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0 13:07: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一年级体育教学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 进一步了解上体育课和锻炼身体的好处,知道一些保护身体健康的简单常识和方法。
〈二〉 进一步学会一些基本运动,游戏,韵律活动和舞蹈的方法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
〈三〉 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遵守纪律,与同学团结合作
周次 计划进度
一 引导课 体育常识:做早操的好处
1、队列队形;2、游戏;块块集合
1、基本体操;2、游戏:块块集合;
1、复习基本体操;2、游戏:挑战应战
1、技巧;前后滚动;2、游戏:障碍赛跑;
1、技巧:复习前后滚动;2、游戏:绕木棒接力;中国教育查字典语文网 chazidian.com
1、用各种正确姿势的走;2、游戏:迎面接力;
1、韵律活动;2、队列:报数;
1、技巧:前滚翻;2、游戏:换物接力;
体育教学工作计划是依据课程标准各学段学习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规定的活动或内容要求,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和学校场地设备等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规划教学内容的教学文件。它是体育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全面实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目标、克服教学盲目性、片面性和随意性的基本保证。
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主要有:学年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进度)、单元教学工作计划和课时工作计划(教案)四种。现依据课程标准各领域“水平一”的目标及其规定的活动和内容,对上述四种教学工作计划的制订方法及低年级教学计划试举例如下,仅供参考。
一、学年教学工作计划的制订
学年教学工作计划也称年度教学工作计划,它是以年级为单位,依据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年龄特点,对全年教学内容和考核项目的规划,是制订学期教学计划和其他教学计划的依据。
(一)制订学年教学工作计划的思路
小学低年级学年教学计划,是依据课程标准“水平一”各领域规定的活动和内容,选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并把这些教学内容合理地分配到两个学年中去。然后,再根据学年授课周数、每周授课时数,以及每年级的各项教材及其设定的课时比例,合理地分配到两个学期中去。并根据教材的性质、特点确定测试体能和动作技能的项目。
(二)方法和步骤
1.分析研究低年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加强计划的针对性
在制订低年级学年教学计划时,教师应对一、二年级学生的情况有尽可能多的了解。一般说来,一年级小学生多数来自幼儿园,他们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的队列队形如站队、立正、稍息、看齐、报数、原地转等动作方法,以及踏步、走、跑、跳、投、攀爬等自然动作和活动性游戏等,但对体育的知识概念还不理解。因此在安排一年级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动作基础即接受能力。另外,还可以通过访问幼儿园教师和检测学生的体能情况以及与学生聊天、询问等了解学生的身体与心理情况。
到了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体育课体验,对课的活动过程、学习与练习方式等逐步了解和熟悉,初步建立起课堂常规意识和习惯,体能、心理适应能力及同伴关系、群体观念等都有明显提高,但也存在某些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的问题等。这些情况都是制订学年教学计划的有效资源和依据。因此,从了解和研究学生人手,制订学年教学计划,有助于教师根据教材的性质、特点和难易程度,将本学段教材内容合理地分配到两个年级中去,对于提高教学计划的针对性,克服盲目性和提高教学质量,都具有实际意义。
一学期除节假日外,一般按18周计算;国家教学计划规定每周上4节体育课,全年实际上课总时数为:
18(周)×2(学期)×4(每周课时)=144(课时)
144×2(每课时按上两项教材计算)=288(课次)
2.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和教学需要,确定各项教材的授课时数。
(三)学年教学工作计划示例
1.依据体育课程标准各级目标的涵义和要求,选定教学内容。
课程标准的各级目标,是统领和选编各学段教学活动或内容的依据,因此在制订教学计划时,首先要悉心研究领会课程标准的总目标、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的指导思想、理念涵义及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依据本学段各级目标要求选定相应的教学内容。
2.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分配好两个学年的教学内容。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从一年级开始就设置了一分钟跳绳的测试项目,用以评价学生的下肢爆发力和身体协调能力。但是,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到了一年级的第二学期还没学会跳绳,还有部分学生不喜欢跳绳练习。因此,在小学一年级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对跳绳项目的练习兴趣和练习积极性,成了跳绳教学的关键。笔记试图通过创设多形式的比赛活动,意在端正学生的练习态度,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以提高一年级跳绳的教学效果。
二、研究对象
本校一年级的两个平行班:107班,共38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18人;108班,共38人,其中,男生19人,女生19人。
三、研究方法
采用实验法。其中107班为对照班,按照常规进行教学;108班为实验班,采用多形式比赛教学法进行教学。
四、研究对象初始成绩分析
以下数据均为本校107班、108班在进行跳绳教学之前的身体测试结果。
表格一:107班、108班跳绳测试情况对照表
■
表格二:107班、108班身高、体重情况对照表
■
从表格一和表格二中的测试结果的对比情况可以看出,在进行实验前107班和108班两个班学生的身体形态和跳绳情况基本相同,说明两个班学生原来条件没有明显差别,在测得两个班学生在实验前的条件基本相同后,我们可以进行实验。
五、实验方法
表格三:对照班与实验班在相同的教学内容中,安排的不同教学策略与手段(107班为对照班,按照传统教学进行跳绳教学的具体教学计划和手段;108班为实验班,采用多形式比赛进行教学的教学计划和手段。)
表格四:107班、108班根据各自的教学计划,进行12次课堂教学后,两个班的测试成绩:
■
从表格二和表格四的对比中可以看出,经过为期12次课的跳绳课堂教学,一分钟跳绳测试成绩两个班均有所提高。从表格四中可以看出,107班和108班的一分钟跳绳成绩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实验班108班的一分钟跳绳成绩大大优于对照班107班,说明运用多形式比赛的教学手段比传统常规的教学方法效果更好。
六、分析与讨论
(一)在跳绳的教学中,结合多种形式的比赛和游戏可以引起学生对跳绳项目的兴趣,提高参与的积极性
跳绳虽然是一项操作比较简单,但只有经过反复训练,才能提高成绩。若采用单调的练习方式,不但会让学生觉得很枯燥,还会导致那些协调性较差的学生,丧失学习和练习的信心。因此,如何让学生建立并保持对跳绳学习的兴趣成为一年级进入跳绳教学之初的关键。一年级的学生,对户外的活动比较感兴趣,对小型的比赛和游戏更有参与热情,这是他们的心理特点。所以,针对跳绳项目的特点,结合多种形式比赛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在学生带动家长共同参加家庭跳绳比赛的活动中,起到了不错的效果,在提高练习积极性的同时,保证了学生的练习时间。
(二)在跳绳的教学中,结合多种形式的比赛和游戏可以缓解运动负荷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参与的效果
小学一年级是学生身体各个器官和功能发育的重要阶段,在跳绳教学中,安排一定的运动负荷,是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生理发展特点和身体素质发展要求的。我们认为,只有当练习的运动量和强度构成的负荷接近疲劳,但还没有产生疲劳时,练习的效果是最好的。在这12次课的课堂教学计划中,练习强度逐步增加,运动负荷逐步增强,容易导致学生的抗拒心理。但是,比赛和游戏的引入有效地缓解了学生对运动负荷带来的厌学情绪。让学生在不注意体能消耗的情况下,让机能得到恢复,有效地避免学生的疲劳现象,学生的耐力素质也得到有效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篮球;单元教学计划;实践
一、问题的提出
浙江省教研室组织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疑难问题”专题研讨,主要议题是对浙江省编写的“必学内容”单元设置合理性的研讨,其中包括内容确定、课时分配、目标与重难点的制定以及教学策略的选择等。本次研讨,水平一(一年级上册)展示的是小篮球原地拍球单元的教学内容。安排的4课时内容依次是:第一课时:球性练习,激发兴趣;第二课时:从问题出发,学习原地拍球,确定的重点是五指分开,自然弯曲;第三课时:节奏、高度变化下的拍球;第四课时,拓展,花样拍球。在研讨中,以下问题成为本单元的疑难之处:①本单元的内容该怎样定位?该单元的教学价值是什么?②拍球与运球区别在哪里?③本单元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究竟是什么?④设计的练习手段是否符合运动技能学习的特点,甚至会不会对动作学习产生负迁移的影响等问题。笔者通过对浙江省金华市四所小学进行跟踪研究,就水平一小学篮球原地拍球单元,提出有效的单元教学计划,通过分析单元计划和教材,科学把握了拍球教学的作用,为小学阶段其他学段的篮球教学提供了借鉴,有效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单元教学计划的分析
单元教学是在集中的时期内,对练习内容进行系统学习或阶段学习的教学方法。单元教学的核心是技术传授。单元计划里有个框架问题,其包括基本问题、单元问题、内容问题。但它的问题具有层次性,比教学目标更深层。还有就是它设计的单元计划,是要求学生自主、协作学习的,具有创造性、创新精神,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信息能力、协作能力、探究能力。这是21世纪教育发展的需求,也是社会的需求,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已成为了教学的主流。一个好的单元教学计划,不仅使教学安排紧凑合理,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很好地表现出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知识层次;同时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了一定的运动技术、技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单元既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又是教学内容的“集合”或“板块”。 教学内容的“承上启下”是单元计划的特点。承上――即学生的原有经验和基础,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启下――即学生需要发展或达到的目标。承上启下,既体现在纵向的单元与单元之间,亦体现在单元内部的课与课之间。也就是说,单元之间、课次之间应体现一定的顺序性和递进性。小学生在其幼儿班的活动教学中已初步接触了篮球并有了相关的游戏活动。经过对两所城市学校(1980人)、两所农村学校(620人)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城市:94%的学生(一年级)知道篮球运动,73%的学生已经接触过篮球。农村:38%的学生(一年级)知道篮球运动,22%的学生已经接触过篮球。从小学体育教材(九年义务教育现行教材)来看,篮球各项技术在小学低、中、高段教学中占有一定的比重。一、二年级为5.88%,三、四年级为5.88%,五、六年级为7.8%。拍球是幼儿园的运动项目,学生拥有“拍球”的经验。但农村与城市的学生有一定的差异。因此笔者认为:根据不同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一年级第一学期安排原地拍球的内容:拍球用手指触球而非手心,通过手指(前后、左右)拨球、抛接球等熟悉球性、控球,从而培养学生的球感,发展学生的协调、控制能力,起到拍球向运球过渡的作用,为第二学期学习规范运球技术奠定基础。
三、教材分析
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一直保留着“拍球”这一学习内容。大纲时期的教材体系以各个运动项目的编排为主,教材选择主要来自于对经验的判断和相关体质健康数据的分析。新课程以领域目标构建课程内容为设计思路,为我们选择内容与编排教材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下面笔者结合运动技能领域和身体健康领域的目标体系进行分析。
运动技能领域在水平一仅提出“初步掌握简单的技术动作”,水平二“会做简单的组合动作”,水平三“初步掌握基本技术”,水平四之后提出“发展运动技能”。“动作―动作组合―技术―技能”是运动技能领域所提出的发展目标。拍球则属于球类中的单个动作。
身体健康领域目标提出:“要根据学生体能发展敏感期的特征,侧重发展某些体能。”水平一重点发展柔韧、反应、灵敏和协调能力。
根据幼儿园教学大纲及早期教育理论的提示,幼儿选择拍球这个内容,其意义在于增加幼儿手肌力、加强手臂的灵活度、发展手眼协调能力及平衡能力等。小学一年级学习拍球是通过这个载体发展学生用手指控球的能力。
拍球属于小肌肉群参与为主的精细化动作,主要涉及桡侧腕屈肌、掌长肌等。由于低龄儿童的神经发育还未成熟,对肌肉活动的支配与调节还在完善中,所以,在课堂上就出现了低年龄段儿童在拍球中,不能很好地利用手腕、手指控制球,视觉注意范围小,难以在复杂环境下进行拍球的情况。同时,拍球也不是篮球项目中的基本技术,但这个练习可以发展低年龄儿童的基本活动能力,如本体感知能力、眼手协调能力等。笔者认为:一年级上册安排拍球,既要考虑学生的原有基础与经验,更要考虑为之后学习运球打下良好基础。
四、课堂观察
通过对四所学校的听课观察与省研讨课的情况进行对比,概括如下表。
从下表中课堂观察的对比来看,笔者认为:拍球虽是幼儿园的运动项目,也是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篮球运球技术的前奏与过渡,因此将拍球引导用手指触球而非手心作为重点比较符合运动技术掌握和教学的规律。
五、实践与思考
经过一年的思考与实践,笔者认为一年级上册的原地拍球单元计划,可以按以下思路进行设计:
(1)单元定位:设定教学目标的同时将分为几课时完成整个教学过程。以本单元为例,第一课时主要设计一些学生接触球的方式与方法,让学生与球建立一种感情。第二课时主要让学生学会手指自然弯曲用手指触球而非手心的拍球方法。第三课时主要让学生在节奏拍球和高低拍球中巩固拍球,提高学生对球的控制力。第四课时设计一些花样拍球、拍球比赛、拍球展示等拓展性练习,提高学生对拍球的兴趣和能力。单元计划既要解决课时单独解决的问题,又要考虑课时与课时的梯度性和关系。第五课时对学生进行考核与评价,达到检测和巩固的目的,提高学生的自信。从教材的结构着手,利用系统的整体原理,编排教材,沟通教材之间的联系,使每一节课不再是点滴零散的“知识点”而是一个知识链。
(2)重点与难点分析:每一节课让学生学习什么知识点。着重突出运动技能、锻炼手段、发展体能与身体健康的学习目标,梳理出各课时学生学习篮球的目标。
(3)教学策略:怎样将每一节课的知识点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手段、措施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愉快学习、完成单元定位的教学目标。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可以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起学习的信心,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这样既满足了多数学生的求知欲,也为部分具有运动天赋的学生提供了更高程度的教学。①利用悦耳动听的音乐创设篮球学习的趣味性。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选择合适的音乐,如:兔子舞、NBA,CBA拉拉队音乐、自编篮球操,起到增加学生的情趣,活跃课堂气氛,优化课堂环境的作用。这既提高了学生对篮球的学习兴趣,又达到了准备活动的效果,为基本部分篮球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②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增强篮球学习的趣味性。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在篮球教学过程中通过游戏诱导的方式,让学生在充满趣味的环境氛围下,激起学习的兴趣。游戏竞赛的方式更是刺激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篮球游戏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以及集体主义荣誉感,同时利用学生的自强心理,培养他们勤奋学习、刻苦锻炼的习惯。③利用恰如其分的教学语言增强篮球学习的趣味性。笔者认为教师应采用新颖的语言或激励的语言去刺激学生的感官,增强新鲜感。例如,一年级学生对球性不够熟悉,在练习原地拍球时,教师应采用语言提示:“拉拉球、眼看前、拍好球”。让学生在重复的练习中由始至终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教学自然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④利用丰富多彩的情景教学增加篮球学习的趣味性。情感总是在情景中产生,良好的教学情景的创设,不但能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而且还能激发其强烈的好奇心。如:行进间变方向运球,在途中摆设几个障碍作为标志物,然后教师讲一段小故事,让学生凭借想象在情景中绕过障碍把球运到目的地,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愉快学习中完成了练习任务。
参考文献:
[1]孙民治.篮球运动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教学管理
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方针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体育课堂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方面,它是训练学生运动技能,增强体质,锻练体能,促进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都得到发展的重要基地。因此,提高体育课的课堂教学 ,是贯彻教学方针,培养建设合格人材的具体体现。所以,提高体育课的课堂教学质量是我们体育教学工作者长时间来致力研究、探讨,努力解决的课题。
下面,笔者就自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人,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做策略分析,以期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认真钻研体育《课标》和教材,科学合理制定各种计划。
体育《课标》是体育教学的灵魂,教材是实施教学任务的依托,只有认真踏实用心的钻研了《课标》和教材,才能做到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工作。正是明确了这一点,我针对这初中学生身体发育的薄弱环节,制定了全年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例如:在制定初一年级全年教学计划时,笔者增加了投掷课的课时,加强了上肢及力量的练习。在制定初二年级全年教学计划时,增加了跑的练习课次和专项素质练习。使教学计划能充分保证素质差的项目,有较多的练习时间,以利于这些素质的提高。在制定单元计划时:我不仅要考虑教材特点,而且结合教学条件、学生特点,采取不同措施,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来制定各单元的教学计划,以保障其科学性、实效性。在制定课时计划时:首先,要科学合理搭配主教材与辅教材。初一年级课时计划一般是主教材加游戏为主,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在玩中得到锻炼。初二年级课时计划一般是上下肢搭配开,使学生各项素质得到均衡发展。其次,制定好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解决重点突破难点,以此来达成教学目标。
二、营造课堂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在教学中,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让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其中。具体如下:
1、课堂氛围要“活”。由于初一学生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注意力的持久性也弱,教学中难免出现思想走神的现象。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实际教学的需要,创造宽松、愉悦的氛围,组织丰富多采的活动,灵活运用多种手段方法,积极诱导学生以“我要学”的主人翁精神来投入课堂学习。
2、组织形式要“活”。教学中组织形式应灵活多样,但教师要有较好的调控能力,灵活掌握“收”与“放”,该“收”就“收”,该“放”就“放”,万不可以盲目地“一刀切”,从而使体育课堂成为学生快乐学习的乐园。
3、下放权限要“活”。教师应充分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把管理权限灵活下放给学生。高年级下放权限为“信任”,由体育委员、组长或表现进步的学生组合管理小组,自主协商并提出管理班级的具体要求与措施,同时做好互相监督与评价。而低年级下放权限为“奖励”,请上课表现突出或有进步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来参与班级管理及收放器械,且每节课变换不同的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获得参与和锻炼。
三、抓住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特点组织体育课堂教学
抓住青少年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组织体育课堂教学。心理上,初中生的有意注意时间短,喜欢自我表现、活泼好动、喜欢好竞争等。生理上,学生初中生长发育的最快时期,速度、力量、耐力等素质还都有待提高,运动能力一般,耐疲劳能力差。所以在一节课中,一方面,教师安排的学习内容时间不宜太长,安排的内容要新颖、有趣、有一定的竞争性,让学生能积极的参与其中,防止学生厌学的情况;另一方面,在练习时间上、运动负荷、间歇时间上都要科学考虑,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安排,防止学生出现疲劳的现象。
一般来讲,根据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学生注意力在课的前半部达到高峰,而意志力、情绪在课的中后半部达到高峰。根据这一特点,体育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应把新教材、新的练习内容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有利于学生对新教材的学习、理解和掌握。而在课的后半部分则应安排一些巩固、重复、有一定的运动负荷的内容,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教学中,教师要中充分发挥语言、肢体语言、示范、眼神”的作用,通过“语言激励、手势指挥、眼神暗示”等组织方法,队列队形组织方法体现灵活、多变,但井然有序,使学生能够产生强烈兴趣和新鲜感,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四、注重老师本身的魅力优化体育课堂
老师在体育教学中有主导作用,老师本人的人格魅力,也是影响课堂效果的主要因素。体育老师结合教学特点,应在课堂中注意以下内容。
1、以优美生动的语言、动听的语调感染学生。老师的讲解对学生形成动作的正确概念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都有重要的作用。老师讲解时,除了讲动作要领外,还可介绍所学动作的健身、健美作用,对于培养各种心理素质(如勇敢、果断、不怕困难等)的作用以及审美价值。老师的讲解要用准确、优美、生动的语言,有时可穿插些幽默的语言,语调要亲切、动听,注意抑扬顿挫,注意节奏。老师的讲解切忌背书般的平铺直叙、枯燥乏味,更不能在课堂上讲粗口、骂学生和讽刺挖苦学生,因为这会大大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会使师生关系恶化。
2、老师在课堂级要注意仪表美、行为美。体育教学中老师着装应该整齐、清洁、朴素大方,仪表、动作都要注意一个“美”字。要落落大方、精神抖擞,又要显示威严,老师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要中规中矩,一投手一举脚都要给学生一个美的感觉,让学生感到羡慕,这就能用老师的行为举止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强化体育课堂教学评价。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对学生具有点拨导向、释疑解惑、激励表扬等功能,能激活课堂教学气氛,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使课堂更具有活力。首先激励要适时。当在游戏竞赛中同学们互相鼓励互相帮助的时候,老师为他们的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感到欣慰;当一名学生在运动中跌倒大家争先恐后上去搀扶的时候,老师对他们助人为乐的精神大加赞赏;当一名肥胖学生虽然最后一名但坚持跑完全程,老师及时提请同学们为他重在参与的精神而鼓掌。激励只在最需要的时候才发挥最大的作用。当学生取得好成绩时,表扬能让他再接再励;当学生面临困境时,表扬如一针强心剂,让他振作起来;当学生沉浸在失败的痛苦之中,表扬如黑暗中的明灯,让他重燃希望。其次激励要适度。把握好表扬的分寸,表扬不仅是对学生的肯定与鼓励,同时也是向其他同学树立榜样。表扬要做到言如其实、恰如其分。过轻的表扬让学生失望、泄气;过头的表扬有时让学生产生自满情绪,或者反过来认为你在取笑他。
五、改革课外体育活动,发展学生的特长
素质教育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是有效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的过程。[4]体育教学的完整过程,应包括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的教学不是传授体育知识和技术,而是引导学生根据计划、要求、自身兴趣、爱好进行各种体育活动项目的练习,教师在必要时进行示范、指示、辅导、总结。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应采用选择性自由组合的形式,根据学校现有的条件、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打破原来的班级分组,实施年级分组开放,实施一些普及性和兴趣性较强的体育活动项目,采用单项俱乐部制。各俱乐部由有体育特长的学生负责,为学生提供可自由选择的练习手段、练习难度、练习伙伴,创设自主练习的氛围。可聘请有体育特长的文化课教师进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在体育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要培养学生自发自主地进行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使学生充分理解参加体育活动的必要性,结合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建立良好的体育生活态度,并获得人际关系需要的满足,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六、注重总结反思,让学生闪现思维的火花
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应该有教学总结与反思,课堂是学生的天地,是产生思维火花的空间。学生的疑问或想法不可能都在课堂上及时给予解决,所以,教师在课后对学生“想要知道的”要认真对待并积极思考,努力使它成为下一次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既不会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又能有效地鼓励学生“质疑”,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做到全身心留意每位学生的一举一动,要做到心中有数,有针对性地进行查漏补缺。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大大提高。
例如:每次课后我都会问自己:这节课上学生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技能,哪些学生学会了,哪些学生还没完全学会,课上到底提高了学生的哪些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有可生存的资源,我捕捉到了没有,加以利用了没有,课中还存在哪些问题,需要下节课如何改进等等,并将这些想法形成文字――写成教学日记或随笔,客观地分析自己,认识自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从成功中看到新的希望,在失败中发现问题所在,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不仅有助于自己的专业发展,而且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与质量。
总之,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方针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体育课堂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方面,它是训练学生运动技能,增强体质,锻炼体能,促进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都得到发展的重要基地。只要我们认真研究教法和学法,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定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陈国瑞.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新尝试[J].中国学校体育,2000(3).
[2] 高胜光.应重视体育新课程的有效教学.体育教学,2006(1)
一、 课题的提出
新课程的实施对体育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同时也在具体操作上给地方和学校留出了很大的空间。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更好地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进一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是一项摆在我们面前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处于生长发育的后期,各种器官日趋完善,体格也逐渐健壮,性格形成也具有相对稳定的特征。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比较稳定,对体育项目的兴趣也有了一定的倾向性,希望能根据自身的爱好上体育课,并在某个项目上有所追求与发展。实施选项教学,把兴趣爱好相同的学生组合在一起,可以调动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也便于教学的组织与管理。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高二年级的学生中进行了体育选项教学的实践研究。我们就6个选项开设了8个班(篮球、羽毛球各2个班,足球、瑜伽、乒乓球、武术各1个班),每个班的人数在30人左右。
二、 体育选项教学的实施
(一) 成立教学改革小组
体育选项教学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校通力合作才能完成。我们成立了教学改革小组,由分管校长任组长,并由教导处配合体育组协调各项工作具体开展。
(二) 确定选修项目
学校通过与学生座谈的方式了解学生在体育与健康方面的需求、兴趣和爱好,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了选修项目。学生根据学校确定的项目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项。
(三) 组织教学
1. 制订各项目的单元教学计划
体育组组织教师制订每个项目的单元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1)教学目标(要涵盖技能技术、身体素质、心理健康等方面);(2)教学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和技能技术);(3)学习内容(确定主教材、辅助教材);(4)学习策略;(5)教学重点、难点;(6)考核内容、评分标准;(7)教学设计;(8)教学进度;(9)效果预计;(10)单元总结。
2. 制订课时计划或教案,实施教学
任课教师根据单元教学计划和学生实际,制订详细的课时计划或教案,并实施教学。
(四) 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1. 重视选项班的组织纪律
在选项教学开展的初期,教师一定要在课前点明。因为选项班的学生来自多个自然班,彼此之间可能不太熟悉,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也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少数学生就会钻空子,不来上课或迟到早退,甚至跑到其他选修班去上课。对此,教师要重视队列练习,并采用团队管理和评价的形式。
2. 合理调配场地
教研组要合理调配场地,尤其是遇下雨天,体育组成员应在上课前开个碰头会,以便更好地调配场地。
3. 合理使用和开发器材
每学期开学前,体育组要向总务处申购本学期的器材添置;同时,学校也要对器材进行综合开发。
三、 体育选项教学的效果
(一)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体育素质
1. 选项教学能满足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经过小学和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学生受教师、学校体育传统和个人体育专长与体育成绩的影响,开始对某些项目产生兴趣,而到了高中阶段,学生的体育兴趣更加趋于稳定。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开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运动项目,而选项教学恰好能满足这一需要。我们曾对学生的选项动机进行过调查,结果显示:87.5%的学生认为自己选择项目的理由是“兴趣爱好、运动特长”;4.3%的学生认为是“课程难易,运动量大小”;5.5%的学生认为是“考核难易”;还有2.7%的学生是因为“上课老师”而选择项目。可见,绝大多数学生是按自己的兴趣爱好、运动特长进行选项的。这有利于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运动当中,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及运动机能得到很大提高。
2. 选项教学提高了学生的自主锻炼、自我控制能力以及组织能力
对于学生自主锻炼、自我控制能力以及组织能力的提高,我们同样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92.8%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体育知识、技能得到了提高;80.8%的学生认为自己增强了体育学习的自信心;72.5%的学生认为自己形成了自觉自练的能力;72.2%的学生认为自己具备了组织一场班级与班级之间球类比赛的能力;50.2%的学生认为,如果班级要参加学校的某一项比赛,自己能够承担所选项目的教练员工作。这些充分说明:体育选项教学注重学生的个性、年龄和心理特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参与练习时都有成就感,从而激发了他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体育选项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个性和创造精神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为学生的自主锻炼、自我控制能力和组织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发展时机和空间。
3. 选项教学培养了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力和习惯
调查显示:92.9%的学生认为体育选项班的学习能够培养自己终身体育的意识;96.1%的学生认为能够在体育选项课的学习中掌握一至两项锻炼身体的方法;96.9%的学生认为在课余时间能与同伴们一起进行愉快的体育活动;89.4%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够理性、愉快地观赏体育竞赛;84.7%的学生认为选项教学有助于自己参加体育锻炼的延续性。这些充分说明,通过选项教学,学生已经对体育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能够利用所掌握的锻炼方法科学地锻炼身体,能够运用所学的体育知识丰富课余生活,使体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由此可见,体育选项教学让学生感受到了运动的快乐,为他们的终身体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培养了他们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力和习惯。
(二) 有利于教师专长的发挥和教师的成长
如果要求教师教学时需要所有体育项目,他们不可能对每个项目进行深入研究,很多时候只能疲于应付。选项教学统一考虑教师的教学专长,使每个教师的精力可以相对集中在少数项目上,有利于教师集中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钻研教材,为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专项运动特长和提高教学水平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中学生;体质;健康
一、研究目的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全面发展教育。不但要加强德、智方面的培养,还要从战略发展的高度认识中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对2012年厦门市杏南中学学生进行体质研究,分析问题的所在,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质。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厦门市杏南中学3108名学生,其中男生1640名,女生1468名。
2.监测指标
3.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通过网上检索和查阅近几年与体质健康相关的文献资料,为论文设计做好准备。
4.统计分析法
采用国家数据库上报软件V1.2正式版、学生体质健康智能服务系统等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讨论与分析
由研究结果得知,由于有了体育中考学生肺活量机能、耐力素质、柔韧和力量、速度和灵巧等素质有所提升,但与国家体质测试标准优秀还是有一定差距,体重偏轻、肥胖的发生率显著上升。这些研究成果表明,今后学校体育工作还要有所改进。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应推行快乐体育、终身体育,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项目的趣味性和学生的爱好,使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四、结果与分析
1.综合评定及格统计分析
厦门市杏南中学3108名学生,其中男生1640名,女生1468名。由表2得知学生体质综合评定中优秀25.71%,良好47.36%,及格26.79%,不及格0.14%;合格率99.86%,总体综合评价学生体质处于较好水平。从年级来看,初一年级合格率99.88%,初二年级合格率99.84%,初三年级合格率100%。体质成绩有所提高,主要是初三年级面临体育中考,平时加强体育锻炼,身体素质有明显提高。高一年级合格率99.48%,高二年级合格率100%,高三年级合格率100%,这个阶段的成绩表现的是高中阶段的体质水平,这可能是由于高中阶段忙于应付高考,学校担心身体素质下降影响学校效果,体育课照上,还增加下午第四节体育课,近年来没发生高考因身体原因晕倒、弃考的现象。
2.建议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重视体育加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学生的宣传力度,要求本校学生充分认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重要性,从而认真对待体育课,积极参与课外体育锻炼,提高自身的体质健康水平。
(2)针对问题进行体育教学计划的调整和改革,针对本校学生体质分析情况,体育工作者应重点加大对学生的呼吸系统机能、下肢爆发力和弹跳力的锻炼计划,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呼吸系统机能、下肢爆发力和弹跳力;特别要引起重视的是对学生耐力的训练。
(3)加强管理、加快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加快学习先进的管理办法和新的理念,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更好地对本校体育工作进行有效管理;充足的体育场地设施是保证学校体育工作顺利有效开展的基础条件,使学生努力实现“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参考文献:
关键词:体育教学 标志 分析
一、前言:
这里所说的标志教学是指体育教学训练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标志性教学手段的总称。体育教学、训练和比赛过程中,标志教学已经广泛被教师们看成是上好体育课,训练课的一种重要手段,体育公开课教学、研讨课、优质课等教学竞赛课中,教师们常常不辞辛苦的去设立各种“标志”以期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感染力。但是,能否达到预期效果,能否顺利的完成学校体育的教学任务,更好的完成教学计划呢?笔者于1995年对我校的95级学生开始了一组跟踪实验,运用三年的时间(95~98),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习的(田径、体操、球类等)项目进行技评、测验,通过综合统计分析得出初步结论。
二、实验对象:
笔者通过盐城中学95级高一年级男生的第一学期体育成绩进行统计,并结合身高、体形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选择了身体素质和体能、技术水平基本相当的(3)班(男生35人)和(8)班(男生38人)两个班级作为实验对象,即把他们分为对照组(3)班和实验组(8)班。
三、实验方法:
(一)、教学过程中采用实验对比方法。通过对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学生进行正常教学,并对他们采用相同的教学内容(见下表一):教学过程中教学步骤及组织教学过程基本相同或相似,唯有实验组多采用一种标志教学作为主要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时间标志、空间标、节奏标志、战术标志、期望标志等标志,具体操作过程中主要是依靠实物、语言、动作等作为主要手段)
(二)、数理统计法,所获数据均经CASIOFX-82D计算器统计处理。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从实验结果我们看出:在体育教学训练过程中,标志对于提高教学训练效果、优化体育教学训练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
2、标志教学在教学训练过程中起到了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斗志的作用。
3、在有些项目教学过程中,尽管标志也发挥了一定的辅助作用,特别是在优化教学方法方面效果较为明显,由于中学体育教材教学时数和学生身体素质以及运动技能水平的限制,使得他们的成绩还不能明显的表现出来。
(二)、建议: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体育教育 课堂教学
体育课堂改革已经进行近十年了,但基层的体育教育收效甚微,更有甚者还不如改革之前的传统体育教育。归根结蒂是在思想上转变不够,没有把握准新课程理念。在部分领导、教师的思维中“健康第一”就是安全第一,以安全为借口,为自己推卸责任,把具有危险的运动项目全部砍掉,如投掷、单双杠等项目,关于这个问题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思考并解决的。我认为进行体育课程改革,必须提高课堂的效率,一堂没有效率的体育课,那将是什么样的体育课?还谈什么课程改革。
一、提高课堂效率必须有长、短期的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根据各年所学内容,结合学校、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当地气候特点来制定的。制定教学计划是为了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的整体效率。近来参看江苏版《高一年级体育与健康学年教学计划》,似有欠妥之处,如高一长拳对练3课时;女同学正面上手发球、“中一二”战术、游戏与比赛1课时;男同学足球正脚背侧身踢凌空球、游戏与比赛1课时等,据我多年的工作经验来看,不要说3课时长拳对练,就是传授简单的组合拳3课时都很难完成。人所众知,初中体育课根本不正常,有体育课也是为体育中考而服务的。因此,许多教学计划安排是脱离学情实际的。好在新课标给了我们许多自主的空间,让我们自己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特别是学生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教学计划。
二、提高课堂效率必须合理的选择教学内容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因此,体育课要有一定的技能为学习内容,适当的运动负荷为指标。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实现课堂的高效率?选择教学内容是提高整体教学效率的关键。如何选择高一年级的教学内容?我认为首先要根据高一新生的特点,如今高一同学年龄偏小,体育知识匮乏、运动能力下降,因此教学要从基础抓起,决不能好高骛远。其次,选择教学内容要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比如,安排较多的游戏、接力、比赛等,这方面的内容很好,这不仅培养他们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精神,也更加促进他们在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发展。第三,选择教学内容的主教材是学生通过努力能够完成的技术动作,这样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愉悦感,才能达到锻炼学生身体、心理的目的。最后,选择教学内容要根据器材、场地、气候条件等实际情况而定。
三、提高课堂效率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组织
体育课是教师“教”与“学”的一个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采取一定的组织教学形式实现“教”与“学”的目的,因此,合理、周密的组织教学是实现45分钟课堂效率的关键。我认为实现一堂课的高效率,首先,要抓好课堂常规教育,它是保证课堂顺利进行直至完成的基本要求。体育课是由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三部分组成,缺任何一部分都不是完整的体育课,因此,要常抓不懈。其次,课堂的导入很重要,它就像一场好戏,一开始就引人入胜,不仅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更可以在心理、身体上做好准备。导入法一般采用提问法、游戏法、讲故事等。游戏法是最常用的,如“反口令”、“比一比”、“赛一赛”等,也可以采用专项游戏法,如支撑跳跃课采用过障碍游戏;短跑课采用不同姿势的追逐跑、反应跑;篮球课采用比准、比远;排球课采用托球跑、打远;足球课采用踢准、踢远、踢“保龄球”等。需要注意的是导入课内容相同的班级、相同的导入内容不要超过两次。第三,根据不同教材内容的特点组织教学。如高一的支撑跳跃,我先采用过障碍游戏,这样不仅使他们在身体、心理上做好准备,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其次采用山羊的分腿腾跃,最后采用难度较大的横箱分腿腾跃,分腿腾跃时先放低、后逐节加高。可以说同学们的热情非常高涨,近100%的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教学目的。当然教无定法,每一位教师都有一套自己的教学思路。但要实现每一堂课的高效率,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开动脑筋,集思广益,才能不愧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
四、提高课堂效率必须重视课后反思
摘要:我国职业教育在培养大批技能型人才的同时,也需要对课程进行适当的改革,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当前,在体育教学中,还存在对体育教育重视不够、缺乏针对性、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笔者对体育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 :职业院校 体育 教学改革
近年来,我国职业院校培养了大批中高级技能型人才,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及政府的鼓励与支持,促进了职业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体系建设的稳步推进。
但是当前职业教育还不够成熟,我们要认识到它的局限性,职业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主要体现在结构的合理性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方面以及教学体制与机制的改革方面等。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讲,好的身体素质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针对不同专业需要有侧重地训练。体育教学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进行教学改革,以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一、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现状
1.对体育教育不够重视
在职业院校教育教学中,往往只重视职业技能的教育,忽视基础课尤其是体育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和帮助。很多从事职业教育多年的教育工作者,其中包括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存在一定的偏见,不懂体育教学的基本知识和常规要求,没有真正地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教育和指导。
体育教师在教学时,往往错误地认为只要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向学生传授相关的体育理论知识并进行相关的实践项目训练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了。久而久之,各个层面的人都不太重视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工作了。
2.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面对职业院校学生的体育教学与其他院校的体育教学存在明显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课程的侧重点方面。
职业院校学生入学后,其专业方向基本确定,从客观上来讲专业学习的特点对其身体素质无形中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因此体育教学的相关内容或者部分内容应随之优化甚至改变。但是,由于没有系统的、成熟的专门针对职业院校体育教育的教学内容,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只有按着普通教育的体育教学要求来进行,很多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没有很好地对专业课程起到辅助作用,影响了课程的效果。
3.教学方法陈旧
由于教师缺乏对职业院校体育课程的正确认识,所以体育教学仍然停留在做完准备活动后直接进行项目练习。好一些的会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再到学生分组练习。
时间久了,学生对于这种教学模式已经毫无兴致,并且开始慢慢淡化体育课程重要性的认识,甚至在上课期间不愿意运动,严重的还会导致恶性循环。体育课的针对性、团体性、趣味性、互动性等特点都得不到突显,这样体育教学的作用就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二、对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认识与思考
针对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结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与实际情况,体育教学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改变对职业院校体育教育的偏见
正确认识职业院校体育教育,让全民充分意识到体育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意义。从学生身体生长发育角度来看,职业院校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5—19岁,处在身体生长发育的高峰期,是提高身体素质的关键时期。由于一些学生在中学教育阶段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缺乏身体锻炼,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了身心健康,很多学生刚入校参加军训时,出现生病、晕倒的现象,而且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进入职业教育阶段后,如果再不重视身体锻炼,将无法适应未来的生活及工作需求。
从职业教育的就业方向来看,职业院校的学生将来大多数要走上生产一线,成为蓝领阶层。虽然现在大部分生产都是自动化,但是仍然有一些不可替代的体力劳动需要人工完成。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实现职业理想的基础,学生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将无法面对和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需求。所以职业教育者应该正确认识体育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
2.改革体育课程的教学观念和模式
(1)形成体育教学贯穿学习生涯的理念。强化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作用,形成体育教学贯穿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理念。
观念改变意识,意识主导行动,没有观念的转变就不可能产生创新意识和行为,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所以思想观念的改变是非常重要的。职业院校体育教学要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摒弃短期行为的功利观念,从学生的实际身体情况和专业特点出发,努力树立终身体育教育的理念。
(2)体育教学要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要求。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和高级技能的人才。体育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必须符合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要构建职业教育体育教学的新模式,设置适合的体育教学课程。
其模式为一年级设置体育基础特色课,二年级设置体育兴趣选项课。基础特色课的设置,主要是考虑一年级的学生大部分是以理论知识的学习为主,而且身体需要一个过渡期,不能直接接受高强度的运动项目,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热爱运动、热爱体育。兴趣选项课的设置,考虑到进入二年级的学生开始转向以实习课为主,而且身体通过一年的调整已经可以进入针对性的项目训练。兴趣选项可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性别特点以及学校场地和相关设备进行设置,其目的主要是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并对其专业课程起到很好的协助作用。
3.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1)明确教学目标。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普通学历教育相比有很大的不同,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目标必须体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性,服务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特点。
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的目标应该定位于以下两点:一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让每位学生都了解体育健身的相关知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二是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以及专业岗位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开展有特色的体育项目教学,提高他们的岗位适应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抵抗能力。
(2)结合专业特点,提高学生体能。结合专业特点,努力提高学生职业体能,以便于他们将来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对体能的要求。学生通过3~5年的学习,毕业后将走向不同的工作岗位,其中很大一部分人将走向一线技能岗位,这样的岗位要求他们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同时也需要有良好的体能,一些特殊的岗位还需要特殊的身体素质。
为此,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掌握符合自身专业特点的健身知识和保健方法,通过参加与职业特点相匹配的运动项目训练,掌握相应的运动技能技巧。如建筑工程专业的学生需要在高空环境下工作,体育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攀登、爬越训练;烹饪专业的学生需要经常站立工作,学生可以多进行下肢运动训练;钳工专业的学生需要强大的上肢力量,学生可进行举重、投掷、器械体操等练习。
(3)针对专业特点进行保健教育。进入职业院校的学生多是15—19岁的青少年,正处在身体发育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他们的身体姿态发展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将来他们长期从事某一项工作,极易引发职业病。
因此,在进行职业体能训练的同时,必须向学生传授相关的保健知识。如服务外包ITO专业,从业人员需要面对计算机长时间静坐,胸部和心血管会受到很大影响,可让这个专业的学生多选择有氧代谢的运动项目,以弥补运动不足,锻炼心肺。建筑设计专业从业人员需要经常伏案绘图,脊椎极易受损,这个专业的学生可以每天后背靠着墙站20分钟,以矫正体形,减少腰、背、脊髓疾病的发生。焊接专业从业人员长期下蹲,易使下肢淤血,发生静脉曲张,这个专业的学生应选择球类、体操项目改善下肢血液循环,配合每天晚上泡脚,睡觉之前将腿抬高,穴位刺激等缓解腿部压力。
4.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1)教学方法由单一性向多样化发展。体育教学也和其他课程教学一样,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体育教师虽然在备课时会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等因素设计一定的教学方法来实施教学。但是,单独的讲授法、训练法等教学方法可能在教学效果上不是很好,因此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该注重多种教学方法配合使用,并根据课堂教学实际发生的各种变化,不拘泥于备课时设计的教学方法,适时调整合适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在教学手段上广泛使用现代科技设备。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学校教学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使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范围日趋广泛。作为教学媒介的现代教学手段的推广使用,在理论知识学习上让学生更容易形象、透彻地掌握。
在运动实践中,利用现代科技设备使学生更热爱体育,让学生在运动中得到快乐,体会趣味。由于陈旧的体育设备枯燥乏味,时间长了学生不免有厌倦情绪,有的项目还不能独立完成。在教学设备允许的情况下,学生可有针对性地选择设备训练,还可以多种设备交叉使用,大大提高运动效果。同时师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从而获得最优的教学效果。
三、小结
随着教育观念的改变,职业教育已经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体育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不断发展,突出特色,适应社会需要。职业院校体育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要不断探索教学改革,不断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黄文忠.职业院校体育教学对学生职业素质提高的作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4(24).
[2]王和彦.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现状与改革[J].中国校外教育,2011(17).
Qian Xueqin;Li Hua
(西安工程大学,西安 710048)
(X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Xi'an 710048,China)
摘要:促进武术运动在高校的开展对于学校体育乃至全民健身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本文主要从探讨分析困扰高校武术教学发展的因素来提高高校武术教学水平。
Abstract: To promote the martial ar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a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in school sports and even fitness for all the people.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martial arts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improve the martial arts teaching.
关键词:高校 武术教学 改革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martial arts teaching;reform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7-0236-02
0引言
具有五千年古老而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仅以其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推动了人类社会进步,而且以各族人民勤劳、勇敢与智慧创造出多姿多彩、丰富至极的各类体育项目,并在世代相传和广泛普及中使其成为整个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武术作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一支强大的生力军被众多高校列入学校体育教学大纲和考核项目之中,且经过近二十年来的教学改革、运动竞赛、师资培养和各类科研学术的推动与发展,已逐步形成一套富有鲜明特色的教育体系和校园体育文化。
1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
1.1 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调查在教育体制改革大潮的推动下,在健康第一、素质教育、终身体育和全民健身以及学校体育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指导下,大学体育必修课将会由一、二年级的体育基础课,向一年级的体育基础课、二年级的体育选项课和三、四年级的体育选修课发展的趋势。
1.2 高校体育教学内容设置的调查通过对高校体育课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等的研究,体育必修课除基本理论外,技术主要以田径、武术、篮球、排球等为主,选项课及选修课技术以健美操、武术、篮球、体育舞蹈、足球以及乒乓球等为主。从调查得知,健美操的开课率极高,达到100%。调查院校都不同程度地开设了健身健美操教学内容,包括基础内容、组合动作和成套动作。也有部分高校将体育舞蹈、艺术体操和形体训练的部分内容均放在健美操教学内容中。
2武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忽视了武术教学的民族文化传承武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根植于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沃土,深受传统哲学、儒家经典理论、兵法、医学、文学艺术、宗教等传统文化的滋养,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武术拳种流派、技击理论、拳法拳理、动作名称无一不体现和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武德所提倡的“仁、义、礼、信、勇、忠、孝”就是是儒家经典思想和传统美德,是对习武者道德品质和行为的规范,体现的是爱国爱民、匡扶正义、勇敢坚韧、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友爱和善、诚实信义、崇尚礼节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这些对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传统美德修养有着积极地意义。然而,在实际的武术教学中往往只重视技术动作的教学效果,而忽视了武术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对民族文化的传承。这一现象在高校武术教学中普遍存在。从教学计划中的目标制定、课堂教学的实施到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突出的全是技术教学要求,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教学目标却没有体现。高校武术教学最大的误区就是仅仅将武术作为一种体育项目,而没有将武术作为一种民族传统文化看待。武术的文化内涵是武术大的根本,失去了文化的武术也就失去了神韵,失去了特色,也就没有了博大和精深,无异于其他运动项目。
2.2 现阶段武术教学内容单一首先:是缘于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以竞技体育为标准的历史根源,虽然学校体育教学历经多次改革,竞技体育教学思想有所弱化,健康体育、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的思想融入到了学校体育教学理念,但学校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内容、考核评价仍然存在竞技体育的影子。其次:重要的因素就是我国武术发展战略。建国以来武术的发展一直以竞技武术为主导,竞技武术主导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我国大众武术、学校武术的发展。学校武术教学带有深刻的竞技烙印。我国培养体育专业人才和学校体育教学师资的体育专业院系的武术教学中竞技武术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教学内容以竞技武术主要竞赛项目中的长拳和太极拳为主要内容,就目前来看,我国高校武术教学内容仍然继承着初级竞赛长拳、简化24式太极拳为主的老传统,富于健身、修身、内容丰富的传统武术依然被拒之学校武术门外。
2.3 缺乏正确的认知武术被称作国粹,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武术是一种搏击术,但又不仅仅是简单的搏击之法。然而具有丰富多彩的形式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无论从外在的形式上还是内在的理念上都饱含民族传统文化的武技只有中国武术。武术不仅仅是一种搏击术,一个体育项目,更是一种文化,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中华武术由内而外无一不表达了传统文化的内涵。武术具有技击的功能,但技击绝不是武术唯一的功能。当然,在冷兵器时代,武术的技击功能处于主导地位。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武术的健身、修德、娱乐、功能和文化功能日益显现,人们习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打斗和搏杀,更多的是通过习武,强身健体、磨练意志、娱乐休闲,体悟了解传统文化,这一点外国人就做的比较好。他们学习中国武术更多的是被武术展现的中国传统文化所吸引,通过学习武术来了解中国的文化。
综上所述:各高校在招聘体育教师时,应适当多引进武术专业人才。全面提高武术师资队伍的素质,武术教师个人也应克服教学中的不利因素,尤其是青年教师,应转变观念,提高专业能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全教研室的学术氛围,提高武术教师的科研水平,尽量做到教学与科研互相促进。武术教师应该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意识水平。在武术教学中根据高校体育课教学的实际情况和要求,注重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可接受性,并且要讲究实效,由浅入深,确定和组织好教学内容。在上课的过程中,合理安排好武术课的准备活动内容,在武术基本技术的教学中,教学方法要呈灵活多样性,要生动形象。场地与器材等等都要合理安排,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符合社会的发展、适应社会的需要。在制定武术课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时,既要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又要照顾到部分学生的不同需求。在武术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技术技能的传授与提高,也要重视武术文化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思想道德教育。武术教学中,应以弘扬民族文化提高全民素质为己任,充分认识武术运动在高校的普及对于学校体育乃至全民体育的重要作用,以高校体育教学为阵地,充分利用高校资源,探究行之有效的武术教学方法,使教学娱乐化、健身化、趣味化,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提高武术教学效果,使武术这一优秀文化遗产得以发扬光大,同时促进全民健身计划伟大战略的实施。
参考文献:
[1]张云龙.新世纪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2003.
[2]陈振勇.21世纪我国传统武术发展地位选择与定位的探讨[J].湖北体育科技,2003.
[3]徐伯然.关于构建普通高校武术教学模式的思考[J].山东体育科技,2001.
[4]骆红斌.普通高校武术教学改革初探[J].浙江体育科学,2000.
[5]许书琦.太极教学探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
以“健康第一”为宗旨,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以科学的管理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健康发展,建立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体育课改教研活动,努力施行新课程标准,用新的理念来强化教育教学活动,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培养学生勤于锻炼的良好习惯,使学生身心得到和协地发展。争创学校的体育特色和大课间活动特色,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二、工作要求
1、认真学习,转变观念,力求创新。
认真学习强化新课程标准,加深对课改工作的认识,在工作中积极实施课改要求,转变观念,用现代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来指导体育工作,用创新的思维,改革课堂教学的模式,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好习惯。
2、依照新课程标准,搞好体育课改活动。
要全面开展体育课改活动。在体育课中要有新的理念,要有创新意识,在上好平时课的前提下,体育教师要在体育健康课上,力求有创意,逐步使我校的体育课正规化。让学生在体育课中得到锻炼,身心得到和谐地发展。
3、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课堂评价。
正确评价学生能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评价还要从学生的自身条件出发,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积极参加、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兴趣。
4、抓好“两操”“课外体活、大课间、特色体育活动”积极贯彻 阳光体育活动的实施精神
学校“两操”、“课外体活、大课间、特色体育活动”是反映学生整体面貌的形象“工程”,是学校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窗口,抓好"两操"和“课外体活、大课间、特色体育活动”也是学校管理工作方面的一项重要内容。抓好“两操”“课外体活、大课间、特色体育活动”更要促进学校的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所以各班要认真抓好广播操和心理健康操训练工作,要做到人人参与,师生共练。争创体育特色和大课间活动有起色,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5、抓好学生身体保健方面
要教好一年级新生的眼保健操,纠正学生的不规范眼保健操,安排好学生检查各班眼操,教师巡回察看。纠正不良读书姿势,发现视力下降,及时通知家长。配合保健部门做好体检、接种等工作。
6、继续抓好业余训练,争取更大成绩:
认真抓好我校业余训练工作。春、冬季是训练的大好时机。为了全面提高我校各运动队的竞技水平,体育组决定对我校各运动队全面选拔和分项强化训练力争在今年的各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为校争光。
三、重视体育课安全问题
体育课的安全问题是我们体育教师所必须重视的问题。首先,我们要有强烈的责任心,用满腔的热情去关爱学生,对学生充满爱心。上课前,应认真检查场地器械是否牢固安全;在课堂中,应仔细观察学生的活动情况;在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以免发生意想不到的伤害事故。
体育卫生工作计划二:体育卫生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学生体质,增进身心健康,是贯彻学校体育“健康第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根据学校工作计划中提出的各项要求和任务,初步拟定本学期体卫工作计划如下:
1、进一步确定“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上好体育课。开学初要求各年级任课教师制订好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明确各年级备课教师。为迎接教育强镇的验收,所有任教体育课的教师从现在起都要积极准备,精心设计,准备一节较好的展示课。严格规范课堂常规,注重师表形象,规范学生着装,做到课前有准备活动,课后有整理活动。教学有内容,加强双基教学(基本技能、基本技术)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2、抓好“二操二活动”,进一步强化小学生广播操训练,尤其是低年级班主任要抓好进退场的训练,体育教师要每周有重点,逐节将广播操动作规范到位。做到:进、退场队列整齐,步伐一致,动作规范,正确到位。在四月份举行全校1-6年级广播操评比活动,按低、中、高年级段进行量化评分并计入期末文明班级评比。同样五月份眼保健操评比活动也将按照以上操作进行评比,结果计入文明班级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