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印刷工程论文

印刷工程论文

时间:2023-01-20 06:26: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印刷工程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印刷工程论文

第1篇

【关键词】 西安理工大学;印刷包装工程学院;中德双学历;学位授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对于知识的发现、研究、传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学的发展推动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市场发育和社会需要也对大学的发展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高等学校的国际化特征是他从中世纪创建初始就具有的特性,并且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人才资金的国际流动,表现出新的形式,具有崭新的内容。这种高校国际化的发展有利于发展高等教育的社会中心地位,有利于高校教育体制的变革和思想观念的变更。通过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能起到不断优化教育资源和教育条件的作用。随着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留学生教育事业开始快速发展积极践行扩大规模、优化结构 、规范管理、保证质量的发展方针,加强对国际交流学生的研究意义重大。[1]

西安理工大学与德国斯图加特媒介大学友好合作历史开始于1985年,1999年签署了共同培养中德留学生计划的协议。西安理工大学印刷工程专业创建于1974年,是我国成立最早的印刷工程本科专业,1993年取得国内首家印刷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德国斯图加特媒介大学(Hochschule der Medien Stuttgart)是世界著名的印刷媒体领域高校,其与印刷相关的历史可追溯到1853年。西安理工大学印刷包装工程学院在顺应时展需要的情况下,开始了中德两国双学历学生培养工作的探索。经过几十年的摸索,已经从普通本科生的培养慢慢过渡到高水平的研究生培养。

研究生教育是现行教育培养机制中的最高环节,它重点在于培养人才的科学研究才能,它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由于研究生具有培养周期时间短,与国民经济发展结合容易,匹配性强的特点,成为发展教育结构调整的重点。在过去的十几年间,研究生的数量有了大幅增加,但是随着这种补偿性数量的增加凸显出教育质量的问题,研究生教育的规模已经不是发展的重点,如何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已经成为提升我国研究生教育系统质量刻不容缓的问题。

中德双学历硕士培养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它的培养质量先天存在一些问题:①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接受同一文化背景的教育,或者同一文化背景的学生接受不同文化背景的老师教育,不管是老师与老师、学生与学生还是老师与学生之间,必然存在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各种差异。②授课教师很多是使用母语进行讲授专业知识,课程对学生入学时的外语能力有较高要求。③留学生在学习上和管理上都处于边缘化状态,很难进入学校主流学习状态中。[2]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对留学生的学习管理和生活管理一般都相对集中,集中学习、就餐、休闲,与中国师生的交流接触只在上课时有短时间接触,更多数时间都封闭在个人或同国籍学生圈子里。④中外教育在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差异比较大。

西安理工大学印刷包装工程学院和德国斯图加特媒介大学经过多年的合作总结摸索出一套完善的选拔制度。通过层层筛选选择出外语水平比较高,并且专业课学习比较好的学生相互选派,并且在出国留学前由具有留学经验的老师专门进行辅导,有助于解决语言问题。同时两校学生的交流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课程学习,均会安排社会、文化的了解,如在中方安排有汉语和专业汉语的课堂内容讲解,同时有全国印刷会议的参加等活动,从而整体提高留学生的学业、学识、知识、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西安理工大学一直进行的弹性学分制,学生可以自行选择课程和所修的学分,这样也有利于减少中外教育上的差异,也有利于两校互派学生的课程学习中学分的认定。

研究生教育水平最关键的体现在于学位论文,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时间只占整个学习时间的三分之一,更多的是对独立完成科研项目研究能力的要求,学位论文的撰写正是这一能力的体现。目前中德双学历教育中的学位论文的评定采取在本国取得学士学位后可以在对方国家申请第二学历的学士学位。

目前在国内学位论文评定中主要针对论文中的理论应用价值、论文的创新性、科学态度与写作水平以及社会应用价值方面进行考察从而综合评分。[3]针对于目前的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申请中德双学历论文的评定方法采取的工作有:首先通过广泛和导师座谈,通过对全院导师调研,了解导师认为双学历学生目前学位论文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的问题,我们分析处理,提出一个监控评价论文质量体系的方法。其次,重点和双学历学生的导师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对培养这些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对这些学生的期望,通过在初步建立的监控评价论文质量体系的方法上进一步修订,做出专门针对双学历学生的论文评价指标。同时要专门跟参加双学历教育的中方学生和德方学生进行座谈,了解学生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论文撰写中存在的问题,讨论解决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完善评价论文质量体系的方法。最终通过请一些专家评审双学历学生论文,检验建立的双学历学生学位论文评价体系是否合适。

通过这样的方法确定的论文评价体系比较适应两校目前的培养现状。但是双学历教育的发展是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过程。西安理工大学印刷包装工程学院还在不断开拓更深层次的国际交流合作,力求在新的时期发展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双学历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1] 戴宝印,查芳灵.刍议美国海外学历留学生对我国发展学历留学生的启示[J].学术论坛,2014.10.

[2] 殷君.外国留学生学历教育过程中的若干问题与对策[J].高等理科教育,2007.4.

[3] 王欣,殷阿娜,段亚敏.硕士学位论文全过程质量管理与评价方法[J].大家.2011.5.

第2篇

参考文献的写作是有继承性的,我们参考过的文献可以帮助读者在阅读查询同一研究时指引正确的方向,帮助读者更好的了解作者写作的方法和学术研究。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平面设计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平面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1] 姚伟.试论汉字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D].山西师范大学,2014.

[2] 王小方.基于符号学理论的汉字容错性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3.

[3] 赵思.汉字点状部首图形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4]窦珂.简析高校平面设计教学改革的探索[J].明日风尚,2016,(18).

[5]祝帅.“互联网+”时代的平面设计理念[J].美术观察,2016,(10).

[6]方芳.高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研究[J].艺术科技,2016,(09).

平面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1]耿凌艳.信息社会平面设计信息传播的新体验[J].艺术百家,2011(06):261-262.

[2]王茵雪.新媒介下平面设计创新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30(05):68-70.

[3]张童,谭春波.新媒体技术对平面设计的影响[J].新闻战线,2015(10).

[4]曹云.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Photoshop)的实践教学应用[J].新课程(下),2016(3).

[5]彭伦俊.平面设计过程中的技巧运用探析[J].新课程(上),2014(7).

[6]利丹.对于职业院校平面设计专业设置改革之我见[J].才智,2015(24).

平面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1]张瑞云.剪纸艺术之审美意蕴及其在现代平面设计的运用[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1,02:103-107.

[2]沈红.传统书画艺术的表现手法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群文天地,2011,02:48.

[3]赖兴才.试论中国画精神在平面设计中的化用[J].美术大观,2007(3).

[4]房开柱.水墨画对平面设计的影响[D].成都:四川大学,2005.

[5]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6]周以成.印刷工艺学.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第3篇

关键字:网点 加网技术 调幅加网 调频加网 影像图加网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s China's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he image map used more widely, and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surveying and mapping field surveying and mapping products. But its in print issue of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but relatively lags behind, the printing when cannot will high resolution images of perfect replication. This paper will be from the image and the perspective of network based on studying the different ways of a net increase of image map image of printing copy, and the solving methods.

Key word: networks and network technology and network FM and network am and network image map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网点在影像图印刷中的作用

网点作为图像印刷的基本单元,起着表现原稿阶调层次浓淡变化的作用[1]。在印刷效果上起着组色的作用,并能够接受、转移油墨和调节油墨量大小。加网技术就是将连续调的图像离散为网点群的组合的过程。它对印刷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为了提高印刷品的质量,加网技术一直是印刷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包含了网点的大小、形状、加网角度等等。现有的加网技术大致分为三种,一种是调幅加网,一种是调频加网,还有一种是混合加网。其中调幅加网在印刷行业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加网技术,也是地图印刷中最常用的。一般的地形图或专题图等普通地图,使用调幅加网完全能够满足图像的复制要求。但对于影像图这种对细节表现要求较高的精品地图来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无法克服的问题。

2.调幅加网在影像图印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影像图常常被当做普通的彩色图像,使用常规的加网和印刷方式,进行出版印刷。这样印刷出来的图像在观看距离比较近时,或将图像放大后图像会显得比较“粗糙”,有颗粒感,画面不够细腻,细节表现力差。下面就将产生这些问题的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选取一块影像地图,如图2.1所示。进行加网实验,加网参数为:输出分辨率2400dpi,加网线数175线/英寸,圆形网点。这也是彩色图像常见的加网设置。

图2.1 影像图采用常规加网效果图

从图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当加网后的图像被放大到一定的程度,或者观看距离足够近时图像的颗粒感、粗糙感就会很明显,图像的细节部分也无法清晰辨认。而类似于影像地图这样的精品地图来说,往往为了看清楚某个细节会拉近观看距离,使得常规调幅加网的弊端轻易地就暴露出来。当然这个缺陷,可以通过提高加网线数来得到一定的弥补。但是在一定的加网输出分辨率下,提高加网线数必然会相应的损失一部分色阶,使颜色产生并级现象[3]。

3.影像图加网方法探索

通过对前面的图像加网后的效果分析,可以发现无论是图像画面“粗糙”、还是有“颗粒”感,都是因为网点尺寸比较大的原因造成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减小网点尺寸,方法有两个:一是提高加网线数,二是采用调频加网。

3.1提高加网线数

在不改变输出分辨率的条件下,提高加网线数虽然能够达到减小网点大小的目的,但会减少图像的阶调层次[4]。例如,当发排条件采用175线/英寸,2400dpi时,单个网点理想状态下能够表现出约196个层次。而当加网线数提高到240线/英寸时,单个网点就只能够表现出约100个层次。这样必定会降低图像的色彩质量,如果要保证有足够的阶调层次,就必须在提高加网线数的同时提高输出分辨率[5]。如果要使图像在240线/英寸的加网线数条件下的阶调层次,能够达到加网线数为175线/英寸,输出分辨率为2400dpi时的阶调层次,就必须提高输出分辨率至约3360dpi。这样的输出质量,在实际的印刷条件下实现的困难比较大。目前能够实现高加网线数、高分辨率条件下的印刷品生产企业还少之又少,主要集中在一些大型企业,拥有高科技设备以及标准化的生产条件。相对于我们这样的印刷条件,很难达到印刷要求[6]。

另外,提高加网线数能够减小网点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图像的精细程度,但效果确是有限的。如在图3.1中,图像的加网线数为300线/英寸,网点仍旧能够被识别出来。因此,通过提高加网线数来获取更高的图像质量,也存在较大的困难,其效果也是有限的。

图3.1 加网线数为300线/英寸的图像加网效果

3.2采用调频加网

在相同的输出分辨率条件下,和调幅加网相比调频加网有着更加清晰的效果,阶调损失少,无龟纹等优点[7]。调频网点这些优点正好适合精品地图的印刷,也能够较好地解决上一节中提到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说明调频网点的在印刷精品地图上的优点,对同样的影像进行加网实验如下:

对图3.1采用调频方式进行两次加网,输出分辨率分别1200dpi和2400dpi,并与原有采用调幅加网方式加网的图像进行对比,效果如图3.2和图3.3所示。

图3.2 影像图调幅加网细节效果图

图3.3 影像图调频加网细节效果图

从图3.3可以看出图中红色框选的区域,在被放大后经调幅加网的图像细节已经看不出轮廓了,但经过调频加网的图像,仍然能够清楚的看见图像轮廓 并能够很容易的分辨出是何物体。即便是采用1200dpi分辨率加网的图像的清晰度,也远远优于调幅加网的图像。总的来说从上面的对比图中可以明显的看出,图像在选用调频加网时,输出分辨率越高图像就越清晰。并且当调频加网分辨率远远低于调幅加网分辨率时,仍能够表现出更清晰的图像细节。另外由于调频加网往往都会采用抖动技术,来分散加网过程中产生的误差,使得图像阶调层次得到了最好的保留[8]。

4.结论

但由于调频加网网点比调幅加网网点小,因此在印刷适应性上不及调幅加网网点[9]。但这一点可以在保证图像效果的基础上,减小输出分辨率到一定的数值,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这个弊端。但综合考虑,调频网点更适合于精品地图的出版印刷。在设备更新、人员技术进步的条件下,调频加网技术将来在精品地图印刷中,一定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振龙.加网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前景[J].今日印刷,2007,(3):58-60.

[2] 马金涛.加网技术探讨[J].丝网印刷,2007,(4):35-37.

[3] 何京.加网技术的优点及解决方案[J].广东印刷,2004,(1):23-24.

[4] 姚海根.数字加网技术[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00.

[5] 胡维友.300网线与150网线印刷品的比较[J].Print Word,2003,(9):4-6.

[6] 王成林,唐正宁等.基于Am/Fm半色调的混合加网算法研究[J].包装工程,2008,(3):15-17.

[7] 吕明珠.调频网点印刷适应性探讨[J].今日印刷,2008,(9):23-26.

第4篇

关键词:“外培计划”;国际化;多元化;人才培养

北京印刷学院坚持特色发展,以特色学科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在全国印刷、包装、出版等领域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承担重要职责。学校初步形成了髅娇萍肌⒋媒文化、传媒艺术、传媒管理四大特色学科专业群,建设具有时代特征的数字印刷、数字出版、数字媒体技术的新型数字媒体专业群,被誉为“中国内地最具特色的五大热门院校”之一。近年来,学校紧密契合国家和北京市发展建设需求,重点落实北京市教委主导实施的“北京高等学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重大改革举措,以“外培计划”为引领,探索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路径,创新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北京印刷学院探索“外培计划”引领路径,在上级部门的政策引导下,不断激发学校自身教育改革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促使改革成果不断惠及到人才培养、师资建设和专业发展,对推动北京高等教育进一步深化改革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激发内在发展动力,探索“外培计划”体制机制创新

1.办学理念:一个核心,两个强化

在北京市确立了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首都城市定位的宏观国家战略引领下,北京市教委酝酿出台了一项深化北京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北京高等学校高水平交叉培养计划”。“外培计划”作为其中重要的子项目,要求市属高校在“十三五”期间全面推行和开展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的合作培养,实现专业学科的交叉融合和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提升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学校深刻领会国家和北京市高等教育改革精神,在全方位、多层面梳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和凝练了国际化办学理念、思路和内涵,成功提出和实践了以搭建国际化办学平台,创新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图景。

为进一步落实这一办学理念,学校正式出台新版本科人才培养的政策指导文件《关于修订2015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该文件着重确立了“遵循国际办学、合作交流的培养指导原则”,突出国际化人才培养这一主线,不断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积极拓展与国外高校、科研机构和印刷出版传媒企业的交流合作,增加更多的国际教育元素,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学生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鼓励试点开展国际化教学实验班,参考国际知名大学同类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引进、消化和使用国际优秀教材;引入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学者专家,采用专兼职相结合的方式,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加大高水平国际师资的外聘力度。积极推行各专业双语教学和全英语教学环境,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不断拓宽人才培养国际化的空间和途径。鼓励和支持跨院校、跨区域、校企合作培养学生,不断向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知名企业输送学生,联合培养,科学合理制定培养方案。

“2015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集中体现了国际化办学理念的“一个核心”和“两个强化”。“一个核心”:一切以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国际化人才为核心。两个强化:一是强化带有明确培养目标地开展与国外大学的联合办学,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二是强化国际化的内化性、普适性,内化为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从根本上增加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以点带面,促使国际化联合办学模式的成效在全校师生中推广和共享。

2.制度创新:综合配套,整体设计

高等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创设有利于人才辈出的制度环境。“外培计划”很大程度上要求学校破除现有制度的影响和制约,内生激发办学自,最终实现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升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学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外培计划”的实施,抢抓机遇、亲自协调,密切关注该计划的落地部署,校长办公会专题听取“外培计划”工作汇报,着重强调“外培计划”对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责成相关部门积极创设有利于计划实施的制度环境,综合配套相关管理制度,从学校层面整体设计,有政策、有规划、分步骤、多层面地予以持续推进。

在学校党政领导的亲自部署下,面对“外培计划”带来的巨大挑战,学校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的重重阻力,在保证正常教学秩序的同时,突破政策限制,将现有学籍管理制度与“外培计划”有机衔接连贯,重点引导、激励“外培计划”准入机制,完善保障退出机制,有效避免出现管理真空和工作脱节现象,自此“外培计划”工作有序、持续开展推进。教务处先后制定了《“外培计划”实施方案》《“外培计划”实施细则》《“外培计划”学籍管理规定》等相关配套制度,逐步完善与外方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遴选优质生源、共同研讨课程设置和衔接,以及与学生处、国际交流合作处共同拟定学生学籍管理、学生出境各项事宜等多层面工作。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宣传教育,制定遴选方案和选拔标准,通过校园网通知、各校区海报、学工系统的通知等,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宣讲。为了使“外培计划”高考招录新生和遴选在校生能够顺利地被录取和适应境外学习生活,学校着力加强外培计划学生的访学教育,多次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活动,邀请外方高校管理者,组织召开学生家长见面会,从外培计划的背景、基本情况以及培养模式、学习要求,到境外高校的学校情况、英语水平要求、申请条件及学生到校后的衣食住行情况为学生及家长详细介绍和答疑解惑。对于学生出国后,学校按照“学生管理不断线”和“组织关怀不断线”的工作思路加强学生思想和组织管理,关心学生在国外的学习和成长。

“外培计划”为引领,创新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依托优势和特色专业,以“外培计划”为引领,探索国际化专业教育模式改革,构建独具特色的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通过与国外高校共同创建专业教育以及共享课程资源的途径和模式,克服了传统单一将学生送出去的国际化办学模式,夯实了新时期国际化办学的内涵,取得了良好的人才培养效益和社会效益。

1.“外培计划”:与国外高校共商课程体系,培养印刷出版特色专业人才

作为引领性工程,学校对“外培计划”的合作高校进行了严格筛选,既要增强自信,选择国外高水平大学对接合作,也要o密契合学校印刷出版优势特色专业和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专业。立足于“建设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传媒类大学”的奋斗目标,学校在印刷工程、包装工程、编辑出版学、数字出版、新闻学、广告学、数字媒体技术、数字媒体艺术、摄影、视觉传达设计、绘画11个专业,积极对接传媒技术、艺术等领域在国际上享有盛名、教育资源优质的高校,如瑞典林雪平大学、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英国伦敦艺术大学、美国鲍尔州立大学以及台湾艺术大学等。经过多次交流协商,学校与合作高校相继签署了“外培计划”合作协议,并就录取条件、课程替代和学分互认进行了详细明确的规定。双方还进一步对人才培养方案深入磋商,详细了解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根据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矩阵的要求以及印刷出版行业学术前沿技术的发展,双方初步拟定了学生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以及相关指导意见。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两年来学校通过高考招生和在校生遴选两种途径,稳定规模,择优选派近50名成绩优秀、综合素质突出的学生,享受学费资助赴合作境外高校修读1年~ 2年。

2.实验班:国际化教学资源与学校教学资源的共享和整合

在“外培计划”的引领和示范带动下,学校启动了另一项教育教学改革重大举措,即国际化人才培养实验区―中美管理实验班和中美艺术实验班。2014年和2015年,校长办公会相继通过了《中美联合培养国际班(经管类)实施方案》和《中美联合培养国际班(艺术类)实施方案》,实验班的设立彰显了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的进一步整体提升。国际化实验班采取“1+2+1”模式,第一学年和第四学年学生在学校学习,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学生在国外高校学习,学生可获两校的毕业证书。为满足国外合作高校的入学标准和要求,促使学生尽快熟悉和适应第二学年国外高校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学校对第一学年的课程进行精品化设置和精细化管理。摒弃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常规设置,外语部为国际实验班配备了高水平师资,集中讲授听说读写专项课程;在专业课设置上,与国外合作高校共同协商课程体系和授课内容,选定国际通用的英文原版教材;采用全英文教学和双语教学相结合的渐进方式,逐步推进研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和体验式教学等国际通行的教学方式、方法;邀请合作高校教授来校面授至少两门全英文课程,配备学校优质的双语教学师资主讲专业课程和担任班主任。与此同时,在国际实验班的招生宣传、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课程对接、学分认定等方面实施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实现了国际化教学资源与学校教学资源的共享和整合,推动了学校国际化办学向规范化、规模化的有序发展。

3.工作坊:项目驱动,聚焦学术前沿,拓宽国际化视野

在学校层面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的发展格局下,各二级学院积极响应,发挥专业优势,不断拓展对外合作交流领域,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其中,在境外举办的工作坊项目颇具特色。工作坊以项目为驱动,聚焦学术前沿,在外方教授指导下,中外学生合作完成,极大拓宽了学生的国际化视野。美国田纳西大学工作坊项目,从筹划商讨到落地实施,历时3个月,中美双方参与学生各25人,混排编成4组,在3名美方教授的指导下,围绕“设计规则和方法”完成项目设计。期间,前期调研、数据分析与整理、需求分析、概念设计等过程,均需要中美学生研讨合作完成,学校学生切身体验到以问题为导向的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工作坊项目设计最终要经过严格的评审,田纳西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及多名评审专家,对中美学生项目作品在设计理念、表现技巧、材料分析、模型制作等方面展现的较高设计水准,给予了一致认可。英国知山大学国际设计工作坊项目总结会上,展示了学生创作的优秀动漫作品,学校学生也充分表达了通过国际化工作坊活动切身感受到重要国际动漫学术活动,增强了专业认同感和使命感。日本玉川大学、台湾艺术大学与北京印刷学院工作坊项目,为学校学生提供了实地体验文化碰撞的奇妙及与境外师生共同交流、共同实训的机会,在工作坊的设计与执行过程中,充分融入当地代表性的人文艺术、区域文化、形态表现等内容,藉由收集文化、设计文化、创作文化的三个过程,激发产生更多的创新思维与表现形式。

4.学科竞赛:以赛促练,融合国际实践教育模式

学校深入贯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战略和“互联网+”的国家行动计划,搭建北京高校数字媒体设计交流平台和创新设计平台,促进北京数字媒体设计高级人才培养和新媒体产业发展。2015年4月,学校向北京市教委提出主办“北京高校大学生数字媒体设计邀请赛”的申请,开创了北京地区高校又一项全新的学科竞赛项目,将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贴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都有重要的意义。2015年,学校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台湾艺术大学、台湾景文科技大学共同倡导发起了“首届两岸四校电子书APP创作竞赛”。首届大赛邀请两岸四所高校学生,分别针对“北京主题、杭州主题、台湾主题、不限主题”四个方面进行电子书的创作。此后,每年将定期举办两岸电子书APP创作竞赛活动,并不断扩展参与高校,集合两岸学者和业界精英,加强电子书APP新媒体开发,长期培养两岸电子书APP的高端人才,实现中文内容开发的国际领先地位。境内外联合开展学科竞赛,着眼国际化视野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融合高等教育和业界优秀智力资源,打通境外与境内、校内与校外、学校与行业良好的合作通道,在新平台、新模式、新思路下合力培育学生,实现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有力探索。

改革经实践检验,人才培养取得一定效益

经过两年的不断努力,立足于印刷出版传媒行业,以特色为基础,以管理为保障,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思路,学校“外培计划”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访学学生成绩优异、收获颇丰,受到访学学校和教师的好评。

伦敦艺术大学访学A学生排名全班第二,同时她的学年总成绩在全专业100多人中排名第7;伦敦艺术大学访学B学生在“杂志经济与金融管理”课程学习中,完成的课程论文《健康女性杂志成本预算》,获得了任课教师的高度评价;伦敦艺术大学访学C学生和D学生通过小组学习与团队合作,在新闻专题制作和书籍制作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收获颇丰。美国鲍尔州立大学访学E学生在丝网印刷课程的期末展示中,设计的中国字图案布袋被美国鲍尔州立大学作为学生优秀作品收藏;美国鲍尔州立大学访学F学生除了两门成绩为A-外,其余均获得A,该校成绩绩点满分为4,其获得了综合平均绩点3.8的优秀成绩;美国鲍尔州立大学访学G学生通过“网站制作”课程学习,在实践应用环节,为unsilencedfilms影视公司制作了公司网站,该网站得到雇方公司和用户高度认可,目前已投入使用。台湾艺术大学访学H学生与I学生在任课教师指导下撰写的 《What’s Print Plus?》发表在《中华印刷科技学会会讯》,《从印刷产业趋势看服务创新商机之探讨》一文收录到《2016中华印刷科技年报》,同时两位学生在台湾著名印刷股份公司成功拿到资格从业证书;台湾艺术大学访学J学生成绩优秀,许多课程都获得90分以上的高分,排名班级前列,获得台湾艺术大学教授的高度评价;台湾艺术大学多位访学学生在“数位创意行销”课程的学习中,详细学习镭射雕刻、UV喷墨等制作流程和工艺,所制作的作品在台湾艺术大学校庆时被抢购一空,广受推崇。

此外,学校还多次举办暑期国际交流项目,与中国传媒大学合作组织了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暑期海外教学活动;与美国卡罗莱纳海岸大学合作举办首届“中美国际公开课”暨暑期交流项目;组织师生赴佛罗伦萨美术学院暑期海外教学项目等。

学校扎实推进高水平交叉培养计划,不断激发内在发展动力,探索机制体制创新,以“外培计划”为引领,以点带面,构建“外培计划”项目、国际化实验班、工作坊、学科竞赛以及海外暑期项目等多层次、立体式国际化办学体系,不断扩大合作院校的层次与规模,积极拓展国际化培养途径,进一步推动了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提升了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进入多元化人才培养的发展新阶段。

第5篇

    论文摘要:在美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中,笔者建议以中职两年打基础,高职两年重方向,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与实践的探索。 

    1 中高职美术专业教学现状 

在我国开设美术设计专业的中高职业学校众多,教学内容大多数沿袭工艺美术和传统美术的教学模式,基础课多,内容形式安排上有的重复现象,一些传统课程已不适应现代教学体系,虽有些学校在最后学期增加了实训,但在基础课同实践课的教学方法上联系不紧。随着近些年国家高度重视职业学校的发展,美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内容也在不断完善,美术设计专业就业渠道广泛,但社会上大多相关公司是私人企业,他们要求上岗就能用,能尽快为公司创造财富,所以中高职学生制作能力是关键,尤其是高职这一阶段,熟练的制作技巧加上较好的创作意识才能在这个行业立足、发展。 

2 合理设置教学内容,优化知识结构 

2.1 专业课程方向的设定 

根据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职业院校的专业方向定位,可依据本地区背景、特色、市场需求开设符合经济建设和生产一线所需的相应专业,报上一级主管部门备案。美术设计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面广泛,横向上有商业展示、环境艺术、材料学、景观设计、社会学、艺术学、美学、民俗学、营销学、人体工程学、市场学等。纵向上有包装设计、标志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广告设计、网络设计、书籍装帧、ci设计等美术设计。结合廊坊地区临近津京城市,商业发展很快,人口聚集,房地产发展迅速,根据市场人才需求的调查研究,科学准确地开设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的专业课程,在美术设计专业教学内容的定位上做了如下调整: 

2.1.1 平面设计方向 

该专业在广告领域应用广泛,毕业生可达到独立制作能力,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有:广告基础、标志设计、招贴设计、图形创意、书籍装帧、coreldraw、 photoshop、ci设计、市场营销等。毕业生可从事企事业单位的宣传策划工作,还可从事新闻、广告、出版、印刷、文化传播等相关行业的图形设计工作。 

2.1.2 室内设计方向 

属于当今的热门专业,毕业生达到独立设计制作室内效果图及建筑施工图的能力。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有:室内设计、人体工程与建筑制图、cad制图、3dmxa建模及渲染、效果图ps后期处理等课程,为培养实用型设计人才而奠定坚实的基础。 

2.2 中高职美术设计专业课程结构上的调整 

2.2.1合并重复课程 

对中高职阶段重复课程课程进行削减,以减少原来多科之间的重叠现象,如:平面构成和图案,在内容和形式上有许多共同之处,可以考虑合并为一门课,既避免重复又可以缩短教学时数。再如:将《印刷工艺》、《广告创意》、《广告策划》合并为《广告基础》,并按照美术设计知识的内在联系,设计出有科学性、合理的课程结构体系,将能力培养融入教育内容及课程结构之中。 

2.2.2 调整课时比例 

删减与专业无关的课程,降低专业基础课在专业课中所占的比例。比如,素描课程可由原来的中专两个学期,大专一学期,调整为中大专各一学期,并在内容上渗透结构、透视、构图等知识,淡化明暗、虚实等内容,强调用线造型形式,从开始就注意培养学生的形式美感,为高职阶段打下基础。 

2.2.3 科学合理的调整教学内容。 

将原有的素描、水粉改为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课程内容也与设计相涵接,将原来的三大构成等传统的教学内容加以精选,打破过去各自独立的局面。通过教学内容的渗透和贯通,既提高了教学效率,也有利于学生找出各科的内在联系,提高综合能力。 

3 采用模块式混合教学法实践 

在两学期内,选取部分主干专业课进行模块式混合教学法实践,具体方法如下: 

3.1 第一学期,将平面构成、色彩构成、coreldraw混合为同一模块的教学实践。 

平面构成、色彩构成是中职美术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它的任务是:使学生理解平面构成及色彩构成的概念和法则,掌握构成的造型、组织规律及理论知识,开发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为以后的专业设计奠定扎实的基础。在以往的实践教学中,发现学生对手绘画图轻视,作业质量差,效率低,教学效果不理想,而对电脑制图比较有兴趣,根据这一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将平构、色构同另一门中职阶段主干专业课程coreldraw结合。coreldraw的任务是:通过对计算机设计基础知识及图形设计软件的学习,使学生具有熟练使用计算机美术设计软件的能力,达到能运用计算机进行二维图像的创意制作,而现在出版的coreldraw教材多数由计算机教师编辑,少实际应用及创作。教学计划中将这三科安排在同一学期,让两位教师先进行沟通,明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中三科相互渗透,共同教学。 

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容于coreldraw教学的优势 

(1)平面构成教学中,利用coreldraw的基本绘图工具和“安排/变形及造形”菜单,可以很快的绘制出平面构成中的基本型。 

(2)色彩构成教学中,利用coreldraw的调色盘和添色工具组可使学生直观的了解色彩三要素、色立体、色彩构成的调和及对比等色彩知识。 

(3)、coreldraw教学中,利用平面构成的造型、组织规律使学生利用coreldraw的“基本的绘图与文本编辑”工具,培养创意思维。利用色彩构成内容美化coreldraw中的图形。 

这样以前三科分开授课需216学时,现在180学时就可以完成教学计划,既节省了课时,学生又找到基础课间的内在联系,多了实际应用及创作实践,更有利于学生的创作热情及创意思维的培养。 

3.2 第二学期,将《室内设计》与《3dmax》、《autocad》三门课程混合为同一模块共同教学。教授《室内设计》的教师同时教授《autocad》,教授《3dmax》的教师也将《室内设计》的部分内容引进去,在指导方式上与上学期的混合教学相似。不同之处是本次混合教学更注重专业教学的地位。既然计算机设计软件做为室内设计的辅助工具,教学中注重处理设计运用与软件功能之间的关系,以专业教学为主,更好的发挥教学的积极引导作用。《3dmax》是三维设计的大型软件,其功能强大应用广泛。在室内设计中,其命令运用是有限的。根据这一点,在教学中是以室内设计效果图制作中遇到的问题加以讲解,对于软件的功能不再全面的、平均的介绍。通过完整的设计作业,将《autocad》、《3dmax》这两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里面的常用命令加以应用。由于室内设计课程与辅助设计软件的混合教学,教师课堂指导准确到位的,在近十周的教学结束后,学生大多能独立运用设计软件进行设计。由于教学目的清晰,学习的目的明确,学生掌握效果较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通过一个班六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发现,采用模块式混合教学能使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内容最大程度的相互关联,专业理论课同辅助软件相结合,专业教师彼此沟通的教学内容,使各专业教学环节更为紧密、科学,学生能更系统、全面的掌握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更加合理,教学目的更加清晰,学生的学习效率显著提高的同时教师的知识也被最大限度的挖掘出来。在教学中,理论与实践、技术与艺术均找到了合理的契合点。 

此次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在新形式下探索出适合中高职美术设计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模式的发展方向,争强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在美术设计教学中的积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中高职美术设计专业还需不断的吸收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探索出一条适应职业美术教育发展的道路,培养出能与市场真正接轨的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徐挺《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改革试点方案选编(上)》(c)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邢晖 《职业教育发展论纲 透视北京职教》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 

[3]徐国庆《项目课程的基本理论》[j] 职教论坛2006-04 

第6篇

[论文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创意产业”又被译“创造性产业”或“创意经济”,是一种在全球化的消费社会背景中发展起来的,推崇创新、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兴理念、思潮和经济实践。创意产业是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潮流。全球的创意经济每天创造出高达220亿美元的产值,并以5%的速度递增,创意产业的增长速度比传统服务业快2倍,比制造业快4倍,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引擎。目前我国各级政府积极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正在建立一批创意产业基地。在此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创意、创新人才的培养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巨大的市场潜力,使得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上升,行业的就业机会也大大增加。

创意产业是建立在艺术设计教育高度发展的基础之上的,英国学者佛罗里达在《创意阶层》一书中,就强调了创意阶层对于创意产业的极端重要性。他认为,“从根本上看,创意产业的高速发展依靠创意人力资本的大量投入和文化创意阶层的崛起。”从其他国家创意产业发展的经验来看,创意产业的发展、繁荣无不归功于艺术设计创新人才的教育与培养。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是人类智慧的凝聚,古往今来,人类光辉灿烂的思想文化、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无不闪耀着创新的光芒。艺术设计作为一种渗透美学韵律的技术,自然也与创新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创意产业背景下的艺术设计创新型人才培养必将成为艺术设计教育的核心命题。

一、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分析

设计艺术学理论家尹定邦教授说:“现代设计既不是纯艺术,也不是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而是多种学科高度交叉的综合学科。”艺术设计教育是为培养艺术设计人才服务的,所以艺术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造就具有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对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只有深刻认识这一点,才能把握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21世纪是知识经济社会,而知识经济社会的核心是创新。在艺术设计领域里,需要大量综合素质佳、创新能力强的艺术设计人才。

创意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体现为对创新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毕业生单一的知识结构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众所周知,艺术设计是系统工程也是社会工程,跨学科、综合化、科技化是其主要特征,它广泛涉及科技、社会、环境等诸多领域,与此同时,艺术设计也是一项高度个人化的创造性劳动,它需要劳动主体充分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所以,这就要求设计师在具有艺术知识的同时,还需要了解科学技术、社会人文、艺术理论、传播与管理、计算机技术等相关知识,形成宽广的文化视野和丰富的知识储备,要有意识地培养创新思维,实现对知识储备的高效整合,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创意产业高度发展下艺术设计市场的需要。

二、艺术设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

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知识培养上应注重知识的综合化、系统化,使学生具有较宽的专业知识结构和较深的专业研究能力,成为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在能力培养上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具体做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艺术设计教育的核心内容,它要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将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作为主线贯彻始终。从专业基础课、专业设计课,到设计实践课,我们都实施以项目课题为中心的创新设计教育模式,重点培养创造性思维,讲授创造方法,营造创造情境,围绕项目课题展开教学,引导学生进入创造角色,激发创造激情,增长创造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课程体系中开设了“图形创意”课,注重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强化集中教学,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观念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市场竞争能力。

2.增设实践课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艺术设计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使学生真正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必须重视实践环节的落实和创作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文化建设活动,广泛地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不仅有益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更能够为社会的经济、文化建设做出一份应有的贡献。目前,我们重视实践教学,在校内建立十多个工作室,艺术设计专业以技能实践为主,采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并行设置的方式,使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成为教学的两条主线,力求互相交融、相互印证,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成功运用到设计实践中去;在校外与多个企业建立实践基地,开设以专业考察、见习、实习一条龙的市场实践课程,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交替渗透,使学生贴近专业、贴近市场、贴近社会,增强实战能力,实现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3.实现教师的双重身份。缺乏高素质、有实践经验的教学队伍是目前制约高校艺术设计实践教学的主要因素。我们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进行改革:采用以老带新传授经验,鼓励、选派青年教师参加相关培训、参与艺术设计实践等方式,加强对现有教师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聘请合作企业中优秀的一线设计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客座教授,负责教授如广告设计、印刷工艺、工程预算、材料加工工艺等专业课程。这种“双轨制”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技师精湛的技艺,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技艺的积极性,还能为学生提供实现学习与工作心理角色转换的良好环境,这些都是培养社会急需的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必要途径。

4.打破传统封闭式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走出校门广泛开展实践调研。我们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对设计项目的各个环节开展实际的调研与实践。经常带领学生到企业或市场中去搜集第一手资料,如到大型超市、产品生产与加工的车间或工程施工现场等地进行现场授课、设计分析以及市场预测判断。总之,要让学生在实践的一线摸爬滚打,亲身参与实际设计、开发的全过程,从中得到锻炼,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实现了由课堂向职业场所的转变,有利于学生实现“零距离”就业。经过两年多的反复模拟训练,许多学生在顶岗实习中获得相关领域设计专家的肯定和好评。

5.开展校企合作,建立学校和企业互惠互利、合作双赢的机制。与企业建立密切的联系是加强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甚至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学校应鼓励师生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参与企业实践活动,为企业提供有偿的技术服务,以提高教师和学生自身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进而改变艺术设计专业纸上谈兵搞科研的现状。当然,这一切的实现都有赖于学校、企业能够为艺术设计专业的社会实践与科学研究创造一体化的教学创造,提供政策上的优惠。通过这种机制所取得的成果,也必将惠及学校和企业自身。

三、激发艺术设计创新型人才的创造性思维

艺术设计产业是创意产业的重要领域之一。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艺术设计教育必须以更积极的心态努力适应、分析市场的需求走向,追求造物的专业化,认真揣摩、分析使用者的接受心理和审美发展的流行趋势。因此,艺术设计教育必须从造型的“程式化”教育向设计的“创造性思维”方向发展,并在教学中有效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艺术设计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绝对不能只是教技法,而是应该使学生学会思考,能够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抓住这个核心,就可大大扩展学生设计思维的创造空间,也能极大限度地开拓学生的大脑资源,使之能应用于设计之中去。具体方法如下:

1.兴趣是动力源。常言道:“兴趣是天才”“兴趣是智力之母”,实际确是如此。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学生如果没有学习兴趣,就没有创新的自觉性,就不可能迸发出智慧和灵感的火花,也就无从挖掘潜能设计出好的作品来。所以,在教学中必须把兴趣视为设计的创造原动力,必须从设计独特的问题开始,以“疑”激趣,调动思维进入到创造性设计的“角色”之中,把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开发有机地统一起来。打破了重双基轻智力、重技能轻创造师傅带徒弟式的教学模式。

2.开启多样思维。发散思维就是从一点出发向知识网络空间发出一束射线,打通与多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最终殊途同归到达思维的预设目标。它包含横向思维、纵向思维等多向思维。求异思维具有偶然性、独特性、多向性、变通性、流畅性的特点,即思考问题时注重多思路、多方式,解决问题时注重多途径、多方案。这就需要教师能够针对同一问题,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层次不断地扩展、延伸,逆向深入,采用转化、变换、迁移、构造、变形、组合、分解等手法来开启设计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锻炼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能力,最终实现学生设计水平的提高。

3.激发思维潜力。心理学家指出,想象是在过去感知材料的基础上,在语言的调节下,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分为再现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三种。而创造性又是抽象思维与想象活动的协同作用的产物。因此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此外,根据科学研究显示:人脑90%的潜在力还没有被挖掘出来,大脑皮层的利用率只有1/5,而大学生又正处于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急剧发展和形成的阶段。故此,艺术设计教学必须积极地去开掘头脑中的潜在能力,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丰富联想、想象,借此来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

第7篇

 

根据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教师张树庭2003广告教育调查数据报告(毕业生卷)中广告学专业毕业生的数据反馈显示,设计课与美术课是毕业生认为获益最多的课程,在所有类别课程中分别排序为第一位和第六位。但即使如此,还有专家认为要学广告设计就应去艺术学院,忽视艺术设计类课程在广告学专业中的作用。同时,由于广告学专业中的艺术设计类课程是完全沿袭美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也使得此类课程存在很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该专业的办学定位及培养目标等存在偏差而引起的。自1983年厦门大学开办中国内地第一个广告学专业以来,对该专业究竟归属于新闻传播学范畴、经济学范畴还是艺术设计学范畴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也因此影响了该专业的学科定位、课程设置及教学侧重等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对专业中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的讨论就无从谈起。

 

一、明确广告学专业学科定位及培养目标本科高等教育旨在培养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并重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各专业的办学定位及培养目标应和社会需求接轨。那么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广告人才呢?现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像广告这种涵盖了传播媒体、营销公关、消费心理、设计艺术等相关学科的复合型行业,它内部的各部门虽相互联系但分工亦是很明确的,一般来说,广告公司除了人事、市场、行政等基础部门外,划分为三大核心部门:媒介部、创意策略部和设计制作部。与各类高校竞相开设广告学专业的繁荣景象形成巨大反差的是,真正在广告业界工作的广告学专业科班生却并不是很多,而传媒、中文、美术设计等专业的学生更受广告公司欢迎,此三类专业的人才亦多为广告公司三大核心部门的基本组成力量。即便有一些广告学专业的科班生进入广告公司,也很难胜任公司的具体工作,甚至被认为不是适用对路的人才,似乎什么都懂但都流于表面,纸上谈兵。这与广告学专业的定位不清、目标不明有直接关系。

 

在日本,广告是热门职业,社会上对广告感兴趣的人很多,但日本的高等教育中却没有设置广告学科。对广告人才的培养是通过社会来完成的,主要依靠各类广告公司、协会主办的课程培训以及入社之后各类相关的职业培训和进修。这类培训和进修都需耗费主办公司或协会大量的金钱与精力,对于中国的国情而言这种形式的专业培养不可能像日本一样要求企业来承担。但其课程培训中对学生能力的考核、课程的教学模式等值得我们高校参考,以便调整出更合理及适合社会需求的广告学专业课程体系。例如,全球著名广告公司日本电通公司专门针对大学生开办的广告课堂“电通创意塾”,该课堂每年招收约30名大学三年级学生,进行为期4个月的培训。从其名称不难看出“创意”是该课堂的主要授课内容,目标是培养广告策划、文案和设计人才。招生工作非常有趣,首先报名者需根据公司公布的主题进行照片拍摄并提交相关作品,如2000年的考题是以“不可思议”为主题,要求拍摄6张照片,需为照片添加说明文字并为这组照片起名。评判的标准则是视觉上有意思、吸引人。然后进入笔试阶段,所有考题都是启发式和思考式的,没有标准答案。比如曾有这样的题目:“请在下面三个哑铃上再画上些东西,使哑铃看起来更轻或更重一些”;“一个路口经常发生卡车撞伤小学生的事件,自从一个牌子出现后,就再没有发生车祸,你觉得牌子上写了什么文字呢?(要写出三个不同的牌子文字)”,最后进行面试,考察学生的个性、毅力及反应能力。

 

电通创意塾的入学考试主要考察考生的艺术气质、语言表达和视觉表现能力,这也符合我们国家广告学专业所对口的创意策划、设计制作等就业方向的能力培养要求。因此,广告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就不应再走以往“全方面发展”的老路,而应从“创意”角度出发,找出自身的优势,培养高水平广告传播理论知识、深厚艺术文化内涵及较强应用技能的某方向专才,这个某方向即体现在策划和设计两个方向。两者都是在强调传播营销知识及艺术审美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更细化地对学生进行专项实践能力的训练,前者更注重创新思维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锻炼;而后者则更强调视觉表达和设计能力的提高。可以说,这样的培养目标是从“理论全技艺专”的方向出发,不忽视素质文化教育的同时更突出培养学生的执行力。明确了此办学定位及培养目标后,广告学专业中各学科尤其是设计艺术学的课程分配和教学架构才有了依据和方向。

 

二、广告学专业中艺术设计类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

 

由于艺术类生源及就业的优势,以往虽然开设广告学专业的院系所属不同,但在招生中都倾向于打擦边球招收艺术考生。随着2009年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非艺术类专业(即专业类代码不是0504的相关专业)按艺术类专业招生办法招生的进行,限制性清理审核工作的开展和落实,广告学专业的生源结构将发生变化,恢复到文理兼收的状态。

 

从专业发展来看,势必要求专业中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从新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及新的学生结构出发进行合理化的调整。尤其针对招收非艺术类的学生而言,专业中艺术设计类的相关课程该如何发展和改革?笔者认为应走“三分”的道路一一即分阶段、分方向、分层次。

 

1.分阶段

 

分阶段是指在专业教育中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艺术设计素养。广告学是一门复合学科,广告行业从业者的工作也往往是一个复合工程。根据行业工作性质,需要广告学专业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艺术设计素养,尤其是艺术鉴赏和评判能力。现在很多高校广告学专业中充斥着大量的某某学、某某原理课程,内容重复只强调理论的堆积和填充。广告学是辐射式的信息类学科,而不是纵深式的文献性学科。需见多识广、拓展视野、提升境界,但不是在狭窄的范围内钻牛角尖,修养的提高和内涵的丰富更不能靠死记硬背来积累和转化。

 

艺术设计修养包括对一般艺术理论及艺术史的初步了解,也包括对各艺术门类和体裁的艺术特征、美学特性和艺术语言的熟悉和了解。要想达到非艺术类学生的培养目标,提高非艺术类学生的艺术设计修养是第一步。艺术修养提高和文化内涵的丰富应该分阶段逐步进行,例如在课程设置中按学年逐步教授中外艺术史、美学、设计流派与风格、中外广告设计比较、传统文化与民间工艺、中外设计大师及广告作品赏析类的课程。除此之外,更要理论联系实际,分阶段进行艺术实践、论文写作及开展设定主题的实践课题以促进理论的吸收,主题可以为“剪纸艺术与广告设计”、“各大品牌化妆品海报广告设计风格比较”、“建筑设计流派对广告设计的影响”等。艺术修养和文化内涵的培养不在一朝一夕,但在学校教育阶段普及基本的艺术知识,培养学生对艺术领域探求的兴趣,尤其对广告学专业而言应是必须的。

 

2.分方向

 

分方向是指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而设定不同的艺术设计类课程结构。现在许多高校均开设广告学专业,甚至在某些大学中还存在三足鼎立的现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商学院和艺术学院均各自开设广告学专业。培养的学生也因此而变得全而不专,无法和广告公司所需的人才对接。针对笔者提出的广告学专业的策划和设计两个方向,艺术设计类课程结构也应有不同。策划方向的目标不是培养专门的广告设计人才,但策划创意亦需靠设计执行来完成,对于艺术设计类课程的学习可以避免其在今后的工作中闭门造车,让学生熟悉广告运作中的设计制作环节,消除学生对广告设计制作这一环节的陌生感。因此,对于此方向艺术设计类课程的设置可偏重于理解和体验,可以取消或减少造型基础类的艺术课程,对于广告设计类的课程也应偏重于创意与文案方向的教学,广告设计的软件及和培养创意思维相关的例如图形创意等设计课程可安排为选修让学生自主选择。而广告学专业的设计方向则应展开全方位的艺术设计类课程——从造型基础、设计基础到各类别的广告设计及印刷工艺等课程,但在教学中不能走美术设计教育的套路,应注意与广告传播与营销理论的结合,这样才能和美术设计人才相区分。

 

3.分层次

 

分层次则是指在教学之初不分专业方向,参考艺术院校进入三年级学习前分方向的模式,前两学年授广告传播及营销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及创新思维的能力。在分方向时采取能力测试和学生自主双重选择方式。这样可以避免部分非艺术生因设计能力有限而产生自卑感或排斥艺术设计类的课程,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能力再进行专业方向的培养,可以事半功倍。

第8篇

关键词:美国;职业教育;发展历史;启示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6)10-0082-07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整体发展态势良好,整体发展能力显著提高,尤其在顶层设计、发展速度、发展规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我国职业教育目前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关键问题:

第一,社会吸引力不强,社会认可度不高。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然存在吸引力不强、认可度不高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升学为导向教育价值观念的束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社会功能和特色弱化,职业教育投入渠道较单一,职业教育内涵建设有待提升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讲,有效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提升其社会认可度,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任务。因此,需要把握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核心要素,逐步改善职业教育发展生态,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产业转型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第二,职教人才培养质量不高,难以适应职业岗位要求。从教育功能来说,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体系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时代使命。但现实情况是,我国职教人才培养质量不高,难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突出表现为职业素质不高、专业化发展理念淡薄、服务和创新意识不强、高层次技术人才相对缺乏、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等。依据教育经济学观点,职教人才作为职业院校向就业市场输出的一种教育产品,其自身具有公共性和商品性双重属性。从商品性视角分析,职教人才自身质量高低决定了其能否获得用人单位的聘用和认可,决定了其自身成长空间、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晋升通道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职教政策法规保障体系不完善,职教发展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政策法规是职业教育合法性和职教功能合理性的法理依据。职教政策法规对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实施、保障条件等方面均作了相关规定,明确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和改革方向。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等政策法规在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路径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但从体系建设的视角看,目前我国职教政策法规保障体系尚不完善,职教发展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这不利于形成职业教育发展的有力支撑,不利于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能力,不利于提升职业院校的办学效益。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已进入攻坚期的历史关头和现代转型的新阶段。在此背景下,影响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问题逐渐显现,其中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是制约我国职业教育深入发展的重点和难点。破解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所面临的诸多理论建设和实践创新方面的深层次问题,是今后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攻方向。从比较借鉴的视角看,美国已经形成了较科学、完善、成熟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其职业教育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历史探索和实践创新,有助于开拓我国职教改革的新思路,科学规划我国职教发展的新路径。例如,美国联邦政府注重提升职业教育供给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在职业教育法律保障体系、管理体系、教师资格制度等方面及时变革,不仅提升了美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还为美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

二、美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演进

(一)殖民地时期的学徒制――美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缘起

17世纪初,英国伴随着经济的繁荣以及打败西班牙等老牌海上霸主赢得海上霸权,对新大陆财富的觊觎重新点燃了英国殖民者对于北美的向往。在英国等殖民国家对北美的开拓和争夺过程中,促使本民族文化、教育被引入北美大陆,使殖民地时期的美国呈现出教育活动形式多样性特征,如主妇学校、阅读和写作学校、慈善学校等。在殖民地发展后期,富兰克林受到启蒙思想影响,主张学校应传授学生实用知识,培养殖民地所需的熟练工匠,并在1747年的《关于宾夕法尼亚青年教育之提议》中描绘了文实学校的蓝图。由此,促进了北美殖民地文实学校的兴起。

学徒制作为职业教育的初始形式,起源于中世纪行会制度,伴随欧洲殖民活动而进入美洲。美国殖民地时期的学徒制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以儿童获得一定的就业技能为目的,以家长的允诺为前提,跟随行业师傅进行技能学习,具有自愿性;另一种则是失去父母的孤儿或者贫家乞儿在政府的强制之下成为学徒,具有强迫性。在1642年的《马萨诸塞教育法》中,明确规定家长和师傅必须教授孩子阅读和理解宗教教义以及国家法律等能力,任何家长或师傅违反了该法,都将被处以罚款,并应将孩子送到那些愿意执行该法的新主人那里。1647年的《老骗子撒旦法案》又进一步强化了学徒制中的教育因素。

学徒制以契约形式约束师徒双方的权、责、利关系,一旦匠师签约接受培训任务,市镇当局便会提供给师傅传授技艺的资料和工具。同时,由匠师和家庭或者儿童保护人签订契约,契约中一方面规定匠师进行教育并传授技术,不准苛待或只用不教;另一方面规定学徒为匠师服务,不准犯规或有不良行为。学徒制契约涵盖多个行业,包括纺织工、印刷工、船工、医学等。对于学徒的学习期限,1665年纽约市颁布了一项法令,规定学徒必须注册登记,从10岁左右开始接受学徒培训,且学习期限不得少于4年。1711年,将学徒制的学习期限延长至7年。在规定的学徒期完成后,师傅根据学徒的学习情况判定学徒是否完成学徒培训。如果予以认可,师傅便会在市民大会上对这一事实予以承认并载入大会记录,由此学徒便可独立从业,而那些师傅对其学业不满意的学徒将无法从业,并且面临着延长培训期的后果,直至师傅对其学业予以认可为止。

美国殖民地时期的学徒制不仅成为美国殖民地时期初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殖民地的青年人获取从业技能的有效途径。

(二)独立战争后的农业与技工教育――美国职业教育的初步发展

18世纪上半期,伴随着启蒙思想对英属殖民地的影响,英属殖民地民族的民主意识逐步觉醒。1785年,独立战争的胜利使美国正式脱离英国,成为独立国家。独立战争后的美国社会逐步趋于稳定,出口贸易发展势头强劲,社会对棉花、大豆等农产品需求旺盛,但传统的农业生产设施落后、手工加工方式粗糙,难以适应当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刚性需求。在此背景下,美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应运而生,开创了美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先河。

1775年,美国在费城创办了旨在推动地方农业生产发展的自治团体“农业促进协会”。该协会在州立小学积极开展农业科学技术教育,倡导在青年农民工群体内普及农业科普教育,并要求教师将农业科技知识与各科知识教学相结合,开创了美国教育史上将职业教育纳入普通教育的新模式。

1812―1815年,在反英的第二次独立战争后,美国从半殖民地经济进入独立自主经济状态。产业革命的兴起,有力地推动了美国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也促使一批农业职业技术学校诞生。1820年,纽约成立了第一所机械学校,成为美国职业教育史上最早的职业学校之一。但由于这些学校多为私人所办,师资、经费、设备等缺乏保障,而且人数较少,因此尚处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初始阶段。

1840―1860年,由于工商业不断发展,中高级技术工人培养乏力,美国开始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学生严重缺乏职业准备的状况,1751年富兰克林在费城创办了文实学校,教授测量学、航海术、机械等课程,这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所将古典课程与现实实用学科相结合、兼顾升学与就业双重目标的中等学校。到19世纪中期,美国共建立文实学校六千多所,招收学生26.3万人。但文实学校由于其私立或半私立的性质,属于收费教育,从而导致贫困家庭的孩子无望接受教育。同时,由于规模有限,后期的不少文实学校更倾向于学生的升学而非就业,成为变相的拉丁文法学校,从而难以为工商业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合适的人才。在此背景下,1821年在波士顿诞生了美国教育史上的第一所公立中学,该类中学具有大众性、实用性特征,不以学生的升学准备为目标,而是面向学生的就业,由此也被誉为美国的实科中学。

19世纪30年代,美国城市的不断发展以及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不仅对技术工人的需求量大大增加,而且对技术工人的文化和技能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工人阶级无法负担子女教育费用的处境,促使政府萌生了通过建立公共学校以满足受教育者需求的想法。这也成为美国公共学校运动兴起的诱因,其中贺拉斯・曼作为美国公共学校运动的代言人,创立了美国第一所提升教师能力的学校。由此,美国的职业教育发展逐步走上了正规化发展的道路。

(三)南北战争后的赠地学院和初级学院――美国职业教育的勃兴

南北战争后的美国,日益发展的农业和工业对于工程和农业职业教育产生了新的需求,但由于缺乏对职业教育的经济刺激,使得职业教育发展速度缓慢。为此,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美国第一个职业教育法案――《摩雷尔法案》,并提出:国会的每位议员应按照每人3万英亩公共土地的标准向各州赠地,所赠土地的经营收入用于资助已建的农工学院,称之为“赠地学院”。由此使得《摩雷尔法案》成为美国历史上联邦政府对公共教育最早的干预。1887年,由于赠地学院师资不足,加之学习工程类的学生远多于学习农学类学生,美国国会颁布了影响颇为深远的《哈奇法案》,该法案提出要资助赠地学院建立农业试验站。1890年,美国制定了第二部《摩雷尔法案》,明确规定联邦第一年补助各学院1.5万美元,以后每年追加 1 000美元,直到每年补助2.5万美元为止。赠地学院的蓬勃发展,促使高等职业教育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中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程度高一度成为美国教育发展史上的骄傲。针对当时许多家长欲使其子女接受中等后教育而又无力承担费用的状况,芝加哥大学校长哈珀于1901年和1902年呼吁修改学制,并率先将大学的四个学年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两个学年和中学最高年级构成一个教育段落,即初级学院;后两个学年命名为高级学院,学生在完成初级学院学业后可获得文科副学士学位。1901年,伊利诺伊州成立了美国第一所初级学院――乔利埃特初级学院(Joliet Junior College)。随着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大多数初级学院设在社区,并把社区服务作为办学宗旨,因此,也被称为社区学院,并成为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一个独立层次,由此成为美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大特色。

1914年,美国政府颁布了《史密斯―莱韦斯法案》。该法案规定联邦政府应协助各州开展农村职业教育,不断扩大土地授予法案权限。1917年,国会修订并颁布了新的《史密斯―休斯法案》。新法案提出联邦政府须协助各州进行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积极开展农、工等五类教育。该法案颁布实施后,高中阶段开始分设学术科、普通科和职业科,这种在普通中学进行职业和职业预备教育的情形,使普通中学逐步变成了综合中学。由此,美国全国范围内的中等职业学校系统逐步形成。同时,《史密斯―休斯法案》也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个关于中等职业教育经费的法案。1918年,美国中等教育改造委员会提出《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改变了美国中学以往单一的升学功能,对美国综合中学体制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被誉为美国中等教育史上的里程碑。

1929―1933年,美国经济的大萧条使职业教育在全国青年失业问题突出的背景下愈加受到重视。在此期间,美国政府为了发展职业教育,先后颁布了《史密斯―本赫法案》(The Smith-Bankhead Act)、《乔治―埃尔译法案》(The George-Enlrzs Act,1934)等法案,使职业教育的制度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无论从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还是从个体发展的角度,该阶段的职业教育立法都满足了当时美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有助于培养农民工等其他群体从事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能力,有利于解决美国青年失业率极高的社会问题。可以说,职业教育立法是美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二战后美国职业教育的大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凭借其高科技和发达的军事工业成为盟国军火的主要供应者。为满足军事工业快速发展对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美国国会在1940年通过了《国防职业教育法案》,并紧急调拨一亿美元财政专款用于开展军事工业人才的职业技能训练。1946年,美国教育总署颁布了《关于中学生活适应教育法案》。此外,还成立了青年生活适应教育委员会,提出了“生活适应教育”思想。同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乔治―巴登法案》,将2 900万美元分配给农业、家政、工业、商业四个部门,这有助于中等职业教育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获得政府财政资助,也有利于推动美国职业教育的极大发展。

1957年,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使美国上下为之震动,美国的教育家及公众猛烈抨击本国的公立学校教育,并将美苏军事竞赛中的劣势归咎于美国教育,要求尽快进行教育改革。在此背景下,美国国会于1958年通过了《国防教育法》(National Defence Education Act),该法并非针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而颁布,但其对于建立地区职业教育制度,完善美国职业教育体系却发挥了积极作用。1967年,美国国会再次通过相关法令,继续延长《国防教育法》的有效期并扩展了其内容。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因此,对工人和技术工程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日益提高。面对日益攀升的失业率,政治家们将目光聚焦在职业教育上。1961年,美国总统肯尼迪成立了“职业技术教育顾问委员会”,该委员会主要负责评估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肯尼迪就任后还敦促美国国会分别于1961年和1962年颁布了《地区开发法》和《人力资源开发训练法》。从法案的影响来看,有助于增加当时的职业教育发展经费,扩大职业教育范围。1963年,美国国会颁布了《职业教育法》,这是美国职业教育立法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该法案涉及职业教育的内容如下:组建全国性职业教育委员会;重立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扩大职业教育对象范围;增加2亿美元职业教育拨款,支持职业教育科研和实践。在1963年《职业教育法》的基础上,美国国会于1968年颁布了《1968年职业教育法修正案》。该修正法案着重强调扩大美国职业教育的适应范围,增加对职业教育的资助力度,将学术教育、技能训练与工作实习有机结合,使职业教育不仅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终身教育的重要形式。

20世纪70年代,随着产业部门的日益增加,职业变换速度加快,由于普通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薄弱等原因,使美国的经济发展缺乏有力的技术支撑。1971年,美国教育总署署长西德尼・马兰首次提出了“生计教育”的概念。“生计教育”是一种广义概念上的职业教育,并不是指某类特殊的职业教育,其核心内涵是培养学生从事某一行业所必备的职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旨在提高学生对职业生活的认知水平,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意识和能力。1974年,美国国会颁布了《生计教育法》。1977年底,联邦政府制定了“生计教育五年计划”,并划拨4亿美元财政专款用以鼓励州立职业教育发展。但生计教育过分强调职业、劳动和实际经验,而忽视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美国的失业问题,因此,生计教育并未在美国全国范围内普遍推行。1988年,《美国经济竞争力强化教育、训练法》的颁布,进一步突出了职业训练的现代性,明确指出90年代职业教育和训练的焦点在于发展经济,并强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一体化设计,将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也纳入职业训练的对象范围内。

(五)新世纪以来,美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趋向

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面对新世纪国家发展的机遇与挑战,逐步开始将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提上议事日程。为确保劳动者的职业能力更加符合新世纪美国经济发展要求,继1984年颁布的《帕金斯法(I)》之后,1990年又通过了《帕金斯职业和应用技术教育法》(即《帕金斯法(Ⅱ)》)。该法案倡导“技术准备教育”,建议各州制定“技术准备教育计划”,规定联邦政府每年向州政府和地方培训计划投资16亿美元,主张将地方或州的高中与社区学院衔接在一起,整合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内容,为学生做好从学校生活向职业生活过渡的准备。1992年初,美国著名学者雷・马歇尔在《教育与国家财富:思考生存》一书中提出,美国若想建立高工资、完全就业的经济体系,就必须提升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和效率,借助德国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过渡计划。该书的出版引起了社会上的极大反响,并促使1994年美国《学校到工作机会法案》(School-To-Work Opportunities Act of 1994,简称STW)问世。该法案强化了职前职业教育,面向所有学生提供从高中二年级开始为期三年的学校职业教育加企业培训,完成计划者可获得高中文凭和产业界认可的职业技能证书。STW教学计划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以学校为基地的学习、以工作场所为基地的学习和连接两者之间的教学活动。通过STW的实行,在1997―1999年间,美国中学阶段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相关课程的人数由100万增加到250万。但由于受到政府换届影响,许多政治家对该法案当初制定的合理性产生怀疑并持反对态度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学校到工作机会法案》在2001年被废止。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由专门型向多元型、综合型转变,促使人们对学生生涯成功所需的持续发展能力、职位适应能力等内容愈加关注。在此背景下,STW逐步被STC(School To Career)理念所代替。STC是在继承STW核心理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结合时代所需强调终身性、全面性和动态性,主要包括终身职业教育、全民职业教育、关注个体发展以及加强职业教育与企业合作等内容。STC改变了以往职业教育仅对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加以关注的观念,使职业教育形成终身教育体系,开始为个体的生涯发展提供支持。STC理念的执行,不仅使职业教育更加符合21世纪经济发展对人才多方面、综合性的需求,也有利于个体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生涯的成功。因此,STC在今天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中依旧发挥着重要影响。

三、美国职业教育发展史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启示

美国作为职业教育发达国家之一,在不同历史阶段都能够及时地颁布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从而使职业教育在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市场竞争力和生产效益的同时,自身也得到了可持续发展。从比较借鉴的视角看,应理性思考美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先进理念,科学借鉴美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同时应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实情,积极探索美国经验在我国的本土化实践,为当前和今后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

(一)彰显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20世纪70年代美国生计教育运动的开展,使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开始关注个体生涯发展。1974年颁布的《生计教育法》明确提出,生计教育作为一种广义的职业教育,应通过学校模式和社会模式,对学生和社会成人开展从小学阶段到大学阶段乃至在职的各种教育和培训,从而提升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20世纪末,美国职业教育发展理念由STW向STC的转变,凸显出美国职业教育对个体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和促进生涯成功的不断关注。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杜威曾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文中论述了其职业教育思想,他指出,职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关注个体的自然成长、对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个体对社会的改造,职业教育的设计应该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这也体现出美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以人为本理念的逐步彰显,注重对个体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这对推进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突破传统职业教育仅着眼于学生某一职业能力的培养,实现向学生适应某一岗位群职业能力培养的过渡,不断加强对个体生涯规划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注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及时把握市场需求信号,主动进行职业教育改革

美国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及时把握市场需求,主动进行教育改革,从而使职业教育在美国不同的历史阶段都能有效发挥其时代功用。例如,二战后,针对退役军人顺利转入平常人生活的问题,1944年,美国国会先后颁布了《退役军人重新适应法》和《退伍军人就业法》,为大量的退役军人提供了受教育机会。在此阶段,社区学院通过开设短期课程、专业培训,与军队签订合作协议,服务于二战期间以及二战后的形势需要,使社区学院在此背景下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当下我国职业教育的时代功能未能充分发挥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规格与市场需求的脱节性、滞后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升级,职业教育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过程中的时代地位愈加重要。因此,职业教育要在国家发展背景下获得大的发展机遇,就必须增强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的前瞻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进行专业和课程设置,积极营造多方参与、多元评价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职业教育人才规格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匹配度,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有效性。

(三)完善职业教育立法体系,营造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生态

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不仅为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资金等多方面的有效保障,也促使美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健全。从某种意义上讲,美国的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与职教立法协同共生。1862年颁布的《摩雷尔法案》不仅是美国政府资助职业教育发展的开创之举,也推动了以农工学院为代表的高等职业教育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的一部分。1917年《史密斯―休斯法案》的颁布,促使美国中职学校系统形成。1958年颁布的《国防教育法》,标志着美国地区职业教育制度的初步建立,也有利于美国职业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完善。1994年《学校到工作机会法案》的颁布,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实现由学习到工作的顺利过渡和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而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法律体系的不够完备是校企合作未能有效开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完善、职业教育发展保障体系不健全的重要原因。因此,在职业教育的改革中,不仅应及时更新我国的《职业教育法》,还应不断制定和完善推动职业教育各方面发展的配套法规,从而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形成覆盖面全、权责明确、各方利益协调的法律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1]George Emery Littlefield.Early Schools and School-Books of New England[M].New York:Russsell & Russell,1965.

[2]Butts R F,Lawrence A.Cremin.A History of Education in America Culture[M].New York:Holt,Rinehart and Winston,1953.

[3]Kaestle C F.Pillars of the Republic:Common Schools and American Society[M].New York:Hill and Wang,1983:31-32.

[4]Lawrence A.Cremin,America Education:The Colonial Experience,1607―1783[M].New York:Harper & Row,1970.

[5](美)L.迪安・韦布.美国教育史[M].陈露茜,李朝阳,译.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82,78-79,138,225-226.

[6]滕大春.美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02.

[7]刘传德.美国职业教育发展史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8(2):56-57.

[8]刘传德.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J].外国教育动态(比较教育研究),1982(5):43-47.

[9]张渭城.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史[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22,24.

[10]Rippa S A.Education in Free Society[M].New York:Longman,1984.

[11]刘传德.美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的历史和特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0)――外国教师教育史、职业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

[12]董维春,刘晓光,等.赠地学院在美国研究生教育发展中的作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6):66-67.

[13]顾金玲.美国职业教育发展历程研究――兼析对中国职业教育的办学启示[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1(2):19-22.

[14]吴雪萍.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265-267.

[15]翟海魂.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历史演进[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106,106-107,154,206-207.

[16]Venn Grant.Man,Education and Work[M].Washington D.C.:America Council on Education,1964:60-61.

[17]夏之莲.外国教育发展资料选作[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176-180.

[18]续润华.五大法令对美国职业教育发展进程的影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60-62.

[19]马骥雄.战后美国教育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133.

[20]陈雪芬,吴雪萍.浅析美国的STW运动[J].教育与职业,2002(6):46-48.