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拿来主义优秀教案

拿来主义优秀教案

时间:2022-08-08 05:18: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拿来主义优秀教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拿来主义优秀教案

第1篇

关键词:信息;反思;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4-016-01

中国有句古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网络是一个无所不容、取之不尽的信息仓库,从网上下载课件和教案用来参考成为不可或缺的备课过程。面对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借用的、抄袭的教案或者课堂设计,失去了原创的真实、灵动,会给上课带来负面影响。也有人说:“现成的而且是优秀的教案和设计,不用不是用嘛?!”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我不认为借用抄袭照搬他人的教案、课件、教学设计就一定是正确的、可执行的,或者是错误的、要禁止的。所以讨论的重点不放在其优点、缺点上,而应该是怎么样借用上。

一、博观精取,学会归类

早在1934年,鲁迅先生就告诉我们,对待拿来的东西要一分为三,鱼翅、鸦片、姨太太。网络无所不容,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错误,我们作为教师必须从网络中去伪存真、去沙取金,而不至于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甚至是将错误的信息采纳而误人子弟。

事实证明,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是设计者经过多次揣摩、斟酌,甚至多次教学实践经验提炼所得,是设计者对课标的深入理解,对文本的反复研读,对学情的认真分析的结果。好的教学设计一定是与众不同、精彩独到的。之所以被教师认可、借用,关键在于它有精彩的生成、灵动的语言、精当的设问和独到的解读。在网络发达的今天,有谁不会去利用这些便捷、优质和免费的教学资源呢?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些好的教学设计,并非是每一个教师都能设计出来。事实上,如果,一个青年教师,特别是初出茅庐的教师能长期照抄照搬别人的教学设计一定会从中受益,获取最有效的教学信息,提高教学效率。作为此类资源我们要学其设计思路、教学策略、技巧,甚至其中的提问、解读、语言、生成等等。

鱼翅虽好,但都要花较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去精心准备,而教书育人很多时候是体现在日常的“上课”上,它就像家常便饭,虽然多数是平平淡淡朴素无华,但却是最能长时间地滋养人的。这些家常饭是我们常用的,因为他们好用、实用、通用稍加修改就能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姨太太,不成局面、没有逻辑,和我们的教学不挂钩,体现不出优势的网络资源,所以我认为要大胆要摒弃。

二、修改反思,学会内化

鲁迅倡导“拿来主义”,而拿来的东西是需要经过“内化”才可为我所用,“独立思考”才是鲁迅的脊梁。

许多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喜欢查阅大量资料,以博采众家之长,丰富教学内容。然而静态的教案可以借用,活生生的课堂却不能拷贝。所以教师在学习和借鉴别人教案的时候,还是要顺应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的和谐氛围,尊重学生不同的理解、感悟和体验,尊重学生的生成。否则,一味地把学生往原先的教学设计上生拉硬拽,是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

教学过程必须注重反馈与调控,边教边改,边改边创。在教学情境中善于变“死教案”为“活教案”,抓住时机,因势利导,推波助澜,让课堂迭起,以实施有灵性的教学,倡导有灵气的学习。

我修改时的做法是

1、与学生实际相联系,考虑地区差异、学生差异

2、别人的课件与自己的教学设计相联系,把别人的课件转化为自己的思路

3、注重细节问题的把握:充分理解别人设计的案例、问题的意图

三、为我所用、学会创新

借用周辉兵校长的《照抄照搬教学设计上不出好课》一文中的话“老师在工作中如果疏于思考,就会重吸收轻反馈,重学习轻生成,这样就缺失了教育思想;而教育教学中也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老师的心智也会因教育思想被淹没而困于迷惘。”在此对网络资源借用提升教师自我专业素质提出几条建议:

一是可利用校本教研时间,结合优秀的教学设计引导教师钻研教材,研究教学方法。比如滕州三中开展的“同堂异构”、“同课异构”。

第2篇

打造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效率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我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帮助其他学科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课堂教学,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优点

现在各学校都建起了校园网,各班教室都有了多媒体,教师也有了自己的备课机,这样优越的办公条件,为每位科任教师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提供了便利。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开展教学工作,具有三大优点。

1.课堂更生动。多媒体课件融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为一体,图文并茂,音像丰富,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爱上课堂、爱上学习。

2.教学更便捷。实行电子备课,省去了写教案、出测验、准备教具等诸多事务,网上可参考、可利用的资源也非常多,这些电子课件、电子资料便于保存和修改,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3.信息更丰富。多媒体呈现的信息量要比普通课堂大得多,而且在练习题的呈现方面也很方便,不会像以前那样写板书、擦黑板,课堂的容量和密度大大增强了。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过程中的误区

1.每课都用。有的教师不区分教学内容,不区分课的类型,每节课都制作课件,都使用多媒体,认为不用多媒体上课,就不符合新理念,就不是新课堂。其实有些复习课或者讲评课,根本没必要用多媒体,有些原本用直观教具就能上好的课,也不一定要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只是手段,不能为了用而用。

2.整课都用。有的教师从开始上课到结束,手基本没有离开鼠标,不停地点击一张张PPT。一般来讲,在讲授新知和练习时可使用多媒体呈现,其他环节不一定都用多媒体,一个课件最好在15张左右,最多不超过20张。要知道,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是有限的,对多媒体的兴趣感也是有度的。

3.拿来主义。有些教师从网上下载课件后不做修改就直接使用,不符合自己的教学特点,也不符合学生的学习基础,自己用起来不顺手,学生听起来也很吃力。网上资源或他人的资料只能做参考,必须经过老师自己的整理和修改才能拿到课堂上来用。

应该说,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激活了课堂,促进了教学,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手段,只是一种途径,必须将新技术与新理念相结合,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在精心设计教学流程的前提下,有效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制作科学合理的多媒体课件,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学习,才能真正体现一名优秀教师的教育智慧和能力水平,才能真正给自己的课堂插上信息技术的翅膀。

第3篇

波利亚曾说过:"掌握数学就意味着善于解题。[8]"由此可见解题在数学教学中的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解题也是检验学生数学知识学习情况最直接的方法。学生解题遇到障碍的原因归结在一起就是:无法把新问题化归为自己所熟悉的问题。因此教师应重视思维过程的剖析,着力提高学生化归的意识。在解题教学中经常会出现"牵着牛鼻子走"的现象。一道题目下来教师讲解得非常流畅,中途甚至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都没有,学生就像被教师牵着牛鼻子一样一路狂奔。程度差点的学生连思维都跟不上,更不要提充分吸收教师的解题思想。

在课改的大方向上我们应该认识到: 教师是主导,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不是牵着学生走而是要引导学生自己走。在解题教学中教师不妨故意出错,将学生容易犯错的地方展示出来,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从而加深刺激,达到深刻理解的目的。教师不要一股脑儿地把答案抛给学生,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在他们思维受阻时,给予适当的点拨。

正所谓"题海无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解题教学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尽可能地把出现的问题都考虑到,引导学生全面地、多角度地考虑问题,寻找解题思路,且要善于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让学生看清教师在解题过程中,是如何考虑问题的,中途遇到了哪些阻碍,如何解决的?只有学生自己学会解题,教学才达到了最佳的效果。

1.认真撰写教案,提高自身素质

对刚刚进入中学的数学教师们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如何备课,撰写教案。教案是课堂教学前教师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是教师以课程标准、教材、分析学生具体情况为基础,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思路、教学环节和教学策略的一种方法。教案实用性直接影响到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写好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做为一名新的数学教师在教学方面肯定存在较多的不足,很多方面都需要请教有经验的教师,借鉴他们的教学经验.因此在撰写教案时不可避免的要参考一些优秀教案,可以说这也是必要的。但是参考并不等于纯粹的"拿来主义"。同样一件衣服穿在一个人的身上好看,但是穿在另一个人身上可能就不怎么样了。同样的道理,优秀教案不是万能的。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风格;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情况。一切从实际出发,自己认真撰写教案,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一些优秀教案是在课改之前编写的,因此其中有的内容是现在课程标准不做要求的。如果继续使用,就相当于沿用旧教材,不仅增加了学生负担,同时也不能达到改革的目的,课程改革就有点纸上谈兵的感觉了。在课程改革之前高中一年级数学课程中反函数定义以及求已知函数的反函数是教学重点。但课程改革后高中一年级的课程标准已经明确指出:"不要求一般地讨论形式化的反函数定义,也不要求已知函数的反函数。[9]"但是在很多优秀教案中仍然把反函数的定义以及求已知函数的反函数作为教学重点。如果新教师不认真研读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不加取舍继续使用,让学生做大量求已知函数反函数的习题,不H浪费教学资源,还增加了学生额外的学习负担。

2.注重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互动活动。准确、恰当的课堂提问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进入兴奋状态,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人的思维往往是在遇到要解决的问题时才展开的。个人的智慧就是体现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之中,并在其中得到发展。古人云:"学则须疑"。有疑才有问,疑和问的产生实质上就是一个问题情境的产生。[6]所以教师应善于向学生提出疑点,鼓励学生多问。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中,总是精心设计问题,目的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并有意识地为他们发现疑问、解决疑问提供桥梁和阶梯,引导他们一步步登上知识的高峰。因此新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必须精心设计好问题,以便有效地组织好课堂提问。

一些新教师把"优秀教案"作为自己上课教案原因可能是:(1)自己经验不足,希望借用前辈的经验成果。(2)写教案要花很多的时间,有点惰性,觉得有的用就行了。教师们都知道教师的工作时间并不是像外界所说的那样一天就那么几节课,有着大把的空余时间,尤其对新教师来说空余时间是非常少的,点、问发散点。重点是这节课每一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内容,因此对重点要设计提问,使学生明确重点、理解并掌握重点,为学生解答一些相关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在函数单调性一节的教学重点是(减)函数的定义,教师可以给出一个函数图像,让学生用数学的语言来描述图像所反映的特征,进而加深对(减)函数定义的理解。盲点即在正常思维中不容易被注意,但在实际运用中往往会影响学生正确思维的问题。因此教师应该设计恰当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盲点,使学生拓展思维的广度。问模糊点,在教学中常常有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对这些模糊点可以通过提问来加深学生对这些模糊点的区别和认识,提高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精确性。例如指数函数的教学中学生容易混淆指数函数与指数形函数(形式上像指数函数,实际不是),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用具体的几个例子进行说明,提出这样的问题: 在下列的关系式中,哪些不是指数函数,为什么?

学生的回答肯定是五花八门的,但以上关系式都不实指数函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指数函数的定义来解答。一般地,函数y=a(a>0且a≠0)叫指数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为R。把形式上像指数函数但不是指数函数的函数叫做指数型函数。问发散点,发散性设问是指对同一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从正面和反面等多途径去思考,纵横联系不同部分的数学知识和方法,思维由一点发散出去,不断扩至各个侧面、各种角度,以求问题的灵活解决。例如:"试问抛物线y=(a2+2)x2+3ax+a2+4与x轴是否有交点"不妨设计如下提问:你能把本题改成一元二次方程或一元二次不等式或二次三项式因式分解的问题吗?这样,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生机盎然的学习境界之中,使学生积极思考、讨论、探究,把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二次三项式和二次函数联系联系起来,归纳出b2-4ac

3. 以《教师教学用书》或《优秀教案》代替自己的备课教案

第4篇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已成为实现现代化、信息化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应用多媒体教学的最佳途径。相信技术的使用符合了教育实现消息化、媒体化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迫切要求。通过对远程教育资源在课堂中的使用,我对远程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远程教育资源它含概的内容很多,一节课除了有优秀的课例外,还有很多相关的动画课件、练习题、课外扩展知识。优秀课例也并不能完全应用到课堂上,因为我们是农村中学,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别,他们接受不了高频率的学习活动。如果一味地完全应用优秀课例,学生学习跟不上,只会适得其反。那么,在我一开始想象中的“拿来主义”是行不通的。恰当、合理的选择和使用远程教育资源是我们教师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

素质教育倡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即使你是一个幽默大师,只凭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是远远达不到这个要求的,而远程教育资源恰恰给我们地处偏僻的学生们提供了精神食粮,它通过多媒体画面再现历史故事、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知识,开拓视野,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面对这么好的资源,我想:要用好这些资源,要想成为一名学生都喜欢的好老师,必须掌握基本操作技能,要能够灵活熟练地使用远程教育资源。我应抓住这个好的契机,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的丰富资源,让自己的课堂变得精彩、生动。

有了想法,就有了行动。首先,我克服一切困难,认真学习操作技能。经过反复地操作演练,远程教育的神秘面纱在我的面前一层层的被揭开,完全能够做到从微机中熟练调出远程教育资源,浏览和选取自己所需的资料。其次,切合实际,设计好教学方案。通过听骨干教师所作的远程教育资源使用的示范课,掌握了把它应用到自己教学中的方法。然而,要想充分利用好远程教育资源,并不能一味的照搬、照用,它需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运用。于是,我在备课上下功夫。

第一,在课前把有关这节课的内容要先看一遍,哪些内容能应用到自己的课堂中去,哪些内容较深自己所教的学生难以理解,课件、动画、训练的习题穿插在课堂中哪一个环节更为合适,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在进行备课,设计教学方案。通过合理的安排与设计,使自己的课堂更加生动,既有情景的创设、知识的传授、生动的动画画面激发兴趣,又有多样的习题提高能力。

第二,创造性的使用远程教育资源。远程教育资源给我们提供的只是一些普通的、基本的知识和素材,它给我们教师提供了很多可发挥的空间。每位教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意图选取自己所需的资料片段,达到不同的教学效果。就同一节课而言,它所表现出的形式和效果都是不同的。也许有的教师会说:“使用远程教育这么麻烦,这不是又给我们增加了负担吗?”是的,想充分利用好远程教育资源,我们就要在备课上下工夫,可是我们不用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画图片、找资料了。

第三,只有有效地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才能提升教学质量

丰富的远程教育资源,给我的教学注入了活力。在实际教学中,我注意挖掘远程资源的优势,最大限度的发挥它的作用。第一,我利用远程资源中的图片、背景音乐等素材创设出符合课程要求的情境,渲染课堂气氛,学生都跃跃欲试特别活跃,气氛高涨,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在讲课中适时利用动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第二,利用课件动画素材,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使头疼的书面表达变得形象、生动、有趣。而且,能利用多种训练方法达到练习的目的,学生的练习兴致很高。使练习不再乏味、单调。

经过对远程教育资源的使用,自己从中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我们老师调用、修改网上资源在网上备教案,进行教学设计,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能使老师有更多时间去探索教法、研究学生,因材施教。远程教育资源的运用,使学生的视野开阔了、信息灵通了,变得“耳聪目明”,更具发展潜力;使教师的素质、能力更上了一个台阶,我相信学生、教师会拥有一个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以上是我个人对远程教育的一点粗浅的认识,我希望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和大家一起讨论、学习,让远程教育资源发挥它更大的优势,也让自己能更上一个新台阶,谢谢大家。

第5篇

一、反思目的需明确

教学反思的长远目标,是为了提高教学水平,而近期目标却可以是多样的。可以是上完一节漂亮的课之后,总结其中的闪光点,好好地表扬自己一下,也许会在原有基础上,想出好方法更上一层楼,也许会受到启发想出别一种方法,获得一个新的思路;也可以是上完一节有些瑕疵的课之后,归纳优点和缺点,以便于今后扬长避短;还可以是上了一节很不成功的课之后,追寻自己发生错误的根源,以及今后避免的方法等。总之,反思目的要明确,反思才有价值。

我有一段时间曾经很努力地学习各位大家的教学方法,在网上疯狂地搜索他们的教案或教学实录,打印过厚厚一本,每上一课,都要认真地思考原装设计,然后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情况,对它进行修修补补,改编成自己的教案。慢慢地发现,大家们的想法也并不是无懈可击,从他们文字版和视频版的教案及实录中,我每每都能找到可以改进的地方。如李镇西老师在1997年上《孔乙己》的实录中,曾引导学生共同探讨小说末句的两个词语“大约”和“的确”,这一组看似矛盾的词语,是文章分析的一个要点。李老师借机启发学生,将孔乙己的死归结于他的遭遇和所生活的社会背景。当时我就觉得这个说法有失妥当,孔乙己的死因背后隐藏着的正是本文的中心。我综合了各家的说法之后,归纳出两大点:社会原因和个人原因。社会原因又包括:科举制度的毒害,封建思想尤其是等级观念的残害,他周围的百姓的麻木与冷酷,以丁举人为首的统治阶级的残忍;个人则主要是鄙夷体力劳动,好喝懒做,小偷小摸等。因此我在借用完这篇教学实录之后,兴奋地写下了课后反思:“教案源自李镇西老师的教学实录,与我所搜集到的材料相比较后,我对分析文章篇末两个貌似互相矛盾的词语的分析做了修订,我认为李老师的观点的是不够全面的,或许是由于口语上的表达有所失误,李老师没能将它引导周全。”在反思中,我找李老师的“茬”,目的就是为了自己教学的提升,边学习边挑刺,这是我对鲁迅先生“拿来主义”在行动上的认同,事实证明,这种方式对于教学成长很有效。

现在回头看我那一段时间的教学反思,其中充满了对自己的褒奖,兴奋之情流露在字里行间。因为我是一个乐于在受鼓励中激发强烈兴趣,进而刻苦钻研的人,由于深知这一点,在写作反思的时候,我给自己的努力以诸多的奖励。

二、反思视角要清楚

反思的角度应包括:大师的角度、自我的角度、同事的角度、学生的角度和理论的角度等。每一次反思是从哪一个角度进行省视,或者分别从哪几个角度省视,它们共同指向或分别指向自己教学实践的哪些方面、哪些问题,这给予教者的是一种全方位和多角度的建议。清晰的视角针对性极强,教者因此清楚了如何改变教法、改变指导学法,抑或改变双方的观念认识等来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前几年在做《社戏》公开课时,我设计的教学步骤有导入、作者介绍、自由读、多媒体展示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寻找本文线索、理清文章结构)、合作探究(称为“乐土”的理由)、总结、拓展(说自己的童年趣事)。设计时,自我感觉虽然教学环节比较保守,但是讲课的过程中语言幽默、分析到位、问答清晰,应该是比较圆满的。但是在评课的时候,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指出是一个我意想不到的问题:“你用多媒体展示生字词,只是你认为的生字词,虽然多媒体做得很漂亮,但是缺点有两个:首先多媒体的音乐和画面过于繁杂,我坐在下面就觉得被这些背景干扰得厉害,心思不能完全集中在认字上,教学手段是吸引了学生,但却是副作用相当大的吸引;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你展示的生字词,只是你自己认为的生字词,并不是学生眼中的生字词,你是强加给学生的,你看在读完、拼完之后,学生又提了一些,那才是他们认为的生字词,你不觉得那几个才真正叫做生字词吗?所以有人说教师有三种:一是学生懂了你还在教,二是学生没懂你教还是不懂,三是学生没懂你教懂了。”我一下觉得茅塞顿开,一直在东学西学,学的都是表面,别人使用的这些套路,其实我并没有完全真正明白每一环节起什么作用,只知道借用过来,照着葫芦画瓢,今天听了这位老师的话举一反三,顿时知道怎么去做了,于是在这篇课文的教学反思上,我写下了如下的文字:“很感谢我的前辈兼同事,她今天的点评让我清楚了,我的一切实践活动都应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不能为了方便我自己的教学,方便把公开课上得漂亮,就放弃最根本的学生的立场。”自此以后,我的课堂变得朴实而实用,因为在反思的过程中,我认识了教学的本质。

三、写作反思应及时

教学反思与其他的教学活动一样,都具有及时性。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要及时完成,学生作业要及时改,学生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同样,教学也要及时反思,对于刚完成的教学实践,立刻反思,不仅可以想到课前的设计思路,而且能想到设计和实施时的许多微妙细节,这对于下一次教学活动的准备、执行以及自己教学思维模式的修正,都具有意义,否则,时间一久,容易忘记很多细节,使反思效果大打折扣。有一段时间学校忙于迎检,工作特别多,我既要忙于填写各种各样的表格,还要记得备课,因为开会的时候说,检查组来的时候,会随机听课,虽然没说上得好怎样,上不好怎样,但是自己作为一个多年从教的语文老师,一旦出了什么差错,尤其是万一犯了低级错误,该如何是好?结果真还是怕什么来什么,检查组果然听了我的一节《背影》,课后点评的时候,领导说:最后拓展时,你要求的是回忆自己心目中的父母最美的形象,结果有一个学生举例,爸爸妈妈长期外出打工,自己很少见到他们,只是每年打几个电话,自己很想念他们,说着就留下了眼泪,引来师生的唏嘘。当时我没感觉到什么,还表扬了他,说这个事例并没能说明亲情。但是因为事情太多,我没能及时反思,直到现在,都无法想起当时自己为什么会在拓展延伸部分,没听出学生所举的事例是不应题的,我只记得是有一个特殊原因的,但是一直没能想起来。虽然不能说缺了这一次反思,我的教学就会停滞不前,但是对于我来说这是一次遗憾。

第6篇

【关键词】 集体备课;眼科教学;教学质量

1 眼科教学集体备课方法

1.1 第一阶段 在授课2~3个月前,授课教师向眼科教研室的所有人员收集典型的图片、病历、检验及检查结果等资料,同时授课老师在网上查找相关的资料,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七版《眼科学》为依据,制作多媒体课件及教案。

1.2 第二阶段 在授课1月前组织眼科教研室人员及邀请拟授课班对象的3~4学生集体参与备课。先由授课老师用5 min时间介绍教案:目的与要求(掌握、熟悉、了解); 教材内容的取舍、新进展的补充;基本内容、教学手段、时间安排;重点和难点需要解决的问题授课老师进行30 min左右的课件试讲并进行幻灯片演示。演示完后依据试讲的内容发问卷调查给学生(内容主要是课堂内容的理解情况、教师教学方法存在的缺陷、需要改进的地方等)。由教学秘书记录试讲情况。参加人员对设计方案、课件、试讲等情况进行讨论、质疑、交流、提出问题、完善,授课老师对讨论的内容、意见、建议、学生的反应详细记录。

1.3 第三阶段 在集体备课后,授课老师根据记录的意见、建议完善课件、授课方案等,并写好讲稿交给教研室修改。

眼科教学集体备课的效果自前年开始实施集体备课以来,学生普遍反应能较好掌握授课内容,通过上课能更好理解教材,学生学习眼科学的兴趣提高,理论考核的成绩普遍提高,与以往未采用集体备课相比,教学督导组评价的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其反应由不同资质的教师授课的教学质量差别明显减少。

2 集体备课对眼科学教学的意义

2.1 由于教师年资、教学经验存在差异,教学风格也不尽相同,各有所长,在讲授同一内容时所收到的效果也有较大差异。通过集体备课,可增进教师间的交流,促使青年教师学习优秀的教学方法,吸取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和高职称教师等优质资源的辐射功能,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平台,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基地和摇篮;开展课程集体备课,能督促教师加强对教材教法的研究,引领青年教师尽快熟悉教育教学规律,集中每一名教师的教学智慧,相互取长补短,是促进教师素质共同提高的必由之路集体备课能够较好地起到交流、沟通和协调的作用。同时,青年教师对学前沿热点问题的把握,也能激励老教师学习新知识,从而弥补教师个人备课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提高整体教学水需要教师发挥集体智慧,共同设计科学问题,并根据教学效果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设计作。

2.2 集体备课能聚集教师的集体智慧,实现智慧和资源的共享,尤其通过集体备课组建设的形式来加强眼科教学团队建设,全面优化教学团队教师的整体。通过集体备课活动,增进教师之间的相互了解,创造一种交流、合作、研究的学术气氛,开发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集体备课一方面它可以集中大家的智慧提高教学质量; 另一方面, 也可以把现代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 营造了优势互补、集思广益的良好氛围教学活动[2]。集体备课可以让单一行为的教学活动出现鲜活的局面。集体备课能使教师在沟通、交流、研究、讨论中对备课思想、资源、技术、方案进行再设计、再补充、再创造,进而实现智慧碰撞和资源共享, 实现教师间的传、帮、带和整体业务水平。开展多渠道的集体备课,分工合作,集思广益,无疑是当前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教师集体备课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各位教师备课过程中的不足,取长补短,能不断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集体备课是教师合作研讨和培养教师的一种有效形式。

总之,集体备课对提高眼科教学质量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3 眼科教学集体备课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集体备课时除了教研室的人员参与外,必须有学生参与。学生是教学授课的对象,所有的教学活动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能掌握眼科学大纲的内容,对眼科学常见病能有一定的理解,为将来培养一名合格的医生打好坚实的基础。学生在集体备课时的反应最能体现授课存在的问题,教师最应该在哪方面提高,他们提出的问题对于完善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2 集体备课是以教研室为单位,在研读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共同讨论某一章节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式和方法等,为课堂教学做准备的过程,但开展集体备课并不是取消个体备课,个体备课是集体备课的前提和基础,每位教师在参加集体备课前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熟悉内容,钻研教材,设计教学方案,做好发言准备等,对备课中发现的问题、所做的思考以及心得体会也应记录下来,以便与同行探讨。集体备课是对个体备课的提升和完善,集体备课不能代替个体备课。

3.3 教师对集体备课所提的建议不能采用拿来主义的态度,不能机械照搬集体备课的内容,须对集体备课提出的问题进行认真思考、探索,结合个人的特色、风格,加以完善。授课结束后,教师对集体备课的效果需要进行反思、评价,对集体备课可能出现的缺点进一步修改、完善。

参 考 文 献

第7篇

然而凡事皆有其两面性,如果片面夸大多媒体网络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就会偏离了课堂教与学的实质。不少教师自视扔掉了粉笔,握住了鼠标就是更新了教育观、解读了新课程,盲目追求看似迭起的课堂假象,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非常态行为,非但不加以批驳,反而人云亦云,亦步亦趋,这种现象在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中可见一斑,对此我们着实应该伫步反思,引以为戒。

一、高中英语课堂教学“非常态”教学行为的表现

(一)拿来主义,风起云涌

网终技术迅猛发展,工具型、资料型、开放型的教学平台日益成为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的发展方向。网络上充斥着许许多多带有学科特色的教学平台、多媒体资料库、素材库、课件和试题库等,其质量参差不齐。也许是由于日常教学工作相当繁重,也许是制作课件在构思、搜索、准备上要花费太多的时间、精力,因此很多教师往往一看到网上有内容相关的英语课件,就全盘接收,下载为己所用,不知不觉中成了多媒体网络技术的顶礼膜拜者,网络资源的拿来主义者。孰不知学情不一样,再优秀的课件也不一定适合每一个教师、学生乃至每一次课堂教学。

(二)蜻蜓点水,囫囵吞枣

新课标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但有些教师过于求多求全,运用网络资源,收集了大量的课外知识,构筑不同的任务,浓缩了学的过程,过分强调在“做中学”的“做”,超额设计了一系列的拓展练习任务。学生忙忙碌碌地“为做而做”,教师无暇顾及学生的“学”。例如,有的教师让学生根据地图设计问路对话,每个学生的思维角度、思维品质、思维方式本来就各具特点,对话设计的过程中,必定会出现不同的认识结果,教师只有留出充足时间让学生讨论、展示,使课堂变成思想交锋、合作学习与互相竞争的场所,让每个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得到不同程度的价值认同,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升。但小组合作活动不到两分钟,刚刚进入状态,教师就示意学生stop,准备示范对话,学生连思考的时间都没有,要么答不上,要么按事先准备好的答案读一遍。一堂课就这么草草收场。教师为了完成那些体现新课标旨意的“任务”,忽略了最为重要的完成任务的过程,而师生、生生探究合作、共同发展的教学互动过程才是新课标所倡导的。

(三)主导突显,主体淡化

凡是公开课都选择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每个教师都会精心准备课件,把每一个教学步骤,每一个设计好的教学任务通过多媒体辅助演示出来。粉笔、黑板等早已失去其应有的教学工具的地位,成为了教学观念落伍的代名词。既然任务已设计,而且每个任务都是环环相扣,教师在课堂上就很注重引导学生顺着既定的任务链走,不敢越雷池一步,更不敢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否则这被激活的思绪又怎能收得回?这课件还怎么演示下去?这些教师在教学任务的设计上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在教学过程中下意识地利用了对学生调控支配的权利,以课件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主动性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二、多媒体网络技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再定位

(一)明确目的性

教师首先应该明确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运用,目的是创设一个集图像、声音、动画和文字于一体的语言教学情境,因为多媒体具体图文并茂、声像俱备、容量庞大的优势,能适时呈现教学内容,展示课堂语言实践活动材料,链接教学环节,补充相关主题的背景语料,通过听、说、读、写,让学生接触更多的语言材料,营造浓厚的学英语的课堂氛围。教师应借助多媒体,通过各种感官综合刺激学生大脑,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开发自己的创造力,使课堂教学快节奏、大容量、高效率地进行,避免为课件而教、为课件而学的本末倒置的“非常态”教学行为。

(二)讲究科学性

正确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开发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要讲究科学性,妥善处理人与多媒体网络技术、网络教学资源的关系,教师、学生通过有效的多媒体网络技术获取网络教学资源,再将网络教学资源反馈给课堂教学,实现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在网络资源的开发、甄选上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向学生推荐实用有效的教学网站;在网络资源的运用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重视探究学习的过程,构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探究和交流的发展空间,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由可能变为现实。

三、基于网络的课堂教学对英语教师的再要求

(一)学无止境 教无定法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要重视理论学习,把教学理论水平的提高与课堂教学实践结合起来。认真学习新课标,解读新课标,树立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学观念和教学策略。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以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和根本目的,引导学生乐学善思,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把接受式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有效地结合起来。

反思不是抛弃,反思是为了发展、为了进步。教师要对新课程相关内容进行深刻反思和全新理解,养成撰写课后反思录的习惯,把教学中的经验、收获、不足、困惑记录下来,进行研讨、改进。冲破传统思维定势的束缚,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吸纳网络资源,博采众长,边学习、边反思、边实践、边提高,不为教学框架所困,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二)提升信息知识和技术素养

第8篇

关键词教学实践知识 积累 模型 网络平台

1 基于网络平台的教学实践知识积累模型

基于网络平台的教学实践知识积累模型中,将实践知识积累分为两层:一层是个人实践知识积累;另一层是团队实践知识积累。个人实践知识积累是团队实践知识积累的基础,没有个人积累就不会有团队实践知识积累。个人实践知识积累的范围很广,包括个人教学设计、个人教学反思、个人教学叙述、个人规划、听课感想、个人论文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工作中一点一滴的积累,最后展示到网络平台上。团队积累依赖于个人实践知识积累,在开展各种团队活动时,把团队成员个人的知识扩散到团队每位成员,使团队成员每人都拥有其他团队成员的实践知识,通过将各种活动资料上传在教学实践知识管理系统上,使各个教师都可以自己学习,从而达到积累。团队积累是个人积累的提升,通过团队活动可以筛选个人实践知识的精华部分,通过分析、讨论、评价,使得教学实践知识更合理、完善、系统化。

2 个人教学实践知识积累的实现机制

在传统环境下,不论是过去的教师还是现代意义上的教师,虽然他们都能从前人文献、师徒相传、教学观摩、教学实践等活动中积累具备个性特征的教育专业知识,而这些知识常常被认为是无法重复和再现,但是把这些知识通过网络平台记录下来,就可以实现重复和再现,最终达到共享,从而使整个团队都得到提高。

教学实践知识积累网络平台的设计原理是基于教师的个人工作室,教师登录后,就进入了个人工作室,进入个人实践知识积累模块,包括个人项目规划、教育博客和个人档案。

2.1 教育博客

Blog是个人或群体以时间顺序所作的一种记录,并且不断更新。Blog之间的交流主要是通过回溯(TrackBack)和评论(Comment)的方式来进行的。用户可以以网络日志的形式简单快捷地自己的心得体会以及日常记录,轻松地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并进行丰富多彩的个性展示。博客的核心特征有五点:个人性、即时性、开放性、拿来主义和交互性。教师可以用博客来发表自己的教育反思、教学叙述、班主任日记等。

2.2 个人项目规划

网络平台中提供了个人规划模块,主要用来对规划项目的制定,包括个人成长规划、课题规划、教学规划等。个人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规划主题、规划时间段、规划任务和目标。在规划任务和目标中,要求把目标与任务写细致,按要求规定某个时间段完成某个具体的任务。制定进度计划主要是确定项目的开始和完成时间日期。在完成项目规划书时,有学校组织的专家团对其审核,再审核通过后,展示在系统中。

3 团队教学实践知识积累的实现机制

3.1 协作备课

备课台是在支持个人完整的备课活动基础上,实现教师之间的协作备课。协作备课是教师通过在线编辑器直接实现的,每一次参与的修改都是在原有备课基础(下转第179页)(上接第106页)上,用不同颜色的文字呈现,且保存在资源库中的历史版本。为了实现资源的主动推送功能,在协作备课模块增加了标签(tag),可以使得备课成果得到及时的关注和应用。历史版本比较除了协同创作功能之外,还可以监控每个教师贡献的重要机制,而且在特别每条修改记录都需要说明原因,促进教师的鉴别和反思能力的提高。

3.2 视频案例分析室

教师实践知识多是隐形的知识,仅仅依靠文字的描述很难呈现,需要借助教学视频。一些学校已经意识到教学视频案例分析的优势,采取定期把教师召集在一起,观看视频录像。在观看公开课、示范课或评优课的录像过程中,优秀教师和普通教师一起边看、边评、边议,面对面地相互切磋、交流研讨、反复研究他人的成功与失误,在讨论甚至争论的过程中,迫使教师多听、多想、多问和多做。

为了让教师能够应用视频案例分析功能,充分利用系统提供的各种信息技术机制,我们设计了以下的实施策略,我们称之为构建视频案例分析室。教学视频案例分析室里保存着大量优秀的视频,这些视频都是本校教师自己录制而成的。每个教学视频构成了独立的案例分析室,这些独立的案例分析室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视频播放室,视频播放室主要是用来播放视频,并且包括一些评论;教案展示室主要是展示教学设计;教师反思室,教师观看优秀视频后,对自己教学的一些反思;教师评论室,主要呈现对视频的评论信息。

3.3 协作团队

协作团队的建立是群体积累的重要方面,是学科建设依托的载体。根据立足现行的基本教师组织方式,我们将团队分为三类:自由讨论组、学科教研组、课题研究组。自由讨论组讨论的内容比较广泛,可以是各种各样的类型。学科教研组主要是讨论与教学相关的内容,课题研究组成员讨论相关的课题知识。

系统为每个团队开创了一个独立空间,团队所有的活动都将在空间内开展。为了更好的管理,团队的资源又可以基于各个活动进行整体。每个团队空间都包含不同功能模块,如公告、友情链接、活动图片、即使讨论、博客、协作备课、视频案例、交互问答、上传成果。系统设计者以一种非常灵活的方式供团队管理人员来创建个性化的团队网站,方便地管理团队事务。希望能够在虚拟的环境中创建一个个教师实践共同体,以团队模式在具体的教学研究情境中促进团体教学实践知识积累。良好的团队发展模式应该建立在合理的团队分类及丰富的活动载体之上。

4 小结

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实践共同体环境,把教师推向研究的前台,可以促进教师共同体内实践知识的积累和共享,以及教师自身实践性知识的提高,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实践意义,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一种新途径,也使学校教学特色的建设构建了良好的与现实环境相结合的虚拟环境。当然,教师要想完全积累自己的实践知识,就要改变传统的习惯,以新的理念和参与方式主动尝试,积极实践。

本文是浙江省大学生科研创新团队资助项目[项目编号为:2010R404056]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王录梅,席琴.教师实践知识:涵义、意义及其建构途径[J].教师教育,2009(10):14-16.

[2]杨骞.基于教师实践的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科学,2007(6):54-57.

第9篇

公开课的网络定义是指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一种面向特定人群作正式的公开的课程讲授活动。每次活动,主题鲜明、任务明确,除了学生参加听课外,一般还有领导及其他教师参加,是教师展示教学水平,交流教3552635学经验的一项有益的研究活动。北师大教授裴娣娜指出,公开课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当时开设公开课的目的和对象都很明确,即请中小学骨干教师、特级教师为高师院校学生作学科教学的示范课,属于职前培训的性质。20世纪80年代初公开课走入中小学,成为中小学教师从事课堂教学研究的一种观摩、交流形式。公开课教学又称“观摩教学”,是教学的一种特殊形式,供教师与有关人员观看、聆听并进行评析的教学活动。其目的为探讨教学规律,研究教学内容、形式、方法和评价,或推广教学经验,进行教学改革试验。

当下公开课往往被用在教师优课评选、职称评定、竞争上岗、招聘教师以及学科组教研活动中。一所学校每学期一般开设1―2次,很少学校把它作为经常性的活动来开展。实践表明,如果能把公开课作为一项“常态课”来抓,形成一定的运行机制,有一套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那么对教师专业成长、业务素质的全面提高一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体育公开课的开设,把组织公开课教学作为“常态课”来对待,形成制度化。每人每周都要安排体育教师开设公开课。实行“城乡联动”,由县教研室体育核心备组负责。各学段的核心组成员都是由县级以上的学科带头人或者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高级职称的教师担任,每人分片包干,具体负责集中备课的时间及地点、公开课的时间安排、听课人的确定、评课的时间及地点、月总结报告的撰写等。学期末由教研室统一组织,进行“大比武”。对成绩突出的核心组成员进行表彰,对成绩排后的核心组成员进行末位淘汰。对每一位体育老师、每一所学校都要考核。考核结果通过教育局网络平台向大家公布。

一位江苏省特级教师来我县指导体育教学工作时说过,公开课不应局限于学校中的少数人,而应该让所有的教师都来上公开课。不分年龄大小、不分职务高低,让全县的所有体育教师“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在教学方法上鼓励“百家争鸣”、在教风上鼓励“百花齐放”,使公开课成为一条促进体育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

每位上公开课的教师都要通过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反思这样一个过程,每一个环节认真程度,将直接影响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

一、备课的过程就是提高的过程

有人曾形象地把公开课比喻成一个“舞台”。我们为每位教师搭建这样的“舞台”,让教师们有“上台表演”的机会。一名教师要想把公开课上好,就要去准备,就要去思考。如果我们没有设这样的“舞台”,那大家很可能随便几句“小调”一堂课就能过关,也无人问津。有了“舞台”教师们就要练真功夫。“练功”的过程,就相当于我们为上公开课思考、准备的过程,也就是备课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书到用时方恨少,教师为准备一节公开课,不知要去查多少资料,不知要去请教多少人,不知要对教案修改多少遍。一次次的试讲,一次次的反思,一次次的创新,不练这些真正的“功夫”,哪来台上精彩的“一分钟”呢?所以说,备课的过程就是提高的过程。

二、压力的过程就是提高的过程

原来,很多学校公开课主要是由经验丰富的体育老教师上,年青体育教师除非是极其优秀的才有机会。大多数的年青教师无缘公开课。学校不给机会,自己也不积极参与,无任何压力。有的学校做法相反,年青的体育老师需要锻练,上公开课,而年老的就无缘了。现在不一样了,我们要求人人都要上公开课,周周都要有公开课,让全县的所有体育教师都有机会,从而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给他们挑担子,给他们加压力。每位教师都有天然的惰性,如果没有压力,平时的“常家课”一般是过得去就行,很少说哪位老师为准备一节课而几天日不甘食、夜不能寐的,大量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白白浪费掉了,而要上公开课就不一样了,从决定上公开课之时起,大脑就开始紧张起来了,每时每刻都在为如何上好公开课去思考。能利用的时间都利用了甚至是寝食不安,彻夜难眠。表面上看这些教师是增加了负担,其实这种负担对教师是必要的,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正是这种压力才使教师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资源、教学资源和才智资源,较快地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三、听课的过程就是提高的过程

我们组织的公开课,在核心组成员的安排下,分片所有体育教师人人参与听课,大家把听课看成是向他人学习,提高自已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的好机会,同时也是硬性要求。所以老师们个个谦虚谨慎,全神贯注,听、看、记、想,全面结合,以便最大限度地捕捉到授课者教学的闪光点,起到取人之长的目的,学会“拿来主义”。

四、评课的过程就是提高的过程

“井底之蛙”怎么也不知道天有多大,“闭关自守”永远也不可能有发展。“上台表演”是一大进步,“表演结束”还要听听观众的意见,听听专家的意见,这才是更大的进步。这节公开课成功在什么地方,哪些地方是亮点,哪些地方还显不足,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等等,专家和同行们评课的过程就是提高的过程。我们教师的专业成长是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实践证明,近年来通过公开课的历练,我县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特别是教学能力提高最大,专业化素质成长惊人,一大批优秀教师正是在这无数次开设公开课的成功、失败中慢慢成长成熟起来的。近年来我县体育教师中获国家二等奖一人次,省一等奖8人次,省二等奖20人次,省三等奖5人次,市一等奖20人次,二等奖30人次。各级各类或获奖总数500余篇。

参考文献:

第10篇

如果对过去一段时间的研究作一个阶段性的反思的话就不难发现,在课题面临的种种问题当中,如何找准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最佳结合已成为研究的重点与难点,而这种结合的关键似乎又更明显、更集中地体现在课件的设计、制作与运用上。因为课件虽然只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但如何去设计与运用它却直接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体现了教师、学生、教材、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关系,而这恰恰是探讨新型教学模式的关键,也正因为如此,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经常产生的种种怀疑与争论,都最终不约而同地集中到课件上。

可以这么说,由课件引起的众多讨论,已超越了课件本身,而涉及到了课题的一些实质性的问题,对课件的研究也已经成为课题研究中提纲挈领的关键。对课件认识的程度,直接影响到课题研究的进展。如果我们对课件设计、制作、运用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能够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那么下一步的研究将会顺利得多,但是反过来,它也可能成为影响课题继续深入、推广下去的瓶颈。就目前的情况看,课件已经成为课题研究推而广之的拦路虎,许多对课题的怀疑、观望或者是望而却步大多是由课件直接引起的,即使是勇于尝试、有志与此的一部分人,也由于“想说爱你不容易”的种种艰辛与困惑,而影响了前进的脚步。但与此同时,全国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力度,语文教改的强烈呼声,课题研究继续深入的势头,显示了现代教育不断前进的步伐。加强对课件研究的迫切性已不容置疑,正是时候了。

因此,笔者认为,现阶段课题要想有所突破,也许可以先从课件入手,搞清其在课堂上的作用,与学生、教师、教材等教学因素的关系,进而明确课件设计的原则,运用中的定位,然后才可能在教学模式的探索上有所作为。在对这诸多问题还没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之前,似乎还不宜急于重构新的课堂关系,否则力不从心,漏洞百出不说,更可能使本来探索过程中正常出现的一些问题被夸大,影响自己更影响其他后来者的信心,阻碍研究的步伐。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本文试图换一个研究的角度,从现代教育技术介入后,新的课堂关系中的矛盾焦点——课件入手,提出一些问题,希望能从中理出一些头绪,即使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也许籍此一斑而窥见全豹,进而解决问题也未为不可。

对现状的反思

纵观语文教学软件的来源,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计算机公司与教育部门合作开发的软件,此类软件基本以课本为蓝本,与电子课本没有本质区别。而且这类软件大都以学生学习课堂所要学的教学内容为主,以学生能够顺利通过考试为目标,很难说这些软件究竟对学生的学习起了多少作用。也有些公司找一些著名的中小学合作,投入很大,希望能够出品面向教师的帮助教师讲课的精品课件,但由于课件的通用性差,软件运行时不容易随时修改或加入自己的想法,因为教无定法多数教师不愿意使用这类软件,对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更是如此。(1)

那么另一类由语文教师自己开发的软件又如何呢?费时、耗力且不说,从已开发出的软件质量上看,由于计算机编程人员对学科缺少了解,脚本又不容易说清楚,有些教师虽然有教学经验但不大明白计算机能做什么,所以软件脚本就不会比传统教学有很大突破。即使不存在上述障碍,由于新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有些教师囿于传统习惯与观念的影响,对课件的认识还不深,因此,课件制作或旧瓶装新酒,仅停留在教案+板书+资料的层次上,缺乏针对性,缺少说服力,课件在质量上也很难有所突破。

由于课件质量差强人意,就必然导致课堂教学远不能达到预期效果,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课堂上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课堂上协商、合作、讨论也热热闹闹地进行着,但学生和教师都抱怨自己患了“失语症”,被剥夺了话语权利。的确,面对这样一个涵盖了教案、板书、教材的“全能”课件,还有什么可说的呢?于是有人戏称:学生在课件中漫游,教师在讲台上手足无措,只有电脑忙忙碌碌,电脑成了插足的“第三者”。这样的课堂与传统教学没有本质的区别,甚至不如传统教学。

由此,有人就提出了以下的质疑:在一些优秀教师的课堂上,尽管主要是由教师讲授,也没有运用任何现代教学媒体,但教师绘声绘色、出神入化的讲授过程,依然能够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学得津津有味,生动、活泼、主动。那么,现代教育技术是否是语文课堂的必需选择,教学的最优化是否只有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才能实现?培养创新人才,建构新型教学模式是否一定要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

其实,这些问题已无须回答,但这样的质疑值得我们重视,其中反映的一些问题值得思考。首先,从上述疑问中可以看出,要在语文教学中普及、推广现代教育技术,那么,现代教育技术如何显示其在语文教学(特别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优势的问题就无法回避。这是课题研究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课题研究的关键.不解决这个问题,课题研究就很难再向前推进。虽然“四结合”课题准确地抓住了传统语文教学的一些弊病,并明确地提出了研究目标,但建构主义理论也好,现代教育技术也好,任何一种理论或技术都无法不经实践的检验、辨别与改进,拿来就用。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中曾谈到:“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现代教育技术要想被语文课堂教学所接受,也必须经过这样一个“为我所用”的占有、挑选的过程。事实已经证明,建构主义虽然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先进的教学观念,但其本身的理论局限、现代教育技术的利与弊,语文学科教学的特殊性,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关系的变化,决定了一些先进的教育技术或教学理论还无法在语文课堂上直接套用,这就使课题研究面临一系列复杂问题,造成了课题研究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要解决问题就必须调整研究的思路,课题必须首先立足于语文学科教学研究,依托当前素质教育的大背景,明确语文教改目标,有选择地吸收、融会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以现代教育技术为突破口,从而实现对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突破。这不仅仅是说法的变化,而是一个思路的变化,立足点的调整。

其次,教学媒体的现代化不等于教学最优化,教学最优化的决定因素不在于使用哪种媒体,而在于教师所持的教育观念。 “如果在使用现代教学媒体时,依然以落后的教学理论作指导,采用落后的教学方法,只是向学生灌输知识,那么就从原来的教师的人灌变成电灌或人机共灌。”(2)现代教育技术的功能再强大,也只是一种技术手段,只是为语文教改提供了一种可能,但它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不能包揽一切,喧宾夺主,对它过分的依赖,反而会失去人的主体性与主动性,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课堂上各自的角色定位,学生的主体、教师的指导地位不能动摇。优秀教师之所以教得好,关键在于能够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调动起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最好是激情)、主动性(知识之内在逻辑的魅力以及知识对学生当前和今后发展之价值的吸引力)。因此,即使此时仍然只是教师的讲授,但此刻的教与学和后者的教与学可以有本质的不同,其根本区别就在于教与学的立足点是学还是教。优秀教师是把教师的教融化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了,教是手段,是为学生更好地学。成功教学的关键在于如何激发起学生主动建构的欲望与兴趣,如何引导学生步入知识的殿堂。这就使得课堂从单纯对学习结果的关注转移到对学习过程的关注上来,这看起来是视线的移动,但却是一个实质性的转变和观念上的飞跃。传统教学之所以备受死板、僵化的指责,也在于课堂对学习结果的过分关注,忽视了学习过程对学生学习的意义,扼杀了学生的主体意识,造成了诸多恶果。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两种成就动机,一种力求成功的动机,一种是避免失败的成功动机。(3)由于学生在智力结构和发展水平上是有差异的,其成长环境和各自经历不同,他们在学习上所能达到的程度也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在协助学生设立学习目标时一定要根据学生自身的最近发展区而定,不可强求统一,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立不同的学习目标,采取分层推进、分类指导的方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经过努力后,都有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当人把精力放在关注自身的努力时,他就不在乎别人怎么评价自己,不关注自身的努力时,他就不在乎别人怎么评价自己,不关注一时的成败,他明白,自己每付出一份努力,都是在朝向目标前进一步,因此,即使面对困难,他也不畏惧,也要设法克服,为了实现目标,他敢于尝试错误,敢于探索,所以他的努力、态度是积极的,学习起来是主动的,这时的学习动机是持久的、内在的.同时,对学习过程的关注,其意义还在于让学生把学习作为其提高人生质量的追求。关注学习过程,就是要优化学习过程,学习过程得到优化,自然就优化了学习结果。因此,必须把我们的着眼点转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上,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体验。

这种对学生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视,体现了人本主义全面发展的主张,对学生内在的、持久的学习动机的激发,正是培养创造精神的前提,而学习过程中尊重个体差异,培养个性发展的重要环节——分层教学,恰恰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所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的交互功能,是传统教学中无法实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情境”的创设,强调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会话”,就是强调反复交互。

对课件空间的探索

由此,我们可以尝试给作为交互的焦点——课件的功能和定位作如下描述:课件不应仅仅是一个静态的呈现学习内容的容具,它应该是关注学习过程的一个具体体现,是可以激发起学生主动建构的欲望与兴趣,引导学生步入知识的殿堂的一个动态的,具有强大召唤力、启发性的,可以从中不断衍化、生成新的思维结果的无限广阔的空间。它应该是点燃思维火花的导火索,是打开世界的一扇窗户,是学生探索学习的抓手,是点石成金的金手指,是尽情创造、实践的自由乐园。这个空间应该有活泼的流动的思维,有鲜明生动的个性,有植根与人文精神的人伦情怀、人性感受,有情感交融、回肠荡气的人化情境……

这种对空间的呼唤,首先是出于对学生学习主体的尊重,创造意识的呼唤。对于创新人才的含义,何克抗教授曾经作过精练的概括,创造型人才=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创造实践能力+有意义的独特产品(观点、作品、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必须先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个人意识,使学生从教师、教材乃至课件的话语权威中走出来,先要有可想,可说、可做的自由与空间,然后才能有敢想、敢说的主体意识,才能有鲜明、独特的个性话语,进而才有可能产生有意义的独特的观点、作品、方法。目前,许多学生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已习惯于接受现成的结论,如果课件中结论性的东西太多,学生就很难超越现有结论有自己的思考。另外,当课件着眼于思维的引导、实践能力的训练,着眼于教会学生学习时,课件的启发、引导必然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搅动学生的思维,唤起学生更活跃的思想,也就可以有更多的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或结果产生。这样动态的、可以不断衍生的特点造就了课件对学生的召唤力,而其召唤性的大小,应该成为衡量课件质量高下的一个重要标准

对空间的呼唤,更来自于语文学科本身的认识特点。语文课本中的文学内容占70%,语文课的主要活动——阅读、欣赏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真正的作品总是具有极大的混沌性、模糊性,包含多重的(甚至是开掘不尽的)意义,有的“意义”甚至是可以意会不能言传、无法明晰化的,作品的价值是要在读者的创造性的阅读中去实现的。也就是说,文学的本性决定了对它的理解、阐释必然是多元(甚至是无穷尽)的,而且随着阅读对象,时间、空间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而文学的魅力恰恰也正在于此:真正的文学作品总是常读常新,并且给阅读者带来真正的创造性发现的喜悦。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中学语文教学,指导学生阅读文学经典名作,对于启发正处于成长期的青年学生创造性思维与艺术想象能力,具有特殊的作用。

正是由于每部作品为所有的读者都提供了一个可供多方解读的空间。因此,教师、课件对作品过多过细的分析解释无疑是多余的,吃力不讨好,这种过度的关怀反而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的侵犯,它剥夺了学生想象的权利,限制了学生的解读的空间,甚至可以说它剥夺了学生阅读的乐趣, 更束缚了学生的创造与个性,这不仅不符合阅读的一般规律,更与培养创造精神的基本出发点背道而驰。

但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学生是一个不成熟的读者群,是需要培养的读者,他们的阅读和审美既要尊重更需要引导,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以及课件的话语权利就在这里体现。

这样的课件相对于那些大而全的课件来说是有缺陷的,在内容上不全面,然而这样的缺陷是必需的,也是有价值的,因为它更有针对性,针对不同的文体,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特征,选择学生最需要而仅凭教师或传统媒体无法达到或更好解决的问题,或创设情境,或学法指导,或学习点拨,或人机交互……只有针对性才有实用性,课件不再是在课堂上到处开花,面面俱到的“全能选手”,而是课堂上的一个或几个兴奋点,兴奋学生的思维,兴奋教师的教学,使平淡处生奇,使无疑处生疑。也只有针对性才有灵活性,课件不再仅仅是课文的阐释,资料的展示,方法的罗列,而是提供了一个可供多方解读的空间,学生的思维是自由的、活跃的,更是有目的的。如此,现代教育技术不可替代的独特的作用才能充分显现。

课件本身必须依赖于科学技术而存在,但是我们应该警惕在人文学科中,不能让科学主义的力量将语文的人文精神消解,要充分地利用科学,就要对科学进行合理的限制。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既有创造性,也有破坏性。这种警惕不是没有道理的,在对语文教学的各种反思与批判声中,就有“限制科学主义,张扬人文精神”的呼吁。几十年来,语文教学的失误之一就是科学主义的泛滥,人文精神的消遁。当然语文教学可以用科学理性的方法进行量化,分步骤,摆序列,循逻辑等,但科学主义的理性方法永远不可能彻底清晰地解决语文教学的复杂性,不可能根本解开语文教学之谜。(4)过度追求教材体系的逻辑化、教学点的细密化;教学方法上对语言和内容的透析化、准确理解化;语文知识完全量化;语文能力的训练层次化;语文考核测评的标准化等等,科学理性的剖解越深入,就越背离语文教学的本质。 “人文学一般并不能单纯地从逻辑概念和逻辑上来解释,而总是更多地与某种‘先于逻辑的东西’相关联”。(5)语文在本质上强调人的情感,人的体验,总体特征趋向于综合整体、动态化、无规则、无序列、内隐和模糊。

只有当科学的理性方法在人文精神的领导下,去创造人化的情感空间,才能使科学为语文所用,现代教育技术才会与语文课堂真正结合。从这个角度看,课件的空间不仅是自由的、流动的,更应该是模糊的,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唯其是动态的、模糊的,才可以不断衍化、生成新的空间,才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的神奇力量去构造气韵流转的人文环境,使学生透过科学的眼睛去体验、去感悟,体验生命的情意,感悟生活的多姿……以有限的空间唤起学生无限的求索与创造。

这样的空间需要利用课件来营造,但课件本身无法生成、衍化,只有在课件与教师、学生(主要是学生与课件)之间的不断的交互、对话中,学生的思维空间才能不断被搅动、被拓展,课堂才能有充满活力的思想涌动。课件的生命力要靠交互来激活。这种交互一方面来自课件的交互功能,另一方面来自课堂的交互设计。前者属于课件的设计问题,后者属于课件的使用问题。

对课件的使用更集中地体现了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媒体之间的关系。对于教师、学生、课件这三者的关系,可以打一个比方来说明,如果说学生是一只展翅高飞的风筝,那借以放飞的长线就是课件,风筝飞得有多远多高,就看教师手中的长线能放多长,又如何控制。“海阔凭鱼越,天高任鸟飞”,课件走入课堂后,教师并不是放弃了对课堂的控制,而是利用课件达到了更高明的控制。这种控制以给学生更多自由为目的,更有随机性,更有创造性,也更富挑战性。

参考文献

(1)唐 玲:《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软件》

(2)桑新民:《技术——教育——人的发展》

(3)马利文:《关注学习过程》

第11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职中文;教学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着当下基层社会大众的生活方式,使得借助网络进行自我素质改造变得可行。对于高职院校来讲,更应该紧跟时代步伐,适时地将以往填鸭式中文讲解方式,并将信息技术灵活融人课堂之中,争取为今后各类中文教学思路拓展奠定深刻适应基础相信长此以往,必定能够为学生中文课程研习兴致提升和身心健康发展,创设足够合理的适应引导贡献。

一、信息技术与高职中文教学相融合的优势

高职中文教学大纲中要求,中文教学要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汉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与思维发展,提升学生的中文实践及实际应用能力,要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与继续学习奠定基础,同时要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及文化素质,以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培养高质素的应用型人才。显然,传统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这些教育教学要求,而信息技术可以通过文本、图像、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呈现中文教学内容,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课堂内容,延伸中文学科知识等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的出现及应用极大地缓解了高职中文教学中面临的各种难题。

二、在高职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

(一)对信息资源的积累与运用缺乏合理手段

部分教师接受新技术的意识薄弱,面对海量的网络资源,往往不知如何积累整合。或是全盘“拿来主义”,直接从网上下载课件、教案,不懂得结合实际课程要求进行适当的取舍与优化。或是不能根具体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而是随意拼凑,逻辑性较差。无论是哪种情况,都说明教师缺乏合理利用与积累数字化资源的实践,最终都无法达到提升中文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教学过程过度依赖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引入为高职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工具与教学形式,但与此同时,由于一些高职教师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误解,出现了教学过度盲目依赖信息技术的情况,忽视了与传统教学方式的结合,将教学文本、教学内容置于一旁。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中过度求新求奇,容纳过多的教学内容,表面上看似扩大了教学内容,同时还利用了信息技术的声频、视频等功能,但是却使得课件没有重点与核心,也没有体现出情景教学、互动教学的优势,最终反而适得其反,使信息技术应用对中文教学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重“教”轻“学”

从当前高职中文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情况来看,绝大多数教师仍是以自我为中心,过分强调教师“教”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学生“学”的必要性,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在某些教师看来仅仅是省去了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堂板书的环节,而在实际使用中成为课件的“播放者”,导致多媒体课件在中文教学中只辅“教”,不辅“学”,忽视了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互动与情感交流,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受限,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最终也无法实现信息技术在高职中文教学有效性提升中的作用。

三、信息技术在高职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一)利用网络平台引导课前预习。

信息化时代,无论是教师教学,还是学生的自主学习,都应充分合理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于网络搜集与教学或自学相关的资料文件。因此,教师要能够巧妙利用网络平台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提前获得与本节课程内容相关的作品背景资料、作家资料及文章结构分析等,并做好预习笔记,以便于师生在课堂上交流。此外,教师还可充分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微博、微信、QQ等为学生提供课前预习的思路,如需掌握的字、词、句、作品的写作背景等,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预习。学生熟悉这种预习流程后,也就会慢慢养成预习的习惯,并在网络的海量资源查找中扩宽自身知识面,激发中文学习兴趣。

(二)创设多种中文教学情境。

创设情境是提升高职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利用信息手段创设情境能够有效提升情境的逼真性与生动性,通过不同的情境可以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清晰、更轻易的理解课文内容。本文根据信息手段下情境的不同作用,将“情景”分成“导入情境”、“真实情境”、“合作情境”。导入情境是指利用音频、视频等信息资源创造生动的画面和声音以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真实情境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与教学内容与主题相关或相近的情境,让学生在这种逼真的环境中加强对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思考,从而更好地去学以致用;合作情境是指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微博、微信、QQ等网络交流工具为学生创造一种师生相互合作、生生相互合作的情境,针对某一相关主题实现合作学习,以此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与团结合作能力,这对于学生中文知识自主学习及实践能力的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创新高职中文教学模式。

在高职中文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可以通过动态地展示问题,让同学们更形象地看到问题的结论。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更加准确、深刻的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比如基于“翻转课堂”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创新,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提问问题为主线的教学方式,从而达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目的,进一步大大提升了中文教学的效果。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作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推动力,在高职中文教学中的应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它可以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模式的创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便利,最终达到有效提高高职中文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水强.论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e(22):112-116

第12篇

当下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不顾自身的教学特点和学生情况,一味照搬网络资源及参考资料上的教学思路,模仿套用他人的教学设计,“克隆”出一节节雷同的课堂。而有价值的教育必然是贴近学生实际的教育,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创新和富有个性的借鉴才能有效地实现教学价值。

那么,是什么衍生了“克隆课堂”?

一是老化的观念。观念是改革的先导。尽管新课改已实施多年,但许多教师的观念并没有跟上改革的步伐,或墨守陈规,或“穿新鞋走老路”。例如:缺乏课程意识,认为学科教材就是学科课程,课堂教学局限于文本解读,课程拓展不够;缺乏生成意识,课堂教学局限于课前预设,“绑架”学生的思维;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课堂教学局限于师问生答,碎问碎答充斥课堂等现象。由于观念老化,许多教师缺乏探索、创新的意识,生吞活剥某种教学模式、优秀课例,形成了“八股”式课堂,落入“克隆”的窠臼。

二是异化的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本是集同学科教师的智慧,相互协作,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好方法。但是,有些学校误读了集体备课的本意,一味地追求“统一”和“集体”,更有教师把集体备课当成减轻备课压力的机会,使集体备课异化成“各人备一节,复印大家用”或者“网上复制,稍作修改,共同使用”,以致出现了雷同的课堂。

三是泛化的资料。当前,市场和网络上的教学参考资料琳琅满目,学校配备的教师用书品种齐全。这些参考资料从教材分析到教学设计面面俱到,教师备课乐得省时省力,照搬套用现成的“优秀教案”,下载并使用相同的教学课件,结果造成了“同课同构”课堂,这种现象不在少数。

四是神化的课例。新课改以来,各类研讨课、观摩课、示范课、优评课层出不穷,为教师送去了各种“经典课”和“示范课”。部分教师对这些优秀课例奉若神明,不加以区别和筛选,也不用借鉴和学习的态度来对待这些优秀课例,而是一股脑儿地接受、模仿,从而“克隆”出一节又一节类似于“近亲繁殖”的课堂。

教学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有价值的教学必然是贴近学生实际的、创新的和富有个性的,必须是为学生素质的提升和个性化发展提供积极支持的。因此,生搬硬套、甚至东施效颦的“克隆课堂”必须予以拒绝,让课堂富有个性,充满生机。这要求教师做到:

第一,潜心解读课标。教学方式转变之难,难在思想观念转变;转变思想观念必须从潜心解读新课标开始。课程标准规定的是国家对国民在某方面或某领域的基本素质要求,是编写教材、实施教学和评价效果的出发点与归宿,教师只有深入细致地研读课程标准,才可能吃透精髓,领悟、贯彻和实施新课改精神,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

例如,新课标着力强调了语文教师的教学指导作用,高频率使用了“引导”一词,出现达14次之多。语文教师如果不能逐句解读,领会要求,显然在课堂上是无法发挥引导作用的。同时,教师引导的有效程度还要看引导的针对性,即面对不同班级、不同学生,教师引导的语言和方式、问题设置的难易程度必然是不同的。这显然是“克隆课堂”无法达到的。我在引导学生品赏《小石潭记》描写“潭中小鱼”时,一个班级是引导学生分别读出“动态描写的句子、静态描写的句子、拟人描写的句子、表现作者情绪的句子”;而另一个基础比较好的班级则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归纳总结出该段文字运用了哪些描法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体现出学情的差异性和引导的针对性。

语文新课标还定位了语文课程的实质,即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单是“实践性”,新课标要求教师:课堂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精心设计由学生集体进行的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要关注学生的“积累”,重点突出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训练等。教师有了这样的解读,并以此指导教学,才可能把课上活,上实,上出特色。

基于这一精神,我把文言文教学过程总结为“注、顺、读、品、背、积”六环节。注,即在文本中标注出难读的字音和重要的词意;顺,即联系上下文理解文意,基本要求是能够用规范的语言准确地说出句子的大意,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读,即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有效的朗读,通过读进一步对话文本,理解文本,培养文言文语感;品,即引导学生在理解诵读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文意,深入地引导学生品“情”、品“景”、品“道”,将文言文教学中的文学价值和文化价值挖掘出来,以期收到培养鉴赏能力、传承古代文明的功效;背,即背诵,在学生头脑存储文言语感和一定数量的文言篇章;积,即积累文言句式、文言词汇、文学常识、古代文化知识等。实践证明,只要七年级和八年级把握住这六个环节,学生到了九年级,对课内文言文和课外浅易的文言文完全可以实现自主学习。这样的教学正是突出了语文的实践性,培养了学生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第二,悉心了解学情。学生是施教的对象,更是指导和服务的对象,要指导和服务好学生,教师就必须悉心了解自己的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一个班级没有一模一样的学生,一个学校也不会有一模一样的班级,即便是特级教师、教育专家使用的优秀教学设计、课例,如果换一个时间、换一所学校、换一个班级、换一位教师,也未必能达成同样的教学效果。适合学生的就是最好的、有效的。“因材施教”是永恒的最基本的教育准则。所以,“材”之不同,决定了课堂是不能“克隆”的。

教师了解学情,一要研究学生整体的“最近发展区”,即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和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教师的教学目标要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无缝对接;二要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尽可能使教学能够支持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发展。二者必须统筹兼顾,缺一不可。教师了解学情的方法有:(1)谈话法。走进学生,走近家长,“蹲下身子”和学生对话,和家长对话。(2)问卷调查法。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掌握有价值的学情信息。(3)观察法。要善于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课堂反应以及课外作业书写、花费时间、准确程度等,适时、合理地调整教学预设和教学活动。

我在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影》中父亲为“我”买橘子一段时,前两位学生由于缺乏真情实感,尽管朗读流利、语气深沉,却总感觉没有读出父爱的“味儿”,感染力不足。于是,我请第三位同学来读。这位同学果然读得声情并茂,声泪俱下,感动了全班。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在开展感恩教育的过程中了解到,他的父亲晚年得子,身体不好还坚持在外打工,对儿子寄予厚望,充满慈爱,曾因为给儿子买苹果被大雨淋病。这位同学或许正是对父爱有了自己深刻的体会,和文本产生了共鸣,才读出了文本深厚的感情。固然,引导学生读出情感的办法很多,但他的朗读只能是“这一个”,岂能克隆呢?

第三,用心研究课程。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是更新课程意识,转变课程的功能,扭转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例子”的意识。新课标强调教师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促进者,更是课程的开发者,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挖掘的过程、体验的过程、创新的过程,这意味着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应当有着自己的解读和体悟。

如特级教师余映潮教学《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时,打破常规解读文本藩篱,仅把原文当做“例子”,多方开掘,纵横勾连,把该诗与《假如你欺骗了生活》和《假如生活重新开头》编织成三个教学板块,引导学生诵读感悟、品读理解、思考练笔,步步深入,环环紧扣,体现了余老师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凸显其高屋建瓴的课程观。试想,没有余老师这样的教学素养和对课程的独特建构,单靠“移花接木”岂能上出这样富有生命力的课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