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中语文教学总结

高中语文教学总结

时间:2023-02-06 02:23: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语文教学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中语文教学总结

第1篇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我任职的第一年,作为一名刚走上岗位的青年教师,我深知自己有许多不足与缺陷,如基本功不够扎实、教学经验尚浅等。因此,我对教学工作要求非常严格,不敢有任何怠慢,认真钻研教材,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地向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经过一学年的努力,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我教学的两个班级(高一10,16班),两次期末考试成绩都位于学校同类班级前列。以下是我在本学年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材的精练、实用、高效,教师的智慧、才能、努力,教育环境的舒适等外因,最终只有通过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活动才能起作用。因此,这一学年我通过各种比赛、评比活动致力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学习诗歌单元就开展了诗歌朗诵比赛,学习唐诗、宋词就开展了“唐诗大战”、“决战宋词之巅”两个活动,学习古文单元就举行了“联合对抗”活动,等等。这些活动进一步帮助学生养成了主动探究性学习的学习习惯。学生基本能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了。

二、精讲课本范文

学生学习语文,主要还是依靠教师对课本范文的讲解,因此,在对课本范文的教学过程中,我认真做好教学中的每一步工作,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备课深入细致,教案书写工整详细,能做到教材、资料、学生齐备,真正做到了有备而上。所以在课堂上我胸有成竹,挥洒自如。由于高度的投入,饱满的热情,加上启发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参与率高,课堂气氛很活跃,对课本范文的掌握度较高。在此基础上,我系统地搞好专题练习,如语音题、字词改错题、修改病句题、古诗名句默写题等,有计划地扎实了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功底。

三、阅读教学长抓不放

高中阶段,特别是理科班,语文明显处于弱势的地位,学生课余用于学习语文的时间很少。而语文教学不能单靠课堂教学,必须依托课外活动。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语文教学质量才有可能提高。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尽量保证每个星期都腾出一节课作为阅读课,自费购买了60多本《读者》、《青年文摘》、《青年博览》等课外书在学生中传阅。另外结合作文教学,经常给学生们朗读一些高考满分作文,还把一些学生写得好的周记、作文作为范文朗读。通过这些途径,学生们的阅读面得到了很好地拓展。

四、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要向学生们成才,必须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因此,我经常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与能力。如举办诗歌朗诵比赛锻炼学生的朗诵能力;开展演讲活动,阅读《演讲与口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上讲台表演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等等。在学校20**年5月举办的“心系祖国、健康成长”爱国主义教育读书演讲比赛中,我班的胡海霞、许璐、包瑞三位同学分获一、二、三等奖;在此活动的征文比赛中我班的王瑞文同学获一等奖,马莉、陈祥、袁玲三位同学获二等奖。由此可见,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得到较大的提高。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学是无止境的,在以后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注重教育科研,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争取将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崭新的层次。

第2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堂教学 思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07-08.116

笔者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已有几年的高中语文任教经验,在高中语文任教的过程中,亲身体会到了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新的语文教学理念的提出,高中语文教学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语文教师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注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在实际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对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希望对广大高中语文教师能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一、很多语文教师只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没能够对语文教学进行全程的监控

对于高中学生而言,语文课堂45分钟的时间是极其有限的,在语文课堂上学生收获最多的是教师的指导,而对于知识的识记等其他工作,一般都是通过学生在课下的努力实现的,因此可以说,高中语文的学习过程很大一部分是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的过程。然而对于广大高中语文教师而言,更多提倡的是如何提高学生课堂45分钟的学习效率,而对学生课下的语文自主学习却有所忽视。这里所说的课下语文自主学习主要是指学生的语文预习与课后复习。高中语文教师在一节课结束的时候会提到让学生进行课下预习与复习,但是,大都只是流于口头形式而已,只是一句简单的提醒,对于学生该如何进行预习和复习,却没有进行具体的指导,导致一部分学生虽然也按照老师的指示去学习了,但是成效却很小,难以起到提高语文成绩的作用。

应对措施:面对很多高中语文教师不重视学生课下语文学习的情况,最主要的是转变教师的教学思路,不仅要重视课堂45分钟的教学,还要重视对学生课下的预习与复习进行指导,让学生掌握课下预习与复习的技巧,进而提高高中语文预习与复习的效率与质量。把学生的语文预习、课堂学习与课下复习紧密地联系起来,环环相扣,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加大指导与检测,还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当然,这些措施只是笔者的一些经验之谈,还有更多更好的解决措施,笔者愿意和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二、广大语文教师把注意力过多的集中于技巧,而忽视了语文教学的最根本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倡要有技巧性;学生的语文学习要有技巧性;语文考试要有技巧性等等,技巧充斥着语文学习的各个环节。自不待言,对于高中语文的“教”与“学”,讲求技巧并没有错,但是当下却出现了过分强调技巧的现象。例如:学生在做语文考试卷的单选题的时候,教师会教给学生很多的解题技巧,比如排除法,如果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对于有些语文题目而言,很轻松的就可以找出正确答案。其实,高中语文学习各个环节语文技巧的运用无非是为了一个最终的目的――提高升学率。语文技巧的使用过于片面化,其方向直指高考,而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却有所忽视,从长期来看,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应对措施:出现只重视语文教学技巧,而忽视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培养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高中语文教学被高考语文试卷的题型所禁锢。第二,很多高中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以及语文教学的目的没有认识清楚。第三,没有能够真正理解语文技巧的含义。针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出现的这几种现象,笔者建议采取如下几项措施:首先,走出高考语文试卷的束缚,要知道高中语文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而不是培养做高考语文试卷的机器。其次,高中语文重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等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表达与交际,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对高中语文的教学目的要有清醒的认识。再次,掌握好的技巧也许能够成为数学高手,但是对于高中语文而言却并非如此,语文更讲求一种积累以及在积累基础上的感悟,如果只注重技巧而忽视积累,那么,学生永远不可能学好语文。

三、语文教师把自己预设的情境强加给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个人见解

语文学科较于自然学科而言,有很大的不同。自然学科的研究成果是客观的,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更多的是要求学生在掌握已有的、固定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解决,更强调对客观的概念、理论的灵活运用。对于语文而言,更注重学生的感悟,学生能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到文章的写作意图。在语文课堂上,很多语文教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整堂语文课滔滔不绝,一直在说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教师的这种教学方式严重扼杀了学生的语文思维,使学生丧失了独立对文章进行感悟的机会,而成为被动的观点接受者,学生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在语文课堂上抒发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观点,更不要说在理解出现偏差的时候,得到语文老师的指导了。

应对措施:语文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给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的机会。同时,广大语文教师也要尊重语文的学科特点及语文教学规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积极推进师生互动,让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大胆地发言,对于正确的观点,教师要给予鼓励,对于错误的理解,教师要予以正确的指导,使学生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放飞想象的翅膀,自由地飞翔。

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早已被时代所淘汰,如果某些语文教师还存在这种教学习惯,一定要及时地予以改正,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成长为创新型人才。

第3篇

一、高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具体措施

在教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对全体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可以很好地发掘学生的创造能力,应变能力,发散学生思维,顺应了社会的需要,有利于学生在未来社会的发展。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十分重要。针对高中语文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简单谈一下有关看法。

1.鼓励式教学,增加学生信心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多侧重于知识的教授,对于学生的心理很少关注。就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状况看,这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展开,也不利于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的关注,不仅局限于知识方面也要侧重于学生内心的关注。从对高中语文教学工作经验的总结中得出在高中教学过程中适时给予学生鼓励,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增加学生学习的信心,有利于语文教学的进行,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打好基础。

2.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教学

想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提升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会乐于思考,努力创新。因此提升学习兴趣是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关键,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改变传统单一枯燥的演绎教学方式,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努力提高学生兴趣,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3.针对学生层次的不同进行个性化教学

目前的语文教学工作是针对全体学生共同进行的,教师在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往往采用统一标准,统一形式的教学方法。但是由于学生个体的不同,学生对于高中语文知识的接受能力也有所不同,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很可能无法适应语文老师无差别的教学方法,造成这部分学生语文成绩不理想,课堂兴趣不高,难以培养出创新精神。针对这种情况,为了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积极调整教学模式帮助学习较差的学生提高学习成绩。这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也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

4.转换教师思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想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先改变教师的思想,让教师明白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性。高中语文教师只有摆脱传统教学思维的束缚,用科学的眼光看问题,积极发掘自身的创新能力并应用到高中语文教学中去,才能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出学生的创新精神。

5.注重与生活的实际联系

从目前中国教育教学现状来看,在高中阶段各学科教育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与生活脱节的现象。这就造成了学生与知识的距离感,对于知识的掌握模糊不清。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想使学生开动脑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应加大高中语文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让高中语文知识在生活中具体化,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二、高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性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现在教育教学的新趋势,因次高中语文教育教学应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不仅是对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一次重大推动,也是对学生实行素质教学的一次重大突破。有利于充分发掘学生学习的潜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素质。同时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迎合了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为学生日后的工作学习生活打好坚实的基础。

1.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有针对性的开展了各种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积极的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观点,阐述个人意见。在教师的新型教学模式下,学生改变了以往被动学习的状态,开始主动思考,积极动脑,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良性的互动,这充分发掘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促进了学生的不断进步。

2.有利于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通过对学生创新精神的不断培养,激发了学生对高中语文课程学习的兴趣,学生在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主动配合老师的课堂教学,积极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任务。这充分的保证了高中语文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讲授,很好地提升了课堂的授课质量,保证了高中语文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推动了全体学生成绩的进步。

3.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目前我国在教育教学方面正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全面实行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是我国教育教学追求的目标。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具体体现,有利于推动我国素质教育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的展开,深化了教育教学的实质与内涵。

三、总结

第4篇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教学改进 分析研究

高中语文教师要牢牢把握教学改革的方向,紧扣要点组织实施,使语文教学对学生全面发展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如何有效推进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工作进行分析。

一、高中语文教学改革首要之重当属教学理念创新

首先要在思想上进行变革,只有解放思想才能保证教改理念真正落到实处,这一点在教学改革推进工作中得到了充分验证。因此,要想提高语文教学改革成效,首先就要对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进行创新。笔者认为,教师应当从三个方面开展创新。首先要注重教学研究,认真分析课程改革要求,把握好教学改革的总体方向、发展趋势,结合高中语文学科等相关要求,只有在方向上得到保证,整个教学改革才会一路顺利地进行下去。其次,高中语文教学改革要重视研究各种因素,无论是教材教法还是教学对象都要进行充分研究,结合实际状况与教学改革建立联系、统筹推进。例如教学方法的设计要体现素质化要求,要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教学对象的研究是为了使教学设计教学组织与学生实际状况更加吻合。另外,教师在推动教学改革方面还要善于总结思考,在教学理念外延方面下工夫,扎实推动各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

二、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应当始终紧扣课堂教学创新

高中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分化趋势,教师要立足于教学模式改革,让学生更加乐于开展语文学习。教师要学会从应试角色中全身而退,转而由学生自主探究模式引领整个语文教学。其次,教师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设置载体平台,让学生开展学习研究活动。学习的平台重在发挥学生合作学习的作用,让学生能够和其他同学一起分析研究,交流心得体会,相互指点问题答案,让大家的智慧集聚起来突破学习中的难点内容。在学习线索方面,要将重点难点与思考题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研究思考题的过程中实现重难点有效突破。另外,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还可以在师生角色互换方面下工夫,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代替自己进行一些内容的点拨引导,通过这样新颖模式为高中语文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以创新的举措推动教学有效开展。

三、高中语文教学改革要重视发挥信息手段的作用

信息化手段是高中语文教学深入进行的重要帮手,广大教师要对信息化手段的功能定位具有清晰的认识,同时要提高运用的技巧程度,发挥信息手段的作用。首先,教师要重视发挥信息手段的作用。有些教师认为多媒体是花架子,华而不实,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这种理念导致信息手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英雄无用武之地。教师必须克服这一错误思想,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手段在当前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推进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才能为接下来的高效运用奠定基础。其次,教师在信息化手段运用中要体现科学化原则。科学化原则体现在两个着力点上,一方面要在运用的时间频率上体现科学性,运用时间、运用频率应当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妥善安排,既要达到满足教学需求,提高教学趣味性,又要保证所占时间不能太多,保持课堂秩序的稳定性。另一个着力点表现在运用时机上,在教学导入环节使用,教学信息补充环节使用,以及思想情感教育环节使用,是较为常见的几种路径。广大教师还可以积极探究,使语文教学与信息化手段紧密结合起来。

四、高中语文教学改革重在尊重学生学习状况差异

高中生思维与心理都已接近成人,他们在学习中的自尊心应当受到保护,否则学生的学习热情将会受到影响。高中语文教师要将学生差异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参考依据,一方面要对学生目前的语文学习状况、基础知识情况、能力发展水平等进行全面分析与评估,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准确定位。其次,对学生存在差异制订相对应的教学计划,从教学目标难度、教学训练要求、教学考核标准等方面综合着力,使学生能够因材施教。例如在语文教学要求上适当降低,作业量、作业难度都相应下降一个层级,这样的方式兼顾了中等以下学生,对提高语文整体教学成效帮助较大。

五、高中语文教学改革要体现情感渗透促进功能

情感是教学工作中必须重视的因素,提高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积极情感,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投入程度。笔者在教学中着力从三个方面着手发挥情感渗透功能,一是对学生多鼓励、多表扬,通过书面评语、口头表扬,以及通过眼神、动作传递表扬信息等不同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快乐,感受到成功,以此增强积极情感,推动语文学习的有效进行。其次,笔者在教学中注重开展分类考核考试,对学困生单独测试,避免他们经常垫底的尴尬境地,保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转变消极情感,积极投入语文学习活动之中。另外,笔者还有意识地创设各种平台,让学生展示自我。除了创设学习竞赛、作文展览等各种与语文教学相关的平台让学生开展展示活动外,还针对一些学困生非学习方面的能力特长,给予机会让他们展示出来,帮助他们塑造在同学中的良好形象,这从另一角度提高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度。

综上所述,以改革为抓手提高教学质效,是推动高中语文教学深入开展的有效抓手。广大教师要重视并充分研究上述要点,实现教学设计精品化、教学组织素质化、教学成果高效化。

参考文献:

[1]郭玲.“夸”苗助长――浅议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表扬学生[J].成功(教育),2010(07).

[2]林菊.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解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0(21).

[3]王丽莉.高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6).

第5篇

基于逻辑思维探讨高中语文教学要点论文

摘要: 语言作为体现思维的重要途径,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语文学科提升应用语言的能力。高中阶段作为学生语文能力提升的重要环节,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重视语言与思维之间的联系, 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将基于逻辑思维, 探讨高中语文教学的要点, 以期能提升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逻辑思维; 要点分析;

前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正视语文学科与逻辑思维之间的联系, 根据语言与逻辑之间的关联, 采取科学适宜的教学策略, 在增强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充分发挥思维与语言相辅相成的作用, 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逐步优化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一、论逻辑思维的要点

逻辑一词涵盖了思想、理性等内涵, 根据广义与狭义的定义, 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根据广义的定义, 逻辑一词具有规律的含义, 可以延伸为客观规律、思维规律等内容。此外, 辩证逻辑与形式逻辑均属于逻辑的范畴, 并可进一步细分, 如形式逻辑中又可进一步细化为演技逻辑以及归纳逻辑。根据狭义的定义, 逻辑仅仅指的是思维规律的变现形式, 涵盖了抽象逻辑等内容。逻辑思维能以作为对事物进行分析、判断、观察等的综合能力, 对学生学习和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历来是教育教学的重点。

二、基于逻辑思维探讨高中语文教学要点

1、组织开展科学适宜的教学活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正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根据高中生的学习特点及认知水平, 组织开展科学适宜的教学活动, 丰富课堂活动的'开展形式,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如根据教学内容, 开展主题演讲、辩论赛等活动, 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我国具有灿烂辉煌的文化, 成语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学生对这一内容的掌握情况能够反映出学生的文学素养。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主题活动, 以“成语:中华文化的微观缩影”为主题, 秉承循序渐进的原则, 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探索这一主题内容, 先以具体的成语入手, 如高山流水、气势磅礴等, 让学生了解相关成语的内涵, 进而引导学生根据成语的意义灵活运用这些成语, 知晓成语背后的故事及来源等, 在学生了解这部分内容之后, 对本次教学内容进行升华和总结, 凸显中国传统文化这一主题。因此, 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 选择金字塔式的教学方式,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 这一教学方式符合高中生的学习特点, 能够起到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教学要求。古诗词作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 需紧紧围绕着教学内容的背景知识及主旨大意, 设置适宜的问题, 引导学生逐步深化对问题的理解, 从而起到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作用。古诗词历来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不少学生在准确理解作者中心思想及情感上存在困难。在学习苏轼的《赤壁赋》时, 教师可以在学生朗读课文之前, 提出相应的问题, 如古诗中哪些词语最能体现作者的思想情感, 面对赤壁山水坐着的情感发生了哪些变化?让学生带着问题有感情得进行朗读, 整体把握诗词内容, 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2、在阅读写作中培养逻辑思维。阅读作为体现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 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要点。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贯彻落实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合理设计阅读教学环节, 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在阅读教学环节, 教师可以采用有点到线、由线到面, 进而深化学生思想情感的教学方式, 逐步提升教学深度。为保障课堂教学能够顺利开展, 教师要基于高中生学习特点及感兴趣的要素入手, 选择恰当的切入点, 并将前期教学设计、资料收集等工作落实到位, 调动学生参与阅读的积极性。在引导学生初步阅读教材内容之后, 教师要根据阅读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文章的中心思想。并在学生理解相应知识的基础上, 结合自身经历和情感体验, 深化对教材内容的理解。通过采用具有逻辑性的教学方法, 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高中作文教学环节, 教师可以布置写作练习, 通过批改学生的作文, 能够了解学生在写作方面存在的不足, 以及常犯的逻辑思维错误。教师可以将学生在作文中所犯的代表性错误, 进行总结归纳, 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落到实处, 让学生具备相应的逻辑思维基础, 从而更好地进行语文学习。

总结:纵观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现状, 逻辑思维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较少、教学内容中关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内容略少等问题在语文教学中并不罕见, 这些现实问题无疑给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标准造成了阻碍。鉴于这一现实情况,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将新课改的要求落实到教育教学之中, 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落实到口语教学及书面语言表达教学之中, 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 组织开展适宜的逻辑思维训练活动, 从而逐步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逻辑思维, 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第6篇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是非常有必要的,而这也是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必要途径。教师通过科学的设计问题,并且把握时机向学生提问,能增强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主性,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教学下,快速的掌握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使学生在高中阶段能够夯实语文基础,促进学生与语文学习上不断的进步。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提问需坚持的原则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需要坚持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则。①实用性原则。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需要与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紧密的结合,教师提问的目的就是为了了解学生对本堂课的语文知识掌握的情况。因此,在提问中,教师需要坚持实用性的原则。②与学生学习能力匹配性原则。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还应坚持与学生学习能力匹配的原则。由于学生存在着个体上的差异,语文学习能力不同,进而对于知识的理解速度和理解程度也不同。针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难度也应该低,如果提问的难度过大,将导致这类学生无法回答出问题,也影响到学生语文学习的信心,对学生的长远学习非常不利。而针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难度也应该较大,以扩展这类学生的思维,实现语文学习上更大的突破。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提问策略分析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科学的提问,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使学生高质量的完成高中语文课堂学习任务,具体的提问策略包括问题的设计策略、提问的时机策略以及问题的总结策略等。具体分析如下:

1.问题的设计策略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对学生提问之前,需要对问题进行科学的设计,而这也是提高提问效果的重要保证。在问题的设计方面,教师主要应结合本堂课实际的教学内容,从中提炼出相应的知识点,根据相应的知识点进行问题的设计,而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及回答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相应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的过程,教师通过对问题进行有效的设计,能够提高提问的效果,使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提问下,快速的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实现学生语文学习上不断的进步。此外,教师在设计语文问题的时候,还应该设计多个趣味性的问题,以激发学生语文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实现最佳的语文学习效果。

2.提问的时机策略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还应该充分的把握提问的时机,如果时机把握不好,将无法将提问的最大效能发挥出来,影响到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而在把握提问时机方面,教师需要做如下几个方面的努力。①教师在讲述完一个知识点之后,应给予学生3分钟左右的时间理解和消化,然后提出与此知识点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回答,采取这种提问时机的依据就是在学生理解完知识点之后再思考相应的问题,其思考的效率会更高,学习的效果也会更好。②在本堂课的所有知识点都讲完之后,教师还应该提出一个系统化的问题,就是将本堂课所讲述的知识点进行有机的融合,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快速的将所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问题解决当中,以实现最佳的解决效果,促进学生语文学习上不断的进步。

3.问题的总结策略

在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教师还需要对问题进行总结,而问题总结环节非常重要,这是学生了解自己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存在着哪些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对问题进行总结,主要包括学生回答的问题所涉及到的知识点,正确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在回答问题中存在着哪些不足,日后需要怎样的改正等等。教师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问题的总结,能够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教学和科学指导下,能够快速的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语文学习上的不断进步。

第7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中语文;教学衔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900240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大众的,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基础教育。”初高中语文教学是一个前后相连的有机统一的整体,只有高屋建瓴才能全面地把握好整个中学语文教学。

一、通览教材,高屋建瓴

初高中语文教材面向的是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如果我们不通读教材,不做进一步的研究,就很有可能在教材的处理、知识的把握、教学的衔接上出现偏差,不利于衔接教学的顺利进行。

以初高中语文教材编制板块为例,初中六册语文教材(人教版)均是按照四个板块进行编制,即“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而高中必修五册教材(人教版)分为“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板块。将初高中语文教材板块设置进行对比,不难看出,两个阶段的教材均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读、写、说的能力。可以说,对于刚刚步入高中的学生来说,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无疑是在初中教材基础之上的拓展,是符合中学生语文学习规律的。

二、掌握学情,有的放矢

刚刚步入高中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学生的语文水平参差不齐,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掌握学情。例如,语文摸底考试、高一新生代表座谈会、问卷调查、个别学生交流等。我们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掌握学情后,就能根据学生的现状与特点适当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

三、精心教学,温故知新

维果斯基认为:“在测试儿童智力发展时,应至少确定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一种是潜在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称为‘最近l展区’。”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向学生传授新内容时,可以找准时机适当地引入初中语文知识,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搭建一个支架,以旧引新,温故而知新,这也是做好初高中语文衔接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

初高中教材中有许多教学衔接点值得教师重视。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材第一单元为现代诗单元,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也是现代诗单元。学习戴望舒《雨巷》时可联系《我用残损的手掌》,学习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时可联系《我爱这土地》。高中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是对诸子百家的深入探究,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就可先从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四篇课文(包括《公输》《〈孟子〉两章》《鱼我所欲也》《〈庄子〉故事两则》)入手,让学生先回味曾经学过的内容,再在已知内容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学习,或可激发学生对先秦文学的兴趣,提升他们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信心。

四、指导学法,授人以渔

高中阶段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比初中阶段提高不少,我们必须要让学生将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堂之外,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觉性,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以下几种做法或许能够给我们些许启发。

1.总结归纳,不断提升。以文言文学习为例,在一个单元的文言文学习之后,教师可指导学生把相关文言知识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一词多义作总结归纳。某个字或词可能在本单元中出现的频率很高,或是有多重含义,我们可指导学生联想初中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并附上例句,归纳到指定的笔记本当中。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够积累大量的文言字词,熟练掌握各种文言语法知识,进而逐步读懂课外没学过的文言文。

2.学会摘录,添加批注。语文学习是一个不断重复和积累的过程,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阅读书籍,也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阅读,在阅读的同时摘录自己喜欢或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抄写在笔记本上,这样既丰富了语文积累,又留下了宝贵的资料,还可练字,一举多得。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经常会有思维的火花闪现,常常转瞬即逝,让学生养成做批注的习惯,记录思维瞬间,将终身受益。

第8篇

关键词:创新教学 师生对等 自我创新

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但真正能够成功地将教学重点与学生学习能力、鉴赏能力以及应用能力等提高相联系的则为数不多。随着新课程改革方案的实施,高中语文传统教学模式与现行语文教学阶段不相适应的矛盾冲突愈发激烈,探索出一条创新且立足于学生实际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一、传统语文教育教学模式亟待改革

纵观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现状,我们不难发现,虽然创新教学的口号一直在喊,从未间断,但真正能切实践行此道而又走得成功的寥寥无几。许多教师一边高喊创新教学的口号,另一边却依旧遵循着传统教学模式,不断比进度、比成绩,却从未将培养学生主体创新思维提上改革日程。这样的教学模式摒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为了教而教,学生在此情况下被动的接受知识,沦入为了考试而学习的境地,不仅损害了高中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同时也打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实现高中语文创新教学百害而无一利。因此,针对我国高中语文教学现状,我们有必要加强对高中语文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现有教育模式,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创新教学。

二、高中语文创新教学的重要意义

语文是一门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它不仅关系着学生的文学修养和语言功底,更关系着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毫不夸张地说,现实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与语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传统语文教学主要偏重于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及鉴赏、应用等综合素质的培养。高中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应该是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并提高学生将语文知识结合到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能力,只有这样的语文教学才是教师应致力为之的语文教学,只有这样的语文教学才是孕育创新型人才的“腹地”。所以,高中语文教学有必要对传统教学模式提出质疑和改变,打破原有模式当中的理论误区,积极尝试探索创新的语文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教育,从根本上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三、高中语文创新教学探究

高中语文创新教学,旨在促进学生阅读、写作、应用等能力全方位发展,要想实现高中语文创新教学这一目的,作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构建对等的师生关系

一直以来,高中语文教学都是以灌输式教学模式为主,教师主动施教、学生被动受教的模式往往容易造成学生过分依赖教师,教学层级严重脱节,以及学生自我思考和动手能力差等问题。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传统教学模式没有将教师与学生二者摆在对等位置,而过于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主体性地位。因此要想实现高中语文创新教学,首要的任务就是打破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不平等师生关系,重新构建对等的师生关系,倡导教师合理适度地教学,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实现教师与学生双方讨论性教学。

2.实现教材的创新运用

由于大多数学生对高中语文教材内容过于熟悉,导致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新鲜感,如果教师不能从教材中找到创新点的话,则容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定式思维,损害学生创新思维。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深入教材,仔细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元素,努力给学生提供新鲜有趣的内容知识,做到“老教材新用”。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语文创新教学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就必须重视全局规划、分步实施。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是知识的受教者,更是知识的探寻者,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制定出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计划,鼓励学生自主完成学习计划,最终实现其自主学习的目的。

四、总结

总而言之,传统高中语文教学模式跟不上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步伐,对语文教学模式的改革乃大势所趋。对于高中语文教育而言,为跟上时代的步伐,应当下大力气进行教学模式创新,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实现高中语文创新教学的最终目的――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语文教学模式的华丽转身。

参考文献:

[1]陈明芬.高中语文创新教学模式探究. 课外语文(教研版), 2013(2)

第9篇

摘 要:高中语文教学在我国新课程教学改革发展中一直是以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教育为主的教学学科,就我国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来看,学生主体意识在高中语文教学的培养依旧是相对比较薄弱的环节,教师面对这样的情况应该首先从自身出发寻找问题所在,然后在不断实践研究探索的过程中提升高中语文教学对于学生主体意识培养的效率,就学生主体意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培养进行了简单的研究,希望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学生主体意识;高中语文;语文教学

在我国当代的教学观念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学生的主体个性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要想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意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就必须严格按照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和要求进行针对性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而且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都是以学生自身为主体开展的,教师应该将高中语文教学回归到学生的主体意识中,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理解学习的价值和内涵,在不断实践参与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学习成绩,提高学习效率,本文就学生主体意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培养提出一些简单的策略。

一、学生主体意识培养的价值

学生主体意识从其本质上来讲是有非常复杂的意义的,而且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就目前从我国的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实践结果来看,其主要内容是指学生对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和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创造力等,这些是学生主体意识的基础内容,也是重点内容。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其主体要以自身为主体,其主体意识产生的价值在于针对课程学习时,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特点和能力去学习,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有更多的发挥空间和学空间。学生主体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属于教学方式的创新,也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目标。

二、现阶段学生主体意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

新课程教学改革对于高中阶段语文教师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首先是让教师从传统教学观念中脱离出来,寻找适合新课程教学改革目标的教学方式,然后是针对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利用高中语文课程内容进行多方面的教学改革和实践,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提升自己的主观学习意识。就目前的发展来看,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还处于薄弱环节,教学课堂内容不够完善,课堂环节设计不够科学等,以及学生与教师的配合程度不高都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学生主体意识培养进度造成了阻碍。

三、学生主体意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培养应用策略

1.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就必须从根本教学方式出发,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学习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教师在自身的教学观念上进行一定的创新改革,不能按照传统的教学思路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在日常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尽可能地避免灌输教育,多给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语文课程内容进行研究和学习。在教学课堂构建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把较为复杂的课程内容通过适当的提点和教学教给学生,大部分知识要依靠学生自己进行解读和掌握,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才能更加有效地实现主体意识的培养。而且高中语文教学课程中,很多文言文以及小说内容都是涵盖多个层面和意义的,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好的研究素材,教师在针对性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开拓自己的学习思路,不断提出新的观点,这样才能将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功能最大化地发挥出来。

2.给学生保留时间和空间

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教学,应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时间的规范化安排,让学生可以感受到教学课程中时间的利用。每节课都需要将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而不是像传统高中语文教学一样,以教师的教学讲课为主。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如果一味地只是听课而不进行思考和提问是很容易走神的,而且单方面地接受教师的教学也很难对课文知识进行全方位的吸收,所以说传统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在强调学生主体意识的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主导课堂时间的利用效率,教师以课堂大纲设计为主,以学生参与思考提出问题为主,而教师进行反思总结为辅,这样才能更好地强调学生主体意识在教学中的价值。

3.改善课堂教学氛围

在传统高中语文教学的课堂建设中,教师对于课堂氛围的掌握并不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而且教学方式单一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影响了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教师如果不能有效地改善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的活跃氛围,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来说是有非常大的阻碍的。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师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下,应该针对现阶段的学生主体意识培养教学寻找正确的教学方式,以此提高课堂氛围。学生在高中时期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如果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所以教师在课堂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将教学氛围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课堂活动讨论和自主学习来调节学习气氛,从课堂环节开始实现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依旧有非常大的拓展空间,就目前的学生主体意识培养教学来说,高中语文教学还可以利用课程本身的优势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发展,在培养学生基础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强化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多媒体;合理;优势;情境;知识量;质量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广大教师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能够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在新的教育形势下,若能根据素质教育和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定能极大地丰富课堂教育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的原则

(一)以配合教材进行科学授课为基础

多媒体与高中语文教学的结合要明确其定位,要充分认识到多媒体的配合性作用。高中语文教学应用多媒体的根本目的是更深、更广、更快的展示教材的内涵和外延,而不是取代教材。教材作为学校教学的核心材料,且地位和作用是不容轻易否认的,这也是近年来高考出题不断回归教材的主要原因。

(二)以辅助教师课堂讲课为重点

毫无疑问,教师是学校教学育人的灵魂性角色,是学生求学道路上的引路人,是“平等中的首席”。随着语文教学标准的不断改进和优化,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探讨、体验、质疑、反思、创新是当前语文教学的新要求、新方向、新导向。因此,多媒体与高中语文教学结合必须以辅助教师课堂讲课为重点,而不是对教师角色的否定和颠覆。语言的发散力、思考力、创新力以及思想与情感的共鸣永远是语文的最大魅力所在。

(三)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

要清醒地认识到:多媒体与高中语文教学整合是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最终目标。当前许多案例都证明过度依赖多媒体将弱化学生的语言领悟能力、语境思考能力以及语文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时候要适可而止,要讲究适度的原则,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表现力来提高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只有将多媒体的优势与语文的学科性质、教师的教学特征、学生的学习偏好相结合,多媒体与高中语文教学的结合才是有价值的,才能真正全面提升高中语文教学效果。

二、多媒体教学手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合理运用策略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多媒体教学突破了传统的语文教学的局限性,它集声音、图片、视频、动画、文字等于一体,具有图文并茂、操作简便、交互性好、信息量大、直观性强等特点。一些原本看不见摸不着的内容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使同学们能够看得见,摸得着,它能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也就是说多媒体教学凭借其形象性、趣味性、新颖性,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激發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这里,它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图、文、音并茂,形象生动,色彩逼真,可以对人的视觉、听觉、甚至心理触觉产生全方位的综合刺激,适合学生的接受特点,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增强教学效果,这是一个口才绝佳的教师,站在三尺讲台上,口干舌燥,歇斯底里也力所不能及的。正所谓多媒体的出现,给传统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给沉闷的语文教学注入了将新的生命力,让兴趣成为了学生最好的老师。

(二)丰富语文知识量,提升学习积极性

根据高中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建构他们自主学习的源泉之一,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大量收集与课本知识相关联的趣味知识,扩大学科的知识量,并运用多媒体辅助技术把文字、图片、图像音频等形式,适时地在导入、讲解、探究、总结、板书、练习等教学环节中展现给学生,进而在广泛、立体的声像资料刺激下,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在教授学生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时,课前通过网上课程资源收集了大量有关《水浒传》的资料,在组合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时,充分考虑了多媒体对文字、声音、图片、影像的综合处理强大特点,向学生展示了《水浒传》中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有关的影视资料和画面,当几幅栩栩如生的图片和几幕精彩的视频片段展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到一起,由此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产生了要了解课文、学习课文、探究课文的欲望。这种教学效果是一般的板书和简单的几幅插图绝不能达到的。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其实高中语文所涵盖的知识点是非常广泛的,学生要从多方面入手去学习语文知识,但是这样会从另一个角度上减弱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让学生感觉到很大的学习负担,从而逐渐对语文课程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高中语文教学时,可以采用分章节讲述的方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高中语文包含写作、阅读和基础知识等多方面内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这些知识点分章节讲述。比如针对高中语文写作环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一个简单的ppt,在这个ppt当中主要讲解如何进行写作和写作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而在高中语文阅读环节,教师主要讲解如何进行解读和阅读时应该采用的技巧,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罗列一些需要阅读的资料,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进行阅读,进而让学生对阅读有一个很好的把控力,也可以对阅读有一个更好的选择,从而提升自己的阅读效率。

第11篇

关键词: 高中语文 自主性学习 实现途径

高中语文教学相对于初中语文而言,在形式上可能大众普遍认为差不多,但从本质上看,两者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深度上,都有极大的区别,加之高中学生即将面临巨大的高考压力,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开展在实现途径上值得探讨。面对学科众多、考试频繁、作业繁重的压力,学生在学习上难免就会有一定的偏好和选择,尤其是语文这种大家认为的传统学科,这个时候老师采取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主动学习,在教学成绩上的取得就十分重要。因此,本文立足高中语文教学现状,结合自主性学习的重要性,进行高中语文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实现途径探索,以期为高中语文的高效教学探寻更多的教学途径。

1.高中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高中语文在内容的难度和深度上,相对初中语文有很大的提高,但是在教学形式上,就现下的各地区而言,则都大同小异,导致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吸收情况不容乐观。尤其是时下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要求学生每天面临的是学科的增多、频繁的考试、繁重的作业,使得学习变成任务,兴趣已然全无,大多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

与此同时,由于学科众多,学生精力有限,很难对所有的学科都兼顾,因此学生在学科的学习上就容易产生偏好和选择。譬如有的学生喜欢数理化多一些,花的时间相对而言也会多一些,而有的学生数学不好,产生厌恶,就会排斥数学,选择别的学科。长此以往,学生就产生明显的学科选择学习,而不能实现教学中提倡的学科均衡发展,这不仅是对于高考,对于学生的未来学习生涯也是不利的。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老师采取的教学方式大多是对传统教学的继承,很少有改进和创新,使得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不够活跃,造成教学中学生和老师的沟通不够,学生不听老师讲,老师也无法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长此以往,语文教学成效不言而喻。总的来说,高中语文教学无论是在老师还是在学生的角度上,都无法培养双方能力,教学质量和效率都不容乐观。

2.学生自主性学习的重要性

就高中语文而言,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指在明确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进一步确定学生的学习目标,制订合理科学的教学计划,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发主动地进行语文学习。分析高中语文教学现状得知,高中学生面对各方面的压力巨大,传统教学模式几乎不能实现语文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学生自主学习,就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重新认识高中语文,科学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科,放弃思想中产生的偏好和选择的不良学习习惯,实现学习态度的端正、学习习惯的塑造,以及让学生的学习思想得到彻底的转变。自主性学习可以让学生自发地学习,最大限度地调动主观能动性,让以往的任务学习变成兴趣学习,让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讲授和听取变成合作与交流,这不仅对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开展有积极意义,对学生端正的学习思想的培养也有促进作用。总的来说,面对高中语文教学不容乐观的现状,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培养可以从根本上实现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学习,能有效提高高中语文教学,高中语文学生自主性学习重要且必要。

3.高中语文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实现途径探索

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的提出,不是新的教学理念,但近年来的实施结果却不甚理想,主要在于没有统一明确的大纲标杆,都是老师们自己琢磨,以下自主性学习的实现途径是笔者个人的总结与看法。

3.1明确学生主体,巩固老师主导。

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实现第一步就是明确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教学中自己也有发言权。具体到实践过程中的方式很多,譬如高中众多学科课堂死气沉沉,语文课堂可以稍微有点灵活性,让学生走上讲台,自己去对语言、对文章用心体会、表达,可以让学生就教学主体进行自己思想的表达,主人翁的认识或是作者的刻画是否形象生动等。同时在教学内容及课后作业的安排上,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可以让学生来选择作业的形式或是课程的内容。但在这些所有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巩固老师的主导地位,实践中则是无论是学生的陈述还是探讨,老师都要把握整体的大方向。譬如学生要举行一个语文学习的交流会,老师则要把握交流会的目的与内容,不能让学生漫无边际地“说”,而是要有目的有方向地进行探讨,这样才能有效达到高中语文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目的。

3.2教学内容的类比,教学模式的创新。

大多数人之所以认为高中语文和初中语文差别不大,很大一个原因是大家认为其在内容上都是对传统文化的延续,连教材中文章的作者都差不多,而老师上课永远都是一个模式,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时间长了,也就形成学习的被动性,永远都是以老师为主,没有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是不科学的认识,要改变这样的认识,不能急于求成,要有过渡,最直接最好的方式就是进行教学内容的类比,以及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内容的类比,就是针对于高中语文内容的难度和深度,老师进行课程内容的总结,找出文章之间的相似点及作者思想的相同点,在课堂上在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让学生自发随着老师的引导进行学习。与此同时,教学内容上的类比不能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是进行一定的改进与创新,可以是学生来讲、老师来听,也可以是两者进行合作沟通的教学。总的来说,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进行类比或总结,主动参与教学,最终实现学生对自主性学习方法的掌握。

3.3课前突击调查,课后及时反馈。

传统的语文教学的考核标准就是考试,平时的检验标准便是老师对作业的批阅。自主性学习应该相应地有评判的方式,不能放任学生长久自主,否则容易造成学生的自我感觉良好却不知学习情况。对于高中语文教学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评判方式,就是课前进行学生情况的突击调查,课后对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的反馈统计。具体到实际操作中,就是课前老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意愿及自主学习目标进行统计,当然也可以安排一定的学习任务,之后经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后老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了解,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得到反馈,调查与反馈进行对比,便能够得到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情况,同时老师还可以对这些所有的情况进行统计制成数据库。每个学生都建立相应的数据,这样老师便可随时对教学方式进行科学的改进,对教学计划的制订也能更有针对性,还能帮助学生清晰地认识自主学习情况,学生能结合老师的意见,对自主性学习制订科学计划,这样可以实现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实现高中语文高效教学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参看文献:

[1]王娟.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4(25).

第12篇

从当前的状况来看,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性,课堂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每一位教师必备的职业素养,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机整合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与此同时,部分高中语文教师由于对新课标的误读,在教学实践中得与失并存。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对策。

1 新课程高中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强调由教师主体向培育、创设学生的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的转变。

1.1 教学主体误区――形式重于内容。

以学生为主体并不等于教师的指导和引领缺位,当发现一个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存在偏差或者体会不够深入时,教师应适时加以引导,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对新课程标准理解不到位,相当比例的高中教师在教学中将原来传统的课堂教学理念和思想彻底摒弃,最大化地追求学生自主化课堂氛围的创设,并过于强调学生独特的体验,对学生的回答一味大加表扬,由原来的所谓“一言堂”变成了“万言堂”,而教师这种片面强调个性、忽视及时引导的做法,虽然表面上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氛围,但是由于没有正确地引导和评价,对于学生各种层出不穷的见解,教师往往用“很好整理”等比较概括的词语进行总结,一节课下来,几乎全是学生在说,教师只是在不停地说“好”“很好”“不错”等夸赞之词,而全然不顾其见解与体验是否科学、合乎情理。

1.2 教学模式误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失当。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推广及应用,对课堂教学效果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推进作用,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多媒体技术融入了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技术,“全方位、多视角、多层次、多变化”的主体演示功能,使一些传统手段难以表达的教学内容图文并茂、声像结合、清晰直观,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它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多媒体教学优势显而易见,然而在课件制作和实际应用过程中,尚存在一些突出的共性问题。

1.2.1 多媒体技术使用不当,课件设计质量不高。

主要存在两类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就大多数高中语文教师而言,由于缺少专业的计算机软件应用知识,再加上部分教师的创新学习需求不高,动力不足,因此部分教师在课件制作中缺乏科学性和艺术性,例如将讲稿变成电子教案,课堂教学照着电子教案念,这样的多媒体应用毫无现代和先进可言;二是就年轻高中语文教师而言,他们对于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水平很高,而为了凸显现代技术的功能与魅力,部分教师将教学课件制作得过于花哨,课件内容重点、难点不突出,缺乏条理性,华而不实,一味追求动画与声音效果。这两类突出问题都淡化了高中语文教学内容,造成本末倒置、喧宾夺主,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1.2.2 多媒体教学被泛用滥用,多媒体教学互动性不足。

多媒体课件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多媒体辅助教学由于其明显优点,因此成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必备载体和模式。当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一些教师无视教学内容,教学必用多媒体,课堂上学生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视听代替朗读,语文教学的艺术性受限。

2 重新构建新课程高中语文教学的对策与途径

2.1 重新解读新课程,返还学生主体真实要义。

《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要“注重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按照这一新理念,“应用、审美、探究”成为高中语文新课程的主题词,同时包含着高中语文教学新的方法和策略。

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从语文教学的角度而言,即让探究的方式进入高中语文学习过程,从而从根本上克服高中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的肤浅平庸之弊,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但是对于高中语文教师而言,高中语文教学传统,尤其是以应试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学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与要培养高中生探究能力的新要求有着很大的反差,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具有平衡这一矛盾的能力,进一步地说,新课程提倡的探究能力只能在探究性学习中得到有效培养,而探究性学习重在学习和思考过程。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允许,而且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鼓励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思考问题,同时也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真正的探究精神。

2.2 多媒体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

重视多媒体技术应用的研究是完全应该的、必要的。我们应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传统教学的即时性与动态性巧妙结合,实现多媒体与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

2.2.1 正确应用多媒体教学。

针对上述存在的两类比较突出的问题,对于欠缺多媒体应用能力的高中语文教师而言,应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自我完善。信息时代,师生通过网络技术、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可以消除因地理产生的藩篱,教师的自我培养环境日臻成熟。此外,对于学校而言,应对多媒体应用能力较弱的语文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对于具有较强的多媒体应用技术能力的教师,一方面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另一方面要通过制定新课标下的新的评价机制,通过正确引导,使得这部分教师制作的课件形式为内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