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三化学学习方法

初三化学学习方法

时间:2022-04-07 09:48: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三化学学习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三化学学习方法

第1篇

关键词:初三化学;生活化;知识;实践与探究

初三化学作为初中阶段一门新兴的学科,对学生来说,都充满了无限的期待与好奇,所以,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的心理进行细心的掌握。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对高中化学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对化学的学习,还可以让学生更快的接近生活,了解生活,使学生从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中发现与化学密切相关的事物,进而,增强了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

一、初三化学生活化知识教学的内涵

所谓的生活化知识教学就是指教师运用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引导与教学,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化学教学效果的一种反馈。并且,在初三化学教学中,教师主要以引导学生对生活中有化学相关的问题进行探索和解决,使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热情得到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升,同时也让学生养成时刻关注生活化学现象,解决生活中化学问题的习惯[1]。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了解化学,懂得化学,学会化学,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对书本中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与掌握,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乐趣。

二、初三化学生活化知识教学实践与探究的重要意义

(一)使初三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

在传统的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基本上都是“满堂灌”式对学生进行教学,而且传授的大都是一些比较理论的知识,教师在课堂中起主导地位,学生只能对老师讲的知识进行被动接受,失去了教学本身的意义,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没有得到提高,反而会导致一些学生厌倦对化学的学习。而生活化知识教学是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通过课堂的形式进行研究和探讨,通过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使课堂教学更加的生活化,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方法也更加的熟悉,不再对化学产生陌生感。

如在初三化学对“碳的稳定性”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列举生活中身边的例子,如:车上用的轮胎,就是运用了碳的稳定性和耐磨性的这一特点,才能在马路上正常的行驶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对化学的学习更加的积极与敢于探索。通过生活中的知识,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氛围,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初三化学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对所学的化学知识得到更好的掌握,进而提高了初三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二)使学生对化学学习的方式得到转变

生活化知识教学可以有效的改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方式。因为在初三化学的教学中,生活化知识教学主要是对学生的创造力进行引导与提升,使学生由传统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的去学,进而,促使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和探索,最后将其养成一种学习的习惯。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充分的表现出来,从而使学生对化学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去学[2]。

如在初三化学中对“生石灰加水变成熟石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抛出一个与我们日常相关的一个问题,如“为什么市场上卖的一些速食面,在设置的加热层中放一些凉水就变成熟的面了?”这样,学生会感觉到好奇,同时学生会进行大胆的想象,对这个问题探索与解决的热情也被激发出来。然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对所提出的问题主动的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由于生石灰加水的反应过程中会短时间的放热,才把生的速食面加热成熟面。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小问题,让学生在进行探索的同时,使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同时也收获更多的知识。

(三)使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获得解决

初三化学生活化知识教学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引导学生将书本中所学的知识有效的运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使学生对生活中化学问题的解决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进而使学生更接近生活,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

如在初三化学中对“碳和碳的氧化物”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如:生活中为了使房屋里有毒气体的含量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减少,大多数家庭都会选择用活性炭作为房屋环保所用,利用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将空气中的有毒气体吸收,使空气得到进一步净化。通过这一示例,吸引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然后在带领学生回到书中有关碳与碳氧化物的性质的学习,使课堂的教学效果得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得到提升。

总之,初三化学教学中生活化知识教学的运用,不仅让学生对所学的化学知识得到了快速的掌握,还让学生更快的接近生活,了解生活,增强了对社会的责任心。而且,生活化知识教学还促进了学生对化学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对化学学习方法的掌握,为今后对化学的高效学习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高效课堂;效率;教学质量

高效课堂是每一位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近年来,我校组织全体教师分别学习了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教学模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和东卢中学的“导学案”教学模式。在学习过程中,我感觉他们都在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变传统教学关系中的“唯教”为“唯学”,变传统师生关系中的“唯师”为“唯生”,认为课堂最宝贵的教学资源是“学生”,“两唯”的核心是“学和学生”,主张“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构建了高效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就水到渠成了。那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构建高效化学课堂呢?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只有处于一种平等、宽松的交流与互动中,思维才容易被激活,思维与思维的碰撞才容易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必须摒弃“师道尊严”,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即在学业上的指导关系,在人格上的平等关系和情感上的朋友关系。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要倾注全部的爱心和热情,对教育对象一视同仁,在给优生“锦上添花”时,一定要注意为中间生和学困生“雪中送炭”,使其向优生转化。教师的期望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能让学生从中体验到快乐,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就能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主动去发现探索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二、充分的课前准备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要提高课堂效率,就要把工夫用在课外,充分备课。由于初三化学学科的特点,多年教授同一本教材,大部分老师都能吃透教材,熟悉新课程标准,能体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思想内容、知识基础和基础训练的要点,明确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就认为自己对教学内容已经成竹在胸,在课前翻翻以前的教案,就算备课了。而忽略了每一届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知识基础、智力水平、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差异情况等,只备教材,不备学生,忽略了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我在每节课之前除备常规的内容外,还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备“学生”上,积极思考如何才能用更精练的语言、更准确的语气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他们有更多、更充足的时间去思考、交流与探讨,促进其主动发展,使课堂45分钟的效率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甚至于产生大于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果。

三、精心上好每一节课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无论是杜郎口还是洋思中学,在课堂教学中都强调把“自主、合作、探究”当成课改的“六字真言”并加以行动和发展,在课堂环节上落实为“预习、展示、反馈”。以杜郎口中学为例,课堂模式是10+35,规定教师讲的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有人质疑说课堂教学岂能限制教师讲,这样的质疑应该说不是没有道理的,但却没有明白另外一个道理,在课堂有限的45分钟时间内,不限制“讲”岂能保障学生的“学”?因此教师应把握好“讲”的尺度,千万不能什么都讲,什么都问,漫天撒网,由教师一人唱“独角戏”。否则,挤掉了学生读书、思考、练习的时间,教师只能是劳而无功。叶圣陶先生说过:“假如学生能够‘领悟’

了,能够‘研究’出来了,就无须教师的‘讲述’了。教师所‘讲述’的,只是学生想‘领悟’而‘领悟’不到,曾经‘研究’而‘研究’不出来的部分。这才显出‘讲述’的真正作用。”长期以来,课堂教学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讲得太多了,学生活动太少。教师少讲,学生多读、多思、多练,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最基本的要求。

四、科学的学法指导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尝谓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究,自求解决。”这就是说,学是教的依据和目的。初三化学,有化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即概念性强,前后知识联系紧密,而知识又有规律可循;初三化学,又有其作为启蒙学科的特点:知识点多,面广,零碎,记忆成分多。作为初三化学的学习者——初三学生,则属于青少年阶段,处于半成熟半幼稚状态,他们有较强的求知欲,具备初步独立思考和钻研能力,但自学能力差,往往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对化学的学习,开始表现出较大兴趣,但越学越觉得困难,从而心灰意冷。再加上传统的教学方法,搞满堂灌、题海战,造成了这样的局面:初三化学靠背背,也能考个八九十;高中化学犯了难,考考就是不及格。新课程标准强调“以人为本”,只有致力于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才能形成他们的终身发展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根据初三化学学科的特点和初三学生的心理特征,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采用问题导入法、实验探究法,通过提出问题、归纳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培养观察和阅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指导学生学会分析图标和数据。

提高课堂效率,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是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科学的方法指导,培养学生乐学、善学、坚持学的品质。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过:“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我国古代张载曾说:“教之而不受,虽强告之无益。譬之以水投石,必不纳也,今夫石田虽水润沃,其干可立待者,以其不纳故也。”可见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深刻认识到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合作性是提高学生成绩的关键。构建高效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和成绩,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严格按照教育规律,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不断探索有效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和策略。

参考文献:

[1]陈桂生.教育学的建构.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2]杨小微.中小学教学模式.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

[3]王坦著.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第3篇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化学学科知识特点、规律、要求,有意识地渗透各种有学科性、实效性、吸引力、感染力的学法指导,融课堂教学与学法指导为一体,才能使学生在理解课本内容的基础上,逐步掌握学科的学习方法,也才能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达到“授人以渔”的境界。在近二十几年的初三化学实践中,我近几年有意识,有目的,有步骤地渗透了以下学法指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面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学法指导

我校是一所规模较小的职业中学,每年我所承担的课程职高的专业课,初三实验班和初三潜能班的化学课,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只有采取不同的学法指导,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课堂教学作为教学过程中一个关键阶段,其效果好基本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欲望和认识。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新教学论思想家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适应学生感到学习满足求知欲的一种快乐,而不是枯燥无味的艰苦劳动。学习过程中不应伴随任何一种外部精神压力。处于轻松、快乐状态下的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最利于激发一个人的超强记忆力,这时人接受信息的能力最佳,思维力最强,学习效果也因而最好。因此在教学中创设一种新奇愉悦的教学情境,给学生多一些“兴历剂”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学习兴趣是非常必要的。

我校职高班学生都是部分初三未毕业学生被升至职高的,总的来说,他们的基础差,学习兴趣较差,学习习惯较差,对他们指导学习时,重操作,轻理论,不严格遵守教材,要特别选择学生对自己向往,又很实际的技术教给他们,指导他们进行学习。对初三潜能班的化学课,因为该班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浓,基础仍然较差,对化学实验兴趣较浓,应指导学生进行课堂实验、课外实验、课外家庭实验,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知识,也提高了操作技术、动手能力。虽然动手做实验消耗时间较长,但学习兴趣得到提高,收到较好效果。对初三实验班学生,该项班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基础好,他们的目标追求国家级重点中学学习。对他们基本采取:一半时间用于自主学习,一半时间指导他们如何自主学习,这样的安排能够让他们拓展知识范围,收到较好效果。

2面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组织教学

在好的学法指导,学生的思想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就不是一个好的学法指导。面对自己每年接触的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组织教学。

3无论面对怎样的学生,我总是有意识、有目的、有步骤地渗透以下学法指导,收到良好的效果

3.1善于联想、比喻。如果把联想、比喻巧妙地应用于化学授课中,就能取得事半倍的效果。

例如,在讲解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碳元素组成单质,为什么它们的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时,书上说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怎样理解呢?我们要吧让学生联想到宏观世界,可以采取比喻的方法,把碳原子比喻成建筑用的砖,把石墨和金刚石比喻成用砖盖成的建筑物,用相同的砖,但用不同的方式盖成的建筑物其外观形状,排列方式不同,牢固程度就可能存在很大差异。用类似这样的联想和比喻,就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理解,掌握许多肉眼看不到摸不着的微观世界的认识,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长于对照、比较。教会他们学会对照、比较。对照是把相互间彼此有联系的但又各不相同事物进行对照、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对比是人们认识事物,感知事物的重要思维方法。在化学授课中适时地指导学生学会用对比方法对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有的放矢地联系对比,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点、相异点、联系点,可以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时一清二楚、一目了然。

3.3巧于矫正指导法,是对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进行矫正指导,这种方法最适合在课堂提问与订正作业及测试试卷环节中应用。矫正要做到有及时性、针对性、实效性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在学生进行测试后,总是没有超过几小时地对试卷进行评阅,然后及时发放、评讲。

3.4勤于记忆。记忆是掌握知识的重要和必要手段,也是形成好的学习方法的重要因素。基本知识的记忆直接影响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三化学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哪些知识必须牢牢记住,哪些知识不必记忆。

3.5精于总结。华罗庚和钱学森曾经提到,读书要由“从薄到厚”再到“从厚到薄”。

化学课本中的知识,学生普遍感到繁杂难记,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在各章节讲完后,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把琐碎的知识点有机的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网络,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的学才能发挥作用,取得实效。教给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十分重要。学习方法一旦被学生掌握应用,不但教学效果比较良好,而且学生也将爱益终身。

第4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化学元素;化合物

一、 制作化学元素化合物学习表格

制作化学元素化合物学习表格,要求学生自制一张表格,按照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学习的基本思路整理,即化学元素化合物的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可燃性,毒性,相对分子质量等,将所学的化学元素化合物整理分类.当今社会,网络科技发达,电脑成为千家万户的必备电子产品,学生可以利用电脑,将化学知识整理成Excel表格形式,学一个新的化学元素化合物,就添加到表格里,表格模板如图1所示.利用表格,可以利用Excel的分类筛选工具,将性质相似的化学元素物质整理到一起,进行对比学习.化学学习表格的制作,首先是化学学习的形式创新,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一般都易懂,但是很难记忆,都是定性的知识,属于说明性的知识,而且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知识点非常多,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感和枯燥感,结合Office办公软件辅助化学元素化合物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消除学生对化学元素化合物的厌倦和枯燥.其次,用Excel表格整理化学知识,比起纸质的笔记本要可靠得多,电子表格不容易丢失,修改起来更加方便快捷,查询起来也非常方便,将化学学习信息化,提高化学学习效率.最后,利用Excel文档的排序筛选工具,将学到的化合物进行分类排序,相似性质的物质能够迅速整合到一起,对于同一类物质的性质,能明显地概

括出典型性质.例如,观察H2SO4,HCl,HNO3,CH3COOH这些酸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就可以总结归纳出酸的一般性质,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其他酸,不至于完全陌生,起码可以说出一些基本性质,尤其是在考试中会出现一些课本中未提到的物质,但却与课本里的化学物质拥有相似属性.

二、加强实验,加深对化学元素化合物的认识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化学实验,可以增强学生对化学元素化合物的认识.化学实验是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认识和生动再现,如果没有关于CO2的实验,学习CO2的性质时,只是按照课本文字记忆,很容易忘记,对CO2的认识不会有深刻的认识.相反,通过一系列实验,亲自去感受CO2的存在,亲眼观察CO2的各种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亲自进行化学实验,实验过程中的每一种场景都会在学生脑海留下深深印象,这些实验画面都是与CO2的性质相关联,能帮助学生区分CO2与其他化合物的性质.实验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实验中,学生的眼,耳,口,鼻,手,脑都投入进去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触觉,嗅觉等发现实验现象,从现象看到本质,这样的形式,可以使化学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更加生动,形象,学生积极投入到化学学习中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对化学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三、多做习题,巩固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

习题是对知识很好的检测和应用,多做习题,可以帮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将所学的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进行巩固复习,化学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繁琐难记,而习题是对重点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高度概括的总结,习题能达到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记忆效率最大化.另外,习题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帮助学生查漏补缺,通过习题,自我检测,自我改正,深入学习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提高化学水平.

万丈高楼平地起,化学元素化合物是筑起化学的最小微粒和最基本组成单位.只有学好化学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才能学习更复杂的化学知识,才能为高中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初中化学元素化合物学习要与时代接轨,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鼓励动手操作,加强化学实验,学会观察,归纳,总结,寻求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化学学习效果,不断提升化学水平.

参考文献:[WTBZ]

[1]陈永红. 中学化学教学法初探——论中学元素化合物教学[J]. 遵义师专学报. 1996(1).

[2]邸来生. 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的体会[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5).

[3]石郦. 新课标下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J].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

第5篇

近几年来我一直担任初三化学教学工作,积极探索,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顺利完成了化学教学工作。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是认真学习业务理论,潜心研究教学方法。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课程实施建议有了更深的了解;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把握中考命题动向;认真研究近三年的“中考试题”,了解中考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使自己的复习教学重点突出,教学效率高。二是敬业爱岗,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无论是新课还是复习课,我都做到课前精心准备、认真备课,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使教学有的放矢;开学初制定复习计划,对化学学科进行全面的、有针对性的、有效的复习。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努力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化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三是及时做好作业、试卷的批改和讲评工作以及集体辅导和个人辅导工作;在教学的同时,善于及时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激励优生、鼓励差生,使他们勇往直前。

二、主要成绩

一是课堂教育教学质量有所提高。我以课内预习、课内精练为主,联系学生实际情况,认真钻研教材教法,抓课本基础知识,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抓好知识的应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强化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力。回顾过去的几年,我所任教的班级的化学成绩在全市各类学业水平测试中取得较好成绩,化学及格率、优秀率、平均分都排在同类校前列。二是培优辅差工作成绩明显。课堂教学中我尽量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因材施教,重点指导后进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并充分利用晚自习时间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鼓励后进生的学习信心,培养优秀生的探索精神,取得良好效果。三是积极开展化学实验教学,效果明显。开展了几十次化学实验活动,这大大调动了学生对化学学科的求索兴趣,开拓了学生的化学视野,增加了学生的课外知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研究化学的方法。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坚持进行分类教学,采取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大部分学生喜欢化学、爱学化学,不断增强实验能力和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6篇

每年的初三下学期,到了三月底前后,化学新课就因为中考的原因提前结束了,接下来的两三个月时间都在带领学生复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了实验,没了激情,师生好像都很疲惫,不停地串讲,不停地训练,似乎都累了。学生没精神,课堂很沉默,效果可想而知。

一直在想,能否有更好的办法激活课堂,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呢?经过实践,笔者感觉,复习课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行师生合作可以激活死气沉沉地化学课复习课堂的,下面就此略谈一二。

一、合作制定计划

搞好中考前的化学复习不是老师一个人的事,是师生共同的任务。因此,今年我改变以往一人制定复习计划的习惯,发动学生参与本班复习计划的制定。让每个学生都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出初三一年中化学学习的薄弱点。我进行汇总后再全盘加以考虑和学生共同制定出本班复习计划,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根据每个学生的薄弱环节,对他们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这样,学生参与了进来,改变了以往他们课堂上被动听从老师复习安排的局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快调动了起来,他们都想让老师根据自己的薄弱点进行计划复习,他们同时也关注他人的薄弱点,教学中我很好地利用了这点,让学生进行优势互补,相互结合组成合作小组,课下共同制定复习计划,互帮互助。这样,在老师顾全大局的情况下,也兼顾到了每个学生,使他们通过复习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二、合作实验创新

初三化学复习课中,绝大多数老师对于涉及实验的内容,都是引导学生通过回忆,进行纸上谈兵,有时学生们由于知识遗忘或混淆往往一脸茫然。对此,课堂上我改变了以往做法,课堂上遇到此类情况时,不再简单地口述。而是在原有实验基础上结合复习内容引领学生对实验进行创新,并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得出结论。这样做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了以往沉闷的复习课堂气氛,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实验技能,锻炼了他们利用化学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更好地对旧知识进行了复习巩固。

三、合作参与命题

复习过程中,老师命题,学生考试,似乎已经是天经地义,事实上,现在很多老师连命题的环节都已省略,各式各样市面上所售的模拟试卷折腾得学生叫苦连天。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学中按照中考模拟试卷的格式,我让学生以4人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互相根据对方学习情况,合作参与命题,然后互考、互改、互评,每次还评出优胜小组。当然,根据复习进度,命题范围可以不同。这样就改变了老师一统天下的格局,也使得命题更有针对性,学生不但对同伴的命题认真对待,在自己给对方的命题过程中也巩固掌握了相关知识,一举两得。老师在整个过程中起着督促、指导作用,任务也轻了不少。

四、合作进行反思

反思可以使人清醒、促人进步。因此,复习每到一定阶段,或进行合作命题检测后,师生还可以合作进行反思,反思自己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出现问题的原因,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通过自我反思,相互反思便能很快找出不足,便能完善下一步的复习,便能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综上所述,让学生在合作中复习,在合作中进步,不仅可以保持学生的复习热情,而且可以缓冲初三毕业的紧张气氛,提高教学效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7篇

关键词: 初中生 化学学习 思维能力

初中生第一次接触化学这门学科,对化学往往没有概念,无法理解,很多学生不懂得化学的概念,更不知道怎么学习。所以,如何给同学们讲授化学?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非常关心的问题。我认为,重要的是要先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用化学的思维方式学习和理解化学,必然会事半功倍。化学与国民经济和社会生产各个部门具有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加强中学生的化学启蒙教育和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优秀科技人才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高度重视。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启蒙教育,除培养学生有浓厚的兴趣和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方法和化学知识的各种能力。

一、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培养

初中学生已念了七八年书,阅读似乎不成问题,其实不然。初三学生只可以说能读书,还远远达不到会读书的程度。因为化学学科有它独特的阅读重点和方法,还有阅读的速度和效果等问题。

这些都需要老师悉心指导。如初三化学第一课“绪言”,共有3500多字,若让学生自己泛泛地读,他们往往抓不住重点,花时间多且收效甚微。因为教材中一般包括常识性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三方面的内容,但多半是常识性的,占75%以上。假若把这些知识视为“绿叶”,学生拥有了这些“绿叶”后,则无疑对于获得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这朵“红花”是有利的。但“绿叶”毕竟是起衬托作用的,只要粗读、略读、领会意思就行。对于基础知识则要求细读、精读、反复推敲、思索而达到理解和掌握。化学的重点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等。如初三课本“绪言”中属基础知识的内容是两种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和两种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共有110个字,约占3%。这堂课教师可以从演示实验开始,让学生观察实验,共同得出两种变化的不同,推广到两种性质,然后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重点的地方让学生画线标记下来理解和记忆。这样做,学生可集中精力观察实验和思考理解,比教师按照课本摘要板书,然后要求学生记下来效果更好。

二、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开展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实验能力

化学知识来源于实验,培养学生观察与实验能力是学生学好化学很重要的方面。实验使知识生动地再现,常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和无穷的回忆,也能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青少年好奇心强,对观察实验很感兴趣。若教师预先不引导学生应注意什么,让学生凭个人爱好自由选择观察某一现象,则学生得出结论会五花八门,有的抓不住要害,达不到实验目的。所以老师一定要先强调应如何观察,观察哪几点。如先观察镁条的形状、颜色等性质,点燃时要注意看发出耀眼的强光(不要正视,防止伤眼),放热,等等,把点燃后生成物的状态、颜色和反应前的镁带做比较,让学生自己得出产生了新物质(氧化镁)等。这些细节都要交代清楚,才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达到演示实验的效果,并使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观察方法及实验操作方法,如点燃、用坩埚钳夹住镁条在火焰的外焰加热等。对不同的实验,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要有不同的要求。随着学习的深入,观察项目也逐渐增加,要求也逐步提高。只有不断地让学生调动各种感官,才能促进他们感官的发展和见微知著的思维能力。

除培养观察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要充分创造条件,尽量减少实验小组人数(能达到1―2人一套仪器最好),让学生自己动手独立做实验。这有助于提高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技能。只有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才能达到熟练掌握。对基本操作要高度重视,严格训练,发现缺陷及时纠正,务必使操作规范化。学生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就会受益终身。

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对一个中学生来说要从培养形式逻辑开始,这是从学生的学习效果考虑的,因为只有学习静态知识,才能进一步把知识变成动态,加以辩证理解。先讲“静”的知识,再学“动”的知识,才能被学生接受。应该启发引导学生,使之认识到,若运用辩证的方法,抓住主要矛盾,抓知识的规律性,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对“氧化―还原”反应,首先要分清楚氧化剂是得电子的物质,一般是非金属,高价化合物;还原剂则是失电子的物质,一般是金属,低价化合物。

反应类型可分为三种。学生掌握了规律,就容易理解和记忆,进一步对没有见过的反应也会处理,即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学生有了一定逻辑思维能力后,就可以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这把钥匙,比较方便地打开科学知识的大门,进一步培养学生具有辩证思维能力,即使是初步的,也会为今后的深造铺平道路。

总之,学好化学知识离不开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掌握基本的化学学习能力,这就要求老师在学生刚开始接触化学时,就采用多种方法和策略来进行启蒙教学,逐渐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化学学习方法,并注重培养化学学习基本能力。这样才能把学生领进化学世界的大门,为培养杰出的化学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施雪飞.中学化学教学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现代教育科学,2010.3.

第8篇

吉林省大安一中化学组(131300)

高一化学是继初三化学教育阶段后的高中高一层次的教育。高一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阶段学生学的好坏,直接影响她们是否能继续深造。刚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由于受到初中教师的教法,自身的学法及其它一些因素的影响,往往不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在化学的学习上一蹶不振,甚至影响其它学科的学习。作为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认真分析其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大面积提高学生的素质。

一、学习困难的原因

初中教材涉及到的基础知识,理论性不强,抽象程度不高。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相比,深广度明显加深,由描述向推理发展的特点日趋明显,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综合程度有所提高,研究问题常常涉及到本质,在能力要求上也出现了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飞跃。

由于初中化学学习时间短,造成教师侧重向学生灌输知识,抓进度,而没有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造成高分低能;常识性介绍及选学部分没有讲述,造成知识缺陷;高中教师对初中教材的特点了解不多,往往未处理好初三与高一衔接,就开快车,抓进度。有的把教材过度深化延伸,对化学知识讲得面面俱到,课堂欠活跃,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出,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竟争意识不强,思想松懈,学习缺乏紧迫感;坚持已有的学法,相信自己的老习惯,过多地依赖老师,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较差;不遵循学习活动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忽视学习过程的基本环节。听课时,把握不住知识的重难点,理争不透。

二、教师教学、策略

1、循序渐进,注意初、高中知识的相互衔接。

搞好初、高中知识的相互衔接。老师要在学生学习高中教材前,给学生介绍本门学科的特点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同时介绍高中化学学习方法及注重事项,使学生转变学习策略,做好各方面的精神准备。还要注意了解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可先搞一次摸底测验,针对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来着重考察,如:元素化合物知识,金属活动顺序,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等知识及其应用。

2、转变观念、钻研教材、更新教育法。

新教材在教学内容的编排、教学要求、教材的趣味性、引导学生创新精神等方面,甚至一些细小的地方,如电子的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的表示等都与旧教材不同,此外,新教材还设有“资料”、“阅读”、“讨论”、“家庭小实验”、“研究性课题”等栏目。这意味着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的参与。不仅要求掌握知识,还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研究。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每一个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新教材、转变观念、更新思路和方法。

3、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

“教是为了不教”,教师教学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使学生能够独立学习,独立钻研,独立承担一定的社会工作。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一直让老师拖着走,不但教者感到心力疲惫,而且培养出来的人也不会有真才实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科学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实验创新能力,应变能力等。要培养这些方面的能力,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消化。教学活动中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让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保证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4、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学法的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是一项重要的常规性工作。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各个环节,研究学生掌握基本学习方法的训练途径,比如: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实验、做作业和复习小结等,针对每个环节的特点,加以具本指导,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方面的训练,要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约束性,要在“严”字上下功夫,真正做到落实,使学生终身受益。加外,针对化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教育和学法指导。比如,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实验、基本计算等各类知识的学法指导,尤其应注意化学概念的形成及同化策略,化学知识与技能的迁移策略,化学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策略等。

5、教学手段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第9篇

高一化学是继初三化学学习后的高一层次的学习。高一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阶段学生学的好坏,直接影响他们是否能继续深造。刚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由于受到初中教师的教法,自身的学法及其它一些因素的影响,往往不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如果在学习策略上不能较快适应,容易造成学习成绩的较大分化,甚至影响其它学科的学习。作为化学教师有必要认真分析其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大面积提高学生的素质。

2.学习困难的原因

2.1教材的原因

初中教材涉及到的基础知识,理论性不强,抽象程度不高。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相比,深度、广度明显加强,由描述性知识向推理知识发展的特点日趋明显,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综合程度有所提高,研究问题常常涉及到本质,在能力要求上也出现了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飞跃。有的内容如:“物质的量”、“元素周期律”、“氧化还原反应”等等知识理论性强,抽象程度高,这些内容历来被认为是造成学生分化、学习困难的重点知识。

2.2教师的原因

由于初中化学学习时间短,造成教师侧重向学生灌输知识,抓进度,而没有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造成在学习策略上多为机械式被动学习;常识性介绍及选学部分没有讲述,造成知识缺陷;高中教师对初中教材的知识点、教学要求、特点了解不多,往往未处理好初三与高一教与学衔接,就开快车,抓进度。有的把教材过度深化延伸,对化学知识讲得面面俱到,课堂欠活跃,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2.3学生的原因

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竞争意识不强,思想松懈,学习缺乏紧迫感;坚持已有的学法,相信自己的老习惯,过多地依赖老师,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较差;不遵循学习活动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忽视学习过程的基本环节。如:预习、听课、复习、独立作业,总结评估等。听课时,把握不住知识的重难点,理解不透。有的知识印象不深,造成知识缺陷日积月累;古语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的学生抵御不住社会精神环境的种种诱惑,人云亦云,东施效颦,模仿社会不良习气。

3.对策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互动过程。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教师采取什么样的教学形式,采取什么教育、引导学生的方法,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3.1循序渐进,注意初、高中知识的相互衔接

搞好初、高中知识的相互衔接。老师要在学生学习高中教材前,给学生介绍本门学科的特点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同时介绍高中化学学习方法及注重事项,使学生转变学习策略,做好各方面的精神准备。还要注意了解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可先搞一次摸底测验,针对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来着重考察,如:元素化合物知识,金属活动顺序,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等知识及其应用。

这方面还可以参考高一培训材料中的内容。

3.2转变观念、钻研大纲和教材、更新教法

新教材在教学内容的编排、教学要求、教材的趣味性、引导学生创新精神等方面,甚至一些细小的地方,如电子的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的表示等都与旧教材不同,此外,新教材还设有“资料”、“阅读”、“讨论”、“家庭小实验”、“研究性课题”等栏目。这意味着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的参与。不仅要求掌握知识,还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研究。所有这些都要求每一个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新大纲和新教材、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

3.3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

“教是为了不教”,教师教学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使学生能够独立学习,独立钻研,独立承担一定的社会工作。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一直让老师拖着走,不但教师感到心力疲惫,而且培养出来的人也不会有真才实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科学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实验创新能力,应变能力等。要培养这些方面的能力,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消化。教学活动中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让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保证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第10篇

摘要:化学入门教学主要是指初三学生通过对化学学科特征、知识体系、学习特点的了解,懂得化学学科相异于其它学科不同的特点,进而掌握一定的化学学习方法,初步形成化学学习能力的过程。

关键词:初中化学 入门课

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该如何上好初中化学的入门课呢?

1、根据教学内容相对简单,完成元素符号的记忆与书写

学生刚刚接触到化学学科,对化学学科充满着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化学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简单易懂,几乎没有学习障碍。可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每天给学生10/1、元素符号,要求第二天就完成记忆。当然在给出元素符号时结合化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每种元素符号后面都会有它的相关的有趣的信息帮助记忆也为以后的教学打下附笔。例如,在给出元素名称及符号铜,铁,铝时这样讲到:我国最早利用的金属是铜,然后是铁,最后是铝。但是你知道吗?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哦,那它为什么最后被利用呢?那是因为它的冶炼技术的问题,发现元素周期表的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多有名气,你猜当时英国皇家学会给他的最高奖赏是什么吗?一只铝制的杯子!(学生哗然)但是目前铝及其铝合金普遍已经走入我们的生活,其轻便和不生锈的特点被广泛应用。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发现人体过多的摄入铝会影响身体健康,把铝列入了食品污染源,铝制品不能直接与食品接触,所以我国的铁锅从那时候起远销国外了,铁锅不但无污染,还提供了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铁。一两分钟讲演式的语言教学,学生听了,记了,增长知识了,也为以后的学习做了铺垫。三天后元素符号记完了,然后我又给了元素符号的两个顺序,一个是1―20号元素符号顺序,一个是金属活动顺序,要求学生记忆后默写出元素名称及符号。通过这样强化记忆,达到减轻课题《元素》和《金属及金属材料》教学中的记忆难度。

2、学会课堂笔记,注重知识的理解

在初三的化学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补充一些课外的内容,或对学习内容作适当的调整,如果我们不作好课堂笔记,仅靠上课听听,是很难学好化学的。课堂笔记要详略得当,应把老师讲课的重点,自己的难点,以及不明白的、未听懂的知识点及时的整理出来,要简单、清楚、快速、高效的把老师讲解题的思路、规律、解题的方法和技巧记下来,这样有利于课后的复习和问题的解决。课上要仔细听课,认真做笔记,这不仅有利于进行课后复习,掌握重点,而且还可以有效地预防上课时“走神”。不过,在记笔记时,必须讲究方法,要在听清楚老师所讲内容的基础上,记重点、难点、疑点和课本上没有的内容。任何一个知识点只有真正的理解了,才容易掌握,才能学以致用,才算学会了,学习起来也就容易了。因此在初学化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理解,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一些内容,不要死记硬背,若学习中遇到不理解、不明白的内容一定要及时向老师请教,及时解决,不要让问题成堆。

3、精讲多练,提高教学效率

提高教学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教学中形成满堂灌、注入式的局面,或者教师放任自流,学生各行其是,都不能保证教学质量。精就是要突破重点,设疑破难,创造思维情境。练是巩固知识的途径之一,练要练到点子上,要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如学完碳这一章时,我们组织学生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与一氧化碳和碳分别还原氧化铜作对比分析,进而明确异同点及可燃性和还原性,进一步复习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和实验装置及实验步骤等。要加强和改进化学实验,给学生创造亲自动手动脑设计完成实验的条件,也可把部分课堂演示实验直接改为学生实验,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这有利于化学概念的形成,从而培养了学生观察、思维、实验和自学能力。

4、培养化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能力

一旦现有的感觉信息与过去的信息或经验进行比较,就会产生理解,化学知识就会被同化于现有的结构中,变成系统化的知识。尽管初三化学是一门新开设学科,但学习化学的现有知识结构已初步具备,这些知识结构除了语文的阅读与理解能力和数学的运算与推理能力外,还有小学自然课中学习的知识和自己生活实践中的一些化学常识。当然,以后的化学知识也会被以前的化学知识同化。知识同化的同时,只需找出知识结构中的差异,就可以掌握新的知识。如果不能同化,学生就会尝试改变现有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新的学习材料,这一过程就是理解与记忆的过程,也是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原子、分子结构知识的学习。一个学生现有的知识构成,决定了其理解水平的高低。理解和记忆失调的学生,虽然能学到化学知识,但不能对化学知识进行理解和进行有意义的记忆,他们在整理、加工和思考化学知识方面出现了理解和记忆失调障碍,表现为对较为抽象的化学知识难以领会。对于这类障碍学生,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将学生学习时遇到的难点加以分析,将其分解为更简单的、细小的、易理解的分项知识点,然后将这些分项知识点根据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原则教授给学生,最后将这些分项知识合成完整的化学概念。对于能够同化的新知识,教师可以选用比较教学法,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同化,对于不能同化的新知识,教师可以用一些形象的比喻和描述,将理解知识的起点降到他们能够达到的高度。

第11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学习兴趣;教学法;能力

一、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是展开兴趣教学的前提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在化学的启蒙阶段自然也离不开实验。学生总觉得化学的内容没有头绪,要记的很多。但是学生唯独都对化学中的趣味实验很感兴趣,特别是一些变幻莫测的实验现象更是能激发他们对化学的求知欲望。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初三化学中的教学实验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1、教师要上好化学实验的第一节课。

通过绪言课讲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一些趣味性实验,做一些简单并且现象明显的小实验,比如说,教师先准备好一些澄清的石灰水,让学生仔细的观察留意好实验前的现象,之后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不一会儿,试管中的颜色就变了,变成了乳白色。学生不禁好奇,这是怎么回事呢?教师可以在语言做一些铺垫,简单的说说原因。要想真正了解其中的本质,就要好好的学习化学知识。通过实验向学生充分展现出化学实验的魅力。将学生带进绚丽多彩的化学世界。让学生有一种迫不及待想听下一节课的欲望。期待老师下一次的小实验。

2、教师要做好平时课堂中的演示实验。

一定要尽可能的多做演示实验。通过演示实验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创造积极的思考氛围。尽量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观察实验,独立得出结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演示实验有良好的持久的学习化学的兴趣。要让学生多多参与到试验中来,多设置疑问,与教师一起互动,还要尽量使学生也能自己动手做实验,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这样的一堂化学课,对教师就有一定的要求,需要教师在课前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增大信息量,充分准备好实验,保证实验的成功性、趣味性、探究性。

3、一定要让化学与生活中化学反应的例子联系起来,让化学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

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实际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化学能够解决身边的许多的问题。通过这些实际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提高教师语言表达艺术,是展开兴趣教学的关键

1、就是教师对于知识内容的表达要准确。

在这基础上可以适当的使用一些带有趣味性的比拟,可以使课堂活跃起来。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下学习化学,使学生愿意上化学课,从而对化学这一学科产生好感。缓解某些学生的厌学情绪及抵触心理。

2、就是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正确的使用兴趣教学的方法,使用合适的语言来鼓励学生,重拾对化学的兴趣。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叛逆期。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处在重要的形成时期。心智的发展依然没有成熟。对于他们遇到的新事物,充满着好奇,并且着旺盛的求知欲,愿意探索新事物,同时也很容易接受新事物。但是对于挫折,他们在心里上不但难以承受,而且还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而退缩。使得他们的自信心很容易受到打击。从而失去信心。甚至一步步的到厌学的地步,严重影响到以后的学习生活。针对中学生这一特点,教师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兴趣教学”。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设置不同层次的的问题。也就是说有难易的区别。不同层次的问题叫不同的学生来回答。目的就是要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自信心。有了自信心,才有了继续学下去的动力。并且教师在从事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多使用鼓励学生的话,少使用批评的话,来挫伤某些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因为兴趣需要培养

3、教师要从语言的上下功夫,将教学的内容讲好,从而实施兴趣教学。

要注重对学生的各种不同的学习方法的培养,学生有了好的学习方法,才能学好化学,从而不会失去对化学的兴趣。

三、注重教学方法的变化,是展开兴趣教学的基础。

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积极的引导学生。上课之前,要为今天所讲的内容做铺垫。 通过这种与所学内容有关的内容,有意识的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景提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1、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是实施兴趣教学的优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在现代教学中越来越多的运用到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作为教师就应当会使用并且合理的运用这些现代化设备。现在的学生,成长在一个信息时代。每天都接受着大量的信息,这就要求教师也要随时掌握很多有关化学的信息。给以学生感官上得刺激。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兴趣教学的保障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学生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与学生有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展开教学活动的的基础,也是教师能够顺利工作的前提。有了更大的挑战。

作为一名合格的人名教师应该勇敢的面对挑战,不断提高对自身的要求。要争取教师要坚持在教学过程当中运用不同的兴趣教学方式,来激发并且是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赢得孩子们的尊重。作为一名合格化学教师。

参考文献:

[1] 李爱民.激发学生兴趣我之见.四川教育学院学报[J].2001年02期

第12篇

一、组织好课堂教学是关键

《实用教育学》指出:“讲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的知识,形成技能,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品德行为,扎实而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因此,教师在接管初三化学后,组织好课堂教学,特别是第一堂课的教学是初中化学教学成败的关键。

作为初中化学教师,中途担任学生的课任教师,要想一下子让学生接受、认同,显然不大可能。上课时,有些学生眼光中流露出对你教学能力的怀疑,有些学生可能还想见识你管理学生的能力,故意制造出一些声音影响你的上课,对于学生的这种表现若教师采取专制和放任的态度都会导致师生关系恶化,使今后的教育过程难以顺利展开,产生不良的教育效果。

专制的教师看不到学生有主观能动性,看不见只有通过学生自主的学习思考才有成效,认为自己完全可以转化学生的意识,把学生当作消极被动的容器,以为只要对学生“灌”“管”教育就能取得效果,结果适得其反。胆小的学生上课可能会认真听讲,大部分学生上课时姿势坐得端正,笔记记得认真,但真正能积极思考的学生却不多,常常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人在教室思想却不集中,专制有时还会导致极少数学生与教师产生对立,长此下去,学生表面守秩序,实际上因循苟且,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成绩平平。

采取放任态度的教师,把学生看作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将自己置于从属位置,任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发挥,弄到最后,教师无法控制课堂纪律,上课乱糟糟。为了避免出现上述现象,教师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利用化学学科的特点,认真备好第一堂课,学生对化学感兴趣,自然会接受你这位化学教师。

二、爱护学生,关心学生

情感因素是教育教学极为重要的一个因素,教师的情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众多因素中最为突出的因素。师生感情的制约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和发展,只有重视情感因素,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信心。

化学是初三才开设的一门学科,学生的学习基础对学好化学有一定的决定性作用,但不完全。作为化学教师,没有必要向班主任打听哪位学生成绩好或差,避免对学生产生偏见,导致师生关系的恶化。事实证明,有些基础差的学生对化学感兴趣后,如果得到教师的信任和欣赏,化学可以学得相当好。如果老师对他有偏见,这些学生往往会很快丧失信心,无心学习。

学校里的学习并不意味着机械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移到另一个头脑里去,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接触,而心灵的接触和交往,它可以促使师生之间缩短空间、心理距离,产生友好、亲近、信赖的效应。教师在上课时保持良好的情绪,会使学生精神振奋,亲切的语言会让学生亲近教师,及时地表扬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演示实验可要求学生合作,这既是对学生的信赖,又可让教师发现学生对实验操作掌握的情况。

三、激发兴趣,情意共振

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是初中化学教学的任务之一,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怎样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现将自己的点滴体会浅谈如下:

(1)首先要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兴趣盎然的观察能活跃学生的思想,形成积极思考的氛围,从而使学生学到化学知识。为了避免学生贪图好玩,观察的盲目性,教师要因势利导,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使学生在观察、思考中体会化学的美妙,从而把单纯的兴趣转化成对学习知识的乐趣,成为学习的动力。

把简单的演示实验改为化学趣味实验。趣味实验能以简单的操作,鲜明的现象对学生产生极浓厚的吸引力。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教师可以利用“变色喷泉”实验,不但加深了学生对此反应的理解同时提高了学生对化学的兴趣。简单的实验,有趣的现象,会让每一个学生着迷。这就使你成功了一半。

(2)加强实验教学,还要上好学生分组实验课,让学生亲自实验探究知识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组实验还是培养某些学生自信心的有效途径。有的学生虽然学习基础较差,但动手能力很强,化学实验做得很好。教师要善于及时发现这些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这样,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他们的学习热情就会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