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安全科技论文

安全科技论文

时间:2022-08-23 18:06: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安全科技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安全科技论文

第1篇

[序号]作者.文献题名.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1] 袁庆龙,候文义.Ni-P合金镀层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研究.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32(1):51-53

B.专著

[序号]作者.书名.版本(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3] 蒋有绪,郭泉水,马娟,等.中国森林群落分类及其群落学特征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79-193

C.学位论文

[序号]作者.论文题名:学位论文级别.保存地点:保存单位,答辩年份

[7] 张和生.地质力学系统理论:博士学位论文.太原:太原理工大学,1998

D.报纸文章

[序号]作者.题名.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13]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思路.人民日报,1998-12-25(10)

E会议论文集

[序号]作者.文章名.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供选择项:会议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6] 孙品一.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现代化特征.见: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科技编辑学论文集(2).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0-22

F.报告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

[9]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的LBB分析.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

G. 专利文献

[序号] 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日期

[11]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中国,881056078 .1983-08-12

H.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 标准代号.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1]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I翻译类文献

[序号]─作者.书名.译者.版次(第一版应省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

[2] 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黄卫伟,等译.第七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J.专著中析出的文献

[序号] 析出责任者.析出题名.见:专著责任者.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12]罗云.安全科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及趋势探讨.见:白春华,何学秋,吴宗之.21世纪安全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5

K.电子文献

1、电子文献转载其他非电子文献(如电子图书、电子报刊),应在源文献的著录格式后著录电子文献的引用日期和获取和访问路径,其文献类型标志使用复合标志,即[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

[1] 江向东.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处理与图书管理系统解决方案[J/OL].情报学报,1999,18(2):4[2000-01-18] ..

附:参考文献著录中的文献类别代码

普通图书:M 会议录:C 汇编:G 报纸:N 期刊:J 学位论文:D 报告:R

第2篇

关键词:安丘模式,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近年来,安丘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全面提高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了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建设,这一做法得到了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论文参考。去年4月份,山东省政府在安丘召开全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现场会议,把安丘的做法确定为“安丘模式”,在全省推广。

1.主要做法

实施区域化建设,就是从源头控制和基础工作抓起,从出口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建设入手,通过加强农业化学投入品控制管理,推行标准化生产,实施全过程监控,逐步在全市形成符合国际质量标准要求的出口农产品种植养殖区域,把住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第一道关口,从根本上确保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中,主要抓了“五个体系”建设:

1.1健全质量标准体系,加快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建设

在严格实施已有国家级、省级标准的同时,研究制订了与农产品质量标准相配套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33个,参照出口国食品卫生标准制定了200多个生产标准,形成了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农业标准体系。按照“基地规模化、形式多样化、生产标准化”的要求,已建成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30万亩、果品基地10万亩、标准化养殖基地400个。对所有基地,实行统一生产资料供应、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组织生产、统一质量检测、统一收购销售的“五统一”管理模式,保证了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各个环节全部按标准化要求实施。

1.2健全控制管理体系,搞好农业化学投入品的源头控制和规范使用

坚持把加强农业化学投入品控制管理作为实施区域化建设的关键措施来抓,制定出台了《安丘市农药管理办法》和《安丘市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建设农业化学投入品专营专供管理办法》。积极探索农业化学投入品供应管理体制,一方面,强化对标准化基地农业化学投入品的供应管理,建设农业化学投入品专营店。论文参考。在专营店配备专职技术人员,在基地配备植保员,指导规范使用农业化学投入品。目前,已建成市级农药兽药专营总店1处,镇和农村社区直供店67家;设立市级化肥专营总店1处,镇和农村社区专营店60家。另一方面,加强对全社会化学投入品市场规范管理,确定15家化肥、农兽药批发企业,负责全市化学投入品的网络建设和批发供应,净化规范社会化学投入品使用的大环境。

1.3健全科技服务体系,为区域化管理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

一是健全区域化管理科技服务组织。整合农业、畜牧、林业等职能部门的科技人员,落实区域化管理科研课题,积极开展良种的引进选育和试验示范,以及新农兽药的测试和推广应用。二是加强区域化管理的宣传培训。目前,已聘请检验检疫、农业、外经、畜牧等方面的专家进行骨干培训20次,培训人员2万多人次。通过电视台开辟专栏、编发科技宣传册、开展科技下乡等形式,培训农民10万多人次。三是开展区域化管理社会化服务。成立农业专家顾问组,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110免费服务热线,建立“安丘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110”网站,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组织321个,在全市形成了以农业、畜牧、林业等职能部门为龙头,以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为依托,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协会和生产合作社为纽带,上下贯通,左右相连,点面互动的科技服务网络。

1.4健全检验检测体系,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对已有的农业、畜牧、质监等检测资源进行整合,建设了市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在重点蔬菜生产区和批发市场建立了快速检测点;在外贸食品公司成立了山东省首家自有出口蔬菜检测中心;在凌河镇、新安街道分别建设了高标准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初步形成了以市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为依托,以农产品加工企业检测资源为主体,农业、畜牧、质监、环保等部门检测机构共同参与、分工协作的检验检测体系。基本实现了出口农产品从农资、土壤到生产、加工各个环节全过程、无缝隙的监控和检验检测。

1.5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形成区域化管理整体推进机制

在国家出口检验检疫部门的指导下,建立了政府主导、龙头带动、部门联动、全民行动“一导三动”的区域化管理推进机制。政府主导,发挥好政府统筹协调、行政推动作用,制定实施规划,加强政策扶持,搞好组织协调,实施联合执法和监管。论文参考。龙头带动,以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组织为支撑,扩大基地规模,提高基地管理水平,拓展国际国内市场,示范带动区域化管理的开展。部门联动,根据区域化管理的总体规划和重点工作,明确相关部门在区域化管理中的职责,做到既各负其责、分工把关,又协作配合、执法联动,强力推进区域化工作开展。全民行动,通过宣传培训,提高农民的素质和农产品安全意识,真正调动全体农民群众参与和支持区域化管理的积极性,形成了区域化管理的浓厚氛围和强大合力。

2.初步成效

2.1创新了管理模式,建立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长效机制

通过组建专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协调组织和机构,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了政府部门的人力、技术和执法管理资源,形成了长期稳定、联合协作、富有成效的工作机制。

2.2扩大了标准化基地规模,降低了基地建设管理成本

全市标准化基地由原来的6.5万亩扩大到30万亩,有效解决了企业基地过于分散、管理费用过高等问题,降低了基地建设管理成本,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每建设一个300亩的标准化基地,可节约7.8%的用地,每年节约管理成本10万元,农业化学投入品使用成本降低15%。

2.3提高了安丘出口农产品质量和知名度,扩大了农产品出口创汇

安丘区域内各类蔬菜的药残检出率(含药残达标蔬菜)由实施区域化以前的17.2%下降到目前的2.4%。供港蔬菜从未发生投诉问题。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今日关注》、《东方时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香港《大公报》、山东电视台等栏目对安丘市实施区域化建设的做法进行了宣传报道。

2.4减少了污染,保护了环境

规范使用农业化学投入品,有效地控制了农业污染,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促进了全市生态文明建设。

2.5培育了新型农民,加快了新农村建设进程

通过开展区域化建设,对农民进行大规模教育培训,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培养了大批新型农民,壮大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促进了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第3篇

论文关键词:纸质文献,高校图书馆,利用率

 

文献利用率是衡量图书馆馆藏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之一,影响利用率的因素很多,文献采访质量是其中的一项,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文献利用率的高低。因而,定期的对馆藏文献的利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以便提高中文图书采访的质量是很有必要的。

下面是对河南科技大学图书馆近三年中文图书利用情况进行的统计分析,即2008—2010年,通过分析研究,及时发现采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的办法,有针对性地制订文献采访的准则。

一、调查时间段的调查的对象

本次统计,借助于图腾系统的典藏及流通统计模块进行统计。统计的时间段自2008年1月1日起,截止至2010年11月30日。本次统计的主要对象是四个校区流通上架的中文图书。统计的方式是按册数统计,分类使用的是

中图法分类。

二、图书馆中文图书利用率情况统计分析

本次数据统计按以下公式来计算:

藏书流通率=外借册数/中文图书馆藏×100%。

1、图书分类说明

本次数据统计将馆藏文献按文、理、工、农、医分为五大类,社科类(A、B、C、D、E、F、G、H、I、J、K)图书统分为文科;N、O、P、U、V、X、Z统分为理科;S和Q为农科;R为医科;T大类为工科。根据这个分类中文图书利用情况见表1:

表1:

 

 

 

类名

类号

馆藏比例

利用率

馆藏排名

借阅排名

利用率排名

文 科

马列类

A

0.4%

351.33%

19

18

9

哲学类

B

3.96%

351.82%

10

8

8

社科总论

C

2.75%

320.31%

11

10

11

政治法律

D

4.41%

197.33%

7

11

17

军事类

E

0.55%

327.60%

17

15

10

经济

F

13.45%

105.59%

2

7

22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G

2.23%

258.28%

12

12

15

语言、文字

H

11.24%

539.92%

4

3

1

文学

I

12.28%

496.10%

3

2

2

艺术

J

2.22%

453.29%

13

9

3

历史、地理

K

5.69%

431.85%

5

4

5

文科合计

 

 

59.17%

348.89%

 

 

 

 

 

 

理 科

自然科学总论

N

0.77%

271.24%

15

16

13

数理科学和化学

O

3.97%

480.77%

9

5

4

地球科学

P

0.32%

144.73%

20

21

18

交通运输

U

0.57%

249.69%

16

17

16

航空、航天

V

0.10%

138.45%

22

22

20

环境科学、

安全科学

X

0.42%

118.95%

18

20

21

综合性图书

Z

0.22%

363.13%

21

19

6

理科总计

 

6.37%

252.42%

 

 

 

工科

工业技术

T

23.88%

287.98%

1

1

14

农科

生物科学

Q

1.37%

356.10%

14

14

7

农业科学

S

4.16%

134.24%

8

13

19

农科合计

 

5.53%

245.17%

 

 

 

医科

医药、卫生

R

5.05%

303.7%

6

第4篇

Huang Jianfeng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茂名 525000;华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广州 510641)

(College of Mechanical & Electrical Engineering,Guangdong University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Maoming 525000,China;

Institute of Safety Science & Engineering,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641,China)

摘要: 归纳了本质安全的定义,阐述了本质安全的基本原理及国内外发展的状况,指出了现阶段本质安全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石化企业应该从工艺过程、生产设备、作业环境、人员素质、生产管理、评价方法等六大方面实现其本质安全化。

Abstract: It summarized the definition, the principle and the domestic and overseas development of inherent safety. It fou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present research of inherent safety. At last, it proposed that the petrochemical enterprises should achieve inherent safety from six aspects―process engineering, production equipment, operating environment, personnel quality and manufacturing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method.

关键词: 本质安全 安全评价 石化企业 石油化工

Key words: inherent safety;safety assessment;petrochemical enterprises;petrochemical

中图分类号:TE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32-0026-02

0引言

传统的危险管理方法是通过危险与人们、财产和环境之间的保护层来控制危险的。保护层包括对人员的监督、控制系统、警报及保护装置,还有应急系统等。该方法很有效,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化学工业的安全记录[1]。但是在危险与受到潜在影响的人、财产和环境之间设立保护层也有很多不利之处,如建设保护层的费用高昂,还有后期的操作费用、安全培训费用及维修保养费用等。况且,保护层只是抑制了危险,并不能消除危险,有些失效的保护层甚至会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本质安全成为了石油化工技术新的研究热点。

1本质安全的定义

本质安全的概念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电气设备防爆构造设计[2],这种防爆技术不附加任何安全装置,只是利用本身的结构设计,通过限制电路自身的电压和电流来预防产生过热、起弧或火花而引起火灾或引发可燃性混气的爆炸,它从根本上解决了危险环境下电气设备的防爆问题,故这样的电气设备被称之为本质安全型设备。1977年,英国帝国石油化学公司(ICI)的安全顾问Trevor Kletz率先提出了本质安全的概念[3]。

《职业安全卫生术语》(GB/T 15236-94)本质安全定义:“通过设计等到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4]。

《机械工业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试行标准》本质安全定义:“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5]。

我国石化行业对本质安全的定义:指通过追求人、机、环境的和谐统一,实现系统无缺陷、管理无漏洞、设备无故障。实现本质安全型企业,要求员工素质、劳动组织、装置设备、工艺技术、标准规范、监督管理、原材料供应等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和每一个环节都要为安全生产提供保障[6]。

美国化工过程安全中心(CCPS)对本质安全定义:“本质安全就是营造一种安全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的生产过程中伴随的物料及生产操作里存在的安全隐患都已经被减少或消除,并且这种减少或消除是永久性的”[7]。

日本对本质安全定义:“它是指操作人员在使用或操作电气装置和机械设备的时候,这类装置或设备,无论从结构方面,还是从性能和强度方面均不存在危险”[8]。

笔者认为,从本质安全四大原理出发,设计可靠性高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并建立科学的、系统的、主动的、全面的事故预防体系,使风险处于可控制、可接受的程度,就是本质安全。本质安全化就是将本质安全的内涵加以扩大,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生产系统具有完善的安全防护功能,系统本身具有相当可靠的质量,系统运行中同样具有相当可靠的质量。

2本质安全的原理

本质安全装置的实现原理可以用四个词来概括[9,10]:最小化,替代,缓和,简化。“最小化”指减少危险物质的使用数量,或减少危险物质在工艺过程中的使用次数;“替代”指使用安全的物质或相对安全的物质来替代原危险物质,使用相对安全的生产工艺来替代原生产工艺;“缓和”指在不能最小化或替代危险物质时,应在安全的条件下操作,例如常温、常压和液态;“简化”指简化工艺、设备、任务或操作,使设备状况清楚避免复杂设备和信息过载,使设备有充足的间隔布局来避免碰撞效应,使不增加过量的附加安全装置以减少错误发生的可能。

一套本质安全的装置,它具有设计合理,在事故中很少或基本上不产生破坏的特点。它从根源上减少或消除危险,而不是通过附加的安全防护措施来控制危险。它通过采用没有危险或危险性小的材料和工艺条件,将风险减小到忽略不计的安全水平,生产过程对人、环境或财产没有危害威胁,不需要附加或程序安全措施。它通过设备、工艺、系统、工厂的设计或改进来减少或消除危险,安全功能已融入生产过程、工厂或系统的基本功能或属性中[11]。这就是本质安全的实现原理。

3国内外发展现状

基于本质安全的设计思想早在1870年时就出现过,但它直到100年以后才被工程师们重视[12]。1977年12月14日,Trevor Kletz在英格兰的Widnes召开的英国化学工业协会年会上所提出的工艺和设备本质安全的概念[3]。1978年,Trevor Kletz发表了著名的文章《不存在的东西不会泄漏》[3],为本质安全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此后,化工过程本质安全已成为美国、芬兰、德国等国家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对本质安全的研究包括本质安全理论、本质安全工艺、技术及应用方法、本质安全定量化评价工具等,从最初的设备、技术的本质安全向系统、管理层面的本质安全化发展。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十分重视本质安全的研究与应用[11],已取得一系列技术成果。在本质安全定量化评价方法方面,先后有PIIS法、INSET工具箱、ISI法、SHE法、I-Safe指数法、图形法、ISIC法、安全危险指数法、KPIS法、PRI法等;在本质安全应用技术方面,与清洁生产、模糊逻辑理论、事故调查理论、安全连琐系统SIS、工艺安全管理系统PSM等技术结合在一起,为构建石化企业本质安全系统提供了理论基础。

我国本质安全研究开展的并不晚,其前身是20世纪50年代关于电子产品的可靠性研究。我国除本质安全型防爆电气产品的开发外,近年来,煤矿、化工等行业也在积极探索本质安全技术和管理方法[13]。在学术上明确提出本质安全概念应该是在20世纪90年代,此后本质安全研究如雨后春笋,有大量学术。从文献资料上看,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第一,大多数期刊论文都是围绕本质安全的定义、以及它与传统安全概念的区别方面展开,有少数谈到了怎样建立本质安全体系和企业的本质安全模型;第二,主要是针对煤矿企业本质安全展开研究,对煤矿企业怎样实现本质安全和怎样评价、考核本质安全系统有一定思路。针对石油化工行业实现本质安全的期刊较少,可见本质安全在石油化工行业的研究还有待深入。我国正处于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时期,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探索先进的适用的安全管理和事故预防方法显得尤为必要。研究从根本上消除或减小危险的本质安全理论具有现实意义[11]。

4存在问题

本质安全理论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在实践中也收到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问题如下:

4.1 本质安全虽然在近十多年里取得了较快发展,但还有很多因素阻碍了本质安全的发展。一是本质安全的设计目的和传统安全概念里的目的大相径庭,前者至力于从根本上消除或减少当前工艺设备的危险,后者强调通过控制危险和运用附加装置减少事故导致的后果。二是企业对本质安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加上本质安全的标准难以衡量,一家工厂是否应用了本质安全相关标准,能否达到本质安全,没有统一的检验标准和规范。目前石化企业都在强调本质安全,但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指导思想和操作方案,这使推进石化企业的本质安全化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4.2 本质安全评价方法大多局限于早期设计阶段,而实际中在役的大量生产设备,是事故发生的主要位置,所以研究能促进现存设备的本质安全化的评价方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阶段,对石化企业现有的装置和设备展开本质安全评价,促进它的本质安全化,还没有一套具有操作性和实践性的理论标准。

4.3 安全是指综合的安全,很多方法只是从工艺过程的设计、设备的运行、毒素、布局等方面考虑本质安全,却没有考虑人的重要作用,没有充分意识到人、物及环境间不和谐就不能保证系统本质安全化的事实。所以有些本质安全评价方法的参数不够全面,还有待提出一套综合的本质安全评价方法。

4.4 相关本质安全的应用技术收到了一定效果,但专业性太强,企业普通的安全技术人员难以掌握和实施。而且,石化企业已采取了很多先进的技术来促进设备的本质安全化,如RBI技术,RCM技术,SIL技术,DNV的RAM技术(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等,有效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和设备的可靠性,怎样把本质安全理论与这些先进的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正是目前石化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5总结

本质安全方法强调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小危险,是一种先进的风险管理思想。但是,在当前科技水平下,石油化工企业真正的本质安全是无法实现的,危险源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应用本质安全的方法只能减小危险,而无法消除系统中所有危险。而传统的非本质安全方法强调控制危险,这对于存在各种无法消除的危险源的化工企业来说,也是一种控制危险的有效方法。因此,本文总结出一种基于本质安全的综合风险管理模型。

构建本质安全型石化企业从六个方面进行,即工艺过程本质安全化、生产设备本质安全化、作业环境本质安全化、人员素质本质安全化、生产管理本质安全化和评价方法本质安全化。具体构想如图1所示。

5.1 工艺过程本质安全化工艺过程本质安全是本质安全型石化企业的关键,可运用本质安全评价方法,从根源上找出工艺过程中可能潜在的危险,从而从消除或减小工艺过程设计时未能考虑的危险。然后结合传统安全评价方法,找出系统中的危险源,增加安全措施,运用过程安全管理、风险管理计划等先进管理方法,把风险控制在最低水平。

5.2 生产设备本质安全化同样,可运用本质安全评价方法,找出装置或设备在设计时未能消除的危险源,适当添加保护层,使设备具有较完善的防护和保护功能,以保证设备和系统能够在规定的运转周期内安全高效地运行。同时,对设备实施风险管理,运用RBI、RCM、RAM、SIL、故障自愈调控等技术在设备层面上降低风险,这是保证工艺、防止事故的主要手段。

5.3 作业环境本质安全化作业环境的本质安全化,即生产场所应确保职工的作业安全,在空间、气候等创造舒适安全的环境。作业环境本质安全化,主要通过本质安全的布局设计思想、“5S”管理、清洁生产、绿色化学等手段实现。

5.4 人员素质本质安全化人员的本质安全化,要求操作者有较好的心理、生理、技术素质,以减少误操作而导致的事故。加强本质安全化和法治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科技文化素质,营造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是实现人员素质安全化的根本途径。

5.5 生产管理本质安全化使生产管理从传统的“问题出发型”管理,逐渐转向现代的“问题发现型”管理,运用本质安全的原理和方法进行系统分析、事故预想、风险评价,从而做到超前管理、超前预防。建立和实施全面规范化生产维护管理体系TnPM,这是其它管理体系的基础;完善HSE管理体系,在操作层面上降低风险,这是实现生产管理本质安全化的基础和保障。

5.6 评价方法本质安全化引入全新的风险管理思想和策略,运用本质安全评价方法,查找系统中存在的固有危险源,结合各种防范措施和先进技术,增强石化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从而达到本质安全化。

总之,从以上六个方面努力,结合PDCA模式持续改进,切实执行风险的检验、监测、控制和管理就能有效实现石化企业的本质安全化。

参考文献:

[1]付燕平.化工工艺设备本质安全程度评价模式研究[D].沈阳航空工业学院,2006.

[2]江涛.论本质安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0,(05):4-11.

[3] Kletz T A. What you don't have, can't leak[J]. Chem Ind. 1978(May 6): 287-292.

[4]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职业安全卫生监察局.GB/T 15236-94职业安全卫生术语[S].1995.

[5]国家经贸委司(局)发文安全,[2000]50号.《机械工业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试行标准》[S].

[6]许正权,宋学锋,李敏莉.本质安全化管理思想及实证研究框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2):3-83.

[7] Bollinger R E, Clark D, Dowell A M, et al. Inherently Safer Chemical Processes:a Life Cycle Approach[M]. New York, NY, USA: Americ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Engineers, 1996.

[8][日]青岛贤司.安全用语事典[M].四川省: 四川省冶金局、劳动局, 1984.

[9]Amyotte P R, Goraya A U, Hendershot D C, et al. Incorporation of inherent safety principles in process safety management[J]. Process Safety Progress. 2007, 26, (4): 333-346.

[10]吴宗之.基于本质安全的工业事故风险管理方法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07,(05):50-53.

[11]吴宗之,任彦斌,牛和平.基于本质安全理论的安全管理体系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07):58-62.

[12]Lutz W K. Advancing inherent safety into methodology[J]. Process Safety Progress. 1997, 16, (2): 86-88.

[13]田震.化工过程开发中本质安全化设计策略[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2): 4-8.

――――――――――――

第5篇

Abstract: Biological safety is a new undergraduate subject in 2005,the construction of it is still in the infant stage,training model and curriculum system of biosafety professional was established by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ollege of Bio-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improved continuously in practice.

关键词: 生物安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Key words: biological safety;talent training;curriculum system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7-0167-02

0引言

生物安全问题是指由于人类不当活动干扰、侵害、威胁生物种群的正常生存发展而引起的问题,包括生物、生态系统、人体健康和公私财产受到污染、破坏、损害等问题。生物安全问题真正引起国人关注是源于2002年发生的“食人鲳”事件,全国各地的相关部门对此进行了强有力的全面清查处理[1]。但多位专家均指出,一时一地的清理查处只能治标。只有建立和完善各项法律制度,才能从根本上防止生物入侵的悲剧再次发生[2]。

1国内外生物安全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生物安全本科专业是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新上的本科专业,由福建农林大学率先招生,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首次招生,作为我校一个年轻的本科专业,如何让毕业生在就业和继续深造中突出优势,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其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等诸多问题都显得还不够成熟[3]。

而在国外高校中, 没有设置专门的生物安全专业, 而是在相关的学科或专业中设置了和生物安全有关的课程设立了食品安全的方向, 这些课程包括: 生物安全导论、农产品质量安全、生物化学、生物地理学、动植物检疫学等[4]。

2专业建设基本规划

生物安全作为一个新近发展,但应用性又很强的专业,其发展目标必须把社会需求及其对人才的要求放在首位,据此确定专业建设的任务和发展方向。考察省内外兄弟院校相关专业的办学历程与经验,我们在专业发展规划中,充分认识到:本专业要培养的不仅是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生物安全教学和科研人员,而且还要面向社会培养高质量的生物安全应用和管理等方面的人才。

本专业建设目标是,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实现生物安全专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四年的专业建设,努力使本专业成为我省生物安全人才的重要基地。经过4-8年的建设与发展,将生物安全专业建设成为国内先进、且有一定国际影响的专业。

3专业建设基本思路

生物安全专业创办之前,就多次组织了有关领导、专家、系主任及骨干教师,到省内外等院校及相关部门考查,了解生物安全相关专业培养方案、教学工作及学生的培养等情况。回来后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出我校生物安全专业建设计划。

3.1 以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为前提一方面,本专业培养思想品德优良的具备与现代高等教育相称的基本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生物安全专业人才。具体而言,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安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高等和中等学校、科研部门、企业和管理机构从事生物安全教学、服务、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教师、研究人员、管理人员及其他专门人才,并为研究生教育培养生源。另一方面,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安全及相关基础学科的基本知识,受到生物安全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备良好的从事教育、研究、咨询和管理等工作的能力和职业素养。简言之,四年的教学工作应围绕如下四个方面进行:增进人文素养、夯实理论根基、加强方法训练、提高应用技能。

3.2 以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取得成功的基本保障。因此,学校、学院及系都非常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为改善师资结构、提高师资水平,我们主要采取通过“自我培养”和“外面引进”等措施:①在基本满足专业教学的前提下,规定本科生一律不进;②立足教师在职培养,按照《湖南农业大学进修、培训工作规程》,大力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以及参加国内外访问学者计划、高级研讨班等,加速培养学科带头人。近几年来,教师攻读学位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现有2位教师正在攻读博士学位,1位教授已顺利完成访学任务;③积极引进具有高学位、高职称的专业教师,特别是该领域的学科带头人。

在科学研究方面,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学校制定了一系列奖励政策,对教师的科研工作都有非常明确的要求。生物安全专业所在的生物安全科技学院为了调动广大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提高科研水平,鼓励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也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措施和办法。近年来,经过我系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在教学和科研项目上取得了丰硕成果。

3.3 以完善课程体系,深化课程建设为核心关于生物安全专业课程体系建立和完善方面,我们已多次组织有关专家反复修订完善,认为原有相关专业定位不够明确,导致课程体系不清晰,似乎面面俱到,但都蜻蜓点水。从长远发展来看,生物安全专业目标应该定位于面向学校、科研部门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培养有坚实而宽广的生物安全理论基础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明确专业定位,优化课程结构,并以课程建设为核心,是开展生物安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目标与思路。主要改革思路:明确专业地位,优化课程设置;增强生物安全研究方法类课程;精简理论课程,强化应用技能课程。在进行课程建设的同时,大胆尝试,开展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及考核方法的改革与探索。

3.4 以实验室与实习基地建设为基本条件实验室与实习基地是专业建设中培养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基本条件。我们首先根据生物安全专业特点,确立实验课教学体系,开设配套实验课程。

3.4.1 确立了多层次、开放式、综合性的实验教学体系, 包括设计性实验:如基本实验技能、基本规律验证等;综合性实验:生物安全实验技能、专题实验等;创新性实验:生物入侵机理的探讨与研发工作等。

3.4.2 在原有实验室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实验室的分类,分为基础性实验室(普通生物学实验室,昆虫与植物病原分类实验室)和应用性实验室(转基因检测实验室、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实验室)。

3.4.3 进一步明确实验室的功能,为生物安全基础课程的教学服务,让低年级学生操作一些与基础知识有关的生物安全实验;为生物安全专业课程的教学服务,让高年级学生参与专业课老师课题辅助研究;为学生提供生物安全研究演示性实验和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服务,让学生多参加生物安全类SEMINAR及学生社团等活动。在实习基地建设方面,本专业目前设有一个专门的实习基地:湘丰有机茶生产基地,促进了学生所学理论与实践应用的紧密结合,也大大推动了生物安全这一新学科的建设步伐。另外,计划在2011年前正式筹建校本部、南方和北方三个联单生物安全实践基地。

4专业课程设置

4.1 主干学科,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植物保护。

4.2 主干课程,包括生物安全学、生物入侵预警及控制、生物灾害学、转基因检测及安全性评估、动物生物学、生物化学、昆虫学、微生物学、植物病理学、农药学、药物分析、检疫学基础、生物信息学基础。

4.3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科研训练、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一般安排不少于30周。

4.4 主要专业实验,微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检疫性病害的鉴别、监控与防御;转基因生物的分子检测技术;有害生物的风险评价体系;动植物检疫技术、主要作物病虫草害的鉴别、测报与防治;农药常用剂型、药物分析等。

4.5 课程设置与学分,本专业实行完全学分制管理,须获173学分方能毕业。其中,设有必修课105学分;公共选修课217学分,学生必选21学分;专业选修课20.5学分,学生必选14.5学分;实践教学环节28.5学分,创新学分4学分。

5结束语

生物安全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在构建中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提高生物安全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应致力于构建创新体系,结合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实际,研究建立多学科交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另外,以能力培养为本位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课程体系遵循“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制定教学计划,在四年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分析理论教学相关课程,优化教学内容,合理分配理论课程学时数,使课程体系逐渐趋于科学、规范,达到构建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和促进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亚辉,胡学友,伍玉明等.谈谈“食人鲳”――兼论生物外来种的入侵[J].动物学杂志,2003,(01):98-100.

[2]王小军.生物安全与我国的生物安全法[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19(4):118-124.

第6篇

【关键词】 食品安全 现状 对策

一、食品安全的含义

食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定义为“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食品安全(food safety)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食品安全分三个层次,包括食品数量安全、食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可持续安全。

二、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近年来,中国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地沟油、染色馒头、三聚氰胺奶粉及牛奶、宜昌毒生姜、爆炸西瓜、面粉增白剂、瘦肉精、苏丹红鸭蛋、假牛肉、河南毒豇豆等等,关于食品安全的事件数不胜数。造成这些事件的原因有许多。

1、农业生产中违规使用农药

许多农作物需要使用一定种类和数量的农药来防止病虫害的发生。我国对于使用何种农药作了明文规定,但有些人为了降低成本,获得更好的杀虫效果,违规使用那些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农药的使用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但严重污染了土壤,同时也严重危害了人类的健康。最早使用的农药如六六六、滴滴涕等,能大量有效地消灭害虫,但它们的稳定性好,会在环境中长期存在,也会在动植物和人体中不断积累,不利于人类的健康。随后改用的有机磷农药,如敌敌畏等,对于害虫也能有效的消灭,但它们的毒性太大,对动物与人类的危害很大。

2、农业生产中过量施用化肥

一些人对于农作物的种植缺乏科学知识,认为大量的施用化肥既可以加快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又可以提高其产量。其实不然,过量的施用化肥,农民的收入并没有增多,反而因为买了过多的肥料而浪费了成本,同时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化肥的过量施用增加的不是产量,而是有害物质的排放,许多氮肥挥发到空气,流入到江河湖海,造成严重的污染。过量的化肥还会造成土质变坏,土壤结构遭受破坏,同时造成硝酸盐的污染,在人体转化成亚硝酸盐,导致致癌。

3、滥用植物激素

许多人想要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加快农作物的生长速度,改进农作物的外观,滥用植物激素,如生长激素、增甜剂、催熟剂等,使农作物和土壤中残留了大量的激素,造成儿童的早熟,影响人类的健康。

4、兽药及饲料添加剂的滥用

为了促进肉用畜的生长、减少发病率和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及促进母畜的同期,许多兽药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如抗生素、激素等。兽药及饲料添加剂的广泛使用,带来的不仅是畜牧业的增产,同时造成了严重的动物性食品污染,使动物出现中毒,也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

5、出售商和制造商的信用缺失

追求利益是企业的天职,但不能缺失信用。一些不法经营者为了获得大量的利润,不顾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进行掺假、制劣来欺骗消费者,从而赚取黑心钱。有些企业无证生产或经营,卫生条件差,没有进行一定的检验而直接使产品流入市场,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

另外,微生物污染、容器和包装材料不合格、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不够完善、转基因食品等也是造成食品安全事件的重要原因。

三、保障我国食品安全的对策

1、我国关于食品安全的法规、条例和标准都不够完善,有关部门应以人民利益为重,完善和补充有关的法规条例,使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督和管理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推广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的生产技术,并依法严格进行认证,杜绝虚假认证。

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对食品安全的全民认识。对全民进行食品安全知识方面的宣传教育,大力提高对食品安全重要性和食品安全问题给人类造成的严重危害的认识。利用一切途径宣传食品安全科普知识、科学种植养殖知识,并加强社会诚信教育使全民素质提高,从根本上使食品安全问题得到解决。

4、为了遏制不法厂商的恶,应加大惩罚力度。国家应制定严厉的法律进行打假。

5、增加媒体的透明度。应有计划、有针对性的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报导食品检测结果,对合格和优质的食品进行表彰,使其受益,对不合格的进行曝光,防止消费者被欺骗。

6、加大对食品检验研究和应用的投入,在一些地方设置检测仪器,随时对有关食品进行检测是否合格,从而使不合格的食品难以上市。

7、开通食品安全信息反馈热线,使全民进行监督,从而杜绝不合格食品的上市。

参考文献:

[1] 马长路.赵晨霞.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发展对策[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报,2006(04).

[2] 刘涛,林洁.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发展对策.质量论坛.

[3] 唐杰.浅析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与对策[G].粮食加工,2009(02).

[4] 汤天曙,薛毅.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和对策[J].食品工业科技,2002,(2).

[5] 张红波.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分析及其对策[C].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01).

第7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安全 系统支持 动态平衡

当人事管理走向人力资源管理的那一刻起,学者和企业家们就开始重新审视人作为资源的意义,人不再被作为简单的劳动力商品要素单纯地通过货币来交易,而是被认定为具有深度潜力的可再生资源,通过对其不断开发和挖掘,成为企业超额利润的源泉,拥有一批具有企业精神的高效能团队是衡量一个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指标之一,企业的人力资源更是决定该企业行业地位的重要要素。因此,如何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维护和提升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的安全性就成为了重要的时代课题。

一、人力资源安全的内涵

所谓人力资源是指包含在人体内的一种生产能力,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并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来表示的资源,是能够作为生产性要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劳动人口的总称,或这部分人口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具活力、最宝贵的资源。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为人力资本的投资》的报告中指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除了靠增加劳动力和物质投资以外,更主要的是靠人的能力的提高。20世纪70年代初期,经济学家们研究发现,一个国家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于民族的兴衰,对于有效地利用物质资源,实现经济增长,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最终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是物质资本或物质资源,而是人力资源。

安全(safety, being safety; freedom from danger)即平安、稳妥。安全科学技术对安全的定义是: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即消除能导致人员伤害、发生疾病和死亡,或造成设备财产破坏、损失以及危害环境的条件。安全是相对的,危险性是安全的隶属性。当危险性低于某种程度时,人们就认为是安全的。S.M.马拉斯基(1992)对安全进行了属性区分,即安全包括“功能性”和“状态性”定义,“功能性”定义是指消除能导致人伤害、疾病或死亡,或引起设备或财产破坏或损失,或危害环境的条件的属性;“状态性”定义可理解为“无危则安、无损则全”,即没有危险,不发生事故、灾害,不造成损失、伤害的状态。因此,“功能性”安全是一个过程、途径,“状态性”安全是目标、结果。

安全的概念最早运用于生产过程中,现有的研究对安全的内涵进行了扩张,它已广泛用于各个领域对该领域所面临的危机的一种客观描述,如粮食安全、技术安全、环境安全等。因此,广义的安全应该是人类在任何生产、生活或其他一切生存发展活动中不受任何伤害,没有尊严的威胁,能身心健康安全地从事活动。它具有四个特点,即有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环境安全之分;与危险性和破坏性有关;始终以人为本,与人的生命、生活、生产活动有关;具有一定主观认同性和相对性,不同主体、不同群体对安全的危险性和破坏性的主观心理感受不同。安全的本质属性应包括人本属性、优先属性、价值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相对属性等等,具有丰富的内涵。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现有研究中还没有正式对“人力资源安全”概念的解释,搜索到的相关概念主要聚焦于“人才安全”。人事部人才问题课题研究组针对国家人才安全立法提出了人才安全定义,即人才安全一般是指人才领域内当事主体(包括国家、地区、行业、单位、个人等主体)依据法定责任、义务与承诺(契约),维护各相关主体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保证人才培养、吸引、使用、流动和激励等相关环节的稳定、有序和高效运行,并面向未来的人才竞争为各相关主体提供综合、安全的环境保障。部分学者通过建构指标体系试图对人才安全提供评价依据和指导。此外,还有学者提出了“人本安全”“人口安全”等更为宽泛的相关概念。

通过对现有研究的综合分析,学者们对企业人力资源安全的关注主要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一般意义上的人力资源安全,即国家或行政区域内的人力资源安全,主要是指由区域内人力资源素质、人力资源结构以及人力资源流动情况等要素构成的安全等级;第二个层次是指企业的人力资源安全,是微观层面上的分析,本文的研究正是基于企业层面对单个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安全进行探讨和分析,并试图找出促进企业人力资源安全的相关措施。

从现有对人力资源安全微观层面解释的相关研究来看,大部分研究都侧重对人力资源现状静态结果的分析或评价,忽视了人力资源动态变化的特性。企业的人力资源是企业内部多人力因素的综合影响结果,它受到各因素的动力制约而保持着力量的均衡维系人力资源体表面的稳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外界力量的冲击导致内部力量失去均衡,使人力资源的内部网络结构解体,人力资源的要素重组形成新的高一级状态体,人力资源体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地“解体――融合――跃迁”螺旋提升且动态演进,如图1-1。

因此,企业人力资源安全不仅仅是企业现有人力资源力量作用结果的综合反映,更应该体现出这种力量结果的延续性,这种延续性能对组织未来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即能够为组织的战略发展和调整提供持续性的人力资源保证,通过培养员工创新力构建人才梯队和做好人才储备等。

基于此,本文从人力资源静态特征和人力资源宏观动态发展综合视角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整体把握和理论上的深层次研究,提出了人力资源安全这一概念。本文认为企业人力资源安全是对企业组织内部人力资源系统的整体性描述,是企业内各类各层次的人力资源个体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企业人力资源的综合特征和属性,反映企业人力资源内部要素作用力的均衡状态,体现人力资源现有水平与未来竞争力大小,是其静态结果与动态持续发展相结合的综合性概念。

二、人力资源安全的属性分析

鉴于企业人力资源安全的动态性,本文结合它对组织的功能差异的角度来理解人力资源安全的内涵,以便于本文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更深层次的结构性剖析和研究。本文认为一个企业人力资源是否安全应该从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体的综合实力是否具有对组织的系统支持功能和动态平衡功能这两个维度来判断,如图2。

系统支持功能是描述企业人力资源现有水平的属性,衡量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状态体是否能保持相对稳定、人力资源素质和结构是否适应企业所处行业的发展速度以及是否能满足现有组织绩效的需求、现有人力资源相关政策是否带来员工的满意度和促进人力资源的发展等,因此主要有稳定性和适应性两个二级维度。静态表象主要应该包括企业现有人力资源存量和现有人力资源结构等,动态表象可以通过组织内部人员配置的合理性和组织内外人员流动的有序性来体现。

动态平衡功能是描述企业为了提升企业预期增长力而期待获得自主创新和实施变革的能力从而对组织人力资源提出的更高要求。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只有具备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从而获得真正的安全。根据创新力影响的不同,分为基础创新力和开拓创新力。基础创新力一般是指企业在浅层次创新的角度进行的创新,体现为企业在产品样式或服务方式上的创新、在现有的技术基础上的改进、吸收或应用市场出现的新技术,而且一般技术改革的速度比较缓慢等;开拓创新力是指企业在深层次创新的角度进行的创新,如企业通过大的研发投入来拥有一批行业领先的高技术团队、在产品研制上经常引入新理念和新技术、在产品性能上进行创新、与同行业相比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甚至是行业新工艺技术的创造者,而且企业进行技术改革的速度快、面对市场企业总是能迅速调整自己的技术等。

人力资源的系统支持力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它使企业能获得现有市场平均利润保持正常竞争状态,同时它又构成动态平衡力生成的平台,发挥其“社会助长”作用,组织可以通过团队的力量挖掘出成员的潜力,促进成员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时,动态平衡力也有利于系统支持力的增强。通过创新力的实现完善现有人力资源系统,促进现有人力资源体安全层级的跃迁,使整个人力资源系统更加具有市场竞争力,提高所在企业的竞争优势和行业地位,从而使组织成员产生强烈的组织优越感和依赖感,组织承诺得以加强,组织成员凝聚力增加,人力资源体更加稳定。

但另一方面,由于受到群体行为“社会抑制”和“从众效应”作用的影响,即在某些场合,有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工作时,工作效率并不会提高,根据群体行为这一特点,长期稳定的组织群体难以实现绩效突破,因此系统支持力会带来动态平衡力发展的瓶颈;其次,组织成员创新力的提高必然带来其人力资本的稀缺性,导致人员流动加速威胁企业稳定。组织内的人力资源个体一旦具有了高效的创新力,就会使组织成员产生强大的自我效能感,即组织成员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增强,“我能行”的感觉得以膨胀,从而引发员工对增薪、晋升和受重视的需求,而一旦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就会产生流动意愿,从而威胁组织现有人力资源的稳定。

三、结论

本文通过对动态环境下人力资源安全内涵的界定,从对组织影响的角度提出了人力资源安全应该具有系统支持力和动态平衡力两个属性,而且这两个人力资源安全属性相互促进和影响,组织应该试图找出二者结合的力量平衡点,提高人力资源安全的综合性能。

参考文献:

[1]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

[2]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1004.

[3]安全科学技术词典[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1.

[4]S.M.马拉斯基.系统安全技术与应用[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2.

[5]徐国平.安全的本质属性及实现安全健康的途径[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10):103-105.

[6]苗伟伦.知识经济视野下的人才安全观[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4):12-17.

[7]董伦超,李春淼.我国人才安全政策法规研究[J].组织人事报,2005,(1):31.

[8]王红乾.略论“人才安全”的概念与基本特征[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1):23-26.

[9]赵琦.保障我国人才安全战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武汉:武汉大学,2005.

[10]薛晶.企业人才安全内涵及预警机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大连:大连大学,2007.

[11]王文波,薛晶.生态位在企业人才安全内涵探讨的应用[J].价值工程,2007,(3):140-144.

[12].“人本安全”的价值论争[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116-125.

第8篇

论文摘要:结合目前国内职业安全、职业健康方面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在当前形势下,需要政府、企业、员工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推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

1引言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国际上兴起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与IS09000和ISO14000等标准化管理体系一样,被称为是后工业化时代的管理方法。主要强调系统化的健康安全管理思想,即通过建立一整套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机制,旨在控制和降低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

2我国职业健康安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作为ISO正式成员国,1995年参加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组建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化特别工作小组,2001年11月12日批准了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并于200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加快,经济得到迅猛发展,现代化进程日益加快,科学技术、管理工具得到广泛应用,同时,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政府对于职业安全健康问题也越来越重视,不断采取一些措施来促进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工作,先后出台了《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就业促进法》等多部保护职工安全健康工作的法律法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大安全生产方面的投人,尤其是高危行业的安全投人。这些措施对于改善安全设施、提高安全保障能力起到很大的作用。

国家统计局2009年2月26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统计,2008年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91172人,比上年下降10.2%。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312人,下降24.5%;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2.82人,下降7.5%;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为1.182人,下降20.4%。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6.5万起,造成7.3万人死亡,30.5万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0.1亿元;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为4.3人,减少0.8人。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职业安全健康方面,还有很大差距。造成这些差距的原因如下:

(1)一些地方和企业,思想上对于安全生产工作不重视,这就很难把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尤其是企业,作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的意识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但受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小企业,这种意识的树立还很不够,同时受资金投人等各方面的制约,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面采取的措施不到位。

(2)职工对职业安全健康认识不够,尤其是那些在苦、累、脏、差环境下工作的职工,不了解什么是职业健康,企业也不对他们进行告知,有些职工得了职业病还不知道是怎么得的。

(3)我国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制建设还不够完善,有着很大的立法空间。目前,虽然我国有许多涉及到职业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但这些法律法规一般夹杂在其他法律如《煤炭法》、《矿山安全法》等里面,在职业危害防治上,我国只有一部法律—《职业病防治法》。但从我国目前职业危害的现状来看,只有一部法律是远远不能满足现实需要的,和《职业病防治法》相配套的规章和标准的制定已到了一个刻不容缓的时刻。

3进一步推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举措

3.1提高安全健康意识,营造全社会安全健康文化氛围

文化决定意识,意识决定行为。安全健康文化是人们从事安全健康活动的安全健康价值观、行为标准和物态的总和,是尊重人的生命安全,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实现人的价值理念。树立社会安全健康文化理念,提高人的安全健康素质,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营造良好的安全健康风气,从物质、精神两方面,从员工、企业、社会三层次,形成全系统、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健康文化氛围、舆论氛围,引导和启发全社会重视人的生命价值和安全健康。

3.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从国家层面,加快劳动安全健康方面专业法规的立法工作,修订、完善现有法律、法规,健全各领域相关的法规、技术规程、标准,依法规范企业安全生产、健康管理行为,做好职业危害申报制度、作业场所监督检查制度、职业卫生安全的许可证制度的建设工作,把安全生产和健康管理工作纳人法制化轨道,做到有法可依。

进一步完善经济政策,鼓励企业进一步加大安全科技方面的投人。通过加大科技投人来推进科技创新,从而运用更加先进的科技手段来改善目前我国的安全生产以及职业健康面貌,从而使我国的安全生产以及职业健康工作能够建立在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基础上。

3.3进一步完善企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度。根据目标管理原则,从企业法人、董事长等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普通员工,层层制定、分解目标,逐级落实目标责任,签订责任书。

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健康管理考核标准。根据国家、部委、行业制定的《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因企制宜,制定公司考核标准。

规定员工安全健康行为规范,《安全健康管理手册》,明确总要求、目标、职责等,为安全生产健康管理指明方向,做到有章可循。

建立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制度》《健康管理制度》《事故汇报、分析、处理、调查制度》《事故应急救援制度》等重视教育培训工作,真正将安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企业管理中。教育培训是提高员工素质、意识的基本方法和有效手段,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管理者应增强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以身作则,自觉学习安全生产、健康管理相关的知识、法律,提高自身意识,将安全健康管理工作纳人企业管理中,积极营造企业安全健康文化氛围,重视教育培训工作,为培训的组织、管理、资源等提供支持,确保安全生产与健康管理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

第9篇

关键词:应急评价 文献综述 国内

引言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过程中,评价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它是基于前期对于关键因素的识别和分析以及可靠的调查数据来对评价目标进行合理分级与排序的系统化过程,是突发事件预防、救援、应对的基础,也是应急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

相对于一般评价而言,应急管理评价由于评价对象更为复杂,情景更加不确定,因而评价难度更大。目前许多学者在应急管理能力评价相关概念、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模型构建、实证研究方面已经有了很多研究工作,对于突发事件预防和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本文将在阅读文献基础上,对应急管理评价国内研究文献进行一个较为全面的总结,最后为未来研究提出了建议。

研究概况

2013年2月10日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在“篇名”输入“应急评价”检索词,能查到的国内对应急管理评价展开的理论研究始于1986年,但直到2003年SARS发生之后才有大量研究论文出现。随着对应急管理研究的越来越重视,近年来研究论文数量逐年递增。1986-2012年论文公开发表数量共计374篇,其中核心期刊发表105篇,研究对象包括煤矿;交通;地震、干旱、气象等自然灾害;卫生;物流;核电;高校、城市等(见图1)。考虑到笔者无法穷尽所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本文选取文献样本时,主要选用了105篇核心期刊文章。

作为一项公共性很强、社会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应急管理评价的相关文献以新闻报道、政府政策等形式出现。中国政府网(http://)对应急管理的定义、机构设置、工作动态、应急预案、法律法规、典型案例等有全面、系统的收集与。各地方政府网站也有相应的应急管理专题。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应急管理研究组主办的“应急管理研究网”(http:///)、设在北京师范大学的“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http://.cn/)、华图教育集团主办的“华图政府风险管理研究中心”(http://.cn/)、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主办的“应急管理研究中心”(http:///)等是目前国内应急管理研究方面的知名网站,它们对应急管理理论研究、教育培训、政府风险评价等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国内应急管理评价研究现状

(一)研究视角

深入分析这105篇文献可以发现,应急管理评价相关研究主要包含以下9个主题(见表1)。由表1可知,在应急管理评价领域的相关文献中,有关“一般应急管理评价理论”以及“城市应急管理评价”的文献占了较大比重,而“高校应急管理评价”、“交通应急管理评价”则涉及相对较少,由此可知国内学者近年研究的侧重点和较少考虑的问题。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如何将目前研究的零散思想、经验和理论进行系统化,并进一步提升,形成一般性的应急管理评价理论,是今后需要进一步考虑的问题。

(二)研究类型

许德音、周长辉(2004)把学术论文的类型分为:规范型、描述型、文献型、概念型、实证型、定性经验型、演绎数学模型。笔者根据这一分类对105篇文章进行了论文类型的鉴别,文献型论文有5篇,马建华、陈安(2011)从事前、事中、事后的角度讨论了应急评价,并给出九种不同应急评价的特征和研究进展。侯兰功(2006)、袁艺(2010)、王宝华(2007)、王军等(2008)等对自然灾害应急评价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侧重于灾情评估、灾害损失评估方面。描述型、演绎数学模型论文共73篇,所占比重最大,达到了69.5%,其次是规范型论文,共19篇,达到了18.1%,由于实证数据的较难获取性,其余的论文,特别是实证型论文所占比重较小。应急管理评价论文大多是建立指标体系,然后构建评价模型进行定量评价,笔者对105篇文章进行的论文类型研究结果也正好和评价类论文的特点相吻合。

(三)研究的主要观点

通过归纳现有的相关文献,有关应急管理评价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9个主题,代表性的观点有:

1.一般应急管理评价理论。通过实施国家应急能力评价加强政府的应急能力建设,美国是世界上做得最早、也是最成功的国家。FEMA和NEMA联合开发了具有56个要素、209个属性和1014个指标的应急管理准备能力评估程序(CAR)。1997到2000年,美国全部56个州、地方和海岛都应用该程序完成了应急能力准备状况评估工作。这之后,引发了世界学者和实践者对与应急管理评价相关的一般理论的思考和探讨。

韩传峰等(2007)从政府为主体的角度,构建了20个二级指标的指标评价体系,并运用AHP-FCE法对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进行综合评价。赵希男等(2009)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个体标准对应急决策的有效性进行评价。陈安等(2009)认为应急管理中存在“可挽救性”、“可减缓性”、“可恢复性”三大类灾中评估,并设计了一个可量化计算的“可挽救性”评估模型。

2.城市应急管理评价,是应急管理评价领域研究成果较为丰富的一个方面。2002年7月和2003年12月,河北理工大学会同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河北省社科院等单位召开了两次“中国城市灾害应急管理能力研讨会”,在国内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城市灾害应急管理能力,把城市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张梅颖自从在全国政协十届二次常委会上首次提出关于在我国实施灾害应急能力评价的若干建议后,又多次撰文提出“强化我国城市灾害应急管理的思考与建议”。自此,国内城市应急管理评价研究的大幕被拉开,一些研究单位和学者纷纷开展类似研究。

铁永波(2005)就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进行了探讨。杨青(2007)用综合评价表对政府部门的应急反应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王绍玉(2011)、汪志红(2011)、王薇(2009)、李强(2009)等就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模型进行了研究,目前常用的有:AHP-Entropy确权法、Logistic曲线、可拓评价模型、G1法等。研究角度也从电力、交通、卫生等单项应急管理评价研究向综合的应急管理评价研究转变。

3.高校应急管理评价。2007年,国务院了《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加强社区、农村、学校、企业等基层单位应急管理工作。学者们加强了高校应急管理评价的研究。周勇(2010)从导师制的角度,评价了校外导师制对预防医学本科生应急能力的培养效果。陈伟珂(2011)应用霍尔三维结构,构建高校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G1法并结合实例对天津市某高校的应急管理能力进行评价。

4.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评价。人类历史就是一部同自然灾害不断抗争的奋斗史,近年来,学术界对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评价的研究侧重于损失评价、次生灾害评价、应急能力评价方面。1993年李翔、周诚对我国灾害经济统计评估系统及其指标体系进行研究。赵阿兴、马宗晋(1993)从自然灾害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出发,对自然灾害损失评估的工作准则、评估指标和方法进行了探索。魏一鸣(1997)等探讨了用于灾情评估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结合裕列说明了其应用。王跃杰(2002)等研究了地震次生灾害预测和评价。

5.应急物流评价。还有一些学者研究了应急物流能力的评价问题,刘小群(2007)等人研究了应急物流能力的内涵与构成体系,周尧(2009)、邓爱民(2009)、马丽(2010)等人运用层次分析方法、DEA方法、模糊灰色综合评价等方法研究了应急物流能力、应急物流预案评价问题。韩瑞珠(2007)利用模糊数学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应急物流外包供应商绩效综合评价模型。

6.煤矿应急管理评价。煤炭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其安全生产十分重要。煤炭行业是我国工业安全生产中伤亡最严重的行业。目前,煤矿企业应急管理评价研究侧重事前评价,包括煤矿安全评价、煤矿安全风险评价、煤矿应急救援能力评价、煤矿应急预案评价等,应急绩效等事后评价较少。张洪杰(2010)构建了基于安全风险指数的煤矿风险综合评价模型及基于熵权法和灰色关联分析的煤矿安全综合评价模型。谷威丽等(2011)分析了煤矿应急管理的内涵,并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对煤矿应急能力进行评价。汪涛(2010)利用DEA方法对我国2009年25个产煤省份的煤矿事故管理绩效进行评价。

7.交通应急管理评价。交通应急管理很重要,但是在核心期刊发表的交通应急管理评价研究的文章却不多,而且时间集中在2011年以后,包括轨道交通应急能力评价、地铁应急能力评价、机场应急能力评价、铁路应急预案评价等。祝凌曦(2011)以青藏铁路公司为例选用改进的DEA法对铁路应急预案编制绩效进行综合评价。田宝林(2011)运用人-机-环境系统理论,建立机场应急能力递阶结构模型,并使用一种改进的区间数层次分析法对各个能力的权重进行计算。卢文刚(2012)以广州市为实例进行研究,构建了城市地铁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价体系框架。

8.核电应急管理评价。1993年8月由总理签署的124号令:《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和1994年10月的卫生部令第38号《核事故医学应急管理规定》是我国核事故应急工作的法制管理依据。关于核电应急管理评价的核心期刊文章最早发表的是1992年胡二邦等介绍了在核电厂事故应急局地实时剂量评价系统中应用的拉格朗日烟团模式及相应的参数,并给出了内边界层条件下烟团公式的处理方法。随之,韩育茹(1995)对已经发生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所实施的应急措施的执行效果进行实地考核,并进行评价,旨在为我国核事故应急预案提供更为客观的评价依据。常宝盛(2007)等均以大亚湾核电站为研究对象,对应急柴油机进行了概率安全评价。

应急管理研究评述

综上所述,本文发现关于应急管理评价的研究呈现以下特点:第一,如今,学界对于应急管理评价的研究已经从偏重于单项应急管理评价拓展到了综合应急能力评价的研究。从侧重于事前风险评价、事后损失评价,拓展到了事前的风险评价、脆弱评价、能力评价;事中的演化评价、破坏评价、救援评价;事后的损失评价、绩效评价、衍生评价集成的应急管理全过程评价。第二,应急管理评价的一般理论,不再是零散的、局部的,而是逐渐成为系统的、体系的、全过程的。第三,AHP、专家打分法、模糊综合评价法、DEA法、粗糙集法、灰色聚类分析是目前常用的应急管理评价方法。第四,城市应急管理评价已经成为现代应急管理评价的主要方面,作为综合性的应急管理评价研究,城市应急管理评价越来越受到学者和决策者的关注与重视。

当然,应急管理评价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是应急管理评价研究的关键和难点问题,然而目前学者对于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以及指标权重的计算还偏于通过定性分析和带有主观性质的专家打分确定,这些对于客观地进行应急管理评价研究是不利的,对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大规模应用也是不利的。对于应急管理评价的单项研究较多,相对比较分散,而对于应急管理评价的全面研究和系统研究较少,有必要进一步进行理论的提升,形成系统的、更具普适性的应急管理评价理论。给出评价体系内容和要素的多,设计各要素具体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指标权重的少。建立单项灾害评价模型的多,建立综合评价模型的少。应急管理评价研究中定量分析很多,但是大多停留在单个案例的分析中,或者是算例应用中,由于数据的较难获取性,对于实证研究还非常少。专门针对应急管理评价研究文献的系统性评述文章较少。

关于未来研究应急管理的建议

在对目前国内集成管理研究的现状作出分析之后,笔者认为应急管理评价的研究在我国方兴未艾,该研究方向下的许多领域和层面在我国发展的前景十分广阔,还有很多基本问题有待学者进一步研究,也有许多有意义的空缺等待后来者去填补。结合本文综述的内容,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

第一,构建并完善较为全面、系统的一般性应急管理评价理论,扎实理论基础,并用其来指导中国应急管理的实践。

第二,有必要加强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方法、评价模型以及评价标准方面的研究。构建的指标体系、评价模型如何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进行大规模应用?如何能挖掘各利益相关者的需求?能使各利益相关者满意作为决策依据?应急管理评价结果如何为灾害预警研究服务?这些都是应急管理评价中不可规避的现实问题,也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

第三,有必要引入更为丰富的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应急管理评价的研究。n年(n≥2)多个城市应急管理评价如何开展?如何能解决多指标面板数据的应急管理评价问题?这些就需要拓展目前常用的应急管理评价方法。

第四,有必要加强应急管理评价应用层面的研究和实证研究,进而对提升我国的应急管理水平更具现实指导意义。

总之,构建完善和有效的应急管理评价理论,对于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长期来看,应急管理评价领域的研究在我国才刚刚起步,今后需要结合突发事件的不断发展、演化,使得相关理论在理论上更加系统化,在实践上更具应用性。

参考文献:

1.陈长志等.流脑A群多糖菌苗普种与暴发点应急接种效果及经济效益评价[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1986(3)

2.许德音,周长辉.中国战略管理学研究现状评估[J].管理世界,2004(5)

3.马建华,陈安.应急管理评价国内研究进展[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5)

4.袁艺.自然灾害灾情评估研究与实践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10(1)

5.韩传峰.政府突发事件应急能力综合评价[J].自然灾害学报,2007(8)

6.赵希男等.基于个体特征识别的应急决策有效性评价方法[J].系统工程,2009(7)

7.上官艳秋,陈安.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可挽救性”度量评价模型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9)

8.钱永波.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构[J].城市问题,2005(6)

9.杨青.基于过程管理的城市灾害应急管理综合能力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7(3)

10.王绍玉,孙研.基于AHP-Entropy法确权的城市公众应急反应能力评价[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1,32(8)

11.汪志红,王斌会,张衡.基于Logistic曲线的城市应急能力评价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21(3)

12.王薇,廖仕超,徐志胜.城市综合防灾应急能力可拓评价模型构建及应用[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9(6)

13.李强,陈翔,陈晋,唐巧.考虑危险源的城市应急交通疏散风险评价模型[J].科学通报,2009(16)

14.陈伟珂,张力英.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能力评价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11)

15.赵阿兴,马宗晋.自然灾害损失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1993,2(3)

16.魏一鸣,万庆,周成虎.基于神经网络的自然灾害灾情评估模型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1997,6(2)

17.刘小群,游新兆,孙建中,孙其政.应急物流能力的内涵剖析与构成体系[J].灾害学,2007,22(2)

18.邓爱民,张凡,熊剑,吴鹏飞.基于模糊灰色综合评价方法的应急物流能力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0(6)

19.韩瑞珠.基于FAHP的应急物流外包供应商绩效综合评价[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7 (11)

20.张洪杰.煤矿安全风险综合评价体系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21.祝凌曦.基于改进DEA法的铁路应急预案编制绩效评价方法研究[J].铁道学报,2011(4)

第10篇

关键词:环境专业;语码转换;双语教学

doi:10.16083/ki.1671-1580.2017.04.01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4-0039-03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教学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于国H化专业人才的要求。尤其是环境类的本科生,需要面对全球化的环境问题,环境类企业的技术和标准也需要与国际接轨,这使得环境类专业毕业生的双语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语码转换式”双语教学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社会需求下应时而生。“语码转换式”双语教学是借鉴国际语码转换研究成果,根据2007年教育部1号文件“推动双语教学课程建设,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科研的能力”的要求提出的创新性教学理念。

一、在环境类专业课中实施“语码转换式”双语教学的意义与必要性

语码转换是双语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方式,它通过语码转换的方式,适时适量地向学生渗透其专业内的专业词汇、语句、语段或语篇,以此提高学生对专业词汇量、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具有普适性、高效性、分散性、灵活性、变化性和示范性等特点。_2’在环境类专业课中实施“语码转换式”双语教学时,采用的仍然是中文原版教材,仅在每节课适当地渗透专业内词汇及语段,降低了学生对于专业英语的学习难度,也降低了专业英语学习对学生英语水平的要求,使学生更加容易掌握和应用专业英语。相比传统教育模式,语码转换的双语教学模式更加注重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学校对此颇为重视,提供了众多优秀平台,每年甚至每学期都会进行评奖,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和趣味性,例如撰写课程章节的英语小结、专业实验的英语报告、环境专题的英语小论文、时政新闻的英语撰写、中文文献的英文摘要,参加科技英语文献的翻译、前沿热点英语辩论赛、模拟国际研讨会、读书报告会、翻译报告会、微型项目,听取国外专家讲座等。

“语码转换式”的双语教学方式更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需求。环境类专业课程的讲解和学习过程中进行“语码转换式”双语教学,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保证了本科生在四年期间英语学习的不间断,有效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让学生可以在专业领域用英语查找专业信息或用英语表达研究成果,有助于增强人才的国际化专业性。当今时代各领域发展迅速,环境领域也不例外。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需要与国际接轨,与社会接轨,环境类专业“语码转换式”双语教学对于学生在环境领域新兴技术的学习以及培养环境领域国际型专业人才意义重大。

二、在环境类专业课中实施“语码转换式”双语教学的问题与不足

我们国家的语码转换双语教学模式起步较晚,在教材选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考核方式等方面都存在不足。就环境类专业来说,“语码转换式”双语教学的教材虽然有穿插出现专业英语名词,但没有新兴的科学技术的融汇,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无法与时展相接。此外,教学方法是双语教学的关键,单一的教学方法不能够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调动起来,也不能将教学内容与双语知识有效地结合,双语教学效果不理想。此外,环境类专业尤其是环境科学专业所涉及的内容大多为理论知识,教学内容繁杂,图表化表达少,学生掌握起来有困难。各高校的考核方式也比较单一,这对于学生学习双语知识的积极性影响也很大。

三、“语码转换式”双语教学在环境类本科生学习过程中的实践与应用

(一)双语词汇的适当渗透

专业词汇的熟练掌握是学习专业英语的第一步。在理论课堂的双语渗透过程中,结合多媒体的应用,在课件中添加双语词汇,在授课过程中不断重复,教师自然而然地流露专业英语词汇,努力营造和谐、理解和信赖的氛围,一改往日的枯燥,使学生很愿意也很自然地熟悉英语,也顺其自然地促进了语言交流,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情不自禁地使用语码转换,达到潜移默化地学习英语的效果。同时教师紧密结合专业突发事件、社会热点,利用趣味性去点燃学生探究的激情,这样就能使学生持续不断地得到英语培训,日积月累,学生们自然而然地将英语深深扎根于专业知识当中,感到学有所用,并能学以致用。在每周的学习结尾,我们还会对本周学习的单词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专业知识。专业英语的学习不能依赖于突击,主要还是需要平时一点一滴的学习积累和分类整理,将课堂上学到的专业英语词汇延伸和扩展到专业英语小论文的书写、专业英语文献的翻译、专业英文实验报告以及前沿热点英语辩论赛中去。

(三)科技英语翻译译丛

为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组织建成了科技英语翻译协会,并组织每学期进行一次专业外文文献翻译的校内比赛。参赛学生在专业老师的辅助下进行外文专业文献的翻译,再由专业英语教师进行评判,每个参加文献翻译的学生都受益匪浅。就环境类专业来说:首先,在翻译文献的过程中,学生进行了大量的专业词汇的积累,这种主动学习的效果比被动记忆的效果更好;其次,文献的翻译更锻炼了学生对英语语法的应用能力,语法是将词汇串联起来的骨架,语法的学习与词汇的掌握同样重要。除此之外,文献翻译的整个过程不仅是专业英语的一个学习过程,更是相关科学技术发展知识的一个重要拓展,只有将所学知识与当今时代科技发展结合起来才能在所在领域有所建树。因此,科技英语翻译是“语码转换式”双语教学的重要实践方式。

(三)专业英语小论文

专业英语小论文是指学生将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与外语结合,自主撰写和创作英语论文。英语小论文是研究内容与外语的综合,是学生研究内容的一个升华,是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一个体现,更是学生增强英语应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方式。对于环境类专业的学生来说,撰写英语小论文不是易事,需要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论文的撰写不仅需要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还要对大量专业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翻译为外文。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除词汇量和语法外,更学到了同种意思的多种表达方式。英语小论文的创作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提高学习技能和英语表达能力的一个难得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学习状态的自我调整。

(四)专业实验报告的英语撰写

为提高学生对于“语码转换式”双语教学的重视程度,学校考虑到了学生学习内容可以与英语结合的方方面面。在环境类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常常会有各类的环境、化学、生态实验,因此,将语码转换融入实验报告也是双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验课上教师与学生共同巩固课上所学过的双语词汇,一起学习实验室内所用到的仪器设备的英文词汇,进行词汇的再一次积累。实验课后,学生用英文撰写实验报告,不仅英文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而且再一次巩固了所学的词汇。进行专业实验报告的英语撰写是“语码转换式”双语教学的有效实践,充分锻炼了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知识的图表表达,体现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五)参加高水平的国内外会议

为提高学生英语水平,拓宽环境专业学生的学术视野,活跃学术思想,学院支持学生参加优秀的专业会议,这样学生平时的所学所得就有了用武之地,同时也促进了学校与其他高校的交流c合作,与国际前沿接轨。2016年4月,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专业的六名本科生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第六届中国水业院士论坛暨水安全科技创新高峰论坛”,真正地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六)英语辩论赛

英语辩论赛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英语口语的平台。英语辩论赛综合了英语听、说、读、写的各个学习方法,锻炼了学生将中文用英文形式来表述的能力,是学生切磋英语、交流思想的重要方式。在环境专业里,英语辩论赛内容结合了专业相关知识,并就专业内前沿、热点问题进行了交流与讨论,不仅加强了学生对专业内热点问题的关注度,更将课内与课外知识紧密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创新的探究精神,这种双语学习模式对于培养与国际社会接轨的新型人才不可或缺。

(七)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本着“以考促学”的理念,必须进行课程考核方式的探索和改革。考试是对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的一个评价和反馈,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在环境专业课程的“语码转换式”双语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探索多元化、多维度的课程考核方法,旨在让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英语水平都得到有效提高,例如随堂小测验、专业知识翻译、环境专题综述、专业英语课件制作、期末笔试等多种课程考核形式,其中,期末笔试中英文考核题目占有一定的分量。多元化的考核方式能够有效完善课程考核方法,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密切结合,充分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主动性、灵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习效率得到提高,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教师“语码转换式”双语教学的质量。

第11篇

来稿应具先进性、科学性和逻辑性,数据可靠、论点明确、结构严谨、文字通顺。

投稿前三看:①看投稿须知。投稿须知是各编辑部为使来稿符合该刊的性质、报道方向以及内容编排格式而制定的带有“法规”性质的文件;②看相应栏目的范文;③查看自己的论文。

为了加快稿件处理的速度,本刊实行远程在线投稿(http://),不再接收其他方式投稿。为了确保编辑部能够将相关信息准确传达到作者,注册投稿者应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不宜让他人。

投稿成功后须及时交纳20元审稿费,并提供单位介绍信。介绍信应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及署名无争议等项。

来稿首页请标明以下内容:题名,全部作者的姓名、工作单位(全称),负责与编辑部联系者的联系方式(详细通讯地址、电话号码和电子邮箱)。

忌一稿多投、抄袭剽窃、重复发表、虚假注释等。为了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遏制学术不端行为,惩防并举,本刊编辑部已全面启用中国知网“学术不端文献检索系统”对来稿进行检测,凡涉嫌学术不端行为的将不予采用。对已通过本刊审稿、等待发表的稿件,作者要求撤稿时,须通过投稿系统提出撤稿要求,并作文字说明。

来稿一律文责自负。根据《著作权法》,本刊对决定刊用的文稿可作文字修改、删节。

本刊已被《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并实行开放获取。您可通过OA资源一站式服务平台、首席医学网及本刊网站免费阅读。作者将保留版权,拥有保护作品完整权和署名权。同时自投稿日起,本刊将获得该作品的首次出版权和网络传播权。编辑部不再向作者支付稿酬。如您的文章不同意被上述数据库收录和开放获取,请于来稿时注明。

2 撰稿要求

2.1 题名

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名不宜超过10个实词。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题名不应使用缩略语、字符、代号及简称、俗称等,也不应将原形词和缩略语同时列出。

2.2 作者署名与单位

①作者姓名写在题名下,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改;通讯作者应附有联系方法(电子邮箱或电话号码)。②作者工作单位写在作者姓名下,应注明全称,包括所在省(自治区)、城市(县)名和邮政编码。附有英文摘要的论文,中国作者的姓名用汉语拼音字母标注;汉族作者姓名姓在前,复姓连写,全部大写;名在后,首字母大写,双名间加连字符;名不缩写,姓与名之间空一格。对于复姓或双名的汉语拼音音节界限易混淆者,应加隔音号“’”。少数民族作者姓名按照民族习俗,用汉语拼音字母音译转写,分连次序依民族习惯。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作者姓名的书写方式尊重其传统习惯。外国作者的姓名写法遵从国际惯例。英文摘要中作者单位著录项目应与中文一致,并应在邮政编码后加注国名。

2.3 摘要

临床论著、流行病学调查、循证医学、中医药信息学、实验研究、中药研究与开发栏目的论文需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应着重反映研究中的创新内容和作者的独到观点,并概括文中内容。字数要得当,一般不超过400字。摘要采用结构式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四部分。①目的:应简要说明研究的目的,1~2句话即可。应注意不是对文题的简单重复。②方法:应简要介绍研究对象的选择,分组(包括动物数及每组例数),观察方法(动物造模方法),给药剂量、次数,疗程及主要检测指标与方法等。③结果:应简要列出主要的结果,包括阳性结果和阴性结果,描述结果要尽量用具体数据,必要时包括统计学处理结果。④结论:应根据研究的目的和结果,得出主要的结论,应注意与“目的”相呼应。

中文摘要一般使用第三人称撰写,不列图、表,不引用文献,不加评论和解释。摘要中首次出现的缩略语、代号须注明全称或加以说明。新术语或尚无合适汉语译名的术语,可使用原文或在译名后加括号注明原文。英文摘要一般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为了对外交流的需要,也可略详。中文摘要置于中文作者单位下方,英文摘要置于英文作者单位下方。

2.4 关键词

关键词是指论文中最能反映主题信息的特征词或词组。关键词包括主题词和自由词。标引原则是以主题词为主,若无相对应的主题词(新的专业术语)可直接选用关键词。主题词应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印的“Medical Subject Headings”(MeSH)、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名词与主题词(MeSH)对应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编印的《中医药学主题词表》中选取。关键词应为全称,不能为非公知公认的缩写。一般每篇论文选取3~8个关键词,多个关键词之间以分号“;”隔开。以“关键词(Key words):”作为标识。有英文摘要的文章,应标注与中文对应的英文关键词。关键词分别排在中、英文摘要下方,无摘要的文章,关键词排印在正文前。

2.5 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类论文

一般分引言、资料与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等部分。

2.5.1 引言 引言又称前言,它是论文开头部分的一段短文,是文章的引子。主要概述研究的背景、目的、研究思路、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预期结果和意义等,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应标注相关参考文献。一般不超过300个汉字。

2.5.2 资料与方法 ①观察对象为患者,需注明观察对象和对照者来源及来源时间,诊断、纳入、排除标准(给出依据,并于文后标注参考文献),分组方法,各组基线资料等。临床试验研究还应说明试验程序是否经所在单位或地区伦理学相关机构的批准,研究对象是否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②研究对象为实验动物,需注明动物的名称、种系、等级、动物许可证号、数量、来源、性别、年龄、体质量、饲养条件等。③药品及化学试剂使用通用名称,并注明来源、批号、规格、剂量和单位。仪器、设备应注明名称、型号、生产单位,无须描述工作原理。④在方法中,详述创新的方法及改良方法的改进之处,以供他人重复。采用他人方法,应以引用文献的方式给出方法的出处,无须详细描述。注意要将各组所采用的干预方法分别介绍,不能只介绍观察组的方法,其他组不介绍或轻描淡写一带而过。同时说明观察治疗的时间和疗程。⑤观察项目及指标要分别列出,特殊的检测指标及方法要详细说明。

2.5.3 结果 结果的叙述应实事求是,简洁明了。结果应与观察指标对应。以数据反映结果时,不能只描述相对数(如百分数),应同时给出数据的绝对值。用表或图表示时,一般应先用文字简单介绍,引出图表。但避免图、表、文字三者内容重叠。图(表)题、图(表)例及其他文字说明可以只使用中文,也可以中、英文对照,但不应仅使用英文。

2.5.3.1 图 ①应具备自明性,包括图序、图题、图例、图注。②应注意图的美观,不应加边框与底纹。③除圆图外,图的高度与宽度的比例以5∶7左右较为美观。④图不宜过大,半栏图最大宽度不超过7.5 cm,通栏图不超过17.0 cm。⑤图的类型(线图、条图、百分条图、圆图、点图)应与资料性质匹配,并使数轴上刻度值的标法符合数学原则。⑥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人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⑦高效液相色谱图峰形和横坐标标值线要清晰;一律不用纵坐标,横坐标单位为t/min;一般成方制剂需要提供对照品、供试品、阴性对照图;单味药需要提供对照品和供试品图。

2.5.3.2 表 应具有自明性,包括表序、表题、表头、表身、表注;表为三线表,应合理安排表的纵、横标目,组别一般为纵标目,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保留的小数位数相同,一般比可准确测量的精度多一位。

2.5.4 讨论和结论 着重讨论研究结果的创新之处及从中导出的结论,包括理论依据、实际应用价值、局限性,及其对进一步研究的启示,也可通过讨论提出建议、设想或改进意见等。应将本研究结果与其他有关的研究相比较,指出本研究结果与其他相关研究结果的异同点。将本研究结论与目的联系起来讨论。不必重述已在前言和结果部分详述过的数据或资料。

2.6 理论研究类论文

是指对有关学术理论作专题研究后所作的报告。如在借鉴新学科理论和方法后,对传统理论有了新的见解,加以论述;通过对某一专题文献的整理,对该问题有了较系统的认识而作进一步阐述;在积累较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某一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并加以阐述。撰写时应做到:论点明确、论据充足、论证有力。

2.7 经验总结

①经验总结的引言宜介绍作者实践历程,即获得经验的背景;如系整理名老中医经验,则需有名老中医简介,包括其学术渊源及学术特点。②经验总结的正文一般按照内容分列若干个小标题,以使读者一目了然,得其要领。③经验总结应与实践密切结合,离不开典型病例的介绍,并应突出辨证论治过程。④经验总结的文章无需结语,若有,文字宜简洁,应是画龙点睛之笔。

2.8 医案

取材于案例,作者评论则以“按语”形式表达。①医案的选材应新颖,一般集中在急症、少见病、疑难病,或新思路、新方法、新药物用于临床的典型验案。②医案记录应详尽、准确,包括中医四诊资料、诊断、辨证思路、治疗过程、结局。③按语应点评案中关键及值得大家注意之处,一般在500字以内,避免泛泛的方药分析。

2.9 文献综述

综述是查阅了某一专题在一段时期内相当数量的文献资料,经过分析研究,选取有关情报信息,进行归纳整理,作出综合性描述的文章。撰写时应注意:①选题要新。即所综述的选题必须是近期本刊未曾刊载过的。②说理要明。说理必须占有充分的文献,处处以事实为依据,尤其是要有自己的见解。③层次要清。即在写作时思路要清晰,前后呼应。④文献要新,以5年内的文献为宜,尽可能引用原始一次文献,文献数量以20~40条为宜。⑤篇幅以6 000字左右为宜。

2.10 层次标题及编号

①层次标题是对本段、本条主题内容的高度概括,应简短明确。同一级别层次标题的词组结构应尽可能相同,语气一致。②层次标题的分级编号采用阿拉伯数字,标题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4级,即:1, 1.1, 1.1.1, 1.1.1.1。③文内同时出现多个接排序号时,应依次用圆括号数码“1)”、“(1)”、“①”。

2.11 统计学方法

描述统计学方法时应说明所使用的统计学软件名称及版

本。应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等)和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3.45),并尽可能给出具体的P值(如P=0.023);当涉及到总体参数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再给出95%可信区间。统计学符号一律用斜体表示,如样本大小用小写斜体n,概率用大写斜体P,样本算术平均数用小写斜体―x,标准差用小写斜体s,t检验用小写斜体t,方差分析用大写斜体F,卡方检验用小写斜体χ2,相关系数用小写斜体r等。资料的表达与描述:用―x±s表达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M(QR)表达呈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统计表时,要合理安排纵横标目,并将数据的含义表达清楚。统计学分析方法的选择:对于定量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定性变量的性质和频数所具备的条件及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χ2检验。统计结果的解释和表达:当P

2.12 计量单位与数字

①计量单位执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具体使用可参照《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②数字:执行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又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

2.13 名词术语与经典条文

中医药名词术语应以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为准(http://.cn);经典条文出处、文字内容,包括标点务求准确。

2.14 中药药名

应以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所载药名为准。

2.15 英文缩略语

论文中首次出现英文缩略语时应给出中文全称,后文则不再出现中文名称。不超过4个汉字的名词一般不使用缩略语,以免影响文章的可读性。

2.16 基金项目

如果属于国家或部、省级等基金或项目的研究论文,须标注基金类别及编号(请在论文首页醒目处标注),并附基金项目证明复印件。

2.17 致谢

对给予提供工作方便或提供技术性帮助、指导的团体或个人表示感谢。文字力求简练,评价得当,并应征得被致谢者本人同意。置于正文后、参考文献前。

2.18 参考文献

引用参考文献是反映论文的科学性及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也是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体现,并可向读者进一步提供有关信息。除了会议消息报道等简讯外,每篇论文均应附参考文献。作者引用的参考文献应为亲自阅读过的、主要的、发表于正式出版物上的原始文献。要避免引用摘要简讯、未公开发表或在非正式出版物上发表的文献;若确有必要引用,可用括号插入正文,并应征得原作者的书面许可。著录格式执行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基于标准中文献种类较多,且采用专业用语进行描述,不易理解和掌握,举例说明。

2.18.1 连续出版物(期刊)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页-止页.

[1] 袁庆龙,侯文义.Ni-P合金镀层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32(1):51-53.

2.18.2 专著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止页.

[1] 刘国钧,郑如斯.中国书的故事[M].2版.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79:115.

2.18.3 古籍

[序号] 朝代・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止页.

[1] 黄帝内经素问[M].影印顾从德刻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31.

[2] 吴毓江.墨子校注[M].孙启治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3:615.

[3] 清・王清任.医林改错[M].李天德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8.

2.18.4 外文专著(期刊)

[序号] 原著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第一译者,译.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止页.

[1] Seth A. Spector. 外科学[M].刘淑芬,译.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8:16.

2.18.5 报纸文章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年,月(日):版次.

[1]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2.18.6 电子文献

[序号] 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发表或更新日期或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1] 姚伯元.毕业设计规范化管理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EB/OL].

[2005-02-02].http:///.

2.18.7 专利文献

[序号] 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日期.

[1]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中国专利.881056078[P], 1983-08-12.

2.18.8 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 责任者.标准代号 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1] 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七分委员会.GB/T 5795-1986 中国标准书号[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2.18.9 析出文献

[序号] 析出文献责任者.析出题名[文献类型]//原文献责任者.专著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止页.

[1] 罗云.安全科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及趋势探讨[M]//白春华,何学秋,吴宗之.21世纪安全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5.

2.18.10 学位论文、论文集、报告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型].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1]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研究所,1983.

[2] 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3]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

附:参考文献著录中的文献类型代码

第12篇

[关键词]安全系统工程 网络教学 教学平台 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 X9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2-0154-02

一、引言

当前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推动着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我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中提出“实施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促进高等教育教学信息化”。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网络教学,将单一的课堂教学扩展到了课外,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结构,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1]目前我国60%以上的高校使用了网络教学系统,网络教学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网络教学必将成为未来高校的主要教学模式之一。[2]

二、“安全系统工程”开展网络教学的意义

安全工程专业是我国的一门新兴专业。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对安全技术和管理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以及国家对安全生产的日益重视,安全工程专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开设安全工程专业的高校数量已从2001年的34所增长到2010年的127所。“安全系统工程”作为安全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统计表明,高达86.2%的安全工程专业开设了该课程,是开设数目最多的一门课程,73.4%的高校将该课程作为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专业科目,其知识体系在我国注册安全工程师及安全评价师资格考试中也极为重要。[3] [4]可见,“安全系统工程”课程在安全工程专业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因此,研究和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让学生掌握安全系统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将其灵活运用到实践中,是提高安全工程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课题。

“安全系统工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课程,所研究的安全问题也涉及矿业、土木、军工、建筑、环境、化工、石油、冶金、航空、能源、经济、公共安全等不同领域。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多采用课堂传输式教学,受学时较少、专业特色等限制,教师很难全面系统地讲解该课程的理论、方法及应用,加之学习该课程的大三学生普遍缺乏对工业现场实际情况的了解,仅靠课堂学习很难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借助先进的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探索新型的更加适应教学需求的先进模式。目前“安全系统工程”课程已有很多教学改革的研究成果,但有关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和使用以及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研究还未见报道。基于目前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将课堂教学扩展到网络教学,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平台和更多更前沿的资源,使他们接触和学习到不同领域的安全技术,了解更多的现场应用实例,而且还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精神及创新协作意识,扩展并提高理论水平和应用能力。

三、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安全系统工程”课程建设

(一)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及主要功能

网络教学平台是针对课堂教学“讲授、问答、讨论、作业”等教学环节的有效支持和扩展。依托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安全系统工程”课程网络平台建设的内容结构如图1,包括课程信息模块、动态更新模块、交流互动模块、在线测评模块和课程管理模块。

1.“课程信息”模块。包括详细的课程介绍、教学大纲及日历、教师信息等。学生通过了解课程的主要内容及教学环节的具体安排,便于提前预习。“安全系统工程”作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笔者结合昆明理工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具有的矿山安全特色,有针对性的编写了适合学生发展及就业的教学大纲。

2.“动态更新”模块。随着课程的进行,及时更新教学材料、课程通知、课程作业、学生作品及扩展资料,供学生下载学习。“教学材料”包括课堂上已讲的和未讲的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课件等资料;“学生作品”指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的研究报告、科技论文、案例分析等材料;“扩展资料”包括学科动态、考研指南等资料,可满足不同层次和需求的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

3.“交流互动”模块。包括问卷调查、专题讨论、答疑解惑、疑难分析等。教师通过“问卷调查”提前了解不同学生的知识需求、生涯规划以及他们对课程的建议和满意程度,为教师改进教学质量提供了信息;教师针对课程的重要内容选择话题开展“专题讨论”,让学生结合课程所学知识各抒己见、学以致用;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及时解答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将常见的问题汇总,供所有学生学习。

4.“在线测评”模块。学生在经过课堂学习及网络自主学习后,可对某一章节进行“自学测试”或对全部课程进行“模考测试”,自由选择对应内容、各种类型的题目组成考卷,通过对比参考答案和答题思路,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并通过归纳分析错题加以改进和补强;“成绩测评”主要是教师和学生针对网络平台上的学生作品进行评价,以便综合测评该学生的学习效果。

5.“课程管理”模块。包括栏目管理、信息统计、学习分析、批改作业、管理题库等。教师通过“信息统计”、“学习分析”可以掌握学生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自主学习及在线测试的情况,便于下一步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以及更好地完善平台的资源建设;网络平台可实现在线式的提交作业和批改作业,教师可将作业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在平台上,让学生对照分析、自查自纠;通过“管理题库”功能,教师将收集和编写的练习题及历年考试题充实到题库中,建设数量丰富、题型多样、难度不一的试题资源,以满足在线测试的不同组卷策略的要求,保证网络教学平台优质的在线测试功能。

(二)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建设

如果把网络教学平台看成购物商场,把学生看成顾客,商场要想吸引顾客就要有丰富多样、质优价廉的商品,同样,只有当网络教学平台包含大量的学生感兴趣的教学资源时,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主动登陆开展自主性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大力加强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安全系统工程”网络教学平台提供的资源包括以下三类:

1.课堂上已讲授章节的相关教学资源。包括课堂上使用的电子教案、文本、动画、音频、视频、电子书等教学材料,让学生在线观看或下载学习,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知识。

2.课堂上未讲授课程的资源。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而课堂又未讲授的章节内容留给学生自学,因此这类资源面向所有学生,也有利于培养他们开展自主学习或协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3.扩展类资源。包括与“安全系统工程”课程或安全工程专业相关的科技论文、发明专利、实用软件、最新研究成果、学科发展动态、现场应用案例、高校精品课程以及学生感兴趣的考研指南、毕业生就业去向统计、教师的科研心得、撰写科技论文的方法等资料。通过收集和尽可能多的这类图文并茂、形象生动、深入浅出的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进行科学探索的兴趣,满足不同层次和需求的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及研究性学习,从而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结语

本文结合昆明理工大学开展的“安全系统工程”课程网络教学实践,详细介绍了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以及优质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实践表明,网络教学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学习主体性和自主性的不足,将课堂教学扩展到课外,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 注 释 ]

[1] 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4(3):1-6.

[2] 解筱杉,朱祖林.高校混合式教学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2(1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