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三年度总结

大三年度总结

时间:2023-02-13 03:45:29

大三年度总结

第1篇

转眼间,已经到了第三季度,我渐渐地适应了农村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在工作中,自己各方面素质都有了较大的提高,扎根基层、服务社会的意识得到增强,农村工作经验有所提高。现将2009年第三季度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自身学习,提高思想认识

在村里两年多以来,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联系实践水平。工作之余,认真学习法律法规,领会党和国家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及时撰写个人心得和总结。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农村建设问题的方针政策,积极探索新思路,总结新经验,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

同时,在工作中虚心向村里老干部学习,学习他们的工作方法和技巧,学习他们处理村里矛盾纠纷等问题的方法。

二、履行副书记职责,配合村干部认真做好各项工作

1、计划生育

计划生育,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才能促进村民整体素质及生活条件的进步。在农村,村民的家庭条件都比较艰苦,多生只会导致加重负担。自乡里开完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会以来,我和村干部利用宣传车、广播、宣传单在村里进行宣传,积极营造氛围。认真排查我村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超生户,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上门做工作,宣传计划生育的相关政策以及先交所享受的优惠等,让他们自觉上缴罚款。首先是动员村组干部中有超生的带头交,其次是村组干部动员有能力、有影响的带头交。对于一些拒交、抗交的请计划办同志上门进行说教,法院介入依法进行强征。对于困难户,我们采取特殊情况特殊对待,村里开贫困证明,向乡里申请减免。

2、宣传新农保

为了建立制度确保农村老人在晚年失去劳动能力时能够及时依法享有基本的生活保障,从根本上解决老有所养的后顾之忧。我乡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起来。

新农保工作在我村开展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首先还是党员干部、村组干部带头保,我和村里干部通过村里的广播宣传动员,之后有选择的到农户家去做工作,很多村民不相信此政策,觉得它是骗人的,等同于以前的商业保险,不可靠。针对他们这些问题,我和村干部逐一解释和宣传,我村的不少人终于了解了新农保的好处,并有一定人数参加了保险,还拿到了养老金。

3、推行“561”亲民活动,做农民的知心人

在上级的推动和要求下,积极落实“561”亲民活动,在村支两委的共同指导和帮助下,我在工作能力上有了很大提高,农村工作水平和与群众沟通的能力也有很大提高,自己对农村工作也有了更深的认识。通过不定期的到田间走访、到农户家走访和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所想所需所盼,与他们做朋友,了解他们生活中的艰辛和不易,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4、关心弱势群体

我利用中秋节前夕,带上月饼、豆油等物品,慰问村里马海威、张贵平和耿乐乐等孤儿,鼓励他好好学习,不辜负老师和家长的培养。平常一有时间就去看望他们,并经常给他们送去衣物和学习用品,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给他们送去力所能及的帮助。

5、抓好村里信访稳定工作

协助做好我村重点人头的信访把控工作,对我村的重点人头如张佃平等人实行包保责任制,掌握他们的动向,摸准信息。每天定时向乡办公室汇报村中信访信息,保证了国庆期间我村零上访事件,稳定了村信访工作,建立和谐的生活环境。

6、其它工作。

园区环境整治工作,在劳动中体会农民艰辛;食品安全工作,与村五小行业签订目标责任状,督促搞好食品卫生;残疾人信息统计工作,对残疾人信息做到心中有数,为我村残疾人营造一个好的氛围;平安建设台帐、村党建材料、人大材料等的准备,迎接各项检查;脱贫攻坚、远程教育设备管理、党员教育,科学农技的教育宣传;各种招工信息的搜集、宣传;。

三、创业致富,做好示范带头作用

在创业园中,今年主要种植的是荷兰豆和西红柿。在种大棚中我学会了刨地、浇水、施肥及日光大棚的放温放风的管理。在此过程中掌握了荷兰豆和西红柿的种植要领,我用实际行动去体会农民朋友们的艰辛与汗水,和他们建立了良好的感情。

四、工作中的不足及改进的地方

1、处理实际问题经验不足,在处理村里纠纷矛盾等问题上有待加强。

2、农村工作经验不足,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远远不够,与他们沟通协商问题的能力有待加强。

五、下一步工作的计划

1、继续推进社会抚养费依法征收工作。

2、结合我村的实际,组织好我村党员认真贯彻落实和学习好科学发展

观,积极撰写心得体会。

3、协助做好村里信访稳定工作。

第2篇

三次产业内部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分析

1.第一产业内部产业结构。内蒙古自治区现有耕地1.07亿亩,人均耕地4.4亩,为全国平均数的3.2倍,是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区之一,每年为国家提供商品粮超过200亿斤。2010年粮食播种面积8248万亩,粮食单产为523.3斤/亩,粮食总产431.6亿斤,居全国第11位。与此相比,农牧业机械化总动力3034万千瓦,仅占全国农业机械化总动力的3.9%。总体上看,种植业生产规模较小、机械化程度不高,为分散的家庭经营模式。过小的生产规模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的使用和规模效益的实现,发展后劲不足。种植业在农林牧渔中所占比重呈缓慢下降趋势,农业产值比重由2000年的56.8%下降到2010年的48.8%。内蒙古是全国5大牧区之首,是我国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基地和商品基地,拥有13.2亿亩天然草场,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10.3亿亩,可饲用牧草900余种。内蒙古拥有大牲畜由2000年的7300万头增加到2010年的10798万头,年均增长349万头;全年肉类总量由2000年的143万吨增加到2010年的238万吨,年均增长9.5万吨,年均增长率6.6%;羊绒产量由2000年的3815吨增加到2010年的8104吨,年均增长率11.2%。畜牧业产值由2000年的37.8%上升到2010年44.6%,10年间上升比例达到6.8%。尽管近年来内蒙古畜牧业发展较快,但一家一户的养殖方式无法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农牧户“卖难”问题仍然严峻;同时,分散养殖也不利于疫病的防治,近年来不断发生重大动物疫病直接影响牧业生产和畜产品安全;另外,高度分散的养殖户不利于统一管理,难以保证上市畜产品的标准化管理。内蒙古林业和渔业的产业结构比例一直较小,林业比重在2000~2010年间始终在4%~5%左右。2010年末全区森林面积2366.6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20%,尽管森林覆盖率高于全国平均16.55%的水平,但仍然低于世界平均森林覆盖率27%的水平。而渔业比重虽然有所增加,但增长比例并不大,自2000年到2009年仅仅增长了1.5%,仅在2010年增长幅度较大,达到5.5%。从总体上来说,当前内蒙古第一产业内部产业结构逐渐由农业为主向以畜牧业、渔业和林业大幅度增加转移。2.第二、三产业内部产业结构。第二产业目前在内蒙古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GDP的贡献最大,是内蒙古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2000~2010年间内蒙古第二产业中工业占GDP比重逐渐增加,建筑业占GDP比重没有明显变化,一直在6%左右徘徊(见表3)。从内蒙古工业内部结构发展看,重工业一直高于轻工业;截止2010年内蒙古重工业产值高出轻工业6728.2亿元,是轻工业产值的2.4倍。内蒙古轻工业产值由2000年的464.2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4645.8亿元,年均增长速度90.06%;重工业产值由2000年的738.59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1374亿元,年均增长速度143.9%,重工业发展速度明显高出轻工业发展速度;建筑业从业人员由2000年的35.30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44.34万人,建筑企业总产值由2000年的138.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125.58亿元,年均增长速度高达70.09%。因此,今后内蒙古第二产业结构调整应努力实现重工业良性发展,使轻工业比重稳步上升及工业结构更加合理。内蒙古第三产业10年来对GDP的贡献表现为总量增加,但三次产业总的比例结构没有明显变化。产业结构内部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讯业占GDP比重逐渐下降,而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对占GDP比重没有明显变化(见表3),显示出内蒙古第三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但值得肯定的是10年间内蒙古第三产业内部产业结构发展稳定,特别是金融、保险等新兴产业正逐渐成为内蒙古第三产业发展的方向。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由2000年的1270.13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0278.69亿元,平均增长速度70.9%;贷款总额由2000年的1340.74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7919.47亿元,平均增长速度70%,但金融机构农业贷款和农业信贷支持比例不足。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由2000年的11.6%增加到2010年的14.2%,10年间仅仅增加了2.6个百分点。因此,未来内蒙古第三产业内部调整仍应加大金融对农牧业支持力度,加大对教育、文化和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将第三产业调整为内蒙古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三次产业对GDP贡献的回归分析

内蒙古2000~2010年间第一产业对GDP的贡献逐渐减少,由2000年的0.228下降到2010年的0.094;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逐渐增加,由2000年的0.379增长到2010年的0.545;第三产业对GDP贡献由2000年的0.393增加到2004年的0.418,后又逐渐减少,减少到2010年的0.361(见图2)。内蒙古未来产业结构调整应逐渐加大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率。从中得出判决系数为R2=0.99996,由此说明方程中三次产业对GDP解释有效。显示出第一产业产值每增加1个百分点会促使GDP增加0.1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产值每增加1个百分点会促使GDP增加0.38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产值每增加1个百分点会促使GDP增加0.512个百分点。由此回归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内蒙古第三产业对GDP贡献最大,这也说明尽管目前第二产业成为拉动内蒙古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但第三产业对GDP的相关程度较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因此,目前内蒙古产业结构调整由“一二三”转变为“二三一”方向是正确的,而未来内蒙古产业结构调整应逐渐由“二三一”向“三二一”方向转变,最终使第三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

基本结论

第一,目前内蒙古已经进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第二产业成为推动GDP发展的最直接的力量,对GDP增长的贡献最大。第一产业占GDP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占GDP比重逐渐上升,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最近几年略有下降。内蒙古整个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状况,第三产业目前并没有成为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今后应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力度,实现“退二进三”,进而使第三产业成为内蒙古GDP增长主要推动力量。第二,内蒙古三次产业就业比重仍然是“一三二”的就业结构,第一产业依然是内蒙古劳动力主要就业渠道,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梯度不匹配。因此,应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从而缓解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不平衡,充分挖掘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吸收能力。第三,内蒙古第一产业结构内部农业比重逐渐下降,畜牧业比重逐渐上升,但农牧畜业发展不具规模效益,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产品商品化率较低,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矛盾依然突出,渔业和林业比重仍然较低。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重工业发展速度明显高于轻工业发展速度,呈“偏重型”发展。第三产业内部保险、金融发展势头较好,但农村金融、保险发展滞后,传统产业仍是内蒙古第三产业主要推动力,教育、文化等新兴产业发展有待加强。第四,内蒙古第一产业对GDP贡献率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对GDP贡献逐渐上升,第三产业对GDP贡献无明显变化。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第三产业事实上与GDP增长关联度最强,进一步证明未来产业结构调整应该为“三二一”的发展方向。应充分利用内蒙古资源和能源优势,加快第三产业中支柱产业发展力度,加快发展信息咨询、计算机服务、软件业、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真正反映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行业的发展速度。

作者:郭海清 申秀清 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第3篇

关键词:安徽省,产业结构,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技术经济联系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一些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动态系统,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外延和内涵都发生变化。经济增长主要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它们互为条件,互为因果。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合理的产业结构通过对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使各产业协调有序发展,促进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经济增长对各产业的发展能起到合理的配置作用,从而使各产业得到协调发展。

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示范区,在安徽省今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安徽省各产业竞争力成为一个非常重要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的前提是必须对安徽省产业结构演化做一个历史回顾和分析。论文发表,产业结构。本文通过对安徽省1990~2008年产业结构的变化进行定量分析,考察产业结构的变动引起各产业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和薄弱环节,力求给出有效的调整对策。

一、安徽省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变迁

1990~2008年以来,安徽省经济发展迅速,国内生产总值和各产业都得到极大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已经从1990年658.02亿元发展到2008年的8874.17亿元,增长了13.5倍。其中:第一产业从1990年的246.10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1418.08亿元,增长了5.8倍;第二产业从1990年的251.50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4137.35亿元,增长了16.5倍;第三产业从1990年的160.42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3318.74亿元,增长了20.7倍。按照年均增长率来说,GDP年均增长率达到15.6%;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为10.2%;第二产业年均增长率为16.8%;第三产业年均增长率为18.3%。从各产业的年均增长速度来看,安徽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成为推动安徽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安徽省三次产业增长速度的不平衡导致安徽省各产业结构的变化。从产业结构来看,安徽省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依次由1990年的37.4:38.2:24.4演变为2008年的16.0:46.6:37.4。自1990年到2008年以来,安徽省第一、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平均比例为25:40:35。可以看出,安徽省在这18年中的产业结构变动符合产业结构一般演化规律。产业结构已经由过去的“一、二、三”结构演变为现在较为稳定的“二、三、一”结构。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看,三次产业对安徽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从第一、二、三产业大约相同的贡献率,逐渐演变为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最大,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居其中,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最小的态势。

就安徽省与同期全国相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安徽省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演化存在的优势和不足。自1990年以来,全国国民生产总值已经由18667.80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300670.00亿元,增加了16倍。在国民生产总值构成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由1990年的5062.00亿元、7717.40亿元、5888.40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34000.00亿元、146183.40亿元、120486.60亿元,各自增加了约6.7倍、18.9倍、20.5倍。从产业构成来看,第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1990年的27.1:41.3:31.6演变为2008年的11.3:48.6:40.1。论文发表,产业结构。可以看出安徽省的经济增长速度慢于全国的经济增长,但是安徽省产业结构演变趋势与全国基本一致。从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中各产业组成来看,安徽省第一产业还是较高于全国4.7个百分点,二、三产业比重比全国略低。论文发表,产业结构。

二、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1、模型设定

关于不同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函数,其中,表示总产出;,表示第产业的产出量。表示经济的制度和技术水平。从国民经济核算的统计角度来看,总产出量等于所有产业产出量之和,在一定的经济制度下,产业之间可能出现共线性现象,或有的产业本身对总产出不显著,但是与一定的产业结合在一起就能对总产出有极大的解释作用,对于这部分产业我们视其为经济制度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产业。所以,对上述函数求全微分可得:

(1)

上式两端同时除以得:

(2)

其中表示第产业的总产出弹性,记为;则(2)式可表示为:

(3)

其中,表示经济制度变迁和技术水平对经济的贡献。根据数学知识,我们可以利用以下计量模型计量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2、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安徽省1990~2008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的样本主要来源于安徽省历年统计数据。各项研究指标为:安徽省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二、三产业在1990~2008年的样本观测值。

根据安徽省统计年鉴得到的数据,运用Eview3.0经济计量软件可得到以下计量经济回归模型:

(17.22)(9.55) (13.84)(7.08)

该回归方程的判决系数为0.9996,而调整后的判决系数为0.9995,这说明第一、二、三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有整体的解释意义。统计量为1.366822,说明回归方的残差项不存在序列相关,因此方程的参数估计在统计意义上是可置信的。

根据对第一、二、三产业的划分和经济计量模型可知,安徽省第一、二、三产业的产出量每增长1%,分别会导致国内生产总值产量增长0.2250%、0.4115%、0.2366%。从1990~2008年以来,安徽省第一、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平均为25%,40%,35%(如下图所示),由此可知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产出中份额增加0.25%,国内生产总产出只增加0.2250%;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产出中份额增加0.40%,国内生产总产出只增加0.4115%;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产出中份额增加0.35%,国内生产总产出只增加0.2366%。这说明安徽省在1990~2008年之间,第二产业在推动经济增长上起主要作用,其次是第一产业,最后是第三产业。

从三次产业的产出弹性来看,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大,其次是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小。进一步从产业的内部来看,农业的发展速度慢和工业增长方式的不合理是制约安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论文发表,产业结构。作为农业大省,安徽还只是农业资源大省,却不是农业加工强省。论文发表,产业结构。虽然从事农业的人力资源丰富,但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仅是依靠土地、劳动力的数量和资本的增加,更多的是表现在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安徽农业人力资源丰富,但人力资本缺乏,严重制约农业的发展。近年来,安徽省工业不断发展,但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安徽省工业总产值偏低,工业发展普遍存在“三高一低”现象,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不改变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将会严重制约安徽省的经济增长。

三、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

从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来看,安徽省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产业结构演化符合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但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安徽省第一产业比重相对较高,第二、三产业比重仍然较低。笔者认为:安徽省目前仍处于工业化起步阶段向加速增长阶段递进时期,仍然要稳定第一产业发展水平,加速二、三产业的发展。提升产业结构层次还是安徽省经济增长的重点。具体建议如下:

第一,自1990年以来,安徽省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逐渐降低,同时,第一产业总值逐渐增加。虽然,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弹性较低,但是第一产业的发展将还是安徽省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保持第一产业的基础作用。政府应当加大对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研究投入;加大对农业工作者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农业技能;深化土地流转制度,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快农业的机械化和产业化进程,发展农产品的深加工,延长农产品的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形成以农业带动工业的发展方式。扶持一批有代表的农业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带动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现代化、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推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

第二,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示范区,安徽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进程中,不能只是随便地将相关产业直接转移过来,而是要有重点有选择的转移那些前向、后向和旁侧连锁效应明显的支柱产业。论文发表,产业结构。只有发展支柱产业,才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着力培育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型显示、生物医药、公共安全、新能源汽车、光伏、文化创意等增长潜力较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应当合理规划,加大对这些新兴产业的支持和引导。对于像江淮和奇瑞这样的制造企业,应当加强自主创新,实现重要装备、关键零部件及元器件的国产化,逐渐形成以汽车制造业为中心的一系列的配套产业。加大培养和引进人才的力度,充分发挥科研院校在自主创新中的作用,支持基础科学和战略高技术的研究,使安徽成为自主创新产品最直接的试验地和推广带。

第三,安徽省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但是,无论从绝对值还是相对值来说,安徽省第三产业增加值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鉴于安徽省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仍需加大发展第三产业。随着京沪高速铁路安徽段、宁安城际铁路、阜阳至新蔡高速公路、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安庆长江铁路大桥、新桥国际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安徽省未来的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会得到进一步发展,在此基础上,要打造一批集聚度高、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平台。安徽省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当充分发挥安徽优势资源,加快建设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合肥商务科教旅游区、大别山红色旅游区和皖北历史文化旅游目的地,着力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强化整体宣传营销,壮大旅游业规模,提升旅游业层次。同时要规范服务业价格和收费政策,建立健全服务业统计和考核制度,加快推进服务业标准体系建设,积极引进国外服务业的先进管理方法和经验,通过多种途径培育和增强服务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伟,李绍荣.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中国工业经济,2002(5):14―21.

[2]徐冬林,中国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2):49―54.

[3]王耀中,李礼.湖南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03(5):111―113.

[4]朱慧明,韩玉启.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运筹与管理,2003(2):69―72.

[5]吴子稳,庄德林,傅为忠.安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分析及调整对策[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7(2):226―229.

第4篇

关键词:浙江省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8-033-03

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史表明,一国的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经济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就业水平的高低,经济的较快增长会带来就业的相应增长。那么在浙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这一过程是否也出现了?经济的增长是否真正带来了就业的增长?而又是哪些产业在带动就业增长?产业结构的变化与就业结构的变化有何关系?

一、就业总量与经济增长关联密切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幅度巨大。按当年价格计算,浙江省的国内生产总值在2014年为40173.03亿元,相比1978年的123.72亿元增长了324倍。从可比价格计算,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的国内生产总值保持了年均12%以上的高速增长。经济的高速增长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浙江省在2014年的就业总量为3714.15万人,相比1978年1794.96万人增长了1919.19万人,增长幅度达到106.92%,年均增长幅度2.06%(见图1)。

进一步分析能够发现浙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与就业总量增长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如表1所示,在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增长速度很快,就业增长也很快,就业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28%。到了上世纪90年代,国有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开始大量精简从业人员,同时国家就业体制开始市场化改革,使得各产业特别是制造业释放出大批隐性失业人员。在此阶段浙江省的就业数量增长缓慢,在1995、1997和1998年甚至出现了负增长。整个90年代就业人数增长不到200万人,年均增长速度达到0.4%。随着国有企业冗余人员大量排出,劳动力资源的市场化逐渐形成,在这种情况下浙江的就业人员数又出现快速增长的局面,1999年底浙江就业人数为2625.17万人,2009年底就业人员总量达到3591.98万人,10年里增长966.81万人,平均年增长速度为3.2%。

奥肯定律认为经济的高增长率伴随着低失业率,低增长率伴随着高失业率。但是从已有的研究来看,生产总值与就业总量间虽然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与就业数量增长速度之间却不存在显著的关系。{1}浙江省的情况同样如此。从整体上看,浙江省生产总值和就业数量基本保持增长态势。生产总值增长率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变化的幅度比较大;就业增长率低于经济增长率水平,其变化趋势有明显的阶段性,与经济增长率变化趋势并不一致(见图2)。其中有两个时间段值得关注。

1.1990―1999年,浙江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由升转降,在1993年达到22%的峰值,以后逐年回落,到1999年增长速度下降为10%。然而在如此高速的经济增长背景下,就业增长却维持在极低水平,也就是“高经济增长,低就业增长”。

2.2010年至今,浙江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回落到10%以下,与此同时,就业增长速度也出现回落,且幅度更大。2014年的就业增长速度只为0.15%。在这个时期,统计上表现出来的特征是“相对低经济增长,低就业增长”。

二、就业结构受产业结构影响明显

配第―克拉克定律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转移。{2}但在不同国家实际情况中,就业结构能否得到有效转换,取决于现代非农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数量和劳动者的就业能力以及劳动力市场体制的完善程度等外在因素。{3}

近些年来,浙江省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政策的实施,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图3显示的产业结构变动趋势看,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持续下降,由1985年的28.98%下降到2014年的4.42%,下降了24.56个百分点。1987年三次产业结构由“二、一、三”转变为“二、三、一”,此后第一产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已明显弱化。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相对稳定,在45%~54%之间波动,2014年下降到47.73%。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持续上升,从1985年的24.49%上升到2014年的47.85%,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形成“三、二、一”的产业格局。

三次产业的经济结构调整使浙江省的就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1985年至2014年间,浙江省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从1273.25万人下降到501.73万人,减少了771.52万人,减少的幅度达到60.59%,其比重从54.92%下降到13.51%,下降了41.3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从735.22万人增加到1846.32万人,增加了1111.1万人,增加的幅度达到151%,其比重从31.71%上升到49.71%,上升了1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从310.09万人增加到1366.09万人,增加了1056万人,增加的幅度达到340.54%,其比重从13.37%上升到36.78%,上升了23.38个百分点。从图4中也能够看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出现比较持续稳定地减少,第三产业则是稳定地增长,第二产业却是有阶段性。第二产业就业比重2000年以前出现过波动,在2000年之后却是稳定增长。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由1985年的“一、二、三”自2002年之后转变为“二、三、一”(见图4)。

三、就业结构变动滞后于产业结构变动

劳动效率的差别导致各产业间产值出现差异,也使得各产业的劳动收入出现高低差别,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力因为逐利将流向劳动效率高的产业,从而影响到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因此许多已有的研究都认为经济的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一般都要超前于就业结构。{4}这种就业结构的滞后性可以用产业―就业结构相似系数来说明。产业―就业结构相似系数具体公式:

SGE=(■GiEi)/(■Gi2Ei2)1/2

其中Gi、Ei分别表示产业和就业结构比重,i表示一二三次产业。SGE范围为0和1之间,越接近1表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是强相关的。

从表2能够看出,浙江省的产业―就业结构相似系数逐渐变大,即意味着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逐渐一致。这一系数虽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仍低于上海{5}。

为更详细分析不同产业间就业变化的滞后性,需要引入结构偏离度来说明。分产业结构偏离度计算公式:Si=Gi-Ei

如果Si=0,则表示该产业的产值份额与就业份额相同;如果Si>0,则表示该产业的产值份额大于就业份额,将吸引更多的就业人员;如果Si

将一二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取绝对值之后再求和,即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计算公式:S=■Gi-Ei

由表2可以看出,浙江省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由1985年的51.84上升到1992年的66.12。在此之后出现了一个和缓的下降阶段。自1998年出现另一高点59.48后就进入一个快速下降期。2014年浙江的产业偏离度已下降到22.13,说明从整体上看各产业的产值与就业结构仍存在差别,但这一差别已明显缩小。这一特征也可以从产业―就业结构相似度系数中体现出来。产业―就业结构相似度系数与产业偏离度出现明显的对称性。

分产业考察偏离数可以看出,第一产业的偏离数一直为负值,但其绝对值有减小的趋势,原因就是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快速下降,与其产值快速下降相适应。但直到2014年,这一偏离值仍有9点多,说明第一产业仍有排出劳动力的可能。第二产业的偏离数从1985年的14.83上升到1999年的24.19,但之后的几年中一直在下降,2010年下降为1.79的极低值,也就是产值比重与就业比重的差距拉大后又缩小。但最近4年这一数值出现负数,即就业比重超过了其产值比重。这一变化与浙江整个经济发展和就业政策相关。第三产业偏离数整体表现出一个“V”字型,从1992年的14.79进入下降通道后,从2007年开始上升,2014年达到11.07,这30年里第三产业的偏离数基本上围绕10上下波动,表明第三产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但变化不大。从发达国家及我国发达地区的经验来看,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应该比其产值比重要大,这也说明浙江省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四、结论及思考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浙江省的经济增长确实带来了就业的增长,但并不是高经济增长就一定带来高就业增长。上个世纪9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大量隐性失业人员被挤出,使得就业数量出现负增长;而2010年以来,随着产业升级和淘汰落后产能,浙江省的就业数量再次出现低速增长的情况。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虽然跟随着产业结构在进行调整,但明显有滞后性。第一产业随着其产值比重的下降在理论上仍存在减少就业比重的可能,但空间也有限。第二产业在近几年出现了就业比重超过产值比重的现象,也就意味着有挤出劳动力的可能。唯有第三产业仍存在着充足的吸纳就业的空间。因此,在“十三五”期间,要稳定浙江省就业市场,仍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一)多角度支持农村发展,扩大农村就业空间

在吸纳了大量农村转移劳动力之后,城市的就业压力已然增加。{6}农村仍需要发挥“劳动力蓄水池”的功能。通过农村金融改革以及政策扶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进一步发展农村的第二、三产业。利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机会,将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借助互联网力量,做好农村的创新创业,发展农村电商,从而扩大农村就业空间。

(二)积极发展职业教育,稳定制造业就业吸纳能力

一直以来制造业都是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升级,特别是近几年提出的工业4.0,“机器换人”的现象在制造业中表现越来越明显。但“机器换人”并不意味着制造业将大量减少劳动就业。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在挤出劳动力的同时,新兴的制造业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就业。因此浙江省要积极发展职业教育,一方面是进行大量的在职劳动者的转型培训,另一方面是在中高职院校中设立适合产业发展升级需求的专业,从而培养适合产业发展升级,能够在新兴的制造业中就业的劳动者。{7}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数量

第三产业是浙江产业结构中的薄弱环节,无论是产值和就业都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第三产业中的社区服务业、教育产业、旅游业、金融业、计算机及软件、电子商务相关产业等不仅是经济增长的热点,而且也具有显著的就业增长潜力,应该成为浙江以后重点发展的行业。

[基金项目: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十二五’产业升级背景下浙江省人力资源市场发展研究”(L2011B010)]

注释:

{1}张志奇.我国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问题研究述评[J].生产力研究,2012(2):249-251.

{2}陈祯.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20.

{3}胡鞍钢.就业与发展[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9:107-108.

{4}陆铭.劳动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75-78

{5}吴凯.上海市产业发展对就业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6}陈诗达.2007年浙江就业报告:农民工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68

{7}吴凯.绍兴市产业升级中劳动力市场变迁研究[J].发展,2014(1):85-87.

第5篇

产业结构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组成,即资源在产业间的配置状态,产业发展水平即各产业所占比重以及各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即产业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方式。产业结构的实质是生产力的组织结构表现形式,它决定经济系统内的劳动力、资本财富、其他资源在各产业之间的分配状况及其相互制约的方式。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经济总量的增长会加速产业结构的演进,产业结构的演进也会促进经济总量的增长,产业结构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本文将对内蒙古的产业结构的总体状况进行分析,从而对内蒙古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理论依据。

二、 内蒙古产业结构分析

(一)三次产业的GDP结构

1995年以来内蒙古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基本符合高度化的要求,即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2004年内蒙古三次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18.66%、49.13%、32.21%。其中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比1995年下降了12.6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了11.3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了1.26个百分点。

(二)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我们用Y表示GDP总量(亿元),Y1,Y2,Y3分别表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GDP总量,Y=Y1+Y2+Y3。Y1/Y、Y2/Y、Y3/Y分别表示各次产业GDP占总GDP的比重。Y1/Y、Y2/Y、Y3/Y分别表示各次产业对总GDP 增量的贡献率。

由表1可看出内蒙古的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1995年以来,第一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基本呈下降趋势,1999年仅为1.7%,比1995年下降了32.95个百分点。从2002年开始,第一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呈上升趋势,2002年为8.38%,2004年为15.31,表明我区第一产业近年来发展缓慢,远远落后于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反映了内蒙古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经之路―――产业结构的升级即意味着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萎缩。

第二,1995年以来,内蒙古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为48.57%,可见第二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还是比较重要的。特别是1999年以后,其对经济的贡献率有大幅度的上升。

第三,1995年以来,内蒙古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直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平。不过从1995年到2004年,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波动较大,1999年一度达到最高水平59.3%,最低为2004年的24.7%,平均为39.03%。可见内蒙古第三产业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还没有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

第四,总的看来,内蒙古目前仍然处于以第二产业为主的“二、三、一”的产业格局,还应大力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使其形成一个“二、三”产业共同推进经济发展的格局。

(三)产业结构变动度分析

为衡量产业结构的变动程度,现引入产业结构变动度指标。它表示某地区一段时期内三次产业构成变化值的绝对值之和。从1995年到2000年,内蒙古产业结构变动度为12.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8%。2000年到2004年间变动度为18.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4%。这10年间产业结构变动度是25%,高于全国同期10.6%的平均水平。

九五期间,内蒙古的产业结构变动度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十五期间,内蒙古的产业结构变动度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但从总体上看,内蒙古从1995年至2004年这10年间的产业结构变动度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以上分析表明,为了适应变化的市场需要,内蒙古已采取了积极的措施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提高全区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

(四)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

产业结构偏离度是当前测度产业结构效益的一种有效的、较直接的方法,其含义为劳动力结构与产值结构(本文指GDP的百分比构成)之间的一种不对称状态,偏离度越大,说明劳动力结构与产业结构越不对称,说明产业结构的效益越低。

目前内蒙古产业结构偏离度虽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绝对值合计比全国高近3.02个百分点,但与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的差距较大,绝对值合计比北京、上海分别低38.2和31.9个百分点,表明内蒙古整体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的组合状况急需进行调整。从三次产业的偏离度看,第一产业的偏离度较高,反映了内蒙古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相对较高,产值较低,第一产业效益和效率都比较低;第二、三产业的偏离度均为负,表明二、三产业的产值比重高于就业比重,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促进作用。因此,调整产业结构、依靠技术创新,加快农业科技化、加速工业现代化和高科技化进程、着力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广开就业渠道,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工业结构调整中的下岗人员向第三产业转移是今后增强内蒙古经济发展后劲儿的重要一环。

三、对策与建议

(一)巩固和提高第一产业,进一步加大农牧业的基础地位

农畜产品是内蒙古的特色和优势,马铃薯、羊毛、羊绒产量居全国第一位,羊肉、牛奶产量居全国第二位,牛肉产量居全国第十位。依托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的农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内蒙古的一大优势产业,约有70%的加工业以农畜产品为原料或与农牧业密切相关,可以说,农牧业是内蒙古经济的基础。因此,内蒙古应当坚持以优势资源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确保基本农畜产品不断增长的前提下,对农牧业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发展具有竞争力的产品,逐步形成具有本地区特色的质量效益型的生态农牧业。

(二)发挥资源优势,优化第二产业,加快工业化进程

内蒙古拥有丰富的稀土资源、煤炭资源、天然气资源以及原材料资源等等,特别是稀土资源储量大、品位高,是世界稀土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最大稀土产地。这样的资源优势恰好是能源工业、冶金工业和化学工业发展的基础,在未来的发展中能源、原材料的开发利用,尤其是作为高新技术发展战略材料―――稀土材料的研究开发与利用将为内蒙古工业化进程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总之,对工业结构的调整,重点是发展高新技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开发应用高新技术为手段,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6篇

现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2000年劳动保障普法教育工作要点的通知》(劳社普法办发〔2000〕1号,以下简称《2000年普法要点》)和《关于印发全国劳动保障“三五”普法教育工作总结验收指导意见的通知》(劳社普法办发〔2000〕2号,以下简称《“三五”普法总结验收意见》)转发给你们,请结合以下要求一并贯彻执行。

一、按照《2000年普法要点》的要求,继续抓好《北京市劳动系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第三个五年规划》(京劳法发〔1997〕32号)最后一年普法教育工作的落实,确保“三五”普法教育各项任务的全面完成。

二、认真搞好本单位“三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的总结。按照《“三五”普法总结验收意见》提出的基本标准、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以及北京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北京市“三五”法制宣传教育总结验收工作意见》(京法治〔2000〕1号)的要求,深入扎实地开展好总结验收工作。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三五”普法总结验收工作安排如下:

7月底前为各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自查和总结阶段,8月10日前将总结交到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9月10日前为市局对区、县局的检查验收、评选阶段,具体形式另行通知。市局在9月20日前将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三五”普法教育工作总结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和北京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接受验收检查和评选。

三、提高对“三五”普法教育总结验收工作意义的认识。普法宣传教育工作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国家法治的基础工程。对社会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可以为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在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系统内部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是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实施依法行政的必由之路。我们已经经历了三个普法五年规划,通过总结,找出经验,找准问题。在此基础上,按照《北京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实施方案(2000?2002)》(京办发〔2000〕25号),制定本单位的普法规划,将普法教育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

四、加强对“三五”普法总结验收工作的领导。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三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系统该项工作的组织,各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三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或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总结验收工作的组织实施,并明确具体承办人,确保总结验收工作取得实效。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普法办公室关于印发2000年劳动保障普法教育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劳动(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现将《2000年劳动保障普法教育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执行。

附件:2000年劳动保障普法教育工作要点

2000年是“三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是为开创二十一世纪普法教育工作新局面打好基础的重要之年。根据全国普法工作的要求,结合劳动保障工作实际,2000年普法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依法治国方略,自觉服从和服务于改革、开放、稳定的大局,紧紧围绕劳动保障中心工作,坚持开展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切实做好“三五”普法规划的检查验收工作,研究制定下一步规划,全面推进劳动保障依法行政,将普法教育不断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一、围绕劳动保障工作全局继续推进普法教育

普法教育必须紧紧围绕劳动保障工作的全局来开展。充分发挥普法工作在推进各项劳动保障工作中的宣传、教育、引导、保障作用。

一是不断强化劳动保障系统广大干部对党和国家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重大意义的认识,增强法律意识,贯彻中央关于从严治政的要求,为推进劳动保障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是进一步加强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方面的学习,继续开展对干部法律知识和法制观念的培训,不断提高各级干部的法律素质和依法行政的水平。

三是结合推进各项劳动保障工作,把宣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知识和劳动保障法律知识放在突出位置,通过开展普法教育,将两个确保、社会保险费扩面征缴、劳动力市场管理等项工作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二、认真做好“三五”普法总结验收工作

做好 “三五”普法教育总结验收是今年普法工作的重点。根据中央文件和全国人大决议精神,以及全国普法办制定的验收指导意见,各级劳动保障部门都要确定相应的验收标准和方案。这次总结验收的基本原则是,谁制定规划,谁组织验收。验收的方法是在自查的基础上,自下而上,逐级验收,有重点地进行抽查。为此要求:

一要抓好验收的质量。在严格考核验收的基础上,做好“三五”普法的收尾工作。凡是验收不合格的地区,要提出限期整改的要求,进行补课。

二要做到验收工作不走过场。要认真总结“三五”普法工作中的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的改进措施。部里普法办将对各地开展总结验收的情况进行抽查。

三要按期完成验收工作。各地劳动保障部门要在9月底以前完成本地区的验收工作,并写出总结验收报告及下一步的普法工作建议,上报部普法办。部里将进行评选,为全国普法工作总结表彰做好准备。

三、研究制定新的普法教育工作规划

开展普法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根据中央的要求,在做好“三五”普法总结验收的基础上,要抓紧研究制定今后的普法教育规划。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高度重视新的普法工作规划的制定,从整个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全局来谋划,形成一些前瞻性的思路,使普法工作更好地为推进各项劳动保障工作服务。

一是制定新的普法教育规划要与立法规划相一致。通过开展普法教育,一方面要促进现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另一方面也要为进一步完善劳动保障法律体系建设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

二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掌握基层实际情况。要结合总结“三五”普法情况,对下一步的普法教育工作思路、主要任务、方法措施等问题进行调研,注意总结和发现“三五”普法教育工作中成功的做法和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使新的规划内容贴近实际,具有实效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是进一步细化普法教育的具体措施。各地要进一步积极探索普法教育的新方法,采取广大干部和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形式,广泛开展一些生动活泼、简明易懂、深入浅出的普法教育活动。

四、进一步加大劳动保障法制宣传教育力度

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法制工作机构要结合各项法制工作的推进,坚持不懈地推进普法教育。同时,要借助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加大劳动保障法制宣传教育的力度。

一是在开展劳动保障监察等项行政执法工作中,要注重以普法教育为主,以行政处罚为辅,促进用人单位全面贯彻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依法保障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二是在开展执法监督工作中,要以普法教育为基础,促进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依法建立各项工作制度,加强管理、依法办事,不断提高广大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

三是要积极与政府有关部门、工青妇组织、大专院校研究机构、各类用人单位和新闻媒体等加强联系,充分运用各种宣传手段,开展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咨询服务和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社会营造普及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教育的氛围。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普法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国劳动保障“三五”普法教育工作总结验收指导意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劳动(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现将《全国劳动保障“三五”普法教育工作总结验收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执行。

附件:全国劳动保障“三五”普法教育工作总结验收指导意见

根据全国“三五”普法教育规划,2000年将进入总结验收阶段。为全面完成劳动保障系统“三五”普法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检验“三五”普法成效,巩固法制宣传教育成果,进一步将普法教育工作不断引入深入,根据《全国“三五”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总结验收的意见》,现对劳动保障系统“三五”普法教育工作总结验收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同志民主法制理论和党的十五大、十五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按照全国“三五”普法规划、全国人大决议的总体要求和劳动保障部“三五”普法规划,结合各地实际,注重实效,以总结验收为契机,坚持学法用法相结合,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扩大普法教育工作成效,为下一步劳动保障普法教育工作的深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一是突出重点。在总结验收中,既要突出劳动保障“三五”普法规划中确定的重点对象和普法教育中的难点和热点,又要对普法教育的一般情况进行总结,要全面地反映本地区实施“三五”普法教育的总体情况。

二是条块结合。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的“三五”普法验收工作要与本地区组织的总结验收工作相结合,以服从本地的验收安排为主;要主动及时与有关部门沟通,搞好协调,总结验收材料同时报送当地有关部门和上级劳动保障部门。

三是求真务实。劳动保障“三五”普法验收工作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认真总结“三五”普法的实施情况。通过验收检查,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回避,制定整改措施,推动普法教育工作健康发展。

三、基本内容

(1)全国劳动保障系统“三五”普法规划的内容;

(2)各地政府及各地劳动保障部门制定的“三五”普法规划的内容。

四、基本标准

(1)对单位的验收标准。领导重视,组织普法工作措施得力,制定有普法教育规划;确定有负责机构,经费和办公条件有保障;加强了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化建设,有年度普法计划,普法教材、培训有保证;开展了检查落实,较圆满地完成了“三五”普法知识考核,普法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对重点对象的验收标准。完成了规定的学习内容,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学法工作落到实处;按年度普法计划,参加了规定内容的普法知识考核,有考核成绩记录;通过普法学习,能较熟练地运用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开展工作,依法行政和依法履行工作职责的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五、基本方法

总结验收按自下而上、分级实施的方法进行,在自查的基础上,上一级普法主管机关验收下一级的实施工作。劳动保障部普法办对各地劳动保障部门进行抽查。具体步骤可分三个阶段:

(1)6月以前为各单位自查阶段。由各单位总结“三五”普法情况,写出自查报告。

  (2)7月至8月为验收阶段。由上一级普法工作机关对下一级普法单位上报的“三五”普法总结进行验收,也可结合实际,采取适当的 形式进行验收。

(3)9月为总结评选阶段。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劳动保障部门普法工作机构写出总结,上报劳动保障部普法办进行评选,参加全国的总结表彰。

六、基本要求

一、高度重视,及时布置。各地劳动保障部门要充分认识“三五”普法总结验收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要从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高度来看待普法工作,提高对“三五”普法工作验收的责任感,切实加强领导,及早做好布置,争取工作的主动性。

第7篇

[关键词]产业结构;结构优化升级;广东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9)02-0109-0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科学部主任基金项目“现代管理科学的中国学派的框架设计与规划研究”(批准号:70800008);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研究项目“广东省高职教育动态性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协同性研究”(批准号:07JT091);广东省软件科学研究项目“创建现代管理科学的中国学派及其基本途径研究”(批准号:200813070800033)

[作者简介]麦强盛,暨南大学博士生,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系统工程;

孙东川,暨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系统工程。(广东广州510632)

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概念

产业结构调整包括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两方面的内容。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产业与产业之间协调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主要依据产业技术经济关联的客观比例关系,遵循再生产过程比例性需求,促进国民经济各产业间的协调发展,使各产业发展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产业结构高级化,又称产业结构高度化、现代化,是遵循产业结构演化规律,通过技术进步,使产业结构整体素质和效率向更高层次不断演进的趋势和过程。

按照国际经验,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是,先由“一二三”模式(前工业社会,金字塔型),经过“二一三”模式(工业化初期,橄榄型)和“二三一”模式(工业化中期,橄榄型),转变为“三二一”模式(工业化后期,倒金字塔型)。这里的“一二三”是指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最大,第二产业次之,第三产业最小,其他模式依此类推。

世界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有:一是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产业为核心的新一代主导产业群正在形成,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决定着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二是高新技术服务产业发展迅速;三是各国之间的经济技术竞争从产品竞争前移到研究开发能力乃至研究开发方向选择的竞争,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加大了对研究开发的投入;四是以兼并形式而出现的巨型企业与大量高技术中小企业同时并存。

二、广东省三次产业的发展

广东省的工业化进程,相对于发达国家起步要晚,由于科技进步的推动,为实施赶超战略和跳跃式发展创造了条件。因而,广东省的产业结构高级化过程并不是界线分明地按重工业化阶段,高加工度化和高附加值化阶段,知识技术高度密集化阶段这三个阶段来演进的,更多地表现为各个阶段的演进和过渡比发达国家经历的时间要短,而且,呈现出各阶段的产业并存共进的现象。

1978年至2007年,广东的国民生产总值由185.85亿元增至30673.71亿元,年均增长17.95%。第一、二、三产业的GDP结构由1978年的29.8:46.6:23.6,转变为2007年的5.4:51.3:43.3。

经济总量的增长来自于三大产业的贡献,但是由于广东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广东省经济总量的增加带来的贡献各不相同。广东省三大产业中,第一产业不管是从总量上来说,还是从增长率上来说都落后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尽管总量在增长,但其重要性却在下降,远远低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同期的增长水平。1978年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为29.8%,然后逐年下降,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比重飞速下降;2007年的比重为5.4%,这印证了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的特点。

第二产业从总量来说增长最快,而且比重很大,但变化不明显,这是因为广东省历来重视工业的发展。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广东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大力发展来料加工贸易业,承接了香港、台湾等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广东第二产业有所下降,1978年的比重为46.6%,1990年降为39.5%,这是因为此时期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增速超过了第二产业。此后广东省出台了产业升级政策,客观上刺激了第二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广东省“十五”规划和“十一五”规划,都强调要大力发展工业支柱产业,实行新型工业化和适度重型化的政策,这就使第一产业迅速下降的同时,第二产业飞速发展,2007年第二产业总产值为15938.2亿元,占GDP比重为51.3%,其中工业的比重为48.6%,贡献率为58.3%。

广东省第三产业改革开放30年来,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其中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增速还一度超过了第二产业。进入新世纪后,第三产业的增长则保持了一种相对稳定的、快速的增长,其年均增长率15.44%,2007年第三产业总产值为12989.28亿元,比重为43.3%。

广东省自2000年起至今,国内生产总值每年都以超过10%的高增长率飞速增长,三次产业结构均有明显调整,比例由1978年的29.8:46.6:23.6调整到2007年的5.4:51.3:43.3,结构优化调整的趋势明显。但在第一产业迅速下降的同时,第二产业迅速增长,而第三产业却相对提升缓慢。根据经济良性发展的要求,第三产业此重还很有必要更进一步提高,可以说,三次产业比重还不够协调,主要表现在资源承载力与社会发展度对广东经济发展的制约。

放眼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升级,广东省的产业结构与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相比有很大差别。在日美等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已经呈现明显的“倒三角”型,第三产业占居国民经济总值相当大的比重。美、德、法、日产业结构变迁的共同特点在于,均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即逐步形成“第三产业一第二产业一第一产业”的产业格局。可见,广东省的产业结构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整,需要积极扶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逐步扩大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三、广东省九大支柱产业的发展

与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相一致,广东的产业结构水平也不断提升。主要表现为:一是支柱产业带动效应明显;二是重化趋势明显加快;三是高技术制造业创新能力增强;四是企业组织结构不断优化。

九大支柱产业总产值逐年递增,2007年达到38879.03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70.37%。九大支柱产业在工业中的重要性非常显著,2000年以来其比重一直维持在70%以上。其中,三大新兴产业的产业总产值最高,远远大于三大传统产业和三大潜力产业。三大新兴产业的总产值在2000--2007年的七年中,由最初的5400.03亿元激增至2007年末的

26929.3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8.7%。三大传统产业和三大潜力产业尽管总量小,但也得到快速发展。三大传统产业2007年末产值达到7632.54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13.8%;三大潜力产业2007年末产值达到4317.19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7.8%。此外,三大潜力产业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2007年比2000年的产值增长了4.9倍,比2006年增长31.5%,相比其他支柱产业增速最快。

1.三大新兴产业高速性发展。2000-2007年间,新兴支柱产业中技术含量相对高的电子信息业、电器机械及专用设备业发展迅速,投入及产出增长均处于领先地位。电子信息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2000年的19.4%上升为2007年的24%。电器机械及专用设备业比重相应从13%上升为15.4%。新兴支柱产业中石油及化学,是与原材料、能源密切相关的行业,特别是其中的石油加工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市场需求虽大,但由于其经营具有一定的垄断性,进入的资金、技术门槛要求较高,且投资周期长,非一般民间资本所能及;加上受产能所限,增长相对缓于其他新兴支柱产业,投入、产出占全省比例均有所下降。

2.三大传统产业收缩性发展。2000年--2007年相对于其他快速发展的行业来说,传统支柱产业发展明显乏力。在2007年,三大传统产业的工业产值达到7632.54亿元,但是其占有的广东省工业总产值的份额却只有13.8%。从其在广东省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例的变化来看,基本上是处于下降趋势,从2000年最高的21.2%降到了2007年的13.8%,这就说明了传统产业对广东省工业总产值的贡献值有所降低。再从三大产业各自的发展情况来看,纺织服装产业在广东省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从2000年的9.8%下降到5.5%;食品饮料产业的比重相对稳定,但是比重也从2000年6.4%下降到4.3%;建筑材料产业差不多稳定在4%左右,是三大传统产业中唯一具有增长趋势的产业。

3.三大潜力产业稳定性发展。2000--2007年三大潜力产业产值,由2000年的7.1%增加到2007年的7.8%。三大潜力产业中,增长速度最快的属汽车产业,由2000年的2.5%增长到2007年的4.7%,增加了近一倍。然而,森工造纸产业和医药产业基本保持不变,前者维持在2%―4%的比重,后者前几年有2%的比重,后几年却只有1%的比重,2007年的比重更低,只有O.8%。总之,三太潜力产业中的汽车及摩托车发展态势良好,是支撑潜力产业发展的主力,森工造纸和医药生产规模相对有所收缩。

四、广东省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发展

发达国家历史表明,一个国家完成轻工业化后,必然开始重工业化。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以轻工业发展起步,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经过20年的发展,广东省外向型的轻工业发展模式相当成熟,逐渐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在外向型的轻工业模式下,主要是以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等加工贸易带动发展。近年来,广东省逐渐由轻工业为主向重工业为主转变,通过工业园区、临港型重工业项目等方式加快对重工业的发展。日本的本田、日产、丰田三大汽车厂都在广州有自己的生产厂,南海石化项目、石油储备库等石化工业发展迅速。广东重工业保持较好的发展速度,并且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越来越高。2002年以来,广东重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均高于轻工业,并且重工业与轻工业的比例从2000年的O.88:1上升到2007年1.6:1。

在2003年之前,广东省的轻工业比较发达,轻工业的比例大于重工业,但是,广东省在“九五”计划期间为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矛盾,实施了结构调整,在2000年开始初见成效。主要是通过实施“三个一批”的战略,即建立一批支柱产业,组建一批大企业集团和培育一批名牌产品,从而推动全省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逐步确定了以九大支柱产业为基础、轻重兼有、适度重型化的产业结构格局。九大支柱产业中重工业占绝大部分,而且在这些产业中,重工业产业的产值也远大于轻工业的产业产值,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重工业所占的比例不断提高,而轻工业所占比例不断降低。至2003年末,重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追上轻工业,并且继续扩大,到2007年末,重工业所占的比重达到了61.59%,远远超过了轻工业,这样的发展状况使得广东省工业产业结构重工业化趋势明显,实现了广东省产业结构适度重型化的目标。

五、广东省产业升级趋势

目前的世界产业格局是,整个全球经济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市场垂直分工,以越南、印度、巴西为代表的新兴国家经济迅猛增长,市场前景广阔。广东很好地利用了改革开放的契机,率先发展起来。广东经济在全国各省份独领已经十余载,“广东制造”傲视群雄。

但是,当下的广东,碰到了30年前日本、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遭遇过的困难:成本越来越高,利润越来越薄,劳动力短缺问题突显,而可以替代广东的经济体正在后面追赶,前面却是已经占据了高端产业的工业化国家。广东要继续当好排头兵,唯一的出路就是加快产业升级:向产业链的高端前进,掌控全球生产制造体系的前端如研发、设计;强化自主创新,变“广东制造”为“广东创造”,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增强产业竞争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使第三产业比重达到70%以上,这是赶超高级经济体的必由之路。

1.产业继续向高级化、适度重型化方向发展。纵观广东经济发展历程,从轻工――家电、电子――汽车、石化,产业演进之路不断向高级化、适度重型化发展,升级路径十分清晰。根据九大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广东积极推进一批重要产业基地建设,抢抓国际重化工业产业转移机遇,加快发展基础产业和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石化、钢铁、汽车、造船、装备制造等重化产业集群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成为拉动广东经济快车继续领跑的一个新引擎。

2.强化产业自主创新。从全球的产业链来看,广东工业整体上被挤压在全球分工体系的产业链末端。在广东各类企业中,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不足10%,绝大部分依靠引进技术,或者缺乏自有核心技术。今后广东在引进新一轮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需加快引进产业、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努力把“广东制造”变为“广东创造”,这是广东保持平稳、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第8篇

个人工作总结的格式

2009个人工作总结怎么写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般从标题、正文和尾部三部分展开。

(一)标题。总结的标题大体上有两类构成形式:一类是公文式标题;一类是非公文式标题。公文式标题由单位名称、时间、事由、文种组成,如《××村2008年度工作总结》、《××镇2008年党建工作总结》,有的只写《工作总结》等。非公文式标题则比较灵活,有的为双行标题,如《增强体质,全面贯彻执行教育方针——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有的为单行标题,如《推动人才交流,培植人才资源》等。

(二)正文。总结正文的结构由前言、主体、结尾组成。

1、前言。即正文的开头,一般简明扼要地概述基本情况,交代背景,点明主旨或说明成绩,为主体内容的展开做必要的铺垫。例如:“群众富不富,关键在支部;干部强不强,关键在班长”。能否选配好支部“一把手”,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核心。在工作中,我们积极围绕支部班子建设这个重点,紧紧抓住配好支部书记这个关键,着力走好“选人”、“育人”、“用人”这三步棋,努力把工作引向深入。

2、主体。这是总结的核心部分,其内容包括做法和体会,成绩和问题,经验和教训等。这一部分要求在全面回顾工作情况的基础上,深刻、透彻地分析取得成绩的原因、条件、做法、以及存在问题的根源和教训,揭示工作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回顾要全面,分析要透彻。

不同类型的总结,内容有所侧重,全面性总结其主体包括两个层次,即成绩和经验,存在的问题和教训。对于一般的工作总结,重点放在成绩和经验上。

总结正文的结构,主要采用逻辑结构形式。全面性总结根据过去一段工作中的成绩和问题,或者经验和教训的内在联系去组织材料。专题性总结以经验为轴心去组织材料。

3、结尾。可以概述全文,可以说明好经验带来的效果,可以提出今后努力方向或改进意见。例如:通过上述工作,促使支部书记和班子整体作用的发挥。不少村支部书记提出“任职一届、致富一方 ”,也出现了一批“舍小家,顾大家”的支部书记先进典型。

(三)尾部。包括署名和时间两项内容。如果标题中已有署名,这里可不再写。

注意了这三个部分,就可以把握好工作总结的写作格式了。

第9篇

一、领导高度重视,做到早安排、早部署

局党委非常重视年度总结和考核工作,在证监会考核通知未下达前,就召开会议安排和部署全局年度总结和考核工作。一是要求全局同志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要总结出好的经验和做法,检查不足和教训,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借鉴;二是通过考核要评出先进,评出正气,评出干劲,达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增进团结和增强凝聚力的目的;三是要求各处在年底工作任务重的情况下,要抽出时间、集中精力做好年度总结和考核工作。

二、充分听取全局同志意见,考核方案几上几下,较为完善合理和符合实际

年度考核工作既是总结工作经验、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方式,也是干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关系大家的切身利益。为此,我局提出要制定一个大家比较满意、符合实际的考核方案。方案从初稿到最终确定,经过了各处处内讨论、召开各处处长会议进行修改、再反馈大家征求意见等几个程序,几上几下,四易其稿,充分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三、采取全局量化评分为主的方式,充分体现“三公”原则

我局年终考核工作全面贯彻“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全面、客观、实事求是地评价每一个同志。一是会管干部和处级干部在全局大会上述职,实事求是地讲工作、谈体会,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二是全体同志的《年终述职报告》全部上局内局域网,供全局同志查阅;三是对每位同志从局领导、处内、处外三个角度,按德、能、勤、绩分15项进行全面测评;四是各处在量化评分的基础上,提出本处人员年度考核的建议等次,报局党委研究初步确定全局同志的考核等次,经过公示后最终确认全局年度考核优秀、良好等次的人选。

四、通过考核工作较好地体现了团队精神

在各处讨论考核等次过程中,许多同志多讲别人的长处和成绩,查找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方面;有的同志认为其他同志担负的责任比自己大,工作量比自己多,主动将良好等次让给别人;有的处长为了调动处内同志的工作积极性,在上报考核结果时,主动将良好以上等次让给处内同志,表现出我局“比工作不比待遇、比贡献不比索取、比业绩不计名利”的良好风气和团队精神。

五、局党委自我加压,主动接受全局同志的考评

为了了解全局同志对局领导班子的认可度和信任度,我局党委一班人自我加压,在上级没有要求的情况下,借鉴采用证监会2004年度局级干部考核的做法,制作了《领导班子成员年度考核测评表》、《领导班子认可度考核测评表》(分处级干部和处以下干部),主动请全局同志进行评价。测评结果表明,全局多数同志对党委班子和班子成员是认可的,是比较满意的,同时党委成员也从中了解和分析了自身存在的不足和差距。

第10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维护______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利益,形成稳定的经营者团队,保证公司的长远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包括: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总监、副总监、销售副总助理、各部门正副经理以及其他总经理(或董事长)认定可享受年薪制的员工。

第三条:公司中层以上(含中层)管理人员实行聘任制,每届任期3年,可连聘连任。

第四条: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薪酬实行年薪制。

第五条:中高层管理人员薪酬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1、 基本年薪;

2、 绩效年薪;

3、 奖励年薪;

4、 法定福利和保险;

5、 特别福利保险计划;

6、 总裁特别奖励或总经理特别奖励;

7、 中高层经理人持股计划(另行规定)。

第二章:薪酬管理办法

第一条:基本年薪(下限年薪):

1、 以上年度实际年薪总额(基本年薪+绩效年薪)的60-70%作为本年度基本年薪,按月核发(见附表二);

2、 基本年薪的初始核定以工作评价、劳动力市场价格、公司人力资源政策为基础;

3、 新聘(或新晋升)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基本年薪按照公司现行标准进行核定;

4、 特殊情况由总经理(或董事长)批准后可以随时进行调整。

第二条:绩效年薪:

1、 在年度结束后,根据考核评价结果进行核定,在次年春节前一次性核发(见附表二);

2、 任现职不满一年者按实际任职时间进行核定。

第三条:奖励年薪(年终奖金):在年度结束后,根据公司业绩和考核评价结果进行核定,标准为:

1、 董事长(第一层经理人),为年薪总额的60%—70%;

2、 总经理(第二层经理人),为年薪总额的50%—60%;

3、 公司副总经理及其他第三层(或相当)经理人,为年薪总额的40%—50%;

4、 正副总监、总经理助理及其他第四层(或相当)经理人,为年薪总额的30%—40%;

5、 部门正副经理、销售副总助理及其他第五层(或相当)经理人,为年薪总额的20%—30%。

第四条:年薪制人员的奖励年薪,一律延期半年发放,凡发生以下情况者,均考虑停发、缓发或减发:

1、 违反公司政策、规定严重者;

2、 辞职或辞退者;

3、 以往工作中未发现问题,但对当前公司业绩带来不利影响者;

4、 其他董事长或总经理认为有必要停发、缓发或减发的情况;

5、 第三层以下(含第三层)经理人考核年薪发放的决定权在总经理,其他各层经理人考核年薪发放的决定权在董事长。

第五条:总裁特别奖励,由董事长确定,于次年度春节前一次性发放;总经理特别奖励,由总经理确定,于次年度春节前一次性发放。

第六条:享受年薪制的人员,不享有加班工资。

第三章:福利保险

第一条:年薪制人员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和保险,其享受内容和享受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条:年薪制人员可享受特别福利保险,但公司若发生经济效益滑坡或其他重大事件,经董事会研究批准后,可停止支付。

第三条:终生健康险:

1、 以年度为单位进行核定,每任职满十二月,发放一年的终生健康险;

2、 享受条件:任满一年,考核成绩在良好以上者;

3、 董事长(第一层经理人)为 万保额;

4、 总经理(第二层经理人),为 万保额;

5、 公司副总经理及第三层(或相当)经理人,为 万保额;

6、 正副总监、总经理助理及其他第四层(或相当)经理人,为 万保额;

7、 部门正副经理、销售副总助理及其他第五层(或相当)经理人,为 万保额;

第四条:国内外进修:

1、 董事长(第一层经理人)、总经理(第二层经理人)任满一届,考核结果良好及以上,可享受国内外中长期进修;

2、 副总经理及其他第三层(或相当)经理人任满一届,考核结果良好及以上,可享受国内外短期进修;任满两届,考核结果良好及以上,可享受国内外中长期进修;董事长或总经理认为必要者,可不受此规定限制;

3、 正副总监、总经理助理及其他第四层(或相当)经理人、部门正副经理、销售副总助理及其他第五层(或相当)经理人任满两届,考核结果良好及以上,可享受国内外短期或中长期进修;董事长或总经理认为必要者,可不受此规定限制;

4、 以上条件均为必要条件,是否执行根据公司具体情况进行安排。

第五条:一次性退职金:

1、董事长(第一层经理人)享受条件为任满一届以上,考核结果良好以上,其标准为:

享受标准 = 最后年度年薪总额 *(1 + 实际任职年限/10)* 1.0

2、总经理(第二层经理人)享受条件为任满一届以上,考核结果良好以上,其标准为:

享受标准 = 最后年度年薪总额 *(1 + 实际任职年限/10)* 0.9

3、副总经理及其他第三层(或相当)经理人享受条件为任满一届以上,考核结果良好以上,其标准为:

享受标准 = 最后年度年薪总额 *(1 + 实际任职年限/10)* 0.7

4、正副总监、总经理助理及其他第四层(或相当)经理人享受条件为任满一届以上,考核结果良好以上,其标准为:

享受标准 = 最后年度年薪总额 *(1 + 实际任职年限/10)* 0.6

5、部门正副经理、销售副总助理及其他第五层(或相当)经理人享受条件为任满一届以上,考核结果良好以上,其标准为:

享受标准 = 最后年度年薪总额 *(1 + 实际任职年限/10)* 0.5

6、一次性退职金在任职期满后,一次性发放;

7、任职未符合上述期限规定要求,由于工作调动原因等离任,且考核结果良好以上者,按实际任职年限核发退职金。

第六条:工作地在公司本部的中高层管理人员,福利住房按公司原住房分配制度执行。

第七条:工作地在公司本部以外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享受福利住房:

1、 任期满一届以上者,可享受福利住房;具体规定为:任期满一届,公司提供40%房款作为首付款;任期满两届,公司提供其余60%房款;该款项不直接发放给个人,由公司直接支付给房地产商。

2、 购房标准:第三层经理人及以上(相当)为120平方米;第三层经理人以下(相当)为100平方米;

3、 福利住房房价不得超过山东省中高档商品房平均房价。具体标准为:4000元/平方米。

4、 以上标准为最高限额,所购住房低于购房标准者,剩余款项不发放给个人,超过购房标准者,超标部分房款自付。

5、 福利住房产权归购房者个人,所有相关责任购房者自负。

6、 住房福利计划自聘用之日开始生效,自任职满一届开始执行。

7、 任期未满一届者,不享受此福利。

8、 任职不满一届,由于工作调动原因等离任,且考核结果良好以上者,经总经理(或董事长)批准,可以按实际任职年限进行核算。

9、 任同一层次职务二届以上(不含)者不重复享受福利住房。

第八条:其他特别福利与保险计划,根据公司效益和实际情况另行规定。

第九条:特殊福利计划的执行,以国家相关财税制度为依据列支。

第十条:因企业重组、并购等非个人因素造成职位丧失或职位下降者,根据任职年限按比例提前执行上述计划。

第十一条:对于公司目前中高层现职中,经考核不具备任职资格,但对企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者,如服从公司统一安排,离开现任职务,可以在本制度执行的同时,提前执行特别福利计划,同时,授予“企业功勋”光荣称号。具体标准将根据现职进行核定。

第四章:附则

第一条:本规定未尽事项,另行规定或参见其他规定的相应条款。

第二条:本规定的解释权在人力资源部。

第三条:本规定自董事会核准、股东大会通过后颁布执行,修改时亦同。

第11篇

1研究数据与研究方法

1.1研究数据

本文数据来源于相关统计年鉴,数据采集后,对其进行标准化,使不同指标数据之间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1.2.1STIRPAT模型York等构建了环境压力随机模型,简称STIRPAT模型。式中:I、P、A、T分别为排放量、总人口、财富、技术;a为模型系数,b、c、d分别为总人口、财富、技术的驱动指数;e为模型误差。STIRPAT模型是进行分析环境压力的一种常用方法,在碳排放、碳足迹等研究中被普遍应用。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人口、国内生产总值、人均能耗、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新建住宅面积、能源强度等8个指标作为中国碳排放量衡量对象。其中,人口、人均能耗、城镇新建住宅面积属于总人口因素;国内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属于财富因素;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能源强度属于技术因素。根据STIRPAT模型,建立碳排放计量模型。

1.2.2数理统计方法1)偏相关分析:使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3.0中偏相关分析方法,对8个碳排放影响因素和碳排放量的实际数据进行偏相关分析,得出各因素和碳排放量的相关系数,根据显著性检验判断各因素是否能最终作为碳排放量的影响指标,据此衡量模型的有效性。2)主成分分析:根据主成分分析法,分析筛选各自变量,提取新的综合变量,并建立各自变量和综合变量间的线性模型;然后,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找出因变量和综合变量的线性模型;通过以上两个模型,可得因变量和自变量间的线性关系,最终基于STIRPAT模型,构建中国碳排放驱动因素模型,并分析各因素的驱动力强弱。

2结果与分析

2.1碳排放总量计算查阅1980—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和《中国建筑业统计年鉴》,得出相关指标原始数据,并根据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碳排放系数[28]和消费比例,可计算中国碳排放总量,进而得出中国各年度人均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能源强度等指标结果,见表1。由表1可见:1980—2012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碳排放总量和人均碳排放量,除1981年外,都呈逐年递增趋势,碳排放强度及能源强度整体呈逐年下降趋势。随着中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碳排放总量和人均碳排放量日益增长。中国碳排放强度及能源强度整体下降,得益于长期实施的节能减排战略,构建低碳、绿色、环保的生态文明新常态。

2.2偏相关分析结果以碳排放总量作为因变量,以人口、国内生产总值、人均能耗、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新建住宅面积、能源强度8个指标作为自变量,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中的偏相关分析方法,结果发现7个指标的相关系数都在0.815以上,其显著性检验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因此选择的8个碳排放影响指标可作为碳排放总量的驱动因素。

2.3主成分分析结果将碳排放总量的8个影响因素原始数据取对数,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将处理后的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见表2、表3。由表2可知,进行主成分分析后,可提取出2个综合变量,即组分1、组分2,现分别以X1、X2表示。X1、X2对总体方差的累计贡献率为97.883%,信息损失仅占2.117%。KMO统计量为0.824,且P<0.001,拒绝单位相关阵的原假设,非常适合做主成分分析。t检验的P值<0.01,拟合度较好。将人口、国内生产总值、能源强度、人均能耗、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新建住宅面积8个指标进行取对数及归一化处理后分别以SLP、SLG、SLEI、SLEC、SLSP、SLTP、SLDI、SLRA表示。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可得到提取出的2个综合变量X1、X2与这8个指标之间的得分系数矩阵,见表3。

2.4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将碳排放总量进行取对数及归一化处理,以SLC表示。将SLC、X1、X2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发现,R2为0.950,F值为286.435,估计的标准误差为0.070,P值为0.000,小于0.01,共线性检验中的特征根均大于0,条件指数均小于10,方差膨胀因子接近于1且小于10,说明不存在共线性问题,回归分析模型整体拟合效果较好(表4)。由式(8)可知,人口、国内生产总值、人均能耗、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新建住宅面积这7个影响因素与碳排放总量均呈正相关关系。其中,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的提高、人口数量的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城镇新建住宅面积的扩大是中国1980—2012年碳排放总量不断递增的主要驱动因素,尤其是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对碳排放总量的影响最大,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对碳排放总量的影响最小,颠覆了传统认为第二产业比第三产业能耗更高的观点,这也与刘广为等的研究结论相符[25],李健等也认为第二产业的增加并不一定带来高碳排放[26]。归其原因,主要是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发达地区的第三产业比重大幅度增加,其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比重较大,同时相关部门往往忽视了第三产业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从而阶段性地出现以上局面。此外,能源强度和碳排放总量呈显著负相关,说明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大力推进绿色发展战略,持续优化能源使用水平,有效地抑制了碳排放总量增长的速度。

3结论和建议

根据碳排放计量方法,对中国1980—2012年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进行了测算,并在STIRPAT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碳排放影响因素模型,计算了8个主要影响因素弹性系数,并得出如下结论:1)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数量、国内生产总值、能源强度、人均能源消耗、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新建住宅面积每增加1%时,中国碳排放总量将分别增加0.1413%、0.1388%、0.1333%、0.0356%、0.1435%、0.1383%、0.1384%;当能源强度每下降1%时,中国碳排放总量将减少0.1394%。2)中国碳排放总量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15年来持续快速增长,大部分在于三方面原因: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大幅提高且效率低下带来的阵痛效应;人口数量增加、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带来的倍增效应;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以及居民消费层次提升带来的财富效应。以上因素综合导致了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和碳排放总量连年走高。

第12篇

关键词:人口红利 就业弹性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河北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及人口预测结果显示,全省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巨大,仍处于劳动力供给丰富,劳动负担相对较轻的“人口红利”时期,就业压力较大,经济增长面临着很大的下行压力。

1.劳动力供给的现状及特征

劳动年龄人口一般指处于15-64周岁的人口[1]。2000年以来,河北省劳动年龄人口供给在规模、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城乡构成等方面显示以下特征:

1.1劳动年龄人口规模持续扩大

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和所占比重达到历史最高。2010年河北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河北省总人口为7185.42万人,劳动年龄人口5899.44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82.10%。与2000年河北省第五次普查相比,劳动年龄人口增加877.05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提高6.78%。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及占总人口的比重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劳动年龄人口增速快于总人口。河北省近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1982-1990年,1990-2000年、2000-2010年,河北省劳动年龄人口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23%、1.69%和1.62%,增速趋缓。但与同期总人口1.79%、0.88%和0.75% 年均增长速度相比,劳动年龄人口年均增长比总人口年均增长分别快0.44%、0.81%和0.87%,劳动年龄人口增速明显快于同期总人口增长。这一状况使劳动年龄人口所占比重持续上升。

1.2劳动年龄人口年龄结构趋向老化

2000年,河北省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十年来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2010年65岁及以上人口达591.97万,占总人口8.24%;60岁及以上的人口934.22万,占总人口13.00%。16-34岁青年劳动力2286.52万,占劳动年龄人口38.75%,35-49岁中壮年劳动力1718.53万,占29.14%, 60岁及以上劳动力934.22万,占15.83%。与2000年相比,青年组、中壮年组所占比重分别下降4.12%和2.20%,老龄组上升2.19%。

1.3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

2010年,河北省74.82%劳动年龄人口接受过初中以上教育。初中受教育程度所占比例达50.90%,其次是小学21.72%,高中15.04%,大专、大学及以上比例之和不足一成,分别为5.64%和3.24%。与2000年相比,拥有初中、高中、大专、大学及以上中高学历人口比重上升,分别上升5.06%、0.98%、3.17%和2.13%;小学及未上过学人口比重大幅下降,分别下降4.69%和6.65%。

1.4城镇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快速提升

2010年全省城镇化率达到43.94%,比2000年提高17.61%,城镇劳动年龄人口达2638.72万,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为44.73%,与2000年相比,城镇劳动年龄人口增加1241.02万,所占比重提高16.98%。

2.未来十年劳动年龄人口变化特征预测

2.1劳动年龄人口供给总量矛盾有所减缓

劳动年龄人口增长慢于总人口增长。2020年,河北省总人口将达到7631.45万,比2010年增加446.03万,年均增长0.6%,劳动年龄人口达6101.78万,比2010年增加206.24万,增长0.3%,劳动年龄人口增长比总人口增长慢0.3%。与2001年-2010年劳动年龄人口增长比总人口增长快0.87%的趋势相反。

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逐年下降。2020年,河北省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79.96%,比2010年所占比重下降2.09%。与2001年-2010年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6.78%趋势相反。

2.2当年新成长的劳动力大幅减少

2011-2020年,河北省当年新成长(当年年满16周岁)劳动力人口数61万-86万,十年共新成长劳动力715.61万,比2001-2010年少495.51万,平均每年少49.55万。

2.3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水平继续提高

按照河北省“十二五”规划,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九年义务教育质量,巩固率达到94%;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37%以上,预计未来十年全省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水平将继续得到提高。

3.未来十年劳动力需求变化特征预测

3.1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需求潜力巨大

全省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16.35:49.86:33.79转变为2010年的12.57:52.50:34.93,第一产业比重下降3.78%,第二产业提高2.64%,第三产业提高1.14%。2010年,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仅为12.27%,但就业人员却占全部从业人员的37.9%,第三产业就业人员达1150.08万人,所占比重为29.8%,比2000年净增329.48万人,所占比重上升5.6%。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速度比产值比重快4.5%,表明我省未来十年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最大,吸纳的劳动力最多,就业增长的贡献率最大。

3.2实施更加积极就业政策扩大就业

“十二五”期间,河北省将继续贯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省委、省政府出台了《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意见》、《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措施。分解下达年度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任务:五年累计新增就业33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制定了“狠抓三个落实,突出三个群体,力求三个突破”的一系列保障办法。

3.3影响就业的不确定性较多,就业任务依然任重道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河北省既面临着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产业升级、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等对劳动者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经济增速趋缓,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治理大气污染等对就业带来不利影响。一些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生产萎缩必然导致就业岗位的减少和就业压力的增大,就业任务依然任重道远。

4.努力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对策建议

4.1保持经济增长,为扩大就业提供强大动力

经济发展是创造就业岗位的根本所在,保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是有效促进就业的必要前提[3]。只有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和快速发展,才能为扩大就业提供强大的动力。

4.2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加更多的就业空间

就业的增长不仅取决于经济增长速度,还取决于产业结构[4]。第三产业就业增长弹性大,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强,加快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服务业等吸纳劳动力更多的第三产业,可增加更多的就业空间和就业机会。

4.3积极应对劳动年龄人口的老化

随着全省劳动年龄人口老化趋势的不断加深,达到退休年龄的劳动力不断增加,劳动参与率不断下降,社会抚养负担持续上升,部分行业劳动力及人才不足的结构性问题将更加突出[5]。鉴于未来我省劳动力供给结构和就业岗位需求结构之间的矛盾,最为行之有效的应对的方法是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努力培育具有高学历的研究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使我省的就业结构相匹配,达到均衡。

参考文献:

[1] 田雪原,等.21世纪中国人口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2).

[2] 彭松建.现代西方人口经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2).

[3] 王金营.人力资本在技术创新、技术扩散中的作用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