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23 12:22: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历史必修知识点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新课标高考 备考路径和方法 把握好几个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c)-0078-01
新课程高考历史试题新颖、灵活、涉及面广、难度加大,这就对高中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怎样在高考备考中找到恰当的路径和方法,打造出高考备考高效性和实效性,是指导新课程高考历史教师要面对的关键问题,以下是我在历史高考备考中选用的路径和方法。
1 分析新课程考卷特点,把握授课方向
在新高三上课伊始,就安排原高三历史科组教师,对考过的新课标高考历史科试卷进行归类分析,由专人负责汇总,形成经验在各年级历史科组教师之间交流,再反馈到新高三历史科组,最后结合老高三教师传授的经验和新高三学生的特点制定教学计划,从而把握高三在新学年的历史科整体授课方向。
2 把握《考试说明》和高中历史教材的关系
高中历史教材版本繁多,形成一纲多本,备考中,教材是基本的教学资源外,高中“历史课标、教学大纲”、《考试说明》也是必备的教学资源。《考试说明》规定了高考的目标、能力要求、知识范围和考查形式,既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高考复习的依据。在备考复习中,融入《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要求,系统、规范、完整把握教材及与教材相关的历史知识,并研究《考试说明》中的例题,才能把握命题特点及解题思路。虽然高考命题高于教材,但教材仍是备考复习的依托,掌握好教材的基本理论、知识、概念等,才能使备考复习收到实效。如在复习人教版必修三第16课“的形成和发展”一课时,要求学生对的内容全面理解,先是掌握旧和的内容,然后掌握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再掌握二者的不同作用及影响。对于的民族、民权、民生主义的深刻内涵和外延,教师要给学生分析到位,以此抓住重点、破解难点。
3 把握必修和选修教材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历史教材必修部分内容提纲挈领,在新课标高考中所占比重却高达85%,需要补充的内容比较多,是教师认真讲,学生重点把握的部分。而选修教材内容详实,是对必修教材的很好补充,但是因为量大,复习时间紧,一般复习有顾不上选修教材的现象,我的做法是在复习必修教材内容时,让学生事先预习与必修教材相关的选修内容,复习时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老师总结,让学生同时把握必修和选修的内容,效果比较明显。
4 把握单元复习和专题复习的关系
新课标,历史学科对知识点的考查难度增强,注重考查对历史学科基础知识相互关系的理解。这种相互关系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纵向的联系,例如因果关系、历史发展线索、基本历史进程等;一种是横向联系,如历史阶段特征、中外联系等。通过纵向和横向联系,可以总结出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和规律。一轮复习是单元复习,以纵向复习为主,主要是夯实基础,把教材中大量的史实根据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加以处理,简化成历史线索,便于理解、记忆,否则疲于应付大量琐碎的知识点的记忆,就谈不上主动性的学习和思考。如在中国古代史复习时,注重基础知识教学,力争做到“点透、线通、面全”,形成立体动态知识网络结构。然后让学生在掌握思路和方法的前提下自己去整理知识结构,提炼要点重点、构建立体知识网络和概括阶段特征。二轮复习是横向复习,以专题复习为主,不应再注重知识结构的先后次序,应该本着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的思路,去寻找所需要的、有用的方法和技能;本着解决问题的目的,将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和重组。一是细化成小专题;二是加强对专题中知识的因果关系的分析,而不只是简单的把知识归纳在一起;三是加强横向拓宽,突出空间的延伸。在专题复习时,首先应从讨论问题的思维主线入手,引导学生从全新的、应用的角度进行思考,如从有利于政治、地理学科的结合及有利于综合的思路和途径,形成不同于一轮基础复习的思维方式,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在一轮复习夯实基础的前提下,二轮复习才能拓宽、延伸知识空间,能力才能得到提升。
5 把握教材和教辅资料之间的关系
高三年级教辅资料铺天盖地,我只给学生选三本:一本是比较全面的复习资料;一本是单选优练;一本是历史单科模拟试卷。教辅资料选好对学生能力提高确实有辅助作用,好的教辅资料在归纳知识点、重点知识讲解上确实有独到之处,在知识点选配习题上也很典型,学生通过解一道题,触类旁通,把这部分知识更加准确的把握。但教辅资料只是对教材知识把握起辅助作用,绝不能使教辅资料代替教材,本末倒置。
6 把握教师讲和学生练之间的关系
备考复习中,教师主要是讲存在的问题、疑惑的知识及有针对性的习题;进一步夯实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备考能力和水平。怎样把握好讲和练之间的关系,对备考复习尤为重要。首先,要积极探讨课堂教学新模式,强化课堂教学复习的实效性。在一轮纵向复习夯实基础的前提下,二轮复习重新构建知识体系,横向归类知识,培养学生知识迁移与知识整合能力。就要改变以教师讲为主的单一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复习。改变多讲多练、多讲少练、乱讲乱练,甚至不讲只练的片面的做法,提倡精讲精练。精讲,就是必须要讲得要精讲,讲透彻;精练,就是不会的题反复练,在方法上有所得,能力上有所提高,尤其是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课标高考的要求,在遇到新题、难题时,才能应对自如。其次,要指导学生学会复习,给学生消化理解的时间。复习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注意研究与探讨,让学生抓住核心知识,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主动去练有价值的习题,使老师讲和学生练有机结合,使备考复习收到实效性。
7 把握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之间的关系
把握对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主干基础知识,尤其是政治制度,经济政策、经济活动、文化运动等,使学生掌握教材内容的同时,把握深层次的内涵、实质和外延,建立重点知识结构体系,单元知识结构体系,专题知识结构体系等,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自主整合知识的能力,有目的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逻辑思维具有活跃性、严谨性、整体性。增强学生备考复习高效性。
一、课前抓好教材与学情的研究
1.研究《考试说明》。《考试说明》是高考大纲,每一位高三教师都应该在复习课之前认真研究,以便更好地把握高考方向,确定重难点,联系热点。如对于中国近代的问题,通过研究《考试说明》我们可以准确地确立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阶段背景、特征及其历史影响为本专题的重难点,以便于在复习过程中讲深讲透相关内容,使学生更好地把握历史现象和历史规律。
2.研究教材。高考试题是以教材为依据的。复习课前要充分研究教材,整合教材相关知识。复习过程中讲究条理性,以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把握知识的整体性。所以,我在结合《考试说明》研究教材过程中,注重通览教材,把握好教材中的知识哪些是主要和较为重要的;哪些是属于一般过程;哪些又是属于辅的;哪些知识有前后联系,怎样处理,如何整合等都做到心中有数。如这部分内容与必修一的、,与必修三的维新思想、,与选修一的维新变法运动等都是相关联的内容。
为了让学生对这一知识点有一个整体把握,通过整合教材及知识点,将三者结合在一起复习。并重点探究中国近代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的历史背景、特点及其历史作用,而不同时期的表现则相对简略,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以便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更好的把握重点知识。
3.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本部分内容是学生高一所学内容,现在高三复习这些内容,这中间有一年多的时间,学生对这些知识接触不多,其中大多数学生已经遗忘了很多知识。为了更好地复习,先了解有多少学生在课前进行了复习预习,掌握了多少,疑难点在哪里?这些我们要通过课前和部分学生进行交流,然后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以便于确定课堂知识讲解的深度和广度。
4.诚心求教于有经验的教师,特别是从事多年高三历史教学的老教师。他们对高考的研究,教材前后知识的迁移整合,以及高考重点、热点的把握上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向他们求教,和他们探讨,让我对许多知识点有了更好的理解升华。在复习中的许多重点、热点知识,讲解得更透彻,分析更到位,联系更广泛,也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得到这些有经验教师的帮助,我对自己的高三复习课充满信心。
二、课堂注重讲与练的结合
高三复习课的时间相对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实现既要巩固掌握大量信息,又要发展学科能力的目标培养学生能力素质?所以,在教学中我注重讲与练的结合,讲中有练,练中有讲。
1.讲。课堂中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主体。教师在复习课上所讲内容是为学生服务的,那应该是前后知识的联系深化,有关知识的规律和认识,以此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做更深入的探讨、理解和掌握运用。例如,在探讨中国产生发展和之间的联系时,首先,让学生分析产生的历史条件;然后,教师分析中国于19世纪60、70年代产生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导致了其“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特点;那么,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具有革命性和妥协性的双重性特点。当然,这都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所决定的。其次,组织学生讨论:19世纪末随着的初步发展,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领导中国民主革命,但无论是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还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都失败了,都没有完成中国民主革命任务,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为什么?通过前面的分析,以及学生的讨论,很快得出资产阶级没有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是由于其自身的阶级局限性所决定的这一结论。然后,再引导学生思考:农民阶级领导的运动和洋务派主持的也没有成功的原因。依据刚才的结论,学生很快总结出这也是由于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局限性所决定的。通过这样的讲练结合,讨论评价以及分析归纳,一方面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总结把握以及运用规律的能力,引导学生从宏观角度把握历史知识结构。
2.练。高三复习课中的练非常重要。练,不仅要有量,更要有质。所以,在练习的设置选择上要针对重点、热点知识;同时关注理论方法、思想教育、能力培养等教学目标,以便在练习过程中,围绕目标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再作精讲分析。例如,授课过程中讲到中国最早产生于广州、上海、天津等沿海地区时,提问:为什么最早产生于沿海地区?学生可以回答:是因为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都集中于沿海地区,最早使这些地区的封建自然经济开始瓦解,为中国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我肯定学生的回答,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分析,因为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瓦解了封建自然经济,为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市场、劳动力以及科学技术等要素。同时,提醒学生这也是中国产生的一大特点,扩充学生的信息量。此外,针对这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学生课后思考:1840年至1919年,中国近代工业在中国发展的历程及其历史地位。从思维角度提示学生:(1)历程可以从外商企业、洋务企业、企业的顺序解决;(2)历史地位要侧重于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角度。有了这些提示学生可以更准确地思考,及时巩固重点知识,也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动手,勤于动脑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课后加强对教与学的反思
复习课的课前备课和课堂操作固然很重要。但课后总结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及时总结反思,才能及时对课堂教学的不足进行有效的补救。而且,在不断的总结反思中我们还可以不断地提高自己。例如,通过这节复习课的反思,我进一步认识到年轻教师要上好高三历史复习课,还应多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如何结合《考试说明》研究教材,整合教材相关知识,处理相关知识之间的迁移和联系;
2.如何处理课堂容量和知识深化程度;
3.如何解决教材基础知识,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
4.如何进一步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
【关键词】教学目标 有效性 课堂教学 知识梳理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1(a)――0099――01
1 历史教学目标有效性的理解
我们按照课标要求,对历史有效教学的理解就是达成三维目标,即“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做好了前两点,可以应对考试,独立思考问题。升华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以学会做人。
本人认为,在现实的历史教学中只能谈相对有效,用一个固定的三维目标来衡量是否是有效教学,我认为并不是太合乎实际。因为这里存在着很明显的差异,如地区差异、不同类别学校之间的差异、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这就导致对历史掌握和理解的程度肯定是有差异的。
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在于过程与方法的突破,这就需要教师本人自主探究符合自己教学实际的过程与方法。这也就需要教师进行教学反思,进行教学方法的调整,结合实际寻找接近课标的过程方法。
2 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的思考
2.1 知识的适当梳理
知识的梳理是课堂教学中最基本的环节,该环节可以让学生明白历史的概况和应试的重难点。在此环节中首要的是让学生明白知识的结构,不能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例如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里面具体讲述了分封制、宗法制、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以及选官制度等这些知识点,虽然感觉上是彼此孤立的,但实际上这些知识点都是围绕在古代政治制度这一核心脉络来展开的。在表述这些知识点时我们不能照书搬点、孤立的讲,我们要讲清、讲透知识。同时需要将知识条理化、结构化,特别是要将其置于历史发展的总体过程中去,这才能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去把握历史。
2.2 过程方法的正确把握
过程和方法是有效教学的中心环节,其它两个环节的实现都必须借助过程和方法的使用。过程和方法不是一种形式或套路,任何教学手段或方法都应有其目的性,无论使用什么样的过程和方法,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和掌握知识。在课堂上,经常会有学生说,历史很枯燥,又难学,没有意义的历史意义很难记,这种现象就是课堂低效或无效的表现,这样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失败的。
新课程下,我们不能再简单地套用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陈旧课堂教学模式了。那么,在新课程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我们应当如何做,才能找到正确的教学方法?其实、上课前我们首要考虑的不在于要使用什么样的过程,方法,而在于你所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学生。教师都清楚因材施教的道理,同样面对不同的学生,我们肯定需要用不同的方法,才能最大程度的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于基础较好、学习优秀的学生,在基本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使用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而对于相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这样的理念或方法就不一定适用了,我们更应注重的是学生们对于基本知识的掌握。那么在课堂上的过程方法应该就有所不同,需要有更加适合的过方法来使用。例如,必修二《开辟新航路》这一课,在面对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时,我们在讲清开辟新航路的基本史实、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可以把西方开辟新航路和中国明朝郑和下西洋作一对比,这样的话,对于学生来说,既掌握了本课的基本内容,同时对中西方的情况也有了一定对比、了解,达到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同样,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来说,这一课的主要任务就把基本史实,知识结构掌握。因此,在教学过程方法的运用中,我觉得是需要区别对待的,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升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升华是建立在基本历史史实的基础上的,是历史的教育功能的体现。赵亚夫老师说过,历史教育的终极取向是服务人生。那么,当前,很多学生为什么会说出“没有意义的历史意义”的话,这值得我们思考。
最简单的方法便是举一些现实中与历史相关的典型事例,要能让学生融入到历史中去,让他们进入历史的时空,把自己变为“古人”,设身处地,真正地去感受历史,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才能真实地得到提升。例如以必修二《发达的古代农业》这一课为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珍惜土地的意识和关注农民的情怀,如果授课的对象来自农村,那么我相信只要稍作点拨就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因为那些土地就是他们生活依靠,那些农民是他们的亲人和父辈。如果授课的对象来自城市,可以从以下问题引导人手:1,你们的长辈(祖辈)从事什么样的职业?这样提问题的理由是他们的长辈(祖辈)应该大部分都有可能是来自农村;2,知不知道你们每天三餐的食物是是怎样产生的,那里来的?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到农业发展与其生活密切相关;3如果农业不发展了或者是发展受阻了,城市的生活会不会受到影响,会受到怎样的影响?这样的提问我相信可以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积极性。同时在此基础上,思考三农问题对国家发展的影响,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最终达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升华。
4 总结
新课程下历史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课堂教学是关键,而本人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过程方法的运用,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注释
一、做“运筹帷幄巧预设”的将军
如果课堂是千军万马的部队,那么教师就是一名指挥作战的将军,他不仅要纵观全局,还要知己知彼、运筹帷幄。只有这样,才能有获胜的把握。
首先,灌输思想意识,明确早读的重要性。“一日之际在于晨。”高一文化课有9门,历史课一般一周只有3课时,这就需要早读课来弥补课时的不足;高二文科班选修历史,成绩要纳入高考,而理科班即将进行小高考,且理科学生又不擅长背书;而高三就需要早读课来备战高考。因此,每周一次的早读课必须要合理利用起来。叶圣陶先生说:“须在心与眼之外,且用口与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其次,改变“早读无味”的现状,增强早读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搞好早读,争取历史学习的“第一时间”,内容和形式要求“新”、求“好”,最好有“层次感”。只要有兴趣,学生读起来就会有声音,脑细胞就活起来了。书本知识也就能理解,知识也就容易记住了,良性循环也就形成。
最后,加强早读指导,明确课堂任务。早晨的校园应该是充满活力的。然而有些教师就像过去的私塾先生一样,很威严地说:“读书!”学生戒于教师的威严,虽然在读,至于读什么、怎么读,就不得而知了。所以,教师要给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活动。应在每次早读课前一天就安排好早读课的任务,如复习某一旧课内容,朗诵某一目录提纲,背诵某一新课知识等。这样,让学生有的放矢,有目标可寻,学习效率自然也提高了。
二、做“竹影扫阶尘不动”的仁者
教师仅仅把自己定位于“将军”是不够的,他更应该“任其竹影飘摇,悄然隐身,淡化自己,做一个静静的倾听者”,充分让学生享受主动探索、自主支配的乐趣,自由地进行探究学习,主动获取知识。
一是“背诵默写”式。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要确立每节晨读课的目标,且不能好高骛远。常规做法是背诵上完的新课知识点,即早读课前20分钟学生自由背,后10分钟由教师监督默写,默写10道题,每题10分,默写必须满70分,不到70分的同学要到教师那里去重新再背。鉴于学生一般都比较害怕去教师那里背书,所以早读课时他们基本都能有效地背诵。
二是“朗诵目录”式。目录是对一本书或某一专题内容的概括和总结,简洁扼要,符合现在考试要求。教师要告诉学生就目录边读边背、边背边想,想此目录在书本上的相关知识点。如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的目录“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学生一读到此就想到分封制、宗法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等;看到第三课目录“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立刻就能想到汉到元每个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提问。由于目录较固定,同学之间提问起来也较为方便,能得心应手地提问对方,学生也比较能产生成就感,所以这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一种很好的方法,不但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能增加学生读书的情趣。
三是“齐声朗读”式。此种方法通常为预习课文时和学完课文后整体感知性的两种朗读。学前预习朗读,即选定书中某一特殊重要的段落。如像启蒙运动的影响等(这种段落一般很重要,但较难以理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学生的这种朗读,可以了解将要上课的大概内容,还可以培养一个班集体的朗读水平,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学后感知朗读,此种朗读主要是尝试读学案(学案是每一课的知识剪辑,大家同步),一张一张地读、一课一课地读,直到读出理解、读出味道、读出感觉。
方式有多种,贵在教师要善于总结,找出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式。
三、做“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智者
教师仅仅定位于“仁者”和“将军”还是不够的。任何学习和探究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出现障碍时,教师就需要适时出现,在学生迷茫不知去向时给予指正、点拨,适时地说出自己的见解,使他们恍然大悟,这有利于高效地推进教学活动。如在朗诵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的目录时,学生总会将汉到元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混淆,此时教师就应该适时地点拨,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就是要削弱相权的措施,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就是要削弱地方的权力。教师毕竟比绝大多数学生的理解能力要强,阅读范围要广,再说术业有专攻,总归能够高屋建瓴地把握某一知识点,也就能及时纠正学生所犯的错误。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高中历史;教学效果;实践运用
历史是高中教学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高中历史教学长期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不理想。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的效果。
一、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创设是探究式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探究式教学主要是围绕课程中的某个知识点而展开的,所以教师在教学前,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对历史进行“再现”,使学生能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探究兴趣。例如,在教学“必修1”第四单元第12课“和八国联军侵华”时,教师可以首先以“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这副对联引入,让学生思考该对联的创作背景,对联中所指的“割地求和”与什么事件有关。一系列的问题引入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观看与相关的视频或资料,增强学生的探索欲望,引导学生开展历史学习。
二、启发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将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尽量选择与学习主题紧密相关且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例如,在学习“必修1”第六单元中“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选择俄国十月革命有关的视频或评价等资料,增加学生对十月革命的了解。然后可以提出一些问题供学生思考和讨论:你觉得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偶然发生的吗?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背景条件是什么?俄国十月革命的性质和特点是什么?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一定会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增加学生对历史的了解,加深学生印象,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三、小组探究,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团队的力量是巨大的,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合作探究是探究式教学的重要部分,通过小组合作,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散思维,拓宽知识面,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所以,教师在运用探究式教学法进行历史教学时,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然后给学生分配探究性任务,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使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例如,在教学“必修3”第一单元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该部分的主要内容进行讨论:汉武帝为什么会推崇董仲舒的儒家思想?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具有什么特点?学生A:因为董仲舒的儒家思想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所以在汉武帝时期备受推崇。学生B:新的儒家思想融合了阴阳五行、道家以及法家等学派的思想,并通过调整使其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通过思想上的统一来保障政治上的统一。学生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作为汉武帝时期的重要政策,客观上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社会的稳定,使得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多给予鼓励,及时纠正讨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四、总结提高,加深学生的探究体会
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总结提高非常重要。及时的总结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探究效果,加深学生对历史探究学习的体会。由于有的教师历史教学意识比较淡薄,认为历史教学就是对教材内容的简单陈述和勾勾画画,忽视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深度学习和反思总结,不利于学生历史素养的提高。因此,在采用探究式学习法进行历史教学时,应积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和总结,并对学习成果进行归纳,将其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灵活运用历史知识。例如,教师在教学“必修1”第四单元的“”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日军侵华的主要材料,然后让学生根据时间顺序了解日军侵华的一系列战争,并对时期的主要军事斗争时间及成果进行记忆,分析胜利的原因,并对的历史地位和伟大意义进行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摆脱教材的束缚,组织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拓展学生的思维。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五、结束语
历史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从历史事件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指导。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热情,教会学生在历史事件中总结经验,并将其与现实相结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单林云 单位:江苏省宜兴市张渚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激发兴趣;历史素养
在教育改革的新时期,传统的应试教育虽然具有短期、快速效应,但这种急功近利的教育,容易把学生培养成狭隘、自私、追名逐利的心态,违背新时期的教育理念。而真正的素质教育和三维教学目标是一个长期效应,有利于学生良好心态的形成,真正的成人成才,才是我们教育必须坚持、不懈追求、孜孜奋斗的方向,也就是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因为高中学生的理解能力、鉴赏能力都相对较强,因此,更能够与老师进行语言、思想、情感的沟通。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历史知识素养。笔者通过历史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来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历史知识素养。
一、深入浅出
讲解历史知识的手段可以戏剧化、生活化,让学生更容易借助身边的事来理解遥远的历史事件,明白历史道理。比如:讲解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时,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的关系学生理解不到位,大宗小宗的关系混乱。那么,我在讲解时会用现代家族企业来举例子。假如你们家有一家公司,你的父亲是董事长,你是总经理,那么,你的父亲相当于大宗,你相当于小宗。在家里是父子关系,属于宗法制下的家事。在公司里你们之间的大小宗关系是分封制下的“国事”,家事与国事相结合,互为表里。历史知识有机的和日常生活紧紧的结合在一起。同学们兴趣怏然,大胆的,积极的思考,效果非常的好。
二、精讲细练
将难以理解的历史知识点借用一定的手段具体化、形象化、感情化、比如:讲解历史必修一第一课关于宗法制的相关内容时,由于宗法制的距今两千多年,学生们对这种制度的了解少之又少,更不用说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的讲解细致。宗法制的含义是什么,宗法制的实质是什么,其核心、影响、作用分别是什么都要先向学生讲解清楚,做到细致到位。即使这样,学生可能还是不太理解,因此,在讲解时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课件、图片等等。在了解完基本的知识点后,历史要求学生学以致用,因此,要学会联系现在的史实,联系当今社会的具体事件来让学生明白体会学习历史的用处,从而提升历史素养,学会“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比如,在讲解宗法制时,教师要联系当今社会的祠堂、重男轻女、裙带关系、落叶归根等想象来理解历史知识。明白当今中国社会的很多东西都是从几千年的历史中演化而来的,我们总能从历史长河中找到他们的影子。
在讲解到位,理解清楚后,必须辅助相应的练习,加深历史知识点的理解。
三、多联系,深挖掘
把历史和各学科间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渗透,形成知识的框架化、综合化、网络化。比如,在讲中国工农的时候,其路线图就用的《・七律》来表述: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在豪迈的雄浑的诗歌朗诵中既增加对为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大无畏和乐观主义精神的崇敬又生动的理解了路线:翻五岭突破敌人四道封锁墙――走乌蒙取遵义――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翻雪山――过草地――陕北会师。除此之外,历史和地理,历史和政治,历史和物理,历史和化学,历史和数学,历史和外语都可以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个学科相结合,从而提升历史学科的综合性,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四、肯放手,多自主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现实生活
高中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继承人。高中历史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世界,了解古今中外历史,提高其人文素养和思维能力。学习历史,掌握分析实践和援引历史经验的能力,有助于学生了解和认识当下的问题。同时,融合现实,也是历史考题的范畴。
一、高中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历史是人们津津乐谈的内容,它是故事也是启发。所有的事件都以历史为背景,以背景和时间为框架。如果不了解历史,不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素养,那么在别人讲述过往和援引历史事件时就会因为知识盲点无法沟通或者得到新认知。因此,了解历史也是进行沟通和获得新知的基础。马克思与恩格斯从哲学和历史中总结出了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这是建立三观的基础,是认识现实问题、处理问题的思想法宝。人们必须了解历史,才能认识到这一法宝的重要性和正确性。
二、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不够生动有趣
历史教学时间紧迫,知识点庞大,高一下学期开始进行分科,高二下学期便进入全面复习阶段。学习的内容从古代到近现代,从政治、经济到思想文化,从国内到世界。三本必修,四本选修,要在短短的时间内讲得全面和仔细,就会缺乏乐趣。教师讲述轶事或者进行趣味讲解的时间非常有限,所有的内容几乎都锁定在考试的范围内,所以要将高中历史讲得既透彻又生动是很考验教师功力的事情。
2.学生以记忆为学习目的
获得高分数与记忆力有关,但是好的记忆力依靠的绝不是死记硬背。除了记忆技巧和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兴趣和对真理的敬仰。如果缺乏学习知识的正确态度,就无法主动地探索和思考问题,就无法在学习中锻炼自己的探索能力和逻辑能力,当在考试中面对陌生的考题时就不能快速地联系课本知识,而且不能延伸出新的观点和视角。因此,以记忆为手段,以获得知识和锻炼能力为目的的学习才是提高学习能力的正确方法。
三、融合高中历史教学和现实生活的方法
1.全面掌握历史知识点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又是和过去并存的对立的存在。掌握历史知识点是认识现实的基础和前提,不了解历史就不明白现实的来源和未来的历史发展趋势。如何全面掌握历史知识点,有赖于教材的完备、教师高超的讲解技巧和学生的记忆与理解能力。在学习中,理解了知识点,才能深层次、全面地掌握知识,单纯记忆是浪费时间和精力的行为。
2.联系现实事件,丰富教学内容
不联系现实的知识都是孤立的,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师需要联系现实进行教学才能培养学生联系现实的思维习惯,才能培养出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因此,教师除了讲解古代和近现代历史外,还要讲述时事新闻,以时事新闻引发出学生联系历史知识点和背景渊源的思想,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同时还增加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例如,在讲解国外的殖民历史时,联系现在国家的发展现状,学生就知道香港和澳门的前身和现在该地文化形成的原因。在讲解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的时候,联系当下世界的发展现状和格局,就显得很有必要。学生可以通过历史,探索格局形成的原因,同时认识到现实问题的发展趋向或者学会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3.丰富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身处学校,视野相对于专业的历史研究学家有一定的局限。多媒体的发展使学生可以通过多样的学习渠道获得更多关系历史与现实的高论。教师在教课时利用多媒体现有的教学资源,可以节省更多的备课精力,将重心放在分析现实问题和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上。但多媒体教学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教师进行补充、总结和划定重点。但是,多媒体讲解具有十分丰富的视角,这对于历史联系现实有很大的帮助。
4.联系现实,注意适可而止
高中生学习历史课程,除了了解历史之外,更重要的是学习认识历史和现实的技巧与方法。所以在课堂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联系现实要精当,不可以占用过多的时间,防止学生沉迷于历史和现实的故事讲述中,而没有理性的学习态度。高中教学一般比较紧凑,教师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已经拥有了高效的传授经验,讲解事件和成因等问题时能够精准快速。为了增加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采用故事讲述和现实援引来活跃课堂气氛,但是不可以滥用现实事件。重要的是援引有限的重要的现实事件之后,必须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黄毅.浅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融合[J].求知导刊,2016(5).
[2]杨静.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融合[J].科普童话,2014(32).
从2008年秋季到现在,我已把从人教版的历史三本必修及选修一和选修四完整地教了一遍。在教学中,我发现了诸多问题,也存在较多困惑。
一是发现学生初中历史知识掌握得太少了。由于许昌市初中历史教学的现实,中招考试采取开卷形式,对学生的要求较低,导致学生初中历史知识的储备十分有限。如对简单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都分不清。这对高中历史教学是十分不利的。
二是高一新教材内容的时间跨度过大、体例新、容量多、学术性强、难度大、融通古今中外,且内在逻辑严密。它给历史教师展示才华带来了机遇,但也给历史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一节课45分钟根本讲不完,不是内容多而是新教材的内容好似压缩的太空饼干,再加上学生初中知识的“肤浅”,前后内容无法衔接。如在讲解必修一第三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时,我们要介绍北宋为何要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铲除地方割据的基础,那就必须讲解唐中期是如何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以及五代十国是如何形成的,这就必然会花费不少时间,但如果不介绍这个过程,而大讲特讲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内容,其结果事必无法培养出学生的能力,这与新课改的精神是不符合。
三是教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还未更新。这个问题较为复杂,不是一两句可以说完的。在教学上还表现为“满堂灌”、“填鸭式”的旧的教学方法,这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听课的积极性。即便有讨论,也会由于学生对初中历史知识掌握的肤浅,而无法深入地进行讨论。
最初接触课改第一年,历史老师们普遍反映:讲好历史课,难;讲好新课改中的历史课,更难。因为学科特点决定了它内容的老化和知识点的琐碎,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在准确传授知识、把握重难点的同时把历史课这份粗粮精工细作成宫廷御宴。
非常荣幸的是,在校领导的倡议和重视下,课改第二学期即2009年秋季我们许昌高中开展了“高效课堂”活动。我聆听了一些走在课改前沿的老师们的课,领会了一些教育专家们的课改精神,认真阅读了《高效课堂二十一条》,在教学中开始转变教学理念,对高效课堂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先后在学校公开讲了三次“高效课堂”模式课,既有成功之处,也有遗憾不足。现总结一下,恳请领导和同行指正。
真正转变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说实话,对于我这个有十五年教龄的教师来说,一下子把讲台让位于学生,做起来很不适应,关键是很不放心,担心学生一知半解,知识掌握不到位。但是现在的新课程形势和教材编写特点都促使我们教师必须转变思路,再搞“一言堂”、“填鸭式”必将下课!特别是我阅读了李炳亭的“高效课堂22条”之后,终于下决心尝试这种模式。最初,在讲到“分封制”、“雅典的民主政治”、“美国的三权分立制”“戊戌”“俄国农奴制改革”等内容时,我让几名学生提前编历史短剧,学到这些内容时就把讲台让给学生,让他们尽情展示,结果出乎我的预料,不管学生是以历史短剧、新闻会还是以辩论会的形式展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融会贯通以及语言组织、表演才能都让我佩服,在赞赏、鼓励中,学生在课堂上淋漓尽致地展示自己,体会学习的快乐。
采用多媒体授课,课堂内容丰富,感染力增强。本人克服重重困难,初步掌握了PPT的制作方法,通过网上查询、搜索相关知识、提供更多的图片、视频和文字资料,让学生除了提高提取历史信息能力外,还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的印象。
坚持不懈、认真细致地编好导学案。在接触高效课堂之前,我曾讲过历史必修一、必修二的内容,当时我就尝试让学生预习,至于怎样预习、达到什么效果就没去细想。直到看了杜郎口中学的预习提纲,我才醍醐灌顶、豁然开朗。每学期,几位历史老师能始终如一地编写导学案,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改、总结,逐步形成了一套更有效指导学生预习的学案,其流程是:课程标准——重点难点——知识梳理——相关链接——难点突破——检测结果——反馈信息。这些导学案一课课地及时编写、及时发放,在高效课堂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课下在征集学生评价时,反映良好。
解放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诚然,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当我们教师的理念和方法转变时,学生也应该转变。然而,在我所了解的高一大部分学生中,认可“学习成绩的好坏完全取决于教师讲课水平”的大有人在,老师的讲解成为他们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从而造成这部分学生被动学习、自主性差、知识面狭窄,在组织一些讨论时一部分学生一言不发,在大屏幕打出相关知识时,先慌着抄写,甚至不想漏掉一个字。传统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教师问、学生答,师生配合“默契”,效果也是有的。但经过八次课改,若课堂还是“涛声依旧”,我们培养的学生何时才能创新?解放学生,关键还要看教师的引导。这一方面,我感到建立平等、和谐、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是基础,课堂“放权”是可行的,在知识的海洋里,让学生成长为劈风斩浪的舵手,我们只做航标!
关键词:构建;高中历史;教学设计;有效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1-0069-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深刻领会课程理念,整合教学内容,寻找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是教师必须应对与思考的问题。课堂教学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而教学设计作为教学活动的实施方案,是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和前提条件。能否构建符合课程理念的、有效的教学设计,是关系到课程改革在实践操作层面上成败的关键。笔者结合近几年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的亲身实践,就如何构建有效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浅谈几点想法,以作抛砖引玉。
一、精心研读课程标准,科学构建教学目标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反映了国家意志,体现了国家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是历史教师探求教学目标的源头,是历史教学活动的依据和法规。笔者认为,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首要步骤应该是精心研读课程标准。做到明确课程性质、理解课程的基本理念、体会课程设计思路,了解课程标准基本要求与内容。其次,科学构建教学目标。做到细化教学目标,全面整合三维目标并落实到具体教学活动中去,从而实现教学有的放矢。
如设计岳麓版必修Ⅰ教材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时,教师先研读课标,了解明确本课课程标准要求。即“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然后教师结合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进行科学构建教学目标。即 “知识与能力:识记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内容;理解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基本内容的学习,掌握分析政治制度的方法。学会运用各种资料,包括文字资料、地图、古代文物图像来分析历史上的政治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中国早期文明起源的知识,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通过宗法制度相关内容的学习,体会中华民族的亲情之爱。”设计好本课教学目标且准确运用教学目标是上好本课的基础和关键。
二、整合教学内容,突显教学主体的教学设计
教学不是简单地把教材搬进教案,把教案搬进课堂、黑板;也不是让学生把笔记作为标准答案搬进作业、考卷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对话、共同探究、共同发展的过程。笔者认为,整合教学内容是构建有效的教学设计极其重要的环节之一。整合教学内容设计要求教师必须把教的过程转化为学的过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首先,要有学生主体地位方案的设计,整合教学内容按“探究活动”进行。如设计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Ⅰ第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时,预设三个课堂问题探究来贯穿和整合本课教学内容,探究一:为什么美苏会从战时的盟友变成战后的对手?探究二:二战后,美苏两国采取何种方式互相对峙?为什么?探究三:冷战给战后世界带来的是什么?通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去揭示问题、探索知识、把握知识脉络,发现规律。
其次,要有对课程教学内容优化整合方案的设计。如将“冷战”的表现整合为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经济上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北约组织。由于新课程教学内容是采取模块、专题形式,而每个模块、专题又是各成体系的。设计时要对各模块、专题内容进行完整准确地把握,并加以优化整合,使其结构化、条理化。使其主题更明确,重点更突出,结构更清晰,层次更分明,更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如在处理模块与模块之间关系时,必修Ⅰ的“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和必修Ⅱ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专题单元;必修Ⅰ的“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与必修Ⅱ的“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专题单元;必修Ⅰ的“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与必修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专题单元等。由于这些专题之间内在联系密切,在教学设计时,往往能从其相互联系的特点出发,适当地相互参照、统筹兼顾,将相关内容进行整合。这样,学生既容易全面掌握和理解课程内容,又突显了教学主题,能提高教学实效性。
三、优化教学方式,构建实用而高效的教学设计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求教师必须改变旧有的过于单一、被动的教学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把接受式学习与研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密切地结合起来,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的完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必须科学化、合理化、多样化地选择教学方式。当然优化教学方式要以实现教学目标、学生主体性为导向。具体做法是,教学目标只要求达到识记、了解层面的历史知识(基本的史学原理、观点、历史概念),教师可选用讲授法、谈话法等;教学目标要求达到理解、领会、运用层面的教学内容,教师可采用讨论法、探究法和启发式教学等。在采用讲授法、谈话法教学那些要求达到识记、了解层面的历史知识时,也要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以避免满堂灌。在采用讨论法、探究法等进行要求达到理解、领会、运用层面的历史知识的教学时,教师要给学生进行适时、科学的的指导,才能使探究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设计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Ⅰ第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时,用回忆法进行导课,用探究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用视频、图片直观法来理解本课重大事件,用课堂训练法来巩固知识。因此,优化教学方式设计时,教师必须充分考虑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以及教师自身素质等综合因素,实事求是、科学地采取各种教学方式方法,确保教与学的实用性、有效性。
四、重视教学反思又善于反思,构建完整、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自己已完成的教学实践活动有目的地进行审视,作出理性思考,并用以指导日后的教学。教学设计与课堂实际教学往往是不能完全统一的。因为任何教学设计都是理论、纸上层面的,而教学课堂是动态的,是变化、发展的。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后对课堂教学从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教学行为、学习有效性等方面,全面地总结和反思教与学的得与失。因此可以说,在新课程改革的潮流中,没有反思的教学设计是不完整、不科学、不合理的设计。笔者认为,反思教学是课堂有效教学设计的源泉,也是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必须加以重视反思,还要善于反思,领会精髓,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反思才能构建完整、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高中历史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更多的是注重方法的培养、思维的训练,通过历史知识的分析、相关材料的补充、图片的感染,促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过程。而其中关键之所在,就是学生学习历史兴趣是多少。通常人们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正是强调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愉快探求知识的巨大动力,是激发学生灵感的源泉。所以历史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逐步改变――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进而感悟历史、理解历史,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发展意识。而大多数学生对于历史的兴趣只停留在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情节上,到了接触那些枯燥的历史知识时,就会出现厌倦情绪,这么多的历史年代、这么多的历史人物、这么多的历史措施……太难记了、太乏味了。而历史课不可能每节课都有有趣的历史故事,有些内容本身就限制了课堂气氛的激发。事实虽是如此,但历史教师对于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而要深层次地去发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点。所以在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培养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至关重要。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教师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充当着领路人的重要角色,而学生主动参与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更重要。如何在历史课堂上,让学生“修行好”?在近年的历史教学中深深认识到,只有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营造积极的课堂教学气氛,创设良好的历史学习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一、教学形式要多样化
传统的“师讲生听”教学模式扼杀了历史的鲜活生命,教师高高在上、滔滔不绝,学生被动地听、写,机械地背,所以历史课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新课程教学理念下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相互交流、共同探讨、教学相长的过程。必须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形式,充分利用教材、教学设备、互联网、历史遗存,师生、家长及社会等课程资源,拓宽课堂教学范围,充实课堂教学内容,来完成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一定会有不同的收获。在学习历史选修Ⅰ《商鞅变法》一课内容时,可通过用小故事、细节、材料、问题的思路进行教学。例如,秦孝公决心任用商鞅推行变法,但又怕舆论非议,于是让商鞅与守旧大臣们对话。大臣甘龙认为:“按照民俗而施政,不费力就会成功;沿袭成法治国,官吏习惯,百姓也平安。”商鞅说:“你这是凡夫俗子的言论。你这类官员可以当官守法,但不能与你讨论变法问题。”大臣杜挚又提出来:“没有百倍的利益,不能改变成法;没有十倍的功效,不能更换旧器;效法古代不会有过失,遵循旧制不会出偏差。”商鞅回答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汤和周武王因为不遵循旧制才成就大业,夏桀、商纣因为不改旧制而亡国。违反旧制不能否定,因循守旧不值得赞美。”商鞅有力的驳斥坚定了秦孝公的变法决心(材料细节内容出自教材课文中的图片和小字)。由此引导学生去思考:秦孝公安排商鞅与大臣们对话的目的是什么?这些辩论与推进改革有什么关系?从中你能得出哪些认识?通过这些问题探究让学生认识到商鞅是以历史进化的思想驳斥了守旧贵族“法古”、“循礼“的守旧主张,为改革作了充分的舆论准备。使学生从中认识到改革者的意志坚定是不可缺少的,改革的历程不是一帆风顺的。通过课文中的小故事、材料,增强了历史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使学生一步步走近商鞅,掌握本课相关历史知识,并理解什么叫改革。如在学习历史必修三有关“中外文学艺术的繁荣”等内容时,尽量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通过一组组直观生动的图片,展示许许多多的历史情境、现象、线索,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性,更有利于学生对相关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还是教师列提纲总结、学生归纳知识点,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觉得历史课乏味,以至昏昏欲睡,理不清头绪。如此对比,同样的教学内容,效果会大有不同。还有多组织历史活动课,尽可能营造一种平等、宽松、自由的历史学习氛围。如辩论赛、历史故事会、历史成语大比拼等,让学生走进具体的历史情境中,激活他们心中涌动的历史情结,激发学生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这一活动可让历史课代表和班干配合组织,教师适当指导。事实证明,学生对于这一类自由活动、气氛宽松的课更有着浓厚的兴趣,通过此类活动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激发了他们学历史的兴趣,何乐而不为。
二、把历史事实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人们常说历史是过去的事实,正是由于历史具有的过去性特点,于是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学科体系为中心,强调死记硬背,因而使学生在心理上有一定的距离感。学生喜欢历史,却不喜欢历史课;喜欢历史课外书籍,却不喜欢历史课本;喜欢历史人物,但不喜欢走进历史课本去了解。历史课堂教学要消除学生的“距离感”, 必须让学生走进历史,让历史回归现实,所以教学中应注重历史与社会现实的结合,拉近历史与生活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教师应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新闻时事、社会现实结合到历史教学中来。如在学习历史必修Ⅰ有关《美国1787年宪法》内容时,结合前期美国总统大选中,两党候选人分别是黑人奥巴马和越战老兵麦凯恩的激烈角逐,让历史贴近现实,由学生关注的现实问题而乐于去了解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以及美国两党制形成的历史。还有,以历史教育的实用性和社会性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以史为鉴、古为今用。也就是引导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时,让学生发现身边的历史、现实生活中的历史,特别是社会热点问题,觉得历史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在学习必修Ⅰ《》内容时,与前几年日本右翼势力、军国主义复活有关史实相联系,警示后人以史为鉴,勿忘历史,勿让历史悲剧重演,友好发展中日民族关系。还有在学习工业革命相关知识时,一些重大发明如火车、汽车、飞机、电灯等对当前社会生活的重大影响,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又如在教材中涉及到历史人物的知识时,让学生通过了解体现历史人物品质和精神的生活细节,还原历史人物有血有肉的一面,让他们不再是平面的画像。如学习《商鞅变法》一课内容时,抓住教材中的细节:魏国丞相举荐商鞅代替自己,又建议魏王不用就杀了他;商鞅以南门徙木的故事取信于民;“千百年来,人们对商鞅及其变法褒贬不一――司马迁说商鞅‘是个天性刻薄(不近人情)的人’、司马光却说商鞅实现了‘乡邑大治’(即城乡秩序井然)、王安石说‘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由此让学生去探讨:结合古人的看法,谈谈你对商鞅的认识。他的变法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何启示?总之,学生从活生生的现实情景中去感受历史、探求历史,增强了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参与主动性。
三、教师抓放结合、师生教学相长
通常历史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教师总是对于课本每一个问题主动讲解,并清楚地给出答案,使学生不知不觉中形成了懒于思考的惰性。新教材里设有相关的探究问题和“思考题”,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这些问题一般由学生自己探究寻找答案,等教师适当引导、总结。结果有些同学提出异议:“老师,能不能把答案直接给我们,背下来,省时又省力。”可见,学生已经成了考试的机器,没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也不愿意去动脑筋,缺少学习自主性和创新精神。新课程下的教学目的侧重点是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而不是单纯传授知识,所以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不能做“传声筒”、“复印机”,应把课堂还给学习的主人――学生,以生为本。教师对于课本内容和问题应有所侧重,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的知识点一般少讲或不讲。如有关科技文化的历史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己设计表格或图表、归纳总结,通过合作学习,自主完成学习任务。这样,既可使学生充分参与,又避免了学生凡有问题依赖老师解答而不思考的现象发生,同时又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还有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关注历史现象和问题,从而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这样既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又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如在学习必修Ⅰ《》内容时,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后复辟帝制被迫取消,草草收场,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法令:剪辫子、禁缠足,修改中山装造型等。”以上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在考虑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的基础上,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又让学生在归纳整理过程中巩固了基础知识。又如在学习历史必修Ⅱ《新般路开辟》一课内容时,引导学生思考:“东西方两次伟大航海壮举几乎发生在同一时期,而中国起步还早于欧洲,为什么后来东西方航海事业发展出现不同的结局?”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东西方航海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原因,这一问题需要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比较,具有一定难度。但对于高中学生来说,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学生也乐于探讨,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四、教师自身教学情绪的调整
在教学实践中,常常遇到如此的尴尬,走进教室上历史课,学生懒洋洋,不被重视,自然而然历史教师情绪也受感染,言简意赅,平铺直叙,用不了一堂课时间,处理完教学内容。教师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认知有一定距离,所以在历史教学中存在一些困境。但是,教师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充当着领路人的重要角色,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因此,教师不能因学生的倦怠,而忽视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正因如此,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每时每刻都要拥有激情,使教学状态自然而自信,教学语言形神兼备,潜移默化,自然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乐学,乐于探讨,让教学活动在轻松活泼、精神饱满的气氛中进行,一堂课上下来学生还是意犹未尽,真正体现出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当然,做好这一点,历史教师必须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深入钻研教学目标,灵活运用新教材,精心设计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教学资源丰富多样,教学语言精炼,教学方法自然贴切,才能诱导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主动性。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教学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参与主动性,使学生会学、会思,这样的历史课堂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土,才能焕发新的活力。
1.备知识点,丰富兼容、重难点突出
初中物理提及“电流是电子的定向流动形成”,化学中有电子转移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而原电池原理和电解池原理就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际应用.我们可以将原电池和多个电解池进行串联或并联,结合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求解电流、电量和参与反应的物质的某个量(质量、物质的量、气体体积等),进而解释日常生活存在的电流现象.通过知识整合,使新的知识构成新的知识网,既有利于学生思维方式的弹性训练,又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备学生,因材施教,促进思维成长
备学生是教学环节的重中之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主人”要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才能成就高效课堂,而这需要教师帮助养成.因此,教师在备学生时,要关注其性格、兴趣、学情差异,考虑其在课堂内外自学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例如在“预习案”中增加与知识点相关的趣文或史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预习案”中增加一些有详细解题思路的例题,帮助学困生完成自学任务,逐渐增强其自学能力和自信心;在学生展示课堂成果时反问找漏洞,激发其好胜心,增强其逻辑思维能力;在学生展示课堂成果时夸亮点扬特色,鼓励其自信心,使其乐于学习,深入钻研等.
3.备预习案,重视基础,紧贴学情
大多数学校喜欢采用导学案,我认为还是把导学案划分为“预习案”、“课堂练习”、“课堂测试”、“课后作业”分时间段分发给学生完成,效果更佳.一份好的预习案应该包含五部分内容.(1)阅读内容.除了提示学生阅读课本和教辅资料的相关内容,还包括教师补充的拓展性资料,启发学生的思考.(2)知识点对应掌握表.罗列教学大纲中需考查的相关知识点及学习程度,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3)经典题解答思路及方法例析.利用经典题的例析去指导思考方向、方法技巧,帮助学生理解.(4)简单练习.以判断题、选择题为主,侧重检验学生对自学内容的记忆和简单应用.(5)疑难列表.由学生填写在自学过程中出现的疑难困惑,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和确定授课重难点.4.备练习和作业,精心设计,适量适度,层层递进大多数学校的练习、作业是从市面上购买的辅导资料,而这些辅导资料的习题掺杂了较多尚未学习的知识.例如,必修1物质的量计算的辅导资料就经常出现这样的判断:6.0gSiO2有0.4mol硅氧单键,标准状况下1molSO3的体积约为22.4L,含1molNa2CO3的溶液中有1molCO2-3等.对学生而言,当他用课堂所学的知识无法解决这些练习和作业时,他们就会对自身能力、课堂效果、教师水平产生质疑.当学生自行购买资料后发现还是存在同样的问题时,消极者就会选择放弃,放任这个知识点成为无法掌握的难点;而积极者则会想方设法去超前学习,可是要耗费大量时间,而且很可能因为认知所限无法理解而徒劳无功.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规律去备真正配套的限时练习和限时作业.练习和作业要分为三个层次设计,分别是:新学知识点的简单应用;近段时间所学知识点的综合应用;给以新信息的知识点应用.练习和作业的表现形式不要局限于习题,还可以是实践活动、报告、小论文等.
5.备测试,考知识、考技能、考人品
无论教育理念如何更新,现今中国高中教育的最核心任务仍是考大学、考名牌大学.要让社会、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都放心地接受“学生为主体”的新教育理念,我认为还是离不开“考”.那么如何去备测试呢?又怎样考呢?关键在于选题和考查形式.首先,要在课前的晚自修进行20分钟的达标测试,达标测试选的是基础题.学生通过达标测试的考查了解自己的自学效果,明确重难点,进行再学习;教师通过达标测试的评改了解学情,调整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再备课.其次,课堂上增设一个10分钟的答疑测试.几个学生为一小组,通过合作探究,委派一位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小组自学成果.小组成员固定,但是负责展示的学生轮流,而且每一节课教师只抽查其中2个小组.教师通过观察小组成员间的互动、与负责展示学生的对答,给予整个小组成员评分.这样立体式的测试可以鲜活地呈现学生思考、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答疑测试选题要贴近生活生产或各科综合,例如元素周期表与材料选用的关系,生活中的水解反应,能源与国情等.最后,在课堂的后10分钟进行“提升测试”,检验课堂效果.提升测试含三道题,分低、中、高三个梯度,层层递进,渐渐深入,达到让学困生看到鼓励,让中等生看到激励,让优秀生看到挑战的效果.
6.备课堂教学模式,主次分明、简单、可操作
教师在备课堂教学模式时需考虑学校的资源、教师的资源、教法、学法、学生的主体地位等.我认为,课堂上至少要用30分钟让学生在“预习检查、分配任务、小组合作、展示升华、穿插练习、巩固测评”六个环节中去体现他们的学习过程,锻炼他们的学习能力,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而教师就利用课堂中的零碎时间见缝插针地进行“引导”、“点拨”、“提问”、“拓展”和“总结”.同时,可以把图书馆、理化生实验室、计算机室、生物园、历史室等一些功能性场所演变成课堂的教学用具.例如在学习必修1“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时,我将课堂设置在历史室,使学生身处于众多有深厚历史内涵的文物中学习,让学生对材料有更深层次的感悟和了解.
7.备课后反思,及时记,坚持写
著名学者波斯纳说过:“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窄的经验,只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并对后继教学行为产生影响.”怎样的课后反思才有重要价值呢?我认为应该包含亮点、败笔、偶得、突发事件、学生高频率出现的错误认知、学生的创新思路和疑问、教师课后分析和改进等.只要我们及时、坚持地备课后反思,不断为自己总结和积累经验,就能够构建完整的知识系统,能够拥有出色驾驭课堂的能力,能够适应教学的发展变化.
二、集体备课要坚持,个人特色要保持
集体备课是课改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教师相互学习,促进成长的有利手段.备课作为一种艺术创造和再创造,是没有止境的.随着知识的发展、教育对象的变化、教师的个体差异、教学效益要求的提高,即使是以前最佳的教学方案,往往也难以使人满意.所以集体备课要坚持进行,而且同一章节内容的集体备课要分三次进行,在充分运用集体资源的同时保持个人特色.第一次集体备课是年级学科内教师参与的简短会议.该会议主要是根据考纲、学情确定授课的内容和程度,根据教师的专业特长确定主要备课人,根据授课内容确定第二次会议的特邀嘉宾.例如必修2原电池的备课就要邀请物理教师,必修2基本营养物质的备课就要邀请生物教师.第二次集体备课是年级学科内教师和特邀嘉宾参与的会议.该会议就主要备课人准备的资料进行删减、补充和修正,最终确定年级统一使用的预习案、练习、作业和测试题,至于课件和课堂提问则作为参考.
特邀嘉宾在该会议中要就各学科相连知识阐述自身学科的理解,使教师在授课时能提醒学生学科间的理解差异,避免学生无所适从.例如生物学科的氨基酸定义,对于化学学科而言,只是α—氨基酸的定义,并不代表所有氨基酸.又如地理学科的“风化”可以是物理风化或化学风化,而化学学科的“风化”则一定是化学过程.不同学科教师还应该共同商讨学科间知识点整合的可行性和具体操作.例如把化学原电池的实验课和物理的串、并联电路组装及电流表、电压表使用操作合并为理化综合实践课.第三次集体备课是年级学科内教师参与的说课会议.为了避免集体备课走入“一人备课,集体克隆”的模板式教学误区,为了使每一位教师都能成为各具风格的名师,参与会议的所有教师都应该进行5分钟的特色说课.说课教师将个人认为有别于他人的课堂行为展现出来,可以是情景设置、课堂提问、答疑技巧等.然后由其他教师进行点评,判断是否存在科学性错误,是否可操作等.如果学科内教师人数较多,也可分为几个小组同时进行.
三、总结
[关键词] 微课 英语国家概况 英语专业 文化类课程
本文系西安外国语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微课理念的《英语国家概况》课程改革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5BYG13)。
引言
根据200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英语国家概况》(后文简称《概况》)是为英语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知识必修课。该课程的整体目标是:比较系统的介绍主要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包括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学文化、科技教育、宗教习俗等。
目前,在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我们为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开设《英语国家概况》这门专业必修课,每周2学时,共19个教学周,班级规模90-120人左右。鉴于该课程学时少,内容多,因此仅探讨英美两国的相关内容,暂不涉及其他英语国家,如加拿大,澳大利亚等。
经过笔者多年教学实践,发现该课程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教学问题。
1.教学内容庞杂,学时严重不足。在19个教学周中,教师需要教授英美两国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教育、文学、文化等章节的内容,其中含盖了几百个大大小小的知识点和语言点;虽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有所侧重,尽量做到详略得当,但依然觉得很多重点内容无法展开,只可浅尝辄止;而学生对一些难点内容也似懂非懂、难于掌握,对很多感兴趣的话题亦无法深入了解。此外,为了完成教学进度,课堂教学日渐程式化,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不够用”,有的学生“吃不了”、“用不了”。
2.班级庞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在90-120人的大课堂上,教师的授课方法以讲授法为主,虽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但由于课程内容多,课堂时间有限,无法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堂活动和讨论,难免出现“满堂灌”的现象,以至于教师机械地讲,学生被动地听,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无法得以体现,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压抑和损害。
3.教学层次不高,难以达到既定教学目标。学生大多只满足于记忆课堂内容、通过考试,学习仅停留在知识的简单识记层面,对课程内容缺乏宏观把握,缺少对所学知识的分析、判断,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比较等高层次思维活动。因此,该课程也很难实现让学生陶冶情操,开阔眼界,充实心灵,启迪智慧,构建知识结构的目标。
4.该课程与文化类其他课程之间缺乏必要的关联。《英语国家概况》作为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专业课程为学生进入高年级学习打下基础,课程所涉及的历史、文学、文化等内容与其他的英美文学文化类课程息息相关,如《英国历史》、《美国历史》、《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英国社会与文化》、《美国社会与文化》等。但在实际授课中,由于师资有限,教师只能顾及各自课程,所以在教学中难免出现内容重复、互不衔接的现象。
英语专业文化类课程的相关研究
关于英语专业文化类课程的教学研究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以及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众多学者纷纷提出了将多媒体手段引入英语专业文化类课堂[1],[2],[3]。
后来,以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标,一些学者提出了将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相结合,在文化类课程中体现“文化”特色的教学模式[4]。
近几年来,英语专业文化类课程的教学研究向 “内容依托”教学、构建“内容・语言”相融合的课程体系[5] [6]以及构建“英语文学及文化课程群”的方向发展[7]。
研究内容
本研究在微课理论指引下,利用国内外现有的微课研究成果,旨在探索一种适合英语专业文化类课程特点的新型教学模式。
微课(Micro-lecture), 顾名思义,即微小的课程,又名微课程,是一种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的形式微小、内容简短的课程模式,通常由时长很短的微课视频为主要载体,辅以授课的配套资源组成。
2008年,美国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首次明确提出“微课”的概念[8]。 国内率先提出微课程概念的胡铁生认为,“对教师而言,微课程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研究方式,......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学生而言,微课程能更好地满足他们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要选择学习的要求,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 基于微课程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程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 [9]。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在微课设计理念的指导下,系统梳理课程知识点,找出并确定支撑这些知识点的核心概念。
2.以核心概念为主要讲授内容,开发制作若干5-15分钟时长的微型教学视频。
3.开发制作与微型视频文件配套的微教案、微课件、微习题等教学辅助材料。
4.将制作完成的微课资源整理成系列微课程,应用于《英语国家概况》、《英国历史》、《美国历史》、《英国社会与文化》、《美国社会与文化》等英语专业文化类课程教学中,实现同类课程之间的关联与整合。
研究特色
本研究认为,微课理念的引入将很好的解决《英语国家概况》课程中现存的诸多教学问题。
1.教师可以利用微课作为课堂教学的授课素材,改变传统授课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
2.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微课视频及相关辅导材料,充分消化重点、难点内容;而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答疑解惑、组织讨论、或开展其它形式的教学活动。教师的主要工作不再是课堂讲授,而是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充当促进者和指导者,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使学生在课堂上占据主动地位,从而实现“翻转课堂”。
3.微课的引入使教师在课堂上不再费时于较低层面的知识点讲授,而可以更多的引导学生对微课所学内容进行思考讨论、归纳总结、比较分析,帮助学生展开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
4.由微课开启的自主学习模式可以满足学生预习、复习和自主学习的不同需求,也可以满足不同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学习的需求。微课教学资源也将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
5. 本课程所开发的微课资源也可适用于英语专业文化类的其他课程,实现资源开放共享,促进教师间的相互学习与沟通交流,避免教学内容上的重复,并将同类课程有机联系起来。
根据该课程现行的几本教材,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 本研究选取了57个知识点涉及课程基本概念、重要历史人物、主要历史时期、政治制度、教育体制、文化现象、社会运动等。
《英语国家概况》系列微课目录:
I.英国地理与人口
英国名称及相关概念
英国及组成部分
II.英国历史
罗马统治下的英国
安格鲁撒克迅时代
诺曼征服
金雀花王朝
大和议会起源
百年战争
玫瑰战争
亨利八世和宗教改革
伊丽莎白一世和文艺复兴
英国内战
光荣革命
工业革命
维多利亚时代
两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
III.英国政府
英国女王
英国议会
英国政府机构
英国司法体制
英国宪法
英国大选和主要政党
IV.英国教育
英国教育理念
英国教育概况
英国中小学
英国高等教育
V.英国社会与文化
英国宗教
英国媒体
英国节日
英国体育
VI. 英国文学
16世纪文学
17世纪文学
18世纪文学
19世纪文学
20世纪文学
VII.美国国土与人口
美国地理
美国人口
VIII.美国政府
美国宪法
美国政府组织机构
美国选举制
美国政党制
IX. 美国教育
美国教育概况
美国高等教育
常春藤盟校
X. 美国社会与文化
美国节日
美国音乐
美国体育
XI. 美国文学
早期文学
19世纪文学
现代文学
当代文学
XII.美国历史
殖民地时期
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内战
二战中的美国
大萧条
民权运动
课程改革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以微课理念为指导的《概况》课程改革,必将为英语专业文化类课程的教学带来新的变化与挑战。在研究论证阶段,研究者预测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需要在研究过程中给予充分的考虑并寻找适当的方法予以解决。
1.知识点的划分需要进一步细化。《概况》课因其涵盖了纷繁复杂、千头万绪的众多知识点,一向都是英语专业学生的 “心病”;而这一特点也为该课程的改革和研究带来极大挑战。如何划分知识点,知识点应该具体或精确到什么程度,都需要研究者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并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认知程度进行调整。本文所提供的微课目录,仅为该课程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框架式的概览,在研究实践的过程中,需要在此框架下对知识点展开进一步的考量与细化。
2.改革后的《概况》课程仍将不可避免的涉及到基本知识点的识记,但更多的将把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应用和思辨能力的培养等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该课程改革并不能抛开《概况》课固有特点,使学习者完全摆脱对基本知识点的识记,本研究希望能够探索一种全新的授课模式,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以生动并富有趣味的形式,使学习者更好的掌握教学内容。
配套教学资源的开发需要跟进。微课程的建设不仅仅涉及到微课视频的制作,配套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比如微视频学习前的指导、学习后的测试、练习和思考题的设计等等。配套学习资源数量不宜太多,但要与教学主题紧密结合,设计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练习,激发学习者自主学习的热情。
3.微课的网络学习与应用需要匹配的网络平台。微课学习离不开网络平台的支持,只有借助网络平台,教师和学生才能够充分利用微课资源展开学习、教学与研究。
参考文献:
[1]李玲:《关于多媒体教学现状的探析》,《外语教学与研究考试周刊》,2012年第6期,第80-81页。
[2]尹铁超、刘颖、石敏、吴莉:《超时空多媒体课件对英美概况课程教学的正面作用》,《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年第5期,第55-57页。
[3]肖凌鹤:《高校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几点思考――以〈英美概况〉课程为例》,《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第136-137页。
[4]蒋红、樊葳葳:《大学英语限选课“英美文化”教学模式初探》,《外语界》,2002年第1期,第42-46页。
[5]常俊跃:《英语专业“内容・语言”融合教学整体课程体系改革的教学效果分析》,《语言教育》,2013年第2期,第11-20页。
[6]常俊跃、赵秀艳、李莉莉:《英语专业低年级阶段系统开展内容依托教学的可行性探讨》,《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年第12期,第24-30页。
[7]李鳎骸队⒂镒ㄒ涤⒚牢难Ъ拔幕课程群的构建》,《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年第3期,第102-104页。
[8] Shieh,D.“These Lectures Are Gone in 60 Seconds”.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2009,(26):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