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论文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论文

时间:2022-10-15 08:36:54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论文

第1篇

(一)机制正在转换,风险经营意识提高。现代的商业银行已经摆脱了原有的国有性质,从机关向企业有了明显的转型。同时,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各种类别的商业银行浮出水面,不管是私营的,还是外资的,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都越来越明显的意识到风险的重要性。因此,在现代商业银行内部和外部双重压力的作用下,不得不进行转型,并且通过商业银行内部的变革和重新组合,建立起一套独特的机制,既适应于市场化,又能满足于商业银行进步的需要。

(二)业务范围大大拓宽。由于这些年商业银行的风生水起,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起来,为了在市场竞争中,能够独树一帜,各大商业银行为此大费苦心。从不断翻新理财产品,比拼存贷款利率等等,通过不断推出新业务,来吸引客户的眼球。同时,最近商业银行中,最为热门的信用卡业务,更是五花八门,为了赢得客户,可谓是煞费苦心。为了增加客户量,很多商业银行把信用卡业务进行外包,通过外包公司在外的推销,实现商业银行信用卡用户的激增。同时,很多商业银行还为多家企业服务,办卡打折购物的噱头屡见不止。同时,商业银行还根据不同类别的人群开展不同的银行卡业务。可以说,现代商业银行为了业务水准,可谓是大费周章。

(三)金融电子化水平有了长足进展,网上银行应运而生。在信息化肆虐的现代,商业银行也免不了进行电子化转型,因此,网上银行这一业务就可谓是应运而生了。这些年,在不断摸爬滚打中,各大商业银行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网上银行体系,以及不同商业银行的风格。在信息安全度方面,也是大费周章,通过不断的摸索探究,设计出多强度的网络支付平台的安全。只有既安全,又能完全满足人们所需的工具,才是商业银行立足脚跟的重要依据。

(四)大客户经理制的流行。如果总出入各大商业银行,也许我们会发现到处都有大客户经理的影子。大客户经理制也是近年来才流行起来的,因为客户等级不同,所划分的。因为商业银行还是以盈利为最终目的的,因此,大客户的积攒对于商业银行的发展来说,是尤为重要的。而且,实行大客户经理制,还能使商业银行更能了解客户的需求,同时,也因为周到的服务,使大客户乐于与该商业银行合作,并对该商业银行充分信任,能够听从商业银行新型金融产品的购买建议,从而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二、现代银行在经营管理中所面临的风险问题

(一)现代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的增加。从现代商业银行一般都处于国家管制下的利率市场来看,现代商业银行在国家政策的影响下不能把握市场利率变动的规律,很难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在利率市场化以后金融机构的风险增加,其中,利率风险是现代商业银行面临的最重要的风险之一。

(二)现代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增加。在利率市场化的影响下,对个人的理财观念和企业的融资幅度都有很大的影响。那么,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业务受个人和企业的消费观念影响下,会造成银行资金流动性大的风险。同时,商业银行之间也存在贷款业务,市场利率的变化将会对银行资产和负债产生巨大的影响。当银行的资金缺口特别大时,会加重银行负债,增加银行运营成本。

(三)现代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未知风险。利率市场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而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管制的放松,利率随着市场变化的幅度的增加,都容易使得商业银行面临更多的风险。若是银行对这些风险不能合理的估计、考量、管理,那么就容易引发银行的体统性风险。

三、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解决对策

(一)提高现代商业银行的自身实力。建立新的企业管理模式,能够实现企业权责的明确,而建立一个有效的职工激励和约束机制,是促进企业发展的有效手段。同时,商业银行在构建管理体制时,人才是企业管理的灵魂,因此必须尽快培养和引进大批通晓国际金融、投资、法律及海外知识背景的综合性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实施优秀企业人才战略化,为开展商业银行盈利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加强对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培训和管理,突出有竞争力的主营业务,把经营重点聚集到价值链上优势最大的环节上,把优势做大、做强、做精,把突出优势发挥到极致。

(二)发展中间业务,提高非利息收入水平。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不断发展,金融全面随着市场的变化以后,国内外的金融机构竞争必将加剧。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情况来看,其主要的收入来源就是企业的存贷款利息差,一旦利率管制放开,企业的利润就很难保证,商业银行就此问题会受到沉重的打击。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下降是银行面临的主要问题,没有资金作为保证,银行将面临倒闭的风险。然后中间业务的设置对于银行来说不构成内部资产和负债、会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此业务拓宽了银行的经营范围,使得银行获取利润的渠道增多。中间业务的设置不会受到市场利率的影响,又不对银行内部的资金造成占用,可以很大程度的改善银行的收益结构、有效的规避利率风险、实现银行的稳健的长期的经营。

(三)以客户为核心,完善贷款定价机制。现代商业银行自的提升,可以说全靠利率市场化。因此,现代商业银行与利率之间可谓是息息相关。因此,利率不仅能够控制现代商业银行的资金浮动,也为现代商业银行在各个方面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利率的浮动在很大程度能够控制住商业银行的客户数量。尤其是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现状,与银行的贷款业务简直是如影随形,因此,定制合理的,能够被大众所接受的贷款利率水平,将在很大程度上会赢得客户群的青睐。当然,在迎合客户的同时,还要同时考虑到商业银行的盈利目的,因此,建立一个以客户为核心,科学合理的贷款利率水平机制,将是商业银行的大势所趋。

(四)坚持风险控制原则,加强金融创新。现代商业银行在不断受到利率市场的冲击时,也加快了金融创新的脚步。金融产品是银行为了客户而设立的一种产品,是银行盈利的一种方式。随着人们对理财意识的增强,利率浮动小的金融项目,将新一轮的赢得客户青睐。因此,商业银行要以风险控制为基本原则,控制利率波动水平,使客户能够看到自己的资产放在商业银行里,是否保险,是否盈利。同时,现代的商业银行还要注重金融形式上的创新,对理财产品等向客户进行专门的讲解及普及,以免客户对理财产品不了解,引发日后的争端。因此,商业银行要不断推出契合群众能够接受的金融产品,扩大内需,同时,也能增强商业银行的品牌度。

第2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经营绩效;实证分析

一、引言

金融体系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商业银行处于我国金融体系的核心位置,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对我国金融市场甚至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股权制改革的不断落实,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不断革新但也遗留下许多历史问题。上世纪末的亚洲金融危机以及本世纪初的全球金融风暴,都充分揭示了银行体系的内在脆弱性,在此背景下,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基本情况,探讨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实证研究银行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并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

二、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影响的理论分析

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一般指商业银行总股本中,不同性质的股份占比及其相互关系。主要考虑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商业银行的股权集中度;另一方面是商业银行股权属性。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一般指一定经营期间内商业银行经营的业绩,主要表现在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资产安全性、资产流动性以及银行的成长性四个方面。

从股权集中度的方面看,股权如果过于分散,大多数中小股东在“搭便车”的行为倾向下,股东对商业银行不能形成有效的监督,银行管理者将倾向损害全体股东的利益从而谋取私利;若股权过于集中,大小股东之间将存在关系,而只要大小股东之间存在关系,就将存在成本。关系的存在使得大股东掌握大量信息,因此只有大股东才有能力监督银行管理者。当大股东的利益与银行整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作为“理性经济人”的大股东将会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为已谋求私利。在上述两种情况下,都将降低银行的效率,从而造成银行经营业绩的下降。Stulz认为股权集中度与绩效存在非线性关系,他在1988年的研究中指出,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呈倒U型关系。

从股权属性的方面看,我国商业银行的股本结构主要分为国有股、法人股和流通股,不同属性的股东由于利益诉求不同,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会产生不同的影响。首先,国有股的所有权在国家,由国资委等主管单位代为行使管理权,由于缺少必要的利益激励,国有股管理者缺乏足够的监管动力,导致大股东监管缺位,而国有股的国有属性也影响到商业银行的管理者更多考虑政治因素而非经济因素,缺乏提高银行经营绩效的动力。魏华和刘金岩的研究证明了第一大股东若为国有属性,不利于银行经营绩效的提升。吴栋和周建平也认为第一大股东的国有属性阻碍了银行经营绩效的提升,但国有法人股除外。其次,法人股股东大多注重长期的经济利益,有足够的动力和能力去监管商业银行的管理者,法人股股东的存在将利于推动银行经营绩效的提升;最后,流动股股东大多为个人投资者,在商业银行中只拥有较少的股权份额,既没有能力也没有动力去监管银行管理者的行为,大多采取“搭便车”的态度,对商业银行管理的影响极小。陈小悦、徐小东的研究结论认同了上述观点。

前人的研究大多显示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即股权集中度和属性,与经营绩效存在密切的联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得出统一的意见。结合上述的理论分析与主观判断,提出以下假设:

H1:商业银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经营绩效负相关;

H2:商业银行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经营绩效正相关;

H3:商业银行国有股比例与经营绩效负相关;

H4:商业银行法人股比例与经营绩效正相关。

三、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1.样本及变量选取

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取性以及可信性,本文选取了16家在国内A股上市的商业银行2010年-2014年的相关财务数据作为样本,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本文选取的变量包括被解释变量(银行的经营绩效)、解释变量(银行股权结构变量)和控制变量(其他相关变量)三个部分。

(1)被解释变量的选取

被解释变量即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变量。目前学界并没有一个公认的度量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指标,国外学者大多采用股票价格作为衡量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指标,而我国股票市场上股价受到多方操纵,并不适合作为衡量指标;国内很多学者采用净资产收益率(ROE)或者每股收益(EPS)作为衡量指标,但是单一指标所包含的信息过少,同样也存在纵的可能性,综上,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和成长性的综合绩效评价体系。

(2)解释变量的选取

解释变量即银行股权结构变量。本文主要选取了银行股权集中度和银行股权属性两个角度作为银行股权结构的表现,在银行股权集中度方面,选取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CR1)和前五大股权持股比例(CR5)两个变量;在银行股权属性方面,选取了国有股比例(GYG)和法人股(FRG)比例两个变量。

(3)控制变量的选取

控制变量即为商业银行其他相关变量。为了控制商业银行的其他相关因素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在参考前人文献的基础上,本文选择了资产规模和资产负债率两个指标作为控制变量,其中资产规模(SIZE)以会计期末总资产的自然对数来表示,资产负债率(DAR)以期末的总负债/总资产来表示。

2.综合经营绩效评价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对银行经营绩效的综合衡量,基本会围绕银行经营的四个目标--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和成长性。因此,本文将从上述四个维度来全面衡量银行的经营绩效,最终确定了四大类10个指标:X1(总资产收益率)、X2(净资产收益率)、X3(每股收益)、X4(资本充足率)、X5(不良贷款率)、X6(流动比率)、X7(存贷比)、X8(存款增长率)、X9(贷款增长率)、X10(净利润增长率)。

观察该指标体系后可发现,X5(不良贷款率)和X7(存贷比)为负向指标,需要对其做如下处理:1-X5、1-X7。

(1)因子分析适用性检验

本文首先利用KMO和Bartlett球形度来判断因子分析的适用性。从检验结果来看,KMO值为0.547,可以进行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度的检验值为184.739,且显著性水平0.000

(2)因子载荷矩阵

对各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后,得到如表2结果:前5个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75.7%,足够描述和解释原有变量包含的信息,达到了“降维”目的,把原有的10个变量转化成了5个因子。

(3)各样本因子得分与特征矩阵

将得分系数矩阵内的得分除以相应标准差的平方根,得到以下特征矩阵:

即得到主成分的计算公式:

(4)计算综合绩效得分

3.实证模型

(1)银行股权集中度对经营绩效影响的回归模型

为了检验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股权集中度对经营绩效的影响,故本文建立相应的回归模型如下:

其中,被解释变量P代表商业银行经营绩效,a是常数项(截距项),CR5代表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b表示其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S的回归系数,c和d分别表示资产规模SIZE和资产负债率DAR的系数,最后ε为误差项。

(2)银行股权属性对经营绩效影响的回归模型

同样,为了检验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股权属性对经营绩效的影响,本文建立相应的回归模型如下:

4.实证检验

把股权结构的数据代入,用Eviews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如下表:

从实证的结果可以看到,在商业银行股权属性方面,国有股比例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呈现负相关性,而法人股比例对经营绩效表现出了正相关性,且两者均在0.1水平下显著;在商业银行股权集中度方面,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及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经营绩效均呈现负相关性,但结果并不显著。同样可以看到,控制变量中,资产规模对经营绩效的影响极为显著,可以认为银行经营绩效存在较大的规模效应,而资产负债率与经营绩效关系不显著,可能是由于监管规定,导致各家银行在资产负债率方面较为相似。

四、对策及建议

根据上文所做的理论和实证分析,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提高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对策及建议:

1.适当降低商业银行的国有股比例

股份制改革以来,我国股份制银行中的国有股比例已大幅降低,但国有商业银行中的国有股占比仍然较高,考虑到国有股比例与经营绩效呈现负相关性,所以仍需要通过各种方式降低国有股在商业银行中的比例。可采取如下方法,例如引进民营资本和境外战略投资者。

2.适当提高商业银行的法人股比例

法人股股东具有较完备的治理经验和内控制度,且注重长期的收益,从实证的结果也可以看到,法人股比例与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呈现正相关性,在我国商业银行法人股比例仍普遍较低的背景下,应当鼓励适当提高法人股比例,从而推动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同时,不同法人股股东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有利于完善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对商业银行也大有裨益。

3.优化商业银行的股权集中度

虽然本次的实证检验中商业银行的股权集中度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但从过往学者的研究中可以看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以及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均对经营绩效有一定的影响,商业银行需要在股权的分配中寻找到一个合适的比例,从而达到内部治理结构的优化。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优化的方向应当选择相对集中、相对制衡的股权结构,使大股东有动力去监督和约束银行的经营活动,同时又不至于能够控制银行的活动。

综上所述,要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最根本的仍是要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主体,从股权属性和股权集中度两方面入手,适当降低国有股的占比,提高法人股的占比,加快引进民间资本以及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进入,在多方的博弈和制衡下,通过治理结构的优化和完善进而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经验绩效。

参考文献:

[1]周文君.上市银行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关系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13,36:34-37.

[2]杨丽红.银行治理结构对绩效影响机制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2,04:127.

[3]Stulz, R Managerial control of voting rights: financial policies and the market for corporate control.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88,Volume(20):25-54.

[4]魏华,刘金岩.商业银行内部治理机制及其对银行绩效的影响[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77-82.

第3篇

内容摘要:综合经营是国际银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上市银行是商业银行的代表,本文通过对我国16家上市银行的统计分析,了解我国上市银行综合经营情况,在借鉴国外商业银行综合经营模式基础上,指出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模式及路径选择。

关键词:商业银行 上市银行 综合经营 经营型金融控股公司模式

金融机构的综合化经营主要是指一家金融机构经营若干不同性质的金融业务,如商业银行除了经营传统的存贷汇等业务之外,还经营非商业银行的金融业务,包括租赁、信托、保险、投资银行、证券、基金、期货等业务。

从金融生态看,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外部竞争、金融脱媒、新资本协议的实施、利率市场化等错综复杂的经营环境和严峻挑战,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是增强中资商业银行竞争力的需要,满足客户综合性金融需求的要求。商业银行开展综合经营是面对现实的必然选择。

从政策动向看,“十一五”(2006-2010)规划纲要首次提出,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十二五”(2011-2015)规划纲要再次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 2012年9月,由央行、银监会、证监会及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的《金融十二五规划》称,引导具备条件的金融机构在明确综合经营战略、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开展综合经营试点,提高综合金融服务能力与水平;此后银监会在2013年全国银行业监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再次指出,为了顺应利率市场化改革要求,将“审慎开展综合化经营试点”。

从实践视角看,综合经营仍是国际银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据统计,2012年全球1000家银行排名前25位的大银行中,除我国的四家国有控股银行仍实行分业经营模式外,其余均采取综合经营模式。根据央行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末,美国共有494家金融控股公司,包括花旗、美国银行、纽约梅隆银行等几乎所有的大型集团。

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理论基础及成本收益分析

(一)理论基础

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理论基础包括制度变迁理论、金融深化理论、协同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及范围经济理论。

1.制度变迁理论。该理论认为制度变迁是制度供给和制度需求相互作用的结果。当制度供给和需求基本均衡时,制度是稳定的;当制度需求与供给未达到均衡时,就存在制度变迁的动力。商业银行经营制度由分业经营向综合经营的转变,本质上就是金融制度的变迁,即金融创新在市场需求的引导下催生了带有综合经营特征的工具和机构,公众多元化的金融需求促使商业银行提供全方位服务,这种改变驱使商业银行向综合经营转变。

2.金融深化理论。该理论指出商业银行分业经营体制导致金融市场上资金流动的条块分割,不符合金融深化原理要求,应当削弱少数专业化金融机构在吸收存款和分配贷款时所处的垄断地位,变专业银行为全能银行。因此,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向综合化经营发展。

3.协同理论。协同效应强调的是整体效应大于各组成部分的效应之和,商业银行综合经营所带来的协同效应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管理上的协同效应,主要体现在服务交叉性和财务协同效应;第二,业务上的协同效应,主要体现在业务互补性和信息共享。

(二)成本收益分析

1.成本效应。综合经营有两大成本优势:一是规模经济,二是范围经济。随着产出增加,平均成本下降,这就说明存在规模经济。把两种或更多的产品合并在一起生产比分开来生产的成本要低,就存在范围经济。多元化经营带来范围经济,而范围经济又促使银行不断降低风险,节约成本,提升资金实力及核心竞争力。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发挥作用的前提是有效的管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有效利用。

2.收益效应。综合经营的收益效应体现在范围经济及增强市场势力。资源共享和信誉溢出效应产生范围经济。综合经营的竞争优势集中表现在可以通过提供“一站式”服务,最大限度地留住优质客户,提升客户基础,带来明显的竞争优势。信誉溢出效应,就是信誉在不同经营范围的自然延伸。全能银行由于业务品种的多元化和经营范围的扩大,使价值链中的关联部分得到充分利用。

从长期看,在有效的管理及内部控制下,综合经营能产生积极的成本效应与收益效应,必然出现成本下降,收益上升。根据公式“利润=收益-成本”,利润是非常可观的。

上市银行综合经营情况统计分析

截至2013年4月30日,我国共有16家银行在境内上市。这16家上市银行可分为三类:4家国有控股商业银行,9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3家城市商业银行。综合经营主要涉及基金、租赁、信托、保险、投行、证券、财务公司、金融公司等。根据上市银行年报及相关网页统计金融牌照数量(除银行牌照外):1.工商银行拥有4个金融牌照;2.建设银行5个;3.中国银行4个;4.农业银行5个;5.交通银行6个,最齐全;6.民生银行2个;7.浦发银行2个;8.兴业银行2个;9.华夏银行1个;10.招商银行2个;11.中信银行4个;12.光大银行1个;13.平安银行0个;14.北京银行2个;15.南京银行1个;16.宁波银行0个。从统计资料看,有12家银行设立租赁公司,8家银行设立基金公司,5家设立保险公司,4家从事投行业务,3家设立信托公司,2家设立财务公司等。根据统计数据使用Excel绘制散点图,横轴为银行序号,纵轴是金融牌照数量,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前五家大型银行金融牌照数量较多(≥4),说明大型银行综合经营已具雏形;民生、浦发、兴业、华夏银行金融牌照数量≤2个,说明在逐步涉足综合经营;招商、中信、光大、平安这四家银行分别隶属于相应的金融控股集团,其集团是综合经营,几乎实现“全牌照”;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这三家城商行金融牌照数量相对较少,其中宁波银行为0,宁波银行的经营战略是“小而美”。

国外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模式

(一)美国-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模式

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是指母公司不从事任何业务活动,而是由其全资拥有或控股的各个子公司从事银行、证券、保险等具体金融业务活动,母公司主要负责整个金融控股公司的战略制定和监督管理。

(二)英国-经营型金融控股公司模式

经营型金融控股公司是指母公司本身从事一定范围的金融业务,并负责制定控股公司的战略规划,同时还拥有或控制专门从事金融业务的子公司,公司呈多个法人、多个牌照、多种业务的形态。

(三)德国-全能银行模式

全能银行模式是指以单一商业银行为机构主体,以分设事业部的方式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公司呈一个法人、多个牌照、多种业务的形态。

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模式及路径选择

(一)模式选择

结合我国实际,选择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比较可取。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可分为以英国为代表的经营型金融控股公司模式以及以美国为代表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模式。

在当前我国金融体系中,银行业占据主导地位,商业银行综合经营模式主要是经营型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商业银行在资金规模、网点数量、客户信赖度以及外部制度环境等方面,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此类模式开展综合经营可以突出主业和核心竞争力。借助于资本实力、网点规模的优势可以实现对非核心业务子公司的控制和影响,但这种模式下,银行内部的非核心业务仍然比较弱小,难以凸显内部的协同效应,同时由于母公司拥有自身业务经营,可能引起的风险传递途径较多,较易发生风险传染现象。

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母公司主要专注于公司整体战略管理,其所有的金融业务分别通过银行子公司和非银行子公司来经营。在此模式下,形成了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并在同一利益主体下的综合经营局面。由于母公司不参与业务经营,各公司之间防火墙体系可以有效隔离风险。在发展金融控股公司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治理架构,建立有效和权威的集团公共平台,扩大资源共享的程度,提高子公司之间的协同效应。招商、中信、光大、平安这四家银行分别隶属于相应的金融控股集团,这四家金融控股集团属于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模式。

(二)路径选择

商业银行综合经营需要逐步推进。从发达国家的启示看,一是应在做强主业的基础上推进综合经营,二是构建以大型银行为主的金融控股公司。

大型银行应采取经营型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在政策允许范围内设立全资子公司或通过兼并收购、控股其他金融机构。中型银行根据自身实力采取经营型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或业务合作模式。实力较强的可采取经营型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实力弱些的可采取业务合作模式或在银行内部设立投资银行部等。小型银行应采取业务合作模式:一是通过战略联盟形式与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等开展浅层次的业务渗透与合作。二是创建投资银行部。商业银行利用已有的强大客户群和丰富的服务渠道,延伸发展投资银行业务,如财务顾问、基金管理、企业债券承销和投资、信托资金托管等。

结论

商业银行综合经营应遵循功能的发展观点,以市场需求为准则,与证券、信托、保险等金融机构紧密合作,在更大范围内组合和创新金融产品,跨越多个金融领域,打通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开发跨行业、跨领域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快捷地实现各项金融功能,从提供单一金融服务到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以满足市场多元化金融需求。从统计资料看,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在稳步推进,大型银行宜采取经营型金融控股公司模式,中型银行根据自身实力采取经营型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或业务合作模式,小型银行宜采取业务合作模式或在银行内部设立投资银行部门等。在推进综合经营中,应加强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真正实现竞争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Harold D. Skipper Jr. Financial Services Integration Worldwide: Promises and Pitfalls. North American Actuarial Journal,2000(3)

2.Frederic S. Mishkin. Financial Consolidation: dangers and opportunities.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1999(23)

3.Jean-Pierre Daniel, The Integration of Financial Services in Europe. North American Actuarial Journal,2000(7)

4.Michael Thom. The Prudential Supervision of Financial Conglomerates in the EU. North American Actuarial Journal,2000(4)

5.陈为.中国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综合经营路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

6.蒋波.基于金融功能观的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研究[J].南方金融,2012(5)

第4篇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风险;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研究

一、引言

利率市场化是一项金融体制改革,是政府或货币当局逐步放松乃至放弃对利率的直接控制或限制,让资金市场供求关系去决定利率水平的一个利率决定机制变迁过程。利率市场化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将对经济的各个领域带来变化,其直接影响反映在对金融市场的改变上,而间接影响则及于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模式和资产负债业务。利率是借贷资金的价格,是资源配置的一个重要标准,是联系实物部门与金融部门的一个变量,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主要枢纽。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本文描述了利率市场化的内涵和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相关理论,综合分析了利率市场化风险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利率结构和存贷结构风险、客户提前还款和取款的利率风险、脱媒风险。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利率

利率是借贷资金的价格,是资源配置的一个重要标准,是联系实物部门与金融部门的一个变量,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主要枢纽。

从资金的借贷关系看,利率是一定时期运用资金资源的交易价格。因此,银行存款利率就是存款者让渡一定时期的货币资金使用权的报酬,贷款利率就是企业或个人获得一定时期的货币资金的使用权所支付的报酬,因此,通俗的说利率就是资金的价格。

(二)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它是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实际上,它就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

三、利率市场化概述

(一)利率市场化的内涵

利率市场化是指中央银行放松对商业银行利率的直接控制,把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利率;中央银行则通过间接调控手段,形成资金利率,使之间接地反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一种机制。简言之,利率市场化是指由资金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利率水平,政府放弃对利率的直接行政干预,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引导,以同业拆借利率为金融市场基础利率,各种利率保持合理的利差和分层有效传导的利率体系。在这里要注意的是利率市场化并不是利率完全或全部由市场决定,只不过是加大市场决定的比重而已。是中央银行仍通过确定基准利率,对其他金融机构的存贷利率进行调控,并逐步形成各种利率的合理利差,构建起分层有效传导的利率体系。

利率市场化是相对于利率管制而言的,它与利率管制下所推行的“金融抑制”是对立的,利率市场化是各国在金融自由化进程中进行的“金融深化”的表现形式。在利率管制情况下,利率由央行统一制定,各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不能根据资金供求和本身资金的运营情况自主地确定存贷款利率及各种金融资产的利率。而在利率市场化情况下,利率则是由各个金融机构根据金融市场供求状况和央行的指导性信号,自主地确定利率大小和调整利率的时机,央行只是通过预定年度货币政策计划,制定和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再贷款利率、再贴现率,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及其他指导性窗口等,借助货币市场的内在运行机制,向金融机构传导央行的信贷、利率政策信号,从而间接影响到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利率市场化的本质就是充分发挥利率在储蓄投资转化中的功能,通过市场发挥利率“杠杆”调节作用,用间接金融管理手段取代原来以行政手段确定利率的方式,降低甚至取消行政管理手段对经济的强烈的影响作用。

(二)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理论概述

在探讨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概念之前,我们应先明确经营绩效的涵义。在以往的文献中,学者们习惯将经营绩效的涵义归结为两种观点:一种是经营绩效产出论,将经营绩效看作是产出;另一种是经营绩效行为论,将经营绩效看作是一种行为。经营绩效产出论认为,组织的经营绩效是在特定时间里由特定的工作职能或是活动产生的记录。绩效的高低水平应该是由组织的战略目标完成情况来判定的。经营绩效行为论则是认为,经营绩效与其他行为等同,能够对组织工作的结果产生明显、直接的影响。其实这些能影响组织战略目标的行为本身就是经营绩效。

对于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学术界也没有给出被共同认可的定义,但普遍认为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现代商业银行在本质上和其他企业是一样的,都是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现代公司制企业。但是商业银行有其自身经营的特殊性,在追求盈利的经营目标之外,还要顾及到安全性和流动性的经营原则。此外,商业银行必须具备的风险控制的能力也比一般企业高。因此,结合上文中对经营绩效的阐述,本文中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含义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在一定的营业期间内,按照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经营原则,商业银行为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充分运用自身拥有的所有经济资源,为市场提供所需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经营业绩、运作效率、风险管理水平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从经营绩效考核的角度来看,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考核可以分从银行员工的角度进行的考核、从银行的各职能部门的绩效的考核和从银行自身的整体绩效水平进行的综合评定。由于本文研究的内容是利率变动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所以选择的角度是商业银行自身整体的经营绩效,从而考查利率变动与商业银行整体经营绩效的关系。

商业银行经营绩效水平的量化考核是运用一系列定量、定性指标对其在利用所占有的经济资源为市场提供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时所表现出来的经营业绩、运作效率、操作管理方式和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做出评判和度量。它首先要求确定考核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标准和方法,以此为依据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做出判断和评定。对于评定得出的结论,商业银行能从中找出改善经营、提高效率的途径,也可以作为分析研究商业银行自身对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适应能力的依据。

四、利率市场化风险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的分析

利率市场化改革带来的风险按照其发生的时间可分为阶段性风险(短暂性风险)和持久性风险。阶段性风险是指在政府利率管制到市场化改革初期,商业银行不能适应利率水平的骤然升降和不规则波动而产生的经营风险。而随着市场逐渐趋于成熟,银行能够积极采用有效的金融避险工具,阶段性风险也就消失。但持久性风险――利率风险是银行无法避免的,利率变动的不确定性伴随银行经营而持久存在。利率市场化后,利率风险影响银行经营绩效的表现如下三个方面。

(一)利率结构和存贷结构风险

利率市场化实质就是政府让各经济主体拥有自主决定资金价格的权利。利率自由化后,无论在存款市场还是在贷款市场都会出现银行抢占优质资源的现象。其直接结果就是存贷利差缩小,致使银行净利息收入大幅减少,甚至可能改变商业银行现有的营业收入构成。利率结构风险在我国外币市场已经显现,各商业为争夺市场份额和扩充资产规模展开利率竞争。此外,一家商业银行的存款和贷款类型、数量和期限很难保持完全一致,因而利率变动就会影响到银行存贷之间的利差收益。

(二)客户提前还款和取款的利率风险

利率市场化使得理性客户在存款或贷款的时间和期限上有更多的选择。比如在利率上升时,存款客户会提前取出以往的定期存款,然后再以上升后的利率进行定期存款。在利率下降时,贷款客户会利用新利率贷款进而提前偿还以往高利率的贷款,实现低利率新债换高利率旧债。即使银行对提前还款和取款行为能采取一些限制措施,但为了尽可能的留住自己的客户资源,银行更可能向客户妥协,被动面临更高的资金成本。

(三)脱媒风险

就存款而言,银行负债业务是银行经营的前提。客户一旦掌握与银行就某项存款利率的谈判权,会更关注该项存款的实际利率而非名义利率。如果发生较高通货膨胀率,银行将陷入不利地位。客户与银行协商利率时无法达到预期,就可能把资金投向其他金融渠道甚至自己寻找资金需求者。若出现脱媒,银行的利润空间也就被压缩。

五、结语

利率市场化是当前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利率市场化改革,我国银行业的经营环境得以改变,进而从外部推动银行自身进行变革,以适应金融全球化浪潮。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必然对我国银行的生存环境和经营管理产生重大影响,如何从容应对利率市场化形势,提高利率风险管理水平,在日益开放的经营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已成为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本文描述了利率市场化的内涵和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相关理论,综合分析了利率市场化风险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利率结构和存贷结构风险、客户提前还款和取款的利率风险、脱媒风险。

参考文献:

[1]郅岳.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

[2]冯尔娅.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3]周梅,扈照轼.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及建议――以山西省商业银行为例进行分析[J].金融论坛,2009,05:7277

第5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经济资本

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主要目的是盈利,而且商业银行与其他的企业一样,需要自负盈亏,所以商业银行在管理过程中同样承担着一定的风险,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在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作用下,商业银行面临着较大的市场风险,同时利率市场化也是金融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利率化市场影响下,不同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资金成本面临的风险也在增加。也就是说经济资本的管理会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本文主要就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应用经济资本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一、资本及经济资本概述

资本指的是用于生产的基本资料,通常我们所能看到的设备、房屋以及资金等均属于资本,但是在银行金融业中的资本指的是总资产和总负债在账面上的差值。在商业银行中提到的资本通常涉及到三方面的内容,分别是:(1)实有资本,具体指的是银行资产负债中除过负债部分后剩余的那部分。根据我国新颁布的《中国新会计准则》中的相关规定,实有资本主要包括资本公积、股本以及留存收益等;(2)监管资本,这部分资本主要是为了满足对银行的监督,保证银行的审慎经营以及维持金融体系稳定性强制要求的一部分资本;(3)经济资本指的是银行在出现非预期损失后用于维持正常经营所需要的资本,也就是在某一时间内,银行遭遇风险后用于弥补损失的资本。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也就是银行为了避免出现非预测性的风险所准备的风险资金[1]。

二、经济资本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主要作用

1、为银行的经营管理提供了一种管理方法。

银行在管理过程中涉及到的内容较多,其中经济资本管理属于银行经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做好了经济资本的管理才能保证商业银行的资本稳定,从而保持银行的安全稳定运行。当商业银行中客观存在的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以及操作风险等突然发生之后,商业银行可以冷静的对待这些风险,维持了商业银行的正常运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核心竞争力。

2、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机制。

商业银行中的绩效考核机制通常只是客观的根据银行的经营状况实施评价分析。没有将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风险考虑进去,通过经济资本管理可以反映出银行根据资产风险程度的不同可能出现的一些风险,从而对商业银行的绩效考核更科学、更全面,同时在不同的商业银行之间进行评价更具有公平公正性。

3、培养银行的风险管理意识。

从经济资本的定义中可了解到,经济资本主要是用于应对银行出现的突发事件,做好经济资本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根据不同风险大小建立相应的模型,并且量化,从而做好经济资本的管理。在这个过程中就会涉及到风险管理,长期的经济资本管理可让银行的相关人员具有风险管理意识,整体上有利于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

4、促进银行利益与风险的平衡发展。

商业银行获得的利益越大,则承担的风险自然也就很大,如果只是一味地去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可能在突如其来的风险因素下,造成商业银行的破产倒闭,而经济资本管理可反映出风险的大小,从而使得商业银行在利益和风险之间保持平衡,进而提高自身抵抗风险的能力。

三、商业银行中经济资本管理的目的分析

商业银行既然是以盈利为目的的,那利益最大化当然就是其进行管理的目的,但是在管理过程中还会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经营管理就要在最小的风险条件下,保证必要的流动性,同时确保利益的最大化。一旦出现风险,经济资本将用于弥补这些风险,如果经济资本远远地小于商业银行自有资产,那么在风险来临时,商业银行就具备抵抗风险的能力,而一旦经济资本超过了自有资本,当面对风险时,银行会无力偿还负债,造成破产。在经济资本管理中需要配置合适的资金保证,同时做好风险管理,当然风险和利益之间是有一定关系的,承担的风险越大,银行所能获得的利益也会最大,只有正确的处理好经济资本管理和银行利益之间的关系,才能提高商业银行的管理水平,既规避了风险,同时有获取了一定的利益[2]。

四、提高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经济资本应用的建议

1、进一步完善经济资本管理理念。

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业务范围在不断地扩展,涉及面将会更加的宽广,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银行的利益,但同时商业银行所要承担的风险也会越来越多。通过完善经济资本管理不仅可以做好相应的风险准备工作,同时经济资本管理也会在银行工作人员中得到重视。在这一经济管理理念引导下,商业银行相应的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风险意识,并将其应用于日常管理中,提高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有效地降低了银行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2、实行安全有效的经济资本运行机制。

商业银行通过对不同时期的风险识别和计量进而掌握相应的风险情况,然后根据不同部门所能承担风险的大小,按照一定的比例将经济资本进行分配,并实行安全有效地经济资本运行机制,在运行过程中可进行动态监控,当某一部门承担风险的能力发生改变之后,需要及时地对其进行调整,保证不同部门之间正常的工作运行。

3、强化经济资本管理中的监管体制。

商业银行在正常运营过程中还需要一定的监管体制,但是随着商业银行的改革和业务范围的扩大,早期的部分监管体制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经济资本管理监管要求,在监管存在问题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日常运营可能遭遇的风险也会越来越多。所以需要对现阶段的经济资本管理监管体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然后按照现阶段的要求,对监管体制进行改进。保证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经济资本管理得到有效监管。

结束语:

在当前条件下,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改革以及利率化市场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中既面临着机遇,同时还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只有不断地加强经济资本管理,掌握市场规律,才能提高商业银行的整体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在社会中的核心竞争力,进而求得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淑娟,李艳君.经济资本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2,02:276.

第6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 国际化经营 对策

加入wto过渡期(5年)后,外资商业银行将具有完全的市场准入,允许其开办人民币零售业务,在指定的地区可享受国民待遇,这就意味着中国银行业的大门在入世五年后就将全面开启。在这种新形势下,国内商业银行原来享受的保护将不复存在,其经营和发展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商业银行国际化的优势分析

商业银行国际化理论主要是将跨国公司理论与银行经营的特殊性相结合来分析银行的国际化成长。从理论上讲,商业银行通过跨国经营海外扩张,实现国内国际业务一体化发展,带来规模经济效益,可以分散风险,推动金融创新,增加低成本资金来源,扩大对母国跨国公司服务,以及规避监管,降低税费负担,增加收益。

“引导效应”。这一假说最早由aliber(1984)提出,是较为传统的国际化经营学说。认为银行跨国战略是由国际贸易和直接投资所引致的,跨国银行的主要发展动机是配合国际贸易的进行。在主要的贸易伙伴设立分支机构可以使贸易结算和支付更为便利,从而提高本国出口商的竞争能力,银行也可从经营中获取稳定的中介收入。后来gruber(1977)和aliber(1984)研究认为,银行国际化的目的在于为国内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提供继续服务。国际直接投资(fdi)的扩大和跨国公司的发展直接刺激了跨国银行业务的发展。由于这些银企有着密切的联系,跨国公司扩张带动了银行网络的扩大,以适应跨国公司的财务管理国际化。金德尔伯格(kindleberger 1983)和莱文(levine,1996)的研究,认为跨国银行反过来又有引导跨国公司全球化经营的作用,即银行的角色是双重的,既有“跟随者”,又有“领导者”的功能。银行服务于贸易或海外投资,可以给银行带来更多的海外业务量,在国内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可以使净利润有大幅提高的可能。

区位优势。这一假说是指东道国的独特优势,如管理体制、市场利率、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外资银行优惠,或是经营环境好于跨国银行的母国,从而对跨国银行产生较大的吸引力。东道国的区位优势具体表现为:一是税收优惠,二是存贷款利差大,发展中国家出现较高利差的主要原因是“金融抑制”。三是市场容量大,四是监管环节宽松,出现“严内松外”的现象,其监管制度不健全为外资银行的运作降低了成本。还有其他优势,如东道国劳动力成本低,或东道国政局更加稳定、金融体系更为安全等,均构成区位优势从而形成比较利益,推动银行国际化。

规避风险。资产组合理论说明,只要在资产组合中的不同资产收益率变动不完全正相关,则资产多样化(分散投资)可以降低同等收益率下的风险(主要是非系统性风险)状况。托宾和马柯维茨建立的资产选择理论可以证明银行国际化战略会有效降低银行资产组合中的风险系数,从而提高净收益。近年来,一些学者进一步研究得出的结论有力地支持了资产国际化可以规避风险的假说。赫斯顿(heston)和罗曼豪斯(roumanhorst)在1995年的研究中发现:银行资产分布在不同国家可以有效规避国别风险从而确保收益的稳定性。

获取银行综合优势。英国里丁大学邓宁教授(dunning)吸收了内部化理论、区位理论等成果,形成“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这些理论都可以从银行的综合优势解释跨国银行的行为。一是声誉、经验等无形资产的所有权优势;二是规模经济的所有权优势,跨国银行的规模经济主要体现在资产存量和银行网络规模上;三是内部化优势,这是指银行通过可控制的交易内部化取得利益,实现途径有资金的调拨定价、广泛的客户联系、广大的信息网等等。

银行体系重整。银行体系的改革和重组是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都面临的问题。世界银行(1996)认为,对国内银行体系的改革有三种思路,一是准入方式,准许新的银行自由成立,并对外资银行开放市场,多数金融体系落后或初始金融条件恶化的国家(如俄罗斯和拉美各国等)应选择准入方式;二是整顿和复兴方式,即对现有银行系统进行改良,多数原有银行体系完好且公众信任度高的国家(如波兰和匈牙利等国)应选择这种方式;三是准入与整顿复兴并举方式。一般而言,在发展中国家,跨国银行的进入受到各国法令的严格限制,所以它们会静观其变,等到东道国发生经济或金融危机后,相关金融改革措施出台、市场开放之际,借收购等手段强行进入。因为此时进入不仅不会存在严格的限制壁垒,而且可能获得更多的优惠政策和市场机会。

我国商业银行走向国际化的必然性

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已经严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同时,加入wto后,银行业将逐步向外资开放,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的挑战已经摆在我们面前。

商业银行国际化是顺应企业经营国际化的客观需要。截止2004年6月底,我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8.7万家,实际使用外资5353亿美元。银行业作为一种为社会提供金融服务的行业,必须适应国内企业经营国际化的要求,在境内外提供全面的融资、支付和风险管理等金融服务。

加快商业银行国际化是应对金融竞争国际化的迫切需要。随着中国政府对外资金融机构经营管制的逐步放开,外资银行已经成为国内银行业的重要竞争力量。在国际化的竞争环境中,如果国内商业银行的产品、业务、服务以及工作效率、人员素质等不能向国际标准靠拢,就会失去客户和市场,乃至淘汰出局。

商业银行国际化也是适应金融规则国际化的现实需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按照国际统一的游戏规则运作,是我国金融业融入世界经济和参与国际化竞争的前提和基础。

加快商业银行国际化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改革重点是将其推向市场,转变为合乎市场规律要求的商业化运作企业,以实现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主承担其经营风险。由于商业银行自身的特点:高负债率,使之成为一个高风险的行业。这便要求国有银行在体制改革之初就确立国际化的目标,参与国际业务,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化的竞争环境中,逐步转变运行机制,改造自身,真正成为具有现代公司治理体制的商业银行。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面临的风险分析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机构的国际化、股权的国际化和部分业务的国际化方面有所改善,但发展仍然相对缓慢。因此,有必要分析制约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是:

内部因素。当前制约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就是管理,表现在管理理念的落后,管理体制的陈旧,管理技术的落后,管理机制的钝化。商业银行产品的创新与服务的改进,归根到底来自管理,商业银行要实施跨国经营,一个不可或缺的前提是要有先进的管理水平。国际经验表明,如果管理跟不上,出去还得退回来。

外部制约因素。主要是指商业银行发展的外部环境。大的环境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仍未完成,市场目标仍未完全实现,世界许多国家便以此为借口,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认为中国商业银行抗风险能力弱,国际信用等级低,从而限制我国银行的进入。另外,目前国际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大趋势,也使得竞争对手的数量、实力远远超过想象。资本约束又是制约商业银行国际化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速度情节”和“规模冲动”,累计了大量的不良资产和风险,资本金严重不足。而我国目前资本市场发展遭遇寒流,商业银行资本约束已见端倪。如何在资本的硬约束条件下,用有限的资本支撑相对多的规模,获取最大经济效益,将是未来几年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重大现实难题。

中国商业银行进行跨国经营,面临风险很多。但作为从事国际业务的商业银行,稳健经营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一是市场风险,如何在海外与对手竞争,是否具备足够的实力。二是信用风险,我国商业银行在海外面临着不被信任的风险,而且资产也面临着成为不良资产的风险。三是运营风险,能否在管理文化上融合,能否控制经营管理权,有没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否有很高的管理水平管理海外机构。四是流动性风险,中国银行业潜在的危险就是负债高度流动,而资产是越来越不流动。而一旦丧失流动性,会引起“挤兑”,影响银行信誉,而这是非常危险的。所以要提高流动性比率。五是政策法律风险,东道国的法律环境需要时间去适应。六是监管风险,监管环境不同于国内,面临着歧视。

实施对策建议

西方商业银行国际化的理论研究表明,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存在着诸多优势。在我国,一方面,商业银行业面对着来自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国际化又面临诸多风险和影响因素。因此,我们必须在满足银行业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比率,完善银行内部风险控制制度的前提下,才能制定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实施策略。

循序渐进策略。国际化的目标是一个长远计划,需要逐步创造条件,包括熟悉法律和国际金融业务,培养国际人才,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步骤可能要走一条股权国际化-业务国际化-机构国际化-市场区域化-市场国际化的发展次序。

地域拓展策略。从现在的形势来看,国际化地域应分以下三步:首先在世界级的金融中心开展业务。一则可以了解最新的信息,二则也可以向领先的同行学习先进的管理和经营经验。其次重点放在发达工业化和新兴的工业国家,在这些国家有相对健全的法制环境和政治环境,风险较小。最后,在时机成熟时可以面向东欧等转轨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在以上的步骤中,应以华人居住区为主。地域扩展更多地要通过“并购”实现,透过花旗和汇丰的成长轨迹,我们认为并购是商业银行成长的关键推动力,在当前经济金融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并购是推进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当然并购从国内开始比较稳妥,可以为海外并购积累经验和打下基础。

组织完善策略。首先要改变现有的不合理的内部组织结构,借鉴同行的先进管理经验,使银行真正成为产权明晰,权责分明,管理科学的现代化金融企业。在商业银行国际化进程中,股权国际化是重要的一环,可以通过增发股票,相互换股等方式,改变产权结构,和取得自身规模的扩大。对于内部组织结构的改善,可以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引入国际化的管理模式。

业务创新策略。在目前经济自由化的浪潮下,符合国际化的混业经营趋势,在法律允许的条件下要尽可能地实现经营业务的多元化,不断创新,在变化中求发展。在业务的创新中,需要引进大量的人才、技术和产品,对产品和业务的筛选也很重要,并不是什么业务都能赚钱,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因地制宜。我国商业银行可以考虑跟踪移民和跟踪贸易,率先发展自己熟悉的业务,并控制运营风险。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银行负债;商业银行;负债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1

负债经营作为银行重要的资金来源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有效途径,其业务管理是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成为了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的基础。对于一般企业而言,负债经营应当弊大于利,可是商业银行作为一个特殊企业,负债业务是其吸收存款的主要途径,决定了商业银行负债经营的必然性。为了进一步提升商业银行利用负债业务管理开展贷款业务的效率和能力,文中扼要分析了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管理中问题及对策,进一步完善与发展负债管理理论。

一、银行负责含义及作用

(一)银行负债含义

银行负债是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尚未偿还的经济义务,有存款性负债和非存款性负债之分。某位著名经济学家曾将银行负债比喻中企业经营的原材料:“没有原材料的企业无法经营,没有负债业务的银行无法进行信用活动”。

(二)银行负债作用

1.负载是银行经营的先决条件

负债业务之所以是银行经营的先决条件,关键在于负债规模的大小决定了资产规模的大小,并为银行提供了96%的资金,成为银行经营资金的重要来源。

2.负债是保持银行流动性的手段

负债业务能够为银行聚集大量资金,满足合理贷款、提现、支付的需要,成为保持银行流动性的重要手段。

3.负债水平决定了银行的盈利水平

理论上讲,银行利息收入只是工商企业利润的分割。这种情况下,银行要想获取平均利润必须尽量扩大负债规模,使资产总额高于自有资产千万倍才能到达目的。

二、商业银行负债业务及管理目的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非存款性借款等几种形式。经过上段内容分析,我们可知商业银行开展负债业务目的关键在于四个方面:一是利用负债管理弥补存款准备金缺口。银行经营应具有足够的流动资金,保持提现、支付等活动正常进行,这就需要开展负债业务吸收大量现金,弥补存款准备金缺口;二是满足贷款需求并推动业务发展。当有价值的客户也提出的贷款申请不在商业银行原有贷款计划之内时,商务银行就可以通过负债业务管理筹措资金,满足这类计划外的贷款需要;三是利用或有负债满足客户需求,与此同时增加收入。在这里需要指明“或有负债”是指可能意义上的负债,比如贷款担保。当客户违约时,商业银行向其提出赔偿,以增加收入;四是匹配资产和负债期限,降低市场利率风险。从商业银行经营对象的角度来讲,负债业务能够吸收大量现金资产,能够在流动性中实现巨大赢利,进而成为商业银行合理利用资源的有效途径,有效降低了市场利率风险。

三、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管理

(一)负债业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负债管理认识不全面

在我国,商务银行负债业务管理正逐渐趋于完善,取得了重大发展。然而,实际工作中仍然将负债管理片面地认为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并以事后反映监督为主,严重把业务操作与管理分割开来,不能满足“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要求。

2.负债管理内容不合理

尽管我国商业银行负债业务开展了多个项目,但其负债业务管理仍然集中于贷款和存款两个项目,导致负债业务管理内容单调、负债业务结构不合理,严重违反了“三性”原则。出现这种现象关键在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缓慢、融资渠道单一,致使企业过分依赖于商业银行加重了银行负担,导致商业银行负债结构向多元化结构转化较慢。

3.负债管理组织功能单一

我国商业银行负债管理子啊风险管理基础上实行了“计划指导、自求平衡、比例管理、间接控制”管理体制。其中,比例管理重视优化负债结构、防范风险及提高流动性。鉴于“三性”原则的重要性,使得负债管理侧重于比例管理。这种片面行为仅能够保证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并不能为其带来一定程度的盈利。

(二)解决负债业务管理问题的有效措施

1.不断提高认识

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加强负债业管理理论和方法学习与宣传力度,不断健全员工对负债管理认识,增强负债管理意识。比如,不定期地提供教育培训、交流机会,开展负债管理调查与研究等。通过这些活动切实提高商业银行负债管理人员工作能力,进一步做好负债管理工作。

2.调整与创新负债管理内容

要想不断扩充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管理内容,首先要做的就是大力开发和发展消费信贷品种,创新贷款形式,适当扩大债券持有量,扩大非贷款业务比重,进而改变比较单调的业务内容。另外,还应不断创新存款工具和负债业务手段。比如,进一步发展教育账户、扩大银行卡业务等。

3.不断深化利率市场化

实现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和谐统一是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的终极目标。不能一味地强调比例管理,确保了安全性和流动性却没有实现盈利。因此,应当不断推进利率市场化发展,争取走上西方商业银行发展之路,利用缺口管理进而持续期管理手段控制与管理利率风险,进而实现盈利。

四、结束语

安全性、流动性与盈利性是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的基本原则。商业银行要想可持续发展经营下去,应采取有效管理措施尽可能实现三性和谐统一。除了文中提出的提高意识、创新内容与推动利率市场化发展管理措施外,还应建立健全的资产负债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管理体系,确保实现负债业务管理目的。

参考文献:

[1]郁配华,韩华溢.商业银行负债业务发展实证研究[J].金融纵横,2009(11).

第8篇

第一节 选题意义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业是金融领域的重要支柱之一。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银行业经历了不平凡的改革历程:从一元银行体制到多种类型银行机构相互竞争、共同发展,从粗放发展、风险积聚到科学发展、稳健经营,从长期封闭到全面开放,我国银行业不仅实现了自身的稳健、高效的发展,也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地方性银行作为银行业重要组成部分,对地方性经济的推动作用日益渐显。地方性银行的出现,不仅推动了银行体系的结构调整和规模壮大,更重要的是,它已成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之一。截止2002年底,我国已有地方性银行110家。截止2001年末,地方性资产总额达3.27万亿元,占全国商业银行总额的21.57%;存款总额2.54万亿元,占全国商业银行存款总额的20.86%;贷款总额1.67亿元,占全国商业银行贷款总额的19.35%。

浙江是民营经济发达的省份,根据省人民政府数据显示,到今年9月底,全省在册企业71.7万户,同比增长5.49%,其中,民营企业同比增长5.97%,私营企业同比增长7.96%。然而,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却面临融资难的问题,资金不足成为制约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瓶颈”。地方商业银行、民营商业银行的不断壮大,对改善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台州商业银行是其中比较典型的地方性民营商业银行。台州商业银行以打造“我们可以信赖”的银行为使命,树立 “简单 方便 快捷”的优质金融服务品牌,始终坚持“中小企业的伙伴银行”市场定位,专注于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是民营银行的代表性案例。它的竞争力研究对民营银行竞争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文利用SWOT模型来研究台州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并结合台州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演变、发展绩效,从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个方面进行阐述。选择SWOT分析方法,实际上是将对企业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其中,优劣势分析主要地着眼于企业自身的实力及其与竞争对手的比较,而机会和威胁分析将注意力放在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对企业的可能影响上。通过SWOT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把资源和行动聚集在自己的强项和有最多机会的地方。

第二节 研究思路及基本框架

本文以台州市商行银行的竞争力分析为主线,采用SWOT理论模型,并结合台州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演变、发展绩效等现状,从优势、劣势、机会、成本这四个方面阐述,并提出相应的提升竞争力的建议。

本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是本文的导论。简单的介绍本文所研究主题的背景意义和研究思路。为接下去正文的竞争力分析,做好铺垫作用。

第二章是本文的文献综述,包括企业竞争力理论和商业银行竞争力理论。通过对国内外这两方面文献的整理和总结,对认识竞争力理论的研究现状和水平以及对本文的书写起着指导性的作用。

第三章是从发展演变、发展绩效来分析台州市商业银行的现状,并从中发现台州市商业银行的优势所在。

第四章是采用SWOT模型对台州商业银行的竞争力进行深入分析。分析的的视角主要包括台州市商业银行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通过对这四方面的研究分析,发现台州市商业银行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资本金不足、人才短缺、核心业务单一等。

第五章对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等做一个总结,并结合分析结果进一步阐述了培育和提升台州市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建议。

第二章   文献综述

商业银行作为经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主要业务的特殊企业,也具有一般企业的基本特性。因此,企业竞争力理论的发展演变对商业银行竞争力的评价分析具有指导意义,企业竞争力的一般市场表现也同样适用于对商业银行的分析。

本章首先归纳企业竞争力的文献,目前国外学术界对企业竞争力理论研究的主要观点有结构学派、资源学派和能力学派三大学派,而我国对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也有了一些成果,其中代表性的有狄昂照、张志强、吴健中、彭丽红、金培等的观点。与企业竞争力理论发展一样,国外学术界对于商业银行竞争力理论的研究也分为几派,其中比较代表性的有能力整合论、组合论、构成要素论,相对的我国这方面的论著还不是很多,颇有研究的有李萱、周战强、王子健、温彬、王小明等。

第一节 企业竞争力理论

一、 国外企业竞争力理论

西方战略管理理论家对企业竞争力来源做了艰苦探索,逐步形成了结构学派、资源学派和能力学派三大学派。

1. 结构学派关于企业竞争力理论的研究

结构学派以波特(M.E.Poter)为代表,其理论建立在产业组织经济学“结构——行为——绩效”这一分析范式之上。结构学派认为,企业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产业结构,即由产业中的五种竞争力量(现有竞争者的威胁、潜在竞争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顾客的讨价还价能力)所决定。从这一认识出发,结构学派提出,价值链是分析企业竞争优势的基本工具,企业可通过低成本和差异化这两个基本途径来创造竞争优势。从学术意义上看,结构学派首次明确提出了企业如何获取竞争优势;但该学派着眼于从企业外部环境─产业结构出发,对企业内在因素未做深入研究。

2. 资源学派关于企业竞争力理论的研究

资源学派以沃纳菲尔特(B.Wernerfelt)、科林斯(D.Collis)和蒙哥马利(C.A.Montgmery)等学者为代表,其主要观点是,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拥有或支配的资源。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长期取胜,就需要开发利用具有价值性、稀缺性、非模仿性、非流动性的资源,特别是开发利用非物质性的无形资产;凭借这些关键资源,企业可以获得经济租金。资源学派一定程度弥补了结构学派的不足,然而,它忽视了并非所有资源都能成为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事实。在高效运作的市场中,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大多资源可以通过市场交易获得,竞争优势与多数具有普遍意义的资源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3. 能力学派关于企业竞争力理论的研究

能力学派以哈默(G.Harmel)和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为代表,其主要观点是,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自身拥有的核心能力,企业之间核心能力的差异造成了效率和收益的差异。企业核心能力隐藏在资源背后,它是一种开发、利用、组合和保护资 源的能力。在探寻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研究过程中,能力学派剥离了企业资源,强调企业竞争优势根源于核心能力。应当看到,能力学派在弥补结构学派和资源学派的缺陷的同时,也带来了自身的局限;它不仅极少关注企业外部环境,而且忽视了资源是形成核心能力的基础。

以上是国外企业竞争力理论研究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企业竞争力的构成和影响因素。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文献从其它角度对企业竞争力进行研究,如将对外直接投资看作是企业竞争优势重要来源的跨国经营理论学派,以WEF和IMD为代表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中的企业竞争力评价等等。

二、国内企业竞争力理论

我国对竞争力理论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狄昂照(1992)等人所著《国际竞争力》是国内研究国际竞争力的第一本专著。之后,国内掀起了竞争力研究热,出现了一批有代表性的成果。尽管目前国内对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已成为了个焦点,但其仍处于研究的初期,相关文献主要集中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企业竞争力概念的界定;二是对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的构建。

范晓屏(1999)认为,企业竞争力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特有的竞争方式,在不断有效地争夺市场份额、挑战竞争对于、寻找有利地位、扩张经营领域、实现经营效益等方面所表现出种状态与能力。

张志强、吴健中(1999)把企业竞争力认为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在有效利用甚至创造企业资源的基础,与竞争对手比较,在产品设计、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领域以及在产品的价格、质量、服务和满足消费者需求等方面,为企业创造利润,进而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

彭丽红(2000)认为,企业竞争力就是在一定环境中支撑企业持久生存与发展的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于企业持续拥有的、有价值性的、稀缺的超群性和独特性资产形成的产品或服务优势。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因素主要包括资源、能力与环境等。

金培(2003)较为全面地将企业竞争力来源归结为四个方面:一是企业所处环境,特别是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二是企业所拥有控制的资源,尤其是战略资源;三是企业所拥有的能力,特别是核心能力;四是企业所拥有的知识,特别是获取流量知识。应该特别说明的是,企业竞争力来源的四类要素在概念内涵上不是截然排斥的,外延上不免有所交叉,甚至是不同角度观察得到的不用映像。企业竞争力构成要素中的资源、能力和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

第二节 商业银行竞争力理论

一、国外有关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理论的研究

国外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得益于国外学者在企业竞争力领域深入而细致地研究。这些核心竞争力的理论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在理论提升和实践发展的共同推动下,国外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1. 能力整合理论关于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能力整合理论认为的观点,以Prahalad、Hamel、Kesler等为代表。该观点认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是一种技能整合,是多方面的技能、互补性资源和运行机制的有机融合。能力整合理论的特点在于它关注了不同技能与技术流的整合,主要强调单一的要素和能力不能形成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必须经过协调整合。

2. 组合论关于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组合论的观点主要以Prahalad、Coombs、凯文•科因等位代表。该观点认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是在一定历史时空条件下获得的高于竞争对手的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能力、整合能力与创造盈余能力的优势集合体,即核心竞争力=资源能力势差+整合能力势差+创造盈余能力势差。组合论的特点在于强调能力的整合,以组合创新过程为载体,但这种观点对股份制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理解层次性不强。

3. 构成要素论关于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构成要素论认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由技术产品人才服务、流程、银行文化、价值观机制管理等要素:业务经营能力、金融创新能力、人类资源管理能了和内部控制能力等要素构成。这种观点将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定义和构成要素紧密地联系起来,其最大的优势在于便于研究和解决。

二、国内关于商业银行竞争力理论的研究

李萱(2000)认为,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是商业银行在兼顾其社会责任和公众服务义务的同时,拓展市场、开创未来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由表及里分别是:商业银行竞争行为能力、竞争战略管理能力和竞争潜在能力。

周战强和王子健(2001)认为,银行的竞争力是银行或银行家在各种环境中成功地进行设计、营销各项业务的能力,及其金融产品的市场吸引力 。银行竞争力大小反映在银行管理――创新、盈利和责任等方面的有效程度上。银行竞争力既产生于银行内部效率,又取决于国际、国内或产业的环境。

温彬(2004)认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是个不断发现、识别培育和提上的过程。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是金融技术,制度保障是组织结构,载体是人类资源,三者相互作用,共同翻译银行业的本质:以人为本,通过产品和服务创新,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最终实现银行盈利。

王小明(2008)认为,现代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应该由完善的组织结构,不断创新的金融技术,深厚的企业文化底蕴和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四种功能要素构成。

第三节 小结

以上是国内关于企业竞争力、商业银行竞争力理论研究的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和观点,其学派或理论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对竞争力问题进行了不同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明确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为进一步深入分析台州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做好理论准备。

介于上述的理论基础,本文采用SWOT方法,从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这四个方面来分析台州市商业银行的竞争力。虽然在现在的战略规划报告里,SWOT分析应该算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工具,利用SWOT模型研究企业竞争力问题也已很普遍,但对于单个银行企业的研究还是比较少见,且用SWOT模型研究,可以更好地发现台州市商业银行的优势、机会,从而可以把资源和行动聚集在自己的强项和有最多机会的地方,弥补和克服存在劣势和威胁的地方。

第三章   台州市商业银行现状分析

台州商业银行自成立以来,以“中小企业的合作伙伴”为市场定位,立足当地市场,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一切从目标客户需求出发,实现了低风险、高效益、高增长的经营目标。 根据2009年《银行家》杂志公布的“2009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报告”,台州商业银行在全国近120家城市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排名第三。

本章通过台州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演变、发展绩效来分析它目前的一个现状,从而为接下来的竞争力分析做一个铺垫。

第一节台州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演变

追溯台州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可将它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以下有关数据是由笔者参阅台州年鉴以及台州市商业各年度报表而来。

一、1988 —1997 年: 准确的市场定位、灵活的经营机制赢得一席之地

作为台商行最早的前身—路桥银座金融服务社创建于1988 年6 月6 日,建社时只有6 名员工、30 平方米的营业场所和10 万元资本金。服务社成立时,路桥便有包括四大国有银行营业机、农村信用社等在内的二十多家金融服务机构,金融同行间竞争非常激烈。然而路桥银座金融服务社以其准确的市场定位、灵活的经营机制赢得了一席之地。存款余额由1988 年176.19 万元快速上升到1991 年的1705.36万元,突破千万元大关;人均创造的利润从1.42 万元上升到1991 年的25.29万元。在这一阶段,银座金融服务社充分利用了自身经营机制高度灵活之优势,避开了其他金融机构高度计划性的劣势,找准了自己的市场定位与服务对象——个体私营小企业主等弱势群体,为其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1998 —2005 年: 扩大规模经营,服务微小客户

1998 年,台州市路桥城市信用社凭借其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与雄厚的经济实力,突破政策约束,在当地政府的指导下通过市场化运作成功兼并了严重资不抵债的椒江区港口城市信用社,并更名为“台州市银座城市信用社”,有效化解了金融风险。2000 年,银座城市信用社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利润和不良率分别为24.39亿元、16.89亿元、2959万元和0.993 %;而同期路桥区中、农、工、建四大支行中相应最好指标分别是农行11.67亿元,工行5.34亿元,农行1 078 万元,建行3.22%。在其贷款发放对象中,个体户、微小企业主等弱势群体占比83.3% ,有效地承载并实现了金融帮扶弱势群体的功能与责任。

2002 年3 月23 日台州市商业银行正式挂牌营业。1988-2005年其间,民营微小企业、个体工商户贷款占台州市商业 贷款余额均保持在98 %以上,单笔贷款均值呈逐年下降趋势,由2003年的约60万元下降到2006年的52元,2007年更是降到46 万元,远远低于其他商业银行单笔均额,真正成为微小企业的伙伴银行。

三、2006 —2008 年: 摸索适合国情的小额贷款经验与可复制技术

2005年11月23日,台州市商业银行成为国家开发银行首批微小贷款项目合作银行。小本贷款自2006 年1月正式发放首笔贷款以来,其发放的网点不断增加,遍布台州市辖区。截至2008 年8月,累计发放小本贷款达177748 万元,共计22548 笔(其中无一笔抵押贷款) ,平均每笔金额为7. 88 万元,单笔数额为0.2万—30万元,利率为8.85‰—15‰,加权平均利率为14. 75 % ,贷款不良率仅为0.26 %。小本贷款2007年税后利润为2000万元,人均创利约28.57 万元,实现了金融帮扶弱势群体的商业可持续发展。(注:小本贷款包括小本微贷款、小本小贷款、小本信用贷款、小本积数贷款等各细分贷款品种。)但台商行小本贷款满足率还比较低,截至2008 年8 月,满足基本条件的申请37940 笔,实际批准的为22548 笔,占比59 %;申请金额为479200万,实际批准的金额为177748万,占比仅为37 %。弱势群体强劲的金融需求更加坚定了台州市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

第二节 台州市商业银行的发展绩效

台商行自成立以来,持之以恒地为微小企业主等弱势群体提供融服务,有效地满足了其创业与发展中的资金需求,同时也促进了自身业务的快速发展,各项指标均处于全国先进行列:

 

图3-1台州市商业银行存、贷款余额情况(单位:亿元)

从以上的图表中,我们可以发现,台州市商业银行的存款余额从2002年的62亿元到20009年的302亿元,增加了302%,是2002年的4.8倍;贷款余额从2002年的41亿元,发展到2009年的208亿元,增加了407%,是2002年贷款余额的5.07倍。而就目前台州市商业银行的发展状况来说,存贷差是其主要的利润来源,从这个发展趋势预测,台州市商业银行的业绩在今后的若干年里将进一步的提高。这也能从其净利润的发展状况来进行验证,如图3-2。

 

图3-2  台州市商业银行净利润、纳税情况(单位:万元)

从图表可以得出,台州市商业银行的净利润从2002年的3.12亿元到2009年的32.75亿元,逐年递增,年利润平均增长率达10.4%,这相对于国内其他的商业银行,是少有达到的。

 

图3-3台州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情况(单位:%)

来自银监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10月31日,中国主要商业银行(5家国有商业银行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为11741.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6.63%。其中,5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0798.2亿元,不良贷款率7.83%;12大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943.6亿元,不良贷款率2.41%。而相比之下,台州市商业银行2007年的不良贷款率仅为0.53%。

且在图表中,我们可以发现,台州市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从建行前的13.10%下降至2009年的0.31%,降幅高达97.6%。如此低的不良贷款率,是其战略优势运营的结果。

第三节 小结

台州市商业银行在这几年的发展中,存贷款余额等各项指标与其建行初相比有了质的改变,而其规模也由原先只有6 名员工、30 平方米的营业场所和10 万元资本金的银座金融服务社,发展到如今2000多名员工,14个管理处室,下辖45家分支机构的规模,如此迅猛的发展,在其背后定有其发展的原因和存在的理由。通过以上对台州市商业银行发展演变、发展绩效的分析,我们发现台州市商业银行与同类其它银行相比具有以下几点优势:本地优势、产权民营化、准确的市场定位以及制度优势。

第四章   台州市商业银行的竞争力SWOT分析

本章利用SWOT模型来研究台州市商业银行的竞争力。选择用SWOT分析方法,实际上是对企业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本章通过SWOT分析,旨在帮助台州市商业银行把资源和行动聚集在自己的强项和最有机会的地方。

第一节 台商行的优劣势分析

一、 优势

1. 本地优势

台州商业银行立足当地,具有 强地缘性,较充分的利用地方上的信息存量,与当地中小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中小企业的品德、才能等有较为透彻的感性认识,因此无需支付太多额外的信息收集成本即可了解到其经营状况和信用水平,往往能做到对中小企业“知根知底”。台州市商业银行所具有的但大银行难以具备的有效的信息获取方式与信息优势,较好地解决了信贷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克服了由此使处于信息劣势地位的贷方承担较大信贷风险而对融资所造成的障碍,使中小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能成为良好的合作伙伴。

2. 产权结构民营化

台州市商业银行的股本结构如下:

表4-1 台州市商业银行的股本结构

股东类型股 股本数(股) 占总股本比例

国有股 45,000,000.00 5%

法人股 826,004,787.00 91.78%

自然人股 28,995,213.00 3.22%

合计 900,000,000.00 100%

该行由地方民营企业控股而非地方政府控股,20多家民营企业控制了该行90%以上的股份,政府仅以小股东的身份出现,这在全国城市商业银行中尚属首例。该行前十大股东的持股情况如表4-2所示:

表4-2 台州市商业银行前十大股东持股情况表

序号  股东名称 持股数(股) 占总股本比例(%)

1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90,000,000 10

2 吉利集团有限公司 90,000,000 10

3 临海市飞马摩托车配件有限公司 89,603,349 9.9559

4 平安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88,703,649 9.8560

5 台州市金泉农庄有限公司 87,000,000 9.6667

6 台州市路桥金鼎投资有限公司 87,000,000 9.6667

7 台州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45,000,000 5

8 台州市汇业投资有限公司 45,000,000 5

9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44,999,700 4.999

10 上海恒荔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44,620,575 4.9245

十大股东中除了台州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为国有企业外,其余9家企业均为台州的民营企业。从以上的图表可以看出,台州市商业银行建立了与台州经济结构相适应的股权结构,政府仅以一个小股东的身份出现,在银行中不再唱主角,产权结构实现了民营化。使得银行运行机制更加灵活多变,大大增强了对市场的反应能力与适应能力。

在股权结构多元化的基础上,现代商业银行形成了一个被称之为“三会一高”的治理结构,即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者,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行长负责制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利益、责任明确,法人的地位、权利、责任明确。在这种组织形式下,银行的经营者以“三性”为经营目标,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本的价值增值;必然会不遗余力地推行银行的创新改革以适应市场需要,以抢占市场竞争的制高点。

3. 准确的市场定位

台州市商业银行及其前身——台州市路桥区银座城市信用社,在开展小企业贷款方面已进行了1 7年的探索,且台州市商业银行自创建以来始终坚持“中小企业的伙伴银行”、“小额贷款的专业银行”的理念,用经营实践证明了小企业贷款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为台州市以及更广区域内的小企业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也为金融同业提供了较好的借鉴。

台州市商业银行选择中小企业作为目标市场客户,是金融竞争等客观环境决定的。作为地方性小银行,资金实力不强,为大企业客户融资能力欠缺,但小银行的优势是作为一级法人,决策高效,“船小调头快”,能够有效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体系和组织架构。小企业贷款“额小、期短、量大、面广”的特征,恰恰与小银行的风险承担能力相匹配,因此,选择中小企业作为目标客户,提出“中小企业的伙伴银行”的经营理念,对台州市商业银行来说,它蕴含着生存之道、经营之道、发展之道。

4. 制度优势

制度最一般的含义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但许多情况下,制度也是某一领域的制度体系,如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和文化制度等。而对于台州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来说,管理制度和金融制度对其企业的发展有着举重若轻的作用,且其管理制度和金融制度在这么多年的发展中不断的进行摸索和完善。

就管理制度而言,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银信社逐步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管理理念与较为完善的内在激励与约束机制。首先,银信社长期以来一直努力打造“银信社——我们可以信赖!”的形象,并奉行“你有多大能耐,我就给你提供多大舞台”的用人理念,从而拉近了与客户的距离,密切了与客户的关系,同时激发了员工拼搏、进取与创新的精神。其次,银信社的内部组织管理制度符合现代企业要求。如1992 年就实行的9 级行员制, 并以此为突破口渐渐地形成了能够按照现代企业的要求来建设内部管理制度, 表现为法人治理结构较为完善,“三会”运作正常, 能有效发挥作用, 约束法人代表行为; 内部管理规章与稽核制度相当健全, 形成决策、实施与监督三大管理体系, 实行垂直多层的管理网络。随着企业规模的日益扩大, 继而形成决策、实施、监督与反馈四大管理体系, 建立起直线职能制管理体系, 在全社实施目标管理———年初确定目标,并分解至各部门、网点、分月分季实施, 建立以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为核心的考核体系。

就金融制度而言,银座城市信用社不断成长、壮大的自身制度优势与不断更新金融服务产品的有效结合才是其发展的根本源泉。如“存贷挂钩、利率浮动”这一工具就很好地解决了民营小企业金融服务需求的“数量小、需求急、期限短、次数频”与其自身信誉和实力不足的矛盾。经过多年的努力, 银座城市信用社业已形成一套适应个体私营小客户的信贷运作方式。如银信社1994 年首创柜员制服务, 2000 年“客户经理制”和综合柜员制服务等制度的实施, 减少了为客户服务的中间环节, 降低了与其沟通的难度, 避免了管理信息传递的遗漏与失真, 从而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

二、劣势

1. 规模小、资本不足影响了银行业务快速拓展

一方面,由于历史体制上的原因,传统的大宗业务绝大部分集中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办理,国有大中型企业、较大企业集团的结算往来、事业经费拨付等,基本上仍由指定银行办理,资金的趋利性原则在政策的干预下,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市场竞争的不公平仍然存在。台州商业银行规模相对较小、业务范围狭窄、政策限 制较多、发展潜力不足,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规模优势、网点优势、国家信用支持优势相比,明显处于相对劣势地位,面临的竞争压力和困难逐渐增力。而且规模小也限制了台州市商业银行自身的积累和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台州市商业银行的资本金数量不高,受资本充足比率要求的限制,该行无法进一步快速拓展信贷业务以满足客户不断增长的贷款需求。近年来,银行主要依靠利润的积累满足不断增加的资本要求。为此,银行已经几年没有给股东分红,但资本增长的步伐仍然无法满足贷款增长的需求。

2. 人才短缺,并有进一步流失的危险

竞争需要有一支“能征善战”的高素质队伍。银行业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员工缺乏系统的培训,缺乏专业的金融知识和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商业银行的发展和创新。现在,虽然现在的台州商业银行专业人才在员工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加,对员工进行了系统培训的次数也在增加,但是还远远不能适应银行的发展的要求。而且商行人员的流动率相对来说较高,随之的转换成本也就高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运营成本。台州市商业银行管理人员包括高管都不持有银行的股份,随着银行竞争的加剧,如果不能对经营管理团队进行股权上的激励,将影响到银行员工队伍的稳定性。如果产生过高的员工流动性,势必将对银行的长期稳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3. 核心业务单一,中间业务开发不足,同质化现象严重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还是传统的存贷款和结算业务,主要收入来源仍是存贷款利差,中间业务收入与净利息收入、营业收入之比分别为14.97%、3.4%。 台州市商业银行也不例外。就目前已开展的业务来说,利润中存贷利差存贷业务占大部分,中间业务明显开发不足。包括代收代付、第三方资金管理等在内的中间业务同行内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创新,包括保理、票据贴现、出口融资、租赁、国际市场信息咨询等在内的国际业务开发力度有待加强。

第二节 台商行的机会威胁分析

一、 机遇

1. 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金融管制的放松

从长远看,我国入世后加快了经济发展的市场化、国际化、知识化进程。国民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为中小银行的成长与发展拓展了新的空间。一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差异化程度的加深,消费者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层次的状态,这种多样化的金融需求为多元化的金融供给创造了前提,有利于中小银行发挥其比较优势,通过满足一些特殊需求,赢得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二是随着社会消费的分散化,银行业的分散程度逐步加快,有利于中小银行发挥应变灵活的优势,以较低的成本占领市场。三是随着经济发展的国际化、知识化,一些高风险、高回报的新兴产业部门不断增加,为中小银行开拓业务创造了更多的市场需求。

2. 中国银行业的战略转型

中国银行业自从2005年以来就开始所谓的“战略转型”。这为中国银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发展,中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商业银行的经营思路、发展模式等有了极大的改变与提升,特别是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高级化,中国政府对利率、汇率、税率等金融和经济工具的操作手段越来越成熟,中国银行业由传统经营向现代经营方式的转变压力和要求也越来越强烈和迫切,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市场,商业银行必须提高管理水平,加快银行内部的软、硬件设施的更新速度,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并要不断地发掘、保留与扩大自身的核心业务,不断地巩固和开拓市场的份额,抓住有利的战略转型机遇尽快实现自身的战略转型。

3. 政府推动

台商行的发展与壮大与当地政府的开明态度密不可分。2002年3月,台州市和金融监管部门审时度势,为草根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促成银座等18家民营企业组建了股份制台州市商业银行,其中市财政仅参股5%,当时政府参股的目的是为了绕过政策上的禁区以及为民营银行提供信誉支撑。

二、威胁

1. 同业竞争加剧将削弱银行的竞争优势、

(1)其他民营银行的竞争

对台商行来说,台州市地处长三角,是上海大都市圈的有机构成成分,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增长质量高,这些优势将吸引商业银行更多的关注。目前,台州市商业银行不仅面临着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竞争压力,还面临着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竞争,更严重的竞争压力来自于浙江泰隆商业银行、浙江民泰商业银行等台州本地银行。各种类型的商业银行在管理技术、管理水平上的差距越来越少。可以预见,如果该行不能进一步培育出其他商业银行无法模仿的核心竞争力,其他商业银行的快速发展将会对其进一步快速健康发展带来严重的压力。

(2)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的多种劣势

国有商业银行的独资性质使中小商业银行形成的价格竞争的劣势。利率市场化以后,由于国有银行的性质和实力,特别是其在资本回报上的约束较弱,从而使得国有银行在利率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而中小银行以批发业务为主,大额存款比例较高,客户和业务结构较易受到市场冲击,且缺少稳定良好的客户群体,缺乏独家性的产品,资金出路和效益无法保证,特别是上市银行,社会对其的投资回报预期呈现刚性。在此情况下,中小商业银行无法与国有银行在资金价格上进行竞争,这将成为下一步影响中小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因素。

(3)与外资银行相比的劣势

超国民待遇给中小商业银行带来了较大压力,一是外资银行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率为15%,且新办外资银行自盈利年度起,还可享受企兰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的优惠政策,而中资银行则享受这些优惠;二是外资银行的各项人员费用工发放的现金及实物(如工作服等)全部纳入工资总额管理,对超过部分不允许进入成本,只能在税后列支;三是外资银行在存款准备金缴存比例上也有优惠,三个月以下的存款比例为5%,三个月以上(含三个月)的比例为%;四是外资银行的宣传广告费等营销费用均可按其实生数额列入成本,而中资银行的上述费用则按营业收入的比例进行控制,超比例部分也不允许进入成本,只能在税后列支;五是外资银行在办理贷款授信、过桥贷款、组织银团贷款等业务时,按国际惯例及贷款管理的复杂程度,均可收取承诺费、管理费、前期费用等,中资银行按现行规定,不能对贷款项目收取除利息以外的其他任何费用;六是外资银行在开展业务中,实际上不受分 业管理的限制,而中资银行则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综合竞争能力受到很大的影响

2. 外部经济环境

(1)不良的信用环境和不完善的法律制度阻碍了中小银行的发展

有些成本高、风险大的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信用观念淡薄,信用关系的法律保障又不健全,造成拖欠、逃债、抵赖债务的行为时有发生,给银行经营带来了不应有的风险。另外,由于银行贷款赔偿的法律制度不完善和法院的执行不力,致使银行起诉收回贷款占涉诉贷款的比例很低,造成银行的不良资产增多,经营性亏损严重。

(2)缺乏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

由于我国金融政策的不平衡和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中小银行长期处于不利的外部环境。金融机构以所有制不同划分类别,导致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其他中小银行政策待遇的差别。如中小银行在中央银行再贷款、国债一级市场、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电子联行、业务经营范围等方面受到许多限制。由于业务范围狭窄,缺乏强有力的竞争工具,融资成本高,以及中央银行全方位加大对中小银行的监管力度,在产品品种和网点设置上限制了中小银行的创新能力,造成经营困难。

第三节 小结

本章通过SWOT模型,对台州市商业银行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了一系列数据和理论的分析。分析发现台州市商业银行在本地、产权、市场定位、制度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相对来说,在规模资金、人才、核心业务上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不足。虽然国际金融形势、中国经济以及当地的政府给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契机,但也不乏同业竞争、外部经济环境不公平带来的威胁。这些因素对台州市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但台州市商业银行要想保持自身的竞争力,并在原有竞争力的基础上得到提升,就要对其的劣势进行进行改善,威胁进行规避,从而把资源和行动集中在自己最有优势和最多机会的地方,创造出最大的价值。

第五章   对策建议

通过以上对台州市商业银行的现状、竞争力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台州市商业银行具有产权明晰、市场化运作、本地化特色等优势。但同时也发现了影响该行快速发展的一些制约因素,如规模小、资本金不足,人才短缺且有进一步流失的可能性,核心业务发展不足等。针对这些问题, 我们可以考虑下列应对措施:

一、 制定发展战略,加快上市步伐

自中国第一批股份制商业银行上市以来,中国上市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至少已有6家其他国有商业银行的上市也加快了步伐,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的上市工作同样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少数运营状况好的城市商业银行已经捷足先登进入A股市场,如南京商业银行在2006年成为第一家上市的城市商业银行。就目前而言,全国申请上市的城市商业银行已经高达9家,很多银行在管理水平、资产质量上未必高于该行,该行在争取上市资格上不会存在问题。上市对该行来讲可以带来多重好处:一是可以补充核心资本,解决资本金不足的困难,有助于银行的业务拓展;二是可以借申请上市之机,进一步完善银行内部管理制度,健全法人治理结构, 强化监管,降低风险进一步提升该行的制度竞争力。

二、健全人事制度,给人才以大展身手的舞台。

要借鉴国内外银行的经营理念、创新手段、运行方式,加快人事制度改革步伐。真正建立起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制度,实行委任、聘任、选任、考任、合同制、任期制等多种用人形式,健全岗位标准、责任制度、聘任管理、任期考核、竞争上岗等配套制度,使用工制度规范化。为优秀人才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企业层次的制度环境。对管理层和重要员工实行股权激励,解决银行长远发展的后顾之忧。

三、 加大业务开发力度,不断进行业务创新

对台州市商业银行来说,加大业务开发,进行业务创新主要包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一是积极开拓中间业务市场,提高中间业务在银行中的地位,增加中间业务收入的比重,提高非利差收入在收人结构中的比例。有些代理业务如代收水电费、提供保管箱业务等,虽然直接收益少,但可以赢得社会各界的好评和欢迎,有利于提高银行信誉,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吸收更多的客户,扩大经营业务量。中小银行应积极开展这些业务,在中间业务市场取得发展空间。

二是大力进行金融创新,金融创新日益成为中国商业银行创新的主体。但在金融创新的同时也要兼顾风险的把握。

四、抓住市场开放的机遇,以浙江为基础,向长三角扩张

随着今年三门村镇银行、以及温州分行的开业,台州市商业银行在一步步实行着自己的长远战略计划。预计到2010年年末,台州市商业银行将先后在上海、杭州、深证等城市开立自己的分行,这对台州市商业银行来说不仅是个机遇,也是个挑战。本地化的优势,在以同样的模式发展到外地发展是否也能获得同样的成功,对台州市商业银行来说将是个不断探索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李镇西.中小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研究[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2]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3]张维迎.竞争力与企业成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胡大立:企业竞争力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5]李健.民营银行比较优势及其市场定位[J].温州大学学报,2005年10月,第18卷第5期

[6]金碚.论企业竞争力性质[J].中国工业经济.2001 年,第10 期.

[7]顾芳.关于中小商业银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思考[J].商业经济.第2008第5期

[8]赵巧真.提高服务水平,加强中小银行竞争力[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6月,第20卷第3期

[9]卿定文.中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SWOT分析[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9月,第23卷第3期

[10]谢少雄,李鉴情,刘飞舟.商业银行网点核心竞争力研究[J].金融论坛.2008年8月

[11]傅白水.草根银行的奇迹与困境[J].南风窗/半月刊.2005年9月

[12] Ma. Chelo V. Manlagñit , Mario B. Lamberte. Evaluating the impacts of competition policy reforms on the efficiency

of philippine commercial banks[J]. Discussion paper series NO. 2004-46

致  谢

在论文完成之际,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孙泽生老师的热情关怀和悉心指导。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的导师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从选题到开题报告,从写作提纲,到一遍又一遍地指出每稿中的具体问题,严格把关,循循善 诱,在此我表示衷心感谢。

    另外我还有感谢我的同学们,感谢他们为我的论文写作提供了思路和意见,并帮我积极寻找材料,热情而无私的帮助我。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次毕业论文能够最终顺利完成,归功于各位老师四年间的认真负责,使我能够很好的掌握专业知识,并在毕业论文中得以体现。也正是你们长期不懈的支持和帮助才使得我的毕业论文最终顺利完成。最后,我向栽培我的老师衷心地说声:谢谢你们!

第9篇

摘 要 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关于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价问题一直是研究的一个重点和热点问题。建立一套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对我国商业银行提高经营绩效,对比差距,从而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至关重要。本文研究过去三十年上市银行绩效体系,旨在为我国上市银行绩效评价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可行的方法与思路。

关键词 上市银行 绩效评价发展阶段

一、研究意义

商业银行是一个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以金融资产和负债业务为主要经营对象,功能多样化,业务综合化的金融性企业。我国商业银行为适应多方面的要求,不断完善绩效评价体系,但在操作中仍存在许多具体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因此,有目的性地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建立一个适合商业银行发展需要的绩效评价体系,对于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有效性有着关键的作用。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指的是商业银行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以“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为经营原则,高效率的运用自身资源,提供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商业银行发展规律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所体现出来的运作效率和风险管理水平。

二、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第一阶段

在国外,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60、70年代,西方银行业经营环境稳定,监管严格,银行保持着相对固定的存贷款利差。银行盈利仅取决于其市场份额,业务的发展必然导致绩效的提高,所以经营目标主要是增加市场份额。产品单一,市场风险较小,考核重点仅仅在于存贷业务的增长和市场份额。银行基本不需要进行绩效评价。绩效评价开始进入财务绩效评价时代,出现了大量著名的财务分析或评价模型。杜邦公司在1903年首创了以净资产收益率(ROE)为核心的杜邦财务体系分析系统,模型将ROE分解为资产净利率(ROA)和权益乘数(EM),整体分析各种因素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而后,在1972年,美国学者戴维•科尔第一次将杜邦分析系统应用于商业银行领域。1928年,美国的亚历山大•沃尔更是提出了沃尔评分法,利用综合评分的方法对企业进行评价,该方法随后普遍应用于银行的绩效评价工作中。

三、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是在进入80年代后,整个西方银行业处于放松管制的转变时期,利率管制的松动、汇率的逐步市场化,银行经营的大环境复杂多变,竞争激烈。单纯业务发展不再能带来盈利的增长,相反,盲目发展贷款业务所带来的信用风险导致了大量的损失,银行在管理上也出现了问题,甚至走向破产关闭。此外,商业银行在产品种类,业务范围上进行了开拓和发展,许多非金融公司也进入了金融服务行业,使得竞争更为激烈。为提高经营效益,保证竞争优势,银行试图以绩效评价作为手段改进内部管理,剔除不能创造效益而增加成本的工作环节和服务,并将利润最大化作为主要经营目标。

因此,商业银行在不断开拓新的盈利来源的同时,意识到业绩管理的必要性,并试图通过绩效考评改进内部控制。在1979年,美国联邦金融机构检查评议委员会制定了骆驼评价体系。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资产质量、资本充足性、管理水平、盈利水平和流动性。该体系对以上5方面进行整体分析,然后对商业银行的总体经营水平进行评估,最后评定综合等级。骆驼评价体系综合考虑了“三性”原则,将三者有机统一起来,但骆驼评价体系仍然主要从财务角度方面对银行财务绩效进行审核和评估。由此可见,传统银行的绩效评价是以财务指标分析为主导,辅之加以非财务指标分析。

四、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定义在90年代以后,消费者所获得的各种金融服务产品的来源更加广泛,银行经营在高度竞争环境下面临着巨大的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因此,银行逐步将价值最大化作为经营目标,评定价值最大化、充分考虑各种风险成本。wi1lam D Miller在《商业银行评估》中提到评价银行绩效必须在关注影响银行的财务因素的同时,也要关注非财务因素。由此,提出了10P评估法。10P是指利润、资产、资产和负债的组合、产品、营销渠道、业务流程、战略计划、人事制度、潜力和银行个性。分析以上10个因素可见,willam主要上是从非财务指标来分析银行绩效,扩展了银行绩效的分析方法。哈佛商学院的教授RobertS•Kaplan和复兴集团的总裁David P Norton在1992年《哈佛商业评论》中发表了以平衡计分卡作为绩效管理系统的论文:《平衡计分卡一绩效驱动指标》。首次提出平衡计分卡概念,以此为基础形成一种新型战略管理体系。由于平衡计分卡有很多优点,越来越多的银行将它运用到银行的管理活动中,世界前400家大银行中就有50%在绩效管理中使用了平衡计分卡。

参考文献:

[1]周习华.外资银行进入动因、影响及我国应对策略研究.现代财经.2007(8).

[2]刘金贺,姬虹,李俊.中外银行的二大战役.商界评论.2008(3).

[3]易红兵.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统计研究.湖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6.

[4]卢国锋.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研究.暨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6.

第10篇

摘要:随着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颁布,金融业的合业经营趋势也日益显著.本文通过回顾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历程,详细分析了分业经营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对金融业发展的利弊影响,继而分析了金融业合业经营这一不可低档的潮流的产生及影响,阐述了合业经营的发展趋势及当前在此潮流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合业经营分业经营金融监管风险防范

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其业务经营方式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过程.在目前世界经济逐步趋于一体化,金融趋于全球化的浪潮之下,金融业合业经营的趋势也日益明朗。本文拟从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历程出发,对全球金融业合业经营的趋势略作分析。

一,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历史。

作为现代经济金融的强国,美国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对全球各国的金融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不乏值得借鉴的发展模式,当然也有许多发人深省的经验教训,为此,讨论金融业的发展趋势,我们有必要首先了解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历程。

首先,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美国的金融机构基本上都是混合经营,没有严格的业务范围的划分,金融机构的种类也比较少,服务品种也不丰富。作为金融机构的主要代表-银行几乎承揽了社会上需要的全部金融服务品种。银行从传统的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业务中解脱出来,开发了中间业务,但是这些业务还远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尚处于起步阶段。

随后,30年代一场由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之后,美国的银行体制几乎崩溃。为了挽救危机中的银行体系,美国于1933年颁布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因为他们将危机的诞生主要归因于银行发展的多项综合业务加剧了银行体系的风险,从而为整个金融业与经济发展埋下了隐患。鉴于此而颁布的银行法便主要着眼于银行业与其他金融业分业经营以降低风险。其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部分:第一,该法案规定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是吸收存款,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是承销和发行证券,二者必须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严厉禁止交叉业务和跨业经营。其二,该法案对银行支付活期存款利率进行了限制。最初规定对活期存款不支付利息,即零利率,后来提高了利率上限,允许支付少量利息。这主要是为了降低银行的支付危机。其三,该法案规定政府对银行存款给予保险,并据此成立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以及实行最后贷款人制度,这一切都是为了保障储户利益,同时提高银行的信用水平。

在《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的严格限制下,美国金融业在分业状态下迅速发展着。这时候,以前从属于银行的一些金融机构开始独立发展并逐步成熟起来,并有了自己独立的业务经营范围与经营管理模式。在此过程中,金融业逐步形成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四大支柱。但是进入60年代以后,逐步出现各种金融机构的金融业务范围的交叉,严格的业务划分被逐步打破,,经济学家及政府都开始考虑关于《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是否真的有利于金融业的安全发展问题。经过长久的争议与探讨,1999年12月,美国终于废除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并新颁布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从而为金融业的合业经营扫除了法律上的障碍。

二、业经营的产生原因及利弊分析。

前已述及,金融业自诞生以来,其业务范围及机构设置并没有自动的划分开来。最初几年主要都是由银行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金融产品的需求而在其本身业务(存款与放款业务)之外新开发的金融服务产品。但是在30年代全球经济危机以后,美国率先立法,限制银行(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证券公司)的业务融合,要求分业经营,随后,许多别的国家纷纷效仿,这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

首先,分业经营能够使各金融机构更加专注于自己所擅长的优势业务,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避免盲目开发新产品,新服务,这样可以降低金融机构(当时主要是银行)的风险并使其收益更加稳定和有保障。其次,分业经营也更有利于政府的监管。实施严格的业务划分,各金融机构的业务都相对单一化,简单化,这样就更有利于政府根据不同金融机构的特点,实施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并使其经营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分业经营的立法规定却并未达到其预想的效果,这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及这一立法规定本身的局限性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

首先,分业经营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严格的业务划分使投资者失去了方便,快捷而又综合化的服务机会,投资者不得不与多家不同的金融机构往来以满足其多种金融需要。同时,它也削弱了银行业的实力,因为业务范围的严格限制使许多银行丧失了许多盈利机会,所以现实中,许多大银行都力图混合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业务,可以说,这也是满足社会需求的结果。并且分业经营降低了金融机构间的竞争性,将过去整个金融业的竞争分散到了几个不同的领域,例如投资银行不必再担心来自于许多大的商业银行的竞争,从而削弱了许多金融机构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而投资者也无法享受激烈的市场竞争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另外,尤为重要的是,在二战以后,世界经济贸易迅速发展,这对金融服务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济的全球化必然要求金融的全球化,而金融业务的分业经营状态无疑不能满足全球化的金融发展趋势的要求。于是各个国际性的大银行纷纷朝着业务的综合化方向发展。他们通过金融创新,开发,设计一系列的金融衍生产品,绕开法律的壁垒,达到综合经营的目的。60年代末期出现的新型金融工具,如定期存单,NOW账户,现金管理账户等一系列金融衍生工具都是这一环境中的产物。

分业经营规定的最初动因在于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然而在事实上,面对世界一体化的经济发展趋势,它反而加剧了银行业的风险,使其生存能力受到限制。正因为此,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商业银行逐渐突破了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分工的界限,走上了业务经营全能化的道路。七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商业银行不断推出新业务品种,从专业化逐步走向多样化,全能化,从分业走向合业,这是与西方经济金融发展密切相关的。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银行负债业务比例的变化为其业务拓展提供了可能性。近二十年以来,西方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重逐步下降,定期储蓄存款的比重相应上升,这一结构性的变化为商业银行开拓中长期信贷业务和投资业务提供了较为稳定的长期资金来源。第二,银行盈利能力的下降促使各个商业银行寻求更多的盈利渠道。自70年代以来,西方金融业竞争激烈,银行盈利水平普遍下降,这迫使银行业开拓新的业务和品种。他们一直想方设法绕过法规的限制,向证券保险等领域扩张,突破传统的业务束缚,开发更多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对于这些积极创新的银行而言,许多法律条文形同虚设,因为通过创新业务的开展,他们可以轻而易举的逃避政府的监管和法规的限制。与此同时,金融管理当局顺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也取消了一些过时的法规,适时的为商业银行开拓新业务提供了方便和支持。第三,金融理论的深入发展。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随着各个历史时期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而不断的发展,从最初的资产管理理论到负债管理理论及至70年代末期出现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他们都是为了有效推动金融业的安全稳定发展而产生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突破了传统的只重视资产或者只重视负债的理论的偏颇之处,使商业银行真正的从其资产负债业务双方着手,同时拓展资产负债业务,使其相匹配,达到收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的发展适应当前金融形势,为西方商业银行业务不断走向全能化综合化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而极大的促进了他们综合业务的开展。

由此可见,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金融理论的发展乃至政府监管水平的发展都为金融业的合业经营做好了准备。分业经营终究只能是金融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过渡阶段。

三、合业经营的发展趋势。

1999年12月,美国颁布《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正式废除了已实施六十余年的关于金融业分业经营的法规。这一法案的颁布无疑将会对美国乃至世界的金融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合业经营势不可挡。在此过程中,金融业的兼并与重组将会加剧,银行的综合经营能力将进一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也会日益加强。然而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看到,在此过程中也存在着种种不确定因素,隐含着许多风险。

首先,合业经营将加剧兼并行为,使各金融机构过分重视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的综合化,而忽视了稳健经营这一根本原则。从一定意义上说,金融机构兼并的机会成本就是其稳健程度,稳健经营要求管理人员经常不断敏锐的监督本机构运作情况,而不是分散注意力去过分关注合并以扩大规模和范围,这可能造成在管理文化,预期,策略及日常业务经营等方面潜在的混乱。由于合并各方在企业文化,员工素质,经营理念等各方面都可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合并后能使各方的优势结合并发挥其规模效益还取决于整合是否成功,而不同企业之间的整合成本往往是巨大的。

其次,合业经营也会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提出更高的要求,这需要政府,社会以及金融机构自身都更清醒的认识到风险所在并加以防范。而对于某些项目,即使那些较大的金融机构对其所面临的新的风险也缺乏有效的管理办法。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对从事金融衍生工具所带来的风险的监管和防范。

综上所述,金融业的合业经营趋势是不容置疑的,但不能急于求成,只有在社会经济金融形势都为此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时,才能够适当放宽对业务范围的限制。目前我国所采取的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正是基于这一考虑。而一旦我国的金融体系发展更为健全,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加强,内部监管与外部监管的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国便可朝着业务监管综合化方向迈进一步。

参考文献:

第11篇

摘要:2020年,因受肺炎疫情影响,金融领域掀起了一股网络直播营销风潮。相比普通的商事主体,商业银行在开展网络直播营销活动时,除了要接受互联网信息服务、互联网直播、广告等层面法规的多重约束外,还需遵守金融营销宣传的相关规定,面临的法律合规问题更为复杂。本文结合商业银行参与网络直播营销的具体实践,分析网络直播营销的概念、模式、法律性质及相关法律问题,为商业银行依法合规开展网络直播营销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网络直播;广告;金融营销宣传

一、商业银行网络直播营销情况概述

(一)网络直播营销的概念。网络直播营销,又称“互联网直播营销”,顾名思义,是以网络直播的形式开展的营销活动,应具备三个要素:一是信息传播媒介和范围,即互联网,信息通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小程序等平台,同时必须面向社会公众。二是表现形式,即直播,结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下称“网信办”)《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须是基于互联网,以视频、音频、图文等形式向公众持续实时信息的活动。内容不限于视频,音频、图文等亦可,且必须是持续、实时,与传统的录播、平面广告营销相区别。三是商业营销目的,以推销商品或服务作为网络直播的主要目标。对商业银行而言,其商业营销目的,原则上应限于其经营许可范围,即“金融营销宣传”,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关于进一步规范金融营销宣传行为的通知》(下称《通知》)所述,专指金融产品或金融服务的宣传、推广。(二)网络直播营销的参与主体。根据具体分工,网络直播营销的参与主体可分为四类:一是网络直播营销平台,指在网络直播营销活动中提供直播技术服务的各类社会营销平台;二是商家,是在网络直播营销中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商业主体;三是直播营销人员,是指在直播时与社会公众直接互动交流,介绍、推销商品或服务(品牌)的自然人,俗称“主播”;四是网络直播营销服务机构,指专为前述三类主体提供技术支持、策划、运营、经纪、主播培训等服务的商业机构。(三)商业银行网络直播营销的主要模式。商业银行参与网络直播营销活动,大致可归纳为两种模式:1.“直播+销售”模式。该模式是指为销售推广金融产品或服务所开展的网络视频直播营销活动,可支持客户在线即时成交下单,俗称“直播带货”。2020年上半年以来,许多商业银行基于电商业务所开展的网络直播卖货活动,虽然形式上与前述“直播带货”并无不同,但因所带之“货”,大多都是电商平台商户经营的非金融商品或服务,未指向金融产品或服务,故不属于本文论述的商业银行网络直播营销行为。2.“直播+宣介”模式。商业银行为扩大品牌影响力、开辟线上获客新途径,在线举办的知识讲座、产品会、财经类论坛等直播活动,本文称之为“直播宣介”。由于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特殊性,此种模式一般不设置线上即时成交环节,也较“直播带货”更为常见。根据营销手段的不同,“直播宣介”可再分为直接营销和间接营销两种,前者在直播活动中直接嵌入金融产品及服务介绍推广内容;后者则是线上知识讲座、论坛等主题直播,内容广泛,可包括健康、文化、生活、财经以及投资者教育等,主要是为契合客户多方位的需求,提升客户体验,间接起到品牌营销的效果。

二、网络直播营销的法律性质

(一)互联网信息服务。“网络直播营销”是一类基于互联网向公众持续实时信息的活动,属于“互联网信息服务”。根据国务院《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的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分为经营性和非经营性两类,前者是通过互联网向上网用户有偿提供信息或者网页制作等服务活动,实行许可制,后者指通过互联网向上网用户无偿提供具有公开性、共享性信息的服务活动,仅实行备案制。而商业银行参与的“网络直播营销”,虽有商业营销目的,但提供信息的过程一般符合无偿、公开、共享的特性,故应视为“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二)与互联网直播相关的特定服务。网络直播广泛应用于新闻信息服务、网络表演或网络视听节目等服务中,故还需进一步分析网络直播营销与前述几类特定直播服务的关系。一是“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根据《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新闻信息“包括有关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社会公共事务的报道、评论,以及有关社会突发事件的报道、评论”。商业银行“直播带货”与新闻信息服务并无明显关联,但“直播宣介”中的一些论坛、讲座直播活动,如内容涉及经济等社会公共事务或社会突发事件的评论,则很可能构成新闻信息服务。二是“互联网视听节目”。《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第二条规定,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是指制作、编辑、集成并通过互联网向公众提供视音频节目,以及为他人提供上载传播视听节目服务的活动”。从上述规定以及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现称“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业务分类目录(试行)》来看,此类服务涵盖的范围极为宽泛,前述两类网络直播营销活动均可纳入其中。三是“网络表演”。《网络表演经营活动管理办法》第二条将网络表演界定为“以现场进行的文艺表演活动等为主要内容,通过互联网、移动通讯网、移动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实时传播或者以音视频形式上载传播而形成的互联网文化产品”。即网络表演首先应当属于“文化产品”,2020年3月,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也在其官网提示,明确称电商类、教育类、医疗类、培训类、金融类、旅游类、美食类、体育类、聊天类等直播不属于网络表演。综上,商业银行目前参与的直播带货与直播宣介活动,因可归于“金融类”直播的范畴,除非包含文艺表演,不应视为“网络表演”。(三)商业广告。广告有商业与非商业之分,我国《广告法》规范和调整的广告仅指“商业广告”。一般而言,商业广告应具备以下三个要件:一是商业推广之目的;二是广而告之的形式;三是指向特定的产品、服务(或品牌)。同时,《广告法》并不限定广告所采用的传播媒介和方式。因此,尽管网络直播采用的网络传播媒介和“直播”方式,明显有别于传统媒体(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出版单位)的平面或录播广告,但只要满足前述三项构成要件,即构成商业广告。从具体表现形式来看,“直播带货”构成商业广告无疑,但“直播宣介”却不可一概而论,需要再重点确定直播内容是否涉及金融产品及服务(品牌)的推介宣传,否则不构成商业广告。此外,商业广告既可按行业划分,亦可按照传播媒体分类,网络直播营销行为如构成广告,应进一步认定为“互联网广告”,若由商业银行开展,还应划入“金融广告”的范畴。因此,除需遵守《广告法》等基础法律规定外,还要落实互联网广告与金融营销宣传的特殊监管要求。

三、商业银行需要关注的法律问题

(一)自主开展网络直播营销应具备的法律资质。多数情况下,网络直播营销活动具有“互联网(直播)+行业广告”的双重属性。确定商业银行自主开展网络直播营销所需法律资质,也应从这两个维度入手。网络直播服务涉及两类参与主体,一类为“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即网络直播营销平台;另一类为“互联网直播服务使用者”,包括直播者和用户。根据2018年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多部门联合的《关于加强网络直播服务管理工作的通知》,有关网络直播服务的资质要求,主要针对第一类主体。若商业银行在手机银行APP、网上银行等自建平台开展直播营销活动,须根据直播业务性质取得以下资质:一是备案,提供“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应依法向电信主管部门履行网站ICP备案手续;同时,应按照《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的规定,于直播服务上线30日内到属地公安机关履行公安备案手续。二是许可,涉及互联网新闻信息、网络表演、网络视听节目直播等业务的,应当分别向相关主管部门申请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网络文化经营、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等许可。在行业及广告监管方面,广告活动需要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者和广告代言人四类主体参与,商业银行以网络直播形式金融广告的,核心角色为“商家”,即从事金融这类特许经营行业的广告主,其资质要求主要体现在所处行业监管层面。商业银行在进行直播带货或直接营销性质的直播宣介时,须重点考虑金融业务相关资质,也就是“金融营销宣传”的合规要求:一是金融业务许可。《通知》第一条提到,“未取得相应金融业务资质的市场经营主体,不得开展与该金融业务相关的营销宣传活动”。例如,经营保险业务,必须事前符合银保监会规定的条件,取得《保险兼业业务许可证》。二是员工从业资格。指定本行员工担任主播时,要特别关注其是否具备必要的从业资质。比如,根据原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行销售业务的通知》的规定,“销售人员应当具备代销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金融、财务等专业知识、技能和相应的岗位资格”等。(二)网络直播营销的合作机制。当前,商业银行若要取得上述与“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相关的全部必要资质,可能还存在一定困难。为防范违规风险,许多银行尝试与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合作开展直播营销活动,由此引发对第三方机构能否参与商业银行网络直播营销的争论。在分析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机构开展“金融营销宣传”合作相关问题时,需把握两个原则:一要坚持监管尺度的统一,确保“同严同宽”。网络直播营销只是将营销活动转移至互联网空间开展,网络绝非法外之地,只要构成金融营销宣传的,不论是否采取网络直播手段,商业银行均需确保营销活动在落实金融监管要求上的一致性。同理,如法律对以传统方式开展的营销活动并无特殊监管要求,原则上就不应再对网络空间的营销活动附加更多限制条件,以免有损公平竞争。二要注意“有的放矢”,避免“一刀切”。要结合网络直播营销的表现形式及特点,在现有法律框架下进行有针对性地规范和引导。具体分析如下:其一,对于能否在第三方网络平台开展网络直播营销,可重点考虑三个因素:一是平台属性和资质。《通知》第一条提到,“未取得相应金融业务资质的市场经营主体,不得开展与该金融业务相关的营销宣传活动。但信息平台、传播媒介等依法接受取得金融业务资质的金融产品或金融服务经营者的委托,为其开展金融营销宣传活动的除外”,换言之,信息平台、传播媒介一般可接受委托开展金融营销宣传活动,其他属性的平台,则须以具备金融业务资质为前提。二是营销的金融产品类型,例如实物贵金属这类具备标准化、低风险特征的金融产品,可比照非金融机构销售贵金属商品的要求,适当放宽在第三方平台特别是电商平台进行网络直播营销的限制。但银行理财产品则不然,因《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三条第三款已明确规定,商业银行不得通过电视、电台、互联网等渠道宣传此类产品,本行渠道(含营业网点和电子渠道)除外。三是采用的营销模式,前文所述的直播宣介活动,不涉及即时成交环节,在第三方平台的直播,与播放录播或平面广告效果近似,故不应作过多限制。其二,能否选聘非本行员工担任主播?为统一监管尺度,如在进行非网络直播营销时,仅限本行正式员工参与,那么直播时亦应照此执行,此时主播只能是商业银行的正式员工。以上限制多适用于直播带货或直接营销性质的直播宣介活动。其三,能否委托网络直播营销服务机构?网络直播营销服务机构是市场分工不断精细化、专业化的产物,一概禁止合作并不合理,需重点评估其服务内容是否涉及金融业务资质。比如,技术支持、整体营销策划等服务,或是间接营销性质的直播宣介活动中的其他服务,与传统的广告经营服务无本质差别,不必多加限制。(三)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的适用范围。网络直播营销是以互联网为媒介面向公众开展的金融营销宣传活动,在信息传播方式上具备显著的公开性,而金融产品或服务却并非均可以公开推广销售,因此,需要审慎确定网络直播营销的产品或服务范围。以资产管理产品为例,按照募集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公募产品和私募产品,后者仅面向合格投资者通过非公开方式发行,《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证券期货经营机构、销售机构不得公开或变相公开募集资产管理计划,不得通过报刊、电台、电视、互联网等传播媒体或者讲座、报告会、传单、布告、自媒体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宣传具体资产管理计划。因此,商业银行在销售或销售私募资管产品时,应避免使用网络直播营销的方式。(四)商业银行参与网络直播营销应履行的法律责任。1.履行网络直播营销平台管理责任。网络直播的实时性、互动性,为客户带来了新的娱乐方式和交易上的巨大便利,但也使得网络直播营销平台在履行管理职责方面承受更多压力。商业银行在自建平台开展直播营销活动时,要充分认识其作为网络直播服务提供者的法律主体地位,切实履行平台管理责任,重点包括:(1)建立健全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制度和相关平台规则,坚持制度先行、风险可控。(2)配备与服务模式相适应的专业人员。(3)对直播内容尽到必要审核责任,强化直播过程全流程监测。(4)确保具备与其服务相适应的技术条件,特别是具备即时阻断直播的技术能力等。2.遵守金融广告行为规范。从行业广告的维度观察,商业银行的核心身份是广告主(商家),亦是金融产品与服务的经营者,当然成为金融广告的“第一责任人”。因此要特别关注广告与金融监管框架下的合规宣传与客户权益保护问题,遵循《通知》规定的金融营销宣传各项行为准则,对标金融产品或服务销售管理的具体要求,采取行之有效的网络直播营销流程管控措施,严防出现违法违规金融广告。例如,加强员工及合作机构的行为监督,强化直播营销的事前审核把关和过程监测,重视事后管控,实施可回溯管理,建立直播内容记录、保存机制,并提供回看功能。

作者:黄爱戎 单位:中国工商银行法律事务部

第12篇

【关键词】综合经营;业务风险;风险控制

一、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现状

(一)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现状

1.美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银行业综合经营的趋势在西方国家普遍兴起,美国的商业银行通过金融控股公司的方式开始了大规模的并购,抢占投资银行等金融业务,形成了花旗集团、摩根大通、美国银行等业务综合化的全能型银行巨头。美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模式,是纯粹型、管理型的控股公司模式,即作为母公司的金融控股公司不从事具体的金融业务,只从事对附属机构的股权运作和股权管理等。

2.德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现状

德国一直实行的都是全能银行制。德国全能银行除了与其自身股东相互交叉持股之外,还能直接或间接地持有非银行公司的股份,并作为股东机构,参与各种公司的股东大会,行使股东的权利。20世纪70年代后,德国全能银行逐渐形成了以大银行为中心的垄断财团,如德意志银行财团、德累斯顿银行、德国商业银行等。这些机构包揽了包括企业融资、投资银行、发行证券、买卖证券等在内的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证券公司的业务。

(二)中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现状

1.中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现状概括

2005年,人民银行、证监会及银监会联合公布《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允许中国商业银行直接出资设立基金管理公司,并于2006年起草了《商业银行投资设立基金管理公司风险管理指引(只求意见稿)》;2007年,银监会修订《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允许符合资质要求的商业银行设立或参股金融租赁公司。在此背景下,国内大型银行业悄然搭建起了囊括投资银行、基金、资产管理、保险等多种业务领域且横跨海内外的国际化综合平台。

2.各商业银行综合经营情况实证分析

根据13家上市商业银行2011年年报机构官方网站的资料,系统地对中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情况作了实证分析。分析表明,在13家样本银行中,除了华夏银行、中信银行、深证发展银行之外,10家商业银行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综合经营,但整体而言,综合经营参与度较低。就资产规模而言,样本银行综合经营的资产达到了3143.9亿元。从商业银行综合经营资产规模的排序来看,工商银行领先的优势较为明显,达到了680.5亿元;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的规模都突破了500亿元,位列第二梯队;民生银行和交通银行的规模突破了400亿元,出于第三梯队。从各项业务的层面分析,金融租赁业务的资产规模最大,达到了2346.3亿元,其后为保险(320.3亿元)、投资银行(279.7亿元)、基金(129.7亿元)和信托(67.9亿元)业务。

二、商业银行综合经营风险及其成因

(一)业务综合化风险

1.业务综合化风险成因

首先,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支持的社会抵押贷款机构房利美、金利美和房地美开始采用“发起——分销”模式的经营模式,这样它们可以以宽松的条件对那些没有抵押的客户发放贷款,然后把贷款出售给其他商业性金融机构。其次,商业银行把资产证券化作为它们信贷风险转移的工具。通过贷款证券化,作为间接融资中介的商业银行推出市场,这样银行原来承担的融资风险也相应地转移给了资本市场中的证券投资者。

2.业务综合化风险表现

首先,信贷资产的信用风险增加。贷款发起银行没有足够的激励去关注其贷款对象及贷款总额,而风险的最终承担者——终端客户处在投资链条末端亦很难有效监管贷款质量。因此,“发起——分销”模式激励了非审慎的放贷行为,从而导致严重的信用风险。其次,证券二级市场的投资风险。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商业银行纷纷转型综合化,商业银行内部的投资部门大量投资于高度衍生的证券化产品,成为银行投资业务风险的主要来源。

(二)外部监管风险

商业银行综合经营趋势不仅仅是对商业银行自身经营管理的挑战,同时也是对金融监管体制的挑战,本文将从监管框架、监管模式和监管法规三个角度分析外部监管与商业银行综合经营风险的关系。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与综合经营风险:

作为全球银行业的监管准则,《巴塞尔新自本协议》主要通过资本约束机制引导银行自身的风险管理,但从次贷危机的情况来看,现有监管框架尚不能全面监管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风险,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漏洞。

(1)无法有效应对商业银行“发放——分销”经营模式产生的风险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提出了“信用风险——资产证券化”框架,但并未对由于经营模式转变而导致的风险意识下降以及由交易账户引起的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增加做出充分的考虑。

(2)监管范围仍存在风险空白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风险管理的涵盖面扩充到了以银行业务为主的银行控股公司,而且在有效银行监管原则中加入了“考虑到可构成银行大规模风险暴露的表外业务”这一条款,但在实践中仍留有监管空白。一是对商业银行控股的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等机构的监管缺失;二是对表外业务的监管不足为商业银行的高杠杆经营提供了可能。

三、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风险控制策略

(一)商业银行综合经营风险控制的公司治理策略

1.构建商业银行集团整体治理模式

通过构建商业银行集团整体治理模式,以保持对子公司的控制力是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系统效应充分发挥的关键。商业银行集团应实行“政策一致化”,统一经营策略,统一业务标准,统一企业文化,避免子公司盲目经营。

2.完善薪酬治理

对于薪酬管理应秉承适当激励、避免短视冒险行为的理念。具体来说,首先,一般情况下,除了用于吸引并保留员工的最低现金工资外,不允许预定保证收入;其次签署现金工资以外的收入必须与业绩挂钩,所有员工的大部分收入将以股票形式发放;再次只有在完成薪酬委员会制定的客观业绩指标的情况下,才能发放激励性薪酬;最后员工不得从事任何对冲、衍生品等交易活动。

(二)健全综合经营风险的外部监管框架

完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监管框架:

(1)实行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指标的监管

资本在抵御意外损失方面起到中亚的防御作用,要避免银行体系出现系统性的危机,就要确保商业银行有足够的资本作为缓冲。针对当前《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监管资本要求的亲周期性,监管当局应未雨绸缪,明确8%的资本金要求只是监管的基本底线,有条件的大型银行应保留12%的资本金,并且对不良贷款计提尽可能高的拨备覆盖,以防止市场突然下滑时,银行陷入无法满足最低资本要求的困境中。

(2)加强对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的监管

从理论上讲,信贷资产证券化应有助于降低信贷风险,但由于打破了间带着之间的直接联系,助长了房贷标准的降低,造成信贷市场失灵。为此,监管当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的监管。一是应要求信贷资产支持的发行者执行严格的报告制度,降低投资者和监管者对品级机构的依赖性;二是要求证券化发起人、保证人和经纪人保持与证券化产品业绩相关的财务利益。

参考文献:

[1][美]艾伦.加特.管制、放松与重新监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陈岗.论中国金融混业经营的时间安排与模式选择[J].经济评论,2000(6).

[3]阳.金融风险分析与管理研究——市场和机构的理论、模型与技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