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5 11:14: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公共空间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承接医疗功能的载体
医院的公共空间是将医疗工作流程连接在一起的枢纽,更是医院的所有医疗功能性区域的组合平台。医院的诊治流程运作,都须通过公共空间这个平台来完成。
服务性的平台
它是患者与医护人员滞留、等候、休息谈心的主要场所,它应包含一些商业化的服务内容,如便利店、花店、书店、网络通讯、快递、银行(ATM提款机)和其他一些便民服务设施;它是为医院内部空间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也是医院公共空间功能要素)的场所;医院的挂号、收费、取药、预检、咨询等一些功能设施都设置在这一开放式大空间内,同时还包括卫生间、更衣室等必备的生活辅助设施。医院的交通枢纽公共空间是医院诊治活动的集散空间,亦是医院人流最为集中的场所。附属于公共空间的电梯或自动扶梯布置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医院运作的效率、安全和环境的舒适度。
医院安全的保障
在应急状态下,公共空间是安全疏散和避险滞留的主要场所,引导标识、无障碍和应急设备是公共空间的必备设施。医院的公共空间也是一个限制空间,它限制了针筒、玻璃器皿、化学毒物、腐蚀物、易燃易爆物、医疗废弃物以及物理、化学、生物性危害物质在人员密集的公共空间流动。上述4大特点表明,公共空间是医院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遵循着医院建筑空间设计的4大原则——安全、人性、实用、效率。医院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置人性化主要体现在对患者及家属心理需求的反应,应充分对患者及家属、医护人员等各类人群的需求做深入研究,基于运营成本,配置满足甚至超越患者及家属期望的人性化设施,以提升患者就诊满意度。由于医院公共空间是就诊患者出入最频繁的活动场所,因此医院的人性化设施设备等主要体现在医院的公共空间内。
无障碍环境
医院的无障碍环境要远比其它类型的公共建筑复杂,因为它涉及的人数众多,无障碍人群的类型也相当复杂,除此以外,无障碍辅助设备类型也是最多的。医院内无障碍人群包括患者、负伤和肢体残缺者、感官系统缺陷者、机能和感觉衰退的老人以及孕妇、儿童、过度肥胖者等特殊人群,还包括暂时行动不便的健康人群,如负重推车、搀扶患者的人员等等。这些人员所使用的辅助工具包括拐杖、轮椅、担架和其它电动辅助工具等。因此,医院公共空间要充分满足这些无障碍辅助工具的通过性和无障碍人群使用设备的便利性。在当前的医院空间设计中,空间上的一些问题经常被忽略,如医院入口门厅深度不够,不能满足担架正常通过,或门口没有轮椅滞留平台等等,在设施上对健康人群的无障碍需求的关注也不够。
便捷的服务设施
在整个就诊治疗过程中,除了诊疗设施以外,一些必要的生活辅助设施也是必不可少的。它不仅解决了患者及家属的一些后顾之忧,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及家属心理压力的调节起到重大作用。医院的便民服务设施包括一些诊治过程中必备的如网络通讯、金融服务和咨询服务,还包括餐饮、零售、快递托运等生活服务设施,以及调节患者心理、缓解紧张情绪的花卉、书籍、茶屋、艺术画廊等,此外,类似打包、煎药、市内交通、幼儿托管等便民服务项目,根据实际需要也可出现在医院里。
舒适的公共空间环境
医院公共空间是患者主要的滞留、等候场所,他们在此过程中极易产生急躁焦虑等不良情绪,所以公共空间的设置应充分考虑环境的舒适性、趣味性和交往性,让枯燥烦恼的等候过程演变成一个舒适的体验过程。在舒适性方面,要布置足够的舒适座椅和尺度适宜的建筑空间,尽可能使用自然通风采光系统,此外,令人愉悦的环境色彩和自然景观布置也是必要的。在趣味性方面,公共空间应拥有一定数量的娱乐性和趣味性设施,如背景音乐、游戏设施、艺术画廊等,以此来分散患者注意力,缓解患者在等待过程中的心理压力。在交往性方面,公共空间的布置应利于交往,可通过等候区域的座椅排布方式以及围合空间的构成形式,来促使人们形成交往的氛围,促进医患、患患之间的沟通,缓和医院的环境气氛。在私密性方面,患者就医或多或少会有一些难言之隐,他们希望看到公共空间内设有隔声、遮挡视线的设施以及较为隐秘的流动路线,不希望在最为尴尬之时于众目睽睽下在公共场合中穿行。医院公共空间的交通设置医院公共空间集聚了医院的主要人流,作为关联医院各项医疗功能的平台,公共空间交通设施布局的合理性至关重要。针对公共空间各区域流量和人群需求的不同,采用的垂直交通的形式也是有所差别的。
自助扶梯
具有方便快捷、零等候等特点,适合人流较大的公共区域,一般在门诊大厅或医技中心等处布置,高峰时能承担医院七成左右的垂直交通流量。
电梯
是医院高层区域的主要交通工具,在医院公共空间中,对于有无障碍要求的使用者如老幼、孕妇、使用轮椅或担架的患者,以及医院的货物运输等,电梯是最好的承担者,值得注意的是,电梯承运担架、货物车辆、轮椅等大型物件较多,电梯厅的前室需要有一定的滞留空间,应尽可能地避免将前厅空间设计成可被穿越的空间,从而造成人流、物流上的干扰。
楼梯
从便捷程度上看,楼梯不及电梯,但楼梯具有全天候和零维护的特点,在危险关头它是最为可靠的安全疏散的保障。综合上述特点,医院公共空间的交通布置应有针对性,要对医院人流的密集程度和服务需求进行分析,合理布局垂直交通,做到人流、物流疏散均衡、便捷、快速、安全,交通标识识别性强,一目了然。医院公共空间的服务功能医院的部分功能用房,如候诊药房、收费挂号、导医咨询等和一些必备的生活服务用房,如厕所、更衣室、备餐室等都围绕医院公共空间布置,这些区域人员密集、出入频繁,布置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医院的整体环境和运营效率。公共空间应遵循可靠、便捷、均衡和服务多样性的原则,在人员的密集之处,尽可能采用袋形空间,避免对医院环境和交通造成干扰;收费、挂号、厕所等服务性设施应根据其服务半径和容量均衡布置,在确定设置部位时,应事先对人流走向进行预判,以避免流程交叉重复。由于服务人群与服务类型的多样性,医院服务设施应对特殊人员作特别的关注。医院公共空间的安全设置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场所,也是充满着各种伤害的危险场所,这些危害来自于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的伤害,也包括了一些人为因素。医院的公共空间内人员最为集中且流动性大,是医院内造成危害机率最大的区域。故应在医院重点防范区域设置禁止标志,并做好应急疏散的引导,在发生火灾、地震等重大灾害时,具备有效防御措施。同时,对人为的突发事故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安全防护措施应该在建筑细节上做好充分的考量,如防护栏杆、地坪的防滑、高差处理、墙角防撞击和悬挂物体的碰头问题等,特别要关注儿童,避免因视角的盲点造成危害。
结语
空间设计是指在现有空间的基础上利用可变换和移动的设施对利用空间进行二次分割和功能再造。图书馆空间设计是根据服务流程的变化,以读者需求为基本出发点,对图书馆传统空间的再设计,使其动线规划、服务流程和服务模式更加完善,以提高空间利用率和用户满意度。图书馆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1)空间设计应充分尊重用户的使用需求,体现以人为本的建设精神。空间设计方案应在用户利用倾向调查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体现读者的使用意愿,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2)图书馆空间设计应注重读者能动性的发挥,设计过程应开放和透明,鼓励和吸引不同需求的用户参与设计进程,彼此分享、共同讨论、推敲论证,空间设计在满足用户普适性需求的基础上,体现用户的个性化特点。(3)空间设计应采用用户体验和用户互动交流相结合的模式,通过馆员和用户的交流、用户和用户之间的分享,挖掘用户的潜在需求,创新图书馆空间服务内容。(4)图书馆空间设计应注重结果评估。现行的图书馆服务创新往往关注“怎么做”,而对做的结果并未客观评价,而通过设计评估有助于认清设计链中的薄弱环节,有利于图书馆有针对性地提高和加强。
2台湾公共资讯图书馆的空间设计
台湾公共资讯图书馆馆长吕春娇在“新时代图书馆规划与发展趋势国际论坛”上就新馆的空间规划历程与政绩做出报告,并对图书馆空间设计的做法做出介绍,其成功的空间设计极大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2.1规划顺畅的用户、馆员和书籍动线
动线是建筑与室内设计的专业用语,将人在室内室外移动的点连合起来便成为动线,顺畅的动线设计能让进到空间中的人,在移动时感到舒服,没有障碍感。台湾公共资讯图书馆为避免盲区和死角,规划设计了读者、馆员、书籍3条层次化的空间动线。读者动线划分为管制区外动线、管制区内动线、由馆员引领的动线和楼梯动线。(1)读者管制区外电梯动线,包括从地下1、2层中央停车空间到一楼中央外大厅的动线及由东侧地下停车空间及自修阅览室至一楼东侧外大厅再到二楼国际会议厅/会议学习区的动线;(2)读者管制区内电梯动线,包括1-5楼的中央带串联动线及由2楼西侧多媒体区至3-5楼开架阅览区的动线;(3)由馆员引领从地下密集书库/报纸合订本区至一楼西侧再到二楼多媒体区的电梯动线;(4)读者楼梯动线,包括1-5楼的楼梯串联动线及2-5楼的多媒体区、开架阅览区串联动线。馆员动线分为电梯动线和楼梯动线。(1)馆员电梯动线又由3条动线构成,第一条是从地下停车空间至1楼行政服务入口收发柜台、2楼国际会议厅、3楼行销出版/公共事务组研究发展/公共服务联合办公室、4楼资讯组办公室、5楼行政支援办公室的行政动线;第二条是串联地下中央停车空间、外大厅、流通柜台、2-5楼中央区域带的动线;第三条是串联地下密集书库/报纸合订本区、1楼委外经营区、2楼多媒体区、3-5楼开架区域的动线。(2)馆员楼梯动线,即与读者楼梯空间的公用动线。书籍动线不同于读者动线和馆员动线纯粹的纵向性,它还涉及横向的动线设计,整个书籍动线由3条纵向动线及1条横向动线构成,且所有动线均为电梯动线。(1)3条纵向动线,第一条由地下密集书库/报纸合订本区至多媒体区、开架阅览区的动线;第二条串联流通服务台及3-5楼开架阅览区域的动线;第三条串联地下停车空间、行政服务入口收发柜台、馆藏发展与知识组织联合办公室的动线。(2)1条横向动线,特指横向连接3楼开架阅览区与馆藏发展与知识组织联合办公室的动线。
2.2实现知识保存的动态及多元化
实现知识保存形式的转化是台湾公共资讯图书馆空间设计的另一重要理念,吕春娇馆长认为,传统的知识保存形式是实体、秩序、堆叠、静止而受限的,而未来的知识保存形式应当是无形、动态、穿梭、速度及多元的。要实现传统知识保存形式向现代化知识保存形式的平稳过渡,必须大力推行数字图书馆建设,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对海量、分布、异构的数字资源进行整合,形成有序的整体,提高各种媒体提供友好、高效的服务。台湾公共资讯图书馆空间的数位化设计体现在以下几点:(1)高科技信息技术应用下的资源整合,通过实体馆藏管理的自动化系统、无线射频识别RFID系统及虚拟馆藏管理系统、ILM信息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构建及开发,实现资源的有效组织及管理,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2)通过互动体验设备应用、咨询便利站Kiosk、推播系统及立面式/桌式互动系统等多种媒体途径提供读者深度参与的、交互式的开放信息交流环境;(4)通过数位资源入口网、线上视听媒体中心、远距传播教学中心、电子书服务平台等高度共享平台的构建实现了分布式异构资源库的无缝对接。
2.3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空间设计
通过高新技术应用拉动图书馆服务的人性化和便捷性,是台湾公共资讯图书馆空间服务设计的另一特色。(1)资讯便利站Kiosk的建制及使用:图书馆在对不同形式资讯便利站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以不同外型、颜色的Kiosk区分不同功能资讯便利式服务的设计方针,红色流线型的订位系统Kiosk、粉红流线型的空间导览Kiosk、白色附键盘鼠标的馆藏查询Kiosk使得各类资讯服务的操作既简单明了又方便快捷;(2)书目对比系统,所有书架均配有通过触摸显示屏操作的书目对比系统,该对比系统以馆藏索书号为索引实现与图书自动化系统的串联,用户点选触摸屏查看目前书架的馆藏内容、借贷状态等实时性信息;(3)遍布全馆的数位推播系统,馆内共设有53部42吋、55吋、60吋三种不同尺寸的资讯、海报推播系统,用于开展政令宣导、活动预告、讯息公告、礼仪阅览等便利性资讯服务,成为紧密联系市民与政府、用户与图书馆间的桥梁和纽带;(4)方便快捷的电子书借阅程序,馆内蕴含丰富的电子书资源及多媒体影音设备,并免费为读者提供电子书阅读器,馆内任何一角均可无线上网,欢迎读者带着行动载具来“K书”,此外,还提供电子书馆外借阅服务,读者上网借阅电子书,时间一到便自动注销,免去了还书手续。
2.4空间设计注重互动体验
通过读者情境互动、馆员读者互动打造不一般的用户体验,是台湾公共资讯图书馆空间设计的另一制式法宝。(1)AR扩增实境设备下读者与书本的互动,当孩子们通过AR设备扫描书本时,安装在墙体上的显示屏中的书本就会发生神奇的改变,文字可以翻转,标题通过动画的方式出现,还时不时的会有动态卡通人物出现,使读者在阅读时,不仅能够接受到耳目一新的感官视觉体验,还能获取更多的展示信息,有利于其阅读力和想象力的强化;(2)儿童互动故事屋,利用数位技术及互动式操作(如绘本剧表演、互动游戏),通过现实与虚拟的结合,让儿童走进绘本所描述的故事情境中,体会故事中人物的真实情感世界,从而能够更为深刻地传达故事的教育启迪意义;(3)三大数位互动体验中心的设置:数位休闲中心用于本土化原创动漫作品的主题化陈列展映;数位美术中心整合了各院校历年的数位创作优秀作品,并建立数位影音典藏资料库,提供读者欣赏;数位体验中心通过动态体感侦测、QRCode等数位展示技术,让民众可利用数位技术进行互动游戏,并以明亮、活泼的视觉设计增加学习乐趣,同时搭配立体桌面、墙面实体展示,让用户体验不一般的云端图书馆。
3台湾公共资讯图书馆空间设计的启示
3.1合理布局,优化动线,为用户提供轻松便捷的一站式服务
图书馆空间布局讲究资源优化配置、布局合 理,这种合理性体现在3个方面:(1)用户、馆员、馆藏资源运作的动线明确,3条动线在各自功能区域内并行不悖,通过一系列的串联设计使得各动线之间衔接有序,运行高效;(2)整个空间功能布局的人性化,这种人性化可以体现在如下方面:第一,对同质化、相衔接的功能区域的集中规划,如用户在阅读过程中,可能需要通过网络检索厘清书本中相关问题,因此图书馆布局设计就应以用户行为模式为基准,在考虑用户最可能的空间位移情况下实现各区域的模块化衔接;第二,整体舒适度、轻松感的营建,用户身处图书馆渴望感受到的是贴近大自然的舒适或是家一般的温馨,图书馆可通过与周边自然环境的融入式设计,及室内绿色植物、提示标语、海报等细节设计为用户提供自然、温馨的空间体验;第三,一站式的便捷化服务,为省去用户的奔波劳碌,众多图书馆推出了综合服务台服务,在这里用户方向指引、复印打印咨询、参考咨询、IT相关问题可以得到一站式的解决,有效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效率及用户满意度。
3.2紧跟科技革新的步伐,为用户营造数位一体化高品质服务
科技的日新月异,信息化设备的飞速发展为图书馆服务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机遇。一方面,现代化的图书馆不仅培养用户如何检索信息,还可以培养用户掌握信息化设备的能力,电子设备更新换代很快,用户不可能拥有每一样电子设备,过去,用户缺乏图书,图书馆可以提供,现在用户缺乏电子设备,图书馆同样可以提供[7]。另一方面,RFID系统、咨询便利站Kiosk、推播系统及立面式/桌式互动系统、AR扩增实境设备等高新技术、设备的应用推动了图书馆的数字化进程,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数字化体验,以扩增实镜技术应用为例,其通过绘本内容与实体物件整合,藉由互动的模式与多媒体资讯整合,与使用者生活情境结合,为小读者创造出非同一般的整合式学习体验,在增加学习趣味性、情境性的同时,让孩子们可以更加直观、更加便捷地进行学习。因此,在图书馆空间设计领域,各类高新技术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通过数位一体化高品质服务的营建,图书馆必将实现与用户的双赢。
3.3分龄设计,互动体验,为用户提供共享、协作化知识服务
体验经济社会中,图书馆要更好地履行其知识化服务职能,必须迎合用户的多元化需求,为用户提供不同于传统服务模式下的服务体验。空间设计同样需要围绕用户需求、用户体验展开,首先,图书馆必须针对其用户群进行分龄分众的需求调研及需求分析,制定分龄分众的服务策略,如面向儿童的阅读、导读服务策略、面向中老年读者的服务侧重领域确定等;其次,图书馆应在需求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总结读者的需求变化趋势,如现代社会中的信息共享化、协作化、共同创造的趋势。信息社会中,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求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为顺应用户交互式的信息分享图书馆有了信息共享空间,正是由于协同创造成为社会的主流,众多图书馆开始出现创客空间建设。作为人类文明的起源、知识的殿堂,图书馆必须顺应时展的潮流,为用户提供共享、协作化的知识服务平台。
4结束语
公共空间的使用者按年龄分为老人、孩子和成年人。老人身体的抵抗力和活动能力较低,主要白天活动,活动主要是健身、跳舞、带孩子玩、下棋、聊天、打牌、遛鸟等,舒适是他们最需要的,同时,可达性也会影响老人的活动范围。老人对公共空间的使用主要集中在早晨、早饭后和下午。孩子,对外部世界充满了好奇,喜欢去认识和发现一些新鲜事物,喜欢和同龄儿童一起玩耍;但儿童对设施使用持续的时间较短,同时,由于儿童对自身状况认识不清,容易发生危险,因此,其活动必须有成年人看护,同时在设计中,避免设置可能产生危险的设施;儿童对开放空间的要求主要是设置有吸引力的游戏设施。成年人,成年人对开放空间的使用主要是在上班前、下班后和节假日,由于成年人精力与身体状况较好,其能参加的活动类型也较丰富,时间也会相对较长。主要从事的活动为球类、竞技类。
2衡量公共空间好坏的标准
良好的公共空间首先要满足基本的要求,比如安全、可达性、规模尺度等等,除此之外,良好的公共空间还应该满足以下要求。
2.1吸引人、有活力。
活力是一个城市精神状态的象征。公共空间中聚集的人越多,空间设计的越好。如何吸引人来开放空间活动,要求公共空间必须功能多样,能从事各种活动,要求开放空间用地能够兼容一些留住人的用地类型,如商业、金融、办公等用地。金融办公大楼中的年轻人,可以在午间休息的时候来公共空间进行休息。
2.2环境优美、舒适。
在其他外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人们更加喜欢环境优美的公共空间。在夏季,喜欢绿化条件好、有水的地方。这些绿化、水体能够营造局部小气候,降低局部的气温,更加适宜人们从事户外活动。在冬季,舒适的室外活动空间非常重要。在冬季,人们更加喜欢在温暖、无风的地方活动。
2.3满足不同人群的活动。
公共空间应该做好功能规划,可采用公众参与的方式,鼓励人们对规划提意见,增加自己所需要的功能。公共空间应该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使用要求,尽可能丰富空间类型,使不同人群都能够在公共空间中找到自己的乐趣,吸引不同人群来此休闲娱乐。
2.4精细化设计。
良好的公共空间应该做到尽善尽美,应该对空间进行充分的推敲。虽然公共空间为了追求空间效果会营造一定的高差,但公共空间中应该进行无障碍设计,能够使轮椅顺利通行,鼓励行动不便的人群来此活动。公共空间中设施小品的设计、步行空间、交往空间等的设计都应该力求精细,考虑到人们的使用方便,鼓励人们停留。
3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
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可以从整体和细节两个方面来着力。整体的方面是指整个开放空间的规划布局、设计等,细节方面是指公共空间的细部设计,细节的设计往往决定了空间设计的成败。
3.1公共空间的整体规划布局
在整体的规划布局中,公共空间首先要有一定的功能规划。老年人有经常使用的健身设施、休闲设施;儿童喜欢的游乐设施;成年人喜欢的球场、广场。除此之外,公共空间应该能够融合不同功能的城市用地类型,进一步的吸引人们来此驻留。其次,公共空间应该有良好的色彩、风格和界面设计。色彩风格的设计应该充分发掘本地特色,与当地的气候、人们的审美习惯相一致,充分发挥公众参与的作用;植物配置以本地的植被设计为主,多种植乔木灌木,避免大面积的草坪。同时,要关注公共空间四周的界面设计,使得使用者在使用公共空间的时候,能够欣赏到周边丰富的边界轮廓线,鼓励人们停留。最后,公共空间应该以场所精神的营造为目标。塑造一种城市精神,使人们在公共空间活动的时候,潜移默化的提高了自身素质,使人们感觉到自己是城市的一部分,自己有责任为的城市更加美好增光添彩。
3.2公共空间的细部设计
3.2.1人性化
以人为本的进行设计,不单纯的为了追求气魄、构图,去做轴线、图案。公共空间应该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营造小尺度的空间,能够吸引人来此活动、交往。人性化的设计要做好前提的调研,深入了解当地居民对公共空间的使用状况与需求,分析潜在的原因与依据,为规划设计提供支撑。同时人性化设计要做好公众参与,保证公共空间的开发规划在实施之前,充分考虑了当地居民对规划提出的意见。
3.2.2地域性
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中,应该引用具有地方特色的元素,将城市历史文化元素添加到城市的公共空间中,使我们在公共空间休闲娱乐的时候,还有机会去体会古人留下的历史文化遗产,教育儿童体会古人的智慧与财富,同时在历史文化元素的引入能够增强城市特色,缓解现代建筑的盛行造成的“千城一面”现象。
3.2.3设施
设施是指满足人们在公共空间进行活动而设计的构件,重点是游乐设施和休息设施的设计。游乐设施是吸引人来此活动的依据,老年人喜欢下棋、打牌,就应设计适当数量的桌椅,还有很多老年人喜欢跳舞,设计足够规模的场地就能满足需求,年轻人喜欢球类,就设计若干个球场,这能够吸引到附近的年轻人来此活动。休息设施同样重要,在合适的位置,如在树荫下、绿化带旁边要设置足够的座椅,同时也可以利用花坛的四周、台阶等常见的设施作为休息的座椅。
4结语
Abstract: With the constant change and increase of the people's demand for the use of public space, the public evaluation way has also changed. The application of AHP in the public spac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can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eight of evaluation factors and also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evaluation to circulate more public expectation in the future design of public space planning. It lets monitoring for the existing project and makes it to follow up, at the same time, more important i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planning.
关键词: 城市公共空间;综合评价;AHP层次分析法
Key words: urban public space;comprehensive evaluation;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4-0053-03
0 引言
从1950年代起,规划设计的评估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就已经开始发展起来。在国内,这块内容的相关研究也有,可是在规划实际运作中却是一个常常被缺失的环节。在规划设计中加入方案的综合评价能构筑更为良性循环的规划体系。笔者将AHP层次分析法运用在公共空间的综合评价中,旨在找出对公共空间使用的影响因素,并且对其作出权重分析,作为将来的空间改造及设计的理论依据。
1 公共空间综合评价需明确评价因素的轻重关系
对于公共空间而言,其最直接的使用者是民众,可是一个公共空间从建设到使用,牵涉的人群很广,主要包括以下几类:政府机构、赞助商、组织者、技术参与者、运行者、媒体以及建成后管理方等等。由于人群的多样化,这也导致了不同人眼中的差异性,每个人在尺度、角度、方位、方式等都形成了不同的评价标准。公共空间对于设计方而言,是一个规划设计,需要以宏观的角度去看待它,需要顾及它与政治,与经济,与文化,与周边环境等等的关系协调。而对于市民而言,公共空间是一个供给大家休憩娱乐,生活交往的场所,我并不在意它在大环境背景下的样子,我更注重的是我与它之间产生的关系,它的座椅是否够用?它的环境是否宜人?这是一个微观的角度。设计师看一个规划设计是抽象的,是缩小了几十倍几百倍甚至更小,而人们使用一个公共空间是真实的,是一比一的比例。相比而言,对于设计方,他们对公共空间观察的角度是受限制的,相对短暂的,而使用者对公共空间的体验感受是全方位的,也是更长久的。一个是超脱在外,一个是置身其中,这导致了使用者和设计方的认知产生偏差。
公共空间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使用上,历史风貌、布局灵活、景观丰富等等带给它的是美丽的外表和有意义的内在,而人的使用带给公共空间的却是生命,是活力。在公共空间规划中对人们使用性的重视并不意味着对文化对景观的忽视,只是需要在设计中有所侧重,比如说对于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公共空间,如纪念性公共空间,它们的历史文脉保留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笔者认为:每个类型甚至每一个独立的公共空间都有其自身的价值所在,所体现的作用都不一样,构成要素也有差别。可以说影响到公共空间设计的动力机制有许多,每一个都很重要,可是在规划中不可能对每一个因素都考虑周全,如果可以找出相对重要的几个因素并在规划中增加关注,公共空间也会找到更适合自身的功能。那么规划者需要在综合评价中明确公共空间影响因素的主次关系。
2 将AHP层次分析法运用到公共空间公众评价
在规划设计中,目前主要的评价方法为建成环境评价(BEE),其包括设计前期评价以及使用后评价(POE)。建成环境评价研究的是建成环境与主体需要间的关系,使用后评价属于建成环境评价理论范畴,主要作用为对已有规划设计的检验与跟进,为将来的设计提供了依据和基础。对于一个公共空间而言,使用后评价的主要意义在于对未来别的公共空间的建设做一个借鉴。历史可以明鉴,假如将以往的公共空间发展为历史的话,那现在的规划就应该以史为戒,在新的设计中不犯类似的错误或者少犯错误,同时掌握曾经的规律和特点,在其复杂、多样、必然和偶然中摸索一些公共空间设计的规律。层次分析法(AHP)是萨蒂教授提出的一种分析方法,将复杂难以量化的影响因素简化为有序的层次结构,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据化,尤其适用于对决策结果难以直接准确计算的场合。
以下是将AHP运用到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综合评价的具体步骤方法。
2.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根据影响公共空间使用的因素得出以下22个指标:生态环境的保护、绿地植被的多样性……将这22个指标归纳成4类指标分别为:B1自然生态环境优美和谐、B2人工建设环境舒适宜人、B3丰富的文化及设施、B4管理维护经济便捷。这些指标在每个公共空间的使用上都有影响,但是各有偏重。将公共空间综合评价体系作为目标层,是问题的设定目标。将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的评价因素作为标准层,作为目标实现过程中需要考虑的标准,得出以下结构模型。
2.2 建立两两比较矩阵并计算权衡向量
首先对一级评价因素B1,B2,B3,B4进行权重分析,再依次对各二级评价因素C1,C2,C3,C4,C5; C6,C7……C16; C17,C18,C19,C20; C21,C22分别进行权重分析。这样的权重分析主要是通过计算得出评价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判断的方法是利用等级排序对各因素的重要度进行计算,首先按表1评定各要素对比后的相对重要性程度aij。
按照表1的取值后,得到以下5个矩阵:A、B1、B2、B3、B4
2.3 计算矩阵一致性
由于人对公共空间的认识是多变的,而公共空间本身的影响因素又具有复杂性,为了避免出现“甲比乙重要,乙比丙重要,而丙却又比甲重要”的这种违反常识的判断。这样的经不起推敲的矩阵会影响到整个评价的结果。所以为了检验调研的可靠程度,做出这样的一致性检验,要求矩阵能够符合大体上的一致性。
当C.R.
3 案例分析――云南省红河县观塘广场综合评估
红河县是云南省著名的侨乡,观塘广场位于其老城区。面积不大的广场作为红河老城区重要的公共活动中心,拥有多种文化因素的交融,是历史上马帮的过经之路,有许多中西元素融合的特色民居建筑。除此之外,观塘广场南侧的观塘是红河县为数不多的水塘之一,有着重要的水文化地位。
3.1 根据公共空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构模型选取评估指标
根据观塘广场的实际情况分析后,选取了:B1自然生态环境优美和谐、B2人工建设环境舒适宜人、B3丰富的文化及设施、B4管理维护经济便捷等四个方面的22个指标体系。
3.2 对评估指标进行量化
红河县观塘广场的综合评价结合了5位当地规划局专家及30位当地市民的打分,然后将每一项评价指标分值取平均值,再运用AHP层次分析法来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向量,最后进行一致性检验。
3.3 评估的结果计算
通过评估的指标得分计算得出评估总得分平均值为E=77.13。可知红河县观塘广场在综合评价中得分属于中上水平,在专家及市民的心中较为理想,在未来的改建修缮中可进行适当改进便可。从总体分值可看出:观塘广场在自然生态环境因素及管理维护因素上较好,在人工建设环境因素及文化设施因素上相对较弱。
从权重向量值可分析出:在公共空间的使用中,人工建设环境的舒适宜人最为重要,其次是文化设施的丰富性,自然环境及维护管理因素。
3.4 对未来公共空间的改建与规划进行策略探讨
通过指标得分及权重向量值的对比可以得出:①自然生态方面:观塘广场在自然生态方面是良好宜人的,在未来的改建上可以继续维护保持,在植物种类上可以适量增加。②人工建设环境方面:观塘广场在人工建设环境上略有不足,但是在权重值上可以看出人们对这个指标是很重视的,尤其是基础设施布置及环境卫生等方面,只有良好的人工建设环境才能为使用者提供一个满足需求的公共空间。所以观塘广场在未来的改建上可以加强这方面的建设,如椅凳的增加,路灯的合理布置,垃圾桶的摆放等等。③文化及设施方面:观塘虽作为红河县的文化地段,但是其指标评分却并不高,这说明观塘广场在建设的时候并没有重视这方面的规划设计,在未来的改建及规划中需要重视文化设施的布置,如将马帮文化元素、侨乡文化元素、水文化元素等等加入到规划设计中。④管理维护方面:观塘广场在其维护管理上属于便捷经济,在未来改建规划中可以继续维持这个优点。
4 小结
将AHP应用在公共空间使用后评价的优点在于:公共空间的使用评价因素众多,每一个因素在设计中都应该给予考虑。AHP不仅可以对评价因素与评价目标进行分析,也直观的反映了各评价因素之间的关联。通过权衡评价因素,找出相对重要的评价因素,这也提高了评价效率。另一方面,每一个公共空间都有其自身的特色与不同的背景环境,其发展的动力机制也不一样,也就是说每个公共空间的评价因素并不一样,且同样的评价因素在不同的公共空间中的重要性也有差别,就好比对于一个生态公园而言,其自然环境将成为相对重要的评价因素,而对于一个纪念性广场而言,其历史文化的保留是相对重要的评价因素。因此对公共空间影响因素进行权重评价是对未来的规划设计以及现有项目的跟进起到了积极作用的。但想要让公共空间的综合评价更有效,不仅仅要收集大量的市民意愿,还需要规划者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民众来自各行各业,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一样的喜好和观念,他们共同的属性就是对公共空间都有关注和需求。要把这样的人群思想聚齐起来本身就是件极其不易的事情,更何况后期大量的运算与分析。所以只有民众的集体努力加上评价体系的完善,才能让公共空间规划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祝媛媛.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新型城镇化规划影响因素研究――以山东省为例[D].安徽:合肥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14.
[2]邱俊华.层次分析法在环境规划中的应用[J].江西化工2008,02(030).
[3]陈新洋.昆明城市公共空间主观评价探究[D].云南:昆明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6.
[4]张必芳.层次分析法在旧城区公共空间绿地改造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四川:四川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2.
[5]霍B.城市公共空间使用后评价因素分析与方法的初探[D].江南大学硕士论文,2008.
[6]丁金霞.城市公共空间法制管理研究――以公共参与制度为视角[D].江苏:扬州大学硕士论文,2014.
【关键词】信息共享空间;文献计量;统计分析
1.引言
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简称IC)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美国高校图书馆兴起一种新型图书馆服务模式,它是一个经过特别设计、确保开放存取、整合使用方便的互联网络、功能完善的计算机软硬件设施以及内容丰富的知识库资源(包括印刷型、数字化和多媒体等各种形式),在技能熟练的图书馆参考咨询员、计算机专家、多媒体工作者和指导教师的共同支持下,培育读者信息素养,促进读者学习、交流、协作和研究的一站式服务设施和协作学习环境[1]。2005年,信息共享空间的概念引入国内,之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IC进行研究,一些发达地区的图书馆开展了IC的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本文基于文献计量的角度对国内IC研究进行分析,并试图得出一些启示,以期为今后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必要的借鉴。本文的文献和数据来源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以“篇名”和“关键词”为检索项,检索项之间进行“逻辑或”匹配,以“信息共享空间”“信息共享社区”“学习共享空间”和“Information Commons”“Learning Commons”为检索词进行精确检索,检索词之间进行“逻辑或”匹配,检索日期为2012年4月1日共收到检索结果549条,通过阅读摘要等相关信息,去掉不相关条目,共得到符合要求的540条检索结果。
2.论文时间分布
从表1中可以看出国内IC研究论文最早始于2005年,从2005年到2009年,论文数量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在2009年达到最高值,2009年以后呈现出逐年略有减少的趋势,考虑到论文的发表时滞,可以看出2009年前后是国内IC研究的高峰期。从核心期刊所占的比例来看,核心期刊在各年度所占的比例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说明国内IC研究从核心期刊开始,逐渐向其他期刊扩散的状态,体现了核心期刊的引领作用。
3.论文作者分析
本文统计了IC众多研究者中发文量大于等于5篇的作者的情况,共有10人至少发表相关论文5篇,其中上海大学的任树怀、盛兴军和卢志国分别20篇、16篇、10篇位列前三名,见表2。综合发文量、被引总量与被下载总量来看,符合发文量大、被引量大、下载量大的作者有任树怀、盛兴军、成俊颖、李梅、郝群和孙瑾,卢国志和倪代川属于发文量大、被引量小、下载量大的情况,陆宝益和吴浪则属于发文量大、被引量小、下载量小的情况,其中,任树怀、盛兴军、成俊颖可以视为国内IC研究领域最核心的作者,此外,孙瑾以及郝群的发文数量虽然相对较小,但是其文章平均被引量非常高,也是国内IC研究领域不可忽视的力量。从这十位作者所属的机构和地区来看,上海大学有4位和复旦大学有3位,上海地区7位,上海及其周边地区9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海及其周边地区特别是上海大学和复旦大学在国内IC研究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4.机构分析
本文统计发文量位居前10名的机构(南京政治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并列第十,如表3所示),从发文量来看,上海大学发文42篇位列首位并遥遥领先于其他各机构,华南师范大学和复旦大学各自发文15篇并列第二;从被引量来看,上海大学被引626次位居首位并遥遥领先,华南师范大学、石家庄学院和中山大学被引量较低,理工大学被引量极低。综合来看,不难发现上海大学无疑是国内IC研究领域最主要最重要的研究机构,其论文质量最高(被引总量和篇均被引量均列第一名),天津工业大学的发文量比较多,文章质量非常高(篇均被引量列第二名),也是国内IC研究非常重要的研究机构。从这些机构所在的地区来看,上海3个机构的发文总量遥遥领先其他地区,其他机构所在的广东、江苏、河北、天津、北京也均为我国沿海发达地区,说明国内东部发达地区在IC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5.期刊分析
本文统计发文量位居前10名的期刊(《图书与情报》和《图书馆建设》并列第十),从各期刊发表IC研究论文的数量来看,《图书馆学研究》《现代情报》和《图书情报工作》发文量分比为34篇、34篇、30篇而位列前三名,可以称其为国内IC研究的主阵地;从被引量来看,《图书情报工作》的被引总量和篇均被引量均为最高,《图书馆杂志》的被引总量和篇均被引量均为第二名,说明这两种刊物所发表的相关论文质量非常高,值得注意的是《大学图书馆学报》发文10篇,未能进入前十名,但是其所发表文章被引量非常高,高达318次,下载量也高达5915次,平均每篇文章被引31.8次,远远高于进入前十名的所有期刊,因此《大学图书馆学报》也是国内IC研究领域最不可或缺的刊物。《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发文量大,但是文章被引率极低,说明其文章质量非常低,《情报探索》被引率也非常低,但相比《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略好。从被引情况来看,核心期刊的无论是总量还是均量要远远好于非核心期刊,说明核心期刊的论文的质量要好于非核心期刊,如表4所示。
6.文章分析
从被下载量最多的10篇文章(表6)和被引量最多的10篇文章(表5)来看,吴建中的《开放存取环境下的信息共享空间》和任树怀、孙桂春的《信息共享空间在美国大学图书馆的发展与启示》都进入两榜前两名,说明其论文的质量非常高、网络影响力非常大,其中任树怀有三篇论文进入被引量前十名,两篇论文进入下载量前十名,再次佐证了其国内IC研究领域中核心作者的地位和影响力。从文章所在刊物来看,《图书情报工作》在被引前十名中出现4次,《大学图书馆学报》和《图书馆杂志》各出现2次,再次佐证其论文质量非常高;《大学图书馆学报》在下载前十名中出现4次,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刊的网络影响力和受欢迎程度。从文章研究内容来看,关于IC建设的论文和对国外IC研究和实践进行综述介绍的论文受到欢迎,这说明跟踪国外发展建设IC的重要性。
7.关键词分析
从图表7中可以看出“信息共享空间”作为出现次数最多的关键词是理所应当的,“高校图书馆”“图书馆”“大学图书馆”共计出现次268次,说明IC研究主要集中在图书馆领域,特别是高校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领域;“服务模式”“信息服务”“学科化服务”“读者服务”“服务创新”“学科服务”“服务”“信息服务模式”“知识服务”“图书馆服务”有关“服务”的词共计出现149次,说明IC研究注重与“服务”相关的方方面面;“电子阅览室”“图书馆2.0”“Web2.0”“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数字图书馆”共计出现41次,说明IC研究注重利用网络化和数字化技术为信息共享空间提供支撑;“构建”“建设”“实施策略”共计出现22次,表明业界对IC的具体建设的重视;“信息素养”出现14次,说明一些研究者意识到把提高用户信息素养与IC建设结合起来,“学科馆员”出现10次,说明IC的出现给科馆员的角色带来了变化;“公共图书馆”和“医院图书馆”分别出现6次和5次,表明IC同样引起这两种类型的图书馆的关注,出现次数较少说明其关注度有待提高,此外IC的“图书馆建筑”研究、“信息资源”研究、“协作学习”研究、“知识管理”研究等问题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关注。从总体上看,“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共享空间”的“服务”问题成当前研究的主流问题。
8.研究现状、问题与启示
当前国内关于信息共享空间的研究有一批比较重要的作者群体,有主要的研究机构和地域,主要研究阵地以核心期刊为主,出现了相当数量的具有影响力的作者和文章,在研究内容以高校图书馆IC为主,高校图书馆的IC研究又以IC的服务研究为主,这反映出当前国内相关研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从时间上看,相关研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5年到2006年是国内IC研究的兴起阶段,该阶段IC理念刚刚引入国内,相关研究以国外IC整体性解读和介绍为主[1][3]。第二阶段,从2007年到2008年是国内IC研究的发展阶段,该阶段相关研究对IC的构建、服务等主要问题进行深入探讨[4],基于IC本土化建设的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5];第三阶段,从2009年至今是国内IC研究的成熟阶段,该阶段相关研究除了对IC的构建和服务等主要问题进行研究外,研究内容更加全面和深入,Web2.0环境中的IC建设[6]、IC科学化服务[7]和创新服务[8]、公共图书馆IC建设[9]和医院图书馆IC建设[10]等问题引起相关研究者的重视,丰富了IC研究的内容。总体而言,当前的IC研究既有国内IC相关问题研究,又有国外IC相关问题研究,既有理论研究,又有实践经验的探索,更有对于信息共享空间建设热潮的反思[11]。其中,理论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对于IC建设中的资金问题、技术问题、布局问题、人员问题、管理问题、服务问题等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而又全面的探讨,得出了诸多有益的启示;在实践方面上海师范大学等诸多高校已经建成初具规模的IC并已经运行,积累了许多IC建设的经验。
今后的研究及实践需要注意以下问题:其一,避免过度集中于高校图书馆建设IC建设研究。要向其他类型的图书馆建设IC的研究倾斜,加强公共图书馆建、医院图书馆、儿童图书馆等非高校图书馆建设IC的可行性研究,并展开相应的实践;其二,提高中西部地区对IC研究的关注度,避免IC研究过度集中于东部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的图书馆要关注IC的发展进程,有取舍地进行IC建设,努力找到一条适合欠发达地区图书馆的建设IC的道路;其三,加强IC建设和运行中的问题、教训研究,为其他图书馆的IC建设提供借鉴;其四,注重模式研究。通过深入研究IC建设的细节,探索IC建设的可行模式;其五,加强本土化研究。在关注国外IC发展和研究状况的前提下,对IC本土化建设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寻找适合国内图书馆的IC建设道路;其六,加强IC建筑研究。合理IC的建筑空间布局是IC建设成功的关键因素,在进行IC研究的同时要加强与IC相对应的图书馆建筑研究。
参考文献
[1]任树怀,孙桂春.信息共享空间在美国大学图书馆的发展与启示[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3):24-27.
[2]杜慧平,刘晓霞.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实践与思考——以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杂志,2009(3):52-55.
[3]吴建中.开放存取环境下的信息共享空间[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5(3):7-9.
[4]成俊颖,李梅,郝群等.复旦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调查问卷分析[J].图书馆杂志,2007(7):39-41.
[5]朱琨,王运显.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初探[J].情报科学,2008(5):676-679,687.
[6]李梅,应峻,徐一新.2.0时代的信息共享空间——基于用户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1):96-98.
[7]赵冉.基于信息共享空间再探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6):154-155.
[8]钱茜.信息共享空间与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7):87-88.
[9]李红英.公共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构建研究[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1(6):86-88.
[10]包伟,王丽丽.医院学科信息共享空间构建模式探讨[J].中国医院,2010(10):78-80.
关键词:生态学,绿色,视觉魅力,人文魅力,共享空间
色彩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我们有视觉,就总会感觉到只身处在色彩世界之中。在光谱中,从排列顺序看(红.橙.黄.绿.青.蓝.紫)与色彩的兴奋到消极的激励程度是一致的。处于光谱中间的绿色,被称为“心理平衡色”,以它为界限,可将其他各色划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类色彩。因此,绿色往往被用来调节平衡视觉感受,消除视觉疲劳。
“生态学”(Ecnology)以绿色为象征,而绿色又是自然界植物的象征。人类与生俱来的对自然与绿色植物的强烈认同感与亲近感及其带给人类的安定感,使得绿色植物在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营造活动中始终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尤其是在生态环境备受关注的今天,绿色植物更是借助于各种技术手段融入建筑设计和建筑环境,成为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
1 绿色植物的视觉魅力
“建筑仅仅是环境的一个部分,建筑美从整体上说是服从于周围环境的”建筑作为稳定的不可移动的具体形象,总是要借助于周围环境恰当而和谐的布局才能获得完美的造型。而绿色植物则赋予了它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以绿为中心的规划指导思想,经常被建筑师贯穿于设计的主轴线。实际上建筑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结合,不仅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且也造就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景观。虽然现代资源共享带来人们生活方式.审美取向的日渐趋同,使建筑风格的同化现象不可避免,但迥异的建筑室内外绿化景观却为城市面貌带来截然不同的视觉景观,这种不易消融的特点,使其成为一幢最不易磨灭的印记。
2 四季更迭的绿色景观
四季变换的姿态,颜色,气味和随风飘动的秀影使建筑外部空间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其微妙的动态变化,使原本凝固的音乐也变的灵性起来,并在各个季节呈现出不同的风姿和魅力。绿色景观在空间和时间纬度上的变化,不仅为人创造了丰富的交往空间环境,而且架起了建筑与自然交流的桥梁。其或优雅,或自然,或绚丽的外观自然而然成为建筑空间的延伸,呼应和限定。
3 变幻的色彩
色彩最能引起人们的情感联想,绿色植物千变万化的色彩更增添了建筑空间的迷人魅力。春季欲滴的青翠,夏季蓬勃的盛绿,秋季灿烂的金红,冬季寂静的冷绿,使建筑造型和外部环境在一年四季变换出生动的表情,穿上不同的迷人外套,带给人们层出不穷的心理和视觉感受。
4 绿色植物的人文魅力
不同种类的绿色植物因其姿态,生长特性的不同常被人们赋予独特的个性和品格,从而表达出一定的文化特色和精神内涵。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绿化严谨而对称,呈现出了肃穆庄重的气氛。山东曲阜孔庙成列的松柏令人肃穆起敬。勒.柯布西耶的流水别墅,镶嵌在绿林之中,成为举世之作。纵观各个时代的建筑文化,都能觅到植物被赋予神圣象征含义的踪迹。
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巧妙互借和融合是中国私家园林的精髓所在。建筑物在园林中既是居住处.观景点,又是景观的重要成分。在传统园林中,建筑虽是配角,但那些植物的选择,花木的精心配置,无不使人产生无限遐想,为园林增添了非凡的自然魅力和人文魅力。论文参考网。
建筑与自然环境的结合,不仅表现在建筑与其依附的自然基地上,同时,还反映在建筑内部空间的组织与外部自然环境的沟通上。
当代建筑的“共享空间”,除了解决建筑空间的公共性与私密性之间的关系上,还直接将自然环境从室外引入室内。在室内设置喷泉,溪流,瀑布,能唤起人们对自然的联想,流水的波动,反光等特性使空间出现动与静的变化。
从外部空间到建筑内部,绿化可以使内外空间相互渗透,加强空间的内在联系。室内交通地带的绿化处理可以起到引导人流和空间导向的作用。论文参考网。在大型开敞式室内空间里,绿化起着划分室内功能范围的作用并能强化空间的自然品格。室内植物,做为室内特殊装饰和陈设部件,充满自然的生机与活力,是一般的陈设品不可代替的,形成特殊的空间节奏。
世界现代派第一代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Le cobusier)曾经说到:“建筑对空间的占有是存在之第一表征;然而任何空间都存在与环境之中,故提高人造环境的物理素质及其艺术性,就必然成为提高现代生活质量的重要构成因素。”建筑始终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并与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论文参考网。现代工业的发展造成城市人口密集,住房拥挤,环境污染严重,人逐渐远离了大自然。在钢筋混凝土包围的城市居住空间里,人们开始寻找失去上午大自然,渴望一切自然要素重新回到生活中来,在建筑室内外设计中竭力创造充满阳光,空气,植物和水的清新环境。使建筑与自然融合,成为自然的一部分,建筑在绿色中自然生长。
[参考文献]
[1]杜庄,2004。5 《建筑设计方法论》
[2]朱保良,1991.8 《室内环境设计》
[3]张文忠,2003.4《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4]赵国清,1996。9《色彩构成》
关键词:博物馆 复合化 功能定位 空间模式 设计策略
中国博物馆近几年得到了迅猛发展,数量与日俱增,在中国的市场经济不断走向成熟的今天,将博物馆的运营社会化和市场化,通过与外资合作,使博物馆的功能多样化,从而使中国的博物馆对于民众而言更具吸引力是中国博物馆继续向前发展的一种很好的选择。当然,博物馆也构成了城市公共空间不可缺少的部分之一。在复合化浪潮下,博物馆渐渐地具备了复合的社会角色。随着文化、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博物馆日趋多元化,在空间、功能以及运营模式等各方面得到复合化发展,从而充分利用了有限资源,有机结合了博物馆与城市,除此之外,其公共职能得到服务化、扩大化和社会化,同时博物馆自身也得到了可持续发展。
一、博物馆的复合化功能定位
1、博物馆的复合化功能定位的含义
博物馆的复合化功能是指通过对当代博物馆的功能进行设置以及对发展进行定位,除此之外,把博物馆运营模式的多层次化、向外拓展的势头进行统筹和设计。
2、博物馆的复合化功能定位的发展
传统的博物馆的功能主要是学术的研究以及传授上,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博物馆顺应社会需求的需要,所要担负的社会责任越来越多。从社会需求的角度上而言,中国博物馆在功能上在如下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第一,继续发展博物馆作为人们观赏藏品之处的功能。无论博物馆的功能如何变化,博物馆藏品的质量都是博物馆发展最重要的保证。不过要注意的是,一个好的博物馆并不是好的藏品的叠加。
第二,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当代博物馆增加了各种各样的消费服务功能,毋庸置疑,博物馆在这方面的功能在不远的将来将会得到很大的发展。在这种趋势下,博物馆诸如空间重组、规模扩张以及功能配置方面的内部整合也需要积极的进行。
第三,博物馆可以通过自身的文化引导作用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博物馆本身是一个文化的综合体,将博物馆的这个特征与其他领域结合起来,将会创造无穷的财富。
第四,博物馆的发展也体现在为当地的功能升级提供服务配套。各种公共活动场地以及各种文化活动的策划都可以通过博物馆来提供,除此之外,博物馆在餐饮、零售等消费方面的设施也可以做出相应的帮助。
第五,博物馆将越来越多的通过自身的文化功能增加城市的凝聚力,促进经济的发展。博物馆通过自身的不断发展和在功能上的全面,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民众奔赴其中,而博物馆中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以及相关的文化组织,都为增强人民的凝聚力创造了机会,与此同时,经济的发展也可以得到很好地推动。
二、博物馆的复合化设计策略
1、整体规划布局
博物馆的整体规划要考虑各种形式的博物馆与多层次的公共文化区域相结合,经过某种规划原则和关系而构成的布局结构。博物馆与城市的复合化是应对城市关系与博物馆关系的不断变化应运而生的,在城市空间与博物馆的多种结合之下,所建立起来的一种博物馆新布局。
博物馆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与城市结合导致越来越多的公众进入其中。博物馆与城市的关系在复合化趋势的推动下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这成为了对博物馆复合化进行整体规划布局的基础。首先,博物馆成为了城市公共空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博物馆作为重要元素融入了城市文化规划体系。再次,城市文化艺术教育业离不开博物馆的支撑作用。最后,城市社区生活也离不开博物馆。
以上是博物馆复合化进行整体规划布局的基础,而博物馆复合化进行整体规划布局的构建原则需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博物馆应该有机聚合城市公共文化资源。第二,平衡开发单一功能和混合功能,高效利用空间资源要求多层系地混合使用博物馆。第三,综合考虑建设模式、规模以及类型。
博物馆复合化进行整体规划布局应该遵循由框架到细节、由“有机群聚”到“总体均衡”,由此使博物馆的复合化城市网络最终形成。在建造过程中,综合考虑网络核心、网络拓展和网络补充。
其中网络核心是指博物馆应该充分考虑复合城市中心公共文化区域,首先在图纸上对城市的公共文化区域进行标记,然后依据相应的战略规划选择出这些标出的区域,从而进行分类,依此选定博物馆与城市复合的网络核心。
网络拓展是指城市社区公共网点与博物馆的复合。社区公共网点是那些满足社区居民生活需要的小型公共设施。社区公共网点与博物馆的复合使网络总体均衡得以实现,并且使复合化城市网络得以展开。除了这两者之间的复合外,社区博物馆如果能够复合建设高校校园的文化设施,也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网络补充是指博物馆整合城市碎片空间的作用,它可以梳理和优化城市空间及环境,充分利用城市中的闲置废弃土地,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2、自身功能发展
全球博物馆的共同走向便是与所在城市的休闲特征相结合,将各资源进行整合,从而达到尽可能高的利用效果。具体而言,博物馆应该在以下方面作出努力: 首先,完善提升内部附属产业的功能;其次,以一种主导力量的方式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最后,以一种附属功能的方式综合配套相关产业。通过这这三方面的努力,当代博物馆的整体品质将得到本质的提升。
经过专家预测,世界经济的一个独特面将是博物馆零售产业,在后博物馆时代,餐馆和消费是并重的。因此,在设计博物馆时,要综合考虑流线、空间以及功能在博物馆附属产业方面所产生的作用,在开放性、舒适性、可达性上,附属产业要尤其重视,除此之外,对于它们问日后规模的发展必须也要做充分的考虑。
博物馆与相关产业的结合对产业的导向作用越来越多的得到证实。所以,要更好的发挥博物馆对相关产业的导向作用,博物馆要不断完善自身的功能配套,以优良的形象和美妙的学术感染力使周边文化商业圈更加成熟。
博物馆作为一种附属功能对相关产业进行配套,要使博物馆作为产业的文化品牌,提升产业的社会知名度并且为产业所在区域提供公共服务。
3、复合化空间模式
在复合化趋势下,博物馆空间模式的复合化也势在必行。复合化空间模式是指在设计博物馆时,建立具有复合特征的空间体系和空间模式,使体验行为的多重化和博物馆的空间相融合,并且让城市空间与博物馆内部空间衔接良好。
复合化空间模式的设计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首先,将展示空间与展示主题想结合,即建立主体空间。当今博物馆以为观众提供优秀的展览为中心功能,博物馆的主体空间是展示空间。博物馆的复合化应该以它的主体空间结构为基础,这个基础的建立必须以展示空间与展示主体为依据。展示空间包括背景空间、无强空间、叙事空间、原貌空间、特殊空间和通用空间。每个空间类型都与相应功能的博物馆相适合。
其次,将公共空间与主体空间相结合,即组织空间结构。主体空间结构的组织要综合博物馆所在城市的环境,依此对空间结构形式进行选择。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博物馆当地观众的行为,依此作为依据,进行博物馆主体结构的组织设计。因为观众行为的不同会对主体空间的结构产生很重要的影响。不仅如此,还要结合功能拓展的空间需求形成公共空间体系。
再次,将公共空间与城市空间相结合,即联系城市空间。博物馆与城市的关系是很复杂的,并不是简单地作为一个处理集散交通问题的广场。因此,不能将博物馆被动的与城市进行融合。城市空间与博物馆空间融合的本质是使博物馆的公共空间成为联系城市空间的媒介,从而将城市外部空间与博物馆内部空间有机复合起来,打造一个提供公共服务,优化城市环境品质的整体公共活动空间。
总而言之,当代中国博物馆要想担负起国家名片的作用并且达到世界先进的程度,除了要提升自我,还必须达到高效率的运作机制,强有力的组织能力以及各种领域的相互合作,不仅如此,还需要长此以往的坚持和努力。正因如此,当代博物馆的设计者需要引入新的视角和思考角度,使博物馆在决策定位、资金运作和运营管理方面得到有效的参考,这即是博物馆复合化设计策略的本质所在。
参考文献:
[1]何小欣.当代博物馆的复合化设计策略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关键词】空间句法 轨道站点 公共空间 导则研究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注:该项目为北京工业大学第12届科技基金立项项目 项目编号: ykj-2013-10419
引言
北京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地铁站点的可达性特征使得站点临近区域在集散区域内客流增大的同时也产生了资源的积聚效应,而北土城站站点周边公园、广场等公共空间众多,却缺乏应有的城市空间活力。
因此,城市轨道交通介入原有城市空间所带来的城市更新与站点周边公共空间的重塑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本文旨在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区域的公共空间层面,从站点区域的功能属性、公共空间的物理属性、人的行为特征等方面来研究城市外部空间形态,对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公共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思考。
1. 北土城站站点周边城市公共空间分析
1.1 站点概况
1.1.1 规划范围
此次调研地点位于地铁8号线和10号线的换乘站――北土城站及其周边公共空间,占地面积约130公顷。北土城站周边以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北中轴景观大道广场等开放空间为主,辅以居住、办公、商业等功能用地。站点东北方向为在建的奥体文化商务园区,西北方向为中华民族园。
1.1.2 周边区域条件
北土城站是地铁8号线和10号线的换乘车站,且位于北京中轴线上,是北京传统轴线和现代轴线的过渡地带,作为奥运公园的门户和序幕,是北京交通区位的重要交通节点。周边用地以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广场等开放空间用地为主。
1.2 空间调研情况概述
1.2.1 公共空间分布特征
北土城站周边公共空间主要为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中华民族园(南区)、北中轴景观大道、公交总站和沿街带状防护绿地。用地内的古城墙文化、民族文化、奥运文化丰富多彩。
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利用率较高,人流较集中。而北中轴景观大道广场利用率较低,活动人群较少。中华民族园(南区)处于暂时关闭状态。
1.2.2 空间肌理特征
用地整体建筑密度较低,尤其以东北地块最为明显,为在建的奥体文化商务园区。以北土城站为中心,形成东西和南北向的大面积十字形开敞空间。东西向为带状的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南北向为北中轴景观大道(广场)及带状绿化,具有良好的视线通廊。
建筑以板式居住建筑为主,局部存在少量大体量现代公共建筑。南北向道路、广场形成了强烈的轴线空间。由于用地内建筑围合感不强,所以街巷肌理较为混乱,但绿化空间较为充足。
1.2.3 使用人群特征
根据用地内公园、广场等大型公共空间的功能性,其服务人群特征为:遗址公园主要服务于周边居住区居民的日常活动,中华民族园以游客为主,而北中轴景观大道处于周边居民和游客的混合使用模式,但以居民日常使用为主。上班族对区域内的公共空间利用率极低,主要在办公区域内活动。行人交通目的性较强,主要分布于交通干道沿线。四类人群混合使用的公共空间较少,以站点周边为主。
1.3 Space Syntax分析结果
1.3.1 街道整合度分析
北土城站点周边以北土城东路、北土城西路和站点南边的北辰路的整合度为最高。说明其拓扑平均深度较低,人流较易到达,可达性强。因此,此三条街道内的公共空间应作为优化设计的重点。
1.3.2 街道选择度分析
北土城站点周边以北土城东路、北土城西路的街道选择度为最高,站点南边的北辰路和安定路较高。而且,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也具有较强的吸引穿越交通到达站点的潜力。
1.3.3 站点所在街道相对深度分析
北土城站点周边以北土城东、西路和北辰路深度值最浅,有利于经济等社会生活的开展。其次,站点四周用地内深度值较为平均,个别地方存在较深区域。因此,在优化设计中,应努力降低站点周边公共空间的深度值,从而提升其可达性。
1.4 空间现状问题总结
1.4.1 线状城市公共空间
(1)局部步行交通系统可达性低
(2)部分站外步行交通系统可辨识性低,行人易产生迷失感
1.4.2 面状城市公共空间
(1)空间利用不充分,无法满足多元需求
(2)空间设计趣味性及观赏性较差,缺乏活力
1.4.3 文化氛围的营造
(1)多元文化(民族文化、古城墙文化、奥运文化等)氛围缺失
(2)中轴路――北辰路街景界面缺少“中国气质”,应加强其轴线秩序和文化氛围
2 北土城站站点周边城市公共空间优化策略研究
在城市设计层面,轨道站点周边公共空间优化设计导则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2.1线状公共空间
即站点出入口与城市街道的空间关系研究。具体包括空间的可达性、可辨识性、建筑围合界面等方面的指导性原则:
(1)沿街建筑立面整洁,尽量保持风格的整体统一,有底商的路段避免占据人行步道空间;
(2)道路两侧除了要有行道树之外,宽度足够的路段人行道两侧还应有丰富的绿化景观;
(3)人行步道要有硬质铺装且平坦无破损,人行道和人行天桥的地面及墙体应整洁,无商业设施。
本设计中以北辰路街道设计为例:
(1)强化街景界面的中国气质,强化人工建筑界面的齐整统一的轴线秩序。保持北高南低、平整有序的景观轮廓线。强化轴线对称格局,界面统一临街檐口高度,界面统一色彩。
(2)恢复与强化轴线上的重要结构性视觉要素,强化自然图画的城市公园气质,保持对称绿化格局,软化两侧街景界面。
(3)北土城南段强化轴线东西使用功能和建筑空间形态的对称布局,北段强化轴线东西对称的公园布局。凸显南北街景的不同气质和不同图底肌理。
2.2面状公共空间
即站点周边500m半径范围内行人能够到达的休闲广场、公园、绿地、街角广场、停车场等空间研究。具体包括可达性、安全性、便捷性、绿地绿化率、夜景观设计等指标要求:
(1)在空间尺度适宜的情况下,设置小型的林荫广场,或者儿童游玩设施,增加街道活力;
(2)在社区周边的街角空间,增加必要的休憩设施,并结合植被绿化等软质空间,从而为周边居民,特别是老年人增加宜人的休闲空间;
(3)设置足够的休憩设施,增加具有趣味性和参与性的环境,提供私密、开放、安静、热闹等不同特点、多样的可达性休憩场地;
(4)在公共建筑围合的街角空间,若空间尺度较大,可设置喷泉、水池、开放草坪、健身场地等丰富的广场空间,并注意加强与周边街角形成的视觉对景关系。
本设计中以安贞路广场和街角空间设计为例:
安贞路广场:
(1)将废弃的停车场改造为居民日常健身活动场所,满足周边居民的生活需求和安贞医院看病者休憩、娱乐等功能;
(2)广场内宜采用颜色较为鲜艳的硬质铺装,植被宜选择高低不同的植物进行人工造景,从而营造丰富的景观层次,以满足广场上人群和行人视线审美要求。
2.3文化氛围
即站点所在区域的周边公共空间应具有的文化气质,包括空间秩序、地域性文化小品的表达等内容。
(1)在中轴线上,通过绿化植被、构筑物、铺地等形式的对称布局,保持其中国气质和轴线秩序;
(2)增加其空间可达性及安全性,保证居民、游客的健身、游览、休憩等基本功能需求和重大节日的聚集活动场地;
(3)以人工植物造景为主,选择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植物,营造丰富的景观层次,以满足广场人群和道路行人视线的审美要求。
3.结语
本文通过对城市设计理论的研究学习,找到量化分析城市公共空间形态结构的理论和方法――空间句法(Space Syntax),并通过对北京市北土城轨道站点周边公共空间的实际调研,寻求问题的影响因素,结合量化分析结果对其公共空间形态及行人使用行为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寻找其关联性所在,通过对分析所得的各项问题进行梳理,找到其症结所在并提出相关优化建议,借此改善北土城站周边城市公共空间质量,充分发挥轨道站点的区域带动作用,提升站点周边城市公共空间的使用效率,创造出宜人的城市步行环境。限于笔者的学识与精力的局限性,文章中部分内容在范围上与深度上还有待深入研究, 行文中不免有不足与疏漏之处,敬请广大专业人士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徐璐 徐建刚 . 空间句法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以南京市河西地区空间结构分析为例 [J].现代城市研究,2011(04):42-48.
2 杨滔 . 空间句法:从图论的角度看中微观城市形态[J].国外城市规划,2006(03):48-52.
3 郭湘闽,刘长涛. 基于空间句法的城中村更新模式――以深圳市平山村为例[J]. 建筑学报,2013(03).
论文摘要:阐述了公共图书馆在为读者服务过程中要多一些人文关怀,多一些人性化管理,多一些对读者的体贴与关爱,这才是图书馆的服务宗旨。
读者是构成图书馆的重要因素,图书馆的一切工作归根结底都是为读者服务的。没有读者不会有图书馆,也不需要图书馆,图书馆是因读者而产生的,因此,如何做到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特别是公共图书馆应怎样营造一个满足读者借阅的环境空间,是我们需要认真探讨和不断解决的问题。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随着人们文化水平、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性化服务已被很多的服务行业所推崇,因为它更能体现出以人为本,为人着想的人文精神。图书馆从事的是为读者服务的工作,以人为本应该贯穿在我们的服务工作中,我们应该为就读者营造一个开放、平等、舒适的借阅环境。
l开放的空问使读者与图书零距离
2O世纪9O年代初期,各公共图书馆逐渐从闭架借阅方式向开架借阅方式转化。书库开放了,读者可自由出入书库阅览、选书,封闭的藏书楼变成了开放的图书馆。读者与书的距离通过开架拉近了,使读者感到了一种亲切感,使他们从开架中感受到了一种人文关怀。
开架让读者感到了一种漫步书海的惬意,这种感觉与在大书库外一张张翻阅目录和点击键盘的感觉完全不同,开架的书库让读者感受到充分的自由,读者可以直接捕捉自己需求的信息,也可以随意浏览一些其他类目的图书。闭架时书库的神秘感被进库阅览的新鲜感所代替。
开架不仅仅是一种借阅方式,它从本质上代表了图书馆对读者的文化态度,体现了图书馆对读者的人文关怀。对于读者来说再也没有比开架借阅更能让读者感受到利用图书馆的快乐和开心了。通过开架让读者充分享受到知识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开架借阅使读者与图书零距离接触,是真正体现了图书馆把读者放在第一位,把藏书列后于读者需求,读者不但可以走进图书馆,而且可以走进书库、走进书架,直接面对藏书,使读者置身于知识自由和人文关怀的氛围之中。
2平等的原则让读者感受到尊严和权利
平等是民主的基本意义,也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础。平等享受阅读是公共图书馆最基本的原则,平等阅读的概念是指读者到图书馆接受的所有服务。平等原则是国际上图书馆共同遵循的重要原则,1994年通过,国际图联颁布的《公共图书馆宣言》指出“公共图书馆在人人平等的基础上提供服务,无论人们在年龄、种族、性别、宗教、国籍、语言或社会地位上的差异”。著名的阮冈纳赞五定律中明确指出“书是供所有人使用的”平等原则事实上是民主制度的体现,当前我们的社会正逐渐进入信息社会,信息获取的不公和由此引起的社会贫富不均日益明显,因而图书馆作为社会信息的公平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公共图书馆平等的原则,反映在服务过程中,应该是平等对待每一位读者,不应按读者的职业、学历、年龄、读书兴趣等人为的划分出“重点读者”与“一般读者”。读者需求就是我们的工作目标,读者享有的权利是一致的,平等服务是图书馆最基本的原则,在这个原则下读者就能感受到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感受到在图书馆享受平等服务的愉快和喜悦。
3自由的空间让读者尽情漫游书海
图书馆自由是在我国图书馆界近年来提出的一个新理念。以前人们对自由的理解多为偏颇,一段时间人们将自由与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化等号,实际上自由应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之一,知识自由这一理念渗透到图书馆应当说将会使图书馆服务上升到一个新境界。将为读者营造一个遨游知识海洋的无拘无束的广阔空间。
我国图书馆在服务理念上自由的概念还没有完全形成,在图书馆的社会职能中有一项是教育智能,怎样来理解这一职能,在执行过程中就曾有偏差。有一种观点任为图书馆是一所社会大学,那么图书馆人就应当承担起老师的职责,在这种理念下,图书馆习惯以老师自居,经常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与读者,以为读者到图书馆是来接受教育的,特别是一些图书馆在读者须知中规定了一些霸王条款,如读者丢失多卷书中一册却要按整套图书赔偿,有些书库限制读者使用等等,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读者的自由阅览。读者到图书馆探索知识是通过知识受益,通过丰富的文献资源充实自己,它接受的是一种社会大文化的教育,而不是接受图书馆员的教育,图书馆要做的是充分尊重读者的阅读兴趣和阅读取向,以热情周到细致的服务为读者营造一个自由的阅读空间,要淡化教育功能,强化服务功能。
4舒适的环境为读者提供良好的阅读空间
前述的开放、平等、自由的阅读空问,主要依赖于图书馆人文理念的提升。改善图书馆阅读的软环境,为读者营造舒适的阅读空间,则是对图书馆硬件条件提出的要求。
图书馆的环境包括建筑环境及阅览环境,近几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对文化事业投入的不断加大,一些公共图书馆及高校图书馆相继落成了一批新馆舍,这些新馆的落成,使图书馆的外部环境、面积、设备都有了根本的好转,特别是一些新馆的建筑风格一改过去死板、压抑、没有特色的缺欠,在建筑风格上向现代、开放、时尚的方向发展,有些建筑已成为城市形象的经典之作。在内部读者借阅环境上也在不断的追求开放、舒适、功能齐全的目标。
在图书馆内部环境上,读者已不满足来图书馆单纯的借书、阅览,他们希望图书馆是一个集读书、阅览、文化休闲为—体文化娱乐场所,在这里除了看书读报之外还可以听音乐、看影视、观摩表演等等。
图书馆在布局上也应该从读者需求出发,将各阅览区合理划分,如图书借阅区、报刊借阅区、音像欣赏区、娱乐休闲区等,读者可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选择利用。
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开发是从2009年确定的,针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的研究从近年才开始的。主要的研究如下:①在开发战略研究方面:王晓玲,阐述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在环渤海经济区中是连接东北与华北乃至东北亚的纽带、推进了区域一体化的进程;李靖宇等人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的战略投放体系进行了分析,认为其投放体系应形成由点到线、扩县成面的对外开放新优势,并以辽中城市群为腹地起到联动作用;王雅莉在《对辽宁沿海经济带战略的几点思考》中提到应当在中央政府指导、城市政府协商、市场中介组织和企业等多个层面上逐步形成制度性区域合作协调机制,以实现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相互协调的共同发展。②产业集群方面研究:何艳等人在《辽宁沿海经济带的产业集群研究》中提到制定城市的差异性定位与合理分工体系、建立跨区域协调组织、按产业的空间集聚度进行产业布局、建立网络化的产业集群;王志等人针对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集群发展的问题提出科学规划,依托工业园区发展产业集群,加强集群间的分工与合作、构建区域产业创新体系的对策;徐晓兰在《对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园区建设问题的若干思考》中提到从产业集群构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低碳发展等三个方面探究了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园区建设的方法手段,从优化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加强财政支持以及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等五个方面讨论了促进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园区快速发展的保障措施;而曹松威等人在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布局的问题上则认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与合理布局,港口与腹地联动式发展,加强城市间合作和错位发展,坚持产业集群化的发展战略,提高产业和企业的创新能力是最优的解决方式。③总体空间布局研究方面,王亚丰等人通过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空间格局演变的城市化影响方式研究,经济带的城市化影响方式主要体现在城市化进程推进、城市体系重构、区域空间结构优化和区域生态空间构建四个方面。④县域经济角度研究,潘志等人阐述了辽宁沿海各县市(区)中,研究区两端的经济发展明显好于中间部分;连显淼等人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浅探》中认为辽宁沿海经济带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不平衡性和空间差异显著,大体呈现东中西三大地带分布格局。⑤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肖瑜对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发展的战略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认为全面优化旅游服务环境;加强带内各市之间及与周边区域的旅游合作;同时李红波等人在对旅游空间结构进行研究的结果是使其形成一个中心、一条发展主轴、四大旅游区,构建了辽宁沿海地区“点―线―面”的空间结构;庄河―丹东线列为第一个二级发展轴。⑥沿线各城市相应研究,谷春立《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的互动发展区》;王延滨《营口沿海经济带区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吴艳娟《关于锦州沿海经济带建设问题的研究与思考》等。
在学术论文方面,科研人员也有更为详细的论述著作来论证,辽宁沿海经济带在各个方面应该如何定位发展。2007年―2009年关于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学术研究论文如下:
发表时间 论文名称 作者 指导教师 专业 论文来源
2007 辽宁省沿海经济带产业布局整合研究 华玉介 钟磊钢 工商管理 东北大学
2007 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城市化发展研究 邬冰 杨青山 人文地理 东北师范大学
2008 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研究 张立鹏 戴慎志
邢铭 城市规划与设计 同济大学
2008 辽宁省沿海经济带产业集群研究 高焱森 李秀敏 公共管理 东北师范大学
2008 辽宁省沿海经济带与五点一线开发研究 徐志坚 李靖宇 区域经济学 辽宁师范大学
2008 辽宁省海洋经济发展布局及沿海经济带构建 张耀光 人文地理 辽宁师范大学
2008 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发展优势问题研究 陈刚 匡海波 工商管理 大连理工大学
2009 辽宁沿海城市群经济整合战略研究 赵宇飞 韩增林 人文地理 辽宁师范大学
2009 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中的长海县域开发开放研究 宋洋 李靖宇 区域经济学 辽宁师范大学
在我国学者在期刊上发表的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各个方面的研究中,战略方面从早期在区域定位到近期的具体部分的细致分工,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的深入和对现实的具体操作的指导性更清晰。在沿海经济带的发展中,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产业的布局以及区域生产力的分工上,这点直接导致了沿海各个地区的发展的规模是否能达到规划预期。产业与经济的密切联系,使大家对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县域经济也有了深入的探索,由于“五点一线”的主要沿线是依靠县级市或乡镇这些行政单元组成,更好的带动经济发展必然会更好的发展县域经济并使其具有特色。在沿海经济带的资源方面,研究广泛,比如旅游资源的研究、港口资源的研究、海洋资源、农业资源等等。针对重要的几个城市,对每个城市相应的问题分析得到解决的措施,但核心的思想都是抓住这次机会,快速发展沿线城市与乡镇,以此带动周边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在学术论文研究方面,从研究学者背景看出,大多数研究人员是从事经济地理和管理方面的,而城市规划专业对其空间分布的研究比较少,一方面是因为该战略规划在空间上已经明确了“五点一线”的格局;另一方面是在发展目标的指引下,研究重点放在产业的研究方面。这样解决了目前的产业开发和投资的问题,但对城市未来的发展没有前瞻性,容易引起之后城市规模发展不一、经济不平衡等城市问题,对整个经济带的发展起到制约作用。针对经济带中某个城镇的研究比较缺乏,只是从产业上指导个片区发展产业类型,该产业一是从其附近大的城市主导产业定位,另一种新增的产业。在学术论文的研究当中,《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中的长海县域开发开放研究》和《庄河市海洋产业空间布局》两篇文章,是以“点”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历史、现状及政策指导对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产业布局以及城市空间布局探索。
综上,在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的研究中存在全面但不精确深入的问题,在沿海经济带中有全面的产业布局、空间结构的研究,但更重要的是每个部分详细规划设计针对每个地段的不用情况分析其发展得利弊因素,将考虑区域发展得各种因素用于某一地区,对其进行全面的解读,之后因地制宜的制定发展战略,指导其未来高效的开发开放。
参考文献:
1. 宋欣茹、于晓霞,庄河市海洋产业空间布局研究,海洋开发与管理,2007
2. 薛峰,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研究,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3. 宋洋,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中的长海县开放开发研究,辽宁师范大学说是学文论文,2009
4. 薛峰,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研究,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聚落形态特征
1.1、传统聚落选址
铜湾陈村位于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王英镇,因村落周围有铜矿石,而且都同是陈氏后代同湾的人,故名为铜湾陈。由林地、小溪、正屋、宅居、农田构成,形成依山伴水天人合一的村落。
铜湾陈属鄂东南低山丘陵区,处幕阜山向长江冲积平原过渡地带。西北、西南、东南部多低山,且向东、中部倾斜,构成不完整的山间盆地。铜湾陈(曾用名:铜畈陈)因山体含铜又都姓陈而得名,是阳新县隧洞村十三湾中的一个湾,为了不占农田,又便于生产生活故依傍在溪流边,建在向阳背风的山脚坡地上。
铜湾陈在选址上也考虑到了生产、生态、风水等各方面的因素,虽然风水文化有着迷信和伪科学的一面,但是在聚落选址坏境中,它包含了人文地理、生态、美学以及环境心理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并且大多数人尤其是生意人在这一方面特别的注重。铜湾陈地处阳新东榜山与西榜山脚下的一块平坦的土地上,村落三面环山。从风水方面来讲,铜湾陈巧用山体的位置、形状大小、围合形式从而决定建筑的布局、资源的分布以及交通的组织。在以农耕为主要的经济来源的铜湾陈中,不管是平坦的地势还是起伏的山势,不仅要考虑到可农耕也要考虑到方便农耕,这就要提到“水源”的重要性了,水乃是一个村落的灵魂所在。不管是在生活上还是生产方面甚至是商业运输方面,水在运作中起到了枢纽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在生态方面得到改善,使得村落内部环境和周围坏境有一个良好的循环过程。铜湾陈中主要的水源是一眼活泉眼,不仅供应村落内人们的生活用水,同时农田灌溉之水也是取自于溪水之水。
1.2、聚落形态特征、
虽然传统聚落地区地形相对于城市来讲破碎复杂,但是聚落最终发展而成的形态都具有较强的集中性。从形状来看聚落整体形态主要为团型及带型两类,而铜湾陈则是一个典型的团型聚落。主要的特点是形状方整、结构紧凑、边缘较为清晰。有的聚落有围墙来划定村落的边界,铜湾陈则是通过自然要素如河流、山体、道路来限定村庄边界,这种形态与它起先的选址有关系。不同的组合形式可以组合成不同的边界,同时也会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如山体和河流的边界就会给人亲切的感觉,而山体与道路则会产生规整的视觉冲击力,在铜湾陈边界形成中形式多样化,给人以不同的视觉享受。(图1-1)
1.3、聚落景观格局
传统聚落的景观容纳了劳作、待客、游戏、休息、起居以及祭拜等各项日常生活,既保留了遗留下来的封建文化部分也包含了现代生活中的一些习惯。文化的变迁和发展在聚落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索引的作用,是整个聚落的发展方向。笔者调研了铜湾陈的聚落景观格局,研究了在文化变迁和迁徙情况下的景观格局的改变过程,通过事物的存在形式进行了艺术层次的分类,如点状场所有正屋、宗祠;线性场所有水系、街巷场所、空间结构;面状场所有道路交叉路口以及核心景观区域。
1.3.1 点状场所结构作用
正屋、宗祠因其形状以及面积我们把其归属于点状场所结构中。正屋是铜湾陈家族文化的产物。(图1-2)因此,正屋不同于一村一姓祠堂类型的大规模建筑,实际是经最亲近的家族成员协商围绕自家的家祠共同建造类似“大家庭”即联体居住建筑的结果。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小农经济中掺杂了商品经济的成分,因此铜湾城外出经商的商人靠经商发了家,能够积累起比较可观的财富,他们不断修建充实正屋。其目的是希望自己的财富荫及子孙,希望后代能够济济一堂,延续宗族香火。因为时间久以及人使用少正屋现已塌陷。(图1-3)起初的只是为陈太公过寿而建筑的正屋,以至于后面子孙的这种对长辈的尊重之礼,使得正屋在聚落中一代代的继承下来,现在正屋最重要的作用即聚集,不管是红事还是白事,大家都在正屋中举行,甚至是哪家升官发财、生儿育女这种事情也在正屋中进行庆祝。可以看出正屋是在文化的发展中发展的,两者是息息相关的。
1.3.2 线性场所结构作用
水系、街巷场所、空间结构呈线性故在景观格局中起到了线性场所结构作用,贯穿整个聚落。铜湾陈内水系、街巷场所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所以习俗文化对它们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洗菜、洗衣、聊天休息都与两者密不可分,人们总是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去对自己居住的环境进行系统的规划,比如人们会人为的去开凿水渠以便溪水可以更好的为人们所利用,聚落内没有像城市广场那种可以供人们聚集的场所,人们就利用建筑与建筑之间所围合而成的相对开场的场地来进行活动,这些文化活动总是围绕着人们的活动的变化而变化。(图1-4)
1.3.3 面状场所
在铜湾陈的调研中,比较开敞的位置还属道路交叉路口和核心景观区域,呈面状形式存在在聚落内,村落起初并没有像样的道路交叉口,随着村落人口的增加、交通的需要、贸易的需求以及文化的提高,人们对道路的要求越来越高,村内由之前的石板小路到现在的3米多宽的水泥马路。(图1-5)核心公共空间对于聚落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往往成为聚落中最为突出的一个空间区域。铜湾陈内核心景观区域就属村内的打谷场了,打谷场虽然场地比较的开场,但是因为稻谷的晾晒以及缺少阴凉之地,所以人为活动相对来讲要少很多,只有晒稻谷、晒衣服以及通行的作用。
2、边界
从字面意思上面来讲村落边界是指村庄与外界之间的疆域性界限,如以亲缘和地缘关系为基础的地域共同的范围,以土地所属为依据的村界,以及行政关系制约下的村组织行政的界限等;深层次的意义则就涉及到村庄主要事物和活动的非疆域性边缘,如村庄的经济组织、市场经济网络、人际关系网络和社会生活圈子所涉及的范围等。在这里我们主要讲的是第一种,多元化的边界给整个村落增加了许多神秘性及乐趣。铜湾陈三面靠山,另一面则以植物组团为主形成一面树墙,在围合形式上面属于全围合式,给人一种大自然的归属感。
3、街巷及公共空间
铜湾陈村的街巷结构呈南北向延伸,东西向依次排列。随着村民居住范围的逐渐扩大,新建筑的增多,巷道也随之而增多。由起初的石板巷、土路再到水泥路,联通各个建筑,又分割出不同的休息活动空间。建筑布局沿正屋依次相望而建,并由主干道向两侧蔓延,街巷互通,它是起初建房者根据地理、风水等条件,自发建设而形成一个整体的居住群体。
传统村落的街巷担负着整个村落的交通和联系,并且结构有序、等级分明。铜湾陈的街巷可以分为三个等级:交通性街路、生活性巷道、里弄。不同等级的街巷所担负的功能不同,所形成的空间尺度、景观形态也有相应的差别。
3.1、街巷形态与尺度
3.1.1、鱼骨形的街巷结构
鱼骨形的路网结构主次分明,南北向的交通要道形成清晰的空间主轴,次级巷道由主轴发散出去,向外延伸。延伸的巷道大多数都垂直于主道路,并在靠近主道路部分线形较笔直,随着向外的延伸线形则更为自由。主道路顺应地势起伏,是人们活动最频繁的重要空间。
主要街路都比较宽敞,宽度在3米-6米,而主要生活性巷道宽度为1.5米-3米,有些里弄宽度仅有0.8米,只能让人侧身通过。而这些都是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形成等级尺度分明的村落街巷网络。
3.1.2、街巷的尺度与功能
巷道的功能十分单纯,即连接上一级的街巷,并通向每户民居的入口。因此铜湾陈巷道的尺度都很小,多数只有一米多宽,两人并排行走都觉得狭窄。
传统街道空间要素分为实体要素和行为要素。实体要素主要是指空间建筑围合成的水平界面、两侧的垂直建筑界面、街道节点以及部分设施小品等,也就是街道上的一切主要构成物。行为要素是街道空间活力的体现,既人在街道空间中的活动要素以及各种行为在产生过程中对空间的影响。传统的街道空间尺度的重要因素主要有街巷宽度和沿街建筑高度的比例,两侧建筑之间或立面中各细节之间的比例关系,或立面高宽比例关系;街巷长度与宽度、广场大小与周围建筑高度的比例等等。
通过对几条主要街道进行实测统计,其街巷具有良好的比例尺度,是亲切、近人的。街道的宽度和建筑的高度,反映空间给人的总体感受,街道尺度比值的不同,空间感受也不同。铜湾陈传统街巷空间尺度、围合空间都适宜人的使用要求,而这种尺度的亲切感与历史感也正是传统街巷空间的魅力之所在。(表二)
对于很多村落来说,主街除了是交通的主干,往往一侧还建有庙宇、戏台或祠堂。是举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场所,并兼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如调解村民间的矛盾,共同议事等等,在很多节日期问都要举行大型的民俗活动,如跳地戏、抬亭子。这些空间还具有一一定的仪式性和纪念性,例如正屋,是为了祝寿而建的,后来被用作屯粮、祭祀等用途。
表二 铜湾陈主要街道比例
注:街号参考本文中【图4-1道路标号】
3.2公共空间
铜湾陈村聚落公共空间依据功能及空间分布范围的不同,划分为村口、圣地空间、水体空间、绿地空间、道路交叉口、场院空间(含打谷场、门前后院)。
3.2.1、重要公共空间
正屋作为重要的公共建筑,成为聚落中最突出的一个空间区域,对铜湾陈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是铜湾陈重要公共空间中不可缺少的要素。(见图1-4、图1-5)
3.2.2 村口
铜湾陈村的村口结合入村道路形成一个公共空间,这一类型空间往往处理得比较随意。村口部分实际上属于村子发展的边缘地带,因而建筑较少,不能明确界定出街巷空间。在这种情况下侧界面由几株石栎、苦槠相互围合形成竖向的垂直空间,形似门洞,给人们提供一个半封闭的过渡性空间,当人们自村外开敞的自然空间经由这里再进到村里有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底界面有地形变化,东西高中间平坦,东边有一条南北向的溪流经过,道路两侧分布着各家的田地,在地面铺装上,就只是单一的水泥道路与软质的区分。(图2-4)
3.2.3 圣地空间
纵观中国居住聚落的历史,可以说,祠堂主宰着传统聚落形态的发展和演变,因此,宗祠是传统广府村落公共空间的核心部分。铜湾陈没有祠堂,村民们口中的正屋功能同祠堂类似,正屋坐南朝北,朝向村口的方向,古时陈氏祖先修建正午的目的是为宴请宾客,这样的朝向有欢迎的寓意。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正屋已不能完全发挥过去的功能,但它在人们心中一形成一种观念的物化。正屋常与在其东北角的打谷场一起组成村落里面最大的开放空间,尽管现在人们对打谷场的使用不太频繁,偶尔会有人晾晒农作物或小孩嬉戏玩耍。
村民每月农历初一和十五会烧包袱,这是当地人的风俗习惯,地点一般在村口福神庙,以求全家平安。福神庙大约有400余年历史,坐落于村口山坡上,眺望全村,有保护全村的寓意。同样也会有人去祖坟山上祭拜祖先,祖坟山位于西北面的山腰上,坟碑的位置有一定讲究,两在上,四位居其下,根据其祖先地位而定的。(图3-1)
3.2.4 水体空间
水,在传统农业社会中是村落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灌溉农田、水产养殖、村民生活、消防都离不开水。因此,在村落的选址和建设中对水系的规划都进行了充分的考虑,不但要符合传统风水格局的要求,还要满足村民生存和生活的需要。铜湾陈的水系主要是当地泉水,村民生活用水、灌溉田地都是使用这里的水。泉水分为三个支流从山上流下来:向西流的水村民是不用了,只有在需要灌溉农田的时候才会用这个水;向东流的水,用水管引水来供应下面村落的生活用水,直接流入到人工水塔里面;铜湾陈村内的溪水是余后之水,流往中部的水主要提供农民的生活用水以及蓄水形成水塘来灌溉农田,多余的水最后就和东面的水汇合在一起。(图3-2)
4、村落经济来源以及历史文化习俗
传统村落起初因地处僻静之地,交通不发达,所以并没有对外贸易。与山体相邻,山上的药材、竹、果树等及农作物都可为农民所用。随着人们文化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仅凭着农耕和药材的小型经济交易是满足不了人们的生活的,所以现在家内壮丁或夫妻二人出去到城市打工便成了主要的增加收入的方式。传统村落的历史比较悠久,所以历史文化习俗相对于城市来讲要丰富多彩,最可以体现出来的是节假日及祭祀的习俗,与平时不相同的是在端午节时出嫁的女儿也回娘要家一起过节,村中老人到自己六十岁,就会为自己准备棺木。(图4-1、4-2)在生活习俗中服饰崇尚简朴试用,富人穿白丝布,穷人穿手工棉麻布,村民下田干农活都穿棉布鞋,(图4-3)在饮食方面以自给自足的经济方式为主。语言方面基本是铜湾陈方言,与湖北省大部分地区流行的西南官话迥然有别。人过世后,不会马上立碑,而是要等上一两年,原因有二:其一,经济原因不允许,要筹钱。其二,不能即时找到合适的工匠师傅。(图2-1)
5、结语
总的来说,文化是价值、知识和物质客观的载体。人出自于自然和文化环境之中,而他出生的文化坏境则支配和制约他的行为。“不是社会,文化才是人类与众不同的特征。”文化的传递有两种形式:其一为有意识、有计划的教育,属自觉传递文化;另一种为无意识的、举止言行对他人起教育作用,是不自己地,潜在地传递文化。传统村落外部空间主要为后者的进行提供了条件。人们在特定的生活坏境中“学习”,社会化过程即一个传递文化的过程。因此在日常的交往中,不知不觉起到了传递文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叶云、叶依子;鄂东南传统民居聚落生态文化探析――以湖北省铜山县闯王镇芭蕉湾为例[期刊论文];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4)
[2]传统街道空间更新模式研究》
[3]黄俊华;传统聚落街巷空间形态的解析及更新――以江西部分地区典型为例;硕士学位论文2008,12(15)
[4]王海宁;文化迁徙与变迁视野中的传统聚落形态研究――以贵州屯堡为例;博士学位论文;2009,06(16)
[5]王媛钦;基于文化基因的乡村聚落形态研究――以苏州市陆巷村、林屋村、澄墩村为例;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优秀论文;2009,5(10)
(一)我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
自1998年始,我国国务院学位办就组建设置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专家论证组,展开了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前期论证工作。1999年5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7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并从2000年8月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在我国开展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试点工作,2001年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在我国开设,全国24所高等院校第一次招收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2004年将试点高等院校扩大到47所。现在又增加了23所承办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院校。
(二)我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
1. 教学方式重理论轻实践
公共管理教育强调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研讨式教学、实习式教学等方法。我国公共管理硕士教育对案例教学虽然重视,也将案例教学融入课程中,然而总体来说,没有建立起高质量、规范化的案例库,缺乏对公共管理实际工作经验的深刻理解,没有建立案例开发与研究的激励机制。在教学方法上,仍以课堂讲授为主,情景教学、社会实践不足,导致课程教学过于理论化,与实践结合不紧密,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运用仍不成熟,难以达到MPA教育的目标。
2. 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根据各高校招生简章显示,在全国100所有招生资格的试点院校中,绝大部分高校公共管理硕士培养所开设的课程数量有限,各院校课程设置基本雷同。由于课程丰富性的相对欠缺,也就是选择空间小,使学生无法行使选择权。为了适应加强专业之间这种趋势,课程设置也逐渐拓宽思路,一些跨专业课程被开发出来。然而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学生对于高校的这种作为力度不够满意,课程设计中跨学科思想不足,加之跨专业课程资源有限,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缺乏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结构和研究意识,对于专攻于学术的普通硕士来说,会导致其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可能会越走越窄。
3. 学位授予制度不够严密
首先,我国对于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选题,内容没有紧密结合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时代步伐,并且对于学科的实践性和复合性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其次,在学位论文答辩的环节,有些承办院校流于形式,没有使论文答辩真正起到作为整个公共管理硕士教育总结验收的作用。从答辩审议专家组的组成,到学位论文答辩的各个环节,MPA学员对于专家所提问题的回答质量,都需要进一步提高和改进。
二、改进和加强我国公共管理硕士教育质量的对策
(一)完善课程设置
高校要精选或采用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开发高质课程。要培育高质又高效的课程,必须拥有优质的资源,除了依赖优质的师资以外,还要进行课程设置的优化。笔者认为有必要和可能将部分学科、专业必修的课程作为精品课程进行培育,这样既有利于稳定课程体系,更有利于通过这些课程帮助学生建立牢固的专业基础。以充分了解学生需要和教师教学能力的作为基础规范课程开发。把好课程开发关,对新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作以科学论证是规范课程开发、加强课程建设的关键之一。
(二)加强学位授予环节的管理
首先是正确把握专业学位论文的规格和标准。专业学位的论文形式可灵活多样;论文选题应有现实针对性、应用性、创新性;论文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论文要综合反映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调查研究的能力。其次要严格进行学位论文答辩。为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使学位论文的答辩环节能够顺利进行,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至少有一位在公共管理方面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在学位论文答辩环节,应对学位论文的质量加以正确合理的评价。只有课程考试合格和学位论文答辩通过者才可以授予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
(三)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成功经验
从国际上看,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公共管理硕士教育较为成熟和完善。尽管我国与这些国家在社会体制、政治制度以及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仅从公共管理硕士作为一种专业教育形式着眼,借鉴其相对成熟的经验和思路对我们现阶段发展公共管理硕士教育来说,不无裨益。因此,应从公共管理硕士教育的各个角度,展开国际比较与交流,取其精华,以之为我们提供启示。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际上在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应用专门人才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有益做法,促进我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积极发展和质量的提高,加强研究探索,广泛交流、合作。
【参考文献】
[1]杜宝贵. 我国公共管理硕士教育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高教研究,2004(1):21-23.
[2]朱立言. 公共管理硕士课程设置与公务员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