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1 19:51: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环境规划设计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英文名称:China Homes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建筑装饰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建筑报社;中建三局东方装饰设计工程公司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16开
国际刊号:1674-3954
国内刊号:31-2015/TU
邮发代号:80-926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8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论文关键词:区域环境评价;新经济开发;REIA;污染物预防
一、区域环境评价的概念
从1979年中国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至今,其相关制度在保护自然环境、防治污染、协调开发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就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带动了众多区域性开发建设项目的发展,例如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旅游度假区及边贸开发区等,使多个建设项目在相同地区,相近时间陆续开展。届时,如果对各建设项目进行逐个环境影响评价(EIA),就不能准确预测最终的环境变化,不能显示区域开发的总体环境影响,进而导致无法采取合理的环境保护对策,使环境质量目标的实现落空。故而,应当将这类开发建设项目看作一个整体,综合考虑全部区域开发的建设行为,开展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即区域环境影响评价(REIA)。从理论上说,REIA可归入战略性环境影响评价(SEIA或SEA)的范畴。
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类型
为了达到即定的目标和要求,依照评价的性质、行政区划、区域类型、环境要素等,可以把REIA划分成多种类型,与开发建设项目息息相关的常见类型有:
(一)新经济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
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我国在沿海省市开辟了一系列新经济开发区。这些经济区一般都有各自的经济发展规划,有的制定了区域环境规划,因此,应该开展相应的区域环境影响评价。
(二)现有城市发展的环境影响评价
我国发展经济的特点之一是:依托现有工业基地,以骨干企业为主体,利用它们的经济基础和技术优势进行新建、扩建和技术改造,以扩大再生产,从而形成了许多以大型企业为主的老工业开发区(如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些开发区的建设普遍都需制定相应的环境规划,做好区域环境影响评价。
三、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
(一)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是环保部门进行区域发展综合决策的有效途径
进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就是在制定区域开发建设决策之前,对区域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性、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现状和目标、区域环境承载力、区域废弃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度以及污染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证和评估。按区域可持续发展要求,调整区域的总体发展规划,为产业的合理布局和环境功能的科学规划提供有效依据,为区域经济建设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提供保障,真正将环境保护做为区域开发综合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是实现污染物排放总量有效控制的重要保证
单一建设项目的EIA,使合理确定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成为空谈;因为评价范围小,导致许多单项环评无法对区域大气和地表水环境容量进行估算。而区域环评却能对确定的区域,着眼于整体,根据区域环境规划与保护目标、功能区的划分、区域环境质量和区域污染源状况来研究区域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能力,较准确地制定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计划,为实现总量控制奠定基础。
(三)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为污染物有效集中控制创造了条件
对污染物进行集中控制和综合治理是兼经济合理性和技术可行性为一体的污染综合防治措施。单项建设项目环评虽说能把拟建项目的环境污染防治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充分的诠释,但对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和污染集中控制只能提出宏观建议。在这方面,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有其优越性,即可根据区域产业结构、工业布局和总量控制目标,对区域开发建设活动进行有效的整体规划,应用“工业生态原理”,在循环经济理念的指导下,使一个项目排出的废物成为另一个项目的原料,实现区域内资源的充分利用;在上述基础上,再提出统筹治理和基础设施规划方案(包括污染集中控制方案),为区域污水集中处理与资源化、以及推行集中供气供热工程创造条件。
(四)有利于识别不良的累积效应并在区域范围采取对策
单个建设项目的EIA难以从整体上分析其与区域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开发建设所产生的累积效应。REIA有可能比较确切和全面地分辨区域各时段的开发对资源、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可能产生的恶性累积反应,进而提出针对性对策,加以预防和消除。
四、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一般而言,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是在区域开发规划纲要制定之后和区域开发规划方案实施之前。实际上,区域开发规划设计方案的制定和环境影响报告书(EIS)的制定是一个同期,互补的过程,环境影响评价随着区域开发规划的启动就同时介入了,以区域环境特征等因素为基准,综合区域开发性质、布局和规划,进而编制出区域开发规划方案,评价每一个方案,并提出修改意见,分析修改后的方案的环境影响度,最终达到协助形成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环境保护协调的区域开发规划和区域环境管理规划的目标,促进整个区域可持续性开发。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在区域开发规划与区域环境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区域开发活动的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意义:
(一)从宏观角度上说,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对区域开发活动的选址、规模、性质的经济技术可行性进行的考虑分析可以避免决策的重大失误,尽可能的减少对区域自然生态资源和环境的损害。
(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是区域开发各功能的合理布局、入区项目的优化选择等决策的有效依据。
沈阳工业大学始建于1949年,1985年由沈阳机电学院更名为沈阳工业大学,原为国家机械工业部所属院校,1998年起由中央和地方共建、以辽宁省管理为主。
学校由位于辽宁省沈阳市的中央校区、兴顺校区、国家大学科技园和位于辽宁省辽阳市的辽阳校区等四个校区组成。中央校区(主校区)位于沈阳市装备制造业聚集的经济技术开发区。
目前学校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5个一级学科和19个二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建有电气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和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7个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另外还有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会计硕士以及工程管理硕士等4个专业学位类别,其中工程硕士包含12个招生领域;有电机与电器国家重点学科,有4个省重点一级学科、16个省重点二级学科,2010年,学校获批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研究生工程硕士机械工程领域获“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特色工程领域”,是辽宁省四所获此荣誉的高校之一。
二、专业简介:
2000年6月,经辽宁省教育厅批准,沈阳工业大学首次招生“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生。2013年根据教育部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为“视觉传达设计”和“环境设计”两个专业。目前,在校生360余名。
环境设计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能在文化、设计、学校、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环境规划设计、室内外装饰设计、园林与景观设计、建筑外观设计等方面教学、设计研究工作的应用型高级设计人才。
通过基础与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熟练掌握各类装饰材料特点及施工工艺,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发展概况、市场流行动态。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创新意识。主要课程有:计算机辅助设计、设计概论、色彩构成、中外设计史、建筑外观设计、小区规划设计、景观设计、展示设计、模型制作、建筑速写、制图基础等课程。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能在文化、设计、学校、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包装设计、广告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等方面教学、设计研究工作的应用型高级设计人才。
通过基础与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发展概况、市场流行动态。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创新意识,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主要课程有:计算机辅助设计、书籍装帧设计、摄影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标志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企业形象设计、毕业设计等课程。
视觉传达设计和环境设计专业,具有较强的师资力量,已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敬业乐教、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教师科研成果显著,发表了设计(美术)作品和论文50余篇;撰写学术专著20余部;所获国际、国家、省、市各级奖励20余项,完成了数十项省、市级社会科学课题和企业委托课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努力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学生在全国、省、市各类设计大赛中获奖佳绩颇丰。
视觉传达设计和环境设计专业,共培养毕业生近千人,在文化、艺术等教育、科研院所、大中型国企等岗位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做出了积极贡献。并以其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受到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为学校和个人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历届就业率高达95%以上。在辽宁的本溪市本溪县洋湖沟村、盘锦市的二界沟镇等乡村和海滨地区,建立了长期稳定的“风景写生实习”基地,针对所学专业开设了“中华文化古迹和文化名胜考察”等社会实践课程。并不断拓展办学思路和渠道,同台湾的“世新大学”达成交流与合作协议,每年遴选部分学生和教师赴该校交流与深造。
视觉传达设计和环境设计专业,将依托地域经济和工科办学优势,体现“同工程技术相融合”的办学特色,不断拓展教育教学新理念、新思路,以教学上档次、学术上水平为目标,为培养高质量的设计人才而努力奋斗。
三、招生计划及报考方式:
1、报考条件
(1)、参加省美术类统一考试,且成绩合格;
(2)、参加2014年普通高考的艺兼文考生;
(3)、身体健康,无色盲、色弱。
(4)、该专业安排英语教学,请外语语种为英语以外的小语种考生慎重报考。
2、招生计划及报名考试时间:
七个省份计划招生共计100人,具体招生计划参考各省报名人数确定。
省份
报名时间
考试时间
报名考试地点
辽 宁
省统考
省统考
省统考
河 北
省统考
省统考
省统考
吉 林
省统考
省统考
省统考
黑龙江
1月24,25日
1月26日
黑龙江东方学院
湖 南
1月16、17日
1月19日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
江 西
2月13、14日
2月15日
南昌大学
江 苏
1月21、22日
关键词:藏族文化;传承机制;规划模式
收稿日期:2011-06-20
作者简介:俞明海(1967―),男,浙江舟山人,讲师,主要从事人居环境规划与建设工作。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7-0190-05
1引言
“文化”是特定的人类共同体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主观意识的群体性反映样态。环境文化是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对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认知状况和水平的群体性反映样态,由“环境认知文化”、“环境规范文化”、“环境物态文化”和“民俗环境文化”构成,4种文化循环扩展、交融互渗,形成一个动态的复合系统。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罗伯和科拉克洪在分析了100多种文化定义后于1952年《文化:一个概念定义的考评》中对文化下了一个综合定义:“文化存在于各种内隐的和外显的模式之中,借助符号的运用得以学习与传播,并构成人类群体的特殊成就,这些成就包括他们制造物品的各种具体式样,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思想观念和价值,其中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对于民族文化也可以从“类型”的概念着手更易理解,“类型”既包含了“具体式样”又涵盖了传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借鉴类型学相关理论,可把类型传递文化的途径分为“模式、组织原则和元素”,体现于规划设计所涉及的各个尺度。在此基础上探索民族文化的传承机制及民族村镇的本土化规划模式。
2藏族文化
2.1藏族文化的结构体系
文化的结构研究是指文化系统内部诸多要素及其组成的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和秩序,也就是说文化的结构是由众多要素组合成一个个小的系统,若干个小的系统组合成一个中系统,若干个中系统组合成一个大系统,若干个大系统构成整体的文化体系(表1)。
表1藏族文化结构的系统组成
2.2藏族文化的传承
藏族苯教文化是在继承自然宗教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了袄教二元论文化形成的,而藏传佛教几乎继承了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密乘佛教等所有佛教的基本教理和教法精要。外来的印度文明和中原文明随着佛教传入藏区,又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藏族文化。现阶段的先进文化形态和公有化的经济制度又使藏族文化产生了质的飞跃并具有了广阔发展的前景。这都是吸收和继承了藏族先人及人类文明精华的结果。
文化的传承是指学习继承和享用前人创造的文化,人类社会的文化和经济能发展到今天的水平也是在继承先人原有文化的基础上有所发现和创造并不断充实完善的结果,创造提供了文化的传承条件,传承提高了文化的创造水平。藏族文化蕴涵着建筑、经济、审美等多元价值,是藏民创造力、想象力的结晶,代表着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以及藏民普遍的心理认同和基因传承,如何建立有效的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并继续发扬其文化的基因作用,更好的应用于创造性的规划设计及为其他创造活动提供基础,是近年来国内外的热门课题。我国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遗产资源,其生存和发展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在此情况下,建立健全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传承机制,对于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身份、保护人类的创造力、推动经济发展、提升国家软实力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3藏族建筑的传统审美
藏族人具有质朴而极富张力的审美倾向。远古时期他们就有石头崇拜现象。自古石头就与藏文化密切相关,远自石器时代的各种打磨器具,近到现在随处可见的石碉房、摩崖石刻、嘛呢石堆等。他们创造的以石碉房为主流类型的民居艺术充分证明了其高超的思维能力。碉房为石木结构,梯形体,矩形平顶,顶层通常为经堂,所有顶层外沿都涂有红、黄、黑、白4种颜色,房顶有经幡和熏烟塔,屋檐、门窗悬挂白色帘布帷幔;门楣、窗棂、房顶四角放置白石。碉房四面墙壁均用石灰涂边,窗户周围也勾白边,墙上画有图案,彰显藏人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图案通常是金刚结、万字符、胜利伞等藏传佛教吉祥图,是藏民族幸福平安的标识;也是火和太阳崇拜的象征。墙边和门窗边框还涂有白色变形牛头的图案。藏族民居布局严谨,式样具有浓烈的装饰趣味和丰富的实用价值,民居的装饰很多,在山墙、屋檐、天花、神龛上都画有各种优美图案。藏族民居装饰所含的精神内容也极具张力,避邪的符号、古老的图腾等都能在其中得到反映,它体现了藏族文明与文化诸多方面的精神内核(图1)。
3山南地区泽当镇的基地环境
本文所叙的规划案例是山南地区的泽当镇,山南是藏文化的源头,山南的行政中心是泽当镇,泽当作为藏族的发祥地,史料记载丰富。泽当镇位于拉萨东南雅鲁藏布江南岸,海拔3 551m,镇区面积0.2km 。这里土地肥沃,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优越,素有“粮仓”之称,还有约2 000年历史的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藏王墓以及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曾经居住的昌珠寺等名胜古迹,自然风光旖旎。
民族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基地与人文环境,其集镇的规划设计也必须充分考虑集镇的基地环境及当地的文化脉络,避免简单照搬国内外相关规划模式。在民族自治区域建制镇这种尺度的空间范围内,其基地自然环境及人文历史和社会生活状态具有独特性,规划设计时应充分尊重其具体的历史背景和成因,应以人本视野将其纳入历史背景中考察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将理论研究与实践案例相结合,寻求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论指导和适合自然及人文环境的规划路径。
3.1山南地区泽当镇民族路集镇设计
这种可操作性的建构理论在泽当方案(图2)中得以反映。本案例“山南地区泽当镇民族路城市设计”是四川大学建环学院周波导师指导的研究生课题组规划设计的实践项目,在尊重藏区基地环境和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应用建构模式规划方案,结合本地区民族风情的建筑元素和文脉特征,采用本区域的生态建材,规划设计与基地环境相融合的生态化民族集镇。
建筑、人、环境三者自古以来便密不可分,人是建筑和景观存在的唯一理由,这三者也构成了集镇设计的3大要素。集镇设计的发展体现了人类历史的演进,它始终是在为人服务的,它们的形成是对人性的尊崇和感悟,该集镇设计如何处理好在适应人的需要的同时又必须顺应与融入环境,符合当地民族风味浓厚的特点,是贯穿于本方案工作的灵魂。
3.1.1泽当场地区位
乃东县泽当镇位于山南地区,是该地区行署机关所在地,与首府拉萨相距176km,距贡嘎机场约90多km,是山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是第一个全国文明镇。民族路自东向西贯穿雅砻河、湖北大道、三湘大道、安徽大道,是新城区东西轴线的主体所在,同时又与泽当镇旧城中心区联系紧密(图3)。
设计指导思想为根据自然、经济、社会和综合考虑的城市设计的思路和发展方向,结合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文化特征,创建山南地区泽当镇浓郁的藏民族文化。提高生态效应,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统一,应用动态的观点,立足于可操作性,使设计成果能对泽当镇的城市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运用系统理论,和山南地区泽当镇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成为总规的重要补充与发展。
3.1.2设计依据
(1)国家有关城市规划法及国家对民族地区城镇建设的指导方针,国家建设部颁发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及建筑工程涉及的有关规程和规范。
(2)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自治区泽当市总体规划》(2003-2020),山南地区建筑规划设计院提供的“民族路”用地现状地形图;山南地区行政公署和建设局对民族路的设计要求。
(3)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与山南地区建筑规划设计院联合编制的自治区山南地区泽当镇“康珠街”城市设计。
3.1.3设计主题
本集镇设计以综合前瞻性、民族性、生态性、经济性等为设计理念;按照政府供地、用市场化原则吸引各类资本投资与运营管理的方式,实现城市民族文化建设、生态建设和政府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机结合,为藏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旅游购物、文化休闲场所。
3.1.4设计构想
在大量考察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基地环境对集镇结构的影响,得出“一轴、三片、六珠”的空间布局形式。
(1)一轴。以民族路主街道作为空间序列主轴线,以文成公主入藏这一主题为背景自东向西串连起体育用品购物段、民族文化展示段、民族工艺品购物段、酒吧休闲段、民俗产品购物段5个集商贸、购物、旅游等形态各异的城市空间,是民族路重要的景观意象轴,也是山南重要的中心景观轴线之一。
(2)三片。民族路从东向西在城市设计及景观设计上由3个片区组成,依次体现藏王松赞干布辉煌的历史成就、文成公主入藏及汉藏文化相交融的发展过程。
(3)六珠。民族路自东向西展示着不同的空间形态意象,依次为东入口广场、体育场入口广场、民族经幡广场、酒吧一条街入口广场、民俗产品购物段中心广场、西入口广场6个节点,这6个节点由民族路主轴线串联起来,形成集旅游餐饮、购物娱乐等为一体的步行街区(图4)。
3.1.5设计方案设想
(1)总体设计。根据山南地区开发、建设的目标取向,规划民族路全长近1 200m,道路红线宽度为54m,原则上,民族路为步行街区,不通机动车辆,但在必要时,可将54m宽的街道作“人车分流”,从中根据景观设计要求,中部做主车道,主车道宽8m,双向行驶车道,两边配以绿化形成景观大道。民族路自东向西分为5段,建筑以2、3层为主、局部4层,总体高度控制在24m以下。
(2)集镇设计。城市设计总体风格在借鉴藏民族风格基础上,结合现代西方建筑设计理念与手法,根据现代功能需要和当地气候及地形特点,在传承山南地区独特的民族地域文化基础上力图有所创新。建筑柱网配合常规模数的要求,适当灵活设置;细部装饰如门窗、檐口、柱头等取材于当地民居的某些建筑符号,并予以适度提炼、简化,使之在具有现代功能的新建筑上焕发民族文化的生命;材料以当地石材为主,作砌体或外饰面。建筑空间形式汲取当地传统民居的菁华,借鉴如天井、三合院、柱廊、上层悬挑、屋顶晒台等诸多形式;同时考虑到在传统藏式建筑中探索创造了具有现代意义的藏式建筑的商业骑楼空间。这些商业空间配合广场空间,体现出城市建筑空间及景观中的地域文化氛围,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体验空间。整个集镇设计在空间序列上自东向西延伸,形成错落有致的立面轮廓;在第1段体育产品购物段,把藏民族文化特色与现代建筑文化相结合,形成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造型;在第2段民族文化展示段以气势磅礴的民族文化宫来统领整条路的建筑立面与建筑空间,同与其相邻的16 000m 的达瓦卓玛广场相结合,创造了一种开阔的建筑空间;在第3段酒吧休闲段,建筑造型取意于藏民族的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通过建筑的骑楼空间与廊道空间来形成一道亮丽的曲线,整个建筑群造型活泼、色彩艳丽,体现出酒吧文化的特色;在第4段民族工艺品购物段与第5段民俗产品购物段,建筑形式与该段的经营产品相联系,建筑形式取意于藏民族的建筑工艺和民居形式,体现出该段建筑的使用性质和经营特色。
(3)街道设计的景观构想。景观设计上根据本城市设计的主题思想主要集中在“三段、一空间、六广场”来设计,“三段”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以生态的原则进行设计。其中第一段体育公园内主要布置水景、树木与健身广场、休闲晨练场所等,结合体育设施,以优质的景观元素为以后的民族运动会作准备工作;第2段闲趣广场内设计了一系列的小广场,中间贯穿形态各异的花草树木;第3段为民族特色段,该段结合建筑特色为民居形式,取意于藏民族原为一游牧民族的特点,做成两条以可踏草种为主的草地,人们可以在其上嬉戏玩乐。“一空间”即民族文化艺术宫前有近12 000m 的达瓦卓玛广场空间,其取意于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第一块田,中间有一地毯形式的休闲广场,好比在藏族人们家里的地毯上一样,人们可在其上喝茶、聊天,四周的绿地内布置了富有当地特色的休闲椅,成为人们平时集会、游乐的中心。“六广场”以民族路的景观轴线为中心,以铺地、绿化、小品设施等为基本要素来进行设计,自东向西主要有东入口广场、体育场入口广场、民族经幡广场、酒吧文化一条街入口广场、民俗产品购物段中心广场、西入口广场等6个广场好像六颗明珠一样把民族路贯穿起来。在民族路交通道路的两侧及绿化带内设置灯光照明设施,以烘托夜晚休闲旅游的气氛。
(4)方案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用地面积为165 133.02m ;占地面积为25 717.34m ;总建筑面积为76 084.89m ;集中绿地面积为43 666.87m ;广场硬地面积为6 146.93m ;容积率为0.46;建筑密度为15.57%。该设计从山南地区泽当镇城市建设的实际出发,使民族路建设不仅满足城市的交通要求,更能满足各地旅游者的需要。
4结语
在民族村镇旅游区规划与基地环境的适合性评价中,“适宜”就是美。正因如此在平常的设计创作中要以平常心来对待本土村镇的规划设计,尤其是要把握好“适宜”这个度。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就是人们认识到有序协调、非破坏性的发展才是规划美的一种新标准。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外不着象、内心不乱”的禅机,是“与天、地契合的大美”。从某种程度来说规划设计的感染力就存在于旅游区与大自然的密切关系中,这是一种永不消褪的渴望。
参考文献:
[1] 陆元鼎.中国民居建筑[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 徐宗威.传统建筑导则[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 杨嘉铭.建筑的历史文化[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
[4] 汪永平.拉萨建筑文化遗产[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5] 徐千里.创作与评价的人文尺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6] 萧默.中国建筑艺术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
[7] 吴晓敏,史缄.肖彼三摩耶,作此曼拿罗――清代皇家宫苑藏传佛教建筑创作的类型学方法探析[J].建筑师,2003(12):89~95.
[8] 陈.简析内蒙古喇嘛教建筑特色[J].华中建筑,2005(7):135~137.
Discussion on the Cultural Inheritance Mechanism and Localization Planning
Mode of the Ethnic Villages and Towns
―A Case Study of the market town design of Dangze Township
in Tibet Shannan Prefecture
Yu Haiming ,Zhou Bo ,Zhang Jian
(1.College of Textile & Garment,Guangzhou University,Guangzhou 510260,China;
2.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Environment,Sichuan University,Chendu 610065,China;
3.Chengdu Jinniu Urban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Co.,Ltd.Chengdu 610000,China)
陕西理工学院环境科学专业于2003年开始招生,在2006年按照全国高校环境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要求结合当地以及全国对环境类人才需求对于专业人才培养方向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对于课程体系结构都有大幅的改变,使之更合理更能强化和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合理的培养方案实施几年来,我们为当地以及全国输送了几百名优秀环保人才,当然随着培养方案的实施些隐藏的问题也不断的显现,在这些问题出现后,我们及时调整,使之更合理更能够培养具有创新人才要求。本文结合本校环境科学专业的发展,探讨了一般高等院校环境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
1.环境类专业人应具有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决定了人才素质的基本成分,环境科学专业的人才应该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文化素养和人文、心理素养;掌握环境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从事环境保护应用研究、环境管理与规划设计、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污染治理的初步能力;掌握国家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法规;了解环境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状况;掌握文献检索和资料查阅的基本方法,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较好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和应用能力。
2.人才培养模式
2.1人才培养目标
陕西理工学院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科学素养、具有较系统的环境科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得到科学研究基本训练,具备一定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管理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和行政部门从事环境保护应用研究、规划设计、环境管理、环境监测与评价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2.2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基本思想为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构建具有陕西理工学院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遵循本科教育基础性原则,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原则,加强技能训练、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原则,优化培养模式、加强专业特色建设的原则,注重个性发展、综合培养能力的原则。实现培养目标,积极吸收高等教育在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所取得的一系列改革的最新成果,并结合本专业的特色与自身办学优势,根据经济、社会、科技和人才市场需求,按照“加强基础,突出特色,强化实践,面向应用;提高素质,注重创新”的原则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研究,努力构建“合格+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拓展有机结合的培养体系,形成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2.3科学合理的“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的设置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提高人才素质的关键所在。培养模式的创新,最终要落实在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发展上。课程体系的设置和各种教学环节的安排,必须服从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对于环境科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主要是按照“在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和多种学科复合的特色教育培养模式”的全新教育理念,建立前期按二级学科门类培养的宽口径学科基础平台,后期按专业方向形成课群(课程模块),并构建“四年不断线”的实践教学体系[2,同时加强外语和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强化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
2.3.1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是根据我校本科教学总体培养目标定位而设置的基础教学平台,包括公共基础课必修课程和素质教育选修课。通识教育课着重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为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认识社会、了解历史、掌握工具提供多种思维方法和多方面的教育。公共基础必修课包括思想政治课、大学英语、计算机、大学体育、军事训练、大学语文、大学数学等课程,为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历史、学习技能、打下专业学习基础等提供平台。素质教育选修课程主要包括人文科学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工程技术类、艺术体育类、教育类、网络类七大类公共选修课程,面向全校开设,通过理、工、经、管、文、法、艺术等相互渗透,培养学生多样化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课主要体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要选修不少于7学分的素质教育课程。
2.3.2学科平台课程
学科基础课程着重于建立宽厚的学科知识基础,拓宽知识面,奠定学生学业发展的基础。学科平台课程包括学科(专业)基础必修课和学科(专业)基础选修课。学科(专业)基础必修课主要开设大学物理、高等数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环境化学等。学科(专业)基础选修课主要根据我校环境科学专业的特点开设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等课程,要求学生选修至少12学分。
2.3.3专业平台课程
专业平台课程重在培养学生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打下基础。包括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相关的课内实践教学环节。根据我校环境科学专业的优势与特色,形成较为科学合理的课程群。
专业必修课是指专业主干课课程,开设环境学、环境流体力学、生态学、环境微生物、环境质量、环境监测等课程。专业选修课是指按专业特色或合理知识结构设置的课程。为了拓宽学生毕业后就业和深造的方向,使其能够在偏工科的岗位上也能够胜任工作,在一些专业考试中也能很好的适应例如环保工程师、环评工程师。环境科学专业选修课程工程类课程设置,跟踪学科前沿,纳入本学科最先进的思想方法和内容,为继续深造的学生强化专业素养和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贴近社会实际,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特点。主要设置了环境信息系统、环境毒理学、环境工程设计、能源与环境、环境质量管理体系、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等。学生需任选5门课修够6学分。
2.3.4专业模块课程
专业模块课程是对专业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同时也体现了专业特色和就业方向。本校环境科学专业有环境监测与评价和环境污染控制与资源化两个专业方向即两大模块,学生大三开始选择专业方向,根据学生的选择决定开设哪个模块的课程。每个专业模块中又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部分。在专业模块课的设置中充分体现学生按照自己对方向的兴趣和需要来决定所要上的课程。因为在每个模块的必修课只有2-3门,而选修课有10门,两个方向在选修课安排上也体现出各自的特点。环境监测与评价方向必修课程包括环境工程学、环境仪器分析、环境工程实验,选修课包括环境规划与管路、环境资源经济学、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室内环境监测与治理、环评导则与标准、安全生产与环境、环保设备基础、环评案例分析。环境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方向开设有了城市供水与管网、环境工程技术经济学、环境化工技术与应用、环境工程施工、环工原理与设备等课程。
2.3.5实践教学
按照我校“注重基础,强化训练,加强综合,培养能力”的基本原则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和环境科学专业知识结构、能力培养的需要,实践环节按照学生基本技能培养、专业技能培养和综合技能训练三个能力培养层次贯穿整个教学平台。基本技能培养主要指学科基础实验,例如大学物理实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专业基本实验技能培训等。专业技能训练专业技能培养包括专业实验、专业实习、专业实训和专业调研。专业实验包括专业课程实验如环境监测实验,专业实习包括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专业实训有专业软件实训、专业课程设计,专业调研。学生利用假期调查当地环境状况通过所学专业知识给出分析,并在调查中进行环保知识宣传,使所学知识全面综合利用。综合技能训练包括学生自设计开放实验和毕业论文,自设计开放实验通过学生自己选题查资料设计实验并操作,整理实验数据得出报告论文,当学生有问题可以向指导老师询问,最后老师根据学生的报告评定学生的实验过程,通过自设计开放实验,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毕业论文是对于整个大学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体现。
关键词:景观轴线、工业园区、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自18世纪中叶的技术革命以来,工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经历了由最初的生产制造业逐渐发展为以新型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为支柱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各工业园区对景观的关注度和投入都比以往有所提高。宣传企业形象、吸引高素质高科技人才、营造人性化环境等需求使得景观规划专业的设计指导对工业区空间组织日益重要。工业园区景观的模式已由初期的分散零乱、自然粗放发展到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型的景观设计。
虽然现代景观设计中,设计师追求形式自由、风格多变的构图形式,但由于轴线能够传达出空间的秩序性与节奏感,与当今工业园区现代、科技、简洁理念一致。因此,利用明确的轴线组织空间是目前我国众多工业区景观设计中经常用到的手法。但轴线如何而来?轴线间的关系怎样? 是否符合生产工艺及人的行为流线?和周边又是怎样协调统一?空间是呆板还是宜人?这些问题都是工业区设置轴线景观时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但相关的研究相对匮乏。
1.轴线溯源
轴线起源于对自然界的模仿。对称是自然界中生命物质建构秩序的最基本而普遍的形式,不论飞禽走兽、花鸟虫鱼,从图案到体征上的对称都随处可见。原始社会生产力不发达,面对大自然的杂乱无章和不确定性,对称所形成的规则有序、整齐的几何图形充分体现了秩序之美。对称这种最基本的轴线构图就好比“在迷乱中创造了秩序,在混沌中创造了世界,在黑暗中创造了光明”。轴线构图成为艺术创作的一种经典构图法则,景观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自然而然的受到这种设计手法的深刻影响。
2.工业园区景观发展概述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在工业化的浪潮下取得突飞猛进的跨越式发展。在工业发展初期以粗放的基础工业为主:林立的烟囱、高耸的吊车、飞架的管道,成为工业园区发展初期的标志。在这个阶段工业园区以生产为唯一的衡量指标,极少关注人文及生态环境,园区以边角简单的绿化为主,难觅集中的绿色空间。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以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园区迎来蓬勃的发展期。为了吸引高端科技人才,提升工业园区的整体形象,工业园区在规划伊始就开始重视整体景观环境的营造,对景观的投入力度越来越大。
3.工业园区景观轴线形成的必然性
轴线之所以成为重要的空间形态出现在工业园区的规划方案中,是因为这种空间形态与工业生产的工艺流程及空间特征有高度的契合性。
3.1工业园区的空间特点:
a、建筑体量及规模都比较大,容易形成宏大的空间效果。
b、由于工业生产追求高效、集约的特点,工业园区的整体布局比较规整。
c、以生产为主要目的,绿地率相较其它性质用地偏低,绿地空间多集中在厂前区或重点核心区等展示空间。
3.2景观轴线与工业园区的高度契合性:
a、景观轴线气势恢宏的美学特征,极易与工业建筑的超大体量取得相得益彰的空间效果。
b、景观轴线的秩序性特征,符合工业生产理性、集约、高效的活动特征。
c、通过景观轴线可以将工业园区为数不多的绿地集约布局,为工业园区提供一块难得的集中展示及休憩的绿地。
d、景观轴线简洁、大方、宏伟的空间效果,具有视觉冲击力,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展示。
4.工业园区景观轴线的构成及美学特征
工业区景观轴线是指工业区内景观分布与视觉流线的关系,是统率空间的轴线,它对景观元素与节点的串联统一起重要作用,对人流、生产及视线流起引导作用。
4.1工业区景观轴线的构成
工业区景观轴线由地形、水体、植物、道路广场、园林(建)构筑物这五大园林要素或其中的几项要素构成。这些园林要素通过一定的组合及构成方式共同构建出轴线空间序列。如:通过树阵的限定、地形的错落、水景的引导、道路广场的连接、园林构筑物的主导等巧妙的园林处理方式,形成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轴线效果。
4.2景观轴线的秩序美
轴线对称构图最早来源于原始艺术,它们普遍具有对称、重复的特征。对秩序美的追求影响到后来的城市空间建设,包括轴线的构建。轴线建构的图形秩序也表达了空间的等级分布,暗示着布局的目的性。因此具有路线内涵的轴线通过秩序化的交通流线引导人的活动.控制人的视觉程序,传达特殊的视觉效果,引发人的空间体验。景观轴线通过强烈、明显的轴线结构将工业区中的各种景观要素组合在一起,形成秩序严整、脉络分明、主次有序的布局特征。
4.3景观轴线的均衡美
各种景观要素以中轴线为基准,均衡的分列两边,由于轴线的统领,景观空间单元会得到大于个体的景观效果,形成简洁、大气、开敞、稳定的空间效果给观赏者带来美的视觉体验。在构造手法上常通过轴线上空间的开阖、大小、虚实变化为表现方式将意义上较为重要的建筑或空间加以平衡。
4.4景观轴线的中心美
观轴线具有强烈的方向性,能够将观赏者的视线引导向某个特定的方向,从而对主体景观起到烘托强调的作用。在工业区景观规划设计中,经常借助景观轴线的这种中心引导性,强调视觉重点,突出中心景观,使之更具有导向性与凝聚力。
5.工业园区景观轴线设计方法
5.1、整合场地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工业区位于一定的空间环境中,为了使工业区内、外部环境取得良好的融合,景观轴线经常作为空间组织的骨架,主导整个工业区的规划设计,使工业区很好地融入周边的环境肌理和脉络中。自然环境、建(构)筑物、道路、广场、水体等都是整合的对象。通过分析这些要素的特点和内在联系进行合理组合,塑造与周边环境整体协调、内涵丰富的空间是工业区景观轴线的主要功能。
5.2、空间秩序的组织
景观轴线经常被用作工业区平面构图的主要作用线,各种规划要素都围绕景观轴线展开布局。景观轴线成为整个工业园区的基准线,工业区的交通、功能分区、生产流线都被组织到景观轴线主导的空间秩序中。
通过对景观空间及要素的有机整合,营造出连贯有序、延续工业文化的景观意象。为人们解读场地提供路径和内容,充分发挥其在场地意向感知方面的作用。
5.3、景观视线的引导
景观轴线是视觉线和心理线。它通过组织各种园林要素,利用空间形态与空间关系的塑造,创造强烈的方向感,进而通过引导视线控制观赏者的视觉体验。
在工业区中景观轴线所形成的构图形式具有鲜明、简洁、清晰的特征。景观轴线通过组织一系列景观空间,从序曲、开端、发展、,再到尾声,使观赏者受到情绪上的感染和视线上的冲击,营造出大气、庄重、简洁、开阔的视觉效果。
5.4、场地文脉的营造
许多工业园区的景观轴线设计忽视当地气候、地形地貌、历史文化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的异质性,通过盲目挪用、复制、甚至设计大而华的景观,使不同区域应有的鲜明个性、场所感和空间感逐渐消失。工业区景观轴线的设计是强化场地的优势特征的重要手段,它能保持和延续工业基地在历史和发展变化过程中的场所精神并使参与到景观轴线中的人们意识到当地独特的自然、历史资源。
6、结论
景观轴线作为工业园区经常采用的一种设计方法,其大气、简洁、宏伟的景观效果与工业园区的气度十分吻合。本文通过对工业园区景观轴线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提炼和总结,希望为今后类似的设计项目提供设计原则和依据。
参考文献
[1]赵峰.建筑轴线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2-63.
[2]段维维、孙砾.现代工业园区景观设计初探[J]:艺术理论.设计.2012,5:90、157.
[3]林箐.理性之美――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造园艺术分析[J].中国园林,2006,23(4):9-16.
关键词:开放空间系统;连续性;城市规划层面;城市设计
Abstract:Continuity of city open space system is a new attempting of old problem. This work make open space as object, it said that city's open space is a whole system , this system contain various function. For these functions's run, must make the system's continuity. The work analyze the continuity from different level of planning, and give some advices.
Keywords:open space system; continuity of open space; city design; city planning lays
中图分类号:TU984.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9)07-056-02
1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的概念及其发展
具有现代意义的城市开放空间概念的出现大约是在1906年的英国。英国伦敦于该年制定《大都市开放空间法》网,对城市开放空间进行管理。1906年修编的《开放空间法》(Open space act)将开放空间定义为任何围合或是不围合的用地,其中没有建筑物,或者少于1/20的用地有建筑物,用剩余用地用作公园或娱乐, 或者是堆放废弃物,或是不被利用。这是对开放空间的最早的物质意义上的定义,是适应当时人们生活需求及城市管理需要而产生的。
从出现开放空间一词以来,各国的法律或学术研究对它的定义及范围有各种不同的解释,每一种解释由于定义者的出发点和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大相径庭。美国1961年房屋法规定开放空间是“城市区域内任何未开发或基本未开发的土地。具有①公园和供娱乐用的价值②土地及其他自然资源保护的价值③历史或风景的价值。”,日本学者高原荣重认为开放空间就是由公共绿地和私有绿地两大部分组成。塞伯威尼则把开放空间定义为“所有的园林景观、硬质景观、停车场以及城市里的消遣娱乐设施。”亚历山大在模式语言城镇建筑结构中对开放空间的定义则是“任何使人感到舒适、具有自然的屏靠, 并可以看往更广阔空间的地方, 均可以称之为开放空间。”
我国一些学者认为“开放空间是指城市公共外部空间,包括自然风景、广场、道路、公共绿地和休憩空间等”。还有学者认为开放空间“一方面指比较开阔、较少封闭和空间限定要素较少的空间,另一方面指向大众敞开的为多数民众服务的空间。不仅指公园、绿地这些园林景观,而且城市的街道、广场、巷弄、庭院都在其范围内”。
综合西方国家对城市开放空间多年来的理论探索及实践经验, 以及我国城市的发展现状,城市开放空间在目前应当有更新意义的内涵,应当能体现人类对人与环境关系的重新认识。
开放空间是指城市或城市群中,在建筑实体之外存在着的开敞空间体,是人与人、人与自然进行信息、物质、能量交流的重要场所,它包括绿地、江湖水体、待建与非待建的场地、农林地、滩地、山地、城市的广场和道路等空间。它们担负着城市多样的生活、活动、生物的自然消长、隔离避灾、通风导流、表现地景以及限制城市无限蔓延等多重功能,是城市生态与城市生活的多重载体。开放空间包含生态、娱乐、文化、美学或其它各种与可持续发展的土地使用方式相一致的多重目标。
2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的连续性
现代城市开放空间系统规划与城市各项功能体系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包括环境保全、休闲娱乐、城市防灾、景观体系等。这些功能是贯穿在整个城市中的,城市中任何一个区域分布的不均衡或者被割裂,这些功能的实现就会受到阻碍。
现代城市开放空间系统是以城市空间体为基础而建的一个完整的系统,连续性是系统研究的核心。开放空间系统只有保证各个层面上开放空间元素的相互延续和支撑,才能保证其各种功能的完整性。
分解讨论城市开放空间系统有利于研究的深入及实践工作的开展。开放空间系统连续性应该从三个不同规划层次进行讨论, 各层次讨论的对象、意义有所不同, 涉及的学科范围亦有一定的区别。
(1)总体规划层面的开放空间连续性
宏观层次的城市开放空间系统是一个需要上升到泛城市的区域范畴来讨论的问题。从城市规划发展策略的高度来研究开放空间系统, 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特大城市所面临的诸多困扰。
宏观层面上的开放空间连续,是注重城市开放空间与城市周边生态的相互连续,不让城市建设彻底地破坏整个地区生态的完整,整个地区生态可以延续,景观得到连续。这样可以保证城市与周边生态的良好关系,如避免或是限制了城市无休止的蔓延, 为城市提供良好的环境。
总体规划层面的开放空间系统的连续可以是多样的,这些空间形态关系包含了对城市发展的多方面、多层次、多维度的考虑,具有战略性的指导意义。
各国在实践中出现的一些比较典型的形式与方式。
1)环绕的形态与方式
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集中发展, 开放空间呈环状围绕核心城市限制城市的扩张蔓延, 周边卫星城镇与核心城市保持一定的距离。
2)嵌合的形态与方式
开放空间系统与城镇群体在空间上相互穿插,形成以楔形、带形、环形、片状为主要形式的开放空间。嵌合的形态方式遇到的问题是,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城市容易不断向外生长扩张,造成规模扩大,郊区至中心区距离过远,另一方面,开放空间易成为城市发展的牺牲品,导致嵌合的形态不复存在,城市连成一片。这些问题通常的解决方法如下:一是在交通上发展大容量快速公共交通系统,缩短城市间往来的时距;二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强化规划的引导作用,使市场的运行完全在规划法规的保护和限制下进行。
3)核心的形态与方式
城镇群体围绕大面积绿心发展,城镇之间以绿色缓冲带相间隔的方式。这种结构的优点在于利用绿心、绿色缓冲带有利于形成中小城市,分散大城市的负担, 从而控制大城市的规模, 并且相应起到了避免大城市普遍存在的居住与工作相距过远、中心区土地利用高度集约、地价高昂、交通拥挤的问题
4)带形相接的形态与方式
城市群的发展在世界各国的许多地区形成了不同形式及规模的城市带。城市带与开放空间形成不同的关系,开放空间系统在城市轴线的侧面与城市相接,使城市群体保持侧向的开敞,开放空间系统亦能发挥较大的效能并具有良好的可达性。
(2)控制性规划层面的开放空间系统的连续性
中观层次开放空间系统的连续性规划,是宏观的开放空间系统战略的延伸与细化,又是进行微观的开放空间环境设计的必要前提。在这一层次中,应当更加关注开放空间系统的功能性,强调开放空间的量化控制,并对开放空间进行更为具体深化的布局形态研究。
1)指标控制
如果要保证城市开放空间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应该在各个区域中保证定量的开放空间,指标控制是目前城市开放空间系统规划中常用的方式。在城市的总体形态中考虑开放空间的连续构成是一种定性的分析方法, 那么, 指标控制则是人们希冀以量化的方法来达到开放空间在城市中的合理连续分布,以达到生态、游憩等多种功能的满足。
开放空间各种类型要素的指标是衡量一个城市开放空间水平的重要依据,各种类型的指标的制定与实施是城市规划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指标的制定必须依据一定的科学根据, 并要结合城市具体的地理位置、历史状况、现状条件。目前世界各国常采用的几种指标为:①城市绿地占城市总用地50%以上;②绿化覆盖率占城市总用地60%;③近郊风景森林绿地占城市总用地50%;④人均城市绿地30%;⑤人均公园绿地6m2/人。上海市绿地系统规划采用的指标有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以及人均绿地面积。日本等国家还采取空地率指标的方式对开放空间进行全面的控制。
2)区位控制
在英国的T.Turner在长期进行伦敦市开放空间系统的规划研究工作后,对开放空间在城市中的布局形态做出过总结,归纳了六种开放空间的布局模式图,用抽象的图解方式描绘了在开放空间规划布局研究中曾出现过的规划理念:①单一的中央公园;②分散的居住区广场;③不同规模等级的公园;④建成区的典型的绿道;⑤相互连接的公园体系;⑥可提供城市步行空间的绿化网络。这些归纳总结了近一个世纪来伦敦市开放空间系统规划布局指导思想的变化, 基本涵盖了目前城市中各种开放空间系统布局模式。六种开放空间布局模式的连续性逐级增强,最后一种模式连续性最强。但在具体城市的开放空间系统规划布局中,由于城市发展阶段有差异性的存在,具体的形态理应各自不同。
要达到连续性比较强的开放空间布局模式,指标控制的指导作用非常有限,因此,各国在这方面采用了各种方式。荷兰在50年代建立了理想的开放空间等级体系,把开放空间提供的设施规模和性质与对这些设施需求的范围和特征联系起来,以吸引范围作为唯一的变量,解决开放空间需求与供给及其布局的对应关系。这样一个简练而又综合的理论框架在荷兰南部包括鹿特丹组合城市得到实施, 并对其他国家产生积极的影响。
巴黎则根据城市内部各区之间的开放空间的不均衡状态,使用空间均衡法,在规划中尽量把绿色空间插入高强度开发、人均开放空间相对较少的区域,使开放空间的分布在空间上趋于均衡。还有一些城市, 通过对城市居民需求的调查,以需求为导向来提供开放空间。
一般来说,城市某个区域的开放空间连续性规划中,有几种比较常见的构成连续性的规划模式:①多极发展模式:在地区内均匀地建立多个不同等级的开放空间点,如广场、公园等。②点轴模式:城市功能区域结合城市发展的走向,与个别开放空间极点的位置,规划形成轴向的开放空间。如日本横滨在城市中心区形成长的绿色轴线。这条轴向的开放空间担负了促进关内绿洲综合发展的作用,还担负了建设都市空间――新横滨的象征。③网络模式:当点轴模式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整合成网络模式,不仅使城市内的开放空间网络密度增加,而且要使网络向外延伸,加强与其它网络的联系,使更大区域的整合得以加强。
(3)修建性详细规划层面的开放空间连续性
该阶段是开放空间实施项目的设计,是把总规、控规阶段的构想最终得到实现的基础。由于工作内容与人的各种活动密切相关,因此,开放空间的连续性必须以人的各种行为模式为基础,考虑各种行为在空间中的连续性来进行设计,创造人性化、生态化的场所空间。具体的设计主要包括公园的规划设计、广场的规划设计、滨水空间的规划设计、居住区游憩绿地的规划设计等。
3结语
城市开放空间的连续性,在不同的城市规划层面是具有不同内涵的,将开放空间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来进行研究,在研究每个层面开放空间的连续性时,应有不同的侧重点。本文从总规、控规、详规三个层面对连续性进行阐述和分析,为开放空间连续性在规划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于志熙.城市生态学.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年.
[2] (英)彼特・霍尔.城市与区域规划.邹德慈,金经元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年.
[3] 朱锡金.城市的轴向发展.1981年同济大学出版社.
[4] (美)西蒙兹大地景观-环境规划指南.程里尧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步入21世纪后,我国居民素质和生活都得到显著改善。各种新兴的市政设施就如同雨后春笋般。但这其中决大多数是为成人所考虑和设计的。因此,纯粹为儿童考虑和设计的儿童公园便显得尤为突出。 中国儿童产业的空间巨大,2008年,中国出生人口将近2000万人,中国独有的独生子女政策,让孩子成为家庭永久的中心,孩子的健康与成长,自然就是家家大人关注的重中之重!
【关键字】儿童公园 安全性 儿童心理 儿童需求 设计理念
1、儿童不同阶段的特征及需求
0-2岁的婴幼儿需求:第一阶段是以实践性活动为主,属于无规则阶段。重复偶然获得的动作把式,获得技能性的快乐。游戏的萌芽(0-1岁):技能性、社会性亲子性游戏,体验初步的交往关系。装扮动作的发生(1-2岁):开始有模仿性的行为,而不再受感觉运动所驱使。
主要需求为:认知世界、消耗精力、语言发育、提高感知能力。学龄前儿童3-6岁的需求:第二阶段是以象征性游戏为主,属于规则他律阶段。该阶段出现了婴儿阶段所没有的角色扮演的模仿行为,从原来的以物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游戏从此有了人类活动的特点,具有社会意义。
主要需求为:锻炼体力和判断力、寻找乐趣、角色扮演。
学龄儿童7-12岁的需求:第三阶段是以规则性游戏为主,属于规则自律阶段。该阶段练习对社会行为的控制,对智力型规则游戏产生兴趣,知道规则和结果的重要性,手段与目标渐趋一致。
主要需求为:寻找刺激、更多的体格运动、协调运动、挑战自我、情景扮演、建立人际关系。
2、孩子要玩什么?
积极主动的体育游戏:剧烈的体育游戏,例如跳、跑、骑自行车、匍匐前进、攀爬或者打滑梯,通常指需要一个良好的场地提供保护,防止颠簸和摔倒即可。然而,通常应设置一些模块式设施、结构和多样的地形,这样可以保证游戏的互动性和动态性。
充满想象的创造性游戏:可塑性或可变形材料常常用于这种游戏中,例如沙子、玻璃、水、碎石或黏土。把这些材料放在孩子面前,他们就再也坐不住了。这些材料的物理特性能使孩子们发挥无穷的想象力合创造力,玩出很多花样来,哪怕最小的孩子,也是这方面的行家。
与人相处的社会游戏:社会性或关系性游戏的内容包括分组追赶、躲藏和较色扮演,想象力是这类游戏应用的主要工具。为孩子们提供抽象和暗示性的道具,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适应会达到更好地效果。
具有实验性的感官游戏:尽管感觉存在于人类的一切活动中,孩子们却使这方面实验真正的先驱,这也是为什么那些包含感官体验的玩具备受推崇。除了被设计用来刺激触觉、听觉和视觉的玩具之外,甚至还有刺激嗅觉的玩具。
安静地玩耍:游乐场要位孩子们提供休息和思考的机会和鼓励他们进行体育游戏同样重要。如果孩子们想要独自安静地玩耍,这种想法应该受到尊重。为了创造适当的环境来实现这一目标,应当在游乐场划分出一个或多个区域,并将这些区域进行屏蔽,使它们与其他喧闹的区域隔离开来。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能让它们全神贯注游戏的环境,使它们远离外界的干扰。同时,成人也得到了一个安静地环境来享受时光。在这里,我们可以堆沙盒、沙桌和沙凳,还能避免过度的日晒。
3、揣摩儿童心理
我们的设计很少对儿童心理、行为进行分析,包括游戏内容、游戏路线以及游戏器具的款式颜色等对儿童意识的作用,另外尺度把握、高程变化、植物配植、标志标识等场地内容也应符合儿童行为心理特征。
个人以为最重要的一点应是尊重儿童的意愿,创造符合儿童游玩特性的场地环境。有条件的话可以就场地类型、活动内容与小朋友交流交流,也许会发现他们理想中的游戏场地模式与我们想当然或凭常规经验营建模式存在的差异,儿童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经常会提出让我们瞠目结舌的问题,行动思维常不拘泥于常理,具有喜欢冒险、群嬉、模仿等特点,总结分析交流后的信息,即可得出儿童最喜欢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玩耍、嬉戏,我们再经过科学、安全的环境规划设计来完成或是模拟这样的场地。
4、 设计元素的把握
(1)植物种植
植物设计在儿童活动环境中非常重要。国外成功的“迪斯尼模式”的儿童游场地,人工味与商业性过重,不符合我国现在的国情。因此,在儿童公园或者游戏场地适当的,合理的种植植物显得十分重要。儿童好奇,好探险。有的时候可以在某些地段密植树丛,在光线上给人黑暗,预示着危险,其实没有危险,对较大的儿童是个致命的吸引,大多可以吸引他们去探险,从而带来了游玩的刺激性.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的质感,对他们的成长有利。
在栽植中又一般选择春夏观花,秋季观果,冬观枝的四季景观。同时满足树形,花色,叶色,习性等方面满足儿童们利用的特征,最好是能有触觉,味觉,视觉,嗅觉的植物材料,突出表现植物景观的同时,增加体验,感受,认识自然的机会,寓教于学。
(2) 泥土和水
自古以来,和人最亲近的就是水和泥土,儿童的游戏环境的设计,与其刻意去创造一个空间,不如利用现有的自然空间。把这个空间加以分割、引导,利用现有的泥土、水体、植物、地形以及其它一些东西,适当地加以分割、组织、引导而使之成为一个可利用的、具有一定安全系数的自然的但又是人工组织的环境,让孩子们可以在这个空间里自由地发挥,而不是一定要放个滑梯非让他们玩滑梯不可,这样就解除了约束性。
孩子们的世界是单纯的,唯美的,我们不能用我们的眼光的去看待,也许我们精心设计的,在他们眼里还不如网络游戏好玩。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不会考虑合理性,只要能玩,就是好的,就象猫一样,永远保持对事物的新鲜和好奇。我们不要总拿出大人的架子去教育他们。和他们一起疯狂,一起回味曾经的童年难道不好吗?
儿童游戏场地的设计,要注重创造探索性,创造性,知识性,展示性等等。因为涉及的面很广,影响因素、也很多,真正做好一个好的设计是非常复杂的过程。本文所言也只能给设计师们些参考。
参考文献:
[1] 高玉军.姜辉.高玉玲 公园中儿童游乐场地的人性化设计探讨 2007(23)
[2] J. E. Johnson,J. F. Christie,T. D. Yawkey.《儿童游戏:游戏发展的理论与实物》[M]扬智书社,2003 年04 月01 日
[3] 章俊华,《幼儿园户外绿地》[J]。《中国园林》,2004/3:45-48.
[4] ABBS建筑论坛――景观与环境论坛―《儿童游戏环境》
关键词:景观艺术设计价值取向目标实践主体
景观艺术设计是一个新的学科概念,是景观、艺术、设计的复合词。从学科分类及组合结构来看,景观艺术设计是景观学科与艺术设计学科的交叉学科。景观艺术设计是一个狭义的景观定义,是微观意义上的景观设计,它有别于景观规划设计,也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环境艺术设计,具有独立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现今全国各高校很多美术及艺术设计专业都增设了这一专业方向,并在传统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进行了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嫁接,学科结构中融入了部分景观设计的内容。客观地讲,目前中国景观艺术设计学科正处于探索阶段,从学科概念、学科性质到学科实践范围缺少一定的系统性、明确性和指向性。那么什么是景观艺术设计,景观艺术设计与景观学是一种怎样的关系,与传统意义上的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什么关系,在景观学体系中它的实践主体是什么?笔者将就以上问题,从景观学的引导、多元系统设计、学科价值取向的目标定位以及景观艺术设计的实践主体进行系统的论述。
一、景观学引导下的艺术设计
景观学是一个新兴的概念,它的英文对应词是landescape或者称为landscapeArchiteture,“景观”一词早期源于风景绘画,1885年丁·温默将其引入地理学,成为地理学术语,指特定区域或者类型单位的统称。
景观学是一门跨越了多个领域的复合系统学科,涉及到建筑、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环境、生态、地学、农学、生命、社会、艺术等多个学科领域,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学科和人文艺术学科基础之上的环境应用学科,其核心任务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果将景观学这一复合系统加以归纳,那就是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城市建筑环境系统、人文社会环境系统所构成的并且跨越了三个环境系统的空间层次关系体。从景观艺术设计反观景观学体系,我们不难看出,景观艺术设计是作为景观学系统的视觉组织形式而存在的,是景观学展现其构成系统的手段,借助这种手段将各景观要素组织起来,以期最终获得与环境和谐统一高品质的景观形象。景观艺术设计依托景观生态学,通过对自然的尊重、表达,展现生态环境的和谐与优美,依托景观建筑学,创建城乡宜人的环境空间;依托景观人文学,表达人类行为心理的精神寄托及愿望,景观艺术设计成为景观形象高品质化生成的驱动力。
就景观学而言,景观艺术设计是景观学体系中的一个分支,是一个狭义的景观定义,是微观层次意义上的景观设计,在体现景观形象的创作上常常成为景观形象品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景观艺术设计也涉及到景观学内容本身,但它更多的是遵循景观学的引导,关注景观形象要素,对各景观环境系统空间进行艺术化处理,其核心任务是协调人与环境空间视觉形象的关系。景观艺术设计在景观学的引导下,构成了一个交叉融合的设计系统,它是运用艺术融于景观科学的手段来协调景观形象在环境空间的发展关系问题,并使之达到最佳状态。它融合了园林学、生态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心理学、艺术学等学科的成熟经验,以其艺术的视野,从系统、和谐、优美的角度,解决城乡发展过程中的景观形象的创新问题。
景观艺术设计在景观学的引导下,依据艺术和谐原则干预协调各景观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在人与环境之间建立均衡关系时,更强调景观生成时对人精神上、视觉上、生理健康上的基本需求,通过景观环境空间艺术的创作,用以提升、陶冶公众的视觉审美经验。可以说,景观艺术设计也是一种改善人们使用与体验户外空间的艺术创造活动。
二、多元系统设计含义的艺术设计
景观艺术设计与传统意义上的环境艺术设计,是从不同角度研究人类聚居环境空间艺术的两个方面。环境艺术设计从改善建筑室内环境质量的室内设计起步,以室内室外环境一体化设计为核心,注重环境空间的自身形态,以及环境艺术的具体样式。而景观艺术设计更强调环境空间的综合形态、环境艺术的复合样式、环境表述的多层空间,具体表现在多元系统设计下的互融与综合。
1.综合性系统
景观艺术设计是将城市、广场、街道、园林、建筑、壁画、广告、公共设施等环境空间看成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有机综合体,虽然它们有时是以几组形式出现,有时是以相对单一的个体出现,然而解决上述问题却要求兼顾到整体的环境,是在一个被“创造”出来的人造环境空间基础上实现的二次创造。景观艺术设计涉及到园林设计、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造型设计、平面设计以及生态学、材料学、心理学、民俗学等学科,并将这些知识纳入到景观艺术生成的总体设计系统之中。
2.复合性系统
景观艺术设计是在景观学的引导下所构成的复合设计系统,由于景观艺术设计的综合性特点,因此常常表现出设计内容界定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其中包括基于景观空间形态的视觉系统设计,融于区域景观精神的形象系统设计,反映区域文化特征的风格样式系统设计,以及关注人的行为、心理的人文关怀系统设计等等。各系统之间相互融合与交叉,共同构建起景观艺术设计的复合设计系统。
3.多层性系统
景观艺术设计的设计空间呈现为多层性的表述特点,表现在从微观意义层面上的景观设计为主体到中观意义上的景观规划、宏观意义上的景观策划的多层与协调。
4.广泛性系统
景观艺术设计的设计观念呈现出广泛性,《亚太景观》一书在导言中谈到现代景观设计带来的变化:“首先是观念上的,宏观的观念、生态的观念、构成的观念、文脉的观念、民众参与的观念等等。其次是创作方法上……所有这些凝结成现代的、后现代的、结构的、解构的、极简的、高技的……为景观设计师提供了广泛的创造可能性。”广泛的设计观念构成了景观艺术设计多元系统设计的哲学基础。
三、以生态价值取向为目标定位的艺术设计
广义上讲,景观艺术设计同样属于艺术设计学科的范畴。艺术设计是由多个与艺术有关的设计学科所组成的学科群,它涵盖了当今所有与艺术有关的设计活动,其中包括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平面设计、染织服装设计等。景观艺术设计就艺术本体而言,与其他艺术设计门类一样,是按照艺术设计学科规律而运行的。但是,景观艺术设计是在景观学的引导下的设计门类,因此,它有着明晰的景观学特征,景观学的学科内涵决定了景观艺术设计的独特性。景观艺术设计在具备了艺术设计学科特质的同时,更主要的是将景观学系统中的生态学所涵盖的内容作为学科环境系统的基础,将生计之中,并将其作为艺术创作的价值取向为目标定位的。从某些方面讲景观艺术设计也可以称为生态景观的艺术设计。
把生态价值取向作为一种崭新的艺术设计目标是景观艺术发展到今天的必然趋势,它不是单纯的学术思潮的流变,而是源于人类对生存状况的担忧,是工业革命以来,全球的资源短缺、人口膨胀、环境污染等矛盾所激发的环境形态的演变结果。生态学及其相关学科在帮助景观艺术设计学科拓宽研究范畴的同时,也使景观艺术设计的内涵得到了扩展和丰富,在生态为先价值观的指导下,人们开始重新确定健康的生存观,逐渐认识到生命与美的相互依存性,健康的生命是美的形式。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景观艺术的必要支持系统。逐渐确立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完美统一为目标的生态景观艺术之美,为景观艺术设计带来景观视觉空间形式之外崭新的美学标准。生态学的内容包括对生态系统外表与内在、形式与内容、结构与元素、直观与精神、情感与理性等多层面的生命体验与创造,当代景观艺术之美实质上,在包含艺术设计所拥有的艺术性、实用性、多元性、创新性的同时,更多的是融入了生态体系结构的合理性、生态系统功能的稳定性、生态物种的多样性。它是一种健康、质朴、理性的生命之美。景观要素的健全之美,生态系统的秩序之美,生态要素的多元丰富、生态结构的有序运行成为当代景观艺术设计表现与再现的对象,成为超越外表形式,区别于传统环境艺术设计的新审美要求。
另外,生态价值取向也改变着景观艺术设计实践评价标准。对景观艺术设计成果的考察不仅仅是在形式、形象上,而是对景观空间系统内在品质的评价,更多地关注景观功能、人文、效率、生态等多种价值的平衡。除了景观艺术设计成果的艺术性之外,景观的可识别性、舒适性、心理满意程度,对活动行为的支持程度等都成为新的景观艺术设计评价标准,特别是景观生态现状的健康程度、生态景观的安全性等评价标准的引入都使景观艺术设计有了更新的评价标准,并为当代景观艺术设计实践提供了科学的评价支持。
四、微观景观为实践主体的艺术设计
正如上文所述,景观艺术设计学科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其实践范围广泛,内容综合而庞杂,既涉及到景观空间的各个层面,又融合了环境要素的全部内容。但是,如果只是从广义的概念出发而缺乏具体目标的限定,景观艺术设计学科建构将会一直处在模糊不清的状态。这也是目前很多高校增设景观艺术设计专业方向后所共同面对的问题,即在庞大的景观学科中,景观艺术设计的实践范围或者说它的实践主体是什么的问题。
纵观景观学科的实践范围,不难看出景观学科涉及到自然生态、城市环境、人文社会的全部内容,包含着从宏观景观到微观景观的各个层面。可将其归纳为宏观层面——景观策划;中观层面——景观规划;微观层面——景观设计。
1.宏观层面——景观策划
宏观层面上的景观实践是建立在经济、旅游、生态等专业的基础上,包括进行大规模的景观生态保护、治理改造、景观资源开发、旅游策划规划等。这类景观实践主要侧重于景观前期的策划。核心是协调土地的利用与管理。是在大规模、大尺度上进行景观体系的把握,具体项目有:区域控制性规划、城市规划和环境规划等。策划是这一层面的实践主体。
2.中观层面——景观规划
中观层面上的景观实践是指有一定的规模,涉及到某一地域历史、文化、生态及地方特色整体风貌内容的较大型景观规划,包括与人类社会、文化相关内容,以及生态、历史等多学科的应用。规划是这一层面的实践主体。
3.微观层面——景观设计
微观层面上的景观实践主要指规模尺度较小,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联的景观环境设计,包括城市地形、水体、植被、建筑、建筑物以及公众艺术品等等。设计对象是城市开放空间,包括广场、公园、商业街区、居住区环境、城市街头绿地以及城市滨水地带等。其目的在满足景观环境功能的基础上,不断改善提高景观的艺术品质,以此丰富人的心理体验和精神要求。设计是这一层面的实践主体。
通过以上景观学科实践范围分层及各层次完成的主要任务,可以看出景观艺术设计的实践主体主要体现在景观学科的微观层面的内容上。它主要应包括:针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设计;针对建筑环境、庭院环境的艺术设计;针对城市公园、园林的艺术设计;针对城市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和开发的艺术设计;针对城市公共空间艺术景观的改造与更新设计等。
当然景观艺术设计是一个多层次相融的关系体,从宏观、中观到微观不可能截然分开,尤其是中观和微观景观有着交叉联系,直接作用于景观艺术空间内容的生成。之所以这样划分,是为了便于理解和认识景观空间不同层面的渐进关系,较清楚地说明景观艺术设计的实践主体范围。
结语
近年来,景观艺术设计伴随着中国城市景观建设的快速推进,以及人们对城市景观艺术形象期望值的不断提高,短短几年已发展成为一门十分重要的设计门类,然而与“遍地开花”的景观艺术实践工程项目相比,其学科发展与理论建构显得相对滞后。正因为这一缘故,景观艺术设计面临着许多课题,从学科观念、支撑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主体,都有待作深入细致的研究,毕竟它已经成为当今设定该专业培养方向的高校必须面对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景观教育的发展与创新——2005国际景观教育大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美)约翰·奥姆斯比·西蒙兹.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3]郑曙旸.景观设计.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关键词: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技术体系;技术适宜性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引言
由人类物质活动规模膨胀和地球人口增长带来的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世界各国对可持续发展、保护自然环境空前重视。人们对建筑与城市影响的认识也从单纯的能源方面,扩展到全面审视建筑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成为全人类的共识,绿色生态建筑应运而生,并得到飞速发展[1]。绿色建筑理念的引入,也使得人们对于建筑的理解有了新的变化。
我国绿色建筑技术基础研究起步较晚,区域差异性也很大,导致国内新建的绿色建筑项目中技术方案的选择存在许多问题。绿色建筑的各个生命周期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2]。绿色建筑的建设依赖于绿色建筑技术体系的支撑,需要采用诸多新设备、新技术集成。
2 绿色建筑的内涵
绿色建筑有时也被人们称为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绿色建筑的内涵也在不断充实和丰富。绿色建筑理念已经从单纯的节能走向“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保护环境”、“全寿命周期”的综合概念。按全寿命周期的理念,在绿色建筑中需要注意五个环节:一是绿色建筑规划;二是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三是绿色建筑施工;四是运行和管理;五是建筑拆除后的再利用。
绿色建筑希望消耗最少的能源和资源,给环境和生态带来的影响最小,同时为居住和使用者提供健康舒适的建筑环境和良好的服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能源消耗少和居住环境好这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3~4]。以大量的资源消耗和破坏环境为代价,获得高舒适性的建筑,不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而放弃舒适性,回到原始的农舍中,虽然消耗能源和资源少,但也不是绿色建筑所倡导。
因此,绿色建筑成功的关键就是要通过合理的规划与设计、因地制宜的集成技术,来协调解决这一矛盾。
3 社会对绿色建筑认识的一些误区
作为新事物,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时间不长,社会上对绿色建筑的认识还存在许多误区,我国绿色建筑技术基础研究起步较晚,区域差异性也很多,导致国内新建的绿色建筑项目中技术方案的选择存在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绿色建筑的发展。
3.1 社会对绿色建筑的认识不足
许多人认为绿色建筑就是绿化建筑,其实不然。绿化是改善城市小气候的最有效的生态因子,能够起到美化环境和净化空气等作用。然而,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非指一般意义上在建筑周边种树植栽的绿化或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指一种综合周边自然环境,进行全面性、系统性的建筑环保设计理念。
但是,当前绿色建筑这个概念被开发商所滥用,认为绿色建筑就是有绿化,并盲目地将这个概念向市场普及,导致大多数人误以为有植被水景以及高绿化率的楼盘就是“绿色建筑”。
3.2 技术的不恰当应用
主要表现为:在一些新建的绿色项目中,不考虑绿色建筑技术的适宜性,盲目地将借鉴的“高新技术”照搬到工程项目中去,导致该项技术“水土不服”。一些项目业主认为技术越难就越高级,节能效果就越好,或仅考虑项目的宣传、示范意义,忽视实际的节能效果。例如:区域供冷和冰蓄冷系统往往被视为集中空调系统的有效节能途径之一,但是由于高校用冷时间短、大学城规划的商业项目形成规模时间较长等因素导致负荷不足,该系统的综合性能系统不到1.0,即冷价高于电价[5]。而已经被国家淘汰的节能等级为5级的分体空调器的COP为2.6~2.8[6]。
实际上,绿色建筑并不就是高科技建筑,不应该一直强调高科技,而忽略建筑设计的本质。
3.3 经济评价不够重视
经济评价不够重视主要表现为项目开发商的观念错误,认为“一旦和绿色建筑沾边,建筑的成本造价一定会增加很多,绿色建筑是高成本的代名词”,错误的观念导致市场上的绿色建筑成本显著高于普通住宅,无形地将绿色建筑标榜为贵族建筑。例如:“锋尚”系列建筑综合技术做法的成本比普通住宅建筑提升了32%;深圳“蓝牙水晶”写字楼采用了一系列高新技术,理论上每年可节约电费一千万元,但整个建筑的总造价却比普通甲级写字楼贵出20%以上[7]。
虽然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需要增加一定的初始投资,但并不简单地等于高成本。我们可以用现有的、成熟的技术为支撑,用低投入的方法对自然通风、遮阳、隔热和可再生能源应用等节能技术进行整合,使居住者可以享受到高舒适度、低能耗的建筑。
因此,并不是所有的新技术都适用于某个绿色建筑项目,技术与建筑的形式、功能、所处的区位和运行的状况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4 绿色建筑的工程技术体系
建筑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实质上贯穿于整个生命周期内,包含了建筑材料的生产、建筑材料的运输、建筑建设过程、建筑运行使用过程、直至建筑的消亡等过程。绿色建筑的低耗理念就是在全寿命周期内控制消耗、保护自然环境、创造出健康舒适的生活空间。
绿色建筑的建立依赖于绿色建筑技术体系的支撑,绿色建筑技术体系则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以恰当的比例整合集成诸多绿色环保技术,将建筑技术根植于建筑本身,使其融入建筑的形态设计和使用功能,最终实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在实际工程项目建设中,基于全过程控制原则,绿色建筑在其全寿命周期范围内包括以下五个阶段(见图1所示):一、建设规划阶段;二、施工图设计阶段;三、施工建设阶段;四、运营管理阶段;五、拆除阶段。
4.1 建设规划阶段
绿色建筑的建设规划阶段又包含了两部分,一是绿色建筑的策划、选址;二是生态总体规划。
在建筑策划与选址阶段,首先要制定建设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节约土地资源;2、自然水系、湿地、农田及各种生态区的保护;3、建设场地安全及污染源处理;4、旧建筑利用及废弃场地建设。
在生态总体阶段,充分考虑建筑能源和资源消耗的各个方面,制定最优化的解决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营造良好的建筑室外环境;2、建筑能源综合利用规划;3、建筑水系统综合利用规划;4、建材与建筑结构使用规划;5、建筑地下空间综合利用规划。
绿色建筑首先强调节约土地资源,尊重原址原貌生态环境,减少不合理的建筑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另外,项目的总体规划则需要从整体环境方面进行全面的规划和思考。在整体环境规划中,还需要强调的是建筑与环境的关系,解决建筑与地貌、植被、水土、风向、日照与气候的关系。
图1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技术体系
4.2 施工图设计阶段
绿色建筑设计应合理控制建筑规模、容积率和面积,改善场地生态环境。借助计算机模拟工具,对建筑窗墙比、体形系数、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和采光性能、采暖空调系统、生活热水系统等进行综合优化设计。
建筑施工图设计是详细表达建筑单体或群体的外形轮廓、大小尺寸、结构构造和材料做法的过程。绿色建筑要求在施工图规划设计阶段,不仅充分考虑倒节约建筑建造过程中建材、资源、能源等,还必须对建筑使用过程中节能、节水、室内外环境进行规划和思考,统筹考虑建筑设计的各个环节。施工图设计技术体系见图2所示。
图2建筑施工图设计阶段技术体系
4.3 施工建设阶段
绿色建筑施工建设阶段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严格控制噪声、大气污染、光环境污染等,尽量减少施工队环境的不利影响。另外,还需要注重在施工中节约用水、用电、用材等。采用有效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健康安全。
绿色施工与绿色建筑一样,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上的,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施工中的体现。绿色建筑技术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建筑材料回收再利用三个方面,见图3所示。
图3建筑施工建设阶段绿色建筑技术体系
4.4 运营管理阶段
运营管理阶段是建筑寿命中持续时间最长的阶段,该阶段使用的能源一般占建筑总能源消耗的80%以上,对于居住使用者而言,建筑运行管理的实施效果是直接决定其舒适性、节能性的重要因素。绿色建筑要求通过设计有效的管理体制和激励体制来落实绿色建筑的各种理念。
绿色建筑的运营管理一般是通过物业管理公司来实施的。运营管理阶段应当处理好建筑使用者、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既要为使用者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同时保护周围的自然环境,做到节能、节水、节材与绿化等工作。实现绿色建筑各项设计指标。
运营管理阶段主要包括节能管理技术、节水管理技术、绿化管理技术以及生活垃圾管理技术。
4.5 拆除阶段
在改造、拆除阶段,绿色建筑应对建筑性能进行全方位的诊断,合理规划拆卸,将拆除的建材和设备进行资源化有效利用,避免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5 总结
作为新事物,绿色建筑需要采用诸多新设备、新技术集成。我国绿色建筑技术基础研究起步较晚,区域差异性也很多,导致国内新建的绿色建筑项目中技术方案的选择存在许多问题。
绿色建筑的建立依赖于绿色建筑技术体系的支撑,绿色建筑技术体系则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以恰当的比例整合集成诸多绿色环保技术,将建筑技术根植于建筑本身,使其融入建筑的形态设计和使用功能,最终实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同时,绿色建筑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跨专业、多层次和多阶段的特点,材料的循环再利用,新能源开发等很多问题都不应停留在个体建筑上,而应将其放在区域或城市规划中进行思考。绿色建筑中出现的许多技术问题,比如污水处理、太阳能的采集和利用,都需要建筑专业和其他专业的相互配合,共同解决。
参考文献:
[1]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绿色建筑(2010)[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 刘加平,董靓,孙世钧. 绿色建筑概论[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 姚润明,李百战,丁勇,等. 绿色建筑的发展概述[J]. 暖通空调,2006,36(11): 27~33.
[4] 林宪德. 绿色建筑:生态·节能·减废·健康[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5] 傅建平,巫术胜.广州大学城区域能源规划的实践与思考[A].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分会区域能源专业委员会.2010中国建筑区域能源规划暨热泵技术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南京:江苏建筑节能,2010.73-76.
景观设计是环境设计的组成部分,大到绵延几十公里的风景区规划,小到十几平方米的庭院设计,都属于景观设计的范畴。本文的景观设计定位于城市景观设计的层次上,选择城市景观设计作为切入点,从中研究分析一般的设计要素和方法,是比较适宜的。近年来,我们生活的城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批的广场绿地、商业步行街、主题公园、街头小品出现在我们的视觉以内,影响着我们的感观和行为方式。而新建的住宅小区都以景观优美的园林作为卖点,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购买心理。景观设计已经不知不觉中走到了我们的周围,走近了我们的身边,并对我们施展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你可以不到美术馆去欣赏艺术品,但你不得不在城市环境中行走,不得不在居住小区的环境中活动,它的景观视觉美感、造型形态、色彩、材质、以及在阳光下灯光下呈现出来的效果,时时会刺激你的目光,影响你的行为和心理的变化。一个有良好景观的城市环境、居住环境,为人们提供了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双重价值。“诗意的栖居”始终是人们内心的向往,而景观设计正式通过提高生活品质,提升生活品位,以人为主体,以空间环境为客体,构架着现实通向理想的桥梁。
2.景观的概念
景观(Landscape),什么是景观,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东方,都是一个美丽而难以说清的概念。哪怕是同一景象,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景观是人类的栖息地,景观是人类的工艺品,景观是需要科学分析方法能被理解的物质系统,景观是有待解决的问题,景观是可以带来财富的资源,景观是反映社会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的意识形态,景观是历史,景观是美。我们可以从景观与人的物我关系与景观的艺术性、科学性、场所性及符号性入手,来认识景观。
2.1 景观的视觉美的含义:外在人眼中的景象
景观作为城市景象景观的设计与创造,实际上也就是创造城市、造建筑的城市。景观作为视觉审美对象的含义,经历了一些微妙的变化。第一个变化来源于文艺复兴时期对乡村土地的贪欲,即景观作为城市的延伸;其二则来源于工业革命中后期对城市的恐惧和憎恶,即景观作为对工业城市的对抗。
景观作为城市的延伸和附属 人们最早注意到的景观是城市本身,“景观的视野随后从城市扩展到了乡村,是乡村也成为景观”。文艺复兴之前的欧洲封建领主制度将人束缚在君权之下,人被束缚在土地之中,大自然充满神秘和恐怖,且又为人类生活之母,对土地的眷恋和依赖,使得人如母亲襁褓之中的婴儿。城市资本主义的兴起使人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土地的价值从生活和生存所必须的使用价值,转变成为可以交换的商品和资源,人与土地第一次分离而成为城里人。新兴的城市贵族通过强大的资本勾画其理想的城市,同时不断的向乡村扩展,将其作为城市的附属。1420年前后发明的透视原理,使理想城市的模式成为一个完全几何、数学的围有围墙的图案。在几何中心是一个大的开放空间,被行政建筑所包围:国王的宫殿,法院的大楼,主教堂,监狱,财务大楼和军事中心。这样的理想城市是为行政办公及法律公正而设立的,是为了城市生活而设计的,是纯粹理想化的。理想城市模式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一样,遵循了严格的比例关系和美学原则。而景观作为城市的延伸,也被同样的审美标准来设计和建造,因此有了凡尔塞为代表的巴洛克造园。
景观作为城市的逃避 景观作为视觉美的含义的第二个转变,源于工业化带来的城市环境的恶化。工业化本身是文艺复兴的成果,但是至少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在欧洲和美国各大城市,城市环境极度恶化。城市作为文明和高雅的形象被彻底破坏。相反成为了丑陋和恐怖的场所,而自然原野和田园成为了逃避的场所。因此。作为审美对象的景观也从欣赏和赞美城市,转向爱恋和保护田园。因此才有以Olmsted为代表的景观设计师的出现和景观设计学的诞生。一般来说,这个诞生的时间被确认为是1863年5月;因此才有以倡导田园风光为主调的美国城市公园运动,和以保护自然原始美景为主导的美国国家公园体系;因此也才有霍华德那深得人心的田园城市和随后的田园郊区运动。
2.2 景观的栖息地含义:内在人的生活体验
景观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在大地上的烙印 每一景观都是人类居住的家,或者说是潜在的家。中国古代山水画把可居性作为画境和意境的最高标准。所谓的“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居者,有可游者……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郭熙、郭思《林泉高致》)。无论是作画还是赏画,实质上都是一种卜居的过程。也就是场所概念(place)的深层含义。这便又回到哲学家海得歌尔的栖居概念。栖居的过程实际上与自然的力量与过程相互作用,以便取得和谐的过程,大地上的景观是人类为了生存和生活而对自然的适应、改造和创造的结果。同时,栖居的过程也是建立在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过程。因此,作为栖息地的景观,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在大地上的烙印。
景观是内在人的生活体验 景观作为人在其中生活的地方,把具体的人和具体的场所联系在一起。景观是由场所构成的,而场所的结构又是通过景观来表达的。与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一样,场所是无处不在的,人离不开场所,场所是人于地球和宇宙中的立足之处,场所使无变为有,使抽象变具体,是人在冥冥之中有了一个认识和把握外界空间和认识及定位自己的出发点和终点。
2.3 景观作为系统的含义:科学、客观的解读
在一个景观系统中,至少存在着五个层次以上的生态关系:
第一是景观与外部系统的关系,如哈尼族村寨的核心生态流是水。哀劳山中,山有多高,水有多深,高海拔将南太平洋的暖湿气流截而为雨,在被灌溉,饮用和洗涤利用之后,流到干热的红河谷地,而后蒸腾、蒸发回大气,经降雨又回到本景观之中,从而有了经久不衰的元阳梯田和山上茂密的丛林,这是全球及区域生态系统科学研究的对象。根据Lovelock的盖娅理论,大地本来是一个生命体:地表、空气、海洋和地下水等通过各种生物的物理的和化学的过程,维持着一个生命的地球。
第二是景观内部各个元素之间的生态关系,即水平生态过程。来自大气的雨、雾,经过村寨上丛林的截流、涵养,成为终年不断的涓涓细流,最先被引入寨中人所共饮的蓄水池;再流经家家户户门前的洗涤池,汇入寨中和寨边的池塘,那里是耕牛沐浴和养鱼的场所,最后富含养分的水流,被引入寨子下方的层层梯田,灌溉着他们的主要作物——水稻。这种水平生态过程,包括水流、物种流、营养流与景观空间格局的关系,正是景观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第三种生态关系,是景观元素内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如丛林作为一个森林生态系统,水塘作为一个水域生态系统,梯田本身作为一个农田系统,其内部结构与物质和能量流的关系,这是一种在系统边界明确情况下的垂直生态关系,其结构是食物链和营养阶,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这是生态系统生态学的研究对象。
第四种生态关系则存在于生命和环境之间,包括植物与植物个体之间与群体之间的竞争、共生关系,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及个体与群体的进化和演替过程,这便是植物生态、动物生态、个体生态、种群生态所研究的对象。
第五种生态关系则存在于人类与其环境之间的物质、营养及能量的关系,这是人类生态学所要讨论的。当然,人类本身的复杂性,包括其社会、文化、政治性以及心理因素都使得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十分复杂。已远非人类生态本身所能解决,因此又必须借助社会学、文化生态、心理学、行为学等学科对景观进行研究。城市景观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几乎包含了所有上诉生态过程,而成为城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
2.4 景观作为符号的含义:人类理想和历史的书
人类是符号动物,景观是一个符号传播的媒体,是有含义的,它记载着一个地方的历史,包括自然和社会历史;讲述着动人的故事,包括美丽的或者是凄惨的故事;讲述着土地的归属,也讲述着人与土地,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因此行万里路,如读万卷书。
这本书是由符号和语言写成的,“景观具有语言的所有特征,它包含着话语中的单词和构成——形状图案、结构、材料、形态和功能。所有景观都是由这些组成的。如同单词的含义一样,景观组成的含义是潜在的,只存在于上下文中才能显示。景观语言也有方言,它可以是实用的,也可以是诗意的。海得歌尔把语言比喻成人们栖居的房子。景观语言是人类最早的语言,是人类文字及数字语言的源泉。“河出图,洛出书”固然是一个神话传说,但它却生动的说明了中国文字与数字起源于对自然景观中自然物及现象的观察和启示的过程。
同文字语言一样,景观语言可以用来说,读和书写,为了生存和生活——吃、住、行、求偶和生殖,人类发明了景观语言,如同文字语言一样,景观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景观语言是为了交流信息和情感的,同时也是为了庇护和隔离的,景观语言所表达的含义只能部分地为外来者所读懂,而有很大部分只能为自己族群的人所共享,从而在交流中维护了族群内部的认同,而有效的抵御外来者的攻击。
景观中的基本名词是石头、水、植物、动物和人工构筑物,他们的形态、颜色、线条和质地是形容词和状语。这些元素在空间上的不同组合,便构成了句子、文章和充满意味的书。一本关于自然的书,关于这个地方的书,以及关于景观中人的书。当然,要读懂,读者就必须要有相应的知识和文化。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的人,如同上下文关系中的景观语言一样,是有多重含义的,这都是因为人是符号的动物;而景观符号,是人类文化和理想的载体。
3.景观设计的概念
景观设计是指通过对环境的设计使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和谐共存。她是大工业时代的产物、科学与艺术的结晶,融合了工程和艺术、自然与人文科学的精髓,创造一个高品质的生活居住环境,帮助人们塑造一种新的生活意识,更是社会发展的趋势。
3.1 景观设计所涵盖的领域
景观设计具有广泛的领域,大到国土与区域规划设计,小到庭院,甚至室内的绿色空间设计;从纯自然的生态保护和恢复,到城市中心地段的空间设计,都是景观设计多涵盖的领域。以下就初步的谈一下景观设计所涵盖的领域:
3.1.1城镇规划
景观设计师很早就开始担当城市物质空间的规划角色,城镇规划是城市空间的中心规划。城镇规划是针对城市与乡镇的规划与设计。规划者运用区域规划技术与法规、常规规划、概念规划、土地使用研究和其他方法来确定城市地域内的布局与组织。城镇规划也涉及到“城市设计”内容,如广场、街道景观等开放空间与公共空间的发展。
3.1.2场地和社区规划
环境设计是景观设计专业的核心问题。涉及到居住区、商业、工业、各机构的室内空间以及公共空间等室外空间的细部设计。它把场地作为艺术研究的对象来看待,综合平衡室内与室外的软、硬表面,建筑物与植物的材料选择以及灌溉、栽培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详细的构筑物的规划说明与准备等。
场地规划以某一地块内的建筑和自然元素的协调与安排为基础,场地规划项目涉及单幢建筑的土地设计、办公区公园设计、购物中心或整个居住社区的地块设计等。从更大的职业范围讲,基地设计还包括基地内自然元素与人工元素的秩序性、效率性、审美性以及生态等敏感性的组织与整合。其中,基地的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植物、水系、野生动物和气候。敏感性的设计有利于减少环境压力与消耗,从而提高基地的价值。
3.1.3景观规划
区域景观规划对于很多景观设计师(Landscape Architect)来讲是个逐渐扩展的实践领域。它随着过去一年来公众环境意识的觉醒而发展。它融合了环境规划与景观设计。在这个领域,景观设计师针对土地与流域的规划、管理等全部范围,包括自然资源调查、环境压力状况分析、视觉分析和岸线管理等。
3.1.4公园与休闲区规划
公园与休闲区规划包括创造与改造城市、乡村、郊区的公园与休闲地带。同时发展成为更大范围的自然环境规划。如国家公园规划、郊野规划、野生动物保护地规划等。
3.1.5土地发展规划
土地发展规划包括大范围与多区域的未发展土地的规划和小面积的城市、乡村和历史地段的基地设计。同时在政策规划与个体发展计划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在这一领域,景观设计师需要掌握房地产经济及其发展组织过程的知识,同时还应理解土地开发与发展的客观限制条件。由于具有多方面技能与广博的知识,景观设计师通常是这一学科领域的综合学科设计小组的带头人。
3.1.6旅游和休闲地规划
基地的历史性保护与复兴如公园、私家花园、场地、滨水区和湿地等的保护与复兴。它涉及到基地相对稳定状态的维持与保护、作为历史重要地段的局部地块的保护、地段的历史记忆与质量的恢复以及在新的使用目的下地段的发展与更新。
3.2 景观设计的拓展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景观设计的形式与内涵也在不断的变化。要使景观的发展跨越障碍,实现可持续,则要求景观设计作出相应的拓展,首先应该是观念上的拓展:
3.2.1生态设计观
生态设计观念或结合自然的设计观念,已被设计者和研究者倡导了很长的时间,随着全球化带来的环境价值共享和高科技的工具支持,生态设计观必然有进一步的发展,可以将其概括为:
不仅考虑人如何有效利用自然的可再生能源,而且将设计作为完善大自然能量大循环的一个手段,充分体现地域自然生态的特征和运行机制;
尊重地域自然地理特征,设计中尽量避免对地形构造和地表机理的破坏,尤其是注意继承和保护地域传统中因自然地理特征而形成的特色景观;
从生命意义角度去开拓设计思路,既完善了人的生命,也尊重了自然的生命,体现了生命优于物质的主题;
通过设计重新认识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建构更好的生态伦理。
3.2.2人性设计观
全球化是人类推动的,人类是世界的主体,是技术的掌握者、文化的继承者、自然的维护者。景观设计观念拓展的重要一方面即是完善人的生命意义,超越功能意义设计,进入到人性化设计。具体包括:
以人为本,设计中处处体现对人的关注和尊重,是期望的环境行为模式获得使用者的认同;
呼应现代人性意义,对人类生活空间与大自然的融合表示更多的支持;
与人类的多样性和发展性相符合,肯定形式的变化和内涵的多义性。
3.2.3多元设计观
多元的景观发展要求景观设计强化地方性和多样性,以充分保留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来丰富全球景观资源。其观念具体包括:
根据地域中社会文化的构成脉络和特征,寻找地域传统的景观体现和发展机制;
以演进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地域的文化传统,将地域传统中最具有活力的部分与景观现实及未来发展相结合,使之获得持续的价值和生命力;
打破封闭的地域概念,结合全球文明的最新成果,用最新的技术和信息手段来诠释和再现古老文化的精神内涵;
力求反映更深的文化内涵与实质,弃绝标签式的符号表达。
3.2.4信息设计观
传统的景观设计集中于展示形态与空间,满足功能需求。全球化发展的今天要求景观承载更多的信息,相应的景观设计必然集中于信息,体现时间优于空间的概念。其具体包括:
应对于信息处理,设置信息调节、疏导的空间,留有增容余地和弹性发展的场所;
为有效读取信息,更多提供一目了然、形象简洁、色彩夺目的形式,尤其是对符号标志系统的处理;
将信息技术融进设计理念和人的审美需求之中,在更高层次上与情感抒发融为一体;
创造互动景观,使景观应对于不同信息而变化,而不是固定地扮演某种角色,承载某种功能。
3.2.5技术设计观
全球化时期的景观发展充分利用技术所提供的一切可能性,相应的设计观念也必然紧密结合技术。表现在:
体现技术理性,设计作为与人口增加、资源减少、环境变化的回答,反思技术的优越性和潜在危险;
体现技术理性,反映技术与人类情感相融合的发展动态和技术审美观念的多样化趋势;
体现景观智能化趋势,创造有“感觉器官”的景观,使其如有生命的有机体般活性运转,良性循环;
尊重地域适宜技术所呈现的景观形式,将其转化为新的设计语言。
3.2.6创新技术观
除了技术直接导致创新景观之外,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各种思想自由广泛传播、交流而激发的灵感也成为创新景观的源泉,相应的设计观强调变化、弹性。具体包括:
将更多景观要素纳入设计中,用多样词汇表达个性化设计;
改变思维定式,注重探索性,肯定弹性、模糊、不确定设计的价值;
虚幻世界与现实世界并驾齐驱,以多重尺度拓展创意空间。
3.2.7艺术设计观
随着人类素质的提高和更多休闲时间投入文化艺术活动,艺术和生活界限正在消失,人类生存的一切环境都被赋予艺术色彩,相应的景观设计观念包括:
强化对美的共同追求,使景观与建筑、规划、园林有更大的融合;
将审美的生存观念体现于设计中,通过设计将审美上升为人的生存范畴;
结合时代特征,探索新的有序与和谐的景观艺术;
设计艺术水准的提高取决于对现实的了解、文化的领悟、技术的掌握和个性的发挥。
4.景观设计要素
景观设计的要素包括景观设计的素材的特点和基本知识。
所有的景观都是通过景观要素来体现的,景观设计的素材和内容包括地形地貌,植被,水体,铺地和景观小品。其中,地形地貌是设计的基础,其余是设计的要素。
4.1 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是景观设计最基本的场地和基础。这里谈的地形,是指景观绿地中地表各种起伏形状的地貌。在规则式景观中,一般表现为不同标高的地坪、层次;在自然式景观中,往往因为地形的起伏,形成平原、丘陵、山峰、盆地等地貌。通常一般的景观设计中所涉及到的部分,是后一部分内容。地形地貌总体上分为山地和平原。进一步可以划分为盆地、丘陵,局部可以分为凹地、凸地等。在景观设计时,要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考虑生态学的观点,营造符合当地生态环境的自然景观,减少对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同时,可以减少土石方量的开挖,节约经济成本。因此,充分考虑应用地形特点,是安排布置好其他景观元素的基础。景观用地原有地形、地貌是影响总体规划的重要因素,要因地制宜。
4.1.1限制因素
景观地形设计又不能局限于原有现状,而要充分体现总体规划的意图,作必须的工程措施。所以每个景观工程都有不同程度的"挖湖堆山"。
这里要考虑几方面的限制因素:
山、丘的多少大小和容人量有关。同时还要考虑到因堆山而挖湖所减少的陆地面积并不小。例如,北京颐和园面积并不小(约300公顷),但其中水面占了3/4,陆地中又有2/3是山、丘,平地只占到全园面积的7%,因此节假日就显得拥挤。按此,估计游人会比较集中的中心景观要留有足够的平地,这也是防震备战所必须。上海长风公园37公顷,水面积约占4l%,而陆地中有82%是绿地,现在看来并无不当。明计成在《园冶》里有一段话"约十亩之基,须开池者三,曲折有情,疏源正可;馀七分之地,为垒土者四,高卑无沦,栽竹相宜。"可供参考。
经济因素。有人计算,用1:2.5的坡度堆一个10米高的山,山顶上留30平方米地面,就要用13000立方米土,据估计,单是土方价约近50万元。如果堆高20米,土方就达10余万方了。因为高度增加一倍,土方量增了8倍。因此要掌握"山"的数量和高度,主次分明,画龙点睛。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改造地形。以上海为例,50-60年代的杨浦、和平、虹口公园因有日伪时期弹药库、靶场而堆山;70年代人民公园因人防工程出气口而堆山;80年代枫泾公园因原址土丘而设计地形,皆合乎当时当地情理。90年代滨海人工森林为改善种植条件和景观而挖鱼塘堆山;现在闵行区和环线指挥部计划利用七宝附近垃圾山作公园,都是因地制宜好例子。
4.1.2作用
景观设计中的地形可以起到什么作用呢?简单的来说,主要有四点:
改善植物种植条件,提供干、湿,以至水中;阴、阳、缓陡等多样性环境。
利用地形自然排水,所形成水面提供多种景观用途,同时具有灌溉、抗旱、防灾作用。
创造园林活动项目,建筑所需各种地形环境。
组织景观空间,形成优美园林景观。
4.1.3设计手法
在具体的设计表现手法方面,可以采用GIS新技术,如VR仿真技术手段进行三维地形的表现,以便真实地模拟实际地形,表达景观设计后的场景效果,更好地和客户进行交流沟通。
4.2 植被设计
植被是景观设计的重要素材之一。景观设计中的素材包括草坪、灌木和各种大、小乔木等。巧妙合理地运用植被不仅可以成功营造出人们熟悉喜欢的各种空间,还可以改善住户的局部气候环境,使住户和朋友邻里在舒适愉悦的环境里完成交谈、驻足聊天、照看小孩等活动。
4.2.1功能
植被的功能包括视觉功能和非视觉功能。非视觉功能指植被改善气候、保护物种的功能;植被的视觉功能指植被在审美上的功能,是否能使人感到心旷神怡。通过视觉功能可以实现空间分割,形成构筑物,景观装饰灯功能。
Gary O. Robinette 在其著作《植物、人和环境品质》中将植被的功能分为四大方面:建筑功能、工程功能、调节气候功能、美学功能。
建筑功能:界定空间、遮景、提供私密性空间和创造系列景观等,简言之,即空间造型功能。
工程功能:防止眩光、防止水土流失、噪音及交通视线诱导。
调节气候功能:遮荫、防风、调节温度和影响雨水的汇流等。
美学功能:强调主景、框景及美化其他设计元素,使其作为景观焦点或背景;另外,利用植被的色彩差别、质地等特点还可以形成小范围的特色,以提高景观的识别性,使景观更加人性化。
4.2.2其他事项
景观中的植被绿化设计,还应该注意其他一些事项:
与景观道路、广场有关的绿化形式有:中心绿岛、回车岛等;行道树;花钵、花树坛、树阵;两侧绿化。
最好的绿化效果,应该是林荫夹道。郊区大面积绿化,行道树可和两旁绿化种植结合在一起,自由进出,不按间距灵活种植,实现路在林中走的意境。这不妨称之为夹景;一定距离在局部稍作浓密布置,形成阻隔,是障景。障点使人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栖口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城市绿地则要多几种绿化形式,才能减少人为的破坏。在车行道路,绿化的布置要符合行车视距、转弯半径等要求。特别是不要沿路边种植浓密树丛,以防人穿行时刹车不及。
要考虑把"绿"引伸到道路、广场的可能,相互交叉渗透,最为理想:使用点状路面,如旱汀步、间隔铺砌;使用空心砌块,目前使用最多是植草砖。波兰有种空心砖,可使绿地占铺砌面2/3以上。在道路、广场中嵌入花钵、花树坛、树阵。
道路和绿地的高低关系。设计好的道路,常是浅埋于绿地之内,隐藏于绿丛之中的。尤其是山麓边坡外,景观中的道路一经暴露便会留下道道横行痕迹,极不美观,因此设计者往往要求路比"绿"低,但不一定是比"土"低。由此带来的是汇水问题,这时单边式道路两侧,距路l米左右,要安排很浅的明沟,降雨时汇水泻入的雨水口,天晴时乃是草地的一种起伏变化。
城市道路的绿化,与道路的性质相关有很大不同,如高速公路、高架路、景观大道、步行街等。 4.3 道路设计
这里所说的道路,是指景观绿地中的道路、广场等各种铺装地坪。它是景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是景观的骨架、网络。景观道路的规划布置,往往反映不同的景观面貌和风格。例如,我国苏州古典园林,讲究峰回路转,曲折迂回,而西欧古典园林凡尔赛宫,讲究平面几何形状。
景观道路和多数城市道路不同之处,在于除了组织交通、运输;还有其景观上要求:组织游览线路;提供休憩地面。景观道路、广场的铺装、线型、色彩等本身也是景观一部分。总之,当人们到景区,沿路可以休憩观景,景观道路本身也成为观赏对象。
4.3.1景观道路分类
一般景观的景观道路分为三种:
主要道路。贯通整个景观,必须考虑通行、生产、救护、消防、游览车辆。宽7-8米。
次要道路。沟通景区内各景点、建筑,通轻型车辆及人力车。宽3-4米。
林荫道、滨江道和各种广场。
休闲小径、健康步道。双人行走1.2-1.5米,单人0.6-1.0米。健康步道是近年来最为流行的足底按摩健身方式。通过行走卵石路上按摩足底穴位既达到健身目的,同时又不失为一个好的景观。
4.3.2景观道路线型
规划中的景观道路,有自由、曲线的方式,也有规则、直线的方式,形成两种不同的景观风格。当然采用一种方式为主的同时,也可以用另一种方式补充。仔细观察,上海杨浦公园整体是自然式的,而入口一段是规则式的;复兴公园则相反,雁荡路、毛毡大花坛是规则式,而后面的山石瀑布是自然式的。这样相互补充也无不当。不管采取什么式样,景观道路忌讳断头路、回头路。除非有一个明显的终点景观和建筑。
景观道路并不是对着中轴,两边平行一成不变的,景观道路可以是不对称的。最典型例子是上海的浦东世纪大道:100米的路幅,中心线向南移了10米,北侧人行道宽44米,种了6排行道树。南侧人行道宽24米,种了两排行道树;人行道的宽度加起来是车行道的两倍多。
景观道路也可以根据功能需要采用变断面的型式。如转折处不同宽狭;坐凳、椅处外延边界;路旁的过路亭;还有道路和小广场相结合等等。这样宽狭不一,曲直相济,反倒使道路多变,生动起来,做到一条路上休闲、停留和人行、运动相结合,各得其所。
道路的转弯曲折。这在天然条件好的景观用地并不成问题:因地形地貌而迂回曲折,十分自然,不在话下。而在条件并不太好的地区,一般就不是这样。为了延长游览路线,增加游览趣味,提高绿地的利用率,景观道路往往设计成婉蜒起伏状态,但是有的地区景观用地的变化不大,往往一马平川而根据不足。这时就必须人为地创造一些条件来配合园路的转折和起伏。例如,在转折处布置一些山石、树木,或者地势升降,做到曲之有理,路在绿地中;而不是三步一弯、五步一曲,为曲而曲,脱离绿地而存在。陈从周说:"园林中曲与直是相对的,要曲中寓直,灵活应用,曲直自如。"以明·计成的话要做到:"虽由人作,宛如天开。"
景观道路的交叉要注意几点:
避免多路交叉。这样路况复杂,导向不明。
尽量靠近正交。锐角过小,车辆不易转弯,人行要穿绿地。
做到主次分明。在宽度、铺装、走向上应有明显区别。
要有景色和特点。尤其三叉路口,可形成对景,让人记忆犹新而不忘。
园路在山坡时,坡度≥6,要顺着等高线作盘山路状,考虑自行车时坡度≤8,汽车≤15;如果考虑人力三轮车,坡度还小,为≤3。 人行坡度≥10%时,要考虑设计台阶。景观道路和等高线斜交,来回曲折,增加观赏点和观赏面,未尝不是好事。
安排好残废人所到范围和用路。
4.4 地面铺装
地面铺装和植被设计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即:交通视线诱导(包括人流、车流)。这里植被设计被再次提起,使希望大家不要忘记,无论是运用何种素材进行景观设计,首要的目的是满足设计的使用功能。地面铺装和植被设计在手法上表现为构图,但其目的是方便使用者,提高对环境的识别性。在明晰了设计的目标后,可以放心地探讨地面铺装的作用、类型和手法。
4.4.1考虑因素
一般的道路铺装,通常采用块料-砂、石、木、预制品等面层,砂土基层即属该类型的景观道路。这是上可透气,下可渗水的园林--生态--环保道路。采用这种道路有很多优点,主要是基于下面几点考虑:
符合绿地生态要求。可透气渗水,极有利于树木的生长,同时减少沟渠外排水量,增加地下水补充。
与景观相协调。自然、野趣、少留人工痕迹。尤其是郊区人工森林这种类型绿地,粗犷一些并无不当。
新建的景观,往往因地形变更,土方工程使部分、甚至大部分道路、广场处于新填土之上。
景观的绿地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要不断补充完善。这种路面铺装适于分期建设,甚至临时放个过路沟管,抬高局部路面,也极容易不必如刚性路面那样开肠剖肚。
景观绿地除建设期间外,道路车流频率不高,重型车也不多。
是我国园林传统做法的继承和延伸。
4.4.2注意事项
块料路面的铺砌要注意几点:
广场内同一空间,道路同一走向,用一种式样的铺装较好。这样几个不同地方不同的铺砌,组成一个整体,达到统一中求变化的目的。实际上,这是以景观道路的铺装来表达道路的不同性质、用途和区域。
一种类型铺装内,可用不同大小、材质和拼装方式的块料来组成,关键是用什么铺装在什么地方。例如,主要干道、交通性强的地方,要牢固、平坦、防滑、耐磨,线条简洁大方,便于施工和管理。如用同一种石料,变化大小或拼砌方法。小径、小空间、休闲林荫道,可丰富多采一些,如我国古典园林。要深入研究道路所在其他的景观要素的特征,以创造富于特色、脍炙人口的铺装来。例如,杭州的竹径通幽,苏州五峰仙馆与鹤所间的仙鹤图与环境融洽一体,诗情画意,跃然纸上。明朝的计成在《园冶》中对此早有论述"惟所堂广厦中,铺一慨磨砖,如路径盘蹊,长砌多般乱石,中庭式宜叠胜,近砌亦可回文,八角嵌方选鹅子铺成蜀锦。"
块料的大小、形状,除了要与环境、空间相协调,还要适于自由曲折的线型铺砌,这是施工简易的关键;表面粗细适度,粗要可行儿童车,走高跟鞋,细不致雨天滑倒跌伤、块料尺寸模数,要与路面宽度相协调;使用不同材质块料拼砌,色彩、质感、形状等,对比要强烈。
块料路面的边缘,要加固。损坏往往从这里开始。
侧石问题。园路是否放侧石,各有己见。一般来说要依实而议定,①看使用清扫机械是否需要有靠边;②所使用砌块拼砌后,边缘是否整齐;③侧石是否可起到加固园路边缘的目的;④最重要的,是园路两侧绿地是否高出路面,在绿化尚未成型时,须以侧石防止水土冲刷。
建议多采用自然材质块料。接近自然,朴实无华,价廉物美,经久耐用。甚至于旧料、废料略经加工也可利用为宝。日本有种路面是散铺粗砂,我国过去也有煤屑路面;碎大理石花岗岩板也广为使用,石屑更是常用填料。如今拆房的旧砖瓦,何尝不是传统园路的好材料。
4.4.3地面铺装的作用
为了适应地面高频度的使用,避免雨天泥泞难走;
给使用者提供适当范围的坚固的活动空间;
通过布局和图案引导人行流线。
4.4.4地面铺装的类型
根据铺装的材质可以分为:
沥青路面;多用于城市道路、国道。
混凝土路面;多用于城市道路、国道。
卵石嵌砌路面;多用于各种公园、广场。
砖砌铺装;用于城市道路、小区道路的人行道、广场。
石材铺装
预制砌块
地面铺装的手法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常常采用线性、流行性、拼图、色彩、材质搭配等手法为使用者提供活动的场所或者引导行人通达某个既定的地点。
4.5 水体设计
一个城市会因山而有势,因水而显灵。为表现自然,水体设计是造园最主要因素之一。不论哪一种类型的景观,水是最富有生气的因素,无水不活。喜水是人类的天性。水体设计是景观设计的重点和难点。水的形态多样,千变万化。
图4.4景观设计中的水体设计
4.5.1水体分类
景观设计大体将水体分为静态水和动态水的设计方法。静有安详,动有灵性。自然式景观以表现静态的水景为主,以表现水面平静如镜或烟波浩森的寂静深远的境界取胜。人们或观赏山水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或观赏水中怡然自得的游鱼,或观赏水中芙蕖睡莲,或观赏水中皎洁的明月……自然式景观也表现水的动态美,但不是喷泉和规则式的台阶瀑布,而是自然式的瀑布。池中有自然的肌头、矾口,以表现经人工美化的自然。动态的水一般是指人工景观中的喷泉、瀑布、活水公园等。自然状态下的水体和人工状态下的水体,起侧面、底面也是不一样的。自然状态下的水体。如自然界的湖泊、池塘、溪流等,其边坡、底面均是天然形成。人工状态下的水体。如喷水池、游泳池等,其侧面、底面均是人工构筑物。
根据水景的功能还可以将其分为观赏类,嬉水类。
4.5.2考虑因素
水体设计要考虑以下几点:
水景设计和地面排水结合;
管线和设施的隐蔽性设计;
防水层和防潮性设计;
与灯光照明相结合;
寒冷地区考虑结冰防冻。
4.5.3注意事项
从总体看,还要注意几个问题:
· 无论是一块绿地、一个公园的水体,应服从总体要求,有一个统一的构思;池岸是自然,抑或是规则,是隐是现,有无栏干小径,要看整体的地域位置、风格面貌而定。一个园内不同区域,也可有不同的要求。
· 几种池岸的做法,也可相互配合使用。此岸近广场建筑而规则,彼岸近丘陵丛林而自然,也不失为一种变化和对比,注意点是交接如何过渡。
· 池岸的设计要考虑安全因素.一般近岸处水宜浅(2/5-3/5),面底坡缓(1/3-1/5),以求节约和安全。人流密集地方,如何防止落水,也须多费匠心。
· 水面使用功能不同,如观赏鱼、植荷莲、划舟艇、显倒影、喷水、游泳、溜冰等,也会使景观和水深浅、水波浪不尽相同,而影响池岸设计。
· 选材既关及景观,也决定造价,从经济上也要多加考虑。
4.5.4设计要点
水景设计的要点是什么呢?一是水质。二是水形。要有水容易做到,要成景就不容易,要保持更加困难。
"死水一潭",会让游人掩鼻而过,会让管理部门叫苦连天。回忆历史,上海的肇嘉浜,北京的龙须沟,皆因恶臭污染而被管道代替,居民拍手称快。因此,在造型的同时,更要对水补充、排泄、循环、净化等一系列问题进行考虑,真正做到"绿色"、"生态",才可持续发展。在这期间,还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一条环境居住区的水流,即使在地面上不便沟通的地方,也以地下暗管沟通,这样没有死水断头浜之虞。
(2)水体不同形状、深浅、宽狭的设计,象征着不同的地理环境:溪流、池湖、港湾、半岛、河埠……有着不同的景观,起着不同的生态作用。
(3)在不同的水体环境,布置各种不同的动植物,如水中的荷莲,水边的芦苇,鱼类……即使在小环境,也体现生物的多样性。如能有意识选择一些环保生物,则更有利。
(4) 以瀑布、涌泉作为动力,创造水位高差,让水体自然循环流动,产生溢水、跌水、涓流、紊流等动态水景观;增加水体与大气、沙石的接触,提高含氧量。古谚:"流水不腐",是水景设计的座右铭。
(5)除因建筑、交通等需要,构造部分水上建筑外,大部分缓坡入水,植物护岸,碎石、泥砂底。这样的水系造价不会太高,更重要的是,与地下水共同组成一个系统。因此,选定一个合理的水面标高,至为重要。
(6) 因为各种不同缓坡、不同水面宽狭,造就了各处不同水深,溪流也有急有缓,浅的地方,要控制水流使之不冲不淤,深的地方,可掘井促使上下循环。大型水面,还要兼顾交通、娱乐、生产的种种需要。
(7)以开挖水渠及缓坡之土方,堆叠地形,分隔空间,改善种植条件,而减少土方运量,取"一箭双雕"之功利。
(8)引导雨水沿着起伏地形渗透、流淌,汇而成河。这里没有淹渍、冲刷,也减少排水工程量。仅在出口处设溢水、单向阀门,干旱缺雨季节,以人工办法补充水源。
(9)在流域附近的绿地,采用自然水灌溉,形成水的生态良性循环。雨水的回收利用,是绿色生态区的重要标准。
4.6 设施景观
设施景观主要指各种材质的公共艺术雕塑或者与艺术化的公共设施如垃圾箱、座椅、公用电话、指示牌、路标等。它们作为城市中的景观的一些小元素是不太引人注意的,但是它们却又是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设施,是现代室外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人又称它们是“城市家具”。还有一些大的设施在人们生活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如运动场等。无论这些设施的大小,它们都已经越来越成为城市整体环境的一部分,也是城市景观营建中不容忽视的环节,所以又被成为“设施景观”。
4.6.1运用原则
景观的设计当然应该首先注重实用,同时其所设置的环境也是人们户外活动的场所,所以应该以适合、适用为原则。各项设施、设备应该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为主,在符合人性化的尺度下,提供合宜的设施和设备,并考虑外观美,以增加环境视觉美的趣味。必须要了解设施物的实质特征(如大小、质量、材料、生活距离等)、美学特征(大小、造型、颜色、质感)以及机能特征(品质影响及使用机能),并预期不同的设施设计及组合、造型配置后所能形成的品质和感觉,确定发挥其潜能。
另外,设计中还必须考虑到设施景观的安全性,以防止它们被盗或遭到破坏,大型的运动设施应建造必要的围护。对于小型的设施应该把它们牢固的安装在地面或者墙上,保证所有的装配构件都没有被移动、拆卸的可能。
4.6.2景观设施分类
按照设施景观的服务用途,可以将景观分为七类:
休息设施 如座椅、野外桌等。
服务设施 如电话亭,滩亭、邮筒等。
信息设施 如标志、指示牌等。
卫生设施 如饮用水栓、洗手洗脚设施、垃圾桶、公用厕所等。
运动设施 如各类运动场、球场、高尔夫球场等
游乐设施 如儿童游戏设施等
交通设施 如分隔墩、隔离墩、路障、候车亭等。
5.景观设计方法
景观设计是多项工程配合相互协调的综合设计,就其复杂性来讲,需要考虑交通、水电、园林、市政、建筑等各个技术领域。各种法则法规都要了解掌握,才能在具体的设计中,运用好各种景观设计要素,安排好项目中每一地块的用途,设计出符合土地使用性质的、满足客户需要的、比较适用的方案。景观设计中一般以建筑为硬件,绿化为软件,以水景为网络,以小品为节点,采用各种专业技术手段辅助实施设计方案。
从设计方法或设计阶段上讲,大概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5.1 构思
构思是一个景观设计最重要的部分,也可以说是景观设计的最初阶段。从学科发展方面和国内外景观实践领域来看,景观设计的含义相差甚大。一般的观点都认为景观设计是关于如何合理安排和使用土地,解决土地、人类、城市和土地上的一切生命的安全与健康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它涉及包括区域、新城镇、邻里和社区规划设计,公园和游憩规划,交通规划,校园规划设计,景观改造和修复,遗产保护,花园设计,疗养及其他特殊用途区域等很多的领域。同时,从目前国内很多的实践活动或学科发展来看,着重于具体的项目本身的环境设计,这就是狭义上的景观设计。但是这两种观点并不相互冲突。
综上所述,无论是关于土地的合理使用,还是一个狭义的景观设计方案,构思是十分重要的。
构思是景观规划设计前的准备工作,是景观设计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构思首先考虑的是满足其使用功能,充分为地块的使用者创造、安排出满意的空间场所,又要考虑不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尽量减少项目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干扰。然后,采用构图以及下面将要提及的各种手法进行具体的方案设计。
5.2 构图
在构思的基础上就是构图的问题了。构思是构图的基础,构图始终要围绕着满足构思的所有功能。在这当中要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中国早在步入春秋战国时代,就进入和亲协调的阶段,所以在造园构景中运用多种手段来表现自然;以求得渐入佳境、小中见大、步移景异的理想境界,以取得自然、淡泊 。恬静、含蓄的艺术效果。而现代的景观设计思想也在提倡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景观设计师的目标和工作就是帮助人类,使人、建筑、社区、城市以及他们的生活,同生命的地球和谐相处。景观设计构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平面构图组合和立体造型组合。
平面构图:主要是将交通道路、绿化面积、小品位置,用平面图示的形式,按比例准确地表现出来。
立体造型:整体来讲,是地块上所有实体内容的某个角度的正立面投影;从细部来讲,主要选择景物主体与背景的关系来反映,从以下的设计手法中可以体现出这层意思。
5.3 对景与借景
景观设计的构景手段很多,比如讲究设计景观的目的、景观的起名、景观的立意、景观的布局、景观中的微观处理等,这里就一些在平时工作中使用很多的景观规划设计方法做一些介绍。景观设计的平面布置中,往往有一定的建筑轴线和道路轴线,在轴线尽端的不同地方,安排一些相对的、可以互相看到的景物,这种从甲观赏点观赏已观赏点,从乙观赏点观赏甲观赏点的方法(或构景方法),就叫对景。对景往往是平面构图和立体造型的视觉中心,对整个景观设计起着主导作用。对景可以分为直接对景和间接对景。直接对景是视觉最容易发现的景,如道路尽端的亭台、花架等,一目了然;间接对景不一定在道路的轴线上或行走的路线上,其布置的位置往往有所隐蔽或偏移,给人以惊异或若隐若现之感。
借景也是景观设计常用的手法。通过建筑的空间组合,或建筑本身的设计手法,将远处的景致借用过来。大到皇家园林,小至街头小品,空间都是有限的。在横向或纵向上要让人扩展视觉和联想,才可以小见大,最重要的办法便是借景。所以古人计成在《园冶》中指出,“园林巧于因借”。借景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之分。借远方的山,叫远借;借邻近的大树叫邻借;借空中的飞鸟,叫仰借;借池塘中的鱼,叫俯借;借四季的花或其他自然景象,叫应时而借。如苏州拙政园,全面可以从多个角度看到几百米以外的北寺塔,这种借景的手法可以丰富景观的空间层次,给人极目远眺、身心放松的感觉。
5.4 添景与障景
当一个景观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为的建筑,如没有其他景观在中间、近处作过渡,就会显得虚空而没有层次;如果在中间、近处有小品、乔木作中间、近处的过渡景,景色显得有层次美,这中间的小品和近处的乔木,便叫做添景。如当人们站在北京颐和园昆明湖南岸的垂柳下观赏万寿山远景时,万寿山因为有倒挂的柳丝作为装饰而生动起来。
“佳则收之,俗则屏之”是我国古代造园的手法之一,在现代景观设计中,也常常采用这样的思路和手法。隔景是将好的景致收入到景观中,将乱差的地方用树木、墙体遮挡起来。障景是直接采取截断行进路线或逼迫其改变方向的办法用实体来完成。
5.5 引导与示意
引导的手法是多种多样的。采用的材质有水体、铺地等很多元素。如公园的水体,水流时大时小,时宽时窄,将有人引导到公园的中心。示意的手法包括明示和暗示。明示指采用文字说明的形式如路标、指示牌等小品的形式。暗示可以通过地面铺装、树木的有规律布置的形式指引方向和去处,给人以身随景移“柳暗花明有一村”的感觉。
5.6 渗透和延伸
在景观设计中,景区之间并没有十分明显的界限,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渐而变之。使景物融为一体,景观的延伸常引起视觉的扩展。如用铺地的方法,将墙体的材料使用到地面上,将室内的材料使用到室外,互为延伸,产生连续不断的效果。渗透和延伸经常采用草坪、铺地等的延伸、渗透,起到连接空间的作用,给人在不知不觉中景物已发生变化的感觉。在心理感受上不会“嘎然而止”,给人良好的空间体验。
5.7 尺度与比例
景观设计主要尺度依据在于人们在建筑外部空间的行为,人们的空间行为是确定空间尺度的主要依据。如学校的教学楼前的广场或开阔空地,尺度不宜太大,也不宜过于局促。太大了,学生或教师使用、停留会感觉过于空旷,没有氛围;过于局促会使得人们在其中会觉得过于拥挤,失去一定的私密性,这也是人们所不会认同的。因此,无论是广场、花园或绿地,都因该依据其功能和使用对象确定其尺度和比例。合适的尺度和比例会给人以美的感受,不合适的尺度和比例则会让人感觉不协调,特别的别扭。以人的活动为目的,确定尺度和比例才能让人感到舒适、亲切。
具体的尺度、比例,许多书籍资料都有描述,但最好的是从实践中把握感受。如果不在实践中体会,在亲自运用的过程中加以把握,那么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真正掌握合适的比例和尺度的。比例有两个度向,一是人与空间的比例,二是物与空间的比例。在其中一个庭院空间中我们安放点景的山石,多大的比例合适呢?应该照顾到人对山石的视觉,把握距离以及空间与山石的体量比值。太小,不足以成为视点;太大,又变成累赘。总之,尺度和比例的控制,但从图画方面去考虑是不够的,综合分析、现场的感觉才是最佳的方法。
5.8 质感与肌理
景观设计的质感与肌理主要体现在植被和铺地方面。不同的材质通过不同的手法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质感与肌理效果。如花岗石的坚硬和粗糙,大理石的纹理和细腻,草坪的柔软,树木的挺拔,水体的轻盈。这些不同材料加以运用,有条理地加以变化,将使景观富有更深的内涵和趣味。
5.9 节奏与韵律
节奏与韵律是景观设计中常用的手法。在景观的处理上节奏包括:铺地中材料有规律的变化,灯具、树木排列中以相同间隔的安排,花坛座椅的均匀分布等。韵律是节奏的深化。如临水栏杆设计成波浪式一起一伏很有韵律,整个台地都用弧线来装饰,不同弧线产生了向心的韵律来获得人们的赞同。
以上是景观设计中常采用的一些手法,但它们是相互联系综合运用的,并不能截然分开。只有在了解这些方法,加上更多的专业设计实践,才能很好地将这些设计手法,熟记于胸,灵活运用于方案之中。
6.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六个大的方面来研究了景观设计的要素,它们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论述了景观,探讨了景观的本质,为进一步研究景观设计的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景观设计的方法研究是在探讨景观设计要素的基础上进行的。景观设计有非常多的研究方法,本文所涉及到的九种方法,这是其中最基本的部分。基于本论文研究工作得出以下结论。
1.景观设计的要素
景观设计的要素包括地形地貌,植被,道路,水体,铺装和设施景观。
2.景观设计的方法
景观设计的方法包括构思、构图、对景与借景、添景与障景、引导与示意、渗透和延伸、尺度与比例、质感与机理、节奏与韵律。
3.景观设计的终极目标
景观设计是科学与艺术的结晶,融合了工程和艺术、自然与人文科学的精髓,创造一个高品质的生活居住环境,帮助人们塑造一种新的生活意识,更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它的最终目的是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创造和谐。
此外,我们在研究景观设计的要素和研究方法的同时,景观设计也给我们带来了启示和思考:
人的需求应该放在景观设计的第一位。
利用自然条件展现特色。
保护和发展历史文化特色。
着眼于长远,克服急功近利思想。
参考文献:
俞孔坚,理想景观探源:风水与理想景观的文化意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科学出版社,1998
尚郭,生态环境与景观,天津大学学报增刊,1989
王向荣、林箐,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王晓俊,西方现代园林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英)Paul Cooper,刘林海译,新技术庭园,贵州科技出版社,2002
俞孔坚、李迪华,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们交流,中国建筑工业出版杜,2003
何依,中国当代小城镇规划精品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3月
牛慧恩,城市中心广场主导功能的演变给我们的启示,城市规划,2002(1) 35-37
黄文宪,现代实际基础教材丛书——景观设计,广西美术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