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护理心理学论文

护理心理学论文

时间:2022-05-07 15:28: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护理心理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护理心理学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护理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而当今的护理心理学考试弊端较多,为适应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进行考试模式的改革,引入课堂考试、实践考核、问题论述和期末考试等方法,全面考核学生,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促进教学改革和学生能力的提高。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观的不断深化,心理护理在现代护理学发展中的地位日趋重要。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理论已经成为当代护士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础。护理心理学的教学在各护理院校也彰显重要,成为主干课程之一。这就要求教师们也要适应这个发展,深化护理心理学的教学改革,与世界接轨,提高教学质量。论文百事通??

考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考试所特有的评定、检测、诊断、反馈和激励五大功能[1]是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替代的。科学合理的考试内容和方法,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索能力,提高学生素质。护理心理学考试一直沿袭着传统的考试模式,以教师命题的理论考试为主,缺乏多样性、科学性和应用性。我们对护理心理学考试内容和方式进行了改革,使考试目标和教学目标形成最大关联度,采用多种考核方法,注重心理学和临床护理的密切结合。以下报告我们在护理心理学考试模式改革的体会:

1传统考试方法的分析

1.1单一的考试形式:

传统的护理心理学考试存在着命题凭经验“讲什么、考什么”,完全的理论考试,试卷组成不注意样本的代表性,不能有效地代表全部教学内容,造成考试与教学内容有偏差,严重影响了对培养人才的评价。

1.2考试内容不合理:

考试内容局限于教材的基本知识,缺乏对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综合考查,记忆性成分所占比重过大,缺乏对知识应用的考核,造成普遍的“划范围、圈重点”,学生凭借“死记硬背”来准备考试,达不到对学生的全面考核。

1.3缺乏应用能力的考核:

虽然护理心理学的教学理论课程比重大,缺乏实用有效的实践课程,但是不能忽视护理心理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应该注重心理学知识与临床护理工作的紧密结合。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传统的考试对学生实验技能考核体现不出来,不能达到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

2改革措施

改革对象为本院05级、06级三年制大专英文护理专业学生,共4个班级,126人,全部为女生。根据护理心理学的课程性质和特点,考核内容包括:课堂考核、实践考核、问题论述和期末考试四个部分,分别占总成绩的10%、10%、20%、60%,学生的最终成绩按比例计算得出,具体考试方法如下:

2.1提高教学效果,积极进行课堂考核:

课堂考核可以集中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开动脑筋。考核内容可以复结,做到课与课之间的联结,考试内容和时间不预先通知,即兴提问,所有学生均在备选之中。所以课堂考核的随机性大,公平性强。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作答情况给予相应的分值,并做好分数记录。

2.2针对具体内容进行实践考核:

护理心理学包括两个方面的实践应用内容:一部分是心理学的应用,如:记忆广度实验、注意分配实验,各种心理测量量表的使用等;另一部分是心理学理论在临床护理的应用,如:模拟病房场景,对不同阶段不同病人的心理护理,各种沟通技巧的使用等。实践考试时间、地点由教师统一确定,考试项目由学生自己抽取,每项考核内容都有相应的赋分标准,根据表现给予相应的分值,满分10分。

2.3布置开放性和发挥性的问题,供学生论述:

除了课堂考核和实践考核外,我们也给学生布置开发性和发挥性的问题,如:“不同气质类型临床病人,如何做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列举自己常用的心理防御机制,并分析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要求学生以小论文形式论述,字数300~500字。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查阅资料,整理论述。在此期间,老师给予必要的引导答疑,以保证论文的顺利完成。

2.4必不可少的期末闭卷考试:

期末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60%,涵盖了护理心理学的定义、理论基础、具体方法等。在理论上强化学生记忆,为灵活运用奠定必要的基础。考试题目包括客观题占50%,主观题占50%。力求做到内容全面,难易适中,层次分明。考察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3效果讨论

3.1使护理心理学考试更具有科学性、针对性:

针对护理心理学的课程特点及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研究制定,改革后的考试成绩由课堂考核、实践考核、问题论述和期末考试四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占相应的比例,这样的成绩能客观全面地反应学生的实际能力,使培养的学生从“应试型人才”向“应用型人才”转变。新晨

3.2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考试改革得到学生的积极参与,通过问卷反馈,95.8%的学生非常欢迎考试改革,这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理解知识、运行知识的能力,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应对能力、科研能力等方面培养学生,顺应了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3.3考试改革促进教学改革:

考试不是目的,也不仅仅是检验教学效果,还有通过对考试结果的分析和应试者的反馈意见,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促进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四部分考核成绩中,我们发现学生实践考核和问题论述成绩较低,我们通过教学改革,及时增加实践课时数,加强学生的临床心理护理能力;另一方面,在教学中,有意识的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护理心理学问题论述,并与教授护理科研、文件检索的教师沟通,进行分工整合,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总之,通过考试模式的改革,使学生由被动应付转为积极参与,仅仅靠死记硬背就远远不够了,迫使学生在学习上主动思考,善于发现创新。只有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才能把学生从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把创新教育与考试创新结合,从而到达教、学、考的和谐统一。

第2篇

论文摘要:课程体系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主要包括课程设置改革与课程内容改革。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方针,通过对用人单位岗位需求的调查,调整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大力加强学生就业能力、创新能力与创业能力的培养,提高毕业生对职业岗位及职业发展的适应能力,推进中职护理专业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最终目的是使每个学生毕业后能顺利进入岗位就业。中职护理专业教育是我国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医疗卫生事业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的重要任务。建国以来,我国中职护理专业教育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了大批护理人才,为提高卫生服务质量与水平、推动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普高热”及高等护理专业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中职护理专业教育的发展空间受到很大的限制,出现生源质量差、招生难、管理难、就业难的局面,师资流失严重,生存面临极大的挑战,开设中职护理专业的学校纷纷要求并入高等医学院校或升格为高职院校,这将严重影响中职护理专业乃至整个卫生事业的发展。

课程体系的改革是影响中职护理专业教育的关键。从教育学原理来看,人才培养质量既要接受学校自身对教育内部质量特征的评价,又要接受社会用人单位对教育外显质量特征的评价。因此,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中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必须遵循职业教育的外部与内部的客观规律。笔者拟通过对安徽淮南市各级医院护理人员岗位需求的调查分析,探讨将学历教育中的专业能力要求与医疗行业用人要求结合起来,以国家护士执业考试的要点为基点进行课程体系改革的可行性,旨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护理岗位调查研究的过程

笔者设计了中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问卷调查表,对安徽淮南市17家医院的护理部主任、护士长及部分科主任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回收调查表汇总进行了统计处理;对中职护理专业实习生的问卷调查由学生科主持,在各实习医院进行,并当场回收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处理。笔者还邀请安徽淮南市17家医院的分管护理院长、护理部主任及部分优秀护士长座谈,征求对中职护理专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了认真分析。

护理岗位调查的内容与分析

为切实了解医疗卫生行业对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情况,以便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提出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笔者分别对医疗卫生用人单位(医院)及中职护理专业实习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一)对用人单位中职护理专业岗位需求的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表870份,实际回收852份,其中有效问卷738份,有效回收率为84.83%。调查问卷涉及安徽淮南市17所医院的院领导、护理部主任、部分科主任及护士长。

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及身心素质调查(1)政治素质方面。认为我校毕业生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团结协作精神较好的各占97.28%、97.27%、89.29%、87.94%,认为我校毕业生法制观念一般或较差的占21.41%。(2)文化素质方面。认为我校毕业生基础文化知识与语言表达能力较好的各占94.17%、90.92%;对我校毕业生评价较差的方面依次为:计算机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各占31.16%、15.31%、13.55%、6.23%,故应加强对学生人文知识、计算机应用能力、创新与应变能力的培养。(3)业务素质方面。对我校毕业生评价较好的方面依次为:基础护理操作能力、医学基础理论知识、专科护理能力,各占96.83%、95.39%、83.06%。评价较差的方面为:护理文书书写能力、心理护理能力、健康指导与宣教能力、急救护理能力、整体护理能力,各占20.73%、15.58%、13.00%、6.78%、3.93%。(4)身心素质方面。对我校毕业生的身心素质普遍反映良好。

中职护理专业教学计划实施情况调查调查表明,认为需要增加理论教学课时的课程依次为:计算机基础、护理心理学、预防医学、医学伦理学,各占42.82%、18.70%、16.12%、15.58%;认为对护理工作有指导作用的传统专业课与医学基础课因理论教学课时比较合理而无需改变课时安排的课程依次为: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物学、妇产科护理学、五官科护理学;认为与护理职业关系不大、需要减少课时或删除的课程依次为:物理、数学、政治、化学,各占66.53%、56.91%、48.51%、40.24%。认为需要增加实践课时的课程依次为: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预防医学、护理心理学、外科护理学、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各占54.47%、40.38%、38.48%、36.99%、34.96%、33.47%、30.89%,因为这些学科的临床应用性与针对性较强,越来越受到临床一线护理人员的重视,而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五官科护理学等传统上比较注重实践的学科则无需改变实践课时。认为政治、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课程应适当减少课时或删除的,各占56.77%、49.42%、48.77%、42.22%,因为这些课程与本专业联系较少。从调查排序可以看出,认为需要增加课时的课程排在前六位的依次为:法律基础、社区护理学、老年护理学、人际沟通、表达能力训练,各占91.12%、84.14%、83.74%、78.18%、74.39%,这些课程多是适应现代护理专业的发展,能体现时代特征的课程。

(二)对中职护理专业实习生的问卷调查

中职护理专业的实习生经过两年的在校学习和近一年的护理临床实习,对护理专业均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和体会,并且非常关注自己未来的发展与就业前途,通过对其进行问卷调查,有助于了解学校教学的薄弱环节及需要加强与改进的地方。

本项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表218份,回收218份,回收率为100%。

调查表明,选择在毕业后到二级以下医院就业的占58.26%,选择到社区医院就业的占10.09%,选择到乡镇医院就业的占5.96%,还有选择到外省就业的,占19.72%,说明大多数毕业生能够面对现实,实现就业目的。

在对“中专毕业后的打算”的调查中,选择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占66.05%,选择通过考试升入高职院校继续学习的占25.22%,说明当前在中等卫校中“就业导向”仍是主流。

在对课程设置的调查中,认为护理专业实践教学需要加强的学生占46.79%,认为护理专业理论教学需要加强的学生占23.39%,认为医学基础理论教学需要加强的学生占17.43%。学生希望学校增加有助于提高人际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护理文件书写能力的课程,另外认为增加实习、见习时间,特别是社区见习的时间非常重要,这与对用人单位护理管理人员的调查基本一致。对于教学方法,所有学生均不喜欢传统的授课法,喜欢案例式教学法的学生占38.53%,喜欢角色扮演法的学生占31.65%,喜欢多媒体授课方式的学生占29.82%,说明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

在就业途径方面,选择由学校推荐的学生占48.16%,选择由家长找关系的学生占36.69%。在当初选择护理专业时,大多数学生家长也是看中护理专业能学到一技之长,便于就业,这说明学校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职业指导,提高育人质量,提高就业率,为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措施

第3篇

    1我国护理学学位授予情况

    1.1我国的学位制度我同学位制度是在1980年建立的学位分学上、硕上、博士_一级。围家教育部1997年颁布的“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规定,授丁学位的学科门类为12类,医学为其中之一。医学门类一级学科有8个,即: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巾医学、中药学。护理学同内、外、妇JL等临床学科一样,属于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

    1.2学研究生培养类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998年下达“关于调整医学学位类型和设嚣医学专业学位的几点意见”,规定学研究生培养类型分为“医学科学学位”(科研型)和“医学专业学位”(临床)两种。医学科学学位主要侧重学术理论水平和实验研究能力,目标是培养从事基础理沦和应用基础理论的人员;而学专业学位主要侧重从事某一特定职业的实际丁作能力,目标是培养高级临床医师、口腔医师、牛防疫和新药研制与开发的应人才。

    2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及方法

    2.1培养目标护理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护理教育、科研和临床能力,在护理专业领域学有专长的高级专业人才。该目标与护理本科生、博士牛的培养目标既有联系又有别。相对言,本科牛毕业后是面向大临床的专业人才,而硕士生更强调专业特长,博1:生更侧晕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2.2招生学制脱产学习和在职学研究生学制有所不同。前者为3~4年,研究生入学需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考试科目为英语、政治、基础课(内外科护理学、病理生理学)和专业基础课(基础护理学)。在职学者入学考试科目为英语、护理综合(内外科护理学、基础护理学、护理心理学),成绩合格者6年内可申请在职硕士学位。

    2,3培养流程脱产学习的研究生在3年的培养时间内,须按期完成下列任务:第一、二学期制定培养计划,参加学位课程学习;第三学期参加教学(临床)实践,继续专业课学,完成预实验和开题;第四学期参加教学(临床)实践,开始课题研究,发表文章,进行中期考核,符合条件者可申请提前攻博;第五学期继续课题研究;第六学期撰写论文,完成毕业答辩。

    2.4获得学位条件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授予医学硕士学位,获得学位的条件包括:(1)学分积满:科研型学位、专业型学位的学分均不得低于34分,且各类课程学分均不能低于规定标准;(2)答辩合格;(3)通过国家大学生英语6级考试;(4)。

    3提高培养质量的主要环节

    3.1建立专业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是整个专业教学汁划的核心,因而构建科学的、富有护理特色的研究生课程体系是提高护理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2004年,我们调整课程设置,力争逐步建没和形成体现护理发展主流、符合高层次护理人才知识结构要求的课程体系,开设公共必修课4门、专业必修课、专业课、选修课9门。鉴于部分专业必修课教材存在知识老化、内容简单、不符合研究生需要等问题,我们编写专业教材3本,其中《危重症护理学》获2004年国家教育部推荐研究生教学用书3.2加强导师队伍建设要培养出高层次的跨世纪护理人才,就必须有高水平的导师队伍。选好导师,发挥导师教书育人的作用是保证研究生质量的关键。

    3.2.1严格导师遴选和资格审杏,确保导师质量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导师队伍,必须严格研究生导师的遴选和资格审查。首先,导师必须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有献身护理事业的高尚情操和优良品德,有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其次,导师要求有副教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并有在研科研项目和研究经费;最后,实行导师资格的滚动管理,改革导师终身制,以保持导师队伍的高水平,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3.2.2加强导师培养,提高导师质量教育乃终身之事,并}一劳永逸。导师也要不断接受教育才能适应指导研究生的需要。因此,我们有计划地组织导师纠高水平的医学院校和科研机构交流和学习,以加强其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提高其综合素质。我们提供的培训途径包括:(1)面上培训:1—2次/年;(2)学历教育;(3)出国进修:3—5人次/年,时间3个月至两年。这些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导师的视野,丰富完善了导师的知识结构,提高r导师指导研究生的能力。

    3.3规范课程学存研究生课程学习当中,选课是关键,突出一个“用”字;学习是重点,突出一个“思”字;教学是保障,突出一个“精”字;考试是检验,突出一个“活”字。

    3.3.1选课开学一周内,导师根据研究生所学具体专业要求,以加深基础、拓宽知识面、构建研究生最佳知识结构为准则指导研究生选课。选课在网上进行,不得随意变更。由于特殊原因必须变动已选课程,研究生需在开学1个月内提出书面申请,经导师同意。部(院、系)批准后方可到研究生院办理。

    3.3.2教与学提倡研究型学习,鼓励学员多参与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以提高学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张开放性教学,实行教授负责制,授课形式多采用小班课、方法多采用PBL、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

    3.3.3考试考试实行教考分离,形式灵活多样,一门课程综合运用几种考试方式。常用的考试方式有:(开)卷、撰写论文、口头答辩、小组竞赛等。学员即使免修某些课程但仍须参加该门考试;无故缺课时间超过规定学时三分之一或研究生院抽查点名2次不到者取消其考试资格。

    3.4严格培养流程管理研究生教育管理是全程管理,也是有重点的管理。从第二学年开始,管理主抓3个环节:开题、中期考核、答辩。

    3.4.1注莺选题,使研究生迈好科研第一步研究生在广泛阅读文献,把握本研究领域内国内外现状及发展动态的基础上和导师商定具体研究课题。开题在护理学科内集中组织,在第二学年第一学期结束前完成。开题委员会成员至少5名,而且其中至少1名为外校专家。委员会成员根据开题报告表和研究生本人的报告从课题的科学性、先进性、应用性、可行性4个方面对课题进行评价,判断研究生是否能够研究该课题。

    3.4.2按期进行中期考核,提高研究生科研过程质量考核的内容主要为政治思想品德、理论知识水平、科学研究工作情况。考核的方法是由护理学科成立中期考评组,然后集中进行考核。考核程序为,首先导师介绍研究生简历、培养情况,并对研究生进行评价;其次研究生汇报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科研情况;冉次考评组在广泛听取意见和查看资料的基础上对研究生进行评议。综合评定等级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不合格者按照考评小组的意见进行整改。半年后再次考评,若仍不合格,则终止培养或延期毕业。

    3.4.3认真把好答辩关,保证研究生终末质量学位论文答辩是研究生培养全过程中最后和最莺要的一个环节,把好答辩关对保证研究生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把答辩关时我们主要守住两个关口:申请答辩条件审查和答辩。

    3.4.3.1研究生申请论文答辩条件(1)修满规定学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2)开题通过,资料齐全;(3)中期考核合格;(4)专业课考试7O分以上;(5)完成研究论文;(6)论文盲审通过。论文评阅对论文答辩能否通过起重要的作用。为了客观、公正地评价论义,保证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审核质量,我们聘请校内外在护理学上有较高造诣的专家评阅学位论文,并实行匿名评审机制,由研究生院在申请答辩的论文中随机抽取并送外单位匿名评审。经评阅专家认真评阅审核后,未达到答辩基本要求的论文,要认真修改,经修改仍达不到要求则不予答辩。

    3.4.3.2答辩的组织形式在科室或教研室安排预答辩的基础上,护理学科集中组织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由5—7名成员组成,其中校外专家不少于2名。研究生导师在答辩委员会成员中指定2名书面评审员,以进一步详细审阅论文。答辩时采取导师回避制度。委员会成员提出各种问题必须由研究生回答,以考核研究生基础理论知识和科研能力等。答辩结束后,通过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获半数以上通过时,才能通过答辩。

第4篇

【关键词】 护理教学;手术室;继续教育

随着外科手术向高精尖和微创技术方向发展,护理的新理论、新技术也不断涌现,对手术室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只能机械的传递器械已不能满足手术室整体护理要求,在手术室开展护理教学查房(以下简称“查房”)式专业培训有助于提高手术室护士的综合素质及护理质量。我们结合手术室护理特点,从2006年元月开始在全院9个专科手术室开展“查房”式业务培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基本情况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的“三级特等”医院,拥有病床近3000余张,设置手术间64间,日手术量高达200余例,能开展各类腔镜手术、脏器移植手术、关节置换手术及复杂疑难、重症的外科治疗。手术室护理人员160名,护理管理采取人员相对固定,分专科组配合手术,走专科护士培养发展道路,要求护士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及熟练的配合各类手术技能,还必须具备解剖学、外科学、护理心理学及计算机操作技能等,才能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

2 “查房”形式和方法

2.1 查房形式 采取回顾性查房,主要根据科室护士长年初制定的培训计划拟订题目,每次安排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护士2名,收集资料,准备幻灯片,做主讲人,全体护理人员参加,并提问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由主讲人回答,大家补充讨论。要求每月1~2次,每次1~2h,重点选择各专科具有代表性的手术进行查房,以提高护士专业素质及手术配合质 量。

2.2 查房前准备 由主讲人根据拟定题目通过查阅相关书籍、病人病历、手术操作拍照片及计算机网络下载图片等方法收集查房资料,再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撰写查房内容,并制作powerpoint幻灯片。

2.3 查房的内容 包括疾病的临床表现,病理生理变化,疾病诊断、手术治疗方案、手术应用解剖学、手术步骤、麻醉方法、手术、术前准备(病人准备及手术器械物品准备)、洗手护士配合要点、巡回护士护理重点及注意事项、手术后处理等整体护理全过程。

2.4 查房的范围 主要针对各专科常见特大手术、新业务、新技术、新手术进路,如全胃、脾脏、直肠切除术、脏器移植术、关节置换术、椎体内固定术、人工耳蜗植入术、颅内肿瘤摘除术、冠脉架桥术及美容整形术等,进行全院手术室护理教学查房。各专科手术室组织常见手术及技术操作,仪器设备使用查房。

3 “查房”的效果及体会

3.1 提高了护士学习专科知识的兴趣及效果 护理教学查房式业务学习,彻底改变了灌输式教学模式,使被动听课变为主动积极参与式学习,师徒共鸣,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明显降低了不认真听课,交头接耳,大声喧哗的发生率。调动了听课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由被动参与讨论变为主动参与提问、讨论。既活跃了课堂学习氛围,又提高了学习效果,使护士的专科理论知识及技术操作水平明显提高,每季度一次的理论考试成绩由平均81分上升至93分。每月进行一项操作考试由平均90分上升至97分(详见表1)。表1 教学效果评价注:*用“请大家安静”警告阻止不遵守课堂纪律现象

3.2 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 通过查房学习,使护士了解了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方法,扩大了知识面,不仅知道应该怎么样,而且懂得了为什么这样做,改变了手术室护士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使术前访视及术后回访工作更完善,护士回答患者及家属提问更准确,从而建立了信赖-合作的护患关系,使患者主动配合手术治疗[1],密切了护患关系,术后回访病人满意率达100%。

3.3 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通过查房,使护士全面掌握了手术的配合方法,使术前准备更加完善充分,手术配合变被动为主动,提高了护士的预见性,增强了服务意识,使医护配合更加默契,医生对手术室的服务质量满意度由88分上升至95分;满意率由90%上升至99.7%。

3.4 拓宽了护士的知识面,提高了教学和科研能力 通过查房前的准备,护士应用计算机查阅资料,收集医学护理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掌握医护新动态,并通过多媒体授课方式与同仁共同分享,既锻炼了护士的教学能力,又提高了计算机的应用能力,有助于教学和科研能力的提高,手术室每学年被学生提名表扬的护士达30余名,教学质量评价达95分以上。聘用护士由不会写护理论文到能刊出护理论文,共20篇。截至目前为止全院手术室共刊出护理论文100余篇,获军队医疗护理“三等奖”2项,教学“三等奖”1项,出版专著一部,参编专著及教材3部。 综上所述,护理教学查房适用于对各级护士的长期培训和继续教育。可将护士在护理临床上所见到的诸多实际问题通过讲解、讨论分析和归纳整理等方法印证所学的书本知识,使理论密切联系实际, 让护士能真正掌握所学的临床护理知识, 同时培养和锻炼护士的操作能力、 观察能力、 分析思维能力和临床实际工作能力[2]。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 护患纠纷;原因;对策

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息息相关,护士在临床工作中与病人接触机会多、时间长,难免会发生一些矛盾或冲突,若不及时处理好,既影响了医院的社会形象,又增加了护士的工作压力,容易导致双方情绪波动,对工作及病人的健康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扰乱医院的工作秩序[1]。因此,如何杜绝护理差错和事故,提高护理技术操作和护理质量,避免纠纷的发生,是护理人员应该重视和探讨的问题,分析发生的原因并加以改正和控制,是护理管理者的重要工作内容。

1 护士因素导致的护患纠纷

1.1 服务观念陈旧,服务意识差 见病不见人的服务观念不能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而改变,工作缺乏主动性,总认为患者来医院看病是有求于医生护士,不能主动为患者提供帮助,服务意识差,导致“生、冷、硬”的服务态度时有发生[2]。

1.2 工作责任心不强,护理技术操作不规范 由于社会的偏见,护士社会地位低,人事制度改革后,护士工资收入比同级别的医生少,医院领导不重视护理工作,护士对护理工作缺乏热情,在工作中不严格执行护理管理制度,出现打错针、发错药、不按时巡视病房、观察病情不仔细、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不能及时报告和处理、基础护理不到位、发生护理并发症、擅离职守、带教实习护生不认真。如果长期不进行新技术、新知识的学习,基本的操作技术不认真,护理操作技术不过硬,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不严格按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进行护理,出现护理差错或事故时,才体会到规章制度的重要性。

1.3 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差,相关知识缺乏 部分护士工作时间长,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在学校时学到的知识已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不加强新业务、新知识的学习,盲目自信,凭经验工作,对疾病的观察缺乏预见性,处理紧急情况时没有好的方法,不会应用新的抢救仪器等,造成患者及家属的不信任。护士不进行药理学、护理美学、护理心理学、护理社会学等的学习,不能与各种层次的患者进行良好的交流,不能准确地解释疾病发生的机制,使患者缺乏疾病知识,不了解治疗和护理方法,在疾病发生变化时造成不理解[3]。

1.4 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法律意识淡薄 护理文书是患者在医院治疗和护理过程的真实反映,及时、准确、真实、完整的护理记录,是对患者安全负责的表现,也是发生纠纷时有力的法律证据。可有的护士在工作中重做事轻记录,特别是在抢救患者时不能及时记录,过后又没及时补记或记录不完整,或时间颠倒等。在工作中不注意学习相关的医疗法律法规,法律意识淡薄,出现纠纷时不知道该怎样保护自己。

2 患者因素

2.1 法律观念增强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患者对健康的需求增加以及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人们的法律知识的普及,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因此在护理过程中,一旦发生一些治疗护理过程不当,或患者认为损害其个人利益时,就会引起纠纷,则产生投诉行为。

2.2 患者认为医疗收费不合理 随着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从看病公费报销到病人承担部分医药费,无疑会使患者关注自己的医药费,对医院的收费提出质疑,甚至引发纠纷。

2.3 患者不理解 由于病人对医疗服务的要求和期望越来越高,不能理解病情变化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一旦发生不尽如人意的情况,则也会产生纠纷。

3 防范对策

3.1 转变服务观念,增强服务意识 在工作中,护士态度要和蔼,说话语气要轻柔,要学会察言观色,对所负责的病人的病情和治疗过程做到心中有数,能准确回答病人提出的问题,对病人提出的合理要求和调换床位、更换床上用物等应尽可能满足。护士要学会换位思考,处处关心体贴病人。

3.2 加强护理管理制度的落实,注重护理技术的培训 完善护理管理制度,加强护理工作的过程管理,防患于未然;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整体护理水平;取得领导的支持,争取护士进修学习的机会;坚持医院内的岗位培训和考核。护士要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理论水平,练就过硬的护理技术,用有预见性的眼光去观察病情,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加强职业道德学习,建立强烈的责任心。

3.3 加强业务学习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护理人员素质是决定护理质量的基础。护理管理者要鼓励护士学习,提高学历层次和专业理论水平,并把理论知识运用到护理实践中去,使护士学会观察,勤于思考,提高分析、判断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4]。同时,鼓励护士撰写论文,在院内开展护理新业务、新技术专题讲座及新仪器、新设备的培训,组织护理知识和护理操作比赛,并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培养人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护士的学习热情,从而达到提高护士综合素质的目的[5]。

3.4 加强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化管理,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 医院组织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的讲座,使护士掌握书写原则和标准,加大检查力度,严格控制质量,对不合格的文书及时纠正。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特别是与医疗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管理办法》、《民法》等,增强法制观念,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法律知识保护患者和护士的权利。

3.5 加强护患沟通 病人入院时多一句介绍,操作时多一句解释,疑问时多一点耐心,观察病情时多一点细心,工作时多一点责任心,焦虑时多一点关心,为安全多提醒一句,为康复多嘱咐一句,出院时多祝福一句。与患者在不同的时间进行恰当的沟通,解答疑问,对缓解护患矛盾,减少护患纠纷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护患间通过沟通,相互理解,真心相待,少了猜疑和对立,即使在护理工作中有些不足之处,也会得到患者的理解,不至于发生种种不愉快的事情。同时通过有效的沟通还可以降低病人欠费,最终促进了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提高。

3.6 经常巡视病房,严格三查七对 护士要经常巡视病房,耐心地听取病人主诉,工作周到细心,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和查对制度,如在给病人更换液体时要在输液卡上签名和接液时间,若医嘱有更改,及时告知病人。

3.7 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护理人员要明白依法行护的重要性,明白病人就医享有的权利和自己的法律责任,自觉学法、知法、守法并严格按法律法规办事,树立对患者极端负责和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是防范护理纠纷的根本所在。

总之,护士服务的对象是只有一次生命的人,珍惜生命,尊重人的健康权力和尊严是护士的天职。只要护士在工作中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真诚为患者服务,同时在医疗服务中要很好地运用语言礼仪,及时进行有效的沟通,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和护理操作规程,练就过硬的业务技术,及时完整地记录护理过程,多巡视多问候,很好地综合运用护理学、心理学、美学、社会学、人文学等知识,将其融为护士语言礼仪的行为,以期达到提高自我的综合素质,就能取得患者的信任和支持,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健,艾纯华.21世纪多元文化护理的发展趋向[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7,16(4):161.

[2] 丁人.护士素质培养[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2:186.

[3] 史瑞芬.护士礼仪错位与礼仪培训[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3):223-224.

第6篇

【关键词】癌症; 家庭照顾者; 应对方式

癌症是一种常见的危及生命的慢性疾病[1]。各种治疗方法(如介入化疗、全身化疗、物理治疗、生物治疗等)带来的副作用使癌症病人承受着许多躯体上的痛苦,病人还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心情[2、3],这些都需要家庭照顾者对其进行身心关怀和照顾。癌症病人的家庭照顾者一般包括专职的照顾者和非专职的照顾者,他们担负着陪护和经济方面的压力,在心理、生理和社会等方面承担着巨大压力[4]。大部分的人面对压力都要采取各种各样的应对方式[5]。家庭照顾者所采取的应对方式在维持身心健康状况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通过调查癌症病人家庭照顾者的应对方式,为护理人员选择适当的护理干预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日至2013年3月30日在首都医科大学怀柔教学医院、顺义区医院住院治疗被确诊为癌症病人的家庭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1)为病人的主要照顾者:对病人照顾的时间自病人发病以来长达1个月或以上,平均每天照顾患者的时间最长,直至调查为止仍在照顾病人。(2)愿意参加本研究。

(3)有中文阅读和听说能力。(4)为病人的配偶或父母、子女、儿媳(女婿)、兄弟姐妹,且家中无保姆照顾患者。(5)年龄在18岁及以上。(6)与患者同住。 排除标准:(1)患有慢性病、精神病或恶性肿瘤等器质性疾病。(2)保姆等领取报酬的照顾者。(3)有语言表达及交流障碍者。

1.2.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时使用统一规范的指导语,尽可能确保资料的准确性。在取得被调查者的同意后,调查者根据患者的情况将一般资料调查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发给被调查者,向其简要说明填写要求,由癌症病人家庭照顾者自行填写。要求被调查者在15-20分钟内答完并当场收回。资料收集过程中,问卷当场发放当场收回,收回时检查问卷中有无漏项或填写不合要求之处,若有就及时请其补全或修改,以确保获得正确资料。共调查了125名癌症病人家庭照顾者,回收120份,回收率96%,合格问卷113份,合格率94.16%。

1.3 研究工具:(1)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收集癌症病人家庭照顾者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照顾者的角色、照顾病人的持续时间、是否和病人住在一起、经济收入等情况。(2)简易应对方式问卷[6]:该量表用于测量家庭照顾者的应对方式状况,是编者在国外应对方式量表基础上,结合我国人群的特点编制出来的。评分标准:SCSQ为自评量表由20个条目组成,每条分为1~4级,对应着0~3分,量表由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组成,积极应对维度由条目1~12组成;消极应对维度由条目13~20组成。

积极应对分量表的平均分为1.78,标准差为0.57;消极应对分量表的平均分为1.59,标准差为0.66。

积极应对平均值=条目1~12总分得分/12

消极应对平均值=条目13~20总分得分/8

积极应对标准分=(积极应对平均值-1.78)/0.52

消极应对平均值=(消极应对平均值-1.59)/0.66

应对倾向=积极应对标准分-消极应对标准分

应对倾向>0为积极应,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中的t检验和方差分析 ,P

2 结果

2.1 癌症病人家庭照顾者及病人一般情况

本研究发放问卷125份,回收120份,回收率96%,合格问卷113份,合格率94.16%。本研究的113例调查对象中,98.2%的病人为汉族,60~70岁年龄段人数高达34.5%,48.7%的病人为晚期癌症病人,61.9%的病人居住在农村, 86%的病人子女数量在1~4个之间,83.2%的家庭照顾者为家人,家庭年收入在三万元以下的占71.7%,病程在一年以内的占57.5%。癌症患者及家庭照顾者一般情况见表1和表2。

本研究的113例家庭照顾者中,照顾者年龄24~78(48.24±11.882)岁;患者年龄21~83 (62.62±13.829)岁。表2显示,照顾者的年龄以30~60岁年龄段为主、多为患者的配偶、子女;多数照顾者报告家庭收入状况为差和中。本样本中,照顾者的文化程度55.8%为中学/中专;44.2%的被调查对象的医疗费用为医疗保险,16.8%为自费。

2.2 癌症病人家庭照顾者应对方式

在113例家庭照顾者中,积极应对因子平均得分19.73±5.895,消极应对因子平均得分为13.04±5.484。在积极应对方面,0分为不采用,0.01~11.00分为偶尔采用,11.01~22.00分为有时采用,22.01~33分为经常采用;在消极应对方面,0分为不采用,0.01~9.00分为偶尔采用,9.01~18.00分为有时采用,18.01~27分为经常采用,本研究结果提示癌症病人的家庭照顾者对于积极和消极的应对方式都处于有时采用的频率。

癌症患者家庭照顾者的应对方式的排序见表3。癌症患者家庭照顾者的应对方式各条目得分按高低排序,0为不采用,0.01~1.00为偶尔采用,1.01-2.00为有时采用,2.01―3为经常采用。

按照排序,家庭照顾者经常采用的应对策略是“尽量看到事物好的一面”, 偶尔采用的应对策略是“通过吸烟、喝酒、服药和吃东西来解除烦恼”,提示目前在中国文化传统中,通过物质依赖(如烟、酒等)不良嗜好来缓解压力还不是很流行。其余18种应对策略在家庭照顾者人群中有时会采用。

3 癌症病人家庭照顾者应对方式影响因素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探讨癌症病人家庭照顾着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

3.1不同性别间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方式的差异

表4显示的是不同性别间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方式的差异。从表中可以看出,在消极应对方式的采用上,女性和男性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3.2不同年龄间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方式的差异

表5显示的是不同年龄间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方式的差异。从表中可以看出,在积极和消极应对方式的采用上,不同年龄组间的差异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但70岁以上人群经常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

3.3不同文化程度间癌症家庭照顾者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方式的差异

表6显示的是不同文化程度间癌症家庭照顾者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方式的差异。从表中可以看出,在积极和消极应对方式的采用上,不同文化程度的照顾者间的差异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3.4不同职业间癌症家庭照顾者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方式的差异

表7显示的是不同职业间癌症家庭照顾者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方式的差异。从表中可以看出,在积极和消极应对方式的采用上,不同职业间的照顾者间的差异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但从中可以看出,国家公务员经常采用积极应对方式,个体经营者和无业人员偶尔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

3.5不同身体状况间癌症家庭照顾者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方式的差异

表8显示的是不同身体状况间癌症家庭照顾者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方式的差异。从表中可以看出,在积极和消极应对方式的采用上,不同身体状况间的照顾者间的差异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但从中可以看出,随着身体状况的恶化,照顾者采用消极应对方式的可能性提高。

3.6不同分期癌症病人的家庭照顾者应对方式不同

不同分期癌症病人的家庭照顾者应对方式见表9。结果表明两组在积极应对方面有统计学差异。

4 讨论

4.1 常见的积极和消极应对方式

应对方式是个体在应激期间处理应激情境、保持心理平衡的一种手段[7]。应对方式分为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8、9、10],积极应对主要着重于改变现存的人与环境的关系,个体针对已觉察的问题采取积极的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措施;消极应对着重于调节和控制应激时的情绪反应,从而降低烦恼并维持一个适当的内部状态,以便更好地处理各种信息[7]。家庭中某个成员生病对其他成员来说是一种应激情境,需要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

积极应对的常用策略包括:(1)通过工作学习或一些其它活动解脱;(2)与人交谈,倾诉内心烦恼;(3)尽量看到事物好的一面;(4)改变自己的想法,重新发下生活中什么重要;(5)不把问题看得太严重;(6)坚持立场,为自己想得到的斗争;(7)找出几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8)向亲戚朋友或同学寻求建议;(9)改变原来的一些做法或自己的一些问题;(10)借鉴他人处理类似困难情景的办法;(11)寻求业余爱好,积极参加文体活动;(12)尽量克制自己的失望、悔恨、悲伤和愤怒。

消极应对的常用策略包括:(1)试图休息或休假,暂时把问题/烦恼抛开;(2)通过吸烟、喝酒、服药和吃东西来解除烦恼;(3)认为时间会改变现状,唯一做的便是等待;(4)试图忘记整个事情;(5)依靠别人解决问题,(6)接受现实,因为没有其它办法;(7)幻想可能会发生某种奇迹改变现状;(8)自己安慰自己。

本研究发现,在积极应对方面,早中期和晚期癌症病人家属照顾者的平均分分别为19.07和20.44,都属于经常采用的程度,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4.2 癌症病人家庭照顾者应对方式影响因素分析

4.2.1性别

本研究中,在癌症病人家庭照顾者中,女性家庭照顾者占57.5%,男性家庭照顾者只占42.5%。研究发现,男性家庭照顾者在消极应对方式的采用上和女性照顾者间有显著性不同,多采用消极应对方式。分析原因,可能与中国传统的观念有关。在我国,普遍认为女性比男性更适合承担照顾者这一角色家庭成员生病时,通常是由其母亲、妻子、女儿或媳妇来承担照顾者角色。对病人日常生活的照顾如抹身、协助大小便等方面,女性照顾者比男性照顾者承担得更多;与此同时,很多女性还要同时承担起照顾家庭的责任。因此在癌症病人家庭照顾者中,女性照顾者的积极性比男性照顾者的高。

4.2.2自身健康状况

从自身健康评价上看,对自身健康评价好的癌症病人家庭照顾者采用积极应对方式高于对自身健康评价不好的家庭照顾者。说明家庭照顾者的健康状况对照顾者的压力是有影响的,家庭照顾者的健康状况越好,其压力会越小。照顾者自身健康欠佳的照顾者,其身体负荷、心理负荷较高。提示医护人员在关注患者身心健康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照顾者甚至是癌症患者整个家庭的护理。建议以专业人士的角色参与到对癌症患者及其家庭的延续护理中,以提高患者和家庭照顾者的生活质量。

4.2.3患者疾病分期

本调查结果显示,癌症患者家庭照顾者采用应对方式与患者的疾病分期呈负相关,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晚期患者术后的康复和预后情况相对没有早期乐观,家庭照顾者较为重视,花费了更多的时间在照顾患者上,人际交往更少,从而压力较重,需要多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等有一定的相关性。

4.2.4文化程度

从文化程度方面看,文化程度越高的癌症病人家庭照顾者,其采用积极应对的得分越高。有研究[4]发现,文化程度越高,其发展性方面、躯体性方面、社会性方面和情感性方面的压力就越低,因而采用积极应对方式的可能性越高,这也与对痴呆病人家庭照顾者的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可能是文化程度越高的家庭照顾者,可通过多种途径获得有关的信息资源,其自身的应对能力和应对资源也就越强。

4.2.5年龄

从年龄方面看,虽然没有统计学差异,但70岁以上年龄段的家庭照顾者相比多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说明老年家庭照顾者比青年家庭照顾者对生活的心态更好些。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老年人的社会生活一般都处于较稳定的状态,多将照顾病人(伴侣)视为自己的生活的重要一部分,承担了更多的家庭责任有关。而与其他年龄段相比,20~30岁的青年照顾者,采用消极应对方式的程度略高。分析原因,虽然青年人身体状况好,但其多处于工作状态下,社会负荷大。

4.2.6职业

从照顾者工作性质方面看,虽然不同职业间没有统计学差异。但可以看出,国家公务员采用积极应对方式的程度略高与其他职业,分析原因可能与其支持系统强有关。有研究显示[11],无工作的离退休家庭照顾者,对病人日常生活照顾所花的时间和精力会多一些,必然会导致无工作的家庭照顾者在躯体性方面的压力会高于有工作的家庭照顾者,常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但本研究人群中,没有得出相同的结论。

以上研究结果提示,护理工作者应多关注男性、中老年家庭照顾者、家庭照顾者身体欠佳者以及晚期癌症患者的家庭照顾者的身心压力,对其提供必要的帮助,以减轻其压力;对家庭照顾者进行必要的健康宣教,使其在照顾病人的同时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从而避免加重其压力;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家庭照顾者,应着重对他们进行信息支持,帮助他们采取相应的积极应对策略,从而达到减轻其压力。

4.3对护理工作者的启示

综上所述,癌症病人家庭照顾者的应对方式都处于中度水平。而采用应对方式,对减轻照顾者的身心压力有重要的作用,应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关措施提高家庭照顾者的应对策略,减轻压力,维护其身心健康。而要提高家庭照顾者的应对方式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它需要全社会、广大的护理工作者及个人共同努力去解决。因此,结合本研究结果,建议从以下几方面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家庭照顾者的应对策略。(1)医院应配置合理的护理人员,完善护理服务体系,为在住院的病人提供全面的、优质的、有效的护理,尽可能地减少家庭照顾者承担护理方面的工作,如:生活护理、病情观察等。(2)应建立健全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社区护理人员可以为在家中照顾病人的家庭照顾者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3)加强舆论的宣教工作,使家庭照顾者对自身的健康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

5 结论

5.1癌症病人家庭照顾者较常采用积极应对方式应对压力,有时也采用消极应对方式,普遍处于中度水平。

5.2在癌症病人家庭照顾者中,男性家庭照顾者的应对方式有待进一步提高;家庭照顾者的文化程度越低,其采用积极应对方式的可能性越低。

5.3癌症病人家庭照顾者的应对方式与缓解身心压力有关,积极应对有助于降低癌症病人家庭照顾者的压力,消极应对则可加重家庭照顾者的压力,应该重视提高家庭照顾者的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 戈晓华;胃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负荷、应对方式及照顾知识需求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2] 汤钊猷,余业勤(主编).原发性肝癌(第二版)[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3] 席丽英,刘波.浅谈肝癌病人的临床护理[J].护理研究5003,17(1):45-46.

[4] Siminoff LA,Wilson―Genderson M,BakerSJr.Depressive symptoms inlungcancer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y caregivers and the influence of family environment[J].Psychooneology,2010,19(2):1285-1293.

[5] 陈丽莉 晚期肝癌病人家属照顾者的压力与应对方式及疲劳的相关性研究.[D](学位论文)

[6]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31.

[7] 戴晓阳.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45-52.

[8] Matsuda O.The effect ofcopingon thecaregiverofelderly patientswith dementia.Psychiatry ClinNeurosci.1995,49(4):209-211.

[9] Webb C,Pfeiffer M,Mueser KT,eta1.Burden andwell-being ofcaregiversfor theseverely mentallyill:the role ofcoping styleand socialsupport.Schizophrenia Research,1998,34:169-180.

[10]Ahnberg B,Grafstrom M,Wmblad B.Majorstrain and coping strategiesas reportedby familynlembers who care forageddemented relatives.Journal ofAdvanced

Nursing,1997,26(4):683-691.

[11]刘腊梅,周兰姝,吕伟波,彭鹏.我国家庭照顾者的研究现状分析[J].护理杂志,2007,8(24):26-27.

第一作者简介:

王艳梅 (1973-),女,北京市人,护士长,主管护师,本科,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及护理管理工作。研究方向:肿瘤护理、PICC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