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30 12:47: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预算业务管理制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确保财务管理规范,不发生违纪违规问题,有赖健全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针对我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完善,无法做到以制度管理财务,缺乏监督制约机制,造成财务管理混乱,会计工作成了机械记帐、算帐的工具,没有充分发挥财务监督的作用,以致出现系列不规范、经费使用效率不高、甚至是违纪违规问题,进行一次修订财务管理制度。着重做好三方面工作。
1、全面修订财务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财务管理制度。通过全面修订财务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使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切实做到以制度管理财务,促进财务管理制度化,实施有效的财务监督,保证账账相符、账款相符、账实相符、账表相符、账证相符,防范违反财经纪律行为的发生。一是要修订制定“XXXX制度”,“XXXX制度” 、“XXXX制度” 、“XXXX制度”等管理制度,使制度能够覆盖全部财务工作,做到财务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二是要制定岗位责任制,依照省市残联相关工作精神,明确划分单位领导、财务部门和各业务部门的财务管理职权范围,实现财务管理的高效、有序运行。三是要制定财务管理基本业务程序和流程,确保各项财务活动按程序和流程进行,提高财务规范化水平。
2、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财务管理制度,提高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和责任心。财务管理制度全面修订完毕后,我计划财务处一是要组织市和各区县财务人员、相关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财务管理制度,掌握财务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和精神实质,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切实做好以制度管理财务,促进财务管理制度化。二是要对市和各区县财务人员、相关干部职工进行警示教育,说明执行财务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阐述不执行财务管理制度的危害性,使财务人员、相关干部职工能够自觉、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确保不发生不执行和违反财务管理制度的情况,促进财务管理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3、认真做好日常财务核算与监督工作,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水平。财务部门要按照单位工作要求认真做好日常财务核算与监督工作,要严格执行《会计法》和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一是会计做到账账相符、账证相符、帐表相符,做好票据的领取、保管、发放、回收和上缴,按季进行财务分析,负责向单位领导通报财务状况,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二是出纳做到日清月结,账款相符,做好库存现金、票据、现金支票、有价证劵,印章的保管工作,库存现金不超标;能够管理好单位的各项资金,统一办理和审核单位的财务收支,办理现金、转账等资金结算业务。三是严明会计人员职责,用制度管人管事,坚决杜绝工作中存在的漏洞,防范资金运行中的风险,确保单位资金安全;完善各项资金报账制度,坚决克服胡支乱花现象发生,防止资金浪费、挪用和挤占;监督、检查、杜绝业务部门私设小金库,确保资金安全运作。四是扎实履行职责,严格按财经纪律办事,对于单位的报帐凭证,从严审核真实性和合理性、合法性,对不合规,不符合财经纪律的单据,该完善的完善,该纠正的纠正,绝不允许一张不合理的单据进入核算机制,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坚决杜绝坐收坐支现象发生。财务部门在做好日常财务核算与监督工作的同时,树立服务意识,对业务部门实行随时到随时服务,实行限时办结的服务承诺,促进业务部门各项工作发展。
(二)加强预算经费管理,提高预算经费使用效率
预算经费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加强预算经费管理,才能提高预算经费使用效率,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
1、加强预算经费管理,提高预算经费科学性和合理性。在预算经费编制上坚持原则,依据经费标准做预算,依据经费来源和工作任务的轻重缓急,按照量入为出、留有余地,确保重点,兼顾一般,力求具体可行,科学合理。预算经费管理以财务部门为核心,实行全面、全员、全过程预算控制和全面业绩评价,严格做好两上两下工作。一是各业务部门根据需要,编制本业务部门本年度支出计划,制成表格上报财务部门;二是由财务部门汇总上报单位领导,单位领导按照“量入为出,保障重点,统筹兼顾,留有余地”的预算经费编制原则,压缩一些不合理开支;三是由财务部门汇总编制年度经费预算,报单位领导批准后执行。预算经费编制要合理有效,压缩行政消耗性开支,堵塞管理上的漏洞,实现了年度收支综合平衡,保障各项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需要。
2、严格执行预算经费,提高预算经费使用效率。在预算经费执行中,各业务部门要严格执行预算经费计划,加强日常经费支出的控制和管理,尽可能减少资金支出,尽可能提高使用效率。在严格预算经费管理的同时,财务部门要认真做好财务分析工作,以会计核算和报表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对预算经费执行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价,提出财务分析建议与意见,供单位领导决策参考。
3、加强检查监督,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财务要针对以前审计中暴露出“预算项目说明不详细、日常开支现金使用量偏大”等的问题,要针对项目资金管理中存在大量下拨款项的现状,加强检查监督,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一是强化各业务部门的工作职责,纠正“预算项目说明不详细、日常开支现金使用量偏大”等相关问题,使财务管理趋于规范。二是加强对业务部门用款项目执行的监督,确保项目实施到位,做到专款专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三是加大对下拨专项事业经费的跟踪,确保专项事业经费使用规范,无使用不当情况。
(三)检查下拨残疾人事业经费,及时督促整改存在问题
2016年要配合财务审计部门对下拨给各个区县的残疾人事业经费进行检查,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督促整改,确保下拨残疾人事业经费得到正确合理使用。
1、开展自检自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2016年各个区县对使用下拨残疾人事业经费情况进行一次自检自查,要求各个区县制定自检自查计划,做到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明确自检自查人员工作分工,强化责任落实,确保自检自查工作到位,不留死角,不走过场,认真完成自检自查工作任务。对自检自查出来的问题,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管理措施,切实加以整改和提高,从源头上防止和杜绝有关问题的发生。
2、加强财务数据评估,堵塞管理中的漏洞。我计划财务处要在各个区县自检自查的基础上,加强对下拨残疾人事业经费使用情况的财务数据评估,特别是查找制度上的缺陷与管理中的漏洞,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找出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整改意见,督促各个区县消除财务制度上的缺陷与财务管理中的漏洞,切实改进财务管理,确保下拨残疾人事业经费得到正确合理使用。
3、加强财务检查工作,增强财务监管能力。我计划财务处要加强对各个区县使用下拨残疾人事业经费情况的检查,把检查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努力形成制度健全、机制灵活、方式多样、科学规范、监督有力的财务监管新格局。对查出来的问题依法进行严肃处理,该通报的要通报,该处理的要处理,做到多管齐下,加大对违法违纪行为的惩治力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确保下拨残疾人事业经费都用到残疾人事业上。
(四)调整会计科目,强化内控制度
2016年要根据市财政局的要求调整会计科目,按照事业单位会计科目设置要求,调整设置单位会计科目,规范记账凭证的编制,做到内容完整、规范。同时要强化内控制度,组织财务人员认真学习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精神,认真学习各项财务管理制度,提高内控意识,增强执行制度的能力和自觉性,切实负起自己的责任,形成事事都符合内控的工作标准,不在自己的工作中出现风险,保证单位资产平安,实现“无案件、无事故、无差错、无违纪”的目标。
(五)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1、大力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一是组织财务人员学习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精神,认真学习《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认真学习会计实务知识,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会计业务技能,具备从事财务工作的岗位能力和技能,能够独立、全面完成财务工作任务,提高财务工作的质量。二是组织财务人员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学习培训,参观先进单位的财务工作管理经验,有效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能够规范财务工作秩序,促进财务工作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监狱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
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监狱企业体制改革的深入,监狱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趋势加强,并影响着监狱企业管理状况;同时,适应企业改制需要,监狱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内控制度、预算制度、风险管理制度等发生创新变化。而在现代信息化大环境下,监狱企业要实现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必须关注信息化建设和进行制度创新。
一、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与制度创新关系
1.监狱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制约着制度建设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其工作状况直接影响着企业内部各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监狱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对制度建设起到一定作用。随着监狱体制改革的深入,监狱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涉及到财务活动的方方面面,这需要健全的信息化财务管理模式来支撑财务管理工作发挥其职能,但是,现阶段监狱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整体水平仍旧相对落后,如监狱企业会计人员知识结构、核算水平、市场分析能力等不能适应监狱企业发展要求,监狱企业财务管理仍主要采用传统模式,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模式并未推广应用。在其影响下,企业的财务观念得不到更新,进而影响了财务管理制度创新;如监狱企业财务管理缺乏信息收集、并未实现网络化、公开化信息管理,使得内部控制制度无法真正落实。
2.监狱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影响企业信息化建设
从监狱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来看,成本管理理念缺失,基本的预算制度、成本管理制度、报表管理制度、风险管理制度等并不健全,这造成监狱企业财务管理相对独立性不强,管理层结构不清晰,工作职责模糊,这严重影响了企业管理工作。
3.监狱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与制度建设的支撑条件不足
充实的资金、物资保障是监狱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保证。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监狱企业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是独立经营的经济实体,且社会责任高于经济责任,因此,现阶段监狱企业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拨款,但是,由于国家款项数量限制,很难满足监狱企业发展需要,这就直接影响了监狱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二、提升监狱企业财务管理质量的措施
1.提升监狱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
一方面,加强监狱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监狱企业的特殊性要求监狱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加强日常性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并加强对财务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其一,加强成本管理与应收账款管理。监狱企业要将重点放在成本控制上,通过对企业固定资产、流动资产、长期资产、原材料购置费用、人工费、业务招待费、出差费等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控制,来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监狱企业要明确应收账款余额,对应收账款进行计划管理;实行账款责任管理制度,将每笔账款落实到相应的责任人身上,实现账款与责任相统一;全面评估客户的信用度,确定赊销规模;建立合同,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会计部门的监督职能,加强应收账款的回收工作;推行相应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有效地拨款制度,以刺激资金运转,保证资金安全。其二,全面使用信息化技术。对财务管理进行信息技术创新,实现财务管理全部事项的联合管理,以一个软件实现对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统一化管理,或采用相互连接可转化的多个软件进行统一化管理。其三,建立统一化的信息网络服务平台,从资金、技术上实现财务与业务一体化,并规范会计核算、预算编制、结算等财务管理工作,健全信息管理系统,严密监控资金流与信息流。另一方面,通过培训、教育,运用激励制度、绩效考核、监督制度等促使其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更新财务人员知识结构,使其深入了解监狱企业财务工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将其行为与社会服务相统一,促使财务人员提升其责任意识、职业道德,以提升财务管理工作质量。
2.加强监狱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创新
其一,建立全面预算-资金支付一体化管理制度。预算管理是监狱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方面,监狱企业要将预算编制、预算执行控制、管理监督、预算分析、预算偏差纠正等统一到财务管理的各个方面,实现预算执行、管理、监督一体化,做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与事后核算相统一,并以等级审批制度对各种费用支出进行管控,以有效控制资金运行,避免产生各种风险。其二,推行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一体化管理制度。将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有机结合,将监狱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资金支付程序转化为会计核算的内容,减少重复工作;同时,将财务管理信息化与预算管理、制度管理、业绩考核等相结合,充分发挥现代信息化技术作用,建立系统化的管理制度。其三,建立财务管理-业务管理一体化管理制度。监狱企业要将财务与业务紧密结合,实时反应企业业务运行情况,并根据业务发展制定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提升财务信息的透明化、准确性。同时,监狱企业继续强化财务分析,对财务报表及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并对比监狱企业现阶段的财务状况与上一时期财务状况,对比同行业、同时期的相关指标,以全面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为企业后期决策提供有效信息支持。其四,健全风险责任制。监狱企业的特殊性使其承担的经济风险较高,面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必须遵循风险均衡原则,建立等级化的责任制度,并形成以会计师、财务管理者、基层财务员为主体的多层经营责任制,进而提升监狱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效果,将经营风险、财务风险降到最低。
结语
在市场经济下,监狱企业不仅承担着社会责任,而且承担着经济责任,因此,其财务管理必须在实现社会效益的基础上,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以保证企业持续发展。监狱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与制度建设对监狱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必须通过规范化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升财务人员素质、创新财务管理制度等方式,来提升财务管理质量,进而实现监狱企业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袁靖.当前形势下的监狱财务管理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3(01).
[2]沈玉萍.浅析监狱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0(09).
[3]孙美凤.监狱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2(18).
一、预算管理制度
1.健全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决算与评价等预算内部管理制度。合理设置岗位,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预算编制、审批、执行、评价等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
2.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校务会议成员为组员的预算编制领导小组,根据局预算编制要求和学校实际情况及发展需求,按规定的程序和时间编制下一年度预算计划。根据区局审核通过后下发预算情况,按时间节点和项目明细安排各项支出。
3.学校须严格执行经批准的预算计划,坚持收支平衡的原则,不得超预算增加支出。因特殊情况需调整后逐级上报。
4.根据内设部门的职责和分工,对按照法定程序批复的预算在学校内部进行指标分解、审批下达,规范内部预算追加调整程序,发挥预算对经济活动的管控作用。
5.加强决算管理,确保决算真实、完整、准确、及时,加强决算分析工作,强化决算分析结果运用,建立健全单位预算与决算相互反映、相互促进的'机制。
6.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在规定时间内于校务公开栏内公示。
二、收入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收入内部管理制度。合理设置岗位,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收款、会计核算等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
2.学校必须严格执行上级的收费规定,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确定收费项目及价格,报教育局审核、备案后,在校公示栏公示。
3.学校的一切收费行为须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所有收入都要开列合法的收据,禁止一切乱收费。
4.学校的各项收入应当由财会部门归口管理并进行会计核算,严禁设立账外账。业务部门应当在涉及收入的合同协议签订后及时将合同等有关材料提交财会部门作为账务处理依据,确保各项收入应收尽收,及时入账。财会部门应当定期检查收入金额是否与合同约定相符;对应收未收项目应当查明情况,明确责任主体,落实催收责任。
三、支出管理制度
1.学校须根据支出预算、支出计划,建立支出制度,按金额额度分级审批。
2.合理设置岗位,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支出申请和内部审批、付款审批和付款执行、业务经办和会计核算等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
3.健全支出内部管理制度,确定学校经济活动的各项支出标准,明确支出报销流程,按照规定办理支出事项。
4.按照支出业务的类型,明确内部审批、审核、支付、核算和归档等支出各关键岗位的职责权限。审批人应当在授权范围内审批,不得越权审批。
5.加强支出审核。重点审核单据来源是否合法,内容是否真实、完整,使用是否准确,是否符合预算,审批手续是否齐全。支出凭证应当附反映支出明细内容的原始单据,支出凭证须有经手人、验收人、学校负责人签字方可入帐。
6.加强支付控制。明确报销业务流程,按照规定办理资金支付手续。使用公务卡结算的,应当按照公务卡使用和管理有关规定办理业务。
7.加强支出的核算和归档控制。由财会部门根据支出凭证及时准确登记账簿;与支出业务相关的合同等材料应当提交上级财会部门作为账务处理的依据。
8.经费报销制度:
(1)商品和服务及其他资本性支出使用范围及规定:
①范围:商品和服务及其他资本性支出分三大类,分别是生均公用经费、定额经费和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具体按项目明细支出,不得移作它用。
②购置的办公用品及其它支出要符合上级有关规定和本校规定的报销手续,对校产设备作好详细的登记,每学年末由保管员将校产设备有关情况报总务处、校长室。
③购置的物资应有经办人,在购置前经总务主任审核、校长审批。
④购置物品一律入库后再平领用单领取使用,购物发票由经办人、验收人签字,校长审批后报销。
(2)差旅费报销规定:
①外出开会、学习、培训等,评相关通知标准报销。
②师生团体外出租车,凭活动通知及发票由领队、分管领导确认,校长审批。
③签字顺序:经办人填写好差旅费报销单,各部门负责人审批,校长审批。
(3)午餐费退款规定:
①每学期末结算一次。班主任统计清单发至学生家长,多退少不补。
②退款程序:班主任造好清退表册;学生逐个签字;总务主任复核,校长审批,交财务处入账;学生签字领取现金。
四、政府采购管理制度
预算管理方面通过预算管理,能够对事业单位资金收支、活动范围、发展方向等进行有效的反馈。但是就目前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现状来看,很多事业单位财务预算体制不够完整、统一。主要表现在:未将财政资金归入财务预算中,导致预算内容不够完整;财务预算编制质量降低,并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拨款制度不合理,对财政支出造成一定影响;财务开支范围随意扩大,导致资金不合理使用现象的产生。
人员素质方面随着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的不断革新和发展,原有的财务会计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财务管理工作的需求。为了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效率和质量,对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而很多财务人员综合素质较低,不能适应现代化财务管理需求,导致很多财务会计问题的出现,对财务管理质量造成一定影响。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优化策略
(一)提高管理意识,完善管理制度
首先,提高财务管理意识。加强事业单位领导者的财务管理意识,革新财务管理理念,明确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并依据事业单位开展活动情况,制定各种财务管理制度和方案,优化财务管理方法,实现财务管理效益得到最大化[2]。其次,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为了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有章可依,事业单位必须制定并完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包括预算制度、会计制度、资产管理制度、人员考核制度、责任制度及内部控制制度等。通过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并保证其有效执行,以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二)强化资产管理,防止资产流失
资产管理作为事业单位的重要物质保障,对事业单位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事业单位必须加强对资产的管理,以保证资产安全,防止资产流失,提高资产的利用率,促进我国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资产管理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防止重钱轻物现象的产生,将货币管理与实物管理相结合。(2)根据我国法律法规要求登记产权,并明确其享有的权利和义务。(3)对资产进行合理配置,以提高事业单位资产的利用率。在保证业务资产需求基础上,以合理节约、防止浪费作为管理原则,对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一方面能够满足事业单位活动开展需求,另一方面能够避免积压浪费、重复购置等现象的产生,使资金利用率达到最大化。(4)按照国家资产管理规定,对资产进行合理的报废、转让或者出售等。(5)对事业单位非经营资产转变为经营资产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3]。事业单位在将非经营资产转变成为经营资产时,不能对事业单位业务活动造成影响,并按照我国转变程序进行报批,当报批合格后,才能进行资产转换。(6)完善资摘要:财务管理作为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事业单位各项活动有效开展的物质保障。随着财务管理体制的不断革新,虽然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笔者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对现阶段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优化策略。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策略产管理制度,对事业单位日常资产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三)健全内控制度,加大监督力度
通过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过程中建立并健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对事业单位业务活动财务情况进行事前预算和监督,以防止财务管理问题或者舞弊现象的产生,有效降低财务管理风险。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完善措施主要有:(1)按照我国法律法规要求,并依据事业单位发展情况,制定适合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并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2)以会计内部控制出发,应延伸至每个管理环节中,同时实行职责分离制度,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提高财务内部控制效率。(3)在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制度改革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在财务管理监督中的作用,以使财务管理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4)加强财务内部审计,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以保证财务管理质量。
(四)优化预算管理;提升编制质量
首先,明确财务预算重要性。由于事业单位大部分资金都是通过财务预算,然后再进行财务拨款申请,所以财务预算在事业单位业务活动顺利开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事业单位必须做好财务预算工作。其次,做好财务预算编制工作。事业单位可通过零基预算方式进行预算编制,并保证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及合理性。由于预算编制范围较广,因此必须与各个部门相合作,以提高财务预算编制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如果遇到重大支出项目,需对其进行有效的分析,并按照相关规定,对其进行统筹配置。再者,保证财务预算编制的有效执行。事业单位在尽心财务预算时,必须按照预算编制来执行,以达到节约资金,实现资金利用效益最大化的目的。如果在财务预算执行中,发现财务预算出现超支或者超计划的现象,需对其进行及时的调整,以实现资金利用效益最大化,保证各项业务活动的有效开展。
(五)加强培训考核,提高人员素质
随着经济、知识、理论及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为了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以适应现代化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事业单位必须定期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一方面,能够使财务关系对我国财务管理方针正常、法律法规及财务理论有所掌握,以更新和优化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和知识结构,另一方面,提高财务管理人员沟通能力、业务能力及判断能力等,使得财务管理工作更加的规范化。
结语
1.1建立授权控制
物流企业应按照科学、精简、高效的原则,合理设置会计机构和工作岗位,明确各岗位的职责权限,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便于考核、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在确定职责分工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制衡要求,比如采购和付款不能为一人,会计人员不得兼任财产物资的采购、保管等工作。
1.2建立规范的工程项目决策程序
明确相关机构和人员的职责权限,建立工程项目投资决策的责任制度,加强工程项目的预算、招投标、质量管理等环节的会计控制,防范决策失误及工程发包、承包、施工、验收等过程中的舞弊行为,严格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并建立违反集体决策的责任追究制度。
1.3建立和完善采购与付款的会计控制程序
物流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公开透明的物资采购机制,明确请购、审批、购买、验收、付款、购后评估等环节的职责和审批权限。根据运输装载物资需求的特殊性和运输物资的多样性,严格按照开放市场分类管理的要求,建立科学的供应商评估准入制度和采购价格监管机制,规范物资采购的招投标管理。物流企业还应当加强采购付款业务管理,按照规定的审批权限和程序办理付款业务。建立采购的退货管理制度,在采购合同中明确退货事宜并及时收回货款。对于重大的采购业务和事项,应当实行招投标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
二、物流企业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措施和建议
2.1从控制环境入手
控制环境包括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环境因素。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指物流体制的改革、物流政策的变化等,现在的物流已由过去单一的货物承运向全程的物流服务转变,拓展了接取送达、装卸、仓储、包装、加工、配送等业务领域,提供“门到门”的现代物流服务,这样不但可以有效提高物流效率,增强综合服务能力,降低物流成本,无疑也给客户“我要发货”提供了“一站式”服务。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影响着全体职工实施控制活动和履行控制责任的态度、认识和行为,对企业的经营与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内部环境包括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社会责任和企业文化等。
2.2实行动态管理
物流企业应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以规范授权为主要途径,以资金集中管理、投资控制为重点内容,将财务管理渗透到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之中,实行动态控制,以保证财务管理的高效运作。
2.2.1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应当按照全面预算管理要求,完善预算管理体制,将所有资源和经济业务纳入预算管理,科学编制涵盖物流企业生产经营所有业务的年度预算,将预算指标细化分解,落实到具体责任部门和经营基地、经营网点;要通过对各种预算的综合平衡和管理职责分工,理清各部门、各环节和各岗位的控制责任,实现物流企业纵向各级之间,横向各部门、经营基地、经营网点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要加强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坚决杜绝超预算项目支出,对于经营中突发的事项支出,要经党政联席会上会讨论,保经营必须,不该花的费用绝对不花。全面落实预算管理责任,严格预算责任追究,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作用,实现各项业务有序可控。
2.2.2加强合同管理杜绝非常支出
要将合同管理贯穿于财务管理始终,将电子合同管理信息系统与财务付款监管链接起来动态管理,合同条款中的付款条件成为财务付款的前提,每项大的付款项目必须登记合同号才予付款。
2.3完善财务会计管理信息系统
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让各级有授权的人员及时看到财务数据,实现财务数据集团查询功能。但针对财务成本支出超支及债权清收难等问题,充分开发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增加以下功能模块。(1)预算管理模块,利用预算指标模块监控各项费用支出,根据年初下达的预算分批到月的指标在财务信息系统里设好限额,只有预算内的费用可以支出,超过预算指标后,系统自动把该会计科目锁定,无法制出会计凭证。(2)应收应付管理模块,对所有客户设定信用等级,分应收帐款年限设立预警提示,对信用等级差的客户不予提供赊销等信用额度。(3)综合利用其他经营及管理已有信息资源,与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超链接,实现信息共享;推进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信息化建设的融合对接,将业务流程、内控措施、权限配置、预警指标等固化到信息系统,减少人为操纵因素,提高自动化控制水平,全面提升管控效率。
三、利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确保会计信息真实
3.1落实会计信息质量责任
明确物流企业负责人为会计信息真实性的管理责任人,各部门负责人作为本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经办责任人,改变过去会计信息质量主要由财务部门一家负责的现象,从而形成企业各级领导、经营部门、基地、网点和财务人员齐抓共管会计信息质量的良好局面,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3.2运用内外审计
(1)统一聘请事务所会计师,统一确定审计方案;(2)内、外审计相结合,针对内部控制等环节提出管理建议;(3)报表审计与年终决算同步进行,将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在年终决算过程中及时处理,实现事中预审与事后终审的有机结合以加强报表质量的事前控制,确保会计信息质量。
3.3完善制度流程
规范会计信息首先统一会计核算制度,制定会计操作流程,使用统一会计科目及明细科目,规范每一个会计科目的使用范围,使各项业务的确认标准完整统一,增加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其次,制定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如《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资金管理制度》、《债权性资产管理制度》、《资产大修、零小工程维修管理制度》、《物资采购管理制度》等,将财务管理融入企业经营活动的关键环节,发挥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之间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方法难以应对现有形势。新出台的预算法更加重视财务管理的透明性、合理性以及全面性,这就提高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要求。
一、新预算法变化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
首先,加强了全面预算管理。过去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采用一年一算,在数据上做假来应付中央,不利于我国宏观调控。新预算法的跨年度平衡预算,禁止向预算收入征收部门下达目标,以实现长远发展。行政事业而单位要想做到全面预算管理,就必须重视全面预算管理,合理安排预算时间和过程,健全监督与执行体制。其次,预算管理与核算的精细化,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时,明确全员分工,强化内部控制,政府支出再分类,让预算进一步细化,从而保证内外部预算的一致性。再次,预算体系公开透明,预算编制、调整与决算处于社会监督下,预算的透明度与约束性得到增强。然后,对反腐倡廉很有利。新预算法要求下,要坚持收支平衡和勤俭节约的原则,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之处得到限制,铺张浪费情况极大避免,反腐倡廉工作能够有效开展。最后,这对提升会计核算水平较为有利。预算和决算口径必须一致,行政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时必须根据预算批复完成核算,会计核算水平极大提升。
二、新预算法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问题
首先,财务管理精细化标准不细。精细化标准不细、执行不彻底、设定不严格,这对财务管理工作产生了妨碍,必须不断优化改进。其次,预算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现如今很多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体系不够完善,预算编制不全面、执行不够坚决且监督不到位,这对预算管理质量造成了极大影响。再次,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一些单位不重视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内部审计监督较薄弱。很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没有随经济形势变化而有效更新。从次,财务管理监督机制不完善,岗位设置及人员配备中存在专职人员不够,监督的权威性赫尔独立性不足。监督体系不健全,无法全程监督财务管理工作,此外,对财务管理缺乏监督力度,存在较大随意性。然后,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行,由于单位资金主要来自财政拨款,一些财务人员缺乏财务管理意识,管理理念不先进,缺乏风险意识。很多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不足或者不先进,且人员流动性差,竞争意识不强,缺乏学习主动性。最后,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不够,缺乏信息化管理制度,信息化管理的技术和资金较欠缺。
三、新预算法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
首先,建立科学的精细化标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必须符合实际,制定出合理化的精细化标准。新预算法调整了预算管理,就必须要针对预算制定出精细化标准,更根据标准实际操作。财务部门要分解好单位业务流程,分别制定工作计划、决策控制以及成本控制的精细化管理,从而降低成本并节约资源。其次,对预算管理体系加以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要完善预算管理体系,制定出预算管理制度,科学并全面的编制预算,全面监管预算资金,全程监督预算执行过程,保证预算不偏差。单位要有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对预算绩效管理加以重视,从而保证预算资金的效益与管理水平。再次,健全财务管理制度,领导带头重视财务管理,健全流动资产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等,让财务管理能够规范化。要有科学的决策程序,对财务管理结果的分析加以重视,对财务管理结果加强运用,增强单位的社会管理与服务职能。从次,对财务管理监督机制加以改进,单位要设立具有独立性的内部审计监督机构,加强对预算编制与执行等的监督与评价,形成考核机制并保证预算能严格执行。此外单位要自觉接受外界的监督,配合税务或财政机构的审计监督。最后,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让财务人员学习新预算法,增强财务管理意识、守法意识以及风险意识,加强对财务人员的沟通协调能力及业务能力的培训,加强对财务人员的考核,提高其竞争意识,让他们积极主动提升自身知识和技能。此外,要提高财务人员的信息化水平。
四、总结
新预算法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下的产物,对我国形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各单位要立足形势,根据新预算法的要求,完善财务管理的各项制度,改进工作方法,提升业务水平,从而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能够沿着科学化与规范化方向发展。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之间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方法难以应对现有形势。新出台的预算法更加重视财务管理的透明性、合理性以及全面性,这就提高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要求。
一、新预算法变化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
首先,加强了全面预算管理。过去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采用一年一算,在数据上做假来应付中央,不利于我国宏观调控。新预算法的跨年度平衡预算,禁止向预算收入征收部门下达目标,以实现长远发展。行政事业而单位要想做到全面预算管理,就必须重视全面预算管理,合理安排预算时间和过程,健全监督与执行体制。其次,预算管理与核算的精细化,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时,明确全员分工,强化内部控制,政府支出再分类,让预算进一步细化,从而保证内外部预算的一致性。再次,预算体系公开透明,预算编制、调整与决算处于社会监督下,预算的透明度与约束性得到增强。然后,对反腐倡廉很有利。新预算法要求下,要坚持收支平衡和勤俭节约的原则,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之处得到限制,铺张浪费情况极大避免,反腐倡廉工作能够有效开展。最后,这对提升会计核算水平较为有利。预算和决算口径必须一致,行政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时必须根据预算批复完成核算,会计核算水平极大提升。
二、新预算法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问题
首先,财务管理精细化标准不细。精细化标准不细、执行不彻底、设定不严格,这对财务管理工作产生了妨碍,必须不断优化改进。其次,预算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现如今很多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体系不够完善,预算编制不全面、执行不够坚决且监督不到位,这对预算管理质量造成了极大影响。再次,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一些单位不重视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内部审计监督较薄弱。很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没有随经济形势变化而有效更新。从次,财务管理监督机制不完善,岗位设置及人员配备中存在专职人员不够,监督的权威性赫尔独立性不足。监督体系不健全,无法全程监督财务管理工作,此外,对财务管理缺乏监督力度,存在较大随意性。然后,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行,由于单位资金主要来自财政拨款,一些财务人员缺乏财务管理意识,管理理念不先进,缺乏风险意识。很多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不足或者不先进,且人员流动性差,竞争意识不强,缺乏学习主动性。最后,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不够,缺乏信息化管理制度,信息化管理的技术和资金较欠缺。
三、新预算法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
首先,建立科学的精细化标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必须符合实际,制定出合理化的精细化标准。新预算法调整了预算管理,就必须要针对预算制定出精细化标准,更根据标准实际操作。财务部门要分解好单位业务流程,分别制定工作计划、决策控制以及成本控制的精细化管理,从而降低成本并节约资源。其次,对预算管理体系加以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要完善预算管理体系,制定出预算管理制度,科学并全面的编制预算,全面监管预算资金,全程监督预算执行过程,保证预算不偏差。单位要有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对预算绩效管理加以重视,从而保证预算资金的效益与管理水平。再次,健全财务管理制度,领导带头重视财务管理,健全流动资产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等,让财务管理能够规范化。要有科学的决策程序,对财务管理结果的分析加以重视,对财务管理结果加强运用,增强单位的社会管理与服务职能。从次,对财务管理监督机制加以改进,单位要设立具有独立性的内部审计监督机构,加强对预算编制与执行等的监督与评价,形成考核机制并保证预算能严格执行。此外单位要自觉接受外界的监督,配合税务或财政机构的审计监督。最后,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让财务人员学习新预算法,增强财务管理意识、守法意识以及风险意识,加强对财务人员的沟通协调能力及业务能力的培训,加强对财务人员的考核,提高其竞争意识,让他们积极主动提升自身知识和技能。此外,要提高财务人员的信息化水平。
四、总结
新预算法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下的产物,对我国形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各单位要立足形势,根据新预算法的要求,完善财务管理的各项制度,改进工作方法,提升业务水平,从而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能够沿着科学化与规范化方向发展。
1.预算编制的过程简单,时间短,质量低
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应该是一个严谨、认真的过程。单位应该设置充足的时间来编制预算。现在,多数的事业单位没有设置完善的预算编制程序,导致预算编制人员的主观理解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也就难以保证预算编制的统一性标准。另一方面,预算编制应该是单位各项事业运行的起点,在整个单位的预算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单位应该留给预算编制人员充足的时间,便于他们核查各项支出的可行性和可能性,但是目前大部分事业单位编制预算的时间都在一个月左右,这就使得预算项目指标不能得到充分的认证,缺乏预算编制的可信程度,使预算编制在初期就不能保证质量,也就更不必说预算的实施执行和监督工作了。
2.财务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素质偏低,内部管理机制尚不健全
部分财务管理人员对《会计法》和财务管理知识了解不多,依法理财的观念淡漠。有些财务人员甚至是半路出家,造成财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队伍不稳定,加之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工作缺位,各种先进的管理方法难以推行。
3.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力
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内部财务管理体系、财会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内部牵制稽核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和资产管理制度等。建立健全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是确保会计基础规范化工作的前提。然而多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设立不全或根本没有,有的即使有还是多年以前的,根本不能适合当今单位财务管理的需要。还有的单位制度比较健全,但没有得到严格贯彻执行,已订立的制度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考核工作业绩的需要,使内部控制制度名存实亡,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部分单位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不够重视,已建立了内控制度的单位,部分控制制度残缺不全或有关内容缺乏合理性。
二、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
首先是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层次不齐。财政的改革对会计人员业务知识要求较高,使得财务人员知识不能很能好地衔接。其次是近几年财政改革事项涉及面较多,单位领导及财务人员对部门预算执行的严肃性认识不够,再加上单位放松了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没有认识到会计基础工作对《会计法》、《预算法》、单位财务管理等实施所产生的影响,使得重预算编制、轻预算执行思想仍然存在。第三是会计监督力度不够,一方面预算单位内部会计制度不健,使得会计核算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经济业务内容;另一方面,会计主管部门在日常检查中,对发现的问题除了限期整改,侧重于教育为主,处罚力度不够。
三、强化预算执行的建议
1.预算编制要科学
预算编制不科学,即预算没有完全反映单位职责、工作任务和事业发展计划。如果严格执行财务制度,会造成在某些方面资金预算不足,不能满足行政需要。某些方面资金预算过大,不使用,形成大量结余,造成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不高;使用,就形成挤占挪用,违反相关财经法规的规定。因此,贯彻先有预算、后有支出、无预算不支出的原则,即执行好预算,首先要编制好预算。
2.预算执行需要沟通和协调
执行好预算,有赖于沟通功能的发挥。沟通的功能包括减少预算执行的障碍和便于预算目标的实现两个方面。协调功能,主要是协调行政单位在人员、资产等方面的资源利用,调整预算执行活动使其与预算环境相适应。
3.建章立制,严格执行
加强财务制度建设,建立有效的支出约束机制。一是综合性的管理制度,如加强经费管理制度、财务人员岗位职责等。二是单项的管理制度,如加强办公费、电话费等管理制度。三是相关性的管理制度,如接待制度、车辆管理制度等。这样,从单位内建立起有效的支出约束机制,做到有章可循,并且严格按制度办事,以堵塞漏洞,节约资金,防止经费支出中“跑、冒、滴、漏”,最大限度地提高各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4.加大预算监督力度 新晨
预算监督主要是指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内部审计由于独立性不强,主要反映在机构不独立,有的从属于监察和财务部门,不便于独立地开展工作。内部审计人员老化,知识更新不足,适应不了工作需要。审计的作用没能充分发挥。外部审计包括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虽然二者比内部审计独立性强,但监督力度上都有不足。政府审计由于被审计到位众多,审计间隔时间长,影响审计效果。社会审计,有的过于考虑审计成本,审计效果打了折扣。总之,预算监督的不到位,在单位预算执行上没有起到促进作用,会影响预算管理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杜俊红: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24).
[2]田芸: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探讨[J].今日科苑,2008,(02).
[3]唐晓青: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思考[J].事业财会,2005,(01).
早在20世纪30年代,西方国家就开始了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探索,已经意识到,良好的内部控制能使企业实现健康发展的目标。我国研究内部控制的起步较晚,1999年修订的《会计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对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提出了原则要求,随后,财政部先后颁布了多部部门规章,进一部明确、规范了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与要求,由于行业的特殊性以及长期作为事业单位的属性,医院在内部控制上的管理相对滞后,改革医院内部控制制度更显迫切。
一、医院内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尚未建立完整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从理论上看,财政部颁发的各类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仅仅局限于会计领域,内容是原则性的,操作性不强。这使得内控制度只是散见于医院的相关文件和办法中,尚未形成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整体框架。
实践中,医院内部控制环境松懈,管理者认识不足。目前,大多数医疗单位仍处于传统的经验型管理,习惯于行政指挥,轻视内部控制,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科学的管理办法。无章可循和有章不循的现象较为突出,会计内控制度的基础十分薄弱,在工作中遇到具体问题,以强调灵活性为由而不按规定程序办理,使会计内控制度失去了应有的严肃性。
(二)财产物资内控,预算管理制度薄弱
医院财产物资内控管理薄弱,物资购销制度松弛,存货采购、验收、保管,运输、付款等职责未严格分离,存货的发出未按规定手续办理,也未及时与会计记录相核对,对多年来的毁损,报废、短缺、积压、滞销等不作处理,致使巨额潜亏隐藏在库存中,再加上经济往来中审查制度不健全等,造成资产不清,债务不实等等。
预算管理制度薄弱,致使费用支出失控,现在大多数医院预算管理制度非常薄弱,特别是基层医院甚至根本就不存在预算管理,所有的支出只凭领导的主观意愿,随意性很强。
(三)会计人员素质不高,岗位设置不合理
内部控制系统的运行需要人来实现,因而会计人员的水平以及执行人员职业素养的高低,都会影响实施效果,就目前单位情况而言,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偏低,参加学习培训的机会较少,会计控制松懈,职责操作意识不强,甚至无视财经法规,弄虚作假,使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如会计凭证的填制缺乏合理有效的原始凭证支持。有的出纳人员随意更改原始单据,从中贪污公款。
(四)内部牵制得不到有效落实
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强调的是内部牵制问题,即企业内部利用不同职务的人员,通过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的方式牵制其财产管理活动,从而达到“控制”的目的。然而实践中,会计人员分工中的相互制约,相互牵制原则等得不到真正落实,如一些单位没有将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记账人员,保管人员,经济任务决策人员及经办人员没有设置专人专岗,存在出纳兼复核,采购兼保管等违规现象,重大事项决策和执行也没有很好地实行分离制约制度。
二、完善医院内部控制的主要措施
(一)建立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 依据财政部颁发的法律法规,建立《资金审批制度》,明确医院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对发生的经济业务处理的范围,权限、程序、责任、要建立《财务收支管理制度》,正确核算医院收支。把医院的收入全部纳入医院财务管理的范围,明确医院的支出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开支范围和标准;建立《财产物资管理制度》,明确医院财产物资的管理部门以及管理部门职责,规定医院对财产物资购置、处置的权限和程序,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增值;建立《医院收款票据管理制度》,保证医院收入的完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二)严格执行财产物资安全控制
医院的财产物资管理实行“定额管理,计划采购,合理储备、归口负责”的原则。医院财产物资管理包括固定资产管理,低值易耗品管理,卫生材料管理、其他材料管理,药品管理,往来款项管理等,依据重要性,对药品的核算必须实行计算机管理,并做到“金额管理,数量统计、实耗实销”:药品价格严格按照物价部门制定价格执行,正确按品种、规格,产地,批次计价划价,做好金额管理工作;对毒、麻、剧、限及稀缺贵重药品的领退、销售、消耗、结存还必须按数量进行统计;要根据实际销售,消耗的药品金额列报支出:药库药品应定期进行盘点,其相符要求达到100%,对盘点结果应查明原因,报分管院长审批后,进行账务处理。
(三)根据预算控制支出与成本
对于医院支出,需要建立支出审批制度,加强支出凭证的审核,并合理控制消费资金支出。实行分管范围内“一支笔”审批原则,财务部门要严格按批准后的预算和专项资金支出计划执行,预算和计划以外的开支或需临时调整的支出。按审批权限规定由医院领导集体讨论决定或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医院发放给职工的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消费资金必须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和开支标准列支。奖励经费必须在卫生主管部门批准的数额内发放或低于资产,收入,效益的增长。科室或个人奖励经费的分配必须与药品收入,检查收入脱钩,在绩效考核的基础上,结合医德医风、服务态度等各项考核指标发放,消费资金支出科目的列报要严格按照《医院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执行。
(四)加强会计人员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特别注重其职业道德及法规意识培养,在医院的内部控制中,内部审计人员的地位非比寻常,这里笔者重点探讨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问题。
医院应当加强内审人员业务培训和后续教育工作,选派业务素质较好的内审人员外出进修,培训等方法,以培训学习及考核来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他们的思想素养,理论水平和学历层次,应积极吸收经济、会计、法律等相关专业人才或复合型人才加入到审计队伍,促进医院内部审计人员素质的提高,为有效地开展内审业务提供保障。
同时,还要加强系统内的内部审计交流,对具体不同项目的内部审计业务由上级主管部门组织进行交叉审计,并加强与政府审计机构,社会中介审计机构的交流与学习。
财务部的主要职责是做好财务核算,进行会计监督。财务部全体人员一直严格遵守国家财务会计制度、税收法规、集团总公司的财务制度及国家其他财经法律法规,认真履行财务部的工作职责。从收费到出纳各项原始收支的操作;从地磅到统计各项基础数据的录入、统计报表的编制;从审核原始凭证、会计记账凭证的录入,到编制财务会计报表;从各项税费的计提到纳税申报、上缴;从资金计划的安排,到各项资金的统一调拨、支付等等,每位财务人员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认真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实现了会计信息收集、处理和传递的及时性、准确性。
二、以实施ERP软件为契机,规范各项财务基础工作用
在经过两个月的ERP项目的筹建和准备工作后,财务部按新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结合集团公司实际情况着手进行了ERP项目销售管理、采购管理、合同管理、库存管理各模块的初始化工作。对供应商、客户、存货、部门等基础资料的设置均根据实际的业务流程,并针对平时统计和销售时发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改进和完善。如:设置“存货调价单”,使油品的销售价格按照即定的流程规范操作;设置普通采购订单和特殊采购订单,规范普通采购业务和特殊采购业务的操作流程;在配合资产部实物管理部门对所有实物资产进行全面清理的基础上,将各项实物资产分为9大类,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ERP系统库存管理模块的初始化工作。在8月初正式运行ERP系统,并于**月初结束了原统计软件同时运行的局面。目前已将财务会计模块升级到ERP系统中并且运行良好。
三、制订财务成本核算体系,严格控制成本费用
根据集团年初下达的企业经济责任指标,财务部对相关经济责任指标进行了分解,制订了成本核算方案,合理确认各项收入额,统一了成本和费用支出的核算标准,进行了医院的科室成本核算工作,对科室进行了绩效考核。在财务执行过程中,严格控制费用。财务部每月度汇总收入、成本与费用的执行情况,每月中旬到各责任单位分析经营情况和指标的完成情况,协助各责任单位负责人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四、资金调控有序,合理控制集团总体资金规模
由于原材料市场的价格不稳定,销售市场也变化不定,在油品生产与销售方面需要占用大量的资金。为此,财务部一方面及时与客户对账,加强销售货款的及时回笼,在资金安排上,做到公正、透明,先急后缓;另一方面,根据集团公司经营方针与计划,合理地配合资金部安排融资进度与额度,通
过以资金为纽带的综合调控,促进了整个集团生产经营发展的有序进行。
五、加强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提高财务信息质量
财务部根据公司原制定的《财务收支管理细则》的实际执行情况,为进一步规范本集团的财务工作、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财务部比较全面的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包括:财务部组织机构和岗位职责、财务核算制度、内部控制制度、ERP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通过对财务人员的职责分工,对各公司的会计核算到会计报表从报送时间及时性、数据准确性、报表格式规范化、完整性等方面做了比较系统的规定,从而逐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为领导决策和管理者进行财务分析提供了可靠、有用的信息。
平时财务部通过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交流会,解决前期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布置后期的主要工作,逐步规范各项财务行为,使财务工作的各个环节按一定的财务规则、程序有效地运行和控制。
六、开展了以涉税业务和执行企业会计制度、会计法及其他财经法律、法规的自查活动
为了规范财务行为,配合年终与明年年初的汇算清缴的稽查与审计工作,财务部组织了在本集团公司内的20**年年终财务决算的财务自查活动,在年终决算之前清理了关联企业的往来款项,检查在建工程未作处理的项目,对已支付的财务利息费用及时追踪开具了发票等等一系列的财务自查活动。骋请了税务师事务所对07年的帐务处理做了预审,对审计和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地进行了整改,降低了涉税风险。
七、组织财务人员培训,提高团队凝聚力
财务部组织了两批财务人员培训与经验交流会,对整个财务系统做了工作总结和预期的工作计划展望,将财务人员分成会计、出纳和统计、收费两组进行了分组讨论,及时解决实际工作中存的问题。通过南峰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和税务风险的专题讲座,丰富了财务人员税务知识。邀请了审计部、资金部、资产部和财务人员做了深入的交流。增强了整个财务链各部门工作的协作性,强化了各岗位会计人员的责任感,促进了各岗位的交流、合作与团结。
八、提出了全面预算管理方案,建立集团公司全面预算管理模式
根据20**年经营目标和各项成本核算指标的实现情况,财务部提出了全面预算管理的方案,全面预算管理按照企业制定的经营目标、发展目标,层层分解于企业各个经济责任单位,以一系列预算、控制、协调、考核为内容建立起一整套科学完整的指标管理控制系统。在20**年数据和以前年度各项经营数据的基础上制定了20**年度各单位的成本费用预算、销售额预算、人员预算、目标利润预算等一系列预算指标,希望通过“分散权力,集中监督”来有效配置企业资源,提高管理效果,实现企业目标。
20**年,为实现本集团公司的全面预算管理和总体发展目标,财务部的工作任重而道远。为此,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做好工作:
1、做好上半年和第一季度的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合理地降低各项税务风险。
2、根据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和预算管理指标跟踪预算的执行情况,监控预算费用的执行和超预算费用的初步审核,按月准确及时地提供预算执行情况的汇总分析,为实现本集团和各单位的预算指标提出可行性措施或建议。
3、配合集团总部进行收入、成本、费用的专项检查,加强非生产费用和可控费用的控制、执行力度,不能超支的绝不超支。
4、加强资金管理,统一调配,根据集团总部资金部的工作计划安排,调控好各项经营用资金。
5、继续完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如财务核算管理制度、销售与收款、采购与付款内控制度、会计、统计、收费、出纳等财务人员岗位考评办法等。
新财政体制主要推出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基层事业单位财务收支采取“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分户核算”的办法,各基层事业单位银行账户被注销,不在银行单独设帐户,只在同级财政局下属事业单位财政支付中心设户头。新财政管理体制的实施,实现了指标、资金分离运行的管理模式,使得基层事业单位在资金使用权、财务自不变的情况下,由原单位承担的会计核算与监督职能,转移到同级财政部门,其各项资金的收付、结算及日常会计核算监督等工作,统一由财政部门办理和承担,会计报表编制、会计档案管理等职能仍由原预算单位的财务部门来承担。基层事业单位实际支出资金时用款单位先提出支付申请,支付中心根据批复的部门预算和资金使用计划及相关要求对支付申请审核无误后,财政资金从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向银行发出支付令,通过银行进入清算)划拨到收款人的银行账户。零星支出由财政部门核定的基层事业单位备用金周转使用。各类原始票据经单位主职签字后报到支付中心审核,经审核后再由本单位会计人员入帐。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后,虽然基层事业单位单位的资金使用权、财务管理权和会计主体未改变,但财政性资金的支付和流转方向的变化引起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和会计核算程序等一系列内容的改变。目前大都数基层事业单位执行新财政体制,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以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为代表的新财政管理体制,减少了财政资金运行的中间环节,降低了政府行政成本,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有效地提高了基层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和配置资源的效率,也有效地提高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但新财政管理体制实施以来,也出现不少问题。
2 执行新财政体制基层事业单位存在问题
基层事业单位在新财政体制推行中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方面:
(1)推行新财政体制,财务信息化程度有待于提高。财政体制改革主要由财政部门来推动,接受财政拨款的各个事业单位基本上只能被动地按照财政部门的要求提供信息,缺乏必要的参与性。而财务部门作为财务信息的外部控制主体,对信息的掌控存在间接性和滞后性等劣势。当前的财务管理制度中没有明确制定出财务信息收集、整理和分析的相关规定,这就导致各个事业单位还没有提供信息的通畅渠道。而且,我国目前尚未在财政、税收、国库和银行之间建立一个横向联网,没有一个完整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无法很好地满足各方面的要求。国库集中支付软件与其他相关系统之间衔接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效果的发挥。
(2)国库集中支付对预算编制的准确性要求较高,而基层事业单位难以满足这种要求。基层事业单位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其财务支出取决于年度预算和用款计划,这对部门预算编制要求比较高,必须十分完整并且高度准确,而目前基层事业单位预算编制比较笼统粗糙,各预算部门缺乏精打细算、只是进行简单的测算,沿袭过去简单的增量预算法,没有考虑到具体人员的实际情况和实际业务的发展状况,造成年度预算调整频繁等,编制出来的部门预算精确度远远达不到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要求。
(3)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修正滞后于财政体制的改革。随着财政体制的改革,职能分工的细化,财务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直接影响到管理目标的实现,财政资金使用效果的提高,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而我们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一般都过于笼统、定义较为模糊,执行制度的人员往往无所适从。财政体制改革后,部门预算、政府采购、会计集中核算、国库授权支付等新名词不断出现,不仅带来了新的概念,也给我们财务领域带来了新的管理课题,要求我们的财务管理制度能够及时修正补充,增强其操作性。
(4)国库集中支付的监督机制不完善,财政资金支付存在一定的风险。财政部门对于国库集中支付基本上在事后监督,事前、事中监督机制还不够健全,集中支付时,首先是由基层事业单位单位提出申请,而财政部门只是通过相关资料间接地进行了解,他们之间的信息明显的不对称,从而使得财政资金支付存有一定风险。例如基层事业单位可以编造虚假的收款人账户,一旦骗过财政部门,财政资金由国库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直接划出到非法“收款人”账下。这种国库集中支付中信息的不对称使得财政资金的支付风险大大增加。
(5)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不能很好胜任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后的工作。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强调了预算的约束力,还明确规定了单位在财政资金集中支付中应承担的主要职责。改革后全面预算管理提到首位,而资金管理退居其次。这对会计人员的管理职责提出了新的要求,加重了财务管理任务。但基层事业单位财会人员的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及政治业务素质等都没有很好地适应财务管理模式的变化,尤其对国库支付制度政策理解不透且业务不够熟悉,操作计算机能力不强,这些都给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执行打了一定的折扣。
3 解决执行新财政体制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
针对执行新财政体制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拟从以下几方面加强该类型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
(1)加强系统网路建设,形成覆盖面广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目前基层事业单位的预算和报表仍然需要在本单位计算机上完成,然后拷贝到财政支付中心,没有形成全网络办公系统。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既包含“技术问题”,也包含“管理问题”。财政部门应着力研究信息系统的建设,形成覆盖财政部门、主管部门、预算单位和银行的自动化处理程序,采用同一个网络信息平台,实现数据及时传递、互联互通、全面共享的信息服务平台。
(2)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以满足国库集中支付制的要求。国库集中支付后对基层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基层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特别细化,对预算编制的准确度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需要改进传统基本收支加增量的预算编制方法,要对预算支出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前瞻性性,把预算编制的基础做扎实。全面推行部门预算、综合预算、零基预算,减少临时预算。只有彻底改变粗放方式的编制方法,才能满足国库集中支付的预算需求。最终把预算细化到每笔支出,力求向财政支付中心提供的用款计划相对准确,实现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的紧密结合。
(3)完善事业单位适应国库管理体制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对于规范各单位财务收支管理,形成一套完整、全面、科学的财务管理体制,使事业单位在新财政体制下财务管理达到规范化、制度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建立能够科学反映事业单位业务特点、适应国库管理体制改革以及能够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会计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国库支付凭证的使用和管理办法》、《会计凭证审核制度》、《备用金制度》、《支出审批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内部审计制度》《会计档案制度》等制度。
(一)现代国库基本类型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现代国库制度可划分为独立国库制、委托国库制和银行存款制三种基本类型。1.独立国库制是政府财政机关自行设立国库机构,专司政府预算收支的出纳、保管和划拨等事项。即将国家财政收入的收纳、划分、报解和支出的划拨以及财政资金的保管事务,一律由财政机关专职机构总揽起来,个别国家把这一机构划归国会直接领导。独立国库制的优点是严格执行财务管理上的分权制衡原则,国家财力高度集中,不但融通方便,且可以严格控制和监督各项预算收支,使得各有关部门无法营私舞弊。但由于自设国库费用大,且使财政资金在国库闲置,故采用该制度的国家很少,如法国自办国库,芬兰设国库董事会。2.委托国库制(也称银行经理制或制)是国家政府不独立设置国库机构,委托银行国库业务,负责财政收支的出纳、保管和划拨等工作。即将财政收入的收纳、划分、报解和财政支出的拨付等业务一律委托银行经理,财政不设国库机构,只是通过各级财政总预算会计,同银行的国库发生存款和信息的业务联系,以掌握财政资金的收、支和库存动态。委托国库制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利用银行的设备及人力,节省费用开支。其最大的缺点是国库管理难度较大,国库业务常常得不到重视,效率较低下。这些在我国表现得较为明显。现今世界各国,凡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如美国联邦财政委托联邦储备银行国库,英国、德国、日本、韩国等绝大多数国家都采用此种类型。3.银行存款制是政府不自行设立国库机构,也不委托银行国库业务,而是政府财政部门在银行开立账户办理收支业务,将预算收入存入银行,银行按存款办法办理,实行存款有息,结算付费。即收入的收纳、划分、报解,资金的融通调拨,支出的拨付都由财政机关设置的会计体系负责,其资金一律按存款方式存入中央银行。美国的州和地方财政实行银行存款制,我国香港地区和蒙古国也是如此。
(二)国库基本职责国库的职责是随着经济发展和政府职能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是风险防范的理论基础。1.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库职责。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库职责通常主要有以下几项:一是对政府预算包括预算外资金进行广泛、严格的控制。二是处理货物和服务供应商的政府支付。三是管理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现金流入和流出,包括制定现金计划和发行政府债券。四是对政府资金和其他资产的运作进行账务核算,并负责相应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维护。五是管理并核算政府债务。六是对政府(包括政府所有部门)的银行账户进行广泛而严格的控制。2.我国国库的职责权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规定的国库基本职责有:一是办理国家预算收入的收纳、划分和留解。二是办理国家预算支出的拨付。三是向上级国库和同级财政机关反映预算收支执行情况。四是协助财政、税务机关督促企业和其他有经济收入的单位及时向国家缴纳应缴款项,对于屡催不缴的,应依照税法协助扣收入库。五是组织管理和检查指导下级国库的工作。六是办理国家交办的同国库有关的其他工作。主要权限有:一是督促2014年第7期中旬刊(总第558期)时代Times检查各经收处和收入机关所收之款是否按规定全部缴入国库,发现违法不缴的,应及时查究处理。二是对擅自变更各级财政之间收入划分范围、分成留解比例,以及随意调整库款账户之间存款余额的,国库有权拒绝执行。三是对不符合国家规定要求办理退库的,国库有权拒绝办理。四是监督财政存款的开户和财政库款的支拨。五是任何单位或个人强令国库办理违反国家规定的事项,国库有权拒绝执行,并及时向上级报告。六是对不符合规定的凭证,国库有权拒绝受理。综上所述,无论是哪个国家或者哪种类型的国库,国库的基本职责都是办理国库预算收入的收纳和预算支出的拨付。在此基础上,为了保证国库资金的安全,均不同程度的赋予国库一定的监督权限,以确保国家收入及时、准确入库,支出真实有效。
二、我国国库监督工作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虽然,《国家金库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明确规定了国库在国家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职责权限,但由于《预算法》中关于财政监督的约束性不强,使人大事前审查、审批监督流于形式,也影响到国库监督职责的有效履行。同时,随着目前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财政部门预算执行有意避开国库监督,在《预算法》修改意见稿中提出取消人民银行经理国库职责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使国库监督职责逐渐削弱。
(一)国家预算执行计划落实不到位,削弱了国库的监督权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各级财政、征收机关和国库要相互配合,密切协作。财政、征收机关应及时向国库提供下列文件和资料:如:年度财政预算计划等资料。然而,基层财政部门存在不及时向国库提供财政预算计划的现象,一般在当年的七、八月份才向国库提供年度财政预算计划,即使提供了计划也不能按照计划执行,存在随意调整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财政支出主要依靠上级补助收入,在上级补助未下达前,地方财政部门也不能确定全年的财政预算计划。在这种情况下,使大部分的财政拨款依靠财政部门文件来办理,有时基本到了一笔拨款,一个文件的状况。许多拨款文件是为了专门应付国库部门监督而出的文件,而且有时文件的真实性也存在质疑,给国库有效履行监督权限造成一定的困难。
(二)现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绕开了人民银行国库监督2001年3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方案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函〔2001〕18号),原则上同意了《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方案》,要求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然而,在改革初期,针对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情况复杂的具体国情,制定了有别于国际通行做法的试点过渡方案。主要区别是国际上要求建立国库单一账户,所有财政性资金纳入国库单一账户统一核算,而我国是通过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分5个类别将所有财政性资金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进行核算。这一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建立使众多财政专户被合法化,不仅在国库之外形成了“第二国库”的事实,而且通过商业银行零余额账户“先支付、后清算”的运行模式,基本完全绕开了人民银行国库对财政支出的监督。
(三)国库工作在社会上的认知度不高,给国库业务发展造成一定影响国库工作在社会的认知度不高,主要表现在:一是专家学者关于国库理论发展的相关研究较少;二是虽然政府部门的所有运行经费全部出自国库,但大家只知道财政,很少有人知道财政资金出自国库,或者不清楚国库是什么。一提到国库大家的第一感觉就是国库里有很多“真金白银”。殊不知,国库是办理国家预算收支的专门机构,在确保国家机构正常运行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库工作在社会上认知度不高的主要原因:其一,是由于国库工作的特殊性,使国库服务对象相对单一,主要服务于地方政府财政、税务等机关,导致外界国库工作不甚了解,给国库业务发展造成一定影响。inanceNO.7,2014(CumulativetyNO.558)如:目前,虽然各级国库已经实现国库资金直接划转至最终收款人账户,但是自国库直接支付业务开展以来,进展较慢,只有少数政府补助资金实现了从国库直接支付到最终收款人账户的业务。其次,虽然经理国库是人民银行的一项重要职责,但由于人民银行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因此人民银行经理国库的职责在社会上的认知度不高,给人民银行国库工作与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造成一定的障碍。
三、进一步加强国库监督的建议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发达经济体接连发生财政危机,从欧债危机到美国“财政悬崖”,再到日本债务危机,各国财政运行状况引起广泛关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4月份的《财政监测报告》中提出:由于增收速度滞后于开支的迅速增长,财政空间正在萎缩。为了确保公共财政支出的可持续性,要削减社会开支和政府工资总额,需要进行更深入的增效型结构改革。此外,设计良好的财政分权框架会促进开支改革的有效实施,同时确保公共服务的充分提供。为此建议:
(一)确定人民银行继续经理国库的主体地位不变人民银行国库监督与人大、审计对财政的外部性监督不同,国库监督的对象是进入国库和国库经收处的财政资金,而非财政机构和财政人员。在监督的业务环节上,国库不参加税政管理,在纳税人完税后开始执行对预算收入收缴的监督;国库不参加预算支出计划的制定和分配,在财政签发支付指令后开始实施对预算支出执行的监督。国库监督主要体现在对不合规业务的拒绝办理权,如:对于财税机关擅自调整分成比例、预算级次、预算科目、缴款方式、随意调整库款账户之间存款余额等情况,国库有权拒绝执行;对于财税机关不按国家统一规定的退库范围、项目和审批程序办理退库的,国库有权拒绝执行;对于商业银行和征收机关拖延、违法不缴预算收入等情况,国库有权督促检查;对于违反财政制度规定的财政存款开户和财政库款的支拨,国库有权拒绝执行等等。充分发挥人民银行经理国库的职责,不但能够降低财政监督运行成本,而且能够确保人大审批的年度财政预算计划顺利执行。
(二)理清财政管理相关部门的职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情况复杂,但在上层制定规划时应明确财政、人民银行、审计等相关部门的职责。加强人大的事前审查、审批和审计部门的后续跟踪问责,才能确保国库事中监督落到实处。同时认真总结十多年来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成功经验以及存在的不足,特别是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这一制度造成的,财政专户乱象丛生,财政授权支付避开国库监督,财政直接支付改革进展缓慢等问题,因此应由财政国库管理的上一级部门牵头,理清相关部门的职责,才能确保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顺利实施。
(三)加大人民银行国库的宣传力度,提高其在社会上的认知度由于国库工作的特殊性以及业务种类单一,与外部的联系较少,服务仅限于财政、税务、海关、商业银行等相关机构,自从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上线运行以后,与人民银行内部的联系性也不强,虽然近年来国库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在社会上的认知度依然较低。因此,加大人民银行国库的宣传力度,提高其在社会上的认知度,为国库直接办理集中支付业务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