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5 09:12: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戏曲艺术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国的戏曲艺术在世界艺坛中独树一帜,是融表演、演唱为一体,并以唱、念、做、打的综合性表演为基本形式的独特艺术门类;是集中国各民族音乐、文化之大成,经无数艺术家继往开来不断创新积累的结晶;它是一个博大精深的艺术体系,具有颇为丰富的各种表演手段。戏曲文化的发展史也体现了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发展过程。所以,提倡学校开设戏曲艺术课,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认识,进一步了解民族民间音乐发展,而且能促进学生学国传统的音乐文化。戏曲艺术含有丰富生动的历史知识,因此,对戏曲艺术的学习和欣赏,有助于学生历史知识的丰富,有助于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纵观当前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出现了歌唱性乐曲教学的单一局面,课堂上常见的是中外名曲,我国民族特有的艺术形式,诸如戏曲、曲艺所见甚少。有些学生对西方音乐卓有兴趣,对贝多芬,施特劳斯,柴可夫斯基了解掌握较多,而对中国音乐杰作知之不多。尤其对我国戏曲艺术知之甚少。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徽班进京,什么是四大名旦、四大须生。对千百年传唱不衰的戏曲剧目与代表人物知之甚微;对中国自己的戏剧创作大师象关汉卿、汤显祖、王实甫、、等知之甚少;对古往今来著名的戏曲剧作《西厢记》、《窦娥冤》、《桃花扇》、《白蛇传》、《红灯记》、《白毛女》、《沙家浜》缺乏了解。这种现状与当前我国音乐素质教育极不吻合,要打破这一僵局,必须作出极大的努力。
实践证明:艺术形式与艺术追求和思想意识与精神风貌密切相关。不同的形式与追求其结果不尽相同。时下,从中小学音乐教育找到与戏曲艺术结合的切入点异常重要。通过戏曲艺术教学,使更多学生知道我们的国家是拥有丰富文化遗产的文明古国,在这些遗产中戏曲则是独具风貌的重要艺术形式。这里有令人拍案叫绝的表演,有长久传唱不衰的乐曲,还有传播范围极广的民间传说。这些必将激起中小学生对中国戏曲文化的追求与兴趣,激发他们的民族信心与自豪感。因此,为弘扬民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对中小学生进行戏曲艺术教育是音乐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
二、实施戏曲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和演唱才能的重要途径
实践证明在中小学校开设音乐戏曲,对培养、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戏曲是一种集服装、化妆、表演、舞蹈、歌唱、术、杂技等诸多表演技能和技巧于一体的综合艺术,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唱念做打行行俱全,中小学生通过初学可置身于戏曲艺术熏陶之中,将使他们的艺术鉴赏力不断提高。那些脍炙人口、久唱不衰的著名曲目和唱段,如“花木兰”、“表花名”、“小放牛”、“:小姑贤”、“小女婿”,以及“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穿林海跨雪原”等,不但把学生带入了优美的境界,同时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的艺术鉴赏力也得以丰富和提高。
戏曲艺术教育的初级阶段是了解和赏析的阶段。教师从戏曲的形成、发展、历史的沿革出发,试从经典剧目、剧中人物、著名表演艺术家的生平等一般性知识入手,将学生逐渐引入戏曲艺术的欣赏之中。由欣赏著名艺术家,如梅兰芳、马连良、尚长荣、叶少兰等有代表性的演唱与表演,进而发展到对戏曲艺术风格、表现形式、内容主题及典型人物的分析与鉴赏。转要把赏析与学唱、学做结合起来。除课堂教学外,还可通过看录相、听录音、看演出、参观演出前的准备工作等形式,让学生直接接触戏曲表演艺术实际。通过真真切切的看和明明白白的听,化被动为主动,很快进入学唱阶段和学习表演阶段。只有进入这样阶段,学生的鉴赏力才能得以升华。这一阶段要努力开发学生内在的表演才能。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与喜好,选择一些易学、易唱、易做的剧目进行学唱与学做,使之循序渐进地步入不同角色和人物的学习之中。象京剧《沙家浜》,“智斗”一场,评剧《花为媒》,表花名一折都可根据不同角色,使学生积极参与进来,一改传统单一教学模式为全方位音乐教学模式。三、实施戏曲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种体现
素质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教会学生做人,做什么人和怎样做人。因此,在戏曲艺术教学中有一点不可忽视,即革命传统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这主要体现在现代戏曲中,特别是象杨子荣、郭建光、李铁梅等典型的艺术形象,通过学生传唱,振奋他们的精神斗志。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是普通政治课所不能替代的。
当然,传统戏也同样具有德育功能。如歌颂民族英雄主义、杰出爱国将领、仁人志士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剧目有:《岳母刺字》、《苏武牧羊》、《杨门女将》、《穆桂英挂帅》、《红灯照》、《秋瑾》等;体现正义、惩恶扶善、舍已救人精神的剧目有京剧《赵氏孤儿》、《除三害》、《铡美案》、《赤桑镇》等;取材于历史名著和历史故事的剧目有《打渔杀家》、《将相和》、《霸王别姬》、《打龙袍》、《二进宫》等;其他剧种、曲艺等也是同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好戏,如评剧《井台会》、《打金枝》、《茶瓶计》、《三节烈》等戏曲教育都丰富充实了音乐艺术教育,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促进了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力的提高,对学生全面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在中小学校中普及和推广戏曲教育既是继承与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实际需要。
四、实施戏曲艺术教育的建议
在认清对中小学生音乐课和课外活动进行戏曲知识学习与演唱教育的重要性同时,更应抓紧实验操作。在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面上调查,摸清底数,选择确立好试点校、试点班。由点带面,让典型带动一般,先进行普及戏曲基本知识的工作,然后步入实际课教学。
【摘要】戏曲是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传统文化的代表。戏曲重建是一项浩大而有意义的工程,需要各级学校积极配合,教育培养更多的戏曲观众。
【关键词】戏曲重建;人文教育;普及化;艺术感知力
戏曲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承载着丰厚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思想。当今社会愈来愈多元化、国际化,各种流行元素冲击着人们的感官。绚烂多姿的多元文艺使得传统的戏曲艺术和现代人的生活拉开了距离。但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命之根,关系着民族的兴衰存亡。在这一前提下,一些政府部门、文艺单位、专家学者乃至普通大众都开始意识到重建戏曲艺术对民族文化薪火相传的重要性,并为之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对于教育部门而言,重建戏曲就要落实到培养观众这一点上来。
一、培养艺术感知力是戏曲欣赏普及化的关键
作为世界上最为古老的三大剧种(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中国戏曲)之中唯一流传至今的中国戏曲仍未失去自身的艺术魅力,在舞台上仍然兼具众美,生机盎然。戏曲的综合性、程式性、虚拟性的基本特征,包含了中华文化所滋养生发的独特的审美意蕴,具有深远悠长的写意性美。重建中国戏曲,针对观众而言,必须提高国人对于传统艺术的鉴赏力,重塑观众对于虚拟写意的艺术观和审美观,继而培养起观众对这一古老而优美的艺术样式的兴趣和热爱。
重塑观众的艺术观和审美观,一朝一夕不可完成,须是从小培养,自幼熏染。问及现在的年轻人,大多对戏曲看不懂,听不明白。究其原因,在于中国戏曲独特的艺术性而导致的“艰奥的美”,欣赏这种美,需要日积月累戏曲文化知识,熟知戏曲中综合性的手法,程式化的技巧和虚拟化的含义。对一种艺术的鉴赏力是需要通过培养而练就的。正如蒋锡武先生谈到京剧时所说的那样:“一个民族的欣赏水平的保持、提高,是需要有相应的‘艰奥的美’的艺术来维系,来促成的。西方人说:‘欣赏艺术,就是欣赏困难的克服。’不能去克服欣赏困难,何来欣赏水平的提高?因此,我们要保持京剧的‘艰奥的美’的特性,除了作为民族艺术之精髓的京剧自身的意义外,同时也具有重建民族的艺术感知能力的意义。我们这个民族,既需要京剧的大艺术家,同时也需要京剧的大鉴赏家。”这句话恰好对应着重建中国戏曲对于观众的要求。因此,培养孩子对戏曲艺术的感知欣赏能力,是重建中国戏曲的希望。
二、戏曲的普及化教育应从小抓起、循序渐进
我国现阶段从幼儿教育到成人教育,戏曲的普及欣赏实在是微乎其微,基本上都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无法触碰到戏曲艺术博大精深的真谛。但也有极个别对戏曲艺术特别重视的教育部门,对孩子在戏曲艺术的教育上付出努力,卓见成效。如广东省育才幼儿院二院的“走近粤剧”系列音乐综合活动,“(幼儿在其中)获得的不仅是关于粤剧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习民间音乐的兴趣,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江苏海门天补中学成立的“补天戏曲社”,“在当代学生中传播戏曲知识,培养他们对戏曲的兴趣,提高戏曲欣赏水平,乃是弘扬民族文化途径之一。”他们十余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更是得到了郭汉城先生的肯定与鼓励。可见幼儿园、学校等教育部门作为戏曲艺术普及的大舞台是大有可为的。
戏曲艺术的欣赏应该是一种普及化的教育,从教育的初期即开始,并伴随孩子成长教育的每个阶段。这就需要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加大戏曲教育在各个教育阶段的比重。
在幼儿时期,老师可以针对孩子爱动的特点,让他们观看学习猴戏之类有意思的戏曲片断,初步培养孩子们对戏曲的基本认知。也可以针对各地不同的地域特点,选取一些地方剧种剧目的简单片断,做基本的教唱。幼儿较强的模仿能力会使他们的动作唱腔都一板一眼、有模有样,这样就让他们在实践中深化了对戏曲的基本印象。进入小学,孩子们的认知能力一步步提高,这时应该有针对性的做一些简单的戏曲知识普及。语文课上,可以选择一些戏曲文学中优美的套曲小令编入教材,让孩子们明白,中国古典文学不只是唐诗宋词的优美,更有作为世俗文学的戏曲的繁荣;音乐课上可以让孩子们认识戏曲的伴奏乐器,明白每一种乐器在戏曲演唱中的作用:美术课上,可以用那些活波生动的戏曲脸谱告诉孩子们戏曲的程式化美。到了中学阶段,戏曲的普及化教育就要更深一层,在学生的理解范围内适当加入戏曲程式化虚拟化动作的欣赏,让学生明白戏曲舞台上的各种动作的含义,可以加入戏曲片断的欣赏和学唱,加入经典名剧的文学性学习鉴赏。到了接受大学教育的时候,学生们对于戏曲的理解已经到了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已经可以开始用艺术的眼光审视戏曲表演的方方面面,在大学校园内增加戏曲演出的机会,放宽戏曲社团的活动空间,开办戏曲鉴赏相关的课程,相信校园内的戏曲欣赏必将日益精雅化、专业化。
总之,培养对任何一种艺术门类的鉴赏能力都是在不断的接触中循序渐进完成的。传统戏曲也不例外。从孩童时候开始的戏曲教育,一定会在孩子的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此后学校教育从戏曲文学、音乐、美术多方面的知识普及,一步步扫除欣赏戏曲“艰奥的美”的困难。成人后,中国戏曲独特的写意性的美已经深入人心。相信经历过这样教育的人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对戏曲的鉴赏能力,可能其中的很多人还对其怀有浓厚的兴趣。尚且不谈这样的教育对戏曲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就培养观众这一块来说,就会树立起一大批的真正懂得戏曲、了解戏曲的观众,他们对戏曲的喜爱痴迷必将推动戏曲艺术的发展,托起戏曲艺术明天的新希望。
关键词:广西戏曲;高师音乐教育;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J6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9-0046-02
一、广西戏曲的发展现状
广西戏曲剧种包括桂剧、邕剧、师公戏、彩调剧、桂南采茶戏、壮剧、苗戏、侗戏等。在1996年10月的宾阳会议上,广西戏曲艺术家们满怀振兴戏剧的希望,喊出了广西戏剧冲向全国“守土有责”的响亮口号,建立了把广西建设成戏剧强省的宏伟目标,近十多年来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如桂剧《泥马泪》、《瑶妃传奇》,壮剧《歌王》、《瓦氏夫人》,彩调剧《哪嗬咿嗬嗨》、《凤彩壮妹》、《刘三姐》等。近年来民族音画《八桂大歌》,壮族舞剧《妈勒访天边》、桂剧《大儒还乡》,相继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
然而长期以来,政府和社会对戏剧文化的资金投入不足,致使剧团运作资金紧缺,戏剧的艺术人才青黄不接,传承者极其匮乏。政府对戏剧缺乏整体性的政策法规保护,以至于保护工作实施困难。戏剧团管理经营体制的改革、剧目的创作缺乏鲜活性,戏曲艺术理论提升不足。当今现代化生活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文化氛围,现代人审美情趣发生重大改变,戏剧欣赏者减少。这些问题都制约着广西戏曲艺术的发展。因而,广西戏曲如何突破发展瓶颈的问题,是值得我们关注与探讨的。
二、戏曲融入音乐教育的意义
戏曲艺术有着独特的主体文化心理及表述系统,以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彰显出对生活、文化 、社会的感性认识,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而音乐教育是感性和理性协调统一的教育形态,与偏向于逻辑思维、理性因素的其他教育形态相比,更加侧重于感性认识。从教育的角度思考,通过对戏曲艺术的学习, 必然使广西各高师院校的学生对广西的地理、历史、民俗、文化加深认识,在弘扬其民族文化的同时增进了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热诚。可见,戏曲艺术融入音乐教育是极其可行的,对于传承和发展地方戏曲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史料记载,从“玄宗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的梨园时期 ,到宋、金、元由官轻演变为民重的勾栏时期,续而到以朱明皇室倡导“以乐府楷式”的诸梓时期,再到以清代从高腔到徽班、从雅部到花部至为繁兴的私学时期,古人对戏曲教育是非常重视的,并早已意识到戏曲教育是关系其发展的重大问题 。然而近现代音乐教育,本着兼收并蓄各种音乐艺术理念和成就,一味从“欧洲文化中心论”观点出发,使欧洲音乐观念成为了衡量我国音乐的标准。我国只有少数几所高校是专业的戏曲、戏剧学院或较少地有开设戏曲课程的音乐学院,严重忽视了本土民族的传统音乐艺术。
所以,树立起将民族音乐文化作为高师音乐教育的基础, 将高师音乐教育作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载体,以高校学子为传承戏曲艺术主体的基本理念,理应成为近年来文化领域共同关注的课题和努力的方向。当今地方高校的大学生承担着传播地方戏曲的任务,更将成为新的观众群,对于地方戏曲的认识、理解与地方戏曲的传播和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将戏曲艺术融入音乐教育,必将培植一大批青年学生对戏曲文化的热爱与关注,较好地解决当前戏曲艺术观众群后继乏人的窘境。
三、高师音乐教育应重视地方戏曲艺术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应当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优势,注重对艺术教师的培养,建设高素质的戏曲艺术教师队伍,确立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作为学校音乐教育根基地位,动担负起将本民族文化遗产发扬光大的责任,把传统戏曲文化传承给年轻一代,增强他们的艺术鉴赏力和审美情趣。
高校可聘请地方戏曲音乐的表演艺术家举办戏曲演出,开展戏曲音乐知识专题讲座,对戏曲的唱腔、角色行当、武功杂技、戏剧的演出服饰、化妆与脸谱等知识进行系列讲解,或聘请在戏曲表演及理论方面有一定造诣的专家来兼职戏曲教学, 充实师资力量,推动高校的戏曲艺术教育。
充分认识理论研究在戏曲艺术传承和发展中的重要性,编撰戏曲艺术教材,实现教育目的和提高教学质量。当前, 广西戏曲艺术理论研究工作还是处于初期阶段,缺乏系统的分析和总结, 致使艺术家的成就与经验得不到继承和发扬。教育部门应当组织高师音乐教育的教师与各地方戏剧团的专家共同建设戏曲艺术理论的研究队伍,编写出广西戏曲艺术教育理论教材,并实质性地应用到高师音乐教育中。
(二)设置本土化课程内容
目前广西大部分高等院校音乐专业的课程内容仍以西方音乐体系为主,极少重视有关地方音乐的课程。这种脱离传统音乐的课程模式阻碍了高师音乐教育的发展。而新音乐课程标准的建立,对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等内容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我们理应调整教材结构,适当增加地方戏曲的教学内容,增设戏曲欣赏、戏剧史、戏曲表演艺术等与戏曲艺术相关的课程。
很多高校在教学改革中将地方戏曲资源融入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作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成功。例如,江苏与上海的高校将昆曲引进课堂,安徽与湖北两省高校将黄梅戏引入教学等。在教学中,引入戏曲表演,充分利用人的视、听、读、唱等多种感官功能,将文本解读与戏曲演示相结合,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记忆,又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达到最佳的信息接收效果。高师的音乐教学课程设置上可借鉴此类教学方式,以实践突破传统教学的模式,使教学趋向于更综合、更科学的形态,加强各学科间课程教学渗透。
1.与声乐课程结合
现代民族声乐片面追求西洋美声唱法的发声方法,正逐渐缺失本民族特性。民族声乐追求科学性不能以抛弃民族性为代价,要解决民族声乐这一问题完全可以吸戏曲之所长、扬民族之特色。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渗透一些戏曲音乐唱段,并与戏曲声乐在发声方法上的特性,如咬字、呼吸、共鸣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借鉴戏曲艺术在保留民族特色的成功经验以发扬我国民族声乐的民族特色。
充分发挥地方语言的优势, 让广西地区生源的学生学唱民族的戏曲唱段, 熟悉戏曲中的各种角色。如壮剧,唱词、道白都是壮族的方言土语;侗戏的道白和演唱,一般都用侗语;桂剧和彩调剧,都是用桂林方言演唱的剧种;桂南采茶戏唱腔语言则以客家话为主,地老话为辅,并且从演唱技巧和表演的艺术层次来把握戏曲音乐风格,实现声乐教育与传统音乐艺术的良性互动。
2.与创作课程结合
地方戏曲通常都是没有专门的作曲人员,所有的音乐设计都是由剧作者完成的。然而从戏曲的发展来看,专业的分离将更加细化。因此,从作曲的技术层面来说,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同时,加入新鲜元素可将戏曲引向多元化的发展方向,从而更符合现代的审美标准。
在作曲课程教学中,鼓励学生把地方戏曲音乐的旋律、音调、节奏等元素结合到歌曲创作中,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熟练地掌握戏曲音乐的精髓,深入地感受戏曲音乐。
3.与器乐教学结合
开设与戏曲伴奏相应的器乐选修课程。苗戏的伴奏乐器有苗笛,芦笙,牛腿琴等;壮剧的伴奏,主要乐器有马骨胡,配器是土胡、葫芦胡和二胡、三弦、箫筒或笛子,此外还有木鱼、星锣、边锣等打击乐器;桂剧的伴奏,主要乐器是二弦(似京胡)、月琴、三弦、胡琴以及曲笛、梆笛、唢呐、唧呐(即海笛)、脆鼓(板鼓)、战鼓、大堂鼓、小堂鼓、板(扎板、摇子)、大锣、大钹、小锣、小钹、云锣、星子、碰铃等等。
由此可见,戏曲音乐的伴奏乐器都是各民族常用的民间乐器。而通过对各种民间器乐的学习,可对民族乐器的历史沿革、流传演变、制作材料、演奏的方式方法等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建立起对民族器乐的审美观,认识各个民族的性格、心理特征、民族文化,使一些古老的乐器和演奏方法得以保存和流传。
4.与舞蹈教学结合
戏曲中的 “做”、“打”独特的表演体系,是将生活的动作加以提炼和发展,并在音乐中得以程式化(节奏化、韵律化、舞蹈化)形成的,其展现的是艺术化的形体动作。戏曲演员的手、眼、身、法、步的巧妙配合,一走、一站、一颦、一笑、抖身、转身等舞姿都是经过专业的训练完成的。有些戏曲剧目本身是在民族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吸取了大量的舞蹈成分。如桂南采茶戏就是在采茶、花鼓等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吸收当地其他民间艺术发展起来的;苗戏也是在芦笙舞、踩堂舞、拉鼓舞等苗家歌舞中酝酿而成的;而民族歌舞剧《妈勒访天边》将绣球舞、板鞋舞、芦笙舞等传统舞蹈中注入了现代舞元素。可以认为,精湛的戏曲技艺与舞蹈和表演艺术的教学相融合,促进了对戏曲舞台表演艺术的学习,更促使了本有的民族舞蹈吸取戏曲表演的精华元素并渗透于民族舞蹈中。
(三)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充分营造戏曲艺术的学习实践氛围,利用高校资源进行舞台实践,为学生提供课外活动条件,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 使学生通过切身体验激感, 学习戏曲艺术文化。鼓励学生积极应用课堂上所学的戏曲知识,在实习过程中把戏曲艺术融入到中小学的教学当中,做普及戏曲基本知识的先锋。鼓励学生走出校园与各地方戏剧团联谊,共同走向社会大舞台。在社区、街道等社会大舞台表演, 为广大学生提供展示自我才能和向老一辈的戏曲艺术表演家们学习的机会。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质,使戏曲艺术教育成果得到展示和认可,激发对戏曲音乐的热爱,积极参与戏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四、结语
为 “振兴戏曲艺术,弘扬民族文化”必须加强戏曲音乐教育。作为戏曲艺术的传播者,大学生们有责任学好戏曲音乐,主动背负民族音乐传承和发展的重任。本文抛砖引玉,期望戏曲艺术能融入教育体系,以地方戏曲教学作为进行戏曲教学的起点,使得戏曲艺术得到更好的传承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献凯.地方戏剧生存困境原因初探――以彩调为研究对象[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4).
[2]周培松. 中国古代戏剧教育浅窥[J]. 戏剧艺术.1983(04).
关键字:戏曲艺术;传统文化;素质;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2-0229-01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我们耳熟能详,但当前对我们民族文化遗产传承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中小学生对流行歌曲的热衷已经到了痴迷的地步,但对于我们的民族音乐却知之甚少,甚至不一顾,这种现状不得不让我们在担忧的同时,对我们的艺术教育也要做出反思.事实证明,过去我们音乐教育中单纯的欣赏、唱教几首戏曲音乐所取得的成效微乎其微.我们一味强调信息时代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快节奏让我们的学生对古老的戏曲失去兴趣,指责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产生偏差,对现状的改变毫无用处.作为传承我国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一个尝试,从发现古老艺术中富有时代感、学生容易接受、能激发其兴趣的部分入手,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文化资源,鼓励学生进行体验性、探究性和反思性学习,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丰富多彩的内容和信息,拓展艺术视野,提高整体素质,使戏曲艺术的学习更有趣、更容易,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感。
1.弘扬戏曲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
中国的戏曲艺术在世界艺坛中独树一帜,是融表演、演唱为一体、并以唱、念、做、打的综合性表演为基本形式的独特艺术门类;是集中国各民族音乐、文化之大成,经无数艺术家继往开来不断创新积累的结晶;它是一个博大精深的艺术体系,具有颇为丰富的各种表演手段.戏曲文化的发展史也体现了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发展过程.所以,提倡学校开设戏曲艺术课,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认识,进一步了解民族民间音乐发展,而且能促进学生学国传统的音乐文化.戏曲艺术含有丰富生动的历史知识,因此,对戏曲艺术的学习和欣赏,有助于学生历史知识的丰富,有助于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2.实施戏曲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
实践证明,在中小学校开设音乐戏曲,对培养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戏曲是一种集服装、化装、表演、舞蹈、歌唱、武术、杂技等诸多表演技能与一体的综合艺术,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唱念做打行行惧全.中小学生通过初学可置身于戏曲艺术熏陶之中,将使他们的艺术鉴赏力不断提高。那些脍炙人口、久唱不衰的著名曲目和唱段、如“花木兰”、“小放牛”、以及“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穿林海跨雪原”等,不但把学生带入了优美的境界,同时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的艺术鉴赏力也得以丰富和提高。
戏曲艺术教育初级阶段是了解和赏析的阶段。教师从戏曲的形成、发展、历史的沿革出发,试从经典剧目、剧中人物、著名表演艺术家的生平等一般性知识入手,将学生逐渐引入戏曲艺术的欣赏之中。由欣赏著名艺术家、如梅兰芳、马连良、肖长荣、叶少兰等有代表性的演唱与表演,进而发展到对戏曲艺术风格、表现形式、内容主题及典型人物的分析与鉴赏。
要把赏析与学唱学做结合起来,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可通过看录像、听录音、看演出参观演出前的准备工作等形式,让学生字节接触戏曲表演艺术实践。通过真真切切的看和明明白白的听,化被动为主动,很快进入学唱阶段和学习表演阶段。只有进入这样的阶段,学生的鉴赏能力才能得以升华。这一阶段要努力开发学生内在的表演才能。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喜好,选择一些易学、易做的剧目进行学唱与学做,使之循序渐进地步入不同角色和人物的学习之中。
3.戏曲艺术教育要富有创造性,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兴趣是引起和维持注意的重要因素,对感兴趣的事物,学生总会愉快地去探索它,使活动过程和认识过程不会成为一种负担。因此,从教学课题的导入、教学内容的选定到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课后的拓展练习,我都力求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使他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保持一种积极愉悦的心态,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3.1 导入戏曲艺术学习的角度要有创造性。过去我们在教授戏曲时仅只从音乐入手,欣赏、学唱等,不管学生喜好与否,先"灌注"去再说,完全忽略了学生一切的学习都应从兴趣入手,引导其自发、自觉、自主的学习这一原则。要引导学生的兴趣,我们可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历史故事的讲述、对神话人物的认识、简单动作的表演、绚丽脸谱色彩的含义等角度去切入戏曲学习。
3.2 戏曲艺术的教学内容要富有创造性。过去的戏曲艺术教学停留在单一关注戏曲音乐上,忽略了其综合性。戏曲从其表演形式上讲,包括了唱、念、做、打四个部分,属于多种艺术能力相互渗透的艺术活动方式。这种多类艺术形式的综合,也是艺术学习的最佳环境,我们应充分利用这种综合让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比如京剧手势含义的学习,不同人物台步的学习,在介绍京剧表现手段--做功时,我给学生欣赏《拾玉镯》中孙玉娇的一段非常精彩、非常传神的做功表演。欣赏完之后请学生描述并模仿动作,学生非常感兴趣。
3.3 戏曲艺术的教学环节设计要更富有艺术性。戏曲走进艺术课堂后,仅仅是欣赏和演唱是完全不能满足需要的。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教师要努力营造学生艺术能力形成的环境,要去开发一些具有游戏倾向的艺术活动。如:在京剧脸谱的介绍时,给学生六张脸谱,让学生“找伙伴”,结果黑脸的张飞、李逵结成一对,红脸的黄盖、荆轲在一起,白脸的曹操、司马懿凑在一堆。由此引入京剧脸谱色彩与人物角色性格特征之间的关系时, 学生踊跃参与判断分析,结果自然印象深刻。借助游戏性的艺术活动,还使学生在游戏中体验艺术,在找伙伴的过程中锻炼同学间的合作,获得了相互关怀、尊重、友善、分享等人文素养。
【关键词】高校教育;戏曲进校园;意义;策略
戏曲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戏剧形式,本身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历经漫长的发展历史后,戏曲逐渐分化出京剧、吕剧等众多剧种,并且形成了多样化的表演艺术形式。但是无论是哪种戏曲种类,它们都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高校作为传承与发展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基地,校园文化建设不应单单停留于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还要发挥自身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功能。通过推进“戏曲进校园”工程,学生可以在对戏曲这门传统文化艺术形成深刻认识的同时,还能了解戏曲艺术背后所包含的优秀民族文化内涵,同时这也为学校开展美育、德育等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路径和突破口。
一、高校推进“戏曲进校园”工程的意义
(一)有助于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与精神的凝聚体,是实现民族振兴与国家繁荣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为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需要有效发挥文化引领社会发展以及教育人民的功能。其中高校校园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现代高等教育领域所拥有的道德规制、价值理念、文化观念等精神形态共同构成的一种文化氛围,也是高校的灵魂所在,在增强高校师生凝聚力,树立良好高校形象等方面具有突出的功能。换言之,校园文化本身是一种具备教化功能的无形教学元素,本身的艺术特色、育人特色等特征非常显著。高校校园文化的构建需要形成多元化的文化结构,新潮流、新时尚或新风气等都无法彻底脱离传统文化而存在。离开了传统文化的根基、品位与格调,任何风潮、时尚与风气等都会显得庸俗而乏力。通过在高校文化建设过程中有效融入传统戏曲艺术,学生可以拥有更多的路径去学习和感受戏曲文化艺术的精髓与魅力,同时学生可以完全沉浸在戏曲作品所创设的氛围与情境当中,这样更有利于激发他们了解与学习戏曲文化艺术的兴趣。与此同时,高校学生在对戏曲文化艺术进行体验的过程中可以对其中包含的丰富情感与美的元素等形成更加深刻的认知,这可以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审美力,以及培养自身良好的民族情感与文化自豪感,这也有助于丰富高校校园文化生活。
(二)有助于提高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高校教育课改进程快速推进的今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课改的根本出发点,其旨在将学生培养出符合时展以及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中国戏曲本身包含着丰富的戏曲艺术文化,如在人物性格塑造、情节设计、舞蹈表演、音乐旋律、服饰及化妆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审美元素与美的魅力,这些戏曲元素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情感、审美心理、审美态度以及审美价值观念。比如,在现阶段的国家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思想为核心的戏曲剧目,如关于弘扬正义,热爱民族、孝敬父母的戏曲作品众多。通过推进戏曲进校园,学生可以在体验和学习各种戏曲作品的过程中学习到这些戏曲作品背后包含的人生价值观念,这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以及促使他们成长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高校可以将那些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的戏曲作品引进校园,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戏曲艺术的熏陶中逐步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培养其积极乐观的意志和精神,助力其塑造健全的个性、人格,保证其“智”与“品”的同步发展。
(三)有助于传承优秀的传统戏曲文化
戏曲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一种非常重要的传统文化,本身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特征与心理的载体,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见证者,是中华文化的精粹乃至全体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需要持续传承与发展下去的。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人们的审美观念、娱乐方式以及生活习惯等相较于以往都发生了较大改变,尤其是在现代多元思想与文化的冲击下戏曲这种传统文化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不再是国内主流的戏剧文化,甚至许多剧种已经面临着濒临失传或灭绝的困境。为了振兴中华民族传统的戏曲文化,离不开广大观众的支持,但是如果观众无法欣赏戏曲这种独特而高雅的文化,那么戏曲改革必然不会成功。而高校是进步文化诞生、传播与发展的重要阵地,将戏曲引入高校教育中可以使更多的高校学生对戏曲艺术产生深刻的认知,同时也会使一大批高校学生对戏曲艺术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与表演欲,并促使他们逐步对中华传统戏曲文化形成传承与保护意识,这可以对传统戏曲文化进行有效保护,同时为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培养一大批生力军,总之,这对保护、弘扬、改进与发展传统民族文化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高校推进“戏曲进校园”工程的具体策略
(一)创办专门的戏曲类高校及专业
中华民族的戏曲文化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依旧生生不息,期间诞生了数以万计的优秀戏曲曲目作品。但是随着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戏曲文化在当代的传承及发展中遭遇了许多困境,无论是戏曲文化表演者或者是观众等都存在青黄不接的问题,尤其是当代大部分的青少年根本听不懂戏曲文化艺术,甚至对戏曲文化根本提不起学习兴趣,这使得当前国内许多曲牌、戏曲剧目以及戏曲剧种等都面临着消失的危险。实际上,我国的戏曲文化资源颇为丰富,戏曲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社会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比较大,所以高校可以立足这种戏曲文化的发展形势,立足自身的资源优势并充分借助党和政府部门再度振兴戏曲事业,抓住推进“戏曲进校园”工程的时机,推动高校发展与专业转型。譬如,有关部门或社会组织可以在各类戏曲剧种所在地区创办专门的戏剧类高校,并以当地的剧种作为招生专业来进行定向招生,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留在本地就业。如河南省是中国的戏曲大省,当地流行过80多个戏曲剧种,即便今天也保留了37个戏曲剧种,尤其是越调、曲剧以及豫剧深受当地人的喜爱,这为河南省地区创办戏曲类高校及专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总而言之,通过这种创办戏曲类高校及专业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挖掘、保护及传承濒危的戏曲剧种。
(二)开设专门的戏曲赏析选修课程
为了满足高校学生赏析、体会和学习戏曲艺术的需求,推进戏曲进校园,离不开专门的课程支持,所以高校要结合自身的课程教学现状与需求,有针对性地开设戏曲赏析类选修课程,借助开设专门的戏曲类课程的方式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戏曲艺术的学习和感受活动中来,同时借助专门课程开发的方式也能为传统戏曲艺术的保护及传承提供一个良好的路径。不同于专业戏曲类院校的专业戏曲训练,戏曲类的欣赏选修课程适合任何一类高校的专业教学与一般学生群体。而相应的课程教学内容可以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为学生介绍中华民族传统戏曲艺术的诞生、形成以及常见的种类等基础知识。然后逐步过渡到带领高校学生一同欣赏戏曲经典片段、全剧等,使他们可以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各类戏曲剧种的本身演唱艺术特色与技巧等。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指导高校学生学习一些简单的戏曲唱段,以及指导他们表演戏剧中的一些经典片段。比如,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了解戏曲中的“四功五法”,使之掌握各种戏曲表演技法的要求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关联,保证学生可以全身心融入到戏曲表演艺术学习实践中去。而在实际的课程教学手段与方法上,考虑到戏曲本身属于一种舞台艺术,所以教师可以灵活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与手段,如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慕课等等,使学生在全身心赏析优秀戏曲曲目作品的过程中对戏曲艺术形成深刻的认知,这样更有利于提高他们对戏曲艺术的理解力和认知力。
(三)丰富戏曲文化类教育实践活动
戏曲本身是一种表演艺术,为了真正使高校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戏曲艺术的本质特征,提高学生的戏曲艺术表演能力,除了侧重理论层面的戏曲类文化知识的传授之外,教师还要注意丰富戏曲文化的教育实践活动,借助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来逐步提高学生的戏曲表演能力,改善戏曲融入高校教学的效果。首先,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戏曲文化资源来构建戏曲表演平台,如可以积极同高校周边的一些戏曲剧院进行联络、合作及交流,将经典的戏曲剧目演出团队请进校园,营造一种传统戏曲文化表演氛围,以此促使高校学生更好地赏析戏曲。其次,要注意定期在校园中举办一些戏曲文化知识类的讲座,如可以聘请社会上一些戏曲艺术专家来学校与同学生面对面地开展知识讲座,使学生更多地了解戏曲文化以及表演技法等方面的知识。再次,可以借助高校的广播电台。在课件中或者节假日的空闲时间段为学生播放一些经典的戏曲作品,使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了解戏曲文化。与此同时,高校也要注意在高校校园内积极营造各种类型的戏曲表演活动,如可以利用校庆、校运动会等契机来开展校内戏曲表演会或者戏曲大赛等,使高校学生可以有更多欣赏和展现戏曲表演才能的机会。最后,高校还可以鼓励学生成立戏曲社团,并鼓励他们在校园内积极开展与组织各种类型的戏曲活动,以此来营造良好的校园戏曲文化氛围,这样更有利于实现戏曲进校园的预期目标。
民族音乐文化能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关键还是看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等文件颁布后,有些省市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重新编写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各科教材。有的中小学音乐教材把戏曲、曲艺纳入教学内容,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这一方面浙江省和上海、苏州市都先行了一步。早在1994年,当时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组织编写的小学《音乐——京剧唱段选编》和中学《京、昆剧唱腔选编》,“使全市近二百万学生,从小学二年级到初中三年级,每人每学期学唱一个唱段,积累起来,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中,每人可学唱16个京(昆)剧唱段,使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文化教学落到实处。”①浙江省编写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音乐教材(第一版)中,从第一到第三册集中介绍我国比较有代表性的京剧、越剧、豫剧、黄梅戏、京韵大鼓和苏州弹词等戏曲、曲艺形式。以上种种举措的目的就是从基础教育阶段入手,将民族音乐文化纳入教学体系,并力图使其产生辐射效应,希冀着未来的戏曲听众(观众)能从中小学生这个群体中不断产生。
新的时代又提出了新的目标,《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03年4月)在“课程目标”中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给我们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通过对我国优秀音乐作品的审美体验,增进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学习了解不同国家的音乐传统及优秀的音乐作品,理解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使学生初步具有国际视野,有助于培养学生参与国际交往的能力”;又在“内容标准”部分中就“音乐鉴赏”明确规定:“学习中国传统音乐和世界民族民间音乐,感受、体验音乐中的民族文化特征;认识、理解民族民间音乐与人民生活、劳动、文化习俗的密切关系。”②由此看来,无论时展到什么阶段,都应该坚持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
戏曲音乐进入中学课堂,同时也向培养师资的高等师范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将戏曲和曲艺纳入高师声乐教学体系中。理由很简单,“如果我们的音乐师范生都能唱几段京剧,那么,长此以往,就能使我国的在校生都能潜移默化地接受祖国音乐文化熏陶,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③
戏曲、曲艺等内容进入高师声乐教学体系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1.中国戏曲、曲艺的文化定位
如果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社会文化结构,任何一种社会的文化结构都可以分为主文化、亚文化和反文化三个层次。戏曲、曲艺既有主文化色彩,又有亚文化的成分,必须要旗帜鲜明地坚持,并在此前提条件下,加以保护和正确地引导。将戏曲音乐纳入中小学音乐课教学内容,这本身就是一种积极保护和正确的引导方式。由于弘扬主旋律和坚持主文化的需要以及中学音乐教学工作的实际要求,戏曲进入高师音乐专业声乐教学体系便是十分必要和势在必行的。
2.进入高师声乐教学体系的必要性
戏曲音乐(包括演唱方法)是中华民族音乐的瑰宝。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将这份文化遗产接收过来。现在声乐界所说的民族声乐唱法是专指在民歌、戏曲和曲艺的歌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演唱风格。这种演唱风格既有别于传统的中国戏曲唱法,也有别于传统的欧洲唱法。它是在近半个世纪的中国声乐教学和实践中,由老一辈的歌唱家和教育家们经过不懈的努力,在总结和继承中国古代声乐歌唱方法基础上,借鉴和吸收欧洲传统唱法的优点,逐渐形成的有中国语言特征和旋律风格,具有中国气派,演唱风格多样化的且科学规范的、形成一定理论体系的中国民族歌唱方法。
戏曲和曲艺进入高师声乐教学体系对声乐教学水平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明代魏良辅所著《曲律》中说:“初学,先从引发其声响,次辨别其字面,又次理正其腔调,不可混杂强记,以乱规格。”④不论古今,在培养声乐人才方面,首先要强调在声音训练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法。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戏曲、曲艺方面的训练,在我国高师音乐专业的声乐教学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3.对高师的声乐教学有指导意义
戏曲和曲艺的演唱技巧能够给高师的声乐教学带来众多的好处,更能突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魅力,具体表现在:
咬字、吐字方面 声乐演唱和戏曲演唱都是非常注重咬字、吐字的,因为无论什么样的演唱方法都是音乐和语言相结合来传达思想感情的一类艺术形式。在高师声乐教学中,有些学生(尤其我国南方)由于受方言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歌曲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有时甚至影响了词意的表达。如果有针对性地将某些戏曲(特别是京剧)唱段拿来教学,并在咬字、吐字方面要求特别严格一些,或许对纠正学生不良习惯会有所帮助。
润腔方面 中国戏曲中的润腔(如倚音、颤音、滑音等)是非常丰富的,即便是最完备的记谱法系统恐怕也不能准确地记录,只能靠口传心授来领会掌握,这是中国戏曲的特色之一。在声乐教学中,如果教师经常性选用一些戏曲唱段,并同学生一起研究、揣摩,提高演唱民族歌曲的水平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板式方面 所谓板式,一般是指“在板腔体唱腔中,具有一定节拍、节奏、速度、旋律和句法特点的基本腔调结构。如慢板、原板、二六、快板、流水和散板等”。⑤板腔体剧种(如京剧)的主要唱腔都是各种不同的板式结构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张弛有度、疏密有致的艺术表现整体。在创作歌曲时汲取中国戏曲和曲艺的某些节奏因素(板式的变化),能起到良好的艺术效果。从叙事歌曲《晋察冀小姑娘》开此先河,到20世纪60年代的《八月十五月儿明》《革命熔炉火最红》以及近年来的《故乡是北京》《兰花花》和《木兰从军》,都在创造性地运用中国戏曲板式变化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其中最有特色的就是戏曲中“快板”(垛板)和“摇板”(紧打慢唱)的成功运用。没有戏曲演唱经验的人唱这类歌曲总是感觉到在节拍、节奏以及速度变化方面难以很好地把握;而有戏曲演唱经验的人则可以驾轻就熟。
表演方面 高师声乐教学往往对呼吸、气息、共鸣、咬字、吐字等演唱技巧方面投入的力量较大,而在表演方面则有所欠缺。我们经常发现学生具有较好的嗓音条件,可是在艺术实践中却显得手足无措,眼睛不知道该往哪里看,甚至连台步都走不好。而中国戏曲非常讲究“四功五法”即“唱念做打”和“手眼身法步”,对训练学生的舞台形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适当在高师的声乐课上引进一些戏曲表演技巧的训练,既能使教学气氛生动、活跃,也能给学生日后的工作带来裨益。
转贴于
音乐风格方面 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经常采用一些具有浓郁戏曲、曲艺音乐风格的作品。这些作品往往具有鲜明的地方风格,如《故乡是北京》《说唱脸谱》《重整河山待后生》《前门情思大碗茶》《北京的桥》等曲目中京剧、京韵大鼓和北京琴书的风格,即常说的“京字京韵”;《江姐》选段中川剧、四川清音的风格;《白毛女》选段中河北梆子、秦腔的风格;《洪湖赤卫队》选段中湖北天沔花鼓戏的风格;《采茶舞曲》中浙江越剧的风格;《看见你们格外亲》中的二人台、山西梆子的风格以及《没有强大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我们是黄河泰山》中的豫剧风格等等,不胜枚举。怎样才能把握好这些曲目的音乐风格,是师生们共同关心的一个问题。在课堂上有意识地给学生加唱某些戏曲(曲艺)片段,再演唱以上的曲目时,对音乐风格的把握就可能会更准确些,地方色彩就会更加浓郁。
作品的宏观把握 在高师声乐教学的实践中,演唱的曲目有朝着大型化发展的趋势,而我们往往发现有些学生驾驭大型曲目的能力不高,每每将一首作品唱得支离破碎,更谈不上有多少美感。学生本来演唱大型曲目的机会就不多,很难有什么实际的经验。如果我们的声乐教师在平时能给学生加些戏曲唱段特别是板式变化较多的唱段,情况可能会好些。例如在演唱《兰花花》《木兰从军》和《孟姜女》等曲目时,演唱者若具备少许戏曲演唱的经验和技巧,其艺术效果就大不相同了。
戏曲、曲艺与高师声乐教学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1.中西两种“唱法”各有所长
美声唱法的特点是“采用了比其他唱法的喉头位置较低的发声方法,因而产生了一种明亮、丰满、松弛、圆润而又具有一种金属色彩的、富有共鸣的音质;其次是它注重句法连贯,声音灵活,刚柔兼备、以柔为主的演唱风格”。⑥正是由于上述的特点,才使得美声唱法从17世纪初叶开始,随着西方歌剧的发展而繁荣起来,至今仍盛行不衰。
中国民族唱法的特点是“以民族语言为基础,以行腔韵味为特长,并与形体表演浑然一体的清、声、字、腔相映生辉的综合演唱艺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声情并茂、字正腔圆、神形兼备、唱表结合、载歌载舞的二度创作原则”⑦。在中国民族唱法方面,较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风格、欣赏习惯和审美意识。
可能是一种历史的巧合,美声唱法脱胎于西方的歌剧;而中国民族唱法同宋元杂剧、明清昆曲、京剧以及近现代众多的地方戏曲一脉相承。这说明:两种唱法都是不应该排斥表演因素的,都应该“以情带声、声情并茂”。
2.中西两种“唱法”存在着互通性
无论是西方的美声唱法还是中国的民族唱法,无论是西方的歌剧、艺术歌曲,还是中国的戏曲、曲艺、民歌或其他歌曲,都需要呼吸(气息运用)作为歌唱发声的动力和基础。发声的正确、音质的优美、音色的变化和感情的表达无一不与呼吸有密切关系。美声唱法普遍采用的所谓“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和民族唱法中非常重视的“丹田之气”,都是千百年来歌唱者从艺术实践中得来的宝贵经验。从最终结果看,“丹田之气”的运用与“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并没有尖锐的矛盾。
过去曾有人误认为美声唱法不太注意咬字、吐字的清晰,其实不然。例如意大利语元音发音时,唇形变化非常明显且不能随便改变;辅音的清、浊之区分也非常严格。所以意大利语有清晰、音序均匀而有节奏,每个音都平正而浑厚,世界上从事声乐演唱和研究的人们,都要学习意大利语言和用意大利语来歌唱。中国戏曲尤其讲究“五音四呼”和喷口、归韵及收声等技巧,认为这样才能将语言通过歌声形象地表达出来。“如果不注重字只注重声,观众不知道你在舞台上唱的什么,就是声音再好也没有意义。”⑧
也有人认为中国民族唱法大概不像美声唱法那样强调共鸣,其实这也是误解。由于不同民族的语言及文化背景有差异,因此对待歌唱的声音的观念便有所不同。在一些基本问题上,这两种唱法是统一的,如在唱高音时应尽可能合理的使用头腔,因为头腔共鸣适宜于表现高昂激越的感情;唱低音区时要靠胸腔共鸣,因为胸腔共鸣可以使声音宽厚宏大;另外,共鸣与音量、音色、咬字和声区都有着密切关系。“中国民族唱法的共鸣腔管相对比欧洲唱法的要细一些和短一些,喉、咽腔并不开得太宽,喉结相对稳定,发出的声音比较集中、结实、明亮,便于咬字行腔。”⑨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国民族唱法(包括戏曲)与欧洲美声唱法虽然有较明显的差异,但在表演性、呼吸、咬字、吐字、共鸣等歌唱技巧方面均有互通性和一致性。因此,将戏曲引入我国高师声乐教学是完全可行的。
中国戏曲、曲艺是孕育中国民族唱法的母体,许多声乐艺术的精华充溢其中。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曾拥有辉煌的历史,它发展到今天越来越多地得到了世界承认。美声唱法对我国声乐艺术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但也毋庸讳言,它曾在一定程度上和在一定范围内影响了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正常发展。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使戏曲、曲艺等艺术门类代代相传,将它们纳入普通学校的教学内容是很有远见的举措。要达到这个目的,高师音乐教育也要有相应的措施,也就是必须将戏曲、曲艺纳入高师声乐教学体系之中,这不但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我们这样做的唯一目的,就是“通过对民族艺术的学习,了解本民族及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信仰、礼仪、制度、经验、技艺、生产活动等情况,懂得尊重地方民族文化传统,学会感受各民族艺术的风格和丰富文化内涵,增强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热爱”。⑩为了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未来,我们要坚定地迈出改革步伐,去迎接祖国艺术教育的繁盛时代。
注释:
①③郁文武著《京剧唱段走进上海中小学音乐课堂》[J].《中国音乐教育》1995年第1期,第19页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M].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 , 第6—8页
④(明)魏良辅著《曲律》[A].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M].第五卷, 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第27页
⑤《中国音乐辞典》[Z].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第16页
⑥《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Z].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第438页
⑦《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Z].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第857页
⑧ 卢文勤著《京剧声乐研究》[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第68页
关键词:地方戏曲艺术;动漫课堂教学;融合;教学案例
一 研究目的
金华的地方戏曲蕴藏着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其历史渊源、艺术形式等方面剧都有教高的研究价值。婺剧因能在一个剧种中原汁原味的保存高腔、昆曲、乱弹、徽戏、等声腔而被戏曲界公认为“徽戏的正宗,京剧的始祖”。
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金华的地方戏曲艺术,急需以更多、更好的方式去传承和发展。作为本地一所高校的动漫专业,有条件、也有义务去学习并推动地方戏曲艺术的发展。让地方戏曲艺术与动漫专业的课程教学相融合,运用动漫的形式来再现地方文化的艺术精髓,也是弘扬与传承地方戏曲艺术的一种好方式。另一方面,民族的才是最好的,地方的才是最具特色的,对于求创新,求变化的动漫专业而言,古老的地方戏曲艺术可以为动漫专业的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充足养分和思路,使金华的动漫教育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怎样使以唱为主的戏曲文化艺术,转化成可视性较强,镜头变换丰富的动漫形式?目前,国内的动画戏曲研究也初见成效,2005年,中国艺术学院开始研发“戏曲动画”这一全新的艺术表现形。《中国戏曲经典原创动画》将创作“中国戏曲经典原创动画”百集系列。
中国拥有许多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戏曲艺术是其中的一种。中国古老戏曲一直以来为中国动画提供了充足的素材,使得中国动画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运用动画的形式来再现戏曲艺术精粹,这无疑对戏曲艺术的弘扬与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 具体实践
现阶段动漫专业的课程教学以项目、案例教学为主,通过的一定的研究和分析,能将金华的地方戏曲艺术,作为具体的实际的,项目和案例,融入到教学中去,使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的影视动画教学真正改革、发展为极具特色的专业教学。通过研究,在文化传播的形式上寻求创新和突破,使文化传播的艺术形式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不仅为金华地方戏曲艺术的“现代化形式”提供了值得思考和借鉴的方式。使地方文化更具活力和魅力,走入年轻人的生活。同时,对当前的高职动画教学拓展了新的思路,极大地丰富和深化了教学案例,推动动画教学的改革。使教学在地方戏曲艺术的支撑之下,能够更具特色。通过实地调查研究、文献资料研究和实验性研究等研究方法,通过对调查资料的记录与收集,以分析性角度整理、组织材料,归纳各要素间的关系与相互影响。
实施计划:第一步,制定具体的研究方案和工作措施。确定所需资料调查和收集的内容。第二步,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为了对金华地方戏曲艺术及其装扮、戏服、动作、音乐等各方面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课题组成员除了收集有关资料和文献外,还要从戏曲的剧本、文物、版画、历史文献、宗教文献、民俗文献、舞蹈等方面搜集资料,形成了详细的资料附表和附图;同时,对《中国戏曲经典原创动画》的其他地方戏曲的动漫形式进行收集与梳理,分类成各种不同的动漫类别,以便于借鉴与突破。第三步,资料的归类与整理,通过以上长时间的实地调查,通过获得以下材料:1)金华地方戏曲的行头,最具有代表性的服装及道具的实物照片、手绘效果图。2)金华地方戏曲的装扮,化妆造型素材的收集、照片拍摄、文字材料和调查笔记。3)特征问题:程式性、符号性、可舞性和装饰性材料的归纳。第四步,动漫形式的分类归纳,各种类型、各种材质的动画造型设计实践探索。第五步,根据已搜集并整理的材料,探讨地方戏曲艺术动漫专业课程教学的融合方法与进程。
三 研究的价值
(1)传承与发展
地方戏曲艺术与动漫专业课程教学融合过程的研究,首先要对金华地方戏曲艺术的历史和特征问题作系统梳理,对促进中国戏剧文化的研究有重要的认知价值和学术价值。同时,对地方戏曲的动漫形式的开拓与探索,为戏曲形态及其表演本质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
(2)传播与推广
地方戏曲艺术与动漫专业课程教学融合过程的研究,从地方戏曲的形式上寻求创新和突破,使艺术形式和指导思想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不仅为地方戏曲在现代社会找到了一条生存发展之路,为地方戏曲艺术的“现代化形式”提供了值得思考和借鉴的方式。使地方戏曲走入年轻人的生活。有助于广大群众对戏曲文化的了解与欣赏,为弘扬传统优秀的地方戏曲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挥其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金华市艺术研究所:《中国婺剧史》,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8月.
[2] 孙颖:《剧装图案》编著,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4年6月.
[3] 周懿:《戏曲动画的特征及传播途径研究》,中国美术学院【网络出版年期】2012年04期,2011年5月.
表演
【中图分类号】 G718.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13―0030―01
戏曲作为“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先行示范,生动地将音乐、诗歌、舞蹈、服饰等艺术结合于一体,有着其他艺术无法替代的独特表现形式。如何激发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兴趣,让戏曲艺术真正走进校园,走入学生心中。本文就谈谈中职学校实施“戏曲艺术走进校园”活动的一些有效做法。
一、听戏,让戏曲艺术悄悄来到身边
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如何让学生对戏曲艺术不排斥,就要从他们的兴趣所在找切入口,从学生爱听的与戏曲相关的流行歌曲、戏曲故事开始渗透,先让学生“听戏”。首先,我们在校园广播设置了《中华戏曲》栏目,播放一些学生喜爱的与戏曲相关的流行歌曲如《说唱脸谱》等,学生们对这些歌曲比较有兴趣,主动学唱,通过歌词和旋律对戏曲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同时,我们也选择一些学生较为熟悉的戏曲故事进行播放,让学生逐渐对戏曲故事感兴趣,明白戏曲其实就是讲故事,慢慢地对戏曲有所接受,不再一提就拒之千里。另外,通过在音乐课堂播放一些知名的戏曲小片段,由于音乐课堂上学生精力比较集中,可以对戏曲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如果这些故事学生在课外已了解了基本情节,再让他们来听戏曲、听讲解,两者相互联系,容易接受。
二、看戏,让戏曲艺术慢慢打动心灵
在学生对戏曲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我们就开始实施第二阶段即看戏。“看戏”的方法有多种,首先,我们可以从学生已经具有的舞蹈知识基础开始,让学生看一些戏曲类舞蹈,例如《俏花旦》等,其次,从学生最喜欢的网络开始,通过“互联网+戏曲”的形式,精选一部分学生已经了解过的戏曲名段,让学生欣赏,并配合名家的点评,让学生了解不同戏曲种类的人物特点、服饰特点、道具特点、脸谱文化,还可以欣赏一些戏曲特技,例如变脸、吐火等,提高学生兴趣。第三,让学生看地方戏曲。我们本地最流行的是秦腔,为了让学生对秦腔有深入了解,可邀请本地戏曲艺术团体来学校演出,让学生和戏曲来一次近距离接触,让学生真真实实感受戏曲,摸一摸、看一看,想一想。让学生了解中华戏曲的博大精深,让戏曲艺术慢慢打动心灵,让学生为中华民族的智慧叹服和骄傲。
三、学戏,让戏曲艺术塑造多样个性
为了让戏曲艺术真正走进校园,走进学生,让学生成为戏曲艺术的受益者,学校组建了戏曲社团,通过学生自愿报名和老师挑选的方式,选出了近百名学生,学习本地戏曲。聘请本地剧团的专业演员来学校担任戏曲社团指导教师,学习内容从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出发,选定学生较熟悉的名家名段,如现代戏《祝福》等。先指导戏文朗诵,理解其所要表达的意思和相关故事情节。戏曲的精华是剧本,剧本是大众化的通俗文学,语言往往清新质朴,且文白相间,衬字、谐音、押韵和多种修辞的综合运用,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记诵,让学生在朗诵中感受文学之美。再教学生画脸谱,明白每一张脸谱所表达的意思和所代表的人物及人物性格。学生在一张张脸谱中感受着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吸取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营养,感受美、追求美,不仅仅是外形之美,更是心灵之美,在这一过程中塑造多样个性。
四、演戏,让戏曲艺术灵动青春魅力
1. 社团表演考核。在学期结束社团活动考核时,让社团每个学生展示自己在社团活动中的收获,可以朗诵一段戏文、讲一个戏曲故事、展示一张脸谱等,给每一个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
2. 自乐班演出志愿者服务活动。作为中职学生,能用自己所学为社会服务,提升自我,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教育活动,因此,可以与当地戏曲艺术团体联系,在他们外出演出时,可以带学生出去,有时演出、有时搞服务,学生们从热情的掌声和赞扬声中,获得戏曲艺术带来的成就感和认同感,变得自信、自立。
3. 戏曲知识竞赛。通过知识竞赛活动,让最基本的戏曲知识得到传播。
[摘要]在明清时期,阅读戏曲作品和观赏戏曲演出是女性接受情感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至情”的哲理启发、情爱的心理感染和自觉的伦理意识,构成明清戏曲女性情感教育的文化内涵。同时,借助于戏曲演出的直观性和戏曲语言的通俗性,戏曲女性情感教育利用唱念做打等多种表演手段,充分发挥“能感人”的审美功能。与其他文学艺术样式相比,戏曲女性情感教育具有显著、广泛、深层、持久和潜移默化的社会效果。
[关键词]女性情感教育 明清戏曲 文化内涵 审美功能 社会效果
[中图分类号]1207.309;G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08)03-0131-07
明清时期,戏曲艺术盛行于世,成为当时女性接受情感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从媒介的角度来看,中国古代文学教育有文本传播方式和非文本传播方式两种基本模式。戏曲艺术包括以文字形式表现出来的案头剧本和以舞台形象表现出来的现场表演,因此它兼有文本传播方式和非文本传播方式两种教育模式,足以产生相当广泛和极其强烈的教化移情效果。尤其是对于普遍处于文盲状态的下层平民女性来说,在传统的女训教育和诗文教育都无法达到有效的教育目的时,呈现为舞台形象而不是文字形式的戏曲艺术能够有效地达到这种教育目的。戏曲艺术以广大的城镇和农村为衍生地和传播地,与有着较为深厚教育积淀的男性相比,它在面对严重缺乏教育积淀的女性时,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社会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女性接受戏曲教育的程度会远远大于男性。戏曲艺术正是在重言情、擅传情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情感教育功能。
明清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主要通过阅读方式或观赏方式接受情感教育,具体体现为阅读女教读物、阅读诗文作品、阅读通俗小说、听讲通俗故事(如说话、弹词、宝卷等)、阅读戏曲作品或观赏戏曲演出等五种方式。在这五种接受方式里,戏曲女性情感教育在文化内涵、审美功能、社会效果等方面表现出极其鲜明的特色。
一、明清戏曲女性情感教育的文化内涵
中国古代传统的女子教育以培养相夫教子、料理家务的女子为其目的,主要偏重于妇德妇职教育。“四德与三从,殷殷勤教汝。婉顺习坤仪,其余皆不取。”清梁兰猗的《课女》诗道出了古代千千万万女性对传统女子教育中妇德妇职教育的认可与赞同。正统女教以道德教育为核心,涉及知识教育、艺术教育、劳作教育和母范教育等,而情感教育却很少涉及。也就是说,传统的女教读物一般只言“德、容、功、貌”,强调女性的道德修养,而不关注女性的生存地位、个性养成和情感陶冶,尤其排斥对女性的情爱教育。但是,传统文学原本有“言情”的传统,而明清戏曲更以强烈的言情抒怀特点受到时人的喜欢,明末陈洪绶倡扬的“十分情十分说出,能令有情者皆为之死”,清初洪N强调的“从来传奇家,非言情之文,不能擅场”,皆凸显了戏曲的抒情特点。与女教读物、诗文作品、通俗小说、通俗故事等相比,戏曲的女性情感教育具有独特的哲理启发、心理感染和伦理教化的文化内涵。
在哲理启发方面,受到王守仁“心学”等学术文化思潮的影响,明清戏曲在历史上第一次大肆张扬“至情”理想,赋予女性情感教育以深刻的哲理内涵。明中叶泰州学派认为:“只心有所向,便是欲”;这种人欲就是天性,“性而味,性而色,性而声,性而安佚,性也,乘乎其欲者也”。汤显祖发扬了泰州学派的理论,以“情”为人的本性,宣称情是天地、人生自然而然的产物:“人生而有情,思欢怒愁,感于幽微,流乎啸歌,形诸动摇,或一往而尽,或积日而不能自休”,而且认为情无生死之分,凡人情之所在,皆足以使“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一曲《牡丹亭》,就是杜丽娘和柳梦梅超越生死的情爱颂歌。在汤显祖笔下,杜丽娘被塑造成感于情而死,死不足以尽情,坚于情而生,生方得以畅情的感人形象,寄寓了剧作家宣扬个性自由的“至情”理想。明末戏曲家孟称舜继承发扬了汤显祖的“至情”思想,重申“至情”理想对女子情感的启迪作用:“性情所钟,莫深于男女,而女子之情,则更无藉涛书理义之文以讽谕之,而不自知其所至,故所至者若此也。”与此相同,冯梦龙认为戏曲的形成是由于性情所至:“文之善达性情者无如诗,《三百篇》之可以兴人者,唯其发于中情,自然而然故也。自唐用以取士,而诗人于套;六朝用以见才,而诗人于艰;宋人用以讲学,而诗人于腐。而从来性情之郁,不得不变而之词曲。”他特意为世上一切有情者编撰了一部《情史》,大声疾呼“情”的至高无上,宣称“我欲立情教,教诲诸众生”。他强调戏曲具有“悦性达情”的教育功能,以“情”作为追求个性解放的航向灯,借不拘一格的爱情故事来标举个性、自由的新理念。汤显祖、孟称舜、冯梦龙等人在理论上对“至情”的强调与渲染,无异提升了戏曲女性情感教育的哲理内蕴。
在心理感染方面,明清戏曲女性情感教育具备独特的动人机制。明清时期,除了《红楼梦》,大部分的讲唱文学、通俗小说在叙写两性情爱故事时,往往仅仅满足于曲折生动的悲欢离合情节,而对女性情爱心理的刻画却不甚关注。戏曲艺术具有“达其心而为言”的特点,但元代北曲杂剧和南曲戏文中的爱情戏,如关汉卿的《拜月亭》、白朴的《墙头马上》、郑光祖的《倩女离魂》、施惠的《拜月亭》等,大多以悲欢离合的情节故事见长,而不以细腻深微的心理描写取胜。只有王实甫的《西厢记》,在中国叙事文学史上第一次生动地展示了女性的情爱心理。因此被明人称赞为“情同之宗”,传诵千古。汤显祖的《牡丹亭》继承和发展了前代叙事文学中女性情爱心理描写的传统,“搜抉灵根,掀翻情窟”,以奇崛之笔向观众展现了比以往爱情戏更为离奇的爱情过程,第一次完整、细致地展示了杜丽娘经典阅读和自然感发的情爱发生方式。以及情梦、自恋、情死、幽媾、复生、婚合等情爱实现方式,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古代女性复杂而细腻的情爱心理内涵,从而在女性情感教育方面发挥了强烈的心理感染力。比如,在《西厢记》中,王实甫对自然感发与女性情爱发生的描写,仅仅藉助于张生之口,用旁述者的口吻加以说明:“夫人怕女孩儿春心荡,怪黄莺儿作对,怨粉蝶儿成双。”而在《牡丹亭》中,汤显祖却用一出《惊梦》细致地叙写了杜丽娘步入春光明媚的花园,受迷人春景的触动,春心荡漾,滋生起对男女恋情的向往,并在牡丹亭畔做了一个白日梦,在梦中不仅遇到了理想的爱情,而且享受了随爱情一起降临的快乐。又如《西厢记》叙写张生草桥夜梦莺莺,借男性之梦衬写女性的情爱心理:“害不了的愁怀,恰才觉些;撇不下的相思,如今又也”;“想着你废寝忘餐,香消玉减,花开花谢,犹自觉争些。便枕冷衾寒,凤只鸾孤,月圆去遮,寻思来有甚伤嗟。”但这样的女性情爱心理描写并不多,主要体现于第四本第四折和第五本里。而《牡丹亭》则在《寻梦》、《写真》、《魂游》、《幽媾》、《冥誓》等多出里,生动地描写了杜丽娘主动追求情爱实现的心理过程。《牡丹亭》和其他明清戏曲有关女性情爱心理的描写,对女性读者和观众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心理感染和情感教育,对此,清人俞用济曾这样总结:“《牡丹亭》唱彻秋闺,惹多少好儿女拼为他伤心到死。”
关键词:戏曲教育;信息技术;网络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在众多的文化品类中,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代表的戏曲艺术可以说是最璀璨的一颗明珠。中国戏曲作为世界上最为古老的三大戏剧样式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极为宝贵的艺术财富,创造了宏大壮美、辉煌灿烂的戏剧景观,全方位地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及理想、诉求,集中体现了我国艺术的风范和中华民族的价值观。
戏曲教育是我国艺术教育中最有特色的内容之一,在中小学以及高校中开展戏曲艺术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即审美情趣、艺术鉴赏力和美的创造力,还能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戏曲教育呼唤信息技术的整合
戏曲教育对青少年的积极作用毋庸置疑,可是目前,绝大多数中小学和高校的戏曲教育却常常采取或是以戏曲作品的文学性为中心,如同教学其他小说、散文等课文一样,更突出的是对于剧作家和剧本的分析;或是以戏曲作品的音乐性为中心,如同讲授歌曲一样,更突出的是对唱段和唱词的分析。可以说,目前存在的这两种教学方式,是极为片面的,它们仅仅展示了戏曲艺术的冰山一角,违背了戏曲艺术的本质和特征。
戏曲艺术是一门包括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它最突出的审美特征就是吸收了众多艺术门类之所长,是音乐、舞蹈、文学、美术、杂技等艺术门类的集体性创造,但是戏曲不是音乐,戏曲不是舞蹈,戏曲不是美术,戏曲更不仅仅是文学,戏曲绝不等同于它们其中的任何一个。因此,在戏曲教育的具体实践中,单独讲授戏曲综合性艺术特征的任何一个要素都是片面的、不可取的,那么,最为重要的就是如何把平面的单侧面的讲授方式转变为立体的全方位的教学方法,这就需要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介入,更是呼唤信息技术对于戏曲教育的整合。
1.运用信息技术,还原戏曲立体化艺术特征
在戏曲教育的过程中,最关键的在于学生对于这门艺术的真切体验。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中,学生有条件全身心地去感受这门古老艺术之美。教师可以利用音响、图像、视频等手段,使学生能够立体、直观地感受戏曲、理解戏曲。
例如,在给学生讲授昆曲《牡丹亭》这一经典剧目时,教师可以用视频展示女主角杜丽娘与丫环春香在《游园》这一场中表演,戏中那些经典的唱词,比如杜丽娘游春时的感叹“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通过装扮上的戏曲演员用昆曲特有的水磨腔娓娓唱来,让学生在视听语言中近距离地感受距今六百年的古韵悠扬,在这样的艺术氛围中讲授和分析这一经典剧目;再比如,在给学生讲授革命样板戏《沙家浜》时,教师可以先用视频和音响展示《智斗》选段,再将学生分成小组,分别学习阿庆嫂、刁德一、胡传魁三个角色的唱段,让学生身体力行,在课堂上进行分组展示,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革命样板戏的艺术特征。
2.运用信息技术,创造网络化戏曲课堂
网络上的信息内容非常强大,如同一个庞大的、实用的资料库,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用网络来共享信息源。在戏曲教育中,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比如在给学生教授各省市地方戏剧种时,教师可以在征求学生意见和了解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地方戏剧种,将学生分为京剧、昆曲、豫剧、越剧、黄梅戏等不同学习小组,利用学校多媒体网络工作室,让学生上网搜索该剧种相关历史资料、经典剧目、名家名段等,然后请每组学生将资料整合,做成PPT,在课上进行演示,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创造一个交互协作、资源共享的学习氛围;再比如,在高校课堂上,给学生讲解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濒危戏曲剧种时,教师可以请不同省份的学生利用假期,深入草野,对这些濒危剧种生存现状做一调查,然后通过网络,把分散在各地的学生联接起来,请他们将自己的调查资料,包括声音、图片、视频等上传到网络,教师与学生在虚拟世界里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使戏曲教育逐步迈入网络化课堂。
信息技术在戏曲教育中的作用
戏曲本身的多媒体化表演,呼唤多媒体化的教学手段。将戏曲教育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更是时展的必然,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戏曲教学,给学生营造了一个生动形象、视听结合的学习氛围,比起传统的平面教学方法,更能提起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感。
如在给学生教授黄梅戏这一剧种时,结合新时期极具代表性的经典剧目《徽州女人》进行分析,通过欣赏剧目片段,先把学生带入到一个可以直观感受到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徽州,再结合黄梅戏著名演员韩再芬悠扬婉转的唱段,由此立体生动地展开黄梅戏这一剧种的教学,比干巴巴地分析课本上的文字,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感知能力
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它融合了几千年的文化艺术精华,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等艺术样式在戏曲当中都能够得以体现。通过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为学生提供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通过不同的信息呈现方式和网络共享,引导学生去感受戏曲、理解戏曲之美。
如戏曲的音乐,剧种的繁多造就了五彩斑斓的戏曲音乐艺术。通过欣赏戏曲音乐片段,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京剧的慷慨大气、昆曲的古韵悠扬、豫剧的淳朴激昂、越剧的温婉可人、黄梅戏的婉转动听,不同的剧种有着截然不同的艺术特色。
如戏曲的行当,生、旦、净、丑都有着独属于他们的身段唱腔。通过欣赏视频片段,开展舞台体验课程,使他们感受到青衣的典雅端庄、花旦的俏皮可爱、小生的俊朗儒雅、老生的风度气魄、花脸的勇猛粗犷、丑角的讽刺调笑,每一种行当都有自己独特的表演体系。
如戏曲的脸谱,不同的人物性格造就了不同的化妆艺术。通过不同脸谱的图片展示,使他们感受到红脸的忠义耿直、黑脸的正直威武、白脸的奸诈多疑、蓝脸的桀骜不驯、绿脸的莽撞冲动,这种极具象征意义的程式化的人物造型艺术形成了戏曲独特的美学意蕴。
因此,将戏曲教育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既满足了学生的审美需要,又培养了学生高尚的艺术鉴赏能力,还能够帮助他们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善恶观和美丑观。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的讲授作为中心,这种单向注入式教学不适合戏曲艺术教育。中国戏曲是包含唱、念、做、打,声、台、形、表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在学生观摩戏曲产生兴趣之后,有必要带领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戏曲艺术。
关键词:戏曲;本位传播;延伸传播
中图分类号:J802.1
文献标识码:A
戏曲的传播关乎戏曲的保护、生存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戏曲是在传播当中求得生存的。传播问题解决得好坏,也就关系到对于戏曲艺术保护的好坏以及戏曲艺术的生存问题。因此,笔者把戏曲的传播作为专题进行论述。
一、传播层次的划分及其功能
戏曲自身就是一种传播媒体。在传统的农耕社会,这种媒体起到了传播思想、文化等重要作用。但进人工业社会,尤其是20世纪后半叶科技发达的时代,现代媒体日益兴隆,不仅戏曲自身的媒体作用被淹没了,人们不再希望通过戏曲了解思想、文化方面的知识,而且也给戏曲自身的生存带来不便。也就是说,戏曲不仅作为一种媒体已经彻底边缘化,而且作为一种艺术也出现了危机。在本文中,笔者所讨论的是戏曲作为一种表演艺术的传播问题,具体是指一个戏曲剧目成型之后的传播问题。
笔者认为,戏曲的传播首先是以剧目为出发点的。从一个剧目出发,戏曲的传播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本位传播;二是延伸传播。
本位传播是指以某一戏曲剧目的舞台表演艺术为具体传播对象的传播。
本位传播首先是戏曲舞台艺术的整体传播。一个新剧目成型之后,首先以舞台演出的整体方式呈现给观众。整体传播是戏曲本位传播中最本真的传播。它体现了戏曲的综合属性和一个戏曲剧目演出的整体面貌。
其次,本位传播也包括戏曲舞台艺术的分支传播。因戏曲属于综合艺术,故针对一台戏的剧本、唱腔等要素也会以自身的方式进行传播。剧本的传播除了在舞台上进行以外,案头阅读也是其最流行的传播方式。读者可以不进剧场,通过阅读剧本领略某一剧目的魅力。唱腔的传播既可在舞台上进行,也可在其他场合、或利用其他手段进行。因此,戏曲的本位传播也包括剧本的阅读、唱段的欣赏等分支传播。
在本位传播中,整体传播与分支传播之间具有互动关系。整体传播是戏曲讯息最为初始的整体性,具有集体创作和集体欣赏的特征。剧场像是一个“仪式性”场所。在剧场当中,演员和观众暂时把自己与现实社会“隔离”开来,进入一个特殊时空。在这个特殊时空环境中,演员和观众均可尽情享受创作和欣赏的快乐。
整体传播的成功会引起人们对戏曲剧目的剧本和唱腔等分支艺术要素的兴趣,促进人们阅读剧本、欣赏唱段。阅读剧本是阅读者与剧作家创造的艺术形象之间的交流。因此,阅读剧本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它使戏曲进入文学领域,但又区别于文学阅读。而当人们在案头阅读了剧本、有所感触之后,也会对该剧本的舞台演出发生兴趣,从而走进剧场。这时,个性化阅读就会转化为集体欣赏,进而促进整体传播的兴盛;唱腔的流行既可通过某一折戏在剧场中欣赏,又可通过某位演员或戏曲爱好者的清唱或通过音带、光蝶、广播在剧场外欣赏。当人们通过某种方式欣赏了一个剧目的唱段,也会因对该剧目全本的整体传播发生兴趣而步人剧场。
本位传播中,整体传播的直接传播者就是表演剧目的演员,间接传播者就是参与剧目策划、创作和承担演出业务的剧场工作者,接受者就是观看演出的观众。分支传播中的剧本传播者则会是剧作家、出版商,接受者是读者;分支传播中唱腔的传播也相应是演员和唱片商、广播商、电视商等,接受者是听众。
本位传播仍然是对戏曲艺术最为直接的传播,尽管有商人的参与,但总体上还处在艺术领域,传播的对象还是戏曲艺术。它是戏曲传播的第一个层次。
戏曲的延伸传播是指在戏曲本位传播基础之上对戏曲艺术各类讯息的传播。譬如对戏曲演出、戏曲知识、戏曲演员、戏曲逸事等方面的传播。因此,戏曲的延伸传播是对本位传播的再传播,它是戏曲传播的第二个层次。
戏曲的本位传播遵循戏曲艺术的表演和接受的模式;延伸传播是以戏曲艺术的本位传播为基础、在戏曲艺术使戏曲艺术相关讯息在更加广泛的领域的传播。它使戏曲艺术走出舞台、脱离作为艺术的戏曲,以多种方式渗透到其他领域当中。接受者通过接受戏曲讯息又可以从其他领域回到剧场或其他形式的戏曲欣赏行为中,进而促进戏曲本位传播的繁荣。
本位传播是戏曲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也是最为重要的传播。延伸传播是戏曲艺术的传播,它会给戏曲的生存起到制造氛围和讯息支撑作用,这些作用可以归结为对戏曲生态环境的创造。戏曲的延伸传播使戏曲观念深入人心、使戏曲艺术在多种层次上赢得人们的兴趣。本位传播是戏曲艺术自身的传播,它还停留在艺术领域;延伸传播则可以脱离戏曲艺术自身,扩展到其他领域,尤其是文化和社会领域。
本位传播中的整体传播是一个戏曲剧目最为本真的传播。因此,在传播过程中须在“本真”二字上下工夫。所谓本真,大致有两个标准,一是完善地传达剧作家的创作意图;二是精确地运用戏曲的演唱形式。针对一个剧目,如果能用完善的戏曲演唱方式把剧作家的创作意图准确地传达出来,那么就可以说成功地完成了本位传播中的整体传播。本位传播的分支传播也才会有一个良好的基础。
本位传播中的整体传播是一个戏曲剧目最为直接的呈现方式,是戏曲艺术赖以生存的根本。本位传播中的分支传播是对一个戏曲剧目的再传播。整体传播和分支传播都属于戏曲艺术的本位传播。因此,保护戏曲首先要保护和建设戏曲的本位传播,从传播源头把戏曲的根基扎牢。
延伸传播是戏曲的传播方式,它对戏曲艺术起到讯息传递、知识解读、边缘渗透等作用。延伸传播因跨出艺术领域,故其形式也就容易多样。就目前来说,延伸传播主要体现在广告、演出评论、新闻传递、知识教育以及对于造型艺术的渗透等方面。广告是针对一个戏曲剧目演出讯息的传达,主要让人们了解一个戏曲剧目的名称、旨趣、演员、演出时间和地点;演出评论是对一个戏曲剧目的解读,人们通过评论可以深入理解某一剧目的剧本和表演;新闻传递是针对一个剧目所举行的新闻会以及通过报刊、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介所的戏曲讯息,主要让人们通过新闻的途径了解一个戏曲剧目的创演情况,以便引起人们对该剧目的关注;知识教育是指对戏曲整体或分支领域的研究、传播和教育,主要让人们通过知识的途径理解戏曲、接受戏曲,并从戏曲中获得其他社会讯息;对于造型艺术的渗透是针对剧本或戏曲演出,以造型艺术的形式图解、再现戏曲的艺术形象,主要是因造型 艺术家出于对戏曲艺术的爱好而对戏曲所进行的延伸传播。延伸传播的手段也体现出多样化色彩来,就其所运用的媒体形式来说,延伸传播可以说已经渗透了所有的媒体,诸如以报刊、书籍和广告招贴、剧目说明为主的印刷媒体,以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络为主的电子媒体,以绘画、雕塑等为主的造型艺术媒体。
延伸传播对戏曲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它可以为戏曲的生存、发展提供一种文化生态环境。因此,保护戏曲也要在保护和建设好戏曲本位传播的基础上,保护和建设好戏曲的延伸传播。
二、本位传播的历史及其方式
中国戏曲是以农耕社会为背景而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在农耕社会,戏曲的本位传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并伴随着戏曲发展的历史过程。
在传统的农耕社会,戏曲的本位传播主要依靠民俗来进行。也就是说,民俗是戏曲本位传播所依赖的特殊载体。民俗的需要可以把戏曲演出引向各类民俗场合,诸如人生礼仪、节日庆典、神庙集会等场所。民俗场合的演出是职业戏班谋生的基本场所。职业戏班走南闯北主要是在这类场合演出。因此,以民俗为渠道,戏曲的本位传播开始繁荣昌盛。
戏曲的本位传播虽以民俗为载体,但在民俗场合进行传播也是出于人们对戏曲的喜爱。各类民俗都常常以各种借口为戏曲的本位传播留下时机。但这类借口的背后却隐藏着人们对于戏曲艺术的爱好。自元至清,历代统治者都对戏曲艺术下达过程度不同的禁令,但戏曲艺术仍然盛演不衰。这便说明戏曲的本位传播是以人们对戏曲的热爱为根本动力的。
在传统的农耕社会,戏曲的本位传播主要由职业戏班和家班来承担。职业戏班是戏曲的主力,其经营模式符合市场规律;家班是戏曲的分支,其经营模式脱离市场渠道,是以家班主人的兴趣为前提的。但无论是职业戏班还是家班,演员对于戏曲的爱好才是戏曲的本位传播得以实现的根本。
在职业戏班当中,尽管戏曲演员的地位很低,但演员们由于热爱戏曲,就会陶醉在戏曲的演出当中(当然,亦有不少演员是为谋生起见加入到演剧行列当中,从而成为戏曲艺术的传播者的)。在家班当中,家班主人对于戏曲的爱好是戏曲本位传播得以进行的动力,但演员对于戏曲的爱好也不可忽视。因此,戏曲本位传播的主要实施者――演员,才是戏曲本位传播的基本力量。
但在戏曲的本位传播过程中,演员只是负责艺术的具体呈现。而在演员与观众之间,仍然有不少人起到沟通作用。这类人可以没有戏曲编剧或表演方面的才能,但他们却必须具有较强的经营能力。在职业戏班中,这类人往往是“掌班”、“坐班”或“承事”。例如,在《品花宝鉴》中联锦班的掌班金二就负责定戏,他会随时打听哪里需要演出,便把联锦班的戏及时送上。仙霓社的坐班汪双全每半年给仙霓社排一次演出线路,戏班能否演下去,汪双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河北农村昆弋班的“承事”有部分职责与坐班职位相当。承事除了替投资者组班外,也负责到各地签约定戏,俗谓联系演出的“台口”。承事联系好台口之后,戏班便按台口次序接连演出。此外,还有专门以为人定戏、点戏为职业的“戏提调”。韩世昌说:“请堂会戏的主人常聘请懂行的人制定戏码、安排一切,被聘请的人称为‘戏提调’。他分别同每个演员的管事人研究演什么戏,怎么搭配法。”此外,在农村还有一些社会组织,这类组织的首领多被称为“社首”。每逢重要节日,社首都会主动与戏班联系定戏,邀请戏班参加赛会庆典。因此,职业戏班与民俗之间的联系,就是依靠这类人。这类人也是戏曲艺术在农耕社会传播的具体推助者。
除民俗之外,士大夫的爱好也是促进戏曲本位传播的一种动力。明代万历之后,士大夫雅好戏曲,其中有不少人在家中蓄养戏曲戏班。因此,家班在士大夫群中开始流行。戏曲的本位传播也随家班的兴起而流行。例如,当汤显祖的《牡丹亭》创作出来之后,在太仓赋闲的老相公王文肃对此剧发生浓厚兴趣,并令其家班首演。此后,吴中家班竞相搬演。这同士大夫们自身的特殊爱好直接相关。因此,士大夫的家班与职业戏班在传播戏曲的动机和方式上有很大区别。职业戏班以经营为主,而士大夫的家班则多围绕士大夫自己的爱好来演出。
士大夫的家班在戏曲本位传播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这同家班地位较高、条件较好有关。首先,家班的主人往往都是学富五车的文士,他们对剧本的选用、演员的选用、唱腔的运用等都十分讲究。如葛救民家女乐班:“(葛)父为余干令,最有遗赀,救民尽取为声色费,嬖奴号十二钗,而大小姑姑为最。”其次,家班的观众也往往是文士阶层,高层次的观众对戏曲本位传播的准确性要求很高。例如,潘之恒《鸾啸小品》卷三记载,吴越石教习家班“先以名土训其义,继以词士合其调,复以通士标其式。”汪季玄教习家班不仅招有曲师,而且自为按拍:“社友汪季玄,招曲师教吴儿十余辈。竭其心力,自为按拍协调,举步发音。一钗横,一带r,无不曲尽其致。”因此,家班在戏曲本位传播当中起着重要作用。正是因为家班的作用,戏曲越来走向雅化,戏曲的格范才会越来越高。这种传播对戏曲本位传播的本真性起着先导作用。
戏曲的本位传播过程也是戏曲被不断地创作的过程。一个剧目演出之后,由于时代的变化、演员的更替,人们会以一个新时代的精神旨趣来重新改编。因此,也会有一批新的演员来表演。这种情况仍然属于戏曲的本位传播,但已是被再创作了的传播。再创作的本位传播对原先的剧目在思想上和艺术上既有继承、又有创造,它使戏曲作为一种艺术样式得以传承,也使戏曲不断吐故纳新,适应新时代的审美需求。因此,戏曲本位传播的过程,也就是戏曲被不断刷新的过程。
戏曲本位传播除了职业戏班和家庭戏班的舞台演出之外,曲社、票友会的演出亦属于本位传播的重要类型。曲社、票友会主要传播戏曲的剧本、唱腔、表演等要素,是戏曲本位传播的重要渠道。
随着科技的进步,戏曲本位传播所用的媒介也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如以纸质书刊、电子书刊为媒介对剧本的传播,以广播、电影、电视、音带、光碟为媒介对唱腔和表演的传播,都使戏曲的本位传播在传播面和传播距离上大大增加。
三、延伸传播的历史及其方式
戏曲的延伸传播是基于本位传播、在戏曲舞台演出之外对戏曲的再传播。如戏曲广告、评论、戏曲知识、造型艺术等都是戏曲的延伸传播。
戏曲延伸传播的历史已很悠久,但因科技不够发达,其传播媒介也便显得单一。例如,在农耕时代,戏曲的延伸传播主要依靠纸张印刷媒介和各类造型艺术。纸张印刷媒介使戏曲的延伸传播以戏招、戏单、请柬、评论、专题著述等形式出现;造型艺术使戏曲的延伸传播以绘画、雕塑、剪纸和其他工艺品等形式出现。
一个新戏排演出来之后,要在舞台上进行演出,首先就必须把演出讯息传送给观众。这种情形在宋元时期就已开始。元杂剧在勾栏的演出采取贴招子的办法。如《蓝采和》第一折:“俺在这梁园棚勾栏里做场,昨日贴出花招儿去。”南戏也 采取同样的办法。如《错立身》第四出赵茜梅让女儿王金榜到勾栏演出时说:“孩儿听启,疾忙收拾。侵早已挂了招子,你却百般推抵。”招子是演出广告,上书剧目名称和演员姓名,多以彩纸写成。如元人杜善夫《庄稼人不识勾栏》云:“正打街头过,见吊个花碌碌纸榜,不似那答儿闹穰穰人多。”朱有嫩《复落》杂剧云:“明日个大街头花招子写上个新杂剧。”杂剧《紫云亭》灵春马的父亲发现自己演戏的孩子的名字也被写在招子上:“他如今难当,目写在招儿上。”这些都是通过广告的形式直接向观众介绍演员、剧目,把戏曲演出的信息传达给观众的办法。
明清时期,住在城市的戏曲班社都有总寓,总寓内悬挂有标有演员姓名的牌子――戏子牌。观众要定戏,就先到总寓查阅戏子牌,根据自己的喜好预定自己喜欢的演员和剧目,并写明演出的日期。届时,戏班就会如期赴演。如《儒林外史》中的鲍家班是一个数代经营戏行的老班子,在南京水西门总寓内挂牌,人们要定戏,必须在鲍家班的“戏子牌”上写明演出日期。“戏子牌”正是戏班向观众公布的演员姓名和本戏班擅演的剧目。观众根据“戏子牌”可以了解戏班的演员和剧目情况。有时候,职业戏班还会主动上门服务,把自己戏班的演员和戏目推荐给观众。例如,《品花宝鉴》中联锦班的掌班就曾主动上梅士燮家做过这种工作。
除了戏班之外,酒馆也引进戏班招徕顾客。通常方式是在酒馆门口悬挂广告牌,写明演出信息。例如,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中刻于乾隆年间的《庆春楼》图,就在酒馆门口悬挂演出广告,上书“九如楼新正月演全本《六出祁山》”、“太口口新正月演全本《下西洋》”。清代末年,茶园演戏盛行。茶园主人为了招徕顾客,也会广泛散发广告。据清人黄式泉《淞南梦影录》卷三记载:“灯戏之制,始于同治初年,先惟昆腔戏园偶一演之,嗣天仙、金桂、丹桂、宜春、满春等园,相继争仿。……先期园主人遍散戏单,招人观赏。至是轻貂怒马,蚁拥蜂喧。”这里的灯戏是指夜间演戏,广用蜡烛照明。戏园为了招徕观众,也会“遍散戏单”。
戏曲演出有用请柬邀请观众的。请柬一般都是由堂会主人发出。《梦华琐簿》记载:“今之戏庄宴客者,酒家为政,先期计开宴者有几家,有客若干人,与乐部定要约。部署既定,乃告主人,署券为验。主人折柬以告客曰:某日集某所,乐演某部。”
除了招子、请柬、广告以外,为了烘托气氛,让更多的人都知晓演出消息,戏班还利用旗牌、帐额以壮声势。南宋画院待诏朱玉所绘《灯戏图》,图中有一屏风,屏风后为锣鼓场面,屏风前为杂剧表演。屏风上有一帐额,上书“按京师格范舞院体诙谐”。这是宋杂剧的表演。表演用帐额文字做宣传,告知观众该表演是按“京师格范”来进行的,突出表演的风格和品位。山西洪洞县明应王殿有一幅元杂剧演出壁画,壁画上所绘舞台演出帐额亦书“尧都见爱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作场”。这是元杂剧的演出情况。其表演也是用帐额文字作宣传,突出演员忠都秀的地位、影响,并有意传达演员和当地观众之间的关系。此外,清代末年,戏曲班社还有采取在戏园门口摆放当日演出剧目中的主要道具,以让观众通过道具得知园内演出剧目的情形。梅兰芳曾对这种做法有过记述:“那时没有广告,本日演唱各戏里面应用的主要道具,譬如《艳阳楼》里的石锁,《仙人担》、《恶虎村》里武天虬、濮天雕所用的兵器与纸扎酒坛,《连环套》的双钩,《碰碑》的碑,《御碑亭》的亭,都陈列在戏馆的门口,让观众看了就可以明白当天大部分的戏目。”
在传统的农耕社会,戏班的广告、招贴都属于近距离的延伸传播,而远距离的延伸传播主要通过专题著述和各类造型艺术进行。例如明清文人有关戏曲知识的各类著述、各类造型艺术都可以借助纸张印刷媒体或其他物质媒体把戏曲讯息传至远方。
相对于近距离传播,戏曲通过著述、造型艺术的延伸传播更加深远。戏曲著述中有剧目和演员表演的评论、戏曲史述、度曲和表演理论、曲谱、掌故逸闻等形式,主要传播有关戏曲的知识,各类爱好戏曲的人士均可通过阅读著述获得戏曲的有关知识。由于纸张印刷媒介的可复制性,所以有关戏曲的各类知识能够得到广泛传播。戏曲著述与舞台演出的关系可近可远,但其波及面非常广泛,纵深度也很强劲,在戏曲的传承、教育和传播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戏曲著述的丰富,使戏曲后来直接进入了大学的讲堂。这种情形使戏曲被正式纳入现代教育的议事日程。
传统的造型艺术对戏曲的延伸传播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早在宋金杂剧时期,戏曲就通过雕塑进行传播。山西、河南等地现存的宋金杂剧砖雕可以为证。到了元杂剧时期,戏曲又渗透到壁画领域。山西洪洞县明应王殿壁画、山西运城市西里庄元墓戏剧壁画都说明了这一点。进入明清时期,戏曲开始广泛渗透在诸如绘画、雕塑、剪纸等传统造型艺术领域,借助造型艺术进行传播。
造型艺术自身就属于艺术范畴。但同时造型艺术又是一种媒介。造型艺术对于戏曲的传播主要与戏曲自身可供传播的讯息较多有关。戏曲的表演、化妆、服装都十分精美,出色的表演经常会感动造型艺术家,造型艺术家们可把这种出色的表演通过造型艺术记录下来,传播出去。化妆、服装的精美也足以使造型艺术家们用于造型艺术创作。正因如此,戏曲才会借助各类造型艺术广泛传播。我们现在研究戏曲的历史,在许多情况下都要仰赖传统造型艺术为我们传达的信息。
关键词:《梨园春》 电视 戏曲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4-
必须承认,现当代以来,我们曾经非常兴盛的戏曲艺术面临着衰落和边缘化的危机。但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栏目的红火①却显示出戏曲艺术复兴的可能性,也为传承和发展戏曲艺术提供了某些现代思路,当然还有警醒和反思。
一、受众广泛,基础仍坚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原本即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的戏曲,至今仍然具有稳定而庞大的显在或潜在的受众群体。《梨园春》的红火也首要地显示了这一点。这种群体是保存与发展传统戏曲的最重要基础。因为任何一项面向大众的艺术,只有具备了大众基础,才有重新振兴的可能;没有这种基础,哪怕出现戏曲创作或表演的天才,也只能曲高和寡,黯然调零。深厚的群众基础背后又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戏曲仍是中国人一种萦绕不绝的文化情结,这种文化情结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不但不会灰飞湮灭,反而会被强化。全球化时代文化的纷乱复杂、商业化的大行其道往往不但不能给人们的心灵提供栖居之地,反而给人们带来文化无根感,以及随之而来的惶惑感,那么文化怀乡当是人们的心灵祈向。而对于中国人来讲,中国传统戏曲无疑可以承载这种还乡祈愿。
二、立足于人,形式创新
传统的剧场形式要么已经成为精神贵族的高档消费,而与下里巴人绝缘;要么因其形式陈旧,已经激不起人们的强烈兴趣了。既然戏曲仍为老百姓喜闻乐见,面向大众,立足群众,便是传承、发展戏曲的第一要义,因此要积极寻求各种形式调动受众的积极性。
第一,引入先进传播手段。《梨园春》将电视这种在中国应用最为广泛的传播媒介作为链接受众与戏曲的最佳方式,打破了剧场的限制,能够以最为便捷的方式使省内外几乎所有戏曲为最广泛的大众所接触;同时还将一些与戏曲相关或相近的艺术品种,如戏曲小品、相声、器乐演奏等呈现出来;又不限于将剧场的戏曲演出原本搬演,而是充分发掘电视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打破原有戏曲节目制作套路,以欢快、热烈、火爆的综艺方式包装、定位戏曲内容,用电视的运作逻辑和节律来表现戏曲神韵,使两者优势互补,相得益彰。②
第二,注重群众参与,强调双向互动。在现时代,人们的主体意识逐渐增强。对于中国传统戏曲,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接受和欣赏,他们更希望自身的参与和创造。只要引导得当,这种参与和创造的意识会给中国传统戏曲注入强劲的生命活力。《梨园春》即准确把握了这一动向,注重群众参与,强调双向互动。尤其其中的“戏迷擂台赛”激起了广大观众的热情,台上比赛、台下评分等形式使得他们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成为戏曲艺术的主体之一,因而使 《梨园春》拥有了更为庞大的观众群,尤为重要的是在群众中引导了一大批学习、从事戏曲表演的人。从设置擂台赛以来,《梨园春》已经推出了1000多位擂主,上至耄耋老翁,下有几岁稚童。
第三,凸显地方特色,兼顾综合品性。“每一个地方的地方戏曲某种意义上也都是民族的灵魂镜像的特殊显示,它就像一面面镜子,以动态的形式折射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和文化变迁。”③《梨园春》以豫剧等河南地方戏剧剧种为主体的节目定位就敏锐地把握并充分地展现了河南地方特色,契合了河南戏曲电视观众的审美心理。当然正如第1点所述,电视媒体的特殊性也有助于构建综合品性。
三、文化、娱乐,保持平衡
在现时代,刚刚从长时期的集体与政治生活中解脱,随之又陷入繁忙而程式化的生活中的人们更为渴求的是个体的快乐,他们希望媒体给他们的不再仅仅是板起面孔的教育乃至教训,而是切切实实的娱乐与轻松。在当今的消费社会里,这种需求更为显著。因此,《梨园春》这一栏目的成功与迎合了这种娱乐需求关系密切。
但是必须注意到,立足于人,以人为本,以及随之而来的市场化运作不能陷入媚俗,不能一味的迎合观众。中国传统戏曲作为我国的宝贵文化,虽然在诞生之日乃生于民间,长期保持着民间娱乐的样式,但是随着文人的加入,戏曲开始形成发展出精致、经典的文化品格,逐渐成为一种高雅艺术。现在看来,戏曲的深厚的美学和文化的积累,是不能忽视也不能消解的。快乐往往会淹没意义的生成与传播,沦为媚俗。并且,《梨园春》的市场化运作已经使栏目沾染了过多的商业化色彩,甚至有冲淡戏曲演出本身的倾向。因此必须时刻警醒的是,《梨园春》作为一个电视戏曲栏目,不但要把戏曲作为一种娱乐方式继承下来,更要把它作为一种宝贵的传统文化与以保存与传承,亦即,它在无形中承担着神圣的文化守望者的责任。
注释:
①河南电视台网站《梨园春》栏目简介中有对《梨园春》收视率的统计数据,可资参考,在此不加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