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宿新市徐公店诗意

宿新市徐公店诗意

时间:2022-09-27 23:54: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宿新市徐公店诗意,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诗中意象,感受春天的美景,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3、初步体味创作诗文的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

借助诗中意象,感受春天的美景,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语境导入:

同学们,在你们的印象中,春天的乡村是一幅什么景象?春光明媚、花红柳绿、鸟语花香、欣欣向荣,真是一幅春意盎然、生机勃勃   图画。

2、释题:

齐读课题,在这儿“新市”是地名,现今湖南省攸县北;徐公店,姓徐的人开的店。那么“宿”在这儿是什么意思呢?同学回答:住宿。

二、学习古诗

1、介绍作者

杨万里是南宋文学家,字廷秀,号诚斋,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歌大多描以写自然景物为主,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且富有幽默情趣,被称作“诚斋体”,他的作品也叫做《诚斋集》,并流传至今。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宿新市徐公店》,是诗人途经新市,住宿在这里,见景生情,有感而发所写的一首诗。那么同学们知道诗题的意思吗?宿:是指住宿,留宿。新市:是一个地名,就在现在的湖南攸县北。徐公店指的就是徐家客店。因此,诗题的意思就是:留宿在新市徐家客店。

2、理解诗意

①读诗的前两句

②想想画面,理解诗意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从第一句开始,“篱落疏疏一径深”,在这句诗中描写的有“篱落”和“径”,你们知道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吗?篱落,指的是篱笆,一般在农家小院的周边都有一圈用竹子等围成的围栏,叫作篱笆,那么杨万里见到的是什么样子的篱笆?诗人说了,是稀疏的篱笆,你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呢?对,疏疏一词。课文中也有注释,疏疏的意思就是稀疏,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径,径,我们可以给它组个词:路径。诗中描绘的是什么样的路?“一径深”,说明这是一条很长,很深远的路。整句诗的意思就是:稀疏的篱笆傍,有一条深远的小路。接下来我们再读诗歌的第二句“树头新绿未成阴”。你能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因为是春天,树上的枝叶刚刚萌芽,所以诗人说是新绿,还不是很茂盛,还没有形成树荫。未成阴,就是还没有形成树荫。所以连起来解释就是:树上萌发的新绿,还没有形成绿荫。同学们,你们能感受到这样的景象吗?虽不是郁郁葱葱,但也能让人感到生机勃勃,春天的景象已然尽在眼前。现在大家就带着这种感觉来读一下这两句诗。.....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在脑海里想象一下诗中稀疏的篱笆,悠长的小路,树上萌发的新绿。

③读诗的后两句,理解后面的意思

刚刚我们想到的、感受到的是一幅乡村静谧清新、质朴的春天景象,那些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这首诗的后两句,诗人又看到了一副怎样的景象“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谁能说说这两句诗写是抓住什么来写的?我们一起来看,这两句诗中描写的有“儿童”、“黄蝶”、“菜花”。儿童在干什么?儿童在田间地头跑来跑去,追赶着黄色的蝴蝶,而蝴蝶却飞进一片黄色的油菜花中,和油菜花混成一色,找不到了。在这两句诗中,大家除了能够感受到儿童追赶蝴蝶,而蝴蝶却飞入一片菜花中的景象,你还能感受到什么?我们是不是还可以感受到在田间地头,蝴蝶在花草间翩翩飞舞,小孩子在“急走”,也就是奔跑,追赶蝴蝶的样子,似乎还能听到他们在追赶蝴蝶时的嬉笑声,欢呼声,还有蝴蝶飞入菜花中后的失望的叹息声。原本静谧的、花黄树绿的乡村,因为孩子们的嬉闹,变得热闹了,构成一幅和谐而生动的画卷。我们可以想象,诗人看到这幅景象,心里一定也是欣欣然,脸上带着笑意。

三、诵读古诗

我们一起来把这首诗一遍。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第2篇

师:同学们,我来自一个美丽的地方,请大家看屏幕。(出示松山湖的图片)

师: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

生:花、草、灯笼。

师:美不美?

生:美。

师:猜一猜,老师拍的这些照片是什么季节?

生:春天。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写春天的古诗,请把小手伸出来,跟我一起写课题。

(生书空)

师:诗人是――

生:杨万里。

师:课题会读的请举手。

(一生举手读)

师:她的停顿很准确。一起来一遍。

(生齐读)

师:在“宿”后面稍稍停顿一下,再来。

(生齐读)

师:真棒!题目是什么意思?我们一个一个来看。宿,谁知道?

生:就是住在那里的意思。

师:新市,你们知道吗?(生摇头)我告诉大家,新市,是一个地方。

师:徐公,知道吗?

生:就是一个人。

师:你可以称我为徐公吗?我也是一个人哪。(众笑)

生:但是你不姓徐,徐公只是对他的一个简称。

师:知道我姓什么吗?

生:陈。

师:那你这样称呼我一下。

生:陈公。(众笑)

师:谢谢!那“店”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一间店的意思。

师:一间什么店呢?卖米的吗?卖菜的吗?

生:旅店。

师:哦,对了!这个课题的意思,谁能连起来完整地说一遍?

生:住在新市徐公的旅店。

师:对,说得真好。掌声送给他。

师:诗人杨万里投宿在新市一个徐家旅店,这就是题目的意思,懂了吗?我们再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

【点评:陈老师用优美的春天图片导入新课,一下子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并很自然地过渡到对古诗的学习,简洁高效。在对题目的理解上,陈老师充分发挥了他风趣幽默的特点,一个“陈公”,完全消除了学生的紧张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二、初读诗歌,识记生字

师:诗人住在徐公店里,看到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古诗。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生:看拼音。

师:自己看拼音,这可是需要本领的。

生:可以查字典。

师:今天带字典没有?

生:没有。

师:哦,没有带。但是这个方法你是知道的!

生:问老师。

师:问我,我是活字典。(生笑)刚才那个同学不是称我“陈公”吗?陈公比你们还是厉害一点点的。(众笑)好,赶紧读起来。

(生读)

师:怎么读着读着成了齐读了?请大家再读一遍,自己读自己的。

(生自由读)

师:听大家读书,就知道生字大家都已经会了。能不能接受我的检验?

生:能!

师:你第一个读。

生:疏。

师:翘舌音读得真准!

(开火车领读,全班跟读。)

师:这些字都带着拼音,所以大家都会读。去掉拼音,还认得吗?

生:认得!

(师去掉拼音,打乱顺序。)

生:徐。

(全班跟读)

师:能组一个词吗?

生:徐徐。

师:“徐徐”是什么意思?

(生摇头)

师:看我,徐徐地走过来。什么意思?

生:慢慢地。

师:对了。五星红旗徐徐地――

生:升起来。

(生开火车认读、带读,男女赛读。)

师:都读对了!(出示图片)

师:这是什么呀?

生:篱笆。

师:这两幅图上的篱笆有什么区别呀?

生:一个很疏,一个很密。

师:“疏”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隔得比较开。

师:哦,就是比较稀拉。上面是――

生:(读)密密的篱笆。

师:下面是――

生:稀疏的篱笆。

师:谁知道“疏”的反义词是什么?

生:密。

师:这些生字又跑回古诗里去了,谁会读?

生:(读)宿,宿。(众笑)

师:哦,对不起,陈公年纪大了,没有交代清楚。请把这首诗连起来读一遍。

(生读全诗)

师:读得怎么样啊?

生:很好!

师:很好应该有所表示呀!

(生鼓掌)

师:还有谁想读?一起来好不好?

(生齐读)

师:你们的声音真好听,我还想再听一遍,可以吗?

(生齐读)

【点评:陈老师检查学生的生字认读情况很有层次:第一步,带拼音读;第二步,去掉拼音打乱顺序读;第三步,换个语言环境再读。朗读的形式多样灵活,尤其是利用生活图片来检查生字认读情况,既是检查,又是巩固,同时引导学生平时要留心生活中的汉字,处处可识字。对于“疏”字的理解,直观形象,非常巧妙。】

三、妙改诗句,巧解诗意

师:陈老师有一个绝招,我还会变魔术,你们信不信?

生:不相信。

师:看!呀,这首诗是我写的,谁会读?帮我读读。第一个举手的同学,请你!

(师出示课件,生读。)

篱落疏,一径深,

树花落,未成阴。

儿童走,追黄蝶,

入菜花,无处寻。

师:谢谢你帮我!读得真好听!我觉得我写的诗还不错,很有节奏。刚才那位同学读得真好!我们一起读一遍,好吗?

生:好。

师:篱落疏,一径深。预备,起!

(生齐读:

篱落疏,一径深,

树花落,未成阴。

儿童走,追黄蝶,

入菜花,无处寻。)

师:再变!(众笑)好,你读吧!

(师出示课件,生读:

篱疏一径深,

花落未成阴。

童走追黄蝶,

入花无处寻。)

师:我们再读一遍吧,主要考你们认不认识字。篱疏一径深――预备,起!

(生齐读:

篱疏一径深,

花落未成阴。

童走追黄蝶,

入花无处寻。)

师:我刚才怎么变的呀?

生:(指教师手中的遥控笔)你按了那个。(众大笑)

师:那你帮我再按一下,看能不能按出来。

(生摇头)

师:和原来的诗比较,你知道这是怎么变的吗?

生:省略了几个字。

师:对!第一次每一行我省略了一个字。接下来呢?每一行――

生:省略两个字。

师:那我再接下来怎么变呢?

生:省略三个字。(众笑)

师:哇,你们也会变了。看吧!(众笑)来,一起读!

(生齐读:

篱落疏疏一径深深,

树头花落还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可寻。)

师:发现了什么?你们刚才不是说我要省略三个字的吗?你说说。

生:是多了三个字。

师:哦,这次又多了三个字,说明陈老师怎么样呀?

生:很聪明!

【点评: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诗意,陈老师独辟蹊径,撇开了常见的教师提问启发、画图帮助理解等手段,采用把诗句缩短、加长的形式,让学生在一次次的诵读中走进了古诗的意境,学习活动变得像游戏那么趣味盎然,课堂上欢声笑语不断,学生真的是在享受语文学习。】

师:谢谢你的夸奖!其实,你们也很聪明!还发现了什么?

生:第三行漏了一个字。

师:哎呀,这个机关不灵了!第三行漏了一个字。怎么办呢?你们帮我想想办法吧!

生:我来!

师:你来?看你有多聪明?

生:儿童急走追赶黄蝶。

师:哦,可以在“追”字后面加“赶”字。掌声!

(生热烈鼓掌)

师:他的聪明已经超过我了。还有别的加法吗?你想出来了?真人不露相啊!

生:儿童急走追追黄蝶。(众笑)

师:追追黄蝶,意思意思而已,是吧?(众笑)挺有意思的!还可以怎么加?

师:你又想了一个出来?还有谁?没有人,我把机会又给他了啊!你怎么这么厉害呀!

生:儿童急走在追黄蝶。(众笑)

师:这么一说,这首诗就再明白、再浅显不过了!想不想看看陈老师是怎么加的?

生:想!

师:请你读一遍吧。

生:儿童急走紧追黄蝶。(众笑)

师:紧追黄蝶,生怕蝴蝶――

生:飞走了。

师:对了,生怕追掉了。你读。

生:儿童急走紧追黄蝶。

师:你读得也很好听。我们整个连起来读一遍,好吗?这是陈公作的《宿新市徐公店》。预备,读!

生:(读)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深,

树头花落还未成阴。

儿童急走紧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可寻。

【点评:仿佛国画中的“留白”,陈老师在给古诗加字的时候,故意漏了一个字,请学生帮老师加上,真是神来之笔。在古诗学习中,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创造性的语文学习活动中来。学生们富有童趣的表达,将课堂推向。】

师:这首诗的意思你们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呀?

生:黄蝶。

师:哦,看到了黄蝶。我把它写在这儿。

生:我看到了一个儿童在追赶一只黄蝶。

师:哦,你看到了一幅画。

生:我还看到黄蝶飞到菜花里去了。

师:最后,儿童把黄蝶追到没有?

生:没有。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黄蝶是黄色的,菜花也是黄色的,所以飞进去后就找不到了。

师:你太有生活经验了!谁还看见了哪些画面?

生:树头的花落了,还未成阴。

师:为什么还没有成阴呢?

生:它们的花落了,叶子还没有长出来。

师:也可能是叶子长得不大,长得不多,是不是?你还看到了什么?

生:我还看到了古代。

师:看到了古代的什么?

生:看到了古代的画面。

师:呀,你也会穿越呀!(众笑)

生:看到了那些篱笆很疏。

师:哦,你看到了稀稀疏疏的篱笆。在篱笆旁边还有一条――

生:小路。

师:诗里面哪个词告诉我们是小路?

生:一径深。

师:这个“径”我们在哪首诗里学过呀?

生:(齐)《山行》。

师:把这句诗背出来。

生:(齐)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师:哎哟,你们不知道我的时间有多宝贵哟!(众笑)这个“径”就是――

生:小路。

师:“石径”就是――

生:石头小路。

师:“一径深”呢?

生:就是一条长长的小路。

师:哇,同学们看到了这么多美景!这么美的画面,怎么读出来呢?听陈老师读一读好不好?

生:好。

(师配乐诵读,讲究平长仄短。“蝶”字读得特别短促。)

(生鼓掌,笑。)

师:又笑了?怎么回事呀?这么读有意思吗?

生:有意思。

师:怎么有意思呀?我读的跟你们有什么不同?

生:你把“蝶”字读成轻声了。

师:哦,这个“蝶”字我读得很快是吧?这个同学的耳朵真灵啊!因为蝴蝶一下子就不见了,所以读成追黄――蝶(短促)。(配上动作,生笑。)

师:还有谁说一说?

生:陈老师读得好慢好慢。

师:有的地方读得好慢好慢,因为要表现那个画面和情景。跟我一起读,好不好?

生:好。

(师生齐诵。“寻”字拖得很长。)

【点评:对于“蝶”字的读法,陈老师将古代汉语语音中的入声字引了进来,从七绝的平仄来看,这个“蝶”字,的确要作为仄声来对待。但是,跟二年级的小学生不能讲入声字,陈老师便通过示范给学生留下深刻的感性认识,这是符合教育规律的。】

四、精心指导,落实写字

师:找啊找啊,找不到了。同学们真会学习!这首诗理解了,也读好了,字会写吗?

生:会。

师:看,第一个字“追”,哪个同学要提醒大家?

生:里面的撇不要写反了。

师:是不是我们班有同学喜欢犯这个毛病啊?

生:我犯过。

师:哦,你很善于自我批评、自我提醒啊!“追”字是半包围结构,先写哪一部分?

生:里面的。

师:来,手举起来。第一笔――

生:撇。

师:这一撇,写得短一点儿。第二笔――

生:竖。

师:写在竖中线上。

生:(跟着书空)横折,横,横折,横。

师:再写走之底。点,横折折撇,捺。捺要写短一点儿,写长了就不好看了。这个“追”字可以组什么词?

生:追赶、追求。

师:再看这个“菜”字,是什么结构?

生:上下结构。

师:上面草字头,写得扁一点儿。容易出错的是中间,中间是什么呀?

生:采。

师:下面整个是一个“采”字。“采”字的上半部分是什么?

生:爪字头。

师:对,爪字头一共几笔?

生:四笔。

师:底下是一个“木”字,“木”字的一竖出头要短一点儿,撇、捺舒展开,这样就好看了。好,赶紧描一遍,写两遍。

(生描红,练写。)

师:好了,请大家坐起来。我有件礼物要送给大家。同学们,知不知道古人是怎么读这首诗的?

生:不知道。

师:我学古人的方法读一读这首诗给大家听,好不好?

生:好。

(师吟诵全诗。生笑。)

师:下课。

【点评:陈老师指导学生写字时从观察、范写、生写、评价,到二度评价,步步落实,指导非常有效。学生们学习的效果极佳,也充分突显了低年段“识字写字”这一教学重点。最后的吟诵,更是本课的一大亮点,带给学生们一种文化的熏陶和美的享受。如果时间允许,陈老师再将这首诗的吟诵方式教给学生们,那就更好了。】

【总评:陈老师的这节课为什么能如此浑然天成呢?我想,离不开这样几个因素:

一是陈老师蹲下身体的姿态。我们看到,陈老师魁梧的身材,站得直直的时候很少,他总是弯着腰,把话筒递到学生的嘴边,笑眯眯地看着他们,跟他们对话。所以学生们在陈老师的课堂上没有一丝一毫的拘谨,完全处于身心放松的状态。更重要的是,陈老师从内心里也蹲了下来,把自己当成了学生们的一个小伙伴,跟他们一起玩、一起乐。陈老师充分把握住了学生的心理特点,课堂中的语文实践活动难易适度,让学生跳起来就能摘到果子,尝到了学习成功的乐趣。

二是陈老师幽默风趣的语言。我们透过陈老师的语言,强烈感受到他是爱学生的。他对学生们的夸奖,是发自内心的;他对学生们的调侃,是一种喜爱之情的自然流露;他对学生们的尊重,也令人感动。

三是陈老师深厚扎实的学养。在课堂上,教师的朗读、范写、博学、机智等良好素养都得以充分展示。陈老师非常好学,他喜欢吟诵,主动跟陈琴老师学习吟诵,也参加了中华吟诵学会的好几期培训。通过吟诵,他慢慢走近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我们也看到,这节课上,陈老师对诗歌的变形处理,就十分注意平仄的把握;他对“蝶”字的处理,也是我们很多语文教师没有想到的;他的浅吟低唱,给这节课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他对学生写字的指导,也源于他扎实的书法功底。

第3篇

惊喜一:《建高塔》(科学课)一课刚导入,准备进入正文时,一个调皮的学生拿出小玩具不停地晃动,见我没在意,他更肆无忌惮,同学们的目光立刻聚拢而去。我定睛一看,是一个手柄为剪刀,刀尖连着一组平行四边形框架,末端是一个小球和一个小三角形的玩具模型。我强忍住怒火,没像以往一样没收玩具,而是让他站在讲台上说说玩具的原理。话音刚落,他就迫不急待地,好像早准备好了似的,大步跨上讲台,得意地把手中的玩具“一张一合,一张一合……”来回表演了几下,然后滔滔不绝地讲述起来:“大家都看到,我手中的剪刀一张一合,引起中间的平行四边形一拉一伸,从而带动小球进出小三角形,就像我们的裁判(剪刀)指挥场上的球员(平行四边形)在投篮(篮为三角形),只要手一动,整场球赛就开始。‘裁判’剪刀利用它长臂杠杆省力的特点控制场上活动,‘球员’平行四边形发挥它能屈能伸的不稳定性,活动起来,最后把球投入稳定的三角形篮环里。这正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的应用,还有前面学过的杠杆的性质。”

这位同学从容不迫的神情,恰如其分的比喻,缜密不苟的说理,听得我哑口无言,更赢得其他同学自发的如雷的掌声。掌声刚落,又有同学相继举手说:“老师,你昨天数学课讲完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后,不是让我们课后举例吗?窗子上的防盗网在长方形中间拉几格就把它变成了三角形;建楼用的塔吊、高压电线的架子,屋顶以及广告牌的横梁等都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原理……”“老师,有些单位的电拉门,店面的卷闸门是利用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做的。”一堂课,同学们与我展开“对台戏”,我不用再唱“独角戏”,倍感轻松。发言的同学赢来啧啧赞叹。我也被他们精彩的发言所折服,折服于他们能温故知新,能将各学科知识融合在一起;折服于他们那种无所畏惧的精神。想想,我所做的只是给了学生一个机会,学生就给了我如此多的惊喜,我真可谓“不劳而获”。

惊喜二:吃了上次的“甜头”,我更有信心了。在一次,诗歌教学中,我想再给学生一次机会。因为我是数学老师,对语文课教法不熟,所以只能求救于学生。往常的诗歌教学,以朗读和背诵为主,往往忽视学生对诗意的理解,结果导致学生对许多诗句,会背不会用。我试着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先理解诗意,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诗意表达出来。几分钟后,同学们就对《宿新市徐公店》一诗做出如下处理:

有的用简笔画画出篱笆中间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两旁谢了花的小树叶子还未长密,一群孩子在树下奔跑着追逐飞入菜花地的蝴蝶。

有的以讲故事的形式描述诗意,还加入作者的思想感情。

有的则叫来几个同学当场即兴表演。

……

看着学生们的如此举动,我庆幸自己给了学生们展示才华的机会。其实,学生个个都是“锥子”,只是老师未能将其放入“囊中”罢了。

惊喜三:三八妇女节前夕,我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主题是探究妇女解放。在做了前期指导之后,我给了学生一个星期的准备时间。在展示探究成果时,同学们又给了我一份意外的惊喜。

第一位同学毛遂自荐,把自己搜集的仕女图、窦娥冤、秋瑾、刘胡兰、宣传“男女平等”、女博士等一组图片发给大家,然后又讲了自己太奶奶裹脚的故事:太奶奶因为裹着小脚,一辈子也没走出过村子,临终前还说:“娃啊,奶奶就想让你的大脚替我走出去看看。”这位同学动情的讲述感动得同学们热泪盈眶。

第二位同学向同学们公布了他对本村7~20周岁男女就学情况的统计。10户人家,均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20个孩子中,只有2个女孩初中毕业,其他……同学们清晰地看到了农村女孩的就学现状,经过原因分析,最后她感慨道:“我们这儿的农村并不是特别落后,尚且如此,那么大山里的女孩子的就学状况就更可想而知了。同学们,我们既要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也要关注我们的姐妹们,也让她们用知识来改变命运,像我们学校,女教师就占了一大半”。

第三位同学用漫画描述了妇女解放道路的历程。古代中国妇女被关牢笼——中国妇女有了自我解放的意识,决心走出牢笼——妇女们走出户外——中国妇女终于能与男子并驾齐驱。

第4篇

一、了解背景,初步朗读,体会诗意

诗歌是诗人借助语言文字表达自己观点,抒发自己情感的一种文学样式,这就决定了诗歌和诗人所处的时代、经历的人生紧密相关,而这也是我们学习诗歌,了解诗人情感、观点的基础,在古诗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握古诗的创作背景显得尤为重要。小学生在传统文化方面没有丰富的积累,加之认知上以直观为主,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还需借助多媒体、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古诗的背景。

首先,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以丰富的情境引导学生了解古诗的创作背景。以《望庐山瀑布》的教学为例,教学中教师先以幻灯片呈现庐山瀑布的壮美景象引导学生观察,然后引出作者,幻灯呈现作者头像设问“这是谁?”,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简单说说对李白的了解,然后教师配图解说李白经过安史之乱后从安徽的宣城来到庐山,初游庐山被庐山的美景吸引,于是引笔高歌写下了此诗以表现庐山的雄伟奇丽,气象万千,从而抒发对祖国壮丽河山的喜爱之情。学生在观察图片中感受庐山之壮丽,了解了作者的基本经历,朗读过程中才能体会诗人的情感。

其次,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如在《春夜喜雨》的教学中教师以云南大旱为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当时杜甫因陕西旱灾严重来到四川成都定居时对春雨的渴望和喜爱之情,理解古诗的内涵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字斟句酌,逐句辨析,理解内涵

了解古诗创作背景的基础上朗读,朗读后理解,这是学习古诗的不二法门。在引导学生分析古诗的意思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逐字逐句,结合古诗中的重点词汇把握诗歌的内涵。

首先,逐字逐句分析,整体把握古诗的意思。小学生在学习古诗中因古诗和现代汉语的差异,很多时候容易出现不理解诗歌的基本意思,从而导致“望文生义”的现象,对古诗理解也就“相去甚远”了。引导学生逐字逐句地分析古诗,了解古诗的基本含义是学习古诗的基础。如《望洞庭》中“湖光秋月两相和”一句,湖光指湖面的光芒,两则指湖光和秋月,而和是和谐,即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整句诗意为“洞庭湖的湖水和秋天的月亮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和谐美好”,从而理解秋夜明月下的洞庭湖水澄澈空明的特点。

其次,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汇理解。如《绝句》(杜甫)中“门泊东吴万里船”的“泊”字写出了诗人漂泊不定的人生,写出了诗人这种处于希望与失望之间的复杂心情。在对重点词汇的理解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讨论,教师予以点拨。

三、发挥想象,体会感情,熟读成诵

古诗往往意境深远,而对意境的理解又需深入体验。在小学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加入自己的理解,从而体会作者的感情,理解诗歌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朗读,熟读成诵。

首先,引导学生结合诗歌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一句理解为例,如果学生对荷花没有直观的感受就无法理解“接天莲叶”的壮阔,于是,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呈现壮阔的荷花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后自我体会,然后结合“碧”和“红”这两个颜色词体会景色的绚烂多姿,从而体会作者对西湖美丽景色的赞美和眷恋之情。

第5篇

一、传递经典古诗“常读常新”之和美

毕淑敏在《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中写道:“在8岁的时候我绞尽脑汁要把结尾改得皆大欢喜,18岁的时候我从中读到了爱情,28岁的时候我开始担心人鱼公主的家人,38岁的时候我开始思考它的写作技巧,48岁的时候我认为人鱼公主是在严峻的考验中锻造高贵的灵魂……”可见,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阅读经典文章都会有不同的体会与收获。古诗当是经典中的经典。好诗不厌百回读。盛老师课始一句“三年级我们就学过这首古诗了,古诗是需要重读的”为整堂课定下了基调,传递了“古诗需要常读常新”的理念。因为是重读,盛老师让学生读一读,背一背,默一默,只用了5分钟就完成了一首古诗的基本学习任务。

常读要做到很容易,常新则不易。五年级再读,要读出什么“新”呢?在接下来的课堂行进中,我们清晰地感受到了缕缕新意:诗情感悟“新”,通过“寒”与“明”的两极对比,感悟诗人的情感变化;意境品味“新”,无论是 “梧桐”的忧伤、“一灯明”的意味深长,抑或是“月”的思念,都在这堂课里悠悠萦绕;方法领会“新”,盛老师领着学生走近古诗的表达方式――“特殊的景抒特殊的情,不同的景抒不同的情”并通过学习“_____送寒声”“_____动客情”的迁移写法,从中收获改诗仿写的乐趣。可见,重读不是重复,重读指向提升。

二、呈现古诗课堂“以练导学”之和美

怎样在古诗课堂中让学于生,为学生创设更多语言文字运用的时机,盛老师为我们呈现了“以练导学”的古诗教学新模式,将传统课堂的“以练固学、以练测学”转化为“以练导学,以练促学”。

在整堂课中,盛老师把训练作为一种载体引导学生更高效地进行古诗学习。首先,整堂课按“读所见――画所见――抒所感――移写法”层层推进,训练板块清晰明了。其次训练内容指向语文,五个板块分别指向读、想、说、悟、写的能力训练。再者,训练方式整合灵动,无论是体会诗人心中的“寒”还是感悟诗人眼中的“明”,抑或是用其他景物来替换“________送寒声”,还是结合其他古诗仿写“________动客情”,都不是孤立、机械的训练,有其精心拓展的古诗作依托,加上巧妙引导,学生练得轻松而有成效。盛老师“以练导学”的古诗教学新模式既依循传统,又大胆创新,既是回归,又是前行,使教学走向高效、和美之境。

三、彰显古诗教学“组块拓展”之和美

古诗词产生的年代久远,要准确把握诗歌作品的情感,学生要与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就需要教师形成开放的语文教学观,让作者情、学生情在拓展延伸中融合。盛老师在这节课中充分展现了古诗拓展串联组块之美,其中三度拓展均可圈可点。

第一处学习“萧萧梧叶送寒声”一句时,盛老师让学生用“群雁南飞、秋菊摇曳、啾啾虫鸣、呼呼秋风”诸词替换,看似平常,实则非匠心独具者不可为之。何也?古诗中有不少意象,历经润泽,其所表达之意蕴,传递之情感,已有定数。盛老师扣住“梧叶”,拓展了韦应物的“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以及南宋诗人周紫芝的“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两句诗,帮助学生聚焦“梧叶”这一特殊的意象,体会到诗人那份孤寂忧伤的情感。此处宕开一笔,非独语文教学,乃是文化传承。

第二处拓展在理解“知有儿童挑促织”时,带出了同样是描写童年生活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村居》《所见》,这三首诗进一步展现了古代少年儿童的生活,丰满了学生对叶绍翁童年生活的想象。

第三处便是仿写诗句,迁移写法的时候,补充呈现《静夜思》《春日》《枫桥夜泊》三首古诗,参照这些古诗,学写“________动客情”,为学生提供了仿写的场景和“借景抒情”的写法。语言文字得到了运用,学生也变书本的为自己的,实现了语言的内化。

四、聚焦古诗情感“冲突对比”之和美

盛老师此课的浓墨重彩之处是锁定诗中的两个画面,聚焦一“寒”一“明”,体会诗人情感之变化。体会心中之“寒”,盛老师通过音乐画面造境,通过教师充满淡淡忧伤的含情描述,将学生带入了风高夜黑、寒意阵阵的江边,感受诗人的那份孤独伤感。体会心中之“明”,通过学生想象诗人可能玩过的游戏,帮助学生感受诗人心中的那份温暖与追忆。此时盛老师补充的其他描写童年游戏的古诗,借“追黄蝶”“放纸鸢”与“捕鸣蝉”的欢快,衬托出诗人客居他乡的内心之寒,以及乍见“一灯明”时,内心之暖。此处,诗人本该落笔写乡愁,却偏偏关注“儿童挑促织”,笔意突转,似乎使人难以捉摸。经由“寒”与“明”对比,方才明了,诗人是在“一灯”之光照耀下,照见了自己的童年,也照见了遥远的故乡。“一灯”之“明”愈明,“梧叶”之“寒”愈甚。这种情感冲突对比之美在诗人笔下神奇呈现,也在盛老师的课堂中自然流淌。可谓诗人写得高明,盛老师教得高超,相得益彰!

第6篇

以往,我们似乎走模式化的道路:“释题目、知诗人,释难字、译全诗,悟情感、齐背诵。”课堂上,教师洋洋洒洒地讲,以一灌之;学生机械地翻译,苦苦地“诵”。学生只会大致解释诗意,却游荡在诗外。诗情出不来,体悟经典文字的魅力只能是“边草无穷日期暮”。笔者认为古诗教学必须站在大语文角度,高屋建瓴,另辟蹊径。

一、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

在古代,许多诗人将诗和画结合起来,融诗情画意为一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诗中“画”就是意境,是诗人强烈的感情与生动的客观事物相契合,从而创造出一种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进入诗的“境”,才能与圣贤“对话”。诗中的文字在反复“对话”中活起来,学生对诗中的形象有直觉地整体把握,才能感受圣贤内心的深邃思想,以致渐与圣贤心灵相融。继而,“我”读,便是“我”自己的心灵的倾诉。那么入境的路在何方呢?

1.反复诵读,读中想象。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诵读古诗,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诗的鲜明节奏韵律,读中体验诗的情感因素,读中品味出诗的审美内涵。如,教学《池上》一课时,教师通过反复诵读,鼓励学生“披文入情”,让精神在诗句营造的世界里徜徉,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各方面的知识,和所读的诗联系起来,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使诗所塑造的形象在头脑中形成,与作者展开心灵的对话,从而获得共鸣。

2.尊重个性,畅言感受。

在学生读有所思、读有所感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畅言、分享心得体会。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学会欣赏与提高,理性地认同诗人、同学之间存在观点的异同,把与自己的感受、体验大致相同的视为自己的知己。

在教学中教师要做耐心的倾听者,学生自悟自得、自我启迪、互学互补,他们从中就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他们是学习的主角,就连答案也是在同学们的体会中达成的。可见,只要给学生创建一个自读自悟的环境,即能得景之具象美、得景之气神美。

3.自选角色,表演体验。

我们应创设一个轻松、开放的平台,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把诗句没有绘出来而生活中一定有的声音、动态想象出来,丰富到画面中去,再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把学生带入到诗的意境中。

《宿新市徐公店》描绘的是一幅村童扑蝶图。“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是全诗的中心画面,它持续进行的活动,生动地再现了孩子们天真烂漫的一面。怎样让画面在学生面前立体化起来?自选角色,表演体验。角色表演以其身临其境般的真切感受,以其生动活泼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形成兴趣盎然的古诗学习氛围。

二、文通彼此,譬如梁和津

诗是最凝练的语言艺术,诗中的语言内涵丰富多彩,有形象的、有色彩的、有音乐的。修词炼句便成了诗人的必修课,所谓“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故而,学习古诗在读中想象整体画面是不够的,需沉下来,觅诗眼,品佳句,入诗中的境中之“境”。鼓励学生自己进入诗中,从语音文字方面,遣词造句方面,标点符号方面,想想哪个字好,哪句话精彩,哪种写法有特色……通过对语言的吟咏、比较、推敲、品味,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为有源头活水来

语文是生活的一部分。绚烂多彩的生活是语文学习的不竭之源。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这个“媒”,将古诗引向广阔的空间,为学生打开更多更好的读诗的窗户,从而构建良好的语文背景。

如,我在教学《黄果树瀑布》一课时,围绕“话说黄果树瀑布”这一主题,开展了古诗社会实践活动。有的学生通过上网查阅、参观、上图书馆等方式,收集了许多关于黄果树瀑布的古诗和对联,编制成册;有的学生发动全班学生为宣传黄果树瀑布写广告语,学生学习诗的格式,创作了不少富有宣传色彩的好句。

第7篇

关键词:读经典学作文 教学方法 语文能力

经典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部分,字字珠玑,内涵深厚,是中华民族知识的结晶和智慧的源泉。通过学习经典诗文,可以开启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性情、滋养学生的人生,还能够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作文能力。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呢?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发挥想象让诗文转化成图

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跟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一样重要。教材中的古诗文大多都是情景交融的佳作,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使诗文中的景物在他们脑海中形成形象生动的画面,那么他们就能更容易更真切地理解诗文的内容及情感。人说王维“诗中有画”,有些古诗,本身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如果把绘画引入古诗教学,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事半功倍。记得教学《宿新市徐公店》一诗时,我边吟边画,在黑板上依次画出稀疏的篱笆、悠长的小路、如伞的绿树、飞舞的蝴蝶、金黄的菜花,学生在潜意识中将自己当成了画中的主角――奔跑着的、活泼天真的儿童。画完后,学生目不斜视,向往不已,此时配以悠扬的音乐,孩子们仿佛进入了诗中恬静安逸的田园境界。可以大胆地相信,学生们已经进入了古诗的情景,理解起古诗来可以说是事半功倍。

其实,在古诗教学中,还可以激发学生进入诗句所描述的景象,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充分发挥想象,画诗意图。古诗往往把诗人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凝炼在短短的几十字中,以少胜多,以大见小,给古诗教学鉴赏者留下了充分的再创造的余地。古诗意境深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维扩展和想象的空间。诗意图形成了,学生对古诗的感悟又深了一层。接着在教学中让学生合作交流讨论,结合自己画出的诗意图,对照诗句说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和体验,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二、借助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大容量的古诗文信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古诗文教学,不仅可以将知识点有条理地归纳总结,而且能将一些课外的信息资料充分地展示给学生,还能附上生动形象的图片,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古诗文教学的质量。如在教学叶绍翁的《夜书所见》一诗时,当讲到“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这两句时,我出示两小孩在篱笆旁挑灯捉蟋蟀时的插图,引导学生重点观察两小孩当时的神情、动作。让学生们想象一下:他们在捉蟋蟀时可能会怎么捉、捕捉时会说些什么?再如教学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一诗时,当讲到“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两句时,我出示小孩子在桑树地下学种菜种瓜的图画,引导学生重点观察小孩子的动作和神态,让学生们想象一下:孩子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从中受到思想的启迪,潜移默化地领会作文中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的方法。

三、点面结合生成精彩

为了押韵、平仄的需要,古诗的词序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异,甚至有时一味按字词顺序根本无法讲通。而且古诗语言凝炼跳跃,以字作词,随着时代变迁许多词意与现代汉语词汇迥然不同,这些都给学生理解古诗造成了困难,成为望诗生“厌”的原因。教学中注意理解字词(点)、释句成篇(面),循序渐进,才会渐入佳境,生成精彩。

1.理解字词。对于难以理解或查不到意思的词,教师可以适当的点拨。如《渔歌子》一诗中,对“斜风细雨不须归”中的“不须”一词的理解。“须”是“必须”的意思,那“不须”是什么意思?教学这个词时应引导学生结合整首词的内容去理解:时值初春、万物复苏、青山绿水、红花肥鱼,如此美景,怎舍得离开?所以“不须”是指在这样美的景致中于水边垂钓。看到桃花盛开,鳜鱼肥美,舍不得离开。

2.释句。词意搞懂了,然后由学生独立思考,练习释句。在解释句意时,除提醒注意词序外,对一些初次接触的修辞手法的运用也要提出来讲,避免学生误入歧途。如刘禹锡《望洞庭》中“白银盘里一青螺”,按字面意思当为“白银做的盘子里有一枚青螺”若结合前句“遥望洞庭山水翠”理解,点明这是修辞手法中的比喻,即“翠绿的君山在好像白银盘似的湖水中,就好像是一枚青螺”。学生的疑问则迎刃而解,也会恍然大悟。

第8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教学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c)-0066-01

在小学教材中古诗教学内容占很大比例,让学生学习古诗文,一个重要的目的是为了传承中华文化。但课堂教学的时间很有限,如何达到有效、高效,在文化传承的同时,让学生有更多的语言知识和能力上的提升,让学生有更多的收获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多年来,在教学工作中我深深的体会到对古诗文的教学,不应该只停留在背的层次上,应经常地逐步地指导学生理解、欣赏,让学生感知,品味中国古诗文之美,丰富其文化素养,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策略一:指导朗读、体会情感。

古代诗歌具有对仗工整,平仄押韵,琅琅上口的特点,最适合吟唱。古人有“七分诗三分读”的说法,可见在学习古诗时朗读的重要性。通过吟诵古诗可以提高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进而增加其艺术修养。例如,诵读《宿新市徐公店》一诗时,我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每一句诗意的同时,把诗句变成一幅优美的风景画,让他们自己动手绘出一幅彩画,使他们在体验创作乐趣的同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在学生动手绘图以后,我再引导学生演一演“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中的儿童,让画面在学生面前立体化起来、活起来;学生在扮演诗中角色的时候,充分调动了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

教学中若采用形象直观的录像,旋律优美的音乐,韵律悦耳的录音朗读就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语言,有助于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的感情,加深对古诗的语言文字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如在指导朗读《望庐山瀑布》时,我先请同学观看录像,让学生形象感知瀑布壮丽景象,从瀑布跌入山谷发出的巨响中,感受到瀑布那“那流直下三千尺”的磅礴气势。紧接着教师再播放韵律悦耳的朗读录音去感染学生,为学生在朗读的语气、语调、节奏等方面做示范。通过配乐录音示范,使学生很快明白第一句中的“生”字应读重,读慢,以突出香炉峰的烟雾不断地、慢慢地向上升腾的情景。第三句中“飞流直下”形容瀑布笔直而下,气势磅礴,因此,读此句吐字要强劲、响亮,而“三千尺”是作者夸张的写法,读的时候音可以适当拖长,以增强气势。第四句中“疑”是诗人大胆而新奇的想象,应该重读,以突出诗人对大自然的赞叹。在学生基本掌握读的技巧的基础上,接着再让他们跟录音试着读,孩子们很快就读了诗的韵味,读出了诗的抑扬顿挫,同时也受到了美熏陶。实践证明,声像手段的合理运用不仅使学生提高了朗读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通过朗读,展开想象,揣摩诗人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简而言之,反复朗读是古诗教学中的主要方法,指导朗读时必须要有目的(不是光把诗背熟),要循序渐进。既加深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又陶冶了情操。

策略二:欣赏意境、创设情景。

诗是抒发诗人情感的,而感情又一定要通过形象,构成一种意境,然后借助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因此,诗歌是十分注重形象描绘的。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教师能将抽象的语言与具体的形象实物联系起来,将古诗中的“形象”化为可作用于视觉的多媒体课件,就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并很快进入诗境。

(1)用语言描绘情境,使学生进入意境。在教学时,可采用“起兴点拨法”引导学生。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对诗中所写事物的兴趣,再导读回忆讨句,使学生受到语言描绘的情境感染,从而进入诗境。

(2)紧扣语言赏析进入意境。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抓诗眼,把握诗中有情感色彩的、形象鲜明的、有深刻含义的词语,反复推敲,进入诗的意境。用以下方式赏析诗的语言会取得好的效果。一是咀嚼字词,理解意境。教学“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让学生先理解“生”的本义是“产生”。而在此诗句中“生”既有“产生”又有“升起”的意思。再让学生从“是什么东西产生并升起来了”?诗人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的问题中理解意境,这样学生就会从诗的本义、意境中理解到“升”仅仅能看到烟雾升起,一会儿就散去了、没有了。如果用“生”字,就能看到香炉峰的云雾源源不断地升腾这个画面,也能看到香炉峰云雾缭绕的画面。从而看出诗人写诗用词之精当。

(3)以图配诗,感受情境。在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字词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的意境,感知诗的表现手法,可采用古诗配画法进行教学。《草》的每一句就是一个画面,可分组让学生给诗句配画,然后把几幅画面相连,形成完整的系列画面。运用古诗配画教学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又能够加深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强化记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想象漫游,深入情境。教学《望庐山瀑布》,在学生从诗中的字句欣赏到诗的意境之后,再通过让学生观看录像,加强感性认识。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带学生到庐山旅游、观赏庐山瀑布,让学生亲临其境,置身于庐山瀑布的美景中。在观赏过程中,把美的图像、老师的解说、学生的吟诵巧妙地结合为一体,使学生入情入境。一种爱美、赞美的情感油然而生,并让学生畅谈此时此刻的感受,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运用情境教学法,再现课文情境,较快把学生带入“最近发展区”,使其既可感受课文本身的艺术美,又可由此感受到课文所表现的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这样做既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又有利于活跃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总而言之,小学古诗文的教学要较好地把握朗读、理解、品味、赏析、拓展延伸,教学效果显而易见。小学生对古诗文充满好感,古诗文的教学才会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仿写;文本;农村小学

写话是习作的基础,也是衡量低段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标准。同时,写话训练也是提高低段学生语文能力的最富实效的途径。可是,农村小学低段的学生年龄小,再加上家长的忽视平时又不注重书籍的阅读,导致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起点低,范围小,对外界的事物缺乏敏锐的观察、思考能力,他们的写话能力可想而知不容乐观。怎样才能达到低年级写话的要求呢?这就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以课内写话为抓手,充分研读教材,发掘文本资源,创设写话点,结合学生生活进行写话训练。

一、活用文本,照样仿写

人教版低段教材中有很多语言规范、字词优美的文章,这就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低段的孩子模仿能力又特别强,只要给他们一定的模式,他们也能妙笔生花。

1.仿句子

学写句子是学习语言最关键的环节,是写好段和篇的基础。写句子最主要的方式是仿写句子,仿照例句写完整的句子,写规范的句子,写生动的句子。

二年级下册第一课的《找春天》中有几句话是这么写的:“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琴声吧?”一连串相似的句子排比而出,充满了浓浓的童趣,小朋友们读得特别起劲,读完这几句之后,我就问孩子们:“春天可真美,请同学们睁大你们的小眼睛找找看还可以从哪里找到春天?谁能照着课文的样子,说一句话?”小朋友的回答异彩纷呈,这个说:“蘑菇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小伞把?”那个说:“树上的小鸟叽叽喳喳,那是春天的歌声吧?”还有的说:“天上风筝一只两只,那是春天的音符吧?”谁说农村的孩子比不上城市里的,他们的想象更为丰富,语言更为质朴,大家争先恐后地举手,一改往日说话写话只有寥寥几人举手的尴尬场面。

2.仿写段落

在我们的低段课文中有很多精彩的段落,在学习中除了把它们收为己有之外,还可以让孩子们进行仿写练习,这样就可以有属于自己的精彩了。

如二年级下册第三课的《笋芽儿》中的第一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的结构相似,都是春雨姑娘和雷公公呼唤笋芽快快成长,我就提出这样的问题:“猜一猜还会有谁去呼唤可爱的笋芽呢?”孩子的答案五花八门,“他们会跟笋芽说些什么呢?能不能模仿书上的段落,写几句话呀?”学生马上就唰唰地动笔写起来,写出来的段落让我惊喜不断。

二、巧用文本,插图写话

在低段的教材中,有许多色彩丰富、图案鲜明的插图,低年级的孩子又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师如果利用好插图,将学文和写话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看图编故事

如在教学二下第二课中的《宿新市徐公店》时,课文的插图就很好地阐述了古诗的诗意,我引导学生从景到人,从静到动写话:“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景色?又看到谁?他在那里干什么呢?试着编个故事。”通过这样的看图片编故事,既提高了学生的写话能力,又在无形中解决了学生在诗意理解中的难点,符合低段学生的学习特点,一举数得。

2.画图写话

根据低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他们对形象物体比较感兴趣,因此,可以结合教材的内容,让学生先动手画,再动笔写。

二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文中,第一单元的课文都是围绕“美丽的秋天”所编排,学习这一单元时正值初秋,秋的气息就在我们的周围。因此,我利用农村的特色,安排小朋友在周末的时间去田野、果园等地观赏写生,并从孩子们的绘画作品中选出精美的作品贴在班级后面的黑板上,请全班同学欣赏点评,学生兴致高涨,最后,根据自己或别人图画的内容,写写美丽的秋天。

三、创设文本,情境写话

1.从表演中引发

在学习了二年级上册的《两只小狮子》之中,我创设了这样的一个情境,让学生表演写话,即:“如果你就是那个懒狮子,听了小树的话,你会怎么做,怎么说?”在表演时指导学生想象懒狮子骄傲的姿态、神情、语气等。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表演体验来写话,学生不仅兴趣浓厚,而且写出来的文字真实生动。

2.从留白处引发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我们在教学时要找出课文中的留白,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例如在教二下第四课的《小鹿的玫瑰花》时,为了突破“为什么鹿弟弟说小鹿的玫瑰花没有白栽?”这个教学难点,让学生体会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我设计了这样一组写话训练:“其实在森林里不光是黄莺和微风见过、闻过小鹿的玫瑰花,还有好多小动物们也看见过呢,如果你就是其中一位,你会对小鹿说什么呢?请你写下来。”农村小学低段孩子这样一问还不能马上写出来,为了减轻难度,我又在课件上出示了这样的一句话:可爱的蜗牛爬来了,她说:“我看见过你美丽的玫瑰花,她可香了,我还在她的花朵上美美地睡了一觉呢!”有了这么多的例子,学生逐渐也能侃侃而谈。

第10篇

一、依托文本——仿写

皮亚杰曾经说:“对孩子来说,他来到这个世界的一举一动,无不以模仿为基础,正是这种模仿才成为日后形成思维的准备。”低年级教材中入选的文章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尤其是语言生动活泼,是学生模仿的范例。对说话和写话能力都处于“扶床”阶段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借助课文指导学生仿写,既降低了难度,激发了他们写作的兴趣,又能有效训练他们写作的基本功,激活思维。

1.从优美词句入手。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往往会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精心品味,这种品味不仅要让学生读通、读透,更应指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悟出写法,领会意图,进而学会运用。如《日月潭》这篇课文描写日月潭的美景运用了许多优美词语,如“树木茂盛”“风光秀丽”等,使读者如身临其境。教学中我注意抓住这些词句进行品读训练,并引导学生讨论这些词语的用法。通过点拨,学生们兴致勃勃地说出写话的题材:校园的春天、美丽的河滨公园等。我又鼓励学生把说的内容写下来,学生的情绪高涨,写话时也能用上这些词语并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阳光》一文的排比句:“田里的禾苗,因为有了阳光,更绿了;山上的小树,因为有了阳光,更高了。”在诵读感悟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思考:“阳光还可能洒向哪里?会带来什么变化?”并设计了小练笔:花园里的鲜花,因为有了( ),更( );( ),因为有了( ),更( )。学生们纷纷动笔,写出了优美的句子:花园里的鲜花,因为有了阳光,更美了;果园里的果子,因为有了阳光,更甜了;我们的小棉鞋,因为有了阳光,更暖和了……

2.以段落为例,学习构段。在阅读教学中,我常常利用文本段落结构相似的特点,挖掘语言训练点,进行写话练习,体会表达方法。如《黄山奇石》一文用“总—分”和“分—总”的写法描写四块奇石。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两种写作方法,我通过创设当小导游的情境,引导学生为“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几块课文只提了一下名字而未作具体描写的奇石写解说词。有了课文的例子,学生的仿写得心应手,不仅为奇石取名并具体描写名字的由来,有的还在文字旁配上形象生动的插图。

3.以儿歌为例仿写,学当小诗人。低年级课本中有许多优美的儿歌,它们具有鲜明的形象,可以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整体感知语言材料、接受富有诗意的语言熏陶的基础上进行仿写和再创造。如教学了《荷叶圆圆》后,我引导学生仿照课文写一首小诗:荷叶的小伙伴还有谁?它们会怎么说?怎么做?学生展开想象,写出了这样充满童真童趣的句子:“花蝴蝶说:‘荷叶是我的舞台。’蝴蝶扇动着透明的翅膀,在荷叶上翩翩起舞;小蜗牛说:‘荷叶是我的跑步机。’小蜗牛在荷叶上快乐地爬来爬去,正努力地锻炼身体呢……”

二、展开想象——续写

低年级语文教材选编了许多童话故事。童话故事语言通俗易懂,有丰富的想象、生动活泼的故事情节,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在写话教学方面更具有优势。因此,教学中我不失时机地鼓励他们自己续编童话故事。如《坐井观天》一文的结尾写道:“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看吧。’”这段话留给学生一个极大的想象空间。教学中,我让学生顺着课文的情节展开丰富的想象,将课文作适当的延伸:小鸟飞走以后,青蛙有没有跳出来呢?青蛙会看见什么?又会说些什么呢?在我的点拨和引导下,学生畅所欲言,描绘了一个个鲜活的画面,富有创意的构思从学生的心底流露,令人欣喜。

我特别重视“诗中写话”的小练笔。低年级教材中出现的古诗不仅意境美,而且通俗易懂,学生借助插图就能理解诗意,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我常常通过“诗中写话”的训练拓展学习。如学完古诗《宿新市徐公店》后,我要求学生看诗中的插图结合对古诗的理解编儿童追蝶的故事。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合理想象,把诗中“儿童急走追黄蝶”的情境描写得生动有趣。

三、挖掘空白——补写

教材中有些课文结尾(或中间)的语言戛然而止,耐人寻味,有余音缭绕之感。这种“余音”正是作者“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地方。在教学中,我把这种“余音”挖掘出来,再引导学生把情节跳跃的空白处补上,文章内容就更具体、完整了。如《我为你骄傲》一文提到“小男孩给老奶奶写了一张便条”,但便条上写了什么,课文没有讲,可是便条的内容又是理解课文的关键。于是,我引导学生猜一猜便条的内容,并动手写一写。学生们联系上下文,把小男孩砸碎玻璃的来龙去脉和他矛盾的心情及道歉的方式作了具体的描写。学生的想象丰富而独特,在课堂中放射出亮丽的光彩。

第11篇

一、运用教材,力求做到文道统一

叶老说:“语文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以情动人的艺术。”选编在语文教材中的篇章,大多都是见解精辟、文情并茂的优秀作品,思想底蕴深厚,人物刻画生动,绘景状物逼真,而这些都离不开遣词造句、布局谋篇。所以,讲授教材,就应抓住语言文字,反复推敲,真正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深入思考文章的内涵,从而感染学生,做到文道统一。比如,讲《谈骨气》一文时,根据衡量骨气的标准,以“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加以阐发本文由收集整理,无论什么时代、什么阶层的人,只要他做的事是为当时进步事业服务的,他就是有骨气的;再抓住“每个时代都有很多有骨气的人”这句话,让学生举出自己知道的事例,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对骨气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最后,再结合无产阶级的骨气,谈谈跨世纪的一代该如何做有骨气的人。这样层层深入地挖掘文章的思想意义,才能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达到文道统一。

二、鼓励多思善想,促使学生大胆质疑

中学生对各种事物都充满好奇,喜欢天马行空的想象,所以教师应鼓励学生多思善想,大胆质疑,这不仅可以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而且能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学习《草船借箭》时,学生毕晓说“如果鲁肃不帮诸葛亮怎么办?”学生李征对答:“诸葛亮就请别人帮忙。”毕晓说:“如果鲁肃在周瑜处泄密怎么办?”李征说:“诸葛亮早已安排好密探,跟踪鲁肃。”刘飞说:“如果三天后没有大雾,诸葛亮借不到箭怎么办?”韩英说:“诸葛亮有三十六计,心中已有‘走为上计’的打算”……在争辩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异议,不仅使学生的口才得到了锻炼,而且也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培养绘画能力,发挥学生想象力

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教学中,我还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己动手画画。如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反映了作者热爱农村生活的思想感情,在学生理解了这首诗的诗意后,我让学生画了一幅描绘农村田园生活的图画,学生兴趣盎然。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绘画和审美能力。

四、运用语言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教材的兴趣。”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首先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语言特有的感染力、说服力、动之以情、授之以趣。用语言本身去吸引学生,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在教马克.吐温小说《竞选州长》之前,我先给学生讲马克.吐温的一件轶事:马克.吐温在发表《竞选州长》之后,曾经在大街上遇到了纽约州州长霍尔曼。霍尔曼见到这位大名鼎鼎的小说家,极端仇视,对他说:“马克.吐温,你知道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坚固吗?什么东西最锐利吗?我告诉你,我防弹轿车的钢板是最坚固的,我手里的子弹是最锐利的!”马克.吐温听了微微一笑说:“先生,我了解的跟你不一样,我说世界上最坚固的最厚实的是你的脸皮,而最锐利的是你的胡须。你的脸皮那样厚,可是你的胡须居然能刺破它长出来了,还不锐利吗?”讲到这里,学生们哈哈大笑,在笑声中我立即引入课题,要求同学们说说马克.吐温

的语言有什么特点,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幽默、辛辣、讽刺性强。”我说你们读一读《竞选州长》这篇小说更能了解马克.吐温语言的幽默性,这个开篇看似闲笔,却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从而,主动的去学习文章,这就是激发兴趣在语文教学中的效益。

五、利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情感

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学生积极的情感、欢快的情绪,能使他们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形成新的联想。而消极的情绪则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语文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我认为利用现代的电教手段(如幻灯、投影仪、录像、录音、电视、电脑等)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意境里赏美,在兴趣中生情,在愉悦的氛围中得到知识的积累。在讲《谁是最可爱的人》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战士崇高的品质和精神境界,树立起“向他们学习”的决心,我先用录像播出一段“抗美援朝”的记录片,让学生亲眼目睹志愿军战士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事迹,然后我又满怀激情地向学生讲述自己知道的“抗美援朝”故事,同时又结合1998年6月全国发生大面积水灾时,解放军“抗洪抢险”的英勇作为,使他们真正感到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从而激发他们对“钢铁长城”的热爱之情。实践证明,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多媒体教学,视听结合,可以激发学生情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充分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获得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六、以文学作品为媒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育家叶圣陶说:“教师不仅要授于学生以各种知识,尤其重要的在于启发学生,熏陶学生,让他们衷心乐意向爱美、创造美的道路昂首前进”。语文教学除了在德育、智育等方面培养学生外,还应该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激发学生对美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钻研教材时,要使自己从“境”中见到“形”,从“形”中领略“美”,从“美”中产生“情”,再以自己精湛的教学艺术,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把科学美和艺术美有机结合,并熔语言、造型、视听于一炉,以作品为媒介,在学生心中架起感受生活美、享受艺术美的桥梁。在引导学生朗读《沁园春.雪》时可以想象着自己正置身于“广阔无垠、白雪纷飞”的北国大地,或正站在雪峰之巅,极目远眺阳光照耀下银装素裹的世界,从而真切的领略作者“倶往矣,数风流从物,还看今朝”的英雄气概。让学生在享受美的过程中,激发他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

第12篇

一、注意节奏,读出韵味

古诗一般只有几十个字,但作者的情感,所表达的内容极其丰富。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反复地朗读,深刻理解诗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古诗的诵读对节奏的要求比较严格。节奏作为语言音乐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双重功能:一是使声音的刺激具有规律性,使人读起来有一种舒适感,便于大脑吸收语言信息,易于识记;二是以一定的节奏表达一定的情感。

节奏关联着声音的速度和力度,读出节奏,不仅要读出快慢,而且要读出轻重,读出其中的情感韵味。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读“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句诗时,要读得快一些,特别是要把“巴峡”、“巫峡”、“襄阳”、“洛阳”这几个地名读得欢快、流畅一些,以表达作者盼望回家乡的迫切心情。此外,点睛之笔要读得重些,停顿长些,突出重点,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满园春色关不住”的“关”,等等。总之,读诵的时候不仅要读出速度,而且要读出力度;不仅要读出韵律美,而且要读出情感色彩。

二、展开想象,体味意境

古诗的语言高度凝练,字数有限,要把短短的几行诗句的韵味和美感读出来,从而进入作者所描绘的意境,就必须挖掘古诗中的艺术空白,启迪学生展开想象,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领悟、品味无穷的韵味。因此,在诵读古诗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入诗的意境,沉浸其中,这样方能读出诗的情感意味。

想象可以把无生命的东西变得有生命,把非人的东西拟人化。想象是创造意境的杰出画家,是诵读的得力助手。如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村童扑蝶图,诗的后两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是全诗的中心画面。儿童追蝶,蝶入黄花,不是瞬间的情景,而是持续活动的画面,体现了儿童天真活泼的性格特点,衬托了春天的勃勃生机。教学中,教师应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把诗中没有绘出的而生活中存在的声音、动态想象出来,丰富画面。如让学生想象儿童的动作:儿童手持扇子,快步奔跑,追捕上下翻飞的蝴蝶;蝴蝶落在篱笆上,儿童屏息轻步,举扇猛扑。想象儿童的语言:儿童盯着飞舞的蝴蝶,嬉笑着,叫嚷着:“小精灵,哪里逃!”黄色的蝴蝶与黄色的菜花融合在一起,难以分辨,儿童骤然止步,一脸无奈。此时,学生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生动形象的画面,朗读时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欢快、活泼的语气,与诗人一起感受村童朴蝶的乐趣。

三、推敲语言,体验情感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传达情感的媒介,要领略文学作品的情感,就必须推敲语言。古汉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单音词具有多义性,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这使古诗从整体上看极为凝练,十分含蓄。分析古诗的语言就要抓住古诗的这个特点,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有两个“异”,即“异乡”和“异客”。这两个“异”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前面的“异”指他乡与故乡有别,包括文化习俗的差异。后面的“异”除了表示“他乡作客”的意思外,还有心理和情感与当地人、在朝者格格不入的意思。这两个“异”加上开头的“独”,强化了孤独感,有力地衬托出作者的思乡之情。在推敲语言的时候,还要注意推敲那些不起眼的地方,如“故苏城外寒山寺”的“寒”不能仅理解成寺名,把它与寒霜、寒夜对照,便会使人顿生清冷之意。由此可见,语言的推敲对理解与体验作者的感情是十分重要的,因而,它也是诵读的前提。

四、借助音乐,创设情境

古诗语言凝练,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富有音乐美。如果教师在古诗诵读教学中,不失时机地配上精心挑选的古典音乐,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他们进入古诗的意境。如李白《赠汪伦》一诗,音乐如果贯穿着整个教学过程,就能很好地起到渲染气氛、创设情境的作用。在讲述汪伦家乡“十里桃花”、“万家酒店”的典故时,可以用古曲音乐《高山流水》来衬托;学生表演李白和汪伦送别的情景时可以配上音乐《相见时难别亦难》;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时,背景音乐可以用上《春江花月夜》,如此一来,学生在音乐伴奏下将李白与汪伦的深情厚谊理解得更透彻了。

五、反复吟诵,深化体验

吟诵不同于一般的阅读,它是在人们了解诗意后,有所感、有所思地低吟高诵。反复吟诵,读出每句诗的跌宕起伏,读出诗的情调气韵,读出激荡的心潮,会让人情不自禁地进入诗的意境。

此外,由于古诗作者所处的年代与现在相距太远,小学生阅历较浅,所以教师要注意向学生介绍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诗人所处的生活环境,让学生走近诗人,进入角色,真切地体验蕴含于诗中的境界和情思,与作者、作品产生情感的共鸣。例如教学曹植的《七步诗》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曹丕逼迫曹植七步成诗,否则从严治罪的故事,以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曹植诗中所表达的对兄弟骨肉相残的悲愤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