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管理学硕士论文

管理学硕士论文

时间:2022-11-06 06:14: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管理学硕士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管理学硕士论文

第1篇

摘要: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美国MPA教育已成为世界上较为成熟和完善的专业教育形式。而MPA在我国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 美国的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及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 研究共同体: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教育的未来模式 关于印发公务员培训兼职教师暨公共管理硕士(MPA)校外导师人员名单的通知 MPA管理的背景、影响及应对 MPA教育的政策瓶颈与办学定位 MPA电子政务教学内容的改革探索 980MPa冷轧汽车板的开发 浅析MPA英语教学中美国文化知识的重要性 专业学位改革中MPA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出路 1200MPa高强耐磨钢焊缝显微组织及冲击韧性的研究 中国高校MPA专业学位人才培养评估的实践与探索 面向MPA学员开设系统科学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案例教学在MPA社会保障课程中的应用与思考 600 MPa高强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锚固性能试验研究 弯管流量计在3.6MPa蒸汽计量中的应用 浅谈40MPA高压活动弯头密封的技术改进 590MPa级钢用烧结焊剂和焊丝的研究 800MPa级高强钢焊接工艺的探讨 二级学院在MPA案例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中美公共管理专业硕士教育的比较与启示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5]邓斌照.中美公共管理硕士教育的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6]罗琳,美国公共管理硕士教育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D].外交学院硕士论文,2006.

作者简介:彭开丽(1975-),女,江西分宜人,博士,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华中农业大学MPA教育中心副主任;杨刚桥(1964-),男,博士,湖南岳阳人,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华中农业大学MPA教育中心常务副主任。

第2篇

鞠川阳子介绍,她去年10月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同复旦大学签订了10年保密期限的《保密协议》,属于“绝密”级论文。但现在有四家网站在出售自己的论文。

复旦大学涉嫌将学生的绝密论文泄密,并在网站上挂卖。昨日上午,论文作者鞠川阳子表示,复旦大学曾通过邮件的方式承认将她的论文出售给网站,目前已经撤下,但拒绝向作者道歉并作出解释。

昨日成都商报记者核实到,复旦大学研究生院的确将论文提供给了中国知网。复旦大学方面表示,如果按照程序走,必须要通过学校保密办公室签订才能完全保证论文的“保密性”,而目前复旦方面暂时还不能确定鞠川阳子与学校签订的是何种保密协议。

保密协议不到一年就泄密

昨日,微博中开始出现了一则消息《复旦大学的绝密论文被泄密,被4家网站挂卖?》,消息中提到,复旦大学EMBA学生鞠川阳子与复旦大学签订过10年保密期限的绝密级论文《中国民营养老院的商业模式研究》,在保密期内被泄密,并且被中国知网、论文天下、经理人文库、管理资源网等4家网站挂卖。

鞠川阳子在微博中介绍,她之前是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在读研究生,并在2009年10月1日完成硕士论文《中国民营养老院的商业模式研究———以上海为例》,同复旦大学签订了10年保密期限的《保密协议》———属于“绝密”级论文。然而,今年7月27日,她发现该论文被泄露在网上并被公开销售。

鞠川阳子介绍,MBA、EMBA在读的学生都是企业的高管、领导,直接涉及公司的商业机密,写作中大都会使用一些数据、核心技术等等。一般学生都是不愿公开论文的。这就是商业论文同纯学术论文的最大区别。

律师:是否泄密 要看如何约定

昨日,成都商报记者在复旦大学的网站上查到了“涉密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管理与使用”的规定,其中提到“涉密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图书馆将另辟存放地点,妥善保管,在保密期限内不提供读者服务。涉密学位论文的电子版在其保密期限内不提供网上服务。”

不过在中国知网上,鞠川阳子的这篇论文已经查找不到了。鞠川阳子在自己的博客中表示,复旦方面曾给自己发来邮件,承认论文的确是由复旦大学研究生院提供给知网的,并且已让网站撤下。不过鞠川阳子认为,学校并没有就此事道歉或者说明。

昨日,从事著作权法方面的夏巍律师向成都商报记者介绍说,关于此论文泄密事件,需要按照具体的保密协议内容中对保密义务的约定进行判断。首先是看论文内容是否符合商业机密的条件,其次是网站的挂卖是否给作者造成损失,若不满足以上两点,那就只属于合同违约。

校方:保密协议程序存在问题

昨日下午,成都商报记者联系上了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宣传部一位罗姓工作人员,他告诉记者,鞠川阳子的论文现在被保存在图书馆里。因为没有看到,所以无法确定是否是涉密论文以及保密级别。

第3篇

>> 基于开源的企业操作系统部署研究 Android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研究 网络神剧生产者 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设备点检管理系统的研究 英特尔开源操作系统平台的野心 Android操作系统安全机制研究 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GIS软件开发与研究 Android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分析与解决方案研究 iOS与Android操作系统的优缺点比较 Linux网络操作系统入侵防范方法的研究 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网络编程方法研究 提速!开源云操作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的选择分析 网络就是Google的操作系统 技术创新视角的网络操作系统与操作教学研究 浅析网络操作系统 几种常用的开源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性能比较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研究 Android操作系统移植及关键技术研究 开源操作系统能赢得中国用户吗?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cited 25th May 2009].

[3]姚昱旻,刘卫国.Android的架构与应用开发研究[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8,11.

[4]Albert R,Jeong H,Barabasi A.L.Diameter of the world2wide web[J].Nature,1999,401.

[5]Andrei B,Ravi K,Farzin M,et al.Graph structure in the Web[J].Computer Networks,2000(33).

[6]Williams R J,Martinez N D.Simple rules yield complex food webs[J].Nature,2000,404(6774).

[7]Amaral LAN.,Scala A,Barthelemy M,et al.Classes of small2world networks[J].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0,97(21).

[8]Gleiser P.,Danon munity structure in jazz[J].Advances in Complex System,2003,6(4).

[9]杨建梅,陆履平,谢.广州软件企业竞争关系的复杂网络分析[C].第二届全国复杂网络会议论文集,2005,10.

[10]杨建梅,王舒军等.广州软件产业社会网络与竞争关系复杂网络的分析与比较[J].管理学报,2006,11.

[11]张建国.加权网络及其复杂网络动力学[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第4篇

关键词: 创业导向 研究视角 不足之处

一、创业导向概述

创业导向来描述公司在制定决策战略、决策过程的行为特征,它是企业层面的战略决策过程。笔者认为创业导向是用来增强企业的活力。判断一个企业是否具有创业导向必须从它的战略取向是否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创新性,二风险承担性,三是超前行动性,即Miller的三维度观点。有的也把创业导向加为五个维度,即创新性、风险承担性、超前行动性、积极竞争性和自主性(Lumpkin&Dess)。创业导向在初创业企业中与二次创业企业中比较明显,在生存型创业的企业较少出现。本人认为,创业导向其实就是一种战略模式,它与企业经营战略中的领先战略有异曲同工之处。

二、创业导向当前的研究视角

对当前现有的研究视角进行总结,笔者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把创业导向作为研究的归宿点;二是把创业导向作为研究的出发点。笔者再进一步细分,把研究的归宿点(即影响因素)分为微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微观层面是从创业者个体出发展开的研究,中观层面是指从企业的自身层面展开的研究,而宏观层面是指从创业者个体和企业自身因素之外的外在环境所展开的研究。

(一)把创业导向作为研究的归宿点

1.从微观层面展开研究(创业者个体)

Krauss对创业导向的个体方面展开研究,发现创业者个性特征与企业的创业导向有关,并建立了企业创业者个性特征与企业创业导向的心理学模型。指出企业所有者的创业导向及其按心理学划分的各维度都与企业绩效正相关。对这方面展开实证研究的有张莹(2008)她把创业者特质分为风险倾向、成就需求、控制源三个维度,用实证研究方法得出:风险倾向对创新性有积极影响。风险倾向对风险承担性有积极影响。成就需求对创新性有积极影响。成就需求对风险承担性有积极影响。内控制源对创新性有积极影响。内控制源对超前行动性有积极影响。内控制源对风险承担性有积极影响。

2.从中观层面展开研究(企业自身)

从企业自身展开与企业创业导向相关的研究,主要有两点:第一点是企业组织学习、组织文化对创业导向的影响,对这方面展开的研究的有李丹,她在2003年对组织学习对创业导向的影响作了实证研究,指出组织学习对创业导向有正向的促进作用。第二点是从企业生命周期研究对创业导向的影响。Hughes和 Morgan研究了在不同的企业生命阶段创业导向各维度对绩效的作用,他们研究得出企业发展初期,创新性和预见性与企业绩效有正向关系 ,风险承担性与企业绩效负相关,而竞争积极性和自治性与企业绩效无明显关系。Lumpkin同样对企业生命周期对创业导向的影响展开研究,认为对于“年长 ” 企业(即处于后成熟期或衰退期),高风险承担性会导致低绩效,高竞争积极性和行动超前性会导致高绩效,而高创新性会导致低绩效。王大开在2008年展开的研究认为,企业在成立前,具有很大的创新性;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积累了大量的资本和技术,创新性比较低;到了企业的成熟期,企业只想把守住原有的市场,因此相对前两次创新性更低。

3.从宏观层面展开研究(企业的外在环境,包括宏观经济环境,产业环境,当前的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等)

1)环境对创业导向的影响

Hofer和Davoust(1977)、Gerstein和Reisman(1983)、Leontiades(1982)以及Tiehy、Fombrun和Devanna(1982)都发现环境对企业创业导向与绩效的影响,得出,创业导向型企业在环境动荡旨在扩大市场份额时绩效表现非常好,保守导向型企业则在环境稳态旨在维持市场份额时表现得非常好。Lumpkin和Dess在1996年提出了创业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会受环境因素及组织因素这两类调节变量的影响。刑建文(2009)实证研究认为,环境的动态性越高,企业就越需要保持高水平的公司创业导向,以便有效地对顾客环境、技术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做出反应,实现较高的竞争绩效水平。

2)技术条件对创业导向的影响

Caruana研究了技术条件与创业导向的关系得出,技术的变化与创业导向呈正向关系。

(二)创业导向作为研究的出发点

1.研究创业导向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Zahra和 Covin(1996)对创业导向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作了实证研究,验证了创业导向与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创业导向的强度能够正面的影响一个公司的财务绩效。Wiklund(1999)以132家瑞典小企业为研究对象发现,也指出创业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间有一个积极正相关的关系,并且认为创业导向对企业绩效的长期效果要好于短期效果。Wiklund和ShePhend在2003扩大了样本范围,以384家瑞典中小企业为研究样本,再一次证明创业导向与企业绩效存在着积极的影响作用。但也有的学者研究结果并不支持Wiklund的观点,如Auger、Barni Smart和Conant,他们则认为创业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并且在特定环境下创业型战略模式会导致绩效的恶化。在国内方面,夏霖、陆夏峰(2006)证明了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创业导向对于企业绩效的正面促进作用,进一步提出仅仅依赖于主效应来理解企业的绩效是不完整的,创业导向通过企业家胜任力的中介作用,对绩效产生促进作用。焦豪、周江华、谢振东 (2007)在中国背景下,以北京、上海、天津以及杭州等地200多家企业为样本开展了实证研究,其结论支持了创业导向对绩效的正面影响作用,认为在中国当前的动荡环境下,公司创业导向战略的确积极影响企业绩效水平,创业导向对组织绩效的影响与环境动态性有关,把环境动态性作为两者之间的调节变量。杨阳、赵摘、宿凌楠等人(2007)通过长春市217家创业企业的实证研究也支持了创业导向对绩效产生正面影响的观点,但是也指出创业导向各个维度与创业企业绩效指标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完全一致的,不同的创业导向维度对于创业企业绩效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张玉利、李乾文(2006)通过中国背景下公司高层管理团队的大样本调查,证明了创业导向可以导致企业总体绩效的提升,但是由于创业导向构成维度的独立变动性,创业导向各个维度与企业绩效间存在着并不完全一致的关系。

2.创业导向与新企业资源获取的关系

刘预(2008),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验证了创业导向对新企业知识资源与运营性资源的获取具有重要作用,创业导向各维度对新企业资源获取的影响分别为:创新导向与新企业知识资源的获取正相关;创新导向与新企业运营性资源的获取正相关,风险承担导向与新企业知识资源的获取正相关,风险承担导向与新企业运营性资源的获取正相关。超前行动导向与新企业知识资源的获取正相关,利用数据充分说明了创新导向、风险承担导向与超前行动导向对新企业知识资源与运营性资源的获取的重要性。

3.创业导向对社会资本的影响

李霞,盛怡,毛雪莲,实证研究得出创业导向与社会资本呈正相关的关系。社会资本作为中介变量,首先创业导向与社会资本呈相关的关系,而社会资本又与企业绩效呈正相关的关系,从而通过社会资本的作用,使创业导向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

三、创业导向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

1.当前创业导向研究的不足集中反映在:一方面对创业导向研究还不够深入和全面;另一方面其理论体系还没完全构建,还不成熟。

2.对创业导向的界定,学界还是有争议的,有的认为是三维,有的认为是五维,对它的维度的定义,基本还是据于Miller的观点,为什么要那样定义,有没有更好的定义?能否从其它角度去定义它?

3.创业导向的作用不能得到一致的检验,学者的实证研究也相反的观点。还有创业导向不能建立数量模型,多数为验证性,实证性分析。

4.现有创业导向的实证研究的数据的获取方面多数为横截面数据,缺乏面板数据的实证支持,因此研究结论不一定全面。

5.创业导向的影响因素和被影响因素中可能存在自相关的问题,如技术变化与创业导向。再有创业导向作用过程存在一个时滞问题,如同财政政策等经济政策一样。

6.创业导向是一种感知层面的东西,存在于管理层和员工的头脑中,融于企业的文化中,并且它的作用渠道是单向的,非双向的,不象价格调整,是供求双方博弈的互动结果。

7.创业研究理论的中国化,当前国内创业研究对创业理论研究不足,对创业及其创业导向研究做基本是实证为主,在创业研究的理论上没有突破与创新。创业研究理论体系基本是国处的,笔者认为只有建立中国创业研究的理论体系,才能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创业理论,才能有效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更好地指导我国的创业,同时也为政府决策提出服务,以进一步壮大我国的经济实力,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Gregory G Dess and Richard B.Robinson Measuring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in the Absence of Objective Measures:The Case of the Privately-Held Firm and Conglomerate Business Uni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Vol.5,No.3(1984),pp.265-273

[2]Balaji S Chakravarthy Measuring Strategic Performanc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Vol.7,No.5(Sep-Oct,1986):437-458

[3]Rotter,J.B.1966.Generalized expectancies for internal versus external control of reinforcement.Psychological Monographs:General and Applied,80(1):609.

[4]Covin J G,Slevin D P A conceptual model of entrepreneurship as firm behavior[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1991,16:7-5

[5]Boone,C.,De Brabander,B.A.1996.CEO locus of control and small firm performance: An integrative framework and empirical test.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33:667-699.

[6]Covin J G,Slevin D P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small firms in hostile and benignenvironment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9,10:75-87

[7]Hughes M,Morgan RE.Deconstruc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and business performance at the embryonic stage of firm growth.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In Press,Corrected Proof.

[8]Venkatraman N.Strategic Orientation of Business Enterprises:The Construct,Dimensionality,and Measurement.Management Science 1989,35:942

[9]Lieberman MB,Montgomery DB.First-Mover Advantag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88,9:41

[10]Donald W Beard,Gregory G Dess Corporate-Level Strategy,Business-Level Strategy,and Firm Performance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J]Vol.24,No.4(Dec,1981),pp.663-688

[11]文化对创业导向影响的实证研究,王佳强,硕士论文,吉林大学

[12]创业者特质对创业导向的影响研究张 莹,硕士论文,吉林大学

[13]创业者人格特质对创业绩效影响之研究创业管理研究2007.12

[14]环境动态性对创业导向与绩效关系的作用研究刑建文,硕士论文,吉林大学

[15]创业导向、组织学习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季晓敏,硕士论文,暨南大学

[16]创业导向对创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陈益丹, 硕士论文,浙江大学

[17]企业生命周期对创业导向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影响研究王大开,硕士论文,西南交通大学

第5篇

1.1P(计划)——明确培养目标定位,制订培养方案

中国人民大学的经济学、金融学、法学、商学等学科居全国领先地位,与这些优势学科相结合,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是学校工程硕士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定位。我们设立了5个研究方向,其中金融信息工程方向是软件工程学科与金融学科的结合,企业信息化与电子政务是软件工程学科与工商管理学科的结合,计算机取整与司法鉴定是软件工程学科与法学的结合,大数据与云计算方向、基础软件方向都是我校计算机学科的重点研究方向。这5个研究方向与学校的优势学科紧密结合,充分彰显了中国人民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学生可根据兴趣自行选择研究方向,根据研究方向选修相应的课程。中国人民大学在工程硕士的招生、培养模式方案设置、学生实践落实、质量体系控制的过程中都与人文社科学科紧密结合,目标明确,过程严谨。

1.2D(执行)——实施培养方案,严格培养过程,完善质量保障

工程硕士培养要经过3个重要环节:课程学习、企业实习和学位论文。在每一个环节中又有若干环节,为保证培养质量,我们严格规范每个环节[2]。图2是一套完整的工程硕士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1.2.1课程环节

在课程环节,除严格执行培养方案外,每门课程都有教学大纲。授课期间要进行教学评估,学生给每位授课老师在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打分,也可给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评估结果和学生给出的意见将会反馈给老师,让老师在教学中不断改进提高。每个年级的硕士班设立一名班主任,协调课程安排,了解学生动态,组织课余活动。

1.2.2实习环节

面向行业进行专业实践是培养模式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落实实习基地和实习制度是保障实习环节有效完成的关键。我们选取与软件工程学科相关的高新技术型企业、金融信息化企业等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在实习基地聘请企业导师,具体指导学生的实践环节。在实习过程中,制订实习管理办法,明确实习的时间、形式、要求,通过《企业实习手册》对实习环节进行过程控制。

1.2.3论文环节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是工程硕士研究生掌握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全面体现,也是衡量培养质量和授予学位的重要标志。工程硕士的学位论文与工学硕士的学位论文侧重点不同,它更加重视解决工程实践的问题,因此论文的形式和评价标准也有不同的要求。我们将工程硕士论文划分为系统研制报告、IT管理类论文、工程设计类论文以及学术研究类论文4种类型,每一种类型都对论文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为保证论文的最终质量,我们在论文阶段设置了开题报告、、预答辩、论文评阅、论文答辩5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要求规范及实施办法,任何一个环节不通过,都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这就保证了能够进入答辩的论文基本质量。具体实施如下:(1)开题报告环节。学院组织不少于3人的开题报告评审组,对学生的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进行评审。基于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我们制订了开题报告评价标准。相关文件包括《开题报告模版》《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开题评价标准》。(2)环节。为了有效惩戒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我们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进行专门审查,采取软件检测的方法,务求论文重复率不超过10%。相关文件包括《信息学院开展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审查工作办法》。(3)预答辩环节。工程硕士学位论文预答辩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对进入答辩环节论文的又一轮筛选。相关文件包括《信息学院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工作实施办法》《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工程硕士学位论文预答辩评价标准》。(4)论文评阅环节。由两名专家对论文进行评阅,其中至少一名校外企业评阅专家针对论文的应用性给予评审和评价。(5)论文答辩环节。严格执行学校关于学位论文答辩环节的规定,保证通过的论文质量。

1.3C(检查)——培养质量检验

培养质量的高低可以从论文质量、教师学生的反馈、就业情况3个方面来检验。

1.3.1论文质量

论文写作过程5个环节的把关保证了通过答辩的论文已经过至少3次专家评判、1次。在某个环节被淘汰的论文,需要重新修改后才可以再次进入答辩。

1.3.2学生和教师的反馈

我们定期举行授课教师、学术导师、企业导师座谈会和学生座谈会,通过座谈会的形式,收集学生和老师对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习安排、论文等环节的意见和建议,听取学生和老师的评价意见,听取导师反映的培养和指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下一步改进方案作准备。

1.3.3就业情况

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面向企业、面向实践,因此学生的就业情况最能反映我们的培养质量。企业在选拔人才时有它所关注的指标,企业的人才需求是否与我们的培养目标一致,从就业率及就业情况就能反映出来。2012年人民大学第一届全日制工程硕士毕业生和2013年第二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均为100%,毕业去向为金融机构、国家机关、大型国有企业(非金融类)、外资企业和国内其他知名企业,有的学生甚至同时拿到几家单位的录用通知。以2010级为例,50名学生的毕业去向数据分布情况如图3所示。从图3可以看出,近一半的学生被金融机构录用,这与我们最初设定的培养目标不谋而合。我们秉承与人文社科优势学科相结合的理念,将金融与软件工程结合起来,学生在课程学习、企业实习等环节都接受了相应的培养和训练,这样的毕业生一定是用人单位所欢迎的。

1.4A(处置)——总结、反思及改进

PDCA理论的最后一个步骤,是对于既往的总结与反思,提出改进措施。通过检验和反思,我们对培养方案进行更精细化的调整,对开题、评阅、答辩的各个环节以及管理流程进行改进,使之更适应工程硕士的培养。

2结语

第6篇

由于组织承诺研究起源于企业管理,因此,无论是理论基础来源还是应用研究,都是围绕企业进行的。国外教师组织承诺因素研究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末(Thompson1989)。在教育组织中,教师这种人力资源比任何其他的资源都重要,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心理契约等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

Firestone和Pennell(1993)指出,由于对教师工作的观察和控制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教育组织中,承诺就是一个决定性的影响因素,也就是说,组织承诺直接关系到教育能否成功。

对教师组织承诺的内容,一般认为包括以下方面:对学校的承诺、对学生的承诺、对教学的承诺、对工作机会的承诺、对团队的承诺等。

国外研究者还发现,组织承诺高的教师会尽最大努力为学校工作,并为自己的学校感到自豪;组织承诺高的教师也乐于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帮助学生。

二、国内教师组织承诺的研究

1.国内教师组织承诺概念研究

教师组织承诺概念研究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从教师的职业特点出发,直接提出教学承诺、组织承诺的概念;另一种是把其他职业人群的组织承诺研究应用到教师领域中,以此构建教师组织承诺的概念。

国内的教师组织承诺影响因素研究始于90年代初(郑燕祥1991),开创了国内教师组织承诺研究先河。

宋爱红、蔡永红(2005)进行了教师组织承诺影响因素的研究并对量表进行了修订,还开展了教师组织承诺结构的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教师组织承诺包含四个维度,即感情承诺、规范承诺、理想承诺和投入承诺。

卢光莉(2005)则认为,教师组织承诺就是教师对学校教育组织目标、信念、价值、文化的认同,愿意为学校付出心力,努力工作,并希望留在学校服务的意念。它由感情承诺、规范承诺、经济承诺、机会承诺和理想承诺五个维度构成。

马金焕(2006)进一步探讨了高校教师组织承诺的结构维度,并认为高校教师的组织承诺结构由感情承诺、理想承诺、关系承诺、条件承诺、持续承诺和责任承诺六因子组成。

通过以上所述,可知国内学者关于教师组织承诺概念研究试图把教师职业特点与组织承诺的特点结合起来加以研究;已有四维、五维、六维教师组织承诺概念。

2.国内教师组织承诺应用研究

近几年,研究者们分别从不同的背景与角度进行了教师组织承诺应用研究。郑铁军(2004)通过研究指出,教师组织承诺的水平是预测流动率的最好指标,高水平的组织承诺是学校教师队伍稳定的决定因素。

童国尧(2005)研究认为:教师组织承诺水平是预测教师流动率的最好指标;教师组织承诺水平的高低,是学校组织文化强弱的主要标志;教师组织承诺水平的高低可以从工作表现得以体现,同时也影响着教师的工作表现。

吴湘萍、徐福缘、周勇(2006)通过对国内某院校的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发现,工作环境、组织承诺及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是影响教师工作绩效的主要因素,组织承诺是提高教师工作绩效的关键。

通过以上所述,可知我国教师组织承诺的应用研究主要是其对于教师流动率、教师队伍稳定性、组织文化强弱、工作绩效等因素的影响研究。

3.国内硕士论文关于教师组织承诺研究

近几年,硕士论文也对组织承诺进行了研究。王强(2004)认为,高校教职工的组织承诺由五个维度构成:规范承诺、机会承诺、感情承诺、理想承诺和经济承诺;并对高校教职工合并满意度及其对组织承诺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除人口统计变量外,高校教职工对合并的总体满意度不高;并对组织承诺产生显著影响。

卢光莉(2005)进行了题为:高校教师组织承诺的研究。其教师组织承诺构成维度与王强研究观点一致;研究结论除人口统计变量外是,高校教师的理想承诺与经济承诺水平相对较高,在规范承诺、机会承诺和感情承诺三方面的承诺水平相对稍低,总体上高校教师组织承诺处于中等水平;高校教师的组织承诺总分与其工作绩效各维度及总分都存在显著性相关,组织承诺各维度对工作绩效总体及其维度具有一定的预测性。

张丽敏(2006)通过调查研究认为除人口统计变量外,高校青年教师组织承诺状况总体上处于中等偏高的水平,规范承诺最高,投入承诺最低,离职状况与组织承诺之间呈负相关关系;高校青年教师组织承诺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为感情承诺,主要受组织支持度、组织人际关系和组织归属感的影响;理想承诺主要受组织支持度、工作满意度和组织归属感的影响;规范承诺主要受组织支持度和组织归属感的影响;投入承诺主要受组织支持度的影响。

通过以上所述,可知近几年来教师组织承诺越来越受到在校研究生的关注;他们的研究与前面所述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有部分重复;关于教师组织承诺的概念研究,及教师组织承诺与工作绩效关系应用研究重复较多。但他们的研究也有其特殊性,如研究对象一般都是高校教师。

三、教师组织承诺研究展望

虽然国内外对教师组织承诺研究已有较大进展,但仍存有一些问题亟待进一步的探讨并为以后研究指明了方向。第一,是跨文化研究问题。第二,是教育组织类型问题。教育的实质和功能决定了学校组织类型不同于一般组织。因此,在探讨教师组织承诺的内涵、结构特征以及影响因素时,应该充分考虑教师素质、教师职务绩效以及影响教师组织承诺的组织内外环境因素。第三,是教育组织细化问题。就教育组织本身而言,按不同的标准可分:高级教育、中级教育、初级教育、幼儿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等,每类教育组织教师组织承诺也有其特殊方面。第四,是纵向生涯问题。目前还未发现从人力资源职业生涯的纵向角度来对教师的组织承诺进行实证研究。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采取纵向研究的方法,来探讨教师组织承诺在教师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会发生什么变化,以便更详细地了解教师组织承诺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最后,是跨学科综合问题。教师组织承诺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组织管理学、劳动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跨学科、多角度的综合研究也是以后研究者需重点关注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张勉,张德,组织承诺研究述评[J].武汉市经济干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9):29-34.

[2]Becker,H.S.NoteontheConceptofCommitment[J].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1960,(66):32-42.

[3]PorterLW,CramponLJ,anizationalCommitmentandManagerialTurnover[J].OrganizationalBehaviorandHumanPerformance,1976,(15):87-98.

[4]郑铁军.组织承诺:民办学校教师队伍稳定的关键,中国教育报[N].2004-11-05.

[5]童国尧.组织承诺: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启迪[J].中国高教研究,2005,(10):54-55.

[6]吴湘萍,徐福缘.高校教师工作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O6,(3)30-37.

[7]王强.合并高校教职工合并满意度及其对组织承诺影响的实证分析[D].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8]卢光莉.高校教师组织承诺的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05.

[9]张丽敏.高校青年教师组织承诺研究[D].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06.

第7篇

Space软件对项目管理硕士学位论文数据进行科学计量,在较为深入地了解我国项目管理发

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关键词共现网络和聚类分析,探究我国项目管理理论现有研究热点领

域和新兴领域的研究主题,并对我国项目管理理论研究特点进行总结,以推动我国项目管理

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关键词〕项目管理;硕士学位论

文;科学计量;信息可视化

DOI:10.3969/j

.issn.1008-0821.2014.01.024

〔中图分类号〕F0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8-0821(2014)01-0110-05

Analysis of the Topics of Ch

ina Project Management Theory Research

——Based on the View of Scientometric Analysis of Master Degree

Thesis

Zhu Fangwei1 Song Haoyang1 Hou Jianhua2

(1.Faculty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ali

an 116024;

2.Humanities Department,Dalian University,Dalian 116024,China)HT〗

〔Abstract〕”BZ〗Use CiteSpace software to analyze the Master degree thesis of project ma

nagement in China in Scientometrics method.Based on an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project management in China,this paper explored the themes o

f the existing hot and emerging field project management theory through keywords

co-occurrence network and cluster analysis.Then summarized the features of Chin

as project management researching and proposed some advises about the future d

evelopment of project management theory to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i

mprovement of Chinas project management theory.

〔Key words〕project manageme

nt;master dissertation;scientometrics;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我国项目管理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1960年,华罗庚最早将项目管理的

主要方法之一网络计划技术引进国内,并命名为“统筹法”,自此拉开了我国项目管理研究

与应用的序幕?1965年6月,《人民日报》发表了华罗庚的《统筹方法平话》,进一步促进

了网络计划技术在我国的推广与应用[1]?这一时期,我国的项目管理主要处于理

论方法学习与推广阶段?

20世纪80年代末,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在国内工程实践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利用世界

银行贷款所建设的云南鲁布格水电站饮水导流工程,首次采用了国际招标和项目管理方法,

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随后,一些大型工程建设项目如二滩水电站?三峡水利

枢纽建设相继采用了项目管理的方法和模式?

进入90年代后,相关研究者开始着手我国项目管理理论体系的构建工作,并于1991年成立了

我国第一个项目管理专业学术性组织,中国项目管理研究委员会?截至2000年,委员会总共

开过3次学术年会和两次国际研讨会[3]?由该委员会组织构建的《中国项目管理

知识体系》?内部发行的《项目管理》刊物以及《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标准》,对我

国项目管理理论的研究和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我国项目管理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而国内高等院

校和机构则成了理论研究与人才培养的主力军?20世纪90年代开始,相关高校开始设立项目

管理专业,将其作为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的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培养硕士?博士等各

层次专业人才?截至2012年,全国具有项目管理专业学位授予权的院校和机构共有133所,

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院校和机构有97所?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大大推动了我国项目管

理理论研究的发展,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学者对项目管理前沿探索

的最新成就[4]?

目前,已有一些学者通过对我国项目管理的发展过程?特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不同程

度的研究分析,以期指导该领域未来的发展[5-7]?但多数研究都是从个人的视

角出发,带有较强的主观性?相比之下,陆绍凯统计了《国际项目管理学报》和中国优秀博

硕士论文数据库中有关项目管理的研究性论文,分析了从1999-2003年间我国项目管理研究

主题和应用行业领域情况,具有一定程度的客观性?

本文使用CiteSpace软件对项目管理硕士学位论文数据进行科学计量与可视化分析,并绘制

可视化网络图谱,在保证客观性和有效性的基础上,对项目管理理论研究热点领域和新兴领

域及其主要主题进行分析?较为客观地反映了我国项目管理理论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借此

为未来项目管理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导?

1 我国项目管理学位论文的基本情况

在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DFD)?全国高校学位论文文摘数据库(CALIS)?中国

国家图书馆和万方学位论文等数据库中,以“学科专业名称=项目管理”?“时间=不限~

2012年”为条件进行数据检索,经去重处理后共获得博士论文37篇,硕士论文7 344篇

?

尽管存在数据库数据不全的情况,但现有数据能够代表项目管理研究学位论文整体数量分布

情况和研究方向?其中,项目管理专业博士学位论文数量较少,说明该专业博士人才的培养

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硕士学位论文对项目管理理论研究起到主要的推动作用?

从各年论文数量的分布状况看,2005年的论文数量最少,2006-2009年间论文数量出现骤增

,于2009年达到最大量,随后几年论文数量出现小幅下降,具体数据如图1所示?由此,可

以判断,自2005年开始项目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及理论研究得到快速发展,整体呈现上升态

势?

按各院校论文总数对学位论文的产出单位进行统计排序,排名前20的高产院校论文数量共占

文献数据总量的90.1%,具体数据如图2所示?结合各院校背景和发展实际来看,论文产量

较高的院校通常开设了项目管理工程硕士学位,如北京邮电大学的项目管理教育

中心和中国海洋大学的在职研究生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对专业项目管理人才的旺

盛需求?但需要注意的是项目管理硕士学位论文的数量并不能完全代表理论研究水平,学术

型项目管理硕士学位论文对于项目管理理论的发展与完善有着重要的作用?此外,在20所院

校中理工科院校占14所,其论文数量占20所院校总量的65.9%,说明项目管理虽然属于管理

科学,但与IT?科技?建筑等理工科项目实践联系紧密?

2 研究分析

学术论文中的关键词,对于揭示论文主题有着重要的作用[8]?因此,本文以项目

管理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关键词为对象,使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关键词共现网络和聚类分

析,在探究项目管理理论研究主要领域及其主要研究主题的基础上,揭示我国项目管理理论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1 热点领域概况分析

运用CiteSpace软件构建项目管理硕士学位论文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共现频次在100以上

的关键词共有15个?其中“项目管理”的共现频次虽然最高(1 431次),但对于揭示

本专业的研究主题作用较小,因此以下主要对其余14个关键词进行分析,具体频次如图3所示?

14个关键词共现频次合计2 540次,占除“项目管理”以外关键词总共现频次(6 298

次)的40.33%,表明这14个关键词所反映的研究领域可代表当前项目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的主要热点领域?对14个关键词的研究主题及其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在“项目管理”领域

中主要包括“项目质量管理”?“项目进度管理”?“项目成本管理”?“可行性研究”和

“项目风险管理”5个关键词共现网络群组,即5个热点领域?其中,“项目风险管理”群组

的共现频次及所含关键词节点数量最多,这表明项目风险管理的相关研究受到了研究者的极

大关注?

在选定的阈值下,关键词共现网络图及热点领域分布,如图4所示?对关键词共现网络各节

点的中心度指标进行分析,中心度数值在0.07以上的关键词包括:“成本控制(0.1)”

?“可行性分析(0.09)”?“房地产项目(0.09)”?“项目管理(0.07)”?“风

险分析(0.07)”和“经济评价(0.07)”?结合各群组间网络关系分析发现,6个高中

心度共现关键词相互联结,形成以“风险分析——可行性分析——经济评价——房地产项目

——成本控制——项目管理”依次排序的连接链,将“项目风险管理”?“可行性研究”?

“项目成本管理”和“项目管理”4个群组联系在一起?而“项目质量管理”和“项目进度

管理”群组分别通过“可行性研究”和“项目成本管理”两群组与其他群组联结?这表明不

同热点领域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联系,而项目管理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主题通常涵盖了

项目管理中某几个领域的问题,具有一定程度的综合性?

2.2 项目管理研究主题分析

依据各共现节点研究主题的相关性,通过CiteSpace软件构建关键词聚类,以TF*IDF算法抽

取每个聚类的主题标识词[9]?对各热点主题进行初步分析整理,得到可反映论文

研究主题的聚类17个?其中,9个聚类的热点主题包含于5个热点领域中,另有8个聚类属于

近年来新兴的研究主题,反映了项目管理理论研究的新兴领域,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2.2.1 热点领域主题分析

关键词聚类分析再次证实了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的结果,即“项目风险管理”?“项目质量

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进度管理”和“可行性研究”是项目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热点研究领域?结合高频共现关键词和聚类结果,探究五个热点领域的热点主题,具体内容

如表1所示?

表1 基于聚类分析的热点和新兴领域及

①有关“项目风险管理”的高频共现关键词包括“风险分析”?“风险识别”?“风险

”以及“层次分析法”,共现频次共计548次,这说明对风险的有效识别和分析成了项目风

险管理的热点主题?同时,聚类结果显示国际项目成为风险管理新的研究对象,这体现了项

目管理的国际化趋势[10]?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我国境内开展的国际项目逐

渐增加?这些国际项目通常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环境,需要的技术更加多样化,更多地采用国

际化标准和规范?项目实施者不仅要应对较为传统的项目风险,还要考虑许多新的风险因素

,如政治?环境等,这给项目活动的开展造成了更大的困难?因此,对国际项目来说,项目

风险的有效识别?评估及应对等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加显著;

②“质量控制”的共现频次为173次,说明“项目质量管理”领域以质量的监控为研究热点

?通过聚类分析发现,近年来,项目成果的可持续发展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尽管项目是一

次性的任务,但项目的交付物通常会在未来的一定时间内持续创造经济价值?项目成果质量

的可持续性对于之后的运营管理?成本控制?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尤其是在自

然资源开发与利用和生态发展的项目中,可持续性成为影响项目能否开展的关键因素?因此

,不仅要强调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质量监控,更要关注项目的后评价问题?通过建立项目后评

价体系和方法,来衡量项目成果的可持续性,在确保项目成果质量的基础上,实现项目的可

持续发展,成为项目质量管理的一个热点主题;

③高频共现关键词统计显示,项目进度的监控问题受到“项目进度管理”领域的重视?聚类

分析则发现,近年来建筑工程类项目的进度控制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这一现象与我国经

济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后,为促进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政府加大

了国内基础建设投资,各地纷纷筹备并实施大中型建筑工程类项目?而在建筑工程类项目实

践中,由于项目管理水平?施工条件,资源需求,设计变更,物资供应以及相关方协调等因

素的影响,普遍存在着进度失控问题[11],这对项目成本?质量?收益等方面都

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建立并完善建筑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理论?工具和方法有着重要的

实践意义;

④“项目成本管理”领域以“成本控制”(共现频次182)为热点,尤其是有关项目成本控

制方法的改进与完善问题?在项目实践过程中,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面对复杂性不断提高的

项目及环境,自身的局限性不断暴露?单纯的以目标利润为导向,强调目标成本,往往无法

有效满足项目的多方面需求?为了弥补传统控制方法的不足,“项目成本管理”领域引入了

“价值工程”理念?价值工程能够综合考虑功能与经济要求,在保证达成项目必要目标的同

时,实现成本的降低?如何将价值工程的理念和方法有效的应用于项目成本管理,以最低的

成本达成项目的必要目标,实现成本降低与功能最佳的统一,成为该领域的热点问题;

⑤“可行性研究”领域以清洁能源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尤其是“经济评价”为主要研究

主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以煤炭为主要来源的能源结构不仅无法满足快速增长

的需求,更不利于环境的保护与有效利用?为了改变能源结构?改善环境状态,清洁能源项

目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得到快速发展?而此类项目通常具有规模和资金需求量大,建设周期

和投资回收期长等特征,在项目投产后能否获得足够的利润以保证项目成果的持续运营成为

该类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议题?

2.2.2 新兴领域主题分析

关键词聚类分析表明,近年来项目管理理论研究中出现了4个新兴领域,即“项目团队管理

”?“项目知识管理”?“多项目管理”和“项目管理模式”?由于这些理论的研究处于起

步阶段,相关文献数量少,所以在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中未能形成大的群组或领域,但新兴

领域对我国项目管理理论发展与完善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①为应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现代企业广泛采用团队运作方式来灵活应对内外部变化

?项目活动的复杂性要求团队成员能够彼此协作,共同完成任务?而项目团队成员通常是来

自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员,具有成就动机强?自主性和创造性高?工作难以监控和评价等特征

,这给项目团队的组建及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有关团队建设?成员管理等“项目团队管理

”问题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

②“项目知识管理”是在项目管理与知识管理相互交叉融合的过程中产生的?在项目活动的

展开过程中,不仅需要输入专业性的知识以支持项目,同时还会创造出大量新知识,这些知

识成为团队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然而,在项目知识管理实践中还存在着大量问题,如对于

知识的积累转化重视不足?知识在项目团队中没有进行完整的传递等[12],这阻

碍了员工工作效率的提升,同时也增加了知识流失的风险?因此,培养项目团队学习?创新

和传播知识的能力?构建知识管理系统,促进知识交流与共享等相关主题成为该领域的主要

研究内容;

③“多项目管理”领域主要涉及企业的项目群和项目组合管理?在企业实践中,往往需要同

时开展多个项目?由于财力?人力等资源的有限性,为了满足各项目不同的需求,需要对各

种资源进行合理的安排与利用?通过多个项目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有效协调,不仅能达成各

项目自身的目标,还有助于企业整体绩效的最优?因此,多个项目间的协调问题成为该领域

的主要研究主题;

④“项目管理模式”领域主要探讨项目管理模式的应用与优化问题?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

如设计——招标——建造?建造——运营——移交?项目承包和设计——采购——建造等,

通常被应用于大型复杂的工程建设项目,以期应对此类项目建设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风

险高等不利因素?但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传统项目管理模式也暴露出自身的不足,如缺乏

敏捷性?过分强调技术性?对项目过程的割裂等?为了实现项目管理模式的优化,“动态联

盟”的思想被引入项目管理领域?企业间的动态联盟可以充分利用联盟各方的核心竞争优势

,共同应对环境变化,提升竞争力,抵御风险,实现资源的共享?因此,动态联盟项目管理

模式的构建?管理与应用成为该领域的新兴主题?

3 研究结论

通过对项目管理硕士学位论文数据的计量与可视化分析,本文探究了我国项目管理理论研究

的热点和新兴领域现状,对目前我国项目管理理论研究的特征总结如下?

3.1 选题方向较为多元,研究内容丰富

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显示,项目管理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主要以5个项目管理问题为热点研究

领域,并通过融入新的视角和理念来促进各热点领域发展与完善?从风险管理的国际化趋势

,到质量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再到价值工程理念的引入,以及进度管理和可行性研究对象的

转变,都表明了5个热点领域研究主题的丰富与多样性?

3.2 新兴领域初步形成,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通过关键词聚类分析发现主要形成了4个新兴领域?其中,在与其他研究领域的交叉融合过

程中,形成了“项目知识管理”;“项目团队管理”则体现了项目管理从硬因素转向对软因

素的关注[13];传统的单一项目管理扩展到多个项目之间的协调管理,项目管理

模式中也引入了新的理念?但总体来看,这些新兴主题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理论成

果较少且缺少系统性,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与发展?

3.3 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是项目管理理论研究的重要特征

国际项目的风险管理?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监控以及清洁能源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等,都表明

项目管理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及研究内容紧跟时展,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参考文献

[1]蔚林巍.项目管理的最新进展[J].管理工程学报,2000,(3):65-69

.

[2]骆,马红霞.项目管理发展综述[J].现代管理科学,2005,(5):28-29.

[3]李波.项目管理理论综述与前沿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31):212-21

4.

[4]陆绍凯.项目管理的研究前沿[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1):36-38.

[5]程铁信,霍吉栋,刘源张.项目管理发展评述[J].管理评论,2004,(2):59-62.

[6]应尚军,王炎.项目管理的研究现状与研究前景[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11)

:131-133.

[7]刘莉.论现代项目管理的四大转变[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

).

[8]朱彩萍.学术论文中关键词的规范[J].图书与情报,2005,(4):51-53.

[9]Chen C,Ibekwe SanJuan F,Hou J.The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cocitation clu

sters:A multiple-perspective cocitation analysi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

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0,61(7):1386-1409.

[10]刘凤楼.我国的项目管理及其发展展望[J].商场现代化,2006,(5):59-60.

[11]倪祥如.新海发电公司2×330MW扩建工程进度控制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

2011.

[12]朱方伟,王昭.基于流程导向的创意服务企业知识管理个案研究[J].管理案例研

第8篇

关键词:地铁;住宅价格;特征价格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各项事业迅速发展,大、中型城市数量大大增加,城市本身的规模也在迅速扩大。与此同时,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也日益突现出来,制约各大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交通拥堵问题增加了居民出行的时间、降低了通行的效率、相对增加了交通成本、甚至导致交通事故频发。传统的道路交通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城市的地铁交通项目能在相当大程度上解决市内的交通阻塞状况,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并提升周围环境质量,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西安地铁2号线概况

西安市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5年)确定建设的两条地铁线路,总长50.3公里,总投资179.5亿元,每公里平均造价3.57亿元,其中2号线(铁路北客站―韦曲)为南北向主客流走廊,两条线路构成“十字”骨架。2006年9月29日地铁2号线试验段张家堡车站开工建设,紧接着地铁2号线二期工程全线开工。

西安地铁2号线路线全长26.4公里,其中地下线20.9公里,全线共设23座车站,其中5座车站分别与后期建设的其他轨道交通线换站。2号线北起西安火车北站,向南经运动公园,沿未央路经行政中心、市图书馆、龙首原、自强路至北门,线路穿越古城墙后,沿北大街经莲湖路,绕钟楼沿南大街至南门,穿越古城墙后,沿长安路经南稍门、友谊路、省体育场、小寨、八里村至长延堡,绕电视塔继续南行,经长安区长安北街、长安南街至终点西寨村,设终点站韦曲站。

二、影响住宅价格的特征变量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分析,住宅价格的特征有建筑特征、区位特征和邻里特征三大类。建筑特征是指房地产住宅项目建筑自身的条件,这部分因素的变化对住宅价格有着重要的影响,主要包括:住宅的面积、住宅的户型结构、建筑年龄、装修程度、服务设施、有无停车位等;区位特征是从住宅项目所在城市里位置的角度进行评估,其对住宅价格的影响程度非常大,包括住宅项目的空间地理位置及其延伸的相关特征等。这些特征主要包括:所处城市的环线、公共交通便利度、轨道交通便利度等。其中,住宅项目周边的地铁条件是反映区域对外交通方式的多元化和其所带来的便利程度,将其量化为住宅项目所在地距离最近的地铁站的距离,该距离是将直线交通距离乘以1.3的系数,作为居民乘坐地铁前的实际交通距离;邻里环境特征是指房地产住宅项目周边区域中影响住宅销售价格的一些因素,主要有:周边的医疗条件、教育机构、大型超市、附近的公园、景观环境和商业繁华程度等因素。

三、房地产住宅特征价格模型

在特征价格理论中,居民对住宅产品的需求也就是对住宅所包含各个特征的需求,居民购买住宅的目的就是把在售商品房住宅所包含的各个特征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效用,各个特征的效用水平高低取决于每一个特征的数量和每一个特征能发挥出的最大效用。在房地产住宅市场上,住宅项目中每一个单位产品的特征都存在着一个隐含的价格,在详细分析居民消费者为每一个新增加的特征所愿意额外支付的最高费用就是这个特征的隐含价格,那么各个特征的隐含价格数量之和就是单位住宅的价格。

特征价格模型是指在居民消费者追求所购买的效用最大化的驱动下,其为每一个新增加的特征所愿意额外支付的最高费用就是这个特征的隐含价格,同时也是特征价格理论中所指的特征价格的量化。从国内外的研究资料来看,特征价格模型用来研究地铁交通对住宅价值影响的函数方程主要有三种,本文选择的半对数模型为:

在对住宅特征变量量化后,分别代入半对数模型反复进行试算,本文采取标准的回归方程和各特征变量的回归系数建立西安市房地产住宅市场特征价格模型:lnP=3.611-0.011x1(所处环线)-0.038x2(地铁条件)+0.009x5(医疗条件)-0.003X6(景观环境)。通过对进入模型的特征变量系数的分析可知,目前在西安市房地产住宅市场上地铁因素已经成为影响住宅产品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研究结论

(一)地铁2号线对沿线住宅价格超前的时间效应。2005年11月,西安市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主要负责西安市地铁线路的建设、运营和管理。2006年9月,西安市地铁2号线的建设正式获得国务院的批准,而沿线住宅价格从2006年就开始呈现出上涨的趋势。通过对比分析地铁2号线施工建设前后沿线住宅的价格变化,自2006年下半年至2009年初,地铁沿线住宅项目的销售价格平均上涨了大约54.67%的幅度,同期西安市房地产市场住宅价格平均上涨了大约26.37%的幅度,则地铁因素对沿线住宅价格的平均增值幅度在28.30%左右。根据国内上海、北京、广州等地地铁投入运营后沿线住宅价格继续大幅度上涨的现象,可以预见,2号线投入运行后,沿线的住宅价格仍会保持继续上涨的趋势,但是进入运营的中、后期后,地铁因素的影响程度将逐渐地减弱。

(二)地铁2号线对沿线各圈层住宅价格的影响范围。本文对地铁沿线住宅项目所处的环线分别以圈层的概念来考虑,根据对不同圈层内地铁2号线的效应分析,整体来看,西安市地铁2号线对沿线房地产住宅项目价格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以2,000米为半径的范围内。一环以内圈层地铁2号线的辐射范围在800米半径区域内;一二环之间圈层地铁2号线的辐射范围在1,200米半径区域内;二三环之间圈层地铁2号线的辐射范围在1,500米半径区域内;三环以外圈层地铁2号线的辐射范围在2,000米半径区域内。

(三)地铁2号线对沿线住宅价格的增值幅度。西安地铁2号线工程沿线住宅2,000米以内的住宅价格影响较为显著,相对非沿线住宅项目,地铁2号线沿线住宅价格的平均上涨的幅度为28.58%。住宅项目与最近地铁站点的距离每减少1米,住宅价格平均上涨0.16762元/平方米。地铁2号线对沿线2,000米范围内每个住宅项目平均增值2,854万元,则其对49个住宅项目样本总增值约为139,829万元。

(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文丹.城市交通问题对策探讨[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6.1.

[2]李飞.城市轨道交通对房地产价值影响的定量分析[D].硕士学位论文,河海大学,2007.

[3]叶霞飞,蔡蔚.城市轨道交通开发利益的计算方法[J].同济大学学报,2002.30.

[4]程军民.浅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和发展[EB/0L].2005.10.21.

[5]胡晓霞.杭州地铁对新建住宅价格影响的定量分析[D].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8.

第9篇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学生管理 法律风险 风险防范

1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即教育部24号令)第三条规定:“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由此可见,教育部认为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是教师和干部双重身份,但在现实工作中,辅导员总是陷入无休止的管理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就业、心理疏导等一系列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

辅导员需负责学生思想、心理、安全等各方面的问题,由此导致辅导员在工作中存在着一系列的法律风险问题。

2辅导员在学生管理中的法律风险

2.1对违纪学生处分方面的法律风险

高校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违纪处分时,有时过分主观臆断或偏听他人言语而忽视收集、审查学生违纪事实,致使处分时证据不足、事实不清。同时,有些高校辅导员在处分学生过程中,采用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不告知学生享有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不允许学生反驳,稍加反驳就加以态度不端正的处分。上述情况均为学生之后学校埋下了隐患。

2.2办理学籍异动的法律风险

现在因为征兵入伍、自主创业、身体异常等原因,常有学生申请办理学籍异动(休学、退学、脱В┦中,但在手续的办理过程中,如若家长未亲自到校办理手续,偶尔会出现学生假冒家长签名或提供虚假的家长电话与他人共同欺诈辅导员等情况,最后导致家长对学生的学籍异动不知情,继而产生了家长追究辅导员在审查过程中的过失责任。

2.3学生实习期间安全管理中的法律风险

学生在顶岗实习、毕业实习期间,需在外住宿,而学生一旦发生人身、交通、财产等方面的意外,辅导员将面临学校和家长的双重问责,或是追究管理上存在疏忽或过失,将意外原因直接归咎为辅导员平时关注学生不到位,或是家长认为辅导员没有尽到相应的监管职责等等。

3辅导员对高校学生管理的法律风险防范

3.1规范化是辅导员管理学生过程中法律风险防范的基础

辅导员管理学生的过程要规范化。首先,用准确的法律语言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辅导员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处理学生生活、工作、情感等各方面的问题,就必须与学生进行高效的沟通。在沟通过程中,辅导员要鼓舞学生、解决问题、树立辅导员的榜样,就必须使用准确的法律语言。只有这样才能尊重、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引导学生产生正能量。其次,用标准的法律依据作为学生管理的根据。辅导员在学生的日常管理活动中,常涉及对学生进行学籍管理并实施奖励或者处分,因此,辅导员在行使职权时必须用准确的法律依据作为根据。最后,用严格的法律关系规范学生管理活动。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存在着双重的法律关系,即教育与被教育、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和平等主体之间的交往交流、关心帮助和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因而,辅导员既是高校的教师和干部,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辅导员要全面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责,就要在工作中用严格的法律关系规范学生管理活动。

3.2程序化是辅导员管理学生过程中法律风险防范的屏障

辅导员的每项具体工作都有一个程序问题。比如贫困生工作,具体程序应包括:调查研究、建立贫困生档案、采取各种方式救助(向学校申请贫困补助、申请国家助学金等)、为贫困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作好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等。这些程序既不能颠倒顺序,也不能随意减少。再次,不同的学生管理工作有不同的工作程序,辅导员要根据内在的规律和具体的工作特点制定、实施工作程序,不能一概而论。辅导员管理学生必须遵守正当的程序规则,即事先告知相对人,向相对人说明行为的根据和理由,听取相对人的陈述、申辩,事后为其提供相应的救济途径,送达、时限及决定作出均有依据和证据。

3.3诉讼是辅导员管理学生过程中法律风险防范的最后保障

辅导员在管理学生中产生法律风险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它可能是辅导员的管理不当导致的,也可能是学生自身的原因等各类缘由引发的。因此,必要时对已经产生的法律纠纷,要结合过错、法律风险、社会影响等因素,制订详细的方案和步骤,准备有关的法律文件,最终通过法律诉讼的方式,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参考文献

[1] 巫幸兴.从人生导师角色定位谈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11.

[2] 王立,鄢雨.浅析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

[3] 刘先锐.高校辅导员角色失调现状及其对策[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3.

[4] 周科春.谈高校辅导员在学生管理中如何防范法律风险[J].教师,2010.

[5] 任睿.试论高校辅导员工作程序化[J].中国成人教育,2008.

第10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目标分解与控制;民营中小企业;应用方案与框架;优势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3

一、绪论

1954年,德鲁克在其名著《管理的实践》中首次提出人力资源的概念。这位管理学巨匠之所以提出这一概念,是想表达传统“人事”概念所不能表达的意思。从表面上看,人力资源管理所带来的最大变化在于:企业和管理者开始将人看做一种资源。首先,民营企业对于国家经济的支撑作用日渐明显。其次,企业发展中作为基础的一类资源并非生产资源,而是人力资源。最后,基于信任而生的目标分解有利于形成完整的人才管理、开发和培养体系,在企业内部文化建设、企业凝聚力提升方面,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将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中基于对员工不信任而形成的统一的限制性管理升级到在信任基础上产生的目标划分。

四川省人事局在2009年人力资源管理建设研究总结中提出,民营中小企业普遍存在成本不足的问题,当员工能力存在缺陷时,企业大部分会考虑招收更多的员工来弥补这一岗位的需求,而不是考虑如何从员工自身进行改善。另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所涉及的内容颇多,涵盖了招聘、职能分配、评价、员工教育、员工稳定度维持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一系列的工作相对复杂且需要持续进行,因此,企业应该充分认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充分重视。这一研究报告说明了国内民营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建设中的普遍问题,并指出了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中对于“人”这一要素的不重视,因此提出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当制定有效的计划目标,从人力资源召集、岗位目标分配、规范化绩效评价、员工培训与发展、员工福利与服务等方面细化人力资源管理,并通过侧面控制提升人力资源管理质量。民营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的规划和控制应当是全面而持续的,首要考虑战略性,进而从员工的角度出发,改进人力资源管理规划。由于与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差异,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与人力资源投资理念也往往不一致,导致企业战略规划与人力资源战略并不协调。科学制定与企业相适应的人力资源战略成为当前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大难题。在市场竞争环境发生变化和企业步入稳定成长期后,人的因素的作用日益重要。

二、文献理论综述

人力资源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处于劳动年龄、未到劳动年龄和超过劳动年龄但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之和。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在经济学与人本思想指导下,通过招聘、甄选、培训、报酬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满足组织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保证组织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的最大化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应当包含以下内容:(1)职能分类和设计。(2)规划人力资源发展目标。(3)招聘和晋职管理。(4)工作绩效评价。(5)薪酬管理。(6)构建激励机制。(7)员工发展考量。(8)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控制。

目标分解就是将总体目标在纵向、横向或时序上分解到各层次、各部门以至具体人,形成目标体系的过程。目标分解是明确目标责任的前提,是使总体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目标分解模式主要有两类,即指令式分解和协商式分解。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而言,应当尽可能的采取协商式分解的方法,并采用时间关系分解的形式,按照管理层级进行纵向的职能分解,并将管理的目标分解到人。

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控制实际上是依附于企业战略规划控制的,因此其流程与企业整体战略规划管理中会制定的“发展标准-标准衡量指标-标准评价及与预期值的对比-依据评价结果判断战略规划的实践效果并进行及时纠正”这样的系列流程类似,只是在具体的内容上完全体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可操作性方面,但同时也与企业的发展规划进行完整的结合。由此,人力资源控制中的战略控制步骤可以类推到以下四个步骤:第一,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目标。第二,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目标衡量标准的量化方案,并基于此方案进行评价。第三,基于评价结果的计划变更和及时修正。

企业从战略规划和发展目标出发,根据其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预测企业未来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以及为满足这种需要所提供人力资源的活动过程。企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力资源的总体发展。第二,保证人才的合理利用。第三,非专业技术性人才的适应性调整。第四,控制人力资源成本。

三、研究方法与设计

样本企业:河南省豫联集团子公司-建设机械,以下简称J企业。第一,文献法。通过各种方式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科学认识的方法。文献研究法也是一种较为简单常用的研究方法。本文主要是通过大量查阅有关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文献、收集相关资料,进而全面的掌握和探究这一研究课题。第二,案例分析法。通过J企业人力资源的研究资料,对其现状进行剖析,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寻找相关的解决策略,并进行具体的阐述,进而对人力资源管理目标分解与控制进行分析和研究。首先,简述人力资源目标分解与控制的概念,阐述这一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内涵及基本应用模式。其次,分析中国民营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由此,将民营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改善与新的管理模式相关联,从理论的角度说明人力资源目标分解和控制有助于改善中国民营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负面问题。在得出理论结果后,通过对案例企业的分析,实证人力资源管理目标分解应用效果。最终结合中国中小企业于人力资源管理方案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应用人力资源目标分解和管理模式的具体应用方案。

四、研究结果分析

目前,中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竞争主要受外来企业的影响严重。外来企业包括国外企业以及国内大型企业,中国中小型企业在人力资源市场中的地位相对低下,而外来企业普遍规模加大,拥有更为有力的薪酬和发展条件,因此中小企业能够围拢的人才数量削减。中国经济体质的特殊性决定了大部分民营企业出现在市场经济时代末期,发展初期,企业规模相对较小。这也导致企业所需的资源不能得到有效补充,而且资源市场的供给也不够完善,很多企业的人才的需求并不能被满足。到现代后,这一问题更为明显,但企业同时对人才的需求更高却又不倾向于普通人才,这就形成了企业的内在矛盾,在自我矛盾的过程中很多企业都没能坚持下来,最终在市场中消亡。

基于中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可以将中小企业管理中的缺陷进行如下类举:第一,管理理念的落后。第二,由于对自身战略发展目标的定位不明确,进而导致人员结构不合理,职能发挥不完善。第三,岗位及职能分工过于模糊。第四,缺乏人才开发意识和人才吸收门槛限制,导致人力资源的常规更替无法为人力资源质量的稳定提升做出贡献。第五,考核机制不完善,且缺乏科学的员工激励。第六,没有完善的员工反馈收集渠道,缺乏足够的人文关怀。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说,一个企业的战略应当以竞争力为优先发展点,其中需要考虑的内容包括了公司产品的优势、产业的发展前景、关键人才的价值创造力、社会需求四个方面。所以,中小企业在管理上应当构建完整的发展和管理规划,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下属分支,也应当遵循这一要求。

综合前文分析来看,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化工程,其对企业的服务方向固定且相对较窄,但实际内容和项目繁多,如果简单的进行统一管理,是很难实现有效管理的。因此,应当采用目标分解的形式,如此可以细化管理内容,并明确目标,使得人力资源管理更好的服务于企业战略发展,并更有利于采用可量化的模式进行评价,从而判断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用,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良、完善,则会产生真正有助于企业人才体系的长远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人力资源管理目标分解的总体目标规划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招聘管理目标、职能管理目标、绩效和薪酬管理目标、人性化管理目标。

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目标分解和控制对于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价值:(1)从民营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方面关联目标分解的价值;(2)从民营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发展方向关联目标分解的价值。

从上述基本资料来看,该企业采用的管理模式是一种较为混乱的交叉式行政人事并行的管理模式。该企业在成立之初,并没有成立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所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由企业老板和行政部门代为执行。而后该企业在早起创业者的领导下开展了自主研发,并逐渐扩充研发队伍后,形成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还增加了对产品宣传销售职能员工的管理。整理来看,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属于从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迈进的过程中,但目前的管理模式相对混乱,职能分配交叉和管理权的分级交叉十分严重,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不能企业较好的促进作用。

虽然从整体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来说,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不能用被归为一种模式,也就无所谓管理模式的优劣,因此,我们可以将其优点总结为相较于大部分民营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改进方面,主要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第一,该企业重视技术研发,进而重视高质量人才的引进,因此形成了对优秀人才数量拓展的基本认知。第二,该企业在优秀人才圈内构建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以及相关规划已经十分接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并且拥有类似于人力资源目标管理的相关要求,同样制定了类似于人力资源管理目标分解的工作表。第三,该企业拥有类似于战略化人力资源管理的管理流程。主要体现在该企业将“稳定的技术研发”这一完整发展战略转移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高级人才管理”上,并由此构建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总体目标。

虽然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已经形成了较接近目标分解的模式但是仍然存在许多缺陷,其中较为显著的几点如下:第一,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完善性仅体现在对少数高级人才的管理方面,对于普通员工的管理仍不到位。第二,企业制定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中尚未设计人才职能的明确划分要求。第三,薪酬规范的不平衡。第四,管理职能的权限过于向上级集中,重点在于企业战略部分。第五,员工的人文关怀和愿景融合的缺失。

从前文的分析来看,J企业在小范围员工内进行的人力资源管理具备了人力资源管理目标分解的雏形,但为完全覆盖人力资源管理目标分解的特征。不过,这也为J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提供了较大的帮助。上一节的分析中总结了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上的有点,其中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工作目标规划的内容数据目标划分的方式,也是基于企业战略展开的,这一管理方式实现了几个有助于改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缺陷的改良:第一,将人才的系统化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项目。第二,将人力资源的发展和控制作为目标项目,并且进行了很好的分离。第三,该企业提供了人才发展目标规划。

从J企业的发展需求来看,其目前已经具备了相对明确的发展战略,但是缺乏完全适用于企业内部所有部门的管理规划,以及战略的完整性。首先从战略角度来说,民营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与企业战略直接相关,上一节分析中提到,该企业的战略制定主要围绕外部市场制定,制定者主要为企业领导者。再者从管理模式角度来说,民营中小企业需要更为完善的管理模式,J企业的管理模式相对混乱,管理权限的交叉问题严重。最后从企业稳定性角度来说,J企业突出发展技术核心理念,这一理念已经逐渐形成企业特点,与其他企业特点和领导者一同孕育,即将成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但J企业尚未形成其企业文化体系。

五、研究结论

人力资源管理目标分解细化和明确是这一模式应用的核心,也是最为基础的部分,笔者将通过三个部分来阐述应用方案的考察、因素内容以及控制内容。民营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目标分解前提分析:中国民营中小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力的传统观念很少与战略控制相结合,而人力资源目标分解的基础就在于其和企业发展战略的结合。在前提考量过程中,企业的发展战略是首要的,是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上层内容,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应该比企业发展战略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要求更为细化。

民营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目标分解细节方案:依据本节第一部分的分析,笔者制定了一个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八类类别的目标分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目标、人力资源规划目标、招聘管理目标、培训管理目标、绩效管理目标、薪酬管理目标、企业内部人际关系管理目标、部门管理目标。其中具体的分解内容可以依据企业实际进行相应调整。笔者主要制定了八类类别的人力资源管理目标,均以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和人力资源管理需求为基础展开。

民营中小企业在管理控制上存在严重的要求与落实不配的情况,民营中小企业的管理相对松散,传统的人力管理模式表面上是严格约束员工行为,实际上约束力主要针对个人行为,而没有真正影响企业效益,也就是说民营中小企业在管理控制上存在实效性不足的问题。

笔者针对这一问题也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第一步,制定战略控制规划。第二步,明确和完善管理规范,保证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落实到位。第三步,明确和完善聘用与晋升制度。第四步,控制人力资源成本。这一部分建议主要针对前文中对于人才吸收和管理方面的建议进行了细化说明,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加强人才的自我储备;(2)专才专用;(3)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规范性,规避“家族特性”。

(1)合理化职能分工和人才聘用

其一,考虑真正具备复合能力人才的实际才能,并将放在真正合适的岗位上,保证对多个职能效能发挥有效;其二,考虑企业真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类型,例如能够坚固员工管理和销售管理的,可以进行专项招聘。

(2)管理权力下移

其一,在人力资源部门构建完成后,将归属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权力完全下方给专职部门。其二,传统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管理权限下移至职能部门,下移的权限主要包括绩效评价、职能监督、个人职能规划几个方面。

(3)制定长期稳定的培训计划

第一,培养员工技术;第二,培养员工心态;第三,传播企业文化;第四,培养员工额外的知识。

在上述条件下,企业应当进一步合理和平衡薪酬制度。在保证制度的公平公开的前提下,也不能忽略贡献和收益的同幅增长需求。个人认为,企业首先应当进行合理的分分工,保证员工能力的真实体现;其次,保证评价指标雨个人能力的关联度,避免员工实际贡献布恩那个被很好的计算;最后,保证薪酬分配能够满足员工需求,并且尽可能的接近社会标准。实际上,目标管理的重点在于将管理的内容细化分类,整理出具体的着眼点,并进行更有效的实施工作。通过笔者对中国民营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了解来看,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根本问题实际上就是认知不足和管理的条理不顺畅。总体来说,人力资源目标分解并不能作为根本性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案,其只是在应用过程中辅助解决了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常见问题,或者说是强迫企业必须进行管理方面的自我改革。

本文创新性的提出了细化的人力资源目标分解模式,目前在国内研究中尚未出现该类模式的分析和研究;提出的人才引进控制和发展结合的管理改革,虽然国内有同类研究,但适用于民营中小企业的应用模式研究相对较少;同时提出了双项权限下沉建议,也主要针对民营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权限过于集中的问题而提出。本次研究中,虽然提出了细化的人力资源目标分解模式,但并未能总结出更为细节的分类实施计划,只能作为框架来参考。在企业案例的调查分析中也缺乏足够的数据及进行更为科学的论证,只能局限在学术资料总结的层面上。

个人认为,本次研究最大的成果在于提出了目标分解和控制的基本框架,说明了其对于民营中小企业的核心价值并非管理模式的细化,而在于促进和调整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结构,使之向更为科学、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希望本次研究可以为国内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改革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于绍君.中小企业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0(10).

[2]广东省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委员会组.学生工作的绩效与评估[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

[3]王海凤.辽河油田公司人力资源规划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8.

[4]王德中.管理学[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5]王丽娟.员工招聘与配置[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6]乔坤,栾晓琳,王晓云.高绩效HRM实践与组织承诺:关于民营中小企业员工的研究[J].管理评论,2009(05).

[7]汲厚凯.中国企业绩效管理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论文,2007.

[8]任燕.人才招聘中的误差源因子实证研究[J].北京大学硕士论文,2008.

[9]江燕.国有企业招聘问题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7.

第11篇

关键词 研究生学位论文 网络评审系统 研究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Base on Dissertation Remote

Network Assessment in the University of TCM

WAN Zhiqiang[1], ZHANG Haomin[1], WEN Hongjuan[1], ZHANG Lili[1], SHAO Shuai[2], WANG Hongfeng[1]

([1]Graduate Schoo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hangchun 130117;

[2]Medicine Schoo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hangchun 130117)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expanding of the proportion of graduated students in TC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quality of the dissertations has been significantly changed, and scope of the study has been expanded. Take X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e scope of the study does not be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area, widely involv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herbs, clinical medicine, nursing, literature, chemistry, management and some other related professional. X University invited many professors of other TC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omplete the dissertation review in 2014, during this period, there were many problems, such as long review cycle, high management costs, and inefficiency and so on. In order to solve those problems, we need to design an easy to use and high security system to meet the need of the dissertation review.

Key words dissertation; network assessment system; graduate education

X大学2014年度共有368人申请博硕学位,学位论文评阅工作量相对较大。由于中医药专业在X省高校、科研院所分布不均匀的局限性,X大学论文送审以省外院校及科研院所为主。

1 中医药院校学位论文评审的特点

从全国范围看,设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博士学位授权点、硕士学位授权点的高校较少,且中医药大学以外的其他院校、科研单位的中医学、中药学专业发展与中医药院校有着明显的差别。因此,论文评审很难在省内找到一定数量的评阅专家。论文评审需要送到省外高校,近五年来,X大学论文送审院校主要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贵阳中医学院、哈尔滨商业大学等高校。

中医药院校的专业领域较为独特,随着近年来交流的不断增进,中医药相关学科专家数量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总量是小的。地理位置相近的各院校之间的指导教师大多互相熟识。论文评阅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人情分,不太好意思提出尖锐的看法,也很少会给论文不通过。因此,作为研究生学位部门管理人员,亟需寻求一个更为合理的、有效的论文评价方法。

2 传统论文评阅的弊端

2.1 评审过程繁琐

传统学位论文评阅的方法主要是,X大学随机抽取部分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将抽到的论文隐去作者和导师信息,编号,记录好编号对应的作者,将论文送至复印社打印。提前与送审院校研究生处联系,将打印好的论文邮寄至送审院校研究生处,送审院校研究生处领取论文,按论文方向将论文分发至各院系,各院系研究生秘书将论文发放至相关专业专家评阅,专家评阅论文后返给各研究生秘书,研究生秘书返回所在学校研究生处学位办,学位办将评审完毕的论文评阅意见书邮寄回X大学研究生处。整个工作十分庞大而复杂。很多学校大多只接收5~7所院校论文,邮寄的论文如涉及专业过多,或涉及专业在不同校区、不同医院过多,很多学校不愿意接收论文。特别是,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论文评阅意见书返回延误。加上往返快递时间,一般最快需要一个半月的时间。②

2.2 论文评审费用高

送审论文需要印刷,1本硕士论文印刷价格大约在50元左右,1本博士论文印刷价格大约为100元左右,邮寄费用大概在每本10元左右,管理费在每本50元左右。这些费用占论文评审费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花费巨大。③

2.3 论文评审时间集中,工作压力大

从全国中医药院校看,学生多在3月份提交论文,很多导师在提交论文前,会临时提出一些修改意见,尽管学校有论文提交截止时间,但碍于导师情面,很多学生要在3月底才能提交论文。由于每个学校都需要将研究生的论文送到外校审阅,且各个学校发放论文评阅意见书的时间都为四五月,这一期间,全国的研究生处工作都比较繁忙。很多学校不愿意接收大量的论文。特别是很多学校同时接收10余所、甚至更多院校的论文,这无疑加大了高校研究生处学位办的工作压力。因此,学校在选取发放盲审论文比例时,不太放心选取过多学生的论文,怕给自己、给他人造成工作负担。由此可看出,这种工作方法,容易产生不良情绪,束缚了学校发放论文的热情。

3 采用网络评审的优势

3.1 网络评审简介

现代计算机快速发展为网络评审体系提供了技术保障。网络评审可不受时间、地域限制,利用互联网将更多的相关领域专家纳入论文评审专家行列,且学生的论文可以快速呈现到专家面前,同时,利用WEB程序开发技术,④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论文评阅方法。最大限度地对论文保密、对评阅专家信息保密,较传统评审方法更安全、更有效、更快捷。

3.2 网络评审节省资源,降低费用

传统评审方法,需要将送审的论文印刷,邮寄至送审单位(多为外省份)。通过快递公司邮寄论文,通过快递公司取论文,造成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而采用网络审阅,环保、快速、省心,优势明显。

3.3 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基础材料收集好,只需给评阅专家网址(或二维码)、账户、密码,专家即可在网络端审阅论文,不受办公环境制约,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⑤

3.4 提前知道评审结果,便于安排答辩

专家审阅论文过程中,可随时提出评审意见,待论文评阅完成后提交论文评阅结果,学生收到评阅反馈意见后可及时修改论文,管理单位可随时了解评阅情况,以尽快通知各学科、各学院,各学院可根据反馈结果合理安排答辩时间。

3.5 建立评审专家库

网络评审经过几年发展,管理单位可对评审专家建立评审专家库。今后,管理部门可直接与专家交流、沟通,不再走传统的研究生处、各学院研究生秘书、专家这一繁琐的工作流程,直接同专家面对面建立关系,评阅论文。专家库的建立不受地域限制,可以选取更多院校、更合适的专家评审论文。

3.6 利于数据分析,指导管理者调整政策

网络评阅论文,数据更容易分析,管理者可清晰、直观掌握各年度论文评阅情况,有利于论文评阅工作的总结,及时调整下一年度的论文评阅工作方法和思路。

4 网络评审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1 年龄大的专家不习惯

年龄大的专家接触网络相对偏少,对网络评审工作还不适应。这要求我们开发更为清晰、便捷的网络论文评审系统。目前的解决方案是,如不习惯网络评阅,可在线打印学生论文及论文评阅意见书。

4.2 电子版论文暂不能实现快速标注服务

纸质版论文遇到问题可以随时标注,网络评阅论文暂时无法随意标记。目前可采取在线打印的方案解决,未来尽快实现一种简单、方便、快捷的网络标注服务。

4.3 网络评阅论文对软硬件有一定要求

网络评阅论文对专家使用的电脑系统、浏览器有一定的要求,目前兼容性还不够完善。论文评阅使用说明书的编写上,尽可能地把所有能考虑到的问题汇总编入。

4.4 培养用户习惯

目前国内采用网络评阅论文的学校还非常少,特别是中医药院校,尚处于未开发阶段。X大学尚未接到网络送审的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论文。由此可见,中医药院校的评审专家,还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网络评审。

4.5 电子支付

专家评阅论文后,填写论文评阅专家费用领取单,由X大学研究生处学位办审核无误后直接支付。目前正与技术人员协作开发,争取未来可通过支付宝应用来支付评审费。

4.6 网上签名和盖章

网上签名已无技术障碍,电子盖章相对困难。目前的想法是,在线打印后,盖章,传真回X大学研究生处。

远程网络论文评审工作才刚刚起步,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未来,论文评审工作将会变得越来越快捷、安全、有效。

通讯作者:王洪峰

基金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40204070YY)

注释

① 张德勤,龚道华,杨勇.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实行网上评阅的探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3):34-37.

② 封旭红.学位论文盲审区域合作的实践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9):22-25.

③ 吕向前.研究生学位上评审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J].科技资讯,2013(6):27.

第12篇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 融资 高收益债券 创新发行机制

一、引言

科技型中小企业常被称为“小巨人”,其群体数量和发展质量,可以反映出一个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潜力。截至2015年底,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数量达到2.9万家,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拥有专利4万多项。由科技型中小企业创造的河北著名商标达2300项,占2014年全省总量的77%。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促进我省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科技创新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与传统企业相比,科技型企业在发展、技术、管理、投资和资本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特点,科技型企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较低,但是对资金的依赖性较高。具体而言,科技型企业从创立到形成一定规模、从产品研发到产业化生产均需以大量Y金投入为先导;在此基础上,企业要持续地科技创新,不断地进行科技改造和知识创新以保持较强的竞争优势,对资金的需求也会持续增加;而创新所形成的高速成长又进一步加大了企业对资金的需求规模。因此,资金的紧缺成为科技型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而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受其性质、规模及信用等级的限制,在商业贷款上授信比较困难且上市更难达到要求,资金短缺问题更成为阻碍其发展的首要症结。

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中央及地方政府均出台了一系列财税金融扶持政策,帮助其解决资金问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特别是在2012年5月,我国借鉴国外经验,颁布了《中小企业私募债券业务试点办法》,成功引入高收益债券。高收益债券最显著的特征在于发行门槛低,对公司发行条件没有严格的要求。这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可以通过发行高收益债券、以较低的门槛进入我国资本市场,充分利用“垃圾债”吸引国内外投资者,尤其是那些风险偏好者,扩大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范围。另外,高收益的债券可以有效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杠杆经营,有利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同时,高收益债券的发展可以促进我国融资市场的不断扩大,资本市场运行机制的不断完善。

二、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行高收益债券现状分析

鉴于高收益债券在国外对成长性中小型提供融资服务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取得了重大成功,自2012年6月高收益债券在我国试行以来,截至到2015年已发行504只,总发行金额达到791.11亿元,利率水平处于8.5%~12%之间,无论规模上还是利率水平上,逐年都处于上升趋势。另外,由于高收益债券高风险性,信用担保是降低其风险的有效方式,但发行的高收益债券中有担保的债券仅占3%,而97%的中小企业无任何担保。

高收益债券的推行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产生较大的影响,为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较好的融资平台。因此,2014年9月,在高收益债券在我国试行两年后,河北省政府与沪深交所签订了《中小企业私募债券业务试点合作备忘录》,成为全国第29个中小企业私募债试点区域。至此,河北的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又多了一项融资工具,也开创了我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新的融资模式。但受到相关发行配套不完善影响,该融资模式在河北省并未得到推广,截止目前为止我省没有一家中小企业实施该融资模式,融资困难仍然是我省科技型中小企业面临的首要难题。为进一步促进我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研究如何有效利用“高收益债券”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充分发挥金融对科技的支撑作用,成为本文的重要研究目的。

三、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行高收益债券存在问题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从本质上看并非市场缺乏资金,而是市场机制不健全导致的市场失灵,市场资金没有合法的渠道直接投入科技型中小企业。而高收益债券的引入则拓宽了其融资渠道。从短期来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收益债券初期的发行量不会太大,供应量也未必会在短期内有特别快速的增长,而且在初期,各投资者将首选资质相对较好的企业,违约率相对较低。从中长期看,随着更多发行人的参与,整体资质会下降,违约率可能增大。使其在实际推行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其主要问题有:

(一)融资成本高,偿付压力较大

对于高收益债券在我省推行受阻,其中最重要原因在于融资门槛相对较高。从发行额度来看,沪深两市的高收益债券募集资金额度较高,基本都在亿元以上,而且对中小企业各方面要求较高,我省很大一部分中小企业达不到发行标准;另外,从发行成本来看,该类债券票面利率大部分处于8.5%~12%之间,而且发行过程中还会产生承销费、担保费、审计费、评级费等费用。综合考虑成本费用,其融资成本会上升到15%左右,相对于银行贷款利率水平,发行高收益债券资本成本较高。另外,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投入产出周期较长,资金回笼较慢,短期偿付压力较大。

(二)担保机制缺陷,违约风险上升

高收益债券属于高风险低信用债务,没有政府背书和风险兜底作为依托,偿付风险较高。高风险的高收益债券原则上应该更加依赖于担保并体现高收益的特征,但实际中有无担保并未反映出应有的风险溢价。究其原因是大多数担保公司呈现了“担而不保“的现象,担保机构形同虚设,这又进一步提高了高收益债券的违约风险。

因此,在其发行时候有无担保对其风险性影响较大,但从实际发行情况来看,97%高收益债券无任何担保,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违约风险的发生。2014年随着“13中森债”“12华特斯”高收益债券出现违约,不能偿付债权人到期债务,引发了高收益债券违约潮,2015高收益债券违约达到137只,比2014年增长了2.98倍。高收益债券违约的事件层出不穷,致使2014年9月才进入高收益债券试点的河北省及其科技型中小企业对发行高收益债券进行融资的模式更加审慎。

四、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收益债券创新发行机制构建

2012年我国推出高收益债券,但我省截至目前发行高收益债券科技型中小企业仍然空白,没有充分发挥高收益债券的作用,究其原因在于高收益券风险高但收益不够吸引投资者。因此,针对高收益债券面临的问题,可以借鉴国外“硅谷银行”模式,构建发行高收益债券的五维视角“蛛网模式”,即以“高收益债券”为核心的“企业抵押+政府担保+证监会监管+投资者参与+中介机构风险管理”模式,力图实现五角度互相支撑、互相制衡局面,实现顺利推行高收益债券,为我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提供充足资金,促进其迅速成长。具体构建模式如下图:

第一,从企业自身角度,科技型中小企业应该增信推行高收益债券,来降低其发行的融资成本。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创新的特性,决定其投入高且对产出风险难以估量,研发的成果能否成功上市,能否取得较好的效果,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生死存亡,在这种高风险特点下,企业要提升自身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借助政府在《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贷款风险补偿管理暂行办法》过程中给予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另外,企业可以通过制定一整套的信誉建设体系,包括建立独立的企业信用管理部门具体处理企业信用申请、参与信用审核、审批信用额度、财务信息披露等信用管理工作,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通过信息对称提升自身信用;最后,企业可以借鉴“硅谷银行”模式,以科技型中小企业核心知识产权做抵押等措施,为顺利推行高收益债券提供根本保障。

第二,从政府角度,政府应该营造投资者信任的经济环境,制定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应用高收益债券融资管理办法,为高收益债券推行搭建信用平台。例如政府可以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基金账户,其资金来源两个渠道,一方面,来自于全省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每年根据其经营状况计算缴纳金额;另一方面,来自于政府每年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支持。对于基金账户资金的使用,主要针对发行高收益债券出现违约企业,帮助违约企业度过难关。当企业进入正常发展轨道时,需为其使用基金账户资金额度按照同期投资收益率上交利息费用,从而实现双赢的结果。

第三,从投资者角度,投资者首先应该对高收益债券有清晰定位,另外,在认购高收益债券时需考虑其发行是否有担保、担保的本金覆盖率有多高、担保或者抵质押为的处置难易度、企业自身的资质如何。通过详细可行性评估之后,来做出是否认购高收益债券的相关决策。

第四,从中介机构角度,高收益债券由于是采取备案制进行私募发行,承销商对发行企业的资质审核尤为重要,也一定程度上会对承销商的风险控制能力、产品创新能力、营销能力带来挑战,考核其筛选能力和内核控制机制。而且承销商在发行高收益债券时需将发行企业具体信息披露给投资者,降低其经营风险,平衡其承揽业务与风险控制的矛盾。

第五,从监管角度,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比率相对较低,所以其经营状况以及企业自身发展形势等信息外界不能获得,对于监管部门来说,需完善信用监管及信息披露相关制度,提高投资者对高收益债券的信息透明度,降低违约风险。另外,监管部门需制定完善的担保制度,对担保公司担保额度和连带责任进行明确规定,避免出现“担而不保”,损害投资者利益的情况。最后,在进行普及高收益债券相关知识后,应放宽高收益债券认购条件,让个人投资者进入债券市场,为活跃高收益债券市场以及长期发展提供条件。

五、结论

由于高收益债券发行对企业要求较低,对公司的规模、信用等级、经营状况等没有严格要求,对企业的经营情况没有深入的披露,导致高收益债券市场具有较高的风险。因此,如何整顿高收益债券发行的外部金融环境、如何提高发行债券企业自身诚信度,从而保证发行债券企业质量、维护发行与投资双方利益,降低债券违约给地方带来的负面影响、保证债券市场良性发展是推行高收益债券关键。本文提出了推行高收益债券的五维视角“蛛网模式”,为我省正确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进入债券市场进行融资,保证高收益债券市场的良性发展,避免给地方资本市场带来金融风险提供理论依据,也希望能为我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经济的高速发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宋光辉,董永琦,吴栩.科技型中小企业特征及融资体系构建――基于生命周期的视角[J].财会月刊,2016(1).

[2]宋光辉,田立民.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的国内外比较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16(2).

[3]杨舒.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中的政府角色分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论文,2015.

[4]陈游.破解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密钥――科技银行经营模式解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

[5]邱玉兴,韩佳.融资能力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J].会计之友,2016(6).

[6]李娇.中小企业私募债的发行现状及风险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4.

[7]李江娜.技术创新、规巧能力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绩效[D].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