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单项体育协会工作计划

单项体育协会工作计划

时间:2022-12-03 16:01: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单项体育协会工作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单项体育协会工作计划

第1篇

2020年注定是XX学院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全院上下齐心协力,顺利通过教育部教学质量合格评估。学校体育工作是教学质量合格评估中重要指标之一。体军部全体同仁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积极推进运动训练、竞赛和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加强各运动队的建设和管理,促进学校竞技体育稳步发展,积极参与高水平体育竞赛。

通过课余运动训练和比赛,推动了学校体育教学和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增进了学校间的交流,丰富与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充分调动教练员的工作积极性,保证训练时间,进行科学训练,提高训练成效,努力创造优异成绩。通过各运动队开放式训练管理,让更多的学生得到更高层次的提高,使运动队成为发挥学校窗口作用和推动学校全民健身的切入点和排头兵。运动队参加全国及省内大学生体育比赛获得优异成绩。

一年来,我院运动队在各类全省、全国性体育赛事中屡创佳绩:我院射箭队首次参加中国大学生射箭锦标赛中,虽然没有取得更好地名次,但是为今后的训练和参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参加全省大学生足球、田径、射箭、击剑、台球、羽毛球、篮球等比赛中,共获得第1名11项、第2名13项、第3名16项、第5-8名20项的优异成绩,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二、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节,群众体育工作全面推进。

2020年体军部会商学校工会、团委等相关部门做好全年的群众体育工作安排,调动更多层面、更大范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展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活动。

体军部对XX学院第九届校园阳光体育节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与改造,使得校园体育节的内容更加丰富、性质趋向多元化,在表现出竞技性的同时又增添了趣味性、健身性和广泛参与性,即有突出“更高、更快、更强”的田径运动会,又有强调团队配合、增进健康的健身性项目,扩大了参与面,让阳光体育节真正成为全体师生的节日。体军部全体教师克服种种困难,在完成繁重的体育教学、训练、科研、教研任务的同时,积极投入到学校各种群众体育工作当中,组织开展或支持开展了学生、学生社团及教工参加的校田径运动会、教工篮球、排球、飞镖、游泳比赛、学生台球赛、学生篮球、排球、足球比赛、学生羽毛球比赛、学生射箭比赛、“迎新杯”学生三对三篮球比赛、七人制足球比赛、学生乒乓球、学生越野接力赛、学生软式飞镖比赛、学生游泳比赛等体育竞赛15余项次。

学校的群众性体育组织逐渐壮大,现已成立学生体育单项协会9个,教职工也先后建立了篮球、足球、羽毛球协会等多个群众体育团体,体军部不仅为这些群众性体育组织开展活动提供场地器材等便利,同时也提供了专业的技术指导与服务。群众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对增强全体师生员工体质、增进交流、养成良好生活方式以及创建浓厚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0年群体竞赛工作计划

一、继续加强运动队管理,与相关部门一道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共同解决好学训矛盾。

二、提高各运动队水平,争取参加全国大学生体育竞赛1-2项并取得前八名成绩;在全省比赛中再创佳绩。

三、提高学院阳光体育节各竞赛项目组织水平,扩大参与人数,打造精品赛事3-4项。

四、提高各部门群体竞赛重视程度,争取阳光体育节各单项成绩分数纳入到第十六届田径运动会各代表队团体总分。

第2篇

我国城市社区体育(以下简称社区体育)是体育社会化的产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社区体育主要是在街道办事处的辖区内,以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要对象,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的群众体育。党的以来,随着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社区体育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发展还不平衡,人们的社区体育意识还不够强,社区体育组织还不够健全,参与的人和单位还不够广泛,场地设施等物质条件还不能满足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等问题,还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以下简称《体育法》),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努力为人民群众营造一个就近、方便、文明、有序的体育健身环境。现对加强社区体育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主要任务与职责

(一)社区体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采用多种方式,发动、引导、组织社区成员开展经常性的体育健身活动,提供门类众多的体育服务,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强体质,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社区生活。

(二)市、区人民政府要把发展社区体育作为贯彻《体育法》、实施《纲要》的一项具体措施,纳入城市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作为社区建设和创建“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家庭”的一项内容,努力为居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物质条件。

(三)市、区人民政府体育行政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体育方针、政策,加强对社区体育的领导,依据《体育法》和《纲要》制定社区体育的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逐步建立、健全以社区体育组织为主体的社会体育组织网络,制定开展社区体育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社区体育理论研究,建立社区体育发展的指标体系。

市、区人民政府教育部门要在保证学校教学秩序和体育工作的前提下,鼓励和支持学校体育设施对社区居民开放,开展有偿服务。切实发挥学校体育教师、体育设施在开展社区体育活动中的积极作用。

市、区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要根据城市管理中街道办事处的管理、协调、指导、服务等职能作用,将开展社区体育作为街道办事处的一项工作职责,将社区体育作为社区建设的组成部分,统筹规划和评估,在政策上给予扶持。

市、区人民政府文化部门在建设和发展社区文化的工作中,要重视社区体育的开展。街道办事处的文化站,要大力宣传体育健身对增强体质、丰富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意义,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小型多样的体育活动。

市、区人民政府城市规划部门,要按照国家对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用地定额指标的规定,将市、区、居住区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中,合理布局,统一安排。

在开展社区体育工作中,要重视发挥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的作用。

(四)街道办事处对辖区体育工作具有领导、管理的职能。要调动辖区内各方面的积极性,建立、健全体育组织和组织社区内成员经常开展体育健身、竟赛、表演和体育交流活动。组织开展成年人体质测定工作,协助体育行政部门做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管理工作。

(五)居委会应在街道办事处的指导下,广泛宣传、发动。组织居民经常开展群众性的体育健身活动。

(六)到本世纪末,我国社区体育的发展达到:经常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的人数有较大的增长,体育健身活动的环境和条件有较快的改善,社区成员的体育意识和体质普遍增强,社区体育组织基本建立。初步形成国家、社会、个人三者有机结合,社区。单位、家庭共同发展的全民健身新格局。

二、组织管理与体制

(七)按照《体育法》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体育行政部门或者本级人民政府授权的机构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体育工作”的规定,区(市辖区、不设区的即为市,下同)人民政府可授权街道办事处主管辖区社会体育工作和组织实施辖区体育活动。形成以市、区体育行政部门和街道办事处的分级管理体制,以及条块结合的组织网络。

(八)街道办事处应成立以街道办事处行政领导挂帅、辖区内各有关单位参加的社区体育组织。应有部门管理体育工作,配备专兼职体育干部,在区人民政府体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要充分利用辖区内各单位人才、资源和场地等条件,组建街道办事处一级的各类体育协会、文体中心、体育指导站、健身俱乐部等,形成在街道办事处领导下的街道、居委会和单位多层面的体育组织网络,有效地开展多种多样的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满足社区成员的广泛兴趣和爱好。

(九)居委会应协助街道办事处做好居住区、楼群晨、晚练指导站等体育组织的建设与管理工作。

(十)社区内的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要增强社区意识,支持、协助街道办事处开展社区体育工作,积极参加社区的各类体育活动。

三、骨干队伍建设

(十一)区人民政府体育行政部门和街道办事处要培养、选拔德才兼备,熟悉、热爱体育工作的干部充实到街道办事处和社区体育组织,并在政治上、生活上关心爱护社区体育干部。

(十二)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开展社区体育的骨干。要充分发挥他们在开展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中的技能传授、锻炼指导和组织管理作用。

(十三)要充分发挥辖区内各单位体育干部、业余体校教练员、体育教师以及热心体育和有体育专长的离退休人员的作用,吸收他们参与社区各类体育组织的领导与管理工作以及活动的组织、技术指导等。

(十四)区人民政府体育行政部门和街道办事处要有计划地举办各类培训班,加强对各类体育干部、体育骨干、体育积极分子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

四、场地设施的建设与利用

(十五)体育场地设施是社区居民开展体育活动必需的物质条件,是体育活动经常化的重要保证。市、区人民政府要加强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和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已建成的居住区要努力挖掘潜力,为居民修建简易体育场地;新建居住区、小区,必须按照国家技术监督局、建设部联合的(GB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和原城乡建设部、国家体委1986年颁布的(86)体计基字559号《城市公共体育运动设施用地定额指标暂行规定》,规划、建设好社区体育设施。

(十六)街道办事处应在辖区内有计划地修建社区体育活动室或体育服务站(点),并配备相应的健身器材设备。到本世纪末,力争50%以上的街道达到上述要求。

(十七)合理使用街道辖区内现有的各类体育场地设施,充分发挥其作用。公共体育场地设施一律向辖区内单位和居民开放。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体育场地设施,在不影响工作和生产秩序的前提下,有组织、有计划地向居民开放,为居民健身服务。

(十八)应在社区内公园、闲置空地和楼群间合理布局简易的体育场地设施,开辟健身场所,使居民就近就便参加体育活动,做到运动场地就在身边。鼓励居民自力更生及义务维护和建设体育场地设施。提倡居民添置体育健身器械,开展家庭健身活动。

(十九)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破坏和挪用体育场地设施。确因特殊情况需要临时占用体育设施的,须经当地体育、城市规划行政部门批准,并及时归还;确因城市建设需要改变社区体育场地设施作用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并要在就近、方便使用的原则下,先行在适当地点择地新建,面积、标准不得低于原有设施。

五、经费来源

(二十)社区体育经费实行公益型的管理方式,多渠道筹措经费。区人民政府要根据《体育法》的规定,逐年增加对体育事业的经费投入。体育行政部门要对社区体育工作安排经费并逐年有所增加,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赠资助社区体育活动和体育设施建设,鼓励辖区单位举办或承担社区大型体育活动。有条件的社区,可设立由团体和个人投资的社区体育发展基金。社区的各类体育协会或其他体育组织可实行会员制,可向会员收取一定数额的会费。

(二十一)积极创造条件,开发体育产业,依法开辟体育经营场所,为经营体育产业提供有利条件。要努力开展技术指导、骨干培训、体育表演、健身咨询等多种形式的社区体育服务,在经营、税收、资金等方面参照*年8月民政部、国家体委等14个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的意见》的有关政策执行。

六、健身活动

(二十二)社区体育以经常性健身活动为主体,坚持业余、自愿、小型多样,遵循因地、因时、因人制宜和科学文明的原则。在开展各种体育健身活动中,要讲究科学,注意安全,重在参与。实行传统健身养生法与现代健身方式相结合,个人锻炼与集体活动相结合,健身娱乐与医疗保健相结合,健身活动与节假日活动相结合,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要加强晨练、晚练和季节性体育锻炼的组织和管理,制定可行的管理制度,引导不同特点的人群参加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

要关心和重视知识分子、老年人、幼儿和残疾人的体育活动。

(二十三)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激发居民体育健身的积极性。竞赛活动以动员尽可能多的居民群众参加为基本出发点,办出特色,形成传统。

社区体育组织应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定期举办综合性体育竞赛活动和单项竞赛活动,要有目的地结合节假日组织体育竞赛、表演和社区内外的交流活动,形成热点,利用寒暑假举办形式多样的中小学生单项体育竞赛、培训以及锻炼小组等活动。

七、评比表彰

第3篇

关键词: 体育社团;实体化;运行

中图分类号: G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055X(2013)04-0120-06

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的模式下,我国的体育行政部门对体育事务的管理拥有绝对权力,其工作职能涵盖了从微观到宏观的全部体育事务,这种“保姆式”的管理模式造成体育职能部门机构膨胀,工作效率低下。虽然在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大潮中,将国家体委改制为国家体育总局,但旧的权力格局和管理体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只是进行简单的裁并,体育社团依然属于政府部门的附属物,社会组织和政府体育部门的依附关系继续存在,社会组织的自身造血功能弱化,影响了体育事业的良性健康发展。党的十报告指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明确提出加强社会组织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体育社会组织的社会功能,坚持体育事业的公益性,在政府指导下,依靠各类体育社团建立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公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合法权益,促进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扩大竞技体育群众基础,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和文明进步,努力奠定建设体育强国的坚实基础。

一、社团与体育社团

社团是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人相聚而成的互益组织。按性质可分为政治、经济、科技、军事、外交、文化体育、健康卫生及宗教团体等;按成员间的联系纽带可分为生理、社会、精神物质以及由个体所属组织功能等方面因素结成的社会团体;按民间性程度分为官办、民办、半官办社团。社团的结成一是基于社团所属的成员的需要,执行为成员谋取利益的服务职能;二是基于政府职能的需要,履行服从国家和社会利益的管理职能。其社会功能包括为会员提供知识技能的增长、社会交往、社会承认以及获得新的发展途径;维护成员个人利益及群体利益;参政议政;政府助手,担负各自社会成分的管理职能;承担经济信息沟通、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中国的社团一般具有非盈利和民间化两种基本组织特征。社团与政府组织、非正式组织或自然群体有着明显的区别。社团作为一种社会组织近年来在政府的主导下正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随着国家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少社会组织出现了明显的结构分化和功能重组,社会对各类社团组织的作用和功能开始提出置疑和诘问。期待一个以社会中介组织为实体的、相对独立和自治的社会领域出现。

体育社团是指公民合法人以从事和发展体育事业为目的,自愿结成的群众性组织。体育社团不仅是社团的重要类别,也是体育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其主要职责是:宣传和组织群众参加体育运动,团结和动员社会力量参加体育运动。体育社团的主要特点是具有民间性、非营利性和互益性、同类相聚性。从组织形式来看,可以将体育社团划分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和中国奥委会属下的国家级体育社团;民政部门和体育行政机构、行业部门、地方体育总会指导的地方性体育社团、行业体育社团、学校体育社团、群众性体育社团等体育社会团体。[1]

体育社团相对于其他类社团,其本质特征呈“弱性”,即较弱的政治性、较差的经济性、较贫的学术性、较浅的文化性,相对于其他社团具有较宽松的生存环境和社会基础。但是,体育社团组织的惯性特征所产生的路径依赖使体育社团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政社不分”的状况。

对体育社团的研究,我国还只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体育研究成果中出现,没有形成专门的理论体系,但对概念的使用却多种多样,在不同的领域根据行业特点有不同的称谓。比如经济领域侧重于它作为市场中介的作用,更多的是使用“体育中介组织”;政治领域则侧重于它在政治领域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政府的关系问题;采用“体育社团”、“体育准利益集团”、“体育协会”或“体育非政府组织”,社会领域则根据其所承担的任务和职责称为“体育社团”、“体育非营利组织”“体育公益组织”、“体育自愿组织”、“体育慈善组织”和“体育自治组织”等,[2]强调的是体育社团在社会领域所具有的独立性和公益性特点;国际上对于体育社团存在的性质和职能,体育管理组织和国际体育组织的归属,大多数国家都是属于非政府管理的民间社团组织。在行使职能时具有独立法人的资格,不受政府的干扰,我国的体育社团则是近年来根据体育发展战略的调整和奥运战略的需要,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行,部分体育项目逐步实行改革,形成了国家体育总局、省、市、县 (区)、乡镇 (街道)、村(居委会)的体育社团层次结构以及体总、人群体协、项目体协、行业体协等具有塔状同构特征的体育社团类型结构。[3]

二、广东省体育社团塔状组织结构

近年来,广东省非常重视基层社会组织的建设,把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纳入社会管理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以全运会、亚运会和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举办为契机,在建立竞技体育职业俱乐部,群众性体育社团等方面成效显著,广东宏远职业篮球俱乐部,恒大足球俱乐部、恒大女排俱乐部等一批职业体育俱乐部成为了中国体育职业化改革的成功先例,政府主导的世界羽毛球黄金联赛和社会自发开展的广东省定向越野联赛等赛事活动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目前,主导广东省体育社团的塔状组织结构是以政府体育行政事业主管部门为顶点形成的五级塔状管理体系:第一级是省政府体育事业指导部门为顶点的政府机构;第二级是省体育局和同构于其中的广东省体育总会、省体育科学学会、各单项体育协会所构成的塔状结构。第三级是以广东省体育龙头副省级广州市、深圳市体育局和其他地、市体育局为顶点和同构于其中的各单项体育协会所构成的塔状结构。第四级是县级市、区县体育局(文体局)和企业内部体育协会为顶点和同构于其中的体育协会的塔状结构。第五级是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和乡、行政村级企业内各部门体育组织、体育群体活动站点为顶点和同构于其中的各类体育项目协会、人群体育协会所构成的体育社团塔状组织结构(见图1)。塔状组织结构实际上是政府在权力和利益的制度化分配模式下建立起来的一种格局,以政府的行为把与体育有关的因素都纳入到政府社会管理的调控体系中,构建广东省体育社团运行的基础。

三、广东省体育社团实体化现状

近年来,广东省竞技体育赛事和群众体育活动频繁。体育社团在这些赛事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有效地减轻了政府在赛事组织和承办过程中的压力,体育社团也从中得到了锻炼和检验,形成了协会务实化、会员主体化、管理规范化、组织体系化、硬件实力化、经济实体化、活动实效化的内在组织特征。在全运会、广州亚运会、CBA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羽毛球大奖赛等有影响的赛事带动下,体育社团的实体化程度不断提高,单项体育协会逐年递增。每年都有各类体育项目在全省依次开展。体育社团进社区、进学校成为常态。在提升影响力方面,通过奥运冠军的成长经历,吸引全社会的重视、支持和参与。在体育文化传承中,发挥岭南体育文化特色,创建体育文化品牌,传承中华文明。

广东省体育社团的运行,目前正在摆脱依靠国家拨款的国家型的集权性管理模式向经费来源多元化方向发展的国家社会型(中间型)管理迈进、最终目标是以广东省体育社团改革为突破口,建立社团自治的社会型(分权型)管理模式,形成经验在全国逐步推广[4] 。通过体育社团自身的影响力,不断深挖潜力,使体育社团向实体化方向发展。同时,扩大收费来源,使服务性收入提高比例明显增加,目前,广东省体育社团经费来源政府补助占比不到四分之一,社会捐赠收入和会员会费收入逐年提升。一些群众基础好或具备一定服务能力的体育社团,开展的社会活动比较多,获得商业赞助的机会也大,其经费来源比较广泛。还有一些社团的会员层次比较高,如高尔夫球、网球、羽毛球等运动项目,服务性收费是这些社团的主要经费来源。以服务养服务,是我省体育社团实体化发展中的一条重要经验。但有的体育社团社会影响甚微,来自社会的资金支持力量不足,难以维持日常活动的开展。只能完全依靠政府提供经费维持。

四、广东省体育社团的实体化运行

(一) 体育社团自主发展之路

长期以来,我国对体育事务的管理都是自上而下的政府管理模式,体育社团与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属于具有“双重身份”的隶属关系。而体育社团作为“非政府组织”。资源的获得却是通过自上而下的行政体系来实现的,这种关系无疑增加了体育社团对其上级体育行政部门的依赖性,很难发挥体育社团独立于政府之外的中介性作用。因此,体育社团走自主发展之路,需要强化社团的自身实力。

(二)体育社团自身实体化运行

广东省体育社团的运行基础是社团自身的良性发展水平正处在一个较高的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段,并在逐步摆脱一直以来采用挂靠政府或附设单位的体育社团与政府同构的异化产物的影响。弱化体育社团组织对政府的依附性,建立实体化的体育社团组织,依靠社团自身的造血功能,从以前的“双重身份”中走出来,真正实行体育社团自治。尽管这种模式的转变受到体育社团实体化市场规模不大、缺乏有效的营销手段,服务产品形式单一落后,创新能力不够,服务理念还不完善等因素制约,使体育社团组织难以形成聚集效应,发挥相应的社会服务功能。但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进行巩固,比如,加大体育社团的培育和资金扶持力度,对体育社团日常经费支持比较大的赞助企业和在接受社会捐赠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有条件和有需要的企业来参与,通过与体育社团的合作促进了解,增强企业体育文化。也可以采用增加会员会费、银行利息收入和申请政府拨款或专项资金补贴、向社会开放体育场地、体育服务,开展有偿经营等活动,提高体育社团自身的财政实力。

1.人员实力

处在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省,历来都是体制改革的先行者,在体育发展改革当中,广东省最早制定各种优惠措施引进体育人才,使全省的各项体育工作(竞技体育、学校体育、体育科研)在短时间内迅速走在全国的前列,这与人才的实力是分不开的,而从广东省体育社团发展的现状来看,单靠从外面引进人才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增加自身的造血功能,结合国外经验和广东省承担的亚运会、全运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多次大型国际国内综合性体育比赛经验,发掘志愿者力量是目前解决体育社团人手问题最行之有效的方法。由于志愿者的特殊身份决定了相关体育社团不需要向政府部门申请增加编制,也不需要对其发放薪水,而且志愿者对社团的工作因为自身的主导而积极参与,工作效率较高。志愿者队伍可以从社会招募,也可以从会员中发展,体育社团将志愿者的工作与会员的义务和会员培训结合起来,以此为契机发动会员参与社团工作。此外,还可以与地方企事业单位和学校合作,组织全民健身活动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业余训练比赛,依靠活动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凝聚团队力量,建立比较固定的志愿者群体,从本质上解决体育社团实体化发展问题。

2.物资实力

以往的改革经验证明,要想使体育社团的实体化发展之路能够顺利进行,必须具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体育物资是体育社团赖以生存、发展和承担社会体育活动的基本条件。拥有良好的办公设施、先进的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是体育社团向外界展示自身综合实力的窗口,有足够或雄厚实力的体育基础设施,能吸引更多的体育爱好者参与,社团的发展也会越来越壮大。如果在承接政府职能的同时以社团实体的名义开展活动,使社团的体育物资得到很大程度上的利用,则政府与社团都能从中起到双赢的作用,充分发挥体育物质的社会化功能,促进体育社团的良性发展。

3. 经济实体

一个有一定规模的体育社团,必然是一个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具备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特征。有独立的经济核算。体育社团属于非盈利性公益组织,组织人员的活动内容、经费开支受到章程的规制,因此他的社会公信度建立在规范的财务制度上,如果财务制度不透明,社团活动的开展和志愿者招募等方面就会受到影响。社团的信誉就会受到社会的置疑,一个社团如果它的经济基础雄厚,社团活动的开展就比较顺利。因此,经济实力决定社团的规模和社会影响力,决定社团实体化程度。

(三)广东省体育社团管理体制改革

《广东省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了社会团体登记和管理的具体细则,对社团准入条件,社团职责都有具体的要求。而在经济活跃的珠三角地区,因资源配置的多元化,为社团的独立存在提供了相对自由和宽广的社会空间。这一变化在体育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政府通过转换职能,将服务性、中介性以及公益性职能转交给体育社团组织,对兼有一部分政府职能的体育社团,实现职能分离或向体育行政组织归位,弱化体育社团组织行政化,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支持体育社团组织,回归体育社团公益性本色。

1.转变政府职能

体育社团在实体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我国体制改革过程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广东省的体育社团在体制改革初期,也是政府主导,政社不分,体育社团徒有实体之名,而无实体之实,各社团都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合署办公,社团很难独立行使一个实体应该行使的职责和权利。使体育社团发展缓慢,甚至有的社团逐渐消亡。

第一,确立“监管、引导为主,参与为辅”的政府职能,明确社团与政府间的隶属关系。将“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区分开来,使政府专注于政策的制定,给予社团充分的活动自,改变长期以来存在的政府和体育行政部门的僵化管理模式,避免作为功利的分配者和活动的组织者同时参与体育活动的尴尬身份,减少不公平竞争机制的产生。政府只在行使外部监管职能时,强化对体育社团资格的审查认定并监督其运行。

第二,建立政府为主导,运动项目协会化,体育社团独立运作的契约关系。制定社团实体化发展的双向管理协议和实体化评价标准,明确体育社团的社会责任,履行章程规定的政府职能,走实体化发展道路。

2. 成立理事会

理事会是国际上社会组织管理中通用的做法,是协会的领导机构。国际奥委会、残奥会、亚奥理事会等国际上重要的体育组织,以及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等全国性体育团体都建立了理事会制度。理事会制度的建立,保证了体育组织能够按照既定宗旨运行,使体育社团的管理独立于政府之外。理事会成员对社团行政首长及主要负责人的选拔,社团内部重要事务的科学决策,制定社团长远发展规划的年度工作计划,加强内部监督,对社团经费预算等重大事项和决定具有知情权、否决权,能保证理事会决议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四)政府购买体育服务推动体育社团实体化发展

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推动体育社团实现“实体化”,引导体育社团健康有序发展是今后政府部门体制改革的一项工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体育社团在促进体育事业发展、提供民生服务、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独到的积极作用,成为体育行政主管部门与群众密切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在广州亚运会和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大型运动会的筹备和举办过程中: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来向社会购买服务:主要有:(1)建立以项目为导向的政府购买服务长效机制;(2)将购买公共服务的资金列入年度预算;(3)强化信息公开制度,保证购买服务行为过程公平、公正和透明。

在广东省各种大型比赛的举办过程中为利用各种大赛影响来促进大众体育健身活动,使老百姓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政府向社会提出委托服务项目,由各体育协会提供服务。比如体育行政部门委托体育社团开展群众健身技能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健身路径维护等工作项目,由各体育协会负责组织实施,效果良好。特别是健身技能培训工作,通过采取成本购买和项次补贴的方式,对公益性质的全民健身技能培训进行服务购买,解决了体育系统在健身技能培训上的难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针对健身人群获知培训信息渠道不畅的问题,参与购买服务的体育社团充分发挥“扎根基层,面向群众”的特色和优势,采取打电话、发信函、捎口信等方式主动与居民联系,解决好全民参与难题;利用节假日送学上门等形式,解决好组织集中的困难;部分社团针对不同的文化水平、理解能力及心理特点的健身人群,编写针对性的学习资料,采用一对一辅导等形式,确保学习质量;针对中年人群体健身与工作矛盾突出的问题,部分社团创新了简便易行的健身方式,解决工学矛盾;针对体育社团活动场地有限问题,整合各种健身资源,解决好活动场地保障难题。为保证购买服务工作取得实际成效,政府体育部门制定标准流程来保证购买服务的质量: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健身大餐”。

(五)体育社团多元化体系构建

当前,我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小政府,大社会的政府管理模式,广东省体育社团的实体化发展正是基于公益性和社会化的发展方向,与时俱进,面向社会需求提供体育公共服务,适应了体育利益主体多元化的要求,对于缓冲体育领域中的各种利益冲突、建立政府与公民之间的沟通桥梁,担负起体育社团多元整合的责任,具有其独特的地位。体育社团的发展,为政府构建社会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打造了一个平台。

1.社团内部分工合作化

社团分工合作化是指从组织互助合作开始,逐步把个体不同的具体工作集合为整个社团组织正常运转的过程。现阶段全国不少社团都存在人员不足的情况,如何使现有的成员在社团的工作效率达到最大化,需要各个组织按照社团工作的需要划分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对现有人员进行明确的分工,做到各司其职,职责分明,分工合作。[5]

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体育社团,一般应有一个长远的发展规划,广东省的体育社团可以借鉴项目管理和知识管理的原理,对组织和开展的活动进行项目管理,把以往的活动内容用知识管理的方式进行存储整理。对今后有关类似活动实行规范化、高效化运作,节省人力物力。

2.社团组织管理一体化

一体化是指多个原来相互独立的实体通过某种方式逐步结合成为一个单一实体的过程。体育社团的一体化过程既涉及社团自身发展,也涉及社团组织、章程和社团文化,是社团成员、财务管理、决策管理、社会声誉、社团活动的一种全面互动过程。社团一体化的基本特征在于自愿性、平等性和让渡性,在这一过程中制度化和规范化成为实现社团一体化的基本前提和保障。它的具体运作模式关系着社团的实体化程度。因此,实现社团组织管理一体化,需要加强社团成员、物资和信息等因素合理组合,形成有机的统一体,实现社团上下组织、实施活动的一体化。

3.社团外宣工作高度化

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体育社团,单靠自身的独立发展很难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生存下去,而应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合作,通过媒体的力量来扩大社团的知名度。比如组织大型的群体活动和体育比赛,就需要通过媒体的宣传来吸引社会的关注和参与。广东省的部分体育社团在与媒体合作中有过很多成功的案例,中国—巴西足球友谊赛,羽毛球黄金联赛等赛事活动为相关体育社团与媒体合作组织赛事,扩大知名度,吸引资金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相关社团的社会影响力。在社团的日常工作中,要主动向媒体推销自己,积极邀请媒体参与社团活动。对外从平面媒体、电视媒体、新媒体等各方面展开外宣攻势,对内则发动社团自身的力量,通过发放传单、宣传册,创办社团刊物来展示社团动态,同时利用网络建立虚拟社区,向会员和外界传递社团信息,加强对外交流。

多年来的举国体制使我国的体育社团组织长期面临“政社不分”的尴尬局面,造成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存在着诸多弊病,改变目前这种以竞技体育为“龙头”的“连体”模式,分化“宏观调控、中观把握和微观运作”的管理方式,是广东省乃至全国性体育社团向实体化迈进的必由之路。[6] 广东省体育社团实体化发展路径,就是打破原有的经费来源、人员编制和办公地点“三固定”的运作模式,完善内部管理、承担政府职能,开拓经费来源渠道,增强社团内部的“造血”功能,最终实现实体化。

参考文献:

[1]胡珀.湖北省省级体育社团实体化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6.5:25-40.

[2]李晴慧,郭郁文.体育社团与体育体制改革[J].体育学刊,2002.5(3):138-140.

[3]叶国雄,刘远祥.我国体育社团研究述评[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1(1):1-4.

[4]楚继军,万昌智.广东省体育社团组织网络现状与对策[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11(5)15-19.

第4篇

第一条 为了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保障公民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合法权益,提高公民身体素质,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有计划地建设公共体育设施,加大对农村地区和城市社区等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促进全民健身事业均衡协调发展。

国家支持、鼓励、推动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相适应的体育消费以及体育产业的发展。

第三条 国家推动基层文化体育组织建设,鼓励体育类社会团体、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群众性体育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第四条 公民有依法参加全民健身活动的权利。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保障公民参加全民健身活动的权利。

第五条 国务院体育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全民健身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全民健身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管体育工作的部门(以下简称体育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全民健身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全民健身工作。

第六条 国家鼓励对全民健身事业提供捐赠和赞助。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全民健身事业提供捐赠的,依法享受税收优惠。

第七条 对在发展全民健身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 全民健身计划

第八条 国务院制定全民健身计划,明确全民健身工作的目标、任务、措施、保障等内容。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制定全民健身计划和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应当充分考虑学生、老年人、残疾人和农村居民的特殊需求。

第九条 国家定期开展公民体质监测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

公民体质监测由国务院体育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其中,对学生的体质监测由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由国务院体育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第十条 国务院根据公民体质监测结果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结果,修订全民健身计划。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公民体质监测结果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结果,修订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第十一条 全民健身计划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组织和协调,对本行政区域全民健身计划实施情况负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应当在本级人民政府任期届满时会同有关部门对全民健身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

第三章 全民健身活动

第十二条 每年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在全民健身日加强全民健身宣传。

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在全民健身日结合自身条件组织本单位人员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应当在全民健身日组织开展免费健身指导服务。

公共体育设施应当在全民健身日向公众免费开放;国家鼓励其他各类体育设施在全民健身日向公众免费开放。

第十三条 国务院体育主管部门应当定期举办全国性群众体育比赛活动;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全国性社会团体等,可以根据需要举办相应的全国性群众体育比赛活动。

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定期举办本行政区域的群众体育比赛活动。

第十四条 县级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应当在传统节日和农闲季节组织开展与农村生产劳动和文化生活相适应的全民健身活动。

第十五条 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组织本单位人员开展工间(前)操和业余健身活动;有条件的,可以举办运动会,开展体育锻炼测验、体质测定等活动。

第十六条 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社会团体应当结合自身特点,组织成员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单项体育协会应当将普及推广体育项目和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列入工作计划,并对全民健身活动给予指导和支持。

第十七条 基层文化体育组织、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应当组织居民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协助政府做好相关工作。

第十八条 鼓励全民健身活动站点、体育俱乐部等群众性体育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宣传科学健身知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给予支持。

第十九条 对于依法举办的群众体育比赛等全民健身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非法设置审批和收取审批费用。

第二十条 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和互联网站等应当加强对全民健身活动的宣传报道,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增强公民健身意识。

第二十一条 学校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规定,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和体质状况,组织实施体育课教学,开展广播体操、眼保健操等体育活动,指导学生的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学校应当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1小时的体育活动。

第二十二条 学校每学年至少举办一次全校性的运动会;有条件的,还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远足、野营、体育夏(冬)令营等活动。

第二十三条 基层文化体育组织、学校、家庭应当加强合作,支持和引导学生参加校外体育活动。

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宫、妇女儿童中心等应当为学生开展体育活动提供便利。

第二十四条 组织大型全民健身活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的规定,做好安全工作。

第二十五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利用健身活动从事宣扬封建迷信、违背社会公德、扰乱公共秩序、损害公民身心健康的行为。

第四章 全民健身保障

第二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全民健身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对全民健身的投入。

按照国家有关彩票公益金的分配政策由体育主管部门分配使用的彩票公益金,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用于全民健身事业。

第二十七条 公共体育设施的规划、建设、使用、管理、保护和公共体育设施管理单位提供服务,应当遵守《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的规定。

公共体育设施的规划、建设应当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方便群众就近参加健身活动;农村地区公共体育设施的规划、建设还应当考虑农村生产劳动和文化生活习惯。

第二十八条 学校应当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向学生开放体育设施。公办学校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国家鼓励民办学校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

县级人民政府对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的学校给予支持,为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的学校办理有关责任保险。

学校可以根据维持设施运营的需要向使用体育设施的公众收取必要的费用。

第二十九条 公园、绿地等公共场所的管理单位,应当根据自身条件安排全民健身活动场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免费提供健身器材。

居民住宅区的设计应当安排健身活动场地。

第三十条 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场所和居民住宅区的管理单位,应当对该公共场所和居民住宅区配置的全民健身器材明确管理和维护责任人。

第三十一条 国家加强社会体育指导人员队伍建设,对全民健身活动进行科学指导。

国家对不以收取报酬为目的向公众提供传授健身技能、组织健身活动、宣传科学健身知识等服务的社会体育指导人员实行技术等级制度。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应当免费为其提供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并建立档案。

国家对以健身指导为职业的社会体育指导人员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以对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进行健身指导为职业的社会体育指导人员,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第三十二条 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并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一)相关体育设施符合国家标准;

(二)具有达到规定数量的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社会体育指导人员和救助人员;

(三)具有相应的安全保障制度和措施。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进行实地核查,做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批准的,应当发给许可证;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申请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应当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办理相关登记手续。

国务院体育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调整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目录,经国务院批准后予以公布。

第三十三条 国家鼓励全民健身活动组织者和健身场所管理者依法投保有关责任保险。

国家鼓励参加全民健身活动的公民依法投保意外伤害保险。

第三十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对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活动,应当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 学校违反本条例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按照管理权限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三十六条 未经批准,擅自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按照管理权限责令改正;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不足3万元或者没有违法所得的,并处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违法所得3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七条 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者取得许可证后,不再符合本条例规定条件仍经营该体育项目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按照管理权限责令改正;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不足3万元或者没有违法所得的,并处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违法所得3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许可证。

第三十八条 利用健身活动从事宣扬封建迷信、违背社会公德、扰乱公共秩序、损害公民身心健康的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全民健身工作中、、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本条例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

(9月7日《人民日报》)

第5篇

总结所要反映的是全局工作或某项工作的全貌,所以在内容安排上要考虑到方方面面,全局工作不能遗漏哪个方面,单项工作不能遗漏哪个环节,否则就会影响工作总结的客观性和全面性。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生会工作总结精选,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学生会工作总结精选一

学年,学生会在校党委的下,在校团委的直接下,紧跟时代步伐,以和“_x”思想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方针,以“服务学校中心工作、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宗旨,转变工作思路,与时俱进,锐意改革,在内部建设、制度,机构整顿,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等大胆工作,继承并发展了“校园周末文化广场”活动,组织发起了“大学生桃李文化节”等学生会的活动,出台了《_x》等一系列服务同学的制度,开创了学生会工作的新好。

一、关注社会热点,深化理论学习,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本届学生会自成立始就强调和要求各院学生会及学生社团组织,符合青年特点的和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活动,组织和带领大家学习、“”_x精神,并以“_”为契机,适时地成立“_”精神学习,在全校范围内掀起了学习“_”思想的新。

二、整合资源,拓展职能,使学生会机构设置科学,工作高效。

顺应学发展,学生会为全校同学服务的作用,加大学生会职能整合,在原有的基础上,成立心里素质拓展部;成立素质拓展部;拓展职能,大胆选拔干部,唯才是举,任人唯贤。从而使新一届学生会干部队伍充满生机活力,思路开阔,工作高效。学生会干部流动快的特点,了干部梯队建设,引入竞争机制和述职制度,了自身的民主建设。

三、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工作程序,使学生会运行机制更趋。

学校校院两级管理,“服务发展”的思想,健全和了《校学生会主席、部长例会制度》、《办公室财务保管制度》、《办公室值班制度》、《信息分院团总支学生会办公室值班制度》、《信息分院学生会及学生会先进考评制度》使校学生会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四、学生会干部、各级社团干部培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过硬的干部素质是组织的蓬勃发展的保障。干部素质培训班,专题讲座、学习、经验交流等,对校学生会全体干部、及社团干部了培训,培养了学生会干部的责任心、使命感、服务意识、全局意识、开拓意识等等,了学生会干部的思想素质和素质。建设学生会干部心灵家园,人文关怀,学生会的和战斗力,建设学生会干部心灵家园,缩短学生会干部之间的磨合期,学生会的向心力、亲和力、把学生会真正建设成学生干部的心灵家园,校学生会以直属团支部为依托,团日活动信息分院团总支学生会辩论赛。

五、学生会网站建设,学生会干部网上办公。

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中,学生会的工作离不开更新、更快的信息管理传递工具。为此,本届学生会需要的设置了信息网络部,学生会的网站建设、信息传递储存工作,并且为主席团和各职能部门人设置了办公账号,真正了网上异地办公,学生活动信息的、的,地了工作。以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为宗旨,学生会桥梁纽带作用,地代表和学生的利益。开辟渠道,收集各方信息,架起学校与学生沟通桥梁。

本届学生会自成立学生利益,反映学生心声。怎样地学生利益一直是想的最多的事情,主席及部长例会、座谈会、调查问卷、生宿舍等,收集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地信息,以工作放矢。在宿舍,信息分院团总支学生会生活部每周一次的卫生检查制度,并总院团支部检查卫生工作。校风学风建设,科技、文化、艺术、体育活动,同学业余生活,营造健康向上、活泼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校园育人环境是实施科教兴国的保障,大学生自身文化素质的要求,本届学生会自成立就以此学生会工作的多层次、多样式的系列活动。

六、信息活动周(打字比赛、演讲赛、棋盘大赛)

为浓郁校园文化气息,大学生课余生活,锻炼大学生演讲及语言表达能力,大学生现场反应能力及知识储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院举办了信息分院“届信息活动周“打字比赛、演讲比赛、棋盘大赛。所举行的活动了学生的和全校师生的支持。

学生会工作总结精选二

斗转星移,时间飞逝,不觉中_大学学生会在过去的一年里,在大学团委的正确指导下,在学生会全体同学的通力配合下,秉承优良传统,本着“务实创新,锐意进取”的精神,圆满地完成了校园交予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对今年工作加以总结。

一、夯实基础,完善规章制度

为了更好地管理学生会,经过主席团长时间的研究,结合学生会实际状况,严格制定了学生会办公室各项规章制度,使我们的管理能够健康有序地进行。为了培养学生会干部的综合素质,提高理论学习水平,学生会定期开展了理论学习,使大家能够从全局观念上去把握工作,了解工作,并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开展工作。

二、拓宽渠道,立体宣传

为了适应网络信息时代的要求,加大我校学生会的对外宣传力度,加强与各学院学生会和其他高校学生会的交流与合作,学生会在大学团委的具体指导下,在学生会科技部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建立了_大学学生会独立的网站。这一举措,使我校学生会的工作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此基础上,我们又修改出版了《_大学学生报》,在报纸中我们能够及时了解大学的各项方针政策及有关学习的各种信息,并为广大同学带给了一个展示文采的机会。这份报纸不仅仅架起了大学学生会与各学院学生会之间交流的桥梁,而且还拉近了大学学生会与广大同学之间的距离,成为大学学生会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渠道。

三、整体意识显著提高

以前、我校学生总会与各学院学生会存在严重脱节现象,学院与学院之间缺少沟通,整体成绩成绩进展缓慢,为扭转各自为政的局面,加强交流与合作,学生会从全校主席办公会议着手,加强联系,组织座谈,真正实现了与社团联合会的横向沟通,与各学院学生会的纵向交流的工作思路,最终迎来了相互借鉴,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良好的工作氛围,为切实提高_大校园园文化品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年的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就是透过各学院主席传达贯彻落实的,经过大家的努力圆满的完成了艺术节的各项任务。成绩显著,得到领导的首肯。

四、充分发挥学生会桥梁纽带作用

本届学生会自成立以来坚持维护学生利益,反映学生心声。怎样更好地维护学生利益一向是我们想的最多的事情,我们透过主席及部长例会、座谈会、调查问卷、学生会网站等形式,广泛收集同学们的意见和推荐,及时准确地获得信息,以做到工作有的放矢。学生会利用双休日组织了考研交流会,在学习上为同学们指明努力的方向,在生活上为同学们增添了用心向上的活力。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学生会工作期间,成功开展了_大学校园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分别从文艺、体育、科技、学习等方面入手,开展了大合唱、健美操、科技创新大赛、征文大赛、英语演讲大赛等一系列活动。尤其是在两次科技创新大赛中,充分的调动了广大同学主动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和科技创新活动中的热情,为营造校园良好的科研氛围起到了用心的丰富了校园生活,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推进了校园文化进程。

为了挖掘真正的人才,学生会一改往日的用人制度,采取学院推荐和学生自荐的方式,把思想用心,要求进步,潜力突出,对学生工作具有极高热情的优秀同学选拔上来为广大同学服务。新成员的加入必将为这个组织注入新的活力,为大学学生会的发展增添了新鲜的血液。

回首一年的历程,我们学生会虽然取得了累累硕果,但是也存在必须的不足,诸如团结同学不够普遍,制度不够完善、管理不是十分到位,没有充分调动大家的用心性,致使出现等、推、靠的工作现象。工作开展不是十分创新。因此衷心期望学生会能够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大考核力度,以广大同学切身利益为出发点开展各项工作。将_大学学生会工作推上新台阶。各位同学,我们是新世纪的开拓者,让我们用聪明和智慧勾画出祖国完美的未来!

学生会工作总结精选三

从到进入_x大学_x校区学生会至此,我们卫生部的一些工作也顺利的拉下了帷幕。尽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出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但是在我们部门成员的共同努力、相互配合下,我们解决了我们面前的一个又一个难题,终于将卫生部20_-20_学年度的工作圆满完成,对此卫生部特对本年度工作作出如下总结:

一、招新工作

本学期开展的首项工作是校区卫生小组招新工作,我们在招新事宜中经过报名、面试、培训、模拟查卫等一系列流程,从各学院精心挑选出_名查卫小组人员,开展查卫工作。另外,我们还特意对他们进行了礼貌方面的培训,使他们成为一支认真、细心、有责任心的团队。

二、第x届寝室文化艺术节活动

x月中旬,我们卫生部的第x届“寝室文化艺术节”工作顺利的拉下了帷幕。本活动于20_年x月x日下发活动开展通知至20_年x月x日结束,历时_x月。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塑造特色寝室文化,共建和谐温馨校园”。这次活动的宗旨在于增进寝室成员之间的情感,加强各寝室之间的交流,进一步创建和谐的校园生活环境,丰富广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寝室成员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

三、日常查卫工作

(一)卫生部的日常工作以寝室卫生检查为主,检查寝室卫生的时间为双周二中午12:30,并将时间的更改下发通知至各院。

(二)考虑到查卫的实际情况,卫生部于每双周一用短信通知各院卫生部做好准备,搞好寝室卫生,每双周二中午12:30校区查卫小组准时开展查卫工作,当天将查卫结果发至校区卫生部群共享,每双周三公布校区查卫小组对各院的查卫结果并将通报结果下发到各院学工办,并对不合格寝室及锁门寝室于当周五中午12:30进行复查。

四、会议工作

(一)部门内部会议

为了加强部门内部成员的沟通与联系,提高部门的办事效率,我们经常组织召开部门内部会议,认真做到当日事当日毕,对每次的活动、工作开展相应的讨论,总结经验与教训,为下次活动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卫生小组会议

由于卫生小组人数比较多,因此我们并没有组织他们多次召开会议,本学期共组织他们召开了两次会议;第二次是确定校园打架斗殴同学的通讯员,各栋均选出一名通讯员来及时记录身边的违纪违规现象。

(三)与各院卫生部会议

此次会议针对各院学生会卫生部部长、副部长所开展的,在会上我们向他们简介了一下校区查卫的细节与流程,并且组织创建了一个QQ群,邀请各院加入群中,以便日后共享校区查卫的结果。并且在会议最后我们听取各院对校区卫生部的意见与建议,及时的做好交流与沟通,加强了与各院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这一个学期,在老师的知道和部门成员的积极配合下,我们的工作顺利的完成了。总而言之,整体效果还是比较可观,并且达到了活动的目的与意义,希望我们留下的经验能与本部学生会各部门进行知识交流与分享,并给下届提供帮助,扬长避短,使学生会工作、卫生部工作越办越好!

学生会工作总结精选四

一年来,依照年初制订的工作计划和每个成员所担负的职位职责,办公室在主席团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学生会的中心工作,在各项重大活动、事件、决策过程中,发挥了应有的组织、协调和服务职能,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和密切配合,有效地保证了工作的正常运转。

办公室是整个学生会的中心枢纽,是学生会各部门的“首班车”和“末班车”,是学生会必不可缺的一个部门。在学生会,是个实力型的部门,所需人员是最少的,但所做的工作是最繁琐的,平时做好资料整理、文件保存工作;举办大型活动时,协调各部门做好经费预算,做好活动前期准备,活动结束后,进行活动总结整理、收集同学反馈意见。办公室是直属主席团的一个下设部门,是学生会的“秘书处”,其联系着学院和全院学生。其作用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上传下达,沟通协调,汇集同学的意见,负责并处理学生会的许多日常工作等,是整个学生会的资源储备库。

下面从学生会开展的活动中,具体说明办公室现实存在的问题及在以后的工作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风筝大赛此次大赛作为旅游文化艺术节的开幕式,由办公室和宣传部共同承办,在宣传方面不够到位,以致活动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拔河与跳大绳比赛,由于时间匆忙,没细致的考虑到宣传效果,但举办此次活动的效果是达到的,团结的力量在大赛中尽展无疑。

我们部门也积极的完成本职工作,在认真总结和继承办公室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不断拓展的实际内容,我们有序地开展了工作。

办公室工作的核心就是服务,服务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材料拟制,信息传达,会议筹备,本职工作是做好后勤服务、为中心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办公用品、各院系经费申报工作及各项审批申请,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谈到这里,是办公室在这学期中工作最不到位的地方,在这里感到深深的愧疚。

本学期,办公室具体工作基本呈上,平时在例会安排、电话记录、值班记录,以及资料整理、存档工作中,基本上一切顺利,都按照学期之初的计划开展。办公室将在下学期不断完善自我,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全力打造优秀的学生会。

学生会工作总结精选五

学生会作为一个团体,我身在其中,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不管是部门内部或是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让我懂得一座大厦不可能只由一根柱子建成,而一个优秀的团体不可能靠单方面的努力去完成各项任务的。所以在工作中,我学会了与别人进行合作,相互配合的去完成,这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收获。

再则,作为外联部的一员,让我也深深的明白对外联系的重要性。所以前段时间应_学院的邀请,我们外联部前往进行了交流和学习,与到场的另5所高校代表互相进行了多方面的讨论,并达成了许多共识,大家都希望在以后的活动中能多多的联系与合作交流。积极开展校与校之间的各种联谊活动与比赛。从而更好的学习经验,达到双赢的效果。此后,我们又参加了他们的团学联换界大会,热情的工作人员,整齐的大会布置,有条不紊的大会程序,这些无不都是我们学习的范本。此次的同济之行,是我进入学生会后参加的第一个对外活动,使我收益匪浅。而也在其中认识到我们部门的一些不足和欠缺之处。所以通过各种渠道努力的对外交流是部门成长的关键和必需。

在前段时间,通过和_杂志联系,与6月22日,我院和_公司、_大学动物保护者协会的工作人员一起举行了以关爱和保护动物为主题的公益活动。活动主要是为了通过向广大学生和社会公民宣传动物环保教育知识,从而使保护的动物观念深入人心,构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自然环境。而作为外联部的第一个重要的对外活动,部门也十分的重视,提前召开会议并布置工作。

大家塌实肯干的工作精神,弥补了经验上不足的缺点。在此次活动过程中,虽然出现了小小的**,但后来还是通过沟通顺利解决了。这也让我明白了之前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增强处理紧急情况的应对能力。这样的对外活动为我院以后的对外工作增加了良好的经验。也使我们部门能够更有信心和能力去主动的与外界交流和沟通。

在学生会工作,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部门自己的活动,还是学校安排和组织的。所以6月30日,我们院一行11人与食品学院、海洋学院的同学一同前往由我校协办的“健康从吃得安全开始”为主题的“食品药品安全宣传进社区”系列巡回宣传活动,而我作为其中的一名志愿者,为这样一个公益活动做出了自己一份绵薄之力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以上这样的活动中,我一点点的学习着,也一点点的进步着,虽然处事的经验还不是那么的丰富,考虑事情的方面也不是那么的周全,但我相信随着时间的积累和不断的学习,对于今后的工作我肯定会更加的充满信心。我也会怀着积极向上的良好态度和精神一直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