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1 03:01: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关于雨的散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雪》一经问世,引来了诸多关于“南国的雪”“北方的雪”象征意义的不同解读,我们学习该文,不妨另辟蹊径,从赏析《雪》的写景手法入手。
一、抓住特征写景:吹尽狂沙始到金
“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这雪景写得晶莹娟秀,绚丽多姿,“滋润美艳”四字准确地概括了江南雪的特质。但是,朔方的雪花却是另一番景象:“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它既没有江南雪的滋润美艳,更无奇花异草相伴,但独立不羁、昂然向上。这两种美水融,构成一曲和谐的雪的二重奏,更显示出鲁迅散文诗的独特魅力所在。
二、对比衬情写景: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的作品中经常构成这样的对比:故乡与异地、童年与中年、过去与现在等。对比是一种运用广泛、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艺术手法,它是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在艺术创作中的具体运用。《雪》的又一写景特色即对比。
将“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进行对比,作者的感情也逐渐由平静变为热烈。在文中,两幅雪景图营造的意境是完全不同的:一幅是记忆中的故乡雪景,一幅是眼前的朔方的雪景;前者美艳,后者冰冷;前者粘连,后者如粉如沙,“绝不粘连”;前者着笔在“积雪”,后者着笔在“飞雪”;前者蕴含着春温,后者抗击着严寒;前者会逐渐消逝,后者却“蓬勃奋飞”……而这一切对比都落脚在前者的明艳春色、情绪低回及后者的凛然难犯、顽强奋斗的精神上。
三、讲究层次写景:远近高低各不同
作者首先绘出江南雪的全景,“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腊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各种鲜艳的花朵,在雪的映衬下显得分外艳丽。先生还写了“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写花草、蜜蜂,都是为了写出那在严冬里“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然后勾勒儿童戏雪的近景,“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最后突出坐在雪地上的“大阿罗汉”的特写——“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这一段描写如电影里的蒙太奇手法,用一连串分镜头具体、细致地表现了雪罗汉消融的过程,暗示平和优雅的事物固然美好,但经不起外力打击,不可过于眷念。在这里,作者以实写虚,化景物为情思,从想象到现实,层层推进,笔触随情感而游走,愉悦的情绪因雪罗汉的慢慢消逝渐转深沉,这样,形成了意境的层次,使画面格外鲜明动人。然而更重要的是,雪罗汉在内容与结构上是联接朔雪之景的桥梁,继而立刻进入对朔雪的描写,读者不仅不感觉突兀,反因作者笔锋陡转,已感到压抑的情绪重新振奋起来,拥有了强烈的共鸣。
四、妙用修辞写景:浓妆淡抹总相宜
写江南的雪,晶莹娟秀,绚丽多姿。或形容,或比喻;或写色彩,或状形态,或暗示香气;或写静态,或写动态;或实写,或虚写……总之淋漓尽致,惟妙惟肖,这是运用工笔手法所致。在写朔方的雪时,采用写意手法,运用粗线条集中勾画“如粉,如沙”“决不粘连”的特点和“蓬勃奋飞”“旋转升腾”的动态。这样工笔和写意相结合,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文章以描写为主,几乎没有直抒胸臆的句子,作者的情感全都隐含在字里行间。
总之,这首散文诗在写景的手法运用上给了读者很多启示,从工笔与写意相比、相称到相谐,成就了散文诗的情景交融之美。
课文背后的故事:
乡愁是余光中散文的重要主题,他在“2003年度散文家”获奖感言中曾有一段自述:“乡愁是根深蒂固的人之常情,但不完全由地理造成。一个人多年后回到故乡,仍然可能乡愁不断,因为他所熟悉的故乡已经改变了。物是人非,便有乡愁。若是物也非了,其愁更甚。我当年离开内地,‘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乃此生最大的伤痛。幸好那时我已经21岁,故土的记忆,文化的濡染已经深长,所以日后的欧风美雨都不能夺走我的汉魂唐魄。我在诗文中所以呼喊着狂吼着黄河长江,无非是努力为自己招魂。”读完《听听那冷雨》之后,我才深深体会到诗人“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的无奈和伤痛。
一、春雨和秋雨之思
文中有三处关于“冷雨”的描写,但三处的季节又不尽相同,作者由此而生的感触似乎也有变化。文章开篇就有:“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是潮湿湿的。”从这些语句中,似乎看到了苏轼“料峭春寒吹酒醒”的几分无奈情味。台湾地处南国,终年温暖潮湿,一场春雨怎么会令作者产生冷意,将台北看成是一张凄凄切切的黑白片呢?这里恐怕用晚清学者王国维讲到情与景的关系时“一切景语皆情语”来解释更能说服人。
冷的不是雨,而是作者的心,他的冷来自久违了二十五年的那块土地。更何况,春雨在作者的心中,还有别样风味。“杏花。春雨。江南。”六个字不仅让读者看到中国汉字的文化魅力,在作者心中,还存有他个人的乡愁之痛。余光中的母亲原籍江苏武进,因此,余光中常常自称“江南人”,潜意识里,他把自己看成了江南的后裔。江南的春雨,密密斜斜,温润缠绵,入夜无声,润物无言。诗人走在台北的潇潇春雨之中,怎能不想入非非,思及江南故里?所以他情不自禁地要嗅嗅、闻闻、舔舔那冷雨。
舔舐不到江南之雨,却舔到了清明这季雨。“清明”是个古老的节气,但无论对现代人还是古人而言,都有另一层深意――清明时节,人们要去祖先的墓前祭拜凭吊,寄托哀思。现代的许多人又把此举当成子孙对故里、对根的执著与自我存在的一种证明。因而,在作者眼里,清明雨后泥土散发出的淡淡土腥气就像是“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在潜意识和梦里蛰伏着。远离故乡的人只能借他处的泥土气息回味故乡的传统习俗,追寻自己的根。
在嗅雨、观雨之后,作者的乡情愁思一发而不可收,他更要听听那冷雨。此时的他不是听绵绵春雨,而是要听大陆的秋雨,听“疏雨滴梧桐”,听“骤雨打荷叶”。少年时代的他在大陆听雨,就已经听出了凄凉,凄清与凄楚,如今他在岛上回味,更添了一层凄迷。
二、处处皆有的中国的古典意象
在文中,处处皆可看出古典意象,使得文章充满了诗情文意,弥漫着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深深敬意。除却几处对前代词人的诗词妙化,其他很多细节也闪动着古典之魅。作者不谈传统文明,却处处可见古典文化。
“杏花。春雨。江南。”六字不仅将作者带回魂牵梦萦的江南故乡,也使读者从中享受到古老汉字的图画之美,更能由其而得想象揣摩赏析之乐。古中国的竹楼,王禹的大竹为瓦,古人雨声下的围棋、投壶的意趣,牵动了诗人敏锐的神经,唤起了诗人心中的汉魂唐魄。在诗人的冥想之下,文人嬉戏的声响和屋外的急雨声共鸣,交织成一幅动人的历史画卷,藏在了远离故土四分之一世纪的游子心中。
对中华文化的崇敬,让作者的心一直飞往千年前文人意气最为风发的赵氏宋朝。竹楼杳无踪迹,古文人的投壶之乐也难能体会,但记忆中大陆民居的灰色屋瓦使作者感受到了灰色之美,“‘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余光中把雨比作“灰美人”,生动形象,使雨的形态跃然纸上。“美人”一词是传统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如屈原的“香草美人”之喻,苏轼的“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吟哦。“美人”二字吟哦在口,正似古人所说“齿颊留香”,一提及此二字,思绪即会缥缈氤氲起来。“灰美人,”视觉虽幽暗却给人以安慰,让人忘却了时间的流动,从晌午听到了黄昏。
可是这一切只能“在岛上回味”,那记忆深处的雨,二十五年不曾领略,只留下模糊的印迹。此时回味,只能给作者融入更加悠邈的乡愁。当乡愁如暴雨袭来之际,作者也只能借着在岛上的日式古屋中,听绵延不绝的黄梅雨甚至七月滂滂沛沛的暴雨,来击退心中的愁潮,止住心中对故乡的焦渴。可是,历史的车轮是无情的,当屋瓦也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以后,作者的最后一点缓解乡思之愁的凭借也难握手中。
三、诗画的散文,流动的音律――叠词之妙用
在行文中,叠词的大量使用不仅产生珠落玉盘的效果,更使读者领略了文字的美感――读出了诗情,也看见了画意。“料料峭峭”“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潇潇”“凄凄切切”这些词,在错落曲回的音节下,隐隐透着一股冷意。又以一部惨淡无光的黑白片――凄风冷雨下的巷里民居为背景,境由心生,在“霏霏”中人不免想入“非非”。课文开头正如一部电视散文,在黑白背景之下,江南的丝竹管弦似诉如泣,一位诗人在小巷深处缓缓掠过,深情间闪过一缕哀愁。再如“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一句,加以“山”和“伞”的谐音,那无尽的忧思与叹惋,引出了一连串的遐想和暗示。短短一节文字,传统水墨画的意趣和袅袅笙歌、缕缕愁思相得益彰,把读者带入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回忆中。
关键词:课堂;教学;引导
“导”即是在学生学习之前进行指导,它是贯穿教学的全过程的,也是渗透在每一个环节里的。我认为它应该分为三方面的引导:
一、环节引导(即教师应该对授课的环节进行宏观的规划与引领)
例如,在今年三月份的区级汇报课《雨之歌》的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复习学习散文诗的方法。
1.读――读出感情。
2.品――品析形象。
3.悟――体悟主题。
4.探――探究写法。
在学习环节上让学生有一个把握,同时,这样的环节引领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方法引导。
1.读――读出感情,就是要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来体会诗人在散文诗中表现出来的感情。
2.品――品析形象,就是要学生在朗读的础础上品析诗歌给我们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3.悟――体悟主题,就是通过朗读、体会感情、品析形象来体悟出诗人想要表达的主题。
4.探――探究写法,最后的一步探就是让学生在内容学习的基础上探究出写作上可以借鉴的方法。
这不仅仅是环节,同样是方法的引导。
关于环节引导,其实,在我们教学目标当中也是可以体现出来的。
二、方法引导(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
关于方法的引导,不仅仅指学生学习的某一类课文的方法,同时也指一些细小知识掌握的方法。例如,我们在授课过程中,引领学生的朗读不是只让他们读就行,而是给出了方法让学生依方法而行事。
例如,《雨之歌》的教学中在朗读这一环节中,我就提出了方法和要求:
1.在朗读中感知诗歌的形象。
2.在朗读中体味情感,注意流畅(节奏、停顿、快慢等)。
3.在朗读中重在进入情境,体会抒情性。
三、细节引导
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我具体提出两个细节引导的问题:
1.学习目标的出示
学习目标的设定为课时目标,每节课都有相应的目标。并在每一节课的授课之后进行适当的调整。学习目标作为一堂课中学生学习的方向和依据,在设置时要更多地考虑学生的自身素质。举例来说,我的学生因为普遍在中游,所以每一堂课我便结合他们的素质来安排目标。
例如,《雨之歌》这篇文章的学习目标:
(1)读――读出感情,体会诗中的感情及美妙意境。
(2)品――品析形象,作者笔下雨的形象。
(3)悟――体悟主题,理解诗歌的主题。
(4)探――探究写法,探究诗歌中比喻与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
2.自学部分及探究部分的问题设定
问题的提出是一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不仅要注意问题的明确性、适度性、激发性、灵活性等,还要注意问题的提出的技巧。
再如《秋天》一课的教学中,开放性问题设计如下:
用你喜欢的方式来描绘你眼中的秋天。
关键词:诗;散文;美学特质诗与散文之不同,倘若仅从其外部表现形式看似乎不难分辨:分行分节,讲究音律的是诗;散体语言,段章形式,不讲究谐音押韵的是散文。但是事实上问题并不这么简单,比如“现代散文诗”,它的外部表现形式是散文的,但它却是诗;而有些表面看似“诗”的东西,比如“顺口溜”之类,尽管它也分行分节,谐音押韵,好不顺口,却绝不是诗。散文也是这样。有些散文,比如写景抒情的“美散文”,像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绿》等,尽管它们也是充满诗情画意但它不是诗,依然是散文;而像鲁迅的《秋夜》《雪》等散文诗,尽管其表现形式是散文的,它们却是诗。
可见,作为一种特定文学体裁的“诗”与“散文”,除了它们相应的外部表现形式外,还有其作为“诗”与“散文”的本质意义的东西,即:各自不同的美学特质;并且这种作为本质意义的美学特质,主要还得从其内部,即它们各自所表达的内容、所追求的美学境界来考察。也就是说,作为本质意义上的“诗”或者“散文”,除其一定的外部表现形式外,主要还在于它们所表达的内容所追求的境界本身就是“诗”或者“散文”的。那么,作为体现其本质意义的“诗”与“散文”,它们的美学特质各是什么呢?
1先谈诗
诗主情。诗所表达的内容主要是作者内心世界的某种情绪、情感、情趣或情志,是某种飞越了具体个别的生活事例与客观事实本身,而对其社会生活、宇宙人生及其命运的深层次感情思考所产生的思想感情、意识或者精神。尽管诗也反映社会生活,甚至描绘客观环境,其所表达的“情”也是在一定社会生活事实的背景下缘起和产生的。但就其内容所体现的美学特质和它的美学指向来说,它是“灵动”“虚拟”“飞越”的,是“形而上”了的。它的内涵及其美学指向其实一开始就远远超出了字面所描述的客观事物而飞越到了一个无限遥远与辽阔的宇宙空间,深入到了一个无比深邃精微的世界的“真”的本原。它所传达的信息已不仅仅是某一具体的客观事物和关于那个事物的现实感触,而是诗人的灵魂在与宇宙世界的感应、交流与对话中传达出来的话语;是关于那个世界的“本原之真”的话语;是足以产生联想、暗示、象征,从而获得无限丰富的灵动内涵的话语。这样的“话语”才是“诗”。所以诗往往是含蓄、隽永、深刻、灵动和飞越的。
以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为例:“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唐] 贞元三年科场应考时写的一首科考答卷诗,白此时年仅十六岁。全诗以“古原春草”抒写“送别之情”,写得不仅转合分明,对仗工整;更可贵的是能在融入深切生活感受的基础上,使全诗达到情真意深、空灵浑成的境界:那“离离”“萋萋”的古原春草啊,便是我浓浓的送别之情!特别是前四句写“草”,自然流畅,浑然天成,而诗意之隽永浓烈、意味深长,使之千百年来几乎成为人们代代吟诵的一首独立的名诗了!考究起来,这令后人世世甚爱的前四句诗之所以为“诗”,并不仅仅在于它描述了原野一年一度枯荣的草;仅仅描述了“野火”烧后春天又生的原野的自然景象,而是因为它原本就是蕴含着远远飞越了这平凡事物与现象本身的令人心灵颤动的“诗情”!特别是当我们因联想而与诗句产生共鸣的时候,我们就更能深刻体会到诗句中蕴含的“诗情”的力量!譬如,当我们把诗句中这平凡的“草”,与千百年来历尽苦难却生生不灭的黎民百姓联想起来,就会产生颤鸣不已的诗的情感。在我们这样的解读中,透过“草”,我们看到的是千百年来“弱小平凡”的黎民百姓所经历的种种“苦难与新生”,感悟到的是对于它们生生不灭的力量的信念!――这种能够使人产生联想,透过字面传达出来,远远大于字面内涵的“深层意味”便是“诗”,是诗的精魂。
散文诗之所以是诗不是散文,原因也在于此。即它所表达的内容,从美学特质上说,也是某种含蓄、灵动、隽永、深刻的“诗情”。例如,鲁迅的《秋夜》:“在我的后院,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开篇第一句的“也是枣树”,我们一读到它,就会感到它含着某种“诗情”。它令我们飞越字面描述的具体事物去探寻它背后含着的那种别样的诗情与意蕴。事实上,我们继续读下去,就会越来越清楚地感觉到那“落尽了叶子”,“默默地铁似地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的“枣树”,完全是作者战斗精神与不屈意志的象征;那“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的话语,蕴含着的完全是作者深沉浓烈的感情。品味着它,使我们对鲁迅先生坚忍不拔的战斗意志,爱憎分明的强烈情感震撼不已!可见,诗之为“诗”根本之处在于它的诗情、诗意、诗志、诗趣。这种诗的情志与意趣,从美学特质上说,它是灵动、隽永、含蓄、深刻的。它因含蓄,灵动而有不尽的意趣。
再从诗所追求的艺术境界看,诗之为“诗”还因它有灵虚深邃的“意境”。这一点与诗所要表达的情感意趣是相一致的。所谓诗的“意境”,是指由一组饱含情感意趣的“意象”(即运用想象所创造的具有象征意蕴的相对独立的一个个艺术形象),按照一定的美学原则组合建构而成的一个全新地带着感彩与音乐旋律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形象世界。它是诗人心与物、情与景、意与境的交融结合,是诗人诗作艺术的集中体现。诗人的情感意趣,就是通过这种由“意象”组成的“意境”来表达的。例如[元]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小令,短短五句,全由一个个饱含悲凉情感的“意象”(画线所示),组构成一幅萧瑟凄凉的“秋郊夕照旅人漂泊图”;表达了漂泊在荒远异地的游子,思念家乡亲人的极度孤独、凄凉、悲伤的饿情感。写得情景交融,极具意境。
散文诗是“诗”,这方面也是个重要因素。仍以鲁迅的《秋夜》来说,全篇意境深邃空灵。而其深邃意境是由这样一组饱含思想情感蕴含象征意义的具体“意象”所构成的:那“奇怪而高”,“非常之蓝”,“眨冷眼”“现微笑”“洒繁霜”的“夜空”/那“窘得发白”的“月亮”/那“脱尽叶子”“默默地铁似地直刺夜空”的“枣树”/那“冻得红惨惨,瑟缩着做着梦”的“小粉红花”/那“哇――”一声飞过的“恶鸟”/那追逐光明,“撞在玻璃灯罩上叮叮作响”的“小青虫”/以及“点起一支烟”对着“默默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的“我”。这些一个个虚化了的具体形象即“意象”,共同组构成一个完整统一,意蕴深长的“秋夜”意境,使散文诗独特的诗情得到极好的凝聚与表达。
总之,诗之为“诗”在于它有诗的精魂:饱含深层意味的“诗情”。这种诗情是通过诗的意境来暗示、象征与表达的,而诗的意境又是诗人的情感与具体意象的完美结合。“诗情”是动人心魄的。这一方面是它的载体:诗的意象与意境的美丽空灵;另一方面更是因为它背后的飞越时空的情感意趣的美丽与空灵。它往往因飞越了具体个别的事实而具有时空与内涵上的广延性;往往因暗示、联想与象征而意蕴无穷,摄人心魄!
2散文则全然属于另一个美学世界
从其表达的内容看,散文记人记事、写景状物、议论抒情,笔之所指,意之所趋,无处不到,无所不能。但有一点是本质的。这就是:它始终是属于具体的个别的现实世界。它没有也不打算飞越它的具体、真实与个别的现实生活。它只对这个“吾生于斯,吾存于斯”的现实人间作具体真实的见证、记取与眷恋。尽管它也抒情也言志,但它并不“空灵”,并不“超越”,而是有如“孩儿对母亲的哭诉”“农民对土地的希冀”。它是纯实的。在纯实的叙说与描述中传达着思考与感情。它是以饱蘸着真实生活的酸甜苦辣的笔触,用个别有着饱满生活血肉的情景与人物,在纯净如泉、娓娓动听的叙语中深深拨动读者的琴弦,打动着读者的心。它是以它对于现实人世的赤诚而获得永恒。因此,散文在内容上一般是不应当虚构的。当代文学评论家秦晋曾说,散文是发现与开凿的艺术。它的真谛并不在于创造出什么东西来反映和表现某种思想、情感和精神,而在于从对生活的观察的感触中把那些思想、情感和精神挖掘出来。
古典文学中[明]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和现代文学中朱自清的《背影》可谓散文的经典传世之作。它们在内容上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不在创造形象”,而在从“我”的真实生活的经历中发掘着并记取了最牵动人心肠的东西:母爱、父爱、妻爱……等人间情爱:我在这个人世间经历过的世事沧桑;以及其间真实的人与物,真切的喜与悲……。正是这些内容在己在人都是真实的,是饱含真实生活的血肉的,因而它不仅对作者自己来说是牵动魂肠的,对于读者来说也能以它朴实纯净真实的艺术力量动人心扉,引起读者的共鸣与感动。――这便是散文艺术内容所体现的美学特质,也是散文艺术所追求的美学境界。反之,散文如果描写的不是实际发生了的事情,而是关于可能发生的事情,是完全虚构的事情,那么读者心理就会出现“阅读障碍”。比如有人告诉你朱自清的父亲并没有送朱自清到车站,更没有为他买橘子在车站月台上爬上爬下这回事。这些只是朱自清为了写“散文”而杜撰虚构的。那么,你肯定会有被愚弄了的感觉,《背影》的生命力也就断送了。这是因为《背影》是散文,散文应当是真实的。这一文体内容的美学特质已经在读者中形成了认同与默契。读《项脊轩志》也是这样。“项脊轩”是归有光青年时代读书、生活过的一间“百年老屋”。在这间老屋里,作者经历了静心读书的美好时光,也经历了大家庭解体,祖母、母亲、妻子相继去世的悲痛岁月。作者以朴素深情的笔调摄取其间感触最深的物与景、人与事,记叙了自己亲身经历过的“喜”与“悲”,表达了对已逝三代亲人深深怀念。文章字字真情句句含泪,情景细节如在眼前。但倘若有谁说这是“假”的,我想,所有读者都是不会答应的。
散文内容的“非虚构”性质决定了散文艺术“纯实”的美学方向。但这不是说散文不能有“想象”;不能有情景交融的“诗情画意”;不能有引人入胜的美的构思与美的境界;而是在于散文中的想象、形象和意境与散文的纯实性、非虚构性并不矛盾,而是统一的。这种统一性体现在:它不是使散文的情景人物导向虚拟与空灵,而是使之与客观形象更加贴近更加逼真与完满。拿[宋] 范仲淹的散文名篇《岳阳楼记》来说,文中对洞庭湖的描写可谓精彩之至:“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若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丘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薄冥冥,虎啸猿啼……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这段文字使人如见其景如临其境,令人心旷神怡好不美极!然而有谁知道,范仲淹在写这篇文章前竟然根本没有去过岳阳楼见过洞庭湖!如此生动逼真如诗如画的景致竟然全是范仲淹凭着地理知识充分运用想象写出来的!可见散文同样需要想象,同样应有引人入胜的意境。关键在于:散文艺术的美学导向是使其形象及其意境,与客观真实更加贴近更加完满,达到既实且美的境界;而诗则需要“飞越”与讲究“空灵”。
最后,散文意境中的“情”与诗中之“情”也有美学意义上的不同。仍以归有光《项脊轩志》中前后两处景物描写为例说明:“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今已亭亭如盖矣。”这两处景物描写都极具意境,十分动人。前句是“项脊轩”这间“百年老屋”经过一番“修葺”后作者对它外部环境的描写。这处描写除写得诗情画意极为美丽外,关键是表达了作者无比喜悦的心情。后句是全文最后一句。尽管对枇杷树的描写也极具精致,但却饱含悲伤情感,体现了作者睹物思人,对亡妻无限怀念的悲痛心情。这里要指出的是:这两处描写体现的情感尽管一喜一悲,但读了它我们不会像读诗那样飞越它们所描述的现实情景而去探寻另外的情趣,而是更加身临其境,和作者一起,为其真切的喜而喜,为其真切的悲而悲。――这便是散文的艺术,散文的境界。它是纯实的,也同样是永恒的。
总之,我以为,诗是“虚”的艺术;散文是“实”的艺术。这是它们美学特质的不同所在。朋友,不知您对此有同感否?参考文献:
[1] 秦晋.新散文和散文新观念[J].文学评论,1993(01).
关键词:语文 网络 整合
教育部原部长陈至立曾说过:“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结合网络的优势,不仅可以弥补传统语文教学手段的单一和不足,而且通过和互联网提供的图像、声音、文字等直观元素的有效结合,可以形成视觉、听觉、感觉等全方位的感受,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领略到语文的形象美、意境美和语言美,唤起学生美的情趣,拨动美得心弦,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语文审美能力,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一、给说明文配图像,使美感物态化,凸现其形象美
网络和语文教学的整合,是现代科学技术在语文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它运用图像、声音、文字等多种手段,把陌生的、抽象的甚至晦涩的文字描写变成形象的、直观的、通俗的声音和图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直观及时地、准确无误地把握描写对象,感受“声像”所带来的形象魅力,同传统的单一使用教材进行教学相比,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说明文教学过程中往往遇到这种情况,文本中出现的说明对象往往远离我们的生活,甚至有些说明对象学生是只知其名,未见其形,未闻其声。比如狼,在中国人传统的观念里,狼是凶狠、毒辣、忘恩负义的代名词,人们很难把聪明、智慧、爱甚至崇拜和狼相联系。在学习《狼》这一专题时,我先通过互联网,收集到许多关于狼的图片和介绍狼的专题片制成课件,让学生先通过“声像”阅读,直观地走进狼的生活,了解狼的个性,感受狼身上绽放的智慧之美、母爱之美。眼见为实,通过观看这些课件,学生从根本上改变了对狼的偏见和误解,从而激起他们对狼的热爱和崇拜,也陶冶了学生的心灵。
二、给诗词配声像,激发审美共鸣,凸现作品的意境美
诗歌教学的重点应该是让学生去理解诗中所表现出的情感美,感受作品所描写的意境美。多年的教学经验,我清楚地知道这些很难做到,尤其是对社会阅历尚浅的七、八年级的学生,根本无法做到沉浸到诗词描写的意境当中,与文本作者进行感情的交流与对话。多媒体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以鲜明生动的情感纽带,将教师、教材、媒体、学生紧紧地连接起来,使多媒体课堂教学能产生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教人的效果。而这种感情的纽带并非机械地组合,而是将图、文、像有机地结合,形成情景交融的学习氛围,产生强大的情感辐射力,叩击学习者的心灵,营造探究、交流的心境,以期引起强烈的审美共鸣。
如王维的《使至塞上》是古诗中的名篇。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二句,形象地描写了塞外广阔寂静、高远雄浑的景象,渲染了一种气势如虹的意境,成为千古名句。但由于学生个体情感、生活经历、兴趣爱好、学习态度等的差异,对于古诗中所体现的豪放空旷意境,许多学生很难领悟,甚至还会出现作者与学生之间情感的相悖,出现情感体验的误区。在这种情况下,利用网络的优势,我在互联网上收集到大量反映大漠风光的图片,并制成课件,先让学生对大漠的磅礴气势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再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写作意图,学生就能迅速准确地领悟诗中所表现的意境美,进而准确把握作者的文章中所抒发的感情。
三、给散文配音,创造情境,凸现其语言美
散文,具有较高的审美属性。而散文中的美,如同品味美食,需细细的咀嚼、慢慢回味才能体会到。朗读,就是最好的品味散文的方法。作者的强烈情感,通过语言引起读者的共鸣,从而使读者获得精神愉悦。然而,学生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在自读的过程中并不能完全准确把握散文语言的美感。这时,借助于多媒体,倾听专业人员的朗读,并辅助于音乐和画面,无形中丰富了审美的空间,增加了文章的表现力。而且,音乐、文字、声音、画面四方面结合,多方位激起了审美感受,产生了一个巨大的情感磁场,真正营造了一个可感可知的情境,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如朱自清的散文《春》,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现代文学史上写景散文的典范之作。作者抓住了春天的特色,按“盼春―绘春―赞春”这一线索把生机勃勃的春天呈现在读者面前。尤其是绘春部分,作者多角度地描写春天的美景,如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等,尤其对春草的描写,采用了拟人的手法,用“偷偷地”“绿绿的”表现出春色的特点,用“坐”“躺”“打”“踢”“赛”“捉”侧面展现了春草带给人们的快乐。勃发的春草与活泼的孩子们让这幅图景洋溢着新春的活力。整篇散文,语言生动,充满活力,耐人寻味。在进行《春》的教学时,我在互联网中,找到了最有激情、最能代表作者喜悦心情的示范朗读,制作成教学录音带,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再配上恰当的图像资料,使学生有如沐春风、如沐春雨之感,也真正领略到了朱自清散文语言的魅力――质朴而又不失华丽,简洁而又不失明了。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营造出了一个和谐的、充满美感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陶冶了情操,同时又体会了语文带来的形象美、意境美和语言美,真正产生了“高效低耗”的功效。
当然,任何事物都不会十全十美,都有一定的局限和缺陷。网络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但瑕不掩瑜,在实际教学中要大力提倡使用它。
参考文献:
[1]区培民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诚然,“江南”很多时候是一个变动不居的所指,是一个历时的流动的具有空间指向和文化特质的范畴。就通常而言,“江南”的概念缘于自然地理、行政区划或者其他约定俗成的某些习惯用法,其地域文化、精神方式、生产方式与中原北方文化存有千差万别。我所关注的是以浙北苏南地理空间为中心的“园林化的江南”与“江南的园林”(前者是后者存在的背景,后者在某种角度是前者的一种“缩微”),研究以 1990年代以来江南园林的现实存在和历史文化为书写对象的散文类写作,试图探访或者抵达的是,在一个主体生命日益皱缩的时代,江南园林是怎样被预设为烙着个人主体印痕的审美意味、趣味调制的诗性处所;又如何成为当代自由生命的隐逸虚拟、精神休憩的静默现场。
“应目”之游:诗化的物理
园林首先在于形胜:“十亩之宅,五亩之园。有水一池,有竹千竿。”(白居易《池上篇》)检阅诸多江南园林散文的文本,以形态、景象、色彩等形式美为审美第一要义,对物质性园林进行游历与认知,即古人所说的“应目”之游,当是先在而直接的话语给定。“园林艺术是一种‘象教’,它诉诸人类最本质、最原始而也是最普遍的感官机能,所以它的力量与影响永远比哲学科学深厚广大” 。这里,园林作为“应目”的存在首先深深印在以其作为审美怡情对象的当代文人心底。他们着重于“形式的价值”,追求形式美以感观的某种愉悦,把物质时代人精神的紧张、空虚、浮躁,消弭于园林山水之间,恣意自由自适的生命,以“慢慢走,欣赏啊”的闲适之“雅”,把玩、消遣物化的江南园林。当然,因着游历者的主体差异性,他们对审美对象范畴的圈定与叙说也有着显在的差别。
同为“应目”之游的散文,一类有着“泛园论”、“泛艺论”的美学倾向,他们惯性般地将整个泛化江南预设为园林,看取自然造化演绎而成的“园林化的江南”。以水为媒,将台、室、亭、廊、石等园林景观一一做实在自然风物 ,在更为自然自在的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意生存空间、审美视野与思维空间中,界说着写意的园林化的江南。段宝林、江溶主编的《山水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丁少伦主编的“文化中国 诗性江南”系列丛书(济南出版社)、陈益著的《如花似玉的江南》(上海人民出版社)中每每便可静读到这样的文字。恰如陈益所叙说的:“江南是水做的……因为有水,江南显得精巧,像一帧铺展的苏绣。”(《水与稻作》)“江南传统的民居或建于滨河街巷,临街面河。宅后门常常有下河的石阶,有逐级挑出水面的,也有凹进在驳岸边沿的”。(《诗意的栖居》)这图景往美学里说,恰似造园的要旨“借”字,就是借景借境借势借意,在山水秀美间,因地制宜,浑然天成一泛化的大园林。用汪逸芳的话说,“江南小镇文化其实是水文化。”(《文化江南》)仅就江南苏州为例,其“坐落在水网之中,荡泊星罗、川渠错综。漫步水城,情趣盎然;河道纵横,密如蛛网;小桥千姿如虹卧波;巷坊民居,临水而设。”(《山水中国》)而“水是园林的灵魂”(苏旅主编《幽雅的江南古典园林》,中国旅游出版社),在这样一个“人家尽枕河”,“春城三百七十桥”的园林化的苏城,“江南却从来自古随随便便地颇漫不经心地写它的意”,摆布零散的丘山和纷披的河流自有其殊众的秀丽和清新。难怪蔡海葆由衷地慨叹到:“散读和散写江南吧。读错一片土地,我们便没有散文了;而写错一种文体,我们也就失去江南了。”(《江南散意》)蔡海葆真正想说的,也许是被现实生活逼仄抑制的当代文人,已无力再去绞尽脑汁地在含蓄暗示中蛰伏,散文与江南因着某种散漫的诗意存在,使他们更多地选择散文文体沉潜于园林化的江南,以应目而养心,将早已不能承受生命之重的劳心焦虑的生命自由释放,以便抵达海德格尔所说的澄明之境。另一个将视线逗留在苏州的女子叶文玲,在其散文《城与梅花一样清》中更是将苏州定位于“一座雅静的城市。”而“静”在她眼里是种“每逢大事有静气”,“心到静处人自雅”的非常大气之词,流溢言表的大概也是这种诗性之境。
“应目”之游散文的另一类是以具体的园林为书写对象的,即确指的“江南的园林”。亲历者在众多形态的园林中优游徜徉,忘尘嚣、抛俗念,在主体对象化的园林世界中虚静人生种种。宗白华在《艺境》中早已言之:“艺术心灵的诞生,在人生忘我的一刹那,即美学上所谓‘静照’。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这时一点觉心,静观万象,万象如在镜中,光明莹洁,而各得其所,呈现它们各自的充实的、内在的、自由的生命,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在各式园林散文之中,“静照”的主要呈现形态是由静观园林而得的雅闲。“雅”当是园林的一种本质化存在。萨特在《圣热内》中对热内的“行为的唯一准则是它是否优雅”的注释是“优雅是那种将最大量的存在转化为显现的行为的特征。”而江南园林则更强的具召唤力。余秋雨、素素、祝勇、王剑冰等等都寓目移情于此,并且留下关于江南意象的只言片语或洋洋洒洒的絮语。
当然,无论是叙写游历泛化的“园林化的江南”,还是确指的“江南园林”,这些文字大约都是一种脱离了所谓意义阐释的纯粹美的主观感受的描摹,其类似于苏珊·桑塔格在《关于“坎普”札记》中论及的“坎普”行为,即“主要是欣赏、品味的一种方式——而不是评判。坎普宽宏大量,它想愉悦人。”“坎普趣味是一种爱,对人性的爱,……坎普是一种温柔的情感。”这里只有忠实于生命体的原初直感,没有哪怕是无关痛痒的道德评述。游历者们只把对象世界看作是一种审美存在,徜徉其间,自言自语于园林的山水亭台之美,然后安抚僵硬而皲裂的心灵。“应目”之游,是一种审美方式或者就是一种理想中的生活方式,该是部分文人在那些简单的乐趣中,体验事物自身的明晰,或体验事物之本来面目的明晰之后,寻求远离复杂之世的最后的庇护所吧。
“中隐”之居:自在的憩园
显然,反对阐释的纯粹感性化的审美游历叙说,多少显得有些暧昧。人置身于美仑美奂的园林之间,把玩、消遣物质的江南,貌似满足了他们浪漫清逸的人生情怀,潜在地也缓释了他们人生的逼仄感。游历,在某种程度上也该是“隐”的一种显在方式。于是,另有一群当代文士徘徊在“江南园林”的历史人物间,散写着关于隐逸文化的种种,并以此环顾自身,将江南园林与当代文士主体精神互为应照,性心神通。但是,现实的园林离静安清逸的园林之魂有些远了。
应该说,“中隐”思想是士大夫生活乃至园林艺术存在的基础,它讲究的是“进不趋要路,退不入深山;深山太濩落,要路多险艰”。回到当代文人定位的“江南园林”语境,文人向往之、皈依之的自然梦寻,更多的便是这种有着“中隐”之说的文化回归。文人处于市民文化和体制文化的中间地带,他们担当着文化传承和创造的职志,而文化又赋予其主体性、独立性与超越性。“园林”作为“隐于世”的显像之所,成为“隐逸文化最基本的载体” (4),于此,文人静安心境,澄怀观道。
当然,“隐”有各种形态,有苦煎历练后的退隐,亦有“居官偷闲”、“致仕终老”,“不仕闲居”(5)的闲散之隐,但大抵都是生命的真实存在。江南是文人或文人化的江南,“风景优美,人文毓秀,即使在风雨飘摇的乱世,这种性格还是依然,又因为了乱世的离散,更多了几分诗意的愁绪。江南自古多名人,他们有的出生在江南,有的是后来选择了江南,他们蜗居在那美丽的寓所,或谋生或避乱或著述,在乱世的人间妄图避几个宁静的黑夜。”(孟庆琳、骏灵编著《风雨江南》)他们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荷尔德林),“园林”便是这栖居的当代自由生命的隐逸虚拟、精神休憩的影像投射。
“还乡”之旅:存活的遗梦
诚然,无论是“应目”之游,还是“中隐”居处,多少都有种“犹抱琵琶半遮面”般的对自我生命的躲闪与隐藏。真真切切地彰显自我意识的,当属在江南园林散文中那款款倾诉的得之于“还乡”之旅的意绪。园林是都市中的乡野,遗留人类原初的梦幻。当然,这种附丽着生命的还乡(寻梦)之旅是艰难而双重的:在现代化语境中,作为“人”的还乡之旅,是寻访精神休憩的静默现场——诗意的江南园林,而迎面撞见的却是世俗化了的喧嚣的物化园林,因此过敏于时俗惶惑于现实,便有了那对江南园林现实存在的置疑;由此而来,返身过往,在渐行渐远的时空中启动了对古典诗意江南园林的寻访,即一种别有意味的精神“还乡”。
游人游历江南,散漫款步于园林,其心理的预设本在于疏离繁华的都市,于市中的别居寻得乡野的闲趣清欢。散文家当然有些不同于普通的游客,他们常常以审美的视觉,个人化的眼睛选择自适的物景自然。于是他们笔下的园林江南或江南园林,自然也是不拘一格,风姿各异的。其中有流连在南浔小莲庄,在那组有着溪流、垂柳的宁静画面中不禁想起了故乡:“在记忆的深处,童年的故乡就如这般从容、悠闲”,而这种感觉也该是园主所有的心怀吧;(孟庆琳、骏灵《宦官江南》)有将水墨江南视为“我最为心仪的画轴。峰峦中的涧水、烟树里的人家、晨炊上的鸟啼、落日下的橹声,匍匐在蛰气上的无痕,浮漾于绵雨中的秋叶满山,或宁静、或喧嚣,或尺幅玲珑、或无远弗届。我心中的江南,永远是一幅常读常新的水墨”。(熊召政《水墨江南》)像素素则擎着雨伞走进无锡,走进周庄,走进绍兴,走进了园林化的江南的细节中——寄畅园:“走进此园林,有如流浪的路上突然看见了归宿,有一种温暖扑面而来”;(《婉约江南》)而迟子建一不小心景生以情痴,不期而遇“一种可以使心灵自由飞翔的生存状态”;(《周庄遇痴》)韩静霆在园林化的江南将“我这个北方汉子浮躁的心,放下了,在水中溶掉了。身后的是非和名利,也荡远了”,于“粉墙乌瓦和小桥流水构成的周庄,船的梭织连的周庄,是一种禅境,是物化了的精神的家园啊!这种禅境,不是古佛青灯下的‘禅’,而是一种‘平安家园’的感觉,那么凡俗,那么自足,让人随便想些什么就想些什么,让人眷恋,让人相思,让人散开胸中的积郁”。(《周庄烟雨中》)以文化大散文闻名的余秋雨在作历史宏大叙事时,也无法抗拒更具个体生命性灵的江南小镇的蛊惑。江南小镇是一处稍作放大的园林。在余秋雨看来,如若躲开江南小镇,“那就是躲开了一种再亲昵不过的人文文化,躲开了一种把自然与人情搭建得无比巧妙的生态环境,躲开了无数中国人心底的思念与企盼,躲开了人生苦旅的起点和终点,实在是不应该的。”(《江南小镇》)而旅美画家陈逸飞的那幅名扬海外的《故乡的回忆》,取景的原型在江南的周庄。然而,即便“‘天堂’意味着生活的理想,这么多的私家园林意味着安定与归宿”,而实际的景象是,历史的或成为“传说”中的诗意江南与现实状态中的江南相距甚远,“原先残存的理想碎片在现实的江南中找不到呼应,因此,在江南寻找理想的内心才感到了一次又一次地被愚弄与欺骗。”
江南园林本身就是另一种形态的散文,散文家对其似乎有些情有独钟。尤其是1990年代以来,江南以及江南园林成为散文书写的一个重要的话语空间。这样的生成背面定然具有一些意义的关联。物质时代我们在共赴现代性盛宴狂欢的时候,从心灵深处却不时传出低回的。这时我们似乎更需要寻找能够诗意地栖居的精神家园。曾经的江南园林在现代性的行进中,是否还能被安置成为一片心灵的憩园,散文家或以回叙或以拟想的方式向社会发言。我想1990年代后江南园林散文的意蕴,或许正在于此。
注释:
(1) 朱光潜:《谈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05页。
(2) 陈从周在(《园林美与昆曲美》)中论到:“中国园林,以‘雅’为主,‘典雅’、‘雅趣’、‘雅致’、‘雅淡’、‘雅健’等等,莫不突出以‘雅’……”。“雅”当是园林的一种本质化存在。
(3) 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339页。
谁曾想,这样酷热的天,竟会有这般微凉的雨。
窗外,开始飘洒着细密的雨丝。拉开窗帘,静坐窗边,脑海中闪现出过往的记忆,时间随着思绪定格成一个又一个美好却渗透悲伤气息的画面,昏黄、暗淡。
无尽的伤感与惆怅涌上心头,轻叹一声。竟有种莫名其妙的冲动,想奔入雨中,和雨进行零距离的亲密接触。是的,雨丝会让我的心明净而又安宁。
信步踏入雨雾中,暗云从寂寞的天空冷射出最后一缕微光。我以雨的姿态追寻遗忘的记忆。从青草旁、野花间、小桥上、流水中,与它们低诉情语,怦然心动。体会,如此独特而美好的静谧;感受,这般纯净而安宁的气息;聆听,那样轻灵而冷然的声响。天地一片清宁、静好,斜风细雨停留在绿色的韵律上,定格于忧伤而哀怨的心间。
微雨湿心。
细密的雨丝映照着这一季所有的忧伤和哀怨,交织成少女纯洁而又青涩的心思,点点晶莹,滴滴湿润。放眼望去,蓝绸般的湖面,被雨点漾开,化为点点碎片,宛如江南女子旗袍上的淡色印痕。
过往的回忆被无情的雨淋湿,伞下的背影在我驻足凝望中渐行渐远,直到再也无法寻找。无奈走向小巷深处,却仿佛听到你在熟悉的转角处呼唤我。放慢脚步,在雨丝中回首,却发现偌大的天地竟会有我曾经这般深情的等待。昏暗的灯光拉长了我的身影,仿佛诉说着寂寞与哀愁。
密密的微雨编织成缠绵的心事,在记忆中抽取回忆。一段段过往,在心头倒带回放,录制成再也无法忘却的尘事,停留于心头的某个角落,等待再次下雨时,漫步其中,静静感悟。■
笑笑留言
少女的心事犹如绵绵细雨,剪不断,理还乱,这份心事与谁诉说,谁又能明了呢?或许少女的心事该由自己细细品读,那绵绵的忧伤,黏黏的哀愁都是少女青涩的心思。只有这细雨懂得少女的心吧,你看那满眼不尽的是纠缠不清的线。呵,雨啊,你若真懂得少女的心,就不该总扯不断这思绪,让人总是陷入忧愁……
胡竹峰是个“80后”的青年作家,他的散文创作并不丰硕。我读到的是他的《墨团花册》和《衣饭书》,且还有几篇是重复的。当今有些大家,散文作品等身,却乏味,读了没有让人回味。胡竹峰散文量少,却有味,耐读,值得一论。
胡竹峰创作散文是有备而来。他和其他新老散文家不同,他有自己固守的散文创作理念,他借散文创作不时要发表他的散文观,并以此指导自己的散文创作。俞平伯《在〈梦游〉跋》写到这样一件事,他的散文《梦游》“脱稿以后,不署姓名,叫朋友们去猜。他们说大约是明人作伪,至迟亦在清初……这三个朋友中,有两位是我的老师”。读胡竹峰的散文,倘若不署姓名,也给人产生这大概是民国时期的人所作的穿越错觉。他在《〈衣饭书〉前言》中自供:“从二十岁到现在,一直喜欢民国人的作品,我把那一代作家视为师傅的。”他又宣示自己的理想:“写民国文,喝明清茶,读宋元画,交晋唐友,虽不能至,心向往之。”②就情趣而论,在他的散文中,时时会闻到周作人、俞平伯、林语堂和废名的气息。同时,他又有意识地追求明人的名士气,如他写“空杯”:“从前的杯子除了装茶水,酒水之外基本就是开水了,现在空杯可以装咖啡,饮料还有。旧时的一份风雅换成今日的几丝暧昧。”他写“刀马旦”:“美人翩翩起舞,树影摇曳婆娑,这些,如今已不大能见到了。美人住在写字楼里成了白领,早就没有月下起舞的闲心,树被砍倒了,树之不存,影将安在?只留下寂寞的人在空山徘徊。”“在这个时代,文人绝迹,情种横行。”“大侠和强盗都过去了,现在只有小偷与赃官等等。兴浓味足。不过,虽然是追求明人的名士气,不同的是明人的名士气多有隐遁的色彩,而他在散文里,却把眼睛半睁着,时时要注视脚下的土地,不露声色地糅进了无奈地叹息,糅进了人间况味,这样的“味”在我看来,这就是周作人说的“涩味”,也是他自己眼中的好散文的“味”——“清灵灵似野芹菜”所散发出来的清香。③诚然他的散文中更多的是“简单味”,这种“简单味”常常是触景后生“味”,这“味”几乎是天生的纯粹的生理上的反应,是老天对他的恩赐,如他写江南雪:“南国的雪是娇羞的,像旧时未出阁的少女,羞湿地飘舞着,这样落半天,才放开胆子,肆意地撕棉扯絮簇簇而下。顷刻间,田野皑然,天地一笼统,黄狗白,白狗肿。”④这种“黄狗白,白狗肿”的“天地一笼统”的带有明人的气味的描写,是他的才情的结晶。不仅写景如此,写社会风情,他也能简单到把人间烟火味过滤掉,把美的“简单味”调和得让你掉魂,如《瓜子》中的一段文字:“有一年冬日午后,在乡下闲逛,见一小院,有负暄老头拎着火炉,携一顽童,茶几的托盘上有碟瓜子。老头牙掉光了,只好傍火取暖,嘴唇嗫嚅而动。顽童脚下瓜子壳满地,密密麻麻如蚂蚁大战。”这是用心铸造出来的美的文字。不过,就我个人的审美情趣来说,相比较而言,我更喜欢他的半睁眼睛得来的人间况味的散文。我们毕竟生活在人间,有一点烟火味的涩味,耐得人舒心。他的《空杯》、《戏人》无论从哪个角度评论,都是难得的美文。
胡竹峰散文重“味”,在欣赏散文时,也毫不犹豫把“味”作为重要的一条审美标准。他推崇沈从文,原因是沈的散文“一行两行情意绵绵,十页八页,还是情意绵绵,情意仿佛是老酒,绵绵是味,是春天细雨打湿的青绿”。⑤又说:“好的散文要有旧气,但这个旧,不是旧衣箱里曾祖父的旧衣服,而是曾祖父的水烟筒或者金银珠宝,这些旧才有持久的价值。”⑥在散文创作上,主张“接通传统,打通地气,从源头逶迤而来,从民间缓缓化出”。讲的都是“味”。为了味,他不愿牺牲自己,把力量放在趣味耐读上。在当今散文作家中,如此自觉把“味”作为散文的创作理念,实属少见。他貌似是“接通传统”地固守,但骨子里是用“味”以守为攻,对当今散文挑战,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自信自觉的先锋。
胡竹峰的散文为周作人的“味”提供了谜底。“味”,气味,意味,滋味,涩味和简单味。百年以来,散文作家或理论家们一直把目光和兴奋点放在“道”上,连鲁迅周作人都没有幸免,在“道”上死争死拼。一个说载道的散文是“垃圾”,一个说散文是“匕首”。 周作人自己提出了“味”,却束之高阁,再也没有用心阐释它。无视“味”的后果是无味散文充斥文坛。现在再来回顾百年散文,不管打着什么旗号,什么“新文体”,什么“当诗一样写”,什么“形散神不散”,什么“文化散文”……也不管是什么名人,远如梁启超,,后来如杨朔,余秋雨等,把他们放在一起论一论,虽然他们的散文在某一方面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大放光彩,但却也同时暴露了它们的共同毛病:少“味”。现在有论者把“味”作为现代散文发展的标杆,是完全有道理的。散文文体理论的贫乏也表现在人们对“味”的忽视。现在是快餐时代,谁还有兴趣来辨别咀嚼滋味?难怪一个洋博士读了胡竹峰的散文,会发出胡竹峰的散文有什么意思的疑问。但在我看来,胡竹峰的散文真正的意义就在这里。
散文味来自作者的情趣,情趣和性情相关。我和胡竹峰有个相同观点,散文和性情相连。但最后归根结底,“味”最终还是要落实到语言上。我们常说:味同嚼蜡,是指语言乏味。现在人们常常批评当今散文,开的药方总是什么“联系现实”啊,“抒发积极情感”之类,却从不把注意力放到语言上。在这一点上,胡竹峰的散文又非常自觉,并为此创造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胡竹峰没有写诗的经验,但世界万事万物在他眼中皆是诗,以诗为文对于他来说是得心应手。用他自己的话,是以“横行”的态度来写作,完全跟着感觉走。他的感觉又不受什么主义、思想等等束缚,而他的感觉又特别丰富。他在《无月》中自称:“我好象完全活在了自己的感觉里——身体的感觉和内心的感觉。”所以欣赏他的散文,我常常被他的感觉惊呆,如《山林》里写城市的霜:“一城高楼,满街的汽车,天上的霜下不来,只好悬在半空。”“悬在半空”的霜完全是诗,既让人惊叹,又是那样入味,它给读者对当今的都市生态环境提供了无边的想象。在他的许多写雨,雪,茶和食物的散文中,他常常把这些感觉作为亮点,给读者惊喜。诚然,他也不是任凭感觉泛滥,他又有一个散文创作理念,要“挥土如金”。以《〈煎茶日记〉之白茶记》为例,文章以“白茶”名字起笔,接着感觉蜂拥而来:“有人遭白眼,有人吃白饭,有人说白话,有人写白字,有人唱白脸,我们老家说人傻叫白鼻子,还有人专干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营生。”行文到此所展示的感觉统统属于“白”,于茶无关,这大概就是他的所谓“横行”的写法,散文允许的。不过,他完全还可以“白”下去,如还可以写“打白条”之类,他带住了,因为这里他要让“白”发酵了,漫不经心地拖出这么一句话:“咦,怎么扯到这里了,上午小冬说现在猪肉不敢买了,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喂大的……”把当前的社会病扯进来了,涩味出来了。接下去,就极写白茶了,一忽儿是写白茶的美,一忽儿又是《水浒》又是苏轼,非常潇洒从容,到最后,写到白茶的鲜是“甘鲜,丝毫没有苦味与涩味”,冷不丁又冒出这么一句,“单纯的女人,不经世事,便少了机心”。从说茶到说人,是那样天衣无缝。
胡竹峰凭趣味写作,心却在文字上。他有个僻好,钟爱文言文,对它特别有感觉。他说的“好的散文要有旧气”的“旧气”的显露可能与此有关。他主张在散文的现代白话中镶嵌文言文。他认为,“五四”散文的好,“恰恰是语言的未曾成熟,白话中带一丝文言气”,⑦又说“古人之书奇崛古奥,嵌在白话文上,是镶金丝的楠木箱”。⑧如写他在斗室独坐:“垂足而坐,盘腿而踞,像一个僧人。头上长发垂垂而下,又像一个潦倒的诗人,为什么诗人容易潦倒?诗,言如寸土,寸土如何值钱?”⑨“垂足而坐,盘腿而踞”极写出独坐的姿,接着的关于诗人的两个问号,却酿出了味。文言文嵌在白话文上,收到了奇效。胡竹峰的散文的语言在我看来,是一流的。不过,我要善意提醒,散文语言应该清雕琢,不能刻意,不能过,否则反而要打折扣。如《说鸡》中写一年四季喝鸡汤:“春天的夜,炖一锅鸡,仿佛听见种子发芽的声音;夏天的夜,炖一锅鸡,胡吃胡喝,一股热流撕心裂肺,然后是满头大汗的神清气爽;秋天的夜,炖一锅鸡,闲吃闲喝,落木萧萧下,惬意慢慢升;冬天的夜,炖一锅鸡,一缕浓汤融化冰雪,春暖花开。”⑩第一个“春天的夜,炖一锅鸡”,感觉是“仿佛听见种子发芽的声音”,奇特,贴切,富有诗意,滋味浓烈。但是,接下去的夏天,秋天和冬天的“炖一锅鸡”的描写实在是一般化,这就是刻意的结果。散文的文字难,难就难在不雕琢则粗,太雕琢则飘,清雕琢是一种有味的境界。
我长期研究散文,深知散文创作的艰辛。尤其是散文的语言和以意兴驾驭感觉,是散文创作中的两个难点。胡竹峰着实了得,在这两个难点的破解上,用不多的作品为我们创造了很成功的经验,我之所以愿意为他鼓掌,原因也就在此。
注释:
①周作人:《〈燕知草〉跋》,《知堂序跋》,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317页。
②胡竹峰:《记朱丽琴》,《墨团花册》,台湾酿出版2012年版,第197页。
③胡竹峰:《甲乙的甲,甲乙的乙》,《墨团花册》,台湾酿出版2012年版,第199页。
④胡竹峰:《独临雪》,《衣饭书》,安徽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第90页。
⑤⑦胡竹峰:《前言》,《衣饭书》,安徽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第2页、第3页。
⑥胡竹峰:《手跋》,《墨团花册》,台湾酿出版2012年版,第34页。
⑧胡竹峰:《绿国》,《墨团花册》,台湾酿出版2012年版,第41页。
⑨胡竹峰:《点墨》,《墨团花册》,台湾酿出版2012年版,第264页。
郁达夫的作品在文学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其文学作品涉及多种题材,无论是小说,散文还是诗词,都散发着作者本身独特的魅力。它的文笔深刻,语言热情,总能把读者带入文章的意境之中。本文主要分析《故都的秋》的审美趣味。
关键词:《故都的秋》;审美趣味;分析
郁达夫具有自身独特的散文风格,他曾经讲过“总要把热情渗入,不能不达到忘情忘我的境地。”其散文多描写得是自身的亲身经历或者切身感受,文章中强烈的表达个人的感情。它的散文是忧郁而又坦荡的,说出了众多知识分子想要表达的。《故都的秋》是郁达夫散文的代表,这篇文章写于1934年,受当时社会中多种因素的影响,郁达夫从繁荣的上海移居到恬静的杭州,把自己置身于大自然之中,在山水之中,在淳朴的民风下《故都的秋》映入人们眼帘。贯穿《故都的秋》的感情基调是忧郁。全篇没有直接写“思”却又在每句的字里行间透漏出“思”。秋在大多数文人墨客的笔下多是以悲凉,感伤的笔调出现的,《故都的秋》并未过多流露出寂寥景象,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天是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季节。本文主要把分析重点放在《故都的秋》的审美趣味。
一、作者笔下与众不同的秋
秋在不同人的眼中所代表的象征意味是不同的,在大自然的眼中秋是收获的季节,经历了懂得雕琢,春的洗礼,夏的考验,生命就要在秋天绽放了,秋是丰收,是喜悦,是守得云开见月明。在众多的游子眼里,秋是悲凉的,“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唤起了游子浓浓的思乡之情,在秋天游子们想起了有着和土地一样颜色的父老乡亲。在一些文人的眼中,秋还被赋予不一样的色彩,或喜或哀,都皆由心生。在凉风习习的秋的季节里,所有的植物都开始换上新装,他们以金色的盛装来迎接这个季节。在诗人眼中随风飞扬的黄叶,早晨植物上的霜,阵阵凉气,都在把秋的悲凉之色渲染的淋漓尽致。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有关于描写秋的文章层出不断。文章内容也不尽相同,有歌颂秋天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有感伤秋天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黄色的秋在不用人的眼中具有不同的色彩,有单一色有五彩斑斓。众多画家彩笔下的秋都是一种金黄色或者具有衰败色彩的黄。在生活中提起求,映入脑海的也是一片片黄。同一种颜色在不同人的眼中也具有不同的以为,悲伤者的眼中,黄色的秋是忧伤的,是寂寥的,是能够唤起内心最深处的忧伤的,它的颜色和它的镜像总能够轻易的浮动敏感人的心弦,引起他们对难过往事的回忆。黄色的秋在乐观人的艳丽,是收获,之付出的诸多努力终于获得了想要的成果,秋是一个具有魔力的季节,它给了诸多人希望。
郁达夫笔下的秋被赋予了强大的生命力,一改以往的悲秋之色,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都是对秋的无比喜爱之情。郁达夫说: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好的。这句话吧他对秋的感情淋漓尽致的体现了出来。秋在郁达夫的笔下是可爱的,是动人的,是散发着无穷魅力的。他笔下的秋更显示出与众不同的色彩。文学作品中赞美秋的文章并不少见,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之所以能够吸引很多人,是因为他的秋有着自己独特的个人魅力。《故都的秋》并不是仅仅是赞美这些表面的事物,迷人的红叶,各种花的香味,他笔下的秋是以“悲”的基调展开描写的。秋的悲凉,寂寥,正是他所赞美的地方。家乡的秋天是静谧的,一切都呈现出美好的状态,这种静,有着宁静,安静,还有着净的味道。“悲”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以不美好的姿态呈现的,而郁达夫喜欢的赞美的正是这静,凉的秋。与众不同的入笔,正是作者秋的魅力所在。
二、悲凉事物呈现出富有生命力的景象
《故都的秋》中写道“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训鸽的飞声。”这种秋的景象呈现出来的是一个宁静世界。晴天的秋的天空是纯净的,这种纯净,让整个悲凉的心境可以得到放空。秋天是晴空万里的,抬头作者看到了碧蓝的天空。人在无事的时候便会莫名的倍感,作者写秋并没有刻意忽略这种悲感,即便是简单的天空,也可以描绘的具备生命色彩。泡一碗茶,给自己一个思考的空间,在秋的景象的环绕下,秋本身的悲也彰显出别具一格的风采。
《故都的秋》中出现的景象有槐树秋蝉、秋雨、果树。古老的槐树给人带来静谧的同时又让人感觉很舒服。秋蝉是秋夜里的歌唱家,它给秋天的夜晚增添了生气。北方的秋雨是作者热衷的事物,他偏爱这雨,因为雨给了秋更深沉的意味。
三、深刻的感悟
万事万物都有其存在价值。《故都的秋》中郁达夫流露出无尽的喜爱。从秋映入眼帘的景物再到对秋的思考,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有了变,才有了色彩斑斓的世界。郁达夫笔下不仅仅写的是秋,还有人生。
结语:《故都的秋》整篇文章中流露出的都是作者对秋的无尽喜爱。作者似乎在借秋告诉人们,生命中衰败与挫折都是不可避免的,保持对生活的热爱,要在寂静的空间里给自己思考的机会。作者能够在秋的悲凉笔调下,对秋展开了一系列的描绘赞美,勾勒出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秋景图。《故都的秋》以一种独特审美趣味征服了千千万万读者。
[参考文献]
[1]吴晓东. 中国现代审美主体的创生――郁达夫小说再解读[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7(03).
[2]张义顺. 《故都的秋》写作特色浅析[J].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4).
苍茫的夜色中,静谧的晚风吹过,空旷的原野上;他,执首望空,不惧冰霜露珠的清寒凄冷。
他是庄子,是千年前的先贤――甘做一棵守望月亮的树,即使寂寞、孤独,依然坚守自己的信仰。“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这是王冕的树,泛着古墨沉香,丹青勾勒的树。他不愿做浮世尘喧中的树,甘做田园阡陌上散发着冷香的树。因为他坚信“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我也想拥有一个这样坚定的信念,于是我在自己的心中也种下一棵树,一棵正努力吸收风霜雨露的树。我们称它为梦想吧。
人是为梦想而活的,没有梦想便没有追求。不然。那样的人生只能是悲哀。我欣喜春日树头初萌的幼芽。初夏莲池的馨香;也感叹秋天纷飞的红叶,隆冬银装素裹的世界。我相信生命是美好的,就如同一棵树勃发的生命力,不甘于生命的悲哀。要让自己心中的那棵树茁壮成长,开出满树繁花。
不经风雨难见彩虹。树的成长,注定要经历四季轮回的变迁。春的萌芽,经受夏日风雨吹打,秋分与落雪的考验。只有经历一次次磨砺,树枝才会愈加茁壮。枝叶才愈加繁茂。当我站在八月的尾巴上,像是坐在狗尾巴草上悠悠的模样。一不小心就被匆匆易逝的时光甩进高三课堂,更加真切地领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意义所在。
高三,仅靠自信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耐得住寂寞的坚持。以及坦然面对失败的平和心态。在两点一线的日子里,从繁多的作业中,我不仅学到了知识,也领悟到许多关于人生的哲理。把心态放平,开始坦然面对成功或失败,不会再为跌倒后的疼痛而哭泣,亦不再因从高处到低处的悬殊而迷茫不安。
我知道命运不会为懦弱者的眼泪而改变。如果想像贝多芬那样扼住命运的咽喉,把自己的命运紧握在手中,我只能坚强地踏出每一步!
梦想之树,一定深深扎根在心中,不管是怎样的天气,坚信它都会努力地生长。因为心中有一棵梦想的树,对前面道路上的艰险就不会恐惧,不会再驻足不前。最初的梦想一定要到达,最初的梦想一定会到达。将希冀化作前行的动力,用自己十倍的努力,带着梦想向前方进军。
于是,带着执著的信念,我在心中种下一棵名叫梦想的树。它会努力生长在高三的时光中,伴我等待六月花开。
作者单位:安徽省亳州市涡阳第二中学
会员简介:杨雨萱,士,出生1993年,安徽毫州人,2008年12月加入湖北省少年作家协会。爱好音乐、文学,有诗歌散文发表于‘涡阳文学》、《毫州报》、《安徽青年报)等,荣获2007年“澳洲彩虹”新星奖。
(散文)漆雨晨
9月24日,我来到了这个残酷又美好的世界。 ¬
不想总是在家人的呵护下长大,真的,不喜欢。希望乘着天灯,去我从没去过的地方,寻找我的双生…… ¬
双生: ¬
在这个世界上,有没有我的另一个正过着我想要的生活。 ¬
——题记 ¬
¬ 美好:
¬我幻想,在梦里……
我乘着天灯,来到另外一个世界。
这里,没有任何一个人。可是环顾四周,仿佛步入仙境。
在这里,我,遇见了,我的双生。
我好想,向她诉说,我的心愿。
有那么一天,我沉睡在潮湿的黄土。那么有一个灵魂将代替我重生,代替我去做我想做却不能去做的事。这就是我寻找双生的,原因。¬
突然,我的四周出现了耀眼的光芒,刺痛了我的眼睛。
当,光芒消失,我睁开眼时,已经不见了那梦幻般的仙境,不见了我的双生。
虽然,这个世界,有过种种奇迹,却,没有完美或完全相同的事物。
就算有,也只是外表。
在我眼里,双生是完全一样的。同样的外表,同样的性格,同样的想法,同样的喜好,同样的一切……
其实,我所指的双生,非双生。
那是另一个自己,完全相同的自己!
如果,不是真的双生,你,和在虚幻世界的另一个你,将会呈现出不同的两面。邪恶的一面,善良的一面。
巴毅,笔名巴一,安徽省太和县文联干部,现居重庆。系全国第九届、第十届青联委员,重庆市青联常委,重庆市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散文学会副会长,鲁迅文学院第二届高级研讨班学员,某部预备役大校军官,第二届“重庆市十大杰出青年”,并被授予首届“重庆青年文化名人”称号,还获得了第15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其作品曾获“老舍文学奖”、“中华文学人物奖”、“希腊国际文学奖”。中篇小说《淮北往事》《复仇》《重庆恋》等作品被改编成电视剧。出版有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作品集6部,其中长篇散文《故乡在晚风中》《因为青联因为爱》获得了第一届、第二届“中国散文大奖赛”一等奖。
赵庙集的西边,就是双李河。
粗浅地了解,南北方向的双李河――北到李兴镇的“八丈河”,又叫“八丈沟”;南止双浮镇。赵庙人不叫“双浮集”,叫“双码头”。兴许是双浮集紧连茨淮河和双李河接口处,时有打鱼船只靠岸的缘故,于是就叫“双码头”了。但村人们没见过真正的码头。远处看,双李河直直的,一竿子捅到底那么直,可近处看,却是蜿蜒曲折,连接着李兴、赵庙、双浮三个乡镇的惟一的一条大河,没有个九曲十八弯哪能行?赵庙集是位于双李河正中间的一个集镇。距离李兴、双浮各二十华里,人丁兴旺,集市热闹。
当年那句“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引无数赵庙人“竞折腰”。
我看过关于整修淮河的壮观场面,那是在纪录片中。纪录片中的镜头真实地印证了我少时的朦胧记忆。
父母把这段历史叫做“上河工”。家庭的主要劳力,带上抓钩、铁锹、扁担、布兜子,到远在“双码头”那边的“茨淮新河”去,早出晚归“上河工”。中午的伙食是自带的干粮,用“抹碗手巾”包个“卷子”馍,还有成萝卜干、酱豆子。为了多挣工分,父辈们常常带上家人一起去,老年人和儿童除外。晚上放学后,奶奶是不急着“烧茶”(做晚饭)的,等到大人们上河工回来,再烧一顿“红谷鲁子茶”(红薯晚饭)。这期间,小孩子们实在饿得撑不住了,仅能啃一块干馍,就着一根淌着“葱鼻子”的大葱,或者拿一个囫囵的辣萝卜,垫垫肚子。大多是挨到深更半夜,大人们有说有笑闹嚷嚷地回来时,我才爬起来再跟他们一起吃饭。有时,吃一顿面条,里面放一点大人们买回来的羊骨头,锅膛子里的火映得一家人脸膛热热的,大锅里热气缭绕,呼噜噜呼噜噜,家人连汤带水,吃个精光,再将刷锅水泡上粉渣端到猪圈里喂猪。就这样,浑身暖呼呼地迎来第二天的黎明。
这是一种艰辛的幸福。这也是赵庙人再难寻觅的家庭温馨与憧憬。他们期待着本生产队、本公社的河工干得漂亮,干得显眼;他们期待着早一天干完,来年不受水灾的肆虐。
茨淮新河是淮河的重要的支流,它关系到淮北平原上的千家万户,是福泽桑梓的千秋万代之河,因此,赵庙人干这样的体力活,任劳任怨从不叫苦。
双李河连着茨淮新河,贯通李兴、赵庙、双浮三个乡镇的排涝系统,承载担当着十分重要的职责。我不知道是谁决策了双李河的修建,它的创意和设计,至少标志着淮北人的谋略和眼光,完美地体现着前辈们的智慧与功德。
双李河挖得很深,大人们说,都挖过了好几道“砂礓盘”,清冽的河水从泉眼里一直往外冒,漫了河面。河两边是堆成山包似的黄土,里边奇形怪状的砂礓大小不一,村人比喻砂礓大的像“人头”。砂礓可以铺路,免去村人踏泥巴路的烦恼。裹着黄泥的砂礓经雨水一冲,坚硬的棱角清晰地凸显出来,用石磙碾平,铺在路上,虽有些凹凸不平,骑车子在上面咯咯噔噔响,但没有了泥沼,这是劳动人民的智慧。尤其“蛋子子”砂礓,缴到生产队,经过淘洗,白得发亮,在手里搓擦几下,溜圆溜圆的,是乡村小孩子们的。
为了把双李河西岸的砂礓变废为宝,区政府通过村里树上的“喇叭筒子”,鼓动社员“拾砂礓”。各生产队三番五次召开社员大会,把“拾砂礓”当作“上工”,称重量,记工分,一时间男女老少齐上阵。两岸的黄土坝子上黑压压的一大片人,争先恐后、挥汗如雨。我是在星期天的时候到双李河扒砂礓的。
抓钩狠狠刨下去,掘出一个硕大的坑洞,连成一块的大砂礓层次分明地抖落下来。抖落完泥土,装进粪箕子内,挎到停在小路上的架车子上。为了增加架车子的装载量,各家各户的车帮两旁,添加了用棉花秆连在一起的竖着的“栈子”。“栈子”一词是赵庙人语言的独创,它是一种超载的附属物。
砂礓装了满满一车,要让它拉到宽一点的大路上去是很费力的,需要一家人齐心协力,有时汗流浃背推了一截路,就要歇一歇,喘口气,在手心里吐口唾沫,再压下车把继续拉。
在扒砂礓休息的间隙,我遇见了一个女孩儿。她穿着花格子上衣,皮肤有些黑、眼睛很大、很诱人,她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我。我低下头,故意拿起抓钩,抡起来时,泥土顺着扬起的抓钩撒在了我的头上和衣领里。
她咯咯地笑起来。
我一面用两手抖落头发上的泥土,一面涨红着脸朝她说:”你笑啥家什?”
她走过来说:“我帮你弄弄。”
我没勇气拒绝她,任凭她用手指在我的头发上胡乱地拨拉着。
“你是哪庄的?”她问。
我朝村子的方向努了一下嘴说:“就那个庄――巴楼村的。”
“巴楼的?我咋没见过你呢?”
“我在上学。今儿是星期天才来拾砂礓的。”
“你明天还来吗?”她又问。
我犹豫了半天,也没说明天来,还是不来。
我记住了她黑黑的皮肤,还有那双明亮的眼睛。我没有问她,叫什么名字住在哪个村子。
正月二十七,在村子里听戏,那叫“战鼓书”、“小戏儿”;在赵庙集或黑虎庙听戏,那叫“唱大戏”。黑虎庙是一个乡政府的所在地。农历一三五单数的日子,赵庙镇逢集;二四六双数的日子,黑虎庙逢集。南北相距六华里,单双呼应,互不影响,相互补充。村人们在赵庙集没买着的东西,可在第二天去黑虎庙赶个集补充头一天买卖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