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时间:2022-02-06 05:54:06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第1篇

[关键词]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专业建设 建议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社会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人才的需求更加广泛,各行各业的发展与创新都离不开电子信息人才的参与,因此高校加强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点建设已经成为了现阶段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部分。但现阶段,国内许多高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不仅无法较好的实现教学目标,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给我国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必须针对这一专业建设展开深入研究。

一、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重点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1.1专业口径太过宽泛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在国内仍然属于新兴学科,在高校教学中仍然出现于建设阶段,许多高校在开设这门学科时并没有进行细致的课程设置研究工作,因此往往出现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存在专业口径太过宽泛的不足。现阶段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无法体现其专业特色,许多高校为了提高学生就业率因此刻意忽略了对其专业性课程的深入培养,这就使得学生在毕业时与同类电子专业学生没有明显的专业特色,最终在市场中无法获得专业优势。

1.2师资力量相对不足

由于大部分高校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开设时间较短,因此不仅在课程设置上存在许多问题,师资队伍的建设也存在较多不足。师资力量相对不足已经成为了限制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部分高校缺乏足够的专业教师,因此往往安排相关专业教师进行代课,这对于专业发展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都有着极大的不利影响。同时,部分高校聘请的专业教师多为刚毕业的研究生,虽然其专业对口,但缺乏足够的教学经验与工作经验,因此无法给学生提供高水平的专业教学。

1.3实践教学较为薄弱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门较为重视实践教学的专业,但在大部分高校的专业建设过程中,却往往忽略了这一问题,最终造成其专业实践教学较为薄弱,学生实践水平无法满足岗位需求。很多高校在开设这一课程使认识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却没能在课程建设中安排丰富、高质量的实践教学,大部分的实践课程内容单一、验证性强,而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因此最终无法真正实现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

二、促进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重点专业建设的建议

1、加强专业建设。为了改进高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课程设计中的专业口径太过宽泛问题,高校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其专业建设。首选,高校需要对这门专业的教学内容展开全面、深入的研究,划定其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特色课程,并对其展开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重点研究,如计算机、电路与系统等专业内容;其次,高校还应该以就业为导向,全面了解市场中对该类人才的专业技能需求,以此为依据展开教学内容的设置。

2、提升师资力量。首先,各高校必须重视对这一专业师资队伍的招聘与培养工作,通过外部招聘以及内部培养的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与职业素质;其次,教师也应该重视对自身水平的提升,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培训,不仅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同时还应提高其教学水平;同时,高校还应重视对教学队伍结构的调整,定期对团队进行考核,最大可能的挖掘教师的潜能,通过对教师队伍结构的改进与发展,最终有效提高整个师资团队的教学水平。

3、强化实践教学。在强化专业实践教学时,高校可以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建立校外的学生实习基地,与企业形成良性循环,学生通过在企业的学习实践提高了其实践能力,同时高校也能够为企业提供更符合岗位需求的专业人才。同时,高校也应该为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通过鼓励学生参与相关的竞赛、社团活动以及科技创新等,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

第2篇

为了追赶时代新要求,我们通过实践教学例如:实验设置、主课程设计、整体设计实验、总结经验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此提高学生想与做的全方面素质和创新思维、并用在需要的地方。课程教学第一步就是对基础知识的获取,紧接着就是接受专业技能的训练,从各个方面培养多功能型人才,训练讲究方法,可以开展实训课程,具体到每一个分支,类似电视机组装、电子路线等等,结束相应的课程后,这时就要给学生展现成果的平台,提出基本要求,学生需通过课程实验完成系统分析,数据统计,方案设计,程序调控,电路板整装等。院校对电子信息与科学这个专业的管理与教学,并重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能力,具体到细节的培养方式依据学校具体情况而定,利用课程实用的实践实训环节,对增大学生就业机会,提高竞争力,打造本专业特色有绝对优势!这就是我们一直强调的学有所用,社会是验证学校培养出的人才是否有用的最佳“场所”。

2 优化课程教学系统,改善课堂教学方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验的实践过程,建设高素质教师团队,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引导角色

网络资源的利用给教师更多机会以新的手段教育学生,很多经验老道的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其它的电子版教案、多媒体课件等等可利用网络资源都能为教师所借鉴利用,从中汲取适用的、与实际课程相符的部分。整个教学过程应能划分为两部分,一是讲授,课本不是最有用的,但却是最基础的理论常识,没有理论支撑的实践也是残疾的;二是解决问题、研究问题的方法,“授之以渔”远比“授之以鱼”的实际作用要大,因为“授之以鱼”只是短时间内的收益,只有学会方法的使用,才能获得长远利益,目光短浅不应该用来形容现代学生,他们应该而且必须掌握方法。达到这个目的,教师也要付出一定努力,在学生消化知识,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的授课过程中,适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新技术平台,可以是放映动画、网上制图、计算机办公软件等多种形式做课件,展示课程内容及要点。要改进的不仅是教学技术,教学方法也得随之而动,以单元为单位确定教学方法,省去了版书等不必要环节的时间,力求少课时、内容信息量大。电子信息与科学本身就是一门技术操作性强的专业,教学中加大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课程教学,也是在学习利用本专业,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本专业的热情!教学资源的免费开放是教学现代化的一个内容,是教学进步的重要表现,使教师学生在资源利用中获利更多。

3 最佳实现与企业合作,适当调整企业用人标准应用于教学过程中,营造学生就业的优良环境

不能等到真正要就业时被拒绝才问为什么拒绝这些毕业生,可能是某识或技能还不足以胜任这份工作?等一系列问题,恐怕已无力回天了。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注意到调整课程面向就业。毕业实习有在校内的,更多的是在校外。校内实习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题,学校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综合运用所学练习的机会。校外实习的学生可以增长见识,学校常常与周边或熟悉的企业、单位建立了长期、良好合作关系,当做学生实习基地,企业、单位也能缓解工作压力,双方互利。实习相对来说,只是给学生一个短暂的机会了解社会、用人单位,有的知识可能用到了,还有的需要用到的可能不会,这都是一个不利于毕业生就业的状况,学校挑选必修、选修课程要充分考虑多方面因素,其中企业用人准则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切合企业单位的实际运作。  4 通过亲力亲为的动手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开阔学生视野,以创新思维独立完成科研。

在课余时间安排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作业,严抓学生专业学习质量,落实专业知识、技能,实验的实现方案通常都不是唯一的,学生可以自己做主选自己最擅长或最习惯用的,最简便的动手完成开放性强的实验,借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开发无限动手潜能,激发学生对接受的知识更深入的理解。学生在实验所需资料查阅过程中能了解到其他相关学科知识.,涉及多方面知识,处处孕育着创新能力提高的苗头,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开放实验室是一个获益多方

的行为,学校实验器材买来就是为了用的,学生用来理解课本知识,动手有助于理解,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大培养力度,培养专业特色适应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曾冬梅.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动因、层次与涵义[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2(3):58-61.

第3篇

为了应对新形势下,社会高科技产业对高新技术人才需求的转变,我校分别于2010和2011年对专业培养计划进行了全面的修订。新修订的学分制专业培养方案采取灵活学制,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课程和授课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自己的学习进程。这样,就对现有的教学组织管理模式、教学过程、考核方式以及教师水平提出了新要求。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1不合理的实践教学结构

目前的实验教学内容最多的是观察性和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少之又少。很多实验内容都是涉及多个学科的系统性实验,很难通过单一的课程实验仪器完成这类综合性实验项目,对于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要求高的设计性实验更难完成。因此需要开设一些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系统地把各个学科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

1.2陈旧的实践教学内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需要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发生了变化,专业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进行了相应变动,而实验教学大纲和指导书的建设还没有完全跟上。随着生源和学生层次的变化,许多教师已按自己的设想对原有实验内容进行了取舍和添加,但随意性较大,实验的时间和质量都难以保证。

1.3落后的实践教学方式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生按照教师安排实验内容和进度,参照实验指导教材进行实验,显得非常呆板。一般实验指导教材都把实验原理、电路图、实验步骤和实验注意罗列得非常详细,甚至是把记录实验结果的表格都已经画好。学生只需要按部就班、照葫芦画瓢的方式按照实验指导书一步一步进行操作就可以完成实验。虽然最终可以得到实验结果,却很少有人能真正理解实验原理。如果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一点实验故障,就束手无策。实践教学过程中,一些基础性实验如“模拟电路实验”、“电路分析实验”等,只是简单地观察和验证一个实验现象或物理结果,没有充分利用现代仿真软件,适应不了现代电子工程的应用实际的要求。

1.4实践教学评价机制不完善:不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

在综合性实践环节方面,由于本专业的实习、实训基地大多是与校外的企业合作。因此,实习岗位与任务分配及管理过程与评价机制等细节都还不完善。学生在企业见习、岗位培训直至最后的实习鉴定各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盲动性和随意性。虽然毕业设计在形式上有非常严格的管理程序,但学生在毕业设计期间大多忙于找工作、考研或者复试,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去完成毕业设计,甚至是有时间和精力的同学也会因大环境而没有心思去完成毕业设计。另外,由于平时实际动手能力较差,在毕业设计选题的深度、广度和难度都达不到要求,教师定期指导、中期检查、答辩组织等方面的监督措施不到位,力度不够明显,最终导致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普遍不高。

2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针对上述问题,学院先后组织了专业负责人和主干教师到学生就业主阵地(深圳)各企业进行调研,同时还拜访了本专业先期毕业的部分学生,重点与相应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座谈。用人单位都特别强调学生在电子信息技术生产和应用领域中的工程实践技能。因此,加强实践教学内容和体系建设,把实践教学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工程实践基础,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就本专业而言,可以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训和提升分为:理论知识学习,基础实践训练和综合实践三个阶段。前一个阶段是后两个阶段的理论基础,后两个阶段是前一个阶段的提升和深化。根据专业教学经验,不仅需要充分保证后两个阶段的教学时间,而且要创造必备的教学环境和条件。这样,就需要专业实习、实训基地、高水平教师和规范化的管理作保证。针对上述三个实践阶段,初步确定了如下实践教学思路:制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略向实践教学倾斜的思路;确立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改革中的核心地位,并鼓励和组织广大师生都参与到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中,建立起以实验教学为基础,课程设计、生产实习辅助提升,集中实践(各类实习)为重点的完整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教学的内容设计上实现“三个层次相呼应”,第一层次包括教学实验和各种基础实习;第二层次为课程设计及生产实习;第三层次是综合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三个层次之间互相呼应、相互补充,前一层次是第二层次的基础,后一层次是前一层次的补充,以理论联系实际为指导原则。

3结语

第4篇

【关键词】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工程管理;应用;分析

引言

在电子信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同时,在工程管理领域中也是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根据其计算机信息技术作为主要内容的电子信息技术,已经受到广泛重视,特别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通过把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和工程管理有效的融合到一起,可以促进二者之间协同的发展,不仅可以让计算机技术得到有效的利用,同时也可以对工程管理质量进行提高,在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以及新项目管理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电子新技术在建筑项目工程管理过程中的功能分析

在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过程中,其主要作为脑力劳动,它能在一定程度上根据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实际经验,从而处理各个方面的要求,将其每个项目的资源做到合理分配,进而实施动态调整,根据合理的经济方式完成项目的预期目的。对于电子信息科学技术而言,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功能主要分为以下内容:

1.完成工程在企业内部中的数据共享。在现代化建筑工程项目中,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系统的应用已经逐渐的完善,并且也能够最大化的保证数据共享。此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则可以充分利用管理数据,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企业内部的重要标准。现代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采用搜索方法,在上百万数据中找到指定数据,在这个过程中只需要几秒钟便可以实现。

2.对统计数据的准确性进行保障。对于建筑项目的资源数据而言,可以根据动态方式把准确性的内容交付给项目管理人员,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免由于人为因素导致各种缺陷问题的出现,同时也能避免在时间上的延误以及实际情况的错误判定,如果无法有效的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那么会导致工程项目出现各种问题。然而随着电子学新书的出现,通过对工程项目进行模拟实施,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将项目实施千万次模拟,所以统计信息能够更好的帮助工程管理人员有效的实施决策管理。

3.可以更好的完成数据之间的通信。通过充分利用电子新科学技术以及网络技术,能够更好的完成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之间进行信息,通过对网络技术和公用传输的方式,能够将企业总部以及建设的施工现场有效的连接到一起,这样才能够使供货商以及各个方面之间进行信息交流,更好的完成数据管理。

二、提高工程管理的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应用水平分析

1.在掌握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基础上制定正确的计划。通过将信息科学技术充分的应用到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过程中,不仅可以把信息应用看作为企业的一个点缀,然而要将信息应用落实到实际中,从而对建筑工程学管理过程中的一些紧急问题进行处理,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去发挥信息化技术所具有的作用,对施工效率以及水平不断加强,因此必须要充分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对目前工程管理水平进行加强,同时对工程管理信息进行不断提升,促进工程管理过程中的科学化。

2.应用局域网以及英特网等实现信息共享。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建设项目规模在逐渐扩大,同时建筑工程所涉及到的单位也比较多,文件和信息相对复杂,以往的项目管理方式主要是为纸质分析和记录,其次需要经过多个部门进行转交,最后才能达到决策人员手中,对于这种办公方式不仅浪费时间以及财力,同时也会导致工作效率逐渐降低,最为主要的一个原因便是由于转交次数出现过多从而导致信息交流的完好性受到严重影响。所以在信息时代中,必须要应用科学有效的信息技术,及时向决策人员传达信息,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施工管理水平进行全面提高。

3.需要开发出相应的应用系统。随着因特网的发展,在网上开发出来的各种工程项目管理系统也逐渐的出现,通过建立起数据库以及连接,可以在网上进行查询以及投标,从而为有意向人展现出信息交流平台,将其纵向信息交流方式转变成为平行的,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对工作效率以及信息的准确性进行提高,也可以带动企业之间的相互沟通,对其决策准确定进行加强。在施工时要将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以及技术软件应用到整个管理过程中,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对管理水平以及效率进行全面提高。

三、总结

通过对上述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后得出,我国建筑项目工程管理应用信息化技术已经取得了飞速发展,但是和国外信息技术进行对比可知,依然存在比较大的差别,因此对于每一个企业而言,必须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从而科学合理的将信息技术有效的应用到工程管理过程中,这样才能够对工作效率进行提高,同时保证企业得到长远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信息技术水平得到逐渐提高。

参考文献:

[1]邴浩.电子信息与科学技术在现代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15):119-120.

[2]钱家乐.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工程管理与应用探求[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15):261-262.

第5篇

[关键词]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应用型人才 电子信息与科学技术

[中图分类号] G423.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3-0028-02

核心课程体系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是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最直接体现。针对我校的具体情况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最新形势,皖西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从2009级本科生开始,对培养方案进行了认真修订与完善,特别加强了该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建设,逐步建立了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培养方案。

一、专业核心课程构成

根据我院师资、教学实验条件和原有相关专业情况,我们将电子信息与科学技术专业划分为通讯技术和自动控制两个主要专业方向,相应课程包括移动通信、光纤通信、微波技术、电机拖动控制、PLC、电力电子等课程,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某一领域的基本应用,便于毕业生就业。同时还设置了多门专业选修课程,鼓励学生跨方向选修,便于学生拓宽就业面。经过五年的努力,逐步形成了既具有应用型本科院校内涵与特色,又可与国内外研究型高校教学体系接轨的较为完整的电子信息与科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如图1)。我们根据电信专业方向的划分,在电信专业培养方案设置了信号与系统(4学分)、数字信号处理(3.5学分)、自动控制原理(3学分)、电磁场与电磁波(3.5学分)、通信原理(4学分)5门专业核心课程,共18个学分。在前期的课程建设中,相关教师倾注了大量心血,完成了合格课程的建设。但这五门课程中每门课程的教学都由某一个教师独立完成,没有作为课程体系来实施教学,这样就存在因为内容之间相互交叉而造成重复教学的问题,也存在与专业课、方向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学脱节的问题。可见,核心课程体系建设是目前实现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任务。[1] [2]

二、电子信息与科学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构成指导原则

电子信息与科学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不单单是这5门课程的建设,而是为了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和知识体系,满足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的需要。这5门核心课程的设置是为了把学生引导到电子技术、信号处理、通信及自动控制等领域需要具备的主要专业知识及方法论上面来。针对以往电子信息与科学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课程结构横向协同性与纵向衔接性结合不紧密、综合性和创新性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等问题,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出发,以电信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为主线,考虑核心课程的内在联系和协同共建关系,构建电信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框架,并通过课程教学内容、实践环节、教材建设、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考试方法改革等进行研究和实践,以实现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标准

(一)修订教学大纲,选用规划教材

核心课程教材建设是课程体系建设的一个重点,目前选用的核心课程教材多为国家级规划教材,内容新颖,但核心课程之间的联系,核心课程和相关课程之间的联系我们以前梳理得并不仔细,教师之间缺乏这方面的研讨。对于教学内容的改革,不但要注意不同课程之间的内容衔接,还要避免不同课程之间内容的重复,同时要积极将新理论和新技术引入教学,更新陈旧内容。为此,近两年来,我们教研室对核心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删除大纲中冗余、重叠的知识点,再根据培养方案的设置,增加专业课程学习中用得比较多的知识点的课时数,依据教学大纲对这几门课程的电子教案内容进行修改。[3] [4]

(二)形成讲座、教学、实验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根据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培养要求,我们组织核心课程教学团队教师深入相关电子、通信类企业调研,深入了解行业技术现状,对5门核心课程制定新的课程标准。我们将教学重点内容着眼于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同时也邀请行业专家做相关应用领域的专题讲座,以此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将所学内容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同时要求每位专业核心课程教师为学生做两个课时的报告,报告内容着重于该课程知识体系的现状及发展,通过几届学生教学实践,这一做法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我们根据新课程标准融入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所需要的关键能力,同时结合皖西学院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定位进行课程综合化及教学模式改革,突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实验教学采用任务书式实验模式,并按照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方式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形成了讲座、教学、实验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并且每门核心课程有充分的实验课程支撑。

四、专业核心课程对所培养学生专业素养贡献度分析

该5门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兼顾了我院电子信息科技技术专业开设的两个专业方向,除了信号与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之外,我们选择了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和自动控制原理作为专业核心课程。通信原理课程是通信方向专业的基础课程。自动控制原理是自动控制方向的专业核心课程。这门课程的开设不仅仅是为了完善控制方向的课程体系,而且是为了电信专业毕业生以后考控制类方面的研究生打下基础。另外,因为控制方向和通信技术方向专业课程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工程电磁场方面的知识,所以我们将电磁场与电磁波作为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这几门专业核心课程内容是互相渗透、紧密联系的,是电信专业所有专业方向课程的基础。

五、专业核心课程与实践课程体系关联度分析

建立从行业需求引入专业核心课程的机制,增加专业核心课程的实验教学比重,适时地将行业中最需要、最前沿的知识和技能引入到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之中,能保证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与实践课程同步,提高实践课程的建设层次。通过调整课程体系设置,加大实践课程比重,增加综合、设计型项目比重,我们把绝大多数实验从课内实验改为独立实验,让实验项目更加体现多门专业课程的综合,让专业核心课程内容充分融入这些实验课程中,以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专业总共开设6个专业实验,每个专业实验20个学分,每门专业实验都体现了专业核心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融合。如专业实验一就融合了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电子线路三门课程,实验电路由学生自己来设计。通过实验课程的开设,既能使学生将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抽象的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又能够加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

六、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方法与考试改革的探索与尝试

(一)试点核心课程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有助于课程教学与国际接轨,有助于提高学生专业英语水平。我们以自动控制这门课程试点双语教学,试行前两届,没有太注重学生英语水平和主观意愿,所有学生都选择双语教学,这样一来部分学生学习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最近几届自动控制双语教学实行学生自主选择机制,对同一门课程同时开设双语和正常中文教学,充分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建立核心课程试卷库

对于5门专业核心课程,逐步建立课程试卷库,包括评分标准、答案。每门试卷库由20套试卷组成,考试的时候随机抽取。

[ 注 释 ]

[1] 马增强,王永强,任俊.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01-104.

[2] 孔英会,戚银城,项洪印,等.通信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8(18):68-75.

第6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电子信息大类;电子信息产业;对比分析

十二五时期,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到非常大的推助作用,以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为主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产业规模稳步扩大,关键技术不断取得突破,骨干企业实力逐步壮大,国际地位显著增强。展望未来,产业面临难得的两大驱动力量,《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而电子信息产业的主要人才来源于高等教育电子信息大类专业人才,这也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发展,本文提出了高等教育电子信息大类专业分析模式。

1 我国高等教育电子信息大类专业

我国高等教育电子信息大类专业主要包括本科相关专业和高职(专)相关专业。根据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电子信息本科相关专业属于工学学科,主要包括电子信息类17个专业,分别是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信息工程、数字媒体技术、广播电视工程、水声工程、电子封装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医学信息工程、电磁场与无线技术、电波传播与天线、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信工程及管理和应用电子技术教育;自动化类2个专业,分别是自动化和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计算机类8个专业,分别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和电子与计算机工程。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电子信息大类高职(专)相关专业,包括电子信息类19个专业,分别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智能产品开发、智能终端技术与应用、智能监控技术应用、汽车智能技术、电子产品质量检测、电子产品营销与服务、电子电路设计与工艺、电子制造技术与设备、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电子工艺与管理、声像工程技术、移动互联应用技术 、光电技术应用、光伏工程技术、光电显示技术和物联网应用技术;计算机类14个专业,分别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系统与维护、软件技术、软件与信息服务、动漫制作技术、嵌入式技术与应用、数字展示技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信息安全与管理、移动应用开发、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和电子商务技术;通讯类7个专业,分别是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通信系统运行管理、通信工程设计与监理、电信服务与管理、光通信技术和物联网工程技术。

2 电子信息大类专业招生人数分析

以2015年招生数据分析,通过网络爬虫搜集招生数据,全国共有31个省市1972所学校招收相关专业,总共招生计划是680488人,其中本科学校984所,招生计划428834人,占63%,高职(专)学校988所,招生计划251654,占37%。招生计划学校数量前10的省市依次是江苏、广东、山东、湖北、河南、河北、安徽、湖南、江西和浙江。招生计划人数前10的省市依次是广东、江苏、山东、湖北、河南、四川、河北、安徽、湖南和陕西。招生计划本科人数前10的省市依次是山东、江苏、广东、河南、湖北、四川、陕西、河北、辽宁和江西。招生计划高职(专)招收人数前10的省市依次是广东、江苏、湖北、山东、河南、河北、安徽、湖南、四川和浙江。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中分布在沿海、沿江和中西部一些产业基础比较好的地区,区域化特征十分明显。把全国划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珠江三角洲(广东),长江三角洲(上海、浙江、江苏),渤海地区(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中西部地区(重庆、陕西、四川、湖北、湖南)和其它区域。其招生人数比例如下,珠江三角洲占8%,长江三角洲占23%,环渤海地区占21%,中西部地区23%,其它35%。

3 结语

十三五”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社会信息化将深入发展,这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大发展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可以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在“十三五”时期将迈向更大的舞台,既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也面临新一轮产业升级及市场竞争的严峻挑战。而电子信息大类人才成为了促进该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及时掌握人才分布和结构分布将推进产业合理化发展,同时也为广大高考学生提供该专业大类报考的依据。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现代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TN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04-0000-01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也是电子信息技术主导的时代,作为一门借助计算机来进行信息控制与处理的综合性学科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传统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工程在时代的发展中弊端逐渐显现,严重制约了技术的升级与社会的进步。加大推动新时期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科技比例是实现电子信息技术彻底变革的关键突破口。

一、电子信息工程的科学界定

作为新兴的电子科技,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信息化程度高,在计算机技术的辅助下开展电子信息业务的综合性学科,研究内容比较广泛,涉及到信息数据的获取,数据的采集与分析,信息的管理与运营等等,是新时期电子信息与科技融合的产物。

二、电子信息工程的特点分析

电子信息技术主要服务于数据的采集与程序的管理、研发,是对信息体系与电子技术的优质开发与维护。目前,在电子信息工程的助推下,衍生了其他的电子信息业务,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大力支持电子信息工程的开发与应用。

三、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现代化的分析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研发与应用充满着紧迫与必要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除了经济上的竞争外,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更将竞争的重点放在了科技的竞争上,加上各国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重视,可以说电子信息工程竞争成为国力竞争的重头戏。此外,国内企业的发展更加注重电子信息工程的研究与开发,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型人才成为国家人才培养与劳务培训的重点。科技的迅猛发展,对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来是挑战更是机遇。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十分广泛,首先应用于电子信息通讯行业,在以往的通讯业务中往往存在信号不稳定,信号质量不高的现象,但是现代化技术下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更多的是通过卫星与雷达进行信息传输与数据的获取,信息交流的速度与质量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与改善。其次,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电子商务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电子商务从产生到成熟仅仅用了几年的时间就一定意义上代替了部分传统商务业务,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空间就更加广阔,而现代化技术下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出现就为这种预想提供了可行性基础。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还将作用于国家的军事发展,在航海与航空中发挥着重要的统领与指挥作用。军用数据的获取,国际机密信息的安全传递都离不开现代化技术条件下的电子工程信息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现代化技术的支持下在社会上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现代化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中的应用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前的就业压力,现代化技术应用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就催生了对高科技人才的需要,更多的人从事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衍生行业,带来了比较客观的社会与经济效益。现代化技术应用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也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变革与产业模式的优化,企业的发展更加光明与规范,这都是现代化技术作用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带来的明显效益与成果。

四、现代化技术应用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措施分析

(一)政府加强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重视与扶持

任何产业的蓬勃发展单靠民间的力量是很难成气候的,这就需要政府的宏观扶持与调控。首先,作为政府要对现代化条件下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高度重视,一方面要加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资金投入,民间集资是有限的,政府做好融资带头作用,拓宽融资渠道,扩宽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空间。除了在经济上资助,在政策上也要适当倾斜,颁布相应的法律条文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现代化发展给予充分的理解与包容。国家还要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上下功夫,为该技术的现代化发展储备优质的人才。

(二)加大科技投入,创新赢得发展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需要科技的注入,增强创新的活力。我们在发展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时注重研发与需求的结合,以需求为引导,把企业作为发展的主体,要加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数字化与智能化成分,寻找创新突破点,对电子商务、通讯技术培育其新的产业增长点,现代化条件下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最突出的就是要做到科技投入与创新转变。

(三)加强企业技术变革,增强产权意识

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定的份额,必然要有自主产权意识,对投资结构进行优化,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关键性技术进行自主研发。加强企业之间的创新联盟,可以建构高校的产业研发基地,在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后增强自身的产权保护意识,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科技成果,对那些盗取别人科技成果与自主知识产权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制裁。

(四)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现代化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良好的产业与技术发展环境是实现技术突破与产业创新的大前提。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现代化发展也需要稳定的健康的发展前提。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标准化的、高强度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发展平台,即使在大量威胁因素的客观存在下,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也能不受干扰,实现稳定性的向前发展。

五、结束语

随着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凭借着其固有的强大优势在短时间内实现了“风暴式”的发展。加快实现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现代化发展,对于企业与国家都有着前瞻性的意义。只有加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研发,企业才能突破原有的产业发展结构,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只有加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扶持,国家才能在国际性的竞争中实现自主品牌的构建。

参考文献:

[1]符永贵.浅析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J].东方企业文化,2013(16).

第8篇

【关键字】 电子信息 科学技术 发展

一、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现状

就目前的发展来看,由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其应用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在不同行业中,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已从过去的发展方向转变到金融行业中,甚至蔓延到其他领域。就金融行业的发展来看,很多纸币开始转变成电子货币的交易形式,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已不是某个国家的问题,是全球性的,对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有推动作用。

二、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

1、信息通信网络领域的应用。在信息网络通信领域里,电子信息技术一般是通过信息网络里的数据进行传递,然后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来设计数据传递终端设备。信息W络通信领域的作用是促进信息的传递,信息网络一般需要通过网络来进行支持。操作和运行的时候,通讯网络里很多都是借助电子设备来对信息进行一定的传递。

2、“互联网+”领域的应用。如今的社会,网络已经普及,不管是工作和学习,都需要利用网络。如果没有网络,社会的发展将会非常滞后。当前这个“互联网+”的时代,也属于互联网 + 各行各业的布局。也就是说,不管哪个行业和领域,都必须要以互联网为依托,借助电子设备和相关的技术,来实现行业的进步和发展。可以这样说,“互联网 +”的现状使得传统行业的限制得到了突破,也使得更多的行业和领域都得到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也因此,其对于行业的保护是非常有利的。

3、医疗电子设备领域的应用。近年来,医疗行业的发展有显著的提升,关键在于采用了电子信息科学这一高新技术,这个技术无论是对治疗、管理上都有很大作用;首先在治疗上,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不仅可以勘察手术进展情况,还可以记录全过程,还有很多相关方面的医疗设备都采用了电子信息技术;在管理层面上,电子信息技术也在医院广泛使用,很多医院都开设了电子病例.便于储存。

4、汽车电子领域的应用。在其他领域当中,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都是为了对信息进行搜集和处理。但是在汽车电子领域当中,其最重要的技术是借助电子信息技术来对汽车的发电机来实施智能化的控制和操作。汽车电子信息系统里有很多的网络传感结构,比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所有的网络传感器都需要借助发动机的电子控制单元提供发动机相应的数据,再借助一定的处理来获得相应的结果。此外,还有中央喷射器等一系列的部件,其可以完成不同的指令。这就是汽车领域里的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其促使汽车变得更加先进、智能。

三、电子科技在未来的发展

1、光电技术将成为发展重点。随着光电子学和电子学的技术提升,光电子技术开始成为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主力,就未来的发展模式看来,3D 技术将会成为电子信息技术应用显示领域的主要方式,随着 3D技术的综合性运用,其对软性显示器等类型设备的设计和出现起到促进作用,3D 技术的出现能显著提升人们的工作效率。近年来,LED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该技术的有效运用关系到了电子信息技术的领域创新,也实现了低碳环保设计的理念,由此可见,LED 技术显著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体验,给人们带来更多新鲜体验,发展前景必定是光明的。

2、网络信息技术更发达。互联网与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关系十分密切,他们不但彼此相互依存,而且还彼此促进对方的发展,现阶段,我国互联网的运用范围正不断扩大,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实现互联网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国际之间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交流的范围,加深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交流的深度,打破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交流在地域条件方面的限制; 除此之外,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实现网络化,在网络中就可以进行资金与技术的优化配置,降低了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交易成本; 总而言之,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发展网络化是我国在面临互联网时代的必然发展趋势,我国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人员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对会联网体系进行构建以及健全,使互联网与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之间推动作用更强。

3、通信技术不断壮大。通信技术的出现也是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成果,通信技术将会是电子信息工程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就通信技术全面发展的当下来看,通信技术中包含了诸多的卫星通信传播技术、数字化无线技术和有限技术的综合运用,最出名且发展良好的一个案例是中国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当前人类社会已经离不开通信设备的支撑,因此深入研究和分析通信技术将会一直延续。

结语:综上所述,为了使我国的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得到更好的发展,我国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人员应该顺应世界未来的发展趋势,努力创新,勇敢面对并克服电子信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

参 考 文 献

[1]郗旺达.电子信息技术及其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03):126.

第9篇

【关键词】电子课本;电子书包;信息技术学科

【中图分类号】G436 【文献标示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3)01-0047-04

目前全国许多地区都在积极探索电子书包的应用,上海虹口区的基础教育电子书包计划、广东佛山南海区的智能课堂等项目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英特尔、联想、戴尔等信息技术公司也在全国各地进行了一系列电子书包应用的实践和探索,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保加利亚等国家的电子书包探索研究也正如火如荼。电子书包推进的关键之一就是电子课本的建设,如果各学科的电子课本没有建设好,电子书包在课堂中的应用就无法常态化,所谓的电子书包推进只能作为一种探索与试验,无法真正意义上全面推进。因此,电子课本的建设是一个亟需研究的问题。信息技术学科也在积极开展电子书包的应用,本文围绕该学科电子课本的建设展开论述。

电子书包与电子课本

电子书包实际上构建了一种数字化的学习环境,由“学习内容”、“移动终端”和“服务平台”三部分构成。基于这种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开展教学和学习活动。其中“学习内容”指优质的数字化教学与学习资源,具体包括电子课本、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学习读物、多媒体素材、作业等。其中电子课本最为重要,它是电子书包顺利推进的关键。

黎加厚教授指出,推进电子书包应用的第一步就是,将学生要看的书变成“电子书”。但目前已有的电子课本多是“纸质课本的翻版”,并不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那么,什么是真正意义的电子课本呢?电子课本应该是以现行的课程标准为内容依据,以先进的教学原理为理论基础,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深度挖掘和加工,以科学直观的视、音、图、文等多媒体形式实现学习内容的数字化和交互功能的智能化,多角度、多维度地呈现学习内容,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及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支持。

电子课本设计的总体思路

电子课本的设计应该以先进的教学原理为理论基础,以课程标准为内容依据,采用合适的信息技术手段,把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进行有机整合,最终以视、音、图、文等形式电子化地呈现出来,方便学生自主学习,方便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即电子课本不仅实现了“教学内容”的结构化编排,更应该是体现课程“教学活动过程”的物化载体。

1.电子课本设计的理论基础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信息技术学科要着重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主要包括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让学生了解信息化社会中的行为规范等。其中,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提高信息素养的关键能力。首要教学原理强调“面向完整任务、聚焦解决问题”,与这一关键能力十分吻合,因此,我们选择首要教学原理作为信息技术学科电子课本建设的理论基础。

首要教学原理又称为五星教学模式,是由美国教学设计专家梅里尔教授于2002年首先提出的,具体包括五项基本原则。

(1)当教学内容在联系现实世界问题的情境中加以呈现且学生介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时,才能够促进学习;

(2)当教学中激活了学生原有相关经验时,才能够促进学习;

(3)当教学展示论证了要学习的东西,而非仅仅告知学生相关的信息时,才能够促进学习;

(4)当教学中要求学生尝试运用刚理解的知识或技能解决问题时,才能够促进学习;

(5)当教学中学生受到鼓励将新知识技能融会贯通或迁移到日常生活中去时,才能够促进学习。

根据首要教学原理,电子课本设计应该围绕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展开,在讲述信息技术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设计合理的主题活动,使学生面向任务,聚焦问题的解决。学生使用电子课本进行学习的过程具体体现为:通过构建知识点的逻辑结构图以及分析完成任务所需的已有信息技术相关经验来激活原有认知;通过展示作品样例的制作过程以及提供系列相关“帮助”来展示论证新的信息技术相关知识与技能;通过进行适当的小练习以及开展自主实践活动,尝试应用新学习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解决新的问题;通过作品交流与展示以及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反思、质疑、辨析,来促进新学习知识的融会贯通。

2.电子课本的技术特性

电子课本一般以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为载体,平板电脑强大的多媒体呈现及人机交互功能,使得电子课本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上有着纸质课本无法比拟的优势,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多媒体呈现、多种形式的人机交互、多个教学内容的关联。在保证教学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增强课本的阅读性。

多媒体性。电子课本不应该只是传统课本的数字化翻版,而是应该突破纸质课本只有静态文字或图片的限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多样化的呈现手段,采取文字、图片、音视频、动画、虚拟现实相结合的方式,多维度、多层次地动态呈现学习内容,加强学习内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交互性。交互性是电子课本最突出的特征,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将电子课本的某些知识用人机互动的形式予以呈现,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电子课本目前主要以平板电脑为载体,平板电脑的多点触控屏幕技术革新了传统电脑的操作方式,给用户带来了全新的操作体验,用户的手指在屏幕上跳跃、滑动,便完成了对电脑的操作。平板电脑还可以通过声音输入或者视频输入实现人机交互。因此,电子课本应该充分设计交互功能,让学生通过交互更好地体验相关内容,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关联性。传统课本的知识和信息基本是按线性结构来排列的,而电子课本可以全面实现教学内容和素材的超链接,因此,各个教学内容都可以通过设计学习目标、过程、评价及资源等链接,按照网状结构组织学习内容。这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便于学生自主选择,进行个性化的学习,适合目前倡导的探究性学习。

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电子课本的内容设计与开发

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多采用项目式主题活动的形式编写,以完成具体任务为主线,将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隐含在任务解决过程中。这种体例设计虽然能让学生在任务中应用技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忽视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学生难以提炼信息技术知识点,难以掌握学科知识体系,更难以形成知识基础。

电子课本呈现出来的结果应该是“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即电子课本不仅应该完成教学内容的结构化编排,更应该作为课程教与学活动过程的物化载体;不仅应该包含学科的相关知识,还应该将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教学策略嵌入其中;不仅应该考虑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应该考虑帮助学生提炼学科的知识体系。因此,电子课本一方面应该根据各个学段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信息技术相关的知识点进行系统、科学的阐述,另一方面应该设计各种主题活动,将知识与技能融入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完整任务中。从体例上来说,设计电子课本可以将信息技术每一个模块的学习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信息技术相关知识与技能的系统阐述,第二部分是主题活动的设计。

1.信息技术相关知识与技能

这部分应尽量设计交互软件、序列图、动画、文字、图片等多媒体形式,系统呈现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使用动画来呈现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和原理。信息技术的某些知识和原理是比较复杂深奥的,如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因特网和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难以用比较简短的话语深入浅出地讲解清楚,但学生需要对这些知识进行简单了解。我们可借鉴国外电子书“Ourchoice”中以交互动画形式呈现风能发电原理的方法,将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利用动画或交互动画的形式呈现出来,便于学生感知和理解。

通过视频来演示信息技术相关操作。信息技术学科涉及许多技能的操作,在撰写课本时相关技能的表述是比较烦琐的。纸质课本一般通过操作界面截图加上文字标注和文字说明的形式来表达,占据课本比较大的篇幅,学生看起来也比较困难。在电子课本中如果使用视频,操作步骤会更加清晰,操作过程会更加详细。

设计游戏来巩固信息技术相关技能。除了特定的信息技术技能外,一款较好的教学游戏还可以锻炼学生的任务分析能力和系统规划能力、允许学生进行不同角色体验、开展实验等,还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反馈。学完新知识之后,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再通过生动活泼的游戏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操练所学的技能,在锻炼学生信息技术技能的同时,还能提示学生这些知识和技能适用的场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枯燥无味的练习变得趣味十足,引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2.主题活动

按照首要教学原理的理论,主题活动可分成“活动情境和任务”、“活动和任务分析”、“方法与步骤”、“总结与点拨”四个组成部分来设计。

活动情境和任务。德国一位学者对情境有过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是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对于知识,犹如汤对于盐。盐需要融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融入情境中,才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掌握。因此,信息技术学科电子课本的主题活动应该设计与活动相关的情境,在情境中明确具体运用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需要完成的任务。运用计算机和多媒体工具将学习内容以多媒体、超文本、动画等形式和友好互动的界面创设“虚拟化场景”,或者利用视频技术呈现“现实情境”,甚至利用“增强性虚拟现实”技术来创设虚实结合的活动情境,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快地理解任务。

活动和任务分析。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其中对学生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重要内容。体现在教材中,对任务或者问题的分析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而这往往是目前信息技术教材比较欠缺的,导致教师在使用教材设计教学时也往往忽略组织学生对任务进行分析。

在电子课本的设计中,要充分发挥电子课本移动终端载体的特点,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能直接在电子课本中对有关任务进行书面的讨论与交流。活动分析应该主要围绕完成活动任务的思路来设计,可以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同时通过“流程图”来呈现完成活动的思路。此外,还要分析活动涉及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可以设计活动涉及的知识与技能的逻辑结构图,新的知识与技能、学过的知识与技能用不同的字体和颜色分别表示。另外,如果活动的任务是需要制作作品的,那么在电子课本中可以呈现作品的样张,通过交互的形式让学生针对活动的成果(样张)进行交互,具体表现为手指触摸到样张的内容,会突出显示或通过其他效果显示,并罗列出完成该内容需用到的知识与技能。

方法与步骤。方法与步骤环节应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样张制作过程的主要步骤,即样张制作过程的展示。以主要几块内容的完成过程演示,不涉及具体细节的操作,通过“声音+动画演示(或操作录屏)+文字显示”的形式,其中文字主要采取粗线条形式,提纲挈领地表示完成完整样张需要的主要内容与步骤。二是样张制作过程的互动演示,可以通过交互的形式让学生学习活动成果(样张)的制作过程,如手指触摸点击各块内容,可弹出视频或其他交互内容,介绍样张的操作过程,即类似提供系列相关的“帮助”(提供具体细节技能的操作帮助)。

总结与点拨。“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描龙描凤,重在点睛。”总结与点拨也是电子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总结,学生巩固所学,将所学知识形成一定的体系和框架。通过点拨,可以促进学生对信息技术相关知识与技能的迁移应用,拓展学生视野,激起学生不断学习的欲望。在电子课本中,总结与点拨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对任务完成过程或问题解决过程进行总结,尤其对在任务完成过程中信息和信息技术所起的作用进行点拨。可以采用思维导图或简单图示的形式进行,这对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非常必要的。二是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总结与点拨。用简单的文字、图片或动画对主题活动中所涉及的信息技术知识和原理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总结,用文字或图片序列的形式对所学的技能进行提纲挈领的总结和点拨,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三是对知识和技能的迁移性应用和拓展性学习的点拨。即除了解决本活动中所涉及的任务外,所学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应用于哪些情境、解决哪些问题以及学生还可以在课外自己去探索和学习哪些相关的知识与技能。

电子书包的教育应用是当前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各个学科电子课本的建设也成为电子书包进课堂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对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电子课本的建设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该学科电子课本建设的总体思路及体例,即基于一定的教学理论(如首要教学原理),按照课程标准(如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标准),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如增强现实技术、数字化游戏技术、视频技术等),来呈现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主题学习活动)。关于电子课本中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点的选择、主题活动的设计、技术实现形式以及课堂应用形式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作者单位:上海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

参考文献

Merrill,M.D.Firstprinciplesofinstruction[J].EducationalTechnologyResearchandDevelopment,2002,50(3),43-59.

肖焕之.信息技术教材离经典有多远[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1,(9):87-88.

吴永和,祝智庭等.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技术标准体系框架的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2,(3).

胡卫星,张婷.电子书包的系统构建与教学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1,12.

顾小清,傅伟等.连接阅读与学习:电子课本的信息模型设计[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2,3.

第10篇

全国各高校在贵州2014年军校生招生计划汇总

2014年高考,29所军队院校将招收青年学生近1.5万名,60所签约高校将招收国防生5000余名,武警院校和12所签约高校将招收青年学生和国防生3800名。

以下为2014年高考各高校在贵州的军校生招生计划:

院校名称 专业名称 专业类别 培养目标 文理科类 性别 招生计划数 第二军医大学 公共事业管理 非指 医药卫生事业管理干部 理科 男 1 第二军医大学 临床医学 非指 高级临床医师 理科 男 1 第二军医大学 临床医学 非指 海军临床医师 理科 男 4 第二军医大学 临床医学 非指 临床医疗通科医师 理科 男 21 第二军医大学 临床医学 非指 临床医疗通科医师 理科 女 1 第二军医大学 临床医学 非指 海军临床医师 理科 女 1 第二军医大学 临床医学 非指 高级临床医师 理科 女 1 第二军医大学 药学 非指 药剂师 理科 男 1 第二军医大学 中医学 非指 高级临床中医医师 理科 男 1 第二军医大学 中医学 非指 临床中医医师 理科 女 1 第二炮兵工程大学 测控工程 指挥 导弹测控工程干部 理科 男 3 第二炮兵工程大学 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 非指 二炮导弹部队阵地管理工程技术干部 理科 男 1 第二炮兵工程大学 电子工程 非指 导弹弹头控制技术干部 理科 男 1 第二炮兵工程大学 飞行器系统与工程 非指 导弹总体技术干部 理科 男 1 第二炮兵工程大学 核技术与安全 非指 核装检防护及核安全技术干部 理科 男 2 第二炮兵工程大学 火力指挥与控制工程 非指 导弹弹道与火力运用干部 理科 男 1 第二炮兵工程大学 军队指挥类 指挥 通信初级指挥军官(合训) 理科 男 4 第二炮兵工程大学 军队指挥类 指挥 二炮导弹初级指挥军官(合训) 理科 男 5 第二炮兵工程大学 军队指挥类 指挥 警卫勤务指挥初级指挥军官(合训) 理科 男 1 第二炮兵工程大学 武器发射工程 指挥 导弹发射工程干部 理科 男 1 第二炮兵工程大学 指挥信息系统工程 非指 指挥自动化技术干部 理科 男 1 第三军医大学 临床医学 非指 高原临床医师 理科 男 2 第三军医大学 临床医学 非指 战创伤、颌面外科等野战外科医师 理科 男 1 第三军医大学 临床医学 非指 临床医疗通科医师 理科 男 24 第三军医大学 生物技术 非指 生物技术干部 理科 男 1 第三军医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非指 临床诊疗和医疗仪器维修与计量工程技术干部 理科 男 1 第三军医大学 药学 非指 药剂师 理科 男 1 第三军医大学 医学检验技术 非指 临床检验医师 理科 男 1 第三军医大学 医学心理学 非指 心理医师 理科 男 1 第三军医大学 预防医学 非指 防疫医师 理科 男 1 电子工程学院 电子对抗指挥与工程 指挥 通信对抗指挥干部 理科 男 5 电子工程学院 电子对抗指挥与工程 指挥 雷达对抗指挥干部 理科 男 1 电子工程学院 电子对抗指挥与工程 指挥 电子对抗无人机指挥干部 理科 男 1 电子工程学院 电子对抗指挥与工程 指挥 电子对抗信息系统工程指挥干部 理科 男 1 电子工程学院 军事情报 指挥 信息对抗情报分析指挥技术干部 理科 男 1 电子工程学院 军用光电工程 非指 光电对抗指挥技术干部 理科 男 1 电子工程学院 空间工程 非指 航天电子对抗、导航对抗技术干部 理科 男 1 电子工程学院 信息工程 非指 数据链对抗指挥技术干部 理科 男 2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电子工程 非指 电子、雷达技术教学科研干部、微波、脉冲试验技术干部 理科 男 1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仿真工程 非指 装备仿真、作战仿真技术干部 理科 女 1 院校名称 专业名称 专业类别 培养目标 文理科类 性别 招生计划数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飞行器系统与工程 非指 航天测发、飞行器装备试验、导弹技术干部 理科 男 1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飞行器系统与工程 非指 航天测发、飞行器装备试验、导弹技术干部 理科 女 1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管理工程 非指 管理学技术干部 理科 男 1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机械工程 非指 机械技术干部、兵器试验技术干部 理科 男 1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非指 计算机技术干部 理科 男 1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军队指挥类 指挥 步兵初级指挥军官(合训) 理科 男 17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军队指挥类 指挥 防空兵初级指挥军官(合训) 理科 男 1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军队指挥类 指挥 工程兵初级指挥军官(合训) 理科 男 8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军队指挥类 指挥 警卫勤务指挥初级指挥军官(合训) 理科 男 1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军队指挥类 指挥 炮兵初级指挥军官(合训) 理科 男 7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军队指挥类 指挥 通信初级指挥军官(合训) 理科 男 6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军用光电工程 非指 光学仪器、光学测量技术干部、光电装备、激光武器科研技术干部 理科 男 1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软件工程 非指 软件技术、网络对抗技术干部 理科 男 1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系统工程 非指 系统工程、军事运筹技术干部、装备科研论证、装备发展论证技术干部 理科 男 1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信息工程 非指 通信技术、指控系统技术干部 理科 男 1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应用物理学 非指 物理教学科研干部、装备试验计量技术干部 理科 男 1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指挥信息系统工程 非指 指挥自动化技术干部 理科 男 1 海军工程大学 兵器工程 指挥 舰艇军械指挥干部 理科 男 1 海军工程大学 导航工程 非指 航海仪器技术干部 理科 男 1 海军工程大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非指 舰艇、潜艇电力、通信电源指挥技术干部 理科 男 1 海军工程大学 电子对抗指挥与工程 指挥 雷达对抗指挥干部 理科 男 1 海军工程大学 电子对抗指挥与工程 指挥 通信、数据链对抗指挥干部 理科 男 1 海军工程大学 管理工程 指挥 军港管理助理员、技术干部 理科 男 1 海军工程大学 火力指挥与控制工程 指挥 舰船武器系统指挥干部 理科 男 1 海军工程大学 舰船动力工程 非指 舰船动力机械维修技术干部 理科 男 1 海军工程大学 军队指挥类 指挥 通信初级指挥军官(合训) 理科 男 3 海军工程大学 军队指挥类 指挥 海军潜艇初级指挥军官(合训) 理科 男 2 海军工程大学 军需勤务指挥 指挥 舰艇军需干部 理科 男 1 海军工程大学 军用水声工程 指挥 舰艇声纳维修指挥技术干部 理科 男 1 海军工程大学 通信工程 非指 通信技术干部 理科 男 1 海军工程大学 战勤指挥 指挥 战勤参谋 理科 男 1 海军工程大学 装备经济管理 指挥 装备经济管理干部 理科 男 1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兵器工程 非指 航空军械、弹药指挥技术干部 理科 男 1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测控工程 非指 导弹发射工程干部 理科 男 1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导弹工程 非指 导弹技术干部 理科 男 1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非指 航空电气技术干部 理科 男 2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飞行器动力工程 非指 飞行器动力技术干部 理科 男 1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飞行器系统与工程 非指 飞行器系统与工程专业技术干部 理科 男 1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 非指 航空机械技术干部 理科 男 1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军队指挥类 指挥 海军初级指挥军官(合训) 理科 男 2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军队指挥类 指挥 海军潜艇初级指挥军官(合训) 理科 男 1 院校名称 专业名称 专业类别 培养目标 文理科类 性别 招生计划数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军队指挥类 指挥 岸防初级指挥军官(合训) 理科 男 1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军队指挥类 指挥 飞行保障初级指挥军官(合训) 理科 男 1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军队指挥类 指挥 航空保障初级指挥军官(合训) 理科 男 2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 非指 航空通信指挥技术干部 理科 男 1 后勤工程学院 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 非指 基建营房工程技术干部 理科 男 1 后勤工程学院 管理工程 非指 基建营房工程技术干部 理科 男 1 后勤工程学院 管理工程 指挥 油料助理员 理科 男 2 后勤工程学院 国防建筑学 非指 基建营房工程技术干部 理科 男 1 后勤工程学院 环境工程 非指 基建营房工程技术干部 理科 男 1 后勤工程学院 军队指挥类 指挥 警卫勤务指挥初级指挥军官(合训) 理科 男 2 后勤工程学院 军事物流 非指 仓储干部 理科 男 2 后勤工程学院 军用油品工程 指挥 油料助理员 理科 男 1 后勤工程学院 通风空调与给排水工程 非指 基建营房工程技术干部 理科 男 1 后勤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 非指 基建营房工程技术干部 理科 男 1 后勤工程学院 油料储运工程 指挥 油料储运指挥干部 理科 男 3 后勤工程学院 油料管线指挥 指挥 输油管线指挥技术干部 理科 男 1 后勤工程学院 指挥信息系统工程 非指 后勤信息化管理技术干部 理科 男 1 军事交通学院 车辆运用工程 指挥 车辆装备保障指挥干部 理科 男 1 军事交通学院 管理工程 指挥 车辆器材助理员 理科 男 1 军事交通学院 军事交通指挥与工程 指挥 公路运输助理员 理科 男 1 军事交通学院 军事交通指挥与工程 指挥 航空运输助理员 理科 男 1 军事交通学院 军事交通指挥与工程 指挥 铁路运输指挥干部 理科 男 1 军事交通学院 军事交通指挥与工程 指挥 水路运输助理员 理科 男 1 军事交通学院 军事物流 非指 后勤部(分)队军交运输助理员 理科 男 2 军事交通学院 军事装卸工程 非指 后勤部(分)队装卸装备技术干部 理科 男 1 军事交通学院 汽车指挥 指挥 汽车指挥干部 理科 男 12 军事交通学院 装备保障指挥 指挥 车辆维修指挥技术干部 理科 男 3 空军预警学院 电子对抗指挥与工程 指挥 电子对抗无人机指挥技术干部 理科 男 1 空军预警学院 电子对抗指挥与工程 指挥 雷达对抗指挥干部 理科 男 2 空军预警学院 雷达工程 非指 空、海军雷达工程技术干部 理科 男 3 空军预警学院 预警探测指挥 指挥 空、海军警戒雷达情报指挥干部 理科 男 4 理工大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全国人防电力工程及自动化技术工程师 理科 ? 1 理工大学 给排水与采暖通风工程 全国人防通风空调与给排水工程师 理科 ? 1 理工大学 环境工程 非指 空间天气保障技术干部 理科 男 1 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 非指 工程机械干部 理科 男 1 理工大学 建筑学 ? 全国人防工程建筑设计工程师 理科 ? 1 理工大学 军队指挥类 指挥 炮兵初级指挥军官(合训) 理科 男 1 理工大学 军队指挥类 指挥 通信初级指挥军官(合训) 理科 男 12 理工大学 军队指挥类 指挥 防空兵初级指挥军官(合训) 理科 男 1 理工大学 军队指挥类 指挥 工程兵初级指挥军官(合训) 理科 男 18 理工大学 军事气象学 非指 气象预报技术干部 理科 男 3 院校名称 专业名称 专业类别 培养目标 文理科类 性别 招生计划数 理工大学 雷达工程 非指 气象雷达工程技术干部 理科 男 1 理工大学 探测工程 非指 探测工程技术干部 理科 男 1 理工大学 通风空调与给排水工程 非指 国防工程维护技术干部 理科 男 1 理工大学 通信工程 非指 通信工程技术干部 理科 男 2 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 ? 全国人防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工程师 理科 ? 1 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 非指 国防工程建筑技术干部 理科 男 1 理工大学 网络工程 ? 全国人防指挥自动化技术工程师 理科 ? 1 理工大学 网络工程 非指 网络工程技术干部 理科 男 2 理工大学 伪装工程 非指 伪装技术干部 理科 男 1 理工大学 指挥信息系统工程 非指 指挥自动化技术干部 理科 男 1 陆军军官学院 军队指挥类 指挥 步兵初级指挥军官(合训) 理科 男 4 陆军军官学院 军队指挥类 指挥 炮兵初级指挥军官(合训) 理科 男 19 陆军军官学院 军队指挥类 指挥 防空兵初级指挥军官(合训) 理科 男 12 陆军军官学院 军队指挥类 指挥 装甲兵初级指挥军官(合训) 理科 男 7 陆军军官学院 炮兵指挥 指挥 远程火箭炮指挥干部 理科 男 1 陆军军官学院 无人机运用工程 指挥 无人机指挥干部 理科 男 2 武警工程大学 通信工程 非指 武警部队通信工程技术干部 理科 男 1 武警工程大学 武警指挥类 指挥 武警部队炮兵初级指挥警官(合训) 理科 男 2 武警工程大学 武警指挥类 指挥 武警部队工程兵初级指挥警官(合训) 理科 男 2 武警工程大学 武警指挥类 指挥 武警部队防化兵初级指挥警官(合训) 理科 男 2 武警工程大学 武警指挥类 指挥 武警部队装甲兵初级指挥警官(合训) 理科 男 1 武警后勤学院 管理工程(营房) 非指 武警部队营房助理员和工程技术干部 理科 男 1 武警后勤学院 军队财务管理 非指 武警部队财务管理干部 理科 男 1 武警后勤学院 临床医学 非指 武警部队救援医师 理科 男 2 武警后勤学院 医学检验技术 非指 武警部队医学检验技师 理科 男 1 武警后勤学院 医学检验技术 非指 武警部队医学检验技师 理科 女 1 武警警官学院 武警指挥类 指挥 武警部队初级指挥警官(合训) 理科 男 44 武警警官学院 武警指挥类 指挥 武警部队初级指挥警官(合训) 文科 男 5 武警警官学院 武警指挥类 指挥 武警机动师部队初级指挥警官(合训) 理科 男 10 武警警官学院 武警指挥类 指挥 武警机动师部队初级指挥警官(合训) 文科 男 2 武警警官学院 武警指挥类 指挥 武警黄金、森林、水电、交通部队初级指挥警官(合训) 理科 男 8 信息工程大学 测控技术与仪器 非指 测控技术与仪器维修技术干部 理科 男 1 信息工程大学 测量工程 非指 测量工程技术干部 理科 男 1 院校名称 专业名称 专业类别 培养目标 文理科类 性别 招生计划数 信息工程大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非指 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技术干部 理科 男 1 信息工程大学 电子工程 非指 密码装备参谋 理科 男 1 信息工程大学 电子工程 非指 安全专用芯片设计技术干部 理科 男 1 信息工程大学 管理工程 指挥 信息安全管理参谋 理科 男 3 信息工程大学 军队指挥类 指挥 炮兵初级指挥军官(合训) 理科 男 3 信息工程大学 军队指挥类 指挥 步兵初级指挥军官(合训) 理科 男 7 信息工程大学 密码学 非指 密码理论研究干部 理科 男 2 信息工程大学 通信工程 非指 通信装备技术干部 理科 男 1 信息工程大学 网络工程 非指 网络攻防技术干部 理科 男 1 信息工程大学 网络工程 非指 网络攻防技术干部 理科 女 1 信息工程大学 信息安全 非指 密码研究技术干部 理科 男 2 信息工程大学 信息安全 指挥 信息系统安全运维参谋 理科 男 4 信息工程大学 信息工程 非指 信号分析与处理工程技术干部 理科 男 2 信息工程大学 信息工程 非指 信号分析与处理工程技术干部 理科 女 1 信息工程大学 信息工程 指挥 信息防护作战参谋 理科 男 1 信息工程大学 遥感科学与技术 非指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干部 理科 男 1 信息工程大学 侦测工程 非指 侦收测向工程技术干部 理科 男 1 信息工程大学 作战环境工程 非指 作战环境工程技术干部 理科 男 1 艺术学院 绘画 非指 美术文艺人员 ? 8 艺术学院 军乐 非指 军乐表演文艺人员 ? 20 艺术学院 舞蹈学 非指 舞蹈表演、编创文艺人员 16 艺术学院 戏剧影视表演 非指 戏剧影视表演文艺人员 12 艺术学院 戏剧影视文学 非指 文学创作文艺人员 ? 8 艺术学院 音乐学 非指 音乐表演文艺人员 ? 16

第11篇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化;现代化技术;完善;策略

现代化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电子信息工程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促进了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依然要大力发展科技,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因此,加强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不仅促进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

1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的应用范围

把现代化技术有效地应用于电子信息工程当中,有利于电子信息工程中信息的处理与运用。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主要运用于以下几个领域。在日常生活领域中,随着大众对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强,更多的日常生活设备需要应用现代化技术,有利于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把电子信息工程中的现代化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促进了日常生活设备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在工程造价管理领域中,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以互联网技术为载体,以提高网络整体的运行效率。把现代化技术应用于电子信息工程的运作过程中,合理计算所需的物质消耗,对大数据进行系统性的分析,能够有效地促进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进而保证了工程造价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在公路领域中,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则体现在对高等级公路信息数据系统结构的处理中,并以大数据为分析依据。不同的工作人员,需要对电子信息工程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合理性的分析。此外,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也体现在农业、教育等领域方面。通过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在各领域上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发展,实现了现代化技术的有效使用。

2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的完善

首先,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应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工作的完善。现代社会,各部门的工作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完善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需要完善产品和服务。提供更为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有利于现代产品及服务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现代企业的发展与完善。此外,完善产品和服务创新工作,为现代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发展动力,进而加快了整个社会现代化的步伐。其次,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有利于扩展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空间,把发展触角延伸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以促进我国现阶段整个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与完善。通过拓宽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空间,促进了各个领域的现代化变革,这不仅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拓宽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空间,有利于电子信息工程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完善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我国现代化的发展步伐。

3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的发展策略

我国现代化步伐的加快,要求科学技术不断创新与发展。步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在各方面取得了较为快速的发展与进步,这与电子信息工程的不断创新密切相关。完善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我国现代化的发展步伐。提供更为高效的发展策略,有利于创新现代产品及其服务,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现代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首先,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的发展,需要国家加大相应的政策支持。任何一项技术的发展与完善,都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国家予以相应的政策支持。国家制定相应的政策,明确了电子信息工程各部门的责任和应承担的义务,且保证了电子信息工程的有效性运转。利用相关政策,把现代化技术有效地应用于电子信息工程的运作当中,推动电子信息工程的合理运行,在促进电子信息工程水平提升的基础上,保证了进电子信息工程和效率。通过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为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技术基础,以更为先进的技术设备,促进了整个信息产业的发展。其次,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的发展,需要优化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环境。优化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环境,需要以科学技术人员的培养为基础。

针对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把计算机技术有效地应用于电子信息工程当中,有利于电子信息工程中信息的处理与运用。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人员的参与。优化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环境,培养出更为专业的信息性人才,既为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专业化人才,也促进了电子信息产业的高效运作。最后,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的发展,需要制定更高的企业标准。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需要企业制定出更高的标准,以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企业制定更高标准的主要内容集中于创新企业文化,提高服务的质量与水准,以提供更为优化的产品服务。随着大众对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强,制定出更高的企业标准,有利于电子信息工程的不断完善。通过制定更高的企业标准,完善产品和服务创新工作,为现代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发展动力,进而推动了整个社会现代化的发展与变革。

4结束语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依然要大力发展科技,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进一步完善科学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为现代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电子信息工程等现代化技术的改革与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我国的现代化发展。加强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不仅促进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李国林.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探讨[J].硅谷,2012,04:140.

[2]魏安琪.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分析[J].科技资讯,2013,06:20.

第12篇

关键词: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工程管理

随着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我国的各个领域都占有重要的位置,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生产也离不开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工程管理学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目前,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是工程管理专业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充分利用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推动工程管理的发展,从而使工程管理实现科学化和现代化发展。

1 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与工程管理的含义

1.1 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的含义

第三次科技革命中产生了一项非常伟大技术――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当代世界是信息化的世界,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在人们的生活中,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得到了推广,交水电费、购物聊天都应用到电子信息技术。在社会发展中同样离不开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建筑、水利工程、教育等行业的发展都需要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的推动,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

1.2 工程管理的含义

工程管理就是规划工程的前期发展,控制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调度问题,也要做好工程的后期维护工作。加强工程管理工作,使工程建设朝着现代化和科学化发展。当前,我国的工程建设发展越来越快,工程规模不断扩大,急需加强工程建设管理,提工程管理技术,促进工程管理工作的科学发展。

1.3 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必然性

科技的发展,工程管理急需要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的融入,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实现工程管理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把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工程管理中,能够提高我国工程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促使工程管理工作具有市场竞争力,在国际化市场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2 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与工程管理的优势与特点

2.1 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的优势

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在实现数据分享和信息化的过程中发挥着一定的优势,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在工程管理中加入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可以为工程管理提供正确的数据,有利于工程工作做出正确的决策。利用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可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有时候在工作中人难免会出现误差,导致工作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容易造成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利用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就可以避免由人工失误带来的工作错误,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率,能够实现工程管理的智能化、信息化。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便于生产生活。

2.2 工程管理特点

工程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特点:第一,工程管理所涉及的内容很广泛,覆盖面比较广。工程管理,就是监督工程中所做的计划和决策,监管工程工作的各个环节,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最大程度地提高工作效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第二,工程管理繁琐复杂。从技术上来看,工程管理所涉及的技术很多,在操作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从组织上来看,涉及部门众多且复杂,容易出现矛盾,所以工作时沟通和协调很重要。第三,根据工程管理的系统性,把工程管理看做是一个整体,在整体的过程中存在很多分支,每一个分支都是相互联系的,需要系统性的整理。

3 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3.1 工程项目系统管理应用

工程管理工作融入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有效地推动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利用项目系统管理技术,提高了工程管理的质量。项目投资计划信息以及工程项目的进度报告一般由项目经理提供,利用工程项目系统,可以加快查阅信息速度,从而做出最适合的项目方案,可以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工程管理工作的进度得到加快,节约管理工程的成本,很好地控制了资金的使用。还能够协调好各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推动工程工作的顺利进行。

3.2 工程物资系统管理应用

工程管理中的工程物资管理,可以利用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使工程物资系统得到完善发展,保障工程管理中物资材料的质量。在工程物资管理中,材料存放是否正确、材料质量是否符合标准以及在途物资是否安全等因素都会影响工程管理工作的实施。利用工程物资系统的管理技术,有利于对物资进行系统化、科学化的归纳与分析,也保证了物资的准确性,实现了物资管理的信息数字化发展。

3.3 工程管理系统应用

工程施工一般都有自己的工作流程,工作人员根据工作内容撰写工作报告,防止在施工中发生事故。一般将工程管理系统运用到工作中,能够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报告进行有效地分析,能够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人工工作出现的漏洞和误差。

4 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有效作用

将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工程管理工作中有很大的作用。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的工程管理涉及到技术与经济两个层面。社会科技日新月异,人们对于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化工程管理需要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加入,才能满足现代工程管理模式。技术与管理的结合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技术水平,便管理工作顺利进行。计算机信息技术可以系统化的分析归纳数据,实现数据的共享,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可以实现信息全球化,充分利用数据资源,加强各个部门的信息交流,协调部门间的工作。对工程资金也有很好的保障作用,统一规划工程资金,降低成本,为工程管理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 结束语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科技水平也日益提高,计算机信息技术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人们的生活和工业的生产也离不开计算机信息技术。无论是教育事业,还是经济行业、工业的发展,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都已应用其中,可见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的使用很广泛。工程管理离不开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电子信息技术为工程管理带来科学性的进步,提升了工程管理水平,使工程管理工作上升到新的高度,推动了我国工程管理事业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