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科学教学

科学教学

时间:2022-09-04 15:19: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科学教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科学教学

第1篇

【关键词】科学启蒙;理论联系实际;设计教学;感受科学

一个小女孩问妈妈:“妈妈,为什么冬天会下雪?月亮为什么总在晚上出现?天上的星星为什么那么亮,一闪一闪的,它真的是在眨眼睛吗?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光?……”妈妈惊异地望着可爱的女儿,嘴角泛起一抹欣慰地微笑。

是呀,千奇百怪的世界令我们眼花缭乱,充满神奇,让我们勇敢去探索,所以才会有现在如此先进的通讯技术、纳米技术、基因技术、航空航海技术的发展等等,这是科学。

有人说,科学似乎离我们很遥远,仔细想想,它却一直伴随在我们生活中。你想过没有:为什么粥烧开了会溢出来?为什么影院里楼上比楼下热?为什么鸡蛋捏不碎?为什么鱼在冷开水中会死?……这些也都是科学。

每天,儿童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他们都想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那么教师作为科学启蒙的承担者,就应该在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基础上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的、符合现代科学发燕尾服趋势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有利于为他们的人生建造知识大厦永久基础最必要的内容,通过多样化教学,在轻松、活泼、有趣的教学过程中自然渗透。

一、教师要掌握坚实的科学基础知识,深入了解避免科学性错误。

科学是为断发展的,教师作为一节课的操作者,就要掌握能使课程完整进行的第一武器——渊博的科学知识和对科学的正确认识。儿童对于科学这个概念不很陌生,所以教师应该用一种正确而浅显的理念去引导他们步入科学的大门。学习中,教师的言语对学生的判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儿童很天真,思想也很幼稚,对于他们提出的问题,教师应该深入浅出,使答案浅显易懂,而又不会偏离大的主题,所以教师想应对自如,就必然要深入了解科学知识,才会正确、轻松地带领学生向科学走近。

二、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理解科学的概念。

小学启蒙阶段,学科学,就是要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因为科学无处不在,对于科学的学习也应该和实际相结合。儿童乐于对周围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现象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所以,教师就要抓住这一点,并鼓励他们比一比,谁的问题多。在讲授科学道理的同时,也解决了实际问题,加深了他们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在他们有一定成就感的同时,也更加提高了他们再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状态。

三、懂得利用科学方法、科学过程和逻辑过程相结合的方法设计教学。

科学的学习,就要让学生接触生动活泼的世界。例如:去田野森林、山川湖泊,看花草树木、虫鱼鸟兽,感受大自然的丰富多彩。每一种美好的事物都会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的情感和探索生命的兴趣。不仅如此,还会使他们联想到“生命与环境”、“生命与健康”、“生命与科学”等诸多话题。这些会成为他们逐步探索的主题,而对于生命中一些问题的探讨,又会使他们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习惯,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有助于对生命本质的认识上升到新的高度。

四、教师要善于利用创新传授方法,使学生更容易感受科学。

现代科学要摒弃那些已经陈旧和过时的教学内容,吸收和反应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新成果、新话题,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出发,而不是从知识体系出发,有步骤、有计划地展现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带着兴趣和关注去观察和研究,让他们在开展实验与调查、交流与分析和最终形成结论的过程进行科学课程学习,创新教学也应以儿童先前的经验为起点,从他们熟悉的事物中展开学习,教师的言语和动作力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尽量少用专业术语和抽象定义。教师要创新教学,这样会使教师教起来有兴趣,学生学起来更轻松。

五、给学生自由开展学习过程提供条件。

科学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强调以学生参与的活动为主要学习形式。所以,除正常教学外,还应让他们有自我学习的空间。这时,教师只要给予一定的关注,使他们能自由发挥各自的特长,选择自己更感兴趣的课题进行研究,在这过程中你会发现,学生着手解决问题前会认真考虑行动计划、选择方法、制定步骤、设想安全措施、搜集资料,有时还会测量、实验、记录、统计、做统计图等。教师不要急于将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学生,在组织好后期研讨后,学生自然人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的。

六、教师要以日常教学为基础,灵活运用评价方法。

科学课程评价以真实的日常教学为基础,利用正常的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全面反映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科学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科学学习表现,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调整教学进度,改善教学方法。评价方法有很多种,教师可以跟学生谈话、测试与考试或利用布置作业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

竞赛是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形式,可以是知识竞赛,也可以是技能性竞赛,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组织竞赛。这样,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是学生自己组织,所以,竞赛内容也会很全面。教师此时可以担当顾问,使竞赛形式多种多样、气氛紧张,充满创造性,从而达到竞赛的真正目的。

第2篇

关键词:科学探究;小学科学;运用

前言

科学探究教学和学习能够体现出教学的先进性,这也是目前教育领域最突出的特征,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运用科学探究能够突出学生在科学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科学的主人,促进他们构建自身的科学知识结构;科学探究教学模式主要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的探究,实现对科学知识的深入理解;科学探究教学具有很多特征,它的运用让学生的发展得到了关注,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操作能力,不仅仅实现对科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更形成了学生的科学价值观念和态度。目前随着我国新课程的改革,科学探究教学模式对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科学探究教学的特征

科学探究教学具备几点主要的特征,即指导性、建构性和自主协同性,指导性指的是教师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科学探究方法和策略进行指导,让学生在科学的学习中更加积极和主动,这主要体现在教师课前的准备,为学生创设特定的学习环境;另外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整个问题提出、探究方法和结论等进行指导,解决学生们在探究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其次,教师在科学探究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他们原来的知识基础上开展探究教学,实现对学生的知识建构,实现科学探究的实质性;最后,在科学探究教学模式中,教师要注重情景的真实性,促进学生主动的探索,解决科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实现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自主建构。

2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2.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学生的探究欲望是在问题的情景中产生的,只有在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景中,学生对科学的研究意识才会得到提升,所以教师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非常有必要的,让学生在对问题的探究过程中产生对科学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教学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观察蚂蚁的身体》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问题的情境,展示蚂蚁的图片,并让学生留意生活中蚂蚁的实际情况,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教师在学生深入的观察过程中提出问题:蚂蚁是靠什么产生嗅觉的呢?它跟人类一样有鼻子和眼睛吗?通过问题的创设,让学生会对蚂蚁有更多的探索,对它们的身体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提升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1]。

2.2给足学生时间和空间,引导他们独立探究:小学科学的教学活动应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要目标,让学生对科学知识提出疑问,引发学生的思考,所以生活愉悦的课堂教学环境是非常有必要的,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接受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能自主思考和探索,动手实践;小学生接受科学知识的过程不是被动的,而应该是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对新的科学知识教学进行设计和加工,促进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更深入理解,所以教师给足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独立思考科学问题,对科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分析,实现科学探究的终极目标。

2.3参与合作交流,提高探究效率: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中的应用应该是集体的任务,教师应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积极的参与讨论,提高科学探究的效率;在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会相互讨论,交流合作,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在学习小学科学《磁极与方向》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并在每个小组分发与本节内容相关的器具,比如磁铁,铁块等,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实验,并引导学生得出实验结果,在学生的合作交流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得到了提升,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4感受探究过程,体验探究乐趣:科学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探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体验探究的乐趣;比如在学习《测量水的温度》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应该结合生活实际引导,让学生在生活中注意观察细节和感受科学的变化,比如平时喝水的温度,泡茶的温度,感受不同温度的水带来的效果,让学生感受探究的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在这样的探究过程中,学生更能体验乐趣,培养他们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结语

总的来说,本文讨论的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为学生的知识构建提供了很好的契机,让学生可以从整体出发,构建自己对探究教学的认识,让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更好的提升;同时也能给教师的教学带来更多方法和策略,然而科学探究教学方式实现真正的价值,营造更高效的小学科学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第3篇

摘 要:有人曾经问爱因斯坦,他的方法和常人有什么不同,爱因斯坦的回答是 “如果你叫常人在干草堆找一根针,他找到一根针就会停下来,而我会翻遍干草堆,找到所有的针。”科学家总是有一种孩童的目光和好奇的心情,一种直觉,超人的毅志,不断地探索未知的世界。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那么,在小学科学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呢?

关键词:小学科学;合作学习;探究能力;培养

长期以来,我们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能力培养;注重知识的结果,往往淡化甚至不管知识获得的过程。而人是具有思维活动的,通过人的尝试活动,人逐渐学会思考如何获得成功。人是有感情的,人在尝试活动中,不仅会思考,而且还能从尝试活动本身获得成功的喜悦,尝试成功是一种愉快的学习体验,具有促进进一步学习的动力作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用“高效益”的方式将实验的结果得出的规律告诉学生。然后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反复通过习题训练理解、掌握规律,但这样做恰恰是本末倒置的。教师不把现成的结论直接教给学生,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先去尝试,自己初步解决问题,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尝试中的难点,进行引导、点拨。学生在不断地追求尝试活动中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把尝试成功作为学习的源源不断的动力,这对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在探究活动中离不开学生的自主学习,也离不开教师的参与指导。那么,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呢?

1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求知欲是学生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学生获得知识,拓宽视野,丰富心理活动的内部驱动力。学生一旦对某一事物有探究的欲望时,就会在大脑中形成最优秀的兴奋剂,促使各种器官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引起学习的高度注意,从而为参与探究提供最佳的心理准备。因此,在课前教师要精心创设能引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的“激情”情境,尽可能地引起学生的惊奇、新鲜、疑问、猜测,使探究过程始终对学生有一种吸引力,让学生怀着由惊奇所引起的理智上的震动进入到科学活动的探究中去,去积极地探究其中的无穷奥妙。如:在教学《有趣的磁现象》一课时,我先在手里拿着一根小铁钉,一不小心掉在讲台前的地上,接着请三位同学来帮我寻找,可三位同学忙乎了一阵都没有找到。这时,我拿出一块磁铁给其中一位同 学说,请它出来帮忙找吧。果然,一会儿磁铁就把小铁钉吸起来了,接着,我又请这位同学去吸文具盒里的削笔刀、小剪刀、铅笔、圆珠笔??,这时,同学们个个睁大眼睛,十分好奇,为什么有的东西能吸起来,有的东西不能吸起来呢?于是,同学们个个动起手来实验,通过自己的探究弄清磁铁的基本特征。

2 精心创设学习情境

小学科学作为一门实验性学科,其主要特点是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大胆质疑,进而对自然进行探究,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就身边的事物引导学生生疑、质疑,进而释疑。培养学生敢想、敢问的良好习惯,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热情,吸引学生主动投入到实践探究活动中,如在进行"电磁铁"这一知识点教学时,上课刚开始,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听到电铃声我们开始上课,而电铃是怎么样的,你知道些什么?"让学生畅所欲言,进而引导其提出各种问题,为本次教学埋下伏笔,这样的教学首先就有了一个好的开端,在极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了其探究的热情,再经过教师引导就能够有效地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积极的学习行为。开拓探究空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固然非常重要,但掌握知识的过程更为重要,因为掌握知识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过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该留出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空间,让学生自主思维、任意猜测,教师从中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和积极的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从而转化为学习研究的能力。

3 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创新能力,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学生通过阅读、研讨自己设计实验。具体做法是:把实验的目的、名称、器材、步骤、现象、结论等要素设计成空白实验报告提供给学生。学生在自己的小组中阅读、思考、研讨,共同填写实验报告,等于是自己设计实验,自己进行操作、观察、分析,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认真阅读了教材,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他们互相补充、互相帮助共同填写有关内容,教师巡堂只做启发和点拨。在确定了实验步骤后,各小组按照自己确定的方法独立地操作、记录和分析。

4 做好评价工作

一提到评价,老师们往往会联想到考查、考试。其实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涉及到许多方面,考查、考试只是一个很小的方面。在科学课的标准中,对学生的评价问题作了详细的叙述,标准中强调“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因此,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探究结果,更重要的是关注他们的探究过程。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中,他们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以及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探究实验中的设计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对观察、实验中各种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推理、归纳、总结、质疑、交流、评议等能力的提高,在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等过程中,都体现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这些方面都是评价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方面,是单纯以一纸试卷所不能体现的。只有注重了探究过程的评价,才能有一个好的结果。另外,评价的方法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不只是考试这一种形式。应重视学生的评价,应有一个公正、积极的评价,以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

第4篇

一、现状分析

1.关于教材和课程

作为教材本身而言,应当具有科学性和知识性,而就现今的小学科学教材而言,在排版和章节知识点安排上较为松散,并且在关注点和兴趣激活效果上并没有太大的作用,教材配图和说明性语言上通俗性不强,偏于说教性。以小学三年级的科学教材为例,上册的知识点为入门型,但与下册的知识点有所断裂。如上册中提及“水”的话题,而下册才再次谈及“固体和液体”,如此不妨将二者合并为一个针对物质基本的物态判断问题讲授,不至于产生断裂和不衔接,抑或是重复等问题。另外,如对于“动物的观察”这一部分,观察对象仍是司空见惯的事物,话题的常年不变,未能及时地更新,如何能够唤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而在课程安排方面,学校对于科学课程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因而科学课一直处于尴尬的地位,并未得到广泛的认同和关注,只是一门夹杂在其他课程中间的可有可无的课程,如此不仅不能达到最初的课程目标,还使得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理解产生偏差。学校的任务应该是促使学生树立对于科学的正确认识,而并非是让学生对其产生排斥和冷漠感,因而在这方面,学校还应加大力度,善加引导。

2.关于老师

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的孩子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然而在教学水平上,城市和农村的教师水平差距却是大相径庭,更不要说是同为科学教师的自身素养差距。现代教学改革之后,对于学生的教育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因而小学科学教学之中便配备了相关的教学用具,以便于教师在课堂上能够利用相关模型或道具使得课程更加通俗易懂。但是由于我们教师本身水平的差距,部分教师甚至还未完全认识到科学课程的意义和教学目标,自身素质缺陷造成教学过程枯燥乏味,近乎照本宣科,严重打压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这也就加大了我们在进行课程讲授时的难度。

3.关于学生

上溯至学校和教师对于科学学科的不重视,如此传达给学生一个信息,那便是科学学科只是一门可有可无的学科,因而始终无法很好地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自身需要重新认识科学学科对于他们的重要性和意义,建立起对于科学知识和自然界认知的好奇心和兴趣,从而跟随课本的引导初步了解科学世界的奥妙。信息时代下对于未成年人的知识要求渐趋严格,作为小学生不得不逐渐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识到这一点,这不仅对于自身综合素质、逻辑思考和信息接收主观能动性有所裨益,更加对于这个时代和自然界有一个自己的主动理解和接触。

二、对策探讨

1.加强教材研究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教材作为课程的主要载体,对于课程进行和教授过程尤为重要。因而加强小学科学教材的研究,及时根据当前热点和可能引起学生好奇心的兴趣点进行改革和创新,不囿于传统,不困于理论,把教材理论和实践良好地结合,从而做到与时俱进的科学启蒙教育,这才可以使得小学科学教育良性发展,同时还能使得我们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能够灵活应用当前的生活例子进行讲解,既通俗易懂,又利于知识点的理解和吸收。

2.重视教师培训

小学生的自学水平尚未完全形成,因而类似于科学课程这类对于小学生而言相对陌生的课程,则需要老师的循循善诱和耐心讲解,此时,科学课程教师的个人综合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应重视科学教师的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培训交流学习,加加优秀课程的观摩,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程掌控水平。另外,对于一些硬件设施不足的地区,还应该加强对于教材的分析讲解和实践操作示范,从教师在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入手,对症下药,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质的飞跃。另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合理利用一些教学模型和多媒体展示,如在讲到“观察小动物”的一部分时,可以给学生们展示一些动物的图片和动画资料,增进他们的知识面和兴趣,并结合生动的讲解话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这一些都可通过教师培训来逐步训练和完善。

3.加大课程重视程度

各地教育行政单位及学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到科学教育的重要性,突出其地位。力求拓宽渠道,想方设法加大对科学教育的资金投入,完善设备,解除教师教学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还应该大力支持科学教师的各项工作,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从而使其最大化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投入到科学教育之中,推动小学科学教育的进步。

4.教学模式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第5篇

笔者现在担任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认真负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更新教学理念,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顺利地完成各项教学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成绩。科学学科有其本身的特殊性,既有知识点,又有实验课,所以要求教师转变育人观念,进一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提高实验课的质量,使每一位学生认识到我们的实验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比其他学科掺进更多的生活事例,下面是笔者总结的一些心得:

一、认真钻研教材,做好课前准备。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性,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

了解学生原有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学习的方法、生活的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学、如何安排每节课的实验。

二、要组织好课堂的教学。课堂教学是体现教师能力的最有力的证据,要达到关注全体学生,并且注意信息的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在课堂上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学习心境,创造轻松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要简洁明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讲课与实验相结合,使每个学生都能自己动手完成实验,布置好课下作业,作业不要求多,但要抓住重点,不一定是书面作业,也可以回家自己设计某个实验。

三、要提高科学教学质量,并且还要做好课后的辅导工作。小学阶段的学生比较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针对这种情况,我要求学生自己准备一个作业记录本,把当天的作业记录好,回家就按这个记录完成作业,这样就不会忘了。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是班上的后进生,他们多是上课时听不明白或是记不住,相对其他同学的理解能力差,所以对后进生的帮助应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先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然后再辅导课上所学知识,做到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

四、不断提高教师本身的业务水平。积极参与听课、评课等教研组活动,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补己之短,提高教学水平。学习新课程标准和相关理论,并将学到的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之中,做到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五、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确定今后的努力方向。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科学教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智能。小学科学教材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小学科学教学的基本模式:观察――实验――问题――讨论。没有实验就无法讲述科学,做不好实验就难以完成科学教学的任务。所以要求教师不仅能完成教学任务,还得能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中的实验。教师应该从思想上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把实验教学摆到重要的位置上,绝对不能有认为做实验不如讲实验,只要背下实验方法步骤就能考高分、取得好成绩的错误思想。

课外的小设计、小试验、小制作、小发明,纷纷卷入了科学实验教学之中。这就要求教材中更多的演示实验转化为学生实验,教材中某些验证性实验变成探索性实验,教材中一些书面的实验习题作为课内外实验操作训练。

对于在农村任教的教师而言,农村科学教学的不利因素主要是教学仪器设备少。但农村学校也有许多有利的教学条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资源为科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材料;为开展科学教学提供了观察、考察、饲养、栽培等实践活动的场所;科学课中50%以上的内容都是农村学生所熟悉的事物和现象,学生对农村的自然事物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等等。所以,科学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

第6篇

关键词:科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353-01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应如何做才能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尝试。

1.精心设计课堂问题,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

要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门课的学习中来,我们就要注意从各个方位设计课堂问题,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参与的意识。

1.1 选择好提问的角度。课堂提问的角度不同,激发学生思考的效果就有很大的差别。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应从不同的角度,力求新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注意,唤醒他们的参与意识。例如:在"水的三态变化"这部分教学中,关于蒸发的概念,我并没有直接教给学生生硬的概念,而是让学生把水和酒精分别涂在手背上,让学生亲自感受蒸发的过程。这样,学生对蒸发有了感性的认识。然后我让学生描述自己感受到了什么。在学生的描述中,学生对蒸发有一些理性的了解。这时候,我问同学们,你们能总结一下什么是蒸发吗?这样的问法能使学生跟着老师的问题去开动脑筋,也锻炼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比死记老师总结的概念要强得多。

1.2 安排好问题的梯度。课堂教学中,如果问题太简单,会使学生产生轻视心理,不能调动学生动脑的积极性;如果问题太难,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挫伤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出条理清晰、合乎逻辑和学生认知心理的阶梯式问题,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探究学习。例如在讲"机械和工具"这一课时,我给学生设计了如下问题:

(1)你见过滑轮吗?说说它是什么形状。

(2)你见过的滑轮有什么作用?

(3)探究定滑轮的工作原理。

(4)探究动滑轮的工作原理。

(5)我们来一起设计滑轮组。

学生在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对滑轮的认识,由浅入深,一步步深入,最后,通过积极的探究过程,抓住了事物的本质。

1.3 所提问题要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为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习惯,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我们设计问题的时候,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能直接在课本中找到的问题尽量少提。要多设计一些紧紧围绕教材内容,让学生经过探究之后可以获得答案的问题。例如:在学习"热和燃烧"这一课时,我给同学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1)你认为燃烧需要几个条件呢?

(2)你能找到几种灭火的方法呢?

这样两个问题,学生一下子不容易答全,需要进行探索研究之后才可以一步步找到答案。所以,我们提问题,要有新意,有一定的开放性,能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和自由发展的空间,这样就能够积极调动学生探究的热情,使学生体验到探究的快乐。

2.上好实验课,给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

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必须给予学生观察和实验的机会。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完成每一项实验。作为教师,要如何指导学生做好实验呢,笔者以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2.1 指导学生做好实验准备。实验课上所需要的材料,来源广泛,既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启发学生充分利用资源。因此,学生能准备的材料,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准备。教师要提示学生在准备材料过程中,注意观察什么,为什么用这些材料。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2 正确引导学生做好实验

2.2.1 实验前的指导是保证一节课成功的前提。教师要检查好学生的预习情况,说明实验要点。在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多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2.2 实验过程中要适当引导。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引导学生注意操作的顺序,观察产生的现象,记录产生的数据。及时发现问题,以便调控实验进程。对个别遇到困难的同学,要及时指导。如果发现大多数学生对某一问题都感到困难,要及时对问题进行补充说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挫折和失误,而这些挫折和失误会给打击他们参与和探究的积极性。作为教师,要允许他们犯错误,面对对这些挫折和失误,要积极地鼓励和引导学生,鼓励他们,失败是成功之母,要敢于尝试,不怕失败,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第7篇

摘要: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科学小故事具有调味品和剂的作用,可以使课堂更生动有趣,以此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和质量。科学教师将科学小故事引入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是当下科学教学的一种有效的方式之一。有效的科学教学要求教师要正确理解科学小故事的内涵并掌握使用策略,这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渴求,也有利于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 :有效科学教学;科学小故事;教学策略及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3-0119-03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变化,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渐次提高,国民对教育改善的欲望越来越强,尤其关注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而近几年由于素质教育的推进以及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如何利用科学小故事在科学教学中获得最佳教学效果也吸引了大批教育研究者的青睐。文献研究表明,学者们从多角度、多层次来解读有效教学的相关知识,丰富了教育理论也拓宽了教育实践,为本文的理论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石。本文以有效教学为切点,以科学小故事为抓手对如何促进有效的科学课堂教学进行了探讨。

一、有效教学的内涵以及有效科学教学的衡量标准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期西方的教育科学化运动,当时也受到了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引起了各国教育学者们的关注和好奇。从近几年的文献看,对有效教学的阐述主要分为四个维度:教师的实践,学生的发展,师生双方的配合以及有效教学内在的结构等。从相关的资料中了解到,对于有效教学的内涵,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这与他们的知识背景、研究兴趣和思维方式等因素有着直接的联系。而目前普遍认为有效教学可以从四个层面去理解:首先,从教学目标的层面来讲,它是有效果的,也就是能实现预期目的的;其次,从教学的投入与产出的层面来讲,它是有效率的。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和提高;第三,从主体发展的层面来讲,它是有效益的,即教学目标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相吻合,也就是注重社会性,体现个人的主体价值;第四,从教学的实用层面来讲,它是有效用的,即知识的迁移能够达到学以致用,为个人自身发展带来益处。无论从哪个层面上解读,有效教学的落脚点和归宿点都着眼于教学的有效性,并凸显出教学的本质和价值应用性。

基于有效教学的理解和把握,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显示目前有效教学主要有五个评价标准:

1.师生共同参与的创造性活动目标,以促进学习。

2.语言发展——通过课程发展学习者的语言与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3.学习背景化——把教学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联系起来,以此创造学习的意义。

4.挑战性的活动——教学生复杂的思维技能。

5.教学对话——通过对话进行教学。虽然在学术界达成了共识,但并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准则,在科学教学中除遵循以上五个基本的标准外,还有它自己领域的规律和特征,因为科学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充分彰显科学本质的学科。因此科学教学是否能够达到有效性主要体现在: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发展;逐步引导学生认识科学的本质;体现科学探究的精神。最值得关注的一点是科学教学中注重科学探究活动,强调科学探究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增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因此,对于有效科学教学的衡量标准,不仅要从横向和纵向方面上分析,还要从它的宏观和微观层面上解读,尽量全面、客观、公平地诠释它。

二、科学小故事的解读及其应用

1.科学小故事及教育功能。科学小故事是指经过精心选取,符合逻辑,合乎史实,约3~5分钟的小故事。故事内容可以是涉及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事件或事件的片段。例如“牛顿眼中的苹果”、“好奇的瓦特”、“爱迪生与电灯”、“阿基米德浮力奥秘”等等。也可以是与生活和科技密切相关的具有一定教育意义和蕴含教学知识的事件。如凸透镜成像与照相机的原理,再如杠杆原理与金字塔的建造等。科学小故事不仅能清晰地展现科学家的精神和灵魂,还能使学生深入地了解科学知识的发现过程和历史背景。因此,科学小故事所具有的应用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故事内容必须富有哲理,且与现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以便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深刻而完整的了解;二是必须以人性化的、通俗易懂的方式来呈现,以便使学生体会、感受和领悟科学的本质;三能够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提高科学素养。

科学小故事在科学课堂上的运用,正顺应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浪潮,体现了科学课程四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STSE”的落实,起到了教育和引导学生健康发展的作用,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于教学质量趋向最佳化。具体表现在:改善教学中的师生人际关系,营造科学课堂中愉快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欲望,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利于德育的贯彻,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和情操;拓展和普及科学知识,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引导学生关注科技、人文、社会、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的关系。

整体上来说,学生可以从科学小故事中学到很多科学知识,又能体会到科学家为探求真理的科学精神,继而使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受到洗礼。正是因为科学小故事所特有的本质属性深深地引导和教育着每一个学生。

2.科学小故事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故事是学生百听不厌的一种表达形式,在科学教学中,巧妙地将科学小故事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强学习动机,增进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为使科学小故事在教学中发挥最好的功效,在科学课堂教学中,科学教师必须掌握技巧把握好分寸,否则会出现事倍功半的悲剧。

(1)故事必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故事不能脱离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讲述方法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导入时要及时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思路带入一个新的知识环境中,让学生对要学习的新内容产生认识上的需要。

(2)要有启迪开智的效果。故事的引用对学生接受新内容具有启发性,讲述时应从学生的知识经验等实际出发,运用提出问题、创设情境或制造悬念等方法,让学生能由此到彼、由因到果、由表到里,进而达到开发智力的效果。

(3)要有科学性和趣味性。故事的引用要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和语言的趣味性。科学与否要看它是否从学生的实际激发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语言上讲究生动性和幽默性才能够扣紧学生的心弦。

(4)把握恰当时机,灵活运用。导入时故事的引用要有弹性,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既要保证故事的有效性,又能对时间的把握比较到位,谨防学生只图一时的热度。

总之,不是每一节科学课都适用故事情境,也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适用故事,故事的引用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和已有的经验知识来安排,所以故事的引用要注重合理性、科学性、启发性和趣味性。

三、利用科学小故事促进有效教学的策略及评价

1.有效教学的策略。

(1)将科学小故事作为学习新知识的背景材料。

一是问题情境故事化。在科学教学中,通过营造故事化的问题情境,把学生视为知识的主动发现者和构造者,让学生自己在感受故事的氛围中发现问题,并主动获取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从而有效掌握相关的学习目标。

二是概念情景故事化。科学概念往往是抽象的、理性的,通过创设故事化的概念情景,可以让抽象的科学概念变得更贴近生活,且形象、生动而富有生命力。

三是应用情景故事化。学了会用,学以致用是科学学习的最高境界,通过创设故事化的应用情景,引导学生寻找知识内部的生长点,培养其在生活中的知识再生能力,从而提高他们观察、分析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生存适应能力。

(2)将科学小故事作为相关科学资料。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着由科学探索、科学应用而积累起来的教学思想、科学认识观、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史实,从而使学生能受到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乃至科学论理方面的教育。同时,科学发展史本身又是现代科学发展、变革的源泉,是现代科学知识体系扩充的基因。因此,教学中可以收集有关科学史,科学知识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等内容,以故事形式充实课堂。

(3)将科学中的励志故事作为自己的学习榜样。在科学发展史上出现了一批杰出又有名的科学家,他们的身上有着不平凡的经历。学生在听故事或阅读故事时,自然而然地被他们的精神而吸引,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毅力。

(4)将科学小故事作为课外的扩展性阅读材料。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加强科学知识的积累,利用课后的时间推荐几本富有科学寓意的书,丰富他们的大脑,提高科学认识。在科学教学中,教师为学生介绍国内外最新相关科技信息,使之切身感受到科学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且直接影响着人类文明进程,从而培养其良好的科技意识。

笔者认为,通过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热情,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个重要条件。通过阅读科学小故事,了解科学家是怎样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的训练,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并且勇于提出问题。对此可借助科学小故事中的相关内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同时,要加强对教师的在职培训,转变传统的科学课的教学观念,通过科学小故事的学习,让同学体验到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

2.有效教学的评价。科学课程目标明确指出:“科学课程应在科学探究,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以及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认识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基于科学小故事的有效教学评价也是以这四个维度为基线。

在科学探究方面,教师要通过提问和交流的形式,检验学生是否能对小故事中所体现的科学探究的本质有清楚的理解和掌握,如是否能够对周边的某个自然现象提出问题,通过思考大胆进行猜想和假设,基于条件设计实验,并检验实验,进而得出结论。

在科学知识与技能方面,科学小故事中蕴含了很多的科学概念和事实,在评价时,更加侧重学生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习得,因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已经不单纯以掌握知识的多少为衡量标准,而更看重综合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在阿基米德原理故事中,既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浮力的科学概念,也可用来评价学生对科学概念“浮力”以及音响因素的理解和计算浮力的技能。

在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方面,根据学生对故事的关注程度和具体表现,如是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活跃了课堂气氛,是否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否加深了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对学生的表现主要通过学生的自评、互评和教师对学生的观摩等多元进行。

在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认识方面,有效科学教学中,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认识,具体要结合典型的科学史问题进行评价。引导学生评价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如何正确的看待科学的发展,如何联系生活实际,是否领悟到科学源于生活,又服务生活的理念。

总之,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追求教学的效益。科学小故事运用的最终目标和有效教学的追求是不谋而合的。任何教学都是以提高效益为目标的,因此,科学小故事的运用效果的体现和评价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和改善。

参考文献:

[1]赖华荣.有效教学“六部曲”[J].中国学校体育,2008,(9).

[2]胡江倩.论有效教学标准及实施策略[J].黑龙江教育,2001,(10):17-18.

第8篇

关于科学与宗教的关系,长期以来人们形成了多种学说或观点,如所谓的“冲突说”、“相互关联说”、“认识的不同状态说”、“完整知识说”等等(注:“冲突说”认为科学与宗教之间是绝对对立的冲突关系:科学代表着真理,宗教代表着谬误;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是1875年英国科学家J.W德雷伯(J.W.Draper)的《宗教与科学的冲突史》。“相互关联说”认为,科学与宗教处理的是不同领域的事情,各自满足人类的不同需要。许多科学家都是这种观点的支持者。“认识的不同状态说”是孔德提出的。他认为人类理智的内在发展在历史上出现了宗教、形而上学和实证科学三个连续的阶段:宗教充当了人类知识的必然出发点,而科学则提供了量终的认识状态。“完整知识说”是19世纪俄国哲学家索洛维约夫提出的。他认为,实证科学、哲学、宗教的综合,即所谓的“完整知识”,是人类理智发展的“最高目的和最终结果”。)。这些观点虽然彼此间在基本内容和原则上相距甚远,但它们在思维方式上仍都局限于科学与宗教“对抗”或“非对抗”的二元关系模式,没有考虑或者完全排除了其他文化因素的影响。科学与宗教关系的“对抗”与“非对抗”模式都基于一定的历史事实,都能解释一定的历史事实,但也总有一定的历史事实不能解释。对抗模式基于中世纪宗教对科学的迫害,如实地描述出西方近代史上科学与宗教的斗争史,但它很难合理解释现代条件下宗教与科学的关系。对于杰出科学家,如刻卜勒、波义耳、牛顿可以同时是虔诚的宗教徒,甚至出于宗教的目的而研究科学这类现象,也很难解释清楚。非对抗模式却恰好相反:如果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可以简单地归并为“关于事实即追求真”与“关于价值即追求善”的关系,或者甚至可以进一步认作和谐共存、相互促进的关系,那么它们在历史上就不应该也不会表现出如此尖锐的矛盾冲突。这说明,过去人们对科学与宗教关系的认识有一种简单化倾向,这种简单化造成了一种二难境地:一方面,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成为了一种人们熟知的常识,而另一方面,科学与宗教的关系也成为一个理论上缺乏研究的神秘问题。

因此,笔者认为,合理的科学与宗教关系的理论应具备两个基本点:一是超越科学与宗教关系的二元模式,从科学和宗教与人类把握世界的其他基本方式的复杂的多元关系出发来理解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既坚持科学是人类文明的基础,又强调人的文化本质。一般地说,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既涉及科学与宗教的相互评价,也涉及科学与宗教在人类整体文化中的地位以及它们各自从其他文化样式所得到的评价。二是能合理解释下列典型事实:①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宗教对科学的压制;②宗教与科学在发生学上的关系;③像牛顿、波义耳等大科学家为什么能同时成为虔诚的宗教信徒?为什么爱因斯坦、普朗克等人都深深感受到了科学活动中宗教的精神价值,并对它们的关系做了本质相同的阐述?

从“同时态”的角度看,作为两种文化现象的科学与宗教,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两种不同的基本方式。所谓人类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简捷地说,“就是人类把‘自在的世界’变成自己的‘世界图景’的方式”[1],也就是人类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与世界发生真实关系的“中介”。这种中介,对人类来说,不仅是指其自然器官,而且更重要的是指人类在其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属于人的文化。常识、宗教、艺术、科学、哲学等等,就是人类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这些文化样式之所以是人类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在于它们一旦产生,不仅以作为世界图景的知识的形式存在,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们已内化为人的本质力量,成为人的思维方式,并为人的思想和行为提供各种各样的价值观范。因此,人类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具有“世界图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的三重内涵。科学与宗教,作为这种把握方式的两种,它们既为人类提供了宗教的世界图景和科学的世界图景,而且也为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提供了各自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因而它们都是各自的世界图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的统一。这样,科学与宗教的相互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在人的文化世界中,就分离为科学的世界图景与宗教的世界图景,科学的思维方式与宗教的思维方式,科学的价值规范与宗教的价值规范的相互关系及其相互作用。

笔者认为,只有从人的文化本性出发,将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及作用进行这种分离,并在这种分离的整合中对之进行理解,才有可能得到合理的符合历史与现实的科学与宗教关系的解释。

2

首先是科学的世界图景与宗教的世界图景的相互作用。所谓“世界图景”,“是指人在自己的表现和思想中所构成的关于经验世界的整体图景”[2]。科学的世界图景与宗教的世界图景,是科学与宗教各自在自己的概念框架中形成、理解和表现的关于人的经验世界的整体图景。二者之间的关系可在两个层次上表现出来:一是对于自然界具体现象与事件的解释,二是对于自然界物质实体及其过程的卒质的信念。我们认为,科学与宗教的关系不仅是科学的世界图景与宗教的世界图景的关系,而且对科学与宗教在世界图景这两个层次上的关系也必须作出具体分析。科学与宗教都以人的日常生活世界为基础,都提供对人的经验世界的解释。科学解释与宗教解释之间具有明显的对立关系,这种对立关系是绝对的和直接的。比如,科学解释是对自然现象本质的揭示,宗教解释虽然也是对“为什么问题”的回答,但它提供的却是一个直观的、象征性的世界图景;科学解释的可接受性是建立在对对象本质的把握、概念意义的明晰性、概念之间联结的逻辑严密性,以及外部的经验证实基础之上的,而宗教解释的可接受性则建立于人对虚幻的“神”的超经验的信仰,以及宗教概念框架中存在的或多或少用理性的能力无法彻底说明的神秘性因素基础之上的;科学解释是发展的、可批判的,宗教解释则依存于信仰和皈依,自认为提供了关于一切的终极解释,不能接受和容忍来自宗教内部的批判等。人们所持的“科学与宗教是对立的,科学代表着真理,宗教代表着谬误”的观点,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本质的、理性的、发展的和自我批判的科学解释与直观的、象征性的、信仰的、情感的、非批判的宗教解释之间的这种直接的对立。应该说,这种观点在整体上是正确的,但在细节上却过于简单化。它将科学解释与宗教解释的上述关系等同于科学的世界图景与宗教的世界图景之间的关系,进而将后者等同于科学与宗教的关系。这种做法,一方面将宗教解释与宗教同一,另一方面将科学与宗教的对象、范围和宗旨同一。实质上,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历史上其存在和解释的范围要宽广得多,它力图终极一切自然现象和生命现象——因为科学解释以经验规律为解释项,只能立足于已知自然规律基础之上,而宗教则由虚幻的“神的存在”这个所谓的“第一原则”指向了对未来和无限的解释。因此,从宗教自身来说,宗教存在的根据,不仅仅是或者不首要地是提供人的经验世界的解释系统或整体图景,除此之外,它还力图以自己的方式和原则告诉人们,如何对待现实的人生和社会,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因此,宗教对具体自然现象的直接的虚幻的解释被否定,虽然不能像俄国著名哲学家索洛维约夫那样认为它“丝毫也不牵扯宗教本身”[3],但也不能像实证主义哲学那样得出否定宗教的意义与价值的结论。否则,我们就不能合理解释科学史上宗教解释不断被否定,而许多大科学家同时却是虔诚的宗教信徒,以及刻卜勒、爱因斯坦、普朗克等人都深深感受到了科学活动中宗教信念的存在价值这样一些和科学发展有关的事实。

科学的世界图景与宗教的世界图景在第二个层次上的关系,涉及对自然界本质的看法。现实的科学活动以由人的历史性而来的“前理解结构”为基础。前理解结构是人作为历史的“产物和结果”而获得的他的实践活动的现实条件和本质力量。毫无疑问,和哲学信念一样,对自然的宗教信念也是这种作为科学可能性条件的前理解结构的组成部分。科学家在具体的科学活动中,常常被字宙那和谐的秩序、庄严的规律、普遍的因果关系激起一种顶礼膜拜的情感。这种对自然的合理结构和未然秩序怀有的类似于宗教的深深敬畏和赞叹的心理状态,爱因斯坦称其为宇宙宗教感情,认为它在人类的科学活动中起到前提和预设的作用,是“科学家研究的最有力、最高尚的动机”[4]。虽然宇宙宗教和恐惧宗教、道德宗教相比,没有人格化的上帝,没有教义和组织,也没有一套祭献的仪式和规矩,但它却反映了一切宗教所具有的本质属性,即根植于深深敬畏和赞叹中的信仰。也许正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爱因斯坦才说:“科学没有宗教,是跛足的”[5]。这实质上也是现代文明条件下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同时又是虔诚的宗教徒的真正原因。

当然,我们强调科学与宗教,科学解释与宗教解释的关系的区别,并不是要否定它们之间的联系。事实上,历史上宗教的发展,特别是宗教从包罗万象的、坚持自己与真理同一的“原始宗教”,演变为只能从人的终极意义和宇宙的终极存在方面寻找存在根据的所谓的“高级宗教”,很大程度上得于近代科学独立以来科学解释对宗教解释的否定以及人们常识的科学化。正如怀德海所说的:“宗教的发展主要就是清除前一代人用幻想的世界图景来解释它的观念时所产生的复杂成分而把自己的固有的观念解放出来”,“科学的进展必然会不断地修正宗教思想,因而对于宗教有莫大的好处”[6]。

3

其次是科学的思维方式与宗教的思维方式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科学与宗教,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都蕴含着与各自的存在和价值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解释原则。科学被认为是理性的事业,它诉诸的是可检验的事实,在自然客体的存在状态与人类本质力量的耦合关系中把握自然规律,理解自然现象。因此,科学思维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的发散式思维、逻辑化的理性思维。它运用的是体现人本质力量的实验方法,能够理性分析的数学和逻辑方法,能精确把握本质并导致运用的定量方法等等。而宗教则以信仰为核心,它是从虚幻的“神”的存在这个第一原则出发来解释人和世界,一切活动都以强化人对所谓的“神”的信仰为中心。因此,宗教思维本质上是非批判的收敛式思维、非逻辑的整体性思维,它运用的是直觉的、整体的、思辨的、象征的、隐喻的、“奇迹”的方法(注:“奇迹”是宗教教义中描述的现实知识无法解释的现象,它能把“宗教表现出的主观意识的变化转变为客观明确的实际感受”,实质上是“表达力量和神秘观念的变化方式”(池田大作,B.威尔逊.社会与宗教[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39.)。)。因此,可以说,在人类的文化世界中,科学与宗教代表了人类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

但我们并不能由此将科学与宗教两种思维方式和解释原则的关系简单化,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

从历时态的角度看,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解释原则在起源上就和类宗教的思维方式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人类最早的思维方式是神话诗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按照人的行为和目的去说明自然界的各种现象。由于自然界的人格化与自然崇拜、万物有灵和图腾崇拜这种原始宗教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神话诗思维和神话诗解释方式本质上带有宗教的性质。宗教学的奠基人麦克斯·缪勒说:“如果我们跨越文字时代,深究人类思想最深的层次,就会发现在人类思维早期就已出现了宗教的因素。”[7]对于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解释原则来说,这种具有宗教性质的神话诗思维方式具有发生学意义。首先,它作为最原始最朴素的人类智慧,同时起到了解释的作用,即对那些模糊的、不可控制的自然现象的理解和说明。在自然的神话诗解释中,通过将不可理解的现象类比于人类已有的经验,自然现象具有了可理解的形式。在想像构思的结果中,行为、起源、原因、结果、意图均采取了概念化的形式。这种对异己现象的反应,“不再是一种动物性的反应。事件得到理解,反应是深思熟虑的”[8]。其次,这种神话诗思维和解释方式,蕴含着被视为科学思维和科学解释逻辑基础的因果关系的原型概念,它为未来的科学思维与科学解释提供了概念框架。随着“一神教”的惟一的“神”的观念的产生,神话诗思维进一步分化出宗教的思维方式和解释原则,而脱胎于宗教思维的哲学思维则为科学思维的产生提供了最直接的形式。

从共时态的角度看,科学的思维方式与宗教的思维方式都是人理解自己、创造有意义的世界所必须的。这种必然性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人是有自我意识的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有意识地为了自己的存在,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解释原则客观地认识外部自然界;同时,有自我意识的人为了实现和创造自我的意义世界,意识到不仅要外向地认识外部自然界,而且要内向地认识自我。而宗教的思维方式(当然也包括其他的思维方式)恰是人内向地认识自我所必须的。正如在人的活动中“对生活的内向观察伴随着并补充着那种外向观察”[9],宗教的思维方式、哲学的思维方式以及艺术的思维方式等等也伴随着并补充着科学的思维方式。也正由于多种思维方式的共存,人才创造了丰富的属于人的文化世界。

4

再次是科学的价值规范与宗教的价值规范的关系及相互作用。所谓“价值规范”,就是对人们的价值取向、价值认同、价值选择、价值评价和价值践履等等的规范。作为文化现象的科学与宗教,各自通过自己价值的实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社会价值观。科学作为知识体系,精神价值是其价值的直接体现。一方面随着科学理论的扩散和科学思想的渗透,科学中蕴含的实证精神、定量的分析态度,科学表现出的简单性、系统性、统一性、客观性、合理性和完美性等价值规范不断社会化,得到普遍性的社会认同,另一方面,作为社会建制的科学的价值规范通过科学共同体的规范结构显示出来,R.K.默顿将之概括为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独创性以及有条理的怀疑性。科学的这些价值规范,是对人的日常生活世界的价值观念的超越,它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地位的提高,不断普通化、社会化和常识化,成为人的社会价值观的重要部分。对科学价值规范意义的确认,既要超越“科学是关于事实的,科学与价值无涉”的观点,也要避免科学主义立足于科学,要求对人及其文化做单一的“科学”理解的做法。与科学一样,宗教也力图通过自己特有的规范结构及其向日常生活世界的渗透和扩散,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社会价值观。但与科学不同的是,宗教特别是现代所谓的“道德宗教”,被认为首先或主要是作为一种价值规范而存在的。在这种情况下,宗教的意义与价值与宗教的价值规范被认为是直接同一。宗教以信仰为核心,其思维的向度是未来和无限。在如何对待生命和人生活的意义等问题时,宗教常常通过教义与仪式,力图要求和教导人们寻求心理和精神的平衡、社会环境的安全感、人际关系的和谐等等。但“宗教的任务不是使人们到达那个目标,而是使人们充满希望地走过人生旅途。在使人获得新的生活体验时,宗教就已经表现了自己的价值”[10]。因此,理性化的科学的价值规范与情感化的宗教的价值规范,不论是具体内容还是思维向度,都存在不一致甚至对立的方面,但它们都是在人追求生活意义的过程中创造的,都是对日常生活世界价值观念的超越。它们的常识化,共同构筑了现实的人的社会价值观的主要部分。人的价值是多元的,我们既不能像中世纪那样对人及其生活进行单一的宗教理解,也不能像科学主义所要求的,对人及其文化做单一的“科学”理解。在人类的整体文化中,如何在既坚持科学在人类文明中的基础地位,又强调人的文化本质及人类文化世界的丰富性的基础上,合理地评价科学与宗教的价值规范以及它们在社会价值观中的地位,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当然,价值规范是不能脱离世界图景与思维方式而存在的,它们统一于特定的概念框架。世界图景与思维方式相互联结,不断转换,而价值规范本身就是由依赖于一定思维方式所进行的价值判断构成的;从另一方面说,世界图景和思维方式层面上的取舍与选择又是基于一定的价值规范的。世界图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的统一性,从另一侧面说明,我们在讨论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时,不能将之归化为其中任何一个单一层次的关系,而必须对科学与宗教在世界图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三个层面上的关系按照其内在联系进行整体的把握。科学与宗教关系的“对抗模式”和“非对抗模式”,都是将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归结为其中一个层次的结果。在一定的历史文化中,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既取决于它们在世界图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三个层面上的相互评价和相互作用,也取决于科学与宗教在整个文化中的地位及受到的来自其他方面的评价。这两个方面互相联系,形成一个多元的逻辑关系模式。

【参考文献】

[1]孙正聿.哲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1.

[2]孙正聿.哲学通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54.

[3]索洛维约夫.西方哲学的危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147.

[4]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C].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282.

[5]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晚年文集[C].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27-28.

[6]怀特海.科学与近代世界[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80-181.

[7]麦克斯·缪勒.宗教的起源与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3.

[8]瓦托夫斯基.科学思想的概念基础[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9.62.65.

第9篇

关键词:情境教学;初中科学;原则;作用;实践

2015年浙江省教育厅的《关于深化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是科学课程的宗旨,课程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创设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的“真实的学习情境”。所谓“真实的学习情境”是指知识学习的情境和知识运用的情境尽可能接近,这种“真实的学习情境”可以是社会中的实际问题,也可以是对社会中实际问题的设计和模拟,在“真实学习情境中”采用探究学习方式,学生能有效地构建自己的知识,更有利于知识的迁移[1]。学生在这种基于解决真实问题的情境中更乐于学习、探究。了解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科素养。所以中学科学教师应该大力开展情境教学法,这种教学法是一种将直觉、启蒙、意象、情感融为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2]。科学这门学科是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科的综合,加强在科学课程中开展情景教学法,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情境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一)应符合新课改要求

情境教学需特别注意彰显学生的主要地位。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以引路人的身份存在于课堂当中,课程设计过程中要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式。

(二)应以实际生活为主导

科学来源于生活,科学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生活。只有将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有效结合,才能让学生做到行知合一,才有利于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在生活中的意义。

(三)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创设的情境要与时俱进,太过老套、一成不变的情境难以让学习者产生共鸣。情境设置要足够严谨,要做到科学合理与课程内容相符合,同时要注意符合中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3]。

(四)应将实验活动作为平台

科学课程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目,摒弃实验的科学课程是没有灵魂的。教师应尽可能在实验基础上建立情境体验,通过实验指引学生主动获取、探索知识。

二、情境教学的功能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传统教学法在部分教师脑中根深蒂固,教师在课堂上常常以自我为中心“重教轻学”,学生很难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无味的课程无法激起学生兴趣。中学生头脑比较灵活,喜欢主动尝试,情境教学法要求教师把学生作为课堂主体,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去探究。生动的情境可以带动饱满的情绪,饱满的情绪有利于对知识的内化和深化。学生在情境中产生轻松自在、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进入最佳求知状态。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科学素养

部分科学教师教学过程比较死板,只是机械地按照大纲要求和课本排版完成教学任务,在进行演示实验或者组织学生实验时,只重视结论验证,而忽视指引学生探索产生过程[3]。情感有利于学生智力开发,体验可将神经元细胞锻炼得更加“机灵”。学生的能力不是凭借知识掌握多少判定的,而是凭借知识的应用水平判定的。应用水平是要依靠学生自主探究才能够获得的。情境教学法引入许多情境,为学生供给更多认知途径,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探索,学生在探索中产生灵感,启迪创设性思维,了解到科学知识的真实背景和广泛应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4]。

(三)有利于创建融洽的师生关系,创造高效课堂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主角,学生充当配角,常常采用一问一答的刻板的教学模式。无聊的问答导致一些学生“死读书,读死书”,一些学生抱怨厌学不读书,一些学生看见老师心烦躲避。情境教学提倡民主地对待学生,一改教师居高临下的态度,将以往刻板的教与学融入艳丽多彩的具体真实情境中,使师生和谐地融为一体,从而减小师与生、生与生、生与知识的距离。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将刻板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直观,使学生学于、乐于、感于其中,创造高效课堂。

三、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实践

(一)利用生活中的实物创设恰当丰富情境,引导学生

在感知中体验科学是一门集生物、物理、化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涉及自然科学的许多基本知识和原理。在讲解这些原理时,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一些物品进行模拟,能够形象、直观、生动地让学生感受一些不容易理解的科学知识,更方便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恰当的情境中感受科学知识,体会所学内容的价值及意义,进而让“教”和“学”达到最优化的状态。例如“声音的传播”教学,教师首先为每位同学分发两根意大利面,“请同学们拿出一根面条,抓住面条的两端向中间对折,告诉我你的面条折为几段?”“三段!”“四段!”“五段!”“我们发现,同学们的面条都被折断为三段或三段以上,同学们能不能试一试将面条折为两段?”同学们通过实验后发现不能,教师解释:“科学家发现,从两端均匀地弯曲一根杆状物时,将会产生一股沿着物体传递的波,波会导致二次断裂,所以导致面条折成几段,那面条为什么没有变成几十段呢?”“传递波会减弱!”“面条不够长,传递波不能继续传递!”“同学们很聪明,传递波需要在面条上传递,随着减弱,断裂停止,那声音的传播是怎样的呢?”然后请同学们进行三个实验,探究声音能在液体中、固体中、真空中传播吗?通过活动,同学们得出结论:声音可以通过气体、液体和固体等物质传播,声音在真空中无法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最后请同学们通过观察振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引起的水波荡漾和观看视频《会跳舞的火焰》(点燃的蜡烛火焰在音响播放的音乐中跳舞)。从上述实验中,我们得出结论,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声音的传播即能量的传播。

(二)引入生活化教学,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验

课堂生活化可以使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获得更丰富的情感体验,在体验中使学生获得思想的升华。知识来自生活又将服务于生活,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提倡“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生活”的教学理念。课程内容如果脱离生活实际,往往会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生涩难懂。引入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以熟悉的事物为基础,从而达到对知识快速掌握的目的。例如“几种常见的力———摩擦力”教学,“同学们,你是否对我们身边的某些物品构造或人们生活中的某些做法产生过疑问:为什么矿泉水瓶盖上有许多竖条纹?汽车轮胎和鞋底上为什么会有凸凹不平的花纹?骑自行车刹闸时为什么要用力捏闸?衣服的拉链拉动不流畅时,为什么在拉链上涂抹上一点石蜡便能流畅拉动?”“摩擦力。”“什么是摩擦力呢?同学们将手用力压在桌面上滑动,感受一下滑动时桌面作用在手上的力,这个力是否阻碍手的滑动?”“这个力阻碍手在桌面上的滑动。”“同学们将手上放一块橡皮,再次将手用力压在桌面上滑动,橡皮随着手一起运动,橡皮与手之间是否相对运动,两者之间是否存在阻碍运动的力?”“橡皮与手之间是相对静止的,没有感受到橡皮与手之间有阻碍运动的力。”教师总结:实验说明,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在讲氢氧化钙性质的时候,老师设置以下问题情景:“以前人们在刷墙的时候常用生石灰加水形成石灰浆,再用石灰浆刷墙。但是用石灰浆刚刷完的墙壁当时并不怎么白,过1—2天才会越来越白,这是为什么呢?有人想缩短墙壁变白的时间,就在屋内烧一些炭火,又是为什么呢?以上现象涉及哪些化学反应方程式?”学生通过思考,得出以上问题共涉及以下三个反应方程式:通过以上情境设置,学生能把氧化钙、二氧化碳、碳的性质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果。为了很好地践行STS教学,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科学课程教学中应该随时渗透科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例如,在讲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可以进行以下联系:碳与氧气反应放出热量,所以能用木炭烤羊肉串;硫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能用来漂白;磷与氧气反应生成白烟即五氧化二磷,可以做烟幕弹等。引入生活化的情境,营造优良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思考和创新。让学生发觉科学与生活的密不可分,从而使学生施展自觉能动性,使学生快速构建内容框架,使学生科学观念不断更新,使学生科学学习能力不断提高,使教师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巧设趣味活动,引导学生在探究中体验

[5]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教材中设置了较多的科学探究,对学生而言,科学探究过程比直接给予结论具有更大的意义。然而学生作为一个可以独立思考的个体,心思往往较为复杂,有些同学会认为实验只是验证某一知识的方式,单纯的实验探究有时不能激发他们对学习科学的欲望。有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程设计时需要多加考虑,在原有实验探究基础上,赋予实验探究趣味性,让学生在情感上与教师达成共识,使学生认可实验探究过程,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例如“重要的碱”教学,“今天老师拿了一个神奇的瓶子(圆底烧瓶瓶盖选用双口橡胶塞,一个口插入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胶头滴管,另一个口插入套有气球的短导管,气球端在圆底烧瓶内,瓶内充有二氧化碳气体,如图),同学们观察它神奇在哪里呢?”教师挤压胶头滴管,同学们观察到气球变大。“瓶子为什么会吹气球呢?请同学们领取实验器材,分组完成学生实验,探究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看看哪一组可以最快揭开瓶子吹气球的奥秘。”在讲氢气的性质时,增加用氢气吹肥皂泡实验。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用氢气吹肥皂泡,肥皂泡会上升,然后用燃着的木条点燃肥皂泡,气体会燃烧。通过以上实验,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氢气比空气轻、具有可燃性这两点重要性质印象深刻。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玩是学生的天性,枯燥乏味的课堂只会让学生厌烦学习,将学习知识变成一种负担。寓教于乐一直是我们所追寻的目标,巧设趣味活动,引导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体验科学的魅力,从而使学生获取知识技能和相应的情感态度。

结语

情境教学法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启迪学生创造性思维,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情境教学法对教师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但矛盾不在于事物本身,而在于我们认知的局限性。为了提高课堂有效性,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境教学法应该得到初中科学教师的广泛重视,未来我们应该进行更多的探索和尝试。

参考文献:

[1]王后雄.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2]鲍海丹.基于初中科学问题情境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32):264.

[3]岑波达.关于提高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新课程·中学,2019(3):152.

[4]张仙花.初中科学情境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22):11-12.

第10篇

在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承优秀教学方式的同时,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引领者和促进者,让学生在多元学习方式下,学会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从课例中受到启发

本文的伊始,笔者先从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三章第l节《我们居住的地球》课例谈起。笔者在几年参加教学评比活动,在教学设计中企图把所有的关于地球的知识都告诉学生,安排了各种学生活动,补充了很多拓展资料,结果与一等奖无缘。在经过几年的教学历练后,笔者又一次上该课的评比课。这次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置都以学生情况为依据,以学定教,最终该课获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也获得了很多奖项。随后自反思了两节课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学不是教师一相情愿的搜刮一堆教材来填塞孩子的大脑,须明白“人之生有涯,而知也无涯”,判断学生真正欠缺的事物后再施以相对应的教学,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法。因此在随后的教学中笔者更注重学生学情的科学“诊断”,在课堂上和课后采用适合的方法的正确“治疗”。逐步总结出诊断教学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二、从摸索中总结归纳

笔者查阅了关于“诊断式教学”的理论资料,学习了台湾的邹纪心教授在理论方面的研究。“诊断式教学”是邹教授教学模式中“平衡原则”的具体实践,完全以学生的利益为本,以“博学、审问、慎思、明辩”的方式去挖掘学生实质的需求,再以“后现代思维”挑选古今中外能应对学生需求的适当教材及教法,不拘一格、不落俗套地用在学生身上。在实施教学实践的过程中笔者结合邹纪心教授的理论,在摸索中总结归纳出适合自己学校学生的“诊断式教学”: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及时并准确的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缺陷,或想方设法让学生说出学习中的困难,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力求做到使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归纳总结出三个实践策略:课堂新课教学的详察学情、预防为主策略,习题讲评课的对症下药、综合治疗策略,课后辅导的因人而异、辅助治疗策略。

三、在实践中形成策略

1.详察学情,预防为主。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如何使一节课成为有效的课,需要教师在课前充分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认知困难和生活经验。然后调整教材内容,设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做到预防在先。学生在课堂上的求知欲饱满,和教师的互动也很丰富,关键是真正实现了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一步步地自己探索自己应用。一节课下来,学生年历、月历和日历都会看了,这就是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如果没有课前对学生学情的了解,那么这节课的有效性就大打折扣了。在备课时充分考虑学生的问题和问题的困难之处,以及对知识的接受兴趣和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相关策略及时的指引,这样能让每个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落下“病根”,从而达到每个学生不带“病”的进步。

2.对症下药,综合治疗。“诊断式的教学”并不是光停留在课堂的40分钟内。由此还需要的是对学生课后作业的跟踪和讲评。作业是巩固学生对已学知识掌握的手段,同时也是跟踪诊断式教学中病情是否复发的有效措施。对作业进行诊断式的批改,第一次批改会诊其“通病”,筹划习题课的教学策略。第二次批改订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订正习惯。最后就是诊断后的错题过关,真正巩固学生的错题,为个别辅导作好铺垫。

3.因人而异,辅助治疗。学习是个人再认识的过程,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搞好课后的补偿教学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说课堂教学面向“中间”,带动“两头”,则课后的辅导治疗应针对“两头”,促进“中间”。具体策略是:个别辅导,尖子生以书面交流为主,学困生当面辅导。这样激发了好学生的求索欲望,同时也保护了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坚定了中等生的学习信心。从而做到在不同的起跑线上不断前进和进步。

采用以上三个策略进行诊断式的教学,可以做到师生心中彼此有数,课堂气氛活跃。同时有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笔者所带的班级科学成绩在年级中遥遥领先,同时各个层次的学生对学习科学充满了力量和信心。重要的是经过一年的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的习惯养成良好,通过课前预习、课堂上的积极思考,积极互动、课后的分层作业、订正的落实等一系列良好的学习规范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诊断式教学在科学教学中的实施,需要教师的智慧、经验和修养。笔者也在不断的摸索中。笔者认为让学生会学,使他们终身受益才是最终目标。教育不仅要为学生负责,也要为学生的未来负责。

(责任编校:蓉莞)

第11篇

关键词:初中科学;教学研究;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9-0112-01

一、初中科学教育的重要性

1.有利于提高初中生综合素质。初中科学教育虽然不是初中教育的主科,但其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初中科学学科涵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宇宙等空间科学,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等内容。这样一个涉及多学科、多层次的综合性学科,能让初中生在他们有自己的理解能力之前,很好地了解客观世界运转,人类社会关系以及当今社会的主要科学技术,从而可以使他们增长相关的科学知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2.有利于培养初中生的科学态度。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全面,良好的环保理念,崇尚科学的态度等,而初中阶段正是人生重要的观念形成阶段,通过科学学科的学习,可以让初中生在其最重要的人生阶段刚开始时就接触到科学知识,从而有利于培养他们正确的科学态度。一方面,科学学科中的自然知识、环境保护知识,能让初中生们明白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明白爱护地球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科学学科中的现代科技知识,能够让初中生们了解现代科技的伟大以及一些诸如核武器等科技成果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安全隐患,从而养成他们崇尚科学的态度。同时,通过科学学科中一些的科学故事的学习,也能让他们明白任何的科学成果的取得,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才能得到,从而养成他们吃苦耐劳精神。

3.有利于培养初中生健康的心智。现代初中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被全家宠着的宝贝,这也养成了他们心理能力差,不会处理人际关系的弱点。如果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不能接受正确的教育,将对他们成人后工作与学习造成很大的困扰。而科学学科中有关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内容,能让这些家里的小宝贝们粗略接受社会关系知识的教育,从而在他们的心理初步建立正确的理念,通过科学学科的知识学习,能让他们有初步人际关系应有的原则与规矩,从而在与同学和老师的交往中懂得如何尊重他人,克制自己的欲望。

二、提高初中科学教学效果的对策建议

1.坚持以学生为主。初中科学学科的教学要贯彻以学生为主的原则,这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初中科学学科学习的特点所决定的。以学生为主,一是要培养学生主体性,只有将学生的主体性真正发挥出来,才能在学生的心目中从小种下科学的种子。二是发挥老师的主导性,通过老师对学生思想的逐步培育以及老师所发挥的影响作用,将科学的影响深深烙在学生的心中,并激发和保持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与热情,真正形成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者的科学学科学习模式。

2.坚持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科学精神是初中生受用一生的重要思想,虽然当前社会思想趋于多元化,而初中生的年龄也决定了他们更容易受社会上各种各样的思想的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老师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一方面,教师是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偶像,教师的博学多识等许多优点都是学生们所佩服的。另一方面,科学学科的一些知识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还是非常新颖的,初中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也有强烈的探索欲望,这些都是都是初中生学习科学学科知识,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的基础。另外,潜移默化地培养初中生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还能避免这个年龄段学生普遍的逆反心理,使他们更容易接受所学知识与所学观点。

3.坚持教学内容与方式多样化。初中科学学科知识,内容十分丰富,有自然知识,也有社会知识,有物理的,也有化学的,几乎涉及了人类社会常见的科技知识,这些对于学生来说非常具有吸引力,但同时也对我们的教师教授这门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根据初中生的特点,坚持多样化原则,不仅有课堂的教学,更多地应该开展课外活动,例如,自然知识应尽量在大自然中讲,而科技知识应该在实验室里讲,这些一边讲,一边组织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动脑,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不难想象,拥有强烈求知欲的初中生,将很难抵挡来自自然与我们身边知识的诱惑,而这样的一个过程,将是树立初中生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的最好方法。

4.努力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与教学水平。教师不仅是初中生学习科学这门学科的领路人,更是他们的学习榜样。科学学科对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作用决定了教师在课堂上以及课堂外的表现,都会成为学生们学习的例子。因此,必须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和教学水平,为提高学生的科学学科学习效果奠定基础。一方面,要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现在的初中教师,都是经过高等教育的教育,具有相当好的专业知识,但由于科学学科涉及到多个方面的知识,教授这门学科需要教师有非常广泛的知识储备,同时,还要及时了解国际科学知识技术进步,另外,对于一些常见的科学技术成果在现实中的运用也需要有足够的了解。这对于教师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从当前教师的培养来看,仅有从学校中学习到的知识是不够的,应该加强对初中科学学科教师的培训,不断提升他们科学素养。另一方面,要加强初中科学学科教师的教学水平。根据初中生的特点,设计符合他们心理特点与学习规律的科学教学方案,突出游戏与案例在科学学科教学中的作用。同时不断根据教学实践情况,完善教学方案,最终为他们的成长服务。

三、结束语

科学学科的学习,是初中生学习与成长的重要内容,学校与教师都要高度重视初中生的科学学科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初中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形成良好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为他们日后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正丰.浅谈初中科学课堂提问的实施[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8.12

第12篇

关键词:科学探究;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4-034-1

在化学新课改中,科学探究被摆在一个相当重要的核心位置上。科学探究既是化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又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它贯穿于各年级的化学课中。那么,科学探究教学中课堂的有效性体现得如何呢?对此,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进行了反思和总结。

什么是有效教学,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无论是备课还是评课,教师要始终明确一个道理:是学生要学习知识,提高各方面能力的,而不能让学生光看我们的表演,而自身得不到训练。我们在组织教学环节时,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要让学生很自然地增加知识,提高能力,要给学生思考空间,让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中,知识得到积累,能力得到提高。如何真正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探究课题的有效性

在实施探究教学时,某些教师把科学探究当成教学的唯一模式,把所有知识都以探究问题出现,结果既浪费了时间重点知识又得不到充分的体现。面对此种现象很多老师都会问这样的问题:“是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要探究呢?”这个问题是显而易见的,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要探究。那么,什么样的知识需要探究呢?这是保障课堂有效性的基础。

(1)值得探究的知识

根据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值得探究的知识应该是化学教学中的核心知识、重点知识。例如:

①化学基本概念,如电解质的概念、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等。

②化学基础理论,如质量守恒定律、阿伏加德罗定律等。

③重要物质的化学性质,如钠、铝、氧化铝等。

④化学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如学校所在地区大气污染及防治情况的调查、汽车尾气、酸雨等。

(2)能够探究的知识

除了要考虑这个知识值不值得探究以外,还要考虑这个知识能不能够探究。这个知识能不能探究,学生的因素是最突出的制约因素。如果问题过易,学生仅凭已有的经验或知识不怎么需要思考就能解决,那么这个问题就不要安排探究;如果问题过难,超出学生目前的接受能力,那么,这个问题也不适合探究。例如有关在氯气的观摩课中老师提出探究课题“探究燃烧的现象”,这个问题对高中生来说,就不值得探究,因为学生仅凭生活经验就可以回答。但是下面的探究课题“什么样的变化才是燃烧”这个问题就值得探究,学生初中学过氧气的化学性质、了解了常见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而课上学生看到铁铜等物质都可以在氯气中燃烧,学生肯定会想到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总结上面的讨论,值得探究又能探究的知识,也就是“课标”中所说的“具有实验价值”的知识。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找准了实验点,才能保证课堂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效率。

二、科学探究的学习时间

探究学习与其他学习方式相比,需要更多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因此其学习过程是开放的。实践证明,这种开放的学习形式最容易导致课堂结构的分散和学习效率的低下。因此,探究学习时间的把握,就成为影响课堂有效性的一个关键因素。那么如何把握探究学习的时间呢?

第一,要优化小组探究成员的组成,通常以4到8人为宜,且要考虑小组成员的学习成绩、学习风格、动手能力等,并设立组长、记录员等,合理分工,明确各自的职责,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在规定时间内尽量完成布置的任务;第二,要精心设计问题的呈现方式,争取以最精确、最明了、最简练的语言或方式来使学生对问题情境和探究要求有清晰的理解,减少套话、废话;第三,要精心设计探究过程,对学生所要面对的探究问题进行控制,既不能过少达不到探究的目的,也不能过多而使学生不知所措,造成探究活动的推迟;第四,要精心设计探究环境,尽量避免外界不利因素的干扰;第五,要对探究活动所需的学习材料、实验用品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准备,使探究活动能够按照预定的节奏进行下去。

三、探究过程中教师的作用

听过某些化学课,教师布置的任务是科学探究,可是老师却步步分析,步步启发,结果又成了老师统一讲授下的“照方抓药”式地做实验了,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而有的课,教师设计的探究活动很多,学生一直在做实验、讨论,教师讲述强调很少,一节课下来听课教师都感觉混乱,学生的感觉可想而知。这就是没有处理好科学探究中教师的作用。那么,教师在探究教学中应发挥什么作用呢?科学探究中教师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引导过多,教师代替了学生,导致学生自主性不够,探究也就失去了意义;引导过少,学生开放性过大,有时甚至偏离了探究的方向,探究盲目性过大,目的性不强,同样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对“引导”程度的把握,也是影响课堂有效性的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