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会工作论文

社会工作论文

时间:2023-01-25 20:37: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工作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社会工作论文

第1篇

    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将需求分为五种,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还讨论了需要层次理论的价值与应用等。

    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社会心理学家舒茨提出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舒茨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的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三种基本需要的形成与个体的早期成长经验密切相关。包容需要指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

第2篇

1.加深和巩固已学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理论、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双语进行社会工作操作的能力

3.了解和熟悉国际社会工作的发展与动态,分享国外社会工作的经验

二.开设社会工作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目前,高校开展双语教学已不是新鲜事情,自2001年起,国家教育部高教司就建议过有条件的高校专业课可以进行双语教学。所谓双语教学就是用除母语之外的第二语言进行教育。就目前中国高校外语教育普遍使用的是英语,所以社会工作教育的双语教学除母语汉语之外的第二语言即为英语。社会工作教育为什么要用双语教学呢?首先,这是由社会工作这门专业在中国的历史发展所决定的。社会工作的发源起于英美,其发展与完善直至形成一门专业也是在英美等英语国家完成。中国的社会工作与社会工作教育始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也是向西方国家学习来的。经过多年战乱与社会动荡,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教育一度在中国停顿下来。直到上世纪80年代,社会工作教育才恢复起来。也可以说我国的社会工作教育基本上是重新从零开始。在这样的历史发展条件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开展的最便捷的途径就是向港台学习。教材的编写也是多借港台的帮助。但是,港台社会工作教育毕竟还是为本地区服务,它们深深打上了其各自地区的特性,很多方面与我们本土社会工作教育有较大差异,而且港台的教育也基本上是借鉴欧美教材和教育经验,我们从他们身上学的东西可以说是二手东西,并不能让我们准确而全面地把握社工教育的脉络。同时,目前中国本土虽然编有相关社会工作的教材,但由于时间仓促和经费的原因,这些教材均存在简单粗糙之瑕疵,我们对源于西方的社会工作的精髓与本质就未免有囫囵吞枣之嫌。因此要真正了解和进行社会工作教育,我们必须要直接向西方学习,而学习的便捷途径一方面要大量使用西方各大社会工作专家的经典原著,另一方面我们应该更多的直接到这些国家学习。然而,目前条件所限,使用社会工作专家的原著是目前我们可以方便地了解和掌握社会工作的一个必由之路,故目前中国社工教育进行双语教学是顺应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实际。

其次,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与世界的互动越来越多,越来越深。作为服务于人的工作——社会工作与国际接轨也是势在必然,一个只会一门语言的社会工作者在面对多元化发展的社会和多文化人群的交流中必然会力不从心,甚至会适得其反(CharlesZastrow,1995)。社会工作者一专多能甚至全能是社会工作专业的要求,语言能力当然是必备素质之一。所以,会双语甚至多语言不仅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本专业的要求。所以社会工作教育也应该进行双语教学为塑造这种素质提供了一个机会的舞台。

三.开设社会工作双语教学的可行性

在社会工作专业开设双语教学是可行的。首先,从学生英语水平来分析,学生进入大学后,英语是学生必修课之一。基本上各高校要求学生必须过大学英语四级水平考试,有的高校还要求学生过六级考试。国家教育部要求,大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应具备一定的由于听说读写能力。在这种教育政策和课程设置的培养下,大学生已具备了相当的英语水平。所以用英语进行社会工作双语教学,从学生的水平出发是可行的。

其次,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的学习,通过国语教材的学习已掌握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基础知识,如社会工作的理性与原理以及一些基本的实务。这种对社会工作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也让学生在进行双语教学时不会感到十分吃力。母语教授的社会工作基础知识与实务可以说是他们进行双语教学的基垫,双语教学从而更为可行。

四.具体操作

按照教学目的,我们对社会工作双语教学进行了以下操作。

1.课程设置与安排。根据学生学习进展,从大学二年级下半年开始安排双语教学。这是因为一方面学生在大一起开始涉及社会工作基础理论课,对社会工作有一定的基础,另一方面,学生的英语水平经过三个学期的学习也有了一定的水平,我们要求学生在这一年半的学习中要进行英语四级水平考试,至少要学完《大学英语》第三、第四册。所以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专业基础都能使学生准备好进行双语教学。。

2.教学对象:社会工作1999年级,两个班,共99人。

3.课时。每周六个课时,全学期共120个课时,使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都有充分的时间。

4.教材选择。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需要。我们首先选择了介绍社会工作基础理论知识的专著开始,如,由MeredithPublishingCompany于1964年出版的,由RexA、Skidmore主编的《IntroductiontoSocialWork》,再在此基础上在三年级开始难度较高、理论性和实务性更强的著作作为教材。如,Brooks/ColePublishingCompany出版由JoséB.Ashford编写的《HumanBehaviourintheSocialEnvironment》。课程的安排和教材的选择由浅入深,学生也容易掌握。

5.对老师的要求。从事双语教学的老师,首先应该是用母语进行过两三年社会工作教学的、对社会工作基础理论有较深掌握的老师。其次,应该是有相当高英语水平的老师,老师本身能自如地进行英语的阅读和讲解。所以我们选择的老师还应该是硕士学历,有讲师的职称。再其次,老师要有十分熟练的教学方法和教训经验,所以我们选择至少有两三年专业教学经验的老师。

6.教学过程。

首先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对教材的知识点如概念、方法和原理有个预先了解。同时要把预习时遇到的难点逐一记下来。这样学生在上课时就有目的,效果会更好。教师也要认真备课,把教材中的知识点和重点理出来。

其次上课时,老师的作用就是列出并分析和讲解知识点。双语教学尽量用英语,同时切忌对英语逐字翻译,课堂教学尽量注意互动式教学,即发动学生的参与。因为,社会工作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这样做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要点和重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通过互动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加强了学生对社会工作方法与技能的掌握,说到底就是给学生提供了实践锻炼的机会。

再次,要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课后要给学生提供实务的机会。老师利用自身社会资源的优势,组织和安排学生进行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要提醒学生在使用某种原理和方法之时,要有意识地回忆英语是如何表达。

再其次,要充分利用现代社会信息资源,如网络资源,叫学生多浏览相关社会工作网站,了解国际社会工作的动态与发展。一方面加强和巩固已学的知识,同时也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和对时局的把握能力。

五.教学结果

本专业双语教学共对社会工作专业两个年级三个班开展,教学结果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学生的接受度。对两个年级三个班共一百六十多位学生的抽样口头问答中,对开设双语教学的接受度为90%。

(二)考试检验教学成果。学期末对双语课程进行考试,学生的考试成绩还是满意的。以本院1999级两个社会工作本科班的《IntroductiontoSocialWork》为例,及格率为100%,平均分在75分,最高能拿到92分。

(三)学生双语教学的收获。大部分学生认为,通过双语教学,一方面,复习、巩固了已学知识,另一方面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理论与方法的更深更准的理解和掌握;最重要的是,通过双语教学,学生的视野得以开拓;最后,学生还认为双语教学提高了自己的英语水平,增加了自己的素质。

双语教学的影响是立竿见影的,本院社会工作1999级两个班共99名学生,在2003年毕业时,共有四名学生分别考上了北大、人大和复旦大学的研究生,其就业竞争力也有相对提高,在本院就业的统计中,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是最高的,达到了47%()。

六.结论

社会工作双语教学是时代和社会工作专业本身特点要求的使然,本院社会工作双语教学的尝试证明它是可行的,也是行之有效的。

摘要]:中国社会工作教育是一个新兴的专业,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现状和社会工作本身的特点为社会工作双语教育提供了舞台。本文就社会工作双语教学的目的、必要性和具体操作进行了严密的论述,认为社会工作双语教学是可行的,也是行之有效的。

[关键词]:社会工作双语教学目的必要性可行性效果

参考书目:

1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96年6月。

第3篇

其一,无论在香港还是在美国,影响我们的是社会环境、社会问题与社会变迁,这是最重要的,这个社会变迁影响我们社会工作的回应。比如美国30年代的经济衰退,既是危机又需社会工作的回应,如果社会工作与教育不理睬的话,你就失去了一个很好的机会。由于这种危机需求为本科教育课程提升提供了条件;另外当时的课程也从较微观层面走向了宏观,而且它与社会关系也比较紧密。当时香港社工教育发展得那么快与政府的取向密切相关,课程变迁也符合社会问题需要,有时我们发展新的选修课就在于发现新的社会问题,如新移民等。现在我们香港遇到的危机,对我们社工教育也会有大的影响。

其二,影响在于政府政策的影响。比方香港规定某一职位的人都要受社工专业培训,这一政策很大影响了社工教育的发展。在美国,一些法律如精神健康方面条例规定,精神病人要受到很好的照顾。如果不照顾,其家人与团体就要负责任。所以一些条例也在不同层面影响社会工作与教育的发展。

其三,财政来源的影响。比方政府投资多少在社工教育上,这将直接影响我们社工教育步伐大小问题的。香港80年代是政府就给了好几笔巨资,加倍培养社会工作人才,面对社会大需求情况下,政府需要我们大力培养人才。而现在紧缩了,产生的影响亦是不可忽视的。在美国,政府亦曾有几次拨款。在美国有许多私立学校,它们受财团与富翁的影响,若后者对社会工作某一方面比较感兴趣,他们会把资金投往这方面的社工教育。比如有些基金会特别有兴趣搞健康医疗事业,他们就资助了很多这类的培训与项目;一些财团希望搞有关精神治疗或家庭治疗方面的项目,这些影响无疑是很大的。

其四,就是就业机会的影响。比方在美国最近十多年的辩论,他们有许多的私立社会工作机构,许多社会工作者面对个体需求(咨询、心理治疗),在社会上自主择业。这也算是不错的出路。所以一些大学的培训也注重个人理疗,心理治疗等方面培训,因为市场比较大。当然不少社会工作者不喜欢这种取向的。故就业机会也会影响到整个社会工作培训的方向。另外,在香港我们还要搞一些培训,如艾滋病等。这方面既有就业机会,也有需求,但没有培训。还有社会保障方面,不少人员需要培训。就像我们文凭课程以前没有关于怎么做社会保障的培训,以前他们是不请社工的,现在就业形势不好,社工开始涉及这个领域,做一些派钱性工作。因此,在我们的课程里也有了相应的回应。

其五,社会工作专业群体和社工教育的群体的取向的影响。我们可以看见在美国的社会工作发展或在香港社会工作发展长期受到他们的工会或专业团体的影响是很大的,刚才谈及的美国的几个协会或议会,他们很大地影响了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方向,当不同院校在培养本科生还是硕士生从事社会工作问题上产生分歧肘,社会工作教育议会就出面解决了这个分歧,可见专业的团体对社工教育的影响是很大的。在香港,我们的发展好几次得益于社会工作人员协会和社会工作总工会的帮助,政府因财金短缺想“砍”大学里的一些社工教育课程,但协会与工会坚决不能让政府“砍”,他们认为现在暂时不需要这么多专业人士,但现在不培养一批人才,将来社会有需要怎么办?就算这些人暂时找不到工作,但将来一定是有用的。在其他一些问题上,协会和工会常与政府辩论,以保证社工教育不会因经济衰退而受到大的冲击。

最后一个因素在于学院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外在因素固然重要,内在因素更不容忽视,我们自己怎么想,怎么做是很重要的,在美国社工教育历史里面,有许多重要的人物是影响社工教育的发展的,在这个过程中,不少人扮演了重要角色,当社会有需要却没人、没钱来做时,他们就亲自动手。如第一个暑期班。另外专业取向上往往也会受个人的影响。这些社会工作教育界的重要人物怎样去改变历史,怎样去分析、去演绎历史,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讲讲有关社会工作的辩论。

这些辩论在整个发展历史里面是不断发生的,这些辩论在国外、香港都是影响我们取向的,不一定有肯定的答案,它需要我们自己查找与探寻。

第一个争辩是,学术教育与专业教育之争。这个其实是每一个搞社工教育的国家都会面对的问题。社会工作教育不仅仅是一个专业的培训还是一个学术教育,这引起了很大的辩论,比方重视学术教育的人通常会觉得社会工作应该具有很好的学术基础,他们希望做社会工作的人要有很好的社会科学基础,要有很好的理论,很好的研究水平。因为没有理论与研究你单单做实务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这一派就不太注重实务性的工作,比较注重象牙塔内的传教,他们面对社会问题就分析社会问题,然后向政府提出相关措施,却往往不参与改变这些社会问题的实践活动。美国社工教育在最初发展中,巳开始了关于这个方面的辩论,即社会工作教育应该怎么搞。20世纪初,一派人认为教育应该是很学术的,培养的人应该注重分析的能力,注重对社会科学的理解,以此提出建议,当时有些大家是以此为取向的,后来没人读,就只好作罢。而原先一些大学的课程注重社会科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分析,几乎没有实务的,学生不用到社会上从事实际工作。另外一派人与此针锋相对,认为社会工作教育应当紧紧与社会实务相扣,不可仅在象牙塔里讨论问题,应该注重专业性、实务性,主张整个社工教育所受的培训应建立在实务的基础上,但是在实务上并不是简单工作,而要去分析、去反思,在实务中发展出实务理论来。在美国这一派获得了成功。我们看到在美国的社工培训中他们是比较实务的;英国相对而言学术性就要强点,实务性相对弱些。这对美国也产生了一些影响,美国社会工作的培训是一个十分注重专业性课程的设计,而且也十分注重专业的素质,如价值观培养、社会工作有关知识、有关技巧的传授’,注重整个社群的建立,这个取向一直影响着美国社会工作专业培训,按照这个基础,美国社会工作教育议会清楚规定每个课程该有什么内容。在评审课程中注重这些内容:有无社会科学基础、社会学、心理学等;社会工作实务课程;对于社会环境分析,社会行政和研究;实习。在英美,对实习有个严格的规定:如果要成为专业的社会工作者,你在社会工作教育课程一定要有某一时段的实习——实习不仅是出外看看,而是一定要有专业督导的。1997年香港成立的注册规定我们承认的课程,包括国外的与香港的,都有硬性实习要求,而且如果我们承认他作为我们注册对象,他若是本科社会工作毕业生,就必须要有800小时的实习,要文凭的,至少要达到600小时。其实,这个有关学术教育专业教育之争,在各国都有一个共识,就是认为专业的培训不同于学科的培训,是要建基于实务之上的,但也有很强的学术基础——它是服务于我们的专业的。虽说这个辩论暂时告一段落,但教育界还常谈及社会工作教育是否就这么窄的专业化,所以我们希望现在的院校的社工教育专业化不要太窄,希望它的社会科学的基础能拓宽一些,也希望我们社会工作不仅是学社会工作科目而是希望它是有很好社会科学的基础。比如我们学系现在叫应用社会科学学系:有社会工作、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总之以社会科学为依托,当然叫社会工作系也可以,不过要小心避免一个危机:教授的社会科学不能太窄,而且不能仅由本系老师来教。否则你的领域永远走不开社会工作的圈子,而它的好处在于利于自身强大,能建立一个很好的专业基础。两个各有千秋。

第二个争辩是微观和宏观层面的取向之争,这其实并不局限于社工专业内的争辩而是整个社会工作的争辩。最初社会工作开始之时,已经有这个问题的争论,当时美国的Richman,是社会工作之母,他的书《社会诊断》就是注重较个人化的,注重个人治疗等。当时另外一个派别则注重邻居社区的运动,注重在贫穷社区内建立一些中心,工作人员生活其中,帮助居民们,常是新移民、妇女、童工等。当时社会工作的取向还是比较注重社会改革与变迁,但到了30年代,佛罗伊德等影响较强。此后就受个人心理咨询与分析影响很大了,这在后来社会工作发展上表现为对个体关注性强。但一些社会动荡,如30年代的经济衰退、60年代的战争问题,使社会工作者认识到,我们不应太注重个人取向,而应该注重一点社会取向,如社区等宏观层面的东西,其实这十多年在美国,社会工作取向还是比较个人性的——在于不少社会工作者是私人择业,这多少会影响社会工作的专业取向。最近美国出版的一些书多是《家庭治疗》、《认知治疗》等治疗层面的,这个取向也影响到了香港,所以很多治疗的模式在香港都很盛行。常会缺乏思考地照搬外来的东西,其实这类治疗有其文化背景与社会背景,如果我们照搬过来是会产生问题的。让我们回到美国。1995年,美国出版了一本书,内容简单只涉及一个问题,但对整个美国社会工作却产生了很大影响,这本书叫《反叛的天使》,即谈及我们社会工作者已经背叛了我们以前的使命。它提醒美国的社会工作者不要再沉湎于个人的治疗并从中追求个人利益,而在美国许多社会问题是社会工作者忽略的。这本书里说其实社会工作刚开始时是基于回应整个社会问题而逐步发展壮大的,是十分关注社会贫穷、社会压迫的,但是社会工作专业却一步步在变化、变质一一为了个人利益(权威或金钱)忘记了你本来成为社会工作专业时的理想与使命,这本书对整个美国福利影响极大,引发了许多讨论:我们是否背叛了我们的使命,我们是否迷失了方向等,这也包括不少辩论,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美国的《社会工作期刊》,它有一个一百年的特刊,在这儿有很多文章反思这个问题,批评美国社会工作迷失了方向,忘记了他们本为公益、为社会改革的理想等。这也影响到我们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微观或宏观的取向是影响课程的设计的。70年代末在加拿大是分得很清楚,我是社区工作,你是个案工作等。彼此间没有合作余地,而且关系不好,他们认为我们只注重社会改革,我们认为他们太个性化,但这似乎是学校的错,而不是学生的过失。当时受欧美潮流的影响,在课程设计上分微观与宏观,然后完全按你兴趣取舍微观与宏观,互不干涉。而且往往课程的设计也影响毕业生以后的择业取向。所以微观与宏观之争其实很大地影响了我们课程的设计。比方美国最近的期刊讨论中多了许多文章关于社会发展取向方面,如何使课程设计与社会发展取向互为体现。可见这个争论是影响社会工作及其教育的,我们怎么样看社会工作的定位,怎么看社会工作的使命影响到了我们的课程设计,如果我们看到我们的使命不单单是为个人,是为社会改革、社会变迁,那么我们的课程设计也一定要包括这些方面的取向,否则会影响我们学生毕业后的取向的。以前的课程设计太窄了,宏观与微观是完全分割的,从而使学生们没有一个全面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第三个争辩是专门与普遍化教育之争。这个争辩基本上是说你的社会工作教育课程的设计应该是很专的还是普遍化的。如果专门化取向的话,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很专门的,是能够抓住一个很专的问题,如青年工作、家庭治疗或者是社区工作等等。用这个取向去理解我们社会工作教育课程的,那便完全围绕它了,恰似以前我读的专业,完全是宏观的层面,从未涉及个人、家庭等问题,那时我们很专门地学习怎么做社区组织工作,而未做个人取向的个人辅导等,而我那同学是读家庭社会工作课程,她读的全是环绕个人,心理、家庭关系,家庭动力,家庭治疗等。如果是专门化培训的方向的话,结果是那帮学生会比较精专,对某一范畴了解很透彻,但他却无法适应于其他的环境。我个人就不太喜欢这种太专业化的培养。普遍性取向的意思就是我们要培养每一位社会工作员使之成为全才,方方面面他都懂,所有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所有社会工作的知识技巧,他处于任何一个环境,无论是社区,还是面对老人或有问题的家庭,他都可以解决,但是他不可以太专,可以在具体实践中继续求知。但是基本上赞成普遍化取向的教育方法,我们会觉得不单使他成为全才,懂得社工方面所有的知识,理论、技巧,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你要帮助他能够学会如何转化的能力,即怎样把这个地方学的东西能应用到其他领域,这是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如果你相信是专门训练的话,那么通常你就要给他很多很多的东西,但是如果我们认为人是可以自己学习的,他毕业后他还要自我学习,那我们就要帮助他一些学习的能力。让他毕业后不用再依靠你的培训,可以自由地去获取知识、技能。其实在美国或香港,这个问题差不多已解决了,即初步的培训我们基本注重普遍性的培训,使其有个基础的能力,而高层的培训才进入专门性培训。

第四个争辩,这正是我们教育者应当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教育是为谁服务,争辩是我们应不应该让我们雇主——我们学生的雇主牵着鼻子走,还是我们有自己的立场。很多时候,我们搞社工教育时,我们发现我们若要回应社会需求的时候,他们就会有很多要求,比方雇主,在内地就是政府,不同部门等,在香港还包括非政府组织,他们提起意见没完没了,当然我们要很快地回应他们的问题。如果我们被他们拉着跑的话,便会失去方向。我们常做。雇主的调查,我们学校两年就做一次,看他们的要求,看他们对我们学生的满意程度,他们希望我们增加什么内容,但我们并不会全部听他的,全听了,就不会有方向了。有些人认为我们的顾客永远是对的,永远应听他们的话,但是我们发现毕业生的雇主所说的要求是好的,但他们要求是比较短浅的,只着眼于现在问题,比如,学生要懂得评估,要懂得会计、财务等。有一阵他们要求加电脑课程,有时又要我们加一些研究多一点的课程,有时加治疗模式等。若全部听他们的话,我们的课程极易膨胀,会没完没了。如果作为社会工作教育者我们就要有一个能力去分辩什么事要做,什么事不做。当然我们不可以说我们有绝对的权威不听你的,这是不好的,是脱离实际的,但我们若全部听他们的也是不好的现象,使我们失去了独立发展的方向。所以这也是一个争辩,所以我们在顾客为主取向,还是我们教育者为主的取向的辩论上,我们也是要找一个平衡点,而不是站在任何一个极端。

第五个争辩是交代的问题,就是我们是向自己交代还是向公众交代。在香港地区、在美国、在全世界现在有一个很强的潮流:管理主义盛行(另外加上经济不好就更惨了),给我们钱的人包括政府、公众等,他们都对社会工作教育有很多要求,也要求我们的交代。因为以前在香港交代制度很严格,我们课程方方面面包括我们教学水平、教学素质、研究成果、学术管理等均要交代。学生多了要交代,学生少了更要交代,学生就业好不好也要交代(每年都要看我们学生的就业率数字)。所以有一些同事不太喜欢这个制度,为什么我们要向外人交代,我们可以向自己交代嘛。我们常强调学术界的自由度,包括无上的权威、无上的自由,但是我们现在已无能力辩了,其实辩论也无用处,外面社会就是这样要求,什么东西都要交代,为了这个交代,在社会工作教育方面,我们有许多方面要去做评估,内地将来也会面临这样的问题,我们要做方方面面的评估证明我们存在的价值与工作成效。通常我们的辩论是这东西有没有用,为什么要做这么多的评估,如果我们教的好的话,其中效益是很难评估的,它往往是处于社区之中的或对人的,社会工作教育究竟能不能影响我们的学生,令他们工作有成效是更难评估的,而我们现在正在做这些。现在对这个辩论少了,更多的是考虑如何能做得更好,怎样去证明我们的存在,怎样证明我们学生的素质是好的。我们辩论的方法是希望不用那些传统的、政府的或者是机构给我们的很硬的、非人性化的方法去评估我们,我们希望我们用自己的方法去发展相关评估,去证明我们学生素质是好的,工作是有效率的。包括就业数字、包括个案、学生好的影响等(如他在社区中运用方法与其他人有何不同),这些都是我们面临的挑战。

第六个辩论是关于社会工作教育层次问题。在内地这种辩论不太厉害,香港有,美国就更厉害了,究竟社工教育应当放在什么层次,是文凭,本科还是研究生层面。在美国以前辩论得很厉害,最初认为他有一个基础的大学培训,先成为了有教育的人——懂思考,有人文教育基础等,然后他才进入硕士研究生,我个人来看是比较理想的,但现实很难做。现在他们也与现实协调了——需要太大了,无法一步步进入。现在在香港、美国已有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但这种辩论在内地也是需要的,至少要辩论一下不同的层次有什么定位与目标,一二层次间有什么关系,怎么交叉等。

第七个争辩,社会工作教育应不应该有立场。这是近十多年来比较激烈的讨论。因为很多人认为社会工作者是没有价值取向的,无价值立场的,但是最近的很多辩论提及社会工作是不可能无立场的,其实在我们帮助他所做的决定都是有价值立场的。比如帮他讨论一个家庭问题,他最后决定离不离婚,或你帮助一个社区如何去解决问题等,这些时候往往有价值取向的。若说工作者价值没有影响他,这是比较假的,其实我们工作的过程里,常有价值隐含着去影响他们,有时不明显罢了。香港一些机构和社会工作教育课程有很清楚的价值取向。面对贫富悬殊等社会问题或处于边缘的人士,如果我们不去帮助他们,什么都没有价值取向,什么都没有立场的话,我们叫我们的学生没有立场的话,他们(边缘人)就永远得不到帮助。他们认为社会工作是有立场的,就是帮助那些受压迫的,处于底层的人们。这是他们的价值取向,我们不一定听他的。但这是针对辩论而言的,在香港我们还没有那么激进、进步,所以我们暂时没有什么很清楚的立场。通常,我们的立场只是帮助我们的学生去注重社会公益或者去关注社会底层的人等。但是没有英国社工教育界那层次分明的价值立场。这个,我们也可以讨论,社会工作教育是否应该有立场,比方在内地有那么多贫穷问题,我们是否应该注重社会发展呢?或在取向上帮助他们扶贫,协助他们用社会发展的方法解决问题等。这需要你们更多地去考虑。

刚才说了在社会工作教育领域里的好多争辩问题,曾有的或现在仍进行的,这些重要的议题我估计也还是有些意义,有一些问题也是比较实际的,比如立场问题、培养人才是专才还是全才、教育层次、或者是为谁而服务、社工教育是微观还是宏观、学术与专业关系等,希望我们大家都好好反思一下。

最后一点是说未来的趋势

第4篇

论文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引入,实效

 

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虽然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最终形成是多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却一直处于核心地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进程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个严谨而开放的体系,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党的教育方针的基础上,不断适应社会进步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政治论文,引入相关学科的知识和经验,努力开创新局面站。

一、传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问题

1、教育理念落后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片面强调教师的作用,注重形式化、表面化,习惯对学生进行外在强化,缺乏“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忽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大大降低了学生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削弱了学生对于教育内容的认同,致使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排斥乃至厌学情绪,背离了课程设置的初衷和目标,育人功能难以真正实现。

2、教育内容空洞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缺乏时代感和针对性,理想化色彩浓厚,偏重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内容过于理论化和原则化,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和思想认知水平,缺乏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和介入,内容更新滞后,没有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结合起来政治论文,忽视大学生对“真、善、美”的真实体验,对大学生面临的实际困难如学习倦怠、就业压力、心理问题等关注不足,致使课堂教育与社会现实的反差极为明显,效果大打折扣。

3、教育手段陈旧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上是课本统一、大纲统一、教学方式统一,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缺乏针对性和层次性,通常以灌输说教和书面考试为主,大话讲得多而行为指导少,管教多而启发少,灌输多而引导少,致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了无根之基、无本之木,很难使正确的理论真正内化为大学生坚定的信念和精神的支柱。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入社会工作理念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一种以助人为宗旨,运用各种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去解决社会问题的专门职业,是确保现代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制度[1]P6-7。”社会工作者通过与案主面对面交流的方式,为那些被社会问题所困的个人和家庭直接提供帮助。社会工作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助人活动,而“是充分考虑到受助人的需要及其主体性,运用尽可能有效的方法帮助受助人满足其需要、摆脱困境的活动和过程 [2]”,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中政治论文,以人道主义为基础,以接纳、尊重、自决、保密、中立为原则逐步形成了平等尊重、助人自助的专业价值理念。引入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更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与社会现实和高校发展实际不相符合的陈旧观念,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重要保障站。

1、平等尊重的理念

社会工作最基本的价值观就是尊重当事人,确认帮助者和被帮助者之间的平等关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入社会工作平等尊重的理念,首先要改变教师是教育主体、学生是受教育客体的关系,改变主体绝对权威、客体被动服从的陈旧模式,积极促成主客体平等双向、交流互动的教育模式,满足大学生自我肯定和得到他人肯定的心理需要。其次,平等尊重的理念要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教师必须以不批判的态度接纳学生,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一种平视的姿态与受教育者进行入情入理的对话,真正摈弃那种我讲你听、我说你行、我教育你服从的说教模式,使受教育者在尊重、认可、理解中得到教育 [3]”,更好地以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2、助人自助的理念

社会工作“最核心的摘要通过“助人”达到人“自助”。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入社会工作方法

作为科学的助人活动政治论文,社会工作在发展中形成了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一整套科学的工作方法。从教学实践入手,灵活运用社会工作方法,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性和实效性的关键环节。

1、个案工作方法

社会工作的个案工作方法是“采用直接的、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运用有关人际关系与个人发展的各种科学知识与专业技术,对案主(个人或家庭)进行工作;它通过提供物质帮助、精神支持等方面的服务,协助案主解决困扰他或他们的问题,并改善其人际协调能力,完善其人格与自我,增强其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以维护和发展个人或家庭的健全功能,增进其福利站。[1]P103”

伴随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学生的个性和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除了要考虑所有学生共同的需要外,还应该考虑到个别学生的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区别对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入个案工作方法,教师在课前,通过向学生告知个人邮箱、电话号码、MSN等形式政治论文,与学生充分互动,开展有效调研,多方面收集学生对授课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有针对性地备课;课上从各种角度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关注点,适当调整授课内容,满足学生需要;课后及时对授课效果进行回访,认真对待学生的反馈信息,对于发现的问题可以在以后的教学中给予更多关注;对于个别学生提出的特殊问题,可以在课后对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和交流,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个案工作方法的融入,也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愿意作为一个平等的教育主体通过开放互动的交流与教师相互探讨、共同进步,从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模式更加科学,效果更加突出。

2、小组工作方法

社会工作的小组工作方法,也称为团体工作方法,是“以社会团体为工作对象,在团体工作者的协调下,或通过团体情境与团体互动实现娱乐、教育与治疗的目标,或通过团体的共同努力达成社会行动政治论文,从而促使社会变迁,促进整个社会繁荣。[1]P128”小组工作利用小组成员互动中的彼此分享、分担、支持、感化、教育,带来成员态度与行为的变化,具有发展性和预防性。“小组工作相对于个案辅导其最为显著的优点就是小组成员在彼此互动中通过小组动力达到改变的目的,其改变的结果是持久而有效的。[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采用大班教学方式,往往效果不佳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入小组工作方法,可以按照各种形式把大的教学班分成多个小组,组织学生按小组参与课堂互动。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自然班分组,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可以按照宿舍分组,组织学生上台讲课;可以按照选题分组,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最后由学生代表评定各小组成绩,再由小组评定个人成绩,直接与学生个人的学期成绩挂钩。在小组活动中,每个组员通过分工都能积极参与、认真准备,既是专业知识的丰富、综合能力的锻炼,也是集体观念和参与意识的提高。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为平等主体参与到互动中,以小组工作方法的技巧合理建组政治论文,适时引导,强化暗示,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空间,帮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发挥学生的各项优势,引领小组成员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引入小组工作方法不但实现了社会工作的平等尊重、助人自助的理念,而且可以推动学生的个人发展和完善,并通过明确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加强学生的群体教育,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拓展教学的广度和深度。

3、社区工作方法

“社区社会工作是一个过程,在这—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帮助社区成员确定其需要或目标,鼓起其行动的意愿与信心,协助共寻求各种资源,采取行动,以求得问题的解决站。[1] P15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论文,基本上是以理论灌输为主,大多忽视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解决了“知”的问题,却没有解决“行”的问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各个高校都提出要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帮助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实现寓教育于社会服务之中,寓教育于参与之中,使大学生达到知行统一。社区工作方法强调教育与社会生活的相互联系与彼此依赖,重视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对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开放性、持续性以及推动社会化、应用型人才培养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入社区工作方法,可以积极开展各种活动介入社会,以学校建立的实习、实训基地为依托,充分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外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把学校和社会有机结合,一方面协助社会发展,一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促进学生的成长。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不同的社区资源政治论文,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学生日常实践结合,通过各种课外教学活动、学术讲座、文艺演出、志愿者和社会服务活动,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社会责任感,增强社会认知和动手能力,在实践中学会爱和尊重,学会感恩,最终实现知行统一。在实践教学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表现进行较综合评价和考核,作为学生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引入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定会摒弃不合时宜的陈旧观念,适时更新工作方法,切实增强教学实效,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大学生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更好地应对社会转型期的严峻挑战,实现高等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级才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张乐天.社会工作概论[M]:(第二版).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2]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3

[3]易钢,肖小霞.学校社会工作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J].高教探索,2007(6):94-96

[4]范燕宁.社会工作专业的历史发展与基础价值理念[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94-100

[5]廖鸿冰.学校社会工作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多元整合教育构想[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5):230-231

第5篇

非营利组织为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重要就业领域之一。2010—2014年X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就业统计数据显示,该校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在非营利组织就业比例达到53%。在这一背景下,根据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就业领域与就业技能培育需要,开设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加强该课程教学管理研究,便成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

尽管非营利组织以非营利为宗旨,但不论组织的宗旨是什么,管理是所有组织的首要功能,而不仅仅是利润的附庸,所有组织都需要管理。非营利组织不仅需要管理,而且还需要实现优质的管理。首先,非营利组织主要经费来源于社会捐赠,优质管理之下的非营利组织能通过管理更好地实现组织宗旨与使命,更有效率地开展工作,获得良好的服务效果和社会赞誉,从而使组织行为与组织形象更加符合社会期望,为组织获取可持续发展资源。其次,非营利组织大量使用志愿者劳动,优质的管理能使非营利组织吸引到更多数量、更高素质的志愿者,为组织发展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源支持[1]。最后,在非营利组织不断涌现、组织间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非营利组织如何实现进一步发展,都需要经过组织管理的改变和提升。而实现上述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推行职业化管理:培育专门的非营利组织职业管理人。在大学生本科教育阶段开设非营利组织管理教育课程,便是非营利组织职业管理人培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教学模式分析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为G市X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总学时40课时。在传统的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教学中,教学目标设定为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非营利组织管理理论知识,授课教师主要以理论讲授方法为主,针对非营利组织定义与分类、国内外非营利组织发展、非营利组织战略管理、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管理、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管理、非营利组织项目管理、非营利组织筹款管理八个方面展开理论教学[2]。同时,针对部分理论教学内容搜寻国内外相关案例进行课堂案例分析。尽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对非营利组织管理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但因教师自身无任何非营利组织实践经验,在课堂理论阐述和案例分析方面存在不够深入的弊端,无法深入浅出地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讲解,致使教学效果受到影响。且因教师所选案例与受教育者生活背景和社会认知差距过大,导致受教育者对案例内容理解有限,无法产生强烈共鸣、激发思考,出现案例分析教学方法无法实现预定教学效果的情形。

学生良好的非营利组织管理能力培养不仅需要为其提供优质的课堂知识传授,同时还需要为其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和实践平台,使学习者将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在实践过程中学习、掌握更多的非营利组织管理技巧。而传统课程教学方式并未为学习者提供实践的机会与平台,教学者受自身实践能力水平限制亦无法予以学习者非营利组织管理实践指导,致使学习者非营利组织管理能力无法得到全面发展,实现有效培养,从而呼唤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发展新的符合人才市场需要的人才培养方式。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三、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教学改革途径

2012年5月,X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注册成立了G市第一所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积极投身非营利组织三大类型之一——民办非企业管理实践,并在民办非企业管理过程中,积极与非营利组织另外两种类型——基金会与社会团体互动,全面了解、掌握非营利组织管理知识。正是在这一背景下,X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开展了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教师在非营利组织管理过程中积累管理案例与经验,实现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给予学生生动的专业知识讲解,提升教师专业教学水平。与此同时,教师积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管理,协助教师开展部分管理工作,通过实践加强对理论的理解,并在实践过程中实现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双重提升。最终形成实践——教学——实践这一循环体系,实现师生专业共同成长。

(一)重新厘定教学目标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培养具备一定的非营利组织管理理论知识人才”为“培养具备一定的非营利组织管理理论知识和具备较高的非营利组织管理实践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在注重培养学生非营利组织管理理论知识的同时,尤其注重学生非营利组织管理实践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获取并积累一定的非营利组织管理知识,具备一定的非营利组织管理能力,从而在就业市场上更具竞争能力,能更好满足非营利组织发展需要。

(二)改进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改进传统的课堂讲授法,使用教师非营利组织管理实践作为案例对相关理论进行分析、讲解,使案例“有血有肉,接地气、有人气”。教师自身实践所形成的案例不仅使课堂讲述更加生动深刻、深入浅出,同时本土案例的应用还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共鸣,激发学习兴趣。此外,在课堂讲授法之外,布置课外作业,同步使用实践教学法。学习非营利组织管理理论知识后,教师布置课外作业,要求学生以团队形式,利用教师所创办非营利组织为平台开展实践,交流、讨论实践心得,培养学生非营利组织管理实际操作能力。

(三)整合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上,改革后的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教学主题在沿袭旧有模式八个教学主题的基础上,对全部主题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提升,在明确课堂理论教学内容之外,制定课外作业实践内容,根据课程教学改革内容表(见表1)开展教学工作。

   (四)变革考核方式

根据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教学内容的变化,课程考核方式亦随之发生变更,考核方式围绕课程目标而制定,考核内容与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课程考核方式由传统的闭卷考试更改为考核,从课堂表现与课外实践成果两个方面进行考核。其中,课堂表现与课外实践成果各占 课程总分值的50%,在此基础上,课堂表现细分为课堂出勤率、课堂听课投入程度与课堂讨论参与情况,课堂出勤率占课程总分值的15%,课堂听课投入程度占课程总分值的20%,课堂讨论参与情况占课程总分值的15%,综合多方面表现和成就确定最终成绩。

四、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成效

2013—2014年, X高校在两届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中开展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后,学生非营利组织管理专业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其在课外作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相关设计与工作策划方案共被B机构采纳三项,同时教师课程教学效果评价得分相较于2012年评价得分平均增加了11.34分。从学生能力提升、教学成果实际应用和教学效果评价得分三个方面证实了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成功和必要性。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实行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在丰富受教育者理论知识的同时,又发掘、激发受教育者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增强其实践能力,既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基于学生未来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而实施的教育,能形成具有丰富内涵的个体,良好满足社会变化和需求,实现个人和社会共同发展进步。此外,课程教学改革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互相依托、互相促进,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在教师创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背景下开展,既依托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又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舞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和突破,最终实现学生和教师两类主体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美]詹姆斯·P·盖拉特(James P.Gelatt);邓国胜等译.

第6篇

一、单项选择题(25题,每题3分,计75分)

题目1

有关自我表露表述有误的是()。

C.

自我表露是隐私的表露,需要“将自己的灵魂完全地裸露”

题目2

()发表了关于社会团体工作的三大模式的论文,为推动团体工作实务做出了巨大贡献。

A.

帕贝尔和罗斯曼

题目3

()的动力来源于团体本身,社会工作者在团体形成以后一般处于边缘位置。

A.

支持性团体

题目4

下列不属于墨子思想的是()。

D.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题目5

团体系统的组成要素包括团体成员、工作者、团体和()。

D.

团体环境

题目6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基督教青年会。

D.

乔治·威廉

题目7

人类学家将人类行为发展理论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个人行为发展理论;另一类是()。

B.

团体生活发展理论

题目8

()认为,团体社会工作是一种帮助个人人格发展的方法,在这种目的之下,团体本身被当成一种主要的工具。

A.

沙利文

题目9

()的发源地是14~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它是最初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D.

人道主义

题目10

选择和创造团体环境的三大原则包括“尊严”、“个别化”和()。

B.

亲密感

题目11

()是世界上第一个号召知识青年自愿为地方进行服务的机构。

B.

唐恩比馆

题目12

下列有关社会行动团体表述有误的是()。

C.

社会行动团体以成员为中心,重视个人感受

题目13

关于工作者在团体发展中的地位表述有误的是()。

A.

进入团体的转换期,团体的动力逐步形成,工作者处于团体的中心位置

题目14

()曾提出,团体社会工作和个案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研究一样,是基本的社会工作方法。

C.

科伊尔

题目15

()是典型的个人取向的团体。

B.

治疗性团体

题目16

20世纪70~90年代是()团体在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的时期。

B.

成长性

题目17

成长性团体可以分为自我认知的团体和()。

A.

技能达成团体

题目18

人类在遇到自己同时存在的动机不能同时获得满足时,会产生两类动机,一类是双趋冲突,另一类是()。

C.

趋避冲突

题目19

下列不属于二人组合次团体互动形式的是()。

C.

分离—倾向互动型

题目20

与其他团体社会工作类型相比较,()团体是一种预防取向的团体工作。

D.

成长性

题目21

团体依其构成因素可分为自然团体和()。

D.

外力团体

题目22

属于新教伦理的理论假设的是()。

C.

人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艰苦工作实现物质繁荣

题目23

()出版了第一本团体社会工作的教科书《在有组织团体中的社会过程》。

A.

科伊尔

题目24

()以协助成员发展社会性为主要目的。

C.

成长性团体

题目25

下列不属于三人组次团体互动形式的是()。

C.

攻击—被攻击互动

二、多项选择题(5题,每题5分,计25分)

题目26

下列属于自助团体的特点的是()。

A.

非竞争性、合作取向的

C.

持助人自助的态度

D.

反精英,反官僚主义

E.

共同领导

题目27

团体社会工作的目标包括()。

A.

激发团体成员的潜能

B.

培养团体成员的良好行为

C.

建立团体成员的社会归属感

D.

提升团体成员的能力

题目28

西方社会工作基本价值观的基础是()。

A.

新教伦理

B.

社会福利思想

C.

人道主义

题目29

成员在团体中的基本角色包括()。

A.

受助者

B.

自决者

E.

协助者

题目30

社会工作者应具备的价值观包括()。

A.

“个人进取”的价值观

B.

“个人尊严”的价值观

C.

“参与自由”的价值观

D.

“高度个别化”价值观

第7篇

论文关键词 人情社会 专业关系 社会工作

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社会工作者经常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伦理困境,不得不作出艰难的伦理抉择。当然专业的伦理准则或守则可以为社会工作者进行一些指导和启发,但要用已有的专业伦理准则对每一个具体的伦理困境提供相应的操作性的指引是不切实际的。伦理困境存在于社会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每一个环节都可能面临着不同的伦理困境。个案工作中的第一步是接案和建立专业关系,鉴于公平和中立的原则,社会工作者需要与案主建立专业工作关系;而就现实的人际交往和人的情感需求来说,社工和案主之间关系很可能是混淆的专业界限的双重、多重关系。这样一个社会工作专业关系的伦理困境在中国的“人情社会”中尤其明显,因此,如何在社会工作实践中怎样做出伦理抉择,如何和案主建立关系,建立什么样的关系,是很值得我们去探讨的。

一、“人情社会”关系建立的需求

从普通人的直观感觉出发,大部分中国人都认为自己处于“人情社会”中,一些网站上关于中国处于人情社会这一观点进行调查,几乎所有的网民都同意这一观点。从学术角度出发,西方的学术界是几乎是没有“人情社会”的说法,而我国的学术界表述这样一个社会交换类型的概念并不统一,包括“人情社会”“差序格局社会”“熟人社会”等等。最早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的先生用质朴的语言描述了中国的社会“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摩擦里陶冶出来的结果。”继承老一辈学者的研究成果,当代的金耀基、翟学伟、黄光国等著名学者都对“人情社会”进行了论述研究。学术界都普遍认同我国到今天仍然是一个人情社会。

从社会交换的理论来说,人情社会是和契约社会相对的一种社会交换的基本类型,最基本的含义就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互动中主要以人情作为交换媒介。简单来说,A和B是朋友,A的生日B送了一个蛋糕,A就欠了B一个人情,而不是单纯的一个蛋糕,而之后B的生日,A送给B一束花,A也就还了B一个人情,是人情与人情的交换,而不是蛋糕和花的等价交换。在人情社会中,“给予-回报-再给予-再回报”就是“欠人情-还人情-再欠人情-再还人情”,人和人的社会关系就在这样的过程中建立和强化。

“人情社会”中,建立和维持与他人的亲密关系需要通过人情的交换,不管是接受别人的东西还是接受别人提供的帮助都是属于“人情”。而人情必须要交换关系才能维持,不能是单方面的给予,因而接受别人的“人情”也是维持关系的重要部分。人情社会中,人情的交换只存在于“熟人”之间的,因而只有接受了别人的“人情”,才会让对方觉得已经被纳入“熟人”范围,才会有深入的交流。

二、社会工作建立专业关系伦理需求

专业关系是指“在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中工作员与案主之间的态度表现与内心感受的动态交互反映关系,其目的在于协助案主与个人环境间做更适当的适应。”专业关系的建立对社会工作服务效果存在着重要的影响,建立什么样的专业关系,直接决定了社会工作服务运用什么样的的方式和方法,不同的方式方法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结果。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有意识、有目的地助人活动,是用专业的手法对有需要的对象提供服务,而不是单纯的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帮助,为了更好的达到社会工作者服务“助人自助”的目的,社会工作者在建立专业关系时有以下的需求:

(一)保持社会工作者的中立性的需求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再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如果与案主建立了超过专业关系的亲密联系就会被完全卷入事件,在这种情况下,难免会失去自身冷静的判断力也会严重的影响对问题的处理水平。社会工作者只有保持中立,才能以一个第三方的身份去观察、解决、处理问题,才能体现其专业性,才能更好的用专业的方法帮助案主解决问题。

(二)保持社会工作者的公正性的需求

社会工作者需要帮助案主,但是不能因为帮助案主而去损害其他人的利益,而当案主与社会工作者有着超越专业关系的紧密联系时,在决策时,社会工作者会不自觉的带入自己的情感,会不自觉的站在案主这一方处理问题,提出来的处理方案难免有失偏颇,很可能损害他人的利益。

(三)维护案主自决原则的需要

社会工作的本质是帮助案主自己认识到解决问题的方式,自己去解决问题,“助人自助”,如果案主和社会工作者之间的关系是情感上的超越专业性的紧密关系时,案主会依赖社会工作者,倾向于让社会工作者帮助自己决策和选择,而放弃自己的选择。

专业关系建立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就是适度的情感介入,一方面要保持客观中立,以便能够客观理性的分析案主的问题,拟定合适的工作计划;另一方面则需要有感情的交流和互动,让案主能够感到支持与温暖,展开交流,提供帮助。但是,社会工作者适当的介入案主的情感活动,目的是建立专业关系,而非建立亲密关系,可以友善,但不能“称兄道弟”。专业关系如果演变成双重关系或多重关系,会导致过高的情感投入,产生移情于反移情现象,进而影响助人效果。美国社会工作界在1980年的伦理守则已经认识到社会工作者和案主不能建立专业关系造成的一系列不良影响,甚至存在案主被利用的危险 明文规定社会工作者应当避免自己与案主的关系或责任与案主的利益发生冲突,不得利用自己与案主的关系为自己谋利益以及不得与案主发生性关系。之后在1996年的伦理守则中进一步明确社会工作者不应当和案主建立双重关系或多重关系, 尽量避免利用案主和伤害案主的可能性。

三、职业界限中的伦理困境出现的原因分析

社会工作被是一项以科学专业的方式方法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帮助的专业,道德是专业的核心,我们必须强调社会工作者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与道德观;科学的方式方法是专业的重心,要采用行之有效的办法提供服务。在于案主建立关系的过程中,一方面,社会工作者要注重自身的伦理操守,与案主的关系不能超越专业关系的范畴;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也要注重帮助人的方法和技巧,选择合适的方式跟案主建立关系。在“人情社会”这个特定的环境中,与人建立关系最好的方式就是“人情”的交换,通过人情的交换成为“熟人”,成为了“熟人”才有进一步深入沟通交流的可能,从而将真正的需求反应,才愿意寻求帮助,才愿意接受帮助。从这个层面来说,社会工作者在与服务对象建立关系时必然面临坚持社会工作价值观原则还是选择行之有效解决方法的价值抉择,这样的伦理困境产生从大的来说是“人情社会”价值观和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矛盾,具体来说:

首先,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强调服务于弱势群体强调公平中立的原则无可厚非,也与主流的社会思想的发展方向相一致。但在现阶段的情况来看,社会工作者必须要考虑到传统文化影响下中国人的求助心理习惯,只有按照传统的“熟人”关系的建立才能迅速有效的达到解决问题的结果。

其次,社会工作作为一个新兴的职业,是一个舶来品,现阶段的发展正是出于从不被了解到被大众接受的过渡阶段。在此时期,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可度不高,社会工作这项新兴职业的功能以前都是由政府组织和准政府组织包办,政府已经着手将这方面的职能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转到社会工作组织,但人们思想的还是停留在没有转化之前,对社会工作的认同度不高。在西方,社会工作者因为专业的组织很高的社会认同度取得案主的信任,但在现阶段的中国社会,大部分民众不了解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者要想获得案主的信任服务案主必须通过人与人之间信任关系的建立。

再次,社会工作者个人价值观与专业价值观的冲突。社会工作者身在“人情社会”中,有着自己的处事方式,怎么与人建立关系、人维系关系等等都是约定俗成的。专业的社会工作者通过教育、培训,接受了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观,但是并不代表这可以社会工作者会改变从自己以前的价值观,他依旧有自己熟悉的与人建立关系的方式方法。社会工作者个人作为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同时也是一个社会的人,一样有自身的利益需求,不可能在所有的专业关系中保持完全中立。

四、对于社会工作职业界限中伦理困境处理方式的探讨

在实践中,不同的社会工作者在与案主建立关系采用的方式不尽相同,同样的方式因为不同的案例导致的结果也是截然不同,我们不可能笼统地说哪一种关系是绝对正确的。但对于规范社会工作者的职业界限这个伦理困境进行讨论和研究是迫切而有必要的,针对伦理困境产生的原因,处理伦理困境的方式可以从以下几点来看:

(一)制定完善的社会工作伦理守则

规范的社会工作伦理守则可以澄清困扰和问题,清楚地告诉社会工作者什么是专业守则。美国的社会工作伦理守则没有针对中国特殊社会特殊国情,我国的《社会工作者职业道德》制定年代较早,内容不甚完整不能在社会工作者的实务领域中发挥指导作用,不能帮助社会工作在应对双重关系,因此所以制定我国完善的社会工作伦理守则是是迫切而必要的。

(二)加强社会工作环境的制度化

西方社会工作已经发展了百余年,其制度化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高制度化的环境是有利于信任的专业关系的建立的。例如,警察就是一个高度制度化的职业,有困难找警察是人们思维里的定式,只要求助对象是一个警察,不在乎这个警察是谁,求助人都会选择完全相信警察。同样的,如果社会工作这个职业也能够高度的制度化,人们都清楚社会工作者能做什么,会做什么,对这个职业有信任感,那么社会工作者和案主之间的专业关系的建立就能够必满过度的情感卷入。

(三)重视督导对社会工作者的监督和指导

社会工作督导能够协助社会工作者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通过专业督导,能够在社会工作者与案主的关系建立时给予指导,在社会工作者与案主的关系发展不正常时及时进行干预,及时引导和规范社会工作者的行为,有助于社会工作者与案主专业关系的建立。

第8篇

论文摘要:文章针对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与困惑,依据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和社会工作专业的特点,结合有关院校的经验,指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是构建与实施“一体两翼”的社会工作教育模式。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作为社会工作专业体系的组成部分,既要遵循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规律,也要遵循着教育的发展规律。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应以学生为本,注重实践技能的训练,但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发展中出现许多问题与困惑:首先,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发展先于专业社会工作,然而从发展速度看,又远远快于专业社会工作。无论是社会工作专业还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都存在着社会地位不高,社会认同感不强的状况;其次,现在的大学教育理念普遍是教师本位和学术本位,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大学生实务技能的训练;第三,专业教育发展方向不明确。许多院校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出发点多为选择出路,寻求生存;第四,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缺乏本土性,对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的教育主要照搬港台和欧美的社会工作专业教材;第五,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实习不规范,缺乏足够的专业机构作为实习场所,学生缺乏专业实践能力。

因此,依据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和社会工作专业的特点,结合有关院校的经验,笔者认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是构建与实施“一体两翼”的社会工作教育模式。

一、“一体两翼”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模式的理论依据

构建“一体两翼”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模式的依据是生态系统理论。社会系统理论认为,社会系统是由若干相联系、相区别的子系统组成。各子系统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结、相互作用、相互碰撞与融合,共同促进系统的完善与发展;各子系统之间都有一定的界线,在各自的范围内完成自己的任务,履行各自的“边界功能”,但又与其他子系统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根据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可以分为“开放系统”与“封闭系统”,系统以输入输出的方式与环境发生作用,并发挥整体的功能。

社会系统被看做是基于要素和关系的动态体系,这一系统的复杂性突出了选择的作用,也就是说,社会系统中的任何一个运作都是在诸多可能性中的一种选择。从宏观上看,我们所处的社会系统与其周边环境进而与世界构成一个多层次的结构体。通过系统与环境的互动,可以使环境中存在的可能性成为系统运作的组成部分,同时也使系统的产物成为环境的选择。

二、“一体两翼”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模式的内容

在生态系统理论指导下,基于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特点和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现实,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必须构建“一体两翼”式教育模式,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整合利用校内教育和实务资源为一翼,以整合利用校外教育和实务资源为另一翼,两翼并重,互相配合,共同为主体服务,以培养合格的社会工作者为最终目标。

1.“一体”的含义。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向学生传授和灌输各种知识。在这种单向授受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缺乏平等对话、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而作为一门把“以人为本”作为专业理念和重视实践技能训练的专业,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应以学生为主体,它要求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组织与实施,必须以满足学生需要和培养合格的社会工作者为出发点和归宿。这一点也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基本要求,与社会工作专业对人的尊重、相信人的潜能等视角是一致的。

2.“两翼”的内涵。首先是以整合利用校内教育和实务资源为一翼,需要知道的是校内教育和实务资源可分为单位内和单位外两部分,这里的单位是指社会工作系(专业)所在的学院或系(部)。从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的调查可以看出,大多数院校师资缺口较大,特别是缺乏有社会工作背景的教师,基于现状,必须先对单位内的资源进行整合与利用,依据本院系原有专业的特点和教师的专业背景确定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方向和课程体系;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高现有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比如外出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建立学术沙龙等;在科研方面,可以通过团队研究的方式,形成优势互补,互相学习,达到共同成长的目标,专业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其次,以整合利用校外教育和实务资源为另一翼。作为一门非常注重实践技能的训练应用性学科,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必须开门办学,充分利用校外的各种资源。如聘请在工、青、妇、民政部门及社会福利机构长期从事准社会工作的工作人员承担相关课程的讲授、实习督导等工作;聘请他们参加课程委员会,帮助学校制订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和实践活动;当然,更重要的是在相关部门和机构建立实习基地、研究基地。比如我校与河南省民政厅、河南省社会福利协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美国半边天基金会等单位、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救助保护工作,实现了服务社会和培养学生的良好结合。从2005年开始,每年组织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到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安置机构“阳光家园”和“阳光家庭”开展实习实践活动,利用专业知识直接为受艾滋病影响儿童提供关怀和帮助。与香港艾滋宁养服务协会签订社工实习计划,选派学生赴香港实习,聘请香港资深社工担任督导。校外资源还包括在同一个省、地区,或一个城市的社会工作系(专业),它们之间可以建立交流机制,实现资源共享。

当然,“一体两翼”并不是任意堆砌的松散联合,而是有着严密的逻辑联系的。以学生为主体,满足学生需要和培养合格的社会工作者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模式的生长点和功能指向,这决定着“两翼”的各个要素的内涵及其发展变化,是教育模式的本质规定性。就“两翼”来看,它们的功能也各不相同,“两翼”并重,互相配合,实现校内与校外资源的优势互补,共同为主体服务,以培养合格的社会工作者为最终目标。

三、构建和实施“一体两翼”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模式的意义

1.有利于确定本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方向,培养高素质、合格的社会工作者。“一体两翼”的教育模式要求我们要充分考虑本系学生的特点、学校的性质、地域特点。根据这些因素确定主要培养目标和科研目的。

2.有利于实现教学、科研和实务的有效结合和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培养。“一体两翼”的教育模式中贯穿着教学、研究、实务内在统一的理念,而这一理念正是实行“一体两翼”教育模式的基础。价值观的建立需要一个不断学习和深化的过程,一般来说要经历理解、认知、实践和内化四个阶段。而这四个阶段在“一体两翼”的教育模式中均可得到实施。

3.有利于社会工作专业在本校及本地区的发展。“一体两翼”的教育模式要求要依据专业方向和特色,结合自身优势,通过团队力量,整合利用校内和校外资源,开展专业研究,掌握实务经验,不断提高检验理论与实务之间契合性的能力,这有利于不断提高社会工作专业的社会地位,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一体两翼”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模式是笔者在专业建设中的一点思考,虽然仍有欠缺之处,并存在诸多问题,实施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但笔者对社会工作专业的未来充满信心,力图排除万难,为培养合格的社会工作者贡献心力。

[参考文献]

[1]王思斌.非协调转型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2004 (1).

[2]史柏年.新世纪:中国社会工作教育面对的选择[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3]熊跃根.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的路径与策略[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4]肖萍.社会工作实习教育模式的本土性探讨[J].南京社会科学,2006(3).

[5]马亚静.我国现阶段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的困境及对策[J].社会工作,2007(3).

第9篇

一、相关研究的分析

学校社会工作在我国还是一个新鲜事物,相关研究也比较少。从已有的相关研究来看,研究的主要内容主要集中在学校社会工作的意义、目的、体制的建立等抽象理论研究上,而缺乏对具体学校社会工作实务的研究。比如胡良喜对一校一社工以外模式的考虑[2],白芸对学校社会工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障的研究[3]等。另外,已有的研究缺乏针对性,比如对灾区学校社会工作的研究。我国幅员广阔,地区之间差异性很大,各地区对学校社会工作的需求也不一样。而地震灾区的学校社会工作因其面临社会环境、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其需求也更具有特殊性。从当前文献来看,只有极其少数论文是研究灾区学校社会工作的,如洪智雄的灾后重建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模式研究[4]。因而本研究将聚焦微观,以灾区学校社会工作实务为基础。笔者将根据灾后学生精神重建的学校社会工作课题组的调研,应用社会学的角色理论来分析灾后学校社会工作者角色不清的原因,并结合香港理工大学在四川地震灾区开展的学校社会工作实践经验、相关的学校社会工作实务理论以及灾区学校学校社会工作需求,来探讨灾后学校社会工作者角色定位。

二、服务对象对学校社工的认知与期待

虽然发源于美国的学校社会工作已诞生100多年,我国大陆地区第一家专业社工机构_乐群社工服务社在2002年才开始从事农民子弟学校的社会工作服务,但是实践远远落后于理论教育。而且基于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教育内容要适应中国国情,还有一段本土化的过程要走。可见,学校社会工作者所承担的角色是一个崭新的社会角色,为灾区学生精神重建提供学校社会工作服务的灾区学校社会工作者承担的更是一个全新的社会角色。如前所述,新的社会角色——灾区学校社会工作者角色的扮演是嵌入在现有灾区的社会关系之中。处在现有社会关系体系中和学校社会工作者有密切关系的群体是学校社会工作主要的服务对象:家长、学生、学校教育者以及社区[5]。他们对学校社会工作者角色的认知和期待必然影响了学校社会工作者对所扮演角色的领悟与实践。根据课题组对学校社会工作服务的主要对象的访谈,笔者发现,不同的服务对象对学校社会工作者角色认知和期待各不相同。

1.家长对灾后学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认知和期待

对于灾区家长来说,学校社会工作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在调研组的调查中发现,他们对于学校社工主要有两种角色期待。一是认为学校社工就是服务灾区的志愿者,他们对志愿者角色期待是模糊的。在和家长访谈的过程中,我们提到“你们作为家长最希望学校社工做那些事情?”时,有一部分家长这样回答“人家都是不要报酬志愿来帮助我们的,我们怎么还好意思提要求呢?”。还有一部分家长把学校社工等同于学校老师,对于上一问题他们这样回答“就是希望老师帮我们把娃娃看紧点,不要让他们在学校惹事,再就是在学习上盯紧点。”在和水磨中学的学校社工座谈时,他们谈到学校社工在走访学生家长时,家长认为他们是学校老师来做家访的,给他们提的要求主要是涉及学生学习方面。

2.学校及教师对灾后学校社会工作者的认知和期待

我们在灾区对学校老师访问中也发现老师对学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困惑不清。课题组访谈员问:学校社工在学校已经工作半年多了,就你所了解的,请你谈谈他们做了哪些工作?有老师这样回答:从接触和对社工工作的了解上我对社工的感觉是:社工们做了很多我们老师们有心去做却做不来的事情,其实面对我们的学生有很多时候很多事情我们很想去帮助他们,但是基于各种原因,我们没有办法去做,而社工却做到了。他们和心理辅导员做的工作差不多,他们就是心理辅导员吧?还有老师对学校社工根本就没有概念,问及上述问题时,他们说“对于社工的角色问题我不知道,我具体没有关注过社工的工作,我没有什么概念,所以我不知道。对于社工们做的事情我真的不知道,我对社工没有概念。”

3.学生对灾后学校社会工作者的认知和期待

学生是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对象与服务群体。灾区学生之前没有接受过学校社会工作服务,同时由于他们自身知识和阅历的限制,还不能形成对学校社工具体的角色期待。所以在访谈中在问及自己对学校社会工作者的期待时,他们只能从自己在学校社工提供的服务中获得真切的感受角度回答:社工哥哥、姐姐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哥哥、姐姐很酷啊,他们有很多很多好玩的游戏和活动我很喜欢,也很快乐,他们是我们可信赖的知心朋友。

第10篇

论文摘要:对学生在福利机构中的实习进行总结、评估,了解社工专业实习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所承担的角色,从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学生、实习机构三个方面探讨形成这种角色的深层次原因。根据已成立的社会福利中心社会工作站进展,研究学生实习形式和内容的改革,通过项目实习的方式,来实现实习模式的探索与机构中实习学生角色的转变。

论文关键词:福利机构;社会工作;专业实习;角色

一、实习学生的角色

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活动,用以协助个人、群体、社区去强化或恢复能力,以发挥其社会功能,并创造有助于达成其目标的社会条件。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是实务性、操作性取向的专业,更注重直接为人们提供的服务,而非纯粹理论和知识的探讨和研究。机构实习是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重要环节,社会工作已经明确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指导的角色分工,但实际实习过程中,学生并没有承担好实习者的角色,而过多地承担了其他角色。

1.打杂人员

学生初到机构,机构的管理者认为学生缺乏经验或能力不足,会安排学生做一些端茶送水、传递文件或者打印材料等的基础性工作,哪边有需要就到哪边去,具体的工作也都是临时性的,社工实习生的地位相当被动,没有任何主动把握事态的权利,只能任由安排。

2.志愿者

社会上不太了解社会工作的人士,常常把社工和志愿者的概念相混淆,认为社工即是施恩行善的志愿者,只是稍微涉及专业理论上的一些知识。即使社工实习生再努力,也是给机构人员留下“大学生志愿者”的印象,认为他们来就是献献爱心,也没有其他作用,而且很快就回去,因而一般也不分配什么具体的任务,大都做一些运用不到社工专业知识的工作,发挥不了专业特色。

3.打字员

和其他一些文科专业生一样,实习期间从事一些打字、写稿等文案工作似乎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此类岗位,不需要具备很特殊的能力,只要有电脑操作的基本知识,文笔不是很差,基本上都能做得来。同样的,一旦你被定位成这类角色,那么在机构就会很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工。

总体来说,社会工作实习生在福利机构中往往扮演着一种补充性的角色。在福利机构中,实习生基本上很难完成实习之初订立的实习计划,受时间和经验上的限制,并不能很好地运用社会工作相关专业知识或专业视角去解决问题,这是影响实习学生对自己角色定位的关键所在。很多学校相关负责人透露,往往将社工实习生视为临时性的,将实习学生的工作视为对学校临时补充性的支持工作,社会工作实习完全成为学校运行机制外的补充机制,这种情况更加强了实习生的被动性,以至于很少积极主动地去寻求自身发展机会。

二、导致角色不清的原因

1.与机构沟通不畅

这几年,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在专业实习工作上下了很大功夫,积极与相关领域的单位建立实习基地关系,专业实习教育取得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很多亟待探索和解决的问题。目前很多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外部资源相对缺乏,很难找到社工合适的实习机构。而社工专业学生实习质量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机构对社工提供的条件和环境,很多研究者对我国社会工作实习的机构进行了研究,发现与社工真正相对应的机构少之又少。而机构内部也满足不了学生对专业教育的需要,一方面很多机构内的人员对学生的专业实习认识不清,居委会干部把社工实习生当成是帮忙打杂的,甚至只是单纯地把学生看作是可利用的人力资源或者大学生志愿者,缺乏对社会工作专业的深刻认识,而不把实际工作交给学生来完成。另一方面很多机构的行政化色彩比较重,直接影响了社工实习的积极性。

2.社会对社会工作专业了解太少

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源于西方,自20世纪80年代末恢复重建以来,才走过了20多年历程,对社会大众来说,包括机构内部工作人员,社会工作是一个冷门专业,以他们的定义来说,社会工作是从事社会服务或者义工的一门新兴学科,从心理上很难接受社工提供的帮助,机构工作人员在不了解社工含义的基础上,也不会把工作重任交给实习生来做。由此,不仅给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带来困境,也不利于社工实习生专业角色的扮演。

3.学生主动性不够

在目前我国大多数福利机构中,很难有社会工作学生的专业岗位,因而学生不能在专业岗位上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实习计划中虽然安排学生要开展个案和小组工作,但学生进入实习机构后,不愿意开展创新性的工作,而是愿意随大流,缺乏主动意识,致使设计好的方案难以实施。

4.专业督导缺乏

从西方国家与香港的社会工作发展经验来看,督导在整个实习期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作用主要是行政指引、专业教导和情感支持。一个学生的实习质量与督导的水平和素质的高低密切相关,而高水平的督导又必须具备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背景和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目前就我国社会工作实习生督导的水平来说,与西方国家还有很大差距。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起步较晚,许多高校社会工作的专业教师并没有受过专业社会工作的教育,在教学中缺乏社会工作的专业特色,甚至于偏离社会工作专业的方向。除此之外,社工督导也普遍缺少实务经验,在国内受过专业社会工作督导训练的人简直凤毛麟角。由于高校激励机制的问题,专业教师对承担专业性、实务性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对社会工作实务理论的研究也缺乏动力。能够胜任社工实习督导的人严重不足,最终影响了社工专业实习生的发展。

三、提出的建议

第一,加强学校对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重视,加强实习期间与实习机构的联系。学校最好制定一套社会工作实习的工作程序,以规定实习的内容、目标、原则等等,保证社工实习的质量。在实习期间,也应与实习机构多加沟通,除了希望机构能够多加协助学校监督实习生的日常工作外,也能够传递机构配合工作的信息,及时给予实习生帮助。

第二,针对社会大众对社工了解不多,高校应与政府协商,一方面加大宣传,另外也使得实习工作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在目前我国行政色彩较浓的实习机构中,实习生要想得到机构的支持,就必须取得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在多方支持的环境下,实习机构工作人员也会尽力配合实习生的工作,使得实习学生相对有了主动把握事态的机会,实习阻力自然而然会减少,实习工作也就能更好地开展。

第11篇

【关键词】医务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者角色;医务社会工作作用

一、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定位

(一)信息收集与工作促进

医务社会工作者需引导信息认知,收集相关的信息,并提供给相关的对象,如引导患者的倾诉与交流,掌握患者的病情、心理需求和相关家庭、社会问题。即病情、心理、社会和经济方面的第一手资料。这些与患者密切相关的信息资料,为医务社会工作评估患者的问题和需求,提供参考并制定相应的介入方案,也为医务人员的有效治疗提供信息参考,同时更应积极帮助患者得到更多诊疗和医疗资源方面的信息。

工作促进。医务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的工作方法,促进患者的疾病治疗,如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相关医学、疾病知识辅导,通过倾听方式对患者境况遭遇表达理解,以让他们获得精神方面的支持,以促进病症治疗。帮助患者及其家属发掘潜在的各种资源,包括医疗的、社会援助的,自身经济的,让他们有信心去应对问题。这些工作,从侧面也促进了医院单位对患者治疗工作的效果。

(二)资源整合

医务社会工作者要充当患者与医生、治疗单位、社会及社会资源间的桥梁。医务社会工作者应帮助患者及其家属全面准确的了解所患疾病相关知识、自身病情,增强患者的自我调适能力,帮助患者了解医疗单位的医疗资源,包括医疗专业特色,治疗项目等,同时有医务社会工作服务需求的患者,多数面临经济方面的困难,因此,帮助患者建立与社会弱势群体援助系统的联系,是医务社会工作者一项资源整合沟通的任务,让需求者找到相关帮助,让相关资源得以优效利用。

二、医务社会工作者的作用发挥

(一)实质的服务帮助构成医务社会工作者作用

医务社会工作者的作用发挥,即为需要医务社会服务的对象,提供实质的医务社会方面的服务。目前,医务社会工作者服务的实务内容一般包括以下模块:一是帮助患者享用医疗单位的医疗资源,如帮助患者和他的家属熟悉医疗单位的环境,指导他们如何熟悉、适应整个的治疗过程,如何高效的享受用医疗单位的资源等; 二是提供治疗知识和心理方面的咨询与辅导,目的是促使服务的患者及其家属在情绪、行为、态度等方面保持积极的状态,有利于身体的治疗与康复,如帮助患者制定康复计划、为绝症患者的临终前后提供临终关怀,对其家属进行哀伤辅导,对突发事故中的患者,如火灾、车祸、恐怖袭击等灾难中的患者进行心理危机干预,进行心理辅导;三是整合与患者医疗相关的各种资源,帮助患者度过难关及解决医疗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如帮助患者找寻所需要购买的物资,帮助他们申请需要的帮助资源,像民间慈善基金、医疗救助资金、红十字会医疗基金等,还包括促进医患沟通、帮助改善医患关系等。

(二)医务社会工作实践个案分析

个案概况:王大爷今年60岁,有一个儿子,儿子儿媳在外地打工,他们收入较低,同时要照顾先天残疾的孙子。王大爷在家独自一人生活,经济方面主要依靠做市政卫生工作的收入维持,每月工资1500元,王大爷患有高血压和腰间椎盘突出,每月需要支出相应的治疗费用,因此,王太爷家庭生活困难,经济压力大,就怕得大病住院。去年12月,王大爷由于在极寒的天气下做马路清洁,病倒了,因重感冒、疲劳诱发重度高血压,病情严重,不得不住院治疗。王大爷一家子基本没有什么积蓄,由于住院治疗费用不菲,加之生病影响工作,让他们陷于困境。

医务社会工作介入。在对王大爷家的问题与医务服务需要进行了解和评估后,我们为王大爷的医务社会服务工作制订了目标:一是协助王大爷配合进行住院治疗,让他尽早康复;二是寻求社会的支援,让王大爷一家缓解经济方面的困难;三是尽量帮忙建立后续的弱势群体社会扶持关系,以对其一家提供帮助。

介入方式上我们选择了个案介入的方式。第一阶段,我们在接触王大爷后,说明了身份,初了解了其身体及治疗情况,表示了同情和关心,较快赢得了王大爷一家的信任。我们首先安抚了患者及其家人的情绪,让他们安心治疗,不必过于当心治疗费用,而过早结束治疗。并向他们说明了当前重度高血压的危害,如若治疗不当可造成脑卒中、心肌梗死、中风瘫痪等,对患者身体和家庭将造成更大的危害。我们帮王大爷制订了一份康复计划,计划内容主要为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调节和放松身心,缓解生活压力,如何配合治疗等。

第二阶段,寻求适当的经济支持,缓解王大爷治疗方面的经济压力。我们先是经过与院方沟通,获得院方住院减免病房费用的帮助。然后再去寻求其它的社会援助和后续的弱势群体社会扶持。我们争取从当地的社会弱势群体援助基金,为王大爷和他的孙子申请了相关的经济援助,并帮助王大爷参加了社会医疗保险,以减轻他每月的高血压等疾病治疗的负担。

介入效果。医务社会工作的介入,帮助王大爷一家缓解了这次因疾病引发的生活困境,后续的社会援助改善了王大爷一家的生活状况,在当地弱势群体援助组织的帮助下,王大爷的儿子、儿媳回到本地并获得与外地打工一样收入的稳定工作,因为王大爷的身体原因,建议他辞去市政卫生保洁工作,并为其找到一份相对轻松的门卫收发工作,在对高血压病的认知和调养方面,他也有了较高了认识,使得病情逐渐趁缓。

三、结语

本文结合社会医务工作实践,介绍了医务社工作者的角色定位和作用的发挥途径。在实务操作过程中,也认识到在操作与制度层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应加强医务社会工作职业化队伍建设,并加强医务社会工作的舆论宣传,让患者与医生加深对医务社会工作的理解,以获得各方,尤其是来自医疗单位的支持。理论和实践说明,医务社会工作是有重大作用和光明前景的事业,我们应充分让医务社会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作用。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 事业单位 教师管理 绩效考评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2009年9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事业单位正式实施绩效工资,于是如何进行绩效考评就摆在管理者面前。高校教师的绩效考评是一个难题――教师工作的绩效难以量化,绩效考评又需要量化,找到一种协调两者关系的办法就成为教师绩效考评体系设计所要解决的问题。

按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设计,高校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工作人员收入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国家政策性津贴补贴构成,主要分为基本工资(岗位工资与薪级工资)和绩效工资两部分。基本工资体现所聘岗位的职责要求与本人工作资历,属于长期激励范畴。绩效工资体现一定时间内(如一个学期、一个学年)个人在本岗工作中履行职责的成绩与效果,属于短期激励范畴。在高校,绩效工资只占教师全部工资收入的一部分,目的是建立以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相联系的、以绩效为导向的薪酬体系,这是高校教师绩效考评设计中应该考虑的前提条件。

1 高校教师绩效考评思路

公平考核教师绩效是实施绩效工资的前提,只有全面客观地对高校教师进行绩效考评,才能得到教师的认可并发挥绩效工资在调动教师积极性方面的作用,而这需要寻找一个正确的考核思路。

(1)以岗位职责为考评标准,以业绩效益为考评重点。绩效考评是为了衡量教师是否履行了岗位职责和岗位职责履行得如何,进而对教师进行横向比较,分辨出教师现实表现的差别,达到鼓励先进、激励后进目的的活动。绩效考评不同于通行多年的年度考核工作总结。教师年度考核是一种综合性考核,考核内容一般包括行、能、勤、绩、廉等五个方面。多年来,高校教师年度考核工作一般列出诸如思想表现、业务能力、工作态度、学术成果、出勤情况等内容,先由教师自我评价,然后院系评价,最终评选很少比例的先进。这种考核方式,未考虑到这五类评价指标的权重关系,考核结果未有效衡量出不同考核对象在履行岗位职责过程中的表现与最终业绩效益产出的差异性。这是一种注重投入、均衡考量、未体现重在考绩的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较宏观抽象,形式重于内容,难以量化比较。在工作总结中,思想表现优,工作态度好,业务能力强,知识结构宽,可能综合评价为优,但在绩效考评中,教师的思想、态度、能力、知识本身并不是业绩与效益,而是教师创造好的业绩与效益所应具备的条件指标,教师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教学质量和授课水平是创造好业绩与效益的状态指标,最终教师获得的业绩科研成果是成果指标,这三方面指标必须要统筹考量,综合评价。

(2)量化考评为基础,定性比较相结合。有的认为,绩效工资就是计件工资,因此绩效考评就是如何“计件”,由于教师工作的不可量度性,因此就不能对教师进行绩效考评。这种认识的逻辑起点建立在绩效考评是精确量化这种狭窄视野之上。实际上,绩效工资也不仅仅是计件工资,不仅要计算量也要考评质,所以绩效考评不能只用数学公式进行十分精确的计算,而是要在定量考核的基础上,使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最终将考核对象的绩效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使考核对象之间存在可比性,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奖励性绩效工资或是奖金的分配。不可否认,迄今为止,人类还没有找到对人们全部行为精确量化的办法,但可以在定量的基础上进行定性比较。教师绩效虽然有些方面不可量化,但也有些方面可以量化。不可量化的绩效又是可以比较的,有比较就会产生结果,这也是符合科学精神的。教师绩效考评操作办法应该建立在计算定量指标基础之上,对于难以直接量化的指标,则进行定性对比分析,以更具体可比较的衡量标准区分绩效不同等级。教师工作量核定主要包括三方面:教学工作量、科研工作量和社会工作量。其中,教学工作的授课课时量是可以计算的,教学效果是可以评估比较的;教师科研工作中、著作的多少是可以量化的,质量是本学科专家评议分析可以比较的。采取量化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办法考核教师绩效符合当前科学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3)考核过程公开透明,结论力求得到教师公认。绩效考评关系到教师切身利益,应该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做到考核标准、考核办法、考核结果公开。教师绩效考评的目标不是追求结果的绝对公正,而是只要得到教师普遍公认即可。因此,考核标准、考核办法应该在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基础上制定,根据公布的考核标准与考核办法,任何人都可以对某位教师的绩效得出结论,避免内定、人为操作的可能,这是保证绩效考评得到公认的基础。绩效考评可以进行民主测评,但这种民主测评应该反映真实情况。实践证明,追求民主测评参与人数的数量,不注重民主测评的质量,容易产生效果偏差。绩效考评中的民主测评,参与人员应该严格限制在对考核对象有充分了解如院系领导、同行教师、学生、教务管理人员这些人员范围之内,以保证民主测评的客观公正。从提高效率、保证公平、减少主观评价的目标出发,考评方法可采取所在单位领导评教、专家组评教、同行教师评教及学生评教相结合的方式。其中,上级考核下级如单位领导评教、专家组评教应在360度测评中占较大权重,成为绩效考评的主要测评手段。

2 高校教师绩效考评指标

教师在学校的整个教学体系中起主导作用,教师工作职责一般分为教学、科研、社会工作三部分,教师绩效也体现在教学、科研、社会工作三方面。分别考核教师三方面的绩效并综合起来,即可形成教师绩效考评结论。

(1)教学绩效。教学绩效包括考评量与质两个方面。教学的量以实际授课课时为准,结合课程难易系数确定。教师一个学期未承担教学任务而承担其他工作任务的,比如到企业实习、编写教材、国内外学习交流等,在此段时间内不参加教学绩效考评,而应进行其他工作绩效考评。教师兼任教研室主任等管理职务,应该规定教学与管理之间的比例,分别进行教学绩效考评和管理绩效考评。

教学绩效的质,可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差等等级。等级的确定应该形成一系列的评价指标,采取专家评价为主、教务部门评价为辅、兼及学生评价的办法,尽可能全方位进行评价。教学质量评估可以准确反映教师的教学情况,判定教学效果,衡量教师的授课质量和教学水平。因此,教学质量考评应该建立教学质量评估制度之上,保持一定的频次,避免“一考定结果”,尽可能客观反映情况。

(2)科研绩效。科研绩效同样包括量与质两个方面,主要包括学术论文和科研项目两部分。

学术论文可以从的数量、所发论文刊物等级进行考核。为了避免过分追求数量的情况,可以将考核结果分为若干等级,比如优秀、良好、合格、差等。分出等级的具体办法,由教师共同讨论、民主决定,以得到多数教师认可。

科研项目可以从获取的渠道(比如国家级项目、部级项目、省级项目、局级项目和一般项目等)、投入经费、协作程度等方面进行考核,分为相应的等级。科研项目的考核非常复杂,考核的目的不是对科研项目的价值作出准确定位,而是对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所体现出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果进行对比,反映教师在科研方面的成绩与效益。

(3)社会工作绩效。教师的社会工作包括教学与科研之外的所有方面,如服务于社会,为企事业单位提供技术支持,参与学校管理,指导培养新聘教师,参加集体教育管理活动等。这是教师履行岗位职责不可缺少的部分。由于社会工作涉及面广,事务相对繁杂,其工作成绩与效果难以量化,可本着不能考量产出就考量投入的办法进行对比分析,并适当量化。比如,参加会议和集体活动的次数,参加社会活动的时间,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所取得的效益,参与学校管理所提合理化建议被采纳的数量,指导新聘教师的多少与所指导教师的进步幅度等,按照不求精确计算、只求分出类别的思路,将教师的社会工作方面的绩效分为若干等级,就可以达到调动积极性的目的。

3 高校教师绩效考评的校正

教师绩效考评将与个人收入挂钩,即绩效与工资相结合,成为绩效工资,以改变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差一个样这种吃大锅饭的现象,在收入分配方面体现了差别性,形成内在激励机制,为教师队伍增动力、添活力、提效力,进而推进整个学校的效益。所以,考核结果的公平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前提条件。正如前述,教师绩效体现在教学、科研、社会工作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内部之间如何形成相应的比例关系,各方面绩效中的许多小项目如何进行换算和对比,直接影响考核的公平性,在考核中需要进行适当的修正,以便得到教师公认而增加说服力与激励力。

(1)教学、科研、社会工作各占比例的校正。在绩效工资分配中,这三个部分绩效在总绩效中各自所占比例影响到教师在三项工作之间的投入分配,应该根据高校实际情况确定为不同比例,比如5:3:2、6:3:1、7:2:1、8:1:1等,研究型的大学可按6:3:1,而教学型的可按8:1:1。总的来讲,教学绩效所占比重不应低于50%,毕竟培养人才是高校主要任务,但也不排除少数教师把主要精力用于科研方面或在某一个时间内用于科研方面。这种比例应该根据赋予教师工作任务的实际情况进行校正调整,以对教师工作的侧重方向进行正确引导。

(2)各门课程换算关系的校正。高校所开设课程众多,课程之间差别很大,在课时计算当中不可能采取一种办法,需要区别对待。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实践课、实验课、习题课、体育课、新开课、辅导课等等如何进行比较,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课程难易系数,可以专业课为标准来确定其他课程的系数,使各门课程教师之间达到心理的平衡。同时,班容量的人数多少也要有所区别,30人的班,60人的班,100人的班,在课时计算时也不能一律按一个班对待,应当在核定标准班容量的基础上,再根据人数增加的情况确定系数,以体现教师投入的价值。

(3)对额定工作量与最高工作量的校正。绩效考评建立在岗位职责之上,考核目的是为了衡量教师是否履行了岗位职责以及履行岗位职责的优劣程度。因此,考核之前应该确定教师在教学、科研、社会工作方面的额定工作量,完成工作量与额定工作量之比即为教师的绩效。比如,如果规定教师每周额定课时为8,学年额定课时即为320(学年按40周计算),教师甲完成了480课时,教师乙完成了160课时,从教学数量的角度看,教师甲的绩效为150%,教师乙的绩效为50%,如果再与教学的质量相配合,则可反映出教师甲和教师乙在教学绩效方面的差别。科研工作、社会工作都应该规定额定工作量,然后再进行考核。额定工作量可从实际出发不断进行调整,保证多数教师能够达到。许多高校对教师最高授课量进行限制,比如不超过额定工作量的20%、50%等,这有利于引导教师全面履行岗位职责,注重提高学术水平和研究教学改革,保证教学质量,也避免教师过度劳累而影响健康。

(4)综合绩效的校正。绩效考评既应该考核正绩效,也应该考核负绩效,否则考核则不全面。教师因各种原因发生教学事故、安全事故、管理事故,或是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给学校造成损失,或是言行不当在学校、社会上产生不良影响,或是教师之间应该配合而拒绝配合,不便归入教学、科研、社会工作某一项绩效之中,属于综合绩效范围,在考核中应该设定相应的校正办法,比如绩效乘以30%、40%、50%、90%等,甚至可以按零计算。特别是发生抄袭论文、科研成果弄虚作假、不服从管理和不履行教书育人职责、不遵守教师职业道德的,不仅绩效可以计算为零,还可以直接予以解聘。

参考文献

[1] 王伟宜.对高校教师评价三个基本问题的反思[J].高校教育管理,2009(5):30-34.

[2] 杨异军,庞德谦,邓忠良.高等教育评价原理与方法[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