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市场化管理工作计划

市场化管理工作计划

时间:2022-05-26 07:41: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市场化管理工作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市场化管理工作计划

第1篇

市政工程是服务于人民,使大众收益的高质量“惠民工程”,但,目前市政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也不容忽视,采取合理有效的监督措施,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发生率,对于提高市民幸福感,提升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市政工程;安全监督;管理措施

市政工程安全施工的监督管理工作是指通过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监督措施,进行一个全方位、多方面的管理工作,在市政工程施工中达到一个零事故率的目标,尽可能的保障施工工作的正常顺利进行,这些监督管理工作始终在法律的框架内,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消除事故隐患于萌芽期,从而有效的利用设备,减少对施工工作人员的伤害。

1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监督工作的重要意义

顺利如期完工是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价值所在,而保持零事故率和施工设备的安全是市政工程如期完工的两个关键点,对此,需要对市政工程的安全施工加强监督管理工作,其意义重大。首先,市政工程施工的安全监督有利于降低事故率,提高市政工程在人民群众的心里期望。“施工现场,安全第一”是每项市政工程施工的最优先目标追求,这不仅是关系到市政工程施工的安全如期完工,更关系到市政工程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率有利于提升市政工程的正面形象,同时也证明了市政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有利于进一步的招商引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其次,市政工程安全施工的监督管理有利于提高市政工程施工的质量。基本上,市政工程和普通人民群众联系更为紧密,与日常活动中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对此,更要注意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提高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有利于提升市政工程在人民群众中间的口碑,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日常利益所在。最后,市政工程施工的安全监督有利于提升市政工程的效益。市政工程的安全施工,从眼前看,有利于市政工程的安全到期完工,有利于改善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从长远来看,更有利于整个市区的改造优化升级,对于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可谓是“弊在一时,功在千秋”。

2市政工程中存在施工安全监督工作的问题

随着我国进一步的城市化、城镇化,城市区域也随之由小变大,逐步扩张,这期间有更多的老旧桥梁、危房、城中村被拆迁,更多的公园、立交桥、绿化带、公路被建立或扩大,这些市政工程在施工工作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安全施工问题。

2.1市政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意识淡薄市政工程关系到人民群众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市政人员政绩、升迁。正因为如此,很多的市政工程只是“面子”工程,应付上级检查尚可,投入使用,则万万不能,究其原因,无非是在市政工程没有强烈的安全意识,这种安全意识不仅包括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的教育,更包括市政工程施工质量不达标而引发的使用安全问题。这是市政工程安全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

2.2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体制不完善市政工程的施工是一个持续性很强的项目,项目一旦确定开工,一系列的配套措施必须随之实施,包括一整套的安全监督体系,这样才能确保市政工程项目的顺利如期安全完工。但,很多市政工程施工的安全监督体系形同虚设,施工监督人员对它置若罔闻,究其原因,不过是监督管理体系“水土不服”,上行下效,“官僚气”严重,这些原因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监督管理体系的推行和实施,一整套的监督管理体系被束之高阁。

2.3市政工程建设缺少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化运作随着国家“简政放权”的一再号召,虽然各地也掀起了下放权力的,但对于市政工程施工的市场化运作,却困难重重、疑云密布。很多地方的市政工程,并没有经过公开招标的程序,而是指定个别资质不够的企业单独施工,这样的市政工程项目必然会问题重重。同样,在招标、投标的过程中,不规范的暗箱操作比比皆是。这都相对降低了市政工程的安全系数。与此同时,市政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也被形式化,并没有产生实际的效果,导致安全事故频频发生。

3加强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措施

市政工程施工深系民心,事关大局,不能敷衍了事,一定要在保持市政工程安全施工的前提下,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保证整个监督管理体系在整个市政工程的顺利进行。

3.1加强管理监督体系人员的意识建设,提升管理监督人员的责任感意识建设是贯彻整个监督管理的首要任务,必须毫不动摇、首当其冲的解决这个问题。加强市政工程施工人员的管理监督意识建设。首先,要明白市政工程施工的安全漏洞所在,有针对性进行安全监督意识教育,不能走“形式化”安全教育的道路,同时对安全问题提出合情合理的意识要求,只有整个安全监督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了,在实际的执行中,才能游刃有余,有始有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开设专门的安全监督意识培训班,提升整个监督人员对安全监督的认识,理解每项监督工作的监督价值,提升安全监督者的责任感,同时要求相关监督人员掌握必要的监督行为规范,培训结束时,进行安全意识考核,考核不合格不予进入安全监督体系。最后,制定详细的安全监督计划和合理的安全目标,让每项监督工作有章可循,不是一味的盲目监督,乱了分寸。

3.2完善市政工程施工监督管理体系,制定合理的工作监督工作计划市政工程施工的监督体系的不完善是造成安全监督管理问题的关键。这种不完善既包括工作计划的不合理、不合适。也包括监督人员配备及执行方面出现的难处。因此,一方面应当有针对性的对各个市政工程订立不同标准的安全监督管理巡视计划,因为各个市政工程的侧重点不同,,不能一概而论,不能实行统一标准,否则会造成市政工程质量的千差万别。根据不同类型的市政工程实行不同的安全监督管理规划,才能解决施工中出现的一些“疑难杂症”。另一方面,要合理配备监督管理人员,只有“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才能保证市政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问题消失在萌芽期。

3.3坚持市政工程的社会主义市场化运作社会主义市场化是合理优化配置资源的有效方式。在市政工程建设中,坚持合理化的社会主义市场化运作,是保证市政工程如期安全竣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市政工程施工社会主义市场化运作不仅是出于节工省料的考虑,更是为了市政工程安全有效施工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下,社会资源得到极大的利用,施工人员安全将会得到极大的保障,对于整个市政工程的安全管理监督工作的顺利推进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市场化运作过程中,不易产生腐败,“豆腐渣”工程,“面子”工程的问题,并且有利于人民群众了解市政工程的施工项目运作的过程,对于提升人民群众主人翁意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4结束语

在互联网快常迅速发展的今天,虽然增加了市政工程施工中安全监督管理问题的曝光率,但市政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监督漏洞依然存在,通过加强安全意识建设,完善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坚持市场化运作市政项目,才能解决市政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为城市化建设中增加一分安全感。

参考文献

[1]杨隋军.我国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探讨[J].赤子,2014(05):211-211.

[2]张奎霖.市政工程现场的安全控制[J].新材料新装饰,2013(08):19.

[3]杨秋香,陈桂华,张涛.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J].城市建设旬刊,2011(03):158-158.

第2篇

为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形象,根据《市政园林局关于考核相关城市管理工作的通知》,结合我单位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城市管理体系中园林部分考核考核内容

纳入大城管体系考核中的园林部门分项工作为园林绿化管理。该项考核实行百分制,考核包含两部分,一是园林养护管理,占考核分值的80%,其中市政园林局对各区绿化养护管理的综合得分,此项为基本分;对各区办事处绿化养护管理综合打分的平均分,此项为加减分制,二是园林执法管理,占考核分值的20%。

二、2011年我区城市管理工作中园林绿化管理成绩的不足及原因

1、绿化养护管理效果不突出。目前我区绿化养护有三种方式,一是实行招投标,进行市场化管理,我处对其进行考核;二是区主要道路绿化养护由处工人直接管理;三是次要道路依靠临时工养护。我区公园、街头绿地及主次干道处九龙湖公园和黄河公园实行招标管理外,其余均未实施养护招标管理。根据文《关于2008年市管绿化养护招投标管理工作的请示批复》,按中等标准算,我区绿化资金应为509.75万以上,养护资金缺口346.75万元。

2、园林执法力度不够。一是执法主体依附于区城管执法局,无相对独立执法主动权。二是执法力量装备欠缺,目前,区园林工程处具有执法资格人员仅4人(借用区城管执法局人员),执法车辆1辆,区划调整后,我区范围扩大,远远满足不了工作需要。三是随我区城市建设的发展,单位和居民区亦随之增多,园林绿化重建轻管现象严重,园林违法案件时有发生,而我区各办事处无园林执法职责,园林处执法中队力不从心。

三、2012年城市管理体系中园林绿化管理工作措施及工作计划

1、加大资金投入,提升园林绿化管理形象。一是加大绿化建设投入,争取市级财政资金,进行精品绿化建设。二是加大绿化养护投入,使养护走向规范性、长期性之路,确保养护效果。

2、理顺工作体制,建立健全绿化工作分层管理机制。实行“市、区、办事处”三级管理机构,形成合力有序,推进园林事业发展。一是明确园林处区级园林工作宏观管理职责,统筹管理全区绿化工作,具体负责公园、广场、主次干道及附属绿地等开放型绿地的建设与管理工作。二是完善办事处园林管理职能,办事处在区园林处宏观管理下,具体负责各办事处辖区内绿化建设与养护工作,并建立完善的相应工作机制。

3、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执法配置,有效巩固园林绿化成果。结合云龙、泉山两区经验,建议区城管局将园林执法权限委托区园林处自主行使,并且与办事处上下联动,形成合力,营造爱绿护绿氛围。

第3篇

关键词:铁路交通;运输质量;行车组织

就当前社会发展状态来说,铁路交通运输仍然保持着传统的管理模式,严重缺乏市场化进程。铁路交通运输组织的现状难以全面满足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在经济快速发展,人们需求不断提升的现代社会,人们对铁路交通运输工作的质量有了新的要求。然而当前铁路交通运输市场难以全面满足人们的需求。对铁路交通运输组织管理工作进行研究,对于提升铁路交通运输质量有着十分重要关键意义。

一、铁路交通运输组织及其重要性

铁路交通运输组织就是铁路利用技术、设备、人力来组织列车合理、安全的运行,从而最终实现货物或旅客的运输过程组织计划工作。铁路交通运输组织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能够将全国各地连接成整体,强化各个区域文化经济交流;其次,其能够提升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给人们出行带来便捷。最后,铁路交通运输组织是国家实力的象征,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伟大成果。

二、铁路交通运输组织管理原则

铁路交通运输组织管理原则应该要基于铁路技术管理规章制度下的,同时结合行车环境、自然条件、地理区域位置、行车设备装置等,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原则:

(一)安全原则

安全原则是铁路交通运输组织管理的首要原则。对行车设备的检查、维护、维修工作要及时开展。充分保证新建、改建等设备的使用安全。变更线线路面应该始终保持原设计标准。对涉及行车工作中的车站工作人员应予以严格的安全管理。调度工作要根据铁路技术管理规章制度进行,对于潜在危险要做好充分而周全的安全预案措施。

(二)高效原则

铁路交通运输组织管理工作要保持一定的高效性,提升行车过程效率,缩短形成过程中在其他工作中所耗费的时间。在行车调度过程中提前做好预判,提前一定时间来发出调度的指令。

(三)经济原则

铁路交通运输组织管理工作的经济原则是开展管理工作的重要原则之一。只有在秉持着经济原则的情况下,铁路交通运输组织管理工作才能够获得盈利,正常的开展下去。第一,要充分保证行车的均匀性与路段行车的合理性,避免在同一时段中出现行车运行高峰或在另外一时段中出现行车运行低估,从而防止行车路段利用率不高的情况。第二,保证合理的形成速度与经济载重量,以保证最大程度的提升铁路交通运输组织的经济效益。

三、铁路行车组织工作管理策略

(一)规范日常组织,改善运输质量

鉴于当前我国铁路运输工作存在运输量较大、客货混跑、技术设备不够先进、铁路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升等一系列特殊情况,当前我国铁路运输组织中仅仅只有在旅客列车运输组织中使用的是规划型性组织体制,而货物列车运输则使用的是以调度日常指挥为主导的组织行车体制。这是由于当前我国铁路货运还无法适应规划型行车组织体制[1]。但是就铁路运输工作内容来看,我国铁路货物运输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依然是属于计划性较强的工作。因此,铁路行车工作管理应该强化日常组织管理,改善运输质量。当货主在提出货物运输要求的时候,即可以根据需求来制定货物运输计划,其中包括装车时间、运行时间、运行路径等。当分局与路局在接受到分接站接入列车计划通知后,即可以对下一阶段管内运输计划进行制定。在全面掌握行车相关信息的基础上,来合理编制行车计划,以保证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运输工作[2]。当阶段行车工作计划一旦确定,各个单位则应该严格按照计划来组织行车,以充分保证计划顺利实现并完成。如当天出现作业延误等情况,各个部门应该积极恢复正点状态,切忌随意变更作业计划。只有这样规范日常组织,才能够改善运输质量[3]。

(二)转变车流集结方式,加速货车周转

行车编组计划往往对货物列车的重量与长度有着严格的规定。往往某一方向的车流集结数量在没有达到一定重量与长度的时候列车不能正点出发。这一情况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行车计划的兑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规划行车组织体制的执行。假如使用定点集结的方式则可以缓解这一矛盾的产生[4]。定点集结,即为根据运行图规定的时刻来完成集结,这一方式优势在于可以让列车行车组织可以严格按照规划进行,有利于推动组织均衡与计划行车的实现。

(三)加强日常管理,制定科学考核体系

强化铁路行车工作的日常管理,制定科学的行车考核体系有利于铁路行车运输组织工作的开展。列车发车、到车、运行正点率等质保纳入考核体系中能够有效的提升日常管理工作效率[5]。铁路各个运输生产单位能够始终围绕关于考核指标来全面提升列车运行质量。在合理确定考核目标的基础上建立严格控制运输质量的考核机制,对列车整体运输过程进行严格的考核。并且保持考核部门的独立性,以全面保证考核的真实性。

四、结束语

当前我国铁路交通运输工作正在处于关键的发展阶段中。铁路交通运输工作肩负着加快改革脚步、强化运输组织、扩大运输市场、提升运输质量的重要责任。铁路交通运输工作要充分重视铁路行车组织工作,以保证铁路行车的安全性与经济性,全面提升铁路交通运输的市场竞争力。(作者单位:成都铁路局调度所)

参考文献:

[1]殷胤强.刍议我国铁路交通运输过程中管理模式现存弊端[J].山东工业技术, 2015,(18):256.

[2]于颖.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铁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J].新课程(教师), 2010,(04):163-164.

[3]王军锋.北京丰台站铁路枢纽周边交通组织设计分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3,(12):13-18+6-7.

第4篇

1、年度投资计划完成情况

统筹集团本部及直管企业直接投资10亿元,重点实施新城建设、公用事业、融资保障等三类项目。

2、重点项目推进情况

一是全力推进一批重大项目,酒店综合体项目是集酒店、展馆、休闲娱乐、配套商业等设施为一体的酒店综合体,已完成宴会厅、厨房和后场的施工工作,并进一步推进客房区装修,由酒店筹开团队完成开业物品采购邀标工作。会议中心工程建设年度计划投资5亿元,包括一座会议中心、配套四星酒店及其他配套活动空间,是集会议、商务、住宿、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会议中心,完成桩基施工图设计,推进桩基施工,地下室设计图初稿成型。历史文化保护工程年度计划投资10亿元,已完成城市设计及部分征拆工作。环境提升利用系统工程一期已进场临建施工,并与沿线在建项目方案对接,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

二、基本经验

1、工作方法方面

结合区政府工作部署和有关指导精神,聚焦重点项目安排全力以赴,紧紧围绕年度重点目标任务,按时、优质、高效地完成各项工作目标任务。以重点项目为抓手,定期召开推进会,稳步推进,攻克工作难点,全力推进投资落实。

2、工作创新方面

上半年积极申报新区重点调研课题,启动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投资管控课题研究,通过课题研究方式,系统性梳理投资管控相关制度办法,整理集团投资项目类型,总结投资生命周期的关键要素。

三、存在问题

1、项目来源渠道有待拓宽。目前的项目来源较为单一,主要为新区交予的投融资任务,投资部较少从其他渠道主动开拓的项目,谋划布局、资源寻找能力有待加强。

2、市场化运作程度有待提高。随着中央防范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强化,经营性和准经营性资产、资源有限,自我造血能力不足,资产负债率长期维持较高水平,后续大规模融资基础较为薄弱。

四、2020年工作计划

(一)主要目标及重点任务

2020年,投资部将继续做好集团年度投资计划管理工作,拟组织实施重点投资项目稳步增加,年度计划投资稳步增长。

(二)推进举措

1、建立良性投资机制,紧扣主导产业及主营业务,解放思想,拓宽思路,积极探索优质项目,加快并深化项目前期研究规划工作,形成“研究一批、储备一批、立项一批、建设一批”的良性机制。

第5篇

(一)持续巩固“三创一办”市容整治成果,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二)进一步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城市品位。一是实施城区公用照明节能改造工程,以云岩、中心城区为重点,推动以LED示范工程、智能控制系统建设工程为主体的节能改造工作。二是实施城区排水系统改造整治工程,消除城区道路范围内水淹点和汛期安全隐患,提高城区防汛、防涝能力。三是继续实施城区夜景亮丽工程,以筑城广场、河为重点,提升亮丽工程的整体水平,营造良好的城市夜景氛围。

(三)积极推进环卫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一是着力推进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建设工作,按上级要求做好高雁垃圾填埋场封场前期相关工作;二是尽快启动市垃圾收运体系建设工作;三是接管市粪便无害化处理场,使我市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四是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完成市餐厨垃圾处理厂建设;五是高雁垃圾场沼气综合利用项目投入运行;六是积极开展高雁、比例坝垃圾场升级改造工作。

(四)提高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率。一是启动交通运输工具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的筹备工作。参考收取交通运输工具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费成功城市的先进经验,与各相关部门协调及沟通,重新制定征费方案,报请市政府批准,适时启动交通运输工具的征费工作。二是全面开展自建设施供水单位的征费工作。在以铝厂为突破口先行征收城镇居民生活垃圾处理费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其它自建设施供水单位垃圾处理费的征收工作。

(五)切实加强新建道路周边违法建筑管控拆除工作。加强市、区(市、县)、乡(办)、村(社)四级联动,强化违章建筑的巡查、管控和查处,自觉服务全市经济建设和五座新城、二环城市带建设大局;联合监察、督办督查、规划、建设、国土、环保、林业绿化等部门,加强协调、指导,对新建违法建筑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拆除一起。

(六)积极推进数字城管建设。一是以升级后的“12319”公共服务热线为平台,全面整合社会公共服务话务服务资源。通过对“12319”平台坐席数量扩容,新增调度业务系统和联络中心软件,对大规模转拨电话实现监控和评价管理,全面实现“一号拨通、无缝转接”,逐步将道路问询、公交线路查询、火车(飞机)时刻查询、旅游景点咨询等群众较为关心的常用热点咨询项目纳入“12319”直接受理答复范围,方便群众、提升市民满意率。二是启动“12319”公共服务热线向“三县一市”延伸工作。在着力推广、完善“12319”公共服务热线服务项目、服务规范的基础上,将热线服务覆盖面逐渐向“三县一市”延伸,最终实现“12319”的全市覆盖。三是以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二期项目建设为契机,推进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完善各专业部门的数字化应用。加快推进“数字城管”二期项目验收工作,确保市政、环卫、河道、综合执法等专业分中心,以及城市路灯监控系统、渣土运输管理系统等子项目尽快投入运行。充分发挥视频监控系统在城市信息化、数字化管理中的优势,全面实现视频监控系统的专业化应用,提升各专业部门的视频应用效率,有效提升城市综合管控水平。

(七)加快渣土运输市场准入工作,规范渣土运输市场。打破现有渣土管理模式,建立企业渣土运输准入制度,尽快改变当前我市建筑垃圾运输市场无序状态,按照企业化运作模式,指导整合现有个体运输资源,利用重组、注册企业、挂靠合并等手段和方式,逐步清退个体从事渣土运输的行为。通过公司化规范管理,建立健全运输企业信用考核制度,实行运输车辆违规备案和信用记录管理,逐步遏制运输车辆未密闭、抛撒和扬尘污染等违规行为的发生,进一步规范渣土运输市场。

二、未来五年奋斗目标

(一)全面加强市容环境卫生督促检查和绩效考核,牢牢巩固“三创一办”市容整治成果。按照市政府批转的关于划定管理区域等级实施市容环境卫生秩序标准化管理的意见和城区市容环境卫生秩序标准化管理绩效考核办法,通过对城区道路实行分级管理,采取日检查、周汇总、月通报、季度考评、年度总评的方式,对各区和相关部门环境卫生、市容秩序工作情况进行全方位的检查、考核,推进规范化作业,严格兑现和落实考核奖惩,奖优罚劣,增强责任心,确保绩效考核工作真正发挥应有的激励作用。通过进一步深入实施绩效考核,实现城区特级管理道路和区域严管、一级管理道路和区域严控、其它道路和区域规范、有序的管理目标。

(二)持续开展市政、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工作,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生存、发展和进行各种经济活动、其他社会活动的重要基础,是城市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必要条件。受经济社会条件制约,我市市政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历史欠账较多。按照“系统谋划、适度超前”的原则,未来五年将重点围绕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发展原则和方向,加快市政、环卫设置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大环卫公厕、垃圾中转站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从中心区逐步向城市新建成区域、城郊结合部、郊区、城镇倾斜,满足城市扩容、发展及城镇化建设的需要。探索建立卫生填埋、焚烧发电、沼气利用、水泥制作等垃圾多元化处理模式,推进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利用工作。积极实施城区河道生态景观走廊建设,改造城区所有破旧、残损道路,提升道路形象等。通过以上举措,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提升省会城市形象。

(三)进一步加快城市管理信息化建设,切实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水平。按照我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计划安排,将进一步强力推进二期工程项目建设,加快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根据城市管理工作需要,将视频监控、通讯指挥和移动执法、城市桥梁安全动态检测、城区防汛综合指挥、城市路灯管理、督查考核等纳入系统建设重要内容。未来五年,数字化城市管理范围将覆盖到全市所有县、市及社区,通过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城市动态、实时管理,切实提高城市管理事件、部件问题从发现到立案、派遣、处置等多个环节、流程的工作效率,缩短问题处理时限,进一步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学性,确保督查考核的客观公正性。同时,以数字化系统为依托,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12319”服务热线知晓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努力将“12319”服务热线打造成一个“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意愿、真情关注群众冷暖”的民生服务平台,切实提升党委、政府为民服务的公信力。

(四)全面加快市场化运作步伐,切实推动市政、环卫公用事业改革。市政设施维护和环境卫生是城市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从我市机场路等五条新建道路环卫清扫保洁和国内其他先进城市的做法看,市场化、民营化是推进公用事业改革、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方法和手段,要大力予以推进。在市政设施维护、公厕管理、垃圾收运及处理设施运营、管理方面,大胆进行探索,勇于创新,引进一批有资质、有经验、有能力的专业企业参与我市市政、环卫事业工作。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着重解决市政、环卫公用事业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管理缺位、运转低效、投入不足等问题,全面提升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

(五)全面加快城市管理制度建设,努力实现规范化管理。按照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常态化的管理要求,在巩固“三创一办”市容整治成果的基础上,将会同各区认真落实划定管理区域、等级,实施市容环境卫生秩序标准化管理的要求,通过延长环卫清扫、保洁作业及市容巡查时间等方式,进一步强化管理措施。同时,在已经制定、出台的一系列规范制度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思考,学习借鉴国内先进城市好的管理经验和做法,针对我市城市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根据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实际需要,对有关课题认真进行研究,制定出台相关管理规定,细化管理措施和制度,强化督促检查,努力实现城市规范化、常态化、一体化管理,推进城市管理工作水平再上台阶。

(六)以“三化”建设为突破口,全面加强综合执法队伍准军事化管理。不断加强和推进城市综合执法工作,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将继续深入推进准军事化管理,进一步加强城市综合执法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队伍执行力和工作效率。在市容整治、违法构筑物拆除等工作中,始终坚持推进严格执法、文明执法、人性化执法。进一步严格督察和问责,以铁的纪律要求队伍、武装队伍、锤炼队伍,努力实现队伍的转型升级,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纪律严明、执法严格、群众信赖”的执法队伍,自觉适应新形势下对城市综合执法队伍的要求。

第6篇

关键词: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经营效益;问题;措施

面对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竞争环境,医疗卫生机构需要做好财务管理的各项工作,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综合能力,扩大自身的战略投资范围。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着自身的经济效益,也会加大市场风险发生的几率,增加不必要的成本开支。改善医疗机构财务管理状况,需要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必要地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这些机构的市场竞争力,推动各项医疗改革制度的顺利实施。

一、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结合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整体的发展现状,能够发现其中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影响着这些机构的财务管理水平。内部控制作为现代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的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某些医疗卫生机构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不仅降低了自身的财务工作效率,也影响了财务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制约了这些医疗机构的全面发展。医疗机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给整个机构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

(1)财务人员缺乏必要的工作意识,实际工作中的随意性较强,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法顺利地完成上级交待的任务,影响了医疗卫生机构整体的工作计划制定;

(2)财务管理者缺乏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无法发挥岗位的职能作用,导致整个工作环境缺少融洽的工作氛围,加大了工作失误发生的几率。同时,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缺失,扰乱了正常的工作秩序,影响着自身战略投资范围的扩大。当这些机构的财务管理状况由于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而出现一定的问题时,也会增加更多的市场风险,不利于自身综合竞争力的提高;(3)医疗卫生机构所需的专业设备,需要通过财务管理部门采取相关的措施去购置。但是,财务管理方面内部控制措施的缺乏,导致医疗设备购买过程中账目的记载混乱,加大了医疗卫生机构的成本支出;(4)内部控制对于医疗机构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起着可靠的保障作用。但是,某些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影响着专项经费的合理使用。同时,也会为财务管理留下一定的安全隐患:滋生了的行为。

(二)财务管理信息化普及不彻底

医疗卫生机构日常的资金流动数额较大,需要财务管理部门发挥更多的职能作用,提升整个部门的管理水平,保证机构内部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是,由于各种客观存在因素的影响,医疗机构财务管理信息化普及不彻底,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应用不够丰富,影响着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我国的人口基数大,但是信息化技术的发展速度较快,方便了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在此形势影响下,医疗机构财务信息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体的工作效率。某些医疗机构财务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信息化知识的匮乏,导致财务管理计划在实际的应用中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阻碍了其它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信息化普及的不彻底,也会影响自身的社会评价,不利于社会影响力的扩大。当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信息传递效率较低时,整体的市场竞争力也会相应地降低,无法满足医疗患者多元化的需求。财务管理信息化程度的高低,逐渐成为了衡量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的参考标准之一,影响着这些医疗机构经济效益的增加。

(三)财务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不突出

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与从业人员专业能力有着一定的关系。当前形势下,某些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人员专业能力的不突出,导致财务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影响着机构内部各项工作计划的实施。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范围较广,财务管理部门在所有部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相关财务管理人员专业能力的偏低,影响了财务部门整体的工作效率。在面对具体的财务问题时,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部门相关工作人员能否对自己的岗位特性有着清醒的认识,对于后期各项工作的持续推进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作为医疗卫生机构重要的发展基础,财务管理在具体的应用中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保证了医疗卫生机构经营活动开展的规范性。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范围较广,财务管理人员专业能力的高低,影响着会计制度的顺利实施。从业者专业能力偏低,不仅影响着会计制度的应用效果,也会打乱医疗卫生机构既有的工作计划。因此,突出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有利于医疗卫生机构及时地调整自身的战略部署。

(四)资产管理不到位

作为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医疗服务重要的基础设施,固定资产及无形资管的科学管理,对于医疗卫生机构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但是,某些医疗卫生机构在购买大型的医疗设备的过程中,对于这些设备未来经济效益的增加及购买成本缺乏必要地比较,财务方面的可行性研究较少,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这种盲目性的举措,不仅加大了医疗卫生机构整体的成本支出,也影响了相关医疗设备作用的充分发挥。同时,一些医疗卫生机构对常用的医疗器械设备的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导致部分昂贵医疗设备提前报废,降低了医疗卫生机构的经营利润。医疗卫生机构的资产管理,客观地体现了会计制度影响下财务人员整体的管理水平。资产管理不到位,不利于资产收支平衡,影响着医疗卫生机构整体的工作部署。

二、解决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问题的有效措施

(一)提升医疗卫生机构的预算管理水平

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做好基本的预算管理工作,保证财务管理在实际的应用中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提升医疗卫生机构的预算管理水平,应该结合现阶段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整体的发展现状,采取科学的研究方法为这些机构未来的经济效益增加做出详细地分析,保证相关财务管理者决策的正确性。通过预算编制的方法,对医疗卫生机构不同项目的投资成本进行深入地研究。为了保证预算管理在实际应用中具体作用的有效发挥,需要在医疗卫生机构内部成立专门的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对本单位所有的预算管理工作的落实进行必要地监督,加大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度。医疗卫生机构预算管理整体工作效率的提高,将会不断地增强财务管理的综合能力,为财务管理部门服务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可靠地保障。

(二)建立和完善科学的风险预警机制

医疗卫生机构各项经营活动的开展,需要相关的财务管理人员有着一定的风险意识,最大限度地降低经济活动开展过程中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医疗卫生机构引进风险性较大的医疗项目及购买大型的医疗设备等,都会存在着很多的风险。因此,为了提升医疗卫生机构整体的服务水平,增加医疗项目的经济效益,需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风险预警机制。这种预警机制主要是通过信息化网络实现的。当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某些大型的医疗投资项目时,可以采取可靠的技术手段在计算机网络中构建合理的参考模型,模拟出医疗项目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为后期投资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三)加快内部控制实施的步伐

作为现代管理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内部控制对于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质量的加强,起着积极的保障作用。某些医疗卫生机构内部控制落实不到位,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法顺利地实施内部控制,导致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上无法充分地发挥实际的作用,增加了不必要的工作失误。这些不利的方面都会影响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医疗卫生机构需要加快内部控制实施的步伐,提高财务管理部门整体的工作效率,加强财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提升这些机构整体的财务管理水平。通过内部控制的作用,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活动的开展将会更加规范,从业者的岗位责任意识也会得到一定地增强,间接地提高了医疗卫生机构的综合竞争力。

三、结束语

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问题的存在,客观地反映了我国医疗方面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同时,需要采取必要的解决措施消除相关问题产生的负面影响,加快现代化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步伐。提升医疗卫生机构整体的服务水平,有利于加快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做好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的研究工作,对于这些医疗机构未来更好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小雨.新财务制度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意见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5,(10).

[2]文新莉.浅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24).

[3]陈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科技经济市场,2015,(11).

第7篇

1、重要性

预算管理精细化有助于推动事业单位内部的科学化管理实施,促使事业单位财政分配公开透明,各岗位人员权责明确,科学、公正的决策机制,完善单位内部管理,促使社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科学化精细化财务预算管理体制,促进公众对事业单位的监督意识增强,建立官员问责约束机制,形成事业单位市场化运作管理模式,推动单位健康可持续发展。

2、必要性

预算管理精细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预算管理体系的科学化、精细化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事业单位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财务预算管理效率的提升。同时,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定位于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社会目标。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建立健全财务预算管理体系,从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角度着手推动,更能发挥预算精细化所带来的社会效益,从长期来看,科学化、精细化的预算管理也是财政管理高效的内在要求。

二、对全面预算管理精细化的认识

1、全员、全面、全过程

全面预算管理是以单位年度业务计划为基础进行编制的,单位要求各部门各岗位结合岗位职能编制年度工作计划、结合工作计划编制岗位的业务预算编制,最后结合各部门预算编制汇总得到单位的年度预算计划。一方面,这种自下而上、全员覆盖的预算编制办法,使全员参与到各岗位预算编制过程,从而对本岗位的职能定位、工作计划和工作经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同时,也使得单位的预算编制符合实际业务开展的需要,有利于预算执行力度的提高。另一方面,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要求预算编制需要考虑单位全部业务计划,考核各业务量和财务数据的合理性,在进行预算编制的同时,充分分析和完善各部门的预算编制科学性、合理性,必要时编制不同的预算数据供领导决策。

2、数据精准,符合实际需求

预算编制的每一个数据应力求精准,减少预算编制与执行的偏差,预算编制时的数据得到要有充分的市场预算分析,包括业务量、市场单价、市场走势预测等因素的考量;通过多种预算编制方法得到数据,尽量避免单一方法或历史经验来评估预算。确保预算数据尽可能准确,设立预算编制误差率控制在5%以内。

3、管理科学化、方式精细化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科目设置细化,实现会计科目与预算科目的无缝对接;这种预算科目设计方式有利于预算编制执行过程的监督和考核,预算执行的可追溯性强,从科目细化上保障了预算编制执行效率。预算模板中应着重增加对重点项目成本费用的专门预算,加强预算管理与业务的紧密性,细化预算管理方式,为预算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奠定基础。同时,预算编制的科目细化与各岗位人员的绩效与预算执行情况挂钩,使得预算管理的责任细化到每一个员工身上,强化预算执行落实到实处。

三、编制精细化科学化预算的思路

1、财务工作理念的转变

随着事业单位财务改革的不断深入,财务预算管理理念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行政事业单位要树立依法理财的法制观念,在单位中制定科学的预算管理、会计核算、资金流出和项目审计的管理制度,形成一套完整、科学、精细化的管理制度,使得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有章可循。提高事业单位服务意识,加大对创新项目资金的投入和扶持,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改善社会生活环境,提高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率。

2、预算管理制度日趋完善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其所涉及的各部门预算计划统一纳入到预算编制计划中,在编制预算过程中,需要细化预算所涉及的各个项目,科学合理地进行安排。对于业务部门的预算经费,对各项目的开支设定限额标准,同时规范经费申请的审批标准流程,超过部门预算的款项,通常情况下不给予拨款。项目经费集中支付,便于日常业务往来收支的统一管理,细化项目资金拨款及支付程序,规范日常预算执行过程,逐步建立起更加科学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3、不断提升财务监督能力

预算管理精细化工作需要各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建立监督约束机制,有助于预算管理人员管控各职能部门的财务收支情况。采购部门实施集中采购管理模式,促进物资采购过程的透明化、公开化;资产管理部门建立动态的管理制度,完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资料,保障资产数据真实性和可靠性。为了充分发挥财务预算管理的监督职能,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和控制,还需对企业的人员、资金、车辆等物资进行统一的编排和管理,加强对各项财务工作细节做到精细化;同时,还可以加强企业ERP系统的应用程度,促进预算管理精细化信息化。

四、提高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具体措施

1、深化内部控制,推动预算管理精细化

精细化预算管理制度是行政事业单位降本增效、完善内部成本考核机制、建立成本费用与业务绩效结合的有效衔接。探索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的方法,为单位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提高更加详实、准确、全面的基础信息。事业单位应充分重视内部控制与预算管理工作的结合,加强对收支情况的动态管理,部门预算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单位的财务经营情况,也涉及到各岗位人员的工作开展情况,结合内控制度实施预算管理,可以有效节约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推动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执行力度,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预算支出制定定额标准,加强预算执行力

对于预算编制的精细化标准,需要每一个项目的资金支出都严格审核。财务预算部门需要制定会议费、办公耗材费、培训费等费用支出定额标准及要求,建立一套强有力的标准化规范化的费用标准管理体系,进而强化预算执行力。建立预算执行岗位责任制,用制度约束岗位预算的执行落实;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对预算执行的监督职能,保证预算能够顺利实施。另外,预算管理可以借助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建立健全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预算执行信息的实时反馈,在出现偏差时及时解决,降低资金使用风险,提高预算执行力度,严格管理和控制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外资金。

3、项目经费精细化,强化预算监督

在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项目经费管理中,需要建立完善的、科学的管理制度,确保项目经费精细化管理。在项目经费政策制定之后,需要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业务情况,具体落实项目精细化,保证项目经费管理度落实到项目执行中的各个环节。加强预算监督,保证预算的严肃性。财政部门、审计监察部门应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采购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要求事业单位进行整改,以达到预算管理的目标。事业单位的采购预算在未得到审批之前,严格禁止事业单位提前采购,否则不予报销。因此,只有建立起科学、精细化的预算管理监督机制才能保证预算管理的顺利执行。

4、推进预算绩效考核评价工作

要进行预算管理精细化,还需要优化预算管理绩效考核工作流程,通过制定标准化的工作规范和流程,将预算评价结果有效地应用于组织绩效考核环境,通过对预算执行结果的考核来评价预算执行效果,同时,便于掌握和了解后续业务开展所需的资金支持。预算绩效考核工作有利于岗位职责的细化和明确,加强财务成本费用与业务工作的挂钩,缩小预算编制与实际发生的费用之间的差距,从而加强对成本收支的管控。健全资产管理制度,编制资金优化预算方案,配合组织落实好资源优化配置审核工作,避免发生资金浪费、流失等现象。

5、加强工作人员预算管理意识,拓展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思路

预算的编制与执行工作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全员共同参与和完成,预算执行效果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因此,加强财务干部队伍的建设,推进全体员工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和理解,尽可能多地创造机会和条件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学习预算管理培训,提高管理者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实施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应该有专业素质较强的财务人才来做好相关工作,加强预算管理者的职业责任心,确保预算管理目标与组织战略目标一致性。部门间人员预算工作的交流沟通和实践操作能力,学习和借鉴其他单位的成功经验,不断提升财务工作人员素质。

五、结语

第8篇

各社区居委会: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会议精神,为辖区内居民创造和谐的环境,今年我街道本着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以解决群众热点问题为抓手,力争在新的一年里城管工作有新的突破。现将街道20****年城管工作计划下发给你们,望你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抓好落实。

1、进一步发挥区域共建载体的作用。几年来,我街道在市、区有关牵头单位的带领下,各共建单位在创建活动中发挥了应有作用。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拓展共建范围,加大共建力度,严格落实共建单位门前“三包”责任制。加大对“共建”经费的筹集,加大对“共建”单位的督办力度。

2、以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抓手开展创卫工作。创卫是政府的一项工作,更是广大市民的愿望,我们将对多年来群众所关心的问题,逐个摸底排查,并着力解决,如城中村绿化档次低的问题;城中村小巷路面质量差、卫生保洁差问题;楼道管理水平低等问题。总之,通过创卫,增强市民对政府的信任感,提高社区在社会上的威信。

3、加大对创卫工作的宣传发动,进一步营造全民创卫氛围。我们将在前段时间的宣传基础上,加大力度,力求在宣传方式上有所突破,在宣传内容上有深度。通过开座谈会,征求市民意见,聘请义务监督员,以生动活泼的活动来吸引广大市民,提高市民创卫热情。从向市民灌输式宣传逐渐转向市民主动参与创卫活动中来。

4、着力探索创卫新途径。各社区应从本社区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总结经验、与时俱进、努力开拓创新,创出自己的特色。着重在如何提高市民创卫参与率,发挥志愿者作用,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党员认养绿地等方面创出条新途径,积累一定的经验。各社区应有“一区一品”,努力在某个方面为婺城区及至金华做出楷模,以提高社区的知名度、影响力。

5、建立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为了巩固集中整治的效果,我街道将在长效管理机制上下功夫。一是抓保洁员队伍的建设。今年,有计划安排增加保洁员,并不断优化保洁队伍。二是采取一些有效措施,管理保洁员。通过开展“日查周评月比”,保洁员创佳评差考核,社区干部每天的早巡等制度来达到保洁效果。街道城管办每月开展一次全面检查,并把卫生较差的地方拍摄成照片及时通报到社区进行整改,每季开展一次创佳评差考核。通过这些长效保洁管理机制的健全和完善,使各社区环境卫生上一个新台阶。三是组织创卫巡逻队,进行创卫检查。不断增加创卫巡逻人员,并努力提高巡逻效果。

6、配合执法局全面开展占道经营、流动摊点的整治疏导工作。目前已开启了条块结合的城市管理工作新模式。今年,针对占道经营进行日常全范围监管与重点地段集中整治结合,重点强化对府上街、小码头、中心医院等重点地段的严防死守,同时,切实做好流动摊贩疏导工作,在杨思岭社区老通园路和四牌楼社区中心医院、兰溪门市场周边开展堵疏结合试点,引入市场化运作模式,针对兰溪门市场周边环境的问题进行调研摸底,并形成完整方案上报市政府,以进一步规范经营秩序。

7、实现四个主要目标。一是达到楼道基本无堆积物,并长期保持整洁;二是使小街小巷无卫生死角,消除保洁空白点;三是市民参与率达到85%以上,市民素质不断提高;四是卫生户达到85%以上,卫生楼道达到80%以上,特色楼道达到5%以上,卫生社区达到100%。达到市级卫生街道目标。

第9篇

人民银行在处置城市信用社风险过程中,撤销或重组自办城市信用社之前,通过注入专项再贷款清偿城信社个人债务或用于弥补亏损和资产损失,同时按照规定收购、置换该社相应资产而形成了部分“代位求偿资产”。这部分资产数量多、质量差、风险大,是在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缺位、央行对有问题金融机构过多承担救助责任的特定历史阶段形成的,人民银行对这些不良资产管理和处置的经验很少。目前,各级人民银行在管理该类资产时面临许多困难,普遍存在管理粗放、进展慢、效果差的问题,给央行再贷款的安全带来很大的风险。本文力图从剖析代位求偿资产管理的难点及存在问题人手,探讨管理及处置该项资产的有效办法。

一、当前管理代位求偿资产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策指导不力,管理经验缺乏。代位求偿资产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法律活动,需要强有力的法律和政策指导。但是到目前为止,上级行对代位求偿资产的管理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规范指导意见,即使一些分散的、原则性的指导意见,对管理目标、管理原则、管理者的权利义务、管理费用核算等关键问题均没有明确的规定,甚至还存在前后不一、相互矛盾的地方,给管理者理解和执行造成混乱。目前对代位求偿资产的管理工作,基本上是无政策来指导,无经验可借鉴,因此管理工作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具体管理部门要么等待观望,要么盲目出击,管理工作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

(二)法律概念不准确,管理可能存在一些法律障碍。要全面准确地理解代位求偿资产的概念及法律性质,有必要澄清三个问题。一是人民银行用于清偿城市信用社债务或弥补亏损和资产损失的专项再贷款是有偿的还是无偿的?如果是有偿的,应由谁承担归还责任?如果是无偿的,再贷款损失应如何处置?对此都应有明确的规定。笔者认为,专项再贷款如果是有偿的,人民银行就不能取得代位求偿资产,如果取得代位求偿资产,该再贷款就应当是无偿的。在此作者只能推定该项再贷款是无偿的,或者在一定期限内是有偿的。二是“代位求偿”是代何人之位,向何人求偿?通常的理解应当是人民银行代替城市信用社向其存款人清偿债务之后,应当取得代位存款人向城市信用社求偿的权利,在人民银行与城市信用社之间形成新的债权债务关系,不可能是代城市信用社之位向其贷款人求偿。三是人民银行对城市信用社的债权是如何转化为人民银行对该社借款人的债权的?从前面的分析来看,代位求偿资产是指人民银行对城市信用社的债权,而人民银行管理的资产是对该社借款人的债权,该债权是取得代位求偿资产之后,受让城市信用社借款合同的权利及从权利而形成的。因此,目前人民银行管理的资产是行使代位求偿权和转让合同权利形成的,“代位求偿资产”的概念不能完全反映人民银行管理资产的来源和法律性质,在管理和处置工作中就不可避免地存在认识误区,在取得和行使权利时可能存在一些法律障碍。

(三)管理目标模糊,管理的针对性不强。制定明确的管理工作目标是做好代位求偿资产管理的前提,管理者可以针对不同的管理目标,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和处置手段。当前对于资产管理目标没有明确的规定,诸如管理目标是单一的还是综合的,是以保全资产还是以处置资产为主,资产回收目标和处置进度是什么,管理的期限是多长,作为管理者不能准确把握,这样就难以结合目标和实际资产状况,制定出本单位的管理工作计划和资产处置方案,造成管理和处置工作针对性和时效性不强,资产清收效果不能达到最优化。

(四)责权利不明确和不平衡,管理和处置的动力不足。管理和处置不良资产不可避免有风险、有损失,如果对损失的处置和责任没有明确的规定,管理者可能因不愿承担责任选择消极管理而不是积极变现,选择等待指导而不是主动处置。目前上级行针对资产管理的责任规定比较含糊,且缺乏必要的激励约束措施,管理者在处置资产、管理费用提取和使用等方面权限不足,难以适时择优选择有效的处置手段,实践中大部分管理行采取委托城市信用社管理的单一形式。偏低的、没有差别的委托费用,难以调动托管机构的管理积极性,加之对其没有明确的委托管理目标和责任约束规定,实践中存在很多弊端,管理效果很差。

(五)管理和处置手段不足,管理成本高效率低。在实践中,司法部门和相关行政部门都把人民银行管理和处置代位求偿资产与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活动同等对待,适用相同的法律和政策规定,造成人民银行管理费用多,处置成本高。人民银行管理时缺少灵活的工具和手段,在通过诉讼追偿债务时,普遍存在执行难和作价抵贷资产过多的问题,处置时还需要交纳诉讼费、申请执行费、评估费、产权过户费、拍卖手续费以及其他行政事业性收费、税收等费用,甚至在不同环节重复交费和重复纳税,造成管理成本支出偏高,资产变现净收入过低的现象。

二、加强代位求偿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加强对代位求偿资产的管理,是降低人民银行再贷款风险的必然选择。代位求偿资产的形成原因、质量状况和人民银行现有的管理能力,决定了人民银行管理行为的短期性、处置进度的快速化和选择以委托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笔者认为,在人民银行管理和处置手段不多的情况下,应当在最大限度保全资产的基础上,以加快处置、减少损失作为管理的主要目标,以资产保全比例、资产回收率、资产变现率、综合费用率、资产处置进度等指标为中间目标,并制定切合实际的短期工作目标,调动管理主体的管理积极性,实现管理效率和效益的最优化。为此建议如下:

(一)加强指导、检查和考核。建议上级行加强研究和经验总结,及早制订详细的管理和处置规范,明确管理目标、管理者的责任和权力、处置的主要方式及法律和政策依据、处置的期限、资产损失的处置办法以及人民银行专项再贷款损失的处置办法等问题。借鉴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经验,针对不同的处置方式分类指导,提高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降低管理和处置的法律风险。赋予管理行相应的处置权限,同时建立个案请示快速批复制度,提高处置的灵活性和时效性。上级行要对管理工作进行全面考核和综合评价,奖罚结合,对管理工作不力造成资产较大损失的,还要追究相应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同时要加强检查监督,纠正不规范的做法,防止道德风险。

(二)推行专业化管理。在人民银行内部成立资产管理指导决策机构和相对独立的资产管理组织,其中资产管理组织是管理工作的执行部门,应当配备适量的专职人员,可以聘请必要的专业人员。资产管理组织主要负责管理处置方案的执行、自行管理和处置资产、指导和监督托管机构的管理行为、管理变现回收资产等。人民银行要明确资产管理组织的管理工作目标,赋予其相应的责任和权力,可以实行管理目标责任制或风险管理模式,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坚持依法管理、及时处置、市场化处置的原则。管理代位求偿资产是人民银行参与的民事活动,管理者作为民事主体,必须充分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和处置资产,依法行使求偿权、抵销权、撤销权、代位权等权利,履行法律和合同确定的义务,降低法律风险;坚持效率与效益相结合,加快资产处置速度,努力降低因债务人履行债务能力继续下降、债权超过诉讼时效、增加抵贷资产保管费用、抵贷资产毁损灭失等原因带来的风险;坚持市场化处置的原则,借助市场化的理念,调动市场有关主体参与处置的积极性,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处置效果。

第10篇

(一)提高信息登记质量,积极培育信息应用意识和水平。各地须严格遵循“从严、从细、及时、高效”的工作原则,扎实做好基础工作。网上登记的流动人口登记率、出租房屋登记率和“人户一致率”要分别达到90%、95%、70%以上,流动人口中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党代表登记率要达到90%以上,携带儿童登记率、婚育证明查验率达85%以上。流动高危人口列管面达到2%,出租房屋治安责任书和消防安全责任书签订率达100%。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加强对流动人口中高危人员手机号码、携带物品等信息的采集登记,同时也要加强对流动人口中党员、干部等人员手机号码等信息的采集登记,使基层基础信息为现实工作服务更具实效性。

(二)严密组织网络建设,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加快完成镇(街道)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领导小组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心建设。充分利用好村级服务管理平台,加快在村居、企业中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站建设。积极挖掘服务管理经费筹措渠道,配强流动人口协管人员。

(三)适应服务管理形势,健全服务管理长效机制。积极研究当前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发展形势,专项行动期间要制订出相应的计划,并认真加以落实。与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联系紧密的部门要率先行动,认真解决好流动人口就业、教育、医疗、计生、维权等问题,加快“暂住、就业、计生”三证合一进度。进一步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网络、考核机制建设和各方面工作责任的落实。

(四)加强部门联动,切实提高流动人口权益保障。针对年初流动人口流入数量大、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严峻的特点,各部门要通力合作,重点解决就业服务和劳资矛盾等问题,加强法律援助和维权保障,使流动人口劳资纠纷调处率达到95%以上。各地要根据实际,探索建立预警机制,使流动人口能发现得早、处理得及时。

二、方法措施

(一)健全工作格局,大力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队伍建设。一是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网络。各镇(街道)要加大对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投入,尽快设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领导小组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心,在流动人口300人以上的村居和100名以上的企业设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站,按500:1标准选拔配备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协管员队伍。要结合当地实际,充分发挥一职多能的作用,把驻村干部、农村工作指导员等人员充实到基层服务管理队伍中去。认真吸收各地成功经验,在当地推出村级服务管理站示范点,通过以点带面有步骤地在各村居、企业推进村级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站建设,初步建立覆盖全市的流动人口管理网络。二是落实部门职责。建立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及其办公室,发挥其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的综合协调作用。明确落实公安、人事、劳动、计生、教育、建设、城管、工商、税务、卫生、交通、民政、农业、司法等部门在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各部门结合自身特点制订出相应的服务管理工作计划,在专项行动期间要进行一次涉及本行业的流动人口基本情况排查摸底,对本部门全年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并认真加以落实。

(二)加强宣传发动工作,营造良好的专项行动氛围。要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全面开展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出租房屋消防安全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德等专题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流动人口法制观念和遵纪守法意识,预防和减少流动人口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各级综治调解机构、劳动仲裁机构应当及时调处涉及流动人口的各类矛盾纠纷,依法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增强“新*人”对当地的归属感、认同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建设第二故乡的热情。

(三)集中开展排查摸底,全面提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

1、认真做好排查摸底工作。各镇(街道)要集中时间和精力,对村(居)、用工企业的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逐家逐户开展登记排摸,对排摸到的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要及时、准确、全面地录入暂住人口信息管理系统,进一步提高“人户一致率”。各有关部门要对下属单位流动人口就业情况进行全面摸底,并做好相应的登记,使本单位对所属的流动人口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各单位在排摸过程中,特别要加强对暂住一个月以下流动人口和16周岁以下儿童、流动人口中的党员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代表及流动人口携带车辆的信息采集。工作中要结合消防安全检查,在出租房屋显眼位置张贴“消防安全警示牌”及相关普法宣传标语,落实出租房主和用工单位治安、消防、计生管理责任,签订治安、消防责任保证书。

2、严格落实整改措施。各地在工作中要坚持边排查、边登记、边整改,对排摸中发现无暂住证、计划生育婚育证明的,或暂住证、婚育证明与实际不一致等情况的,要及时督促纠正或办理。经催办仍未办理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对排摸中发现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的出租房屋,能够立即整改的责令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发给火灾隐患通知书,要求出租人在规定时间内整改完毕。要特别注重整改一批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出租房屋,对安全标准不符合要求的出租房屋坚决予以整治。落实出租人、业主共同参与管理的责任,各房屋出租人和业主发现承租人利用出租房屋进行犯罪活动的,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发现承租人有计划外怀孕、非法生育的应及时向计划生育部门报告,对于房屋出租人及业主不依法履行责任,经多次教育通知仍得不到有效纠正的,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依法处理。

3、坚持社会化管理手段,大力推进自治自管工作。各有关单位要通力合作,依靠和发动全社会力量,大力整合和挖掘社会各类资源,进一步加快推进新民之家和村(居)集中居住区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大力开展内部集体宿舍建设,积极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开展自主管理,加强流动人口党团组织建设,大力开展流动人口文化建设,丰富流动人口文化生活。以深入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为载体,以创建和谐社区(村)为契机,进一步依靠基层组织,在一些班子较强、经济条件较好、流动人口较多的社区和村,推广实施以流动人口及出租房屋治安、消防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承包责任制,实现以市场化运作确保小区域的平安。积极做好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登记管理前移工作,重点在流动人口300人以上的村(居)、100人以上的企业建立信息登记办证点,进一步推进流动人口管理社会化、自治化进程,方便流动人口进行暂住登记,不断提高服务管理工作的实时性和有效性。

4、拓宽信息渠道,提高处理能力。各地要注重流动人口中信息员队伍建设,积极借鉴横峰等地经验,在流动人口党员、干部和积极分子中选拔部分综合素质较好的人员,建立流动人口联络员制度,参与当地政府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使服务管理对象与服务管理部门间形成良性互动,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方法手段,增强掌握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形势研判的实时性。要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在流动人口中开展经常性法制宣传、法制教育和维权服务,使流动人口权益问题诉求有渠道、解决有依靠,增强政府部门在处理流动人口中的主动性。

三、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本次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专项行动到3月底结束,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完善我市流动人口基层网络建设,解决我市春节后流动人口大量涌入所涉及到流动人口的权益维护、出租房屋消防安全隐患和流动人口违法犯罪多发的问题。各镇(街道)、各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到此项专项行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建立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人,强化工作部署,研究制定本地本部门工作方案,狠抓措施到位,确保责任落实。

(二)大力整合资源,实现社会联动。要大力引导、组织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加入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专项行动工作中来,形成社会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镇(街道)要充分发挥此次专项工作的主力军作用,尽快组建好服务管理网络。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局要积极指导各镇(街道)、村(居)、企业有效开展工作。

第11篇

关键词 城市公园;养护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TU98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0-0182-02

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娱乐及健身的重要场所,具有美化、净化城市的作用,也是市民们防灾避难的有效场所。因此,加强公园建设和管理工作,提升公园管理和服务水平,改善投资及生活环境,更好地为广大市民服务,显得尤为重要。该文针对公园养护管理的有关环节,探讨具体养护管理措施。

1 公园养护管理现状

已建公园的养护管理工作主要有以下2种情况:一是由政府投资建设,由园林专业队伍管理;二是由单位投资建设并自行养护管理。公园可分为收费公园和开放性公园,目前少数公园属于收费公园,大多为开放式公园。

公园养护管理主要包括绿化养护、卫生保洁、设施设备管理、安全保卫、公园服务五大项,具体内容如下:一是绿化养护。对园区内乔木、花灌木、地被、草花等植物进行日常的浇水、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中耕除草、树木冬季防寒等养护管理,使植物生长正常,达到相关养护管理标准。二是卫生保洁。对园区内水体、绿地及道路广场、园路、公共设施设备进行日常保洁[1]。三是设施设备管理。对园区内的雕塑、小品、座凳、园灯、健身器材、厕所、管理房、消防设备、监控设备等公共设施,做好日常检查和维护,发现问题随时解决,及时上报。保持设施的整洁、清新、美观、完好,发挥其良好的景观、使用功能。四是安全保卫。做好防损、防盗、防火工作,保证园区内游人的人身安全及设施设备的安全运行。五是公园服务。包括电瓶车、商业与咨询、救助、停车场服务等。公园工作人员统一服装,佩戴胸牌,文明用语,做到文明、热情、周到、优质,让游客和社会满意,树立良好的窗口形象。

2 城市公园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体制改革后管理人员减少,财政经费投入不足

(1)园林体制改革致使编制急剧减缩,人员严重不足。随着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具体管理机构管理人员不足,再加上管理面积逐年增大,管理项目不断增多,在管理过程中已明显力不从心,公园总体管理水平很难进一步提高。

(2)养护经费偏低,市场化运作不良。随着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和物价水平不断提高,公园管理费用急剧攀升。园林绿化养护直接成本大体分为4项:一是劳动力成本(人工费);二是机械设备费用,例如修剪机械、车辆设备及其修缮、油耗等;三是材料费,如农资、工具等;四是水费、电费。近年来,最低工资标准逐步提高,同时材料价格上涨,设备及车辆用油价格持续走高,使园林作业机械如大型水车、货车、剪草机等的作业费用大幅度提高,造成公园管理费用急剧增加。可是公园养护管理经费的拨付只能按照招标确定经费(一般3~5年不变)支付,导致公园养护管理经费不足,公园劳动力薪酬相对较低,造成招工困难,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困难;先进设施设备引进少,使用频率降低;绿化养护管理缩水,养护管理措施不到位,影响植物生态景观的持续发展;园林养、管护企业积极性下降,养护管理投入少,难以进一步提高养护管理水平。

2.2 开放性公园人员较多,流动性较大,公园管理难度大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开放性公园已成为公园发展的必然趋势。开放性公园人员进出方便,自由活动的空间大,随意性也很大,公园为游人带来了便利,也给公园的管理增加了难度。游人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随意践踏花草、破坏设施设备、带宠物逛园、在园内水体垂钓、捕捞、洗涮东西的现象时有发生,公园管理者对破坏公园环境的人员只能劝阻,不能进行处罚,加大了公园的管理难度。

3 加强公园养护管理的措施

3.1 完善园林绿化管理体制

应根据园林绿化实际情况,积极采取措施,完善园林管理机构,合理增加人员编制,确保公园养护管理及时到位,达到国家园林城市要求的机构健全,做到职能明确,行业管理到位。

3.2 加大园林绿化投入力度

财政部门要按照园林养护定额等相关标准核定养护经费并及时拨付,园林部门和投资建设单位要多渠道、多方位筹措资金,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加大人员及相应养护物资的投入,以保证公园达到标准管理水平。

3.3 实行公园管理市场化运作

为了加强公园的养护管理工作,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推动公园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调动公园养护管理单位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必须将公园管理推向市场。在招投标时,择优选择养护队伍进行管理。养护管理企业选择的具体要求:一是具有二级以上园林绿化施工资质的园林企业,具有5年以上养护管理经验的企业优先;二是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机械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三是有固定的工作场所,能够满足办公、仓储等要求;四是有完善的公园养护管理实施方案;五是具有健全的管理体系,包括人员保障体系、组织保障体系、工作标准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应急保障体系五大管理体系,保证专业人员配备到位,内部分工明确、组织机构健全,工作有章可依、管理细化量化,内部考核标准化,形成激励机制,能积极应对恶劣天气、火灾等突发事件,把自然灾害降到最低;六是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七是在养护过程中,发现挂靠行为,需会同招标行政管理机构,立即终止合同,并给予养、管护企业以相应处罚[2]。

3.4 严格执行绿地养护管理标准,完善监督考核机制,提高公园管理水平

(1)养护单位需根据当地养护管理标准制订详细的年度养护计划,严格按照公园养护管理标准进行养护管理,每月对完成工作情况进行汇总,并对下月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专业水平,确保养护管理及时到位。

(2)建立完善的监督考核机制,确保养护管理工作落实到位,促进养护管理水平的提高。一是养护公司内部考核。建立各项管理检查制度、考核评分标准,实行内部三级检查制度,实行每日现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每月将公司内部考核情况上报管理部门。二是管理部门考核。由政府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严格按照当地城市绿化养护管理标准,对公园养护管理工作进行每月定期和不定期考核[3]。三是管理部门根据评分标准打分,按季度汇总,根据养护管理办法拨付养护资金。

(3)明确各类技术规范。①绿化养护的技术措施:一是落实责任,完善制度,对公园内所有的苗木花草进行分类,将植物的特征、习性登记造册,依此编好年度工作计划,根据季节、植树位置、环境等因素,早打算早安排。摸清规律,及早制定好一年的工作月历,并做好绿化日常工作写实、技能培训,落实责任制,划分管理片区,做好日常检查和记录。在栽培学中,绿化种植的都是有生命的植物,个别单位往往规划设计高标准,施工养护低水平,造成绿化苗木成活率不高。在绿化养护管理上,要了解种植类型和各种树木、花草品种的特征特性,重点抓好肥、水、病、虫、剪5个方面的养护管理工作。二是草地的养护管理。草地养护原则是均匀一致、纯净无杂草等,四季常绿。三是肥水管理。小树结合松土施液肥,大树在冠幅内地面均匀开穴干施,3年以上高大的树木原则上可不施肥。绿化树木的水分管理重在幼树,原则是保湿不渍,表土干而不白。四是绿化树木的修剪养护。乔灌木及绿篱要定期修剪,特别是成形的灌木球和绿篱,既要保持其造型又要保证植株生长正常。五是树木的种植及病虫害防治。香樟、广玉兰、冬青在当地一般在2—3月种植,树坨带土运至栽植地后,要打头,树木种植时要扶直,种后做好支撑防止风刮与人为晃动,保证生长直立。六是盆栽花卉的培育管理。盆栽花卉是经过2个阶段培育而成:第1个阶段是在育苗池进行培育,第2个阶段是装盆,装盆花叶子在3片以上时可以上盆,浇水,上肥。②公园各类设施设备养管护要求导游牌、指路标、果皮箱、路椅等保持清洁,每天擦洗1遍,完好率98%以上;绿地栏杆清洁完好,完好率98%以上,每年油漆1遍;路灯、射灯等各种灯饰保持清洁完好,灯罩内无污物,及时更换破损灯具,保证照明,完好率达99%;喷灌、喷泉运行良好,压力正常,喷头转动灵活,及时维修,完好率达98%;绿化卫生宣传栏保持完好,每季至少更换2次内容;健身器械、栏杆等设施维护、维修、油漆及时,无破损、锈蚀,保证使用功能。③服务规范:公园员工挂牌上岗,着装整洁,举止文明,使用文明用语,服务耐心热情;遵守职业道德和岗位规范,严格执行公园、广场员工行为规范,及时妥善处理与游人发生的各种矛盾;园内执勤人员无迟到、早退、擅离岗位、扎堆聊天、吸烟、吃东西、看报纸、干私活等与工作无关的行为;积极疏导游人,照顾帮助老幼病残游客;公布监督举报电话,接受社会各界投诉。④园容秩序:严格执行车辆管理规定,各种车辆定线出入、定点存施;园内秩序良好,无乱设摊点现象;园貌整齐美观,无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乱堆乱放、乱拉绳线挂物现象;落实护园力量,定岗定责,无践踏绿地、攀折枝叶的现象;旺季、双休日、节假日应增加维护人员,及时疏导游人,无挤伤事故;园内施工围场作业,设备材料放置整齐,建筑垃圾及时清运,做到文明施工;治安巡逻人员着装执证上岗,服装整洁,能及时处理各种纠纷;无强行兜售、行乞、赌博、封建迷信活动。⑤安全工作:安全组织健全,能经常召开安全保卫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安保工作,能与其他工作同计划、同布署、同检查、同评比、同公示,并有会议记录;各项安全管理制度齐全,安全防范措施得力、可行;安全生产无事故,治安秩序良好,内部无治安刑事案件,职工无违法犯罪事例,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及时更改;单位工作秩序稳定,干群关系融洽,内部无激化矛盾,无违规上访人员。

3.5 加大科研工作力度,提高公园管理总体水平

加强城市绿化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建立健全园林绿化科研机构,加大科研投入,培育适应当地条件的具有特性、抗性的优良品种。注重城市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与植物新品种的开发,开展园林植物育种及新品种引进培育的试验,加强植物病虫害的防治研究[4]。加大新成果、新技术的推广力度,大力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努力建设节约型园林城市,提高公园总体水平。

3.6 加大爱绿护绿宣传力度

针对开放性公园游人较多的特点,政府应采取措施,加大爱绿护绿宣传力度,强化广大市民的爱绿护绿意识,增强全社会的文明意识,提高人们爱绿护绿的自觉性,通过各种宣传方式,形成全民爱绿护绿的浓厚氛围,主动制止和纠正各种破坏公园绿化和各类设施的行为。

公园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社会性强的工作,要提高认识,加强公园各项基础管理工作,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公园内园林植物和各类设施的养护管理,保持公园内环境优美。同时,要大力开展文明公园创建活动,积极开展健康有益的科学普及和文化、体育活动,增强公民爱绿护绿的意识,全面提升公园管理水平,从而推动城市绿化建设更好更快地发展[5]。

4 参考文献

[1] 邱丽玲.三明城市公园绿地养护管理探研[J].中华民居,2011(10):36-38.

[2] 蓝明星,张永宾.城市公园免费开放后面临的管理问题与对策——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11):5186-5188.

[3] 马朝霞,白立华.浅论开放公园的管理办法[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S1):179.

第12篇

关键词:标准工效 煤炭企业 财务管理

当前,受整体经济结构调整和产能过剩及环保影响,煤炭市场经营形势异常严峻,行业亏损面超过90%,煤炭价格在短期内还将持续低迷。为有效应对危机,很多煤炭企业开展了提质增效活动,并通过关停部分亏损无望的煤矿来实现减亏增盈。在煤炭市场价格低迷的情况下,想要生存必须眼睛向内,深挖内潜,节支降耗。

鉴于煤炭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工费用占到煤炭企业成本的40%以上,加上各项人员的管理成本、生活福利成本等隐形人工成本,人工成本居高不下。如何有效地发挥人工效能,最大限度降低人工成本是有效应对当前危机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本文结合煤矿生产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前效率提升、并岗兼岗、减员提效的相关要求,以效率效益提升为基本,以优化调整为根本,调整人力资源结构、优化内部施工工艺,促进效率持续提升,有效应对经济危机。

一、标准工效的概念

(一)概念

标准工效是生产工作工效、管理工作标准、业绩评价基础等多个工作的集中体现,是根据矿井井下生产的实际情况,通过科学性、贴近性、合理性原则核定劳动定额后,根据区队性质、工作内容、定额标准折算成工作标准统一的工效水平,通过工效水平标准化核定,实现管理工作职责清晰,生产环节工序优化、生产组织协调运行,干标准活、出标准勤,促进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不断提升。

劳动定额是国家或企业为一定范围工种的职工预先规定的、在一定生产技术组件下单位时间内完成合格劳动成果(工作)的数量标准;或为完成单位数量合格劳动成果所预先规定的劳动时间消耗标准。

因煤炭企业消耗的各类成本不构成产品实体,需要通过各个作业环节进行明确作业工序,细化劳动定额,规范工作标准,因此煤炭企业引入作业成本的概念。所谓“作业”是企业为提供一定量的产品或劳务所消耗的人力、技术、原材料、方法和环境的集合体。所有的“作业”形成一个由此及彼、由内到外的作业链,每完成一项“作业”要消耗一定的资源,而作业的产出又形成一定的价值,转移到下一个“作业”,按此逐步推移,最终产品凝聚了在各个“作业”上形成而最终转移给顾客的价值。

(二)标准工效的计算标准

标准工效是指各类业务区队,按照所从事的各个业务单元,根据标准工效进行折合,换算成标准进尺、标准产量、标准出勤工效。

(1)有生产量可计的比如采煤区队、开拓掘进区队、钻探、抽采区队等,按照实际生产作业工序和人员前后序安排,进行现场写实,确定劳动定员,核定各项工作内容的工效定额水平。

(2)没有生产量可计的辅助单位,按照定岗定员情况,根据岗位核定标准出勤,通过实际出勤情况来确定工效水平。

(3)管理部门,因没有相应的工作标准为基础来评价,按照定岗定员与绩效考核方式进行考核,重点划分为工作职责、重点工作、岗位奉献、挂钩指标等方面的内容,对科室绩效实行内部全包干,真正实现“三个人干五个人的活得四个人工资”的包干导向。同时,结合科室绩效方案,各科室要进行岗位考核到具体的员工个人,让管理科室的每一位员工人人头上有指标,真正实现管理人员、管事、管业务、管出成效。

领导层面,实行正职对副职挂钩考核。在副职分管工作、挂钩经营指标领域、安全生产等多个方面进行挂钩考核,让副职有担当、工作有标准、结果有考核,形成四位一体的工作评价机制,通过工作业绩的量化来考核管理的效果,通过工作业绩优劣来评价管理水平,规避副职棚架现象。

具体计算方法:

采煤区队,主要从事井下工作面的采煤工作、上下两巷的维护卧底扩帮工作以及工作面注水、注浆等零星工程,按照所从事的各项工作对应的劳动定额,折合成吨煤标准工效。

公式如下:

采煤区队标准工效=∑采煤工作面的采煤工作、上下两巷的维护和修理以及其他零星工程×对应的各个工效水平

掘进区队,主要从事井下掘进作业、巷道卧底扩帮维护以及非常规掘进的各类工序作业,按照所从事的各类工作对应的劳动定额,折合成标准断面(标准支护工艺)的标准工效。

公式如下:

掘进区队标准工效=∑掘进进尺、零星工程、卧底、架棚、打锚索、打锚杆等零星工程×对应工效水平

辅助区队,是根据辅助区队的工作职责,根据岗位定岗情况以及其他零星单项工程作为核定标准工效的内容。

公式如下:

标准工效=(定岗工作标准出勤+∑单项零星实际工程量×对应工效水平)/实际出勤

(4)为了各个的不同岗位、不同工种之间进行标准工效的对标,引入标准工效率概念,标准工效率是按照工效核定的出勤工数与实际出勤工数的比率,标准工效率大于1,说明工效水平较核定工效提高,标准工效率小于1,说明工效水平较核定工效降低。

公式如下:

标准工效率=标准核定出勤工数/实际出勤工数

标准核定出勤工数=∑实际工作量(包括日常各项工作量和零星工作量)×对应核定工效

二、标准工效的具体应用

(1)开展工效对标、效率提升工作。通^引入标准工效和标准工效率的概念,实现同区队的不同时段纵向对标和不同区队之间的横向对标,最大限度的挖掘在工效利用方面的效果。通过开展标准工效对标,直接生产单位加大内部工序的管理和工时利用,通过并岗兼岗,工效流程优化,最大限度提升工效水平。辅助单位按照并岗兼岗和标准定员的要求,最大限度的节约人力成本投入。

(2)按照标准工效安排生产作业计划,做到计划合理,饱和性适度。矿井在对各个区队安排月度、年度生产计划时,要根据区队从业人数、工程量以及标准工效进行核定,对工作量不饱和的区队,重新安排其他相对应的工作,做到计划安排科学合理,生产组织有序。比如将工效简易折算表(见表1)用于计划安排,结合区队的实际从业人员和工作计划安排,进行优化调整作业计划,做到计划安排适度、饱和。

(3)通过对机关管理机构的职责优化,对管理人员进行定岗定编,明确机关管理部门的职能,实行工资岗位包保机制,实现岗位绩效评价和考核,最大限度的发挥管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能动性,提升管理效果和水平。

(4)通过标准工效的引入,实施成本目标导向的倒逼机制,促使其管理手段优化、劳动组织合理,通过效率提升,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对人工成本进行控制和优化,工效的概念要贯穿其中,通过标准工效的引入,工时利用的责任落实到矿井、区队、班组、个人,实现作业成本核算和工资成本控制,最大限度提高工效,降低人工成本。

(5)标准工效与内部市场化机制有效结合,提升内部经济运行质量。内部市场化机制是矿井内部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通过标准工效的引入,实现工资预算、内部市场化结算、计划完成率的三者平衡,体现多劳者多得、优劳者优得,促进效率和效益的提升。

三、标准工效的应用示例

(1)由表2可知某矿井标准工效应用情况。

第一,直接单位中综采队在工作面所从事的工作任务较为繁杂,通过核定定额统一折算为标准工效,可以客观反映其工效情况,实际工效23.8吨/工,标准工效29.36吨/工,标准工效率仅为81%,说明综采队工效水平较低,要求综采队要优化劳动组织,加大工效考核利用力度,确保完成工效水平。

掘进队因施工工序较为复杂,且非一次成型作业,因此通过核定定额统一折算为标准进尺工效,实际工效0.062米/工,标准工效为0.06米/工,标准工效率104%,说明掘进队通过加强劳动组织,虽然工作量较为繁杂,但工效水平完成了标准工效。

第二,辅助区队中通风队、皮带队主要从事的是固定岗位工作,没有具体的工作量可计,按照标准出勤和实际出勤来确定其标准工效率情况,来反映其劳动组织和工效水平。

第三,对标排序:对工作性质不同的区队按照标准工效率进行排序,通风队、掘进队、皮带队、综采队,综采队最差,通风队最好。通风队通过调整人力资源结构优化手段,采取并岗兼岗,最大限度减少用人,合理调节职工出勤和轮休时间,实现了工效提升。

(2)通过示例可以看出,无论直接区队还是辅助区队、以及工作量繁杂与否,均可通过标准工效和标准工效率来反映其工效水平,从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大限度的提升劳动组织优化水平,促进工效效率提升。

四、建立标准工效的注意事项

(1)工效定额因矿井生产技术l件复杂,以及现场生产工艺工序复杂,造成与实际的贴近性会有所差距,因此,要根据工作现象的不断变化,实时调整优化工效定额水平。

(2)工效是以定员为基础的,定员是以现场写实为基础的,现场写实要科学、先进、客观,要考虑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进行安排,确保定员标准科学,并结合现场情况不断进行修订。

(3)煤炭集团及行业内部因各矿井生产技术条件有时差别很大,难以制定统一的定额标准。综采队、综放队、综掘队、炮掘队及其他一系列辅助区队生产技术条件多变,同时,以最终“产品”为唯一对象,不便于过程控制和成本管理,缺少一套统一、规范、先进的成本定额体系,因此,单一矿井在建立标准工效时要加强对各个区队内部的定额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