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管理学论文

大学生管理学论文

时间:2022-10-31 07:33: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管理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管理学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过程是一种有序的管理活动,它在高校整个管理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要使之更富有成效,得进一步分析其现状、特点和作用,树立起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的新观念。

大学生管理是高等学校为了实现学生管理的目标,合理地组织人、财、物、时间、信息等,有计划地指挥、协调、监督和实施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各项活动的总称。而大学生的常规行政管理是根据国家对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按照一定的规范、程序和方法,对大学生日常行政事务所进行的一种管理。大学生的常规行政管理事务,十分具体而又非常琐碎,但它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做好了,就能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否则将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可以这样说,大学生的常规行政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很强而又具体的工作,分析其现状、特点和作用,确立新的管理观念,是实现大学生管理目标的一个基础,因此必须予以充分重视。

一、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的现状

基于学生常规行政管理起着优化育人环境,稳定正常的教学秩序等重要作用,各高校都设立了管理学生的机构,建立了管理学生的队伍,制订了管理学生的制度。高校学生常规行政管理对稳定教学秩序、生活秩序,对培养人才确实起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学生常规行政管理作为整体管理中的一个部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并有待于探讨。

(一)与其它管理工作配合不够。在大学生系统管理中,如果各子系统或单位性能都是好的,其整体性能也会是好;“如果各子系统或单位不顾整体目的实现,仅仅只力争自身的最佳效益,却不一定能保证系统整体的效益”。①目前高校学生常规行政管理与其它管理一样,尚存各自为政倾向,这是由于各个管理层次的目的、职能和权限的不同以及管理对象的特点、方法和措施的差异等因素造成的。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要重视与其他管理的横向联系与协调,重视与德育、智育和体育的管理配合、渗透,以提高自身的管理效益,同时也起到提高整体管理效益的作用。

(二)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不紧。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主要是通过制订和实施一系列合理的规章制度制约引导学生的行为,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更多地由教育者将教育内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通过各种教育活动探化到大学生的头脑中,内化为他们自身的品行和习惯”。②从理论上说,管理能促进教育,教育能保证管理,管理必须与教育相结合。因此,应克服只讲管理不讲教育,或者只重教育不重管理的倾向。但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学生的常规行政管理与思想教育存在着脱节现象。我们知道,作为管理对象的大学生,是有思想、有理智的人,他们的行为虽受制于规章制度,但主体行为还是由思想意识和价值观直接控制的。因此,常规行政管理工作只有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配合才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三)缺乏系统的管理知识,管理效率不商。由于高校学生常规行政管理没有统一固定的被所有管理者接受的模式,也由于这种管理还处于不断的摸索之中,因此缺乏理论的指导,靠经骏管理者居多。若是这种状况不改变,要想提高管理效益是有难度的。

(四)管理学生的制度不够完善。在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中,逐步确立一系列科学的管理制度,有着不容忽视的极其重要的作用。从制度管理上来说,有三个环节:一是管理制度的制订;二是管理制度的实施;三是管理制度的补充修改。在高校管理过程中,对有些不完善、不成熟的管理制度,没有及时加以修正补充,这影响管理效率。

另外,在常规行政管理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某些方面管得过细,而某些方面缺乏严格要求,有时视学生为被管理对象,有时管理的民主度放得过宽等现象,所有这些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当代大学生管理的实际,需要对常规行政管理进行再认识,慎重积极地进行常规行政管理理论新建构的探讨,以便进一步发挥“管理育人”的积极作用。

二、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的特点

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统一性。它是指常规管理政策、法规、制度的统一。如《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以及其他行为管理的法规,是全国高校都要贯彻执行的。这种政策的统一性,对管理好学生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是学生常规行政管理的关键。学校其他规章制度的制订和执行都不能与此相背,否则,学生管理就会乱套,管理工作也就会因此而变得杂乱无章。

(二)强制性。它是指对学生具有非常严肃的约束力。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既靠教育又靠制度,而更多的是靠采取强制性的行政管理措施。学校行政管理的规章制度不象思想教育工作那样具有灵活性和弹性。思想教育往往表现为通过知识传授、人格感染以及启发、诱导、说理等方式,影响教育者成长和发展。而常规管理总是同规章制度、法制纪律相联系,是通过一定的规章制度、法制条文和纪律措施以约束、控制等方式影响被管理者成长和发展。它一般有“法”的约束功能,不允许违反,否则就会受到纪律处分。如《学生违纪处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就是针对那些不守纪律的学生而制订的,只要触及到就要受到纪律处分,以此来促进他们改正错误,做遵纪守法的学生。 

(三)程序性。它是依据一定的制度,在一定的时间内,按一定的流程,完成常规行政管理任务。这种管理任务往往是基本不变的。如从学生人学至毕业,整个过程可分为人学阶段:招生、新生报到、注册等;学习阶段:学习管理、生活管理、奖学金与助学金评比、三好学生等奖励和学生处分等;毕业阶段:毕业鉴定、颁发毕业证明、调配、派遣等。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任务和要求,但这都是常规性的任务,具有周期性流程的特点。

(四)动态性。它是指常规行政管理要适应学生的变化和发展。每所学校的学生数虽处于相对稳定,但亦有变化,每届学生或多或少有些差异;往往同一届学生人学时与毕业时相比,思想观念、价值观、人生观和兴趣爱好都会出现新的变化。更何况,作为被管理者的学生具有能动性,“在管理对象运动变化的情况下,如何注意调节,适应各种变化,以达到整体的、长远的目标,这就是动态原理的实质。”③因此,常规行政管理工作必须重视搜集信息,随时进行一些调节,适应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客观现实需要,要在动态中实现管理目标。

三、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的作用

根据现代管理科学的原理和已有的实践经验,学生常规行政管理的基本作用主要有:

(一)约束作用。大学生行政管理既靠教育,又靠制度。管理制度中明确规定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应该做而没有做或不应该做而做了就要受到处罚。制度为大学生提供有约束力的行为准则,许多规定具有“法”的作用,如学籍管理办法、考场规则等.都是不允许违反的。正是这种管理的约束力,保证了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学生学习秩序的正常化。

(二)教育和激励作用。学校的一切措施包括行政管理制度,都是基于培养合格的人才这一基点制订的。约束学生的某些行为规范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更多的是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所以说常规行政管理政策和制度,既是学生的行为规范,又是一种教育的手段,起着教育学生、激励学生的作用。对大学生的教育激励作用,在执行奖励条例时,表现得尤为明显。

(三)评估作用。“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是通过贯彻执行各种规章制度而进行的。”④学校评价学生,是根据培养目标以及各阶段的培养要求,制定出一套对学生的奖惩办法和条例,依据这些办法和条例,衡量学生的表现,确定奖惩。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学生在思想、学习、行为、品德及遵守规章制度等方面有关情况或资料进行收集、登记和整理综合,从而作出合乎学生本来面貌的客观评价。

(四)反馈作用。常规行政管理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管理制度的一种检验过程。常规行政管理的指导思想、组织协调和所订的规章制度是否合理,管理过程是否得体,管理的手段和方法是否科学,管理的效率是否高,管理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诸如此类的问题,只有通过反馈才有可能作出正确的回答。

四、树立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的新观念

观念虽然是客观的反映,但它同时又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行动。要突破常规行政管理中的某些框框,首先得从观念转变人手,只有常规行政管理观念的更新,才会有常规行政管理行为的转变。

(一)树立创新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人、市场经济的冲击,各种文化的冲突和整合以及大学生群体的变化,原有的一些程式化的常规行政管理已变得不再完全适用,因此也不能再套用和照搬原有的管理方式。应从实际出发,用发展的眼光,借鉴国内外的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大胆地进行创新,从常规行政管理思想、管理制度、管理体系和管理方法上进行新的摸索,走前人和别人没有走过的管理之路,逐步形成新的管理理论。

(二)树立信息观念。当今的时代信息瞬息万变,大学生正处在接受知识、获取信息的最佳年龄段,他们思想活跃,接受信息快,容易与时展的脉搏产生共振。因此,在大学生的管理过程中,要想随时把握他们的发展趋势,了解和研究他们的新情况,不断解决新问题,就必须建立起信息观念。比如,学生中横向联系的社团组织,由少数发展到多数,由单学科发展到多学科,由学校发展到社会,向着纵横交叉的网络化组织发展。如果管理者还是墨守成规,闭目塞听,不树立起信息观念,要想对此进行管理,是很难的。

(三)树立服务观念。常规行政管理者必须正确对待大学生在教育和管理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生不仅是教育、管理的对象,也是管理的主体,所以管理者在把学生作为管理对象的同时,也要把学生作为服务的对象,从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学习生括等方面全面关心学生,服务学生。因为“要搞好人的管理,有效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就必须从人的心理规律及其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心理特征出发”,⑤关心学生,服务学生,正是考虑及满足学生某些心理需要的表现,在常规行政管理中取得学生的理解与支持,使学生能自觉纠正某些片面的认识和过激行为,真正起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作用。 

(四)树立整体观念。学生常规行政管理工作,从横的结构关系看,有学习和生活等各个断面,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纵的层次关系看,从校、系到班级,有行政管理部门又有学生各级组织,他们之间既有上下的关联性,又有各自的独立性;从常规行政管理活动看,既有管理的连续性,又有其阶段性,同时常规行政管理与其他管理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等还有一个整体协调的问题。因此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工作,必须有全局观点,有一个系统的运筹规划。坚持管理工作与教育工作相结合,与思想工作相结合,坚持常规行政管理与其他工作相结合,只有这样,才会发挥其管理的整体作用,克服与教学管理、后勤管理等彼此脱节的状况。

总之,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工作有其相对的独立地位和作用,它在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有着思想政治工作等不可取代的特殊影响力。目前大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着层出不穷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原先那套学生管理办法不可能完全适用,因此作为管理者应联系实际,进行理论上的探讨,以提高大学生管理的实际效率与水平。

注:

①顾翔主编:《大学生管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11月版,第70页。

②④李锦坤主编:《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工程》,天津人民出版社l988年7月版,第120、242页。

第2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管理目标行政管理

论文摘要: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过程是一种有序的管理活动,它在高校整个管理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要使之更富有成效,得进一步分析其现状、特点和作用,树立起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的新观念。

大学生管理是高等学校为了实现学生管理的目标,合理地组织人、财、物、时间、信息等,有计划地指挥、协调、监督和实施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各项活动的总称。而大学生的常规行政管理是根据国家对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按照一定的规范、程序和方法,对大学生日常行政事务所进行的一种管理。大学生的常规行政管理事务,十分具体而又非常琐碎,但它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做好了,就能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否则将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可以这样说,大学生的常规行政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很强而又具体的工作,分析其现状、特点和作用,确立新的管理观念,是实现大学生管理目标的一个基础,因此必须予以充分重视。

一、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的现状

基于学生常规行政管理起着优化育人环境,稳定正常的教学秩序等重要作用,各高校都设立了管理学生的机构,建立了管理学生的队伍,制订了管理学生的制度。高校学生常规行政管理对稳定教学秩序、生活秩序,对培养人才确实起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学生常规行政管理作为整体管理中的一个部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并有待于探讨。

(一)与其它管理工作配合不够。在大学生系统管理中,如果各子系统或单位性能都是好的,其整体性能也会是好;“如果各子系统或单位不顾整体目的实现,仅仅只力争自身的最佳效益,却不一定能保证系统整体的效益”。①目前高校学生常规行政管理与其它管理一样,尚存各自为政倾向,这是由于各个管理层次的目的、职能和权限的不同以及管理对象的特点、方法和措施的差异等因素造成的。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要重视与其他管理的横向联系与协调,重视与德育、智育和体育的管理配合、渗透,以提高自身的管理效益,同时也起到提高整体管理效益的作用。

(二)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不紧。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主要是通过制订和实施一系列合理的规章制度制约引导学生的行为,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更多地由教育者将教育内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通过各种教育活动探化到大学生的头脑中,内化为他们自身的品行和习惯”。②从理论上说,管理能促进教育,教育能保证管理,管理必须与教育相结合。因此,应克服只讲管理不讲教育,或者只重教育不重管理的倾向。但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学生的常规行政管理与思想教育存在着脱节现象。我们知道,作为管理对象的大学生,是有思想、有理智的人,他们的行为虽受制于规章制度,但主体行为还是由思想意识和价值观直接控制的。因此,常规行政管理工作只有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配合才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三)缺乏系统的管理知识,管理效率不商。由于高校学生常规行政管理没有统一固定的被所有管理者接受的模式,也由于这种管理还处于不断的摸索之中,因此缺乏理论的指导,靠经骏管理者居多。若是这种状况不改变,要想提高管理效益是有难度的。

(四)管理学生的制度不够完善。在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中,逐步确立一系列科学的管理制度,有着不容忽视的极其重要的作用。从制度管理上来说,有三个环节:一是管理制度的制订;二是管理制度的实施;三是管理制度的补充修改。在高校管理过程中,对有些不完善、不成熟的管理制度,没有及时加以修正补充,这影响管理效率。

另外,在常规行政管理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某些方面管得过细,而某些方面缺乏严格要求,有时视学生为被管理对象,有时管理的民主度放得过宽等现象,所有这些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当代大学生管理的实际,需要对常规行政管理进行再认识,慎重积极地进行常规行政管理理论新建构的探讨,以便进一步发挥“管理育人”的积极作用。

二、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的特点

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统一性。它是指常规管理政策、法规、制度的统一。如《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以及其他行为管理的法规,是全国高校都要贯彻执行的。这种政策的统一性,对管理好学生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是学生常规行政管理的关键。学校其他规章制度的制订和执行都不能与此相背,否则,学生管理就会乱套,管理工作也就会因此而变得杂乱无章。

(二)强制性。它是指对学生具有非常严肃的约束力。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既靠教育又靠制度,而更多的是靠采取强制性的行政管理措施。学校行政管理的规章制度不象思想教育工作那样具有灵活性和弹性。思想教育往往表现为通过知识传授、人格感染以及启发、诱导、说理等方式,影响教育者成长和发展。而常规管理总是同规章制度、法制纪律相联系,是通过一定的规章制度、法制条文和纪律措施以约束、控制等方式影响被管理者成长和发展。它一般有“法”的约束功能,不允许违反,否则就会受到纪律处分。如《学生违纪处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就是针对那些不守纪律的学生而制订的,只要触及到就要受到纪律处分,以此来促进他们改正错误,做遵纪守法的学生。

(三)程序性。它是依据一定的制度,在一定的时间内,按一定的流程,完成常规行政管理任务。这种管理任务往往是基本不变的。如从学生人学至毕业,整个过程可分为人学阶段:招生、新生报到、注册等;学习阶段:学习管理、生活管理、奖学金与助学金评比、三好学生等奖励和学生处分等;毕业阶段:毕业鉴定、颁发毕业证明、调配、派遣等。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任务和要求,但这都是常规性的任务,具有周期性流程的特点。

(四)动态性。它是指常规行政管理要适应学生的变化和发展。每所学校的学生数虽处于相对稳定,但亦有变化,每届学生或多或少有些差异;往往同一届学生人学时与毕业时相比,思想观念、价值观、人生观和兴趣爱好都会出现新的变化。更何况,作为被管理者的学生具有能动性,“在管理对象运动变化的情况下,如何注意调节,适应各种变化,以达到整体的、长远的目标,这就是动态原理的实质。”③因此,常规行政管理工作必须重视搜集信息,随时进行一些调节,适应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客观现实需要,要在动态中实现管理目标。

三、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的作用

根据现代管理科学的原理和已有的实践经验,学生常规行政管理的基本作用主要有:

(一)约束作用。大学生行政管理既靠教育,又靠制度。管理制度中明确规定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应该做而没有做或不应该做而做了就要受到处罚。制度为大学生提供有约束力的行为准则,许多规定具有“法”的作用,如学籍管理办法、考场规则等.都是不允许违反的。正是这种管理的约束力,保证了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学生学习秩序的正常化。(二)教育和激励作用。学校的一切措施包括行政管理制度,都是基于培养合格的人才这一基点制订的。约束学生的某些行为规范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更多的是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所以说常规行政管理政策和制度,既是学生的行为规范,又是一种教育的手段,起着教育学生、激励学生的作用。对大学生的教育激励作用,在执行奖励条例时,表现得尤为明显。

(三)评估作用。“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是通过贯彻执行各种规章制度而进行的。”④学校评价学生,是根据培养目标以及各阶段的培养要求,制定出一套对学生的奖惩办法和条例,依据这些办法和条例,衡量学生的表现,确定奖惩。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学生在思想、学习、行为、品德及遵守规章制度等方面有关情况或资料进行收集、登记和整理综合,从而作出合乎学生本来面貌的客观评价。

(四)反馈作用。常规行政管理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管理制度的一种检验过程。常规行政管理的指导思想、组织协调和所订的规章制度是否合理,管理过程是否得体,管理的手段和方法是否科学,管理的效率是否高,管理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诸如此类的问题,只有通过反馈才有可能作出正确的回答。

四、树立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的新观念

观念虽然是客观的反映,但它同时又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行动。要突破常规行政管理中的某些框框,首先得从观念转变人手,只有常规行政管理观念的更新,才会有常规行政管理行为的转变。

(一)树立创新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人、市场经济的冲击,各种文化的冲突和整合以及大学生群体的变化,原有的一些程式化的常规行政管理已变得不再完全适用,因此也不能再套用和照搬原有的管理方式。应从实际出发,用发展的眼光,借鉴国内外的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大胆地进行创新,从常规行政管理思想、管理制度、管理体系和管理方法上进行新的摸索,走前人和别人没有走过的管理之路,逐步形成新的管理理论。

(二)树立信息观念。当今的时代信息瞬息万变,大学生正处在接受知识、获取信息的最佳年龄段,他们思想活跃,接受信息快,容易与时展的脉搏产生共振。因此,在大学生的管理过程中,要想随时把握他们的发展趋势,了解和研究他们的新情况,不断解决新问题,就必须建立起信息观念。比如,学生中横向联系的社团组织,由少数发展到多数,由单学科发展到多学科,由学校发展到社会,向着纵横交叉的网络化组织发展。如果管理者还是墨守成规,闭目塞听,不树立起信息观念,要想对此进行管理,是很难的。

(三)树立服务观念。常规行政管理者必须正确对待大学生在教育和管理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生不仅是教育、管理的对象,也是管理的主体,所以管理者在把学生作为管理对象的同时,也要把学生作为服务的对象,从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学习生括等方面全面关心学生,服务学生。因为“要搞好人的管理,有效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就必须从人的心理规律及其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心理特征出发”,⑤关心学生,服务学生,正是考虑及满足学生某些心理需要的表现,在常规行政管理中取得学生的理解与支持,使学生能自觉纠正某些片面的认识和过激行为,真正起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作用。

(四)树立整体观念。学生常规行政管理工作,从横的结构关系看,有学习和生活等各个断面,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纵的层次关系看,从校、系到班级,有行政管理部门又有学生各级组织,他们之间既有上下的关联性,又有各自的独立性;从常规行政管理活动看,既有管理的连续性,又有其阶段性,同时常规行政管理与其他管理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等还有一个整体协调的问题。因此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工作,必须有全局观点,有一个系统的运筹规划。坚持管理工作与教育工作相结合,与思想工作相结合,坚持常规行政管理与其他工作相结合,只有这样,才会发挥其管理的整体作用,克服与教学管理、后勤管理等彼此脱节的状况。

总之,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工作有其相对的独立地位和作用,它在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有着思想政治工作等不可取代的特殊影响力。目前大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着层出不穷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原先那套学生管理办法不可能完全适用,因此作为管理者应联系实际,进行理论上的探讨,以提高大学生管理的实际效率与水平。

注:

①顾翔主编:《大学生管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11月版,第70页。

②④李锦坤主编:《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工程》,天津人民出版社l988年7月版,第120、242页。

第3篇

1当前高校学生管理问题所在

长期以来,高校推崇规章制度、量化管理的理性模式。尽管它具有一定合理性,但这种建立在“物本”思想基础上的“刚性”管理,以工作为中心、以学生服从为目标,既忽视了大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性,又忽视了大学生非理性因素。其结果不仅束缚了大学生思想,还压抑了大学生个性和创新精神。具体来讲,目前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管理方法落后与时代需要

我国高校长期所采用的“刚性管理”方法使大学辅导员常常无法认识学生产生问题的实质,将学生存在的种种问题归结为思想认识问题,在与学生交流中充当主导角色。因此,常常会无视学生的心理需要,使得硬性的管教多于关心。更造成师生之间存在隔阂,相互不理解。许多教师尽了最大的努力,但仍效果不明显,无法获得学生信任,造成学生工作开展困难。

1.2管理缺少统筹安排

现行的高校学生管理是“科层化”管理方式,处于高层的学生管理者只顾制定政策、文件,下达指标、任务。一方面,高高在上,官气十足,既不了解、关心从事具体工作的管理者,又缺乏对大学生的深刻认识和无微不至的关心。另一方面,院系则被动地、按部就班地执行上级要求,做“缺漏补漏”、“消防灭火”工作,形式主义的应付做法太多。长期以来,这种违背系统性和开放性原则的管理方式形成了单向的自上而下的管理通道,缺乏自下而上的反馈,最终导致了各职能部门各自为政,使学生管理工作缺乏系统性、连续性、协调性,难以形成有效的管理整体,表面化倾向突出。

1.3学生管理人员良莠不齐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内容庞杂,事务琐细,全校凡涉及到学生的各个部门的工作最后的落脚点都要落在辅导员身上,“千余线一根针”,这些都导致学生管理者无法避免地每日陷于事务堆,疲于应付。此外,高校中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队伍主要来源于本校留校的本科生或研究生,他们中很少有人专门学习过管理学或心理学的知识,同时又缺乏进修以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机会。这些问题的存在致使高校管理力度不足,管理效率低下。

2新时期下加强学生管理有效措施

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对现有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正确认识当前形势下学生管理工作的新特点,将有助于转变管理观念,促进大学生健康积极发展。

2.1实施班导师与辅导员双重管理

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与年级辅导员制相结合的学生管理体制,导师的称呼与职责符合专业教师角色特点,发挥了教师的特长,可较好地解决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弊端,同时也使辅导员职责更加明确,真正提高学生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通过在学院引导下,教师与学生“双向选择”确定导师。导师的职责是:对低年级,主要指导学生思想学业,引导学生认识专业发展情况和前景;指导学生选课暑期社会调查制定调查提纲点评和批改调查报告等。高年级阶段吸收学生参与科研工作,加强其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和科研素质训练,要求学生结合课题研究撰写文献综述,完成课题研究论文。导师还要参与学生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学生等。

2.2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建设

学生管理工作作为一门集教育与管理于一体的新兴职业,这需要掌握比较广博的知识、熟练的管理艺术和必要的工作技能,并且随着学生多元化的发展,又对现在学生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在学生特点。学生工作要创新,学生工作者必须率先进行观念上的吐故纳新,强化市场经济意识和民主科学精神,具有开放的、多维的、创新的思维方式,以崭新的形象开展工作才能赢得学生的喜爱和信任。这不仅稳定和培养了一批专职学生工作队伍,而且从体制上保证了学生工作人员潜心业务、敬业爱岗,改变了学生工作者被动应付学生事务的局面,辅导员更加明确职责,保证了学生管理队伍向精益化、专业化过渡,有利于构建新的大德育体系。

2.3转变学生管理理念

学生管理工作者被赋予多重角色,他们既是学校的管理者,又是学生的服务者。这就要求管理与服务并重且同步实施,把管理过程和服务过程相结合、相统一、使管理和服务相互糅合、相互渗透。在日常工作中具体体现在:关心学生就业,为学生提供就业渠道。对学生就业进行指导和服务。体现在对学生弱势群体的服务。为他们提供奖助学金和经济援助以解决其后顾之忧。

学生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只有在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营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育空间,促进和谐校园建设,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 大学生;成长记录袋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整合;设计

199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9.8%,2002年达到15%,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阶段。[1]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网络新技术的崛起,新时期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和艰巨。如何针对大学生思想观念上显现的新特点,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提升管理效率,对高校学生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探讨通过整合学生管理信息系统与成长记录袋系统,缓解学院对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困难,也为高校革新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红河学院在学校升格成为本科院校后,现在校生人数已突破一万,其中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还有近四百名在学院学习的东盟留学生。多年前,学院在学生管理中实行学分制,这项制度的实施,使得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呈现出个体化、微观化、动态化、复杂化的特点,也使得在教学上出现同班不同学(班级相同,选课不同),同学不同班(选课相同,班级不同)等;在生活上出现了“同学不同寝,同寝不同学”等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说,同一行政班同学的学习内容、进度、时段、场所、空间不再完全一致,传统意义上整齐划一的班团框架出现瓦解。[2]可以说,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遇到了这种教育对象空间分散化和特点复杂化的挑战,必须不断更新观念深化改革,使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积极迎接压力和挑战。

目前学院专职辅导员的配备比例平均约为1∶935,远远没有达到教育部2005年颁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专职辅导员1∶200的配备比例规定。即使为每个班级设置了兼职班主任,也依然存在教育和管理相脱节的“两张皮”现象。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由于绝大部分辅导员都没有受过专门的、系统的培训,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大多数都不能针对学生不同时期的思想状况、心理特点制定有效的指导教育计划,而只是停留在就事论事、传达会议和文件精神,开展行政工作等表面形式上;对学生存在的一些个性问题不能释疑解惑,导致对学生的成长引导不足或指导无力。

第二,虽然学校也为每个班级配备了兼职班主任,但由于班主任是专任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学生住宿不集中;特别是在学分制下,学生可以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和自己的兴趣、人生规划等自主地选择课程,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进程异步,班主任很难有充裕的时间对全体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更无法做到对全班同学进行同步指导。

第三,由于目前学校的数据库还没有完全实现统一管理,教务处、财务处、招就处分别使用不同公司开发的管理系统,学生处还用手工管理学生信息,数据的更新无法同步,导致辅导员及班主任在向不同的部门呈报相同数据的过程中,还需要不断纠正不同系统中的异常数据。数据管理的混乱严重影响了辅导员、班主任的工作效率。

第四,辅导员、班主任(以下简称管理者)往往只忙于事务性的工作,很少考虑大学生的个体发展需要,对学生的个人学习状况、个性发展、专业技能掌握状况等方面,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及时给予相应的指导。

从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上,既要对学生所有的个人基本信息、学习信息、奖惩信息等基础数据了如指掌,又要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关注学生个体的成长,这是学院管理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难题。

二、学生管理信息系统与成长记录袋系统的研究现状

1、大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

在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中进行检索,时间不限,关键词“信息系统”精确匹配,其它模糊匹配,检索条件设置见表1,得到6篇硕士论文,46篇期刊文献。研究内容包括教务、学籍、党务、毕业设计、就业、奖惩、资助等多个方面。

对上述文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对学生基本个人信息、教学、学籍、成绩、住宿、奖惩等多个方面,均已实现系统管理,但如何对学生成长进行个性化的引导,并没有展开论述。

2、成长记录袋系统的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我们认为成长记录袋、档案袋、电子学档等概念相对于学生管理工作而言,在内涵上是一样的。在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进行与大学生相关的成长记录袋的文献检索,时间从1979到2012,模糊匹配,检索条件设置见表2。

上述这些学位论文中,记录了大学生学习、成长历程,存储、再现了学生学习过程并评价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但绝大多数没有同时针对学生管理进行研究。

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进行与大学生相关的成长记录袋检索,时间从1979到2012,精确匹配,检索条件设置见表3。

这些文献中,从大学生创业、就业、综合素质,或具体的学科学习(如英语、信息技术、体育等)等多个角度对成长记录袋进行了研究,阐述了成长记录袋作为评价的一种工具或手段,所能提供的功能和作用,着重于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这些研究也没有考虑成长记录袋对学生常规管理的作用。

(2)国外研究现状。美国是最早开始档案袋研究的国家。美国专家巴若特认为电子学档(e-portfolio)是证明学生在一段时期内成长的反思工具,能利用电子技术以多种格式(文本、图像、视频和声音)收集能够展示学生的努力、进步和成果的作品。美国学者多文斯认为电子学档是学习者通过构建一个电子作品信息库,来记录个人的学习过程,同时反思学习效果和展示技能,对个人成长、未来职业规划等都是一个强有力的学习工具。

随着研究的深入开展,电子学档日渐渗透教育和非教育领域,应用的目的和方式也多种多样。在教育领域,主要是对学生个人作品和成果的汇集和展示,是用来捕捉学生成长轨迹的工具;教师使用电子学档来诊断教学问题,通过反思和评价提高教学质量。[3]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纽约的Van Cortlandt中学、Rhode Island公立高等学校等都已为学生建立了基于Web的档案袋系统。[4]其中,美国中小学侧重于评价学生的学习进步情况,其目的是对学生学习的结果做出判断,从而区别优劣、分出等级或鉴定是否合格。它为学校和教育机构提供鉴定服务。而美国高校则侧重于突出学生学习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对学习进行反思,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它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5]在银行等行业领域,管理者利用电子学档来审度员工的业绩,通过记录和反思他们各个时期的业绩情况来提高工作的积极性,改善工作效率。[6]

三、学生管理信息系统与成长记录袋的对比分析

对上述文献进行综合分析,从学生管理的角度来对比学生管理信息系统与成长记录袋系统,各有优缺点,分析结果见表4。

通过对比分析学生管理信息系统与成长记录袋,我们可以对二者的优缺点进行补充,将二者有机地结合,为管理者工作难题的解决提供有效途径,使其运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一方面对学生所有的个人基本信息、学习信息、奖惩信息等等基础数据了如指掌,另一方面突破时空限制,关注学生个体的成长,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及时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四、基于管理的大学生成长记录袋系统设计

借助信息技术进行学生的基本信息收集处理和学生作品的评价和管理,这是大学生成长记录袋的总体目标,而且往往以数字化的形式去实现。学生的职责更新和选择他们的学习成果,而且这种选择是自由而不加任何限制的,所以,只要是学生认为最能够代表他们技能和才干的作品,都可以通过成长记录袋系统成为张扬学生个性的平台。同时还要借助一些其他评价标准,以此实现对学生作品的定性与定量评价;以此完成对学生作品的展示与交流,以及对学生成长的跟踪和记录。这种指导和管理绝对是个性化的指导和管理。

经过对系统的需求分析,各功能模块具体描述如下:

1、首页登录模块

主要提供三种用户的登录界面,同时对系统的访问次数、学生登录次数和班主任登录次数进行统计。

2、学生管理模块

主要是学生可以查看、修改、删除自己的基本信息、添加奖惩信息、成绩信息、缴费信息和自己的作品以及日志,同时查看班主任对自己的评价。

3、班主任管理模块

与学生进行非实时互动,解答学生提问;查询和添加班级通知、学生基本信息、考勤信息、奖惩信息、成绩信息、学期评价、选课情况、个人作品等信息。

4、管理员管理模块

主要进行系统日常维护、学院通知、公告的添加,学院学生管理、班主任管理、班级管理等操作。

五、结语

基于管理的大学生成长记录袋系统通过在红河学院的实践及运行,有效拓展了原来单纯的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能够通过学生个人经历、思想品德、专业成绩、个性特点、专长爱好等情况的原始记录,来真实反映一个学生的成长过程,不仅提高了管理者的工作效率,也强化了对学生个性化的指导。

由于系统中对成长记录袋的结构设计较为简单,没有引导学生了解成长记录袋的使用目的与作用,学生提交的作品类型还较为单一,大多都是多媒体课件。对作品的反思也有待加强。所以班主任对学生闪光点、个性、特长的发现不是非常明显。在系统设计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学生的学业指导,只重视了学生作品的展示,对学生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提高效果就不明显。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还可以针对自主学习、课程改革、学业规划、就业规划等多方面继续展开研究,该系统值得进行深入开发。

【参考文献】

[1] 陈至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快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步伐[J].求是,2008(03)8.

[2] 杨四海.本科生班主任制的生存困境及发展出路[J].江苏高教,2008(05)135.

[3] 孟娟娟,夏惠贤.档案袋评价:关注学生学习与成长的评价.外国中小学教育,2011.2.20.

[4] 吴永兴,王朋娇.浅析学生电子学档的应用.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04.48.

第5篇

【论文摘要】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管理方式,己成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针对高校学生的人本管理加以探索和思考,以期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可借鉴的启示。

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实行 “人本主义”管理,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就如何科学合理的运用“人本主义”管理进行了探讨,以期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一种可借鉴的启示。

1 树立“以人为本”管理观是人本管理实施的重要关键

1.1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高校学生管理过程的起点和归宿都是人。以人为本是高校学生管理的内在要求。高校学生管理确立“以人为本”现代管理理念,意味着一切从人出发,以人为根本,一切管理工作都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体现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为了人的指导思想,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目标。

1.2 树立全方位管理服务的理念 确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基本管理理念。管理就是服务,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学生的生活服务。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维护和保障学生的正当权益是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 了解学生的需要是高校学生人本管理实施的重要基础

高校学生人本管理首先要研究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学生管理的服务意识是以满足学生需要为基础的,每个学生有不同的资质、不同的需要、不同的个性。所以管理要因人而异、因需有别。作为个体的大学生的需要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是积极的有效需要。也就是成长和成才的帮助和服务是大学生最大的愿望和需要。因此要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科技创新、知识经济讲座等满足学生的成才愿望,让学生“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学会负责、学会生存”;对学生公寓、宿舍实行物业管理,构筑集文化、休闲、娱乐、健身为一体的文化社区,满足学生成长需要。成立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勤工助学服务中心、学生事务咨询中心等专业化的服务机构,解决学生在学习、经济、情感、就业的各种压力,为他们提供经验性指导;创造舒适和谐、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育人环境。管理者要明确,大学生的需要是运动的、变化的,只有深刻的认识和把握这一点,学生管理工作才能有的放矢,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3 让学生参与管理是人本管理实施的重要体现

3.1 凸显学生在管理中主体地位 学校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活动,每个人都要按社会管理的要求扮演一定的角色,这种角色既可能是管理主体,也可能是管理客体。在不同的学校部门或在同一学校部门的不同时间以及在不同的学校管理关系中,人们经常扮演不同的角色,变换自己的角色,表现为教育管理主体和客体的转换。高校学生人本管理强调学生“参与管理”和“自我管理”。在“参与管理”中,学生在作为管理客体的同时,又充当管理主体的角色,参与决策、执行、监督等管理的全过程,行使管理主体的权力;在“自我管理”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明显。所以学生既是管理的客体,又是管理的主体。学生管理工作不但是对人的管理,同时也是对人的培养。如果没有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只有管理者的单向行动,是不会取得积极的效果的。所以明确学生主体地位,有利于改变管理者与管理对象之间的主从关系,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有利于增强学生自我管理的内在动力,避免了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的出现。

3.2 让学生参与管理,才是有效的管理 当代大学生具有强烈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他们具有对自身的学习、生活进行选择、决策和控制的愿望。因此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建立和实行学生工作以管理者为指导、学生自身为中心的有效管理模式,发挥学生在管理工作中的主体性作用,即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要善于积极引导他们,利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参与管理,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尊重他们的民利,唤起他们强烈的责任感,把外部的制度管理与学生的内部的自我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参与管理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学生代表参与学生工作委员会的工作,通过对学生管理工作的目标、内容、活动的确定,增加学生工作的透明度,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组织学生自律会,检查、督导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引导学生在管理过程中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激励,树立自强、自主、自律的意识,帮助学生完成“他律”到“自律”的转变;让学生参与伙食管理委员会、宿舍管理委员会的工作,组织开展各项文明评比活动,学生有权对关系学生权益和根本利益的大事向学校提出意见;放手让学生会、团委以及相关社团组织开展活动,配合学生工作中心活动,体现学生的主人翁地位。

高校学生 “人本主义”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现实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方式。在“人本主义”学生管理工作中更新观念是前提,研究学生需要是基础、学生参与管理是基本原则、激励是重要的手段,建立制度是重要的保证、有效的运行机制是关键。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人本主义”教育观在管理学生方面的作用,更好的促进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6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 办学模式 学生管理工作

在高校管理工作中,学生管理工作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高校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对高校教育教学水平及学生培养有着重要影响。对于新建应用型本科院,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思路在推动其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转变学生管理观念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以学生为中心,把“以人为本”的理念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学生管理过程中,鉴于不同学生的特点和诉求,转变传统管理观念,变“管理型”管理为“服务型”管理。

第一,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要把握学生价值取向,了解学生思想动态。高校学生受到社会、学校、家庭环境各方面影响,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传统的灌输与引导式管理方式已不再适应当今学生,整齐划一的标准无法实现对学生的有效管理,应实施有差异的管理,实现有差异的发展。

第二,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方法。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如社会调查、公益活动、志愿者服务、参与创新发明等,充实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内容,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自身道德境界,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

第三,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学生管理工作不是走形式、走过场,而是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切工作以学生为中心,紧密结合学生思想动态,务实求效,对学生遇到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给予解决,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校、老师的关怀。

二、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课堂教学不是学生能力培养的唯一路径,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与培养是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实现的。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不仅体现在专业知识的传授,而是综合素质的养成,是德、智、体、美的有机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人才应用性、职业型的培养,但同时不能忽视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教育。学生管理工作不但要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知识,更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高校应利用学校现有教育资源,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践中提高学生自身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实现专业教学与第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三、转变学生管理方式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内容繁杂、任务重,普遍认为管理学生就是要保证学生安全稳定、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以往经验的积累来实现学生管理工作目标,停留在“管”的层面,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因此,形成系统性的有效管理,要与教育教学活动有机结合,紧密结合学生思想动态、自身成长特点、行为处事方式,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变学生“被动式”接受管理为“主动式”参与管理。通过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课程建设,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发展规划,为学生提供互动性教育环境,在浓郁的人文气氛中接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心理健康等教育。

四、转变学生管理模式

培养有特色、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核心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素质教育培养与就业目标实现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体。

高校大学生个性鲜明呈现多样化发展,但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就是会做人、会办事、掌握生存技能。目前国内就业出现所谓“用工荒”的现实,并不是国家、用人单位吸纳不了众多的高校毕业生,而是高校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与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相脱节。因此,转变学生管理模式,转“松散型”为“目标型”是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有效路径。传统“松散型”学生管理管理只注重及时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是一种事后问题解决的管理模式。“目标型”学生管理是利用目标管理体系,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和体验学生管理工作过程,实现入口和出口相统一。具体操作如下:

1、适应期

对于刚进大学的大一新生,帮助其进行整体规划,设计符合学生自身实际的发展目标,同时配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让学生实现从高中学习生活到大学学习生活的平稳过渡,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形成合理的大学生活习惯。

2、调整期

度过大一调整期之后,二年级学生往往在生活上已经适应大学生活,但在学习方面,由于专业课程难度提升,学习压力骤然上升。此时要调整学生的学习心态,明确学习方向,从学校制度层面强化学生管理工作目标的实现,不能让学生感觉到大学生活就是吃、喝、玩、乐。学生自身规划目标的实现是要通过辛勤努力的学习来实现的,通过各种体验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思索期

进入大三学期,大部分学生才真正有意识的思索什么是大学生活?自己的目标方向如何选择?针对不同的学生,辅导员应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思想动态,做好督促与引导工作,针对不同目标的学生实施个性化辅导,同时实施目标管理检查工作,对学生前两年表现给予综合评价,帮助学生查找问题、调整方向,激励学生为实现目标继续努力。

4、总结期

大四学生面对就业压力容易出现盲目、消极情绪,此时做好学生目标管理总结工作,有利于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发展方向。总结形式可以参照毕业论文答辩的模式,让学全面回顾和总结自己四年的学习、生活经历和思想感受,为未来人生做好选择。

总之,通过毕业生经验交流会、专题报告会、优秀毕业生展等形式辐射低年级学生,树立榜样。同时通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实现应用性、职业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 体育院校学生 心理特征 管理方式

1 引言

据统计,目前全国有15个独立的体育院校和150个左右师范院校和普通院校的体育院(系),因此体育院校艺术系学生的数量也不容小觑。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全民健身的热潮迅速涌进中国社会,因此体育事业从事者的需求数量也随之增加。由于体育类专业要求学生从中学甚至小学就开始系统地接受体育训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与一般的学生有所区别,因此这一类院校或专业的学生与其他普通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也就有所不同,在对体育院校艺术系的学生进行管理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类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从而更好更高效地管理学生。

2 体育院校艺术系学生的心理特点

2.1 与其他一般高等院校学生的共性

体育院校学生同其他一般高等院校学生一样,一般为"90后",身上深深地烙上了"90后"的鲜明特点。他们多为独生子女,在家里受到更多的关注与爱护,对家庭和父母的依赖性较强,自我为中心,不善于换位思考。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社会整个经济环境的转变,出生于90年代的学生经济条件有较大的改善,加上互联网时代的伴随,他们接触面广泛,信息量大,获取信息途径多元化,这也使得他们的思想与心理相比于同年龄时期的80后,70后更为早熟。他们有主见,不喜欢盲从,追求个性,希望表现出自己的才能,更加追求现实利益以彰显自己成熟,稳重的一面。但是,这看似成熟的做事风格并不能代表90后大学生的心理已经趋于成熟,他们的一些行为和决定常常显得简单,不成熟,往往把事情想象得过于简单和美好,对未来的估计有偏差,成功想象居多,缺乏落实环节。

2.2 体育类院校学生特有的心理特征

(1) 专业的特殊性:体育类相关专业同一般的专业不同,它们需要投入更多的体力训练,竞争性更强。体育院校的学生在体育方面一般具有一定程度的天赋,后天受到专业系统的训练,且这一专业的学习获得方式较为长久,需要学生有很大的耐心,更要求他们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其次,体育类专业的学生容易被贴上"四肢发达"的标签,社会对他们的文化素养水平并不看好。体育专业的实践性和竞争性较强,要求学生有较强的韧性和受挫能力,因此体育院校学生往往较为活泼和坚韧。

(2) 成长经历及学习经历的特殊性:有研究表明,体育专业的学生在气质类型上多属于多血质和胆汁质,他们活泼好动,富于生气,情绪发生快而多变,表情丰富,思维言语动作敏捷,乐观、亲切但浮躁、轻率,他们往往精力充沛、情绪发生快而强、言语动作急速而难以自控,内心外漏、率直、热情但易怒、急躁、果敢。这种先天性的气质特点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心理特点。

体育院校学生从生源上来讲,他们大多是进入高中后开始体育专业训练,有部分学生甚至从小学就开始作为体育特长生来培养。体育专业的训练对他们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因为体育训练是一个具有较长周期且要付出较大艰辛的过程,要求学生在教练员的带领下按时按量地完成训练任务。当其他学生在教室学习文化课的时候,体育类学生需要在操场、体育馆等体育场所挥汗如雨,他们要付出更多的体力和精力来达到自己的目标,这一方面锻炼了此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而且也使他们同其他一般的普通学生区别开来。

(3)大学生活方式的特殊性:由于体育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体育院校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方面有自己的特点:首先,体育专业课程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学习的空间方式以户外活动居多,不像其他专业那样以室内为主,以理论知识为主。其次,此类学生学习的内容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课外的作业较少,因此课程压力较小,业余时间较为充足,自由支配时间多,这与其他专业以学习文化理论为主的学生有很大的区别。再次,体育类专业学生多与教练员有较多时间接触,指导他们的学习和训练,而其他一般专业的学生则与其直接管理者辅导员并未有太多时间的接触。

3 针对体育院校大学生心理特性的管理方式

3.1 给予充分心理关注,注重个体心理疏导和团体辅导

体育院校学生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成长经历的特殊,其心理特点也较为特殊。他们大多个性开朗活泼好动,富于激情,但不擅长或不喜欢理论文化课的学习,因此在成长过程中易被认为是问题学生。体育院校学生从中学或者更早就开始接受系统的体育训练,他们的社会化程度往往比同龄的其他专业学生高,相比于后者来讲,更为成熟。体育类院校学生的情感体验强烈,容易激动,喜欢意气用事,他们的感情倾向较为外显,因此,在对他们进行管理和教育时应该充分观察和捕捉到此类学生的情绪体验,对其负面情绪和心理进行及早的关注和疏导。

3.2 管理方式与学生训练方式相结合,相辅相成

体育院校学生的大学生活方式较为特殊,他们在学习文化理论课的同时也要进行实践训练,且后者占的比重相当大。这种特殊的大学生活方式也就决定了教练员在学生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教练员在指导学生进行训练的同时,除了要调动学生的训练积极性外,也应该对学生的日常纪律,思想道德等方面进行指导和讲解,必要的时候可以结合训练对学生进行适当地优奖劣罚,参考学生的纪律表现和文化课表现来进行训练。

3.3 利用团体凝聚力,提高学生整体学习热情

体育院校的学生由于长期在一起学习、生活、训练等,很注重相互之间的感情,同时也培养了良好的集体荣誉感,由于他们参加参与过很多体育赛事,因此对集体荣誉有更强更深刻的体会和认识。因此,在对其进行管理时,可以分班分组,以体育中的"竞争"精神来激励学生,充分利用他们的集体荣誉感来减少旷课缺勤率。通过建立健全班级竞争制,来促进和带动学生遵守纪律,从而更好地学习文化理论课程和体育训练。

3.4 健全教练员管理为主的教育体系的同时,兼顾其他教育工作者的教导

体育院校的学生管理多以教练员管理为主,而辅导员及其他学校教育工作者的作用并未充分体现。教练员与学生朝夕相对,对每个学生都较为了解,因此教练员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也较为深厚,这从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教练员较为理性公正地管理学生,因此,辅导员应该配合教练员对学生进行管理,发挥客观公正的功能,在日常管理中,"双管齐下",共同致力于学生的管理工作,有张有弛,紧密配合。

3.5 倡导积极人生观,充实体育类学生的课余生活

体院院校学生大多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但繁重的体育训练也可能使他们变得悲观消极,加上他们的课余时间较多,自制力较差,因此更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此外,此类学生的社交能力较强,原则性较差,容易产生"哥们义气"而拉帮结派,聚众酗酒赌博等不良行为。因此,为了防止此类现象的产生,学校管理者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道德榜样,同时,应该充分充实他们的课余生活,用有意义的积极事件来代替无意义的消极事件,例如学校可以通过承办大型体育赛事来增加学生对自身专业的热情。其次,学校可以多举办一些体育讲座,如邀请知名的体育人才或校友举办讲座,对学生进行榜样激励。另外,学校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各种项目的俱乐部或社团的组建,通过团体的活动形式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4 小结

体育院校学生是较为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由于专业的特殊性,经历了与一般高校学生不同的学习和成长经历,大学生活方式也与其他高校学生不同。作为学校管理者,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他们的特殊性,重视他们的心理特点,善于分析并利用他们的心理,并以此为着手点,制定并实施一系列有利于他们积极成长的管理方式,从而更加高效更加合理地管理学生。

参考文献

[1] 刘义峰,郝一伟,赵昀.高等体育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7,2:20-22

[2] 张景胜.论加强我国体育院校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9,2:1-2

第8篇

论文提要:案例教学模式已经被实践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尤其是在管理学中普遍推崇和倡导的教学方法。但由于受灌输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还存在一些阻碍与问题,使其教学效果并不令人满意。本文针对这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管理学案例教学模式

管理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较高素质,能有效、高效地进行管理活动的管理人才。因此,其教学模式重在实际操作能力,与一般的理论教育是有区别的。

管理学最重要的教学模式是案例教学模式,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模式起源于1908年建院的美国哈佛商学院,最初用于工商管理,现已扩展到管理学的各个领域,成为现代管理教育的重要方式。它借助管理实践中的案例,将学生置身于特定的管理情景之中,给予恰当的引导,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和与“实战”极其相近的实习氛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促进其相互交流与沟通,塑造健康的人格品质和正确的价值取向,让学生真正接近甚至融入真实的管理世界。大量的实践已证明,案例教学对于确保管理学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管理学案例教学模式的主要阻碍问题

近年来,我们在本科生管理课程教学中已普遍采用了案例教学法,并收到较好的效果。但由于我国管理学起步较晚,管理案例教学相对落后,因此我们在案例教学中也遇到了不少的阻碍与问题,有待于理论研究和在实践中探索。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教师的实践和教学能力不足。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前提条件是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较强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由于大多数教师是“校门”到“校门”,没有实践经验,教师又不能长期深入企业,各商学院又缺乏对教师实践方面的培训,因而无法有效地对案例进行研究、判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习。在此情况下实施案例教学,只不过是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了某些案例作为教学的补充和说明,案例启发角度比较单一,案例点评不够深入、全面,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

2、学生的知识面窄,学习方法存在问题。案例教学是具有较高难度的教学模式,在对教师要求较高的同时,对学生的要求也比较高。案例教学要取得较好的效果,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管理理论知识、广泛的背景和较丰富的社会阅历,从而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能展开讨论,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开拓思路。但管理学课程的开设安排在一年级下学期,此阶段的大学生仅仅掌握一些基本的经济学知识,管理学知识尚未涉及,社会阅历较少。此外,对于长期接受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影响很深的大学生来说,尽管对案例教学方式产生浓厚的兴趣,但对待案例中提出的问题束手无策、答非所问,不能利用所学的管理理论去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导致学生参与较少,学习效果不甚理想。

3、选择管理案例质量不高。目前,管理教学案例主要来自于一些著名大企业发展的得失成败中提炼出来的经典案例,经典案例往往篇幅过长、背景过于复杂、问题的难度过大,而教学对象是没有工作经历和缺乏社会经验的学生,因其知识储备不足可能会无从下手,丧失参与的兴趣,因而难以达到案例教学应有的效果。另外,管理案例有的来自新闻报道、报纸、杂志改写的实例。此种案例内容较新,学生感兴趣。但这些新闻、报道的材料,由于缺少加工,不能达到一定的深度,且带有偶然性,很难用正常的理论分析出来。

4、案例教学时间比例把握不好。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类课程中,大多数课程都采用案例教学方式,而且案例教学课时数所占计划课时数的比例较高,有的课程高达90%以上。而在我国的管理学教学中,由于把握不好运用案例教学的时间比例,总感觉理论讲授的时间不够;同时,案例教学也未能深入开展,以致运用案例教学时好似蜻蜓点水,针对案例往往只能一带而过。

5、基础设施薄弱。管理学案例教学不等同于课堂上的案例讨论,而是一种模拟式的教学实习,因而需要一定的教学投入并建立专用的教学设施,才能适应案例教学的需要。然而,现行的管理案例教学中,除少数高校的案例教学设施比较先进以外,大多数高校至今仍缺乏专门的案例教学教室、缺乏足够的信息资料、缺乏多媒体教学工具和高质量的课件等。不仅教学经费投入少,而且教学基础设施不完善,不利于提高案例教学的质量,不可能达到案例教学的质量和要求。

三、跨越案例教学模式阻碍的对策建议

1、采取多种途径,发展师资力量。案例教学是一种技巧性、难度性较高的教学方法。教师既要有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要具备激发学生广泛参与讨论的能力,要能引导学生对案例的理论提升,能使其对案例中所涉及的问题获得更透彻的理解。教师应加强培训,尽快更新观念,并掌握从事案例教学所必需的各种专门技能与技巧。为此,学校应有计划地选派任课教师接受系统的案例教学法的培训与学习;亲自参与企业管理活动,熟悉企业经营环境,了解企业运作程序,在管理的实践中收集典型案例以丰富管理案例教学内容,提高案例教学质量;组织教师开展“产、学、研”活动,使教师在为企业服务过程中提高实践能力,达到教师与企业管理人员的双向沟通、优势互补,以丰富教学经验。

2、引导学生改变学习习惯,更新学习观念。为了改变学生总是习惯于教师单方面在台上讲,学生被动地听,希望教师能够为每个案例提供一个唯一的绝对准确的答案,对管理工作的不确定性和多变性无法理解的现象。因此,在管理学教学中推行案例教学,就必须更新学生的学习观念和改变他们老套的学习习惯。首先,要求学生在教学前,必须进行积极准备。学生应大量储备案例分析所需的理论知识,认真阅读或倾听案例的背景材料及相关内容,要善于从错综复杂的案例情境中寻找问题,再从不同角度,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在案例教学当中,学生应以案例中“扮演者的角色”去观察与思考案例中的问题,锻炼学生面对复杂多变的情况,能够通过积极参与案例分析讨论,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再次,要求学生认真总结,提出解决方案。学生必须总结自己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对案例理解和理论上的收获,并形成书面解决方案。最后,把案例教学中的学生表现情况纳入最终成绩,并占较大的比重。

3、重视案例的选择。一是教学案例的内容应尽可能涉及所授的理论知识,达到管理学的课程目标;二是确保所选案例应该是真实的,是管理实践中所发生的真实事件,是现实工作中常见的、复杂的问题,这样的案例才有研讨价值。否则,就会降低学生参与案例的积极性,也不能起到指导实践的作用;三是问题的难度适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做到小、中、大型案例循序渐进,尽量使难度呈梯度增加,使学生由简入手,在逐步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四是多选择贴近生活和我国企业实际的案例,尤其是那些身边的案例,如本单位、本地企业,越是学生熟悉的案例越具有感染力,这样既可以使案例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又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投入程度,提高了教学效果。

4、合理分配案例教学的课堂时间。原则上,确定并掌握合理的时间比例需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考虑历史文化所形成的差异。案例教学模式的发展是有其历史和文化背景的。首先,它的发展是以实用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它的出现是对教育领域形式主义学习方法的反叛。其次,案例模式在管理教学培训上的应用,主要基于这样的一种逻辑:管理的成果靠正确的决策,正确的决策靠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靠正确的生产,所以学习应以实践为基础。正是基于这种以实践、经验的方式和对待社会生活的态度,案例教学模式在西方的管理学中被广泛地使用,而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对案例模式的使用往往是有限的,体现在效果上也是有差异的。二是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案例教学并不能替代其他的教学方式。管理学教学中,讲授、演讲、实践教学等都可以综合安排使用,尤其对于刚从中学升入大学的低年级学生的教学而言,还有一个转换思维方式的适应过程,因而采用案例教学计划数的50%左右,高年级学生可适当提高比例,研究生的案例教学比例可以达到90%以上,甚至完全的案例教学。

5、配备好必要的教学场地与设施等物质条件。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往往容易被忽视,而又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教学场地与设施等物质条件的安排。

教学场地条件主要是指实施案例教学的教室条件方面。对于大型案例讨论,如果具备一些单独、小间的案例研讨室,案例研讨的效果会更好些。对于大多数学校而言,一间大的教室也足够进行分组案例研讨;不过,需要给每个小组配备必要的课桌椅,等等。另外,每个小组或者课堂的课桌椅的排列也是至关重要的。传统的“秧田”式讲课桌椅排列适合于开办讲座,沟通方式主要是单向的,讲台上的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难以充分地参与。而案例的讨论主要是进行双向交流,需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因此,这种传统的讲课桌椅排列方式是不利于案例教学的。案例教学场地的常用排列类型有“圆桌形”、“方形”、“矩形”、“六边形”,等等。这些排列类型能够保证所有参与者都是平等的,都有机会参与研讨活动,并且彼此可以面对面地进行交流,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并能让教师清楚地看到和听到学生的反应。

必要的设施条件包括案例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到的讲台、板书、软板、投影、麦克风、幻灯机、活动挂布等各种辅助设施。与教学场地设施条件有关的一个问题就是案例教学班级和研讨小组的规模问题。什么样的班级规模和案例研讨小组规模较为适宜呢?不同的老师可能对“理想”的案例教学班级规模有不同的判断。根据我们管理课程案例教学的实际,班级人数尽可能控制在40人以内。案例研讨小组的规模则定在4~8个之间比较合适。这个规模可以让小组成员之间充分地交换意见,有利于对需要共同努力以提出解决案例问题的方案进行充分地讨论交流。

参考文献:

[1]欧阳桃花.论工商管理学科的案例研究方法[J].南开管理评论,2004,(2).

[2]马新建.工商管理案例教学与学习指南[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3]叶祥凤.管理学案例教学的八种误区[J].经济管理教育教学研究,2007,(4).

第9篇

(辽宁科技大学,辽宁鞍山114051)

摘要: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情感教育存在问题的分析,指出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加强情感教育的意义,并提出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加强情感教育的三个策略。

关键词 :高校;管理工作;情感教育;意义;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4—0023—02

2012年度辽宁科技大学科研专项基金资助,编号:2012FR16。

收稿日期:2013—10—26

作者简介:姜鑫(1982— ),男,辽宁丹东人。辽宁科技大学研究生院,讲师,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王颖(1983— ),女,辽宁锦州人。辽宁科技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对外汉语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情感教育是大学生教育的重要部分,它关注教育学生的情绪、态度、心理状态,是促进大学生个体健康发展以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部分。在以往的大学生教育中,知识的获得和智力的教育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但事实上,情感教育是确保学生获得知识、智力教育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是确保高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

一、大学生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

以往由于家庭和学校教育方面存在的误区,大学生的情感教育常常被漠视。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家庭和学校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考试、分数等知识方面的成长,而忽略了学生情感的成长。在大学校园里,学生除了要面对专业的学习,还有面对生活的独立,处理与同学、老师和社会的人际关系,因此,很多学生难以一下子适应大学生活,而产生心理失衡,从而引发更严重的问题,给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

最近几年发生在大学生身上的恶性事件增多,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连续两次用硫酸泼伤黑熊事件,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在宿舍连杀四人,复旦大学研究生林森浩向室友投毒致室友死亡等等,这些轰动全国的恶性事件的发生,不能不引发人们的思考。因为他们都是学习成绩非常优异的学生,还曾经是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但由于人们过多地关注了学生的成绩,而没有或者很少关注到学生的精神层面以及情感动态,才有这样的事件发生。好的教育不应该只停留在学生的成绩上,应该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情感需求来进行教育。现在的学生都在大声喊着“压力山大”,这是他们的呼声,也是教育管理者应该关注的现象。

二、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加强情感教育的意义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社会输送符合需求的人才的场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则是这个任务顺利完成的核心部分,同时又是一项长期、复杂、影响深远的工作。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要以学生为核心,将情感教育融入到管理工作中,有计划、有目的、合理地根据学生的心理规律来加强情感教育,确保学生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一)加强情感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优秀品德的形成

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者在进行情感教育的过程中,要向学生传授正确的见解、思想、要求,使学生具有积极的人生观以及价值取向,引导学生处理好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关心他人,热爱集体,团结互助,增强自身的责任感,为以后走出学校,服务社会做准备。只有身心都健康的人才能为社会服务,为国家贡献力量。在加强情感教育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感受到亲情、友情的力量,感受到社会的正能量,多多排解学生因为学习、就业而带来的苦闷与压力,时时激励学生努力追求美好的生活和美好的未来。

(二)加强情感教育有利于促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高校中,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是两种最为重要的关系。加强情感教育,使学生理解与老师之间双向交流的关系,不要见到老师转身就走,或者干脆躲避老师。老师在教育的过程中融入真正的情感,使学生愿意和老师交流,愿意向老师咨询,愿意接受老师提出的建议。良好的师生关系,会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乐趣和信心。

(三)加强情感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大学生是即将踏入社会的群体,高校则是大学生从学习到工作的重要转折阶段。加强大学生的情感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学会如何为人处事,如何保持自己的品格,为以后的工作,步入社会做准备。

三、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加强情感教育的策略

学生教育管理者要认识和了解学生的情感教育的特点,采取合适的教育策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一)引导学生控制自己的情绪

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少,有热情,有激情,同时又敏感、冲动,遇到事情很难控制情绪,有时会导致产生不良的后果。学生管理者应该引导学生学会控制情绪,做情绪的主人。首先,要引导学生面对现实。学习中、生活中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不随心愿的事情,当出现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们一味地沮丧、愤怒、自暴自弃,这些都不是办法,更重要的是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指导学生对自己的情绪负责。即使对脾气暴躁的学生,也要使他们相信脾气是可以改造的,情绪是可以控制的。负面的情绪越少,你得到的快乐越多。

(二)教育学生发展自己的正面情感行为

教育管理者鼓励学生处理好宿舍、班级的学生之间的关系,每个学生都是生活在集体中的,尤其是竞争激烈的今天,集体、团体的力量是强大的,也是可以依靠的,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把自己融入到集体中,才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力量,也会得到满足。学生在集体活动、社会实践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参加的活动越多,感情上得到的激励越大,生活态度就越积极,就更加懂得热爱生活、享受生活,这样步入社会以后也会成为服务社会的有为青年。

(三)教育管理者对学生投入情感

学生的情感教育需要教师的真情投入,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情感教育。老师要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得到学生的理解和信任,让学生把老师当做亲人和朋友。大一时学生刚进入学校,第一次离开家门,要面对陌生的城市、学校,他们可能会感到孤独、迷茫,教师要多到宿舍和学生交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及时促进学生间的交往,建立互助友爱的关系,化解学生们思家的情绪,使他们对大学生活充满信心与乐趣。在节假日的时候,多看望留在学校不能回家的学生。大二、大三的学生应该已经对大学校园比较熟悉,这一时期他们可能会更多地关注爱情、人际交往、兴趣爱好、社会活动等,教师要给予正确的指导,尽可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大四的学生忙于毕业论文、考研、找工作等问题,有的同学对未来充满信心,有的同学感到迷茫,有的同学内心充满矛盾,不知如何选择,情感教育的复杂性可想而知。老师要定期地向学生了解情况,了解学生近期动向,及时沟通,多提建议。

四、结语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大学生的情感教育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发展,而且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团结和民族复兴。作为高校的教育管理者应该在教育过程中倾注更多的个人情感,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培养他们在品德、智力、体质等的全面发展,使他们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陈传明,邹宜民.管理学原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3]刘显国.语言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4]王军.高校文学课程学生情感教育功能的探讨[J].现代语文,2012(2).

[5]吴少伟,杨姗姗.浅谈高校学生情感教育的必要性[J].中国商界,2010(6).

第10篇

 论文摘 要:多年来,心理学理论的研究在教育学、管理学等多学科领域中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如何利用这些心理学成果,更好地完成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和人才的培养,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者应该重视的问题。本文从高职院校的实际出发,对心理学理论在高职院校教师管理和学生教育中的应用提出一些初步看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高职院校日益普及,如何使高职院校利于不败之地,是我们每一名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因此,我们在高职教育的建设中必须拓展新思路、探索新模式和新方法,提高教学管理工作中管理者的积极性。现代管理理论把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管理领域,决策者、管理者通过分析并掌握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以实现对人的科学管理,促进现代管理的科学化。本文在心理学理论在教师的管理和学生的培养管理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1.心理学理论在高校教师管理活动中的应用 

 1.1“需要理论”明确教师心理诱因 

 诱因是指引起人们需要的刺激。需要是人对其生活和发展条件的必要性的主观体验,是人的内驱力在心理上的反映。即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导致行为。因此,需要是产生一个人的行为的原动力,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要实施有效的激励,就必须认真分析教师的需要特点,满足其合理需要,转化他们的不合理需要。 

 在内容型激励理论中,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需要有着明显的职业特征,主要表现在: 

 物质需要的基础性。教师,特别是我国的多数教师,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对物质生活往往没有过高的要求。但是,如果基本的生活需要得不到保证的话,往往也会影响教师的积极性;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改善教师物质需要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这一点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发展需要的稳定性。教育学生,首先要不断发展自己。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以及教师面临的竞争压力,迫使教师要不断的学习、研究,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这是教师职业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因此,高校管理者要充分考虑到这一需要,创造各种机会、条件,营造必要的环境,为教师的发展奠定基础。 

 成就需要的强烈性。教师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往往使得他们兢兢业业于教学、科研工作之中。他们在教学的同时力求在自己专攻的领域有所建树,对科学有着长期、稳定、执着的追求。这种成就需要激发的积极性,往往比较强烈、持久。 

 1.2应用 “公平理论”营造良好心理环境 

 公平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所创。他认为人们的工作动机,不仅受其所得报酬的绝对值影响,而且也要受到报酬的相对值的影响。将公平理论应用于高教管理,要求我们在校内外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要求社会要形成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充分肯定广大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改善社会分配不公现象。现在很多高校也根据这一原理采取了相应措施如:正确评价和对待教师;绩效挂钩,公平奖励教师等,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心理学理论高校学生教育中的应用 

 2.1运用社会心理动力机制促进班级管理 

 学生管理规定、班集体目标、班集体舆论和班集体规范构成了班集体的动力系统。在该系统的规范和压力下,学生常常表现出从众、服从等社会心理现象,如遵守作息制度,从众和服从是在规范、群体的压力下发生的,它只是个人不愿被集体排斥或制裁所做出的妥协,并非自觉自愿的行为和态度的真正转变。因此,班级管理要注重运用榜样的力量,促进学生出现模仿从同榜样的社会心理现象。模仿是在社会认知的基础上出现的,这种模仿是自觉自愿的;认同则比模仿更进一步,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的一致,因此更具积极意义,能推动学生自觉、主动地向榜样学习。同时教师对学生的积极行为应该给予及时的强化,增加该行为出现的频率并内化为学生自身的人格品质特征。 

 2.2应用激励理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之一,但是高校教育的办学模式及特点导致学生出现学习怠慢的情绪,因此,高校教育管理的目的之一是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采取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从而实现教育的培养目标。对学员的学习过程进行严格的行为规范和适时的行为修正是实现成人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管理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要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用丰富的情感感染他们。切实做到把自己置于学员的心理地位,才能够了解和洞悉学员思想、品行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启发、帮助、激励。 

 目标是一种刺激,适当的目标能够激发人的动机,规定行为方向,具有激励作用。按照国家教育方针而制定科学的教育培养目标,明确对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的要求,使之具体体现在学校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上。让学生能在不断的成功中逐步树立自信心,强化学习动机,提高学习能力。 

 所以,从激励理论出发,高校管理工作应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核心,从提高学生的需要层次、设置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严格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三方面入手。 

 2.3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 

 在新的形势下针对大学生面临的各种问题,仅仅着重于他们的智力与能力的培养显然是不够的。高校还应真正关注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通过各种途径培养他们较高境界的道德修养、强烈的高成就动机、调整与控制个人情绪的能力以及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从而达到心理学家公认的心理健康素质标准。即:一是要热爱生活,接纳自我;二是情绪稳定,心情愉快;三是有安全感,能承受挫折和不幸;四是自我意识正确,自我评价客观;五是有强烈的高成就动机,学习兴趣广泛,求知欲强;六是有坚强的意志力,自信心强;七是适应能力强,能正视现实;八是人际关系和谐,乐于与人交往;九是心理和行为与年龄相符。面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实现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两个转变。即由一次性的新生入学心理健康调查(静态)到经常性的心理关注(动态)的转变;由被动地等待大学生来咨询和治疗的单一性到主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培养的多样性转变。 

 (2)由只关心大学生的学习质量到既关心大学生的学习质量又关心他们的生活质量,强调对他们进行生活教育。因此,对于大学而言,提倡对大学生进行生活教育,使他们学会生活,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应当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3)培养大学生的心理学素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挖掘创新潜质。现代社会要求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创新心理素质和方法”。减轻大学生由于学习造成的心理压力、提高学习效率,重要的一点就是指导他们掌握一些学习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利用学习心理学的理论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作为知识经济中改革的前沿阵地——高校已经开始广泛运用心理学的成果。作为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心理学基础和应用研究,传播心理学知识,应用心理学成果,是时代赋予我国心理学家的艰巨任务。不仅心理学的知识创新可以提升我国的整体知识创新能力,而且创新能力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其研究成果也将推动其他学科的创新和整个民族创新能力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都将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冲击,作为教师更应注重自身的完善,还要培养更优秀的人才,心理学的应用将日益现出该学科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 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4月 

2.范咀华.现代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年 

3.徐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管理观[j].科技创业月刊,2004年7月 

4.莫雷,《教育心理学》,北京:教育出版社 2007年8月 

5.卡肖, 阿格尼斯,《心理学与人力资源管理》,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 

6.车文博,《人本心理学》,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 

第11篇

论文内容摘要: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不断推进和高校改革带来的学校与学生之间关系的深刻变化,冲击着传统高校学生管理观念和管理模式下的学生管理制度。创新高校学生管理制度设计,应当以学生权利为本位,充分尊重学生的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实现从行政管理为主导向法治化为主导的转变;充分体现管理的教育性和民主性,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法治理念的普及和个人权利意识的增强,高校改革带来的学生与学校之间关系的深刻变化,使得高校学生管理的实践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新旧观念的碰撞、价值矛盾和权利冲突。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正经历一场适应整个国家法治发展进程的深刻变革。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必须用法治意识和法律思维的理性,通过建立和完善必要的程序和制度,构筑起化解学校纠纷的有效系统,规范学校秩序,尊重和保护学生的权利,实现法治状态下的学生管理。

一、形势发展呼唤着依法管理学生

高校学生管理面临着国家法制建设不断完善,公众维权意识日益觉醒和增强的法制环境,面临着高等教育办学规模成倍增长,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后勤管理逐步社会化的高校大发展背景。形势的发展更加凸显高校学生管理依法而行的迫切性。

1、依法行政、依法治校要求高校加快学生管理制度的改革步伐和加大制度创新力度。随着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和社会法治化进程的加快,依法行政、依法治校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要求。现有高校管理所依据的是1991)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十几年来,国家政治、经济、教育体制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仅靠这一规定显然不足以规范高校学生管理,迫切需要在立法上予以适当补充和支持,增强其内容的可操作性。实践过程中,一些原来就存在的问题也更加凸显出来,例如高等学校的组织属性与法律地位问题,高校管理权力的来源及其合法性问题,高校部分学生管理制度、尤其是对学生的处罚(分)的合法性问题等等。这些都要求做出符合新形势的制度回应。

2.大学生不断增强的法制意识、维权意识呼唤符合时代精神的新的制度设计。随着人权时代的到来,权利主张和要求平等对话在大学生中的呼声日益提高。权利观念的强化,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学生告老师、学生告学校的法律纠纷,正在冲破以往某些约定俗成的禁忌;学生与学校关系中长期形成的传统的单方制约关系,正在受到法治原则所引导的公民基本权利理念的强烈冲击,学生对学校管理过程中认为侵犯自己权利的诉讼明显增多。新的时代下,学校环境中呈现出更加明显的法治状态。

3.高等教育改革促使管理法制化。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和改革过程中,大学生的处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大学不再是交不交学费的问题,而变成了一种投资,相当一部分学生必须付出一定的、甚至昂贵的成本才能进人大学。大学毕业后,国家不再统一分配,就业竞争越来越大。自费就学、自主择业使得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过程中更加注重自己应该享有的权利,当自己觉得权利受到侵害时也就更多地利用法律去寻求保护。

后勤管理的社会化、学分制的实行,学生管理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更加突出的问题,迫切需要依法强化和规范管理。后勤管理社会化打破了原有较为封闭的象牙塔式的校园管理模式,公寓这种新型的社区生活,使学生由原来被动的教育客体,变为一种主动关系,由原来只有义务和服从的个体变为有自己的合法权益的个体,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民事主体,双方关系的协调要通过法律来调整规范。学分制增大了学生的独立性和自由度,打破了原来的班集体界限,原有的团队合作精神与集体教育功能弱化,需要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实现法德相济。

二、高校现有学生管理制度的非法治表现

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学校注重的是完成国家的任务,对学生的管理上强调意志的统一,强调学生的服从,较少从法律角度认真思考学生与学校的关系,对法治原则与精神重视和遵从不足。目前,高校学生管理存在的倾向是,重视学生的受教育权而忽略学生公民权的完整性,对高校学生公民权完整性的关注很不平衡。

表现之一:学生义务为本位的教育管理制度。由于受儒家文化传统的影响,我们的管理总是重义务,轻权利。在高校管理也表现为以学生义务为本位的管理,这种管理主要以道德标准来评价学生的行为,用学生应当或不应当等限制或禁止的义务性规范来设计学生管理制度,并以道德规范为基础构筑学生管理规则—即德治。当然,在高校的特殊环境中,这种管理在一定程度上符合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符合我国学校传统的道德文化,也保证了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秩序。但这种教育管理理念对法治原则与精神重视和遵从不够,主观随意性大,特别是在从严管理的思想指导下,在制定或执行一些规章制度时,片面强调学校的权力而忽视学生的权利,从而与依法治校和“教育法治化”的理念在有关学生权益的保护方面发生冲突,导致学校不能及时区分道德和法的界限,以至于现行高校管理规范在依法治校的过程中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要求。

表现之二:某些制度不符合法治精神。近年来的一些典型案例中可窥见一斑,田永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以学校侵权为由将北京科技大学推上法庭,高校学生管理行为接受法院司法审查的事实,终结了学校与学生之间由来已久的特殊内部权力关系;武雅诉暨南大学拒绝颁发学位案件,进一步证实高校的规章制度绝对不能背离法律保留原则,否则学校依此作出的具体管理行为不受法律的保护;重庆某高校因学生恋爱怀孕而勒令退学的处理决定,引发在校大学生公民权的争论,呈现出学校教育管理权与学生受教育权及公民权的冲突。天津师范大学一女生的婚礼冲破了高校传统的管理制度底线,引发全社会对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审视。这些都是现有学生管理制度与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发生冲突而引发的诉讼,凸显出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非法治成分。

再自审一下高校内部的规定,我们也能发现一些与法治精神不符的内容,如各项评优制度中限定名额的做法,既违背了“凡符合条件者皆优秀”的法治要求,剥夺了部分符合条件学生的评优权利,又与高校自身制定的评优制度背道则驰;又如对学生的处罚(分)制度公开不够,规定欠详细,人为因素太重;再如侵犯学生的名誉权(将学生考试成绩公之于众,把对学生的处分决定公开张贴)、财产权(乱收费)、隐私权,侵犯学生公正评价权,等等。

在程序方面,尤其是涉及处罚(分)学生的程序上,也显得不规范。程序保证公正,公正依赖程序牙现有的学生管理制度最为缺乏的是没有明示李空.申辩的权利、途径和期限,对学生的异议权没脊蛤: 予足够的保障,造成学生第一不敢申辩,害怕存在学校以自己认错态度不好而加重处罚的风险,第二学生不知道怎样申辩,学校没有设立由学生代表、专家组成的专门接受和负责处理学生申辩的组织,没有健全的申辩处理答复机制。

三、以法治要求改革完善现有高校学生管理制度

法治作为一种制度性文化包含着“公平”(Fair)“分享”(S})和“关怀”(c})等“公正原则”,这应成为学校文化的背景和支撑。“公平”强调的是公平的竞争和公平的参与;“分享”是指全体成员分享公共资源,每一个人都享有获得平等对待的权利;“关怀”则主要是指照顾弱势群体,“正义的法律制度就应该给予那些困难的人以特殊的关注”。学校制度文化的存续和再造是整个国家法律文化发展变化的一部分。

t.以学生权利为本位设计学生管理制度,尊重学生的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学生权利本位是指在肯定学生权利和义务不可分的前提下,以学生的权利为起点、轴心和重心的学生管理。大学生处于“边际公民”和“准成年人”的状态,在接受高等教育的特定时期,他既是一个“社会人”,又是一个“学校人”,换言之,大学生有双重身份,其一,他们是国家公民,其二,他们是正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公民。因此,他们既享有作为公民享有的一般的法定权利,又享有作为受教育应享有的特殊法定权利。作为受教育者,大学有受教育的权利,如学习权、听课权、结社权、勤工助学权、毕业权、获取学位权等;作为公民,大学生享有完全的公民权,如人格权、人身权、结婚权、选举权、财产权、司法救济权等。这就要求学校在进行学生管理制度设计时,遵循合法、公正的原则,正确对待和处理大学生的受教育权和公民权,保障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自主的合法行为。

从行政法学角度看,高校学生管理属于学校管理的抽象行为规范,是针对全体在校学生所作出的学校管理行为规则。这种管理行为规则一般包括二个方面的具体制度:一是实现学生合法权利的制度,如教育救助制度、教学公开制度、生活保障制度;二是保护学生合法权利的制度,如学生处分等级、处分决定、处分告之等程序制度;三是学生合法权益的救济制度,如校内申诉制度、听证制度、司法救济等。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重点应放在规范学生的受教育权和与受教育权密切相关的公民权方面,而对他们的公民权则由民事法律和行政法律直接调整。在程序规范上,要做到学校处理程序不越权,遵守处理决定的层级程序;学校的处理决定以书面形式作出,并在规定的期限内告之和送达学生本人;尊重和保障学生的陈述权、申辩权;保障学生的救济权。

2.实现从行政管理为主导向法治化为主导的转变,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在法律意义上包含着两重内容:一是行政法律关系的性质,即学校虽然不具有行政机关的资格,但法律赋予它行使一定的行政管理权。这种法律关系强调的是管理与服从,是一种纵向关系,双方主体地位不平等;二是一种具有服务合同性质的民事法律关系。这种法律关系在法理上双方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主要属于民法、合同法等法律的调整范围。有鉴于此,高校学生管理必须严格依据国家法律,如行政许可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针对高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高等教育的管理经验,按照“育人为本、依法建章、规范管理”的基本精神进行改革。并且在这过程中始终贯穿“法治”观念,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精神,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首先做到依法治校,高校的管理行为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其次在管理制度中明确学生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方面必须明确告诉学生,他们在学校里享有什么样的权利,需要承担哪些义务,明白学校在管理过程中该管什么,如何去管。另一方面,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如对学生的处分,要做到程度正当、证据充分,依据明确、定性准确。

第12篇

论文关键词:专升本班级,班级文化管理,班级人本管理,班级自主管理

 

20世纪80年代,为适应经济发展以及广大专科学生继续深造的需求,国家教育部在成人高等教育中设置了专科起点本科教育(简称“专升本”教育)。专升本教育从1987年的成人高校试办并逐渐扩大到普通高校。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人们对专升本教育的认识逐渐加深。本文所指地方高校专升本班级是指地方师范院校中将专升本的学生统一安排在一个独立班上课的班级,并不包括将专升本的学生插入同年级其他班级上课的班级。面对专升本教育的不断升温,笔者结合自身做专升本班级班主任的体会,探讨有效管理专升本班级的途径。

一、专升本班级学生的心理特征

专升本学生是高校里的一个特殊群体,经过三年专科学习,他们对大学课程有了一定了解,但相对于四年制本科生来说,他们的知识深度不够。他们的学习能力与适应能力都很强,但存在以自我为中心,消极心理等问题。

(一)专升本班级学生自我意识较强

专升本学生已经接受过系统的大专学习,学会了比高中更为成熟的学习方法和思路,比普通本科生思维更成熟,对事物更具有自我判断能力。专升本学生对大学生活已经熟悉中国,不再对大学生活充满好奇和困惑,他们自我意识较强。专升本学生在经历了专业理论课的学习及实习阶段的锻炼,对自身专业和所要从事职业有了一定认识。在找工作过程中,了解到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找准自身定位,对将来的职业已初步规划好。

(二)专升本班级学生学习能力较强

专升本学生经过了三年的大专教育后,学习了基础课和专业课,对所学专业有了一定的系统性认识,了解了大学的学习模式,掌握了一定水平的专业知识,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方法与经验,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他们选择专升本学习的目标更加明确,比普通本科生更了解学习目标,对知识有着更多的渴望。在经历了高考和升本考试后,更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学习更具自觉性。此外,本科学习上老师的要求会相对严格一点,学习的自主性更强。

(三)专升本班级学生存在消极心理

“专升本”学生与同时入校的其他学生相比年龄相对较大,心理发育相对成熟,他们的抗干扰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较强。但专升本班级学生一进校就是大三的角色,再进行两年的学习就能完成本科学业。专科起点的本科教育,在随后的就业及考研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偏见。由于自身经历特殊和群体数量较少,在与同级同学一起生活时,专升本学生很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出现自卑、浮躁、自负等失衡心理,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的不自信心理,思想上存在消极的一面。

二、专升本班级管理面临的挑战

专升本班级学生是个特殊群体,班主任作为学校中全面负责班级工作的教师,在工作中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相对于普通的本科班级,担任专升本班级班主任将面临一些挑战。

(一)专升本班级学生多数拥有干部经历,担任班干积极性不高

专升本班级中绝大多数学生有着干部经历,对担任班干不感兴趣,缺乏积极性。自我意识强中国,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班级团结性不够,集体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笔者所在的06、07、08三个年级194名专升本学生中,95%以上有过担任学生干部的经历,其中有不少还是原来院系的主要学生干部。对他们而言,担任班干部和组织班级活动已经是辉煌的过去,对目前的班级或学院的课外活动不屑参加,在参加集体大型活动时,突显出活动积极性不高等现象。此外,专升本学生平均年龄一般在22岁左右,思想上较为成熟,已熟悉大学生活,容易搞小团体,以自我为中心,影响班级团结,不利于班级管理工作。

(二)专升本班级学生原有知识背景不同,继续学习面临困难

多数专业的“专升本”考试的招生对象面向任何专业的应往届专科毕业生,这种对专业本身丝毫没有限制的情况,导致了许多跨专业考生的存在。以笔者所在学院教育学专业“专升本”学生为例,06级和07级136位学生中,专科所学专业与教育学专业相关的学生很少,有40%的学生专科时为非师范专业,08级58位学生中也有34%是非师范专业的,其中不少学生来自物流管理、计算机专业、交通安全与智能管理等专业。这些专业与教育学专业相去甚远,且缺乏师范类专业中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等专业必修课程的学习。

非师范类学生需要适应自己的师范生角色,在教师教学技能上需要从头学起,普通话、三笔字、教师技能技巧等的学习加重了他们不适应感。跨专业现象也导致专升本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不强,加上地区差异、家庭背景差异以及原大专学校层次的差异,不同院校的学习习惯和育人环境等不同,导致学生继续学习面临困难。

(三)专升本班级学生心理压力大,集体归属感不强

专升本学生的比例在普通本科生只占有很少的一部分,导致他们经常因“专升本”的标签而困惑或不安,例如:“我们的毕业证是不是和普通本科生的不一样”、“一些单位用人时是不是限制招专升本的学生”以及“考研复试时需不需要加试”等。此外中国,一年新生和一年毕业生共两年的学习生活也让专升本学生无所适存。刚适应环境又要背上考研或就业的压力,往往专升本的学生比普通本科毕业的学生具有超负荷的心理压力。

专升本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不会有很大的困惑,但他们更愿意将自己所在的学校与专科所在院校、同学所讲述的大学及理想中的大学作比较,即专升本学生更容易用挑剔的眼光去评价所在的大学。通过比较,学生产生心理落差,如不及时调整,会产生诸如失落、抑郁、自闭、焦虑等心理问题,对班级集体归属感不强。

三、做好专升本班级管理工作的建议

专升本班级管理面临着不少新的问题,考验着教师的学生管理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从管理学角度出发,构建班级文化管理,配备得力班干

前苏联学者弗阿法纳耶夫认为:管理就是根据一个系统所固有的规律,施加影响于这个系统,使这个系统呈现一种新状态的过程[1]。目前专升本群体发展迅速,在终身教育背景下,专升本学生的发展问题不容忽视。专升本班班主任需要强化责任心,构建班级文化管理。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在班级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2],是被绝大多数班级成员所认同的价值观念体系,其中班级精神文化是灵魂,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保障。班级文化管理的重点是人,着眼于人的价值观念,激发学生的责任感,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强调人与工作的一体化。

班级文化作为一种特有的教育力量,会渗透于一切活动中,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时刻对学生产生教育作用,不但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塑造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促进学生健康成长[3] 95-96。通过构建班级文化管理中国,确立班级奋斗目标,制定班级规章制度,激发学生对班级的热情,配备得力班干,用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从教育学角度出发,强化班级人本管理,推动学风建设

《学记》强调: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在班级管理中,涉及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之间的关系问题,实质是班级发展的决定权在师生间的分配。优秀的班干是学生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他们能在班主任和班级同学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在以生为本的教育理想之下,班主任首先需要确立学生在管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继而围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展开班级人本管理。

学风是大学生活的主旋律,学风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心。专升本班级学生原有知识背景不同,继续学习面临困难,班主任老师需要充分发挥班干的作用。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欲实现其对班级的有效领导,要具备完好的基本素质和一定的组织、工作能力[4] 21。班主任在选拔专升本班干时,要选择有责任心、有学习力、有心理力、领导力和沟通力的学生。未来学校间竞争实质上是教师学习力的竞争[5]。通过班干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桥梁作用和宣传作用,开展系列学习活动,提高本班同学学习兴趣,加强学风建设,强化班级人本管理。

(三)从心理学角度出发,走向班级自主管理,提升团队精神

孟子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中国自古就有重视团队精神的传统。所谓团队精神,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6]。团队精神能使班级师生对班级目标和个人价值存有共同的理解,从而在行动上达成一致。在管理班级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和自律意识,因为这是素质教育所力求实现的一个目标中国,而把班级管理权交给学生是实现这一教育目标的有效形式。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人的需求分为五层,而第三层就是指人有情感和归属的需求。专升本班级学生集体归属感不强,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需要激发学生自主管理的兴趣,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增强管理意识。班主任下放权利,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权。班级中重大事件在班主任指导下由班集体共同决策,寻找解决方案,让学生自我决策、自我监督,从中形成自我监督的自动化操作系统。

总之,专升本班级学生是个特殊的群体,致使班级管理中面临一定的挑战。班级管理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将班级团队与个体成员的发展融合起来,选拔优秀干部、推动学风建设、培养团队精神,构建班级文化管理、强化班级人本管理,走向班级自主管理,促进专升本学生的和谐发展,实现专升本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江月孙,赵敏主编.学校管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

[2][6]余文森主编.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108.

[3]陈晓红.浅谈班级文化的建设[J].全球教育展望,2008(1):95-96.

[4]尹晔.培养和使用学生干部是班级管理成功的关键[J].内江科技,2005(3):21.

[5]曾桂英.班主任工作的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