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日常生活总结

大学日常生活总结

时间:2022-03-07 04:49: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日常生活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日常生活总结

第1篇

关键词 日常生活视角 德育 考核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Moral Quality Assessment under "Perspective of Everyday Life"

NI Wei, HU Bing

(Youth Communist League Committee of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237)

Abstract Moral education is the primary work of the school, is the fundamental qualities of moral education. Moral training and assessment, neither top-down theory of preaching, nor bottom-up experience, but to focus on the daily life of moral behavi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veryday life, culture and from three aspects of moral qualities: moral awareness, moral behavior, moral activity guide young dynamic ideas and develop the quality of young people's ideas in practice.

Key words perspective of everyday life; moral education; assessment

近年来,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传统德育模式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均缺乏对方的信服,而需要对话与互动,这个互动的空间就在日常生活中。杜威的“教育即生活”,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这种“生活德育”的理念是对“知性德育”的反思而形成的,这种视角就是“日常生活视角”。①

1 日常生活视角的分析

当前高校德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即通过使受教育者既“知德”又“行德”,达到知行合一,从而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思想道德品质。在“知德”方面,各高校通过“两课”等理论课程的教育,让学生在认知上接受正确的道德观念;在“行德”方面,近年来,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实践育人”的重要性,试图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感受并践行正确的德育行为。然而,“知德”和“行德”并未能完整地统一,“知德”的范畴局限在课堂上,“行德”的区域限定在各种实践活动中,两者之外的空余地方存在着德育的“薄弱点”,于是出现了在德育领域的诸多探索,如高校生活园区的德育、②网络领域的德育等。

而在“日常生活视角”中,可以将考核对象的日常行为全部纳入到考核范围,包括一举一动,这就使得每个人身处周围人的监督之下,每个人都能感觉到外界的约束力,不容易被量化考核的东西却能够被周围人感知,成为评价和约束的重要内容,这样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能够逐渐养成。当然,这种日常生活视角发挥效力有一个前提,就是每个考核对象需要身处一个“熟人社会”,周围的人相互认识,能够对互相评价,这样才有效。而在大学校园,这种“熟人社会”容易形成。在2013级新生入校3个月后,我们做了一次样本量为400的问卷调查,100%的学生表示认识班级每一个人,82.5%的学生表示对班级的同学都熟悉,74.2%的同学表示对同一专业所有人都认识,61.2%的同学表示熟悉同一专业的同学。这系列数据表明,学生与学生之间是相互熟悉的。再由于班级同学、专业同学住宿、活动的接近,使得他们在大学期间越来越熟悉,部分可以发展成为好朋友。这也使得学生可以成为评价自身德育行为的重要主体。

2 德育考核体系的构建

2.1 考核内容

日常生活是德育考核的主要领域,这一领域包括德育认知、德育行为、德育活动三个大的方面。其中德育课程包括思想政治课程必修课成绩,如思想道德修养、形势与政策课程等;德育行为包括遵纪守法情况、诚实守信情况、履行责任情况,这里都可以通过日常生活的德育行为进行观察和分析,如校级校规遵守、考试诚信、卫生责任等。德育活动主要是学校实施的、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德育内涵的德育教育活动,比如包括团队合作、服务奉献、创新精神、人文修养等,在这些活动中取得重要荣誉的学生将在德育考核中予以加分。在这样一个相对开放的考核指标体系中,可以将各个高校实施的具体的德育项目纳入进来,以考核来培养青年学生的德育水平,这也显示出这个指标体系的容纳程度。

2.2 考核特点

考核主体多元化:正如大学生可以通过自学提升德育认知的水平一样,对大学生德育的考核也不是由德育教师单方面实施的,同样包括多层面的主体,包括学生自己、教师、同辈群体等,努力构建立体式德育素质考核主体体系,形成对学生德育素质的全面考核。

寓培养于考核中:考核要与培养结合起来,德育素质的考核其目的在于提升学生德育素质,因此,考核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检验学生的德育水平,所以考核本身应当纳入到培养的体系之中,将培养的目标进行考核,以考核促进培养,以考核促进学生德育素质的提升。 (下转第140页)(上接第60页)

2.3 考核方式

基于德育的本身特征,即精神性和实践性,德育考核方式也必须注重“精神―实践”的双重属性,既从精神上考核大学生内在的道德意识和内心信仰,又从实践上考核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选择。而如何考核其日常生活是无比复杂的,从已有的理论和实践来看,主要学生之间的相互考核,即满意度考核。虽然满意度还不能完全代表该学生的实际道德水平,但却是目前而言最好的测量手段,在某种意义上,学生之间的考核是更为重要的指标。一个人在德育认知及德育活动中的表现与日常行为具有很高的相关性,但并不等同。因此,为了更好地反映德育考核体系的信度和效度,我们应该建立“双元综合考核模型”,即分别从上述客观德育项目和日常行为两个角度进行考核。方法如下:首先建立关于学生德育素质的考核指标体系,其具体的考核指标即前述的指标内容来设计。考核指标的数据主要由考核对象本人提供和考核项目的成绩记录。根据不同指标内容所占的权重,计算相应的德育分值。其次,由同学之间以及班导师对班级同学进行打分,并计算满意度分值,这一方式可直接打分,也可由问卷调查来进行,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后,再结合数学统计方法计算满意度分值。“双元综合考核模型”既可以反映学生自我的认同以及参与项目的实际成绩,又能反映学生之间的主观满意,对考核对象而言,可以通过对这两个指标值进行对照比较,从而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对两个指标值进行权重赋值,计算出学生最终的整体的德育素质水平值。

3 考核体系的配套机制

德育素质考核的实施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因此素质考核可以视为一个包含复杂环境的考核过程,它有赖于且必须有相应的制度设计和后续管理相配套。这些配套机制包括:

数据支撑机制:具体而言,就是德育素质相关的德育认知、德育项目参与的记录及数据获取技术,从目前的考核现状来看,学生最多质疑的就是在参与项目上缺乏规范的记录,以至于学生是否参与无从知晓,参与质量无从知晓,影响了考核结果的权威性。因此,今后德育素质的考核应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数据支撑机制,包括建立信息数据库、考核专家库等。

考核激励机制:目前德育素质考核往往就是体现在学分上,部分高校根据德育成绩的权重与奖学金评定进行挂钩,事实上,需要对德育素质进行单独的激励,这样可以在校园中形成更加浓郁的德育氛围,也能够提高考核对象对于德育素质本身的重视,有利于学生相互之间的督促和测评,有利于在整体上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考核后的管理:除了激励之外,需要针对考核结果对相应的学生进行后续教育,尤其是考核过程中分值较低的学生,要制定相应的方案,不仅提高学生内心的道德意识,更要促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纠正错误的行为方式,树立良好的校园文明新风,使得考核结果的效益最大化。

总之,随着青年群体分化越来越显性化,对青年的德育工作就越发显得重要了,以考核为抓手促进学生德育的培养历来是培养学生的一个有效手段,本文提出从日常生活视角出发进行德育素质考核,可以更好地融合“知德”与“行德”,做到知行合一。而围绕日常生活视角建立的考核体系则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以更好地促进对学生的德育培养。

注释

第2篇

关键词 日常生活审美化 审美活动 文化属性

中图分类号:J02 文献标识码:A

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命题是英国洛丁汉特伦特大学社会学与传播学教授迈克・费瑟斯通最早提出来的。他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正在消弭艺术和生活之间的距离,在把“生活转换成艺术”的同时也把“艺术转换成生活”。

而德国学者韦尔斯在《重构美学》中提出全球审美化、经济基础审美化、物质审美化等,他认为,“审美化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首要策略”。事实上,不仅仅是西方社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审美化,我国社会也在一定程度上被“审美化”。这就以至于当代社会的形式越来越像一件艺术作品。

在当代社会技术、设计以及风格化,“美学”已经渗透到现代生产中,商品也越来越具有文化属性,并且这种文化属性不再像蛋糕上的酥皮一样,仅仅是商品的一种装饰,而是已经融入到商品内部。例如,以前在美术馆欣赏的绘画作品现在图像无处不在,(图1)不但可以在家里的墙壁上看到,甚至还会出现在一些大小餐厅或咖啡厅。(图2)此时,这幅画不仅仅蕴含着本身的绘画初衷,还会附带着一种商业的装饰属性。再比如,以前在音乐厅聆听音乐,现在到处可以听到流行歌曲,不但在广场、商店,甚至每个人的手机上都可以随时听到。此时的这首歌很大程度上附带着一种宣传和引人注意的作用。可以看出,文化已经完全大众化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纯文学与通俗文化的距离正在消失,商品化进入文化,意味着艺术作品正成为商品。

日常生活正愈加审美化,从而导致美学概念的不断扩张。韦尔斯写到;“毫无疑问,当前我们正在经历着一场美学勃兴。”审美化已经明显的见之于都市空间中,无论是购物场装点得格调不凡,时髦生气。这股潮流甚至影响到了郊区和农村,小到铺路石、门户把手和所有公共场所都没有逃过这场审美化的大勃兴。

那么,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否适用于当下的中国,当然,两种截然不同的争锋相对的观点产生了。反对者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并不是现在才出现的。墨子说;“故食必常饱,然后求其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这都是一种审美化的现象,同时也表明了消费者在物质需要得到充分满足后,就会追求审美需要。再如原始人在长矛和标枪的手柄上刻上花纹,这不仅是一种装饰,更是便于把握。从人类早期的劳动工具可以发现其中功利因素和审美因素原初的天然关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消费者面对日益丰富的产品,不仅重视它们的使用功能,而且越来越重视它们的审美功能和符号象征意义。事实上,我国的广大消费者已经受到经济审美化的影响,并且享受到经济审美化的成果。

例如,江苏常熟波司登公司在2007年与美国杜邦、日本伊藤忠成为全球三大羽绒制品生产企业。1990年代我国数家羽绒制品企业都始终停留在保暖的原始目标上,常常陷入反击销售的价格大战中,企业亏损面达八成。就这样不但淘汰了很所实力不强的企业,也淘汰了一些原本实力雄厚但销售理念陈旧的企业。1976年,年轻的高德康带领11位农民白手起家,成立山泾村缝纫组,“8台缝纫机的故事”讲述着创业者的艰辛。创业之初,披荆斩棘、风雨兼程,波司登的光辉历程从这里开始。在1995年提出了“防寒加审美”的羽绒时装的理念,以“轻薄美”代替了“厚重肿”,从而引发了羽绒服行业的革命。当年就从羽绒服行业的一个小字辈一跃成为全国销售第一。波司登羽绒服以成倍的发展态势,连续11年稳坐中国销量第一的宝座。(图3)消费者在享受产品的使用价值时,也在享受产品的审美价值。对于日常生活审美化,我们不应该拒绝和否定,而应该积极地面对,认真地研究。因为这正是在寻求我们的竞争策略,扩大我国的市场和增加更多的经济效益。这深刻的表明了艺术对生活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位移影响。

图3 波司登公司Logo

图4 波司登工厂大批量生产

韦尔斯把日常生活审美化区分为两种:浅表审美化和深层审美化。顾名思义,浅表审美化指的是物品的装饰、包装、外表的肤浅美化。例如在1851年于伦敦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上,蒸汽机、纺织机上布满了哥特式花纹,金属椅上油漆了装饰性的木纹,这些过度包装都是浅表审美化,受到了许多业内人士的嘲笑和批评。

而产品内部形成的技术和艺术、功能和审美的统一则是深层审美化的表现。例如,贝聿铭设计的香港中国银行,主导他的形式语言是一块块对角斜切面,仿佛将这个三维的形体越来越化解为二维平面,如此愈是向上,角度愈小。(图5)稳固高层建筑物的一个办法是把重量向边缘转移,这样大楼就可以像两腿叉开站立的水手那样经受风暴的袭击,方法是每隔13层楼用预制件像晶体管天线一样把贝聿铭设计的塔楼横向加固。而那些斜构件使大楼纵向和横向的负荷全部转移到四根角柱上。(图6)为了强调在结构上可行在美学上同样可行,贝聿铭把每隔13层楼对塔楼进行加固的斜构件和横向桁架用红笔圈出。贝聿铭说:“如果我们不把结构表现出来,这幢楼就不会显得舒适。它又如同中国的竹子,节节升高象征着品格的升华。(图7)我们可以像“阅读艺术作品一样”阅读这座建筑,以审美的态度来欣赏它。它的现实层面和象征层面和谐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它的形式语言是从结构内部合乎规律地产生出来的。也可以说,任何产品的深层审美化都应遵循这样的原则。”

我们如何把深层审美化研究引向深入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的问题。我觉得有效的路径是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我国当代经济建设和工业生产的实践活动,对不同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消费的全过程进行具体的、实证的分析和研究。总结和归纳深层审美化的规律性的东西,以指导新的实践,是美学理论更好的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和后现代主义.译林出版社,2004.

[2] 韦尔斯.重构美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第3篇

关键词:财经类大学生;法治观念;实施载体;创新

一、前言

法治观念是一种意识、一种精神,也可以成为一种自发的秩序,它是整个法治大厦的底座,对法治社会的生成与运转起到一种调和作用,同时也具有一种催化作用。[1]财经类大学生肩负国家财政经济类工作的重担,良好的法治观念是大学生们未来职业的重要保障,更是我国财政经济工作秩序化、法治化的有力保障。从目前来看,我国财经类大学生们的法治观念还比较淡薄,如何有效地提升学生法律知识、提高法治观念、树立法律信仰,从而建立完善的法治观念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难题。

二、财经类大学生法治观念现状分析

相关数据显示,只有近10%的大学生十分清楚自己的权利义务,64.7%人只能大体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可见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对法律中公民基本权利义务的规定不甚了解。[2]总体来说,我国财经类大学生法治观念较为淡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法律知识欠缺。这是导致财经类大学生法治观念水平低下的首要原因。既然财经类高校都有开设法律类课程且财经类水平考试、职称考试都对经济法律有所考查,但被动学习、应试学习与法律运用能力脱节,使得财经类大学生们对法律有很多的不解与迷惑,客观导致不信法、不用法,形成了较为严重的恶性循环。

(二)法律意识淡漠。在法治社会中,法律应具有最大的权威和最高的效力,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服从法律,严格依法办事。然而,在财经类高校,法律并没有发挥其作用。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停留在尚浅的程度,未能理解作为财经类的职业人是否具备契约的意识、是否明确经济活动的规则、是否能够有效识别自身行为的效力、是否能自觉主动地在工作中形成相应证据会决定其职业发展的前景。

(三)权利意识不强。许多财经类大学生不知道作为公民所应当享有的权利,他们对国家的法律认识到的只是其强制性的一面,而并没有认识到权利保护的一面。作为未来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主体,财经类大学生必须树立权利意识,明确自然人、法人、其他非法人组织彼此的权利义务,掌握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在遭遇经济纠纷时有效选择合法途径予以解决,这些能力都需要在法治观念提升的前提下完成学习。

三、培育路径:实施载体的创新

调查显示,62.4%的大学生选择学校法治课程,通过法律题材电视节目的占33.3%,选择政府的普法教育和法制宣传的占21.3%,自己主动学习的占18.3%。[2]不难看出,学校教育仍是大学生法治观念培育的主要阵地。[3]然后随着高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时代”、“互联网+时代”、“微时代”的到来,传统教育活动实施载体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过时守旧的载体如课堂板书教学、课外读本教育已同新时代学生日常生活脱节,为了有效实施财经类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培育工作必须迎合时展,对实施载体进行创新。

(一)关键点:建立培育工作与学生日常生活的对接通道

纵观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网络时代”、“互联网+时代”、“微时代”已让他们的生活变得跟父辈的生活模式截然不同。在这个购物无须出门、交友只需动手的时代,一部网络手机足以满足生活学习各种需求,电脑终端、手机终端、平板等等已成为学生生活不可缺少的硬件,而微博、微信、微视、微电影等等已成为学生信息获取的主要渠道。如果法治观念的培育工作仍停留在多年前的状态,不与学生日常生活接轨,一味追求课堂、书本,会令学生在情感上无法接受、在生活实际中也不适宜接受。守旧就会被淘汰,只有培育工作者发自内心走入学生日常生活,将培育载体同日常生活对接,开辟适合学生自身的培育载体,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能力性,让学法变得容易、变得可接受、变得随处可学、随时可学,是培育路径创新的重要任务。

(二)创新措施:开发新时代培育工作多元化载体

不被广大学生所接受的载体就应当摒弃,广大学生喜爱的载体方式就应当开发、研究、推广、应用。主要体现为:

1、微课:指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技能等单一教学任务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其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微视频),具有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和教学时间短的特点。微课的推广可以方便学生离开教室、离开教师,随时随地只要有手机或电脑均能实现自主学习且反复学习。这一培育载体与学生日常生活中喜爱的微视频方式完全吻合,符合学生学习需求、适应当代大学生学习模式。

2、微信公众平台:当代大学生没有微信号的基本难找,微信已成为大学生日常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微信中信息的快速传递成就了微商,也同样可以成就教学培育工作的发展。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法治观念培育活动,简单来说就是进行一对多的媒体性培育行为活动,如高校可以通过申请公众微信服务号通过二次开发展示高校微官网、微会员、微推送、微活动、微报名、微分享、微调查等,以学生喜好的方式向其作法治推广,形成了一种主流的线上线下微信互动培育方式。

3、网络教学: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一种学习活动,它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和协商学习的方式进行。相对传统法治观念培育活动而言,网络学习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以个体的自主学习为主要形式;二是共享丰富的网络化学习资源;三是突破了传统学习的时空限制。财经类高校需要打造自身的网络教学平台,相关法治资源供学生分享,同时也可将传统的作业方式改为网络作业完成。

4、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其特点表现为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无论你身在何处,都可以花最少的钱享受全球知名大学的一流课程,只需要一台电脑和网络联接即可。这对于习惯“网络时代”、“互联网+时代”、“微时代”的当代大学生而言,慕课的学习更能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对知识的探知欲、对名校名师的崇拜度,有利于切实提升其法律知识、培育良好的法治观念。

四、总结与展望

新的时代下,财经类大学生有新的生活方式,其思想观念发生改变、学习生活模式发生了改变,教学培育工作者必须正视这些改变、接受这些改变并努力适应这些改变。

传统的法治观念培育载体已不能满足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需要,必须“OUT”出局,新的培育载体必须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实现容易学、随时学、随地学的局面。培育工作不仅仅是以培育内容为重点,其路径如不符合财经类大学生的需求,导致学生不接受它、厌烦它,再好的培育内容也会成为尴尬。尊重时代的发展、尊重生活的进步,切合财经类大学生实际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才能真正将法治观念培育工作做好做强。(作者单位:四川财经职业学院)

[课题]四川财经职业学院院级课题《财经类大学生法治观念培育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20150003)

参考文献:

第4篇

一、绘画和手工制作教学中如何渗透生活自理能力

1.引导学生观察体验生活 生活教育的最基本原则和方法就是做与学相统一,学习绘画不仅仅是要求学生能够在学习完后绘画出精美的作品,展现艺术的价值和意义,更重要的是通过绘画特长的学习,掌握生活的基本技能,获得真正有用的知识。绘画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生活,例如:我在教授《鞋子的理想》一课时,首先要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观察鞋子的模样和颜色,鞋子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更清楚地绘画出《鞋子的理想》这个作品。另外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想象能力,“理想”需要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展现在作品上,通过绘画让学生热衷于观察生活,渐渐地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再加上老师有目的、正确的引导方法,学生们也会用绘画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为学生以后的艺术创造以及生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开展生活化的课内外结合教学 学生的绘画作品大多数是表现日常生活的,而且部分作品是表现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的,这就是绘画如何渗透生活自理能力的标准。例如:教师讲授《喂鸡》一课,学生可以先观察喂鸡的动作,从生活中寻找艺术的灵感,也可以亲自动手喂鸡,感受整个喂鸡的过程。这样在绘画的过程中,才能将《喂鸡》这幅作品表现得淋漓尽致,鲜活的生活经历为学生的绘画内容注入了“活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开展课内外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对于生活自理能力来说,学生通过《喂鸡》这幅作品,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帮助父母做家务,对于智力有缺陷的孩子来说,自主生活、自主学习的能力会提高。

3. 美化生活 将绘画和手工制作应用于生活是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通过课堂的学习,学生在课下通过实践举一反三,学以致用。例如:学习《布艺温馨》一课,学生通过课下寻找家中漂亮的、带有美感的衣服,如毛衣,袜子等材料,通过基本的服装样式来设想出自己想要的服装,将这些样式利用手工制作出来,运用美术去装饰,去美化生活。通过布艺制作,同样可以体现生活自理能力,比如学生在遇到衣服掉线的时候可以自己进行缝补,也可以利用穿旧的衣服去重新组合成更漂亮,更有特点的服饰,不仅美化了生活,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4.通过手工制作再现生活 学生观察事物的方式和大人是不同的,学生比大人更有想象力,通过手工制作可以再现生活。例如:学习《真情对印》一课,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物品的观察去制作自己喜欢的书签。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是很多的,他们不仅与同学相处同时也与大自然相处,他们把在大自然中的所见所感融入到手工制作中,将会是一个富有创新的、有特色的作品。通过手工制作,学生们可以间接地感受到手工制作人员以及父母工作及做家务的辛苦,对学生生活自理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学生通过学习手工制作,动手操作能力逐渐加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从而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二、总结

古人说的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绘画与手工教学课程不是一潭死水,需要的是学生们运用灵活的思想和创新性的思维进行创作。所以,老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进行分类教学,将这种绘画与手工课学到的能力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也是新大纲教育下,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目标,这样绘画与手工课堂将不会像从前一样枯燥乏味。开展学以致用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思维开拓是特别有好处的。随着新时代的发展,绘画与手工课堂上占据主导地位的应该是学生,通过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训练,将会引导学生的差异个性健康地积极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小燕. 《中师手工课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研究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 2010

[2]夏小婷.《5-6岁幼儿手工活动教育教学研究》[D].温州大学 2014

第5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措施;研究

1.前言

现代化教育改革发展的深化,是以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教育目的。新形势下,考虑国家中小学教学的思想,思想指出:学生的发展是一切工作的根本,必须改变原有的陈旧学习方式,以适应素质教育。同时,重视小学课堂尤其是数学课程上的教学模式,数学的教学要来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也要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国家中小学的教学思想表明了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重要价值,教学课堂生活化已成为目前数学教学的大势所趋。

2.小学数学生活化的重要性

小学生形象思维丰富,爱好活动,而数学教学却是以被动的听为主的教学活动,如何让被动的数学教学活动与动的小学生思维有机结合,成为小学数学教育的难题。为了让小学生觉得数学学有所用,学有所得,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使用价值。改变传统的教师“灌输式”教学方法,并在课堂上设定特殊情境以便解决这其中的矛盾。要把数学建立在学生的知识结构、水平和经验之上,将生活中的细节引入教学之中,并以学生为主体、向着学生主动发展的多模式转变,促使学生在课堂上从被动变为主动学习。

在新课改中,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将改变以往的被动学习方式,使学生联系实际的生活,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将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价值就显现出来。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因此会成为未来教学的主要教学模式,得到广大学校与老师的重视。

3.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措施

3.1课堂上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日常生活与数学是密不可分。生活中充满了大量数学模型,学生们对这样的“活”教材都是非常熟悉的,只是未能准确的捕获并且与所学知识结合起来。小学数学内容本源于实际生活,而书本上得描述却使得活泼的内容枯燥化,如何让学生主动积极的思考现实生活的数学问题,我们不仅要创造这样思考的环境还要引导他们步入思考的殿堂。让他们设身处地的思考现实问题,体会学习的乐趣。例如通过动手操作量纸箱的体积来对立方米的认识。

只要教师愿意去发现数学和生活之间的关系,带着数学去思考生活,定可以带领学生去观察和思考之间的数学关系。例如对十进制的认识,可以利用学生对人民币的熟知,对十进制的变换进一步认识。选择对钱这一学生非常容易联系到生活的事情,让学生对许多数学问题更加敏感并且认识更深刻。例如夏建平的《买门票的学问》。再例如“一笔画”的故事,当笔尖不离开纸面一笔能画出多少个几何图形等数学论题,帮助学生理解了各种几何图形,也让学生知道几何图形不单单存在教科书中,还存在学生的脑中,更存在生活中。

3.2将数学与生活有机结合

有人认为数学是数学家们的杰作,其实最终还是产生于生活。在课堂上挖掘学生的发现问题的能力,养成一种发现问题的意识。在数学课堂上,将数学概念、公式等理论内容与学生平常的日常生活能动的结合起来,通过学生与老师互助的资料收集、讨论、总结等过程,老师提出想法,学生共同解决,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提高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正确的结合是提高学生数学兴趣的好方法,并且在实践中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3教师要做好生活化数学的总结

在成功的课堂之后做好记录。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记录下课堂中学生的反映,学生对生活中数学实践的理解是很重要的。同时,教师通过让学生撰写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来进行思考总结。学生平常生活中发现新问题,无论解决与否都应做好记录并及时交流。学生会在写记录与交流记录期间不断的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例如学生通过记录日常消费,统计出月总消费,并计算各项消费的比例,根据统计结果结合日常生活需要对下个月进行预测并可以根据每个月不同的情况调整消费支持比例,即起到有规划的利用现有资金,并根据同学们对这些数学数字对开支进行计划,也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对统计、规划等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加深。一个学生的数学故事,通过分享就是一个班的数学故事,甚至是一个年级的数学故事。通过交流能起到良好的效果让学生们迅速得到很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极大的提高了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4.结束语

教师应该想方设法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使学生所学内容更有实践意义,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利用生活中的实际数学模型,展现数学尚未被学生开发的魅力,激励学生学习数学、学好数学的兴趣。让同学们看到生活中相关东西立刻回想起数学知识。看到三角形会联想到三角形的稳定性;看到单车轮会想到圆形;看到玻璃门会联想到丈量门的尺寸等等。通过实际生活实例并结合课堂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想问题、并解决问题。

总之,让枯燥的课堂生活化的方法有千万种,还需要我们教师在实践中不断的去应用、创新,真正去培养学生的实用数学思维。

【参考文献】

[1]裴昌洲.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构建策略研究[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2,8(7):20—26.

第6篇

【关键词】视觉文化 视觉艺术文化教育 摄影教育

在科技视讯的时代,文字已经不是人们认知世界的唯一媒介,影像也已成为信息的重要载体,影像文化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影响人们的价值观。笔者认为,在视觉文化的视域下,现代摄影教育不能再一味只强调器材的使用和技法的熟练,而应重视生活周遭事物与摄影教育的关联。

一、视觉文化的定义

视觉文化,这一名词由“视觉”与“文化”组合而成,是指有关视觉的文化现象。“视觉”指的是对于视觉产物的关注,“文化”则侧重视觉产物的产生、传播及使用情况。视觉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双向的关系,影像通过视觉的表达与呈现,能形成一种文化,而文化也会影响视觉影像的呈现方式。我国台湾学者赵惠玲从其他学者对视觉文化所下定义的共性中总结出三点来解读视觉文化:1.将“视觉影像”视为视觉文化探索的“起点”,强调以视觉影像为始点向外连结,追索将影像“视觉化”的个体及社会脉络背景。2.视觉影像的影响力取决于观者的视觉性,因此视觉文化不只关心影像的产生背景,更关注“观者心态”(spectatorship)的探究。3.视觉文化着重视觉性与日常生活的实践,强调将视觉范畴从纯艺术扩增到日常影像。①可见,视觉文化将传统艺术的范畴扩大化,不再局限于定义狭窄的精致艺术,而是延伸至人们每日生活的一切影像,并在研读视觉影像时要研讨影像背后的社会背景及观看者观看影像时产生的心理反应。

沃克·普查林把视觉文化划分为纯艺术(fine art)、工艺/设计(craft/design)、表演艺术与景观艺术(performing arts and arts of spectacle)以及大众与电子媒体(mass and electronic media)四个领域,视觉文化研究已成为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后现代的氛围下,艺术表现的内涵也有了新的意义,开始强调作品与社会文化的脉络关系,而非只是艺术品本身,视觉文化讨论的焦点则强调视觉如何创造意义。

二、视觉文化艺术教育

在读图时代,解读影像及探索影像背后含义的视觉文化思潮逐渐受到艺术教育界的重视。“视觉文化艺术教育”(Visual Culture Art Education,简称VCAE)一词最早是由学者保罗·邓肯(Paul Duncum)提出的,他主张应以视觉文化作为艺术教育新方向。认识影像再现的力量、研究文化认同的形成、解读创意产物的功能、了解视觉叙述的意义,并对科技盛行进行批判检讨都成为视觉文化艺术教育新增的议题。美国艺术教育者克雷·弗里曼(Kerry Freedman)认为,教导学生影像的力量,以及影像的力量所带来的高度自由与责任,是艺术教育一项根本的责任。保罗·邓肯认为,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的重要目的,是必须以学生日常生活经验与文化影像教学为起点,而不再只强调传统的艺术。视觉文化的学习,是一种“看”及“如何看”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建构出个人的态度、信念与价值观,进而教导学生批评思考,以建立正确的价值观。②

传统的艺术教育大多着重绘画领域,而甚少研究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影像,在目前这个纷繁复杂的视觉文化时代氛围中,视觉影像的影响力日益强大,视觉艺术课程必须有所改变,注重提高学生自身思辨能力,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他人的看法。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在判断影像意义时,应采取批判的策略,寻找有形作品背后无形的内涵及所传达的意义,使学生具备独立思考、批判视觉文化形象的能力。

三、视觉文化艺术教育概念融入摄影教学

在视觉文化艺术教育中,摄影教学扮演重要角色。摄影结合网络造就多元且极具渗透力的影像文化,不论是平面媒体还是互联网络传媒,都迅速且不间断地向大众传递着各式各样的影像信息,视觉影像在不经意间早已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左右人们的判断。为了更好地解读、判断影像背后的社会含义,避免学生对影像信息全盘认可接受,造成理解的偏颇,摄影艺术教育者应在课程中引入视觉艺术文化教育的概念,教授学生如何正确解读影像,并在教学过程中拓展过往精致艺术的教学内容,纳入生活影像的欣赏与解读,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的脉络,引导学生审视影像对自身价值观的影响。

(一)扩展教学内容范畴,从经典摄影作品至生活影像

克雷·弗里曼(Kerry Freedman)曾在视觉文化研究中指出,艺术图像对学生而言具有宗教、经济、政治等信息,但也仅仅说明了人、事、物等信息,反之,学生却认为大众文化的视觉图像对他们而言是具有影响力的,且会试图了解甚于鉴赏艺术作品。可见,生活影像相对精致艺术的教材内容对学生而言是更有吸引力的,且这种影响力是不容小觑的。因此,要调整摄影作品鉴赏课的内容,将对生活影像的鉴赏纳入教学内容非常重要。

摄影影像存在于人们生活的点滴之中,它并不特别,是人们一直切身经历的东西,但并非所有的生活影像都适合成为教学内容,正如保罗·邓肯强调的,每天的日常生活影像只有在其能建构并传达人类态度、信念及价值观时,方具备成为视觉文化研究题材及教学内容的条件。因此,在摄影教学过程中,对日常生活影像的选择需更加谨慎。

(二)摄影教学应贴近生活

摄影不仅仅是按动快门,留下一张照片,它可以成为一种贴近生活的文化载体,更能成为人们观看小生活、大世界的一扇窗。相对于水彩、素描,更容易操作的相机也更贴近人们的生活。摄影除了随意的生活记录外,如,能透过机器的辅助,延伸人眼的观察和手的记录,拓展个人的生活观察,其社会意义远比纯图像美学的成就更高。③因此,不论是指导学生通过相机的取景框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观察、记录,还是教授学生了解影像的意义,进而从摄影创作中聚焦生活点滴,都是摄影教学的意义及价值所在,而这也是与视觉文化艺术教育重视学习者对影像意义的探索、重视课程与生活的连结相呼应的。

(三)重视摄影作品的影像解读,建立批判性思考

保罗·邓肯认为,视觉文化最重要的是人们如何诠释、解读视觉影像的意义。影像解读的意义,不仅是影像本身的特质,同时也存在于真实的社会背景中、影像与观看者的关系之间。作为摄影教育工作者,在引导学生探讨影像艺术作品的形式风格之外,也应该尝试让学生探究影像作品之外的文化关怀与社会脉络背景分析,让学生在鉴赏摄影作品的同时,将关注的触角延伸至影像背后的社会意义,在学习中加深对社会文化的了解。另外,在影像解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与批判的能力,从影像中认知影像所处的社会、经济、政治背景,进而使学生能更深入地了解现实社会与他人的处境,由此产生关怀他人的态度,养成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格。

注释:

①赵慧玲.视觉文化与艺术教育[M].台湾:台北市师大书苑,2005:23—24.

②Duncum.P.Visual culture.Development,definitions,and directions for art education,2001:101—102.

③游本宽.学拍照?还是学摄影?[J].美誉,2008:161,74—79.

参考文献:

[1]赵慧玲.视觉文化与艺术教育[M].台湾:台北市师大书苑,2005.

[2]reedman.k.Teaching visual culture[M]. Teachers College Press,2003.

[3]嘉宝.摄影记录的真实[J].摄影天地,1997.

[4]初熹.迎接视觉文化挑战的美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第7篇

关键词:器物造型;心理认同;文化;造型演变;

人民大众对日常生活器具造型的心理认同演变

1、图腾期:仅作为纹饰载体的器具造型

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是新石器时代。在这一时期,造型主要是作为图腾纹饰的载体出现。远古先民由于缺乏对大自然的了解以及对图腾的崇拜,导致这一时期的器物造型主要以日常生活用具制作基础而出现,这一时期对视知觉感知的强调形成了以纹饰为主的器具造型创造阶段。翻阅这一时期的器物资料,我们很容易发现,生活器具的造型相对比较单一,而纹饰相对来说比较丰富多彩。例如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造型统一为敞口大肚造型,而纹饰则不尽相同。又如马家窑文化时期的“舞蹈纹彩陶盆”,其纹饰以远古先民祈祷图案引人注目,而究其造型,倒远不及其表面纹饰那么具有文化象征意义。故而这一时期的器具造型在人民大众中的心理认同度很低,仅作为一件能使用的生活用品和纹饰的载体出现。

2、贵族期:作为上层阶级权威的器物造型

青铜器,作为贵族权威的象征器物出现,其造型威严、庄重。迎合了统治阶级显示权威的心理认同感。鼎的造型最具说服力,三脚鼎(或方鼎)给人以庄重稳当之感,象征统治者的基业稳固,不可动摇。坚实的造型配合狞厉的纹饰(饕餮纹)给人服从感和顺从感。这和当时的奴隶统治文化相符合,但是这一时期大众的心理认同仅仅指小部分人的政治认同感,器具造型不能真正的体现大众的心理认同。

3、磨合期:介于象征和实用之间的器具造型

到君主专制时期,日常器具造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它一方面要兼顾王室和地主阶级身份的象征,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能力的提升,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加强,器具造型还需要体现生活的实用性,更好的服务于生活质量的提高。如汉代的长信宫灯,既很好的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文化内涵,又非常实用。在君主专制的长河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创作发明的成功案例。如唐代的铜镜、宋代的瓷器、明清的圈椅等。这些器具造型多反映儒家的思想文化内涵,但又开始逐渐强调实用功能,人民大众对器具造型的心理认同由单纯的象征开始向实用方向发展。

4、实用期:作为实用为主的现当代器物造型

近现代器具造型在实用的前提下,注重造型美。实用作为造型好坏的主要评估因素逐渐被大多数人认同。最为突出的代表要数包豪斯学院。之所以包豪斯学院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能够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与它所处的时代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也说明它的设计理念符合了人民大众对造型的心理认同。再到后来的阿莱西公司的产品在中国走红,宜家家具在中国热销,都反映出大众对日常生活器具的造型心理认同的变化:越来越注重实用,功能主义突出。

从人民大众对日常生活器具造型的心理认同演变我们不难发现,对造型的要求,从新石器时代的“无”,到君主专制时期的“有”,再到近现代的“无”,即从“无”到“有”再到“无”。接下来大众对造型的心理认同会怎样发展?人们日常生活器具的造型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结语

人民大众对日常生活器具造型的心理认同将指引造型进入一个无限自由的时代器物造型折射出的是该时期占据社会各个领域资源的民众(物质生产资料和意识形态领域具有发言权)的一种心理认同感或者美学观念。仅以我国为例,从新时期时代到青铜时代再到君主专制时期,乃至我们所处的现当代,器物的变化过程是伴随着器物使用者的心理认同感而生发的。伴随着传统美学观念的嬗变以及现代、后现代艺术思潮的影响,我们所处时代的器物造型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受到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肇始于20世纪初期的欧美风潮,我我国席卷翻腾了大半个世纪,后来由于政治的原因曾一度湮灭,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这种风潮继续高涨并伴随着基因的变异。从之前现代主义的精英意识的自觉寻求以及去民族化、去地域化的发展模态到后现代主义解构意识的盛行以及对地域性、民族性认同的回归,展现的是一个合逻辑的去逻辑、有理性的反理性的二律背反世界,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无法挣脱这种不确定的状态,唯有站在他者的角度看这个世界,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合乎标准的,寻求标准本来就是一个失去意义的事情。也就是说在这个“文本之外无他物”(德里达语)的世界里,留给我们的仍旧是这个需要我们探索的丰富世界的丰富性。器物造型遭遇此种现代后现代语境很难说是一种劫难,相反这将会是一个无限自由的创造时期。

参考文献:

邱振亮.中国美术史[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凌继饶,徐恒醇.艺术设计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王方良.设计的意蕴[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第8篇

关键词:输入与输出理论;任务型教学;英语口语

1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概述

任务型教学认为任务是教学的焦点,一系列与课程相联系的任务组成了整个学习过程,将任务视为核心单位计划,并以任务为中心来进行教学的设计和组织,并以任务为教学单元、任务完成做为教学目标来设计教学大纲。任务型教学的任务是一个有机整体,共同组成一个系统,其形式是用语言来处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通过各种任务的综合促进课程总目标的达成,使得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能够促进本身综合素质的发展,最终达成任务型教学的目标。

2输入与输出理论下英语口语任务型教学模式

要建立输入与输出并重的英语口语任务型教学模式,任务前输入的数量和质量会影响任务的完成情况,同时任务后的总结工作也会对任务进行反馈和经验积累,更加有利于任务的开展。输入输出理论下英语口语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构建主要分为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程序的规划、教学评价几个方面。

2.1教学目标的设定

口语任务型教学模式应当将英语口语的交际能力做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要在课堂上重视创造适宜学习的真实生活情境,并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有更高的要求,以帮助学生能够加强国际交流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根据比较热门的话题如欧洲杯、奥运会等进行目标设定,设计本门课程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哪些语言技巧、口语能力、语言表达的流利程度等。在任务进行前,教师多选择的输入的方式也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现有语言水平进行,可以设计难度从高到底几个层级,根据学生不同性格和爱好设计几个相关的主题让学生挑选,做到在教师引导下的输入与学生自主多元化输入相结合的方式,教师引导性输入主要体现在教师通过示范和案例,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学生自主多元输入主要是将学生自主准备的小说、影视文本等与教师的教学相结合,以达到更多输入的目的。

2.2教学内容的设计

教学内容的设计要以教学大纲的目标为基础,做到目标更加具体、明确、可行,针对输入理论的要求,要对语言材料的选取做好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事物,在为学生选取口语练习的素材时要注重学生日常生活的场景,根据出现的次数、重要程度来选择教学内容以及输入素材。在内容的设计时要从学生的角度入手,重点选用口语性的文体,在输入内容时应包括知识、文化以及语境等多方面的内容输入。以“Thefootballgame”口语课程为例,这个课程的设计能够把握时下热点,吸引学生,选取的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在进行此话题讨论时,教师应用启发式引入话题,可以向学生提出爱好的体育运动、喜欢的球队、球星等等,可以将一些体育相关的词汇自然而然地进行介绍,有效地向学生输入,并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

2.3教学效果

教师要通过一系列拓展活动对任务的目标进行延伸,对任务完成的效果进一步巩固,对交流伙伴、交流场景、交流环境、交流媒介、交流题材等进行改变,做到举一反三,对任务后进行修正性输出,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2.3.1形成轻松和谐的交流环境通过任务型教学使得学生学习拥有一个轻松和谐的环境,在任务型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通过分组讨论、相互交流的形式使得更多学生参与到学习当中,这种相互交流的气氛十分融洽和轻松,有利于学生放松并积极投入学习。2.3.2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的内容源自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能够使得学生带着兴趣投身到学习中。例如,在“Thefootballgame”课程结束后,可以请小组的学生代表对一些话题进行总结性发言,如“足球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体育对我们身心的影响是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一方面可以检验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能够通过有效输出,使得学生对语言的掌握更流利,有效提高学习的积极性。2.3.3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在任务前需要学生自主学习,寻找相关资料,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在任务中通过小组中讨论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提升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2.3.4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通过任务型教学,有效向学生输入其感兴趣的来源于生活的话题,保证输入材料的充足性和丰富性,同时通过交流和总结发言,有能够有效做到输出,提升学生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

3结语

总之,基于输入输出理论的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对英语口语教学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通过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可以充分解决我国英语口语教学发展相对落后的现状,通过教学目标设定及内容设计、教学程序的规划,构建任务型教学模式,有效地提升我国英语口语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梁端.从输入输出理论视角谈高职高专大学英语口语教学[J].学术论坛,2014(08):10-11.

[2]张燕燕.基于图式理论的英语口语教学模式探析[J].求索,2015(11):28.

第9篇

【关键词】输入为主导 大学英语 实景模拟 教学模式 

从大学英语教学现状来看,大学生所需要掌握的语音、基础词汇和语法知识等英语语言知识已大部分在中学学完,在升入大学之后,教学重点应从获得英语语言知识转向培养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即从中学英语语言输入为主导转向大学英语语言输出为主导。然而根据多年一线教学的感受和经验,目前大学英语的教学重心还是放在语言知识的接受和理解等输入方面,国内很多学者长期以来从不同角度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结果显示问题多集中在考试导向、英语教学模式、教材设计等方面,笔者认同上述各种原因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英语教学应以语言输出为主导,模拟、创设有利于学生习得的环境,探索建立以输出为主导的大学英语实景模拟教学新模式。此模式的创新之处在于理论上强调“以输出为主导”,在实践上通过建设英语语言实验室,借助于多媒体网络技术、校园实景、道具布景模拟等手段,探索大学英语实景模拟课程教学模式。 

一、实景模拟教学模式的构建 

在英语实景教学活动中,“实”与“景”是二个非常宝贵的资源,没有“实”与“景”的有机交融绝非是真正的实景教学。学生学习英语离不开具体的语言环境,不能因为没有习得的自然环境而否定语言习得机制的作用。为此在外语教学中,根据大学生群体未来工作和生活需求,初步拟定15个话题,具体如下:校园简介、课程课堂、师生互动、教育学习、谈论考试、餐厅就餐、超市购物、借书还书、邮局快递、医院就医、求职招聘、参加面试、业务培训、兼职工作、自主创业等,并制作成校本教材,在大学英语课程中配套使用。这十五个不同话题都是大学生日常生活和未来工作中易接触到的真实场景,掌握话题交流的技巧和能力,在计算机辅助软件创设情境和实景多媒体教室中进行大量、多形式演练,将有助于将语言能力迁移到社会场景。由此可知,大学英语实景模拟教学的实现必然要基于网络信息技术,途径有两种:一是利用现有的语言实验室资源开发实景教学功能,在教学中利用新视野实训教学平台、教学软件等功能,设计符合实际需要的情景模式,辅助学生语言情景真实交流;二是建设实景体验多媒体教室,例如欧美文化体验室,借助西方节庆表演礼服、职业化服装道具,打造医院、餐厅、邮局等富有场景特点的环境空间等,为师生上课营造“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输出为主导教学理念的践行 

大学英语实景模拟教学模式不同于以往的英语口语教学模式只是单方面的罗列话题举例说明,其特色就是在具体实景的营造下,设置不同的环节以便让学生能从多方面学习,更加熟练的语用所学的知识,改变学生羞于表达、语言贫乏的局面。因此在每个章节中首先安排有一段关于该话题的英文介绍,便于学生通过阅读的方式掌握具体的背景知识和文化信息。其次是在具体实景下配套该话题内容的对话视频短片,让学生从视和听的角度熟悉材料,然后进一步学习模仿。第三是词汇和短语部分,在单词表中列出视频短片中出现的一些需要学生掌握的生词、词组等表达方式。第四是进一步扩展与该话题相关的辐射词汇,改变学生词汇量匮乏的现状,为接下来的实景下模仿口语对话奠定基础。以上步骤完成了对语言知识的输入环节,这部分可放在课下当作业或任务提前布置给学生来完成,在大学英语课堂上,主要进行的是输出环节的展示和演练,以实现翻转课堂和突显学生主体地位的课堂模式。第五,指导学生运用具体的口语句型在真实语言环境中进行单独操练、配对操练、小组演练等活动,使学生的语言表达交际更流畅地道,从而达到灵活应用的目的。第六,在口头输出环节后,配套练习题中还设置写作输出环节,以帮助学生将口语交际中的感性认识上升到书面语严谨的理性认识层面。第七,在对语言材料经过改错环节后,再次指导学生将符合语音、语法、语用等规范的语言以口语方式自信地呈现出来。第八,教师结合各组的表现进行点评、归纳和总结。第九,反馈评估,师生双方进行深度交流和意见反馈,有助于课程模式的补充和完善。 

三、经验与不足 

在为期两年多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出本教学模式的创新之处在于,以实景性、实践性为主要特色,将培养和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日常交际能力为突破口,转变教学理念,打造基于多媒体网络技术支持下的英语语言实验室,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道具营造、模拟或再现日常生活实景,在符合学生英语知识水平和认知条件下,探索大学英语实景模拟教学新模式,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但在两年多的具体实践中,也发现一些问题,诸如运用多媒体扩展实景素材如何高效率被学生接收、语言方式丰富实景如何少受词汇量限制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需要继续认真探索和研发该模式,而这也将成为下一阶段深化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黎明,余远国,盛夏,邓瑶.《三峡旅游英语》实景教学一体化模式的探讨[J].新课程研究,2014(11). 

第10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问题 重塑自信心

高校是培养各类专业人才的基地。作为培养肩负未来建设使命的大学生摇篮,高校的教育工作尤显重要。辅导员与学生接触最多,对其了解最深,因此肩负着高校学生缓解心理压力及重塑自信心等此类重中之重的工作。以下是我作为高校辅导员,在三年的工作中遇到的典型案例。

一、案例介绍

王某,女,我系2010级本科生,该生出现心理问题并集中爆发的过程如下:

2011年12月24日,圣诞之夜11时许,曾为我系做过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的颜老师来电,说我系一女生情绪上出现异常反应,经心理疏导后,该生情绪暂时稳定下来,但需系里多方面关注,防止意外事件发生。出于一个学生工作者的敏感,我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于是赶忙向系主管领导汇报。听从领导指示,马上与该生所在班级的同学取得联系,侧面询问了其日常生活学习状态,被询问者都说该生平时性格开朗、积极乐观,但每逢考试临近都会异常紧张,感觉复习任务重且家长要求过于严格使其自身压力很大。听到这里,已基本得出该生异常表现的原因――学习压力过大造成的心理困境。随后,我又与其家长取得联系,深入了解之后得知该生在初中期间都有过因学习压力过大、缺乏自信心而出现情绪异常紧张的类似情况,也因此几次改名、转校。

二、解决方案

(一)成立“阳光小组”,多方施助

经过院系领导老师商议,针对该生此次突发状况,决定成立一个“阳光小组”,及时了解和把握该生状态,小组成员被确定为与其每日接触的同寝5名同学及其所在班级的主要学生干部。原则是在不暴露该生隐私的情况下,尽全力更多的关爱这名“特殊”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解决她的各种心理压力问题。

(二)细致入微,陪伴王某走出困境

在学习上,同寝5名同学每天轮流陪同该生上下课,防止该生独处或因消极情绪旷课待在寝室胡思乱想。在生活上,寻找各种机会与该生交流、谈心,使其敞开心扉,倾诉心中困扰,缓解心理压力。同时,学生干部鼓励该生参与学校及系里组织的集体活动,使其扩大交友圈,发挥自身优势,从中找回自信心。通过我系领导老师和同学们的努力,该生很快调整好了精神状态,并在期末考试中考取了理想成绩。

(三)创办“说吧”,防微杜渐

在系领导的指导下,我们创办了“说吧”。本活动由我系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老师定期深入学生寝室,与同学们近距离的围坐畅谈。“说吧”为师生之间创造了一个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这使得老师能够及时掌握学生们的思想动态变化,在轻松地氛围中解决大家的心理疑问,大大减小了上述问题出现的几率。

三、案例分析与启示

在此案例中,该生的心理困境主要是由来自外界的压力及自身缺乏自信造成的。

首先,该生即将面临期末考试,考试是构成其压力的根源。考试压力所导致的心理紧张,其实质是由该生自身能力与理想目标之间的落差造成的。

其次,由于家长的期望过高,外界施压使其更觉自身责任重大,因此对考取优异成绩的愿望更加强烈,导致学生强烈的心理压力下产生不安全感。

再次,外界和自身的双重压力使该生的心理变得异常敏感和脆弱,从而遇事稍有不顺就会使其极度缺乏自信心。

通过对本案例的分析,我得到如下启示:大学是从学校学习与社会工作的一个过渡期,在此期间,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压力,这些压力不外乎来自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然而其过渡期脆弱的心理素质直接导致大学生严重的心理压力及自信心的丧失。

为了更好地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重塑自信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孜孜不倦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他们的抗压能力,帮助他们正确的认知自己,客观的进行自我评价,脚踏实地的做好每一件事,逐步建立自信心,积极地对待周围环境以及勇敢面对生活中遇到的挫折。

四、个人体会

(一)遇事冷静,及时上报,家校互动

遇突发事件时,应保持冷静,沉着应对。首先核实事件的真实性,以防虚假信息扰乱学生们的安定情绪;其次视情况而定,通过各种渠道尽快直接或间接了解事件基本信息,掌握事态发展状况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领导汇报并听从指示。再者,尽快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告知真实情况后共同商讨,做到家校互动。

(二)全面了解,措施得当,科学实施

事发后,迅速与学生干部及相关人员取得联系,全面展开调查工作,深入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及经过。同时,在与其家长的交流中,深层次了解学生成长经历,以求通过更多信息找到该生突发状况的根源,为制定最佳解决方案提供可靠依据。听取多方意见,确定最终方案后应科学实施――尽可能的保护当事人隐私,以免在事后造成心理障碍和大范围的负面影响。

(三)总结思考,合理善后,防微杜渐

第11篇

关键词: 新媒体 大学校庆文化 文化构建

校庆是大学文化传承与大学精神创造的重要载体与途径。高校通过举办具有纪念性、仪式性和教育性的校庆活动,实现对大学精神的挖掘和再塑、大学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办学成效的总结和彰显与未来大学文化的勾勒和思索。当前国内大学开展校庆的活动主要形式包括筹划举办历史记载、宣传舆论、反馈信息、经费筹措、理念铸造等。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特别是进入以计算机与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技术的时代,新媒体在人们的社交活动中得到广泛地运用,特别是其超时空性、交互性、公共化、个性化使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使人们之间的联系与信息传递的形式由“纸质时代”向“电子时代”转变、频率由“周期性”向“即时性”转变。新媒体的发展与应用对大学校庆的影响可以说是一柄“p刃剑”,即在“新媒体浪潮”下,大学校庆文化的发展既面对机遇又有挑战。

一、新媒体发展对大学校庆文化的机遇与挑战

新媒体发展与应用的基础是电脑与互联网的发明与创造。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电脑的发展已进入私人化、微型化阶段,而互联网的发展也进入全球化、公共化与生活化阶段。新媒体在这种情况下有巨大的发展,既有稳定的媒体形式如移动电视、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电子报纸期刊等,又有如博客、微博、QQ、微信、飞信等新出现的新媒体形式。虽然新媒体的发展与运用为现代大学校庆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提供契机,但由于新媒体的即时性、公共性与大众性特点,为大学校庆文化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

(一)新媒体为大学校庆文化发展提供的机遇。

新媒体的发展为现代大学校庆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提供良好的机遇与平台。对于新媒体的充分运用,是现在大学校庆文化能够发展与创新的重要条件。总体来说,新媒体为现代大学校庆文化的发展所提供的机遇包括:为现代大学校庆文化的传承提供有效的平台、为现代大学校庆文化发展理念的创新提供机遇与扩大当代大学校庆文化的社会影响。

1.新媒体的运用为大学校庆文化的传承提供有效的平台。

现代大学校庆文化发展与创新的基础就是高校的已有历史,“大学精神文化是一个历史范畴,任何一所大学的精神文化的形成都是一个漫长的历史积淀过程”①。虽然现代大学对于其自身文化与精神的传承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校庆文化活动进行,但是其流程一般是这样的:“校庆仪式当天,学校会力邀重要领导莅临现场,安排在主席台显要位置就座,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接下来,校长会公开‘晒一晒’大学取得的办学成就;隆重而热烈的仪式之后,学校会邀请校友们聚餐,希望借此机会,来向出席校庆的各界成功人士谋取学校更多的发展机会”②。以上的大学校庆文化活动是传统的高校文化传承方式,随着现代新媒体的运用对大学文化与精神的塑造与传承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如利用现代媒体的超媒体与超时空的特点,可以为现代大学校庆文化活动的开展时空的变化与场域的变化,提高大学校庆文化发展与创新的有效性。新媒体对于高校校庆文化发展与创新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校庆文化活动开展的开放性。新媒体的运用,如电脑、手机、QQ、微信、微博等的运用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挖掘高校自身的文化价值,进而最大化凝聚大学精神。其次,校庆文化成果的传播性。新媒体的运用对于校庆文化成果的传播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可以使大学文化得到最大程度的传播与认可。最后,校庆文化效果的反馈。新媒体的运用为校庆文化活动的参与者与社会其他群体提供了平台,使得更多的群体可以了解熟悉大学文化与精神。新媒体的运用使校庆文化活动的参与者与社会其他群体对于大学文化与精神的批判与认可。

2.新媒体的发展促进大学校庆文化理念的更新。

新媒体的发展与运用对于大学校庆文化的筹划组织理念的发展具有革新作用。按照传统思维,大学校庆文化活动一般性包括“举行校庆典礼,编写校史、回忆录,举办校史和办学成果展览、各种学术论坛、演说、报告,以及各种校庆文体活动等。它蕴涵着举办者独有的文化追求,通过梳理大学悠久的办学历史,总结办学经验,开发大学传统,重塑大学的组织文化”③。通过对传统高校校庆文化活动开展形式的考察不难看出,其形式均是实体化的,虽易于操作,但是范围过于狭隘。随着现在新媒体的运用,凭借新媒体的虚拟性与超时空性,扩大高校校庆文化活动的范围,拓宽校庆的区域。具体来说,新媒体的运用对于高校校庆文化活动组织筹划思维的革新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新媒体的运用下,高校校庆文化活动的筹划组织不只包括实质性的活动,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如网站或网页进行网上校庆文化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新媒体与高校校庆活动的结合可以最大程度上促进群体参与信息的反馈,对于大学文化与精神的挖掘与塑造具有巨大的作用。

3.新媒体的运用提升了高校校庆影响力。

当今社会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与高校校庆文化的结合,对于高校校庆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极大地提升高校校庆文化活动的影响力。新媒体对高校校庆文化活动影响力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新媒体平台的便捷性扩大了校庆的影响力,特别是微信微博的便捷性和实时性和低成本,在客观上为校友和在校生、甚至其他人员提供了更多参与校庆文化活动的机会;其次,新媒体交互性的特征提高了人们参与校庆活动的积极性,通过媒体上参与者与组织者两者之间的互动,促进高校校庆活动实施开展信息的交流,有利于校庆活动的顺利开展;最后,新媒体的个性化服务特性淡化了“序爵”的氛围,使每一个参与者享受到嘉宾的待遇。如“南京大学公布110周年校庆‘序长不序爵’的接待原则,庆典当天,庆典仪式上没有主席台嘉宾位,‘银发校友’全部前排就座”④。这一高校校庆文化活动开展的理念,极大地体现了人人之间的公平,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高校校庆文化活动的影响力。

(二)新媒体对高校校庆文化发展的挑战。

新媒体的发展虽然为高校校庆文化的创新提供了绝佳的机遇,但新媒体也对高校校庆文化的发展提出了挑战。这些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多媒体的开放性、信息传播的真实性与虚假性并存、信息传播的即时性等特征为大学校庆文化的发展带来挑战;第二,多媒体的公共性与使用的私人性为大学校庆文化的发展提出挑战。第三,多媒体中思想交流的自由性对大学校庆文化价值性选择的多元化。

1.多媒体自身客观特征对高校校庆文化建设的挑战。

多媒体在高校校庆文化的运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可以说是一柄“双刃剑”,虽在为高校校庆文化的建设提供机遇,但是为高校校庆文化的发展提出挑战。多媒体对于高校校庆文化所提出的挑战主要是其自身的一些客观特征决定的,这些特征包括多媒体所营造信息交流环境的开放性、信息传播的真实性与虚假性并存、信息传播速度的即时性。多媒体营造信息交流环境的开放性使每一个参与或关注高校校庆文化建设与发展的个体都能随时随地地了解校庆活动的发展状况,同时开放性还可以使参与者很随意地进入与离开,并可以任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多媒体营造信息交流过程还存在信息的虚假性,即对于校庆文化活动的不利的或不真实的信息,进而不利于校庆稳定开展。多媒体下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为校庆过程突发事件的控制增加了难度,减弱了校庆组织者对于校庆开展的整体把握,增强高校校庆文化活动开展的变动性与不确定性。多媒体自身的这些特征对高校校庆文化活动开展所提出的挑战是客观的。

2.多媒体外部环境对大学校庆文化建设的挑战。

多媒体的外部环境对大学校庆文化建设的挑战是客观存在的,其中外部环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多媒体环境使信息交流具有公共性与多媒体具体形式使用的私人化。多媒体环境下信息交流的公共特性使参与大学校庆文化活动的任何一方的观点都呈现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接受社会的讨论与批判。多媒体具体形式使用的私人化具体来说是指人们参与大学校庆文化建设讨论的方式的私人化,包括QQ、微博、微信、博客、网页、网站等,这些参与高校校庆文化建设的方式与途径随着多媒体的不断发展逐渐走进人们的私人生活,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须条件。多媒体具体形式使用的私人化可以促使高校校庆文化建设的参与者或关注者随时随地参与高校校庆活动,对高校校庆活动及其过程中任何因素或环节进行了解、评论与批判。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多媒体环境使用信息交流的公共性还是多媒体具体形式使用的私人化,对现代大学校庆文化建设都具有挑战,校庆组织要千方百计地对校庆参与者的言论与行为进行引导,最大限度地保证校庆文化稳定实施与开展。

3.多媒体下思想交流的自由性对大学校庆文化价值性选择的挑战。

多媒体的快速发展使现代人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交流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网络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电脑与智能手机成为绝大多数现代人生活的必备。因此,人们的信息交流方式由传统的信件、电报、传真等形式转化为QQ、微信、微博、博客、飞信等现代聊天工具。促使大学校庆参与者随时随地关注校庆文化建设的具体过程和动态,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观点的自由表达与思想自由的呈现必然会导致大学校庆价值选择的多元化。多元化的价值体系,“不再具有统一完备的导向作用”⑤。这对于大学校庆的组织者来说无疑具有挑战性,从大学校庆组织的有效性方面来说有一定的影响。

二、新媒体下大学校庆模式的构建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新媒体在人们日常信息交流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新常态”。新媒体影响下大学校庆文化建设面临新的任务与挑战。如何组织开展一个有影响、有意义的大学校庆活动,如何通过大学校庆活动挖掘与塑造大学文化与精神,如何增强大学校庆活动的社会影响力等,这些问题已是现代大学校庆活动开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新挑战。通过对现代大学校庆活动的考察,笔者认为新媒体下大学校庆模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构:充分认识新媒体在大学校庆活动中的重要地位、组建校庆新媒体应用机构、创新新媒体下校庆活动内容进而提高校庆的吸引力、提供校庆参与者新媒体的交互平台达到积聚人气的目的。

(一)充分认识新媒体在现代大学校庆活动中的地位。

随着新媒体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新常态”,新媒体对于人们正常的生活越来越重要。大学校庆活动是一所大学在某一阶段的重大活动,在校庆活动中有对过去所取得成绩与问题的总结和反思,也有对于大学未来发展的规划。因此,无论是大学校庆过程中的哪一个环节组织筹划与开展都与现代媒体的运用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怎样看待新媒体在现代大学校庆活动中的地位?毋庸置疑,现代媒体在当代大学校庆活动中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新媒体是大学校庆活动实施前主要的宣传工具。专门性的校庆宣传网站、网页、QQ群、微信群等媒体对校庆活动开展的前期宣传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其次,新媒体是大学校庆活动实施过程中的重要载体。新媒体在大学校庆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功能,如作为联系校庆参与者的平台、参与者交流平台、信息收集平台、对校庆及时报道的平台等多项功能。最后,新媒体的运用使大学校庆及时对⒂胝叻蠢〗ㄒ榻行收集、筛选与回复,进一步增强大学校庆开展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二)组建校庆新媒体应用专门机构。

校庆是现代大学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活动,通过对大学一定历史的总结与反思,挖掘校园文化与塑造大学精神。新媒体的出现为校庆活动的开展带来极大的便利,但是由于新媒体自身形式的复杂性与操作的技术性,即新媒体在大学校庆开展过程中需建立专门性的机构。当代大学校庆新媒体应用专门机构需要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网络技术人员,并且这一校庆应该有专项资金对其进行保障,进而保证新媒体在校庆活动中发挥最大的作用。校庆新媒体应用机构应有自身的职责或功能,具体来说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做好校庆活动中新媒体的应用策划,指校庆活动应该设计哪些媒体平台,怎样运转这一平台;第二,做好新媒体对于校庆活动的宣传报道与信息的收集、反馈。

(三)创新校庆活动内容多媒体的选择,提高校庆活动吸引力。

现代大学校庆活动内容基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各类学术活动、编写校史与展览校史、进行科研合作。”⑥多媒体的运用与这些高校校庆活动有效地结合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利用多媒体的便捷性使学校校庆参与者自由表达自己关于校庆的观点,实现思想自由地表达,进而吸引更多校庆活动参与者;第二,利用多媒体公共性,可以高效地对当代大学进行相关校庆信息的宣传报道,进而激发校庆的吸引力。第三,多媒体如QQ、微博、微信、邮箱等形式可以确保高校校庆参与者随时随地参与即时讨论中。

(四)多媒体提供校庆参与人员交互平台,集聚人气。

随着多媒体渐渐成为人们日常信息交流的主要形式,高校校庆活动开展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早已成为“新常态”。在校庆过程中参与者可以通过多媒体如QQ群、微博、微信、邮箱、移动电视等形式相互交往,对于校庆过程中任何问题进行审视与批评。“交互是新媒体的重要特性之一。它有两个含义: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双向的;参与个体在信息交流过程中都拥有控制权”⑦。高校校庆参与者通过新媒体这一平台进行双向的互动式信息交流,可以极大地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由于多媒体的运用方式既可以一对多、多对多又可以多对一,因此对于校庆过程中出现的单一参与者面临的问题的解决可以增强校庆参与者的主人翁意识。

三、结语

新媒体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进行信息交流的“新常态”。新媒体与大学校庆的结合存在一种必然。然而新媒体由于自身的超媒体性、超时空性、虚假性等特征,使新媒体在现代大学校庆文化建设结合过程中存在正反两种性质的功能。重新建构新媒体影响下的当代大学校庆模式是应对新媒体给大学校庆带来挑战的根本性措施与途径。

注释:

①卢晓中,汤小静.大学校庆:价值与功能[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②董勇.大学校庆文化的反思[J].人力资源管理,2014(11).

③袁广林.大学校庆:文化与形象的再生产[J].教育评论,2011(4).

④刘奕涛.大学校庆的文化再生产功能探析[J].江苏高教,2014(3).

⑤媛媛,李玉兰,于淼.新媒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5(1).

第12篇

微笑心理协会在校领导老师的关怀指导和会员的热情参与下,12月份顺利的开展了一系列活动。12月份主要举行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现场咨询活动和与外语系合办的讲座活动。现对这两项活动做如下总结: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场咨询测试活动

12月11日,由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与咨询中心和校心理协会联合举办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现场咨询和测试活动顺利开展。活动之前,协会成员积极宣传,因此活动得到的同学们的热烈响应,并与现场心理咨询师进行了深入沟通。心理咨询师一对一的进行具体分析,解答困惑,并为同学们更好提升自我提出了宝贵建议,使同学们消除了心理困惑,并对自己的气质类型,个性特点有了深入的了解。本次活动对于同学们深入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二.与外语系合作举办“我的大学路”讲座活动

旨在和广大同学交流对大学的认识和大学的计划,通过讲座能让大家更加了解自己的大学。

微笑心理协会不仅积极开展了以上大型活动,在日常生活中也在履行一个助人性质社团的责任和义务,积极帮助每个有需要的同学,开辟出新的方法,与时俱进,通过各种方式宣传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呼吁每个同学共同关注心理健康。协会全体成员都在积极的努力,力求将心理协会推上一个新的平台,让更多人了解到这个协会并享受到来自这个协会的服务。今年即将结束,心理协会会在以后的日子里总结前面工作的不足加以改进,并结合从前的特点和优势继续做好本职工作,努力构思举办有意义的心理健康活动,为构建和谐校园做出自己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