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22 14:19: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组网实训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材结构及教学过程的设计
本教材结构的设计包括了:项目的设计、任务的设计、案例的引用、相关组网技术的介绍、讨论,以及项目实训的设计等几个部分。项目设计是关键项目作为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驱动,是本教材设计的关键。首先,项目的设计必须切合网络工程实际,且应循序渐进,大小适中,具有教学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可让读者以项目组成员中的某种角色参与到项目中去,形成一种自觉的学习动力。为此,本教材从网络工程的角度出发,将本、专科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将来可能参与和接触到的网络工程项目,按由浅入深、从小到大,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为6个驱动项目,这些项目包括:项目1.网络工程方法与管理项目2.现代通用组网技术要领项目3.组建小型简单网络项目4.组建中型网吧网项目5.组建中小型企业网项目6.组建大型校园网其次,项目的设计还必须包括对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过程设计。因此,在进入每个项目之前,均以“项目说明”的方式对该项目的学与教的过程进行设计,即针对开展该项目所要完成的任务目标、学习方式和需要实施的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价方式等环节提出具体的要求。“项目说明”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背景、项目目标、项目实施、项目评价等四个部分。以第1章“项目1、网络工程方法与管理”中的项目说明为例,其具体内容如下:设立本项目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学习领会有关网络工程的基本方法和管理要领,以便为下一步学习各种组网技术培养兴趣,打下基础。为此,通过仿效网络工程项目的实际运作过程,创建相应的现场情景,让读者分工扮演一定的角色和承担相应任务,以此激发读者的参与意识和挑战心理,并借鉴每个任务所对应的背景案例中的做法,参与本项目的运作和实践,从中学习并领会承接一个实际的网络工程项目所必备的基本运作方法与管理要领。本项目的目标,是要求参与者完成以下3个任务:任务1:网络工程的阶段划分与管理。任务2:网络工程的招标与应标。任务3:计算机网络的设计理念及方法。作为一个教学过程,本项目建议在两周内完成,具体的实施办法,按以下4个步骤进行:步骤一:分组,即将参与者按每4~5人一个小组进行分组,每小组确定一个负责人(类似项目负责人)组织安排本小组的具体活动。步骤二:课堂教学,即安排3~6学时左右的课堂教学,围绕本章各节中给出的背景案例,介绍涉及网络工程的阶段划分与管理、网络工程的招标与应标、现代网络的设计理念及方法等相关的教学内容。步骤三:现场教学,即安排3学时左右的实训进行现场教学,组织观摩当地一个正在建设中的或已经通过验收的网络工程项目,重点考察该项目涉及网络工程的阶段划分与管理方法、网络工程的招标与应标过程、现代网络的设计理念及方法等与3个任务相关的内容。步骤四:成果交流,用课余时间围绕所观摩的网络工程项目,以小组为单位,由小组负责人组织本组人员整理、编写并提交本组完成上述3个任务的项目总结报告。建议通过课外展示、课程网站、在线网上讨论等形式开展项目报告交流活动。任课教师通过记录参与者在整个项目过程中的表现、各小组的项目总结报告的质量,以及项目报告交流活动的效果等,对每一个参与者作出相应的成绩评价。
任务设计是重点任务是参与者在每个项目中必须完成的教学目标,是本教材设计的重点。任务的设计应包含该项目所涉及的主要技术环节和职业技能,做到“系统性、针对性、实用性、实践性”强,让学生有参与挑战激情和完成任务的兴趣,并通过努力学习、团队协作、操作实践可以达到预期的目标。为此,结合各个项目的教学目标,将网络工程的运作、管理方法及现代通用的组网技术,如网络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实施与管理,以及网络规划与设计理念、需求分析、网络设计、网络软硬件选型、网络布线、网络配置、网络测试与维护管理等等,按照“NCNE二级、三级”认证所对应的职业技能,从小到大,由浅入深,分解成为每个项目中的具体任务。案例引用要贴切如何让一个初学中的读者从不会到学会并掌握完成各项任务的方法和技能?本教材在内容的设计上,摒弃了大多数教科书中惯用的那种将知识、理论和技术按部就班的进行陈述的常规做法,在进入每一个具体的任务章节之前,通过引入一些实际的网络工程案例作为该章节教材内容和教学过程的“背景案例”。然后,在背景案例的引导下,围绕完成各个任务所需的知识、技术及技能,按照“理论为辅,实践为主”的原则进行系统的介绍、讨论和实践。所引用的背景案例都是当前网络工程中的典型案例,例如:在第2章的任务2中,所引用的背景案例就是我校正在进行万兆以太网升级改造的网络工程项目。这种“以背景案例为参考”的案例教学法,也是本教材内容即教学过程设计的要点。为此,对于每个任务都引用一个当今网络工程实践中相应的背景案例,每个引用的背景案例都具有相应的参考价值,让读者从中得到启迪,为学习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建立自信心。因此,每个任务所选择的背景案例力求贴切,简明扼要,对教学过程有所引导。但背景案例的引用不是简单的为读者提供一个可以照搬、照抄的“样板”。例如,在“项目2、现代通用组网技术要领”的任务1、任务2中,所引用的背景案例是我校正在进行万兆以太网升级改造的。在背景案例的引导下,围绕完成各个任务所需的知识、技术及技能的介绍。实训设计要呼应项目实训是本教材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的重要环节,带有强制性,目的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模仿项目实施的过程和方式,让读者以项目组成员的角色参与到实际的网络工程项目现场,或者是模拟的实验环境中去亲身经历完成任务的实践过程,在实践中学会和掌握专业技能。避免出现重理论、轻实践、走过场等淡化实践教学环节的现象发生。围绕各章的项目推进,我们设计了丰富的项目实训,内容包括:现场观摩在建的网络工程项目;实地考察在用的校园网项目;动手制作双绞线及组建小网络;考察网吧及进行网络设备选型配置;观摩企业网及进行模拟网络设计、设备选型和交换机、路由器的基本配置;考察本校校园网及进行远程访问站点、交换机、路由器的深入配置等等。在每个项目的学习结束之前,以项目实训的方式,对参与者提出在学习和完成该项目的任务时必须经历的实践过程、做法及成绩评价等具体的要求,以此作为对开展该项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效果的一种呼应,让参与者在实践中逐渐学会网络工程中常用的组网技术。教材内容的开发本教材的内容开发,力求做到:技术新颖、案例详实、图文并茂,理论知识通俗易懂,实践环节丰富多彩。也就是说,在技术上,将当前流行的、新颖的网络技术及网络产品介绍给读者。在背景案例方面,尽可能引用当前网络工程中典型的、有参考价值的实际案例。在介绍网络方案、网络设备、网络布线、网络配置等内容时,通过流行的制图、截图工具尽可能提供精美的图片,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取代枯燥的文字叙述。在介绍理论知识时,尽可能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不玩深奥、不故弄悬殊。在实践环节的设计上,不拘一格,包括现场观摩、实地考察、动手制作、模拟设计、实物配置、模拟配置等多种形式,丰富多彩。通过上述做法,力争将本教材开发成适合高校应用型本科、高职、高专院校的网络工程、组网技术等方面课程的实用型专业课教材,并可作为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和参考书。教材的层次结构按照教科书以章、节、小节为序的层次结构,本教材共分为6章,每章对应一个项目,各项目下有若干个必须完成的任务,每个任务为一节,每节中引用一个相关的背景案例。各项目及其相应的任务、在章节的下面,是围绕完成各个任务所需的知识、技术及技能的系统介绍、讨论和实践环节等所对应的若干小节。这些内容是完成各任务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的支撑,是教学内容的重点也是本教材主要的篇幅所在。三级目录及篇幅分配《网络工程组网技术实用教程》的一级目录为各章的项目以及对项目的教学设计说明,二级目录为该项目要求完成的任务目标以及作为教学参考的背景案例,三级目录为各任务下的相关知识、技术、技能的介绍、讨论和实践环节。本教材的三级目录的设计及篇幅的分配的具体情况。图中,由于篇幅所限,仅对第1章的二、三级目录进行了展开,其余各章的二、三级目录作了省略。
教材的特色与价值
《网络工程组网技术实用教程》的特色与价值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紧扣“在实践中学习技术”的主线,以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为基础,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来开发本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使得教学富有吸引力,有利于激发读者的兴趣,将学习转化为自觉、主动的过程。将国家网络技术水平考试“NCNE二级、三级”认证所对应的主要技能,分解为一系列具体的学习任务。然后,有机的融入教学内容之中,既具有实用性,符合当前人才培养目标,又具有挑战性,有利于培养读者的责任感和成就感。结合实际的网络工程案例营造从小到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引导读者通过学习和实践,练就读者的职业技能。教材内容和教学过程的设计富有灵活性。既可以根据教学要求和学时的安排,弹性使用本教材。例如,对于教学层次要求较高的本科院校,可安排充足的学时,完整学习本教材的全部内容;对于教学层次要求稍低的高职、高专、成人高校,可安排适当的学时,只学习前面第1~4章或第5章的内容即可。通过开设课程网站实现教材及教学过程的“立体化”建设。除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建议选用本教材的院校开设相应的课程网站,以课程网站作为教学互动平台。该平台除了课程的文字、视频等多种媒体的教学资源,更重要的是结合课程的进度,开展师生乐于参与的:在线课程讨论、在线答疑、在线作业、在线测评、在线实训报告评分等网络教学活动,既活跃了本课程的教学氛围,又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张宜 单位:广西广播电视大学理工教学部
[关键词]电子商务实训课程课程体系建设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的企业已认识到电子商务的优势。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复合型新兴专业,它涉及到技术、经济、贸易、管理等学科。目前开设该专业的各高职院校有的将该专业放置于计算机或信息学院,课程开设侧重“大电子、小商务”的模式;有的将该专业放置于经管学院,课程开设侧重“小电子、大商务”的模式。综合来看,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应是“电子技术是手段,商务是本质”。而电子技术与商务课程的比例设置多少为宜,应根据行业和区域经济对该专业的需求来确定。
为了提升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在实践教学中应以实施创新教育为主线,以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大力推进实训课程体系改革,通过建立“基础+核心+特色”的课程体系、构建电子商务专业实验室与实践教学体系等措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训课程体系建设中,坚持“以专业课为主体,以技能培养、实训操作为重点”,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达到岗位合格的目标,贴近工作实际,强化能力培养,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面向社会需求,优化实训课程体系
在实训课程设置上应紧紧围绕培养目标,探索切实可行的教学体系。该体系有机整合理论、实验和实践三个环节,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教学体系。具体来说,即一个体系、四个模块、注重融合,强调特色,突出素质。将整个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程模块、计算机类课程模块、商务类课程模块和综合实践模块。上面谈到的实训课程,主要围绕计算机类课程实训和商务类课程实训进行。
电子商务是一个涉及面较广的专业,为了能培养出特色鲜明、技能突出,能很快胜任企业岗位的电子商务专门人才,我们在设计实训课程体系时,充分体现“以用为主”的原则,妥善处理一个“度”的问题,即:一是深度要适当,必须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二是广度要足够,应覆盖“电子商务岗位”必需的相关知识。
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学校设置了十门实训课,以及基本与理论课对半开的实践操作课,以上实践环节占总课时的55%左右,另在第四学期暑假安排两个月顶岗实习,第五学期安排一个个月毕业设计。每门实训课程均制定有详细的教学大纲,课程开课前按“教学大纲”要求,讲授知识要点,明确能力培养要求和考核标准,详细列出章节学时分配、作业量和实训要求。
二、强调实际操作,改革评分制度,突出能力培养
电子商务是从网络和商务实践中发展起来的,而且还在不断地应用和发展之中。现有的电子商务理论还很难对日新月异的电子商务活动进行卓有成效的指导,因此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要突出实战性特征,要使电子商务人员迅速理解、适应和进入电子商务实务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熟练地进行电子商务活动。强化实践教学,突出动手能力是实践教学体系的宗旨,将校内计算机机房等实训室和外贸公司、物流公司、广告公司等校外实训基地相结合,构建实践教学应用平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主动参与能力,突出计算机应用、信息管理、商务网站的建设与开发、现代商务运作的技能培养和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适应能力、应用实践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与持续发展能力。建立实践教学的整体观念,打破各个实践环节各自为政的局面,经过系统设计,对应于教学模块,将实践教学分为基础实验、专业实训、现场实习三部分,使其形成一个完整体系。
对于商务经济类课程来说,一是要求“走出去”,即教师带领学生针对拟定专题,到目标公司实地调研,了解电子商务的经营过程和技术,感受电子商务的工作环境和气氛,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分析归纳总结、理论与实践结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从公司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授课。三是组织学生参加学术技术报告会,丰富和扩学生的知识面。这些课程与活动的开展,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强化实践教学是保证高职教育特色的重要措施。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侧重职业技能的掌握与提高,鼓励教师在计算机前教学、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在实训基地教学,同时进一步巩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同时,购进电子商务流程中一些实体设备和模拟教学软件,让学生以各种角色在模拟环境中感受电子商务环境,培养学生适应电子商务各种岗位的技能。此外,鼓励、推荐学生利用节假日参加一些与电子商务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
同时,从实训课程评分制度上加以改革,与学生将来可能从事的实际工作挂钩。评分不采用百分制,代之以“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感受的是“我要做”,而不是“要我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一点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加强校企合作,承接实际项目,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要和政府的劳动部(局)等部门、各类企业尤其是本经济区域内有关企业加强合作。同劳动部(局)等政府部门的合作,可以发展在职业资格考试、职业技能鉴定、人才市场需求信息等方面的合作;同各类企业的合作,形式是联合办学,具体方式包括:可以建立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可以筹集办学经费或赞助;可以邀请企业共同研究专业方向的定位和课程体系的设置,以及职业岗位的分析;有些实训课程可以通过到企业承接实际项目来完成,例如:中小企业网站建设与推广、网络营销方案的设计等等,使得学生完成实际项目的同时能够完成课程的学习与操作,并能获得一定的收益,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手积极性。不管采取哪种方式,最重要的是高职院校必须主动走出去,坚持诚信和质量原则,建立一整套的制度措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四、充分利用现代化设备,优化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因素,高职教育要提高质量,不但要掌握先进的教学思想,还要靠先进的教学手段。展。要在广泛运用实物、现场等直观教学手段的同时,加强多媒体教学,全面实施电化教学,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卫星电视、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拓宽学习渠道,丰富学习内容,共享教育资源。具体从这样几个方面来做:一是投入资金加强多媒体教学硬件建设,建设多媒体教室,购置音像设备及资料;二是对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知识的培训;三是组织教师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四是在搞好实用程序开发,直接服务于社会的同时,重点开发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随着这一全新的教学手段逐步规范化、系列化,学生可更直观、更形象地学习本专业的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活动中,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如计算机组装维护与组网技术、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网络数据库设计等,都可采用实验室网络教学,计算机组装维护与组网课的实训也可采用动手拆装、软件安装、动手组网、制作网络连接线等方法。同时,还要鼓励教师积极制作课件和网上试题库。教学实践表明: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不但可以大大缩短教学时间,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比较牢固掌握知识。
五、提升教师素质,优化教师队伍
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建立和完善校内的实验实训基地,更新现有电子商务实训室的实验实训条件的同时,应加强本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并通过各项措施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和指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定期选派部分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参与电子商务、物流、营销与策划等实践工作,既加强了学校与企业的联系,也为校外教学实训基地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外,还可选派部分青年教师参加电子商务师有关课程的培训,到开展电子商务教学较好的大学进修,并适时地参加各种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等,提升教师素质。
六、总结
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给广大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人员要不断探索和改革电子商务的教学及实践模式,加强电子商务的专业建设,以更好地适应电子商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刘秀荣: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思考[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5,(8)
关键词 行业标准 高职教育 教学模式 教学做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7.014
Vocational College "Do comment teaching training"Integrated
Teaching Model Based on Industry Standards
――Take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Curriculum as an example
LI Yi, ZHANG Bo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llege of Politics and Law, Beijing 102628)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of the current education reform Teaching Model in Vocational School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hot spots. Article focuses on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professionals, for example, for quality teaching, "Teaching, integration" model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proposed a "to do teaching and training assessment" integrated teaching model based on industry standards, and elaborates the pattern premise security conditions and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process.
Key words industry standa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ing mode; teaching, learning and doing integration
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工作过程,以任务为驱动、以情境为依托的教学模式,主张设定教学情境,在任务的驱动下,在做中学,学中做。由于“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与高职教育理念的高度契合,在高职院校中,该模式目前受到大力提倡,但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及所开展的多次调研,发现该模式并非完美无缺,有些问题亟待解决和完善。
1 “教学做一体化”模式的现实问题
(1)流于表面形式的改变,缺乏行业标准指导。当前大多高职教师是从“校门”到“校门”的高校毕业生,一般没有对应行业项目的实战经验,加之学校实训环境条件等方面的限制,高职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往往仅停留于表面形式化的改变,强调了师生的互动,而忽略了行业标准的引导。
具体体现为:教师所设计的项目任务远离生产工作实际,甚至根据滞后的书本理论,凭空编撰而出,如,帧中继技术在实际组网中已很少使用,而有些教师仍一再设计此类的组网任务要求学生练习;另外,在课堂上学生的操作不符合行业标准及岗位规范时,并不能得到及时纠正,如学生组网固定线缆时,将线缆随意捆扎在一起了事,而教师并也并未按照行业标准中的强弱电分离的要求提醒学生。
(2)忽视“训”“评”环节,难以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实施时,易将教学重点放在使学生由“不会做”到“会做”的过程上,但很难达到“做得好”、“做得标准”的水平,忽略了过程化考核中的“训”和“评”。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这便要求学生不但能在教师的示范下达到“会做”,还应知晓自己的作品及表现相比岗位规范存在哪些不足,并能依据实际需求的变化,灵活快速地按照行业标准“做好”,解决实际问题。显然,欲达到上述目标,“训”和“评”的环节必不可少,并应给予相当的重视。
2 高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前提保障
为克服高职“教学做一体化”模式的缺陷,本文尝试提出基于行业标准的“教学做训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但要保证此项教改实践的顺利实施,需提前夯实以下工作:
2.1 行业标准的遴选
本文所指“行业标准”是一个广义概念,指包括在相关行业所遵循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规范、职业标准的总称。行业标准明确了行业生产一线专业岗位的设置、职责任务、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评价方式,它是由各行业独立的一个技术规范。
一个行业,往往涉及多项标准,有些标准还有相互冲突的现象,如网络行业的标准数百项,不同公司使用的标准并不一定兼容。有鉴于此,高职院校可牵头组织行业专家、企业的技术骨干、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根据本校、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确定培养目标工作岗位要求的等级,根据工作岗位的责任大小、活动范围宽窄以及难易程度,对行业标准进行科学的遴选,选用主流标准,摈弃已近过时的标准,引入新标准、新规范,确定课程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的类型和等级。
2.2 双师队伍的培养
由于行业标准来源于产业一线,与生产实践紧密相连,所以高职教师不仅需要有广泛扎实的理论知识、过硬的专业技能,还应具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能科学地分析并引入行业标准到教学过程。就教师个人而言,高职教师应树立将“行业标准”当作研究对象的意识,尽可能熟悉或掌握与行业标准密切相关的语言、知识或技能,持有更贴近企业的观点和态度,保证高职教改的正确性和准确性,缩小课程教学与企业需要的偏差。就高职院校而言,应将教师赴企业实践作为一种制度确定下来,明确教师赴企业实践的要求,定期组织教师采取“挂职锻炼、技术研发、课题合作、员工培训、学生实习指导、就业基地维护”等多种实践形式融入到企业的生产中,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总之,“双师教师”不是简单的考取有教师证和行业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教师”,而应是真正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
2.3 课程教材的选编
教材是课堂的知识载体和教学的基本工具。高职教材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职业取向,与企业合作开发,甚至可直接选用知名企业的内部培训教材。例如,我学院网络专业便选取网络行业知名品牌H3C的网络学院系列教材替换了《计算机网络基础》《互联设备与技术》《高级交换路由技术》等课程的原有教材,从实践效果上看,该教材能更好地适应学生职业要求和职业成长,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更贴近职业资格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
2.4 实训环境的建设
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特征决定其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大力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相应实训环节的建设便显得至关重要。实训环境包含教学场所面积、演示设备、实训设施、仿真软件、实训室管理系统、校外实训基地等条件。
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实训环境条件应尽量满足教师演示方便、数量足够学生人人参与,贴近真实工作场景的要求。在实训室施工和购置时,除了要保证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满足需求外,还应注意设备的后期扩展及软件的升级需求,切实保证设备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可考虑采用“仿真+实体”的方式,即通过购买、自主开发或与企业合作开发的方式配置仿照产业现场的虚拟实训系统,后期辅以在真实设备上的实训,也可对实训设备进行精化和集中,按照行业企业的管理标准管理实训室,对学生开放实训室,便于学生分时段、分组进行课外实践。
3 基于行业标准的“教学做训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程序
本文提出的基于行业标准的“教学做训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在“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密切结合高职学生毕业对应的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突出强调高职教学中的“训”、“评”的环节,以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学和实操相结合,训练和评价互相促进而构建起的教学模式。具体实施程序如下:
3.1 创设情境
情境任务的设置是教学过程导入的首要一步。好的情境任务能够反映实际工作要求,很好地营造出逼真的职场氛围。例如,我院网络专业在课程“互联设备及互联技术”中,在展示某公司网络拓扑图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实际任务需求:“该公司由于业务的拓展,员工的数量大幅度地增长,导致现有的网络中员工访问内部服务器的速度下降,影响了正常的办公,要求以最少的投入对现有的网络进行改造,提升网络的性能”。学生接受到这样的项目任务,立刻感觉自己就是在处理真实工作任务,学习的积极性被有效调动,在不知不觉中向职业人转变。
3.2 提供资料
在提出项目任务后,教师应根据实训条件提供给学生相应的文档资料和设备,并对涉及的技术标准进行适当的讲解,对其中的难点部分可现场演示,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标准的内涵。
对于课堂中常用的、但易耗损的小物件,如网络专业配置网络设备用的Console线、USB-COM转换器,教师可考虑将之分发给学生,期末再收回的方法,这样既可鼓励学生课下积极实践,提高配置技巧和速度,又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爱护生产资料的习惯。
3.3 探求方案
学生在拿到软、硬件资料后,便以小组为单位,进一步明确任务目标,分工合作,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经过团队讨论和教师的适当点拨,尽最大限度地自主解决问题。教师在此过程中应鼓励学生积极开展探索活动,自行查阅相关技术文档,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案,归纳梳理完成任务的最佳方法和步骤,通过实践,验证自己的解决方案的正确性和效果。
3.4 训练提高
在学生基本完成前面的项目任务后,教师应进一步提高难度,追加布置提高性的实训任务要求,或要求学生通过实践解答一些引申性的问题,并加以一定时间限制,促使学生举一反三,边做边思考,通过再次的实践操作,深入理解技术标准的本质内涵及适用的不同场合。在前面环节中,教师的角色若是引领学生入门的“导师”的话,则在此环节中,教师的作用则更像“教练”,想法设法督促学生达到不仅“会做”,还能“做好”的水平。
3.5 总结评价
本模式的课程评价是现场的“阶段评价”和期末的“终结评价”两部分的综合。
阶段评价是在平时教学现场的自我评价、同学评价和教师评价的综合。具体做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轮流展示并讲解本组的技术解决方案,其他组则可对之提出疑问,对照行业标准,指出该组的不足之处,并给该组打分,最后,教师对各组学生的展示作品进行点评总结并打分。
终结评价是在期末对学生进行的理论和技能的考核。理论考核是从理论试题库中抽取题目统一组织考试。技能考核从实训任务库中抽取某个任务,根据实训要求和行业标准和规范对学生的操作进行评价。若有条件,课程的终(下转第51页)(上接第29页)结评价还可直接与行业资格认证挂钩,如我专业的互联设备与互联技术课程的终结评价与“H3C网络工程师”资格认证直接对接,学生的认证成绩可直接作为课程的总评分数,使得该课程的评价更贴合行业标准,更具权威性。
上述五个程序应遵循“做中教,做中学,做中训、做中评”的原则,“做”是“一体化”的基础,“教”“学”互融,“训”“评”共促,所有程序都应严格以行业标准为准绳,以求真正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综合素养。
4 小结
笔者所在专业团队经过多年实践,上述模式已初现成效。近五年间,本专业学生考取对应行业职业资格认证累计300余人次,优秀率达78%;在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省部级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
本模式的提出旨在克服原先“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在高职教学中因各种主、客观原因而导致的“教学实践脱离行业现实”的弊端,将行业标准及岗位规范有机地融入教学实践,强调“训练”、“评估”环节,是对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思想在高职教育方面的探讨和尝试。
基金项目: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行业标准的高职“教学做训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编号:DEB14144)
参考文献
[1] 唐振华.基于职业标准的高职课程改革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
从离开学校后去实习,不知不觉实习期已经到了,工作总结是人们对自己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进行总结和分析,从中找出经验和不足,为自己今后的工作找到方法。以下关于实习工作总结内容由小编为您整理提供,欢迎阅读与借鉴。
一晃下,两个星期的实习就过去了,回想自己这段时间的经历与收获,我深深的感到在我今后的发展___给予我的是一笔多么宝贵的人生财富!实习快要结束了,虽然只有短短的两个星期,但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__网络实训中心以提高大学生网络类职业的就业率和实现人才职业化转变为目标,按照“工程化、层次化、模块化”的设计思想,为实训学员配备了多媒体案例分析室、企业综合布线实训室、企业园区网实训室、企业互联网实训室、企业网管实训室、信息安全实训室、企业应用(数据)中心实训室和系统集成实训室等职业化环境,并在其中配备了“主流的局域、广域数据线路”和主流品牌的典型“硬件防火墙、信息安全系统、网络管理系统、网络应用服务器、多层交换机、多功能硬件路由器及多用途网络测试仪”等网络设施和高档网络设备。
这次实习目的:本次实习主要任务是学会局域网的设计与应用,网络互连技术。进一步加深理论知识。在组网之前我们必须了解下面几个名词术语及其作用:
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e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它是设计用于简化管理地址配置的TCP/IP标准。它使用服务器集中管理 IP地址以及在您的网络上使用的其他相关配置(比如网关、DNS服务器等)的详细信息。在常见的小型网络中(例如家庭网络和学生宿舍网),网络管理员都是采用手工分配IP地址的方法,而到了中、大型网络,这种方法就不太适用了。在中、大型网络,特别是大型网络中,往往有超过100台的客户机,手动分配IP地址的方法就不太合适了。因此,我们必须引入一种高效的IP地址分配方法,幸好,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为我们解决了这一难题。可以说DHCP服务器是主要作用是为某一区域内的机子分配IP地址的。
我在这次实习中的任务:1.组网和互联模式:用HUB组建两个星型局域网,星型是所有计算机都接到一个集线器(或是交换机、路由器等),通过集线器在各计算机之间传递信号。每个局域网设一主机服务器,在此主机上安装双网卡,通过另一个集线器或交换机连接到实现对外连接到另个局域网和互联网。2.局域网应用:在每个局域网要拥有自己的DNS服务器、DHCP服务器、Web服务器、ftp服务器和一个Linux服务器。
这次实习我总结了几个方面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网线的制作了;服务器操作系统的安装;域控制器的安装与配置;DNS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DHCP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Web站点的设置与;同时还包括与之相关的一些常用的控制台命令,网络命令的使用,以及网络故障的分析和排除,安全日志。系统日志和应用程序日志的查看和分析。
这次实习内容中,我最深刻的就是网线的制作:1、在制作网线之前先了解一下网线的排线顺序及用法
568A:从左至右线序是: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
568B:从左至右线序是: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左 右 水晶扣在下面。直通线:568A-568A或568B-568B 交叉线:568A -568B其中HUB代表集线器,SWITCH代表交换机,ROUTER代表路由器:PC-PC: 直通线PC-HUB: 直通线HUB-HUB普通口: 交叉线HUB-HUB级连口-级连口:交叉线HUB-HUB普通口-级连口:直通线HUB-SWITCH: 交叉线
HUB(级联口)-SWITCH: 直通线SWITCH-SWITCH: 直通线SWITCH-ROUTER: 直通线
ROUTER-ROUTER: 交叉线100BaseT连接双绞线,以100Mb/S的EIA/TIA 568B作为标准规格。
其次我还重点了解了DHCP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安装 DHCP 服务器的步骤如下:步骤1 启动 "添加/删除程序"对话框。步骤2 单击"添加/删除 Windows 组件"出现 "windows 组件向导单击下一步"出现 "Windows 组件"对话框从列表中选择"网络服务"。步骤3 单击"详细内容",从列表中选取"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如图单击"确定"。步骤4 单击"下一步" 输入到 Windows2000 Server 的安装源文件的路径,单击"确定"开始安装装 DHCP 服务。步骤5 单击"完成",当回到"添加/删除程序"对话框后,单击"关闭"按钮。安装完毕后在管理工具中多了一个 "DHCP" 管理器。添加 DHCP 服务器:在安装 DHCP 服务后,用用户必须首先添加一个授权的 DHCP 服务器,并在服务器中添加作用域设置相应的 IP 地址范围及选项类型,以便 DHCP 客户机在登录到网络时,能够获得 IP 地址租约和相关选项的设置参数。在 DHCP 控制台中作用域下多了四项:地址池:用于查看、管理现在的有效地址范围和排除范围;地址租约:用于查看、管理当前的地址租用情况;保留:用于添加、删除特定保留的 IP 地址;作用域选项:用于查看、管理当前作用域提供的选项类型及其设置值。
在做完这些工作后我总结了以下深刻的体会:
实习,是每一个大学生都必须经历的阶段,因为这能让我们将理论知识有效地运用到实践中去,将我们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得到很好的发挥。参加实习,所见到的、学到的、接触到的,都不会局限于书本知识,这些都会让我们兴奋,让我们充满激情。我们在实习中成长,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我们开始扮演不同的角色,尝试不同的工作,接触不同层次的人,体味不同岗位的欣喜,逐步完成职业角色的转变。我们在努力的工作,感受着生活的另一种意义,我们也享受着过程,等待着得到成果的喜悦。
来到__实训后,我感觉到了工作的神圣,一种身在岗位的责任。我们每天上班下班都刷卡,上课的时候听老师讲,上机的时候认真操作,严格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来要求自己,虽有一种新鲜感,可更体会到公司纪律的严肃性,在工作岗位上,就必须令行禁止。是这样的,无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已经是员工了,就该有一种无形的责任,严格要求自己,就不能再懒散,要让生活更充实更有色彩。在一个公司工作,就要注意公司的形象,这是一个团队,我们要时刻以团队的利益为重。一份工作往往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要完成一个项目更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所以团队的合作是多么的重要。这次实习,我们就是每个小组完成一个项目,从开发项目到最后的,都由我们亲自操作,每一个过程,每一个细节,我们都需要一点一点、一步一步去完成。我们在完成项目的同时,其实就是在编辑我们的梦。每一个过程,每一次分工,每一次合作,每一个错误,每一次经验,每一个成果,都是给我们的奖励,也是在为我们奠定良好的事业基础。
老师和领导们真是用心良苦,他们要培养同学们的团队意识,培养同学们的合作能力,让我们发现自己真实的兴趣和无穷的潜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给我们创造这样一种特殊的实习机会。这不仅仅是在教我们做事,更是教我们做人啊!所以我们更应该认真对待每一次体验,把握每一个机会。今天我们画的是规划图,明天走的就是人生路。也许现在只是一张小小的图纸,可日后就是缤纷的彩虹。
关键词:智能楼宇;通信网络与综合布线;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24-0000-01
随着时代与科技的发展,建筑楼宇的功能不再仅仅局限于居住,给人类遮风挡雨,更多的功能已经融入到建筑使用要求内,因此智能楼宇专业应行业和社会要求而产生。而要让楼宇智能化,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通信网络,如何构建通信网络,如何进行综合布线,将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建筑物内部的智能化以及建筑物之间的智能化,因此作为高职院校楼宇智能化专业的核心课程《通信网络与综合布线》,如何设计合理的课程体系以及相关实训环境和环节成为一个值得实践和探究的课题。我们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楼宇智能化专业《通信网络与综合布线》课程为实践样本进行了一系列实践和思考。
一、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
首先本课程定位是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那么我们希望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局域网等综合布线工程设计最基本的知识,掌握网络综合布线以及智能建筑的国家标准与地方标准和规范,明晰整个通信网络构建以及综合布线的工程施工管理环节,掌握基本简单的局域网组建和相关操作系统软件的安装这些基本技能,这样能够顺利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接轨,让毕业生能够尽快进入工作角色。同时由于职业院校的教育定位为培养应用型实践人才,因此相关行业证书的考评要与教学相结合,用职业的规范和要求来培养职业院校学生[1],与本课程相关的行业考证主要是“智能楼宇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该鉴定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级,其中有专门的“网络与综合布线模块”,因此教学安排必须把职业资格认定方面的因素考虑进来。因此本课程教学目标希望能培养学生在毕业后能从事相关行业的智能化建筑工程设计、施工,住宅小区的通信网络与综合布线方面的系统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并且能够具备运行管理能力。
二、课程教学设计
由前面的课程定位可以看到,结合行业需求才是教育出发的根本,而最能体现行业需求的就是相关行业资格鉴定考试的需求,我们根据智能楼宇管理师各级别相关的网络与综合布线模块部分的要求可以看到。
初级要求掌握:(1)管槽安装;(2)线缆铺设;(3)机架设备安装;(4)程控交换机的安装以及相关数据的制作;(5)有线电视用户网络的安装以及维护。
中级要求掌握:(1)布线系统线缆端接;(2)综合布线系统的测试;(3)综合布线系统的管理;(4)局域网、广域网以及城域网的接入;(5)卫星电视天线的安装以及维护。
最高级的智能楼宇管理师要求比较综合性的实践技能:(1)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以及验收;(2)小型程控交换系统的设计与管理;(3)局域网组网与管理。
根据这些行业实践技能要求,我们课程教学内容按照知识体系和实践要求的高低模块化构建,一共分为五大模块:
第一模块:通信技术基础知识,这一模块主要是以理论教学为主,主要介绍基本的智能楼宇通信系统的组成和构建,数字信号传输的原理,模拟信号传输的原理以及他们两者之间的区别,还有对一个已有通信系统的性能如何进行评估,另外还要介绍一些基本的数据交换方面的知识,希望学生通过这一模块的学习能了解和掌握数字通信方面的信道编码、差错控制编码以及载波调制并且能够具备基本的评估通信息指标好坏的能力。
第二模块: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这一模块由理论知识教学和项目化实践教学两部分组成,理论方面主要学习基本的计算机网络知识,比如传统以太网组网543规则,ip地址的划分与子网掩码的相关知识,学习IEEE802.3的标准和目前业界使用的各种行业规范以及设备,项目化实践教学方面主要是通过项目联系单机互联组建局域网以及多机互联组建局域网,网络服务器相关操作系统的安装,具体项目工程的案例分析。
第三模块为计算机网络工程,同样也是分为理论和实践两大教学部分,理论方面主要学习智能化建筑的网络结构体系和相关技术和设备的选择,实践主要通过工程的方式自己设计智能建筑物内部或者智能化小区的局域网方案的设计。
第四模块为综合布线系统模块,这一模块主要是综合布线方面的理论学习和项目实践,理论方面重点掌握综合布线系统里的水平子系统的设计,设备间及其管理子系统的设计,整个综合布线系统电气方面性能的测试,有线电视网络的构建和器材认知,实践方面按照实际工程项目的流程从双绞线制作开始,一步步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掌握实际工程的流程和规范。
第五模块,这一模块主要是把前面所学知识融会贯通通过一个大的智能建筑或家居项目的方式来让学生练习、掌握和巩固前面所学的通信网络以及综合布线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三、实践总结与展望
根据课程要求我们设计和构建了300平米左右的实训室,购买了网络设备20套,综合布线实训设备30台,布线工具50套等等实训设备,通过理论教学和项目化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让相关专业的学生能够很好的理实结合更快的实现校企接轨[2],但由于智能楼宇专业是个新兴专业,其包含多学科的综合应用,因此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市面上缺少比较能够灵活多变同时便于教学开展的设备器材,这也给智能楼宇相关教学的我们的下一步教学科研留下了一定空间,在下一步的教学改革中我们将结合实际研发跟实际教学相关的模块化教学设备以更好的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论文摘 要】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网络”课程在中职计算机教育中已属于基础实践课程之一,但由于教材的编写、学生的个体差异、学校的教学模式等因素导致该课程成了一门较为空洞的理论课。本文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四个基本方面探讨了在该门课程教学上的一些做法,使学生在学完该课程后,能够真正地感觉到这门课程的价值。
一 引言
“计算机网络”课程目前在各个高校计算机专业中已成为核心课程之一,甚至有部分高校已将“计算机网络”设置为独立的专业,该课程的研究和建设在高校中已日趋成熟。但该课程建设在中等职业教育中仍出现起步较晚、层次不一的局面。不同职业学校的信息技术专业对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重视程度都有不同的理解,教学中遇到了教学目标单一、理论知识枯燥、实验项目难以操作等问题。
学生对该课程的教学效果的普遍反映是只学了一大堆网络名词、概念和结构图,有些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学习这门学科,但是几节课下来,兴趣已所剩无几了。一学年总结下来,理论和实践方面好像都没学到什么东西。水平仍然停留在只会使用ie浏览器、“上网”和“聊天”阶段。
以上这些问题均暴露了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问题。因此,只有凭借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对学科教学改革的不断修正来弥补教学中理念、手段和实施条件等方面的不足。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面分别阐述对该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二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1.教学目标方面
中职“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是有效地培养学生必须的技能(组建简单网络和管理网络),同时也让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网络原理理论知识,以利于他们以后的知识更新。
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该课程的正确认识为主线,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取舍,通过可操作性的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讨论式教学、任务驱动式等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教学内容方面
如今,各个中职学校所使用的《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教材都大同小异,教材中先理论、后实训,教材的开始就是众多的网络名词、概念、定义、原理等一些抽象的东西,学生从一开始接触到这些名词时就有点懵懵懂懂的,兴趣自然提不上来。
因此,从教材内容上,教师在教学初可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将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编排,从行业需要或学生需求的实际出发,增加和删减一部分内容,并且选取一部分主线内容作为学生学习兴趣的切入点和学习重点,选取一部分非主线内容用于增加学生的探究性和自主学习性。专业重心上,理论教学随时穿插于实训内容中。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单纯的理论讲解给学生的理解和记忆都带来了较大难度,因此,实训内容不能滞后于理论讲解,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更应将理论内容穿插在实训部分中,以实训操作中遇到的现象映射出相关原理。分层教学上,充分引导和辅导学生自主学习,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兴趣爱好,帮助不同的学生建立起自己的学习方向。比如,引导对网络组建方面感兴趣的学生学习组网技术方面的知识,推荐对windows网络管理感兴趣的学生研究活动目录设计和windows域管理。对服务器管理感兴趣的学生从配置使用ftp、serv-u服务器等方面进行指导。
3.教学方法方面
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可把课堂模式分为理论课和实训课,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穿插的,但是一堂课的重心在理论还是在实践,这需要教师去权衡比较。想让学生学会如何做水晶头,如何组建一个小型的对等网等相关技能,就必须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训(实训包括实地实训和模拟实训);要想让学生具有一定的网络基础理论知识,并能够将这些理论和原理相互结合、相互贯通,知识链一环套一环,那就需要教师进行理论讲授。
第一,理论课模式。(1)通过实物展示和现场操作验证理论,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印象。实物展示和现场操作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在给学生讲解拓扑结构概念时,可以结合本学校校园网的拓扑图和一些实物照片,来阐述为什么会有各种拓扑结构,不同的机构中的优缺点等。(2)巧妙设计疑问和思考,让学生带着疑问有目的地听讲。带着问题去了解一个知识点,更加激发起学生的内在求知欲。比如,在讲数据链路层的功能与作用时,就带着这样一种疑问开始整节课:“机器a向机器b发送数据,一般程序就是a把数据发到线路上,然后b收到后就把数据取下来,但是,中间环节可能会出错,通信线路可能会导致数据丢失等问题,因此,数据链路层就必须提供一些解决办法,哪些解决办法?”。这样,引发学生的思考,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整节课程,而检验这节课的最终效果也就是学生是否能够解决这个问题。(3)善于使用课件和模拟软件,特别是带有演示效果的课件或模拟软件。制作课件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将一些理论的东西更直观的表现出来,是在没有实物的基础下而采用的一种演示方式,但是,课件的展示并不是单纯地将文字内容演示出来,而更多的应该是产生出一种动画性质。比如,在讲交换机的工作原理的时,可以采用cisco packet tracer模拟软件,模拟出交换机的工作原理,直观地演示出交换机中mac地址表的形成过程以及与各个节点之间的信息交换过程。(4)理论内容需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理论知识的教授需要循序渐进,前面知识点的内容不掌握,后期知识点就难以与之形成一个串联,但是从结合中职学校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信息素养来看,对一些抽象的知识点,比如数据通信原理、广域网技术等,这些知识点对中职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技能没有什么影响或者影响不大,可以留到后期给学生简单地讲授,或结合一些考证的需要、考证的试题给学生讲授这类型的知识,效果会更好。这样保证了学生掌握基本技能的首要任务的同时,也达到了提高的目的。
第二,实训课模式。(1)合理安排实验内容,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突出实用部分。日常生活中涉及的网络应用案例和任务更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兴趣,根据中职学生的岗位能力和培养目标,把组件网络和管理企业局域网,基本的双绞线制作、网卡、交换机、路由器等器材的安装、设置和使用,windows nt服务器、ftp服务器、邮件服务器等的安装和使用等作为实训课的重点,让学生在一年的课程学习后,能感觉到自己能够独立动手做出点东西来。(2)巧妙安排实训课的实施过程,重视培养小组团队协作精神。实训课对学生来说的主要任务就是自己动手去解决或者完成一个项目,就此教师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学习小组的成员根据能力混合编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实训,以小组为单位团结协作完成实训任务。(3)注重实验总结和撰写实验报告。在实训课程中,学生会碰到理论上想不到的问题和现象,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就是一个过程、一种方法。因此,不管实训是否成功,每次的实训报告是一种及时总结的必要手段,对实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概括和总结,以便于完善整个过程。实训报告的写作加深了学生对操作方法的印象,同时也联系了一部分理论知识,让学生对该课程的知识做到融会贯通。
4.教学评价方面
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对该课程的教学评价体系不过于单一,但也不需要过于复杂。评价体系大致可分为三种:(1)理论考试部分,用于验证学生对定义、概念的记忆和理解程度。(2)实训考试部分,在规定时间内独立的完成指定的任务,用于验证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基本技能掌握程度。(3)实训报告部分,从实训报告中能够看出学生的思路是否清晰,是否真正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三 总结
根据教学实际来看,计算机网络课程相对于一些原理性课程来说还是较受学生欢迎的,如何将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传授好,对于中职教育来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由于课时限制,不能面面俱到。这就要求定位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评价体系。因此使用“基本理论内容+偏重贴近实际需求的实训”是目前最为直接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李成中.计算机网络教学研究[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6):1~3
[2]曾辉.“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华东交通大学报,2006(s1):92~93
[3]卢加元.计算机课程实验教学研究与改革设想[j].福建电脑,2007(08):214~215
关键词:物联网技能大赛;中职人才培养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中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导向和引领作用在职业教育领域已经达成共识,特别是对于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这类新兴专业,各院校的物联网相关专业均处于摸索阶段。大连市经济贸易学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自2014年开始招生,专业建设步伐急需加快。学校从2013年开始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物联网技术应用大赛,2016年取得三等奖,通过组织培训以及参赛的成效,发现技能大赛对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建设起到了良好的指导和引领作用。
一、大赛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物联网技术应用大赛的宗旨是:通过竞赛引领相关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满足物联网技术应用领域快速增长的人才需求;促进社会对物联网应用技术相关职业岗位的了解,提高中职学生的就业水平。
通过竞赛,进一步促进专业教学内容更新与教学方法改革,深化校企合作,引导专业教学方向调整,以适应物联网产业快速发展及高度关注物联网应用技术的趋势,进一步促进物联网技术(包括自动识别、网络传输、应用开发等)的普及。
大赛更强调培养中职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与基本能力,这一点是中职人才培养相对缺乏的因素。物联网专业从大赛的备赛和取得的效果中受到启发,建设周赛、月赛、全国职业技能大赛3个层次循序渐进、依次提升的大赛体系,分别与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相对应,全过程、全方位地对学生的技术和能力进行培养。
二、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技能大赛是对职业院校学生技能水平的全面检阅,同时也是对职业院校办学质量,特别是教师能力素质的检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是一个集电子、通信、计算机、传感器、嵌入式系统等多学科的新兴专业,因此,建立一支结构合理、融合多学科门类知识、实践应用能力强的师资团队是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大赛组织之初,我们就把利用大赛培养一批理论功底深厚、专业技术精湛教师队伍作为一个重要任务。因此,这几年在大赛的带动下把青年教师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到不同的训练项目中协助企业工程师参与指导,边指导边学习。一大批教师在大赛中知识面得到拓展,实践能力得到加强,技术得到更新。同时,企业兼职教师在教学组织、教学方法等方面也得到了快速提升。
三、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全国职业院校物联网技术应用大赛从理论知识、实践操作以及职业素养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了全面考核,涉及了物联网认知知识,如传感器、RFID技术、串口服务器、Zigbee技术等;物联网技术实操性知识,如物联网应用系统的布线、网络设计连接配置、软件系统部署维护等;物联网技术开发型知识,如.Net客户端开发、.Net Web端开发、Android移动端开发、无线传感网WSN开发等。
大赛结束后,将大赛的培训项目与课程进行整合,促进了教学内容的改革。比如,“智能农业、智能家居、智能商超实训等课程”依托大赛项目智慧社区中的部分案例作为教学项目,以实际产品为教学载体,把工程要求、企业技术融入教学。
在教学中以实际产品为教学载体、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把工程要求、企业技术融入教学。在教学中,将以教师为中心变为以项目为中心,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一切由教师说了算变为学生质疑探索、讨论、研究,过去的纸上谈兵、空讲理论变为真刀实枪做产品。教学模式和方法不断创新,大赛的培训过程就是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方法改革的练兵场和试验场。
四、优化实训基地建设
中等职业教育务必要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实训基地是完成实训教学和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技能的主要场所,在专业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
学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起步较晚,实训基地的建设还在规划阶段。根据技能大赛的比赛模式、赛题内容以及要求,对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方案进行了调整;依托国家级示范学校建设,及时完善实训基地的软件和硬件,主要针对课程体系中硬件安装、网络组建的核心技术开展实训教学。将技能大赛中关于Zigbee组网的相关要求融入平时的实训教学中;根据大赛试题中PC端开发以及移动端开发内容、形式,以智慧农业、智慧超市和智慧社区为主要情景建设物联网开发综合实训室。
五、构建开放的大赛平台
由于大赛的周期长、项目多、任务重、要求高,客观上需要构建一个开放的平台。在组织过程中,我们保证了参赛学生的来源是开放的。选手报名不限专业、不限年级;教练员队伍的组成是开放的,教练员的选聘不限专业、不限教学部、不限学校制,有计算机专业教师,也有供用电专业教师,有学校专任教师,也有企业工程师,还有大赛经验丰富的兄弟院校教师。
这样一个开放的教学研究平台一方面有利于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另一方面促进了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在训练交流中学校的专职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合作,师生共同参与实战训练,做中教,做中学,提高了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项目的开发能力。而企业兼职教师与校内专任教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使兼职教学的组织管理、教学方法以及教案制作规范性等方面均得到提高。
总之,职业技能大赛的社会影响力以及社会关注度不断提升,物联网应用专业作为新兴专业,在进行专业建设方面要充分发挥职业技能竞赛的引领指导作用,积极开展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实训室建设,促进物联网专业的快速发展,提高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想.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我院专业建设的作用[J].青岛交通科技,2015,(6).
【关键词】行动导向课程 项目化教学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引 言
行动导向课程是通过师生共同确定的行动产品引导的课程,是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高度统一的课程。
行动导向课程的特点是:先提出引导问题,并以此来学习相关知识,采用实践与理论一体化的归纳式和发展式的学习方法对复杂的课程内容(工作内容)进行全面理解,并通过互动式的、交流式的分组学习,达到对学习内容的全面掌握。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是引导与辅导,并帮助学生学会使用各种工具资料和技术参考资料。[1]
行动导向课程的层次有:实验导向性课程、问题导向性课程和项目导向性课程,其中项目导向型课程是工作导向最为突出的行动导向课程,也是本文的研究内容。
行动导向课程项目化设计方法
⒈项目化设计方法
第一步:首先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即课程、学习领域内容)并进行完整描述,明确学习目标、工作与学习内容、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学生评价方式,完成课程标准/大纲制订;第二步:进行学习/工作情境设计,确定学习项目及项目前的学习任务;第三步:课程实施设计,即通过工作任务的实施,达到学习项目的学习要求;第四步: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效果进行综合评价,验证教学效果,总结并提高(图1)。
⒉项目设计标准
⑴具有轮廓清晰的学习/工作任务,具有明确的成果展示。
⑵具有完整的工作过程,该工作过程可用于学习特定教学内容。
⑶能将有关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效地结合起来。
⑷与商业活动或企业生产过程有直接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⑸学生有独立进行计划工作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如果时间允许,可以自行组织与安排学习行为。
⑹学生自己解决在项目中遇到的问题。
⑺问题要有一定难度,这不仅是对学生过去所学习的知识与技能的应用,同时要求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来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
⑻在学生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及工作和学习方法。[2]
⒊学习/工作任务层次
⑴封闭性学习/工作任务:给出详细指导和提示,答案唯一。
⑵开放性学习/工作任务:给出概要的指导性提示,答案多个。
⑶设计导向性学习/工作任务:用引导问题引导完整的工作过程,答案不确定。
从封闭性到开放性到设计导向性学习/工作任务对教师和学生的学习/工作要求依次提高(表1)
⒈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典型工作任务)描述
⑴计算机安装调试员:负责计算机组装、调试与售后服务。任务是熟练地使用各种组装与测试工具,将计算机各部件有机地组装起来并安装好操作系统及各类应用软件,为客户提供完整的计算机应用平台,对出现“问题”的计算,“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⑵计算机导购员:负责计算机销售。任务是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提供最优的性能价格比的计算机配置策略,并运用熟练的销售技巧使客户得到最大限度的心里上满足。
⑶网络施工员:负责局域网组建。任务是根据客户需要熟练使用各种组网工具完成家庭宽带上网及局域网的组建任务。[3]
⒉课程学习目标
⑴能够独立完成计算机选配、安装、调试、维护及局域网组建工作。
⑵能够熟练使用各种计算机组装与售后服务所使用的各种软、硬件工具。
⑶能够按照典型工作过程的工作流程、劳动组织关系及工作要求进行工作。
⑷能够正确评价学习/工作成果,通过评价、总结、反馈,提高学习/工作能力。
⑸能够完成对工作任务的记录并自觉保持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
⒊课程的工作与学习内容(表2)
4.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
采用实践与理论一体化任务驱动式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分层次展开教学,提出问题并以案例辅助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实训以小组为单位,小组负责人由小组成员轮流担任。小组负责人负责小组人员管理、组织分工、工具管理与分配、实训环境保持等工作内容的实施。[4]
⒌学生评价方式
⑴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评价。
⑵加强平时考核,注重过程考核和对每个课业的考核。
⑶根据小组完成任务情况与个人在任务中的角色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⑷倡导评价的多主体性,学生要参与学习过程的评价,可进行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和师生之间的互相评价。
⑸课业知识点考核以教师评价为主。
关键词:实训室;虚拟;师资
中图分类号:TP393.0-4;G712
1 加强网络实训室建设必要性
2014年2月,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出“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中职学校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作为教学目标,网络技术专业需要培养动手能力强、熟悉网络设备管理维护的技能型人才。
几年来,通过对学生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发现中职网络专业的学生就业率高,但就业对口率偏低。许多中职学校网络技术专业的教学方式、内容与职业岗位技能脱节,实训环境、师资力量都不能满足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建设网络实训室,搭建网络环境,进行规划网络、构建网络,管理网络等实训项目操作,使学生熟悉网络设备设施,增强网络技能;建立健全网络实训室,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网络职业岗位技能,为就业竞争添加砝码,还可提高网络专业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学水平。
2 网络技术实训室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职学校网络技术实训室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设别种类单一,生均实训设备数量少,不能满足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2)实训设备利用率低,实训效果比较差。
(3)重硬件轻软件,缺少实训管理和实训教学软件,实训室管理制度不完善。
(4)优秀实训指导教师少,实训指导教师缺少网络工程项目实际工作经历,经验积累少,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技能培养脱节。
以上问题导致中职网络技术专业学生职业岗位技能掌握的深度、广度不符合企业的要求,影响毕业生的就业。
3 网络技术实训室建设总体思路
建设核心思想:“面向岗位培养技能型人才、提高就业对口率,让中职网络专业学生成为受企事业单位欢迎的毕业生”。各中职学校应结合自身条件,兼顾专业未来发展方向,突出实训环节,针对职业岗位技能培训,从软硬件、实训教材、师资力量、管理制度、网络教学资源等多方面进行网络实训室建设。
4 网络实训室建设内容
4.1 网络实训室硬件建设
网络实训室硬件建设含:设备布局、设备选择、设备防护三方面。
4.1.1 设备布局
依据实训室面积、设备数量来搭建实训室局域网。实训室中网络设备、服务器、机柜等设备放置位置合理,使用方便;综合布线系统简洁并有利于今后维护。
实训室电脑桌高度宽度要适当,可设计成六边型。
4.1.2 设备选择
目前,网络设备品牌主要有思科、中兴、神州数码、H3C、华为、锐捷、迈普等,设备种类为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网络机柜等。为了方面管理和教学使用,网络设备应选择同一品牌。设备类型主要选择IPV4有线网络的网络设备,同时兼顾无线网络及IPV6网络的组网需要。
以我校计算机网络设备综合实训室为例,硬件设施拥有h3c网络实训设备15组,每组包括机柜、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设备。
以下是我校网络实训室设备清单:
(设备厂商: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表1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量
1 核心交换机 SFP-GE-LX-SM1310-A 1
2 三层交换机 Ls-3610-28tp 0
3 二层交换机 Ls-3100-26tp-si-h3 0
4 路由器 Rt-msr2040-ac-h3+lic-s 0
5 管理控制器 RT-MSR3010-AC-H3 5
6 流量整形网关 NS-SECPATH U200-CA-AC 5
7 无线控制器 EWP-WX3008-POEP-H3 5
8 无线AP EWP-WA2210-AG-FIT 5
9 防火墙 NS-SECPATH F100-C-EI 5
10 无线网卡 TL-322G+ 0
11 实验管理系统 SWP-IMC-NEWS-CN 1
12 入侵检测系统 NS-SECPATH U200-CA-AC 1
13 电脑 联想电脑 1
4.1.3 设备防护
防静电:机房静电危害大,要做好防静电防护,确保人身安全,提升设备运行的稳定性。静电防护主要从温湿度控制、接地系统、地板和墙使用绝缘材料等方面实施。
防盗防火:安装防盗设施(监控设备等)、摆放防火装置。
防雷:实训室电缆多从室外引入,易遭雷击,建筑物要有避雷针,通信电缆应加装避雷器。
保湿、保温:安装空调,使湿度介于20%-80%之间,温度介于15℃-35℃摄氏度之间。
4.2 网络实训室软件建设
很多中职学校在建设网络实训室时,因认识上存在误区,导致只重视硬件购买,轻视软件建设。目前,网络实训室可用的软件有以下几种:
4.2.1 设备模拟软件
此类软件是设备厂商开发的模拟软件,有思科模拟器Cisco Packet Tracer、H3C-simware模拟器等,多为单机版软件,占用资源少,运行速度快,提供网络模拟环境,让学生进行网络组建、管理等实训操作。
4.2.2 虚拟机软件
虚拟机软件主要有Oracle VM VirtualBox、vmwar server等几种。此类软件在计算机上通过虚拟机软件模拟出虚拟计算机,虚拟机具有完整硬件系统功能,可进行安装操作系统、配置服务器等实训操作。虚拟机作为一个文件存放在物理机磁盘上,运行环境被完全隔离,对虚拟机的操作不影响物理机,减轻实训室管理员的维护工作量。
4.2.3 开放式计算机网络虚拟实验室
计算机网络虚拟实验室:以浏览器/服务器为构架,基于虚拟技术,以软件模拟硬件的方式,实现网络实训教学的软件系统。该类虚拟实训室与真实实训环境中相比,不需每次实训前都要对网络实训设备进行恢复到出厂状态的操作,组建网络时拓扑结构图更清晰,节省连线、插拔端口时间,提高实训教学效率。
计算机网络虚拟实验系统利用浏览器访问服务器,扩展了实训的空间和时间,学生在课内外都能进行实训活动,大大增加了实训操作机会。虚拟实验系统用软件模拟硬件,节约资金降低成本,避免设备的重复购买,升级软件等同于更新实训设备。当资金预算较少时,以虚拟软件为主、硬件设备为辅建设实训室是一种合理的方式。
目前,国内知名的网络虚拟实验室类软件有北京润尼尔公司的“计算机网络课程虚拟实验教学系统”、锐捷网络实训室等。
4.3 网络实训室制度建设
科学严谨的管理制度是网络实训室能够稳定运行、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根据网络实训室的教学功能和中职学生的特点,制定严格操作规程的管理制度,实现规范化管理实训教学和设备设施。实训室管理制度制定后,应组织相关教师和学生学习,执行到位,确保实训教学正常开展。
4.4 网络实训教学资源建设
建设计算机网络实训室,硬件和软件要建设,教学资源同样需要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包含实训教材编写、网络课程建设等,实训教材以实训室软硬件为基础,按照职业岗位技能需求设计实训项目,可考虑与网络厂商合作编写实训教材。每个实训项目应有“实训目的、实训要求、实训拓扑结构图、实训步骤、实训总结”等内容。
4.5 师资培训
网络实训室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师资培训必不可少,必须要建立一支有深厚理论功底、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队伍。中职学校教师基本上是大学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没有到企业工作过,缺少参加实际工程项目的工作经验,对网络实训设备的认识需要全面提高。
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师资队伍建设:
4.5.1 对内开展师资培训
首先,让网络专业教师参与实训室建设,加强对实训设备的了解;建设完成后,应要求设备厂商开展相应培训。
其次,开展校企合作,组织教师到企业参与网络工程项目,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使教学内容与岗位技能培训能有效衔接。
4.5.2 对外引进人才
引进高素质人才,聘请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指导教师。
总之,网络实训室需要领导重视、统筹协调,加大投入力度,从硬件、软件、管理制度、师资队伍、教学资源等多方面进行规划建设。一个运行良好的网络实训室,有利于开展网络课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有利于提高计算机网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对口率。
参考文献:
[1]神州数码网络.职业院校网络实验室建设技术白皮书[Z].第三版.
[2]赵海峰.浅析网络虚拟实训室的建设[J].青春岁月,2012(16).
[3]张国清.高职院校网络技术实训室问题分析及建设思路[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09).
由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展现出层次化的特点,为了缩短人才培养与企业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学校的人才培养也应该做出相应调整。根据我校的办学宗旨,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生培养主要由基本理论原理的学习应用,以及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组成。根据对现状的分析,这种培养模式比较单一,其不足主要表现在:专业定位目标不明确,专业特色不明显,人才缺乏竞争力;实践环节力度不够导致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欠缺;在学习过程中没有经历过真正的项目各层次的内涵如下:
(一)网络研究型
网络研究型侧重于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协议,涉及到的课程包括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协议分析、路由与交换原理等基础知识,此部分为后续的知识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这部分学生在今后的就业主要以考研及进入科研院所继续深造为主,也有部分学生参与网络新设备、新技术的研发。
(二)网络应用型
网络应用型主要分三个应用方向:网络设计与集成、网络安全与应用、网络管理与维护。1.网络设计与集成主要是指采用工程学和管理学的方法,规划、设计并建设企业局域网络,就业方向主要是进入企业帮助组建局域网,从事各行业网络组网工程方案设计与论证、设备选型、布线和具体实施。2.网络安全与应用侧重于网络的攻防原理及相关技术应用,就业方向主要是帮助企事业单位制定并实施网络系统安全策略、安全事故预防及恢复等工作。3.网络管理与维护侧重于网络管理模型、应用管理系统进行网络配置,故障分析和诊断等,就业方向主要是企事业单位的网管,对网络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
(三)网络开发型
网络开发型侧重于网络应用程序的开发,强调具有较强的网络编程能力,学生毕业后进入软件开发公司做基于网络的应用产品开发,包括移动互联网相关产品。
二、层次型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由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展现出层次化的特点,为了缩短人才培养与企业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学校的人才培养也应该做出相应调整。根据我校的办学宗旨,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生培养主要由基本理论原理的学习应用,以及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组成。根据对现状的分析,这种培养模式比较单一,其不足主要表现在:专业定位目标不明确,专业特色不明显,人才缺乏竞争力;实践环节力度不够导致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欠缺;在学习过程中没有经历过真正的项目实践导致学生缺少工程管理知识,解决问题能力欠缺,同学之间缺乏沟通和表达、团队合作能力差,缺少工作经验等问题。本文从我校实际出发,以满足社会需求为根本目标,从知识体系构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及创新能力培养三个方面对层次型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出一条可操作性强并符合我校实际的,以提高学生理论知识为基础,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层次型网络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提高我校网络工程人才的社会适应性和就业率。银行业团队薪酬设计探讨段坤
(一)构建以需求为驱动的层次型人才培养知识体系
网络工程人才需求由三个层次构成:网络研究型、网络应用型和网络开发型,这三个层次的侧重点各不相同。网络研究型重点侧重于扎实的理论基础。网络应用型侧重于学生的网络设计、组织、实施以及网络安全知识和网络管理能力。网络开发型侧重于基于网络平台的软件开发、网络新技术应用的开发和推广。对于以上三个方向,需要分别考虑专业方向理论体系与实践体系的构建。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分出三个层次:基础课程、主干课程和扩展课程。要求学生在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的基础上,通过选修不同的专业课程来体现方向差别。
(二)层次型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采用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
第一层:课内实验和课程设计。课内实验主要面向一门课程中单独一节课的某些知识点而设置的基础性实验;课程设计主要面向单独一门课程所学知识点的综合运用,属于综合型实验,这些实验或设计内容一般以巩固和掌握所学知识为出发点。如数据结构、组网工程分别有16个和20个学时的上机实验,同时这两门主干课程各配备1周的课程设计,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第二层:项目驱动的实训教学,在学生掌握了多门专业课的内容后以项目为载体,将所学多门课程的知识点链接起来,重点让学生在实际的项目参与过程中锻炼其综合应用能力。实训教学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教师负责将一些实际课题设计为适合教学的项目,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完成项目,通过项目的开发来了解课程间的联系,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所学知识与具体应用的对接问题。同时,通过项目实训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提高学生职业修养等综合素质。如我校网络工程专业在2004—2005第一学期针对大三和大四学生组织开设了《Java游戏编程》《项目实训》《网络推荐算法的设计与实现》等6个方向的项目实训题目,这些项目涵盖了程序设计基础、软件工程、离散数学、Web系统与设计等众多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的内容,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第三层:企业实践、社会认证及毕业设计。根据专业学科的实际情况,我专业自2011年起每年组织学生到洛阳牡丹通信有限公司进行为期2周的生产实习,为学生提供机会了解行业发展状况、企业运行机制、人才需求等情况。同时在网络工程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参考一些高水平网络工程认证的教材和实例进行讲解,并鼓励学生利用现有实验室条件练习,积极参加各类认证考试;同时,加强毕业设计环节的管理,使学生的动手能力、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以及科研能力得到充分提高。
(三)层次型创新能力培养
关键词:虚拟实训;高职实训课程建设;路由器;交换机
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关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需要有配套的网络工程实验环境才能保证培养出合格的计算机网络应用人才。但是,随着学校规模扩大、生源质量的下降和人均占有教学资源的下降,教学质量受到影响,计算机网络相关课程的教学实践环境的建设表现尤为突出。一套最基本的教学环境包括2台二层交换机和2台路由器,显然,如果考虑成本和教学场地因素,采用实际设备构建实践教学环境投资巨大,这对于中西部地区教育资源相对紧张的高职学院开展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为此,我们积极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的指示精神,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根据课程的特点、学生岗位技能的需要,选取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教学内容,大力探索并实施虚拟实训,以满足教学的需要。文献[1]系统总结了在高等职业教学过程中引入虚拟现实技术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1 虚拟实训
众所周知,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活动是在某个特定的实训教学环境下开展项目实训,所以,高职院校在具体的实训教学过程中,只要实训环境或者实训项目二者要素之中有一个是虚拟的,那就是虚拟实训。
虚拟实训的最高境界是采用虚拟现实技术(VR),生成实时的、具有三维信息的人工虚拟环境,受训者像在真实世界中一样,与该环境中的人和事物进行行为和思想的实时交流,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但由
于受技术条件,特别是投入成本因素限制,在高职教学领域实现完全的虚拟现实技术的实训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目前只在个别领域,例如航空航天领域的飞行员训练得到实际应用。因此,当前高职领域可行的虚拟实训是采用桌面虚拟现实技术。它是利用计算机的屏幕作为用户观察虚拟境界的一个窗口,利用鼠标等外部设备操作虚拟环境中的对象,例如各种特定的设备与仪器。虽然它的真实感没有沉浸式虚拟现实高,但由于技术相对简单,投入成本不高,所以,采用此种类型的虚拟现实技术来建设虚拟实训室具有现实意义。
高职院校开展虚拟实训的典型应用有以下方面。
文献[2]将虚拟机技术引入计算机网络实训教学活动中,它是通过软件技术模拟硬件环境的方法让学生能尽快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该虚拟实验环境的最大特点是将现有的一些硬件、软件资源优化组合,从效果出发,不需要添置大量的硬件设备就能达到应有的实训效果。
文献[3]“虚拟公司”实训模式充分发挥秘书综合实训室的效用,营造了尽可能真实的秘书工作环境,使学生进入相对真实的秘书角色里,更加深入地体验秘书工作,这有利于对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
文献[4]基于法国Trace Software International 集团公司的Elecworks& SolidWorks,建设虚拟电工实训室。该虚拟实训室一方面可以提高培训和实作的效率、提高成功率;另一方面能让学生对生产器件的厂家及其产品有较好了解,可以灵活地完成各种电气控制的设计及装配,加强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简介:张平安,男,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技术、高职教学研究和智能控制。
文献[5]探索用虚拟软件Dynamips构建思科虚拟实验平台。该模拟器的最大优点是通过直接加载思科的路由器操作系统IOS,在PC上完整模拟多台特定的思科路由器功能,并支持模拟设备之间的真实互联。其缺陷也很明显,它特别消耗计算机资源,一般只能模拟3台左右路由器,另外,只能模拟路由器。
文献[6]基于VRML技术,通过二次开发,建立一个三维虚拟综合布线实验室系统,该虚拟实验室提供了三维实验环境,界面使人身临其境。由于VRML能够让用户进行二次开发,非常适合用户根据需要定制虚拟实训功能,因此,它将是今后虚拟实训一个重要的研究热点。
PT是Cisco公司开发的网络仿真工具软件,是一个为网络学习者提供计算机网络设计、配置和网络故障排除的模拟环境学习平台。学生可在软件的图形用户界面上直接使用拖曳方法建立网络拓扑,软件中实现的IOS子集允许学生配置设备;可提供数据包在网络中行进的详细处理过程,观察网络实时运行情况。本文就是利用PT这个虚拟实训平台,使学生实际操作完成复杂网络环境中各种实际应用中设备的配置与管理任务。这种教学模式有别于传统的基于实际硬件设备的实训,由于受设备的数量和实训场地的限制,一般只能完成一些简单的网络设备基本功能验证方面的操作。
2 虚拟实训环境建设
笔者所在专业建设了一个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室,共配置了41台方正文祥E630型号的计算机。计算机的基本配置为:CPU为P4 2.66G,2G内存,80G硬盘。采用思科公司2950快速以太网交换机组网,由一想服务器作为本实训室计算机局域网的服务器连接至校园网。
为了满足教学设备共享的需要,我们对实训室的每台电脑做了周密的规划设计,主要内容如下。
每台电脑安装Windows XP SP2,硬盘分为三个逻辑分区。其中C盘大小为20G,负责安装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D和E盘为30G,分别用于存储计算机数据和各种常用工具软件,例如各种类型的虚拟机。
每台电脑安装了硬盘保护卡。保护卡只保护硬盘的C盘和E盘。计算机每次重新启动时,这两个分区的数据都恢复到初始安装状态。显然,D盘不受保护,可以让学生和教师保存自己实训的数据结果,方便下次上课时用。
以管理员身份登录,在D盘为每门课程建立一个根目录。平常上课时,学生以普通用户身份登录,通过权限限制学生用户不能安装软件,只能运行指定的应用程序。学生不能删除D盘上每门课程的根目录,但可以在该目录下建立自己的子目录,根据需要存放自己的数据。
每台电脑上都安装了PT 5.3软件。它本身是一个典型的Windows环境下的应用软件,安装非常简单。因此,虚拟实训方案中的重点不是虚拟平台的建设,而是虚拟实训项目的设计和教学活动的开展。
3 虚拟实训项目的设计
虚拟实训项目为一个企业网的设备集成管理,该项目教学计划为27学时。图1是虚拟项目的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图。如图所示,该项目逼真模拟了一个企业网完整的应用环境。它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企业内部局域网的配置与管理;与合作伙伴业务上的通信和从互联网上获取企业所需要的资源。整个项目需要计算机、服务器、交换机和路由器共30台。具体来说,假设这个企业有三个部门,分别是管理部、财务部和普通部,要求按照部门划分VLAN,自动分配IP地址。企业网定用户能够浏览内外网WEB资源,能下载外网文件,并且用户和合作伙伴的用户之间能互发电子邮件。本项目所涵盖的网络技能包括各种常用的网络服务、VLAN、路由、广域网协议、访问控制列表和地址转换等功能的配置。实训的主要内容是根据所要实现的网络功能的需要,合理配置图1中的网络设备,使得网络系统中的设备互连互通,并满足网络安全的需要。显然,如果采用实际设备进行实训,一个班最多只能1套,而且搭建网络就会占用大部分时间,因此,实训效果纯粹是演示性的,而采用虚拟实训,每个人可单独完成整个项目的配置管理任务,从而达到实训目的。
4 教学实施策略
4.1 强化工程设计理念
网络项目的设计能力是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必不可少的职业技能。因此,在实训过程中,特别要重视学生的网络设计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必须以图表形式先设计好网络参数,经指导教师审核后,才能开始上机操作,坚决禁止学生不设计就直接进行配置的实训行为。为了避免学生逃避实训,在设计时,要求每个学生所设计的网络参数要体现学生的学号或者姓名等要素。开始时学生不适应,但随着实训的进行,学生已习惯了对自己的设计文档进行配置,因为,本项目规模大,要配置的参数太多,不进行书面设计,学生无法记住网络设备配置所需的大量参数。这种强化工程设计的实训模式,不仅提高学生自身的计算机网络设备配置的职业技能,更能培养高职学生工作岗位中所急需的严谨、细致的职业素养。
4.2 实施严格的实训过程监控
为了高效完成这种综合型项目的实训任务,我们把整个实训任务分成7个子任务,每个子任务为一个实训阶段。在每个阶段,学生先要完成工程设计任务,然后,再配置调试网络设备并自主完成网络功能的验证,最后,提交教师检查。教师会根据学生提供的设计文档和自主验证文档,检查学生现阶段实训工作的完成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实训过程中的问题,并有技巧地提示学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这种过程监控给学生一种可承受的学习“压力”和紧迫感,同时,学生完成任务后也具有“成就感”和“荣誉感”。
4.3 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虽然,实训是在完成前期课程学习基础上开展的综合性项目训练,已具备相关的知识与技能,但在实训过程中,学生对老师还是有一种天然的依赖思想。碰到网络不通的问题或者遇到不懂的地方,学生首先就会找老师解决。为此,笔者在实训前就明确学生和老师的角色。老师的角色是企业的领导,学生的角色是企业的员工。那么,企业的领导给员工布置工作任务后,只管结果,不问过程。因此,要求学生在碰到问题时,必须首先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查阅资料,向同学请教,自发形成的小组开展讨论。多年的教学经验表明,直接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学生对问题不会很重视,印象不深刻。相反,如果学生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时间越长,过程越辛苦,他的体会越深刻,在今后的工作中,碰到类似的问题他就会轻而易主地得到解决。
4.4 善用虚拟实训平台的功能
为了方便学生学习,PT提供了很多实际设备中不具有的功能,那么,在虚拟实训过程中,要让学生有选择地使用这些功能。例如,为了简化学生输入设备配置命令,PT提供了图形界面方式,学生只要输入相应的网络参数就可以了,而把重要的配置命令省略了。其实,实际的设备是采用CLI方式,每个参数都必须有具体的命令才能输入到设备中,因此,在实训过程中,要强制要求学生使用CLI方式进行实训,以熟练掌握设备的配置命令。在验证网络连通的时候,可以用命令的方式,但需要打开终端命令窗口,并输入命令和参数比较繁琐,这时可以用PT所提供的发测试包的功能,简化网络功能验证过程,提高实训效率。在遇到网络通信故障的时候,善于运用PT提供的模拟运行模式,查看数据包在网络中的传输过
程,从而结合设计文档,及时找到问题的原因。
5 应用效果与分析
建构主义学习观表现在教学策略上,要构建课堂教学的四个活性因子,即教学情景、学习活动、合作交往与成功体验。那么,这四个因子都会在虚拟实训中得到有效贯彻和实施。虚拟实训项目明确给出了典型的工程项目学习情景;学生实训的过程就是学习活动,与教师和同学探讨解决配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典型的学习合作过程;最后,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网络调试联通后成功的喜悦。
纵观整个虚拟实训过程,我们能明显感觉到学生学习态度的变化。近5届学生实训情况统计显示,学生参与实训的人数从实际设备实训的10%急剧上升到虚拟实训的98%,除了极个别学生因自身的原因完全放弃学业外,其余的学生都能积极参加实训,有不少学生会自觉在课余时间继续开展实训,中午也不休息,晚上十点多,还有学生打电话给指导教师寻求帮助。显而易见,这种虚拟实训模式极大提高了实训的质量和效率。笔者所在专业的2008级的两名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通过进一步学习,获得了思科公司全球通用的顶级职业资格证书CCIE。
参考文献:
[1] 程雅琼,蔡亮. 浅谈虚拟现实技术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应用[J]. 科技信息,2010(23):545,588.
[2] 尹光銮. VMware在计算机网络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6):86-87.
[3] 符海玲.“虚拟公司”实训教学模式构建探析[J]. 秘书之友,2010(4):36-39.
[4] 涂国栋,刘云梅,李强. 基于Elecworks & Solidworks 的虚拟电工实训室构建[J]. 科技信息,2010(15):62-63.
[5] 张钢,黄小波. 思科虚拟实验平台的构建[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8):216-218.
[6] 连剑. 基于VRML的虚拟综合布线系统[J]. 山东科学,2101,23(1):61-63.
Research of the Packet Tracer-based Virtual Practical Training
ZHANG Ping’an, CHEN Xiang
(Shenzhe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518029, China)
【关键词】教学改革;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小组教学法;实训教学
0 引言
《路由器与交换机配置》课程是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课程。这门课程作为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延续和深入,深刻体现了网络工程中的实践内容,最能体现学生职业技能,因此探讨该课程在教学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对于建立合理的课程教学设计,培养合格的网络技术人才,意义重大。通过几年来先后承担了计算机网络基础、局域网组建等高职专业的路由器和交换机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高职学生由于普遍认为路由器和交换机配置课程枯燥难学、操作要求高,学生的畏学、厌学情绪使得教学过程困难重重。本文就采取哪些教学方法来组织《路由器和交换机配置》课程的教学进行深入的探讨。
1 《路由器与交换机配置》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由于目前高职学生的理论基础薄弱,知识面窄,尤其是社会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存在一定偏见,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路由器和交换机配置是计算机网络基础的后续课程。在教学时往往发现学生掌握的情况并不理想。路由器和交换机配置采用字符式命令,并且系统都是英文系统,高职学生对字符式命令记忆缺乏热情,同时英语基础知识不足,又不喜欢做笔记,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在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结构设计上,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课程内容也沿用传统的课程体系结构,即将课程简单地分为理论课程和上机实践课程两部分。这样设置课程体系结构的直接结果是:因为该课程实践性强,在理论课程中,学生对理论掌握得一知半解,无法将学到的理论及时应用于实践,掌握得不牢固;在上机实践课中,由于对理论知识理解掌握不透彻,对于实训内容无从下手,学生只是简单地照着课本进行配置命令的敲打,无法达到掌握实践的技能水平。
在课程讲授上,教师通常比较注重课本内容,往往认为学生只要掌握课本的内容便具备了组建网络、管理网络的能力,因而不重视课程结构设计;而实际上课程结构是影响职业能力形成的重要因素,知识的组织方式是影响知识能否被很好地吸收及运用的决定性因素。
针对《路由器与交换机配置》课程教学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文将对《路由器与交换机配置》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改革。
2 《路由器与交换机配置》课程教学改革创新
2.1 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完成每堂课的教学过程
我们传统教学模式采用的是讲授法进行教学,采用的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方法,时间一长,自然会造成学生上课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无论教师在讲台上讲得是多么的认真、投入,也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是充分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来,由老师布置相关学习任务,将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布置下去的任务,并由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进行任务完成时的发言.然后比较各小组完成的情况,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点评,如静态路由的配置、动态路由协议的配置,访问控制列表ACL的配置等等。
首先,要做好教学任务的引入,在上课一开始就提出一个令人好奇的任务。由学生去主动思考这个任务到底是应该如何完成的,结合最新的网络硬件设备进行教学。
其次,创设好情境,布置了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任务之后,学生一般对带着问题去思考,并在任务的驱动下对老师所提出的任务充满了求知欲望,因此会想方设法去求证问题的答案。这样一来,就激发了学生的强烈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使老师和学生能打成一片,学生与老师的互动也多了,对于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们会很认真听取老师的意见和具体的操作方法.学生对正确的方法会用实验来检验结果是否正确,从而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2.2 用小组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小组教学法是在任务驱动式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一种组织形式,通常以3至5名学生组成一个任务组,确定一个组长。由组长负责把任务分成多个子任务,然后分配给组内的各个学生。小组教学法模拟案例的项目组,让学生真切地体验到工作现场的气氛,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自觉性,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实践,从而掌握任务中涉及的知识点。
3 结束语
高职院校路由器与交换机配置教学设计是否成功,关键在于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使用,本文对目前的教学现状提出以实践动手为主的任务驱动教学和分小组教学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本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路由器与交换机配置的教学质量,培养优秀的网络技术专门人才,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建新.《组网技术与网络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福建电脑,2013,29(03).
[2]陈永海.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高职院校《网络管理员》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J].职教论坛,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