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读书论坛交流材料

读书论坛交流材料

时间:2022-02-27 23:52: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读书论坛交流材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读书论坛交流材料

第1篇

我校语文教研组在贯彻执行县级教研活动的同时,结合我校具体情况制定了详细具体的工作计划,并督促落实。其教研工作特色及工作业绩总结如下: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养。“学无止境”,通过学习才有提高。学习形式多样化,有讨论学习材料,观看专家讲座,观看教学录像,开展“读书论坛”活动,参加校内外各种教学活动等。学习,让我们教研组每一位成员幸福地走在成长的路上。

2、研修活动扎实,富有成效。我校语文组研修活动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凭借承办“语文论坛”这一契机,积极推动我校校本研修活动,激发教研组成员参与研修的热情和责任感。

第二步:重视校内教研课的进行,提高校本研修的实效性:同年级教师共备一节课,同课异构,同上展示课,人人听我,我听人人,相互竞争,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做到课前有说课,精心施教,课后评课、及时上传教案、反思。活动实效好,锻炼了青年老师的成长,促进了老教师的提高,在校本研修活动中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的。

第三步:通过校外研修推动校内研修,实现“内外兼修”:参加校外研修的老师介绍所得所思,大家进行讨论交流,借鉴学习,这样也很好的提高了研修的质量。

3、精心筹办“星河”广播站,初见成效。我校“星河广播站”的成立是语文教研组工作的另一大特色。从筹备成立,组织活动,开始广播等一系列工作凝聚了王**老师的心血和辛劳。

4、隆重举行“樊相镇中心学校首届汉字听写大赛”,通过书写选拔、模拟赛场等激烈的角逐,王**、王**、王**三位同学摘取桂冠,并在我县第二届汉字听写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5、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开展“校园因我而精彩"活动,语文教研组的老师各个真情演绎,以自己的生花妙笔,创新设计,在展示中脱颖而出,张**、崔**、刘**、孙**、于**等老师被评为“风采教师”。

6.“星河文学社”各项活动开展得有条不紊,成果迭出。圆满完成本年度“星河”四期的出版发行,成为“意林漂流”活动中的一员,并举行了“意林杯·迎国庆”征文比赛,还辅导学生作文10多篇在“矿山杯”作文竞赛中获奖,其中,高**、李**获一等奖。这都源于文学社老师们的不计报酬,无私奉献。

7.临近期末,初三语文组的教师外出参加“中考备考会”,学习归来,在语文组又召开了新一轮的学习研修,即把握中考动态,依托中考考点,在日常教学中如何立足课堂,实施点、线、面的全程训练,在培养学生素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第2篇

一、目前我校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或困惑

我校共有教师174人,平均年龄达45岁左右,其中3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占12.1%,46岁以上的教师占18.2%。近几年骨干教师外流严重,新教师补充不足,接近老龄边缘的教师越来越多。综合分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部分教师职业倦怠,不良情绪在不少教师身上时有表现

主要表现有:小胜即满、自我陶醉的浮躁情绪,目标不明、方向不清的马虎情绪,灰心丧气、唯条件论、唯生源论的埋怨情绪,消极怠慢、无所作为的应付懈怠情绪,吃老本、摆资格、拈轻怕重的得过且过情绪。部分教师认为,不久就要退休了,该拿的职称也拿到了,似乎看破一切,超脱凡尘,事业心、责任心有待进一步提高。

2.教师的专业学习、自我发展意识不强

所有的教师都知道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学校要求怎么做,也都能去做,但往往都是被动式。主动学习、主动发展自己的教师不多。教师精研细读课程标准、教材的少,小说、杂志类泛阅读和应付教学、拿来主义的浅阅读多;部分教师不愿意参加听评课、研讨会、外出学习等,安于现状,不想也不愿参加专业学习;不少教师的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始终处于一个原始状态,教育教学能力相对薄弱。

3.缺乏课堂改革的勇气和信心

课堂教学改革“穿新鞋,走老路”甚至“穿旧鞋,走老路”的形式化、表面化现象还比较突出。很多参加培训后的教师对从教学理论转移到教学实践,把名师的理念和方法迁移到自身,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课堂感到力不从心。

4.教与研“两层皮”,只教不研,缺乏课题研究意识

例如,听课形式性、任务化;评课或“蜻蜓点水”或“满堂红”或“八股式”等现象时有发生;科研能力不足,论文“拼凑、空洞、肤浅”,任务化、功利主义思想严重;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持续发展后劲不足,此外,个别学科组在学习研究、传承创新、集体创优等方面氛围不浓、组长引领缺乏招数,有效落实力度不够,缺乏工作创新和动力。

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对于如何架设教师专业成长的通道,以及如何提升教师实施课程改革的能力,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校情、师情、生情,也有校本的途径和经验。我校的做法主要有:

1.坚持“以教师为本”,树立“一切为了教师、服务一切教师”的理念

一是全心全意地为教师服务。充分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做到既严格要求教师,又尊重、信任、依靠教师;既严肃管理上的要求,又统筹协调好教师的个人需要,帮助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为教师实现自我价值创造条件。

二是积极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践行“以文化影响习惯”的教育理念,积极打造以“诚心相待,和谐发展、乐教乐学”为主体的“爱生、敬业、善教、博学”的教风和“自主、合作、慎思、乐学”的学风,力争把学校的理想、信念、价值潜移默化地迁移到每一个教师的思想意识之中,转化为教师的自觉行动,增强教师的自我管理意识,力求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管理境界。

三是“聚焦每一个、逐点透析”,落实引领责任。首先,校长要当好“设计员”“指挥员”。校长应亲自负责方案、路径的设计,鼓励教师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专业学习;建立以“学科带头人、教师能手、教学骨干、年轻教师”等不同类别的目标引领体系,引领教师自我发展;坚持用目标引领、用目标激励、用目标考核,激活教师的希望和梦想,点燃教师的激情。其次,业务干部要当好“信息员”“服务员”。努力安排各种提升教师专业成长的活动,抓好各阶段计划制订、任务分解、过程跟踪与指导监控;随时帮助教师转化消极情感,建立积极向上的工作情感、稳定的“工作场”和学习热情。再次,校长应激励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当好“引领员”。完善骨干教师选拔与培养机制,定期以骨干教师专题报告、讲座等校本研究为载体,着力优化学校“开放与交流、研究与合作”的学术氛围与过程。

2.深化“且学、且行、且思”的推进模式,着力优化教师资源

“且学”即立足校本,与时俱进,加强学习,转变观念;“且行”即落实学习到的教育理念,实现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统一;“且思”即教学实践后的反思。“学”是基础,“行”是根本,“思”是关键。“且学、且行、且思,再学、再行、再思”,就是追求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快速“螺旋式”提升。

且学——学习中提高。黑格尔说:“人是靠思想站立的,没有思想就没有行为,就没有教育。”挤出时间来学习、思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佳途径。

一是“与书为友”。“一个着眼发展的学校,应该是富有阅读底蕴的;一个希望优秀的教师,应该亲近书籍。”因此,坚持每学期为学科组订阅教育报刊,定期选编选学一些教育理论经典书籍、材料,通过组织教师带问题自学,组织名著漂流、读书演讲、读书论坛、读书展评、读书人物评选等活动,多种渠道促进教师的专业学习,让教师树立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意识,让教师在阅读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促进教育思想的形成和教育智慧的增长。

第3篇

初中语文; 引导; 积累和梳理【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1-0081-01

语文能力是综合能力,内部包括鉴赏、写作、口语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外部与地理、历史、政治甚至数学等各类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范围非常广,不能一朝而成。语文的梳理和积累大致包括:语词梳理和积累,语篇梳理和积累,语文知识梳理和积累,方法、习惯梳理和积累,阅读梳理和积累,写作梳理和积累,生活梳理和积累。1明确意义

首先,强调积累的作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古往今来,强调积累重要的格言警句数不胜数。

"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古往今来强调积累的格言警句数不胜数。

博学才能多识。有足够的知识积累,学问渊博,才能形成分析概括能力,准确把握作品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阅读理解能力,需要在不断的积累中形成。读书破万卷,才能胸藏万汇,才能出口成章下笔有神:写作表达能力更需要在不断的积累中形成。

其次,明确积累和梳理的关系。光有积累还不够,需要分门别类的存放,记忆才深刻,使用才方便。这就是积累后的"梳理"。 没有一个施工现场把砖石木料钢筋水泥混放在一起的。 2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积累和梳理,指导学生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我在教学中是这样指导做的:

方法一:注重朗读,再读中积累梳理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教学应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教学应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读,反复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滋味,读出情趣,在读中自然而然地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如,《海底世界》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海底奇异的世界,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鸟的天堂》写景抒情文章,行文优美,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在教学中我就采用以读带讲的方法,在读中感悟大榕树的茂盛,为鸟儿提供了生存的场所,不愧是鸟等的天堂,使学生受到了环保教育,并在读中积累了优美的语言,并能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在琅琅的读书声中,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将自己融入到优美的语言文字中,顺理成章地积累了语言。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天长日久,积累多了,在说话、习作时自然得心应手。

方法二:在表达交流中积累。

不管是语言知识的积累,还是生活素材的积累,或是文化背景的积累,对于丰富表达交流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表达中,才可能暴露积累的欠缺;在交流中,才可能发现积累的不足。同样,在积累中,才可能娴熟表达的技巧;在积累中,才能促进交流的自由。诸如开设主题读书论坛、电视新闻时评写作、课前三分钟演讲等等活动都是增进学生在表达交流中积累的有效办法。课外练笔是言语积累的重要渠道。课标中规定"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这是个最低的限度。坚持练笔,利于语文积累的流通、置换与更新。

方法三:注重记录。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引导学生采取做笔记、记卡片、剪报纸的方式进行记录。让同学们准备一个有一定厚度的、耐磨的笔记本做摘抄记录本要求学生在广泛阅读经典书目、精美散文或时文选萃的基础上.有重点地选择阅读中的精要好词、精美语句、精彩语段进行抄写、剪贴。老师帮助学生分类归纳,如按照字音、字形、近义词、成语、病句、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诗歌鉴赏、文学常识的顺序进行分类,本的边沿贴上13取纸.以便于翻查整理。

方法四:通过交流分享积累梳理。定期组织班上的同!学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体会.相互参阅摘抄记录本,实现资源的共享每周全班同学分享一次。看谁摘抄得多、摘抄的内容好。通过交流分享.营造出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励学生更好地阅读,更好地做阅读笔记.更好地积累。积累——梳理——积累,循环往复。培养学生积累的意识和梳理的能力.需要我们在一朝一夕的教学工作中步步引导、督促落实.只有二者“双管齐下”.才能相得益彰.共同促成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方法五:评价和测试。语文要培养的是综合应用的能力,老师在评价和测试中要多关注鉴赏及运用能力方面的灵活评价,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学校的各种活动,特别是学生为主力的活动,甚至学生的校外实践活动,都可以作为我们的评价阵地。例如办墙报,出校刊,建立校园广播站(电视台),举行读书知识竞赛,演讲、朗诵比赛等。

第4篇

关键词:俄语教学;课外读物;优势;作用;运用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俄语教学枯燥无味,众所周知,这也是俄语教学在国内被冷淡的原因之一。学生没兴趣,俄语素材更新慢、阅读量不足、题材少,更是制约学生俄语水平提高的瓶颈。寻找轻松愉快、新颖的课外阅读方式去涉猎更多的实用俄语,学习各类题材的俄语内容,是提高俄语教学成绩的关键。这就需要在俄语教学中, 在合理有效地使用俄语教材以外,还应该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俄语课外读物贴近现实生活,具有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等特点,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了解各国的社会文化、风土人情,增长课外知识。笔者就俄语课外读物的优势、在俄语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引导和指导学生阅读俄语课外读物做法谈几点体会。

一、俄语课外读物阅读材料特有的优势

1.俄语课外读物题材宽泛,信息超前

俄语课外读物涵盖了社会政治热点、校园文化、体育运动、休闲娱乐、风云人物、历史地理、科技知识、生活常识等不同的方面,为课外阅读提供了全方位的材料。中学生通过阅读俄语课外读物能够最迅速及时地了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学生在进行俄语课外读物阅读时选择余地很大,哪怕只是随便翻翻,也总会有适合自己的文章可读。俄文课外读物给学生阅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材料, 大量的泛读又为培养阅读能力和掌握俄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俄语课外读物语言精练,词汇丰富

俄语课外读物语言生动地道、精练简洁;内容通俗新颖,深入浅出,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活教材。阅读俄语课外读物,不断接触到大量的新词汇、新短语,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增强了语感。通过俄语课外读物阅读学习和使用新词汇和新用法,积累和丰富了他们的俄语词汇,因而也提高和增强了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3.俄语课外读物内容新颖,时代感强

统编俄语教材通常比较规范,内容一般几年甚至十几年一成不变,某些内容相对来讲有些过时和陈旧、与现实脱节,跟不上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步伐,这样就很难迎合中学生追求新鲜事物的心理,很难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俄语课外读物大都每天一期或每周一期,周期较短,保证了阅读材料的时效性,从而避免了重复使用年复一年的过时的语言材料,而且俄语课外读物时尚的内容能够满足学生猎奇心里需求,文章的长短、难易程度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这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俄语的自信心。

4.俄语课外读物图文并茂,版面鲜活

俄语课外读物文章体裁多样,内容丰富,科学漫画、明星追踪等无所不有,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而且,俄语课外读物排版式样各异,配有大量图片,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受。为了能更好、更持久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俄语课外读物还经常不断改变排版形式、栏目、色彩,去迎合学生的口味。由于体裁不同,形式各异,加之灵活的版面和生动的插图,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阅读欲望,也激活了他们对俄语学习的兴趣。

二、俄语课外读物在俄语教学中的作用

俄语课外读物图文并茂、内容新颖、贴近生活、时代感强,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扩中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可以了解世界上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了解人们对世界的不同认识,初步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并促进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还可以阅读到政治、军事、外交、经济、法律、宗教、文教和科技等方面的词语,帮助学生了解、掌握西方国家乃至全球的、外交、科技等各领域的最新动态与信息;有利于扩充学生的词汇量,提高写作能力,他们可以模仿俄语课外读物上的美文,游刃有余地把自己积累的一些素材信手拈来,体验学习俄语、使用俄语的妙趣。

三、引导和指导学生阅读俄语课外读物的做法

1.激发阅读兴趣

阅读兴趣是提高俄语阅读水平的关键。对于中学生俄语阅读兴趣的培养,笔者认为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把俄语课外读物作为一种必要的阅读材料,通过阅读俄语课外读物使中学生对俄语阅读产生喜好或关切的情绪,并使这种情绪不断的发展,进而使学习者得到成长。

2.做好读物的推荐工作

图书馆员和俄语教师应充分利用校园网和宣传栏,对学生还不了解的而我们又希望推荐的俄语课外读物给予重点介绍,通过揭示俄语课外读物内容和主题引发学生兴趣点而促进阅读。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影响力。大多数学生是通过老师的引导开始阅读的。让学生了解阅读的好处,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热情。

3.积极引导

用学生身边的热衷俄语课外读物阅读的先进典型影响教育鼓励广大的学生,让真实生动、形象感人、易于对照、便于仿效的榜样形象成为他们的示范与楷模,以此帮助中学生提高认识、增加阅读兴趣。如上一届的,或是已经毕业的俄语成绩较好的毕业生为典型,影响教育鼓舞在校的学生。俄语教师要持之以恒,率先垂范,自己要做阅读俄语课外读物的典范。俄文课外读物中新的词汇、词义和用法不断涌现,教师通过阅读提高自身的业务,同时,为指导学生掌握第一手资料。

4.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优美、和谐、健康和人性化的阅读环境,对阅读者的阅读质量和优良素质的形成都会起到较好的作用。因此,学校图书馆要开设专门的俄语课外读物阅览室,尽可能地为读者提供舒适的阅读环境,同时,还应为读者提供一些自由交流的空间,交流读书心得,形成读者与读者之间的和谐互动,一起分享阅读的感受和体会。

5.有针对性的订阅课外读物

学校图书馆都要订阅若干种俄文课外读物,满足学生阅读。但由于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生阅读会有种种不便。因此根据中学生的实际和需求,俄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以班、以宿舍或学习小组为单位订阅俄文课外读物。这样不仅可以节约费用,还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订阅报刊要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爱好等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推荐订阅不同的俄语课外读物。值得一提的是,国外的俄文课外读物电子版数不胜数,网上阅读已逐渐成为中学生阅读的一个重要方式,教师可以通过设立网上虚拟的读书网,设立读书论坛,指导学生网上阅读,引导和解答阅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6.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重视和加强对中学生俄语课外读物阅读方法的指点和辅导,是增强阅读效果的重要举措。首先要让中学生认识到阅读课文读物的重要性,重在积累,贵在坚持。根据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精力等情况,教师要指导学生制定出有一定弹性的个性化计划,量力而行,以使阅读活动持之以恒地进行下去。首先要培养学生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其次,学会阅读技巧。学生在掌握了这些阅读方法和技巧后就可以随心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材料,就可以扩大知识背景、增加知识储备、提高阅读水平。

总之,在中学俄语阅读教学中利用俄语课外读物阅读,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实践证明,将俄语课外读物阅读引入俄语教学,不仅使传统的中学俄语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而且大幅度提高学生的俄语水平。

参考文献

[1]高浮雕.浅谈俄语课外读物在俄语教学中的运用[Z].俄语学习,2006(5).

第5篇

[关键词]青岛市实验小学;教师发展;教师素质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1)02-0065-03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一所好学校不仅是要有好的办学条件,更重要的是要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几年来,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青岛市实验小学认真总结以往办学经验,始终坚持把教师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要务,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厚德养学的教师发展观,积极探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新方法、新机制,引领教师自主发展、主动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学校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规划,描绘美好的教育人生

宏伟的事业需要悉心的规划。多年来,学校为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制定了各种发展规划,为学校、教师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确定了目标,也激励着每位教师与学校一同前进。

(一)确立学校发展行动规划,形成共同教育愿景

学校是实现教师人生理想、成就学生未来的地方,教师的发展是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的基础。因此。学校以学生发展为基点,以教师成长为轴线,制定学校发展行动规划,建立教师、学生和学校发展的利益共同体。学校树立“教师是专家”的观点,从教师发展、学生成长角度重新架构了学校的管理框架,对教师采用教研组和年级组双轨并行、协同管理的方式,一条线抓教师的职业精神培养,一条线抓教师的职业能力培养,促进高水平教师梯队建设,从而实现学校与教师的共同愿景。

(二)制定教师梯级培养规划,记录个体发展轨迹

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认同,更需要规划。学校遵循职业生涯规划规律,以全球的视野思考,以本土的方式行动,出台了《学校教师梯级培养规划》《学校后备人才库建设规划》。学校还依据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对教师给予不同的目标定位,制定分层梯队建设措施,从不同层次满足不同个体的发展需求。同时,学校指导教师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从专业精神、专业素养两个方面规定教师职业发展的底线,描绘其专业发展的高标,为其搭建最近发展区。为落实规划,学校实施了《教师素养改进计划》,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并要求教师做到以下两点:一是扬长,即教师要发掘自身优势,分析原因、寻求突破,向风格迈进;二是补短,即教师要剖析自身问题,反思原因、改进行动,向和谐发展。

(三)实施协同式教师发展评价,关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

质的提高需要量的积累。教师发展既要关注结果,更需关注过程。为此,学校不断完善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和奖励机制,建立教师发展专项基金,构建协同式教师发展评价体系,并采取月考核与学期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等级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达标式考核、过程性记录、阶段性面谈、发展性评价、综合胜评定的评价流程,对教师进行发展性评价,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这种协同式评价的建立既使教师发展的经费得到了保障,确保了教师专业发展基础性工作的正常开展,又加强了对教师发展规划落实的过程性跟踪指导,有利于促进教师主动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四)建立教师发展人才库,孕育多彩教学新葩

每个人都是有梦想的,因为有梦才有追求。对于那些能够出色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教师,学校鼓励他们敢于梦想。为此,学校出台了《青岛市实验小学后备人才库建设规划》,请有梦想、勤勉执著的教师入库,遵循“严格管理、跟踪培养、循序渐进、滚动发展”的原则进行培养;同时,学校依据教师实际情况,制定培养方案,并安排学科分管干部、校聘专家对这些教师进行跟踪指导,以孕育多彩的教学新葩。

二、浸润,让教育人生厚重丰盈

(一)文化浸润,让每位教师拥有光荣与梦想

著名教育家梅贻琦说:“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是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这“学校之水”就是学校文化,在它的浸润中,每个人得到陶冶,每个人的精神世界变得充盈。

“一个团队的伟大并不是由于团队中某些成员的伟大,而是他们作为一个集体的伟大:”这正是青岛市实验小学的教育前辈们用行动告诉我们的真理:老教师倾情的带教、宝贵的经验材料、退休教师的文艺演出,每一次谈话、每一次展示,无论是特级教师还是人大代表,他们从不对自己夸夸其谈,而是在言行中透露着一种团队的自豪感、荣誉感。这使我们懂得,当这个团队所取得的成就让人产生敬佩之心时,团队的每一个成员也会产生荣誉感,以自己是这个团队的一员而自豪。同时,这种荣誉感又形成了强烈的责任感,促使团队的成员用实际行动去维护团队的荣誉和尊严。

高品位的校园人文环境、生动的师德培训、身边的榜样教师,使这种团队的荣誉感、责任感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滋润着每个教师,使他们从跨进学校门槛之际便开始拥有着自己教育人生的光荣与梦想。

(二)科研带动,从“匠”到“师”的变轨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似乎是千百年来教师的标准形象,但是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如果仅仅“传道、受业、解惑”,那必然要成为“教书匠”。在匠人机械重复的讲说中,教师的思想、活力将耗尽,又怎能不产生职业倦怠呢?为避免这种现象,学校注重发挥科研在教师发展中的作用,培养科研型教师。20世纪80年代初,学校选择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课题展开了教改实验研究;1996年,学校正式提出走“科研兴校”之路,在“轻负高效”基础上先后进行了《‘双主”最优结合,深化素质教育》《发展创造思维,优化数学教学过程》《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情趣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情趣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等国家级、省市级课题研究。从市级重点到教育部规划课题,从语数英到音体美课题,学校的科研兴校之路越走越宽,教育科研培训与教育教学培训互为犄角,带给教师的不仅仅是观念的转变,更重要的是思维方式的改变。同时,学校坚持主题式论文撰写活动,每学期确定专题让教师撰写论文,并由校聘专家进行评阅和一对一的指导,逐步提高了教师的写作水平,实现教师由“匠”到“师”的转变。

(三)乐教乐学,提升智慧与学习尊严

让学生享受学习的美好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而只有教师的乐教才能实现学生的乐学。为此,学

校立足课堂教学开展了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是抓教师教的研究,打磨“两课”。“接力课”展示教研组整体研究状况,每学期两轮。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同组教师,对同一课题进行“三阶段两反思”研究、展示,在不断的教学改进中,实现组内教师的共同提高;“预约课”展示教师个人常态教学状况,初期由任课教师和分管干部预约听课大体时间,根据教学进度进行随时听课,同学段教师参与听课、评课。在课堂教学打磨中,教师的学科素养得到不断提升。二是抓学生学的研究,探索学生学习目标。同时,学校开展主题教学调研,,一日四巡,把好备课、作业关,落实质量反思与改进;开展科学奥运会、头脑奥赛、讲故事比赛等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给每一位师生提供展现个性的舞台,提升他们的智慧与学习尊严。

(四)书香校园,陶冶情操与品行修养

阅读既是一个知识学习的过程,又是一个情感熏陶的过程;既是一个了解世界和思考世界的过程,又是一个心灵自我关照的过程。学校不仅提倡学生诵读,更注重教师阅读,设立了读书奖励基金,为教师订阅了多种报刊,并在每学期定期为教师送书。从“每周―读”到“读文摘、学文摘”,从读书分享日到读书辩论赛,从读书沙龙到读书论坛,阅读让教师学会了沉淀、养成了内省与深思的习惯,丰富着每位教师的精神世界。

(五)百家讲坛,成就品味与智慧之旅

教育是一种传递。成就教师,需要丰富的体验、多元的探寻和不断的学习。为此,学校开设了百家讲坛,从2005年4月至今,已经有顾明远、陶西平、崔峦、贾志敏、朱乐平、张连仲、路培琦等近百位教育专家、学科专家进入校园开展讲座。这种高层次的培训带给教师的不仅仅是理论视野的开阔、实践经验的提升,专家执著严谨的学术态度、勤勉奉献的工作精神也给教师心灵带来深刻的撞击,使教学、研究、反思、实践逐步成为教师熟悉的专业生活方式。同时,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多元的校本研修,从美术欣赏到健康讲座,从户外踏青到团队咨询……让教师感受到了教育的情趣、生活的乐趣。新加坡游学、欧美教育考察、香港真道书院探寻……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南北派教育的比较,让教师的视野更宽广、行动更智慧、人生更自信。

三、施展,为人生添加浓墨重彩

(一)导师引领,培育学校精英团队

学校实施“双名”工程,在“平等共享”的过程中,一手抓打造“名师”,一手抓培养“名徒”。因为他们的高度决定了一个团队的高度,高水平的研究团队必然使深处其中的每个人快速成长。学校组织骨干教师赴欧、美、日、韩、新加坡等地考察,开阔他们的眼界,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教育境界。同时,学校为部分有需求的骨干教师及学科核心后备人才配备导师,借助专家的资源优势,由导师全程对其进行指导和引领,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促使其及时梳理、提炼优秀的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经验。学校的这一举措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培育了一支具有良好专业风范的精英团队。

(二)专项研修,提升骨干发展潜力

作为学校的中坚力量,骨干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们的风气和导向对学校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骨干教师的发展不能单纯依靠外在的引领,更需要其内在的专业自主。为此,学校开展了问题解决式骨干研修,形成两个讲坛。一是教师发展讲师论坛:充分发挥校内教师人力资源的优势,学校干部、内聘专家、校内名师、骨干通过设立论坛、讲坛的方式,针对骨干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缺失,从教育和教学两大领域,分知识和技能两个途径,对骨干教师进行专项培训,提升其进一步发展的潜力。二是学科发展金点讲坛:以技能提升、方法提炼为重点,挖掘学科活动、教育活动中的典型经验,如课堂习惯培养、批评与表扬的艺术、后进生转化的策略等,通过金点讲坛的方式,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共享,在更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中唤醒教师内在的发展动力。

(三)课程跟进,积蓄青年成长后劲

第6篇

通过培训、反思、教科研、建立新的课堂评价体系的途径解决课堂教学中教师行为的转变。

【摘要】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 教师行为转变

课堂教学是最基本的教学形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准确定位就尤为重要,它影响着整个课堂教学的水平和效率,为学生的主动发展奠定基础。

一、目前农村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现状

1、教师的教育观念没有更新,角色没有转变。

新教改给教师重新定位:教师应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知识学习与发现的参与者、学生学习过程的帮助者、校本课程的开发者以及教学过程的研究者。教师的教育观念没有更新,角色没有转变。学校没有多形式、多途径地组织有关的学习,以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

2、主动学习不够,无法适应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的需要。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每天忙于常规性的工作,根本没有时间学习,甚至根本没有学习意识。知识陈旧、信息闭塞,无法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学校没有把抓教师的学习与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个人专业化发展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不能调动教师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课堂教学形式单一,课堂无生命力

教师长期以来习惯于“一嘴,一书,一笔”的教学手段,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情感、价值观的养成。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闲置或不会用,课堂教学设计枯燥,不能吸引学生,以致课堂教学效率低。

4、对学生被动学习的原因分析不够,教学不能“因势利导 ”

教师不能对所教学生的情况客观的分析,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学习需求等。有针对性的进行有效教学,导致学生被动的学习。

5、传统教学中的教师规范管理束之高阁

课堂管理是教师和学生所组成的双边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认识和提高的实践探索过程,也是在教师引导下培养学生自律行为的过程。课堂教学强调学生的互动,不等于教师放弃管理。教师在课堂管理中的主导作用仍然很重要。传统教学中的教师规范管理仍适应新的课堂教学

通过上述分析, 我们广大教师要立足课堂,转变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树立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

二、农村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转变的方向

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变表现在观念、能力、方法、知识系统、情感等方面。

1、转变教育观念行为,实现师生平等。意识指导行动。树立整体发展的学生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全面关注人的发展。体现在关注学生的知识水平、价值观、情感态度、行为调节、对未来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突出人文关怀。教师要鼓励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求异思维,形成师生相互交流,共享教学乐趣。正确看待教师的权威性,教师的权威地位来自教师谦虚进取的精神、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和不断创新的人格魅力。一个教师对社会、对大自然充满关爱之情、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无穷远大的理想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富于激励、想象丰富,一定会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崇高地位。

2、强化能力行为提升,打造学生自主发展课堂。“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的能力行为影响着学生自主发展课堂的建立,教师要具有(1)创造性处理教材的能力。,以学生自主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从更高的层面和更广阔的视角把握教材,对教材作出新的构思和处理,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2)富有策略性的指导能力。教师的导演行为,具体要做好两点:第一,学习情境的创设。,第二,指导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3)对现代化信息的接受、运用、辅导的能力。一方面要求教师能较熟练地运用电教媒体,为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过程的展示服务,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能辅导、帮助学生运用现代化的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获取信息,不断拓展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为学生个体自主学习拓展途径、提供材料。

3、创新教学方法行为,优化课堂结构。“授之以鱼,莫如授之以渔” 我们培养的是生动活泼的学习的人,教师作为学生课堂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教学中应自始至终贯穿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确立符合自己学习方法。指导学生自我反思、不断提高学生的行为意识。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4、丰富知识行为,塑造学者风范。教师作为学生课堂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对教师的知识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掌握较深层次的学科专业知识。(2)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知识的综合化(3)知识的及时更新、补充。教师只有善于学习,及时更新知识、补充知识,才能不断地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动,使课堂教学更贴近生活、更贴近社会,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乐园。

5、加强修养行为,提升自身内涵。教师的语言表达、仪态表情、人格魅力等方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教师应做到为人师表。

三、农村课堂教学行为转变的策略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农村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变应立足农村实际,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有组织有序的开展。

1、抓实全员培训转变教师观念和知识及能力行为:以“学以致用”为目的,遵循针对性、实用性原则,将每项培训分为自学阶段、集中辅导阶段和岗位实践阶段,为教师构建三个知识平台:一是夯实理论基础平台,岗位自学理论;二是理论升华的平台,岗位自学基础上的提高;三是回归实践的平台,将所学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1)专业知识方面:教师个人依据自己的专业拟定出个人自学计划,合理安排工作与学习,在教中学,在教中研,向专业深层次发展。(2)教育理论方面:以专家学者讲座为引导,集中和分散研读教育名著、名作和名篇,写出读后随感,加以内化,以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使教师教育教学理论与素养发生明显的变化,形成以新的视觉和思维方式认识和改变教学意识。(3)信息技术方面:全体教师必须掌握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必须在各科教学过程中得到有效整合。(4)职业道德技能培训:定期举行师德演讲比赛、读书论坛比赛、普通话水平比赛、绘画比赛等,要求全员参加。

2、抓教学反思,解决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自觉意识。规范的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不只体现在一节课或者少数几节课,而是节节如此。解决的办法就是抓好教学反思:反思内容、反思效果,要求教师把每节课的表现或得失写下来并与同伴交流,不定期的在教师中进行教学反思展评。久而久之教师的自觉意识就会形成。习惯成自然,一种规范的课堂教学行为就会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