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格林童话读后感

格林童话读后感

时间:2022-08-24 23:06: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格林童话读后感,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格林童话读后感

第1篇

格林童话》这本书是由丹麦的雅克布、格兰和他弟弟威廉合着的。故事大多围绕四个主题叙述的。好有好报,恶有恶报;诚实守信;贪心贪婪;心地善良。

我觉得格林童话爱憎分明,主题鲜明,尤其以颂扬美好鞭打丑恶者多。深受各国小朋友的喜爱。有些人会认为童话很幼稚,纯属虚构,但我却得童话里面也富有哲理。从前我看这本书,只看故事情节,却忽略了它的含意。而现在再看次着本书,我有了深刻的领会;做人要善良。善,这个字眼对我们来说其实不陌生。它是一种传统美好的品德,是心灵美的表现,是来自灵魂深处的东西。生活中每每会瞥见如许的景象;在公交车上,有人把多找的零钱义无反顾的还给营业员;在街头,有人会伸出援手,把兜里的钱或多或少投进要饭的人求讨施舍的碗里等等。其实,这些都是善良的表现。善良的人终究会有好的成果的。所谓“善有善报”就算这个道理。

《格林童》中(灰姑娘)这则故事中的主人公灰姑娘他,只管受尽了继母与姐姐们的欺负与侮辱,但心地依旧善良,最终获得了幸福。再比如说(小天使和修鞋匠)中的修鞋匠,他虽然不富裕,可心却很美,把挣到的钱布施穷人,结果小天使们为他创造了奇迹,他的买卖越做越兴隆。我还听说一件真正的事;有个美丽农家妇女从败家子的手里买下了一只野鸭,并细心照料,最终,野鸭为那个其实不怎么有钱的农家妇女创造了一笔不少的财富。

然而,其实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善良的,恶毒的人总会遭到惩罚。(白雪公主)中的王后就是很好的例子。她想方设法,不择手段的伤害白雪公主。最后却为了那颗吃醋心而活活气死。妇幼皆知的大灰狼,不但没有得逞,吃掉小山羊,而且还白白搭上了性命。恰是应验了那句“恶有恶报”。可谓一小我私人人落空了善良,就等于落空了灵魂,落空了人性,就等于行尸走肉。那一些犯罪的非法分子也该醒醒了!他们利用了旁人的善良,逃出了法网,为所欲为,真是可憎,可恶,令人气愤,可恨!

《格林童话》让我更深地了解了人性,了解了人性的真、善、美。同时也了解了人性丑陋的一面。愿每小我私小都成为善良的人,这样,世界才会真正成为爱的幸福家园!

实验小学 1小四年级:苗淙皓

第2篇

又迎来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暑假。暑假中,妈妈给我买了许多有意义的书,我天天如饥似渴地读着它们。其中,最有趣的还是《格林童话》。

《格林童话》是德国着名的格林兄弟写的。这些故事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他是世界中永不凋谢的鲜花,是世界儿童的瑰宝。《格林童话》中有善良的白雪公主、可爱的小拇指、仁慈的仙女、正直的国王和快乐的王子。童话中的故事生动、有趣,使我常常忘记了一切。我曾为善良战胜邪恶露出欣慰的笑容,也曾为世间的不平与痛苦流下同情的眼泪。故事里,一个平穷的少年,因为他善良、正直。所以变成了一个百万富翁,过上了幸福、安宁的生活;而一个富翁,因为他邪恶,经常欺负人,变成了一个穷人。这就告诉我们,做人一定要善良。

读了这些故事,我不但增长了知识,还学会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广东省汕头市濠江区六年级:黄飞飞

第3篇

《中华成语故事》读后感

黑龙江绥化靖宇小学二年六班王?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我精神上的财富。所以我特别爱看书。我看的书有很多,如《格林童话》、《伊索寓言》……最吸引我的是《中华成语故事》。

这本书的成语故事太多了,我最喜欢<<囊萤映雪>>这个故事。从前有个小孩,他家里很穷,买不起油,没法看书,他就用一个小袋子装萤火虫来看书;还有一个小孩家里也是这样的情况,冬天他就到雪地上用雪光看书。他们学习多么辛苦啊!

我和他们比起来很差,我看书的条件太好了,有椅子,有桌子,还有台灯。学习累了,妈妈还能给我拿好吃的,可我看书一点也不刻苦,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我以后要向他们学习,养成刻苦读书的好习惯。

第4篇

有一位同学曾这样描述他读书的感觉:“小时候,我真是太爱读书了。从《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到《伊索寓言》,《一千零一夜》,那精彩奇妙的故事只有书中才有,那恍如隔世的境界只有将全身心都投入到书籍中才体味得到。我发疯般地迷上了书,读起书来废寝忘食,飘飘欲仙,如醉如痴。书籍开启了我人生中第一扇智慧之窗。”这正如高尔基的话:“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的感觉真的十分神妙奇幻:在弥漫着墨香的书斋里,尽情地神游于书海之中,驰骋在天地之间,想象就变成了脱缰的野马,在狂奔,在疾驰,被保尔"柯察金的坚毅与顽强所鼓舞,被简"爱的勇敢、自强所折服,为斯佳丽与白瑞德的浪漫凄美的爱情潸然泪下,更被于连的遭遇深深打动。莎翁带我徜徉在英国文学的圣殿中,鲁迅领我来到旧中国那段最黑暗的日月,余秋雨引我穿越历史的时空去感受祖国悠远绵长的文化,经历沧桑岁月的艰辛……我将全身心融入书中,与作者对话,与伟人对话,与那个时代对话,我惊奇地发觉:我原来是属于书的。我真不知道,如果离开了书,我是否还能维系我微不足道的生命。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心灵的一隅——一个静谧、恬适、安然的角落,一首为书与我谱写的心曲回荡、盘旋在心的峡谷里,不断地升腾,升腾……

读书无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它不仅有趣,还十分重要。我给大家讲个小故事。有人问我们我们为什么不能贡献一个爱因斯坦?专家回答: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要造就一个爱因斯坦,除了需要超常的数理知识之外,还需要广阔的文化背景,其中包括丰富的文学艺术素养。

不错,文学艺术不能直接帮助爱因斯坦推导数理公式,然而它扩大了爱因斯坦的文化背景,强化了他的想象力,升华了他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境界。对他来说,两个世界同等重要,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可见,文学艺术素养多么重要!它可以成就一个人辉煌的事业!

如何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呢?其中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在书海中遨游,汲取营养。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让我们的生活更丰富,更充实,让我们变得更聪明。多么深刻的感受!知识的力量无穷由此可见一斑了。我们是新世纪的学生,有着光荣的读书传统,在初中阶段认认真真地读上几本好书,你将终身受用。

要写读书笔记,读后感,把你读书的心得、感悟记录下来,以利提高。怎样写读后感呢?

首先要认真阅读原文,把握要领。只有理解原文精神,才能由此悟出道理,引出自己的见解。“读”是感的基础,“感”由读而生发。

其次要抓住重点谈自己最深刻的感悟。一部作品很长,涉及的面很广,你不能面面俱到泛泛而谈,一定要在思考、分析之后,把感受最深的写出来,这样才会有意义。

还要联系实际,努力开掘。通过读书,指导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才能学以致用。

有人把读后感的写法归纳为四个字:引,议,联,结。

具体指引原文观点或内容,在引的基础上生发开去;发表议论;联系实际,联系生活中发生的种种问题;从中得出结论,给人以启迪。好懂,好记,你在写作时不妨用一用试试。

第5篇

《超越梦想一起飞》

——读后感

我从小就酷爱看书,是一个“小书迷”。我读过《格林童话》、《爱的教育》、《亲爱的汉修先生》、《芝麻开门》、《三国演义》、《时代广场的蟋蟀》、《红楼梦》……只要对我学习帮助的书,我都喜欢看。我不但自己买来看,而且问同学借,甚至到图书馆去看书。

2008年北京奥运会就要开幕了,为了多了解奥运的知识,不成为奥运的文盲,我每天除了看半个多小时的电视节目,还从报纸、网上等查阅关于奥运的资料。我还买了一本《超越梦想一起飞的书》。这本书给我带来了许多奥运的知识,书中一个个奥运冠军的人生经历,引起了我的深思,给了我启示。

奥运是多么神圣的字眼,多少人为奥运而努力过,我国的射击冠军——朱启南就是其中一个。朱启南接触射击是在初一的时候,很多人受不了训练的枯燥乏味,打了退堂鼓,而朱启南坚持了下来。由于他的刻苦训练,先后进入了市队、省队训练,因为他1.8米个子,傻傻的笑容,所以很多人以为他是一个粗心的“傻大个”。渐渐地,发现这个男孩一点也不粗心,无论什么时候,他稳定的心理素质,赢得了教练的青眯。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他获得了省运会冠军、城运会冠军、亚锦赛冠军和世界杯泰国站的冠军。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获得了射击冠军。

这本书像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其实每个运动员的背后都有一个令人心酸的故事。它就像一场暴风雨,强烈,但过后又是一架五彩缤纷的彩虹桥。在奥运竞赛中,只要你付出,勇于拼搏,无论你有没有获得胜利,但你还是大家心目中的冠军。现是全世界都在期盼着2008北京会奥运,它已经向我们走近了,到那时,奥运会的主场——“鸟巢”飘扬着五颜六色的旗子。那一刻,一定会人山人海,一定会举世瞩目。

读完这本书,让我深刻地明白:只有坚持不懈,努力拼搏,才会获得成功,这就是我最大的收获。

第6篇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兴趣;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和先导。因此,由于小学生刚接触阅读,我们只有努力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才能在以后学习的日子里将被动的“要我读”转化自主驱动的“我要读”,从而主动寻求机会阅读,并从中获取知识和信息,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形成良性循环。那么我们怎样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如下。

一、以教材为基础,传授科学的阅读方法

小学生阅读能力有限,因此笔者主张从教材入手。体育锻炼需要热身,阅读也是一样。于是笔者先指导大家预读:1.先读一遍课文,发现生字词语,查阅工具书,疏通阅读暗礁;2.边读边思考,基本掌握课文的意思,读后能准确复述课文内容;3.读熟,在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如在阅读《草原》一文时,学生依前法学习并预读课文。当学生先借助工具书解决了生字,完全理解了文章内容并体味了文章描述的美丽的草原风光后,再回头温习刚才的预读过程,并根据自己的认知规律特点归纳出自己的预读风格。

二、鼓励课外阅读,拓展阅读兴趣

小学生具有好动、天真活泼、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而又普遍对新奇的事物和离奇的故事特别感兴趣。这就给了我们牵引其注意力的机会,让故事牵引他们进行自主阅读,如《格林童话选》《安徒生童话》《十万个为什么》等,让孩子们借助图书中的拼音和注解,欣赏精美绝伦的故事彩图,走进童话的世界。拓展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还能满足他们的兴趣,最终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

三、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对于提高孩子们的阅读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没有养成专心、自主的阅读和思考习惯,那么阅读就只能是一种形式,毫无意义。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首先要指导孩子们在阅读时专心致志,静下心来阅读和思考文章内容,不能三心二意;其次,要鼓励大家在阅读中认真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最终达到完全理解文章的目的;最后,我们还要注意指导孩子们在阅读过程中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揣摩作者的感彩,从而与作者达成心理共鸣。

此外,我们还要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勤动笔的好习惯。比如,可以选摘精美的词句、经典的描写,也可以用铅笔在文章中不懂的地方做出圈点以备提问,如果遇到经典的文章不妨写一写读后感。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让阅读教学变得优质、高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第7篇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好读书”

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学生只有产生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

1.巧用故事悬念诱兴趣。故事人人都爱听,一听到教师说要讲故事,学生们个个精神抖擞,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随着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把学生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时,教师嘎然收声:“后面的更精彩,想知道结果,自己借书看吧。”《木偶奇遇记》、《一千零一夜》……学生被精彩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要求借书。这样的效果恐怕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2.善用环境氛围激兴趣。有意识地把学生带进图书馆、阅览室参观,任他们随意翻看,感受课外书的吸引力,感受书迷专心致志读书的精神,感受那浓浓的读书氛围,从而激发阅读愿望。在教室中建立读书角,让学生将自己认为优秀的课外读物带到班里,做完作业后经常聚在这里看书,看完后交流、讨论,在不知不觉中丰富了自己的语言,也加强了同学间的知识交流。学生在家的时间最多,家庭是学生阅读的重要场所,因此建议家长建立家庭书架,让它成为学校课外阅读的重要延伸,鼓励学生节约下零用钱,经常为自己的书架添本书。

3.勤用活动促兴趣。小学生往往缺乏坚持阅读的恒心。为激发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与爱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笔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课外阅读的成果,获得成功的喜悦。笔者在班中成立了课外阅读兴趣小组,开展小组阅读竞赛活动,同时在班内开展诗文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读后感》交流会、《小作家》擂主大比拼等活动。这些交流不仅反馈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也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精心推荐,让学生“读好书”

由于学生年龄较小,阅历不深,原有的知识也不太多,所以在课外书的选择上有一定的盲目性,很容易被不良因素所干扰。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书,让学生有好书可读。根据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笔者精心选择了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推荐给学生:一是童话,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中外现当代童话等;二是寓言,如《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中国古今寓言等;三是故事,如成语故事、神话故事、中外历史故事、中外各民族民间故事等;四是诗歌散文作品,如鲁迅《朝花夕拾》、冰心《繁星·春水》等;五是长篇文学名著,如吴承恩《西游记》、施耐庵《水浒传》、笛福《鲁滨逊漂流记》、高尔基《童年》、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六是当代文学作品,主要从“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以及近年来发表的各类中外优秀作品中选择推荐。

一本好书,以它的健康思想教育人,以感人的事迹鼓舞人,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以紧张、惊险、曲折的情节吸引人,以科学的知识丰富人。让学生在教师精心推荐的书目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书阅读,“和高尚的人谈话”,与优秀的人物为伍,置身历代伟人之间,闻其声,观其行,见其人,与他们情感交融,悲喜与共。

三、授以方法,让学生把“书读好”

很多小学生书读得并不少,阅读能力却未见提高,究其原因大多是阅读方法不对,往往只是一味追求惊险、离奇的故事情节,一门心思看“热闹”。结果是书读了不少,收效却不大。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导”字上下功夫,“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

1.指导精读。所谓精读法,即逐字逐句精研细读、咬文嚼字的阅读方法。元人程端礼说:“每句先逐字训之,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连作去,明理演文,一举两得。”就是对于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这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

2.指导速读。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集中注意力,做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如果每篇文章都字斟句酌,则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跟上时代的步伐。利用速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

第8篇

一、以读促读,其乐无穷

引导学生诵读能形成良好的语感,使他们感受到语言文字的节奏美、声韵美、音乐美,感受到朗读的愉悦。我引导孩子形成“晨诵、午读、暮省”的阅读方式,利用晨诵时间开展“古诗文诵读会”、“美文朗诵会”等,诵读的内容有根据精心选择的各类主题的古诗,有学校每月大主题活动的现代诗,有狄金森等中外大诗人的的精典诗歌;利用午读时间开展“精彩片段朗读比赛”等活动,教室里书声朗朗,孩子们醉心其中。

二、以说促读,一吐为快

1.开展班级读书会。学生每个月有一本共读书目,利用一个集中的时间由同学、老师以及家长共同对作品进行自由讨论,在学习秋伴间形成课外阅读的氛围,让阅读成为像游戏一样的童年生活,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境界!读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后,学生大发感慨:有的说我明白了知识的力量多么巨大,它能使一个残疾人,变成一个有益于人类、有益于社会的人。有的说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像海伦·凯勒一样,在有生之年把对知识的渴求,看作对人生的追求,每天怀着友善、朝气、渴望去生活,我们的人生将会增添多少欢乐、多少幸福啊1

2.主题性辩论会。学生通过—番唇枪舌剑的讨论,对作品理解得更深入、更透彻。如学生阅读了金波的《乌丢丢的奇遇》后,开展了“蝴蝶与蔷薇谁更幸福?”的辩论会,使学生懂得一个人只有心中有爱才能与世界相处,才能与人交流,才能享受到生活的幸福。

3.成长故事交流会。从一年级到小学毕业,每一次阅读就像是一次人生旅行,时刻鞭策着孩子吮吸着知识的甘霖,获得生命的拔节。每一个学年度,我都要组织学生开展“以书为友的成长故事”交流会,让孩子们聆听别人的阅读体会与收获,并能为自己的阅读生活带去更多的感悟。记得我班有一个学生这样描述她的阅读故事:“一年级,我拥有了第一本书——《格林童话》,我很喜欢这本书,总是不厌其烦地翻阅,但当时,许多汉字还不认识,我只能连猜带蒙地进行理解。后来,我又读起了《伊索寓言》、《一千零一夜》等有趣的故事,这些“能说会道”的动物、植物常常伴随着我入眠。随着年龄的增长,简单的童话书籍已不能满足我读书的欲望,我开始接触起中国的古典名著,日子一久,四大名著已被我翻得破烂不堪,似乎有点“读书破万卷”的味道了。

三、以视促读,兴趣盎然

1.利用影视作品对比阅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达,电视、电脑、数字电影充斥着孩子的课余生活,引导孩子将阅读与观看同步进行或比较进行,会收到意想不到的阅读效果。如《三国演义》里面人物复杂,我一边引导学生看书,一边将央视的热播剧推荐给学生,并开展“我喜欢的三国人物”讲述活动,学生兴趣高涨。

2.利用社会新闻吸引关注。“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重大社会新闻事件同学们也很感兴趣。如汶川大地震后,我向孩子们推荐有关地震、海啸、泥石流等地球科普书籍,学生对于平时不太关注的科学知识也变得如饥似渴,并懂得了保护地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又如“神八”成功发射并与天宫一号实现对接,我引导学生阅读有关航天知识的文章,同学们兴致勃勃地从宇航员一直研究到空间站技术,俨然成了小航天专家。

四、以写促读,成果丰硕

有些文章或文字优美,或震撼力强,能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力。每天的“暮省”给孩子摘抄和倾吐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暮省”不拘泥于在校共同交流,而是把“省”的时间和空间交由学生自己支配,教师只作引导。利用读书小队,组建读书小组,以《暮省本》为载体,交流阅读感受,记录阅读思考。低年级时让学生把改编或者续编的故事画下来,再写成图画日记,即通过图画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中高年级则注重作者写法及主题探讨,形式更是丰富多彩,可以是读后感、读后小报、人物传,等等。

五、以演促读,轻松愉快

小学生爱表演,通过表演,进一步走进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对书中内容会更深入地理解。为了演好自己的角色,学生咬文嚼字,斟字酌句,并不断地挖掘文章的空白点想象和补白。《皇帝的新装》、《木偶奇遇记》等孩子演得乐在其中,当孩子在学校“阅读节”上表演的自导自演的节目获得表扬时,孩子的阅读愿望更会欲罢不能,会更积极主动地飞到浩瀚的书海里,去享受知识,享受语文,在课外阅读这个广阔的天地里自由翱翔!

第9篇

(教育局纪检监察室的监督举报电话:682XXX65、682XXX59)

各位家长:

大家好!

为确保每位学生过上一个安全、文明、祥和的假期,根据舒兰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10—2011学年度中小学寒假工作的通知》的有关精神,为了使学生在寒假度过快乐有益的时光,鼓励学生在寒假中亲身体验社会、家庭生活,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接受锻炼,增长才干,在实践中把良好的品德不断地内化为自身素质,学校从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出发,开展好寒假小学生德育教育社会实践系列活动。现将我校同学们假期学习生活情况及安全注意事项安排如下,请各位家长协助学校做好如下工作:

一、寒假时间:从2011年1月10日起,至2月27日止。2月27日开学准备。2月28日正式上课。

二、加强安全教育工作,确保寒假期间不出安全事故。

1、交通安全:遵守交通法规,文明走路,文明乘车,不乘坐非客运车辆,不乘坐无牌无证及无安全保障的车辆,避免意外伤害事件的发生。

2、生活安全:安全使用煤气、电器,注意不暴饮暴食,不吃“三无”食品,防止食物中毒。注意煤烟中毒,注意晚上家里炉子不压煤。

3、活动安全:不玩危险的游戏,不在危险的地方玩耍。不玩火,不放烟花爆竹,注意防止爆炸和失火。严禁到水库、大河、山上等地滑冰和游玩。

4、网络安全:教育孩子在家安全上网,控制孩子的上网时间,做到文明上网,不上不健康的网站,不沉迷于网络游戏。教育孩子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打架闹事,不赌博,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远离拒绝,不进各种成人娱乐场所及网吧、电子游戏厅,不看书刊及音像制品。

5、自我保护:要教育子女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防范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防止受骗上当。遇到敲诈勒索、拦路抢劫及时告诉父母或打电话报警,不接受陌生人的小恩小惠,不被陌生人的甜言蜜语所迷惑,防止被拐骗。

6、传染病:重点做好流感、手足口病、流行性脑膜炎、出血热、腮腺炎、水痘等冬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和诊治工作。特别是对手足口病,家里要做好防范,教育孩子不到人多、空气不通畅的场所,乘车时带口罩。家里要定期通风,不接触有病人群等。

三、督促孩子认真学习,按时完成寒假和学校德育作业,培养子女良好学习生活行为习惯。

1、具体内容:

低段(1-2年级):为父母捶捶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背诵复习《三字经》;继续阅读《宝葫芦的秘密》、《三毛流浪记》、《稻草人》、《成语故事365 》,阅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中外现当代童话》、背诵20首古诗。

中段(3-4年级):为父母叠被、洗衣服、扫地等;背诵复习《弟子规》,并且理解践行《弟子规》,继续阅读《小学生作文大全》、《寓言故事》、《成语故事365》、《红岩》、《中国民间故事》、《三寄小读者》,阅读《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中国古今寓言》,背诵20首古诗。

高段(5-6年级):随父母上一天班或到父母所干活处参与劳动,体验工作的辛苦和劳动的光荣,为父母做一次饭;背诵弟子规,并且理解践行《弟子规》;继续读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千字文》、《论语》、《皮皮鲁传》;阅读鲁迅《朝花夕拾》、冰心《繁星•春水》,老舍《骆驼祥子》、笛福《鲁滨逊漂流记》、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罗曼•罗兰《名人传》、高尔基《童年》、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背诵20首古诗。

2、检查方式:

(1)、学生可跟体验父母所付出的辛劳和奉献,并将自己的体验实践写成心得体会(一至三年级100-300字;四、五年级300-500字),开学后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感恩父母”实践体验交流主题班会,并上交材料。

(2)、3-6年级写出500字左右的读后感,开学后组织开展“践行《弟子规》、谈心得”主题班会活动。

(3)、开展古诗文诵读汇报活动,学校结合学生背诵20首古诗内容,评选出学校班级古诗文诵读优秀个人或先进班级。

(4)、学生在家温习《三字经》、《弟子规》,学校假期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学生在家具体践行情况。

3、督促孩子寒假期间,生活要有规律,按时作息,和孩子一起制订合理的生活时间表。引导子女正确消费,鼓励子女参加家务劳动,抓住春节走亲访友机会,在文明礼仪、公共意识、尊老敬幼等方面进行有意训练,注意孩子读写姿势,督促孩子要注意保护视力。

4、充分利用寒假时间,在做好德育作业的同时,倡议孩子假期参与“五个一”活动:(1)养成一种节约的好习惯,在生活中寻找节约的小窍门,不乱花钱,不互相攀比学习和生活用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2)学会并掌握一种安全自救自护的技能;(3)改掉一个自身存在的陋习,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做一个活泼、健康、向上的学生。(4)每天积极参加一次体育锻炼。(5)每天观看新闻,了解国家大事。

各位家长,孩子平安、健康的成长,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最后衷心地祝愿各位家长新年快乐、全家安康!

征求意见表:

第10篇

一、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做任何事情,没有兴趣就没有动力,就会事倍功半。而学生的这个兴趣还需要教师来激发。把教学中的陈旧观念“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求,才能领略到阅读的乐趣。所以我们要注意激发孩子课外阅读的兴趣。其一,可以通过讲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们津津有味地听着我讲一个精彩的故事时,我在讲到最精彩的地方突然停了下来,不再讲下去,而是要求学生自己通过课外阅读来了解剩下的故事情节。同学们通过课外阅读了解了精彩的故事情节后,感受到了课外阅读的诱惑,从而激发了阅读兴趣。其二,也可以通过故事竞赛,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找出自己喜欢的故事,进行讲故事比赛,然后评出优秀的“故事王”,让讲的学生在获得成功的喜悦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

二、讲授一些课外阅读的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我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尤其注意课外阅读的学法指导。我从每周的语文课中抽出两节课作为课外阅读讲授课,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有计划的课外阅读指导,使他们不仅在我的指导下阅读,在课外自己也会阅读。在指导中,我讲授了一些阅读法,如浏览法、泛读法、略读法、精读法及慢读与速读等方法,并设计了一些阅读训练。在课外阅读中,学生先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自己的知识需要,选择阅读内容,然后确定相应的阅读方法。在读课外书籍的同时,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来积累知识。这样一来,学生学会了摘抄、剪裁、编写读书卡、编写阅读提纲等方法。我还鼓励了一些学习好的学生写读后感、读后评、心得体会等,让他们把零碎的知识集中了起来,化归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去。

三、依据不同的年龄特点,指导选择各自适合的课外读物。

书海浩然无垠,有清澈也有浊浪,良莠不齐。课外阅读到底让学生们读什么?师长既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又要严格把关。我们可以依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性格特征,相应地推荐课外读物。在读物的选择上教师要与家长建立合作的关系,保持学校、家长的联系。我们可以依据自己在工作中得到的信息及时向家长推荐读物的书目,帮助家长正确选择购买适合孩子的课外读物,凭着几年的经验,可以向家长们推荐以下几方面的课外读物以供参考。

(1)故事类:《365天生活故事》、《神话故事》等。(2)寓言类:《中国古代寓言》。(3)童话类:《101个经典童话》、《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4)地理类:《祖国的美丽河山》等。(5)科学知识类:《动物探索》、《世界之道》等。(6)诗歌类:《唐诗三百首》、《儿童诗选》。另外,还可以结合课文学习,推荐课外读物。学生在读了某篇课文后,教师可以向孩子们推荐同类课外读物,这样可以指导学生用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课外阅读,达到课内得法,课外受益的效果。如学习了《哪吒闹海》后,可以向学生推荐《神话故事》;学习了《枫桥夜泊》后,可以向学生推荐《儿童诗选》,等等。学习了《林冲棒打洪教头》,不妨来个:“欲知后事如何,请读《水浒》第27回。”

四、在课外阅读中积累词汇。

“不动笔墨不读书”。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词汇,不断增加词汇量,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而增强词汇的有效方法是大量阅读,并在阅读过程中把读到的好词佳句妙段摘抄下来,以便学以致用。渐渐的,学生们的脑海中有较丰富的词汇,在答问、交谈、写作过程中运用到时,他们会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保持课外阅读的兴趣。

五、制定合理的课外阅读计划。

有计划才能有条不紊地干好每件事,课外阅读也如此。为了更好地制订课外阅读计划,可由班委组织全班同学商议,然后归纳,订出计划。比如,规定一周内搞一次读书交流会,所阅读的内容可根据各自的爱好来定,也可统一,还可以规定第一周读诗歌,第二周读童话故事,等等。然后把阅读过程中摘抄到的好词、佳句、妙段拿出来让大家共同交流学习,以促进全班共同提高。

六、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

为了更好地促使学生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的学习,激发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与爱好,我们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在班中建立了课外阅读兴趣小组,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的时间作为课外阅读的时间,并且定期与小组内的同学进行信息交流。此外,还组织了故事会、朗读比赛、读书心得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同学们将自己在课外阅读中得到的知识拿到课堂上来,同学之间可以取长补短,每人能都有所收获,从而更加激发了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

第11篇

 金俊英

               (建宁三中,福建  三明  354500)

 

 

摘  要:读书是初中生获得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莎士比亚说:“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是全世界的营养品。”阅读不仅可以为写作奠定基础,还对初中生世界观的形成以及道德品质的培养有着重大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名著阅读;培养;知识

笔者连续两年任初三毕业班语文课,也两次参加市教科所“中考语文质量分析会”。有机会向市教研员及其他兄弟学校的优秀语文教师请教。在2005年12月的会议中确定了2006年中考语文卷加入名著阅读题,与会者都明确表示考名著阅读是形势所需,也是促进初中生阅读名著的强心针。但考什么,怎么考,既是命题者伤脑筋的问题,又是一线教师最关心的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20%学生能达到要求的,有近15%的学生说,父母什么课外书都不让看,没时间读,有30%的学生坦言自己喜欢上网,喜欢阅读街头杂志,不喜欢阅读名著;说自己找不到书的占35%左右。

由上可见,在教师、家长、学生的心中,对课外阅读的重视是远远不够的。而阅读作为语文“新课标”的五大“课程目标”之一,成为检验评价语文教学,考察学生语文学习以及语文考试命题的重中之重,所以,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阅读,已是刻不容缓。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完成课外阅读的任务呢?

一、是激发兴趣

(一)听――听故事激趣

用听故事录音和听歌曲的方法皆可。中外名著学生多少知道一些,教师可利用上课或课余时间对学生讲述名著故事,既可从作品生动有趣的情节入手,也可从作者的传奇经历入手,如“桃园三结义”、“千里走单骑”引出《三国演义》;“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介绍曹雪芹,引出《红楼梦》,“醉打蒋门神”、“拳打镇关西”引入《水浒传》、《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选》、《鲁宾逊漂流记》都可用这种办法,当学生对这些故事感兴趣时,鼓励他们阅读这些书。童话、神话、寓言学生都已学过,对这类文学体裁略有了解,兴致极高,一般能完成阅读任务。学生阅读《伊索寓言》,能说出寓意,读《安徒生童话》能说出自己的感想即可。

(二)看――看录像激趣

心理学家认为识记、理解直观形象的材料,比识记抽象的材料会更快、更牢,对没有阅读习惯的学生来说,先看电影、电视录像来了解故事情节是最直观的。现在学校都配置多媒体教室,有时可直接在网上下载一些由名著拍成的影视片,如《哪咤闹海》、《三打百骨精》,激发对阅读《西游记》的兴趣。《鲁宾逊漂流记》已拍成电视连续剧,下载一集,让他们看看鲁宾逊一生的传奇经历;接触了解18世纪曾风靡一时的纪实性航海回忆录。

(三)演――即表演激趣

先由几个语文程度较好的学生在读过的名著中选 一熟悉片段,编排小品,教师参与改编与导演,在活动课中表演,激发其他学生表演的欲望,他们便会迫不及待阅读一、二部文学作品,在下节课中一显身手。语文兴趣小组活动之时,让学生带上自己读过的一本名著,与其他同学交换,不仅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还可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提高表演能力,增强自信心。教师应对学生以适当奖励,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兴起一股读书热。

(四)考――即考试促趣

学生阅读名著“功利之心”远大于兴趣,特别是中考在即的初三学生,更是考啥学啥。加上教育体制的局限,衡量学生对名著的了解情况,最终要以考试定优劣。

二、指导性阅读

当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被充分调动后,教师应进入指导阅读阶段,因受条件限制,我只能在众多名著中选取极其有限的几本来分类指导。

(一)寓言、童话类

这类作品,一般较浅显,学生接触的多,学习这些作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伊索寓言》、《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选》这类作品是接触阅读外国名著的“敲门砖”,当然还可结合中国童话故事和古代寓言故事。

(二)中国古典名著类

可以说《西游记》是我们走进古典小说的第一道坎,兼有章回体和神话小说的特点,可从中体会、联想、想象的手法的妙用。《西游记》并非只是聚集鬼怪精灵、天兵虾将的闹剧,它创造了神奇绚丽的神话世界,塑造了智勇双全的英勇人物――斗战胜佛孙悟空,唱响了一曲永恒的理想之歌。

西天取经的故事象征着人在追求理想过程中的艰辛,而人生的意义在于对理想的不懈追求,这部作品对读者正确认识人生启发很大。

《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的故事激昂悲壮、脍炙人口、流芳百世,学生阅读的兴趣不下于《西游记》。从阅读中,感受古典名著的特点,联系历史文化背景,体验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但要求学生明白小说不等同于历史,它是在历史事件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有虚构和夸张的成份,学生应区别。

(三)外国名著类

如果说阅读古典名著旨在让更多的人在民族文化的沉淀中品味浓缩的语言精华,那么阅读外国文学就是在与智者的交流中升华自我。

《鲁宾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等,都抓住孩子们好奇和爱冒险的心理,情节生动离奇,起伏迭宕,引人入胜。但从学生读后感中可看出他们读过之后心中仍然有謎团,教师适时分析鲁宾逊、星期五等人物形象。鲁宾逊是一个永不疲倦、永不安分的行动者,在困境中,他仍然对生活充满热爱、充满无限的憧憬和向往,自立、自信、自强,为求得生存乃至幸福奋斗不息、战斗不止,并能够诚心帮助别人,提高自己的认识。但他也是当时不断扩张,不断攫取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社会的典型产物。学会欣赏文学作品,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启示,体例作品语言准确清晰。感受作品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格列佛游记》重在提高想像能力,夸张手法会在心中、生根、发芽。这部作品与《西游记》一样,充满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个性化的语言,以及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各种表达方式的结合,都值得学习,这些作品是广泛了解外国名著的桥梁。

鲁迅说:“讽刺的生命是真实的”,不真实,讽刺就丧失了任何的力量,《格列佛游记》全是虚构,荒诞离奇,可是读者喜欢它,正是由于它符合历史本质的真实。作品的幻想和现实是统一的、和谐的。

 

参考文献:

[1]刘振国.名著阅读为阅读教学打开一扇窗[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2008,(13).

[2]徐正荣,李本国.把"阅读"摆渡到"悦读"的彼岸——中学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做法[J].2010,(6).

第12篇

1.培育阅读的兴趣,让学生爱好读书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阅读的巨大动力。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求,特别对那些初读的学生,更应大力激发其阅读动机,让阅读与乐趣相连。

首先,教师可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读物的主要内容,以此激发兴趣,也可就故事中紧张、精彩、感人的情节创设悬念,让学生产生寻根究底的好奇心。比如,上期末,我向学生推荐《小王子》,当时我读了几个片段。读完最后一段时,教室里一片寂静----不少孩子眼里一片朦胧。我想,那个伤情的时刻深深印在孩子们的心中。

其次,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一个重要途径,如果学生在课堂中对所学课文产生了浓厚兴趣,教师就应充分利用这一契机。比如,在学完了《争吵》,我就向学生推荐《爱的教育》。学了《草船借箭》一课,向学生推荐少年版的《三国演义》,学了《最后一头长相》,推荐了《狼王梦》......这样,不仅仅激发了学生阅读兴趣,而且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了主要内容,扩大了其视野,增长了其见识,。

2.加强阅读指导,引导学生读好书

(1)选择读物。《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而且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鉴别能力差,面对各种各样的课外读物。因为好奇,或因信手拈来,可能会读到一些不利于孩子健康的书籍。因而,教师既要广泛阅读,尊重学生个性化的朗读的权利,同时又要推荐与学生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相符的书籍,题材也应广泛。如,童话、科普作品、小说、诗歌都有。具体书目有《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唐诗三百首》、《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论语》前六章及《精选(论语)三十课》、《格列佛游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上下五千年》、《昆虫记》、《林肯传》、《水浒传》、《西游记》、《草房子》、《窗前的小豆豆》《艾青诗选》等,大量的成语及名言警句。

(2)阅读方法。学生阅读兴趣被激发后,教师应教给学生一些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知道了怎样去读,才能使阅读成为人生中的一大要事。

默读、轻声读、诵读、浏览、略读、精读。略读可以粗知文章的主要内容快速捕捉信息,此方法在课外阅读经常运用。对于有反复咀嚼价值的段落,我们就可以精读,把握结构,用词严谨。如《西游记》第一回"猴王出世"中的"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让学生明白一流作品与二流作品的区别,玩玩只差几个字。而品味语言,重视积累,培育语感才可采取诵读,此法是我国传统读书法之一。诵读就是熟读成诵,反复朗读达到熟练程度,最终烂熟于胸。如,《唐诗宋词300首》、《三字经》以及大量的名言警句等即可采用此法。细细想来,20世纪前半叶那一代文化人,都是学富五车,满腹经纶!钱穆9岁能背诵《三国》,鲁迅童年将《纲鉴》烂熟于心,辜鸿铭居然能把37部《莎士比亚》戏剧全部被下来!诵读经典的重要性由此可见,这也是我选择的读物中多为经典一个因素。

"不动笔墨不读书",可见写对读的作用。只有一边读一边写才行之有效。引导学生在文中感受深的地方勾、圈、画、点、旁批,用读书笔记本摘录积累优美的词句、精彩的片段,写读后感,要求学生在读完书后写出自己最感兴趣的情节或人物发表自己的看法,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心得体会。让学生养成读书动笔的习惯。得法者如鱼得水,课外阅读也如此。只有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才能推定学生的课外阅读,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把课外阅读落实!

3.重视阅读时间及评价,感受读书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