案例。但从整体上来看,虽然学校方在思想上非常重视,但仍面临着重重困难,实践中落实得并不到位,校企合作形势并不乐观。尽管学校主动出击,多方寻求企业的合作,可因为缺乏相应的体制和机制,并不能有效地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同时,大部分企业对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缺乏战略的思考,认为校企合作只是企业对学校的“公益支持”,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不高、意识不强,通常处于消极与被动状态,重视挂牌不重视合作,合作多停留在表面,较少有真正建立在优势互补、合作双赢基础上的校企合作形式。合作的校企之间没有形成良性互动,也没有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多数高职院校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流于形式,学生实践教学难以按计划付诸实施。不少企业甚至存在短期行为,缺乏长期参与的动力,有的甚至只把校企合作作为解决用工困难的手段。

(二)校企合作困境的根源

1.合作主体的目标冲突。企业和学校的目标不一致是校企合作的主要障碍,学校的公益性与企业的利润性导致企业与学校的利益产生冲突。高职院校的首要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希望获得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支持,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追求经济利益,并不愿意牺牲自身利益与高职院校进行合作,因而在合作过程中缺乏责任和紧迫感。

2.合作主体的观念落后。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引导下,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观念正在逐步转变,但改革的步伐还迈得不大;在与企业合作时,也只是关注企业提供的实习实训条件,而很少考虑企业的利益诉求。与此同时,企业特别是成熟度低的中小企业经营观念还比较落后,把对利润的追求放在首位,追求短期效益,缺乏人才战略、科技开发和社会责任。

3.合作主体间沟通渠道不健全。学校与行业、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平台,由于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的主动和企业的被动,校企合作主要还是靠关系和信誉来建立和维系;合作主体对对方的利益诉求了解不全面,满足对方诉求的机制尚未建立,合作主体间的分歧没有解决和补救途径。

4.政府主导不到位。国家并未出台具体的规范校企合作的条例或规章,对合作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缺乏必要的约束,尤其是对企业的利益保护不够,缺乏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激励。各级政府对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管理也处于真空状态,尚未建立专门机构协调、监督、考核和推动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更多地停留在倡导、研讨和自由实践阶段。

(三)合作主体资源的比较优势

高职院校所拥有的资源优势表现在人才培养资源方面,主要是有一定理论水平和研发能力的师资、先进的教学和实验实训设备、广泛的社会资源等,其突出的资源优势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或培训上,有的院校还具有一定的研发能力。企业所拥有的资源优势主要表现在生产技术与生产设备先进、行业标准和技术标准把握准确等方面,其突出的优势是工程技术人才、生产设施、工艺流程、企业管理体系和企业文化、与行业协会联系紧密等。双方的资源禀赋各有优势且有很强的互补性,便于校企合作的展开。

三、深化校企合作的对策和途径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打造校企资源共享的平台

1.政府要为校企合作提供法律保障。政府应出台校企合作的相关条例,规范政府职能部门、学校、行业、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权利和义务,对合作双方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约束。

2.政府要为校企合作提供政策支持。政府应设立校企合作专项资金,为校企合作的日常运转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对提供合作的企业给予政策性补贴或在税收方面给予相应优惠。

3.政府要为校企合作搭建沟通和协调的平台。政府应建立专门的校企合作协调机构,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搭建校企沟通和协调的平台,为学校与企业间的交流创造机会和条件。引导学校与对口企业进行交流,促进高职院校与企业的信息共享,使学校可以更好地与企业接触、沟通,了解企业的需求信息。企业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学校相关专业的实验设备、师资和毕业生数量等信息。

(二)校企双方更新观念,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

为顺利推进校企合作,合作双方必须在满足自身发展目标的同时,兼顾双方的利益诉求,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构思合作模式,主动为对方服务,使校企合作不但成为“人才培养模式”,而且成为“企业发展模式”,最终达到双赢的局面,真正使校企合作从“一头热”变为“两头热”。

高职院校应树立“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新理念,顺应企业的经营目标,激励企业参与高职教育事业。学校在注重人才培养的同时,应考虑到企业内在的“营利”属性,在科技创新、员工素质提高、生产效率提升、生产成本降低等方面,积极探索服务企业的新举措,紧紧抓住企业的心;企业在关注当前利益的同时也应拥有战略眼光,今天的高职学生就是明天的企业员工,帮助学校培养最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从长远角度看,将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对保持企业的稳定和提高生产效率大有裨益。

(三)共建校企利益共同体,形成目标一致、共同发展的稳定联盟

校企合作中的成功模式应该继续坚持和发展,如学校在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订单式培养企业紧缺人才、聘请企业技术专家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为企业培训员工等。但同时,我们更应该不断探索校企合作的新举措,不断拓宽校企合作的范畴,更好地为校企双方服务。

学校利用教学科研设施的优越条件以及理论研究的先进性,把“寻求毕业生就业市场”转变为“主动培养就业市场”,送教师、送知识到企业中去,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利用前沿的科学技术知识发展企业。同时,学校利用广泛的社会资源,为企业进行宣传,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帮助企业做强做大。在帮助企业发展、扩大市场的过程中,学校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与企业共同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共同培养师资队伍,使学校的教育教学更贴近企业和社会的需要。

企业作为校企合作的一方,应该主动把校企合作作为企业发展的模式,大胆地办厂入校、引校进厂。从企业的长远发展着想,提前培养未来企业发展急需的人才,不仅能大大地提高企业的用工质量,也减少了企业在员工培训上的投入。与此同时,企业可利用双方优势,与学校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研发中心,共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使企业科技水平处于同行业的领先地位。

校企合作双方应是自愿合作、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伙伴或联盟关系。政府、行业、学校、企业应各司其职,建立起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校企合作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将企业的经营性资源转化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条件,将高职教育资源转化为推动经济又快又好增长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毕克新,周欣荣,姜照华.可持续发展的产学研联合的机制[J].科学学研究,1997(12).

[2]徐秋儿.基于校企互赢的高职“示范生”培养模式研究[J].职教论坛,2007(7).

[3]张静岩.校企合作中企业的激励方法探索[J].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8(4).

[4]陈水生.“订单教育”中校企结合障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

[5]蒋茂东.工学结合:“双赢”背后的“双难”[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6]安立华,郝美玲.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信息,2010(1).

[7]陈建民.关注企业利益推进校企合作[J].中国高等教育,2008(13).

第4篇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2-0113-02

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1],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提出“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可见,现在大多数高职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仍离不开基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认真分析了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存在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适合当前高职多层次、多方位、多形式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以供借鉴。同时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核心课程《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实训》为例,简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对促进我院课程改革等方面的影响

1 当前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存在问题

虽然大部分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认真分析研究。问题简要归纳如下:

1)合作层次、深度不够

高职都与企业开展了合作教学,大多处于较浅层次。企业和学校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和能力不足

重视不够。表现较常见为简单的“以工代学”,实效性不强的“放羊式”顶岗实习。

2)缺乏有效政策支持和长效合作机制

缺乏法律和政策保障。国家虽然出台了《职业教育法》,但对校企合作中的学校、企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约束,尤其是对企业的利益保护不够。目前,各级政府尚未建立专门的协调机构负责设计、监督、考核和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造成很多项目难以获得企业主管单位、劳动部门、教育部门的充分协调。

3)校企合作对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作用有限

大多数高职院校虽缺乏战略眼光,看重的是企业的资金投入以及合作所带来的招生宣传效应。教师也很难深入到企业生产现场,校企合作就很难起到促进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应有作用。

4)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存在缺陷

高职院校自身实力不强,难以吸引行业企业参与开展深层次的合作。

2 适合当前高职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好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符合校企双赢、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模式。对此,通过认真的分析、比较和研究,我们得出校企合作模式方面不能仅限于单一模式,必须灵活多样。因此,我们摸索出多层次、多方位、多形式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以供借鉴。

2.1 订单培养模式

这是目前最常见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把“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之一。学校与用人单位根据培养对象今后的工作岗位需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订单,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管理,学生毕业后直接到订单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加强了校企之间的紧密合作,就业导向明确,企业参与程度深,能极大地调动学校和企业的积极性,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实现学校、用人单位与学生的“共赢”。

2.2 顶岗实习模式

顶岗实习模式是学生根据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的职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在完成部分专业课程学习以后,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到企业生产、服务的第一线参加实践活动,实现学生“零距离”的直观接触,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的教学实践环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打造现代“职业人”,学生到企业之后能尽快地完成角色转变,最终顺利就业。目前流行的顶岗实习模式有 “2+1”模式、工学交替的本土双元制模式

2.3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模式

1)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如“厂中校”,完全真实的环境下进行岗位实践,严格执行行业或职业标准,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加专业教师实践机会,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2)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如“校中厂”,引进企业到学院建设生产车间,创造一个真实的职业环境。模拟企业工作流程运行,形成真实或仿真的职业训练环境,实现生产车间与实习车间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习与生产合一,作品与产品合一。

2.4 职教集团模式

职业教育集团是加强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带有方向性的办学体制改革模式。通过完善的规章制度,明确集团内部各成员单位的义务、职责和权利等,促进集团工作的制度化、程序化;制定相关政策吸引企业的积极参与;对校企合作项目给予资金、人力支持,保证双方交流与合作的顺利进行。

3 实践运作与效果

我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实践中,由于运用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有关理论指导,借鉴了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下面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核心课程《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实训》为例,简单介绍校企人才培养模式对促进我院课程改革等方面的影响。

1)引进企业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导入企业最新的培训内容和方法,促进了学校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建设。

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理论,校企合作开发的一门与实际工作一致,教、学、做一体化,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主要支撑和明显促进作用的学习领域课程。具体人才需求如图1所示。

通过对行业和企业的深入调研,结合广东地区现代制造业人才需求,参照对应的职业分类和职业标准进行职业分析,借鉴工作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理念和方法,以职业及活动为中心,依据高职教育目的,进行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行动领域的归纳,学习领域的设计,构建了符合当前市场需求的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群课程体系。自动化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过程如图2。

教学实践证明,本课程的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显著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2)全面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操作技能和竞争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知不觉中很轻松地全面提升了理论水平,全面提升了操作技能,全面提升了步入社会的竞争能力。

3)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的,同时也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4)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在企业所学的也是企业最前沿的先进技术,拓宽了教师的知识面,提高了业务水平及教学能力。

5)改善实训条件,使实训环境与企业生产环境更贴近,丰富提升了学院教学设施设备的层次。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2)[Z].

第5篇

关键词:半程 订单班 校企合作 高职

订单式人才培养对于高职教育实现从传统教学体系到现代教学体系的转变,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和文化素质,解决学生就业难等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并已逐步得到社会和企业的认可。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重要形式之一,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实现“无缝对接”的有效途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被众多高职院校认同并积极进行研究、探索和实践,且取得了一些成绩。然而,在实践的过程中,还是有很多复杂的问题出现,使得订单培养显得不够规范,不够成熟。

一、半程订单班的实践

(一)半程订单班的界定

半程订单班指学生在校正常学习1-2年时间后,由用人单位根据发展需要,从各相应专业的在校学生中选拔优秀学生,组成新的班级,校企双方共同对学员进行相应的培训,之后录用考核合格的学生。

(二)半程订单班的运作

1.签订“合作培养技术人才协议”

在校企合作双方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通过签订用人及人才培养协议,形成一种法定的委托培养关系,明确校企双方职责。

2.校企双方共同选拔学生

企业对自愿报名参加订单培养的学生进行选拔,选拔方式包括笔试和面试,学校将为整个选拔工作提供全面的支持与协助,入选的学生将单独组建“订单培养班”。

3.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校企双方根据岗位的实际需要,进行职业岗位分析,明确培养对象所应具备的各种职业素质与能力,将这些要求写入人才培养方案中。

4.利用校企双方教育资源共同培养人才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学校选派出骨干教师,重点对学生进行社会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理论、政治思想道德等的教育与培养;企业则选派出有丰富管理经验和熟练操作技能的业务能手,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工作场地和设备,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的操作训练,培养毕业生的岗位工作技能。

5.企业参与人才质量评估

为了让企业获得用得上、上手快、留得住的人才,保证人才培养的优质高效,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估。

6.企业按照协议录用毕业生

订单培养教育完成后,企业必须严格按照“订单”约定,录用合格的毕业生,安排学生到企业就业。

二、半程订单班存在的问题

(一)订单班学员稳定性不够

虽然订单班学员是在参加了企业的宣传之后,自愿报名加入的,企业也派出了专业人员进行了面试,但是在合作一段时间后,有的学员开始抱怨学到的太少,企业没有兑现承诺,有的抱怨太辛苦,像是廉价劳动力,有的担心毕业设计不能按时完成,影响毕业,有的学员提出要退出,企业也对有的学员不满意提出要退回。订单班人数越来越少,严重影响订单培养的进展,也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二)专职指导教师指导不到位

在订单班成立初期,学校选派了专业教师作为订单班的专职指导教师。由于专职指导教师专业的局限性和兼任的缘故,他对企业的培训内容一知半解。在订单培养过程中,他对学员指导往往不专业不到位,不了解学员在企业情况,无法及时解决学员困惑,造成了学员有被弃之不管的感觉,同时也起不到督促企业按照协议培养学员的目的。

(三)前后培养方案融合度不够

半程订单班学员来自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原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学生入校前已经制定好,却无法与后期制定的半程订单班人才培养方案有效衔接,主要在课程设置上缺乏周到的安排。企业和学校在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缺乏足够的沟通,使得订单班方案和大纲方案冲突重重。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订单班学员的正常毕业,影响了原来班级的正常教学秩序,增大了学校任课教师及班主任的工作量。

三、半程订单班运作构想

(一)提前宣传,构建订单班选拔机制

订单班学员选拔工作不能只在开始组建订单班时进行,应该要提前宣传,建立规范的相关选拔机制。利用新生入学教育的机会对其宣传学校工学结合模式,让其了解订单班性质、培养目的及开班时间,进行前期宣传。在正式选拔前,充分宣传订单班人才培养方案,鼓励学生积极面试,同时考虑班主任意见,筛选出职业素养较好的学生。对选的学员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帮助学员客观理性正确地认识订单培养过程。一届订单班获得良好口碑后,有利于校企的长期合作,有利于订单培养的良性循环。

(二)三方考核,建立建全专职指导教师考核机制

建立建全专职指导教师考核奖励机制,可以调动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由企业、学校、学员三方共同打分,可以增强指导教师的工作责任心。专职指导教师可以考虑从专业带头人里挑选,并及时安排其到企业参加培训,明确其工作职责和任务。这样既有利于专业带头教师更好地指导新生学习专业知识,也有利于订单培养的前期宣传工作,同时专业带头教师对订单班学员的情况有了较多了解,在指导学员实训实习时更加的得心应手。

(三)提前规划,制定适应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方案

在制定新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充分考虑订单班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统筹规划课程安排、技能证书培训等。订单班人才培养的制定要请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专业团队负责人、企业负责人共同研讨协商。订单班人才培养方案要和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衔接,课程置换要紧扣企业的培训内容。融合度高的订单班人才培养方案可以解决学员的后顾之忧,也会减少订单班带来的附加工作量,让订单培养显得更加的规范。

参考文献:

[1] 刘丽娜.高职校企合作订单班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3(11)

第6篇

关键词:协同创新;校企合作;探索

基于协同创新视角下的高职校企深度合作是指高职院校、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整合,实现双方的优势互补,加速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其内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协同性,强调的是合作各主体之间的协作关系,更强调相互之间打破人力、物力、财力、信息以及组织之间的各种壁垒,实现知识和技术的共享,以实现“1+1>2”的协同效应;二是创新性,由于政府、高职院校、企业依靠自己的力量比较难在创新上有很大的突破,但如果他们联合起来,协调作用并实现资源的共享,则会产生聚合效应,加速创新的进程;三是互补性,高职校企协调创新可以有效实现参与各方的资源互补优势,解决高职校企深度合作面临的困境,以实现参与各方的目标。

一、高职校企深度合作在现有协同创新实践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1.协同创新的动力不足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由于学校的教科研评价指标和考核制度都是量化的,相对来说都是机械的,功利性比较强,这导致高职院校的科研人员不愿意直接参与企业的横向课题,致使科研成果的转化能力不强。对于企业来说,只要行情还不错,就对需要大投入、高风险且不能马上见回报的新技术研发的兴趣不大。大多数企业会选择那些已经看得到成果的项目进行后期合作,这使高校的技术转化合作成本明显加大,使高职校企深度合作受阻,不利于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协调创新。

2.管理机制的缺失,导致校企协同创新缺乏可持续性

参与协调创新的高职院校与企业隶属于不同的部门,他们有着不同的目标,他们的科技力量各成体系,价值利益和科研协调管理制度、考核制度也不同。而且学校和企业人员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等都有很大的差异。高职院校与企业协调创新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这使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信息沟通不畅,科研转化能力不强,而且不同的背景可能导致利益分配不公,导致协同创新缺乏市场针对性和企业需求实效性,致使校企协同创新缺乏可持续性。

3.资源分散,制约协同创新

科技资源配置部门尚未形成完善的资源配置机制,在资源分配时,往往没有很好地规划,存在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现象突出。由于高校与企业隶属不同的管理部门,科技资源分散,产学研脱节,创新凝聚力不强,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集成整合。尽管高校与企业都已经认识到协同各方特色和优势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却不是能够果断地迈出走向协同的脚步。资源分散制约了协同创新,高职校企深度合作迫切需要协调科技创新。

4.教学与生产脱节,不利于校企协同创新

现在还是有许多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大多沿用传统的知识本位系统,重视理论知识,轻实践技能培养。在校企深度合作协同创新的过程中,企业所希望的是学生能够参与到企业的生产中,能够直接上岗,按时优质地完成任务。但由于现行的教学与生产实际相比还是具有滞后性,培养出的学生还需要再投入人力、物力进行再培训才能上岗。另外,学生因为学校排课的约束,不能保证实习时间,这阻碍了校企协同创新的发展。

5.师资力量薄弱,不能有效支撑校企协同创新

“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也是协同创新的基础。因为师资力量是高职院校校企协调创新的关键要素,也反映了高职院校的教科研水平。虽然近几年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加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大多数教师还是缺乏一线生产的经验,不能灵敏地把握本行业动向。这导致培养的学生一方面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需求,另一方面创新能力不强,不能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不能有效支撑校企协同创新。

二、高职校企协同创新途径的探索

1.完善产学研联盟运行机制,深化校企协同创新发展需求

联合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以联盟为平台,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以联盟为基础,开展传统产业关键技术升级与科技攻关。如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宁波世纪园林工程有限公司等30家单位联合成立了产学研战略联盟,以提升宁波园林行业的竞争力。同时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为了深化服务型教育体系建设,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贴近园林行业企业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浙江滕头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创建“滕头园林学院”。通过产学研联盟平台,形成良好的合作过程,企业希望能够长期与学校开展深层次合作。

2.发挥高校特色组建协同创新平台,提升科技攻关能力

依托高校科技与智力资源优势,校企联合建立对接地方、服务于地方的协同创新中心。以高校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等为平台,以联合科研为纽带,打破学科、单位、区域界限,以企业生产和行业科技攻关项目为载体,实现科研转化,并大力培养复合型人才,提升科研攻关能力与产业竞争力,推动校企协同创新。

3.开展深化内涵建设,全面推进校企协同创新

(1)健全组织管理体系,探索校企协同创新的管理机制

针对我国校企合作的现状,建议企业、学校在职业教育领域各自发挥重要作用,完善企业、学校间相互协作的法规。构建一个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权责清晰的组织管理体系,成立校企协同管理机构,负责协同创新过程中重大事务协商与决策,制定有效规章制度,明确各方权、责等,最终实现校企协同发展的合作目的。

(2)加快教学改革步伐,校企合作协同培养创新人才

①实现课程整改,协同建设课程体系。根据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与企业共同制订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把行业岗位要求转会为岗位的核心再转化为对应的学习情境,以能力为本位,重新整合将基于工作过程,以项目为导向对课程的内容,并与企业共同建设课程体系。请企业一线人员作为外聘教师共同制订课程标准,参与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共同培养人才,提高教育质量。

②以任务驱动来组织教学,校企协同建设教学内容。通过引入企业项目到课堂,实现生产任务课堂化、教学任务项目化,把企业的生产活动和教学活动有机融合在一起。采用任务驱动法组织教学,推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构建仿真实训、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的三级递进的实践教学内容。通过与企业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将岗位典型的工作任务引入课堂,让教学内容与企业真实工作任务无缝对接。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使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时能够实现无缝对接,而且能够具有岗位迁移和创业创新能力。

③协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师结构。校企协同创新,关键问题在于人。由此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是关系到校企协同创新效果的关键所在。为加快推进学校教师企业化,可以建立完善教师下企业、做企业访问工程师等锻炼制度,使教师迅速熟悉企业运作模式,熟练掌握生产线操作流程。实施外聘企业人员教师化,建立健全外聘教师档案,加强外聘教师进行教育学、心理学的课程学习和师范技能的培训,提高外聘教师的执教水平。深入理解高职校企合作内涵,校企协同建设一支高学历、高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龚成清.高职院校校企协同创新的探索[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4):19-23.

[2]胡春林.高职院校协同创新的推进方向与思路[J].职业技术教育,2012(25):53-55.

[3]汤其成,周继良.大学协同创新:制约因素与改进思路[J].煤炭高等教育,2012(30):1-6.

第7篇

由此,为了打破目前这一尴尬局面,本文倡导创立一个学校与毕业生之间互利互助的后续服务平台,继而实现学校和企业以毕业生为纽带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赢发展,建立新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基于“就业后交互式服务”的高职校企合作模式。

一、基于“就业后交互式服务”高职校企合作模式的建立基础

1.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职院校要提高动态管理水平,努力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五个对接,进而科学指导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习实训、职业技能训练、招生就业等,就要认真研究企业的真实生产经营状况,而我们已经走向工作岗位的学生基于对于母校的支持,可以提供这个合作平台。

2.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企业在发展运行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发展瓶颈,比如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更新完善,员工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人力资源的梯队管理,新产品研发的理论指导,生产设备的技术参数调整,优化生产效率和提升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都可以利用高职院校的优质软硬件资源,进行联合攻关,合作共赢。可以通过校企合作,让学校优质力量参与进来,联合申报科技项目、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联合举办高新技术企业,不断深化校企合作。

3.就业后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

就业后的学生在实际工作项目中遇到的专业难题、发展瓶颈、心理困惑、职业规划等,完全可诉求于母校,学校整合软硬件资源给予帮助和解决,继而使他们能够顺利攻克难关,战胜自我,更有效地为企业开展工作,实现自我价值创造和提高企业发展效率。

二、基于“就业后交互式服务”校企合作的服务项目

1.学校为学生提供的服务项目

1.1解决专业难题

就业后的学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遇到不同的专业难题,尤其工作伊始,对于工作岗位的专业知识的运用毕竟还不够熟练,会遇到更多的问题亟需尽快解决。这个时候可以通过诉求于母校,学校事先建立了各专业的服务团队,针对学生反馈的难题给予远程指导,为其解决难题的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

1.2解决心理困惑

就业后的学生作为个体,在工作生活中会难免会遇到一些心理困惑,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累积发展到一定程度将会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甚至影响家庭生活,这时可以诉求于母校,母校通过专门的心理服务团队为学生排除心理忧患,乐观面对生活,积极应对工作挑战,从而顺利度过心里难关,提高生活满意度。

1.3突破发展瓶颈

就业后的学生,在企业工作一段时间后,职业发展可能会遇到上升瓶颈,我们母校可以集中力量帮助其分析其面临的关键问题,从主观和客观的角度认真剖析症结所在,并结合其公司本身的发展现状,帮其调整工作思路,及时调整工作态度,从困境中寻找机会,积极面对困难和优化提升自我,从而不断突破发展瓶颈。

1.4继续学习或网络服务

通过构建“就业后交互式服务网”,帮助校友进行必要的继续学习,包括专业上、心理上、生活上等,进行全方位的提升,从而实现业务上更加精湛、心理上更加健康、生活上更加幸福。

2.学生为学校提供的服务项目

2.1个人信息反馈

就业后的学生可以每年给母校反馈一份个人信息,包括在哪个公司工作、薪资待遇、工作岗位、从事项目、职位晋升或调整等,可为母校提供科学决策专业建设、招生计划等的必要数据,便于统计分析,提高学校动态管理水平。

2.2提供课程内容的具体案例

高职院校大力进行课程改革,就需要企业一线的真实案例,纳入到课堂教学内容或进行教材编写的材料来源,真正实现“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的对接、课堂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帮助在校生提高专业学习兴趣,接触更多更好的优质资源。具体来说,可以让校友把自己在生产一线具体从事的工作项目,动态跟踪全过程,拍成图片或视频,打包整理好数据库发给学校的专业教师。

2.3帮助在校生实现顶岗实习或就业

我们的校友,可根据自身的工作岗位情况,接纳1-2名师弟师妹进行顶岗实习。一方面师弟师妹如果表现优秀,可以直接被公司留下,也壮大了学校的人脉,提高了学校在企业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可以在顶岗实习期间为企业充当人力资源,为师兄或师姐当好助手,也减少了企业后备人才的招聘成本。

2.4帮助母校建设实训基地

就业后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工作的具体内容,帮助母校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为在校生提供更好的实践教学环境,实现和企业岗位标准的无缝对接。

3.学校为企业提供的服务项目

3.1经营理念或发展战略的优化

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发展战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是企业文化的核心要素。经营理念的先进与否,战略制定的是否准确到位,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而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往往是当局者迷,在有些时候缺乏“旁观者清”,我们高职院校可以起到这个作用,参与企业的重点战略决策和经营管理理念的创新完善,从而加强企业的引擎力。

3.2产品技术研发生产工艺的调整

一个企业要不断更新优化自己的产品,加大技术研发或生产工艺的调整,往往可以借用院校的优秀教师人力资源,联合攻关新的产品或调整生产工艺,并加快成果转化,不断取得市场竞争优势。

3.3人力资源的供给或提高

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公司要长久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队。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为公司提供培训场所,对现有的职工提供再教育服务,提高现有的人力资源素质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学校可以为企业输送优质的毕业生进入公司,或按照企业的岗位需要进行后备人才培养。

3.4宣传企业文化或产品推广

通过打造“就业后交互式服务网络”平台,让校友把所在企业的有关信息放在网络上共享,一方面可以让在校的师生感受到企业的文化,新的产品也可以在网站上进行展示和宣传,有利于公司品牌和产品品牌的打造,提高公司及其产品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可以让学校在校生更多的接触市场一线信息,实现校企合作的深化发展。

第8篇

尽管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建设,我国的职业教育已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几乎占据到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发展相对缓慢等,高等职业教育到目前为止还不是被社会所普遍接受,整个社会的关注度还不够。而且相对来说还存在一些比较落后的观念,比如人才观念,说到人才很多人认为高科技人员才是人才,而事实上,人才也包括技能型人才。再比如,在笔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学生家长对学校安排学习参加生产性实践和顶岗实习有所抱怨,认为这些工作给他们孩子的学习增加了负担,生活带来了一些安全隐患;有些家长甚至产生一些过激的想法,认为学校和老师利用他们的孩子增加额外收入等。这些想法中大部分是由于家长和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属性不理解,观念上还停留在应该像普通教育一样以学校教育为主,当然有些也是由于当前“校企合作”制度不健全,部分学生利益受到侵害所造成的。

政府应该尽快突出其在“校企合作”中的主导作用,尽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及时健全一些“校企合作”的经费投入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惩处机制、协调机制、评价机制、动力机制和调控机制等运行机制。通过政府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可以有效的保护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督促相关主体及时履行有关责任和义务。教育是强国之本,这早已形成共识,但是职业教育由于我国工业化发展方面的原因而起步相对较晚,社会对此认识还不充分。实际上,职业教育已成为教育事业的半边天,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于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产业升级、促进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等,对于改善民生、促进就业等方面都具有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职业教育就是要培养各种社会需求的技能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当前职业教育就是要加强改革与发展,建立科学的职教体系,提高职教质量,而破解这些难题的关键形式就是“校企合作”。全社会都应该统一思想,观念上要与时俱进,充分认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转变传统的人才观念,认识到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充分认识职业教育不仅仅是教育部门一家之事,“校企合作”是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形式,是当前职业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要积极参与和配合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积极参与和支持“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属于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本质上就是一种为社会提供服务的组织,因此高职院校实际上就是为社会提供职业教育服务的组织,为社会服务是其基本任务。因此高职院校需要需要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封闭思想,主动走出去,增加向社会的开放程度,增加和企业、社会的交流与沟通,强化高职院校的服务意识。在服务意识增强的同时,还要苦练“内功”,增强服务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亡发达的不竭动力,美国著名企业家李•艾柯卡说,不创新就死亡。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同样离不开创新,只有不断探索和创新“校企合作”形式,才能使这项工作具有长久的生命力,才能构建和谐的“校企合作”关系。也只有通过“校企合作”形式的创新才能真正的破解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各种难题,才能使高职化工专业培养的学生满足现代化工发展的需要,成为真正的高技能人才。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所在,正确认识和分析相关问题,并积极探索解决方法,具有深远的意义。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和关注实现“校企合作,合作共赢,多方受益”。对于国家来说,实现了教育强国的基本政策,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对于企业来说满足了人才需求、智力支持和服务等;对于学校来说实现了人才培养目标,扩大了声誉;对于学生来说,学到了知识、提高了素质、掌握了技能;对于社会来说,满足了社会发展需求,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本文作者:胡鹏工作单位:潍坊科技学院化工与环境学院

第9篇

关键词:高职;校企合作;经费;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1-0014-02

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状况、教育整体水平紧密相关,国家经济越发达,对人力资源素质要求也就越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逐年增长,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不断发展,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近年来,职业教育为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培养企业所需的优质劳动力资源,积极与企业合作,走校企合作办学的道路。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多数情况都是高职院校主动谋求与企业合作,企业在合作上不那么急迫和主动,存在明显的校热企冷的现象,短期的、不规范的和靠人缘维系的浅层次校企合作较多,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有长远规划的深层次合作较少。校企合作问题较多,经费问题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影响了高素质技术人才的培养,影响了校企合作的开展,甚至出现因经费不足造成校企合作终止的状况。

我国高职教育经费来源现状

我国高职教育经费来源主要有政府财政拨款、学杂费、社会力量投入、校企合作办学和一些其他收入,主要是依靠财政拨款和学杂费两项,其他几项很少。但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一向不足,高职教育经费投入则更少。统计数据表明,截止到2009年,我国高职高专在校生人数达到964.81万人,占到高等教育总人数的44.99%。虽然高职教育已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在整个高等教育中的投资比例偏低。2008年普通本科高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为3083元,高职高专院校为1631元,低于普通本科院1452元;2010年普通本科高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为3394元,高职高专院校为1894元,低于普通本科院1500元。且地区差异很大,一般省市低于北京、上海,西部低于东部。从各类教育学杂费所占比例看,2008年,高职院校学费收入占其经费总收入的比例高达46.5%,2010年比例高达52.24%,表明学杂费收入依然是高职院校办学经费的重要来源甚至是主要来源。有关研究表明,高职教育办学成本是普通高等教育办学成本的2.64倍,但我国高职教育生均公用经费仅为普通高等教育生均公用经费的54%左右,虽然高职教育经费投入近年来有所增长,但相对于职业教育规模增长和公益性发展的需求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经费投入不足导致的问题

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少、经费来源渠道单一,已成为制约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瓶颈”。政府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导致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总体短缺,这使得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级专门技术人才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无法从政府财政拨款主渠道来源上得到保障,只好依靠其他渠道,尤其是学费征收,使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家庭负担过重,贫困家庭学生不能接受教育,失去了教育机会均等和社会公正的原则。近年来,各级政府比较重视校企合作教育,可经费下拨很少,同时,校企合作教育的有关费用,如差旅费、劳务费、管理费等都在迅速增长,并呈现继续增长的趋势,这与微薄的教育经费形成了很大的反差。校企合作需要“双师型”人才,经费不足制约了对“双师型”人才的培养,师资队伍薄弱影响了教学质量和科研开发能力,又降低了企业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教学硬件更新跟不上教育发展需求,实习基地建设也受到限制,教学与生产实际脱节,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又使企业不愿接受学生顶岗实习。因此,导致校企合作中的校热企冷现象。

经费投入不足的根源

政府的财政性教育投入严重不足 首先,进行横向对比,由于教育对国家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各个国家都把对教育的投入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发达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5%~7%,而我国的高等教育投入还不足3.3%。其次,进行纵向比较。我国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虽然是逐年增加的,但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不仅没有提高,反而逐年下滑,考虑到在校生人数的逐年增长及物价指数的变化,教育经费的划拨实际上是减少的。

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单一 社会力量投入及校企合作是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的重要补充。由于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社会普遍看不起职业教育,把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都看作是因为升本无望而不得已的选择,同时,技术工人被认为是蓝领阶层,他们的收入水平、社会地位及职业声望都较低。这样的社会氛围,使社会资金不愿意投入职业教育。高职院校因为资金短缺,办学质量难以提高,从而影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办学的意愿,高职院校也难以从企业获得相应资助。因此,职业教育的经费来源必然单一。

政策法规保障不到位 尽管我国对职业教育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职业教育的地位作用、管理体制等也做出了规定,但这些政策法规都很宏观,缺少指令性、可操作性强的细则,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也有相关政策,但对校企合作双方并没有做出具体规定和要求,也没有明确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应该承担的责任义务以及应分担的成本。

经费使用效率低,存在浪费现象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高职院校资金分配不合理,教育经费使用效率低、使用过程中存在浪费现象,教育经费的短缺及浪费使教育成本变高,反过来又影响了校企合作的质量。

解决经费不足问题的对策

无论是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合作教育”、英国的“工读交替”,还是日本的“产学合作”、澳大利亚TAFE等合作教育模式,他们的教育经费来源虽各有不同,但国家投入是教育经费中最大的来源;在校企合作中,企业对教育的大力投入对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借鉴这些国家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从以下四方面改善职业教育因经费不足问题而导致校企合作不利的局面。

加强政府财政投入力度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为各个行业培养高技术人才,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等职业教育本身的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它应该由国家财政支出作为基本保障,财政投入应是职业教育获取资金的主要来源。所以,要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促进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使培养的人才符合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应切实加强财政投入主渠道作用。高等职业教育由于在实习基地设置、实习设备购置和实习损耗上所需经费要比普通高等教育高得多,教育经费短缺更加严重。所以,国家应加大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目前,我们还不能与发达国家的投入水平相比,但至少应该达到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和改革发展纲要》中提出的目标,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达到与发展中国家相同的4%的水平;同时,还要特别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至少达到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目标:国家职业教育经费占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的比例达到15%的水平。

加大企业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高等职业教育为企业培养高技术人才,企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受益者,但目前我国企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关心、支持、合作的程度是很不够的,有相当多的企业甚至对学生实习还要向学校收取实习费。企业对高职院校的冷漠,是因为企业还没有真正认识到职工素质对企业的技术、产品的关键性作用,把职业教育和培训看成是纯粹的成本,而不是投资,因此不愿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导致企业在高等职业教育经费中所负担的比例偏低。政府可以制定制度或政策,一方面,提高企业对合作教育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明确企业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责任和义务。参考德国企业在职业教育中所承担的义务:职业教育经费完全由企业自己负担,企业除了负担培训设施、器材等费用外,还必须支付学徒工在整个培训期间的津贴和实训教师的工资等,我国企业即使不能承担职业教育经费,但可以拿出一部分资金作为奖学金或助学金,形成职业教育的资助体系,从而有优先获得优秀毕业学生的权利;还可以对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顶岗实习学生发放津贴等。当校企合作育人成为企业持续获得优质劳动力的主要途径,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受益时,就能形成良性循环。

制定合理的学费标准 政府应该分类核定高等职业院校生均培养成本,确定国家与个人共担经费的标准,制定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政府与社会分担政策。学费标准需要考虑大多数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如果学费标准定得过高,将会使经济贫困家庭的学生失去受教育的权利,丧失教育机会均等和社会公正的原则;学费标准定得过低,又失去教育成本分担的价值。因此,合理的学费标准应该是既能合理分担高等职业教育成本,又能让大多数受教育者承受。

制定完善的保障体系 我国的《职业教育法》、《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相关法规政策,对于“校企合作”以及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等问题都作了相关规定,但对校企合作中合作各方的责、权、利未做出明确的规定,而且对于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规定都比较宏观,属于方向性、原则性的规定,缺乏具体、可操作实施的细则。这些教育法规或政策对职业教育投入的法律责任规定不明确,对于违反法规的处罚问题表述笼统,对于如何保证职业教育经费增长、如何鼓励企业单位参与合作教育更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措施。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的财政法规,促进职业教育投资行为的法制化,并保护职业教育投资者的利益,从而提高职业教育投资者的积极性。

完善资金预算、管理及评价体系 校企合作的目的是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但校企合作形式及方式选择不当,合作过程协调不好,反而会造成资源利用率不高、重复建设、资金浪费等问题。我国的公共教育经费,特别是职业教育的公共教育经费非常稀缺,虽然教育经费的投入不以营利为目的,但也必须要有效益意识和投入产出意识,才能发挥资金的最大效能。目前,我国存在职业教育经费管理松散,投入的效益难以测量和考核的问题,使校企合作中资金分配和使用不合理,重复建设、资金浪费等问题时有发生。因此,只有加快实现校企合作过程中教育经费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推行目标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方式,加强对投入的绩效考核与评价,从校企合作经费投入决策开始就进行全过程的计划、分配、协调、控制和评价,才能最终保障资金合理使用、科学使用的管理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殷红,米靖,卢月萍.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研究综述[J].职教论坛,2011(12):11-17.

[2]教育部.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9[R].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4]教育部财务司.2008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5]教育部财务司.2010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6]马国湘.从制度上保证对职业教育的投入[J].中等职业教育,2009(6):48-51.

[7]胡秀锦.职业教育发展经费保障机制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22):15-21.

[8]毛建军,高杰.国内外高等教育投入比较研究[J].商业时代,2010(18):91-92.

[9]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2005-2020年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占GDP比例的研究[EB/OL].(2010-02-09)..

[10]石丽敏.国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分析与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6(12):81-84.

[11]刘茗.英法德三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透视[N].中国教育报,2005-10-27.

[12]黄芳.国外职业院校合作教育互动机制的运行特征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8(22):90-93.

作者简介:

叶煜(1972—),女,四川泸县人,硕士,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及计算机应用。

邹承俊(1963—),男,四川什邡人,硕士,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第10篇

摘要:文章分析了当前高职校园文化的现状和特色,针对当前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便于高职院校在今后的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构建出更具特色健康的校园文化体系。

关键词 :校企合作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 探究

高职教育是一种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其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特殊性决定了学校必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正在不断探索和总结的过程中实现快速发展。“未来高职教育的发展必将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中心,在注重内涵建设的基础上,着力推进外延发展,实现内涵建设与外延发展的有机协调”。校企合作有助于高职教育内涵建设与外延发展的有机结合,其状态下的校园文化建设也必须与高职教育和社会发展实际相适应,体现多元化和系统化,适应和满足目前校企合作的现实。

一、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校园文化及其特色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其基本内涵是通过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来促进高职院校形成宽开放、高层次、强影响的校园文化。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在2014年5月国务院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同步规划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推进人力资源开发与技术进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突出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强化校企协同育人。”

高职院校通过校企合作,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将企业文化渗透校园,突破职业院校办学的封闭性,可以促进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科研及管理水平,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校企合作育人为大学生成才提供了优质的环境,可以提高学生对企业工作的适应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校企合作发展有助于职业院校融合企业文化,促进企业的先进文化、理念融入学校的教育与管理中,校企联系密切也促进了学校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交流,便于形成联系行业面向社会更具内涵的特色校园文化”。

高职院校实行校企合作作为高职校园文化发展新的方向和形态,丰富了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也使高职校园文化更具特色。

1.校企合作模式下校园文化体现出企业文化特色。引入校企合作的高职校园文化,在原有高职院校文化和高职教育文化之外同时体现了企业文化的特色,可以起到积极的辐射带动作用。其一,在传统校园文化设施的基础上,校园文化设施作为校园文化的物质文化载体呈现出逐步现代化的现象,比如现代化的实训室、图书阅览室、体育场馆等,校园文化的硬件设施得到改善的同时也美化了校园环境。其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征要求职业教育与市场紧密结合,体现现代企业的特征,注重学生职业素质和素养的培养,这必然使校园文化兼具行业、企业和职业文化的特点。

2.校企合作模式下企业先进技术被引入高职院校的教学。校企合作模式下促成的技术、工艺和流程,在运用到企业自身生产管理的同时更能够应用到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践中。高职院校文化的传承者和主体即学校的师生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文化层次,对校园文化的创新和推进有高境界的渴望,他们在教育教学和一切校园活动中,注意与专业紧密结合,融教学、科研和校园文化活动于一体,使专业文化活动也独具校园文化特色。

3.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更强。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的办学必须与就业市场零距离对接,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企业环境适应能力。通过建立高职院校稳定的实践教学场所即实习实训基地,实施校企合作、产学结合,能够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培养的高职人才其实践操作能力会更强,高职院校的学生活动也逐步趋向社会化和企业化。校企合作的逐步深化,亦体现出学校与社会、行业、企业紧密联系的特征,毕业生在工作中更能灵活运用所学技能处理各种问题。高职院校学生身处学校营造的企业化环境中,其基本素质、实践技能、团队和责任意识都得到有效培养,校园文化彰显出很强的“企业特色”。

4.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可以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服务。高职院校实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其管理体制、办学模式、服务社会的科学及研究成果的转化将会突出反映和展现高职教育的前沿问题,也必将能够带动高职教育教学研究的发展。高职院校可以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精神产品和智力支持,包括诸如人才培养、科技信息及物质资源的咨询服务等。职业院校既要充分利用自身信息资源的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建构信息交流咨询的传播平台,又要利用信息交流沟通的平台,强化校园文化的渗透力,扩大校园文化的影响,还要利用学校自身的设施设备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物质资源服务,也为地方社会提供服务。

二、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1.缺乏机制和规范,合作无长效保障机制,校企合作并未能覆盖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目前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大多采用共建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平台、教育与培训实习基地的形式,企业和行业未能充分参与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和课程建设等,校企双方的责权利缺乏制度保障,未建立起合作办学的长效机制和规范。致使不少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毕业后不能很好地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节奏和文化,难以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另外,校企双方合作的模式、沟通交流的平台和责任与权利的界定划分不够明确,很难找到共同利益,没有长期合作基础,很多企业仅合作一次,没有建立后续的联系和合作关系,这样以来,校企合作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功能也得不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2.认识模糊,文化氛围营造的尚不完善。高职院校的学生来源相对比较复杂,大部分学生的社会经验缺乏,文化基础高低不齐,加上一些院校为缓解就业压力,普遍存在重技能和硬件设施建设轻职业素质、职业规划及道德教育的现象,致使很多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上缺乏积极主动性。有些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过于形式化,校园文化建设大多外化于形,教师员工和学生的思维及行为模式没有从根本上改观,校园文化没有如实反映教师员工和学生的理念、价值取向,故起不到人心凝聚的作用,从长期来看,也不会影响和促进到学校长远的建设和发展。

3.主旋律不够突出,对企业文化的引入不够重视。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真正的职业教育需要校企合作全过程的参与。通过校企合作,职业院校除了向企业输送人才之外,还要让企业文化渗透到高职校园文化中来。但受市场经济效益的驱使,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仍然偏向于专业知识的传授,对学生缺乏校园文化方面的教育,对企业文化的引进和指导更是少之又少。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得不到培养,高职院校“重专业,轻人文素养”的现象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风学风和考风建设,学生社团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对不良文化的防范和抵制。

4.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没有得到凸显。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不断扩大招生和师资规模,通过开设基础薄弱的热门专业放弃优势专业的方式来吸引生源,致使在专业设置上未考虑行业特征,形不成有特色的行业文化特征。致使很多企业招不到满意的人才,不得不进行“补课”,此与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校园文化与培养目标的脱节有很大关系。另外,有些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缺乏地方特色并存在脱离地方产业结构,呈现出校园文化与区域文化发展不同步的现象。校园文化活动与课堂教学的联系比较少,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特色和创新。

5.建设内容简化,缺少系统性设计。纵观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呈现出大多相似,没有各自特色和没有科学规划,缺乏系统设计的特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存在很多脱离所在地域文化和学校发展优势,有时参考甚至照搬本科院校发展经验的做法,没有利用自身学校独特发展优势和形成特色。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并非单一和支离破碎的运用几项新技术、新工艺,搞几次文化活动和讲座,建造几栋楼就是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了,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创新需要进行顶层设计,建立完善的现代大学制度,从物质、制度、行为和精神几个方面同时入手,形成可持续发展动力,进行整体设计和推进。

三、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与路径

1.找寻校企文化融合点,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校园和企业的价值取向、文化内涵具有各自的特殊性,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有赖于校企共同的价值取向和文化理念,更需要校企在实践中予以优化组合与深度融合,建立科学的校园文化体系,比如校企共建产学研用专业指导委员会,定期进行战略对话;“校企共同开发课程,企业主动参与到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中,校企共建车间型实训室,进行环境共建”;学校组织教师进企业,企业兼职教师进学校授课,校企经常进行人员文化交流等。通过这些举措助力校企相互促进、融会贯通,同时实现各自的既定目标。高职院校也可以与企业合作共建学生文化社团,共同组织、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与特定企业的文化交流活动,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的宣传、拓展和训练,尽可能使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融合,建立一个独特的高职教育文化,使校企合作产生的作用和效果作用于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

2.吸纳企业文化元素,校企共谋建设特色高职校园文化。

首先,职业院校可以邀请企业管理层对学生实施有关企业文化的教育,并让企业参与到教学改革中来,还可以聘请企业人员来校担任兼任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及时优化课程设置和更新教学内容。其次,强化在校教师的职业素养,经常安排教师到企业参观学习和进行生产实践锻炼,便于教师在教学中,把企业的管理和文化引入课堂,更加有目标地培养学生,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再次,每年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及时走访企业,了解社会需求,推进高职教育办学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3.找准切入口,突出重点,实现校企文化的对接。职业院校由于重在培养技能型人才,要注重能够充分发挥个人潜能的开放性实验室的建设,为学生营造一个技术实践环境,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多开展多样的职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技能比武和社团活动,通过安装、维修、发明、创造等,激发学生的职业兴趣,创新校园文化活动载体,引导学生对专业技能的追求,突出高职校园文化的职业特点。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素养也要提高,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专业教师必须有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践的经历,最好参与到企业的课题研究,基础课教师也要经常到企业走访考察交流,便于在教学中引入企业文化和先进管理理念,无形中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

4.顺应职业教育发展方向,体现职业教育特色。“高职院校开展的是职业教育,其最大特征是教育内容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其目标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合格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故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校园文化的职业性特征,加强与行业和企业的联系”,以校企合作为载体,引进企业文化元素,融入企业文化,体现行业文化的特色,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注重将企业、行业和专业文化充分得以物化,可以将体现行业特色的行业优良道德传统和行业规章制度融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中,体现为行业职业道德的培养教育,营造出浓厚的培养职业人才的氛围。同时,“建立与行业企业实际需求一致、符合企业岗位规格标准和工作过程系统化要求的专业实践学体系”,融合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和企业实际生产经营环境于课堂,注重体现职教特色。

5.系统规划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建立完善的现代大学制度。首先,学校在进行物质文化及规模建设、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专业建设的同时兼顾校园文化建设,软硬件建设合理结合;其次,制定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校园文化具体发展目标和可行性措施,尽可能使校园文化建设与校企合作的进展步调一致、紧密配合;再次,在教学和学生的培养计划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中,纳入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精神活动。在学校顶层设计和制度设立上,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此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就是要构建新型的大学与社会、大学与政府、大学与市场、大学之间及大学内部冲突的和谐文化。具体来讲,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尽可能要简政放权,加大高职院校的办学自主权;逐步推进高校去行政化,发挥教授在治学中的作用,高职院校要实施依法治教,加强章程建设,提高治理能力,完善治理结构;开发校园优质网络文化资源,助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同时加强社团的指导和管理,实现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教育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祎,管中秋,庞海云.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策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1)

[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2014-05-02

[3]罗时髦.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4]周欢伟,刘新星,林燕波,李助军.校企合作模式下建设高职特色校园文化的遵径探索[J].广东教育:职教,2012(4):21-22

第11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广东珠三角地区

一、广东珠三角地区高职教育现状

珠江三角洲面积为41596平方公里,这个地区的人口和土地面积只占全省的31.2%和23.4%,但它的国内生产总值占了全省的70.2%。2005年,广东省委省政府规划在广深珠三地建立高校园区,实现资源优化。期间还准备新建一批高职院校,经过5到10年,把广州、珠江三角洲建成华南地区、乃至全国的高等教育中心。目前广州大学城已启用,广东省高校总量的70%以上集中在珠三角地区,高校数量在全国名列第二。

近年来,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得到稳步推进,发展势头良好,从1998年到2005年,高等学校数量从43所(其中高职高专17所)增加到101所(其中高职高专65所),招生录取人数从6.1万(其中高职高专3万)增加到35万(其中高职高专22万),毛入学率从8.16%提高到21%。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翻了一番以上,录取学生达到了1998年的5倍以上。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或备案的普通本科专业195个,比2003年增长59%,备案高职高专教育专业323个,比2003年增长46%,受理全省高校备案或审批高职高专教育专科专业申请376个。2005年全省共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本科院校36所(含两所民办高校广东白云学院和广东培正学院),高职高专院校65所,招收高职教育学生的成人高校26所。

二、广东珠三角高职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由此可见,校企合作办学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我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呈现多样化,按照学校和企业合作的紧密程度和层次,可分为实习基地模式、订单培养模式、企业办校模式、政府主导模式、职教集团模式、校办企业模式。尽管目前广东高职的校企合作在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探索,在实践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功,但是,我们的校企合作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制度环境不良,政府保障乏力

从地区分布来看,校企合作成熟度与地区发达程度成正比。广东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经验大多数出自珠三角地区,珠三角校企合作的理念与实践走在全省甚至全国前列,但是,从合作的程度来看,珠三角校企合作虽然“百舸争流”,亮点突出,不少模式在全国具有借鉴意义,但多限于个案运作,尚未形成机制和制度。就目前我国的校企合作来说,主要还是依靠自发的或基于人际关系基础之上的情感机制维系。因此,健全有关政策与法规,寻求资金投入的保障,并得到政府的重视与支持,这是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必须依靠政府部门制定及实施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为校企合作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和有利的发展环境,统筹规划,协调各方利益,才能保障校企合作的深入持久开展,才能使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与使用上实现双赢。

2.主体地位缺失,企业无自主合作意识

校企合作要充分利用企业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必须有企业的共同参与和大力支持。然而市场化背景下,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存在着以下问题。其一,机制不完善,企业主体地位缺失;其二,无利益驱动,企业缺乏自主合作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拥有自主经营权,其与学校在经营理念上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给校企合作设置了一道障碍。企业运作的根本目标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往往考虑经济效益,而在校企合作中,企业对与职业院校的合作没多少兴趣,主要在于没有利益“诱惑”,参与合作的积极性自然不高。政府作为主导,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约束和鼓励机制,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恢复其主体地位。

3.合作理念肤浅,高职院校“一头热”

虽说是“校企合作”,实际上只是我国高职教育“一头热”,从现有的合作模式来看,本质上是一种“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这种局面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不长,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还不高,因此,很多高职院校仍然将校企合作定位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结果上,也就是在就业阶段的合作,这说明一部分高职院校还存在着校企合作理念上的问题。其次,一些高职院校的领导决策层认识肤浅,只是从表面上认识到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技能型人才,而实际上并没有真正领会到其中的深意,办学思路、专业定位等还不清晰,导致不能从行为决策上去做决断,没有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专业,学生没有真正特长,因而没有足够的竞争力,社会认可程度不高,影响到校企深度合作的质量。很显然,从目前的形势来看,高职教育应面向市场、面向企业办学,积极主动地配合企业的需求,使专业设置与当地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增强主动服务意识,以服务求支持,以服务求发展。

三、完善高职校企合作的对策建议

1.以市场为导向,政府进行职能转变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缺乏与企业进行深入合作的能力,导致企业缺乏利益驱动,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不高。但是,由于政府管理的权、责不同,也由于学校与企业的属性不同,政府部门对学校所能施加影响的程度远高于对企业的干预程度。因此,在我国的校企合作中,政府的合理选择是:首先,为高职院校提供教育管理、教育融资、教育信息等方面服务,如下放权利,提升高职教育自;加强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监管等等。其次,针对企业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及实施保障机制。基于企业的属性,政府不能通过行政手段对其进行管理,以免打击其积极性。因此,各级政府应通过政策导向,在财政、税收、奖励政策等方面引导和激励校企合作,有效调动企业资源为学校教学服务,将校企合作纳入国家法律保障体系之内,强化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统筹协调作用。

2.改变观念,企业寻求有效的盈利模式

目前,企业正面临全球性的产业与经济结构大调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技术密集型、创新型的企业必定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创新必定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企业需要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找到恰当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方向,寻求有效的盈利模式,就要真正意识到,参与职业教育不是给企业增加负担,而是使企业摆脱困境的重要手段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与企业产品及服务发展相关的学校进行校企合作,不能紧盯着当前的所付出的几个小钱,而忽视它的成长性。企业领导要将校企合作当作一种长期投资,用心经营,支持学校提高其人才培养质量及科研水平,借助高职院校的知识、技术、人才、科研成果提高生产效益,转而为企业服务。

3.以社会需要为导向,高校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院校普遍地缺乏与企业进行深入合作的能力,这是制约我国校企合作利益机制建立的瓶颈,也是我国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化的根本原因所在。要改变这种缺陷,高职院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分析学校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及优劣势,从以下方面确定自己的市场化对策:(1)以市场为导向,设置适应企业人才需求的专业和课程;(2)提高专兼职教师水平,建立市场化教学质量评估体系;(3)引入市场机制进行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4)建立市场品牌,大力推广招生就业;(5)提供职业资格培训等社会服务,拓宽市场领域。

伴随着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职业变迁,现今高职院校迫切需要打破传统的垄断供给模式,在进行校企合作时,必须注重根据市场变化和社会需求不断进行自我调节,提高学校对社会供给的质量和能力以及办学的效率与效益,在政府的宏观政策调控下,创新校企合作的实践模式,实现高职教育从数量增长型、规模发展型向质量提高型和内涵发展型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王土星.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模式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6.

[2] 陈启强.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D].四川师范大学,2008,4.

[3] 刘建龙.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之现状分析[J].经济师,2008,(09).

第12篇

(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 300240)

摘要:高职教育具有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特点,表现在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的专业实践教学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是影响办学质量的关键,甚至决定办学的成败。举办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操作技能比赛,对于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和专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高职院校各个专业的特点,要办好比赛,取得实效,必须密切联系企业,按照行业标准、企业规范开展。

关键词 :高职;校企合作;实践能力;技能比赛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9-0076-03

作者简介:秦武(1975—),男,河北昌黎人,硕士,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轨道交通自动控制。

教学竞赛是提高和促进教师职业技能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以往大多采用课堂教学、说课、课件制作评比、教学论文答辩、教案评比等方式,利用现场打分或查阅提交材料完成竞赛评比,这类竞赛方式虽然能够基本反映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职业素质,然而对以实践教学为主体,采用以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实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高职教育而言,显然不能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因此,进行专业操作技能竞赛成为高职院校开展教师业务竞赛的必要手段。由于专业操作技能竞赛的专业性强,竞赛中需要涉及设备行业标准、技术规范等,企业的参与尤为重要,切实可行的教师技能竞赛校企合作机制,能够促使高职院校与企业相互接触、共同学习,真正做到以赛促练、以赛促教,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提升竞赛效果。笔者拟以2012年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有关企业合作开展的教师专业操作技能竞赛为例,研究和探讨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基础上开展教师技能竞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旨在为开展同类竞赛积累经验。

合作开展竞赛的必要性和原则

必要性 长期以来,许多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仍然存在重理论教学而轻实践教学的观念,实践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训指导能力较差,导致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工作能力不强。通过专业操作技能竞赛,可为教师搭建同场竞技、展现风采的平台,从而实现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水平和职业技能水平,培养和建设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的目的。在竞赛中深化与企业的联系,能使学科竞赛的方向与行业、企业的要求一致,使竞赛题目真实化,即竞赛题目取自行业、企业、现场亟待解决的真实课题,竞赛中所使用的技术、设备紧跟应用技术发展步伐。另外,企业技术人员的加入也能提高高职教师的实际工程应用能力,促进高职专业教学改革。

校企合作开展竞赛的原则 首先,技能竞赛专业设备应当注重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方法的应用,适应行业、企业最新技术的发展,随着企业一线设备的更新而及时更新。必要的技能竞赛专用设备可由企业提供或者到企业现场进行竞赛,并由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教师通过技能竞赛接触行业企业最先进的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可直接感知企业产业需求,将生产实际中的新技术引入职业教育教学,引导职业教育强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保证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在实践操作设备方面的“无缝对接”,使职业教育直接服务于企业。其次,要注重“互利双赢”的原则。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是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企业通过参与技能竞赛,一方面可以将现场的技术规范、所需解决的技术课题等带给学校;另一方面竞赛题目可以与企业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相结合。学校既可以提供技术科研方面的支持,也可以更加科学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从而更好地为企业培养适合一线岗位的人才。再次,竞赛评委应多吸收企业技术人员参加,在技能竞赛中,应有更多的企业行业的专业人士参与出题、执裁、评判,这样既能增加企业对赛事的关注度,也能保持竞赛的公正、公平、规范。这需要学校通过转变观念改善相关体制,出台有关措施吸引企业参与,引入多方资源。

竞赛的组织安排

确定竞赛项目 由各个校企合作专业教学委员会进行竞赛题目的确定,竞赛方案设计要充分考虑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岗位任职技能,注意把握“怎样赛”、“赛什么”、“赛哪些”才能赛出教师的实践动手水平和操作能力,才能展示教师自身积累的职业技能和“双师”素质,才能不断拓展职业技能的内涵和职业岗位基本功的掌握程度。竞赛项目的赛点设置按照企业职工技能大赛标准进行,充分考虑国家行业职业标准的要求。赛点既是参赛者的必做元素,也是考评者的评分要素。通过研究各种职业技能大赛如何确定竞赛点的思路,将人才培养目标及国家职业标准中对应的应知、应会内容作为竞赛元素。另外,这些元素必须是专业教学计划所列的实训课程说明中的重点内容,争取做到让参赛者明明白白、评赛者清清楚楚。

制定竞赛项目评价指标 评比标准是竞赛的龙头,十分关键。标准定得合理,教师努力的方向就正确;标准定偏了,就会将教师引导到错误的方向,使竞赛的目的落空。各个校企合作专业教学委员会认真组织筛选评委,详细拟定,反复推敲,同时参考国家及相关企业技能竞赛评分标准,提出科学、合理的评分方法。

赛前培训 本着重在赛前培训过程、互相交流学习、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的思路,各部门认真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培训辅导,企业在设备、材料方面尽最大可能为参赛教师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辅导教师均是具有高超实践技能水平的企业技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或实训指导教师,辅导教师认真准备培训方案,提前进行比赛场地、工具、材料等的准备,参赛教师本着“轻名次,重实效,切实提高专业技能”的原则认真学习、积极动手,以培训辅导为契机,锻炼实践动手能力,提高专业教学水平。

竞赛 在竞赛过程中,参赛教师认真对待、规范操作,无论是从教多年的老教师,还是初出茅庐的新教师,都展示出了全新的精神风貌和过硬的基本功。

表彰及推广 竞赛活动设四个等级的奖项,分别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6名,竞赛结果按得分高低排名公示,无异议后确认,并由学院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并组织部分获奖教师进行技术展示。

竞赛结果分析

参赛人数统计 本次参赛教师共计194人、参赛282人次。年龄最大的60岁,最小的25岁。职称结构从实习生、初级到高级均有,如表1所示。

获奖教师数据统计分析 如表2所示。

所在岗位及职称 获奖教师既有系部任课教师,又有实训处实训指导教师;既有具备高级职称的教师,也有具备初级职称的和新引进的教师(如图1所示)。这在以前的其他教师教学业务技能竞赛中是没有过的,证明教师队伍中有潜力可以开发。

年龄结构 根据统计分析,本次参赛中青年教师(40岁以下)获奖人次为60人次,占获奖教师总人次的58%;其中30岁以下教师获奖33人次,占获奖教师总人次的32%(如图2所示)。他们的表现证明年轻教师在实践能力方面占有一定优势。

竞赛的收获和体会

第一,加深了与企业的合作,以竞赛为途径,结合专业教学委员会的日常工作,教师对企业现场所用设备、技术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对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第二,通过比赛,全体教师认识到无论是日常高职教学还是对外培训工作,都需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操作技能,这是高职教育的生命线。定期举行专业操作技能竞赛,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措施。一方面,系部任课教师应当加强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实训指导教师应当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第三,院工会是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发挥其在教学与管理中的作用,彻底改变“福利工会”的形象,这样工会就能在学院教学工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第四,通过比赛,一批有水平、有作为的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他们是高职院校的希望与未来,有了这样一批优秀人才,学院发展就有后劲。

第五,通过竞赛及赛前辅导培训,很多教师在课余时间经常深入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到实训室进行学习,与实训室教师积极配合,研究实训教学项目、参与实训设备维护,既促进了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又参与了实训室的建设。

竞赛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目标

存在的问题 由于本次竞赛是首次开展全院教师的专业操作技能竞赛,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部分教师参与积极性不高,在本次竞赛活动的过程中,从系部的动员、报名、选拔赛到校级比赛,参赛年龄段教师总有“被报名”之嫌,如有的是系领导反复动员才报名,有的甚至是报了名但是最后未参赛。另外,比赛时有的教师虽然到场了,但不能自始至终参加比赛。因此,竞赛活动的影响力和推动力有限,需要认真思考和总结。(2)项目设置的难度及涉及专业知识面的全面性有待拓宽。(3)竞赛评比标准有待进一步规范。(4)竞赛项目、标准及时间应在学期初公布,让教师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练习、准备,使其在准备过程中得到提高,使竞赛的作用得以延伸。

改进的目标 (1)将教师操作技能竞赛项目按照专业技能设置成多个模块,既有必须参加的规定项目,又有教师根据自己特长进行自选的项目,从而考核教师的综合素质。基础课教师应结合自身情况并且围绕专业开展类似专业英语等相关竞赛。(2)竞赛项目的考核标准应多参照国家职业技能竞赛及行业企业技能竞赛的标准。(3)评委组应尽可能多地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担任,使竞赛做到既严格又公正。(4)要制定相关激励及考核制度,将竞赛结果与教师的课时津贴标准、年终考核、评优、评先、进修、职称资格评定和职务聘任等挂钩,激发教师提高专业操作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的主动性。(5)争取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比赛,在授课过程中对教师的授课水平、专业操作技能进行同步考核,以达到同时检验多项教师基本功的效果。(6)要争取企业职工共同参与竞赛,同台竞技,提高竞赛的水平及影响度。

高职院校开展教师专业操作技能竞赛活动还处于尝试阶段,相信通过不断完善和提高,竞赛的组织及标准会更加规范,使教师专业操作技能竞赛真正成为培养造就高水平、高质量师资队伍及“双师型”教师认定的重要举措,成为高职院校增进校企合作,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王云霞.培养造就高水平高质量师资队伍的重要举措——青年教师全能竞赛纵横谈[J].西航教育,2005(2):60-61.

[2]陈少康.举行教师实验操作技能竞赛的做法与体会[J].教学与管理,1999(5):28-30.

[3]李永鑫,李晓玉.组织竞争与教师组织认同的关系机制[J].心理发展及教育,2010(1):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