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1 14:03: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建筑材料剖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提高对策
Abstract: Material quality control and protection to ensure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only the quality of the materials is good,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can be guaranteed. Inspec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materials quality are described, and proposed a series of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for reference.Key words: construction materials; quality testing;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所谓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就是使用仪器和设备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评定其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建筑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是建筑工程质量的前提与保障,因此,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抓好建筑材料的质量监督检验,通过科学的手段进行建筑材料质量的检测和控制。
1、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从业人员素质能力参差不齐,房屋建筑材料检测工作需要依靠精密的仪器进行作业,既要求工作人员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也要求工作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业务能力,更需要工作人员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工程学知识。现实中,很多从业人员由于实际经验、文化程度、个人能力、工作态度等的差别,造成检测过程出现较大的偏差,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安全。
1.2 检测方法上,各地检测程序与标准不统一,加之各地检测仪器及检测管理系统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工程材料质量的检测管理。
1.3 检测手段简单化。尽管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建筑材料检测带来很大的便利,但是纵观全国,很多地区依然沿用落后的手工填表、人工统计方法,既增加了工作的繁琐程度,又由于技术水平低下,造成很多数据出现误差,很多数据出现失真、丢失现象,给工程带来质量和安全隐患。
1.4 施工单位的材料采购无计划,现场堆放不规范、无标识牌、混堆,加上管理不善,当水泥、钢材等材料产生受潮、变质、锈蚀时,就失去了原有的性质。材料检测不及时,不严格,漏检、错装,使不合格的材料当作合格材料使用,造成不应有的质量隐患。
2、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内容
2.1 试验检测项目:建筑材种类繁多,各种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必须根据相关的规范要求进行试验检测,其检验的项目也必须符合国家、行业、地方的相关要求。建筑工程主要使用的材料有:水泥、钢筋、砂石料等等,比如水泥应该检测其安定性、强度、细度、凝结时间等;钢材应该检测其抗拉强度、冷弯及反复弯曲、焊接质量等;碎石主要检测其强度、级配、压碎值指标、含泥量、坚固性等;砂主要检测其级配,细度模数,含泥量等;混凝土主要检测其抗压强度、和易性、塌落度等。
2.2 试样的采取:试样必须具有代表性,一般是在一批材料里随即抽取不同部位的规定数量的样品作为试样。取样的位置及方法也必须符合要求,不得特意的为试验而做试样,比如在采取钢筋焊接试样时,严禁特意的制作试样。试样的数量对试验结果的准确性也有很大的影响,若数量太少、取样的方法及部位也存在偏差,那么试验的误差也就大大的增加,有时候甚至会得到相反的结果。因此,试样采取的方法、数量、部位等都必须符合要求。
2.3 试验误差:引起试验误差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试验的方法不正确、试验环境的温度及湿度的影响,人为因素等。尤其是试验操作人员不按照要求进行试验,其试验结果往往不仅仅是误差而是错误。比如有的试验人员在进行钢筋拉伸试验时,当钢筋出现缩颈时便停止了,而不是将钢筋拉断,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因此得到的伸长率结果是错误的,该试验也是一次人为的失误。由于钢筋没有拉断,而得到的伸长率要远远低于实际值。其原因有可能是操作人员将钢筋拉伸试验与钢筋焊接拉伸试验混淆了,钢筋焊接质量检测不需要测伸长率,因此只需要钢筋出现缩颈就可以停止。因此,必须掌握好正确的试验方法,避免出现错误。
2.4 数据处理:有时候,同一组试件的试验结果数据离散性比较大,为了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应该对一些材料的试验结果数据进行适当的处理。比如进行水泥胶砂强度抗折试验时,若其中一个试件的强度值超过了平均值的10%,那么就应该剔除该数据,而直接将另外两个的强度值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另外,混凝土及砂浆的抗压强度平均值都有各自的计算方法,而并非简单的将数据相加完事。计算得到的结果,尾数应该按照四舍五入单双法进位,其位数也必须满足要求。试验结果有时候会其预期的过大活过小,同一组试件的试验结果数据有时候也会差距悬殊,或者同一试件的各项技术指标出现矛盾的现象,对于这些结果,必须要认真对待,必须查明原因,及时进行重新检测。
3、提高材料检测质量的对策研究
3.1 进场施工材料的检测 建筑材料进场使用前,一定要先进行检测。这些材料包括土建、水、电材料、节能材料及建筑主管单位、监理单位确定必须送检的其他建筑材料,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检验,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建筑材料入场前主要检测材料外观、尺寸、性状、数量等等,另外还要对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一一检验,相比于材料的外观部分,材料的内在质量更加重要。而按照材料检验方式的不同,分为普通送检、见证取样送检、不合格复检和监督抽检。当材料进场复验出现不合格时,对于规范允许重新取样双倍复检的材料,必须在监理单位的见证下,由施工单位按有关规范标准重新抽取双倍试件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对于各类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若检测不合格应禁止使用,在建设、监理、施工单位的共同见证下就地封存,并通知质量监督人员进行见证处理。对于允许可以重新取样双倍检验检测的材料,经监理单位见到检测合格证后方可使用,若所检测仍不合格则要对工程现场进行封存,并通知质量监督相关部门人员进行见证处理。
3.2 材料进场后的质量控制 材料进场时,还应对照设计要求进行检测验收,工程上使用的所有原材料,都必须事先审批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质监员在日常监督检查和工地巡查中,应将工程材料进场复验情况作为工作重点,进入现场的原材料与提交的资料在规格、型号、品种、编号上必须一致,每次检查中应认真核对施工记录和材料进场复验报告,查证材料进场复验频次、数量、报告结果是否满足要求,是否存在先用后检等问题。不同种类、不同厂家、不同品种、不同型号、不同批号的材料是否分别堆放,界限清晰,并有专人管理。对于发现问题的,应及时签发监督文书,便于追踪工程质量,对分析质量事故的原因也有很大帮助,并对责任单位进行不良行为记录。
3.3 试验误差的控制 试验方法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文件规定进行。可是有个别试验人员,为了节省时间,在作钢筋拉伸试验时只试验到试件出现颈缩而不将其拉至断裂,这是不正确的,这样就造成试验结果的误差,但这是工作人员所能控制的,并不属于试验误差。钢筋不拉断,其测得的伸长率较规定的试件断后伸长率要低,与标准规定相违背,这是不允许的(钢筋焊接件由于不需要测定伸长率,可在试件出现颈缩现象后停机)。试验要求必须准确,以减少误差。
【关键词】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F25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程建设行业进入了飞跃式发展时期,国家一度加强了对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相应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从建筑工程的材料质量,材料规格,生产标准甚至是价格都有了一定的规定,在短暂的一段时期内,促进了整个建筑资料市场的规范化,但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受到世界经济的冲击越来越大,市场开始变得更加复杂化,建筑行业之间的竞争也越发激烈,各大建筑企业为了增强本企业的竞争力,使用各种方法降低成本,此刻,便开始出现了建筑材料的假冒伪劣,由于价格低廉,虽然明知道存在着一定的质量问题,但依然有许多追求暴利的企业不断使用各种劣质材料,使得建筑资料市场变得更加混乱,发展到今天,我国的建筑材料市场已经存在着巨大的材料安全隐患,各大部门不断利用先进技术手段从建筑材料的本身和管理方面,进行质量检测,并采取各种手段保证质量的可靠性,有力的促进了整个建筑材料市场的规范,但依旧需要诸多改进。
二,我国的建筑材料检测及其管理控制现状
1. 我国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人员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偏低。
对建筑材料实施质量检测和控制,不仅仅需要建筑材料质量控制的工作人员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更需要对相关的检测设备进行正确熟练的操作,减少操作失误,严格客观的记录检测数据,这对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专业学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很多相关的工作人员,对相关建筑材料质量标准认识不清,缺乏一定的工程业务能力,不仅仅在对质量检测设备上操作不熟练,更因为一些人为因素失去了在质量质量检测工作中的责任心和最基本的工作道德,因而,对整个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产生了及其消极的影响,这也是我国建筑材料很多检测标准难以贯彻落实,使得建筑材料检测不规范的重要原因之一。
2. 产品种类繁多,生产质量标准难以规范明确。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建筑材料市场已经具有很大的规模,各种品牌的建筑材料,各种类型的建筑材料层出不穷,由于建筑材料市场准入门槛较低,对整个建筑材料市场的管理比较松垮,同时,由于种类太多,品牌混乱,造成了即使是同样的建筑材料,但在生产中对质量的核定标准也不尽相同,各个建筑材料生产厂家,供应厂家,都有着自己本企业的质量标准,造成了整个市场统一的规范难以贯彻实施,形同虚设,质量检测实施困难。
3. 我国各地的质量检测方法标准各异。
实施科学严谨的监测方法,统一的检测设备,这是保证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重要标准,但我国目前的建筑材料检测市场上,每个区域,每个地方都有着自己的一套质量检测工作程序,有着各自的质量评判标准,而且,每个地方研究使用的质量检测的设备机械和相应的质量检测方法,都有着各自的特点,虽然国家有统一的标准规定,但更多时候,执行的确实各地各区域,小范围的质量检测标准。标准的不统一,对整个质量检测的规范化管理带来了消极影响。
4. 对建筑材料的使用者缺乏质量判别能力。
国内很多建筑材料的使用者对自己所使用的建筑材料的好坏缺乏一定的专业判别能力,千万种建筑材料日益更新,变化多端,大多数的消费者都对建筑材料的质量缺乏很清晰的了解和认识,更多的时候是听取材料供应商或者生产商的引导,很容易被误导,当被误导且建筑材料出现了质量问题后,却选择忍气吞声,维权意识较差,这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建筑材料市场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
5.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方法落后。
虽然我国在建筑材料市场上采取了很多质量管理措施,但从整体而言,对新技术新设备应用程度很低,质量检测的手段和方法传统而简单,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严密性,计算机等信息技术虽然有一定程度的采用,但很多区域的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机构依然是人工操作,手工填写表格,工序缺乏严密性,且繁琐,失误较大,甚至是人为的修改数据,使得各种数据统计资料缺乏一定的客观性。
6. 建筑材料的施工单位对建筑材料的质量管理不科学。
目前,各种工程建筑的施工单位是建筑材料最大的消费主体,但很多建筑企业在材料采购的标准不够严格,从材料购买,缺乏一定的专业辨别能力。同时,在各种建筑材料进入施工区后,对不同的材料缺乏统一的分类和统一的分区堆放,造成很多材料之间互相侵蚀,材料生锈变质情况严重,严重的造成了建筑材料质量的变化,使得原本合格的材料失去了质量保障。
三.我国实施建材质量检测的重要性
1.这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客观要求。
建筑材料的质量将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高品质高质量的建筑材料不仅可以减少施工的中的失误,更可以延长整个工程项目的使用寿命,保证整个建筑工程可以正常发挥出正常功能,有助于保证和维护使用者的合法权利。
2.这是促进我国建材市场规范化的必然选择。
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发展尚不够成熟,其中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建筑材料市场上,比如管理制度缺失,管理措施难以得到落实,市场竞争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要促进我国整个经济市场的规范化合理化,必须从各个小市场开始促进规范化,建筑材料市场是我国重要的市场组成部分之一,加强对建材的管理监测,有助于保证整个建材市场的质量,有助于贯彻落实各种质量法规,有助于提高整个市场的规范化。
四,我国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方案和措施
1.严格材料进入标准。
材料进场前应检查其规格、型号、产地、外观、性能指标、数量等参数是否与采购合同要求及样品一致。若不一致,应要求退回。而对于一些重要材料,还应该委派专人到现场进行监督,如商用混凝土就必须在生产现场检查水泥、砂石质量、配料配合比是否符合要求,搅拌时间是否符合要求等。就以建筑材料中钢筋的检测标准和为例,如图可知:
钢筋进入施工单位之前,要对其规格,型号等一系列基本的质量标准作出抽样检测并做好记录,通过图一图二可以分析可以得出,钢筋如果受到冷却发生弯曲,则需要核对相关的参数,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解决、
2.做好质量的抽样检测,客观记录。
材料进场后应该按照检测规范进行见证抽样送检。见证抽样送检应严格遵守《建设工程质量监测管理办法》的规定,取样必须在建设单位或者工程监理单位的现场监督下进行,提供质量检测试样的单位或个人必须对其真实性负责,检测报告中应注明见证人单位及姓名。
3.采用正确的方法保管建筑材料。
进场的建筑材料应按照平面布局堆放并设立标识,将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材料分别堆放。由于大部分建筑材料在受潮之后都会变质,所以还要做好防水工作,防止水泥受潮、钢筋锈蚀等。在材料保存一段时间之后需要取用时应先检测再使用。如水泥一般存放时间不超过3个月,若存放超过3个月需要取用时必须经过反复检测合格之后才能使用。
五,结束语
质量是一个工程建筑的生命和灵魂,对一个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要不断加强对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和管理,鼓励研发新的质量检测技术和设备,严格执行统一的质量检测标准,规范化操作,相关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工程建筑材料基本常识,更要本着公正,严格的原则,科学客观做好各种检测数据的记录保存,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提高工作的道德水平,严格做好质量检测工作,并采取合适措施,促进整个质量检测市场的规范化,保证建筑材料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胡春融 浅谈建材质量检测及控制措施分析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1年19期
[2]杜善伟 韩业强 浅析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与控制 [期刊论文]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年18期
[3]郎广 浅谈常用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及控制 [期刊论文] 《技术与市场》 -2012年4期
[4]江陆 工程建筑材料质量的检测及控制 [期刊论文] 《西部大开发(中旬刊)》 -2011年1期
[5]刘国强 于桂华 浅谈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7期
[6]李小光 谈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与控制措施 [期刊论文] 《南北桥》 -2009年9期
任何设计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够实现的,而是要经过反复的探讨与改进才能够完成的。图式思维作为建筑设计中的一种实际应用技术,其主要分为发掘、解析、研究与验证四个方面。
1.1发掘
所谓的建筑设计其实就是一个发掘设计灵感的过程,目的就是为了满足社会与经济的需求,在利用艺术、技术来不断充实、完善、延伸最初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上来构建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建筑物。当设计师接到设计任务时,要利用敏锐的观察力来发掘设计任务中的各种细小环节,因为这些细小环节有可能就是整个建筑设计的主要条件及重要因素。换句话说,这些环节即可能是整个设计的基础,也可能是整个建筑物的某些功能需求[2]。只有搞清楚了这些条件与因素,设计师才能够在此基础上发挥想象,构思出一个即区别与其他设计师又有创造力的设计方案。形成构思方案后,设计师还要将该方案绘制成草图,并将该草图作为该建筑设计的基础,随后再不断的改进、完善,以便为后面的团队设计提供设计纲领。
1.2剖析
在整个建筑设计中,剖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可以说没有剖析的建筑设计就是一个没有骨架的设计。所以设计建筑时,不仅要剖析设计任务要求,还要剖析建筑场地及建筑场地的周边环境,并将这些剖析结果进行对比总结,然后利用图解来辅助建筑工程队去执行建筑任务。执行建筑设计时,设计师非常容易受到一些表象事物的影响,而图式思维是一种能够摒弃无关内容的设计手段,所以其是加深设计师对建筑物核心内容关注程度的有效方式。再加上环境设计和建筑设计有着相辅相成、紧密相连的关系,所以剖析建筑过程时,具有简洁、快速、清晰等性质的图式思维不仅能够清楚的展现出建筑设计中的问题,还能够及时、有效的将其解决。
1.3研究
所谓的研究的是继建筑设计分析、处理分析问题后,针对建筑设计方案的细小环节开展的更加深入仔细斟酌的过程。在这一环节,设计师不仅要对已成型的草图进行反复的研究、设计、完善,以便其能够展现出更多的、更大的建筑物功能与空间,还要利用不同材质的建筑材料,从不同的视觉感与体验效果上展现建筑空间与建筑效果。尤其要注意的是设计中的不确定图式与不确定的建设,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以便在最大程度上对其进行完善。
1.4验证
建设建筑物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给人类更好的居住和使用条件,当建筑竣工后,使用者针对建筑物的实用性提出的观感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在某种意义上这种观感评价能够积极促进今后建筑设计的提高和改进,但是就该建筑物来说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3]。所以建筑设计师应该尝试着使用一种新的、提前验证的措施,比如利用草图将原来比较抽象的形象概念转化成比较综合全面的立体图像。通常在设计图上平立面拱顶结构的表达形式比较抽象,如果利用比较立体的透视图或者剖析透视图来表达其的实际使用效果,使用者们对其的认知将更为清晰一些;在设计图上使用者几乎对屋内空间没有体验,如果在设计图中加上家具的摆放,使用者就可以清晰的感受到空间的组合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实际施工时,只有施工严格依据设计图纸进行施工才能确保建筑效果符合设计师的设计理念。
2设计建筑方案时设计师间的相互交流
建筑设计和其它设计相同,自我交流与他人评价各占一半。由于个人能力思维的限制及建筑物的建设目的,所以不管是多么宏大、多么独特的建筑,最终还是要承受社会的评价。因此选用设计措施时,千万不能采取自命清高、独断专行的设计方式,设计师们要多做交流,以便及时剔除设计方案中不合适、有问题的设计,激发出新的、有创造力的设计灵感,实时有效的攻克设计难点。另外为了确保建筑设计与建筑建设符合建筑任务的要求,设计师、建筑师、结构师及施工队间还要做好交接交流工作[4]。基于设计师、建筑师、结构师及施工队间存在的认知差异,交流交接时可以利用图式思维方式进行交流,比如设计师给建筑师解释建设场地的布局规划、功能分区时,图式思维可以一目了然的将建筑布局与功能分区呈现出来;比如和施工方研究结构工艺、材料使用时,图式思维可以清晰的对各种工艺与材料进行分析。
3结论
关键词:城市色彩;制约因素;文化底蕴
色彩作为城市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是反映城市地域性、文化性和民族性的重要因子。一个城市能否拥有特定的色彩基调,能否与自然环境相融合,而同时还能反映出城市特色、城市历史与城市的文化底蕴,应该是评判城市色彩恰当与否的体现。自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升,经济建设获得质的飞跃,城市的建设规模在不断扩大,城市的色彩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是,行走于多姿多彩的众多城市,单从色彩上我们却很难分辨身处何方,这就说明我国很多城市在色彩的规划方面处于一个混乱的状态。
1 城市色彩概述
一座城市如果没有成功的城市色彩规划,纵然建筑形式千变万化,规划布局严谨合理,也难体现出具有浓郁情感色彩的城市美。西方规划界有“色彩规划”一词,但那绝不是用来大范围任意涂抹城市的。色彩规划是对于现有城市色调的一种归纳和提炼,并且形成文本之后,只对新建或新涂装的建筑有约束作用,其用意在于保护城市既有色彩调性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城市色彩在国内和国外都有很好的表现实例,例如巴黎的奶酪色系、罗马的橙色系等以及国内的北京、苏州、西安等重点城市,都能很好的表现城市色彩规划方向和城市所独具的历史文化底蕴。
城市色彩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性:城市色彩具有很好的传播特性,能使人们能够很轻松的记住这个城市的模样,如巴黎那淡黄色和深灰色的建筑群;城市色彩能够直观的反映出城市的文化和人文景观,如苏州的粉墙瓦黛;城市色彩能够影响人们对地理环境的感受和理解,象布达拉宫;城市色彩具有方向性识别性,象北京的皇城色与平民色。
2 城市色彩设计的制约因素
2.1 自然地理环境因素
自然地理环境对城市的色彩的客观影响主要集中表现在气候条件和建筑材料两个层面。气候条件决定着一个地区自然景观,同时也决定着建筑的形式和材料。不同的气候条件可以形成风格迥异的自然环境,而自然环境中的地方建筑材料的选用也可以影响城市色彩元素的组成。
2.1.1 气候条件
1)气温作为气候条件里的重要因素,决定这人们的主观心理感受和引发的心理反应,气温的高低不同也会导致人们在视觉感受上寻找相匹配的色彩和质感因素。寒带地区由于处的纬度较高,全年温度较低,通常那个人们视觉上比较容易接受暖色,或者纯色等。热带地区由于地处低纬度太阳直射,长时间高温天气就是人们容易接受安静的浅蓝、浅绿、白色等。这些颜色给人一种安静、清淡、而且能起到心里降温的作用。
2)降水多水的地方自然景观茂盛,绿树成荫,少水的地方则相反,自然景观稀少,空气干燥,呈现出一片荒漠的景象。降雪是降水在寒冷地区的表现,降雪的多少对城市色彩有着重要的影响,降雪较多的城市不适合较多采用一些高明度的色彩。
3)湿度的大小和降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由于降水多少导致空气中雾气的多和少,雾气作为一个地区的天气情况却对城市色彩的观看和城市材料的选用有着重要影响。雾气大的地区,空气的能见度较低,色彩的彩度在这种情况下有着较大的变化,所以一个城市湿度的大小对城市色彩的定位有着关键的影响。因而湿度的大小也影响着建筑物材料的选用,湿度大空气中的水分就会增多,选用建筑材料要选择耐水,耐腐蚀的建筑材料。
4)云量的多少也反映出气候的变化,云量多意味着在此地区降水较多,气候比较湿润,也意味着这个地区光照时间较少。我国地区云南、贵州地区云量较多,地区则是我国南方云量最少的地区。所以向拉萨云量比较少和云南这些云量多的地区比较,两个地区的城市色彩存在着很大的反差。
5)日照和云量有着密切的联系,日照的时间和云量分布成相反的关系。我国东南地区日照时间少,西北地区日照时间相对较多。因而日照时间的多少成为了观察掌握地区城市色彩的重要因素。强力光照下能降低色彩的彩度,柔和光照下能够使得色彩看得更加漂亮。排除地区文化差异,日照时间的多少也影响着城市色彩的取向。
2.1.2 地方建筑材料
采用地方性的建筑材料加之运用传统工艺的手法,才能形成特色鲜明的地域性的城市色彩。城市作为人类的生存的空间,在城市形成的早期,由于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人类不能改变自然环境的影响,只能依靠自己的现有的条件去获取适合自己的建筑材料,来建筑适合自己的居住场所。各个地区的建筑材料的不同,使用的建筑手法也不尽相同就形成了早期的城市色彩。
地方建筑材料的选用使得和本身的自然环境相融合,来建立一种融合的视觉联系,也使的地区建筑成为了具有标志性的色彩。中国普遍采用的建筑材料有砖头、石头、瓦片、沙子、钢筋,木头等。中东阿拉伯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建筑石材等资源,而作为该地区古今建筑的重要原料,大理石的品种和大理石的颜色也有许多不同之处,例如埃及安弥利亚山区的大理石以金黄色为主,喀特米亚山区出产的大理石多为浅黄色,而苏伊士省的大理石以奶黄色居多。用简单的建筑材料来构建伟大的城市建筑,这些建筑构成了阿拉伯地区特有的城市色彩。而法国的圣康坦市较多的采用红色的砖块结构来秉承城市的建筑色彩,而苏瓦松市则采用石灰石的灰褐色作为城市色彩的主色调,两者在距离上不算远,但却在城市所色彩上有鲜明的差距。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材料和色彩是城市历史发展的一部分,已经随着城市历史的积淀成为该地区的文化的符号和重要组成部分。
2.2 人文地理环境因素
2.2.1 人类的共性因素
人们对不同的色彩会有不同的状态和表现,而人们这种表现存在会引发内心联想而这种联想存在着一定的共性,影响着人们对色彩的的厌倦和喜好。诸如年龄、性别、习惯、受教育程度、民族、信仰宗教、职业等等。
2.2.2 人文社会环境因素
人文社会环境因素对城市色彩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人文社会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历史文化和传统的用色,其他还包括一些如社会制度、宗教、意识形态、传统文化、文化艺术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大家庭,不同的民族有着不用的习俗,宗教,有着各自喜爱的颜色。汉族人口普遍喜好红色和黄色。红色能给人带来幸福、吉祥、喜庆之意,而黄色作为过去帝王的的标志更是神圣的的,恰巧中国人的肤色就是黄色,土壤颜色大部分也是黄色,而这些都成为中国人喜爱黄色红色的事实依据。一个民族的文化形成是受各种因素影响和历史长期发展沉积的过程。国家之间由于传统文化的差异而使得城市色彩更是不尽相同。英国爱丁堡街道和意大利布拉诺小镇街道,将英国人的内敛刻板严谨和意大利人的热情奔放自由的文化特征表现很细致。而作为受宗教制度影响阿拉伯地区的城市建筑受伊斯兰宗教制度等影响造就了伊斯兰建筑形式,伊斯兰建筑多以清真寺为代表,以灰黄色为基调,多表现阿拉伯人对生命和神灵的敬仰,对生活的希望。
3 城市色彩设计的制约因素在城市中的体现
3.1 巴黎城市色彩分析
巴黎是一个充满浪漫色彩大都市。巴黎不仅拥有雄壮的凯旋门,神圣的巴黎圣母院和卢浮宫,还拥有经过时代岁月冲刷的丰富的城市色彩元素。从地理环境因素的角度来看,巴黎位于法国北部,距离塞纳河入海口仅有375公里路程。巴黎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多雨湿润,光照时间较少。全年降水量分布比较均匀,年降水量为611毫米。从人文地理环境因素考虑在十八世纪的法国兴起了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他们提倡和普及了“理性”和“科学”,首先提出了“自由”和“平等”口号。这种当时先进的启蒙思想成为了法国大革命的导火索,也在欧洲乃至世界普及了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在十九世纪初,巴黎成为欧美文化中心,一种全新的文化思潮和流派在诞生,迅速在其他国家发展蔓延开来,一直到二十世纪中叶巴黎一直保持着西方文化中心的地位。因而作为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城市巴黎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形成了今天巴黎城市色彩格局,它的建筑物主要有奶酪色和深灰色构成。而巴黎所选用具有光感的颜色更好弥补了自然条件给这个城市带来的不足之处,设计者和规划者可谓用心。巴黎老城区由米黄色的建筑群配以青色、红色或金色,使得整个巴黎给人感觉到,舒适安详、精致典雅。无论你走在哪个角落,只要看到这些颜色你就可以高兴的欢呼,这是巴黎。
3.2 阿姆斯特丹城市色彩分析
阿姆斯特丹作为欧洲四大文化城市之一有着自己的独特城市色彩。从地理环境因素方面来进行剖析,荷兰阿姆斯特丹属于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受来自北海的气流的影响,冬季气温温和,阴雨绵绵,夏季温暖却不炎热,全年降雨的天数在175天以上但是降水量却不足800毫升,降雨以小雨为主。从以上条件来分析阿姆斯特丹城市气温宜人,降水不多,但是阴雨天气相对较多,全年光照时间相对不足,湿度较大,云量偏多。其次荷兰阿姆斯特丹地势比较低平,市内水运交通很发达,河道密布。从人文地理环境因素方面来剖析,作为十七八世纪一直被称为世界的文化都市的阿姆斯特丹,其国内的佛兰德画派在欧州国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该画派在绘画手法上比较习惯运用一些暗淡、厚重、浓郁的绘画技巧来表现出一种温暖的绘画感觉。为了增强画面的表现效果,运用一些色彩作为点缀。综上条件因素对荷兰阿姆斯特丹城市色彩的形成和发展都起着影响作用,从而使得阿姆斯特丹形成了河两岸的房屋瓦房采用些低明度,暖色相以及中纯度的色彩的来表现城市色彩,从而整体的效果来表达阿姆斯特丹的城市色彩特色也为了进一步突显阿姆斯特丹人的性格特点。而这是颜色组织构成给人一种温暖、冷静、沉稳的感觉,也稍微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所以说用这个城市的颜色来形容一个人物的话就像一个成熟稳重充满魅力的中年男人,那么充满吸引力。而为了剔除那种压抑的感觉采用白色来点缀门窗和建筑的衔接处,是建筑物瞬间充满了活力。在白色的衬托下阿姆斯特丹城市色彩既具有着沉稳又不失活力。
3.3 苏州城市色彩分析
苏州作为南方城市典型代表有其独特的城市色彩。苏州位于长江南岸的入海口处,受北亚热带气候的影响,季节分明气候比较湿润,降水丰富光照时间较少,年降水量都在1100毫米以上。全市地势低平,部分地区有散落丘陵分布,城市内部水网密布,苏州境内河港交错水运交通发达。而苏州城市采用白墙黑瓦青色的石板色彩,以及那葱郁的树木,共同构成了苏州的城市色彩风格。苏州的园林建筑还普遍采用稳重感的绛红色来装饰门框、柱子、以及楼梯台阶等为建筑物原有的朴素典雅增添了一种别样的韵味,与苏州的原有的地理气候条件相呼,给人一种如山水画般的奇妙感觉,让人心情得到极大的放松和愉悦。从人文地理环境因素分析,我国的江南地区应用白色作为建筑的墙面色彩的历史比较久远,而人们当时采用被称为“石灰”的“白盛”来进行粉刷人们只是为了保护土墙,而这样的习惯传统却被沿用至今。用白墙配上黑瓦、青石桥共同构成了一幅犹如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城市色彩风格,例如郑板桥的竹子、齐白石的虾等,都是在通过白纸在墨色的深浅的变化和层次的递进来获得需要的画面意境和色彩效果的艺术表达方式。由“黑白灰”色彩的串联营造出一幅单纯、朴实、素雅的意境。可以说,苏州市是中国城市中继承传统城市色彩最彻底,并且表达效果最好的城市。苏州市的城市色彩建设思路与手法,尤其对国内其他历史底蕴丰厚的城市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价值。
4 结论
综合所述,城市色彩设计是一个多门类学科的相互交融的新兴领域,我国的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目前处于一个发展上升阶段,缺乏系统的科学的科学理论,随着我国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的不断完善,城市色彩必将为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善发挥重要的作用,对保护地区传统文化,提升城市知名度,城市品牌,创造和谐舒适的人们生活环境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 尹思谨.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2] 许浩.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技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 苏伟忠,杨英宝.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4] 马克特雷不(美).现代景观――次批判性的回顾[M].丁力杨,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5] 赵国志.色彩构成[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
[6] 吴东平.色彩与中国人的生活[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0.
[7] 崔唯.城市环境色彩规划与设计[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
[8] 施淑文.建筑环境色彩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9] 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M].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2000.
关键词:质量通病;原因;措施
中图分类号: F293 文献标识码: A
一、房地产工程建筑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房地产工程建筑管理的水平普遍不高,质量低下、交房延期、空置率高是不少房地产开发项目存在的共性问题。而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建筑公司始终不够重视。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负责管理工程建筑质量的人员质量意识不够强,责任心差,难以做到有效的监管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优劣,使得质量管理系统发挥不了其作用。要想妥善解决这类问题,对工程建筑实施质量管理是很有必要的。
除此之外,政府部门监管缺位或者力度不够也是造成房地产工程建筑质量参差不齐的重要原因。当建筑公司成功中标之后,施工单位的资质、设计图的确定、材料的选择、施工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等没有得到政府正规程序的审查,这些足以构成影响工程建筑质量的重要威胁。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对施工单位缺乏
及时有效的监督管理,也是当前房地产工程建筑质量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所以只有以上这些问题能够得以妥善解决,才能保证房地产工程建筑的质量。
二、房地产工程建筑质量管理的具体方案
1、建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系统
在施工之前,施工单位需要就工程质量作一个系统的测算和分析,同时还应对系统进行设计,从而得出相应的质量分析报告,用以指导质量管理人员的行为,引导其明确自身的责任,从而在工程建筑的各方面严把质量关。针对工程建筑中的重点部分,应当由专门的施工队伍来设计,并针对特定的工程拟定相对应的施工计划和方案。建立以施工方为领导核心,由专门人员统一安排调度的作业机制,协调各施工单位的工作有序进行。而作为施工一方的管理监督人员必须全面掌握各项设计、工序的具体要求,统筹调度各不同专业的施工队伍人员,保证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有序进行。
在施工过程中,建立工程建筑质量责任制。为了保证工程建筑质量,应当建立全方位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把质量责任落实到个人,并且把绩效与个人的福利挂钩。对于影响工程质量的一些根本性问题,从技术水平和人事制度方面进行改进,从而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让每一个施工人员对自身的责任予以明确,从而最终达到对房地产工程建筑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
2、提高施工人员素质,保证工程建筑质量
要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首先要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企业可在施工技术技巧、质量要求、法律法规等方面进行统一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此外,要明确施工人员对工程的质量意识,并使企业的相关领导者、工程的组织者、基层施工人员都认识到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其次要提高所有工程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具备较强的进行质量设计、工程管理的能力,规划施工、专业技术指导能力,以及检查和识别工程质量优劣的能力是监督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都不可或缺的,一线施工生产人员则必须具有高超的技术水平,谨慎仔细的工作态度,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制定的质量标准,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综上所述,施工企业若想保证建筑工程最终的质量,就必须培养一批专业技术水平高、工作态度严肃认真的施工人员。此外,也应当注重加强对施工管理人员的技术技能的培训,帮助其了解新技术新产品进而达到掌握的程度,同时也应当加强施工人员职业道德修养,培养其雷厉风行的敬业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做到施工中不留隐患。
3、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
施工阶段的质量监控的涉及范围广,内容复杂,从图纸的设计、原材料的选择到工程的施工,每一个具体环节都不能粗心大意,要了解质量监督管理的范围和重点,并且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有利于在突发状况之下能及时采取措施,进而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在一般情况下质量管理的范围及重点为:
(1)会审设计图纸是质量监控的首要环节
图纸是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首要依据。首先应确保选拔资质合格的建筑设计单位,同时在设计经费上还要严格把关。但不能仅仅为减少设计经费的开支而聘请不符合资质要求的个体或个人对建筑工程进行设计,这样很容易造成设计的质量出现问题。此外,有些设计单位为了多赚取设计费用,恶意增加建筑材料的用量而抬高工程的造价,因此在施工图纸的设计这一关必须严格把控。所以在建筑施工之前必须对设计图纸进行认真审阅,掌握设计目的,因为一个与设计规划不相符合的产品是没有资格谈及质量的。另外,还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图纸上的设计规划是否能使施工顺利进行。在某些情况下,虽然图纸的设计是符合要求的,但在施工过程中却产生了难以克服的困难,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需要对图纸设计进行适当的修改以达到优化的目的,以保障工程质量符合法律及行业标准。
(2)对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
要保证房地产建筑工程的质量,首先,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尤其要把好采购关。建筑材料的采购人员必须掌握所需建筑材料的具体信息和材料供应商的基本情况。在实地采购时,应对建筑材料供应商的信誉以及材料本身的质量进行细致检查,从而保证建筑材料的优质。此外,不仅要仔细检查进入施工场地的材料实物,还要对相关材料的质量保证书、规格等是否与预设的要求相符合进行核查,进入施工场地的建筑材料和建筑物资必须具备出厂检验合格证书、材料材质证明以及使用的说明书。其次,对于材料的采购应当采取开放的态度,对多个供货商的材料质量进行分析对比,选择最优的商家进行采购。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严禁使用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建筑工地施工要求的建筑工程材料。除此之外,建筑材料采购的主管需要定期对材料的供货商家进行审核。
(3)对关键部分的控制是质量管理的重点环节
建筑工程的关键部分和薄弱部分是由工程本身和施工队伍专业素质所决定,例如建筑物框架结构中的梁和柱是关键部分,混合结构中的砌体和预制楼板安装是关键部分。一套完整的工程建筑的施工过程,是由多道工序衔接而成。在此过程中,各道工序的各个环节之间相互制约并且相互关联,其中任何一道工序
不严格把关,出现即便是细微的缺陷或瑕疵,都会对下一道工序的施工造成致命的影响,导致后面的工序产生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最终无法保证建筑工程成品的质量。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要对施工阶段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建立科学严谨的施工制度。此外,企业中质量管理人员需要对施工的各道工序进行严格的检查把关,每一道工序结束以后,由工程质量监理方进行检查验收,只有在检查通过以后,才能按计划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操作。
三、严格控制工程建筑的竣工验收
建筑工程的竣工验收,是建设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是对建筑工程设计规划、工程质量情况的最后一步的审核和检查。工程验收时,要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工程验收合格标准,对工程的每一项进行验收和审查。对原始记录以及其他各项资料进行重点查看,检查这些资料文件是否真实,是否齐全,是否符合国家制定的验收标准。除此之外,还要检查砂浆以及混凝土、各类构件的硬度和强度是否符合预设的要求。严格控制工程建筑的竣工验收,是保障房地产工程建筑质量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必须严格执行相关的国家标准,保障每一项工程建筑的良好质量。
结语
房地产工程质量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命财产,我们一定要重视房地产工程建设方面可能出现的种种通病,房地产工程建筑质量通病形成的原因复杂,在一个建筑工程中一旦形成了就很难消除,这将损失很多的人力、财力,我们要下定决心从不同的角度剖析房地产工程同病发生的原因,并且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从每一个细节上做好防控工作,要在思想上重视质量第一,在施工程序和操作过程中要严格认真的坚持质量标准,并加强施工管理,以避免工程出现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管理;工作要点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得到了长足进步,机遇与挑战并存,建筑施工行业面临着极大的竞争。房屋建筑是建筑行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房屋建筑愈加重要,要想将房屋建筑发展地更好,就必须加强房屋建筑的施工管理工作。房屋建筑的施工管理工作与房屋建筑息息相关,极大地影响了建筑质量,要想保证房屋建筑施工的安全和进度,需要不断提高施工管理水平。
一、房屋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施工人员的管理不到位
我国目前对于房屋建筑施工的管理工作做得很不到位,仍旧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房屋建筑施工体系,这就使得施工企业对施工人员没有做到适当的管理,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导致了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低下,严重影响了房屋建筑的施工进程和建筑质量。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低下还会影响技术交底工作的顺利进行,由于没有统一的技术指标,使得工序交接时的参考依据参差不齐,为房屋建筑施工带来了不小的安全隐患。另外,由于建筑行业的基础施工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使得高素质人才不愿进入建筑基层工作,大量农民工涌入建筑施工行业,而大部分农民工没有接受过专业、正规的理论和实践培训,其作业行为并不能达到标准的操作规范,其知识水平层次也相对较低,为房屋建筑施工中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消极影响,进而影响了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
(二)施工管理制度不完善,安全意识不明确
我国目前对于施工管理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大多数的施工企业关注的重点在于房屋建筑施工的成本和工程进度,因此,导致了房屋建筑施工管理制度的长期不完善,健全的房屋建筑施工管理体系更是无从谈起。而有些施工企业,虽然建立了房屋建筑施工管理制度,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却没有按照制度规定进行实施。由于施工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使得施工企业对于安全的管理也很不到位,施工企业与施工人员往往均忽视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严重缺乏必需的安全意识,导致了在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频发的现象,不仅仅威胁了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影响了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因此,完善施工管理制度、建立安全的施工意识成为了我国目前施工管理制度的当务之急。
(三)对建筑材料的管理不到位
合格的建筑材料是房屋建筑的物质基础和质量保障,虽然建筑材料的管理工作十分繁琐,但是建筑材料却在整个房屋建筑施工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对房屋建筑施工产生了直接影响,而且建筑材料的选择和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生态环境和施工成本。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某些施工企业只重视企业的经济效益,不重视企业的社会效益,为了节约成本提高收益,不惜使用低价的劣质材料,这些材料质量不合格,没有出厂证明,价格极低,这就为施工企业赢得了极大的利润空间,但是,不合格材料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建筑的质量。此外,在建筑施工中需要用到的建筑材料种类繁多,不完善的材料管理体系会导致材料的浪费和成本的增加,不但污染了环境,而且拖慢了工程进度。
二、房屋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工作
决定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的根本因素在于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工作,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与房屋建筑的质量息息相关,因此,要想保质保量地完成房屋的建筑工作,首要任务是严格管理施工人员,并在施工人员的选择上进行严格控制。首先,在选拔和任用施工人员时,应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并且定期对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考核,检查其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是否达标。其次,企业内部需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培训,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还应从内部选拔出优秀人才并加以培养,使其成为新一代建筑行业的新生力量。另外,在房屋建筑施工中还应实行绩效考核制度和责任到人制度,将任务分配到个人,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挥施工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
(二)完善施工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管理工作
完善施工管理制度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对施工管理工作的认识,使施工企业充分认识到施工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并且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在施工企业中,需要专门设立施工管理部门,并且扩大其管理范围,使其可以直接参与进企业的决策行动,提高了企业决策的可行性。除此之外,每一个施工企业因为自身的情况各有不同,因此应针对不同的实际情况建立符合自身条件的施工管理制度,以此约束企业的施工管理工作,为建筑企业的施工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另外,房屋建筑施工的管理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管理经验和理论知识,并且在日常工作中应对其进行考核,并且定期进行培训,加强其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能力,进而更好地管理房屋建筑施工。
房屋建筑施工制度建立不完善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施工人员与施工企业普遍缺乏安全意识,不重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安全是保障房屋建筑施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障,也是房屋建筑施工管理的必备条件。施工企业应建立安全责任制,任命房屋建筑施工的项目经理为安全生产负责人,使其负责整个房屋建筑施工的安全工作,总负责人下设各级负责人,共同负责房屋建筑施工的安全,对安全责任人实行奖惩制度,杜绝一切安全隐患,保障施工人员和施工设备的安全。安全一直是房屋建筑施工的不足所在,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活动,是房屋建筑施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
(三)加强对建筑材料的管理力度
施工单位的确定都是通过招标进行选择的,中标以后,承包商需选定施工材料及设备,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收益,有些承包商往往不惜低价购入劣质材料以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因此,工程检验标准应运而生,以工程检验标准说明书来规范承包商的行为准则,杜绝承包商使用劣质材料。这类说明书具有一定的威慑力,而且其相关规定符合国家要求,权威的检验标准有效地限制了承包商以次充好的恶劣行为,保障了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安全。
采购材料时,应选购具有产品合格证等相关证件的正规厂家生产的材料,并且需要检验其性能是否符合本次施工的使用要求,使得工程中使用的材料有着可靠的质量保证。在使用混凝土、水泥等材料前要按规定进行试块检测,调整出最适合实际施工的配比,确保正确安全的使用材料。在使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等相关材料时,要根据国家标准进行试验,坚决杜绝使用一切不合格产品。当使用预制加工厂产出的产品时,必须查看其出厂合格证明,与此用时,检测并记录其使用效果。当使用新型材料或构件时,要熟悉新材料、新构件的性能及使用方法,并且必须经过权威认证才可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不良反应,立即停用并及时补救。
结语:
综上所述,施工企业要想提高房屋建筑的质量水平,就需要对施工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改进并完善施工管理制度,根据自身情况找到一条适合企业发展的道路,完善健全的施工管理制度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还能通过良好的施工质量和优质的居住效果提升企业的社会效益,进而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强.房屋建筑施工管理的优化措施[J].江西建材,2014,08:287+289.
1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模式存在问题
1.1施工管理不到位
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项目中,一般都是通过招投标方式召开施工,但是由于招投标工作不完善,一味追求施工进度忽视了施工过程的控制,出现许多“豆腐渣”工程。同时,土木工程建筑进行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管理不到位,企业没有制定完善的安全体系与安全规定,导致施工现场潜在各种安全隐患。另外,工作人员安全意识相对比较薄弱,我行我素,纪律散漫,不遵守管理制度,缺乏安全意识,增加了施工管理难度。
1.2施工监管制度不完善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和整个工程质量、施工进度与施工安全息息相关,相互作用、影响,但在实际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由于施工监管制度不完善,监管力度不足,监管不到位,导致不能准确发现施工中存在问题,阻碍了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的有序进行。同时,施工现场作为施工集结点,施工过程中由于环境保护意识比较薄弱,施工现场管理环境较差,垃圾随地可见,极易出现环境污染问题。另外,建筑材料存放没有根据相关规定要求进行存放,导致施工现场呈现出堵塞现象,给施工质量带来影响同时,也直接威胁到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1.3施工单位对工程建筑质量重视度不够
事实上,每年和建筑工程施工有关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通过一系列技术检测后,大部分是因为工程建设中,施工单位对工程建筑质量重视度不够,缺少安全意识,过于注重自身利益发展,人性道德与职业操守薄弱,经常出现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的问题,造成建筑施工竣工后工程不符合要求。对待施工设计工作态度不认真、负责,没有充分考虑各个方面因素,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没有根据相关规章制度严格标准执行,降低了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质量。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也没有按照图纸设计严格操作,工程竣工验收后,没有交付检验直接使用,这也是直接导致土木工程建筑质量较低的原因。
2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模式应对方法
2.1加强施工管理力度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是以提升工程质量、确保施工人员与企业利益、优化工程效益为主的进行管理活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的主体是施工企业管理部门,因此,作为土木工程减值施工企业管理者,应意识到加强施工管理的重要性,从现场施工抓起,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确保整体施工安全与经济效益。同时对施工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奖安全措施落实到位,确保施工质量。例如正在砌筑墙顶时,施工管理部门应安排人员,加大施工管理,将安全落实到位,加强安全教育,例行安全检查,确保作业人员佩戴好安全帽、安全带;并检查架子是否牢固。电焊作业现场有无易燃、易爆材料,以此规范各个工种工作,对工作不负责、纪律散漫和不遵守管理制度人员严惩。
2.2完善施工监管制度
为了确保整个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有序进行,避免监督管理人员各企业施工带来影响,必须完善施工监管制度,对监管人员进行绩效考核机制,严把监管质量关,定期进行有关的施工培训,提升理论知识同时,提升他们解决问题能力。在实际施工监管过程中,应明确监管责任,将施工监管职责进行细化,让施工监管体制变得更加完善。例如为了提升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质量,施工单位必须专门成立监督小组,加大监管力度,并完善各个施工监管机制,让监督人员根据相关责任进行监管,针对工程重要部位,还应实施“旁站”监督管理,一旦发现施工存在漏洞,可采取应对措施进行处理。另外应健全规章制度,注重现场工作人员生活,改善施工现场环境,从文明施工抓起,严整“脏、乱、差”现场施工环境,让现场管理达到“环境整洁、纪律严明、物流有序、设备完好”的目标,努力让施工监管登上一个新台阶。
2.3加强对土木工程施工建设
施工人员、施工工具和建筑材料作为土木工程施工建设的基础,必须加强综合管理力度,提升员工自身素质,让他们树立质量意识和责任感。另外还应严格检测建筑材料,确保所用的材料达标,为工程建筑施工奠定扎实基础,以此提升工程建设质量。例如在建筑材料使用上,应安排专业人员结合建筑实情,按照自身需求购买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之前,还应进行严格检查,如果质量不合格的,严禁进入施工现场。
2.4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
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为管理重要载体,也是现代化管理重要手段,工程从招标到竣工验收,除了具备较高的施工技术水平外,施工单位可通过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来提升管理技术水平高,而这些管理手段必须辅助计算机进行。在缩短工期、降低工程造价、提升工程质量与投资效益等方面运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对提升施工管理水平、改善投资效益和提升工程质量都会起到积极作用。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模式的运用,有利于提升工程建筑质量,确保施工安全与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基于此,施工单位必须结合实情,剖析存在问题,制定有效解决措施,通过加强施工管理力度、完善施工监管制度和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等管理手段,降低工程造价,规范施工现场作业情况,提高建筑企业市场份额与竞争力。
作者:李宁 单位:山西尚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杨勇.关于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模式的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6):1157.
[2]刘剑雄.关于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模式的分析[J].大科技,2015(17):12-13.
关键词:大楼梯”住宅;建筑文化;材料;空间;气候光线
Abstract: this article take "staircase" housing a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 from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the formation of social spirit analyzes two main aspects of Japanese architectural culture; Japanese architecture is analyzed emphatically the pursuit of material texture, spatial visions and climate of the intention of the light.
Key words: large stair "residential, architectural culture; material; space; light climate.
中图分类号:[F28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大楼梯”住宅,坐落于日本岛根的海边。三层住宅巧妙的隐匿在多层室外楼梯中,大跨度的楼梯兼顾屋面与部分墙面的使用功能,形成半开敞式格局,有效分割了室内外空间的同时,使建筑整体呈现出几何的秩序美。房屋内部装饰主要采用原木材料打造,力求保持木材的原始质感,外墙和屋面也并未做深加工,只是依照楼梯间隙开设窗户,来满足室内照明。由于窗户的特殊形式和南边的朝向,在夏天既能引进阳光,又可以避免过度日照。打开窗户,不会泄露家人隐私,但是可以引进舒适的夏风。房子除了给业主夫妇和他们的双胞胎孩子提供舒适得室内空间,还有着非常棒的室外空间,开敞式楼梯屋面从形式与材料都与周边自然景物融合得恰到好处,室外空间周围人都可以参与共享,更是受到小孩子的欢迎。
日本的传统文化较之中国传统文化而言,并不是多么深远,但却发展的十分纯粹,特别是他们对于自然有着与众不同的强烈意识和感受,一种将自然置于自己之上的态度,渗透在其文化思维的各个方面。中国只是将自然看做是可以与自己并进的。用自然去修饰自己的目标,而日本是用自己去完善自然。日本人认为自然的形式是最好的,也是最优秀的。伊氏神社每二十年来重新建一次,这是对待自然的态度,认为没有什么事情是永恒的,永恒的东西只在一种态度上,和中国古代皇宫相比,伊氏神社的寿命很短很短,可就在这重建上,它得到了永恒。
寻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态度,也成了日本建筑文化的精髓所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材料质感的追求——“木”文化
日本在建筑材料的开发方面居于世界前列,但这并未改变日本人对木料的偏爱。归根结底,木料能带给人回归自然的感受。日式风格特别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借用外在自然景色,为室内带来无限生机,选用材料上也特别注重自然质感,无论是一堆沙、一片竹、一堆石都脱胎于自然,又融入与自然。
在选用天然材料的同时,还十分注意充分利用材料的自然属性,呈现材料、构造和功能性因素的天然丽质,如材料的质感、肌理、色彩以及不同结合方式等来达到丰富细部处理的目的,草、木、竹、石,甚至麻布、纸张,都被利用得恰到好处。在建筑这样一个限制非常严格的区域中使用如此多样却又天然的材料,反映了一种欲以最少而获得最多的愿望。
近年来在日本,材料自身所蕴涵的生命力和表现力被重新认识并成为建筑创作的源泉之一,木材给人带来温馨的感觉,并让人重新认识传统文化。同时,通过其与钢、混凝土等现代建筑材料的综合运用,使得传统日本建筑文化特征不断延伸,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文化与新技术、新材料之间的关系,也实现了追求建筑对材料的呈现和运用与其自然功能性因素相一致的效果。
2.空间意向的显现——“气”文化
在空间意向上,日本建筑力图避免沿纵轴方向对称以追求自然,不喜欢对抗自然的高大建筑,而注重细节、小巧精致、富于变化的空间才是其做展现的魅力所在。着眼于温馨亲切的空间氛围,讲究空间的流动与分隔,流动则为一室,分隔则分几个功能空间,空间中总能让人静静地思考,禅意无穷。日本空间这样的”无秩序”,或是“无常”的变化,在某种意义上说,增加了空间的感受,更加体现与大自然协调,浑然一体的文化理念。
在这种自然观理念指导下建造的建筑与营造的室内氛围,尤其是人们日常居住的住宅,在设计和建造的过程中都很注意:日本建筑中的室内空间,尤其是建筑的公共部分,都力求与外部空间的和谐、连贯。“灰空间”作为室内外的过渡空间,它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建筑内外的界限,并将两者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室内并不是从自然中分割或制造出的独立于自然之外的一部分空间,不通过墙体把居住空间和外部环境之间加以界定,而是呈现出一种开放的、尽可能在自然中的生活方式。这种“空间的无限定性”概念,通过人工与自然之间相互渗透、互相融合的空间形式,与现代建筑设计思想不谋而合。
同时,对于几何形体的运用,使得建筑形体在整个自然中的地位就可很清楚的跳脱界定,自然和几何产生互动。几何形体构成了整体的框架,也成为周围环境景色的屏幕,人们在上面行走、停留、不遇期的邂逅,甚至可以和光的表达有密切的联系,借由光的影子阅读出空间疏密的分布层次,经过这样处理,体现了自然与建筑既对立又并存的关系。
3.气候光线的把握——“季”文化
光作为一种把空间戏剧化的重要元素,赋予美以戏剧性,给生活增添色彩。日本国土狭长,四季气候分明,为了使居室融入自然,日本建筑设计思想中很注意根据地方气候、风土来考虑安排居室布局,使住宅空间努力追随自然的阳光、风和绿色,把室外的景物纳入视野之内。一个建筑整体宏观特征固然给人留下第一印象,但其内部空间的利用,颜色的调动、光线的把握、角落的设计以及装饰的搭配是令人能够长久回味的元素。在充满着木材纸张等天然材料的特殊气息所形成的氛围中,长方形的线条、自然的色调与植物柔和的色彩给人以幽静和美的感觉。阳光和阴影使白天的室内永远有一种下午时分的韵味和感觉,物体的视觉特征变得丰富起来,粗糙的表面也变得异常柔和。人为的痕迹被减少到了最低限度,与自然更贴近。人们身居室内,亦可饱览自然界的变化,感觉自然生命力的脉搏,从中体会人生的意义。
[关键词]楼板裂缝 原因 避免 处理
[中图分类号]TS958.1+7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7-33-1
0前言
楼板裂缝是影响建筑物正常使用功能的一项重大问题,这不仅有损建筑物外观,影响其正常使用功能,还使结构的整体行遭到破坏,严重威胁着用户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给用户带来不安和烦恼。因此,对于楼板裂缝问题,工程人员不仅要深刻剖析各方面的原因,还要做出及时有效的处理。本文就对楼面裂缝问题做出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处理方法。
1楼板出现裂缝的常见原因分析
1.1构设计存在问题
通过分析楼板裂缝发生的部位可知,最常见是角部放射筋末端或外侧、楼板的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筋发生45度斜角裂缝。这是在建筑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主要是在进行楼板结构设计时,工程师未充分考虑到混泥土的收缩特性和温差的双重作用。
1.2中所用的建筑材料和施工方法不规范
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没有没有对水泥、骨料等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没有按照规范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坍落度,施工时急于求成,在楼板混凝土浇捣完成后,施工人员还未待其强度达到一定的标准就在其上继续施工或堆放建筑材料,也没有按要求对其进行必要的养护。
1.3差致使楼板出现裂缝
建筑中最常见的裂缝种类是温度收缩裂缝,其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结构的温度变形及材料的收缩变形受阻及应力超标。混凝土会在外界的温度和湿度发生较大变化时产生温度变形和收缩变形。又因为混凝土的收缩变形较大,现浇板的体积与表面积的比值较小,致使板内出现拉应力,当楼板变形大于配筋后混凝土的极限拉伸且板内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楼板就会出现裂缝。在正常使用时,除去对温度收缩应力这一因素的考虑,使用荷载引起的拉应力没能够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所以楼板不会产生裂缝。在温度收缩和使用荷载的共同影响下,板顶和板底受到拉力,造成贯穿裂缝的出现。工程中常见的45°斜向剪力裂缝也是因温度变形及混凝土梁柱对板的收缩约束均较大而产生的。
2析如何避免裂缝的产生
(1)强重点部位的结构设计,通过分析楼板裂缝的发生部位可知,最常见是角部放射筋末端或外侧、楼板的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筋发生45度斜角裂缝,因此在设计中应遵循科学原则,综合充分的考虑温差和混凝土的收缩性等多方面的因素。
(2)理安排施工进度,不能急于完工而省略了必要的步骤。楼板混凝土浇捣完成后,应待其强度达到一定的标准,否则施工人员不能在其上继续施工或堆放建筑材料。
(3)照规范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坍落度。在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的时候,要少用粉料、多用骨料,考虑周全,这样可以有效减少裂缝的产生。还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控制坍落度不超过一定限度,以确保每层混凝土坍落度的稳定性。
(4)材料的使用之前,必须按照标准对其进行检验,严格把关水泥、骨料、粉料等原材料的质量,拒绝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5)板混凝土浇捣完毕后,根据室外气温对其进行适当的养护。尤其在温差较大的夏、冬季节,应该在混土表面盖上草垫或塑料薄膜。混凝土在浇筑完后的十二小时之内,要对其浇水养护,养护时间视具体的混泥土类型而定。
3板裂缝的几种处理方法
对于楼板裂缝的处理,要根据裂缝的宽度、种类等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例如,天津某一酒店式公寓在封顶后2个多月的时间后,部分楼板出现裂缝,统计分析结果如下表:
对于上述情况,分别进行以下处理:
(1)集中分布的贯穿性裂缝能够引起钢筋锈蚀,影响了楼板的正常使用,改性环氧树脂灌浆法处理是通常采用的有效处理方法;
(2)度大于0.3mm的非贯穿裂缝能够导致钢筋锈蚀,进而对结构持久承载力产生影响,所以需要采用表面防水聚醋砂桨封闭法对其进行处理。
(3)于宽度不超过0.3mm的非贯穿裂缝,由于其对楼板的持久强度和结构承载力影响不大,所以封填裂缝采用的材料为环氧胶泥即可。
(4)面的普通裂缝也采用环氧胶泥封填补缝。
(5)缝宽度超过0.3mm且属于角裂缝贯通的危险结构裂缝,用灌缝胶高压灌胶,并用结构胶和玻璃纤维布黏合裂缝。
(6)缝通长、贯通,其宽度大于0.3mm,裂缝方向与主筋方向相互垂直的,要使用结构胶粘扁钢增强其稳固性和强度,采用灌缝胶高压灌胶的方法填补裂缝。
(7)于成片出现的贯通裂缝,应凿除原有的混凝土,重新进行浇筑。
4小结
综上所述,楼板裂缝由众多复杂的原因所导致,它严重威胁着用户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对于出现裂缝的楼板,应全面具体的分析其成因,采取相应措施及时处理。建筑设计师和施工者都应重视楼板裂缝的防治,从根本上杜绝楼板结构及质量潜在的安全问题,严格根据科学标准进行设计、施工,以保证建筑物的可靠、安全、耐久、适用。这有利于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和现代化社会的建设,能够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设计;对策;生态建筑;问题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人类经济发展的脚步逐步加快,人类发展经济所耗费的自然资源也愈渐增多。但是,经济的发展也给人类带来了大量的污染物,且其被排放至自然当中,故严重损害了自然环境,极大地影响着人类的生存。而在生产与生活当中,建筑至关重要,然而,随着建筑行业的飞快发展,建筑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无疑会加大建筑业的耗能量。因此,我们一定要节省建筑的耗能,踏上生态设计之路。
生态建筑的特征及其定义
生态建筑,顾名思义,就是把生态学的思想充分融合至建筑设计内,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建成的彰显出人与自然和谐的设计理念的现代建筑,它是建筑学和生态理论相互融合的产物。在设计过程中,生态建筑十分尊重自然、人与建筑自身间协调关系的特征,其决定了生态建筑设计具备低耗、节能、生态、环保平衡等特点。
1.生态建筑设计选取领先的建筑学技术,充分运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极大地减少了生态建筑在运行时所消耗掉的不可再生资源。与此同时,还可巧妙地设计运用物理原理与生物作用,从而满足生态建筑内部对于采光、通风以及保温的要求,进而降低生态建筑在运作中所消耗掉的能源,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2.生态建筑设计十分重视运用可循环利用的再生资源,此设计手段既可控制好工程的建设成本,又能充分利用建筑材料,有效管控好建筑垃圾的滋生,减少在建造时生态建筑对于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3.排放物的无害化处理环节是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在设计运作生态建筑当中难免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故需要对此类排放物实施无害化处理,让其免受环境的危害,并且确保建筑内部的环境免受排放物的影响。
4.生态建筑设计密切结合了环境文化与建筑文化,既高度关注建筑的和谐性,又思量到建筑同其附近环境的和谐度,把生态理念充分融进建筑及其附近的环境内,自总体上健全建筑物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
二、我国生态建筑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一)对于生态设计的未形成正确的认识
尽管建筑的生态设计存在不一样的概念,但是它的核心内容均因地制宜,在不一样的自然环境当中,应用生态学、建筑学的基本原理,针对建筑的格局及其别的方面进行合理地安设,把建筑物和其周遭的生态环境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与此同时,建筑本身还有良好的室外气候条件、舒适的室内环境以及自我调节能力,占地小、节能、节水、污染少,可以改善并调节生态环境等特征。当然,也有人错误地觉得生态设计就是要在建筑附近添加一些绿化,而生态建筑就是在其内部种植部分植被,生态建筑就是节能等。此类看法均仅仅看到了生态建筑的表面,却未深刻的理解建筑生态设计的深层含义。
(二)未对农村生态建筑进行系统化的研究
身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生态建筑的系统探索非常不平衡,且存在巨大的城乡差异。但是对于建筑生态化的各学科研究点大部分均集中于沿海抑或是较为发达的大规模城市内,且缺乏对小城镇与农村进行系统化的研究。大部分研究均以本专业的环境学、能源学、生态学以及建筑设计学等专业角度为落脚点,尽管其内容较为丰富,但是缺少对于各学科进行综合研究,未将人视作主体加以进一步探索,特别是在部分特殊的环境当中未曾很好的将理论与建筑设计、环境保护结合起来。
(三)对生态建筑缺乏实践经验
在当前阶段,我国十分重视建筑生态设计这一块,且在建筑业当中也发表了大量对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进行宣传的论文、文章,这极大地推动了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然而,大部分文章只是把设计定在理论阶段,设计对于建筑学的作业及其遵循的原则等国内外领先的建筑生态设计进行了相关的详细介绍,但是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建造实践以及对环境影响、计算机模拟进行剖析。尽管理论丰富,但是却缺乏真正意义上的认识实践。
三、建筑设计绿色生态化模式的实行策略
建筑设计的绿色生态化模式的实行策略主要指的是怎样在现代都市建筑当中将自然生态化的环境引进来,重新展现自然生态,达到人、自然、建筑以及社会环境的交相辉映、相互协调。它的详细实行可自室外设计策略、室内设计策略、技术策略三大方面。
(一)依靠缓冲空间生态化设计以及中庭生态化设计来诠释室内设计的策略。
1.在实施绿色生态化模式加以中庭生态化设计的过程中,既要让中庭变成气流和光线的通道,发挥出“烟囱”与“光井”,让阳光自中庭渗进建筑,经由阳光的反射、收集装置进入内部空间,如此不仅可以将室内的浊气与湿气排出,还能引发空气流动,让自然和人在接触的过程当中减少空调与机械通风的需求;此外,结合中庭和绿化,把绿化体系引进建筑室当中,如此既可衍生出优美的景观,又可依靠植物的新陈代谢使得空气质量得以提升。
2.“缓冲空间”是室内外当中的一个缓冲地带,是在室内环境和建筑主体间以墙体或者玻璃幕在室外环境和建筑主体之间围合出大空间。在执行绿色生态化进行缓冲空间设计的时候以节能为主要目标,充分运用太阳能资源,从而发挥出其隔噪音、保暖、通风的正面影响。
(二)室外设计策略
建筑室外设计的生态化策略主要是自幕墙设计与屋顶设计两大方面来进行剖析。
1.在建筑幕墙设计上,绿色生态化模式运用最为频繁的策略就是“双层皮”幕墙策略。所谓“双层皮”幕墙主要是对原先的室内空气质量差一级玻璃幕墙耗能高等问题以双层体系当成维护结构,提升室内空间舒适度、供应自然通风、降低能耗、采光,进而较好地处理节能与自然采光之间的冲突。除此之外,在双层皮之间安设的遮阳百页以获取到更好的遮阳效用。但是,因没有阳光直射与风雨侵袭,故愈加便于其维护、运营、更新。
2.绿色生态化策略在屋顶设计上要求建筑物屋顶的设计按不同地区状况进行节能设计。
(三)技术策略
1.选取生态环保的绿色建材
建筑设计的绿色生态化模式规定:应选用极具备优异环境协调性的建筑材料,其涵盖了:(1)填充材料和承重材料,例如:生态高性能混凝土、木材、生态水泥以及钢材等;(2)建筑维护材料,即:玻璃。玻璃有很多种,例:硅气凝胶特种玻璃、光电玻璃、热反射玻璃、
自洁净玻璃、吸热中空玻璃、安全玻璃以及自动调光玻璃;(3)幻保温材料,其涵盖了外墙保温涂料、透明绝热材料等墙体保温材料等等;(4)不会给人体带来太大影响的非有机溶剂型涂料,如生态卫生陶瓷等生态建筑材料。
2.智能技术的运用与开发
在开发运用智能技术时,可选用智能管理技术,比方说将多媒体现代通信技术、热敏反应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环境监控技术等智能管理技术应用至建筑设计领域。当然,在将可持续性的生活方式推广出去的话,还可加大对人性化的智能设计的开发力度,比方说:设计会呼吸的玻璃幕墙、室内自动调湿装置以及智能采光窗等,从而给人类提供舒适、安全、环保以及高效的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
3.选用各类节能技术
要想达到低耗减排、提升能源利用概率的目的,就必须大力发展建筑的保温、蓄热技术、充分运用新能源。而在设计绿色生态建筑的过程中,则应按区域性特征,以地热能风能、生物能、太阳能、水力能以及潮汐能等新能源在建筑使用与建设时起到生态效应的效果。而充分运用太阳能集热技术、被动式接受技术以及太阳能光电转换技术等太阳能技术是建筑设计绿色生态化模式的鲜明特点。
【关键词】土建工程;项目;施工准备
一、 做好施工准备工作的重要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集约化管理的发展趋向,现代建筑施工过程已成为一项复杂的系统,一个大型建设项目的建筑施工安装,不但包括组织成千上万的各种专业建筑工人、数量众多的各种建筑施工机械设备有条不紊地投入工程施工中去,因此施工准备就成为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拟对所建工程目标,资源供应和施工方案的选择及其空间布置和时间排列等诸方面所进行的施工决策。质量、工期、成本和安全等经济技术指标,是考核施工企业的核心指标,也是企业综合施工能力的综合反映,而且还包括组织种类繁多的建筑材料,制品和构件的生产运输贮存和供应;组织施工机具的进场使用、维修和保养,组织施工现场临时供水、供电和供热,以及安排施工现场的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各种临时建筑物等。
因此,做好施工项目的施工准备工作,对于发挥企业优势、合理配置资源、加速施工速度、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保证工程合同履约和增加企业经济效益,都有极为重要作用。
二、土建施工的技术准备
技术准备在整个工程项目准备中显得突出重要。任何技术上的差错或失误都会引起安全隐患和质量事故的发生,因此,要在IS09002质量管理体系模式运行之中,认真做好技术准备工作。
1、熟悉、审查施工图纸和相关设计资料。熟悉图纸,要求参加建筑施工的技术和经营管理工程技术人员充分了解和掌握设计意图、结构与构造特点及技术要求。能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实现生产出符合设计要求的建筑产品。
2、严格技术核定和设计变更的签证制度,如设变图纸修改,技术核定和设计变更资料都要有正式的文字记录,归入工程施工档案,作为指导施工竣工验收和工程结算的依据。
3、对拟建工程进行实地勘测和调查。为了做好施工准备工作,获得第一手资料,做出先进合理,切合实际的施工组织设计,要对拟建工程自然条件调查分析,掌握地区水准点和绝对标高等情况,了解掌握地质构造,地下建筑或构筑物、地下管线等情况资料。
4、编制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按照施工图纸确定的工程量,预算定额及其取费标准编制施工图预算。施工预算是根据施工图预算,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定额进行编制的,它受施工图预算的控制,它是企业内部控制各项成本支出,两算对比的依据。
5、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加强施工组织设计,明确采取的技术措施,工期、成本、安全和质量控制措施,主要施工方案和方法,设备、材料的选用,成品的保护,文明施工和动态管理控制的安排。包括工程概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从编制项目施工组织说明、项日管理机构设置及职能、材料供应和资金管理、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和施工方案。编制出系统的、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对于做好施工准备是至关重要的,入下图所示
三、施工物资准备
1、做好施工物资准备,编制好施工材料供应和设备需要计划施施工物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建筑材料的准备、构件和制品的加工准备。这些施工的准备工作必须在工程开工之前,或施工阶段按施工工序要求进行。
2、依据工程形象进度和施工物资需要量,分别落实货源家进行合同评审,安排运输储备,以满足开工之后的施工生产需要。
3、依据施工图和施工网络计划,按施工进度要求,按施工材料、规格、使用时间、供应厂家、材料储备定额和消耗定额进行汇总,编制施工材料需要量计划。
4、施工机械设备的准备,要依据所采用施工方案,安排施工进度,确定施工机械的类型,数量和进场时间,确定施工:机具的供应办法和进场后的存放地点,编制施工机械设备需要计划,为组织运输和确定施工现场存放位置提供依据。
5、施工物资准备工作要根据施工预算,施工方法和施工进度计划来确定物资需要量和进入施工现场时间,依据物资需要量和进场批量时间来确定供货厂家签订订货供应合同。根据签订供货合同来组织和确定物资运输方式,组织物资进场,并按施工现场管理要求和文明施工要求堆放及物资贮存和保管。施工材料按计划时间进场,在施工现场指定地点,按规定方式进行储存或堆放,以满足施工现场文明施工需要和施工现场管理需要。
6、项目经理部应做好劳动力组织准备
建筑施工企业要根据拟建项目规模,结构特点和复杂程度,组建项目经理部。选派适应工程复杂程度和类型相匹配资质等级的项目经理,并配备项目副经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材料管理、计划管理、成本管理、安全管理等人员。选择项目经理极为重要,项目经理是建筑施工企业法人代表在项目上的全要委托人,是项目承包责任者、项目动态管理的体现者。是项目生产要素合理投入和优化组合的组织者。一定要把政治素质好,领导能力强,懂施工技术管理,施工实践经验丰富,经过项目管理培训的工程技术人员选聘为工程项目经理,直接对企业经理负责。项目经理部进行劳动力组织就是按照建设部对建筑业企业管理规定,按照建筑业劳务分包的要求,组建施工队伍。
(1)按照开工日期和竣工日期及工程量计划,组织劳动力进场。(2)加强对项目经理部人员的安全、质量和文明施工等教育。(3)向参加施工人员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交底,以保证工程项目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操作规程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要求进行施工。(4)建立职工考勤和考核制度,调动职工的施工生产经营积极性和创造性。(5)建立工地各项管理制度。要建立工程质黄检查与验收制度、工程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建筑材料检查验收制度、施工图纸会审制度、施工材料出入库制度、施工机械设备安全操作制度和设备机具使用保养制度等。使之成为约束、规范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作业人员的行为。劳动力组织准备既要抓好各工种的合理配合,及技工和普工的比例,又要符合流水线施工组织要求,坚持优化合理、精干的原则,更要切实抓好栋号施工现场各项管理规章制度的建上和检查落实,切不可忽视。
参考文献
关键词:建筑材料 质量检测 问题及措施
中图分类号:F253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它的发展与壮大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质量。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是建筑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工程质量事故屡屡发生。在一次次惨痛的教训面前,人们的质量意识不断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逐步被人们所重视。
一、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现状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的发展与改革开放有直接关系,近三十年来,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规模由小到大,工作类型由单一到综合,检测市场化概念已经形成,从只能检验砂石、水泥、砖瓦、钢材发展到市政工程材料、地基基础检测、主体结构检测、幕墙检测、钢结构检测、建筑工程结构可靠性检测、建筑节能检测、室内环境检测、建筑智能检测。建筑企业试验室属于第一方试验室,即企业为了保证自身承包的工程质量而设立的试验室,由于其自身性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发展,使其在经济实力、检测能力、规模和技术力量等环节处于劣势,在检测市场所占份额很小。这种情况正在改变, 企业的试验室正在逐步分离出来, 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检测机构。但是长期处在政策保护下,相比其他检测单位效率低下,技术水平不高,服务意识差,自身竞争能力差。这种情况是我们国家特有的, 各级监督机构设立的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还或多或少的在代替政府行使一部分政府职能。
二、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重要性
建设工程投资大、影响广、涉及各行业,工程质量关系到人民的生产生活安全,努力提高我国工程建设质量的总体水平成为当务之急。当前,一方面正在展开的各项工程建设中,确实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题,甚至有骇人听闻的垮楼塌桥的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另一方面,时常会有工程质量的举报、投诉等,都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当发生质量事故或接到举报时,质监部门不仅会到现场进行调查取证、与有关方面沟通或召开专家论证会,也往往会通过进行试验检测对工程质量做进一步的判断。因此,质量检测工作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
三、建筑工程质量检测
1、材料质量检测的范围
鉴于建筑工程质量对国民生活的重要性,国家建筑行业制定了相关的国家标准,省标,行业标准等。规范了建筑行业,使建筑行业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对于未经正规程序建成的和使用过程出现质量问题的建筑,国家还专门出台了《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使得以上问题得以有依据的解决,也对有质量问题的建筑的鉴定和处理提供了依据。结构检测工作包括的内容比较多,一般有建筑主体的沉降观测、基坑观测、混凝土强度检测、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检测、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检测、结构构件尺寸检测、楼板厚度检测、钢筋位置及直径检测、钢筋保护层检测、后锚构件的抗拔试验、钢管混凝土的超声测缺试验、结构性能荷载检测、钢结构的防腐涂层及焊缝质量检测等。
2、材料质量检测的相关技术
建筑行业与其他行业相似,在有相关的国标、省标、行标的前提下,检测过程所需要的技术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否则,我们所说的质量控制也将成为空谈。如建筑主体结构的检测,以前由于技术落后及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例如混凝土强度、钢筋配置、钢筋保护层厚度、建筑原料氯离子含量等,这几个在主体起控制作用的因素一直得不到有效的检测或者检测过程对建筑主体的破坏很大。随着专业人员技能的提高、仪器设备的发展及新型设备的引进使用,现阶段工程质量的检测得到了质的飞跃,大大的提高了检测数据的准确值,同时也减少了对主体的破坏。例如钢筋配置的检测,之前由于技术手段落后,往往需要凿开混凝土进行检测,现阶段新型的钢筋探测仪并不需要通过凿开混凝土,就可以检测钢筋的配置情况;混凝土强度检测,之前一直沿用的是抽取芯样进行抗压试验从而确定混凝土的强度值,对结构本身破坏较大,因此,混凝土无损检测方法越来越受重视,如超声法、超声-回弹综合法、后装拔出法、剪压法、贯入法,这些无损检测方法在实际运用过程逐步完善和修正,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肯定和认同。
3、对工程施工的要求
鉴于建筑工程的特殊性,建筑物建成之后整体性强,检测后如出现质量问题,修复及加固处理等补救措施繁琐复杂,效果也比不上在施工过程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来得好。因此,严格落实施工质量的管理,确保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加强施工单位自身的质量意识,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就显得异常重要。在施工准备阶段组织了相关人员,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和奖罚措施,特别是制定保证工程质量的《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奖罚措施》。具体地说,对于工程施工而言,其质量的管理控制主要表现在材料质量和工序质量两个方面。
3.1、在材料质量管理上,对进场的材料以及配件等详细的核对相关资料,并且在监理的监督之下,对材料的数量、规格、类型进行确认,之后才进人现场。而对于不符合工程条件的材料,一律予以退回;
3.2、在工序质量管理上,加强施工中操作过程质量的检查及监督,监理单位对质量进行有效核查,全程实施技术质量检测,使施工质量满足技术规范要求。同时,在质量检测员保证技术交底全面的情况下,进行工序的施工。
四、加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控制的措施
1、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质量控制人员是质量控制工作的直接执行者。他们的自身素质无可辩驳的会影响到质量控制工作的质量。就目前来看,大多数的质控人员自身的职业素质都不过关,相应的质控经验也不足,无法及时的发现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也不能对出现的质量问题做出合理的处理措施。因此,必须通过技能培训、职业再教育等手段提高质量控制人员的素质。
2、改善质量控制的工作条件
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要配置专业的质控人员和先进的技术装备;领导层要对质控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各方都要严密地配合质控工作。
3、加强施工质量的监督管理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程建设过程中质量控制的监督管理工作:提高监管人员的自身素质和质量控制监管意识。对监管人员进行普法教育,使其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问责制度,任何因而导致重大施工过程质量问题的监管人员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结语
质量是建筑工程的生命,没有质量就没有一切。建筑工程质量的形成是一个有序的系统过程,它涉及到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高质量的工程产品是上述各方协同工作的结果。本文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知识,从质量、质量管理的定义入手,采用调查研究、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了较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分析了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提出对建筑工程质量应实行全过程质量管理,即全过程质量管理。
参考文献
[1]. 任万秀.浅析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与控制[J].民营科技.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