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艺术修养论文

艺术修养论文

时间:2022-08-20 00:26: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艺术修养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艺术修养论文

第1篇

一、大学生文学艺术修养的教育意义

1、文学艺术修养可以提高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优秀的文学作品具有丰富的哲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对学生进行文学艺术的熏陶,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爱因斯坦曾表示,艺术比知识更有想象空间,利于拓宽人的思维,无限的想象力推动着知识的进化。在实际教学中,将文学艺术的形象思维与科学的逻辑思维相结合,进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文学艺术修养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大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伴随他们文学艺术修养的提高而提高,文学艺术使大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范围逐渐扩大,涉及到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居里夫人曾认为对科学研究与探讨的过程是对美的探寻,而实际上的确如此,理论的研究与技术的创造本身就极具审美情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创造了更多美的奇迹。而对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实际是指对他们进行职业岗位的审美培养,使大学生热爱自己今后从事的岗位,通过文学艺术修养在岗位中发现美、创造美。

二、当代大学生加强文学艺术修养的策略

1、开设文学艺术课程

文学艺术课程,实质是指鉴赏文学经典作品的课程。在课堂教学中,挑选优秀、经典的中外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与鉴赏,尤其是要将作品中的精神、思想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从中获得启发,感受到文学作品的艺术美。同时,在课堂上应让学生积极发言,表达自己对文字作品的理解与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对于文学艺术课程的教学模式可以依据学生与学校的具体情况来设置,以自由形式为主,最终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

2、编写科学适用的教材

提高大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主要是指拓展大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大学生的思想、情感、鉴赏能力得到提高。在编写教材时应注重文理学科的渗透,根据当代大学生现有实际水平编写科学适用的教材,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注重对人文素质类教材的编写,进而提高大学生对人文知识的兴趣,加强对大学生文学艺术修养的培养。

3、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的作用

各高校应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营造积极有趣的文学氛围,开展人文艺术节、沙龙活动(如书法、绘画、舞蹈、歌唱等),社团文化艺术节,举办各种人文、艺术讲座(文学、音乐、美术、电影等)等,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到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中,从中收获快乐与知识。同时,在校园环境中也可以营造一种文学气息,如在校刊、黑板报上可以开设文艺专栏,让有才能的学生在上面任意施展才华;在校园建筑中可以增添文学艺术形式,小桥、亭子等都能营造出文学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文学艺术的陶冶。

4、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文学艺术修养

在教学中提倡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中教师已经对学生进行了文学艺术的理论知识的熏陶,所以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文学艺术等人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实际应用能力,从实践中使自身的文学艺术修养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使文学艺术修养通过学生的言行举止中表现出来,以展现大学生的整体人文素质与人文魅力。

第2篇

【关键词】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艺术修养;歌唱状态

中图分类号:J65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2-0081-01

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主要是指17、18世纪的古咏叹调及歌曲。至今,这些作品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而这些作品之所以能流传至今并得以传唱,被全国各大艺术院校当做必修曲目和音乐会必唱曲目,说明它们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一、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的风格特点

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取材主题多以爱情为主,风格柔美、恬静、含蓄、典雅,篇幅短小,音域不宽,旋律优美、抒情、连贯,速度平稳、缓慢,曲式结构简单、规整。

二、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

(一)帮助歌唱者掌握准确的发音技巧。《卡鲁索的发声方法》一书中所说:“意大利语是自然位置的语言,是声音训练的基础。”意大利语言是最适合歌唱的语言,原因在于意大利语中的字词基本都以元音或重复的辅音结尾,例如:歌曲《阿玛丽莉》的唱词:“A - ma - ril - li, mia bel - la, non credi, o del mio cor dol ―ce de-sì - o, d'es - ser tu ……l'amor mi-o?”显而易见,这几句结尾的原因基本以“a、o”等元音结尾,这对于学习声乐的学生尤其是初学者来说,对演唱是非常有利的,能够使歌唱者喉部自然地打开, 为发声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歌唱者来说,如果能够将母音唱好, 就能把音唱好;如果能够将子音唱好, 就能将字唱生动, 这样才能准确掌握吐字、咬字的技巧。因此,对于学习声乐的学生尤其是初学者而言,掌握意大利语的发音特点并能准确演唱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华裔声乐教授赵梅伯的著作《歌唱的艺术》与[意]P.M.马腊费奥迪的《嗓音的科学培养》中都曾专门提到意大利语是声音训练的最好语言。①

(二)帮助歌唱者掌握良好的呼吸技巧。呼吸是声乐演唱的基础与动力,是声乐艺术最主要的要素。在平时的训练中,我们可以将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的部分作品可作为练声曲进行训练。在演唱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中,部分作品中有很多是长乐句,需要一口气唱完,例如:歌曲《我亲爱的》。

这是乐曲的第21-22小结,这是一句相对较长的乐句,在演唱时这就需要歌唱者能够掌握胸腹式联合呼吸技巧,并能自如控制气息,在长时间的训练中,这会使我们的呼吸器官得到训练,从而准确表达作品的情感。

(三)帮助歌唱者建立正确的歌唱状态。在演唱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时,它要求演唱者音色圆润、纯净、通透,并表现柔美、细腻、自然真挚的感情。这有利于帮助歌唱者放松喉头,打开咽腔,使歌唱者将自己最自然、最放松的声音展现出来。这种最自然、最放松的歌唱状态在我们的声乐演唱中非常重要,只有建立好正确的歌唱状态,我们的演唱水平才能稳步提高。我们演唱这些作品,可全方位地训练演唱技巧,帮助我们建立正确的歌唱状态,从而更好地驾驭作品。

(四)提高歌唱者的艺术修养。艺术修养主要是指演唱者对作品的理解,包括对风格特点的把握、对审美的把握以及对音乐鉴赏的把握。艺术修养的高低决定演唱水平的高低。当我们演唱这些作品时,首先我们要对作品进行全面分析,包括作品的时代背景、风格特点等,对于曲谱中出现的力度记号、速度记号要正确处理。

例如:歌曲《阿玛丽莉》,从34小节到曲子结束。

我们从谱例中可以看到,曲谱中的力度变化:强-弱-渐强-稍强-极弱,在演唱时,要重视这些力度记号,并能正确处理,这样才能把握好作品的风格特点,否则作品的音乐风格会被破坏。在声乐学习中,我应尽可能多地演唱这些意大利古典声乐作品,同时要了解作品的背景,这不仅可提升我们的演唱水平,也可提升我们的内涵和艺术修养。

三、结语

在声乐学习中,我们应尽可能多地演唱这些作品并体会作品的内涵,全方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不断提高演唱水平。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凭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占据了声乐艺术发展史上最重要的地位,它是美声唱法的基础与精髓,对现今声乐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注释:

①郑奕.浅析早期意大利歌曲在声乐演唱(美声)与教学中的价值[D].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6:5.

参考文献:

[1]尚家骧.欧洲声乐发展史[M].华乐出版社,2003.

第3篇

(一)摄影艺术的美学价值摄影通常被人们看作普通的照相而已,缺乏从美学视角审视与认知的研究。要认识摄影艺术的美学价值,可以先从美学概念、起源等切入,明晰审美的本质属性,探究其与摄影的关联。美学一词最初的意义是“对感观的感受”。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第一次赋予审美这一概念以范畴的地位,他认为美学即研究感觉与情感规律的学科,审美是感性认识的能力,这种感性理解和创造美,并在艺术中达到完美。摄影艺术,可通俗理解为:摄影的艺术,广义上包括一切与摄影有关的艺术活动,狭义上特指可以作为一个艺术品种存在的那一部分摄影,是《辞海》中所说的“造型艺术的一种”。摄影艺术是一个较年轻的艺术门类,紧紧伴随着每个时代高新科技的发展而发展。摄影艺术是一种对现实的高度概括,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影像工作方式。摄影就是作者的一种表达,正如说话是一种表达、写作是一种表达一样。如果说美学是关于感觉和情感规律的科学,摄影艺术的美学价值也就是摄影在人的感觉感知、记录、表现方面所特有的视觉功能以及其所具有的情感表达与创作。应该说,摄影艺术作为一种造型语言,富有情趣或美,是具有美学价值的艺术之一,二者是一种相互交织的关系。

(二)照片信息包含有审美属性普通的照片还不能称之为摄影艺术作品,还必须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进行提升。首先,从摄影的主体而言,拍照者只有提高了自身的艺术修养,成为有艺术创作能力的摄影师、摄影家或摄影爱好者,才能成为自觉的摄影艺术作品创作者。其次,就是对于照片必须用符合艺术标准的审美价值来衡量其是否为摄影艺术作品。然而,不可否认的一点是,摄影的大众化普及为每位拍摄者通往摄影艺术之路奠定了入门基础。随着摄影进入艺术行列,也就产生了按照美的规律从事摄影艺术创作的摄影美学。照片或者说摄影艺术作品包含有审美属性,这是不争的事实。人们看照片的过程,就伴随有一种审美的心理。即便看普通的人像照片或者风景照,欣赏者也是带着照片真好看、真美这种普通的审美心理的,不要说具有更强艺术性、更高级的摄影作品,以及艺术欣赏者对这种摄影艺术作品的审美欣赏。实际上,照片的审美属性是比较普遍的,尽管有低级和高级之分,摄影的拍照者或者说创作者的艺术修养也有差别,照片的观赏者或者说摄影艺术的欣赏者的审美素养也有差异。但是,照片包含的信息,摄影的作品的光影、线条、色彩、质感等画面语言以及所表达的主题一定是含有审美元素属性的,和绘画、雕塑等一切视觉艺术一样。

(三)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需要摄影审美支撑摄影具有审美价值,视觉文化的影响力无所不在。我们已经置身一个全球化的影像社会,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需要具有审美属性的艺术形式来实现,那么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就需要摄影审美支撑。不要把很容易掌握和普及的摄影当成只是随手拍照相,只是玩乐一样的无意义消遣。要看到摄影这种最普及、具有审美元素的拍照在所有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中的潜移默化影响,要提高其对人文素养培育和提升方面的价值。同时,把大学生摄影这种非自觉的拍照,通过课程、校园文化建设等方式方法变成意义更加明确的认知和培育,要从理性认识和科学方法上促进摄影教育对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所应担当的艺术审美功能的实现。

二、摄影促进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途径

在摄影艺术具有美学价值,且美学是人文精神和情怀的重要载体这样的认知明晰后,摄影可以作为培育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方式方法也就可以理解了。大学应通过各种摄影艺术途径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摄影艺术课进入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人文教育课程是帮助培养大学生对社会、对历史文化、对人的精神世界的一种终极关怀的情感,除了哲学、文学、艺术等大的学科专业支撑之外,作为艺术内容之一的摄影艺术也具有通识课程的属性。从教育的本质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教育实践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正成为素质教育中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摄影艺术课不仅是摄影和艺术专业里的专业或专业基础课程,也完全应该成为大学通识教育体系里对大学生通识美育和人文精神培育的课程。人文艺术课在大学里具有重要作用,大学应重视艺术对一个人的成长、创造能力和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大学不仅要培养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职业人才,更应该成为培养有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精神的公民。摄影艺术课程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大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素质,发展其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其人文修养,促进其人格完善,包括能力、方法、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内容,让大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平衡发展,促进其全面发展。摄影艺术技巧和艺术理论教育课程的开设,可以满足大学生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对摄影技能和人文精神修养的需要。据调查,法国一些重要的大学几乎都开设摄影教育课,如巴黎大学、里尔大学、波尔多大学等。

(二)大学生的摄影艺术课外活动应该得到加强美育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各级学校要在加强艺术课堂教学的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1.成立摄影学会、协会类组织摄影艺术社团是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进行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培育的重要途径。摄影艺术社团通过开展各种摄影艺术类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摄影艺术实践精神,提高其摄影的创作和欣赏能力,提升人文素养。大学生摄影协会可以把有摄影兴趣、爱好的学生组织起来,开展摄影技术培训、摄影创作和欣赏讲座,进行摄影创作活动,搞摄影比赛与展览,开展摄影艺术研讨活动等,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摄影艺术活动,提高大学生的摄影技术与艺术水平,提高其文化修养和人文情怀,使其更深入地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关注人的社会活动、关注大自然等,更好地实现大学教育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作为学校和社团的摄影艺术教育、实践和活动对于大学生的摄影艺术和人文精神培育具有重要作用,可谓意义重大。

2.加强以摄影艺术为载体的校园文化建设大学是知识与文化的殿堂,也是文化创造与培育的阵地,这是大学的基本价值决定的。好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一定是丰富多彩的,一定是非常普及和厚重的。因为摄影是视觉语言,摄影艺术是文化的一部分,所以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完全可以重视以摄影艺术为载体的校园文化建设。在一个摄影艺术繁荣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昌盛的大学,大学生受到摄影艺术熏陶、教育、锻炼都是非常容易实现的。摄影艺术和校园文化建设是一种共生与互补的关系。大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摄影艺术也就具备较好的发展条件。反过来,校园文化建设好,摄影艺术兴旺的大学,可以让大学生吸收的摄影艺术养分就更充足,可以更有条件培育其摄影艺术修养,促进人文精神培育。

第4篇

论文关键词:人文精神,音乐教育,知识结构,审美素质,心理屏障

在音乐教学中即能体现音乐审美教育的价值,又能体现音乐作为人文学科的学科价值,使二者有机融合,教师本身的综合素质与文化品质是至关重要的,一名知识残缺、文化素养低下的音乐教师,是难以实现对学生音乐能力与人文精神培养的综合目标的。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该感受到新课改对我们音乐教师的呼唤:

一、树立具有人文精神的教育观

人文精神是指一种对于人的精神世界关注的思想,一种追求人生真谛的理性态度。

是人本主义教育的核心内容,人本主义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视人格完善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使整个教育人性化、人格化、个性化。人文精神是由优秀文化孕育而成的内在于主体的精神品格,其教育价值在音乐教学中主要体现在:

1、通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的音乐经验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获得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不断发现自己,不断发展自己。寻求一种“个体的真实性”,以达到音乐学习与个性培养并行和谐的发展。使学生认识生存的意义,珍视生命、热爱生活。

3、通过营造宽松、民主、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与学习氛围,形成尊重、关心、友善、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丰富学生的情感和精神追求,促进个性的完善与身心和谐发展。

总之,人文精神就是通过人文教育,和人自身的弱点进行斗争,这样一个艰难的过程,是要依靠每位教育工作者自觉培养自身的人文素养,树立饱含人文精神的人文教育观,才可以将此育人理念贯穿下去。

二、自我构建均衡扎实、合理的知识结构

现代音乐教育体系的教学目标与方法决定了音乐教师的素养必须要扎实全面。主动性、创造性、音乐能力、文学能力,即兴创造天赋、幽默、机智、热情、具有童心、幻想力与理解力,自信与引导自信的能力等等,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是发展变化的,所以,教师的知识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均衡扎实的、合理的知识结构,它包括以下几方面:

1、学科本体性知识

音乐教师应该具备音乐学科本体性知识,如声乐、器乐、键盘、视唱练耳、指挥、欣赏、戏曲、舞蹈、创作及音乐理论修养等,这是音乐课程教学要实现诸多目标的“基本保证”,但不是“唯一保证”,因为只有音乐学科知识并不能成为一名新型的教师。

2、广博的文化知识素养

文化素质是音乐教育的基础。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就必须博学众采,对文学、历史、心理学、教育学、美学等等学科都要深入学习,打破传统的重专业轻文化的错误思想,改变社会对音乐教师的偏见,认为音乐教师只需要一定专业特长,文化知识略知一二就足够了;音乐作品具有很强的思想性、艺术性,必须对音乐作品的内涵有更准确的把握,如果文化素质跟不上,就无法领悟作者的意图,无法表达音乐作品的真谛,只有具备“博”与“专”高度统一的合理均衡的知识结构,才能将学生引向宽广的未来之路。

3、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

教育实践经验是指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教学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以及与之相关的丰富知识和课堂调度能力,音乐教师要善于积淀这种教学实践经验,因势利导地去把握课堂教学,并且善于时刻以音乐的线索捕捉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音乐、体验音乐的积极性(如《春雨》)。

4、工具知识

它包括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现代教育技术,实现世界知识经济全球化所必要的外语知识,进行实验研究必备的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

教师的知识如同源头活水,只有把学到的知识变成“活水”,才可能有源源不断的“清泉流淌”。

三、加强艺术修养,提高审美素质

音乐教师艺术修养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个体人格素质与生存质量的高低。一个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人,能够主动地、充分地使其情感和理智得到协调共处,使其心理结构的各个方面得到较好地发展和完善,更好地实现人际间的沟通与理解

四、发挥创新精神,实施音乐育人

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呼唤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呼唤创新型教师,音乐教育呼唤教师的创新素质。长期实践证明,只有能启迪智慧、培养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生活态度的音乐教师,才是学生最喜欢的音乐教师。

创新型音乐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创造力教育观:

1、突破阻碍创造思维的“心理屏障”。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之花中最美的花朵。音乐是一种动态的充满创造性的非同一性的艺术,这决定了音乐教师应时时充满创造性,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实践机会,通过师生同唱、跳、奏、演等活动让孩子在乐中学、学中乐。鼓励学生多侧面、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独特性和变通性,突破创造思维的“心理屏障”,音乐教学中留给学生一片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创造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2、提倡“鼓励——鼓励——再鼓励”的赏识教育观。

日本著名小提琴家铃木镇一认为,教孩子学音乐时应像父母教孩子说话一样,坚持不懈地赞赏他、鼓励他。创新型音乐教师也不要怕学生音乐学习中的上千次失败,坚信他能一千零一次地站起来,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通过教师的赏识,学生也会获得成功的欢乐,并提高学习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来时,万事俱成。”

3、树立迟播的创新种子也会发芽、结果的创新教育观。

创新型音乐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面向全员,因为没有像两滴水一样完全相似的儿童,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发展其创造性。

4、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传统音乐教育中师生关系是命令与服从的被动关系,这关系势必影响学生创造力的表现。创新型音乐教师已不再是权威的代表,而是保护、激发学生创造力的支持者、导航者,同时又是学生的合作伙伴。

5、树立教学,科研并重的教学观

创新型音乐教师应自觉加强科研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并主动了解现代教育科学的前沿理论及当前国内外音乐教育的研究成果,广泛阅读音乐教育资料,虚心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以促进教学。

第5篇

1.数字艺术设计教育缺乏文化根基

国内一些院校师资队伍中,最为缺乏的是既具有深厚理论知识和艺术修养,同时又拥有实际项目操作能力和创作经验的老师。

目前有些院校的课程设置问题很多,过多考虑使用器材、软件的能力,缺少相应的人文课程,如戏剧学、影视心理学等。另外需要大量的影视赏析、影视剪辑、音乐剪辑课程,去掉一些计算机课程的设置,这样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艺术修养。

2.数码艺术教育体系不完备

中国美术学院媒体动画学院图形图像研究中心主任曾立人教授,借鉴北美的教学体制,把教学体制形象地分成金字塔形,其包括三个等级:最底层的是技术手段型,以软件、硬件为侧重点来教学的模式;其次是原创内容型,以培养创意为主的教学模式;最顶层的是人文关怀型,与国际化接轨,培养可用性研究人才为主的教学模式。

我国现在还停留在底层的教学模式,以技术培养为主,开设很多计算机课程的阶段。

3.理论研究领域空白

数字设计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直到现在,已经过了10多年的风风雨雨,尝试性的高校数字设计专业教学也不下8年,但数字设计的专业理论研究在国内几乎还是一项空白。全国为数不多的专业刊物和相关大学的学报很少能见到数字设计的研究论文,也看不到较规范的数字设计教材。

4.轻视设计创意,注重技术操作

当前数字设计教育习惯以软件的操作熟练程度来评价水平高低,主要看谁的软件玩得精到。数字设计作品缺乏创造力、相互抄袭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学生当中。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曲建方教授认为,各个院校可根据自己的特点去培养、发展学生创造力。技术只是种手段,艺术创造力才是核心。

二、数字艺术教育发展的措施和思路

1.重视学业修养和基本功训练

通过开设数字媒体的基础性课程、方法类课程等,加强学生在数字媒体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为学生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宽厚的基础。

2.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服务于学生的人本思想

开设多种可供选择的、有针对性的课程,使学生能够灵活、自主、充分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利用开放实验室和工作室,在不同的时期给学生提供不同类型、不同水平的科研训练,使学生的数字媒体研究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与培养。

美国的大学在选修课程的设置方面,各个学校都结合本学校以及该专业的发展特点,并根据社会需要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要求,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可供选择的课程,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与需要。

专业的设置面对不同的就业去向,如影视、动画、游戏、广告、网络,使得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实践课程安排。学校可以建立一套独立完整的数字化技术系统,甚至是完整的数字化生产线。影视数字化系统可以全部采用数字化手段,从摄录到制作的全过程都采用DV,贯穿影视的前、中、后期。游戏专业同样根据游戏行业的取向来设计专门的游戏制作训练。

学校也可能按照学生未来不同的职业岗位,教师完成了基础课教学后,根据就业的要求来设计他们的专业课程。在美国的大学中,往往是学生选老师,学生有条件根据自己的设想,选择将来想要从事的职业,并投入更多精力在自己所选的课程中。

3.重视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适应市场需求

数字艺术横跨艺术、技术两个领域的特性要求人才的培养也要实现艺术、技术的结合,同时兼顾原创人才和中低端人才的阶梯培养。

目前国内数码设计类公司在招收人才时遇到的主要问题是,艺术人才与技术人才之间难以沟通,懂艺术的不懂技术,懂技术的不理解艺术。有专家分析说,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国高校等相关教学机构对市场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太差,专业设置和调整尚未跟上产业发展的需求步伐;另一方面表现在现有的学科分割严重,对数字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和起点不够。

4.建立院校高端师资资源的共享,提出有操作性的教育方法

如上海交大由软件学院和媒体与设计学院联合办学招生,融合了计算机和艺术两方面的科研教学资源。另外,还依靠与国际数字媒体业界著名公司建立合作渠道,共同建设数字艺术产学科平台,并定期聘请国际业界专家执教。

北京大学为教学配备最有效的师资力量,更主要的是充分借助外界教学力量,以培养实用高级专才为目的。

5.定期举办全国性高校数字设计教学论坛或会议

对当前数字媒体教学及影视动画教育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作深入的探讨。深入领会教育部门、文化部门等有关领导与专家围绕数码艺术教育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文化市场需求等方面的指示精神,了解国内外数码艺术教育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与国内外数码艺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展开富有成效的交流与互动。

6.许多专家提出数字教育与市场中的企业建立联系

请有丰富经验的业界人士担任客座教授,引入业界的实战经验和新鲜创作理念。院校和企业探讨的问题是目前数字艺术教育领域里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即教育与市场的接轨。参与院校教学的企业人员要保证课程质量、时间安排;企业与学生之间要将宝贵的经验倾囊而授;安排好学生参与企业的项目制作等。

结语

如今信息时代是建立在以电子计算机为平台的基础之上的。视觉艺术和视觉艺术教育亦如此。在不久的将来,以计算机为平台的数字艺术将成为视觉艺术的主流,数字内容和文化产业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因此,我国的数字艺术教育应该不失时机地把握住时代主流,及时调整教学体系和学科建设,建立和发展面向21世纪的数字艺术教育,推动中国数字艺术教育的发展。

内容摘要:文章紧扣数字艺术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与解读,着重论述数字艺术教育发展的措施和思路。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数字艺术设计人才,是国内数字艺术设计教育者需不断探讨和提高的问题。

关键词:数字艺术教育市场

数字艺术教育体现在数字、艺术和教育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不同方面。

数字指的是数码技术。现代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技术也日臻成熟,因而带来广泛的应用领域;艺术是情感、激情、精神世界;教育就是要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发掘个人的潜质,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面对国际国内大市场,市场的需求是多样化、多层次的,顺应时代开拓和发展数字艺术教育,设计一套完整系统的专业学科体系,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蔡军.适应与转换——高速经济发展下的中国设计教育.国际设计教育大会ICSID论文,北京:清华大学,2001.

第6篇

关键词:拉丁舞;艺术表现力;影响因素;培养对策

1.前言

拉丁舞是属于文艺范畴的舞蹈演变而来的体育项目,兼有体育和舞蹈艺术的双重特点。以动作作为艺术语言,表现感情活动和人物思绪,对舞蹈者的艺术表现力上有着很高的要求。[1]其属于体育舞蹈的种类,包括桑巴舞、伦巴舞、斗牛舞、恰恰恰舞和牛仔舞。是体育舞蹈锦标赛的必选项目。拉丁舞参赛者按照多变的节奏和丰富的韵律,构成点与线的移动和静与动作的结合的各种造型,这种造型具有爆发性、对比性、转折性、整体性、进而给人以特有的瞬间美、过程美、变化美和立体美的享受,而影响这诸多美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表现力。那么,如何培养我国拉丁舞选手的艺术表现力,这是目前体育舞蹈教练员和科研人员急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研究影响我国拉丁舞选手艺术表现力的制约因素,并针对这些制约因素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就显得十分必要。本研究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与形势下来展开工作的,希望通过研究能找出其中原因,探寻适合我国拉丁舞选手特点,能较快提高他们艺术表现力的方法与对策。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观察法,逻辑分析法。

3.结果与分析

3.1影响拉丁舞选手艺术表现力的因素

表现力是指舞者用整个身体(包括脸部、躯干、四肢)将音乐的风格、内涵,所需表达的情绪通过动作表现出来,能让你从动作上看出是欢乐、活泼、遐想还是忧伤,且动作与音乐风格紧紧结合在一起。本文作者通过查阅大量有关文献资料和结合专家意见,把影响拉丁舞选手艺术表现力的制约因素主要归纳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个方面。

3.1.1主观因素

3.1.1.1艺术修养。拉丁舞是选手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身体能力、审美能力和技巧)在其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情况下,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

3.1.1.2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2]拉丁舞是一门综合艺术,选手的人文素养是通过能把握不同拉丁舞的风格,了解其特点并能将对不同舞种的理解融于舞蹈之中来反映的。

3.1.1.3心理素质因素。心理素质影响艺术表现力发挥,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是提高拉丁舞选手艺术表现力的关键之一。拉丁舞选手在比赛、表演、训练中不仅是身体的活动,而且也存在心理活动,其中心理活动对人的身体活动起着调节和主导作用。

3.1.2客观因素

3.1.2.1舞伴配合因素。拉丁舞的最高要求是两位一体,合二为一,才能极具艺术表现力地演绎各舞种不同的风格和个人独具的魅力。

3.1.2.2专项身体素质因素。随着拉丁舞技术难度不断加大,动作速度加快、动感加强、力度加大,选手的运动强度也相应加大,对选手的身体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具备良好身体素质的选手,才能够更好地完成各种高难度的动作,提高技术动作质量,充分发挥艺术表现力,争取竞赛好成绩。

3.1.2.3舞蹈创编能力因素。一套动作的编排不是简单的单个动作的罗列,而是动作间的有机联系、和谐配合及完整统一。动作的编排既要体现各舞种的技术特点,又要符合音乐的风格、韵律,同时还要根据舞者的个性特点、国际发展趋势、运动学原理、美学知识来编排。舞蹈创编能力是选手舞蹈综合素质中的重要素质。

3.2拉丁舞选手艺术表现力的培养对策

3.2.1提高选手的舞蹈艺术修养

3.2.1.1提高文化素质。从人文视野来看,舞蹈艺术本身属于文化修养范畴,舞蹈艺术可以提高对艺术的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有良好的文化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

3.2.1.2提高舞蹈理论知识。要从各种渠道了解和学习中国舞蹈史、外国舞蹈史、美学概论、民族学、民俗学、艺术人类学、人体解剖学、音乐基础理论等,只有懂得了这些,你才能对所要表达的舞蹈有一个较好的诠释,从而提高表现力。

3.2.1.3提高拉丁舞欣赏水平。首先,要了解拉丁舞的审美特征。舞蹈的形象性、感染性、独创性和技艺性是形成舞蹈美的四个基本审美特征。其次,要了解拉丁舞的种类、样式和各舞种的不同风格。选手只有了解了它们的发源地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各舞种的动作特点和风格,才能通过肢体语言的表达、情感的投入等将舞蹈的思想内涵与意境准确地表达出来。

3.2.2加强对选手舞蹈人文素质的培养

提高人文素养关键在于提升审美能力,教练员应鼓励选手多运用网络、国际国内高水平比赛录像、舞蹈书籍等资源多了解、关注拉丁舞相关知识、资讯,使他们在具备一定文化底蕴的基础上有高品位的审美能力,让选手在了解和揣摩不同舞种、不同音乐伴奏所要表现的情绪、情感和思想内涵的基础上提升悟性,并坚持不懈的学习,提高舞蹈表现力。

3.2.3提高选手的竞赛心理素质

拉丁舞比赛不仅需要精湛的技术、良好的身体能力,更需要稳定的心理素质。技术、体能是选手竞技状态充分发挥的前提。而心理素质的强弱也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影响我国拉丁舞选手艺术表现力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选手的艺术修养、人文素养、肢体语言表现力、心理素质、舞伴配合、专项身体素质、舞蹈创编能力因素和教练员的执教能力等八个方面,这些因素从不同的层面上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选手艺术表现力的发挥。

4.1.2根据各制约因素对选手艺术表现力的发挥带来的不利影响,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的对策。着重从选手舞蹈艺术修养的提高、舞蹈综合素质的培养、舞伴之间配合能力的训练、拉丁舞基本功的加强、教练员执教能力的提高、选手良好竞赛心理素质的培养等六个方面来培养和提升拉丁舞选手的艺术表现力。

4.2建议

4.2.1专项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提高动作表现力关键

运动员在学习、训练中应该首先抓身体各个部位基本姿态的规范训练,提高身体各部分协调运动的能力和节奏感,塑造优美的姿态;并且运动员在心理要有表现意识,通过心理训练以及比赛心理训练,增强运动员心理承受能力,这样才能提高选手动作的表现力。

4.2.2舞蹈意识和音乐素养训练的运用是培养表现力的重要手段

舞蹈意识和音乐素养训练能增强运动员的自信心,使运动员在提高整体表现力的同时又形成他们自身的表演风格。许多教练员一般忽略舞蹈意识的训练,而过分注重动作的规范性,最终导致运动员在表演和比赛中缺乏“美感”。

4.2.3教练员是培养运动员表现力的工程师

运动员表现力形成的初级阶段,往往是通过对教练示范的模仿[4]。因此,教练员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拥有正确、优美的动作示范和精炼的讲解,才能吸引运动员,激起他们的学习和训练的欲望,快速地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通过反复模仿融入自己的个性从而提高了选手表演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作者单位: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参考文献:

[1] 徐金陆,吴东方.培养和提高优秀体育舞蹈运动员表现力的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20,(10):38-39.

第7篇

毕业论文 摘 要

声乐是1门综合性艺术,它的学习演唱过程是1个集声乐技术技巧、心理素质、文化艺术修养以及人生体验为1体的综合性的提高和发展过程。歌唱艺术的表现手段是声音、感情和动作,人们总认为在这3个要素中最重要的应该是声音的好坏,因此,在众多的声乐学习者中有更多的人都把技巧的学习放在首要位置,而忽略了其他因素的影响。技巧的学习固然重要,然而却不是唯1的。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有1个不可或缺的因素,直接影响着声乐的教学成果,那就是心理因素的影响。在声乐的教学中就应该正确培养和运用歌唱心理,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并且正确处理教学中的师生关系等, 把歌唱心理的培养和调控正确地运用到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去,使其完美地结合起来,从而有机地改善和提高我们的行为效能。

关键词:歌唱心理;感觉;兴趣;情绪;学习态度;师生关系

ABSTRACT

The vocalism is a comprehensive art, which the process of study singing is a pocess of enhancement and development. It is a collection of vocality technology skill, psychological quality, cultural and art accomplishment and life experience. The art of singing performs as the sound, emotion and action. Some people always thought the most important element was the sund quality among the three essential factors, therefore, many people put the skill study at the most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multitudinous vocality study,while igored other factors influences. The skill study is absolutely important but not sole. During the process of vocality study, there is a indispensable factor and directly affecting the vocality teaching achievement,that is the psychological factor influence.During the process of vocality teaching ,in order to make the students having the right study attiude,singing psychology must be set and up.Besides,the teaching voaclity relationships between teacher and students must be take good care of. Therefore, the singing psychologys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into vocality teaching, so as to make the combination perfectly,thus to improve and enhance our behavior organically and functionally.

Key words: sing psychology; the feeling; the interest; the mood; the study attitude; the relation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第8篇

关键词 龚贤 山水画 笔墨风格 影响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7-0112-02

龚贤(公元1618年―1689年),又名岂贤,字半千,又号柴丈人,江苏昆山人,是明末清初时期杰出的山水画家。龚贤与当时金陵地区的画家樊圻、高岑、邹、吴宏、叶欣、胡、谢荪并称“金陵八家”,并位居“金陵八家”之首。他是位既注重传统笔墨又注重师法造化的山水画家,其创作以五代董源、巨然的画法为基础,以宋初北方画派的笔墨为主体,参以二米(米芾、米友仁父子)、吴镇及沈周等人的笔风墨韵,同时结合自己对自然山水的观察和感受,形成了浑朴中见秀逸的积墨法。绘画主张以造物为师,其画既有传统又有创新,在山水画创作上不拘古法,自成一家。

一、龚贤山水画的笔墨风格

龚贤的笔墨风格分为两种,世人称之为 “白龚”和“黑龚”。他善用黑白对比的技法,前者浓密苍茫,后者简淡雅洁。他在《半千课徒画说》中称:“非黑,无以显其白;非白,无以利其黑。”龚贤山水画的笔墨风格的转变经历了由白到黑、由浅到重、由简到繁、由一般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师承传统到师法自然,再到心师造化,由追求用笔到追求用墨,再到追求笔墨浑厚。 正如他自己所说:“纵使笔不笔,墨不墨,画不画,自有我在。盖以运夫膜非墨运也;操夫笔,非笔操也;脱夫胎,非胎脱也。”

1.白龚时期山水画的笔墨风格

龚贤早期受董其昌画风的影响,笔墨风格和董氏相似,墨色较为淡雅,画面追求明丽典雅的效果,特点是用墨简淡,着重对笔法的追寻,用笔主张“欲秀而老”,秀而老就是准确、简练而流畅有变化。喜欢用秃笔,取之圆润苍劲,勾屋、皴擦、画树和点苔苍老有力。对于龚贤在用笔上的特点和成就,画家程正揆在赠龚贤的诗中道:“铁干银钩老笔翻,力能从简意能繁”。他提出笔法、墨气、丘壑、气韵作为画家四要,强调作画要中锋用笔,认为“笔要中锋为第一,惟中锋乃可以学大家”“ 中锋乃藏, 截锋乃古, 与书法无异。笔法古乃疏、乃厚、乃圆活, 自无刻、结、板之病”,即是说笔法要古、健、老、苍,才能避免刻、结、板之病,十分精辟。他的这类山水画作品, 通常被称之为“ 白龚”。白龚山水,以线条勾画树石轮廓为主,用笔简,纯用干笔淡墨,皴染较少,空勾石纹,仅于阴凹处用密笔皴,造成空间感。这种笔墨风格恰能体现出他用笔的擅长。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自藏山水图》和上海博物馆的《山水图》。

2.黑龚时期山水画的笔墨风格

龚贤晚期的山水画创作进入个性化的创作阶段,也是师造化、得心源的阶段。他借鉴吸收了米氏云山的积墨法,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积墨画法,开创了新的画风,俗称“黑龚”。 这种风格的作品则以用墨见长,对此他自己也颇为得意:“评余画者亦谓墨胜于笔”,其运墨的高超技艺为后人所称誉。龚贤善于用墨,用墨注重黑、浓、重、精、奇、韵,追求沉雄、苍郁、浑厚的艺术风格。主张墨气要厚、润,以层层积墨见长,虽不用泼墨,实具有泼墨烟润淋漓的效果。其所画山石树木中锋用笔,苍劲古厚,并用积墨法作反复皴擦积染,多至十几层,墨色极为浓重,但仍有深浅、浓淡、明暗等细微变化,山石树木往往浑融一体,仅在阳面或轮廓边缘处留出些许高光和坚实的轮廓,效果强烈,具有浑厚、苍秀、沉郁的独特风格,成功地表现了江南山水茂密、滋润、幽深的特征。其代表作品有《溪山无尽图》《千岩万壑图》《夏山过雨图》等。

龚贤笔墨风格的转变是从无形到有形,再从有形到无形,循序渐进,逐步转变过来的。“白龚” 画风是“黑龚”画风形成的前提和基础,“黑龚”画风是“白龚”画风追求的最终结果。如果把龚贤山水画的笔墨风格形成归纳起来,可以这样说:“秀”是龚贤用墨初期探索,而后期的“润”“厚”和“重”是龚贤用墨的内在体现,“黑”就是他的外在表现,而“实”则承载了画家人格的展现。

二、龚贤山水画对当代山水画创作的启示

1.笔墨应相应随时代而发展

社会在发展,人的审美能力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提高,笔墨的发展跟所处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总结道:“唐诗重情,宋诗重理,元画尚意,明清画尚趣。”因此,笔墨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局限性,所以绘画的继承和创新才显得尤为重要。龚贤笔墨风格的转变也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的,是顺应时展要求的。现在正处于一个经济发展迅速、文化向多元方向发展的时代,人的审美也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改变。笔墨如何反映时代主题,表现时代风貌,体现时代气息,这是当代画家需要思考的问题。画家应抓住时代这个主题去努力探索,才能创作出大量形式新颖、富有时代精神的作品。

2.山水画家应以传统为师,以自然为师,状物抒情

中国现代山水画的创作既要立足于传统又要借鉴西方绘画的精髓,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所创新,创作出属于自己的风格。龚贤很注重对传统的继承,他认真研读过自五代以来二十几位画家的画法,如董源、范宽等。这就是他所说的读画,这也是每位画家必走之路,不断学习与解析传统的中国山水画的经典作品,借鉴与临摹,才能有所创新与发展。

龚贤绘画主张以造物为师,师法自然、尊重自然、理解自然、表现自然,抒发真情。山水画的创作最大的忌讳就是赁主观想象,无生活气息,没有生活感受就没有真情抒发,更谈不上创新。融入真境,写出真情,这才是画家探索的最高境界。

3.厚积薄发,注重个人的文学艺术修养

龚贤笔墨风格的转变,除了笔墨上的修炼而外,更多得益于他艺术修养的不断提高。他强调山水写生必须追求物象之“真”,并提出山水画应该“有笔有墨”,提倡将书法用笔移入画中。这对后世文人山水画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使后来的画家开始了对笔墨结合的探索。传统文人画家十分注重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把笔墨气质看得比表面的画面效果更重。潘天寿评论赵之谦和任颐时说:“赵任叔能多活三十岁,到八十岁成就会更大,任伯年也多活三十岁,到八十岁成就不会高很多,吃亏在修养学识差,提款不会题。”二人都是海派,任颐因缺少传统书法的修为和诗文修养而导致笔墨语言不够精深,妨碍了他的画格进一步提高,只能拓展绘画题材与广度。所以,陈师曾在论文人画写意的价值时就认为:“文人画之要素,第一人品,第二学问,第三才情,第四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在当代山水画发展创新过程中,如何不断提高个人的文学艺术修养,这是值得当代画家们为之深思的。

现在中国的社会环境、人文环境、艺术环境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更加有利,当代画家应结合自己的艺术实践与人生的感悟,探索出山水画新的发展道路,把中国山水画推向一个崭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中学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326-3587(2011)07-0055-01

长期以来,一些美术教师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失去了自我探究的动力和习惯,严重压抑了自身潜能的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被压抑了。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已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是当前美术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也是素质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因此,美术教学中应更注重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了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

一、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不少学生对美术没有兴趣,因此学习与生活脱离,还有就是对美术理论知识的缺乏,不知道怎样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从而导致学生对美术失去兴趣。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坚持贯彻启发式原则,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从而增强其艺术表现欲和创作欲。

一件好的美术作品,一次成功的作品展览,一次精到的示范,一个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论文导入,一句鼓励的话,都可以引起学生对美术教学论文的短暂关注和学习激情,而要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长久保持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有一个长久而系统的计划,认真分析和研究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习惯和个性心理,采用能使学生快乐,符合学生认知习惯,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富有时代气息的教学论文形式、教学论文内容、教学论文办法,通过长久而不间断的鼓励、诱导,才有可能使学生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浓厚兴趣,并能长久的保持下去。

二、诱发想象,发挥创造性

想象是学生思维的翅膀。学生一旦张开想象的翅膀,便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飞翔在形象思维的天空,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挥。教师要通过精炼而艺术的语言,生动又直观的教学及创设好的艺术氛围,积极诱发学生大胆想象,包括对美术创作的内容、色彩等的想象。英国诗人雪莱说:“人的想象过程,就是创造力的发展过程。”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作品就缺乏学生自己的特色。

三、鼓励求异,保护创新思维

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范画及优秀作品的欣赏,对于作画大都心中有数。但是,许多学生喜欢“依样葫芦”,尽管有些学生表现得还相当不错,但就作品而言缺乏创造性、缺少个性。教师在肯定的同时,应多鼓励他们标新立异,突破定势思维的影响,突破范画等的约束,敢于独辟蹊径,与众不同(当然,适量的临摹练习在美术教学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即便有的学生作品显得幼稚、荒诞或丑陋,但这恰恰是他们的创新意识的流露,有的说不定还体现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教师应及时予以保护和激励,切不可挖苦,讽刺学生或将这“一棒子打死”,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加强指导,培养创造能力

第10篇

论文内容摘要:独唱艺术的特点是抒情性比较突出,除了表现情感、情绪之外,也要表现歌曲规定的意境,包括歌曲的伴奏所创造的气氛和形象,才能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本文通过“声”与“情”“进行”与“休止”的关系简单地阐述出独唱歌曲艺术处理的重要性。

独唱艺术同所有音乐作品一样,要依靠歌唱者或演奏者根据词曲作家的作品进行再创造。要演唱好一首歌,演唱者首先要了解词、曲作家创作时所依据的时代背景、社会生活和词、曲作家的生平及世界观等,再从作品的创作意图、主题思想、风格特点出发,对作品的内涵进行反复的、认真的分析和深刻的理解,在头脑中构筑一个完整的、准确的音乐形象,并且使自己的情感、情绪与作品完全融合在一起之后,才能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才能较完美地表现歌曲的感情和意境。

一、“声”与“情”的处理

声乐技巧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的声音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特别的工具。以“声”表“情”,唱“情”才是目的。所以有人说以“情”带“声”,“声”为“情”役,从而使“声”“情”并茂。

但是,是唱“情”还是唱“声”,又是声乐界历来争论的一个美学问题,也许这就是促使声乐发展的两个侧面吧!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古人唱歌兼唱情,今人唱歌唯唱声”,概括地反映了这种争论,同时也表明了作者对唱“情”和唱“声”的褒贬。

唱歌要靠歌喉发出声音,即运用歌声来表达某些特定的情绪。在唱“情”和唱“声”的问题上,“声情并茂”加上“情景交融”是演唱者追求的高度境界,这是声、情表达的统一;如果声中无情或少情,或是有的人想显示他(她)的某些低音或高音,或者某些丰满、响亮的声音而脱离具体的歌曲内涵,这些就是声、情表达的矛盾。

一个声乐演唱者掌握发声的全部技巧,它的目的只是为了如何完美地表现歌曲内容,好的发声方法只是为了完整体现歌曲的一个手段,而不是目的。作为一个有可能成为专业声乐工作者的人来说,对“声为情役”这个道理是不能偏废的。“情”(有的还包括一定的“景”),它可以包括时代的特点、民族特征、社会性质、人物性格、思想感情、生活情趣等等,也许还包括经演唱者精雕细琢后比原作规定和设想的还多还深的精华。掌握住娴熟的声乐技巧能够保证歌唱艺术的表演无后顾之忧,而加强在艺术上各方面的修养,就能充分地运用声乐技巧,丰满地、恰到好处地完成预期的演唱任务。当然,这需要演唱者的思想高度、生活体验和艺术修养,包括技艺功力和表演才能有很深的造诣为前提。如果发声技巧掌握不好,基本功不扎实,音色不好听,音域不够宽广,不能控制有素,驾驭自如,即使他对歌曲的内涵理解得很深、思想表达处理得很好,歌唱也只能是做到有“味”,不可能达到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作为学习声乐的学生,掌握技巧的能力有大、小、高、低之分,要掌握全部高难的声乐技巧虽说是每一个声乐学生努力追求的目标,但毕竟是有某种限度。在艺术上,大都各有所长,也会各有所短,有的学生声乐技巧掌握得可能不错,但有可能在艺术表现上却相差很远,例如唱歌没有感情,只是把音符、节奏、歌词等十分表面化的东西唱了出来,音乐的内涵就无法表现出来。就像烹调一样,同样的东西和调料因为火候和时间掌握不一样,味道却不同是一个道理。因此,我们应该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既重视声乐技巧的基本功训练,又要不断分析自己技艺上的优缺点,努力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在艺术表现上多磨砺自己,发扬长处又要有新的攀登。

二、感情的进行与休止的处理

歌唱是表述感情的。我们上面所提到的“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已经成了声乐界熟知的原则,但声音未开始前和停顿后,感情的状态又如何呢?通常我们在表述一件事情的时候,头脑中都会有一个清晰的思路,然后才能完整地表达出来,除非有突然的事情打断了谈话。歌唱是一样的道理,感情应比声音先现又比声音晚收,这种感情先现和延留是以情带声的自然结果。

大家都听过讲故事,笔者想大家在听的时候,都会随着故事情节的起伏,情感也会有很大波动。歌唱也是一样,感情先现和延留的长短随句子的语势、情感的强烈程度的不同而变化。如舒伯特的《魔王》,从魔王引诱孩子的唱段结束,转入孩子惊恐地呼叫,因情景人物完全改变,同时感情也很强烈,必然需要较强的感情先现。孩子的唱结束于问话:“那魔王低头对我说什么?”音乐的倾向性很强,感情的惯性也较强,必然有较强的感情延留。在父亲安慰孩子的唱中,表露出的是强作镇静以及尽量给孩子安慰解除他的紧张,所以在唱完“我儿,我儿,我完全看清”,转入“那只是些柳树的灰色阴影”之前,因为情绪波动不大,不需要太强的感情先现,也没必要较长的感情延留。

在歌曲相邻两句间,上句的感情延留绝不能侵入下句的先现中,但下句语势和感情先现强于上句句尾的感情延留时,可以把此先现侵入在上句尾的音中。例如:贺绿汀的《嘉陵江上》这首歌前的“我必须回去,从敌人的枪弹底下回去”,到“把我打胜仗的刀枪,放在我生长的地方”,一句比一句的感情表达强烈,每一句尾处感情延留虽然是强的,但语势和感情先现要求时,下句先现只能利用休止和气口,不能侵入上句句尾。

第11篇

关键词:书法;意志;情趣;修养

陶行知先生主张“教人做人,教人做真人,教人做真善美的新人”,教育学生先学会做人。常言说:“字如其人”。 所以,学习书法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鲁迅先生也说:“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因此,要想把书法写好,必须注重学生自身的各种修养。

一、 感受书法艺术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自觉和积极学习的强化因素。只有当学生对书法学习感兴趣时,他才能积极主动而又愉快地投入,不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在书法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使教学内容丰富新颖、富于情趣,以激发学生的偶发兴趣;另一方面要借助于各种引导来培养学生持久而深刻的稳定兴趣。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在教学中选择灵活多变、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来唤起学生的学习激情,同时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又可以转化成进一步学习的强大动力。

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多样的。教师应改革一堂课一练到底、枯燥单一的训练模式,而辅以各种手段,以唤起学生的练习兴趣。如让学生欣赏古今名家名帖讲些书家学书的轶事或适当引入音乐来诱发学书情境; 平时,我经常注意收集一些著名书法家的小故事,如:虞世南画腹练字的故事,怀素用芭蕉叶练字的故事,文微明临摹《千字文》一天一遍的故事……写字课上,我就有计划地讲给同学听,使学生在饶有兴趣的故事中,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受到教育,受到启发。

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不断提高鉴赏能力,从而激发出临帖的冲动。我们还观看了一些记录片,其中有一集是介绍唐朝书法大家颜真卿的,其中介绍了他为平定安史之乱失去了几位亲人,并写下流传千古的《祭侄文稿》的故事,同学们深深地被这个故事被感动了,对于颜真卿高尚的品德产生了崇敬之情,并对学习颜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机会,使他们不断品尝到胜利的果实。比如,可采用举办展览、办手抄报等形式,让他们的书写能力在各种活动中得到肯定。对优秀学生可组织参加大赛,让其充分展示才华;对大部分学生可把他们的作品用红笔圈出好字并写上评语张贴在教室墙上,通过不断更新让学生进行比较,感受进步;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抓住一点一滴的进步加以表扬。

二、锻炼意志力,培养练习书法的恒心

所谓“认认真真写字,堂堂正正做人”,要把毛笔字写好,需要勤学苦练,那就需要练习者日复一日,持之以恒的练习,这就是一种考验。书法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意志品质。意志是通过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我们通常称之为毅力。职业学校的学生的做事热情高,好冲动,由于意志薄弱,做事难以持之以恒,遇到困难就会改变初衷,知难而退。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老师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写一手规范、漂亮的字,也不是朝夕之功,一蹴而就的,而是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必须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才可望有所改观。这对学生的恒心和毅力是一种考验。学生看到好字,急于模仿,但眼高手低,事后觉得技不如人,又可能会丧失继续学习的勇气。此时,老师一定要帮助他们明确目的,树立信心。用古人学习的生动事例,正面引导,使他们逐渐克服畏难的心理,主动去学习,如此循环往复循序渐进,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手上功夫,而且使他们心理的抗击打能力增强,使他们懂得:做任何事都会遇到困难,只要有恒心有毅力,耐心坚持下来,一定会取得成功。

正确的写字姿势,是写好字的基础。姿势不正确,不但不利于写好字,而且会对学生的身体造成很多的危害,因此我非常重视写字姿势的教学。为了使学生能准确地掌握写字姿势,我除了充分利用写字姿势图外,还演示给学生看。学生写字时,我还随时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发现不正确的就逐个帮助纠正。正确的写字姿势固然很重要,但要写好字还必须依赖于科学的训练方法。我认为“临摹”是学生练字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临”和“摹”是两种不同而有联系的学习方法。一般程序是“摹”在先,“临”在后,但两者交替穿插地进行,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培养审美情趣,提高艺术修养

书法,不仅仅是写字,它跟绘画一样,是一种艺术创造,练习书法的同时也要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所以也要注重书法课的文化涵量,多形式、多角度增加学生的文史知识。首先要求每一个学生熟悉中国历史朝代表,然后把每个朝代杰出的书法家列举出来,比如:唐朝列举了以下书法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等,通过朗读,很快就能背诵,在以后的时间里,随机给他们讲这些书法家的故事。长此以往,他们所掌握的写字以外的知识就逐渐丰富起来。对于学习其它功课也有很大的帮助。

    写好字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最起码的,但现实却并非如此。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电脑的普及,人们连钢笔,圆珠笔都懒得去练,更别说静下心来用毛笔写字了,我们作为教师要使学生感受到汉字书法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优秀文化。写一手好字不但让人看了舒服,还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古代书法家的书法,有的遒劲有力,如铁干虬枝;有的清新飘逸,如行云流水;有的端庄秀丽,如峻山险峰;千变万化,各具情态。在欣赏各家书法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集结古代文人的名言警句、优美诗文,自己进行书法创作,把积极健康的思想内容用这一传统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做到艺术性与思想性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和书法艺术热爱的健康的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全集》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5年

第12篇

骆恒光 号翼之。1943年6月生,浙江省诸暨市人。浙江教育出版社编审,浙江省文史馆馆员,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曾任第四届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书法理论研究会主任。现为浙江省书法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副院长,浙江省教育厅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浙江文澜书画院院长,杭州黄宾虹学术研究会顾问,浙江省余任天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辞赋学会副会长,浙江省书法家协会顾问。1969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在浙江教育出版社从事美术、书法编辑工作。出版有《骆恒光论书》《行书法图说》等专著9种,《骆恒光写书谱》《骆恒光行书卷――书自作诗百首》《骆恒光水墨山水写意》《骆恒光书画集》等作品集和字帖50余种。发表《论“意在笔前”之“意”》《米芾早晚期书法代表作品考》等书法理论文章80余篇。责编浙江省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小学《写字》课本18种。

中国传统的诗、文、书、画艺术要达到繁荣昌盛的气象,一赖主体文化的根基深厚,根基愈深,生发后劲愈足,诗、文、书、画虽分属主体文化各分枝,均同根同基,受主体文化之孕育;二赖相互渗透,转相灌注,以求会通。

骆恒光先生长期从事美术编辑工作和诗文书画创作活动,他植根于历史传统文化,又勇于接受现代意识。由于对艺术的执着追求,终于使自己在诗、书、画、论等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境界,成为一名知识面比较广而又独具特色的书画艺术家。

骆先生在美院求学期间,深得现代诗文书画大家陆维钊先生的教导,广泛阅读文、史、哲、美多方面的书籍。经过刻苦自学和先生的时时点拨,逐渐掌握了古典诗词的音韵格律,迄今已写下干余首诗词,出版有《骆恒光书自作诗百首》等。有些诗稿曾受到陆维钊先生的亲笔圈点和好评。他的诗学主张崇尚真切自然,力去矫揉造作。凭他的个性,特别喜爱陶渊明的田园诗、白居易的叙事咏物诗,因为他们的诗言近而意远,给人以无穷的回味。读骆先生的诗,婉转圆润,不粘不隔,富有平淡自然的情趣和深邃的哲理。

骆先生的绘画起步早,起点高,早在30年前就学画,陆维钊先生曾为他题写《骆恒光写意山水册》。从册页中的山水画可以看出,他艺术修养深厚,笔墨功夫扎实,有自己的艺术追求。他善用笔、用水和用墨。构图讲究变化,意境尤美。但后来一直把精力放在书法创作和理论研究上,画画渐少,也很少发表,所以人们只知道他是书法家,不知道他还是画家。近几年他频操画笔,热衷于山水画临摹和创作,积累了大量的画稿。他的画令同行刮目相看。在他的笔下,山水云树奇幻多变,如华山之险,峨眉之秀,北国江南,各有风采,既有黄宾虹的雄浑气势,又有余任天的清逸风韵。骆先生主张向前人学习传统技法,汲取精华,同时反对程式化倾向,注重面向生活,为真山真水传神写照,画了许多写生稿,用到他的画中。因此他的画生活气息浓郁,有时代特征。

骆先生浸卷,气息深醇,善作诗文,题咏风雅。他的画常见题上自己作的诗文。他又擅长书法,以书法笔法入画,笔力道劲,笔致多变,笔墨趣味尤好。诗书画在他的作品中高度结合,融为一体。当代山水画名家评他的画,有两大特点:一是长于书法,笔墨功夫极好,好的画是“写”出来的,气韵生动,若剥离色彩、造型,线质可观,有价值;二是长于诗文,造境好,有诗意,“文”气弥漫,可游可居。这两方面优势,是一般中国画画家所缺少并羡慕不已的。试想没有深厚的文学修养和笔墨功夫,能画出好的中国画吗?

骆先生英年学书胸怀壮志,向当时校内外的书画名家请教。尤其是陆维钊先生,全面系统地教育他学习书法艺术。骆先生的书风流变,可以划分3个阶段。第一,以学习精严工整的楷书为主,尤以功力见胜,他喜临《张黑女碑》、智永《真书干字文》、欧阳通《道因法师碑》,又取法钟繇、文徵明、欧阳询作小楷。近年来有两件小楷力作问世:一件为《杭州张忠烈公祠堂碑铭》,另一件为西冷印社出版的《小楷唐宋诗词帖》,其作品用笔灵变,时见笔势映还,生气远出。第二,以二王为宗,从米芾人手,以秀逸的行草见长。他从王羲之《兰亭序》和怀仁集王书《圣教序》中揣摩用笔和结体的规律。第三,由下溯上兼临汉魏碑刻,秀逸与奇倔一炉共冶,以独具面目的行草和榜书见长。在深入学米进程中,注重结字、布势和线条的变化。作品入编《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集》《全国中青年书法家二十二人作品集》《中国著名书法家百人作品集》(日文版),并已出版《骆恒光论书》《行书法图说》等学术专著和字帖50余种,备受各界人士赞赏。

骆先生为人笃诚俭朴,学风严谨,不慕名利,不事张扬。他在潜心从事书画创作的同时,还热心于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曾多次参加省市有关部门组织的书画名家义卖赈灾活动,反映出一位人民艺术家的高尚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