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06 01:33: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关于冬天的古诗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诗词;云雾雨雪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古诗文中有许多描述自然现象的优美诗句。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等等。自然景象是人们熟悉的场景,正因如此,诗人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个人的感觉并用某些自然现象来衬托个人的思想感情以及人生理想。在关于远古时期,我们先人对云雾雨雪何时出现的猜测进行过探究,如:
“癸卯卜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
――郭沫若《卜辞通纂》;在《周易》中:“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暑。”从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和《楚辞》,到建安时期曹操的《观沧海》,再到可以成为“诗的国度”的唐代,都是诗人笔下经久不衰的意象。
一、诗词中某些佳句是阐释自然产生过程
关于云雨的产生和用途在诗句中也有描述: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说到了春季,大片的云彩汇集在一起,产生飘浮在空中的水蒸气,当空气承受不住大量汇集的水蒸气的时候,就会下雨。此时的云,不管是对流云还是层状云,一般情况下都是云层较厚,含水量大,也就是在垂直方向积分含水量大,此时太阳的短波辐射不能直接穿透云层,所以陆地上看,灰黑色的云居多。冷空气在减弱的趋势中与暖空气频繁地进行着较量,既不甘退出主导的地位,也不肯收去余寒。更为此时的雨,提供了条件。由此,万物复苏的春季,天空中的云已为古人(如杜甫等)所熟知,这是一条较为准确的雨情信息。
二、诗人感官地对待自然现象
诗人从他们自己独特的角度和感观来对自然现象下定义。国际上对雨有一套分类、方法和定名,气象观测上对云的定名、特性、编码也有规则,二者之间是不一样的,如何彼此理解和沟通,应该是有意义的。对于雨,相似地有:朝雨、夜雨、春雨、秋雨、过雨、宿雨、新雨、积雨;从大小及浓度上说有烟雨、微雨、轻雨、丝雨、小雨、暴雨、倾盆雨、密雨;还有寒雨、冷雨、飞雨等等。
诗词中普遍能见到的密雨、微雨、急雨、细雨、杏花雨、小雨、飞雨等。例如:
腾云似涌烟,密雨如散丝。残虹收度雨,缺岸上新流。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雨急山溪涨,云迷岭树低。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柳枝经雨重,松色带烟深。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对宿烟收,春禽静,飞雨时鸣高屋。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涧底松摇千尺雨,庭中竹撼一窗秋。
从中可以分析:
(1)以上小雨、微雨、轻雨、细雨等雨都是属于小雨,在现代气象上,就是指雨量小于2.5 mm/h的雨。雨滴大小倒是没有明确规定,从云物理学来看这种小雨雨滴的直径一般应在0.4 mm以下。但上述几种小雨,彼此间还是有区别。
(2)烟雨或许是雨滴最小、浓度较大的雨,在诗人眼中,经常是烟雨蒙蒙,能见度较差,眼前的状态,景物忽隐忽现,朦朦胧胧,好比眼前有一层雾。这种烟雨的雨滴直径的平均值小到10-150lam (0.O1-0.015mm),它大小则是雨滴定义直径中的下界附近。
(3)轻雨、微雨、丝雨应该是在烟雨和细雨之间,可算是毛毛雨,就是雨滴小、浓度大的3种雨。它们对物体、草木、树叶只是稍微打湿,其平均直径约在150-250lam,雨量在0.2-0.4mm/h。
三、以雪为题的感情释放
中国古诗词中还有大多是以雪为题的诗篇,在诗中诗人常常以雪为背景,在描述中加入情景,把关注点放在后半段的诗词主题上,大都是借题发挥,寓情于景。下面我们只以雪等为例,剖析诗人是怎么借题发挥的。
关于雪的诗有: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欲度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农谚中说,瑞雪兆丰年。黄河流域冬天下了雪,来年庄稼会有好收成,冬雪可冻死害虫,到春天雪融后,湿润土壤,有利于春耕播种、植物生长,这是一般的说法。但农业上的丰收,其因素很多,气象上风调雨顺是一个因素,冬天的一场雪,并不能代表来年从春到秋的风调雨顺。丰收也与农业上的耕作、培育有关,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社会因素、治国的因素。所以1-2次瑞雪不一定能保证来年的丰收。
古诗中描述的北方,行走在路上很难,白天尘土飞扬,下雪天路上积雪很厚,只会下马艰难地步行。这就是北方与江南不同,江南绿树青山,灰尘较少,即使是下雪的天,雪也是细小的不大,随下随融,有雪也会是浅浅的一层。
综上所述,云、雾、雨、雪等自然现象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文人们把这些自然现象作为意象运用到诗词创作中来,一方面可以点明诗词创作的地域特征和季节气候特征,另一方面文人也可以假借这些意象来传达自我独特的某些情感,增添诗词的内涵和深度。
参考文献
[1]工岚选.中华诗词名句鉴赏[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2.
[2]黄美元,徐华英,等.云和降水物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摘要:语文教学中,穿插古诗词,让学生了解古人的道德情操,品味诗词精华,做好文化传承。授课中,坚持课前三分钟背诵古诗;课文讲授中,灵活运用古诗词深化课文主题;写作课上,引导学生运用古诗词提升自己文章的意境;模仿名家学写古诗词,鼓励学生也尝试去写,给我们的古代诗词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古诗词;意境;写作;渗透教学
随着社会的进步,网络用语和外来译语的出现丰富了汉语的词汇量,但是有些词语表达的意思中却总感觉缺少了一些汉语本来应该具有的表现力和完整性,缺少了汉语最应该具有的内在情怀与高雅意趣,“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已不再成为青年学生的骄傲,语言中失去了诗意和内涵,有些甚至是趋于粗俗,故而我在语文教学中强调学生学习古诗词,现代汉语与古代诗词相映成趣才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流方式,让我的学生们成为锦心绣口、出口成章的新一代“秀才”。以下是笔者在语文教学工作中的几点心得总结,供大家分析和参考:
首先,在每次上课时,都抽出三分钟让学生背诵课本中精选的古代诗词。如果单独的拿出一首古诗词,简单背诵会感觉枯燥无味,但是如果我们把诗词教育渗透到每一节课堂中,学生接受就容易得多。我在授课中,把教材中编者精选的古诗词,穿插在每次语文课中,指导学生进行背诵。如《十五从军征》,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等,这些诗词,我在每次上课前都布置学生自学,解决生僻字,了解作者简况,等到上课背诵的时候真正三分钟就能见效果,事半功倍。当我们背诵姜夔的《扬州慢》时,我在板书上写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此种悲痛乃亡国之痛,“黍离之悲”成为指亡国之痛的重要典故,姜夔淳熙二年,客游扬州时眼前的这座历史名城凋敝而荒凉,故写下此曲,这阕《扬州慢》所传送出来的国破家亡之伤痛,让年轻的大学生们慨叹历史朝代变迁时,爱国主义激情也会在心中激荡。当我们把柳永和苏轼的词对比背诵的时候,学生高亢激昂的声调真犹如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浪淘尽”的恢宏气势,那低沉婉转韵律又好似“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转多情。
其次,在讲课中,我会根据授课时的情境灵活的运用古诗词对课文进行点化和总结,适时的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操的感化教育。比如在学习老舍先生的文章《我的母亲》时,作者除夕回家看望母亲又匆匆离开时,我板书出唐代大诗人韩愈的两句古诗“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不用语言来描述母亲的不忍离别,学生们就都通过诗句能体会到中国人喜团圆的除夕夜,老舍先生不能陪伴母亲,心中的千万不舍和不安。学习到作者离家在外,不能侍奉母亲时,我和学生一起低声朗诵孟郊的《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其万一呢?教室里沉默无声,也许学生们想到了自己的母亲,也许是沉浸在古诗的那种凝练的意境中。当课文结尾部分写到“去年一年,我在家信中找不到关于老母的起居情况……我拆开信,母亲已去世一年了!”我在多媒体上展示了韩愈的《韩诗外传》卷九中的两句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老舍先生的那种遗憾,那种痛心,别的任何语言都比不上这两句诗来的透彻。中华民族以孝道居道德情操之首,老舍先生的点点滴滴,古诗词的字字句句,哪一处不是在熏染着这些年轻孩子的心思,如此的文字与诗句结合,比我们说教一百次让他们听家长的话,孝顺父母更直接、更有教育意义。
然后,古代诗词,在于学,更在于用。在写作练习时,我会引导学生在谈话和写作中运用古诗词。有一天上课时,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接着倾盆大雨直泻而下地面水流成河。我立刻想起了苏轼的一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我们上课的教室在五楼,学生看着窗外的天气变化,随我朗诵着这首诗,应时应景,深刻体会到东坡先生的敏捷才思与古代诗词的精练美艳。有一个学生在描写同学聚会的作文中写道:(白居易《问刘十九》)红泥小火炉,绿蚁新焙酒,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我笑批到:同学年少,酒换饮料!还有一个学生用“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描写朋友在聚会时迟到了,自己在等待朋友来时百无聊赖的心情,给文章平添了一些趣味。
最后,学古诗,背古诗,用古诗,让古代诗词渗透到我的语文教学当中,我们也要学会写古诗。记得去年冬天的一个早上,由于交通拥堵,校车迟到了,我急匆匆走进教室后,随口做了一首“词”: 《梦江南・等通勤车有感》:梳洗罢,飞奔火神庙。千车过尽皆不是,晨晖脉脉冷风嗖。肠断寒冬中!听着我模仿温庭筠的《梦江南・梳洗罢》的格律胡诌的几句词,学生哄堂大笑,笑声中传达了对迟到的老师的理解和对这阕词的认可。我鼓励学生,大胆地去模仿,多说,多写,可能就会有美妙的句子油然而生呢!
在我的语文课中,穿插古诗词不仅让学生对课堂充满了兴趣,更重要的他们切身体会到了这些精炼句子是我们几千年来文化的积淀。每次语文课都让学生接触古诗,久而久之,他们自然会对古诗词产生兴趣,而后自发的去读,去学,去写。近年来,学习古诗词的热潮不断涌现,从幼儿,到小学,中学,到社会上各个媒体平台,现代中国人在体会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同时也会促进我们现代文化的进步。我们学习古诗的“热”,不是一时的,而将持续的,深入的进行下去,让我们的古代诗词文化在现代中国人身上演绎的更加完美,淋漓尽致,让我们做好中华文化的传承者。
一、明确阅读步骤
阅读诗歌时,一般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1.通读文本
要想通读,先看题目,再看作者,三看注解,最后才是读诗文。很多诗歌初看题目就可以知道内容,比如是托物言志诗,是思乡怀亲诗,还是送别诗。如《江乡故人偶集客舍》这个题目,有很明确的信息:故乡人在外偶然相聚,而且是在客舍中,它的内容里一定有思乡怀亲之念,客居在外又有漂泊流离之感,宦海沉浮之痛,不忍离别之情。
问题是大多数学生不看注解,注解被忽略。教师一定要强调看注解的重要性,使学生养成看注解的习惯,知道从注解中寻找信息。
2. 判断手法
分析语言技巧,包括修辞、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正常的顺序是,先找修辞,找不
到,再找表现手法,还是没有找到典型的表现手法,最后才找表达方式,表达方式一定是有的。
很多学生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混为一谈,眉毛胡子分不清。如果学生能够记住表现手法的类型与每一种类型的典型例子,记住表达方式的类型及每一种类型的典型例子,他就可以像学数学一样掌握了公式定理。
诗歌中表现手法十分重要,常见的有: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声衬静。一般在古诗中,描写细微的声音,如露珠滴落,石上泉水流动,秋冬鸟、虫啼叫,落叶的声响,鱼儿跳动等,就是以动衬静;而描写较大的声音,如竹笛响,牛儿哞叫,箫声,爆竹声等,就是以声衬静。教师让学生记住这些惯例,在分析表现手法时,他会一眼就得出以动衬静,以声衬静的结论。
对比衬托。举一个最通俗的例子就可以说明什么是衬托,问“很高的人和很矮的人走在一起会是什么感觉?”“胖子和瘦人站在一起什么感觉?”这里既是衬托,又是正反对比衬托。在影视剧中,墙上的钟哒哒哒发出很响的声音,为什么?这里的问题是,学生搞不清楚什么是正面衬托,什么是反面衬托。通俗的解释就是好的,同类的就是正衬,比如两个很高的人在一起;好的和坏的,两个相反的在一起,就是反衬。但是不同的诗歌,要做具体分析。
写景抒情。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诗歌典型的
间接抒情。诗句究竟是什么表现手法,在脑子里梳理一下有哪些类型,对号入座。如“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第一句记叙,同时写景,交代了时间、事件、环境,第二句抒情,情感的落脚点是“悲”字,交代了人物。
虚实结合法。教师可以明确告诉学生,送别诗往往是虚实结合的手法,明写送别时的情景,虚写送别后的情景,同时也是想象送别后的情景。学生记住了这个规律,只要一明确是送别诗,就可以基本上判断采用了虚实结合法。
表现手法是考的最多的,学生往往会判断失误,如“白银盘里一青螺”既是比喻,又是想象,很多时候,一句诗既有修辞手法,又有表现手法。很可能学生只判断出比喻,不能够判读出想象。像这种情况,如果阅读题目问的是什么修辞法,只须要答比喻;如果问的是表现手法,就要回答想象。
表达方式只有5种:描写、抒情、议论、说明、记叙。在古诗中,描写、抒情是最多的,难得有直接议论的诗句,说明几乎没有,记叙是有的。在诗歌阅读中,很少有分析表达方式。
3. 分析手法
答题包括3点:什么手法、什么作用、什么情感。
如“白银盘里一青螺”是比喻的修辞和想象的表现手法,把湖水湖面比作白银盘,把远山比作青螺,形象生动地描写了洞庭湖明丽的美景,又是想象,把洞庭湖想象成白银盘,深绿色的远山想象成青螺,表达了对山水美景的喜爱之情。
二、明确阅读的答题模式
诗歌阅读题目的类型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意象类。判断是什么意象,结合原句分析营造了什么氛围,流露表达了什么情感。
技巧类。判断手法,结合原句翻译和分析手法的作用,明确是什么情感。
语言类。概括语言特点,结合原句分析语言特点,表达了什么情感。
炼字类。该字在诗句中的意思,把该字放入原句中翻译、解释分析作用、氛围,表达了什么感情。
三、举例理解阅读步骤和答题模式
诗歌的三大特征是语言凝练,音韵美,饱含情感。教师在教授诗歌阅读时,首先需要提纲挈领地告知学生,每一首诗歌阅读的落脚点都是情感,诗歌就是为了抒情。而抒情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在诗歌中通常都是间接抒情。
以诗人戎昱的《塞下曲》(其六)为例,分析诗歌的阅读理解。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VV①。
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
自有卢龙塞②,烟尘飞至今。
注解,①VV(qīn qīn):形容马跑得很快的样子。②卢龙塞:古地名。
这首诗歌的题目告诉读者是一首边塞诗。边塞诗中的人物是将领、士兵,这类诗歌作者
对他们是颂扬、怜惜的情感,他们有报国、建功立业、思乡怀亲的愿望,这类诗歌的主旨往往是表达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VV”的注解可以帮助理解原句,“卢龙塞”是古地名,“烟尘飞至今”就迎刃而解,“烟尘”,借代的修辞手法,仗打得很久了,战争连年。
在这首诗歌中,典型的意象是“月”。“月”在古诗中通常表达思乡,可是有学生说“你怎么知道边将思乡?”这证明,学生连阅读古典诗歌最起码的常识都不知道。但是,“月”不仅仅是表达思乡,它的含义还有:清高孤傲,不同流俗;感叹昔盛今衰等,关于这一点,老师须要给学生讲清楚,以免读诗看见“月”就是思乡。
首句为什么是“北风”?“白草”?因为东风是春天,北风是冬天。知道绿色的草,枯黄的草,也该明白白色的草是怎么一回事。凛冽的西北风中被霜打后又披着白雪的凋敝的枯草在瑟瑟抖动,可见天有多么冷。而胡人的马天天都来侵扰。为全诗营造了肃杀的氛围,渲染了边塞紧张的战争气氛,为将七的出场作铺垫。
“咱们来猜一猜,爷爷会到哪儿去品茶?”
“哪儿呢,家里呀,茶馆呀。”孩子们想都懒得想,脱口而出。
“我们这节课就专门为爷爷品茶来设置背景,也就是特意刻画爷爷品茶的环境,如果按春夏秋冬来分,你会把爷爷安排在哪儿品茶呢,至少要满足两个要求,一是画面美,二是意境好。一句话来概括我们的作文要求,就是让爷爷在美景中美美地品茶。”
“冬天,那么冷,我家爷爷喜欢在室内品茶。”有个孩子抢着回答。
那么,此时的室外之景是什么?下雨?飘雪?亦或是阴风怒号?室内之趣是什么?和谁品茶?讲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咱们把这想清楚了,画面生动的好文也就呼之欲出。
这样吧,你们用口头语来说,我呢,用书面语来表达,也就是说,你们做领导口述,我做秘书记录。可以吗?
当然可以呀,老师给我们当秘书,怎么不可以呢?孩子总归是孩子,调皮着呢。
室外之景,下雨吧,太阴冷,不如来点雪花有意思!
学生一说完,我马上在白板上打出开头:
古雅苍劲,满眼飞霜,是窗外之景。
学生一读,随即鼓掌通过,短句入题,是我经常讲的技巧,且文笔不俗。
你们还记得白居易的《问刘十九》吗?咱们来齐背: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既然能喝酒,当然也能喝茶呀!于是我接着写道:
围炉喝茶,拾花酿春,是室内之趣。
你们读一读我写的开头,有什么特点?
“精炼、优美。”一个孩子脱口而出。
对,在叙事作文中,环境描写是为刻画人物形象服务的,不宜过多,否则有喧宾夺主之嫌。记住要画龙点睛,而不是画蛇添足。
情景设置好了,人物就要登场了。这个时候,最盼望什么呀?
当然是朋友远道而来。
此时此景,最喜风雪故人来。
故人进屋的情景如何?爷爷会怎样做?
是下雪天,那个朋友肯定身上有雪花,爷爷会赶紧泡茶,然后在一起品茶呀。
对,就是这样的:
涉寒而来的朋友,身披荠菜花般的细碎雪粒儿,眉眼沧桑。爷爷赶紧烧开水,洗净茶杯,再抓一把芽叶肥硕、色泽翠绿的谷雨茶放进茶杯,开水入杯,清绿满盏。迫不及待地品一口谷雨茶,再佐以逸事或者趣闻,两人围炉对饮,拾起岁月的花瓣,酿成一抹春色。
咱们来自由地朗读白板上打出的文字,看与我们的写作要求是否相符?炉前对饮的意境是否表达出来?再想一想,为什么要设置背景进行环境描写呢?
对呀,为什么要设置环境描写呢?直接写爷爷和故人炉前喝茶亦可呀?
孩子们来了兴趣,你一言我一语,畅所欲言,我呢,整理归纳如下:
一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二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三是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铺垫。
设置恰当的环境,也就是借风景写意境,达到用美好的氛围来感染读者的目的。不过呢,老师要来个友情提示,就是描写环境时要惜墨如金,恰到好处,方能引人入胜。
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弄清楚了为什么要设置背景,怎样设置背景。那么,咱们从春天出发,你们最想把爷爷安置在哪儿喝茶呢?
春天不是花多吗?那就把爷爷安排在花下喝茶,和老友坐在花树下,坐在春风里,喝喝茶,说说话,看看花,不就行了吗?孩子们大多有这样的想法。
咱们能不能蹊径独辟呢?别人最喜欢写的,咱们偏不写,来个与众不同。不在花下,在旅游胜地,譬如黄鹤楼、洞庭湖、西湖,行不行?同学们学过很多关于黄鹤楼的古诗词,用来得心应手,不如就把爷爷安排在黄鹤楼上喝一杯清茶听一曲《高山流水》。
黄鹤楼的地理位置,咱们来说一说!
站在黄鹤楼,可以俯瞰三镇(武昌、汉口、汉阳)两江(长江、汉江),三镇隔两江而对峙,长江大桥飞架南北,四周著名的景点还有鹦鹉洲、晴川阁、古琴台,其地理位置不可谓不独特!
关于黄鹤楼的诗句,能不能引用进去呢,增加美感呀。
趁孩子们认真思考之时,我在白板上打出几行字,来个抛砖引玉:
楼内吹玉笛,紫气相引约,信步到黄鹤楼顶,极目楚天舒:不尽长江滚滚来,三镇隔两江而对峙,飞架南北的大桥,鹦鹉洲,晴川阁,古琴台,这些绝景意象叠加,可谓: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
在如此富有诗情画意的地方,爷爷和朋友清茶一杯,听罢《高山流水》,然后各自挥手告别,岂不是别意深深、韵味无穷?
夏天呢,太热了,爷爷一起床,赶紧泡了一杯茶,端着茶杯,踱步到池塘边。咱们来遐想爷爷喝茶时的背景:
晨曦,一支支红莲终于攒足了力量,倏地跃出水面,疏影横斜,清远深美;一只蜻蜓似乎等待了很久很久,迫不及待地驮着晨光飞过来,啜饮甘露,采撷芬芳……爷爷对着晨光,抿上一口清茶,惬意安好,那一缕缕晨光折射入茶杯,美如画。
天高气爽的秋天,爷爷在哪儿喝茶最惬意?
那肯定是在桂花树下,并且是中秋之夜的桂花树下才行!一个女孩用不容置疑的语气回答。
给10分钟的时间,你们谁先写完,谁来展示。
还是那个女孩,站起来就说:
饱满圆润,是中秋夜的那轮明月。含英吐芳,是月下肆无忌惮怒放的桂花。独自一人坐在桂花树下赏月品茶的,是古稀之年的爷爷。一杯破孤闷,两杯涤烦尘,三杯心生香,观自在……
关键词:儿童诗;读童诗;想童诗;创童诗
在人教版小学语文的课本中,儿童诗已开始在字里行间轻盈地舞蹈。小学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的儿童诗随处可见,因此,儿童诗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成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如何让儿童诗“以饱蕴情感的形象、优美深邃的意境”,引发孩子们丰富的联想,启迪心灵,使他们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儿童诗教学的点滴实践与思考。
一、读童诗――朗朗上口皆因“韵”
1.押韵――童诗的形
儿童诗被学生所喜欢的原因基本上是因为诗歌的韵味能够朗朗上口,反复的朗读能使儿童产生对诗歌的喜爱之情。
如,《欢庆》一文,在“初读诗歌、读通诗句”板块,在学生自由朗读的基础上,我安排了“读准词语,发现规律”这一环节,请学生读第一行词语:果实、旗帜、鸽子、孩子、日子、生日。在扫清字词障碍的同时,渗透童诗的一大特点――押韵,紧接着安排“送词回诗,读顺诗句”环节,再读诗歌,读出韵味。
2.节奏――童诗的魂
同样以《欢庆》一文为例,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枫林/举起/火红的旗帜,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大海/奏起/欢乐的乐曲。这样的分句读起来悦耳动听,有着节奏美,学生都很喜欢,渐入佳境。
3.创读――童诗的妙
儿童诗的朗读和古诗相比起来会有更多的自由,它没有格律的限制,情感起伏变化多样,所以一首儿童诗可以有多种多样的朗读方法。只要学生在朗读时能根据自己的意愿读,并且能够理解诗的内涵,教师就应该予以尊重和鼓励。如,“绿水草,红金鱼,小弟弟,数金鱼,一二三,三二一,一二三四五六七”,有些学生读成“一二三/四五六/七――”,理由是有一条金鱼藏起来又被发现了,“七――”读出了发现金鱼时的惊喜。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儿童对诗是有自己的理解。尊重学生的理解,鼓励他们创造性地朗读,让“创读”成为打开儿童诗言语奥秘的钥匙。
二、想童诗――意境悠远皆因“情”
文字背后蕴含的深情,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感情和作者的情融为一体,需要教师在教学时精心设计一个情绪场景,让孩子们浸泡在诗歌作品之中,通过丰富的想象,将静止的文字还原成生动的声音、具体的形象。
1.用音乐唤起想象
拟音、朗读、乐曲的录音等多种形式都是音响的内容。学生在阅读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放一段与所读童诗有关的音乐,可以让学生逐渐进入到音乐所描绘的情境中去,所读童诗的具体形象就能够更加容易建立起来了。
《欢庆》是描写祖国妈妈过生日情景的一首诗,如果在导入环节,只问类似“祖国妈妈什么时候生日”的问题便匆忙地进入了课文的朗读,那么学生在读书时,会只为读而读,并不能感受文章的气氛。如果在朗读前,首先让学生观看国庆节相关图片配以相关音乐,就能把学生带入了自己与家人欢度国庆的美好回忆中……就这样,音乐在教材和学生之间架设一道共情的桥梁。
2.用图画唤起想象
图画是将线条、色彩作为一种描绘形象的方法与手段,是能够最直接表现情感的形式。在图画中所描绘的各种情景,不仅能够将学生的想象力刺激出来,还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儿童诗的意境。
《欢庆》一文中,“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枫林举起火红的旗帜,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大海奏起欢乐的乐曲”呈现出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面。在此基础上用课件播放一系列秋天的图片,孩子们又不禁吟诵起了《秋天的图画》: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就这样,以一反三,孩子们在自读自悟中,体会欢庆的节日气氛。
三、创童诗――积淀语言皆起于“仿”
杭州市长寿桥小学校长曹爱卫老师也认为:低年级要大力加强童谣、儿歌、儿童诗的诵读,仿写童诗,能帮助学生积淀富有儿童韵律的清新语言。当儿童可以用语言来表达他们的观察和体验时,他们能够组织出浑然天成的语言。
1.仿写童诗的基本句式
许多优秀的儿童诗都是可以供学生语言学习的范文。例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四季》是一首富有情趣的儿童诗。
草芽尖尖,荷叶圆圆,谷穗弯弯,雪人大肚子一挺,
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他对青蛙说:“我是夏天。”他鞠着躬说:“我是秋天。”他顽皮地说:“我就是冬天。”
诗分四节,分别选取了几种代表性事物,将四季的特征表现出来。朗朗上口的童诗让学生产生了移情体验,那一首首充满稚气、又充满灵气的小诗,透着同样浓浓的情。
2.仿写童诗的章法结构
儿童诗虽然简短,却也有自己的主要结构章法,多样化的诗歌语言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诗歌中凝练的语言、递进的结构让诗歌弥漫着逗人的童趣。动词的连用、语气词的反复出现、一唱三叹的节奏,都直接将客观世界的动画和节奏传达给儿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给学生亲切和美的享受。
总之,小学生是纯洁与想象的化身,他们心中有对一切事物最单纯的看法,在他们的世界中都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想象,所以在讲授儿童诗时,我们要对这一片净土进行保护,让孩子们在蓝天碧水间自由地翱翔。
一、尊重学习兴趣,启发大胆想象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精神有一种特别强烈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究者。”这种需要能唤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例如,教学《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苏教版第四册)一文时,在总结课文后,我问道:“小朋友,夏天来了,你们想变成什么呢?”问题一出,课堂顿时活跃了,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有的说:“老师,我想变成一片云,给人们挡住阳光,让大家凉快。”语音刚落,有位同学马上接着说:“我想变成一丝风,轻轻地吹,让人们凉爽。”“我想变成一棵大树,让人们在树下乘凉。”……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着。我静静地听着,不插一句话,只是微笑着不住地点头。此时课堂气氛更加热闹了,学生的想象也更为大胆了,有的说:“我想变成一只小鸟,快乐的飞翔。”有的还说:“我想变成一道美丽的彩虹,让老师带着大家到我这里玩。”……
“尊重”,促使孩子们展开热情奔放、毫无约束,无限快乐的想象,这既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活跃了想象思维,拓展了想象空间,又使孩子们在不知不沉的自由想象中享受到了学习语文的乐趣。
二、尊重学习体验,促进积极动脑
陶行知先生提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讲究教学民主,营造一个和谐、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积极动脑,主动思考,并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之中。注重情感体验,也是语文新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基本要求。
在教学古诗《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一诗句时,我先让学生理解诗中的“绿”的意思,然后引导学生对“绿”字的用字准确性、生动形象性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诗人在写“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诗时,在用“绿”字之前,作者用过其他字,你们猜猜作者可能用过哪些字?
生:可能用过“到”字,因为冬天过去了,春天又一次来临,就像诗人离开家乡多日又回到家乡。
师:说得真好,你能联系作者的思想感情去考虑。
这时,同学们已经迫不及待地要把他们心中的“答案”公布于众。
生:也许用过“临”字,是“光临”的意思,说明江南两岸风景优美,让大家光临欣赏。
生:还可能用过“吹”字,“吹”字写出了春姑娘就像孙悟空一样,她吹吹风,就使江南两岸变了样。
生:还可能用过“满”字,“满”字写出了春满人间的味道。
师:说得太精彩了,从你们的发言中,足以看出同学们能积极思考,并结合了诗的思想内容,体会深刻。那么,作者为什么最终选择“绿”字呢?
生:因为“绿”字写出了江南两岸,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满眼是绿的景象。
生:“绿”字更能表过出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师:那么为什么不用刚才那些字?
生:“绿”字表示颜色,但在这里,诗人把它当作“吹绿”的意思,用得很准确。
生:不但准确,而且形象地写出了家乡春天的勃勃生机。
……
教学过程中,我不断地启发和鼓励,学生们个个兴趣盎然叙述着学习体验。下课铃响了,他们仍然意犹未尽,继续围着老师争着说。学生这种积极动脑参与、善于思考联想的情景正是得益于老师的尊重。
三、尊重学生想法,鼓励独立思辨
每个孩子都有着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思想,虽然他们对事物的认识不够全面,理解还不够深刻,但在孩子们的世界里,有他们自己的游戏规则和判别事物的标准,因此,成年人尤其是我们从事儿童教育工作的,更应该用儿童的标准,站在儿童的角度看待问题,用儿童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从而帮助儿童逐步提高独立思辨的能力。
在一次“口语交际”训练前,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小丽特别喜欢画画,报名参加了学校美术兴趣小组,指导老师要求每位学生必备一套绘画工具,可小丽储蓄罐里的钱不够,怎么办呢?请大家替她想办法。这次“口语交际”的目的,是想通过替小丽想办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辨的能力和在集体讨论、交流中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我分两步进行指导。
第一步:
老师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可以暂时不考虑这些办法的可行性。
经过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热心的孩子帮小丽想出了八种解决办法。
生:可以向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要钱来买;
生:可以把家里的旧报刊拿去卖;
生:回家告诉家长,如果家长不给,就一直哭闹到家长同意为止;
生:可跟爸爸妈妈承诺,考试得了高分就得奖励;
生:每天给爸爸妈妈干一些家务活挣钱;
生:让老师帮忙打电话说服爸爸妈妈;
生:发动全班同学为他捐款。
第二步: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里想一想,议一议,评一评,你认为哪些办法最好?为什么?
经过反复讨论和争议,同学们的思维渐渐清晰了,判别能力相应提高了。他们普遍认为:如果爸爸妈妈不同意,不能大哭大闹吵着要买;从小要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要靠自己双手劳动换取报酬;不能用考试成绩好来换取家长的奖励等等。
关键词:朱自清;陶渊明;生平;多义性;思想来源
中图分类号:I2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8-0000-02
陶渊明自唐以后就逐渐受到了文学理论研究家们的重视,陶渊明的诗风独树一帜,他的诗歌与个人人生遭际紧密联系,经历了由笔调丰华到自然平淡的转变。陶诗的自然是历经洗练后的自然,回到了混沌、最初的自然状态。朱自清也如此,他的散文创作往往展现出的是一种平淡冲和,少有激烈的感情表达,往往蕴含了阅尽世事的苍凉意味。他的这种中庸态度也是在对情感的反复体验之后,感到人生的种种复杂性后的退守。朱自清对陶渊明的接受不仅仅体现在创作态度上,本文试从朱自清对陶渊明的学术研究以及陶渊明对朱自清人生态度和创作影响等方面来分析朱自清对陶渊明的接受。
一、朱自清对陶渊明生平的考证
1934年朱自清发表了论文《陶渊明年谱中之问题》[1],他从陶渊明年谱的七种版本讲起,归纳出六个见解分歧而聚讼未决的问题,即陶渊明名字之异、诗文书写的年号或甲子、居住地址的变异、出仕情况、家族世系和享寿年岁[2]。并对各个版本进行了严谨的考证,对其名字和生年的不同说法做了总结并提出了个人质疑,并最终得出陶谱可得定论的四端:
“渊明字元亮,入宋更名潜,一也。所著文章入宋不书年号,二也。始居柴桑,继迁上京,复迁南村。栗里在柴桑,为渊明尝游之地。上京有渊明故居。南村在浔阳附郭。三也。渊明尝为州祭酒,尝侍桓玄,丁忧归。嗣州召主簿不就。又为镇军参军,仕刘裕,建威参军,仕刘敬轩或刘怀肃,官终彭泽令。四也。至世系年岁,则只可姑存然疑而已。”[3]
可见朱自清的陶渊明研究十分讲求例证,对没有找到证据的说法不轻易下定论,同时对各家说法采取辩证的认识态度,只选择可靠的材料,他的结论也是十分周密谨慎的。即便对于我们以前所认定为陶渊明曾祖的陶侃也受到了朱自清的质疑,他提出了几个文献里不同的对陶渊明身份的质疑,或说为陶侃六世孙、或说为陶侃七世孙,而陶侃为陶潜曾祖之说始见于《宋传》。最终经过辨别,也只能得出此事存疑的结论。朱自清考证性的研究是他在进行学术研究时的一种惯有并始终保持着的思路与方法,是从诗人生活背景入手而进行的最基础性的工作[4],为后人对陶渊明的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指导。朱自清对于学术这种认真、不人云亦云的态度是非常值得人尊敬的,他的古典文学论文集学术性非常强,这也为我们展示了散文创作家之外的朱自清的别样风貌。
二、陶渊明诗歌的多义性的论证
1935年朱自清作论文《诗多义举例》[1],该文中以陶渊明《饮酒》诗为例,具体论述了应广求多义、同时需贯通上下文以求“切合”诗意的解诗方法。朱自清说明有些诗并非每篇每句只有一个正解,要考虑到这些诗歌可能拥有的多义性。然而“多义并非有意必收:搜寻不妨广,取舍却需严;不然,就容易犯我们历来解诗诸家‘断章取义’的毛病”[5]。朱自清先生从每一句出发,寻找其诗歌中可能存在的引用典故,以“采菊东篱下”一句为例:朱自清先生首先从吴淇《选定诗论》中的说法谈起,采菊可能是诗人偶尔之兴味,而不一定是下文所讲的“供佐饮之需”。然后再讲朱自清喜欢菊的原因从《和郭主簿》之二这首诗中可以看到:“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6],而其所本则是钟会的《菊赋》:“故夫菊有五美焉……冒霜吐颖,象劲直也”,再由此推出古人喜爱吃菊的风俗,那么九日之采菊,较为可能的还是“供佐饮之需”。这显然与我们以前形象中飘然与尘世之外的陶渊明形象不同,朱自清自己也说“有些杀风景”,但从朱自清的考证中,我们似乎看到了陶渊明归隐田园后人间性的一面。他好饮酒,喝酒在朱自清看来很有可能在古代是件雅事,因而他前面所举的关于“”的诗例,也可以说是古时候文人雅士用来表明自己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高洁品性,因而凝聚了一种固定的象征意义。“采菊”意象的多义性也让我们可以从多角度去窥看陶渊明的品性,而这种多义性还是要求我们从多侧面、多层次中找到最符合诗意的解释。因而朱自清通过对陶渊明诗歌的研究旨在说明,“多义”的诗歌阐释方法有利于解释诗歌语言的含蓄性与暗示性,但同时要“切合”实际语义,避免走入过度阐释的困境。
而在1936年所作的书评《陶靖节诗笺定本》[1]中他也谈到了对陶诗的阐释不要用过多经典来束缚其原有的自然本性,对陶渊明的多义性阐释应在符合文意的基础上寻找其诗文来源。书中这样说:
“注以详密为贵;密就是密切,切合的意思。从前为诗文集作注,多只重在举出处,所谓‘事’;但用‘事’为目的,所谓‘义’,也当同样看重。只重‘事’,便只知找最初的出处,不管与当句当篇切合与否;兼重‘义’才知道要找那些切合的。有些人看诗文,反对找出处;特别像陶诗,似乎那样平易,给找了出处倒损了它的天然。钟嵘也曾从作者方面说过这样的话;但在作者方面也许可以这么说,从读者的了解或欣赏方面说,找出作品字句篇章的来历,却一面教人觉得作品意味丰富些,一面也教人可以看出那些才是作者的独创。固然所能找到的来历,即使切合,也还未必是作者有意引用;但一个人读书受用,有时候却便在无意的浸里。作者引用前人,自己尽可不觉得;可是读者得给搜寻出来,才能有充分的领会。古先生《陶靖节诗笺定本》用昔人注经的方法注陶,用力极勤;读了他的书才觉得陶诗并不如一般人所想的那么平易,平易里有的是‘多义’。”[3]
朱自清创造性地把详密之“密”引申到了“密切”,进一步又导向“切合”。这就能够有效地克服和排除诗的诠释掩盖乃至歪曲诗的本意的情况再发生,突出和强调了诗文作品蕴含的“义”,而不是使用的“事”[2]。朱自清的考察从事出发,但却要求归于义,说明他虽然重视对诗歌本源的探寻,但同时也要求诗歌的阐释是符合作者实际的。
朱自清对历来研究家们所说的陶渊明诗歌有左思风力的影响进行了驳斥,说明陶诗在字句上虽可能有左思的影子,比如左思的《招隐诗》与陶渊明的《和刘柴桑》,左思的《咏史》诗和陶渊明的《饮酒》诗等,但陶诗意境却与左思并不相同。就全诗而论,陶诗承袭前人的并不多。朱自清说陶渊明“用散文化的笔调,却能不像‘道德论’而合乎自然”[3],这是陶渊明的特别之处,也是将其与前人区分的重要标志。陶渊明受古典文化熏陶颇多,自己在诗歌的写作上可能会不自觉地使用了前人的语句,但总体说来,陶渊明的诗歌自成风格。也是这样,朱自清才会在文章中说“田园诗才是渊明的独创,他到底还是‘隐逸诗人之宗’” [3]。
三、陶渊明思想来源的考察
1936年《陶诗的深度》中还谈到了陶渊明诗作中反映出的对老庄等各家文化的继承。朱自清从《古笺定本》中引书切合的各条来看,“陶诗用事,《庄子》最多,共四十九次,《论语》第二,共三十七次,《列子》第三,共二十一次”[3]。由此来看,陶渊明作品中的思想非常复杂,而其二元人格也是在后人的不断阐释的过程中被决定的。陶渊明的思想受道家还是儒家影响多,站在朱自清的立场上是很难断定的。朱自清从陶诗中常用的几个概念出发,“‘真’‘淳’都是道家的观念,而渊明却将‘复真’‘还淳’的使命加在孔子身上,此所谓孔子学说的道家化,正是当时的趋势。所以陶诗里主要思想实在还是道家。”[3]朱自清认识到陶渊明思想中的“真”和“淳”是道家独有的,虽然他也有“游好在《六经》”[6]这样的诗句,但其诗句中“真”的自然才是核心。朱自清对“真”的阐释在1935年《诗多义举例》中已有论述,其“真”为本心,而其源来自于《庄子・渔夫》。朱自清在对陶渊明的思想来源研究当中,通过对陶诗的解读,确立了陶渊明的思想中心,即“孔子学说的道家化”,也就是道家为核心,但也受到儒家的影响。
四、陶渊明对朱自清的影响
朱自清一生从事陶渊明诗歌研究和课程讲授,因而无可避免地在多方面受到了陶渊明的影响。在文学创作方面,朱自清的作品风格的平淡自然与陶渊明洒脱尚真生活下的田园诗风有一脉相承之处。作品风格与作家个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朱自清与陶渊明人生经历也有着相似的曲折一面。朱自清在阅读陶渊明的过程中,不自觉地根据陶渊明的行为方式来行事,在性格上都有诗意化的一面。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二人都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承继关系。
朱自清与陶渊明的成长经历有非同寻常的相仿之处,陶渊明是名将陶侃的后人,但是家族在陶侃去世后迅速地衰落。陶渊明九岁就丧父,陶侃之后家境又一次一落千丈。朱自清也是如此,祖父在时为海州府承审官,家境较为优越。的动乱,朱自清祖父不堪勒索,捐出大半家财,心力交瘁而辞世,朱家家道由此中落。[1]读大学期间,朱自清家境每况愈下,为他读书负了不少债。他的夫人陈竹隐也记录过这一段往事:“他青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是相当贫苦的。‘五四’运动前后,在北京大学读书的那几年,冬天晚上睡觉,只有一床破棉被,要用绳子把被子下面束起来。”清贫的生活给了朱陶两人一样的无奈,要养活家庭却又不愿被世事所累,所以永远在出仕与归隐之间徘徊。陶渊明辗转于桓玄、刘怀肃等人的幕僚之间,最终选择自己本性回归自然。朱自清则退守校园,这与他喜爱雅静的本性一致。此时的环境已经不可能给他一个自由自在的田园,于是他遁入书斋默默耕耘,与动荡的时局划清界限。然而两人不慕荣利的性格还是一模一样,陶渊明辞官归隐,朱自清则多次请辞中文系主任之职。素来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之说,而朱自清“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故事虽然被证明是《别了,司徒雷登》的夸大影响所致,但他能在拒绝领取“美援”的宣言书上签字,认为此事是正义的就应该这么做,朱自清的学者人格仍是让人赞叹。
在创作影响上,朱自清多年的“陶渊明诗”课程的开设使他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了陶渊明,陶诗的质朴自然影响到了朱自清的散文创作。同时,朱自清在研究陶渊明的过程中还创作了拟古诗《陶潜归园田居》《饮酒》等,收在《敝扫集》当中。以陶渊明的《责子诗》与朱自清的散文《儿女》为例对比来看:陶渊明的《责子》当中,看似是写对儿子的责备、批评,实际上体现的是陶渊明身上超脱世俗之外的常人之情,对于子女未来的挂虑。陶渊明的责备并非严厉的,而是带有诙谐的性质,以戏谑之笔,写出了对儿女的爱怜和慈爱之情。而朱自清《儿女》中的爱怜与无奈之情,可谓与陶渊明如出一辙。朱自清对于家里孩子用“成日的千军万马”来形容,孩子们的叫嚷更是常常使他提起笔也写不出一个字,在给叶圣陶的信中也说道:“孩子们的磨折,实在无法奈何;有时竟觉着还是自杀的好。”“但后来孩子多起来了,磨折也磨折得久了,少年的锋棱渐渐地钝起来了;加以增长的年岁了理性的裁制力,我能够忍耐了――觉得从前真是个‘不成材的父亲’,如我给另一个朋友信里所说。但我的孩子们在幼小时,确比别人的特别不安静,我至今还觉如此。我想这大约还是由于我们抚育不得法;从前只一味地责备孩子,让他们代我们负起责任,却未免是可耻的残酷了!”[7]朱自清对孩子们的吵闹曾是一味地惩罚走向看到自己教育方法的缺失;曾忧心孩子们的发展,从怕他们不成器走向培养目前的胸襟和眼光的想法。随着自我年龄和阅历的增加,朱自清对儿女的爱也越发深沉。这两位超脱尘俗的文学家在对待亲情的态度上都有可亲可爱的一面。
朱自清曾说:“陶诗教给人怎样赏味田园,谢诗教给人怎样赏味山水,他们都是发现自然的诗人。”[9]陶渊明这种朴素自然的风格的形成是诗人对长期的生活感受进行艺术提炼所获得的,作品有着极为丰厚的审美意蕴,能给人独特而深刻的美感。[8]两人的情感都是自然的真情流露,如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写了作者归隐之途和田园景象,情感由胸中自然留出,无半点造作,诗歌非常流畅平易,但却给人欣喜之感。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也是如此,只是傍晚走过的荷塘,却引起了作者如此多的遐思,他满腔的真情随着对荷塘的细节描写缓缓从内心里流出,让我们在欣赏荷塘的同时体会到作者心绪的变化。文风上的清丽脱俗是他们能区别于同时代作家的最显著特点。陶渊明借风光秀丽的自然景物来表达独有的情思,朱自清不仅爱读陶渊明的作品,而且也像这些古人一样,将自己的真实感受和独特情怀融入山水之间。[10]朱自清更非简单地模仿陶渊明,在意境的构造和叠字的使用上他更是超越了陶渊明,为我们呈现了别开生面的动人风光。总之,朱自清与陶渊明在人格上的相似性和文学创作上的承继关系,都让两位在文学史上愈加大放异彩。
五、结语
朱自清在陶渊明研究史上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对陶渊明生平的考证为后世提供了借鉴,同时他在诗歌多义性的研究中发现了陶渊明诗歌意象的独特性,也让我们进一步体会到了陶渊明诗歌中的朴素自然。此外,朱自清经过详细的论证,认为陶渊明的思想是“孔子学说的道家化”,这种创造性的见解也为我们了解陶渊明的思想来源提供了一种路向。虽然朱自清的陶渊明研究中的有些说法也受到了后人的质疑,但其在开拓性方面具有无法比拟的意义。而在对陶渊明的研究过程中,他自身也受到了陶渊明的影响,与陶渊明在创作风格和人格上都有不同程度的相似性。总而言之,朱自清作为一位文学理论家和现代文坛上的作家,他对陶渊明接受史的延伸拓展为我们提供了相当大的参考价值,同时其个人在文学史上的形象也愈发光辉灿烂!
参考文献:
[1] 姜建、吴为公.朱自清年谱[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2] 田晋芳.散文大家朱自清的陶渊明研究[J].大家.2010(7).
[3] 朱自清.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4] 赵静.朱自清诗学思想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文艺学,2009.
[5] 商金林、朱自清.大家国学:朱自清卷[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6] 王瑶编著.陶渊明集[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
[7] 张秀枫主编.朱自清散文精选[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
[8] 陈蕾.陶诗对朱自清创作的影响[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3).
浓浓乡村气息
侵染在悠然时光之中
从重庆出发,沿着沪渝高速公路一路东行,到石柱河源下道,约30分钟车程即到黄水万胜坝村。
万胜坝村兴场于清末民初,以前的这里,是川鄂边关最热闹的街场。从清末兴场到20世纪80年代,万胜坝一直赶集,黄水、冷水、官田等乡山民云集这里,热闹非凡,仿如边城。
既然被称作“万胜”,那么,肯定就和竞技有关。在万胜坝村的《乡场志》中,记载着此处得名的由来:居住在这里的土家人,勇敢、剽悍,以狩猎为生,故每与寨外山民比赛骑马射箭,百战百胜,故名“万胜坝场”。
虽然乡场赶集的热闹气息随时光淡薄,但是,浓浓的乡村气息依然健在,最明显的标签,便是悬挂在街道两旁屋檐下,一排排色彩斑斓的农作物。“吊包谷”和“吊辣椒”是秋天的万胜坝村最亮丽的一抹颜色,这样的壮美景致也成为了当下黄水国家森林公园核心观光景点。
每年秋收以后,土家人为了储存粮食和防老鼠,喜在吊脚楼上悬挂一串串火红的红辣椒和金黄色的吊包谷,这样保存时间长,不霉烂变质。太平盛世,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家家户户年年有余,长年累月悬挂在外的吊包谷,竟无一盗贼流寇光顾,一派太平丰收景象。同时,那密密麻麻,成串成坨,排列整齐的黄灿灿的吊包谷,悬挂的是一行行田园诗句,是土家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如同一幅太平盛世勤耕丰乐图,构成一道奇特的风景线。一串串火红的红辣椒,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金黄色的玉米棒,在冬日的阳光照射下,像一串串黄金,流光溢彩,悬挂的是土家人的丰收喜悦。每当瑞雪飞舞,大地银装,苍山白屋,与金黄色的吊包谷,互映成趣,一幅农家瑞雪兆丰年的丰收图展现在眼前。
巴盐古道隐匿其中
铭刻着一段繁盛的商贸历史
一条由川入鄂的青石板古蜀道,经黄水坝、锅厂口、青冈坪、石檐凳、坡老巷、回面坡、板桥沟,经万胜坝村通往鄂西,弯弯曲曲,穿街而过,踏得光亮圆滑的青石板古道,七凸八凹,记录着前人艰苦创业的足迹,现回面坡古道保存完整。踏着艳阳漏下的斑驳日影,走在回面坡古道上,两旁古树参天,森林茂密,顿觉岁月苍苍,往事悠悠,充满时过境迁的荒凉情调。
万胜坝是巴盐古道重要的节点,由于这里山高林密,地势偏僻,历史上也是土匪活跃的地方,为确保安全,背盐的力夫和商贩结伴同行,贩运食盐,万胜坝则是当时“巴盐销楚”的必经之地,一个小小的万胜坝村河谷,就有大大小小20多家共来往行人住宿、休息、饮食的客栈,所以,过去万胜坝也叫“住店子”。
回面坡古道从万胜坝村的身体中穿行而过,这也是此处至今保存最完整的巴盐古道。蜿蜒曲折的青石板路刻画着古诗意境,讲述了流传悠远的商贸传奇。
回面坡,又名“回面鬼坡”,海拔1508米。相传,古时这里人烟稀少,灌木丛生,阴森森的古道上,鬼怪常随风出没,在此行走,只能向前,千万别回头,否则,鬼怪会跟踪你,并牵着你的魂魄到丰都“鬼城”去报到。传说终归是传说,“回面坡”的得名,确与这里险峻陡峭的石栈道有关。这里古道曲折回环,蜿蜒如长龙盘山,前后回面可顾盼,故名“回面坡”。
回面坡是“川盐销楚”千里盐运大道的必经路段,也是古代关隘要冲,山高林密,构成去鄂西利川等地的交通咽喉,是宋元时期古驿道要津,也是革命老区,川东和“神兵”农民武装在这块神奇的土地留下可歌可泣的英勇故事。
进入回面坡,三尺多宽的青石板路,深陷的打杵足印是土家族祖先艰苦创业的鲜活历史,悠悠古道,历经数百年风雨保存至今。青石板宽大厚重,传承着土家族先民剽悍、尚武、勇敢、粗犷、勤劳的优良品格和民族气质。这条古道是先民们通往山外的唯一通道。
现在,古道旁虽已通公路,但山民仍习惯走古道去黄水镇。318国道线沿着川鄂故道延伸,古道已不再荒凉野寂,与土家吊脚楼民居、摩天坡“中国一号水杉母树”,构成黄水森林公园最美的人文景致和自然景观。
依山傍水的吊脚楼里
品味古朴典雅的土家民风
土家人在万胜坝河畔,依山傍水建起了一座座土家吊脚楼,像一幅古画深藏在大山之中。青瓦房的木板已被岁月的风尘染成了古色古香的色调。曲折的回廊,木格花栏,雕刻木窗,技艺精湛,格调古雅,透出浓浓的古韵来。走进吊脚楼,一股苍凉远古的气息迎面扑来,令人感到岁月的久远与沧桑。
一条清凉的小河依偎在吊脚楼身旁,静静地流淌了千百年。河水清澈见底,游鱼可数,河中五彩斑斓的鹅卵石,异彩缤纷,这是长江支流油草河的源头河,名叫万胜河。在石柱县境内称“油草河”,万州境内称“磨刀溪”,湖北利川市境称“建南河”,浅浅的、绿绿的、清清的小溪,像一匹绿绢,夹着山野原始古朴的气息,从七曜山摩天坡山谷,伴随着春花秋月,从云雾峡谷中飘出。又像一条绿龙,在万胜坝村洒脱地一抖,摇头摆尾而去。
下河浣衣的土家妹,“澎、澎、澎”地捣着洗衣棒,哼着情歌。我们迎着歌声寻去,只见下河洗衣的妹子,身包土家族兰花布围腰,勾勒出她杨柳水蛇般的窈窕身段,头缠长长的白布帕,脸上泛着桃花红晕,像刚熟的春桃,白里透红。当问她的芳名时,她却抛给我们一串铜铃落地般的笑声,水汪汪的秋波令人心动神摇。清清的河水,倒映着姑娘的倩影,像一朵彩云飘逸在河水中。我顿时恨不得变成鱼儿,在河中去追逐那水波上的彩云。山村鸡鸣狗叫,与哗哗流动的山溪,合奏出一曲动人的交响乐。
在万胜坝不仅能领略岁月的远古与苍凉,还能体验到古朴典雅的土家族民风民俗。土家人自古有热情好客、勤劳朴实、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世代相传。当我们走进山寨,好客的山民就捧上一碗“阴米茶”,解除旅途疲劳,这是土家族的待客饮食风俗,客人到山寨,必品“阴米茶”,此茶用糯米制作,染上五颜六色的食品阴干而成,随用随取。
在水天一色之间
倾听世界级珍稀植被的传奇故事
在万胜坝村最高点,放眼望去,一片片莼菜田泛着微微的波光,碧绿的莼菜把两山之间的这个平坝装点得翠绿欲滴。莼菜田两侧是莽莽的原始森林,生态葳蕤。不管是哪个季节前来,这里的原始森林都会展现出千姿百态:春天,漫山山花,随风摇曳;夏天,满目青山,苍翠欲滴;秋天,满山红叶,多姿多彩;冬天,银装素裹……
不远处,西南地区海拔最高、水质最好、植被最丰富的高山湖泊太阳湖,在阳光下泛着金光,为寂静的山中村寨增添了一抹灿烂。太阳湖,即黄水万胜坝水库,也是重庆十大生态旅游景点。
将身体懒懒地靠在太阳湖畔,时光瞬间被水天一色融化。2.26平方公里湖面,烟波浩淼,清澈如镜,湖泊四周绿树环绕,整个画面犹如一块巨大的碧玉镶嵌在碧绿的森林之中。浑然天成的岛屿点缀其间,岸上森林密布,芳草萋萋。蓝天、碧水、青山、绿树、轻舟装点而成的湖光山色风景画廊,透露着天地之间最幽静的自然之美。
就在这如画卷一般的水天一色中,还有一处不容错过的地方——享誉中外的“中国一号水杉母树”便生长在万胜坝村田湾组八角庙。
摘要 从19世纪的第二帝国巴黎,到20世纪灯火摇曳的上海,从街头拾荒者波德莱尔,到边听市声边“道路以目”的张爱玲,我们看到两位都市作家共有的漫游姿态,在这种游荡和张望中,他们完成了与人群、与浮华世界的全部关系。这之中既有一种对生活深刻严肃的兴趣,也有跟家庭、阶级、国家,以及传统信仰切断联系这样一种精神上“自愿的无家可归”。
关键词:游荡者 波德莱尔 张爱玲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本雅明(Walter Benjamin)所描述的19世纪巴黎游荡者(Flaneur)的形象今天在文学文化领域已经并不陌生。游荡者,漫游者,或者译作荡子,游手好闲者,在坡(Edgar Poe)的小说里,他是富有天分的罪犯,那个无名的藏匿的人。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继承了这一形象:人群中的人(Man of the Crowd),他闲适地穿梭于工业化的城市街头,带着某种似乎要从铺沥青的马路上采摘花朵的姿态。在游荡者漫无边际的注视下,城市成为了风景,巴黎也成为了抒情诗的主题。
游荡者,即使仅仅从字面的涵义看,也已经轻易触动城市居民,包括文学文化研究者的感受。这个形象,无形中契合了工业化生产后,城市人物质和精神的不稳定、无所依傍以及现代乃至后现代之后,对自我身份(Self identity)的整体性、存在性等终极意义的质疑。而这让都市人倍感亲切的词汇,经过本雅明的描述,又具有了更多重文学以及文化层面的意义。哈佛学者李鸥梵说:“本雅明的天才在于他准确地为作家在城市中定了位,并赋与了他们一个寓言的空间。”
事实上李鸥梵在几年前出版的《上海摩登》这部作品无论从谋篇布局、书写内容、还是内在的风味都受到本雅明的启示。作者自言:“就是因为我心里装了本雅明的著作,我才第一次试图从一个文学角度来‘重构’上海。”
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李欧梵热切地开始了在资本主义化的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寻找Flaneur的旅程。然而结果似乎并不尽人意:这些漫步在“东方巴黎”的作家,或者如徐吁笔下的人物,仅仅是闲逛,而并没有那种与城市人群波德莱尔式的“美学的、悖论的或古怪”的关系。
或者如新感觉派作家黑婴作品的主人公一样并不热爱孤独,他喜欢为人所认识和欢迎,在友伴的陪同下,饶有兴味的浏览城市景点。又或者如摩登作家刘呐欧和穆时英的人物一般,沉醉于都市的声光化电,而难有疏离的态度和超然的反思。所以虽然彼时的上海如19世纪都城巴黎一般,街头漫布着许多的以及男性散步者,然而李欧梵不无沮丧的写道:“可以说,上海的作家和居民做了上述的一切,但并没有提炼出漫步的艺术。他们只是在日常活动中,穿过城市空间。”
在20世纪的上海去寻找一个19世纪巴黎的影子――即使这个影子是如此魅人,蕴含了美学悖论的反抗,同时又是超然的元素――自然也并非绝对的必需,然而倘若真如李先生一般热心的搜寻,也未必尽是失望和徒劳。
十里洋场的繁华,被战争的炮火投下了浓重的阴影,反而是沦陷区的上海,女性作家张爱玲平和然而荒凉地款款走来。动荡和战火之中皮肉朝夕的日常生活里,这个女子游荡的姿态兀自触目惊心。
我要从南走到北,我还要从白走到黑。
我要人们都看到我,但不知道我是谁。――崔健《假行僧》
游荡者最引人注目的一点,是他投向人群和种种城市景观的全神贯注的目光。这既非自上而下的知识分子的目光,也不是那种猎奇的试图异化的目光,而是完全的浸没到城市的人群之中。
波德莱尔自言写作《巴黎的忧郁》正是出于这样一种记录下自己对于城市的观察的初衷:……(我)想试写些模仿之作,把他(指贝特朗Aloysius Bertrand)那绘画似的描绘古代生活的手法应用来描写现代生活,或者更恰当的说,用来描写一种更抽象的现代生活。
我们当中谁没有在怀着雄心壮志的日子里,梦想过创造奇迹,写出诗的散文,没有节奏,没有韵脚,但富于音乐性,而且亦刚亦柔,足以适应心灵的抒情的冲动、幻想的波动和意识的跳跃?
特别是经常前去大城市,接触到无数错综复杂的关系,就会产生这种萦回脑际的理想……
张爱玲正是同样的,一个对于观看怀有极深兴趣的作家,她建议我们“道路以目”。如果每一次的行走,都带有仿佛第一次经过的新奇稀罕,城市的风景就成了图画,每一次日常的穿行也成为了丰饶的旅程。这也就是本雅明、波德莱尔、李欧梵都常常提到的“散步的艺术”了。
街上值得一看的很多,黄昏的时候,路旁歇着人力车,一个女人斜欠坐在车上,手里换着网袋,袋里有柿子。车夫蹲在地下,点那盏油灯。天黑了,女人脚旁的灯渐渐亮了起来……
张爱玲说“颜色与气味常常使我快乐”,城市嘈杂的声音也是好的伴侣。
我喜欢听市声。比我较有待意的人在枕上听松涛,听海啸,我是非得听见电车响才睡得着觉的……城里人的思想,背景是条纹布的幔子,淡淡的白条子便是行驰着的电车――平行的,勾净的,声响的河流,汩汩流入下意识里去。
平凡琐碎的人更是她关注的重点:即使以一生的精力,为那些杂乱重迭的人头写注解式的传记,也是值得的。譬如说,那暴躁的二房东太太,斗鸡眼突出像两只自来水龙头;那少奶奶,整个的头与颈便是理发店的电气吹风管;像狮子又像狗的,蹲踞着的有传染病的,衣裳底下露出红丝袜的尽头与吊袜带。
声音、气味、颜色,每一个擦身而过的人,她都要感受他们,因为这些都是生存的痕迹。让所有的感官敏锐,去更多的地方,殊途同归,都是为了更丰富、更宽广、也更深入的生活。和波德莱尔一样,张爱玲用一件一件细小的事物感受自己的存在、生命的真实,来抵御“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抵御鬼魅一样挥之不去的黑暗和虚无的侵蚀。
“一切的路都朝向城市去”,维尔哈伦(Emile Verhaeren)的诗句如今看来像是实现了的预言。工业的发展、生产方式的改变、经济的增长、不断涌现的新的发明创造,这些都是大城市繁荣的基础。越来越多的人涌进城市,街头人头攒动,包括火车、公交车、跳舞场等新的公共空间的兴起,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变革。
不论是19世纪的巴黎,还是20世纪的上海,都身处在繁华的中心。人与人的相遇,也有了更多的可能性。然而现代式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更自由、更不稳定。好像新发明的电影技巧蒙太奇一样,今天和昨天之间的事,如此的缺少过渡,一切又因为缺少联系而不真实。究竟有没有人曾经真正的到来,我们只能从写下的字迹、捕捉下的画面里永远地揣度事件的真实性。
游荡者就是在这些反复无常、变动不安的经验中捕捉风景的人。本雅明说,人群中这位热情的观察者,像是不自愿的侦探,或者速写画家,记下一闪而过的灵光,把他们固定成永久。波德莱尔的诗作《给一位交臂而过的妇女》正是这样的完美例证。诗中描绘的是大城市里相遇的经典场景,作者描绘了在震耳欲聋地喧嚷着的街上,为一位擦身而过的女子动情,以至“像狂妄者浑身颤动”,然而最后终将彼此行踪不明的事件。本雅明说在这里并不是人群,最终把这位美丽又静穆的女子带走,把令人激动的带走,而恰恰相反,是不间断地向前拥挤的人群,带来这种惊鸿一瞥的爱情。与一见钟情(love at first sight)相对的是永别式的钟情(love at last sight),正是一句“永远不可能”构筑了全诗的,也即是情感的。
这首诗不由让人联想到张爱玲《封锁》的故事,同样是一个必然发生在城市的异常短暂的爱情故事。一辆电车在封锁中无奈地停在了马路中间,一对男女意外地开始谈情论爱,在吕宗桢,是出于对亲戚的躲避。在吴翠远,确是因为在处处是隔膜的人生里偶遇了“一个真的人”,“不很诚实,也不很聪明,但是一个真的人!她突然觉得炽热,快乐”。然而封锁开放了,“‘叮玲玲玲玲玲’摇着铃,每一个‘玲’字是冷冷的一点,一点一点连成一条虚线,切断时间与空间”。这段话是对割裂的、无法把握的、转瞬即逝的现代生活的一个寓言式的描述。故事后来还说到:一个大个子的金发女人,背上背着大草帽,露出大牙齿来向一个意大利水兵一笑,说了句玩笑话。翠远的眼睛看到了他们,他们就活了,只活那么一刹那。车往前当当地跑,他们一个个的死去了……翠远烦恼地合上了眼。他如果打电话给她,她一定管不住她自己的声音,对他分外的热烈,因为他是一个死去了又活过来的人。
像普希金(Alexander Pushkin)所说的:“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这种永别式的审美观,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Akutagawa Riunosuke)也有类似的表述:“也许你会笑我,既然热爱自然的美丽而又想要自杀,这样自相矛盾。然而,所谓自然的美,是在我‘临终眼里’映现出来的啊……一切艺术的奥秘就在这只‘临终的眼’里吧。”“临终的眼”这种表达后来又为川端康成(Yasunari Kawabata)、东山魁夷(Higashiyama Kaii)等日本艺术家反复援引,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审美取向。
本雅明提到了移情(Empathy)是游荡者投身人群的本质。波德莱尔有更详尽的表述:诗人享受着这种无比的特权,他可以随意保持自己的本色或化为他人。他可以随心所欲,附在任何人的身上,像那些寻求肉体的游魂一样。
城市的景观稍纵即逝,波德莱尔那种好像涌上黑暗的光秃岩石的,潮水一般的古怪忧愁,张爱玲那种“对人生荒谬的非个人的悲哀”在记录和观察这些零散的城市碎片中,得到了安慰,又在移情于其它人或物中获得了无尽的自由。
这种种无比细致、描画入微的记录之后,没有说出的是对人世的爱,和对于必然终结的一切的永恒的留念,这一点上他们是和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一样的作家:写作,能够补偿从我们手中流走的生活。我不以为张是像她自己或者一些评论家说的那样,是自私冷酷的,或者说并不比大部分的世人自私冷酷。作为本来就未经定义的形容词,他们本身也只具有相对的含义,那么从相对的意义上来说,不管是波德莱尔还是张爱玲,体现的都是无穷尽的理解和宽容,夏志清说张爱玲“对普通人身上错误极大的容忍和同情心”是不错的。
波德莱尔更通过移情,这种可以随意进入他人的无比的特权,把不论什么时机给他提供的一切职业、一切快乐和一切不幸,都当作是他理所应得的而承受下来。也“把自己的一切,不管是诗或是慈悲,全部奉献出来”,是所谓“灵魂的神圣”。张爱玲之所以常常提到自己自私冷酷,这是由于她对于纯粹的追索,还有她相当的诚实,也就是所有最优秀作家都具有那种诚实――也是因为这种诚实,她笔下的人物并没有特别的高贵,或者特别引人同情,都是“不彻底的”、“没有悲壮,只有苍凉”的人物。又或者她对于单个的人的怜悯,有时淹没在了对于人类整体处境的怜悯之中,故而貌似冷漠、难以辨识。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古诗十九首》
在游荡者这种热情地跻身人群、与群众的亲密无间之外,他也是彻底的孤独者,在游荡的时候从来没有同伴。所不同的只是对这种孤独,他并没有呼唤,也没有抗争,没有试图消解这种孤独,而是安然的作为一个卓尔不群的作家,必然面对的接受了下来。源自于外部世界的欢悦和痛苦在游荡者这里达到了和谐,升华成一种宁静的美学上的欢乐。
这种欢乐就是超越的自由。在寄情于人或物的过程中,游荡者面目模糊,在人群中若隐若现,而又在写作的过程中找到自己、发现自己,一个更丰富,更宽广,也更超越的自己。行动上的漫无目的的游荡也就这样成为了精神的自由之旅。比如波德莱尔在诗作“高翔”和“感应”中提到:如果“能抛弃在迷雾的生活之中/压人的烦恼和那巨大的忧伤”就能让思想驰骋于碧天之上,自由的飞行。甚至具有了与百花以及沉默的万物交流的能力。正如法国哲学家德勒兹(Gilles Deleuze)所说的,人和自然的界限的消弭。
当黑夜像光明一样茫无边际的时候,芳香、色彩、音响仿佛都可以互相感应。波德莱尔曾引用过霍夫曼的话:“我发现色、声、香之间有某种类似性的、某种秘密的结合……”这种对于“芳香,色彩,音响”的迷恋,也是我们在张爱玲的作品中似曾相识的。而且那一种“具有一种无限物的扩展力量”就是挣脱了自我从而无所不在的超越的力量。
我们在张爱玲的作品中,常常也感受到这种对眼前世界的超越,对现实风物的疏离(Alienation)。
门洞子里挤满了人,有脑油气味的,棉墩墩的冬天的人。从人头上看出去,是明净的浅蓝的天。一辆空电车停在街心,电车外面,淡淡的太阳,电车里面,也是太阳――单只这电车便有一种原始的荒凉……
太阳照亮了玻璃门,玻璃上糊的防空纸条经过风吹雨打,已经撕去了一大半了,斑驳的白迹子像巫魔的小纸人,尤其在晚上,深蓝的玻璃上现出奇形怪状的小白魍魉的剪影。
我把牛奶倒进去,铜锅坐在蓝色的煤气火焰中,像一尊铜佛坐在青莲花上,澄静,光丽。――《烬余录》
《烬余录》本来是描述作者战时在香港,被围困十八天的经历。引文的第一段是一次空袭警报响起,作者从电车上下来,躲在门洞里,记下了从人头上看过去的冬天淡淡的太阳,还有明净的浅蓝的天。第二段和第三段是记录张爱玲作护士,为伤员守夜的时候,这些人住在男生宿舍的餐室里:“这里躺着三十几个沉默、烦躁、有臭气的人,动不了腿,也动不了脑筋,因为没有思想的习惯。”就是在这样一个难有浪漫想象的场景下,天亮了起来,带来一种幻觉般的明亮澄澈,一种出离于人世的恍惚。
她在这样的词句里,好像进入了跟战争、跟伤员、甚至跟自己的境遇都没有关联的境界。就仿佛忽然在叙述中走失了,前一刻还跟小说里的人物或者散文里的叙述着在一起,下一刻已经不知身在何处。这一种忽然的跳脱或者走失,可能就是许多人赞赏她的,叙事具有多个层次(Multiple layers)原因。而常常最对人有所触动的,就是她走失的部分,很多情况下就是小说散文化的部分,这也是我为什么在散文和小说中,更偏好她散文的原因,当然很多人大约是不赞同的。
关于这种奇异的疏离感,张爱玲自己有很好的说明:人们只是感觉日常的一切都有点儿不对,不对到恐怖的程度。为要证实自己的存在,抓住一点真实的,最基本的东西,不能不求助于古老的记忆。于是他对于周围的现实,发生了一种奇异的感觉,疑心这是个荒唐的,古代的世界,阴暗而明亮的。回忆与现实之间时时发现尴尬的不和谐,因而产生了郑重而轻微的骚动,认真而未有名目的斗争。
对于张爱玲的这种疏离,评论家也多有关注。李欧梵说这是“现实背景里的一种梦幻叙述”。王德威说张爱玲发掘了第二种虚拟写实的世界:“她告诉我们,我们居之不疑、信以为真的世界其实早已是幻像罗列,任何写真还原的作为总是产生一连串买空卖空的文字交易。她嗜写鬼气森森的人物,似乎提醒我们生命其实是阴阳虚实难分。更重要的,张的风格总透露对‘不能或忘地’或‘难以再现’的事物,一种徒然的追求。”
周蕾曾经谈到我们所看到的历史都是整理过了的,有秩序的整体叙述,它总是不断的试图去合理化纷乱的细节。而张爱玲作为长于细节描述的女性作家,用作品中的美学资源,对现代中国历史的宏大叙事(Grand narration),做出了某种颠覆。她在动荡的历史环境里,置时代的喧嚣若罔闻。这种颠覆,实际上也是张爱玲对她身处的历史时代,一种游荡者式的超越。她说:“我用这手法(指参差的对照)描写人类在一切时代之中生活下来的记忆。而以此给予周围的现实一个启示。”
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也提到“张爱玲的手法高明之处,是在于她不拘于描写目前的事实”,“她眼前永远有一幅中国民族文化的全景”。张爱玲投向人群的目光,不只是专注的,像看着一件逐渐融化的东西那样的,芥川龙之介式的“临终的目光”。这种注视,是包含了时间的凝视,不只看见了眼前的风景,也看见了此前和此后,许多时代的喧哗和寂寞的凝视。有时候这样的凝视反而近似于迷惘――我总以为迷惘跟深刻之间,也没有彻底的差别。就像李商隐“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那种情到浓时会涌起的惘然,那种诸多感触不敢或忘、却不知今后在记忆里将是何样面貌的迷惘。也像艾略特(Thomas Eliot)说的历史感:那种既意识到过去之过去,也意识到过去之没有过去的感受力。所以说张爱玲这样一位用游荡的姿态,自觉不自觉地在反抗历史的作家,反而是深具历史感的作家。
张爱玲从40年表作品便广受关注,其后因为意识形态的原因被有意的忽略,今天对她种种“市井俗气、格调不高”、“题材狭窄”、“追求消遣性”的评论已经逐渐式微,即使夏志清对她,现代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的论断有过誉之嫌,她跟“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相差也不过伯仲之间。
我们考察了她在投入到人群之中的,专注以及游离于现实之外的超然等方面,跟巴黎游荡者之间的关联。事实上我们在她和波德莱尔,甚至包括本雅明身上看到的这些特质,也是许多优秀作家共有的特质。利瓦伊斯(Frank Leavis)说最出色的作家比如奥斯汀(Jane Austin),乔治・艾略特(George Eliot)和詹姆斯(Henry James)都是“一种对生活的那种深刻严肃的兴趣的仆人”,而这种对生活的深刻严肃的兴趣,正是游荡者不断捕捉正在消逝的画面那种热情的源头。另一方面,雨果(Victor Hugo)曾说:“对那些想要获得对世界的一份恰当的爱的人来说,自愿的无家可归是一种好的方式。”瓦特(Ian Watt)也说明过类似的问题:“像劳伦斯(David Lawrence),乔伊斯(James Joyce)和庞德(Ezra Pound)都表现了跟家庭、阶级、国家,以及传统信仰的切断联系,这就是获得精神上和心智上自由的必要方法。”这些作家就这样邀请我们来分享他们所继承或发明的更大的超越的秩序和价值体系。
这说明了为什么游荡者这一形象,无论对于普通读者、还是文学批评家都如此亲切,如此具有生命力的原因。在中国现代女作家张爱玲的注视下,城市成为了风景,历史的胡琴咿咿呀呀拉不成声调,而上海就是此后无数苍凉故事的主题。
参考文献:
[1] 李欧梵:《上海摩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2] 波德莱尔,钱春绮译:《恶之花・巴黎的忧郁》,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
[3] 张爱玲:《流言》,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
[4] 芥川龙之介:《芥川龙之介文集》,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