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中教师师德师风

高中教师师德师风

时间:2022-04-28 20:55: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教师师德师风,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中教师师德师风

第1篇

【关键词】中职教师 师德建设 途径

我党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中提出,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建设和谐社会,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的基本原则,将教育水平尤其是职业教育水平提升到一定高度。21世纪是一个充满挑战、充满竞争的时代,各国的竞争,实际上就是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的竞争,人才则是这些竞争的核心因素。若要培养合格的人才,必须要有合格的师资。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师德主流是良好的,他们辛勤耕耘,脚踏实地,忠于职守,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进行感染和教育,为中职教育乃至社会的发展建设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但不容我们忽略的是,许多中职教师由于自己放松了思想道德的建设,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他们往往精神状态和思想情绪失去了应有的平衡,变得浮躁,倦怠,迷失自我。本文将分析当下形势,从师德的基本现状入手,探讨加强中职教师师德建设的紧迫性及必要性,并着手分析如何加强师德建设。

1 中职教师存在的思想问题

1.1人生观、价值观的紊乱,理想的不明确。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建设,许多腐朽的思想腐蚀着我们的中职教师队伍,如极端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这就使许多中职教师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异变,他们不热爱职业教育,教课不努力,备课不细心,把主要的心思和精力用在第二职业上,单纯的只为钱,偏离了教师应有的价值取向和目标。

1.2教育的方法不当,缺乏爱心。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一般是年龄十五岁到十九岁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这个时期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育是否得当往往影响他们的一生。有些职教老师采取错误的教育方法如不平等的对待学生,对学生进行歧视、讥讽、侮辱、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对学生的成长极为不利。

1.3道德行为失范,言传身教不够。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教师的师德意识薄弱,纪律意识十分淡薄,上课吸烟,不注重仪表,言语污秽,思想泛滥,给学生做了一个坏榜样。自古以来言传身教就是为人师表的优良传统,在中国,孔子提出“以身作则”的教师道德规范,在国外,加里宁提出“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影响着全体学生……”因此,中职的教师应该认识到自己行为对学生的影响,并不断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

1.4没有使命感,不注重协同施教,忽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三大重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他们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教师的社会化”是现今教育的重要特征,它确保三大教育的一致性。但是,现在许多中职教师都很少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这就导致教育的脱节,影响教育的连续性。

1.5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缺乏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比如发生新学期学生能力差,基础薄弱,导致教学效率过低的情况,一些中职教师往往怨天尤人,抱怨不停,却很少反思自身教学存在的问题。

1.6缺乏责任心,实践能力不强。综上这些缺乏师德的现象,严重的损害了学校及教师的圣洁形象,给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事业也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2 加强中职教师师德建议的途径

2.1建立健全中职教师师德教育的工作机制。我们要把师德师风建设提到议事日程,将师德师风的建设与加强进行统一规划,统一部署,做到制度具体落实,组织切实落实,内容细致落实。当然,党员教师、骨干教师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2.2为提高广大中职教师的师德师风,我们应该加强教师队伍的政治学习。充分发挥各级政治组织如团委、学校工会、教职工代表在师德教育中的作用,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关的师德教育活动,从而形成齐抓共管的先进工作格局。

2.3加强师德师风教育,以提高中教师的道德素养。学校的相关部门应时常在教师中开展职业纪律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以增强教师的道德意识,达到教师自觉依法执教的目的。我们应该坚持用正确的社会舆论引导中职教师,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影响教师,使中职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2.4我们要以先进化的教育、教学观念提升教师的能力。教师应该谨记“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终点”的教育理念,充分的利用课堂这个渠道,把德育工作做到最好,以达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健康的发展。

2.5加大管理力度,规范教师职业行为。我们需建立有效、合理、全面的师德师风考核体系,把师德作为教师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大力表彰,进行一系列的正向激励以促进良好师德师风的形成。

2.6重视运用舆论来引导,创造良好的师德氛围。

2.7注重社会监督,从而建立全面、系统的师德师风评价和监督体系。建立全面的师德师风评价和监督体系需要多方面的协同努力包括教育主管部门加强监督,社会对师德师风评价的支持和关心,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学生舆论的反馈作用等。

综上所述,建立健全中职教师师德教育的工作机制;加强教师队伍的政治学习;以先进化的教育、教学观念提升教师的能力;加大教师管理力度,规范教师职业行为;重视运用舆论来引导,创造良好的师德氛围;注重社会监督,从而建立全面、系统的师德师风评价和监督体系是加强教师师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第2篇

师德师风对一个教师来说个性的重要,因为,教师是孩子行动的标杆,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小编整理了教师师德师风系列直播公开课观后心得范文,欢迎参考借鉴。

教教师师德师风系列直播公开课观后心得范文一

近日,学习了师德标兵的事迹,使我感受深刻。教师的爱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烛光,学生美好人生的开端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只有用自已的爱,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才能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而达到完美的境界。只有以爱心才能教会学生去爱身边的每个人,爱身边的一草一木。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如果我的学生是蜜蜂,我甘当采蜜的花朵;如果我的学生是花朵呢,我一定做好护花的绿叶;如果我的学生是幼苗,我一定当好称职的园丁;如果我的学生是卫星,我一定当好把他们送上万里征程的火箭;如果我的学生是火箭呢?我一定当好一名火箭兵,用我坚实的肩膀,顶着他们踏上辉煌的前程。别为了让家长认识你,别为了让老师认识你,最美的发现在孩子们的眼睛里。当我望着孩子百双渴求的眼睛,就像置身于灿烂的星空之中,在这片闪烁的星光里,我将找到清澈如山泉的真、善、美。老师们,怎样最好施爱呢?

一、学无止境,师爱的源泉。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就要有一桶水。”这是人们通常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学海无涯,正如陶行知所说:“活到老,学到老。”处于“知识爆炸”时代的学生们,无论在知识的来源渠道、知识的种类范围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方面,都非同寻常。这就要求教师在不断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的前提下,不断学习,使自己具有“一桶”源源不断的“活水”。做到教到老,学到老。

二、为人师表,师爱的基础。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凡是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应该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先坚决不做。处处为学生表榜样,事事做出表率,在工作、为人上能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达到为人师表的目的,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亲其师,信其道”,才能收到“不令而行”之效。这是教师以模范品行作榜样,成为学生效仿的楷模,使平凡的师爱,发挥非凡的力量。

三、爱每一个学生,师爱的准则。

一个人最崇高的爱是爱别人,一个教师最崇高的爱是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这也是师爱的准则。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要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把关爱倾注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和学生广交朋友,多开展谈心活动,与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用爱去赢得一切学生的信赖。爱,包容了教师工作的所有内涵。“金凤凰”可爱,“丑小鸭”更需要阳光。多给他们一份爱心,一声赞美,一个微笑,竭力寻找他们的优点,出自真心地去赞扬、去鼓励。为他们提供更多体验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相信“丑小鸭”一定会变成美丽的“白天鹅”。教师只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学生一定会把老师当成可以信赖的人,也愿意向老师敞开心扉。师生之间只有架起一座信任、友好的桥梁,教育才能生效。师爱会发挥巨大的力量。

四、培养孩子的爱心,师爱的升华。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解惑,不仅要解决知识上的疑惑,更要重视道德、行为上的疑惑。即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孩子的行为习惯,教授做人的道理。“要立业,先树人”。现在有些学生由于家庭的宠爱、溺爱,在家里是“小太阳”、“小皇帝”,从小就养成了事事占先,以自己为中心的坏习惯。在自己热爱学生的同时,我还注意让每个孩子学会去爱他人。我把我最喜欢的一句话“要想别人爱你,你首先学会爱他人”送给学生们。并召开“爱、爱、爱”主题班会,让学生们用自己的双眼去寻找爱,亲身感受爱,最终用自己的行动去奉献爱。教师一人之爱是有限的,学生的爱才更宽广。教师以一人之爱,唤起学生之爱,才是师爱的延续,师爱的非凡力量。

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教师是“燃烧的蜡烛”,教师是“人梯”……教师的工作就是奉献。让我们牢记学无止境,为人师表,让我们用行动去播撒爱,让我们用爱去培育心灵,让我们平凡的师爱,发挥非凡的力量。

教师师德师风系列直播公开课观后心得范文二

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学子们人生可靠的引路人。换而言之,教师是学生完美心灵的塑造者。因此,我时刻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提醒自己。无私奉献、以德立教、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为每颗纯洁心灵的塑造而竭尽全力。一、树立事业心,增强职责感热爱教育事业。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我们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以情育人,热爱学生;以言导行,诲人不倦;以才育人,亲切关心;以身示范,尊重信任”。尊师爱生,是一种理性化的高尚情感,对待学生,管而不死,严而不厉,爱在其中。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能够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教师爱学生体此刻“严”和“慈”上。常言道:“严师出高徒。”又说:“严是爱,宽是害”。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所以,对学生不严不行。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慈,就是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使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即是敬业精神的核心,又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师教书这个职业的具体表现。二、用无限的师爱,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师爱是教师务必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无限的师爱,能够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把信任和期盼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和学生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让一切学生的心灵都感受到师爱的温暖。三、用规范的言行,净化每个学生的心灵。“无德无以为师。”真正优秀的教师。∝须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他对祖国的爱,对学生的爱,对事业和未来的爱,都表此刻他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的落实上。率先垂范就是对学生真正的负责,就是潜够默化、影响深远的教育。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肩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为祖国的未来夯实基础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本身要有必须的人格魅力,而这种人格魅力表现为教师务必要有敬业精神,务必具备健康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四、用奉献的人格,塑造每个学生的心灵。没有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好教师,也决不可能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创造业绩,作出贡献。

教师是园丁,学生是花朵,只有靠园丁辛勤无私的浇灌,花朵才能茁壮成长,芬芳世界。还有人将教师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默默地牺牲了自己,却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因此教师就应是无私的。身为教师,我们不能把教书育人降低到只传授知识的层面上。我们有职责、有义务从此刻做起,从自身做起,透过学习不断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从教素质。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去培育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以真诚的爱心去温暖学生,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用健全的人格塑造一切学生的完美心灵,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学生,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教师师德师风系列直播公开课观后心得范文三

师德师风对一个教师来说个性的重要,因为,教师是孩子行动的标杆,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因此,师德师风的好坏往往影响和决定了学校的校风和学风的好坏。

透过对师德师风的学习,我简单得谈谈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严以律己,注重言行。

为人师表,坚持严以律己,增强自身的自控潜力,每一天都带着一份好情绪投入到工作中。教学的工作繁琐、压力大,但我都坦然的应对,不以个人的得失斤斤计较,不把个人情绪带到工作中。能够说每一天我都是以平和的心态、饱满的情绪,真诚的对待每一位孩子。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来干实实在在的事情。

第二,培养良好的内在素养。天生丽质固然能给人以美感,使人愉悦,但是作为一名教师更重要的是塑造内在的修养,这样教师本人的学识和内在素养就显得格外重要。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在教学中我们要做到有效地备课,体现教师教学的智慧,常规教学做到扎实有效。

第三,刻苦钻研业务。精通教学业务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关键。只有精通业务,才能将科学文化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总是不能准确地解答,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就会逐步丧失,学生对教师也没有信心可言,教师要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就务必自觉坚持学习和参加业务培训,并在教学实践中锻炼和提高。我们必须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用心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

第三,坚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与每一个孩子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孩子,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孩子的潜在优秀品质,正确处理教师与孩子家长的关系。只有我们把学生看重了,学生得到老师的尊重了,他们才会尊重老师,愿意学习这个老师所传授的各种知识。用师爱铸就崇高的师魂,在教育中要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如果我们把学生当成天使,那么我们就生活在天堂。

第四,注重团队合作。教学的工作需要多方人员的配合才能得以良好运作,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团队精神,字只有四个,简单的说来就是沟通、信任、团结、协作、配合、互相帮忙。学校是一个大家庭,个人只有融入到这个大家庭才能得到提高,体会到工作的愉快,学校也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因此,在工作中我们就应注意与老师的合作,不计较个人得失,以群众荣誉为前提,做好每一项工作。

因此,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在我的人生中,不需要轰轰烈烈,只要将作为教师的美德继续下去,让自己在不断自我剖析、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中实现我的人生价值!

教师师德师风系列直播公开课观后心得范文四

自参加工作十余年,我始终以教书育人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为目标,有意无意的将德育渗透到自己的语文教学当中,并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我是一个有爱心的教师。十多年来,我也不知道资助过多贫困学生,鼓励扶持过多少后进学生。我一直觉得,所有的学生都是平等的,反对将学生分成三五九等,反对歧视差生。吴世友、李琼、顾小凯、王黎明等学生,都是出身贫寒的乡下学生,我对此倾注了很多心血。他们将是我一生的朋友,也是我的骄傲。

我是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教书”是一门艺术,如果愿意去钻研,可以消耗你很多的时间与精力。为了上好一堂课,我经常翻阅大量资料,精心设计每个环节;为了让学生有属于自己的时间与空间,我布置的作业少而精,而且所有学生的作业,我都有认真批改。我自己喜欢写作,因而非常重视作文教学。我经常关注高考动态,下载高考满分作文给学生看。

我是一个力求上进的教师。江西省自2008年9月起,高中开始使用新教材。新教材中有很多新课文,新知识。教授新教材,需要更新新观念,需要采取新教法。为了适应新课改,我多次外出学习,多次翻阅《高中课程标准》,多次钻研新教材,进行课题研究,撰写教研论文。并自己学会制作课件,和开设教学博客,与网络上的同仁,共同探讨教材教法。

我是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教师。我总觉得,作为教师,应该为人师表,身体力行,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因而生活之余,我从不去打麻将、打牌,也不去搞“副业”,挣外快。除了做家务、健身之外,就是上上网、浏览文学网站、研究语文教学,或者写点东西,玩玩博客。

我是一个优秀的教研组长。自20年担任本校的语文教研组长以来,我做了大量工作:

每个学期都要组织全体语文教师,开展各种教研、教学活动,如教师的各种公开课,学生的各种语文竞赛;为了提高语文教师的整体素质,建立“一帮一”体系,开展新老教师“结对子”活动,帮助新教师迅速成长起来;我校每学年举行一次优质课竞赛,吉安市每三年举行一次。每次竞赛,我都认真选拔优秀教师参赛。我校。等青年教师,都是通过“优质课”这个平台脱颖而出,迅速成长起来的。

因为工作认真,教学、教研成绩突出,年终考核多次得“优”,还被评为“区骨干教师”“区优秀教研组长”等。

成绩代表过去,我将会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加强自我修养,时刻把师德放在心中。以爱贯穿我的教学中,把孩子的发展放在第一位,努力做一名人民群众放心、家长放心、学校放心、学生放心的合格的教师。

第3篇

二十一世纪最宝贵的资源就是人才,它是我们在全球化竞争当中能否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我们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人才,因此教育肩负的使命从古到今,乃至于未来都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当中起着举足重轻的作用,促进社会进步的动力和经济的发展需要依靠教育发展,从而关系到人才的培养与社会的兴衰,因此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与效能是我们身为教育者不断努力的目标。鉴于职业教育的特点是培养技能型人才,产出相关科研成果和为社会提供服务,因此在职业学校承担人才培养任务的核心者就是教师,社会对他们的考量不仅仅是培养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和提高科研水平,亦或是教师是否是“双师型”载体,而且还包括教师的思想觉悟、道德修养。处于中职教育当中的教师是正值青春年华、缔造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中职学生争相模仿的对象。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角色价值决定了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师德绝对不仅仅是个人品德问题,而是关系到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从某种意义上说,关系到国家的前途、民族的未来。

一、师德概念界定

纵观我国针对教师的法规和政策,在1993年颁布的《教师法》第八条规定里头就明确教师的师德准则和师德规范,即教师应“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经2008年和2011年分别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分析,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对师德的标准规定为“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最为显著和详细的是2010教育部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第十七章《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中明确提出加强师德建设,即“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采取综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形成良好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克服学术浮躁,查处学术不端行为”。2014年为贯彻讲话精神,教育部出台《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首次划出高校教师师德禁行行为“红七条”,即在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影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兼职兼薪行为、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对学生实施性骚扰等都属于违反师德。同时明确了师德作为教师考核条件的重要指标,以及违反“红线”的责任追究等内容。《意见》提出建立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激励和惩处相结合的高校师德建设六大长效机制。《意见》称,要创新师德教育,将师德教育摆在高校教师培养首位,贯穿高校教师职业生涯全过程。

二、中职学校教师师德存在的问题

中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由于整体素质偏低,“问题”学生偏多,它的特殊性导致中职校教师工作压力大、负担重,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性,其师德师风也会在特定的环境中产生一些问题:

1.中职教师职业定位不清,无法恪守职业道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目标,这为从事中职教育事业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经济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已经有了显著的变化,因此中职教师在过往的社会角色扮演已经跟不上时代的需要。仅仅从提高教师待遇和提高教师的物质生活为工作目标做为教师岗位的简单定位已经不足以满足社会在教育领域上对教师的定位期望。在教学工作当中敷衍了事、没有及时跟进教育新趋势,教学教法技能没提升,其教师职业生涯可持续性无法得到有效延续。这些现象往往导致了中职教师职业道德水准滑坡。

2.价值观念出现偏差,师德意识淡薄。社会的发展,经济的丰盈随之带来的是对教师队伍价值观念的冲击,从而出现影响师德建设的不良思想,它不断蚕食教师队伍的纯洁性。社会上浮躁心态以及急功近利的价值观念,让部分中职教师片面认为职业教育就是教给学生岗位技能,然后便可上岗实习拥有工作,足以维持生计。他们忽略了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有高尚道德素质和高技能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只着重短浅的就业上岗的现实利益,忽略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思想道德建立,偏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外,中职教师工作以外进行兼职,以及备课不足,授课不认真,迟到早退现象时有发生,教师形象遗失殆尽,缺乏最基本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可见师德意识薄弱,不够爱岗敬业。

三、中职学校师德建设的途径

1.端正职业教育观,开展不同层面的师德教育培训。作为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中职学校,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端正职业教育事业的态度,遵守《教师法》、《纲要》对教师的各项要求和规定,教书育人不再是泛泛的概念,而是有法可依、有规可循的教育规范行本。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师德建设的主要措施之一就是加强师德教育和加强师德宣传。由此教育主管部门和教师继续教育机构应该建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师德教育制度体系,将师德教育纳入教师继续教育计划,将师德培训制度化、规范化,并定期开展职业理想教育。培养教师认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热爱教育事业并忠于教育事业的教师。由此针对教师师德培训的层面可以系统的铺开为:1)教育主管部门层面推动的师德建设培训。教育主管部门在师德建设方面的作用重要体现在法律法规的制定、教师资格准入的考察、考核指标的划分,因此师德建设培训应以教师对教师制度和法规政策的学习。2)学校层面推动师德建设培训。教师与学校本身就是一个互动单位,它们是相互沟通和影响的共同体。学校的发展需要教师的支持和配合,教师个人的提升和发展离不开学校的指引和提携。在学校层面开展的师德建设培训是有着现实意义和不可或缺的培训学习的重要过程。3)个人层面上的师德建设培训。正所谓“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教师个人精神素养和内心拥有强大的正能量才得以以广阔的胸怀教育学生、包容学生,同时可以更好配合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下达的各项教育任务和培养目标。只有师风纯正,拥有正气的教师队伍才是师德建设的最基本的保障,教师个人的师德是整个师德建设最基本的元素和根本所在。

2.完善教师考核机制,健全师德评价管理体系。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对待各行各业的职业标准也不尽相同。教师师德观念的形成和确立需要学校制定一套完整有效的、量化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估指标体系,以便对教师师德进行量化考核。师德评价对师德教育、监督起着极为重要的指挥和调节作用,是提高中职教师师德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往常对待师德的要求体现在年度考核、学期工作评估、职称评定等方面,总体来讲比较宽泛缺乏针对性,更有甚者流于形式和走过场而已。师德评价应该是推动师德规范贯彻落实的“杠杆”,应把师德评价纳入教师岗位职称考核体系和岗位绩效管理的制度当中。只有通过评价和跟踪才得以及时发现不同时期师德建设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才能从中获得提升师德建设的更佳途径和办法。

3.构建有中职校园文化内涵的师德建设,建立有人文关怀的师德激励机制。校园文化的核心内涵是校园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因素,物质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使它成为承担精神文化的载体,是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体现。每一所学校有有着自己的不同于其它学校历史和不同的发展足迹,有着其唯一性和独特性。所以在学校师德建设过程中,融入各自独特校园文化,坚持“以人为本,文化育人”的观念,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同时校园文化也可以反哺学校的师德建设。教师作为多维度的个体,关爱教师使他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得到集体的尊重和理解。平等、公正的校园文化氛围和营造良好的师德环境可以充分促进教师个人学习和成长,增强教师职业生涯可持续性发展,个人诉求的满足会对教师个人发展前景和学校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另外,对教师实行民主管理,合理地对教师进行控制、监督、制约,建立体现人文关怀激励机制很有其必要性。该激励办法即是物质的,如奖金发放、个人晋升、职称评定、办公用品配备、旅游度假等方面;同时也可以是精神上的激励,如先进表彰、评优评先、荣誉授予、颁发奖状等等途径。通过两种方式的使用,使激励起到实在的作用,一情育人,以理塑人,以行正人,从人文关怀角度构建师德机制从而把加强师德修养内化为中职教师自觉自愿的内在需要。

四、结语

毋庸置疑,师德建设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社会工程,它体现在对教师教育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当中。现阶段中职学校师德建设“以德治校”是最直接的方式,也是“立德树人”培养中职学校人才的成败关键,它是社会评价学校综合实力的指标之一。只有将师德建设从理论落实到实践,加强对教师师德进行立体多层面的培训,建立师德评价工作体系并以考核机制完善德育制度建设,构建有中职学校文化内涵的师德建设,建立有人文关怀的师德激励机制等途径,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和造就一支师德高尚、师风优良的教职工队伍,才能促进中职教育事业健康、快速、科学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人民日报.2010-07-30.

[2]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N].新京报.2014-10-10.

[3]刘宇.当前我国教师师德建设问题及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14(06).

[4]汤晓,罗溢杰.新时期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11(10).

[5]朱兴艳.中职学校师德建设策略浅析[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4).

[6]杨越,刘军.广东省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现状与对策[J].管理工程师.2012(4).

[7]郑东河.推动师德建设发展与创新途径的探讨[J].文教资料.2007(07).

[8]解丽娜.加强师德建设,给力中职教育[J].文教资料.2011(08).

第4篇

一、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专题教育活动。为了搞好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专题教育活动工作,我县成立了师德师风教育专项活动领导小组,召开专题领导班子会,研究、制定、下发了《沾化县关于开展师德师风教育专项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全县及各校分别召开了师德师风教育专项活动动员大会。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师德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全县中小学教师的师德水平,组织全县中小学教师学习了一是加强教育法律和规范的学习。各中小学分别组织全体教师重新学习了《义务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总书记2007年8月31日在全国优秀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提高教师的法律意识,增强依法治校的能力,让纪律规范深入人心。二是组织学习了同志关于“八荣八耻”的论述以及给北京大学孟二冬同志女儿的回信。胡总书记给孟菲的深情回信中对孟教授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也是对全国全体教育工作者的鞭策和鼓励,全体老师深受感动。“孟二冬教授一生不计名利,一心扑在教学一线,严谨治学的工作态度”使我县每一老师学习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少数教师追名逐利、欺世盗名的浮躁心情顿时平静了许多,让自己追求宁静致远的人生意境顿生。三是注意师德修养细节,渐进树立“教育无小事,教师无小节”的观念,从教师的言行举止和个人修养细节入手规范教师的行为,组织教师集中观看了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庄子心得》,我们领略到了一种智慧,一种对自己的得失缺憾正确对待的态度,我们认为这是一种融入在现代社会中的理性道德。通过组织观看,教师们体察到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耐心和信心。还组织教师们观看了《教师礼仪》专题片,引导广大教师规范言行。集中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为了让老师们有更多学习的条件,部分中小学从有限的资金中拿出一部分为教师购买了大量的书籍和光碟,如《爱心与教育》、《做一个智慧的班主任》、《好心态好命运》、《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成功之路》等。

二、中小学教师基础教育新课程培训。根据全省课程师资培训计划,2008年普通高中教师新课程全员培训工作7月27日在我县拉开帷幕。同时参加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专题培训的教师(农村中小学语文、数学、英语、体育学科骨干教师)共30名,也在山东省师范大学开始参加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有师德教育、现代教育理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教师专业化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育科研与课题研究、学员论坛、学科知识的拓展与更新等模块。英语培训课程要适当开设英语口语课,培养英语教师的发音和听说能力。实施沾化县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是提高全县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城乡教育公平、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我县教育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一项重要内容。

2008年普通高中教师新课程全员培训,通过远程研修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模式,在学科课程专家和指导教师引领下,以教师为主题开展学科教学案例分析和问题研讨,帮助广大教师整体把握、准确理解课程标准和有效实施高中新课程,促进我县高中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普通高中教师新课程全员培训共15个学科。这次培训全县共有407名专任教师参加。

08年新课程骨干培训省级培训的工作6月份开设中小学语文、数学、英语、体育4个学科。省级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第二期培训班报名我选拔了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或教学能手参加了培训。

为进一步推动全省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升广大农村教师心里健康教育水平,主动适应新形势下农村教师队伍和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我县选派了中小学2名骨干教师参加了全省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并于12月份进行了二级培训,共培训县级骨干教师小学76人,中学38人。

为全面提高全县语文、数学教师的专业水平,在全县范围内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经与华东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洽商,沾化县教育局聘请华东师大知名教授、专家对我县初中语文、数学两科教师进行暑期培训。8月11日—13日,全县初中语文教师、数学教师暑期培训班分别在县实验中学、沾化一中老校区顺利举办。8月11日上午,平金明局长、杨金明委员及华东师大汪晓勤教授、李俊副教授出席数学班开班典礼,王立村副局长、杨福泉主任、郑桂华副教授、沈龙明副教授出席语文班开班典礼。培训班每天授课6小时。全县初中语文、数学各140余名教师参加了培训班,各初中语文班、数学班各派一名教育干部带队参加培训。

五位华东师大教育专家知识渊博、治学严谨、讲授各具风格,见解深刻,且紧扣教育实际,表现出了深厚的学术功力和崇高的学术风范,有力地诠释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中国教师精神。参训教师听专家报告,恪守时间,状态投入,如沐春风,一致表示不能再只靠一根粉笔、一本教案、一张嘴不断重复“昨天的故事”,而必须凭借教育科研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让学生充分体验知识是什么、为什么、还有什么。

三、加大农村中小学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努力提高中小学教师素质。开展专项调查研究,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引导师范类待就业毕业生到农村任教。(近几年来共招聘师范类毕业生385人到学校任教)研究制定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制度。充分运用现代化远程教育等手段,通过多种形式,采取多种措施,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质量。

四、教育创新人物。为激励广大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牢固树立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知识创新和实践创新理念,提高教育创新能力,推动我县基础教育改革顺利实施,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开展滨州市教育创新人物评选活动的通知》(滨教[2006]46号)精神,对全县中小学教师、校长开展了“教育创新人物”评选活动。在自下而上,层层推选的基础上,对乡镇、县属中小学推荐的26名校长、教师进行了认真评审,共选出6名县级教育创新人物参加市级以上教育创新人物评选。

五、中小学校长培训。2008年新年伊始,按照县制定的“十一五”期间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划,落实了中小学校长持证上岗制度。对全县中小学中层干部分期、分批展开培训。对取得《任职资格培训合格证书》尚未参加提高培训的校长,以及虽取得《提高培训合格证书》,但时间以满5年的中小学校长(含高中校长)进行提高培训,年内培训中小学校长116人。培养造就了一批教育改革、教育科研和学校管理的带头人和专家型校长。

六、语言文字工作。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推进全县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在县语委的领导下,在全县范围内继续开展创建“普通话示范学校”、“校本示范学校”和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

2009年教师教育科工作计划

一、为适应新课程实验工作形势发展的需要,推进新课程背景下学校工作创新和校长发展,提升义务教育阶段我县中小学校内涵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根据年初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培训计划,继续开展了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培训。

二、继续开展了中小学教师新课程培训其中小学四个学科,中学三个学科;安排2009年普通高中教师新课程全员培训和高中校长、教务主任及政教主任素质教育专题培训。

三、配合第十二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展示我县多年来推广普通话和素质教育的成果,组织“中小学生普通话大赛”。按照工作安排对部分教师进行了普通话测试和部分教师的普通话换证工作。

四、由单位申报县初审选出部分中小学校参加全市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普通话师范学校’和“校本示范学校”评选。

五、加强中小学名师和骨干队伍建设和新课程师资培训。

六、继续做好新任校长的任职资格培训,规范和加强我县幼儿园园长培训工作。

七、继续组织参加“山东省年度教育创新人物评选”活动。

八、利用远程教育网络研修手段,开展中小学教师学历、学位提升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

九、继续组织参加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和中小学班主任培训。

第5篇

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是推动学校发展的重要工作,本文通过深入调研几所中职学校在教师队伍建设中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提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教师队伍建设;双师素质;激励机制

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整体办学质量,因此通过分析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不合理之处进而构建出合理的建设方案,做好教师的培养工作,是中职学校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

本文通过走访省内外的中职学校,深入了解各个学校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他们在教师结构优化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结合我校建设发展相关要求进而提出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路和方法。

一、教师队伍建设中采取的措施和成效

各个学校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优化教师结构,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教育,培养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中职学校的教师是部分来自于高中的转型教师,也有部分是来自企业,教学方法和教学理论欠缺,就更需要老师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事业心和责任心,是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内涵,各个学校也在师风师德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定期开展师德、师风内涵讲座,建立师风师德宣传栏,实施“师德师风公开承诺”活动,在青年教师中开展“爱学校、爱事业、爱学生”主题演讲等培养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促进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的提高

在调研中发现中职学校教师以本科以下学历教师居多,而且以年轻教师居多,因此学校的政策支持和鼓励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在职读本科、研究生和博士;学校充分利用省培和国培的机会送教师去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理论以及实操技能;大多数学校都采用让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或者是专业带头人进行传、帮、带的形式帮助青年教师更快进入角色。

3、深入校企合作,以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为重点提出人才建设计划

中青年教师是学校教师团队里的中流砥柱,各个学校都十分重视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有计划、有步骤的组织骨干教师进入生产一线调查研究,进行实际技能锻炼,或者参与企业技术服务;有的学校选拔部分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掌握企业最新科技技术,提高自身动手能力,并把行业和技术领域的最新成果引入学校,带入课堂。通过深入校企合作,学校培养了大批具有“双师素质”教师。

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各个学校在教师队伍建设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结构改善、队伍优化

各学校通过引进高学历毕业生和企业高层次拔尖人才,在职培养优秀中青年骨干、培养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任教师等措施,使得学校教师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等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2)竞争激励、骨干稳定

部分学校已经开始实施绩效工资改革政策,实现优劳优酬、多劳多得。学校实施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岗位津贴等政策鼓励中青年教师向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看齐。高要求与高待遇统一,稳定骨干。

二、结合本校特点,促进教师结构优化的建议和对策

1、努力提高认识,准确定位、科学规划,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首先是准确理解中职教育的内涵,学校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的总体规划。学校制定规划必须结合自身办学条件、特色和规模,明确所需教师队伍的数量、层次、结构以及职业技能,设计切实可行的计划,促进自身发展。

其次认真做好市场调研,做好教师培养及引进工作。学校必须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情况以及自身发展规划做好教师培养和引进计划,力保教师结构合理性和适应性。

2、深化校企合作,强化专业教师的职业指导能力

(1)深入企业进行挂职顶岗锻炼

学校要鼓励教师深入企业进行挂职顶岗锻炼,制定教师下企业制度。教师下企业期间,企业按照员工管理制度对教师进行管理,学校支付教师工资。对取得相应技能等级证书的教师,学校给予相应补助。已经从事专业教学的教师每年度至少一个月下企业调研和技术实践。

(2)联合企业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校本教材

充分发挥专业带头人以及企业聘请的楚天技能名师及兼职教师等带头作用,以学校教师为主体,企业能工巧匠共同参与,充分考虑本校传统以及相关行业的特色,结合现有教学资源,对传统教材进行改编、整合、补充等“量身定做”适合本校学生使用的基于工作过程的个性化校本教材。

(3)促进校企合作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在校企合作中,教师实习基地的建立是一个大事。实习基地对教师的技能提高能带来便利,企业是教师最好的学习基地。

通过校企合作,学校与企业在人才使用方面建立共享机制。专业教师直接参与企业生产、技术攻关、服务等活动,及时掌握企业最新技术,增强了生产实践和科研能力,同时又能把生产实践紧密嵌入教学过程中[1]。

3、科学管理、逐步建立合理的教师培养机制,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1)创新培训方式、建立学习型的师资队伍

要建立一支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和敢于创新的精神,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教育研究能力,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和乐于协助的精神的学习型的师资队伍,学校以及各教研室要进行科学的管理,逐步建立合理的教师培养机制。

中职“双师素质”教师建设的重点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学校的青年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的年轻教师,在专业理论方面有一定的基础,而教育、教学方法和动手实践方面比较薄弱,需要通过专业带头人、经验丰富的教师的传、帮、带,实现“青蓝结对”,帮助新教师迅速适应角色。

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多与相关企业打交道,参与企业生产、科研活动,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职业技能。

(2)创新激励机制,健全保障制度,引导教师提高职业教育能力

要全面提高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就必须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激发广大教师从事教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向“双师素质”靠拢,需要一套创新的激励机制。要吸引和稳定骨干教师队伍,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就需要健全的保障机制。改革教师培养、评聘和考核制度,提高教师的德育工作能力、专业教学能力、实训指导能力等综合素质。建立教师培养制度,开展老教师对新教师的传、帮、带活动;改革教师职称评聘制度,实施教师工作量化考核制度,改革教师收入分配制度,建立教师评优、进修、出国深造管理制度,通过制度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第6篇

很高兴参加今天教育系统行风建设工作会议,我认为这个会议开得很有必要,也很及时,20*年全区行风评议调查活动的实施,以及评议结果的全面公开,在全社会引起了很大反响,也给各有关部门敲响的警钟,增加了压力,评议活动充分说明,行业作风建设在群众中的关注程度和迫切需要,说明了当前做好作风建设的重大意义。刚才,教育部门的副科级领导干部分别在会上作了述职述廉报告,从领导层方面,我欣喜地看到了教育部门加强自身作风建设、做好教育行风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上面玉林局长对全县教育行风建设作了简要回顾,并就今后工作作了很好的部署和要求,生华书记就落实教育党风责任制讲了具体要求,我完全同意,下面,结合当前形势,我就教育行风建设和安全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行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教育系统的行风建设问题,不仅事关教育行业的整体形象,事关校风、学风和教风建设,而且事关人的培养问题,事关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更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关系党的执政能力,关系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因此,教育行风是一个很重大、很严肃的问题,切不可等闲视之。近年来,教育系统高度重视行业作风建设,在整顿机关作风、加强师德师风和党风廉政建设、推行政务公开、校务公开、整治考纪考风、治理乱收费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教育系统行业作风的转变,推进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行风建设的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教育收费管理明显加强,师德、师风逐步提高,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初见成效。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目前教育系统行风建设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和漏洞,行风建设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特别是在教育收费、学校招生、减轻课业心理负担、师德、师风方面还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例如个别学校依然存在违反规定,乱收费、高收费的现象;一些教师师德修养差,工作不负责任,存在体罚学生、赌博、酗酒等不良行为,教育机关工作作风建设还不能适应新时期教育管理需要,这些问题虽然只是发生有少数部门和少数人身上,但却在很大程度上损坏了教育系统的声誉和形象。如果我们不及时采取有力措施,严厉制止这些自毁形象问题的发生,那么我们教育这块净土就会受到玷污,为人师表的崇高形象就会在老百姓的心中越来越低,也势必严重影响甚至破坏我区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必须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更加有效的办法加以解决。教育行政部门、各类学校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切实增强做好行风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全面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努力实现教育行风的切实转变。

二、完善制度,强化措施,切实加强教育行风建设

加强教育系统行风建设是教育战线一项长期而检举的任务,不仅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更主要在于把握重点,强化措施,着力解决好教育行业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维护广大学生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一)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坚决制止教育乱收费。教育乱收费是社会和人民群众对教育行风意见最集中的问题。教育乱收费的原因是很复杂,有投入不足、制度不完善、管理不严格的问题,但是最主要的还是我们有些同志在思想上对教育乱收费的社会危害性认识不足,强调客观原因和外部环境多,从主观和内部找问题少。中央和自治区把治理教育乱收费作为纠风工作的重点之一,多次召开会议进行了部署。教育系统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有关精神,提高认识,采取有力措施,坚决遏制教育乱收费现象,一是要切实落实好治理乱收费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顶风违纪的各种乱收费案件要从严查处,从严追究;二是严格执行校务公开和收费公示制度,做到收费公开透明,要加强对教育收费全过程的监督管理,从体制和机制上防止乱收费的发生;三是要严格执行农村中小学“一费制”收费办法和普通高中择校生“三限”政策,加强学校收费使用管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规范学校收费代收费行为,禁止以各种名目收取国家规定标准和范围之外费用的行为;四是坚决制止社会各部门和单位通过学校进行的搭车收费和各种形式的摊派,对违反规定的要坚决纠正和查处。五是要严格学校收费收支两条线管理,严禁挤点、挪用、截留学校收费收入。

(二)加强师德建设,努力提高广大教师的师德修养。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事的是神圣的培养人的工作。教师的思想、能力和水平,对学生的影响是终身的。这种特殊的职业,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具备更高、更全套的素质,必须为人师表,必须有严格的职业道德规范。长期以来,广大教师在各自的岗位上,辛勤耕耘,无私奉献,赢得了社会和群众的赞誉。也有些教师放松了对自己的学习提高,忽视了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爱岗敬业的精神少了,讲代价、讲报酬的多了;在自身要求上,不能严以律己,为人师表,甚至做出严重违反师德规范和教师基本准则的行为,造成恶劣影响;在对待工作和学生上,缺少责任心和爱心,有的甚至体罚学生,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不好的影响。这些现象在我们的教师队伍中尽管是少数,是个别现象,但影响却很坏,必须引起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要把师德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克服重视业务培训,忽视师德教育的倾向,要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教师队伍建设首位,加强对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教育,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宗旨意识落实到师德建设上,启发广大教师自我规范、自我提高。要切实加强对教师师德规范的考核,落实师德问题“一票否决制”,从制度上保证师德师风管理落到实处。当然必须指出的是,广大教师作为教育发展改革的实践者和教育行风建设的主力军,自身一定要充分认识所肩负的历史责任,用良好的师德风范,优良的素质,优异的工作成绩展现新时代人民教师的新的精神风貌。

(三)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着力解决好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教育系统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对社会关注的教育质量问题、学校收费问题、招生考试问题、毕业生就业问题以及教师招聘等热点难点问题,要及时研究,提出对策。能解决的要立即解决,条件不成熟,一时解决不了的,也要给社会和群众和出满意的解释。广大教育战线工作者都要树立行风问题人人有责的思想,时刻关注社会和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把纠正行风,规范教育工作,全面落实到具体行动中。

(四)加强管理,完善制度。许多教育行风问题的产生,与教育部门和学校的管理有直接关系。加强管理,要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教育部门和学校的主要负责人要切实负起责任,以身作则,敢于负责,敢抓敢管。二是要健全和完善各项制度。要继续推行和完善政务公开和校务公开制度。对一些行之有效的行风管理制度要继续坚持,抓好落实,不断完善。三是要切实强化法制观念教育,教育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强化依法行政的观念,严肃认真执行国家和区、市、县的各项政策规定,令行禁止。保证教育工作的有关政策规定落到实处。

三、常抓学校安全不放松

学校安全问题也是教育行风问题。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广大学生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牵动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教育行业落实“三个代表”、恪尽职守的重要体现。通过10月中旬以来全区学校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的开展,全县中小学安全状况得到了有效改善,在这期间,政府、各有关部门顾全大局,对学校安全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并有效地解决了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希望教育系统要以此为动力,以此为鞭策,更加负责地做好学校安全工作,从上次教育等部门进行的安全检查看,学校安全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尤其是自专项整治行动以来仅仅一个月,全县又先后发生了高庄新村一学生攀爬变压器被电击致残、高仁乡上八倾小学一学生玩学校体育运动设施摔伤等安全事故,损失严重,教训深刻。教育系统上下一定要警钟长鸣,常抓不懈;要切实完善制度,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加强督查,把学校安全工作抓紧抓实,保障广大师生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障群众利益不受损失。

四、加强领导,落实职责

教育作为社会的窗口,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教育系统的行风建设对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影响。县委、政府将始终把教育行风建设作为本地区行风建设的重点,切实加强对教育行风建设的领导和支持,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学校校长是学校行风建设的直接责任人。要亲自抓行风建设,认真落实“一岗两责”既要抓好业务,更不能放松行风建设工作。今后对领导不重视,工作失职,行风建设问题多的地区和学校,要实行通报制度,促其整改,问题严重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要建立健全教育行风建设工作的督查制度,把教育行风建设作为经常性督导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评估、评价教育工作和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落实教育行风建设“一票否决制”,切实加强对教育行风问题的检查。对重点部下、重点地区和重点学校,要重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每年秋季开学前,教育行政部门要主动协调纠风、财政、公安、卫生、物价、新闻出版等部门,对学校收费情况、执行高中“三限”政策情况、解决困难群众子女上学、学校安全等问题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7篇

学习《新时期师德修养》,无疑是一股清风荡涤我心中一些阴暗斑点,使我更加看清了前路,明确了方向,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这本书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师德的内涵:一是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道德;二是教师对待受教育者的道德;三是教师对待同事和教师群体的道德;四是对待学生家长及其他社会人员的道德。我想这是根据教师工作的内容和接触的对象来划定的四个范围内的道德吧。我想做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对待教育事业:

忠诚并献身与教育事业。要求教师在社会主义道德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的指导下,在处理个人与教育事业发展的关系时候,应采取利他主义的价值取向,就是所谓的“甘为人梯”、“燃烧的蜡烛”精神。

二、对待受教育者:

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强调热爱学生是教师对学生情感的境界。要求教师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严格要求而又尊重信任学生。

三、对待同事及教师群体:

坚持教师集体和其他教师的利益和需要高于个人的利益和需要。在教育现实中要表现为理解、团结和谦让。

四、对待学生家长及其他社会人员:

真诚相待、主动参与。要求教师在与学生家长交往的时候,表现出一种对家长的坦诚的沟通愿望,以及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发起或者参教育有关的社会性活动。

经过学习,我思考自己,反思自己,“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今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

我想首先需要奉献。“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这是雨果先生曾经说过的话。其实教师这个行业就象那默默奉献的绿叶,学生就像那含苞欲放的花朵,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美丽。“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品行和素养是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也只有对“怎样做一名教师”这一问题有深刻的认识,才能提出对自己更高的要求。

其次,我应该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捧着一棵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良好的师德形象是教师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记得我上中学的时候,我曾想“平平淡淡的一生,倒不如轰轰烈烈的死。”正因如此,我羡慕那诗意的生存,羡慕那丰富多彩的人生,不甘于过平淡、庸常的生活。如今教师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教师不仅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的道德基因的传递者。因此,师德的形象,不是简单地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形象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共同携手撑起那片教育的蔚蓝天空吧。

师德师风演讲心得体会(二)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学校在上星期二下午举行了学校青年教师师德演讲的活动。在活动中我感受很深。师德古来有之,不同时代对师德有不同的要求,现代师德是对古代师德的继承与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对师德赋予了新的内涵。

1.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

2.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

3、更新观念、努力创新是师德的新发展

课堂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用武之地,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训练能力、发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熏陶的场所。要让学生运用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去学习、去实践。

4.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

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

5.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步伐。

在师德演讲中,我的心得体会主要有:作为新时期的小学教师必须进一步加强全心全意为学生和家长服务的宗旨,要做一位有道德素质的小学教师,做一位让学生和家长都愿意接近的教师,首先自己本身就应当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学生在学校里学习,主要是受教师的影响,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懂礼貌、讲卫生的好孩子,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而要使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就要让学生愿意和你接近,以便对学生产生大的影响。因此,我们自己就首先要成为有高尚教师道德的人。

作为小学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启蒙老师,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小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这样才能为人师表。教师素质重在师德,教师职业道德充分体现了教师特有的职业思想、职业情操。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培养,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培养新世纪人才的关键。教育是事业,是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为祖国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还要有新时代所推崇的新思想,新观念,要有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学校以人为本,关心爱护学生,是小学教师正确处理与自己直接服务对象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一个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执着的爱,才能激发出做好这一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才能坚定不移地辛勤耕耘,获得丰硕的育人之果。热爱学生,是小学教师全部职业活动中最宝贵的一种情感,没有对学生的爱,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成功的教育。

这种爱,是不能以血缘关系和个人好恶为转移的,教师应当把它无私地奉献给全体学生。爱是打开心扉的钥匙。要把真挚的爱融在整个班级之中,不仅要爱那些能干的孩子,更要爱那些缺点较多的孩子,要让每一个孩子都从教师这里得到一份爱的琼浆。小学生很善于观察与思考,对你的一言一行,他们都在观察并做出相应的评价和反应。如果他们切实地感到老师是在诚心诚意地爱护自己,关心自己,帮助自己,他们就会很自然地对你产生欢迎的倾向,喜欢接近你,并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教育和指导。

总之,我认为提高教师道德的学习是有必要的,这样可以提高全体教师的道德修养,形成好的教师风气,这样整个教育事业才能得到前面的发展。

师德师风演讲心得体会(三)

人的一生,经历一次百年不遇的灾难已是莫大的不幸,可在前年xx月,去年xx月,两个寻常的日期对于重庆开县的百万群众而言,不思回顾,井喷、洪水,一年内接踵而至的两次特大灾难,夺去两百多个鲜活的生命,灾难过去,能笑着谈起的,是灾区6000多名住宿学生的全部脱险。上千名教师抛亲人、舍性命营救学生,帮助受灾群众的事迹也因此在我们记忆中更加清晰。

在井喷灾难中,教师们达到了上级对3420名学生“一个不能丢、一个不能伤、一个不能饿、一个不能主亡”的要求。舍命转移与营救学生,感人事迹数不胜数。一名年仅21岁的代课教师谭世明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他的事迹深深感动了我,使我的心灵受到震撼。这位开县高桥中学的代课教师察觉到井喷,第一个打电话给学校通知师生尽快撤离,而他则留在村中,挨家挨户报警,帮助村邻和学生逃生。灾难过去,人们在家门前找到了谭老师,紧握在他右手的手机告诉人们,10分钟内,他连续打出了7个报警电话,正是这7个电话让他失去了最后的逃生时间,也正是这10分钟的等候,让谭世明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与他一同离开人世。在那特殊的时刻,与谭世明老师一起被同学们记住的,还有老师们对学生说的暖人心的话:“学生有事,我就有事了”“我要在最短的时间带学生到最安全的地方”“要死我校长死在最前头,你们放心”。用群众们的一句话来说,开县的老师为了学生可以啥都不顾。

灾难是一面镜子,更是一块试金石。在开县的两次灾难中,人民教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在灾难的考验面前,他们临危不惧、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在危险面前,他们身先士卒、义无反顾。他们真的让人敬佩。支撑他们的是责任感和爱心,是党性和人格!

教育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素质,师德最重要。师德建设决定我国教师队伍的失败,也决定我国整个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成败,师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重庆市开县抢险救灾、保护学生优秀教师群体和模范教师代表实践了“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要求,展示了为人师表,甘于奉献的精神风貌。

第8篇

关键词:虐童;师德教育;学前教育;师范生

幼儿园虐童案的频发,让我们感到震惊又痛心。这是否是幼儿园教师师德严重缺失的表现?据此,学前教育师范生的师德教育是否落到实处,在校生的素质教育与入职后的现实表现是否存在必然联系引起了我们的思考。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此次调查,对师范生人才培养方案的构成上做一个科学性的探究。本次调研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调查法。问卷调查的对象主要为成都大学在校的学前教育师范生,一共发放问卷共计200份,回收问卷185份,有效问卷率92.5%;除此之外,我们还对18位不同地区的幼儿园在职教师进行了访谈。

一、调查内容分析

(一)昔日乐园变魔窟

作为幼儿启蒙教育的重要场所的幼儿园近几年来受到广泛的关注,包括园内的一些硬件设施和教师素质。我们经常会看到这一类新闻,例如近期发生在河南商丘的一个幼儿园,事件起因是幼儿不听话,所以老师就掌掴体罚幼儿;性质更恶劣的有发生在浙江温岭90后的幼儿教师虐待幼童的事件,只是为了好玩儿,所以这名幼儿教师双手捏住班上一名男童的耳朵,把他拎起地面20厘米,不顾幼童的痛苦,还让别人帮他拍照。除了这些曝光的虐童事件,幼儿园中潜伏的冷暴力则是一只伸向幼儿的无形魔爪,让原本应该充满欢声笑语的乐园变得危机四伏。对幼儿漠不关心、一味批评、冷嘲热讽、进行不公平孤立等行为都会给孩子造成心理伤害。被冷暴力的孩子,会感到缺爱,很容易形成敏感、猜疑的性格,并且缺少安全感、没有主见、胆小,会影响孩子日后的发展和人际交往。冷暴力相比于一般暴力来说,它的危害程度要比一般暴力严重许多。这些影响一直伴随着孩子的成长,乃至孩子成年之后,这些影响依然会牵绊孩子的发展。类似这样幼儿教师虐童的事情层出不穷,让我们觉得胆战心惊的同时,我们也更应该思考,频繁出现这类事件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学前教育整体投入不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园所管理体系失衡这些因素都可以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作者认为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师德建设的缺失。

(二)悲剧背后的教育漏洞

细数这些暴力虐童事件,一般都遵循着新闻媒体曝光、舆论愤怒谴责、相关部门介入调查、相关责任人受到惩罚的处理思路。然而,这样循环往复的倒逼式应急处理并不能彻底根除幼儿教育环境的暴力倾向,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绝不能因为当事人受到惩罚而画上句号,相反,我们应该对事件背后潜藏的隐患进行追问和反思,虐童案的直接作案人员是素质低下、存在心理问题的部分幼师,而从这些幼师身上我们看到了现今师德教育的缺失,我们必须反思学前教育专业师德课的重要性和实效性。从我们的问卷调查显示对于在校学习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生的师德培养方面并不是特别注重,20%的学生声称从来没有接触过师德教育。当问及“你所学的课程中是否有专门涉及师德教育”时,74%的学生表示很多高校并没有开设具体的师德教育课程,学生了解或培养师德只能通过少数课程、讲座等方式,学生能够学习的途径太少了,像通过电子网络等方面了解到的师德也只是纸上谈兵,很多时候对于实际情况却不具备可操作性,这也成为当下幼儿园教师师德教育缺失的潜在原因之一。

(三)师德教育知多少

师德是教育者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时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的综合。它包括教职工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等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诸多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我们可以看到师德师道越来越受重视。那么在当今21世纪的大学校园里,师范生是怎么看待的呢?从前文我们已经看到,当今的师德教育在师范类院校中简直是凤毛麟角,师范生还没有真正全面彻底的去接触和认知师德教育。由此,我们设计了问题“你曾通过哪些途径来了解师德”,我们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虽然极少数人表示从未去主动了解过,但是大多数同学都通过多样化的途径或多或少接触过师德方面的相关讯息。“在学校开设师德教育课程有必要吗”的调查中,接近90%的同学认为有必要,这也反应了同学们心中的诉求。综上,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师范生对师德的认知还比较浅薄,他们懂得师德的重要性,而这些仅仅是出于一些事件发生后一个人的感性认识,对于师德认知的理性思考还不够,对于师德认知的深度还不够,比如师德具体是如何体现的,师德应该如何学习,师德教育如何开展等方面。所以总体而言,师范生对师德的认知程度还不高。但是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师范生,成为一个合格的学前教育教师,拥有良好的师德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值得庆幸的是,在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同学们对师德认知程度虽然不高,但是认知的渴求很强烈,他们看到了社会不好的现象和问题,发现了自身的不足,渴望通过师德教育来改善一些东西,希望通过学习提高自身专业修养,成为一名合格师范生,为教育事业奉献力量。

(四)高校师范生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探讨

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提到:师德为先、幼儿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这强调了师德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应该从根本上优化综合性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加强师德教育。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专业结构调整,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从受访者对问题“你所在学校对学前教育师范生设置的课程更注重哪方面”的回答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的受访者认为学校更注重专业知识及理念方面以及教师基本技能的培养,而对品德教育方面的培养处于不上不下的位置,排在最末的是艺术特长以及学术研究和创新。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重视知识技能,这有利于学生掌握先进的现代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以及系统地掌握学前教育专业所需要的心理、教育、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技能,了解国内外学前教育发展的趋势与新进展。但是品德教育培养重视程度不高,也随之而来爆发出一系列弊端。近几年的幼儿园虐童事件不断发生,说明了我们的幼儿教师素质并不高,尽管专业知识能力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还是对幼儿缺少耐心、细心,所以当前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科学性有待推敲,我们应该调整结构的协调性,不仅要重视专业知识能力的培养,还要加强对品德教育的培养。

(五)在岗教师素质培训不可或缺

为了增强调查结果的真实性与有效性,我们对多名在职的幼儿园教师进行了访谈。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有的是公办幼儿园的在编教师,有的在私立幼儿园任教,任职园所的水平也参差不齐。访谈的内容主要围绕虐童案的发生、师德教育展开,希望能听取教师们更专业的想法。从访谈中我们看到,教师们所认为的虐童案频发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幼儿教师师德教育的缺失,造成了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近些年,一大批中等幼儿师范学校纷纷升格为专科,高中毕业的学生已经错过了培养基本幼教技能的最佳时期。而在本科院校里,课程设置上,专业知识技能课程安排偏多,道德教育素质培训安排偏少,幼儿教师师德建设没有得到充分重视。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显示,有36.22%的人认为现在幼师的师德良莠不齐,3.24%的人认为幼师的师德败坏。师德问题一直是幼儿园招聘环节以及教育环节中的一个重中之重,是万万不可懈怠的一个问题。因此,对教师的素质培训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在问卷调查中,95.04%的人都表示对在岗教师进行定期师德教育培训是十分有必要的,同时,一些在岗的老师也表示教师必须进行师德教育,不仅要加强,还要落到实处,更要预防,对教师要有惩戒才行,要让教师明确的知道哪些是该做哪些是不该做的,心中要有一把标尺。

二、对策和建议

(一)师范院校开设师德教育相关门类课程

利用学科教学的教育作用开展师德教育,主要是针对师范院校在校学生而言。即把师德教育的显性内容列入到教学计划中的实体内容,还有与之相适应的、新颖的、有趣的课堂教学内容、方法、组织形式。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我们必须改进落后的教育方法,采用那些能培养学生思考与反思能力的方法,采用符合生活经验的事实和材料,培养教师的道德反思能力,使他们能够把师德教育的要求真正内化到他们自己的品德架构中去。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不仅要利用灵活生动的教育方法与组织形式,还应该借用新型的教育手段———互联网。师范院校和其他教师教育机构应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改进师德教育手段,构建师德教育的网络平台,达到师德优质资源的社会共享。

(二)师范院校开展一系列师德教育的活动

师范院校可借助合作学校开展丰富多样的师德教育活动,如师德内涵演讲比赛,师德承诺宣讲会,师德信用故事分享会,师德评论辩论赛,师德品质成语赛等各类活动,另外再辅之以必要的师德教育实践活动,如让在校学生每学期定期去合作学校进行师德实践,感受师德教育文化氛围。加深其对师德的了解,形成对幼儿园教师职位的积极态度。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师德的内涵,进而自己教育自己,提升对教职的积极情感,使师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使师德教育走进教师生活。

(三)师范院校优化师德教育环境

在师德培养中,师德教育的效果受环境的制约,如果环境的影响与师德教育的方向一致,就可以加强师德教育的引导作用,反之则不能。良好的师德教育环境包括学校内部环境和外部社会环境、舆论环境等。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完善的师德评价机制、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关注以及大众传媒对师德建设的正面宣传等,这些都有利于师德教育环境的发展和优化。

作者:杨礼 单位:成都大学

参考文献:

[1]吴永忠.教师专业化背景下师德内涵解析[J].凯里学院学报,2010(4):100-102.

第9篇

然而,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这项助力乡村教师发展的优秀顶层制度设计,要想不折不扣地在乡村学校“落地生根”直至“开花结果”,唯有将宏观政策细化分解成可操作的微观措施与办法贯彻执行下去,一旦政策的执行“打折”、“缩水”,效果就无从谈起。

自甘肃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出台以来,玉门市积极响应,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多措并举,深入贯彻落实《计划》内容,在改善乡村教师工作条件、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乡村教师地位待遇,促进乡村教师专业成长、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等一系列工作中亮点频出。

师德师风强化教师责任意识

玉门市教育局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紧紧围绕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要求,组织开展“铸师魂、强师能、比奉献、看业绩”主题教育活动,增强了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归属感和幸福感,引导广大教职工扎根基层、无私奉献,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努力办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将“师魂”建设作为提升乡村教师综合素质、人格风范、职业操守和形象表率的根本任务,通过在教师队伍中开展“学习党规、学习教育法规、研读教师专业标准、解读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活动,以学促做,带动广大教职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看齐意识,进一步统一了教师的思想认识。开展了“教师职业标准大讨论”,提出了新时期人民满意的好教师的“十条标准”,让教师自觉对照“十条标准”激励、反思、鞭策和要求自己,努力争当学生欢迎、家长认可的好老师。制定出台了《玉门市教师十不准》,并由各学校将“十不准”纳入教师师德师风承诺,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

深入实施“先锋育才”行动,教育引导广大教师坚守“园丁”工作岗位,倾心为孩子们的茁壮成长无私奉献。骨干教师带头倡导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的“三爱情怀”,通过举办比赛,组织活动,选拔师德标兵做专题报告等形式,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影响教师,引导广大教师用心去感悟教育,用笔墨去描绘教育,将满腔热忱化作教书育人的具体行动,维护教育的尊严和形象。引导乡村教师自觉践行“多一些满足感、少一些牢骚话,多一些责任意识、少一些攀比心理,多一些相互谦让、少一些相互排斥,多一些沟通交流、少一些自我封闭,多一些儒雅之风、少一些世俗习气”的“五多五少”要求,用良好的师德和形象去影响、教育学生。大力宣传敬业精业、业绩突出、学生欢迎、社会公认的优秀教职工,让他们在师生中受尊重、有威信,在学校里有地位、有舞台,在工作上有荣誉感、成就感。

政策引导激发教师工作热情

如何让广大农村教师扎根基层、在坚守中成就人生,是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根本所在。因此,玉门市始终坚持在教师配备上向农村倾斜,凡是民生实事和事业单位招考的教师全部安排到移民乡工作,从重点师范院校招录的教师分配向老乡镇倾斜,最低服务期限不少于5年。

2016年,通过校园招聘为农村学校补充8名中小学教师,通过事业单位招考为农村学校补充28名中小学教师;2015-2016年学年通过深化城乡结对帮扶,让城市优秀教师“沉下去”,农村骨干教师“浮上来”,去年选派32名城市学校校长、中层干部到农村学校支教一年,并组织城乡教师轮岗交流360人次,有效缓解了农村教师数量不足、骨干教师紧缺的矛盾。

解决了数量问题,还需要有质量意识,为此,玉门市通过“四看”活动激发了教职员工立足岗位、比学赶超的工作热情。一看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将课堂教学作为评价教师工作的重要标尺,积极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农村教师驾驭新课程、新教材的能力不断提高。二看学生的学业成绩。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质量为核心的评价体系不动摇,旗帜鲜明地抓质量,褒扬岗位贡献大、服务质量高的教师,在教师中形成人人“比学赶超”的良好局面。三看学校的办学特色。深入实施“一校一品”特色创建活动,深化体育艺术教育,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带动农村学校特色办学品牌化。让农村学生参加经典诵读、艺术展演、广场文化等各种活动,全面推行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舞蹈代替了课间操,给学校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孩子们更加阳光、开朗、自信,农村教师的自身素质也得到相应提高。四看群众的口碑。将百姓满意不满意、群众认可不认可作为衡量教师和学校工作的唯一指标,认真听取社会各界、学生家长对教育的意见建议,不断完善“家长评学校、学生评教师、教师评学校”的机制,通过互动交流,不断提升了乡村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多管齐下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一直以来,玉门市教育系统倡导“一名教师一盏灯、一名校长一面旗”,明确提出“上好课是最大的师德”,隆重表彰教育战线涌现出的师德标兵、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和优秀教育工作者,坚持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广大教职工主动钻研教育教学,提高教书育人质量,争当“教学尖子”和“行家里手”。特别是关注乡村教师,采取多种途径,实施“乡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为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空间。

为了进一步提升农村教师整体素质,玉门市做了许多探索。首先在广大农村学校实行农村年轻教师“1+1导师制”培养计划,为执教5年以下的乡村教师聘请“导师”,做好传、帮、带和扶志、换脑、造血、夯基等工作,年轻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明显提升。其次选派农村骨干教师赴先进地区参加培训,组织农村教师参加现代教育技术培训,邀请艺术学校志愿者团队为农村学校培训兼职艺术教师等,带动年轻教师学习特长、一专多能。还在各学校实施“阅读经典、丰富人生―教师读书计划”,让教师在读书中成长,为孩子终生发展打好人生底色。

为了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该市积极落实《玉门市城乡教师轮岗交流办法》,通过结对帮扶,城市带农村、大校带小校、强校带弱校,教师轮岗交流、“捆绑式”支教等方式,安排城市学校校长到农村挂职,全程参加挂职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和重大决策;开展学科联盟、送教下乡等主题活动,探索“互联网+教育”模式,打造优质“空中课堂”,实现共同发展。

改善条件鼓励教师扎根基层

玉门市是全省17个插花型贫困县之一,根据《玉门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 ―2020年)实施办法》,玉门市教育局制定了《玉门市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发放办法》,在落实乡村教师现有各项补助的情况下,乡村学校在编在岗教师(含特岗教师、省民生实事项目教师、基层服务教师、三支一扶人员、西部志愿者、支教人员)根据乡村学校自然环境、距城区距离、交通状况及工作生活条件等综合因素,享受相应生活补助,涵盖所有农村中小学校、幼儿园,全年按12个月计发。现有650名乡村教师享受乡村教师生活补助,要求调动进城的农村教师明显减少,出现了城市教师向农村学校“回流”的新气象。

在提高待遇的基础上,玉门市密切关注乡村教师身体健康,市财政投入资金35万元,严格落实乡村教师每年体检1次的政策,组织全市乡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在玉门市第一人民医院、玉门市中医院进行全面体检,做到“无病防范,有病医治”。此外,教育局每年组织教职工篮球赛、排球赛、乒乓球赛、春季越野赛等体育活动,促进教职工身心健康发展。针对当地乡村幼儿园教职工主要由各学区自聘,教师待遇低,人员流动性大。玉门市自2013年10月起,由市财政每年列支120万元,给予农村幼儿教师每人每月500元的生活补助,极大的稳定了乡村幼儿教师队伍,使乡村幼儿园的保教水平大幅度提高。

三项机制推动教育优先发展

经费投入是教育发展的必备条件,玉门市通过建立经费保障机制,给教育减负。教育投入“一个比例”和“三个增长”全面落实,2015年一次性补齐了历年欠拨的教育经费,加上改薄配套项目资金总计达6500万元,是上年的2.6倍,所有项目如期完工。2016年,又投资8000万元新建学校,列预算264万元普及免费高中教育,全面免除玉门一中、石油中专新生的学费、住宿费、教材费,政府优先发展教育成为新常态下的新亮点。

第10篇

 2010-2011年,***市教育局按照《河南省教育系统2010—2011年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实施意见》(教监〔2010〕606号)和《***市2010—2011年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实施意见》(安纠组〔2010〕6号)要求,切实加强全市教育系统政风行风建设,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促进了全市教育事业健康协调发展。同时,以深化和完善免费义务教育、推进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认真开展治理教育乱收费、师德教育活动和行风建设专项治理工作,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下面就市教育局民主评议行风工作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安排部署评议工作

教育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更是关系民生、关系千家万户的重大问题。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教育的发展始终无法满足和适应社会要求,滞后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较低,教育部门在政风行风民主评议中一直位居后列。从2009年起,新一届教育局领导班子到位后,革除积弊,打造公平教育为突破口,采取多项举措,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2010年初,在全市81个部门和行业参评的2009年度政风行风民主评议中,教育部门跻身全市前10名,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但是我们深知,教育系统行风建设还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

为认真做好政风行风建设工作,市教育局组成了以党委书记、局长乔建平为组长,纪检书记江新生为副组长,各科室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领导小组。针对存在的问题,认真进行了反思,提出以深化和完善免费义务教育、推进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大力加强师德建设,全面实施阳光招生,严格规范办学行为,严格规范教育收费行为的工作思路,下大力气抓好教育系统行风建设,让群众满意,让政府放心。

2010年7月,省教育厅和市政府纠风办先后下发了《2010—2011年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实施意见》。结合我市教育实际,8月11日,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全市教育系统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实施意见》(安教监〔2010〕232号),对全市教育系统2010年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进行了总体安排。

二、结合“深入开展学习贯彻《廉政准则》活动”,广泛调研,广泛征求意见

为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增强整改的针对性,使政风行风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效,市教育局结合“深入开展学习贯彻《廉政准则》活动”,开门纳谏,广开言路,通过设置意见箱(包括网上通道)、发放征求意见函等形式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意见征集工作,广泛听取群众对市教育局的意见。我们向教职工、学生家长、学生共发出征求意见表1000余份,共征求到的原始意见和建议共300多条,经过归纳和整理,汇总出教育系统在廉洁自律、服务意识、教育教学等方面集建议、意见41条。对此,局党委专门召开民主生活会,原汁原味地将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反馈。以上这些工作的有序开展,为我们整改各方面存在的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认真开展组织实施,做好各项评议工作

(一)做好民主评议学校行风工作

为切实加强学校行风建设,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招生、收费等行为,根据省政府纠风办和省教育厅《河南省2010年民主评议学校行风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 2010年5月,市政府纠风办、市教育局联合制定了《***市2010年民主评议学校行风工作实施方案》(安纠组〔2010〕4号),对2010年全市民主评议学校行风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12月,按照《关于2010年民主评议学校行风考核工作方案》(安政纠〔2010〕12号),市学校行评领导小组组织评议代表分5个组通过听汇报、查资料、开展学生和家长问卷”等方式,深入到市直46所参评学校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考核。

2011年,按照省政府纠风办《关于做好2011年度学校行风评议工作的通知》(豫政纠办〔2011〕11号)要求,市教育局将继续做好本年度的民主评议学校行风工作,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中积极开展创建“人民群众满意学校”活动。

(二)认真开展评创群众满意基层站所暨星级站所评创工作

2010年,市教育局在全市教育系统深入开展了以“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群众满意度”为主题的评创群众满意基层站所暨星级站所评创工作。8月18日,市教育局下发了《2010年评创群众满意基层站所暨评定星级站所工作实施意见》,对全市包括招生考试综合服务大厅在内的102所基层站所开展评创群众满意基层站所暨星级站所评创工作进行了安排。

从8月底开始,全市各级招生考试综合服务大厅和各乡镇中心校都认真开展了信息公开、依法办事、优质服务、廉洁自律等方面的评创工作。11月底,各级纠风部门对教育系统的102所基层站所进行了综合考核验收。经认真评议,全市教育系统共评出五星站所10个,四星站所26个、三星站所31个、二星站所30个、一星站所5个,圆满完成了此次评创工作。                                                                       

四、明确重点,全面整改,确保评议和整改工作取得实效

2010年12月初,省教育厅和市政府纠风办都将2010年6统一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反馈到了市教育局。通过对反馈的153条意见建议进行认真梳理分析发现,群众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办学方面,主要反映基础教育投入不足,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短缺,上学难,素质教育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地区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和教学管理差,幼儿教育阶段需要加快发展和进一步规范。二是教育收费方面,主要反映学费太高、择校费收费高,学前教育收费过高,乱收费现象严重。三是师德师风建设,主要反映师德师风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存在体罚学生和收受家长的礼品等现象。四是学校安全及周边环境方面,主要反映学校安全保卫工作需要加强,加大对学校周边网吧、交通、摊点等方面的治理工作力度,改善学校周边环境。

对评议中群众反映出来的问题,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政风行风评议涉教意见建议的整改方案》,对整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要求全市教育系统深入剖析,突出重点,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现象,树立教育的良好形象,保证整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扎实开展“对照职能,贴近民生,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主题实践活动

1、继续深入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从2009年春季开始,我市农村初中、小学国拨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分别提高到了530元和330元。但是,2009年城市初中、小学国拨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含免杂费资金)分别只有400元和290元,比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标准还要偏低。2010年,为进一步加强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经费保障,经市委 、市政府研究决定,市教育局直属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含免杂费资金)提高到了530元和330元。这些政策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中小学办学条件,推动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进程。2010年全年,我市共拨付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补助资金21042.8万元,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科书资金5675.9万元已全部到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资金2226.4万元,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免学杂费资金3285.4万元。

2011年,我们将进一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农村初中、小学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含取暖费)标准分别提高到630元和430元。

2、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从2010年起,市教育局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列为我市教育改革的头等大事,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构建公平教育。

一是出台实施意见,提出工作目标。2010年初,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薄弱学校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在今后3—5年内,坚持“政府主导、统一规划、统筹城乡、加强薄弱、以县为主、分步实施”的原则,以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缩小城乡、区域和校际之间教育差别,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健康、协调发展。

二是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2010年以来,我市筹措资金近3亿元,实施了以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为龙头的一系列民生工程。全市共计排查鉴定各级各类中小学1908所,建筑物11408栋,校舍面积562.7万平方米。全市安排工程项目277个,总建设面积近30万平方米。这些项目的实施,使得一大批薄弱学校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观。

2011年,我们将进一步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形成科学、合理的中小学布局体系。扎实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城镇中小学建设等工程,完成省下达的新建、改扩建城乡中小学任务。开工建设市三十二中和***师院附中校安工程项目,建成市八中新校区。以市惠泽教育投资公司为平台,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发挥建设主体作用,为局直学校搞好后勤服务工作。

三是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师配置,扩大优质教育。为了有效整合教育资源,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市政府首先对市直学校部分教育资源进行了调整,其中6所学校的初高中部实现分设分离,2所位置较偏、生源不足的学校停止招生。其次对12所社会认可度较高的学校,增加招生计划1720人,超过市区小学毕业生总数的15%,进一步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为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各县(市、区)、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认真落实绩效工资分配导向和激励机制,确保导向明确、人心稳定,多劳多得、优劳优酬。为促进干部教师的合理流动,市教育局、市人事局、市编办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学干部教师交流工作的意见》,全面启动了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的干部教师交流制度。

四是调整招生政策,推进招生改革。2010年2月,经过认真调研和研究,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调整市区普通中学招生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通过调整中招“分配生”相关政策、 严格控制校际之间的择校和转学、规范学校经费等方面措施,抑制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行为。为继续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市教育局继续在市区推行小学升初中电脑派位工作。一是改革报名方法,小学升初中全部采用网上报名。二是严肃招生纪律,严查虚假报名。三是加大政策宣传和解释。8月6日,在市人大、市政协、市纪检纠风等部门领导与三百余位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的现场监督下,我们顺利完成了小学升初中电脑派位全过程,圆满完成了2010年小学小学升初中工作。

在市区普通中学招生政策方面,市教育局将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分配生比例增至招生计划的50%,照顾分数增加到20分(2011年增加到30分),并把学生的流失率作为考核初中学校和校长的一项重要指标,进一步抑制了初中择校行为。

3、加快发展学前教育

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下,我市学前教育得到了较快发展。全市幼儿园从“十五”末的269所,增加到去年的732所,为原来的2.7倍;在园(班)幼儿由 6.56万人增加到11.41万人,几乎翻了一番;适龄幼儿学前三年受教育率由43.5%提高到67 %,提高了23.5个百分点。全市涌现出省级示范幼儿园3所,市级示范园5所,一级一类幼儿园17所,形成了公办幼儿园为骨干、民办幼儿园为主体的发展格局。

去年12月1日,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学前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出台了《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随后,市教育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民办幼儿园管理的意见》,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幼儿园,加强幼儿园准入管理,分类治理、妥善解决无证办园问题。根据市政府的要求,市教育局起草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学前教育发展,全面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意见》,已经征得了各方面的大量意见,正在进行认真修订。

(二)继续加大治理教育乱收费力度

2010年,***市教育局下大力气开展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同时,以群众反映的教育招生收费、教师有偿补课等热点问题为抓手,强化监督检查,全面规范教育收费行为。一是严格收费审批权限,稳定各级各类学校收费标准;二是严格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的有关规定执行,严格坚持学生自愿的原则执行;三是严禁义务教育学校择校乱收费;四是严格查处公办学校和教师乱办班、乱补课;四是继续做好对改制学校的清理规范工作;五是认真开展教育收费检查工作。2010年,市教育局会同纠风、物价等部门先后组织两次大规模教育收费专项检查,对全市100多所学校收费情况进行了重点检查,并对检查中发现和群众举报的乱收费问题进行了严肃查处。

2011年,市教育局继续开展教育乱收费专项治理工作,紧密结合教育改革发展工作和去年涉教收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突出工作重点,杜绝教育乱收费。2月16日,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加强学校财务管理的通知》。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乔建平分别与局直属各学校签订了《2011年财务管理目标责任书》,要求局直属各学校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坚决杜绝乱收费;要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严禁坐收坐支,私设“小金库”。对私设“小金库”和违规乱收费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将责成其自动辞职,未完成目标的将严肃追究个人责任。

(三)强化干部作风和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在干部作风方面,2010年市教育局明确提出要以《廉政准则》为标准,加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市教育局机关、二级机构和市教育局直属学校三个层面的干部作风建设,创设干事创业、昂扬向上的良好氛围,形成促进、推动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市教育局党委结合“名校长工程”、 暑期校长培训班,进一步提高了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廉洁自律意识,提高了遵守廉洁自律规定的自觉性。

在师德师风方面,我们切实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开展“学三平精神,做三平教师”师德主题教育,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广泛开展师德教育和宣传活动,弘扬新时期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引导广大教师努力成为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2011年新学期伊始,市教育局党委决定在全市教育系统广泛开展“抓管理、促规范、强师德、树形象”专项活动,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努力塑造教育系统的良好形象。为此,市教育局于2月16日召开了2011年全市教育系统干部大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通知》,要求各个学校的校长要同教师签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责任书》,明确提出:“教师不得打骂侮辱学生,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得随意让学生停课。教师不得从事有偿家教,不得组织学生接受有偿家教;不得参与民办学校的授课和招生宣传活动;不得让学生购买或指定地点让学生购买教辅资料。”如有违反,学校即予解聘,并根据情节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影响恶劣的一律取消教师资格。

(四)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积极打造平安校园

近年来,特别是去年全国连续发生的多起伤害中小学和幼儿园师生的恶性案件后,市教育局党委积极加强与各职能部门沟通协作,以整治校园及周边突出问题为重点,以“春风送暖进校园”活动为载体,全力推进“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坚决遏制各类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着力打击危害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及学校教学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优化了育人环境,维护了学校及社会稳定,促进了平安建设各项措施的落实。

一是加大对学校及周边综合治理工作的检查力度。结合教育系统实际,今年以来,市教育局加大了对学校及周边综合治理工作的检查力度,特别是把学校幼儿园安全保卫工作作为检点,推动了学校及周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进展。

二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兼职法制副校长工作。市综治办为全市2119所中小学校调整充实了兼职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2053名,市教育局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使之在开展学校法制教育、壮大学校德育力量、帮助学困生转化、整治校园环境和周边秩序、协调解决涉法涉诉问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强化充实校园保卫力量。一方面市教育局指导各学校、幼儿园安装了视频监控和入侵报警系统,配备了专职保安员和相应安保器械,2010年累计投入经费2311.19万元,专项用于加强学校技防能力建设和安全防范工作。其中,市直中小学幼儿园共投入441万元,添置安防器材800多件,配备专职保安160余人。

另一方面我们把对周边学校的安全保护纳入安全责任,严格管理,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健全和完善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周边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在临主干道的中小学幼儿园校门口、学生上下学的高峰时段,部署警力设置“护学岗”,并开辟“绿色通道”,加强对学校周边道路和治安的检查和整治,加强对重点时段、重点路段的治安巡逻,组织发动民兵,有针对性地开展隐患排查,化解矛盾,并专门制定处置预案、组建执勤巡逻队,定时定点执勤守护,确保广大师生的安全,受到广大群众和师生的好评。

四是严把食品卫生关和传染病防控关。在食品卫生方面,所有学校都全部取消了校内小卖部,有食堂的学校都认真核实了卫生许可证和从业人员的健康证,把三无食品拒之门外。在防控传染病方面,各学校认真坚持晨检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确保不发生传染病传播的现象。

五是扎实开展好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市教育局、市交警支队在市区范围内联合开展了以安全防范知识和遵纪守法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征文活动及“走文明路,做文明人”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各学校通过“开学第一课”等方式开展了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等平安教育活动。2010年,全市各级各类学校都结合实际进行了安全演练,共开展各类安全演练3772次。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分析当前存在的各类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要从机制方面着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深度整改,逐步建立长效机制,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现象,树立教育的良好形象,保证整改工作切实落到实处。

第11篇

一、现在教师队伍管理现状

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77所(小学70所,初级中学4所,综合中学1所,幼儿园1所,师训教研中心1所),校舍建筑面积41351平方米,在校学生9303人(学前教育749人,小学4717人,初中2621人,普高801人,职高415人),寄宿生5091人(小学2120人,普通中学2971人),农村留守儿童2063人。教职工607人(幼儿教育21人,小学458人,中学228人),小学、初中、普高和职高专任教师的学历达标率,分别为98.5%、96.4%、73%,小学教师的大专率和初中教师的本科率分别为72.4%和44.3%。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和《教师法》,把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摆到了重要位置,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中心,以改善农村教师队伍状况和加强骨干教师选拔培养为重点,调整布局,深化改革,优化管理,注重成效,取得了明显进展。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县政府的统一部署,有计划地进行学校布局调整,高标准、高水平新建、扩建、改建了部分学校,显著改善了办学条件。在重视外延建设的同时,注重提升内涵水平,认真抓好师德建设、人才培养、人事改革三项重点,以理论学习和法制教育、师德教育和技能培训,促进了教师队伍管理。

(一)管理从不规范走向逐步规范。近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颁布,为教师管理提供了全面而可靠的法律依据。此外,与这些法律法规配套的其他一系列有关教师队伍管理与建设的文件,则为教师管理提供了科学的操作办法。因此不管是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学校,对教师管理的盲目大大减少,提高了其整体管理的科学性。

(二)管理增强了教师队伍的活力。教师聘任制的逐步推行、教师结构工资制的试行,教师聘任制与结构工资制相结合管理模式的探索,增强了教师的责任心与事业心、激进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也带来了学校工作的生机。

(三)管理使队伍建设取得了成绩。一是教师队伍总量稳中有增,基本满足需求。二是学校内部管理基本形成了由教师聘任制度、岗位负责制度、考核评价制度、绩效激励制度等构成的管理体系。三是教师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进一步提高。四是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有所提高。

二、面临教师队伍管理的问题

我县教师队伍建设虽然取得较好成绩,但是与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的奋斗目标、与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与广大群众的强烈愿望相比还存在差距。

(一)少数教师职业道德意识淡薄,师德师风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少数教师的师德师风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相比,还存在一些不相适应之处和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个别学校领导干部和少数教师滋生了、产生了“一切向钱看”的思想与不注教学质量、忙于有偿家教的的现象。一些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不安心本职工作,上班时间从事商品经营活动。还有少数教师不尊重学生,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少数教师师德失范,损害了人民教师的形象。

(二)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教师队伍城乡分布、学段与学科结构不尽合理,教师分配、调配不尽合理,教师编制的结构性问题突出。随着新一轮课改的实施,初、高中教师按学科紧缺的矛盾突出且缺少学科带人头,普遍存在编制虽够却按科分配教师不足、胜任教学教师不足,出现有富余人员或是不称职人员的现象,并且学校的富余人员和不称职人员分流困难,一旦遇到教师病、产假或脱产进修等情况,任课教师就“断档”,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人员能进能出的机制尚未形成。由于结构性缺编,加上升学率压力,部分教师超负荷工作。

(三)师训经费不到位,影响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财政安排中小学教师培训和校长培训经费不足甚至未能落实,使学校只能以校本培训为主。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经费紧张,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极少。培训的不足、继续教育的欠缺,导致现有师资队伍的质量与未来教育的不适应、现行教育教学方法的呆板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适应、现行教研方式的陈旧与指导教师教学的不适应,从而出现了“身在课改中,处在理念下,留在陈旧里”的普遍现象。

(四)教学成本投入偏低,骨干教师流失严重。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经费来源只有学生的学杂费,既要按规定保证硬件投入,又要按需要满足教育教学,入不敷出,难以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由于市县间、县乡间教师收入、福利待遇差别较大和高中、初中教师的层层由下向上的选拔,造成了县内优秀骨干教师因外调和改行向外流失,因选拔和调动的的内部流失,且特级、高级教师数量不足、年龄偏大,在培养指导中青年教师方面,发挥作用不够,学校骨干教师队伍难以稳定、难以形成且新老交替面临形势严峻,导致教育教学质量下降。

(五)学校班子建设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一是学校班子老化,班子凝聚力、影响力较弱,班子成员运用现代学校管理理念与遵循现代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缺陷难以适应管理需要;二是少数学校用人随意,不能真正坚持“能者上、庸者下”的任人机制,造成班子傭肿、人浮于事,甚至导致骨干教师流失;三是个别学校领导素质较低,拜金主义、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意识、不集众意主观臆断倾向存在,至使学校管理混乱与教育教学水平停滞不前甚至逐渐落后。

三、加强教师队伍管理的建议

优化教育结构,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在我县建设一支结构优化,素质优良,富有活力,与时俱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教师队伍,我们建议:

(一)提高教师队伍职业道德水平

建议县政府和教育部门在师德建设上要认真抓好教育、制度和管理三项建设,规范教师从教行为,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教育观,增强热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严谨治学,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引导教师形成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教书育人为核心精神品质;引导学校建立和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奖惩机制,建立鼓励教师教有创新、学生学有发展的“评教体系”和“评学体系”。坚持实施师德建设长效管理,建立有效的师德建设监督机制,对违背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有损教师形象的行为,应予批评教育乃至行政处分。同时,在教教师有偿教育问题是当前社会反响强烈的热点问题,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认真研究,制订相应的管理办法,正确地加以引导,禁止从事以营利为目的有偿教育。

(二)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社会氛围

建议广播、电视、网络等传媒要有计划地运用各种形式,加强尊师重教的舆论宣传。广泛宣传《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的战略地位和我县教育教学各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宣传教育战线上敬业奉献、为人师表的模范教师和先进事迹等等。力争在全社会形成重视教育、支持教育、参与教育的良好氛围,使教师真正成为受人尊重、令人羡慕的“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三)保障培训经费,提高教师待遇

建议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三位一体”,采取给一点、补一定、筹一点的办法,启动以提高全体教师素质为主的“提升工程”和以骨干教师培育为主的“名师工程”,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安排和组织教师培训,构筑和完善继续教育培训体系。通过外出学习培训、教育部门集中培训、教研科研活动培训、立足岗位校本培训等方法,促进教师教育思想的“刷新”、知识结构的拓展、能力结构的激活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重视教育的外延发展,对学校的硬件建设作必要投入,更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注重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和改善教师办公教学条件,让教师真正工作顺心、在校安心、教学尽心、生活舒心。政府按财政增长水平,逐步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别是农村和边远学校教师的福利待遇,让教师的“身价”有增无减,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四)理顺管理体制,优化队伍结构

建议根据教师管理特点,广泛征求意见,建立健全一套符合教师队伍建设的编制、人事、劳动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教育主管理部门的宏观调控作用,充分吸纳各个学校与一线教师的建议意见,以形成健康的教师能进能入能分流的任用机制和管理机制。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完善教师分配、调配机制,坚持按学校实际情况核定学校编制,按学科、依专业配备初、高中教师,走教师队伍专业化的路子,促进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真正做到用有所专、教有所长,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12篇

两年来,我县教育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社会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各相关部门及全县教育战线广大干部和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经费保障有力。全面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的杂费、教材费和簿本费。对城乡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寄宿学生补助生活费;建立了中职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对全县中等职业学校一、二年级学生给予每人每年1500元资助,资助金额540余万元;通过国家彩票公益金资助,对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每人每年1000元资助,资助金额达42.3万元。全面取消了义务教育阶段借读费,大力推进免费教科书循环使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债务化解工作完成,共化解债务1595.2万元。与市同步在全省率先实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生活补贴制度,教师待遇水平大幅提高。

(二)城乡办学条件同步提高。20*年以来,投入5300余万元,完成24所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总建筑面积达2.1万平方米,消除D级危房15118平方米,农村基本办学条件大为改观,得到了社会的广泛支持和拥护。县一中实验大楼、塑胶运动场相继建成,办学条件大为改善,被省教育厅授予“省级示范高中”称号;投资约2000万元的县三中投入使用;五松中心小学暨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相继建成。今年上半年,启动实施学校安全工程建设,新建中小学校舍1.6万平方米,加固5022平方米,维修650平方米。学校教育装备水平不断提高。2009年投资166万元为14所中心学校更换桌椅14200套;全县义务教育阶段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数,小学和初中分别为5.52台和7.3台;全县初中全部按要求开足信息技术课程,农村远程教育快速发展,小学达到每周16学时应用电教设备进行教学。

(三)素质教育稳步推进。两基”工作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初中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为99.1%,小学毕业生全部升入初中,小学和初中在校生年辍学率分别为0和0.4%。严格实行了“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就学管理制度,均衡生源配置。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平台,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内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把更新教育理念、转换教学模式作为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制定综合素质评价指导意见,建立健全学生成长档案。在学业考试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有所提高,县三中代表队在全省和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取得优异成绩。

(四)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启动实施了名师“5112”工程,涌现出一批以戴春霞、张勇等为先进典型的全国、全省各级优秀教师。针对全县教师队伍存在年龄偏大、知识老化、结构不合理等突出问题,县委、县政府及时出台了《铜陵县中小学教职工结构调整实施办法》,过面向农村学校公开选调优秀教师,不断充实城区缺编学校师资,促进县域内教师合理流动。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优秀大学毕业生,逐步填补农村学校教师缺额,缓解农村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矛盾。20*年以来,全县累计公开选调教师39人,公开招聘大学毕业生173人,有效解决紧缺学科教师不足问题。通过有计划地举办各类培训、组织教学竞赛、选派骨干校长、市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到先进地区挂职锻炼、开展城镇优秀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支教等活动,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推进农村薄弱学校建设,加强了城乡学校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形成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五)其他各项工作扎实推进。规范办学行为力度不断加大,先后下发了《铜陵县教育系统加强师德建设“九不准”》等一系列文件,加大了教育处罚力度。进一步完善了招生工作管理体制,继续推广“五个开放”的中职招生政策,鼓励中职学校跨区招生和联合办学、合作办学。据不完全统计,20*、2009连续两年,我县高中入学率增长2.2%,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中职扩招任务圆满完成,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保持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县职成教中心的北大青鸟、智通职业学校的计算机应用等专业,已成为我县职教品牌专业,并带动了毕业生就业率的稳步提升,近几年均保持在98%。“留守儿童关爱工程”顺利实施。外来投资兴业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享受同等待遇。农村中小学生交通安全试点工作成功实施并逐步推广。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教育工作仍存在教学质量不“高”、学校管理不“优”、校长队伍不“强”、教师队伍不“精”、教育改革不“深”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质量忧患意识淡漠,强调客观原因的多,真抓实干的少,导致教育质量有所滑坡,与市区及周边地区相比差距有所拉大,尤其是高中阶段,高考整体成绩不理想,与广大老百姓的期望有差距,社会各界反应较为强烈。二是教育管理干部队伍建设薄弱。部分中小学校长存在疏于学习、不思进取的浮躁之风,静不下来考虑发展,谈不出有水平的办学思路,拿不出成套的管理办法,思想无深度,管理无力度。还有少数校长整天忙于事务和各种应酬,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教育教学上。三是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缺乏敬业精神和奉献意识,不愿承担学校分配的工作,不愿承担研究课公开课,不参加教研教改活动。课前不备课,课后不思考,下课铃响就走人的教师还不在少数,工作时间参与赌博、私自兼课及有偿家教现象屡禁不止。对此,学生家长有怨言,教育主管部门有规定,但这些老师仍坚持在课外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并且乐此不疲。四是职业教育总量小,办学理念、办学规模和办学条件远远不能适应发展需求,与先进地区相比也存在很大差距。五是优质生源流失。由于我县与市较近,因我县的教育资源和教学质量与市区有较大差距,从初中乃至小学起就有相当一部分优质生源流向市区学校。六是教育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不够深入,竞争、激励、约束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农村中心学校管理模式有待完善,校际之间存在权责不清问题。与此同时,也还存在投入不足、农村学校教育装备落后、教师老年化结构加剧等问题。这些已经引起全县上下的高度关注,我们必须采取有效对策加以解决。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奋力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县教育工作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推进均衡教育,打造教育强县”的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加强教育管理为重点,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促进全县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具体目标是: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全县教师队伍结构更趋合理,职业道德和教学能力明显提升,涌现出一批德艺双馨的优秀教师;教育工作机制更趋完善,教师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形成充满生机活力的教育新格局;素质教育全面推进,义务教育达到全市平均水平,高中教育达到全省中上等水平,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为实现上述目标,下一步要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第一,加强教育管理,统筹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教育质量是教育事业的生命线,是教育工作的核心。没有教育质量的提高,我们的教育事业也就得不到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群众也不会满意。因此,要始终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加强教育管理,力争教育质量每年都能上一个新台阶。

加强学校管理。要充分发挥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管理职能。县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常规管理工作的督查,县教研室要定期不定期深入学校、深入课堂,通过组织听课、查看资料、调查访谈等形式全面视查学校和教师教学常规落实情况,及时加强引导和指导。学校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直接组织者,更要加强学校内部教学常规管理,建立健全听课、学习、教研、检查等各项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并认真加以落实。要加强学校管理队伍建设,特别是校长队伍建设,从一定意义来说,对学校,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对教师,有一个好校长就有许多好老师;对学生,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批好学生。要建立对学校校长行之有效的管理、评价、奖惩和激励机制,完善考核评价奖惩制度,定期进行业务考核,以工作实绩为主,从办学思想、队伍建设、学生健康成长、学校办学特色形成等方面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全面评价校长的工作能力、水平、实绩和工作作风,并根据评价结果实施“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动态管理机制。

提升教科研水平。进一步完善县-乡-校三级教科研网络,将教科研工作作为学校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落实教科研质量问责制度。县教研室要发挥龙头作用,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指导学校开展教科研活动,并广泛组织开展校际教研和联片教研活动。要深入开展教研员上示范课、研究课,教师上合格课、优质课话动,积极开展竞教、观摩、课件展评等多种形式的教学研讨活动。学校要注重教科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研究新课程、新技术,探索新思路、新方法,着重解决教育教学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激发广大教师争相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活力。要积极与市对接,加强与市级科研交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在学前教育上,重在规范与引导,按幼儿园设置标准加强动态管理,制止和取缔非法办园现象,创造良好的学前教育环境;继续强化政府行为,加快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依法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权利。在义务教育阶段,着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高中阶段教育,必须进一步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努力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取得突破。在职业教育方面,以职成教搬迁重建为契机,坚持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积极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模式,面向市场,面向农村,增强教育和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力争办出特色、办出品牌。

规范办学行为。各中小学校要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今后,凡未经县教体局批准,严禁学校利用假期、双休日或休息时间组织学生集体补课,严禁学校指使、默许、授意、纵容班主任、科任教师在校内收费办班补课,严禁学校将校舍和场地出租、出借给校外人员开展以中小学生为对象的有偿补习活动。同时,要严禁教师借举办各类兴趣班、辅导班等名义在校内收费补课,严禁教师以家属名义从事有偿家教、违规办班补课活动,严禁教师未经批准接受校外教育教学聘请,私自到民办学校、各类短训班、有关教育机构及社会团体组织中兼职兼课,参与有偿教育教学活动,使广大教师主要精力用在本校的教育教学上。

第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善师德师风优化结构,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和敬业精神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兴衰,系于教师。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发展的关键,没有一支好的教师队伍,教育质量就很难提高。要全面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着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富有创新精神和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积极引导广大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全面提高师德素养,争做人民满意的教师。要通过开展“园丁杯”和师德标兵评选等活动,树立师德楷模,发挥榜样作用,努力营造以德从教、以德治学、以德育人的良好氛围。今天会上印发了《铜陵县关于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若干规定》,目的是通过常态化管理,不断规范教师思想行为和职业行为。要建立教师师德师风档案,加大师德考核力度。对存在严重问题的,在绩效考核、年度考核、晋职、晋级、评先选优过程中,实行“一票否决”,并将考核结果同教师的绩效工资挂钩。同时要大张旗鼓地表彰师德高尚、爱岗敬业、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发挥榜样作用,引导广大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争做人民满意的良师。

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县教育主管部门要全面实施第三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加强新任教师岗前培训、中小学校长培训、班主任培训,帮助教师开拓视野,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要创造条件,为农村地区教师提供更多培训提高的机会,真正从内涵发展上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县教体局要有计划每年地从在编教师中选派一批青年教师通过再教育或脱产培训等方式进行转岗培训,培养一专多能教师,解决英语、信息技术、音乐、体育、美术等紧缺学科教师不足的问题,

加大教师交流力度。县教育主管部门要有计划地开展“城镇支援农村,近城支援边远,强校支援弱校”工作。逐步完善城镇教师到农村、超编学校教师到编制过紧的学校支教的机制,建立县域内“教坛新星”和“教学能手”巡回授课、同一区域内紧缺专业教师流动教学和教师定期流动制度。县级以上教学能手、教坛新星、特级教师、教研员每年必须到农村学校教授一定数量的示范课。通过互相交流、帮扶,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进一步优化教师结构。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当前教师年龄老化和结构性缺编问题。继续落实农村学校男满56周岁、女满51周岁初级职称教师退出教学岗位计划,分流消化中小学年龄偏大和不宜从教人员。要加强编制管理,认真清理被占用的教师编制,对各类在编不在岗教师要限期到岗,对不能按期到岗的教师根据政策规定予以辞退。县人事编制部门每年要按照教师自然减员数和紧缺专业教师的实际情况,核定选招人数,通过公开选招一批新教师充实师资力量,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第三,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提升教育发展活力。

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县教育主管部门每年要对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质量进行一次考评,对考评成绩优秀单位给与表彰奖励。各学校也要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开展年度教育质量考核考评工作,对为提高教学质量作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公开表彰奖励,对教学质量考核连续三年处于末位的教师实行待岗处理。待岗期间,停发绩效工资30%部分。进一步完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星和教学能手评比工作,明确上述人员的职责和待遇,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达到真正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完善中心学校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和深化义务教育“以县为主”体制改革方案,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理顺中心学校人权、财权、事权的关系。针对中心学校校长和初中、小学校长权责不对称问题,我们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义务教育管理模式,理顺中心学校内部管理机制,全面推行中小学校长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并逐步建立健全系统各个层次、各个岗位目标管理制度。同时落实校长的中层干部任免、教师聘任、教职工奖惩各项权力,并根据任职年限和工作实绩,定期予以交流,真正使校长有责、有权、有干劲,努力形成调动最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的运行机制。

全面实施绩效工资制度。按照“绩效优先、按劳分配、优劳优酬”的原则,把教职工工资待遇与岗位职责、工作数量和工作绩效挂钩,出台具体的岗位管理办法和绩效工资实施意见,把绩效工资与岗位、成绩、贡献挂钩,彻底打破“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干与不干一个样”的体制,真正改出活力,改出干劲,形成有利于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性的工资分配新机制。

第四,加强软硬件建设,优化教育教学环境,全面提升教育发展水平。

在高度关注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我们要继续加快推进教育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不断缩小城乡差别;高度关注学校安全、维稳等工作,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继续推进以学校标准化和校舍安全工程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既定目标,科学安排,分步实施,确保完成“十一五”期间60所农村中小学和10个教学点标准化建设任务。根据省市统一要求,从今年开始,力争用两年时间,对全县所有中小学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舍进行抗震加固、迁移避险,切实提高综合防灾能力。同时进一步加快特教学校、县二中生活用房国债项目建设,全面启动县第四中学搬迁,推进顺安中学和县职成教中心选址重建工作。在这里重申一次,职成教中心选址重建是县委、县政府从加快东部城区建设、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大局出发慎重作出的决策,学校领导班子和广大教师要增强大局意识和服从意识,确保2010年底完成搬迁工作。

不断改善教育装备水平。县财政从今年起,连续5年每年投入200万元用于改善农村中小学教育装备。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使城镇中小学、农村初中理化生、音乐、美术、体育、劳动技术等教学仪器达到Ⅰ类标准,中小学生均图书不低于25册和20册,生均计算机比例达到12:1,并分批对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师生桌椅进行更新,从而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办学差距,为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创造良好的条件。

切实加强学校安全管理。教育安全容不得半点疏忽,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加快教育事业发展作为自已的重要职责,对校园内外饮食经营摊点,要制定切实可行方案加强治理,努力构建长效机制,确保学生饮食安全;加强校车管理,在总结钟鸣镇校车统一接送学生试点的基础上,创造条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提高学生交通安全程度。这里特别提出的是,当前的N1H1流感防控工作,给学校的正常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希望各相关要积极给予支持和帮助,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广大学生的防控工作,为广大教师的学生提供安全的教学环境。此外,对于县职成教中心搬迁、茶林中学搬迁以及五松地区学校优化配置等引发的不稳定因素,县教体局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思想教育工作,稳定教职工队伍。

三、加强领导,强化保障,确保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做好教育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当前我县教育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地位,加强领导,强化服务,保障投入,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一是建立教育齐抓共管新机制。为切实提升全县教育质量,加强领导,县委、县政府成立铜陵县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县委主要领导任第一组长,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组织、宣传、教体、人事、财政、发展改革、建设、房产、安监、公安、卫生、食品药品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切实加强对全县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县教体局要切实发挥主管和主导作用,制订教育发展规划,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对各类学校的管理和指导,不断提高全县整体办学水平。其他各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努力营造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浓厚氛围。

二是落实乡镇政府责任。自从“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实施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先后从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多方面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物力、人力保障,但乡镇对支持教育发展的职能并不能因此而削弱。各乡镇要结合属地原则,切实加强对本辖区教育工作的领导,各乡镇要成立教育管理委员会,乡镇政府主要领导为主任,分管领导为常务副主任,乡镇中心学校校长为副主任,相关部门为成员,切实强化对辖区内教育工作的领导和协调,担负起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发展幼儿教育、保障学校安全、加强学校周边综合治理、稳定教师队伍、改善办学条件等工作责任。各学校要主动争取乡镇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县委、县政府每年对乡镇履行教育工作职责情况进行督导考核,并把督导结果作为乡镇目标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