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学习论文

大学生学习论文

时间:2022-12-25 12:38: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学习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学习论文

第1篇

(一)改变对英语口语学习的态度

明确英语口语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端正自身学习态度,将英语口语学习和英语读写的学习放在同等位置。教师在口语教学中起到一个很好地引导作用,因此在口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摆脱授课形式单一,内容空泛等弊端。活动设计力求丰富多样,让每一个学生融入其中,增强学生在课堂中的存在感,使学生在劳逸结合中收获学习技能。学生在张弛有度的听课过程中,还会不经意地放松紧绷情绪,从而渐渐地树立起信心,告别了难开口、开口怕错的现象,可谓一举两得。教师应时常对学生给予肯定和赞美,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

(二)词汇与语法双管齐下

学习语言之前对词汇掌握十分重要。现代大学生学习英语时,把重心放在了背单词上。但当大部分学生看到大量的单词时,内心会有恐惧感。当背了一段时间之后,感到枯燥乏味。会发现背到后面时,发现前面背过的似乎没有了印象。慢慢就出现了不爱背单词,逃避背单词的现象。如果出现这一类现象,就证明背单词的方法不正确。背单词主要切记一下几点:1、在适合自己的时间背诵单词。在多次的学习经验中摸索出一天之中最适合自己背单词的时间段。这一方法最能提高背单词的效率。2、学会循环往复记忆法。单词量很多时,可以将单词分成几部分去记忆。在背完后一部分时,适当地对自己之前背过的进行检验。3、学会融会贯通。在背单词的时候,不妨将意思相近或构成相似的词语一并找出,进行记忆。还应把与单词相关的短语背下来,为口语表达打下基础。在记忆一段时间的单词之后,会发现自己还是不会运用单词去完成口语表达。只靠简单地单词串联成句子,会明显地乱了章法。这时,不难发现对于英语语法的学习也相当必要,语法也是英语口语学习的重要基础。那么在背诵单词和短语时,也要注意相关的句子,分析句子的句法成分和句法结构。固定的语法结构需反复记忆,将一些经典句型背下来,利于在以后的语法学习中融汇贯通。在对英语的记忆和背诵之中,要将时间合理分配,单词和语法双管齐下。才能真正将记忆过的东西应用到英语口语中。

(三)听与说双向合一

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了精神层次的提升,对新生代的培育投入了大量心血。许多条件优越的家庭,对孩子英语教学提前到学龄前。其实这也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儿童在幼儿时期的模仿能力比较强,接受新鲜事物比较快。在牙牙学语时期,大人说什么,幼童就会很自然地在语音、语调上进行模仿。很多大学生可能错失了幼儿时期学习英语的机会,但是我们可以在幼儿习语种学会一种学习英语口语的方式——模仿法。正确运用模仿法的大前提就是要有模仿对象,能听才能模仿,能模仿才会说。谈到模仿对象就会明白,听的重要性。观看美剧、电影、听英文歌也是年轻人提高英语口语能力的选择。也可以对英文歌进行学习,体会地道的英文吞音。在听的过程中,不断地模仿学习,不仅语言素材得到丰富,英语语感也自然水到渠成。在国内高校里,英语教师由于平时教学中更加注重读写,且没有出国经验。故自身的口语能力也比较薄弱,发音不够标准,这就给英语口语课堂中学生的模仿发音带来负面影响。所以教师应提高自己的口语能力。教师的口语能力好,能更好地感染学生,成为学生的效仿地楷模。

(四)结论

本文提出了几点关于英语口语学习的技巧。也证明在大学生英语学习中,英语口语的学习应投入更多精力。英语口语水平也渐渐成为了考核大学生综合能力的一项指标。然而学好英语口语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因此大学生一定要提高学习口语的意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学好英语口语,注重实际运用才是根本。这样才能为我国以大国形象站在世界舞台助一臂之力,促进中国与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

作者:王诗淇 单位:通化师范学院

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 利用 图书资料

中图分类号:C2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c)-0205-01

图书馆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进行教育和科研的场所。同时图书馆还能够向老师和同学提供大量文献资料。大学生是大学校园里面的主体,能够很好利用图书馆里面的图书资料。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还能不断增长自己的见识,丰富个人阅历。

1 根据需求进行学习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这就要求学生具有多方面的知识,不仅要学习好专业知识,还要有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但是在当今的大学校园中,大学生在校园里学习的知识与社会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不能完全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解决社会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所以需要学习不断补充知识,充实自我、完善自我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要。根据学生所学习的专业的不一致,学生学习知识的需求不是一致的,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知识的补充,具有较强个体差异性。当今大学校园中图书馆的开放程度比较高,学生随时可以到图书馆进行知识的补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当今社会计算机、英语和管理类等专业在社会上的需求比较大,是社会上就业比较好的专业,学生们清楚的了解这一点,所以为了更好的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他们在图书馆中一般都是找这些书籍进行专业知识的补充。所以在图书馆中这些书籍的利用率比较高。学生正确使用图书的资料,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让自己变的更加的全面。专业化的程度更高。这种现象在高年级的学生中比较普遍,因为他们马上要进入到社会中参加工作。相对而言,低年级的学生由于没有马上就业的压力而他们在阅读图书资料的时候一般所选择的是自己喜欢的,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通过不断的阅读图书,学生们的知识系统更加完善,对于学生的自我完善具有很大的帮助,学生们的专业化更强,更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2 利用图书资料撰写论文

毕业论文是大学的走后一门课程,大学生在各专业课考试合格以后都要进行毕业论文的撰写,这样才能毕业。因此毕业论文是学生完成毕业的重要标志。但是很多学生学习的知识缺乏系统性,在写论文时感觉费力、没有整体的思路,难以下笔。而图书馆的图书资料在学生的毕业论文中起到关键作用。学生正确利用图书馆的资料,对于论文的撰写具有很大的帮助。首先从论文选题来说,学生可以参考先进的研究资料,参考完研究资料,进行论文的选题。以往对学生的论文会有很大的帮助。学生根据自己所阅读的相关文献,了解近期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趋势。这个过程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及时制定论文的研究方向。题目选好以后需要阅读大量的资料,这样才能比较全面的了解自己选题的知识。用文献检索的方法寻求大量的资料。通过这一步,知识了解的比较全面以后,可以为后面文献综述的撰写打下基础。在选题结束以后,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有针对性的收集资料。阅读有研究方向一致的新书。查阅相关的论文,特别是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会议的短小的论文也会有帮助,帮助学生了解现今专家最新的观点。

3 利用图书资料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重要的国家使命,他们代表着国家的未来。因此在学校里面他们不仅要增长知识,还要树立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就是要求学生将来在社会生活中能够顾全大局,不会为个人的利益而斤斤计较。具有较高的道德情操。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就要不断的学习。首先是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学习当前较为先进的理论知识。而学校课堂知识的学习不能满足于他们的需要,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还需要一定的图书资料的帮助。所以图书馆称为学生的第二课堂。通过学校图书馆里相关人生观价值观的书籍的阅读,用科学的知识武装头脑。只有用科学世界观武装头脑,才能树立正确的观念,增强识别能力,才能正确认识人生。这样促进学生人生观的学习。另外还要学生检查长期的自我反省,阅读书籍的过程中看到相对偏激的现象是否出现在自己的身上。一旦发现自己的错误,要认真地做自我批评,及时改正,在人生道路上才不掉队,勇往直前。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得将来在社会中能够更好的立足。同时能够提高全民族的整体人生观、价值观,促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4 正确利用图书资料,提高科研能力

当今高校的图书馆是资源的中心,具有丰富的资源。而图书馆已经除了有较为丰富的图书资源,还有更为先进的文献资源系统。国家对于高校图书馆给予大量的支持,提供大量的书籍、开放免费的资源查询系统。通过实践证明,学生利用图书馆的图书资料,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要想不断增强学生的科研能力,要从最基本的能力培养。包括学生阅读文献的能力、检索文献的能力以及分析和加工资源的能力。拥有这些技能,能够保证学生可以按照自我的需求进行相关知识的搜索,查阅到对自己有用的资源,为进行可以打下良好的基础。图书馆的书籍涉及方方面面。利用这些知识对于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和进行科学研究的作用非同一般。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进行相关资料的查询,这样引导学生参与课题的申报。课题申报结束后,还要进行文献的检索,制定实验方案,最终进行可以结题报告的撰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得到一定提高,结题报告的撰写能力得到提高。为学生将来自己进行科研创新工作,提供较为的锻炼机会,充分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5 开展各种知识活动

为了更好的发挥图书的作用,要学生利用图书资料更好的掌握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学校可以举办知识竞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专业特长。知识活动的举办可以形式多样,比如可以开展辩论大赛、教师进行定期讲座、进行网页制作的比赛等。这些活动的举办能够暴露出很多的问题,通过这些活动的举办,学生清晰的了解自身知识的不足,要利用图书资料不断的进行自我完善。这样才能更能使用社会的需求,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的能力。

6 结语

图书资料是一笔重要的知识财富,学生在学校的图书馆能够很多程度上完成自我完善。正确的利用图书资料,能够加强学习知识的系统化、组织化,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同时图书资料还能帮助学生提高专业技能,让学生更能适应社会的需求,成为一个全面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 于维娟.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J].现代情报,2006(7).

第3篇

【关键词】:农学;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环节。为了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各高等学校都努力改进实践性教学体系,把课堂教学、生产实习、社会实践、社会调研以及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从科学知识型向科学知识实用技能型的转化。

1 从教学方法上加强专业课程的实践内容

大学生获得专业知识的必备教学环节是农学专业课程体系其特点是技术性强、实践性强,通过实验内容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实验促进理论课的学习。

改变以往的教学的方法。作物栽培学和作物育种学是农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其特点是实践性特别强,传统的方式是首先讲授理论,然后进行实验和田间参观,课程学习与生产实践脱节,学生动手实践性和参与性较差,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主动性;新的教学方式采用生产实践式教学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如作物栽培学的授课方法是根据作物生产的技术环节安排教学时间,将作物生产环节分解为整地、播种、中耕管理、收获等环节,在每个生产环节出现时,教师将学生带到生产现场直接讲授;作物育种学也采取与栽培学相似的教学方法,将课程环节分为育种圃建设、杂交、田间选择、考种鉴评等环节,教师针对各环节在田间讲授。

2 提升毕业论文质量,培养学生科研创新精神

毕业论文是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在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指导教师队伍水平,要求指导本科毕业论文的教师,必须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技术职称,而且毕业论文的研究内容必须是科研课题的一部分内容。这些举措的实施,使教师的科学研究活动与大学生毕业论文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促进了学生的求知欲,激励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五学期期末开始论文选题,首先由指导教师拟定研究题目或学生自拟题目,学生根据兴趣选定论文题目,学生与指导教师实行双向选择;确定论文题目后,学生进入指导教师的研究室,在导师指导下查阅文献,完成开题研究报告,进行试验研究。毕业论文的试验在第六、第七两个学期进行,贯穿整个作物生长季节,在此期间学院组织教师进行中期检查

l~2次;第八学期完成论文的撰写和进行答辩,由农学院学科组分派老师按毕业论文写作要求对论文进行评阅,给出评定成绩,此成绩是学生能否参加答辩的重要指标,评阅不合格者,不能参加答辩;合格的论文,将论文返回给学生,学生对照评阅意见与指导教师进一步的进行交流、修改,申请答辩;由至少1名校外专家组成5人答辩委员会,严把答辩质量关,对第一次答辩不合格的同学,一周后进行第一次答辩。 转贴于 农学专业建立了一整套涵盖论文选题、开题、中期检查、评阅、答辩等各个环节的规章和制度,取得了明显效果。

3 强化生产实习,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等农业院校的学生,不但要学完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通过毕业生产实习,把已经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运用于生产实践。这不仅是锻炼学生、使学生在综合能力上得以提高的过程,而且可以对教育质量进行综合检验。农学专业在总结多年生产实习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大学生就业等基本情况,对生产实习进行了多方面改革,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

3.1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避免生产实习与找工作的矛盾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使大学生在最后一学期,不得不把精力投入到就业找工作

方面。过去安排生产实习计划在时间上与找工作冲突,效果不好。为使生产实习不与找工作争时间,又能提高生产实习的效果,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方式,明显提高了生产实习效果。第一,将实习环节分散到多个学期。如针对耕作技术的实习安排在第五学期、针对栽培技术和育种技术以及制种技术的实习安排在第六和第七学期、针对生产现场和社会调查的实习在第八学期进行。第二,实习采用集中方式进行。如耕作实习、制种实习分别安排在1周里集中完成,春播实习安排在第七学期的第四周至第七周集中完成。第三,第八学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调查,采用分次进行。现在将生产实习分为3~5个关键环节,每一环节集中3~5天时间集中完成,避开招聘会时间,提高了实习效果。

3.2面向社会,加强同社会的联系

我们把社会义务咨询活动和社会调查,也列为实习内容。通过咨询活动,不仅增加了大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也让社会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而且锻炼提高了学生的演讲水平及适应社会的应变能力。让大学生利用生产实习的机会把自己切实地置身于民众之中,面向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从中锻炼自身的综合能力。这不但是毕业学生未来工作的需要,也是大学生自身的责任。

3.3强化实习指导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实习效果

农学专业是技术性很强的专业,单靠实习单位的技术人员指导生产实习是不够的。

第4篇

关键词:专业课;教学;基本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5-0080-02

一、引言

本科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成为了社会热点问题之一,引起各方关注。作为专业课教师来讲,也应该深入思考,从自身角度发掘良策。专业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教师应自觉地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贯穿于专业课教学中,充分挖掘和发挥专业课对人才文化素质养成的潜移默化的作用,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但是有些专业课教学中只注重“纯专业”,不注重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从而使学生的基本能力较低,为社会造成许多负面影响,例如就业压力增加。因而如何增强和培养本科生的基本能力就成为高校教师值得探索的问题。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战场,教师应该认识到自己是学生学习的激发者、促进者,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而不是简单地把信息传递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应该加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培养自主学习和动手能力,把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协调起来。

二、目前现状

目前,把大学教育看成是一种单纯的学历教育,上大学就是为了拿一张文凭的思想很严重,一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不勤奋,选择工作岗位时,追求大城市、高待遇,大多数学生不愿意下基层,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通过对在校生及用人单位的调查发现,现在大学本科生存在的问题很多,如在表达能力、知识应用能力、主动实践能力及外语交流能力等方面较差。

(一)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主要表现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完成课程设计(论文)和社会调查的能力较差。

1.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能力。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教育环节的一个重要的过程,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专业知识独立解决本专业中某一问题的能力,是对大学生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的直接检验,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毕业设计。论文)也为大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储备必要的知识和能力。但是目前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完成情况存在许多弊端,有些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较低,答辩中专业知识的表述和应用能力较低。

2.完成课程设计(论文)的能力。课程设计(论文)是教师要求学生根据书中的原理和方法,参照工程实例,完成一个岗位的工作职责,达到模仿性训练的目的。但是在设计(论文)成果的表达中发现,有些文字粗糙,写作不规范,图表绘制能力较低。

3.社会调查的能力。学生查找资料只为了方便、快捷,不去深入、仔细、多渠道地查找,因而在毕业设计(论文)、课程设计(论文)的写作中数据陈旧,没有科学依据等的现象比较常见。

(二)知识积累能力

知识积累能力主要表现在实习中缺乏掌握知识和探索性学习的能力。

1.实习中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有认识实习、课程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课程认识实习是参观各种类型的构造物,使学生对本专业有初步了解,为了学好专业课程做准备。课程实习是在野外使用仪器,验证性训练课程中实际操作部分的知识,达到本专业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衔接。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是在学习完成专业课程之后的实践性环节,使学生更深入、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本专业课程在实践中的应用。但是一些学生仅仅是为了应付实习,应付考核,不注重实际操作能力和训练内容的掌握。

2.实习过程中探索性学习的能力。在实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不能深入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仅能按照要求完成任务。

(三)外语交流能力

外语交流能力主要表现在外文文献检索和外文摘要写作能力方面较差。

1.外文文献检索能力。一些学生不注重专业名词和外文词汇的积累,在文献检索中不去官方网站或数据库中查找信息,造成外文文献的可信度极低。

2.外文摘要写作能力。大部分学生外文基础薄弱,不注重终身学习,已学过的外文基础知识不去复习,外文写作水平较低,因而论文中外文摘要写作水平极低,有的只是利用网上翻译,准确率较低。

以上问题的存在,使一部分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表现出来的工作能力较低,不能尽快适应工作环境。用人单位宁愿招聘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或者有至少两年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这样的恶性循环必然导致应届本科大学生就业压力加大。从专业课程教学角度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如下:(1)局限于教材内容。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各方面的局限,不注重能力的培养、知识的应用,只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从而导致学生只懂原理、应付课程学习过程、目标为考试合格,只局限于教材内容,不注重扩充知识和知识的应用,不能灵活地将所学习知识加以应用。(2)课程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传递信息,学生接受信息,评价二者的合作效果是教师评价体系,主要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对学生的评价只有考试成绩一项。因而课程教学评价以教师为中心,缺少对学生的评价,这样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改革措施

“学校经营”的理念和实践模式是把学校视为企业进行管理,认为学校的活动过程也是一个投入与产出的过程。以“高速公路课程双语教学”为例,提出改革措施和步骤,使学校能够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等人才。

(一)课堂教学方法

1.讲授理论内容之后,布置思考题目,要求多角度、多渠道收集相关资料,深入思考后,提出自己的观点,达到培养社会调查能力的目的。根据调查资料撰写课程论文,培养科技论文写作的能力。在课堂上宣讲课程论文,训练语言表达和演讲能力。宣讲课程论文后,学生或教师提出问题,共同讨论,讨论结果写成报告。

2.为理解课堂理论知识,通过展示工程实例的视频或图片资料,学生观看后,按照发现问题、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思路,写出案例分析报告。

按照这些方法可以实现教材内容的扩充和深入学习,充分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结合起来,改变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使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完成教学活动,真正体现“教”和“学”的主角地位,同时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调查检索信息能力、写作能力。

(二)实习方法

在讲授专业课程之前安排对于构造物的实物认识实习,使学生对工程结构物的构造、组成有初步的感性认识。专业课程讲授完成后,安排一定时间到施工现场实习,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课程中所讲授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实习,达到训练学生工作基本技能的目的,培养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毕业之后较快地适应工作环境。

(三)双语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双语授课,为学生提供外文专业名词。根据所讲内容布置相关思考题,要求学生根据关键词,查阅外文相关文献。翻译外文文献,写出综述性课程论文。根据所写课程论文,在课堂上宣读,相互讨论,强化外文的表达能力。通过训练,提高本科生外文文献查阅能力、外文翻译能力和英文摘要写作能力。

四、结语

通过以上方案实施,可实现达师生相互交流,互动学习,扩大知识面,互相补充专业知识,培养表达能力,学生能够较好地训练和展示自我能力,具有较高的应变能力和答辩能力。大学本科生的基本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就会增强,从多方面讲都是有利的,如从学校的角度讲,可以提高就业率,增强学校的知名度;从学生的角度讲,毕业后较容易地找到一份好工作,真正体会到学有所用;从用人单位角度讲,招聘的毕业生确实是有用人才,免去后期培训的费用,因此起到多方受益的效果。教改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在专业课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提高学分制下高等教育水平,是我们每一位教师肩负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朱伦.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探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05,(10).

[2]陆根书,韦娜.大学教师教学观与大学生学习风格的相关研究[J].教学研究,2010,33(1).

第5篇

关键词:兴趣,学习效果,弹性教学

 

兴趣是一个人认识并趋向某种事物所特有的意向,它标志着一个人参加某种活动的积极性,是个体主管能动性的一种体现。现在运动生理学、体育控制论、行为科学一致认为,兴趣是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是激发人们学习动机的主要内在“激素”,他直接影响人们的学习情绪和学习效果,并对人们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

笔者对任教班级学生做了问卷调查,试卷参考了心理学生中兴趣的差异性、动机、体育兴趣对其心理特征影响的试题..

1 调查结果与分析

体育项目本身种类繁多,又具有竞技性、趣味性、娱乐性的特点.我们调查的我院大学生,正处在青年时期,他们活泼好动,但由于他们已经升入大学,文化课学习教中学时期相对轻松,但是社会实践能力与实践需求加大,健身的意识增强,因此,对体育课的兴趣极大.体育课可以有效的锻炼学生的身体,减轻压力,调节大脑,使他们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有足够强健的身体去完成学习任务和消除紧张的压力,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充分展示自我。

1.1大学生体育兴趣及性别特点

大学生体育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直接因素.笔者在对所教的我院420名大专班的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发现:

男生感兴趣的项目依次为:散打、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足球、武术套路、排球.

女生感兴趣的项目依次为:乒乓球、健美操、体育舞蹈、羽毛球武术套路、排球、篮球、散打、毽球、跳绳.

从统计结果表明,男女大学生的体育兴趣差异较大,男生对竞技性较强,富有挑战性的散打、篮球、足球等项目兴趣较大,女生对韵律感强、将强身塑体结合在一体的健美操和体育舞蹈更感兴趣。男女学生对体育教材中的体操,武术,田径中的投掷等项目普遍兴趣较差,对教材中限选的足球、篮球、健美操、乒乓球等兴趣较大,对大纲外的跳绳、羽毛球、毽球等也有较高的兴趣.另外,绝大部分的学生认为教师优美标准的示范和生动精练的讲解,学校体育场地与器材对学生的影响较大。

大学生体育兴趣对心理的影响

大学生对有浓厚兴趣的体育项目最具学习的热情兴趣,锻炼后也普遍反映效果良好;学校场地、器材、体育教师的个人魅力,学校的传统项目,特别是教材内容对学生的兴趣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2传统体育教学的弊端

传统教学一般采用固定班级固定教师的班级授课制,一名体育教师负责若干班级的体育教学,学生被固定在某一个班级,强调集中统一,往往显得机械刻板,极大地制约了教师的教学优势和积极性,并限制学生对教师和教材的选择,从而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降低体育教学质量,达不到好的学习和锻炼效果。体育教学大纲是政府颁布的,具有权威性和法规性,体育教师是大纲的实施者,大纲中内容广泛地涉及到田径、球类、体操、武术、健美操、舞蹈等项目,体育教师基本功再全面也不可能样样精通。由于性别差异,男教师对舞蹈、健美操相对欠缺,足球、支撑跳跃等对女教师也有示范讲解的困难,因而不但影响教师教学的优势和积极性,也使学生失去了对教师和教材的兴趣,直接影响了学习和积极性。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教材内容,教师魅力是影响大学生体育兴趣的主要方面。僵硬、古板的传统教学方式会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机械被动的进行体育学习,势必影响教学的效果。

3弹性体育教学的实施方法

有条件的学校可实行必修课和专选课或者说是提高课相结合的授课方式。这里所讲必修课是指每一个学期抽出一定的时间,以班级授课的方式,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专选课或提高课是指在完成必修课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赋予教学一定的灵活性,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分成几个教学组,实施弹性化的教学管理。教师选择自己的特长项目招收学生来上课;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对教师的了解,打破固定授课班级,自由选择任课教师和运动项目,这样才能使学生兴趣增强,才能主动自觉积极的进行体育锻炼,并养成科学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4弹性教学的意义

4.1 实施体育课的素质教育,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基础。体育教育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直接因素,在完成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运动项目和自己所喜爱的教师,可使他们积极主动轻松愉快的进行体育课的学习,并取得较好的训练效果,以实现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个性。提高课可加深学生对运动项目的喜爱,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会充分体会运动后的满足感,会进一步增加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掌握运动规律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良好锻炼身体的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基础。论文大全。

4.2 充分调动教师教的积极性和学生学得主动性

从调查结果中发现,体育教师的个人魅力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之一。论文大全。教师在教授自己的特长项目时更有自信心,示范动作更准确优美。讲解更生动熟练,也增加了个人魅力和对学生的吸引力;同时由于学生自己选择授课教师,对教师也使一种压力,会促进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更新教法,提高组织能力,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知识结构。让学生主动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和体育教师也会使学生求知欲增强,积极主动进行学习和锻炼

4.3弹性教学会增进师生感情交流,使教学气氛更融洽,锻炼效果更佳

教师在教授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时,会充满信心,热情高涨,更能释放个人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跟自己喜爱和崇拜的教师进行学习,会更加勤奋努力,这种强烈的求知欲又会感染教师的教学情绪。论文大全。在这样的融洽愉快轻松的教学气氛中,可使师生身心愉悦,身体健康,取得极佳的教学效果。

主要参考文献:

理学编写组。运动生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1 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生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2 运动生3 金钦昌,学校体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第6篇

当代大学生是能够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的,但他们对信息的感受力、注意力、判断力以及对信息的捕捉能力、分析鉴别能力、处理加工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还远远不够。他们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信息处理常用软件的应用能力,对信息检索技能以及对信息道德等方面还需要学习和提高。

2文献检索课对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的作用

文献检索课是一门增强信息意识、提高检索与利用信息技能的方法课。文献检索课的教学目应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增强学生的文献信息意识;二是使学生具有检索文献的技能;三是使学生具有分析、加工、评述、利用文献的能力;四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4]。我国的信息素养概念是从文献检索开始的,文献检索课是我国高校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一个重要平台,通过文献检索课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2.1通过问题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目前情况下,文献检索课通常是以“问题”“事件”等作为课堂的切入点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着解决某个问题或了解某个事件的思路来学习如何分析自身的信息需求,如何对信息进行准确全面的搜集,如何对所获得信息进行分析甄别。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仅只是站在讲台上传授信息检索技能,还在引导和协助学生对其所学专业以及其他课程的学习。

2.2培养学生学习的综合能力

文献检索课不仅仅是对检索工具和数据库的介绍和讲解,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学习信息意识的培养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文献检索课的上机实习通常要求学生就某种选题进行信息的查找和搜寻。从分析选题的信息需求,到确定检索策略,到资料的收集、阅读、分析判断,到最后完成一个选题报告,在整个过程中锻炼了学生分析能力,综合运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及自学能力。通过对文献检索课的学习,学生普遍反映自己在自学能力等方面有所提高,学习不再只是抱着书本看,遇到问题也不再只会问百度了。通过文献检索课的学习,学生逐步掌握各种检索工具、网络搜索引擎、各种专业数据库的使用方法,从而使他们的信息素养、学术水平能够在短的时间内取得迅速的提升,这也是文献检索课的教学目的之一。

2.3培养大学生的信息道德

文献检索课是一门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课程,在大学生信息道德教育中可以发挥其特殊的作用。在网络信息资源获取的讲授中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信息,做到不轻信流言、不传播谣言,做个有道德的信息民众。在论文写作的讲解中重点讲授在撰写论文时,如果引用他人观点等该如何添加注释、如何标注参考文献和参考资料,并向学生介绍如何界定引用和剽窃行为等。通过这些学术规范的讲授,使学生了解并认识到学术道德的重要性。并且文献检索课还可以通过专利知识教学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通过具体案例强化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从而提升学生的信息道德修养。

3结语

第7篇

[关键词]通识教育;通识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5-0054-03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源于西方的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它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国内外大学高度重视通识教育。[1][2]通识教育课程是实现通识教育理念和目标的关键因素,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和途径。目前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普遍存在优质师资不足、课程结构失衡和教学质量欠佳等问题。因此,高校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和丰富通识教育课程资源的同时,应该对通识教育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通识教育的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对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通识选修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通识选修课人类繁衍与优生学进行了教学改革与探索。

一、学校通识选修课的现状和困境

(一)现状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十分重视大学生的通识教育,学校成立了通识教学中心,负责全校学生的通识选修课程的教学工作,学校还成立了通识教学专家委员会,负责全校通识选修课程的建设和审批。通识选修课程的设置注重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学校的通识选修课分为六个模块,即人文素养、社会科学素养、自然科学素养、艺术素养、实践技能和国际学分模块,现已开设了600多门通识选修课,其中包括通识选修核心课和论坛课,如中国文化经典名著选读、哲学社会科学教授论坛和科学技术教授论坛等课程。此外,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和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进行了多年的通识选修课互选和学分互认工作,发挥了各自学校的学科专业优势,有利于双方学校的人才培养。通过构建符合学生发展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了学校的人才培B质量和办学声誉。

(二)困境

我国高校的通识选修课普遍存在“内容杂、结构乱、质量差、地位低”的通病,并由此导致其“次等化和边缘化”。尽管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非常重视通识选修课的教学工作,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也不同程度的存在上述问题,并且还有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教师方面的问题。骨干教师都讲授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通识选修课的教师大多数是涉足讲坛时间不长的中青年教师,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方式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

其次,学生方面的问题。学生的学风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学生上课迟到、早退、课堂玩手机等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有学生逃课,有的学生学习不努力和混学分。

最后,教学评价的问题。由于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方式不尽科学,往往只用期末一次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课程成绩,导致部分学生学习不积极、不主动。

上述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通识选修课的教学质量,这已成为通识选修课教学需要认真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对通识选修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迫在眉睫。

二、关注课程目标,优化教学内容

人类繁衍与优生学是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的通识选修课之一,同时也面向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学生开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使两校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了解胚胎学、发育生物学和生殖医学等生物医学基础知识,对大学生今后的恋爱、婚姻和优生非常有益,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人类繁衍与优生学为2学分课程,共计36学时。经过对全国高校相关课程进行研究,结合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人类繁衍与优生学课程讲授的实际情况,我们优化了人类繁衍与优生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讲授人类和卵子的发生、受精和胚胎发育、性别决定和出生缺陷、人类的优生与优育、青少年的性健康、恋爱与婚姻以及试管婴儿等内容,重点突出人类的优生优育知识,让学生明确出生缺陷原因、不孕不育原理,了解试管婴儿内容,使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加强学生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培养。

三、精炼课堂教学,增设课程研讨

传统的教学方式为知识讲授型,学生主动学习意识较差,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很少,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因此,要切实改变满堂灌和注入式等传统教学方法,采取案例教学和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3],同时增设课程研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式的传统学习模式向交流互动和探究参与的新型学习模式转变,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认真备课,生动讲课。作为高校的一名教师,首要的责任是改进教学、有效教学和教书育人[4],因此,教师必须学习、实践、反思和研究教学。研究表明,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影响大学生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是关键,备课认真、讲课生动是获得好的教学效果的法宝。

第二,精炼内容,加强互动。精炼课堂教学内容,加强与学生的课堂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教学内容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能够有效地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教学参与意识。

第三,案例教学。根据课程内容,选择合适的案例,讲解相关内容,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由于案例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为教学增添了色彩,也丰富了教学内容,为大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动力,提高了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学生讲授。教师在开学初确定并向学生公布课程内容相关的演讲主题,学生经过认真准备后在课堂上进行主题演讲,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可以针对演讲主题进行交流和讨论。

通过这些不同方式的课堂教学,极大地调动了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大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发挥了大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四、改进教学评价,完善激励机制

教学评价是学生学习的指挥棒,教学评价的内容、方式与方法决定着教育教学的过程。不科学的教学评价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科学的教学评价能够激励学生学习。因此,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只用期末考试来确定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方式,建立科学的、有效的、能激励学生学习的教学评价方式,加大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调整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的比例。我们的课程考核的具体方法是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6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40%。平时成绩由课程作业、课程测验和课堂考勤构成,其中课程作业占30%、课程测验占30%;如有迟到、早退和旷课者,要扣减平时成绩分数。期末成绩由学生撰写课程论文和论文讲授成绩组成,其中课程论文内容占20%,课程论文讲授占20%。

通过加强教学过程的考核,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了课堂教学互动,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加强了学生学风建设。

五、加强网络助学,丰富课程教学

网络教学是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重大变革,我们依托和利用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开发设计的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加强人类繁衍与优生学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以满足学生网上学习、讨论和答疑的需要,实现了网上布置作业、网上讨论答疑、网上考试测验等功能,教学的时空范围得到拓展,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在网络教学平台上介绍教师信息和课程信息。在学生选课之前,主讲教师将人类繁衍与优生学的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和教师信息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上,便于全校学生了解这门课程的相关信息。

其次,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完成作业和课程测验。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作业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完成作业并提交,教师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上批阅作业,学生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上查阅作业成绩和明确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课程测验也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进行,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建设课程试题库,根据需要进行课程在线测试,学生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上提交试卷,教师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评阅试卷。

最后,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学习和讨论。教师上传课程相关的教学材料,以方便学生进行课程学习,学生也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上与教师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通过教师与学生的网上交流和网上互动,使学生更好的、更方便的学习到课程的相关教学内容。网络教学是课堂教学有益的补充。[5]

六、巩固教学成果,探索教学改革

我们通过对人类繁衍与优生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网络教学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主要表F在:

第一,通过教学内容的改革,优化了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更加合理。

第二,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学参与意识。

第三,通过教学评价的改革,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了学风建设。

第四,通过网络教学的改革,使教学更顺畅,管理更方便,学习更容易。

通过课程教学改革,学生的总体成绩有所提高,学生成绩的优秀、良好、中等和较差的区分度加大,体现了学与不学不一样,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对人类繁衍与优生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给予了大力支持和配合,并给予课程较高评价,但笔者深知人类繁衍与优生学课程的教学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如课程网络视频教学在今后的改革过程中仍需不断的完善和探索。

七、结束语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取决于很多要素,例如办学条件、学生情况、师资水平和课程体系等。当前大学生普遍重视专业教育而轻视通识教育,因此,学校在努力创建办学条件,科学合理构建课程体系的同时,通识选修课的教师要认真研究教育教学规律,改变传统以知识灌输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积极探索符合通识教育理念的授课方式[6],尝试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和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才能不断提高通识选修课的教学质量,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 参 考 文 献 ]

[1] 王晓阳,曹盛盛.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模式、挑战及对策[J]. 中国高教研究,2015(4):17-25.

[2] 吴坚.哈佛大学与复旦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 高教探索,2016(2):28-33.

[3] 李雅轩,赵昕,张飞雄,等.案例在遗传与优生教学中的应用[J].遗传,2012(5):647-650.

[4] 曹霞,姚利民,黄书真. 提升高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探讨[J].高教探索,2012(2):70-75.

第8篇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大学生 利用途径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图书馆是知识文化的宝库,拥有着浩如烟海的文献和各种有价值的信息,不仅能配合学校的教学活动和根据教学计划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参考书,而且还可以为学生参加计算机、英语等级考试,参加实习和撰写毕业论文等提供大量的参考资料。图书馆可谓是大学生的良师益友,对大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多数高校大学生对图书馆的利用现状却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是很多大学生对图书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图书馆的利用途径也不够了解。鉴于此,本文主要阐述了大学生利用图书馆的重要性,并详细全面地介绍了图书馆的主要功能和利用途径。

1 大学生图书馆利用现状

图书馆是大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与科研、教学合称为高校三大支柱,对大学生的成长学习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现今,大学生普遍对图书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图书馆的了解不够深入全面,对图书馆的利用不够积极、充分,对其利用途径更是知之甚少。例如,图书馆大部分纸本文献资源无人问津、借出率极低,很多书成了死书;图书馆的很多电子资源学生使用得很少,有些学生根本就不会用,甚至不知道图书馆有电子资源;对图书馆的其它一些特殊服务项目诸如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网上联合参考咨询等关注和使用的大学生更是少之又少。

2 大学生利用图书馆的重要性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完善知识、增长才干、塑造性格的重要时期,大学生应抓住这一时期,充分利用图书馆,广泛地阅读,积极地利用图书馆的电子资源,让其真正成为自己的良师益友,为自己走向社会做好准备。大学生利用图书馆有很多好处,具体如下。

2.1 拓宽视野,增加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

图书馆的专业书籍巩固了大学生的课堂学习知识,但是,一名合格的大学生不光要有优秀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有宽泛的知识面,开阔的视野,完善的知识结构,这样,他解决问题的能力才会更强,创新能力才会更高,将来走向社会,用人单位也会比较青睐。图书馆经过多年的积累,已经拥有比较丰富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方面的书,为大学生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

2.2 提高自身人文素质

一个人要成功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充实大脑,还要懂得做人处事的道理,即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人文素质作为大学生必备素质之一是很重要的,人文素质强调的是如何做人,一名大学生即使专业素质非常强,但是不懂得与人合作、不懂得与人相处的技巧、不会处理人际关系,其事业发展不会走得很远,不会走得很顺利的;人文素质还强调心理素质,大学生要学会面对挫折,增强心理承受力,进而增强社会的适应力。人文素质的培养单靠课堂老师的教导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大量的优秀作品慢慢渗透、潜移默化地影响来完成。图书馆拥有很多优秀的作品,如文学、励志、心理学、名人传记等方面的书籍,是提高大学生自身人文素质和培养大学生健全性格的教科书。

2.3 提高信息素质

现代社会,信息更新非常快,快速而准确地掌握住信息,对于一个人的成功非常重要,因而信息素质对于当今的大学生是非常重要的。具备了信息素质就具备了终身学习的能力,大学生将终身受益。信息素质即有效发现自己的信息需求, 并据此寻检、判断和组织信息、以及使用信息的能力。大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有赖于图书馆的专业老师和各种电子资源培训讲座。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数字资源和图书情报专业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人力基础。

2.4 提高就业的竞争力

当今社会,就业竞争很激烈,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是不容乐观,怎样让自己在拥挤的就业大潮中脱颖而出,大学生在刚踏入大学校门时就应该明确自己的目标,利用图书馆的各种资源有意识的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从而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

3 大学生利用图书馆的途径

(1)参考图书馆的导读书目,制定自身的读书计划。图书馆为了让广大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开展有导读栏目,定期推出不同类别的好书书目。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缜密,博物使人深沉,论理使人高尚,逻辑使人善辩。大学生可以参考这些书目,结合自身情况制定一个读书计划,有意识地充实自己的头脑,增强自身的人文素质,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

(2)通过新生入馆教育大致了解图书馆的基本情况和服务项目。刚入校的大学生应该抓住图书馆举办的新生入馆教育的机会,简单了解图书馆的布局、规章制度、资源概况、服务项目、使用方法等,初步掌握图书馆的利用方法。

(3)利用图书馆开设的文献检索课、举办的信息类的讲座提高自身信息素质,并利用图书馆的现代化设备来锻炼信息能力。图书馆开设有不同类型的文献检索课,有理课类的,有文科类的,大学生根据自身需要选学相应的文献检索课。文献检索课对于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建议高年级的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课题研究中,有针对性地实践练习文献检索课所学,遇到问题跟检索课老师进行讨论,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图书馆会定期举办各种不同类型的电子资源培训讲座,如万方数据库、读秀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等等,这些讲座一般都是由数据库商来进行讲解培训的,比较详尽,大学生应该抓住这样的机会,让自己的数据库使用能力更进一步。

(4)利用图书馆丰富的电子资源做毕业设计,撰写论文,了解学科发展前沿,进行网络学习考研出国等。电子资源信息量丰富,对大学生的学习、写作、考研、出国等有很大帮助,很多大学生没有意识到这点,很少利用学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图书馆都会根据自己的经费情况,购买一些利用率高的中外文专业数据库,这种数据库专业性比较强,内容更新也比较快,大学生可以通过它查找专业方向的知识信息,了解学科发展动态等;另外,对于做科研、毕业论文的学生,专业性的电子资源尤为重要,通过查找资料、整理信息,将提升其科研能力,提高毕业论文的写作质量。图书馆也会购置一些学习类的数据库,如新东方多媒体数据库、软件通-计算机技能视频学习系统、银符在线考试模拟题库等,这类的数据库对大学生的课外学习有很好的辅助作用。电子资源种类很多,每个图书馆都会尽其所能多买些数据库,以满足广大师生多方面的信息需求,因此,大学生应充分利用这些电子资源,熟练地掌握其检索技能,增强自己的信息能力。

(5)利用图书馆的网上咨询,对做课题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咨询相应的学科馆员。图书馆为了解决读者在利用图书馆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包括基本的常见问题和深层次的信息检索利用方面的问题),开设有参考咨询服务。参考咨询服务的方式有面对面的咨询、电话式的咨询、QQ聊天式的咨询以及网上参考咨询,参考咨询馆员大多是由不同专业的图书馆老师以及部分专家、教授组成。大学生在遇到相关专业的信息利用问题时可以咨询相应的参考咨询馆员,也可以请其为其进行文献代检代查服活动,这是图书馆提供给大学生的便利服务。

(6)利用图书馆的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服务获取本馆没有的外单位的文献。图书馆为了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开设有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服务。当读者需要的图书或期刊论文本馆不能提供时,读者就可利用这一业务获得外单位的文献。这项业务的开展实现了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享,扩大了读者文献资源利用的范围,给读者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大学生不要忽视图书馆的这一服务,应积极去利用。

4 结语

现今,图书馆的发展逐渐趋向于人性化、和谐化,不仅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源,还不断地扩充读者服务的内容,灵活机动地改变读者服务的方式,以期最大程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大学生应该抓住图书馆的这一优势,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来发展提升自己,以使自己成为一个综合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高、适应社会需求的优秀大学生。

参考文献

[1] 王茜,周怡.关于高校学生对图书馆利用情况的思考.人力资源,2012(3).

[2] 陆太宁.论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2(11).

[3] 高媛.图书馆对提高大学生信息技能的作用.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

第9篇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项目;核心就业力;提升;正面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0

基金项目:防灾科技学院教研教改项目(2013B27);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311775023)

引言

就业力(employability)这一概念大约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又称做可雇佣能力[1,2]。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就业力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变化的能力[3]。但是,不同发展时期,就业力的内涵和研究视角各异。从时间上划分,大致有以下几个阶段[1]: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业力主要关注下层民众的就业态度与形象,并有政府干预,以实现充分就业目标;到70年代,致力于政策层面的宏观研究;80年代,转移到公司或者组织层面,研究员工管理组织的弹性以及人力资源的最优化使用;90年代直至现在,就业力研究主要集中在个人层面,如何提升个人的就业竞争力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主要对象。

防灾科技学院是以防震减灾为特色的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我院于2008年开始设立大学生创新项目以来,批准立项148项,目前已有63项通过验收,累计培养大学生达到500余人。为了研究和总结大学生创新项目对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影响,对我院参加大学生创新项目并且已经毕业的学生进行了侧重于就业和考研情况的问卷调查。大学生的核心就业力主要由四项能力构成:基本工作能力、持续学习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寻找职业能力[4]。调查围绕对这四项能力的影响,进而分析对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作用。

1.对基本工作能力的培养

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大量毕业生被“抛上社会”,虽然我国近几年总的就业岗位数量呈不断增加的趋势,但是,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越来越不乐观。麦可思《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本科毕业生还是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时对基本工作能力掌握的水平均低于工作岗位要求的水平[5]。这说明基本工作能力较低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和任职发展的主要原因。防灾科技学院作为新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培养大学生的基本工作能力,有多种途径,其中实践、实习活动尤为重要。大学生创新项目就是很好的实践活动。通过参加这项活动,尤其对那些克服各种困难,成功完成预期目标的学生来说,许多基本工作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为参加创新项目后,一些基本工作能力是否有提高的调查结果。

2.对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

上大学关键是要学会学习,即掌握一种自主学习、自我学习的能力。部分大学生学习能力不强,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学生在参加创新项目时遇到的许多问题,跟学习能力低有关。例如,确定研究题目后,不知如何开始,即不懂研究流程或不掌握研究方法。文献搜索和阅读能力、撰写研究论文或研究报告的水平极低。造成以上现象跟传统应试教育的教学理念和培养模式有很大关系。我国高校传统的教学方式只重视传授书本知识,忽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引导。

创新项目实际是一个完整的研究过程,通过参加创新项目,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系统的训练。参加创新项目的多为二、三年级的本科生,他们需要学习的课程很多,很多专业课程甚至公共课程正在开设或者还没有开设,相关知识还没有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体系,因此他们需要具有很强的独立学习、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调查发现:97.1%的学生认为参加创新项目后掌握了更规范的研究方法;百分之百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文献搜索和阅读能力有提高;95.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论文写作技巧和规范有提高。许多教师反映,指导参加过创新项目学生的毕业论文,明显比指导其他学生容易且效果好。

3.对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包含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技能。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突出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积极探索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途径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竞争的不断加剧,用人单位越来越认识到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学生对创新项目与就业、创业的关系调查情况。需要注意,我们调查的对象都已经毕业,并且都参加过创新项目,他们的认识与在校学生、与未参加创新项目学生的认识肯定有差异。可以看出,参加过创新项目的学生普遍认为创新项目训练和就业、创业的关系密切。

调查发现,参加创新项目最重要的影响是唤起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国家、社会和学校都在提倡创新,大学生们虽然对这个词语很熟悉,但对它的理解很不到位,有很多认识上的误区。

4.寻找职业能力

可以通过多种能力的培养,来提高大学生的求职技能。我院参加大学生创新项目的学生,普遍认为与求职相关的技能,如沟通能力、社交能力、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团队意识等等,均得到提高。并且一部分学生调整择业心态,改变了不合理的预期。14.3%的大学生认为参加创新项目后,自己的就业观念有很大改变,40.0%学生的就业观念有改变。一些学生还在参加完创新项目后,制定了清晰的、与自己能力、特长相匹配的职业生涯规划。

5.结论

综上,对参加创新项目的大学生来说,构成核心就业力的基本工作能力、持续学习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寻找职业能力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可以说,大学生创新项目是一个培养优秀创新人才的良好机会。对很多本科生来说,他们缺的正是这种机会,这是让他们主要靠自己的能力解决一个具体问题,或是探求某项发现或发明的机会。大学生把握好这个机会能够最大程度地锻炼自己,丰富和充实自己宝贵的四年求学时光,为自己成才赢得更多就业机会。当然,我院的大学生创新项目也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相信通过不断完善项目运行管理机制,大学生创新项目在培养学生科研兴趣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进而为大学生就业力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冯勇.国外大学生就业力提升研究及其启示[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第10篇

关键词 医学专科学生 学业自我效能感 社会支持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1.016

学业自我效能感(Academic Self-efficacy)是指个体对自身成功完成学业任务所具有能力的判断与自信。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提出的社会认知理论的核心概念――自我效能感衍生而来。随着国家教育的不断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入读高校的门槛越来越低,特别是专科院校,其生源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出现了逐年下降的趋势。本研究旨在了解医学专科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现状,从社会支持角度找出影响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为提高学业自我效能感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的提高。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式,以湖南某医学专科学校一年级、二年级(其中三年级学生已离校实习)8个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1000份,得到有效问卷957份,有效问卷率95.7%。其中男性276人,女性681人;年龄16~25岁,平均(18.65?.20)岁。

1.2 工具

(1)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采用梁宇颂、周宗奎编制的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该量表由22个条目组成,包括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和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两个维度,每个维度各有11个条目。采用Likert5点计分法,得分者越高学业自我效能感越好。该量表Cronbach’ 系数为0.891,两维度的Cronbach’ 系数为分别为0.903和0.819。

(2)社会支持评定量表。采用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该量表共10个条目,由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利用度三个维度组成。测量前对量表进行适当修改(如:将“同事”改为“同学”、 “邻居”改为“室友” 、“配偶”改为“恋人”,删去“儿女”一项等),使之适合此次调查人群,量表评分越高说明社会支持状况越好。该量表Cronbach’ 系数为0.912,具有较好的信度及效度。

1.3 统计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2 结果

2.1医学专科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总体现状调查结果

如表1所示,医学专科学校学生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为37.86?.04,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为36.02?.63,将此两个维度与刘发勇调查的结果比较,显示医学专科学校学生与独立学院大学生无明显差异(P>0.05),但低于非独立学院大学生(P

2.2医学专科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社会支持

2.2.1 不同性别医学专科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女生的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高于男生(P0.05),女生的客观支持和对支持利用度高于男生(P

2.2.2医学专科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社会支持相关性分析

将学业自我效能感各维度得分和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除了客观支持与学业效能感各维度之间、主观支持与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之间相关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各维度之间均呈统计意义正相关(r=0.99~0.195,P

2.3 社会支持各维度对医学专科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分析

社会支持各维度对学业自我效能感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此次研究表明,医学专科学校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平均分为37.86,总分为55分)和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平均分为36.02,总分为55分)居于中等偏上程度,与独立学院大学生无明显差异,但均低于非独立学院大学生,与刘发勇的硕士论文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对专科学生和独立学院学生而言,他们进入高校,无疑是高考落榜,还要面对高考的挫败以及文凭的含金量、毕业后就业、待遇等各方面的担忧,产生严重自卑情绪,加之较多学生非常在乎别人的评价和看法,致使自信心不足、学业自我效能感较低。同时,我们发现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在性别上无明显差异,与肖志玲研究的结果一致,但女生的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高于男生,可能由于长期以来男女性别社会化的不同,女性在追求成功各方面没有优势,使得女性学生更加趋向于通过努力学习来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机会。

本次研究显示,女生的客观支持和对支持利用度高于男生,考虑男女性别角色的差异,面对压力性事件时,男生往往希望靠自己的能力来解决,而女生更倾向于求助他人帮助;而客观社会支持所提供的信息或物质的帮助,可以增加其喜悦感、归宿感,使自尊感、自信心得到提高,增加积极情感,缓解事件带来的压力。

再者,学业自我效能感受社会支持各维度影响,同时主观支持、对支持利用度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对于学生而言,社会支持主要来源于家庭成员、教师、同龄人。如今,家长与学生的交流日益减少,家长应多与学校、子女沟通,了解在校情况,并使其得到更多来自家庭的鼓励、支持。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能成为“益友”,课堂上,引导学生完成一定难度的学习任务,给予成功的体验;课后,关注学生的进步,给予积极、及时的鼓励,如此均能增加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同学之间的交往是大学生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让学生学会与他人有效地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团体活动中学会与人交往,感受到在社会中的被理解、被支持、被尊重。

总之,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提高生活满意度、增强自信心,培养积极情感,促进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提高。

本研究为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基金(13C869)

参考文献

[1] 梁宇颂.大学生成就目标,归因方式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0:32.

[2] 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订版):127-131.

第11篇

【关键词】 适应;学习适应;人格;大学生

Learning Adjustment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Personality of Undergraduates. Xie Dengfeng, Xie Zhangming. Education College, Western Anhui University, L iu'an 237000,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situation of learning adjustm ent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personality in university students. MethodsThrough survey ed 200 undergraduates used by stratified cluster sampling, and the correlation a nalysis and regression were used on the data. Results There wasa significant d ifference in learning adjustment of undergraduates between grade 2 and grade 3 ( P

【Key words】 Adjustment; Learning adjustment; Personality; Undergradua tes

学习适应能力是时代所需的人类基本素质,大学生作为人类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和建设者,其 学习适应能力问题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1-3]。适应是通过丰富或发展主体 的动作以适应客体变化的过程[4]。人的适应是一个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 等多层面的、复杂的综合体,心理适应是其核心部分,决定其他层次的适应水平[5]。学习适应是一种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倾向[6];也是一种适应外在环境变化的 能力[6];更是主体根据环境及学习的需要,努力调整自我,达到与学习环境平衡 的心理与行为过程[7]。因此,学习适应是自我 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人格变量是影响大学生学习适应的重要个性因素。对大学生学习 适应和人格变量之间的研究,对于培养和优化大学生的学习心理素质,促进高等教育的健康 发展都具有战略性的意义和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安徽某高校抽取大学生样本。高校通识教育的实施,打破原有 高等院校专业分化格局,因此,没有进行专业分层,被试分布见表1。

1.2 工具

1.2.1 采用冯廷勇等人编制的《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8],量表包括学习动机、 教学模式 、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环境因素等5个维度,共29个项目。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均在0.7 以上,总量表和分量表的稳定性信度好。采用Likert自评式5点量表法,分为“完全符合” 、“较符合”、“不确定”、“较不符合”、“完全不符合”5个等级,分别记为5分、4分 、3分、2分、1分。

1.2.2 《人格调查问卷》采用张厚粲、黎坚译,L.Willerman编制的调查表,共有15题,包 括社会性、活动水平和情绪化等3个维度,采用Likert自评式5点量表法,5级计分。量表的 内部一致性信度均在0.65以上,总量表和分量表的稳定性信度较好。

1.3 方法 把《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和《人格调查问卷》合成一本问卷册进行施测。在被试充分理解 指导语要求后开始答卷,整个测验持续40分钟。实发问卷200份,有效问卷178份,有效率89 %。所有的数据处理用统计软件包SPSS11.0完成。

2 结 果

2.1 不同年级、性别和家庭所在地的大学生学习适应的现状 由表2可知,学习适应各分量表并没有随着年级的增长而相应的提高,而是各维度在三年级 时呈下降趋势,到四年级成上升状态,学习适应各维度得分的年级差异不显著。但分年级比 较时发现,在学习动机得分上,二、三年级呈显著差异(P

由表4可知,不同家庭所在地上的大学生在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环境因素上的 得分差异不显著,在教学模式的得分上,农村大学生比城市大学生得分少,呈现显著差异( P

2.2 大学生学习适应与人格变量的相关分析 由表5可知,人格变量中的活动水平与学习适应和其各维度之间均显著相关,人格变量中的 情绪化与学习适应,以及其学习动机、教学模式等维度之间显著相关,社会性与学习适应没 有显著相关。

2.3 大学生学习适应与人格变量的回归分析 由表6可知,入选学习适应回归方程的活动水平和情绪化两变量,能联合预测学习适应的22% 的变异量,回归方程显著。

3 讨 论

大学生适应性总体水平上,二、三年级呈显著差异(P

4 参考文献

[1]Simon L, Roland R. Test of reaction and adaptation in college(TRAC):a new measure of learning propensity for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Education al Psychology, 1995,(2):293-306

[2]徐小军.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结构、发展特点与影响因素研究.西南师范大学硕 士论文,2004

[3]王爱平,许燕,陈浪,等.学校行为适应、个人应对策略和心理控制能力对大学新 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5):385-389

[4]林崇德.发展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5]解登峰.大学新生心理适应问题探析及其调适.理工高教研究,2007,(1):56-58

[6]田澜.我国中小学学习适应性研究述评.心理科学,2004,(2):502-504

[7]冯廷勇,李红.当代大学生学习适应的初步研究.心理学探新,2002,(1):44-48

[8]冯廷勇,苏缇,胡兴旺,等.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的编制.心理学报,2006,(5):762 -769

[9]赵俊峰.大学生学习策略的发展特点.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4):79-82

第12篇

作者:李春凯、杨立状、罗娇、刘燕吉、唐菁华、郭秀艳

法国人浪漫、德国人严谨,这种概括化的认识有时又成为刻板印象。人们对于上海人的刻板印象尤为突出,易中天曾写:“‘上海人’这个称谓,在外地人心目中,有时简直就是诸如小气、精明、算 计、虚荣、市侩、不厚道、赶时髦、耍滑头、小心眼、难相处等等‘毛病’的代名词”。

那么,当一个群体及其所在的地正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这种印象是否也会发生变化?东方明珠、世博会,上海市政府也号召市民提高个人品质和综合素质,提出“做可爱的上海人”。研究者推测,外地人对于上海人的刻板印象,是一个多维的结构,会随来沪时间发生一定变化。为了研究这一问题,研究者选择在沪大学生作为研究样本。

研究者搜集描述上海人的形容词800个,筛选出28个刻板形容词,包括精明、能干、小气、认真细致、时尚、虚荣、高傲、崇洋、精致优雅、友善、勤奋上进、独立、势利、顾家、聪明、可爱、现实、胆小、热情开朗、冷漠、排外、自信、开放、刻薄、精打细算、文明礼貌、自私和虚伪。

在大学生中问卷调查后,研究者得到了一个三维的印象图。

首先,大学生认为上海人存在负性人格特质,大多与小市民精神有关,属于该维度的11 个形容词基本上是小市民习气的“大杂烩”;其次,大学生也认为上海人存在正性的人格特征,往往与积极的做事态度和能力有关,比如,勤奋上进、独立、能干、聪明、自信、认真细致,这些词与上海商业社会的精英精神合拍;第三,大学生认为上海人过着一种精明和优雅的现代生活,他们时尚、精明、精致优雅、开放、精打细算。

从以上看,大学生对于上海人的印象是“老树发新枝”。一方面,老上海的小市民习气,在大学生的印象中依然挥之不去;另一方面,对上海人的新J识却抽枝发芽,做事精明干练、生活时尚优雅的新上海人形象,在大学生心目中愈来愈鲜明。

社会刻板印象具有保守性、僵化性和对抗相反信息的能力,但是它也并非一成不变,一个人的文化水平越高、接触越多,他所持的刻板印象也就越容易改变。本研究以大学生为被试研究了刻板印象的动态变化,发现在负面个性刻板指数和正面刻板指数上,刻板印象并未随时间发生显著变化,但是在生活方式维度上,刻板印象指标的变化是显著的,说明随着来沪时间的增加,他们对于上海人现代生活方式的体验愈来愈深刻。这说明,刻板印象虽具有很强的顽固性,但并非不可改变。

在问卷研究部分,研究者也请被试为“你喜欢上海人的程度”和 “你认为上海人可爱的程度”作相应的 7 点评分,结果发现非沪籍大学生对上海人的喜欢程度和可爱程度的评分也随时间发生显著变化,来沪时间越长,越觉得上海人可爱,并愈发喜欢上海人。

论文:《大学生学习拖延的扎根理论研究》

作者:楼连娣、庞维国

据研究,中国大学生面对不同作业,拖延表现有所不同。一般作业,多数拖延者会在时间过半后启动学习,也有个别拖延者喜欢在截止日期的当天或前一天完成任务。论文写作,多数拖延者开始会没底,觉得掌握的资料不够,会延迟启动。比如一份2个月期限的论文,多数拖延者会在三四周后查找资料,确定了主题后放置一边,待有灵感或有大量空余时间后才去完成,往往在最后一周完成,也有可能迟交。多数学生报告,大一至大四拖延呈上升趋势,而在同一学期内,拖延不断增加,但到学期末迅速减少。

论文:《高考成绩性别差异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作者:邵志芳、庞维国

近年高考录取“女强男弱”,甚至有一年大学录取新生的男女比例为45 : 55,男生低于女生10个百分点。这个现象让人们开始担心,男生的成长教育是否出现了危机。研究者的结论是,“女强男弱”确实存在,不仅体现在整体分数上,也体现在单科分数上。但这种差异的形成原因十分复杂,包括认知能力、考试焦虑、自我概念水平、竞争性情境、学业动机、认知自我调节、控制源,等等。

论文:《中国道德领导的结构与测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