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9 16:12: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脱贫攻坚四个不摘,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督战范围
(一)7个乡镇
(二)2020年计划减贫任务(5户13人)
(三)27个贫困村、有20户以上贫困户的非贫困村
二、督战内容
对标对表“两不愁三保障”标准、“三落实”“三精准”“四个不摘”要求,重点督战以下内容。
(一)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保障情况。
(二)贫困家庭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情况,公益岗位新增就业情况,无劳动力家庭兜底保障情况等。
(三)“五个一”“三个一”帮扶落实情况。
(四)易地扶贫搬迁入住和后续帮扶措施落实情况。
(五)不稳定脱贫户和边缘户的动态监测和帮扶情况。
(六)“大排查”回头看、巡视工作、年度成效考核、第三方评估、财政绩效评价、审计监察等各方面反馈问题、对标查短发现问题整改销号情况。
(七)脱贫攻坚“四不摘”落实情况。
(八)贫困村“一低五有”达标情况。
(九)村扶贫项目建设、使用、管理情况。
(十)村集体经济、小额信贷、扶贫项目资金公示情况
(十一)“四项基金”管理使用情况。
(十二)不严不实、不精不准、帐实不符、数字脱贫、虚假脱贫、虚报冒领、吃拿卡要、挪用侵占、贪污等作风和腐败问题。
三、督战方式
(一)县级联系领导挂牌督战乡镇。县级领导带队(附件1)从3月开始每月至少召集帮扶单位、现场工作组、业务指导组等召开专题会议1次,专题研究督战乡镇脱贫攻坚工作,围绕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从态势和趋势上进行深入研判,进一步找准问题、发现短板,逐项督促乡镇和业务部门压实攻坚责任,完善攻坚方案,落实攻坚举措,及时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切实推动联系乡镇把短板弱项补扎实、把基础工作打牢靠。
(二)现场工作组督战到村。由“三保障”行业部门3名分管领导牵头,从脱贫攻坚骨干库选派业务骨干,组成7个现场工作组(分组名单见附件2),深入7个乡镇,帮助其找准“两不愁三保障”和数据质量等方面的具体问题,督促指导其按要求整改到位。每组由6—8名同志组成(根据乡镇贫困人口确定组员人数),其中1名同志在乡镇指导帮助完善脱贫攻坚相关资料;4—6名同志分成2-3个小组进村入户现场督战,每月上报督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剩余问题数量等情况。
(三)业务指导组巡回指导。区委组织部、区发展改革局、区教育体育局、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水利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卫生健康局、区医保局、区文化广电旅游局等“两不愁三保障”行业主管部门的分管领导或者业务骨干组成业务指导组(附件3),根据7个乡镇具体需求,随时随地巡回指导,每月上报督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剩余问题数量等情况。
(四)帮扶工作组适时参战。由区扶贫开发局选派1名熟悉脱贫攻坚工作的班子成员、区脱贫办督导组成员,组建帮扶工作组(附件4),作为“机动组”根据工作需要,按照区脱贫办统一安排部署,随时随地奔赴一线督战。
四、督战步骤
整个督战工作贯穿2020年脱贫攻坚全过程,按照一月一督战的要求每月开展督战工作,主要分3个阶段开展。
(一)全面启动阶段(3月20日前)。制定全区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实施方案和相关行业部门挂牌督战实施方案。行业部门挂牌督战实施方案由区脱贫办统筹组织实施。
(二)组织实施阶段(6月20日前)。相关行业部门对本行业挂牌督战成果负责,要结合历年来各级督查暗访反馈问题,“两不愁三保障”大排查发现问题,对标“三精准”“三落实”“三保障”要求,真督实查,整改问题。
(三)巩固提升阶段(12月20日前)。全面完成脱贫任务,巩固脱贫成果,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脱贫攻坚监测预警机制,基本形成稳定脱贫长效机制。
五、督战要求
(一)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挂牌督战工作是中为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的重要举措,相关行业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挂牌督战的重要意义,认真研究制定本行业挂牌督战实施方案,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市、区部署上来,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分管同志要具体抓,责任落实到人到项,确保挂牌督战做细做实,“督”出实效,“战”出水平。
党员干部要树立以贫困不除愧对历史的使命感,群众不富寝食难安的责任感,扑下身子“拔穷根”,精准施策“脱真贫”,凝神聚力“真脱贫”,坚决打赢这场输不起的攻坚战。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乡镇党委脱贫攻坚专题会议对照剖析材料。希望大家喜欢!
按照县委、县委组织部印发的《关于开好脱贫攻坚专题民主(组织)生活会的通知》文件要求,XX镇党委紧紧围绕脱贫攻坚这一主题,扎实做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各项准备工作,精心制定民主生活会方案、严密组织学习、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深入开展谈心谈话,重点对照省、市、县脱贫攻坚推进会指出的问题和整改要求,结合征求到的意见建议和工作实际,对XX镇领导班子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查摆,并制定了初步整改措施。现就对照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贫困户脱贫退出方面
我镇个别脱贫户脱贫退出不牢,如XX村20XX年脱贫的X户X人,大部分只享受到扶贫优惠政策,无享受到户增收、企业带贫等产业类项目扶持,脱贫户收入来源主要靠家庭成员外出打零工来实现,增收渠道单一,存在脱贫不牢现象。
(二)在漏评、错退方面
脱贫攻坚开展到今天,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但在扶贫对象精准识别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个别班子成员存在“谋事不实”的现象,还没有真正沉下身子去研究指导解决精准识别问题。例如,在入户更新《贫困户信息对照采集表》和核对建档立卡App信息时,对一些盯不准的问题存在畏难情绪,不能吃透相关政策去解决问题。二是个别班子成员不能带头入户,主动深入调查走访,习惯于安排,安排驻村队员、村两委干部开展工作,以至于对部分贫困户家庭情况不太了解。
(三)在群众认可度方面
非贫困户认可度不高。一是个别班子成员思想重视不够,认为脱贫攻坚只是一项针对贫困群众的工作,没有真正把脱贫攻坚工作当成一项政治任务来抓,没有把脱贫攻坚工作当成引领一切工作来做。二是个别班子成员在解决非贫困群众发映问题上,采取的方式方法不得当,没有真正做到“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三是镇“十大暖心工程”开展不深入,个别村存在“走过场”现象,个别班子成员没有真正做到亲力亲为,俯下身子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四)在村容村貌、户容户貌方面
虽然镇里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方面下大力气,但是没有形成长效机制,集中整改时环境优美,整改后又变成垃圾遍地,造成部分村村容村貌较差、部分贫困户户容户貌较差的问题仍然存在。
(五)贫困户各项扶贫政策落实方面
一是对扶贫政策学习不够深入。个别班子成员不注重自身学习,对扶贫政策不能深入领会,未将脱贫政策宣传到位,对群众咨询的事情答复不到位。二是理解存在偏差。在走访贫困户后,针对致贫原因,不能切实制定行之有效的帮扶措施。例如,在因学致贫的贫困户家提出一条“帮助贫困学子申请‘两免一补’,缓解其家庭经济压力”的帮扶措施,贫困户问起如何申请“两免一补”,就解答不上来了。认为给贫困户送了些慰问金、米面等就开展了扶贫工作。三是个别班子成员未从思想上对贫困户进行帮扶。没有正确引导贫困户树立起自立自强、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思想,没有充分认识到“扶贫先扶智”,致使部分贫困户还停留在等、靠、要的思想层面,在测算收入时,贫困户尽可能隐瞒其家庭收入,脱贫的主动意识不强,久而久之,影响了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六)贫困户识别、退出程序方面
一是工作作风不实。在开展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时,个别班子成员对扶贫政策掌握不全面,存在上级布置什么就干什么的问题,没有深入细致研究政策,真正投入到建档立卡工作中。二是个别班子成员在指导方面存在不到位现象,盲目指导开展贫困户档卡资料整理工作,造成贫困户档卡资料整理不规范,走了很多弯路,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工作量。三是工作还不深入、不细致,个别班子成员每次到分包村及贫困户,没有深入进去,发现更多问题,总认为驻村队员和帮扶责任人动起来了,就没有什么大问题,甚至存在盲目乐观思想。
(七)贫困户和边缘户户说明方面
户说明编制质量不高,作证资料不扎实。一是个别驻村队员疲于应付,存在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现象,没有真正按照高质量户说明标准来制作;二是个别村两委干部在户说明佐证材料收集方面存在应付现象,导致户说明质量差,说明不了问题,且个别户说明起到发作用;三是个别脱贫攻坚责任组长重视不够,在户说明审核工作中只“走过场”,没有深入进去。
在“四个不摘”方面
不摘责任上,一些班子成员对脱贫攻坚存在明显应付思想,工作推进缓慢,资料缺失,责任体系落实不到位;不摘政策上,在工作推进中虽然发现了一些行业部门对政策落实不研究、不安排,贫困群众应该享受的政策没有及时落实到位,但驻村工作队、包村领导在随后的跟进上不彻底,没有完全解决每一户的政策落实问题;不摘帮扶上,新调整的驻村队员仅仅是对接了,工作开展不深入,情况不熟悉,有些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在摘帽后很少再开展实质性工作;不摘监管上,在2019年度全市核查中,产业项目带贫效果不佳,资金管理使用问题较多,有些村的脱贫资料严重缺失。
(九)在疫情期间工作落实方面
贫困家庭有三分之二的收入来自务工收入,受疫情影响,劳动力出不去,特别是县外就业困难,短期内收入就会减少。但是我们的干部大多停留在关心疫情防控工作上,对怎么帮助贫困户在疫情期间增收上思考不够、方法不多,直接影响了部分贫困户的年收入状况。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剖析
(一)政治站位不高,指导思想不端正。一是政治站位不高。对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的重要举措、也是一项政治任务认识不深刻。没有深切体会到中央、省、市、县全力以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的强烈信号,没有意识到脱贫攻坚工作是各项工作的中心,没有真正把脱贫攻坚工作放到第一位来谋划、来细抓,以致于形不成强大合力,给脱贫攻坚工作造成被动。二是政治学习不够,理论功底薄弱。班子成员忙于分管口工作,疏于对中央、省、市、县脱贫攻坚相关政策的钻研领会,使自己在从事脱贫攻坚工作时显得方法不多,常常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不能准确把握形势。
(二)工作作风不扎实,担当精神欠缺。在扶贫开发工作中,一定程度上还欠缺以较真促认真,以碰硬求过硬,没有认真对标省、市、县脱贫攻坚推进会精神去沉下身心通过以上率下促进自身作风转变。此外,个别班子成员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畏难情绪、厌战情绪、麻痹情绪、侥幸心理,看见问题绕着走,发现矛盾就回避,“说得多、干得少”,工作停在嘴上,责任落在纸上,规划挂在墙上。在困难面前缺乏担当。
(三)压力传导不到位,主动作为意识不强。在传达上级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工作时,未能将上级精神传达到机关干部和村组干部中,导致工作开展过程中走弯道情况时有发生。在开展具体工作时,面对脱贫攻坚进程中出现的困难和矛盾,主动作为意识不强,未能抓住主要矛盾想办法解决。与贫困户帮扶对接不能主动作为,而是等待上级统一安排,走访调查不能形成机制,贫困户动态无法第一时间掌握。
三、今后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
针对查摆出来的问题,对照省、市、县脱贫攻坚推进会精神,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及我镇实际,镇党委、政府认真梳理总结,深入研究,明确了各项问题的整改措施。
(一)提高政治站位,端正指导思想。一是深入学习,增强理论功底。今后,在镇村干部中,要全面学习贯彻中央、省、市、县关于脱贫攻坚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深入领会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为全镇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注入强大的思想动力,提供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二是对标脱贫攻坚“六个一”、“三个零差错”、“三个明显提高”,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二)聚焦重点难点,强化履职尽责。距离年底还有7个多月的时间,如期实现脱贫目标,时间紧、任务重,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落实“精准”要求,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要求全镇党员干部必须以滚石上山的坚强意志,鼓足破关夺隘的勇猛气魄,集中优势力量,挂图作战,迎难而上,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去解决,一个村一个村去推进,坚决把“贫困”的山头攻下来。围绕X养殖、X种植等产业,进一步壮大产业发展规模,提升产业项目带贫力度;加大贫困群众技能培训和企业就业培训,增设村级公益岗位,引导更多贫困群众通过就业实现增收致富。不折不扣落实各项扶贫政策。做细做实教育、医疗、低保、住房等政策扶持,确保教育政策全部精准落实、确保残疾人办证不漏一人,确保实现危房清零目标,确保兜底保障应保尽保。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组织领导
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数据资源管理局强化责任分工,狠抓工作落实。一是形成党组书记负总责、分管领导抓具体的强有力组织保障;二是按照人社、组织部门的意见,及时选出扶贫一线的合适人员替换退休老同志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确保驻村帮扶工作不耽搁、驻村职责很明确、攻坚一线有战士,为单位包村帮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三是组建扶贫专班攻坚克难,继续由扶贫分管领导担任班长组建扶贫专班,在国家验收“县摘帽”的关键节点扎根基层,攻坚在一线,排查最疑难问题,及时整改落实确保顺利通过验收,并在“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大排查期间逐户摸排,为本年度持续干旱缺水危险提供了线索,为后期安全饮水工程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四是召开专题会议,制定帮扶计划,结合实地调研和下乡座谈,及时掌握信息实施精准帮扶。
(二)领导调研
本年度,数据资源管理局党组书记率班子成员到求知村开展实地调研6次。从农特产业发展、惠农政策落实、党员活动建设、公共基础建设和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入手,通过实地查看、入户调查、与群众促膝交谈以及与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座谈等方式,多渠道了解情况。根据需要投入帮扶资金,结合实际落实产业扶贫项目,力所能及地帮助村与项目牵头部门沟通加快资金拨付,推动集体经济发展,为结对帮扶取得良好效果打下坚实基础。
(三)推进落实
1.根据年初计划完成情况:
(1)选派原扶贫专班同志担任驻村扶贫队长、继续由分管扶贫领导担任班长组建扶贫专班,落实驻村工作基本保障;(2)通过今年精准落实帮扶措施,加大帮扶力度,2019年拟脱贫户18户44人,尚有5户14人计划2020年脱贫;(3)取消了产业全覆盖,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通过逐户摸排调研,帮助120户申报产业扶贫,减少成本投入,提高家庭收入;(4)按照要求,对结对帮扶户做好小额信贷到期户的告知和催还工作,目前我局结对帮扶户小额信贷到期4户均全部还款,贷款利息均由政府帮助承担;(5)按照每季度调研、每两月走访的方式,对照年初的帮扶计划对结对帮扶29户实行精准帮扶,为其中一户特别困难的家庭介绍护林员岗位增加务工收入;(6)同农业农村局沟通争取国家助力发展村集体经济专项资金50万,用于村发展种植175亩白茶项目,预计增加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加快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
2.在资金投入方面:我局投入资金共4.16万元,其中3万元用于村建设痘元路,1万元用于“暖冬行动”,对2018年后23户未脱贫送温暖体现节日问候,1600元用于对结对帮扶的两个有重病人员的家庭送救济金。在实施项目方面:我局帮助申报修建、且均已完成施工,路正在实施,175亩白茶项目开始土地平整阶段,各项双基建设有序完成。
3.结对帮扶政策落实方面:按照年初制定的“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数据资源管理局各帮扶人严格对照计划表,按照项目实施的政策要求,逐一落实。全村实施产业扶贫120户,危房改造4户,教育扶贫58人,光伏扶贫45户,项目落实更精准,帮扶成效再凸显。
4.促进基层党建方面:本年度,数据资源管理局结合主题教育在村上党课2次,充分利用党课理论宣讲,提高党员群众的带贫减贫、发展家乡集体经济以及争当志愿者的服务意识;驻村工作队召开扶贫夜校超12次,利用扶贫夜校,将扶贫政策深入人心,通过宣传扶贫领域重要讲话精神和身边典型,调动群众想脱贫、要脱贫、能脱贫的积极性,提高群众知晓度、满意度和幸福指数。
二、存在问题
我们深知取得的帮扶成果来之不易,落实帮扶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帮扶方式还需再扩展,产业扶贫还可以加大投入,单位优势还需要继续开发。
上周,市里召开了全市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视频会议,市里主要的经济部门和各区县都做了发言,几位副市长也分别联系分管工作做了发言,XX书记和XX市长都做了重要讲话。会议传递出来的信息就是一季度全市的形势非常不好,压力很大。从省统计局反馈的数据看,XX项指标中,我市有XX项指标没有达到时序进度;XX项指标的增幅全部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所以我们今天召开这个会议,目的就是传导压力,认清目前面临的形势,坚持问题导向,做好后面三个季度工作。
刚才,XX个部门和XX位副县长都做作了很好的发言,尤其是XX县长深入分析了当前形势,细致布置下一步工作,突出了重点,明确了要求,我完全赞同,希望大家要认真抓好落实。
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正确把握形势,切实增强危机意识
一季度,我县的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缓中趋稳,放在全市来看,表明上成绩还不错,但是这都是在低水平的增长,我们与其他区县在总量上还是存在很大差距的。主要表现有:一是指标完成不理想。只有财政收入、新签项目到位内资指标达到时序进度,其余指标都没有达到时序进度要求。而且与上年同期比,财政收入、规上工业增加值等指标增幅均有不同程度回落。二是投资持续下滑上。投资是个牵动性指标,直接影响其他相关指标,对经济社会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今年以来,固投增速均呈负增长趋势,且幅度是越拉越大。三是实体经济增长乏力。尤其是在工业经济上,工业经济普遍疲软,工业投资下滑,可以说是没有了基础,工业用电下降,可以说是没有了运行,工业税收减少,可以说是没有了效益。
虽然这里面有受疫情影响的因素,但我们要防止以大环境不好掩盖自身问题,不能以大而化之、老生常谈的方式部署下半年工作。
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既有“三期叠加”,宏观市场需求不足,发展速度调整等客观因素影响,但不可回避是在主观方面,我们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的。一是适应不了。在工作中,有些同志说起新常态都知道,可是面对新常态下的形势跟不上,问题解决不了。二是担当不够。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态势,不是勇敢承担责任,主动深入一线,尽力解决问题,而是在工作中等待观望,能拖则拖,推诿扯皮,甚至消极悲观。三是执行不力。有的部门特别是有的经济主管部门,不主动深入一线、深入企业问需问计,对县委、县政府安排的工作,缺乏钉钉子精神,落实上蜻蜓点水、不紧不慢,有的甚至是没有过程,没有结果。我们要求的是尽力而为的做,而不是勉为其难的做,
二、坚持问题导向,切实增强行动自觉
对下一步工作,刚才XX县长已经作出了全面部署安排,这里我就不再重复,简单强调一下几个重点工作。
一是狠抓投资工作。以XX个市级重点项目和XX个亿元以上项目为重点,开工一批,加快一批,建成一批,全力扩大有效投入,遏制投资下滑态势,努力收窄下降幅度。要突出重点,抢抓窗口期、奋战三个季度,加快推动抓项目、稳投资、增动能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要加大与上级部门对接,及时调整一批暂时不能开工的项目。要始终围绕招商目标,按照“任务书”,绘出“路线图”,列出“时间表”,对目前所有在谈重点项目进行全面梳理,一企一策,逐个攻坚。要切实抓好招商引资项目的落地,积极配合企业做好行政审批、项目投融资、土地流转等工作,确保项目落地率、开工率、资金到位率。
二是狠抓实体经济。要抓点带面,重点扶持大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带动更多中小企业健康成长。要强化政策扶持,围绕各行业领域企业资金需求,搭建金融服务桥梁,精准推进银企对接,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难题。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下沉一线,主动服务,推动各项政策落实落细,全力为企业排忧解难。
三要狠抓有序复学。复学工作是当前头等大事,全社会高度关注,必须细之又细、实之又实、慎之又慎,严格执行“错峰、错区域、错层次”要求,确保稳妥有序、万无一失。要细化开学方案、防控方案、应急方案,确保不留盲区、有备无患。要紧盯疫情防控、教育教学、综合保障、宣传引导“四个环节”,特别是针对贫困学生,要给予必须要的帮扶保障,确保不让一名学生掉队。要守好家庭、校园、教室、宿舍、食堂“五道关口”,进一步突出重点,细化工作流程,做到定人、定时、定点,确保环环相扣、不留空当。
四要狠抓脱贫攻坚。今年是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要积极克服疫情影响,针对剩余贫困人口和脱贫边缘户等重点人群,进一步压实责任,统筹各方力量,用好各类资源,集中精力、铆足干劲、科学调度、统筹推进,迅速掀起决战脱贫攻坚的热潮。要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加大就业扶贫力度,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加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退出的贫困村、贫困人口扶上马送一程,过渡期内严格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确保脱贫攻坚质量高、成色足、可持续。
五要狠抓环境整治。加强城市综合管理,深化城管执法体制改革,加快数字城管一体化指挥平台建设;巩固省级文明县城创建成果,加强和规范小区物业、城市河道与公园广场管理,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大力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创新整治方式,完善管理机构,强化属地管理,推进环境整治常态化、长效化。
六是狠抓民生改善。要加快工程类项目的推进工作,能提前完成的,就尽力提前完成。确保民生工程任务全面完成。要着力抓好三小改造等一批群众呼声大、社会关注度高的民生事业,让人民群众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七是狠抓安全生产。安全生产工作容不得一点放松,重点要做好用电、防溺水、森林防火等阶段性工作。要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积极争创全省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县。强化网络舆情监管,优化网络舆论生态。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完善山洪、地质灾害等预警机制,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加强作风建设,切实增强责任意识
一是要强化目标意识。当前离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缺口还很大,宏观形势依然非常的严峻,要克服甘居下游的思想,坚定完成目标的心里,按照既定的目标任务,做好各项工作。
二是要提振精神状态。要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找准问题症结,提升状态。要消除慵懒散状态,动起来,快起来。也要有羞耻感,多点实干。
2015年6月18日,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指出,“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补好扶贫开发这块“短板”。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
5个多月后的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会后《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吹响了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
贵州,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积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是中国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十二五”时期,全省减少贫困人口656万人,但仍面临着“十三五”期间年均减少100余万贫困人口的巨大压力。
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
对此,贵州省委省政府把“大扶贫”确定为两大战略行动之一,坚定承诺:“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
战天斗地:前所未有的精气神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就是正视问题、解决问题。打赢这场攻坚战,关键还是在主观因素上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强大合力。
为了脱贫攻坚,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各族群众鼓起劲来抓发展,弯下腰来拔穷根。
2015年的金秋十月,全省扶贫开发大会在贵阳召开,印发扶贫开发“1+10”配套文件;12月7日,全省贯彻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及落实大扶贫战略行动推进大会召开。不到两个月,先后两次召开扶贫工作会议,全省脱贫攻坚步伐加快。
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以上率下,带头深系点威宁自治县蹲点调研,与群众拉家常、话脱贫、谋发展;深入长顺县、台江县等基层一线宣讲脱贫政策,调研基层党建扶贫工作。他多次谈到,打赢脱贫攻坚战,要用心、用情、用力。脱贫攻坚是考验各级领导干部素质能力的主战场。
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孙志刚深入武陵山腹地,召开座谈会宣讲中央精神,把脉铜仁脱贫;走访湄潭、正安、安龙、望谟等地,专题调研脱贫攻坚工作。他强调,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为了脱贫攻坚,驻村干部用脚步丈量民情,传递党的好声音,助力农村同步小康。
省委政研室派驻威宁自治县驻村干部在走访中提炼出看真贫、扶真贫的“四看法”精准识别体系: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精准甄别、确定扶贫对象。
遵义市选聘1433名能带动群众发展项目的优秀人才驻村任“项目书记”,占全市村总数的85.3%。“项目书记”共领办项目918个,带动实施项目1240个,可带富35万余人。
六枝特区邓连贵、邓连桥、邓连瑞“同胞三兄弟”相约驻村任“第一书记”。大哥当起维护和谐的“守护者”,二哥成为传授绝技的“好师父”,三弟成为引领脱贫的“特派员”。
大方县羊场镇“第一书记”谢雨石,走村串户,磨破了三双“走访鞋”,厚厚的两个笔记本记满了村情民意。
2015年,全省驻村干部累计走访群众980余万人次,帮助谋划思路点子25万条,办理好事实事35.7万件,争取帮扶资金35.1亿元。
“精神状态好,一好带百好。”在深山贫瘠之地,贵州以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优良、心系群众、无私奉献的“扶贫精神”,激扬了一曲战天斗地、决胜贫困的铿锵之歌。
产业扶贫: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六盘水市盘县普古乡最边远的舍烹村,三年前还没有一条像样的通村路,地里种出的庄稼只能解决温饱,大量村民外出谋生。2015年,全村人均收入达11260元,是三年前的3倍,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扛着锄头、镰刀的农民乘坐“考斯特”上下班,成为村里的一道“风景线”。
“这要感谢陶正学,感谢家门口的农业园区。”53岁的陶正能满脸笑容地说,返乡企业家陶正学成立的“贵州娘娘山高原湿地生态农业示范园区”,让村集体资源以集体产权方式入股,让村民以资金和技术入股,激活了村里的农业。
近年来,六盘水市创造性地提出“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把发展集体经济作为决战脱贫攻坚的重要措施。市扶贫局局长王成刚介绍说,“三变”改革,使六盘水的农民从旁观者向参与者转变,从小农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了农民、村集体与经营主体“联产联业”“联股联心”。
用发展产业来发展生产、实现脱贫,已经成为贵州扶贫的基本经验。
省扶贫办相关负责人透露,“十二五”以来,全省累计投入产业化项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00亿元,实现总产值813亿元,实施到村项目4万多个,按照资源禀赋、市场导向和区域经济的理念,大力发展优质菜、果、茶、药、薯和牛、羊为重点的特色生态产业,形成了“东油西薯、南药北茶、中部蔬菜、面上干果牛羊”的扶贫产业格局。
“发展旅游有助于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有助于提升贫困群众的文明素质,有助于保护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陈敏尔在接受中国网专访时说。而乡村旅游,是贫困群众最现实、最直接、最有效的脱贫途径。
遵义市枫香镇苟坝村土陶传承人母先才是乡村旅游的直接受益者之一。他说,村里的旅游发展起来以后,他的陶艺生意越来越好。今年“五一”期间,每天都有2000多元的收益。由于客流量增多,他还必须请三四个帮工才忙得过来。原来一年的收入只有两三万元,去年的收入却超过十万元。
据统计,目前全省开展乡村旅游的自然村寨已经突破3000个,2015年乡村旅游接待人数达1.59亿人次,占全省旅游接待人数的42.4%;旅游收入705.9亿元,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20%。带动社会就业287.61万人,受益人数超过577万人。仅“十二五”期间,就有64.7万贫困人口通过乡村旅游实现脱贫。
正如省扶贫办主任叶韬所说,产业最大限度覆盖了贫困地区贫困群体,帮助贫困群众“提了素质”“换了穷业”。
易地扶贫搬迁:从源头斩断贫困之根
贵州493万农村贫困人口中,大多数住在深山区、石山区、边远地区,且受教育程度较低。“难点就是这部分群众。”贵州省副省长刘远坤认为。
易地扶贫搬迁,这一被总理称之为“从源头斩断贫困之根”的举措,主要就是为了解决“剩下来的这些人”的生存与发展。
在绥阳县郑场镇卧龙村移民安置点“幸福港湾”,别墅式楼房坐落于青山绿水间,处处荡漾着幸福的气息。
“我们搬来一年了,我和儿子住一起,这里空气很好。”今年60岁的李梅美笑着说,在卧龙村边上就是“万亩金银花”示范基地。依托示范基地,他们的日子越来越红火,农家乐户均年收入8万元以上。
易地扶贫搬迁成为贵州脱贫攻坚的一大亮点。“十二五”期间,全省实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154万套,改造农村危房192万户,其中易地扶贫搬迁66万人。
同时,作为脱贫攻坚六大重点(易地扶贫搬迁、产业脱贫、绿色贵州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脱贫、社会保障兜底)之首,易地扶贫搬迁成为全省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
1月14日,孙志刚强调贵州要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在精准上下足功夫,挂图作战、挂牌督办、逐一销号,坚决打赢易地扶贫搬迁关键一仗。
1月25日,省政府《贵州省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实施方案》,明确围绕“建房、搬迁、就业、保障、配套、退出”六个关键环节,匡算总投资270亿元,确保今年全省实施易地扶贫搬迁45万人,其中包括30万贫困人口。
精准脱贫:贵州模式可复制可推广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
贵州咬定“精准”二字不放松,聚焦“两有户、两因户、两无户、两缺户”,坚持“六个精准”“六个到村到户”,瞄准贫困“病根”,实施“靶向治疗”,为全国脱贫攻坚探索了可信可行、可学可用、可复制、可推广的“贵州经验”。
――脱贫攻坚工作思路实现“三个转变”。扶贫方式由单个项目扶持向产业化扶贫转变;扶贫重点由一村一户扶持向区域性扶贫和扶贫到户并重转变;扶贫力量由部门扶贫为主向社会化大扶贫为主转变。
――全省精准扶贫机制基本建立。狠抓“33668”脱贫攻坚行动计划,以结对帮扶干部到村到户、产业扶持到村到户、教育培训到村到户、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扶贫生态移民到村到户、基础设施到村到户等“六个到村到户”和小康水、小康电、小康路、小康讯、小康房、小康寨等“六个小康建设”为重点的扶贫措施惠及贫困山区千家万户,“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贵州闯出了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特色产业的扶贫开发新路。凝聚各方力量、多重优势叠加的“毕节试验”,种草涵养水土、养畜增加收入、发展防灾避灾产业的“晴隆模式”,山地农业开发、种养结合、长短结合、以短养长、提高土地投入产出比较效益的“长顺做法”,以整村数村、整乡数乡、区域开发、连片推进的“印江经验”,因地制宜、整合资源、扬长避短的“威宁实践”,扶贫抓党建、党建促扶贫、脱贫奔小康、强化三支队伍建设的“迤那路子”;精准识别“四看法”在全国推广……
――脱贫攻坚在全国取得“六个率先”。率先推行“摘帽不摘政策”的“减贫摘帽”激励措施;率先以整村推进为基础,实行整乡、数乡、区域连片开发;率先采取“省领导联系、省直部门牵头负责、县乡组织实施”的集团帮扶模式,整合资源,整合力量,实施集中攻坚;率先出台《贵州省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办法》,切实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率先实现驻村工作队对贫困村贫困户的全覆盖;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率先开展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工作。
贵州实施大扶贫、大数据两大战略行动。在叶韬看来,“扶贫云”是“大数据+大扶贫”的耦合,是贵州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必然选择。
一、基本情况
生态林场下辖3个村委会1个分场,全场共有村小组54个,总人口8270人,其中农业人口6800人。我场脱贫攻坚整改后,通过精准识别、严格甄别,目前全场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有65户127人,其中:低保贫困户40户86人、五保贫困户14户15人、一般贫困户11户26人;因病28户、因残22户、因灾8户、缺劳力7户;2016年已脱贫退出15户28人。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保障,夯实基础,健全脱贫攻坚支撑体系。
为确保脱贫攻坚工作稳步推进,场党委场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组织保障,严格责任落实,规范工作程序,强化考核督查,营造良好氛围,调动和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打好脱贫攻坚战。
1、建立组织机构保障。成立由场党委副书记、场长(主持全面工作)任组长,党委副书记、分管扶贫工作副场长任副组长,各班子成员为成员的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人员,配齐设备,建立健全以场扶贫工作站为主阵地、各村委会为主战场、贫困户为主攻点的工作网络。
2、建立运作程序保障。场党委场部组织全体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深入基层,深入困难群众。制定《生态林场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生态林场“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生态林场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同时细化工作任务,建立完善《生态林场贫困户结对帮扶情况一览表》、《生态林场脱贫攻坚责任体系》、《生态林场脱贫攻坚工作考核办法》等文件制度,确保扶贫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3、建立督查机制保障。建立健全精准扶贫工作考核机制和帮扶工作考核办法,将每周一固定为分管领导及驻村干部扶贫日,深入所包贫困村和贫困户,及时了解扶贫对象困难与动态;场部每月召开一次扶贫工作专题推进会,各班子成员、各村及时汇报工作进展,查找薄弱环节,研究工作计划。同时将把扶贫工作成效纳入党员干部考核内容,考核结果与年度工作考核挂钩,严格奖惩。
4、建立动员宣传保障。组织党员干部认真贯彻学习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提高对脱贫攻坚工作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的认识;认真学习省、市、县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相关文件,进一步明晰工作思路和工作办法;先后召开生态林场脱贫攻坚动员会、脱贫攻坚推进会、明确责任落实会、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会、第一书记及村干部碰头会共计10次,充分调动党员干部扶贫工作积极性;印发扶贫政策宣传资料、精准脱贫政策宣传手册300余本,确保所有场村干部、贫困户人手一册,制作张贴脱贫攻坚宣传条幅100余条,书写固定标语30余条,营造全场关注扶贫、支持扶贫、参与扶贫的浓厚氛围。
(二)精准发力,强化落实,夯实脱贫攻坚工作基础。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成败在于精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以精准扶贫为突破口,坚持因地制宜、因户而异、因人而异,在精准识别上下功夫,在精准分析上动脑筋,在精准帮扶上求实效,真正做到一户一本台账、一户一个脱贫计划、一户一套帮扶措施,确保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1、规范程序,精准识别公开民主。按照国家和省、市、县对贫困户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的工作要求,我们严格执行识别标准,做到“两公示一公告”,实行个人申请、民主评议、乡镇审核和县级审批,把真正贫困户纳入帮扶范围。并在今年7月份精准识别“再回头看”中,按照市政府1号文件“七个一票否决,四个从严审核甄别”精神进行拉网式排查,逐村逐户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进行再核实、再识别,利用大数据平台提供的数据进行再甄别,将不符合条件的贫困户予以退出,真正做到“真扶贫、扶真贫”。
2、科学谋划,脱贫措施因人施策。一是健全机构。在贫困户精准识别的基础上,我场按照贫困户建档立卡“七个一”的要求,每村都设置精准扶贫工作办公室、配有精准扶贫工作文件柜、扶贫攻坚作战图,每户贫困户都有登记台帐、脱贫措施、工作明白卡。二是结对帮扶。对精准识别的贫困户采取一户一策,确定帮扶人。对不同的致贫原因,按照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对每个贫困户都落实了“一个扶贫单位、一名扶贫责任人、一个帮扶方案、一个增收项目、一套扶贫对策”。组织区连心小分队成员、场干部、村干部与全场65户贫困户进行结对帮扶,为贫困户填写发放贫困户登记表,为结对帮扶干部制作了帮扶干部手册。真正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区有档”,对贫困人口、贫困家庭实行信息化管理。三是精准施策。扶贫工作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扶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与否在精准,要摸清扶贫对象基本情况,对症施药,精准发力,同时,要改变过去漫灌为滴灌的方式,做到精准扶贫,政策兜底。通过精准实施“五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推动贫困群众如期脱贫,精准脱贫。广大干部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认真倾听贫困群众诉求,耐心询问每户家庭情况,深挖致贫根源,逐户走访建档,与贫困户交心谈心、算账对比,制定帮扶计划,谋划布局产业项目,推进精准扶贫。通过“贫困户能不能脱贫”,倒逼党员干部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立足实际,创新帮扶举措,为帮扶对象送去致富信息、打开致富门路,引导贫困农户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力更生;引导、鼓励当地企业(如驻地在上坊村的苍源中药材种植股份有限公司)对接帮扶,让上坊及周边松林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10人进企业就业,增加贫困户收入。每天按150元计算劳动报酬,平均每月可干活15天左右,实现月收入2250元左右。此外,该企业还为贫困户子女就学安排资金3000元帮扶,其中上坊村贫困户艾福生儿子艾志亮在县一中读高二帮扶2000元,松林村贫困户黄小龙儿子黄博林在松林村小学读书帮扶1000元。让就业脱贫一批,通过发展农业产业、资金扶助坚持“输血健体”和“造血强身”相结合,增强帮扶的实效,打造基层互助体,促进抱团发展、携手脱贫。
3、整合资源,全力推进脱贫攻坚。一是吃透精神。在场村干部会上认真学习区委扶贫工作16个实施方案政策精神,加大宣传力度,将统一印制的《区精准脱贫政策宣传手册》发放到每一户贫困户,做到贫困户和帮扶干部人人知晓,在落实帮扶措施和享受帮扶政策上做到有的放矢。二是整合资源。加强扶贫项目和相关涉农项目资金的整合力度,统筹安排整合资金。集中向重点产业、重点项目、扶贫重点倾斜,激发群众发展活力,着力解决资金分散、重点不突出、效果不明显的问题,使有限的资金、项目和政策能够进村入户精准实施。三是推进产业。全力推进光伏发电产业扶贫,将全场65户中新增的3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纳入光伏发电合作社,第一批已到帐光伏发电合作社的发电收益,按区政府有关文件规定正在办理发放到所有贫困户一卡通中。预计将为每户贫困户每年产生效益约2000元,为确保贫困户2017年全面如期脱贫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是没有优势产业。我场地处我区偏远山区,无交通、资源区位优势,这里山高水冷,耕作条件差,是全区有名的低产地区,产业普遍规模小、经营粗放,没有规模化的龙头产业,无力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扶贫。同时,村庄空心化、农村老龄化趋势加重,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产业扶贫等工作难度较大。
二是资金投入不足。尽管区里整合了许多项目和资金,但我场三个村委会均未列入省级贫困村,上级没有安排任何扶贫资金投入贫困村参与基础设施和产业开发,光靠本场自筹难解杯水车薪;加上交通路网结构不完善,通村公路等级低、质量差,晴通雨阻现象突出,又没有足够的资金来保障。
三是残障、慢病占比大。全场65户贫困户127人中,五保户14户15人,智障、肢残丧失劳动能力32人,对这类贫困对象,只能通过提高低保、五保、残疾救助、社会救助标准等政府“兜底”政策帮助其脱贫。另一方面,全场有13户贫困户中有长期慢性病或重大疾病患者,不仅不能通过劳动获得收入,高昂的医疗费用,导致一些农民债台高筑,甚至出现返贫。
建议:一是我场扶贫工作队伍力量太过薄弱。人员少,任务重,往往“光杆司令”存在人手力量严重不足。没有配备专职扶贫专干,分管领导身兼数职既是扶贫工作站长又是扶贫专干,还兼民政等其他工作,所以不能把全部精力放在扶贫工作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脱贫攻坚工作的进展,建议尽快配齐配强队伍。二是非贫困村投资扶持力度不均衡,扶贫资金投资少(我场基本为0),建议上级对非贫困村也要酌情考虑。三是填表、开会过于频繁,建议改变传统的检查考核办法,让扶贫干部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帮扶贫困群众上。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坚持精准扶贫,完善扶贫详细规划。按照全面脱贫的目标,对照精准脱贫标准,算好明细账、倒排工期、细化措施,落实任务,进一步完善脱贫攻坚任务书、时间表、作战图,严格对照脱贫攻坚任务台账,确保2017年底实现脱贫11户13人的目标。
(二)坚持产业主导,增加农民收入。坚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着力围绕丝瓜络种植与中药材种植方向,积极鼓励和支持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增加群众收入,加速脱贫步伐。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四中全会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省、市脱贫攻坚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四个不摘”重要指示要求,发挥教育职能作用,确保实现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不失学辍学、有学上、上得起学,有效推进并完成教育扶贫工作任务。
二、目标任务
坚持教育扶智原则,有针对性地关注有辍学倾向的学生、帮扶贫困家庭学生和改善贫困村学校办学条件,紧盯目标、细化举措,锁定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资助、贫困村学校建设等重点工作持续发力,实现教育脱贫攻坚连战连捷。
三、重点工作
(一)全面落实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健全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1.精准统计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信息。加大对教育扶贫政策宣传。按照国扶办信息比对确定补助对象,补助资金按学期直接补到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到卡,建立补助发放台账,健全备案审查制度。
2.落实学前资助政策。凡是我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低保户子女进入公办幼儿园的,全部免除保教费;在普惠性幼儿园的建档立卡、低保户、孤儿、残疾儿童,按国家政策给予1500元/年/人的资助。
3.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两免一补”,免收学杂费,免费发放教科书;按政策要求对贫困住宿学生给予小学1000元/年/人和中学1250元/年/人的补助,按照财科教〔2019〕30号文件规定,对建档立卡学生以及非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等四类家庭经济困难非寄宿生给予小学500元/年/人和初中625元/年/人的补助。
4.落实高中阶段国家助学金和贫困学生免学费政策。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低保户子女、农村救助特困供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本地高中学校(含职业学校),全部免除学费,并给予国家助学金。(普通高中按照2018年秋文件要求分档,建档立卡学生享受最高档资助,1500元/学期/人;一二年级中职学生的国家助学金为1000元/学期/人。)
5.落实“雨露计划”。积极配合市扶贫办,为职业中专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每生每学期补助1500元。
6.落实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及大学生新升入大学资助项目。为符合条件的新考入大专及以上院校的贫困户子女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凡是在普通高中就读的学生,新考入大学的贫困学生一次性资助(路费)省内500元、省外1000元。
7.落实保障兜底户的子女上大学资助政策。凡是保障兜底户的子女考上域外大专及以上院校的(民办学校除外),学费完全由政府承担,并给予8000元/年/人的生活补助。
(二)改善贫困村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积极推进薄弱学校改造。
继续向上争取资金,新建或维修12所贫困村学校(14个项目)校园校舍,不断改善贫困村学校的办学条件。
(三)保障贫困地区乡村教师待遇,落实生活补助政策。
继续组织大学区内市直中小学与贫困村学校开展结对帮扶活动;选派管理能力强、教学水平高、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到贫困村学校支教;严格落实农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和乡镇津贴、补贴。
(四)发挥教育职能作用,积极开展爱心助学活动,确保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不失学辍学。
1.积极发挥科技志愿者服务队作用。继续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施免费职业教育,对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业务,提高其科技生产生活水平。
2.加大控辍保学工作力度。按照《市控辍保学工作实施方案》文件精神,3月开展“义务教育宣传月”活动,不断加强宣传教育。每个学校要充分利用“爱心超市”,积极发挥爱心志愿者服务队、爱心小分队的作用,通过开展捐助活动,结成互助对子,满足贫困学生的“微心愿”。各校要及时家访,针对贫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包保教师及时与家长沟通,尤其要帮助有辍学倾向的贫困学生。督促家长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依法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并完成义务教育。确保实现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不失学辍学。
(五)扎实开展包保帮扶工作
按照上级文件要求,保障驻村工作队成员待遇,加强对接走访。继续整合资金,对所包保的新立乡村、镇村、村村,开展小项目扶持、村部建设等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教育扶贫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成立市教育局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主管局长任副组长。统筹协调教育脱贫攻坚工作,定期开展督查督导,确保教育扶贫工作扎实稳步推进。
(二)严格落实责任。相关科室、各学校要按此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方案,列出任务完成时限;要加大教育扶贫政策执行力度,统筹资源,用好、用足有关政策;要创新教育扶贫工作联动协作机制,将目标责任落实到人。
(三)加强资金筹措。积极争取中央、省、市补助资金和社会捐资,足额落实地方配套资金,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按标准拨付到位,确保专项资金落到实处、充分发挥教育扶贫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镇紧扣“农业生态镇”战略发展目标,坚持统筹兼顾抓全面,突出关键抓重点,全面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完善健全防返贫和常态化帮扶机制,定期走访跟踪监测帮扶成效,确保帮扶政策保持总体稳定;坚持以特色产业布局、扶贫车间为依托,强化产业、就业双驱动,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
推动人才振兴。
抓好用好平台,一方面搭建创业就业平台,吸引在外成功人士返镇创业,同时对返镇创业者提供“一揽子”政策和资金扶持,让创业者大有可为,让创业者留得住,进一步激发为家乡工作的热情,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增添新活力;另一方面搭建培训平台,对村两委班子、合作社负责人、致富能人等,常态化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培育“领头雁”,为镇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持。
推动产业振兴。
镇作为传统农业种植乡镇,坚决遏制违法占用耕地现象,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坚持培优培强“桂花芡实、潘新莲藕、杨桥老乡鸡、姜圩大米”的特色产业发展战略格局,以特色产业带动群众增收。引导和鼓励群众参与高效农业种养,并以镇农业综合服务站为依托,拓展“为农服务中心+村集体+农户”运营模式,以土地托管分红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并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农业服务,为壮大特色产业布局提供技术保障,更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推动生态振兴。
强化标本兼治,以更加精准、更加强硬的举措,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坚持常态化抓好禁烧、禁放等工作,实现“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坚决打好打赢蓝天保卫战,持续改善空气质量,确保蓝天常驻。严格落实河长制,坚持巡河常态化,对巡河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做到立行立改,确保碧水常流。
数据的背后,是盘县推动农旅深度融合,加快转型发展,加快脱贫攻坚的重大举措。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吸引了全国各地乃至国外游客的目光,同时加快了盘县对外招商引资步伐。今年6月以来,盘县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先后赴俄罗斯、法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开展招商推介。
如今的盘县,每天都有新的变化、新的惊喜,在群众脸上露出的都是满意的笑容。
群众的满意,来自一组组坚实的数据:全县地区生产总值预计由2011年的249.98亿元增加到今年的540.63亿元,年均增长15.79%;农村、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今年预计达到8685元、24623元。2013年在全省率先进入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2015年位列第83位,同时分别位列全国科学发展百强县市和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第97位、86位。
群众的满意,来自一张张喜人的“成绩单”:盘县先后荣获“全国最美生态旅游示范县”“全国首批创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最美中国・生态旅游特色魅力目的地城市”“全国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试点县”“全国首批民生改善典范县”“国家卫生县城”“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中国最适宜居住城市”等殊荣。
群众的满意,来自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盘县在全国率先创新推出“三变”改革,实现41.02万亩土地资源变资产、1.94亿元财政资金变股金、8.98万户26.92万人变股东,减少农村贫困人口23.59万人,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95.44%。
盘县,正谋求大发展、推进大转型、实现大跨越、书写大文章。
改革步伐快 群众受益多
走进盘县普古乡舍烹村,村民陶永能正在和妻子盘算着买车子:“我们入股当股东,每年有分红,农家餐馆、旅馆客流不断,现在的年收入是5年前的10多倍,买车子一点问题都没有”。陶永能脸上洋溢着幸福和自信。
发展快,是盘县的变化之一,这一变化离不开大胆的改革。舍烹村曾是典型的边远贫困山村,2011年人均收入不足800元,现在通过开展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2015年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
“三变”改革不仅让老百姓增收致富,还促进了农业生产增效、农民生活增收、农村生态增值,让盘县走出一条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路子。
在这场变革中,不论是村干部、村民、还是企业家都积极参与,大家的观念从过去的被要求改革变为主动参与改革。改革中还大胆创新实施“三变”+“三合”(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信用合作社)的联合联动、联保联贷、联购联销机制,推行“三变+特色产业”“三变+旅游”“三变+电商”等模式,让全县52.97万人在“三变”改革中获益,其中26.92万人直接入股获益。
改革是路径,小康是目的。“三变”激活土地活力,让群众共享发展“红利”;“购买服务”凝聚基层力量,让群众受惠、村级受益、政府减负;供给侧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PPP合作模式……在盘县,多项改革创新之举有效激活城乡发展要素,为脱贫攻坚带来新活力,推动盘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持续发展。
盘县坚持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不断创新发展,坚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先行先试、注重实效,围绕转职能、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等推出一系列激活市场、激发活力的改革举措。在精准扶贫中,创新推出“三榜公示”、挂牌管理、划区作战、连片开发、“211”社会帮扶模式、“三个合一”、“两上两下”项目管理等脱贫攻坚举措,助推21个乡镇实现“减贫摘帽”,减少农村贫困人口23.59万人。
改革脚步铿锵有力,盘县发展的信心越来越强、发展的成效越来越好,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越来越多。
走出新路子 发展谱新篇
盘县,素有江南煤都主煤仓之称,面对经济新常态,该县不断更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走出一条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子。
生态农业“接二连三”,风生水起。按照“山顶绿化戴帽子”“山腰产业系带子”“山脚园区穿裙子”的要求,投资41.3亿元规划建设农业园区30个,其中省级农业园区10个,带动6.41万人就业创业增收3.85亿元。新增哒啦仙谷、沙淤、娘娘山等一批农旅一体化园区,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旅游“四个价值最大化”。大力发展刺梨、软籽石榴、茶叶、猕猴桃、核桃等农业产业化“3155工程”143.1万亩,完成营造林97.8万亩,治理石漠化83.3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3.45%,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农业园区化、园区景区化、农旅一体化”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新型工业策马扬鞭,蓬勃兴起。“立足煤、做足煤、不唯煤”,通过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提升二产,建成黔桂煤电化一体化、盘北煤矸石电厂、金佳矿瓦斯提纯、松河煤层气地面抽采等一批循环经济项目;实施采煤采气一体化,开发煤气制LNG(液化天然气)、煤制甲醇等下游产品30余个,淘汰落后产能452.75万吨,2015年煤炭资源就地转化率达70%,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68%,促进煤电钢传统产业向煤电焦气化升级。同时,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电子商务、现代物流、食品医药等新兴产业迅速发展。
旅游产业厚积薄发,欣欣向荣。围绕打造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启动15个景区建设,建成妥乐、乌蒙大草原等10个景区,投入4.42亿元发展低空通航,旅游收入增速连续三年位居全省第一,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
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县小城镇建设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认真总结近年来我县小城镇建设取得的成绩,全面安排部署下步工作。对于小城镇建设,我想在伯勇副县长对工作安排的基础上,提以下十三个方面的问题提醒大家注意,供大家参考,各乡镇要认真斟酌,如果符合乡镇的实际,就融合到工作中去抓好落实。
一、充分认识抓好城镇建设的重要性
一是城镇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从农村到城市,随着生产力发展,财富积累,社会分工细化,产业从一产到二产到三产的演进,这就需城市作为载体,所以抓城镇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要按规律办事。
二是城镇建设是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小城镇就是从居民点逐步逐步发展而来的,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对配套公共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对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越来越旺。而建城镇是集中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途径。人民群众要求搞城建,要进城来就业,要进城来创业,要进城来提高生活水平。作为政府,在这样的要求之下,不抓城镇建设不行,必须抓。
三是城镇建设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城镇的特点是要素聚集、产业聚集、消费聚集、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优秀人才集中,而这些东西恰恰就是助推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主要动力,因此抓好城镇建设,就能更加有力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四是城镇建设是____脱贫攻坚的有效手段。省委、政府在威宁召开新阶段脱贫工作推进会,推广“威宁模式”,就是推进“三化”来促进脱贫,这是一个成功的经验。____要脱贫,县委、政府制定的“产业致富、园区突破、城区倍增”三大战略是支撑我们脱贫的重要支柱。加快推进城镇建设,能确保经济发展和脱贫的稳定性,能保证不返贫、确保后发赶超、实现“减贫摘帽”。所以各乡镇要集中精力,抓好城镇建设。
二、实事求是,突出重点,因地制宜抓好城镇建设
____现有45万人,今年的经济总量预计达到34亿元,在这样一个人口不多而经济总量又小的前提之下,要把城镇建设全面铺开,到处都“闪光”,这是不切合实际的。我们要把____县城建成黔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在2020年以前,县城人口要达到15-20万人,建城区面积要达到15个平方公里以上,这就要求我们突出重点,全县的重点在哪里,全县的重点在县城。这是____城建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定不得削弱这个重点。
从全省来看,____的城建发展是最具有优势的:整体的发展基础条件很好,洪渡大道、九天大道、丹砂大道和东升大道“3+1”主骨架网络彻底打通,建设完成后将成为县城城市交通的主骨干;从杨村转盘到大坪街上这一段,严格意义上讲还是一张白纸,可以很好的规划,用地条件也是可以的,原始植被又好,丹砂湖(洪渡河)穿城而过,地形地貌很适合建设山水园林城市;这里我要强调的是要把城市的中心公园建好,我一直给县住建局和县林业局提严格的要求,洪渡河两岸从米家山大桥一直到九天母石凡是长有原生态树林的地方,全部无条件保留,高品质规划、建成原生态的森林湿地中心公园,任何人不得破坏,再过十年、二十年将是无法估量的财富;____有煤电铝这个重大产业支撑和拉动,聚集效应非常明显;我们有即将建设储水5500万方的冉渡滩水库,城市用水保障条件好;我们在城区已经合理布局了几个支撑城市发展的重大社会事业项目,包括三个骨干医院(县医院、昇辉医院、中医院)、多家学校(一中新校区、职中、第四小学、县庆中学等),再加上我们重要的城市公共场馆:体育馆、体育场、博物馆。这样的城市你们可以在脑海中过一遍,是不是非常丰满,是不是非常漂亮,沿着这样一个目标,把____县城打造成黔东北宜居中心城市。高速公路一旦通车,并入高速网络后,____将是最宜居、最舒展、最便捷、最美丽的城市。各级各部门要沿着这样一个目标来把重点抓好,只要按照现在的推进力度,不要闪,中途不要停,围绕这个中心来做大做强,未来3-5年内就能实现。
各乡镇要根据各自的人口、区位、用地条件、交通条件和资源条件,来合理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和发展模式。各个乡镇都必须要动,至于怎么动,是不是每个乡镇都要拉几条街,搞几个房开企业?不完全尽然。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开展城镇建设。小城镇的发展,一种模式是拓展。在现有容不下的基础上,拉十字街道,长胖。比如浞水镇、涪洋镇,他既是大的交通要道、物流通道,又有经济总量和人口数量,现在城镇容不下,是可以拓展的。另一种是完善,在现有能容下的基础上,完善基础设施。还有一种是提升,提升城市品质和水平,比如路灯、绿化,雨污分离、垃圾污水处理、文化设施建设等城市设施的升级改造。我们不是讲城镇建设都要去拉几条街,这是不全面的,有的乡镇没有条件去搞,就不能盲目开展建设,想有所作为,完善、拓展、提升也是有所作为。在现有城镇设施的基础上开展设施升级改造,还如将垃圾处理好就是贡献,就是做环境,做品质。我们讲城镇化,不是把人的户口 迁进来了就是城镇化,要围绕人的生产、生活质量、创业、就业环境等来做城镇建设工作,还有包括城镇的产业填充。一味的只开展城镇建设而不管基础配套,照样是脏乱差。因此各乡镇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请专家进行专业规划,作出有特色的小城镇。
三、管好土地
城市建设的根是土地,没有土地的控制,落实不了规划,落实不了项目。土地市场的乱是城市建设的万恶之源,城市土地控制不了,分配不公、扰乱市场、国有资产流失、税费流失、重复投资、浪费、安全等问题会无穷无尽。各乡镇要回去认真对照,看是否存在这些问题。城镇建设你即使没有心思和能力搞新的工程,但底线必须守住,就是必须控制好土地,就像刚才申春雨说的,政府不准建就一律不准建。要做到在规划的红线内,禁止建、坚决拆,没有哪个地方不是控制住土地搞城镇建设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讲农村改革,没有说把土地的所有权改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土地制度以及联产责任制的基本制度是没有变的,城镇建设一定要控制好土地。管好土地一级市场,管好土地利用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每个乡镇都要对土地市场进行清理,都要有自己的整顿消化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不要等,县政府不可能组织拆迁队去每个乡镇搞拆迁,包括都濡镇的违法建筑都是他们自己组织拆迁。还有,你把那里搞得一塌糊涂还想着提拨和调整岗位是不可能的,你想搞乱了就走人是不可能的。有法律依据和工作要求在这里,请大家务必把自己那个地方管住管好。
四、坚持规划引领
规划是城市发展的生命线,规划水平决定城镇发展水平。城市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城市品质、城市安全、城市配套、群众生活便捷,都靠规划来实现。没有规划,这一切都不存在。任何人想建在哪里就建在哪里,城市还像什么?有的同志到过国外学习,别人的城市几百年不变,这个就是规划的原因。要坚持以科学规划统揽全局。不能凭领导的风格、特点来做规划,这个是错误的,风格特点,作风硬朗可以带到工作中去,但是规划还得按照规定办事,规划制定后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随意变动。____有许多建筑就是因为没有规划造成的后果,比如县庆小学,一条路拉到学校门口,连运动场都保不住,教室东西朝向摆放,让学生一直承受太阳西晒而影响学习。没有规划、乱规划带来的恶果在县城、乡镇都有存在,规划对城镇建设来说太重要了。很多乡镇现在出现问题也与规划有关,因此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在这里,提一点严格的要求,规划有7条线,目前特别需要大家死守住道路红线,水源保护蓝线,绿地保护绿线和重要基础设施保护线。
另外,项目建设的基本程序要严格执行,我讲的基本程序,是不能省略的,比如造价、设计、地勘,这个与解放思想不相关。省略程序会带来安全问题,带来投资的重大损失。
五、加强建筑管理
这点主要是针对乡镇来讲,一到冬天,到处都在修建房屋,乡镇一谈到搞“黔北民居”、“仡佬民居”风格就要钱,其实认真加强管理引导就能让老百姓建的房有“黔北民居”效果,贴瓷砖一样的花钱,并且不安全和落后,改用涂料线条装饰并不多花钱。要管理引导,你不按规划建、不按要求建,就不准建是可以的。现在沿途有很多房子建得不像话,但是乡镇只要管是能够管得住的,管什么,在这里提几点要求:
一是管好建设的地点。整块的耕地、危险的地段、重要的交通、水利、电力设施或产业布局的地方不允许建房屋。
二是管好建设的体量。建筑达到三层以上规模的必须要有设计图、地勘等符合国家相关手续后才可以施工。要根据有关规定管理村民建房,要对老百姓负责。
三是管好立面控制。现在的房屋立面,千屋一面。所有沿主要交通通道的建筑,要做好示范立面,风格控制,就是按市住建局推荐的“黔北民居”风格来做,还有就是“仡佬民居”风格来做,建筑样式和立面要彰显地方特色。
四是管好建筑施工安全。各乡镇要加强对建筑施工安全的监管,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六、加强城市管理
目前全县的城镇管理十分差,大部分乡镇的道路、供排水、公厕、垃圾收集处理等基础设施不配套,特别是垃圾、污水处理,上次去某个乡,在要进乡的丫口,四个村寨进出的路口一片白色垃圾。一些乡镇赶场天,到处污水横流,无法入眼,个别乡镇还很典型。因此,把垃圾和污水处理好也是小城镇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大快人心的事情。还有县城的管理也很差,建筑施工车辆带泥上路,一路尘土飞扬,以前我开现场办公会后一段时间得到整顿,现在又开始复燃。我在台湾看过一个小镇,渔具摆放相当整齐,家家户户屋内屋外干干净净。就是保持干净整洁嘛,这是我们很容易就能做到的啊。城镇就是一张名片,城市管理,市场、交通、建筑秩序和环境卫生是关键,各乡镇一定要加强整治,做到市场有限、交通有序、建筑工地有序,彻底解决小城镇脏、乱、差问题。
七、强化工程的收尾
工程项目要尽快收尾,尽快使项目发生效益,项目久不竣工,一是投资增大,二是干扰群众生产、生活秩序,三是政府形象受损,四是投资效果差,五是安全风险高。像东升大道完成标线后,老百姓都觉得有城市气息,但工程老是不收头,不完整,老是尘土飞扬,老百姓是不会配合你的管理的。这里特别要求,春节前有几个工程要完工,行政中心门口至特教学校段道路、丹砂路、河滨路全路完成施工,行政中心周边在建楼房,外装全部完成,让群众过一个干净、清爽的新年,让市政设施尽快发挥效益,让在外回家过年的老乡看看____现在的城镇变化。
八、严格建筑材料市场的管理
建筑材料的质量是构筑物质量的前提,目前全县建筑材料市场混乱,价高质低,无标准、无检测的问题是存在的。是人不是人,摆个地摊就打砖,这种情况要坚决杜绝,县直各部门要加强建筑材料市场的管理,重点是加强建筑材料的质量管理。一是统一重大建筑材料,必须符合国家质量、环保、节能、安全的标准要求。二是加强对建筑材料的检测,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三是放开建筑材料市场,引入竞争机制来提高建筑材料质量水平。要培养几家上规模的建筑材料企业,既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建筑业需要,又能壮大规模工业,何乐而不为呢。
九、盯紧建筑市场的安全监管
企业要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按规程操作,严格按设计施工,严格管理施工人员,加强安全生产的制度建设,加大对安全生产设备的投入,切实做到施工组织有序、现场管理有序(人、物、设备)、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今年我们有两企业出了问题,我想“ 血”和“钱”的教训应该引起大家警醒。住建局以及各乡镇要切实履职到位,加强监管,因为发展快,最主要体现在项目施工工地多、点多面广,请大家不要掉以轻心,一定要严之又严。
十、抓好城市配套
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是城市的血脉。水、电、路、气、讯等等样样离不了,好比家庭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东西既是群众必需品,又是城市能力的展现。
一是规划上必须作好统筹,超前预留,防止重复建设。二是功能质量必须满足城市发展需要。三是及时跟进建设,特别是公共服务部门要解放思想,加大向上争取力度,加大向社会、市场开放的力度。一句话,加大公共配套的施工建设力度,使城市建成一片,配套一片,入住一片,效益发挥一片。
十一、做好综合配套服务
城镇建设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到许多行政审批和行政服务。县直有关部门要本着积极扶持、全面服务的原则,加强对城镇建设的指导和服务,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完善项目程序,做好全面服务,用实际行动支持城镇建设,形成全社会都支持城镇建设的氛围。
十二、创新小城镇建设机制体制
小城镇建设,不要只想上级支援,首先,他是地方政府的责任,其次,城镇建设巨大的资金,财政无法承担。三是政策允许市场参与而市场又有积极性性。要自己开动脑筋,千方百计想办法,激活市场机制,盘活存量土地,借用国家政策,结合增量整合政策资源。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来搞城镇建设,这个方面就要大力解放思想,要算大帐,算社会效益帐,算可持续的帐。不要短视,不要怕吃亏,不要怕担责,开拓创新,把城镇做大做强。
十三、学习城镇建设有关知识
关键词:收入差距 税制调整 个人所得税 房地产税
经济学中的主流观点之一,认为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因果关系。经济衰退和增长乏力很重要的原因是收入差距过大引起的需求不足,使得总供求不平衡;因此,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之一,是通过缩小收入差距,达到增加有效需求目的。作为经济追赶型国家,中国在过去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阶段,把“增长是硬道理”作为首要经济目标,并没有将缩小居民收入和财产差距作为首要的经济和社会政策目标。
目前,中国的经济高速增长阶段结束,正在向经济中高速转型,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在国际和国内经济总供求失衡,总需求不足的条件下,需求侧管理政策必然涉及到收入差距问题,通过缩小收入差距,扩大有效需求是解决总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思路和途径。在这个阶段,中国是否应该提升缩小收入差距这一社会政策的重要性,很值得考虑和研究。
一、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现状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7年1月20日公布的《2016年国民经济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报告中,关于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城乡差距继续缩小一段中的数据,按照全国居民五等份分组,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情况如图1所示: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重要途径,笔者理解就是缩小高收入群体与中等收入、低收入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尤其是要缩小高收入组与低收入组的差距,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
二、逐步缩小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财产差距的政策目标
基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以及宏观经济管理政策的必要措施,在保证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将逐步缩小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财产差距作为重要的社会政策目标。
在“十三五”规划期间,要完成7000万贫困人口脱贫的攻坚任务。这一任务的完成,实际上就是通过脱贫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客观上应该缩小了低收入群体与中等收入和高收入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
在“十四五”规划中,建议提出将高收入群体与中等收入群体、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倍数缩小的明确指标要求,即:高收入组是低收入组的8倍,是中等偏下收入组的3.5倍,是中等收入组的2.5倍,是中等偏上收入组的1倍。
三、目前中国税制对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很小
总体来看,目前中国税制起到缩小收入差距的功能很弱,如不加以调整和改革,将不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税制结构不合理
中国税制的间接税和直接税比重相当,各占税收总收入比重的40%多;相对于美国这种直接税为主体的国家,中国间接税比重相对较高,而直接税比重相对较低。尤其是中国的个人所得税和财产税,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都是很低的。2015年,中国的间接税三大税种:国内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占总税收比重48.8%;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合计占总税收的28.6%,其中个人所得税仅占总税收的6.9%(详见图2)。
中国的这种税制结构,在收入分配上具有明显的累退性。由于间接税的税负主要由居民消费环节承担,收入越低者负担的实际税负越高;反之,收入越高者负担的实际税负越低。根据国家税务总局2016年重点课题《个人所得税改革方案及征管条件研究》报告中的数据:2012年城镇居民最低收入户现金消费占平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88.88%,随着收入的提高,消费占收入的比重逐步降低,最高收入户所占比重只有59.01%。这种税制的累退性表明,中国现行税制不仅难以调解并缩小收入差距,而且增加了中低收入群体的实际税收负担。
(二)个人所得税制度对调节收入差距功效很低
财税研究界对中国现行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差距的效应研究,基本上一致的判断是个人所得税在调节收入差距上发挥正效应,但功效不显著。比如,詹新宇、杨灿明的研究结论:运用MT指数方法对1985-2013年的基尼系数对比分析,发现税前和税后基尼系数的差值(即MT指数)非常小,均值为0.0003,最高也仅为2005年的0.00031,这表明我国个人所得税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调整的作用整体上是正向的,但其正向调整的力度并不大。
我国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差距的功效不显著的主要原因:一是个人所得税的主要来源是工薪阶层,以2014年为例,65.34%的个人所得税收入来自工资薪金所得。对于高收入者和收入来源多元化的个人所得征税是薄弱环节。 二是实行分项计征的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高收入者征税的累进税率。从现行税制税率的设计来看,十一个分项计征项目,只有三项即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实行累进税率,对于其他八项所得,尤其财产类收益所得都实行的是比例税率。三是个人所得税的征管还处于代扣代缴为主的模式,高收入和多元化收入税源的监控体系基本处于真空状态,税源管理粗放,监管措施不力。
根据以上分析,为了使我国税收能够更好地发挥调节居民收入和财产差距的作用,应该从调整税制结构、改革个人所得税制度设计、强化个人所得税征管、完善财产税制度四个方面入手。
四、中国税制结构调整将朝着提高直接税比重的方向发展
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在我国税制中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在保持宏观税负总体稳定的前提下(近两年来,由于全面的减税政策,实际的税收占GDP比重已经由2012年的19.4%下降到2016年的17.5%),对税制需要进行结构性调整,在逐步提高直接比重同时,降低间接税的比重。在目前国际经济和国际税收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的竞争力与税收制度设计和税收负担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因此我国税制结构的调整――降低间接税比重和提高直接税比重,已经到了一个重要的窗口期。
中国税制的调结构是财税改革的重头戏,调整税制结构,不仅要对直接税进行改革和完善,同时对间接税也要进行调整。概括地讲包括:对个人所得税的完善,对企业所得税的调整,对房地产税收制度的整合和改革,对“营改增”后的增值税的规范和立法,对消费税的完善等。可见,本世纪中国税制的结构性调整实际上涉及到中国税制中所有主要大税种的改革和完善。可以肯定地讲,不是一个小工程,而是一个大工程;不是“速决战”能够解决的,而是需要一个“持久战”。
五、个人所得税如何在缩小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方面强化力度
提高个人所得税对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主要包括完善个人所得税税制和强化征收管理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的关系是两者互为另一方面的前提。税制设计和完善是征收管理的前提条件,而征收管理能否实施又是税制设计的前提条件。个人所得税改革和完善的目标是“建立覆盖全部个人收入的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这个目标是在1996年“九五”计划提出的,至今已经跨越了5个五年计划,依然在改革的进程中。关键点应该是征管条件推进落实的比较慢。综合计征个人所得税依靠整个社会,尤其是银行系统有关个人信息必须与税务系统能够共享,税务机关在能够全面掌握个人各类信息的基础上才能实施综合计征。目前这一税收征管的准备和信息系统的建立正在推进。
对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的几个热点问题,笔者认为:
(一)不宜再统一提高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简称免征额)
2006年以来,我国曾三次提高了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额:2006年从800元/月提高到1600元/月;2008年由1600元/月提高到2000元/月;2011年由2000元/月提高到目前的3500元/月。仅2011年免征额调整就减少了6000万个人所得税纳税人。自此,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和纳税人都大幅度减少。
结合国家统计局对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统计数据,目前个人所得税只是针对年所得收入在42000元以上(月收入3500元)的人征税,也就是大体相当于对20%的高收入群体和少部分中等偏上群体征税,对低收入和部分中等收入群体是不征个人所得税的。
从上述分析可见,考虑到整个税制结构调整的要求,目前个人所得税的费用扣除标准还需要研究,不宜统一笼统地再提高。最重要的是,为了提高个人所得税扣除费用的公平性,在实行了综合与分项计征税制改革后,将有针对性地对一些支出费用,在综合计征基础上进行抵扣,以尽量精准地减轻部分纳税人的负担,这种制度设计是比较公平、规范和科学的。这一改革已经在设计和制定方案之中。
(二)对财产性收益征税管理
与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相关性比较高的是对个人财产性收益的征税管理,这是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软肋”,也是个人所得税改革和完善的重点之一。在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设计中,虽然已经都涉及了这些财产性收益,但由于没有实行综合计征,累进税率并没有很好地全面发挥调节收入的作用。同时,由于税收征管制度的条件不够,税务机关难以全面、及时掌握个人的全部收入信息,因此很难在综合计征的基础上计算累进税率,这样,使得高收入者来自财产收益的部分,只能按照低档税率征收。
税收征管的难度还来自经营主体的收入费用化问题。比较普遍的现实做法是,一些企业利润长期不予分配;有些投资人和公司创办者只领取1元年薪,而将个人的消费性支出如购车、购房等开支从企业出账,客观上规避了缴纳个人所得税,对于这样的做法,需要通过税制的完善和强化税收征管来加以控制。
(三)强化税源监控的社会管理
对个人所得税税源的监控,有赖于全社会的信息管理共享和纳税环境的优化。这绝不是税务机关自身能够做到的,所以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和政府各个部门的通力协作。而顶层设计是首要的。
目前比较现实的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个人信息能否与税务机关共享,或者是在什么条件下共享,通过怎样的合法程序共享?这些制度设计还在研究之中。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个人所得税改革和完善的前提条件,否则税源监控不到位,综合计征就无法真正实现。
(四)修改和完善对自然人税收征管的法律制度
现行中国的《税收征管法》主要针对企事业纳税人,相对缺乏针对自然人纳税人的相关配套法律措施。包括税收债权保障措施、反避税措施中自然人主体的缺位,税收优先权、代位权和撤销权制度的规定等。所以,在个人所得税等直接税改革、修改和完善的同时,税收征管方面的相关法律也必须修改和完善。
(五)中国的纳税人意识有待提高
多少年来,中国的老百姓已经习惯了缴纳间接税,相对地比较抵触直接税,这样的纳税意识是将间接税改为直接税的最大障碍之一。为此,需要大量地普及财税知识,让老百姓认识到为什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要规定公民的纳税义务。也要从经济原理上说明公民为什么要纳税,它的经济实质是老百姓购买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用于自身的消费,就像购买粮食和食品一样,只是购买的方式不一样而已。提高中国公民的纳税意识,是税收制度改革和结构性调整的重要前提。
六、房地产税收如何缩小财富差距
根据李实课题组的研究,2013年的财产差距的基尼系数接近0.7,并且他认为财产的差距会继续扩大。如何来使这种财产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控制甚至缩小,确实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保有环节的房地产税,被认为是调节财产差距的重要政策工具。从理论上分析,保有环节的房地产税增加了持有人的税收负担,使房地产持有者的成本增加,在房地产供求基本平衡状态下,这种税收负担基本上难以转嫁给需求方。持有者成本增加会将拥有过多财产的人的收入集中在政府手中,同时也会降低财产多的人的收益。从这个意义上讲,房地产税能够调节财产差距。
在实践上,房地产税能否真正达到调节财产差距的作用,还有赖于房地产税制的具体设计。这其中涉及到:房地产税制的目的――是以筹集收入为主,还是以调节财产差距为主?以前者的目的为主,房地产税将采取普遍征收的制度设计;以后者目的为主,将采取对多占有房地产的少数人征收。另外,不同目的下的税率设计也会不同。在前者的目的下,采取较低税率比较合适;而对于后一个目的,则要采取高税率或者累进性的税率。当然,房地产税的目的也可以两种目的兼顾,这样在税制要素的设计上,会有多种方案的选择。目前,房地产税制的方案依然在讨论和设计之中。
参考文献:
[1]詹新宇,杨灿明.个人所得税的居民收入再分配效应探讨[J].税务研究, 2015,(7).
[2]国家税务总局科研所、北京市地税局、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研究院联合课题组.个人所得税改革方案及征管条件研究[R].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