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时间:2022-09-05 09:59: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第1篇

关键词:人教版;地理教材;知识储备;海水运动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8-0086-02

一、知识储备与教学顺序

知识储备是学生在接触某一具体知识之前所掌握的相关辅助知识,可以是在本课之前的学习过程中所学的知识,也可以是其他学科所学的内容,甚至还包括学生的课外知识。可以想象,如果学生具有较丰富的课内外知识储备,在学习某一新课程时,这些之前储备的知识就可以成为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的工具。如果学生并不具有较丰富的知识储备,此时的课程教学就必须回到教材的具体编写顺序,通过调整不同单元、不同内容之间的组合方式,利用前面讲授的内容作为后续内容的知识储备来解决这一问题[1,2]。

二、教学案例分析

为了更直观地阐述知识储备与教学顺序之间的关系,现以人教版地理高中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海水运动”为例进行分析[3]。水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连接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纽带。本章以地球上的水循环开始,介绍了地球表面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最后以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结束。“人水关系”成为构建本章知识主体的脉络。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是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的要素之一,所以本课在本章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和理解的难点之一。

三、教学目标的设定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本课主要围绕以下三方面目标展开。

1.知识技能目标。①理解洋流的形成原理,学会利用地图归纳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和模式。②学会运用课文中相关案例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创设问题情境,结合之前所学的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归纳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锻炼学生发现、探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②通过案例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使用地图、知识迁移与类比、思维综合的能力。

3.教学重点。①运用气压带、风带解释世界表层洋流成因,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和模式。②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四、教材分析

1.案例分析。本课教材内容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解释洋流概念,并按其性质进行分类,讨论了洋流成因与盛行风向之间的关系,结合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分析洋流的动力机制,最后结合洋流模式图总结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第二部分以实例的形式,分析了不同性质的洋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即北大西洋暖流和秘鲁寒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虑洋流等相关知识在初中地理教材中涉及较少,因此学生在相关方面的知识储备有限。结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可以对本课内容结构进行适当调整。即先讲授第二部分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让学生通过案例对暖流和寒流产生感性认识;再进行第一部分的知识讲解,学习洋流的产生原因、主要驱动力和分布模式。

2.教学过程设计。①导入。利用玩具鸭子海上漂流和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新闻报道,引入新课,使学生对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洋流,有初步的认识。同时强调洋流运动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稳定性。②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首先,用PPT展示几处同纬度大陆东岸和西岸的景观,使学生直观感受洋流对气候干湿状况的影响,再结合洋流分布模式分析具体情况。得出结论,洋流对气候有调节作用――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降湿。其次,介绍洋流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的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指导学生从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上找到寒暖流交汇处,学习世界主要渔场的分布。再次,利用泰坦尼克号在北大西洋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遇冰山沉没的事例,介绍洋流对航海的相关影响。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导出结论――洋流影响航海,顺流航行船速快,逆流航行速度慢;寒暖流交汇容易形成大雾,对航行造成不利影响。最后,结合墨西哥湾的石油泄露污染事件,引导学生分析洋流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向学生介绍洋流会加快海洋污染的净化速度,但同时把污染带到别处,扩大了污染的范围。③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首先,通过对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复习,学习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是形成洋流的重要原因。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并得出以下结论:在赤道两侧,南北半球的信风分别驱动海水由东向西流动,形成南北赤道暖流,赤道洋流到达大洋西岸,受到陆地阻挡,一小部分回头形成赤道逆流,大部分向较高纬度流,至中纬度受西风影响形成西风漂流,到大洋东岸时,一部分折向高纬度,加入极地环流,一部分折向低纬度,成为赤道洋流的补偿流。全球形成了分别以副极地,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其次,介绍不同性质的洋流,向学生说明中低纬度大洋东侧是寒流,西侧是暖流。中高纬度反之。最后,介绍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的方向在冬夏季节会发生转变。北印度洋夏季顺时针环流,冬季逆时针环流。④相关拓展。洋流深刻地影响了地理环境,同时洋流也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1998年中国南方地区洪水的相关案例,引出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并以此加强学生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为今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相关内容的学习做好知识储备。

五、小结

由于初中地理中对洋流这部分的知识涉及较少,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并没有世界表层洋流系统的概念。因此本次课在教学顺序上对原教材进行了一定调整,先进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知识和案例的介绍,再转到洋流的成因、动力机制和模式的总结。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洋流系统模式,学习如何利用洋流的性质和特征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达到学以致用和灵活掌握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黄显华,霍秉坤.寻找课程论和教科书设计的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58.

第2篇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高中地理;洋流

一、问题式教学的内涵

问题式教学法来源于1969年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医学院教授巴罗斯提出的PBL教学模式(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mitlg,简称P B L) ,美国哈佛大学在1985年将其改进并推广,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我国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和西安医科大学在1986年引进了PBL教学法,得到了师生的普遍欢迎。问题式教学法因其摒弃了传统以记忆为主的教学方式,更加注重能力的培养,所以很快从医学领域拓展到其他领域,并从大学教育逐渐扩展到中学教育。近几年来,题式教学法试行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美国南伊利诺大学教授巴罗斯和克尔森认为:问题式教学作为一种课程,它需要学习者获取关键知识,具备熟练的问题解决技能;而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学习者需要使用系统方法解决问题,所以,它既是一种教学方式,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它是教师根据课程目标设置问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自主解决问题,并在解答问题过程中完成新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它把教学和学习置于生动的情境中,以问题为纽带,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或合作的形式来解答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

二、问题式教学的应用实例

1.教学内容

《大规模海水运动》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的教学内容,从课标来看,本节课的重难点是掌握洋流运动规律,并了解不同性质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世界范围内洋流较多,纷繁复杂,较难识记,因此,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总结地理规律进而提高其地理分析能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2.教学过程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孔子认为,学习过程主要由“学”、“思”、“习”、“行”四个环节构成。在《中庸》一书中,学习过程主要由“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五个阶段构成,即“学问思辨行”的学习程序。因此,教师应该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程序安排教学过程。问题式教学以问题为线索,以设置问题为开端,解答问题为结束,包括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讨论和总结评价四个方面(图1)。

上图中的各个环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来确定教学环节的实施过程。只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自我引导进行学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达到了问题式教学的目的。

(1)设置问题,创设情境

古希腊教育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所以,在课堂开始时,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创设教学情境。在本节课的开始,教师播放《泰坦尼克号》沉船视频和电影剧照,设问:这段视频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它是泰坦尼克号电影中的片段。那么大家在感叹宏大的电影场景和男女主角凄美爱情的同时,有没有想过是什么导致了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呢?因为这个电影比较经典,学生都比较熟悉,且与本节课关于洋流的学习有密切联系,因此,将该视频和设问作为课程问题导入,对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注意力和情感体验力具有积极意义。

(2)引导学习,自主探究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理解盛行风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这一种重要概念,并讲解洋流的形成原因。给出全球洋流运动简图,要求学生对比课本全球洋流分布图和洋流运动简图,试着找出洋流运动的主要规律,并布置探究任务,让学生在用红色笔在简图中标出暖流,蓝色笔标出寒流,进而尝试自己画出全球洋流运动简图。

(3)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教师将全班分为4~6个组,讨论每个成员得出的结论,提出解答问题过程中的疑惑,共同探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交换自己的学习成果,比较他人与自己结论的差异,反思自己。也可以展开辩论,从而加强学生记忆,学会多方位、多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每组派出代表在黑板上画出洋流简图,由教师和全班同学讨论并批改。教师也可以进行随机抽取和提问,小组抢答说出洋流名称,进行有趣的知识抢答竞赛。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助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

(4)教师点拨,综合评价

这个环节对于整节课来说至关重要。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在最后的精细讲解在本节课起到画龙点睛的巨大作用。在经过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之后,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将学生得出的结论汇总,根据学生没有解决的问题,提炼要点,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最后,教师带领学生共同解答课堂开头创设情境设置的问题。引导观察全球洋流分布图,找到泰坦尼克号沉船的纽芬兰海域,帮助学生分析:

南下的拉布拉多寒流经常携带冰山,加之拉布拉多寒流和北大西洋暖流交汇处多形成海雾,对于泰坦尼克号的行驶造成巨大的困难,还由于人为的疏忽,最终导致了这艘“不沉之船”在处女航中的沉没。

这样首尾呼应的教学模式,循序渐进,步步紧逼,使课堂结构更加紧凑,一气呵成,使学生注意力一直集中在课堂上,让他们真正掌握本节课重点内容,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能力,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的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盛启红. 浅析多媒体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 教育教学论坛,2014,39:241-242.

第3篇

大家好,我是**,今天分析的是选择性必修1第四章第二节《世界洋流的分布与影响》,对应本节的课标要求为: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说明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并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好人类活动的影响。

与本节内容有直接关联的是必修1第五章第二节《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已经从盐度、温度、密度三个方面介绍了海水的性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海水的运动形式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提及了洋流的概念、寒暖流分类及对气候的影响进行了简单的叙述。因此,本节在原2004版本的基础上将原来洋流的概念、寒暖流分类、促进热量交换等不再重复,增加了“活动”小栏目和新的“阅读”材料,为老师们的课堂活动提供素材,以及一些语句的描述进行了调整。

例如:关于洋流的概念,2004版必修1中的表述为“海洋表层海水大规模的沿着一定方向有规律地运动”,2019版必修1中表述为“海水沿着一定方向有规律的大规模流动”。减少了“表层”的限定,洋流的表现范围更大了,比如本节后面的关于“热盐环流”的内容,如果按照旧的概念就不能算洋流了,但是把洋流的概念中对“表层”的限定去掉之后,更大范围的海水流动都属于洋流了,也更加接近了客观实际。

2019版在关于世界洋流的分布中第二点表述为“北纬45°-70°”比原来的“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范围要小而具体了。

洋流对气候的影响中,调整为“北大西洋暖流是欧洲西部形成温暖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的重要原因之一”,增加了“重要原因之一”。

另外,新旧版本中的图也有所调整,“世界洋流的分布”和“世界著名渔场的分布”增加了七大洲的名称,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区域认知。

首先,课前的“探索”栏目。这个材料并不是新的材料,是2017版的阅读材料,但是增加了问题,老师们可以将它应用与课前导入环节,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洋流的兴趣,也可以利用这个案例学习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让学生体会到洋流在生活中是真实存在的,并且对人类活动产生着影响,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建立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

正文部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洋流的分类;2.世界洋流的分布;3.洋流对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部分,洋流的分类。

教材正文的最开始从三种海水运动形式——波浪、潮汐、洋流说起,能够把必修部分的知识与本节所学内容连接起来,形成自然的过渡。点明洋流对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显著,也为第三部分“洋流对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的学习和总结做好铺垫。

关于洋流形成的三个影响因素新旧教材没有变动,个人观点是,三个影响因素更多的影响表层的洋流,而深层洋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如温度、盐度),老师们可以启发学生做出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

老师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已知知识,按性质洋流可以分为暖流与寒流,那么按照成因分类,又可以分为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

风海流的形成可以利用“盛行风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这句话作为衔接,同时学生也很好理解风海流主要为表层洋流。

关于密度流需要和学生解释清楚表层海水从海水水位高的海域流向海水水位低的海域,即从密度低的海域流向密度高的海域,而底层海水从密度高的海域流向密度低的海域,否则学生会产生疑问。联系本节教材最后一个活动“观察分析热盐环流”中,提到了“深层洋流是由海水密度的差异所驱动的”,这其实与表层因海面倾斜形成的洋流方向是相反的。

密度流流动方向差异原理涉及到不同高度海水的压力、地转偏向力等,虽然表面看表层和深层的密度流是相反的,但是其实内在的原理是一致的。对于高中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当然很多物理基础很好的学生也是能够理解的,老师们也可以借助一些实验的视频来帮助学生理解。

补偿流的理解难度不大,建议老师们利用垂直补偿流来帮助学生建立对洋流认知的立体化,即不要认为洋流仅停留在表层或平面,它应该是表层和深层、水平和垂直多方向的。

教材还强调洋流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可以举例说明,比如千岛寒流既有补偿北太平洋暖流向东运动,导致日本东部海水减少,从千岛群岛来的大规模海水有补偿流的性质,而其中也有风(极地东风带)的影响,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它也风海流的性质。这也是在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

第二部分,世界洋流的分布。教材介绍了不同纬度不同海区的四大洋流系统。

第一点具体阐述了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的形成,这部分内容与2004版基本没有变动,老师们可以联系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气旋和反气旋的知识,把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结合起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洋流的分布规律和成因。

第二点除纬度范围表述更加具体外,对气旋型大洋环流的形成也分析的很清楚。

将原来的“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改为“北纬45°-70°”,范围要小了,那么北纬70°以北的北冰洋就不在此环流范围里面了。北极地区不同于南极,形成的洋流在北冰洋内的环流老师们可以作为学生探究的内容,拓展学生的思维。

第三点也是和2004版相比有变化的地方,由单一的西风漂流变为两圈环流组成的绕极环流,除此以外还需要注意给学生解释清楚“海水的辐散带引起深层海水上升”,也就解释清楚了南北半球西风漂流寒暖流性质不同的原因。

第四点的基本没有变化,结合南亚季风相关知识帮助学生理解。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落实对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的认识,教材还特别设计了“认识洋流分布规律”的活动,可以组织学生在地球仪上标注洋流,并通过小组合作填写表格来进行总结,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区域认知的核心素养。

阅读材料“富兰克林绘制墨西哥湾暖流图”,以及“探索”都涉及到启发学生思考对地理问题的研究方法,这其实是在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第三部分,洋流对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对比必修内容,本节对洋流的影响描述的更加详细、层次分明。

对气候的影响进行了语句调整,增加了“重要原因之一”,肯定了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首先是中纬西风带的影响,北大西洋暖流在这里是对欧洲西部的气候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非决定性的。这样的表述更加科学、严谨了。老师们可以结合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加强学生对洋流影响气候的理解,而气候和地形是影响自然地理环境的最主要因素,呼应教材正文最开始“洋流对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显著”的铺垫。而这里又为下一节“海-气相互作用”做了铺垫,相信通过学习洋流对气候的影响也会帮助学生理解“海-气”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另外,这里还新增加了一幅图“墨西哥湾暖流”,利用红外线度确定海面温度,让学生对洋流的认识更加形象,也可以与富兰克林的研究方法进行对比体会技术手段对人类科技进步的巨大贡献。

关于教材的变化,我还有一点小小的体会,就是更加突出了洋流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我想这种变化的大背景有国内外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国家层面对海洋地理的重视等,都体现出了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更加重视和深入了,这其实就是对学生的人地协调观潜移默化培养。

对海洋生物资源分布的影响,除原有的寒暖流交汇海区形成较大渔场外,增加了“寒暖流交汇处是鱼类游动的壁障”,需要给学生解释清楚含义。寒暖流交汇可产生“壁障”,就好像冷暖气团相遇形成准静止锋一样,寒暖流交汇处洋流流速受到极大抑制,几乎停滞不前。对于习惯于随洋流游动的鱼群来说,寒暖流交汇处简直就像一堵阻止其前行的墙。

对航海和污染的影响,分别单独列出了与气候和海洋生物资源并列的标题,层次更加合理清晰。其中航海的部分增加了冰山对航海的影响,老师们也可以借助一些资料如电影《泰坦尼克号》帮助学生感受洋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对污染的影响可以补充福岛核泄漏事件相关资料。

老师们经验丰富,补充的相关资料也适应各自教学实际,但都能体现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

关于“热盐环流”,这是新增加的活动和材料,需要给学生解释清楚图中的环流颜色并不表示寒暖流,而是表层和深层海水流动的方向。北大西洋暖流将低纬度的热量源源不断地向中高纬度输送。并在此过程中,温度下降,密度升高,海水变得更“重”,于是就在大西洋的高纬度地区下沉到了大洋深处,这些下沉的海水转而掉头向南流动,经过南极大陆附近时接受南极底层海水补充之后,继续向北运动分别进入印度洋和太平洋,同时表层水的补偿作用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表层水流向北大西洋,完成一个循环。热盐环流实现了全球尺度的热量交换,和表层洋流相比它的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都要大得多,对维持全球气候的稳定有着重要作用。我觉得热盐环流其实正是“海-气”关系的最好说明,帮助学生了解热盐环流,为后续知识打好基础。

另外,关于热盐环流我也有一些不太明白的地方,比如说到深层的海水流动是到达了什么样的深度?深层海水的流动是集中在某个位置吗?相信学生们也会产生类似的疑问,甚至更多,我也会继续查找资料把疑问弄清楚,也欢迎老师们帮我解释清楚,帮助我进步!

第4篇

新学期开学已经一个半月,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我自己对这一段的地理课作一简单回顾,有成功经验,但更多感觉到的是不足。下面我就一堂地理课谈谈自己的感受。

上周我上课的题目是“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以往在讲授这一节时,通常制作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生动地演示洋流的形成和分布,教学效果比较好。目前,我们新到二中的教师还未配备电脑,而且高一年级教室的多媒体设备效果很差,希望学校能尽快为我们配齐笔记本电脑,并更新高一年级的电教设备。

抛开多媒体设备,常规的地理“三板”教学也有自己的特长。在讲洋流的分布时,我利用“边讲边画”法对照洋流模式图,在事先绘好的太平洋轮廓图上,依次用红蓝粉笔南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西风漂流等,然后让两个同学在黑板上,参照我讲的方法,画出了大西洋的洋流分布,师生互动,气氛热烈,教学效果较好。

我在引入新课时,首先用漂流瓶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迫切想了解为什么一只在英国海岸抛下的漂流瓶竟然可以漂到澳大利亚。在讲密度流时,插入二战时期德军潜艇巧妙利用密度流,自由出入直布罗陀海峡而不被盟军发现的小故事,学生听课的兴趣很高。

这堂课也暴露出不少问题,这里面有自身的原因,诸如对新课标的理念领悟得不够,讲的偏多,师生互动偏少,尤其没能让多数的学生都动起来。此外,自己的教学水平有限,教学的艺术性、趣味性还有待加强。最令我不满意的地方是,学生的地理知识参差不齐,中考没有地理,初三年级不开设地理课,许多学生地理基础知识相当贫乏。在讲洋流的分布时,许多学生对“大洲和大洋”这些基本的知识都不太熟悉,有些学生连东西半球如何划分也不清楚,所以相当一部分学生觉得课程难懂,做练习时一筹莫展。

总的来说,这节课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令人遗憾之处,有待于在以后的教学中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把新课程改革更好地进行下去。

第5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 新课标 信息技术 应用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4-0-01

就目前情况来看,地理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施并不顺利。在现在的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信息技术只是被作为一种背景资料进行引入,没有进行详细的介绍。地理信息技术的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但大部分学生的地理实验标准并没有达到成功开展地理信息技术教学的标准。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不足,同样造成了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失败。

1 加强现代化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学高质性

加强高中地理新课标与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教学的水准,必须要有高质量的师资队伍的配合。只有教师对地理信息技术具有一定的理解与操作能力,才能使高中地理教学向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教育工作力度,加强骨干性教师的培养,使其掌握最新的地理信息技术信息,促进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另外,学校还要利用网络环境对教师进行网上培训,从不同角度对教师的自我提高需求进行满足,在最短的时间内培养出高质量的教师。

例如,学校可以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观摩。针对同一内容进行传统教学与结合地理信息技术的教学,让他们从中体会两种教学方式的不同。在讲解《宇宙中的地球》的时候,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将地球的全貌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美丽姿态进行展示,使地理教学的魅力大幅度提高。

2 加强时代化地理教材的编写,提高教学针对性

教材是高中地理教师开展地理教学活动的必然凭借,教材只有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具有地理信息技术的详细介绍,才能使高中地理教师的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导向性。

在当前的高中地理教学中,像《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与《地表形态的塑造》等教学内容,教师可以与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相结合。传统的地理教学中上,教师对海水运动前后的图片进行展示,让学生对其运动过程进行想象。对地表形态塑造前后的形态进行对比,让学生从其差别来了解地形形态塑造的过程。而如果在教学中借助地理信息技术,相信教师的地理教学活动会更加具有趣味性,学生的学习劲头也会更足。

3 加强信息化实验环境的打造,提高教学真实性

高中地理新课标与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教学的有效结合,需要一定硬件设施的支持。从当前情况来看,我国的大部分高中学校已经完成了网络教室的建设。要使其服务于高中地理教学,学校可以将相关的地理信息技术软件植入到计算机中,方便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知识。为了实现高中地理新课标与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教学效率的提高,学校还可建立起一个与教学内容、活动相匹配的地理实验室。在真实的地理实验室中,学生能更加直接地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学习高中地理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比如,在讲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时,在有效的地理实验室环境下,教师不需要对合理与不合理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进行描述。教师可以利用GIS软件,让学生对几个不同的城市结构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开动脑筋,自主思考其合理之处与不合理之处。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教师不仅改变了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方法,更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这对于高中地理教学来说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4 结语

综上所述,地理信息技术教学对于高中地理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促进高中学生地理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的提高。希望在高中地理新课标的背景下,地理教师重视起信息技术的作用,利用业务水平与教学环境的改变,促进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提高。

(吉林省公主岭市范家屯镇第一中学,吉林 公主岭 136105)

参考文献:

[1]孙汉群.高中地理新课标与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教学[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1):111-115.

[2]旋晓伟,王林,王晓青.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调查研究[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1):125-128.

[3]张素娟.对中学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教学内容的认识与思考[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2):44-47.

第6篇

教学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挖掘,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一线老师已经深深地感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教学要求。而新课改理念下倡导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就是一种体现素质教育、适应现代教育教学要求的新的教学模式。它更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体验学习地理的快乐。

一、选择探究内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高中地理课本中内容涵盖丰富,教师要选择适合探究式教学方式的内容,从而在有限的课堂上获得最大的效率。如一些地理名词、地理术语、区域概念等需要学生记忆的知识就没必要进行探究,而一些原理的形成过程、规律的产生原因等知识都是适合用来探究的。例如:在教学“行星地球”时,地球运动的意义是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我们不妨让学生通过演示来探究昼夜交替、昼长夜短的变化规律。教师先给学生提供一个地球仪、手电筒、硬纸版等,学生把硬纸板裁出四个与地球仪经线圈等长的圆圈,每个圆圈等分成两种颜色,把手电筒作为光源,放在地球仪的一侧。在春分日到来时,把一个圆圈套在地球仪上,当作太阳照亮的半个地球与照不到的半个地球的分界线;讲晨昏线时,分别用不同颜色表示晨线和昏线。通过地球仪的自转,观察晨昏线有何变化,让学生了解到昼夜交替是怎样产生的,其周期由什么决定,对地球有那些影响。夏至、秋分、冬至也采用同样的方法,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促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

二、注重课堂导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教学中的课堂导入很重要,它起着引领全课的作用。教学导入虽只有几分钟时间,但导入的好可以深深地吸引住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的欲望。例如:教学“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时用了三个悬念引入,在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白天的体育比赛我国只能在晚上看到;上海的崇明岛与南通在逐渐地靠拢,你能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这几个悬念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采用探究教学中,教师不必担心学生的探究能力,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重要的是有没有开展探究式教学。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是否发挥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是否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如何让学生在合作探究学习中终身受益?这是需要我们研究的话题。

三、创设探究情境,突破教学难点问题

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在处理好新旧知识的衔接中,顺利完成自主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获得的知识,容易于理解并掌握。这样不仅突出了教学中重点内容又化解了教学中的难点知识。例如:“洋流”知识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从培养学生思维的角度出发,我们不妨从“洋流的成因、分布、地理环境的影响”几个方面入手,紧紧扣住教学内容,围绕“洋流的分布规律”来突破知识点,激发学生的思维。于是就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小漂流瓶的旅行”引入新课的学习中。创设问题的情境,能唤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在教学“洋流的成因和分布”一课时,就先做一个实验,让两个同学用一盆水、一瓶墨水、一台小风扇等材料来完成“洋流”实验,实验结束后教师提问:“盛行风与洋流的形成存在着怎样的关系?我们能否画出全球气压带、风带简图?试述太平洋与大西洋上的洋流分布状况。”有了太平洋和大西洋上的洋流分布图,再通过比较、分析、归纳,让学生尝试着绘一幅世界洋流模式简图。这样就突破了在教学“洋流”时的重点与难点问题。

四、做好课堂总结,促进探究成果升华

在问题探究后,教师应该与学生一起对探究的问题进行归纳,然后教师再通过引导、总结,帮助学生检验探究的结论是否正确。学生有了清晰的思路,但能否用课本上得到的结论去解释实际存在的问题?能否完成与之相关的作业并面对考试?教师应该结合具体的、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学生的思维进行适时得当的点拨小结,帮助学生将其探究的知识系统化,起到思维辐射的作用。例如:在教学“大规模海水运动”时,在肯定学生的探究成果后,进行课堂总结,太阳辐射对地球各纬度加热不均匀以及与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产生不同气压带和风带,在不同的风带与地转偏向力作用下,产生了洋流运动。洋流运动影响了全球热量平衡和海洋生物分布。洋流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事物之间总是存在着普遍的联系,人类应该正确认识地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并在生活中做到趋利避害。这样,学生在探究学习中不仅学习了地理知识,还受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教育。

总之,实践探究式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实践能力的有利时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探究式课堂教学,创造多种教学方式提升探究教学成效,让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并逐步形成合作探究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阴中学)

第7篇

案例一:L老师在第二单元“问题研究”一节中,对资料3的“资料分析”组织合作探究教学,L老师将其分为三个小问题:

1. 热岛效应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 这种环流会对大气污染物的扩散产生哪些影响?

3. 我们应该如何避免这种影响?

L老师将班级学生分成三个小组,每小组负责一个问题,分组自由讨论5分钟。然后每组选派学生回答,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表扬和讲评。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抛出各自的观点和看法,师生在这非常融洽和谐的气氛中完成了一节课的教与学。

这是当前合作探究教学最普遍的形式和现象。然而,授课教师并不理解合作探究教学方法的实质。上面三小问之间属于递进关系,也就是说,应该在理解掌握了前一小题之后,学生通过运用已有知识储备和上一小题的结论分析讨论后面的问题。教师将问题分割成三个小组来讨论教学,不但人为地割裂问题,增大学生学习难度,而且学生的思维过程缺乏完整性,不能全面地理解课程的设计意图,久之容易形成对问题认识的局限性。

案例二:B教师在第三单元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读图思考中,采取分组合作探究教学的方法,将问题分为3问:

1. 观察南、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的方向是怎样的?在南半球呢?

2. 在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大洋环流的方向是怎样的?在南半球呢?

3. 在印度洋,冬季和夏季的洋流方向有什么变化?

B老师和L老师类似,也将班级分为3个小组,每组讨论一个问题,讨论时间也是5分钟。

虽说这三个问题之间属于并列关系,学生不会出现上述人为割裂现象。但是,教师提供的上述三个问题内容简单,缺乏深度和发散性。学生自己通过读图就能很快独立解决,5分钟的讨论没有必要。这样的合作讨论是为了合作而合作,为了讨论而讨论,浪费了大量教学时间,遗弃了教学的有效性。

该部分教学,可以结合“3.5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北半球冬季)”图,在读图思考的基础上由学生画出洋流分布示意图,与“活动”中的“洋流分布模式图”相比较,哪些是一致的,又存在哪些不同点,为什么?这样的设计,学生就有“活”可干,有“话”可说,真正做到了合作学习。

上述两个案例是当前合作探究教学中最常见的两大误区,即忽略了教学的有效性和合作探究的完整性。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样的两点呢?

案例三:第三单元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W教师在“水资源与人类社会”教学中,将全班同学分成了“数量组”、“质量组”、“技术组”、“以色列工程组”、“中国工程组”五个组,并且补充了大量针对性很强的(有关这五个组中的水资源对人类社会影响)学习材料,并在黑板上提示每个组的探究思路。如“数量组”可利用两地对比、比较的方法来说明水资源数量的多少,是如何影响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有了老师这样的指导,学生的探究活动就能够合作,产生兴奋点。

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分组讨论尤其是公开课情况下显得尤为必要。但是每一组的问题都应该具有其完整性和有效性。

学生探究未必就是讨论和争论,这又是当前问题探究中常出现的认识误区。许多老师认为学生探究就是你一言我一语,各自发表自己观点,产生思维碰撞,生成新的观点或知识。实际上,探究就是学生的思维过程,就是课堂知识的生成过程,理论上来说是没有错的。

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引起学生的深度思考;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起学生能够生成新的思想、观点(哪怕是错误的观点,只要最后他能发现错误并修正错误)和知识,都是探究的过程。

第8篇

关键词: 地理教学过渡方法高效课堂

近几年,观摩了不少地理课堂教学,一堂好课其教学过程往往给人“行云流水,天衣无缝”的感觉,执教者往往具有高超的“架桥搭梯”的本领,即善于运用课堂过渡。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上学生的脑力劳动效率。”教师巧妙的过渡语言,对于实现地理高效课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在,绝大部分教师都意识到了“过渡环节”的重要性,在讲课的时候能够很好地注意这个问题。下面我就地理课堂教学中常用的过渡方法谈几点体会。

1.设置悬疑进行过渡

设置悬疑进行过渡是指教师围绕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事先酿成一个悬而待解、富有吸引力的问题,从而牢牢抓住学生的期待心理增强课堂学习的目的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教学任务完成之后再把这个问题拿出来让学生解决,既学以致用又有前后照应之效。例如,在讲解《大规模海水运动》一节时,预先设置悬疑:“日本大地震引发核泄漏之后,美国公民非常担心受到影响,他们的担心是否多余?”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却又悬而不决转入课堂教学,等“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学习之后再回过头来分析这个问题,最后又可通过这个问题的解决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部分的教学。

2.利用知识本身的逻辑关系实现自然过渡

在高中地理教材中,许多教学内容之间本身就有很密切的联系,只要充分利用知识本身的逻辑关系完全可以达到过渡目的。这种方法将知识本身的逻辑关系呈现在学生面前,讲解和过渡浑然一体,可以保持知识结构的完整性。这种过渡方法对于条理性较强的知识内容较为适用,特别是必修一自然地理部分的教学。例如,在讲解《河流地貌的发育》一节时,完成“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的教学后,我提出:“河流地貌对人类活动有什么影响呢?”然后直接过渡到“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内容的教学。

3.通过对比进行过渡

当两个教学内容之间相似时,可以通过对比进行过渡。例如,在讲解《地球的运动》一节时,学习“地球自转特征及其地理意义”后,教师可提出“地球在自转同时还在绕日公转,下面我们来分析地球公转特征及其地理意义”,然后出示表格通过对比完成“地球公转特征及其地理意义”的教学。

4.转折过渡

当两部分教学内容有较大差别时,可以采用“但是……”“然而……”“却……”等词语达到过渡的目的。例如,进行《气压带和风带》教学时,完成“理想状况下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活动后,我提出:“这是一种理想状况,而实际情况是地球在运动、地表性质并不均匀。”从而过渡到“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及其季节移动”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教学。

5.对上一环节进行小结实现过渡

这种过渡方法一般用于教学环节之间或课堂教学环节之末。教师在上环节教学内容结束后,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对教学的重点作一小结,然后过渡到下一环节。例如,进行《常见天气系统》一节教学时,讲完“锋与天气”后我小结道:“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等锋面活动形成不同的天气现象,这是冷暖气团的相互运动造成的。其实,一个地区大气的水平涡旋也可以形成天气系统,影响天气现象,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气旋、反气旋与天气。”这种过渡方法的特点是,能把教学的重点再现出来,给学生加深印象,增强教学效果。

6.通过拓展延伸来完成过渡

这种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内容基本完成后,通过引导学生向课外扩展,将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知识进行关联,在新旧知识之间搭建桥梁,实现内容或环节的过渡。例如,在进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时,讲完“地域分析规律”之后我引导学生“读世界自然带分布图”并思考:“我们分析的地域分析规律,有没有不吻合的情况?如果有请在图上找出,并思考原因是什么?”以此引导学生考虑“非地带性规律”并展开教学。

7.结合对上一环节或内容的评论来实现过渡

这种过渡方法是教师对上一环节或以前所学知识的优劣、利弊进行精要的简评,从而提出新授知识的一种过渡方式。其特点主要包括:一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上环节知识的特点和作用,二是暗示学生学习下环节内容的方法,以便把上环节知识与下环节施教知识进行比较教学。例如,在进行《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的教学时,完成“大牧场放牧业”的教学后,我这样评价:“刚才我们通过表格分析归纳了大牧场放牧业的分布、特点并结合案例‘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很好地理解了形成这种农业类型的区位条件。”

以上是我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几种过渡方法,具体运用什么方法实现过渡,还要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课堂教学目标,以及所教班级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和设计。

总之,课堂教学的过渡环节对于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实现高效课堂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此,我只是简要地谈谈这一环节的重要性和基本方法,更为精妙的方法和运用技巧还需要我们在地理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赵建林.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整合刍议[J].地理教学,2010-10.

第9篇

一、基于问题意识培养的学习情境的创设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设计,教师通过教学案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确实感到有问题要问。

1.创设学习情境,诱发问题意识。

教师对问题的培养意识重视不够,学生习惯了被动接受,便出现无疑可问的现象,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生疑,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利用教学案,通过问题串,创设问题型学习情境,可以将学生自然地带入问题情境,使学生想问、敢问、会问。

2.创设学习情境,引发认知冲突。

在学习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时,我在教学案中提供下列学习素材:(1)随着全球变暖、科技的进步和水稻良种的培育、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东北已成为我国重要的优质商品性水稻生产基地;(2)日本的水稻种植主要使用小型机械,生物技术水平高;(3)美国密西西比河下游平原的水稻采用旱地直播技术。与学生固有的知识和教材的观点(季风水田农业是小农经营、科技水平低下、商品率低、劳动生产率低的农业地域类型)相左,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教学案中该段学习素材既利于学生批判地接受知识,又引导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创设学习情境,拓展思维深度。

创设学习情境要尽可能提供多余信息、设计陷阱、隐藏地理信息,解决相关问题要学生综合分析,去伪存真,避开干扰因素,把握本质。如在“地球的运动”教学案中,我增加了多种图文密切结合的日照图,设计了如何提取图文信息、判读日照图等问题,引导学生判读、提炼、归纳、内化相关知识,培养学生读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创设学习情境,丰富学习素材。

在“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案中,学习情境“泰坦尼克号在大西洋撞击冰山沉没”,“在2008――2009年沃尔沃环球帆船赛中我国职业竞技选手郭川和他的团队驾驶无动力‘绿蛟龙’号帆船环球航行的相关微博”,“东南大西洋渔场的形成”等较好地验证了洋流的影响,不拘泥于教材,是对教材案例的补充。在“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案中增加非地带性的具体实例,如非洲和南美洲的非地带性气候实例,既补充了相关的地理考点,使地理环境的特征更加完整,又为学习地理提供了支架,扩大了学生的认知广度。

5.创设学习情境,拓展教学空间。

通过来自课外、生活中的新颖独特的学习情境的创设,接近学生生活实际和最近发展区,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强调学以致用。如笔者在一次公开课前,带领部分学生走出教室,徒步走了一遍苏州灵白线(灵岩山――白马涧)的登山步道,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将相关素材编进公开课的教学案,有效联系生活实际,拓展教学空间。

二、基于问题意识培养的“思考问题”的设计

使学生由无疑可问到敢于质疑,这是问题意识培养的必由之路。以“思考问题”为核心进行教学案的设计,有利于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1.问题设计要留有余地。

教师有时在教学案的问题设计中设置“我来命题”环节,请学生开放性地设计问题,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试想当教师只提供某道高考题的图表和文字素材,由学生设计问题。当有的问题设计匠心独具、新颖独到,甚至与专家的命题思路、设计视角不谋而合,受到老师褒扬、同学佩服时,学生体验到的成就和喜悦将产生巨大的正能量,必将推动学生继续设计问题,培养地理创新思维能力,在地理科学的世界里不断勇攀高峰。

2.问题设计要形式多样。

在地理概念类的教学案设计中,不仅要说明地理概念的含义,还要设计具体案例、实际问题来阐述地理概念的内涵、外延、辨析、图解,设计问题来理解地理概念的本质。如在设计“风带的概念”的问题时,可设计辨析以下概念:风带(如东北信风带)、盛行风(如东北信风)、风向(如东北风)、风力;风向的画法、判读、表示等,进而让学生理解风带的本质是大气环流。

3.问题设计要层次分明。

不要设计答案能从教材上直接抄下来的问题,最低层次的问题也要学生经过思考才能得出答案,这样有利于实现教学案的先学后教的功能。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对问题进行分层,设计适量不同层次的问题,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要求的问题,使层次较低的学生跳一跳也能够得着,有效避免“撑死了”的现象;对于层次较高的学生,问题要适当拓宽和加深,不至于出现“吃不饱”的情形。

4.问题设计要联系实际。

第10篇

5000字工程地质实习报告范文

一、实习概述

实习目的:

工程地质实习是港航专业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实习实践教学和课堂理论教学具有同等重要作用,工程地质实习的目的在于通过实习使学生具备分析、解决在实际工程中出现的简单条件下的地质问题的能力。

实习任务:

1、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理论联系现场实际,再回归到理论上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现场判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解矿物和岩石的形成过程、结构、产状等,掌握野外判断能力,加深对其认识

3、运用自己所观察到的具体的实际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加深对地质学习的系统理解。

4、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积极主动的优良品质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实习时间:

2016年4月23日

实习地点:

南京市汤山地区

南京地质博物馆(各类矿物、岩石等)

实习路线:

文天学院陡山北坡采石公路剖面(火石峰背斜)小铁路人工剖面南京地质博物馆文天学院

二、习地区地质概况

1、地层岩性(部分)

青龙群(T1+2q)

厚度约500m,与大隆组整合接触。

在棒槌山西端人工剖面其下部暴露清楚,称为下青龙组(T1x),可分为三部分:

下部为黄绿色页岩、泥岩,夹薄层微晶灰岩,产蛇菊石、克氏蛤。

中部为灰色薄层微晶灰岩与黄绿色页岩,黄褐色泥岩互层,层理清晰,产佛来明菊石等。

上部为灰色中厚层、薄层微晶灰岩夹黄褐色泥质微晶灰岩、钙质页岩及薄层瘤状微晶灰岩、微晶砾屑灰岩。

顶部为厚层微晶灰岩,被覆盖,在死虎岩附近山包上出露清晰。

在各层灰岩中,缝合线构造均很发育。

青龙群上部称为上青龙组(T2s),厚度约300m。剖面在死虎岩附近山包上出露完整,可分为三部分:

下部为灰色中薄层微晶灰岩,泥质微晶灰岩夹紫红色泥质微晶灰岩及瘤状灰岩数层(4~7层),产多瑙菊石、荷兰菊石等化石。

中部为灰色中薄层微晶灰岩,蠕虫构造及其发育。

上部为灰黄色中层泥质微晶灰岩夹厚层及薄层微晶灰岩。

顶部为纹层状白云质灰岩。

在各层灰岩中缝合线构造极其发育。

2、地形地貌

湖山地区位于南京城东28km,地形上由三列山组成,走向北北东。北列山海拔120~169m,包括排山、棒槌山。中列山山势较高,包括黄龙山、团山、纱帽山、土山、陡山、狼山等,主峰孔山海拔341、8m。南列山简称汤山,主峰海拔292、3m,著名的猿人洞(葫芦洞)和雷公洞(裂隙式溶洞)即发育于南列山。三列山之间是两个纵向次生谷地,北侧湖山谷地是龙潭煤系地层经地表水侵蚀形成,南侧谷地是志留纪高家边组页岩被剥蚀而成。湖山次生谷地两侧的谷坡上,发育有二级阶地。第一级阶地海拔4060m,即农田、煤矿所在地,二级阶地海拔6070m,主要为残积、坡积之碎石,夹少量冲积成因的粉砂质粘土。

3、地质构造

汤山位于青龙山汤山仑山复式大背斜中段,背斜轴在这一带昂起,构成一个短轴穹隆状背斜。背斜核部出露寒武系、奥陶系地层。背斜北翼陡,南翼缓,西端向西倾伏,东端向东倾伏。汤山背斜北翼发育有次一级的向斜(陡山向斜)和背斜(孔山背斜)。向斜构成中列山主体,向斜南翼陡,地层倾角常达 70~80,局部直立甚至倒转,北翼倾角25~35,向斜轴面向南倾斜。陡山顶为向斜核部,现采场平台仍可见部分向斜核部地层(栖霞组)出露。背斜紧靠向斜北侧,严格与向斜平行展布,组成大部分中列山之北坡,仅孔山主峰位于背斜核部。背斜南翼地层倾角缓,北翼地层倾角陡,通常为80~90,背斜轴面南倾。在陡山北坡雪浪庵大冲沟西侧石榴庵背斜核部出露地层为五通组。从地貌发展阶段看,该区域剥蚀作用进行得相当深刻,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现象比较普遍。实习区域断裂构造出露也较清楚。横向平移断层、正断层以及纵向的逆断层相当发育,陡南逆冲断层、陡西平移正断层以及陡山北坡的地垒构造出露都很清楚。在陡山北坡采石公路沿线,可以观察位于背斜南翼近核部位置顺层侵入的闪长玢岩出露,为燕山早期的产物。

4、其他地质现象

实习路线沿途还可见滑坡、重力折曲、风化分带、岩溶等地质现象,可拍摄照片或绘制信手剖面图。

泉水有孔山寺泉和棒槌山泉出露,均为上升泉。

5、地壳运动与地质发展简史(部分)

宁镇地区是下扬子断裂拗陷带的东段。从震旦纪到早古生代末,这里地壳比较稳定,运动缓和,只有多次轻度的升降;整个环境是浅海,堆积了厚度 3000余米的石灰岩、白云岩、页岩、砂岩地层,化石丰富。有时有硅质物供应,在震旦、寒武、奥陶及志留系等地层均或多或少出现过薄层的硅质岩或燧石结核(后者在碳酸盐地层中)。志留纪末期,华南发生了强烈的加里东运动,本区受到深刻的影响,海水退却,成为陆地,接受剥蚀。早中泥盆世的沉积物很不发育。到晚泥盆世初在准平原化的条件下,开始堆积了平原型河流沉积,随着出现了大型的湖泊沉积。这就是上泥盆统的石英砂岩和页岩地层。局部地区堆积了薄薄的赤铁矿层。早石炭世,本区处于海陆交互地带,海水时进时退,堆积了具有滨岸沉积特征的下石炭统的灰岩、页岩、砂岩。从中石炭到早二迭世,本区地壳稳定而缓慢的持续下沉,在沉陷得到沉积物补偿的条件下,堆积了浅海的碳酸盐沉积,这时气候温暖,海中生物繁盛,化石丰富。从远处周期性地运来的硅质物质,它成为薄层硅质岩或燧石结核形式堆积下来。在早二迭世末期还堆积了含锰磷的沉积物,这就是下二迭统孤峰组,在局部地方有开采价值。早晚二迭世之交,地壳有一度重要的上升、隆起过程,称为东吴运动,使本区海水退却,成为滨海沼泽环境,从而堆积了上二迭统的含煤地层,这就是龙潭煤系地层。东吴运动毕竟还是短暂的,到二迭世后期,海水复行侵入,直到中三迭世后期为止,本区又堆积了浅海特征的上二迭统大隆组,下、中三迭统青龙群。青龙群沉积过程中,整个下扬子拗陷已经有明显的收缩,海水逐渐变浅,青龙群的顶部出现了在海湾、泻湖环境下形成的石膏沉积。青龙群沉积完毕以后,本区发生了印支运动的第一幕,这是地壳运动性质的一次突变,有古生代以来长期的升降运动性质转化为褶皱的性质,青龙群以及以前的老地层全部参加到褶皱中,形成了宁镇山脉的雏形。整个下扬子的山脉淮阳山脉也是因为这一运动而奠定轮廓,地质上称这一运动为淮阳运动,在宁镇地区称为金子运动。由于金子运动结束了下扬子地带长期海侵的历史,使之成为陆地。在金子运动形成的山间盆地中堆积了中、上三迭统的黄马青群沉积,它与青龙群在许多地方是明显的不整合接触关系,它的底部普遍堆积有数十米到一二百米厚的碳酸盐质角砾岩。黄马青群堆积的晚期,气候由干热转为湿热,地势变为比较平坦,在局部地方形成含煤沉积,这就是黄马青群上部局部出现的范家场组含煤地层。此后,地壳运动再次剧烈进行,使包括上三迭统在内的所有地层褶。这次地壳运动是金子运动的继续和发展,属于印支运动的第二幕,称为南象运动。在南象运动的作用下,宁镇山脉的格架全面完成。地貌上是山脉和山间盆地相交织。在山间盆地中堆积了下、中侏罗统的象山群砂岩、页岩沉积,其底部是河流沉积,中上部过渡为湖泊沉积,局部地点有煤的形成。象山群与下伏地层在许多地方都是明显的不整合接触,如栖霞山附近的南象山,它不整合地盖在下二迭统栖霞组之上,有的地方,如西岗附近它不整合地盖在中、上三迭统黄马青群之上。

象山沉积以后直至白垩纪末期,这里地壳运动频繁,主要形式是差异性质的断块运动。断裂极其发育,沿断裂的垂直位移量很大,在断裂下落的部位形成盆地,堆积了很厚的上侏罗统到白垩系的洪积与河湖沉积,形成很厚的砾岩、砂岩和页岩。同时,由于断裂切割相当深,地壳深处的岩浆沿断裂带上升、侵入和喷出,因而陆相地层中同时产出很多的中酸性的火山熔岩、凝灰岩。此外,大量的中酸入岩也侵入到前第三系地层中。侏罗纪、白垩纪是本区岩浆活动时期,形成了内生金属矿床,如栖霞山大型铅锌矿,汤山附近的铜矿等。

侏罗纪到白垩纪的地壳运动统称为燕山运动。相应的地层之间出现了不整合接触关系,但地层的褶皱比较缓和而开阔。

第三纪以来,地壳仍有大幅度的差异升降,在内陆盆地中堆积了厚度很大的陆相砾岩、砂岩、页岩地层。第三系的一些层位是有利的生油地层和找油对象。由于地壳运动和缓、微弱,第三系地层产状极其平缓。但第三纪末期第四纪初期,发生了一些重要的断裂,它切割到地壳深部,有的甚至与某些深达上地幔的断裂相沟通,使深部的玄武质岩浆上升、喷溢,形成了南京附近的一些中心式火山喷发及玄武岩层的堆积,例江宁方山和六合方山都保存了较好的火山地形。

三、实习内容成果

早上十点钟我们来到南京东郊汤山镇湖山地区并于火石峰集合。首先老师让我们调整罗盘,当地的磁偏角为4,并教会我们怎样使用罗盘一级岩层表面不平整时怎样样量岩层的产状。

我们徒步走上山去,看到了背斜、向斜、褶皱。通过现场观察回归课本,对地质构造现象有了更深的认识。了解到背斜岩层向上弯曲,两侧岩层相背倾斜,核心岩层时代较老,两侧依次变新并对称分布,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两侧岩层相向倾斜,核心岩层时代较新,两侧依次变老并对称分布。背斜,向斜是褶皱的两个基本类型,褶皱就是多个连续的背斜,向斜。老师还给我们讲了一些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道理。在野外为了识别褶皱,我们一般可沿垂直于岩层的走向进行观察,首先根据岩层是否对称重复,判断褶皱是否存在,然后对比褶皱核部和两翼的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褶皱是向斜还是背斜,最后根据两翼岩层的产状,判断褶皱是直立的、倾斜的,还是倒转的。通过观察和聆听老师讲解,我们对地质构造现象有了更深的认识。

通过老师的介绍,研究宁镇山脉湖山地区已有多年的历史,早在李四光时代,现在有日本的小野家族,该地区的地质构造为三山夹两谷地貌,低山丘陵。我们实习路线由北向南前进,地质年代越来越新,通过沿途学习,我们看见第一个岩层为老虎洞组(C11),老虎洞组的演示成分为白云岩,表面有刀砍装溶沟,俗称刀砍纹,为灰色、浅灰色结晶白云岩,致密,较坚硬,遇酸仅微起泡,风化面有刀砍状溶沟。含有灰黑色、灰白色、肉红色、燧石结核,呈透镜体或团块状,产不规则石柱珊瑚等化石。

接下来是黄龙组(C2h),但只有很少的一块岩石。黄龙组与船山组假整合接触,黄龙组底部有白云岩砾岩,砾块半棱角、半滚圆状到不规则状,直径3~5cm为主,由方解石胶结,其晶粒达1cm以上,厚约5m。

黄龙组下部为白色微晶灰岩,斑块巨粒结晶灰岩,晶粒可粗达0、1~1cm,厚约5m。

黄龙组主体部分为灰白色略显肉红色微晶生物屑灰岩为主夹生物屑灰岩、砂屑灰岩,厚层到块状,层理不清,仅能根据缝合线构造来判断其层面产状。产布克小纺锤虫筳、筒形纺锤虫筳、刺毛螅、莫斯科唱贝、满苏分喙石燕、犬齿珊瑚,厚度约55m。

在此之后我们看到了河州组(C1h),和州组厚度为5m,与老虎洞组假整合接触。为灰黄色泥质及白云质微晶灰岩,含少量生物碎屑。可见袁氏珊瑚、贵州珊瑚、巨长身贝、不规则石柱珊瑚、轮状轴管珊瑚等化石。

在河州组不远处为高骊山组(C1g),但我们所看到的高骊山组覆盖,呈沟状分布,纵深2m左右,厚度约36m,假整合于金陵组之上,金陵组顶面颜色发红,有铁锰质薄层堆积。下部为灰白色、深灰色、紫红色页岩夹夹薄层砂岩,含灰褐色泥质生物碎屑微晶灰岩透镜体,见腕足类化石碎片。中部为灰黄色石英砂岩、粉砂岩夹数层灰紫色、灰绿色、灰色页岩。上部为灰白色、灰绿色、紫红色及灰黑色粘土质及粉质页岩,夹少量薄层砂岩。

金陵组(C1j)厚约6m,与五通组假整合接触。为灰黑色微晶生物碎屑灰岩,厚层状,生物碎屑中主要是海百合茎及腕足类碎片,含有机质及泥质成分较高,底部有一层铁质粉砂岩与五通组接触。盛产假乌拉珊瑚、笛管珊瑚,始分喙石燕、金陵穹房贝等化石。

随后张老师带领我们来到了一处平缓的山坡,山坡侧面为明显的背斜构造,是汤仑复式背斜,北翼较陡,南翼缓,层次清晰,此为五通组(D3w),岩石主要成分为石英砂岩,五通组厚约150m,可分为四部分:底部为为灰白色石英砾岩、石英砂岩,厚层状,层次清楚。石英砾岩有三层以上,砾岩成分为白色石英、黑色燧石、浅色具纹理之硅质岩等,滚圆或半滚圆状,砾径1~3cm为主。砾石可排列成单向斜层理。下部为灰白色石英砂岩,厚层状,间夹粉砂岩薄层。砂岩中石英含量可达95%以上,硅质胶结,具缝合线构造,具单向斜层理。上部为黄褐色砂岩、粉砂岩,夹有较多的灰白色粘土岩及灰黑色碳质页岩,局部夹扁豆体状薄层赤铁矿。在灰黑色页岩及灰黄色砂岩中可找到斜方薄皮木、亚鳞木、楔叶木等化石。顶部为灰白色中厚层状石英砂岩,缝合线构造非常发育。

我们还看到了断层,了解到断层是岩石受力发生断裂,断裂面两侧岩石存在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断层的规模大小不等,大者沿走向延伸可达上千公里,向下可切穿地壳,常由许多断层组成,称为断裂带﹔小者可见于手标本。几何要素,断层由断层面和断盘组成。断层面是岩石沿之发生相对位移的破裂面,简称断面,可以是一个单一的面,也可以是一个有一定宽度的带。断层面与地面的交线称为断层线。断盘指断层面两侧的岩块。位于断层面之上的一盘称为上盘,断层面之下的一盘称为下盘。如断层面直立,则按其相对于断层走向的方位来描述。

断层是地壳上部构造层次脆性剪切变形的典型产物。有的大断层向深处其倾角逐渐变缓,使断层面成凹面向上的弯曲,其剖面似铲形或犁形,称铲状断层或犁式断层。在地壳深处的韧性变形域,相当于断层的两盘作相对剪切位移的变形带称为韧性剪切带。

研究方法主要是在野外如何识别断层,确定断层面的产状,判断断层的运动性质,测定其两盘相对位移的距离,分析断层形成的时代及活动历史。常见的识别断层及其两盘相对运动方向的标志有﹕地质体的不连续。地层﹑岩脉和矿脉等在平面或剖面上突然中断或错开,表明断层的存在,并可求其断距。地层的重复或缺失。走向断层常见的一种效应。结合地层与断层两者产状的关系,可以判断是正断层还是逆断层。一般正断层造成垂向上的地层缺失,逆断层造成垂向上的地层重复。擦痕是断层面上两盘岩石相互摩擦留下的痕迹。断层面有时被磨光,并附有铁质或硅质的薄膜,光滑如镜,称为摩擦镜面。其上的平行细纹指示了两盘相对运动的方向。断层面上生长的石英或方解石纤维状晶体,貌似擦痕,称为擦抹晶体。它们是在断层运动过程中平行运动方向生长的晶体,纤维方向代表了断盘相对位移的方向。牵引构造。断层运动时断层近旁岩块受到拖曳造成的岩层局部弯曲,或岩层由塑性变形进一步发展而破裂成断层时留下的弧形弯曲。弧形凸出的方向大体指示所在盘的相对运动方向。断层岩。断层带中因断层动力作用被搓碎﹑研磨而改造的岩石。有断层角砾岩﹑碎裂岩及断层泥等,是脆性变形的产物,常见于一般断层中。糜棱岩是另一种常见于大断层带中的岩石,它是深处韧性剪切变形的产物(见韧性剪切带)。此外,地貌现象(断层崖﹑错断山脊﹑水系突然改向等)也有助于识别断层,尤其是活动断层。

在湖山地区的考察实习在忙碌中结束,下午我们来到了位于珠江路上的南京地质博物馆,博物馆的门外存放着几块大的岩石。老师就在外面给我们讲了一些关于矿物岩石的基本知识,让我们对他们有个大概的了解。

博物馆里的岩石和矿物琳琅满目地陈列在展柜里,有关地球科学的图画也挂满了墙。这里的岩石和矿物有的在学校的实验室里见过,但更多的是从未见过的,只见于书本上介绍,自然也没有那种感性的认识。这里有常见岩石,如花岗岩、玄武岩、石灰岩、片麻岩、辉绿岩、混合岩、大理岩等。也有常见的矿物,如石英、萤石、长石()、刚玉和云母等。薄片状,鳞片状,块状,土状,球状,钟乳状,黄的,绿的,红的给了我们无限的视觉冲击。我们一边仔细观察这些矿物和岩石的颜色和形状,一边看标本下面关于这些矿物和岩石的结构和构造的讲解,以及他们的工程地质评价。看到了灵璧石,雄黄雌黄,孔雀石,内蒙的鸡血石章石雕,吉林的松花砚。还看到不少钻石,玉和翡翠。如金绿宝石,红宝石,绿宝石,祖母绿,和田玉,南阳玉,珍珠等等。不过这里最吸引眼球的要数沙漠玫瑰了,

沙漠玫瑰又称戈壁石、风雕石,常见的有球状的和块状的,主要产于浩瀚隔壁,沙漠玫瑰是自然形成物,是沙漠的细石经风吹雨打后形成类似玫瑰般的结晶石,这种岩石在天然奇石市场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具有极其珍贵的研究和收藏价值。博物馆里同样陈列这大量的生物化石,有硅化木,中华鲟鱼,潜龙,古蜻蜓化石,大型的恐龙化石和恐龙蛋化石,以及第四纪全新世的鹿角,也有小型的植物和动物化石,如距今数亿年的震旦角石、莱德利基虫、创孔海百合、狼鳍鱼、拟蜉蝣等,不一而足。

在博物馆参观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老科研人员在以前搞野外科研的时候所用过得的物品,很难想像他们是如何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下去从事科研工作的。不过也正是因为他们几十年来为发展地球地质事业做出的努力,才有今天的成果。

在展厅中,我还了解到我国近代地质学发张历程。萌芽时期(18401910),草创时期(19111921),成长时期(1922 1936),动荡时期(19371949),发展时期(1949现在)。参观了一楼和二楼,最后我们又去参观了三楼。三楼分为两厅,左厅为矿产资源厅,右厅为地质环境厅。了解到我国矿产资源的丰富和人均资源的不足。在右厅中我山体滑坡,地面塌陷,岩溶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环境。

通过这次实习,使我在诸多地质构造性质方面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沿途我们见到了许多地质构造,捡了许多卵石。

四、小结

实习的日子我们虽然有些累,但收获了大学的课堂里没有的许多东西,不仅学到了地质方面的许许多多的知识,也学到了为人处世的许多道理与方法,学会了怎样学习,也学会了把书本的知识与实际结合,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关心地质情况,继续学习,为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期一周的实习很快过去了,在老师的耐心讲解下我们学到了很多,基本的认识并能清晰判断以地质构造,相信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都会对我大有帮助。

第11篇

一、利用好现有教材,精心设计问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高中地理新教材一改以往的教材设计,设置了许多问题,突出以问题驱动学习,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研究、讨论的学习过程。这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也为我们优化地理课堂教学提问提供了新的契机。

1.巧设问题导入新课,引发学生强烈探究新知识的兴趣

地理学科知识的整体性和联系性很强,各知识之间不是彼此独立的,它们之间有着或多或少的内在联系。一般情况下,课本的设计,上一知识点和下一知识点之间基本上存在一定的联系。因此,在讲授新知识之前,首先应该让学生回忆复习与本课有关的旧知识,从中找准与新知识有关的问题,把学生的思维引进“最近发展区”,启发学生运用旧知识去获取新知识,实现知识的正迁移。这样,便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在“地球风带”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回顾风的形成原理,高空和近地面的成因差异,利用课本的活动导入教学,让学生分析六大风带的成因。这样,既复习了热力环流这部分旧知识,又有利于理解和掌握大气环流等新知识。

2.把握教学目标,注重教材要点,突破重点难点

重点和难点的突破,关系到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是否完成。因此,在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处,要设计一定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解惑。但如果教师在备课时并未设计问题而是课上即兴提问,这样的问题往往会因为偏离教学内容或限于较低水平而流于形式,因而了解教学内容与目标并设计较高水平的问题成为教师进行有效提问的前提之一。如讲到高中地理“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时,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明朝时期郑和七次下西洋,他的船队会在一年中的什么时间出发?为什么?船队航行利用了哪方面的气候和洋流规律?这几个问题既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探究兴趣,复习了相关知识,强化了学生的认知,又能提高学生的兴致,拓展他们的思路。

3.注重身边的地理现象,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心理学启示我们,那些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有联系的问题往往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提问中,联系一些生活常识,尤其是能及时联系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件,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分析回答,可以增加地理教学的感染力。例如:在讲述“影响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时,笔者创设问题情境:为什么我们在夏季常常会闻到腥味?学生因此会联想到学校南面的冷冻厂,从而理解到对大气有污染的工业布局应考虑风向。

二、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设计课堂提问

地理课堂提问是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方式,是联系师生思维活动的纽带,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课堂提问是教学得以实施的中介。科学、优秀的设疑和提问方式,可以迅速抓住学生的思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置于知与不知、已有知识与某种新知识、全面认识与片面认识、熟悉事物与陌生事物、现实生活与课本知识等矛盾之中,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产生渴求掌握新知识的欲望。而且心理学也表明,学生的思维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地理课堂教学应抓住中学生特有的认知心理个性,诱发其探究问题的欲望,引领他们在创新思维领域发现“别有洞天”的风景。

1.抓住中学生好奇、好胜、挑战欲望强烈的心理特征设计问题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引起学生好奇心的客观材料要有新颖性,才能产生认知上的冲突和不协调,促使学生主动探求问题。设计问题时可充分利用教学内容与学生现有知识经验的反差,让问题富有刺激性和新颖性。如在学习“时区”之前,教师先投影一则材料:离岸金融亦称境外金融。世界离岸金融中心可分为五大集中区域(五大群):西欧群主要包括卢森堡、马恩岛、泽西岛、瑞士、直布罗陀、列支敦士登等;中东群主要包括巴林群岛,主要中心是巴林;加勒比群主要中心包括百慕大群岛、巴哈马群岛、开曼群岛、巴拿马等;东亚群主要包括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等;南太平洋群主要包括瑙鲁等。各金融中心的交易时间均为当地区时9时至17时。离岸金融中心的地理分布具有很强的时区性和地缘性。五大离岸金融中心所在的时区前后继起,几乎覆盖了全球所有时区,由此形成了一个全球24小时连续不断进行交易的统一的离岸金融市场。学生对此感到新奇有趣,急欲弄清其中道理,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

2.抓住中学生喜欢寻根究源的心理设计问题

现在的中学生已经不满足于“知其然”了,还要“知其所以然”。因此教师设疑和提问的角度要新颖并富有艺术性。例如,学习热力环流时,先让学生说一下自己家里的空调的安装位置,学生的答案肯定丰富。在此基础上,投影北方学校学生宿舍,窗户上方挂着制冷的空调,而窗户下方安装的是取暖器。以此进行设问:这样安装合理吗?为什么?这样的问题,与生活现象相结合,能很快活跃课堂气氛,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唤起学生的思维。

3.抓住中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认知活动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逐步深化的。教师的设疑和提问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问题的设置要有合理的程序性和阶梯性,在编制问题时,既不能让学生答不出,也不能简单地答“对”与“不对”,要使学生“跳一跳才能摸得着”。难度过大的问题要设计铺垫性提问。要防止缺乏引力、索然无味、抓不住重点、高不可攀、内容空泛的提问,要做到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把提问的过程当作一个阶梯,有步骤地启发学生循序渐进,层层递进,让学生的思维沿着一定的坡度发展。

第12篇

期末复习的时候你是不是经常无从下手,都不知道哪些知识点是重点,这样的话你肯定是考不出好成绩的,一定要学会列复习提纲,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一地理复习提纲,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4图1.4)

1.太阳系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行星分类(课本P5图1.5)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课本P6)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

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8图1.7)

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11)

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课本P11活动);

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⑷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二、太阳直射点移动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图示

2.地球公转过程中两分两至点的判断

依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23°26′N,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

上的夏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26′S,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简便方法:看地轴——地球逆时针公转时,地轴左偏左冬,地轴右偏右冬。如下图

3.地球公转过程中速度变化的判断

依据:1月初,地球运行至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二、昼夜交替和时差

㈠昼夜交替

1.⑴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

⑵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2.晨昏线的判读:在晨昏线上任找一点,自西向东越过该线进入昼半球,说明该线是晨线,反之是昏线。

3.晨昏线与赤道的关系:相交且平分,因此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4.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垂直且相切,因此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度。

5.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变化范围:0°~23°26′

6.太阳高度的分布:昼半球上>0°,夜半球上

㈡地方时的计算1.地方时计算原理:

①地方时东早西晚(同为东经,经度越大越偏东;同为西经,经度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经偏东时间早)②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③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既1°=4分钟)2.地方时计算方法:

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两地经度差

说明:①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东加西减——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②经度差的计算:同减异加——两地同为东经或同为西经相减;一为东经一为西经相加。③计算步骤:确定两地经度差;换算两地时间差;判断两地东西方向;带入计算。3.昼夜长短的计算

⑴昼弧:任一纬线落在昼半球内的部分。

⑵夜弧:任一纬线落在夜半球内的部分。

⑶计算:①昼长=昼弧对应的经度数÷15°;②夜长=夜弧对应的经度数÷15°㈢区时的计算

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两地时区数差

说明:①时区数的计算:当地经度数÷15°,商四舍五入得时区数。

②时间差的计算:同减异加——两地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相减;一为东时区一为西时区相加。

③加减号的选用条件:东加西减(同为东时区,时区数越大越偏东;同为西时区,时区数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时区偏东时间早)

㈣光照图的判读方法和步骤1.标自转方向,判断晨昏线2.定日期:

⑴北极圈出现极昼(或南极圈出现极夜)为6月22日;⑵北极圈出现极夜(或南极圈出现极昼)为12月22日;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为3月21日或9月23日。3.时间计算:⑴找特殊时刻点:

①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点点;②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点;③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12;

④平分夜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24点或0点。

⑵依据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东早西晚,东加西减的原则推算时间。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⑴日期定直射点的纬度:春秋分日——0°;夏至日——23°26′N;冬至日——23°26′S⑵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是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即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

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偏移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2.判断方法: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掌心向上,四指指向物体运动方向,大拇指所示方向为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

四、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⒈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参看课本P18)如右图:⑴太阳直射北半球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⑵太阳直射南半球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⑶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地均为6:00时日出,18:00时。

⑷极昼极夜范围的变化规律(如上图,以北半球为例):春分过后北极点开始出现极昼,春分到夏至极昼范围由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夏至到秋分极昼范围由北极圈缩小到北极点;秋分过后北极点开始出现极夜,秋分到冬至极夜范围由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冬至到到次年春分极夜范围由北极圈缩小到北极点

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⑵ 度变化: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⑵季节变化: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⑴计算公式:H=90°-纬度间隔

说明:所求点与直射点的纬度间隔计算遵循同减异加——所求点与直射点同在北半球或同在南半球相减,在不同半球相加。

⑵正午太阳高度大小比较: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即与直射点纬度间隔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反之越小。

五、四季更替和五带

1.四季划分依据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的变化。

2.划分的方法有三种:

(1)物候四季: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2)传统四季:以“四立”为起始点。(3)天文四季:以“二分二至”为起始点。

3.五带的划分依据是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界限是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4.黄赤交角与回归线、极圈之间的关系

⑴黄赤交角的度数等于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数,与极圈的纬度数互余。

⑵如果黄赤交角变小,南北回归线度数变小,极圈度数增大,从而使热带和寒带的范围缩小,温带范围扩大。如果黄赤交角变大,南北回归线纬度变大,极圈纬度减小,热带和寒带的范围扩大,温带范围缩小。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1.地震波

2.地球内部圈层——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划分三个圈层。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大气运动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

2.大气受热过程及温室效应

二、热力环流——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

1.热力环流中温度和气压值的比较方法(参看课本P30图2.3)

⑴温度:同一水平面上,盛行上升气流的近地面温度最高;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温越低。⑵气压值:同一水平面上看高低压;对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值越低。

三、大气水平运动——风(参看课本P31图2.5、2.6、2.7)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三圈环流——记气压带、风带名称及各风带的风向(参看课本P34图2.10)

2.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导致气压带、风带也随季节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二、北半球冬夏季节气压中心

1.北半球冬夏季节气压中心分布(参看课本P37图2.13、2.14)

2.季风环流(参看课本P38图2.15)

3.副热带高压与我国的降水和旱涝

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气候影响因素:一个地方气候的形成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2.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成因、特点汇总

1.冷锋、暖锋与天气变化(参看课本P41图2.18、2.19、2.20)

2.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系统(参看课本P44图2.22)

3.掌握锋面气旋的结构、冷暖锋判断方法、降水位置(1)锋面气旋:地面气旋一般和锋面联系在一起,称锋面气旋。

气旋是气流辐合上升系统,尤其锋面上气流上升更强烈,往往产生云、雨、甚至暴雨、雷雨、大风天气。

(2)锋面的位置:锋面出现在低压槽中,与槽线重合。

(3)锋面类型的判断:①以槽线为界,高纬来的是冷气团,低纬来的是暖气团。②标出气旋水平方向气流

的流向(北半球逆时针辐合,南半球顺时针辐合),依据冷暖气团的移动判断冷暖锋面:如果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形成冷锋;如果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形成暖锋。③标出雨区:冷锋降雨在锋后,暖锋降雨在锋前。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1.水体分类(课本P54)2.河流主要补给类型及特点

3.水循环类型(课本P55图3.3)

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1.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⑴流形成因素:盛行风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洋流前进时还受陆地形状的限制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⑵表层洋流分布规律:(参看课本P57图3.5,掌握各大洋洋流分布及洋流名称)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参看课本P58~60)⑴对气候的影响(参看课本P59案例1)

⑵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分布

⑶对海洋航行的影响: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速度;寒暖流相遇易形成海雾不利航行;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威胁航海.

污染的的影响: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3.洋流流向和性质的判读方法

步骤:⑴根据等温线分布判断南北半球——若某海区水温北低南高,说明是北半球的海区;反之是南半球。⑵判断寒暖流

依据:①暖流流经的海区,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凸,寒流流经的海区,海水等温线向低纬凸。(即洋流流向与等温线的弯曲方向相同)②由低纬流向高纬的是暖流,有高纬流向低纬的是寒流。例如:右图中,从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可判断是南半球,流经AB附近的是暖流(等温线向高纬凸,此海域水温比同纬度相邻海域高;也可根据流向是从低纬流向高纬来判断),流经CD的洋流是寒流。

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水资源的分布(课本P61图3.10)

⑴各大洲的分布:亚洲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大洋洲最少⑵各国的分布:巴西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我国居第六位

⑶我国水资源分布:空间上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2.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⑵ 资源的数量影响经济活动的规模大小;水资源的质量影响经济活动的效益

⑶技发达的近现代,人们大量开发利用浅层地下水,陆续开采深层地下水,开发海水淡化技术;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缓解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修建大型蓄水工程缓解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

3.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合理利用水资源措施

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1.内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课本P69~70)

2.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参看课本P71图4.3—4.6,地图册P32-33)

3.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参看课本P72图4.8)①岩冷却凝固

③变质作用

④重熔再生(或高温熔化)

第二节山地的形成(内力作用为主)

1.褶皱山和断块山(课本P73~74)

2.

板块运动与地貌(参看课本P73图4.10)

3.地质构造与找矿、找水

① 斜:良好的储油构造;②向斜:储水构造,常形成自流盆地。

4.地质构造与工程建设(课本P74活动)

①工程建设选址,应避开断层,以免诱发地震、滑坡、渗漏、坍塌等地质灾害。②开凿隧道通常选背斜,原因:背斜成拱形,安全稳定,不易积水。5.火山(课本P75)

6.山的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课本P76活动)

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

1.河流的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课本P77图4.17,P78图4.18)

2.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整体性(课本P85案例1,P87~89案例2和案例3)

⑴形成: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大气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⑵表现: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受到外界的干扰而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及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2.地理环境的整体功能(课本P86)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陆地自然带:陆地上不同地区,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形成与之对应的植被和土壤类型。

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2.三种地域分异规律(课本P91~94)

3.非地带性分布现象:在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基础上,陆地环境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非地带性因素影响,使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表现得不很完整或很不鲜明,称为非地带性分布现象。

例如:⑴沙漠中的绿洲;⑵南半球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缺失

4.陆地自然带与气候的对应关系(课本P39图2.16,P91图5.6)

表1.气候分布规律图

表2.陆地自然带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

2.世界人口增长特点(课本P2~3图1.2,1.3)

⑴时间特点:不断增长,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原因是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⑵地区差异: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缓慢;发展中国家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快。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

1.人口增长模式的构成、类型及特点(课本P6图1.6)

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课本P6~7)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人口的迁移

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

2.人口迁移分类(课本P8~9图1.8)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可能成为促进人口迁移的决定因素

三、美国的人口迁移(课本P10图1.9)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1.环境承载力: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环境人口容量(课本P12)

二、地球上适合养多少人(课本P12~13)

三、P14活动

1.我国环境人口容量评估依据是耕地资源,因为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资料。

2.我国人口与耕地资源,人口与水资源关系特别紧张.

3.改善我国人口与环境问题必须贯彻执行的基本国策是:实行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4.结合我国人口增长的情况和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现实,分析我国人口政策的合理性

⑴我国资源种类和总量丰富,但人均少,利用水平和开发技术低,资源破坏和浪费严重,资源相对短缺;⑵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基本进入现代型,但人口基数大,年净增人口数量大⑶经济快速发展,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突出。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一、城市形态(课本P18图2.1)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利用类型: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农业用地等。

2.常见功能区:功能区之间没有明确界限,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课本P19~21)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变化

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典型模式(参看课本P22图2.7)

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一、城市的不同等级(课本P25~26)

二、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课本P28~29图2.13,2.15)1.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城市相距较远.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

3.城市服务范围六边形嵌套模式可以用来指导区域规划、城市建设和商业网点的布局.

第三节城市化

一、什么是城市化(课本P31~32图2.17,2.18)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和特点(课本P33图2.20)

2.逆城市化

3.世界城市化的地区差异(课本P32图2.19)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本P36~37图2.25)

2.城市环境问题(课本P37图2.26)

3.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课本P38)

⑴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污染。⑵使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一、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农业区位的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二是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2.农业区位因素(课本P42图3.3)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1.农业地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和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具有相同特征。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课本P45~46图3.9)

一、季风水田农业(课本P47~48图3.10)

二、商品谷物农业(课本P49~50图3.13,3.14)

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大牧场放牧业(课本P47~48图3.10)

二、乳畜业(课本P52~54图

3.19,3.20)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一、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2.不同类型工业部门的区位选择原则(课本P58图4.2)

二、工业区位选择(课本P59~60)1.工业区位因素及其作用的变化

2.案例分析——钢铁工业区位变化(课本P60图4.5)

3.社会、环境需求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课本P61图4.6)

一、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课本P62~63)1.工业联系

⑴生产工序上的联系——工厂之间存在产品与原料的联系⑵空间利用上的联系——共同利用基础设施或廉价劳动力

3.工业地域

⑵工业地域按形成分类

⑶工业地域按性质分类

业地域形成原因:工业集聚

二、工业分散和工业地域联系(课本P63~64)

1.工业分散

2.工业地域联系

一、传统工业区1.概述(课本P65)

2.鲁尔区(课本P65~67图4.9、4.12、4.13、)

⑴区位优势:①丰富的煤炭资源;②离铁矿区较近(法国洛林铁矿);③充沛的水源;④便捷的水陆交通;⑤广阔的市场。2.衰落原因:

①生产局限于传统工业;②煤炭在世界能源费消构成中的比重下降(原因:石油、天然气的广泛应用;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减少);③钢铁市场竞争激烈及其替代品的广泛应用;④重化工业集聚带来的环境污染、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等问题;⑤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4.辽中南工业区与鲁尔区发展条件的对比(课本P67~68图4.14)二、新兴工业区1.概述(课本P68)

2.意大利新兴工业区(课本P69图4.15、4.16)

3.美国“硅谷”(课本P71~72图4.19)

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1.主要运输方式及特点(课本P78表5.1)

2.运输发展趋势: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

二、交通运输布局

1.交通运输网(课本P79~80图5.3)

2.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经济、社会、技术、自然

3.南昆铁路的建设(课本P80~81图5.4)

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1.对聚落形态的影响(课本P82图5.5、5.6)

2.对商业网点分布点的影响(课本P83~84图5.8、5.9)3.集镇是在交通要道上发展起来的,交通线路的改变会引起集镇的繁荣或衰落。

如陕西勉县的长林镇。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课本P90)

二、直面环境问题

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课本P92)⑴人类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⑵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要排放到环境中去⑶人类作用于环境的同时,环境反作用于人类

2.环境问题类型及产生(课本P93~94图6.8)

3.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及分布(课本P94~95图6.11)

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原因(课本P99)⑴人口众多给经济发展带来沉重的负担;

⑵资源短缺——原因:①人口多,人均占有量少;②生产技术水平落后,自然资源利用率低。

⑶自然环境面临极大的危机——表现:①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且迅速由城市向农村蔓延;②生态破坏范围扩大,程度加剧

2.实施:1994年3月,国务院了《21世纪议程》,提出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及行动方案。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课本P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