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师见习期专业技术

教师见习期专业技术

时间:2022-03-06 20:55: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师见习期专业技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师见习期专业技术

第1篇

【关键词】工学结合 高职高专

一、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分析

随着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计算机应用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随之而来的是社会需要大批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以及与计算机技术相关的各种技术型人才,因此,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还是有比较广泛的就业前景。从近年一些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可以看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主要从事基础性工作,而企业需要既懂本企业业务又懂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

(一)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过于注重学科体系

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中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过分注重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虽然采取了理论与上机实践相结合的的教学方法,但仍然以书本知识的讲授为主。

(二)教材内容与企业的结合不紧密

教材内容滞后于企业相关专业技术的发展,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内涵

工学结合就是改变以往单纯注重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轻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中深入到企业中去,在企业的实践过程中自己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工作中可能碰到的问题,使学生在毕业之前就已经有工作经验,在学习中学会动手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完善自身的理论知识。

三、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让企业参与到学生的培养中

高职高专院校主动参与市场竞争,与企业合作成立实习基地,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由本校老师带队,深入到企业的实际工作中,这样能更快更好的培养企业急需且适应能力强的人才。

(二)在校期间顶岗实习,提高实践能力

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指导老师有本校专任教师和外聘教师组成。这样,企业,学校和学生三者之间紧密联系,企业及时反馈学生顶岗实习情况,学校根据反馈改进教学工作,学生也在顶岗实习中为就业打下了基础。

(三)教学采取项目驱动,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教学过程中强化了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的职业素质。高职高专院校根据企业的需求,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的内容,完善教学体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应该掌握基本的职业技能,结合不同的层次,把所学知识进行整合。

(1)教学内容要根据企业的需求及时更新

高职高专院校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和企业进行深度调研,高职高专院校可以根据用人单位反馈的建议,将教学项目进行调整,教学项目的制定要以企业实际的需求为契机,及时补充专业知识的动态。

(2)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目的是培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基本技能,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第三学期学生见习,由系联系企业,让学生接触到实际的工作环境,在见习期间,有本校专任教师带队,让学生在见习期间开阔视角,结合当前就业的情况和自身爱好,选择相应的计算机应用的方向。第四、第五学期给学生集中安排实践环节,采取项目驱动方法教学,项目的选择应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基础到能力的提升。

(3)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在校期间掌握的知识是有限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只有培养了良好的持续学习能力,才能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有较强的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的适应企业的需求。

(四)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

高职高专院校首先要聘请一些本行业经验丰富的企业职工作为本校的兼职教师,并给本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开设讲座;其次要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本校教师的职业素质,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并且让教师深入到各企业,做专业调研,指导学生做好顶岗实习,

四、结束语

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在当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构建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多接触未来工作岗位里出现的项目,培养学生持续学习的能力。

第2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1+1+1”培养模式;规范与创新

一、“1+1+1”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除了各类短期技能培训已成为中职学校的组成部分之外,一般来说,以就业为宗旨的中等职业教育在学历上仍为三年制。所谓“1+1+1”的基本内容就是将中职生在校三年的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年以学专业基础理论和基础训练为主;第二年以专业技能操作训练为主;第三年由学校组织,教师带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它符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思想,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中职生的实际状况和心里需求,突破了传统教育方式的束缚,具有实践性、能力性和适应社会性三个特点。

二、“1+1+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全程

围绕该“模式”的主要内容,依据中等职业教育的内在规律和社会现实,三个阶段的内容和形式即相对独立,又相互渗透和配合,具体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基本理论学习和基础技能训练

一年级是学生专业认知和专业基础学习阶段,采取“理论+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各专业各工种按照技能目标的要求确定教学课题,按既定课题开展教学。文化课和部分专业理论课在普通教室进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术课在多媒体课堂或实训场所进行。这一阶段,教师不排除使用传统教学方式,对日后实用的专业理论进行系统讲解,学生应该理解和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实训课,内容以专业基础能力和单项专业技能的训练为主,教与学的方式可为示范操作、模仿训练。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训练学生的专业基础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性格与职业情感。

第二阶段:专业技能训练和职业能力培养

二年级的学生主要通过实习实训,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形成一定的专业和职业能力,并在实习实训过程中带有职业体验的目的。这一阶段,虽然学生仍学习、生活在校内,但可采取模拟工学结合的教学形式。将企业环境进行教学化处理,教学场地仿真企业环境,按照企业的职业情景进行课题设计。为学生提供一个体验实际工作过程的学习条件,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车间,走上生产线,初步体验企业的生产过程、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教师按照技能目标的要求和企业的生产工序流程选择实训项目,制定教学方案,在“双师型”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生产性实习。让“工”与“学”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实现“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教、学、做合一”模式。使学生在学校就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并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该阶段,除了在校内实习实训之外,还可利用假日,组织学生到本地或外地企业进行务工性实习。分批安排与年级整体安排相结合,把务工实习纳入学期或全年教学计划之中。还可由学校向企事业单位承接项目,以项目为载体让工与学结合起来,以双赢为前提开展工学结合式教学活动。实践证明,这种教学形式深受师生欢迎,有着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阶段:顶岗实习

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意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

三年级的学生以岗位学习和顶岗实习为主要教学内容。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为学生开展以培养综合技能和职业能力为主的教学方式。学校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协议,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负责接收三年级的学生顶岗实习,给予学生“同工同酬”的优惠待遇,并安排学生就业。这实际上是一种“企业化”的工学结合形式,主旨是将学生的生产过程作为学习过程。把生产的现场作为教学的课堂,将理论和实践融合在生产现场当中,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学校教师带领和跟踪指导学生的专业知识,企业技术人员指导学生的实际操作。学生进厂后其顶岗学习和生活作息制度参照企业的管理机制。一般先安排为期一个月的综合培训,学习企业的规章制度,熟悉企业的环境、企业的管理、企业的文化以及岗位技术标准。这段培训主要是让学生知道“做什么”。然后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分配实习岗位,一般都采取以师带徒的形式见习3个月,这段时间主要是告诉学生“怎么做”。见习期满以后,技能过关的学生安排独立顶岗“工作”,这一阶段是要求学生如何做到规范、标准、合格。在学生顶岗实习阶段,学校指派“双师型”教师常驻企业全程对学生进行管理与指导。经过一段期限的顶岗实习锻炼,学生的实操水平和职业能力基本上都能达到企业的要求。学生也基本上锻炼成了企业的“准员工”,为下一步直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实施“1+1+1”培养模式的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

“1+1+1”模式是比传统教育方式更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整个实施过程中,对校内和校外教学环节和质量的监控不可忽视。紧紧围绕培养目标,抓住教学质量,是保证“1+1+1”模式取得成效的关键环节,必须高度重视。通过日常检查,阶段评估,课堂监控,实操技能考核等措施,及时了解师生个体和整体情况,对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在能力考核上,实施“以认证代考试”,“以操作竞赛纸答卷”,采取企业实践考核与学校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在考核内容上,注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应用能力,特别要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考核。

伴随着“1+1+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学校要通过不断完善和创新,建立一套与其相适应的教学过程和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使之在职业教育教学中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作者单位:河南省安阳县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资料

第3篇

关键词:OJT培训;实施方案;实施过程;培训目标;学习效果

中图分类号:F4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1

电力工程技术服务公司以全面推广OJT培训为抓手,以建设员工技能仿真培训基地为重点,结合深化开展“师带徒”、岗位练兵等活动,激发干部员工爱学习、练本领、比贡献,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的热情,努力为公司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一、OJT培训推广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公司培训工作主管领导为组长的OJT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制定并下发了关于推广OJT培训法的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具体实施步骤以及考核方式与标准,为深入搞好OJT培训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2.积极开展OJT培训法宣贯。在公司层面,聘请电力职工技术培训中心教师,为公司班组长以上干部、主管培训业务人员、专责工程师、工人技师等近80人讲授OJT培训知识,使参加培训的人员全面了解了OJT培训的基本内涵及方法,明确了OJT培训的重要意义。

在分公司层面,组织各单位结合自身生产特点,对全体班组长和基层员工进行OJT培训法宣贯,统一了全员思想,提高了认识,增强了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公司选派基层班组长及大学生共计35人参加了集团组织的OJT培训。

3.认真制定岗位任务清单。制定了送电线路架设工和变电检修工、继电保护工的岗位任务清单。结合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制定这三个工种的工作任务表,使每一名岗位员工都能明确在本岗位上工作标准是什么,应该会什么和干什么。

4.着手建立仿真培训基地。以送变电分公司为试点,筹集相关设备、装置,积极建设线路施工仿真培训基地及变电安装仿真培训基地。由于今年送变电分公司与建筑装饰分公司业务整合以及员工“三定”工作还未落实,两个分公司用于建设学习培训室的场所也未确定,所以今年重点抓了培训软件的建设。一是积极组织技术专工完成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编篡工作,整理形成每一项工作步骤的工作标准、安全规范和质量要求,下发给员工自觉学习;二是针对老师数量不足、教学时间不多的实际,与供电公司龙南工区合作,特邀技术大在赛优秀选手杨四海作示范,录制、编辑了线路专业的技术视频资料,为服务员工自学提供了方便条件。

5.扎实推进“师带徒”活动。以送变电分公司为试点,结合技能人才实际情况,以项目经理、副经理为师父。在变电专业结成师徒对子17个、线路专业结成师徒对子22个,组织签订了培养合同书。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师带徒”管理办法,明确师徒双方责任与义务,制定了培训目标、计划、内容和考核标准,并计划采取“学、练、赛”的帮教方式,定期举行岗位练兵、经验交流等活动,促进员工操作技能稳步提升。

二、推广实践的主要措施和效果

1.开展学习观摩活动,打牢活动基础。公司以“学先进、找差距、强三基、上水平”为目标,组织班组长以上人员150余人,分三批到中十六联、西水源、北二注水站、供电变检二队、油田热电厂网控班、星火一次变等先进单位参观学习,尤其学习借鉴星火一次变的基层建设经验,以送变电分公司为试点,培育“攻坚啃硬、勇挑重担”的团队精神,规划“两室一基地”建设方案,逐步落实软、硬件设施,为OJT培训的全面开展奠定基础。

2.与公司开展的“五个一”学习活动和“星光学习”活动相结合,提升学习效果。一是继续开展以 “每周一题,每月一课,每会一讲,半年一考,每年一比武”为内容的“五个一”系列学习活动,使职工进一步树立了团队学习理念,把个人的自主学习上升为团队的共同学习,形成了以多信息、多反思、资源共享为基础的学习模式。二是积极扩大“星火学习”效果,选取一批自学成才的先进典型,为广大员工作学习经验介绍,通过宣传学习典型,传授学习经验,激励全体干部员工积极争做刻苦学习、积极实践的模范,不断强化自身素质,提高业务本领,努力为公司的健康持续发展再做新的贡献。

3.与公司大学生的成长进步相挂钩,促进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接续和扩大。针对当前专业技术岗位不足、大学生走上专业技术岗位困难的实际,为进一步调动大学生学技术、钻技术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公司在送变电分公司和建筑装饰分公司一线项目部的大学生中推行技术员(兼资料员)见习上岗制,为每名大学生建立考察写实表,配备学习笔记,下发见习期满后需要达到的岗位工作标准,由分公司日常考察,公司办公室季度抽检,年终统一考核,有效提高了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一批近年新毕业大学生,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努力向技术专工请教,向师傅学习,积极深入施工现场向实际学习,年内都取得较快进步。目前,通过培训,14名走上技术员岗位的新毕业大学生已基本能独挑大梁,有6名同志还考取了二级以上建造师执业资格,为其他大学生和员工做出了榜样。

三、持续开展OJT培训的思路

一是伴随公司业务整合及组织机构调整,抓紧做好基层员工学习室和实训基地建设,努力完善“双培基地”建设,为员工学习创造有利条件。

二是继续深化“师带徒”活动,完善管理、考核与奖惩办法,探索新形式与新举措,努力提升活动的效果,促进基层技能操作人员的不断进步。

三是建议集团培训部门协调电力职工培训中心,结合工程施工企业的特点,从教师、设备和实际演练等方面提供一些专业培训师资,以解决我公司自主培训力量不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日)小山俊,著.胡秀聪,译.如何造就高绩效员工[M].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4篇

[关键词]三位一体;卓越;教育能力

2010年,教育部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提出“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将“卓越教师”的培养与卓越工程师、卓越医学人才、卓越法学人才的培养放到了同等重要的地位,并在部分高校进行试点培养。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再次强调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实施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重要性。近些年,我国幼儿教育迅速发展,社会需要更多优秀的幼儿教师。幼儿园的需求是:在短时间内学前教育毕业生能够适应幼儿教师一线教学岗位需求。而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的脱节一直是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一个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针对发展职业教育,提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推动职业教育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教育部在2011年6月的“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也指出:要“大力支持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职责,鼓励行业企业全面参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充分发挥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行指委)的作用。加强行业指导,是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改革的关键环节,是遵循职业教育办学规律,整合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式,突出办学特色,提高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力的必然要求”。如何落实《纲要》和《意见》要求,创新“卓越幼儿教师”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教育发展输送高素质的师资,成为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问题。

一、卓越幼儿教师的职业特征

0-6岁是个体生理、心理飞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儿童形成健全人格,确保今后可持续发展的起点,这一时期幼儿所接受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对其此后的成长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一个卓越的幼儿教师要具有科学的儿童观,理解幼儿期在人生发展中的独特地位和价值,能够让幼儿拥有健康愉快的童年生活经历;懂得关爱幼儿,尊重和维护幼儿的权利,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相信每一个幼儿都具有发展的潜力,为每一个幼儿创造发展的条件和机会。所有的因素都对幼儿教师的教学能力、教育智慧提出了更高要求。可见,一个高品质的幼儿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儿童行为观察与发展性评价能力,善于沟通合作与组织各种幼儿活动,具有一定的反思批判能力,能够较好解决各种问题并不断创新教学教法,实现自身专业的不断成长。这种教育能力仅依靠在高校的课堂学习是很难生成的。让幼儿园参与到卓越幼儿教师的培养过程中,实现高校课堂与幼儿园工作情境的无缝对接,丰富对幼儿教师自身发展有意义的幼儿园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才能真正令其形成自己的教育智慧,具备良好的幼儿教育实践能力[1]。

二、“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的内涵

政、校、园“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是指以科学设计幼儿教师教学能力实践训练体系,有效促进幼儿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增进幼儿教师科学育人素养为目的,政府、幼儿园等行业企业、高职院校三方各司其职,产教融合、协同推进卓越幼儿教师成长的人才培养机制。具体包括:1.“三位一体”专业课程体系政、校、园协同论证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推进课程教学的改革,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密切结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开展教学教改活动,强调课程标准、考核标准与行业标准的三维融合,突出专业课程的开放性、实践性、职业性,真正实现学生就业与职业岗位要求的无缝对接,减少就业适应期。2.“三位一体”协同育人平台政、校、园共同参与的校内实训、园所见习、顶岗实践全方位实践育人平台,由教育局全面协调指导合作模式,将三者力量有机统一,有效整合多方资源,在教学资源、师资队伍、实践教学基地等方面实现共建共享,形成开放式幼儿教师教学能力实践训练体系,促进卓越幼儿教师教育实践能力的提高。3.“三位一体”培养质量监控体系政、校、园全程参与卓越幼儿教师培养全过程,即新生专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专业课程教学———保育、教学实践训练考核———学生技能大赛活动———就业面试讲座———顶岗实习就业,由入口到出口,构建“三位一体”人才培养质量指导监控体系。同时建立用人单位、行业协会、毕业生及其家长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按照“校内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用人单位与毕业生评价相结合,日常评价与定期评价相结合”的运行要求,建立学前教育专业用人单位、行业协会、毕业生及其家长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用人单位满意度、专业核心课程满足度等作为衡量卓越幼儿教师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2]。

三、“三位一体”共育卓越幼儿教师教育能力的策略分析

1.明确卓越幼儿教师教育能力内涵,确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向结合高职院校育人特色与当前科学儿童观发展趋向,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创新教学实践能力、专业不断成长、能够持续为幼儿提供有效教学的卓越幼儿教师。这种教师能够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结合复杂多变的教育情境,灵活调整教育方法,运用科学教育理念创造性开展教学活动,为每一个幼儿创造发展的条件和机会。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尝试推行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等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突出对幼儿教师职业素质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强化儿童行为观察、幼儿发展性评价、幼儿活动组织、创意教学法等教师教育能力的训练,增进幼儿教师科学育人素养[3]。2.探索政、校、园“三位一体”协同训练机制政、校、园“三位一体”共建幼儿教师教育能力、协同训练机制,是指以增进幼儿教师科学育人素养为目的,政府、高职院校、幼儿园三方各司其职,产教融合、协同推进卓越幼儿教师成长的人才培养机制。也就是由教育局、地方高校、幼儿园及早教机构青少年宫等推选代表,三方制定合作章程,建立定期沟通机制,每年召开一次政、校、园的交流会,邀请合作部门负责人对专业发展、三方合作等方面提出意见,共同参与卓越幼儿教师的培养与聘用,实现职前教育、入门指导和在职教育一体化的幼儿教师教育体系,共同促进卓越幼儿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3.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共建“三位一体”专业课程体系组织业界专家、幼教一线教师与学院专业教师共同论证开发专业实践课程的课程标准,确保实践课程标准对应高职学生的特点与理解能力,突出对幼儿教师职业素质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按照“实践为主、突出技能、注重案例、仿真训练”的思路,与实习基地的各幼儿园紧密结合,紧扣幼儿教师的工作岗位,编写突出幼儿教师工作岗位能力的特色教材,将幼儿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以项目的形式按保育———教学———班级管理———综合顶岗实习一条龙串联起来,层层递进,促进卓越幼儿教师教育实践能力的提升。以职业需求能力为核心,依托幼儿教师资格证国考,政、校、园三方协同论证人才培养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推动专业核心与主干课程教学改革,结合专业师资优势,精心设计课程,构建“以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4.政、校、园企资源互惠,共建“三位一体”学前教育专家资源库依托已有的校外实训基地、合作办学单位及社会服务资源,以接待、洽谈、邀请、聘任等方式整理积累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企业高管、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其他学前教育从业人员的专家资源信息,多渠道丰富育人资源,充分发挥高端人才的榜样和带动作用。将幼教岗位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艺术引入到教学中,及时反映最新的幼教动态,保持教学内容的适时性和先进性。5.搭建全方位“三位一体”协同育人平台建立政、校、园共同参与的校内实训、园企见习、顶岗实践全方位实践育人平台。“三位一体”共同开发互享幼教资源,实现政、校、园三方在人才、智力、图书资料、技术设备、服装道具、培训鉴定等方面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充分发挥群体优势、组合效应和规模效应。由教育局全面协调指导合作模式,三方融合共建开放式卓越幼儿教师教育能力实践训练体系,将三者力量有机统一,产生协同育人效应。6.创新教学模式,强化教育实践能力和教学反思技能的培养探索与高职教育理念相一致的,又能体现教师教育专业特点的“教学做合一”互动体验的教学模式,通过到幼儿园集中顶岗实习试行产教融合,灵活运用任务驱动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情境模拟法、分组讨论法、同辈演示法等,结合到幼儿园开展现场教学见习观摩评议法,以增强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学生教育智慧的形成[4]。7.“三位一体”共建统一人才考评体系,合力推进卓越教师培养结合幼儿教师资格证国家统一考试,政府部门牵头三方商讨论证幼儿教师培养质量考评与选聘准则,建立具有高职特色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课程考核评价模式,将学生的平时技能训练、参与的竞赛活动、见习期幼儿园表现等纳入评估之列,结合期末考核构成学生的最终评价。形成以学校为核心,政、校、园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引入第三方评价和毕业生跟踪调查、用人单位评价、政府声誉评价等结果进行客观的质量评价,由专业指导委员会、督导小组成员以及其他知名教授对专业教师教学状态实施质量监控;学院及系部两级管理者对教师实施过程监控;通过学生座谈会、“学生评教”活动,对教师实施效果监控;对出现的教学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教学工作高质量运行。

作者:李斐 单位: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曾宝成,陈梦迁.教师专业核心能力发展制度的知识基础[J].中国高教研究,2008(12).

[2]徐青.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9(8).

第5篇

关键词: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力;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2-037-02

根据对我校2006-2011届的473位会计毕业生跟踪调查发现,学生就业面广,岗位分散,专业对口率低,85%的学生就业于其他岗位,只有15%的学生担任出纳员、记账员、收银员等专业对口岗位。由此,我们深思什么原因造成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低下。究其原因发现会计专业学生就业能力低下,导致就业对口率不高。故全面提升中职会计专业的就业能力已成为我校会计专业建设的重点。

一、会计专业学生就业能力低下原因分析

1、学生学习目的性不强,对专业兴趣不大。

很多学生在选择就读中职学校专业时,并不是喜欢会计专业才选择报读,而是家长要求,或者跟风。我们的学生都是十五六岁的年纪,还未形成不具有成熟的人生观价值观,不知自己优劣势,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喜欢跟风,别人上课不认真学,他也不认真学。

2、会计学生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

由于我校地处农村,交通不方便,学校教学设施硬件不完善,导致近年来招生难,会计专业学生入学成绩不高,大部分学生文化基础知识薄弱。而会计专业课理论性较强,内容比较枯燥,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不够勤奋,上课缺乏自制力,注意力不集中,会计知识学习起来非常吃力;又不愿意钻研学习,导致不能够较好地掌握会计理论知识。

3、学校课程设置体系太理论化,缺乏必要的实践训练。

学生在校学习理论课偏多,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经济法等课程。模拟实训如会计模拟实训、点钞技能、小键盘输入训练,没有与企业实际接轨,学生练习时缺乏针对性。在校期间无法与税务、工商、银行等部门有实战体验的机会。造成学生上岗有差距,不能做到与岗位需求零距离对接。

4、师资都没有企业实践经验,教学方式方法传统

大部分老师都从高校毕业后直接从事会计教学工作,没有企业实践工作,导致教学仍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填鸭式”的理论知识灌输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没有运用互联网+的技术采用科学的启发式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学习积极性难以发挥,学习效果不好,就业竞争力不强。

5、校企合作效果不明显

我们试图通过校企合作来提高学生的就业力。但企业积极性不高,会计专业校企合作又比较特殊,虽然与一些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书,但作用发挥不大。合作形式比较单一,如邀请专家来校讲座,派学生去合作企业参观财务科等。没有针对性。这些形式虽说企业有参与,但学生参与性不强,体验感不强。

二、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具体探索

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在不断探索创新校企合作之路。试图以校企合作为突破口,提升学生的就业力。经过我们多年的探索,我们发现即四段螺旋式下的双主体办学模式对提升学生就业力有一定的帮助。

1、寻找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为了增强企业实践环节,我们积极寻求合适的校企合作单位。经过多方寻找,终于找到了温州鑫瑞会计服务有限公司,该公司具有多种经营业务,如:记账、工商注册、税务、会计培训等。这比较符合我们对会计合作企业的要求。而该公司董事长是我校毕业生。她的理念是想培养更多会计专业人才服务于温州经济建设。校企双方经过商讨确定了双主体办学模式。即我们的学生既是学校的学生,也是企业未来的员工,企业全程参与对学生的培养。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校企双方共同商讨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最终确定“课堂联通职场,实训联通岗位,实习联通就业”的三联通模式。校企合作共同建设校外实践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缩短学习和就业的距离。校企双方共同确定招生计划,班级冠名招生,即“鑫瑞会计班”。学生前2年在校学习,在校学习期间,校企双方均配备专人参与管理。成立由校企双方和家长代表组成的班级管理委员会,对该班进行管理,双方各派专人负责管理。第三年,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企业实践专家亲自全程指导学生实训,正实现师徒结对实习。三年经过企业考核,大部分学生成为鑫瑞公司的员工。

3、构建四段螺旋式工学结合模式

学生在校期间,校企共同培养,具体企业实践实训时间、内容安排如下:

(1)职业认知周。高一年级安排一至两周时间,组织学生到温州鑫瑞会计服务有限公司进行岗位认知,明确企业岗位对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要求,规划职业生涯,激发学习兴趣与动力。同时让学生了解鑫瑞公司的企业文化、企业主营业务、企业对员工的管理要求和员工培训发展规划等内容。让学生知道,自己未来的就业岗位要求等。

(2)学徒见习期。高二年级安排每个学期安排1个月时间,组织学生到温州鑫瑞会计服务有限公司拜师学艺,向公司一线会计人员、工作人员学习实战技术技能。

(3)顶岗实习期。高三一年,组织学生到企业进入项目工作组,轮岗实习,适应岗位,熟练掌握工作流程。签订就业合同:通过对学生的考核,公司择优录取员工。

3、校企共建课程体系,共享教学资源

校企共同制定三年的课程体系。该班级的课程与其他班级都是不一样的。从学生就业考虑,开设初级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相关的课程,比如财经法规、会计电算化,鼓励学生在校期间都能参加考试,在毕业之前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在课程设置上突出实用课程开设。如出纳实务操作、网上抄报税全流程、增值税发票系统、工商企业设立等。这些课程都是校企双方根据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为鑫瑞会计班学生量身订做的课程。这些课程在鑫瑞网校上全部有视频资源、也就是微课程,学生通过教师的教授,如果还没掌握,课后可以上网校再次学习和巩固。同时学校教师和企业专业人员一起合作开发校本教材,如企业创办流程、小微企业纳税实务、会计真账实训等。

4、双师资共教学,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在校期间,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会定期来校授课,提升学生的专业兴趣。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在课堂上采取师生讨论分析的互动形式为主,着重于案例教学、合作学习,信息化教学,实现做中学,乐中学,学中做。把学生的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求知。另一方面,教师多与社会上的会计同行交流学习,多参加培训,把最新的会计法规和收集到的实践案例带到课堂教学中来,使学生能迅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企业人员和学校教师经常交流,共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只要我们校企双方职校共同努力,不断提高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我们的中职生才会闯出一片自己的天空。

参考文献:

[1] 黄子明“突出专业特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实践和探索”《现代企业教育》,2013(5)

第6篇

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成人教育局局长、法国学者保罗•朗格朗(P.Lengrad)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成人教育会议上提出了关于终身教育构想的提案。1972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认了朗格朗提出的终身教育理论。自此世界各国将终身教育思想作为教育改革的指导原则,并在实践中逐步实施。朗格朗认为终身教育是“人的一生的教育(水平方向)和个人与社会生活全体的教育(垂直方向)的统合”。终身教育实质上就是指一个人一生的教育机会与社会的教育机会的统一,涵盖了人的一生所能接受的所有形式与内容的教育和学习。终身教育思想的出现直接影响了教师教育的发展,国际上逐渐形成了教师职前、入职与职后教育相统一的趋势。终身教育理论确立了教师教育的一系列原则:连续性原则,把教师教育的视野扩展到教师一生的专业发展中;一体化原则,终身教育理论要求建立教师教育各个阶段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衔接的一体化体系;发展性原则,终身教育理论要求教师教育要把教师的态度、技术、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专业发展内涵有机地结合起来,实施知识、技能、情意的一体化教育,使教师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终身教育理论要求教师教育课程一体化。

二、我国体育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体育教师培养和在职培训课程两阶段分工不够明确、重点也不突出、衔接不很自然,两阶段课程呈现条块分割的现状,尤其是入职培训课程缺失。

(一)我国体育教师培养阶段课程体系分析

我国体育教师是由高等院校设置的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我国改革开放后教育部先后颁布了五套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方案(前三套为教学计划)。2003年颁布的第五套方案在课程体系方面有很大的创新发展,课程设置整体上与国外发达国家体育教师培养课程设置的取向一致,基本上与国际接轨,存在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我国教育学科类课程比重低、门类少。目前我国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学科类课程占总学时的6%~10%,开设的教育学科类课程仅有5~8门,而国外发达国家体育教师培养教育学科类课程占总学时的16%~33%,大多在20%~25%。如德国教育学科类课程占总学时的25%、英国占25%、法国占20%。发达国家教育学科类课程开设范围广、门类多,涉及教育理论、原理、方法、技术和教育史等方面。在课程开设上灵活多样,重视小型化和专题化课程,大多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教育学科类课程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内容,提高我国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必须增加教育学科类课程的比重,增设教育学科类课程的门类。2.我国教育实践课程学时少、形式单一。我国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为8~10周,多采用集中一次实习,内容只有见习和实习。国外发达国家普遍重视教育实践课程,德国教育实习分3次共12个月。美国、英国一般为15周左右,而且实习的形式多样,如现场观摩、微格教学体验、教学助手等;多采用分段实习,如德国、韩国等;还有采用贯穿于学生大学全过程的实习,如芬兰、日本等国家。教育实践课程是教师培养的重要环节。因此,我国应该增加体育教育专业的教育实习时间和改革教育实习的模式。3.我国术科课程学时比重过大。2003年颁布的第五套方案术科课程比重34.3%,学科与术科比例是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老大难问题,一直存在争议,部分学校是在术科教师的批评和学生的反对声中减少术科学时的,有些学校至今减的不多,目前我国大多数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学时在40%~50%。国外发达国家多数学校术科比例约30%,美国最少,多数院校术科比例在20%左右。在教师专业化背景下,学会教学是教师职业不可替代的保证,教师培养必须增加教育类、教育实践类课程的学时等,术科学时必然下降。

(二)我国体育教师入职阶段课程体系分析

我国体育教师任用制度中有“见习期”的设置,但现实中新任体育教师的入职教育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基层学校只进行短期的培训,通常是介绍学校情况、新教师座谈和老教师介绍经验,还存在部分基层体育教师没有接受过入职教育的现象。国外发达国家均有完备的体育教师教育入职培训课程体系。入职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环节,新教师入职教育是沟通教师职前教育与在职教育的需要,是加速新教师成长,促使其专业发展的需要。我国应尽快建立体育教师教育入职培训课程体系。

(三)我国体育教师在职阶段课程体系分析

目前,我国教师在职培训工作已得到国家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教育部师范司1998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开发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是国家对中小学教师在职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规定。课程结构方面,《指南》把课程分为必修、限选和选修三种。课程内容体系方面,《指南》将教师在职教育课程分为公共必修与选修和专业必修与选修两大类。公共必修课为国家规定课程,其他均为推荐课程,供各地根据实际需要选用。我国体育教师在职培训课程体系是依据《指南》已相对稳定,形成了“3+x”型特征。“3”为课程类型,即公共课类、学科专业类和实践活动类,“x”为课程构成模块,根据不同层次教师培训需求设定。我国体育教师在职教育课程体系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课程结构不尽合理,学科专业课程比例过大,教育专业学科比例低,教育实践课程比例小,选修课比例低。二是部分在职培训课程与教师培养课程重复设置,这造成了培训教师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三是在职培训课程内容重理论轻实践,与基础教育教学实践结合不够紧密,这样的教学内容对基层体育教师的实际工作指导作用不大,也就难以引起基层体育教师对在职培训的兴趣。

三、构建我国体育教师教育课程一体化体系的设想

(一)确立体育教师教育课程一体化的指导思想

要构建体育教师教育课程一体化体系,要从宏观上确立体育教师教育课程一体化的指导思想。我国学者研究提出教师教育课程一体化的指导思想:“体现现代化的教育思想观念,反映人类优秀科学文化成就,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逐步建成结构合理、内容充实、教材完备、面向未来、综合性的、一体化的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这符合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可以作为构建体育教师教育课程一体化的指导思想。

(二)明确体育教师教育课程一体化的目标

依据我国教师教育的目标,教师专业化发展方向,结合体育教师的特点,将我国体育教师教育课程一体化目标确定为:培养政治思想合格、师德高尚、关爱学生和爱岗敬业,具有广博的知识、良好的专业技术和全面的能力,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心理素质,具有现代体育教育思想和理念,熟练掌握和运用教育教学方法和技能,同时具有较强的专业发展能力的教师。

(三)体育教师教育课程一体化内容的构建

1.教师教育方案的一体化。教师教育方案的一体化是实现教师教育课程一体化的前提。教师教育分为职前、入职和在职三个不同阶段,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应尽快颁布入职教育方案,弥补这一缺失,并与已经颁布的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方案整合,制订出各阶段重点突出,互相衔接,互相补充,不断深化,不断提高的一体化教育方案。

2.体育教师培养培训课程设置的一体化。教师培养培训课程设置的一体化是使三个阶段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相互衔接,形成既有教育的阶段性,又体现整体性的教育内容和课程体系。

第一,体育教师职前培养阶段的课程设置应侧重理论课程,力求理论课程的实践化,与基层教育实践紧密结合。优化课程结构,降低术科类课程的比重,重视教育学科类课程,增加教育学科类课程的比重,增设教育学科类课程的门类,重视教育实践,延长教育实习时间,采用系统教育实习模式。系统教育实习是通过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循序渐进,全方位进行实习并贯穿学生整个大学过程的教育实习模式。使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理论学习、应用、理论反省、实践总结的过程中积累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培养相应的能力。职前课程设置应关注基础教育,根据基础教育的实际需要,增加小型化、专题化、案例化等课程。大学与基层学校亲密合作,与中小学建立友伴学校,大学教师要到基层学校,深入了解基层教师的实际需求,教学理论联系基层实际,邀请基层优秀体育教师走上大学讲台,把基层教育改革的实践成果引入职前培养课程。

第二,体育教师入职培训阶段的课程设置应侧重实践课程,加强基本教育教学技能的训练,促进所学的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加速新教师角色的转变。可借鉴美国完备的体育教师教育入职培训课程体系,美国的教师入职培训课程有定向课程、支持和辅助课程及训练课程,定向课程的内容是教育政策和规范及熟悉学生需求。支持和辅助课程由经验丰富的辅导教师负责对新教师支持、建议、辅导和帮助,内容主要包括新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的确定和新教师专业教学行为的养成两个方面。训练课程主要包括:新教师个人学习计划的确定、校内教学观摩、校际教学观摩、研讨会、教学工作反思、小组教学、教学心理咨询、行动研究、个案讨论以及网络教学等。

第7篇

[关键词] 高职教育;管理体制;“双证书”;“双元制”

[中图分类号] G719.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3)01?0033?04

全球一些职业教育起步较早的发达国家,在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上积累了丰富的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通过借鉴这些国家成功经验,可以为创新我国高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书”教育管理体制提供有力的决策参考。

一、国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特点和经验

1. 各部门的协同合作

在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管理上,教育不再是教育管理部门专属的领地,就业部门、经济部门、雇主组织及各相关部门也广泛地参与职业教育的管理与决策。1986年英国政府与学校的管理机构、教育机构和雇主一起共同制定职业标准,实行统一的国家专业证书(NVQ)和普通国家专业证书(GNVQ)制度,使英国的职业教育出现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局面。1995年7月,英国又将教育部与就业部合并,成立了教育与就业部。把教育、培训和就业管理置于同一部门之下,成为继澳大利亚之后第二个把教育和就业由一个中央部门来领导的发达国家[1]。在英国,每隔五年,NVQ标准都会做出更新,以适应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证书就是质量的观念已深入人心[2]。

2. 规范化、具体化的职业教育立法

发达国家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的立法工作,完善的法律体系体现在职业教育办学资质、经费、师资、就业准入等方面。在德国,1969年8月4日颁布的《职业教育法》是最基本、最具权威性的法规,并且是“双元制”的主要法律依据[3]。它分别就职业培训的概念、法律适用的范围、师资与培训企业资格的确立、培训与考核、企业和学徒应承担的责任和应履行的义务及相关监督管理部门职责等做出了详细规定和说明。在《职业教育法》的基础上,德国还制定了与企业培训相配套的法规,如《手工业条例》《青少年劳动保护法》《企业法》《劳动促进法》,以及国家认可的各专业《职业培训条例》,以保证学徒培训的顺利实施。另外,根据《联邦德国基本法》规定,各州制定了州一级《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对18岁以下,已完成普通义务教育而未进普通高级中学就读的青年实行义务职业教育,原则上不允许一个青年人不经过正规职业培训就开始职业生涯[4]。一些国家在职业教育法规中还直接规定职业教育经费拨款问题,并且以法律的形式做出对职业教育各种相关工作的长期支持和帮助。如《联邦劳动促进法》第50条规定,德国联邦劳动局可向各种职业教育机构和设施提供资助或津贴,用于建造和扩建各种跨企业、跨行业的职业教学设施,其目的在于促使各职业教育机构在教学场所和教学设备方面不断适应劳务市场的变化和职业的技术更新[5]。在英国,1890年颁布的《地方税收法》规定,国家从关税和货物税抽出一部分税金分配给地方当局,用于资助职业教育。1989年在总金额为807000英镑的关税和货物税中,至少有740000英镑用于技术教育[6]。发达国家完善的法律体系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3. 健全的职业教育评估体系

发达国家采用行政监督的方式,通过评估教育等手段行使教育的行政职能,加强对职业教育评估监督,并建立了一整套评估和监督制度。一是严格规定教师任教资格和考核进修制度。作为制造业强国的德国对“双元制”模式下的教师资格有严格任职资格规定,其职业教育的教师不仅要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而且必须要有接受企业实践或“双元制”教育的经历。德国对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大学师范教育阶段,这个阶段常为9-10个学期,学习一门职业教育主修专业,并选修一门辅修专业,学习结束后参加第一次国家考试或是硕士结业考试,第二阶段是为期4个学期见习期[7]。见习期结束后,参加国家组织的第二次考试,二次国家考试成绩均合格者,取得教师任教资格,成为职业院校的一名教师。二是明确评估的职业标准和评估内容。评估是世界许多国家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在英国所有的教育机构对职业教育的评估都依据统一的NVQ(National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s)标准。评估分为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两部分,内部评估主要是对学生在学习、工作、调研等活动中积累的证据进行评估,外部评估是由颁证机构指派专门的评估人员,采取不同的评估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估和打分[8]。三是严格毕业证书的颁发条件。德国职业教育的学生很少能按期毕业,淘汰率在30%左右,高等专科学校正规学习时间是8个学期,但实际上学生需要10个学期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拿到毕业文凭。通过严格考核颁发毕业证书,确保了职业教育的质量。

二、我国“双证书”教育管理体制存在问题

我国“双证书”教育管理体制是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分级管理,即以中央集权为基本、中央行政与地方行政相结合的管理体制。目前国家教育部与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之间互相独立,各成体系。存在着职业教育资源缺乏与资源分散并存,政策缺位与政出多门并存,投入不足与多头领导并存,说起来重要与做起来次要并存等怪现象[9]。

1. “双证书”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机制不灵活

高等职业教育制度变革出现自上而下的态势,具有以政府行政行为为主的纵向约束特征,主要表现为高职教育的主管部门与所属高职院校之间的领导与服从关系[10]。由于采取统一的政策和措施管理教育事业,使高职院校的建设、经费投入、专业设置以及教学都必须遵守国家或主管部门的指令,形成按规则办事的运行机制,使高职学院组织系统不灵活,削弱了与企业、行业、社会的联系,办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难以充分调动。

2. “双证书”教育不同部门间不协调

不同部门间的不协调,主要表现为教育行政部门与行业协会以及政府其他部门间缺乏沟通与衔接,教育与培训间相互分离。高职学历教育由高职院校承担,高职学院归教育部门管理;职业认证由劳动部门管理,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由劳动部门认可的培训鉴定机构承担。各培训鉴定机构从各自需要出发实施专门培训,并发放各自行业的岗位培训证书。这种以条为主的管理,容易造成条块分割,“证出多门”现象。由于教育行政部门与政府其他部门处于同一层面,导致现有的各类职业培训证书缺乏有效地沟通与协调,缺乏执行主体的地位,不同颁证部门彼此互不承认对方教学成果,造成教育内容重叠,教育资源严重浪费,同时导致短期培训与职业院校全日制系统教育界限不清。名为共同管理,实际上哪个部门也管理不到位,出现表面上是齐抓共管,实际是齐抓而无法共管。在这样的体制下,谁都可以说话,但谁说的话都可听可不听,协同作战能力不强。

3. 政府对劳动力市场准入制度执法不严格

劳动力市场准入制度不严格,主要表现为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把是否获得“双证书”作为学生毕业的条件,然而在学生实际就业过程中,单位并不看重学生是否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造成这种状况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就业准入控制不严。就业准入制度不严,一方面是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可操作性的《就业准入法》;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目前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还不完善。我国目前实施的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和职业资格证书,未能包括社会的全部职业[11]。部分领域中职业标准面小且滞后,缺口甚多,而且主要侧重技能型、操作型工作岗位,服务、技术复合型职业岗位、文科管理类学生考证项目较少。目前由于资源投入不足,尚未形成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体系,不能适应社会职业迅速发展的趋势。

4. “双证书”教育企业参与热情不高

“双证书”教育仅仅依靠以学校为主体的教育部门是无法实现的,因为无论是职业分类和职业技能标准的确立,还是职业资格证书的鉴定,都无法在职业学校的教室和书本上完成,只有从根本上唤起企业的参与意识,借助社会服务平台和企业资源优势才能真正有效地实现运转。我国目前的“校企合作”多表现为高职院校方面的单相思,存在企业不参与或参与度不高的问题,高职院校推进“校企合作”是想寻求企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岗位,解决实践教学不足的问题,但企业却没有因此得到国家税收优惠和经费补偿,造成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

5. “双证书”教育法律体系不健全

我国现行《职业教育法》共五章四十条,其体例过于宏观、笼统、比较单薄,从立法技术上看,刚性规范和约束少,倡导性要求多,法律条文只有假定和处理而无法律后果[12]。其中有些内容,特别是政府、行业企业、社会团体、学校和公民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和权利,或规定缺位或不明确或不具体,难以落实。如第二十二条规定:“联合举办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举办者应当签订联合办学合同。政府主管部门、行业组织、企业、事业组织委托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实施职业教育的,应当签订委托合同。”职业教育法中尽管规定了行业组织和企业组织应当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但彼此间是通过委托合同来确定二者间的法律关系。然而,我国职业教育与企业合作,只有“订单式”培养模式,职业学校与企业签订了委托合同,企业和职业学校才受到法律保护。正是由于职业教育法对参与职业教育的企业和职业学校间关系,没有设立限制性和规定性的条款,所以也无法通过立法提供资金的保障。

三、我国“双证书”教育管理体制创新的思考

没有科学的“双证书”教育运行机制,就不会有好的“双证书”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相求,也是高职院校实施“双证书”教育的制度性保障。

1. 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

政府要重新界定自己管理者的角色,实施对“双证书”教育的宏观管理。在职责分工上,应建立政府统筹、教育部门协调、各部门各司其职的宏观管理体系。政府应转变职能,由原来的直接行政管理,转变为在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划、立法、拨款、政策制定、搭建校企合作建设平台等手段进行宏观管理。加强宏观调控、教育督导、分类指导、过程监督、信息服务等功能,尽快成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双证书”教育的管理机构,并制定落实相关配套的政策措施。

2. 建立健全“双证书”教育的法律体系

第一,要以《劳动法》《职业教育法》为法源,借鉴德国、美国等立法经验,尽快制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方面的法律,把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升到专项立法层面,纳入法制管理,支持并指导各地的立法工作,形成国家法律与地方法规相衔接的职业资格证书法律体系,做到有法可依;第二,要把观念化、抽象化的职业教育立法转化为规范、具体的职业教育立法。政府应该在提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政策导向的基础上,通过立法,建立配套政策机制,对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经费上的补贴和减免税等方面优惠政策,明确企业在提供学生免费实习、教师进修、设备添置、课程改革等方面承担发展职业教育责任;第三,需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法》,将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通过立法统一管理,在立法上可借鉴国际社会将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融为一体的证书制度,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的互通,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双证书”教育管理体制;第四,加强经济投入的立法保障。应通过立法明确和细化政府对职业教育的财政支持职责,使政府财政支持具体化。第五,要加大劳动力市场的监管力度,强化职业资格证职场准入性质,强制用人单位在招收员工时执行准入制度。对纳入职业准入的行业一定要持证上岗,并把持证上岗与持证的基本收益结合起来,建立培训、考核和使用相结合并与待遇相联系的激励机制,激发毕业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积极性,提高“双证书”教育的社会地位和认同度。

3. 建立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管理体系

首先,应建立国家职业资格证考试指导机构。目前,因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落实在社会上还不规范,又缺少相应立法,势必会制约“双证书”教育的发展。为此,要建立国家职业资格证考试指导机构,归口劳动部门监督与管理。在该机构的领导下,认真研究我国现行考工标准、专业技术资格标准,开发新工种,编制各行业各级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大纲和考核标准,用国家职业标准来取代工人技术等级标准及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用国家证书取代部门证书。与企业和学校一起共同参与职业资格鉴定试题库的建设,参与学生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的过程,在互信的基础上实现统一认证,树立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其次,要规范职业资格考试市场。劳动部门要规范职业资格考试市场,应建立教育主管部门统筹、行业部门参与的职业资格考核体系,行业机构组织的职业资格考试要规范化,要有专门的法规或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权威的考试条例。同一类证书应指定唯一考证的机构,使证出一门,严禁政府部门牟利。

4. 建立教师遴选、培养培训体系

在学历证书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互认的前提下,建立教师遴选和教师培训培养培训体系。一是要设置师资的准入标准和要求,放宽专业课和实习教师的引入标准。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并纳入学院教师流动编制。二是做好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学校要组织从事职业资格证考试教育的教师进行专门培训,通过培训防止教师知识老化,并对现有知识进行升级,教师在获取各类证书的同时提升自身能力。三是完善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鼓励教师多深入工矿企业调查研究,可以采取岗位培训、挂职锻炼、下厂锻炼等方式,定期派专职教师到相关行业、企业一线了解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将专业教师企业工作经验纳入考核,引导并激励教师主动开展社会服务,提高教师的综合职业素养与实践教学能力。四是打破高职院校教师和企业员工的身份障碍,建立“校企互通”共同培育师资制度。

5. 深化课程建设,完善“双证书”教育课程体系

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国际教育职业分类标准”(简称ISCED),明确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属性和内涵,深化“双证书”教育课程建设,将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与学校的日常教学、考核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不延长学制的情况下,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学校正规课程。首先,在课程开发与设计上要多元化。可以由职业院校的教学单位——学院或系牵头,聘请相关行业(企业)专家及用人单位,教育、科研部门的有关专家参加,同时还应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列入课程的开发主体,建立职业分析委员会,负责进行多层次、多步骤的职业分析,并进行教学分析,研究专业发展计划、课程标准和课程设计,将国家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证考证课程体现在每一个学习领域,建立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双证书”课程体系。其次,根据“实际、实用、实践”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教学要以实践为切入点,淡化抽象的理论讲授,突出实践性教学,严格控制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的比例。使课堂教学、校内实践教学、企业顶岗实习一体化,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衔接起来,防止教学过程的脱节和错位。在实践教学课程建设中要明确提出学生能力培养达到的具体要求和应采取的有效措施,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推进,使理论在实践中实现升华和融合。

参考文献:

[1] 乐传永.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及其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01(7):57.

[2] Gill Helbyet.Preparing students for the New Work Order:the Case of Advanced General National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J].British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1998,24(1):73.

[3] Clarke,Linda;And Others.Politico-Economic Aspect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and Great Britain Compared[J].Zeitschrift Fur Padagogik,1994(3):374-375.

[4] 徐文辉.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的经验与启示[D].沈阳:东北大学,2008.

[5] The European Centr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Training.The Material and Social Standing of Yong People During Transition from School to Work in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M].Berlin Press,1990:78.

[6] Gill Helbyet.Preparing Students for the New Work Order:the Case of Advanced General National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J].British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1998,24(1):73-74.

[7] 翟法礼.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概述[J].英才高职论坛,2006(2):18-20.

第8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但随着高职院校数量和招生人数的迅速增加以及各个专业的不断细化,各专业的人才培养应采取何种方式就成为一个关键问题。我本人曾经在施工企业从事造价管理及概预算工作,后有幸成为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的一名专职教师,通过这几年工作及教学经历,现对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谈一点我的认识和想法。

一、了解社会需求及岗位需要

我国“十二五”规划中关于西部地区经济建设发展的纲要中对甘肃省施工企业和年投资规模不断增加,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将处于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同时,我国已处于地震多发时期,汶川、陇南、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雅安等,造成大量建筑物倒塌,灾后重建工作也加大了对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人才需求。所以社会对高职工程造价管理类人才的年需求量也在随之增加。我在工作之余对甘肃省目前工程造价人才的社会需求情况进行了一些了解,大体如下:

1.人才需求量大且有增长趋势

人才需求量大且有增长趋势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固定资产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建筑业作为我省的支柱产业,其发展对全省经济的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每―个工程项目又都离不开造价人员的参与,因此整个建筑业的发展给工程造价从业人员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并且随着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从业人员的需求量有增长的趋势。另一方面,由于全国建筑市场逐步开放和规范,一系列相关政策相继出台,各地的会计师事务所、造价咨询公司、不同体制的设计院(所)、建筑工程公司等纷纷成立,增加了对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的总量需求。

2.对造价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有所提高

企业无论是技术、质量,还是管理、效益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现阶段我省乃至全国的工程造价管理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是:(1)低素质的人员供大于求,真正高素质人才却十分有限。所谓的“高素质”,既包括专业素质如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又包括基本素质如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交际能力、表达能力。用人单位更看中员工的基本素质,他们认为专业素质通过对员工的培训比较轻易提高,但基本素质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有的用人单位反映,对基本素质低而专业素质高的员工用起来更不放心,因为他们随时可能变换工作岗位甚至为了个人利益泄露公司秘密。(2)“复合型”人才稀缺。所谓“复合型”人才就是指既懂预算又懂施工,既懂专业又懂管理,既懂造价又懂经济和相关法律法规,既能搞土建预算又能搞安装预算、装饰预算等。随着经济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工程造价管理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工程造价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来说,除了具备“高素质、复合型”外,还要有动手能力,能持证上岗。企业往往要求毕业生最好能一到单位就马上上岗,或者经过短暂的培训后马上投人工作,这就需要学生在学校就能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最好取得专业岗位资格证书。

3.明确毕业生的从业范围和就业岗位

工程造价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是到中小型设计院(所)、建筑企业、企事业单位的基建部门及房地产开发公司、市政工程公司、监理公司、中外合资或合作、外商独资的工程公司等建设业主单位、建筑安装施工单位和装饰公司等从事工程造价管理相关工作的,一般从单位工程预算等基本工作开始做起。

二、不断探索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应主要由“三阶段三能力”构成,即通过三阶段的学习:理论学习阶段、综合实训阶段、顶岗实习阶段,掌握三项能力:专项基本能力、综合实务能力、顶岗实践能力。每个阶段都有各自阶段的主要培养目标,各个阶段之间的能力又是有机统一,互相支撑,互相影响的。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技能训练为主体,以工学结合为教学实施主要方式,建立职业特色鲜明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和谐的课程体系。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真正实现学生与岗位的零距离接触,毕业即就业。通过三年的学习,学生要掌握现代经营与管理知识,具有熟练从事建筑、安装及高级装饰工程预、结算,以及工程投标报价与招投标的能力,成为既懂技术又懂经济的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才,从而在毕业后可以到中小型设计院(所)、建筑企业经营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基建部门及房地产开发企业等建设业主单位、建筑安装施工单位和装饰公司从事工程造价的相关工作。就技能而言,学生应具有较强的识图、计算机应用和操作技能,进行经营管理决策;掌握财务管理及审计技能。

三、结合高职特色进行课程设置

高职课程设置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基础课程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度,专业课程要加强针对性和实践性,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进行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设置时,必须突出高职特色,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主要专业课的课程安排上,凡能设实训环节、有条件增加实训部分的课程,都要增加实训环节,而且形式要多样。通过对实训环节的增强,达到部分好学生一毕业就能顶岗作业,一般学生经过很短的见习期就能马上胜任工作的要求。此外,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应考虑学生的“双证书”政策。因为用人单位在同等条件下肯定优先选用有“职业资格证”的学生。所以,为了改善学生的就业环境,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层次,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我们在造价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必须考虑学生毕业时能否获得“双证”。

四、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从“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的转变,是职业教育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为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建立一支思想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强、基本功扎实、勇于创新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是实现“双证”融通的人力资源保障。工程造价专业也不例外,要办出有特色的、适应社会需要的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必须要完善和优化教师队伍。一方面,让现有教师参加进修和培训。这不仅提高了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也是高职院校对岗位需求进行调研的良好机会;不仅使学校了解社会需求,也使学校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上更具针对性。另一方面积极引进人才。由于高职院校的连年扩招,教师数量已明显不足,因此在鼓励现有教师进修的同时,必须加强人才引进。高职院校的教师引进工作不必效仿普通高校“非高学历不要”的做法,我们既然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应就势引进一批有专业技术的能工巧匠,同时还应制定相关政策,真正做到使这些人才能够“引得进、留得住、用得上”。

综上所述,发展高职教育是社会进步的需要,高职院校的不断扩招和专业的逐渐细化都是行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工程造价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其人才的培养定位等问题正在摸索中进行,其健康发展也为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关注和期待,只有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专兼结合的师资团队、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才能使工程造价专业的毕业生不断适应建筑行业的发展需要,持续保持较高的就业率。

参考文献:

[1]李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现状研究》.《时代教育》,2012(11).

[2]何小雄.《高职校企合作产学结合2 +1人才培养式的改革实践》.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9).

第9篇

关 键 词:学校体育;职前教育;体育教师;韩国

中图分类号:G45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4)02-0120-05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因此“教育要率先实现现代化,教育要保证我国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1]而实现上述目标的基础性改革要求就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2]。远观同为儒家文化浸润的东方文明国度——韩国,其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成绩斐然、颇具特色。因此,探究韩国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尤其是体育教师职前考聘制度以及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等便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 韩国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体制

1.1 多元化的体育教师职前培育机构

在韩国,教师属于国家公务员,是稳定、高薪、任职时间较长、社会地位较高的职业[3]。韩国职业能力开发院2007年曾经调查过15 000名中小学生,结果发现“教师位列‘将来最希望从事的职业’之首”[4]。一方面,近年来韩国每年约有3 500~4 000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参加“全国教师选拔考试(NTST,the National Teacher Selection Test)”,但是能够过关者不足300人[5]。即便如此,10年来申请该项考试的人数却有增无减。另一方面,即使“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MEST)”一再缩减国家课程中的体育教育课时数,但是报考体育系以及具有教师资格培训项目研究院的考生数量依然呈现稳步增长之势。与此同时,韩国政府一直推行“严格的体育教师准入和培训制度”[6],即一边压缩体育教师编制,一边提升新任体育师资质量。

韩国体育教师职前培养途径,一是直接考取4年制教育学院,满足该学院各种学业要求并获得任教资格;二是考取那些特定的与“运动休闲相关的系部”,学满4年并获得任教资格;三是体育之外任何学科本科毕业之后另行考取教育学研究院。而体育研究生一般需修学2.5~3年。可供韩国青年选择的体育教师职前培育机构比较多元。据相关资料显示,韩国有85个体育研究院和21所体育本科院校有权开展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培训工作。

按照韩国MEST的要求,体育本科院校每年可以招收30~60名本科生,体育研究院每年则可以招收15~20名学生;任何具有任教资格的体育生都可以申请就职于公立学校或者私立学校。如此一来,体育生数量渐趋供过于求,致使近10年来每年均会有大量持有教师资格证书的体育研究生和本科生无法就业。因此,每年韩国公立学校体育教师的入职考试和应聘竞争(韩国私立学校新任体育教师的考录另有严格要求,本文不作论述)便愈演愈烈,从而推动严格而公平的学校体育教师考聘制度日益完善与规范。

1.2 公立学校体育教师严格的考聘制度

在韩国,任何人若想在公立学校任教,就必须通过“全国教师选拔考试(NTST)”。该项考试始于1991年,体育教师招录考试往往历时2月有余(每年12月开始,次年2月份结束),分3次进行。前两次考试为全国统一的理论考试;第3次考试为教学实践能力测试。第1次考试主要考量应试者的教育学理论和体育专业基础理论。教育学为所有考生统考科目,分值为20分;体育专业基础理论包括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理论,其中学科基础理论占30%~35%、专业基础理论占65%~70%,分值为80分。一般而言,每次考试择优遴选2倍的招生人数参加第2次考试。第2次考试以书面的方式测评应试者体育教学能力方面的专业知识,即专业综合(1)和专业综合(2),其中学科基础理论占35%~55%、专业基础理论占45%~65%,分值各为50分[7]。由此可见,如何提高应试者的逻辑思考与书面表达能力便成为设置体育课程时必须要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每次考试择优筛选1.5倍的招生人数参加第3次考试。

第3次考试由各市道教育主管部门组织进行,测评内容不尽相同,但都会详细列明每个动作的组成部分和具体分值,如跳高采用背越式或者俯卧式(具体跳跃姿势于考试当日决定)测评,男子跳跃高度为140 cm,女子跳跃高度为110 cm,5人1组,每人跳2次,选取较好成绩记评分;垫上运动需要考生先做后滚翻1次,再做后手翻1次,接着前滚翻1次,前手翻1次成坐姿,然后后滚成肩肘倒立,停3 s,做前滚站立,接着做侧向(相对考官)侧手翻和正面(相对考官)侧手翻各1次,走2~3步调整呼吸后,助跑做前空翻1次;游泳以自由泳、仰泳、蛙泳或蝶泳等泳姿(具体泳姿于考试当日决定)进行测试,4人1组,游50 m。需要指出的是,此阶段尤其注重通过“微格教学”等方式综合考评应试者的体育专业技术水平、单元备课能力和实际教学水平。藉此也可以间接测评应聘者是否有能力依据《全国体育标准》设计出多种教学策略和体育活动类型等。从对应试者实际教学能力的日渐重视与强调,发现大学体育教育切实加强“体育学科知识与体育教学知识之关系”研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此外,为了评估应试者的专业素养与品质,此阶段考试往往还需对这些考生进行面试。面试时,主要测评应聘者对国家体育课程的理解与诠释能力,体育教学的创造性以及机智应对能力等。

由此可见,韩国体育教师选拔考试不仅测试要求高、测评维度多、程序管理严、持续时间长、应对难度大,而且竞争激烈[8]。

1.3 体育教师教育机构定期的评估制度

1998年伊始,韩国政府责成教育评估委员会每隔5年对全国体育教师培育机构进行一次全面评估。评估重要标准为体育教师教育课程在所有课程中所占的比例、体育教师教育课程与中学体育教学的实际关联程度、体育教学法课程是否基于职前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等[9]。该评估标准对体育课程设置的定向和调控作用有目共睹。同时,全面评估结果直接决定体育教师培育机构下一轮招生名额之增减,促使韩国各体育教师培育机构不仅极其关注总体评估结果,而且也比较注重日常的教学与管理工作,例如积极主动地按照评估标准修订并严格落实体育教师培育计划和培训内容,其中尤其注重体育专业基础等理论课程与体育教学法等实践课程的设置。

2 韩国体育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设置

2.1 课程的转型与分类

当下,韩国NTST更加重视考量考生的创造性体育教学能力、机智性教学反应能力以及理解并诠释国家体育课程的能力,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单纯考查体育运动技能水平。如此一来,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也相应开始从“以体育运动技能为核心”向“以体育教学课程为核心”转变。与此同时,韩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学院和大学的体育课程由诸如普通教育学、体育教育学、体育专业基础理论、体育教育相关分支学科、体育运动技能等体育教育学课程和体育专业综合能力课程组成,而且这些课程又可细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并明确规定每门课程必需修满的课时和学分。一般而言,韩国大学要求体育类大学生4年内修满约140学分。

为了实现课程转型,20世纪90年代起,韩国学者陆续翻译出版了诸如《体育教育课程》[10]、《体育教育教学策略》[11]及《体育教育教学法》[12]等体育教育学类书籍。10余年前,韩国大学体育系开始开设体育教育学和体育专业基础理论课程。随后,《竞技运动教育学》[13]、《体育教育与责任》[14]以及《理解运动会:理论、研究与实践》[15]等体育教育理论或体育教学模式陆续走进韩国大学体育课堂。这里尤其需要强调的是,上述专业化、领先的体育教育理论和体育教学模式,全部是以英文原版著作的形式直接从美国引入韩国大学体育课堂教学的,韩国体育教师的国际视野和国际化水平籍此明显提升,但同时他们对美国体育学者的依附性也渐趋增强。

20世纪末,韩国MEST颁布的评价标准越发注重学生体育专业综合能力测试,因此各体育院校纷纷响应,不仅开设相关专业课程,而且增加了这些课程的课时和学分比重。体育专业综合能力课程由体育运动技能、体育教学法、体育教学技能、体育课程开发、体育教育实习、逻辑与写作等组成。韩国国家体育课程规定了中学阶段所需开设的15~20项体育运动技能,并要求各年级学生每年至少习练其中的1/3~1/2。因此,若想教好中学体育课,在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必须预先习得20余项体育运动技能。与此同时,按照《NCPE2007(修订版)》所规定的“健康、竞争、挑战、表现与休闲”等5大领域目标要求以及群体类运动技能项目共同追求的价值取向,韩国NCPE重新调整了传统的“多运动技能项目教学范式”[6],基本涵盖了体育专业大学生所热衷习练的主要运动技能项目。其中对跆拳道、柔道、太极、瑜伽等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设定,不仅表现出韩国的国际化视野、民族自信与宽襟,而且体现出韩国民众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秉持与尊重。而像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育社会学、体育哲学与体育史等体育教育相关分支学科虽然所占总课时较少,但是所占学分较多,而且相对具体且实用性较强,因此其学科地位往往高于体育运动技能,故而通常被看作是体育教师职前教育的基础学科。

韩国MEST要求体育院校在读大学生至少参加6学分的体育教育教学实践,其中2学分包括学习“服务社会”理念的“体育教育志愿服务”,要求大学生帮助中小学“体育学困生”或者“落后地区中小学校”学生提高学业成绩或心理健康水平;而设定体育教育实践的目的则是让大学生切实体验不久的将来自身所要从事的实际体育教育工作,这些实践活动通常在艺术长廊、科技馆、名胜古迹、学校体育俱乐部等场所开展;在实习指导教师的帮扶之下,学习并体验中学体育教学实际工作的见习教学是该类实践活动的“压轴大戏”,通常安排在大学4年级进行,一般需要实习4周时间。按照规定,见习生所属体育院校的相关教授往往会在学生实习、见习期间的3个重要时间节点,即实习前、实习中和实习后对这些实习生进行2~3次监督与指导。

多年来,韩国体育教师往往给人留下“沟通与交流能力”缺乏的印象,尤其是其写作能力普遍较差,因此韩国MEST规定“逻辑与写作表达能力”为所有体育课任教教师必须具备的综合能力之一,并以必修课的形式在全国加以督促与实施。

2.2 课程的实施与发展

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韩国体育大学的前两个学年主要开设体育哲学、体育社会学等体育教育基础理论课程。大多数体育系大学生都会在这两个学年修完这类课程,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要求他们必须从第3、4学年开始就把主要精力集中于学习韩国NTST所要求和规定的“体育教育专业理论知识”与“体育运动技能”上。体育教育专业相关分支学科课程通常开始于第2学年,而体育教育志愿服务与体育教育实践等体育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则往往开展于第2、3学年。按照社会发展和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体育教学类课程普遍开设于第3、4学年。如此安排的目的是方便学生的体育教学见习与毕业和就业。另外,由于当下的体育教学普遍强调运动技术与技能之传习,因此此类课程便理所当然地贯穿于大学生的4年学习时光之中。尽管韩国体育理论课程大多为3学分,而专项运动技术至多为1~2学分,但是两者之总学分基本持平——体育学科领域课程总学分为20~25学分,而专项运动技术总学分则为18~22学分。就韩国首尔国立大学而言,两者之比则为22︰21,由此说明该校比较注重体育学科专业知识。这种课程设置基本符合人们普遍认可的“中学教师更加需要体育学科知识”这一要求,也在某种程度上支持了美国教育部所提出的“高质量的教学需要教师具有很深的学科知识”[16]的主张。藉此,如何在体育学科课程与体育教学法之间寻求“恰当的平衡”[4]便成为韩国职前体育教育课程设置的努力方向。

3 韩国体育教师职前教育的启示

3.1 健全法律法规,保护体育教师的身份与权益

韩国于1981颁布《教育公务员法》,不仅明确教师作为专门职业的性质,而且将所有教师确定为国家公务员[4]。此后,韩国政府陆续颁布了诸如《提高教师地位特别法令》、《为提高教师地位的交涉、协商相关规定》等近50部有关教师的培养、聘用、培训等方面的相关法令,既实现了教师管理工作的有法可依,也保障了教师的地位和权益。例如《教育公务员法》第43条指出,“教育权必须得到尊重,教师不受任何使教师的专门地位和身份受到影响的不当干涉”[17];又如《提高教师地位特别法令》第2条规定,“国家、地方自治体及其他公共机构应努力创造条件使教师得到全社会的尊重,使其以高度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从事教育活动……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指导活动的过程中,其权威应受到充分尊重。”[18]总之,能够提供稳定而优越的身份地位,并保障其人身安全与工资报酬等各项权益,成为不断吸纳优秀人才从教、乐教,并使韩国的教师职业持续兴旺的重要致因。反观我国,近年来,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出台与完善,教师地位确有大幅提升,但是由于没有适当的法律条款在学校体育意外伤害事故中切实保护体育教师的合法权益,致使绝大多数中小学体育教师不敢开展投标枪、掷铅球等投掷运动,不敢开设单双杠等体操课程,更有甚者,纷纷取消中长跑项目。目前应切实给中小学校“松绑”,自主设置体育项目,开展体育活动;切实给体育教师“减压”,保证他们授课时能够更加大胆、更加放松、更加有效、更加规范提升中小学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健康水平。

3.2 严格考聘制度,突出体育教师职业的专门性

在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背景下,各国政府均把教师看作是国家复兴的关键因素,努力从制度层面创造条件提升教师质量,进而提高国民素质。为了选拔最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韩国每年都会进行中学体育教师聘任考试,供已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的历届毕业生参加。有关资料显示,严格的考聘制度不仅没有造成教师的不满,相反却唤起了教师对本职工作的自豪感,赢得了全社会对体育教师职业的尊重[4]7,提升了体育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中国现有的体育教师考聘制度还存在一系列弊端,比如没有全国统一的体育教师招录考试、各省市体育教师招录考试普遍存在重体育理论轻体育运动技能等问题;再比如教师聘任终身化、教师聘任考试形式化等顽疾,需要通过设立专门、专业的全国性学校体育发展机构予以引领与解决。

3.3 规范评估制度,调控体育教师教育发展方向

韩国对体育教师教育机构的定期评估直接影响并左右了韩国体育教师职前教育课程的选择、设置与建设,对韩国体育教育政策的贯彻执行以及体育教师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明显的定向和调控作用。虽然我国也陆续开展过几次针对体育院校和普通高校体育院系的本科教学评估,但是其针对性和导向性并不太强。一方面缺乏规律性、连续性,另一方面形式主义比较严重,因此本科教学评估没有达到“通过评估结果定向并调控体育教师职前教育结构的课程设置和教师教学”的预期效果。有鉴于此,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制定专门化、周期性的教师教育机构评估制度,一则可以促进教师教育机构自身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切实提升竞争实力,二则可以优化课程内容、真正提升教师教学质量。

3.4 平衡学科与教学法课程,培养优秀体育师资

美国NASPE在2010年《健康测量的适切使用》研究报告,再一次阐明并深化了学校体育的培养目标,指出“高质量的体育教学不仅要使全体学生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还要发展其体育能力和对体育活动的知性理解,从而使他们养成关注健康、热爱体育、积极运动的生活方式”,藉此“体育教师的责任便在于教给学生体育运动的价值,并保证他们成为终身运动者和终身体育学习者”[19]。为了更好地提升体育大学生“授人以渔”的教学水平,韩国政府不仅积极引进美国原版体育教育专业教材,而且主动消化吸收其先进体育教育理念。这些先进的体育教育理念体现在课程设置上,则是在重视运动技能培养的同时,更加注重体育学科知识和体育教学知识的培养,并且通过体育教育实践活动,努力把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和教育知识整合为一体。

而在我国,各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则偏重于体育教育相关分支学科课程的研习;对运动技能而言,则普遍强调并突出掌握一、二项体育运动技能,而忽略抑或忘却了中小学体育教学所必需的综合性体育运动技术技能;就教学法而言,专门针对未来中小学体育教师而开设的体育教学法课程不仅课时有限,而且似乎并没有把它当作一门真正的“科学”加以研究、探讨与传承[9];而真正提升体育大学生实际教学能力与水平的体育教学实习、见习之地位则犹如“鸡肋”,“形式化”或“走过场”现象比较严重。长此以往,我国各体育院校所培养的体育师资出现了“学历高、技能差”,“理论强、实践弱”等现实问题,急需纠偏与斧正。

3.5 加强读写能力考核,提升教师沟通交流能力

体育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主要社会因子,必然要与学生、同事、家长乃至社会群体进行深入而广泛的沟通与交流。为提升准体育教师的逻辑思维与口头、笔头表达能力,加强其教学合作与沟通交流能力,进而提升其教育教学水平与教书育人能力,韩国NTST不仅注重考评申请者的学业成就,而且注重考查其逻辑思考和读写能力。为提高我国体育教师教学质量,提升我国体育教育水平,所有体育教师职前教育机构理应采取相应措施尽快补齐准体育教师“读写能力偏差,沟通交流能力欠缺”这块短板。

参考文献:

[1] 王登峰. 学校体育的困局与破局[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3,28(1):1-7.

[2] 王登峰. 学习十精神 推进学校体育改革[J]. 体育学刊,2013,20(1):1-5.

[3] Kang s,Hong M. Achieving excellence in teacher workforce and equity in learning opportunities in South Korea[J]. Educational Researcher,2008,37(4),200-207.

[4] 姜英敏. 韩国基础教育教师职业吸引力保障制度分析[J]. 比较教育研究,2012,271(8):25-29.

[5] Seoul Metropolitan Office of Education. Statistics of the national teacher employment for the public secondary schools(2010)[EB/OL]. http://english.sen.go.kr/index.jsp,2012-12-12.

[6] Euichang Choi. The Prepar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Korea[C]//Proceedings of 2011 ISCPES Conference,2011.

[7] 李正花,赵舜默. 韩国体育教师职前资格考试制度考察与借鉴[J]. 外国中小学教育,2011(12):60-62.

[8] Kim Y. Inquiry on training and appointment of Korea’s secondary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J]. Journal of Learner-Centered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2010,19(1):87-105.

[9] 仲秀英,陈婷. 韩国职前数学教师教育的评介与分析[J]. 数学教育学报,2011,20(02):98-101.

[10] Jewett Bain L,Ennis C. Curriculum process in physical education[M]. New York:Benchmark & Brown,1994.

[11] Siedentop D,Tannerhill D. Developing teaching strategies in physical education[M]. Mountain Dew CA:Mayfield,2000.

[12] Rink J. Teaching for learn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M]. New York:McGraw-Hill,2005.

[13] Siedentop D. Sport education[M]. Champaign:Human Kinetics,2004.

[14] Hellison D. Teaching Responsibility through physical education[M]. Champaign:Human Kinetics,2004.

[15] Griffin L,Butler I. Teaching games for understanding:theory,research and practice[M]. Champaign:Human Kinetics,2005.

[16]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Before it’s too late:a report to the Nation from the National Commission on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Teaching for the 21st century[M]. Washington:Washington Publishing,2000.

[17] 韩国总统令. 韩国法律第3458号. 教育公务员法[Z]. 1981-11-23.

第10篇

关键词: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专业定位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正经历着深层次的变革。从2003年我国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以来,工程造价领域不断得到规范,对于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的专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从2006年开始设置至今,我院工程造价专业已招收500余人,招生人数每年都在增加。相应地,该专业的专业定位和课程设置就成了一个关键问题。

我国2007年、2008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都超过15%,为工程造价管理及工程造价咨询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对高校培养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职业资格标准为导向,

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

我院明确毕业生的从业范围和就业岗位,进而以职业资格标准为导向明确专业定位,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以模块式的课程结构构建高职课程体系,培养动手能力强、能持证上岗的“双证型”人才。

(一)工程造价专业的专业定位

工程造价专业旨在为工程建设一线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我院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去向主要是:建筑安装施工单位、装饰公司和市政工程公司等单位,工程咨询公司、中小型设计院(所)和监理公司等咨询单位,企事业单位的基建部门、房地产开发公司和中外合资或合作、外商独资的工程公司等建设业主单位。一般从单位工程预算等基本工作开始做起。

工程造价专业的毕业生被要求既懂预算又懂施工,既懂专业又懂管理,既懂造价又懂经济和相关法律法规,既能搞土建预算又能搞安装预算、装饰预算等。伴随当前社会工程造价业务领域不断拓宽,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也应胜任资产估价、司法仲裁与鉴定、银行抵押贷款、保险公司担保等多种工作。

(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能力要求

造价从业人员能力要求:(1)具有编审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投资估算、审核并对项目进行经济评价的能力;(2)具有对设计方案及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技术经济论证、优化的能力,并能编制工程概算、工程预算;(3)具有编制工程招标标底价及投标报价的能力,并能对标书进行分析评定;(4)具有在建设项目全过程中对工程造价实施控制、管理的能力,能编制工程结算、决算;(5)熟悉工程合同条件,能熟练处理施工过程中的索赔、保险等问题;(6)具有运用计算机确定、管理工程造价的能力;(7)具有组织编制和审核工程造价各类计价依据的能力;(8)熟悉建设项目各个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理论与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工作之中。

我们通过职业资格标准的知识和技能要求来分析职业岗位的具体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1)就能力而言,工程造价学生到毕业时应具备各专业工程估算、概算、预算、结算、决算的能力;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工程项目经济评价的能力;管理工程项目的能力;开展工程招投标、合同谈判、合同管理的能力;以及关于工程变更索赔的实践应用能力。(2)就知识而言,学生应掌握土建、安装和装饰的识图知识;了解建材、构造、结构、施工等方面的工程技术知识;懂得经济、管理、财会与审计等基本的经济和管理知识;了解工程造价管理、合同法、合同管理等知识;概预算的基本理论及编制方法、财务结算与决算等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知识。

毕业生作为一个社会人,还必须具备适应社会变化、职业变更、技术更新、个人发展等所应具备的通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对工程造价专业的应届毕业生而言,要能够拿到“双证”。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他们能持证上岗。建设行业明确规定,获得专业技术与管理型的职业资格证的前提是必须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工程测量、材料试验等工种的技能型职业资格证书,学生可通过参加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获得。因此,我院与天津市建设委员会共同组织学生参加天津市建设事业专业管理人员上岗培训,包括建筑施工企业质量员、施工员、材料员和测量员等职业资格培训,并取得了很好的通过率。

(三)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结构分析

随着终身教育、可持续发展等人本观念的确立,高职教育给予学生的一系列职业知识与技能应该是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为胜任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核心技能和为完成职业任务所需要的文化知识、应变创新能力以及经验态度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因此,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应努力追求课程目标的实用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灵活性和弹性化相结合。

我院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按基础学习领域课程、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专业技能训练课程和选修课程四个部分设置。基础学习领域的课程为公共课程,包括德育、体育、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应用文写作等。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包括土木工程识图、建筑构造、建筑材料、土木工程测量、建筑力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建筑工程cad、技术经济学、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筑设备、建筑工程施工工艺、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造价控制、工程量清单计价实务、工程造价电算化、安装工程识图与预算。专业技能训练课程开设了工程材料试验、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实训、建筑cad绘图实训、建筑工程施工实训、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实训、综合实训以及毕业环节实训等。同时设置了两门公共选修课(学生自由选择两门学院公共选修课)和两门专业选修课(施工组织与设计、建设工程监理)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

对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我们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构建课程体系,注重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叠,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与用人单位和定岗实习基地相关人员座谈,我们了解到社会普遍反映造价专业毕业生识图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不足。于是,我们在建筑识图部分大量减少画法几何比重,着重训练学生识读工程图的技能,加强平面标注的知识,以使学生能识读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图,正确理解设计意图。对建筑力学部分,大量减少公式推导与超静定结构内力计算的讲解,着重加强学生对结构强度、稳定性与破坏形式的认识。在建筑结构部分则着重加强学生对构造的认识和掌握,比如钢筋的搭接长度、锚固长度、弯钩的长度等,这样就形成了简练而相对完整的教学体系。工程量清单计价实务课程专门针对当今工程造价领域“量价分离”的要求设置,工程造价电算化课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会操作一到两种造价软件,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探索

我院全面贯彻落实“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理念,破除静态单方向陈述知识的教学状态,基于职业为中心进行课程组织,逐渐试行弹性模块化课程设置,以学生为主体,尝试课堂教学采用项目教学法,实践教学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工程造价专业的专业定位和课程设置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一)课程改革目标

课程改革主要目的是改变传统的学历教育课程体系,形成多元整合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

我院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具体目标是:(1)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以职业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2)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专业知识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3)强化职业能力训练,综合开发学生的职业能力。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就业上岗和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落实“双证书”制度。(4)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形成弹性化课程体系,适应行业和社会对应用型人才规格多变的需求。(二)具体改革措施

我们根据现有的教学手段与校内外实训基地条件,对不同的授课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我们综合采用了任务引导向型思路,在教学方式上,通过灵活运用“项目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思维拓展起到了良好作用。

例如,对建筑工程材料、建筑工程测量等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突出技能培养,以“用”促学。我院成立了测量兴趣小组,并有专门的材料实训室,教师的任务从传统的以讲解知识为中心转向设计、策划和辅导实验为中心。对建筑构造课程,有些章节采用现场教学法,组织学生现场参观,通过现场教学既增加了学生对工程结构的感性认识,又缩短了理论与实际的距离。对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师带领学生到校内实训基地动手砌砖、抹灰、开挖基坑,让他们了解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流程,切实感受到施工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对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采用项目导向型案例教学法,将一个完整的单位工程综合项目分解成若干个专项实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工程量计算规则贯彻到实际工程的计算上来,并同时进行工程量计价软件的操作应用训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对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采用亲验式教学法,进行情境模拟,使学生更加贴近实际,如临其境。如招投标的模拟、合同谈判的模拟,教师先提出一般性问题,再提出特殊情况下的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归纳讨论结果,提交报告单,请具有典型性的小组代表作答,最后教师就小组不同意见进行点评。

此外,我们也改革了考核方式。考核改革的重点是采用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着重考查学生的能力,淡化记忆型考核。课程考核按照理论课、实践课分别进行。理论课根据课程内容采用闭卷、开卷、口试、考察和小论文等不同的考试方式。实训课主要采取“任务法”进行考核,即用具有实际应用背景的任务,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全面评估学生的应用能力,一门课可采用多个任务进行多次评估,将平均成绩作为学生的成绩。

(三)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力度

在专业技能训练模块的课程安排上,凡能设实训环节、有条件增加实训的课程,都增加了实训环节,而且实训形式多样。如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实训与学生技能鉴定考取中、高级测量工相结合,学生学习和技能鉴定两不误;建筑构造增加认识实习、施工组织及各科预算(包括土建预算、安装预算等),都以课程设计作为实训课程;预算软件课程大量增加了上机操作学时。通过增加实训环节,部分学生一毕业就能顶岗工作,其他学生经过很短的见习期也能马上胜任工作。

总体而言,高职层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训的规模与巨大的社会需求相比还远远不够。人才培养工作与行业需求之间的符合度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提高。我院在工程造价专业教学上不断探索和尝试改革,希望把该专业建设得越来越好,培养出更多适应现阶段市场需求的实用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习岑.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从理念走向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6):12-16.

[2]刘春霞.浅谈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学分制下课程体系改革[j].民营科技,2009,(2):59.

[3]陈晓聪,刘连芬,卢维明.工程造价专业人员素质分析及培养方法探讨[j].山西建筑,2008,(7):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