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国际物流工作计划

国际物流工作计划

时间:2022-11-14 22:24: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国际物流工作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国际物流工作计划

第1篇

【关键词】物流人才;知识和能力体系

通过对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招聘会、南昌市招聘会、物流人才网、中华英才网、51JOB前程无忧网、智联招聘网等关于对物流岗位招聘的职责要求调查。调查的情况是500家公司,范围有南昌、北京、上海、深圳、长沙等地,涉及行业包括物流、电子、汽车、医药、服务等。通过对现在企业对物流岗位的要求与职责,分析出物流人才需要构成怎样的知识与能力体系才能适合社会经济发展。得出的物流人才需要构成怎样的知识与能力体系如下。

1.物流人才的知识要求

1.1 物流专业知识

(1)运输方面知识。物流系统的运输功能是物流的核心功能,因此掌握运输的各方面的知识。运输市场分析;不同运输方式的比较与选择;运输路线的优化,运输计划与排程管理;运输作业管理和调度,运输安全管理;运输价格的制订与费用的计算;运输保险和理赔的程序;运输成本的计算;安排和监督现场货物装卸搬运和执行特殊货物装卸搬运与运输;特种货物的运输;国际运输作业的调度和过程管理;海运、空运、铁路和公路的运输单证等。

(2)仓储方面知识。装卸、验收、入库、补货、拣货、复核、整仓、退货整理、流通加工管理、环境清洁、储位整理、库存盘点;仓储的范围和类型;区分仓库的不同运作方法和流程;仓库内使用的各类设备及其使用方法;仓库类型和运作系统进行仓库布局;仓储管理的主要经济指标;信息技术改善仓库运作的环节;管理和改善库存绩效等。

(3)配送知识。配送中管理的一般原理与方法;配送中心选址、功能和设施装备规划;出货计划;进行配送中心的进货、装卸搬运、储存保管、盘点、订单处理、拣货、补货、流通加工、分货、配装、输送、回收退调;信息处理、业务数据分析、仓储成本核算与控制;资源利用统计与管理等运营管理销售配送运输管理;销售配送合同管理;销售配送客户管理;销售配送应收款管理等。

(4)采购知识。采购的计划;采购的供应商选择;采购的供应商管理;采购质量管理;采购合同的签订;采购绩效管理等知识。

(5)包装知识。包装的作用;包装的材料选择;包装的形式的设计;包装成本的计算等方面知识。

(6)生产物流知识。生产物流管理的目标;制订和管理生产物流管理的业务、资源、财务等规划;订单驱动生产方式和库存驱动生产方式,制订和管理主生产计划及其流程;制订和管理物料清单、物料需求和管理能力计划;精益制造、JIT、大批量定制;监控和改进生产物流绩效等方面的知识。

(7)库存管理知识。订货方式,库存的控制、库存的计划、库存的安全量等方面的知识。

(8)商品的保护与养护知识。掌握不同的性质产品,保证其的价值等方面知识。

(9)物流机械设备知识。对物流设备性能参数;物流设备的使用方法等方面知识。

(10)物流客户服务知识。物流客户服务基础知识(物流客户服务流程)、物流客户服务战略联盟建立、物流客户关系管理具体业务动作、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客户服务、物流客户信息的收集与整理、物流客户的巩固与开拓、物流客户服务的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物流客户服务人员宴务等知识。

(11)供应链管理知识。能够建设企业的供应链,供应链的风险管理、供应链的利润的分配等方面知识。

1.2 基础管理知识

(1)财务成本管理知识。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因此需要成本管理知识。

(2)管理学知识。掌握管理方面的一些知识,管理学的主要原理,为管理企业物流能够进行计划、执行、组织、领导、控制。

(4)营销方面知识:能够分析物流市场,制定物流方案等方面知识。

(5)人力管理方面知识:对物流部门的人员的管理方面的知识。

1.3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知识

(1)基本计算机的知识。WORD,OFFICE、PPT、EXCEL等基本的办公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的一些基本知识。

(2)信息处理知识。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利用等方面的知识。专业的物流信息技术物流信息管理、条形码应用(BAR--CODING)、IC g-设备选用、无线射频(RFID)技术应用、POS系统设备选用、全球定位系统fGPs)设备选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物流系统中的应用、电子数据交换(EDI)等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描述物流信息的基本处理流程,在物流客户服务巾会应用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自动订货系统(EOS)、射频(RF)、智能标签(RFID)、条形码(BAR―CODING)、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操作、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物流信息技术。

1.4 国际贸易知识

国际贸易包括国际采购、国际结算、国际物流的流程等。我国加入WTO后,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融合程度日益紧密,物流企业的从业人员,也就需要掌握相关的国际贸易、国际结算知识以及了解国家对外汇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在报关方面,国际贸易活动必然要涉及到通关作业,通关环节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对物流方案的设计和物流流程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影响。

1.5 高级管理知识

物流人员的职业生涯中可能成为一个高层的人员,这就需要掌握企业经营理念、系统工程观念、成本效益意识、技术创新及制度创新等方面的知识;优化流程,设计和规划物流厂房的一些高级管理方面的知识。

1.6 语言知识

(1)基础的语言的知识。语言的表达;办公的文件的写作等方面的知识。

(2)外语知识。外语的写作,表达等方面知识。

1.7 法律法规知识

了解国家有关涉及物流行业的法律法规,并在签定合同的时候灵活准确地运用这些知识,如经济法、海关法、合同法、公司法以及国际法等。其它如保险、环保等知识,物流从业人员也应有所了解和掌握。国内外有关物流的常用法律法规.包括涉外综合法规、争业法规、集装箱、铁路、公路、水路、港口、船舶、航运等法规知识。

1.8 数据统计与分析知识

很多物流人员需要对一些儿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因此需要一些统计与分析的知识。

1.9 保险与金融知识

2.物流人才的能力要求

2.1 专业能力

(1)组织运输作业的能力。

(2)安排和监督现场货物装卸搬运和执行特殊货物装卸搬运与运输的能力。

(3)填制、识读、制作修改运输单证的能力。

(4)合理选择存储设备以及配送设备的能力。

(5)存储货品进、出、存相关作业流程的计划及实施能力。

(6)仓库安全、返品处理和流通加工等相关作业能力。

(7)能使用装卸搬运设备,计量设备,保管设备,养护检验设备,消防设备,监控设备操作能力。

(8)物流软件的操作和运用能力。

(9)使用条形码技术、POS系统、RF技术、EDI技术等进行信息处理的能力。

(10)制定物流发展规划和具体工作计划的能力。

(11)物流企业成本、利润核算能力。

(12)国际物流业务操作能力。

(13)商品养护能力。

(14)供应商选择能力。

(15)供应商管理能力。

(16)供应链协调能力。

(17)供应链设计、风险管理能力。

(18)库存订货控制能力。

(20)物流质量的持续改进能力。

(21)订单处理能力。

(22)货物配送设计与组织能力。

(23)熟悉国际物流操作流程能力。

(24)物流客户服务能力。

(25)物流合同的签订与管理能力。

2.2 物流专业相关能力

(1)物流市场分析与开拓能力。

(2)成本计算与消减能力。

(3)计算机运用能力。

(4)常用办公软件运用能力。

(5)外语运用能力(读、写、同能力)。

(6)客户心里分析能力。

(7)统计分析能力。

(8)信息收集和分析能力。

(9)流程优化能力。

(10)质量控制管理与改进能力。

(11)系统工程分析能力。

(12)理解与运用法律法规能力(国际贸易、经济等法律)。

(13)判断和分析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能力。

(14)生产运营能力。

(1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知识获取能力。

(16)机械设备保养维护能力。

(17)运用管理知识进行管理的能力。

(18)分析与预测能力。

2.3 基本能力

(1)沟通能力(语言理解能力)。

(2)问题处理能力(思维方式)。

(3)语言表达能力。

(4)语言写作能力。

(5)学习能力。

(6)管理、计划、组织、执行能力。

(7)协调能力。

(8)风险控制能力。

(9)谈判能力。

(10)处理突发事情的能力。

(11)充分计划和利用时间能力。

(12)创新能力。

(13)团队合作能力。

(14)严谨周密的系统思维能力。

(15)对环境分析与适应能力。

2.4 基本素质

(1)良好的身体素质。

(2)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承受工作压力。

(3)吃苦耐劳、积极主动的精神。

(4)拥有很强的责任感。

(5)认真仔细。

(6)勤奋努力。

(7)安全意识。

(8)为人诚恳、踏实稳重。

(9)原则性强。

(10)效率意识。

3.小结

根据调查500家企业用人单位,企业青睐的人才是拥有丰富全面的现代物流专业知识与管理知识,拥有独当一面的能力,有良好的素质与素养的物流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昕,杨浩雄.北京地区物流人才需求调查与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9.

[2]李红梅.高职高专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教育与职业,第35期

[3]李宝珠,王颖.毕然.基于ANP的物流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天津理工大学学报,2009,8.

[4]刘永明.我国未来物流专业人才的能力需求分析与培养[J].科技信息,2009,3.

作者简介:

第2篇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模块化教学;运输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6-0178-02

1课程改革背景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新类型,在我国加快现代化建设的人才培养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它的特色。作为新生事物,它可以用不同形式的探索、允许大胆的创新。新的高职教育理念,必然对传统的教育思想及教育模式产生强烈的冲击。

当前,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一直面临着不断的改进和创新,各院校都在竞相推出办学的特点,及时顺应就业市场的需求。本文结合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加以探讨。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广东省唯一一所专门培养女性高级技能型人才的职业学院,面对全省乃至全国职业教育蓬勃兴起的态势,人才培养必须紧紧围绕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即在培养目标上更突出“应用型、技术型”。因此,要不断进行课程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培养出懂理论、重实践,能适应市场需要的女性人才。

2项目化教学模式课程改革内涵

项目化教学法是以实践为导向、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它从职业的实际需要出发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项目为教学内容,通过师生共同实施这一完整的项目进行教学活动。学生划分为不同的项目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按项目要求进行资料收集、选择、整理,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研究分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完成项目任务。在这一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学生积极地参与了学习、自觉地进行了知识的建构。[1]

项目化教学法非常符合高职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与职业性。项目导向的课程改革就是通过就业岗位职业能力分解,进行工作项目与工作任务分析,形成切合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项目化教学课程改革需注意课程内容与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一致,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内容,促进课、证融合,使学生通过课程考核的同时,能够考取职业技能证书。同时全面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提升课程建设水平,在课程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材建设等领域取得新的突破,从而夯实专业教学改革基础,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促进专业人才培养与学生职业能力养成的结合,提高教学质量。

3《物流运输管理实用教程》项目化课程改革精要

31课程目标定位

《物流运输管理实用教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现代运输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选择适宜货物运输方式、树立运输合理化意识,推行运输合理化措施、优化物流运输的线路。组织公路、铁路、内河、海洋、航空货物运输、国内及国际多式联运、集装箱货物运输等。学生具备利用现代运输管理理论处理解决企业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业行为,提高团队协作精神和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素质,为将来从事现代物流与运输管理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2项目化课程改革思路

考虑到与其他同类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相比,要做出特色,必须避免同质化,紧紧围绕女性在行业中的就业岗位及优势,发现女性在商贸物流、国际物流或者货代行业较具优势,而技能主要就是围绕单证和客户服务。

为了体现女性在国际物流中的就业所需技能,且考虑到广东经济呈典型的外向型经济的特点,设置了五个模块,且环环相扣,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并重。说明“模块”可理解为把涉及岗位工作的必要知识和技能重新整合组织教学,以项目方式实施教学,使学生逐步掌握从事岗位工作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33模块式教学实践

331模块一:物流公司运输合理化模块

物流过程的合理运输,从物流系统的总体目标出发,按照货物流通规律,运用系统理论和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合理利用各种运输方式,选择合理的运输路线和运输工具,以最短的路径、最少的环节、最快的速度和最少的劳动消耗,组织好货物的运输与配送。

课堂理论教学主要目的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物流公司运输合理化工作所需的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具有通过多种渠道、媒体,进行查找、收集完成实际物流企业运输管理岗位所需信息的能力;具有独立制订现代物流企业运输管理工作计划并落实实施的能力;具有总结、归纳、分析现代物流企业运输管理岗位实际问题能力。

332模块二:公路货物运输模块

公路货物运输(Road Transportation)是现代运输主要方式之一,同时,也是构成陆上货物运输的两个基本运输方式之一。它在整个运输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全世界机动车总数已达4亿多辆,全世界现代交通网中,公路线长占2/3,约达2千万千米,公路运输所完成的货物运输量占整个货物运输量的80%左右,货物周转量占10%。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公路运输的货物运输量、周转量在各种运输方式中都名列前茅,公路运输已成为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中国交通年鉴》统计结果表明,1997年我国道路运输完成货物运输量977亿吨,货物周转量5272亿吨千米,分别是1996年的993%和1052%。其中货物运输量在五种运输方式中为第一位。到1997年年底,全国有营业性客货物运输车辆450多万辆,经营业户270多万户,从事道路运输业活动的人员有11000多万人。公路货物运输由公路货物运输和汽车货物运输组成。

333模块三:铁路货物运输模块

铁路货物运输是现代运输主要方式之一,也是构成陆上货物运输的两个基本运输方式之一。它在整个运输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铁路运输由于受气候和自然条件影响较小,且运输能力及单车装载量大,在运输的经常性和低成本性占据了优势,再加上有多种类型的车辆,使它几乎能承运任何商品,几乎可以不受重量和容积的限制,而这些都是公路和航空运输方式所不能比拟的。

334模块四:水路货物运输模块

中国水路运输发展很快,特别是近30多年来,水路客、货运量均增加16倍以上,目前中国的商船已航行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中国当前已基本形成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水运体系。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水路运输对经济、文化发展和对外贸易交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35模块五:联合货物运输模块

联合运输是综合利用某一区间中各种不同运输方式的优势进行不同运输方式的协作,使货主能够按一个统一的运输规章或制度,使用同一个运输凭证,享受不同运输方式综合优势的一种运输形式。联运的最低限度要求是两种不同运输方式进行两程的衔接运输。联合运输按地域划分有国际联运和国内联运两种,国内联运较为简单,国际联运是联合运输最高水平的体现。

4教学评价

“模块”+“项目”的教学方法,使教学过程与岗位技能培养充分地融为一体,围绕模块构建课程体系,以项目运作方式,合理组织、实施教学,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模块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重点选择适合自身的职业岗位、扮演不同岗位角色,学习目的更明确、针对性更强,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也为学生未来的择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经过两轮的教学实践,发现学生综合素质有显著提高,因为有效规避了枯燥的理论知识与丰富的实践技能之间的矛盾,学生普遍反映学习兴趣浓厚,整个学习过程是一个项目引导,理论知识铺垫,实践技能培养,然后进入一个新项目、新知识、新技能的良性循环。

5结论

项目化教学模式必定是以某种工作项目为基础,在项目运作中学习知识和技能。项目化教学模式来源于工科课程,文科类课程搞项目化课程改革不能依葫芦画瓢,照搬原样很难实施。如物流管理是一门边缘学科,其中融汇了大量其他学科的知识,现实中物流的岗位工作也已经不仅仅是仓储或运输这样简单,现代物流工作更需要复合化,毕业生也需要能胜任同类岗位的各项任务。

围绕物流岗位能力的形成,科学设计和选择课程体系,以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设计教学方案,按照一个完整的项目操作流程组织实施教学,使学生在完成模块的过程中,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模块是指涉及岗位工作的必要知识和技能重新整合,模块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学生在模块实施中学习知识,锻炼技能,掌握技术,提升职业素养,实现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徐明川项目教学法在物流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大众科技,2008(11).

[2]朱铁汉,缪兴锋浅议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课程中的应用——以《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为例[J].中国市场,2008(10).

[3]张振华,吴凯项目教学法及其在物流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市场,2007(49).

第3篇

张建全先生毕业于澳大利亚中央昆士兰大学,拥有管理专业博士学位,具有超过20年的物流和制造业管理经验,曾参与联邦快递多个海外通关操作点的建设和优化项目,并曾帮助东盟海关组织和多所海外大学进行物流清关的调研工作。他曾在日本东京、中国上海和中国香港负责当地通关项目的策划与建设,目前常驻新加坡,负责联邦快递整个亚太地区的关务工作。工作之余,张先生积极参与各国政府和相关企业的工商调研,是一位研究广泛、论著颇多的学者型高级职业管理人员。张建全热爱运动,听着音乐跑6-7公里是他业余生活中最惬意的事。

中国市场将快速发展

《中国海关》:您如何看待中国快递市场的发展现状?

张建全:中国自上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后,快递市场日益扩大,快递企业逐步成长,快递行业已具雏形。但是,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快递市场还存在一些区域失衡,网络覆盖面有限,偏远地区的送达时间与用户需求还有差距。因此,中国快递产业的总体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中国海关》:在中国快递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关注的热点在哪里?

张建全:中国制造业正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发展,中国制造的产品也逐步向高端领域发展。因此,快递的航空货运量在增加;同时,经香港转口的货物在减少,而港口直接出口量在增加,这为国内的航空货运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中国海关》:产业升级和内需市场拉动了中国快递业的发展,您认为目前的政策环境对快递业的发展有什么样的作用?

张建全:长期以来,中国的制造业发展较快,服务业相对落后,且产业比重偏低。不过,“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重点发展服务业,而快递物流业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国正在积极营造有利于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以物流服务促进其他产业发展。

在政策的支持下,政府部门与企业通力合作,中国扩大快递市场需求、推进快递服务的社会化和专业化、加快国际物流发展、优化区域布局、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完善物流标准化体系将指日可待,中国的快递物流业在开放和公平竞争的环境下将走向成熟。

《中国海关》:2009年,联邦快递在中国市场做出重大举措,把亚太区转运中心从菲律宾迁到了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这是否说明联邦快递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在增加?

张建全:正是中国快递市场的崛起和迅速发展,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快递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和提升空间,而中国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广州白云机场优越的地理位置,也让联邦快递对进一步提升在亚太区乃至全球范围内的服务水准信心倍增。亚太转运中心迁址是联邦快递近年来的重大战略决策,它能进一步加强公司在亚洲货物一日送达网络内22个主要城市的能力,同时还能促进欧盟和亚洲之间的贸易往来,通过美国、亚洲的贸易航线以及太平洋网络连通美国和拉美,并凭借联邦快递“欧洲一日达”网络连通欧盟国家。

《中国海关》:转运中心对通关效率的要求很高,联邦快递如何保证这一点?

张建全:亚太转运中心是联邦快递在中国设立的第一家地区级转运中心,中国海关在调研、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和现场监管方面做出了努力,我们深表感谢。在满足海关监管要求的前提下,进一步探讨和协商更加便捷的操作模式、加快中转货物的流转速度,是我们在通关方面的期望。相信在中国海关的专业指导下,双方积极沟通、通力合作,转运中心未来的运营一定会在良性运转的基础上更上新台阶。

期待与海关的深度合作

《中国海关》:海关监管强调严密性,快递业重视物流速度。联邦快递如何看待快递企业与海关的关系,又如何解决二者的协调?

张建全:国际快递服务的产生与发展,源于全球市场对货物、物品快速递送的需求,时间显然是快递企业的生命线和优势所在。从联邦快递的角度看,与其说我们是重视物流速度,不如说是看重客户的期望。我们所做的一切,比如设施和人员的配备、流程的设计与完善等,都是围绕如何以最短的时间完成递送这一主题做文章。为了满足客户对取件时间和快速递送的需求,向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我们经常为其量身定制或调整操作流程。

从货物监管的角度看,海关履行应有的职责,是一个国家赋予本国海关的权利,中国也不例外。海关作为执法和监督管理者,强调监管严密性,这是依法行政。

当然,如何加快通关速度,以体现快递公司的优势,是快递企业一直希望与海关深入探讨的话题。比如,在政策和通关作业中给予快递企业支持,充分利用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风险管理、无纸通关、先放后税、分类通关等现有海关政策,是我们在现有条件下加快通关速度的尝试。

《中国海关》:诚信是影响快递企业通关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联邦快递作为知名的国际快递企业,在这方面是如何做的?

张建全:这些年来,中国海关一直关注企业特别是信誉良好企业的呼声,主动上门开展调研,了解企业在通关方面的困难和需求,这说明中国海关始终秉持守法便利的原则,鼓励和扶持诚信企业,为他们提供相应的通关便利。例如,海关总署170号令《企业分类管理办法》和海关总署关于深化分类通关改革的2010年56号公告,就明确规定了企业分类管理的原则和货物分类通关的措施等。

联邦快递在关注业绩增长的同时,十分注重遵纪守法、自律经营,恪守海关的各项法规,积极配合海关的工作,定期自查、主动汇报。我们的工作得到了海关的认可,除了前面谈到的亚太区转运中心外,2004年11月,我们与北京海关在快件无纸化通关方面开展合作,将KJ类货物的通关时间至少缩短了半天;2007年上半年,我们从中外合作企业变更为独资企业,需要在全国8个口岸海关进行变更,为降低此举对清关效率的影响,我们多次与海关沟通变更计划并切换时间,海关也帮助我们基本实现了无缝对接。这在实质上保证了广大企业的利益,诠释了海关“服务经济,促进发展”的工作方针。

《中国海关》:在合作内容上,快递企业希望在哪些方面与海关深化合作?

张建全:合作促进发展,与企业发展合作伙伴关系是海关的现代管理理念。中国海关推出的关企合作机制等措施,就是想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加强关企合作,以此提高低风险货物的通关效率。但企业和海关的关注点不完全一致,即便是诚信企业,其在缉毒、走私、知识产权侵权的判定等方面也远不如海关专业,知识相对匮乏。所以,在与海关的合作方面,近期我们将工作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我们自己创建的风险管理系统内密切与海关的合作关系,以提高非法走私的查获率;定期开展专题讲座、信息交换,请经验丰富的一线关员和领导对我们的作业部门给予指导,帮助我们更新知识;就我们设计开发的新项目、新服务与海关进行充分沟通和探讨,最终实现清关成本的降低和清关效率的提高。

《中国海关》:在合作方式上,还有哪些有待改进之处?

张建全:自律守法经营,与海关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谋发展,这应该是当代快递物流企业的经营战略。联邦快递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初,就始终努力与海关保持全面的配合和合作。可以说,没有海关的鼎力支持,我们的路会走得相当坎坷。中国海关已经从单一管理逐步走向“监管+服务”,在依法行政的同时,海关加强了对企业想法和建议的关注。在进出口货量逐年增加的情况下,通关监管单纯依靠海关现有资源已显得比较单薄,必须动员业界的力量,开展一些深层次的合作。例如,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可以将监管前置或嵌入到生产、发运等各个环节,同时进一步配合事后审查来共同打击走私违法行为,让不法企业无机可乘。另外,在海关制定和修改政策的过程中,我们也愿意与海关充分沟通,表达企业的意见,为全面落实和执行各项法规做好铺垫。

《中国海关》:联邦快递在2010年5月组建了亚太区海关事务部,您作为这个新部门的主管,有哪些战略思考和重点工作计划?

张建全: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我们对此有大量的思考,尤其在战略思维方面。作为一个重要的桥梁,这个新部门连接了联邦快递和亚太各国海关,也连接了亚太地区的各项关务工作。我们刚刚制定了3C关务策略,包括“守法”(Compliance)、“沟通”(Communication)与“合作”(Cooperation),这是我们与海关部门开展配合的整体方向和工作方针,目的是通过企业自律守法为经营构建良好的法律环境,并通过及时有效的沟通加强公司与各个相关环节以及内外参与者的紧密合作。

第4篇

关键词:现代物流企业;安全管理;策略

现代物流业作为一个新兴的复合型产业,近几年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社会物流需求持续、高速增长,物流业增加值稳步上升,社会物流总成本趋于平稳。企业原有的体制己经或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转变,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安全管理工作同时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因此,安全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在当前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

1我国物流企业管理现状

我国物流市场规模巨大,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各类物流企业快速成长,传统的运输、仓储、联运、货代等企业也加快了业务重组和资源整合的步伐;新兴物流企业在努力扩大规模和提升水平;民营和外资物流企业纷纷兴起和加入,加速拓展市场。目前,不同所有制形式、不同经营模式、不同规模层次的物流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从目前中国物流业发展现状看,具有现代物流特征的物流企业一部分是在运输企业或仓储企业的基础上,通过物流服务的延伸和运作方式的变革转变为物流公司;还有一部分是为满足物流市场的需求,以物流事业为经营内容的新型物流企业,其中包括第三方物流企业和以提供物流信息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第四方物流企业等。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仍然过高,社会物流整体效益差。由于管理体制改革的落后,我国企业物流的发展仍然处于“小、多、散、弱”的状态,普遍存在经营分散、功能单一、自动化程度低,物流布局不合理,物流技术含量不高,物流企业横向联合薄弱,物流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不尽如人意等问题,难以满足社会化物流的需要。

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相当多企业仍然保留着“大而全”、“小而全”,“产、供、销一体化”,“仓储、运输一条龙”的经营组织方式,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组织的自我服务完成,使采购、仓储和配送职能未能进行充分整合,无法实行一体化的内部供应链管理,不利于社会化专业分工。这种分散的、低水平的管理活动也存在许多安全管理弊端,抑制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

2保证现代物流企业安全运营的创新管理策略

2.1实施领导干部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企业安全工作落实与否,关键在于领导。真正做到企业法人代表是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安全工作负总责;分管安全工作的领导具体抓,负具体责任;其他工作分管领导对其分管内的安全工作负责任,形成齐抓共管保安全的局面。具体说:一是企业经理重视安全,言传身教带动各基层部门负责人都来重视安全工作。经理要亲自参加企业每个月的安全工作例会,听取部门安全工作汇报,掌握各种动态,及时解决安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亲自过问上级布置的各项安全工作和专项治理工作的落实情况;亲自参加重大的或专项的安全检查,使职工感受到领导对安全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二是分管领导真抓实干,做好细致的安排与责任落实工作;三是其他领导在其分管工作中支持和服从安全工作的要求,避免产生矛盾和抵触,形成齐抓共管、确保安全的局面。

2.2树立安全经营观念,促使安全与经营的协调统一。安全和经营是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的关系。因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成本是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在人们的思想中,安全投入是一种不能直接获得收益的投入。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很多企业经营者在企业运作中,把利润和安全投入放在一起来衡量的时候,往往会把利润放在更为优先的位置来考虑。但是我们要从思想上明确,省去了安全投入,是否就是省了成本,增加了利润呢。当安全工作与经营有矛盾时,要通过我们的工作将其化解,达到安全与经营的统一。要避免把安全与经营割裂开的倾向,处理好“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辩证关系。当生产与安全有冲突时,应首先考虑安全。这就给安全管理人员吃了定心丸,使他们消除了顾虑,挺起腰杆敢抓敢管。在措施上,以是否确保安全为其他工作取舍的前提,使安全管理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变事后监督为事前防范,有效地维护了安全监督的权威性。同时强调不能因为怕承担责任不敢开拓经营。随着经营的搞活,必然产生许多新的安全问题,如公司把一部分仓库、店面租给客户自行保管,会出现一些客户对安全工作重视不够或因片面强调设施利用率忽视安全有关规定的现象。

2.3建立合理规章制度,形成规范化的管理。企业的安全工作必须有据可依、依法管理,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工作秩序,形成规范化的管理。国家《消防法》、《安全生产法》等法规的出台,为企业安全工作提供了依法管理的依据和保障。作为物流企业应在国家法律法规整体架构的基础上,结合经营情况和服务方式的变化对企业的安全制度进行相应的修改、补充、完善,形成企业安全制度。随着仓库外租形式的出现,需要跟上相应的安全规章制度,要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和“安全自查、责任自负、隐患自除、接受监督”的管理要求,建立完善的外租仓库安全责任书制度等。每年初,在制定经济工作计划的同时应做出全年的《安全目标管理工作分解表》,与“管钱管物”人员、特殊工种人员、外租户等签订专项责任书,对灭火器材的保养、维修、换药和特殊储备保养,对特殊工种的培训等均做出时间安排,使各项安全目标层层细化,分解落实到各职能部门、班组、岗位。这样,什么时间该干什么,由谁指定,一目了然,确保各项安全基础工作有序进行。2.4加强监督,坚持安全检查制度和严格整改措施相结合。安全工作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和规范安全基础管理工作;二是抓现场安全管理。现场的安全管理是安全工作的重头戏,生产现场安全管理没有捷径可走,只能脚踏实地,做好细致的工作,坚持不懈地巡回检查、再检查,整改、再整改来促进企业安全制度的落实。

物流企业要坚持每月一检查,库区每周一检查,仓库“一日二查”制度,采取二级查与专业查相结合;集中查和抽查相结合;领导查和夜查相结合;季节查和节日查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多次大检查,借助于社会大气候,推动安全工作不断改进。要坚持安全检查制度和严格整改措施相结合,对许多不安全因素和隐患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把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之中达到了超前预防,及时清理隐患的目的。认真做好各级安全检查记录,对查出的隐患,严格按照规定填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实行整改反馈,落实不安全因素的整改工作。随着企业情况的变化,安全工作往往会出现新的难题,需要我们去解决。因此,在抓表面上的安全基础管理工作的同时,还要安排研究、探索和解决一些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力求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有新的突破和提高。

坚持把自管库纳入企业安全管理范围,做到统一部署、统一检查、统一考核标准。当然,严格对自管库的管理是一个艰苦细致的工作过程,自管库往往为了省钱,或为了赶任务,或图一时方便,违反安全规章制度的现象时有发生,如在禁烟区内抽烟、明火作业、乱拉乱搭电线、使用高功率电器、堵塞消防通道等。有时今天检查发现的问题纠正了,明天类似的问题又会发生,因此生产现场管理关键在于持之以恒、一丝不苟地抓落实;二是改进工作方法,提高管理水平。而对常遇到的自管库对安全检查不配合,隐患整改落实难的问题和甚至出现租赁双方关系紧张的现象,使我们意识到搞好自管库的安全工作离不开承租方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因此,安全管理也要提供优质服务,工作方法切忌简单、生硬,要经常与租户交流、沟通,尽可能为租户提供方便,帮助他们解决经营、生活上的困难,增进了解、培养感情、化解矛盾,以取得工作上的相互支持。

第5篇

我国加入WTO后,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看到我国市场巨大的发展潜力,加大对华投资,纷纷在我国设厂并建立分销、配送网络,使其产品、服务得以打开我国市场。随之而来的是国际物流大公司进军中国,并且在刚刚起步的我国物流业中抢占了有利地位。与其相比,我国物流企业虽然拥有先天的市场优势并取得一些进展,但由于我国物流业起步晚并且运营模式不完善以及体制障碍造成了我国物流信息化的标准不规范、信息技术和设备不够先进、信息平台建设滞后、专业型人才紧缺等问题,这些问题将严重制约物流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

(一)大中型企业信息化意识普遍提高。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受到普遍关注,并且企业的信息化意识也在不断提高,重视并加大了对物流信息化的建设。据调查显示,在大中型企业中,建立了信息管理系统和企业网站的比例较高。大约74%的企业已经建立了信息管理系统,大约77%的企业已有自己专业的网站。已建管理信息系统的企业,系统是内部局域网的和广域网的各占一半左右。

(二)信息化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和物流业发展较为迅速,物流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物流信息化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根据调查,公司网站的主要功能多是用于企业宣传(40%),其次是信息服务(36%),用于内部通讯的占30%,作为电子商务平台的比例相对较少,大约占21%;另一方面从物流成本占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来看,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比例在10%左右,而我国已接近20%,物流成本的差距反映我国物流信息化落后于发展成熟的发达国家。

二、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信息化标准混乱,一体化水平低。物流行业发展至今,国家相关部门虽然也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政策法规,但是缺乏一定的物流信息化管理标准和行业规范,从而导致物流行业在不同层面存在标准不一的现象。由于受到当前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很多政策法规未能真正实施,使得物流活动的信息时效性和专业性都达不到相应的统一标准。由于企业管理不规范,信息传递及工作效率比较低,导致客户投诉日益增多。由于缺乏标准的规范体系,一体化水平低,没有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局面,而且管理方法不能满足一体化的物流需求,以致大部分物流企业规模较小、管理水平差、效率低下和运营成本高,这些都将严重制约物流信息化的发展建设。

(二)信息化技术不够先进。信息化知识在不断的发展,一些先进的技术用在物流企业中,能够很大程度的发挥其优势,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提高企业效益。比如,车辆管理系统可以科学地调派车辆,管理车辆的各项变动;GPS车辆定位系统可以加强自有车辆的监督管理和货物的安全到达等。根据中国仓储协会调查,绝大多数中小物流企业中,其信息系统的业务功能和系统功能还有待完善,缺乏必要的订单管理、货物跟踪、仓库管理和运输管理等物流服务系统,物流信息资源的整合能力尚未形成。企业物流系统应当体现出专业化以及科学化,特别是使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对企业的物流进行相应的管理,比如说卫星定位、条形码以及自动分拣等技术。但是,当前我国很多企业在对物流进行管理的时候,还没有真正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物流的信息化过程中,依旧处于一种人工化或者半人工化的状态。

(三)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滞后,信息资源缺乏有效整合。物流信息平台是物流领域的神经网络,是支撑物流发展的关键基础平台。虽然我国的物流信息平台已取得一定程度发展,但在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方面物流信息平台建设运营主体均发展不完善。物流信息平台建设运营主体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政府为主的模式,一种是以企业为主的模式。以政府为主的运营模式虽公益性较强但存在很多弊端,如后期资金的投入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且容易造成对市场需求把握不足;以企业为主的运营模式虽然企业可以自主经营,积极把握市场需求,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整合资源的能力不强,缺乏长远规划,资金投入压力大等;另一方面物流信息平台的盈利能力不强。由于物流信息平台缺乏良好的商业运营模式,缺乏完善的市场调查和雄厚的资金支持,导致盈利能力不足,这样,平台的发展就受到很大限制,难以高效地为物流信息化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四)专业的物流信息人才紧缺。现代物流作业过程具有信息量大,环节复杂,物流信息不确定,需要专业的知识及技术经验等特点。因此,企业在实施信息化的进程中应当有专业性的人才作为保障和支撑。他们不但要掌握大量的物流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还需要熟练的操作本领和实践技术。由于我国物流业起步晚,具有理论知识、技术操作以及创新能力等的综合型物流人才十分匮乏,这已成为制约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另外,当前很多物流企业所聘用的人才受教育程度比较低,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综合素质不高,难以推动信息化的发展进程;而学校培养的人才虽有理论知识但缺乏信息技术的处理能力、运营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能满足信息化的现实发展需求。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物流信息化发展。

(五)缺乏统一的宏观调控和长远发展规划。目前与物流相关的部门有公路、铁路、航空和邮政等多个部门。各部门出于各自不同的目的,必然会有各自的政策和物流工作计划,但由于缺乏统一的宏观调控,必然导致物流业管理分散、混乱,物流信息化标准难以落到实处。其次,信息系统与企业的业务流程和战略目标不匹配,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多数企业往往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来处理企业的信息化需求,不是从整个物流系统的角度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信息系统在企业整体战略上的定位比较模糊。

三、促进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健全物流信息化标准规范。物流信息化发展需要有一定的标准和规范作为支撑。因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完善信息化标准:一是通过法律规定使整个物流业的运行和发展标准化,研究和制定标准化的物流业政策法规。改进对物流相关领域的管理方式,对不适应物流业发展的各类规定和政策进行清理、修改和完善,规范物流企业扶持标准;二是通过建立一体化的物流信息系统,做到持续、简便并准确地移动数据,及时自动地更新数据,提高物流作业过程的透明性和时效性;三是企业应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具有广泛兼容性的数据库并选择良好的数据交换工具,充分利用最新的互联网技术平台,使物流信息化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开发引入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和设备。信息技术的提高主要依赖于信息应用软件和物流设备的开发和利用,国家应当重视并支持信息化应用软件以及技术设备的研发和使用。首先,国家应鼓励企业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并在科研项目中增加对信息技术优化物流管理和运行方式的研究,增加研究经费,以便开发新型便捷高效的信息化物流作业技术和设备。其次,我们要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与技术,不断提高我国的研发能力,进一步完善物流信息化标准,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使我国物流运营的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完善,加快物流信息化的进程。

(三)重视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物流信息公共平台是物流业实现信息化的必经之路,因此各方要共同努力做好信息化服务平台的建设。作为国家,要重视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在信息公共平台建成之后,要对其进行持久的关注,加大资金投入,充分了解市场动向,完善公共平台的质量,提高其公益价值。作为企业,应认识到开发信息平台对企业盈利的重要性,对公共平台的系统进行合理优化,加大资源整合力度,通过不断实践,提高平台的服务质量。公共物流信息平台能较好地整合现有资源,发挥行业整体优势,实现互利共赢,从根本上改善行业现状,促进信息化的发展。

(四)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性物流人才。随着信息技术在物流业中的广泛应用以及物流信息化的发展,物流企业对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建设高素质的拥有物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队伍,实现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一方面鼓励和允许院校按照市场需求开办和设置物流专业及课程,为现代物流培养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以满足对物流人才多样化的需求;另一方面要加强现有在职人员的培训,通过全方面、多层次的培训尽快使他们掌握物流基本知识和运作技术,成为专业人才。同时,也要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的物流管理人才,让他们先进的物流理念和运作方式及管理规范融入到物流信息化的建设中,从而提升服务水平,实现我国物流信息化的高速发展。

第6篇

一、倾力谋事,学习宣传在增强自觉、内外兼修上取得了新成效

当前,随着国家级某经济技术开发区加速崛起和胶东国际机场正式获批,带动某成为大某“正品字型”空间结构的中心、某第四大发展平台和三城联动发展新引擎。大好的机遇意味着更重的责任,涉及到临空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新知识也更需着重掌握,必须与时俱进、加强学习。一方面,增强思想自觉,做到内化于心。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坚持原汁原味、原原本本,坚持集体讨论、相互交流,坚持系统研读、理论提升,通过组织召开常委(扩大)会议,研究制定周六学习日、理论中心组等学习制度;充分利用某发展论坛、某干部网络学院等资源载体,发挥《参阅件》、《某信息》等平台作用,组织全体机关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系列讲话和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某重大决策部署。按照视察中办工作时提出的“五个坚持”要求,始终在思想上、行动上与中央省市保持高度一致,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旗帜鲜明,善于从政治上认识和处理问题,从全局上思考和谋划工作,切实把工作重心聚焦到某各项重要部署上来,做到真学、真懂、真信。另一方面,增强行动自觉,做到外化于行。面对某加速转调创、加快腾笼换鸟、深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争当发展领头雁、火车头,走在某乃至山东省前列的发展任务,某领导工作要求高、节奏快、活动多、日程紧,对谋划辅政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标准。坚持工学双促,把学习贯彻上级精神与办文办事办会等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并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学习领会十八届四中全会的新思想、新任务、新要求,强化问题导向和法治思维,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工作的能力,做到真用、真抓、真改。

二、努力做事,综合调研在以文辅政、推出精品上展现了新进步

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形势,把为某决策做好参谋服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增强了参谋服务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前瞻性。一是不断加大调研力度。今年以来,某主要领导带头深入基层密集开展工作调研,带动班子和各级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以此为榜样,坚持身在兵位、胸为帅谋,紧紧围绕“两大引擎”、大项目建设、民生事业、生态环保等重点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完成调研报告27篇,其中,《保障“转轨”让农民领上职工养老金》等6篇得到某主要领导批示肯定,相关做法在全市推广。特别是为深入贯彻落实某、市政府关于“打造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双向桥头堡”重要精神,通过先后10余次调研、20余次修稿,编发了呈阅件供上级领导参阅,为加速推进国际物流港建设、抢抓“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奠定了理论基础,并间接促成某多式联运综合服务中心项目落地。二是不断提高文稿质量。文稿是办公室的主要“产品”,在吃透上情、把握下情、了解外情的基础上,努力做到贴近发展大局、贴近领导思路、贴近群众意愿,反复琢磨观点,精心锤炼文字。今年以来,共完成综合文字写作70多万字、各种综合材料320多篇,较好地完成了重大会议、重要活动材料筹备工作。特别是教育实践活动期间,始终注重高标准、高质量,我市邀请市民代表全程参与、建立“八有”挂牌管理台账、专题民主生活会“三张清单”等有关做法,得到了郭树清省长的高度肯定。三是不断加强信息工作。全方位、多角度为某决策提供信息服务,做到三个及时:及时把上级关于学习贯彻工作的重要部署传达到全市各部门单位和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及时搜集整理和刊发外地的好经验、好做法,引导全市上下学习先进、整改不足;及时发现基层结合各自实际开展学习贯彻活动的亮点经验。今年以来,共编发信息某余条次,某市级以上信息采用452条次。

三、尽力办事,日常运转在综合协调、整体联动上迈出了新步伐

某办公室作为全市机关的运转枢纽,起着承上启下、联系左右、沟通内外的作用。工作中,深入贯彻落实“五个坚持”要求和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强化党委办公室职能,确保各项工作高效运转。一是综合协调细致到位。突出重点,抓住要害,努力在部门之间找到“共同点”,在纷繁复杂的工作中找到“着力点”。建立“一会、两制、三批”工作机制,“一会”即定期召开四大班子办公室联系会议,加强沟通交流;“两制”即健全完善重要活动协调制度和领导公务活动预案制度两个制度,确保重要活动不出纰漏;“三批”即抓牢“三个审批”,加大发文审批、会议审批、经费审批力度,今年以来,三项审批同比降低35%、31%、27%。二是办文办事节俭周到。结合教育实践活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规定,办文上严把质量、减少数量,办会上合理安排、讲求实效,接待上抓好迎送、住宿、行车、安全等服务环节,确保既热情周到、又勤俭节约。活动期间,一些没有实质意义的会议活动得到有效清理,接待交流中铺张浪费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会议和文件分别减少19.3%和24.2%,取消评比达标表彰项目85项。三是机要保密严谨规范。在机要保密工作中发挥好建章立制作用,时时事事讲原则、讲程序、讲规范,重点做好信息公开保密审查清理整顿、载体清理、计算机网络保密检查等工作,提高机要保密工作规范化管理水平和服务保障能力。同时,以政府职能转变改革为契机,抓好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整合,着力优化市镇两级行政审批和便民系统功能,高质高效完成相关工作。某政务网绩效评估列全省首位。

四、全力督事,督促检查在突破难点、推动工作上开创了新局面

紧紧围绕某决策部署进行督促检查,坚持把推动落实作为最基本的政治职责、最主要的工作思路和最有效的工作方法,随时掌握重点项目建设的推进节点、民生实事的办理进度。一是科学发展健全机制。将制度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围绕两大引擎建设、大项目建设、大沽河治理、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工作,建立健全市级领导包挂责任制、项目推进联席会议制度、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利益导向机制等多项机制,努力提高办公室工作科学化水平。二是严格督促推动落实。围绕某中心工作,加大督查落实力度,做到有部署、有落实、有结果。今年,某市为贯彻落实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立足破解工业围城、推动新老城区融合发展、实现“凤凰涅??、腾笼换鸟”,于年初启动了东部中央商务区拆迁改造的2014年一号工程,实施城区420家工业企业搬迁改造,关停并转30家化工、电镀企业。为确保某各项部署落到实处,大力发扬“钉钉子”精神,针对每月编排的某重点工作计划,分解责任、跟上督查;针对领导批办事件,实行一周一督查、一日一督查。在此带动下,东部中央商务区一期A区仅用10多天就完成征迁工作,推动上海仁济医院某分院、回迁安置楼等项目加速落成。今年以来,共完成某领导专项督查批示件672件、开展现场督查200余次、发出督查通报38期,督办催办率达100%,到期办结率达98%。目前,正统筹协调某抓好村“两委”换届、基层服务型党建、某市科学发展项目现场观摩会等重点工作,确保全年各项工作完美收官。三是服务发展关注民生。结合教育实践活动,围绕城乡居民饮水安全等民生诉求,深入开展“三问”、“双联”等活动,将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和最急需解决的10件事作为突破点,严格督查落实,在摸清群众意愿、解决基层困难、密切联系群众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同时,深层次挖掘、培育以平民典型为代表的“最美某人”,截至目前,“最美某人”典型库增加至476人,4人被评为中国好人,8人被评为山东好人,王伟获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受到亲切接见,“尚德某”现象蔚然成风。

五、合力成事,机关建设在创先争优、提质增效中实现了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