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实验总结

大学实验总结

时间:2022-05-19 11:40:21

大学实验总结

第1篇

1)课题申请

既然打算做社会实践,那么课题申请是很重要的,要不然学校是不给你资金的。学校的钱是难“骗”到的。

课题最好是挑你自己最熟悉的来做,不然做到以后是很累的。确定了课题以后就得开始找你的队友咯,我们学校的规矩是只能找相同院系的,所以我采取的方法是通过飞信群发,广发英雄帖,总有人会上门的。。。找齐人才了后呢,就开始着手准备写申请了。由于我是第一次接触这种东西,在百度上找了一些别人写的申请来参考,主要是看看人家的申请是怎么写的。

总得来说申请包括:第一,课题相关现状。第二,选着课题的价值和意义。第三,课题的研究视角、目的和重要观点。第四,本课题国内外相关成果。第五,调研的方法与途径。第六,小组完成课题的条件和保证(就是给学校吹牛,说你们小组很厉害~)。

你要写一个课题申请就得先了解这个课题的现状,那么相关资料的查阅就显的很重要。在资查阅方面,我个人感觉在普维,万方等专业期刊数据库查是比较方便的,因为只有在这些数据库中你才能找到专业的数据,而且这些数据都是很有说服力的。直接通过百度等搜索到的资料最好只作为一般性的参考。

最后是我个人的小经验,你还可以去对课题做一个前期的调研,问一下你的调查对象面临什么具体问题。这样不但对调研视角和思路的搭建很有帮助,还能向学校方面表达出你很积极去做这个调研的心态,这样能在调研申请批复的时候会给老师留下很好的印象。整个申请写下来就4000字左右,不要太多了。

2)调研

当你的课题得到学校批复了以后,你就得着手准备调研了。

调查问卷表是极其重要的东西,它决定着你整个调研活动的成败。如果你的调查问卷表没做好,那么在整个调研结束后你是没法去弥补的。调查问卷是用来收集数据的,那么你就得把很多问题都考虑清楚。我觉得你最好去寻求指导老师的帮助,指导老师都是有经验的,他肯定能给你很多很好的建议。

然后是出门调研,在这我觉得大家要注意安全,最好是两个人以上组队出门,万一出了什么事有个照应,毕竟社会上的坏人是大大的有滴~

第一步,说明你的来历,该低头哈腰就去做,着别人白眼和讥讽是很正常的事,重要的是要坚持,俗话说的好,人不要脸天下无敌。我做调研的时候有次坐了40分钟的车、走了一个小时的路、等负责人又花1个小时,得到别人的答复是:我们不接受你们的调研,你快出去。。。

第二步,和你的调研对象交流,在交流过程当中你自己心中要有底,把你自己想知道的资料套出来,并且让他填好你精心准备的调研问卷表。还有,在交流的时候你要给别人留余地,不要总是你自己问。你可以给别人抛出一个范围很大的问题,看看他的想法和思路。很有可能,他就有一个你完全没想到的东西。

第三步,是整理你采集到的数据,可以想象你采集到的数据肯定是很繁杂的,你的使用excel等的东西把数据统计出来,以背你做报告的时候引用或制图表。当然还有专业的统计软件和统计学上的知识,因为我才大一,什么也没学过,就跳过了。。。。虽然我觉得肯定是要使用的。

3)写报告

材料有了,最后就剩这个万恶的报告了。写报告最好是由一个人主笔,比如我自己的调研报告就是我写的,因

为每个人的笔风是不一样的,几个人来写的话就会感觉牛头不对马嘴。在这里我引用下别人写的格式要求,很好的。

第2篇

教师要经常写教学经验总结或工作总结,有的教师无从下手,不知道怎么写,不知道写些什么。其实,写教学经验总结没有定式,只要遵循一般要求,能说明问题即可。但如果要写出高质量、高水平的总结来还是要讲究采用一定的方法。

一、见微知著,由表及里

初写教学经验总结最好是从常见的、单一的小教学环节人手,不能贪大求全,这是因为将精力集中在某一单项环节上获得的体会会更深。这也决定了写总结的范围宜小不宜大,如针对某节课的教学组织或教学重难点来写既能解决实际问题,又能真正积累教学经验;另外一个原因是有些教师一学年或一学期的工作比较平淡,要落实到一些具体的小环节上会得到一些新鲜而有用的经验。

见微知著是讲由一点而反映全局,由表及里,由事物的外部人手而抓住事物的本质。从“微”处着眼,从“表面”人手,只是一种手段,目的还是要“知著”,掌握大局,探求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与特征。不论是复习课还是新授课都要提炼出一条乃至几条带有规律性的经验来,这样才有普遍的推广价值与启迪思路的意义。如有的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以“问题”为基点,将教学程序设计成一个个问题,教师按照问题循序渐进地教授学生知识与技能,这种层层深入的方式带着学生不断地发现新的问题,又不断地解决问题,直到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同时也达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该教师在总结时将这种“问题”作为一条主线渗透于每节课的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初写经验总结的教师来说,从小处人手写教学经验总结能揭示基本的教学问题,给他人以某一方面的启示。

二、提纲挈领,分类简述

因教学实践周期较长,实验内容也很丰富,所以值得总结的经验也往往十分丰富,教师面对的经验素材纷繁复杂。对此,采用提纲挈领、分类表述的方法来写比较合适。如某位教师对于课堂导人有丰富的经验,经过自己的总结,该教师罗列了以下导入方式:直接导人法、故事导入法、情境导入法、激疑导入法等,该教师对导人法进行了研究与分类,并在教学实践中检验,根据不同的课型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并针对某一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形成了自己的经验与特色。该教师将导入作为自己的研究点,对导人方法进行分类,总结出了适合自己的导入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

三、鉴别比较,选择新题

写教学经验总结要选择新鲜的、富有时代感的,同时又切合教学实际的题目。教学实践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写教学经验总结也应该走上创新之路,力求充满活生生的新鲜气息。选择题目是目的,鉴别比较是方法,这主要体现在:

1.把个人的实践以及由实践而产生的总结主题同别人的实践以及由实践而产生的总结主题(主要指已发表的)加以比较,从而鉴别出是不同的内容或者相同的内容,为自己的写作开阔视野。做这项工作大有好处,可以使我们少走很多弯路,进而寻求研究的“捷径”。经常搞教学研究的教师会有这样的体会:自己煞费苦心在实践中刻苦摸索,总结了一套“经验”或“方法”,但遗憾的是,这些“经验”或“方法”要么过时,要么与别人的结论相重复。这样的经验总结就没有多大的借鉴与学习价值。

2.把有些不属于教育教学方面的课题同教育教学课题联系起来鉴别比较,也能使我们受到启发,辟出新路,提出新见,给经验总结注入新的活水。经验本身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我们完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因此,通过鉴别比较,我们可以从实践活动中挖掘新的内容,选择新的题目,阐述新的经验。

3.教师个人的教学实践活动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经验也在发展变化。因此,我们有条件也有必要把前阶段总结的经验同后期的实践活动或总结的经验加以比较分析,这样前后联系起来考虑,也会有新的发现,也可能提出新的真知灼见。

四、理论渗透,重在剖析

经验总结不是把教学形式与活动内容罗列起来,而是抓住主要的、有特色的内容,在理论的渗透下,剖析出规律或教学观点。可以说,写教学经验总结离不开理论的渗透与指导。渗透是指理论与实践活动要融为一体,密不可分。渗透是基础,剖析是关键。理论渗透最好是深入浅出,用通俗简明的语言表达。必须明确,写经验总结与写专业学术论文有些不同,前者是在事实的基础上加以概括,是对实践本身的总结,后者是理论上的进一步发展,着重理论分析。

第3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设计优化

实验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实验是化学理论知识的具体体现,化学理论是实验现象的本质和支撑,二者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正确的指导学生开展课堂实验,优化实验教学,按照一定的方法来进行实验教学的整理,让学生形成系统的、条理化的化学知识。教师要从实验准备阶段、实验进行中、实验之后等三个阶段来全面的进行实验教学优化,提高教学质量。

1.实验前――合理设计实验

在实验之前,要做好实验准备工作,首先就是合理的设计实验,为了保障实验效果,对于实验步骤的合理设计是非常必要的,要充分的利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进行实验前的准备工作。首先要遵从的就是实验过程中的每一步操作都是为了取得良好的实验现象,得到相应结论的验证。因为在一些实验中,实验现象并不是很明显,在实验过程中如果步骤设计的不合理或者是出现操作上的错误,那么就很难观察到实验现象,这对于学生的实验学习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应该合理设计实验,争取将实验现象明显化,有利于观察和总结,对于实验方案要加强和改善,才能够优化实验过程。另外就是在实验装置的选择方面,化学实验中涉及到的实验装置有很多种,在进行实验之前首先要选择正确的实验装置,用简单装置能够完成的尽量不要用复杂的装置,因为越是复杂的装置实验所需的时间越长,容易给实验增加难度,应该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来完成实验,来达到合理设计实验的目的,实验器材的正确选择能够使原本复杂的实验简单化,更加形象直观的展示实验现象。

比如,在“氧气的制取”实验中,可以用多种方法制取氧气,但是不同的实验材料要选择相对应的实验器材,如果选择过氧化经制取氧气,需要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来制取氧气,应该选择固液不加热型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如果选错实验器材会给实验带来很大的麻烦,并且得不到想要的效果。

2.实验中――优化实验过程

实验过程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要选择比较适合学生的实验过程,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让学生能够更加容易接受,对于固定的实验内容要懂得更新变化,以创新的角度来看待化学实验。在传统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是拿来实验器材按部就班的进行实验操作,的到实验现象之后告诉学生实验原理等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样的实验过程显得有些枯燥单一,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要采取更加灵活新颖的方式来进行化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行积极的思考和分析,进而对化学实验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进行酚酞和碱性溶液反应实验现象研究中,教师可以创新实验过程,找来一个折好的白色纸花,实现洒上酚酞溶液,等待完全晾干之后,整理好备用,准备好碱性溶液,然后在课堂上给学生“变魔术”,拿出准备好的白色纸花,然后洒上一些“神奇”的溶液,接下来的时间静静的等待奇迹的发生,学生会惊奇的发现,原本白色的纸花变成了红花,这一实验现象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视觉震撼,感觉到这一实验是非常有趣的,不像传统实验那么死板,是以“魔术”的形式展现出来的,非常有趣新奇,能够极大的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接下来教师可以进行魔术大起底,学生也会全身心的投入,对于这样的化学实验更感兴趣。

3.实验后――进行实验总结

一些教师往往在实验成功完成之后就觉得完成了教学任务,已经发挥了实验应有的作用,但是这样的方法其实是不对的,不论实验成功或是失败都应该对实验进行总结,只有不断的总结经验,才能够从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身能力,吸取失败教训,达到实验有效性的最大化。在进行化学实验之后,首先要从实验现象方面进行总结,实验现象不明显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如果下次再做的话要注意哪些步骤,对于相应的实验,影响实验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是不是由于自身的疏忽导致的。另外对于实验的结果也要进行总结,当实验圆满成功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一下在实验的过程中哪些地方做的比较好,导致整个实验连贯并且效果良好的因素是什么,有什么值得在下次实验中再次借鉴的,要进行归纳总结。当实验失败的时候,就更不能逃避了,一定要认真的总结和分析实验失败的根本原因,导致失败的关键步骤是什么,并且带领学生认真回想实验的步骤,对实验的细微操作进行总结分析,有时候可能是因为一时的疏忽造成的。比如,在制取气体的实验中,如果是密度比空气大的就要采取向上排空气法进行收集,如果是不易溶于水的可以采取排水法收集,如果收集的方法选择错误也会造成实验的实验。有反思总结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进行总结的过程也是一个查漏补缺的过程,总结优点,弥补不足。

总而言之,化学实验对于整个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开展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和分析,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优化实验也是非常必要的,能够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蒲永霞.浅谈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J].发展,2010年11期

第4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理论;实验;操作;总结;教学模式

高中化学学习既要遵循既定的教育目标与要求,又要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因此,强化理论学习,重视实验操作观察与分析,注重所学知识点得考核、总结与实际应用等已经成为教学的重点,对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坚持这三个环节的有序结合,逐步形成“理论―实验―总结”一体化教学模式,并在实施过程中,结合其他教学方法,提升高中化学教学效果。

一、重视基础,强化理论学习

高中化学偏重于实验探究,即针对所学的理论知识完成相应的实验以得出有价值的结论,进而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实现学习与生活的紧密结合,对此,教师应密切把握教学目标,将各个学习阶段的总目标与具体目标结合起来,并根据教材内容、实验要求与课堂研究外部因素对教学的要求等,从系统目标的高度制订切实可行的理论强化计划,从而为后期实验与总结环节的教学打好基础。

例如,在学习必修一第三章“金属极其化合物”这一内容时,教师应将后期实验中频繁用到的各类金属的特性等向学生进行详细讲解,不仅掌握金属自身的特点(包括化学符号的书写,与氧气、氮气等气体之间的化学反应,以及所产生的物质等),而且也应熟练把握其化合物(如铁锈、铜锈等化合物的化学式、特征等)的特色,从而在后期实验与总结中提高熟练度,再一次巩固理论知识的学习,以逐步实现教学目标。

二、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实验

实验是调动学生参与高中化学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实验器材的选择、实验现象的多变性以及实验结果的出乎意料等都是吸引学生的有力武器,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实验操作学习时,应充分对其运用。在开展实验教学之前,首先教师应对实验所涉及的理论知识进行复习,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其次,教师应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完成实验操作过程,包括实验器材的选择、实验物质先后加入的顺序等,对于实验结果,教师应号召学生自行总结,以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现象、总结实验本质的能力;最后,强化引导总结性学习,基于学生的总结内容,对其进行科学定论,以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探究一体化教学模式。例如,在探究金属纳的性质时,教师应先复习“钠”的基本理论知识,然后共同进行实验探究:实验一,探究钠的初始颜色,用一定量的滤纸将金属钠表层的油性物质吸干,然后用小刀将其表层物质去掉,进一步探究其颜色;实验二,将一定量的酚酞试剂倒入烧杯中,然后将切好的金属钠放入其中,仔细观察“钠”与酚酞试剂的变化等;待探究实验结束后,教师提问学生所观察的内容,从实验现象、实验结果到化学方程式的推理等,从而整体把握“金属钠”的特性,实现一体化教学模式。

三、考核与总结并重,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过程

经过前期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及中期相关实验的操作,使得学生对既定的化学内容有了大概的了解,但实践证明,最后环节的考核与总结将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发现学生在前两个环节的不足之处,对于同一类型的知识点进行归类整理,全方位提升高中化学教学质量。在总结过程中,教师可采取口头考核与笔试的方式,在课堂上可提问学生前两个环节所学的内容,也可将已经学过的内容以试卷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教师通过批阅试卷了解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从而制订有效的纠正与弥补性措施,利用一体化教育推进高中化学整体教学质量。例如,在总结“金属及其化合物”这一内容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分类总结,即将“钾、钙、钠、镁、铝”等化学符号、特性进行对比总结,对其与气体发生反应的现象进行分析、观察性总结,即成立“金属专题”,从而使学生所学的内容更加系统化与条理化,方便后期的复习、做题的参考。

实现“理论―实验―总结”一体化教学模式是高中化学教学方式的重点探究任务,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不能将这三者分离,应依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综合考虑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优化教学计划,做到理论、实验、总结的完美结合,在巩固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调动其参与课堂知识的探究过程,进而在实验操作中提升动手能力,并能够跟随教师的总结步伐,发现自身知识结构的不足之处,逐步完善知识体系,提高做题效率与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莉,苏立强,陈国良,等.分析化学“四位一体”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化工时刊,2013(01).

第5篇

创新是事物发展过程中量的积累,是量变过程。同时创新又是创造,是事物的突变,是一个全新事物和方法,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质变。物理的实验教学能够很好的体现这一质变过程。我们下面就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来探索创新教育的具体实施。

一、更新实验教学的思路

创新不是凭空的胡编乱造,而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分析、总结,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来得到前人没有得到的结果结论,或者是用前人的正确结论创建新的领域。如果把创新等同于建造空中楼阁,那是对创新的一个歪曲,是非常容易误入唯心主义的泥潭的。

物理就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也就是物理的定义、定理、规律、定律都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和实践活动中,那么我们所说的实验也就不仅仅局限于现行初中物理教科书中所安排的十九个学生分组实验,两百一十一个演示实验和若干课外小实验。我们的实验教学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下;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也可以自备自制教具,甚至可以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经常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做实验,如用铅笔和小刀做压强实验,用雪碧瓶做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实验,用汽水瓶做大气压实验用眼药瓶做物体的浮沉实验,用水和玻璃做光的色散实验等,这些器材学生更熟悉,更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而且通过这些课本上没有出现的器材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家一起来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来说明我们要知道的内容。或者,这种类似的方法我们可以用来解决其他什么问题,等等。调动学生刚刚起步的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

总之,我们不是为做实验而做实验,我们做实验是学习这种研究事物内在联系,研究问题的方法。

二、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

1、观察是创新的前提

观察是实验的第一步,也是创新的前提。没有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谈不到创新的。我们在实验教学中首先应该使学生知道:所谓观察就是要有目的地辨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注意发现引起变化的条件和原因,其次,要使学生了解观察是要经过一定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才能发现问题,才能得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和正确的结论。

需要指出的是: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知道,观察事物是科学方法中提取大量事实的第一步,也是我们要进行任何创造和超越的第一步,我们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大家观察到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观察这个活动的本身,观察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比如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在给水加热的过程中,能看到什么?在此基础上引导同学讨论观察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可以提示看到的不同的现象是由不同的原因引起的,但是具体到是哪些原因,应该由学生通过多次的实验得出一定的结论,而不是老师在黑板上把各种条件罗列出,再提供给学生实验。那样做实际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是不利于学生形成创新思维的。

2、实验,在学习中创新。

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加以思索和总结得到的。如对于彩虹,自然界在特定雨天后才能看到,平时看不到。在序言中教学中用三棱镜做光的色散实验让彩虹出现在教室里,使学生感到新奇,通过这段教学师生共同讨论,形成共识,知道什么是实验。实验就是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使物理现象重复出现供人们观察的工作。通过实验,能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有助于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那么在这里学习的就不是色散的知识,更重要的学习了这种探索事实根本的方法——实验。

实验中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育学生每做一个实验应该:了解实验目的,正确使用仪器,作必要的记录,得出相应的结论整理好实验器材。根据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得出结论,做出正确的实验报告。向学生适当介绍一些物理学大师所做的物理实验以及所取得的成绩,而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运用这些方法来探索知识。

3、重视方法的总结,动手动脑

科学方法提出这样几个步骤:收集大量资料,证据;总结分析;得出结论;提出意见和建议。实验做完了,结果出来了,我们的实验是不是就结束了?没有。应用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这也完全符合唯物主义方法论中关于从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的辨证原则。

当学生做了基本实验后,教师应当对学生实验提出较高层次的要求--做验证性的和设计性的实验。比如在做完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后应该总结实验时所采用的物理方法:控制变量的方法,这种方法在物理的实验中是最常用的,是应该掌握的。这样在学完密度知识后根据实验室所能提供的器材可以要求学生解决如何测金属块的密度问题,学生可以根据控制变量的方法提出设计方案,也可以提出一些具体问题,自己设计实验方法进行实验。这不仅对前面知识的应用,也是一种对物理方法的使用。

运用现有的知识内容推论后面的学习内容是一种物理研究的思路,更是学生应该掌握的物理方法之一。在这个研究的过程中也更容易有新的突破。在做固体融化的实验过程中(直接加热),开始的实验结论和课本上总是不一致,学生甚至考虑了课本的大胆想法。在引导学生考虑小学学习的热平衡的知识后,就有学生考虑是不是加热不均匀的问题,通过讨论,最终使用了水浴的方法来解决了问题,结论与课本基本一致。这就是运用来探讨新知识新方法,在探讨中学生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实验教学评价中的新意识

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为制订下一个目标做准备,这是一个学科目标的结束。如果说学生已经掌握了知识的重点、难点,形成了相应的技能技巧,那么教师应该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学生掌握了什么,超越了什么?谁做得最好,由教师和学生总结这个的经验,从而形成再创新能力,这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第6篇

查验收工作方案的通知》(十法治办201005号)精神,为进一步推进“五五”普法工作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认真做好“五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总结、检查验收和评比表彰,制定市直教育系统“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检查验收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全面检查验收市直各学校、单位“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情况,总结经验,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确保市直教育系统“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建设区域性中

心城市提供智力支撑,推进法治**建设进程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总结验收主要内容

(一)“五五”普法依法治理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的落实情况;

(二)组织领导和机构建设情况;

(三)《义务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规宣传情况;

(四)单位领导班子、教职员工和学生学法用法情况;

(五)“法律进学校”、“法律进单位”活动开展情况;

(六)围绕教育教学中心工作,结合实际,深入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情况;

(七)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各项制度、措施、档案、硬件(包括办公条件、人员配备、教材发行、经费保障等)建设情况;

(八)普法依法治理主要成效和创新经验。

三、总结验收的方法与步骤

(一)主要方法

根据实际情况,教育局组织检查验收工作专班分组到市直各学校、单位检查验收。采取听取工作汇报、实地考察、查阅档案、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组织评估和综合测评、意见反馈等方法进行检查验收。

(二)基本步骤

总结验收的实施工作从2012年4月份开始分五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学校单位自查阶段(4月上旬)。

各学校各单位要对照总结验收标准进行自查,认真总结本单位“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主要成绩和经验,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认真进行整改,各学校各单位要在4月10日前完成自查工作,并向市教育局政策法规科报送自查报告和提出验收申请。同时成立迎检工作小组,做好迎检各项准备工作,试点单位(**中学)于4月8前完成自查,并向市依法治市办报送自查报告和验收申请,4月底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对试点单位(**中学)进行先期检查验收。试点单位验收合格后直接进入迎接省抽查和总结评比阶段。

第二阶段为市教育局检查验收阶段(4月10日至30日)。市教育局将组成若干个检查组,对市直各学校各单位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验收。

第三阶段为迎检阶段(5月份)。在总结市直教育系统检查验收工作的同时,迎接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组织的检查验收。

第四阶段为省检查组抽查阶段(6月),市直教育系统各学校各单位做好迎接省检查组的抽查工作。

第五阶段为总结评比表彰阶段(10月至11月)。各学校单位在总结验收工作结束后,市教育局要进行总结评比,对于“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成绩显著的学校单位和个人要予以表彰,并推荐上级表彰的单位和个人,做好先进事迹材料的准备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总结验收工作是“五五”普法规划的重要内容,是保障“五五”普法工作善始善终、保质保量完成的重要环节。各学校各单位要切实加强对总结验收工作的领导。把总结验收工作列入学校单位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确定专人,明确责任。要广泛宣传,全面动员,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注重实效。

(二)严格标准,事实求是。要按照规划确定的目标要求,对照检查验收标准,各学校各单位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逐项自查,抓好落实。同时,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认真总结工作成绩和经验,要扎实工作、务求实效,坚决防止形式主义,保质保量完成总结验收的各项任务。

第7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中央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全面检查验收中央企业“五五”普法工作情况,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查找问题和不足,进一步推动中央企业增强法治理念,提高依法经营管理水平和法律风险防范能力,为中央企业实现科学发展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检查验收内容

(一)中央企业组织落实《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关于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在中央企业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和本企业“五五”普法规划的情况。

(二)中央企业中层以上经营管理人员特别是企业负责人学法用法情况;中央企业职工学法、守法、用法情况。

(三)中央企业规章制度建设情况,以总法律顾问制度为核心的法律顾问制度建设和法律事务机构建设情况,法律纠纷发生和处理情况,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情况。

(四)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工作方案与保障措施的落实情况。

三、总结验收步骤和时间安排

总结验收工作从2010年3月份开始,到2010年年底结束。共分四个阶段:

(一)宣传动员阶段(3-4月)。中央企业按照本通知要求,结合企业实际进行动员部署,制定检查验收方案和措施,做好检查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保证检查验收工作顺利开展。

(二)自查阶段(4-5月)。中央企业按照本通知要求组织自查,对本企业系统“五五”普法工作和企业法制工作开展情况和实际效果进行检查,查找薄弱环节,积极加以整改。

(三)检查验收阶段(6-8月)。中央企业在本企业系统内开展验收和总结(中央企业“五五”普法检查验收指导标准见附件)。国务院国资委普法办公室组织检查验收组,采取抽查的方式赴中央企业进行检查。检查主要采取实地考察、听取汇报、查阅档案材料、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抽样调查等方式进行。各中央企业请于8月30日前将“五五”普法自查、总结报告报送国务院国资委普法办公室。

(四)评比表彰阶段(9-12月)。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国务院国资委对中央企业“五五”普法工作整体情况进行总结,根据各中央企业报送的材料和检查验收结果,评选国务院国资委表彰的“五五”普法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并于12月底前将受到表彰的单位和个人推荐给全国普法办公室,参加全国“五五”普法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评选。具体评选工作安排另行通知。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总结验收工作是“五五”普法规划的重要内容,是保障“五五”普法工作全面落实的重要环节和措施。各中央企业要充分认识总结验收工作的重要作用,在企业党委(党组)的统一领导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扎扎实实开展好总结验收工作。

(二)统筹协调,全面推进。总结验收工作按照全国普法办的要求,在国务院国资委组织指导下进行。各中央企业普法领导机构负责组织、指导、协调、监督本企业“五五”普法总结验收工作。要充分调动本企业各方面力量协同推进,要注意学习其他中央企业的好做法、好经验,重大情况和问题要及时向国务院国资委报告。

(三)求真务实,保证质量。各中央企业要根据本企业普法规划的目标要求,严格按照总结验收标准,深入细致地开展检查验收,认真总结工作成绩和经验,务求实效,坚决防止形式主义,确保总结验收工作的质量。

第8篇

一、运用生动趣味实验,激发学生生物探究欲望

为了有效提高学生对生物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对生物学习知识产生浓厚兴趣,要立足于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向学生展示生物学中的趣味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探究欲望。例如,笔者在光合作用相关内容的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专门设置了树叶照片的形象实验,以此作为引子,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对相关知识的探究与分析中。笔者指导学生选取胶卷底片,将其固定在植物的叶子上,同时保证有充足的光照开展光合作用。经过几天时间,笔者要求学生将底片拿掉,把叶子采摘下来,将叶子放到煮沸的酒精里面,待叶子的颜色退了之后取出来,脱色后的底片放在培养设备中,滴上几滴碘液,原先的照片就会在叶子上出现,形成了树叶照片。在实验之后,笔者组织学生讨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学生经过分析研究充分讨论,最终得出结论:是因为底片黑白浓度差异导致接受光合作用强度不一,产生的淀粉出现差别,而碘的染色度就会出现差异形成人像。在这样的实验引导中,学生的探究欲望被充分激发出来,并且在问题答案的探寻过程中提高了创新能力。

二、强化实验操作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实验教学是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教师要紧密结合教材内容与实验操作要求对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一是指导设计实验观察方案。在实验教学中,许多教师将设计好的实验方案提供给学生,学生只要依葫芦画瓢即可。笔者在教学中不是为学生提供现成的实验观察方案,而是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研究设计观察活动方案,并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选择实验器材用具,在整个过程中自己研究分析操作程序,最终得出实验结果。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要积极开动脑筋设计实验观察方案,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二是启发总结实验成果结论。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自主开展实验,对于观察到的现象要进行分析总结,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宜直接给予结论,而要注重启发引导他们对实验现象进行研究,对相关的结果进行论证,并撰写实验报告,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总结能力,并在提炼总结的过程中提高创新思维水平。

三是改变条件鼓励学生实验。高中生物教材中的许多实验属于验证性实验,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促进作用有限。对此,教师可以依据这样的实验内容,对实验条件、实验形式进行适当调整,改变成让学生自己重新设计实验。在这样的设计过程中,教师进行大的原则性把握和审核,细节与操作环节完全由学生自己完成,学生自己设计方案并付诸操作实施,一直到实验报告的完成,整个过程都注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广大教师要摈弃陈旧的教学模式,对生物教学课堂进行优化与改进,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一是设计思考题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与传统的灌输模式不同,高中生物教学应当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将教学重点要点设计为思考题,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己探究思考,自主获得问题的答案,这样的思考题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领与线索,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积极的帮助作用。

二是鼓励学生在小组里面讨论研究。教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搭建合作小组这样的载体,让学生在这样的载体里面独立思考、相互研究,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小组活动的过程中,每一位成员都会带着积极的探究心理去思考研究,相互之间不仅交流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还针对观点不一致的环节进一步分析,深刻思考,以及采取辩论的方式搞清楚问题的本质,找到正确答案,这样的教学模式充满了挑战性,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三是搭建平台要求学生完善补充。在运用启发性、互助式、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开展高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既要充分放手让学生进行生物知识的探究学习、规律的实验验证,又要掌控好整个教学节奏,把握好教学大局。最重要的是教师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活动之后,还要做好梳理、甄别、提炼、总结工作,针对学生在生物学习中取得的成果,要求他们汇报交流并进行讨论分析。如果出现不一致的观点,则要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研究,对于教学成果的完善也有更大帮助,以此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充分拓展。

四、鼓励分析总结经验,提炼生物学习技巧方法

在生物教学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非常重要,让学生学会分析总结,既要学习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又要总结自身的技巧方法,两者融会贯通,在创新中提升技巧水平。

一是总结记忆理解技巧。笔者在生物教学中要求学生结合先进的记忆经验及自身的实际情况,尝试运用一些较实用的记忆技巧,并在全班范围内进行交流。许多学生的记忆方法简单实用、科学高效,如联想记忆法、框架记忆法、联动记忆法等,这些记忆方式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将枯燥的生物教学知识点形象地记在脑海中。

二是总结思维探究技巧。学生在分小组学习及小组间汇报交流的过程中,思维探究发挥重要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宽广度,拨开云雾见天日。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自己学习探究的技巧总结出来,或循序渐进,或紧扣要点,不同的探究技巧可以让学生有更广阔的空间,在这样的活动中提高生物学习能力。

第9篇

新课改初中化学理论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141-02

新课改形式下,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动手能力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化学作为实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对初中生而言无疑就是学科中的一个难关。放眼望去,生活中的化学无处不在,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总是处于变化之中,化学就是用来研究这些变化的学科,如此重要的一门学科,到底该如何来学好这门课程,教师如何才能扮演好自己所在岗位的职责,如何让学生在欢愉的氛围中高效的学到知识成了新课改下我们大家都该面对的问题。在此,我就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总结以下四点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学生学好初中化学这么课程有所帮助。

1注重理论课堂的教学

对于化学这门课而言,理论是知识的精华,课堂是则是积累理论知识的天堂,由此可见理论课堂的教学是至关重要的。?

课堂上教师要想方设法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争取做到分秒必争,此处的“分秒必争”不是老师一味的给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做到课堂上的四十五分钟尽量有效利用每分每秒。我们知道,人的记忆规律是记忆量的大小与时间的长短几乎是成反比的,只有不断地循环往复才有可能将一个有价值的东西牢记在心,然而理论的知识基本上是要靠记忆的,很多老师总是对学生说什么“理解记忆”,可是理解并非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化学上的很多理论知识是很难理解的,比如说让学生记一些化学反应的规律,学生开始只能靠死记硬背,因为那些反应让初中生来理解无疑是在消磨他们的积极性,因此老师就要想办法帮学生记忆,比如可以用一些游戏或者是实验编顺口溜等来辅助学生。

2实验课的实践与研究

实践是验证真理的唯一捷径,所有的真理没有实践的验证便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真理”。化学这门课程既然是实用性极强的学科,那么其理论知识必然需要实践的验证,化学实验便是验证化学理论的有效途径。传统的教学法中,初中的化学实验的得不到广大师生的重视,在新课改之后,倡导的便是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整体素质的发展。“眼见为实”说的就是“实践验证真理”的这个道理,化学课堂上老师总是给学生讲理论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几个空洞的化学物品组合在一起,得到的无非就是一个空洞的化学反应式而已,然而化学实验却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有趣又有效的方法。实验课上,老师若是讲到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时候,适当的演示一些有趣的实验来验证理论课上的理论知识,展现给学生的是现实存在的实体,这时,某些化学物品的反应便不再是空洞的词语,而是摆在眼前的事实,学生对此的记忆想不深都难。

3理论结合实践

首先,实验前的理论指导。说具体点就是在进行化学实验室前一定要有理论依据,化学物质的反应假若没有理论依据得到的结果是难以想象的,有些化学物质可能是致命的,因此学生在做实验的时候一定要有理论依据切忌贸然行事造成一些不必要的伤害。另外在实验前需要先在脑海中想象一遍实验过程中可能得到的结果,还要先对将要做的实验做一大致的了解,对实验所要用到的药品有一定的理论认识,这样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才不至于手忙脚乱。

其次,理论知识的实验证明。有了实验前的理论知识,学生在实验时思维上里就会对将做的实验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那么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就要细心观察试验的每一个变化,出现的这些变化是否能验证先前的理论知识,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何在,实验现象是否和理论上的一致,一致的话能说明些什么规律,不一致那么原因又是什么等等这些都是学生在做实验时应该考虑的。

最后,试验后的理论总结。凡事只有在有理有据的情况下才能永久,化学这门学科的学习亦是如此。化学的理论依据指导实验操作,实验结果验证理论知识,那么在实验结束后学生就该好好总结一下实验结果所能说明的问题。

4课堂教学的整体总结

说道学习方法,人和人的想法不同,学习方法势必也是不尽相同的。那么,在化学课堂上,怎样才能达到高效率这一标准,就需要师生一起来配合完成了,唯有将“教”与“学”二者有机结合,让两者做到相辅相成合二为一,师生间的“教学”工作才能顺利进行,与此同时,唯有适时的对教学工作做以认真的总结才能发现先前存在的漏洞,也只有及时补了漏洞才能使教学工作更加完善。总结是面向过程的,同时也是面向对象的,学生对自己在某段时间内所学知识的纵向总结,教师针对学生的成绩和自己的教学方法也做一小结,学生和老师间的相互总结针对对方的学法和教法也做一些小结等等。

5采用启发式教学,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

第10篇

一、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首先,要求教师做好实验的预测。教师要估计学生独立进行实验时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并做好实验时的巡视指导计划。

其次,应准备好仪器和相关器材,实验前仔细检查,了解各仪器的性能和注意事项,并将器材放置有序,保持整洁。

最后,按实验内容的多少和难易程度,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能力合理分组。只有合理分组,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分组实验的效率。分组实验时应尽量做到人人都能动手,防止分组过大,避免学生在实验时,只能做“观察员”或“记录员”。

二、加强上课时的组织指导

1. 实验课开始时,教师扼要提问,检查学生预习情况,然后明确实验目的以及重点内容与安全注意事项,待学生熟悉实验操作步骤后,再允许学生动手实验(必要时进行课堂演示实验)。

2. 实验中,教师宜采用重点深入与普遍照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巡视指导。巡视指导一般应注重以下几方面:

(1)指导学生严格遵守物理实验操作规程。对初中学生来说,学生违犯操作规程的情况是存在的。例如使用天平时不调零便测量,使用安培表时不注意量程等。指导学生遵守操作规程是一项细致耐心的工作,指导时要让学生明确每一个正确操作依据的原理,认识错误操作可能引发的危害,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操作,严格要求学生养成正确的操作习惯和熟练的操作技巧,但绝不可在指导时由教师代替学生操作。如确实需要教师进行示范,示范后也应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做。

(2)通过质疑与答疑形式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在巡视指导中,教师要根据实验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向学生提出观察要点。例如读安培表的示数时,视线应与刻度线相垂直。特别是学生观察到反常现象或实验失败,在不知如何解决时,教师应及时地给予指导,从理论方面、仪器装置方面、操作方面给予提示,让学生仔细检查,找出原因,重新实验,以便正确完成实验。这样,既保证了实验的进度,又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实验课的质量。

(3)指导学生作好实验记录。认真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和实验数据,以及对现象的分析解释和结论,记录时要求学生根据观察如实记录,并用简明的语言叙述实验现象。

(4)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例如节约水、电,洗涤整理实验用品,保持实验桌面的清洁、整齐,做好清洁工作。在记录数据时,不得由果到因地去凑数据,实验中误差总是存在的,不必苛求数据的绝对精确。

三、重视实验后的讨论总结

首先,学生讨论总结。实验结束后,应让学生就刚才的实验过程进行总结反思,分析实验数据,找出规律,并总结本次实验的成败得失,然后让实验小组集体讨论,找出本组实验中存在的疏漏,容易出现的错误以及实验中得出的物理规律,讨论后让各小组展示讨论结果。

其次,师生讨论总结。根据小组所展示的结果,教师组织全班学生讨论、归纳、总结,达成共识。之后,由教师重点强调本次实验的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总结规律及其以后的运用。

第11篇

【关键词】药理学 教学改革 PBL教学模式 成效

【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246-01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和作用机制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有关化学物质治疗疾病时引起机体机能变化机制的学问。药理学实验课程是药理学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药理学实验教学,可以验证药理理论,加深学生对药理学习的理解和认识。但是以前的药理学实验教学忽视了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学生大多数都是被动接受,严重缺乏自我动手和思考的能力。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学改革后,一些医学院校,特别是高职高专院校,大力的推行PBL教学模式,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1.PBL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PBL教学模式提倡学生个性发展以及全面发展,它改变了以往实验教学中那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药理学实验中,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样使学生对药理学知识的接受更加容易。PBL教学模式中,提倡学生开展课堂讨论,就是学生在上课前把自己问题做一个总结,在课堂上可以提出来让大家进行谈论,最后再由老师对这一问题进行总结发言。一些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甚至在课堂上增加了辩论环节,老师事先列好辩论题目,让学生自己选择辩论双方,也可以是学生与老师进行辩论。通过谈论分析,以及老师总结,让学生对药理知识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这样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例如,在哌替啶和阿司匹林的镇痛作用的比较实验中,学生可以自己提出问题由大家共同讨论解决,老师也可以提前提出部分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寻找答案,这些都需要学生提前对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学习或回顾。

2.PBL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PBL教学模式摒弃了让学生在实验课堂上必须按照课本实验步骤和方式进行实验论证的情况,而是提倡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进行实验,这样就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例如在降低眼内压的实验中,老师可以在课堂前给学生留下问题,比如肾上腺素、丙胺太林以及阿托品哪一种药物可以有效的降低眼内压等。这样学生在实验中既有了实验的方向,又能更好的对这一课题知识进行掌握。

3.PBL教学模式端正了学生的态度,提高了学生科研的意识

PBL教学模式要求学生的实践与教学理论有机的结合起来。以往教学实验中,老师和实验室工作人员会事先把实验所需要的器材药品准备好,学生上课时直接就能使用。但是新的PBL教学中,要求和启发学生用那些器材,用什么动物,用什么方法进行实验,提倡学生自己总结实验的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在课堂上,老师让学生把自己总结的东西让大家讨论,这样课堂气氛会非常活跃,学生的参与也会越来越积极,通过讨论以及老师总结,得出一个最好的实验方法。综合性药理学课堂实验时,提倡学生由简到繁,由假设到实际进行,这样就能端正学生对科研的态度,增强自我的科研意识。

例如,在呋塞米对家兔的利尿作用实验中,以往实验都会是教师或实验室工作人员事先准备好呋塞米药物以及家兔,但是教学运用PBL教学模式后,不单单有呋塞米这一种药物,还有其他关于利尿的药物供学生选择。学生可以质疑课本上的知识,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看是否呋塞米是对于家兔利尿最合适的药物。

4.PBL教学模式提高了药理学教学的质量

PBL教学模式不单单对学生综合素质有影响,它也使药理学教学质量有了很大的改观。首先,药理学教师必须不断的学习和回顾药理学知识,才能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其次,实验教学所用的设备,也要不断的更新改进,满足学生药理学实验自主创新的需求:第三,要求深化教学改革,改变教师教学观念,不断充实教学的内容。

实行PBL教学模式必然促使教师不断的学习,还能调动教师进行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不断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品。

5.总结

实行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运用PBL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端正了学生的态度,提高了学生科研的意识;大大提高了药理学教学的质量。总之,在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大形势下,要求药理学教师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品。

参考文献:

[1]马建慧,郑兴征,田卉,张梅.药理学实验教学采用PBL教学模式的分析[J].教研探索2011(1):137-138

第12篇

[关键词] 空气卫生细菌学;护理;无菌观念

护理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必须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术,特别是培养护理学生的无菌观念,可以为开展医学临床实践打下扎实基础。无菌技术是临床护理中最常用的基本技能操作,而临床护理操作中很多操作技能都含括了无菌技术及其原则。我们在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引入空气卫生细菌学试验,使学生对无菌观念有了直观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动手能力,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严格的无菌观念。

1 目的和意义

医院是病原微生物聚集的场所,医护人员在为病人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成为病原的传播者。强化护理人员的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能力,提高护理质量,对于杜绝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护理专业特点,在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中选择应用性、综合性实验,开设空气卫生细菌学实验,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选择仪器设备、制定实验步骤、处理和分析实验结果,把传统教学中的革兰染色、细菌的人工培养和细菌鉴定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认识空气这一重要疾病传播媒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以后临床树立严格无菌观念奠定基础。

2 教学改革的实施

2.1 实验设计

首先,让学生进行相关文献查找,如国家关于不同场所和室内空气的卫生细菌学标准及相关检测方法,对不同的方法进行相互比较,通过课下分组讨论,选择可行的方法与路线;其次,对选定方法进行详细考虑,从实验方案中列出实验所需要的仪器设备、试剂和材料;最后,设计合理的实验流程和时间安排。

2.2 实验过程

利用自然沉降法分别对学校教室、学生公寓和后山的空气进行卫生细菌学检测。对实验所需要的培养基、培养皿等物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制备固体培养基。设置采样点:应根据现场的大小,选择有代表性的位置作为空气细菌检测的采样点。通常设置5个采样点,即室内墙角对角线交点为1采样点,该交点与四墙角连线的中点为另外4个采样点。采样高度为1.2~1.5 m。采样点应远离墙壁1 m以上,并避开空调、门窗等空气流通处。将固体培养基置于采样点处,打开皿盖,暴露15 min,盖上皿盖,37℃恒温倒置培养48 h。计数每块平皿上生长的菌落数(colony forming unit,CFU),计算平均值,以“CFU/皿”作为单位报告结果。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教室和实验室的空气细菌总数的平均值分别为1.8和2.2,统计表明没有明显差异;学校后山空气细菌总数的平均值为5.4;学生公寓的空气细菌总数的平均值差异较大,文明宿舍和一般宿舍分别为2.4和4,卫生差的宿舍为17~121。参照室内空气中细菌总数卫生标准(小于45 CFU/皿),实验室、教室、文明宿舍和一般宿舍符合标准,而卫生较差的宿舍则不符合标准。

组内两两统计分析,*P>0.05;与组内比较,**P

对于结果,每组完成一份规范化的实验报告,做到实事求是、格式规范、结论分析得当,对于异常结果则和同学一起分析原因。选择写得好的报告在进行点评,对结果充分讨论,相互补充,争执不下的问题,查阅资料进一步完善,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综合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终,大家一致认为,不论教室和实验室大小,有学校物业管理专人负责打扫卫生并保持通风良好,学生的活动也比较规律,因此空气中的细菌总数没有明显差异(P>0.05),符合标准。山上的空气细菌总数因检测地点设在路边,周末学生活动较为频繁,因而细菌总数较多,但符合标准。而宿舍是学生每天活动时间最长的地点,卫生习惯各不相同,如是否及时洗刷衣物鞋袜、定时通风、定期打扫等。文明宿舍与一般宿舍的同学打扫卫生比较及时,每天都能保证一段时间通风,因而细菌总数少,统计结果显示没有显著差异(P>0.05);卫生差的宿舍衣物鞋袜和被褥凌乱、很少通风,因而细菌总数多,特别是有宿舍学生患病咳嗽且门窗紧闭,细菌总数最高达到206 CFU/皿,平均为121 CFU/皿,与一般宿舍和文明宿舍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

2.4 问卷调查

通过对参加开放性实验的同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参加的同学对本实验的目的、原理和方法较为熟悉,满意率达90%,部分同学还对下一步开展其他公共场合卫生细菌学检测表现出浓厚兴趣。有的同学还直接为以后的实验内容提供建议:可以检测不同时段(早晨、中午、晚上)、不同季节、不同天气时不同场所空气的卫生细菌学,从而为建立空气细菌学动态规律奠定基础,也为中医临床治疗三因制宜(因人、因事、因地)原则提供科学依据;或者增加检测场所,如医院不同科室,食堂等。在进行实验总结时,同学们说:开设空气卫生细菌学实验,深刻认识到空气的卫生状况与疾病传播的密切关系,感受了科学实验的魅力。结果表明,开展本实验不但激发了学习微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护理学专业课程中配药戴口罩、换液瓶口要消毒、输液针头要更换等常见无菌操作技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收到较好效果。

3 体会

对于护理学生,微生物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西医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与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特别是实验课的学习,是学生了解微生物主要特征、掌握无菌操作技术、牢固树立无菌观念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疾病的护理与外科术质量优劣。而在传统的微生物学实验课中,教师预先将所需的试剂、器械、材料等准备好,实验目的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预期结果一目了然,学生操作按部就班,实验成功与否的标准是看结果与预期是否一致,缺乏专业特色,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通过实验教学改革,将空气卫生细菌学实验引入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将学生主要的活动场所(教室、宿舍、实验室、后山)的空气卫生细菌学检测作为研究内容,使学生参与到实验的设计、实验准备和实验结果分析,使学生受到一次较为完整的科学实验训练,培养学生对实验工作的责任感和真实感。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分析,使学生深切感受到空气作为一种病原传播媒介,与疾病传播和医院内感染密切相关,对临床无菌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

致谢:感谢胡瑛、孟金凤、羌艳、徐智敏等同学的热情参与!

参考文献

[1]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T18204・1-30-2000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

[2] 国家技术监督局.GB/T17093-1997室内空气中细菌总数卫生标准.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