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关于战争的古诗句

关于战争的古诗句

时间:2022-10-01 08:05: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关于战争的古诗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于战争的古诗句

第1篇

一、明确阅读步骤

阅读诗歌时,一般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1.通读文本

要想通读,先看题目,再看作者,三看注解,最后才是读诗文。很多诗歌初看题目就可以知道内容,比如是托物言志诗,是思乡怀亲诗,还是送别诗。如《江乡故人偶集客舍》这个题目,有很明确的信息:故乡人在外偶然相聚,而且是在客舍中,它的内容里一定有思乡怀亲之念,客居在外又有漂泊流离之感,宦海沉浮之痛,不忍离别之情。

问题是大多数学生不看注解,注解被忽略。教师一定要强调看注解的重要性,使学生养成看注解的习惯,知道从注解中寻找信息。

2. 判断手法

分析语言技巧,包括修辞、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正常的顺序是,先找修辞,找不

到,再找表现手法,还是没有找到典型的表现手法,最后才找表达方式,表达方式一定是有的。

很多学生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混为一谈,眉毛胡子分不清。如果学生能够记住表现手法的类型与每一种类型的典型例子,记住表达方式的类型及每一种类型的典型例子,他就可以像学数学一样掌握了公式定理。

诗歌中表现手法十分重要,常见的有: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声衬静。一般在古诗中,描写细微的声音,如露珠滴落,石上泉水流动,秋冬鸟、虫啼叫,落叶的声响,鱼儿跳动等,就是以动衬静;而描写较大的声音,如竹笛响,牛儿哞叫,箫声,爆竹声等,就是以声衬静。教师让学生记住这些惯例,在分析表现手法时,他会一眼就得出以动衬静,以声衬静的结论。

对比衬托。举一个最通俗的例子就可以说明什么是衬托,问“很高的人和很矮的人走在一起会是什么感觉?”“胖子和瘦人站在一起什么感觉?”这里既是衬托,又是正反对比衬托。在影视剧中,墙上的钟哒哒哒发出很响的声音,为什么?这里的问题是,学生搞不清楚什么是正面衬托,什么是反面衬托。通俗的解释就是好的,同类的就是正衬,比如两个很高的人在一起;好的和坏的,两个相反的在一起,就是反衬。但是不同的诗歌,要做具体分析。

写景抒情。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诗歌典型的

间接抒情。诗句究竟是什么表现手法,在脑子里梳理一下有哪些类型,对号入座。如“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第一句记叙,同时写景,交代了时间、事件、环境,第二句抒情,情感的落脚点是“悲”字,交代了人物。

虚实结合法。教师可以明确告诉学生,送别诗往往是虚实结合的手法,明写送别时的情景,虚写送别后的情景,同时也是想象送别后的情景。学生记住了这个规律,只要一明确是送别诗,就可以基本上判断采用了虚实结合法。

表现手法是考的最多的,学生往往会判断失误,如“白银盘里一青螺”既是比喻,又是想象,很多时候,一句诗既有修辞手法,又有表现手法。很可能学生只判断出比喻,不能够判读出想象。像这种情况,如果阅读题目问的是什么修辞法,只须要答比喻;如果问的是表现手法,就要回答想象。

表达方式只有5种:描写、抒情、议论、说明、记叙。在古诗中,描写、抒情是最多的,难得有直接议论的诗句,说明几乎没有,记叙是有的。在诗歌阅读中,很少有分析表达方式。

3. 分析手法

答题包括3点:什么手法、什么作用、什么情感。

如“白银盘里一青螺”是比喻的修辞和想象的表现手法,把湖水湖面比作白银盘,把远山比作青螺,形象生动地描写了洞庭湖明丽的美景,又是想象,把洞庭湖想象成白银盘,深绿色的远山想象成青螺,表达了对山水美景的喜爱之情。

二、明确阅读的答题模式

诗歌阅读题目的类型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意象类。判断是什么意象,结合原句分析营造了什么氛围,流露表达了什么情感。

技巧类。判断手法,结合原句翻译和分析手法的作用,明确是什么情感。

语言类。概括语言特点,结合原句分析语言特点,表达了什么情感。

炼字类。该字在诗句中的意思,把该字放入原句中翻译、解释分析作用、氛围,表达了什么感情。

三、举例理解阅读步骤和答题模式

诗歌的三大特征是语言凝练,音韵美,饱含情感。教师在教授诗歌阅读时,首先需要提纲挈领地告知学生,每一首诗歌阅读的落脚点都是情感,诗歌就是为了抒情。而抒情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在诗歌中通常都是间接抒情。

以诗人戎昱的《塞下曲》(其六)为例,分析诗歌的阅读理解。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VV①。

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

自有卢龙塞②,烟尘飞至今。

注解,①VV(qīn qīn):形容马跑得很快的样子。②卢龙塞:古地名。

这首诗歌的题目告诉读者是一首边塞诗。边塞诗中的人物是将领、士兵,这类诗歌作者

对他们是颂扬、怜惜的情感,他们有报国、建功立业、思乡怀亲的愿望,这类诗歌的主旨往往是表达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VV”的注解可以帮助理解原句,“卢龙塞”是古地名,“烟尘飞至今”就迎刃而解,“烟尘”,借代的修辞手法,仗打得很久了,战争连年。

在这首诗歌中,典型的意象是“月”。“月”在古诗中通常表达思乡,可是有学生说“你怎么知道边将思乡?”这证明,学生连阅读古典诗歌最起码的常识都不知道。但是,“月”不仅仅是表达思乡,它的含义还有:清高孤傲,不同流俗;感叹昔盛今衰等,关于这一点,老师须要给学生讲清楚,以免读诗看见“月”就是思乡。

首句为什么是“北风”?“白草”?因为东风是春天,北风是冬天。知道绿色的草,枯黄的草,也该明白白色的草是怎么一回事。凛冽的西北风中被霜打后又披着白雪的凋敝的枯草在瑟瑟抖动,可见天有多么冷。而胡人的马天天都来侵扰。为全诗营造了肃杀的氛围,渲染了边塞紧张的战争气氛,为将七的出场作铺垫。

第2篇

一、用名家朗诵引路

诗歌重在吟诵,而心不在焉应付差事地读只会糟蹋古典诗歌。为了调动学生的朗诵积极性,并提高学生的朗诵能力,可以选用名家的朗诵作品作为引路人。一首鲍国安朗诵的《蜀道难》令学生群情激奋,一个个跃跃欲试。尽管这首诗年代久远,但从诗句里依然能听得到诗人千百年前心跳的声音。比如在教授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学生结合注解已经感受到诗人的怀才不遇。此时播放名家的朗诵,并配以音乐,让学生带着感情去涵咏诗句,让学生逐渐与诗人产生共鸣。

名家朗诵富有表现力,或铿锵有力或抑扬顿挫的语气易于感染学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艺术的感染和哲理的启迪,由此达到“入境”的状态。对于古典诗歌我们应让学生少齐读,多个体品读,浅吟低唱,细细涵咏。尤其是组织诗歌朗诵会,更易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兴趣。教师应选好评委,定好打分细则,设立奖项,让学生真正过把朗诵的瘾。

二、体会诗中意境

当名家朗读和热身朗读打开了学生学习古诗兴趣的大门,接下来就是深入理解诗中情味了。这时,可以借助多媒体,再现诗中动人的世界。在放幻灯片之前,先让学生用语言描述诗中的画面或情境,接下来再用图片印证。当学习林逋的《山园小梅》时,可以组织学生分两组,引导一组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中美丽的画面,同时让另一组用绘画的形式展示。之后,让两组交换自己的成果,交流心得,探讨诗歌里的意蕴和图片间的差距。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联想比以前更丰富了,最关键的是,古诗在他们心里焕发了生机,活了起来。

三、感悟诗歌意象

意象是解读诗歌的密码,感悟意象丰富的内涵,是学习诗歌的关键。古典诗歌常常借助景物形象来传情达意,所以说诗贵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学习时必须静下心来在想象中还原彼时彼景,去感受诗人无我之境的超然或有我之境的浓烈。诗歌的代表意象有很多,但每一种都承载着比较固定的情感。诗歌的意象分以下几类:

1.自然意象

如月,月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例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刘禹锡《石头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如杨柳,“柳”与“留”谐音,多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戴叔伦《堤上柳》:“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如猿,猿多传达衰亡、凄楚、哀婉之情。郦道元的《三峡》中说:“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人或事意象

如舟,多传达离情别绪、思乡怀远、孤寂落魄和愁苦之情。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柳永《雨霖铃》:“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如登高、凭栏,多传达相思之情、报国之志和壮志难酬的悲伤与激情。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如折柳,多传达惜别怀远、思乡之情。杜牧《独柳》:“含烟一株树,拂地摇风久。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纤手。”李白的《忆秦娥》:“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语文教师对以上这些意象要深讲,并通过诗句加深理解,抓住了这些意象,诗歌的精髓就不难理解了。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走进诗歌的世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诗歌的精髓。

四、带着理性走进诗的世界

懂得了诗歌的思维特点,接下来就是真正理解诗歌并产生情感共鸣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千古名篇,可以通过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让学生用独立的思维去思考苏轼身上有哪些值得他们肯定或否定的地方,从而拓展学生思想和思维空间。先找一段合适的音乐做背景,让学生自由地朗读,然后就意象展开讨论,看哪些事是打开苏轼内心世界的密码,找到白发、大江、酒后,再以此为切入点,感受情感,结果学生很快就能把握词中的感情精髓――叹岁月易逝,功业难立。到了这里,再让学生回忆北宋和三国的历史,结合苏轼和周瑜的经历,梳理出苏轼内心慨叹的轨迹。如此循序渐进,学生很自然地读懂了苏轼,他们各抒己见,肯定了苏轼的才学,肯定了他建立功业的积极心态,但就词尾的慨叹提出了批评。这样学生就真正地走进了诗的世界。

五、以独特的视角审视诗中乾坤

诗歌鉴赏主要分形象和主旨两大部分。

1.常见人物形象的类型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8)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的形象。(9)爱恨情长的形象。(10)孤寂、落寞(惆怅),愁苦幽怨的形象。(11)积极乐观,笑傲人生的形象。(12)爱民惜才的形象。

针对这些诗人形象,学生可以结合历史和诗人的经历,深入探讨诗人形象形成的因素,探讨诗人的得失,揭示时代的局限性,要有高度有思想,以独特的视角探索。

2.主旨

主旨大致也可以分以上几类。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关于诗歌主旨思想,少明确统一,多个体感悟。古典诗歌是古代诗人生活的反映,也是他们思想、人格的写照,因此理解诗歌不能忽略其历史背景和诗人的人生经历,但是也不能用时代和诗人的特征局限了对诗歌的理解。教师应该提倡学生用独特的视角去解读,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只要学生对这首诗的主题及艺术手法的分析能够自圆其说,就应该充分肯定。学生会学得主动,学得活跃,学得积极,学得有效,迸发出强烈的探求精神和创造力。

第3篇

关键词:诗歌;情感;意象分析

一、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诗歌具有认识、教育和审美三种功能。其中,审美功能是诗歌的重要功能。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古典诗歌学习中体会古人对人生、对世界的思考和感悟。论文结合中国古典诗歌具体鉴赏,提出意象解读的基本方法。从寻找意象性语言,了解意象的构成材料,串联意象,领悟诗歌意蕴等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寻找诗歌意象。从意象具体形象的感知和对诗人情感感知两个方面寻求感知意象的途径。在寻找到意象、感知意象的基础上分析解读意象,寻找意象包含的丰富艺术含义,以达到走进诗人的内心,更好了解诗人情感的目的。

(二)国内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王国,“意象”这一概念最早可见于《周易》之中。伴随着诗歌在中国的发展,诗人、评论家对于诗歌意象的解读也在不断的深入和发展之中,成果丰富。比较有名的是曹魏时代的王弼探讨“意”“象”“言”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以考题为例分析诗歌鉴赏题的意象

(一)【2012年凉山高考】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望月有感

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①空,弟兄羁旅②各西东。

田园寥落③干戈④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⑤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注释】:①世业:世代传下的产业。②羁旅:犹漂泊。③寥落:冷落。④干戈:本是两种武器,这里指战争。⑤九秋:秋天。

(1)请指出诗歌的颈联有哪些意象?

(2)“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诗句除了运用对偶,还运用了比喻,请结合全诗对该句比喻修辞的作用作具体分析。

这考题涉及分析诗词的意象白居易诗中“千里雁”一喻,将与亲人分离后孤单的自己比作在千里迁徙中落单的孤雁,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的孤独感,有形影相吊之意。“九秋蓬”一喻,将在荒年、战乱中离散的兄弟姐妹比作散飞的蓬草,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相思之情,深化了骨肉分离而自伤孤寂的感情,诗人借溪水抒发了去国离乡的愁苦情怀。

(二)归纳古典诗歌鉴赏意象解读的基本方法

1.寻找意向性语言

鉴赏诗歌、解读意象的第一步是要找到诗歌中的意象,诗人脑海中飘摇不定的情思找到了寄托的物象,从而形成脑海中的意象。而意象的物质外壳则是语言,语言使其固定下来,是意象的载体。因此,在寻找意象实质上是寻找意象性语言。

通过意象性语言,在头脑中将意象还原成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走进诗人构建的艺术世界,完成与诗人心与心的对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例如,我们看到的兰花是表象,而“兰花深山中,憩憩吐幽兰。”的“兰花”是意象,这里的兰花,不仅仅是我们看到的兰花,而且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感。

2.了解意象的构成材料

(1)物象

物象,是指诗歌中的名词性物象,是可感、具体的。物象承担意象表意功能在诗歌中是常见的。

(2)事象

事象,是指在诗中交待事由,并且这些事语中夹杂着诗人的情感。在抒情诗中,有时交待事情是为了抒感,若只是抽象地交待事情,那么这不能算是事象,只能算是事语。事象,是把记事和抒情连接在一起,事中有情,情中有事。

(3)情象

诗人的“情”应该怎么抒发呢?除了上文提出的用物象来表达情感,那么直抒胸臆的诗作又是如何表达的?人的情感必然要流露在外,可以通过姿态、动作、神态等表达。这些情态为情象的建立提供了依据。

(4)理象

诗人的思想中有时不仅仅有情感活动,也有理性思想活动。思想活动如果脱离的情感而自行表达时,就有了理念。以苏拭《题西林壁》为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是情与理的相融,借助自然景物来表达意理,这是理象的一种类型。

3.串联意象,领悟诗歌意蕴

诗歌中意象一般以单个意象和整体意象两种形态出现于文学作品中,单个意象是文学作品中最基本的艺术形象,而整体意象则是一串意象构成的有机的整体画面。诗歌的意象美常常体现在诗歌的组合上,因此在鉴赏诗歌时,要把握诗歌整体意象,避免孤立地解读单个意象,通过联想和想象,将意象串联起来,进行整体解读,这样才能感受诗歌的整体审美效应。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古典诗词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诗经、楚辞、汉乐府到唐诗、宋词、元曲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美篇章,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更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诗歌博大精深,单靠以上方法不一定能真正掌握其精髓,笔者只是希望通过自己的点滴感悟对学生分析诗歌意象题能有所帮助。

第4篇

作为高中音乐教师,在不断学习研究与实践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新课程全新教育理念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强大冲击。为此,我对教师创新课堂教学有如下几点体会。

1 音乐与文学的综合。提升学生的成就感和和学习兴趣。文学与音乐是姐妹艺术,在音乐教学中适当加入一些文学知识,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音乐作品。如我在上欣赏课《十面埋伏》时,为了把这场战争讲得更精彩一些,我引用了项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把项羽在这场战斗中面临失败的焦虑及儿女情长很好地表现出来。在欣赏马思聪的《思乡曲》时,我把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用大屏幕展示出来,让学生一边听《思乡曲》,一边朗读《乡愁》。名曲配名诗,可谓是珠联璧合。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既得到了美的享受,叉复习了那首著名诗篇。再如欣赏“音乐与诗歌”中《阳关三叠》时,我让学生在了解了诗中伤感绝望的离乡之愁后。从已学过的古诗中寻找和这首诗情绪相反的诗句,这种做法很新鲜,学生们的参与热情也就很高,连许多平时上课不很积极的学生都在搜肠刮肚地思考,当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熏,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被找到后,学生的成就感和兴趣陡然提升。

2 教师对教材的灵活运用。高中音乐欣赏课的魅力不仅在于可以欣赏音乐。而且由于音乐与其它艺术及学科都有一定的联系,从而使音乐欣赏课又成了可以了解许多相关知识的课。当然,音乐还是主要的。在上高中音乐欣赏课时要注重学科间的互相渗透,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了解了一些与音乐相关的知识。教师在选择内容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由于学生的音乐水平参差不齐,这就需要教师在选择作品时,尤其要注意作品的旋律性。有时还要选择些课本之外的作品,也可以结合课本要求给学生欣赏流行音乐,让学生接触更多的作品,扩大学生的欣赏视野。甚至还可以选用一些有特色的地方音乐进行课堂教学。另外,要学好音乐欣赏,还要从课内外多方面地启迪学生感受音乐、产生情感共鸣并引导学生探究音乐作品内涵。从课外,可以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收集与课本欣赏课题相关的各种资料(音像、图片、与音乐相关的实物等),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录下各种美妙的声音,配上自己的解说,制作成一个有关音乐专题的片断。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验音乐,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 运用合作教学,强化学生主体想象活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可见,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应处于平等地位。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过多地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老师问学生,而少有学生问老师,如此一来,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被抑制,他们只会墨守成规。只有把自己融入学生中,做学生的朋友,注意与学生的情感沟通、交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才能激起学生的心灵火花。对一首音乐作品的欣赏,如果只是把自己的情感体验讲给学生听,那么学生的审美体验与情感目标的培养,将是微乎其微的。如果废除这种教师的一家之言的作法,则会是另一番天地,合作教学法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变由于教师的一家之言给学生带来的对问题不求甚解的态度。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过分依赖教师,在合作教学中,由于营造了一种独立思考与合作互相结合的氛围,大力提高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了加强,思想得到了解放,更好地使学生发挥丰富的联想,从而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了提高。在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部作品时,我让学生自己寻找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有关的背景材料,并结合自己了解的背景知识,先在课前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记下在欣赏过程中还不能完会理解的地方,或者是自己有独到的见解之处。在上课时,我首先让同学们就自己对作品的初步感受和疑问发表自己的观点,很多同学介绍了自己了解到的有关知识并谈了对作品的理解和看法。如有的同学了解到越剧中有关于梁祝的剧目,民间有关于梁祝的民歌,甚至有同学还演唱了根据《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主题音乐创作的通俗歌曲。同时大家还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问题,通过大家的相互交流讨论,同学们加深了对这部作品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我又带领同学们一起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欣赏时我不时地穿插讲解乐曲的结构、旋律、节奏等特点,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入的理解。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调动起来,大家积极地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知识、解决问题,这种通过自身努力获得知识的方法,使学生在主动接受美的教育的同时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4 更新评价方法,开发学生创新思维。教学内容是一个系统,却又可分可合。分开是一个构件、一个单元,合起来是一个整体。我们可以在保持原有系统的前提下,把教学内容分割或合并。我时常围绕教学目标,把学生的目光从课本上引向自然和社会,改变过去孤立地死读课本的现状,把课本知识放在自然社会的广阔背景下学习。如当今的电脑音乐、流行音乐、本土音乐、外国音乐、老师和学生自己创作的优秀作品等,科学筛选课外信息并引入课堂,把课内课外结合起来,将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就拿流行歌曲来说,有不少优秀作品完全可以引入课堂,像《北京欢迎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橄榄树》等。还有就是在器乐曲欣赏教学方面,又可将以往单独欣赏一首乐曲改为“管乐浏览、弦乐浏览、弹拨乐浏览。”还可以进行对比欣赏教学法,等等。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的兴趣一定会倍增。我想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不论是唱歌、音乐知识的讲授或是欣赏教学,我们都应该努力通过学科特点感染和吸引学生,调动起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只要我们的思路新颖独特、与众不同,符合教育方针和教育规律,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开发,学到了东西,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就是达到了创新的目的。

第5篇

朗读诗歌可以促进学生动口,而且诗歌精妙的用语、精练的表达、深远的涵义和奇妙的想象都能促使学生感悟、吸收、内化人文精神。由此通过古诗词诵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有重要而积极的作用。现在,在诗歌教学中,朗读和背诵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如何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却很少有人提起,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在教学中,笔者对朗读和背诵尝试作如下指导。

朗读指导

歌诵读又叫吟哦,吟哦好了能让听众得到美的享受。反观现在的学生读诗少有感情变化,少有感情介入,这与老师没有进行必要的朗读指导有密切关系。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重点注意这些方面:

首先,读出诗歌的节奏

要读出节奏感,首先要懂得划分层次。划分层次一般按照内容来划,现代诗歌层次没有固定模式,律诗和绝句则有相对固定的读法。正常情况下,五言诗一般是三顿,有二一二的,有二二一的,第一顿时间较长。七言诗有二二二一的,有二二一二的,一般是四顿,第二顿时间较长。具体到每一首怎样停顿要看诗歌的内容,也就是说划分节拍必须要照顾词义的完整,读出自然节奏,不能为了追求表面的整齐划一而割裂了诗句的意思。

读出节奏还要注意读音的轻重,要分清重读音节和轻读音节。要根据情感的需要,根据速度的变化和结构特点灵活处理。慢读时,音顿比较明显,快读时,音节之间衔接比较紧凑,音顿不明显。结构关系密切的,也要读得连贯些。

读诗歌要注意断句,不能读破,该连在一起读的要连在一起读。另外,还有注意停顿的长短,在需要长停顿的地方不做短停顿,在该短停顿的地方不做长停顿。还要注意声音的高低起伏,这样才能使诵读抑扬顿挫、悦耳动听。

总之,读出诗歌的节奏主要是注意诗歌的停顿、轻重和缓急。

其次,读出诗歌的感情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英国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说:“一切好诗都是人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作为诗人感情的结晶,诗歌都是在诗人感情的海里浸泡过的,因此,我们读诗时不能不饱含感情。

就中国古典诗歌来说,不同内容的诗歌表达的感情不同。古典诗歌的基本类型有以下几类:①送别,以抒发离情为主;②怀古,以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之情为主;③思乡怀人,表达对家乡或亲人思念为主;④战争或边塞,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对和平向往,或对国家的忠勇之情为主;⑤闲适,表达清闲恬淡心情,或对田园隐居生活向往之情为主;⑥借景抒情,借景物表达自己的美好志向,或借景物体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为主;⑦托物言志,托物显示自己的高洁品质,或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之情为主;⑧民生,抒发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为主。不同类型的诗歌要用不同的感情来读,朗诵前,首先要明白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

要读出诗歌的感情,必须注意语调的轻重缓急,用不同的语调表达不同的感情。例如,《将进酒》,开头两联均用“君不见”领起,“君”指岑夫子、丹丘生,要读得从容、亲切。“天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不复还”隐含韶光易逝之意,均需重读,“悲白发”极言人生易老,叹意浓,“悲”字应该重读。以后节奏逐渐加快。“岑夫子”以下六句为诗意转换处,应读得亲切,节奏逐渐加快,重音依次落在“将”“歌”“倾耳听”上,“钟鼓”一句至结尾为诗的主体部分,诗人借此尽吐胸中块垒,必须读得酣畅淋漓,尽显诗人狂放不羁的个性。

诗歌讲究音律和谐,读的时候声情并茂才能读出诗歌里面蕴含的深情厚意,想读得声情并茂必须深入理解诗歌,对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感同身受,把自己融入诗歌。

第三,要采取多种朗读形式

朗读并不意味着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读,这样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

朗读的方式有很多种,以下是我们经常运用的朗读方式。

1.自由朗读。自由朗读是一个个性化的朗读方式,有益于学生产生独立见解。自由朗读可以在课下进行,也可以在课上,它的适用范围较广。自由朗读诗歌时就是学生独立思考时,此时,学生可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传神,可以品味感情的浓烈沉郁,可以想象景色的优美恬静。学生可以先轻声朗读,再入情入境地自由朗读,然后在揣摩品赏这些情景交融的语言文字中,体会到意境情感和韵味。

2.齐声朗读。齐声朗读是我们在诗歌教学时常用的朗读方式,这种朗读方法优点很明显,那就是全体学生都能参与,书声朗朗,气势雄伟,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等。同时齐读也有一些不可避免的缺点,那就是个别学生读错的字词无法得到及时纠正;学生缺乏思考,只随着大家读;学生没有时间思考作者的创作感情。

3.配乐朗诵。诗歌具有音乐美,配乐朗诵是把诗歌和音乐结合起来,互相配合。音乐能够以特有的旋律和节奏塑造艺术形象,把人们带入特有的意境中,唤起人们的感情,这种情感和诗歌表达的情感一致时就能够增强诗歌的感染力。

配乐朗诵重要的一点是要找准适合的音乐,最适合的音乐能够根据诗歌的特点,或缓慢易于接受,或轻盈婉转,或豪情万丈,让听诗歌朗诵的师生深陷其中,久久不能自拔。

4.范读。范读是示范朗读的简称。范读是非常重要的,是朗读教学中任何指导方法都无法取代的。对范读的重要性,很多先贤有很多论述,最著名的当属于朱自清先生。朱自清先生在《诵读教学与“文学的国语”》一文中说:“如果从小学到初高中一直注重诵读,教师时常范读,学生时常练习,习惯自然,就会觉得白话文并不难上口。”朱先生是就白话文

说的,其实这种说法同样适用于诗歌。

根据范读的对象,我们可以分为老师范读、学生范读、录音范读等。老师范读最常见,如果老师朗读水平不是很高,可以采取录音范读。随着科技的发展,网上各种朗读视频很多,老师可以拿来为我所用。如果班内有学生在朗读方面有专长,可以让这些同学范读,这既能给其他同学树立榜样,又能让个别W生发挥自己的特长。

背诵指导

诗歌背诵很重要,要注意对学生背诵方法的指导。在教学中,我主要教给学生以下背诵方法:

1. 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在背诵之前先理清诗歌的思路,背诵时想着诗歌的思路,按诗歌的思路来背。把词句含义、中心思想、难点、重点都搞清楚,背诵起来才会快,不理解就背诵效率低而且容易忘。

2. 尝试背诵。

不要读得非常熟了再去背,要及时尝试背诵,因为尝试背诵的过程也是加深理解强化记忆的过程。闷着头一遍接一遍地往下读,效率非常低,因为这样没有难度,思维处于闲置的状态。在运用尝试背诵法时,有的内容实在回忆不起来了,下次重复的时候就会格外注意,印象也就会加深。运用尝试背诵法的时候,要注意记忆材料的准确性。

3. 分散记忆。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对材料的记忆要受前面记忆的材料和后来记忆的材料的影响,分别加前摄记忆和后摄记忆。开头只受后摄记忆的影响,结尾只受后摄记忆的影响,所以开头和结尾记忆的较牢固。分散记忆就多了几个开头和结尾,所以记忆效果较好。

4. 联想想象记忆。

诗歌往往有鲜明的意象,我们可以发挥联想和想象,对诗歌描绘的画面进行再现这可以加深记忆效果。

第6篇

[关键词] 花木兰;解释学;阐释;改写

花木兰在我国是家喻户晓的一位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其原型来源于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首民间叙事诗《木兰辞》。因天子点兵(“可汗大点兵”),老父亲卷上有名,可惜“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木兰孝顺,女扮男装,“从此替爷征”。自此征战于沙场,历经十多年才最终凯旋,受到天子赏赐,却拒受官职,宁愿回归故里,恢复女儿身。花木兰不仅是一个忠孝两全的巾帼英雄,同时也是一个具有传统美德的贞女,在外征战十二年从未暴露自己的真实性别。

《木兰辞》只是给花木兰形象勾勒了一个大概的轮廓,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阐释空间。历代的读者以自己不同的阐释创造出了大量的以花木兰为原型的文学、影视、戏曲等作品,对这一形象进行了不断地重塑、更新与改写。1998年迪斯尼出品的动画片Mulan和2009年我国拍摄的同名电影《花木兰》即为其中的代表。这两部电影中演绎的花木兰形象都不同程度地偏离了《木兰辞》中的原初描写,且相互之间也有极大的不同。本文借用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简要探讨,试图找出隐藏在不同阐释与改写背后的深层原因。

一、 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

解释学(Hermeneutics,也称诠释学、阐释学等)最早源于古希腊神话中信使赫尔默斯(Hermes)之名。他不仅传达神谕而且还担任解释者的角色,使神谕清晰而得以被理解。解释学缘起于古希腊时期人们对古代历史文本的解读,后来经过施莱尔马赫的努力,使它成为人文科学中一门关于理解的普遍学问。随后狄尔泰拓展了解释学的研究范畴,使它跳出了纯人文科学的局限,进入哲学领域并具有自然科学的严密体系。而海德格尔则完成了解释学从方法论向本体论的转变,他提出“理解的本质是作为‘此在’的人对存在的理解,理解不再被看成是一种认识的方法,而是看做‘此在’的存在方式本身”。(伽达默尔,1987:3)理解与解释被看成是以我们已经先有、先见、先把握的东西(先结构)为基础,受到解释者自身所处的历史环境影响。伽达默尔继承和发展了海氏的思想,成为现代解释学的集大成者。

根据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理论,“在理解过程中,人无法根据某种特殊的客观立场,超越历史时空的现实境遇对文本加以‘客观’理解”,(王岳川,1999:208-209)即每个人都带有一定的“偏见”去理解一个文本,也即海德格尔所谓的“前理解”或“前结构”;而“艺术文本是一种开放性结构,因而对艺术文本的理解和解释也是一个不断开放和不断生成的过程”。(王岳川,1999:216-217)在面对一个文本时,读者不是带着一片空白去阅读,而是处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中,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传统和景况,因而对艺术文本的理解和阐释会打上自己的个性和存在的烙印。

二、 不同“前结构”下的不同阐释与改写

借用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理论,我们不难理解迪斯尼电影Mulan和中文同名电影《花木兰》中木兰形象的不同,也不难找到这不同阐释与改写背后的深层原因。中外电影人身处不同的时空环境中,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且具有不同的电影制作理念与经验。方方面面的原因导致他们拥有不同的“前结构”,因而在面对同一个文本和同一个原型形象时会有不同的阐释,也就会出现由同一个故事改编的同名电影会有不同面貌的情形。

(一) 《花木兰》:中国现代式的阐释

中文电影《花木兰》剧组站在21世纪现代中国的立场上对古诗《木兰辞》中的花木兰形象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并以其中国现代的视域下所具有的“前结构”对该形象做出了不同于传统的阐释,其呈现给中国现代观众的花木兰形象虽有不少传统解读的影子,但更多的却是新的时空下重新解读与阐释之下重塑的银幕新形象。

《木兰辞》中的花木兰是个严格遵守忠孝节烈传统伦理道德的巾帼英雄,其所做的一切都处在传统伦理道德所允许的范围之内,是作为完美的道德楷模而被传颂的。《木兰辞》一开始便用“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10个字简约而传神地勾勒出一个传统仕女形象,随后着重描写了木兰出征前的心理,暗示了木兰替父从军之缘由―“孝”,诗的末尾又以“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等诗句突出了木兰荣归故里恢复女儿身的喜悦之情,而全诗对其沙场征战的英勇壮举则着墨不多,可见,《木兰辞》彰显的是木兰所具有的传统女性伦理道德。

现代中文电影《花木兰》中花木兰虽也在一定程度上遵从了传统的伦理道德,如因为孝而从军出征和最后回归故里,但她同时表现出了对传统伦理道德的某种叛逆,做出了一些“出轨”行为。最典型的一个例子莫过于她对爱情的追求。影片中的花木兰很有现代中国女性敢爱敢恨的豪情,可以为爱情牺牲一切。在战场上,为了保护心上人文泰,她可以违抗军令,一次又一次损兵折将。拥有爱情的花木兰做不了英雄,只有当爱情故意隐去后(文泰诈死),她才成为了一个冷静的将才,但她此时的坚强还是来源于对爱还在的信念。孤身率军在沙场奋战多年以后,看见原以为早已牺牲的文泰,她却表达了自己坚定的信念:“我就知道,你没有死!”影片结尾,木兰向文泰表白了自己的内心:“十二年来,我每天在战场上醒来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想起你,因为你在,我才有勇气把眼睛睁开!以后的每一天,也都会这样!”影片中,文泰为了救重伤的木兰和剩下的羸弱士兵主动做了敌人的人质,而木兰为了救文泰,也毅然离开了自己的军队,只身混入敌人营地,见机用计杀掉了敌人首领门独,救了文泰,熄灭了战火。可以说,中文电影《花木兰》中的木兰在战场上的所有英勇和胜利似乎都源于爱情,这分明是《花木兰》电影剧组在现代中国视域下对花木兰形象进行的现代阐释,这和《木兰辞》中的花木兰有着天壤之别。《木兰辞》中没有任何爱情的描写,当然也不可能有。在中国古代,不仅“爱情”这个词不存在,也很难想象一个普通女子如此坚定大胆地主动追求爱情,而且这也不符合传统的女性伦理道德。

(二)Mulan:美国意识下的改写

迪斯尼动画片Mulan中的花木兰形象不仅不同于《木兰辞》中的花木兰形象,也不同于中文电影《花木兰》中的花木兰形象,这也与其在解读与阐释花木兰原型时所具有的不同“前结构”有关。美国特有的文化背景与意识形态使得美国人在阐释中国人物形象时难免会打上美国特有的存在烙印,同时为了迎合具有类似文化“前结构”的目标受众,他们也只好对花木兰形象进行美国式的改写。

迪斯尼电影Mulan中的花木兰不仅没有《木兰辞》中的木兰所具有的中国传统女性伦理道德,也没有中文电影《花木兰》中的花木兰为爱而战的单纯。在美国意识形态下的花木兰更多地似乎是为自己而战,也即在美国个人主义精神支配下的为自我实现而战。影片开头,花木兰因为不能做个好嫁娘和好女儿而深感失意,觉得自己只会让家人伤心失望(“Now I see that if I were truly to be myself I would break my familys heart”),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实现自我价值 (“When will my reflection show who I am inside”),替父从军恰好给她提供了一个追求自我实现的机会。她在征战失意的时候,曾反思自己出征的动机:“也许我并不是为了爹爹,也许这么做只是想证明我自己有本事!这样往后再照镜子,就会看见一个巾帼英雄!(Maybe I didnt go for my father,Maybe what I really wanted was to prove I could do things right.So when I looked in the mirror,Id see someone worthwhile.”这与《木兰辞》和中文电影《花木兰》中的花木兰因孝顺而从军是根本不同的,虽然在某一定程度上她从军也源于对父亲的爱,但爱和孝是不同的概念。影片中,年迈伤残的父亲欣然应征入伍,她不能理解,在餐桌上摔碗与父亲争论。仅就这一点来看,她就不具有中国传统道德的“孝”,因为中国古代的孝顺子女是不可以顶撞父母的。

此外,迪斯尼电影Mulan中的花木兰也是美国女权主义对中国花木兰的改写。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应该是对木兰性别的处理。迪斯尼电影中花木兰的女性身份在征战关键时刻不小心给暴露了,此后她是以明确的女儿身来完成后面的壮举的。《木兰辞》中的花木兰出征在外从未暴露自己的女儿身(“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而中文电影《花木兰》中的花木兰的真实性别也是严格保密的,除了儿时伙伴小虎和恋人文泰,其他军士皆不知,直到战争结束后,受皇上赏赐时,她才主动向皇上披露。可见,中文语境中的花木兰都是在真实性别身份被遮蔽的情形下完成了自己的英雄壮举的;而在20世纪90年代女权运动尚还余音缭绕的美国,迪斯尼动画片Mulan对木兰性别的不同处理恰好体现了女权主义视界下的对女性身份的认同,以明确的女权意识演绎了一个巾帼不让须眉的故事。

三、结 语

迪斯尼电影Mulan和 中文电影《花木兰》中的花木兰形象虽然都来自于我国古代叙事诗《木兰辞》中花木兰原型,但却又都不同于《木兰辞》中的木兰形象,且中西两部电影中的木兰形象也互不相同。根据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对于同一个文本,不同的阐释者都是带着不同的“前结构”进行阐释的,经过阐释而后产生的新文本都会打上阐释者自身存在的印记。中西电影制作人因处于不同的历史时空环境,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具有不同的“前结构”,在面对《木兰辞》中花木兰形象时自然会有不同的阐释与改写。简单说来,迪斯尼电影Mulan是在西方视域下对花木兰形象进行了重新改写,而中文电影《花木兰》则对同一形象进行了现代中国式的阐释。

[参考文献]

[1] 中国文学出版社.中国文学•古代诗歌卷[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中国文学出版社,1999.

[2] 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M].夏镇平,宋建平,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第7篇

关键词:公莫巾舞;歌行;通假

中图分类号:J802文献标识码:A

沈约《宋书》中,录有《公莫巾舞歌行》①一文,只有308个字。但是,长期以来,语义不明,不知所云。意图破译者,不乏其人。而影响较大者,一是逯钦立先生《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一书中为《公莫巾舞歌行》所加按语。认为“此曲当是西汉人形容寡妇之舞诗。其辞与后人咏陶婴之黄鹄曲极相类似也。” ②二是杨公骥先生《西汉歌舞剧巾舞〈公莫舞〉的句读和研究》,认为此篇主旨乃是母子离别之辞,儿子外出经商,母子含泪作别。“它已经有了简单的故事情节,有了两个‘人物’(母与子),已具备早期歌舞剧(二人转,二人台)的样式。如从发展过程来看的话,那么,汉代《公姥舞》一类的歌舞剧,乃是我国戏曲的前身。”“不难看出,巾舞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我国最早的一出有角色、有情节、有科白的歌舞剧。尽管剧情比较简单,但它却是我国戏剧的祖型。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它具有重要的价值。” ③其后,赵逵夫、姚小鸥、叶桂桐、张洪宏诸先生也有研究文章,④或者认为叙演儿子远方戍守三年,是与公、姥告别,乃是歌舞剧的演出脚本;⑤或者认为诗写妻子思念远行丈夫,只是一般歌舞,而非歌舞之剧。⑥对于上述观点,赞成者宣称谜底已经昭然,可谓填补学术空白,洵是功不可磨;⑦否定者则是质疑驳难,意图从新的角度加以破译。⑧总之,对于《公莫巾舞歌行》,迄今为止,仍然分歧甚大,很难说有一个令人完全满意的解读。对此,笔者留意有年,有时亦觉豁然开朗,曾发表过研究心得⑨。但是进而细思,仍有迷惑。在此基础上,笔者进一步考证,乃成此文,敬祈方家雅正。

《公莫巾舞歌行》最早见于沈约编写的《宋书》中,原文竖排,仅只17行。其中12行,每行18字;其中4行,每行19字;另有1行,16字,总共308字,即是:

吾不见公莫时吾何婴公来婴姥时吾哺声何

为茂时为来婴当思吾明月之上转起吾何婴

土来婴转去吾哺声何为土转南来婴当去吾

城上羊下食草吾何婴下来吾食草吾哺声汝何

三年针缩何来婴吾亦老吾平平门涕下吾何

婴何来婴涕下吾哺声昔结吾马客来婴吾当

行吾度四周洛四海吾何婴海何来婴海何来

婴四海吾哺声熇西马头香来婴吾洛道吾治

五丈度汲水吾噫邪哺谁当求儿母何意零邪

钱健步哺谁当吾求儿母何吾哺声三针一发

交时还弩心意何零意弩心遥来婴弩心哺声

复相头巾意何零何邪相哺头巾相吾来婴头巾

母何何吾复来推排意何零相哺推相来婴推

非母何吾复车轮意何零子以邪相哺转轮吾

来婴转母何吾使君去时意何零子以邪使君

去时使来婴去时母何吾思君去时意何零子以

邪思君去时思来婴吾去时母何何吾吾

对于此文研究的分歧,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究竟是一部歌舞剧(或歌舞剧雏型)呢还是一首诗歌?二是所写内容究竟是什么?是寡妇悲叹、儿子经商远行、儿子外出打仗、妻子思念丈夫,还是写母子久别重逢的复杂感情?

因为308个字的原文共17行竖排之后,又有一行竖排7个字,亦即:“右公莫巾舞歌行”,万万不可忽视。按沈约《宋书》的编排体例,每篇总是先录原文,然后说“右┉┉”,指出题目是什么。那么,这7个字显然是说:原文的题目是《公莫巾舞歌行》。由此题目,显而易见两点:一者舞名是“公莫巾舞”,二者歌诗为“歌行体”,应该是有关“公莫巾舞”的一首歌行体的诗歌。此诗最早见于沈约《宋书》。沈约(公元441---513年),历仕宋、齐、梁三朝,于南齐永明五年(公元487年)春奉旨修撰《宋书》。于永明六年(公元488年)二月完成纪传七十卷。沈约当即上奏朝廷,说“所撰诸志,须成续上”。⑩其所撰《宋书》,共一百卷,包括本纪十卷,列传六十卷,志三十卷。志分为八,即律历、礼、乐、天文、符瑞、五行、州郡、百官等八志。既言诸志“须成续上”,可见《宋书》的本纪十卷、列传六十卷共计七十卷完成之后,其余八志三十卷,是在永明六年二月之后续成的。而根据八志中的避讳,例如对齐明帝萧鸾、梁武帝之父萧顺之、梁武帝萧衍,都有避讳。“可见《宋书》的最后定稿,当在齐萧鸾称帝(公元494年)以后,甚至在梁武帝即位(公元502年)以后了。”沈约卒于梁武帝天监十二年(公元513年),可知《宋书》中包括《乐》志在内的“八志”,最晚是在公元502-513年期间完成的。在此之前,歌行体诗歌已经产生,不管这种诗歌体例与柏梁体之间的关系是否紧密,是否有渊源关系,乐府歌行是已经存在了,这已是学界的共识。今之所见诸多“乐府诗集”版本之内,都有“歌行体”诗歌。仅是沈约《宋书》之《乐》志中,就有“右五篇《鼙舞歌行》”,指《洪业篇》《天命篇》《景皇帝》《大晋篇》《明君篇》等五篇诗歌;“右二篇《铎舞歌行》”,指《圣人制礼乐篇》《云门篇》等二篇歌诗;“右五篇《拂舞行》”,指《白鸠篇》《济济篇》《独录篇》《碣石篇》《淮南王篇》等五篇歌诗;“右杯盘舞歌行”,指《杯盘舞》歌诗;“右《公莫巾舞歌行》”,指《巾舞》歌诗。因此,说《公莫巾舞歌行》是一首“歌行体”诗歌,是有存在的基本前提的。也就是说,其时,歌行体诗歌,已是常见体例,此诗不是特例。而歌行体,乃是杂言体,从一字一句,到二字或者三字、四字、五字、六字、七字一句,都是允许的,而以五字为主。据此分析此诗,古今学者曾使用过不少方法:诸如按著者背景推论、内容考证、语音辨析包括探索是否夹杂方言、少数民族语言等等。但是,如此办理,却又遇到了麻烦,那就是有些字,好像安插不进诗歌之中,似乎与诗歌的内容没有关系。因而出现了诸多不同解读,却始终不免难以自圆其说。

其实,自春秋战国以来,到梁武帝时期,处于封建社会的广大艺人中的大多数人识字水平不高。直到清代,这种状况仍然存在。戏剧家李渔就曾说过:“有终日唱此曲,终年唱此曲,甚至一生唱此曲而不知此曲所言何事、所指何人”。这固然与口耳传授的教学方式有关,而究其实毕竟是与包括教师或导演(古称“教率”)在内的艺人整体文化素质不高有关。当他们记录这首歌行体诗歌以备自用抑或教授弟子时,即使不懂得什么古代音韵究属何纽,也可以以简代繁、运用通假,或者贪图省事,有意顺手拈来音同、音近之字代替;或者无意却干脆写成了别字白字。因为《公莫巾舞歌行》是梁武帝天监十二年之前写作的,而其时已经有了运用通假字的先例:

例一: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

例二: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例三:夫子病革矣,不可以变。(《礼记.檀弓上》)

例四:植其杖而芸(《论语.薇子》)

例一,“惠”通“慧”;例二,“蚤”通“早”;例三,“革”,古音同“亟”,是“亟”的通假字;例四,“芸”通“耘”。《列子》《史记》《礼记》《论语》,都是梁武帝天监十二年前就有的文献,记录《公莫巾舞歌行》者,也运用通假字,是有先例的。其实,即使其作者不懂通假,写个同音的别字,也是容易的。我们今之研究,应该根据诗歌内容,联系语境文意,首先将这些通假或者别字找出来,予以还原。笔者细心揣摩原文之意,参考前贤时哲的研究成果,共校出以下10个字:

1.茂:即“卯”字。《晋书.乐志》:“二月卯,卯,茂也,阳气升而孳茂。”《公莫巾舞歌行》诗“何为茂时”,亦即“何为卯时”。卯,十二时辰之一,指清早五时至七时。意谓母亲是在每天此时为婴儿喂奶。因为此时婴儿容易饥饿。

2.土:泻也,与“吐”通。《广雅.释言》:“土,泻也。”《疏证》:“春秋元命苞、土之为言吐也。”《说文》:“土,地之吐生物者也。”《公莫巾舞歌行》中,“明月之上土”,即“明月之上吐”,指明月上来时给婴儿喂奶。

门:即“扪”字。扪,捻也。《晋书.苻坚戴记》:“扪虱而言,旁若无人。”《释名.释宫室》:“门,扪也,在外为人所扪摸也。”《公莫巾舞歌行》中,“门涕下”即“扪涕下”,,湿也。意谓母亲倚着房门,流着眼泪,手捻,挤出乳汁。

度:即“渡”字。度,渡也,过也,与“渡”通。《汉书.贾谊传》:“犹度江河,亡维楫。”《南史.宏范传》:“长江天堑,隋军岂能飞度!”

周:“州”的通假字。四周,即四州。《尚书.禹贡》《吕氏春秋.有始览》《周礼.职方》《尔雅.释地》等古籍都记载我国古代分为九州,但具体所指不尽相同。其后,将徐州、兖州、青州、冀州合称为“四州”。沈约《宋书》卷五《本纪》第五“文帝”:“監徐兖青冀四州诸军事”。《公莫巾舞歌行》中,“度四周”,即“渡四州”,极言诗中之乳母,为婴儿哺乳,走遍各地。

6.洛:“罗”的假借字。罗,广布也。《史记.五帝纪》:“旁罗日月星辰。”《公莫巾舞歌行》中“洛四海”,即“罗四海”,极言诗中之母,为婴儿哺乳,走遍各地。

香:“想”的假借字。《公莫巾舞歌行》中“熇西马头香来婴”即“熇西马头想来婴”。

钱:“骞”的假借字。骞,亏也。《集韵》:“骞,一曰亏也。《诗.小雅.天保》:不骞不崩。”《传》曰:“骞,亏也。”

健步:即“蹇步”。举步难也。《文选.谢瞻张子房诗》:“四远虽平直,蹇步亏无良。”《公莫巾舞歌行》中“钱健步”即“骞蹇步”,指母亲年迈体衰,步履蹒跚。

10.交:即“咬”字。咬,《释文》:“咬,于交切,或音狡。”婴儿吃奶时,往往在一时吸不出乳汁时,便会咬母亲的。故《公莫巾舞歌行》中说:“一发咬时还弩心”,意谓婴儿咬母亲时,就像发出一只利箭射向母亲心窝,疼痛难忍。

将上述10个字校订之后,原文则如下:

吾不见公莫时吾何婴公来婴姥时吾哺声何为卯时为来婴当思吾明月之上转起吾何婴吐来婴转去吾哺声何为吐转南来婴当去吾城上羊下食草吾何婴下来吾食草吾哺声汝和三年针缩何来婴吾亦老吾平平扪涕下吾何婴何来婴涕下吾哺声西结吾马客来婴吾当行吾渡四州罗四海吾何婴海何来婴海何来婴四海吾哺声熇西马头想来婴吾洛道吾治五丈渡汲水吾以邪哺谁当求儿母何意零邪骞蹇步哺谁当吾求儿母何吾哺声三针一发咬时还弩心意何零意弩心遥来婴弩心哺声复相头巾意何零何邪相哺头巾相吾来婴头巾母何何吾复来推排意何零相哺推相来婴推非母何吾复车轮意何零子以邪相哺转轮吾来婴转母何吾使君去时意何零子以邪使君去时使来婴去时母何吾思君去时意何零子以邪思君去时思来婴吾去时母何何吾吾

沈约当年编写《宋书》而记录此诗时,当然还没有标点符号。如果我们将校订之后的上述308个字,根据语境文义,根据歌行体例的语句常见字数,加以句逗,那么,上文则会成为以下歌行诗:

吾不见,公莫时,吾何婴?公来婴姥时,吾哺声。何为卯时?为来婴,当思吾。明月之上转起,吾何婴?吐来婴转去,吾哺声,何为吐?转南来,婴当去。吾城上,羊下食草,吾何婴?下来吾,食草吾哺,声汝和。三年针缩,何来婴?吾亦老,吾平平。扪涕下,吾何婴?何来婴?涕下吾。哺声西,结吾马,客来婴,吾当行。吾渡四州,罗四海,吾何婴?海何来婴?海何来婴?四海吾哺声,熇西马头想来婴。吾洛道吾治,五丈渡汲水。吾以邪!哺谁当求儿,母何意零邪!骞蹇步哺谁?当吾求儿母。何吾哺,声三针,一发咬时还弩心!意何零,意弩心,遥来婴弩心。哺声复,相头巾!意何零何邪,相哺头巾,相吾来婴。头巾母何何,吾复来,推排意何零!相哺推,相来婴,推非母何吾复车,轮意何零子以邪。相哺转轮吾来婴,转母何!吾使君去时,意何零,子以邪。使君去时使来婴,去时母何!吾思君去时,意何零,子以邪!思君去时思来婴,吾去时,母何何吾吾!

如果但从数学的逻辑上看,上述308个字,可以有数百个不同的断句形式。笔者是根据全文的语境文义以及歌行体体例的语句常见字数分成78句的。那么,读者诸君或许还要疑问:你将校订之后的这308个字,断成了78句,每句都符合当时的语法结构呢还是随意凑成的呢?检验对否,有一个极为简单但又颇为繁琐的办法:因为笔者将此歌行体诗产生的时间的下限定在沈约去世的天监十二年(这也是论者公认的),只要将这78句的每句都能从当时的歌诗中(亦即天鉴十二年之前),找出类似结构的例句,就能证明如此断句,符合当时的语法结构而非任意凑句。理由很简单:任何作者的诗歌或其他体例的作品,无论其创造性怎样丰富多彩,其遣词造句怎样的别出心裁,其语法结构怎样富有个性,但是,其文中的语法结构从总体上或说绝大部分都要符合当时通用、常见的语法结构、语法规范、语法习惯,否则便难以使当时的读者读懂弄明。而且,语法结构的形成,乃是长期积累、约定俗成、长期演变的结果,其稳定性特点较之偶然性、突变性特点更为明显。沈约去世的天鉴十二年之前,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歌,现存数量众多,其语法结构也有多种类型。《公莫巾舞歌行》的78句的语法结构,可以分成多种类型,而这些不同类型,都可以在当时已有诗歌中找到同类语法结构的例证:

其一,三字句。笔者断句的《公莫巾舞歌行》中,共有三字句41句,其语法结构可分为五类。

第一类,主谓结构,如“吾不见”“吾哺声”“吾哺声”“吾何婴”“吾何婴”“吾何婴”“何为吐”“何为哺”“婴当去”“吾城上”“声汝和”“吾亦老”“吾平平”“客来婴”“吾当行”“吾以邪”“哺声西”“哺声复”“声三针”“吾复来”“子以邪”“意何零”“意何零”“子以邪”“转母何”“意何零”“意弩心”等28句,都是“主谓结构”的三字句。而天鉴十二年之前的诗歌中,已有这类语法结构的例句,如:“九重开”(《汉郊祀歌.练时日》);“天门开”(〈汉郊祀歌.天门》);“公西归”(何承天《思悲公篇》);“木纪谢,火运昌”(梁高祖《木纪谢》),“雀劳利”“短觜饥”(《梁鼓角横吹曲.雀劳利歌辞》)等句,都是主谓结构的三字句。

第二类,谓主结构,亦即“主谓结构”的倒置。笔者断句的《公莫巾舞歌行》中,有4句:“下来吾”,“何来婴”“何来婴”“涕下吾”,意同“吾下来”,“婴何来”,“吾涕下”。而天鉴十二年之前的诗歌中,也有这类语法结构的例句:《晋鼓吹曲.顺天道》:“解围三面,杀不殄群。偃旌麾,班六军。”后两句亦即“旌麾偃,六军班”,意谓取得战争胜利之后,偃旗息鼓,六军班师凯旋。《隔谷歌》:“兄在城中弟在外,弓无弦,箭无栝。食粮乏尽若为活?救我来!救我来!”后二句,亦即“来救我,来救我”。也是倒置句。

第三类,时间状语。笔者断句的《公莫巾舞歌行》中“吾不见,公莫时”,是指“我看不到公莫的时候”,乃表示时间的状语,如同魏武帝《对酒》:“对酒歌,太平时,吏不呼门,王者贤且明。”“公莫时”“太平时”,都是时间状语。

第四类,动宾结构。笔者断句的《公莫巾舞歌行》中,有6句是动宾结构:“为来婴”“当思吾”“结吾马”“罗四海”“相头巾”“相来婴”。这种语法结构,在天鉴十二年之前的诗歌中,例句不胜枚数:《汉郊祀歌.练时日》:“结玄云,驾飞龙”;《平陵东》古辞:“劫义公,在高堂下”;魏武帝《陌上桑》:“驾虹霓,离室宅”;魏文帝同题诗:“弃故乡,离室宅”,上述诗句中的三字句,都是动宾结构。

第五类,状谓结构。笔者断句的《公莫巾舞歌行》中,有两句是状谓结构:“转南来”“相哺推”。这在天鉴十二年之前的诗歌中,也有例句:曹植《平陵东》:“与仙期”;魏文帝《陌上桑》:“鸣相索”。

可见,笔者断句的《公莫巾舞歌行》中的41句三字句的语法结构,都是古已有之的。

其二,笔者断句的《公莫巾舞歌行》中,“何为卯时”“羊下食草”“食草吾哺”“三年针缩”“扪涕下”“吾渡四州”“海河来婴”“海河来婴”“相哺头巾”“相吾来婴”“去时母何”等11句,都是四字句,其语法结构不尽相同,而在天鉴十二年之前,诗歌中已有与之相同语法结构的例句。

其他,如笔者断句的《公莫巾舞歌行》中,还有五字句、六字句、七字句。依着同样的方法,我们仍然可以在天鉴十二年之前的现存诗歌中,找到相同类型的语句例证,都能证明笔者的断句是存有先例而非随意凑句的。

进而,再从断句之后歌行体诗歌的内容上考察,是否语义连贯、明确。因为任何一个神经正常的作者,无论是所写诗歌是现实的抑或想象的甚至是梦呓,都会有特定环境下的内在逻辑,不可能前后轩桎。且看笔者所断这首诗。全文78句,可分为四段。

第一段是前13句,叙述母亲清晨即起,为婴儿哺乳。全诗女主人公即乳母,亦即诗中“吾”。她因生活困苦,只得舍弃亲生婴儿公莫,四处漂泊,为他人婴儿哺乳。自然会想念亲生婴儿,因而诗一开始,便沉痛诉说:“吾不见,公莫时,吾何婴?公来婴姥时,吾哺声。”意谓:我看不见婴儿公莫的时候,我徒唤奈何,我的婴儿在哪里啊?直到公莫到来时见到母亲,才能听到我的哺乳之声。”姥,即母。“何为卯时?为来婴,当思吾。”为什么清晨亦即“卯时”就要发出哺声?因为此时婴儿饿了,最思念我哺乳。其实,“明月之上转起”,明月升高时,我就起床了,可是,“吾何婴?”那时,我的婴儿在哪里啊?“吐来婴转去,吾哺声,何为吐?”吐,吐乳。为何婴儿吐乳?因为婴儿已经吃饱,故而吐奶。然而,作为亲生母亲,还想继续喂奶,故而问道:娇儿啊,为什么你吐了奶要走啊?难道你听不出这是我给你喂奶的声音吗?你为什么要吐奶啊?其恋恋不舍、难分难离的痛苦心情,已呼之欲出。

第二段,自“转南来”,至“涕下吾”,共16句:“转南来,婴当去。吾城上,羊下食草,吾何婴?下来吾。食草吾哺,声汝和,三年针缩,何来婴?吾亦老,吾平平。扪涕下,吾何婴?何来婴?涕下吾。”此段母亲进而具体诉说自己城上城下、往来辗转为婴儿哺乳。虽然我也像羊儿一样,能从城墙上下来,羊儿吃草,我在哺乳,吃草声与哺乳声相互应和;但是,羊儿自由自在,可以给自己的羊羔儿喂奶,而我呢?“三年针缩”,为人奴仆。“针缩”,《十六国春秋》《说郛》《太平御览》《同姓名录》《天中记》《御定渊鉴类函》等书都曾记载,“前凉张存,敦煌人,善用针。有奴,好逃亡。存宿行针,缩奴脚,不得动。欲别使,更以针解之。”用此典故,意在说明自己身为乳母,为人奴仆,没有自由,即使心想为亲生婴儿哺乳,“何来婴?”到哪里去寻找亲生娇儿?而且三年身为乳母充当奴仆的操劳,使其衰老,所以,当手捻,生生挤奶时,悲痛呼喊“吾何婴?何来婴?”亦即“我的娇儿在哪里?我的娇儿何时来?”自然“涕下吾”,我的泪水潸然而下。

第三段,自“哺声西”至“遥来婴弩心”,共24句,是乳母悲诉自己在走遍四洲四海为他人婴儿哺乳的艰辛里程中,苦苦思念亲生娇儿的心酸悲恸。“哺声西,结吾马,客来婴,吾当行。吾渡四洲,罗四海,吾何婴?”虽然是西行哺乳,历经四洲四海,跋涉千山万水,到处都有自己的哺乳之声,但她念念难忘的仍然是“吾何婴”“海何来婴?海何来婴?”意谓:我的娇儿何时来啊?”“四海之内哪里有我的娇儿?四海之内哪里有我的娇儿?”“海何来婴”一句,反复两次,一咏再叹,亲情难抑,思儿之渴,宛然可闻,感人犹深。(而宋人郭茂倩编辑《乐府诗集》收录《巾舞歌诗》,固然功不可没,却恰恰较之沈约《宋书》中《公莫巾舞歌行》少了“海何来婴”四字,不免令人遗憾!)而且,这种思子之苦,是在为人哺乳的艰辛之中体现的。“吾洛道吾治,五丈渡汲水。”她要亲自治理道路,亲自汲水饮用,一苦也;“骞蹇步哺谁?当吾求儿母”,她要拖着疲惫不堪的步伐,乞求他人之母,允许为之婴儿哺乳,二苦也;“何吾哺,声三针,一发咬时还弩心!”为什么婴儿吸奶一次,自己就像是被扎了三针?因为年已老的母亲乳汁不多,婴儿一时吸不出来,就要咬其,仿佛被弩箭射向心脏,三苦也。所以,乳母自然是“吾以邪”“意何零”,以邪,即“曀咽”,曀咽啜泣,情意凄零。

第四段,自“哺声复”至最后一句“母何何吾吾”,共25句,是母亲诉说与亲生娇儿久别重逢却又无奈离别的痛苦心情。“哺声复,相头巾!意何零何邪,相哺头巾,相吾来婴。”相,就是仔细端详。如同“相亲”之“相”。头巾,就是头上所戴之巾,男女都可戴之。它无论长短,都可作为舞之道具。而且,全诗是以哺乳作为红线,母亲为儿哺乳,亦常以巾拭嘴。故而此处“头巾”是与“哺乳”相连。在“哺声”五句之中,三用“相”,两用“头巾”二字,正是母子相会悲切之情渐近之时,亦是“巾舞”主旋律画龙点睛之笔,所以,回环重复,一咏三唱。按说,母子久别重逢,自是激动非常、兴奋不已,读者也会盼望即刻出现子投母怀、热泪纵横的场景,然而,诗却顿生波澜:先是母子相互端详,似乎迟疑犹豫,热中有冷,令人凄凉,此一层也;母亲是:“母何何,吾复来,推拍意何零!”母亲怎么办呢?安慰娇儿说:“我还会回来的!”轻轻地拍抚着娇儿,情意凄零,此二层也。“相哺推,相来婴,推非母何吾复车,轮意何零子以邪。”母亲继续为娇儿哺乳,然后推开仔细端详;娇儿呢?却认为并非是自己的母亲,母亲只好乘车离别,听到那凄凉的车轮转动,娇儿也曀咽啜泣了,母子连心,心酸难禁,此三层也。“相哺转轮吾来婴,转母何!”哺过乳了,车轮转了,娇儿要走了,车轮转去的母亲又将奈何!依依眷恋中饱含无奈,此四层也。“吾使君去时,意何零,子以邪。”母亲意零,娇儿啜泣,难分难舍,双双悲戚,此五层也。“使君去,时使来,婴去时母何!”无可奈何地痛苦绝别之际,暗含着“使其按时归来重会”的期盼,此六层也。“吾思君去时,意何零,子以邪!”再次突出最为痛苦的别离之时,此七层也。“思君去时思来婴,吾去时,母何何吾吾!”何何,搪塞之语。意谓无话可说。据《图绘宝鉴》载,何尊师,不知何许人也。人问其氏族、年寿,但云何何;问其乡里,亦曰何何。时人因称其为何尊师。吾吾,不敢自亲之貌。《国语.晋语二》:“暇豫之吾吾,不如乌乌。”母亲去时思念的是娇儿何时再来,然而娇儿别时,焉能想到母亲今后将会怎样的无言诉说、不敢自亲的尴尬困窘呢!进而抒发母亲依恋不舍缱惓缠绵之意,饱含相见时难别亦难、再若相见更难堪的痛苦之情。此八层也。母之感情复杂细腻,却又层次分明。虽然彼此身影渐远渐断,但那母子深情,却是刻骨铭心,不绝如缕。至此,诗虽戛然而止,却是收到了景尽意不尽的艺术效果。足见,这确实是一首好诗。

梁萧子显《南齐书》卷十一《志》第三《乐》曰:“公莫辞吾不见公莫时吾何婴公来婴姥时吾思君去时吾何零子以耶思君去时思来婴吾去时母那何去吾 ”,认为“右一曲,晋《公莫舞歌》二十章,章无定句,前是第一解,后是第十九、二十解,杂有三句,并不可晓解。建武初,明帝奏乐至此曲,言是似永明乐,流涕忆世祖云。”其实,萧子显并没有对《公莫舞歌》真正“晓解”,既然说是二十章,所录却仅只十句;说是“章无定句”,他却明明分成了十句;说是“前是第一解”,到底指十句中的哪一句?是否是第一句?说是“后是第十九、二十解”,是否是十句中的最后两句?说是“杂有三句,并不可晓解”,到底是哪三句?似乎萧子显也没有真正破译全文。倘若按着笔者校订后并且加以句读的原文308个字来分章或曰分解,则应该是如下文:

吾不见,公莫时,吾何婴?公来婴姥时,吾哺声。(第一解)

何为卯时?为来婴,当思吾。明月之上转起,吾何婴?(第二解)

吐来婴转去,吾哺声,何为吐?(第三解)

转南来,婴当去。吾城上,羊下食草,吾何婴?。(第四解)

下来吾,食草吾哺,声汝和,三年针缩,何来婴?(第五解)

吾亦老,吾平平。扪涕下,吾何婴?何来婴?(第六解)

涕下吾,哺声西,结吾马,客来婴,吾当行。(第七解)

吾渡四洲,罗四海,吾何婴?海何来婴?海何来婴?(第八解)

四海吾哺声,熇西马头想来婴。(第九解)

吾洛道吾治,五丈渡汲水。吾以邪!哺谁当求儿,母何意零邪!(第十解)

骞蹇步哺谁?当吾求儿母。(第十一解)

何吾哺,声三针,一发咬时还弩心!意何零,意弩心,遥来婴弩心。(第十二解)

哺声复,相头巾!意何零何邪,相哺头巾,相吾来婴!(第十三解)

头巾母何何,吾复来,推拍意何零!(第十四解)

相哺推,相来婴,推非母何吾复车,轮意何零子以邪。(第十五解)

相哺转轮吾来婴,转母何!(第十六解)

吾使君去时,意何零,子以邪。(第十七解)

使君去时使来婴,去时母何!(第十八解)

吾思君去时,意何零,子以邪!(第十九解)

思君去时思来婴,吾去时,母何何吾吾!(第二十解)

如此分为二十解或二十章,较之萧子显所分,是否更为符合原文之义呢?

如此以来,不就是一首有关母子相别相会的歌行体诗歌了吗?此诗之主旨大抵也不过是抒发作者思念母亲的哺育之情。唯是如此,《南齐书·乐志》才会有“建武初,明帝奏乐至此曲,言是似永明乐,流涕忆世祖云”之类记载。但是,至深莫过母爱。母爱集中于哺乳。“哺”是全诗诗眼。紧扣“哺”字,一咏三叹,执着缠绵,情深意长,感人泪下。而遣词用字,朴实无华,似乎亦无十分费解之处。汉魏六朝乐府民歌、即使是文人诗,不是大都如此的吗?早年,杨公骥先生曾经从原文中析出过一首《巾舞歌辞》,不妨抄录于下:

吾不见公姥公姥

何为茂

当思明日之土

去何为?

士当去。

城上羊,下食草下食草

汝何三年针缩吾亦老

吾涕下涕下

昔结马

客当行

度四州略四海海

海四海

熇西马头香

洛道五丈度汲水

谁当求儿?

母何意零!

谁当求儿?

母何

意何零

意意何

何母:

意何零

意何零子:

母:

使君去时意何零子:

使君去时,使去时母

思君去时意何零子:

思君去时,

思君去时母

总共38句,但是其中至少却有“何为茂”、“士当去”、“昔结马”、“熇西马头香”、“何母:”、“使君去时意何零子”、“思君去时意何零子”等句,究竟是什么意思?马头为什么是香的?为什么突然冒出来个“何母:”“母:”?析其意者自己能说清吗?这样的歌辞,听者能听明白吗?古诗能歌,歌即是诗,歌行诗,既是可以案头阅读的文学作品,同时更主要是供听者聆听的乐歌。倘若如上那样的《巾舞歌辞》,古之听者能以听明白吗?

当1985年杨公骥先生将原作修改增订后,析出的《巾舞歌辞》是:

一吾不见公莫(姥),时吾何婴

公来婴姥时吾哺声何为茂?时为来婴,

当思吾明日之土,转起吾何婴土来婴转。

二去吾哺声何为?士转南来婴当去吾!

城上羊,下食草吾何婴,下来吾(婴)食草吾哺声,

汝何三年针缩何来婴,吾亦老!

吾平平门(频频扪涕)涕下吾何婴,何来婴涕下吾哺声。

三…………

《古今乐录》曾说:“巾舞古有歌词,讹异不可解。”我们读了杨先生复原的这首歌词,有些词句不是同样“讹异不可解”吗?

至于《公莫巾舞歌行》,是否是代言体,是否是汉代已有戏剧雏型的铁证,是否因此而要改写我国戏曲之史,原文的价值究竟何在?诸如此类,均须在弄清其基本含义究竟指的是什么之后,才能回答。这是一个基本前提。其实,这就是一首歌行体诗歌,尽管有情节、人物,但是演唱的不是戏剧,而是唱的诗歌。似乎没法以此来证明汉代或者魏晋南北朝已经产生了戏剧或其雏型。《诗经》《楚辞》中某些篇章,都有人物和故事情节,但将其视为戏剧或者戏曲雏型,都是有些牵强的。

①《公莫巾舞歌行》,见梁沈约撰《宋书》卷二十二《志》第十二《乐志》四,中华书局出版,1974年10月第1版,635页。在《南齐书》、《乐府诗集》等书中也有收录,只是文字多少,与《宋书》稍有不同,亦称《巾舞诗》。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十一《志》第三《乐》中所录《公莫舞辞》只有40个字:“吾不见公莫时吾何婴公来婴姥时吾思君去时吾何零子以耶思君去时思来婴吾去时母那何去吾”。《南齐书》,中华书局出版,1974年2月第1版,194页。宋郭茂倩编撰《乐府诗集》,所录《巾舞歌行》为304个字,较之《宋书》少“海何来婴”四字。中华书局出版,1979年11月第1版,787页。

②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出版,1983年9月第1版,278页。

③杨公骥《西汉歌舞剧巾舞〈公莫舞〉的句读和研究》,载《中华文史论丛》1986年第一辑。

④赵逵夫《我国最早的歌舞剧〈公莫舞〉演出脚本研究》,载《中华文史论丛》1989年第一辑。姚小鸥:《我国最早的歌舞剧〈公莫舞〉演出脚本研究商榷》,载《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三期。张洪宏:《〈公莫舞〉研究述评》,载《文学遗产》1990年第四期。叶桂桐:《汉〈巾舞歌诗〉试解》,载《文史》39辑,中华书局出版,1994年4月。

⑤赵逵夫《我国最早的歌舞剧〈公莫舞〉演出脚本研究》:“由歌辞可以看出,《公莫舞》全篇反映出公、姥、儿三个人物,大体内容是说儿要到远方去戍守三年,公(父)、姥(母)悲伤不忍分离。数年后儿子回来,母子相见,悲痛万分。”载《古典文献论丛》,中华书局出版,2003年7月第1版,129页。

⑥叶桂桐《汉〈巾舞歌诗〉试解》:“我的结论是《公莫舞》(《巾舞歌诗》)是一般歌舞,不是歌舞剧,不是歌舞剧之演出脚本。以此推论中国戏剧脚本产生时间比以往的结论提前了一千多年,恐不妥。” 载《文史》39辑,中华书局出版,1994年4月。

⑦张洪宏《〈公莫舞〉研究述评》:“综上所述,到目前为止,我国古典文学界对于巾舞歌辞《公莫舞》的研究,不仅已经取得了揭示‘庐山真面目’的成果,而且还向戏剧史研究界发出了‘冲击波’,王国维《宋元戏曲史》认为我国戏曲之真正开始在元代,后来,有学者在《永乐大典》中发现了《张协状元》等三个剧本之后,遂将中国真正戏剧的开始提到了南宋时代。至于对戏剧史著述说到巾舞《公莫舞》,则充其量是根据《晋书.乐志》‘项伯之遗式’说,推断其中有故事表演,将它以‘中国的戏剧胚胎’目之(如周贻白《中国戏剧史》)。现在,《公莫舞》的真正面貌及其性质得到恢复和论证,使我国现存最早的戏剧脚本及对戏剧的产生时间均提前了一千多年,这将促使我们对北宋以前的戏剧作新的认识、估价,进行新的探讨”。载《文学遗产》1990年第四期。

⑧最近几年,在陆续发表的研究《巾舞歌诗》的文章中,崔炼农《关于乐府古辞〈巾舞歌诗〉》就是想通过发现所谓“奇数解”和“偶数解”的“规律”,来驳斥“巾舞歌诗为剧本脚本”说。见《中华艺术论丛》第三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207页。

⑨《齐鲁学刊》,《人大复印资料》,2005年第5期,第81-85页。

⑩萧子显《南齐书》卷十一《志》第三《乐》,中华书局出版,1974年版,第194页。

刘跃进《古今乐录辑存》,见《玉台新咏研究》,中华书局出版,2000年版,1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