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15 14:12: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青年亚文化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内容提要]伯明翰学派在批判性地继承芝加哥学派的研究的同时,开创了亚文化研究的新领域。伯明翰学派的研究重点是战后英国的青年亚文化现象,特别是工人阶级的青年亚文化,并拓展了对亚文化中女性的研究。在研究方法方面,伯明翰学派转向分析大众传媒、大众/流行文化、文学以及“日常生活”,这就使得亚文化研究远离社会学与犯罪学研究的传统得以巩固,并开始了艺术流派与新人文主义的阶段。
[关键词]伯明翰学派 青年亚文化 工人阶级
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The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Culture)成立于1964年(2002年关停),它奠定了此后20年亚文化研究的取向和方法。CCCS的第一任主任是理查德・霍加特(RichardHoggart),他曾在莱斯特和伯明翰教授过英语,其颇有影响的著作《识字的用途》(TheUses of Literacy,1957),成为英国文化研究这一学科的三部奠基性著作之一。该书和雷蒙德・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的《文化与社会》(Culture and Society,1958)及E.P.汤普森(E.P.Thompson)的《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The Making of the EnglishWorking Class,1963)一道,与城市社会学、犯罪学及参与观察法的研究方法分道扬镳,转向分析大众传媒、流行文化、文学及“日常生活”:这些分析是对这些现象的意识形态化解读,因为此处的文化总是被视为阶级冲突的问题。所有的文化评论者都是基于左派的立场,并且无疑都非常怀旧,尤其关注工人阶级“有机”(organic)文化的重要性。对雷蒙德・威廉斯来说,“工人阶级文化主要是社会的……而不是个体的”,工人阶级文化是社会中社群的典范;文化本身是与把社会理解为作为活生生的社群的观点联结在一起的。汤普森的著作在英国的亚文化研究中尤为重要,他将英国工人阶级的起源追溯至18世纪的当地传统,这些传统围绕实践、观念及价值系统的特定编码组织起来。在这个意义上,文化高于经济,汤普森论述了一个自觉且独立的工人阶级的成长,这个工人阶级是自为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他们在艰难的条件下团结一致,并将自身与他者区别开来。他写道:“当一些人由于共同的(继承的或分享的)经历,感觉到并且能表达清楚他们之间的利益的共同性和与另一些人的利益的不同性(而且通常是对立的)时,阶级就产生了。”在此意义上,工人阶级自身具有亚文化认同,讲述这个阶级的故事,就是书写后来汤普森所说的“来自下层的历史”(history from below):这是许多亚文化研究著述中常见的叙事方法。
伯明翰学派的代表性人物包括菲尔・科恩(Phil Cohen),他于1972年发表了《亚文化冲突与工人阶级社群》一文,恰巧是约翰・欧文(John Irwin)回应美国的“亚文化多元主义”(subcultural pluralism)两年之后。但是,从某些方面讲,科恩的著述与早期的芝加哥学派有着惊人的相似,其中甚至也有关于青少年犯罪的论述。该文研究的对象是英国伦敦东区的工人阶级社群,伦敦东区是社会学和文学研究大量涉及的场所,例如,罗伯特・帕克(Robert E.Park)在其关于芝加哥的著作中借鉴了瓦尔特・比桑特(Walter Besant)的《伦敦东区》(East Lon-don,1912)一书。但是,科恩的文章追溯的是伦敦东区工人阶级社群的终结,因为城市规划者对这一区域进行了“现代化”和去中心化。他关注青年(这也一直是伯明翰学派亚文化研究的焦点),并用三种相互关联的重要方法对伦敦东区的青年进行了分类:第一,他们受与“父辈文化”(parent cul-ture)之间发生的代际冲突的约束;第二,他们日益沉湎于现代化给东区带来的“新消费社会”;第三,他们因此直接显示了社群或阶层的解体。似乎当青少年失去他们的阶级归属感时,他们就会成为现代版本的流氓无产阶级。但科恩认为,亚文化认同为工人阶级青少年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形成与他同姓的阿尔伯特・K.科恩(Albert K.Cohen)在1955年的研究中所说的犯罪帮派。加入亚文化群体意味着脱离父辈文化,并参与到一种新的消费经济当中,但同时也意味着保留了社群或团结的意识。对于菲尔・科恩来说,亚文化的群体认同,例如,光头党(skinheads)、摩登族(mods)、摇滚族(rockers)和无赖青年(teds)等等,首先是在区域性的范围表达的。随着工人阶级社群的转移及城市开发者的迁入,工人阶级青年亚文化在这一地区之外仍以一种“象征的”或“神秘的”方式占据着他们的父辈当年认为属于他们自己的地方。
菲尔・科恩关于工人阶级青年亚文化的著述影响了伯明翰学派的其他研究者。其中一个观点就是断言亚文化总是根植于工人阶级。在这一方面,就整个社会而言,亚文化必定是从属的,是“来自下层的历史”的表达。这就是菲尔・科恩为什么说“我并不认为中产阶级能产生亚文化”,但是,他也把青年亚文化置于日益瓦解的工人阶级社群与消费社会的现代压力之间,置于理查德・霍加特所说的“旧秩序”与“新大众艺术”之间,这意味着亚文化是过渡性的。菲尔・科恩还赋予青年亚文化以政治意义,把它视为系统的社会变迁的晴雨表,他写道:“亚文化是符号性的结构,不能与那些作为实际参与者、支持者的青少年混为一谈。”这一观点与芝加哥学派的经验的、人种学的以及更常见的犯罪学观点的距离已非常接近。
最后,菲尔・科恩把青年亚文化视为一种妥协,而它的社会反抗能力很小。这一观点在更广泛的文化研究学科中颇有争议,因为后者试图确认一种大众文化形式中的进步政治。托尼・杰斐逊(Tony Jefferson)与斯图尔特・霍尔(Stuart Hall)于1968年接替霍加特成为CCCS的主任,他们于1975年编写了题为《通过仪式进行反抗:战后英国的青年亚文化》(Resistance through Rituals:Youth Subculture in Post-war British)的论文集,由约翰・克拉克(John Clarke)、斯图尔特・霍尔、托尼・杰斐逊及布莱思・罗伯茨(Brain Roberts)所写的引言部分《亚文化、文化与阶级》,对工人阶级青年亚文化做了进一步分析。他们的研究重点仍停留在工人阶级青年亚文化居于从属地位的层面,但认为这种亚文化的反抗具有更多的潜力。他们援引意大利者安东尼奥・葛兰西的霸权概念,认为霸权是指统治阶级通过立法和协商、甚至高压统治使在社会、意识形态及文化上从属于他们的人表示“同意”的手段。然而,他们也指出,从属群体也可以相应地“争回空间”。这样,他们关于工人阶级青年亚文化的论述就比科恩的论述更积极,尽管他们甚至进而指出,亚文化不能真正“解决”工人阶级的问题,因为青年亚文化的反抗是在闲暇时而不是在工作时进行的:从政治角度来说,这是在不存在强制的、而且是相当“有限”的非生产领域中进行的反抗。约翰・克拉克等人编写的文章拓展了菲尔・科恩的讨论,把工人阶级青年亚文化看作是由于其阶级背景才形成的(尽管已陷入代际冲突),只是它卷入了把青年人设计为一个与众不同的范畴的新消费市场。他们的研究重点也因此由“地域”(ter-ritory)转向了“风格”(style),风格即亚文化群体通过时尚及相关的兴趣和实践来获得并组建他们的“外观”(look)和“观点”(outlook)的方式。伯明翰学派的研究者们致力于研究亚文化风格的意义,这也影响了此后亚文化研究的诸多著作。在此,城市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瓦解了,并将被带有意识形态印记的符号学实践所替代,即阅读亚文化的语言符号并且把它们理解为亚文化获得其社会认同的方法。
伯明翰学派的研究者转向了左翼的欧陆文化理论,即葛兰西、法国的者路易・阿尔都塞及早期的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可以说,他们的兴趣是文本而不是经验,因为他们间接地阅读语言符号,而不是与实地的亚文化参与者面对面地交谈。但是,保罗・威利斯(Paul Willis)是个例外,在其经典著作《学做工:工人阶级子弟为何继承父业》中,威利斯与西米兰德兹郡(West Midlans)一所学校的一群“家伙”(lads)进行了交谈,并记载了这些工人阶级子弟作为特立独行者参与以中产阶级价值观为基础的体制内活动的方式。在这方面,威利斯的看法可以与阿尔伯特・K.科恩有关工人阶级违法犯罪的解释相提并论,尽管科恩的研究不是经验的而是理论的。威利斯认为,这些“家伙”拒绝与统治当局保持一致不是由于个体的异常状态,而是由于他们作为工人阶级子弟的艰难社会处境。这样,威利斯就通过他与整合相反的所谓分化(differentiation)概念对他们做了结构性的界定。在这里,工人阶级子弟发展出一种“反学校文化”,这种文化赋予他们以力量,但同时也注定他们将从事体力劳动而非脑力劳动,并因此再生产出预先存在的阶级不平等。
威利斯关于这些“家伙”的论述后来遭到了安吉拉・默克罗比(Angela McRobbie)的批评,部分原因是威利斯的研究仅仅局限于他们的公共生活空间,似乎把他们与更为私人的生活隔离开来,例如“餐桌旁以及卧室内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威利斯的研究仅仅关注男孩。默克罗比是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研究生,她在该中心亚文化研究的发展历程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因为她的研究转向了女孩在亚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她的两篇代表作之一是《女孩与亚文化:一种探索》,该文是与珍妮・加伯(Jenny Garber)合著的,最初发表在由霍尔与杰斐逊主编、出版于1975的《通过仪式进行抵抗》的文集中。写于早期的这篇文章的关注点并非真正在于阶级,尽管默克罗比曾在1978年写过关于工人阶级女孩的文章,并且为了回应威利斯,曾经要求一种正确的“工人阶级的性别观念”(sexed notion ofworking class)。相反,这篇文章探讨的是女孩在与亚文化风尚(“飞车女孩”、“摩登女孩”等等)以及大众文化、商业文化的关系中所处的结构性地位,即霍加特的“新的大众艺术”(newer mass arts)。实际上,默克罗比与加伯还谈到了经常被伯明翰学派的研究者所忽视的中产阶级亚文化风尚。该文以对所谓的“少女流行音乐迷”及她们对流行音乐偶像的崇拜的评论而结束。青春期以前(13岁以下)的女孩的文化基于家庭而非俱乐部或街头,其反抗的能力显然是有限的,实际上,可能不是违反而是遵从规范。尽管如此,“新潮少男少女文化”(teenybopperculture)仍从属于建构在日益觉醒的性别意识与消费自信之上的“积极的女性认同”(active feminine identity)的发展。虽然青春期以前的女孩可能不酷,但是,在文化与社会方面,她们至少能够把自身与“比她们年轻和年长的同类”区别开来。尽管如此,默克罗比晚些时候写的第二篇文章《二手服装与旧衣市场的角色》,真正关注了体现在伦敦旧衣市场的买卖之中一种“更酷”的亚文化风尚。在这里,女性们忙于“翻新的”(retro)或“二手的”服装生意,她们不是行为异常的犯罪分子,而是“亚文化的倡导者”。此处的消费文化无法提供更多的“反抗”方式,但它却是反世俗陈规的、即兴的、有都市生存智慧的,可以与大型商业中心、专业设计者及“主流百货公司”相提并论。当默克罗比描述嬉皮士与朋克的二手市场品位时,她向我们展示了“来自下层的当代消费文化”的历史:这正是E.P.汤普森“来自下层的历史”的著述中所要求的叙事地位的一个变体。
伯明翰学派着迷于亚文化风格的最恰如其分的(也许是自相矛盾的)以及最理论化的表述,体现在迪克・赫伯迪格(Dick Heb.dige)具有重大影响的《亚文化:风格的意义》一书中。该书从法国的同性恋作家、罪犯让・热奈(Jean Genet)在监狱的经历开始,集中关注了狱警没收热奈的一瓶凡士林的事情。对热奈来说,这个“微不足道且不值一提的东西”突然变得非常重要,激起了他对压迫者的仇恨和嘲讽。对赫伯迪格来说,这表明了“风格的颠覆性暗示”,也使他在法国先锋派打破常规的历史性时刻创建了对英国朋克亚文化的分析。在此,英国朋克亚文化风格与其说是一个反抗的问题,不如说是“拒绝”、“蔑视或轻视的标志”,而英国朋克就其传播来说是地道的亚文化。默克罗比在《二手服装与旧衣市场的角色》中曾指出,朋克“首先是文化意义上的”。但是赫伯迪格通过朋克文化对待风格的方式把它界定为亚文化。受罗兰・巴特与翁贝托・艾柯(Umberto Eco)符号学理论的影响,以及超现实主义与达达(Dada)的影响,赫伯迪格把亚文化风格看作是常规文化激进式的展开。这样就使得亚文化研究远离社会学与犯罪学研究的传统得以巩固,并开启了艺术流派与新人文主义的新阶段。为了表达亚文化的转型、借鉴与混合,赫伯迪格重拾早期伯明翰学派的“拼贴”(bricolage)概念――借用了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的术语――用来描述事物被改变以适应脱离其“正常”语境的用途(而这本来并非它们的正式用途)。赫伯迪格还重拾了威利斯的“同构”(homology)概述,即亚文化自身有相对有序的形式,它们选择的风格应与其价值、经验及品位相匹配,例如音乐。但是朋克风格似乎会带来“噪音”与“无序”。赫伯迪格的著作提出了解释的难题,即一旦符号移位,它们的意义就会很难理解。赫伯迪格的这一思想值得与大卫・兰恩(Dave Laing)于1985年所写的关于当代朋克的《倾听朋克》一文相比较。
赫伯迪格创建了许多研究亚文化的有影响的方法。他保持了对工人阶级的兴趣,通过工人阶级抵抗的潜能把工人阶级与先锋美学联结起来,然后解读与工人阶级和先锋美学这二者相关的亚文化。但是,他也把亚文化视为变迁的、可调整的:能够借鉴其他文化,无论本地的还是跨国界的,例如,朋克借鉴了加勒比海移民的“雷鬼”(Reg-gae)。赫伯迪格所说的朋克,像艺术家一样,是亚文化积极的代言人,是讽世的和自觉的。但是,他们也易受赫伯迪格所谓的“合并”(incorporation)――可与威利斯的术语“整合”(integration)相比较――的影响。对赫伯迪格来说,亚文化可以通过两条途径合并:一是把它们的风格转变成大规模生产的商品;二是把它们的参加者贴上意识形态的标签,如大众传媒给朋克贴上“异常行为者”的标签。在这一点上,与霍加特、威廉斯一样,赫伯迪格的著作对日益壮大的大众文化主流及大众传媒主流有抵触情绪,而霍加特和威廉斯很早以前就有此感受。尽管如此,现代亚文化反对大众文化的合并逻辑的观点为亚文化研究留下了最有力的叙事工具之一,哪怕这一工具还存在着难题。
[肯・格尔德(Ken Gelder):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子玉: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系讲师]
一、中学生群体亚文化的特点
中学生群体亚文化是中学生在生活、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不同于主流校园文化的一种文化形态,是中学生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中学生主流文化的必要补充。中学生群体亚文化是基于中学生这个身份以及相关年龄段而自发形成的、具有同层次传染力的一种社会意识,在其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的逆反性,同时其本身也是社会化中的一个必然过程。[2]该群体亚文化是一种非正式文化,呈现出一种多极化状态,表现出各自不同的发展模式,然而究其发展本质,无外乎以下几种特点。
1.中学生群体亚文化是一种非正式文化
中学校园中的群体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都是自发性的,并没有涉及相关规章制度,而是基于某一共同特征或兴趣爱好而自发形成的一种文化形式。[3]对于学校主流文化来说,中学生群体亚文化未必具有组织和章程的约束,更多的是一种年龄特性。一般情况下,学校对有益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群体亚文化采取支持、引导和深化,而对有害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群体亚文化会予以处罚、解散或者转向引导等处理。群体亚文化成员本身的身份是多重的,很大一部分成员既是主流文化群体中的一员,而又在群体亚文化氛围中表现活跃,其非正式的形式不只表现在某一个方面上。
2.中学生群体亚文化具有相对性
根据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向往程度可将群体亚文化划分为现象群体亚文化和榜样群体亚文化,现象群体亚文化是实质性的存在,而榜样群体亚文化则是指成员的追求目标。[4]现实生活中榜样群体亚文化并不存在,而现象群体亚文化中由于成员的心理状况不同,对该文化的认知程度也不一样。一部分群体成员可能会按照榜样群体亚文化的要求主动规范自己,并向目标文化靠拢,而也有一部分人则会因为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而产生心理转向,从而离开这一亚文化集群,而且由于年龄的增长和升学等原因,会有一大部分人退出该集群,同时又有另一部分人补充进入。由此可见,中学生群体亚文化是一种流动的、相对的文化形式。
3.中学生群体亚文化具有不可控性
中学生受群体亚文化影响是一种必然性的选择,这种影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同而有所区别,而导致该文化产生的因素是不可控的也是无法阻止的。中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的不成熟,自身控制能力较差,而且由于处于青春期,逆反心较强,在接受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同时,他们也会不自觉地融入到某一种群体亚文化中去。[5]很大一部分人进入该文化集群中并非是自主选择的,而是由于心理因素和境遇的相同才加入亚文化集群。经过家庭和学校的干预以及学生自身的心理转向,进入者会出现文化偏移,但是受到群体亚文化的影响是中学生必经的一个阶段,是不可逆转的。
4.中学生群体亚文化是一种非稳定文化
在具体的文化表现上,中学生对群体亚文化的兴趣倾向性表现得非常明显,但缺乏常规的规章制度约束。这种文化是不稳定的,甚至在某些时候,群体亚文化受众可能出现朝入晚出的情况,受众之间尽管交往密切,但是这种交往的程度并不深,一旦发生思想和行动上的冲突,就会解散或者离心。[6]群体亚文化所形成的非正式组织并非是一个稳定、平衡的组织,而是在不断地重新组合,重复地进行建设与破坏,在这过程中,除了中学生本身的心理变化,外部条件的改变也非常重要。可以说成员不稳定、成员心理不稳定以及组织形式的不稳定导致整个文化现象的不稳定性。
5.中学生群体亚文化可以产生强烈的共情心
由于有着共同的兴趣、感受、情感和境遇,中学生群体亚文化受众在很多时候表现出强烈的凝聚力,由于是在自愿的基础上形成的文化集群,没有他人的安排和主流文化群体组织的承认,其高度的共性表露无遗。在很多时候可以被称为是共情心,这种共情心在该群体遭到禁止、破坏以及被要求解散时表现得更加明显,其向心力非常强大,这也提醒外部干预者应该顺势而行,给予正确的指导,在一定情况下要理解成员行为,认可成员行动,并给予帮助,从而促使该群体能够正确地处理日常事务,让群体成员得到锻炼,同时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导向作用。
二、群体亚文化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双面影响
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和发展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如果能够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这对中学生以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个人在12~16岁期间是心理健康培养的重点时期,在这个培养过程中,人所处的环境、遭受的境遇以及个人爱好对心理健康导向有着重要的作用。[7]中学生正好处于这一年龄段,同时中学生群体亚文化跟环境、遭遇和个人兴趣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群体亚文化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有着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又可以分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种。
1.积极影响
(1)中学生群体亚文化具有延展与警示功能。群体亚文化可以为中学生心理健康带来新的内容及发展空间,心理健康培养可以借鉴群体亚文化的发展形式而变得丰富多彩。尽管当代中学生群体亚文化在某些领域表现出叛逆性,在一定程度上反对主流文化,但是主流文化却可以通过一些具有特色的活动创造新的大众文化形式,依靠电视、网络等宣传,丰富中学生的文化生活。同时,中学生群体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偏离和抗拒,也可以让我们反思文化体制与教育体制的不足,能够警示我们关注主流文化的缺点,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文化。
(2)中学生群体亚文化具有中介与补充作用。群体亚文化在客观上起到了中学生与社会沟通的中介作用,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补充作用。中学生处于竞争和竞赛的快节奏生活当中,如果没有一种特殊的文化缓解压力,必然会造成各种心理问题。群体亚文化是中学生面对社会的一种思考和探索,也是一种精神诉求。追求独立的生命体验以及生活感悟是中学生逐渐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通过兴趣爱好、追求合作和获得信任,中学生才能逐渐成长起来,由于这些东西并不是家庭与学校可以全部提供的,而在群体亚文化当中,中学生却能获得这一部分的成长经验。[8]这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来说是一种积极的补充。
(3)中学生群体亚文化具有启示作用。群体亚文化让中学生拥有归属感,能让中学生寻找到自身的价值与潜力,避免中学生误入歧途,对心理健康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处于“心理断乳”期的中学生非常渴望获得群体的认可和尊重,而这在亚文化群体中可以获得。人本身追求自我实现的本能和动机,让群体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中学生在该年龄段的精神指引。
2.消极影响
(1)中学生群体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灌输有抵制作用。群体亚文化是对主流文化的一种疏离,反权威的文化态度、浮躁不安的心理状态以及对感官刺激的追求让中学生对影响心理健康的基本理论产生抗拒心理。与主流文化的疏离以及颠覆权威的心态对学校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影响很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强调的价值观是权威性、经典性的,由于浮躁不安的心理状态以及对心理共鸣的忽视,青少年难以接受一般的心理健康教育,更谈不上出现心灵共鸣,因此产生与主流文化的疏离,使心理健康教育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
(2)中学生群体亚文化容易导致学生缺乏自我约束。群体亚文化显得轻松愉快,但是其恶搞化、戏谑化的语言表现形式使得青少年对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难以形成一个整体性、逻辑性的理解。[9]由于长期受到群体亚文化的影响,中学生更愿意接受轻松愉快的思想形式,却缺乏判断这些思想有用与否的基本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心理健康教育难以发挥有效性。过于依赖电影、电视、网络、手机等事物,而不肯埋头苦读,更没有了实干精神,这对中学生来说是十分有害的。
三、引导中学生群体亚文化,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来说,教育工作者应正确引导群体亚文化的发展,从大局出发,努力把握中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心理发展状况,了解他们的思想困惑以及心理变化,积极引导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统一。[10]
1.树立多元文化观,引导中学生正确看待人生发展
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要正确引导中学生群体亚文化的发展,就应该树立多元的文化观。一些家长与教师尽管自身也经历过中学生群体亚文化的熏陶,但是在面对自己的学生、孩子时,却大力打压他们对群体亚文化的认同,并采用一些不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使得孩子不但没有解决群体亚文化带来的负面效应,反而还要遭受更大的压力,从而形成叛逆的思想和行为,这对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极其不利的。[11]正确的作法是树立多元的文化价值观,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利用科学有效的手段进行引导,最终实现孩子的有效社会化。
2.挖掘中学生群体亚文化的积极作用,促进群体亚文化与主流文化接轨
学生文化是一种不断生成和发展的生活方式,体现了学生不断濡化和涵化的过程。在各种文化并存的现实基础上,家庭与学校应该用更开放的心态理解和包容中学生群体亚文化的存在,譬如在中学生兴趣群体亚文化的发展上,家庭和学校应该给予支持,充分开发教育资源,为中学生通过兴趣获得社会经验提供有利的基础。再如中学生喜欢网络、电视、流行歌曲、崇拜偶像等,家庭与学校首先应该给予理解,其次给予积极的引导,对那些不健康的文化因素应该给予适当的提醒和教育,但是对那些能够促进孩子发展,孩子也比较感兴趣的方面则应该给予支持和帮助。在很多时候,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参与者应该脱离“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二元思维模式,更应该摆脱居高临下的教育姿态,充分挖掘中学生群体亚文化的积极作用,让中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智慧变成一件积极主动的事情。
3.加强主流文化的渗透功能,建立有益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文化环境
著名心理学家维特海默认为:“没有一种文化是严密而没有边界的,文化间的相互渗透是解决心理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12]中学生在学校环境中,总是有意无意地接受各种文化的信息,然而过于明显的文化灌输则会让中学生感到迷惘,教育本身应该培养人的自我界定能力,而不是培养人去适应传统的世界。教育的目的是全面促进人的社会化,而不是死板的知识灌输。在中学校园中,主流文化往往是以一种强硬的姿态,强行灌输给中学生,而这对处于叛逆期的中学生来说,是非常不易于接受的,真正有效的方式,是将主流文化“隐形化”,通过不那么明显的方式,降低学生的抵抗心理。譬如通过兴趣小组、社团、俱乐部等形式,给予学生探索主流文化的机会与平台,这样做能够培养学生公平竞争意识,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
4.消除群体亚文化的消极影响,纠正中学生错误的心理状态
中学生群体亚文化中有一部分对中学生的发展有着消极的影响,要规避这些影响就必须有所作为。一应加强中学生的法制教育,提升中学生的法治修养,使其能够自觉地依法律己、依法做人。二应调整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与方式,及时检测中学生的心理变化,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三应开展性教育,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对性有着懵懂的认知,开展性教育,可以解决许多不必要的尴尬,更可能避免一些过失和犯罪。四应加强网络道德教育,随着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中学生是互联网的积极参与者,规范网络知识,培养和提升中学生网络信息素养,培育中学生信息识别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只有通过这些手段,才能逐渐消除消极群体亚文化的影响力。
四、结语
个人的心理健康对其一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智力和心理正处于逐渐成熟阶段的中学生来说,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其今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然而中学生也必然经受群体亚文化的洗礼,为了保证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所有的教育参与者都应该积极参与到正确引导中学生群体亚文化的任务中来,通过长期有效的科学方法,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和坤.论从亚文化视角构建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战略.厦门大学硕士论文,2007.
[2] 常永才.青少年流行文化与学校德育.中国民族教育,2006(Z1).
[3]刘寿堂.从亚文化的视角解读青少年犯罪问题.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8).
[4] 赖光明.青少年流行文化与学校德育[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0).
[5] 董小苹.外来文化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及应对策略.青年研究,2001(11).
[6] 李庆广.“亚文化”视野中的青少年流行时尚文化.河南社会科学,2007(6).
[7] 黄生鹏,陈刚.论青少年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学术论坛,2002(6).
[8] 钟一彪.后现代消费:青少年娱乐亚文化及其发生.当代青年研究,2007(1).
[9] 陈中印.中学生心理健康与亚文化.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2004(2).
[10] 杨楠.群体亚文化对青少年的心理影响.学术论坛,2005(8).
[关键词]贫困亚文化 流动儿童 教育
贵阳市现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农村流动儿童13万人,其中8万多人集中在三城区。近几年,该市在流动儿童教育问题上作出了很大努力,并且自2008年以来,民办中小学得到了与公办学校相同的生均公用经费补助,学生也得到了政府减免学杂费的优惠,这对于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和减轻学生经济负担都起了很大作用。然而,笔者在调查过程中却发现流动儿童及其父辈身上有着强烈的贫困文化印记,这使政府和社会为他们接受良好教育所做的努力大打折扣。
一、贫困亚文化
贫困亚文化是美国社会学家与人类学家奥斯卡.刘易斯明确提出的,它是指贫困存在一种自我维持的文化体系,包括贫困者的个人心态、经济生活、社会参与和社区环境等不同于主流社会的方面。它的主要特征是穷人因长期生活于贫困之中而形成的贫困生活方式,他们脱离主流社会,处于自我封闭和孤立的状态,因为无望而放弃努力,信奉不求进取的价值观念。
根据贵阳市的实际情况,本文中的贫困亚文化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及其子女在城市社会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有别于城市主流文化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心理定势和生活态度的亚文化现象。
二、贵阳市流动人口贫困亚文化的表现
贫困亚文化实际上对于贵阳市流动人口群体来说已经不是亚文化,而是主流文化。贵阳市流动人口所表现出来的贫困文化除了与其他城市流动人口所表现的自我封闭、孤立和不求上进外,还有其特有的表现。
1.重男轻女思想严重
由于贵州省是一个西部比较贫困落后的省份,同时又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的山区省,农民收入普遍偏低,更有许多人接近赤贫状态。加上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由于经济、文化和观念等原因,超生严重。调查中发现,来自毕节地区的流动儿童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如云岩区的学文小学,全校400多学生中绝大部分来自毕节的大方、织金等县,而其中80%以上的流动儿童有两个或以上的兄弟姐妹,最多的一个学生兄弟姐妹共8个。其中有许多家庭是为了生育男孩才来贵阳打工生活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流动人口的重男轻女思想是多么严重。
2.不重视子女的教育
贵阳市大多数流动人口并不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他们通常把子女送到收费低廉的民办学校读书,这样做实际上对于家长来说相当于是找了一个廉价保姆。他们并不希望子女能学到多少东西,也很少想到让子女以后通过接受更高阶段的教育而改变打工命运。许多家庭让稍大一点的孩子照顾小一点的,以至于很多流动儿童(尤其是女孩)到了10多岁才上学,而过不了几年他们又得被迫离开学校,走上打工养家的道路。这种对子女教育的冷漠与麻木在贵阳市流动人口中表现地非常突出,以至于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成为习惯。
3.没有积累财富的意识
贵阳市是一个典型的“低收入、高消费”城市,人们的消费观念超前,许多人不仅仅是“月光族”,而且是上月预支下月工资过活。当然,流动人口这个特殊的群体不可能象城里人一样活得如此潇洒,但他们多多少少也受此影响而没有积累财富的意识。即使有时收入不错,但消费也会随之增加,基本是保持着脆弱的收支平衡,他们不会想到把收入较高阶段的一部分留以备用。一旦碰到生病等大的事情,他们只能东挪西借,更不要说给子女的教育和未来发展积累点财富。
4.得过且过思想
贵阳市大多数成年流动人口有着得过且过思想,没有长远打算,过一天算一天。这或许是由于其清楚自身经济、文化、社会地位的限制,被迫选择的一种自得其乐的潜意识保护措施,但却是他们身上贫困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
三、贫困亚文化对流动儿童教育的影响
1.思想和观念上的影响
由于家长们普遍表现出来的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思想,以及对教育的不重视,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流动儿童,使他们觉得读书只是认识几个字、掌握一些最基本的基础知识而已,自己的命运不会因为读书而有所改变。笔者在调查中发现,许多流动儿童没有长远打算,没有明确的理想,很少去为理想而奋斗。他们的科任教师反映,有很大比例的流动儿童行为习惯较差,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说谎、打架,交友没有选择标准,还有一些流动儿童花钱大手大脚,并沉迷于游戏或电视。
2.经济上的影响
贵阳市流动人口大多没有固定工作,而以拾荒、背背篓、擦皮鞋或做建筑工人为主要职业,收入也不稳定,对于这些收入微薄的家庭,除了日常生活开支外,已经没有多少钱投资到孩子的教育上,何况又是几个孩子的教育。即使有些家庭收入相对好点,但也不会为孩子的教育投入更多,而是更多用于平时的生活开销。重男轻女思想使家庭孩子太多,无法让每个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甚至有些女孩几乎就没上过学。对孩子教育的漠视使他们不可能增加投资到教育上,这些都使流动儿童在教育上得不到足够的经济支持。
四、解决贫困亚文化对流动儿童影响的途径
1.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
通过家访或者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对家长进行细致耐心的教育,使之认识到教育对孩子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通过政府近年来对流动儿童教育的重视和大量资金投入,以及一些制度性限制的逐渐解除,使他们看到让孩子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希望和可行性,最终达到使他们在思想和观念上全力支持和鼓励孩子读书,经济上尽量加大对孩子教育的开支。
2.对流动儿童进行适当的补充教育
既然农民工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难以辅导自己的孩子学习,而且他们身上有着显著的贫困亚文化,那么针对这个现实,为了不在下一代身上出现这样的尴尬,政府和社会应该承担起改变孩子命运的责任。当然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需要不断的投入人力物力,所以在以政府为投资主体的前提下,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社会力量来投资这一关系到国民素质和国家未来的重大工程,包括成立农村流动儿童教育公益基金,还可以倡议大中专学生到农村流动儿童较为集中、师资力量又比较薄弱的学校从事教育,尤其是课余辅导或假期辅导,以弥补家长不会辅导的缺陷,缩小与城市儿童的距离。
五、结语
流动人口群体所表现出的贫困亚文化并不是只有消极的一面,它同时也是这一群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在此,笔者无意贬低他们或者他们身上的贫困文化,只是希望通过简单的分析从不同方面探讨解决贵阳市流动儿童的教育和发展问题,使他们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何芸,卫小将.中国城市新贫困问题的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7).
[2]文森特•帕里罗.当代社会问题[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3]李臣娟.转型期中国城市贫困人口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方晓玲.论城市流动人口的贫困文化[J].青年研究,2004,(06).
[5]威廉•朱利叶斯(美).真正的穷人:内城区、底层阶级和公共政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有些选题碰都不要碰。你可能会说:“这个选题没人做耶,我找到了学术空白!”一定要明白,大家都不吃屎,是有原因的。
3、还有些选题也不要碰。你可能会说:“这是个热门选题,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中国的问题是,时代变化太快了……
4、还有另一些选题也不要碰。你可能会说:“这是我生命经验里生发出来的!是我最感兴趣的题目!”问题是给你开题的老师们都不感兴趣。实际上,除了你之外没有任何一个人感兴趣……
5、题目怎么写呢?一个经典的格式是这样的:“关键词1+关键词2:某某(理论)视角下对某某(对象)的某某(方法)研究”。其中理论和方法二选一。
6、有同学问:“开完题之后,还能改吗?”如果你问的是题目的措辞,回答如下:首先,是可以改的,只要你写个改题报告,附上导师同意意见,就可以了。其次,是必须改的。一项研究还没开始做,题目就已经定得死死的,岂不是像人生刚开始就把墓碑刻好了一样?
7、如果要把题目改方向,比如从“论新媒体与国家形象的建构”改成“青年亚文化视角下的韩国偶像团体的粉丝研究”,那我只能说:一边玩去。
8、写开题报告的时候,做文献综述最重要。重要到什么地步呢?你去公共浴室洗澡总得带块肥皂吧。
9、文献综述是怎么写的呢?有一种典型的写法是这样的:“以‘数字鸿沟’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中进行搜索,共找到期刊文献****篇,博硕士论文***篇。”请问你告诉我这个干吗?我要吃西红柿炒蛋,并不需要围观你去菜市场买鸡蛋的过程谢谢。当然,如果这个数据有意义(例如比较之下说明某课题被低估,或者历史分析发现某关键词的关注度上升之类),另当别论。
10、文献综述,首先要对文献进行分类。怎么分类呢?就像面对一群武林人士,可以按照阵营与流派进行分类。你们体会一下这句话。
11、文献综述一定要对文献进行评述。不能只是总结几篇论文的主要观点就了事。要毫不留情地评价它们。Be judgemental please.
12、文献综述最终要起到两个作用。第一,证明你的研究有意义、有价值。第二,为你的研究找到可利用的理论和材料。换言之,以上所有文献都忽略了某一个重要的点,需要我的研究来弥补,但以上文献为我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云云。
13、文献综述一定要附上文献列表。这个是常识吧?为啥你们经常都不附呢?为啥呢?
14、列出文献是一个体力活,也是一个很多时候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艺术活儿。文献列表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基本的原则是四个兼顾:兼顾中英文文献,兼顾著作和论文,兼顾理论文献和实证研究,兼顾经典文献和最新文献。
15、比文献综述次重要的是研究设计。其中核心是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最重要的目的是解决研究问题。一切不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研究设计都是耍流氓。
16、研究方法请不要超过三种。
17、除了历史研究之外,文献分析都不算一种研究方法。
18、研究方法层次有很多,包括方法论、理论路线、搜集资料的方法、分析资料的方法……具体去问你的导师。
19、请一定先写出一份开题报告来再去找导师。否则导师不理你活该。
20、开题会的时候不要怕。一般来说,再烂的题目,老师们也都会让你做的。因为他/她们往往抱着这样一种乐观的心态:“万一这个烂题目真的捣鼓出些什么来呢……”
21、作为代价,他/她们一定会让你改。一定会的。
22、他她们最常提出的一个意见是:“这个题目太大了。”这句话出现的可能性是百分之百。所谓“太大”,实际上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核心概念的外延太广或太不确定(比如“宗教传播”,我就不吐槽健康传播了……),第二种是题目中所有的关键词都抽象程度极高(比如“商品化与内卷化:中国社交网络中的非物质劳动研究”),第三种是题目太复杂(比如:“流散的他者:文化研究及女性主义视角下加拿大的中国移民对《甄嬛传》的媒介消费、亲密关系和身份认同与国内观众的比较研究”)。通常三种情况并存。解决方案就是:选择一个非常非常非常具体的研究对象。
23、具体到什么程度呢?你可以在一个月时间之内从研究对象处搜集到足够的数据或资料(民族志调查除外)。
24、老师其次爱提的意见是:“你的研究问题究竟是什么?”大部分在这里被羞辱的,都是因为没用一句以“?”结尾的话来回答。神奇的是,大部分开题人都不能说出一句以“?”结尾的话。
关键词:企业文化;百事可乐;企业环境;组织绩效
一、引言
自1898年百事可乐饮料在美国问世以来,经过多次业务重组分离。纵观百事可乐成功的每一步,都与其企业文化的建立、品牌的树立紧密联系。对企业文化的正确定位使得百事可乐从一个濒临破产的小公司成长为国际巨头企业。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国外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企业文化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并且有很多学者都做了相关的实证研究。本文正是基于特雷斯・迪尔和阿伦・肯尼迪的企业文化要素理论来探讨在百事可乐的发展过程中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对其组织绩效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及主要论点
(一)研究方法
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依据成熟的文献成果和数据研究,运用逻辑推理、历史比较等定性研究常用的方法,抓住事物特征,了解百事可乐企业文化各要素的具体体现及其产生的作用,并进一步分析企业文化构成要素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二)主要论点
(1)企业环境是影响企业经营绩效的基础性要素。企业环境是指一些相互依存、互相制约、不断变化的各种因素组成的一个系统,是形成一种企业文化的最大的影响因素,它往往决定了企业的行为。百事可乐从诞生之时起,企业环境就是在不断变化着的。根据它的企业环境的不同,它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三个历史性的阶段。第一阶段为1898诞生初期到二战期间,这一阶段百事可乐起起落落,濒临破产,组织绩效极低。这是因为百事可乐公司的创建比可口可乐晚了12年。虽然百事可乐味道独特,价格低廉,但却无法动摇消费者对可口的信赖。其次,在1923年,由于对糖原料的投资失败,百事可乐宣布破产,幸好被Loft糖果公司的主席古兹(Charles Guth)收购,这个品牌才不至于销声匿迹。然而,部分零售商却擅自将低价的百事可乐灌装在可口可乐中销售,一心希望打造自己品牌的总裁古兹对这种欺诈行为采取了强硬的处罚措施。但是这样的结果却导致零售商纷纷放弃百事可乐,百事可乐再度面临倒闭的危机。在1932年,坚持不下去的百事提出以5万美元的价格将百事可乐出售给可口可乐。可口可乐总理乐了,认为百事可乐不值那么多钱。在如此严峻的企业环境迫使下,百事采取了价格竞争的形式与可口可乐竞争,将当时最高价为10美分的百事饮料降价一半。但由于百事可乐并没有形成很鲜明的企业文化。只靠价格争夺战这些策略根本无法使百事得到新生,百事可乐在50年代初再次面临倒闭,起起落落,企业一直没有走出低谷。百事可乐由此意识到出路只有一条:与可口可乐展开对抗竞争。因此在第二阶段中,百事做足了功夫。第二阶段为二战结束后到1983年,这一阶段百事可乐展开了反攻。二战结束,返回家园的美国大兵纷纷建立自己的家庭,美国迎来了历史上的人口增长高峰,这个时候,可口可乐因战争获得的荣耀日渐式微。企业环境发生了改变。百事可乐察觉到了环境的变化,抓住了这一机会,开始奋起直追。先是准确定位,从年轻人身上发现市场,把自己定位为新生代的可乐;并且选择合适的品牌代言人,邀请新生代喜欢的超级巨星作为自己的品牌代言人,把品牌人格化形象。针对二战后高峰期出生的美国青年,倡导“新鲜刺激 独树一帜”,独特的消费品鲜明地和老一代划清界限的叛逆心理,提出“新一代”的消费品味及生活方式。结果使百事可乐的销售量扶摇直上。在这一阶段,百事可乐抓住了企业环境的改变,制定了新的策略,夺回了一部分市场份额,组织绩效开始迅猛增加。第三阶段为1984年至今,在这一阶段中,百事可乐的企业环境已经较为稳定,并借着反攻的势头开始乘胜追击。在1894年投入500万美元聘请了流行乐坛巨星麦克尔・杰克逊拍摄广告片――此举被誉为有史以来最大手笔的广告运动。把最流行的音乐文化贯穿到企业和产品之中,从此开始了百事可乐的音乐之旅,使得百事可乐成功打造出了一个自己的蓝色帝国。组织绩效也在稳步上升。公司所处的环境决定了它应该怎样做才能成功。正是因为百事可乐随着企业环境的变化而相应地做出正确而又果断的决定,才使得百事可乐的组织绩效一点一点扩大。由此,我们可知,企业环境是企业制定战略的基础因素,而企业的战略与企业的绩效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因此,企业环境是影响企业经营绩效的基础性要素。
(2)价值观是促进企业组织绩效最重要的因素。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最能体现企业文化的主体内涵。它对企业组织绩效指标的深入研究可以从客户导向、社会责任、员工导向、学习创新等几个文化因子来看。客户导向是对资产回报影响最大的因子,从百事可乐在逆袭期的企业行为不难看出,其充分重视并且培养发展了以客户导向为重心的企业价值观,增强了市场竞争力,获得了巨大的资产回报,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最终成功逆袭。也一定程度验证了上述部分理论结果的合理性。时至如今百事公司依然坚持沿用了客户导向的企业文化价值观体系,并且日渐发展成为其核心竞争力之一,这点值得可口可乐公司甚至其他所有企业深思。由此可见,价值观是促进企业组织绩效最重要的因素。
(3)企业英雄对企业绩效提高有着重要的保障和助推作用。英雄人物是企业文化的具体体现者,代表企业文化作用于个体的实际体现。在英雄人物的树立上,百事可乐公司有一定的传统。从1983年的罗杰・恩里克到1994年的卢英德,这些英雄人物都为百事可乐的组织绩效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罗杰・恩里克为百事可乐找到了竞争的突破口,音乐体育双剑合璧,使百事可乐进入了销售的快车道。二战结束时,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市场销售额之比是3.41,到了1985年,这一比例已变为1.151。企业的组织绩效是在迅猛发展的。而卢英德自上任以来,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推动百事转向“提供健康食品”。长远来看,这无疑是一个正确的方向,使得百事可乐的组织绩效有了的稳步增长。因此,企业英雄对企业绩效提高有着重要的保障和助推作用。
(4)健全的文化网络对提高组织绩效有积极作用,亚文化网络会在一定程度上损伤组织绩效。文化网络是指非正式的信息传递渠道,主要是传播文化信息。它是由某种非正式的组织和人群,以及某一特定场合所组成,它所传递出的信息往往能反映出职工的愿望和心态。主要的传播途径有语言沟通渠道,如百事的新闻会;实物沟通渠道,如建筑物、厂区环境、办公物品、文化墙等;印刷沟通渠道,如百事的百事先锋期刊;电子文化网络,如电视、电影、和幻灯、企业内部网,BBS等形式。非正式文化网络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为企业注入活力。一方面可以缓解人们产生对抗情绪。另一方面比较有领导艺术的管理者,也会借助于非正式的网络,进一步进行劝说、诱导和纠正。在百事集团中,文化网络与组织绩效的两个维度有明显关系:监督和员工满意度。亚文化网络会导致组织内部监督机制的缺失,文化网络中健全的工会对组织绩效中将能有效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健全的文化网络对提高组织绩效有积极作用,而亚文化网络会在一定程度上损伤组织绩效。
(5)典礼仪式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是隐形的,恰当的典礼仪式可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典礼仪式是一种活动,把企业中某些生活戏剧化、固定化、程式化,以宣传企业的价值观念、企业精神,强化企业文化。它在企业的具体表现为:交际礼仪,如说话的姿态、肢体语言等;文化仪式,企业为了表达对某些事物的重视,经常举办特殊的仪式,来表达企业的真实情感,如企业塑造自己的英雄或模范,百事可乐现任CEO努伊女士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人物;节日庆典,节日庆典主要包括公司的节日庆典和公共节日庆典,如百事可乐的建厂挂牌仪式等。企业文化仪式具有文化角色体验作用。使员工产生了一种认同感、使命感和自豪感,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对企业的向心力,强化精神理念,养成员工的心理依赖性和对企业的归属感,使企业文化变成了行为规范,员工可以从中认识到规范的重要性。例如,百事拜访八步骤:准备,打招呼,店情查看,产品生动化,草拟订单,PEPSI销售陈述,回顾与总结,行政工作。从研究中,我们发现典礼仪式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是隐形的。恰当的典礼仪式可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增加认同感,归属感和对企业的向心力,规范行为,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可以增加外界对组织的关注度,扩大企业的影响力,因此对组织绩效存在着正向良性的影响。
三、结束语
企业环境是影响企业经营绩效的基础性要素;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促进企业组织绩效最重要的因素;企业英雄对企业绩效提高有着重要的保障和助推作用。它们都与企业的组织绩效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文化网络和典礼仪式这两个企业文化要素在企业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论是隐形还是显性的,积极恰当的文化网络和典礼仪式对企业的组织绩效都起着良性正向的作用,能够激励员工工作,增加归属感,促进组织的发展。因此,企业要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的运行与发展都将处于一个良胜的状态中,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地提高企业的绩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陈琳.百事可乐:品牌与企业文化共筑成功[J].环球财智/商
学院,2009.
[2] 黄全花.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基于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视角[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
2012.
[3] 陈光金.企业文化构成要素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D].硕士
论文.江西财经大学,2009.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缺失;现状;原因
“诚信”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行为规范,是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基本素质要求,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其诚信程度近年来备受质疑。惠济贫困学子的国家助学贷款的步履艰难让社会对大学生的诚信鲜见一斑。2007年8月,扬州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违约率达到17%,违约金额高达112万,工行总部停止与扬州市6所高校的国家助学贷款协议。大学生诚信缺失对高校和社会提出一个严峻地课题。
一、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
大学生诚信缺失不仅指其经济失信行为,还包括在生活、学习中违反道德或犯有严重过错的行为。高校一直在教育学生要做到“明礼诚信”,但触目所及的诚信缺失现象比比皆是,而且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一)学习方面诚信缺失
1、考试作弊。考试替考、夹带、偷看等作弊在高校屡禁不止,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而且,作弊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作弊人数不断增加,形成特殊的小群体;二是出现了以赚钱为目的的“职业”,有组织、有分工、全程服务;三是作弊者的心态变得比较坦然,“麻木不仁”,孕育出畸形的作弊亚文化;四是作弊手段推陈出新,作弊工具现代化,运用手机、隐形耳麦等先进通讯工具传递答案等。
2、学术抄袭。有些学生对老师布置的(课程)论文,不是认真查阅资料、仔细钻研,而是找别人的论文采取“浆糊加剪刀”、“鼠标加键盘”的方法,拼凑出来敷衍了事,甚至有些学生就直接把别人的论文,换成自己的名字当作作业,出现很多雷同的论文,毫无创新性。论文写作本来是训练科学思维能力,掌握分析、解决问题方法,巩固所学课程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此种“创作”法使其意义尽失。
(二)经济活动方面诚信缺失
1、毕业后不按时归还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自20世纪90年代实行以来,为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解决了在大学的学费和住宿费来源,缓解了家庭的经济压力,为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很多学生毕业后就将其“遗忘”得干干净净。2007年8月8日,福建省教育厅首次在网站上公布了国家助学贷款违约学生名单,涉及福建省16所高校共121人。大学生的贷款积极,还款拖沓,将一个非常好的惠济万千学子的工程推到尴尬的境地,甚至影响了学弟学妹的助学贷款。
2、恶意欠费。部分大学生向父母要了学费不交,用来买电脑、谈恋爱、旅游、炒股、甚至赌博,能拖就拖,能欠就欠,使学校苦不堪言。手机等欠费后长期不交,更有甚者在手机卡尚存几元钱时拨打一个长时间的长途电话,然后扔掉旧卡更换新卡,恶意逃欠;信用卡透支后,不到催缴从不还账。
(三)求职就业的诚信缺失
1、求职简历的“注水”。一般来说,求职简历是用人单位选用人才的第一道关卡。不少大学生为了竞争好的工作岗位,通过夸大或造假履历来充实自己“实力”。在一些招聘会上甚至出现同一所学校同一届有数位学生会主席的荒诞事情。
2、轻诺寡信,随意毁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通过签订协议,以合同形式确定双方相互选择的权利和义务。但是,部分大学生缺乏诚信意识,“饥不择食”地与招聘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当发现条件较好的招聘单位时,就撕毁已有协议,另择高枝。使招聘单位的用人计划落空,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声誉。
(四)与人交往诚信缺失
1、人际关系虚假。主要表现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做人不真诚,势利眼。处处吹牛,夸大个人的能力;时时承诺,而从不兑现。个人交往中借钱不还,借物不归。
2、恋爱态度不严肃。当前,大学生谈恋爱现象十分普遍,有些学生能够正确对待,但也有一些学生对感情的把握缺乏正确的态度,缺少责任,更多地抱有一种游戏态度,多角恋爱。恋爱不成,轻生、伤害对方。
3、网络欺骗。信息时代,作为信息传播工具之一的网络日益融入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但是,网络在给我们带来大量资讯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由于网络交往时人们行为的符号化,传统道德关于诚信的制约机制被弱化,撒谎、诈骗、赌博等行为是在鼠标的点击中发生的。更有甚者,有些大学生利用网络的虚拟特性,在网上信口开河虚假信息,发送电脑病毒,给他人和社会造成了较大的危害。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种种表现,带来了许多危害。从个人角度来说,没有养成诚信品质,不利于大学生成才;从他人角度来讲,损害其他学生的正当权益;从学校角度来看,大学生诚信缺失有损于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形象和信誉;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影响经济的健康运行。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透析
(一)传统诚信观念作用范围与当代社会特点脱节
在我国,传统农耕生活千百年的延续,导致社会生活圈相对集中,活动范围较为固定。大多局限于亲朋、族人、乡人等有血缘、地缘关系的熟人之间。风俗习惯、社会舆论和伦理道德观念就可以很好地发挥作用,使得人们为了友好相处和长期生存与发展,不敢贸然违背诚信道德原则。在熟人和亲属之间做人做事能够做到合情合理,诚实守信,不欺诈。但现在随着全球化趋势加快,人流、物流快速交汇和流通,我们所面对的更多的是一个“陌生人”的社会,人与人之间信息不对称,传统的诚信观面对转型中的社会显得苍白无力。(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不良风气的影响
政治领域。少部分领导干部凭借权力贪污受贿、生活腐化堕落、搞行业不正之风等等,影响了党员干部的整体形象,青年大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十分紧密,政治领域的不正之风容易对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使其产生诚信缺失。
社会经济领域。假冒伪劣、合同违约、债务拖欠、偷逃税费、走私逃汇、商业欺诈等失信现象行为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影响了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也对青年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使一些青年大学生会缺乏诚信责任意识,做出诚信缺失的行为。
文化领域。宣传工作中的虚假报道、有偿新闻等,教育乱收费、招生黑幕、注水文凭等,学术论文的粗制滥造、假冒伪劣、抄袭剽窃等现象不利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也必然会对青年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
(三)社会运行经济利益至上
人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的产物,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作为对社会反映最敏感的群体,他们的道德现状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克思曾深刻指出:“在利益仍然保持着彻头彻尾的主观性和纯粹的利己性的时候,把利益提升为人类的纽带,就必然会造成普遍的分散状态,必然会使人们只管自己,彼此隔绝,使人类变成一堆互相排斥的原子”。受到社会这个大环境的影响,大学生也难以抵御社会中的各种负面影响,难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从而导致与社会主流道德的背离现象。
(四)高校诚信教育缺乏实效性
高校诚信教育是影响大学生诚信状况的直接因素,但当前的诚信教育缺乏实效性,主要表现为:
诚信教育内容模糊。在当前高校的诚信教育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诚信教育的内容没有明确的界定。对于诚信教育的内涵许多教师表示说不清楚,这必然影响高校诚信教育的切实有效。
诚信教育方法单一。当前多数的诚信教育停留在传统的说教上,多是通过灌输法;除去讨论法和实践法,没有发掘出更好的形式,难以起到应有的效果。
诚信教育路径狭窄、诚信教育队伍乏力也影响了诚信教育的效果。
(五)大学生缺少自身诚信修养和实践
许多大学生谈起诚信问题来口若悬河、头头是道,对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等失信行为也多持反对态度,但同时他们也承认失信行为就发生在自己或同学的身上。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与诚信行为不够统一,他们的实际行为和心中坚持的准则有所出入。虽然主观上觉得诚信很重要,待人处事应该以诚信为本,但在实际行为上却没有以冷静的头脑来明辨是非,认为别人都这样,我也这样无所谓了。因而导致有的大学生随波逐流,经常做些不诚信的事情。这正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内因所在,亦是人类固有的趋利本性在失控时的外在表现。
(六)家庭教育存在误区
家庭教育中存在“重智力、轻品德”的现象,家长对孩子的功课抓得很紧,却很少顾及对孩子道德品质的教育和精神品格的塑造,导致孩子缺乏社会责任感和诚信观念。
此外,对中国家庭来说,宠爱是在教育子女上的一个通病。有的长辈怕后代吃亏,平时言传身教的,是如何损人利己、如何占便宜、如何去弄虚作假、如何沽名钓誉……。因此导致其子女个性特别强,自私自利。这不能不说是失信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
三、结语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种种表现有其相应的根源,对这些原因的深度透析有助于我们寻找到有效防范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方法和对策。诚信在和谐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坚守诚信是每个人的最基本道德要求,更是大学生的言行准则。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扬城6高校国家助学贷款被叫停[EB/OL]./news/2007-08/07/content_887204.htm,2007-08-07.
2、晁霞.诚信教育——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课题[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6(12).
3、福建公布国家助学贷款违约学生名单[EB/OL]./10026/10032/2007/8/9/10396893.shtml,2007-11-20.
[论文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改革的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同时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对此,驻区单位如果能融入到社区文化建设中,将发挥积极的促进功能,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应积极探讨发挥驻区单位作用的对策和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改革的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已经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特别是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指导下,我们在文化设施的建造方面、在保存社区文物、民俗方面、在丰富群众的生活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意识到,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实践和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驻区单位如果能融入到社区文化建设中,将对社区文化建设中问题的解决以及整个社区文化建设发挥巨大促进作用。
一、驻区单位对城市社区文化的促进功能
第一,引导功能。企事业单位所营造的文化氛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是社会文化传播的主导力量和“文化示范者”,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深广度。这些对于其所在社区而言,是一种客观的、实际的榜样力量,是一种强大的“文化定势”和“文化航标”。 企事业单位文化发展和活动过程中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把社区文化发展引导到企事业单位文化所蕴含的主流目标上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社区文化建设产生引导作用。置身企事业单位文化环境中的员工,同时也是社区的成员,生活、学习、工作在社区居民之中,他们通过家庭、亲属、同学、朋友,与社会各个层面保持广泛而又密切的联系,他们的道德修养、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生活方式等都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周围居民产生示范效应。
第二,创造功能。企事业单位文化是在其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和文明成果的一种浓缩,具有民主、开放、创新、进取的特性,具有更新和再创造文化的活力和条件,它既是社会潮流的追逐者,又是时代潮流的开创者。这是因为企事业单位的重要主体是最富活力的中青年, 企事业单位文化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开放系统,具有相对敏感的特性,对于社会文化变迁的反应十分迅速。企事业单位对这种变迁进行筛选、过滤、扬弃乃至超越之后,实现自身的创造和更新,同时传导给所处社区,促使社区文化实现发展。
第三,传承功能。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它既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特定产物,又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积累过程。每一个社区特别是历史悠久的社区,居民的价值观念、社会心理、风俗习惯经过祖祖辈辈的创造、筛选、加工、充实和发展,形成了社区的文化传统。这些传统由于社区对环境的作用传给企事业单位,使他们继承下来(当然,这不是继承社区文化传统的唯一途径),从而实现文化的传承。
第四,整合功能。由于文化的渗透性,不同文化既可能交相融合,又可能产生相互冲突。特别是随着全球化趋势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社区文化趋于多样化,文化碰撞现象日益增多,尤其是人们面临的价值冲突与适应问题十分尖锐。所有这些也必然反映到企事业单位中来。企事业单位文化因其突出的引导性、计划性、整合性等特点,对文化冲突的协调、平衡、化解、融合相对社区而言具有明显的优势。企事业单位将上述“整合成果”辐射、传达到社区,能够促进社区多样性文化的发展趋向同社会主流文化保持良性关系,从而对社区文化发挥整合作用。企事业单位与所在社区是互为环境的, 企事业单位文化的氛围及其内涵必然对社区成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时刻辐射、影响着社区居民。正因为如此, 企事业单位往往成为社区文化的亮点乃至制高点之一。
第五,补充功能。作为现代化产物的企业文化具有天然的先锋性、敏感性、叛逆性、开放性,有些新的文化因子特别是属于青年亚文化范畴的文化因子,原来并不存在于社区之中,往往是由企事业单位的主体 (中青年)首先接纳和吸收的,然后传达、输送到整个社区范围,这就对社区文化起到了补充作用。充分认识城市社区与区内企事业单位的文化互动对于加强相关社区和企事业单位文化建设,加速社区的资源共享,优化企事业单位的社区环境,促进区、单位精神文明共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发挥驻区单位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作用的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调动参与的积极性
社区成员的参与度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社区文化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尺度。缺乏社区成员参与的文化生活,有再好的动机、再新的创意、再大的投入也只能是无用之功。在许多社区,经常参与社区建设活动的主要是少数老人,尤以老年妇女居多,相当多的社区成员尤其是中青年居民和驻区单位员工尚未经常参与社区建设活动,社区成员的参与状况还不适应社区文化建设的需要。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一些居民和驻区单位对社区文化建设的看法有失偏颇,相当一些居民和单位的社区参与意识比较淡薄,他们虽然生活在社区,但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属于社区建设的主体,没有意识到自己也应该对社区建设尽一份责任和义务。甚至错误地认为,社区建设完全是政府行为,是政府投资建设社区,让自己坐享其成。
为了提高驻区单位的参与度,应该努力做到:首先,加强与驻区单位的感情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驻区单位对自己生活在其中的特定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以及对这一特定区域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推崇、融合和奉献精神,使它们认识到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责任和义务。其次,通过与驻区单位的感情沟通,使它们更进一步认识到通过社区文化建设,精心营造社区发展的良好环境,是驻区企事业单位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因为所在社区的环境质量不仅关系到单位的发展、形象,而且与单位员工的办公和生活息息相关。
因此,我们必须将思想认识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形成社区文化人人办的广泛共识,真正做到驻区单位与社区共发展,既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又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受益者。 转贴于
(二)设施与场地等资源共享,提高利用率
城市社区发展的资源主要来自政府部门的供给以及社区管理部门的创收和居民缴纳的各种费用。社区内各部门与组织以及社区居民的捐款和提供各类设施的现象很少见。因此,一方面城市社区资源本身存在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又有大量的物质性资源被闲置不用或开发利用不够,这的确让人十惋惜。究其原因,这与传统的“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以及“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狭隘的心理因素有关。在城市社区中由于存在许多分属不同行业、不同层级的“单位”,而城市社区的组织形式——社区委员会、业主委会员、居民委员会以及物业管理公司与他们之间不存在上下级或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这就造成了他们对城市社区建设尤其是社区文化建设关心、重视、投入不够,对资源的所有权、管理权、使用权偏重于集中,谁投资,谁拥有,谁得益,不愿意将自己闲散的物质性资源拿出来让社区居民共享,社区资源不能得到更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如能将这些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发挥现有功能,为社区文化提供稳定、舒适的活动空间,实行资源共享,将是一件几全其美的大好事。这也可使社区文化建设不断上规模,上档次,谋求更大发展与飞跃。
(三)联手开展活动,丰富活动的内容
从各地开展的社区活动形式来看,确实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从太极拳、太极剑、台球、棋类、器械健身,到卡拉OK、戏迷演唱、养生功、秧歌、图书阅览、健身交谊舞等,达数十种之多,真可谓百花齐放,各具特色。但由于以上活动内容多少缺乏一些现代气息及深刻的内涵,因此对青年群体等相对缺乏吸引力。如能在丰富活动内容上多动脑筋,挖掘新的活动内容,拓展新的途径,把一些具有现代气息的艺术形式融人到其中去,这将会吸引更多的社区成员热情参与。而在这些方面,社区内企业事业单位组织的合作加盟,联手开展各类文化活动,通过创新的内容和变换的形式促进其发展。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丰富多彩,广泛活跃,就一定能生产出一些高品位、高质量的社区文化产品,增进社区文化建设的实效。
(四)加强组织沟通,提高管理的水平
从目前各地社区文化活动的组织性质来看,由于是新生事物,因此社区文化尚处于起步阶段,还缺乏一定的组织管理经验和社区文化人才。社区文化人才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力量,从广义上说,社区文化人才队伍应包括街道和居委会的相关人员以及社区文化机构的工作人员;从狭义上说,主要是指街道社区文化职能部门及社区文化机构(文化站等)工作人员。就文化站工作人员来说,许多社区已面临青黄不接的状况。如有的地方管理者往往由队伍中的活动积极分子组成,管理经验不足,组织能力不强,难以形成核心,纪律的维持和活动的开展往往靠大家的自觉,随意性较大,缺乏高度集中基础上的规模扩大与创新求变的集体力量。
有鉴于此,社区内企事业单位组织应能有效介人,整合运行。因为各单位组织已经长期形成了一整套的组织体系,有着一定的管理经验,他们的加盟,无疑会给社区文化建设增添新的活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而社区文化活动的成功开展与不断创新,对社区内企事业单位增强内部凝聚力和提高社会知名度,也一定会大有裨益的。
社区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区居民、社区群众团体、各企事业单位、居委会、街道办事处这些社区基本成员的同心协力和共同努力。尤其在当前社区居民和单位主动参与意识较弱的状况下,更需要基层社区管理者及组织者的引导和动员,调动社区各方面的积极性,以使社区文化建设真正满足广大居民的多层次、多方面需要,使社区文化更为丰富多彩并发挥更多的积极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付春梅,谢守红.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刍议 (J) .经济师,2004(4).
作者:邹旗辉 肖润花 袁建华
论文关键词:高职 校园文化 体系构建 旅游商贸
论文提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扩招和高职院校的迅猛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对高校教育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关注,高等学校校园文化体系的构建逐渐成为教育界关注的一个焦点。但事实上,我国校园文化的研究,尤其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研究起步较晚,且缺乏体系。文章旨在以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为例,分析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体系构建过程中存在的紧迫性问题和可能性途径,探索出一条可供示范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体系的构建之路。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如今已发展到今天占据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规模,这种以适应市场需求为目的,旨在培养生产一线的技能应用型的专门人才的教育形式尽管发展迅猛,但也因其急促的功利目的导致我国高职教育在取得飞速发展之后越来越凸显出其内在的深层矛盾,即高职教育因其以技能教育为核心的“生存教育”理念导致对人文素质教育的淡漠,进而忽视校园文化的建设的现状,最终必然不利于学生的终生职业规划,也难以形成高职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这也成为我国目前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的一大瓶颈。因此,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体系的构建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现状逐渐成为业内外人士关注的一个焦点。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研究现状及其内涵的独特性
校园文化的概念早在1932年就曾被美国学者华勒(W?Waller)提出过,但在我国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被作为一种亚文化由高校提出,而且时至今日,关于校园文化的内涵依然众说纷纭,而对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概念的界定则是更晚的事了。
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大多高职学院将主要精力致力于校园的硬件建设和专业设置上,普遍缺乏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和研究,相比较于我国普通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现状而言,显得非常不足。目前尚没有一本相关的专门论著,单篇的论文成果也不多,且从事相关研究的理论工作者少且层次不高。尽管不时有最新的相关研究,但主要集中于现状和对策的研究,且大多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其中尤其缺乏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体系建设的深层探讨,对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基本特征、结构及其传导关系,信息环境下校园网络文化对高职校园文化的利弊影响等问题的研究都显得十分匮乏。可见,对我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体系建设进行深入研究是当前高职理论研究界一项极为迫切的重要课题。
对校园文化概念的界定众说纷纭,具体而言,主要存在以下两种分歧:一种认为校园文化是教育工作者依据自己的教育目标和办学理念对群体文化进行的自上而下的创设性成果;另一种认为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过程中自下而上形成的某种共同稳定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本文认为,综合以上两种观点的合理性,校园文化首先应该是教育单位自上而下的一种自觉的创设性成果,与此同时,校园文化也是一个长期的积淀过程和动态发展的系统过程,是全体师生逐步形成的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念体系。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不仅具有一般校园文化的基本内涵,同时也具有“高职”本质的独特内涵。本文认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姓高名职”,它属于高校校园文化的范畴,同时具有鲜明的职业性文化特征。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只有在这两个方面上做好文化定位,才能真正凸显其独特的文化属性和文化内涵,进而找到文化体系建构的关键所在。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和紧迫性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及其研究与高职院校的发展速度是极为不相称的,不少高职院校对技能培养的过分强调进而单纯强调对高职学生的技能教育和实践培训,忽视对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淡化校园文化建设,重“技能人”塑造而轻“社会人”与“文化人”的培养,最终必然导致高职教育偏离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宗旨,使得高职教育等同于技术培训,影响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认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解有偏差
与粗放型的高校扩招举措相类似,对于校园文化建设,高职院校普遍表现出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在急迫的生存和发展问题面前,有的高职院校甚至认为校园文化的建设可有可无,并不影响学校的发展实际。他们认识上思想僵化,在水平上停留于物质层面,认为塑几座雕像,树几块标牌,建几个亭园就可以,其余的事情交给学生管理部门负责就万事大吉,把校园文化建设看作学生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使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开设、师资配备等教学环节割裂开来,最终导致校园文化建设与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相脱离,校园文化功能的发挥极其有限,“校园文化力”的作用自然难以显现。
(二)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定位欠准确
从内涵的界定来看,应首先明确高职教育与一般本科教育和中职教育的区别,否则将难以找准高职校园文化体系建构的关键。事实上,很多高职院校对自身高校校园文化的定位并不明晰,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总体处于低水平状态,大部分中专升格的高职院校目前还忙于资源整合,处于教学转型的适应阶段,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尚停留在以往的简单的文娱体育的低水平、低层次的活动层面,与高校提倡的创新精神培养和人文教育等大学精神相去甚远。
(三)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待提炼
高职教育之于一般本科教育的区别在职业特色,与中职教育的不同则在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文化属性。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体系建设关键是要处理好职业特色和文化属性这一两难矛盾。从目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要求和今后职业院校发展的趋势来看,提炼学校特色,打造职教品牌,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高职院校的发展必须打好文化这张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着力凸显专业及行业的职业特色,而不能简单地采取“拿来主义”,和其他普通高校“千人一面”。
(四)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系统规划较缺乏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校园文化层次的一般划分来看,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三个层面,其中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桥梁,精神文化是核心。几千年来,我们的管理模式从人管人的家族式管理,到泰勒始创的用制度来约束人的制度化管理,发展到现在,学界认为管理的最高层次和最高境界是文化管理。在一所学校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规章制度搬到另一所学校就可能行不通,原因就是文化背景不同。因此,校园文化建设不能停留于物质层面和制度建设,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要有一个体系建构的系统规划,否则将陷于盲目性、临时性、应付性而使效果难以显现。
三、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体系构建的对策和途径
校园文化建设的滞后性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高职院校历时十余年的教育实践过程逐渐凸显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迫切需求。对此,本文认为除了从物质文化层面和制度文化层面进行校园文化的建设外,还应从以下五个方面提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体系构建的对策和途径。
(一)以党政班子为主导,规划校园文化体系构建
清华的严谨求实和北大的兼容并包的文化精神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文化建设的层次性和长期性要求各高职院校进行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要有长远眼光。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的专业特色和资源优势,从引进企业文化、突出职业特色、加强人文教育、实施人本管理、强化制度保障等诸多方面,进行全面整体地规划,要充分地发挥宣传部、图书馆、学工处、院团委和学生社团等部门和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自上而下地组织,有针对性地着力于校园网络文化、宿舍文化和体育文化等方面的创新性建设,努力营造一个全院师生和谐互动的文化氛围。如江西旅游商贸学院依托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创建,开展基于职业道德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了在党委领导下,学工处、团委、思想品德教学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具体组织,以分院为工作重心,党、政、群、团、教、学齐抓共管,全体教师、学生骨干以及行业企业劳动模范和技术能手参与的建设格局。 (二)以社团活动为媒介,提升校园文化层次品位
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媒介,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体系构建过程中的作用不可或缺。社团活动的开展不能游离于学院整体的文化建构体系之外,而应在锻炼学生成才,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思想指引下,按照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方向,在思路、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增强社团活动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打造校园文化活动的精品。通过这些年的不断努力,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逐步形成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如每年五月举行的“红五月”活动,定期与企业搭“姻”举办的“大学生创业文化活动月”,以及“旅商十佳青年”的评选活动等,充分调动全院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学院逐渐形成了积极好学、刻苦钻研、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良好校风和学风,全方面地塑造广大学生的文体综合素质、创业精神和职业意识。此外,各分院还结合专业特色举办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文艺和竞赛活动,这种校内外结合,多层次、多角度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方式,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的人文素质,实践与动手能力的提高结合起来,使学生的知识得到拓展,情趣得到提高,视野得到开阔,最终达到能力得以提高和人格得以升华的目的。
(三)以课程开发为手段,凸显校园文化职业特色
校园文化的建设不能仅仅局限于社团活动的开展,要真正凸显文化特色就要在日常教学上得到渗透和体现,要在教学过程中深化知识的学理内涵,将知识层面提升到文化层面,使知识在技术能力形成过程中,不仅是一种经验的引导,而且是一种文化的实现。随着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迫切需要,专业和课程的设置改革应该结合学院优势和发展特色来进行,同样也必须考虑在校园文化上的外在显性特征。以课程开发为手段,凸显校园文化的职业特色是一个具有可行性的建设方向。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借鉴一些兄弟院校的做法,在旅游分院开设的“校园导游”实训课程对其校园文化的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是一个成功的尝试。该课程体系包括学院发展概况、学院地理环境、学院导游图、企业文化的融入、学院发展前景展望以及校园导游等几大模块,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缩短课堂的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践之间的距离,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为学生能尽快达到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并能独立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此过程中也提高了每一位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社会角色意识、行业认同感等市场经济社会所必需的各项素质。
(四)以学术沙龙为纽带,推进校企文化相融通
中科院院士、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贺贤土指出:“高职教育就是为地方建设服务,为一线解决实际问题的,这是职业教育的生命力所在。”高职教育的根本宗旨决定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向,高职院校既要加强对校园文化的继承,也要积极引入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成为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推进校园文化企业化的进程中,高职院校可以与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和工学交替等一系列校企合作形式相适应,既要发挥学院的主体作用,也要坚持以企业文化为主导,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充分发挥图书馆和档案馆的文化传播力量,通过举办学术沙龙的方式,聘请成功的企业人士来校讲座,通过企业人讲述艰苦创业史让学生看到严峻的实际问题,使其认识到坚忍不拔的品质的重要,理解吃苦耐劳的精神实质,从而让企业文化影响学生的价值文化;同时以校史展的形式宣传往届优秀校友的成功事例,让学生有学习的榜样。
(五)以网络应用为载体,引导校园文化发展健康化
在如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的时代环境下,校园文化的建设无疑受到了网络文化等众多亚文化因素的冲击和影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大学生可以方便快捷地接触到各类泥沙俱下的海量信息,正确把握和引导网络文化的方向,是当前职业院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紧迫问题,也是一条有效途径。图书馆能在瞬息万变、数量庞大的信息中为读者提供“新、快、准、全”的信息的功能,在净化校园网络环境,提供健康、丰富的网络资源,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习能力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在这方面,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还结合精品课程的网络题库的建设,率先实现网上期末考试,加强网络对学生日常学习的引导功能,将学生漫无目的的网游习惯引导至利用网络加强专业学习的方向上来。
参考文献
[1]张志勇.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力构建初探[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
[2]唐光辉.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5).
[3]贺贤土.职业教育应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29).
[4]董显辉,曹小红.浅析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J].才智,2008,(14).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展示一系列中美青少年 “流行语”,初步分析青少年社会心理及文化的基本特征。与此同时,本文还描述 了作者对一些在中国留学的美国青少年有关“流行语”的问卷调查情况,并分析了 “流行语”所折射的青少年嘻哈文化、校园文化的特征。
语言既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最好的载体。人类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必然导致语言的变迁。“流行语”的盛行就是语言变迁的突出表现。“流行语”具有社会性和文化性两大奉属性,它总是从特定的角度,表达着人们的社会心理、价值观念和文化心态的取向与动态。就 “流行语”的兴起与传播方面来看,作为社会的先锋力量并且有着标新立异特征的青少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流行语”已经成为青少年表达生活感受与自身需要的一种重要符号,从而也就成为了作为一种 “亚文化”形态的青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国一直是一个强调独立、个性,鼓励冒险、开拓等精神的国家。在上世纪打破种族、性别等障碍后,美国社会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追求自由创新,努力实现 自身价值。当代美国青少年的这种社会心理文化特征在他们的 “流行语”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一.青少年社会心理在 “流行语”中的表现
青少年时期是 自我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时期。他们早期的价值和道德标准主要来自父母。当进入学校甚至社会这些广阔的世界以后,同伴群体的价值观,以及老师和成年人的评价日益重要。他们对原先的道德标准及自己的价值和能力都要做重新的评价与修订,并重新形成完全属于自己的道德价值体系。美国青年尤为如此,他们思想独立,勇于创新并打破常规,以凸显自己的与众不同与独创性。这无疑成为语言变化的一大动因,诸多 “流行语”随之诞生。一些青少年把原有的一些词汇 、词组变形使用。例如:
yeah! (表示欢呼的)变形为 yeaaah!;
what。s up? (你最近怎么样?)变形为 wazzup?;
out of here (不在,走了)变形为 outta here;
kind of (有点)变形为 kinda;
sort of (有点)也变成了sorta
cool(酷)变成 kewl
nice (好)变成 niice
damn (该死,可恶)变成语气较轻、较委婉的 dang
还有些青少年与计算机和网络至交,已经标新立异地独创了不少具有电子信息时代的特色词汇
例如 :
(1)u : you
ui — y0ur
r = are
y = why
xmas = christmas
thax = thanks;
(2)cu= see you
brb = be right back
idn / idk = i don t know .
yw = you’re welcome
omg : oh my god
(3)asl=age/sex/locati0n
(4)dl=download
rly = really
gf= girlfriend
bf= boyfriend
(5)2= to/too
4 = for
me2= me too
b4= before
cu 18er= see you later
(6)cu@night =see you at night
happy
以上六类词汇及表达方式都是网络时代诞生的 “流行语”。它们的突出特征便是简洁,同时夹杂了数字和符号,常见于美国青少年的博客以及聊天记录里 (例如 qq,01cq等)。第 (1)类新词是鉴于发音相近而简化的词汇,从而使交流更加快捷。第 (2)、(3)、(4)类包含的表达方式均为缩略词,它们或由每个短语中单词的首字母组合而成,或提取单词中的两个字母组合而成,同样使交流更加便利省时。第 (5)、(6)两类构思巧妙,利用了数字、符号简单明了的特性,使构成的新词令人过 目不忘印象深刻,充分展现了青年一代的智慧与创新精神。
在当今网络时代的深刻影响下,中国青少年也创造了他们独有的 “流行语”。这些流行语有些来自英语国家,除以上列出的gf, bf,cu,b4, 一 等之外,他们创造了属于自己文化的一些表达方式。
例如 :
gg哥哥 沙发
mm 妹妹 晕
楼主 雷人
潜水 :)
这些表达方式同样遵循简单经济的原则,并且形象生动,广为流传,成为青少年的鲜明特色。
二.青少年文化特征在 “流行语”中的表现
(一)街头嘻哈文化
自从上世纪 70年代美国黑人说唱音乐 (rap music)在美国传播以来,美国城市的年轻人形成了一股强劲的嘻哈 (hip-hop)文化。它起源于说唱音乐及与之相伴随的强调即兴发挥,追求个性化,反映不与主流相融的桀骜不驯的霹雷舞 (break dance);但是这种风潮迅速到达美国城市街头的各个角落嘻哈风格随处可见。因此广义而言,嘻哈多指流行于城市年轻人中一种凸显自我的街头文化,甚或可以说成是一种生活态度,包括语言、服饰或标榜 “帅”、“酷”的招牌动作。若具体体现在装束上,其最明显的标志是他们宽松的 t恤、轻便的球鞋,随意裹在头上的头巾,率性的鼻环和粗宽的耳环、项链、或手环,动感十足间处处张扬个性、引领时尚。“嘻哈”风格在青少年 “流行语”中随处可见。例如:
chillin’ 放轻松
bling—bling 闪亮的珠宝,引申为名牌服饰配饰
phat杰出的,一流的 (不是 fat肥胖之意)
gangsta (gangster的变体)土匪,歹徒 (在此指充满暴力的一种 rap形式)
getting crunked放松,做你自己 (crunk为一种 rap形式)
off the chain脱身,摆脱困境 (与 off the hook意思相近)
美国很多青少年都为自己能够成为嘻哈一族感到 自豪,他们随时追随着 hip hop音乐中的 “流行语”,用这些词语表达自己的情绪,突出自己的身份,他们有时甚至不在乎别人是否能够听懂他们的语言。但是这些表现嘻哈风格的 “流行语”还是被青少年广为使用,有些甚至已经写入字典,例如: chillin’,bing-bling等。
(二)校园文化
青少年正值学习年龄,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园中度过,独有的校园环境造就了独有的校园文化及校园“流行语”。美国校园 “流行语”充分体现了青少年的生活学习心态及现状。美国学生的校园生活多姿多彩,他们可以参加各种社团,既可以结识朋友、增长学识、发展兴趣,又可以锻炼能力。例如:建筑学社团,英语社团,圣经解读社团,读书会,体育运动社团,海外学生社团,环境保护社团,学生联合国等等。同时美国校园的体育活动及艺术活动也很丰富。体育比赛是校园的大赛事,尤其是篮球,美式足球和棒球;此外,骑马、攀岩、划船、滑雪、飞翔、跳伞等运动也深受欢迎。美国文化极重视艺术天赋的充分展示和个人创造力的充分表达,因此在美国校园还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艺术活动例如戏剧,音乐,舞蹈,美术等。这种浓郁的校园文化催生了具有典型校园风格的 “流行语”。例如:
chill/chill out放松;镇定下来
playa/player花花公子
hot漂亮的
trip过度担心或紧张
dude伙计,老兄
ride车,汽车
cool很棒,很酷
crib/pad 家,住处
hang out经常去的地方,住处
chick女性 (常有侮辱之意)
fraternity兄弟会/sorority姐妹会,女学生联谊会
whoops!哎呦 (表示惊讶 ,沮丧,轻度道歉等)
cake course一门课很好修,可以说是白送学分的
cheese/cheddar钱
hella非常
homey朋友,密友
take no prisoner (多指教授)考试很严格,而且不留活口
这些 “流行语”有的反映学校社团,例如 fraternity 和 sorority;有的反映学校生活,例如 rideplayer等;有的则反映学校学习,例如 cake course和take no prisoner.
在中国,校园 “流行语”也举不胜举,同样反映了当下学校生活文化的个个方面。例如:
郁闷 变态
猪头 亲爱的 .
恶心 爽
汗 我晕/我倒
东东 (东西,玩意)
特困生 (特爱睡觉的学生)
挂了 (考试不及格)
这些校园 “流行语”在同学之间口头相传,迅速成为校园语言文化的一部分。使用这些 “流行语”不仅易于与同学沟通交流,而且加强了作为学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三.美国青年流行语调查
为了更好的了解美国青少年 “流行语”及其反映的青少年社会心理与文化特征,我们对一些在中国留学的美国青少年进行了有关 “流行语”的问卷调查。他们中间以及他们的朋友经常使用的 “流行语”包括:
w hatever
fabulous
aw esom e
cooi
tight
let’s hang out tonight.
he is chill
i’m crashed.
epic win/fail
google it/ to google
to wiki
to friend(make friends)
在这些流行语中,有些是感叹词,表达情绪,例如:fabulous,awesome,tight等;有些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例如 let’s hang out tonight.通过该 “流行语”可以看出美国青少年丰富自由的夜场活动,他们经常和朋友同学一起泡吧、在家举办聚会等等;有些则是关于学习的,例如:to google,to wiki.。大部分中国青少年对google搜索引擎都很熟悉,并且在日常生活和学习查资料时经常会使用。wiki全名为 wimpedia是一种在欧美国家广为使用的网络百科全书,能够搜索到各种信息,包括政治 、科技、文化 、教育、法律等等。
在对留学中国的美国青少年调查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他们似乎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说出了许多 “流行语”,部分原因可能是 “流行语”已经成为他们语言的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在日常交流时,“流行语”会自然、不经过思考无意识的脱口而出。而正是这些 “流行语”形成了青少年特有的语言风格并折射着青少年独有的社会文化特征。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青少年社会心理、文化等特征在青少年 “流行语”中表现极具明显的时代特征。青少年处在身体心理急剧变化时期,了解其社会心理、文化、心态等对学校、老师、父母具有重大意义,而心理文化因素很难捕捉,只有在青少年的言行举1卜上间接获得。研究青少年 “流行语”便是一个行之有效的进入青少年世界的途径。了解青少年 “流行语”不仅能使家长、老师了解青少年的个性、好恶、文化等,同时也为双方进行有效沟通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dalzell t.(1996).flappers 2 gappers:american youth slang.springfield,md:merriam-webster inc.smith c.,faris r.,& denton m.l.(2004).are american youth alienated from organized geligion?a gesearchgeport of the national study of youth and geligion,number 6.
中学生 课余生活 研究综述
一、课余生活的主要概念研究
对于课余生活的研究,有学者以“闲暇”生活定义;有学者以“休闲”生活定义。直接出现“课余生活”极为少数,这几个概念细究起来是有一定区别的,但意思大概相近,故以下关于课余生活文献的探讨,这几个概念相互包容。由于没有升学的压力,技校生有了较多的闲暇时间,他们的休闲时间是指学生上课以外的午休、课外活动、晚间和双休日时间。也有人将课余时间界定为指除去睡觉、作业、学习的时间和非本人意愿从事其他活动的自由支配时间。在这里,我把课余时间界定为学生除上课及正常作息以外的时间。
中学生的课余生活的内容和范围相当广泛,有的研究从中学生闲暇时间的占有量、闲暇活动结构的协调度、闲暇活动内容的充实度、学生对闲暇生活现状的认知、评价与期望四个指标来描述他们的课余生活;也有就休闲参与动机、休闲活动类型、休闲时间量、休闲活动困境四个层面进行研究中学生休闲活动现况的;也有从闲暇时间、闲暇活动、闲暇认识与评价、闲暇教育四个角度对课余生活加以分析。
二、中学生课余生活的特征研究
中学生课余生活的内容丰富、多元,从外显的语言、服饰、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到内在的价值观、态度、情感等均包括在内。对于课余生活特征的描述也主要围绕这些方面。
周国萍对上海市初中生的闲暇生活现状进行调查得出的众多结论中,值得关注的特点有这样几个:在假期和双休日,学生觉得闲暇时间比较多或过多;学生闲暇生活受电视、网络、报刊、书籍、广播等大众媒介影响很大;学生在闲暇生活中对网络游戏和各种游戏的“热爱”,值得关注:学生所生活的社区对他们闲暇生活的指导提供的不够多;大多数学生肯定闲暇生活的积极作用,认为闲暇活动在满足个性发展上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学生对闲暇生活的期望多样,对自己、学校、社区、家长都有不同的期望。
杨等在所做的大型调查研究基础上,归纳出近年来我国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的六个特征:技术特征――依托网络、电脑、手机;阶层特征――“小资”、“新人类”、“小众化”的亚文化;地域特征――“韩流来袭”、京沪流行文化的退与进;产业特征――流行文化产业化及产业间的互相渗透;心理特征――时尚、幼稚和怀旧;意识形态特征――市场经济社会的“消费主义”与思潮的多元化。
陈群在其博士论文中分析得当代中学生第三种文化的形态形成,具有这六种特征:一是自我在动态的角色扮演中的迷失;二是价值在变动的趣味追求中的功能实用化;规范在夹缝中的生成与建构;情感在角色冲突中的释放;语言在多重表达需要中的切换;思维在双重规限下的定型化。白芸在对“问题学生”的个案分析中,得出以下特征:成绩与思维有反差;最大的快乐是玩;看重情谊;对规范的忽视、逆反与维护。
三、中学生课余生活的收获研究
《学会生存》这一经典性报告指出,要把发展人性、培养创造性和承担社会义务的态度作为教育的使命,要培养一种“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的完善的人。并且对于培养完善的人从各方面提出了若千要求:(1)在智力方面,除了应掌握的知识以外,还要发展“观察、试验和对经验与事实进行分类的能力,在讨论过程中表达自己和听取别人意见的能力,不断进行阅读的能力,把科学精神与诗情画意两结合以探索世界的能力”。(2)在情感培养方面,尤其要注意人际关系的感情品质,要“学会彼此如何交往,如何在共同的任务中彼此合作。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学生的课余生活对于他们的个性发展,情感依赖等都具有正向积极的作用,有利于他们健康的成长。职校生年龄大多在16~18岁,自理、自制、自我保护能力还比较差(王胜海,2007),对中学生的课余活动如果引导不当,同样会造成对他们的行为和价值观偏差作用,产生负面影响。
在闲暇价值的取向方面,学生倾向性的认识是:闲暇能使自己的心情愉快;使学习效率提高;能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动手能力;有利于身体健康等。几乎没有学生从消极方面审视闲暇。
四、影响中学生课余生活的相关因素研究
中学生本身的课余生活的能力也值得关注,低休闲技能,在马立红的研究结果中,学生们普遍缺乏人文,才艺方面的技能,将近半数的学生认为自己不具备休闲技能。
学生课余生活资源保障的限制,一是有关青少年的文化产品太少。二是青少年文化场所布点少,设施陈旧。三是对青少年文化时常禁止的多,创造条件的少,许多娱乐场所在政策上作了限制,青少年可去的地方太少。四是少数青少年能去的场所定价太高。
中学生在闲暇活动中受到同辈群体的影响很大,这种影响有好有坏,有的学生有盲目从众的心态,自己不会独立支配和选择活动。
大众传播媒介对中小学生的闲暇生活具有重要影响,周国萍提出中学生闲暇活动内容的选择受电视、网络、报刊、书籍、广播等大众传媒影响很大,在闲暇生活中热衷于网络游戏和各类游戏。
五、对中学生课余生活提出对策建议研究
中小学生的闲暇生活中主要表现为七个方面的矛盾:一是传统的消闲观念与提升闲暇生活质量之间的矛盾。二是闲暇场所增多与闲暇行为选择迷惘的矛盾。三是闲暇欲望的递升与闲暇知识相对苍白的矛盾。四是闲暇方式的多元化与闲暇技能匾乏的矛盾。五是社会文化的多元化与学生认识水平之间的矛盾。六是学校自身的封闭性与学生的精神需求之间的矛盾。七是家庭的负面效应与孩子自制力之间的矛盾。因此,需要我们教育研究者、学校、家长及中学生合力来解决这些问题,在学生的课后活动项目需要更多组织,更好指导。
对于学校来说,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活动或设置某些课程实施休闲教育。对于中学生的心智特点而言,寓教育于一些具体的活动或课程中,是必要的,也是收效较好的。这类活动可以是社会活动类,如参加环境保护志愿者行动。学习技能类活动,如书法、游泳、航模、运动项目等的学习或竞赛,个人风采展,如服饰、服装设计、小手艺、烹饪、艺术表演等。娱乐性活动,如歌舞、运动、远足、野炊、垂钓、露营、猜谜剪纸,等等。
在中学生课余生活的对策研究中,多是从学校角度出发,提出相应建议,主要有两类观点:一类是站在学校教育的立场,提出加强学生管理的各项措施,行政手段较多;一类是站在理解学生的立场,对我们教育、学校管理及教师提出如何更好地改进思想和行动,服务学生、引导学生的课余生活。在措施中,也涉及到家庭、社区及社会的合力作用,对于中学生本人的建议阐述不多,值得补充。
参考文献:
[1]张文新.青少年发展心理学[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2]周弟妹.关于技校生闲暇生活的调查报告[J].职业教育研究.
关键词 大学语文 高职学生 诚信教育
Integrity Honesty Education into Chinese Teach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Abstract Honesty education on children's life is an ethical investment, but also a social intangible assets.In view of the current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some good faith question, from the angle of Chinese course, raised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language activities, reforming evaluation mode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ewards and punishment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integr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education of honesty, integrity and quality.
Key words college Chinese; Vocational college studnets; honesty education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大学生群体作为当代重要的知识分子群体,其诚信意识的强弱关系到民族光荣传统的继承与发扬的状况。
1 加强高职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由此可见,党和国家都认识到加强诚信教育、在全社会倡导讲诚信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加强高职学生诚信教育是积极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有研究者也指出:在如今就业竞争的态势下,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不仅注重人才的知识、能力如何,也更加重视人才的综合素质,将诚信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2 高职学生诚信道德内涵、诚信问题现状及原因
诚信即诚实守信。一是从行为主体的角度讲,要诚实无欺,信守诺言;二是从行为接受者的角度讲,要相信他人,对人信任,两者相辅相成。目前高职学生诚信道德状况不容乐观。
(1)学习作弊现象多。一是学习动力不足,出现厌学的现象,上课经常迟到、早退乃至矿课。但是又想在综合考试里能够通过,他们想尽办法去医院等地方开虚假的证明,证明自己有很重要的事情或者生病不能继续上课,以此蒙混过关的现象;二是考试中的作弊现象。据调查,在高校里每年考试中凭借自己的实力获取考试成绩的学生人数占70%,其中曾经作弊或者企图作弊的学生人数约占25%,从来都不看书和学习,每次都凭借抄袭和偷窥来获取答案的学生约占5%。
(2)人际交往中缺乏诚信。面对社会信息化、思想文化多元化的影响下,大学生的诚信观念面临着严峻挑战。例如,古装电视剧《宫》、《步步惊心》、《甄嬛传》受到大学生的热捧,其间无不表明他们对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玩弄心计、尔虞我诈的处理方式认同。
(3)向家庭索取生活费过高。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社会中各种诱惑增加,主要自身意志力薄弱,缺乏有效的自控能力。加之,想在同学面前摆阔气装大方,对奢侈消费人群羡慕,通常采用谎话欺骗父母要钱,以满足过度消费和过高的虚荣心。
3 将诚信教育融入大学语文课程的途径与对策
(1)以课堂教学为重点,强化学生诚信道德意识。个人品德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因素所构成。道德认识是社会的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人内在品德的首要环节,是品德形成的基础。诚信是一种职业道德,加强高职学生诚信教育,应该充分挖掘中国古代文学中有关诚信的正反面素材,从培养诚信道德意识做起。《论语·卫灵公》:“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孔子在这里将“信”说成是为人处世的必要条件:有信行于蛮貊,无信州里难行。教师在授课时不妨做一个“走进《论语》——诚信篇”的专题教学设计,通过学习孔子关于“诚信”的言论,认识到诚信是立世为人的道德品格,诚信也是人际交往的道德标准,诚信更是执政为民的基本法则。感受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坚信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立身、立业之道。关于诚信的故事还有:“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失信灭身”“商鞅南门立木,取信于民” 。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结果前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后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让每一面墙壁说话。校园文化是校园历史的一种精神产品,是一种隐形的,又十分富有吸引力的亚文化系统。”在教室、走廊的墙壁上,可以精心摆设诚信主题的标语,比如“人无信不立”“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等等。
(2)以语文活动为载体,努力营造班级、校园诚信氛围。大学语文课程应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积极开展关于“诚信”主题的语文活动。辩论是广受学生欢迎的活动形式,围绕“诚信”这个主题,教师可以组织以下辩题的辩论赛:诚信行为主要靠自律还是他律;诚信是社会公德问题还是个人修养问题;善意的谎言是否违背诚信;效益优先还是诚信优先;解决诚信问题的根本手段是道德手段还是法律手段等等。通过辩论,无论是参赛者还是观赛者都会对诚信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同学们通过查找诚信的正反面材料,撰写关于诚信的演讲稿,最后通过演讲的方式展现自己对诚信的理解,从而在整个班级、整个校园营造“人人知诚信、人人讲诚信”的氛围。征文比赛、话剧表演赛等都是很好的宣传诚信的活动方式,虽然活动方式不同,但都是通过以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思考诚信问题,加深对诚信的理解与认可,为培养诚信行为打下基础。
(3)以改革大学语文考评方式为契机,培养学生诚信行为习惯。改革大学语文课程的单一考评方式,要将诚信教育融入教学的全过程,构建反映人才培养质量和素质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的评价标准,充分发挥评价导向作用。学期初可在教师的组织下,由全班同学共同商议制订“诚信学习承诺书”,承诺书上可就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如上课不迟到早退、不做与课堂学习无关的事、作业不抄袭做假、考试不舞弊)、学习过程(课前预习准备、上课听讲发言做笔记、课后完成作业、学期末考试)等方面做明确具体详尽的要求,每位同学签名。由班干部协助教师共同对上述项目的执行情况做好记录,对违反的同学的平时成绩酌情扣分,并在班级公示,学生最后的学科总成绩应由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按一定比例相加而成,督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养成“言必信,行必果”的行为习惯。
(4)以建立奖励惩罚措施为抓手,鼓励诚实守信,增加失信成本。提高高职学生诚信品质,仅靠教育感化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辅之以相关的制度。需要在加强教育、引导学生内省自律的同时,建立健全必要的约束机制。对长期讲诚信的学生可给予精神上的、物质上的奖励,全班、全校可推选出“诚信标兵”作为模范供大家学习。更要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对于有经常抄袭论文、借钱不还、恶意欠缴学费、信用卡恶意透支、考试舞弊等不诚信行为习惯的同学给予严厉处罚,情节特别严重、认错态度不端正、屡教不改的可上报学校,给予警告、记过等纪律处分,记入个人档案,增加不讲诚信的成本。通过对讲诚信的奖励和对失信者的惩罚,形成“讲诚信者得益,失信者有损”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向学华.浅谈大学语文中的诚信教育.大学教育,2012(2).
关键词:礼貌 礼貌策略 性别
一、引言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论语》里面孔子说道:“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又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古代的“礼”,不仅是言语层面的,而且是行为层面的,除此以外,还包括了一整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规范,以及社会秩序的礼数制度。应该说“礼”在中国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代社会的“礼貌”与过去的“礼”在意义上已经很不一样了,但是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的解释,“礼貌”是言语动作谦虚恭敬的表现。可见礼貌已经具体到只有语言和行为两个层面的意义了。语言学中的“礼貌”,当然更侧重于礼貌的语言层面。
二、礼貌与礼貌策略
(一)礼貌
人与人进行会话交际的时候,不仅相互交流信息,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也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保持着某种相互关系。随着会话交往的加深,这种关系可能会升华,也可能会恶化,有时候还需要会话双方进行修补。而反映这种关系的一个指标,就是礼貌。礼貌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语言现象之一。Mills(2003)认为礼貌是“说话人的一种表达意图,意在减轻某些面子威胁行为对别人的面子威胁。”而据Thomas(1995)的总结,“礼貌”这一标题下的研究主要围绕五个方面展开:1.礼貌――交际中的一种现实目的;2.敬重;3.语域;4.礼貌――一种话语表层现象;5.礼貌――一种语用现象。而其中的敬重和语域属于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范畴。语用学界的很多学者都对礼貌现象展开了研究,“甚至可将礼貌研究看作语用学的一个分支”(冉永平,2001)。对礼貌语言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
(二)礼貌策略
Gumperz(Gumperz,1970、1982)在会话研究中首先使用了“策略”(strategy)这个词。论及礼貌策略,要数Brown & Levinson(1978、1987)的理论最具影响力了,Brown & Levinson采纳Gumperz会话策略的概念,认为礼貌就是避免冲突的一种策略。他们从Goffman的“面子”理论出发提出了,“礼貌的普遍性理论”,以及“正面面子(positive face)”“负面面子(negative face)”“威胁面子的行为(face threatening acts)”等重要概念,将礼貌策略分为无标记的礼貌策略、正面礼貌策略和负面礼貌策略,并对各种策略举出了40种具体策略。Thomas(1995)也曾指出,礼貌策略是说话人为提升和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而采取的手段。
(三)对礼貌相关理论的讨论
Leech(2005)认为礼貌没有东西方之分,礼貌策略无外乎抬高听话者的地位和降低说话者的地位。虽然礼貌的相关理论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但是这些理论的确为丰富言语交际行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方法。原则是说话或形势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策略是根据形势发展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斗争方式(《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从这个区别的层面上来说,原则往往是相对固定的,而策略则常常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对礼貌语言研究较有影响力的学者包括Grice、Lakoff、Leech以及Brown & Levinson。
Grice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包含四个准则:
1.量准则(Quantity Maxim):
a.行为者会尽可能多做事情,以实现当前目标;
b.行为者不会做超出需要的事情。
2.质准则(Quality Maxim):
行为者不会欺骗对方,因此行为者会尽可能说真话。
a.行为者不会说自认为虚假的事情;
b.行为者不会说缺乏足够证据的事情。
3.关系准则(Relevance Maxim):
行为者的行为将会与他的意图有联系。
4.方式准则(Manner Maxim):
行为者会对具有共同目标的对方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行为。
a.行为者不会向对方掩饰自己的行为,因此为了交际需要,行为者不会说话晦涩;
b.行为者会采取一定的行为,以便毫不含糊地再现自己的交际意图;
c.行为者不会把过多的精力花在不必要的行为上;
d.行为者会有序地实施某一计划,以增加实现某一目标的最大可能性。(转引自何自然、冉永平,2009)
Lakoff(1973)提出说话人应遵守三原则:1.不要强求于人――适用于交际双方权势与地位不均等的情况;2.给对方留有余地――适用于交际双方的权力与地位相对平等,但社交关系不很密切的场合;3.增进相互之间的友情――适用于好友之间。
Leech(1983)将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划分为6类:1.得体准则;2.慷慨准则;3.赞誉准则;4.谦逊准则;5.一致准则;6.同情准则。
Brown & Levinson的礼貌策略理论是和社会语境关系十分密切的,他们把面子威胁行为因素归结为三个方面:
1.社会距离(D):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社会距离;
2.相对权力(P):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相对权力;
3.强加力度(R):特定文化下的交际中相关言语行为的强加力度。
面子威胁行为的计算公式为:Wx=D(S,H) +P(H,S) +Rx
不同文化中给予D、P、R的赋值也不尽相同,面子威胁行为的强度与社会距离、相对权力和强加力度密切相关。而说话人的礼貌策略选择,就是取决于是否实施了面子威胁行为。而实施面子威胁行为有5五种方式:
1.直接实施面子威胁行为,不采取补救措施(例如:救命啊!);2.带着正面礼貌策略实施面子威胁行为(例如:我们正缺一个像你这样的人。);3.带着负面礼貌策略实施面子威胁行为(例如:这个菜加点醋就更好吃了。);4.间接实施面子威胁行为(例如:请问,哪里可以洗手?);5.不实施面子威胁行为。而在这些策略下面,一共划分了40种具体策略。
各个民族礼貌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语言的理论一定要与具体语言相结合进行研究才有意义。西方的礼貌语言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大批学者,如何自然、陈松岑、束定芳、顾曰国、陈融等人结合汉语的实际情况,对汉语的礼貌问题做了分析和探讨(谢朝群,2011)。
顾曰国(1990)在分析了Brown & Levinson和Leech的观点后,结合汉语,提出了汉语的礼貌原则:贬己准则、尊人准则、称呼准则和文雅准则。陈融(1993)从美国人和中国人的恭维语研究出发,认为顾曰国的礼貌模型可以解释汉语的礼貌现象,但是不能解释美国英语的礼貌现象;而Brown & Levinson的礼貌策略框架是跨语言的,其理论本身对语言现象的解释还存在一些不足。
三、性别与语言的研究现状
(一)性别与语言在国外的研究现状
在国外,有关性别与语言的研究非常之多。《语言学课题:语言研究实用指南》(Wray,et a1.,2001)一书列出的经常发表语言性别差异研究成果的国外刊物多达23种,其中不乏Language in Society、Language、Journal of Pragmatics等许多知名期刊(史耕山、张尚莲,2006)。Lakoff的Language and Woman’s Place(1975)被视为现代性别与语言研究的重要著作,该书中总结出的女性语言特点有:1.女性专用的词汇;2.使用只表达情感而不含信息的形容词;3.在该使用陈述句的时候使用发问的语调,如反意疑问句的使用;4.使用各种各样的模糊语;6.过度强调语法上的正确性;7.过度礼貌的形式的应用;8.没有幽默感;9.使用更多的直接引语。Lakoff认为上述女性在词汇、句法和语用方面的差异构成了女性语言的独特风格:顺从、消极和不确定等。
Mills(2003)对女性是否一定比男性更礼貌提出了疑问,经过研究发现尽管女性很多时候按照女性应有的方式,用比男性更礼貌的方式进行交际,但是很多时候,女性也与男性一样不礼貌。Mills认为礼貌和不礼貌在于会话双方的相互干预,以及具体的语境,而不应该对言语种类作简单的归类。Gregory(2001)指出,英国各阶层的礼貌行为正在减少,同时很多人又希望人际行为能有标准。科学和技术是当今世界的主导力量,但是在人类行为和人际关系方面,人们的观念还是极端守旧的。Evin(1990)推断女性要比男性更具合作性,因为女性较少地打破准则。Cameron指出男性在会话中是对抗性的,而女性则是运用合作策略的。Michell运用合作理论论证了女性不喜欢违反准则来使用委婉语,在歧视女性的文化中,为了保护自己不受言语和行为的侮辱,女性会较多地撒谎,目的是保护自己免受性骚扰(转引自金立,2005:28-29)。Holmes(1992)以新西兰白人中产阶级为调查对象,用详实的语料对男女的礼貌行为作了分析,发现女性都比男性在各发言、提问、打断,抑或是争夺话语权方面表现得更礼貌。Coates(1993)则认为女性使用更多的声望策略是因为女性更担心自身的社会地位,使用这样的语言可以在不伤害对方的情况下提高自身地位。
从国外的研究来看,女性话语要比男性话语更礼貌是大多数语言学家的共识。就语料的选择而言,西方语言学家的主要研究对象还是英语,尤其是白人中产阶级的话语占所选语料的大多数,如Holmes(1995),Mills(2003);也有基于新闻采访的,如Mullany(1999),Evin(1990)。就其所依赖的理论来看,绝大多数都是基于Brown & Levinson的礼貌策略理论。如果女性话语比男性话语更为礼貌,那么男性话语所表现出的礼貌性又体现在哪里,或者通过什么方式来体现呢?这些都还没有被充分讨论过。
(二)性别与语言在国内的研究现状
在国内,关于语言性别差异的研究不是很多(史耕山、张尚莲,2006),关于性别与礼貌的研究比较少。在理论方面,孙汝建(1997、2010)、赵蓉晖(2003)对此做过介绍,他们的介绍主要基于社会语言学,更多是从性别语言的社会属性方面来展开分析。白解红(2001)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语义层面的性别歧视中,女性遭受的歧视要远大于男性,该研究是基于英语来展开的。施栋琴(2007)的综述回顾了20世纪以来性别与语言研究的各种研究方法,指出早期对性别语言的研究集中在语音和语法方面,后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话语风格方面。而9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以社会构建的眼光来看待性别这个范畴。
在实证研究方面,叶(1995)调查了汉语使用者的恭维语使用状况,统计显示,普通话赞扬应答策略中,谦虚策略占据优势地位,其次是一致策略(分别为41.4%和30.5%),但是该研究并没有把性别作为研究的变量之一。魏耀章(2001)分析了恭维语的性别差异,其调查对象是作者自己家乡的119名亲戚朋友,结果发现男性恭维的话题主要是成就,占74%;而女性大多数选择服装、外貌作为恭维的对象,各占54.4%和34. 1%。钟馨(2002)研究了性别与礼貌原则的应用,该研究是基于文学文本《围城》的。权立宏(2004)的研究以汉语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男女称赞语和称赞语回应使用上的差异,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问卷调查,研究对象是广州某大学大二的120名学生。结果显示,女性比男性使用了更多的较为礼貌的语用策略。杨芳(2004)的研究对象是大学宿舍里面的话语交际,从支持性反馈、话轮转换、话语重叠方面来考查其性别差异。杨路平(2006)研究和分析了仪式性辩论中礼貌策略的使用特点。侯召溪(2007)研究了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的语用策略。毕银燕(2007)研究了不同受教育程度的汉语使用者的话题、打断、重复、提问,但是并没有就礼貌原则进行讨论。陈冰(2008)收集了近30小时的英美电视节目,分析了其中男女在礼貌策略方面的差别,结果发现性别并不是社会交际礼貌的决定性因素,礼貌取决于诸多社会场合和背景。李小花(2006)、刘国鸿(2009)的研究基于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分析额外国文学作品中因性别差异而产生的语用差别。陈雪晶(2008)分男性与男性的对话、男性与女性的对话、女性和女性的对话三种情况对礼貌原则做了分析,其研究的对象也是英语。冯娟(2007)研究的是大学生因性别不同,所采取的不同的积极礼貌策略,该研究是基于汉语的,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是问卷调查。
四、主要成就及不足
从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来看,女性在会话中会使用更多的合作策略,其话语中会使用更多的礼貌策略。而男性在言语上则更具统治性,倾向于竞争,并更多地实施面子威胁行为。这些差异源自男女属于不同的亚文化背景,是由男女生长的社会坏境所造成的。
大多数综述都是在介绍国外的理论及研究成果,国内的研究在理论方面基本没有走出国外理论的圈子。从语言的研究对象来看,多数研究都是基于英语或者英汉对照的,如李小花(2006)、陈冰(2008)、陈雪晶(2008)、刘国鸿(2009);只有少数研究是基于纯汉语的,如钟馨(2002)、杨芳(2004)、毕银燕(2007)、冯娟(2007),赵洪宝(2007),而这五篇中又有两篇是以文学文本为研究对象的。这些研究者中绝大部分是英语专业背景的。就笔者所考察的所有文献而言,国内尚没有以汉语谈话节目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性别与礼貌策略对比的论文。
但是对男女礼貌策略的差异研究中,很少将交际对象的性别作为其所研究的变量,而事实上,因为交往对象不同,男女所使用的礼貌策略是存在差异的。在这种研究方法层面,只有陈冰(2008)、陈雪晶(2008)用到了这个方法,但遗憾的是,该论文只是指出了礼貌策略的复杂性和礼貌原则的通用性,并没有结论性结果来揭示因交往模式不同而产生的礼貌策略差异。
“男尊女卑”的刻板形象(Stereotype)在汉语中是广泛存在的,以往对汉语中男女间礼貌策略的研究并没有注意到性别交往模式的不同,为此,有必要揭示在不同性别交往模式下男女礼貌策略的差异。
(基金项目:本文为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度“科研启动计划”青年科技人员培育项目[编号:PY2013S012]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Brown,P & Levinson,S.Politeness: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1987.
[2]Coate,Jennifer. Women,Men and Language[M]. New York:Longman Publishing,1993 .
[3]Evin,Elizebath.The Rhetoric Of Courtship:Conversation And Cooperation In Newspaper Personal Ads[M].ERIC,ED,1990.
[4]Gu,Yueguo.Politeness Phenomenon in Modern Chinese[J].Journal of Pragmatics,1990.
[5] Gregory,I.Nation on a Short fuse[A].in Courtesy Call.The Magazine of the Campaign for Courtesy[C].Newcastle,Polite Society,2001.
[6]Holmes,J.Women’s Talk In Public Contexts[J].Discourse and Society,1992.
[7]Holmes,J. Women,Men and Politeness[M].New York:Longman,1995.
[8]Lakoff,R.Language and Women’s Place[M].New York:Harper Row,1975.
[9]Leech,Geoffrey.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Longman,1983.
[10]Mills,S.Gender and Politenes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11]Mullany,L.Linguistic Politeness and Sex Differences in BBC Radio 4 Broadcasting interviews[J].Leeds Working Papers in Linguistics and Phonetics,1999.
[12]Rong,Chen,Responding to compliments:A contrastive study of politeness strategies between American English and Chinese speakers. Journal of Pragmatics,1993,(1).
[13]Thomas,J Meaning in Interaction:An Introduction to Pragmatics,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14]Wray,A.Projects:A Practical Guide to Researching Linguistics,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15]Ye,L. Complimenting in Mandarin Chinese[A].In Kasper,G(ed.).Pragmatics of Chinese as Native and Target Languages[C]. University of Hawaii,USA,1995,p207-302.
[16]白解红.语义多层面上的性别差异[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17]毕银燕.汉语言语交际中的性别差异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8]陈冰.礼貌策略与性别差异[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9]陈雪晶.礼貌原则使用中的性别差异[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0]冯娟.汉语交际中积极礼貌策略使用中语言使用的性别差异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1]侯召溪.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打记者问语用策略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2]金立.话语交际的三重解读[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
[23]何自然,冉永平.新编语用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4]李小花.会话中性别差异的语用研究和交际失误[D].武汉: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5]刘国鸿.语言使用中的性别差异――小说《维莱特》会话中性别差异的语用分析[D].镇江: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6]权立宏.汉语中男女在称赞语和称赞语回应使用上的差异分析[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4,(1).
[27]冉永平.礼貌的语用研究[J].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1,(2).
[28]施栋琴.语言与性别差异研究综述[J].外语研究,2007,(5).
[29]史耕山,张尚莲.国内语言性别差异研究综述[J].外语教学,2006,(3).
[30]孙汝建.汉语的性别歧视与性别差异[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31]孙汝建.性别与语言[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32]魏耀章.恭维语的性别差异研究[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1).
[33]谢朝群.礼貌与模因:语用哲学思考[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
[34]杨芳.对中国大学生宿舍谈话中存在的性别差异的会话分析[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35]杨路平.仪式性辩论中的礼貌策略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6]赵洪宝.用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分析中国电视采访类节目的会话含义[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7]赵蓉晖.语言与性别――口语的社会语言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