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图书馆应急工作计划

图书馆应急工作计划

时间:2022-10-14 12:57:24

图书馆应急工作计划

第1篇

关键词:开放服务模式 ;高校图书馆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2)0210604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担负着保障学生学习对文献信息需求的重任,保证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和学生的生命安全是高校图书馆的重大职责。当前各高校图书馆为了方便学生学习,纷纷推行“藏、借、阅、咨”一体化服务模式,读者人数大量增加,馆藏文献利用率大幅度提高,以成都理工大学图书馆为例,该校图书馆自2002年全面推行“藏、借、阅、咨”一体化服务以来,读者到馆人数成倍增加,每日接待读者稳定在10000人次以上[1]。在开放服务模式下,读者可以便捷地进出图书馆,在图书馆内自由阅览,图书馆已经具有众多公共场所的属性,建立这种具有高度动态性特征的安全防范措施和管理机制是当前各高校图书馆共同面临的问题和严峻挑战。各高校图书馆只有更加重视安全工作,面对新情况,分析可能出现的新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措施,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预案,从容应对各类突发安全事件,才能有效保障图书馆及广大师生的安全。

一、图书馆突发安全事件的特征及

危害 图书馆突发安全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危害读者健康、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损坏国家财产以及其他产生严重后果的事件。图书馆每日进出读者众多, 保管的各类文献集中而珍贵, 一旦发生灾害, 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将不可估量。

突发安全事件具有高度紧迫性、不确定性和破坏性,事件在毫无预见的情况下发生,十分偶然,常常是“第一次”,几乎没有规律可循和经验可用,用常规性规则很难判断;事件进展迅速、瞬息万变,在各种诱因综合作用下,会出现次生、衍生、耦合、变异、扩大等变化,蔓延迅速,酿成危害,轻者造成秩序混乱,重者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突发安全事件的破坏性不仅表现在直接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可能对社会的稳定造成重大影响。

高校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资源和读者密集场所,具有较高安全风险性,一旦发生安全事故,遭受的损失和不良影响将难以估计。2008 年3 月13 日南京东南大学火灾, 10 个实验室被烧毁, 师生积累多年的学术资料付之一炬, 老学者们十分痛心, 泪流满面, 遗憾终生。1994年吉林省吉林市图书馆发生的大火和2004年德国魏玛“安娜.阿玛丽娅公爵夫人图书馆”遭受灭顶之灾所引起的事故教训更需要各高校图书馆深刻汲取[2]。各高校图书馆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认真分析所处地区发生地震、雷电、冰雹、飓风、暴雨等自然灾害可能性和疫情、传染病、恐怖袭击、骚乱等形势,进行科学地评价,采取严密的措施进行预防,并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安全事件,制定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将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降到最低。

二、制定应急预案的原则

应急预案是针对要发生的安全事件而制定的应急计划,是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行动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它是在分析、评估图书馆潜在的危险性、突发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造成后果的严重性的基础上,图书馆应急机构对突发安全事件在组织保障、技术保障、设备保障、物资保障、资金保障、人员配备、协调机制等方面做出的具体安排。

应急预案的制定坚持依法编制、科学系统、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分类分级、统一指挥、迅速反应的原则[3]。

(一)依法编制

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的图书馆应急预案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图书馆内各级组织、工作人员和读者必须严格遵守和服从。

(二)科学系统

应急预案是在对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科学评价的基础上制定的,其指导思想、方针、产生程序是科学的,应急预案的内容和目标是非常明确、具体的,对人员、物资、设备、技术、信息等进行的系统安排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预防为主:应急预案本身就是一个预防计划,其根本目的是预防安全事件发生,或者减少事件造成的影响和损失。

(三)以人为本

要求应急预案把保障图书馆内人员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同时要求通过增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防范能力,依靠图书馆工作人员减少发生安全事件的可能性或降低事件造成的影响和损失。

(四)分类分级

制定应急预案时,要对可能造成图书馆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重大社会影响的安全事件进行分类,并针对各类安全事件类型、影响范围、危害程度、表现形式等进行分级应对,制定具有很强针对性的分类分级应急预案。

(五)统一指挥

应急预案中明确统一的指挥权限,由于应急的关键在于快,往往不允许进行充分协商,因此应急行动的统一指挥和协调是有效开展应急救援的关键。

(六)迅速反应

应急救援不允许耽误时间,要求一切响应都要快,快能制止危害扩大,快能降低解决问题的难度,快能降低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应急预案的内容

制定应急预案的前提是对潜在突发安全事件进行风险评价,风险评价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控制三个环节,如图1所示。风险识别是根据高校所处地区、环境,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和自身安全事件进行分析认识的过程,只有认识到风险的存在,才会真正采取措施进行防范。风险评价是在对各类安全事件发生的原因、性质、发展过程、演变规律、发生概率等进行科学分析,对事件危害严重程度进行评价,制定风险控制级别标准。高校图书馆可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根据突发安全事件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影响程度和处置难易程度等情况采取四级风险控制机制[4],一级为特别重大安全事件,二级为严重安全事件,三级为较重安全事件,四级为一般安全事件。风险控制就是采取措施对风险进行控制,避免或降低风险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制定应急预案就是控制风险的重要措施之一。预案行文如同应急操作手册,即按突发事件发生前、发生中、刚结束的几个阶段,规定每一步的操作内容和要求,突出事前预警、事件响应、应急处置和事件善后等各环节的应急工作措施。如应急救援行动的指挥与协调;各工作组的职责分配;应急救援中可用的设备、设施、物资、经费保障和其他资源;紧急情况下馆内人员的安全转移、撤离的安排;事故灾害发生时保护人员生命、图书馆财产、设施和环境安全的措施;现场恢复、善后处理等。

图1 风险评价程序示意图高校图书馆的应急预案应针对突发安全事件的类型和风险级别进行专项制定,制定应急预案时,要充分考虑高校图书馆所处的自然条件和空间环境、内部结构、设施情况、工作人员素质和读者安全意识等因素[5]。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包括预防程序、准备程序、应急程序和恢复程序。

(一)预防程序

就是对高校图书馆可能发生及衍生的安全事件进行分析,为防止安全事件发生或降低其危害程度所制定的办法和采取的措施。

(二)准备程序

就是做好应对突发安全事件的准备,包括对应急组织、人员队伍、物资器材、设备设施等作出安排,以及组织演练和开展安全知识培训等工作。

应急程序:是突发安全事件发生后的响应措施,是应急预案的核心内容,开放服务模式下的高校图书馆应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谁当班、谁负责”的原则,在突发安全事件时对人员响应、信息传递以及物资、设备调度等方面作出部署和规定,包括警报与报警、指挥与控制、事态检测与评估、读者疏散与安置、贵重物品转移与管理、抢险与救灾、警戒与治安、医疗与卫生、公共关系处理等各种工作程序。

(三)恢复程序

是在突发安全事件的威胁和危害得到控制或者消除后,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件和恢复生产、生活、工作和社会秩序所采取或者继续实施的必要措施,包括对突发安全事件造成的损失进行统计评价;制定救助、补偿、抚慰、抚恤、安置等善后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查明突发事件的原因,总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经验教训,制定改进措施;以及对应急救援过程中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人员给予表彰或者奖励,对造成安全责任事故的人员进行处罚等作出规定。

以火灾应急预案为例,火灾是对图书馆安全威胁最大的一种灾害。图书馆被国家列为一级防火单位,其安全重要性非同一般。火灾应急预案应包括馆舍重点部位的布置和人员的位置,初期火灾灭火方案和疏散措施,火灾前、中、后阶段图书资料的抢救转移方案、火灾现场的医护抢救等。一个完善的预案能使馆员在火灾发生时冷静应对,并且按程序实施应急方案,不会造成惊慌失措、手忙脚乱、无所应对的局面。

四、实施应急预案的保障措施

(一)物质保障

高校图书馆应对突发安全事件,必须具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消防报警系统、消防灭火系统、应急供电系统、应急照明系统、应急通讯系统、应急指挥广播系统是必须建设的;灭火器、破门、破窗工具等器材根据图书馆规模和结构必须配备齐全;图书馆内部分布图、重点部位标识、疏散路线图、应急电话表等必需张贴在醒目位置;对讲机、手提喇叭等通讯设备、器材,安全带(绳)、安全楼梯、毛巾等逃生器材,以及担架、药物等救生物品,根据各高校图书馆的具体情况可以适当配备。

(二)机制保障

图书馆要建立健全监督保障机制,指派专人负责,必要时,还应设置急办公室。定期邀请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和综合管理等方面的专家,对图书馆的安全状况进行评价,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决策建议、专业咨询、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使应急管理军事化、措施科学化、指挥程序化。制定预警报告,发出风险警报,预警报告分为平时状态、警戒状态、战时状态,使常规应急物资与战时应急物资相补充,常规应急设备与战时应急设备相适应,从而构建具有全面性、层次性、集成性、操作性的应急管理体系。

(三)信息保障

应急响应突发事件的关键在于快和准,快能够保证突发事件得到及时处置,准能够保证突发事件得到正确处置。迅速了解突发事件状况、进展情况,准确把握突发事件本质特征的关键,就是建立突发事件通讯与信息系统。根据突发事件类型、性质、特点,在应急预案中预先对通讯与信息的人员、内容、范围、设备、设施做出安排,在突发事件处置和恢复阶段,必须保障通讯畅通,指派专人或部门进行信息,避免因信息失真耽误突发事件的处置,或因信息错误产生其它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四)宣传教育保障

定期在广大师生中深入开展宣传工作,提高读者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十分必要。在图书馆张贴告示,发放宣传单,让读者正确掌握避灾减灾知识;设立公告栏,各种通告,公示图书馆的布局图,指示逃生线路,让读者熟悉应急疏散路线等,都是重要的宣传教育措施。图书馆员还可以深入院系,以讲座形式逐一讲解图书馆应急预案要点,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宣传教育工作要做到制度化、规范化、长期化。

(五)应急演练保障

加强应急预案的演练, 提高读者对应急预案的实施能力与实践能力,使读者一旦遭遇紧急情况,可以保持头脑清醒,做到临危不乱。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每周有限的闭馆时间, 分期分批组织应急演练,指挥读者有序疏散,组织读者从各个楼层对应的应急出口逃生,以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五、结语

开放服务模式下的高校图书馆,读者阅览的自主性强、流动性大;馆内书籍、设施多属易燃物品,许多图书馆还珍藏了大量文物和古籍等。在社会各种安全事件频况下,各高校图书馆要结合自身情况,做好应对各种突发安全事件的准备,制定科学、合理、可靠的应急预案,从容应对各种突发安全事件,尽最大努力降低图书馆内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参考文献:

[1]李勇,叶艳鸣.高校图书馆“藏、借、阅、咨”一体化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10.

[2]段小虎.图书馆消防安全:隐患、制度和法律责任[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4):23-25.

[3]张涛.地方公安机关应对预案建设研究[D].西北大学硕士论文,11.

第2篇

一、火灾事故

灭火应急措施

(1)报警通报

任何人员发现火情后,应呼叫保卫处工作人员、图书馆馆员或读者协助报警或灭火,报警包括同时向馆突发事件领导小组报告,报火警119,派人到楼外接警。

(2)灭火

由保卫处工作人员取灭火器喷射灭火,考虑到图书馆的财产主要是纸质图书和计算机等设备,因此一般使用喷粉式灭火器灭火必要时启动消火栓灭火,也可使用其它器具如拖布等扑火。当电器设备着火时,应立即切断电源。

(3)疏散读者

组织读者脱离火场是图书馆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打开防火门,火场疏散先从着火房间开始,再从着火层以上各层开始疏散救人,本着读者优先的原则,图书馆工作人员应该首先引导读者沿着楼道或消防通道向楼外疏散。

对着火层以下的人员,要做好安抚工作,不要让其惊慌、随处乱跑;对于被火围困的人员,应通过广播器,室内电话等通讯工具,告知其自救办法,引导他们自救脱险。

不准使用载客电梯疏散人员,疏散通道口必须设立哨位指明方向,保持通道畅通无阻。

在确保本室无读者滞留后,工作人员方可撤离。

对疏散抢救出来的人员要清点人数,认真核对,切实搞清被困的人员是否全部救出。对受伤人员除在现场急救外,还应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4) 积极抢救受火灾威胁的人员,是灭火工作的首要任务。当有人员受到火势威胁时应根据救人任务的大小和现有的灭火力量,首先组织参战人员救人,同时布署一定力量扑救火灾,在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应将主要力量投入救人工作。

(5) 疏散与保护物资

图书馆的财产主要有文献和计算机设备,如果条件允许应该首先抢运计算机等贵重设备,然后是图书。疏散出来的物资不得堵塞通路,应放置在免受烟、火、水等威胁的安全地点,并派人保护,防止丢失和损坏。

(6)安全警戒

为保证扑救火灾、疏散与抢救人员的工作有秩序顺利进行,必须对大楼内外采取安全警卫措施。安全保卫组的同志负责大楼内外的安全警戒工作,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图书馆大楼或火灾现场。

大楼外围警戒任务是清除路障,指挥一切无关车辆离开现场,劝导过路行人撤离现场,维持好大楼外围的秩序,迎接消防队,为消防队到场灭火创造有利条件;

大楼首层出入口警戒任务是不准无关人员进入大楼,指导疏散人员离开大楼,看着火层下一层的警戒任务是不准人员进入着火楼层,引导疏散人流向下一层有秩序地撤离。

(7)通讯联络

报警人员和消防队,图书馆负责人和保卫处,图书馆负责人和各部门负责人必须保持正常的通讯联络,如无法通过电话联系通讯组应随时有专人传递指令和信息。

(8)现场保护与善后

火灾过后图书馆工作人员有义务保护好现场并配合学校以及消防部门的调查工作。

二、公共卫生事件

当社会上发生类似“非典”等大规模流行性疾病时,应对处理宜采用本程序。

1.根据政府有关预防的要求,实施积极的预防措施;

2.根据不同的病毒病菌,组织工作人员对全楼各库室进行定期(依具体情况确定时间)消毒。出现确诊病人和疑似病人或与上述人员密切接触人员,对其工作场所进行专业消毒并对相关人员进行隔离;

3图书馆办公室负责消毒药品的采购;

4.充分利用多种形式,普及防范的有关科学知识;

5.图书馆大楼所有办公室、阅览室、书库等要加强通风;

6在阅览室和书库等一线场所工作的员工,要戴口罩、帽子,加强防护措施,要加强健康和卫生情况监控;

7加强对门禁系统的监控,杜绝传染病病人进入图书馆大楼;

8要求员工尽量避免接待外地来访的客人,避免室内聚会,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和集体活动;

9员工尽量减少外出活动,避免到人流复杂的场所,避免交叉感染。如果确实需要到外地出差,出发前和返回后必须向所在部门汇报;

10对于疑似病人各部门应及时报告,同时立即对与该患者密切接触的人群进行调查并要求被接触者留家观察,避免与他人接触。观察期间部门要及时掌握被观察人员的情况;

11对于与员工共同生活的亲属中有疑似病人或确诊病人,该员工应留家观察,避免与他人接触。观察期间部门要及时掌握被观察人员的情况并向领导小组汇报。

2020年的“新冠”疫情使我们了解到灾难可以有很多种,包括传染病。图书馆是公共场所人员聚集的地方,它存在着许多卫生安全隐患如各种书籍在长期的保存和借阅过程中滋生了大量的细菌;读者在相互交流过程中扩散或吸人大量病原微生物;手和肢体与计算机、阅览桌椅接触而形成的病原体间接性传播等,都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使图书馆既是传播知识的场所,又无意成为传播疾病的地方。此外,像禽流感、有毒气体泄漏等突发事件,也都会对图书馆读者和馆员的人身造成重大威胁形成危害。

1、我校图书馆配备完整的应急措施,馆门口由保卫处每日进行三测温。

2、图书馆一楼二楼分别设置临时留观点,一楼在馆西侧期刊阅览室,二楼在法学第一借阅室。

3、发现发烧人员,流通部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带领同学到达临时留观点,并立即联系校医院。

三、发生停电事故的应急处理程序

1.如发生停电时,立即通知馆办公室;

2.办公室马上与学校供电部门联系,问明属于学校或上级停电还是图书馆故障跳闸,如属后者应马上通知维修部门来馆修理,不论什么原因办公室应该尽快通知技术部和流通部,并由该部门同事采取相应措施;

3负责网络和系统的同志立即检查后备电源供电情况,做好系统备份工作;流通部做好读者借还数据的各份工作,一般情况下无须闭馆,若须闭馆听馆办公室通知;

4如在晚间开馆时间停电,各开馆阅览室值班人员要向读者说明属于临时停电,请读者保持镇静,在原处坐好,等待恢复供电,如果停电时间超过10分钟或接到通知短时间内不会来电,可以利用临时照明工具如应急灯等指挥读者按顺序撤离,切忌因混乱拥挤发生的踩踏伤亡现象;

5办公室派人检查电梯是否有被困人员现象,如有应立即采取措施施救;

6.恢复正常供电后,办公室应了解停电原因,如确属本馆配电设备问题,应尽快联系维修班维修。

为保证人员及财产的安全,维持正常的开馆秩序,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特制定本预案。

一、停电类型的划分

为了便于管理,将停电情况划分如下:

白天突发停电(有自然采光,未接通知,突然停电)晚间突发停电(无自然采光,未接通知,突然停电)计划停电(预先接到停电通知)短期停电(停电时间小于1小时)中期停电(停电时间1--4小时)长期停电(停电时间大于4小时)

二、易受停电影响的部位

门禁系统、监测系统、机房、借还书服务文献分编、阅览室、自习室、报告厅、电梯等。

三、各部门应急措施

1、突发停电

办公室:询问学校变电所停电原因查看本馆总配电室电闸是否跳闸弄清停电部位

通知馆领导及各部主任停电原因检查门禁、监测系统供电情况

检查电梯,确认电梯内是否有被困人员现象,如有应立即采取措施施救确认报告厅是否有会议,如有会议马上向主持人说明情况技术部。检查机房UPS电源供电情况,是否需要开门通风检查各数据库是否正常工作

检查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是否正常工作

其他部门:检查本部位UPS电源供电情况无UPS电源部位等待供电恢复备份数据

所有库室和部位在下班离岗前必须仔细检查各类电气设施是否切断电源。

2、晚间突发停电

阅览部(各开馆阅览室)

启动应急照明系统(应急灯、手电)

向读者说明属突发停电,请读者在原座位等候

10分钟后仍未来电可以分许选者右序安全离开本室,注意控制人员流量,不要造成拥挤

如遇楼道门厅等处人员拥挤,维护好秩序外刊阅览室当班人负责晚间总体协调工作查看门禁系统、监测系统是否正常工作

及时了解停电原因(询问门卫或用电话询问后勤)将停电原因通知各阅览室

如有必要将停电情况向办公室主任或馆领导报告

接到通知后,赶赴图书馆并电话向馆领导报告情况行使停电应急总指挥职能

如10分钟后仍未来电,组织读者安全有序通过门禁系统,离开图书馆指挥当班保安和更值员组织自习室读者离馆。

3、计划停电

向馆领导报告停电通知

根据停电时间长短决定是否闭馆,决定那些部位闭馆,经馆领导批示后各部门实施

密切监控供电情况,确保网络、数据库、以及各个子系统等正常运转,注意数据备份。

四、关于停电期间开闭馆的几点要求

1.停电期间,如果采取下述行动,必须由馆领导批准(紧急情况除外)。

关闭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服务器关闭数据库服务器

封闭门禁系统

关闭阅览室(任何一个阅览室)关闭书库(任何一个书库)

2.下班时仍未恢复供电,离开房间时切断各类用电设备电源(服务器、数据库、系统等视情况而定)。

四、公共治安事件

盗窃。外盗:犯罪分子大规模偷盗大量珍贵文献出馆,偷窃读者重要物品;内盗:读者在借阅中大面积撕前图书内容或调包、馆员监守自盗。高校图书馆是一个人员密集知识密集和设备设施密集的地方,任何可能导致图书馆的馆舍、读者以及文献资料遭受重大损失的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图书馆的公共治安危害。

斗殴。读者与读者之间因为占座容易发生口角,工作人员发现及时协调保卫处进行处理。

五、水暖管道故障

冬季暖气管道、水管容易冻裂工作人员发现后及时联系维修部门,同时向馆领导、部门主任和办公室报备。

第3篇

关键词 读者决策采购 平均使用次数 MyiLibrary

分类号 G253.1

PDA Model in the American University Library:Taking the Practise of BYU as an Example

Tao Lei, Liu Hua

Abstract Tak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in U.S.A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various PDA models on the printed books and the electronic books, evaluates them with the quotes of cost, uses, cost per use. It researches on the advantages and the doubts of PDA models. Combined with the MyiLibrary PDA application which Swets Company launched in 2013, it draws the conclusion: PDA is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library high-quality collection construction.

Keywords PDA. CPU. MyiLibrary.

读者决策采购(Patron-driven Acquisition,PDA)是一种以读者为主导的资源建设新模式。PDA目前在美国的大学图书馆应用非常普遍,它不同于以往基于“可能会有用”(just in case)的传统采购理念,而是基于“读者即时需要”(just in time)的新理念,由读者通过不同的途径,在图书馆预设的某种机制或规则下,提交并形成“读者需求源数据”,这些“源数据”或直接触发购买行为,或经过学科馆员的处理,最终完成图书资源的采购。与传统采购的本质区别就是,PDA直观地揭示了读者的真正需要。美国许多研究型大学的图书馆都实施了这一以读者为主导的文献资源建设模式,并主要运用于电子书的采购。本文以美国杨百翰大学图书馆为例,剖析PDA的操作模式以及实施效果。

美国杨百翰大学(Brigham Young University,BYU)成立于1875年,位于犹他州,是一所私立四年制大学,是全美最大的教会大学。多年来BYU图书馆一直将PDA作为购买教工和学生科研需文献资源的采购方式之一,具有非常丰富的PDA实践经验。BYU图书馆不仅将PDA应用于电子图书的采购,还进行多样化的尝试,将不同的PDA采购模式应用于纸本图书的采购,取得了非常令人满意的成果。

1 杨百翰大学的PDA模式

1.1 电子图书:读者直接触发购买

BYU图书馆的电子图书所采用的PDA模式是:图书馆将还未购买的电子图书数据导入到图书馆编目系统里,并且读者被赋予进入编目系统使用这些图书的权利。因此,读者不仅能检索到某本感兴趣的、未购买的电子图书,并且能够即时开始阅读。当然,这些导入编目系统的数据,是经过图书馆员预先筛选的。BYU图书馆的筛选过程是:首先圈定图书范围(即符合图书馆采访基本规则的电子图书);然后去除重复的数据;接着将价格超过图书馆采访限制的数据删除;然后BYU图书馆对出版社也有要求,会去除不符合图书馆采访要求的部分出版社数据;最后还要删掉那些不符合BYU学科要求的数据。通过这一系列的筛选工作,最后得到了一个符合BYU图书馆采访原则的、带有BYU个性化特点的,可以导入图书馆编目系统的数据文档。图1是PDA的工作流程图:

图1 PDA的工作流程图

PDA模式下触发的购买行为,都在后台的技术层面上完成,读者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获得了需要的资源,同时图书馆也自动完成了资源的购买,即:读者直接触发购买。BYU图书馆的触发原则有两种:读者对某书的阅读次数达到预设次数即触发购买此书;或者,不同的读者阅读某书的总时长超过预设时间即触发购买此书。

1.2 纸本图书:多样化的PDA采购模式

在纸本图书方面,多年来BYU图书馆进行了多种实践和尝试。基于不同的“读者需求源数据”,目前BYU图书馆形成了四种针对纸本图书的PDA采购模式,用来满足学校的科研和教学需要。

1.2.1 基于“教工加急订单”

教工加急订单(faculty expedited orders),即部分教工被赋予了一种特权,他无需通过学科馆员,便可根据自身课程和科研需要,直接发出加急订单。这种PDA模式是BYU图书馆资源建设政策的主要部分之一。具体操作流程为:被赋予特权的教工,通过图书馆主页上的图书链接提出购买申请,被提交申请的图书将无需通过学科馆员审核,便被直接购买,并在提出申请后的10个工作日之内,完成验收、编目、上架等一系列工作,并通知和交付该教工使用。这种PDA模式的经费隶属于某学科馆员的采访经费,一旦教工发出加急订单并购买成功,系统将会通知该学科馆员此加急订单的发生,并相应从其采访经费中扣除这部分费用。

1.2.2 基于“荐购书目”

荐购书目(suggest-a-book)的操作流程为:读者通过图书馆主页提交一个推荐购买图书的建议,图书馆的采访部收到这条建议后,将此信息推送给相关的学科馆员,由学科馆员最终决定是否购买此荐购图书。这种PDA模式的经费与教工加急订单相同,也是隶属于某学科馆员的采访经费,一旦学科馆员发出订单并购买成功,便从其采访经费中扣除这部分费用;但荐购书目与教工加急订单所不同的是,荐购书目的订单不是加急订单,订购的图书并不会在十天内就完成到货、编目、上架,并且当这本书可以上架供读者使用时,系统也不会通知荐购这本书的推荐人。

1.2.3 基于“馆际互借”

馆际互借(ILL requests),指的是对那些通过申请馆际互借却无法借到的图书(尤其是刚刚出版的新书)进行加急购买,购买后系统会通知馆际互借的申请人。这种PDA模式的经费隶属于馆际互借专项经费,因为专项经费有限,所以可以购买的图书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BYU图书馆规定:无论教工还是学生,通过馆际互借申请却无法借到的图书,只要价格低于80美元,都可以使用此专项经费购买。最近BYU图书馆对学生购书进行了限制,只有低于50美元的且非小说类图书,才能使用此专项经费购买。

1.2.4 基于“预约书目”

预约书目(books in the holds queue),指的是针对有多个预约需求的图书进行加急购买。这种PDA模式的数据依据源于系统的图书预约记录,购买行为不是自动触发的,而是由学科馆员根据图书预约情况判断某本书的预约较多后(至少有三个以上读者的预约记录),才决定加急购买。这种PDA模式的经费来自于一项专门为此目的所设立的专项经费,不隶属于学科馆员的采访经费范围。这种模式下购买的图书多是大众文学类,因为BYU图书馆不购买教材,所以教材是不包含在此购买范围内的。

2 对各种PDA模式的绩效评估

BYU图书馆不仅在图书采购中引入了多种PDA模式,还通过记录成本(cost)、使用量(uses)、平均使用成本(cost per use,以下简称CPU)等指标数据,对各种模式的绩效进行了定量评估。

2.1 电子图书评估

采购统计时间段:2009年12月份至2010年7月份;

评估对象:采购时间段内通过PDA模式采购和通过传统模式采购的电子图书;

评估指标:成本(cost)、使用量(uses,电子图书指的是full-text uses)、平均使用成本(cost per use,简称CPU);

使用量统计时间段:购买日起至2011年8月;

评估方法:将两种不同模式采购的电子图书进行比对。

BYU图书馆在2009年12月至2010年7月期间的电子图书采购情况如表1[1]。

表1 电子图书采购情况表

从表1看出:采取PDA模式购买的电子图书不仅利用率高(不存在零利用率),而且平均使用成本低,因此性价比极高,充分说明了PDA模式在采购电子图书上的巨大成功;所有PDA模式采购的图书都被使用过,而传统模式购买的电子图书利用率较低(有50%以上的电子图书未使用过),平均使用成本偏高,造成了图书馆经费和资源的浪费。

2.2 纸本图书评估

采购统计时间段:2009年9月至2009年12月;

评估对象:采购时间段内通过PDA模式采购和通过传统模式采购的纸本图书;

评估指标:成本(cost)、使用量(uses,纸本图书指的是circulation)、平均使用成本(cost per use,简称CPU);

使用量统计时间段:购买日起至2011年4月;

评估方法:将四种PDA模式和传统模式采购的纸本图书进行比对。

BYU图书馆在2009年9月至2009年12月期间的纸本图书采购情况如表2[1],。

表2 纸本图书采购情况表

从表2可以看出:教工加急订单这种PDA模式的平均成本最高,荐购书目PDA模式与传统模式的平均成本相当,而馆际互借和预约书目这两种PDA模式的平均成本低于传统模式。有数据表明,通过传统模式购买到的图书,在第一年仅有16%的图书被使用过(流通次数超过1),十年内仅有一半的书被读者使用过,即使有些图书偶尔被借出过,但使用量(流通次数)都极低。预约图书PDA模式所采购的图书平均使用量最多,而传统模式采购的图书平均使用量最少。此外,四种不同的PDA模式,它们的平均使用量均高于传统模式下所采购的图书;PDA模式下的图书平均使用成本最低为预约书目PDA模式,最高为教工加急订单PDA模式,但4种PDA模式的平均使用成本均大大低于传统模式。以上数据比对说明了PDA模式在成本-效益方面显示了巨大的成功,是一种非常成效的采购模式。

2.3 其他指标说明

除了成本、使用量、CPU这三个重要指标,统计中常用的中位数指标,也充分证明了了PDA模式的巨大成功,具体数据见图2、图3:

图2 电子图书中位数指标

图3 纸本图书中位数指标

图2和图3中包含的中位数指标有:成本中位数,使用量中位数以及使用成本中位数。无论是纸本图书还是电子图书,成本中位数相差不大,但是采用传统模式采购的图书使用量中位数均为0,这说明采用传统模式采购的纸本和电子图书,超过一半以上的图书是没有使用过的。

3 对PDA模式的客观评价

3.1 PDA是性价比较高的采购模式之一

通过BYU图书馆的实践经验和绩效评估结果可以看出:PDA模式与传统模式虽然在平均成本上相差不大,但无论是电子图书还是纸本图书,通过PDA模式采购的图书,它们的使用量远远超出了传统模式下采购的图书。凡是PDA模式采购的图书,至少都被使用过一次,从而大大降低了平均使用成本;而传统模式采购的图书一半以上都无人问津,从而造成了较高平均使用成本和图书馆资源的浪费。另外,PDA模式购买的图书在满足读者需求方面显然更具有优势,并且图书馆系统供应商现在将电子图书和纸本图书进行了整合,通常纸本图书的旁边都会有相应的电子图书链接供读者进入,读者在检索的时候只需要熟悉一个平台即可[2]。

3.2 对PDA模式的疑虑

PDA的作用体现在满足读者需求的层面上,反映了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水平。尽管如此,PDA模式还是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质疑和担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图书馆员对读者选书能力的质疑。图书馆员习惯了传统的纲目选书,认为自己最清楚该选什么样的书,而读者根本不知道该选什么。讽刺的是,这些经验丰富的图书馆员选出来的书,至少一大半是没有被读者使用过的[3]。

(2)因为PDA模式降低了图书馆员在采访工作中的地位,淡化了图书馆员的决策角色,图书馆员对自身价值表示担心。事实上,PDA对图书馆员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如何制定预设文档,使之更合理规范,并可持续发展;对于间接触发的购买行为,图书馆员则需要有更专业的判断力。因此图书馆员仍是资源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责任比以往更艰巨。

(3)担忧读者需求所构建的资源体系不能做到学科平衡。事实上这个担忧是不必要的,只要按学校的学科分布,对预设文档的各学科书目进行控制和导向,平衡各学科的资源和经费,就可消除学科不平衡的状况。

(4)担心读者滥用权力,浪费经费和资源。这个和(3)的解决方法一样,需要对预设文档进行人为控制,即预设文档里的书目都是符合图书馆愿意购买的,因此被授权的读者不会选出违背图书馆采购意愿的图书。

(5)担心PDA的资金来源无法保持稳定。PDA模式产生主要是因为美国经济不景气,严重影响着政府对教育的投入,教育经费近三年来严重不足,2011年至2012年财年美国公立大学经费减少10%,图书馆的经费也相应减少[4]。实践PDA的经费要么来自于专项经费,要么隶属于采购经费,都非常有限,是否能持续开展PDA和世界经济气候息息相关。

(6)图书馆需要和书商通力合作与配合。不同书商有不同的PDA模式,具体形式可由书商与图书馆充分协商确定,与传统销售模式相比,PDA模式更加灵活多样[5]。但是国内缺乏这样的PDA服务商。

3.3 客观评价与结论

通过3.1和3.2的分析可以看出,把PDA作为采购图书馆资源的唯一方式并不合适,原因有二:①PDA虽提高了读者的满意度,但在科研评价和馆藏质量上缺乏有效的措施。图书馆的职能决定了图书馆必须在馆藏质量和科研水平上不断提升,图书馆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从多个层面来构建整个资源保障体系。②因为成本、使用量及CPU并非采购模式绩效评估的全部指标,实现即时采购并非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唯一途径,图书馆仍需要多元化的、PDA与传统采购方式相结合的多个途径,来构建整个资源保障体系。

4 对国内开展PDA的启发与最新进展

4.1 国内图书馆可以借鉴的经验

BYU图书馆的PDA经验,是众多国外大学图书馆引入PDA模式的一个实证,有许多值得我国大学图书馆可以借鉴的地方。比如它在纸本图书采购上的应用,我国大学图书馆完全可以尝试。事实上,开展纸本图书PDA采购模式所需要的“读者需求源数据”,国内每个大学图书馆都可轻易获取到:图书馆主页荐书模块可以收集到荐书记录,开展基于荐购书目的PDA采购;学科馆员可以对图书馆馆际互借的数据进行整理,开展基于馆际互借的PDA采购;图书馆的流通模块可以获取预约书目的情况,从而可以开展基于预约书目的PDA采购;对于教授推荐的书目,则可以开展教工加急的PDA采购。

4.2 PDA在国内开展尚需多方面的支持

PDA在国外已经开展的如火如荼,根据Publishers Communication Group 对全美250 家图书馆开展读者决策采购情况的调查,已有32 家已经采用,42 家计划一年内采用,另有90 家计划在三年内采用[6]。而我国虽然已经开始关注PDA,并且跃跃欲试,但还存在一定的障碍,需要多方面的支持。

4.2.1 PDA经费

在PDA模式下,图书馆为用户的需求买单,这样可能导致图书馆的经费超出预算经费;其次,PDA经费隶属哪个经费范围?或者索性单列专项经费更合适?不管经费性质如何,都不能是一张空头支票,必须具有可操作性,PDA才能维持可持续发展,而非昙花一现。

4.2.2 PDA预设文档

完全靠读者自主选择的图书资源可能会偏离图书馆馆藏发展计划,从而影响图书馆的馆藏质量。因此PDA的预设文档就非常重要,这个预设文档应该根据各个馆的实际情况制定,并且作为规范文件执行。

4.2.3 PDA供应商

PDA应用最多的地方是电子图书,这源于近年来电子图书的蓬勃发展、图书馆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电子图书运营商主动配合图书馆PDA的营销模式,使得读者的需求得以即时体现并能够在技术上实现。开展电子图书的PDA,图书馆需要和书商通力合作与配合。在美国目前有NetLibrary、Ingram Digital、EBL和ebrary等书商向图书馆提供PDA服务,比如ebrary公司在其平台上提供15万种图书,相当于其公司所有电子图书的一半,涉及了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lsevier, McGraw Hill, Palgrave Macmillan, Taylor & Francis以及Wiley等著名出版社[3]。并且不同书商有不同的PDA模式,具体形式可由书商与图书馆充分协商确定,与电子图书传统销售模式相比,PDA模式更加灵活多样[5]。

国内三大电子图书提供商虽然拥有大量有版权的电子图书,但其销售模式主要采用包库销售[7]。考虑到价格和方案,国内大学图书馆购买外文电子图书,均是通过集团采购,按学科打包购买,这些打包购买的电子图书,如传统纲目勾选出的纸本图书一样,它们实际的利用率一直不尽如人意;至于中文电子图书,也是剔除了中小学读物后包库购买,并且购买的电子图书相对滞后。因此国内开展电子图书的PDA,具有一定的障碍。

4.3 国内PDA供应商最新进展

2013年上半年,Swets公司向国内图书馆用户公开发表声明:“Swets公司现今开始支持MyiLibrary PDA 应用程序。”[8]该应用程序提供给图书馆一种订购电子书的新方式,以确保图书馆购买的电子书内容和科研工作者正在寻找的资料是一致的,从而使图书馆对电子书的投资回报率达到100%。这项公告无疑为国内图书馆采购电子书开辟了一条新思路,不用再被动地接受集团采购或者打包销售方案。图书馆只需与Swets公司签订协议,便可获得一项由图书馆控制的读者主导购书计划应用程序,图书馆拥有预算的完整控制权,同时掌控各类用户的权限[8]。图4揭示了“MyiLibrary PDA 应用程序”的流程[9]:

图4 “MyiLibrary PDA应用程序”流程图

目前为止,国内提供PDA服务的电子图书供应商还很少,但Swets公司今年推出的这项PDA计划,无疑为一直因客观条件不成熟而无法执行PDA的国内图书馆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也可以预见在当下图书馆经费有限,网络技术日新月异,以及读者需求越来越多元化的复杂环境下,PDA模式采购电子书将是未来图书馆构建高质量馆藏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 1 ] Schroeder R.When patrons call the shots:Patrondriven acquisition at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J].Collection Building,2012,31(1):11-14.

[ 2 ] Steve S, Thompson S. ‘Just in case’ vs. ‘Just in

time’:E-book purchasing models[J].Serials,2010,23(3):201-203.

[ 3 ] Medeiros N. Shaping a collection one electronic bo-

ok at a time:Patron-driven acquisitions in academic libraries[J].OCLC Systems & Services,2011,27(3):160-162.

[ 4 ] 刘华.“读者决策采购”在美国大学图书馆的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1):45-50.

[ 5 ] 张甲,胡小菁.读者决策的图书馆藏书采购[J].中

国图书馆学报,2011,37(192):35-39.

[ 6 ] Dlenare. Patron driven acquisition-Librarian survey[EB/OL].(2011-06-15)[2013-07-03].http://Libraries.Wright.edu/noshelfrequired/?P=932.

[ 7 ] 郭熙焕.浅谈读者决策采购[J].图书馆,2011(6):135-136.

[ 8 ] Swets words[EB/OL].(2013-03-23)[2013-07-06].http:

///e/es?s=2067532291&e=162

28&elq=fbae21c3a62e489c9810b52396d0e6f7.

[ 9 ] MyiLibrary PDA应用程序[EB/OL].(2013-03-23)[2013

-07-26].http:///Swetswords-Issue1-2013

-MyiLibrary-PDA-Progam-China?utm_campaign=Swe

tsWords%20Issue%201%202013%20-%20SC%20-%20Reminder&utm_medium=email&utm_source=Eloqua&elq=fbae21c3a62e489c9810b52396d0e6f7&elqCampaignId=362.

陶 蕾 上海大学图书馆馆员。上海,200444。

第4篇

我馆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体系建设学习和借鉴了深圳图书馆的自助图书馆系统,服务机是与武汉飞天智能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研发的,每台服务机可展示480本外借图书,存放240本归还图书;并实现24小时自助借还书、自助办证(武汉通)、图书馆资源查询、无线WIFI上网等多种服务,该设备操作简单,采用精密的传动装置,同时结合先进的RFID识别技术,可实现图书的智能定位和自动上下架操作,而且可采用远程监控技术实现控制与管理,具有占地面积小、运行成本低、可视性强、操作简单、功能全面等功能。2012年12月26日第一批25台24小时自助图书馆在中心城区建成开放;2013年12月31日,第二批25台则重点布置新城区、开发区。至此,全市50台24小时自助图书馆全面开放,充分体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社会性,促进了新型城镇化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本文以下数据来源于我市24小时自助图书馆管理平台和Interlib系统。

2运营管理模式

全市50台24小时自助图书馆运行两年多来,武汉图书馆通过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机制,不断提高服务效能。建成具有实时监控、远程管理、数据分析、信息等多功能模块的集成化中央管理平台,对全市50台自助图书馆进行全方位、规范化管理。在工作上我们采取下述各项举措,让越来越多的读者享受到方便快捷的阅读服务。

2.1集中式管理模式

由武汉图书馆建立24小时自助图书馆管理办公室负责全面的工作,该管理办公室负责:①认真分析读者借还需求,合理规划各点图书配置;②积极开展业务培训工作,热心解答读者各类咨询;③监督物流公司严格遵守图书配送流程,努力规范双方交接程序;④督促维护公司做好日常设备巡检,配合完成异常情况处理;⑤加强与其他相关单位及部门的沟通与协调。由管理办公室集中式管理的优势在于,有利于服务活动的统一协调、资源的统一调配、系统平台的统一管理。

2.2开设400服务热线和24小时自助图书馆微博

自助图书馆开通伊始,武汉图书馆专门开通了自助图书馆400服务热线,每周七天为市民提供各类咨询服务。截止目前,共解答市民咨询五千多条。同时“,武汉24小时自助图书馆”微博自2013年2月正式上线以来,通过服务介绍、微博荐书、在线互动、活动通告等多种形式,吸引了几百名网友关注,原创微博被转发评论近六百余次。

2.3建立工作QQ群

为更迅速解决出现的应急问题和建立长效的沟通渠道,我馆建立24小时自助图书馆群(由24小时自助图书馆管理办公室、物流公司人员、网络技术公司人员、电力维护人员组成)和武汉十三区公共图书馆群,通过QQ群可以活动消息、讨论工作情况、即时解决读者问题等工作事宜。

2.4设置服务管理体系登记表

通过设置24小时自助图书馆服务质量监控管理体系登记表,对外包业务的物流和技术、电力等相关公司从制度上进行约束与管理,对自助图书馆出现问题的响应以及解决时间及完成情况做一个追踪与监控;通过监控管理登记表及读者来电来访登记表,对本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绩效管理,通过制定值班表,每日安排工作人员进行日常巡检的管理,定时定次对全市50台日常视频监控巡检,做到责任到人。

2.5通借通还的图书借阅模式

智能化操作管理平台与图书馆业务管理系统实现无缝对接,市民可在设备上实现自助办证(武汉通)、借还图书、信息查询、欠费缴纳等图书馆的各项基本服务功能;专设的文化信息查询平台不仅提供免费的高速无线网络接入,还可让读者对数字图书、视频、公共文化信息等海量资源实现检索、浏览及下载。2014年,随着全市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工程的实施,武汉市图书馆界迎来了资源整合、结构优化的新机遇,市民通过一张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读者证即可实现“一馆办证、多馆通借;一馆借书、多馆通还”的新型图书借阅模式。

3服务效益分析

3.1业务数据统计

据统计,2013年全年第一批25台共流通图书20.5万册次,服务人次达10.2万,新增读者(武汉通办证量)6300人。2014年1月至5月末,50台自助图书馆共流通图书12.9万册次,服务人次达6万,新增读者2801人次。其中辛家地、宗关、青山青少年宫(第一批)及建二路、武汉图书馆、六顺路(第二批)等服务点借阅量较大,分别达到两万册以上和近六千册。从借阅量排行前几位服务点的数据显示:步行街、车站、公园、青少年宫、剧院等大型公众开放的场所以及公共配套设施周边,人流量密集,周围居民区也比较集中,因此借阅量及办证量比较大。而处于建筑物的设施功能比较集中或单一,或者季节性人流量变化明显的,或者离较居民区远些的服务点(磨山樱园、沌口文化中心等)借阅量就相对少一些。另外,从排名靠前的服务点所属的地理位置来看,青山区四个服务点的借阅量均居排行榜前列,说明青山区的总体文化氛围和24小时自助图书馆布点选址较好,其次是东西湖区,第三位是硚口区。非中心城区(新城区)服务点中,东西湖区、新洲阳逻的借阅量也排前列,但从整体来看,新城区服务点的人文借阅环境还需要进一步培育。

3.2主要读者群体的借阅分析

通过对24小时自助图书馆主要读者群体的借阅量及种类分析,借阅量前十名的读者男女比例为4:6,年龄层次为青年人居多(14~44岁),他们的借阅类均以文学类为首,其次是历史、保健、经济、教育等类。统计分析显示,读者借阅量的周变化和日变化呈现出一定规律:每周借阅量均处于一种平稳状态,从周一至周日呈现缓慢上升趋势,借阅高峰集中双休和每天的下午下班之后,下午的借阅量大于上午。因此建议物流配送图书人员和技术人员在更新图书和调试设备的时候尽量避开借阅高峰时段。

3.3图书利用情况分析

从图书借阅排名前三十名的榜单可以看出,图书借阅情况呈现出三大趋势:经典名著首次入榜;中外经典文学名著占据7席,占榜单35%的比重;社科人文类畅销书比例提高,在前30名中占到45%;榜单中网络文学和通俗文学类图书比重由2012年的83%下降至20%。由此可见,武汉市民对社科人文类图书的阅读比重越高,代表武汉市民思考能力越来越强,武汉市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增强。

4运营管理和服务工作建议

4.1完善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服务效益

建设与管理24小时自助图书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是在不断地工作实践中和持续地为读者服务中,逐步完善与改进的。在近两年的运行管理中,我们相应地摸索出一些运营管理方面的工作经验与想法:(1)定期或者不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在已制定与技术、物流等相关外包公司责任协议的基础上,采取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的方式,与外包公司相关工作人员交流工作管理经验,加强图书馆与外包公司的沟通与交流,以达到联络感情、增强联系、促进合作之目的。(2)建立应急预案。因为24小时自助图书馆是安置在室外,且无人值守,随时有可能遇到意外情况,因此必须制定出应急预案,如遇紧急情况(人为破坏、天气灾害、停电、水灾、火灾等原因)设备无法正常运转,应启动应急预案。应急预案中应包括确定外包公司及本单位的紧急联系人;应对各类紧急事件的具体处理办法;设备的保障措施;读者的解释及借阅服务应急处理等。(3)加强对服务点的借阅情况调查与分析。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管理平台统计分析借阅量、对布点周围的人文环境进行实地调查走访等形式,对具体到各个点的服务机进行借阅情况的调查分析与研究,向借阅点周围的读者广泛推广和宣传自助图书馆,提高利用率、知晓率、借阅率。

4.2因地制宜配置图书种类吸引更多读者

通过综合我市50个服务点的借阅数据,可以看出:I(文学)、K(历史)、B(哲学、宗教)、G(文化、教育)、C(社会科学)、F(经济)、R(医药卫生)类图书借阅量较大,文学类图书的借阅量高居榜首,借阅量高达79876册;其次是哲学类图书,达到14532册;第三名是历史类图书,有14428册。T(工业技术)、D(政治、法律)、H(语言)、E(军事)、Z(综合性图书)、J(艺术)、Q(生物科学)、N(自然科学)、O(数理化)、P(天文地理)、A(马列毛)、U(交通运输)、X(环境安全)、S(农业科学)等图书的借阅量较少。而上架图书的种类依次分布为I、K、B、G、F、C、D、R、T、J、H、E、Z、Q、O、A、N、U、X、P、S,因此可以适当调整配书的种类,增加R、J以及自然科学类的上架比例。再通过我馆24小时自助图书馆管理数据平台统计青年读者借阅行为,可以看出:通过对比总借阅量171781册(包括续借),青年读者借阅量有134887册,可以看出青年群体是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借阅主力,占借阅量的79%。综合50个服务点的借阅量来看,第一批的解放公园、辛家地、吉庆街、江岸青少年宫、硚口公园、湖北剧院、水果湖步行街、绿荫广场、青山青少年宫、荷兰风情园等服务点青少年读者偏多;汉口江滩、武汉市博物馆、自力社区、武昌江滩、中山公园、江城一号、阳新路、园林路、碧桂园、市民之家、大江园、汉口花园以及远城区的几个服务点等青少年借书偏少,因此应合理调配图书种类,适当增加青少年读物等吸引更多的青少年读者。

4.3举办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引领读书风尚

矗立街头的自助图书馆是24小时无人值守的公共图书馆,它的出现以及日后的发展一方面依靠读者的青睐,另一方面也需要来自各个方面的管理与支持,更需要阅读氛围的烘托。我们在加强自身与外包公司协同管理的同时,想要让24小时自助图书馆成为广大市民方便的图书获取渠道,则是要通过举办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引导读者多读书、读好书,共同营造全民阅读的文化软环境。

4.3.1多方管理、各方参与,提高阅读率

为了加强推广力度,让更多的市民充分感受到身边24小时自助图书馆丰富、便捷的阅读服务,在市文化主管部门的统筹安排下,武汉图书馆联合区文体局、区图书馆、相关街道、社区文化站、物流服务人员、技术工程师等相关人员在2014年的2月及4月两次成功举行了总计60场大型24小时自助图书馆服务宣传活动:“动起来,马上阅读———新春读书季服务宣传月活动”和“新阅读新服务新体验———‘4•23世界读书日’阅读推广活动”。通过对50台服务点的阅读推广,采取走上街头、主动服务的方式,吸引了不少读者加入阅读队伍,让他们认识新型的自助图书馆能给他们的生活与学习带来便利和随时随地享受更多的阅读乐趣。同时也给了我们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更多的认识和思考,要想增加读者量和提高阅读率,走上街头进行自助图书馆的阅读服务推广是有必要长期坚持的。

4.3.2推荐主题图书,加强引导阅读功能

第5篇

【关键词】民办高校;图书馆;人才类型;培养途经;多样化形式

二十一世纪计算机业务飞速发展,因特网的全球开通,一个信息化社会已闯入我们的生活。图书馆的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化、国际化已是现代图书馆的重要特征,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是图书馆各项业务开展的努力方向。因此,在图书馆培养和造就一支与时展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群体,已成为图书馆工作的当务之急。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补充的民办高校,一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2003年9月1日《民办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后,民办高校开始驶入发展的快车道,截止2007年5月,我国普通本专科高校1851所,其中国家承认学历的民办高校295所,民办高校毕业生更是一个不小的数目。据此,民办高校图书馆也承载着巨大任务,民办高图书馆要发展,培养和教育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更是当务之急。

一、民办高校图书馆的概况及其人员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民办高校迅速崛起,它打破了以往由国家包揽办学的格局,标志着我国教育开始走向多元化。《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总则第六条规定:“国家鼓励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等社会力量依法举办高等学校,参与和支持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由此指明了我国民办高校办学的发展方向,民办高校不用国家投资,得到社会上的闲散资金或民营企业的经济支持,培养社会急需的各种技术人才,因而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发展极其迅速。然而,长期以来,民办教育实质上只是公办教育的一种补充。国家对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的政策是截然不同的,国家对待公办高校既给政策,也给经济支持。因此,民办高校的各项建设,尤其是图书馆的建设,往往是捉襟见肘。

目前,民办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多数不具备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只能起“守门人”的作用;不少民办高校图书馆,基本上没有图书馆系列职称的工作人员;有不少工作人员是校领导者的亲戚朋友,一有机会另谋高就。由于资金不定,民办高校图书馆聘请的大多是公办高校图书馆已有稳定劳保待遇的退休人员或者是临时人员,高校退休人员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但年龄大、体质弱、难以承受繁重的工作,而临时工则大多未受过图书馆专业教育或培训专业知识缺乏,专业素质普遍较低。

总之,民办高校图书馆专业人员严重不足,而且工作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且不稳定。更有甚者,在计算机已成为图书馆技术支撑的今天,民办高校图书馆不懂网络信息技术工作人员,却比比皆是。另一方面,由于待遇和发展前景等诸多方面原因,很难留住具有一定水平的专业人士。针对这种现状,探讨如何培养民办高校图书馆人才,有着现实意义。

二、民办高校图书馆人才培养类型和途径

根据图书馆人员特点及岗位需要,本文将培养对象划分为四种类型:普通业务型、学科专家型、业务骨干型和综合管理型。普通业务型系指图书馆业务岗位的工作人员,他们主要从事基础业务工作,对他们的培养主要集中在专业技术能力上,包括图书馆学及相关专业知识,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基本知识技能。学科专家型系指图书馆及相关专业领域有一定研究成果和工作业绩的人员,他们是图书馆专业技术领域的学术带头人,能及时了解掌握国内外本专业发展动态,并走上了本专业研究领域。业务骨干型系指具备某一学科知识背景及图书馆学专业知识的人员,他们在工作中能独挡一面,对他们的培养主要集中在拓知识领域,深化专业知识的层面。

综合管理型系指图书馆行政管理岗位和业务管理岗位的管理人员,他们要具备现代信息管理知识和综合管理能力。对他们的培养主要为提高管理水平,加深专业知识。

1、培养民办高校图书馆普通业务型人才。一直以来,图书馆工作被民办高校一些人误认为只是借借还还的简单劳动,以至于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待遇被长期忽视,图书馆工作的收入偏低,造成青年骨干大量注流失。然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图书馆的服务形式正在向高层次、高水平的信息服务转变,不是简单的书刊借还,而是向技术性信息服务延伸,这就要求民办高校领导要重视图书馆,把图书馆工作放到应有的位置,从总体上提高队伍素质。图书馆员自身也要转变观念,改变仅仅是资料管理员的角色,做到自尊、自强、自信,以自己的努力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服务技能,主动适应图书馆发展的需要。

2、培养以提高为目的学科专家型人才。图书馆不仅仅是一个服务性机构,它还是一个学术性的机构,需要拥有一定数量的研究馆员,开展一系列的学术研究,研究出一批有价值的成果。只有这样才能使图书馆从自身建设上提高其威信。因此图书馆应着重培养一批有较高业务理论水平,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专业人才组成学术委员会,建立导师制;通过脱产进修学习,提高工作人员的学历和实际能力;对专家型人才从经费和时间上给予保障,让他们承担图书馆的科研课题,并负责馆里其他人员的业务培训,让其在“教、学、研”中发挥作用。

3、培养民办高校图书馆的业务骨干型人才。主动为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文献信息服务,是高校办馆宗旨。图书馆工作者面对的是人类各时期、各门类的知识,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再加上民办高校特色专业的不断涌现,如果图书馆工作者对服务对象涉猎的学术领域茫然无知或知之甚少,信息服务则无从谈起。不少发达国家聘用双学历毕业生从事图书馆工作,特别是从事参考咨询服务和文献信息开发服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笔者认为,图书馆要重视学科馆员的培养,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尤其民办高校,针对每一学科,图书馆可以委派一名馆员与某一学科专业建立专门联系,提供学科咨询的跟踪服务。认真做好各学科的文献配备工作,了解他们文献需求,培养他们成为某一学科馆员,成为具有敏锐的信息意识和较强的信息组织加工及获取文献能力的图书馆高级专门服务人员。

4、培养民办高校图书馆的综合管理型人才。管理上水平,关键是干部。抓好馆内干部队伍建设,也就是说要培养出既能当“指挥员”又能当“战斗员”综合管理型人才。为此,必须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对干部进行全面的考核,促进干部管理水平的提高。图书馆负责人还应与校领导达成共识,充分认识图书馆在民办教育等教育中的重要性,把好工作人员的“进口”关,使图书馆不再成为“领导家属馆”和“病退休养馆”。

三、民办高校图书馆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形式

在适当的时间,对适当的人,以适当的形式,进行适当的培养,是设计人才培养形式的四要素。人才培养形式应力求多样性、完整性及独立性,因此,采取有针对性的培养形式是降低人才培养投资,加快人才成长速度的条件。

1、对新进馆人员多层次的岗前培训。岗前培训的主要目的是让新员工迅速适应新环境,胜任新工作,岗前培训可通过举办入馆教育培训。聘请专家和资深馆员,就馆史。馆风。规章制度。机构设置。馆藏概况和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授课,还可以通过本部门举办的业务培训班进行岗位工作方法和技能培训。

2、全方位的岗位培训。岗位培训的主要对象是已基本掌握本岗位知识技能并能熟练完成岗位工作的人员,其主要目的是时行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教育,重点强化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提高,有的放矢地进行知识的学习。岗位培训主要分为专业知识培训和职务培训两个层面,前者即根据各岗位需要,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等形式,不断充实和提高图书馆员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以达到不断完善和提高图书馆员个人素质的目的;后者即对管理干部定期举办管理知识培训和图书馆基础业务知识培训。

3、多元化的全员培训。全员培训的对象是全馆人员。目的是为适应新知识,新技术不断出现而引发的知识老化周期缩短的新趋势。全员培训主要内容和形式一是外语知识培训:当今世界是开放和联系的世界,外语是我们认识和了解世界,与世界交流的重要工具。培训形式主要采用外聘教师或由馆内外语专业人才以授课,讲座或交谈等为主的形式,组织业务骨干和外语爱好者参加。以提高员工的外语水平;二是计算机知识培训:目前图书馆的工作方式已逐步由手工操作转化为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的自动化操作。其培训形式是以短期讲座为主,聘请计算机专业人员讲授计算机基本知识以及一些业务工作所需的讲算机操作知识;三是图书馆基础业务知识培训:主要以讲座和短期培训班等形式聘请图书馆学领域的专家讲授信息管理及图书馆学新的理论知识和观点。补充非图书馆学专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加快图书馆专业人员的知识更新速度。

4、针对性的学历教育。学历教育是提高个人素质的重要方式之一,主要包括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人高等教育,在职双学位教育,在职研究生教育等。图书馆所有成员均需共同培养一种主动学习的精神与习惯,进而形成一支学习团队。每一位馆员都应有自己的发展计划,即要善于独自学习,更要善于与他人合作,确立兼职学习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然而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学习。另外,还可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到兄弟院校图书馆参观访问,定期或不定期聘请相关专家来图书馆举办专题培训或讲座。这不仅提高了民办高校图书馆职工的专业水平,还使民办高校图书馆有机会与其他高水平图书馆进行不同形式的交流。

面对民办高校建设中的种种障碍,图书馆员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挑战。由于资金,设施,待遇等多个方面与公办高校的差距,使得民办高校图书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十分困难,如何培养和留住人才,已成为民办高校图书馆人才建设的当务之急,必须引起学校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丁伟国.浅谈数字时代民办高校图书馆的人才建设[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29-30.

[2]石存惠.民办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建设探析[J].今日科苑,2010(04).

第6篇

加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自身优势,多读书多看报,认清形势,端正思想。对一些新同志进行图书管理系统软件培训和有关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技能。

二、加强文献资源建设。

1、纸质建设。纸质文献依然是师生主要利用的文献形式,逐年增加新书购入数量以及扩大期刊品种,11年购入图书12万册,期刊1180种。

2、电子资源建设。电子资源以其新、快、方便下载利用等诸多特点,已经在教学、科研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2011年计划购买电子图书20万册,中国知网数据库(8个专辑)。

三、继续加强读者服务工作

1、规范借阅服务,提高服务质量。采取多种形式对教师和学生开展外借、阅览、宣传推荐工作。及时为遗失借阅证的读者做好补证工作。

2、在工作中要“急读者所急,想读者所想”。要采取多种措施,最大限度地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

应用外借服务、阅览服务、复印服务、咨询服务、定题服务、报导服务等方式,有效地满足读者对文献的不同层次的需求。

开展文献信息调研服务。一是要经常对馆藏文献信息资源进行调查、统计、分析与综合,不断提出新的思路和充实完善的办法;二是要了解和掌握预购文献资源的市场占有量,研究文献信息的发展状态,有计划地组织各种形式的采购。

开展“利用图书馆知识”宣传教育。利用图书馆宣传栏,及时报导文献信息、图书布局、揭示馆藏,帮助读者学会利用图书馆,更重要的是吸引更多的读者开发和利用图书馆资源。对每年入学后的新生,我们要利用图书馆宣传栏进行图书馆概况、地位、作用、藏书情况、服务设施等方面知识的介绍,使新生能尽快地了解图书馆,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

3、继续延长周开放时间,保证在74小时以上。新馆:8:00——21:30(冬),8:00——22:00(夏);书库周二——周六正常开放外,对于双休日,老馆书库周日全天开放,新馆书库周一全天开放。

4、组织开展“读者评馆”活动,促进图书馆建设和职工素质的不断提高。请读者来评议图书馆的工作,通过问卷调查、设立评议箱等多种形式收集读者对图书馆工作的意见,制定整改措施。

四、日常事务

1、修改和完善规章制度,全面贯彻执行细化后的各岗位职责和岗位目标任务分解,建立激励机制,以人为本,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有效的管理措施促进服务效率的提高。

2、各岗位业务工作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管理。各借阅室图书、期刊摆放整齐,录入图书数据、图书贴标及期刊装订要按照规范要求加工,保证质量。

第7篇

关键词: 图书馆 建筑 功能 环境

21 世纪,人类进入了信息及知识经济的时代,作为图书馆的主要硬件———图书馆馆舍建设,是衡量图书馆综合实力的主要指标。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图书馆馆舍建设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状况逐步得到改变,一座座图书馆建筑拔地而起。新形势下如何建造一个比较理想而又适合时展需要的图书馆成为图书馆界和建筑界的一个重要课题。

1、立足现有条件,着眼未来发展进入社会主义经济高速发展的我国,即将过去的几十年决不可与今后发展的十年相比。同样,图书馆事业今后的发展也决不可与过去划等号。图书馆馆舍如何确保几十年不落后,这个问题很难作出结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今后随着人们对文化娱乐的消费投向,图书馆的基本职能正在发生变化,综合功能正在进一步拓展。因此,图书馆建筑应立足现有投入,增强超前意识,确保综合发展。鉴于目前的财力、物力,馆舍可采用一次规划分批实施的原则,即由规划部门把图书馆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保留一定的发展余地,政府根据其财力,分期投资建设,既解燃眉之急,又排后顾之忧,也能为地方财力所接受。

2、图书馆建筑要实行开放式布局这里所说的布局主要指读者服务部位的布局。在传统的图书馆建筑中都是按其服务对象及所提供的服务内容分割成一块一块的,近似于封闭状态的布局,这种布局在较大型图书馆中,使读者一进入图书馆就象走入迷宫一样,且不说很难找到所要去的部位,就连出口都分辨不清。新形势下的图书馆建筑就是要打破这种封闭布局,实行开放式布局。表现在读者服务部位,就象超市一样,整个大厅就是服务区,在这个服务区中用一些醒目标志来区分不同读者对象、不同藏书内容的服务方式,这样的布局使读者一进入图书馆就一目了然,十分便捷。

3、图书馆建筑要合理划分区域

1)借阅区。包括借书区、阅览区。

2)非书资料区。包括视听资料室、语音资料室、光盘借阅室、多媒体阅览室、缩微资料室等。

3) 培训区。包括教室、报告厅、计算机培训室等。

4)展览区。主要为图书馆举办各种展览提供方便。

5)基本藏书区。包括书库、报库等。

6)业务加工区。包括采编部、图书修补装订室等。

7)办公区。包括馆长室、财务室、办公室、会议室等。

8)读者生活服务区。包括小卖店、咖啡厅、快餐厅、书店、文化用品店等。

9)后勤区。

10)设备区。

4 图书馆建筑的设备配置要充分1)自动化的图书传输设备。

2)语音教学设备。

3)视听设备。

4)音响设备。

5)缩微资料,光盘资料的制作、复制、阅读系统。

6)空调设备。

7)防火防盗安全监测系统设备。

8)图书保护通风、温湿度调节系统。

9)通讯设备。

第8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新机制

 

在高等教育大力发展的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事业倍加辉煌。近年来不仅馆舍重建新建,而且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也如日中天,文献信息资源购置费也连年增长,一般本科院校图书馆拨款近百万元,条件较好的已超过百万元甚至达到千万元,这是建国五十多年从未有过的好势头。然而,办馆条件的迅速改善,给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工作增添了巨大的动力和压力,怎样充分有效的利用好这笔宝贵的文献购置费,成为我们要动脑筋研究的新问题。此外信息载体的多型化,信息服务的增值化,读者需求的多样化也急迫地改变着传统的文献购置方式,改革立新,合理运作,建立一种新机制势在必行。本文就沈阳化工学院图书馆几年来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方面所采取的新措施新机制谈几点认识。。

一、建立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新机制

1.按学生人数制定文献购置费支配计划

将院拨文献信息资源购置费,根据全校各二级院的学生人数,按一定经费比例数额分配到二级院,由二级院师生自己按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需要,提出采集文献信息资源的具体依据。例如应化学院637名学生分配7.8万元;环境学院770名学生分配9.3万元;材料学院分配13.4万元;化工学院13万元;机械学院15万元;信息学院22.6万院;计算机学院21万元;管理学院19万元;外语学院0.4万元。对新增专业学科另加分配几万元。

对没有招收学生的基础部、体育部、社科部等按本年新生入学总人数分配一定额度,如高等数学、物理、体育等方面参考书8万元;基础化学参考书4万元;外语学习参考书6万元;社会科学参考书3万元;研究生学习参考书2万元。

图书馆本身根据馆藏特殊需要,如每年变化不大的中外文纸型载体期刊、国内外网上数据库虚拟信息资源;中国古、近代文学作品等支配总经费的百分之四十。

此项文献购置经费支配计划,必须递交院图书情报委员会讨论并决议方案,再上交院长办公会审查通过,然后按各项支配计划严格贯彻执行。

2.制定文献购置的新措施

文献购置的新措施仍由采编部负责实施,其新措施有四:

其一,采访员将国内外各种文献信息征订目录(科技新书目,社科新书目,标准新书目,出版商书目,国际图书博览会书目等)及时下发到各二级院院长或教学秘书手里,由他们负责组织任课教师圈选所需文献信息,并提供订单,订单内容包括文献名称、作者、文献标准号、出版社、单价和复本。不用交回征订目录。采编部负责收集清单,进行查重,统计和订购。

其二,有针对性地组织各二级院任课教师去相应的专业书店直接选书。如计算机学院和信息学院各出3—4名老师到沈阳华储书店(计算机和外语类图书)选书;化学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及经济管理工程学院等7—8名老师到北方图书城、市新华书店直接选书,由学校出车或联系书店出车都是很容易的,老师们都是非常愿意参加。外埠参加全国书市效果更佳。

其三,采编部认真统计和按部门管理好老师们提供的文献信息订单和去书店直接选书的结果,定期向二级院师生做出已购文献和缓购文献信息的回答。这是信息服务承诺。

其四,定期召开学校图书情报委员会。每年三、四月间,由主管院长主持,馆长认真向委员会报告图书馆上一年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情况,汇报各二级院为图书馆提供文献信息资源数据的情况以及文献信息资源到馆情况,对完成计划任务的给予鼓励和表扬,没完成的给予热情提醒。委员们(各二级院院长及学生代表)高度重视信息时代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工作,文献建设不仅是图书馆文献信息收藏水平问题,而且是新时期办学竞争焦点之一。。所以,每次会议都提出很多宝贵的建议,积极指导着图书馆工作快速向前。

二、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新机制的成效

1.有效提高了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从2000年以来,化工学院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一直坚持这种新的采集机制,得到了广大师生读者的认可和赞誉。老师们通过自己直接到书店选书和认真向图书馆提供文献采集清单,对馆藏本专业本学科的文献信息都基本掌握,甚至很清楚,所以他(她)们在课堂上讲课的时候,不由自主地担当起图书馆文献信息宣传员,主动向学生们介绍图书馆藏文献信息,自觉起到了宣传作用。几年来化院图书馆的文献信息量一直在随着经费的成倍增长而倍数增加,教师们去书店选书一次都是几万元,最高可达20多万元。00年至02年平均进馆纸载文献信息量20000册以上,03年至05年平均进馆50000册以上,06年达到了118000册,07年继续保持。尽管如此,老师们还是经常借不到经过自己精心挑选的书籍,因为都被学生读者借走了。

据不完全统计(指开架借阅的科技图书和社科图书借阅室,不包括开架阅览的期刊、工具书、文献检索等),2000年文献利用率是百分之三十,而2001—2006年平均达到百分之四十八。

电子文献信息资源和网上虚拟文献信息资源利用情况更加令人兴奋,截止去年底图书馆网已建立了15个国内外期刊信息资源数据库,年终统计,网上电子信息数据库读者总访问量超过了240万人次,文献下载总量达到115万篇。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其他条件的改善利用情况会更好。

2.亲密了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关系。

化院图书馆实行了读者亲自参与文献预订和选购的新机制以来,深受读者的拥护和赞誉。教师们自觉关心馆藏文献建设,酷爱信息,热爱图书馆,已成为一种良好的信息交流氛围,不论走在路上,坐在通勤车中以及在办公室里,都有热心的教师和学生读者主动向图书馆人员传递文献信息,热情送上他们急需要购置的各种文献信息,数据清楚,信息点详实。。图书馆员非常喜欢他(她)们,彼此已成为知心朋友。

这种新机制,彻底改变了过去传统的文献购置支配方法,已成为我们馆文献采集的一种新模式。这种新模式适合了高校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质量的需要,提高了信息水平,亲密了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卓有成效减少了供需矛盾。

3. 显著增强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质量。

高校馆文献信息主要是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的,是为学校的广大师生所利用的,师生直接参与采集文献,亲自、准确提供信息,显著增强了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针对性和适合度。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文献信息资源的内容从大学基础级、专业学科基础级、专业学科级和主干学科研究级,都在注重系统收藏。目前根据学校办学方针和图书馆文献信息的特色服务,正在研究建立化工文献信息数据库和工业设计文献信息数据库,由图书馆学科馆员和有关专业教师组成,把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质量推上精良。

[参考文献]

1. 曹福林 等 高校馆文献购置费支配方法的研究 高校图书馆工作 2003 (2)30-31

2. 白恒文 论我国大学文献采购工作的建构情报资料工作2004 年刊

3. 王成林 查萍 谈现代技术环境下高校馆的信息资源建设 大学图书馆情报学刊 1999 (1)32

4. 林硕铭 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思考华侨大学学报 1994(2)

第9篇

[关键词]图书馆建筑 图书馆文化 羌文化 灾后重建 生态图书馆

[分类号]G250

1 羌文化及其区域分布

《说文解字》言:“羌,西戎牧羊人也”。“羌”字由“羊”演化而来,清代以前,羌人多以放牧和畜养牛羊为生。羌族有语言而无文字,自古一直使用汉字,崇拜石头和白色。羌族是黄帝之后的古蜀人翻越龙门山脉的传承,目前全国仅存唯一一块羌族聚居区分布在四川境内的茂县、汶川县、理县、松潘县、北川县。这一地区在历史上曾因“茶马古道”、“麝香丝茶之路”而数度繁荣。

2 羌区图书馆受灾严重

四川境内的平武县、青川县、汶川县、理县、茂县等13个县的文化设施在512地震中受灾严重,其中4个县文化局、34个县文化馆、29个县图书馆、23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6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遭到损毁,共计10,7万平方米。而北川羌族自治县图书馆和档案馆受灾最为严重,馆舍毁灭,损失地方文献、禹羌文献、红色文献资料3万余册,其中包括记录了羌族1700多年发展史的珍贵古籍――500多页的“孤本”《石泉县志》。

羌区百废待兴,各基层公共图书馆的灾后重建工作正期待着相关科学的指引。笔者认为,“重建”不应该只是简单地再造一座建筑物,“重建”应当成为一次机遇,图书馆建设者可以在统筹兼顾的视野下,以图书馆建筑学的思维方式,实现图书馆场景的再造和优化、环境资源的重组和合理配置以及服务功能的恢复和提升。

3 图书馆建筑学的主流理念及实例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图书馆建筑学蓬勃兴起,日本图书馆协会(JLA)1985年以来设立了图书馆建筑奖,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则与美国建筑师协会(AIA)联合设立了图书馆设计奖,每两年颁发一次。近年来,我国的图书馆建筑学研究在鲍家声、高冀生、李明华、李昭醇等众多学者的努力下,已逐渐走向成熟和深入,较为主流的理念体现在以下方面。

3.1 图书馆建筑设计首先应考虑安全和防灾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规定:图书馆是人、书集中的地方,应该充分保证建筑坚固、出入无障碍。美国新奥尔良市在2005年飓风后进行了整体城市重建规划,将图书馆定位在“知识枢纽和信息中心”的城市生态位上,选址于新市区的中心位置,并以“阶梯金字塔式”的建筑形式实现高位防洪和坚固防震。中山图书馆面向革命广场,广州新图书馆朝向规划中的中心广场,其建筑设计阶段都充分考虑了紧急情况下的人员疏散需要。

对于以防火、防水为主的图书馆防灾要求,除在修建时采用耐火、防水、隔潮的建材以及安置不损害文献的二氧化碳灭火设备以外,在图书馆建筑设计中还应该充分融入更多的防灾理念。浙江省台州图书馆建筑中插入了7处不同的院落、天井设计,能对火灾、水灾在建筑物馆内的扩散起到有效的阻断作用。

3.2 图书馆建筑应该成为当地的文化符号

国内外的图书馆建筑中,多见“打开的书”、“叠放的书”、“平放的书”等设计,已缺乏新意。李明华先生指出,建筑美的深层意义,在于表现文化。李昭醇先生认为,图书馆建筑应该承载民族文化要素和地方历史积淀……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图书馆建筑的设计师和研究者都需要图书馆建筑文化的滋养“”。亚历山大新图书馆的造型设计将古埃及的太阳神嵌入了地中海之滨,外墙的阿斯旺花岗石贴面和篆刻的阿拉伯文字、图案成为了埃及文化的代言。中山图书馆借助岭南建筑精髓表达地域文化特征,苏州图书馆利用“天香小筑”庭园布局,成为姑苏古文化的缩影。

3.3 图书馆建筑应该与其环境景观协调呼应

图书馆建筑设计应充分尊重城市整体规划与周边环境及建筑,并与之形成良好契合。亚历山大图书馆与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法鲁斯岛灯塔隔海相望,澳大利亚威尔士州图书馆与悉尼歌剧院汇聚于著名的达玲港,从法国国家图书馆的走廊可以俯瞰塞纳河的风光,天津外国语学院图书馆充分呼应了其所处的五大道区旧式洋楼建筑风格,中山图书馆与鲁迅纪念馆、天文馆、古炮台被整合规划在岭南书院文化基地内,广州新图书馆南朝珠江,毗邻博物馆、歌剧院、东西双塔,与自然和人文环境都形成了有机协调。

3.4 图书馆建筑应该是节能环保的生态建筑

首次提出绿色建筑概念的是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其绿色精神突出体现在尽可能地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自然调温,节能、节水、节材。新加坡国家图书馆使用大型玻璃幕墙,并装配有感光灯具,荣获国际节能大奖。美国的凤凰城中心图书馆顶层透亮的蓝色天光,既符合通风要求,又满足了采光的需要。荷兰德尔福特大学新图书馆建筑主体的高度随主立面逐渐下沉,形成一个巨大的坡面,三个立面玻璃墙形成采光塔,坡屋面则在冬日起到绝佳的保温作用。我国山东交通学院图书馆利用北面人工湖湖面的良好吸热作用,将中央空调的散热系统设置在湖底,实现了有效节能。美国纽约南牙买加公共图书馆、荷兰代尔夫特工业大学新图书馆、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等,则在充分综合利用可再生资源方面成为典范。

3.5 图书馆建筑设计应该贴近读者心理

华东师范大学范并思教授曾提出:“天堂很简单,就是图书馆的模样”;上海图书馆吴建中馆长将公共图书馆定位于“第二起居室”;首都图书馆倪晓健馆长认为,天堂就是在书面前人人平等,乞丐进馆一视同仁。为图书馆营造沉稳感、安宁感、和谐感是图书馆建筑设计的重要目标。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的四方城堡式石质建筑造型,借助视觉震撼力呈现出科学殿堂厚重的文明积淀,契合了读者严肃的求知心理。按照西方美术标准,白色、浅灰色、浅蓝色等冷色调属于“安静色调”。贝聿铭先生设计的波士顿肯尼迪图书馆通体乳白,配以线条清晰流畅的造型,显得安静柔和。但也有学者认为“安静色调”缺乏应有的背景穿透力。美国孟菲斯大学麦克沃特图书馆选用暗红色砖墙和白色石料,墨西哥大学图书馆主体墙面为暗红,配以动感强烈的白色抽象装饰图案,也成为了世界图书馆建筑的经典作品。

4 应用图书馆建筑学理念及相关法规、标准设计羌区图书馆重建方案

4.1 安全性设计

4.1.1 选址重建设计必须尊重自然,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布局。重建选址必须避开地质断裂带及其活动区域,避开生态环境脆弱及灾害多发区(如松砂层、古河道、旧池塘、容易产生开裂和沉陷的陡

坡及细长的山嘴、高耸的山包或三面临水的台地等)。应选择地势较开阔平坦、地下水位埋藏较深、基岩埋藏较浅且完整、土质坚硬而稳定的场地。

4.1.2 建筑物设防 日本在1995年阪神地震后,统一规划了小学作为公共避灾中心,规定以最高安全设防规格建造,并配以储水、储食等设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规定的建筑物设计原则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的第五十条规定:对学校、医院、图书馆……等人员密集的公共服务设施,应当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增强抗震设防能力。文化部制定的《公共文化设施灾后重建规划指导意见》规定:地震灾区公共文化设施灾后重建要建设符合标准的坚固安全的建筑。陕西省建设厅和质监局联合制定了《陕西省房屋建筑震后重建抗震设防暂行规定》,明确规定包括图书馆在内的四类公共设施抗震设防烈度须提高到8度,要求出入口配套设计开阔场地,保证通畅无阻,并兼顾作为社区避难场所。

笔者认为,羌区图书馆的重建设计应按8度设防,并依据《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38-99)、《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考虑馆藏区设计,按照《国际图书馆联盟防灾手册》、《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公共文化设施建筑抗震设防要求》并结合图书馆建筑学的安全性理念,将新图书馆设计为羌区坚固的未来避难中心。

4.2 文化性设计

4.2.1 数量及分布规划《四川省公共文化设施灾后重建规划指导意见》规定:市、县级图书馆主要依据服务人口与服务半径确定其规模,服务人口在20-150万人的,可设置中型馆一处,服务人口在5-20万人的,可设置小型馆1处。《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规定:四川省地震灾区共计划恢复重建图书馆52个、文化馆5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基层点1177个。羌区重建图书馆的规模、数量及分布可依据上述各条例进行具体规划。

4.2.2 建筑风格设计羌族碉楼建筑是羌区文化的标志,被誉为“康巴名片”。理县桃坪寨、北川县小寨子沟、汶川罗卜寨、茂县黑虎寨是碉楼建筑的经典。值得惊叹的是:多数羌族建筑在大地震中居然安然无恙。始建于公元前111年的理县桃坪寨距今已两千年历史,曾经历过民国24年的松藩大地震,而在这次5,12地震中离震中不到20公里,居然没有发生一处整体倒塌,500居民和20多位游客无一受伤。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员李绍明也指出,羌族的传统建筑穹庐具有很大的抗震性。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常青教授认为,羌族建筑采用的榫卯柔性连接穿斗式结构极为坚固。

笔者认为,石彻斗棋结构错综多姿,技术与艺术结合独具风韵,将羌族碉楼建筑的民族文化特色和结构力学优势融入到羌区图书馆的重建设计中,既能够表达图书馆作为地域文化标识符的审美理念,又符合建筑科学的客观要求,是一种合理的设计方案。

4.3 协调、配套性设计

4.3.1 与自然环境协调羌碉建筑的石砌底层收分明显,上部渐缓,能承担较大的荷载,且外形呈现出优美的弧线。羌区高原山地地貌开阔、雄壮,羌族石碉的建筑格调墩实、粗犷与所处的自然环境协调呼应,虽由人作,宛若天成。

笔者认为,羌区图书馆重建设计应充分考虑羌区自然风光及干燥、多风、积雪的气候特点,继承羌碉的建筑风格,将图书馆设计为背风向阳、平顶、墙体梯形的石质羌式建筑物,与当地环境融为一体、相映成趣。

4.3.2 与相关社会资源配套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两院院士周干峙先生指出:灾后重建应该基于系统的观念,各种社会公共机构和设施的设计和规划应该统筹配套。北川县震后文献和档案抢救过程中,由于找不到就近的抢救场所(如用于晾晒文献的开阔场地)而严重延误了抢救时机,这暴露出灾前的图书馆、档案馆没有与其它社会公共设施(如空地、主体道路等)进行统筹规划的症结。《北川民居重建设计方案》充分考虑了社会资源的统筹配套,选择擂鼓镇作为永久居住区。该镇紧邻国家一级公路,生态环境没有遭到大的破坏,水资源丰富足以解决5000人的饮水问题。

笔者认为,羌区图书馆的重建设计应充分考虑新馆的交通条件、资源条件,学习中山图书馆和广州新图书馆的经验,将图书馆、博物馆、广场、剧院等文化设施进行整合规划,并且配套设计消防队等公共安全机构与之相邻近。

4.4 生态设计

生态节能设计已成为各国图书馆建筑设计的重要理念。笔者所建议的羌碉风格建筑在节能方面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羌碉“斗窗”外小内大,窗外的风雨不易进人,而阳光却可以最大限度地进入室内,与天井、天窗相结合,可自然地取得透光、通气、温暖的环境空间。另外,羌式水网可形成给排水的自然系统,“自来水”既是经济的消防设施,又能调节室内温度。石碉建筑主要取材于当地漫山遍野的石料,能够实现生态建筑的节材理念。笔者认为,在依据我国的相关节能法规(《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筑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建筑照明节能设计标准》)的基础上,采用羌碉式通风、采光、就地取材和自然给排水原理进行羌区图书馆的重建设计,既能体现民族文化风情,又能有效地实现环保效益。

4.5 贴近读者心理设计

地震给灾区人民的心理造成了极大创伤,公共建筑物的重建设计应当造型坚实、厚重、稳定,给人以不可摧毁的安全感。羌碉建筑石砌外墙的坚实质感,梯型造型的牢固结构感,能够带给灾区民众和读者以心理支持。

羌族建筑通常大面积使用当地本色的红土、白土作为外饰材料。墨西哥著名建筑师Lgorreta设计的艺术中心,使用当地的火山岩本色与红色,成功地创造了一种墨西哥文化背景下的原生态感的建筑群落。笔者认为,红色正谙合了我国传统的民族审美心理,是公正、沉静、吉祥的象征,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可作为羌区图书馆的外墙色。另外,白色是羌族所崇拜的色调,同时也是图书馆建筑学理念中的“安静色”,可作为室内主色调。在羌区图书馆重建设计中选用石砌梯型结构和红、白本土色彩元素,可以从建筑文化层面实现对当地公众和读者的心理关爱。

第10篇

【关键词】古籍馆;收藏;库房建设;古籍保护

国家图书馆前身是建于清代的京师图书馆。1909年9月9日宣统皇帝御批兴建京师图书馆,馆舍设在北京广化寺,1912年8月开始接待读者,1916年正式接受国内出版物呈缴本。1931年文津街馆舍落成,即国立北平图书馆,1951年更名为北京图书馆。1987年10月6日,北京图书馆新馆在紫竹院北侧落成,1998年12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图书馆更名为国家图书馆,文津街馆舍成为国家图书馆分馆,2006年1月更名为国家图书馆古籍馆。

古籍馆收藏有明代中后期至1911年以前书写、刊印的古籍文献,同时也收藏了1911年以后出版的具有古典装帧形式,反映中国古代文化内容的线装书及少量的平装书。就古籍馆的藏书版本而言,有稿本、抄本、活字本、石印本、影印本,其中有不少是著名藏书家和知名学者的藏书和用书。就古籍馆的藏书内容而言,包含有经、史、子、集、诗赋、铭、箴、天文、医术、释道、经济、技术等;品种繁多,内容丰富,几乎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个个方面,而且自成体系。其中所藏大批清中后期及民国时期的档案资料、人物传记、墓志铭、文集、戏曲唱本、契约文书等,都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珍贵资料。另外普通古籍藏书除日本、朝鲜以外,还有纽约、新加坡、巴黎、越南和意大利纳玻里等地印制的中文古籍,古籍馆经长年积累现藏书总量达150万余册,其藏量宏富,成为海内外汉语普通古籍最大的收藏地。

这些珍贵古籍记载着中华文明,凝聚着民族智慧,不仅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更有着异常丰富的历史文献价值,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保护好这些古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然而,这些文献资料的载体都是纸质的,纸张的老化等自然性损坏和霉蚀、鼠啮、烬毁、水浸、丢失等非自然性损坏都与保护的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库房建设是影响古籍文献保存寿命的重要因素。库房建设包括:书库建筑的质量、书库环境的温湿度条件、空气质量、光照条件、古籍书库的消防、安防设施等。古籍库房既要符合古籍保护的环境条件,又要有保障古籍安全的技术措施。建立和完善符合古籍保护要求的古籍书库,是防止古籍损坏的有效措施,是古籍保护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本文从古籍馆建馆以来书库建设的历史发展入手,对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的古籍保护工作进行多方位的介绍。

国家图书馆古籍馆馆舍建成于1931年6月,馆舍占地面积76亩,共耗资240万银元,耗费皆来自退还的庚子赔款。馆舍主楼由丹麦人莫律兰设计,建筑外观仿华丽的中国古典宫殿式风格(仿故宫太和殿),建筑气势宏伟,典雅庄重,充满了皇家气概,内部设施则全部为当时最先进的西式设备。院内存有一些清代

园林旧物:一对华表、一对石狮、乾隆御笔石碑及文源阁四库全书石碑等,与馆舍主楼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和氛围相得益彰,是当时我国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图书馆。

藏书的最大厄运是火灾,俗话说:“水火无情”。书库一旦着火,就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中国古代皇家藏书楼有不少就毁于大火,比如明代皇宫内有文渊阁藏书楼,曾分别于正统、正德、嘉靖、万历年间四次遇火被毁。因此,书库建设必须把预防火灾的工作放在首位,做到防患于未然。当时古籍馆建馆时,建筑者以史为鉴,从图书馆的选址、设计布局、设施配套方面都能从防火要求进行充分的考虑,主楼采取钢混结构建筑,整个建筑貌似中国古代传统的木质建筑,实际建筑主体没有一根木质材料;书库内书架、楼梯、窗户全部采用铁质材料,有利于防火;馆舍临近北海,配置了水源,一旦发生火灾,便可就近取水,以水克火,使书籍免受损失。这些防火理念和防火措施,都体现了当时设计者强烈的图书馆防范意识,这对于促进古籍库房的建设和古籍保护设施的到位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随着国家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公众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1955年古籍馆主楼经扩建,由原始建筑工字形平面建筑,扩建为现今的王字形平面建筑,书库比原有书库面积曾近两倍,主要作为中外书刊及贵重善本书、手稿的书库。1987年紫竹院新馆建成,古籍馆原书库的全部图书迁往新馆存放,普通古籍图书从柏林寺转到古籍馆,从此,古籍馆大书库便成为专门存放普通古籍图书的库房。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古籍保护意识的加强,为了适应古籍图书收藏环境的需要,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库房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维修改造。

1997年至2000年,国家拨巨款对古籍馆的主楼进行维修改造,这是建馆66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维修,当时主要是对楼体进行防震加固,杜绝了漏雨现象,库房藏书环境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各层库房安装了中央空调,古籍书库上下层楼梯和上下层书架做了防火隔断,库房窗户安装了窗帘,避免阳光的直射,安装了烟感火灾探测器,从外管线引进一条专用的消防水管直入书库,以解决原水管压力不足问题,这也符合图书馆消防双水道供水的原则。尽管当时古籍馆库房的收藏环境有了一定的改进,但今天看来,与古籍对环境的现实要求,仍有不小的差距。

2009年至2010年,古籍馆库房经历了第二次维修改造,这次维修改造,从根本上解决了这样几个古籍库房建设问题:

1.增加了电力配置。为了改变古籍库房的存放条件,为古籍存放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古籍库房需安装大量的古籍保护设备。这些设备往往耗电量大,线路设计也比较复杂,而且这些设备中有的需要常年24小时运行,不能停止(中央空调,监控设备)。因此,在古籍库房维修改造中增加了电力配置,以满足古籍书库空调、排烟机和送风机等空气调节装置和安防、消防系统以及照明设备等库房古籍保护设施用电的需求。

2.根据图书馆古籍书库应单独设置防火分区的规定,古籍书库划分为多个防火分区。前库划分为8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245㎡,中库划分为3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355㎡,后库划分为4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245㎡,一旦有险情发生个个区域能自动隔离,阻止火灾蔓延,减少损失。

3.库房的342个铸铁窗户从里面用塑钢窗进行密封,减少了灰尘的污染。每个窗户更换为防紫外线窗帘,避免了紫外线对古籍文献纸张的破坏。库房照明全部采取防紫外线灯管,控制光照强度,减少光照时间,消除或减少了照明光线中的紫外线对古籍的影响。

4.完善了库房空气调节装置。古籍保存需要一个空气温度、湿度、洁净度、流动速度较稳定的环境,否则,会对古籍保存寿命造成很大危害。为了使库房环境符合存放古籍的要求,库房除中央空调外,还安装了送风机和加湿机,在库房温湿度异常时,由库房管理人员利用送风机和加湿机进行调节,起到调节温湿度、过滤空气、交换通风、空气流动等作用,保证库房温度达到16℃—22℃,相对湿度达到45%—60%,为库房创造一个适宜古籍保存的理想环境。

5.配备了低温杀虫库房。利用低温冷冻技术,在古籍入库前进行冷冻杀虫处理。藏品入库前先进行清洁处理,防止新入藏的古籍文献带进尘土,再将藏品放入低温杀虫库房,在零下20℃左右温度下,将图书冷冻5天时间,各种古籍图书害虫均可被杀灭。冷冻后入库的古籍没有出现生虫现象,防止了虫尘等有害物质影响库房内藏品的安全。此项技术具有杀虫效果好,对古籍图书纸张和字迹无不良影响,对人体无毒无害等优点。

6.安装了漏水监视报警系统。该系统包括:现场信号探测单元,用于探测书库现场漏水或浸水情况并发出漏水或浸水信号;信号接收与输出电路,与现场信号探测单元连接,用于接收现场信号探测单元发出的漏水或浸水信号,并输出报警触发信号;报警装置,与信号接收与输出电路相连接,用于在报警触发信号的触发下报警。采用漏水监视报警系统,有助于避免漏水或浸水对古籍书库造成的损失。

7.每个防火分区均设置有先进的火灾自动报警和自动灭火设备。火灾自动报警设备即烟感火灾探测器,古籍书库共安装了220个烟感火灾探测器和136个手动火警报警按钮。自动灭火设备采用的是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采用全淹没灭火设计,以物理和化学方式灭火。七氟丙烷气体灭火剂是一种无色、无味、不导电、无二次污染的气体,具有清洁、低毒、电绝缘性好,灭火效率高的特点,特别是它对臭氧层无破坏,在大气中的残留时间比较短,适用于有人工作的场所,对人体和古籍基本无害,是目前为止研究开发比较成功的一种洁净气体灭火剂。除了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古籍书库内还安有6只消火栓,配备有水带、水枪和58个轻便灭火器,旨在遇有初起火灾时,能及时将火扑灭,而不致酿成大灾。

8.设置了安全防范报警系统。为了防止书库有非法人员闯入、盗窃等情况的发生,库房安装了具有多种探测方式的安防监控系统。安防监控系统是应用光纤、同轴电缆或微波在其闭合的环路内传输视频信号,并从摄像到图像显示和记录构成独立完整的系统。其防范原理是:利用主动红外移动探测器将古籍库房门窗、通道等需防范的场所控制起来,并连接到管理中心的报警中心,将库房构成一个看不见的警戒线,当有人员非法进入警戒区时,探测器立即发出声、光报警,并向控制中心传输报警地址、时间、图像等技术数据,以保证管理人员能及时了解报警区域的情况,快速的作出处理。为古籍馆库房藏品提供可靠的保证。

9.完善了应急灯、疏散指示灯、火灾应急广播扩音机、消防电话插孔等设施。其中,古籍馆库房火灾应急广播扩音机,是火灾逃生疏散和灭火指挥的重要设备,在整个消防控制管理系统中起着极其重要作用。它与公共广播合用,由消防控制室操作,在火灾发生时,书库的扬声器和公共广播扩音机被强迫转入火灾应急广播状态,通过火灾事故广播及时通报灾情,可使人员迅速撤离险地,确保安全。

第11篇

关键词:文澜阁 《四库全书》 抗战转移

中图分类号: G25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1)04-0142-03

The Difficult Protection of Wenlange's Sikuquanshu in Anti-Japanese War

Bao Zhihua (Fuyang Library, Fuyang, Zhejiang, 3114000)

Abstract:The author states the experiences of Wenlange's Sikuquanshu in Anti-Japanese War and points out the meaning of rebuilding its escaping course.

Key words: Wenlange; Sikuquanshu; shift in Anti-Japanese War

CLC number: G251.6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003-6938(2011)04-0142-03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日本侵略者对文澜阁《四库全书》觊觎已久,虎视眈眈。浙江省图书馆馆长陈训慈先生预感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面临被掠夺的危险,四处奔走呼吁,多方争取协调,紧急策划,果断决定采取转移的办法来保护《四库全书》。

1 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抗战大转移始末

1937年卢沟桥“七・七”事变爆发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在中华大地肆意践踏,随后,沪凇战争打响。社会上传言,东北沦陷后,日本侵略者将沈阳文溯阁《四库全书》已运往东京,北京宫内的文渊阁和圆明园的文源阁《四库全书》也快要被日本侵略者抢走了。不日,上海、杭州屡遭敌机轰炸,杭州城危在旦夕,文澜阁《四库全书》随时有被毁或被掠夺的危险。

时任浙江省立图书馆馆长的陈训慈先生(图七),意识到文澜阁《四库全书》面临被略夺的危险境地。乾隆年间缮抄的七部库书,南三阁中只剩文澜阁一部,他深感保护库书责任之重大。陈训慈一面向教育厅报告情况,要求调拨库书迁移经费,一面动员全体馆员赶制木箱,准备将库书装箱转移。

1937年8月1日至3日,浙江图书馆全馆职工集聚孤山分馆,抢装书籍共计228箱,其中库书140箱、善本88箱。8月4日凌晨,库书离馆运往江干码头装船,沿钱塘江逆行。8月5日午时许,抵达富阳渔山江边码头,雇工卸船,肩挑背扛至临江十五里的石马头村密藏(图三、图十一),且将要紧的几部藏入村口山上的墓穴里(图八)。浙江图书馆毛春翔、叶守荣、夏定域三人留守,负保管之职。

密藏4个月后,日本侵略者轰炸杭州的炮火越来越烈,富阳渔山可闻炮声,渔山安全顿成问题。1948年编修的《富春渔山赵氏家谱》中记载道:“由总务主任史君美诚向当地赵君坤良及夏君定域恳商,借得运费二百数十元……雇工租船,将库书运至富春江边装船运往桐庐。船至半途,因船重又加上逆向,被搁浅。后向浙江大学借得几辆卡车,卸船装车,化了三天时间才运抵建德北乡松阳坞暂存。”最后运抵浙闽赣三省交界处的浙江省龙泉县。

抗战形势日趋紧张,库书在龙泉同样不能久留。1938年3月27日,遵照当时教育部的要求,文澜阁库书从龙泉向西转移。几大客车库书转辗迂回在江西武夷山和仙霞岭之间,遇到困难与险情不计其数。从浙江龙泉到福建浦城,又折回到浙江江山,仅这段路程,就经历了新岭、王坊、八都、木岱口、供村、花桥、山路、富岭、沙婆桥、十八里、仙阳、杉坊、达坞、力牧、枫岭关、二十八都、保安、峡口、茅坂、石后、淤头、清湖等20多个镇。

折回江山途中,车过江山峡口时,因车轮爆裂,一车书侧翻壑涧中,有11箱摔入江中,夏定域、毛春翔等护送人员急从水中打捞,借用江山县城城隍庙,在天井中晾晒。后因日本侵略者的炮火经常落在江山县城上空,库书只能一边转移一边保持车箱通风,防止霉变。库书从江山上浙赣铁路过江西,到湖南长沙,从湘北到湘南,直奔贵州贵阳,至4月底运抵贵阳,存西郊张家祠堂。

1938年9月下旬,日本侵略者对贵阳进行轰炸,库书又被迫转移。1939年2月,文澜阁《四库全书》再次转移至贵阳城10里之外的金鳌山山腰的地母洞内(封面图)。此洞四周一片荒凉,人烟罕至,较为安全。洞深漏水,阴暗潮湿,保管员夏定域、李洁非、史美诚等视库书为己命,为使库书减轻损坏程度,他们设法找来石灰,撒于四周,垫于书箱底下;找来工具将地母洞外边开挖沟道,以利卸水;不顾劳累,经常搬动书箱位置;每年晾晒一次改每年晾晒二次。他们恪尽职守,历时六年。

1944年,日本侵略者从广西北犯贵州,11月贵州全面告急,12月8日至23日,文澜阁库书被迫再度转移,长途西迁至四川重庆青木关。

1945年8月,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八年抗战取得胜利。重庆方面成立了以陈训慈等人为常务委员会的“文澜阁四库全书保管委员会”。1946年5月15日,在保管会的筹划安排下,库书取道川南入黔,经湘赣重回浙江,7月5日抵达杭州。从1937年8月4日《四库全书》装箱离馆,到1946年7月5日重回杭州西湖孤山文澜阁,经历了长达8年又11个月的 “抗战苦旅”。

2 见证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抗战大转移的几位当事人

陈训慈(1901―1991),字叔谅,慈溪官桥村人。1924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历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编译、中央大学史学讲师、浙江大学史地系教授。1932年任浙江省立图书馆馆长,10年任职中,推行普及社会教育与提高学术研究相兼顾的办馆方针,实行通年全日开放制度,先后创办《文澜学报》、《浙江图书馆馆刊》、《图书展望》、《读书周报》等。“七・七”事变后,联络浙江大学、浙江博物馆等单位,创办《抗敌导报》,呼吁抗日。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浙江省政协委员、民盟浙江省委顾问、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90岁寿辰时捐献《丁丑日记》手稿及148封各界名人信札给浙江图书馆。工古文词,尤精历史,著有《五三惨史》、《世界大战史》、《晚近浙江文献述概》等。

抗日战争爆发,为使文澜阁《四库全书》及时转移,陈训慈在多次求助教育厅只领到300元转移经费后,以个人名义四处举债。他在日记中记述:“民国二十六年十二月十日。为运输款,已向张君晓峰借二百金,自垫二百金,今悉馨。无应挑工的工资,乃往访振公仅借得六十金,应付颇不易。”[1 ]

1940年10月,陈训慈应兄长陈布雷邀请,辞去兼职到重庆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第二处秘书。这期间,他利用一切机会,多次向、陈立夫汇报文澜阁《四库全书》转移密藏贵阳的详细情况及困境,使重庆国民政府更为关注文澜阁库书安危。1943年春,电逾贵州省主席吴鼎昌,嘱“地母洞潮湿,藏书恐霉烂,应另觅安全处所迁藏。”

第12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

高校图书馆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机构,是学校教学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学术水平的窗口和象征。如何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作用,履行教育和情报职能,关键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建设一支业务水平高、素质结构合理、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图书馆工作人员队伍。近年来,我国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整体素质有了一定提高,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从笔者所在图书馆情况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职业意识淡薄,服务意识不强、知识贫乏,观念陈旧,业务水平低下、计算机使用效率低下、精通外语特别是英语的馆员太少。随着高校开放式办学模式的展开,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图书馆的工作从流通期刊到参考咨询等各个部门,至少都需要若干能够熟练的掌握和运用外语,特别是英语的骨干人员。我馆目前还没有较高外语水平的人员,来从事编译二三次文献工作,这种状况难以适应日益增长的国际交流的需要。

一、新型图书馆员的基本素质

1.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教育部2002年修订了《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在第六章第二十七条明确要求,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恪守职业道德,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树立图书馆人的荣誉感及主人翁精神,树立“一切为了读者”的服务意识,把“读者至上”的思想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真正做到急读者之急,尽量满足读者的需求。

2.丰富的图书情报知识与技能。现代社会的进步改变了对人才的需求模式,专业型与复合型相结合成了现代人才的必备条件。图书馆员要顺应时代的要求,调整合理的知识结构。首先,必须具备比较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底蕴,跨多专业学科,涉及范围广,既精专业,又要“万事通”。这样,在工作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其次,学科知识是指导我们工作的基础,图书馆员应随时通过多种途径更新自己的知识,熟练掌握图书情报工作方法技能,工作得心应手,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3.熟练的外语运用。外语特别是英语在图书情报工作中地位日显重要,工作人员不仅需要能快速并且准确地读译外文文献,还需要能够在各项活动中能用外语与人交流。

4.娴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高校图书馆使用自动化管理后,计算机操作已成为工作人员的基本技能,同时,工作人员还应具备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自动化办公系统,逐步开展网络参考咨询服务、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新型业务。

5.合格的知识导航员。图书馆员的最基本职责就是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著名的图书情报专家施雷廷格说过,图书馆员不应该是所谓的文献通,而是能将大量的图书和信息联系起来,进行有效管理的专家。上海图书馆长吴建中博士也曾指出,今天,评价一个图书馆员否称职,不是看他提供了多少次服务,而应该看他解决了多少问题,图书馆员应该善于从大量事务性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做一名称职的知识导航员。

二、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策略

1.领导重视馆员的继续教育。图书馆应制定长期的培训规划和短期的继续教育计划,有的放矢、统筹兼顾,让每一位馆员都了解并安排自己的学习,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

2.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思想素质。组织全体图书馆人员认真学习新理念,明确图书馆的服务性质,加强“服务第一,读者至上”的教育,把爱岗敬业作为年度考核和竞争上岗的首要必备条件来考核。

3.更新知识。采取多种途径进行继续教育,如开展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及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等。

4.重点骨干的培训。有针对性地将一些基础扎实、素质较高、有潜力、接受能力强的馆员送出去参加专项培训,实行培训计划目标责任制,学成后再带动大家共同学习,达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三、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形式

应根据图书馆的岗位要求和人员素质,分层次、有目标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对图书馆建设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应加强学术交流、学术研讨、考察访问,重点是开阔眼界、提高组织能力和决策能力;对业务骨干,应注重学历教育与业务培养,以提高学历、更新知识、提高服务能力、掌握新技能为培训目标;对一般的管理人员,主要采取以岗位培训为主的方式,以提高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为培训目标。

1.加强学历教育,使继续教育工作向高层次发展。当今高校对教师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图书馆员也同样如此。同时图书馆事业的迅猛发展,也要求图书馆员必须具备系统的图书馆专业知识及其它学科领域的知识,这就使图书馆员必须通过各种方式取得更高层次的学历,以适应现代图书馆建设的需要。应针对图书馆员的学历等级、专业水平、知识结构等,采取不同等级、不同专业的系统化学历教育和培训。如图书馆专业的馆员,应接受其他相关知识的教育,或继续深造一门专业知识,而非图书馆专业毕业的馆员首先应接受图书馆专业的知识教育。

2,深入开展岗位培训、专题讲座,提高专业技能。随着图书馆自动化进程的加快,各种现代化手段已经渗透到图书馆的各项业务工作中,如联机编目、网络信息检索、网上订购书刊等,这就要求图书馆馆员必须改变传统、单一的工作方式,适应现代化的工作手段。针对图书馆的岗位要求,在馆内举办各类的专题培训班或讲座,也可以聘请有关专家结合图书馆的现状,讲授图书情报工作方面的新知识、新进展、新方法。同时也可以将培训工作下放给各个业务部门,让各个部门结合自己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培训,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学用结合、讲求实效、有的放矢,真正提高馆员的专业水平。

3.重视学术交流、参观访问。“走出去,引进来”是我们获取新理论、新方法的有效途径。21世纪的图书馆事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我们可以组织图书馆的领导或有能力的业务骨干有目的地到国内外有关图书馆进行参观访问,或安排交换馆员,到一些先进的或在某方面有特长的图书馆作短期工作或学习,开阔视野,吸取经验。

4.提倡自学。以自学为主的学习不受时间、地点、年龄、文化程度、人员等的限制,对缓解图书馆人员紧张、经费紧张,不失为一种多、快、好、省的培养人才之举。

四、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内容

总体而言,培训内容既要有知识的传授,又要有能力的培养,但不同层次的人员在培训内容上应有所侧重,突出重点。如对高层次的管理人员应注重管理学知识、创新能力方面的培训;对业务骨干的培训应以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为主;对一般工作人员,应更多地考虑服务方法的改进,注重专业思想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和教育。

1.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与事业心是图书馆员从事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基础,是其投身于图书馆事业、无私奉献的根本动力。因此,只有使馆员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及奉献精神,树立爱岗敬业精神,充分调动起馆员的主人翁精神,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才能推动图书馆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同时,高校图书馆员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为人师表,对学生起榜样作用。

2.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图书馆的文献从收集加工到开发利用是一项学术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专业知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图书馆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高校图书馆应根据图书馆各项工作的需求选择和培训人才,对现有的图书馆情报专业人员要加大其他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培养,其他学科的专业技术人员则应进行图书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培训,从而逐步形成一定的学科优势,建设一支高水平、多学科、综合性强的专业队伍。

3.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教育。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以及在图书馆的迅速应用,大大改变了图书馆原有的工作流程和业务方式,图书馆正在向数字化方向发展。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是我国高校图书馆自动化技术的核心部分,随着信息化网络在图书情报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和文献载体的多样化,要求高校图书馆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知识,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并能利用计算机与网络从事相关的业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