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人本原理论文

人本原理论文

时间:2022-10-06 17:39: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人本原理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人本原理论文

第1篇

论文关健词:新经济 知识经济 管理 人本原理

论文摘要:针对新经济的时代特征,通过对中国企业的现状进行了观察和分析,认为国内企业没有积极应对的根本原因在于管理当局观念的落后及其对外来冲击的澳视,阐述了人本原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探讨了人本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引言

    21世纪的今天,知识经济的兴起为企业发展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和更为严峻的挑战。企业只有尽快地深入了解和掌握新时期企业管理的新趋势、新特点、新观念和新方法,才能在新时期快速多变的经营与管理环境中求得更好地生存和发展。而我国大部分企业在高喊其口号的同时,似乎没有采取多少具体的行动来应对。因此,中国企业在这个转折关头,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实行人本管理是必要的。

一、新经济的时代特征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管理,而管理中最根本的是对人的管理。新经济时代企业的发展主要依靠的是对知识的创新和技术的创新,是对人才的引进。由于企业中大量知识型人才的涌现,使企业的运作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根据权变理论的观点,管理也应随之而变,那么首先应该了解新经济的特征。

    新经济是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和直接驱动力的经济。新经济的时代特点是:

1.企业管理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人才、知识的占有、利用,而不受传统资源概念的约束,知识将是经济发展中最重要和最关键的资源,并强调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性及目标的战略性。

    2.企业的组织趋于网络化、扁平化,员工之间打破了等级界线,管理实行民主化。

    3.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生命,也是知识经济的核心,没有创新就意味着落后,就意味着将被淘汰。

    4.人的个性张扬更为明显,组织是个性化的集团。

    5.知识“大爆炸”,知识的传播加快,知识的交叉使用频繁。

    6.无论对个人、企业来说,学习知识有着重要的意义,知识是无限的、人活到老学到老的观点被广泛接受。

    7.知识成为企业的重要资产,知识的边际收益是递增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8.人力资本与r&d(研发)投人等无形资本迅速增加。

    9.知识成为决定分配的第一要素。技术、管理技能等可以作为股份参股,进行利润的分配。

    10.社会经济出现了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服务化、全球化和可持续化。

二、中国当今企业的现状

    第一,人才储备不足,利用不合理。据有关统计,企业就业人员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只占2.8 96,更为严重的是许多企业对知识人才不够重视。曾有一家民营企业因聘用的大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不强而做出本科生不如专科生,专科生不如高中生的推断。企业中人才浪费严重,这就给我们提出了在新经济时代如何高效地使用人才、激励人才这样一个课题。

    第二,企业中的官僚主义,压抑着知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组织结构有待创新。

    第三,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而现存的创新机制基本没有活力,大多数企业基本停留在技术的引进和消化阶段,没有知识创新的能力。

    第四,知识型员工的大量出现,使企业成为一个个性的集群,由于管理跟不上,造成”个性摩擦内耗”,工作效率普遍不高。

    第五,企业管理者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不强,对企业、客户和环境的协调平衡问题处理的不好。

三、新经济时代企业面临的挑战

    1.工业经济的企业管理理论面临新的挑战

    由于工业生产内在的连续性和工业生产体系内部复杂的结构和比例关系,以及工业生产是面向市场以交换为目的,工业管理成为社会的基本职能之一。在工业发展规律的作用下,工业经济管理形成了建立在专业化分工和层级组织结构基础之上的企业管理理论和以市场制度为核心的宏观管理理论,以福特建立的专业化分工为发端,专业化学说一统天下,协作仅为补充。以所有者或经营者的经营方略为主导,以全体员工的主动性的发挥为补充;财权、物权、人事权是管理的中心,科学、技术、方法的运用是补充手段。这些就是工业企业管理长期发展过程中始终未能脱离的理论内涵。企业管理特征的变化如表1所示。

2.知识经济对企业管理的深远影响

    (1)资源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管理的深远影响经济的增长不再过分依赖于经济资源,而更加依赖科技资源。科技资源不同于传统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基石一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它具有复制性、反复消费性及在使用中边际报酬递增三个特征。这些特征以及科技资源对经济增长所起的巨大作用将对企业管理提出新的课题。

    (2)技术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高科技产业化进程的加快,一方面加大了企业提品和服务的知识含量,这就增加了企业提品和服务的难度以及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上的复杂性;另一方面,高科技又为管理的变革与发展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和保证,虚拟企业、电子商务等新的组织及管理模式冲击着传统的企业管理方式。

    (3)市场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一方面,企业的顾客所需要的是产品、服务、信息的一体化,这要求企业围绕产品、服务、信息一体化展开竞争;另一方面,市场竞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更加激烈。激烈的竞争导致企业、供应商和顾客的合作不断扩大,合作竞争将成为企业新的价值取向和企业经营战略的新的核心。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由于企业资源环境、技术环境、市场环境的变化,要求企业重视知识,重视人才,没有高素质的人,企业的发展将成为空谈。

四、加强对策实行人本管理

    面对这一系列的挑战,我们必须切实遵照人本管理理念,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1、人本管理理念

    “人本管理”,指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展开的,以实现人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具有下列几个特点:

    第一,人本管理主要是指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的指导思想。

    第二,人本管理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来展开。

    第三,人本管理致力于人与企业的和谐发展。

    第四,人本管理的重要性在于它是提高企业知识生产力的重要条件。企业的知识生产力指企业利用其知识资源创造财富的能力。

    2、人本管理的主要内容

    人本管理的基本思想是:人是管理中最基本的要素;人是能动的;与环境是一种交互作用,良好的环境可以促进人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是可以协调的,实现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的统一;将企业变成一个学习型组织;以人为本的管理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人的发展是企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前提。

    3.人本管理的基本原则

    (1)重视人的需要,学习用人之道“非开诚心布公道,不能尽人之心;非奖其长护其短,不能尽人之力;非用人之朝气,不能尽人之心;非令其优劣得所,不能尽人之用”(左宗棠语),言尽用人之妙。他的意思是说:只有开诚布公,让员工认识到自己的目标与企业的目标的一致性,才能尽心地工作;只有褒奖长处、庇护短处,才能让人尽心乐意地工作;只有使用人的朝气,才能发挥人的才干;只有扬长避短、各得其所,才能最大限度到发挥各种人才的作用。

    (2)改造激励方式,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黄石公三略》中说:“用人之道,尊以爵,瞻以财,则士自来;接以礼,励以义,则士死之。”说明了对人、特别对知识分子不能仅用物质手段去激励,还要恰当的运用非物质手段如社会主义的义利观。用共同的目标、价值观来塑造企业整体,打造团队精神,营造相互尊重与和谐的工作环境。改革管理制度,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网络和多元化、人性化与柔和的管理方式。为员工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重视员工的个体成长和事业发展,这样,员工才可能以高度的热情进行工作。由个性的个体组成的群体并不与管理目标的实现发生冲突,根据系统理论,个性员工输人管理系统后,通过管理手段,应该以负的形式出现,如图1所示。

(3)教育员工提高自身素质古训“修身、齐家、立业、治国、平天下”把修身作为成功的基石,这在今天仍有指导意义,它要求人们提高自身的责任心、意志力、承受力、创造力;要自尊、诚信、仁爱,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在当今的社会中同他人合作,实现自身的价值。企业应该为员工服务,尊重人才,为他们的学习、生活、环境提供硬件和软件的支持,使其产生对企业的亲和力,激发员工的主人翁热情。

(4)加强信息的交流员工与领导应以协调沟通为主,利用互联网技术,扁平化和网络化组织的层次,以加快信息的流通速度;重视“外脑”的作用,建立虚拟工作队,这种组织形式富有较强的流动性,利于更有效地接受信息和处理信息。

    4.人本管理的主要方法

    (1)实行民主管理企业在管理方式上要充分尊重人、关心人、根据员工的个性差异以及相应环境来对员工实行因人制宜的管理。

    (2)将工作转化化和工作丰富化分别是指让员工在不同的岗位上工作,使得员工承担更多的责任、在工作中增加更高的挑战性和成就感,通过这些措施,给员工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3)进行沟通和敏感性训练沟通是指人与人的交流,进行沟通训练有助于培养员工的集体意识、参与意识、团队意识,敏感性训练是促进不同背景的人相互理解的一种管理方法。

    (4)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在企业中形成和谐进取、团结协作的环境,使得员工可以发挥自己的潜力,实现自我价值,同时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

第2篇

关键词: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12-0067-01

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2000年颁布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中对网络课程的界定:“网络课程就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其中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特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基于这一定义,对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

一、国外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理论研究

从国际相关的主要刊物、网站和主要学术交流活动来看,与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理论相关的研究主要有:斯金纳的行为学习理论它将学习历程解释为条件作用,也就是说学习者的学习是个体对刺激情境的反应;将学习者学习的行为解释为刺激与反应之间关系的联结;皮亚杰的认知主义认为通过感觉、知觉得到的,是由人脑主体的主观组织作用而实现的,并提出学习是依靠顿悟,而不是依靠尝试与错误来实现的观点,认为学习是主动地有选择地获取刺激并进行加工;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认为,当刺激情境与记忆内容以某种方式影响学习者的操作水平时,学习便发生了,我们可以根据学习者学习前后操作水平的差异来推断学习的发生;维果斯为代表的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是由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建构和解释的,由于个人的经验是多种多样的或有差异的,因而对客观世界的解释或建构也是多样化的,从这一观点出发,要求网络课程的设计,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应是灵活多样化的过程;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提倡真正的学习应以人的整体性为核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原则,认为学习的本质是促进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从人本主义对学习的基本观点出发可以概括出网络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成人教育家诺尔斯的成人理论认为“成人学习者有清楚的自我概念,成人学习应该是自我指导的学习;成人学习者有丰富的经验;成人具有良好的学习准备;成人适合以问题或者任务为中心的学习;成人学习者倾向内在学习动机而非外在动机为等观点,在网上课程设计中,在什么时候采用怎样的理论,要分析学习者特点和课程内容, 进行度身订造的设计;穆尔为则提出“交互距离”的概念认为, 远程教育中的教学关系有两方面的特征:教师和学生是互相分离的,远程教学应包括三个主要因素:对话、结构以及自主学习;霍姆伯格提出了“有指导性教学会谈”理论,提出课程设计开发发送和学习支持服务;戴维·西沃特的持续关心理论认为学生自治是对学生的持续关心和支持服务的结果,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关注的连续性;杰格迪指出,如果课程的导学能清楚地告诉学生如何应用软件和上网定位到所需的材料,在咨询中心可以找到咨询教师、对学生上网操作进行很好的培训,作业及时批改并快速返回,学生在学习网上课程时遇到的孤独、混淆、焦虑将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消除;基更的教与学活动再度综合理论认为,由于网络课程教与学在时空上相互分离,必须从远程学生的角度考虑,精心设计课程资源与精心安排人际交流,激发学生的内在主动性,重新建构跨越时空的教与学相互作用情景,使教与学的双方联结重新建立。

二、国内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理论研究

通过对近十年中国期刊数据库以“网络课程教学设计”作为关键字进行检索,发现与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相关的学术论文有 292篇,这些文章中既有对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理论作研究的,也有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的实践探索。而以人名搜索,主要搜索了张伟远、何克抗、李克东、南国农等教育专家的文章。其中,张伟远归纳总结了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的学习理论,认为网络课程设计有三大理论派别,分别是“以技术为导向的网上学习理念”、“以学习论为导向的网上学习理念、“学习论和技术论并重的网上学习理念”,并网络课程设计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一个简明的综合式的网上课程蓝本制作模式;何克抗指出,构成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的有四个组成部分,分别是系统理论、传播理论和教学理论;何克抗、李克东则在参考美国罗布耶的《教育技术整合于教学》理论的基础,根据美国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效果,提出“主体-主导”教学设计模式——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强调认知主体只有一个——学生;丁兴富则通过教学设计理论对远程教育教学系统开发与创新,提倡远程教育多种媒体课程材料的教学设计;南国农认为建构主义、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并不对立,而是相互补充的,网络课程教学设计可以根据教学实践的需要,运用不同的学习理论,解决不同的学习与教学中的问题,并提出网络课程教学设计应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

三、对网络课程教学设计启示

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理论来源于实践,而任何实践过程都离不开理论的指导,以各种理论为指导的网络课程教学设计应该从这么几个方面入手:教学目标设计、课程结构设计、内容的设计、重视学习者特征、学习策略的设计、教学活动设计、学习评价设计、交互设计策略,注重用学习者过去的知识,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建构等。网络课程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开发,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学习支持服务,关键看“教与学”的联结。

参考文献

[1]张伟远,吴廷坚,网上学习的发展和三大理论派别的形成[J].中国远程教育,2006,(09)

第3篇

一、整合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创新教育元素

高校思想政治课教材目前是05方案规定的四本书、五门课,即《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四本教材四门课加上“形势与政策”课程。这五门课程构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即“中国化的主体修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化的理论基础——基本原理概论”“中国化的实践历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化的最新动态——形势与政策”。可以用中国化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的红线,中国化是基本原理具体化的体现,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是社会创新的要求。中国化的实质就是将基本原理创造性地运用于解释中国的现象和改造中国的现实,就是理论体系的创新。中国化是理论体系的生长点,也是与时俱进的生命线。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中国一代又一代者坚持运用和发展基本原理而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历史。创新的本质就是主体遵循一定的规律将不符合特定目的的对象体系变换为符合特定目的的对象体系的过程。人类之所以能够发展的根本原因就是不断创新。善于创新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灵长类动物的根本优势。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中国梦的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更多更好的中国梦的前提。一个不具有创新能力的民族或迟或早会被历史所淘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蕴涵着丰富的创新教育元素。

二、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的教育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教学方法使用得是否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效果甚至成败。所以,加强教学方法的学习和研究,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对于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法,是当前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学存在着“五多五少、五轻五重”的现象,即知识系统化多、抓重点少;理论讲得多,联系实际少;演绎方法多,归纳方法少;内容重复多,新信息少;课堂教学多,社会实践少;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作用;重灌输,轻启发;重明理,轻导行;重理性说教,轻情感激发;重言传,轻身教。另一方面,在现有条件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又难免会受到时间、空间、教师个人素质、学生整体素质、设施甚至教学经费等因素的影响,所有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就是:尽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希望以最受学生欢迎、最有效的方式和手段组织教学,却依旧不可能在任何时候都以适当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将丰富的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不可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在视觉、听觉、思维和创新上的诸多需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的特点,对教学方法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的认识问题、教学的环境问题,学生的学习动力问题等,都需要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来加以解决。近年来,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对教学方法的研究也逐渐得到深化,取得很多优秀成果。

目前,已经逐步形成互动式教学法、专题式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等几个大的类型。但是,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和相应的局限性,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将各种教学方法进行有机整合,以实现优势互补就显得十分重要。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选择与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与本人优势相协调的教学方法组合。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指出,在教学方法现代化发展趋势的过程中,教育科研的重点应是各种方法结合的理论和实践,以及根据相应条件选择一整套最佳教学方法的理论和实践,即应重点发展教学方法最优化的理论和实践。用最优化方法培养人,培养最优化发展的人。所谓最优化,就是在给定条件下价值最大化。现代教育思想告诉我们,只有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学生在探讨、质疑、竞争、合作等活动中形成信念、提高能力、养成习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包括:一是强化三大认同,即强化大学生对中央政权、中国文化、中华民族的认同;强化对社会规范、社会秩序、社会理想的认同;强化对普遍真理、普遍规则、普遍价值的认同。二是培养三大能力,即培养大学生运用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大学生用实践观为指导参与实践、自主实践、创新实践的能力;培养大学生以教育观为指导进行自我认知、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三是养成三大习惯,即理性思考、理性表达、理性行动的习惯;善待自我、善待他人、善待自然的习惯;守信、守德、守法的习惯。从认识上解决“以学生为本”并不困难,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落实“以学生为本”难度很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普遍较差、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同程度普遍偏低,这已经成为许多人的共识和定见。我院左晓民教授、王思怀教授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宝贵的探索。提出的主体多维式教学法、五步教学法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国内学者在专题式教学、案例教学、研究性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研究领域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这些教学方法在普通高校运用起来困难重重,老师们运用时很难得心应手。根本原因还是没有寻找到调动大学生自我教育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国内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研究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没有正面回应大堂课的现实。许多教学方法并不适宜100多人的大堂课。教学方法的创新不是用一种方法取代另一种方法,而是找到适合于任课老师、适合于学生特点、适合于课程性质的教学方法体系。教学方法体系因人而宜、因时而宜。以学生为本,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逻辑起点。只有能够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积极性主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才是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引导大学生参与互教自育的实践才是最好的实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向体系化、人本化、实践化方向发展是比较明显的趋势。通过理论研究和教改实验,探索出一套便于教师掌握而又受学生欢迎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Mutual-teachingandSelf-educating)。该模式以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为依据,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将学生的团队精神与主体精神巧妙耦合,将各类教学法进行优化组合,实现用最优化方法培养人、培养最优化发展的人这一根本目标。

“互教自育”教学模式以发挥教师积极性为主的专题式教学、以案例说理的案例教学法、团队学习法、实践性教学、研究性教学等方法融为一体,将其简化为便于师生操作的流程,即五环五步。学生的学习任务分为五环:第一环:听,听老师讲课、听新闻联播、听学术报告、听同学发言、听家长嘱托;第二环:看,看经典影视作品、看经典著作、看祖国大好河山、看社会发展新变化、看社会前进中的新问题;第三环:讲,学生讲演、学生讲课、学生辩论、学生谈体会、课堂发言。第四环:唱,唱国际歌、唱国歌、唱国内外经典歌曲、唱励志歌曲、唱校歌。第五环:行,搞调研、写论文、做志愿者、学雷锋、勤工俭学。教师的教学进度分为五步:第一步:分,以8到10人为一组将大班分组,将理论教学内容分解成专题,将实践教学内容分解成项目,每组分配大致相同工作量的任务;第二步:导,教师要对各小组长进行辅导,把其培养成小老师,由其对组员再进行工作辅导;第三步:选,各小组在内部对其成员的各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比,推选代表本组最高水平的项目负责人准备参加大班评比;第四步:赛,选择活动场所进行正规比赛;第五步:评,学生分别给组长的组织能力打分,学生在自评、互评的基础上给任务完成情况打分,在此基础上教师出学生的最终评价。我国大多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实行大班教学,规模从70-300左右不等,一般以120人左右居多。采用这种大堂课教学的主要理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数量不够、教室也不够。大堂课教学的效果总的说来不尽人意。近年来各高校“大力提倡运用启发、点拨、诱导等多种教学方法.重视和提倡综合、归纳、渗透为主的教学方法体系,灵活使用案例式教学法、研究性学习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悬念诱导式教学法、信息反馈式教学法等,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也在进行考试方式的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实施创新教育过程中起着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关键作用。考试改革的思路和措施是:转变传统的考试观念、充实考核内容、考核形式多样化、评价方式多元化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两翼,既要晓之以理,也要践之以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过程实践性的增强决定了在考试中要体现理论结合实际的内容。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学校应利用假期、周末和课余安排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使学生加深对基本国情的了解,学会运用理论观察、分析、解决社会问题,并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为了提高道德教育的效果,使学生能更好地主动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要把实践教学环节的主要形式作为考试的重要内容。教师要把实践教学制度化,通过调研报告、小论文、热点专题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核。”

三、结语

从教育学、心理学角度来讲,大堂课适合于情感教育教学而不适合于理论教育教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大趋势应当是统分结合,即大班互动与小班辅导相结合。可以这样讲,如何突破大堂课教学瓶颈是摆在全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前的一道创新课题。基本思路是首先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一体化,减少相互重合的内容,将教材体系转换为课程体系,再将课程体系整合为一体化的教学体系。在课程一体化基础上进行小班授课与大班授课的对比实验。最后在基本不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平均工作量与课程体系基本信息量的基础上减少培养方案的授课时数,普遍回归小班教学。

作者:张秦中 李龙强 陈红艳 单位:商洛学院思想文化研究所

第4篇

(一)“人本•互动”管理模式的概念

辅导员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人本•互动”管理模式,是在学校党政领导下,以人本管理理论与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为指导,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规律,通过工作实践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与有效互动,达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促进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目标,经过丰富实践总结出来的辅导员参与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管理模本及实践操作的参考形式。在辅导员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人本•互动”管理模式中,“人本”是管理的核心和目标,所有管理措施与制度都要围绕“人本”这个核心;“互动”是管理的关键和动力,所有管理措施与制度都要推进“互动”的持续有效运行,最后达到“人本”发展的目的。

(二)“人本•互动”管理模式的特点

1.独特性与强烈的人本色彩

每一种模式都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模式正是依据其独特性而存在。“人本•互动”管理模式的独特性不仅在于它是高校诸多管理模式中独特的一种,而且在于它是高校辅导员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领域里的探索先行与研究成果,更在于它要求精细化管理、管理机构独立、资源交流共享等所表现出来的强烈人本色彩非常契合现代高等教育理念、高校办学特色与现代职业发展规律。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转向大众化发展,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彰显,人本理念在任何一项高校管理中都得到充分体现,辅导员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不例外。作为大学教师的辅导员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稳固与发展辅导员队伍至关重要。正因为如此,“人本•互动”管理模式以其强烈的人本色彩可以获得存在的独特性与合理性。

2.规范性与突出的主体性

模式的规范性决定它的一些基本特征在一段时间的稳定性、不变性“。人本•互动”管理模式的规范性在于其目标的明确性和突出的主体性“。人本•互动”管理模式的明确目标就是通过规范地组织管理辅导员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此模式的管理主体是辅导员群体自身,学校行政管理机构只是承担总体领导与协调者的角色,服务主体则是大学生群体。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主体性是个性的核心,也称自我意识,是指能够自觉、主动地认识和调控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主体性越鲜明的人,对自己的行为指向、目的和方式就越明确“。人本•互动”管理模式突出的主体性,能充分发挥辅导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和研究中的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辅导员的职业发展;还能促进大学生努力配合,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挖掘自身潜质,有利于其健康成长、快乐成才。

3.可操作性与鲜明的互动特色

模式既非理论又非实践,它不仅是理论与实践的中介,而且还依据理论指导实践。“人本•互动”管理模式的可操作性表现在模式构建的具体化措施上,专门机构的成立、人员的优选与精培、制度规定的细致化、组织管理的精细化、资源信息的共享化等均可具体操作与落实到位。“人本•互动”管理模式具有鲜明的互动特色,互动是该模式发展的持续动力,此互动就是辅导员工作实践与理论教学的有效互动;互动是该模式的关键,所有可操作的制度与措施都要促进互动的持续运转,并通过互动的持续运行来达到人本的发展目标。

二、“人本•互动”管理模式的效能

(一)有效组织

“人本•互动”管理模式能为辅导员提供在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需要的有效组织。在“人本•互动”管理模式里,需要高校领导对加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和促进辅导员队伍建设有明确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因此它能提供有强有力的支持,包括政策制定、规章建立、人力物力财力的配备,等等。“人本•互动”管理模式还要求建立辅导员教研室,辅导员教研室承担着政策落实、事务操作、人员协调、课程安排、活动策划组织、交流沟通、资源共享等组织职责。

(二)规范管理

“人本•互动”管理模式能提供辅导员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的规范管理。“人本•互动”管理模式先从根本上明确辅导员参与教学的职责,保证其教学主体地位,使全校师生对其教学性质达成共识。该管理模式强调参与教学过程的管理,加强对辅导员参与教学的备课、上课和科学研究的检查与监督。“人本•互动”管理模式还注重实施精细化管理和建立长效化机制,制定《辅导员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管理规定》作为遵照制度,成立辅导员教研室作为管理机构,承担人员选拔与培训、课程安排与教学管理、绩效考评与奖惩、协调与监督等具体精细化管理任务。另外,在此管理模式里,要求每项制度规定与程序环节等都要正常运转,确保每个周期的发展常态化、长效化。

(三)优化供给

“人本•互动”管理模式能提供辅导员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的精良队伍。为确保有一支精良的参与教学的辅导员队伍,“人本•互动”管理模式注重用“优选”和“精培”两种方式,以保证参与教学的辅导员专业背景对口、理论功底扎实、教学技能娴熟和科研能力优秀。在“人本•互动”管理模式里,有比较健全的参与教学的辅导员制度(遴选—培训—考核—奖惩),此外,与制度相对应的程序也受到高度重视,以此达到优化人员供给的目的。

(四)强化目标

创新教育方式、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突破职业瓶颈、促进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是辅导员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实目标与价值追求。“人本•互动”管理模式将大学生和辅导员这两个“人本”视为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制度、机制、措施和活动都围绕这两个“人本”运转与展开,通过实施“人本•互动”管理,让辅导员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序进行、有效实施,最终达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促进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

三、“人本•互动”管理模式的实施

(一)设立机构,专门管理

由于辅导员归属学生处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则归属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管理,如成立“人本•互动”管理模式的专门管理机构——辅导员教研室即可解决组织与协调的问题。辅导员教研室可由学生处处长和思政部主任分别担任主任和副主任,组织人事部门、教务处、思政部、学生处和经验丰富的专职教师,及参与教学的辅导员为教研室成员,还可任命2名辅导员兼职负责教研室的日常事务。辅导员教研室直属学校党委、挂靠学生处,该教研室应专门负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具体工作,如排课,参与教学辅导员的遴选、培训、考核和奖惩,辅导员教学与科研的管理与督促,教学经验的交流与资源共享,等等。

(二)择优选拔,精细培训

由于各辅导员专业不同、水平各异,在参与教学过程中会出现专业不对口等问题。因此,“人本•互动”管理模式应对参与教学辅导员进行遴选与培训。首先,优先选拔有意愿参与教学、责任心强的辅导员;然后,邀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专家对其进行精心培训(包括备课、教学设计、课堂组织教学、课堂教育机智与应变能力、课后小结与科研等);最后,分类安排课程,如对于教育背景是思想政治教育及相近专业的辅导员,可以给其安排哲学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等课程的教学,而对于其他专业背景的辅导员则可以安排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就业指导、创业指导、形势与政策等课程的教学。

(三)赋予资格,明确职责

指导不明必然导致辅导员的教学职责不明确,因而在参与教学中容易出现备课不充分、课堂教学索然无味、教研活动敷衍塞责等问题,“有的辅导员较难处理好辅导员角色和课程教师角色的转移,不自觉地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当作班会,淡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4]“人本•互动”管理模式通过制定《辅导员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管理规定》,进一步明确了辅导员的教学职责,详细列出辅导员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要履行的职责。辅导员教研室则综合考虑课程性质、工作任务、职称评定的课时规定等因素制定辅导员的课时量,通过专业背景来确定其任教课程,积极有效地平衡专职教师和参与教学辅导员的关系。

(四)交流沟通,资源共享

辅导员毕竟不是专职教师,在教学经验等方面可能会稍逊于专职教师,“不少辅导员在兼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仍采用‘满堂灌’‘填鸭式’和‘注入式’等陈旧、单一的教学方法。”[5]另外,“高校辅导员队伍与思政课教师队伍实际工作是分属不同系统,势必缺乏交流基础和平台。”[6]“人本•互动”管理模式构筑了一个共享的基础、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在此基础和平台上,参与教学的辅导员与专职教师、辅导员与辅导员之间可相互交流教学与科研经验,实现资源共享。辅导员教研室也可以开展系列教学研究活动来巩固与稳定这个平台,如教学设计竞赛、课堂教学大比拼、科研论文比赛、共同参与课题研究等,让辅导员在交流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提高。

(五)满足需求,助力晋升

“人难登台、文难发表”带来课时量不足、科研成果缺乏,这是导致许多辅导员晋升困难的根本原因,也是辅导员在职业发展中的困惑。辅导员职称评定的迫切需求如果得不到满足,其队伍必然不稳定,工作则无法长期有效地开展。“人本•互动”管理模式的构建特别是辅导员教研室的成立,给辅导员提供“登台”和的机会,切实助力辅导员晋升,将国家和社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落到实处,将高等教育发展对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寄予厚望具体量化,从根本上解决辅导员晋升困难的问题。

(六)建章立制,精细管理

第5篇

关键词:认知—行为疗法    发展现状     未来展望

 

一、认知-行为疗法简介

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简称 CBT)有两种基本假设: 一是人们的思想和信念对他们的适应不良行为有作用; 二是通过改变人的信念、态度或思维,便能改变他们的适应不良行为。埃利斯(Ellis)的理性情绪疗法(RET)和贝克(Beck)的认知疗法是认知-行为疗法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种疗法。

二、关于认知-行为疗法的相关研究

文献研究发现,对于认知-行为疗法的研究分为以下几类:(1)关于该疗法的形成与发展、原理的介绍;(2)关于CBT在临床中的应用及疗效;(3)介绍该疗法近年来在临床上与其他疗法相结合的发展新趋势。

(一)认知-行为疗法的发展

1、认知-行为疗法的形成、发展及原理

   CBT是由传统的行为疗法吸收认知这一中介变量而形成的,并在强调变化和调整人们不合理认知这一核心因素的同时,保留了行为疗法中对不适应行为的矫正与训练。汪新建等研究者系统地指出,CBT的形成经历了由外控向内控转变的过程。

CBT是行为疗法与认知疗法的整合,其中既包括了基本的认知技术,如认知重建等;又包含了许多行为技术,如暴露、社会技能训练、放松训练和结构化解决问题等。

约翰•华生(John B. Watson)经典条件反射和斯金纳(B.F.Skinner)操作条件反射构成了行为主义的基本原理。亚伦•贝克(Aaron T.Beck)的认知模型认为,不是事件本身影响了我们的行为,而是我们对事件的看法影响了我们的行为。

认知-行为疗法很好地将二者结合起来,在强调不良认知决定不适应情绪和行为的同时,也提出不良情绪和行为对认知的强化作用。

2.CBT心理咨询技术的相关理论

(1)人性观

CBT的人性观,既不同于精神分析的性恶论与无意识,又不同于行为主义将人看做是如动物般被动、机械地对环境做出反应。它认为人是偏向中性的(既是理性也是非理性的)、偏向乐观的(人的思考观念、情绪及行为都是可以改变的),并且认为人本身具有自我对话、自我评价、自我支持的特征。

(2)咨访关系

CBT总体上来说,是以咨询师为主导地位,使用教导、说服等方式帮助来访者发现自己的不合理认知。

(二)认知-行为疗法的应用

CBT在教育、临床以及其他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有着广泛的运用,研究者发现,教育系统和医疗系统中分别约 70%的被调查者首选前三种疗法: 认知疗法、精神分析和 CBT。在心理咨询和治疗的疗效研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 CBT 和行为疗法;而在医疗系统,临床心理治疗师较多选择使用CBT,这与其他研究的结论一致,可能是因为医疗系统更多面对的是精神疾病,而 CBT 最初的模式就是为了治疗焦虑、抑郁等精神疾病。

1、认知-行为疗法在教育系统中的应用

CBT因其短时性、以问题为中心、集中于人的理性认知、方法系统、易于理解掌握等特点,在教育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治疗过程中,中国的当事人大多希望咨询员能更像一位老师或一位长者,给予他一定的指导;而在CBT中,咨询员的角色恰与中国当事人的期望相符,使得能够很快达到咨访双方的配合协调,从而促进咨询过程的发展。

2、认知-行为疗法在医疗系统中的应用

CBT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心理治疗,在治疗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研究者发现,小组CBT对社交恐惧症有肯定疗效,近远期效果良好;Hofmann研究发现,CBT的使用效果或与药物同时使用效果显著,特别是对焦虑症、恐惧症、慢性抑郁症、强迫症、创伤应激障碍等方面,效果显著,且复发率低。

3、认知-行为疗法在司法系统中的应用

CBT对于服刑人员的矫治、犯罪行为的预防及防止再犯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研究者提出,通过CBT提高服刑人员的认知,纠正其原有的不合理看法,注重激发他们的潜能,同时进行行为矫正,使其成为遵纪守法的新人;Hofmann也认为,行为疗法与CBT在犯罪行为的矫正中,效果优于其他疗法。

(三)、认知-行为疗法的新进展

近年来,CBT与其他心理疗法或心理咨询取向如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积极心理学等相结合,克服了自身存在的不足,取得了不断的进步与发展。

有研究者提出,CBT侧重于认知重组,催眠疗法侧重于无意识的重组,二者结合形成一种综合性疗法,有益于心理治疗的效果。然而,此种疗法的理论体系及效果还需进一步探索。

王伟冰提出,积极认知行为疗法(ACBT)是中国学者在心理治疗本土化进程中的成果,融合了认知行为主义、个体建构主义、积极心理学思想等心理学理论的核心,是一种独特的可操作性强的整合疗法,但其科学及科学性问题还需经受更长时间更多实践的检验。

三、认知-行为疗法仍存在的不足及未来发展方向

从以上研究来看,CBT有着短时性以及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诊断评估和治疗技术,在纠正来访者错误认知与失调行为方面的显著作用,被比较广泛的应用于各类心理和行为障碍的治疗中。但是CBT也存在着自身的不足。

首先,该疗法以咨询师或治疗师为主导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来访者本身的自由、自主和独立性。因此,CBT应注意建立平等合作的咨访关系,充分发挥来访者自身的潜力与主动性。其次,CBT强调认知决定人的行为与情绪,认为人的不适应性行为和情绪皆是来源于不合理的认知,过于强调人的意识层面,而忽略了人的无意识层面。因此,该疗法与精神分析疗法相结合,会对情绪或行为障碍有着更为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解决。

参考文献:

[1] 汪新建.从外控到内控——论认知-行为疗法的形成[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1(2).

第6篇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现实的个人;出发点

马克思早期思想的发展是从黑格尔开始,经过费尔巴哈,最后“成为马克思”的过程。通过对马克思思想形成过程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现实的个人”是理论体系的立足点。准确地理解这一立足点,有助于我们从逻辑和历史,从理论和实践上完整地掌握理论。

一、马克思对“现实的人”的探索过程

马克思是在德国开始自己的理论活动的,是从接受德国古典哲学的教育开始的。无论是黑格尔、青年黑格尔学派,还是费尔巴哈,都对马克思早期的思想产生过深远的影响。马克思得益于德国古典哲学的优秀遗产,但他没有以此为限,他清晰地看到这些哲学内在的缺陷:与现实生活的相互脱离,缺乏一个现实的、物质的前提。因此,马克思在继承中批判,在批判中继承,并不断地清算、超越这些思想。

1.马克思吸收黑格尔哲学的合理思想,批判黑格尔的“绝对精神”

德国古典哲学最著名的代表黑格尔在人类思想史上创立了一个包括自然、社会和精神领域在内的、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并把“绝对精神”看作是这个体系的本质。他提出的人学思想对马克思有着重要的影响。黑格尔看到了人是在社会历史中活动的存在物,并且指出要通过劳动、通过人的活动来理解人的本质。但是,黑格尔是客观唯心主义者,他提出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劳动,根本异质于马克思提出的物质生产实践的劳动解释。他夸大人的精神属性,强调人是精神存在物:“理性是世界的灵魂,理性居住在世界中,理性构成世界的内在的、固有的、深邃的本性,或者说,理性是世界的本性”,“人能超出他的自然存在,即由于作为一个有自我意识的存在,区别于外部的自然界” “就人作为精神来说,他不是一个自然存在”。可见,黑格尔看来,人和人的本质是和自我意识等同的,人是抽象的精神存在物。由于黑格尔不承认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不懂得客观实在的人及其物质实践活动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而是用所谓“绝对精神”、“理性的自我运动”来描述社会历史的发展,其结果“只是为那种历史的运动找到抽象的、逻辑的、思辨的表达”。马克思吸收了黑格尔有关劳动和社会历史的合理思想,但是坚决批判了他的唯心主义,尖锐指出:“黑格尔唯一知道并承认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的劳动”。特别是在1842年,担任《莱茵报》主编期间,由于有机会、有条件接触当时现实中许多重大的经济和政治问题,马克思不得不“回到人间”,思考解决现实问题的办法,这使得他对黑格尔思辨哲学与现实严重脱离感到很为难。在马克思看来,以往哲学陷在纯思辨的泥沼里,是不符合哲学的真正本质的。

2.马克思转向费尔巴哈,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超越

马克思的思想开始发生转变,而这种转变是以费尔巴哈作为桥梁和纽带的。马克思借助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尽管这种唯物主义带着浓厚的人本主义色彩,来批判和清算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费尔巴哈坚决反对黑格尔把绝对精神作为世界和人的本质的思辨观点,他在批判上帝和黑格尔绝对观念的基础上回到人和自然界上来,他以人来代替自我意识,以人的本质来代替神的本质,重新确立了人在哲学中的地位。《未来哲学原理》中,费尔巴哈把自己的哲学称为人的哲学并把它和旧哲学相对立:“作为人的哲学的新哲学则不然,它主要地也是为人的哲学”。在《黑格尔哲学批判》中,他说:“艺术上最高的东西是人的形象。在哲学上最高的东西是人的本质。””由此得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一命题。马克思接受了费尔巴哈这一思想,并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在《手稿》的序言,马克思就对费尔巴哈进行了高度的赞扬和肯定。在该著作中,马克思也沿用了费尔巴哈的类、类生活、类本质等术语来探讨“历史之谜”。但是费尔巴哈把人仅仅归结为“自然界的产物”,表面上他讲“现实的个人”,但他所讲的“现实的个人”只是人人都要吃、喝、住、用等自然的需要。费尔巴哈所讲的人与人的关系只是爱与友情的关系,而且是观念化了的爱与友情,除此之外,“他不知道‘人与人之间’还有什么其他的‘人的关系。于是,“人的本质被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J。他所说的“现实的人”实际上是抽象的“人”。他对“人性”或“人的本质”的理解,最终诉诸的是“最高的直观”和理想的“类的平等化”,这正是再度把感性思辨化了。这又给马克思的思想发展造成了新的束缚。

但马克思并不是纯粹的费尔巴哈派,他在接受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的同时,也不断地超越这些思想,对这些思想进行创造性的改造。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还从来没有看到现实存在着的、活动的人,而是停留于抽象的‘人’,并且仅仅限于在感情范围内承认‘现实的、单个的、肉体的人,他不了解人的社会存在,不了解人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此不懂得社会实践这种“感性的活动”所创造的人类世界对现实的人的重要意义,不能认识人是从事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的存在物。肃清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为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科学、详细地阐述“现实的个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马克思反对施蒂纳,彻底粉碎青年黑格尔学派的唯心史观

青年黑格尔派成员中继鲍威尔后的又一个“宝贝”施蒂纳则以“唯一者”——“唯一的个人”取代了费尔巴哈的“类”,把目光从普遍转向个别,从“类”转向个体。在《唯一者及其所有物》中,施蒂纳以三个最基本的哲学范畴:唯实主义、唯心主义、利己主义为基础,并在人的个体发展之中对应找到儿童、青年、成人三个阶段。这样,“人”的发展的唯一结果就是唯实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否定的统一,即真正的利己主义,就是达到施蒂纳所说的“唯一者”。施蒂纳的“唯~者”说到底就是“我”,一个不受任何约束的、绝对自由的主体,历史的最后创造者,一切存在中的最高存在,不管是我的本质还是人的本质都不能站在我之上。施蒂纳关于“人”的论述归根到底就在于把人的现实发展归结为人的“自我发现”,把一切现实关系统统归结为纯意识的关系。马克思对此批判说:施蒂纳’对德国哲学的幻想的无限信仰集中地表现在:他不断地把‘人’作为单独行动的个人强加给历史;他认为‘人’创造了历史”,他“无条件地接受了费尔巴哈的幻想,并以此为根据继续创立自己的理论”-。这种以精神解释历史的观点是黑格尔哲学的翻版。

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抽象的人和施蒂纳的“唯一者”,以及“真正的社会主义者”基础上,把自己的立足点放在历史唯物主义上,抛弃了对抽象的“人”的崇拜,针锋相对地提出了“现实的个人”。他对于“现实的人”的表述有一个在本体论上突破纯粹意识之内在性的新境遇作为其深刻的背景,即把人从本源上看作是在世界中存在的。这是以“感性活动”立论的本体论,最初阐发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而后概括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现在则凝结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现实的个人”这个概念上。

马克思形成现实的个人概念后,便以它作为考察人类社会历史的前提和出发点。“德国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人间升到天国。这就是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正是从现实的个人出发,马克思才得以扬弃和超越以往的各种社会历史理论,揭示人类历史的基本规律,创立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二、马克思对“现实的人”的特点分析

马克思之所以能超越前人发现关于人自己的真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因此,这些前提可以用纯粹经验的方法来确认”。这从马克思对“现实的个人”的特点分析中可以得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马克思学说中的“现实的人”是能动的。

马克思强调世界上的事物正是由于主体的活动才存在的,正是由于主体的活动才把它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有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作为社会生产主体的人也是由于人的活动才存在,才把它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它的特征也是由它们的活动决定的。 转贴于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这种考察方法不是没有前提的。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它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只要描绘出这个能动的生活过程,历史就不再像那些本身还是抽象的经验论者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些僵死的事实的汇集,也不再像唯心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是想象的主体的想象活动。”马克思在这里表明了他对“现实的人”的理解,要从人的活动理解,从它的活动的能动的过程理解,作为活动的主体来理解。

人的活动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其中居于核心和主导地位的是劳动,即生产实践活动,它是人类得以从自然界分化出来、人和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人和社会之间各种关系得以形成、发展和变化的基础。认识“现实的人”必须抓住生产实践这个关键性环节。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已经开始把劳动与“个人”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在《手稿》中,他通过“异化劳动”来探讨“人的本质复归”。虽然在那里他所建立起来的还不是感性活动与现实的个人之间的联系,但至少已经意识到要从劳动的角度来规定“个人”。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再到《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一步步地接近了“感性活动”这个重要概念,并最终确认了现实的个人就是进行感性活动的个人。因此,我们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可以看到,马克思反复强调他所说的“现实中的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人”,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

2.马克思学说中的“现实的人”是客观的。

从“现实的个人”出发,实质就是从物质生产出发,既然人是在社会中从事生产的人,那么,他必然会受到生产的物质条件的制约。“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

对“现实的个人”的客观性,对“现实韵个人”由生产的物质条件决定的,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有精辟的论述。马克思说:“现实的个人”,“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一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现实的个人”是客观的,这不仅因为它们的状况取决于它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是客观的,而且因为它们的存在、它们的活动也是客观的。马克思指出:“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一代所达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它的社会制度。甚至连最简单的‘感性确定性’的对象也只是由于社会发展、由于工业和商业交往才提供给他的。”

3.马克思学说中的人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

马克思坚持把现实的个人、他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以及生产的物质条件相统一起来进行研究,就不可避免地会进人到社会历史的范围内考察现实的人在进行活动时所形成的关系,最终得出人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侧这是马克思直接论述“人的本质”概念的两句话。把人的本质理解为一种社会关系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思想变化的一个关键。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是一个关系范畴,社会生产关系才反映人的本质。正像马克思在发挥自己的上述观点时所指出的,“每个个人和每一代当作现成的东西承受下来的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一引者)的总和是哲学家们想象为‘实体’和‘人的本质’的东西的现实基础。”

第7篇

论文关键词:人本思想表扬批评沟通激励企业文化

0引言

企业管理,通俗的说,就是一个人让一大群人为其做事的能力,而企业的人本管理,即是一个人让一大群人心甘情愿地为其做事的能力。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说过,人才是企业最大的财富。如果企业需要的人才能够适时、适才、适质、适量地得到供应,则无往不利。

以人为本,作为一种管理思想和社会价值观念,古已有之。我国古代思想家早就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地之间,莫贵于人”,强调要利民、裕民、养民、惠民。近代西方人本主义反对迷信、崇尚科学,反对专制、崇尚自由,反对神性、张扬人性,这一切都揭示了人的重要性。企业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最开始确定一个目标,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分析、论证,进行决策计划,到组织人员进进行全面实施,到最后任务完成获取利润,都是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资源来进行的。如果这些人都不是尽心尽力的,不是尽忠尽责的,那工作做事的效率肯定是非常低的作为企业管理者,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我就从管理者最不容易把握的三方面来谈企业的人本精髓:表扬与批评的艺术,情感沟通的艺术,激励的艺术,企业文化的艺术。

1表扬与批评的艺术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夸奖和赞赏。美国的一位哲学家曾说:“人类天性中都有做个重要人物的欲望。”每个人都希望在称赞声中实现自身的价值。表扬是最好的激励方式之一。如果管理者能够充分运用表扬来表达自己对下属的关心和信任,对其工作的肯定与赞赏,就能有效地提高下属的工作效率。而如果工作能够经常获得肯定与认可,员工就会产生成就感和对企业的认同感,就会不断提高对企业的忠诚度。

当然,为了让你的赞美更具有效果,我建议我们的管理者做到以下几点:①赞美是发自内心的。发自内心的称赞是容易被对方接收,对方在接收你称赞的同时,也觉得你是一个诚实的人,是一个有知识趣味、有涵养的人,一个可以接交可以信赖的人。如果称赞不是发自内心的,别人听了肯定就会觉得你虚伪,觉得你在奉承我。真诚的赞美,发自肺腑的,会赢得对方好感,否则,将适得其反。②表扬应有适度的概念。管理者对下属对表扬一定要掌握度的概念。如果超出这个度,突破下属的心理承受界限,结果就可能适得其反。③表扬应该是公开表扬。人都是有虚荣心的,都渴望自己能成为焦点,也当然希望自己在公共场合得到表扬。在表扬一个人的时候尽量在一个公共场合,至少也应该让本部门的人员都知道,这样的表扬绝对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对其他人还有一定的勉励作用。

批评也是管理者的职责之一,然而批评比表扬更重要,更谨慎。每个人都会有犯错误的时候,作为管理者必须时刻注意下属的缺点与错误,及时指正,才会避免因员工个人问题影响企业的发展。既然把批评当作支持员工健康发展的手段,那么就必须讲究批评艺术,提高批评的效果,如果批评过度,则会影响员工工作的积极性,降低对企业的积极性,如果批评不足,则不会对员工形成约束力,就不会达到应有的效果。

所以在对员工进行批评教育的时候,也应该把握以下几点:①容忍缺点,允许失败。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下属出现失误是在所难免的事情,关键在于你能否把这些人的缺点或短处转化为其优点或长处。我们在处理的时候尽量少一份责怪与处罚,多一份指导与帮助,作为一个管理者如果过分要求别人,最终也会被现实所不容。②允许别人批评自己。每个人都对自己的优点充满信心,也希望下属能给予自己较高的评价,所以,当下属揭发自己的短处的时候,一般人都会有排斥的心理,事实上每个人都会犯错误,管理者也不例外。当管理者发现自己犯下错误的时候,要及时自我批评,自我检讨,管理者只有做到自己以身作则,在对员工进行批评教育的时候才会有影响力。如果领导犯了错误老是回避,则其对下属的影响力、号召力就会大打折扣,会出现下属不听指挥的现象。⑨避免断然拒绝,生硬的批评。批评是为了使员工朝着企业的共同目标努力,所以对员工的批评一定要善意,一定要有建设性,我们的目的是帮助员工找到自己的不足,切不可对员工进行人身攻击,羞辱员工,我们要做的是鼓励他,使他今后做的更好,而不是击跨他。要说批评也以人为本,那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进行批评。检验批评是否起到作用的一个标志,就是被批评者是否“心悦诚服”。福布斯的创始人柏地·福布斯就曾经提过他对于值得夸奖的人绝不会吝于夸奖,因为“一般人一被夸奖,就算他没那么好,他也会因此尽力做好的”。

2情感沟通

“企业的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管理离不开沟通,沟通已渗透于管理的各个方面。正如人体内的血液循环一样,如果没有沟通的话,企业就会趋于死亡。”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一语道破沟通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管理活动的实践表明,管理者约70%的时间用于与他人沟通,剩下30%左右的时间用于分析问题和处理相关事务。很显然,作为管理者,必须熟练的掌握与他人沟通的技能,如果你平常与下属的关系处理的非常好,那么你的一个建议就会被大家轻易接受,如果你平时与下属缺少沟通,那么你讲的就算是对的,也不会被大家响应和接受。

沟通是一门非常讲究的学问,要与下属有效的沟通,首先我们必须真诚的去了解员工。作为管理者我们要舍得花时间在员工个人身上,去了解他们的生活,甚至了解他们的家庭。几乎所有的管理者都知道关心员工对企业的发展极为重要,但是要让一个总经理离开柔软的沙发店,去声音嘈杂的生产车间与工人们虚寒问暖,与员工们交换意见,恐怕没有几个人能做到。很多管理者与下属沟通的方式都恰好相反,直接叫员工来自己的办公室,自己坐着,员工站着,带有强烈的指挥性质的交谈。事实上大部分员工都需要面对面的交流,他们在工作中存在问题自己拿不定主意,需要在与一位权威上级的会面后坚定信心并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工作的压力感与枯燥,以及非工作的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也迫使员工找到一位能够与之吐露心语,求得理解,并在心理上取得平衡的组织权威。在与员工的沟通中,他们需要的是你善意的话语,适时的点拨,及时的鼓舞与指导,而不是生硬的话语。当你带指挥性的与员工交谈时,员工是不会完全接受的。事实上,有谁能比员工自己更了解其本职工作?你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十足的外行。你对员工投入时间与心血,将使你成为更好的管理者,而你的员工也会成为更有能力的员工。

3激励措施

谈到激励问题,差不多所有的激励理论都透着一个共同的基本原理,人们愿意做那些能够从中得到报偿的事情。激励是现代管理中最重要、最基本、也是最困难的职能,它是人本管理中的核心的课题。这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和激励中牵涉到的信息问题所决定的。

一提起员工激励,很多人会想到涨工资或发奖金。实际上激励是对员工需求的满足,员工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所以激励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物质激励(涨工资或发资金)只是其中的一种途径,其实还有很多途径。比如环境激励,能力激励和成就激励。

①物质激励。即工资资金和各种公共福利。它是最基本的激励手段,物质利益激励是对企业人力资本主体激励的最基本的形式,主要体现在员工的薪酬上。薪酬收人对于经营者来说不是最具激励性的,但薪酬激励效能确实很高。在现实中,企业经营者常把金钱视为对自身价值的补偿及对自己综合评价的象征;因此,经营者对金钱的需要往往是强烈的。薪酬设计是否合理,激励水平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经营者人力资本的使用效率。②环境激励。对员工来说,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也是他们所期望的,管理者要为员工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包括精神上的和物质上的两方面。精神上要形成一个强烈的团队意识,让员工在团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努力实现自己的人身价值。物质上要为员工提供人性化的工作环境,好的环境能使员工保持好的心情,工作效率当然就会提高。③能力与成就激励。也就是我们常说非物质奖励,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需求。对于已经取得一定社会地位和生活无优的员工来说,经济利益的满足只能消除其不满意,并不能引起经营者的强烈兴趣和推动其努力工作,他们追求的是更高层次的满足:“自尊”、“归宿感”、“自我实现”。这个时候我们应着眼于员工的发展,充分尊重员工的自我选择用工作本身来激励员工,要知道,员工对非物质奖励都有较强的记忆能力。管理者应分析员工的特长与爱好所在,投其所好,以使其发挥特长,提高工作效率。《企业再造》这本书中说道:“事业发展与规划管理这一激励措施是基于组织与员工共同成长、共同发展和共存共荣的观念的,是人本管理思想的最佳实现方式”。

第8篇

[摘要]论述信息生态系统的基本构成及内涵,分析信息生态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指出要在系统观、平衡观、互动观和人本观指导下对信息生态理论进行研究。

[关键词]信息生态系统信息生态学信息链

[分类号]G350

信息生态理论已经成为国际上一个重要的学术研究领域,目前的主要构成是以信息生态系统为核心的信息生态学学科体系和理论框架的研究。作为一个发展尚不成熟,体系尚未形成的新兴研究领域,应对其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加以把握。

1 信息生态理论的研究内容

自Davenport 1997年首先正式提出了信息生态的概念以来,传播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学者从各自学科的角度对涉及信息生态系统和信息生态学的相关问题开展了研究。信息管理领域对信息生态理论的研究应建立在信息科学和生态学的学科基础上,利用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信息生态系统的构成因子、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信息流和能量流的传递以及系统的合理构建和优化等问题。

目前信息管理领域对信息生态理论的研究比较零散,包括基本的信息生态观、信息生态系统构建、信息生态位、信息生态因子、信息生态链、企业信息生态、信息生态失调等概念及其内涵的探究。在研究信息生态理论时,要避免与自然生态简单和机械的类比。自然生态虽然也受到人类越来越多的人为干预,但自我调节能力仍是主要方面,而信息生态系统是人为的系统,人的行为是主要方面。因而对自然生态系统思维方法、规律、观点的运用必须立足于“信息”这一领域。

信息生态系统由信息、人、信息环境组成,是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的人工系统。信息环境的范畴比较广泛,既包括与人类信息活动有关的一切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环境。信息基础设施、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和信息政策与法规等是信息环境的显性构成部分,特定历史环境下人们的知识结构、风俗习惯、道德观念、生产经验等是信息环境的隐性构成部分。

信息生态理论研究为信息管理提供了新思路,研究空间广阔,可以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拓展和深化研究:

信息生态学的学科基础和理论体系。在研究信息生态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产生过程和背景的基础上,以系统观、平衡观、人本观和互动观为内核,进一步厘清信息生态学基本概念、特征,深入探讨学科基础和理论体系问题。

信息生态系统的构建机理。目前学术界对信息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已基本达成共识,即信息、人、信息环境。需要进一步研究各要素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关系,进而探究信息生态系统的结构层次及其形成条件、构建机理、构建模式等问题。

信息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信息生态失衡的核心原因分析、和谐信息生态系统构建的关键因素都需要通过运行机制的剖析来破解,为此要对信息生态系统各要素的运作规律和过程进行研究,探究信息流和能量流在信息链中流转的规律和方式,得出运行机制。

信息生态观指导下的信息组织模式与策略研究。通过对信息链的分析以及信息链节点触发信息生态失衡的认识,对信息组织方法、原则、策略进行新的探索,以促进各种信息群落的生态平衡为目的,研究信息组织生态模式,探讨信息组织生态模式的功能、成功条件和实施策略。

信息生态系统下知识管理的模式与策略研究。基于知识管理及信息生态系统的理论,研究信息生态系统知识化的特点以及信息生态系统下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的内容及过程。

信息生态观指导下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模式和策略。从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探讨信息生态系统在企业和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作用,以企业信息群落为核心,研究信息生态系统下信息资源优化配置以及为企业和社会创造可持续发展的信息环境的策略和模式。

构建和谐信息生态系统的战略与对策研究。研究实现信息生态系统平衡、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措施等。

信息生态系统的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信息生态系统的影响因素、评价标准、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等问题。

要大力推进实证研究。可结合某地区信息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研究其信息生态系统构建的方式和方法,提出在具体生态系统下的信息组织、知识管理和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模式和策略。

2 信息生态理论研究方法

从宏观上,要运用系统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等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信息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从中观上,要运用系统观、平衡观、人本观和互动观这四大信息生态理论基本观念来指导研究工作。从微观上,要运用情报科学和信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信息生态系统的应用问题。要灵活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生态仿真模型、模糊评价模型等手段,强化实证研究方法,避免出现脱离实际的抽象而空洞的概念演绎。

系统观、平衡观、人本观和互动观是指导信息生态理论研究的核心观念。

必须运用系统的观点分析信息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研究信息生态系统的形成机理和运行机制。这是因为信息生态是由人、信息资源和信息环境中各种要素和资源共同构成的整体关系。信息生态中各个不同组成部分之间存在强大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性,它们的变化都是系统性的,一个生态要素所发生的变化会影响到整个信息生态系统。

信息生态理论得以发展受到生态平衡观的很大启示。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状态,其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接近相等,在外来干扰下能通过自我调节(或人为控制)恢复到原初的稳定状态。当外来干扰超越生态系统的自我控制能力而不能恢复到原初状态时谓之生态失调或生态平衡的破坏。生态平衡是动态的。维护生态平衡不只是保持其原初稳定状态,生态系统可以在人为有益的影响下建立新的平衡,达到更合理的结构、更高效的功能和更好的生态效益。目前在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生态失衡状况严重,信息生产者的无序生产导致有序化信息传播的困难,造成信息供给和信息消费需求严重失调,信息分解环节极为薄弱,垃圾信息不能及时彻底删除。为了促进这种失衡状态达到新的平衡态,要探寻信息生产、信息传递、信息消费和信息分解四个环节的运动规律,使系统中各种要素的数量比例、运行模式、功能结构、资源配置和能量交换等都可以处于相对

稳定的状态。信息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自我恢复功能,但由于信息生态系统是一个人工系统,所以人类的积极干预是使信息生态系统在失衡――平衡之间变化的主导力量。

一个系统的各个构成要素之间,必然存在积极的互动关系。信息生态系统是一种开放的生态系统,它自身的各种要素之间,各子系统之间也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彼此磁吸、互相依存的共生共进关系。系统要素之间的互动是促使信息生态系统在平衡态和不平衡态之间变化的主要力量,也是促使信息流在信息链中快速流转,带动能量流动的主要方式。要构建和谐的信息生态系统,必须以互动观为指导思想。

在社会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曾一度强调技术的作用而忽视人本身。人们通过一定的信息技术获取信息资源,同时也通过信息技术的进步提高获取、利用和管理信息资源的能力,促进信息环境的改善。信息活动的真正主体是“人”,要加强对人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质教育,提高信息的接收率和整个生态系统的质量。信息生态是围绕着人而形成和展开的,其生成、演变的状况既是由人引起的,也反过来建构人,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信息存在状况。维护信息生态平衡的最终目的是人在系统中受益最大化。

3 信息生态理论对信息管理实践的启示

信息生态理论提供了一种观察、分析和处理组织内和组织间信息产生、组织和利用的方法论,可以和已有的信息管理理论和工具很好地结合,进而丰富信息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指导信息管理实践。

目前信息管理实践领域面临的最大问题和困惑是信息供需失衡及信息污染问题。各信息群落的信息供需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信息冗余、虚假信息、信息安全存在隐患、信息垄断;信息污染的主要表现是虚假信息、不道德信息、计算机病毒等问题。

第9篇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应用型创新人才;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C961;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3-0003-02

近年来,教学型或应用型高校也尝试将研究性教学模式用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并取得初步成果。然而,面向非研究型大学的应用性创新人才培养,系统设计研究性教学模式仍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研究性教学概述

研究性教学主要包括“研究性教”与“研究性学”两个方面的内容:对教师而言是研究性教,对学生而言是研究性学。与之相对应的,分别是“灌输式教”与“接受式学”。

研究性教指的是教学过程中融入学生探究的内容,采用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路线进行教学(如方案论证、难点研讨、专题调研、系统设计与仿真,技术开发与实验等),从而向学生传授知识、学习方法和创新思路,树立正确的科学观。研究性教的主要特征有:(1)教学理念,基于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的思想,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通过知识传授者和接受者角色转换,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向在教师指导下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提升创新能力;(2)教学方法,教师将探究融入教学过程,采用讨论式、启发式、案例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效仿专家学者的研究方法,发现、探索并解决专业理论和技术问题以及与所学知识密切相关的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研究性学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融入研究的成分,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类似科研的方法在科学问题探究和解决中掌握知识、提升技能和强化素质。研究性学的主要特征有:(1)问题解决,问题的提出是学习的起点,问题的解决是学习的动力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2)过程驱动,过程导向学习,学生通过自身参与,主动探究知识,在实践过程中获取知识;(3)分工协作,学生之间任务分工与协作,通过相互启发与讨论取得相应的知识成果,充分挖掘学生各自的学习和创新潜能;(4)教学互动,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相互协商、启发、补充与扩展,从而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二、应用型创新人才层次定位

自主创新包括三个层面的创新:一是原始创新。指重大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原理性主导技术等原始性创新活动,主要集中在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二是集成创新。指利用信息技术、管理技术与工具等,对现有技术进行选择、集成和优化,形成优势互补的有机整体的动态创新过程。三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指在引进、学习、分析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在为我所用的同时,实现某些关键技术上的新突破的创新过程。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需要一大批应用型创新人才来实现。根据创新的不同类型,把创新型人才分为原始创新型人才、集成创新型人才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型人才,原始创新型人才归到学术型,集成创新型人才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型人才归到应用型。因此,应用型创新人才需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较深厚的专业知识、较广的相关学科知识和一定的前沿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良好的心理和审美素质,敏锐的洞察力、较强的探究能力、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成果的转化能力。而学术型创新人才则需具备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精湛的前沿专业知识、敏锐的观察力、大胆的质疑力、丰富的想象力、强烈的关注力、很强的动手力、坚韧的拓展力,超群的领导力、高效的沟通力、很强的协调力。应用型创新人才与学术型创新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上的差异要求学校构建科学合理的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性教学模式。

三、研究性教学模式构建

1. 研究性理论教学模式

(1)整合教学内容。一是分清层次,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知识背景,依据教学大纲的知识结构,将教学内容分为若干个层次:通过复习旧知识能够掌握的知识、教师简要讲解就能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教师需要重点讲解后学生才能掌握的知识。二是精简内容,突出教学的指导性。适当删减烦琐的理论推导、证明、演绎等方面的内容,注重讲解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启发学生开展讨论和总结。三是补充学习资料,增加教学信息量。引导学生围绕教学内容查找和研读最新教材和文献,了解本专业最新研究成果和动态,学会发现问题、学习和借鉴前人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2)课堂问题研讨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寻问题的解决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根本。根据教学内容,解决的问题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基础知识性问题,即为了使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而提出的问题;二是综合分析性问题,即为了促使学生深入理解和应用基本知识和理论、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提出的综合分析性问题;三是学科专业前沿性问题,如学科前沿研究中新提出的问题、教师教学和科研中正在思考或试图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和激发学生探究问题,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3)课堂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对真实案例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案例来源于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生产或工作实际,常以文档、模型或图纸的形式展示出来,学生在自行阅读、分析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讨论。通过案例教学,学生能从实际的场景出发,在研讨案例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综合运用的技巧和经验,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方案设计、表达、沟通与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有效地缩短了书本知识与其实际应用的差距。

2. 研究性实践教学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而研究性实践教学内容更宽泛,通常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基础实践。通过基础课程的实验、实训等,让低年级学生了解实验背景,掌握实践的基本技能,激发学生求知欲和专业兴趣。二是专业实践。通过学科基础和专业课程的规范、系统的实验与实训,体验科学发现与创新的过程,使学生养成严谨、细致的治学态度,培养创新意识。三是综合实践。通过综合课程设计、综合性创新实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层次的实践内容努力体现出技术先进性、应用性和创新性。上述三个层次的实践过程应突出实践的“探究性”,可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跨学科、跨领域的学习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学生通过课题设计、查找资料、社会调查、动手实验到形成新的结论或成果,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可有效激发研究与学习兴趣,增强创新欲望,培养创新潜质。

3. 课外学研模式

(1)研究性课程作业。课程作业是研究型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注重课后作业的综合性、设计性、开放性与多样性,可以是习题、方案设计、案例分析、课外调研、作品创作等。应尽量减少从课本中能够找到标准答案的习题,尽量设计综合性、“无标准答案”的开放性作业,也可让学生自主设计作业题目,独自完成资料收集、分析总结、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或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完成,培养学生的沟通与协调能力。

(2)课程论文。围绕课堂教学内容查阅文献、研读教材与参考文献,理解课程基本原理,了解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了解课程基本原理的产生、发展与应用情况。在完成课程论文过程中达到自主研究学习和科研训练的目的,实现教学、科研、学习的有机结合。

(3)课外创新实践。应适当缩减课内总学时(学分),为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提供必要的空间;系统设计第二课堂创新教育体系,将课外创新实践作为必修的内容纳入培养方案,主要环节包括参加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专利申请、学术论文撰写、参加教师科研课题、开展创新实验等,促进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建立教学与科研互动的激励机制,努力营造科研项目、经费、设备、场所和成果为教学服务的良好氛围。

4. 研究性教学的课程考核

学生的课程考核应坚持学习过程评价和教学目标管理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既要综合评价学习过程中知识获取、探索研究、创新思维等多方面能力,又要评价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具体来讲,课程考核应实现“五个转变”:考核目标由知识掌握程度评价向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能力评价转变;考核方法由终结性评价(如考试)向课内教学与课外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全程评价转变;考核主体由单一的教师主体向教师、学生等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转变;评价标准由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本位转变;考核制度由单一化、封闭式向多元化、开放式转变。总之,应从注重考核获取知识量多少的评价向知识、能力、素质综合评价转变。

5. 研究性教学平台构建

构建精品课程、视频课程、公共选修课等资源为主要内容的网络化研究性教学平台,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支持系统,将课内外、校内外教学融为一体,更有利于学生自主研究性学习。把课程教学大纲、辅助教案、学习方法指导、电子教案、课程录像、实际案例、专业或课程背景资料、研究动态、相关网站链接等分类存放在网页上,方便学生查询与研学。开辟网上答疑专栏,便于师生双向交流。也可充分利用社会网络教育资源,为推进研究性教学服务。

6. 研究性教学保障机制

(1)学校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把研究性教学作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完善教师研究性教学能力发展机制,制定研究性教学工作规范,注重聘任和培养教学和科研水平高的教师。不断提升教师的科研素质、研究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造就一批教学科研紧密结合的教师队伍。要重视加强教师的教学理论学习和教学方法培训,提升教师研究性教学能力,增强教师进行研究性教学方法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等来学校开设前沿讲座与研究性教学课程。

(2)构建有利于开展研究性教学的评价与激励机制。教师教学的绩效评价应实现“三个转变”:评价的目的由提高教学效果向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发展转变;评价指标由通用性向多样化转变;评价方法由偏重量的评价向质与量相结合的评价转变。教师职称晋升和岗位聘用时注重考查教学能力,实行“优劳优酬”;在教学工作评价、岗位考核等方面向开展研究性教学改革并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倾斜;支持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鼓励教师自觉地开展研究性教学。

(3)保障研究性教学条件。研究性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需要一定的经费作为保障。在实验实训条件改善、校园网建设、图书资料购置、研究性教学课程和教材、教学研究改革与实践等方面应加大经费投入。高校应鼓励有条件的实验室、科研基地、训练中心、创新创业基地等对本科生开放,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条件和便利。

四、结束语

研究性教学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研究性教学模式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教学理念的更新、整合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课程考核方法、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管理制度保障、经费支持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才能达到预期效果。研究性教学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先在某些方面取得突破,再逐步完善与推行。

参考文献:

[1]张华.研究性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行龙.引入研究性教学理念着力提高本科教学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07(22).

[3]赵洪.研究性教学与大学教学方法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6(02).

[4]何云蜂.大学“研究性大学”的发展路向及其模式建构[J].中国大学教学,2009(10).

[5]张兄武.应用型本科院校实施研究性教学的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2010(06).

[6]孙章伟.教学型本科院校“应用型的研究性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05).

第10篇

论文摘要: 混合式学习理念从学生需求的角度考虑教学组织形式,既体现教育的人本化,又突出信息时代的特征。作者从主导作用与主体地位的混合、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的混合、课堂学习与网络学习的混合等方面在物理教学中尝试混合式学习,旨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1.混合式学习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数字化学习(e-learning)作为一件新生事物蓬勃发展起来。e-learning在培养学生基本学习技能、创新能力、信息素养等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它能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开辟出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然而,进入20世纪之后,这种缺乏教师深度参与,完全依靠学生自学,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的e-learning,效果令人感到沮丧,人们逐渐体会到它不尽人意之处。2002年12月,《美国教育技术白皮书》明确提出“e-learning能很好地完成某些教育目标,但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e-learning不会取代学校教育,但能改变课堂教学目的和功能”等观点。显然,怎样体现学生在线学习的主动参与性,如何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学习和研究方法、人格影响的渗透优势,已经成为国内外教育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在此大背景下,混合式学习(blendedlearning)的概念应运而生。 

2.混合式学习理念 

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是把传统的面对面的课堂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数字化学习(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又要合理发挥教师启发、引导、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方能取得最佳学习效果。在对e-learning反思基础上诞生的blended learning,其学习过程吻合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双主模式”教学理论,体现教师面授和在线学习的完美结合,既展示了信息时代的特点,又正视了学习的传统本源对教育技术的变革产生深远的影响。 

究其实质,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是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种在师生二元论思想指导下的课堂教学与计算机网络的整合,既强调学习伙伴间的协同作用、教师的指导作用,又倡导学习者知识的自我建构。从其内涵看,混合式学习是各种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媒体及学生支持服务和学习环境的混合。当然,各种元素不是随意地混合,关键是如何优化各种学习资源,如何把各种学习资源有机整合,达到1+1>2的效果。 

3.混合式理念在物理教学中应用尝试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面对面学习仍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在线学习是对面对面学习的补充。物理新课改的理念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我对混合式学习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尝试。 

3.1主导作用与主体地位的混合 

回顾教育发展历史,20世纪90年代前,以中国“师道尊严”为代表“教师中心”论,片面强调教师“如何教”而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90年代后,西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侧重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突出“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两者都过于偏颇,让教与学不能和谐统一。混合式学习理念提倡把“教为中心”和“学为中心”两种观点有机混合,既不侧重“教师中心”,又不夸大“学生中心”,而是既彰显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教师与学生、教与学和谐统一。教师在混合式学习中,通过组织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学习、参与网络讨论、控制教学过程,保障学习的有序性和高效性,起到主导作用;学生通过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协作交流,自主探究,建构知识体系,提高学习和创新能力。 

3.2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的混合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混合式学习要求在物理课堂上,采用传统黑板板书与多媒体cai课件相结合,恰当引入eda技术等辅助的教学方法,将黑板的板书模式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创造一个虽是低结构化的,但能便利地引入数字化信息资源的教学环境。采用多媒体课件,将物理教材中的基本原理、概念、复杂的图形或波形用动画的形式在投影上显示出来,能弥补黑板板书单调且浪费时间的弊端。运用eda技术仿真虚拟物理实验,直观的现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教师把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向学生讲清楚,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这样,既能让学生动脑思考,又能让学生动手参与物理仿真实验设计。另外,必要的黑板板书,可避免过多的无效信息干扰学生的有效注意力,防止学生因长时间“电灌”而“疲劳”。 

3.3课堂学习与网络学习的混合 

俗话说:教无定法,教学有法。教师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传统面对面的课堂教学,教师以板书、肢体语言、教学语言和个人魅力等成为学生注意的中心,在师生双边活动、信息交流中占有优势,而在线学习不受地点、时间、空间约束,自主性和人机互动性强,有些教学内容要在教师面授方式下才能获得好的效果,而有些内容通过网络教学方能提高学习效率。 

譬如,高一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编排了“超重和失重”内容,传统讲授运用牛顿运动定律推出超重与失重的概念,学生往往对超重与失重的内涵似懂非懂,更无法亲身体验超重与失重的感觉。为此,我设计了一个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学习,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平台在教学上的优势,运用eda技术仿真虚拟物理实验,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学习,体验物理的探究过程,用探究的方法研究“超重和失重”。同时,设计了一定量的学生活动与协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的基础上探讨结论。为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我根据信息技术平台互动的特点,设计知识自评和在线交流网页,实现“人机对话”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 

4.结语 

混合式学习理念把“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恰当结合起来,吸取这两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建构一个较为理想的学习平台,能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方便教师监控课堂教学活动有序进行,顺利完成既定教学目标,保证传授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同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便于学生对创新能力和知识技能的训练,有利于学生价值观和健康情感的培养,能够将传统教学的优势和网络数字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获得最佳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水下机器人;控制技术;神经网络控制;模糊控制;自适应控制

1.引言

水下机器人的运动控制是其完成特定任务的前提和保障,是水下机器人关键技术之一。随着水下机器人应用范围的扩大,对其自主性,运动控制的精度和稳定性的要求都随之增加,如何提高其运动控制性能就成了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导致AUV难于控制的主要因素包括:①水下机器人高度的非线性和时变的水动力学性能;②负载的变化引起重心和浮心的改变;③附加质量较大,运动惯性较大,不能产生急剧的运动变化;④难于获得精确的水动力系数;⑤海流的干扰。这些因素使得AUV的动力学模型难以准确,而且具有强耦合和非线性的特点[1]。目前已被采用的控制方法有: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专家控制、PID控制、自适应控制、S面控制等[2]。

2.模糊控制

模糊控制是一种仿人的智能控制方式,它模仿和升华了人的控制经验与策略并将其体现在控制器中[3]。模糊控制器不依赖于被控制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易于对不确定性系统进行控制,模糊控制器抗干扰能力强,响应速度快,并对系统参数的变化有较强的鲁棒性,模糊控制的实质是将基于专家知识的控制策略转换为自动控制策略。它所依据的原理是模糊蕴涵概念和复合推理规则。通常它以被控对象输出变量的偏差和偏差的变化率作为输入变量,而把被控量定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出变量,反映输入输出语言变量与语言控制规则的模糊定量关系及其算法结构[4]。实际应用中把采集到的控制信息经语言控制规则进行模糊推理和模糊决策,求得控制量的模糊集合,再经模糊判决得出输出控制的精确量,作用于被控对象,使被控过程达到预期的控制效果。模糊控制器一般由模糊化接口、知识库、模糊推理机、解模糊接口四个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2.1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

PID控制算法中的比例控制动态响应迅速,不能消除静态误差。积分控制可以消除稳态误差,动态响应速度慢。如果在PID控制系统中加入模糊控制器,组成模糊PID控制,模糊PID控制系统是把PID控制和模糊控制的优点结合起来。既能有很快的响应速度,又能保证很好的稳态。模糊PID控制是首先将工程师长期实践积累的经验知识用控制规则模型化,然后进行模糊推理,得到最佳的PID控制参数。模糊PID控制器输入量是偏差E和偏差变化率Ec,按照设定的模糊规则进行模糊推理演算,查询模糊矩阵表,对PID控制参数Kp、Ki、Kd进行在线修改,从而使被控对象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控制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

2.2 基于模糊原理的改进S面控制

S面控制器在方程的形式上和PD控制很相似,但与PD控制器不同的是,S面控制方法采用非线性函数来拟合具有强非线性特性的控制对象,控制效果好于PD控制器;跟神经网络控制相比,S面控制方法的稳定性明显好于前者;跟模糊控制相比,S面控制方法没有局部调整功能,其局部性能不如模糊控制,但其结构设计和参数调整都更加简单实用,而且S面控制方法体现出来的控制思想和模糊控制是吻合的。因此,S面控制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S面控制器的控制模型尽管鲁棒性好,但本质上是一种PD控制器,系统稳态精度差。而且参数K1和K2是根据经验和在实际试验中总结得到的,在大部分时间内不改变,显然这对于多变的环境来说适应性不是很好。因次,运用模糊原理对S面控制的两个参数K1和K2进行在线调整,如图3所示。

改进的S面控制器很好的处理了在不同的外界输入下,参数K1,K2的在线自我调节问题,使控制结果更快地到达稳态,并且保证最小的超调和稳态误差。试验证明改进的S面控制器具有更好的控制精度,更快的响应速度和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较之普通的S面控制器改善了水下机器人的工作性能。

3.神经网络控制

将神经网络引入控制系统是控制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5],神经网络的吸引力在于:

(1)能够充分逼近任意复杂的非线性系统;(2)能够学习和适应高度不确定系统的动态特性;(3)由于大量神经元之间广泛连接,即使有少量单元或连接损坏,也不影响系统的整体功能,表现出很强的鲁棒性和容错性;(4)采用并行分布处理方法,使得快速进行大量运算成为可能。这些特点显示了神经网络在解决高度非线性和严重不确定性系统的控制方面具有很大潜力[6]。

逆控制方法中最常用的是直接逆控制,它是将受控系统的逆模型直接与受控系统串联,组成伪单位系统,使受控系统的输出等于期望输出。在控制以前,首先要选择适当的训练方式求得逆模型,即使神经网络由初始的无知识状态到学得。复合控制方法结合闭环逆控制和开环逆控制的优点,利用误差和输入共同控制系统,结构如图4所示:

4.神经网络PID控制

将神经网络控制与PID调节器结合,融合各自的优点,可得到性能更好的控制器,如图5所示:

神经网络PID控制根据系统的运行状态,调节PlD控制器的参数.以期达到某种性能指标的最优化。即使输出层神经元的输出状态对应于PID控制器的三个可调参数kp,ki,kd。通过神经网络的自身学习、加权系数调节,从而使其稳定状态对应于某种最优控制规律下的PID控制器参数。输入层的输入r(t)与输出c(t)比较后产生的误差e(t)作为输入量S送到BP网络中进行处理,经过训练后来调整PID控制器的三个参数,从向使被控对象发生相应的变化而获得较好的控制性能。

5.专家控制

专家控制是智能控制的一个重要分支,又称专家智能控制。专家控制的粗略定义为:将专家系统的理论和技术同控制理论方法与技术相结合,在未知环境下,仿效专家的智能,实现对系统的控制。专家控制器建立之前,从特定领域的控制专家那里获取足够的控制知识,以及操作工人的经验知识,并把这些知识进行处理,变换成机器能够接受的语言。这些经过处理的知识送入知识库中储存,并且送入推理机,推理机调用知识库中的知识(或规则)进行推理,经过推理的知识一方面存入知识库,另一方面输出到控制规则集,与控制规则集中的控制规则相匹配,对控制对象进行控制。控制对象的输出反馈到信息获取与处理单元,成为反馈信息,与设定值相比较后作为新信息重复以上步骤,不断检侧,不断获得新信息,不断进行控制输出,实现实时性调整。一般情况下专家控制器由信息获取与处理、知识库、推理机构和控制规则集四部分组成,如图6所示:

按照专家控制器在整个智能控制系统中的作用,专家控制系统分成直接专家控制系统和间接专家控制系统两类。

5.1 直接专家控制系统

直接专家控制系统根据测量到的过程反馈信息及知识库中的规则,导出每一采样时刻的控制信号,直接控制被控对象,一般用于高度非线性或过程描述困难的场合。很明显,专家控制器直接包括在控制回路中,控制器直接模仿人类专家或人类的认知能力。直接专家控制系统结构如图7所示。

5.2 间接专家控制系统

相对于直接专家控制系统,间接专家控制系统将算法与逻辑分开,系统的最底层可以是简单的PID、模糊控制等算法,然后将这种算法配上自校正、增益自动调度以及监控等。根据一些规则实现的启发性知识,使不同功能算法都能正常运行。这种专家控制的最大特点就是专家系统间接地对控制信号起作用。间接专家控制系统结构如图8所示。

控制器可由一系列的控制算法和估计算法组成,如PID、PID校正器、最小二乘递推估计算法、极点配置自校正算法、模糊算法等。而专家系统可以用来协调所有算法;根据现场过程相应情况和环境条件,利用知识库中的专家经验规则,决定什么时候使用什么算法;也可以用来调参,根据知识库中的专家经验规则,调整PID参数或是模糊算法中的量化因子等。除此之外,还可以调整控制器的结构。

5.3 专家s面控制

专家s面控制是将专家系统技术与s面控制相结合的一类智能控制。它是基于专家知识的间接专家控制系统,它运用人的经验知识及求解控制问题时的启发式规则来构造控制策略,根据系统的性能在线调整K1、K2和Ki,从而使系统性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专家s面控制器是一个二级实时智能协调控制器,即由基本控制级和专家智能协调级组成[7],如图9所示。

基本控制级采用s面控制器,与被控对象形成闭环完成实时控制;专家智能协调级包括数据库(存放误差、误差变化率的阈值,K1、K2的调整范围及各组调整参数)、知识库(常规产生式规则)和智能协调器(推理机),在线实时监测控制系统性能,根据系统的知识及证据,经推理机求解在线调整s面控制器参数,从而有效地进行控制。

6.自适应控制

自适应控制算法应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控制有很大的优点,因为自适应控制器能使系统更好的适应环境和机器人本身动力学特性的变化,而且有许多将自适应控制应用到水下机器入的成功实例。自适应控制器与普通控制器的区别在于自适应控制器的参数是变化的,并且有一个根据系统中的信号自动在线校正这些参数的机制。自适应控制系统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所谓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方法,另一种是所谓的自校正方法。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方法是从确定自动伺服系统的最优控制中发展起来的。一般地说,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可由图10表示。

它由四部分组成:带有未知参数的被控对象、参考模型(它描述控制系统的期望输出)、带有自校正参数的反馈控制规律和校正参数的自适应机制。在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中,更新参数是为了使得被控对象和参考模型之间的跟踪误差最小。

7.结束语

通过对水下机器人几种主要的运动控制方法的讨论,各种方法都存在自身的优点和局限,这就要求在进行控制系统设计的前期控制方法选择和控制结构设置时,应充分了解特定控制对象的特点及对控制性能的要求,并结合控制器方法可行性、成本等诸方面进行考虑,从而正确选择控制方法。在有必要时应对两种或多种方法加以结合,随着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也会形成新的控制算法和控制策略,以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

参考文献

[1]朱旭光.AUV的改进滑模变结构控制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学位论文,2008,1.

[2]肖涛.基于Backstepping方法的水下机器人自适应滑模控制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学位论文,2009,3.

[3]田宇.水下机器人智能运动控制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学位论文,2007,1.

[4]尚游,徐玉如.基于模糊逻辑的智能水下机器人运动控制技术的研究[C].中国第五届机器人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

[5]甘永.水下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体系结构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学位论文,2007,5.

[6]张子迎.水下机器人运动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学位论文,2005,2.

第12篇

【关键词】 财务管理; 教学创新; 多元化教学方法

《财务管理》是中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管理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深入研究和探讨本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与教学方法的改进,进一步讲好《财务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规范和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不仅符合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的要求,也可为培养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技能的新型财务人员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与成果,对《财务管理》教学的创新提出以下观点。

一、财务管理理念的树立

知识经济时代一系列的变革使财务管理的研究内容和工作内容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引导学生树立新的财务管理观念,以适应知识经济对财务管理的挑战要求。这些新观念包括:人本理财观念、共赢理财观念、风险理财观念、融智理财理念、信息理财观念、战略理财观念等。

(一)人本理财观念

人是企业发展的主体和动力,也是发展结果的最终体验者,企业的每一项财务活动均是由人发起、操作和管理的,其成效如何,也主要取决于人的知识和智慧以及人的努力程度。因此,财务管理教学首先应引导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理财理念,使学生明确这是企业顺利而有效地开展财务活动、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根本保证。

(二)共赢理财观念

在知识经济时代,合作成为投资的一种手段,因为信息的网络化、科学技术的综合化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必然要求各企业之间相互沟通和协作。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树立合作与共赢理念,培养学生处理和协调与各方关系以及在各方经济利益达到和谐统一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理财目标的能力。

(三)风险理财观念

知识经济时代,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企业经营风险不断加大。对企业来说,价格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险、担保风险、偿债风险等无处不在。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这些风险对企业的威胁也日益加大,很多企业正是由于抵挡不住这些风险而陷入困境,甚至破产。因此,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风险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预测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的能力以及风险防范意识,以便适应市场的新要求。

(四)融智理财理念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能力、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和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源泉。在现代社会,企业发展必须依靠人力资源开发。“融智”就是重视人在决策中的知识含量,全方位地挖掘内、外部潜力,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人力资源,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机遇和条件。为此,在教学中,应对学生做适当引导,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具备充分的知识储备,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求。

(五)信息理财观念

现代市场经济的一切经济活动都以信息为导向,信息成为市场经济的重要媒介。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数字化技术为先导、以信息高速公路为主要内容的新信息技术革命使信息的传播、处理和反馈的速度大大加快,这就决定了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牢固地树立信息理财观念,充分利用现代通讯、网络技术等电子商务手段,从全面、准确、迅速、有效地搜集、分析和利用信息入手,进行财务决策和资金运筹。因此,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树立信息理财理念,掌握搜集、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使未来所服务的企业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学生在学习理论基础时,只有树立新的理财观念,才能在知识经济的大潮中与时俱进,以备将来为决策层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经营方案,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二、教学内容的适度调整

近年来,《财务管理》在内容体系和理论方法上逐步同国际接轨,形成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务理论和理财方法。为适应市场对学生所学知识和能力的需求,我院老师在教学中对《财务管理》教学内容做了适当的调整:

(一)关于资金的时间价值

理解资金成本和资金结构是学好财务管理的基础和关键。在教学中,我院教师适度加大资金时间价值中一次性收付款的终值和现值、年金终值、年金现值、资金成本、资金结构和财务杠杆等财务基本原理的讲授力度并结合具体实例讲清楚基本原理,为学生学习投资、融资管理方法和理解具体理财方式打好基础。

(二)关于流动资产管理

我院教师细致讲授现金、应收账款、存货持有功能、持存成本最佳现金持有量和存货的经济采购批量;根据学生的基础情况和教学时数,对应收账款管理中的信用政策、信用评估方法以及存货ABC控制法、逐步测试法做了一定的删减。

(三)关于资金的筹集管理

我院教师重点讲授资金需要量预测中销售的百分比法、因素分析法以及借入资金集中的商业信用资金成本计算、发行债券份额的确定、融资租赁的租金确定,同时适当增加相应的技能内容。对于权益资金的筹集资金需要预测中的回归分析法,由于学生的高等数学基础差,加之理解、认知能力有限,作了适当的删减。

(四)关于外汇资金管理和企业并购与控制资产重组的管理

这部分教学内容由于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较少,因此,我院教师采取可略讲或学生课后自学方式进行,也可适量删减部分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各主讲教师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实际需求,随时对课程的其他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和删减,得到学生的认可,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

现代教育的一大特征就是教学的网络化、多媒体化。在新的教育环境下,财务管理教学必须转变思想、更新手段,探究新的方法,推动学科内容之间的调整与整合,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此,我院教师尝试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

(一)任务驱动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是就某一个问题发动学生共同参与,可以分组,组际间可以交流。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和老师的点拨,自己解决问题。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培养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会如何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任务驱动教学要求学生带着要完成的“任务”,或者说带着要解决的问题去搜集资料、阅读资料、进行实验或实践,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与任务或问题挂钩,通过探索问题或完成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带着任务或问题自主地进行学习,通过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建构起自己的知识经验,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二)研究型教学法

研究型教学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目的,强调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着眼于学生终身的发展,是网络信息时代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研究型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及社会中去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和体验。网络环境下的研究型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借助于网络来进行和完成的。教师选择合适的课题在网上,学生在网上选择课题和指导教师,然后在网上与指导教师进行交流,确定课题的研究范围和成果形式。经过网上的资料收集,并通过分析和判断,再加上自己的思考和认识,以论文的形式在网上。同一课题的学生在网上成果后,教师再组织进行讨论。这样,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如何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一教学方法的实施可通过财务管理学科内容及当前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研究热点问题建立一个研究型课程学习网站。该网站可设置课题管理频道、资源检索频道、提交作业频道、网上交流频道、成果评价频道在线帮助频道、学生注册频道等。

另外,根据《财务管理》课程的特点和我院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我院教师以启发式为主,并综合研讨具体情况,依据教学大纲的规定,对《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有如下几点具体做法:

1.尝试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过去,教师在财务管理教学中大多采用的是讲授法,其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以黑板和粉笔为工具、注重教学内容的讲解与呈现。这种单项信息传输方式的最大弊端是缺乏双向交流、轻视学习环境与学习活动的创设,因此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束缚了学生的积极性,其结果必然是无法满足社会对应用性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为克服讲授法的缺点,不断推进财务管理教学方法的创新,我院教师尝试多元化的财务管理教学方法。例如采用比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创设情境法和实验法等。这些方法以其实践性、综合性和交互性的特点和优势,逐渐被学生接受,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充分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络以及财务软件等现代化工具

制作各种《财务管理》课件,以减少教学画表等板书的工作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涉及的表格、数字、公式较多,以往教师每次讲课,要么课前或课中在黑板上先画好表格讲授,要么学员打开书按书讲。通过运用财务会计课件,能形象地展示出各种表格,边讲边用键盘、鼠标输入各种数据,这样既给学生以直观感受,使其系统掌握财务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又减少了教师的板书工作量,提高了教学工作效率。

3.教学中的举例力求源于日常生活,形象直观,深入浅出

财务管理源于经济生活和生产实践,但其理论及方法又高于经济生活和生产实践。在校学生既没有参加过生产实践和理财工作,更没有对企业或公司日常财务管理活动的感性认识,学习财务知识具有一定难度。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我院教师摒弃了《财务管理》中纯理论的讲授,辅之以理论与日常实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掺入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例子,列举一些通俗易懂又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现象。如,讲到财务风险、资金时间价值时举“个人存款”之例;讲到财务杠杆正负效应时举“借鸡生蛋”之例;讲到现金流入量中的现金节约额时,举“某人买同样商品时比别人少花钱”之例等。通过列举生活实例使学生对《财务管理》课程中的抽象理论有一个形象、直观的理解。

4.增大启发式教学的比重

《财务管理》的教学以往多采用注入式教学方法,虽然完成了教学内容,但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很理想,尤其是没有充分发挥学生本人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学习精神,学生的学习潜能没有完全启动。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采取注入式与启发式并用的教学方法,并且在对难点、疑点的教学过程中,多采用提问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然后由主讲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逐一肯定正确的回答或否定错误的认识,将学生的认识引导到正确的观点和方法上来,从而进一步提高本课程教学质量。

5.适时进行章节内容的总结,并引导学生阅读相关资料

每章节前创设疑问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在各章节讲授结束后,由主讲教师进行系统总结,并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简单学习,以此来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同时,要求主讲教师每隔两周利用自习时间在班级进行答疑,专门回答学生学习中未弄懂的内容,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理财知识的感知认知能力。每章课后,引导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学科发展历史和前沿动态,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主要参考文献】

[1] 鲁静.财务管理教学改革浅析. ,

2007,(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